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2020-03-02 06:40:14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2013.12.8 学生来了之后,让他们读课文。

一、导入,了解学情

1.看老师写两个字(板书:牛郎)认识他吗?你认识牛郎?在哪里认识的?(认识牛郎的女同学比男同学多很多呀)哦,在牛郎织女的故事中认识的。(板书:织女)

2.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牛郎织女的故事。

二、读词、解词,为学习故事扫清障碍(词语课前板书好,标好拼音) 1.同学们按照课前发的学案上的要求,预习课文了吗?老师先来看看,同学们字词掌握的怎样?出示生字词: 周到

妻子

严厉惩罚

一划 自己先读读试试 2.周到

周到是什么意思?在家里谁照顾你最周到?你爸爸照顾谁最周到?在学校里谁照顾你最周到?注意把话说完整。谁照顾老牛最周到?结了婚之后,牛郎照顾谁最周到?(照顾他孩子呀,只想老婆织女了。你以后可不要这样,不然你妈妈会打你屁屁) 3.妻子

(1)读,子读轻声。你爸爸的妻子是谁?妻子的子还有一个读音,读第三声。妻子与妻子(第三声)的意思一样不一样?(注意把话说完整:妻子和妻子的意思不一样)妻子是指一个人,妻子是指老婆和孩子,可能俩人,也可能?三个人、四个人,五个人,有点多了,买不起房子了。

(2)同学们再看,板书(老子)我是老子,什么意思?我是老子呢?哦,你是爸爸。读音不一样,词语的意思就会发生变化。 4.严厉惩罚

什么是严厉惩罚?谁受到过受到过严厉惩罚?站起来。讲一讲你怎么受到严厉惩罚的?(家庭暴力呀。找三个同学说。没想到

还有这么多家庭暴力呀。下次再收到严厉惩罚,发微博上)(学生讲一

1 个受到严厉惩罚的例子)王母怎样严厉惩罚牛郎和织女的?骨肉分离、妻离子散。这是生离还是死别?你们说,世界上最痛苦的是生离还是死别?是生离。死了就死了,时间长就过去了。生离最痛苦,想见面又不能见面。你们说,王母娘娘这人怎样呀?狠毒。 5.一划

一划,注意是一划。王母娘娘用玉簪一划,出现了什么现象?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再也飞不过去了,以后他和织女只能鹊桥相会。一划的划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读第四声划。我们常说,学习要有什么?计划。你们看,我们同学做操时动作怎么样?不是,不是,是整齐划一。昨天我在大街上遛弯,见到一个男哑巴一个女哑巴。他们在那里怎么样?比比划划。男哑巴说,妻呀,我们回家吧。女哑巴说,夫啊,我要去吃比萨。 7.我们一起再来读这些生字词。会读了,老师就把它们擦掉了。

三、读课文,感知阅读重点

1.生字词会读了也理解了,课文会读吗?上课前,读了几遍课文?真爱学习。

2.课文比较长,我们就来读第八节到第十节吧。谁想读书?想读书的同学,就站起来。想读书的同学,说明你爱学习,不想落后。你想落后?不想落后,就大胆地站起来读课文。(找三个学生读) 3.先听听老师读。老师读。老师读完了,该你们了。请你们三个人,每人读一节。

(1)闯进牛郎家里,是闯进,冲进来的。不是先敲门,很有礼貌,哈喽,牛郎先生在家吗?再读。这才是闯进。

(2)织女是一边挣扎,一边望着两个孩子大喊:“快去找爸爸。”什么是大喊?再读。哎,这才是织女。自己如果被抓走,再也见不到丈夫和孩子,心里着急、恐惧,能不大喊吗?我们一起读,快去找爸爸。都去找爸爸,不要妈妈了。

(3)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再也飞不过去了。你这样读,就变成了牛郎飞过去了。再读。这次牛郎没飞过去,也找不到了。原来,掉河里了。

(4)课文读完了,我们四个相互评价一下,给对自己和对方打打分。

2 同学们,这可不是挑动群众斗群众啊。注意,是百分制。千万不要谦虚,选先进的时候,我首先给自己投一票。(学生打分。)该老师打分了,给你打分,我给自己打,。

四、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1.字会认了,词语理解了,课文会读了。这篇课文是个故事,故事大多是由一个个事件组成的。一个个事件连起来,就形成了故事的情节。课文由五个事件组成,第一节到第二节是第一个事件相依为命,第三节到第五节是第二个事件结为夫妻,第六节到第七节是第三个事件老牛离世。同学们默读课文,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把第八节到第十节的第四个事件,第十一节到第十二节的第五个事件,进行概括。(如果学生预习过了,可以这样处理:这个问题,在课前发给同学们的学案上,已经要求预习了。老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2.学生默读,指导 3.学生交流

五、细读抓走织女

(一)同学们,这五个事件中,你认为哪个事件写得最精彩?先不要急着回答,默读完课文,想好再说,好吗?

