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时教案模板

2020-04-18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Canyouplaytheguitar教案课时一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时间:2013.3.4-----2013.3.8 课时:四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情态动词can “询问和谈论能力”;通过谈论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才能,学习情态动词Can的基本用法。

Section B的主要内容:复习情态动词can用于“询问和谈论能力”的目标语言,掌握情态动词can的基本用法;能够运用所学目标语言表达自己在某一方面所具有的才能;能够为自己成立的各种俱乐部制作海报或招聘广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

本单元学习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谈论的话题是能力。通过互相询问或谈论自己或对方在某一方面的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一种群体意识。 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难点

1.复习词汇:can,play,want 2. 词汇:guitar, dance, swim,sing, che, speak, drum,trumpet,violin,play the guitar 3.句型: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I/he/she/we can./No,I/he/she/we can’t.

Can Bill play the guitar?

Yes,he can,but he can’t sing.

4.语法重点:情态动词can的肯定句、否定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定与否定回答、特殊疑问句的构成

学习询问和谈论彼此的能力和特长;

5. 语法难点: 情态动词can的构成和使用。

教学突破

Section A重在通过使用情态动词can来询问和谈论能力,因此如何使用情态动词can就成了关键。教师可通过模仿、操练使学生掌握can的肯定句、否定句和疑问句的构成,再进行谈论能力的训练就容易多了。

学会运用情态动词can来询问和谈论自己的能力;

Section B重在通过复习所学的“询问和谈论能力”的目标语言,学会谈论和表达自己或他人在某一方面所具备的能力和才艺,因此给学生提供一些施展才艺的舞台和机会,让他们在做中说、在说中做,既能培养他们的自信又能学会灵活运用所学内容。

过程与方法

采用Claifying和Role—playing的学习策略,利用教学图片、幻灯片、实物(各种乐器)或制作课件(演奏各种乐器)等来展开课堂教学、Pairwork问答式的口语交际活动或小组活动,进行“询问和谈论能力”的课堂教学和练习。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2013.3.4

第一教学环节:情景创设,导入新课 Section A的主要内容是运用情态动词Can“询问和谈论能力”。在导入新课时,可采取演绎导人法和视听导入法。 1.出示一些反映各种活动的图片、幻灯片或播放课件,引导学生谈论活动:

He/She can dance/swim/sing/\"•But I can’t dance/swim/sing/...等,学习表达活动的动词短语。

2.教师可携带一些演奏乐器的图片,一边看,一边说.I can play the guitar.…等;再指着图片说:He/She can play the violin.But I can’t play it.等;然后询问学生:Can you play the guitar?….并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回答。 3.出示1a部分的图片,引导学生将活动与人物进行搭配,完成la部分的教学任务。 1.观看教师出示的反映各种活动的图片,谈论其所反映的活动:He/She can dance/swim/sing/…But I can’t dance/swim/sing/...等,学习表达活动的动词短语。

2.观看教师的演示和谈论,仔细听讲,理解情态动词can的基本用法,回答教师的提问:Yes,I can./No, I can’t.3.观看1a部分的图片或幻灯片,将活动与人物进行搭配.完成la部分的学习任务。

第二教学环节:师生互动,学习探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播放lb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出对话的顺序,完成1b部分的教学任务。 2.引导学生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lc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学会运用can询问和表达能力。 3.播放2a部分的录音让学生听,引导学生圈出俱乐部的名称,完成2。部分的教学任务。

4.引导学生根据对话内容选择合适的单词填空,补全对话,再播放2。部分的第一个对话录音让学生进行校对。练习听力和写作能力,完成2b部分的教学任务。

5.引导学生展开Group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先练习2b部分的对话,再根据图示改编对话并进行操练,运用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club.等目标语言。

6.引导学生将3a部分的对话整理成序,运用What can you do? I can…等目标语言,完成3a部分口语交际的教学任务。

7.引导学生展开调查活动,互相询问彼此的能力和特长并进行回答,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目标句型,完成3b部分的教学任务。 1.听1b部分的录音,根据所听到的内容,选出对话的顺序,完成1b部分的学习任务。

2.展开Pairwork活动,完成1c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学会运用can询问和表达能力。3.听2a部分的录音,然后根据录音内容圈出俱乐部的名称,完成2a部分的学习任务。 4.根据对话内容选择合适的单词填空,补全对话,再听2a部分的第一个对话录音进行校对,练习听力和写作能力,完成2b部分的学习任务。

5.展开Groupwork活动,完成2c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先练习2b部分的对话,再根据图示改编对话并进行操练,运用What club do you want join? I want to join…club.等目标语言。

6.将3a部分的对话整理成序,运用What can you do? I can…等目标语言,完成3a部分口语交际的学习任务。 7.展开调查活动,互相询问彼此的能力和特长并进行回答,然后向全班进行汇报,要学会运用所学目标句型,完成3b部分的学习任务。

第三教学环节:合作交流,巩固提高

引导学生进行Job Interview小组活动,让学生在阅读广告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询问谁能胜任所招聘的工作,练习运用所学目标语言,完成第4部分

的教学任务。 进行Job interview小组活动,在阅读告之后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询问谁胜任所招聘的工作,练习运用所学目语言,完成第4部分的学习任务。

板书设计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

Section A 生词:guitar, dance, swim, sing, che, speak, can’t, job, children, kid, summer, camp 重点句型:Can you swim/paint/sing? Yes, I can./No, I can’t.

Can you/he/she/you dance?/ Yes, I /he/she/we can.No, I/he/she/we can’t.

