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案例

2020-03-01 21:56:5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母鸡》教学案例

点军区土城小学戈玉华

一、课文简说。

《母鸡》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二是通过阅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母亲的崇敬以及对母爱的赞颂。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体会母爱的伟大,并通过比较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加强语言实践。

二、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也是难点。如何将阅读教学落到实处呢?

我觉得首先要注重朗读。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学语文主要是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语文课程标准》也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强调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通过反复地读、议、品、揣摩、内化,让学生从读中悟趣、读中悟情、读中悟美、读中悟道,达到读悟结合,积累语言,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因此,我觉得要教好阅读课文,首先就得让学生多读,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设计本课时,我力求做到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细读细悟;力求朗读方法的多样化,听录音,自由读,默读,指名读,齐读等,以免读的遍数过多,方式单一,让学生生厌。

其次是要巧妙引导。叶圣陶早在80年前提出:“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教者应该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摒弃支离破碎的分析和喋喋不休的串讲,给学生一声肯定、一片掌声、一张笑脸。教者应该 以“情”为纽带,让生活成为学生感悟课文的基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知识经验出发,调动学生的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参与对文本内涵的理解、领悟,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不断地掀起情感的波澜,充分感知伟大而平凡的母爱,使学生入情入境,达到“语语语其神”的境界,使作者、教者和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

三、教学目的要求:

1、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感受母鸡作为一个母亲的形象,体会母爱的伟大。

3、比较《母鸡》和《猫》在写法上的特点。

四、教学重、难点:

1、把握作者情感的变化。

2、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

五、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猫》这一课,老舍先生笔下的猫活像一个淘气可爱的孩子,实在讨人喜欢,今天我们来学习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母鸡》,板书课题,看看老舍先生眼中的母鸡又是什么样的。齐读课题。

二、听读课文。

要求,一边听一边看,注意生字的读音,思考:作者对母鸡的情感是怎么样的?

1、播放朗读录音,学生听读。

2、师:谁能说一说,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母鸡什么样的情感?

生:读完以后我觉得作者讨厌母鸡。

生:我觉得作者喜欢母鸡。

师:有的同学说作者讨厌母鸡,有的说作者喜欢母鸡,那么谁说得对呢?

生:他们说的都不对,我觉得作者先是讨厌母鸡,后来感情发生了变化,喜欢母鸡了。 师:你的意思也就是说作者对母鸡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由开始的讨厌变为了后面的喜欢。(板书:讨厌——喜欢)。

【听范读,其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用心倾听的好习惯,更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别人是怎么朗读的,听的同时提出要求,带着问题去听,有助于达到更好的效果。】

三、初知感知,拟清文章结构。

师: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下面让我们来读课文,读前请看清要求:

1、提出阅读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

(2)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喜欢母鸡的?

(3)课文哪一自然段将讨厌母鸡和喜欢母鸡这两部分衔接起来的?

2、交流。

师: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生:课文一共有10个自然段。

师:能告诉我,课文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哪些自然段是写作者喜欢母鸡的? 生:课文1至3自然段是写作者讨厌母鸡的,课文4至10自然段是写作者喜欢母鸡的。 师:回答得很好,那么课文哪一自然段将作者讨厌母鸡和喜欢母鸡这两部分衔接起来? 生:第4自然段。

师:你知道这样将两个部分衔接起来的段落叫什么吗?

生:过渡句。

生:不对,应该是过渡段。

师:你们说得都对,文章中用一定词句和段落,提示前后意思之间的联系,使它们有机联系起来,自然而然地由上文转入下文,这就是过渡,像这样过渡的句子就叫过渡句,过渡的段落就叫过渡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关于语法修辞知识,应在阅读教学中,依据理解课文的需要,随文学习。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对过渡加以说明。】

四、细读课文,品味情感。

1、默读课文1—3自然段,思考:(1)为什么作者会讨厌这只母鸡,你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用“――”画出来。

(2)用“~~”画出我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2、交流

(1)列举母鸡的罪状。

师:作者为什么讨厌母鸡,你能说出理由吗?

生:从这一句“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我体会出作者讨厌它是因为它喜欢乱叫。

生:“有的时候它不是这样乱叫,而是细声细气的,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田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从一句我觉得母

鸡就像个老太太,啰里啰嗦地让人讨厌。

生:我觉得母鸡像个怨妇,很让人讨厌。

师:说得很好,还有吗?

生:还有,母鸡欺软怕硬让人讨厌。你看书上写的“它永远不反抗公鸡。有时却欺侮最忠厚的鸭子。”可以看出它欺软怕硬。

生:我觉得母鸡就像个小人,它不仅欺软怕硬,还暗箭伤人。你看“更可恶的是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地咬一口,咬下一撮儿毛来”,母鸡真是卑鄙啊,“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从这些词我体会出它真像个小人,一点也不正大光明,我都很讨厌它。

生:母鸡还骄傲自满,下个蛋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

„„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能不能找出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一下作者的情感变化呢?

(2)找出作者对母鸡态度的句子。

指名说,师板书:

我一向讨厌母鸡。

没完没了,并且没有什么理由,讨厌!

