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观测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云的观测教案

第六课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推荐第2篇:《云的观测》教案2

云的观测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 云分类。

教学难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

教学过程

给云分类

云量的观测划分晴天、多云天、阴天。

知道了观测内容及要求我们现在就根据观察内容一步一步来观测;在天气日历中我们使用了晴天、多云天、阴天来描述这些天气。

问:“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 答:“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划分的。”

那么多少的云量是晴天,多少的云量是多云天,多少的云量是阴天呢?请大家看书上是怎么划分的。

方法: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园里,按照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在知道了晴天、多云天、阴天的划分之后播放一些天上云的情况让学生练习云的分类。 我们使用了云量来划分天气,现在就像科学家一样根据云状、云高等对云进行分类。

问:“云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云可以分为层云、积云、卷云三类。”

云可以分为三类那我们现在就来找出他们各自的特点:

在学习来根据云量来划分天气和云的分类后我们现在就来看一些图片,请大家根据图片的内容说出图片上的云是什么类型的和图片上的天气是晴天、多云天、还是阴天。

播放一些图片让学生练习。

推荐第3篇:云的观测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 学 设 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天气现象并记录了天气日历,那么今天是个什么样的天气呢?生答:„„

教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那么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出现呢? 生答:云

二、观察云

1、教师板书“云”字,问:看到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指名学生回答,用网状图记录学生的想法(课件伴随)

教师:既然大家对云有这么多的想法,我们现在就对云进行探究吧。 教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测一下? 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小结云的组成)

教师: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根据云量的多少我们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教师具体说明气象学家如何划分晴天、多云、阴天的。

2、学以致用:学生根据理解判断云的类型。(课件出示云的图片)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带好文具,将你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记录表中。 注意:如果有太阳注意不要直视太阳。

4、师生反馈。注重学生对云量、高度、形状的描述。

三、对云的分类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根据云量的多少对天气状况进行了划分,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把云分成了几类吧。

师根据学生刚才的观察反馈引入云的分类并介绍云的分类。

学以致用:出示课件云的图片,学生判断云的类型。最后提问:现在你能说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明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四、了解天气谚语,丰富学生生活常识。

五、师生小结。

学生说一说本节课对云的观测的收获,教师提示坚持记录天气日历。

附: 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卷云

积云

层云

推荐第4篇:四年级科学云的观测教案

四年级科学云的观测教案

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知道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能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云的研究的浓厚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观测云量并能分辨出类型。

【教学难点】分辨层云、积云、卷云

【教学方法】观察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不同云量的天气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云”的图片。

2、交流:看到云,,你能想到了什么?

教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室外观察云量

、观察天空,

判断:今天是什么天气,理由是什么?

(了解学生根据云量对天气的划分)

2、介绍气象学家根据云量划分天气的方法:

出示不同云量天气的图片,介绍分辨晴天、阴天、多云的方法。

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再次观察云量,用上面的方法给云分类,辨别今天的天气。

4、交流:

在观测过程中,你有哪些联想?

三、观察云的形状

、提出问题:

天空中的云除了多少不同外,还有什么不同?

2、学生交流云的不同

3、阅读课文资料:对云的分类。

4、交流:

A、阅读资料后你知道了什么?

B、这三种云各有什么特征,你能用形容词概括吗?

5、观察云,辨别天空中云的类型。

四、整理与作业

、今天这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2、作业:在天气日历中记录每天的云量与云的类型。

推荐第5篇:6 云的观测

6 云的观测

主备人:向敏

教学目标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熟知各种云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知道什么,想到什么?用网状图记录学生想法。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

2.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3.室外观察,明确任务:(1)观察天空中的云量(2)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3)在观察云的过程中,会产生哪些联想(4)学生尝试在白纸上画晴天、阴天、多云

4.反馈

(二)对云进行分类

1.分组活动:根据不同形状的云的照片,尝试给云进行分类 2.生汇报

3.阅读资料,了解科学家对云进行分类的方法。

4.再次观测,今天看到的云是哪种类型的云,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并记录在天气日历中。 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卷云 积云 层云 教学反思

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当我在教学时常常只顾自己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因此,课堂中出现了学生似乎听懂了但实际应用时却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了新知识后仍然会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题。比如,当我让学生根据云量判断天气时,学生对天气作出判断的根据仍然只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上。又比如在让学生判断一张积云的图片时,有的学生说是积云,有的说是卷云。对于学生的分歧,我没有加以讲解,没有抓住这个补救的机会,而只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使得学生巩固知识的缓解被削弱了。而在课堂上采用多媒体、PPT展示,能够解决很多我们无法用语言说清楚的知识层面。

推荐第6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方法与过程目标:在课堂学习和观测实践中,学会观测云状和云量并做记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观测云的乐趣,意识到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多媒体,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创设情境:组建气象站。

师:老师想在班上组建一个气象站,让同学们过一把气象员的瘾。当一名合格的气象员可不容易,要懂得许多跟天气有关的知识,还要收集许多资料。你们愿意吗?

生:我愿意。

(出示图片)

师:前面我学会了用晴、多云、阴等来表示天气现象?

师:同学们能从图上看出这些天气情况吗?

生:(晴 多云 阴)

师:看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很强,对学科学知识有很大的兴趣。哪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的观测》。

二、新课教学

1.云的组成

(播放录像)

让学生了解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2.晴、多云、阴的划分

出示图片

划分方法:如把天空当作一个圆,你能用涂色的多少表示出晴、多云、阴。

3.云的类型

师:同学们现在轻松一下来欣赏一组云的图片,再欣赏的同时,仔细想,认真看,讨论交流这些云有什么特征?请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云的特征对这组云的进行分类。

生:学生汇报

师:先把图片放到一边,请同学们把书翻到15页,阅读一下看看气象学家是如何对云进行分类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解决以下问题:

(1)气象学家把云分成几类?

(2)每一种云有什么特征?

(3)根据什么进行分类?

(课件出示层云、积云、卷云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云的类型及特点,现在我们再把图片上的云进行分类。

生:学生根据云的类型和特点将云进行分类。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观察的云属于哪一类型的云。

4.课外拓展

出示天气谚语

5.室外活动:云的观察

现在老师布置一下观测任务:

·观察天空中的云量。(今天的天气是晴天、多云、阴天?)

·估计云的高度。(低、较高、高)

·记录下云的形状。(可以画图,可以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 带好文具,将你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记录表中。(如果有太阳请注意不要直视太阳。)

五、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晴、多云、阴的划分方法

云的分类:积云 层云 卷云

依据:高度 形状

推荐第7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云的观测》是天气单元中进行天气观察的重要内容,需要学生对云量进行观察,并能对云进行简单的分类。学生对云量的观察记录,是总结天气观察,制作天气日历的一个基本内容;同时,对云的认识,对天气的预测有一定的帮助。

【学情分析】:

学生可以通过自行阅读课本的方式,找到科学概念,但可能对概念的认识不够;可以通过查资料的方式知道云与天气的一些关系,但可能不够全面和充分;对天空千变万化的云是感兴趣的,对云的认识也怀有比较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

2.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课堂学习和观测实践中,学会观测云状和云量并做记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会观测云的乐趣,意识到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

1 1.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2.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教学准备】

圆形纸片,多媒体,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云的观测》!

二、新授

(一)、谈话:平日都是老师讲大家听,今天我们换一种学习方式。同学们自学,老师只负责检测大家的学习情况。

(二)、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通过自学、同桌交流、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什么是云 ?

(2)我们通常用什么来描述和记录对运量的观测?晴天、多云、阴天、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如何划分的?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了哪几类?每类云分别有什么特征?

