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

2020-03-01 21:15:2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3月3日在温州市龙湾区第六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龙湾区区长 陈玲玲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政府的主要工作

2008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带来的严峻挑战,全区人民在中共龙湾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力深化三大会战,合力开展四大攻坚,齐心协力,迎难而上,扎实工作,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区本级实现生产总值203.43亿元,比上年增长7.7%;财政总收入27.5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1.45亿元,分别增长13.5%和1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16亿元,增长1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78亿元,

-1-

增长19.6%;外贸进出口总额12.24亿美元,增长14.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15元,分别增长8.4%和9.3%;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预期下降4.5%,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均下降3.5%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1.26%,人口自然增长率13.55‰。

(一)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工业经济平稳增长。大力深化工业基地建设大会战,集中开展“政企联动、克难攻坚”企业服务年活动,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608.11亿元,增长6.4%,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17.71亿元,增长5.1%。沿海产业带建设全面启动,民科基地政策处理工作基本完成,永兴垦区进场开工。工业基地和项目建设步伐加快,中心工业区和沙城、海城、天河等特色工业基地加快建设,阀门标准厂房基地进场施工,标准厂房开工25.3万平方米、完工30.06万平方米,169个项目取得有效进展,完成全社会工业性投资29.16亿元。开放型经济稳步发展,全年合同利用外资881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93万美元,实际到位内资4.89亿元。实现出口9.08亿美元,增长15.8%,对外贸易态势良好。新引进在外龙湾人内资项目16个,在外龙湾人回乡投资创业热情日益高涨。科技创新与品牌建设取得新成绩,新增中国驰名商标3枚,中国食品制药机械产业基地和省级阀门高新特色产业基地落户我区,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3家,新增年产值超10亿元企业2家,投入技改资金1.6亿元,完成技改项目29个。建筑业实现产值29.91亿元,新增一级资质企业3家。第

-2-

三产业加快发展。实现三产增加值42.94亿元,增长15.3%,三产比重由上年的19.9%提高到21.1%。温州文化用品市场等专业市场建设稳步推进,万康锦绣城等精品楼盘相继结顶,滨海大酒店等星级酒店加快建设。制定实施“农家乐”休闲旅游业扶持政策,成功举办第二届旅游文化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挂牌成立,现代物流、邮电通信、金融保险等服务业有序发展。农业产业优化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定,全年落实粮食播种面积4.49万亩,外拓农业种养面积3万多亩。优势特色农业加快发展,天河、灵昆等地蔬菜瓜果种植效益明显,“龙森”牌杨梅获得全国十大精品杨梅称号。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稳步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4家,新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参展省、市农博会成绩显著。农业“三防”工作扎实有效,创成全国首批平安农机示范区,农业保障体系日趋完善。

(二)新型城市化步伐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年完成省市重点工程投资4.85亿元、区本级15.28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54.1%和121.5%,重点建设投资总量创历史新高。龙腾南路建成通车,灵昆大道接线隧道全线贯通,南洋大道基本建成,江滨路龙湾段、曹龙大道、围垦路、环镇路等工程启动建设,飞云江三桥接线龙湾段、塘永公路永梅段改建等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加快实施。东片污水处理厂一期投入使用,建成排污主干管12.5公里、纳污管173公里,纳管入户3.2万户。天城围垦完成主体工程,海滨围垦进场施工,龙湾围垦二期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东

-3-

片防洪一期工程开工建设,蓝田水闸改建、河泥荡文化公园三期、500千伏温东变等工程建成投用。旧村改建工作稳步推进,在永中东林村率先推出并实施旧村改建政策,状元周宅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编制。同时,积极配合做好机场扩建、滨江商务区建设、瓯江口开发以及市委党校、温八中等省、市重点工程建设。中心区建设全面提速。完成城市中心区整合规划、核心区城市设计优化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建成永宁路西向延伸工程,加快推进永昌路西段改建,完成永中路西向延伸等前期工作,中心区道路网进一步完善。永中旧城改建一期安置房完成主体工程,二期拆迁扎实推进。基本建成人武部、消防和公安边防大楼,开工建设市民活动中心、温州银行大楼等工程,龙城华府、万康金融广场等一批房地产、商业项目加快建设。城市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不断加大行政执法力度,集中开展城乡环境卫生大整治,在全市率先创新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三级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两级监管考评体系,135条主要道路清扫保洁全面实行市场化运作,城乡环境脏乱差局面得到有效改善。推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完成4700多亩“转而未供”土地专项清理。完善重点片区规划和各类详细规划,城乡规划监察工作得到加强。

