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政法学院学生工作报告

2020-03-02 22:16:0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学生处2010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自查报告

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担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这一根本教育任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窗口”、“示范区”和“辐射源”。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2010年,我校学生工作在在谋求发展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注重特色性和有效性建设,从实际出发,采取不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通过准确定位、全员参与、建章立制、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有效展,不断推进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构建和谐校园。

一、完善制度,锐意创新,进一步推进学生党建工作

(一)日常教育与专题教育齐抓并重,构建全方位党员教育体系

1、日常教育方面,坚持民主生活机制,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集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最新时政动态以及党中央文件精神。同时要求学生党员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实际,恳谈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在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联系群众等方面的现实表现和所感所悟,客观地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与差距,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推行党员答辩机制,要求学生党员定期在班级中开展述责、述学,向本班同学汇报自己在加强党性锻炼、履行党员责任、发挥党员作用等方面的情况,回答同学的提问和质疑,接受群众质询和监督,并由群众根据述责、述学情况测评该学生党员满意度;贯彻实践锻炼机制,让学生走出课堂,到社会的广阔天地调查、访问、参观,从事各种服务和公益劳动,通过实践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建立考核评估机制,依托《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党员考核评估办法》及《华东政法大学优秀学生党务工作者评选办法》,以考核评估为抓手,引导学生党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探索党员主体性机制,成立由学生党员代表组成的学生党建工作中心,构建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心→各学院学生党建分中心→学生党支部→班级党章学习小组→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五级联动运行模式,通过党员调研、主题实践月、自我培训等机制,推动学生党建工作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转变。

2、专题教育方面,我校连续十二年在学生党员中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2010年度,结合上海举办世博会这一盛事,在全体学生党员中开展了以“迎世博、作表率、见行动”为主题的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拟定创先争优活动方案并围绕

创先争优为主题分阶段开展党员教育活动,通过主题实践调研、金点子征集评选、红旗党支部争创、“三优”评选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党员及学生党支部积极性和创造性,取得了思想认识有提高、突出问题获解决、实践能力见成长、支部战斗力得加强的良好效果。

(二)创新学生党建工作载体,拓宽学生党建工作渠道,构建起党的工作进公寓、进网络、进社区特色机制

1、党建工作进社区,学生党员站出来,社区服务在行动。推动设立生活园区学生党员工作站,加强党建辅导员对生活园区党建工作的指导,加大生活园区学生党建硬件设施配备力度,通过各类党员服务活动扩大学生党建工作覆盖面,增强工作感染力。如国际法学院、法律学院依托生活园区探索社区党员服务站的有效工作模式,公管学院在生活园区成立宿舍党校等。

2、党建工作进网络,拓宽宣传渠道,占领网络阵地。党委学生工作部建立校级学生党建工作网站,各院系建立相应二级网站。进一步充分挖掘网络资源,通过开辟党建博客,建立党员QQ群,开展学生党建工作网络调查等方式,引导舆论导向,拓宽宣传渠道,推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

3、探索党建工作进社团,搭建服务平台,勇于承担责任。积极推进学生党建进社团,通过社团这一平台,给学生党员服务群众提供机会,同时也给学生党员“压担子”,培养、提升其服务群众的能力,提高责任感、使命感。同时,通过社团这一学生普遍参与的团体,提高学生对党建工作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三)加强学生党建工作队伍建设,理顺工作运行机制,建立分党委(党总支)——党建辅导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建工作中心四级工作格局

1、明确领导第一责任。分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对院系学生党建工作负第一责任,成立由分党委(党总支)副书记为组长,党建辅导员为副组长,各学生党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学生党建工作组。每学期至少召开一次关于学生党建工作的研讨会。

2、发挥党建辅导员主导作用。学生党建辅导员按照《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党建辅导员工作细则》要求积极开展工作。每学期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党委学生工作部每月召集1次学生党建辅导员例会,交流本院系学生党建工作开展状况和工作思路。同时就学生党建工作不定期召开研讨会。

3、加强学生党支部书记教育培训。辅导员编入学生党支部,担任党支部书记。充分发挥我校作为上海市高校辅导员培训基地的优势,依托校内外政治理论和党建工作专家,为辅

- 23

并聘请地方党政领导、知名学者专家、先进人物担任特约报告员。对于辅导员、学工部、共青团干部参与课程教学,我们设定了一定的资格条件,即要求原则上在思政岗位上有三年以上的工作经历,或具备讲师以上(含讲师)职称。

(二)进一步加强学生生活园区建设,强化其育人功能

1、结合实际,形成制度,营造整洁文明环境。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上海松江大学园区学生公寓管理条例》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学生园区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华东政法大学学生管理办法》、《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宿舍管理办法》、《学生宿舍文明卫生检查标准》等,加强对园区的管理,营造整洁、文明环境。