(三)、.检查同学们得学习情况。

1.让学生说出云是由什么组成的。

2.晴、多云、阴的划分

划分方法:如把天空当作一个圆,你能用涂色的多少表示出晴、多云、阴。

3.云的类型

学生汇报

(1)气象学家把云分成几类?

2 (2)每一种云有什么特征? (3)根据什么进行分类?

(课件出示层云、积云、卷云的图片)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云的类型及特点,现在我们再把图片上的云进行分类。

生:学生根据云的类型和特点将云进行分类。

师:回想一下我们刚才观察的云属于哪一类型的云。

三、课外拓展

出示天气谚语: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云临。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红云变黑云,必有大雨淋。 天上豆英云,地上晒死人。 日落乌云涨,半夜听雨响。 云自东北起,必有风和雨。 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云交云,雨淋淋。

四、室外活动:云的观察

现在老师布置一下观测任务:连续一周观察天空中的云。

观察天空中的云量。(今天的天气是晴天、多云、阴天?) 估计云的高度。(低、较高、高)

记录下云的形状。(可以画图,可以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

3 注:带好文具,将你观察到的天气情况记录到天气日历记录表中。(如果有太阳请注意不要直视太阳。)

五、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晴、多云、阴的划分方法 云的分类:积云 层云

卷云

依据:高度

形状

推荐第8篇:《云的观测》习题1

云的观测

填空

1.人们常常根据_________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 2.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________或________组成的。 3.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______、______和______三类。

答案

1 云量的多少

2 小水滴

冰晶 3 积云、层云、卷云

推荐第9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知道可以用云状和云量观测云。

2、知道云状的种类和云量的含义。

3、初步了解看云识天气谚语的含义。

4、会观测云状和云量。

5、欣赏云的美丽与神奇,体会到观测云的乐趣;意识到谚语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教师准备:有关云状和云量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教学重点:能正确的观察云状和云量

教学难点:能正确的区分不同的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导人。

( l )提问:不同的天气,云有什么不同?

( 2 )讲述: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的观测。(板书课题)

2、学习观测云状和云量的方法。

( l )谈话:怎样观测云呢?云状和云量是观测云的重要内容。

( 2 )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云状的分类以及图片。

( 3 )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观测云状的方法,讲解云状与天气的关系。

( 4 )学生阅读教材上云量的文字资料。

( 5 )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观测云量的方法,讲解云量与天气的关系。

第二课时

3、到室外观测云,记录云状和云量。

( l )讲述:现在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到室外去观测云!

( 2 )讲解观测要求:① 认真观测、做好记录。② 分小组进行观测。③ 遇到问题首先请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④ 轻言细语、不打不闹。

( 3 )学生到室外观测云,记录云状和云量。教师巡视指导。

( 4 )交流观测结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阅读看云识天气的谚语,了解其含义。

( l )学生阅读教材上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 2 )学生说一说每句谚语的含义,教师简要讲解。

( 3 )教师补充讲解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5、总结与拓展。

( l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 2 )布置课外活动:搜集更多的与云相关的谚语,利用这些谚语帮助我们观测天气。

6。作业设计:见作业精选

7,板书设计

14、云的观测

是悬浮在大气层中的大量的小水点和小冰晶

层状云

形状

波状云

积状云

推荐第10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刘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可以用云状和云量观测云。

2、知道云状的种类和云量的含义。

3、初步了解看云识天气谚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看图片,认识各类云的特点。

2、通过室外观测,熟悉云状,测算云量。

3、初步养成日常生活中观测天气变化的习惯。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有关云状和云量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2、室外观测记录表。学生准备:搜集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引导学生观察当天的天气情况,用简单的语句描述一下。

2、提问:不同的天气,云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晴天、阴天、雨天三幅图片,学生观察交流)

3、讲述:观测云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天气,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云的观测。(板书课题)

二、观测云状。

1、谈话:怎样观测云呢?云状和云量是观测云的重要内容。(学生也可以回答其他内容,如云的颜色、云层厚薄等)

2、学生阅读教材上关于云状的分类以及图片。

3、出示云状及其分类的图片,让学生了解云状的特点,学习观测云状的方法,讲解云状与天气的关系。(课件展示—层状云:布满全天或部分天空的均匀幕状云层。包括卷层云、卷云、高层云及雨层云。 积状云:是垂直发展的云块,具有孤立分散,云底平坦和顶部的外貌形态。主要包括淡积云、浓积云和积雨云。 波状云:波浪起伏的云层。包括卷积云、高积云、层积云。)

三、测算云量。

1、学生阅读教材上云量的文字资料。

2、教师出示有关图片或者视频资料,让学生学习观测云量的方法。(课件演示:测算云量)

3、讲解云量与天气的关系。(课件列表:云量与天气)

四、阅读谚语。

1、学生阅读教材上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2、学生说一说每句谚语的含义,教师简要讲解。

3、教师补充讲解一些看云识天气的谚语。

五、室外观测。

1、讲述:现在我们就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到室外去观测云![

2、讲解观测要求:① 认真观测、做好记录。② 分小组进行观测。③ 遇到问题首先请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④ 轻言细语、不打不闹,注意安全。

3、下发记录表。学生到室外观测云,记录云状和云量。教师巡视指导。

4、交流观测结果,遇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六、总结拓展。

1、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课外活动:搜集更多的与云相关的谚语,利用这些谚语帮助我们观测天气。

七、欣赏云朵。(搜索云朵摄影图片,组织学生欣赏)(根据课堂进度决定。) 附件1:与云相关的天气谚语

1、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卷层云出现前往往伴随日晕、月晕,因此,如看到天空有晕,便知道有卷层云移来,则未来将有雨层云移来,天气可能转雨。)

2、瓦块云,晒死人。(波状云)

3、天上鲤鱼斑,明天晒谷不用翻。(波状云出现时,常表明气层比较稳定,天气晴好而少变化。)

4、鱼鳞天,不雨也风颠。(波状云和大片层状云连在一起,将有风雨来临。) 附件2:日晕、月晕

在天气变化以前,我们有时会在太阳或月亮的周围,看到一个甚至两个以上的彩色或白色光圈,而且太阳光和月亮光也似乎暗淡了许多。

这是怎么回事?我们把太阳或月亮周围出现的这种光圈叫“晕”。太阳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日晕”,月亮周围出现的光圈叫“月晕”。这是一种比较奇特的气象现象。晕圈的颜色一般是内红外紫的。

日晕是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的现象,围绕太阳环形,呈彩色

月晕是月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成的光的现象。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

第11篇:《云的观测》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科学《云的观测》教学反思

云是学生都很熟悉的东西,但真正地让学生能准确地用“晴、多云、阴”描述云量的多少,就有点困难。往往学生不能分清楚的是多云和阴这两种天气。利用书本上的三个圆圈认识云量。本节课还有一个难点,对层云、积云、卷云的判断。这个知识内容离学生的生活更加远,能通过阅读的方法进行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区分判断三种不同的云,特别是积雨云和雨层云的区别,学生概括出三种不同云各自的特点以及所对应的天气情况,然后小组分发云的图片,认识不同的云及文字说明。在练习中发现,学生在判断云的种类的练习中没有出现错误,得到了比较好的成效。

在《云的观测》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

1.在讨论前明确讨论要点。作为学习活动中的讨论,应该让学生在讨论前有所准备,让学生独立地尝试着解决问题,以便在小组讨论中有话可说。围绕“云的类型特点”这个讨论主题,先让学生根据书本上的云的图片和文字进行辨别,找出其差异。这样,在讨论时,学生就有的放矢,紧紧围绕讨论主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使得讨论活动不但氛围浓,而且效果好。

