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2020-03-02 07:06:3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恐龙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初步感知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课文结合多媒体感知恐龙的类型及外形特点。了解恐龙的生活年代、生活习性、繁殖和消失等知识。

2、感知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课前准备:

1、老师:准备和课文有关的课件、资料。

2、学生:搜集和恐龙有关的模型、图片、资料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读课题:20、恐龙

(二)、具体学习:

1、“在大约两亿年以前,恐龙生活在哪里?”出示第一节:指读、讨论:

(1)、理解“沼泽”,抓住“大片大片的沼泽”、“茂密的森林”体会恐龙的生活环境。 (2)、抓住“到处漫游”、“遍及整个世界”理解恐龙活动范围广,数量多。

2、过渡:“恐龙的数量多,种类也非常多,形态更是千奇百怪。”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主要介绍了七种恐龙。→(出示七种恐龙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品读

2、

3、

4、节,相信同学们通过认真品读后,一定能根据它们外形的特点,从图片上准确地叫出它们的名字。

3、生自读

2、

3、

4、节,对照图片了解各种恐龙的形态。

4、(结合图片、课文中的句子)讨论交流:各种恐龙的形态特点,了解各种说明方法。 (1)、雷龙:

①、大象在我们同学的眼中是很大的动物,雷龙的身体比六头大象还要重,真是个庞然大物,把雷龙和我们熟悉的大象相比较的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 ②、雷龙走路发出的声音就象雷鸣的说明方法叫——打比方。 ③、指名读,体会雷龙是个庞然大物。 (2)、梁龙:①、二十多米,两个教室连起来那么长,二十多米能不能换成很长?这种用数字来说明的方法就叫——列数字。

②、指读、齐读,让同学们都能感受到梁龙很长很大。

(3)、剑龙:介绍了剑龙的什么?用什么说明方法来介绍剑龙的剑板和尾刺的?(列数字、打比方)

(4)、三角龙:想象它的样子,三角龙的脸上有三只一米长的大角(列数字),我们看了都感到非常害怕,这就是——望而生畏。

(5)、霸王龙:

①、恐龙吃什么?理解“专门”

②、霸王龙有什么特点?(非常凶猛的食肉恐龙)。(打比方) ③、霸王龙真有这么凶猛吗?我们来看一个片段。(连接电脑视频)

指导读(男生读)让我们再一次感受一下它的凶猛。 (6)、①、鱼龙:和海豚相比较。

②、翼龙:刚才我们看到翼龙飞得很轻巧,就象一架轻型飞机,这里就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再让我们走近翼龙。

5、学生介绍自己所搜集的模型、图片、资料等。

6、师总结:恐龙真是种类繁多,千奇百怪啊!

7、“恐龙是怎样繁殖的呢?”指读第5节。

8、出示(最后一节):“恐龙在地球上生活了一亿多年„„”→出示:科学家的推测:恐龙消失的原因→谈谈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学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情趣。

(三)、作业:

1、整理自己所收集的图片、资料,仿照课文的写法,试一试,用上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事物的方法,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恐龙。

五、板书设计:

20、恐龙

雷龙:庞然大物 (作比较、打比方) 梁龙:身体很长 (列数字、打比方) 剑龙:背上插着三角形的剑板 (列数字、打比方) 三角龙:让任何动物望而生畏 (列数字) 霸王龙:非常凶猛的肉食恐龙 (打比方) 鱼龙和翼龙:恐龙的亲戚 (打比方)

六、教学反思

21、槐乡五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纯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难点:

借助具体语言材料,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以及槐乡孩子勤劳能干、热情好客、淳朴可爱的特点。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照样子写重叠词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今天老师带你们到槐乡去看一看。出示幻灯片:槐花 槐乡五月是一个最美丽迷人的地方。板书:槐乡五月

2、当“槐乡五月‘这个课题映入你眼帘的时候,在你的脑海里出现了些什么问题?

二、初读课文

1、自学生字词。

⑴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⑵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会读田字格上面的生字。 ⑶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各自轻声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5、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

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的每个自然段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简要地说一说。

第一小节:五月槐花开了,它又香又美。 第二小节:孩子们尽情享受槐花饭的甜美。 第三小节:孩子们用槐花打扮自己。

第四小节:五月是槐花的季节,也是孩子们的季节。

6、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最喜欢读文章的哪个地方。为什么?然后,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读的地方,先读给同座的同学听,再读给大家听。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尽量能读出感情。

7、请同学们浏览一下课文,看看文章中的哪些地方你读不懂。

三、布置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抄写生字词语。

3、联系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槐乡五月的美丽景色,并初步领略文中句子的对仗美。

2、能用复述、作诗等方式积累、运用课文中优美的段落。

3、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槐乡孩子的勤劳能干、热情好客和淳朴可爱,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读题导入,整体感知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槐乡五月》。

2.同学们,课文中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3、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进五月的槐乡,去看一看槐花的美、闻一闻槐花的香,再去和槐乡的孩子交个朋友!

