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科课改实验方案

2020-03-02 09:49:31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石马小学数学学科课改实施方案

根据课改工作会议精神,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我校所选用的西师版编写的数学新教材的特点,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统筹规划我校数学课改实验和推广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草案。

一、工作的指导思想

我校的数学课改实验工作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精神,遵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任务和要求,通过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更新广大教师教育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把素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二、实验工作的主要任务

1、新数学课程标准的验证性实验。试用根据新课程标准编写的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新教材。为验证、完善新数学课程标准提供依据,为后续的数学新课程的推广积累经验。探索适合我区实际情况的新数学教材使用的新路。

2、试用数学新教材的试验。以新课标的教育教学理念理解新教材、研究教材,注意比较研究新、旧教材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注意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本着科学严谨的态度,认真检验新教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积极探索使用新数学教材的方法,为提高我区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改进、完善数学新教材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3、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研究。研究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探索适合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新途径,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教学评价制度的研究。改革学生的考试方法,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日常考察,注意评价方法的多样化,注意用多种评价方式衡量不同的学生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的数学学习,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使评价是促避每一个学生

发展,收集教学信息、研究教改方向、促进教师发展的手段。

5、教师培训模式的研究。改进继续教育的培训方式、方法,加强以校本培训为主的培训试验,建设一支具有课程研究与开发能力的课改教师队伍。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自觉实施的新课程实验组织体系,不断提高全区的教育教学的学术水平。

6、加强对实验的研究、指导、服务工作,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实验的前期准备工作,以便顺利进入实验实施。总结表彰一批课改实验做得较好的数学科组,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建立几所区级新课程改革实验基地校,培养一批课改实验先进的数学科组、备课组和学科带头人,总结推广一批优秀课改成果。

三、实验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为使课程实验工作顺利进行,在国家、省、市、区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的领导和专家组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有组织、有汁划地推边新数学课程实验工作。并争取在经费等方面得以保障和支持。

(一)建立健全实验的组织机构

1、拟成立课程改革实验专家工作组。由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中心、教研员等组成。课程改革实验专家工作组的职责是:研究、制定课程改革的计划、方案,提出课程改革的具体思路和指导性意见;承担培训工作进行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提供课程改革的技术与信息咨询服务;促进科研和课程改革的有机互动和有效推广;总结、推广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

2、成立小学数学科课程实验指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学科组长、教研员等组成。学科课程改革指导小组的职责是:具体组织对本学科课程标准的学习、研讨和执行,进行教材研究;制定本学科实验计划,组织本学科教师培训、集体备课、教法研究、课堂实践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及时发现和反映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组织本学科课改经验交流和阶段性总结。

3、成立实验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由教研学校校长、教研员、学科带头人、中青年骨干教师、数学科组长组成。各研究课题组成员负

责各单位相应课题的实验工作,制定计课题的实验工作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并落实实施;不定期地向区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工作小组汇报工作,及时总结、积累经验,推广实验成果,加强与其它学校的交流。

4、成立学校学科课改实验指导小组。学校选出或指定本校数学学科课改实验的负责人 (一般选数学科组长或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其职责是:负责本校数学学科课改实验工作的组织、管理、实施和教研,定期向上级领导组织汇报实验工作进展情况;及时测评和总结实验效果,并积极与其他实验学校交流经验。数学科组长应把课改工作做为本科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二)经费、物资及政策保障

1、经费:在课程改革专项经费中,争取一部分专用款,专用于实验期间开展有关培训学习、科研、编印资料等所需的资金,以确保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2、建立激励机制,推动实验工作的全面开展。建议将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做为一个重要指标纳入全区名师工程的数学名师评选中;每年度评选课程改革实验示范科组和先进个人。

四、实验计划和步骤

1、实验计划:2012年秋季开始实施,全校从小学的起始年段开始进入实验,并逐年推进。

2、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包括准备、实施、总结三阶段。

(1)准备阶段

A、开展数学新课程的动员。

B、成立学科课程实验研究指导小组和培训小组等组织机构。

C、组织实验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举办新教材教学研讨活动。

D、拟由实验课程专家组和课程指导小组根据实验目标和任务确定区级科研课题。

E、各数学科组围绕全区的实验方案制定实验计划,选择研究课题,确定自已的研究重点。

(2)实施阶段

A、对教学现状和学生基础进行摸底调查,以作为课程实验工作

的基础资料。控制实验条件,以提高实验的效度和信度,确保实验的科学性,包括:保证实验教师实验过程中的相对稳定;保证不同属次实验班级的基本稳定,以获得连续的实验过程性资料;控制教学用书以及学生配套练习;控制考试次数。

