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十大安全目标

2020-03-03 07:44:2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助产专科十大安全目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助产人员对母婴身份识别的准确性,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母婴识别方法。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应主动与孕产妇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对孕产妇,实施正确的操作。

3、完善关键流程识别措施,即在关键的流程中,均有母婴识别准确的具体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文件。如病区与产房之间、手术室与病区之间、新生儿科与产科之间建立母婴交接核对表。

4、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识制度,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辩识孕产妇的一种手段。

5、新生儿娩出时,应与产妇及家属共同确认新生儿性别,填写并佩戴新生儿腕带,在“分娩记录”相应位置上印上新生儿足印和母亲拇指指印。母婴回病房时与病区护士进行交接,核对无误,交接清楚,在《产科母婴交接核对表》上签字,方可离开。

6、严禁在家属不在场情况下交接新生儿,转送助产士∕医生必须与转入科室接诊护士进行交接,并在专用登记本记录新生儿转科情况,转诊及接诊护士需共同确认新生儿身份和性别,并须三方签字确认。新生儿检查,治疗需离开原病区的,必须有家属陪同。

目标二: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助产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使用口头或电话通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助产士应向医生重述,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

3、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电话,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方可提供医师使用。

4、接诊急诊孕产妇:如胎膜早破、中央性前置胎盘伴阴道出血者、高血压者、生命体征不稳定者等责任护士∕助产士协助其卧床,高级责任护士∕助产士快速进行重点评估,通知当班医生,必要时通知二线医师到场。

5、接诊未产检孕妇:由高年资护士∕助产士进行入院首次评估,立即通知当班医生,如已临产立即协助开通绿色通道尽快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急诊剖宫产手术指征,高年资护士∕助产士立即协调人员协调医生开通绿色通道,叫床边超声和心电图,电话通知麻醉科,手术室做好相关准备,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开始手术。

6、接诊临产孕妇:接诊助产士向孕妇作自我介绍,介绍产房环境、设施的使用,讲解产程中注意要点。

7、接诊传染病孕妇:应放置于隔离分娩间,按《消毒隔离规范》进行护理和助产。

目标三: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和流程,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认真填写母婴交接核对表∕手术交接核对表,以确认分娩∕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制度与规范,并主动邀请产妇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

3、新生儿娩出后由助产士给产妇或家属查看新生儿性别和外观,让其主动确认新生儿性别,查看新生儿外观有无异常,并告知出生时间、体重、身长。

目标四: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1、全院必须配备合格的手卫生设备,必须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洗手,安装非手触式水龙头开关。

2、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接生上台前进行外科洗手。

3、制定并落实助产人员手术操作过程中使用无菌医疗器械规范,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遵循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4、严禁死婴、死胎按医疗废物处理,对分娩过程中产生的死胎、死婴,必须填《死胎、死婴处理知情同意书》,经产妇或其委托人签字确认签字确认后自行带回深埋处理,委托医疗机构处理的应按照《殡葬管理条例》处理可能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不得交由产妇带回,应按照规定按照无害化处置后,再按《殡葬管理条例》处理。环节交接记录必须完整,并由当事人各方签字确认。

5.严禁医疗机构或其工作人员出售胎盘。产妇委托处理的胎盘,必须按规定填写委托书,由医疗机构按医疗废物处理,感染性胎盘不得交由产妇带回,应及时告知产妇,进行消毒处置后按医疗废物处理,环节交代记录必须完整。

目标五: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对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瓶或多剂型药物的存放有明晰的“警示标识”。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病房存放高危药品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磷化钾及超过0.9%的氯化钾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班班交接。

5、所有处方或用药医嘱在转抄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6、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或处方)时要注意药物配伍禁忌。

7、病房建立重点药物用药后的观察制度与程序,医师、护师须知晓这些观察制度和程序,并能执行。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制度。

8、掌握缩宫素使用的适应症和禁忌症,用药前助产士应评估母儿情况是否满足适应症要求,不得滥用缩宫素,原则是用最小浓度获得最佳宫缩,专人守护。

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危急值”报告重点对象是急诊科、手术室,妇产科各类重症监护病房等部门的急、危重症患者。

3、对属“危急值”报告的项目实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如应有标本采集、储存、运送、交接、处理的规定。

4.接获非书面危急值报告者的信息应复述确认无误后及时向经治或值班医生报告,并做好记录,医生接获临床危急值后及时追踪与处置。

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1、对住院孕产妇进行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及根据病情、用药变化再评估,并在病历中记录;有防止跌倒安全措施,如走廊扶手、床档、卫生间地面防滑设施;对临产、分娩、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的孕产妇,用警示标识、语言提醒、搀扶、轮椅或平车转运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

2、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与伤情认定制度。

3、实行陪伴分娩,有条件者允许家属参与陪产,如果人力配备不足,管理者应及时进行人力危急值报告制度。

4、产妇入厕及上产床时必须有人陪同,平车须有护栏。

5、多体位分娩时注意防止脐带断裂,新生儿坠地意外发生。

6、新生儿检查、治疗时放在安全位置,新生儿床应有围栏装置。

7、教会孕妇和家属,如何安全怀抱婴儿,防止坠落和跌倒,误吸等意外。

8、正确使用开放式暖床,婴儿沐浴时应测量水温防止烫伤。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1、建立压疮制度与风险评估制度和程序。

2、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3、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4、新生儿注意勤换尿片,保持皮肤清洁卫生防止红臀及脓疱发生。

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1、医院要倡导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

2、积极参加中国医院协会自愿、非处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为行业的医疗安全提供信息。

3、形成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对个人、有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措施。

4、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系上,从运行机制上、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医院每年至少有两件系统改进方案。

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对于选择阴道试产的孕妇,应先评估孕妇对正常产程的认知程度,向其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对于需要进行剖宫产的孕妇,要向孕妇解释手术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如手术及麻醉方式、术后镇痛泵的使用、术前禁饮食,同时要评估孕妇及家属的心理状态,鼓励其诉说心理的想法或疑问并耐心解释或回答,以减轻孕妇的焦虑和恐惧。

2、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

3、药物治疗时,告知产妇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邀请产妇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4、告知产妇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

5、助产士在进行护理和心理服务时,应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治疗的重要性。

6.教会母亲正确的哺乳方法、预防婴儿误吸的方法。 7.严禁任何人私自将住院新生儿带离病区。产科病区、新生儿科等关键科室要建立严格的门禁制度,并由专人值守。进出医疗机构、产房、产科、新生儿科病区的通道均应设置监控设施,实行24小时监控。监控内容至少保存30天。

十大安全目标

手术室十大安全目标

儿科十大安全目标

十大安全目标口诀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实施方案

手术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住院患者十大安全目标

《助产十大安全目标.doc》
助产十大安全目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