What club do you want to join? I want to join…club.

推荐第2篇:一课时教案洗手

《洗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上海教育出版社辅读学校教材第二册第五单元第十二课,本课为看图学文,课文配有洗手图片,通过让学生学习,能够学会正确洗手,并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A生:

1、认读词语:洗手、毛巾、肥皂;

2、知道洗手的流程,并且会自己洗手;B生:

1、尝试跟读词语:洗手、毛巾、肥皂;

2、在教师指导下学会洗手;C生:

1、能安静坐在座位上;

2、能配合练习。(2)过程与方法:

1、认读词语,理解词语的意思。

2、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学会洗手。(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认读词语:洗手、毛巾、肥皂;

2、懂得洗手的流程。

█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游戏法、情景教学法、示范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生相互问好。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请来了一位动物朋友,大家欢迎吗?(我们鼓掌欢迎小动物)

师:(出示布偶)看,这是谁? A生:小白兔

师:你们喜欢小白兔吗?有听过《小兔子乖乖》这首歌吗?小兔子也很喜欢这首歌,瞧,她唱起歌来可好听了(教师边唱边做动作)小兔子乖乖,把门开开,哎呦,(动作:小兔子不小心摔倒了)教师问:小白兔怎么了? 生:小白兔摔倒了

师:看,小白兔的手怎么了? 生:小白兔的手脏脏的

师:小白兔不高兴了(带上语气)怎么办呢?(看学生反应) 师:那我们一起来帮小白兔洗洗手,好吗?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洗手

二、新授

出示小白兔,小白兔的手太脏了,我们一起来帮助它洗洗手,大家会洗手吗?洗手要先卷起袖子,(帮小兔卷起袖子,也可以一边让学生卷起自己的袖子)把手放进水里,搓搓手心,再搓搓手背(教师把小白兔的手呈现给学生看)看,小白兔的手是不是洗干净了?小白兔的手湿湿的,要用什么来帮它擦干?(学生回答:毛巾)教师做动作:帮小兔擦干手。

2、师:我们帮小白兔的手洗干净了,小白兔可开心了,现在呢?你会自己洗手吗?教师要按步骤再回顾一遍洗手流程

3、师:老师今天给你准备了一些食物,等会跟小白兔一起分享,(拿出食物)在吃东西之前要先做什么呢?(洗手)

三、结束

教师让学生和小白兔一起分享食物(播放音乐)

结束课

推荐第3篇:练习一 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写好钢笔字,读读背背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

2、读背词语与古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写好钢笔字:

1、师讲解:本次训练安排了三个字“次、缺、珍”,这三个字右边同时有撇和捺。提问:它们怎么写呢?

2、学生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当一个字右边有撇有捺时,撇要收一点,以让捺,捺要舒展一些。

4、练习。

要求:先描红仿影再临写,并注意正确的坐姿。

三、读读背背。

1、读背词语

(1)让学生自由读。

(2)、让学生结合课前预习说说这些词的意思。师可适当讲解。 (3)、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练背。

2、读背古诗

(1)指导学生读正确、流畅。同时初步体会诗意。 (2)理解交流。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并熟读成诵。

四、作业

推荐第4篇:手工制作教案一课时

校本课程研究课——手工制作

靖安中心小学陆荣贵

活动主题:工作需要计划——制作玩具汽车

活动目的:

1.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辆玩具汽车,让学生

懂得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并学习制订工作计划。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能力,动手和策划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设计玩具汽车,并学习制订工作计划。

活动内容:

1.制作玩具汽车

2.开展玩具汽车制作评比活动

活动形式:4人小组互助学习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的制作材料:硬纸板、三合板、废瓶盖、铁片、旧圆、珠笔芯、铁丝、旧车辐条、泡沫塑料等。 制作工具:钳了、小刀、剪刀、锯子、锥子、锉刀等。

教师准备:CAI课件、几辆玩具小汽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星期天,爸妈带我们去动物园,景点很多,有狮子园,有孔雀园,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景点玩到呢?(揭示课题),工作需要计划。

2.看课件,简介《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见教参P9的课外资料。汽车以它优美外形,良好性能,博得了很多人的青睐,想看吗?把自己收藏的汽车模型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3.(课件)展示多种汽车模型,这节课就是让大家设计、制作自己的玩具汽车,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二、自主学习,研讨探究。

1.4人小组看书讨论,需要经过哪些工作程序,才能制作出一辆玩具汽车?你准备做一辆什么车?

2.反馈。引导学生学习制订以下工作计划:设计——准备材料、工具——制作零部件——组装,装饰

3.展示纸制玩具汽车,拆开观看,讨论固定车轮、底盘、车身的组装方法和程序。

三、动手实践,发散思维。

1.只在肯动脑筋,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就能做出很棒的玩具汽车。

2.(伴着音乐)学生绘制汽车简图

3.学生制作零部件。(师强调注意安全,正确使用工具)

4.装配好后对汽车进行装饰。

5.比较制作好的汽车和原来设计的汽车有什么不同。

四、归纳小结,竞赛激趣。

1.小结。

2.开展“玩具汽车展览”评比活动,评选“设计之星”,发奖牌。

3.评出最好的汽车,请制作者介绍经验。

4.讨论:如果事前不制订工作计划,会怎样?

