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纸制版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纸制手提袋教案

纸制手提袋教案

纸制手提袋(制作)二课时二课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从制作手提袋的实践中纸制手提袋学习准确地掌握裁、折、粘等纸工制作技巧。

2、,运用已掌握的图案技能装饰手提袋。纸制手提袋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课外收集手提袋,带回校供大家欣赏。

2、教师备范品。

3、准备制作纸手提袋的用物和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出示各式手提袋供学生观赏,共同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新课:

指导学生欣赏课本上的图片,说明手提袋的组成:袋口、袋身、提手。

三、制作方法:

、学生分组共同讨论,尝试制作。

2、学生提出制作过程中存在问题,师生共同解决,从而明确制作步骤:折叠—粘贴—穿绳。

3、学生制作:

完成手提袋的折制成型。

五、布置学生下一节带备绘画装饰或剪贴所需用具。

一、教师以实物为例,讲述对手提袋进行图案装饰的设计。

图案装饰的方法:手提袋的美化装饰以简练大方、主题突出为原则。纸制手提袋可以单个物象(可以是人物或动物)为题材。具体形式可用剪贴、剪纸,出可以是绘画。在装饰图案制好后可加上一些装饰线和与用途有关的文字,加强主题的宣传效果和装饰特点。纸制手提袋

二、继续作业:

学生为手提袋作装饰,并穿上手提绳子,完成制作。

三、讲评: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手提袋,互评。

推荐第2篇:爱 莲 说 纸制教案

爱 莲 说

车头初中 李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

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莲,是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吟诵的对象,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莲的世界,赏一赏美丽的莲花,读一读写莲的佳句。

请同学们看图颂佳句,这是杨万里的诗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好,读的真有韵味!

在众多咏莲的诗篇中,有一篇美文独辟蹊径,它赋予莲最高洁的灵魂,这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介绍作者

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在他为官期间,曾在他的官衙挖池种莲,每天与莲朝夕相处,那么莲花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这位哲学大家如此青睐?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

三、了解文体

“说”是一种文体,大多都是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四、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作者爱莲有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走入文本,首先让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排除生字词:

蕃、予、淤、濯、涟、蔓、亵、噫、鲜

2、一生范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听读录音

4、教师总结: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题目中有一个字贯穿了全文的感情线索——“爱”,解释为喜爱, 以此我们要读出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把握文章内容

1 把课文读顺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四个人为一小组,你一言我一语,逐字逐句,结合注释,勾画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质疑,咱们一起解决。(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

教师补充字词:蕃( )濯( ) 妖( )蔓( ) 枝( )

植( ) 亵 ( ) 鲜( )宜( )

补充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花之君子者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下课文,读慢一些把刚刚对课文的理解融入进去,加深理解。

六、问题探究,研讨课文

1、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大千世界,万紫千红,为什么作者唯独喜爱莲呢?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仔细品读这个句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来莲花?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总结:在大家的品读下,一株清雅高洁的莲花形象,在老师的眼前是愈来愈清晰了,我不仅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还感受到了他高洁的灵魂。作者在此不禁惊呼这莲就是花中之君子,是名副其实的君子莲。

3、不难看出,与其说作者喜欢莲花,还不如说作者是喜欢莲花高洁的灵魂。只是作者表达的比较含蓄,那么,作者是想借莲花来寄托什么情感?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花之隐逸者”和“花之富贵者”,它们分别指什么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5、归纳主旨

本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赞美和追求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

6、总结:同学们,现在已值深秋,夏莲虽然已经枯萎,但是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仿佛有一朵娇艳欲滴的莲花在我们心中绽放,它在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谦谦君子。

七、拓展练习

以你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模仿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品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推荐第3篇:爱 莲 说 纸制教案

爱 莲 说

车头初中 李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古代文体及其特点。

2、了解本文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3、累积一些文言词汇。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2、增强古文阅读能力。

情感目标:

1、了解作者对菊花、莲花的赞美之情。

2、学习莲“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

3、体会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保持贞气节和高尚品

德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爱莲的理由及其托物言志的写法。

2、朗读、翻译并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写牡丹、菊花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莲,是许多文人墨客喜欢吟诵的对象,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莲的世界,赏一赏美丽的莲花,读一读写莲的佳句。

请同学们看图颂佳句,这是杨万里的诗歌“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也是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是李白的名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真好,读的真有韵味!

在众多咏莲的诗篇中,有一篇美文独辟蹊径,它赋予莲最高洁的灵魂,这就是北宋著名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二、介绍作者

周敦颐一生酷爱莲花,在他为官期间,曾在他的官衙挖池种莲,每天与莲朝夕相处,那么莲花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这位哲学大家如此青睐?就让我们带着这个疑问,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

三、了解文体

“说”是一种文体,大多都是就一事、一物或者一种现象抒发作者的感想。“说”这种文体可以灵活地运用说明、记叙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偏重于议论。那么题目的意思是什么呢?可以理解为“谈谈爱莲花的道理”或“说说喜爱莲花的道理” 他爱莲有什么道理呢?大家在学习课文中一定要开动小脑筋。

四、初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作者爱莲有什么道理呢?让我们走入文本,首先让检查下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1、排除生字词:

蕃、予、淤、濯、涟、蔓、亵、噫、鲜

2、一生范读,读准字音和节奏

3、听读录音

4、教师总结: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点不同,文言文要读出韵味来,因此要读得慢些读得舒缓些。题目中有一个字贯穿了全文的感情线索——“爱”,解释为喜爱, 以此我们要读出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五、小组合作,把握文章内容

1 把课文读顺了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读懂课文,理解文意。四个人为一小组,你一言我一语,逐字逐句,结合注释,勾画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举手质疑,咱们一起解决。(教师可以让学生就字词解释,或句子翻译提出疑问,可以让学生互相解答,也可以教师点拨。)

教师补充字词:蕃( )濯( ) 妖( )蔓( ) 枝( )

植( ) 亵 ( ) 鲜( )宜( )

补充句子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3、莲,花之君子者也。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再一起来齐读下课文,读慢一些把刚刚对课文的理解融入进去,加深理解。

六、问题探究,研讨课文

1、作者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大千世界,万紫千红,为什么作者唯独喜爱莲呢?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仔细品读这个句子,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来莲花?又赋予莲花哪些品格?

描写角度 语 句 赋予的品格 明确: 生长环境 (出„„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中„„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亭„„亵玩焉) ----清高

总结:在大家的品读下,一株清雅高洁的莲花形象,在老师的眼前是愈来愈清晰了,我不仅看到了它美丽的外形,还感受到了他高洁的灵魂。作者在此不禁惊呼这莲就是花中之君子,是名副其实的君子莲。

3、不难看出,与其说作者喜欢莲花,还不如说作者是喜欢莲花高洁的灵魂。只是作者表达的比较含蓄,那么,作者是想借莲花来寄托什么情感?这是什么写法?

明确: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高尚品质的人。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4、作者称莲为“花之君子”,除此之外,文中还出现了“花之隐逸者”和“花之富贵者”,它们分别指什么花?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5、归纳主旨

本文借赞美莲花的可爱来歌颂君子的高洁品格,表达了自己赞美和追求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恶浊世风的鄙弃。

6、总结:同学们,现在已值深秋,夏莲虽然已经枯萎,但是在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仿佛有一朵娇艳欲滴的莲花在我们心中绽放,它在时刻警醒着我们要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谦谦君子。

七、拓展练习

以你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独特认识,试模仿《爱莲说》托物言志的写法,模仿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品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 --------,因为它---------- 。

推荐第4篇:纸制材料立体制作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纸质材料立体制作

纸质材料制作常用的纸张根据纸材厚薄的不同进行制作,一般使用的手工纸如:卡纸、皱纹纸、泡沫纸、瓦楞纸、吹塑纸等等,还可利用废旧的纸张,包装盒等制作各种纸质教玩具,制作工具简便,材料方便是学前教育最常用的教玩具制作手段。

我们将制作技法分为厚薄纸制作技法,常用的薄纸有双胶纸、蜡光纸、皱纹纸、拉缩纸、报纸、包装纸等,它们有一定的韧性,便于折叠、扭曲、粘贴和剪裁,制作手法多样便于掌握。

常用的厚纸为卡纸、瓦楞纸、植绒纸、泡沫纸、纸盒等,纸质挺括有一定的韧性,折痕后不易断裂。可用来制作盒子、半立体、立体模型等,具备良好的塑形能力和立体感可制作各类有形体的造型。

纸工制作常用的粘接材料依据不同的纸采用不同的粘合剂,一般采用浆糊和胶水,现常用有双面胶、固体胶、泡沫胶、白乳胶、502胶、玻璃胶等等。

纸工制作最常见的工具是剪刀、裁纸刀。此外还需要刻刀、直尺、三角板、圆规等各种制作工具。剪刀的大小、式样种类很多,学前幼儿可使用小型圆头剪刀,在使用中型尖头剪刀,不用时,最好套上一个纸套。使用剪刀时,通常右手拿剪刀,左手拿纸张,剪切时两手要密切配合,剪曲线时更要特别注意,慢慢转动纸张,边剪边转,剪出所需要的形状。美工刀非常锋利,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安全。

美工刀刻纸时,下面一定要衬上垫板。切纸时,左手用力揿住直尺,使直尺不移动,右手紧捏美工刀柄,靠着直尺,力大小,视所切纸张的厚薄而定,但用力不宜过度。

一 纸 立 体 制 作

利用简单的工具及不同的纸张,运用纸的切割、折直、卷曲和叠压等技巧,形成凹凸起伏的立体艺术造型,制成具有层次感的立体艺术品,具有很强的装饰性。 基本型制作技法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1.曲面制作法

曲面制作法是半立体浮雕的常用技法之一,需要使用粗细不同的棒形笔杆等工具,在制作时,要将剪刻好的纹样至于手掌或手指上,用笔杆以及均匀的速度及力量在纸片上来回滚动,使纸片形成弧形,纸片的弯曲度依据作品需要而决定 2.折线制作法

利用或曲或直的折线,使纸张更具立体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制作叶片、花朵、山谷、角星、弯弧、圆形等纸工具都需要运用折线技法。用刀背在纸面轻轻刻划出预留的折线,然后按照划痕折出所需要的形状。

1.不切多折:先设定直线或曲线,再折叠,使平面形态具有凹凸变化。 2.一切多折:在一张纸上只切一个开口,并在此基础上使用折叠成型的方法构成有凹凸起伏的深度空间。

3.多切多折:在一张纸上进行多次切割折叠,次数约多,所呈现的半立体形态也就越丰富.3.边缘卷曲制作

采用圆头的笔或镊子在纹样边缘按压、夹卷,造成圆鼓鼓的半立体美感。此法适合动物身体和植物凸起部分制作,制作时,可以背面采用泡沫胶垫高以增加画面光影变化的美感效果。 4.锥形制作法

锥形制作法是在半立体纸雕中具有典型性,制作时有一定难度,由于平面图形开口大小不同,所折叠完成的圆锥形顶尖大小也会不同。制作时要使用圆规来划线,不能徒手任意画,缺口要从圆点中心开始。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5.包卷形制作

包卷形是在纸上剪出近似螺旋形的造型,由中心部位慢慢向外卷出,并随时用手 指来调整外形,快要结束时在尾部粘合即可。 6.星角形制作方法

现将薄纸用对称折叠法折叠,并剪出四角、五角、六角、八角等星角形形状,再将剪好的图形描画在硬纸板上,依线用美工刀正反都刻画出痕迹(用力要适度),最后,顺着划痕折出所需要的星角形。 方法步骤:

1.设计图样。确定主题,用单线绘制草图。根据画面内容选择颜色并划分色块。 2.剪裁拼镶。把划分好的纸块按照不同大小、形状、颜色准确地剪裁出来,并按照草图进行摆放镶嵌。此时仍可作必要调整与加工。

3.粘贴。在拼摆的基础上,把各纸块分层、准确粘贴在底板上。

二 衍 纸

衍纸是一种简单而实用的生活艺术 运用卷 捏 拼贴组合完成。 常被运用于卡片、包装装饰、装饰画、装饰品等。衍纸艺术又叫卷纸装饰工艺,就是以专用的工具将细长的纸条一圈圈卷起来,成为一个个小\"零件\",然后藉由组合这些样式复杂、形状各有不同的\"零件\"来创作。据说这种风格奇丽的纸艺术起源于15~16世纪左右欧洲修道院,

当时的修女为了美化宗教性质的用具,曾利用羽翮做为卷纸的道具。容易曲摺、具回复力、活泼的弹性、可切割……将纸张的特质活用至极致,呈现出来的成品就能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从原有的平面扩及至立体世界。卷纸做来相当简单,可以说只要抓住要点,相信没有比它更好学的手工艺了,一点点耐心和创意,就能变出美轮美奂的作品。

衍纸工艺一直被认为是纸艺中的边沿艺术,因为其是将雕塑和绘画技艺承载体转换为纸,但是在艺术表现力方面不落后于其它艺术形式。传统上,我们会将衍纸称为卷纸,因为制作的基础材料是被卷曲的纸带。衍纸像任何其它纸艺类型一样,有其特殊的工具和专门的技术,更加吸引人的是,由于衍纸本身独特的魅力,让很多玩家都爱不释手,一些衍纸技艺较为高超的人已经将衍纸作为谋生的手段了哦,当快乐和财富一并收获的时候,生活就变的更加生动有趣了~衍纸由于材料较为好准备,很多玩家都非常喜爱衍纸活动,不过光有好的材料还是不够的哦,更多的是需要你的好的创意,心灵之美在指尖的流露就是纸艺,快来享受这样的宁静的快乐吧。

纸艺的魅力就在于其无限的表达能力,而多样的表达手法更凸显出纸艺的包罗万象。衍纸一直都被看做是纸艺大家族中优雅的典范,毕竟过去纸艺是用作宗教圣物的装饰,并且自从衍纸技艺流入民间之后,不但表达方式更加的多元化,巧妙的设计本身更是将纸艺的固有的艺术气息展现的淋漓尽致。对衍纸作品本身的欣赏也是提高衍纸技艺的关键部分。

衍纸所用的纸可以有很多种颜色。在市面上最常见的是那种七彩纸,你可以购买成包的一个色系的纸,这种纸的颜色是由红色、绿色或蓝色等一种色系渐变和融入一些其它颜色而形成的。当然,如果你计划中的衍纸工程较为庞大,对色彩的需求就会高一些。市面上同时还会出售一些特定气氛下使用的纸,例如圣诞色彩,那里面就会包含有红色、绿色、白色和一点点金色和银色的纸。一些专业的衍纸艺人还会用到有镀金边和珍珠光泽的纸。

衍纸所要用到的纸的宽度也是不同的,但是最为初学者,建议使用宽3毫米的纸条。如果是儿童的话,纸条还要更宽些,需要有5毫米或者是6毫米,这样在衍纸的时候方便他们的手持,当然,这种宽度上也会经常被用来制作一些独立式的衍纸作品和流苏花。而宽度有7毫米或者是10毫米的纸条通常被用来做流苏花或者是树叶,同样也会被用做制作一些独立的作品。有时候为了给作品增加层次感,会在一层纸卷上再放置小些的纸卷,会使用到宽度为1.5毫米或者是2毫米的纸条。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在购买衍纸所用的纸的时候,一个最为重要的事情就是你要注意选择你所买纸的重量。如果纸太轻,你就会发现其很难保持住你所想要的形状。没有什么事情比发现正准备进行黏贴时纸卷自己打开而不成形了更让初学者沮丧的,这也是很多初学者为什么浅尝辄止的原因。当你卷好纸后,其应该能够保持住应有的形状,所以在挑选纸的时候,你要记住,如果你遇到了纸卷难以成形的问题,那一定是你选择的纸张的重量不对。

各个牌子所出售的纸条的长度是不同的。需要根据具体的作品情况来选用。

工具

衍纸工具有各种的外形和型号—金属的、塑料的或者甚至就只是一个针眼处被打开的针。最重要的是你要选择一套适合自己和自己衍纸工程的工具。

如果你打算开始制作,一定要确保你的工具顶端的嵌口可以容的下至少7毫米到10毫米的宽的纸。有很多人是因为选错了工具而做不出自己想要的造型而放弃了衍纸。这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工具头部太短了。大概只能容得下3毫米宽的纸,这使得在卷纸的过程中周围会翘起来。一个克服这个问题的简单办法就是在卷纸的同时,用手按住纸卷的上面,但是要小心,否则这样会将卷好的纸搞的又脏又破,相信这种糟糕的情况也是你不愿意看到的。所以,首先你要选择一个具有合适嵌口工具,这样会很轻松的制作出平整的卷纸。随着技艺水平的提高,卷纸的动作成为本能,你会惊奇的发现,即使没有嵌口的帮助,你也能制作出平整的卷纸。

许多有经验的衍纸艺人会有一套的工具,这样可以适应不同目的的衍纸制作,所以及时你现在手头这个工具并不适合你也不一定是坏事。也许小的工具在做小的卷纸的时候就会变的非常有用。通常建议初学者使用那些嵌口较宽的工具,随着技艺的娴熟,当然也就可以使用那种嵌口较窄的工具了。

美国的衍纸艺人Malinda Johson就用针直接来做衍纸,而在维多利亚时代,妇女们是使用帽针来卷纸。针实际上是非常难用的的,但是在制作螺旋形卷纸的时候却是最好用的工具。

襄阳市幼儿园骨干教师美术技能培训教学讲义

还有一些人卷纸的时候根本不使用任何工具,只是靠手进行。不使用工具进行衍纸虽然是一种艺术,但是对于初学者而言这是不提倡的,因为这个比你想象中的要困难的多。

推荐第5篇:纸制服装秀(中队会)

一、活动名称:纸制服装秀

二、活动形式:中队进行报纸的动手操作,通过剪一剪、拼一拼、秀一秀等活动,使每位队员感受环保的带来的乐趣,注意保护身边的环境。

三、活动要求:

1.让每位队员动手制作纸制服装,并穿上展示,培养队员的环保意识。

2.用动手制作、作品展示、小话剧表演等形式巩固并拓展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四、中队辅导员:

五、主持人:

六、参加对象:

七、场地:教室

八、活动准备:

1.桌子排开。课室适当布置得轻松欢乐,黑板上写“纸制服装秀”,并配些图画。

2.录音机,并为比赛准备一些比较轻松的音乐。

九、活动过程:

1.整队、报告人数。

2.宣布主题中队会开始。(中队长向辅导员报告结束后,中队长面向全体队员宣布:“鄱阳街小学三(7)中队‘纸制服装秀’中队会现在开始!”辅导员、队员鼓掌)

3.全体起立、出旗、敬礼。(放出旗曲录音,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队旗出场,礼毕)

4.唱队歌。(放伴奏录音,队歌要唱完整)

5.中队长讲话。(说明队会主要内容、意义)

6.宣布活动开始,进行活动。

进行“纸制服装秀”活动。

主持人(男):马上就要“六一”了,这是我们大家的节日,这是展示我们的舞台,今天我们的中队会就提供了这样一个舞台。

主持人(女):是什么样的舞台呀,我可是很期待?

(男):今天我们大家一起来用废旧报纸制作自己喜爱的服装,并在这个舞台来大胆的秀一秀。(女):这可是我们女孩子的强项,我现在就迫不及待的想问一问她们的想法了。(指名问几位女生准备制作的服装。)

(男):我们男孩子也不弱,动手能力也很强,我来采访一下(问几位男生准备制作的服装。)(女):那我们就来比一比吧,看谁秀得更精彩。

(男):比就比,我们男队员肯定能做的又漂亮又干净、整洁。

(女):那女队员更不用说了,我们现在就开始吧。 (队员开始制作,注意保洁。)

(男):现在我们来秀一秀、比一比吧,谁先来?(指名队员展示自己制作的服装,主持人给予一定的点评。)

(女):大家做的服装可真是多种多样,太有想象力啦!

(男):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表演,我有一个提议,想请几位队员上来根据制作的服装,即兴表演一个小短剧。(指名几位制作有特色的队员上台表演。)

(女):非常感谢这几位同学的表演,看来我们中队真是藏龙卧虎,个个都很棒。

主持人(男):是呀,可惜我们的队会就要结束了,在此希望我们全体队员都能注意身边的环保,为我们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谢谢大家!下面请辅导员肖老师讲话。

7.中队辅导员讲话。(今天队员们对待这节队会都非常认真,都融入其中,同时环保的意识也已经走进了你们的心中,希望大家都能以实际行动来保卫我们的环境。)

8.呼号。

9.退旗、敬礼。(放录音,全体队员向队旗敬礼,队旗退场)

10.宣布中队会结束(中队‘纸制服装秀’中队会现在结束!谢谢大家!)。纸制服装秀——中队中队会

推荐第6篇: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一、教学目的

“艺术概论”是介绍艺术文化的本质、价值、范畴、艺术作品、艺术鉴赏、艺术批评等基础性知识和原理性的必修理论形态课程。帮助学习者认知艺术文化与艺术基本原理。引导学生体会艺术与人生的密切关系,提升艺术文化修养、实现意义化生存梦想。奠定专业学习与艺术创造的艺术学理论基础,观察和分析艺术领域的各种现象,研究艺术的发展规律,探究自我的艺术意识与艺术观念。

二、教学要求

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养,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三、教学内容

本大纲以讲授内容划分章节,共有九章。 第一章 总 论(2学时)

第二章 艺术本质论(2学时) 第三章 艺术范畴论(4学时) 第四章 艺术作品论(2学时) 第五章 艺术鉴赏论(4学时) 第六章 艺术批评论(2学时) 第七章 艺术创作论(2学时) 第八章 艺术民族论(2学时) 第九章 艺术家论(2学时)

第一章 总 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对“艺术文化”的认识状况。

①艺术与文艺 ②艺术与文学 ③艺术与艺术学 (2)艺术理论形态课程的“艺术概论” (3)学习“艺术概论”的任务目标

2、教学重难点:

基本框架; 基本脉络

3、教学要求:

(1)认识“艺术概论”的陈述背景。

(2)分析“艺术概论”及其研究对象与方法。

(3)探讨“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并充分理解“润泽艺术教育”的意义所在。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基本框架

由“艺术总论”、“艺术种类”和“艺术系统”三部分(三编)组成。

“艺术总论”包括:“艺术的本质与特征”、“艺术的起源”、“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和“文

·1· 化系统中的艺术”四章。

“艺术种类”包括:“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情艺术”、“综合艺术”和“语言艺术”五章。

“艺术系统”包括“艺术创作”、“艺术作品”、“艺术鉴赏”等章。

(二)基本脉络

第一层:“艺术总论” → “艺术种类” →“艺术系统”。

第二层:“艺术总论”:“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第三层:“艺术的本质与特征”:“客观精神说” →“主观精神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

第二章 艺术本质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什么叫艺术 (2)艺术的价值 (3)艺术的形态

(4)艺术形态的多元化 (5)艺术形态的成因

2、教学重难点:

艺术的起源; 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3、教学要求

(1)了解艺术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2)了解艺术的价值及其形态。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艺术起源于“模仿”、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表现”、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劳动”。从根本上讲,艺术的起源最终应归结为人类的实践活动。

(二)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的本质这个艺术学学科的根本问题,艺术史上的几种主要看法:“客观精神说”、“主观精神说”、“模仿说”或“再现说”。

2、“艺术的特征”: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

第三章 艺术范畴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1)认识艺术范畴的价值 (2)艺术范畴的内涵

2、教学重难点:

文化系统中的艺术、艺术分类法、实用艺术、造型艺术

3、教学要求

·2· (1)认知艺术范畴及其确立的价值。 (2)分析艺术范畴及其内涵。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艺术在人类文化中的地位。 2.哲学与艺术的相互关系。 3.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影响艺术、艺术影响道德。 5.艺术中的道德内容。

6.艺术与科学的联系和区别。

7.现代科学技术对艺术的渗透和影响。

(二)艺术分类

艺术分类法主要有以下六种:

第一种:以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时间艺术(音乐、文学)、空间艺术(雕塑、绘画)和时空艺术(戏剧、影视)。

第二种:以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绘画)和视听艺术(如戏剧)。

第三种:以艺术作品的内容特征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表现艺术(音乐、舞蹈、建筑、抒情诗等)和再现艺术(绘画、雕塑、戏剧、小说等)。

第四种:以艺术作品的物化形式为依据,将艺术区分为动态艺术(音乐、舞蹈、戏剧、影视等)和静态艺术(绘画、雕塑、建筑、实用工艺等)。

第五种:在欧美等国家新兴的分类法,把艺术分为:视觉艺术,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建筑、工艺,以及现代艺术设计、广告艺术、电影艺术、计算机三维动画等;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以及在发达国家近年来广受欢迎的音乐剧等。

(三)实用艺术

实用艺术指实用与审美相结合的表现性空间艺术。包括建筑艺术、园林艺术、工艺美术与现代设计等。

实用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实用原则与美观原则相结合,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

(四)造型艺术

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 ( 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 ,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造型艺术分为:绘画艺术、雕塑艺术。 摄影艺术、书法艺术。

造型艺术的审美特征:造型性与直观性、瞬间性与永固性、再现性与表现性。

第四章 艺术作品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什么是艺术作品 (2)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3)艺术流派

2、教学重难点:

艺术作品的层次、典型和意境

3、教学要求

·3· (1)认知艺术作品的内涵和价值。 (2)分析艺术作品的构成要素。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作品的层次: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二)典型和意境

典型:又称典型人物、典型性格或典型形象,是指艺术作品中塑造得成功的人物形象。

意境:是中国古典美学传统的一个重要范畴。中国古典诗、画、文、赋、书法、音乐、建筑、戏剧都十分重视意境。意境就是艺术中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

第五章 艺术鉴赏论(4学时)

1、教学内容:

(1)鉴赏艺术是一种爱

①鉴赏艺术是一种爱 ②鉴赏艺术 ③ 鉴赏艺术的特征 (2)艺术鉴赏的形态 (3)鉴赏艺术的方法 (4)艺术鉴赏的环节

2、教学重难点:

艺术鉴赏的含义;艺术鉴赏的意义;艺术鉴赏的内容; 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过程

3、教学要求

(1)认知艺术鉴赏的内涵和价值。

(2)分析艺术鉴赏的条件、方法和过程。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

(二)艺术鉴赏的意义

接受美学首先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另一方面,在艺术鉴赏中,作为鉴赏主体的读者、观众和听众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创造活动。

(三)艺术鉴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品,必须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第二,鉴赏主体在艺术鉴赏活动中是积极主动地进行着审美再创造。

第三,艺术鉴赏是人类自身主体力量在审美活动中的自我肯定与自我实现。

(四)艺术鉴赏力的提高表现在: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五)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与审美过程

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注意、感知、联想、情感、理解。

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4·

第六章 艺术批评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批评陈述 (2)艺术批评主体 (3)艺术批评学

2、教学重难点:

全面认识艺术批评

3、教学要求

(1)全面认识艺术批评。 (2)分析艺术批评者的素养。

(3)学习艺术批评的实践及其作用。

4、本章重难点分析: 认识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作用:

1、帮助人们更好地鉴赏艺术作品,提高鉴赏能力和鉴赏水平

2、通过对艺术作品的评价,形成对艺术创作的反馈

3、丰富和发展艺术理论,推动艺术科学的繁荣发展。

艺术批评的主要任务:

1、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2、对于各种艺术现象(如思潮、流派)的考察和探讨

艺术批评的特征:科学性、艺术性。

艺术批评的标准: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第七章 艺术创作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论艺术的创作 (2)论艺术研究 (3)论艺术教育

2、教学重难点:

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艺术创作过程、艺术风格、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3、教学要求

(1)认识艺术创作。 (2)分析艺术研究。

(3)认识艺术教育的价值。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艺术的社会功能:审美认知作用、审美教育作用、审美娱乐作用。

艺术教育:一是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提高人的艺术修养。 二是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是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完美的人格。

·5·

(二)艺术创作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

(三)艺术风格

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创作个性与鲜明的艺术特色。 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原因:

第一,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第二,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第三,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四)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艺术流派有以下三种类型:一种是具有相同艺术主张的艺术家们形成的艺术流派。另一种是艺术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形成的艺术流派。再一种只是由于艺术风格的相似或相近,被后世人们在艺术鉴赏或艺术批评中,将其归纳为特定的流派。

(五)艺术思潮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第八章 艺术民族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的民族论 (2)中国气派的艺术 (3)民间艺术

2、教学重难点:

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3、教学要求

(1)认识艺术的族群性和中国气派的艺术,帮助理解艺术文化生态。 (2)认知民间艺术的价值。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

艺术风格的民族特色,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要,但归根结底还是根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基础与经济生活。

(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

中国传统艺术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丰厚土壤之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对中国传统艺术影响最为巨大的主要是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道、气、心、舞、悟、和。

第九章 艺术家论(2学时)

1、教学内容

(1)艺术创造主体

·6· (2)艺术家存在的责任与价值 (3)艺术创造主体

2、教学重难点:

艺术家; 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3、教学要求

(1)认识艺术创造者的内涵和特征。 (2)认知艺术家的构成要素。

(3)分析艺术家角色的责任与价值。

4、本章重难点分析:

(一)艺术家

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

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

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

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二)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作为艺术创作客体,为艺术家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灵感;社会生活又对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创作风格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艺术家的艺术才能与文化修养

艺术才能,是指艺术家创造艺术形象的能力,它是先天禀赋和后天训练培养相融合而形成的艺术创造力。

艺术家的文化修养,需要长期勤奋的学习和实践。包括学习和借鉴前人的经验,也包括学习和借鉴同时代本国和外国艺术家的经验,还包括学习和借鉴其它姊妹艺术的经验,更包括学习哲学、历史、文学、美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自然科学等多方面的广博知识。

·7·

推荐第7篇:艺术概论教案

复习大纲

第一章 艺术的形态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形态是什么,理解艺术形态的种类、特点、构成关系及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掌握艺术的本质及规律性特征。 本章重点

本章节重点有: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艺术形态的特点;时空艺术;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整体性显现;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 本章难点

时间艺术;空间艺术;造型艺术;非造型艺术;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一、为什么要学习《艺术概论》

(一)什么是艺术概论

艺术概论是对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基础知识和问题作专门性研究、思考的学科。具体而言,是艺术理论家运用一定的理论观点和方法,对艺术的本质特征、作用、发生发展、艺术家和艺术作品、艺术创作和批评等问题所作的专门性研究。

(二)、艺术概论的特征

1、综合性。

2、系统性。

3、开放性。

4、国际性。

5、实践性。

(三)、艺术概论的目的

1、艺术本身的运作规律。

2、艺术与人的生存。

二、艺术是意识形态,也是生产形态

(一)、艺术是意识形态。

(二)、艺术是生产形态。

(三)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具有相对的独特性

1、具有相对稳定性、继承性、超越时空的独立自在性。

2、具有审美价值、精神价值。

3、它标志着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所拥有的那种宝贵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创造力或者叫做艺术生产力水平。

4、艺术是社会的审美观念、社会意识和社会文化心理的反映。

5、艺术创造在反映自然界物质存在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后者。

(四)什么是艺术?

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和生产形态的有机结合体,我们就可以把它定义为它是人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材料和工具,借助于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技巧,在精神与物质材料、心灵与审美对象相互作用、相互结合的情况下,充满激情与活力的创造性劳动,即它是一种:精神文化的创造行为。”

三、艺术形态的特点

(一)、强烈的主体性。

(二)、它是对象化的存在。

(三)、它是美的形式构成。艺术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

1、匀称和比例。如古代毕达哥拉斯学派的“黄金分割率”。

2、节奏。凡高的《星空》,激动奔放的线条增强了画面的节奏感。

3、对称。

4、均衡。

5、对比。对比中求和谐。

6、渐进。

7、多样统一。它包括了以上所有的形式美,是形式美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法则。 第二节 艺术形态的划分

一、物化结构与艺术形态

(一)、时间艺术

1、时间艺术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时间过程中延续地展开,它为欣赏者提供的艺术形式,也是在一定时间里具有程序性的存在,大体要经过起始、高潮和尾声,在这一时间过程中去召唤欣赏者的审美期待和审美体验,从而使其艺术内涵、情绪情感的表达都得以动态性地实现,最终显示其生命活力和魅力。艺术的这种物化结构方式,促使艺术与时间的结缘,这种艺术也因此被称为“时间艺术”。

2、时间艺术的产生

(1)音乐是伴随着原始人的生产活动萌芽的。 (2)音乐的产生还源于原始的巫术仪式。

3、在原始巫术仪式中,在人类的宗教活动和精神生活中,音乐为何如此重要? (1)它的“声音”的本性具有召唤心灵的感染力。 (2)音乐语言“音响“具有纯粹感觉的冲力。 (3)音乐的造型力量。

(二)、空间艺术

1、绘画和雕塑的物化结构形式,主要是在一定的空间内并列式的展开。绘画给人以正面观的空间性幻觉,雕塑给人以面面观的空间性幻觉。通过与空间结缘,绘画、雕塑的艺术内涵、情绪情感得到表达,从而显示出它们的生命力和魅力,美学上把它们称为“空间艺术”。

2、运用色彩传达审美体验的三种形式: (1)纹章学的(装饰性色彩) (2)色调表情的构成(写生色彩) (3)纯粹的色彩构成

(三)、时空艺术(舞蹈)

1、舞蹈是人用自己的身体按照一定的节奏所进行的连续性的运动,它既是时间艺术、又是空间艺术,故称之为“时空艺术”。

2、舞蹈艺术的特点是通过身体的“动作”——能量与力——去表现某种观念和情感

3、舞蹈的三要素:姿势(形态的情态)、结构(与空间相关联的形象)、动作(包括空间的、时间的和力度的)三要素。只有这三者融合成一个整体,舞蹈固有的那种韵致和节律才能出现。

二、符号体系与艺术形态

1、造型艺术:一般诉诸视觉感官,符号体系是静态的,有按照自然原形准确塑型的特质,给人以视触觉感,仿佛是可视可见,可以触摸的实体存在。绘画、雕塑属于造型艺术。

2、非造型艺术:一般诉诸听觉感官,符号体系是动态的,带有超越物象原型,自由变化的特质,给人以听触觉感,仿佛是转瞬即逝,扑朔迷离,虚幻性的精神存在。音乐、舞蹈很有代表性。

3、造型与造型综合艺术:戏剧表演艺术、文学音乐等。第三节 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

一、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

(一)、外在世界:指物质世界、自然世界、实体世界。内在世界:指精神世界、社会文化意识的世界、心灵世界。

(二)、

1、首先,必须明确在任何形态的艺术作品中,外在世界和内在世界都达到了双重的实现。即既有外在世界的刻画,由有内在世界的展示。直接面向外在世界——通过外在世界展示内在世界。在再现性艺术作品中表现得较为突出,艺术作品通过现象的、个别的、可变的物质实体的利用,展示的是一种本质的、共同的、不变性的情绪、情感,从而使艺术作品获得了特殊的生命力。

2、有的艺术作品通过展示外在世界,体现了多层次的情感内涵,如时代精神、社会文化心理和民俗学的以及哲学的、美学的等本质性的东西。

3、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使不同艺术家描绘的外在世界相同,那么他们所展示的内在世界也有可能是不同的。

二、直接面向内在世界——通过内在世界折射外在世界

(一)、这种艺术形态的构成关系和第一种恰恰相反:通过内在世界呈现外在世界,通过精神世界呈现物质世界,由于对外在世界的呈现需通过艺术家内在世界的折射,转形为精神化了的形态,故称“折射”。

这种艺术形态的特点是活的程序性,是一种动态性的形式构成。

(二)、音乐艺术正是沿着这第二种形态的构成途径在拓展、前进。

1、动态性的形式构成,延续性地展开。

2、是满足人类真正的人的精神生活的得力手段和语言。

(三)、同时,音乐又包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评价。

(四)、另外像巴赫、贝多芬等人的作品,还具有哲理性的内涵。

三、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性体现

(一)、表演艺术的特征是

1、善于在种种错综复杂的矛盾中去洞见人生,去关照人生,如戏剧就通过紧张的矛盾冲突刻画人物,揭示性格。

2、善于在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外在世界与内在世界转化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类生活内外全部景观的综合性、整体性显现。

3、其形象具有并列展开与延续展开相重合的巨大可能。

4、具有揭示心理变异,表现矛盾倒转的巨大可能。

(二)、表演艺术中四个重要的命题

1、感觉。

2、表情。

3、台词。

4、“第四堵墙”。

(三)、书法艺术——作为内在世界与外在世界的综合显现

1、中国字起始于象形文字。

2、中国字的书写用毛笔。

3、书法艺术的四要素:用笔、结体、意态、风神。第四节 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

一、艺术形态与主体世界的关系

(一)、内在世界的多元性导致艺术形态的多样性。

(二)、艺术形态影响着艺术家心灵呈现的直接性和间接性。

(三)、不同艺术形态中感情与思想的存在方式不同。

第二章 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是怎样产生的,理解艺术发展的各种规律,并从理论上掌握艺术起源的各种学说以及艺术的发生、发展和社会功用。同时希望学生能用自己的理论学习指导实践创作,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反过来加深自己的理论认识。 本章重点

本章节重点有:原始艺术与生产劳动的紧密关系;模仿说;游戏说;巫术说;表现说;“潜意识”说;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艺术的社会功用。 本章难点

劳动作为艺术发生的主要动因。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原始“艺术”

艺术首先应该具备两个最起码的条件 (一)、它是人创造出来的。

(二)、其主要价值在于审美价值而非实用价值

二、原始艺术与生产劳动的紧密关系:

(一)、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的也是最基本的动力,乃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人类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生产劳动。

(二)、人类早期的艺术活动,是和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们或者是生产劳动的一部分,或者是为生产劳动的目的服务。

(三)、原始艺术与生产劳动的紧密关系,还表现在它所描写的内容上。

(四)、艺术与生原始产劳动的紧密关系,也表现在艺术形式方面。

三、有关艺术起源的其他学说

(一)、模仿说。

(二)、游戏说。

(三)、巫术说。

(四)、表现说。

(五)、“潜意识”说。第二节 艺术的发展

一、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艺术随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二)、艺术随人类文明的进步而发展。

(三)、艺术随时代的嬗变而发展。

艺术的发展还深刻地受到艺术家个体因素的影响。

二、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

(一)、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

1、形式方面的继承表现的最为明显。

2、艺术内容发面的继承。

3、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表现在民族的艺术传统和创作方法上。

4、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还体现在一些伟大的艺术家所取得的巨大艺术成就上。

(二)、艺术继承中的革新创造、第三节 艺术的社会功用

一、审美教育功用。

二、认识功用。

三、社会组织功用。

第三章 艺术作品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作品,理解有关艺术作品的构成因素,并从外部和内部对艺术作品进行本体论上的把握。希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们能掌握最基本的理论内容,同时建议他们能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 本章重点

本章节重点有: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实践的产品;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

艺术作品是审美对象;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 本章难点

“有意味的形式”。 讲授内容

第一节 什么是艺术作品

一、艺术作品

它是艺术语言的具体形态,是独立自在的艺术实践的产品,是“意象”的物态化,是“有意味的形式”,是审美欣赏的对象。

二、艺术作品是独立存在的艺术实践的产品。

(一)、艺术实践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二)、要有一个相对独立自在的创作环境。

(三)、艺术家要具备独立的人格。

三、艺术作品是“意象”的物态化。

四、艺术作品是“有意味的形式”

(一)、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是英国艺术评论家克莱夫·贝尔提出的命题,当时是针对视觉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提出来的,他认为,只有能激起人们审美感情的才能称为艺术作品,那么这种艺术作品的各个组成部分所组成的审美的感人的形式,就是有意味的形式。

(二)、有意味的形式的效果

有意味的形式的效果是指形式由于不同的排列组合方法而造成不同的效果,归纳起来大致有两种:表现的与再现的。

五、艺术作品是审美欣赏的对象。第二节 艺术语言

一、艺术作品是艺术语言的具体形态。

二、各门类艺术语言的特征及相互作用

三、艺术语言的构成要素:

归纳起来,任何艺术作品的艺术语言都由两大类构成,即隐性因素和表性因素。

(一)、隐性因素:语言中的隐性因素,也称隐性艺术语言,它是指潜藏在艺术作品内部不易被欣赏者直接迅速的感知,而又对艺术作品起着重要作用的艺术语言。

1、意或意象。

2、艺术规律。

3、艺术方法。

(二)、表性因素:艺术语言的表性因素,亦称表性的艺术语言。相对于隐性因素,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能直接被欣赏者感知到的艺术语言。具体表现在三方面:

1、象。

2、形式。

3、工具材料及技术

第三节 艺术作品的属性

一、艺术作品的审美属性(基本)

二、艺术作品的商品属性(衍生)

第四章 艺术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什么是艺术家,结合自身的体验理解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并进一步掌握他对社会和人类生活应该起到的作用以及由此引起的人们对于他的评价问题。希望学生们能以自己的所得来规范和约束自己,做一个高素养的艺术创造者。 本章重点

本章节重点有:艺术家的构成要素;艺术家的作用和地位。 本章难点

艺术家的价值。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艺术家的特点

一、艺术家的主体性

二、艺术家的情感性

1、艺术家的构成要素

(一)、必须具备丰富的情感。

(二)、必须具备艺术技能。

(三)、必须具备富有创造性的生命。

三、艺术家的创造性

1、艺术家为什么必须具备富有创造性的生命?