很多同学认为是抓走织女部分,最为精彩。(板书:抓走织女)

(二)抓走织女的事件,哪些文字写得精彩?为什么写得最精彩?如何回答这个问题呢?有这么三个步骤:第一步一字一句地默读课文八到十节,你认为哪些文字写得精彩,把它们略微做出标注。然后再读,确定你认为写得精彩的文字,用笔画下来。第二步在你所画文字的下面或旁边,写下之所以精彩的原因。第三步总结抓走织女的事件,为什么精彩的原因。

这是老师按照前二步取得阅读成果(放投影)念老师的阅读成果。至于第三步总结抓走织女的事件,为什么精彩的原因,为啥不写?想知道吗?就不告诉你。(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自学时点给个别学生)

(三)指导学生交流(估计学生会说的很凌乱,进行有层次引导)

在抓走织女的事件中,你认为哪些文字写得精彩?精彩的原因是什么?(学生回答时,进行引导:这是写织女的文字或者是写牛郎、王母娘娘的文字,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

3 重点领悟、体会以下内容

1.这是一段写织女的文字。其实抓走织女事件,也就是写了牛郎、织女、王母娘娘三个人物。写织女的文字中,哪些地方写得最精彩?(板书:望)

(1)织女的挣扎、望、喊的动作,写得精彩。(板书:动作)为什么精彩?挣扎、喊,写出了织女不舍得丈夫、孩子的痛苦,以及心中的无比焦急。而望,则是写出了织女面对王母娘年抓走自己的无奈、无助。

同学们,织女的形象,因动作描写而精彩。

2.写牛郎的文字,精彩之处又在哪里?为什么这么精彩?(板书:找、披、放、挑、跑)

写牛郎的精彩之处,是牛郎为救织女时,找、披、放、挑、跑的一系列动作写得精彩。在这一系列动作,为什么写得精彩?因为这些动作,写出了牛郎的心急如焚,写出了牛郎不舍的织女,希望自己与织女永远在一起,写出了牛郎希望留住夫妻间美好幸福的生活„„总之,用牛郎的一句文言概括,舍不得你的人是我,是我是我,还是牛郎我。

同学们,牛郎的形象,因动作描写而精彩。 3.写王母娘娘的文字,又有哪些地方精彩?为什么? (1)闯(板书:闯)

闯写的是王母娘娘的动作。闯是一个怎样的动作?猛冲。这个动作,为什么写得精彩?因为闯的动作,写出了王母娘娘的专横、霸道。 (2)这一部分只写王母娘娘一个动作吗?(板书:推、拽、划) 推、拽、划,这些动作,你们认为为什么写得精彩?

(3)因为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把王母娘娘专横、心毒手狠,破坏牛郎织女美满幸福生活的形象,刻画的非常鲜明、具体。 同学们,王母娘娘的形象,同样因动作描写而精彩。 (这一部分,学生对问题的回答,教师的引导要有序) 4.体会写法

(1)同学们,抓走织女的事件写得精彩,都是因为什么?人物的一系列动作描写,让人物形象非常鲜明、生动、传神。

4 (2)同学们,你们浏览一下课文,课文在写人物时,写得最多的是人物的什么?人物的动作。所以说,整篇课文,因为动作描写而精彩。 5.同学们有没有注意,我把王母娘娘写在最下边,把牛郎织女写在上边。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写吗?(让学生明白王母娘娘是次要人物,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牛郎织女)王母娘娘,你是配角。

(三)讲故事,深化理解,为写作迁移积累词句

1.既然抓走织女部分写得非常精彩,我们用故事的形式,把它讲出来好不好?讲故事之前,给同学们两个温馨提示:一是讲故事时,尽量使用书上的原文;二是讲故事时,可以为人物设计动作、语言、神态,突出人物形象。同位互相讲一讲。讲的时候,相互帮助,设计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的动作、神态、语言。

2愿意讲故事的举手,愿意当故事大王的举手。哈,都举手了,都大王了。您贵姓,哦,(李)大王,请你来讲。(找会表演的学生讲,学生不会,提醒学生可以看书) 重点指导

(1)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太温柔了。示范,狠狠一推。请你再读。王母,这是你孙子,推吧。学生读完,王母,你练过跆拳道吧,劲真大,还真狠狠一推呀。