2.引导学生有效拓展讨论范围。讨论活动不仅应该体现出对学生思维的训练,而且要体现学生间互相讨论的思想和方法,并在运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同时获得自信。假如讨论中出现的问题过大、过难,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就“根据云量多少确定天气状况”这个讨论主教研专区全新登场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教育论文日常工作题,在

上课时,学生在讨论中陷入了僵局。在根据出示的图片判断天气状况时,学生出现了猜测的现象。后来,我注意了问题的设计逐层推进。从“判断方法”“各种类型的例图”到“今天天气的判断”,通过这样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的讨论,学生不仅由浅入深、步步深入地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也帮助学生理清了前后知识的逻辑关系,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条理化。

第12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能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云的研究的浓厚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观测云量并能分辨出类型。 【教学难点】分辨层云、积云、卷云 【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影响到我们的生活,有时候甚至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那么,大家告诉我,今天是什么天气呢? 生:晴天。

师:那为什么是晴天呢?你从哪看出来是晴天的呢? 生:因为有太阳啊!

师:是啊,有没有太阳可以看作是晴天的一个重要标志。那么,如果老师拿着照相机随手拍下这样一张图(展示导入图片),图片里没有太阳,蓝蓝的天空上飘着几朵白云,大家能否猜测一下这是什么天气呢? 生:猜测生答是或不是,或不知道。

师:没有了太阳公公的参与,大家判断起来有些困难了。那么,让我们进入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学习预测天气的一个重要因素——云。想必大家学完这堂课,一定会清楚这张图是不是晴天了。

二:教学过程。

1、师:不同的天气的云有什么不同呢?(PPT3)首先,让我们先阅读一下课本内容。把书翻到42面,快速浏览一下42面到43面的内容,然后分小组讨论(PPT4)大屏幕上的问题:不同的天气的云有什么不同?应该从哪两个方面来观测云呢?谈论完之后请完成导学案上的自学导航。

2、小组讨论完,师引导,生汇报。

3、云量的学习。(出示PPT

5、6) PPT5:云量和天气的关系。

PPT6:我们再来观察一下云量和天气的关系,在学习之前,引入1/

2、1/

4、3/4的概念。

气象学家给我们介绍一种简单的来从云量预测天气的方法: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划分出晴天、多云和阴天。请看,图中,当云量在园中的占有量小于1/4时,称为晴天;云量在圆中的占有量大于1/2小于3/4时,称为多云的天气;而当云量在园中的占有量超过3/4时,则称为阴天。

PPT7—PPT12:我们来欣赏一组有关云量的图片。这是晴天,阳光普照,白云朵朵,朵朵白云漂浮在湛蓝的天空中;多云的天气,太阳不见了,云量增加,云层变厚,云色有些发灰;阴天,乌云密布,风雨欲来。

4、云状的学习。

师:顾名思义,云状就是指云的形状。云有各种形状,根据其外形特征,可分为层云、积云、卷云三大类,就是我们课本上所说的层状云、积状云、波状云。出示图片并解说。(PPT13) PPT14---19:

层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通常呈灰色。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雨层云。

积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并形成雷阵雨。

卷云: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看上去像羽毛、像菱纱,又像朵朵浪花。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蔚蓝的天空如同一望无际的大海,而这些卷云又如海里的朵朵浪花,点缀在高空中,轻盈的变化着,煞是好看呐!

考察大家对云状的学习效果,看图片,识云名。(ppt21--22)

小组讨论:学习完云状云量,大家请看这张图,这是老师的一个朋友在西藏随手拍下的,在这里,我借花献佛。请同学们分科学小组,仔细观察,然后从云量和云状两个方面讨论一下,最后把小组内讨论的结果写在导学案上的合作探究栏目里。

5、看云识天气,谚语的学习。(PPT23--24)

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三、作业

做导学案上的课后反思。 课下观察云,并作好记录。

四、板书 云量:

云状:云的形状

层云

积云

卷云

第13篇: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教学重难点】 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难点: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PPT、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通过上几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天气现象并记录了天气日历,那么今天是个什么样的天气呢?生答:……

教师:很好,大家都知道今天是什么天气,那么天空中有什么东西出现呢? 生答:云

二、观察云

1、教师板书“云”字,问:看到这个字,回忆自己看到过的云,你们能联想到什么?(生答,然后出示PPT) 教师:云是怎样形成的呢? 你能不能猜测一下?指名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小结云的组成)

教师:在前面学习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根据云量的多少我们能不能知道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么来划分的呢?

师介绍方法:气象学家是这么划分晴天、多云、阴天的(出示PPT)。

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2、学以致用:学生根据理解判断云的类型。(课件出示云的图片)

三、对云的分类 教师:刚才同学们已经根据云量的多少对天气状况进行了划分,我们来看一看科学家把云分成了几类吧。

学以致用:出示课件云的图片,学生判断云的类型。最后提问:现在你能说说气象学家是根据什么对云进行分类的吗? 学生回答。

教师引导学生说明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附:

板书设计

云的观测 卷云 积云 层云

第14篇:云的观测 教学反思1010

《云的观测》教学反思

一、学生与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班级与班级之间也是有差异的,教师在上课时应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现实水平来展开教学内容。比如有的班级基础叫薄弱,那就要多注重基础教学,有的班级基础较好,那就可以适当地深入。记得在四一班和四二班上《云的观测》时,当我问学生如何根据云量来划分晴、多云、阴时,学生很轻松地答出来了,但是在四三班上课时学生的回答不是很理想。因此,原本以为5分钟可以完成的任务拖延了3分钟,这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的备课和上课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种创造性工作,根据学生的情况来准确地调节课堂。

二、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反馈。当我在教学时常常只顾自己的一方面,而忽视了学生的反应。因此,课堂中出现了学生似乎听懂了但实际应用时却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从而导致学生在学了新知识后仍然会用自己原有的经验去解题。比如,当我让学生根据云量判断天气时,学生对天气作出判断的根据仍然只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理解上。又比如在让学生判断一张积云的图片时,有的学生说是积云,有的说是卷云。对于学生的分歧,我没有加以讲解,没有抓住这个补救的机会,而只是采取了回避的方式直接把正确答案告诉了学生,这样使得学生巩固知识的缓解被削弱了。

三、在室外观察活动中,我觉得自己没有把学生要完成的任务和具体的操作说清楚,从而导致学生在室外观察活动中缺乏明确的目的,没有把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

四、当我回忆自己的教学过程时,我发现自己讲的时间太多,而留给学生自我学习和自我实践的时间太少。从而也导致了教学方法的单一,缺乏灵活性,未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会努力地改进以上四个方面的缺点,让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也更加高效有质,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体。

第15篇:云的观测(最新)教学设计

《云的观测》教学设计

湖南冷水江市中心学校:姜雯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修订版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天气单元的第三课时《云的观测》,天空中漂浮的白云实际上是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云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多少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从第2课开始,学生每天在收集天气数据完成“天气日历”时其实已经在观察云。他们已经在用晴天、多云、阴天来描述并记录对云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他们一定对天空中云的多少、形状等产生兴趣,他们也已经意识到不同的云将给我们带来不同的天气。在这一课中,学生除了对云量的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外,还将研究云的类型等问题。 【设计思路】

