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情况汇报

2020-03-02 21:43:5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蓬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情况汇报

山东省蓬莱市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沿海城市,旅游业是该市的支柱产业之一。蓬莱市下设7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共有行政村584个,农村人口约30.6万人,农户80.9万户,占全市人口比例的68%。近年来,蓬莱市政府组织了很多新型农村住宅的方案设计来指导和示范农村的住宅建设。这些设计方案给农村住宅注入了新的元素,并且在平面功能、新材料的推广、节能、防火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新的住宅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推广。 新的农村住宅设计的空间组织与传统民居完全不同,以蓬莱市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北沟镇刘家村为例。该村有150多户人家,街道错落有致,墙体用红砖砌筑,大量使用水泥、混凝土作平顶以及抹灰。建筑材料的防火功能大大加强,水源则采用村供自来水,基本满足生活用水需要。刘家村为了避免因草垛火灾造成火灾联营的现象,将村内柴草垛全部迁到村外,并设立隔离设施,每家建立水泥库房一个,专门堆放柴草垛。在消防建设方面,他们将所有线路转移到地下,消除了电路火灾的潜在威胁;利用自来水管道每五十米设立消防水源一处,确保发生火灾能够及时扑救;在村外建立统一停车位,村内所有机动车辆停放在内,不允许机动车辆在村内停放,不允许私自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避免车辆火灾的发生。此外,该村还建立了巡逻队,配备灭火器材,24小时进行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每到麦收季节,该村还利用村内广播为农民讲解消防知识和消防法律法规,形成人人讲防火、村村抓消防、户户保安全的良好氛围。由于领导到位、组织健全,各项防火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近几年该村没有发生一起火灾事故。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蓬莱市在农村消防管理工作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别是一些试点地区,如大辛店中心镇,在农村消防组织网络、消防基础设施、宣传教育、多种形式的消防队伍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以大辛店镇为中心建立的镇办消防站,其崭新的运作模式,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部局和总队的领导多次到消防站进行了调研和指导。该镇辖区总面积260.12平方公里,辖127个行政村,8.3万人口,是蓬莱市的中心镇。在消防建设方面,蓬莱市政府坚持以消防工作正规化、日常管理制度化、岗位责任明晰化、基础设施标准化、技能训练经常化、消防宣传立体化为目标,着力构建责任管理、后勤保障、安全防护、火灾事故救援和宣传教育“五大”农村消防安全网络,基本形成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督,村委加强管理,群众积极参与”的农村消防安全工作新局面。目前,大辛店镇火灾发生、经济损失同比下降59%和87%,社会防御火灾整体能力明显提高。下面重点介绍一下大辛店镇消防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规范完善的消防安全责任体系 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细化分解消防安全责任,在全镇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无缝隙消防安全责任管理网。一是明确职责,确保组织领导到位。我们坚持将农村消防安全工作纳入大辛店镇政府任期目标和绩效考核当中,成立了镇级消防安全委员会。同时,建立起“一任四员”的工作管理机制,即:明确一名党委副书记为主任,镇工商、教育、卫生等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副主任,镇政府包片干部为消防安全管理员,下设消防巡查员,负责全镇消防安全的巡查工作。派出所包片民警为消防监督检查员,负责消防监查工作。各村也都成立消防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村委会主任为消防联络员,负责本村消防安全建设工作。二是强化考核,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年初,镇政府与行政村、派出所与警务区、警务区与行政村、行政村与农户逐一签订责任状;年终,在党政干部绩效考核中,把农村消防工作做为一项硬性指标严格奖惩,确保目标、任务、措施、责任、考核五到位,实现农村消防工作时时有人管,事事有人问,年终有人考,责任有人负。三是建章立制,确保制度保障到位。“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使消防平安乡镇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先后制定了《农村消防工作建设标准》、《安全委员会工作职责》、《派出所消防监督职责》、《村委会消防工作职责》等20余项制度和火灾处罚、防火巡查、义务消防队员演练等10余种程序。同时,做到档案台帐、管理文书、制度样式和预案模式“四统一”,实现了平安建设的规范化管理。