两个孩子喊王母娘娘什么?能不能用家乡话说,两个孩子喊王母娘娘?王母娘娘你推的可是你的曾孙子呀。人们常说,亲人见了亲人的面,幸福的话儿说不完。可王母娘娘,哪有什么亲情可讲。孩子呀,下次见王母娘娘时,你会怎么说,怎么做呀?孩子你为什么要这么说,这么做?你想要这样的曾祖母吗?哈哈,你想要。(再找一个女学生读,王母他是你曾孙子,狠狠推他,开始读。这王母娘娘更狠,不但练过跆拳道,还是个黑带八段。还有想读的吗?找一个男学生读。这王母,一点不懂的怜香惜玉。)(我是你姥姥)

(2)他赶紧找出牛皮,披在身上,然后将一儿一女放在两只竹筐里,挑起来就往外跑。

这时的牛郎多着急呀,他不想让织女被抓走,不想孩子没有妈妈,不想骨肉分离、夫妻分离。说他心急如焚,一点也不为过。我看这牛郎,一点不着急,慢腾腾的,倒是希望织女被抓走。牛郎,王母娘娘

5 抓走织女,你是不是想,哎,再找一个老婆。这时的牛郎,会说些什么?来,小牛,你来说(①王母娘娘呀,织女冲破门第和我结为美满的夫妻。我们生活的非常幸福、美好,你为什么要破坏它呢?织女,我一定要救你。这牛郎,光说不追,真实的谎言。②赶快跑呀,追呀,再慢点追不上,就追不上老婆了。织女听了牛郎的爱情表白,马上对转过头,王姥姥,STOP。小牛,小牛,谢谢你给我的爱!③学生说完,织女听了牛郎的爱情宣言,激动呀。马上挣脱的手牛郎,不对,不对,是王母娘娘的手,说,牛牛,阿在天上等你来。④老师要是牛郎,我会边追边唱,,织女,织女,你知道,我爱你有多深。织女听了牛郎的歌,会怎样?谢谢你,给我的爱。这一部分,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训练他的说话能力,深化对主题的认识。)你再来讲这一句的时候,要边追织女边表白。记住了吗?牛郎。我们给你当啦啦队,喊号子,牛郎加把劲呀,嗨呦。看看,牛郎来劲了吧。学生讲故事。牛郎通过自己的行为,表现出了他此时此刻的心情,好,好,好! (3)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了一条天河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一划,这一划王母娘娘像在跳舞,轻轻的我来了,正如我轻轻的一划。王母狠着呢。划出天河之后,王母娘娘会发出什么笑声?王母娘娘,你为什么要这样笑?学生笑完,说理由。(幸福;狠狠地笑,因为我是你姥姥;狰狞的笑,姥姥的。答案多样,紧扣主题,练习说话。学生可能会说 “天上地下不能通婚,你们破了天规,是我不能容忍的,一定要你们永远不能见面,永远„„然后发出狞笑,没有笑声,此处缺少王母娘娘的笑声。)这个继续学生讲,诸位王母娘娘,你们的笑声呢?我怎么觉得王母娘娘不是笑,而是一群鸟叫。王母娘娘真的不是人,鸟人呀,姥姥的。) (4)还有想讲的吗?我请班长推荐,我们班里最会讲故事的同学来讲。同学们,你说讲得怎么样?

总结:他通过自己的动作、声音,走进了人物的心理,表现了人物在这种情状下的特有情感。

六、写作迁移 1. 牛郎面对波涛汹涌的天河,再也过不去了。夫妻、骨肉分离,又

6 将会是一个怎样的情景?王母娘娘又会做何表现呢?同学们拿起笔,展开你的想象,用十分钟来续写这个事件。

天河很宽,波涛汹涌,牛郎飞不过去了。_______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两人只能隔河相望。

续写时,可以用书上的词语,可以学习故事通过人物的行为,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2.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3.谁愿意把你的写的读一读。学生读自己的作文,教师随机点评

教师点评时,在表扬用词巧妙的同时,要点出文章写出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心理,恰当的表达出人物的情感、心理,表扬学生学会运用课文的表达方法。

七、再次回到文章的结构(如果有时间,可以进行不进行这一环节) 1.刚才同学们续写天河隔开的事件,非常精彩。如果把这一段加上去,行不行呢?可以放开让学生讨论。 2.总结

可以,因为完整牛郎织女的故事,是没有删除这一部分的。也不可以,因为限于课本的篇幅,编者在改编时这一段时,有可能忍痛割爱,删除了这一部分。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同学们写的内容加进教材。什么办法?你猜猜,我猜猜。哈,很简答,你去当主编。

八、总结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会读了生字、课文,知道了故事是由五个事件构成,学习了故事写作的方法,续写了故事,收获真的很多。

牛郎织女_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 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doc》
《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