(三)生态区建设强势推进。环境污染整治进一步深化。强化“三废”治理,合成革行业污染整治通过第二阶段验收,电镀、不锈钢拉管、拉丝等行业污染整治成果有效巩固。蓝田电镀基地主体厂房基本建成,永强片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点投入使用,1

51-4-

家企业建成在线监控系统。扎实推进4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改造,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作取得实效。塘河综合整治掀起高潮。全年投入整治项目资金3.32亿元,完成情况列全市第一。深入开展清脏治乱、清障拆违等行动,全年清运垃圾17万吨,拆除违法建筑25万平方米,完成17个沿河景观工程建设。加强污染物排放监管,整改和封堵排污口56个,完成15个沿河废品收购点整治。屿田河、上庄河黑臭河道专项治理通过验收,止污治乱目标初步实现。生态建设不断加强。认真实施生态区建设规划,生态镇村建设深入开展,创成省级生态镇1个。大力开展青山白化治理,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违法采矿等行为,大罗山生态保护综合整治取得成效。创建省级绿色家庭3户、省市级绿色学校7所,生态文化建设不断深化。

(四)惠民工程取得实效。道路畅通方面,永兴纪兴路通过竣工验收,沙城中心街二期和天河永丰东路建设加快推进。示范街路方面,11条文明示范街创建成效明显。生态环保方面,建成3个农村生活污水无害化处理和2个太阳能路灯示范点,完成51条河道疏浚任务。村庄整治方面,完成整治村建设17个,新增市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2个。百村清洁方面,新建垃圾收集点581个、生态公厕10座,新配垃圾果壳箱5680个。市场创星方面,5个农贸市场完成改造提升,创成全市首家四星级农贸市场。群众安居方面,安置房竣工15.66万平方米,认购409户,交钥匙462户,新增廉租房保障户4户,经济适用房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5-

二期工程前期工作着手开展。关爱温暖方面,新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1.2万人、工伤保险2.1万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5.5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门诊报销率分别达到99.6%和40%,两项指标均居全市首位;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率达30.7%;建成“星光老年之家”40个,成为全省养老社会化示范区。重教育才方面,教育资助扩面工程和爱心营养餐工程受惠学生5761名,新建和扩建中小学图书馆(室)20个、实验室30个,多媒体小平台进教室普及率达到85%。公共安全方面,新增813个公共安全监控点,12辆“全球眼”视频监控巡逻车投入使用。

(五)社会建设全面深化。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全年累计投入民生事业6.88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1.2%。坚持优先发展教育,在全市第一个实现省级教育强镇全覆盖,区实验中学启动建设,教师进修学校完成省级备案,3.4万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通过“三个一批”得到有效解决。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设立教师考核奖励专项资金,全面落实农村学校生活补助金制度和教师任教津贴制度,小学、初中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和教师待遇逐步提高。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成效明显,永昌堡保护修建和外迁安置小区建设扎实推进。农村“种文化”活动全面推开,文艺精品不断涌现,第五届运动会成功举办,群众性文体活动广泛开展。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体制改革,创成15个省、市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区一医综合楼完成主体工程,区疾控中心、天河卫生