推荐第5篇:四个太阳一课时教案

《四个太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郭艳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2.学会认识“挂、街“等13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字形。

【学习重点】

用各种方法识记字形。

【学习难点】

生字“熟、温、街、脸、尝”的识记方法。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

【学习过程】

一、看图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师打开课件,出示本课插图)

师:谁能用完整的话说一说这幅图。

生:图上的男孩子正在画太阳。他总共画了四个不同的太阳。(生齐读课题)

师:老师明明看到天上只有一个太阳,可课文中却写了四个太阳,老师感到很奇怪,大家愿意和老师一起去看看吗?设计意图:谈话导入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我们这一节课的任务:即利用电脑来学习语文课。看图引出课题,目的是借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究竟课文写了什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1、检查预习

师:同学们,现在你一定想读读课文了吧。请大家打开书第81页。 谁能说说,我们预习课文时做了哪几件事?

生:(1)、要把字音读准,不认识的字借拼音多读几遍。

(2)、给课文标小节。

(3)、给课后的生字宝宝戴拼音帽子。

(4)、课文至少读三遍。

2、检查课文,正音。

生单个读、三大组赛读,男女生对抗读。

三、识字

1、出示带有本课生字的文中句子。生单读。

2、词语开火车。

3、生字卡带拼音生轮读,正音。

4、按结构把这些生字分成四类,生分别来说。

左右结构:挂、伙、伴、冻、脸、温、甜 左中右结构:街

上下结构:熟 季 尝

全包围结构:因

5.分别识记这些字

(1)记偏旁:挂提手旁脸月字旁

(2)形声字:看部分,知整体伙 伴 冻

(3)会意字:甜舌头舔甘蔗就是甜

(4)熟字带生字:街行字中间两堆土

6、检测生字

(1)字卡开火车:读、拼、组词

(2)闯迷宫游戏

(3)挂苹果

(4)找朋友

推荐第6篇:《〈呐喊〉自序》教案(一课时)

《〈呐喊〉自序》教案(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

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教学设想:

本文内容精深,理解有一定难度,教学时拟突出重点,扣住“好梦”的具体内容,领会作者思想发展过程。

教学重点:鲁迅自身经历与其思想发展的历程。

教学难点:鲁迅严于解剖自己,努力追求真理,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认识作者写作《呐喊》的缘由。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地点:多媒体教室

指导过程与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心中有梦吗?(回答是肯定的)

人不同,梦想不同,时代不同梦想也不同。鲁迅先生一生也做了很多梦,他把自己“不能全忘记”的梦,写成了小说集《呐喊》。在初中同学们也解读过鲁迅“梦”——小说。说说看我们学过鲁迅的小说有哪些?明确:《故乡》,《社戏》,《孔乙己》。这些小说选自哪一个小说集?明确:《呐喊》。

《呐喊》是鲁迅先生的第一部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14篇,1922年12月,鲁迅为自己的这个集子写了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自序》。

投影:《自序》课件。

并展示《呐喊》篇目表,让学生有大概了解。

《呐喊》篇目表

(1)《呐喊》自序(1922.12)(9)故乡(1921.1)

(2)狂人日记(1918.4)(10)阿Q正传(1921.12)

(3)孔乙己(1919.3)(11)端午节(1922.6)

(4)药(1919.4)(12)白光(1922.6)

(5)明天(1920.6)(13)兔和猫(1922.10)

(6)一件小事(1920.7)(14)鸭的戏剧(1922.10)

(7)头发的故事(1920.10)(15)社戏(1922.10)

(8)**(1920.10)

二:介绍“序”

什么叫序?什么叫自序呢?请大家齐读“自读提示”前三句话。

提示已讲得很清楚,序言,是写在著作前面的文章,可分为自序和他序,自序,多为说明写书的目的和经过。而鲁迅的这篇序言中,鲁迅通过叙述自己的经历来反映思想发展过程,并说明写作《呐喊》的缘由,这正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投影显示课件中的“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过程;2:理解写作〈〈呐喊〉〉的缘由及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

三:分析课文

引出“梦”

问:缘由即来由,那么本文在哪里概括交代了〈〈呐喊〉〉的来由?

明确:开头部分,“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问:是什么的“一部分”?

明确:“我年轻时候曾做过许多梦”的一部分。

问:这里“梦”指的是什么?

明确:指作者年轻时候的理想和追求。

问:为何理想叫做“梦”呢?

明确:由于这些美好的希望、理想都未能实现,所以后来回忆起来,就如同梦幻一般。问:年轻时的鲁迅曾做过哪些梦?

梦的产生是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密切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先来看文中叙述了作者怎样的生活经历,思想又是如何发展的呢?请对照下面的表格看课文,给大家两分钟时间,找出地点并概括其生活经历和思想发展。

根据课文内容,填表说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的过程及写作特色。(展示课件中的“经历思想”,表格在这里无法显示,可见课件。)

地 点

生 活 经 历

思 想 发 展

先请一学生找出文中地点:绍兴、南京、仙台、东京、北京,再请学生自读课文填写生活经历、思想发展,学生大体完成后再讨论明确具体内容。(具体内容见下,学生概括恰当的少讲评,概括不到位的作指导,课件中的这一内容每按前进一次,填出相应部分,并且不同地点是一个隐藏按纽,单击它可以显示相关图片。)

(1)绍兴 侍亲疾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问:在绍兴的四年,作者做了什么?

明确:几乎是每天出入于质铺和药店,并寻找药引。

中心事件是服侍久病的父亲,我们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为“侍病父”或“侍亲疾”。这段生活经历,鲁迅的感受如何?