2、建立机制,引导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在生活园区成立专门管理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分管校领导担任负责人,由学生处、团委、保卫处、后勤管理处、基建处、财务处、物业管理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学生代表(即楼长、层长、寝室长)组成,负责统筹、协调和指导学生生活园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

3、开展学生公寓楼的文化建设,使寝室和生活园区文化氛围浓郁,构建学习型寝室努力使生活园区成为融“思想教育、行为指导、生活服务、文化活动”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文化、政治工作新阵地。

4、成立了公寓楼管理委员会,其成员由学生代表、宿舍管理员及相关辅导员组成,在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文明楼和文明寝室的建设、评比工作以及社区文化活动并协助处理有关生活园区的违章、违纪事宜。根据《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生活园区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积极酝酿我校加强园区教育管理工作的方案,以期形成园区教育管理合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能力。

5、根据《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高校学生住宿管理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松江校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关于华东政法大学学生办理退宿的暂行管理办法》严格控制学生校外住宿,对特殊原因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履行相关手续并进行备案,同时对在校外租房的学生实行跟踪管理。

三、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构建立体化的育人工作格局

(一)开拓新资源,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完善帮困助人体系

1、成立学生资助中心,完善帮困助学体系

学校专门成立了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由学校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担任中心主任,中心办公室设在学生处,并配有2名专职工作人员。学校按照国家规定,每年从学费收入中提取

- 56

3、进一步提高学生辅导员队伍的战斗力,发挥学生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学生辅导员定期下课堂、下寝室,积极开展谈心活动,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大学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勤奋学习;学生辅导员每学期对学生所修必修课和限制性选修课每门课程至少听课一次,做好听课记录,了解学生听课意见和建议并及时向所在二级学院教学秘书反馈;学生辅导员应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基本情况,做好工作记录,每学期与学生家长联系一次,及时反馈学生在校情况,共同配合做好学生教育工作。

4、加强检查和监督,及时通报情况。学生处多渠道、全方位了解学风情况,汇总每年度学生考试作弊、偷窃、打架等各种违纪案例,进行分析研判,加强检查和监督力度,及时总结各学院学风建设的有效举措、特色、亮点,进行情况通报,表扬先进,批评落后。

5、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示范作用。要求学生党员发挥表率作用,将党员先进性切实体现到学风建设中;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应以身作则,带头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严以律己。

(三)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努力实现学生管理法治化

作为一所政法院校,我们在学生管理工作中注重体现法治特色,强调依法管理的理念,对学生的违纪处理做到程序公正、证据充分、依据明确、定性准确、处分适当,让学生在学习生活等实际中感受法治精神。

我校根据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有关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在2005年9月制定并颁布了《华东政法学院学生违纪处分申诉处理暂行规定》,并于2007年进行了修订,确立了申诉制度,对于申诉复查的内容、形式、程序、结论等都作了详细明确的说明,进一步保证了申诉的严肃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维护了学生的合法权益。为切实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我校成立了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分管依法治校工作的校领导和校长办公室、监察室、团委等部门负责人、校学生联合会主席和若干名专家组成。为了保证日常工作的正常开展,申诉委员会下设秘书处,秘书处设在校长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事务。

完善听证制度,规范违纪处分程序。程序公正是实质公正的前提和条件。我校研究制定《学生违纪处分规定》(试行)和《学生行为规范》,进一步明确了学生处分的标准,以减少学校处分行为的随意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进一步规范了学生违纪的处理程序,规定学校作出涉及学生权益的管理行为时,必须遵守权限、条件、时限以及送达等程序义务;为充分保障学生权益,在任何一个涉及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出台前,我们都会采取多种渠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涉及学生管理的重大事项实行听政制度、公示制度和投诉制度等。

- 8

我校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积极运用MSN、QQ、个人博客、飞信等新的交流媒介,比如有些老师在自己的个人博客中,将自己一些想法写出来,从侧面影响学生做人处事,提高思政工作的效果。针对大四学生毕业实习期间沟通不便,很多班级建立校友录和自己班级的网站,定期发布一些就业信息,辅导员与学生在网上开展交流,进行就业、党建等方面的指导,进行思想教育。这种多主体交互式沟通克服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单向型弊端。在网络所构建的这样一个交互式平台上,学生的主体意识被极大地调动和激发出来,并使其认知方式受到一定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

2、院系层面: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随着院系上网工程的不断推进,各二级学院所属网站相继开辟学工在线,比如法律学院网站“学生工作”“党团建设”(学院党校、党支部风采)、“院长信箱”等板块就非常受学生欢迎。国际法学院网站开通“聊天室”,学生与辅导员、专业教师之间开展互动式的交流,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开设网上党校,学校学生党建中心、商学院党校建立自己的博客主页,每一期党校学员利用这一平台,交流思想,党员同学充当评论员角色,在网络上适时引导舆论导向,既锻炼了入党积极分子又让学生党员在这一过程中接受再教育,开辟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载体。