(1)人类情感的丰富性、更新性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 (2)艺术欣赏心理,要求艺术家不断创造。 (3)重复意味着艺术生命的完结。

2、艺术创造的含义。

3、艺术家怎样才能有所创造? (1)要有创造的意识。 (2)要有深厚的修养。

四、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第二节 艺术家与艺术创新

一、创新是艺术家的使命

二、艺术家的个性在创作中起主导作用

三、艺术创作需要创新和继承

第三节 艺术家的作用、价值和地位

一、艺术家的作用

(一)、表达和记录人类情感。

(二)、调剂人类精神。

(三)、创造审美对象,进行审美教育。

二、艺术家的价值

(一)、社会价值。

(二)、本体价值。

三、艺术家的地位

艺术家地位的高低,是由主观与客观上的因素直接决定的。

(一)、从客观看,首先,一定社会给予艺术学科存在的地位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艺术家地位的高低。其次,社会对个体或群体在社会结构中担任的身份和扮演的角色的认定态度与评价的高低程度,也直接决定和影响艺术家地位的高低。

再次,社会的综合发展水平高低,也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艺术家地位的高低。

(二)、从主观讲,首先,艺术家个体的艺术创造实践的深度和广度,将直接影响艺术家地位的高低。

其次,艺术家个体的生活水平和修养水平,也将直接影响和决定艺术家的地位高低。

第五章 艺术创作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在了解艺术创作和理解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能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对艺术创作的过程做出理论分析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艺术创作理论及类型。而且,希望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能促使学生进行自觉的理论学习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 本章重点

本章节重点有:艺术的创作过程。 本章难点

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自然论和中国的艺术精神。

讲授内容:

第一节 创作理论及创作类型

一、再现论及再现性艺术

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再现和模仿,通过外部客观世界表达内部主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再现论、模仿论和再现性艺术、模仿性艺术。

二、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

一般将那种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

三、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不模仿自然,而是通过形、色、线的选择,加以排列组合以表达人类纯粹精神和 感情,这样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被成为构成论及实验性艺术。

四、自然论和中国的艺术精神

(一)、天人统一观。

(二)、心物统一观。

(三)、神形统一观。

(四)、文质统一观。第二节 艺术的创作过程

一、艺术灵感与艺术感受体悟。

二、艺术构思。

三、艺术传达。

四、艺术作品的诞生。

第六章 艺术欣赏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艺术欣赏的涵义和特点,理解艺术欣赏的条件、艺术欣赏的心理层次和艺术欣赏的方法及艺术欣赏的复杂性等问题,并对艺术欣赏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论把握。 本章重点

艺术欣赏的涵义和特点;艺术欣赏的条件;艺术欣赏的方法及艺术欣赏的复杂性。 本章难点

艺术欣赏的心理层次。 讲授内容

第一节 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活动

一、艺术欣赏的含义

艺术欣赏就是欣赏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物感应、物我交融的复杂的心理过程和审美、反审美的创造活动。

二、艺术欣赏的特点

(一)、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审美或反审美的情感认识特征。

(二)艺术欣赏创造性。

(三)、艺术欣赏具有较强的个体差异性。第二节 艺术欣赏与审美经验 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

所谓艺术欣赏的客观条件,就是指可供欣赏者进行审美或反审美感知的客观存在的艺术作品。

艺术欣赏的主观条件

(一)、必须具备健全的社会化了的欣赏感官机能。

(二)、有良好的艺术修养和文化素养。

(三)、欣赏者必须具有全面的艺术体悟力和较强的欣赏判断力。

(四)、艺术欣赏者应具有健康的思想意识和艺术趣味。第三节 艺术欣赏的心理过程

一、物质媒介层:感觉与直觉。

二、形式化、图式化层面:知觉、想象、联想等。

三、意义判断层面:理解。

四、形而上意蕴曾:共鸣、顿悟等。第四节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欣赏的方法

(一)、休闲式的欣赏方法。

(二)、官能性的欣赏方法。

(三)、情感性的欣赏方法。

(四)、理智性的欣赏方法。

(五)、综合性的欣赏方法。

二、艺术欣赏的复杂性的原因

(一)、作者创作本意的模糊性,是导致艺术欣赏复杂性的根本原因。

(二)、欣赏者欣赏领悟诠释的个体差异性,是导致艺术欣赏复杂性的重要原因。

(三)、艺术批评家评论诠释的自由超然性,也是导致艺术欣赏行为复杂性的客观外在的原因。

(四)、欣赏方法的多样性,也是导致艺术欣赏行为复杂性的重要原因。

推荐第8篇:《艺术概论》教案

《艺术概论》教案 绪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们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为艺术设计、服装设计专业,为艺术创作者从理论上认识艺术的本质,特性及有关规律,从宏观上把握美的特点和规律,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的美学观分析和解决艺术实践当中所遇到的问题,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使学生们的艺术创作更有自觉性、更有思想性、更有创新性,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概论》的学习目的;《艺术概论》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艺术本质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理解并掌握艺术的社会本质、历史本质、认识本质、审美本质。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与其它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艺术的形象性、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艺术生产、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建立

第一节

艺术的社会本质

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和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通过生产实践活动,反映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生产关系到思想关系的人类的全面的社会生活,创造美的精神产品,满足人类精神上的审美需要。 社会性是艺术的首要本质和第一层面的本质

一、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

(一)艺术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艺术这种社会事物是一种相对于物质关系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二)几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它们的共性 上层建筑包括两个部分:

1、政治、法律等制度及相应的机构、措施。

2、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态主要指:政治观点、法律观点、道德观念,以及哲学、宗教、艺术、各种不同的情感、幻想等等。

各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共同性:政治、法律、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但它们又都相互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是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制约、所决定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为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前进服务。这是\"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真实含义。

(三)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艺术、文学、宗教、哲学等等在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中,是\"更高的\"、\"悬浮于空中的\"\"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特殊的意识形态。而政治、法律及道德属于艺术等意识形态与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环节\"。

(四)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

作为更高的、更远离经济基础的特殊意识形态的艺术,同经济基础的联系不是直接的,而要通过政治、法律、道德等\"中间环节\",它同\"中间环节\"的关系是直接的、密切的。

1、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

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2、

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五)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 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关系。

1、艺术与宗教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2、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二、

艺术与社会生活

(一)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二)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

艺术反映全面的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中,各种领域、各种事物的全面的反映。

三、

艺术与社会生产

(一)艺术是一种生产形态

艺术不仅是社会意识形态,而且又是一种生产形态。

(二)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形态,即精神生产形态 艺术作为一种生产形态,也有着生产的一般性质;艺术创作活动作为一种生产劳动活动,也有着一般生产劳动所具有的实践性、目的性、知觉性、工艺过程的可控性、材料媒介的可选择性、整个生产劳动过程的可表述性,等等;产品即艺术作品,也与一般物质产品相似,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商品的二重性。但艺术生产的本质是精神生产,是一种精神生产形态。

(三)艺术作为\"艺术生产\"的实质和意义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和对生活的审美认识、审美情感、审美理想。

艺术作为\"艺术生产\"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生产,审美创造,审美是它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艺术的认识本质

一、

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一)艺术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实际上就是对社会生活、对世界的一种认识。

(二)艺术以特有的方式\"掌握\"世界

1、艺术与宗教的区别

宗教的\"掌握世界的方式\"或反映社会生活的途径,主要是通过\"佛\"、\"菩萨\"、\"上帝\"、\"真主\"等虚幻的观念,颠倒实际的。

艺术的方式是真实地认识世界和反映社会生活,真实性是艺术的生命。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都有一定的真实性。

作为宗教对象的神,显示的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人们在对它顶礼膜拜时,只能感到一股压迫自己的巨大力量;而艺术形象显示的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人们在欣赏艺术美的时候,也认识到自身的本质力量,从而得到审美的享受。

2、

艺术与哲学的区别

哲学在本质上是寻求真理的,在追求真理或真实性上,与宗教完全不同,而与艺术相同或相似。但在\"掌握世界的方式\"上,哲学与艺术迥异。

哲学是抽象的,艺术的形象是具体可感、鲜明生动的。 哲学主要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而艺术作用于人们的理智的同时,还强烈地作用于人们的情感,给人以审美享受。

二、

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

艺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最基本的一点是具体可感的形象性。

(一)形象性是艺术的基本特征

艺术形象有三大特征: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二)艺术形象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艺术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

(三)艺术形象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按照他对社会生活的独特的审美认识创造出来的,既有客观的现实生活的根源,又有主观的意识作用,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三、

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艺术形象的真实性,是一切优秀艺术作品的基本要求。

(一)艺术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再现的真实 艺术品的形象要符合它所反映的客观事物实际,符合它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实际。这是一般再现形或再现性艺术的基本要求和基本特征。

(二)艺术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性――表现的真实 表现,是指艺术家运用艺术表现手段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在创作手法上偏重于理想地、情感地表现对象或抛弃具体的物象,追求超感觉的内容和观念,常常采取象征、寓意、夸张、变形、抽象等艺术语言,以突破感受的经验习惯;在创作倾向上,偏重于表现主体意识,直抒胸怀。

表现性艺术具有震撼人心、高度概括、不求形似等特点,是中外艺术史上的另一主要倾向。

艺术的真实性包括两个相互联系、融合、统一的方面: A、反映客观世界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B、反映主观世界的真实或表现的真实。

(三)高度真实的艺术形象与艺术典型 第三节 艺术的审美本质

审美是艺术区别于其他社会事物的根本性质。

一、

艺术与美的关系

(一)艺术反映现实美

(二)艺术创造艺术美

艺术不仅可以反映现实美,而且可以创造艺术美,可以通过主体的意识作用把现实中原本不美的或丑的事物转化为艺术美。

(三)艺术是审美对象

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美的反映,也是整个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作为特殊的精神生产形态,又是生产艺术作品、创造艺术美的;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就成为一件物态化了的社会文化财富,成为欣赏者即观众的审美对象。

二、

艺术的审美本质

(一)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审美关系:作为审美主体的人,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在审美客体中发现、感知、认识和欣赏它的美,或把握它的其他美学特征,如崇高、滑稽、丑等等。 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美学关系。

(二)美的本质与美感的本质

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高度统一的。

在审美基础上形成的审美观念,是美感产生的根源。当客观事物的美与审美主体的审美观念相符合,于是产生了美的感受与感动,既有感官的快适,又有理性的满足,整个身心都感到愉悦,这就是美感。

(三)艺术是艺术家审美观念的表现形态

艺术是艺术家对现实生活审美认识的表现形式。艺术反映现实生活,反映现实中的自然美和社会美,但它并不就是客观的现实生活,不就是现实中的美;而是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意识,反映现实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美,并且用物质手段将他的审美观念传达出来,表现出来。 艺术在本质上说,就是艺术家审美意识或审美观念的一种表现形态。

三、

情感在艺术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艺术的一般审美特征

1、实践性与主体性

2、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

3、形象性

4、形式美与形式感

5、创造性

6、情感性

(二)艺术的情感特征

一切文学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

在美感中,情感是美感的重要构成因素,没有美的感受与感动之情,则不成其为美感。 第二章 艺术门类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门类的多样性、各主要艺术门类的基本情况,理解并掌握艺术门类的最科学划分方法(a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杂技;b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建筑、园林、盆景、化妆、摄影、书法、篆刻、现代设计;c语言艺术:诗歌、小说、散文、曲艺文学、戏曲文学、广播文学、电影文学、电视文学;d 综合艺术:曲艺、戏曲、电影、电视、网络艺术)充分理解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的分类方法、各主要艺术门类的根本特征以及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关系,即艺术的通感 第一节

艺术的分类

整个艺术系统,由众多不同的艺术门类组成。各门类有特殊规律。

一、艺术门类的多样性:

原始状态的艺术只有两种类型:造型艺术与歌舞艺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生活的演进,以及艺术本身在实践过程中的发展,艺术门类渐趋多样化。

二、艺术门类的划分

1、

以艺术形态的存在方式为标准,分为三个类型:

空间艺术,包括绘画、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时间艺术,包括音乐、文学、曲艺等。

时空艺术,包括戏剧、电影、电视剧、舞蹈和杂技等。

2、

以艺术形态的感知方式为标准,分为四个类型: (1)

视觉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舞蹈、杂技、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

听觉艺术:音乐、曲艺等。

(3)

视听艺术:戏剧、电影、电视剧等。 (4)

想象艺术:文学等。

3、

以艺术形态的创造方式为依据,分为四个类型:

(1)

造型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摄影艺术、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等。

(2)

表演艺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等。

(3)

语言艺术:文学的各种样式。 (4)

综合艺术:电影、电视剧等。 第二节

主要艺术门类

一、美术

\"美术\"是采用造型手段塑造视觉形象的众多艺术类型的总称。

(一)美术的主要特征

造型性

与造型性相一致的是视觉性 静止性

美术作品中可视的造型又是静止的

(二)美术的主要类型

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

绘画因为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可分为:油画、水墨画、版画、水彩画、水粉画、壁画、素描等。

雕塑:是最具有实体感的造型艺术类型。

雕塑题材,只适合于可以通过静态形体来表现的内容。形象具有单纯性,注重发挥材质的审美作用。 工艺美术:品类繁多,有陶瓷工艺、金属工艺、竹木工艺、编织工艺、印染工艺、玻璃工艺、漆器工艺、服装工艺和石雕、玉雕、骨雕等

也有专供观赏的工艺美术品,如玉雕、景泰蓝工艺、陶瓷雕塑、金银摆件和一些其他特种工艺。 现代工业设计:对美化生活有突出贡献。是二十世纪中叶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艺术范畴。

书法:是文字书写的艺术,艺术特征主要把握两点:其一是抽象性,通过用笔、结构和章法等技巧的运用,创造特有的形式美。其二是形与意的结合,在抽象的形式之中,包涵着深厚的意识。

书法根据字体的不同,分为篆、隶、楷、行、草五个基本类型。篆书起源于古老的甲骨文,秦汉之际,演化为隶书。魏晋南北朝,盛行楷书,然后出现行书和草书。

二、音乐

(一)音乐的主要特征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的诉诸听觉的一门艺术。基本手段是用有组织的乐音构成有特定精神内涵的音响结构形式。

1、音响的艺术:乐音使用的物质材料,是由物体震动所发出的音响,是音响的艺术。音乐艺术的实体是乐曲。乐曲由旋律、节奏、调式、曲式、和声、复调等要素构成。

2、抒情的艺术:音乐特别专注于表现情感

(1)音乐不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物质形式,而只是表现从其中体验到的情感。

(2)音乐中表现的情感是抽象的、直接的。

(3)音乐表达情感的特殊方式,还带来欣赏的特殊性。

(二)音乐的类型

按照使用工具的不同,分为器乐和声乐两大类。器乐中又分为管弦乐、铜管乐和打击乐。

按体裁不同,分为独奏、齐奏、重奏、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组曲和独唱、重唱、合唱、歌剧等。

(1)独奏:是由一个RY奏的器乐作品

(2)交响曲:是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的大型乐曲

(3)协奏曲:是一件或几件乐器的独奏与管弦乐队的演奏相互配合的大型乐曲,一般以独奏乐器而定名。如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等等。

(4)鸣奏曲:是由三个或四个乐章构成的大型乐曲,可以由钢琴独奏,也可以由一件其他乐器与钢琴合奏。 (5)重唱:是每个声部由一RY唱的多声部声乐形式,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等。 (6)合唱:是一种大型声乐形式。

(7)歌剧:是以戏剧形式来展示的音乐艺术。

三、舞蹈

(一)舞蹈的主要特征

舞蹈是在一定的空间与时间中展示的视觉艺术,以有韵律的人体动作(律动)为主要表现手段。主要特征:动作性、抒情性、同音乐的密切联系。

(1)动作性:舞蹈是用手势说话的艺术。动作有一定标准:

第一 舞蹈动作必须具备规范性和技巧性

第二 必须有内涵。舞蹈演员的一招一式、一动一静,都与所扮演的人物内心活动相对应。

第三 要讲究形式美。动作经过高度美化和规范化。具有严格的程式,讲究节奏和韵律。

第四 要注重风格。如西班牙舞的风格特点是潇洒热烈。

(2)抒情性 舞蹈长于抒情。 (3)与音乐的密切联系

舞蹈与音乐共生共存,要与音乐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舞蹈与音乐之间存在着共同点:节奏、抒情性、都是在时间过程中展示。

(2)舞蹈需要音乐的激发与强化。离开乐音,舞蹈难以充分表达感情。

(3)舞蹈创作要对照音乐来进行。由于舞蹈与音乐有着共同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内容,而且是同步展示的,两者必须高度地协调一致。

(二)舞蹈的类型

两个方面来划分:(1)按体裁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

独舞:也称单人舞,即由一人表演的舞蹈。 双人舞:有两人表演的舞蹈。有独立的作品,也有属于舞剧或其他大型舞蹈中的片断。 群舞:人数不等的多人舞。

舞剧:有戏剧情节的最大型的舞蹈艺术样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2)按美学特征:芭蕾舞、中国古典舞、民间舞和现代舞等。

芭蕾舞:原是西方最主要的舞蹈类型,近代以来传遍了世界。原文有两个涵义:一个是指一种西方的古典舞蹈;另一个是指舞剧。

中国古典舞:是具有深厚传统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中国主要的舞蹈类型。讲究\"手、眼、身、法、步\"的应用和\"精、气、神\"的张扬。

民间舞:泛指各个国家、民族和地区长期流传于民间的舞蹈样式。

现代舞:二十世纪初期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艺术的一部分。

四、戏剧

戏剧是由演员扮演人物、当众展示故事情节的艺术门类。

戏剧有四个要素:演员、导演、剧本和舞台美术。

(一)戏剧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戏剧行动和戏剧冲突 (1)戏剧行动:行动是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与手段。必须符合戏剧艺术特定的要求。

(2)戏剧冲突:戏剧情节内容的特点是冲突。 戏剧包括一切具有戏剧特征的艺术种类和样式。除了话剧之外,还有戏曲、歌剧、舞剧、和音乐剧等等。戏剧表演的歌舞化,是戏曲艺术最突出的一个特征。 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式。包括京剧和各种地方戏曲。戏曲除了具备戏剧的基本要素和特征之外,还有形式手法的特殊性。

音乐剧:起源于欧洲的通俗歌舞剧,十九世纪中叶之后在美国纽约得到发展,逐渐成为富有商业性的大众化的艺术品种,并流传到世界各地。

(二)戏剧的类型

类型的划分,一般是从话剧着眼:

传统的观点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三大类。 现代,(1)以题材为标准,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神话剧、童话剧等等

(2)从演出形式来分,有剧场的戏剧、街头剧、广场剧等。

1、悲剧:起源于古希腊。思想内涵一般表现正义斗争在一定条件下不可避免地遭受挫折或失败,以美好理想的破灭,斥恶扬善,给人以激励和启迪。 悲剧由于题材范围的不同,分为四种类型: (1)

英雄悲剧。表现英雄人物,歌颂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

(2)

性格悲剧。由于人物内在性格的矛盾或弱点,所导致的悲剧。

(3)

命运悲剧。恶劣的命运所产生的悲剧。 (4)

社会悲剧。由于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深刻矛盾所造成的悲剧。

2、喜剧:源于古希腊的狂欢歌舞和滑稽戏。喜剧必须具有可笑性。

喜剧的类型:讽刺喜剧:一般是对社会的腐朽势力进行揭露和讽刺。

幽默喜剧:如元代杂剧《李逵负荆》 欢乐喜剧:给人以轻松愉快和美好的感觉。

正喜剧:以喜剧的形式和手法,嘲笑和否定腐朽势力,赞美进步势力和高尚人格。

闹剧:特别追求喜剧效果,手法高度夸张,人物漫画化,情节可以离奇怪诞,使人不断开怀大笑。

3、正剧:是出现较晚的戏剧类型。灵活地运用了喜剧、悲剧的有利因素,加强了表现生活的能力,适应戏剧发展的需要。

五、摄影 摄影的产生有赖于近代科学技术,1839年发明摄影术之后,摄影艺术成为最大众化的艺术门类之一。

(一)摄影的主要特征:造型性、空间性、静止性、瞬间性等等。区别于造型艺术其他门类的有: (1)纪实性

摄影艺术独特的本质特性。 (2)光与影的艺术

光线和影调(包括彩色摄影的色调)是摄影的独特造型手段,摄影被看作是光与影的艺术。

(二)摄影艺术的类型

按题材来划分:新闻摄影、生活摄影、风光摄影、人像摄影、体育摄影、舞台摄影、花卉摄影、静物摄影和广告摄影等等

按体裁来划分:独幅照片、成组照片、连续照片和剪辑照片等。

六、电影与电视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电视在二次大战后才进入实际应用。

(一)电影与电视的主要特征:

(1)

运动的画面语言。电影与电视主要依靠画面来表现,由画面构成的艺术语言是第一要素。 (2)

声画结合

(3)

时空转换的自由性 (4)

追求逼真

电影与电视基本特征一致,观赏条件不同,艺术上有一些差异,电影的篇幅有较严格的限制,结构紧凑、描述简练,画面大,有利于呈现场面、渲染气氛。

(二)电影与电视的类型:

电影的主要类型: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新闻纪录片四大片种。

电视的主要类型:包括电影的类型,比电影更广。有电视剧、音乐电视、电视散文、电视诗歌、电视文献片等等。

电视剧的类型:连续剧、系列剧、单本剧、短剧和小品等。

电视文献片:有如电视艺术中的报告文学。内容涉及历史、人文、风光、政治、经济等。

七、文学

以语言作为材料和手段来塑造形象和反映现实的,也称为语言艺术。在艺术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与其他艺术门类有广泛联系。

(一)文学的主要特征

(1)

形象塑造的间接性。文学用语言塑造艺术形象,

(2)

艺术表现的广泛性。文学使用的语言手段拥有无比广泛的表现能力,有极大的广泛性和灵活性。

(二)文学的类型

三种方式:\"二分法\":韵文和散文

\"三分法\":叙事文学、抒情文学、戏剧文学

\"四分法\":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诗歌

最早的文学样式,从诗、歌舞\"三位一体\"的原始艺术形式中分化出来。具有节奏性和韵律性,注重抒情,高度凝练。有抒情诗、叙事诗。根据语言格式不同,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根据内容分为史诗、颂诗、爱情诗、讽刺诗、风景诗等等。

散文

应用广泛,形式多样,手法灵活,题材不受限制,\"形散神不散\",表达方式自由灵活,主题立意集中,不尚虚构。

小说

塑造形象鲜明、富有个性的人物和设计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同时使用多种表达方式和手法。类型有:短篇、中篇、长篇小说。 戏剧文学

也称剧本,供戏剧演出用的文本。特点:利用人物对话刻划人物性格、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符合戏剧要求,有戏剧性;选材有限制、表现集中。

戏剧文学中包含了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

八、建筑与园林

旨在改造和美化人类自身的生活环境。

(一)建筑:在原始的巢居、穴居基础上发展起来,基本形式是利用固体材料来建造空间,满足人的居住需要。

1、

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

(1)

空间与实体统一

在建筑中,空间与实体互为条件、相互依存,构成完整的建筑作品。如故宫的壮丽辉煌、巴黎圣母院的巍峨奇巧等。 (2)

艺术与技术结合

建筑的艺术创作,必须凭借技术的支撑。意大利现代建筑家奈尔维说:\"建筑是,而且必须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而并非是技术加艺术。\" (3)

风格性与象征性

建筑体现着一个时代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水平。同时也显示着那个时代的意识形态和美学观念。具有时代标记的意义,反映了时代的面貌。具有民族和地域的特征。如欧洲的教堂、中国的陵园。表现特定的精神内涵。如纪念碑、殿堂、陵墓等。

2、

建筑的类型

以功能为标准来划分: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宾馆建筑、文教卫生建筑、交通建筑、园林建筑、纪念性建筑、宗教性建筑、宫殿陵墓建筑等等。

(二)园林

1、

园林艺术的主要特征:利用自然因素同时也利用人文因素旨在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所创造的一种场所。是人造的景观,是自然的和自在的景观的艺术再现。

同时具有三个要素:(1)占有较大的固定空间,能够容纳人的游园活动(2)利用自然界的材料首先是植物材料(3)经过审美创造而且具有景观的意义。

2、

园林的类型:园林一般指各种游憩境域。有庭院、宅园、花园、公园、植物园、动物

园、城市绿化地带和自然风景区等。

从世界范围看,园林的主要流派有三个:欧洲园林、阿拉伯园林和东方园林。

(1) 欧洲园林

以法国园林为代表。呈规整性的几何图案,花坛、道路、水池、草坪、和修剪过的矮树等互相配合,平坦宽阔、一览无余。其中有精美的雕像,华丽、高雅。如凡尔赛宫园林。

(2) 阿拉伯园林

发端于古巴巴比伦和波斯。因干旱缺水,重视水的利用。波斯园林以十字形道路交叉处的水池为中心,花圃下沉,低于地面,以利保持水分。建筑物位于园地一端。该格局成为一种传统,遍及中东、北非、西班牙和印度等地。

(3) 东方园林

发端于中国,以中国园林为代表。中国园林建设始于殷周时代。秦汉时的帝皇宫苑以具很大规模。以湖水为中心,堆山建岛,修筑宫室。这\"一池三山\"的格局,形成中国园林的传统。中国园林分北方园林和南方园林两大派。北方园林如颐和园,规模宏大、豪华富丽,南方园林如苏州园林,设计精巧,风格雅致。

3、园林与建筑的密切联系;一般来说,园林中不能没有某些形式的建筑,而建筑只要有条件,就会带上园林。从中国园林看,用于园林的建筑,一般是亭、台、桥、廊和水榭、塔、楼、堂、馆等。

九、其它艺术门类

(一)曲艺:中国传统说唱表演艺术的总称。1982年统计,现代国内流传的曲艺品种有341种。其中汉族的曲种可归为四大类:评话、鼓曲、快板和相声。还有东北、内蒙古的二人转、四川清音、河南坠子、安徽凤阳花鼓、维吾尔族说唱、蒙古族的好来宝等等。

(二)木偶;由人操作人工制作的拟人形象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由于造型手段和操作技法的不同,分为多种类型,如提线木偶、布袋木偶等。 第三节

各门艺术之间的关系

一、各种艺术的相互联系

艺术各门类之间的关系,不知是相互区别、相互独立,而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通融的。如电影艺术,综合了摄影、文学、戏剧表演和美术、音乐等多种因素。不同的艺术门类能够相互联系并结合在一起,是因为:

1、有共同的本质,即都是客观世界在人的意识领域的审美反映,都是以感性形象来反映世界。

2、不同的艺术门类之间具有共同的特点。如雕塑和建筑都是在空间展示的,同属于空间艺术。

3、有些艺术门类表现方式或功能有不可分离的关系,如舞蹈和音乐。

不同艺术之间的联系和通融,存在着多种不同的方式。主要方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吸收与借鉴

一种艺术经常会从其他艺术中吸收自己需要的东西。

(二)配合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艺术出现在一件作品中,形成统一和谐的整体,但是并不改变各自的性质。

(三)结合

两种以上的艺术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不可分离,也没有各自独立的价值。

二、艺术在分化与综合中发展 艺术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地经历着分化与综合的过程。诗歌和音乐从原始歌舞艺术中分离出来,成为各自独立的艺术门类,这可能是第一次分化。文学在诗歌之后,又出现了散文,继而出现了小说、戏剧文学等。音乐逐渐形成器乐和声乐两大部分,其中器乐又发展为各自演奏形式,直到规模较大的交响乐;声乐也形成了许多样式,与戏剧结合,产生了歌剧。舞蹈也在发展中形成了独舞、双人舞、群舞和舞剧等等。 第三章

艺术发展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了解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及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理解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劳动实践,洞悉各民族艺术的相互影响与融合,掌握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特别是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劳动实践论。正确理解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辨证关系;艺术发展的他律性和自律性 第一节

艺术的发生

一、

历史上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主要理论

(一)

游戏说 游戏说由十八世纪德国思想家席勒和十九世纪英国哲学家斯宾塞提出,艺术史家曾把这种学说称之为\"席勒――斯宾塞理论\"。

席勒认为,艺术发生的真正原因是以外观为目的的游戏冲动。

为什么会游戏呢?精力过剩。游戏就是过剩精力的发泄。当人摆脱了实用的功利目的,才能产生自由的游戏,正是这种无功利的、无目的的自由游戏,推动了艺术的发生。喜悦的无规则的跳跃逐渐成为舞蹈,发之于情的声音逐渐成为歌曲。

斯宾塞近一步发挥了席勒的理论。他认为,游戏与审美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两者都不能直接有助于维持生命,都于功利无关。游戏虽然没有实际的功利价值,游戏对个人和整个民族都具有生物学上的价值。 普列汉诺夫在《论艺术――没有地址的信》一书中对游戏说做了激烈的批评。他认为劳动先于游戏,先于艺术。先有劳动,然后才有游戏,才有艺术。

(二)

巫术说

艺术起源于巫术,是二十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发生学中影响最大的一种理论。

巫术说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提出,原始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而原始巫术根植于原始人万物有灵的世界观,他说:\"野蛮人的世界观就是给一切现象凭空加上无所不在的人格化的神灵的任性作用……古代的野蛮人让这些幻象来塞满自己的住宅、周围的环境、广大的地面和天空。\"另一位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在他的名著《金枝》中则把这种关系归纳为俩类:\"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做\"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基于接触律或触染律的法术叫做\'接触巫术\'。\"原始人想使某人死掉,便收集他身上的指甲、头发、眉毛、唾液,用蜂蜡粘成人像,连续七夜在灯焰上烤化。通过接触仇人的指甲等物可称之为\"接触巫术\",模仿人像可称为\"模拟巫术\"。

(三)

劳动说

沃拉斯切克、毕歇尔、希尔恩都强调音乐、舞蹈的特征是节奏,而音乐、舞蹈的节奏又来源于劳动的节奏,因而劳动是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力。

普列汉诺夫赞成艺术发生于劳动的观点。他说:\"原始人在劳动时总是伴着唱歌。音调和歌词完全是次要的。主要的是节奏。歌的节奏恰恰再现着工作的节奏,――音乐起源于劳动。\"又说:\"原始社会的生产者所服从的拍子又是由什么决定的呢?为什么在他的生产性运动中恰好遵照着这种而非另一种节奏呢?这决定于一定生产的技术。在原始部落那里,每种劳动都有自己的歌,歌的拍子总是十分精确地适应于这种劳动所特有的生产劳动的节奏。\" 二 艺术发生的根本动力

(一)

生产劳动实践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前提 首先,劳动使猿爪变为人手,猿脑变为人脑,这是从猿到人转化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其次,劳动推动了语言的产生,劳动与语言又进一步推动了意识的产生,\"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的本质的区别\"。

再次,劳动推动了工具的制造。当劳动促进了人手、人脑、语言、意识产生之后,经过了几千万年的量的积累,终于产生了自然界进化过程中最有意义的飞跃:第一把石刀产生了,人成为制造生产工具的动物,工具的产生是猿转变为人的标志。恩格斯说:\"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又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在工具和人类社会产生之前的劳动是\"萌芽状态的劳动\"。随着工具的产生,转变为\"真正的劳动\" 人的产生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只有人的灵巧的双手才产生了绘画和雕塑,人的歌喉产生动听的歌曲,人的肢体产生优美的舞姿。

(二)

生产劳动实践推动着思想与感情的产生,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一个必要的条件。 劳动是人们有意识、有目的的使用工具、征服自然以满足自己物质需要的活动。

第一种结果是劳动的结果与原来的预想不一致,导致了图腾和巫术的产生。

第二种结果:劳动的结果与原来预想的一致,导致人的征服欲、创造欲的发生。

(三)

生产劳动推动着审美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为艺术的发生创造了第二个必要的条件。 审美是人类在生产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当人类制成摆脱动物界的第一把石刀时,是否成为第一个审美对象呢?不。那第一把石刀仅仅是为了实用,而不是为了审美。实用的观点先于审美的观点。审美的发生过程大约经历三个阶段:仅仅具有实用性而没有审美性――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审美性――仅仅具有审美性。

美感发生过程中最大的一次历史飞跃就是人们终于摆脱了对象的实用价值和功利内容,仅仅把对象的形式视为审美对象。

艺术,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人创造的具有审美价值的、表现思想感情的精神产品。所以,人是艺术发生的前提,审美性、情感性是艺术发生的必要条件,当前提和条件具备之后,艺术的发生就是必然的了。

(四)

生产劳动实践是原始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生产劳动不仅创造了艺术发生的前提和条件,而且成为艺术发生的直接动因。 建筑艺术

黑格尔说,艺术史的起点是建筑。

从建筑到建筑艺术的飞跃是美与情感在建筑物上的凝固。

建筑。是人类征服自然的重大胜利,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会引起人们精神上的巨大喜悦。于是,在实用的基础上美化它,使建筑迈入了艺术的殿堂。人类最古老的艺术种类就是这样在劳动的基础上产生了。 造型艺术

原始造型艺术的主要特点是:第一,题材是动物而不是植物,由原始的狩猎生活所决定。

第二,高度的写实性。决定于原始的狩猎生活。有对客观对象的敏锐的、正确的观察能力;有应用感觉器官与运动器官的创作能力。 装潢艺术

原始装潢艺术根源于原始生产实践活动。 第一类是对人类或动物形态的模拟。

第二类是几何形图形。

第三类是刻在武器上的图形。那是部落的标志,源于狩猎生活。 舞蹈

原始舞蹈是原始的审美情感直率、有力的表现。分为模仿式与操练式两种。根源于生产劳动实践。 音乐

在人类发展的最初阶段,音乐最突出的特征不是旋律,而是节奏。大多为舞蹈做伴奏,舞蹈有鲜明的节奏;最初的乐器是打击乐器,在石片上磨制一孔,悬挂敲击出简单的节奏。

因为节奏是原始音乐的突出特点,无法表达复杂的思想,因而,音乐、舞蹈、诗歌三位一体的形式就成为必然。 诗歌

原始人在集体劳动中,为了协同动作,提高效率,交流情感,鼓舞情绪,产生了最初的诗歌。

原始人劳动过程中的需要,是原始艺术产生的直接动因。

三 艺术发生的历史过程

(一)艺术发生的上限――人所创造的第一件工具 三百万年前,人类制造的第一把石刀就是第一件艺术品。

从工具的产生,到艺术的发生,大约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纯粹的实用品。第二阶段:即是实用品,又是艺术品。叫\"准艺术\"、\"史前艺术\"。第三阶段:纯粹的艺术品,就是文明社会的艺术。

(二)\"准艺术\"的发生

发生在狩猎经济做基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四万年至三万年以前。发生的标志是人体装饰、雕刻和岩画的出现。

(三)\"准艺术\"的繁荣

特点之一就是它的过度性与发展性。大约在七千年――五千年之间,社会由狩猎经济向原始农耕经济转变,生活方式由游牧渐趋稳定。需要储存和加工粮食的各种器皿,于是,一种新的器皿――陶器应运而生。陶器的纹样装饰丰富多彩,约有四类:一类是植物纹样。二类是几何纹样。三类是动物纹样。四类是人面形纹饰。

(四)\"准艺术\"的衰落与艺术的发生

四、五千年前,社会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石器工具衰落了,金属工具的使用,深刻地影响了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

1、

阶级产生了,先进的生产工具,使社会有了剩余产品。

2、

掠夺战争产生了,剩余产品和私有观念产生掠夺战争。

3、

宗教发生了,原始社会的巫术观念是宗教的萌芽。

第二节

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一、

历史上对艺术发展规律的研究

(一)

艺术发展的模式论

对艺术发展模式的探讨,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

认为\"草创――繁荣――衰亡\"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二,

认为\"否定之否定\"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第三,

认为\"两极之间的变化\"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二)

艺术发展的动力论

历史上比较有影响的是人性论的观点。人性论是随文艺复兴而产生的一种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艺术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的本性。

二、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 艺术发展的他律性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

经济是艺术发展的决定力量和终极原因 第一,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生。 第二,

经济决定艺术的性质 第三,

经济决定艺术的发展 第四,

艺术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根据马克思的论述,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对历史发展不同时代做纵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其次,对同一时代不同地区、国家做横向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再次,对艺术内部不同艺术种类做比较,艺术与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二)

政治对艺术的发展具有直接的、重大的、深刻的影响

因为政治集中代表了统治阶级的利益,它拥有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和强大的物质力量。因此,政治即可以成为强大的动力促进艺术的繁荣,也可以成为巨大的阻力导致艺术的衰败。

(三)

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宗教与艺术像携手并进的孪生兄弟。在原始社会,原始宗教与原始艺术是混沌未分的混合体。在东方和西方的历史上,都曾有一个宗教艺术的时代。在中国,从魏晋南北朝到,在敦煌、龙门、云冈等石窟中曾创造了佛教艺术的辉煌。在欧洲,整个中世纪,建筑、雕刻、绘画及书籍插图等构成了基督教艺术的精华。黑格尔说,最接近艺术的就是宗教。 宗教对艺术起影响作用;

1、

宗教阻碍艺术的发展。宗教对艺术否定。 (1)

宗教是对社会生活的歪曲的反映;而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真实的反映。

(2)

宗教要求对彼岸世界的心灵感悟,而艺术要求对现实世界和世俗感情的形象表现。

(3)宗教的对象是神;艺术的对象是全面的社会生活。 (4)宗教是麻醉人们的心灵的;艺术是生活的教科书。 (5)宗教相信自己的对象超自然实体即神灵的真实存在;而艺术却不相信自己创造的对象的真实存在。

2、

宗教促进艺术的发展:

(1)

宗教与艺术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尽管上帝、圣母、天使的形象是虚幻的,但它是对社会生活的抽象。

(2)

艺术与宗教都蕴含了情感与幻象的成分。 (3)

艺术与宗教都是对社会生活的全面的反映。 (4)

艺术与宗教都能使人的精神得到抚慰,产生愉悦与希望。

3、

宗教推动艺术的发展:

(1)

宗教促使艺术突破教义的局限从而得到发展。

(2)

宗教为艺术提供题材。欧洲许多以宗教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名垂史册。如:乔托的《玛丽亚诞生》、《逃亡埃及》,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最后的审判》等等。 (3)

宗教往往是艺术生产的组织者。 宗教对艺术来说,既有阻碍、否定的一面,又有促进、肯定的一面。

(四)

道德给艺术的发展以巨大的影响 第一,

认为道德与艺术是对立的,道德与艺术无关。

第二,

道德与艺术是完全同一的,一切艺术都是道德教育的手段。

上述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它们既有本质区别,又相互影响。

当艺术作品表现进步的道德准则和高尚的理想情操时,往往产生持久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促进艺术的发展。 落后的、腐朽的、丑恶的道德准则会阻碍艺术的健康发展。

(五)

哲学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1)

哲学通过美学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2)

哲学通过创作方法的中介影响艺术的发展

首先,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产生 其次,哲学思想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选择与改变 最后,哲学思想的矛盾决定艺术创作方法的矛盾 三 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一)历史继承性是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艺术作品思想内容的继承

第二 艺术作品形式的继承

第三 艺术种类和艺术创作方法的继承

(二)艺术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的原因

第一 是社会物质生活发展的连续性所决定的 第二 是由艺术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第三 是由艺术表现生活的任务决定的

(三)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坚持继承遗产的批判原则,反对\"肯定一切\"(表现为复古主义)与\"否定一切\"(表现为虚无主义)。

(四)艺术继承的条件和类型

艺术继承的条件决定了艺术遗产继承的类型。类型有两种:

1、

同一艺术风格渐进延续中的继承

2、

不同艺术风格飞跃断裂的继承

(五)革新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1、

革新是艺术的任务所决定的

2、

革新是艺术的本性所决定的

3、

革新是欣赏者的审美需求所决定的

4、

革新是艺术家的个性和思想感情的独特性所决定的

(六)艺术发展过程中革新的表现

1、

从艺术作品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艺术作品内容的革新与艺术作品形式的革新

2、

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说,革新可以表现为对他人的超越和对自我的超越

3、

从革新的程度来说,革新可以区分为同一艺术风格延续中的革新与不同艺术风格转变中的革新

(七)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革新的关系

1、

革新是继承的目的

2、

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第三节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

一、

世界各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一)艺术的民族性

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

(二)艺术民族性的根源

(三)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

由于多民族社会生活的特殊性,必然造成民族精神的差别性,而民族精神的差别性必然造成民族艺术的多元性。

二、

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与融合

(一)各民族艺术相互交流的必然性

(二)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表现

1、民族艺术思想内容上相互影响

2、

民族艺术形式的相互影响

(三)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条件

1、民族的社会生活的类似性

2、

民族交往的可能性

(四)各民族艺术相互影响的过程: 第一步,把外来艺术原封不动地\"拿来\" 第二步,鉴别外来艺术的精华与糟粕,吸取精华,抛弃糟粕

第三步,把外来艺术与本民族的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这也是艺术发展的一条规律

三、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

(一)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

从文艺复兴到二十世纪,是东方艺术在世界舞台上融合交汇的伟大时代,也是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艺术的伟大时代。

(二)世界艺术

世界艺术并不是凌驾于民族艺术之上的一种独立存在的艺术,它是民族艺术的一种。特征是:

1、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

2、

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3、

世界艺术是指表现人类共同美的民族艺术。

(三)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联系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差别在于: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地表现\"人的一般本性\"和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地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四)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辩证统一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的意义

该原理对发展社会主义艺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

社会主义艺术必须坚持民族形式。

2、坚持社会主义艺术的开放性。借鉴世界上一切优秀艺术并与本民族的艺术传统结合起来,洋为中用,创造出新的更高级的社会主义艺术,满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 第四章

艺术创作论

[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理解艺术家与社会的关系、艺术家的主体性,掌握艺术家的修养、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艺术家的修养、艺术的创作活动、艺术的创作方法(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与东西方艺术的各种流派和思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创新思维)

第一节

创作主体――艺术家

一、

艺术家与社会

(一)社会生活对艺术家的影响

任何一个艺术家都是在一定的家庭、一定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一定的名族文化以及一定的世界潮流与时代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与熏陶下逐渐成长起来的,每个艺术家的生活内容、思想感情、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等无不打上这些方面的印记。

(二)艺术家要有为社会和人类的进步而献身的精神 艺术家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环境,他对这个社会环境的特点、优点和缺陷等也会了解得比较清楚和透彻,会产生强烈的如何发扬其优点,吸取世界其他名族的长处和改变其不足与缺陷,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愿望。即推动社会进步和提高国民精神素质和审美素质而献身的伟大抱负。

二、

艺术家的主体性

(一)艺术家是艺术生产过程的主宰者

艺术家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构思艺术意象和将艺术意象物化为艺术作品等三个大的艺术创作阶段中,都充分表现出艺术家主体的决定艺术创作过程和艺术产品命运的主宰作用。

(二)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

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必须具有独创性。艺术生产和艺术产品的不可替代性由多方面因素决定:艺术家所处的不同时代、不同社会制度和社会生活,不同民族、不同生活经历、不同艺术思想、不同艺术表现形式;艺术创作主体的艺术心理定势所包含的各个层次的文化知识、艺术专业知识、艺术创作经验和创作才能;艺术家所凭借的社会生活素材,所选用的艺术语言的组合,艺术主体,意象、艺术形象等等;艺术家主观意识上的独创性。

三、艺术家的修养

艺术的永久生命力在于不可替代的独创性。艺术创作体现艺术家的修养和智慧,按照\"学问要博,生活要广,认识要深,感情要真,立意要新,想象要丰富锐敏,意象要饱含意蕴,形象要栩栩传神\"的审美要求和标准进行创作。必须要有深厚的思想修养和艺术修养。 艺术修养指;在取得一定基础知识和一定的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提高艺术理论修养和艺术创作技巧,熟练自如地创造出具有一定艺术意蕴和神韵的艺术作品。

(一)艺术家修养的五个方面

1、

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

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等的基本观点的总和。

审美理想: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审美和美的创造及其发展所持的基本观点。

2、

深厚的文化素养 艺术工作者应具备的文化素养大致分为三类: (1)一般文化,知非艺术类所涉及的知识,包括社会科学相关学科及自然科学中一些基础知识。(2)姐妹艺术文化。各门类艺术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3)专业文化。

3、

丰富的生活积累

4、

超常的艺术思维活动能力

(1)发现的目光和独到的感受力 (2)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3)独特的记忆力

5、

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

(二)不断优化艺术心理定势是艺术修养的最高目标

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过程中,在头脑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第二节 艺术创作活动

艺术家运用已经掌握的艺术创作本领,将生活中得来的素材――诸多表象做材料,围绕一定的主题倾向,进行艺术思维,从而在头脑中形成比较完整的艺术胎儿――艺术意象,随即运用艺术语言和各种表现方法,把它物化为供人欣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的全部创作活动过程。

一、艺术创作过程

(一)

生活体验

(二)

艺术构思

1、艺术胚胎萌发和孕育阶段

2、完整的艺术意象的成熟阶段

(三)

意象物化

艺术家运用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意象表现为专供审美和鉴赏的艺术形象即艺术作品。

构思艺术意象和意象物化都要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 艺术语言包含:文学语言、其他艺术门类中起类似文学语言作用的一切艺术想象的材料和艺术表现手段以及各种艺术媒介。

艺术语言符号的运用有规律可循:

1、

特定艺术语言和特定艺术类别互制律。

2、

艺术语言和艺术思维的互彰律。

3、

内部艺术语言和外部艺术语言转化律。

4、

自觉运用艺术语言与非自觉运用艺术语言的同一律。

5、

诸种艺术语言交递运用律。

二、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和思维活动

(一)

形象思维与艺术思维

(二)

意识与无意识

意识 是指人在清醒状态下对现实的一种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的心理活动。

无意识 指未被意识到的、潜在的心理活动。分为:

1、误差无意识

2、病患无意识

3、梦幻无意识

4、本能无意识

5、习惯无意识

6、集体无意识:

(1)人类生理进化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2)民族文化历史发展中形成的集体无意识。

(三)艺术灵感:久思不解的关键问题突然因某一事物的触发而在无意中产生一种顿悟。

灵感可分为两种:

1、在形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

2、在抽象思维中爆发的灵感 艺术灵感的产生条件:

1、

业已形成并比较巩固的艺术心理定势。

2、

在艺术家头脑中要储存着大量的文化知识信息、专业知识信息和社会生活表象等以供回顾和寻找。

3、

大脑皮质中必须建立解决艺术创作问题的优势兴奋中心,只要一触机,便会立即爆发艺术灵感。

(四)形象思维的特征及其逻辑规律

1、形象思维的特征:(1)形象性

(2)想象性 (3)情感性

(4)艺术个性 (5)审美性

2、形象思维的逻辑性

(1)形象思维的思维形式:a、基形意象

b、完形意象

c、群形意象

d、易形意象 (2)形象思维的逻辑规律:

I、和谐律 A、意象的整体画面要层次分明、有条不紊、布局合理、结构完整。

B、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C、基形意象、完形意象、群形意象和易形意象之间的联接要高度和谐与统一。

II、融合律

A、艺术意象和中心思想的高度融合。 B、形象和神融为一体。 C、情和景水乳交融。

iii、理想律;在形象思维过程中,按照作者的审美理想进行思维活动。

(五)艺术思维中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转化的特殊规律

艺术思维中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互相转化的特点是严格地遵循着艺术美的规律来进行的。

1、按照艺术意象理想化的规律进行互相转化。

2、遵循着艺术意象中深层内涵的意蕴以外现的艺术形象的独特的神韵表现出来的原则进行转化。第三节 艺术的创作方法与流派、思潮

一、艺术的创作方法 指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的关系所持的基本态度和所遵循的最一般的原则,也是艺术表现中所遵循的最一般的方法。

创作中的主体思想感情和客观生活是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一)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主要的和基本的创作方法。

1、现实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基本特征:(1)艺术描绘的客观性

(2)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3)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现实主义在表现手法上,往往要求运用朴素的艺术语言,客观、写实地叙述和描绘,冷静、细腻地刻画人物和事件,构成现实主义的外部特征。

2、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艺术家以奔放的主观激情,按照理想的面貌表现生

推荐第9篇:漫画概论教案

李占鸿谈漫画-漫画概论教案

漫画概论教案

对于动漫概念的解释 对于动漫的解释有三种;

1 一是动画与漫画的连称。或者是合称。2 动画式的漫画。也是漫画的一种形式。 3 以漫画式的语言为主的动画。

2 动漫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是理论性的说法。并不是实践性的概念。在专业的称谓上一般还是称为动画设计。

漫画概论 漫画概念;

1 漫画的漫是“随意”,“无约束”,有夸张,变形的特征。 2 是广博,无边际,在内容和形式上是无所不包的。

3 漫画来源于中国的古代,后被日本所引用。20世纪先后被两次引进我国。在日文中把叙事和连续性的图画都称为漫画。

4 漫画的多种名称;漫画的名称基本分为两个基本的类别。一个是连环画的系列,常见的有连环画,连环图,小人书等等。二是卡通画,卡通漫画,连环漫画。故事漫画。新漫画。新型连环漫画等等。

漫画的种类

1 四格漫画;也有多于四格的,也有少于四格的漫画。多引用“起承转合”的基本结构。

也有采用对比法和阶梯法的。格数较多的也称为单元画的。用数量不多的画格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

2 故事漫画;可以是短篇,,中篇,长篇甚至多达上百篇等等。用数量不受限制的画格来表现有主题,有情节的故事。种类划分为;儿童漫画,少女漫画,成人漫画。和各种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漫画。 3 学习漫画;用于辅导中小学生学习的,既有文字说明的,又有故事的。使学生的学习非常的有兴趣。

4 解说漫画;是学习类漫画的一种延伸。阐述一些学说,理念,准则,安全,法律,交通,以及各种生活知识等等。

漫画的要素 漫画的三要素是由故事,绘画,和漫画语言三要素构成的。

1 故事的两个要是是;A 主题的具备,任何一幅画都有主题;B 要有情节,即便是四格的漫画也要有情节,有情节是多幅漫画和独幅漫画的主要区别。 2 绘画;漫画的画是由数量不多的,数量不等的画格所组成。

3 漫画的语言;A 漫画的语言是指在特有的绘画规律,规则,技法,技巧等通过一个个画格的形式把故事的主题情节,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 B 指漫画中的对话框和通用符号。

故事是基础,绘画是手段。漫画语言则是把故事和绘画连接起来的关键。

四 漫画的技法

(一)

漫画的表现方法;

平面动画;单线平涂是最常见的画法。但单线平涂的技法是有基本要求的;主要要求是把色彩进行脱胶处理,二是把涂色所用的毛笔用中号的小白云羊毛笔,三是把用笔的方向进行统一,方向一致。 2

用单线起稿,彩铅上色的方法来表现。 3

用单线起稿,用水彩淡彩的方式来表现。 4

用水墨的方式来表现。既一国画的方式来表现。

(二)

人物情感与心理描写方法

人物情感的描写主要指面部的两支眼睛和一张嘴,在漫画里被称为传神三点。在表现人物的紧张,喜怒,松弛等方面一般多用适度夸张的办法来表现。也可以结合场景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心理,如阴天,雨天,打雷,汹涌的大海,平静的大海等等。

(三)

背景的描写与表现要点

漫画的背景大体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居住景观与居住的环境,时间的设定表现,天气的设定表现,无背景,空镜六个方式。

1 自然景观;在漫画中的自然景观主要是表现人物的活动的场景,环境,交代故事所发生的地点,和基本位置。

2 居住环境;室内背景与室外的背景是居住环境的两个侧面。仍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和基本的位置等,并通过交代室内的陈设来表现时代的背景,民族和地域,习惯等方面的区别。

3 时间设定的说明;靠外景所描绘的时间状态,来表现或说明故事所发生的特定时间,如黑夜,早晨,黄昏等。

4 天气的设定;外景要求标出特定的天气条件,如多云,阴天,雨,雾或雹风等等。

5 无背景;并不是所有的画面都需要背景。有时为了突出画面上的人物把画面的背景处理成一片空白。

6 空镜;

名词是在电影这借鉴而来的。在漫画中,只有景,而没有人物的画面为空镜。一般在两个画面的之间,两个段落之间表示故事的转换。如表现夏季,冬季,秋季图像既是表现时间的过程,也表现心理情绪等。

漫画的构图

1 形象的因素与形象的容量;因素指画面上的形象种类;容量指画面上的因素的数量。

2 视距;主要指观着的眼睛与画面中景物的距离。

3 景别;景别是指在画面上的远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几个镜头摄影用的术语。

4平衡与对称原理;平衡是指在画面中心假设的一条中线,在中线的两侧在因素,容量以及在空白的安排上寻求在量感上的平衡和视觉上的基本平衡。平衡与对称的原理是构图中的母原理/ 5 疏密原理;一般是在遵循平衡与对称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疏密原理的分布和调整。疏密规律在构图中主要是解决因素的平均的安排与分布的问题。解决在因素的大小的相等,距离上的相等等。问题的出现主要是怕画面有僵,板,死等现象的出现。

6 构图中的形象完整与构图的完整

形象的完整主要是要求把画面上的形象画的不却东西。画的全一些。因素的全面性是画面表现的一个基本要求。构图的完整主要是指在构图的时候,把画面的因素与容量的安排以构图的基本原理为主。把位置的安排合理与适度。

漫画的分格

画格是组成连环漫画的最小单位,每一个画格都反映了一定的时间与空间里的人,物景。四格漫画的分格是最基本的分格,在动画设计的高考中,分格也称分镜能力,高考考的主要是考生的分镜能力。

四格漫画必须在固定的四格内来完成作者的表现意图。达到其全部的戏剧效果。四格漫画的四个格全部在一个画页上。一般是在每个画格上的时间和地点是相同的。

画格的划分需要注意的几个事项;

1 要注意实用性,要有利于充分的表现情节和画面的主题。

2 美观性和多变性;在画格的划分上,要有自己的特色。即要有特色和个性也要考虑总体画面的协调问题。

3 分格的方法;用线来划分,也有用空白格来划分的,有用随意的曲线来划分,也有

用其他的图形来代表画格的基本外形等等。

4

画格的顺序;画格的顺序有两种方式;一个是左读,一个是右读。中国和世界上的大多书的国家都是左读。而日本和台湾,香港等地区用右读。左读与右读知识顺序上的不同。

漫画中的文字

文字是漫画语言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漫画中至少有六种用法;既对白,独白,内心独白,旁白,音响和表意字词。

1 对话和独白;画面上两个人物以上的对话。表现形式是用对话框。对话框是画面的一部分。他的位置要与画面相协调。不可占满整个画面的空间。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对话框的顺序要以读序一致。

2 独白;独白为戏剧名词,戏中脚色或人物独自做说的台词。

3 内心独白;是画中人物的心里想而又没有说出来的话。一般多用于多个连续的小气泡把画框与画中的人物的头脑连接起来。

4 旁白;是以第三者的身份和脚色来解说。相当与影视中的字幕或画外音。一般用于介绍背景,过程,地点,时间,以及不适合于用画面来表示的事物。

5 声音的表现;相敲门,爆炸,惊雷,以及打斗的动作等,一般用相声字来表示。有时用大小不同的渐变来表示声音的强弱过程。

6 无字漫画;指画面上没有文字框或对话框,这种漫画要求作者以画面本身的场景形象把故事的情节表现出来。

漫画的脚本创作

1 连环漫画的脚本是由一个一个的画格连接组成的故事。因而,漫画的脚本必须是以一格一格的静止的画面为最小单位来演示故事。

2 脚本的基本结构;故事漫画结构通常用,“起承转合”四个步骤构成的。这四个步骤在四格漫画最为简明清楚。

3 主题;主题就是故事的中心思想,作者通过这个故事说明什么,故事的主题越是符合时代的,符合广大的读者的需求的,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主题是指得到画面连续形象的表现来说明的一个潜在的,让人得到启发和启示的一个主题思想。

4 和主题有关的是朔造人物。任务就是故事的主人公,可能是一个或者是几个人。也可能是拟人化的动物。包括主角以外的配角。

5 何人,何地,时间,何事,原因,事件的结果。以及给人的启示。

漫画的训练方法

1 技法的训练;技法的训练主要体现在如何的把漫画所运用的技法多了解一些。具体的训练方式以临摹的方式进行。 2 漫画的构图训练;漫画的构图基本上与其他的构图形式基本相同。在构图的安排上,要让学生尽快的掌握构图的基本原理。把基本原理运用到所有的创作教学领域里。其原理是一样的。

3 根题的建立与记忆训练;在根题的记忆训练上,如果把与高考有关的内容记下来。进行与创作有关的训练。训练的方法主要是以联想的方法为主。进行类似题的创作训练。

4 进行模拟性的训练;在模拟性的训练上,主要是把根题的利用价值提高起来。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把训练的方式简化一些。把几种技法多训练到。尽量的多掌握一些。

高考命题的七个范围与基本要求

要想在命题创作中把考试成绩搞上来,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命题的基本方式与基本规律;

1 时节性与时间性的命题;以四季,晨曦,风雨等气候有关的季节与时间为内容的命题。如类似的命题有《在温暖的阳光下》,《美丽的清晨》《夏日》《细雨蒙蒙》在时间上命题有〈美丽的清晨〉〈晚霞〉〈午后的阳光〉〈夜晚〉〈月光〉〈晨光。等。

2 地点型的题目;以家庭集市,街头,车站等地点为主的命题如〈车站的一角〉〈市场上的一角〉,〈我的书房〉。

3 人物型的题目;以父母为,教师,朋友,同学等考生所熟悉的人物为命题。如,〈我的老师〉,〈同桌〉,〈我的父母〉。

4 事件型的题目;以故事性,纪实性的内容为命题,如《一次有意义的事》〈〈一次有意义的活动〉〉〈过生日〉〈我童年的一件事〉等。

5 以物件的名称为主的命题;如学习用具,生活用具,交通用具,绘画用具等,如〈我的书包〉,,〈我的书房〉,〈电脑〉〈同学的文曲星〉等等。 6 理想与愿望型的题目;以具有象征意义和情感内容为命题的题目,如,〈希望〉〈成长〉〈青春〉〈我的愿望〉等。

7 色彩型的题目;以重点表现色彩为主的题目;如〈红墙下的故事〉,〈深秋〉,〈春绿〉

8 组合型的题目;两个不同类型的事物所组成的题目,如〈人与牛〉〈我的植物〉等。

推荐第10篇:《经济法概论》教案

《经济法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前言 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西方国家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经济法”一词最早于1775年由摩莱里在其著作《自然法典》中提出。但其“经济法”一词的含义与今天自有很大的区别。

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时间: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时期。

经济法在西方的产生原因:市场调节手段固有的矛盾及其失灵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与爆发。

于是,资本主义国家从“守夜人”转变为“经济警察”,开始实行国家干预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政策。经济法由此而开始产生、发展、兴盛。

二、中国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

中国经济法的存在基础是中国的公有制经济性质,要求国家对整个社会经济活动进行管理。这从中国经济法的诞生、成长的历程可以观之。(它随新中国的诞生、成长而产生和发展)。

这显然与西方经济法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极大的不同。西方是先有了市场的充分发展,而后出现市场失灵,才有了国家的介入和干预,经济法产生;而中国是先有无所不包的“计划经济”,对经济生活、甚至社会生活进行全面控制,在此基础上的经济法是否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法,对此问题还得存疑。然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才开始得以起步。也就是说,中国的“市场”一开始就带有浓重的“计划”或“控制”的色彩。由此而形成的经济法是否也有着一定的问题呢?看看中国的足球市场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二。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和主要内容

一、经济法的概念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产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产生源于国家对经济运行管理和协调的必要性,它通过确立国家管理、协调经济运行的方式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为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空的有机结合,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

1、国民经济管理关系。指各级国家机关之间,国家机关与经济组织、公民之间在国民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2、经济协作关系。指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以及公民相互之间在经济往来中产生的经济关系。

3、市场经济主体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指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在内部经济管理中产生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机构相互之间的组织管理关系,另一方面是经济组织内部贯彻实行经济责任制过程中产生的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关系。

4、涉外经济关系。包括涉外经济管理关系和涉外经济协作关系。

三、经济法的主要内容

1、市场主体法律制度。主要有: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外商投资企业法律制度、全民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集体所有制企业法律制度等。

2、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主要包括:计划和统计法律制度、固定资产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银行法律制度、价格法律制度以及自然资源和能源法律制度等。

3、市场规制法律制度。主要有: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证券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和房地产法律制度等。

4、社会保障法律制度。主要有: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优抚安置法律制度和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等。

第二节 经济法律关系

经济法律关系是由经济法确认和调整的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有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与经济管理、经济协作和经济组织内部活动,并依法享有经济权利、承担经济义务的当事人。

1、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民所有制财产(包括土地)所有权的惟一主体,又是国民经济的领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在宏观调控、协调国民经济运行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

2、国家机关。直接行使国家经济管理职能的经济管理机关是经济法律关系的重要主体。

3、企业等法人。机关法人和企业法人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为活跃、最为重要的主体。

4、非法人经济组织。指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具有生产经营资格的非法人组织。主要包括:合伙企业、分公司、个人独资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等。

5、个体工商户。公民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依法经核准登记从事工商业经营的,为个体工商户。雇工在8人以下。包括个人经营的个体工商户和家庭经营的个体工商户。

6、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城镇科技人员、企业家等,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承包合同规定从事商品经营的,为农村承包经营户。

7、公民。指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自然人。

8、外国经营者。指与我国进行经济技术合作和往来的外国公司、其他经济组织及个人。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权利——可以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义务——必须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资格。

1、经济权利。经济权利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法定范围内享有的,自己从事或要求他人从事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的资格,是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活动中实现其意志或利益的可能性。

(1)经济职权。是国家机关进行管理时依法享有的权利。包括决策权、资源配置权、指挥权、调节权、监督权和其他经济职权。经济职权既是权利也是义务。 (2)财产权。

(3)工业产权。法律赋予的对无形的智力创造性成果享有的权利。包括:专利权、商标权、企业名称专用权等。

(4)债权。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权利和义务关系。债权是一种请求权,享有权利的人是债权人,负有义务的人是债务人。债权人有要求债务人依照法律规定或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权利,债务人有义务满足债权人的要求。 (5)其他权利。

2、经济义务。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在经济管理和经济协作过程中依法必须为一定经济行为和不为一定经济行为。

三、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享有的经济权利和承担的经济义务所共同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无形资产等。又称为载体、标的等。

四、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

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是通过法律手段确保经济法律关系主体的经济权利实现,确保经济义务得到履行,以保护主体的合法权益。主要手段有:

1、奖励。是国家行政机关或其他单位依法对贯彻执行经济法、履行经济义务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或个人采取的鼓励措施。分为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2、制裁。是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经济管理义务、经济协作义务和其他违反经济法的行为给予惩治和处罚。

(1)经济制裁。赔偿经济损失;偿付违约金;罚款;强制收购;没收非法所得。

(2)行政制裁。是由国家经济管理机关对违反经济法的单位和个人依法采取的行政性措施。

(3)刑事制裁。是对违反经济法并已触犯了国家刑律的经济犯罪分子,依法给予刑事处罚。

3、经济法律关系保护的监督管理机构: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

中国经济法的重要作用

1经济法有利于培育真正合格的、活跃的市场主体,从而奠定发展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

2、经济法有助于培育完善、统

一、开放的市场体系。

3、经济法有助于保证国家对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

4、经济法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管理。

5、经济法有助于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6、经济法保障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中国经济法的未来发展

1、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2、知识经济与中国经济法的发展。

1)、中国经济法应将促进和保障科技进步作为重要任务。 2)、中国经济法应研究解决知识经济带来的新问题。

3、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1)、加入WTO对中国经济法发展的影响。 2)、WTO与中国经济法的完善。

第11篇:文学概论教案

文 学 概 论

教学目的与任务

通过学习,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运用文学理论去阅读、欣赏、分析和评价古今中外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能力,为学习中外文学史和从事文学实践活动及语言教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初步的理论基础。

导语:

第一编

第一章

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

一、从文学到文学理论 1.什么是文学?

从各种文学现象引入(看视频) 以上这些都是文学吗? 英国的雷特·伊格尔顿说:“我们也许正把某种‘文学’概念作为一个普遍定义提出来,但是事实上它却具有历史的特定性。”

什么是“文学的历史性”?

文学的历史性——指的是文学从产生到今天,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很大的发展变化,虽然这种发展变化并不是直线的,但是它所留下的轨迹明晰可见的。最初的文学一方面显得非常简单、幼稚、模糊,另一方面又与宗教、哲学、史传等联系在一起,甚至在一段时间里,凡是以书面面语言写成的一切典籍都是文学,连朝廷的应用性文学,都曾被视为正宗的文学。这个时候,文学和宗教、哲学、史传等彼此具有同一性。

文学的多样性——指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出现过种种关于文学本质的看法,如亚里斯多德的“摹仿说”、康德的“天才说”、黑格尔的“理念的显现说”等。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对文学的看法更多

所以“文学”作为一种概念,文学的概念源于文学观念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文学观念指关于文学现象的认识和觉悟;而文学概念,则是对于文学本质属性进行抽象而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内涵和外延的词语形式。

从文学活动的现象上看,文学首先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或文本而存在的。如《诗经》、《唐诗》、《窦娥冤》、《红高粱》。 从历史来看,人类对于文学的最初认识混杂于各种文化现象。如中国的先秦时期,《诗》、《书》、《礼》、《乐》、《易》,诸子百家,所有涉及相关的哲学、政治、道德、宗教等都叫文学,其实,这些是文学的最初信息,是文学的“前观念” 状态。

20世纪以来,文学理论研究呈现了新的开放状态,其中对于文学内部构成

1 因素和规律的“本体论”的关注,“什么是文学”的问题得到新的正视和正面的界说。美国文学理论家雷•韦勒克和奥•沃伦撰写《文学理论》第一章和第二章就是讨论“什么是文学”?

2.文学与文学理论有什么关系?

以具体为例阐述。如当代诗人牛汉的诗《夜》这首诗引导我们思考带有普遍意义的文学和文学理论的问题。也就是说,诗的功能是什么?诗有什么价值,对人生有什么意义?人类为什么需要诗?

我们学习文学理论,就是能从自己的角度对一首诗、一篇散文、一部小说或电影电视作一个分析。

3.什么是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它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

第一节 文学理论的性质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统称为文艺学。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

文学批评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分析和评价具体文学作品、作家和文学现象的学科。它主要以作家、作品、文学运动、文学思潮的评论为对象。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美学的历史的观点科学地分析具体的作家、作品,给以思想的、艺术的评价,从而总结文学创作的具体规律,给创作以指导;通过对作品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点的具体分析,帮助读者理解作品,培养读者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读者的文学鉴赏能力;同时通过文学批评的实践,特别是当代文学批评的实践,提出并探索新问题,推动并促进文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文学史是文艺学的分支之一,指从历时的视角探讨各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发展的具体历史的学科。它以文学的产生、发展、演变的状况以及文学发展的经验和规律为研究对象。

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指研究文学活动的一般规律的学科,它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换言之,它以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的一切文学现象作为研究对象,但不象文学史和文学批评那样去具体地分析和评论一个个作家作品,一个个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它以哲学方法论为总的指导,从理论高度和宏观视野上阐明文学的性质、特点和一般规律。文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一般可分为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文学接受论四个方面。

文艺学又称文学学,是指关于文学学问。它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的统称。它包括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史、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五个分支。

文学理论的任务

文学理论以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科学方法为研究对象。从这个总的对象出发,文学理论的任务一般规定为四个方面: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作品论和文学接受论。这四个方面的研究任务,是由文学四要素(见教

2 材P6示意图)所构成的人类的一种高级的特殊的精神活动所决定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实践性、现代性、民族性的品格。

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理论和批评传统》虽着重讨论西方浪漫主义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但对西方文艺理论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和总结,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模仿说”、“实用说”、“表现说”和“客观说”在各历史时期的兴衰和实际运用的利弊,使读者对西方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史有了一个明晰的、全面的认识。另外,艾布拉姆斯明确提出了文学批评四大要素,这四大要素已被学术界普遍采纳。

第二节 文学理论的形态 文学活动有两个流动系统:

第一个:

文学创作—文学作品—文学接受的过程 第二个:

文学生产—作品价值—文学消费的过程

文学理论的研究客体就是这两个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各个阶段相互关系的规律。研究者从不同研究文学活动的两个过程,产生了文学理论的多种形态。

文学理论的基本形态可分为七种形态: 文学哲学:

是文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形态。文学创作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即作家作为主体反映作为客体的生活,作品和读者接受中也有不少是哲学层面的问题,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视角,是揭示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如托尔斯泰的《复活》、施耐庵的《水浒》。

文学社会学:

研究文学和社会的相互依存关系的一门学科,同时也是一种研究文学的社会学方法。它有两种倾向:

1.倾向于文学学 2.倾向于社会学 文学心理学:

文学与心理学在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即对于人类自身存在的理解与把握,文学与心理学都可以说是一门“人学”。古今中外的文学理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倾向于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文学活动。

文学符号学:

符号学作为一门现代科学学科来源于瑞士语言学家R•索绪尔和美国哲学 3 家C•S•皮尔士,是研究一切交际活动中的语言和非语言、数字、电码,而且一切构成现象世界的视觉、听觉对象等都是符号,如动作、仪式、装饰、神话、宗教、文学艺术等。在人类交际中传达信息的各种符号系统中,语言是第一性的符号,其它符号都要通过语言译解,因此人类面对的世界是人类用语言符号构造的世界。将文学作品本身及其产生、传播过程视为一种特定的符号系统,并对其进行符号学研究,形成了文学符号学。

文学信息学

这是从信息学的角度来研究文学活动的一个新学科。信息论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美国数学家C•E•申农创立的一门新兴学科。它研究信息的本质,以及信息的计量、传递、变换、储存,研究由信息源、编码、信道、译码、信宿等部分组成的通信系统。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亚伯拉罕•A•莫尔斯的《信息论与审美感知》用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文艺美学和审美现象,形成了信息论美学。

信息论美学的基本出发点是把美看作是一种信息。文艺作品是一种传递审美信息和其它认识信息的载体,文艺作品的创作、欣赏、批评等活动过程是一个信息传递的过程。它可以研究文艺作品的审美信息量,并由此判断一部作品的好坏及风格、手法等等。

文学价值学

所谓价值是指某事物对人所具有的意义。文学作品对人有特殊意义,因此它具有价值,一种特殊的艺术价值。它产生于文学创造之中,在文学作品中得以确立,在文学消费中得以确证。

文学文化学

文学活动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法兰克福学派的洛文塔尔认为,对文学的思考必须“先把文学置于每个社会的功能框架之中,再把它置于那个社会的各个不同层次之中”。从文学的发生发展看,文学原先是隶属于一般的文化的。文学活动本身没有独立性,而是与政治、宗教祭祀、道德教化等社会文化活动融为一体。如《诗经》。

第12篇:广告学概论教案

广告学概论

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广告学基础知识以及相关理论,与其他学科相联系,最终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初步掌握企业中的广告人员开展广告业务的基本技能和方法,也可以进一步鼓励学生不断钻研,向专业广告领域发展,成为以后就业的一个选择,最终的教学目的是将知识与我们的实际联系,把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最终将它转化为生产力。

第一章

广告概述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也是一种信息传播现象,对人们的生活和商业活动、媒体组织产生了广泛而深刻影响。要认识和研究广告就需要先掌握广告的概念,把握广告的基本性质、特征,了解广告具体有哪些分类并对广告学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有初步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掌握广告的概念、构成要素。广告的分类,广告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 难点:广告的概念、构成要素。

三、处理方法

结合案例分析,将理论与现实生活联系。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教学

五、课时分配

4课时

六、作业布置

通过一个广告案例来分析现代广告的基本性质特征

七、课后小结

第一节课要引起学生对广告学这门课程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结合理论的讲解,再布置课后作业加深学生的思考和认识,通过课堂与学生的互动更能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章

广告的起源和发展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的起源发展,近现代广告的发展,世界现代广告的发展,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世界现代广告的发展 (2) 难点:中国近代广告的发展

三、处理方法

结合案例以及相关广告信息,主要案例可口可乐广告。

四、教学方法

此章节主要采用讲授教学

五、课时分配 4课时

六、作业布置

阅读中国广告发展史书籍

七、课后小结

广告起源发展史的学习了解为今后广告理论的学习打下基础,更能将时代文化与社会大的历史环境相结合,一方面培养学生广告与我们的大的社会环境、历史环境相结合的感知力,另外也为今后对于专业广告的学习与研究做好铺垫。

第三章

广告学与其他相关学科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学与市场营销学、心理学、社会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关学科理论在广告学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边缘交叉学科,它与其他相

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2) 难点: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如何应用在广告学

三、处理方法

理论讲授结合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教授教学的方式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费洛伊德的需求理论对时下的广告发展有何启示

七、课后小结

本章涉及市场细分、整合营销传播、异质性原理、需求理论、参照群体及亚文化理论等,需要通过案例讲解,更容易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 现代广告业

一、主要教学内容

现代广告业的性质与任务,广告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现代广告对社会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现代广告业的性质与任务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功能与作用。

(2)难点:现代广告对社会的影响这部分会与传播学理论相结合,相对比较深入的研究学习。

三、处理方法

结合案例分析,鼓励学生自己谈一谈在生活中受到广告的哪些影响。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结合学生发言讨论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让学生自己选取一个广告,并谈谈自己的对这个广告的评价

七、课后小结

广告对社会的影响有利有弊,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全面分析,让学生

第五章

6

第六章

有一个更客观的认识。

广告基本原理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学的说的发展、广告定位理论、USP理论与整合营销传播、4P组合与4C组合、5W理论与广告传播、6W+6O理论与消费者行为研究、认知理论与广告心理研究。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学的基本原理构成,广告与营销学、消费者行为学以及心理学学科中相关理论的联系。

(2)难点:掌握定位理论、USP理论与整合营销传播、4P组合与4C组合、5W理论与广告传播、6W+6O理论各自的特点与表现。

三、处理方法

结合太阳神集团、嘉陵集团、中国光大银行、沙碧娜航空公司施乐公司案例分析理论。

四、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讲授结合案例的方法

五、课时分配 课时

六、作业布置

分组整理资料选取案例讨论各个理论的变现以及成效。

七、课后小结

本章节理论较多,属于重点难点章节,需要较多课时,并且要结合案例讲解,在课堂上与学生发言讨论相结合。最终要让学生把握理论原理并能够运用到今后实践中。

广告运作规律

一、主要教学内容

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情况和最新发展,掌握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了解广告代理公司的结构与运作流程,熟知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一般程序。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活动的一般规律,广告公司的运作规律,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和程序。

(2)难点:广告策划的主要内容,这一部分属于广告操作实务的学习内容,需要学生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三、处理发法

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此部分采用讲授结合案例的方法教学。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结合案例分析策划主要包含的内容,在案例中如何体现

七、课后小结

本章节在广告策划这部分需要锻炼学生的实际理解与操作能力,选取广告书写广告策划内容。

第七章 广告主体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组织包含的内容,广告代理制度,广告人的教育培养。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组织有哪些,广告代理制度。

(2)难点:广告组织

三、处理方法

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此章节采用讲授教学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查找国际、国内一些重要的广告团体

七、课后小结

广告组织不同于一般行业组织,包括广告公司、媒介广告组织、企业广告部门和广告团体等。通过课后布置学生查找国际、国内一些重要的广告团体,让学生对广告组织有更明确的认识。

第八章 广告信息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在本质上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通过信息采集、加工、传播来完成这一活动。本章主要内容包括:广告信息的构成与传播,广告主题,广告创意,广告创意实施。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信息的构成与传播、广告创意以及广告创意的实施。

(2)难点:广告创意的实施,这部分属于业务操作方法的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思考与行动来完成教学。

三、处理方法

结合案例来学习并且鼓励学生讨论讲出自己的广告创意

四、教学发法

此章节采用讲授结合案例,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创意广告。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学生自主完成一个广告的创意过程

七、课后小结

本章节学习的广告操作实务较多,需要激发学生的参与,完成一个广告创意,并且通过小组比赛的方式选出优秀作品。

第九章 广告媒体

第十章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媒体的概述,广告媒体的分类。大众传播媒体的优势,劣势。小众传播媒体的分类以及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媒体计划。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大众传播媒体各自的优势与劣势,小众媒体对于广告信息传播各自的特点以及优势劣势。媒体计划,不仅需要结合各种媒体自身的性质和特点还需要参考商品本身的特性,以及环境因素等考虑诸多方面,然后制定具体的媒体目标。媒体计划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也需要考虑。市场分析和目标市场的确认,包括广告的目标市场、内外部因素的影响、促销的地点选择。媒体战略的制定和执行,其中涉及八个标准:媒体组合、目标市场覆盖面、地理覆盖面、时间安排、达到率与接触频率,创意与情绪、预算方面的考虑。广告最后的环节,评价与跟踪。 (2) 难点:市场分析和目标市场的确认以及媒体战略的制定与执行,需要结合媒体自己的特性以及产品和社会环境因素。

三、处理方法

列图进行有条理的分析,再结合案例讲解。

四、教学方法

此章节主要采用讲授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

五、课时分配

4课时

六、作业布置

分析麦当劳应该采用电视媒体还是报纸媒体。

七、课后小结

本章节既有理论也有广告操作实务方面的知识,所以既要有案例分析又要有课堂讨论分析,加深学生对本章节认识理解。

广告客体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节从客体的含义入手,介绍了作为广告诉求对象的客体的类别和特征,并对广告主要客体——消费者进行深层分析。通过介绍消费者行为的概念和特点,分析消费者购买行为以及影响消费者心理、行为

的社会、个体、心理等因素,来阐明广告如何影响消费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广告客体的构成,广告客体的性质,消费者的特性和类别,消费者行为分析,影响消费者的因素,广告对消费者的作用。

(2)难点:消费者行为分析,这一部分分析的消费者行为的过程中

第十一章

2 会有很多因素,甚至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通过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的研究,我们通过一些理论进一步认识影响消费者行为当中存在的因素。广告对消费者的影响,这一部分是需要展开来讲的,广告活动也属于传播活动,所以会用到传播学上的相关理论来分析,广告活动对我们产生的正负影响。

三、处理方法

搜集大量相关资料,结合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本章节主要采用讲授案例分析的授课方式

五、课时分配

2课时

六、作业布置

课堂发言讨论:广告对你的影响。

七、课后小结

广告客体是个复杂的系统,它包括实际客体和目标客体两大部分。广告客体的受众都具有多重性、集群性、自主性和互动性四个基本特征。在广告活动中,广告对消费者购买心理和行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上的作用。此外社会成员个人的消费行为也会受到文化、社会、个人以及心理的等因素的影响。

广告效果测定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从广告效果含义入手,介绍广告效果的特征以及主要测定方向,其中重点阐述了广告效果测定的三大基本方法:广告传播效果的测定、广告心理效果的测定、销售效果的测定。广告网络效果测定的三种技术方法:点击率和转化率、对比分析法、加权计算法。广告效果测定是一个完整广告活动最后步骤也是非常重的一部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媒体的效果测定、广告心理效果的测定、广告销售效果的测定,网络广告效果的测定。

(2)难点:各种效果测定方法如何运用到实际操作。

三、解决方法 结合案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讲授教学的方法

五、课时分配 课时

六、作业布置

找一个广告效果测定案例课堂分析

七、课后小结

广告效果的评估和测定是广告策划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告效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广告效果指的是广告的经济效果,通常包括广告的传播效果和销售效果,广义的广告效果还包含了心理效果和社会效果。对于本章学习的几种广告效果测评的内容需要重点掌握。

第十二章 广告管理

2第十三章

2

一、主要教学内容

广告管理是国家管理经济的行为,是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管理包括:其

一、政府职能部门对广告的行政管理。其二,广告行业自律。其三,社会监督管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广告管理的定义及特点,广告管理的内容 2)难点:广告管理的内容