提示: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求别样的人们。

如何理解这几句话?我们可结合鲁迅的家庭情况。鲁迅幼时家庭经济比较宽裕,家里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愁生计。但十三岁那年,家庭突遭变故,祖父因科举案件下狱,继之而来的是父亲患了重病,家庭陷入困顿,只得靠典当衣服首饰来换钱给父亲治病,在侮蔑里接了钱,昔日闰土眼中的“少爷”遭到了别人的歧视与白眼,倍感人间的冷漠,看透世态炎凉,于是想走异路,产生了第一个梦“学洋务”

(2)南京 求新知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在洋务学堂,鲁迅所学课程有:格致(物理、化学)、算学、地理、历史、绘图、体操,并且看到了一些生理卫生之类的书。这些知识与作者在三味书屋中所学的《四书》、《五经》中的孔孟之道相比较,都是新知识,因此在洋务学堂作者主要是探求西方新的知识,可概括为“求新知”

问:这些新的知识给作者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明确:渐悟中医是骗子,知道西方医学能维新,于是去仙台学医,“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治的病人的疾苦,促进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因此我们可概括为“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3)仙台 攻医学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在仙台,作者主要攻读西方医学,初中学的《藤野先生》就是对仙台学医生活的回忆,作者回忆了最使他鼓舞,最使他感激的藤野先生。学医之梦很美满。鲁迅后来为什么又动摇呢?

明确:原因是看时事画片。领悟了要著,弃医从文。

时事画片的内容是日本人杀中国人,围观的是自己的同胞,这场景使鲁迅受到极大震动,他为麻木得受人欺侮、任人宰割而不自知的同胞感到激愤和悲哀,这使鲁迅的学医之梦彻底

破灭,以此为转折,树立了新的梦想,提倡文艺,开始了新的人生,去东京,进行最初的文学活动。

(4)东京 搞文艺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在东京,鲁迅为搞文艺从事了许多工作,文中主要叙述了办杂志《新生》。《新生》的结局如何?(并未出版)

《新生》的失败,给鲁迅以沉重的打击,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表示他那时心情的词语:悲哀、寂寞,并且进行了深刻的反省,看见自己“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请大家思考:鲁迅为什么感到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

明确:客观原因:国民精神麻木,群众不觉悟,对于呐喊,既非赞同,也不反对。

主观原因:对自己寄托希望过高,认为自己是英雄,思想不切实际,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满怀信心,满怀希望地办杂志,一旦希望破灭,那失望也是很深,很痛苦的。为了驱散这种痛苦与寂寞,鲁迅采用了种种麻醉法,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于是去了北京S会馆抄古碑。

(5)北京 抄古碑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抄古碑并没有奏功(从“似乎”一词可看出),从院子里有缢死过一个女人的槐树和槐蚕是每每冰冷地落在头颈上,可以看出当时居住的环境是冷静、寂寞的。“客中少有人来”,生命在暗暗消去,可见鲁迅没有了先前的慷慨激昂,保持了沉默,“这也是我唯一的愿望”是一种自嘲,实际上是不愿如此沉默,可又不得不如此的无可奈何的苦闷。这种苦闷实际是奋斗者找不到变革现实途径时产生的彷徨,这种沉默实际上是暴风雨来临前的酝酿,沉默苦闷并非理想破灭后的绝望,而是仍在苦苦思索追寻着国家和社会的前途和出路。

(6)北京 应索稿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鲁迅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曾说:“沉默呵,沉默!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金心异的索稿,结束了鲁迅沉默的抄古碑的生活。文中有金心异与鲁迅争论铁屋子能否被摧毁的一段对话。在“假如一间铁屋子”的对话中,用了许多比喻来揭示思想观点。请具体说明“铁屋子”、“熟睡的人们”、“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各比喻什么?提示:“铁屋子”比喻辛亥革命后依旧黑暗的旧中国。

“熟睡的人们”比喻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精神麻木的国民。

“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比喻用宣传的力量使较为明白的一些人认识处境的险恶。

鲁迅:铁屋子万难破毁,即使大嚷起来惊起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也无济于事。金心异:既然有人起来,就有可能破毁。从中我们可以了解鲁迅最初的社会观,把黑暗的旧社会估计得过于强大,对社会认识很深刻,但同时也体现了他思想的弱点:对群众力量估计不足。争论的结果是鲁迅否定了自己最初的看法,看到了希望,于是振笔呐喊。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先前的思想发展是形成〈〈呐喊〉〉的深厚的思想基础,而金心异的来访则是写作〈〈呐喊〉〉的直接契机。

至此,完成表格。(见课件)

(投影:课件:“三个好梦”)从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年青时的梦想共有三个(好梦),一个是通过学洋务来就国,即洋务救国梦;一个是通过学医来拯救像他父亲一样的病人,并在战争时去当军医,即学医救国梦;第三是想通过文艺来唤醒麻木的国民,即文艺救国梦。从作者的梦想中我们可以看出,一直贯穿在作者梦想中的是他那一颗救国救民的热心,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我们应当很好地体会。

第一个梦是第二个梦的前提和基础,并随着第二个梦的破灭而破灭,前两个梦的破灭又是第三个梦产生的原因。

三大梦想的破灭使作者陷入了无边的寂寞中,如何理解作者的这种寂寞呢?