二、品读课文

1、五月,洋槐开花了。同学们,你们想看看那槐花盛开的情景吗?那就让我们走进美丽的槐乡。请同学们用心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2、在这美妙的文字中,你最喜欢哪一句?

(一) 槐乡的山山洼洼,坡坡岗岗,似瑞雪初降,一片白茫茫。 (我觉得槐花很白,槐花很多很多,像下过一场雪一样。)

就在这样的五月,竟然有雪花飘落在大地上,到处都是白的,到处都是雪。可现在出现在你面前的不是一地的雪花,而是一大片的槐花呀!看到这一大片的槐花,你想说点什么? (槐花真是太美了!)(啊,真是太神奇了!)(真是大自然的杰作!) 你想通过朗读把你的这份惊喜/喜欢表达出来吗? (听出来了,你呀,恨不得在这片槐花的海洋中奔跑。) (看,她的嘴角微微上扬,正在笑呢!) 让我们一起动情地来读一读这句话。

(二) 你还喜欢哪些描写槐花的句子?

有的槐花抱在一起,远看像玉雕的圆球;有的槐花一条一条地挂满枝头,近看如维吾尔族姑娘披散在肩头上的小辫儿。

A、我觉得玉雕的圆球很美。玉看上去很有光泽,摸上去滑溜溜、凉丝 丝的。(放槐花图片)(指名读,齐读) B、我觉得那小辫儿很可爱。 (指名读,齐读) 这槐花真是婀娜多姿,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这多姿的槐花吧! 这么美妙的文字,我们真应该永远地把它记在脑海中。试试看,你能不能将这段文字背下来。 轻轻地闭上眼睛,让这美丽的景象重现在我们的眼前,好吗?听了你们的背诵,老师仿佛也沉醉于这一片花海中了,沉醉于这一片香海中了。

(三) 是啊,槐花把最甜最美的花香倾吐到了槐乡的每一个角落,听“ 嗡嗡嗡„„”小蜜蜂飞来了,采走了香的粉,酿出了甜的蜜。 谁来啦?小蜜蜂,你们嗡嗡嗡在和同伴说什么呀?

(四) 快看呀,这沁人心脾的花香把孩子们也引来了。 “啪啪啪„„”孩子们跑来了,篮儿挎走白生生的槐花,心里装着喜盈盈的满足。“啪啪啪„„” 你为什么要读得这么快啊? A、孩子们是跑来的,脚步声一定是很快的。

B、他们急着采槐花回家,好快点吃上香喷喷的槐花饭。 C、他们越想越高兴,心里美滋滋的,心简直就要飞起来了。 D、心里的快乐像潮水一样涌出来。让我们一起怀着喜悦的心情来读读 这句话吧!

(五)引读:中午,桌上就摆出了香喷喷的槐花饭,清香、醇香、浓香„

(六)(深吸一口气)这时候,连风打的旋儿都香气扑鼻,整个槐乡都浸在香海中了。请同学们尽情地读一读课文的

2、3两段,用你们明亮的眼睛去看吧,用你那灵敏的鼻子去闻吧,不用害羞,尽管用嘴去尝吧,用心去感受槐乡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吧!呆会儿,老师要请你说说你在槐乡看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A、槐乡的小姑娘变得更俊俏了,她们的衣襟上别着槐花,发辫上戴着槐花,她们飘到哪里,哪里就会有一阵清香。 (范读——指名读——女生齐读)

B、小小子呢,衣裤的口袋里装的是槐花,手上拿的还是槐花。他们大大咧咧的,不时就朝嘴里放上一把,甜丝丝、香喷喷的,可真有口福呢。

塞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这样随手一放的,而放是很小心的,可见小小子很大大咧咧的。 谁来当一回这槐乡的小小子?(指名读、齐读)小小子的嘴里塞得满满的,哎呀不好,不小心噎到了。唉,只怪这槐花实在太诱人、太美味了。

3、你又闻到了什么?尝到了什么?

(一) 我闻到了槐花的香味,都不想回家了。 ——,天不早了,该回家了。(不嘛,——)唉,这孩子,看把你给迷的。

(二) 我尝到了美味的槐花饭。你吃的槐花饭是甜的还是咸的?(咸的,里面浇上了麻油、蒜泥、陈醋)啊,真令人垂涎三尺啊!(甜的,撒上炒芝麻,拌上槐花蜜)咬上一口,啊,满嘴清香,真是人间美味啊!