三、解决方法

通过大家熟悉的案例分析更便于学生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

本章节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

五、课时分配 课时

六、作业布置

课后阅读相关资料和书籍

七、课后小结

本章节内容相对简单,但是需要学生理解广告管理相关的内涵与管理的内容。

国际广告及海外广告业

一、主要教学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了国际广告和海外广告业的概况。国际广告是国际贸易和现代市场营销的有力支持手段和工具,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和重要作用。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掌握国际广告的特点以及国际广告的策略。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国际广告的特点与意义 (2)难点:海外广告业及其法规管理

三、解决方法

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

四、讲学方法

本章主要采用讲授的教学方式

五、课时分配 课时

六、作业布置 ((

举例说明国际广告的特点

七、课后小结

国际广告既有宏观层面上的也有微观上的,从国际贸易上来说,国际广告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广告的策略也是国际广告信息的策略,是我们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的一个方面。

第13篇:土木工程概论教案

《土木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土木工程概论/Introduction of Civil Engineering 课程代码:030305 学时: 48 学分: 3 讲课学时:48

上机/实验学时:0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建筑学

教材:丁大钧蒋永生编土木工程概论(高等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规划推荐教材)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年2月 主要参考书:《土木工程概论》江见鲸叶志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建筑工程概论》王文玲主编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8月

《土木工程概论》新世纪土木工程系列教材编者:江见鲸、岳志明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技术平台课程中的一门基础课程,是针对工程管理专业对土木工程概要性了解的需求而开设的。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土木工程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木工程有关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类建筑工程结构以及建筑施工、工程管理、工程监理、建筑经济和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等诸土木工程涉及的内容,使学生对土木工程有一个概念性、基础性的认识。建立对土木工程建设与管理事业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1.教学内容。 第1章综述 1-1 历史简述

1-2 土木工程的重要性

1-3 土木工程的建设与使用 1-4 土木工程中的抗灾 1-5 城市建设

1-6 土木工程的现状和我国现阶段达到的水平1-7 土木工程和可持续发展

1-8 关于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 1-9 保护生存环境 1-10 伟大战略部署 1-11 展望

第2章工程材料 石、砖、瓦 胶凝材料和砂浆 混凝土和混凝土砌块

钢筋、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 钢 木

其它材料 新材料

材料试验与结构试验 展望 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 3-1 板、梁和柱 3-2 拱 3-3 行架 3-4 框架

第4章土木工程与工程结构 土木工程综述

工程结构的结构作用 房屋建筑 特种结构 桥梁工程

公路、铁道和隧道 水利工程 给水排水工程 采暖与空调

第5章土木工程荷载 5-1 荷载的定义 5-2 作用与效应 5-3 荷载种类 第6章基础工程 基础的重要作用 基础的形式 薄壳基础

软弱基础的处理 桩基础 沉井 展望

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 7-1 使用要求

7-2 环境污染与材料腐蚀

7-3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锈蚀的调查与研究 7-4 混凝土结构寿命 7-5 碱-骨料反应 7-6 金属的阴极保护

7-5 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的两个阶段 第8章数学和力学与土木工程 8-1 一般数学 8-2 高等数学

8-3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 8-4 弹性和塑性力学

8-5 水力学、流体力学及土力学 8-6 断裂力学、损伤力学和微观力学 第9章抗震结构工程

结构的延性破坏与脆性破坏 结构抗震试验 结构抗震设计原则 抗震设计的自控制

加装置的被动与主动控制

工程事故和工程加固以及房屋增层 事故的种类及其分析 工程结构常见的事故 自然灾害中的工程损坏 抗震设防

工程加固方法与试验研究 加固工程实例 房屋增层 小结 建筑施工

11-1 土石方工程施工

11-2 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方案 11-3 新型混凝土施工工艺 11-4 现代模板工程

11-5 现代预应力混凝土施工 11-6 安装工程 11-7 施工准备工作

11-8 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与作用 11-9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与主要内容 11-10 施工总平面图 11-11 施工进度计划 11-12 施工安全与防火 第12章工程与经济

12-1 基本建设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12-2 建设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 12-3 市场调查与预测 12-4 工程建设条件与预测 12-5 项目总投资的组成及估算 12-6 投资控制

12-7 基本建设的工程概(预)算 12-8 项目经济评价与社会评价 第13章施工管理 13-1 企业管理 13-2 施工项目管理 13-3 工程招标与投标 13-4 工程合同管理 13-5 工程索赔管理 13-6 施工信息管理 第14章国际工程承包 14-1 概述 14-2 国际工程承包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4-3 国际工程承包的内容和特点 14-4 国际工程承包的招标与投标 14-5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与索赔 14-6 国际工程承包对人才的要求 第15章建设监理 概述

建设监理的范围及任务

建设工程委托监理合同与监理程序 监理单位与监理工程师 监理工程师的岗位职责标准

建设单位、监理人、承包人之间的关系 第16章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 16-1 国内外房地产业概况

16-2 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16-3 房地产开发建设规划与设计 16-4 城市土地有偿使用

16-5 房屋商品化与房地产市场 16-6 房地产经营

16-7 房地产开发的风险与决策 16-8 物业管理在我国的产生和发展 16-9 物业管理的性质、类型和内容 16-10 物业管理机构及资金的筹集 16-11 物业管理实物

第17章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人与计算机的关系 人工智能与专家系统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工程结构计算机仿真分析

17-3 企业经营管理中的计算机应用 17-3 建筑功能上计算机的应用 第18章土木工程的未来 18.1 向高空延伸 18.2 向地下发展 18.3 向海洋拓宽 18.4 向沙漠进军 18.5 向太空迈进

第19章土木工程专业介绍 历史沿革

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与土木工程有关的专业 专业评估概述 2.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工程管理专业的基础课,内容广泛,汇集了土木工程涉及的主要领域的基础知识。掌握这门课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将为学生未来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同时也是现代工程管理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要求达到以下目标:

了解土木工程的发展、现状、以及我国的土木工程科技水平;了解土木工程内部各专业的分工、各专业的相互关系以及土木工程与数学、力学等学科的关系。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对建筑结构、桥梁工程、公路、铁道、隧道、水利工程、给水排水等各类工程结构建立概念性认识;了解基础工程、抗震结构工程、工程事故产生的原因及预防、工程改造。

熟悉土木工程中的经济与管理体系。 了解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四、教学时数分配 课程内容

讲课

实验

习题课讨论课

课程设计

上机

小计

第1章综述

第2章工程材料

第3章土木工程的基本结构形式

第4章土木工程与工程结构

第5章土木工程荷载

第6章基础工程

第7章结构的使用性和耐久性 3

第8章数学和力学与土木工程

第9章抗震结构工程

第10章工程事故和工程加固以及房屋增层

第11章建筑施工

第12章工程与经济

第13章施工管理

第14章国际工程承包

第15章建设监理

第16章房地产业与物业管理

第17章计算机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第18章土木工程的未来

共计

48

五、对学生能力培养的要求

学生应利用课外时间通过图书馆和互联网查阅文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勇于提出自己的观点,通过互相讨论扩大知识面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六、说明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课程内容的重点、难点 有关课程考核问题 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说明:本课程应引导学生针对一些问题在课外阅读相关文献,以促进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为考试课。

第14篇:《文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概述:

“文学概论”是阐述文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教材体系,也是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作为一种理论形态,在不同程度上几乎涉及了文艺学的方方面面。如果我们要在根本上理解“文学概论”这个理论体系,要了解在这个体系之中的各个细节及其相互关系,就必须关注其本体,说明它自身的学科界定、研究对象和范围、研究方法等。 知识点1:文学概论的性质

“文学概论”是一门具有文学理论性质的课程体系。从学科界限来说,文学理论是文艺学的一个分支。文艺学实际上是指研究文学的学问。一般认为文艺学包括三个分支,即文学史、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这三个分支既有明显的界限,又有密切的关系。

文学史是在时间维度上具体地考察文学的发生、演变、发展的过程和规律的学科。文学史的具体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对作家、作品进行研究。

2、文学风格、流派和思潮的研究。

3、文学现象与社会、历史和文化关系的研究。

4、文学的发生、历史运动、发展变化规律、继承与革新的原则和对策的研究。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作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最新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思潮等为核心对象所展开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文学理论是以人类的历史和现实中的所有文学现象为对象,在对具体的文学现象的把握中,归纳总结文学的性质、特征和功能,阐释文学创作、文学接受、文学发展等规律,进而发现和论证文学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和研究方法的学科。

“文学概论”是对整个文艺学的一种理论阐释,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讨论文艺学的各个主要问题的一个教学体系。由此看来,我们对“文学概论”应该有两种理解:

1、“文学概论”是一种教材和教学体系。

2、它是一种特殊的文学理论体系。它具有文学理论的特点,但它又不是与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相并列的文艺学的一个分支,而是与文艺学所采取的角度基本相似,因而它的理论特点是全面概括而不深入。

知识点2:学习文学概论的意义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中文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

门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是中文专业必不可少的。

首先,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课程,它较为集中地提供了有关文学的普遍知识,诸如文学理论的基本概念、范畴、命题,以及由这些知识构成的理论体系。学习这些知识,对于我们从本质上认识文学是至关重要的。

其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于从事文学活动具有“工具”的意义。

再次,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在其学习的过程中,有助于人们建立理论化的思维。

最后,文学概论作为讨论文学理论的课程,对文学教育的意义也是不可低估的。

知识点3:文学概论的学习方法

文学概论作为一门理论性的课程,与文学史等其他专业课程相比要难一些,这就更需要借助较好的学习方法来理解和掌握。

1、注重基本原理的掌握。

文学的基本原理就是能够回答文学是什么的那些道理,或者文学之所以是文学的那些内在依据,也就是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关于文学的基本规律。也就是要我们在学习中能够发现文学概论中的所有知识与各个原理之间的密切关系,即从文学概论所涉及的整个知识体系中来理解原理。

2、注重各个问题之间的关系。

教材中所涉及的问题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在学习时,应把相互关联的问题放在一起加以理解。这种联系既表现为全书总体的联系,又表现为教材中的几个大板块内部的关联。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在理解文学理论中的基本知识和基本问题时注重与文学的创作实践、作品情况和接受活动及其效果之间的内在关系,也就是把文学理论与文学史联系起来进行把握。同时,将文学理论用于文学实际,就是用对文学现象的普遍认识来指导现实的文学实践,并为未来的人类文学事业开辟道路,这就要求对文学批评成果加以关注。

4、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背景。

文学概论作为一个教学体系,有着它的必要的知识背景,如果要真正深入地理解这里的知识和思想,就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种背景知识,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文学作品,就是小说、诗歌、文学散文、文学剧本等;二是理论、文学史、文学批评等文本。这两类材料卷帙浩繁,解决这个问题的权宜之计就是把握住两个选择方向:一个是选择经典著作,即在文学史和文学理论史中留下显赫地位的那些作品;另一个是选择前沿文本,即在当代新出现的、代表新的文学思潮和思考的、新的文学作品和理论及研究性文本。

第二章

文学观念

本章概述:

历史上各种文学观念,都试图回答文学是什么,回答文学的本质特征是什么。我们不能奢望对文学作出一个绝对的界定,而是要尽力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一种相对合理的揭示。正是由于历史上有那么多的人对文学的本质特征作出了回答,才使人类不断地接近了对文学的普遍本质的认识。我们下面对文学本质特征的探讨,既是对前人成果的时代总结,又是向未来开放的。

第一节 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节概述:

面对“文学是一种文化现象”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必须知道这个命题所以成立的理由和依据是什么。答案主要有三个:文学集中体现着文化的属性;文学与各种文化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文学具有深刻丰富的文化的意义。

知识点1: 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作为文化的一种特殊形式,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的这三种主要属性。

1、文学突出地体现着人的创造性。首先在整体上来说,文学的形成是“人化”的过程,文学的作品是“人化”的结果。其次,文学并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不是人性和人格的简单投影,而是对人和人生的一种超越,即人们常说的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现象。此外,创新性是人们判断文学作品高下优劣的价值标准之一。

2、文学典型地体现着文化的符号性。人类的语言是人类应用最广泛的符号系统,也是人类创造的最富有表现力的符号系统。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的一种艺术形式。作家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如何运用语言符号的问题,甚至一个作家的创作个性以及他作品的风格也与语言的使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3、文学集中地体现着文化的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历史属性。从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都同文化的属性一样,以一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方式存在着。真正优秀的作品总是新与旧的融合,使读者既感到似曾相识,可以接近和理解,又让读者产生新奇感,不能完全理解。在这里存在着文学所具有的由旧到新的过渡属性。

知识点2:文学与其他文化形态的关系

这里,我们将集中描述和探询文学与科学、政治、哲学、道德和宗教之间的关系。

文学与科学(指自然科学)的关系。主要区别有三个:一是在反映对象上的差别。二是科学家与文学家在从事各自事业时的理想态度不尽相同。三是科学与文学在思维习惯上不同。科学与文学又是相通的。科学与文学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文学与政治同属于精神文化,同属上层建筑,但它们所处的具体位置并不完全一样,因而也使得它们各自在整个社会文化系统中所发生的具体作用有所不同。同样的原因,文学对政治的影响和政治对文学的影响的力度和方式也都表现出某种差别。首先,政治对文学的影响是直接、巨大和深刻的。其次,文学对政治的影响是间接的、潜移默化的。

文学与哲学的关系。哲学是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的思想基础,它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常常会影响人们的文学观念和文学思想。文学的独特性使它在表达某些哲学思想时会给读者带来与哲学不尽相同的启示和效果。

文学与道德的关系。文学是以审美的方式来表现人及人生的一种文化样式,因而文学就必然会在它的审美叙事和艺术图景中反映道德意识、道德人格和道德理想。同时,还要看到文学在追求理想、表现理想上的优越性,为文学提供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可能性,文学会在它的世界里表现出新的道德理想。

文学与宗教的关系。文学与宗教有许多相似之处,如它们共同具有的超越意识和静观意识、想象和象征的表达方式等。然而,人们对待文学和宗教的态度并不一样,宗教意识中的想象世界与现实世界都是真实的,而文学中的想象世界人们是不当真的,至少在理性的场合中能够认识到它的虚拟性。

知识点3:文学的文化价值

文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因为它具有文化的基本属性,与其他各种文化现象关系密切,还因为它蕴含和实现着文化的价值和意义。文学的这种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主要表现为文学是文化的载体,文学作为文化的载体提供了文化的价值。各种文化样式都是文化的载体,但文学作为文化中的一种审美形式,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整体地反映各种文化;突出地体现着文化的历史积淀;集中地描绘着人们的文化向往。

第二节 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本节概述:

把文学艺术作为一种文化样式,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注,出于对人通过创造活动掌握世界的方式的关注,是出于对人的自由追求或者自我解放功能的关注。如果我们不是从人的普遍本性出发,而是从具体的社会关系中来看待文学,就很容易获得另一个命题: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知识点1:文学在整个社会结构中的位置

社会结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的一部分。

第一,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要受到经济基础的制约和决定。从宏观上说,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本质都与一个时代的经济基础相适应,文学的变化和发展总是一定的社会存在,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反映。

第二,文学一经产生就有自身的独立性,并且会对经济基础产生积极的影响。文学不是经济基础本身所具有的因素,它有自身的特殊规律,因而会保持自身的某种独立性。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或反作用,是多数人的一种共识,所以许多思想家和文艺家认为,文学艺术可以成为教育和鼓舞人们的途径和手段。

第三,经济基础对文学的制约和文学对经济基础的积极影响都是间接的,而且会受到文学艺术审美规律的选择。文学和艺术是在审美的轨道上,通过对人的情感、心理和思想观念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来对基础发生作用的。

知识点2: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

文学与社会这种动态关系所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文学的源泉是什么的问题。对此,历史上曾出现了三种主要的说法:再现说、表现说和能动反映说。

再现说主张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表现说主张文学 5

艺术是作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再现说和表现说的文艺观念虽然都具有很大程度的合理性,但也都同时存在着明显的理论偏见,都没有概括出文学历史的全部事实。

能动反映说认为文学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产物。能动反映说既承认文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强调了作家的独特创造力,真正概括了文学总是体现为再现与表现的统一这样一个基本的事实,真正揭示了文学的某些本质属性。

知识点3:文学是一种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区别于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依据主要有下述几点:

1、在反映对象上,作家观察、体验和表现的都是活生生的人及人生。

2、在反映方式上,文学艺术以感性形式来把握世界。

3、在反映态度上,文学艺术以富有主观色彩的审美眼光来重写人生。

文学这种意识形态体现出其他社会意识形态所不具备的始终关切具有生命意义的人和人生,用感性的形象来反映生活,以主观态度来表现人生等特征,从而确立了文学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这样的基本命题。

第三节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本节概述:

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这里的经验不是指人在社会实践中所积累的知识,而是指人在接触外界时对事物的体验和理解的过程。仅就文学经验而言,主要是指读者在阅读文学文本时的感受、体验、理解和评价等等行为的现实过程。把文学看做是一种经验形式观点,将开阔我们审视文学的理论视野。

知识点1:关于文学存在的几种观点

文学以什么方式存在,是文学理论家们特别关心的问题之一。对此,历史上曾有多种说法,总的看来,主要有三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有一种说法认为,文学在作家的心理中存在。这种观点实际上等于对艺术作出了心理主义的解释,带有较为浓厚的非理性的倾向。

另一种说法认为,文学主要是一种客观存在。文学的存在是那个已经固定下来的、具有客观性的存在形式,即文学作品,它既不存在于作家的主观世界里, 6

也不存在于读者的主观世界里。

除了上述两种说法以外,就是我们在下面将要集中探讨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文学存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的阅读活动之中,又由于读者是一个可变的因素,所以文学不是一种固定的存在,而是一种历史性的过程。

知识点2:文学是一种经验形式

把文学视为一种经验形式,既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作家的印象、直觉和想象,是存在于作家心理中的艺术世界,也不承认文学是一种与作家和读者的行为都无本质性关系的客观而固定的对象,而是认为文学是读者阅读“作品”的这个历史性事件本身。这种对文学本质的基本观点,一方面强调了“作品”与读者所构成的阅读活动;另一方面又强调了作品的现实存在性。具体看法主要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首先,文学的本质体现在文学功能的实现之中。其次,文学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最后,文学的存在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作品的艺术世界的展开和价值的实现不是一个固定事件,而是一个流动的过程。

知识点3:文本与作品

文学文本是指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是被读者阅读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我们要较为具体地理解文学文本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关系,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个文学文本曾经被读者阅读,说明它成为过文学作品,但就文学作品的存在来说,文本只有正在被读者阅读的过程中才能真正成为作品。也就是说,文学作品是相对于读者的阅读活动本身而存在的。由于把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品”与正在被阅读的作品区分开来,是在某种特定的文学观念视野下的一种看法,因而在实际应用中,文本与作品的概念因使用场合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说来,那些关心读者在文学作品构成中的作用的人们,在专门讨论文学作品的本质和作品存在属性的语境里,会较为严格地区分文本与作品的界限;而在其他一些讨论文学问题的语境中,尤其是那些仍然坚持传统文学观念的人们,并不对文本与作品进行明确的区分,往往是可以混用的,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干脆使用作品这一个概念,也就是几乎不使用文本这个概念。

第四节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本节概述:

文学是人类艺术中的一种特殊样式,它具有与其他艺术样式明显不同的自身特征,如它以人类的语言作为基本媒介,以语言的方式存在;与它所使用的媒介及其存在方式相关,文学形成了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点。总而言之,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差别和特点,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语言组织,取决于它所具有的语言特性。正是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人们才说: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

知识点1:语言是文学意义的中介形式

确认文学与其他艺术样式的差别的一个重要依据,是文学使用了独特的中介形式,即以人类语言作为它的存在方式。“词汇”是文学的物质结构和知觉形式,文学离开了语言就不会存在。

语言成为文学的物质存在方式,体现着文学意义的表达需要。这里的“意义”,是指作品的形象、情感和思想蕴涵。这说明,作家的创作就要通过语言中介来实现,读者的接受活动也只有借助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来达到目的。语言不仅是文学的物质结构或知觉形式,而且语言成为文学的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

知识点2:语言是文学的直接构成因素

文学语言在作为作品意义的载体和中介的同时,还具有其自身的相对独立的表意功能,文学语言不仅肩负着展示文学世界的全部任务,同时它还以自身所体现出来的特殊意义直接参与了文学作品的完整构成,文学语言既要传达作品的意义,也要表现自身,使自身的独特价值成为文学作品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学语言之所以对文学的存在和本质具有如此重要的意义,与它自身所具备的艺术属性关系极大。

首先,文学语言是一种情境化和个性化的语言。文学语言在作品中,一方面它是一种中介和载体;另一方面它通过本身的情境化、个性化等属性成为作品全部审美意义的、不可缺少的构成因素。

其次,文学语言本身具有形式美的价值。作品的语言并不仅仅是一个表达意义的技巧和手段,它本身就是“艺术直观”这种形式美意义的组成部分。通常人们把这种由文学语言体现出来的艺术价值称为韵律美。

此外,一些作品中存在的特殊的语言现象,也在一定的语言形式本身意义上 8

体现出了形式美的价值。总而言之,文学语言既要表达意义又要表达自身,并要将二者构成一个有机统一的文学世界,语言本身就是文学作品的构成因素之一。

知识点3:语言决定了文学的特殊性

文学是语言艺术,不仅意味着语言是文学的存在形式,当我们深入思考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时,将会发现由于文学的语言属性,造成了文学的较为内在的特点。

第一,文学的语言媒介决定了文学的形象间接性特点。语言的存在并不能直接体现文学的形象世界。作家必须通过它的存在形式语言这个手段,把在头脑中的构思,把在心理世界形成的人生图景固定下来和表现出来。读者也必须通过对语言的阅读和理解,进而经过想象和联想来感受和体验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图景。

第二,文学语言的时空自由度决定了文学反映生活的广阔性。文学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基本不受现实关系的约束,这就给文学带来了反映广阔的世界和丰富的心理现实的可能。

综上所述,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并以语言的方式存在的一种艺术样式,语言不仅是文学作品的知觉结构,也是文学作品所蕴涵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以及自然图景等全部意义的惟一载体。文学语言在文学里具有双重的价值,一方面是作为作品意义的表现手段和材料,另一方面它自身也直接体现着某些艺术价值,这些艺术价值是文学作品全部构成因素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由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的地位及其特点,深刻地影响到了文学的特殊性,文学的所有特殊性都与文学语言有关,文学语言甚至直接决定着文学的某些特性。

第五节 文学是一种历史现象

本节概述:

文学不仅是在共时关系中存在的艺术样式,而且也是一种历时的形态,是伴随着人类变化和发展脚步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学有着自身的发生和演变的历史,在它的发生和演变的过程中,透露着文学的历史本性,我们要想真正回答文学是什么,要想全面理解文学,就必须知道文学的起源,文学的演变受制于哪些方面的影响,文学的演变过程能够给我们提供何种启示,其中有哪些规律值得我们重视。

知识点1:文学的起源

(一)文艺起源问题上的几种观点

历史上,人们曾以各种不同的角度,使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时代立场上对文学艺术起源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多种有代表性的观点。这些观点概括起来,主要有模仿说、巫术说、游戏说、劳动说。

模仿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人类的模仿本能,文学艺术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模仿的结果。

巫术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于原始巫术的思维和仪式活动之中。

游戏说认为文学艺术产生于原始人的游戏冲动和游戏活动。

劳动说认为文学艺术起源人类的生产劳动。在较长的一段历史时期里,文艺起源于劳动的看法,都充分地表现出它的主导性地位。

游戏说强调了文艺起源上的娱乐和审美功能的作用,强调了原始人精神需求上的原因,但这种说法忽视了原始文艺发生的实用目的这样一个事实。巫术说强调了原始人的宗教意识与审美意识的密切关系,强调了巫术活动相互渗透的关系。但巫术是否先于文艺产生,现在还无法确定;而且考古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已经发现有些原始艺术与巫术无关。模仿说强调了文艺对现实与外界的需要和依赖,但这种说法把人的模仿动因看做是人的“天性”显得很不具体,同时,模仿说本身对艺术发生过程中人的自由创造本质注意得显然不够。劳动说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活动入手来解释文艺的起源,体现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论思想,阐明了文艺起源的最终原因和基本动力,是相当可取的一种观点,但是,在解释艺术起源时,放弃或搁置艺术产生中的愉悦和审美等人的自由精神方面的原因也是一种局限,而且,仅仅把文艺的起源视为劳动也不是一种事实,实际上文艺的产生原因并不单一。基于这些情况,如果我们要对文学艺术的起源问题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就必须对上述观点进行反思。

(二)文学起源于以劳动为中心的多方面的文化活动

人类的文艺不是产生于一种单纯要素的原因,而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整体根源。原始文艺产生的这种整体的根源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方面,劳动是原始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

第一,原始人的劳动实践是文艺产生的根本原因。首先是劳动实践创造了人 10

们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条件。劳动创造了人,创造了人类社会,创造了文学艺术得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即人的灵巧的双手、发达的大脑、语言和认识感受能力。这些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艺术活动的前提。

其次,在事实上,许多原始艺术是劳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始人在劳动过程中,常常要创造某种方式和手段来协调动作、减轻疲劳、提高效率,这些方式和手段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所谓艺术,尽管这些艺术还不很完善。

第二,原始人的精神欲求及其活动是文艺产生的直接原因。原始人的强大的感觉力和想象力,他们相信世界的万事万物都是互渗和相通的观念,因无知而带给他们对各种事物的惊奇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他们创造神话、舞蹈和绘画等艺术提供了直接的根据。

综上所述,人类的生存活动是多方面的,既有物质活动,也有精神活动,文学艺术既是在人类的生存活动中产生,也是人类生存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文学艺术起源于以劳动为前提的多方面的生存活动。

知识点2:文学的演变与社会的发展

从根本上说,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文学艺术的发展变化。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艺术都或多或少地体现着特定时代的历史和文化的特点。社会历史的变迁会具体地影响到文学艺术的性质和表现内容,会推动文学艺术形式的变化。然而,当我们特别地注意了文学艺术自身的审美价值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具有某种非同步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社会发展与文艺发展之间的不平衡关系。

文学是随社会的物质水平的发展而发展的,但在某些特殊的历史阶段和特殊的领域里,文学的繁荣与社会的发展是不成比例的。这一是由于文学的发展和繁荣的动力不是单一的,决定文学发展和繁荣的原因不仅仅是物质生产的水平。同时,我们在谈论文学的发展时,是就文学这样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而言的,因而我们必然运用社会历史价值和文学的独立审美价值两个尺度来进行分析、评价和判断。当我们以社会的物质发展水平及其社会进步的尺度来审视文学现象时,文学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表现会很突出,但当我们从文学的独特审美价值的角度来看待时间维度中的文学现象时,我们就会很容易地发现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与社会物质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现象,会感到文学在其历史中似乎只表现为某种演变的 11

历程。

知识点3:文学自身的演变

在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的发展演变问题上出现的复杂性,正是文学作为一种艺术样式的独特属性决定的。在历史的线索上,文学也表现出它自身的演变和发展逻辑。

(一)文学发展中的历史继承性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一个历史性的连续的过程,文学的发生和发展也一样,都是历史积累的结果,都是在继承的基础上产生的,后一代文学的产生都将受到前一代文学的积极传统的影响。

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我们面对文学遗产就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继承一切文学的优秀传统和有用的成分;我们要远离对文学遗产的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两种偏激的态度,坚决反对文学发展上的虚无主义和复古主义倾向,正视已有文学中的糟粕与精华,有所取,又有所舍。

(二)文学发展中的时代创新性

文学的传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过去的文学积累是现在的传统,现在的在传统基础上的革新,又将成为未来的传统,文学的发展演变历程正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关系中,在继承与革新的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的积极选择和重构中,表现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生命活力。

(三)文学发展中的民族间借鉴

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实际上是指异质文化传统之间的交流,因而这里就既包含多民族国家的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包含着不同国家的文化交流。在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中,究竟哪一方的影响力大一些,一般取决于某一民族的政治、经济和其他文化的发达程度。但由于文学独特的价值,落后国家和民族的文学未必一定落后,所以,各民族间的文学交流和借鉴的不平衡关系是相对的,变化着的。

第三章

文学创作

本章概述: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建立在作家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经过作家艰辛而复杂的精神劳动,创造出特殊的精神

产品——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对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在这一过程中,作家的主体性、创造性、情感性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发挥,作家的审美理想也得到了具体体现。

第一节 创作过程

本节概述:

作为一种精神产品,文学作品不像物质产品那样可以批量生产。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生产活动,每件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都是千差万别的。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具体过程是相当复杂、微妙的,具有个别性、特殊性,是不可重复,也是难以复制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文学创作毫无规律可循。毕竟每一次创作实践,都服从着审美创造的共同目标,都催生着文学作品这种人类特殊的精神产品,都遵循着文学创作的普遍性规律。就一般而言,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或者说一部文学作品的诞生过程,大致上都可以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构思、艺术表现这样三个阶段。

知识点1:艺术积累

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所谓艺术积累,是指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

艺术积累实际上包括着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即观察了解生活和感受体验生活。对社会生活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和了解,从而掌握丰富的创作材料,这是艺术积累的重要内容。作为文学创作主体的作家,对社会生活这一客体的观察了解,有着自身的特殊要求。首先,要从审美的特定视角出发。其次,要力求全面、广博、多样。第三,要尽可能细致入微。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艺术积累阶段中,作家观察、了解生活与体验、感受生活应是一体的。

艺术积累的材料获得,一般来说有两个渠道。一个渠道是作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见闻得到第一手材料。另一个渠道是借助他人帮助或依据文字记载等得到二手材料。在很多情况下,作家往往是从两个渠道共同获益。

对作家的艺术积累来说,有些材料是无意中获取的,即作家在社会生活的实 13

践中并没有有意去寻觅、记录、记忆、思索,但一些生活现象往往潜移默化地作为鲜活的信息资料储存进了大脑,沉淀在记忆的信息库里。而有些材料则是作家有意收集的。作家常常在比较明确的创作意图或某种内心的创作欲望、创作情绪的推动引导下,积极地关注生活现象,拓展生活视野,获取相关的信息资料。

知识点2:艺术构思

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它是指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构思虽是文学创作的第二步,但却是相当关键的一步,是精神活动最紧张、最活跃的阶段。

作家的艺术构思起始于一定的创作冲动。这种由生活中某种因素的激发而引起的创作冲动,是从艺术积累阶段进入到艺术构思阶段的转折点,是推动艺术构思全面展开的心理动力。

具体来说,作家的艺术构思包括着素材的整理使用,题材的确定,主题意蕴的开掘,形象的成型,结构的安排,体裁及表达方式的选择等多项任务,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则是形象的确立和形成,其他诸方面都是围绕着形象这一中心来展开的。艺术构思中的形象,也称为审美意象,或内心意象,与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有别。它是在原始材料、原始经验的基础上,经过艺术的提炼、概括,在作家的头脑中逐渐成形的。

作家内心审美意象的成熟,往往要经历一个相当复杂而艰辛的心理过程,它大致包括意象的萌发、意象的孕育、意象的成形三个步骤。意象萌发,常与作家创作冲动的发生相伴随。意象孕育,即作家将已经萌发的审美意象,进一步加工、充实、改进、完善。作家孕育审美意象,不仅有对感性材料的提炼化合,更有主观情感的浸润灌注。意象成形,即审美意象在作家头脑中基本完成、定型。经过深思熟虑,作家充分展开的艺术想象力所结出的硕果终于成熟了。审美意象的成形,意味着作家艺术构思使命的完成。

在将生活材料心灵化以构成审美意象体系的艺术构思过程中,作家的构思方式是复杂多样的。一般说来,最常用的构思方式就是综合法。事实上,作家在从事艺术构思时,在综合的基础上,作家有时也采用强化突出、夸张变形、陌生化等方法,以求得某种特殊的艺术效果。强化突出,是在构思中调动多种材料和手 14

段去集中表现形象的某一主要特征。夸张变形,是在构思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改变常态、违反常规的方式去塑造形象。陌生化,是在构思中着力赋予形象以特殊的形式,使之变得奇异、陌生,从而造成与普通日常事物的疏离,以增加读者感受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强化审美效果。

在艺术构思中,审美意象经过作家心血的灌溉抚育,逐渐形成,走向成熟。这是一个主体与对象辩证统一的过程。而且,审美意象一旦成形后,便具有了自身的生命力,并按照自身的逻辑去发展。

知识点3:艺术表现

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指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艺术表现阶段,不同作家艺术表现的具体情况可能千差万别,然而总括说来,都不是一个简单易行、省心省力的过程。推究起来,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作家内心的审美意象系统与语言形式之间并非直接对应。可以说,将内心审美意象准确而恰当地表现于相应的语言形式,乃是作家在艺术表现阶段的最高追求。不过,艺术表现的困难既意味着考验也意味着机遇,文学创作的艰辛是与乐趣并生的。优秀的作家往往能正视困境,充分发挥驾驭运用语言的特殊能力,认真选择,反复斟酌,仔细推敲,精心锤炼,以求构想出与心中的审美意象最为契合的语言形式,达到对语言自身局限的突破,从而实现形式对内容的征服,完成令人叹为观止的语言创造。

其次,作家的艺术构思活动在艺术表现阶段并没有完全终止,有时会与艺术表现交错重叠。在艺术表现的同时,总会伴随着艺术构思的微调。至于作家开始执笔写作之后,对审美意象系统加以必要的完善、补充、加强、深化,甚至做出重要修正的情况,也是十分常见的。

在艺术表现阶段,形式的意义非常重大。对审美意象系统的定型、物化,实际上就是语言、结构、体裁、表现手法等形式因素对内容的一步步征服。对形式的把握,也就是艺术技巧的问题。对于文学创作来说,艺术技巧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具体说来,体裁选择为审美意象系统的外化确定基本的文体样式,结构安排为具体内容找到相应位置以及最佳组合关系,表现手法将这些具体内容体现得更 15

加生动、突出,而最为关键的则是语言的运用。对艺术技巧的掌握,乃是检验作家艺术功力深厚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具体的创作过程中,有时也会有短暂瞬间即获得突破性进展的特殊情况。这种特殊情况就是所谓的“灵感”。“灵感”在文学创作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阶段,都有可能出现。在艺术构思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审美意象的想象孕育形成飞跃;在艺术表现阶段,“灵感”可以使作家对语言及其他形式因素的运用创造迅速推进。所谓“灵感”,是在人类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中出现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就文学创作而言,“灵感”是指作家在偶然机遇的触发下,艺术想象高度活跃,艺术技巧超常发挥,创作进程短时间内突飞猛进的心理状态。文学创作中的“灵感”现象,有这样几个主要特点:一是突发性。二是短暂性。三是突破性。灵感”作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一种超常的心理状态,在其偶然性的表面现象中,存在着必然的因素。一方面,“灵感”基于作家长期的艺术积累和勤奋的创作劳动。另一方面,灵感的产生还要有适当的契机触发。“灵感”确实值得作家格外珍视。不过,“灵感”毕竟是一种短暂的心理现象,并不能帮助作家解决创作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因此,即使“灵感”能不时带来重要进展,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依然要耗费大量心血,无论是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现都不例外。

第二节 创作原则

本节概述:

创作原则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所遵循和实践的基本准则,体现着作家对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体认和掌握。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的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这些充分体现艺术规律的创作原则的确立,是作家创作优秀文学作品,取得杰出艺术成就的必要保证。

知识点1:真实性

对于文学创作来说,真实性原则至关重要。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文学创作中强调的真实,是艺术的真实。一般来说,艺术真实是与生活真实相对的。艺术真实不同于生活真实。艺术真实则是作家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按照其审美理想和生活逻辑,对生活材料加以艺术概括、提炼、加工,进行艺术创造的结果。艺术真实不同于现实中客观存在的事实,但能让读者觉得现实生活真的就是如此。这是因为艺术真实更为贴近生活的本质, 16

更为符合生活的逻辑和规律。

艺术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假定性,是理解艺术真实的关键。艺术真实是作家发挥艺术想象虚构出来的,并不等同于实际生活;然而,读者却能够认可,肯定它就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艺术真实乃是在假中见真。

艺术真实体现为现象真实与内蕴真实的统一。首先,艺术真实要做到外在形态同生活事实相一致,实现现象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艺术真实还要在保持现象真实的同时,准确把握住客观现实潜存于现象后面的本质和规律,揭示出社会生活的深层内蕴,达到内蕴真实。这是艺术真实的更高的要求。

艺术真实同时也体现为再现真实与表现真实的统一。再现与表现的统一,是文学创作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艺术真实的基本要求之一。一方面,艺术真实意味着再现的真实,即必须以艺术的方式,对客观社会生活加以真实的再现。另一方面,艺术真实又呼唤着表现的真实。在文学创作中,再现与表现从来就是一体化的。所谓表现真实,其基本的要求是,作家所表现的情感意趣应确实发自内心,而非虚伪做作。还要求作家在以主体精神统摄对生活现实真实再现的同时,将自身的审美理想和审美情感自然地融入再现的人生场景之中,使之获得真实的表现。

知识点2:概括性

概括性原则是文学创作的普遍原则。文学创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是作家从审美的角度对社会生活所作的能动反映。文学创作的规律显示出,创作的过程就是艺术概括的过程。艺术概括的要义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

艺术概括与科学概括不同,它是一种形象的概括,具体的概括。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其一,始终不脱离具体形态。艺术概括则是从具体上升到具体。它依托于艺术想象,从生活材料的具体上升到普遍性得到了强化的具体。其二,注重特征描写和细节刻画。艺术概括在选择、提炼的过程中,主要是抓取事物的那些最富有艺术包孕性和艺术表现力的细节、特征来加以刻画,这样可以使艺术形象精炼、简约而又鲜明、突出,同时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普遍的意义,形成言简意丰、从个别见一般、从有限见无限的艺术效果。可以说,突出特征,抓住细节,是艺术概括的捷径。

艺术概括作为一种形象的概括,在从具体的生活材料到艺术形象的创造过程中,艺术概括完成了个别与一般的统

一、客观与主观的融合,实现了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升华和超越。经过艺术概括而生成的文学形象,一方面个别性、特殊性十分鲜明,另一方面一般性和普遍性也极为突出。它既是具体的,又是概括的,个别性中包含着一般性,偶然中蕴藏着必然,直接呈现出的是一,是特殊,但在效果上则是多,是普遍。

知识点3:想象性

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它是作家在原有的生活材料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创作意图,对作为记忆表象存留的生活材料进行艺术化合,构成新的审美意象的一种心理活动。

艺术想象作为一种极富创造精神的心理活动,具有高度的自由性。艺术想象的自由性,突出体现在对客观时空局限的超越。艺术想象具有高度的自由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它毫无限制。实际上,想象归根结底要受客观现实的制约。艺术家的想象总是以他的生活实践为基础,他所积累的生活经验越丰富,他的想象活动就越自由,越有创造性。

艺术想象与科学想象的最主要区别,就在于艺术想象与情感因素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始终灌注了创作主体的丰富情感,是在情感力量的催动之下产生的,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首先,艺术想象是以情感为原动力,在某种情感的推动之下活跃起来的。这已被众多作家的创作实践所证实。其次,情感因素渗透于艺术想象的始终,想象的过程也是情感贯通的过程。

需要说明的是,艺术想象中的情感与生活中的情感不同,它是一种经过再度体验之后的审美情感。所谓审美情感与自然情感有关,但绝不等同于自然情感,而是经过了心理体验、沉淀、转换、升华之后的情感。

在文学创作中,作家的审美情感越活跃,艺术想象也就越丰富、深入,其个性特征也就越发鲜明、突出。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艺术想象的个性特征主要基于创作主体自身所具有的与众不同的个性。

第三节 作家经验与艺术创作

本节概述: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必须依托于他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把握,离不开丰富的社会生活经验和人生体验。不过,这种生活经验,不同于客观意义上的生活现实,不是纯粹外在的东西,而是已经进入到作家感知领域,经历了丰富而深刻的身心感受的生活,是已经从客观内化入主观,与情感世界建立了牢固联系的生活。这是一种人生体验。作家把自己独特的生命历程,把自己观察、感受到的人生百味,化做笔下的艺术世界。经验世界构成了文学创作的巨大能源。