作者的这种寂寞并非真的无聊,也不是无事可做,而是一种“不特没有人来赞同,也还没有人来反对”的孤独,是爱国者报国无门的忧愁,是先行者曲高和寡的悲哀,更是思想者穷天究地的反省。“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这种寂寞是作者对黑暗统治的反抗,对麻木国民的当头棒喝。在寂寞中作者深刻反省,从而克服了对自己寄望过高、思想不切实际的青年人特有的狂热病,为他以后团结众人,从事“韧”的战斗奠定了基础。金心异的来访使寂寞中作者看到希望,于是开始振笔呐喊。

分析小说集命名为〈〈呐喊〉〉的含义。(投影:“命名含义”)

提示:其含义有二,一是为唤醒精神麻木、“熟睡”的人们起来抗争,而发出战斗呼喊;一是为慰藉战友,使之“不惮于前驱”的呐喊助阵。

从作者好梦、寂寞、呐喊的经历中我们不难发现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一直没有改变,用作者的《自题小像》中的一句话可以鲜明地体现作者的思想:“我以我血荐轩辕。”

四.布置作业(投影:课件“作业布置”)

1、由鲁迅回忆自己的梦的产生、对梦的执著,你能不能谈谈你的梦,有什么梦?怎样形成的?如何为梦的实现而奋斗?请以“我的梦”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2、分析作者的寂寞,以“闪光的‘寂寞’”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五.课外探究(投影“课外探究”)

显示两个有助于研究鲁迅的相关网址(见课件)

六.结束语

同学们,鲁迅的梦我们今天就分析到这,上课前大家不是说心中都有“梦”吗?为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的支持及与我的配合,我祝同学们好梦成真。

推荐第7篇:五笔输入法教学教案(一课时)

五笔输入法教学教案设计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习者在两个课时内基本掌握字根的分布和拆字规则。 2.让学习者消出学习五笔难的心理。

3.让学习者形成一种研究性自主学习的思想理念。 二 学习者及内容分析

对于五笔来说,一般人认为(在会五笔之前)字根难记,还有规则太多。针对这种情况,我重点要讲的就是字根,其实字根有很多规律可寻的,比如:“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丨”“目、日、口、囗”,根据字根之间的关系与其在竖区中键位的排列就很容易记忆。还有可以根据字母的形态来记忆,字根变形等。这样基本可以记下百分之六七十的字根。规则多,其实刚开始入门的学习者,我们可以让他掌握几个比较重要的规则,也就是说,百分之八十的字都是用那些来拆分的,即:“按书写顺序”“取大优先”,而其它的他们能掌握更好,只要他们入门,遇到用那些规则打的字,查一下就行啦。这些主要是要消出他们五笔难的心理。

三 教学策略及媒体选择

一般的常规都是先让学习者背字根,讲解拆字规则然后再上机操作练习,这里我主要采用一种指明引学习者自己去探究五笔输入法是怎样开发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采用分组讨论,这样即是有的学习者会五笔的也会跟你的教学思路走。教学媒体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有多媒体更好,那就可以采用讲授法和演示法,这样可以增强学习者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四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字根:

(一)笔画 1定义

书写汉字时,一次写成的一个连续不断的线段。

多个笔画写成的是笔画结构,如“

十、口”等,不能叫笔画。

一个连贯的笔画,不能断开成几段来处理。例如,不能把“申”分解为“丨田丨”,也不能把“里”拆成“田土”等。 2汉字的基本笔画只有下表所示的5种。 1)横 一 左-右 2)竖 丨 上-下 3)撇 丿 上-左下 4)捺 丶 左上-右下

5)折 乙 带转折变形笔画与基本笔画是同一类笔画,这是因为: (1)由“现”是“王”字旁可知,提笔“一”实际是横的变形。 (2)由“村”是“木”字旁可知,点笔“丶”应属于“ ”。

(3)由旧体的“木”字其竖笔带钩可知,竖笔向左带钩“”应属于竖。 (4)其余一切带转折、拐弯的笔画,都归“折”类。 3汉字笔画之间的结构形态,即构形关系,共有三种:

1).离:如“

八、小、三”,以及“旦、札、只”的最后一笔;2.)接:如“刀、人、几”,以及“广、里、夫”的最后一笔; 3.)叉:如“

十、

九、又”,以及“于、中、事”的最后一笔。

笔画之间的三种构形关系,是汉字图形中直观易辨、非常有用的特征信息。在汉字形码中,当仅仅提取笔画结构信息还不足以区分汉字的字形时,就有必要在编码中使用这种“构形信息”。

(二) 码元 1定义

我们把笔画结构特征相似,笔画形态及笔画多少大致相同的“笔画结构”,作为编码的“单元”,即编码的“元素”,简称“码元”

汉字是图形文字,笔画繁多、形态多变。如把几万个汉字分解成较小的块块,即使不细分,分解出来的“字根”或“部件”,也会多达上千种。无论如何,在标准键盘的26个字母键上,是无法摆得下将近1000个符号的。把汉字理解为“字根”或“部件”,客观上是为汉字设计了“字母”。然而汉字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字母!

例:“冂 彐 水 艹 八”等为代表的,与其相同的字根,也就是上面讲的码元。

(三) 排字根的一般规律

1按字根特点与区位键的关系排。 例:“丨 丨丨 丨丨丨 丨丨丨丨”“目 日 口 囗”竖区的第

一、

二、

三、四个分别按列。

2按字母与字根的形态相似或稍作变形。

例:“M”与“冂”都是向下框,“W”把它拉开一点,去掉两边就可以看成一个“人”,那两边把它翻过来就可以看成“八”字。 3根据字母的形态来编故事来记忆。

例:“Q”键的字根我们可以这样来编:一条美丽的金鱼(那一小点看成小鱼)在鱼肛(剩余“O”可看成是鱼肛)里游,把小鸟、小狗都吸引过来啦。这样“金”“鱼头”“鸟头”而“犭”“勹”是“小狗”中其中的一部分字根。 4在原有字根上添笔画。