-6-

院启动建设,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防控。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社会抚养费征收和流动人口计生管理进一步加强,创成全市首个省级标准化计生指导站。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劳动保障和监察工作力度加大,劳动合同签订率达95%以上,区人力资源中心建成投用,在全市率先建立劳动保障监察网格化管理新模式。养老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完善,各类扶贫帮困活动广泛开展,移民后期扶持规划深入实施。积极发动干部群众捐款捐物,全力支援四川灾区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统计工作大力推进,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全面启动。建成农村社区10个,创建省级和谐城市社区2个,村级组织换届选举顺利完成。国防建设、人民武装和双拥工作得到加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和区志编撰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女、儿童、青少年和老龄、残疾人、慈善等事业加快发展。平安建设力度加大。认真吸取“5〃17”刑事爆炸案深刻教训,深入开展涉奥维稳百日大行动和“一禁三排查”专项行动,一批重大疑难信访件得到化解,龙华村等治安乱点整治成效显著,“两抢一盗”等多发性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两所一庭一中心”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试点全面启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得到加强。大力推进禁毒人民战争,“无毒社区”创建不断深化。加强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处置“问题奶粉”事件,完成“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试点,农村药品“两网一规范”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通

-7-

过验收。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年”活动,违章简易棚和居住出租房、非法加油点等专项整治不断深化。大力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得到妥善处置。强塘固房工程扎实推进,防灾减灾能力进一步增强。

(六)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坚持重大事项向人大报告和政协通报制度,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依法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按时办结人大代表议案建议147件、政协提案196件。继续实施“五五”普法规划,认真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全市率先全面开展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工作,依法行政扎实推进。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成非行政许可事项清理工作,建成全市首个与省对接的电子监察系统和8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审批模式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满意单位和满意基层站所(办事窗口)创建活动,机关效能建设得到深化。加快审计创新和财政体制改革,不断完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大力压缩行政性开支,区级机关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公用经费减少5%。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廉政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推开小额建设项目公开招投标试点,深入开展建设工程超工期超概算专项检查,标后管理不断加强。认真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行政问责制,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失职渎职行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中央、省、市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区政协的监督支持,得益

-8-

于全区上下的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在各领域辛勤劳动的全区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给予政府工作支持和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向积极参加龙湾建设的驻区部队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龙湾发展的海内外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面临许多突出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素质性、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去年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年度预期目标未能完成;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仍然过大,节能减排任务艰巨,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更为迫切;市政基础设施比较滞后,城市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安全生产和消防安全隐患较多,社会矛盾纠纷仍然突出,治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压力较大;政府工作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进一步加强。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2009年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

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困难的一年,是我区承受区域竞争压力最大的一年,也是蕴含重大机遇、推进科学发展的关键一年。我们必须看到,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影

-9-

响正在加深,国内经济下行风险增大,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正面临着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市场竞争加剧、财政增收难度加大等多重压力。但我们更要看到,中央、省、市相继出台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系列政策和措施,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持续快速发展,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提高,市场主体抗风险能力和创新活力明显增强,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温台沿海产业带的开发建设和温州城市东移的步伐加快,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坚定、沉着应对、奋发有为、共克时艰。

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目标导向,2009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社会工业总产值增长10%,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总额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各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4.5%,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削减3.5%和2.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今年国际国内发展环境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全面实现上述目标有较大难度,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全力做好工作,力争完成各项预期目标。

2009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

-10-

届三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市和区委六届五次全会的总体部署,突出“保增长、抓转型、重民生、促稳定”的工作主线,全力深化三大会战,更加注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转型升级,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加快新型城市化,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更加注重优化服务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在具体工作中,着重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务必坚定发展信心。面对严峻形势,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我们一定要从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中坚定发展信心,从中央保增长的决策部署中凝聚发展信心,从工作举措的充分准备中增强发展信心,特别是增强干部的工作信心、企业家的创业投资信心、老百姓的消费信心,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以百倍的信心做好各项工作。

二是务必坚持解放思想。紧紧围绕推动创业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重大主题,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闯敢试、敢想敢干、敢于担当,更新发展观念,创新发展路径,破解发展难题,真正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中,落实到解决问题上,在更高起点上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三是务必坚守稳定和谐。越是经济困难,越要重视社会稳定;越是形势严峻,越要加强和谐建设。要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第一责任,以平安建设为抓手,以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