知识点1: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

作家的人生经验,最直接也最重要的来源,就是作家自己生命历程中的亲身经历。对于作家来说,最可能影响甚至直接进入艺术创作的,往往是那些曾经在身心方面引起过强烈震撼的经历。相比较而言,人生的挫折与磨难,动荡与艰辛,对于作家来说,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许多文学杰作的出现,背后都有作家痛苦的人生经历。

作家的间接经验,虽然不像亲身经历那样真切,但是作为对亲身经历的一种丰富和补充,也不可忽视。听取别人的转述,阅读各种文字资料,同样可以开阔眼界,了解人生,认知社会,使作家的人生经验更加广阔多样。

事实上,在作家具体的创作实践中,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合一的,难以明确地区分开来。

作家的艺术经验与人生经验之间存在着紧密联系,但又有所不同。艺术经验是作家在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主要体现为对艺术规律和艺术技巧的认识、掌握和运用。

每个作家的艺术经验都是独特的。这种艺术经验建立在超越时空的心理体验之上,包含对审美记忆的翻检、重温和艺术提炼。作家原有的艺术经验,会对其后来的艺术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题材的选择,构思的处理,意蕴的把握,形象的塑造,语言的运用等。获得艺术经验并通过文学创作将艺术经验转化到文学作品之中,是作家的基本能力之一。

作家的艺术经验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实际上,每一次文学创作的过程,都是作家确立和传达一种新的艺术经验的过程,也是对旧有艺术经验加以修正、深化或替代的过程。

知识点2:经验的内省与艺术创造

只有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有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才有可能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经验的内省是一种审美体验逐步深入的过程,也是一种回忆咀嚼,一种内化升华的过程。对于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来说,深度是最关键的。经验内省的深度直接影响到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与审美价值,而经验内省的深度则与作家对社会、人生认识和思考的深刻程度直接相关。

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内省,体现了文学创作艺术规律的内在要求。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第四节 形式的把握

本节概述:

独特的形式,将一部文学作品与其他的文学作品明确区分开来。内容就存在于形式之中。形式一方面负载并传达着内容,另一方面形式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审美意味。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形式自身就是内容。文学作品总是以完整的艺术形式呈现出来的,可以看成是一个为特定的审美目的服务的完整的形式系统。因此,文学创作最终将体现为对艺术形式的把握。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形式的把握,主要体现在文章布局、表现手法、语言三方面。

知识点1:布局的原则

布局在文学创作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它既涉及到文学作品的整体框架的安排,也涉及到文学作品的局部细节的处理和组织。成功的文学作品在布局方面,都体现着普遍的审美规律,都是按照共同的原则来安排完成的。布局的一般原则为:

1.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

主题意蕴,是文学作品生命的魂魄,是文学作品中各种要素的统帅;因此,也必然是作家创作具体文学作品的立足点和中心点。作家通过布局谋篇,要努力使作品的主题意蕴得到更加充分、有力的体现,而不是削弱它、抑制它。需要注意的是,遵循这一原则,并不意味着布局是一种完全听命于主题意蕴的纯粹被动的活动。实际上,布局谋篇本身也是形成确立主题意蕴,并促使其得到加强、丰富和深化的重要途径。

2.有助于形象的塑造

形象的塑造是文学创作的中心任务。一般来说,在叙事作品中文学形象主要体现为人物形象,而人物的思想性格、命运遭遇是通过情节的发展,环境的展示和人物之间关系的变化显示出来的。这些方面如何布局安排,则直接影响到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其意义的体现。抒情作品的形象则突出体现为情景交融的意境,而意境的构成则要依靠对意象的富于艺术张力的安排。

3.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

作家在完成布局时要做到,若前有伏笔,则后有照应;过渡连接,应自然流畅;各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应协调一致,各得其所;整体结构,应浑然一体,没有疏漏、残缺。

4.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

文学体裁作为文学的具体样式,是在长期的文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作家在确定了某种文学体裁之后, 布局谋篇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到该体裁的与众不同的特点,自觉地适应该体裁的特殊要求。

知识点2:表现手法

作家运用语言文字塑造形象,传达意蕴,反映社会生活时所使用的具体表现手段和方式,就是文学的表现手法。文学的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对语言文字的操作运用上。文学创作中的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等。

1.描写

描写是指运用形象化的语言将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具体生动地描绘刻画出来的一种表现手法。它是文学创作的基本造型手段。它要求在语言运用上要绘形绘貌、绘声绘色,特征表现要历历在目,神韵传达要栩栩如生。描写的方式多种多样,具体可以分为:人物描写与景物(环境)描写,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静态描写与动态描写等。

人物描写,就是通过对人物的体貌特征、语言动作、心理状态等方面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情感及性格特征,塑造完整的人物形象。主要包括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肖像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外在相貌,如容貌、表情、身材、服饰、姿态、风度等所做的描写。心理描写即指对人物的心理活动、精神状态等所做的直接描写。 21

语言描写即指对人物说出的话语所做的艺术再现。动作描写即指对人物的行为动作所做的描写刻画。在具体的文学创作实践中,有关人物的肖像、心理、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经常是相互联系,交叉互补的。

景物(环境)描写,就是通过对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场景的描写,以展示自然状况、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环境。

直接描写,又叫做正面描写,是指直接对人物、景物、场面、情境等做正面的描写刻画,是描写中最普遍的表现手法。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一般都属于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又叫做侧面描写,是指通过对景物、环境或其他人物的描写来间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一般多用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

静态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环境)的静止状态所进行的描写。人物描写中的肖像描写,以及大部分景物(环境)描写,一般都属于静态描写。动态描写,则是指对人物、事件、景物(环境)的活动状态所进行的描写。动态描写重在表现对象在时间关系中的运动、发展,以展示特殊的灵动之美和变化之美。

2.叙事

叙事是指运用叙述人的口吻对作品中的人物活动、事件发展、环境状况等进行具体说明和交代的一种表现手法。在叙事作品中,最基本的表现手法就是叙事。文学创作中的基本叙事手法有顺叙、倒叙、插叙等。

顺叙,即按照事件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顺序和逻辑上的因果关系展开讲述的叙事方式。顺叙是叙事手法中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倒叙,即有意打破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发生在后面的事件结局先讲述出来,然后再追溯事件的来龙去脉,交代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叙事方式。插叙,即在以原有时间顺序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暂时中断对主要情节的叙述,插入相关的往事追忆或情况介绍,然后再返回到主要情节叙述的叙事方式。

3.抒情

抒情是作者在作品中抒发思想感情的一种表现手法。在抒情文学的创作中,最常使用抒情的表现手法。即使在叙事作品里,有时也会有将抒情手法穿插其中的情况。抒情手法又可以区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直接抒情,是指作家运用语言直捷地袒露传达内心情绪感受的抒情方式,又 22

称之为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特点是,真切、诚挚、明晰、感人,适宜于表达强烈而明确的主观情感。间接抒情,是指作家借助对客观物象的描写来完成情感抒发的抒情方式,可以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等。在中国古代,间接抒情的方式得到了比较自觉的发展。其突出体现便是情景交融的意境创造。

4.议论

议论是作家在文学作品中直接对所涉及到的事物、现象等发表的见解、评论或判断的一种表现手法。议论不是普遍的文学创作手法。除论说散文外,在其他文体的创作中,议论都是作为形象系统的补充形式而适当采用的。文学创作的议论,其内容不是生硬的、抽象的推理论证,而是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的剀切剖析,对人生哲理的精到阐发。

知识点3:语言的要求

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材料进行创作的一种艺术活动,语言在文学活动占有重要的地位。文学语言是作家在文学创作中用来完成审美创造,用来塑造艺术形象所使用的语言,即文学作品的语言。由此,文学语言形成了自身的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

1.形象性

形象性,是文学语言的最基本的要求。所谓形象性,就是强调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时要自觉调动发挥语言的唤起表象的功能,展开具体的刻画描写,状物摹形,绘色绘声,来完成塑造艺术形象的任务。为强化文学语言的形象性,作家需要仔细斟酌、锤炼,适当地运用一定的修辞技巧。

2.含蓄性

文学语言的含蓄性,不仅在于表达的曲折委婉,更在于涵义的深厚丰富。从语言的意义层面来说,有表层意义与深层意义两个层面。普通语言主要传递的是表层意义,而文学语言传达的重点则是深层意义。因此,作家进行文学创作,就应该充分拓展、挖掘语言的内涵和外延,增强语言的内在张力,在表层字面意义之外包容进更为丰厚的内在深层意义。

3.情感性

文学语言的情感性,蕴含在语言所构成的意象和语言表达的形式之中,主要是通过词语、句式、语调等方面体现出来的。文学作品整体的情感基调,决定着 23

文学语言的情感基调。

知识点4:语言的技巧

作家在运用语言进行创作时,不仅要服从文学语言的自身要求,而且要运用一定的语言技巧,把司空见惯的语言巧妙地组织起来,创造独到、新颖的表现形式,赋予语言以新的生命活力,以实现最佳的艺术效果。在文学语言陌生化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种写作技巧,如比喻、借代、烘托、对比、夸张、排比、象征、幽默、反讽、悖论等。这里仅就几种常见的语言技巧加以介绍。

1.比喻

所谓比喻,是借具有相似点的他物(喻体)来比拟此物(本体)的一种修辞方式。比喻是文学语言中最常用的修辞方式。构成比喻的基本条件是:要有本体和喻体两部分;二者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但又有明显的差别。比喻一般分为明喻、暗喻与借喻等几种。明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并用喻词“像、如、似、仿佛、有如”等加以连接。暗喻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但一般不用喻词,或用“是、成为、等于、变成”等词语来连接。借喻是本体不出现,或不在本句中出现,喻体直接用在本体的位置上。

2.象征

象征,是通过具体事物(象征物)间接地表现思想情感(象征义)的一种语言写作技巧。象征运用到语言写作上,就是以某种具体的事物作为某种情绪或意念的标志或符号,在两者之间建构起象征性的表现关系。象征的重点,在于建构富于美感意味的象征物,从而将所要表达的抽象的思想感情具体化、形象化、生动化。

3.反讽

反讽,又称反语,这是将所要表述的真实意思以完全相反的方式传达出来的一种语言技巧。它是一种依靠语境的压力而实现的正话反说。反讽的直接效果,是增进了语言表达的深度,加强了语言表达的多义性。

本章总结:

文学创作是文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文学创作的阐释有利于我们把握整个的文学活动过程。作家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大致划分为艺术积累、艺术创造、艺术构思、艺术表现三个过程。艺术积累是文学创作的第一步,是艺术构思 24

和艺术表现的不可或缺的基础。它是作家在进入艺术构思之前,从审美的角度去认识、体验社会人生,并收集、积累创作材料的活动。艺术构思是整个文学创作活动的中心环节。作家在艺术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创作动机的指导下,通过复杂的心理活动,在头脑中把生活素材转化为整体审美意象结构的思维的过程。艺术表现作为文学创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是作家在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运用文学语言以及各种表现手段,把审美意象系统传达出来,转化为具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

在文学创作中要注重创作原则的遵守。真实性、概括性和想象性是文学创作原则的核心内容。真实是文学的生命,是文学的艺术魅力和艺术价值存在的基石。艺术的概括性是将众多化为个别,将普遍化为特殊,实现以少胜多的艺术效果。想象在人类全部创造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学创作中的想象是创造性的艺术想象。

文学创作作为一种创造性的精神活动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丰富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经验是作家进行文学创作的坚实基础。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都是作家创作的源泉。进一步讲,内省后的人生经验与艺术经验,才可能进入审美创造的视野,真正转化为文学创作的基础。为了完成文学创作的使命,创造依托于现实而又超越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作家人生经验和艺术经验的积累以及对经验的内省,是必不可少的。

文学创作中,作家对于艺术形式的把握是走向成功的关键。艺术形式主要包括文章的布局,其原则为有利于主题意蕴的表现;有助于形象的塑造;要完整统一,讲究形式美;要符合不同体裁的要求。基本表现手法,主要有描写、叙事、抒情、议论。文学语言特殊要求即形象性、含蓄性和情感性。以及文学语言的技巧比喻、象征、反讽等。

第四章

文学形象

本章概述:

文学形象是文学创作的中心课题。无论是抒情性作品,还是叙事性作品,都离不开作家对形象的塑造。如果没有文学形象,就无法表达那难以名状的情感、那玄妙难言的思悟。文学的艺术魅力源于文学形象的生命力。东西方文学实践,为我们提供了魅力无穷的形象形态,主要有:文学意象、文学意境、文学典型。

25

第一节 文学意象

本节概述:

在中国古代文论和西方美学中,都涉猎过意象这一问题。作为揭示艺术规律的重要理论范畴,意象在各种艺术中都有所表现。文学意象主要是就诗歌而言的,它是诗歌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

知识点1:文学意象的界定

意象是表意之象,但并非一切表意之象都是意象,这要取决于所表之“意”的特性。意象所表之“意”是丰富、复杂、玄妙、深邃的,它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多义性,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不是通常的语言所能表达的,也不是抽象概念所能穷尽的,如此意蕴只能寄寓于“象”中。

文学意象不是一种物质存在,而是一种精神存在,一种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成果,它有别于生活形象,是交融着思想与感情的知觉映象,并被物态化于语言符号中。它也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即意与象两个方面。“意”指主体在创作时的意向、意图、意志、意念、意欲,表达的思想情感、人生体验、审美理想、艺术追求等等;“象”,则指由想象创造出来、能体现主体之“意”,并能为感官所直接感受、知觉、体验到的非现实的感性形式。

知识点2:文学意象的类型与特征

文学意象的创造,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词意象、句意象、篇意象。

(一) 词意象

词意象作品的审美特点往往凝聚在强烈的意象词上。读者在文学接受过程中要运用自己的直觉、联想、想象、理解能力,进行能动的再创造,从而悟出作品的意味。如果读者不具备鉴赏如此作品的能力,那么在这朦胧的词意象面前,便会感到困惑不解。

词意象还可分为兴象和喻象两种。

兴象是主体以客观(对象)世界的物象为引导,给接受者提供借以触发情感、启动想象而完成意象世界的契机,物象使“感兴”得以发生,联想得以展开,在此基础上生成的“象”便是兴象。喻象是创作主体以“自我”为体,以“世界”为自我的延伸,并根据主体心灵来创造新的世界。主体在客观世界摄取象征物,赋予其一定的象征意义,以此种方式形成的意象便是喻象,它带有明显的人工痕 26

迹。

(二)句意象

营造词意象的诗人只是着力组合与情思相对应的自然景物,而句意象则是使一个句子具有象征性或暗喻性,并不只盯着某个词。

诗人以处理词意象的类似手法简化了句子的繁杂修饰,使句子简洁、干净、单纯,增加其可视性、动作感或色彩与节奏方面的特殊效果。

句意象将审美的空白主要设置在句子与句子之间,这种空白不是语法或语义上的断裂,而是意念上的空白,感觉上的空白;诗人在句子与句子之间,即状态与状态、动作与动作(而不是词与词)之间留下空白,诗人对事件的关联拒绝说明,只是呈现种种状态,让句意象本身显示复杂、模糊、玄妙、深邃的多重意蕴。

(三)篇意象

如果整篇是一个承载审美意蕴的意象,那么这样的意象就是篇意象。寓言式文学也属于篇意象。所谓寓言式,是指通过一则故事显示一种哲理或意念,当然这哲理或意念是作家的独特的发现,并与情感相关联,否则,便不属于带有审美性质的寓言式文学。寓言式意象的显著特征就在于有故事情节,哪怕是最稀薄淡化了的故事情节。此类意象常见于叙事性作品,以叙事诗、小说和戏剧的形式,通过有情节的整体形象系统来实现某种审美意蕴的表达。

第二节 文学意境

本节概述: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学中一个独特的、颇有意味的理论范畴。它是在中国古代文学艺术长期发展的实践过程中,汲取、融合各种哲学思想和美学思想,继承发展了传统的审美趣味而逐渐形成、完善起来的,是我国古代文艺审美理想的集中体现。创造意境是抒情文学创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知识点1:文学意境的来龙去脉

文学意境论在刘勰《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端倪,盛唐之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学著作《诗格》,在这里,意境只是诗境三境中的一境,所谓“情境”、“意境”,实为情之境、意之境,即反映到诗中的情感状态、意念状态。“境”并非景色或外物。王昌龄之后,诗僧皎然又把意境的研究推进了一步,提出了诸如“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取 27

境”等重要命题。中唐以后,刘禹锡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观点。晚唐司空图又提出了“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和“韵外之致”、“味外之旨”等观点,进一步扩大了意境研究的领域。唐代亦有柳宗元提出诗境缘于道情的观点。

宋、元、明谈论“意境”者不多,且未出唐人范围。

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在《人间词话》中明确地从物与我、客体与主体、情与理的内在关系剖析意境的内蕴,提出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并把它引入戏曲和小说领域。

意境理论发展至今,已成为具有独特东方品格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范畴,并愈来愈受到世界文坛的瞩目。

知识点2:文学意境的基本特征

(一)物、情、意三位一体

意境是中国诗歌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它汲取了中国三类诗(以物胜者、以情胜者、以意胜者)的优长,并巧妙地将物、情、意融为一体,从而形成了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意境。

所谓“物”,即“景”,指文学作品的感性形式;所谓“情”,指审美主体的生命体验;所谓“意”,指审美主体对人生的彻悟,带有哲理意味。意境的“情”应该是伴随着哲思,也就是说,意境的意蕴方面应该是情感和思悟的统一体,徒有情感或徒有哲思都很难产生意境作品。

(二)空间感

所谓空间感是指意境是一个和谐广阔的情感活动的艺术空间,具有丰富的蕴藉的情思内涵。

意境中的艺术空间,是由两方面因素构成的。一方面,意象与意象之间,因其组合关系、组合方式的不同,可以产生各种大于两个元素之和的新的质素,使各种意象的相互关系,有可能成为包含新的意蕴的特殊结构。另一方面,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活动,他能够对作品的各组成部分进行整合,即在自己的知觉中,将各种意象组合成新的整体,这个整体中各意象之间的特殊空处,成为人们欣赏时的一个没有形迹却充满张力的“心理场”。意象的特殊结构和人们对它形成的心理场,两者互相契合,就形成特殊的艺术空间,即意境。

(三)意味蕴藉

28

所谓意味蕴藉,是说意境含蓄蕴藉,言外含意,能够引发读者的想象和思索,去潜心领悟那咀嚼不尽的韵外之致。意境以其朦胧多义、含蓄蕴藉,暗含着某些超越人类理解力的东西,刺激不同时代的人们进行新的体验、想象,以解答艺术之谜和人生之谜。

意境之含蓄蕴藉 ,要求艺术家选择具有丰富的包孕性的意象,刺激欣赏者的审美直觉,使欣赏者潜心体验味外之味的极致。

意味蕴藉的意境,需要读者去感应,去领悟。意境的艺术功能的实现有赖于审美接受者的心理感应和想象思索的审美能力的参与。

知识点3:文学意境的分类

意境有不同的类别。在意境的创造过程中,由于作家的个性、风格和表现方法上的差异,意与境两者的相互关系尤其是显现形式也会不同,因此产生出意境的不同形态。

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划分为两类:无我之境和有我之境。这是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来的。所谓无我之境,是指作家比较客观冷静地描绘景物,渲染点化出特定的氛围和境界,情感比较隐约深藏,内蕴可能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其长处是给读者的想象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所谓有我之境,比较偏重于主观情思的直接流露,作家移情入景,景物受到情感的渲染而被赋予了较明显的主观色彩,所表现的情感也比较具体、确定和强烈,其长处是读者易被迅速地感染和打动。

还有一种分类法,是把意境分为三种,即“以境胜”者、“以意胜”者和“意与境浑”者。这种分类法,是根据“情景交融”的三种实现方式来划分的。所谓“以境胜者”,即景中藏情式。作家藏意于景,一切都通过逼真的画面来表达,虽不言意,但意藏景中,往往更耐人寻味。所谓“以意胜者”,即情中见景式。这种意境的创造方式,往往是直抒胸臆,有时不用写景,但景却历历如现。所谓“意与境浑”者,即情景并茂式。这一类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综合,抒情与写景在这里达到了浑然一体的程度。

第三节 文学典型

本节概述:

“典型”,作为艺术理论和美学的术语,基本上是西方文论创立的一个概念。 29

从词源学上看,典型与理想、模范的含义都很接近。在古代,“典型”与理想、美常常为同一范畴。到了十八世纪、特别是十九世纪后,典型作为美学概念才开始流行。本节将从典型理论的发展、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三个方面来阐述文学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1:典型理论的发展

典型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7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化;18世纪以后,开始了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19世纪8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进入20世纪之后,西方由于艺术中心的转移,关于典型的研究相对显得沉寂。

西方典型理论主要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介绍到中国来的。据有关资料介绍,我国现代文学中最早作为美学、文艺学概念使用“典型”这一术语的,大概是鲁迅先生。建国之后,我国文学理论界进一步探讨典型问题,曾先后出现过“阶级典型”说、“共性与个性统一”说、“共名”说、“必然与偶然联系”说和新时期以来出现的“个性出典型性”说、“中介——特殊”说等等。这些见解从不同角度,逐步逼近了典型的本质和特征。

知识点2:文学典型的基本特征

(一)整体个性

文学典型必须具有贯串其全部活动的,统摄其整个生命的“个性”,即整体个性。典型人物的个性不是人物的某个单一的性格属性,不是某种孤立的性格属性的寓言式的抽象品;典型人物的个性是整体个性,在具有生命力的典型人物身上,体现着特征性与丰富性的统一。一个成功的典型人物,他的性格内容总是多样的。多方面的性格内容,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互相消长,互相渗透,并按照一种特有的组合方式,结成有机统一的性格整体。

(二)普遍意蕴

典型的普遍性是一种内在必然的普遍性。它包含有两个层次:第一,是典型人物身上表现出的与他相似的某个人群共有的某种鲜明的精神特征,这种特征反映着这一群人的某种规定性,使我们可以突破寻常状态,看到人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第二,是这种共有的精神特征,与一定的环境之间的动态联系所展示的 30

某些具体的又必然的历史关系和现实关系,这种关系表现着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使我们可以突破表面现象,看到社会的某种具体生动的真相。简而言之,典型人物形象的普遍性,指的是这样一种普遍意义,即通过典型人物的某种带有一定共同性的精神特征,能够使我们看到人和社会的某种内在真谛和必然趋势。

(三)审美创造

典型要具有独创性,典型的独创性在于,作家创造的形象是新鲜的,既不是模仿抄袭的,又不是重复的,而是有着特殊的艺术生命力。可以说,典型是作家的一种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是一个与众不同而又似曾相识的审美对象。

文学典型是一种审美创造,它不同于哲学上的个别与普遍性的统一。文学典型以人的生命形式呈现出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

以上我们着重论述了文学典型的三个基本特征。将此综合起来,我们认为文学典型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的典型人物。它是作家的审美力和生命力所创造的,是孕含着丰富的社会人生意蕴和文化心理意蕴的个性人物,是一个既有深刻的社会价值又有高度的审美价值的完满而有生气的性格整体。

知识点3: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所谓典型环境,就是充分地体现了现实关系真实风貌的人物的生活环境,它包括以具体独特的个别性反映出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关系总情势的大环境;又包括由这种历史环境形成的个人生活的具体环境。

在叙事文学中,创作主体对环境的描绘是否典型,会直接影响到典型人物的塑造;没有典型环境的描写,典型形象就无从产生。同样,典型人物描绘的成败,也会影响环境的典型性。典型环境与典型人物是紧密相连又相互作用的,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是典型创造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典型人物的刻画是离不开典型环境的,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谈、行动甚至心理都失去了依据,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反之,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典型环境是以典型人物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系统。构成典型环境的中心链条是人,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典型性格不断展开的过程,也是展开典型环境的过程。

第五章

叙事性作品

31

本章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西方传统的叙事理论对叙事文学中故事情节的安排、人物形象的塑造以及环境的描写等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而中国古代的文艺理论以诗文理论为主,从明代以后,随着小说和戏曲的发展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无论西方还是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叙事理论内容。这些传统叙事理论的共同特点就是侧重于叙事文学所表现的生活内容,从而形成了后来的以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为中心的叙事理论。

第一节 叙事题材

本节概述:

叙事性作品是通过生活事件的叙述和具体环境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所以,人物、情节和环境的有机构成便成为叙事作品的题材。这也就是人们平常说的,人物、情节、环境是叙事作品题材的三要素。

知识点1:故事与情节

在一般的文学理论中,常常有“故事情节”的提法,它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故事和情节的界限。实际上,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二者的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故事”是指写入作品中的一系列有联系的事件。叙事作品中的各种事件脱胎于生活中的事件,但它是对情节的筛选、补充、改造和组合的结果,是作为情节的有机组成部分,彼此是联系的,而并非各自孤立、偶然地存在着;但是,又不能简单地把它等同于情节,二者具有不同的品格。

情节的品格是要大于并高于故事的。而具有因果联系和统一性,是情节高于故事的品格的基本标志。绝大多数叙事作品不止包含一个故事,它是由大大小小若干故事组成的。虽然它们已经不同于生活中发生的事件,但每个单独的故事都不能简单地称之为这部作品的情节,只能看做是构成情节有机整体的一个因子。经过改造的故事只有纳入精心设计的艺术结构,才能转化、提升为情节。

随着文学创作的不断尝试以及文学观念的逐步改善,情节也在发展和变化,如情节的淡化、内化等。但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却并不是可有可无。

知识点2:情节的构成

32

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情节的构成离不开事件、人物和场景。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在叙述中具有相对独立性,所以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一般而言,情节、事件都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因此同情节相比,人物在作品中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在叙事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征使人物具有了自身的独立性和审美价值。叙事学中把人物性格的这种独特的审美性称为“角色”。成功的“角色”不仅具有鲜明生动的个性,而且在人物个性中包含着具有普遍意义的共性,揭示出社会生活中某种本质和规律,可产生特殊的认识和审美价值。场景就是叙述内容中具体描写的人物行为与环境的组合。一部叙事作品在叙述故事时必须有场景,也就是说,故事的进展要通过具体的行动及其环境显现为生动、个别的形象。

情节还由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构成,在某些作品中,还有序幕和尾声。这两个部分并非所有叙事作品都必须具备的,而且在现代叙事作品中,上述的情节构成的五个部分也不一定都齐全,并且在叙事中还往往会颠倒它们的顺序,比如结局放到了前面,以倒序的方式展开情节。

第二节 叙述方式

本节概述:

在叙事学中,讲视角不可能离开叙述者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必然涉及到作者、人称等一系列相关的概念。

叙事性作品既然是以叙事功能为主的文学作品,那么就自然涉及到一个由“谁”站在什么“位置”来叙述的问题,也就是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问题,即叙事视角(或称叙事角度)的问题。

时间对于叙事性作品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关系密切到可以用时间来规定叙事作品基本特点的程度。

本节将从作者与叙述者、叙述视角以及叙述时间三方面来阐释叙事性作品的叙述方式。

知识点1:作者与叙述者

传统的习惯看法认为,作者就是创作某一文学作品的作家本人,而现代叙事理论却不这样看。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了“隐含作者”的概念。 33

叙述者是指叙述行为的承担者,有时叙述者只是偶尔进入情节,并以“我”的口吻讲一些话,相当于“隐含作者”;有时叙述者是明确承担叙述职能的小说人物。虽然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但这并不意味着因此就应当把作者与叙述者等同起来。

叙述者和叙事立场即视角的关系最为密切。叙述者创造着叙事话语的面貌:由一个仿佛作者本人的叙述者(即隐含作者)来叙述,多半采取置身事外的姿态或口吻;由当事人即人物自己来叙述,采用的是类似戏剧表演的姿态或口吻。这两种叙事的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同时,作为叙事行为的承担者,叙述者既决定又适应叙事内容的广度、深度和强度。

知识点2:叙述视角

传统叙事作品一般都采取“无所不知”的比较单一的叙事视角,如今叙事视角已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叙述者并不比人物知道得多,叙述者知道的和人物一样多,甚至叙述者还没有人物知道得多。视角的变化极大地改变了叙事艺术的结构,对于提高叙事艺术的表现力提供了众多的方式。法国的兹韦坦.托多罗夫把叙事视角分为三种形态:

一、叙述者>人物(从“后面”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他的人物知道得更多。

二、叙述者=人物(“同时”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和人物知道得同样多。

三、叙述者<人物(从“外部”观察) 在这种情况下,叙述者比任何一个人都知道得少。

不同的叙事视角决定了作品不同的构成方式,同时也决定了接受者不同的感受方式。“全知全能”的叙述,可以使阅读者感到轻松,只管看下去,叙述者会把一切都告诉我们。“人物”叙述可以使阅读者共同进入角色,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后视角”的叙述,给人无穷的诱惑力,并给人极大的想象的空间,韵味十足。

知识点3:叙述时间

叙事时间也许是与叙事性作品中叙事相关的许多问题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这是因为,一方面作品的叙事,本身就是在一个时间过程中完成的,这使作品存 34

在一个“叙事时间”的问题。而另一方面,作品所叙述的故事也毫无疑问是一个时间过程中的存在,这里又有了一个“故事时间”。故事时间,就是故事或事件本身发展固有的自然时序。叙事时间,指的是叙述的时间顺序,是叙述者根据一定意图安排的,热奈特称之为“伪时间”。由于存在着这两种时间,便出现了小说中的“时间倒错”——发生于前的事情可以叙述于后,从故事的中间开始叙述,等等。应该指出,叙事作品呈现在读者眼前的只是叙事时间,而故事时间是隐性的,读者需依靠理性和经验,从叙事时间中去体认,或者根据这种体认在心目中将它复原出来。

第三节 叙述模式

本节概述:

小说的叙事方式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叙事模式。某种叙述方式经过长久的运用,它的艺术技巧得以物态化的凝定,这便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叙事模式。叙事模式是多种多样的,在这里,我们只粗略地叙述这样几种:情节模式、复调模式、情绪模式、象征模式。

知识点1:情节模式

简单来说,情节模式就是以情节结构作品的叙事模式。在小说艺术的幼年阶段,由于艺术手段的缺乏,为了吸引读者看下去,只得求助于情节。引人入胜的情节曾经是一篇小说艺术上成败的关键。此种模式的基础是人物间的思想性格冲突。其特点是,依照事物存在与发展的正常时空秩序安排情节,故事情节延伸中呈现较明显的因果联系,通常包括几个戏剧性的阶段——环环相扣,甚而悬念迭出,以必然出现的高潮和结局诱引读者阅读。一般说来,事件是为人物设置的,在事件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渐得到塑造和突显。或者说,事件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成长的过程。因此,在情节模式中,人物与事件是相辅相成的。

事实上,叙事性作品中情节模式的表现形态并非如此简便单一,有时情节模式也往往出现头绪繁多且相互牵连、交织的情况,众多的矛盾纽结在一起,最后形成总的高潮和结局。

知识点2:心理事件模式

当今叙事作品的审美取向偏于心理世界,其叙事模式超越现实时空而涉入心理时空,情节模式中的因果链被切断、打乱和压缩,表现人物变幻无常的内心活 35

动(意识、潜意识、感觉、印象等)的新秩序建立起来。

心理事件模式的基础是人物的内心冲突及其活动规律。心理活动似乎无规律可循,写起来很随意,实际上也是有规律的。大体有如下几点:(1)心理活动一般要在物质世界刺激触发下产生,并向着与该刺激相似、接近、相反的方向运行。(2)心理过程往往是由近及远,由现在到过去,由强到弱再到强地发展。(3)心理过程通常带有往返跳闪的不确定性。

这种模式有一些常见的具体形态:

(一) 意识流动与放射;

(二) 现实时空与心理时空交错,而重在表现后者;

(三) 外表为情节模式,骨子里是心理结构;

(四) 在简单的外部故事框架中,切入丰富而独特的感官印象。

知识点3:象征模式

象征模式包括两个基本类型:具体的象征和整体的象征。具体的象征中,象征物直接进入作品的结构并推动着作品的发展。它就是一个须臾不可离的道具,作品紧紧地围绕着它来展开。整体象征与具体象征不同,在整体象征小说中,其象征涵义并不是来自特定的意象,而是来自形象体系的整体。整体象征都寓含着普遍的社会生活意义,当作家对社会生活的思考获得了抽象思想,而又找到了能够体现这一抽象思想的物象,两者的吻合便构成了象征的基础。但是,这种象征并不是以形象来图解某种观念或思想,而是作品自身的形象体系暗示和隐喻着观念或思想。

本章总结:

叙事性作品是同抒情性作品相区别的以叙事功能为主的一种文学作品。在叙事题材上,故事和情节作为特定的理论术语,其内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西方有不少学者认为情节是叙事作品不可或缺的因素。布鲁克斯和华伦在其《小说鉴赏》中就非常明确地提出情节是小说的第一要素(其余两个是人物和主题)。但是,与此同时或稍后,也有相反的观点出现。但是,反情节的理论却不能付诸创作实践,所以情节在叙事性文学作品中是不可或缺的。

在叙述方式上,不应当把作者和叙述者混为一谈,即使在某些情形中,叙述者与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比较接近。如果把他们等同起来,我们就难以把作 36

品中所表现出的作者的理想、想象力与作者的实际道德、人生态度区分开来,势必会混淆故事叙述与日常话语叙述的区别。另外,各种叙述视角都有其优势和劣势,我们不能把某种视角定于一尊,而又无条件排斥另一视角。因为判断一部作品的价值并不是根据它的叙事视角决定的,实际上,一种叙事视角既可以写出一流的作品,也可以写出末流的作品。

本章主要从情节模式、心理事件模式、象征模式这三方面来讲叙述模式,对于以上几种叙事模式优劣的问题,不宜作简单化的回答。心理事件模式应该视为叙事艺术一大进步。可它也有局限,史诗性长篇巨制采用意识流写法,总不免有使人难以卒读的弊病。另外,人的存在毕竟首先是物质的,而不仅仅是心理的。物质事件模式尽管是传统的,简单地因袭会缺乏力度和新鲜感,但也并非不能深切地表现人的心灵世界。

第六章

抒情性作品

本章概述:

抒情性作品是与叙事性作品相对而言的,是指那些以表现人的主体情感活动为主要目的的文学作品,通常包括抒情诗和抒情散文等。如果说叙事性作品侧重于从客观外部世界入手以反映人类生活的话,那么抒情性作品则主要从主观内部世界入手来表现现实生活中的人类主观情感世界。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抒情诗歌主要是主观的、内在的诗歌,是诗人本人的表现。”这自然带来了抒情性作品从表现内容到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

本章主要讨论如下问题:抒情的现实依据、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第一节 抒情的现实依据

本节概述:

本节主要从情感经验、多种动机以及作者与抒情主人公这三方面来讲。抒情性作品区别于叙事性作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前者的题材属性是人生经验激起的人的主观的感受、心理的情绪、生命的体验和丰富的情感成分。这些成分统称为情感经验。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

知识点1:情感经验

37

情感经验与人的世界经验关系极为密切,也是现实中人的心灵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这种人的情感经验成为作家的表现对象时,它便体现着抒情性作品题材的质的规定性,因而情感经验自然地成为抒情性作品的抒情内容和现实依据。

完整意义上的人类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内心世界,而抒情性作品正是以情感为表现目的和表现对象的作品,揭示内在人生为其根本目的,传达情感是其本质特征。抒情性作品通过表现形形色色的内在人生,反映出人类特定的社会心理、精神状态、时代精神,并带领我们去感受、去认识人类的心路历程,洞察人类灵魂的历史和主体存在的奥秘,使读者为之愉悦、受之感染。

抒情性作品以丰富多彩的内在人生为其表现的对象和目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内在人生归根结底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反映。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基于现实生活的情感反映和价值判断,这就使抒情具有了某种客观性的品格。情感的产生是以客观世界为基础的,但它又与形成这种情感态度的道德原则、价值观念和作家心灵深处的人格有着深刻的联系。

既然抒情内容是抒情主体对客观社会情感把握的结果,那么,很明显,怎样对生活进行情感把握,能否以高尚美好的情感把握生活,就决定于创作主体的人格。自我建构的目的是使作家不仅具有能够欣赏美的眼睛,而且在不断培养和提炼自己审美情感的过程中,诗化自己的灵魂和人格。

知识点2:多种动机

创作动机是指作家从事创作活动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作家特定的主观愿望或目的需要相联系的,充满了复杂性。不但不同作家之间的创作动机不尽相同,即使在同一个作

家身上也可能同时存在着不同的或多种多样的创作动机。我们粗略地将创作动机概括为如下几组:

(一) 交流与消遣。指以交流思想、切磋诗艺,或愉悦情怀、消遣生活为主要抒情动机的抒情。

(二) 宣泄与倾诉。这类作品往往表现出了情感自内而外的自然迸发或深情流露。它往往是情感郁积后自然释放的结果,或倾诉,或感慨,或诅咒,或赞扬。

(三) 言志与立言。言志,言己之志,以表达人生理想与志向为主要抒情 38

动机的抒情。立言,即立己之言。抒情者在感悟其情的同时,往往会领悟到鸟语花香、人生世事所传达的生命信息和意义。

知识点3:作者与抒情主人公

抒情主人公指作品中作家为表现情感所借助的抒情角色。抒情作家在抒情性作品中表达情感时需要通过不同的抒情角色得以实现。为抒情的需要,抒情主人公常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常见的抒情角色有:第一人称的抒情方式和代言的抒情方式。

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第一人称“我”的形式出现,借以表达创作状态中作者的自我审美情感。有的作品中,抒情主人公以其他形式出现,但从根本上看,实际上抒发的仍是诗人的情感,我们称之为代言的抒情方式。无论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方式出现,它都只是作者借以抒情的某个角色,作家借助它表达着处于创作状态中自我的某种独特的审美情感。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清楚的是,无论作品中的抒情主人公以什么样的身份出现,我们都不能简单地、绝对化地将之与现实世界中的作者本人画上等号。

在文学接受活动中,一方面,我们要认识到作者本身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另一方面,我们又要看到两者之间不能忽视的区别。认识到作者与抒情主人公之间的这种既联系又区别的关系,将有利于我们更科学地理解抒情性作品本身,反过来,也使抒情性作品能提供给我们更为广阔的审美欣赏空间。

第二节 抒情话语与抒情方式

本节概述:

抒情性作品所表现的是抒情主体面对客体自然与社会时,于内心中生发出来的某种特定的情感过程,它往往是一种体验、一种感悟、一种心境,它既是稍纵即逝的,又是复杂微妙的,因而常常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抒情内容的这种抽象性和不可言喻性自然给艺术传达带来了困难。抒情性作品正是通过一种特殊的、表现功能极强的话语组织形式来表现这种情感内容的。而读者自然也要依靠这种独特的抒情话语去把握作品的抒情内容。另外,抒情性作品以其独特的抒情方式将情感对象化、形式化,使抽象的情感以一种“表现性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使之成为审美的情感。

知识点1:抒情话语

39

常见的抒情话语方式有比喻与象征、夸张与对比、悖论与反讽、反复与对偶等方式。

(一)比喻与象征。比喻是借它物来表现此物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它可以把抽象化为形象,从而将诗人理念化的哲理感悟或抽象化情感感悟形象化地传达出来。象征是以具体事物或形象间接表现思想感情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比喻和象征的表达效果形象而又含蓄,并以此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从而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

(二)夸张与对比。夸张是运用想象与变形,夸大事物的某些特征,以为表达情感服务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对比是把感觉特征或寓意上相反的词句组合在一起,形成对照,以强化语言表现力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作为抒情话语形式,夸张与对比在抒情过程中都起到了准确表达并强化情感内容的作用。借助于形成夸张与对比的文学形象,情感内容的传达既含蓄又强烈,审美空间得以拓展,艺术感染力大大加强。

(三)悖论与反讽。悖论,是指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同时出现在语句中,致使表面上自相矛盾,却在更高的真实层面上表达出了情感的复杂状态的一种抒情话语形式。反讽,这类话语所表示的某些情感与评价往往与实际上暗含的情感与评价截然相反。悖论与反讽作为抒情话语方式,能充分表达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多重心理内涵、极其复杂甚至矛盾的人生体验。

(四)反复与对偶。反复是指为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特意重复某个词、短语、句子或某种句式。对偶是指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字数相等、意义上密切相连的两个短语或句子,对称地排列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表情话语形式。这两种颇具民族特色的抒情话语形式都与抒情语言的音乐性有关,它们的使用,使抒情性作品情感的抒发更加充分、更具音乐美。

