[书法理论之临帖]

2020-03-03 14:38: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邓散木:谈临帖时间的安排

书法跟其它艺术一样,也须经过长时期不断苦练,方会有所成就,除多看多写而外,别无捷径可走。

古代许多书法家,练字时都是长年累月,夜以继日地写,积累了几十年苦功,方才成为一家或一个流派。在今天的新社会里,许多重要任务待我们去完成,许多新的知识待我们去钻研,绝对不会有这么多时间,让我们去消耗在练习写字方面,那该怎么办呢?

古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这话一点也不假。我们练习临帖,只要肯下决心,那么有的是时吨只问你会不会安排和怎样去利用。练字以清早为最适宜,早上空气比较新鲜,头脑比较清醒,写起字来也比较轻松愉快。只要你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能早些起床,临他几十个字再去上班或上学,也不为迟。如为客观条件所限,不可能在早上练习,那么午休时,下班、放学后,或临睡前,都可以抽出些时间来练习,时间多就多写几个,时间少就少写几个,只要不妨 碍工作,不影响学习、休息就是。总之,就是要天天练,不间断。

前代书法家有不少勤学苦练的事迹值得我们学习。如三国魏的钟繇和唐代的虞世南,都有画被习书的传说(注)。我们一方面坚持天天练习,一方面也呵以利用休息时或入睡前,闭目想像帖字的笔法、间架,用手指代笔,跟平常写字一样临空摹拟,这样可以帮助熟练书写技巧,尤其对临时有事或经常出差,一时无法接触毛笔的人来说,也就等于在执笔练习,不致于受到练习中断的影响了。 注:相传钟繇学书时,常白日里画地,夜眠时画被, 日子久了,甚至连被子都被画穿。又传说虞世南学书时,晚上躺在床上还在肚子上比划着字的结构和用笔。这二人都是古代有名的大书法家。(见《书林纪事》)

书法教学临帖的几点体会

一 临帖与摹帖的利弊

在多年的书法教学中,我始终主张学生一开始学习书法,教师就采取临帖教学,而不应采取摹帖教学。

在摹的过程中,绝大多数学生都不会主动深入地去分析理解每个字体的各个基本笔画的来龙去脉,以及基本笔画中提、按、顿、收笔和逆、折、回、转等书写要领,这样实质上阻碍了学生对书法的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思维的发挥,很难真正提高他们的书法水平。临写则能较好地弥补摹写的不足。就我的教学实践来看,临比摹在书法教学中占优势,学生进步也快得多。

二 临帖与目测能力

临帖目的是通过临写学习书家的特点和长处,书家的特点和长处就凝聚在他的书法作品(字帖)之中,书法作品的形神是书家的才学、技艺、人品、气质和修养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临帖者只有求“像”,把字临写得惟妙惟肖,才能把书家的技艺学到手。所以说,极力求“像”是临帖的重要关键和中心环节。目测能力具体表现在对汉字笔画与结体之间的空间比例的观察,但初学书法者往往把握不住笔画的准确位置,有时把字临写得太大,甚至撑满格子,笔画有时伸出格外。有时把字写得过小,或偏左偏右,结构写得比例失调。要提高临帖水平,必须讲究目测能力的训练。

三 拆字套临法的应用

为了尽快提高初学者的目测能力,笔者在长期临帖教学中总结出“拆字套临

法”。此法能促使学生目测能力、思考能力。创造思维能力的发挥。比如用颜真卿《颜勤礼碑》中“翰”字的拆字步骤来演示这个教学法。第一步临写范字(图

1)时进行间隔空间的笔画和部首提临,产生预设空间(如图A、B);第二步A+B套临;第三步B+A套临。然后检查其笔画与笔画之间的长短比例,笔画部首之间的空间比例,找出其不准确因素,继续临写,直至与范本形似。 书法学习临帖五要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主要途径,是书法创作和运用的基础工程,临帖过程如何是取得学书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我们要重视临帖。笔者根据自己的学书及教学经验,归纳为临帖五“要”,供书法爱好者参考。

一、临帖要会选帖,这一步很重要,它直接关系到学书的走向及深度,甚至成败,不可随便处之,首先要“取法乎上。”古人云:“取法乎上,得法乎中;取法乎中,得法乎下。”这是我们择帖的前提。同时要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符合自己审美需求的法帖,你喜欢它说明这种范帖和你有默契相通之处,容易人帖,人帖相融,较快地掌握范帖。另外,选帖要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规律,选择笔画,结构皆法度严谨、规律性强的范帖。以后再逐渐选其他字体和风格的字帖。书体上一般先楷、隶等正书再行草,先立后奔。