-11-

人民利益为根本,全力消除安全隐患,化解社会矛盾。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遗余力地帮民富、解民忧、促民享、保民安,在改善民生中不断促进社会和谐。

四是务必坚筑基层基础。基层基础是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保证政令畅通的最关键环节。我们要始终把加强基层基础建设作为战略性、根本性任务来抓,切实把精力和注意力放在基层,促进人、财、物真正向基层和一线倾斜,努力形成心往基层想、人往基层走、事为基层办、钱为基层花的导向,大力夯实促发展、保稳定、重落实的基层基础。

三、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协调较快发展

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强区”战略,大力推进工业发展,着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全力深化改革开放,努力为更长时间、更高水平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围绕保增长稳运行,增强工业经济发展后劲。抓项目建基地。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进一步深化工业基地建设大会战。强力推进民科基地开发建设,完成永兴南园吹填工程和软基处理,全面铺开基础设施建设,扎实开展招商选资工作,力争落实一批重大优势项目。完成永兴北园规划修编,吹填工程进场施工。大力推进龙湾滨海工业园、阀门标准厂房基地、中心工业区、海城水暖洁具、天河民用电器等工业基地建设,规范提升温州工业园区、农业开发区、沙城食品机械等成型基地,推动块状经济向现代产

-12-

业集群转型。加大工业投入力度,继续抓好230个工业项目建设,力争早日形成产能。筛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增加项目储备。抓市场拓空间。积极帮助企业搭建营销平台,借助各类展会,组织中小企业抱团开辟市场。发挥在外商会和在外龙湾人作用,加强营销网络建设,大力拓展国内市场。鼓励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充分利用境外销售网络,全力巩固和拓展欧美、俄罗斯、东盟、拉美、非洲等国际市场。积极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扩大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促进外贸出口稳定增长。按照“稳定总量、提高水平”的要求,加大选商引资力度,加快引进有利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项目与先进技术,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抓提升促转型。落实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实施方案,依托传统工业基地,做大做强阀门、不锈钢精加工、食品制药机械等产业,整合提升合成革、铜加工、制笔、水暖洁具、紧固件、鞋服、民用电器等产业,扶优汰劣化工(农药)、电镀等产业。借助民科基地开发建设的有利时机,重点发展生物医药、机械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重点集聚一批高技术密度、高附加值、低污染的重大项目,努力打造新的产业集群。抓重组创品牌。推进特色优势企业做大做强,在条件成熟的行业引导组建产业集团,鼓励企业实施收购兼并、强强联手、品牌联合,着力打造一批“小巨人”企业,增强产业抗风险能力。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完善品牌奖励政策,再创一批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提升区域品牌影响力。抓要素强保障。严格规范土

-13-

地利用管理,开展工业项目用地情况排查,积极探索“三地”综合开发利用新路子,进一步盘活闲置土地。在规划许可前提下,鼓励企业提升原有厂区空间,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深入开展“破三难、促规范”征地遗留问题专项整治,着力破解留地安置难、土地办证难、供地用地难。加快海滨、天城围垦工程建设,启动龙湾二期围垦,增加土地资源储备。健全金融体系,引导信贷资金投向重点领域和中小企业,全年新增贷款70亿元以上,新组建小额贷款公司1家,努力实现企业上市新突破。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经济新增长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规划建设温州空港物流基地、灵昆码头仓储物流中心,加快形成物流配送体系和物流信息平台。依托产业特色,抓紧规划与产业配套的相关专业市场,启动水暖洁具、煤炭等专业市场建设的前期工作,加快建设文化用品市场四期、不锈钢市场和农产品物流中心,助推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发展。以滨江商务区建设为契机,加快状蒲片“退二进三”步伐。谋划五金采购中心建设,启动商品混凝土等行业分离发展服务业试点工作,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市场营销、客户服务等第三方服务企业,引导传统制造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支持第三代高速无线通信网络建设,提高信息产业发展水平。着力提升生活性服务业。大力发展灵昆等地“农家乐”特色旅游,开展旅游经济强镇创建,力争启动建设瑶溪景区开发项目,精心打造“山海龙湾〃都市休闲”旅游品牌。做好中心区大型购物中心建设前