例:“F”键,在“二”上加一“丨”就可以变成“土”“干”字。

5最后还可以根据其口决来记。九八的字根口决都是七个字,八六的是乱来不一至,且如记不住口决可直接在键盘上打三个“L”再加想查旬键,口决就出来啦。

例:查“F”键的口决就可打“LLLF”就出“土干十寸未甘雨”。

除上述方法外,学习者还可以自己想其它的记忆方法和诀窍。总之只要能把字根记下来就行。

拆字规则

(一) 分析汉字的结构特征

汉字是一种平面图形文字。同样几个码元(字根),摆放位置不同,就可能成为不同的字。如: “叭”棗“只” “吧”棗“邑”

可见,码元(字根)的位置关系,也是汉字的一种重要特征信息。这个“字型”信息,在98王码的编码中很有用处。

根据汉字码元(字根)之间的位置关系,我们可以把成千上万的方块汉字分为三种字型:左右型、上下型、杂合型。

1 左右型 汉湖结封 码元之间可有间距,总体左右排列 2 上下型 字莫花华 码元之间可有间距,总体上下排列 3 杂合型 困同凶区这司乘果 码元之间虽有间距,但不分上下左右,或者浑然一体,不分块。

(二) 按五笔拆字汉字分类

一般汉字(在另一篇日志) 键名汉字 成字字根汉字 高频汉字(一级简码) 偏旁

字根超过四码汉字输入是:第一码+第二码+第三码+最后一码 1高频汉字(一级简码)

高频字也就是在汉字输入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汉字,叫一级简码就是说敲一个键就可以出一个汉字。

例: Q (我)W (人) E(有)R (的)T (和)

2键名汉字(字根助记图中红色的字)如:“金、月、白、禾、言、立、水”等。 打法:一般击此键三次。 例:“金”字打“QQQ” 3成字字根

先打所在的键+再按一笔一画的拆开再打。

例:“文”字打“YYGY”第一个“Y”是“文”字所在的键,第二个“Y”是 “文”字的第一画“丶”,“G”是第二画“一”,最后一个“Y”也即是最后一码捺“丶”。 4偏旁

偏旁也可看成成字字根,只是它是偏旁,笔画比较少,打法跟成字字根差不多,区别就是不足四码的用“L”键补足四码。 例:“丿”打“TTLL”第一个“T”是打“丿”所在的键,第二个“T”是拆分时第一画“丿”,

后面两个“LL”即是不足四码补上的。 5一般汉字 1)书写顺序

“合体字”编码,一般情况下,要按照正确的书写顺序进行。如: 新:立 木 斤 (正确,符合规范书写顺序)

立 斤 木 (错误,未按书写顺序编写) 夷:一 弓 人 (正确,符合规范书写顺序) 大 弓 (错误,未按书写顺序编写)

非:丨 三 丨 三 (正确,符合规范书写顺序)

三 三 (错误,未按书写顺序编写) 2)取大优先

“取大优先”,也叫做“优先取大”。按“书写顺序”为汉字编码时,不能无限制地采用笔画少的码元。否则,汉字都将变成单笔画码元了! 要以“再添一个笔画,便不能构成为笔画更多的码元”为限度,每次都以那个“尽可能大”的,即“尽可能笔画多”的结构特征作为码元编码。例: 世: 第一种:一 凵 乙 (误) 第二种:廿 乙 (正) 显然,前者是错误的,因为其第二个码元“凵”,完全可以向前“凑”到“一”上,形成多一个笔画的码元“廿”。 “取大优先”,俗称“尽量往前凑”,是一个在汉字取码时“最常用到的基本规则”。

至于什么才算“大”,“大”到什么程度才到“边”,等到读者熟悉了码元总表,你便不难发现,这个“限度”,这个“边”,无非是码元总表中可以“凑”成的“笔画最多,又符合码元特征”的笔画结构罢了! 3)兼顾直观

在确认码元时,为了使码元特征明显易辩,有时就要“牺牲”“书写顺序”和 “取大优先”的原则,形成个别例外的情况。 例1:国

按“书写顺序”,其码元应是:“冂 王丶一”;但这样编码,不但有悖于该字的字源,也不能使码元“囗”直观易辩。我们只好违背“书写顺序”,按“囗王丶”的顺序编码。 例2:自

按“取大优先”编码为:“亻三”;但这样,不仅不直观,而且也有悖于“自”字的字源(有人说,这个字的字源是“一个手指指着鼻子”,这里的“目”是鼻子的象形)。我们只能按“丿目”编码,这样的编码叫“兼顾直观”。 显然,按后者编码,更能符合码元的笔画特征。 4)、能连不交

请看以下取码实例:

失: 丿 夫 (二者是相连的) (正) ? 大 (二者是相交的) (误)

朱: 丿 未 (二者是相连的) (正) ? 木 (二者是相交的) (误) 当一个字既可以视作“相连”的几个码元,也可视作“相交”的几个码元时,我们认为“相连”的情况是可取的。因为一般来说,“连”比“交”更为“直观”,更能显现码元的笔画结构特征。 5)、能散不连

在第一章中我们讲过,笔画和字根之间,字根与字根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散”的关系、“连”的关系和“交”的关系三种。相应地,码元之间也有这样的三种关系。如:

倡:三个码元之间是“散”的关系;