二、狠抓措施落实,构建组织严密的消防安全防范体系

(一)实现“三资并盘”,做强持续性消防工作后勤保障网。为确保消防工作健康、快速、稳定发展,我们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大辛店镇中心消防站的器材购买、设备维修、义务消防队员补贴及受灾农户的经济补偿。一是镇政府设立专项资金。大辛店镇每年拨款29万元并逐年加大对消防资金的支持力度,确保消防工作经费每年按不低于15%的标准增长,用于改善全镇消防工作建设。二是建立企业联益基金。按照“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由受益企业每年自愿出资用于消防公益建设。三是各村设立保障基金。由各村委会每年安排一部分资金用于本村的消防安全工作建设。

(二)实行“三联三防”,组成层进式消防安全防护网。采取联防机制,精心打造三道安全防线,构建起以镇政府为中心、派出所为依托、行政村为载体、村委会为纽带、村民家庭为单元的火灾隐患防控网络。一是镇村联防,打造火灾隐患巡查防线。要求镇政府包村干部和村级消防联络员定期进行巡查,发现火灾隐患后立即通知消防安全负责人限期改正,并记录在案,防止有患不改现象的发生,较大火灾隐患及时通知派出所专兼职消防民警进行检查整治。今年以来,该镇已组织公安、工商、教育、文化等部门进行2次集中联合整治,取到很好效果。二是村室联防,打造消防监督检查防线。实行治安与消防合一的管理模式,由驻警务室民警担任兼职消防员,定期联合村级消防联络员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每周有1个工作日在辖区内开展“九小场所”和村庄的消防检查,及时发现并消除火灾隐患。警务室内统一悬挂《警务室消防工作职责》、《农村消防建设标准》,并建立火灾火情记录等规范性档案。警务室上连公安、消防,下连村级消防联络员,彻底扭转了农村消防组织网络不健全、工作人员不到位、监督措施不落实的被动局面。三是户户联防,打造火灾隐患自查防线。在每个村成立村庄防护队、学校防护队、企业防护队和重要时期防护队等4支义务消防分队,成员均为本村义务消防队员,平时按照分工进行自查,发现火灾隐患由村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督促村民加以解决。在火灾易发期实行四队合一,不间断地开展高密度消防安全检查,最大限度地消除火灾隐患。目前,各村已自查整治火灾隐患346处。

(三)组建“一站四队”,编织网格化农村火灾事故救援网。为克服农村消防工作人员不足、专业技能偏低的问题,我们按照“方便实用、布局合理”的原则,在大辛店镇中心地带建立了一处消防站,配备2辆消防车、10名合同制消防队员,119接警线路连入市“三台合一”指挥系统,灭火范围同时辐射村里集镇、小门家镇和大柳行镇,可以有效保障周边农村的消防安全。这个消防站是在消防大队的运作下进行的一次新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消防站建站所需的资金和消防站每年的正常业务经费列入地方财政预算,由大辛店,小门家,大柳行和村里集四个乡镇政府共同承担,经费由消防大队统一支配。财政部门每年向消防大队按时划拨,保证消防站的正常运转和持续发展。消防站所需人员,由追加招收的合同制消防员调配解决,该站用房依托大辛店派出所办公附属用房,营房按照正规化建设标准建设,设有车库2个、中队部、接警室、伙房、餐厅、消防员宿舍、健身室、学习室等。消防站的硬件条件基本满足队员的工作、学习、生活、执勤要求。在消防站的管理方面,由大辛店镇政府确定一名分管镇长,大辛店派出所确定一名分管副所长,消防大队确定了一名大队分管领导,三位一体全面加大监管力度。大队把消防站纳入管理范围,在工作指导、访查考核、训练生活等方面基本上与现役中队同部署、同实施。消防站的队员与蓬莱中队合同制消防员轮流驻防,每半年轮换一次。