-14-

期工作,提升永中传统商贸区辐射功能,完善状蒲片商业网络,加快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做精做强现代商贸业。加快房地产项目建设进度,适时出让一批商业地块,着力规范三产留地项目开发工作。认真落实扶持政策,启动建筑业经济总部大楼建设,积极鼓励房地产建筑业企业回迁发展,做大房地产建筑业。大力发展社区和家政服务、卫生保健、体育健身、休闲娱乐等服务业,拓展服务业发展领域。

深化改革创新,强化发展动力。加快重点领域改革步伐。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抓好土地流转试点工作,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制度,培育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中介机构。促进财政体制改革。开展部门预算细编试点,推进公务员津补贴规范工作、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和基建审价改革。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不断深化科技、教育、文化、住房体制改革,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活力。加快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技术创新研发载体建设,新增国家级研发中心1家、省级4家。构筑完善的区域技术支撑体系。加快支柱产业公共创新平台建设,加大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攻关力度,做精做强省不锈钢产品检测中心,发展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大力推进校企合作。打造完整的科技产业发展链条。启动建设区科技创新中心,筹划科技孵化器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0家。强化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人才引进与激励政策,加快引进、培养与我区

-15-

产业紧密相关的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四、着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

根据温州新型城市化主战场的定位,坚持建管并举、统筹发展,以城市中心区建设为重点,继续深化城市建设攻坚大会战,进一步加快新型城市化进程。

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城市功能与品位。积极对接中央、省、市扩大投资的政策措施,强力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今年,全区安排重点工程建设实施项目61项,计划投资总额15.8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大力实施路网工程,建成灵昆大道接线隧道、南洋大道,抓好江滨路龙湾段、曹龙大道、飞云江三桥接线龙湾段、围垦路、环镇路等道路工程建设和塘永公路永梅段改建、瓯海大道海滨段景观整治,启动罗东南街延伸、通海大道等工程建设前期工作,加快构建内通外联的交通枢纽。大力实施防灾网络建设,重点抓好防洪保安和强塘固房工作,续建东片防洪一期和灵昆堤塘北段一期等工程,加快灾害监测预警、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提高减灾抗灾能力。大力实施排污管网工程,全面完成东片排污工程主干管建设,建成截污管80公里,新增纳污管到户1万户,实现污水收集率50%以上。大力实施电网工程,建成220千伏瑶溪变、110千伏南洋变,加快建设110千伏状元变、海滨变工程,加强电力保障。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处理工作,为省、市重点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掀起中心区建设高潮。以核心区为龙头,

-16-

以永中旧城片和瑶溪南片为两翼,理顺管理和投入机制,对外抓拓展对接,对内抓功能提升,促进中心区加速崛起。全年安排中心区实施项目28项,计划投资8.48亿元。完善道路拓框架。抓紧贯通永中路旧城段,加快推进永中路、永宁路向西延伸工程,启动建设永定路二期和龙祥路北段,进一步拓展中心区框架。强化配套提功能。开工建设公检法大楼、文化水街等项目,持续推进房地产、金融中心和商务酒店等工程,着手建设农贸市场、公交车站、区间道路等配套设施。加强对市级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统一规划建设瑶溪南片市政设施。狠抓前期促开发。做深区图书馆与党校、文化公园等预备项目前期工作,逐步开发永中路等道路两旁的商业地块,储备一批前期项目,出让一批条件成熟地块,做到周密安排项目,梯度开发建设。加强城市管理。以省级文明城区创建为目标,以“四大整治”为突破口,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改善人居环境。全力抓好温瑞塘河综合整治。按照温瑞塘河整治四年计划,加强工业污染源整治和养殖业、废品收购点污染治理,狠抓截污纳管,努力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加大石坦河、三廊桥河等黑臭河道治理力度,加快沿河景观、河道疏浚等工程建设,强化建筑泥浆管理,巩固清脏拆违成果。全力抓好市容环境整治。进一步巩固主要道路分类分级管理成果,将清扫保洁工作向村间道路、背街小巷延伸,向各工业区延伸,向垃圾卫生死角延伸。继续推进文明街路创建,整治户外广告和沿街建筑立面景观,采取综合措施改善城区环境。全力抓好交通综合整治。围