(三) 短短的槐乡之旅结束了,小朋友临走时,(引读)槐乡的孩子还会送他一大包蒸过晒干的槐花,外加一小罐清亮清亮的槐花新蜜。

(四) 五月,真是槐乡孩子的季节,槐乡的孩子真快乐啊,这份快乐充溢着他们的心田,他们将这份快乐传递给了你,传递给了我,传递给了我们所有的人。让我们再看一眼槐乡吧,再感受一下槐乡孩子的快乐吧!(齐读2-3段)

三、小结:

槐花是洁白无暇的花,是芳香四溢的花,是装扮孩子,让孩子们大饱口福的花,让我们再次深情地说:五月,是槐花飘香的季节,是槐乡孩子的季节。老师还写下了一首小诗,想送给大家。(动情朗诵) 槐乡五月

五月到了 槐花开了 树梢上沉甸甸的 向五月低下了头 欣赏着美丽的花儿 嗅着醉人的芳香 猜测着是玉还是雪

槐花开了 我愿化作 蜜蜂来了 一只小小的蜜蜂 采走了香香的粉 在这芳香四溢的槐乡 酿出了甜甜的蜜 翩翩起舞 槐花开了 孩子来了

五月

把洁白的槐花 是槐花飘香的季节 把单纯的快乐装进篮儿 五月

心中漾起幸福的涟漪 是槐乡孩子的季节 教学反思:

22.海底世界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知海底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

重点:了解海底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的特点。

难点:抓住关键词语和句子品味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海是生命起源的地方,是我们的故乡。前段时间呀,我们一起观光了南沙群岛,领略了大海的碧波浩渺,感受到大海带给我们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当一次潜水员,一起潜入海底,去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2课,《海底世界》齐读课题。

二、过渡: 出示并当堂检查预习作业出示并当堂检查预习作业出示并当堂检查预习作业出示并当堂检查预习作业。。。。

(1)观看录像,说一说你认为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指名回答。

(2)课文中又告诉我们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指名回答,并板书: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第二课时

三精读课文

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感受海底世界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特点物产丰富的特点物产丰富的特点物产丰富的特点

1、声音的奇异 师提问:海底的景色奇异究竟奇异的哪呢? 预设:声音奇异,出示PPT,质疑海底是宁静的,又为何奇异。师总结:这样一问一答的修辞手法叫做设问。

(1)你从哪看出海底是有声音的?出示PPT。 都能听到哪些声音?指名读。练读,指名读(2)播放声音,指导朗读,指名读。 (3)师读,生模仿动物声音。

(4)海底除了课文中告诉我们的这些声音还有没有其他动物的声音?出示省略号并指名回答其他动物的叫声完成课件出示的填空。

(5)同一种动物在不同的时候发出的声音又何不同?

2、动物活动特点的奇异

(1)师:海底除了动物的声音比较奇异,课文中还告诉我们海底的什么很奇异?指名朗读第三小节,思考讲了几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2)出示PPT,并分别讲解各种动物活动的奇异。课件演示海参、梭子鱼的活动特点。重点朗读体会海参、梭子鱼的活动特点。

(3)学习并理解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整理各种动物的活动特点。

(5)欣赏各种动物的图片

3、海底植物的奇异

(1)师过渡:刚才我们知道了动物的声音和活动特点都很奇异,那么你认为海底中还有什么奇异的地方么?

(2)植物的奇异体现在什么地方,指名读

(3)指名回答“差异”的意思。

(4)理解色彩差异;把省略号换成词体会海底植物色彩的多。

(5)理解形态差异;并学习一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 用词语概括形态上的差异。

(6)师过渡,欣赏植物图片

4、海底地形的奇异及矿产的丰富

(1)课件出示图片。师过渡。

(2)生回答,海底地形也很奇异。

(3)师总结:海底的动物声音奇异、动物的活动特点奇异、海底的植物地形都很奇异,海底可真是一个(

)的世界。那么海底除了景色奇异还有什么特点呢?