„„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更可恶的是„„

„„被它吵得受不了了

读一读这些句子,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作者非常讨厌母鸡。

生:我发现按这样的顺序来读,可以看出作者是越来越讨厌母鸡。

生:我觉得作者开始只是讨厌,后面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讨厌的程度是越来越强烈。

3、师:说得真好,那么作者既然那么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改变了对母鸡的态度呢?请自读课文4―10自然段,思考:

母鸡具有哪些优秀品质?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4、交流。

生:读完了这一部分以后,我觉得母鸡其实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它其实还是一位好母亲。我是从这里看出来的,“发现了一点可吃的东西,它就咕咕地紧叫,啄一啄那个东西,马上便放下,叫它的儿女吃。”读到这里我想起了我的妈妈总是把好的东西留给我吃。

生:我也想起了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怕狗,可每次遇见狗,她总要迅速地把我拽到她身后,她是为了保护我。所以读到这句“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只鸟儿飞过,或是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立刻警戒起来:歪着头听,挺着身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地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我就想到,母鸡其实也是害怕的,但是为了保护它的儿女,她就什么也不怕了,我觉得她是一位伟大的妈妈。

师:说得真好,你们能想象一下母鸡可能会怎样警告自己的鸡雏吗?

生:鸡妈妈会说:孩子们,有危险,快到妈妈这里来,我保护你们。

生:鸡妈妈会说:小心,有危险,快跑到妈妈身后来。

师:那小鸡雏躲在妈妈的怀抱里会说什么呢?

生:我想它会说:妈妈,你不怕吗?

师,那你觉得鸡妈妈会怎么回答?

生;鸡妈妈肯定会说:孩子,为了你我什么都不怕。

师:你为什么用“肯定”二字呢?

生:因为我的妈妈就是这样对我说的。

师:除了会问妈妈害不害怕外,你觉得小鸡雏还会说什么?

生:它可能会说:妈妈,有你在,我一点也不害怕。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我有妈妈在身边的时候,我知道妈妈会保护我,所以我一点也不害怕。

师:哦,原来妈妈在身边就特有安全感哪!那除了这些,鸡妈妈还有哪些好品质呢? 生:它教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许多许多次。

生:它让孩子们挤在它的翅膀底下取暖。

生:它还允许它的孩子爬到它背上啄它。

生:它喂肥了小鸡雏自己却消瘦了,跟我妈妈一样,我长得很胖,可我妈妈却总也长不胖,因为她总把最好的东西留给我吃。

生:还有,夜里它不睡觉也要为孩子们放哨。

„„

师:那你们现在觉得母鸡还讨厌吗?

生(齐):不讨厌。

师:喜欢它吗?

生(齐):喜欢。

【细读课文,品味感情,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并由此体味作者对母爱的赞颂呢?我采取了上述方法:

1、先给出明确的目标,给足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2、在学生充分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交流。

3、抠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细读,深入体会到作者情感的变化。

4、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体会母爱的伟大。这样一步一步地将问题简单化,学生领悟起来就容易得多了。】

五、升华主题

1、师:看到这令人心灵震撼的一幕幕,作者对母鸡的情感还仅仅是喜欢那么简单吗?请比较一下这两句话:

我不再讨厌母鸡了。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第二句多了个“敢”字,读起来感觉不一样了。

师:什么不一样的感觉?

生:我觉得第一句只是说作者不讨厌。第二句可以体会出作者尊敬母鸡了。

师:作者为什么会尊敬母鸡呢?

生:因为母鸡爱自己的孩子。

生:因为母鸡也是一位妈妈。

生:因为母鸡也有母爱。

师:哦,由些看来,作者尊敬的是什么呢?

生:是母亲。

生:我觉得是母爱。

2、师:哦,难怪作者会这样的赞叹道„„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九自然段。

3、指导学生带着对母爱的崇敬读第九自然段。

六、反复回味,拓展练写

1、师:同学们,看,老舍先生通过对母鸡态度的变化,为我们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我们还学了老舍先生的另一篇文章《猫》,那么,这两篇文章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让我们一起来比较一下。

2、交流:(1)结构上都有一个过渡句。

(2)情感上《母鸡》是先讨厌后喜欢。《猫》是一向喜欢。

(3)都通过动作神态的描写,写出了动物的特点。

3、师:我觉得这两篇文章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离不开敏锐细致的观察。在我们身边,并不缺少爱,缺少的是发现“爱”的眼睛。今天的作业就是请同学模仿5至8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爱”。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或途径,它的目标是有益于人的发展。学完一课,我相信学生对母鸡、对母爱都有了更新的认识,但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还不够,我们的阅读不是仅仅是为了学生能发现课文中的美,而是发现生活中的美,拥有发现“美”布置学生写一写生活中你所见到的“爱”就是为了向这一目标靠近。】

作者姓名:戈玉华性别:女

年龄:30岁职务:小学教师

职教:小教一级工作单位:点军区土城小学

邮政编码:443123电话:13872605762

电子邮箱:23249844@qq.com的眼睛,

《母鸡》教学案例

《母鸡》教学案例

《母鸡》案例分析

母鸡课堂案例分析

《母鸡》教学反思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反思

母鸡教学反思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设计

《《母鸡》教学案例.doc》
《母鸡》教学案例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