-17-

绕构建畅通快捷的城市道路网,打卡口、破瓶颈,进一步完善区域交通环。加强交通组织管理,发展公共交通,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加大中巴车、三轮车运营秩序治理力度。加强停车泊位等静态交通设施建设,逐步缓解“停车难”。全力抓好拆违治乱。强化执法检查,坚决打击各类违法用地、违法建设行为,依法拆除各类违法建筑,做到拆违还地、拆违还路、拆违还绿。加强城市规划与管理,突出抓好永兴、海城、瑶溪北片等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建立完善的规划体系。

强化区域统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优化资源配置,努力实现农业经济新发展、农民收入新增长、农村面貌新改善。着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功能区规划,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域外农业基地。做优特色产业,提升杨梅、蔬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品牌效应。规范发展生态畜牧业,扶持花卉种植等新兴产业。修编海洋开发规划,加强标准渔港建设,加快发展生态型休闲渔业。大力实施强龙兴农工程,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农业生产专业大户、农副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发展。突出抓好农民增收。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快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继续实施农民素质工程,加强与农业科技院校的合作,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促进农民增收。规范农村“三资”管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完善农田水利设施,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治、森林消防和防汛防台抗旱

-18-

工作。大力开展旧村改建和村庄整治。加快永中东林、状元周宅、蒲州汤家桥、天河郑岙等旧村改建和永兴五溪村整体搬迁安置房一期工程建设。推进状元、灵昆等地的连片村庄环境整治,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突出生态环保,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以环境容量统筹产业发展,大力深化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不断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抓好节能减排。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深入实施公共机构节能条例,严格执行重点行业能耗限额标准,健全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督促企业建立完善污染物增量、减量、变量台账,严格执行替代审批制度,做好排污权交易试点前期工作。切实加强对纳管企业和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的监管,继续推进4吨以上燃煤锅炉脱硫改造。强化污染整治。加强监管抓巩固,按照长效管理的要求,保持严查严管的高压态势,继续加大对污染企业的日常监察、监测力度,努力实现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全覆盖。科学治污抓深化,按照省“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的要求,继续抓好合成革、熔炼、化工、农药、印染等行业污染整治,全面提升点源达标水平,深化重点区域大气、水环境综合治理,实现功能区达标。建成合成革固废处置中心二期、蓝田电镀基地,加快海城电镀中心建设。严格审批抓源头,认真落实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在重点污染企业中全面推行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坚持环保准入标准,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生态建设。

-19-

积极推进生态镇村创建,继续开展灵昆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创建工作,建成省级生态镇1个、市级生态村3个。抓好黄石山废弃矿山生态治理工程,加强青山白化综合治理,扎实推进大罗山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大力倡导生态文明。

五、确保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

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深入实施“文化育区”战略,加大力度改善民生,切实解决涉及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以在全市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为目标,努力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建成温十五中二期工程、龙湾中学体育馆,加快区实验中学建设,启动温二十五中、区外国语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新建、改建工程,不断完善教育设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争取开工建设职业中专,完成职教实训基地工程,努力培养多层次的技能型实用人才。出台促进学前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启动建设天河中心幼儿园,规范学前教育办学秩序。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做优做强。继续实施教育资助扩面工程,加强民工子弟学校建设,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认真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待遇。加快现代化星级学校创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切实提高