(4)指名读第五节。

四反馈预习作业第三题

(1)师过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不仅领略了海底奇异的景色、丰富的物产、我们还学会了几种修辞和说明方法,下面请你把课前搜集的物产资源拿出来,谁能用今天学习的说明方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2)师点评、从刚才同学的介绍及书上所说我们可以看出海底的(物产丰富)

五拓展延伸

海底动物这篇课文介绍了海底动物的声音、活动、海底的植物、矿物,把一幅神秘、诱人的海底图展现在我们面前。那么学习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要对大海说的吗?出示课件:大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反思:

23、日月潭的传说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词语,理解组成的词语,正确书写部分常用词语。

2、

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3、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4、默读课文,能口头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21、日月潭的传说

拿到(发展) 大尖哥 化作青山 砍死 水社姐 (结果) 救出

见到光明 (高潮) 太阳

恶龙 月亮 吞吃(起因) (漆黑一团) 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能给课文分段。

3、学习第一自然段,知道日月潭的位置和它的传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板书课题

你们知道什么是传说吗?

(指的是民间流传下来的关于某人某事的论述和评价。) 请你举个例子说说,我们都学过或听过哪些传说? (《鲁班学艺》等)

那这篇课文将的是关于什么的传说呢?(日月潭)

2、介绍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 日月潭位于台湾省中部的南投县鱼池乡,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湖。潭中有个小岛叫珠仔岛,将湖分为两半。北面为日潭,南面为月潭,因为轮廓近似月亮和太阳而得名。周围有大尖山和水社山等环抱,树木葱茏,是台湾省著名的旅游和疗养的胜地。

3、初读课文,理清思路。 a) 学生自读课文,给生字注上声调。 b) 指名分节读课文,及时纠正错误的读音。 拯是后鼻音,潭是前鼻音。

c) 再读课文,给课文分段,作上标记。 交流讨论:

一、(1)写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美丽的自然景色。

二、(2-5)写日月潭的传说。

三、(6)写大尖山、水社山和日月潭的名字的由来。

d) 学生再读课文,在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和觉得重要的地方作上记号。

4、学习第一段。 a) 指名读第一段。

b) 读了这一节,你知道了些什么?是从哪一句中知道的? (知道了日月潭是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泊。) (知道了日月潭的景色很美) (知道了日月潭还有一个传说。)

5、指导书写。

商字的里面要和滴字的里面区别。

注意漆的下半部分的书写。 筹字注意要写得紧凑一些。

6、布置作业。 a) 抄写坌棵生字词语。 b)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体会在句中补充相关内容可以将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学生敬重为民除害的英雄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节。

2、引出下文:

我们知道,日月潭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到底是什么传说呢?请同学们看下面的课文。

二、学习第二段

1、听录音,概括课文内容。

2、指名一生说说故事的梗概。

(将大尖哥和水社姐降服恶龙,救出太阳和月亮,让人民重新见到了光明。他们自己却化作了青山。)

3、故事的起因是什么/哪一节讲到了?

(起因是恶龙把太阳和月亮吃了,第二小节描写了着一个内容。)

4、默读第3节,思考:

①为了降伏恶龙,拯救日月,人们想出了哪些办法?这些办法行不行?为什么?你是怎么体会的?

②在人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大尖哥和水社姐是怎么做的? 出示句子,比较 A、大尖哥和水社姐要去降伏恶龙。

B、大尖哥和水社姐挺身而出,要去降伏恶龙。 比较哪个句子好,说说为什么?

5、默读思考:这一节讲了什么?按地点不同可分哪两层?每层的内容是什么? 找出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

说说他们是怎样和恶龙决战的?(体会冒着生命危险,纵身、激战三天三夜等词语。) 比较句子:

A、他们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B、他们翻山越岭,披荆斩棘,吃尽了千辛万苦,终于拿到了金斧头和金剪刀。 练读这两句话。

三、学习第三段

1、轻生读第3段。

2、说说这一节讲了什么?

3、齐读这一节。

四、再读课文,由零到整的再感知课文。

1、学生再读课文,并复述课文内容。

2、看有关录象。

3、学了这篇课文,你们觉得大尖哥和水社姐是个怎样的人?

3、复述课文。 教学反思:

习作7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结合作文提示,让学生明白写日记就是把一天的见闻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下来。

2、帮助学生掌握日记的一般格式。

3、在练说的基础上仿照例文写一篇日记。

4、培养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养成爱观察、善思考、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能真实、明白、通顺地记录一天的所见所闻。

难点:对日记内容要有所选择。

课前准备

1、例文的录音。

2、教师日记本。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出示一本厚厚的日记本),小朋友,猜猜这是什么?(这是老师的日记本)

2、师读几篇有趣的日记给同学们听,问:有趣吗?这些都是发生在过去的事情了,当时老师把它们一件一件地记在本子上,所以,不管过去多久,这些有趣的往事都已被老师永远地保留了下来。把当天发生的事写下来,就是写日记。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吧!

二、读懂例文

1、学生自由读例文,思考:日记与我们以前写的作文有什么区别呀?