二,临帖要“三结合”,既临帖和读帖结合,临帖和摹帖结合、临帖和背临结合。读帖是对范字的观察、分析和研究,包括读笔画,结构及章法等。临帖前要统读,对范字的特点有个初步、大体的印象。临帖过程中要边读边临,看准每个笔画的位置安排,形态特点和相应的笔法。其长短、粗细、曲直、斜正、起.行、收的位置,用笔的藏、露、转、折,提,按.顿、挫、回锋,出锋等等都应做到心中有数,笔为心使,下笔方能准确到位。读帖是临好帖的前提,只临不读的“抄帖”式临写是写不好字的。摹帖较容易,习惯上认为是初学阶段采用的一种方式,如临帖中适时进行摹帖,会发现手下之宇和范字的差距,加快、加深对范字的理解和学习。姜夔《续书谱》云:“临帖易得古人笔意,而多失古人位置;摹帖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笔意。”可见摹临结合,能互取其长,互补其短,促进学书进步。背临是学书较高阶段的一种临帖,是出帖前的准备。临帖中结合运用,能检验临帖效果,发现对范字掌握的不足,加强对范字的记忆和把握,促进临帖。

三、临帖要临一帖,即学书中,把选好的范帖临好,掌握住为自己所用,以后再临习其他范帖,博采众长,不可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一帖没学好即改弦易辙,去学其他字帖,这样只能学一帖,扔一帖,最后哪一帖也没有学好。另外,临帖时要态度老实,尊重范字。以临像,临准为原则,不可把自己的书写习惯强加于范宇之上,对范字进行篡改,这样只能陷入误区,导致学书失败。

四、临帖要持之以恒,任何学习都是从一点一滴学起,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临帖更是如此,只有每天坚持临帖,持之以恒,时间久了,才能学有所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学不成书法的,最终只能半途而废,碌碌无为。同时要克服急于求成,骄傲自满的情绪,以及急功近利的心理,这些都是我们学书的拦路虎。

五、临帖要和应用结合起来。临帖是为了掌握书写技巧,提高书写能力,以服务于运用为目的的,如果临帖中注意运用,能促进临帖。通过运用使我们了解书写的不足和问题,促使我们临帖时对范字进行再认识,增加学书的动力和目的性。应用又是多方面的,如写信、写文章、写日记、写作品

等,平时我们有意识地运用所学,学既用、用既学,学用结合,形成习惯,日久天长,定会学用合一,既提高了临帖质量,又达到了应用的目的。

[万]世界近代史复习

护国主政治为什么会失败?

为什么长期国会的召开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始?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什么要披着宗教的外衣?

一、名词解释

1.长期议会;

2.平等派;

3.航海条例;

4.布列达宣言;

5.《权利法案》;

6.光荣革命

二、简答题

1.长老派在内战时期实行了哪些政策?有何意义?

三、论述题

1.评价克伦威尔和独立派的历史功过。

地理大发现的意义

第一,引起了世界性的商业革命。

第二,引起了西欧殖民者的殖民扩张。

1.波士顿倾茶事件;

2.不可容忍法令;

3.莱克星顿枪声;

4.托马斯·潘恩;

5.《独立宣言》;

6.萨拉托加战役;

7.谢司起义;

8.多洛雷斯呼声;

9.玻利瓦尔;

10.阿亚库巧战役;

1.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和性质。

2.简述西属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中三个中心的斗争情况。

论述题1.评价1787年美国宪法。

15—17世纪“人的发现”和“世界的发现”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意义。

四、1848年欧洲革命的意义

(1)性质——这次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民族、民主革命;

(2)意义——对欧洲各国的封建势力给予了沉重打击,彻底瓦解了维也纳体系,体现了工业资本主义时代降临的历史大潮,为资本主义在欧洲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如何评价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试评价美国黑人在内战中的历史作用?

如何评价美国内战

如何评价林肯?

独立战争之前美国的领土是如何迅速向西部扩张的?

美国独立战争和南北战争的联系和异同

1、为什么说倒幕运动比起尊王攘夷运动有更大的进步性?

2、评价日本明治年间进行的土地改革。

3、试分析明治维新的性质。

4、如何评价日本的明治维新?

书法临帖心得体会

硬笔临帖书法作品展的通知

中国历代书法理论

《圣教序》临帖指南

历代书法理论书目

临帖的程序与方法《EduOffice数字化书法教学系统》

选帖与临帖

怎样教学生临帖

百日临帖第一课教案

《楷书临帖》教学设计

《[书法理论之临帖].doc》
[书法理论之临帖]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