知识点2:抒情方式

情与景的问题可以从诗与画、情景关系两方面来分析。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诗与画,皆为情感左右下的表情达意的艺术,达意的渠道是客观物象的情感化或情感状态的形象化。由于诗与画物化的媒介不同,也各具特征,因此在艺术表现过程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可以各取所长,各自把对方尽量吸收进自己的艺术形式里,形成时空转换。诗与画的结合是通过作品中情与景的结合表现出来的。 40

情与景的完美结合正是抒情性作品所极力追求的,即“艺术意境”。在抒情性作品中抒情者常常借具体可感的事物、景物传达出内心中抽象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抒情者在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创作过程中,总是追求着一种更高级的情景关系——意境,以达到情景交融,景情相生的效果。

在中华传统美学体系中,形神论是其中重要的内容。在艺术创作活动中,艺术家必须在内心真有所感,并通过“形”传达出这所感,其作品才能感动别人。于是我们看到,艺术家内在的精神成为了创作活动的主宰,如果失去了这个精神的主宰,就不可能有成功的艺术创造。在创作过程中,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借助事物独有的形态或合理地改变这些形态,以为抒发情感所用,正是抒情者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艺术境界。这个追求过程,就是形神关系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也是人类心灵自我表现之路的不断拓宽过程。

诗与乐的关系十分密切,抒情作家在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是:既要用语言所包含的意义去影响读者的感情,又要调动语言的声音去打动读者的心灵,以使诗歌具有包括音乐美、画面美在内的综合审美效果。同时,抒情作家也要根据表达感情的需要,安排和组织语言的音调和节奏。只有达到声情和谐、声情并茂的地步,抒情作品的音乐性才算完美。因此可以说,内在韵律与外在韵律的和谐统一是抒情话语语言追求的更高境界。

第七章

文学风格及其流派

本章概述:

文学风格与文学流派都是在文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具有特征性的文学现象。文学风格的发展受社会历史客观条件和作家自己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中外文学创作中,文学风格都有比较完整而丰富的体现。文学风格又可分为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流派风格等。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流派。

第一节 文学风格的含义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但是有时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影响作

41

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方面的条件:一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一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风格的特点是独创性、稳定性、多样性。

知识点1:风格的内涵和构成

文学风格是指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

文学风格是鲜明独特的。优秀的作家,无论是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建构,还是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手法技巧的操作,总之,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显示出与众不同的特色与个性。即使是处在同一时代、同一民族,而且在创作原则、体裁样式等方面都相同的作家,其作品呈现的风格也是各具特色。

事实上,构成风格的要素很多,如题材、体裁、语言、结构、创作原则、艺术手法等,这些因素对构成作品的风格都有影响,但不是主导因素,主导因素是作家的创作个性,这些因素只有在创作个性的主导制约下,被创作个性所浸透才能构成作品的风格。

创作个性是作家在生活实践和创作实践中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独特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艺术追求、审美情趣和艺术才能等精神特点的总和。正是这些精神特点制约着作家的创作活动,制约着他观察生活、感受生活、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制约着他怎样去建构一个为他所有而别人所无的独特的艺术世界,从而在这个艺术世界中凝聚他独特的审美素质,发挥他独特的审美创造力,呈现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独特风貌。

一般说来,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与创作个性是相对应的,作家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应地会直接间接地进入创作个性中,体现在作品里,但是,有时候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又与创作个性不完全一致。

知识点2: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风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并非所有的作家都有风格,只有将创作上表现出来的某种特色不断发展,才有可能形成风格。

42

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导致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发展,有两个方面的条件:

一个是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所谓社会历史的客观条件,主要是指一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社会的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艺风尚,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其他民族文化艺术的影响和群众的审美需要,欣赏习惯等等。第一,作家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政治状况和面临的社会矛盾,对他的生活命运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必然会反映到创作上来,成为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第二,一定时代的社会风气、学术思想也会对作家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他的创作个性和风格。第三,一定社会的阶级、阶层和人民群众的艺术趣味和欣赏习惯所形成的文艺风尚,也会影响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第四,中外文艺传统和别人的艺术经验,也会影响到作家的创作个性和风格。

一个是作家自己的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作家的生活经历、人生态度、文化艺术修养、心理气质、审美情趣等所形成的独特个性。

可见,促使作家风格形成和发展的主客观因素是多方面的,它们综合作用的结果决定了作家认识生活和表现生活的独创性。

知识点3:风格的创造与体现

文学风格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体现在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上,体现在内容、形式的各个要素之中。

第一,体现在题材的选择和处理上。题材的选择处理与作家的创作个性密切相关,作家总要寻找与他的创作个性相适应的题材,并以他对生活的独特感受、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来处理题材,从而使他的作品显示出自己的特色。

第二,体现在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上。在文学创作中,题材的选择和处理服从于艺术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意境的建构。艺术形象和艺术意境不仅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而且体现作品的艺术风格。

第三,体现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由于作家对生活的思考、探索不同,理解感受不同,思想的重心、指向不同,因此在主题、意蕴的侧重上也显得不同。反复出现在作家创作中的主题、意蕴倾向,是考察其艺术风格的一个重要层面。

第四,体现在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上。把艺术对象转化为艺术形象,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形象建构的意向必然通过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运用才能完成。因此,对创作原则和艺术手法的选用就制约着作品的 43

风格。

第五,体现在文学体裁的驾驭上。不同的文学体裁具有不同的审美特性,对风格的创造也起着制约作用。作家的审美情趣虽然不同,但在创作时,都依据具体的审美内容来确定体裁,从而形成一定的风格。

第六,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在形式诸要素中,风格在语言上的表现最为突出和鲜明。

知识点4:风格的特点

风格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第一,独创性。风格作为文学创作的最高境界,它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是作家印刻在自己作品上区别于他人的徽章,因此独创性是其第一要义。古今中外,优秀的作家都有独特的风格。

第二,稳定性。成熟的文学风格具有相对稳定性。风格之所以不能流动、转借、变换,是因为形成文学风格的创作见解和艺术表达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风格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因为世界万物都处在发展变化中,作家的世界观、艺术观也不可能一成不变,因而必然会给作家的创作个性和艺术风格带来影响。

第三,多样性。风格的多样性既指不同作家具有不同的风格特色,又指同一作家创作中风格的丰富多变。风格的多样性是由作家创作个性的差异、客观对象的丰富多彩和文学接受的不同需要决定的。风格的多样化是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文学繁荣的标志。同时也应看到,风格虽然是多样的,但在多样中又存在着统一性,即在多样性基础上的共通性、一致性。

第二节 文学风格的命名

本节概述:

我国的古代文论家对风格类型、特征的概括,经历了一个由简到繁,再由繁到简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我国文论家对风格特征的认识逐渐深入的过程。同样,西方文论家也提出了很多关于风格观点的学说,主要代表有: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44

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

知识点1:我国古代风格命名

我国古代对风格命名的理论家主要有:曹丕、陆机、刘勰、钟嵘、皎然、严羽、司空图等。

早在魏晋,曹丕就论述了四类文体风格的特性,“奏议宜雅,书论宜理,铭诔尚实,诗赋欲丽”。 后来陆机继承和发展了曹丕的文体分类学说,提出了诗赋等十种文体的风格。刘勰则将风格归纳为文体风格和文章风格,对风格进行了详细的概括。钟嵘的《诗品》分上、中、下三卷,论述了一百二十二位作家的风格,把一批诗人分为三类:国风派、小雅派、楚辞派。唐代的文论家在风格理论研究上继续进行风格分型的论述,李峤、皎然都为此做出了贡献,至司空图的《诗品二十四则》则集大成,他把诗的艺术风格归纳和概括成二十四种。宋代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提出九种风格,明代的屠隆把不同风格概括成两大类型:一类是“寥廓清旷,风日熙朗”的婉雅,一类是“播弄恣肆,鼓舞六合”的奇伟。

从曹丕到屠隆,关于风格类型的划分,形成了这样一种趋势,即由简至繁,再由繁至简。这种发展趋势到了清代桐城派,便由姚鼐系统地作了总结,集中表现在《复鲁絜非书》中。

知识点2:西方关于艺术风格的观点

第一,席勒的“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的学说。西方近代以来,席勒较早提出了基本风格的理论。席勒就把一切诗人划分为两大类,素朴诗人与感伤诗人,进而把一切诗作品划分为“素朴的诗”与“感伤的诗”两大类型。席勒当时并未把这种类型的划分称为“风格”,而是称之为“体裁”或“种类”。

第二,黑格尔的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三大艺术类型的学说。黑格尔关于象征型、古典型、浪漫型艺术的学说,构成了黑格尔艺术哲学体系的基本骨架,它在黑格尔那里,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的统一,因此,它既被视为历史的风格,又被视为抽象的基本艺术风格。

第三,尼采的“日神艺术”与“酒神艺术”学说。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提出了把一切艺术划分为“日神艺术”和“酒神艺术”的学说。日神与酒神的艺术首先是同梦与醉两个世界相对应的。梦的世界是幻想的、直观的、静穆的。醉的世界则是冲动的、激情的、狂热的。

45

第四,荣格的“感动型”与“直观型”。精神分析学主要代表人物之一的荣格对人的性格类型有一种非常著名的划分方法,即把人的性格划分为两大抽象类型——“外向型”与“内向型”。他将这种性格类型的划分应用于艺术理论之中,把艺术划分为两种基本风格类型:感动型(感情的倾泻、感官的陶醉)与直观型(沉入梦幻、耽于内省、直观)。

第五,狄尔泰的“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的风格。德国哲学家狄尔泰认为人的世界观大体可分为三类,即自然主义、自由的观念论(主观的观念论)与客观的观念论(泛神论)。

第六,竹内敏雄三维对立的基本风格体系。竹内敏雄把风格体系概括为三维对立概念:1、客观的风格与主观的风格;2、静的风格与动的风格;3、即实的风格与虚构的风格。

第三节 文学风格的不同视野

本节概述:

文学风格虽然主要是作家作品风格,但一定的作家作品总是产生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地域之中,因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和一定地域的影响,便使文学风格有着特定的时代性、民族性和地域性。而在文学发展过程中,一旦流派形成,还会有流派的风格。

知识点1:时代风格

时代风格是某一时代的作家作品在思想和艺术的特色上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它是该时代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制约的精神特点、审美要求和审美理想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时代的精神特点、社会心态必然会影响众多的作家,如果众多的作家作品都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时代精神,就会形成这一时代文学的时代风格。甚至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风格,如盛唐风格和晚唐风格。

时代不同,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和思想愿望也相应不同,反映到文学作品中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时代风格,一定时代的文学风格的形成也和当时文化思想的发展状况有密切联系。同时,时代风格的变异,还同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有关。

知识点2:民族风格

文学上的民族风格,是某一民族的民族精神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它是和该民族独特的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审美心理相联系的,是该民族 46

独特的审美要求、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和审美习惯在作家作品中的反映。民族不同,其社会生活内容、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心理素质、精神性格的民族特点不同,反映到作家作品上就形成不同的民族风格。

民族风格是该民族的历代作家在长期的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中共同创造出来的。民族风格的形成标志着一个民族文学的成熟,是不同民族的文学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

在内容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反映本民族的生活题材和主题上,其次表现在塑造富于民族特色的人物形象上,再次表现在描绘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风俗图景上。在形式方面,民族风格首先表现在民族的语言特色上。此外,民族化的表现手法和结构特色也能表现民族风格。

知识点3:地域风格

地域风格是某一地区的作家在创作上所形成的地方特色。它是某一地区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地域文化心理所形成的独特风貌在作家作品中的表现。

地域风格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但这些自然地理因素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都已积淀了浓厚的社会文化因素。因此,作品中的地域文化风格,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作家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描写,以及对人物的文化心理、肖像、动作的把握。在文学作品中,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主要起一种情调、氛围的烘托作用,让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审美效应。第二,作品中的地域文化特色,无不是作家体验、选择、加工、提炼的结果。因此,在作品地域风格的形成中,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质、地域文化知识积累,以及对不同地域文化传统和特色的敏锐感受力,起着关键的作用。

知识点4: 流派风格

不同的作家虽然各有不同的风格,但是也有些作家由于生活经历、思想以及艺术修养等的大致相似,乃至彼此有所联系,互相影响而形成一个流派。他们往往在创作上有大致相近的倾向,或者在创作的某一方面有相同的倾向,这就是流派的风格。需要指出的是,流派的风格有时只是表示同派作家在某一方面具有相同倾向,它并不是同派作家风格的全面概括。

第四节 文学流派

47

本节概述: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知识点1: 文学流派的概念

文学流派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里,一些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创作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文学派别。

形成文学流派的基本条件主要是:

(一)要有一个作家群。一个作家,无论其成就有多大,都不能称为流派。

(二)这个作家群在思想倾向、审美追求等方面接近一致。

(三)这个作家群在艺术风格上相似或相近,形成了流派风格。

知识点2: 文学流派的形成

文学流派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文学的童年时期,不可能出现流派,只有当文学发展到相当高度,出现了作家文学,出现了众多风格的作家之后,一些风格相近的作家有意无意的接近,才能产生流派。

文学流派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社会历史条件是文学流派形成的客观原因。一般说来,文学流派往往产生于、繁荣于政治空气比较民主、思想比较解放的时期。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文学自身的原因。它是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一方面,具有创作个性的作家大量涌现,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并意识到只有形成相应的文学流派才能既扩大自己的优势。另一方面,外国文学理论、美学观点的影响,也可以促成文学流派的形成。

知识点3: 文学流派的类型

文学流派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在一定社会条件下,一些思想倾向、创作原则、审美追求相同或相近的作家自觉的结合起来。他们有共同的纲领、一定的组织和社团名称,甚至发表宣言、出版自己的刊物。

第二,没有共同的纲领、组织,而是以一个或几个有成就的名作家为核心,以他们的理论和创作为规范、榜样,形成一些追随者,被后人称为流派。

第三,没有纲领、组织和共同的创作理论,但在创作上如题材、风格、手法、地域特色等方面却显示出某种一致的特点,被评论家追加为流派。

48

第八章

文学类型

本章概述:

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类型加以区分是文学实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无论中国还是西方,文学分类行为都是早在最初的文艺论著中就已进行的工作。随着文学实践的不断发展,新的分类体系不断被提出,对于文学的知识也不断得以修正、更新、拓宽。文学按照体裁划分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等。还可以将文学划分为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翻译文学和母语文学、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等。

第一节 文学的体裁

本节概述:

主要介绍对于文学体裁的划分和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影视文学的内涵和特点。

知识点1: 诗 歌

诗歌是文学史上最早产生的文学体裁。它起源于原始时代结合着简单语言的劳动呼号,后来作为劳动的伴唱及庆祝丰收时的祝祷,与音乐、舞蹈一同得到发展。

诗歌的审美特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表现性。

文学艺术最基本的审美创造形式有两种,即“再现”和“表现”。小说、戏剧、电影等擅长于人的外部世界的客观描写、摹仿,诗歌和它们最显著的区别就是它主要着眼于人的内部世界。第二,超验性。超验性是指诗歌所表达的不完全是诗人在现实生活中所“经验”到的内容,更多的则是对主体心灵在现实生活的启发下所感悟到的形而上境界的抒写。第三,音乐性。早期的诗歌和音乐密不可分,后来诗歌虽然和音乐分化开来,但音乐的特质仍保留在诗歌中,成为诗歌的美学特征和体裁标志之一。

知识点2: 散 文

“散文”这一名称的含义,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中国,都经历了从广义到狭义的演变。散文的审美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写真纪实,袒露个性,散文是各种文学体裁中最讲究真实性的文体,这是散文的最重要特征。散文是作家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个性的文体,这不同于在小说中作家往往戴上假面具,穿

49

上隐身衣,换用叙述人的口吻说话。第二,题材广泛,以传达感受为中心。散文的“散”本来是指“不押韵”、“非骈偶”而言。但如果我们把它理解成“散漫随意”,也未尝不切合散文的本性。这种散漫随意表现在题材上,就是散文的选材自由。第三,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散文的“散”还可以看做对散文的表现方式的灵活性的概括。散文行文的灵活自如表现在笔法和章法两方面。笔法上,散文自由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各种表达方式,可以正面表现,也可以寓托暗示。在章法上,散文没有固定的结构法则。同时,优美的语言是散文美感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3: 小 说

小说是用散文化的语言讲述故事、刻画人物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在文学史上兴起较晚,但后来居上,很快便在文学家族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小说的审美特征主要有:第一,以虚构的叙事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首先,小说不同于诗歌、抒情散文等表现性文体,它从根本上是对人的外部现实的摹仿和再现。其次,小说摹仿和再现现实生活的手段是叙事。最后,小说是虚构的产物。第二,多方面地塑造人物形象。人是生活世界的主人公,也是小说世界的主人公。人物是小说的核心要素。小说拥有着最丰富的人物塑造手段: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既可静态地描画,也可在激烈斗争中展现;既可正面呈示,又可侧面点染。除了直观性不足外,小说在一切方面都胜于同是刻画人物的戏剧和影视。

知识点4: 戏剧文学

戏剧是由演员在舞台上用动作和语言当众表演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一种综合艺术。戏剧的综合性体现在它由多种艺术因素构成,如表演艺术(动作、舞蹈、音乐)、造型艺术(布景、服装、化妆、道具、灯光等)、语言艺术(文学剧本)。

戏剧文学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舞台性。戏剧的基本表现手段是演员的舞台表演,这就要求戏剧必须精炼地概括生活,形成集中的焦点矛盾,再通过有限的场景、人物、情节段表现出来。第二,动作性。戏剧文学是代言体的艺术,这是它和其他体裁的一个显著区别。它排斥作家出面,作者需将自己的意识分派到不同角色身上,通过他们的 50

第15篇:旅游概论教案

第一章

旅游的概念、性质和类型

学习目的:掌握旅游的定义、特征、本质及属性;熟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熟悉旅游活动类型的划分方法、旅游活动的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特点。 重点:旅游的定义、构成、按地域和目的对旅游的分类 难点:旅游的本质与属性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性质及特征

测试:判断下列活动哪些是旅游? 学生异地读书 农民异地打工

学者外地参加学术会议 三峡大移民

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回大陆定居 外籍教师来教育学院任教 留学生到外国留学 来到某国家担任外交人员 外国高层政府代表团来华访问 „„ „„

判断的标准:旅游的本质特征(主要目的是追求愉悦)和外部基本特征(异地性、暂时性)和国家相关的规定。 辨别词义:

旅游:“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

“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 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旅游的定义 迄今为止,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还从来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国家如美国各州之间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

对旅游的定义大体可以划分为两类:理论性定义(或概念性定义)和技术性定义(或实践性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

人们对旅游的定义之所以会这样多,与人们对旅游的认识有关。因为旅游活动从产生以后,它的旅游实践和内容就在不断丰富变化,所以人们对旅游定义的认识也在不断发展完善。

例1:在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

例2: “艾斯特”定义(1942年瑞士圣加仑大学教授亨泽克尔和伯尔尼大学教授克雷夫两位学者提出,70年代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采用,该组织英文缩写为AIEST):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和暂时逗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会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例3: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 简称WTO)1991年6月加拿大渥太华会议对旅游的定义:

旅游是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他们惯常环境,到某些地方停留在那里,但连续不超过一年的活动。(旅游教育出版社陶汉军《新编旅游学概论》第2页、中国旅游出版社(美)威廉.瑟厄波德《全球旅游新论》13页)

例4:旅游是人们以前往异地寻求愉悦为主要目的而度过的一种具有社会、休闲和消费属性的短暂经历。

按照这样的定义,今天数量众多商务、公务、会议及事务性外出访问旅游都没有包括在内。而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统计中却是包含了上述活动的。(分析见教材46页)

综合定义: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7页)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从横向比较角度)

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

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

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在对旅游的定义中,以上三个方面已经基本取得了共识。

审美性:或娱乐性。即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的活动。人们之所以到某地去旅游,或者是因为那里很美、奇特,或者是去散心。总之,旅游的目的可以是休闲、商务、公务、会议、探亲等,一定不是移民就业。 其他:◎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异地性、审美性、流动性(暂时性)、综合性

◎娱乐性、异地流动性、大众普及性、季节变动性、地理变动性

三、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一)旅游的属性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追求,包括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

与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是前提(旅游活动产生本身就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旅游业的兴起缘于经济。

旅游与政治关系密切。表现为:(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经济上还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

(二)本质属性(学术界有争议)

◎旅游属于社会文化活动。如田里主编南开高职版: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体现。如李天元主编南开版(P55):旅游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

◎又如高教版:旅游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

课后思考:你认为旅游最本质的属性是什么?为什么?

分析:

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

第16篇:印刷概论教案

一、教学目的

1、通过本章《印刷概论》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理解印刷的定义和印刷的要素、印刷发展史,现代印刷技术,而至关重要的是要懂得印刷的原理工艺和大概的流程。

2、现代印刷技术中按版材分出的:平、凹、凸、孔常见的印刷技术。

3、现代数码印刷技术,CTP数码制版技术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要达到教学目的其难点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职业教学的重点是教会学生有动手能力,而这个目标的实现关键是学校不可能全部模拟实际印刷生产现场,要以最小的成本换取最大的教学效果这就是的工作重点。

2、要用多媒体多模拟和拍摄生产现场,解决学生听不懂的问题,光听和看还不行要创造条件要学生动手,在实际动手过程中去体验一些技术关键。

3、要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在分析和批改作业中获取学生是否真正的理解了我们的授课内容,对于学生在写作业时暴露的问题,要在第二天上课时予以纠正和讲解,对于普遍存在的理解误点,要详细讲解,直至弄懂弄通,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课程重点和要点知识。

三、教学内容

1、《印刷概论》 中国人发明的印刷术是中国人民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2、印刷术从发明至今,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发展,印刷的范围越来越广,书籍、报刊、杂志、资料、画片、地图、货币、单据、商标、电路板等,无一不是印刷的产品。印刷业已是现今社会非常重要的不可缺少的行业,是人类文化、信息交流的有力工具,是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手段。

第一节 印刷技术发展史

1、印刷术的萌芽——印章、拓石

印章:俗称“戳子”,现称图章。

“拓石”复制的方法最初是从正写阴文取得正写文字,大约到了北魏时,又出现了从正写阳文取得正写文字的拓石复制方法。

由于大印章的出现和拓石方法的改进,为雕版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直接的启示和技术上的条件。所以,“印章”和“拓石”的出现是印刷术的萌芽。

2、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

雕版印刷术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印刷术,是我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雕版印刷的出现,标志着印刷术的诞生。 到了宋代,雕版印刷术已相当发达,推广的范围日益扩大,从官方到民间,从京都到边远的城镇都有刻书行业,雕版印刷业空前繁荣。

3、活字印刷的发明与发展

北宋庆历年间的毕昇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活字印刷,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印刷术的一大贡献。

毕昇活字印刷在我国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活字材料的改进。其二排字技术的改进和印刷技术的系统总结。

4、我国印刷术向国外的传播

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后,公元7世纪开始向国外传播。

德国人谷登堡于1440—1448年间,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和当时印刷技术成果,在世界印刷史上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发明的铅合金印刷,特别是把过去的“刷印”方式变为“压印”方式,为现代印刷术奠定了基础,为推动人类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5、近代印刷技术的兴起

1807年铅活字印刷术开始传入中国。 1829年法国人杰诺发明了纸型浇铸铅字版。 1838年美国人制造铸字机。

1845年英国人制成了重铬酸盐和胶组成的感光液,从而实现了用照像的方法制作铜锌印刷版。

19世纪40—50年代,轮转印刷机,提高了印刷速度。

清光绪26年(1900年)上海徐家汇天主堂所属土山湾印书馆在中国最早使用照相制版术。

1796年德国人桑纳费尔德发明了石印术。

1900年开始使用胶印机,从而为提高图画、多色彩图的印刷质量打下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我国于20世纪初由商务印书馆引进胶印机及胶印技术。

6、信息时代的印刷工程计算机在印刷技术中的应用,首先是从印前开始。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设计

1、理论联系实际是教好本课程的基本点,为此理论课必须和验证性实验和实践性实习课紧密结合,使学生理解和牢记本课程的重点和要点。

2、根据课本内容制作和播放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视频、图片和音频动画多种手段完成教学过程中的培养要求。

3、调试准备好印刷所用的机器设备、材料和相关印刷行业色彩标准。

4、设计实验记录分析表格,制定实验评分标准。

5、准备一定量的彩色印刷品样张,供观测和分析使用。

6、本课件的标准术语学习及和平印技术有关的行业标准的学习。如CY/T5-1999国家行业标准的学习。

五、实习训练内容

1、齐纸操作。

2、参观生产现场,了解生产流程。

3、收集平、凹、凸、孔印的产品给学生看,建立基本概念。

4、填写实验报告,分析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

5、介绍数字印刷和UV印刷。

6、数字化流程和印刷质量控制、

7、投射式密度仪的调试和使用(会用密度仪检测菲林密度范围)。

8、乌格拉信号条、梯度尺、刻度显微镜在印刷色彩品质检测中的正确使用。

9、印刷品色彩分析检测实践。

10、根据国家行业标准中规定的检测方法和规定的质量指标对印品进行质量检测实训。

六、小结和作业

1、本课程是印刷专业的基础课,所涉及的专业知识面伸缩性较大,在理论联系实际的授课中,可以和生产实际中的印刷工艺概论,印刷机械概论及印刷质量管理概论结合起来讲。

2、本课程授课质量的优劣对以后的各专业课影响很大,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避免照本宣科,“要走出教材”扩大视野根据市场需求、企业需求(用人单位的需求)知识点要理论联系实际,达到理论和实践的均衡发展。

3、作业;

1.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印刷企业的三个质量控制点? 2.规定网点扩大范围在多少之内? 3.数码印刷的适用范围?

4.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水路和墨路在印刷机的作用? 5.一台常见海德堡印刷机主要由哪些部分组成? 6.在印刷工艺过程是如何控制印品的套印精度的?

7.为什么CMY三原色油墨等量相加得不到中性灰而变成暗茶色? 8.简单讲述常用四种印刷模式? 9.什么是印刷?印刷的阶段分解? 10.印刷的五要素是什么? 11.什么是UV?

12.什么是润湿物?什么是被润湿物?

13.为什么阳图PS版经过紫外线照射曝光后显影液可以溶解其预涂层? 14.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白度仪的工作原理? 15.什么是测量仪器的重复精度? 16.修版液与洁版膏作用的异同? 17.你所知道的常用纸张有哪些品种?名称?适用范围? 18.用你所学到的印刷专业知识画出印刷流程图 19.印刷生产系统有哪几部分构成? 20.各部分的主要设备有哪些?

21.书刊印刷、商业印刷、包装印刷各流程的差别是什么? 22.上述印刷品上的总墨量怎么计算? 23.PS版的保护胶的使用方法? 24.润湿粉的作用? 25.国家行业标准CY/T5-1999中C、M、Y、K四色版的实地密度规定是多少?

印刷工程系 2010年9月曹仁祥

第17篇:语言学概论教案

语言学概论教案

课程导入讨论:

自然科学对大脑研究的发展过程

1.对异常症状的研究与描写(疯子、精神病)

2.对特征神经障碍的研究与描写(阅读障碍、言语障碍)

3.主动截断脑内神经联系进行研究与描写(电极,电子干扰,脑电波测量仪器)

语言学对大脑研究的理论核心——黑匣理论 大脑是一个有着自身逻辑和运转方式的密闭装置 我们通过输入和输出的变化来描写 密闭装置内部的转换规则。

导语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基本类别和主要流派,了解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一、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语言学基本定义: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语言学是一门!!!科学(逻辑、实验)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西融合,创造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全盘西化

语言学是偏向于自然科学,

建立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道桥梁。

语言学转向

语文学:语言研究属于从属的地位,还没有发展成为独立的学科。 解读经典的需求是语文学产生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教育幼儿的需求是语文学产生的另一个重要驱动力。 小学 中国传统语文学 文字、音韵、训诂 语文学到语言学的深刻转折 理论语言学(基础语言学):

综合各种语言的基本研究的成果,归纳成语言的一般规律

组合规律和聚合规律(索绪尔《基础语言学教程》结构主义语言学最核心的两大规律) 历时描写和共时描写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语言学是偏向于自然科学,

建立在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之间的一道桥梁。 符号学/信息论/控制论

三、语言学的分类 现代汉语语音研究 1.时间 历时/共时

历史语言学(亲属语言,语言的谱系研究)

共时语言学(民族共同语、语言工程/自然语言理解) 断代研究/专书研究(明代的人称代词研究) 2.宏观对象 单语/多语

3.微观对象——语言内部构造 语音、语法、语义、语用 4.语言的外部影响 语言应用研究

5.外部对语言学的影响——交叉学科研究

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生物语言学/病理语言学„„ 1 2 3 4 5 现代汉语通论 共时 汉语 全面 局部 -

共时汉语全面(语音、语法、语义)研究

关键词:语言学分类 推荐参考书:《语言学史概要》岑麒祥 !!!理论语言学/基础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一般语言学

四、语言学主要流派介绍

五、语言学的功用 a.教育的功用

b.政治(经济、文化)的功用 c.科技的功用

课程导入讨论:

为什么猫会抓老鼠?

1.喜欢磨爪子 1.小型皮毛动物 2.对活动的事物敏感 2.非常活跃 3.对高频声音敏感 3.高频的吱声 4...喜欢夜间活动 4.喜欢夜间活动 5... 匹配和预测

为什么猫跟狗很难沟通(交际)?见面总是打架? 1.表达友好

猫 尾巴低垂,夹在两腿间

狗 摇尾巴/闻、扒拉、舔、卧倒、肚子朝天„„

2.表达敌意 猫 摇尾巴 狗 尾巴直立 3.表示警惕 猫 直立尾巴,闻 狗 尾巴下垂 4.表示愤怒 毛炸起来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语言的社会功能,理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第一节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一、语言和说话

语言-言语

概念、意义、规则„„ 交谈、文章、陈述„„ 抽象 具体(言语的爆炸)

可能性 结果 语言能力-语言行为

网络-信息

机器-产品 公理定理-数学题 „„

有限的材料(词) 生成 无限的句子 更为有限的规则

每个正常的人都可以自由地表达,但又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

熟极而流 语言观:#约定俗成

先验

规则是既有的,每个人所说出的话是由先验的规则生成的。 德语 三 drei 妇女 Frau

猫-老鼠

猫的生理结构 磨爪子/对高频的声音特别敏感

老鼠的生理结构 毛皮动物/经常发出高频的声音

鸟类(麻雀)

基因(记录环境影响的程序)

复原原初的环境 语言-言语(索绪尔)

语言能力-语言运用(乔姆斯基) 语言观:约定俗成-先验

二、语言是人类的交际工具

语言与阶级性(阶层)的问题 1.语言是没有阶级性,是全民的 2.语言/(言语)是会变异的,有各种不同的社会变体。

(地域变体/年龄变体)

音位-音位变体

条件变体

自由变体

武汉话中的/n/音位-[l] -[n] 普通话中的/a/音位-[a][A]后a和前半低不圆唇元音[]

普通话

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手语、盲文、肢体语言、表情语言 1.跟语言无关的:红绿灯、肢体语言、表情语言、

2.文字:文字(有声语言)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口口相传),传承了知识、历史与文明 3.建立在语言及文字基础上的辅助交际工具:手语、盲文、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旗语

其他交际工具要么依附语言而存在,要么作用范围狭窄。

第二节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一、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论点:思维离不开语言 论据:

1.内省的时候能够感到自己动脑筋的过程,能够感到自己在用一种语言自语。2.思维活动的成果可以用语言来储存并明确化。概念化/定义/命名

思维的过程一定依赖于语言,思维的成果一定用语言来表达,所以,思维离不开语言。

图形思维 顿悟

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

能指与所指的结合 儿童 语言习得 研究

1.结合的具体事物(看得见,摸得着的) 2.结合事物的属性,动作 3.空间感、时间感

眼、耳、鼻、舌、身、意

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感觉意义

1.非母语者对外语的语言习得 2.儿童的语言习得 3.(动物的语言习得)

三、关于聋哑人的思维 抽象思维总得以某种物质的形式作为依托,最方便灵活的依托是声音,此外,视觉、动觉、触觉也能作为依托,只是不如声音那样方便有效。没有任何依托的“赤裸裸”的思维是不存在的。

疯子的思维

四、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

沃尔夫假设:语言的不同会造成思维模式的不同

思维能力-思维模式-语言结构

思考题:提出一个假想,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证明自己的假设 证明语言符号的任意性

同屋的来自不同的人,在疼痛的时候,所发出来的声音。

在二2,希罗多德提到埃及人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为了证明这一点,埃及国王普善美提科(Psammetichus,664-610 BC在位)做了一个实验。他把两个刚生下来的婴儿交给牧羊人,让他把孩子放到羊群中养大,而且下命令不许任何人和孩子说一句话。结果到了孩子们两岁的时候,牧羊人发现孩子们总是对他说“becos”。普善美提科于是开始调查这个“becos”到底是什么意思。最后他得知弗里吉亚人的“面包”就是这个词。于是他便承认弗里吉亚人比埃及人还要古老了。

这可能是世界上第一个语言学实验。也有可能这件事是什么人假想、杜撰出来的,但这件事(即使它只是一个传说)本身就暗含着一些重要的意义。

五、人工智能(AI)

所涉及领域:计算机、心理学、语言学、生物学

所运用工具:数学工具、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技术)、生物技术 最著名的假想:图灵实验 电影:奥斯卡奖

诺贝尔奖:文学、和平、经济、物理、化学 菲尔兹奖:

图灵奖是计算机界最高的奖项

诺贝尔奖:文学、和平、物理、化学、经济学„„ 菲尔兹奖:数学 [介绍]图灵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计算机能够具备人的智能 实验设计: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期,电子计算机的发明人图灵设计了一个实验,验证计算机是否具有人的智能和感觉。

分别把计算机和受试者关在两间房间,事前受试者不知道与人还是计算机对话。如果他通过对话判断不出对方是人还是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认为计算机具有人的智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计算机能够达到和人一样的表现。 图灵试验由计算机、被测试的人和主持试验的人组成。计算机和被测试的人分别在两个不同的房间内。测试过程由主持人提出问题,由计算机和被测试人分别回答。被测试人回答问题时尽可能地表明他是“真正的”人,计算机也尽可能逼真地模仿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如果试验主持人听取对问题的回答后,分不清哪个是人回答的,哪个是计算机回答的,则可以认为被测试计算机是有人的智能的。

黑箱理论 疑问:

1.问题如何设置?

时间限制?感性问题、理性问题、计算问题等等 2.人设计的程序,但程序面对的是问题

疑问:

1.主持人是否客观公正?(主持实验者是行业经验丰富的人选,还是一个知识储备极为缺乏的小孩)涉及到人的判断力。

2.被实验者中的人的角色选择?涉及到人的知识领域和逻辑判断能力。

3.结论是否可靠。即使在理想条件下计算机达到“以假乱真”或“鱼目混珠”的程度,是否就可以推断计算机具备人脑的思维功能。 4.完全的模仿秀是否能超过原主。 人机对话

人机对战(国际象棋)(围棋)

人不能确切地明白计算机要干什么或在干什么 人机合作(计算机是个纯粹的工具)

能够或者希望控制计算机在干什么或要干什么

www.daodoc.com 2.一个结构的词序是什么样的

多重定语的次序问题-大白兔-*白大兔 肥大的白色的兔子-白色的肥大的兔子 一只大白兔-*大白一只兔„„ 黏合 组合

白兔(黏合的短语)被当作一个整体来使用

白色的兔子(组合的短语)被当作一个组合来使用 定语+中心语结合密切

木头桌子:*木头红桌子,红木头桌子 木头的桌子:木头的红桌子

组合短语的词序比黏合短语的词序相对灵活。 数量/指示+属性(形状+材料+颜色) 参照系的选择问题:

蚊子在脸上-*脸在蚊子下边 小岛在湖中央-*湖在小岛周围 鱼在水里-*水在鱼四边 水里有鱼 树在山上-*山在树下 山上有树 人在教室里-*教室在学生周围 学生在操场上-*操场在学生脚下

焦点:显著物作为参照体;大小:大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高矮:高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名气大的往往会被选为参照物;价值高的往往会被选为参照物。动/静 裤衩胡同在**南边-***在裤衩胡同北边 男/女,亲/疏

A是B的夫人。B是A的丈夫 有标记/无标记

高-矮 厚-薄 长-短„„

有多高?有多厚?有多长?表示询问一般的高度、厚度、距离 总统(默认值是“男性”,“男”就是无标记的词)小总统

无标记的词

有多矮?有多薄?有多短?该询问具有某些特殊的意味 有标记的词 有标记的词往往可以用无标记的词来定义。 幸福-不幸

不高 不矮 不厚 不薄 不长 不短

男-女

张某某 王某某 李某某 刘某某(女) 默认值

女强人 女总裁 女总统 女裁判 女编辑 *男强人 *男总裁 *男总统 *男裁判 *男编辑 男同学-女同学 男厕所-女厕所

108在107左边-107在108右边 方位和时间

快进:往前放/往后放 前方到站是白石桥

后边一章是语法=下边一章;前边一节-上一节 个人中心/显著物为中心/镜象中心 3.一个结构中是否包含了特殊的虚词

4.一个结构中是否包含了词形变化(形态变化) 重叠和准重叠

VV和V一V、V了V、V一下

量词的重叠 个个争先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有喜事 家家有喜事。

第五节 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一、语法的结构类型

屈折语(印欧语系,丰富的词形变化/有丰富的词的形态) 内部屈折 foot-feet(内部屈折)desk-desks(外部屈折)

孤立语(缺乏形态变化,主要以量词、虚词、词序作为语法手段)汉语、藏语

粘着语:没有内部屈折,用变词语素表示语法意义,变词语素与语法意义一一对应。日语、土耳其语、维吾尔语 朝鲜语 芬兰语 复综语:多见于美洲印地安人的语言。(美诺米尼语)akuapiinam =akua(挪开)词根+后缀-epii-(液体),后缀-en-(用手),后缀-am(第三人称施事) 推测:hama(跳)hamapiiam

二、语言的普遍特征 1.一切语言都至少有由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构成的句子。(主谓句是最主要的核心句型,非主谓句与名词谓语句同样存在。主谓+动宾)禁止吸烟

2.一切语言都有形容词性词语修饰名词性词语,副词性词语修饰形容词性词语。(偏正结构是最基本的结构类型之一,属于扩展句子信息量的一种主要方式)

3.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动词性词语全部或一部分转成名词性词语,把动词性词语转成形容词性词语。(指称化/自指,转指是普遍的语法需求;修饰也是很重要的语法要求,动作可以成为名物的一种属性)烤(方式)白薯 烤(白薯)的是大师傅。 -ing

打人是不对的/进行研究(指称化/名物化) 4.一切语言都有办法把几个名词性词语连在一起,把几个动词性词语连在一起。(联合结构)

5.一切语言都有否定句、疑问句、感叹句,都能够把某些句子变成祈使句。(一切语言都有语气的要求)

6.一切语言的名词性词语和动词性词语都至少有两种发生关系的方式。[自动]鸟儿飞;[他动](鸟儿)吃虫子 烤白薯

主语在宾语前。SVO SOV OSV 有些名词性词语可以转为动词性词语。 用虚设的成分进行替代。(疑问) 施受关系可以转换。

三、语言类型学简介(显学)

研究普遍语法和语言之间的共性,从而区分不同语言的类型。

结构主义(主流)-功能主义(逐渐主流化,功能-意念语法)-语言类型学 刘丹青

类型学作为一个学派还在于它有自己的一套成熟并不断发展的科学研究范式,并据此获得了相应的重要成果。功能学者或形式学者从事的跨语言类型研究往往带有举例说明的性质,而不太讲究类型学特有的那套工作程序。“职业”类型学家的成果特别是经典性成果,则遵循Greenberg(1963)所奠定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这些著述首先追求语种库的覆盖面和均衡代表性,一方面是逐步扩大语种库的数量,从Greenberg(1963)的30种语言,到Keenan & Comrie(1977)的50多种语言,到Hawkins(1983)的200多种语言,再到Dryer(199

2、1999)的600多种语言和900多种语言,另一方面是通过改进统计程序来减少谱系、地域方面的不平衡(如Dryer1992)。此外,这些成果在大型均衡语种库的基础上,或者寻求无例外的蕴涵性共性,如Greenberg(1963)和 Hawkins(1983)关于1.语序的共性,或者寻求2.严格的等级序列,如Keenan & Comrie(1977)关于制约名词短语关系化的可及性等级序列(Acceibility Hierarchy),或者追求大规模的统计结果,如Dreyer(1992)通过625种语言的调查来确立3.各种句法结构与动宾结构是否和谐,或者追求全面覆盖的分类系统,如Grinevald(2000)关于4.类别词(claifier,包括汉语所谓“量词”)的分类系统。在这种范式下所获得的研究成果,能够在语言普遍性方面获得最大的说服力。而功能主义学者或形式主义学者所从事的类型学研究,尽管在理论追求和洞察力方面也许有其不俗的表现,但其类型学的充分性(typological adequacy)却无法与狭义的类型学成果相比,多多少少带有“客串”的性质。凭着自身特有的范式,语言类型学业已成为当代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学派,是一个与形式学派和功能学派都有交叉、都能沟通的学派。

四、语法与逻辑 蕴涵 预设

他生了一个小孩。→

我买了一本《红楼梦》→(蕴涵)我买了一本书。

预设和蕴涵是指句子所表述的命题与命题之间的关系,都是从句子自身的整体意义推导出来的另外的意义或另外的一些信息,研究它们是为了研究句子外面的某些信息对句子的影响.预设可表述为:如果从命题P和命题\"非P\"都可以推导出Q,那么Q就是P的预设.蕴涵可表述为:在所有情况下P为真Q也为真时,那么P蕴涵Q.