科学的探究需要建立在材料收集的基础上。所以,在设计本案例时,我收集了大量的关于云的知识及图片。本课有三个探究活动:第一部分:观察云,判断不同的云量。观察云的活动是让学生知道气象学家区分晴天、多云天和阴天的标准。研究如何判断晴天、多云天和阴天。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1/4,就是晴天;如果云量不超过3/4,就是多云;如果云量超过3/4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阴天。提醒学生注意云的多少、云的高度和云的形状,提醒学生把云的形状和熟悉的事物进行联想。第二部分是对云进行分类。对云进行分类的活动,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并结合课件了解气象学家区分积云、层云和卷云的方法,思考气象学家是按什么来给云分类的。并判断当天天空中出现了哪几种云,并

提醒学生可以在今后的“天气日历”上记录观察到的云的类型。第三部分是进行科学实践,在画纸上画一画“心中的蓝天”,让学生对各类云的形状有进一步的认识。本案例的教学思路可以概括为:把分散的探究知识组合化,形成理论支撑;把深奥的科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习生活。 【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云量的多少,把天气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知道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2、用图示法说明云的种类,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3、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教学重点】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

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直径约20CM的圆片、白纸、画笔 师:《云的观测》课件 【教学过程】

一、考一考:

1、导入:同学们请看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出示课件“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进行“云的观测”(出示课题《云的观测》)

2、在观测之前,老师想先考一考大家,(出示课件:天所符号)你们还记得

这些天气符号分别表示什么样的天气吗?(指名学生回答,师做小结)

二、读一读

1、我们常常根据云量的多少来区分晴天、多云和阴天,气象站的叔叔阿姨是如何区分云量的呢?老师这里收集了一点小资料。请同学们认真的看一看,小声的读一读。

2、读完后你解了到了哪些信息?(生做答)

3、气象站每天要记录这么多数据,很麻烦,能不能用一个简单的符号来表示“晴天、多云、阴天”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一学用简单符号表示这些天气。

三、学一学

我们可以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先南北等分,再东西等分,平均分成了4份,把观测到地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来进行区分。

大家看,在这个圆中,老师用蓝色表示云量,填满了这个圆的4分之1,说明这天的云量较少,那我们可以把它表示为“晴天”。

四、认一认

1、观察“多云、阴天”图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名学生回答) 师小结:我们看到第一副图它的云量比较多,但还不是完全遮住了天空。那这样的天气我们就可以把它称作为“多云”。

而这一幅图上的云量非常多,多得几乎把整个天空都覆盖了,太阳躺到云层中去了。像这样的天气,我们就把它称作为“阴天”。

2、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用前面我们学习晴天的表示方法,在小纸片上画一画、涂一涂表示“多云”、“阴天”。

3、评比,学生上台展示评比,老师展示参与评比。

五、看一看

同学们都学会用这种方法记录云量了吗?那现在我们来放松一下,欣赏一组美丽的图片,在欣赏的同时,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认真的看一看,这些云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出示课件:看一看)

“多么美丽的蓝天白云啊!”(出示所有云的小图)回到老师刚刚提出来的问题,你观察到这些云都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指名学生回答)

天空中飘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多媒体出示各种不同类型的云的图片)

六、分一分

谁能用你自己的方法给云分一分类呢?小组互相讨论一下。开始(讨论完后指名学生汇报)

“气象学家在刚刚同学们给云分类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把云分成了层云、积云和卷云。那层云、积云和卷云是什么样子的?它们在天空中的高度、形状、大小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1、同学们看,这就是层云,(引导学生说出层云的高度和形状)层云通常是灰色的,有时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如果层云变厚,(出示课件)看,你们感觉到了什么?对了,将会下雨了,可能是毛毛雨,可能是大雨,还有可能会出现雪,所以我们把它称为雨层云。

2、那积云和层云又有什么样的区别呢?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积云图)这就是积云,和刚刚的层云相比,它的高度比层云的要怎么样?(高于层云)

它的形状还像不像层云那样扁扁的,一片一片,一层一层的呢?(不像)那你觉得它像什么?(棉花堆)

积云通常与晴好的天气相联系,但是当积云越积越多,越积越多的时候,就变成了我们所看到的积雨云,(出示课件)看,这积雨云预示着什么?(暴风雨、雷陈雨就要来了)

3、认识了层云和积云,我们再来看看卷云又是什么样的?(出示课件)它与前边两种有什么不同?

七、认一认

气象学家在记录这三种云时,为了区分,给他们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

1、找一找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刚刚了解到的层云、积云和卷云的知识,你能找出一个相对应的天气符号吗?和你的同桌一起来找一找。

2、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到许多有关云的知识,不仅了解了晴天、多云、阴天云量的表示方法,还认识了层云、积云和卷云。其实大自然中还有很多的奥秘等着同学们去发现、去探究,愿你们能用智慧的双眼去观察每一天的白云,因为他们能告诉我们许多有关天气的信息,希望你把观察到的记录在自己的天气日历里,好吗?

八、画一画

碧蓝的天空是多么的美丽,朵朵的白云是那样的绚丽多彩,愿同学们的心中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洁净天空,拿出你的纸和笔画出你心中的蓝天吧!

九、学生画图,结束本课。

第16篇:(新)云的观测教学设计2

“云的观测”教案

教学内容:云的观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过程与方法: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对云的研究中能保持浓厚的兴趣,在课外认真完成“天气日历”中关于云的观察。

教学重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难点: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并能根据云的高度和形状给云分类。

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不同形状的云的图片,直径约30cm的圆片,白纸 教学过程

一、描述云

课前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的气象课上“云的观测” 什么是云? 云的观测有什么意义?

1、出示“云”字。问:关于云,你能想到什么?

二、探究内容:

(一)观察云

1、课件出示:

1、什么是云?

2、云的观测有有什么意义?

2、问: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对云量的观察。那么,这些不同的天气状况是怎样来划分的呢?(课件)

3、现在我们来看看云?(课件出示) (1)晴天的云、多云、阴天的云 (2)云量的多少

4、师介绍方法:出示圆片,把天空当成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今天我们出去看看看天空中的云。(晴天就出去看,下雨就看课件填)

同学们画画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展示台展示学生画的)。

(二)云的分类。(看课件)

(三)

1、云层(看课件)

2、看图片识云名 (1)积云 (2)卷云 (3)层云

(四)云知道气象图(看课件)

(五)读读有关云的气象谚语(看课件)

百年来,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根据云的形状、来向、移速、厚薄、颜色等的变化,总结了丰富的“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并将这些经验编成谚语。 (1) 云下山,地不干。

云绞云,雨淋淋。 黑云接驾,不阴就下。 云低要雨,云高转晴。

(2)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3)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5、天气谚语举例 (1)云交云,雨淋淋。

解释:云交云指上下云层移动方向不一致,也就是说云所处高度的风向不一致,常发生在锋面或低压附近,所以预示有雨,有时云与地面风向相反,则有“逆风行云,天要变”的说法。 (2)棉花云,雨快临。

解释:棉花云指絮状高积云,出现这种云表明中层大气层很不稳定,如果空气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运动,就会形成积雨云,将有雷雨降临。 (3)天上灰布悬,雨丝定连绵。

解释:灰布云指雨层云,大多由高层云降低加厚蜕变而成,范围很大、很厚,云中水汽充足,常产生连续性降水。

三、同学们下来可以制作天气日历

1.制作“天气日历”(包括气温,风向,风速)。2.记录每天的降水量。

第17篇:《3. 观测天气》教案

《3.观测天气》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制定科学的、符合实际情况的观测计划。

2、能选择材料,并按图示或文字说明自制简单的风向仪、雨量筒。

3、设计和制作简易的观测天气变化的仪器。

4、能说出天气可以用一些可测量的量来描述。

5、能说出各种风向的含义。

6、能说出各种天气变化主要是由水、风和热三种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7、能定时观测、测量并记录两周的天气状况,绘制气温曲线图,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趋势。