自:首笔“丿”与“目”,两个码元之间是“连”的关系; 夷:“一”、“弓”与“人”,三个码元是“交”的关系。 几个码元之间的关系,是决定汉字字型的主要依据。

汉字的字型,依其码元之间的关系,如第一章基础知识中所讲,可以分为左右型(代号1)、上下型(代号2)、杂合型(代号3)。 几个码元都“交”“连”在一起的,如“夷”、“丙”等,便肯定是“杂合型”,属于3型字,不会有争议。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有时候,一个汉字的几个码元,都不是单笔画,这些码元之间的关系,常常在“散”和“连”之间模棱两可。如:

占:口,两个码元按“连”处理,便是杂合型(3型);如按“散”处理,便是上下型(2型)。

矢:大,两个码元如果按“连”处理,“矢”便是杂合型(3型);两个码元如果按“散”处理,“矢”便是上下型。

当遇到这种既能“散”,又能“连”的情况时,我们规定:

只要不是单笔画,一律按 “能散不连”判别,即作为散的关系。

因此,以上两例中的“占”和“矢”,都被认为是“上下型”字(2型)。 实际上,用得上后3条规定的字,只是极少数。

(三)“识别码”的直观快速教学法

对于(左右型)字,码元输入之后,补打最末一笔画所在区的第一个键,就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沐: 氵 木 ISY(“丶”为末笔,补打“Y”即为“识别码”) “Y”为捺区第一个键。

汀: 氵 丁 ISH(“丨”为末笔,补打“H”即为“识别码”) “H”为竖区第一个键。

洒: 氵 西 ISG(“一”为末笔,补打“G”即为“识别码”) “Y”为横区第一个键。 忆: 忄 乙 NNN(“乙”为末笔,补打“N”即为“识别码”)“Y”为折区第一个键。

对于(左右型)字,码元输入之后,补打最末一笔画所在区的第二个键,就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仓: 人 ? WBB( “乙”为末笔,补打“B”即为“识别码”) “B”为折区第二个键。

对于(杂合型)字,码元输入之后,补打最末一笔画所在区的第三个键,就等同于加了“识别码”。 例

固: 囗 古 LDD (“一”为末笔,补打“D”作为“识别码”)“H”为竖区第三个键。

(四)补码

参与编码时,要编两个码的码元叫“补码码元”,也叫双码码元。98王码中的补码码元共有以下3个:“犭、衤、礻” 表中带圆圈的笔画,是“补码”的笔画表示形式,作为一个符号,用以提示编码。 编码示例:

犭:犭+○丿 礻:礻+○丶 衤:衤+丶丶 例:

获:15 35 31 13 (AQTD)

艹 犭 犬 (编码提示)其中“T”就是补码“丿”。 社:45 41 12 11 (PYFG)其中“Y”就是补码“丶”。

五 教学评价

主要是以上机操作打字速度来进行评价。把打不出来的字列出来,就知道还有哪些知道还没掌握。

推荐第8篇:1《速写人物》课时一教案

《速写人物》概述

一、教学目标:1.认识《人物速写》课程的基本内容、工具等

2.了解速写训练的基本方法

3.学生在速写作品欣赏中陶冶情操,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了解速写工具和速写训练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在优秀速写作品欣赏中使学生初步寻找适合自己的速写方法

四、教学工具:1.教师:粉笔、ppt课件

2.学生:速写板、速写纸、铅笔

五、教学过程

1..导入:初步感受速写(让学生体验速写的过程)

组织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用10分钟的时间练习画一个同学,表现形式不限

①激发学生发言谈谈画速写体验。

②欣赏速写作品(感知优秀的速写作品) ③简介画家、引导学生学习欣赏:从构图、用线、用色等方面进行欣赏、归纳速写的技法要点

2.新授

(1)速写简介 ①速写是快速、概括地描绘对象的一种绘画手法,是绘画的基础课题,也是培养 形象记忆能力与表现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②为什么要练习速写? 速写课程学习的目的 速写能培养我们敏锐的观察能力;使我们讯速捕捉生活中美好的瞬间;速写能培 养我们的绘画概括能力;使我们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画出对象的特征;速写能记录生活,激发我们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创作收集大量的素材,好的速写本身就是一幅完美的作品;速写能提高我们对形象的记 忆能力和默写能力。

③速写课程学习的意义 《人物速写》是“计算机动漫与游戏制作专业”必备的基础课程,是造型基础课的主干课之一。。前期课程素描、色彩后续课程有动画线描、三大构成、手绘(人物设定、场景设计)效果图技法等。《人物速写》课程是一门职业技能课程,是介绍人物速写的基本知识以及人体基本结构、比例和基本造型规律中的重要知识点,要求学生在练习对事物特征敏锐的观察能力、表现能力培养迅速的造型能力以及高度概括和综合对象的能力。《人物速写》课程不仅仅是培养学生一般的写实能力,而是一种积极的视觉思维活动,所以要求在速写教学中特别强调培养学生以惊奇和发现的眼光观察客观物象良好素质。探求其本质特征和视觉价值,使观察超出表象更具尖锐性和敏感性,艺术创造力的培养就包含在观察、体验、发现和表现当中。经常练习速写,能使我们迅速地掌握人体的基本结构,熟练地画出人物和各种动物的动态和神态,对创作构图的安排有较大的帮助,正如罗丹所说:“任何瞬息的灵感事实上都不能代替长期的工作,要想给眼睛以形象和比例的认识,要想使心手相应,长期的劳作是必要的。”所以应长期坚持学画速写、多画速写,只有量的积累才能有质的飞跃。在勤画的同时要加强分析和理解,多动脑,使绘画水平更上一层楼。 (2)速写的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铅笔 2.麦克笔 3.擦笔 4.竹笔