预设和蕴涵都与特定的句法成分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预设大多由定语、主语、状语等成分充当,蕴涵大体与谓语部分相对应.预设、蕴涵与特定的语义相对应.

一、什么是蕴涵?什么是预设?根据下列句子写出蕴涵或预设的句子。

1、写出下列句子所蕴涵的句子: (1)他踢了小张的腿。→他踢了小张。

(2)那个美国学生送给他一支钢笔。→1.送给他一件礼物。 2.某人送给他一只钢笔。

2、写出预设下列句子的句子:

(1)他哥哥在北京上大学。→他有哥哥。 (2)老王又来了。→老王来过。

(3)我们的生活(不会)将更美好。→我们的生活还不错。 (4)他早就不是校长了。→他曾经是校长。

主词/谓词/饰词 一般情况下否定首先是对谓词的否定。

命题(一个简单句就是一个命题,它描写了一个客观事实,可能真也可能假) 鲸是一种鱼。

鲸是一种哺乳动物。

课程导入讨论:

概括是完成事物与事物在名称和类别上的区别。 男人 女人

自然科学的区分方式

语言的区分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借用不同的领域的区分方式) 水: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它的分子式是H2O.开水:水温达到100度沸腾的水。 苹果梨

1.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又是一种语言能力),本质特征概括出来。

2.取舍能力。附加特征添加上去。以某个理性意义为基础合理地取舍和关注。 3.联系能力。把意义A和意义B通过各种语法方式或其他方式联系起来。 红苹果

长庚星-金星

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者

第五章 词 义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词汇的构成和词义的特点;掌握词义的聚合与组合;词语在思想表达中的灵活运用。 “语”基本上是两个以上词的固定组合,现在一般认为的语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俚语、行话,里边有交叉的地方,但大致还是能够区分。中央民族大学广义上可以叫“词”,狭义上则应该归入固定短语中的“专有名词”;北京比中央民族大学更像一个“词”,是因为它和普通常用词的结构更接近。 第一节 词汇和词义

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就是该语言的词汇。一种语言只有一个词汇,但包含的词可以多到几十万。语言的词汇是一个庞杂的总体,包含好多分支。行业用语、术语、口语词和书面语词、方言俚语。 字汇

一、词汇及其构成 基本词汇

二、基本词汇和其他词汇现象p156

(一) 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

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 语言的词汇中的主要东西就是基本词汇,其中就包括成为它的核心的全部根词。基本词汇比语言的词汇少得多,可是它的生命却长久得多,它在千百年的长时期中生存着,并且为构成新词提供基础。”(印欧系语言-词根/根词) 基本词汇的特点:

1、普遍性(全民性):在共时层面上是普遍运用的

2、稳固性:在历时链条上,存在的时间长久。(人、马、车)

3、能产性:是构成新词的基础

否认基本词汇的存在(脸-面、脚-足),基本词汇理论跟语言事实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p157基本词汇的范畴

1、常见的自然现象和事物

2、生产和生活资料

3、时令和方位概念

4、最基本的性质状态(大小高矮红)

5、最基本的动作变化(走、开、关)

6、人体器官

7、数量

8、人称和指代关系(你、我、这、那)

9、常见的亲属称谓和社会称谓

人类社会存在着一些长久(永恒)不变的基本概念,而命名或指称这些基本概念的词在不同的共时层面往往会继承下来(同时,也往往会发生很大的变动),我们将这种继承性称之为基本词汇现象。

所以,出于悖论的考虑,当代很多语言学家认为基本词汇问题是个伪命题。 一般词汇:是词汇中除基本词汇之外的集合。 1.派生和组合的。 2.会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3.某些基本词汇所指的概念在后世没落后,转入一般词汇。(君、臣、妾)

二、词义及词义类型 词的理性意义(概念义)

词的形象色彩(褒贬、语体、语用) 杰弗里-利奇的观点, [英]杰弗里·利奇《语义学》,李瑞华等译,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7年 常见的语义分为七种: 概念义, 联想义, 花,词所指称的事物越形象,联想义就越丰富。

社会义, 伦理/法律/经济/文化,父亲 妈妈 社会生活各领域中,某个词被赋予的意义。 感情义, 感情色彩。 反映义, 搭配义,和主题义

利奇(Leech,G.)在《语义学》中列出七种不同的意义:概念意义、内涵意义、风格意义、感情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主题意义。

理性意义、内涵意义、社会意义、情感意义、反映意义、搭配意义和主题意义

语义的七大类型,如:概念义、内涵义、风格义、感情义、联想义、搭配义、主题义等

三、词义的概括性

词义的概括性和词义的模糊性问题

词义对现实现象的反映是一种抽象的、概括的反映,而一般性、模糊性和全民性是这种概括性的三个重要的表现形式。 苹果 红透了。 苹果 好大个儿。 苹果 被压扁了。 苹果 真好吃。

概括是完成事物与事物在名称和类别上的区别。 男人 女人

自然科学的区分方式

语言的区分方式(在不同的场合借用不同的领域的区分方式) 水: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它的分子式是H2O.开水:水温达到100度沸腾的水。 苹果梨

1.概括能力(思维能力,又是一种语言能力),本质特征概括出来。

2.取舍能力。附加特征添加上去。以某个理性意义为基础合理地取舍和关注。 3.联系能力。把意义A和意义B通过各种语法方式或其他方式联系起来。 红苹果

词义的模糊性

1.词义描写的多种可能性。词义描写可以借用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做到准确而清晰,也可以是一种直观的粗略的描述。不同的词典的释义事实上就是在相同中又有着不同。

2.词义所指往往是一个范围,词义只关注能够区分词A与词B,而并不关心词A与词B的实际所指范围。从单个词与客观现实的对应来看,就体现出一定的模糊性。 早晨/中午 一个具体的时间,譬如11点59分,你不可能既叫它“上午”,又叫它“中午”。这是词义在模糊中不可逾越的界限。

3.词义有自身的核心特征,但没有特别的边缘和界限。4.科学术语追求定义的客观与精确,往往一门学科就建立在某几个基础概念的定义之上。“数”在一般的语言领域中与在数学中的定义应该是完全不同的。

四、语素义和词义

第二节 词义的聚合

一、单义和多义

本义 派生义(引申义) 中心义(基本义)、常用义

引申的两种方式(隐喻/换喻;直接引申/比喻引申;相关性引申/相似性引申)红(颜色)-红(人)受宠信/比较出众、出色、醒目

小姑娘的脸像苹果一样。 那边来了个红领巾。 琴声甜甜的。 换喻的不同情况

1.材料→成品(pen,羽毛→笔) 2.特产→产地(china,瓷器→中国) 3.部分→整体(bureau,毛布→办公桌→办公室→厅) 4.工具→活动(铲,名词→动词;电,现象→电击) 5.产地→特产(茅台) 6.驻地→人(方丈) 7.感觉A→感觉B(辛酸:味觉→心理感觉)

形成了某种现实上的联系,比喻之间的联系是一种或几种特征上的相似。

三、同义词和反义词。

同义词:所概括反映的现实现象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组词。所指相同,理性意义相同。 1.等义词(地域方言/社会方言/借词/古语词)剪刀-剪子(构词方式不同) 2.近义词

具有共同意义成分的非同义词:

1.A包含B,A是B的上位词(人→孩子;蔬菜→白菜) 2.A与B构成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房子→屋子;桌子→抽屉) 3.A与B构成序列的关系(

1、

2、3,数词序列;甲乙丙;中尉、上尉;助教、讲师、教授)

4.主题词群(颜色词;亲属称谓词群;表手部活动的词群,拍、掐、挠、抓、打、捏、擦、拔)

同义词的概念义、感情色彩、搭配、用法、场合、语源等等方面的分析。

多义词的某个意义(义项)与另一个多义词某个义项同义,并不意味着两个词完全同义。 老-死 反义词

绝对反义词:非A即B,那么A、B构成绝对反义词。(男-女/正-反/内政-外交) 相对反义词(极性反义词):B非A,A非B,但非A不一定B,A、B构成相对反义词。 如果词A和词B拥有一个共同的反义词C,A与B是否是同义词? 成功-胜利 进步-前进→后退 →失败

在某种规则下竞争失败。(胜利→失败) 在某种价值观念指导下没有成功。(成功→失败) 胖-宽 瘦

三、义素和义场 第三节 词义的组合

一、词语的搭配 普通话

吃→固体食物 喝→液体食物 抽/吸→烟

“喝”和“吸”后起,分取了“吃”的一部分搭配,但是,在“吃”意义中还保留了一些残余。

吃奶;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酒席;吃药/喝药() 做、干、办、弄、搞(泛义动词) 卫生 革命 满月 做/作() 具体/抽象

二、词义与语境

三、“言内意外”和词义的组合与运用。狂狷黄健翔(狂妄、自私、狭隘)

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第十三》 (释义:如果找不到“中行”的人为友,就与狂狷者交往。狂者敢做敢为,大所有为;狷者清高自守,有所不为。) 相互的谅解和达成协议 言-意之别 文 笔之辩

课程导入讨论: 材料1 卧梅又闻花 卧枝绘中低 遥问卧石水 卧室透春绿 材料2 英国机场寻人启示

http://www.daodoc.com/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文字究竟能对语言产生多大的影响

第六章 文字和书面语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文字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文字的起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文字改革的原因与基本方向;认识口语和书面语的特点。 第一节 文字和语言

一、文字及其作用

二、文字与语言的关系

三、汉字与汉语的关系

第二节 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一、文字的起源

语素化:一个图形记录语言中的一个语素或一个词。

定型化:每次都用同样的一个图形来记录同样的一个语素或一个词。 图画记事就转化为真正的原始文字→象形文字 结绳、刻木是雏形,而图画记事是原型。 对159图的说明 1.不是文字 2.描写的是一个故事(场景),而非一个语素,在这个场景中运用的象形符号与原始文字非常接近。但这些符号是不可分拆的,而且在其他类似的场景中可能是不可移用的。既非语素化,也未定型,更重要的是,它形成的是一个平面的图案,而非一个线性的语言表达模式。

3.我们从图中发现的跟原始象形符号非常接近的元素,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文字。也有可能只是一种临时的表达手段。因为到了近代以后,很多没有文字的语言已经不再具备自然发展的时间与空间。近代没有文字的语言的文字通常借用既有的拼音文字,或者在既有的拼音文字的基础上设计出一些相应的字母。

二、文字的发展

从造字的角度考察:表意-表意兼表音-表音

英语/英文/英文字母:表音-音位文字/字母文字 日语/日文;谚文:表音-音节文字 汉语/中文:意音文字/语素-音节文字

三、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简化:简化与规范化(推广简化字,规范异体字)

拼音化:汉字有汉字的优点,拼音化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非文字改革的方向。 信息时代对于汉语和汉字的影响

第三节 书面语

一、口语和书面语

客观的二元,文言文时代,书面语和口语严重脱节;口语化的书面语(当前的特色)

二、书面语的保守性及其改革

54时期的新文化运动,白话文运动,是一场典型的书面语改革的全面运动。文化、教育、文字、语言。是书面语的一个典型案例。是值得去解剖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 欧洲国家的拉丁文时代,跟中国的文言文时代非常接近的一种状况,书面语与口语严重脱节。日语和朝鲜语借用汉字,这是一种文字的借用,实际上与拉丁文和文言文不同,并不完全是口语和书面语的区别。

汉字是象形文字是个错误的观念。原始文字都是象形文字,汉字发展到今天之后从理论上讲也是表音的,是一种意音(语素-音节文字)

文字 口语 书面语 1.借助于文字所呈现出来的书面材料。 2.与口语对立的一个概念。

A.受教育者显示自身身份和地位的一种方式

B.经过深思熟虑的产物,在逻辑性和谋篇布局上比口头临时的说话更A。

课程导入讨论:

广东话-北京话的语音差别大于英语-德语的语音差别

第七章 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认识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应以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语言;了解语言发展的特点;认识语言的分化与统一和社会发展变化的关系,以及这种发展与语言规范的关系。 第一节 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一、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综述 1.新事物、新概念层出不穷,人们的思维越来越细致复杂。(一个单一语言集团的发展,理想状况)

2.不同语言系统由于社会的联系、交往、接触会带给?弱势(文化、经济)语言带来巨大的变化,同时,?强势语言也会受到诸多的影响。

“南染吴越,北杂夷虏”(《颜氏家训·音辞》) 中心语言,外围语言 形成了汉语众多的方言

清末民初,西风东渐

弱势语言 形成了现代汉语

同质的语言→分化 异质的语言→相互影响和融合

二、语言系统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与语言的发展 a汉语的双音节化:(语言现象) 语言材料 1.浊音清化(声母和声调的减少)、辅音韵尾消失(入声消失)→音节数量的减少,音节结构的简化

2.新事物、新概念需要词汇进行表达,词汇的扩张。(论证过程) 利用双音节化来解决这个矛盾。(解释和论证)阐释 b藏语出现声调:(语言现象)

c语音演变引起的连锁反应(推论/假设)

三、语言发展的特点

面的渐变与点的突变相结合 渐变性 不平衡性(语言发展)

词汇(最敏感)词义 语音 语法(最稳固)修辞 ?语用 第二节 语言的分化

一、语言分化的原因

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 政治需求

都是有着密切关系的几种语言之间如何来看待: 广东话-北京话的语音差别大于英语-德语的语音差别

政治、文化、历史等诸方面原因来综合判断地域方言变体和亲属语言。

二、社会方言 行业用语(行话)、黑话、俚语、术语

年龄变体、性别变体、职业变体、专业变体

四、地域方言 同语线 方言岛

1.有什么语音特征。有卷舌音,jqx的分化,四个声调、没有入声 2.没有什么语音特征。无浊辅音(塞音)‖有浊塞音,非北方方言

四、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历史比较语言学 1.亲属语言的定义和谱系分类的方法 2.语系-语族、语支、语群 印欧语系、汉藏语系

日尔曼语族、拉丁语族、斯拉夫语族、梵语族 侗台、苗瑶、藏缅、汉

系属不明的语言:朝鲜语 日语 3.汉藏语系的特点 第三节 语言的统一

一、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 国语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区别

言文一致,书面语改革(文学家、政治家) 推广民族共同语。(语言学家) 1.雅言、通语(四方之通语)、官话、天下通语、国语、普通话(口语层面的共同语的雏形或真正的民族共同语);文言文、白话文(敦煌曲子词、蒙古秘史、朴通事、老乞大,比较有名的早期白话文书面材料;笔记小说、诗词歌赋)

2.不同的语言之间的统一(人工语言、混合语)

二、共同语

通用语和共同语的对比以及各自的定义。 哪些因素影响到共同语的选择。 政治因素:北方话成为汉语共同语 经济因素:伦敦方言成为英语共同语

文化因素:多斯岗方言成为意大利语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国语(官方语言)

三、共同语的规范 重点论述的问题 1.法律角度(《语言文字法》) 2.教育角度(九年义务教育/推广普通话) 可操作性,理性,强制性 3.社会经济文化角度 引导-舆论引导、利益引导 4.标准制订的角度

课程导入讨论:

佛教外来语对汉语文化与生活的影响

第八章 语言的接触

【教学目的要求】

认识语言成分的借用与吸收、语言的融合及其原因和语言接触过程中的一些特殊形式。 第一节 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一、借词 借词=外来词

意译词(→仿译词) 国际通用术语(转写) 音译+意译

二、结构规则的借用 第二节 语言的融合

一、语言系统的排挤和替代

二、语言融合的原因

三、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

四、融合的过程

第三节 语言接触的一些特殊形式 洋泾浜 克里奥尔语 社会语言学评述 陈原

课程导入讨论: “卓(zhuō)见” 还是“卓(zhuó)见” ■谢仁友

仔细研究一下《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和《修订稿》,就会 发现,其中个别音的审定,确有“我辈数人,定则定矣”的情况, “卓”与“拙”的定音就是一例。“卓见”和“拙见”,在《初稿》 里都是zhuōjiàn;而在《修订稿》里则是:卓zhuó(统读),于是 “卓(zhuō)见”成了“卓(zhuó)见”。按照古今语音演变规律 和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制定的审音原则,“卓”和“拙”一样,都应该 读zhuō,但在《修订稿》里怎么又改了呢?解释是:“拙见”自谦, “卓见”赞人,意义迥别,为方便言语交际而改之。

如此“硬改”者还有“癌”字。“癌”是一个形声字,从ʹ(yá n)得声,按理应审定为yán,民国时的《国语辞典》即是如此。然为 何在《初稿》中就毫不犹豫地改定为ái呢?答曰:“癌”若定为yá n,则与“炎”同音,“胃癌”与“胃炎”不可不分,请设想:若病人 只得了“胃炎(yán)”而医生告诉他得的是“胃癌(yán)”,岂

不吓得他头冒冷汗、心中凄然?于是参考吴方言“癌”的读音ngái, 折合成北京话为ái,由此敲定。不过,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普及,现 在还真没有人读“癌”为yán了!

人为地“硬改”字音,并不是都能如此成功。曹先擢先生曾举了 个例子:氰,50年代为了避免与氢同音而改读qíng,现在辞书中也标 音为qíng,但实际上,人们口头上读qīng的更为普遍。这是否因为 “氰”字使用频率较低,偶尔用之便易犯“认字认一边,赛过活神仙” 的老毛病呢?台湾《重编国语辞典》倒是乖巧,索性顺其自然地标为 qīng了。

第九章 语言系统的发展

【教学目的及要求】

了解语音、语法、词汇和词义的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特点。 第一节 语音的发展。

一、语音发展的线索

二、语音演变的规律性

三、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第二节 语法的发展

一、组合规则的发展

二、聚合规则的发展

三、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第三节 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一、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

二、词语的替换

三、词义的演变

方言、亲属语言、文字、韵文(韵书)、借词(外语借用本族语、本族语借用外语的对音材料) 《诗经》(韵文集)时代代表着上古音 《切韵》(韵书)时代代表着中古音

在研究语音发展的时候,相互映证是最重要的方法。

录音材料

过去的语音材料是“有类无值”,我们可以推断出两个音属于不同的或相同的音类,但我们无法确定具体的音值。引入历史比较法可以帮助我们从今天的音值来构拟过去的音值。

历史比较语言学提供了对过去的音进行构拟的理论方法,叫做历史比较法。 语音对应规律 原始母语 《音韵学教程》唐作藩

《历史语言学》徐通锵 北京大学出版社

乩、战、贴、粘、阽

声旁“寿”组成的“筹”读chóu,“涛”读tāo即是。 等、待、时、诗、侍 从寺得声 A.使用了同一个声符而已。 “等”:上古端母蒸部; “待”:上古定母之部。

从声母上看,端—定旁纽;从韵母上看,正是之—蒸之间的阴阳对转。这在上古形声字构成中是很常见的现象。只不过后代语音演变看不出来了而已。

B因为这三个字的意思都和寺院的性能有关。比如,寺院修行的人们打坐等待往生。《心经》上讲:无等等咒。意思是说,修习《心经》是不用等待的修行。服侍人需要等待别人的需要和召唤。寺院修行就是等待佛菩萨的需要和召唤。

C“寺”的金文从“止”从手,会意字,即抓住其脚的意思。因此,至少明显包含有“持、待”这两个字的概念。“ai\\i”本是音源相同的,所以,“待”可说等于“寺”。 至于“等”,它的本义应该不是等待的意思,而是均等、等分之意。但我怀疑它不是许慎所说的指竹简,而是指称物的等,即后来所造的同音字“戥”,戥上均匀的刻记如竹节,所以写成“等”;因此,“等”是一个会意字,“寺”并不仅仅表音,而是表示抓持的意思,因为称量物体时,要抓持等身。等待的概念当是从称等时的要稍作停留才能称准而来的。

D“寺”,上古邪母之韵; “止”,上古章母之韵; “之”,上古亦属章母之韵。 前两个字和“等”“待”都有语音上的同源关系。 至于“之”和“止”,在甲金文中好像有异体关系,隶变之后二字分化。这一点希望搞古文字的先生加以指正。

最后说说土木真先生的意见: 从时间顺序上看,“等”、“待”、“寺”都是上古就已经产生的字,《诗经》里都有吧?它们共同的声符“止”更是早在商周时代甲骨、金文中就广泛出现了。而佛教传入中国是东汉初年汉明帝时代的事情,距离这几个字的产生和广泛应用已经过去好几百年啦!您连最基本的时间顺序都搞错啦!

您说“从汉字里得到佛道儒、中医、气功等文化的痕迹和解释。”我还可以接受,但是您在前一个帖子中分明就是反过来用的:是试图“从佛道儒、中医、气功等文化的痕迹里得到对汉字的解释。”这就不大可靠了!

,「寺」的意思本來跟佛教沒有一點關係吧!寺的本意主要是「侍奉」「伺候」,因而具有等待的意思。「寺」後來多用作服務宮廷的官署的名稱,如「大理寺」、「太常寺」、「光祿寺」等等。

佛教傳入中國時,名稱沒有一定。直到唐代有了中國第一個官辦的佛教機關--「白馬寺」(由於是皇家供奉的,屬於宮廷服務機關,故而稱寺),以後才約定俗成,逐漸統一稱佛教機關為「寺」。

E要正确理解“寺”字,可以参照“蒦、尃”,前者以手抓鸟,义近于“獲(获)”;后者以手抓蝙蝠,义近于“缚”;它们都是构型相似,意义相近的字,都含有“执、持”的意思。“寺”之“止”,是用脚趾这一局部的象形代替整体的鸟而已。

“寺”的跟“寺庙”有关,虽然是佛教传入以后,但不是偶然的采用。因为我国古代,至少在周,已经有“寺人”制度,这种寺人是从巫师里分工出来的,专门负责在祭祀时唱念颂诗——“诗”即寺人之言;他们地位较高,为保持神圣,是被阉割了的——后来便演化成了宦官。寺庙里的和尚尼姑是不能结婚生子的,与寺人差不多。

而寺人的被称为寺,我想其原因在于鸟被抓时,声嘶力竭的样子与寺人颂诗时的样子相似。

F先秦拟音 寺 zjәg 待 d‘әg 等 tәŋ

在先秦时代,这三个字发音有些相似。 在含义方面“寺”有伺候的意思,“待”有等待对待的意思。

语源探究与右文说等的讨论 本义 引申义 形声字

取: 取耳 取妻 娶 \"取\"声符兼义 解: 解开 解怠 懈 \"解\"声符兼义 再如: 惛:日不明为昏,心不明为惛.驷:一车所套四马.诽:以言非毁人.鳊:身体扁的鱼.辆:车的单位,因古代车两轮而得名(古书多以\"两\"表\"辆\").由此可见,只有为分化引申字而通过加义符构成的形声字,声符才具有示源功能.具有示源功能的声符,对人们认识形声字所记录的词的意义来源和词义特点,有重要的作用.

期末复习要求及综合分析题示例 1.术语运用准确。 2.逻辑性强

试讨论汉语普通话中中元音音位分析的多能性。

描写性的论证 我认为:

试举例说明词义的模糊性。

第18篇:政治学概论教案

政治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

课型:理论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政治学的定义;

2.掌握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史、研究方法。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一)政治的定义:阶级社会中以经济为基础的上层建筑,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展开的各种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总和。

1.政治的根源(起源):经济,即经济对政治的决定作用。

2.政治的实质:阶级关系,即以阶级为最终归属的群体性的利益关系。包括政对阶级之间及其他类型的阶级关系,具体包括统治阶级与被统阶级、领导阶级与同盟者、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

3.政治的核心:政治权力,即国家政权问题是政治的根本问题。

4.政治的活动:科学与艺术。

(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1.狭义的研究对象:国家,即研究国家的活动、形式、关系及其发展规律。

2.广义的研究对象:公共权力,即研究以公共权力为中心的

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的内容和规律。

(三)政治学的研究范围:政治基础理论、中国政治、比较政治、公共政策、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二.政治学与经济学、法学的关系:

(一)政治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1.经济关系决定政治关系的性质。

2.共同关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

(二)政治学与法学的关系:

1.社会的民主与法制、立法与决策、分权与制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均具有政治学与法学的两方面內容。

2.两者研究重点不同。政治学侧重于公共权力,法学侧重于立法、执法、守法。 三.政治学的发展过程:

(一)中国古代政治学发展情况:

1.儒家的政治学说:孔子提出的“为国以礼”( 礼治)的政治原则和“为政以德”( 德治)的治国之道,以及孟子提出的“以德归仁” 的王道和反对“以力假仁” 的霸道。

2.法家的政治学说:韩非主张“霸道” 和“以法治国”。

3.道家的政治学说:老子主张“无为而治”。

(二)西方古代政治学发展情况:

1.古希腊的政治学说:柏拉图发表《理想国》、亚里士多德

发表《政治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奠基者。

2.中世纪欧洲政治学:基督教神学提出了人的原罪学说,神创等级理论和君权神授论,主张神权高于王权。

3.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学:西方政治学的历史性转折阶段,政治学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开始以理性和经验来阐释政治现象,形成西方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主要有马基雅的《君主论》、布丹的《共和六论》、)

4.现代时期政治学说:十九世纪后宪法成为政治学主要研究对象,并从权力研究转变为政策的制定过程,行为主义政治学产生。

四.政治学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研究法:从政治现象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来研究政治发展规律,预测政治发展趋势。

(二)制度研究法:从政治制度的形成与演变角度来研究政治结构变化规律。

(三)比较研究法:通过两个以上政治现象比较来研究政治现象本质和规律。

(四)结构功能法: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来揭示政治系统运行的规律。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理解阶级与国家的关系;

2.了解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

3.掌握国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的起源(产生条件):

(一)氏族制度的解体。

1.氏族的定义: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它由普那路亚家庭(群婚制)直接引起。

2.氏族的特征:族內禁止通婚;议事会决策;成员互帮义务。

(二)社会的生产、分工的发展。

1.笫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

2.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和商人阶级的出现。

(三)国家产生的形式:

1.雅典式:直接从氏族社会內部阶级对立发展而成;

2.罗马式:以新的、地区划分和财产差别为基础发展而成。

3.德意志式:(日耳曼)部落征服外族(罗马帝国)而成。

(四)国家起源的理论:

1.神权论:认为国家源于神,国家的权力和政府权威由神所授予,君主替天行道,依神意治理国家。代表学说有周武王的“命

授于天” 论、古埃及法老的“太阳儿子” 论、巴比伦汉谟拉比国王的“月神的后裔” 论、古罗马教士托马斯的“上帝论”

2.契约论:国家是因人们相互之间或人民同统治者之间订立契约而产生,即国家是共同协议的产物。代表学说有霍布斯的“君主专制论”、洛克的“自然权利论”、“卢梭的主权在民论”、

3.暴力论: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和征服,是人使用暴力的结果。代表学说有杜林(德国)的《国家概论》、考茨基的《唯物史观》。

二.国家的本质和职能

(一)国家的定义: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1.国家的三层含义,即国家是有阶级社会的组织;国家是阶级统治;国家是个机器。

2.国家权力的特征:强制力的垄断性、普遍的约束力、主权性。

(二)国家的基本职能:

1.内部职能: 实行社会控制, 求得经济发展, 社会稳定;

2.外部职能: 防御外敌入侵, 保卫人民安全;

(三)国家的消亡:

1.国家消亡的条件:消灭阶级,消灭一切剥削阶级和阶级差别。(参见64页第二自然段)

2。国家消亡的途径:生产高度发展基础上自行消亡(不是被消亡)。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国家历史类型的含义、划分标准。

2.掌握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规律及基本方式。

3.理解社会主义国家代替资本主义国家历史必然性 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定义:按国家本质对国家进行分类,是对各式各样的国家的具体形态的共性进行的分析概括.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划分标准:社会经济基础和阶级本质。

(三)国家的历史类型: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一)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

1.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规律,是由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决定的。

2.当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经济基础的变更,从而引起全部上层建筑的变革,国家政权从旧阶级转到代表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兴阶级手中,旧的国家类型也被新的国家类型代替。

3.国家历史类型更替的一般规律,并不排除具体更替或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即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各国方式不同。

思考题:分析说明我国从半殖民地半封社会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特殊原因。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方式(途径):政治革命。

1.政治革命的作用:只有政治革命,才能完成一种国家类型向另一种国家类型的历史性转变。

2.政治革命与政治改良的区别:

(1)目标不同:革命的目标是建立和发展新的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使社会得到根本的改造;改良的目标是局部某些现状的改善来缓和社会矛盾。

(2)原因不同:革命的原因是现存的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严重障碍时爆发;改良的原因是在被统治阶级的压力下进行

(3)核心不同: 革命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改良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发展问题。

(4)手段不同: 革命的手段是暴力; 改良的手段是和平改造.三.国家的历史类型

(一)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奴隶占有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1.奴隶制国家的阶级斗争结构:奴隶与奴隶主、自由贫民与奴隶主的矛盾斗争。

2.奴隶制国家的职能:內部职能是控制奴隶和自由民的反抗;外部职能是侵略他国领土或保卫本国领土。

3.奴隶制国家的统治形式:东方的君主制(埃及、巴比伦、波斯);希腊(雅典)的民主制(人民大会);古罗马的贵族制(元

老院);

(二)封建制国家:建立在封建制经济基础上的上层建筑。

1.封建制国家的核心:封建土地所有制形式,包括地主占有制(中国)、领主占有制(西欧)、国家占有制、自耕农占有制。

2.中国封建制与西方封建制的区别:

(1)国家结构不同:中国封建制是中央集权制,即政治权力游离于土地关系之外,由国家统一掌握,地主无权运用政治权力压迫农民;西方封建制是分封割据制,即土地所有权和政治权力都集中在领主个人手里,形成封建割据。

(2)权力结构不同:中国是官僚等級制,即有专职的权力结构,存着按等级划分官职,特权成为官僚制的核心。西方是地产权力等级制,即领主制是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特权相结合。

(3)统治思想不同:中国侧重于宗法伦理观念,即利用宗教化意识形态对人民进行统治,同时把孔子的伦理哲学思想宗教化。西方则借助宗教信仰,即借助宗教垄断政治文化,利用教会对抗,政教合一统治人民。

思考题:宗教及宗教化对政治有何影响?

(三)资本主义囯家:

1.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政治统治,是资产阶级专政的工具。

2.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

(1)是人类历史上有国家以来最完备、最复杂的国家机器;

(2)有十分严密的组织体系和完备的国家机构;

(3)建立一定的政治程序和权力运行、监督机制。

3.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

(四)社会主义国家:

1.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基础: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与政治关系

2.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经济特征: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

(2)利益特征: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

(3)政治特征:以无产阶级政党为领导;

(4)思想特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3.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维护和实现人民的利益和要求的工具。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2学时 学习目标:1.掌握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2.认识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两个阶段和统治方式;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产生条件:

1.封建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

2.封建社会末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和壮大。

3.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在英国成功.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条件:

1.通过资本原始积累形成充足的货币,并集中于少数人;

2.广阔的劳动力市场。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基本特征:

1.生产资料为资本家私人所有;

2.生产的目的为了获取剩余价值;

3.生产以雇佣劳动方式进行,劳动力成为商品;

(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关系:

1.相容方面: 都以生产资料私人所有制为形式;

2.冲突方面: (见88页第四自然段)

(五)资本主义国家的本质特征: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机器,是压迫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工具。

1.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即资本家私人占有生产资料并剥削雇佣劳动。

2.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1)对內职能是镇压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反抗;(2)对外职能是强化资本对国内政治经济生活的控制,从而谋求国际范围内实现自已的利益。 二。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

(一)自由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国家形态。

1.基本特征:(1)经济特征是开放市场、自由贸易、自由竞争;(2)政治特征是自由主义政治方式统治国家。

2.存在和活动的基本前提:个人自由。

3.统治方式:控制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发展。

4.制度体现:选举制、代议制、政党制。

5.职能体现:“最低限度国家” 和“消极国家”。

6.政府政策:自由放仼经济政策。

(二)垄断资本主义国家

1.基本特征:(1)经济特征是垄断;(2)阶级特征是垄断资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3)政治特征是国家权力集中。

2.发展趋势:形成法西斯国家(见105页笫二自然段)和福利国家(见106页最后一段)。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认识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

2。掌握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和历史使命;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前提条件:

1.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和发展,即生产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生产过程、生产产品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及产品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造成:

(1)资本主义单个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的矛盾;

(2)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下降之间的矛盾;

(3)资源配置扭曲产生的产品过剩性经济危机;

2.资本主义国家內外三大矛盾的加深,即无产阶级与垄断资产阶级、资本主义国家之间、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等矛盾不断加深。

(二)社会主义国家是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否定,表现在:

1.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基础的历史性否定;

2.无产阶级统治对资产阶级统治的否定,并改变阶级发展的历史命运;(体现在国家政权上)

3.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国家机器的否定;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无产阶级专政,是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相结合的国家。

1.马克思主义对民主的理解:一是指公民管理国家的权利,反映公民与政权的关系;二是指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方法,即国家政治统治形式(民主与专制);三是指国家活动的原则,即少数服从多数。

2.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的体现:

(1)新型民主即人民民主是最高类型的民主,是工人阶级与广大人民享有广泛的权力,最主要是管理国家的权力,且表现在民主集中制的决策机制。(实行新型民主的原因见125页末段)

(2)新型专政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对少数剥削者的专政,它是从国家到非国家的过渡阶段,为消灭国家创造条件。

(3)新型民主与新型专政是辬证的统一,新型民主是新型专政的前提和基础,新型专政是新型民主的保障。

3.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特殊性表现:

(1)中国式无产阶级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实行专政;

(2)政权组成的阶级结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上的包括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革命统一战线;

(3)国家政权形式:民族区域自治的单一制囯家结构形式;

(4)政党形式:在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人民政协制度;

(三)社会主义国家的特征:

1.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

(1)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体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全体或集体占有生产资料。

(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作用: 确立了生产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地位, 为实现按劳分配, 进而消除两极分化, 实现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3)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表现形式: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和集体经济成分。

(4)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基础: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制度。(原因及意义见130页)

2.以工人阶级为领导阶级,以工农联盟作为国家的阶级基础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原因:一是由工人阶级特性,即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富有组织性、纪律性和革命彻底性所决定。二是由工人阶级在社会主义革命中的历史作用决定。

(2)社会主义国家必须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原因:一是农民与工人有着共同的阶级利益和历史命运;二是农民占中国人口的多数,在革命与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基本职能在于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是无产阶级政党领导下的国家。

(1)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原因:一是工人阶级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只能通过自己的先进分子来间接实现;二是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核心力量和先进队伍,能引导工人和劳动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2)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国家领导的途径:

①政治领导:制定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的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并把它们贯彻到国家政治生活中去;

②思想领导:对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③组织领导:完善社会组织制度,教育、培养和选拔干部; 5.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1)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因:一是马克思主义是对于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分析与阐述;二是马克思主义揭示资本主义社会內在矛盾和发展规律,指明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与作用;三是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建立自已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指南。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请分析它们的意义,见136页)

(四)社会主义囯家的历史作用和地位: 1.建立和逐步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

2.组织和管理社会主义经济,大力发展生产力和文化教育;

3.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4.创造条件消灭三大差别,逐步向共产主义过渡;

第六章

国家形式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2.掌握政体分类标准和选择国家结构形式依据;

3.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形式概述

(一)国家形式的定义:组织、管理和控制国家机器的制度和体制的总和,包括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结构形式。其內容:

1.政体: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即中央政权机关的设置、权力配置和相互关系,也就是最高政权机关內部权力分配形式。

2.国体:国家结构形式,即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间关系的构成方式。

3.政治体制:国家机关权力的具体运作和具体制度。

(二)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1.国体与政体的联系:一定的国体要求一定的政体与之相配合,政体必须适应国体的需要,国体决定政体。

2.国体与政体的区别:国体是內容,具有相对稳定性;政体是形式,是相对变化的。 二。政体

(一)政体的划分标准:

1.古代思想家划分政体的标准(亚里士多德):一是统治者

为谁谋利益,据此把政体分为正宗政体(公共利益)和变态政体(统治者利益);二是统治者人数的多寡,据此把政体分为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共和政体。

2.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政体的划分:

(1)布丹(法国):以国家主权的归属区分政体;

(2)洛克(英国):以立法行使者的多寡区分政体(民主政体、寡头政体、君主政体);

3.马克思主义划分政体的标准:一是最高国家权力的归属,即最高国家权力的组成是一个人还是集体;二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产生方式及任期;三是中央国家权力机关的设置及权力分配

(二)政体的形式:

1.剥削阶级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君主制、共和制。

(1)君主制:一是专制君主制,即君主独自掌握最高统治权,君主集立法、行政、司法、军事、财政大权于一身;二是立宪君主制,即资产阶级国家以君主为国家元首,但行政权归內阁首相;包括二元君主制(內阁向君主负责,典型代表是德意志帝国和日本)和议会君主制(內阁向议会负责,典型代表是英国)。

(2)共和制:一是议会共和国,议会是国家最髙权力机关,享有立法权和监督政府权,政府的产生和存废以议会为基础(法兰西第四共和国);二是总统共和制,政府对总统负责(美国);三是委员会制,国家最髙行政权由委员会集体行使(瑞士)。

2.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公社制、苏维埃制、人民

代表大会制。

(1)公社制——巴黎公社,其政权特点是:一是废除常备军,用武装的人民取代;二是公社由普选的代表组成,代表对选民负责;三是公社是兼管行政与立法的工作机关;

(2)苏维埃制,其政权特点是:一是最髙苏维埃是最高立法和权力机关;二是最高苏维埃设立主席团作为常设机构;三是苏维埃的代表由人民选举并对人民负责。

(3)人民代表大会制: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定义:指中国各族人民按民主集中制原则选举代表组成代表大会,作为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

②人民代表大会制的基本內容: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二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三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立法;四是实行合理分工,协调一致,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原则。

③人民代表大会制的特点:一是与公社制、苏维埃制的共同特点,即政权都由人民选举产生、建立立法与行政统一的政权组织形式、对人民负责和受选民监督;二是与公社制、苏维埃制的不同点,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強调公职人员的公仆地位、反对官僚主义、強调党的领导作用。 三。国家结构形式

(一)国家结构形式的定义:一个国家的各个部分以什么形式和方式整合。它反映一个民族统一的背景和进程。

(二)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1.古代:帝国形式与分封割据形式;

2.现代:单一制(中央集权型与地方分权制,见164页)、复合制(邦联制与联邦制,见164页)。

(三)国家结构形式的区分依据:

1.国家主权归属,是属全国政府还是属地区地府;

2.全国政府和地区政府的权力来源,是前者受权后者,还是后者授权前者;

3.全国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权力如何划分;

4.双方权力划分的依据,是以一个事先制定的规则(盟约或宪法)或一方意志。

思考题:我国选择单一制国家结构的原因及特色。(见168页)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与联邦制的区别。(见16

5、169页)

第七章

国家机构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国家机构的定义和构成;

2.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国家机构在组织原则上区别;

3.掌握三权分立的內容和民主集中制在中国的作用;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国家机构概述

(一)国家机构的定义:组成国家机器的一切国家机关的总和。

1.国家机构的必要性:是国家政治生活所必需。

2.国家机构的特点:阶级性、社会性、整体性、系统性、强制性。

(二)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元首:处在国家机关体系的最高地位,象征着国家的统一和国家主权,体现最高国家权力。它通常由一个人组成。