8、能描述气象站预报天气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会用温度计、简易风向仪、雨量器进行观测,搜集有关数据。

2、能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科学分析,绘制天气变化的曲线图,得出天气变化趋势的预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进行合理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观测、记录两周内天气变化情况。

2、愿意想出更多办法,选择材料,设计制作简易的天气观测仪器。

3、能体会到利用简单仪器有助于定量的观测研究。

4、能体会到长期的测量和记录天气数据是非常有用的。

教学重点

选择材料设计和制作自己的简易观测仪,并进行观测。

教学难点

依据自己的温度观测记录结果,绘制气温曲线图,并预测未来气温变化的趋势。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表、硬纸片、胶水、胶带、陶制花盆、方形纸、尺子、橡皮泥、剪刀、一根竹签、两根吸管、大饮料瓶、风向仪、风力计、温度计、雨量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看天气预报了吗?关于天气预报你有哪些想要知道的问题吗? 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整理。

师:我们最关心的就是这些天气信息是怎样预报出来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当一个小小气象员吧!(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活动1:制定观测计划。

(1)师:要做一名合格的小小气象员都需要做哪些工作? 学生汇报。

(2)师:在观测天气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小小的计划吧! (3)学生制定计划,教师进行指导。 (4)学生汇报计划,教师学生进行评议。

2、活动2:制作简易观测仪。

(1)师:要观测天气就需要先制作一些简易的观测仪器,生活中观测天气就是观测温度、湿度、风向、风力、气压、阴晴等,我们来制作观测风向的仪器——风向仪。制作方法看书上9页的图。

(2)学生制作,教师适当进行指导和提示。 (3)展示作品,交流感受。

(4)师:你们的作品是不是合格,我们到室外检验一下就行了。 (5)教师指导学生认识风向和8个方向。

3、活动3:建立小小气象站。

(1)师:我们制作了风向仪,就要用它来工作,我们要建立一个小小的气象站,我们来分一下组。

(2)学生分组后进行分工。

(3)讨论:观测仪放在校园里不同的地方,测量的数据一样吗?放在什么地方测量的数据最准确?

(4)学生坚持记录两周,两周后进行总结。

教学反思

第18篇:《天气雨的观测》教案

【设计思路】

首先,由对天气的谈论,激发学生关注天气的兴趣。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对云的描述、观察。再通过小组间的讨论,全班的展示、汇报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互相合作的学习习惯。第二步,经过了云的学习引出雨的现象。在教学这一内容时,放手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展示说明方案,最后教师作一些适当的提醒、补充后,让学生实施自己的实验方案。使学生经历一个由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从而让学生体验做成功一个自己设计的实验的乐趣。

【教学目标】

1、运用已知的学习方法去观察云,判断天气状况。

2、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学会讨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

3、认真细致地进行雨量测量,对照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

4、经历观测实验的探究过程,激发探究天气的兴趣。

【教学重点】

观测云量判断天气状况。

【教学难点】

设计、实施测量雨量的方案。

【课前准备】

自制雨量筒 直尺

【教学过程】(可行的话,尽可能安排两节课,一是晴天,二是雨天)

1、导入

谈话导入:你认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它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学生自由发言,谈各自的看法。

2、我们看云去。

(1)、由谈论天气过渡到云。

请描述印象中的云是什么样的?(云的形状,云的多少等)。

学生用语言、画画等方法来描述云。

观看图片,说说这是什么天气状况下的云?

学生根据图中云的状况来判断这是什么天气下的云。

(2)、书上是用什么方法来测云量的?怎样根据云量来判断天气的?

学习测云量的方法。讨论:什么样的情况是多云?

想不想,用学到的方法去观测今天的云呢?再根据观测到的现象来判断一下今天是什么天气?

学生带纸笔去观测云,并记录结果。

(3)、我们一起把观测到的结果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讨论观测记录,统一小组意见得出今天的天气结论。

3、下雨了,我们去测雨量。

(1)、天气情况中有个雨天,我们怎样才能知道下了多少雨呢?

学生发表意见,展示自己的雨量筒。

量雨筒有什么要求呢?再次强调直筒平底的要求。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雨量筒。

(2)、有了雨量筒,我们怎样去测量呢?

对照书上的方法明确测量方法。

(3)、天没下雨,怎么办呢?

学生各抒己见想办法。

用自来水制造人工降雨量10分钟。

学生安放雨量筒,降雨后测雨量。

(4)、汇报结果,计算对照数据得出结论是大雨,是中雨,还是小雨。

4、课外延伸

我们学会了看云、量雨这个星期剩下的几天中,大家观测一下云和雨记录下来,下节课我们来交流。

第19篇:校本课程教案天文观测

校本课程教案 课题名称:天文观测

教学目的:

1.了解常见的天文现象;

2.初步学会进行天文观测的一般方法和手段; 3.扩展学生知识面;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课时安排:4课时

第一课时:天文望远镜

教学目的:了解天文望远镜的种类、工作原理和性能 教学过程:

[介绍常见的望远镜种类] 简易的天文望远镜一般由物镜、物镜镜筒、目镜、寻星镜等部分组成。望远镜主要有折射式、反射式与折反射式三种类型。

1. 折射望远镜的物镜是凸透镜。天体的光线通过物镜聚集在焦平面上成像,然后由目镜放大。

2.反射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反射镜,天体的光线经过它的反射,投射在一个小反射镜斜镜上,经斜镜的又一次反射,再由目镜放大。

3.折反射望远镜基本上就是一架反射望远镜,仅在物镜前面加一个特制的改正透镜,用来克服反射望远镜有像差这一最大的缺点。

[利用光学原理分析天文望远镜的性能] 用天文望远镜观测星空的人,首先得掌握一定的天文望远镜和天文学的基础知识。望远镜的性能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

1.有效口径和相对口径

物镜中心到焦点的距离叫做物镜的焦距,用符号F表示。物镜的直径没有被框子和光阑挡住的部分叫做物镜的有效口径,用符号D表示。天文望远镜的性能主要就是以这两个数据为标志。有效口径与焦距的比叫做相对口径,用符号A表示。即:A=D/F,其中D、F用毫米作单位。

2.放大率

望远镜的物镜焦距(F)与目镜焦距(f)之比,叫做望远镜的放大率,用符号M表示。

一架天文望远镜通常配有好几个不同焦距的目镜,从而可得到几种不同的放大倍率。比如当望远镜的物镜焦距为840毫米,目镜的焦距是10毫米,那么放大率就是84倍,若另一目镜的焦距为20毫米,则望远镜的放大率就是42倍了。

但是望远镜倍率的提高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就是望远镜的有效倍率。如果选用过高的倍率,成像就会变暗,观测效果反而不好。对普通天文望远镜来说,最高有效倍率约是口径的2倍。例如,望远镜的口径是80mm时,最高有效倍率是160倍左右;口径是100mm时,最高有效倍率为200倍左右。

3.集光力

光线是通过瞳孔进入人眼的,人眼只能收集到相当于瞳孔面积范围的光。在暗处时,人眼的瞳孔直径一般约为7mm。因此,就把望远镜物镜的有效面积相对于瞳孔面积的倍数叫做集光力。即:集光力=(D*D)/(7*7),其中D用毫米作单位。

