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版物理第八章答案

2020-03-02 04:30:5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习题8 8-1.沿一平面简谐波的波线上,有相距2.0m的两质点A与B,B点振动相位比A点落后6,已知振动周期为2.0s,求波长和波速。

6,x2m解:根据题意,对于A、B两点,21而2x24m,u,

T12m/s

8-2.已知一平面波沿x轴正向传播,距坐标原点O为x1处P点的振动式为yAcos(t),波速为u,求:

(1)平面波的波动式;

(2)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波动式又如何?

(t解:(1)设平面波的波动式为yAcos[yPAcos[(tx1uxu)0],则P点的振动式为:

)0],与题设P点的振动式yPAcos(t)比较,

有:0x1u,∴平面波的波动式为:yAcos[(txx1u)];

(2)若波沿x轴负向传播,同理,设平面波的波动式为:yAcos[(tyPAcos[(txux1u)0],则P点的振动式为:

)0],与题设P点的振动式yPAcos(t)比较,

有:0x1u,∴平面波的波动式为:yAcos[(txx1u)]。

8-3.一平面简谐波在空间传播,如图所示,已知A点的振动规律为

yAcos(2t,试写出:)(1)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

(2)B点的振动表达式(B点位于A点右方d处)。 解:(1)仿照上题的思路,根据题意,设以O点为原点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

yAcos[2(txu)0],则A点的振动式:yAAcos[2(tlu)0]

2lu, 题设A点的振动式yAcos(2t)比较,有:0∴该平面简谐波的表达式为:yAcos[2(tluxu)]

(2)B点的振动表达式可直接将坐标xdl,代入波动方程:

yAcos[2(tludlu)]Acos[2(tdu)]

8-4.已知一沿x正方向传播的平面余弦波,t13s时的波形如图所示,且周期T为2s。

(1)写出O点的振动表达式; (2)写出该波的波动表达式; (3)写出A点的振动表达式; (4)写出A点离O点的距离。

解:由图可知:A0.1m,0.4m,而T2s,则:u/T0.2m/s,

22,k5,∴波动方程为:y0.1cos(t5x0)

TO点的振动方程可写成:yO0.1cos(t0) 由图形可知:t考虑到此时dyOdt13s时:yO0.05,有:0.050.1cos(30)

0,∴03,

53(舍去)

3); 那么:(1)O点的振动表达式:yO0.1cos(t(2)波动方程为:y0.1cos(t5x3);

(3)设A点的振动表达式为:yA0.1cos(tA) 由图形可知:t考虑到此时dyAdt13s时:yA0,有:cos(563A)0 760,∴A(或A) ∴A点的振动表达式:yA0.1cos(t56),或yA0.1cos(t76);

(4)将A点的坐标代入波动方程,可得到A的振动方程为:

yA0.1cos(t5xA),与(3)求得的A点的振动表达式比较,有:

3t56t5xA3,所以:xA7300.233m 。

8-5.一平面简谐波以速度u0.8m/s沿x轴负方向传播。已知原点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试写出:

(1)原点的振动表达式; (2)波动表达式;

(3)同一时刻相距1m的两点之间的位相差。 解:这是一个振动图像!

3由图可知A=0.5cm,设原点处的振动方程为:yO510cos(t0)。

(1)当t0时,yO当t1时,yOt02.5103,考虑到:

dyOdtt00,有:03,

t10,考虑到:

dyOdt3t10,有:t32,56,

∴原点的振动表达式:yO510cos(563);

3(2)沿x轴负方向传播,设波动表达式:y510而ku5610.82425xcos(t56tkxx3)

,∴y510kx25243cos(5624253);

(3)位相差:23.27rad 。

8-6.一正弦形式空气波沿直径为14cm的圆柱形管行进,波的平均强度为9.0103J/(sm),频率为300Hz,波速为300m/s。问波中的平均能量密度和最大能量密度各是多少?每两个相邻同相面间的波段中含有多少能量?