-20-

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着力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推进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区疾控中心和海城、天河卫生院建设步伐,着手规划建设大型上等级的综合性医院,新创建标准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家、服务站8家。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提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提高第二轮农民健康体检率。完善卫生综合执法体系,加强重大传染病和职业病防控,提高卫生应急处置能力。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加大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大力发展文化及其他社会事业。围绕文化大区建设,加快永昌堡保护修建步伐,注重“七月十五汤和庙会”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积极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着力塑造具有龙湾特色的古堡文化、名人文化、民俗文化等三大文化品牌。编制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开工建设沙城文化中心,加快镇级标准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争取2个镇、街道创成“东海文化明珠”和“金海岸文化网工程”。加强文化市场监管,积极发展文化产业。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深入开展“种文化”活动,举办青年文化节,繁荣节庆文化、广场文化,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理念和行为方式,努力以先进文化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启动体育强区创建,配合做好温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前期工作,积极参加市第十四届运动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深化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狠抓社会抚养费征收,完善流动人口计生管理机制,不断提升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

-21-

水平。继续抓好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切实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深入开展双拥优抚活动。继续抓好民族宗教、移民、外事、侨务、台务和档案、区志编撰等工作。

努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认真落实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加强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加强劳动执法监察,完善企业正常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认真解决拖欠企业职工和农民工工资问题,积极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完善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努力扩大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救济救助活动,完善低保、医疗救助、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等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和低保家庭定期复核机制。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农村危旧房改造,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推进住房公积金制度扩面工作,多渠道解决困难群体的住房问题。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大力发展老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切实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关注和妥善处置经济社会发展中可能出现的稳定问题,建立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健全突发事件和公共危机的应急预案体系,提高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能力。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重点打击涉黑涉恶、“两抢一盗”及其他多发性犯罪,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认真

-22-

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深化大接访活动,着重化解重大疑难信访问题。推广新时期“枫桥经验”,切实发挥镇级综治工作中心、村级综治站作用,健全村居巡防队、综治“八大员”等队伍,完善村居(社区)调解、信访、治保互动工作机制。积极推进和谐社区、和谐企业建设,加强和改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全面开展“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严厉打击无证无照经营行为,进一步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年”活动,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突出人员密集场所、违章简易棚和居住出租房、“三合一”企业及道路交通安全等隐患整治,大力推广农村通天房消防安全整治经验,坚决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全力办好惠民实事。进一步健全为民办实事的长效机制,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有所作为的原则,真正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督查、年末有通报,全力办好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教育强基、文体设施、新农村建设、生态环保、市容环境、公共安全、交通秩序、留地开发等方面的十件惠民实事,努力让更多群众得到切身的实惠。

六、全面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

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两提高、两降低”效能建设为重要抓手,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提高服务水平。深化“政企联动、克难攻坚”企业服务年活动,推行重大企业项目和重点企业挂钩联系服务制度,千方百计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积极争取扶持资金,用足用活惠企政策。开展企业清费减负专项治理,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开展行政许可整合归并工作,完善重大项目联合审批与限时办结制度,实施重大投资项目审批“代办制”,加大部门的授权力度,创新审批方式,推动流程再造。完善“一网式”行政审批模式,规范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进一步健全行政服务体系。

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和工作监督,认真接受政协的民主监督,切实做好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建议和意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完善政府行政决策机制,健全规范性文件监督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切实加强行政复议工作。深入实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与监督权。

增强执行能力。始终把提高执行力放在政府工作首位,进一步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营造真抓实干、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坚持政府工作项目化,对确定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倒排计划,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抓推进。严格目标管理责任制和重大事项督办制,加强政务督查、限时督办、效能监察和绩效评价,做到责任分解到人、措施落实到事、目标实现到位。健全行政问

-24-

责制度,推动政府工作人员尽职尽责、高效规范地做好工作,努力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取信于民。

加强政风建设。各级政府工作人员要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勇于负责、敢于碰硬,多解决一些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难事,多干一些打基础、利长远的实事,多办一些解民忧、惠民生的好事。厉行勤俭节约,坚决反对铺张浪费,各级党政机关公用经费继续压缩5%,专项经费、会议经费、接待费用“零增长”,公务用车“零购置”。强化对重要领域、关键岗位的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加强勤政廉政建设,严厉查处各种违法违纪行为,树立和维护行政机关的良好形象。

各位代表!面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面对新的挑战、新的机遇,我们充满必胜的信心。让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区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下,振奋精神,克难攻坚,扎实工作,全力推进龙湾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以优异的成绩向建国六十周年和建区二十五周年献礼!