3、学校层面:关注热点焦点,进行正确舆论引导

为随时捕捉学生关注的焦点和即时动态,我们继续加强培养BBS工作室的学生团队、不断提升网管的管理素质和工作能力,在加强值班制度、明确任务分工、强化交流培训、落实学习考核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引导论坛言论,密切关注和规范处理论坛上的敏感话题,从不简单随意屏蔽和删帖,以保证学生在BBS上的言论自由。

我们有效组织新生游活动和BBS招新等传统项目,丰富线上线下活动的形式,不断提升BBS的人气指数;增设世博系列及辅导员博客等新的版块,整合版块内容;积极筹备开设电子刊物;定期进行网络舆情反馈,加强对舆情的分析研判,每周向校领导、相关部门及各学院汇报一周内我校BBS上学生最关注的热点,周报经今年下半年改版后,共制作周报 21期;完成每天向上海市教卫党委上报舆情的工作任务,并积极尝试原创,此举曾多次受到上海市网络中心的表扬;为了强化校领导在线功能,让学生对校领导在线活动有更加直面的感受,我们还组织了校领导在线的面对面活动,让学生们的更多实际问题和困惑得到解决,从而将校领导在线的线上活动内涵和形式进一步扩大,让学生更真实地面对面地感受到校领导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和魄力,让学生们从中受惠,与此同时,也使得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更加深入人心。我们在配合学校各部门及时将各类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相关规定、通

- 10

关的。我们精心建设网络,做到组织工作系统化,活动设计丰富化,参与人群扩大化,品牌打造精品化,真正将心理自助与助人的功能有效体现。我校学生参加上海高校心理剧大赛并获 三等奖和最佳人气奖;组织“辩亮世博”心理协会辩论赛、“心情墙”心情寄语活动、“感应—心灵默契”默契度大赛、“大学生恋爱观与如何爱自己”讲座、“我是心协人”凝聚力活动、与浙大、松江大学城心协交流、暑期社会实践活动、青春与祖国同行—风雨沧桑六十年(记上海市及华政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变化)、影片展播等活动。2010年12月1日,我们还牵头组织了松江大学城首届学生心理情景剧大赛,产生很好的效应。

4、全力承办上海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初赛和决赛,以及2010年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18届年会。今年6月,在我校长宁校区举行了上海首次的由上海市教委德育处和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共同举办的青年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大赛,参赛学校22所,选手55人。在年底12月24日,我们又承办了2010年上海高校心理咨询协会第18届年会,这也是松江大学城高校首次承办年会。与会代表300人左右,涵盖上海几乎所有高校。

五、把握育人宗旨 坚持不懈地开展国防教育

2010年我校在继开展国防教育工作的前提下,不断拓展国防教育的新领域,丰富国防教育的新内容,扎实地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一)开好开足军事理论课,提高学生国防意识

在实施军事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国防意识,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注意发挥军事理论学科的特点和优势,在“综合育人”上下功夫,以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完善军事理论课教研室集体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交流制度,拓展教学交流渠道,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水平方面,通过对学生做的有关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效果问卷分析,得知教师在授课方式和设计以及对学生引导方式上存在的问题,2010年五月教研室针对以上问题在备课和课堂教学设计中予以调整和规范设计,制定了《军事理论课教学教案规范》,将增加课堂教与学的互动、在提高学生兴趣度方面增加实践与参与内容。同时通过召开教学研讨会强化了教学质量意识;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教学交流渠道,进一步提高军事理论课教学水平。2010年我校军事理论课作为全校本科生的必修课,修定了相应的军事科教学大纲,并认真贯彻实施。其中军事理论教学时数为36学时,学分为2分,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之中。2010年对我校200

9、2010年级,近3000多名学生进行了军事理论的教育。

(二)不断丰富拓展军训的内容与形式,提高学生军事技能

- 12

学生职业素质拓展与就业指导》、《劳动法律与大学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指导》等选修课,每年定期开展 “职业风”、“职场点击”主题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引导学生们在活动中了解职场、关注职场、感受职场;针对毕业年级学生,学校通过举办各类就业讲座、宣讲会、供需洽谈会、个别指导和推荐、发放《就业指导手册》等方式,讲解最新就业形势与政策,传递就业信息,传授求职技巧,积极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就业观。

(二)建立校院两级职业发展教育体系,采用了科学的课程和实践教育内容,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