3解:(1)已知波的平均强度为:I9.010J/(sm),由Iwu 有: wIu9.01030033105J/m

3wmax2w6105J/m; 3(2)由WwV,∴Ww310514dw2214d2u

7J/m34(0.14m)1m4.6210J 。

8-7.一弹性波在媒质中传播的速度u103m/s,振幅A1.0104m,频率33(1)该波的平均能流密度;(2)10Hz。若该媒质的密度为800kg/m,求:1分钟内垂直通过面积S4.0104m2的总能量。 解:(1)由:II12312uA,有:

42322210800(10)(210)1.5810W/m;

52(2)1分钟为60秒,通过面积S4.0104m2的总能量为:

543WISt1.5810410603.7910J 。

8-8.右两个振幅相等相干平面简谐波源,它们的间距为d5/4,S1与S2为左、S2质点的振动比S1超前2,设S1的振动方程为y10Acos2Tt,且媒质无吸收,(1)写出S1与S2之间的合成波动方程;(2)分别写出S1与S2左、右侧的合成波动方程。 解:(1)如图,以S1为原点,有振动方程: xy10Acos2TS1S2t,

则波源S1在右侧产生的行波方程为:y1Acos(2Tt2x),

2Tt由于S2质点的振动比S1超前2,∴S2的振动方程为y20Acos(设以S1为原点,波源S2在其左侧产生的行波方程为: y2Acos(2T2T2),

tt22x),由于波源S2的坐标为5/4,代入可得振动方程:

54),与y20Acos(2Tty20Acos(2)比较,有: 2。∴y2Acos(x)。

T可见,在S1与S2之间的任一点x处,相当于两列沿相反方向传播的波的叠加,Ttt22x2)Acos(22合成波为:yy1y22Acos2xcos2Tt,为驻波;

(2)∵波源S1在左侧产生的行波方程为:y1\'Acos(2Tt2x),

t2x); 与y2Acos(2Tt2x)叠加,有:y左y1\'y22Acos(2T2T2T2(3)设波源S2在其右侧产生的行波方程为:y2\'Acos(代入波源S2的坐标为5/4,可得振动方程:y20\'Acos(与y20\'y20Acos(∴y2\'Acos(与y1Acos(2Tt2T2ttt254x\'),

\'),

2)比较,有:\'3。

tx)叠加,有:y右y1y2\'0。

T表明两列波正好是完全反相的状态,所以合成之后为0。

18-9.设S1与S2为两个相干波源,相距波长,S1比S2的位相超前。若两波

4222x3)Acos(2Tt2x)。

在在S

1、S2连线方向上的强度相同且不随距离变化,问S

1、S2连线上在S1外侧各点的合成波的强度如何?又在S2外侧各点的强度如何? 解:(1)如图,S

1、S2连线上在S1外侧, ∵2122∴两波反相,合成波强度为0;

(2)如图,S

1、S2连线上在S2外侧, (r2r1)24, S1S2r1r2∵2122∴两波同相,合成波的振幅为2A, (r2\'r1\')2(4)0,

S1S2r1\'r\'2合成波的强度为:I(2A)24A24I0 。

8-10.测定气体中声速的孔脱(Kundt)法如下:一细棒的中部夹住,一端有盘D伸入玻璃管,如图所示。管中撒有软木屑,管的另一端有活塞P,使棒纵向振动,移动活塞位置直至软木屑形成波节和波腹图案。若已知棒中纵波的频率,量度相邻波节间的平均距离d,可求得管内气体中的声速u。试证:u2d。

证明:根据驻波的定义,相邻两波节(腹)间距:x相邻波节间的平均距离d,所以:d所以波速为:u2d 。

2 2,再根据已知条件:量度

,那么:2d,

S为声源,8-11.图中所示为声音干涉仪,用以演示声波的干涉。D为声音探测器,如耳或话筒。路径SBD的长度可以变化,但路径SAD是固定的。干涉仪内有空气,且知声音强度在B的第一位置时为极小值100单位,而渐增至B距第一位置为1.65cm的第二位置时,有极大值900单位。求:

(1)声源发出的声波频率;

(2)抵达探测器的两波的振幅之比。

解:根据驻波的定义,相邻两波节(腹)间距:x,

2相邻波节与波腹的间距:x4,可得:4x6.6cm。

u3406.6102(1)声音的速度在空气中约为340m/s,所以:

5151(Hz)。

22(2)∵IA2,Imin(A1A2),Imax(A1A2),依题意有:

2(A1A2)100A120A12 。

,那么2A210A21(A1A2)900 8-12.绳索上的波以波速v25m/s传播,若绳的两端固定,相距2m,在绳上形成驻波,且除端点外其间有3个波节。设驻波振幅为0.1m,t0时绳上各点均经过平衡位置。试写出:

(1)驻波的表示式;

(2)形成该驻波的两列反向进行的行波表示式。

解:根据驻波的定义,相邻两波节(腹)间距:x,如果绳的两端固定,那么

2两个端点上都是波节,根据题意除端点外其间还有3个波节,可见两端点之间有四个半波长的距离,x42,则:d42,波长:1m,又∵波速u25m/s,∴22u250(Hz)。又已知驻波振幅为0.1m, t0时绳上各点均经过平衡位置,说明它们的初始相位为(50t数应为cos2,关于时间部分的余弦函

2) ; 2)(50t,所以驻波方程为:y0.1cos2xcos2xcos2t, (2)由合成波的形式为:yy1y22Acos可推出合成该驻波的两列波的波动方程为:

y10.05cos(50t2x)

y20.05cos(50t2x) 。

8-13.弦线上的驻波波动方程为:yAcos(线密度为。

(1)分别指出振动势能和动能总是为零的各点位置;

(2)分别计算0半个波段内的振动势能、动能和总能量。

22x2)cost,设弦线的质量解:(1)振动势能和动能总是为零的各点位置是cos(即:2x2x2)0的地方。

(2)振动势能写成:

dEP12k(dy)2k2,3) (2k1),可得:x

(k=0,1,22212Acos(2222x2)costdV

2∴0Ep2202半个波段内的振动势能:

12k(dy)2222012Acos(2222x2)costdx

28Acost

12dmv2而:dEK∴0EK12Asin(2222x2)sintdV

22202半个波段内的振动动能: 12dmv2222012Asin(2222x2)sintdx

28Asint

所以动能和势能之和为:EEKEP8A22 。

8-14.试计算:一波源振动的频率为2040Hz,以速度vs向墙壁接近(如图所示),观察者在A点听得拍音的频率为3Hz,求波源移动的速度vs,设声速为340m/s。 解:根据观察者不动,波源运动,即:uS0,uR0, 观察者认为接受到的波数变了:uuuS0,

其中u340,2043,02040,分别代入,可得:uS0.5m/s 。

88-15.光在水中的速率为2.2510m/s (约等于真空中光速的3/4),在水中有一束来自加速器的运动电子发出辐射[称切连科夫(Cherenkov)辐射],其波前形成顶角116的马赫锥,求电子的速率. 解:由sinα2uvs,有 :vsusin2.2510sin11682.6510ms 。

822思考题8 8-1.下图(a)表示沿x轴正向传播的平面简谐波在t0时刻的波形图,则图(b)表示的是: (A)质点m的振动曲线;

(B)质点n的振动曲线; (C)质点p的振动曲线;

(D)质点q的振动曲线。

答:图(b)在t=0时刻的相位为

2,所以对应的是质点n的振动曲线,选择B。

8-2.从能量的角度讨论振动和波动的联系和区别。.答:(1)在波动的传播过程中,任意时刻的动能和势能不仅大小相等而且相位相同,同时达到最大,同时等于零。而振动中动能的增加必然以势能的减小为代价,两者之和为恒量。

(2)在波传动过程中,任意体积元的能量不守恒。质元处在媒质整体之中,沿波的前进方向,每个质元从后面吸收能量,又不停的向前面的质元释放能量,能量得以不断地向前传播。而一个孤立振动系统总能量是守恒的。

8-3.设线性波源发射柱面波,在无阻尼、各向同性的均匀媒质中传播。问波的强度及振幅与离开波源的距离有何关系?

答:在波源的平均功率不变,且介质无吸收的情况下,P为常量,那么,通过距离为r的柱面的平均能流为:PI2r,∴IP2r1r,A1r。

8-4.入射波波形如图所示,若固定点O处将被全部反射。

(1)试画出该时刻反射波的波形; (2)试画该时刻驻波的波形;

(3)画出经很短时间间隔t(

提示:有半波损失。具体图略.

第八章 答案

第八章习题(答案)

上海交大版幼儿班数学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复习学案

版毛概第八章课后习题答案

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第八章

八年级物理第八章《摩擦力》课件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八章 第一节压强学案

幼儿健康教案(上海交大版)

幼儿班美术教案(上海交大版)

《上海交大版物理第八章答案.doc》
上海交大版物理第八章答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