07年,由于正规化建设的需要,大队在原有基础上对消防站进行扩建,由原来的200平米扩建为400平米。扩建后的营房将用于消防教育展厅、厨房和俱乐部建设使用,大辛店消防站也成为了一个集执勤战备、训练、办公、生活和宣传教育于一体的规范化消防站。消防站的作用在实战中得到了验证和发挥,05年10月蓬莱市小门家镇三和食品厂车间发生火灾,大辛店消防站的官兵连续奋战8个多小时成功将大火扑灭,为该企业挽回经济损失二百多万元。2007年4月,威乌高速路大辛店路段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两人被困,装有60吨汽油的油罐车发生泄漏,大辛店消防站先期赶赴现场,并成功将两名被困司机救出,随后在一中队的协助下,成功将60吨汽油转移。06年8月,一犯罪团伙在大辛店镇被拦截,随后弃车逃跑,消防站的官兵们徒步追赶3公里后将歹徒追上并制服,蓬莱市公安局特颁布嘉奖令,来对消防官兵表示感谢。在2005年5月6日大辛店金矿矿难抢险救过程中,由于他们情况明、道路熟,出动迅速,到场及时,施救得法,有效地减少了损失,受到当时蓬莱市刘炳国市长的高度评价。从建站以来,大辛店镇消防站共接警出动500余次,参加抢险救援50余次,抢救遇险群众24人,挽回经济损失近千万元。它的建立有效地缓解了蓬莱消防中队在灭火救援上的压力,而且通过一站对四镇的辐射彻底地解决了以前因为路途遥远到达火场时间长的问题,起到了建成一站,保护一片的作用。

我们还充分发掘现有资源潜力,在村居周边的河流、池塘设立1—2处消防水源,主要街道借助自来水工程设立消防栓,并对农村的农用车、喷灌机等农机具登记造册,将其作为灭火备用设施定期检修,有效缓解了灭火器械不足的问题。同时整合人力资源,组建四支农村消防工作队,进一步完善灭火救援网络,确保“村能自战”,“镇能自保”。一是依托市消防大队文职人员建立消防工作指导服务队,每月至少一次深入镇村,对派出所、警务室和村委会的消防工作进行指导和技术服务,帮助义务消防组织开展灭火战术演练。二是依托警务室民警和保安人员组建流动警务队,实行一职双责,并运用电子网络监控系统对农村消防工作实施监控,确保火情早发现、早处臵。三是根据全镇消防水源和派出所分布情况,划分六大消防保卫区域,成立六支义务消防联队,分别负责本区域内火灾的扑救工作。四是依托各村成立的4支义务消防分队成立灭火机动队。发生火灾时,分为通讯组、灭火组、水源组和后勤保障组四个战斗编成,通过农村广播进行联络,达到了机动、统

一、灵活、高效的目的。

三、注重舆论引导,构建形式多样的消防安全宣教体系 按照“阵地前移,送消防知识到门口”的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因情施策,强化“一校三基”阵地建设,建立完善的立体化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网。一是建立敞开式消防学校。镇政府在派出所设臵了全镇消防教育学校,各村也分别设臵了不同规模的消防学校,内设消防宣传栏、村民防火公约挂板和防火知识手册等多种书籍,“敞开区域、敞开时间、敞开人员”供村民进行学习和培训。今年,镇中心小学组织学生200余人进行培训和参观学习,取得了“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良好效果。二是建立可视化消防科普教育基地。在村委会内建立小型消防教育基地,内设消防常识、火灾案例等多类看板,并配有电视、投影仪等设备。目前,已有4000多名群众观看了《火灾预防和自救》等消防专题片,村民消防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建立固定式消防知识广播基地。设立村级专职消防宣传员,在春节、清明、麦收、元旦等不同时间,利用广播有针对性地进行防火教育。同时采取设臵消防宣传栏、消防瓷砖壁画、开办防火黑板报、粉刷标语口号和漫画等多种形式,扎实做好消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四是建立流动式消防平安文化培植基地。利用农村文艺演出队伍,深入集市、村庄、学校、企业开展以“两个能力”为核心的消防宣传,寓教于乐,深受村民喜爱,初步建立起了一种具有本地特色的消防文化。同时采取发放明白纸的方式,积极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目前,全镇已发放农村消防宣传资料5000余份,消防知识掌中宝1000余本。

尽管我们在新农村消防工作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和先进地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我们将按照新农村消防建设标准,进一步提高农村消防工作水平,最大限度减少农村火灾事故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汇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座谈会汇报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汇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介绍汇报

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乡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汇报材料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蓬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情况汇报.doc》
蓬莱市社会主义新农村消防建设情况汇报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