4.分辨率

由于光的衍射作用,天体在望远镜中所成的像,会成为一个小圆盘。如果两颗星星接近到刚刚能分辨出来,它们的最小角距就叫做分辨率,用符号θ表示,单位为角秒。望远镜分辨率同物镜有效口径的关系可粗略表示为:θ=140/D,其中D用毫米作单位。对于天文观测来说,分辨率往往比放大率更重要。

5.极限星等

在晴朗无月的夜晚,用望远镜能够看到的最暗的星等,叫做这架望远镜的极限星等,用符号Me表示。Me的数值主要决定于物镜的有效口径,有一个经验公式可供参考:

Me=7.1+51gD,其中D用厘米作单位。当然这是理论数值,由于大气层及观测者视力等因素的影响,实际数值和计算值不一定一致。

6.视场 在望远镜中能够看到的天空区域的角直径叫做视场。用符号ω表示。对于一架望远镜来说,视场同目镜的焦距有关,目镜的焦距越短,望远镜的现场越小。换句话说,望远镜的放大率越大,视场就越小。

天文望远镜的相对口径越大,聚光能力就越强,通过望远镜看到的天体就越明亮。另外,在物镜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口径越大,相对口径也就越大。显然,有效口径越大,望远镜的性能就越好。也就是说,天文望远镜的性能好坏,主要由口径来决定。

[实习] 利用望远镜进行观测 [作业] 搜集资料:了解天文观测的历史;了解人类认识宇宙的过程;了解常见的天文现象。

第二课时:太阳的黑子观测 教学目的: 1.了解太阳概况;

2.初步学会进行太阳黑子观测的一般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太阳概况,观测前清同学们就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进行交流。 [介绍注意事项] 1.不能直接用肉眼上观看太阳,因为太阳的强光会把眼睛刺痛。必须用涂了浓墨的玻璃遮住眼睛去看太阳,而且不能看太长时间。肉眼所能看到的太阳是非常小的,太阳表面的情况及变化必须用天文望远镜观测。 2.太阳就好象生物一样,每时每刻都在活动着。太阳表面的黑子数量和太阳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太阳活动越频繁,黑子数目就越多。因此,根据长时间连续观测的黑子的变化情况,就可以研究太阳温度的变化。

3.观测太阳黑子所必需的物品

用口径5-10cm的小型天文望远镜,就可以对太阳的黑子进行充分的观测了。观测太阳黑子常用有专用镜片的反射式望远镜,最好配备投影板。当然,也可使用有普通物镜的折射式望远镜。

为了便于对太阳进行观测,须准备如下一些小附件。

(1)太阳投影板:对折射式天文望远镜来说,作为附件的投影板,通常在出厂时就配备好了。这种装置安装简单方便,安装好后不会晃动就行了。另外,投影板前后位置可以调整,很方便。

(2)目镜:作为观测太阳用的目镜,可以任意选用耐热类型的高增益式。应准备一个能看到太阳全貌的50-60倍的目镜,和一个能看到黑子深部的高倍率目镜。

(3)太阳滤光镜:直视观测太阳时应该用专用滤光镜,因为滤光镜有隔热减光的特性,望远镜口径在10cm以上肘,物镜前面应盖上一个中间开有直径5cm以下孔的盖子,或用三面反射棱镜,使通光量适当减少。观测太阳千万要注意眼睛的安全。

(4)观测用图纸:在洁白的纸上画好直径15cm(或者10cm)的圆并写好数据,事先制成观测用的图纸。

其他如铅笔、橡皮擦、秒表等都应事先准备好。 [对太阳表面和太阳黑子进行观测] 做好观测纪录 [作业] 太阳黑子的观测报告

第三课时:日食的观测 教学目的: 1.了解日全食; 2.学会观测日全食。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日全食产生的原因及人类对日全食的认识过程,观测前请同学们就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进行交流。

[背景材料介绍] 月球在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有时会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月球的影子落在地球的表面上,在影子里的观测者就会看到太阳被月球遮蔽的现象,叫做日食。

日食分日全食、日偏食与日环食三种。全盘和环食的过程分初亏、食既、食甚、生光、复圆等5种,偏食只有初亏、食甚与复圆3种食象。

日食是可以用肉眼进行观测的,当然,在太阳只有部分亏缺时,阳光依然会很刺眼,观测时必须考虑有效的减光对策,千万不要直接用肉眼去看太阳。可以采用以下几种简单的办法进行观测:

第一种办法是,找一个脸盆,里面盛满水,再放入些墨汁,日食的时候从脸盆里看太阳的倒影。这是一种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第二种办法是,找块玻璃板,用煤油灯把它熏黑,日食的时候隔着这块熏黑了的玻璃板看太阳。

第三,找几张120的照相底片,把它们重叠起来,R食的时候隔着这些底片看太阳。这种方法可以根据太阳光的强弱随时增减底片张数,还可以装在自己制作的眼镜框上,使用起来很方便。 第四,用望远镜观测,但不要直接通过望远镜上看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用望远镜观测太阳,要事先找几张照相底片,剪成合适的形状,装在物镜的前面。要注意装牢,防止移动望远镜的时候底片滑掉。比较妥当的办法还是使用投影板。投影极安装在目镜的一端,调整目镜焦距,使投影板上出现清晰的太阳像以使观测日食的全过程。

发生日食之前,对于日食的时刻、方位以及整个日食的过程,一般都有预报。我们要根据预报作好准备,除了准备好观测用具以外,还要准备一些日食观测纸。日食观测纸上有一个大圆,圆上逆时针方向标有0°-360°。记录的时候,大圆表示太阳的圆面,0°位置表示太阳的北点。为了了解日食的全过程,要从初亏到复圆的各个阶段,每隔一定时间画一张食像图。

对于日全食,从食既到生光只有

三、四分钟,有时不到一分钟,要在这段时间内描绘

一、二张或者

三、四张食像图。

初亏的时刻和方位是比较难测准的,在预定的时刻到来之前,就要密切注意着预报的方位。当出现初亏现象,就立即记下出现的时刻以及太阳圆面和月亮圆面相外切的切点方位。初亏以后,太阳圆面和月亮圆面相交于两点,每次观测时要记下观测时刻和两个交点的方位,并且及时把食像描绘在日食观测纸上。这项工作只要做得很仔细,就会获得一套日食全过程的食像图。

日全食的机会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是十分难得的。因此,参加观测日全食是要注意协作,进行适当的分工。每个人要熟悉所用仪器,掌握操作方法,学会做观测记录。最好预先排练几次,使实地观测日全的短暂时间内不忙乱。能及时准确地记下日全食的种种现象。观测场地要预先选择好,保证自始至终都能看到日食。此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观测月球影子

在日全食即将来临和刚要结束的短时间内,我们可以看到月球影子由西向东迅速移动。为了观测月影,要登上比较高的地方。事先选择几个大致东西向排列的、到观测点距离不同的远方目标,如大建筑物电线杆、高树、山坡等,并测量出它们到观测点的距离(也可以事后补测)。观测的任务是定出影子从远方目标到达观测点的时间。由于影子移动速度快,计时要用种表或者数数的方法。由距离和时间,就可以计算出月影移动的速度。月影移动的速度大约每秒1公里。 (2)观测倍利珠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所以月亮的边缘崎岖不平。在食既或生光到来的瞬间,太阳光通过月球边缘的山谷射出来,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象在太阳的周围镶嵌着一串珍珠似的,这就是著名的倍利珠。

观测倍利珠现象并没有特殊的科学价值,但这是一种很有趣而美丽的现象。当发现月面边缘有倍利球现象出现的时候,要记住它的方位、形状和珠的数量,并立即画下来。

食既瞬间,倍利珠一般出现在太阳的东边缘,生光瞬间,倍利珠一般出现在太阳的西边缘。

[作业] 模拟观测日全食,以绘图、照片和文字形势写出观测报告。

第四课时:流星的观测 教学目的:

1.了解流星现象和流星雨产生的原因; 2.学会观测流星雨。 [课前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流星现象和流星雨产生的原因,观测前清同学们就自己掌握的一手材料进行交流。

[肉眼对流星进行观测] 注意事项:

观测流星不需那些大规模的工具,用肉眼就可以进行观测。当然,正规的流星观测,还是要根据其观测目的使用天文望远镜,或用照相机及其他的观测工具并用的方法,以及使用电子技术等高新技术或器具进行观测。

流星是每大都有的,世界各地的夜空部会不时有飞行的流星,而且出现在离地面100公里左右。不论处在哪个地方的您,用肉眼观测流星,只要方法正确,就会得到充分有用的资料和数据。观测流星应注意以下问题:

1.统计流星的数量

根据观测目的的不同,肉眼观测流星也应有不同的方法。观测流星应从数流星的数量开始,应使用计数器来计算1小时内出现的流星数量以及随着时间的逝去流星出现数量的变化情况。可是,我们的眼睛不可能象鱼的眼睛那样可以同时向四处观望。当一个人观测时,只能数在自己视野内的流星数。通常是以观测流星群的辐射点为中心去观看。没有流星群活动时,要选一个明亮的星或星座,向着所选的星座方向去观测。

观测流星最好能够采用小组集体协作进行观测,每个人分担天空的一部分方位去观测。这样就可以对太空的大范围内的流星进行观测了。

例如,6个人合作观测时,每个人分担60°的方位,8个人观测时,每人分担45°的方位。如果还能有一个人专门负责头顶上面的方位(天顶方位)那就更好了。还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记录,这是集体观测活动的最理想观测方法。

2.目测流星的明亮度

如果有多余的时间,应把流星的亮度和近处恒星的亮度比较,并记录下来。要在观测方向的星空中寻找一个亮度测定基准星,基准星的亮度等级必须是已知的。但由于这种流星观测是瞬间的目视观测,如不能达到相当的熟练程度,就不可能得到稳定的数据。

3.注意记录流星的其他特征

流星的颜色用肉眼很难分辨出来,但对特明亮的流星可以把对它的感觉记录下来。如果观测到流星爆发的特别现象,千万不要忘记记录下来,还要判断和记录它属于哪个流星群。

[流星群的观测] 背景材料介绍:

有时,您对着天空中的某个方位看了一个多小时,可能只看到一两颗流星。如果您在1小时内看到了几十颗或更多的流星,且这些流星都好象是从同一点发出的,就叫做流星群或叫流星雨。某个特定的流星雨通常每年是在同一个时期出现。平时偶然出现的流星叫做偶发流星。重要的流星群如下:

名 称 可 见 日 期

天琴座流星雨 4月20-24日

宝瓶座η流星雨 5月2-7日

宝瓶座δ流星雨 7月22日-8月1日

英仙座流星雨 7月27日-8月16日

猎户座流星雨 10月17日-25日

金牛座流星雨 10月25日-11月25日

狮子座流星雨 11月16日-19日

双子座流星雨 12月7日-15日

观测流星群时,沿着流星运动的相反方向追寻下去,就会发现它们源于星空中某一点,把这个点叫做幅射点。各流星群有各自的幅射点。有无相同的幅射点是区别流星群与偶发流星的主要标志。

流星群的命名,通常使用辐射点所在的星座或附近某个星星的名宁。例如“狮子座流星群”就是辐射点在狮子星座附近的流星群。

所谓流星体就是指直径大约1cm以下,重量1克以下的微小天体。他们以每秒约10-70公里的速度闯入地球的大气层,因磨擦发热而发光,当我们从地球上看到它们时,那就是流星。

流星物质有些是来自构成彗星的微小天体,它们和彗星一道在相同的轨道上象河水似的流动着。每年的同一个时间,地球横穿这些彗星轨道空间时,这些残存在彗星轨道上的微粒就会和地球的大气碰撞,这就是我们能定期看见流星群的原因。我们把形成流星群的彗星称做流星群的母彗星。

1.重要的流星群 值得特别推荐的流星群有三个:微陨界座流星群,英仙星座流星群和双子星座流星群。

微陨星座流星群每年的1月4日爆发,许许多多的流星飞驰在冬天的星空中,就象庆祝新年元旦一样。这个流星群的幅射点在四分仪星座,因而又叫这个流星群为四分仪座流星群。

英仙星座流星群爆发的日子在8月12日。这一天可看到很多十分明亮的流星。其实,整个暑假正是观测流星入门的最好时间。

12月13日是双子星座流星群出现的时间,虽说这是一个比较暗的流星群,但是每年在这一天稳定地出现。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后半夜流星出现的数量较前半夜要多。 2.流星的观测记录

如果您观测流星已经很熟练的话,就请您着手进行科学的流星观测记录。 (1)记录流星的轨迹

首先要把流星是从星空哪个幅射点开始流,又流到哪里去,用线条画到观测用的星图上。如果能在相距50到150公里的两个地方,同时对一个流星径路进行观测,就可更准确地定出流星的辐射点。

(2)记录流星的发光时间

记录流星路径的同时,还要记录流星连续的发光时间,以及出现时刻的颜色、有无痕迹等。由于流星的发光基本上在1秒以内就消失,所以计算发光连续时间,就要进行1秒之内能够数多少个数的练习,以便根据自己的语速估计它的发光时间。另外,观测结束时,不要忘记记录天空的状态、云量和月亮的状态。

(3)欣赏火流星

有时,流星物质的直径大到10cm以上,或者更大些的小天体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他们在空气中因碰撞而燃烧,发出十分明亮的光迹,有时甚至在白天也可以见到,叫做火流星。如遇流星物质在空气没有燃烧尽而落到地面上,就形成陨石又叫陨星。

太阳系内的物质几乎都是沿着同一个方向,即自西向东的方向围绕太阳旋转。因此,火流星物质也是沿地球公转方向运动着的小天体。看见大火球是难得的机会,不要惊慌,请充分发挥您已经锻炼出来的观测技术,尽可能测定火球的明亮度、颜色、持续时间、出现时刻、观测场所、路径等等。

(4)观测流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些有关流星的知识。在此基础上,先勘测选择好合适的场地,主要应考虑视野开阔、没有灯光干扰等因素。其次,应准备好一个手电筒,用红布包住,用于记录时照明。

[作业] 观测流星或流星雨,写出观测报告。

第20篇:7S.3.4观测太空教案.1

7S.3.4观测太空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初步认识著名星座和恒星

技能目标

2、掌握观测星空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

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 情感目标

4、通过探究,实际感受天文观测研究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究宇宙的兴趣。

5、了解我国古代在天文观测上的贡献,为科学地认识宇宙打好基础。

二、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著名的星座和恒星,如何找北极星;使用活动星图观测四季星空(难点)

三、教学准备

有关的图片、自制的活动星图及学生分组(8组)

四、教学方法

通过多媒体软件辅助教育,模拟星空,让学生更形象的认识星座

五、教学过程

课间播放哈勃望远镜中的神秘星空。

引言:刚才我们观看了哈勃望远镜中的神秘星空。是的,浩瀚的太空,伟大而神秘,她创造了所有的奇迹,她赐予人类生存的空间,也在这个美丽的空间里,留下了无数的谜„„”

太空中星星很多,同学们的问题更多!我们一起带着问题,沿着前人的足迹去探究吧!——第四节 观测太空。

强调:对于本节学习,我们将学习著名星座和恒星,学习怎样观测星空,学会使用星图,了解当地的四季星空。在这里,老师也有几个要求:

1、发挥你的空间想象能力;

2、加强各自小组的合作

3、要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同学们,大家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太空世界吧!