(1)格式不一样:日记的第一行要写上某月某日、星期几以及天气情况,然后再写正文。

(2)日记一定是写当天发生的事情。

2、学生再读例文,体会文中的趣味。

(1)请小朋友再读读这一则日记,把你觉得特别有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

(2)小组里交流。

(3)指名说说。

三、练写日记。

1、学生回忆一天的所见所闻。

(播放一段轻音乐)请小朋友闭上眼睛,想想今天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做了什么。其中有你觉得特别有趣或者挺有意思、值得写下来的事情吗?

2、小组里交流。

请小朋友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或者告诉给你最好的朋友。

3、大组交流。

(1)愿意说给大家听的小朋友请到讲台上来讲。

(2)师生评议。

4、学生练写。

小朋友说得很精彩,如果把你们刚才说的写下来就是一篇很好的日记了。

5、学生练写草稿。

6、同桌互评,互相帮助纠正补充。

7、大组交流,学生互荐作品朗读,师生共同评议。

8、学生修改,誊写习作。 教学反思:

练习7

教学目标:

1、看图认识五种花。

2、读通两则谜语,并能猜出是什么花。

3、能用几句话写出最喜欢的一种花,让同学们猜是什么花。

4、写好钢笔字,一个字有两个捺笔,须分清主次。

5、熟记八条成语。

6、学写毛笔字,写好两个笔画“横折折撇”和“横折折折钩”。

7、口语交际:练习以“我家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地说话。

8、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点:

1、知道花的名字并会正确的连接。

2、会读会背描写海边的八个成语。

3、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练习以“我家的一张照片”为话题,具体有条理地说话。 教学准备:

图片 投影仪 照片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部分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明确练习的要求

2、出示五种花的名称,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3、投影出示这这五种花朵,请学生说说它们各自的颜色、样子等,随机让学生说出花名。

4、请学生在书中连线

5、交流:你最熟悉哪种花?你还了解哪些,向大家介绍。

(二)教学第二部分

1、审题

2、指导

(1)自读谜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2)指名读并让学生说说从谜语中看出每种花各有什么特点?

(3)猜一猜并说出为什么这么猜

(4)随机出示“仙人掌花”和“荷花”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这两种花的特点(荷花可以让学生回忆所学课文)

(三)教学第三部分

1、过渡导入:同学们,你们能抓住花的特点给大家出两个有关花的谜语吗?

不能自己说出花名,让大家猜出来。

2、指导

(1)指名用几句花说说说自己最喜欢、最熟悉的一种花

(2)师生随机点评

3、练习交流

(1)学生写句子

(2)请部分学生读自己写的句子,指名猜猜,特别对大家不能猜出来的花进行评议

(3)没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学与周围的头脑光学交流,互相猜

4、反馈

对没有抓住花的特点的句子,举一例让大家口头修改。

5、学生课后把编写的谜语做成卡片,布置一期:谜语花展。

第二教时

一、学习第二题

1、学习第一部分

(1)各自读成语,要读准字音。 (2)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词意。

教师点拨:戎马一生:指在军旅生活中度过一生。

秋毫无犯:形容军队纪律严明,对百姓无丝毫侵犯。

运筹帷幄:在帐幕中谋划军机,指挥制定作战策略。 (3)齐读成语边理解意思,让学生结合书中 插图进行。

2、学第二部分

(1)指名背诵《古今贤文》(上),后齐背。 (2)各自朗读《古今贤文》(下) (3)教师范读,学生边想大意。 (4)小组内讨论,后小结。

这段贤文主要内容是劝勉“勤”字。告戒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要刻苦,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5)看文中插图:车胤囊萤,让学生各自讲故事。 (6)班内交流有关勤学的成语故事。

二、学习口语交际——小小展览会

1、审题,明要求

(1)把图书、玩具等标上价格,带到学校。

(2)想一想:要使自己带去的东西卖个好价,该怎么说? (3)要想从别人那儿买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又该怎么说?

2、指导练习说话。

(1)了解有关物品的基本情况。用途、购买的时间,新旧的程度,使用方法。 (2)说话的态度大方、亲切、有礼、声音清晰,还要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 (3)指名台前演示买卖活动,教师相机指导注意点。

3、开展活动,自由交流 (1)教师巡视指导。

(2)师生讨论:将所得的钱合理安排。

三、小结本课学生练习情况。

四、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练习7 读 戎马一生 身经百战

读 刮骨疗毒 传为美谈 与军队、军魂有关 背 约法三章 秋毫无犯 背 运筹帷幄 好谋善断

教学反思: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总览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语文乐园七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doc》
三年级语文第七单元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