2.立法机关:审议、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及进行执法监督的国家机关。它处于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地位。

3.行政机关:负责拟定和执行法律、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对內对外事务的机关。

4.司法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的国家机关,包括法院和检察院。

(三)国家机构设置的制约因素:

1.国体:国体性质决定国家机构的设置和划分;

2.统治阶级统治方式:即国家的治理形式、管理形式和结构形式制约国家机构的组建和设置形式。

3.国度国情:历史状况、文化传统、种族民族、物质文化发展水平、人口数量结构与素质、疆域与资源等制约国家机构设置。二。国家机构的性质类型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按资产阶级思想家的分权理论原则建立起来的统治机构。

1.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三权分立与制衡。

(1)三权分立原则的产生背景:封建社会末期,国王、贵族、市民三者展开权力斗争,出现等级间结盟、相互制约的局面,形成以等级代表议会的等级分权格局。

(2)三权分立原则的代表人物及理论:一是洛克提出阶级分权学说,主张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联盟权,其中以立法权地位最髙,由议会掌握,行政权由国王掌握;二是孟德斯鸠提出了三权分立与制衡理论,即统一的国家权力分别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行使,相互制约平衡。

2.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

(1)立法机关:即议会(国会),是代议机构,一般由选举产生的法定人数的议员组成。其机构形式有一院制(只有众议院)和两院制(有参议院与众议院)。主要职权是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监督政府权、倒阁权、弹劾权、质询权)。

(2)行政机关:即中央政府,一般由政府首脑和内阁成员(部

长)组成,主要职权是执行法律与委托立法、管理全国公共事务和行政事务、处理对外关系事务、军事权和立法参与权(立法创议权与法律否决权)。

(3)司法机关:主要职能是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处理某些非诉讼性事务和违宪审查。

思考题:资本主义国家司法独立的含义及意义(见191页)。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国家机构:

1.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1)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产生背景:马克思、恩格斯在领导和参与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过程中形成的。

(2)民主集中制原则的体现:一是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由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二是国家机关之间依法进行权力制约;三是立法与决策的民立化和执行的集中化;四是中央与地方职权和管理权的合理划分。

2.社会主义国家机构的构成:

(1)国家权力机关: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它由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的人民代表组成,主要职能是立法权、决定权、仼免权和监督权。

(2)行政机关:即国务院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它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主要职能有行使立法权(制定行政法规和条例)、议案权(向人大提出议案)、行政和理权、行政区域管理权、领导和管理经济权、社会管理权。

(3)司法机关:即依法行使审判权和法律监督权的机关,由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组成。主要职能是审理民事、刑事和行政诉讼案件,行使法律监督权和提起公诉、依法抗诉。 思考题:我国司法机关的工作原则(见200页末段)。

人民代表大会制与三权分立原则的关系(联系:三种权力的来源与归宿都以人民主权为基础和人民当家作主;区别:组织原则不同,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民主集中制,三权分立以三权彼此独立及相互制衡)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民族问题的重要性及民族政策;

2.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与国家关系的基本理论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民族问题概述

(一)民族问题的定义:民族关系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1.民族问题的表现:民族隔阂、民族歧视、民族纠纷、民族械斗、民族同化、民族压迫、民族斗争和民族运动等问题。

2.民族问题的根源:民族差异的存在(前提条件)、剥削制度的存在、各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

(二)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关系:

1.联系:(1)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相比,阶级问题处主导地位,民族问题处于从属地位;(2)民族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2.区别:(1)民族与阶级是两个不同的共同体;(2)两者范围不同,民族问题是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阶级问题是各阶级为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要求而产生的斗争与合作问题;(3)两者的核心不同:民族问题的核心是民族平等和团结问题;阶级问题的核心通过阶级斗争获得权力问题;(4)两者消失条件不同:民族问题是随阶级问题变化而变化,它不随着国家消亡而一定消失;而阶级问题是随着国家消亡而消失。

(三)对民族问题是社会政治总问题的一部分的理解:

1.解决民族问题不能离开当时的政治问题。表现在:(1)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运动是围绕着资产阶级革命和建立资产阶级政治统治这一核心;(2)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解放运动也离不开无产阶级革命和政权问题。

2.一个社会,民族问题解决得好坏,直接影响到革命是否成功、政权是否稳定的大问题。表现在:(1)在维护国家主权独立上,民族意识的觉醒起关键作用;(2)正确地解决民族问题,是捍卫社会主义国家主权和国家建设的重要条件。

(四)当代国际民族问题及影响:南北问题、新殖民主义、地区民族冲突等问题。它对当代国际政治生活有着严重影响:

1.民族冲突导致地区政治局势不稳,引起社会动荡。如巴以冲突、波黑问题。

2.民族冲突使国际政治问题的解决形式由过去的冲突双方自行解决变为国际社会共同参与下解决。如联合国维和行动。

3.民族冲突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重大影响,即导致在国际化解决民族冲突中的国际合作,但也引起国际社会的纷争。如波黒问题。

4.霸权主义及其大国的干预影响地区民族冲突,并使民族冲突进一步复杂化。如朝鲜问题。 二。不同国家性质的民族问题

(一)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族问题:

1.资产阶级国家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及实质:是一个民族对

别的民族的歧视,压迫和剥削,以及由此引起的民族斗争。所以,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斗争问题。

2.资产阶级国家的民族运动:

(1) 产生原因: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形成的。

(2)內容和任务:一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反封建割据,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要求建立统一的民族市场、民族经济中心和独立民族国家;二是帝国主义阶段:民族问题发展成为整个殖民地问题,民族斗争变为被压迫民族、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反对世界帝国主义的斗争。

3.资本主义国家的民族政策:

(1)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內容:资产阶级的民族观点和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与原则。具体包括:一是民族优劣观点,把民族分为优等(文明)民族与劣等(野蛮)民族,优等民族应统治和压迫劣等民族;二是民族至上原则,即把民族看成超阶级的,认为民族内部没有矛盾;三是民族投降原则。

(2)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实质:以资产阶级利益为核心来看待和处理民族问题,即资产阶级的利已主义。

(3)资产阶级民族政策的表现:推行民族歧视、民族不平等和民族同化,且对外推行大国沙文主义、领土扩张主义、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

思考题:资产阶级如何推行民族压迫政策?(见220页末段)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见221页)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问题:

1.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表现及实质:民族关系由原来的压迫和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变为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关系,民族问题实质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

2.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见222页第二段)

3.社会主义国家民族问题的解决途径(对策):

(1)基本原则: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①民族平等的内容与表现:一是一切民族平等;二是一切民族在享有权利方面平等;三是各民族在政治和法律上平等;四是彻底实现各民族之间事实上的平等。

②民族平等的实现途径:实现社会主义內容的民族化,即实现民族政权机关的民族化、经济发展的民族化和语言文化民族化

(2)基本政策:实现民族合作政策。

①民族合作的内容与表现:一是各民族为反对帝国主义而形成民族统一战线;二是为建立民族国家而形成的联邦体制;三是为消灭民族事实上的不平等而进行的互助合作。

②民族合作的实现途径:在民族平等基础上实现自愿联合。

(3)政治策略:推行民族自决权。

①民族自决权的內容与表现:一是每个民族在自主基础上安排自己生活的权利;二是在国家结构上不同民族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或联邦制国家。

②推行民族自决权的途径: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定义见233页第二段,形式见234页第一段)

思考题: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见234—235页)、原则(见233—234页)和发展情况(见234页第三段)

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的基本观点;

2.明确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种政党制度的区别;3.掌握西方多党制和中国多党合作制的基本特点; 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政党的一般理论

(一)政党的定义:由具有共同的政治纲领和理论主张,釆取共同行动,为参与、取得和维护政权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1.政党的特征:

(1)政党是特定历史现象,即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与消亡;

(2)政党由阶级、阶层中的一部分人组成;

(3)政党是有组织、有纪律、有政治纲领的组织;

(4)政党与政权密切相关,只有掌握政权才能实现政治纲领; 2.政党的作用(功能):

(1)争取与影响群众,即取公众对其纲领与政策的支持;

(2)集中阶级意志,即整合与集中本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

(3)行使国家权力,即掌握国家政权,制定法律与政策。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政党的基本观点:政党是在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是特定阶级用来执掌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工具,是政治社会政治斗争的集中代表。

二。不同国家性质的政党制度

(一)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1)资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发展条件: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由于代议制和普选制的产生促使政党的诞生。

(2)资产阶级政党的基本特征:标榜“超阶级性”( 即全民党)、围绕议会和选举开展活动、组织特征两极化(领导內部集权与党纪松散并存)、党內派系斗争合法化、奉行合法反对和公平竞争的原则。

2.资产阶级政党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

(1)政党政治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基石和标志;

(2)政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协调运作的工具;

(3)政党政治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调整机制。

3.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两党制:指资产阶级民主国家中两个势均力敌的政党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而轮流执政的政党制度。

①两党制的模式:一是议会内阁制下的两党制(英国),即两党活动围绕议会选举展开,采用集中制原则;二是总统制下的两党制(美国),即两党活动围绕总统竞选上,党的组织纪律松散。

②两党制的特点:一是力量势均力争;二是两党处于竞争和对立状态;三是以多数代表制为基础。

③两党制发展趋势:两党的阶级基础、政策、立法思想趋势

(2)多党制:在一国中各党单独或联合竞选和执政的制度。

①多党制的原因: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复杂的社会矛盾。

②多党制的类型:一是两极多元格局多党制,即政党数量多、力量分散;各政党分化分明、轮流执政;政权更替取决于第三党的结盟政策。二是多元并存的多党制,即政府是多党联合执政,反对派也组成联合阵线。三是一党制,即国家政权完全掌握在一个政党手中,且全国只有一个合法政党,如法西斯一党制、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一党制。

4.压力集团:能够对政府形成影响和施加压力的特殊群体。

(1)压力集团与政党的区别:(见264页第四自然段)

(2)压力集团的产生和发展原因: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不同垄断集团在经济和政治上的矛盾和斗争的发展。

(3)压力集团对资本主义政党政治的影响:一是参与选举,影响竟选;二是包围议会,影响政治决策;三是影响政府决策;四是对司法机关施加影响。

5.政治集团对现代西方政治发展的影响:

(1)集团政治改变了政治决策的基本机制,即公民可通过政治集团直接影响政府的政策制定。

(2)集团政治表现为公民政治参与的扩展与深化。

(3)集团政治客观上成为一种新的权力制约机制。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和特征:

(1)产生原因:一是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西欧三大工人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力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二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共产主义同盟” 和“第

一、

二、三国际” 带动了许多国家无产阶级政党的建立。

(2)基本特征:一是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二是由工人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三是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四是是无产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五是有独特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即三大作风)。

2.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方式:

(1)政治领导:制定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规定长久目标和现阶段的仼务,给群众指明前进方向;

(2)组织领导:按“德才兼备”和“四化” 原则建立髙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

(3)思想领导: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武装和教育人民群众。

思考题:如何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见276页末段)

3.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的类型:

(1)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即在坚持共产党领导的前提下,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协商与相互监督,各政党活动以宪法和法律为基本准则。

思考题:中国为什么不能实行西方的多党制?(见278页二段)

(2)社会主义国的一党制:如苏联、蒙古、前南斯拉夫。

第十章

政治文化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认识政治文化的含义、功能、类型和结构;

2.掌握政治文化和政治制度的关系;教学过程与內容 一.政治文化概述

(一)政治文化的定义: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影响下形成特定的政治的观念、心理和行为。

1.政治文化的范畴: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政治现象,以及政治主体在政治活动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2.政治文化的內容:政治认知、政治感情、政治态度、政治动机、政治意向、政治信念、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

3.政治文化的性质:一种特殊的观念形态的政治现象。

4.政治文化的特征:深刻的阶级性、鲜明的民族性、特殊的结构性、相对的稳定性。

(二)政治文化的功能:

1.规定政治生治的基本指向和内容

2.指导和规范各种政治行为,影响政治过程;

3.维系或变革政治制度;二.政治文化的类型

(一)西方学者的分类:

1.根据社会成员的参政倾向划分:参与型与服从型政治文化。其中,参与型政治文化中的公民普遍具有参政的愿望与能力,民主与平等是其主导观念;服从型政治文化中的多数公民不愿参与政治,政治只是少数人的事。

2.根据政治文化的亚文化间相互关系划分:冲突型、协调型与混合型政治文化。其中,冲突型文化是亚文化系统的相互冲突(阶级对立、民族矛盾);协调型文化是各种亚文化的相互协调(阶级联合、民族融合);混合型文化是各种亚文化的界限不分明,各阶层分野不明显。

3.根据政治文化的价值理念特点划分:理想型与现实型政治文化。其中,理想型政治文化赋予国家以道德教化和干预人们思想的权力,将人治作为治国原则;现实型政治文化是尽量缩小国家的干预范围,要求通过法律来制约权力。

4.根据政治文化的发展阶段划分:传统与现代政治文化。其中,传统政治文化是以专制主义和等级观念为核心內容,领袖崇拜、宗教信仰是其突出特点;现代政治文化以民主政治与平等自由的观念为核心內容,开放意识与创新精神是其突出特点。

(二)马克思主义的分类(分类标准是经济基础与阶级性质)

1.剥削阶级社会的政治文化:包括奴隶制社会政治文化、封建制社会政治文化、资本主义社会政治文化。

2.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文化: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文化。

三.政治文化的结构

(一)政治文化的构成要素: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准则、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其中,主要构成要素是:

1.政治价值评价:指人们对政治的看法,并由此形成政治主体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选择标准。政治文化中的价值认知标准,决定政治主体对政治行为的选择。

思考题:传统中国社会有哪些政治价值观?(见298页第一段)

2.政治意识形态:指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根本看法和价值界定。它居于政治文化结构中的核心地位,它规定政治文化本质。

3.政治心理:是政治文化中的深层因素,它受政治思想和政治认识的制约。

(二)政治文化结构的基本特征:

1.政治心理、政治价值观、政治意识形态渐次由低向高形成;

2.政治文化结构三层次差异决定它们之间变化的非同步性,政治文化的变异首先从政治意识形态开始;

3.政治文化结构三层次相互依存、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四.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通过某种方式得以传播普及过程。

(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性质):

1.从政治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接受政治教育过程

2.从个体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步学习和获得社会或群体成员所具备的政治知识、政治态度、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

3.从社会角度看,政治社会化是社会培养、教育、训练社会成员接受社会政治规范,支持和拥护现实的政治制度。

(二)政治社会化与政治文化的关系及其表现:

1.关系:(1)政治文化规定社会成员的政治行为方式;(2)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必须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3)政治文化与政治社会化之间是內容与形式、目的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关系。

2.表现:(1)政治社会化通过社会的政治教育方式使政治文 化个性化;(2) 主导型政治文化对非主导型政治文化的引导和制约;(3)政治社会化过程的相对独立的亚文化系统对社会刑政 治文化的抵制和斗争。

(三)政治社会化的途径与方法:

1.家庭,即家庭生活是政治社会化过程的起点,它对个体的政治人格塑造、人生观形成、基本政治规范的获得起关键作用;

2.学校,即学校生活是个体完成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阶段,巩固和拓展青少年个体的某种政治价值观,形成清晰的和完整的政治价值倾向;

3.社会,即社会环境的影响是政治社会化的基本途径。一个人的居住地区、工作场所、同辈亲友、社会组织和大众传媒等环境形成个体特定的政治观念和行为模式。

思考题:如何坚持我国政治文化研究和建设的社会主义方向?(见307页——308页)

第十一章

政治发展

课型:理论、实例分析

课时:4学时 学习目标:1.了解西方政治发展理论;

2.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发展方向和发展途径;教学过程与内容: 一.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一)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背景:

1。二战后亚非拉大规模的民族解放运动引起了西方国家的政治家的高度关注,且美苏对抗冷战形成了政治发展理论;

2.二战后政治学研究范围的拓宽和研究方法不断创新结果;

(二)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过程:

1.从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研究主题是“现代化” 理论,以新兴国家从传统向现代社会过渡为背景建立政治理论架构;代表人物是莱纳发表《传统社会的消失》。

2.从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研究主题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代表人物有阿尔蒙德发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派伊发表《政治发展的诸多方面》、亨廷顿发表《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

3.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研究主题是政策调整,即改善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解决各种问题,并产生发展行政学。

(三)西方政治学的政治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1.在社会制度上,视民族独立国家为“传统社会”;

2.在政治发展目标和评价标准上,把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视为人类文明的顶点,并以此衡量其他国家政治发展的标准;

3.按西方民主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政治发展模式;

4.以价值中立原则、抽象系统分析和结构功能分析方法为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理论论证。

(四)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1.政治发展的性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

2.政治发展的动力:一是精神领袖的推动;二是強有力政治组织(政党)的推动;三是文官组织的推动;四是军队的推动。 思考题:如何理解中产阶级推动政治发展的实质?它对我国政治发展有何危害?(参考317—318页)

3.政治发展的途径:一是政治制度化,包括结构功能的分化;二是政治参与,包括政治参与的成员、形式、程度。

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对当代民主政治的看法(见320页首段)

4.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局限性:空想性,掩盖性。二。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思考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观点的内容及启示意义。(325页首段,327未段)

(一)政治发展的性质改变: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向另一种典型的政治发展的过渡和改变。

1.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实质:国家政权性质的改变,表现为一种性质的国家政权向另一种性质的国家政权的改变。

2.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条件:政治改革,即在政治发展性质不变的前提下对政治关系的调整,实现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

3.政治发展性质改变的原因: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参考329—330页)

(二)政治发展的方向与途径:

1.政治发展的两个方向:一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2政治发展的途径:一是政治革命;一是政治改革。 思考题:政治革命的特征及作用(见333页、335页)

政治改革的特征及作用(见337—338页)

政治革命与政治改革的区别。 三。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义:在社会主义政治总格局和权力结构形式不变前提下,对政权组织、政治组织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机制的调整和完善。

思考题: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关系(见340页第四段)

(二)当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基本理论的构成层次:

1.第一层次:中国各种政治组织与政权组织的关系及运行制度,即人民民主专政体系;

2.第二层次:中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即人民代表大会制;思考题:人类政治史上的三种政权组织形式(见342—343页)

如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见345页笫四段)

3.第三层次:中国行政机关(政府)的机构设置与运行机制。

(1)党在十

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七大提出的针对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见346—347页)

(2)现阶段经济发展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见348页)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定条件:经济发展状况。

1.党的十三大提出的政企分开、党政分开、建设民主政治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即平等交换与自由竞争的规则要求。(原因分析见349页末段)

2.党的十四大提出的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小政府,大社会” 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商品经济已有充分的发展,但行政领导者的传统观念是不愿放权,坐失经济发展良机。

3.党的十五大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市场经济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思考题:依法治国的思想內涵及意义。(见353页第二段)

4.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已初步成型。

思考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涵义及建设方针(见354页)

5.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的政治体制改革目标,其条件是当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题:社会公平正义的内涵及建设方针(见355页)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內容:

1.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见357页末段)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设途径:改变权力过分集中状况、克服官僚主义、消除封建主义影响。

2.政治体制改革的內容:实行依法治国。

(1)依法治国的內容: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2)依法治国的途径(策略):(见363页末段)

(五)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19篇:秘书学概论教案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标:掌握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秘书的涵义、秘书工作的内容、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秘书的涵义和职业特征

一、秘书的涵义

秘书的涵义,众说不一,下面介绍一下学术界较普遍的四种说法

1、宫中秘藏之书:在我国古代,秘书一词最早出现在汉代,是指皇宫里秘密珍藏的图书资料,秘书在这那时候指的是书而不是人。到了东汉桓帝时,设秘书监,是负责管理图书密籍的官职,相当于国家图书馆或档案馆的馆长。唐代名臣魏征在当宰相之前就任过秘书监这个职位。中国古代历史上许多相当于现代秘书的职位,不被称为秘书,而被称为史官、御史、尚书、翰林学士等等。我国现代意义的秘书、秘书机构和秘书工作,是始于1912年南京临时国民政府时期。以孙中山为首的临时政府参照欧美正体,实行总统制,在总统府下设秘书处,配备有秘书长和秘书。

2、辅臣:秘书一词源于拉丁文,sectretary有两种中文译义,S大写的为“辅臣”,S小写的则为“帮助上司处理文书和事务的人员”。在欧美国家,设有国务秘书(The Secretary of State)也可以译为“国务大臣”。日本有一个实权很大的职位为“内阁官房长官”,英文译名是(Chief Cabinet Secretary),中文也可译为“内阁首席秘书”。

3、行政职位:在现代中国,秘书一直被当作一种行政职位,秘书人员被看作行政人员的一部分。在公司里,秘书一般都归于行政部门,受行政部门管辖和领导。

4、社会职位:就世界范围而言,秘书是一个广泛的社会职业之一,属于第三产业,即服务性行业。秘书是以处理文书、事务的知识与能力以及管理能力为社会服务。不仅服务于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也服务于私人,也就是我们通过所说的私人秘书。在欧美许多国家,教授、科学家、医生、律师、演员都雇佣私人秘书作为自己工作或生活的助手。

二、秘书的类别和层次

1、秘书的类别

秘书人员由其所服务的单位性质不同而有大体以下几种分类:机关秘书、企业秘书、私人秘书、涉外秘书等。

美国对秘书的分类比较明确,主要有:行政秘书(在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内处理函件、收集资料、管理档案、办理会务,管理办公设备等);公司秘书(也称董事会秘书、执行秘书,招待董事会决议或董事会指示、与公司各部门经理保持公务联系,做好协调工作,向董事会汇报公司财务、人事情况等);通讯秘书(普遍服务于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大中型企业,负责办公室电话、电报、电传、信件等通讯事务);技术秘书(服务于政府技术部门或工程技术公司,从事记录、编写技术资料、文件、科技合同、绘制图表等);医学秘书(服务于医院或私人诊所,负责与病人的联系,挂号、收费、打印病史资料和医疗护理记录等);法律秘书(服务于法院、企业及社团律师或私人律师事务所的秘书人员)。

2、秘书的层次 我国政府机关的秘书,因其职务、职责而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如中央的秘书可达正部级,省、部的秘书可达厅局级,地、市、厅、局的秘书可达处级,县、团、处的秘书可达科级。通常人们把省、厅两级的秘书人员称为高级秘书,把处、科两级的秘书人员称为中级秘书,科员级以下的秘书人员称为初级秘书。

在北京秘书界有一种通俗的说法:高级秘书是动脑子出点子的,中级秘书是动手摇笔杆子的,初级秘书是跑腿办事的。这形象地反映了人们对秘书层次的划分。

在英国,秘书分为四个等级:行政级(政府首脑和各省、部长的主要助手和顾问,相当于秘书长或办公厅主任);执行级(直接指导、处理日常行政、事务工作,相当于办公室主任、秘书处长或科长);文书级(按照法规记录、撰写、制订文件、统计资料);助理文书级(打字、速记、接待等工作人员)

在英联帮,有个国际性组织“特许秘书与行政人员公会”(The Institute of Chartered Secretaries and Administrators)专门负责培训政府机关以外的秘书人员培训。每年在全球举行两次统一考试。凡参加17门课程考试全部及格,又有5年以上秘书工作经验者,可取得秘书证书,工资可六即提高40%以上。

三、秘书的职业特征

1、服务的直接性:服务的直接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秘书工作的内容与领导工作是一致的;二是秘书做工作几乎都是领导亲自指派、直接安排的;三是秘书做工作是直接对领导负责的,其结果、成败与领导直接有关。

2、服务的稳定性:秘书工作的稳定性是相对于其它职业的“偶然性”而言的。比如营业员与顾客之间,商品交易完成了,关系就结束了,这就是业缘性和偶然性。但秘书与其服务对象却有相对的固定性,可能直到秘书自己辞职或被解聘才告结束。

3、知识化:秘书以处理书面信息为主要工作内容,以现代化设备(打印机、电脑等)为办公手段。秘书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属于知识分子,属于办公人员,属于“白领”阶层。

4、年轻化:秘书队伍比较年轻。发达国家的秘书人员平均年龄为26岁左右,一般为20-35岁。从主观上讲,很大年轻人认为秘书待遇好、工作环境和条件好,是锻炼能力的好职业,是通过管理层的最好阶梯。从客观上讲,秘书工作繁忙、对脑力、体力要求都较高,而这些正是年轻人的优势,因此秘书的职业年龄较短。但一些高级秘书和秘书官员不局限于年龄的限制。

5、女性化:从世界范围上看,女性秘书占大多数。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大多数女性温柔、体贴、善于管理、善于形象思维、乐于做程序性和重复性工作,所以女性做秘书工作的较多,但一般多是中、初级的秘书工作。

第二节 秘书学的涵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一、秘书学的涵义和研究对象

1、秘书学的涵义

关于秘书学的涵义与性质,众说不一,有学者认为它是写作学和管理学的边缘学科,还有人认为它是管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有人认为它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新兴学科。

我们认为:秘书学是研究秘书工作规律和秘书人员任职要求的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的科学。通俗地说,秘书学就是研究秘书人员如何做好秘书工作的科学。

秘书学的研究对象包括两方面:一是秘书工作,如内容、规律、要求、职能、方法、程序等。二是秘书人员,知识、技能、素质、职业道德等。

2、秘书学的研究内容

(1) 研究我国秘书工作的现状,了解其内容、性质与作用,掌握其规律、程序与方法; (2) 研究中央秘书机关对秘书工作的批示、规范与要求;

(3) 研究我国古代秘书工作和外国秘书工作经验,批判地继承古代秘书工作遗产,借鉴与吸收外国秘书工作的有益成分;

(4) 研究秘书人员应有的知识、能力、修养、素质及职业道德,了解秘书的任职资格与要求;

(5) 研究秘书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以促使秘书学的丰富与发展。

二、秘书学研究的兴起

过去,我国只是对文书档案和公文、应用文写作有所研究,只是最近20年以来,才把秘书学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加以研究,并建立起科学体系。

1979年召开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一位领导人指出:我国不仅在自然科学方面、在社会科学方面也落后于西方。为适应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需要,他建议教育部门查一上高教育的社会科学学科有哪些缺门,尽快补上。1980年,上海大学、南开大学、成都大学率先开设了秘书学专业,对秘书学的研究也开始了。

1983年,上海大学首先创办了《秘书》杂志,此后又《秘书工作》《文秘》《企业秘书》《领导与秘书》等杂志也相继出版,这为全国秘书学研究成果的发表,也为秘书学界学术交流,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1984年,上海召开了“全国高等院校秘书教学经验交流会”,会后又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秘书学学会”,省市级地方性秘书学会也相继成立,推动了秘书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1984-1985年,第一批秘书学专著问世,具有代表性的有:李欣的《秘书工作》,翁世荣等的《秘书学概论》,王千弓等的《秘书学与秘书工作》,它们为中国秘书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此后,美国、前苏联、欧洲和日本的秘书学著作也被翻译、介绍进来,这些著作加深了秘书学内涵的研究,扩大了秘书学的研究领域、促使秘书学形成独立的完整的学科体系。

三、秘书学研究的发展方向

秘书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有三个方面:

1、秘书学教学理论

主要研究秘书专业的培养目标,即秘书应该是怎样的人才。80年代初是传统的看法,认为学好了中文,能写好文章,就能当秘书。也有些地区认为秘书是“文员”,他们要档案系开设秘书专业,重点课程在于文书与档案学。经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开始认识到秘书应有较宽的知识面,不仅要通晓中文、写作、文书,而且要懂得经济、法律、社会、心理学等。秘书应该是“通才”。研究者不再把秘书看作是纯中文、文书或纯文科知识,而看作是文理交融的应用性、综合性学科。,这是秘书学研究的第二阶段。九十年代以来,进入第三个阶段,认为秘书不仅是文员,也不只是通才,更主要的应该是管理人才,是综合性、辅助性管理人才。秘书的知识结构中还应补充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公共关系学、市场营销学等,秘书的能力除了写作、打字、处理事务之外,还应具有演讲、使用电脑、处理人际关系等。而且,社会需要不同层次、不同业务侧重的秘书人才,秘书教学也出现中专、大专、本科等不同层次,对秘书的培养也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了。

2、秘书工作理论

它主要研究秘书工作的特点、性质、作用、方法、程序和改革方向、措施等。只有对些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才能把秘书工作做得更好。

3、秘书学相关学科研究 最初研究秘书学所包容的学科有文书学、档案学、应用写作等,以后扩展到更多领域,开始研究管理学、领导科学、以深入理解和阐述秘书辅助管理、辅助领导决策所起的作用;研究社会学、公共关系学以探讨秘书在工作中如何更好地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等等。

四、秘书学研究的方法与方式

1、从实际出发,由经验上升为理论的方法

实践出真知,秘书学是新兴学科,最初的理论也只能源自于实践。秘书学研究者大多是从实践工作中取得第一手资料和感性认识,从中概论、提练经验性的理论与规律,上升为理性认识。还有些经验丰富的秘书,他们或是自己著书立说,或是被请上大学讲台,研究并传播秘书学的知识。

2、运用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研究秘书学

秘书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必然的联系。运用其他学科的先进方法来研究秘书学,可以少走弯路,取得成果。比如,有人以控制论原理来解释秘书工作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管理学中的“五大职能”来阐述秘书学的计划、组织与协调职能;以传播学的原理来阐明秘书信息工作如何提高效率等等。

3、有经验的秘书人员与理论研究人员相结合

这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许多经验丰富的老秘书,缺少理论概论能力,而一些专业教学和理论研究者又缺乏实际经验,两者相结合,取长补短,例如不少政府机关和大中型企事业单位邀请高校教师去讲课、培训中职秘书;同时教师们的理论知识又会受培训秘书人员的补充并使之完善。总之,秘书学研究中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的密切结合,较其学科尤为明显,这也说明秘书学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第20篇:社会学概论教案

《社会学概论》教学方案

第一章

引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地位、视野和作用

一、教学目的:

对社会学发展历程中的一些经典研究或论著(论断)作简单考察,介绍一些关于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观点,以使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对社会学的内容、特点及其作用的介绍,使学生初步了解本课程的内容与教学目的。

二、教学要求:

让学生了解关于社会学的基本概念,进一步能够把握社会学的特点、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功能等,学会用社会学整体的视角看待社会。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的学科地位。

五、教学难点: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上海:商务印书馆,1985。

2.郑杭生、李迎生:《二十世纪中国的社会学》,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 3.郑杭生:《社会学对象问题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 4.杨雅彬:《中国社会学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7。

八、作业:

1. 什么是社会学?中外学术界存在哪些分歧?为什么? 2. 社会学有哪些特点?学习社会学有什么现实意义?

1 3. 社会学是怎样解释社会的?学科地位如何?

第二章

社会(Society)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的起源与演进,考察社会的角度,社会结构分析,社会要素中人口因素及环境因素分析,社会运行的条件与机制分析等。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发展、社会结构、社会运行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及其特征与类型;社会结构。

五、教学难点:

关于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并配合影观看像资料。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宝良:《中国的社与会》,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2.【德】斐迪南·腾尼斯:《共同体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社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简述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的理解。

3.试比较西方学者和马克思对社会结构的不同理解。 4.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如何理解可持续发展? 5.怎样理解人口对社会的影响?

6.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第三章

文化(Culture)

一、教学目的:

本章首先分析文化的构成、文化的特性、文化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然后分析文化运行及其规律,最后对中西社会的文化模式作比较,探讨中国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要求了解文化的有关概念、分析角度,树立比较的观点,在不同文化模式的比较中加深对我国文化的理解,思考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对我们的文化进行改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文化的特性;文化的区分。

五、教学难点:

文化的结构。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为主。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法】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1卷)》,北京:三联书店,1992。

4.【美】威廉·奥格本:《社会变迁——关于文化和先天的本质》,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八、作业:

1.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及你的阅读与思考,对中美文化作比较。 2.当代中国文化具有哪些特征?你认为应如何对其进行现代化改造? 3.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加以阐述。

4.什么是文化?文化的结构和功能是什么?文化对社会有哪些影响。

3 第四章

人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

一、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介绍社会化的定义、研究社会化的角度,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我国社会中人的社会化环境的若干问题,最后对中美国民性差别及其形成的社会化环境作初步分析。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人的社会化的基本概念和若干理论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化;社会化的客观条件。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会化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黄育馥:《人与社会——社会化问题在美国》,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6。

2.李强等:《社会变迁与个人发展:生命历程研究的范式与方法》,社会学研究,1999。

3.阿尼达·陈:《毛主席的孩子们:红卫兵一代的成长与经历》,天津:渤海湾出版公司,1988。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个体社会化?如何理解社会化? 2.何谓人格?主要的人格发展理论有哪些?

4 3.个体社会化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在现代社会,一个人从青年到老年要不断地进行社会化?

4.个体怎样在社会生活实践中实现社会化?社会化的具体内容?

第五章

社会群体(Social Group)

一、教学目的:

了解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主要分类;熟悉主要的社会群体类型,包括家庭、邻里和同事。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会群体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群体存在的基础、初级社会群体的定义、基本特征、形成条件和社会功能;

五、教学难点:

社会群体结构及其作用过程;初级社会群体的衰落及其影响。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西奥多·M·米尔斯:《小群体社会学》,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 2.【美】B·瑞文·J·儒本:《社群心理学》,厦门:福建教育出版社,1993。 3.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三联书店,1985。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群体?存在哪些特征和类型?

2.什么是初级社会群体?有哪些特征、功能和类型? 3.初级社会群体衰落的表现及其影响是什么?

5 第六章

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

一、教学目的:

了解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初级生活圈这样一个基本层面来理解和处理自我、家庭及其相关物以及社会等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掌握家庭的起源、家庭的本质和特征,家庭的功能,婚姻的内在动机和婚姻动机外化表现的五种类型,婚姻过程的不同形式,择偶的条件,择偶的形式,婚姻的质量,什么是爱情,家庭结构的类型,家庭关系的含义、离婚和分居以及改革对家庭的影响。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家庭的概念、家庭历史演变、家庭的特征、家庭的功能、家庭的结构、家庭的功能与变迁、婚姻的定义与特征、婚姻的功能、择偶的限制、婚姻的类型、性存在的社会学概念。

五、教学难点:

国外对家庭、婚姻、性与社会性别研究的情况。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与婚姻》,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2.【美】约翰·盖格农:《性社会学——人类性行为》,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3.【美】爱德华·劳曼:《美国人的性生活》,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6。 4.【美】玛格丽特·米德:《性别与气质》,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5.王政,杜方琴:《社会性别研究选择》,北京:三联书店。

6 6.潘绥铭:《中国性现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5。

八、作业:

1.人类“初级生活圈”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2.举例说明家庭与婚姻作为社会设置和作为生活实体,有哪些不同? 3.婚姻过程有哪些主要环节? 4.性社会学的基本命题有哪些?

5.社会性别理论与以往的性别角色理论有哪些主要的异同?

第七章

社会组织(Social Orga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了解关于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从而帮助我们在日益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组织结构中增强组织观念、意识,从而完善自我,达成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

二、教学要求:

掌握社会组织的基本概念、分类,准确把握社会组织的目标,理解社会组织的结构,对社会组织管理的理论基本了解。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组织的分类;社会组织的结构。

五、教学难点:

社会组织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影响组织目标的因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许卓云:《从历史看组织》,台北:洪建全基金会出版,1997。 2.朱国云:《组织理论:历史流派》,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杨晓民,周翼虎:《中国单位制度》,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7 4.于显洋:《组织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八、作业:

1.怎样理解组织的概念及其特点? 2.组织目标对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3.如何理解组织结构中的非正式群体? 4.简述科层制理论及其应用过程中的问题。 5.简述组织理论给我们的启示。

第八章

社会设置(Social Institution)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把握社会制度的含义和一般作用的基础上,了解习俗、道德、宗教、法律、制度等几种主要的社会制度的特点及其作用。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制度化和制度改革。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制度;社会制度的功能。

五、教学难点:

制度化与制度改革。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R·默顿:《论理论社会学》,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 2.【美】T·B·凡勃伦:《有闲阶级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张宇燕:《经济发展与制度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制度?它由哪些要素构成?具有什么特点? 2.如何理解社会制度的功能?

3.什么是制度化和制度的生命周期?研究有何实际意义? 4.运用理论谈谈我国体制改革的原因。

第九章

社区(Community)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熟悉社区的含义、要素、主要特征和分类,掌握城乡社区的特点、演变和格局,了解农村城市化特别使中国农村城市化的必然性、具体模式、实现途径等问题。

二、教学要求:

要求对社区的基本概念和几种基本类型有基本的认识和初步的思考。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区;城市化。

五、教学难点:

西方社区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陈卫星:《网络传播与社会发展》,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 2.丁元竹:《社区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3.潘乃谷、马戎:《社区研究与社会发展(3卷本)》,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4.徐永祥:《社区发展论》,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八、作业:

1.什么是社区?社区有哪些要素构成?社区互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简述社区的产生和发展。 3.简述西方关于社区的主要理论。

4.农村社区与城市社区有什么区别?城乡差别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

5.什么是社区发展和社区服务?如何实现社区的发展?

6.什么是城市化?试析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和的依据和贯彻的具体思路。

第十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Social Stratification and Social Mobility)

一、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6学时

四、教学重点:

什么是社会分层;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什么是社会流动。

五、教学难点:

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流动的原因。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李强、李路路:《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研究》,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2.李强:《社会分层与贫富差别》,厦门:鹭江出版社,2000。

10 3.【德】马克斯·韦伯:《共同体内部的权力分配:阶级、等级、政党(《经济与社会》第8章第6节)》,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4.【美】P·布劳:《不平等和异质性》,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分层?社会分层的客观基础是什么? 2.简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理论。

3.如何确定社会分层的标准?社会分层的一般标准有哪些? 4.在我国进行社会分层的必要性有哪些?通常划分为哪几个阶层? 5.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结构出现的重大变迁?

6.什么是社会流动?社会流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引起社会流动的原因是什么?

7.如何看待我国近20年来出现的大规模的农民流动浪潮?

第十一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Social Change and Social

Modernization)

一、教学目的:

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社会变迁的过程与趋向、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和主要解决措施。

二、教学要求:

熟悉社会变迁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社会渐变和社会革命两种社会变迁的形式;领会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发展趋势;了解什么是社会阶级及其社会的阶级结构,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社会流动的原因。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变迁的定义;社会变迁的动力;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社会现代化基本内容。

五、教学难点:

社会变迁的理论。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

七、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平:《社会现代化》,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

2.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美】西里尔·E·布莱克:《比较现代化》,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4.【英】戴维·赫尔德等:《全球大变革:全球化时代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杨雪冬:《全球化:西方理论前沿》,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变迁?它有两种基本形式? 2.简述社会变迁的主要理论。

3.什么是社会发展?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发展?社会发展的特征是什么? 4.社会发展有那些理论模式?简述它们的主要内容。 5.什么是社会现代化?它包括哪些内容?

6.发展中国家能否通过发达国家的模式实现现代化?为什么?

7.我国社会现代化的背景、特征是什么?如何选择我们的现代化目标?具体途径有哪些?

第十二章

社会问题(Social Problem)

一、教学目的:

使学生能够对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解释和界定,并就当前中国乃至世界存在的困扰问题进行分析。

二、教学要求:

熟悉掌握社会问题的基本概念、理论解释以及社会问题的根源。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社会问题定义;社会问题的特征。

五、教学难点:

社会问题的理论;中国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问题?如何认定社会问题? 2.社会问题的特点有哪些?可以作哪些分类? 3.运用有关理论说明我国当前某一社会问题。 4.简述社会问题的几种理论解释。

第十三章

越轨与社会控制(Deviance and Social Control)

一、教学目的:

明确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都是社会运行中的正常现象。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处理自我与社会的关系,防范可能或者突发的越轨行为。

二、教学要求:

了解什么是越轨行为及其基本类型,运用社会控制理论去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越轨行为。

三、教学时数:

3学时

四、教学重点:

13 社会控制定义;社会控制手段。

五、教学难点:

社会规范与社会控制;越轨行为与社会控制。

六、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观看影像资料、社会调查。

七、主要参考文献:

1.【美】E·A·罗斯:《社会控制》,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美】R·庞德:《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3.郑杭生、李强等:《社会运行导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基本理论的一种探索》,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

八、作业:

1.什么是社会控制?社会控制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2.如何认识社会控制与社会规范的联系和区别?

3.社会控制的主要手段包括哪些?如何实施对越轨行为的控制? 4.简述越轨行为的主要理论。

《概论纸制版教案模板.doc》
概论纸制版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