学校学生就业中心是承担学校职业发展教育的职能部门,学生就业中心专职工作人员除了开展全校性的职业发展教育之外,还必须与相应的学院建立联络关系,定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各学院都成立了职业发展教育领导小组,由学院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并由学生工作负责人和全体专兼职辅导员共同组成,适时开展符合本学院学生特点和需要的职业发展教育活动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学校在开展职业发展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积极发挥现有的各种教育载体,形成了课程体系、校园文化活动体系、社会实践体系和个别辅导体系等较为完整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注重融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保守秘密、服务人民等方面的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学校通过积极开展创业指导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创业大赛、给予资金奖励等形式积极推动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10年4月,学生就业中心还成功举办了“创业服务周”系列活动,邀请专家做了专题讲座,组织部分有创业意向的学生到由大学生自主创办的企业参观考察。学校还积极参与了创新创业教育研讨,派老师参加了首届全国高等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论坛,向大会提交了论文并做了主题发言。截至2010年12月,我校有2名有自主创业意向的学生得到了上海市大学生科创基金会的认可和资助,有3名2010届毕业生成功实现了自主创业,其中张静怡同学创办的企业既跨校合作又吸引社会资金入股,开辟了大学生创业新模式,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中国青年网和世博青年网均对此加以了报道。

(三)注重加强对就业工作人员和专兼职辅导员的专业化培训力度

学校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培养计划,建立了两周一次的校内职业发展教育工作研讨和培训制度,每年都选送辅导员参加上海市职业咨询资格证书培训,2010年,学校还先后选派4位教师到加拿大参加职业发展教育培训。这些培训较好地提高了就业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逐步打造出了一支以专职就业人员为主、兼职就业人员为辅、结构合理、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就业工作队伍。

(四)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动员教职工参与其中,目前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就业工作格局

学校积极贯彻和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精神,出台了相应的鼓励政策并注重加强对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宣传和教育以及考前的培训和辅导,积极引导学生到基层和西部建功立业,对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学校都给予一定的奖励并重视对其进行后续教育和引导工作,2010年,我校有8名毕业生参加了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9届毕业生、西部志愿者王佳同学积极参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抗震救灾服务,全心投入都江堰市灾后重建工作,于2010年6月被评为“都江堰市社会综合福利院先进个人”。2010年,学校有37位同学入选“上海高校毕业生选聘到村任职”和“三支一扶”计划,由于学校扎实和富有特色的工作表现,学校再次受到了有关部门的表彰。截至2010年12月5日,我校毕业生就业率仍然达到了95%,与前两年同期就业率持平,学生对我校的职业指导工作满意率达到90%以上。

七、积极探索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上新台阶

(一)思想认识方面,我校党委高度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全校在思想上保持高度一致,明确新形势下辅导员队伍建设重大意义。校党委会、校长办公会多次将辅导员队伍建设列为议题,校分管领导也多次牵头召开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题会议,查找问题,统一认识,明确目标,全力推进,努力为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营造氛围,搭建平台。

(二)队伍规划方面, 将辅导员培养发展规划明确写进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第一稿)和教职工培训规划之中。此外,制订详实的辅导员培训计划,包括日常培训计划、岗前培训计划等,为辅导员培养与发展提供多渠道路径。

(三)经费保障方面,学校每年用于辅导员队伍建设经费上百万元,包括支持辅导员参加各类培训、鼓励辅导员开展思政工作研究、发放各类津贴(岗位津贴、通讯津贴、超工作量津贴)、奖励优秀辅导员等,同时,为辅导员单独设立“苏中奖教金”,共计20万元用于奖励学生工作系统表现突出者。

(四)配备及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方面,目前我校共有专兼职辅导员131名,其中专职辅导员78名,兼职辅导员员53名,配置总体达到规定要求。在配齐配强队伍的同时,学校还积极推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发展,目前,我校在学生人数超过1000人的学院(法律学院、经济法学院、国际法学院、刑事司法学院、商学院、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教育院)等7个院系分别配备了学生事务管理、团学工作、党建工作各1名。同时在学生处配置心理咨询辅导员2名,职业发展辅导员2名。此外,我校严格执行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习的“三同”制度,所有专职辅导员在学生宿舍一楼安排工作单元,保证每一栋宿舍楼里都有至少两名辅导员同住。

(五)高级职务评聘方面,根据上海市教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我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 1516 -

八年级华东政法学院学生管理办法

学院学生工作报告

学院学生党支部支委会工作报告

华东政法伤残鉴定

华东政法法理学教案

会计学院学生支部党风廉政工作报告

华东政法大学工会工作总结

华东政法考研真题法综

华东政法考研真题法学综合

0609年华东政法大学考研诉讼法真题

《华东政法学院学生工作报告.doc》
华东政法学院学生工作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