B、各学校要将课程改革作为本校的中心工作扎实抓好,包括:规范学科教研组、年级各课组的教研职能,完善讲求实效的集体备课和教研探讨机制;以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立足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对新教材教法及学法的改革性、实验性研究,探讨提高课堂教学的可操作性,捉高学科教研的科研含量;充分发挥我区示范课、公开课、研究课、评优课、学术讲座等教研形式的作用;加强课改实验的研究和指导,及时发现、总结、推广课改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积极推选网络条件下的教学、教研模式,在资源共享中共同提高。

C、与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建立密切的工作联系。邀请---流的课程专家,针对新课程和新教材试验进行系列专题讲座和针对性的指导。

D、专家组、课改实验指导小组将不定期到学校指导工作,主要通过随堂听课评课和参加教师的教研活动,对实验进行具体的指导;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会诊”,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

E、教研员将每月组织一次由学科带头人和实验骨干参加的研讨会,针对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研究、探讨,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同时,每学期组织两次针对性的调研活动。

F、强化过程管理。各实验学校数学科组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实验规划和年度实验计划,每个学校都要确立一个实验课题,课题经教科研部门论证后付诸实施,学校紧紧围绕实验课题开展实验;实验学校的数学科组要及时收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的各种数据、资料,每学期要总结出阶段性实验成果。

G、建立数学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研究、交流制度。学校实行科组长负责制,落实实验教研活动;学科实行教研员负责制,落实培训计划,建立教研员调研制度,教研员定期到校听课,了解课程改革进展情况和对课程教材的意见,收集分析各方面的资料,总结实验经验教训。

(3)实验测评及总结推广阶段

A、对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三年试验结果迎行终结性测评,写出验证分析报告和建议,完善、发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

B、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构建具有我区特色的数学新课程使用方案及其教研的研究成果和使用数学新课程对学生素质发展状况进行总结分析,撰写实验研究报告。

C、总结三年实验过程中我区各实验校及教师的各项科研成果,各实验科研课题,写出课题报告,评选区级优秀科研课题,汇编成我区数学课程改革试验研究成果集。

D、对在实验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个人、获优秀科研成果者给予表彰。

E、由专家和课程指导小组选择部分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在全区予以推广。

五、实验教师的培训

在课程改革中,教师片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新课程培训要贯穿于实验工作的始终,为了贯彻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并推动课程改革的持续发展,必须培养一支具备实施新课程能力,具有一定的课程研究和开发能力的教师队伍,构建新的教师培训模式。

(一)参加人员

参加培训的人员:教研员、学科带头人、主管数学教学行政和全区参加小学数学教材试验的教师等。

(二)培训时间与步骤

1、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及部分中青年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培训。

2、全校小学数学教师培训。

3、暑期(8月23—25日):进入实验的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师培训。

4、暑期分别培训该年进入实验的任教的小学一年级的数学教师。

(三)培训内容

1、通识培训

通识培训内容分6部分,包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解读、新课程理念与创新、新课程下的学与教、新课程与学生发展、

新课程与教师教育、新课程与教学评价。实验数学教师、教研员分别要接受不同学时的培训。

2、学科培训:安排“课程标准解读”、“教学法新探”、“教材研究”和新课程教学案例学习与研讨。

(四)培训方式

以集中听讲座、看录像和参与式、体验式学习相结合。学校是教师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学是教师成长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次课改要加强校本培训的研究与实践。

1、讲座:主要辅导学习《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国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国家义务教育阶段1-6年级数学新教材》,主要教研员、部分参加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主讲,同时邀请有关专家主讲,着重于使培训对象明确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新课程体系的基本内容,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教学理念,动员广大教师关心、参与新课程的改革实验研究。

2、参与式、体验式学习。围绕主题内容,主要由教研员、学科带头人和部分参加省级培训的骨干教师主讲,同时邀请国家级实验区深圳市南市区的有关专家、教师主讲,由培训者任主持人,通过创设情境、设置具体的重点问题、引导培训对象在主体活动中展示自己的理念和经验,以便大家取长补短,群策群力,共同提高。

3、派出部分教研员、骨干教师、实验校科组长到广州等地参加省级实验培训,争取能到已经开展实验的兄弟省、市的学校参观学习。

数学学科课改工作总结

小学四年级数学学科课改总结

信息技术学科课改方案

课改实验方案封面

古城小学语文学科课改实验情况总结

小学课改实验总结

实验小学课改小结

课改实验工作总结(小学)

实验小学课改专题总结

实验小学学年课改实施方案

《小学数学学科课改实验方案.doc》
小学数学学科课改实验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