(一)感受星空

小时候,每当晴朗的夜空,我们经常举头仰望星空,漫天的星星令人眼花缭亮乱,亮的、暗的、红的、蓝的。那么,那时候你都会想到些什么呢?或者会有什么问题浮现在脑海中呢?(出示图片)

出示:南北星空图

老师:为什么有两张星空图呢?

我们把星空分成了两个,一个北天星空,一个是南天星空。那么,我们是怎么分的呢? 演示:天球的动画

我们地球只能看到半个星空。我们规定,以地球上的赤道为界限,然后向星空无限延伸,就把整个星空分成了南北两个。赤道以上的,叫北天星空,赤道以下的,叫做南天星空。其实星空就象一个西瓜一样,我们在中间一切,就变成了两个了。

板书:

1、巨大的天穹象一个球(天球),星星都好像镶嵌在上面

2、星星都在运动——东升西落——天球在绕一根轴转动

3、有一颗星星的位置几乎不变——北极星

4、在地球的不同地方,看到的星空不同,分北天半球和南天半球 同学们在观察星星的时候,发现亮度是不是都一样呢?

在进行观星活动的时候, 看着满天的星斗, 可以发现有些星星比较明亮, 有些星星则比较黯淡.星星的亮度是如何表示的呢? 板书:星等表示星星的明暗程度

(二)认识星空 学生:把星星划分成一个个的星座

老师:对,我们把星空分成很多个星座,这样,就能更简单的去认识星空了。下面,我们就带着上面问题一起来学习星座。其实,和星星交朋友也不难。这要首先了解星区是怎样划分的。就像了解你的挚友一样,你应知道他家的住址,他家周围的环境特征。恒星天区的划分,就相当于街区的划分。

板书:

1、星座

古希腊人把天空划分成48个星座,古代中国人把星空划分成“二十八宿”,都是不全面的,因为那时候看到的是北天星空和部分南天星空。后来,大航海时代开始后,人们才逐渐认识了南天星空, 1928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将全天划分成88个星区,叫星座。星座名称是由亮星组成的图形,结合神话故事,用人物、动物和器具给予命名的。在这88个星座中,沿黄道天区有12个星座。北天29个星座。南天有47个星座。

2、认识著名星星和星座

板书:

3、认识星星和星座 老师:认星歌有:“认星先从北斗来,由北往西再展开。”初学认星者可以从北斗七星依次来找其它星座了。好,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北天星空,大家先看一下,在北天星空里,最亮的星星是哪几颗呢?

学生有的说出名字,有的点视频上的亮星。

老师:很好,大家边看上面边和书上对照,(点织女星)我们看,这颗叫什么? 学生:织女星 老师:对,(点牛郎星)那这颗呢? 学生:牛郎星

老师:对,那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那条蓝蓝的叫什么啊? 学生:天河

老师:很好,我国古代传说中,就有有关牛郎和织女的故事,那大家有谁知道,愿意跟大家讲讲的呢? 学生:学生举手,叫他上来讲,讲完老师做适当的补充

老师:刚才那位同学讲的不错,相信大家昨天也收集了不少关于星座的故事,大家下课后,可以互相交流一下。牛郎和织女书上都已经标出来了,点(牧夫座的大角星)那这颗星呢,有没有人知道呢?

老师:没有吗?好,那方老师来告诉大家,这颗星我们叫“大角星”,(点五车星)这颗也很亮,叫“五车星”。(点北极星)还有一颗很重要的星星,一直在星空的北极,叫什么啊?

学生:北极星

活动:默写著名的星星和星座

(三)应用星空

1、认识北斗星找北极星

对中国广大地区来说,北斗七星和北极星常年可见。在壮丽的恒星天空中,它们像指路灯塔,似报时鸣钟,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星星朋友。

老师:很好,其实,大熊座我们平时在空旷的地方都可以看到,但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它的屁股和尾巴。大家看,屁股和尾巴组成了什么啊?

学生:北斗星

老师:很好,那大家以前有没有在晚上看到过北斗星呢?它是由几颗星星组成的啊?一颗,二颗„„七颗,对,有七颗,所以,我们又叫它为北斗七星。刚才我们提到过北极星,那么,北斗七星和北极星之间有没有联系呢?大家想想

板书:

4、认识北斗星找北极星 学生:有,用北斗星可以找到北极星 老师:对,那我们现在就来找一下

老师:这是最原始的北天星空图,我们先找到北斗星,然后把它的斗口的两颗星连起来,向斗口方向延伸5倍左右,

1、

2、

3、

4、5倍,大家看,有没有找到啊?这颗是不是北极星啊?

老师:大家看,正是北天星空的北极星!那北极星所在的是什么星座呢? 学生:小熊座

老师:对,但小熊座的其他星平时都不怎么明显。一般只看到北极星。那找到北极星有什么用啊? 学生:可以知道哪里是北边

北极星现在在很靠近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因此,看起来它总在北方天空。正是因为它所处的位置重要,才大名鼎鼎。其实,按亮度它只是一颗普通的二等星,属于“小字辈”。它离我们是300多光年。北极星属于小熊星座中最亮的恒星,也叫小熊座α星。在星座图形上,它正处于小熊的尾巴尖端。

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永远不变吗?它永远是找北极星的“工具”吗?当然不是这样。宇宙间一切物体都在运动和变化之中,恒星也不例外。既然恒星也在运动,那幺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当然也在变化。这七颗星离我们的距离不等,在70~130光年之间。它们各自运行的速度和方向也不一样。天文学家们已经算出,10万年前看到的北斗七星组成的图形和10万年后将要看到的图形,都和今日的大不一样。

老师:好,那等我们知道怎么找北极星后,以后你外出迷路,可不要迷路了哦。那现在我们就来找找今天晚上的北极星

老师:我们先要找北斗星,在哪里啊?——对,这里。然后我们把斗口的两颗星连起来,向斗口方向延伸约5北的距离,看,这颗就是北斗星。那我们现在正对着的是什么方向啊?

学生:朝北

老师:对,那么今天晚上的北极星和北斗星会怎么运动呢? 演示:自动运行今晚星空

老师:大家看,北极星一动不动,北斗星却围绕着北极星在转。所以,同一天,不同时间,我们看到的星空都是不一样的。现在我们来看一下一时间,一年四季北斗星是怎么样的。

演示:分别演示1月,4月,7月的星空

老师,我们发现,10月斗尾巴朝左,1月朝下,4月朝右,7月朝上,所以,不同季节,即使是同样晚上8点,看到的星空也是不一样的。但北极星始终在一个位置不变,所以,我们可以用北极星来找方向。

老师:那如果在同一时间,不同的地方呢,星空会一样吗?我们来看看 演示:和海南的星空比较

老师:大家看,海南的星空是不是往下移动了一点啊,所以,我们说,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都是不一样的。在地球的南半球和北半球看到的星空都不一样。

板书: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的星空不一样 【板书设计】

§3—

4 观测太空

一、星座:国际上把天空划分为88个区域,命名为88个星座

1、常见的星座:大熊座

小熊座

仙后座

天鹰座

天琴座

猎户座

天鹅座

(北极星)

(牛郎星)(织女星) 大犬座 (天狼星)

2、寻找北极星

二、星图

《云观测教案模板.doc》
云观测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