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20-03-03 13:16:3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

------------------

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实践告诉人们,盲目追求企业规模已不再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相反,世界经济规模越大,中小企业经济实体就越具有力量。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纷纷采取扶持政策,如财政援助、税收优惠、金融支持、法律保障等。西方国家的中小企业在某种意义上是“政府扶持企业”的同义词,许多国家都有相关的机构来制定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府在发挥杠杆作用,引导资金流向,促进中小企业良性发展的过程中,通常要采用税收政策这一工具。因为作为调节国民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重要工具,税收能深入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而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位,企业也深刻影响着国民收入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从而影响税收。在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方面,各国的具体做法虽然各有千秋,但总体而言,还是存在比较大的相似性。

1.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特点综观各国对中小企业采取的税收政策,有以下几个共同点。

第一,目标明确,针对性强。在充分认识中小企业的重要作用,深入了解其自身特点和所处环境的基础上,相关的税收政策做到了有的放矢,使中小企业真正成为相关政策制定的出发点和受惠者。比如日本,为了充实中小企业的内部留存,采用减轻法人税率和对一部分所得不课税的制度。日本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规定,资本不超过1亿日元的中小企业,法人税税率低于大企业的25%。

第二,政策形式规范,内容系统全面。国外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内容系统完整,所涉及的内容贯穿了中小企业创办、发展、转让等各环节,且大多是以立法的形式将其提升到法律层面,这就为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三,政策手段多样,政策力度大。多样化的优惠政策(如降低税率、税收减免与返还、修改固定资产折旧率等),让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中小企业都能够从中受益,使政府大力度的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发挥作用。

2.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的内容各国实践中的具体措施,总的来看可归结为两个方面: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

在税收制度方面,有着一个从中小企业的建立、发展直至最后转让的税收政策体系,采取的手段主要是减免税等优惠措施,以引导资金向中小企业流动。

首先,在鼓励中小企业创建的税收政策方面,有降低税率、选择纳税方式、增加费用扣除等各种措施,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使之能在初期实力较弱、赢利能力较差的情况下得以发展。

其次,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方面,考虑到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资金和技术等问题,各国政府一般都对资本和设备的再投资、研究开发费用等给予减免税或税收抵免等优惠。

第三,在鼓励中小企业转型的税收政策方面,一般是通过对新注册企业以及原有亏损和流转税等问题的照顾来促使这种转变。

第四,在鼓励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方面,形式虽然多样,但核心是通过减轻税收负担来鼓励创新,这已成为欧美国家增强本国中小企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比如法国就规定,中小企业以专利、可获专利的发明或工业生产方法等无形资产投资所获利润增值部分,可以推迟5年纳税。

在税收管理方面,主要通过减轻处罚程度、限制检查期限等为中小企业提供较为宽松的税收管理环境,尽量避免税收管理对中小企业生产经营产生不良影响。

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支持体系的完善

1.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现状及其问题

中小企业已构成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大企业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在工商部门登记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以上,其经营范围几乎涉及所有竞争性行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部工业总量的60%、57%和60%。

然而,我国目前还没有专门的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1994年以前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能迅速发展,除了短缺经济给其提供的机遇外,还有就是国家给予的税收政策支持发挥了巨

大作用。但1994年税制改革后,就没有专门的税收政策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了,有的只是一些散见于相关规定中的税收优惠。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首先,政策目标不明确,针对性不强。现行的税收政策更多的是被当作一种社会政策工具、解决社会问题的手段,而忽视了对中小企业来说很重要的竞争能力的培育问题,没有考虑中小企业本身的特殊性。其次,政策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虽然优惠措施不少,但出台时期、背景不同,散见于一些补充规定或通知上,零星地分布在各个税种上,税收政策的灵活性虽然得到体现,但明显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也使得政策措施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不利于实现公平税负和平等竞争。第三,政策手段单一,范围窄,力度不大,从而导致政策的低效。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有关税收支持规定主要限于税率和减免税上,无法适应不同性质、不同规模企业的要求,而诸如加速折旧、延期纳税等做法并不常见,程序又过于严格繁琐,并且优惠主要集中在企业开办之时,缺乏降低投资风险、筹集资金、引导人才流向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另外,现行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条件,也将许多中小企业排斥在外。

2.完善我国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支持体系的构想

中小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中小企业目前还是弱势群体,政府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扶持其发展,以达到活跃经济的目的。从最初的“抓大放小”,到“放小扶小相结合”,到“坚持发展大企业大集团与扶持中小企业并举”,再到2000年7月下发的《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以及2002年6月通过的《中小企业促进法》,这充分表明国家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力度正在不断增强,所采取的措施也与我国改革的阶段性和过渡性以及我国税制本身的特点相关联。但总体来说,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和措施,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力度上,都难以对中小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应有的扶持作用。考虑到中小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我们应借鉴国外的相关做法,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明确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建立系统、规范的中小企业税收政策支持体系,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具体而言,可从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两方面入手,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我国扶持中小企业的税收政策。

在税收制度上,首先,采取多种方式以鼓励中小企业的创建,如降低税率、选择纳税方式、增加费用扣除等各种措施。其次,在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方面,对资本和设备的再投资、研究开发费用等给予减免税或税收抵免,以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的资金和技术问题。第三,在鼓励中小企业转型方面,可通过对新注册企业以及原有亏损和流转税等问题的照顾来促使这种转变。否则,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一些中小企业连生存都成问题,更谈不上发展了。第四,努力完善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但它们在进行科技创新时,又往往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等问题和障碍。因而,加大对中小企业科技开发的税收扶持,已成为欧美各国增强21世纪国际经济竞争力的共识。为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和风险资本的形成,欧美国家采取的主要手段有缩短折旧年限、专利投资所得纳税推迟、研发投资增长的附加扣除等。我国可

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参照和借鉴使用此类做法。

在税收管理上,要优化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服务。歧视和贬损中小企业的地位,限制和刁难其经营,不但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会损伤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但对某些貌似公平的一视同仁、“一刀切”的做法,也要提高警惕,因为其背后实质上也隐藏着不公正。所以,在税收管理上,税务部门应根据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低、账证建设不全、税收相对成本较高等特点,纠正在税收服务上的“重大轻小”倾向,加强对中小企业的税收宣传和纳税辅导,及时为中小企业办理税务登记、发票购买等涉税事宜,特别是要为那些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中小企业,提供建账建制的指导、培训等服务;在提高税务部门自身工作效率的同时,要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要加强对中小企业户籍管理和税源监控,及时掌握中小企业经营、税源变化等情况,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从中小企业不同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实行分类管理,把优化服务和强化管理结合起来,促使中小企业在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上提高税收贡献率。

论税收政策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影响

国外普及义务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安乐死的立法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养老保险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汽车保险发展对我国汽车保险的启示

国外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信用担保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科技馆建设对我国的启示0

国外支付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启示

国外农业合作社品牌战略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doc》
国外中小企业税收政策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