-25-

《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1.三大会战、四大攻坚。三大会战指工业基地建设大会战、城市建设攻坚大会战、环境污染整治大会战。四大攻坚指工业经济百日攻坚活动、固定资产投资百日攻坚活动、社会治安“五打三防三建”百日攻坚活动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百日攻坚行动。

2.小额贷款公司。是指依法设立,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3.转而未供。指农用地转用、征收批准后还没有供地的土地。转而未供土地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而且也影响了耕地保护和土地管理责任制的落实。

4.三个一批。指建立一批民工子弟学校、调整一批公办校网、取缔一批非法办学点,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安全、充分就学。

5.种文化。指农民群众像种庄稼一样,普遍、经常性地开展自娱自乐的文化体育活动,把文化的“种子”“种”入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6.一禁三排查。指严禁赌博活动,对爆炸物品、安全生产隐患、违章简易棚和居住出租房安全隐患等问题进行全面排查。

7.两所一庭一中心。指基层派出所、乡镇司法所、人民法庭、乡镇综治工作中心。

8.电子监察系统。指利用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建立的,

-26-

专门用于监督各行政部门行政审批实施情况的系统。系统主要功能是对各行政审批事项的办理过程实施综合监察、程序监察、时限监察、收费监察、预警纠错、绩效评估等。同时,该系统还具有向社会公众和企业提供各种相关信息服务功能。

9.生产性服务业。指面向生产者的服务业,主要是提供与生产经营活动及其过程相关的支持和支撑的服务活动。

10.生活性服务业。也称为消费性服务业,指为满足居民生活(消费)需要的服务性行业,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

11.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指以明晰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保障收益权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改革。

12.排污权交易。排污权一般是指环境容量资源的使用权。排污权交易是政府之间、排污单位之间以及政府和排污单位之间污染物排放量的交易,一般以排污许可证或专门的排污权证认定的允许排污总量为标的实施交易。

13.“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指我省从2008年初开始实施的环境污染整治计划。“8”是指8个方面的任务和目标,“11”即指11项政策保障措施,也指11个省督办的重点环境问题。

14.环境行为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由环保部门根据企业的各种环境信息,按照一定的评价程序和指标,对企业环境行为进行综合评价定级,并依次用“绿、蓝、黄、红、黑”五种颜色来标示。根据评价等级,对企业实施分类监管和配套激励机制或限制

-27-

性措施。

15.替代审批制度。指在建设项目审批时,主要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建设项目需新增污染物排放量的,必须事先削减一定比例的同类污染物排放量。替代削减的污染物必须来自合法企业。

16.枫桥经验。20世纪60年代初,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了“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实现捕人少,治安好”的“枫桥经验”,毛泽东同志亲笔批示在全国推广。之后,“枫桥经验”得到不断发展,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党政动手,依靠群众,预防纠纷,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促进发展”的枫桥新经验。

17.综治“八大员”。指治保员、调解员、综治宣传员、流动人员协管员、禁赌协管员、消防协管员、重点人员管理信息员、维稳和反邪教工作信息员。

18.通天房。指建筑层数在三层(含)以上、七层(含)以下,从首层至顶层只设置一部疏散楼梯,大部分房间门直接开向楼梯间,其中二层(含)以上使用功能均为居住用房且其中部分或全部居住用房用于出租的民房建筑。

19.两提高、两降低。是今年全省党政机关效能建设活动的主题。具体是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降低公务支出、降低行政成本。

-28-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doc》
政府工作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