5.特制高级素描笔 6.签字笔 7.圆珠笔 8.彩色水笔 9.木炭铅笔

常用的有铅笔、木炭铅笔、炭精条、钢笔、竹笔、擦笔等。各种笔的性能不同,只有掌握它们的特点,才能发挥出各种笔的表现特色

铅笔

一般不宜用硬铅,以线条来表现时,可用

HB —— 4B,若结合一些明暗或画幅较大时可 用4B —— 6B。用铅笔画速写,线条变化有层 次,丰富而细腻,能够深入刻画,初学者可从 铅笔速写入手。 专用的速写铅笔笔芯扁圆,使用时灵活转

动笔芯的方向,可画出粗细不同、变化多端的 线条。

木炭铅笔

绘出的速写黑白对比强烈,变化丰富,使用方法与软铅相同,要求纸 质略松些。也可把木炭铅笔削成扁平状,画粗细线和明暗效果。用木炭铅笔画速写,

不易修改,初学者有个摸索过程,不要操之过急,影响学画情绪。 有炭笔性质的特制高级素描笔,也是很好的速写工具,笔头扁平、斜尖,细可

成线,粗可画面,质地较松,可备一张木砂纸磨笔尖用,用此笔作画,纸宜大些

擦笔

用毛边纸、宣纸或其他纸质松软的纸,卷成铅笔一样

粗细的笔,叫擦笔。纸要卷实,但不宜卷得过紧或过松,卷 成后用刀片削成笔尖状,即可运用。擦笔能将炭粉擦入纸 纹,一般用在较长时间的作业 上。擦笔应用在明暗交界处较 多,宜表现中间色和暗部。

炭精条

适用画大幅速写及头像。表现效果粗犷而强烈,黑白分明,变化大。运用时,侧锋画线,横卧后可以大片涂画,来表现大体明暗和固有色,线条的粗细变化,丰富多端,配合擦笔可增加画面的中间层次和柔和感,容易表现出物体的质感。用炭精条等炭笔性质的笔作画,画面不容易保存,对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可用喷筒喷上薄薄的白胶水(木工用的白胶,使用时, 调入适量水分)。也可以用定型水来固定画面,更为方便。

三、速写练习的基础知识 1.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 2.熟悉人体各部分的运动规律; 3.了解初学速写的作画步骤; 4.了解速写表现的多种形式。

3.课堂练习

制定速写课程的学习计划

4.课堂小结 教师语: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认识了什么是速写,知道学习速写的目的和意义,同 时要学好速写必须学好速写的基础知识。熟悉人体的基本结构;熟悉人体各部分的运动规律;了解初学速写的作画步骤;了解速写表现的多种形式。学生笔记:

1、学习速写的表现方法,用简洁的线条迅速地表现出人物的动态特征和精神状态。了解人物的肢体语言。

2、通过速写,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形象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3、将生活中的自然形象转换为审美实践,迅速提高自己的视觉敏感力和对形象的综合判断力,在生活中积累大量的形象素材,归纳消化,通过联想创造形成鲜明的艺术形象。

制定本课程的学习计划。

推荐第9篇:上课琵琶行课时一优秀教案

《琵琶行》课时一 一:课前准备 1.诵读全诗 2.疏通文意

3.思考:诗人和歌女的身世有着怎样的相似之处(过去,现在)?

二、基本训练

贾(gǔ) 恬(tián) 谪(zhé) 思(sì) 霓裳(cháng) 六幺(yāo) 嘈嘈(cáo) 间(jiān)关 虾(há)蟆(má) 名属(zhǔ)教坊(fāng) 绡(xiāo) 钿(diàn) 篦(bì) 呕(ōu)哑(yā)嘲(zhāo)哳(zhā)

三、教学过程

1.师:白居易是怎样一位诗人?

生: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现实主义大诗人。

而且白居易是一位富有同情心,悲悯心的诗人。他在长恨歌中既讽刺了唐玄宗重色误国,又表达了对玄宗思念杨玉环的同情,他说,“在天愿做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在卖炭翁一诗中讲到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有表现了对下层劳动者的同情与悲悯。那么白居易由长安被贬到江西九江的浔阳江头,又对什么人发出了怎样的感叹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 2.介绍白居易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省渭南县境)人。贞元十五年(798)进士,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因直言极谏,贬江州司马,移忠州刺史。后被召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太和年间,任太子宾客及太子少傅。会昌二年(842),以刑部尚书致仕,死时年75岁。

早年热心济世,强调诗歌的政治功能,并力求通俗,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理论。长篇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则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其诗语言通俗易懂,相传老妪也能听懂。

中年在官场中受了挫折,因而意志消沉。“宦途自此心长别,世事从今口不开”,创作成就大不如前。 3..解题

关于歌、行、引: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的名称虽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都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4.序

上学期学过一篇体制和这篇1样的文章,是哪篇?哪些地方一致? ——孔雀东南飞,都有序且都是叙事诗 这序在诗篇中有什么作用?

——交代写作时间、地点、事情及缘由

(读序明确上述特点,找出句子与诗歌相对应的部分,以便快速整体把握文意。) 5.正文

这首叙事诗以什么线索来实现叙事的?又是怎样布局的?

送客——听乐——琵琶女自叙——诗人独白——同病相怜

(略) (详)

(详)

(略)

(略) 6.(1)本诗是一首叙事诗,在这首叙事诗中刻画了哪两个主要人物? 明确:一个沦落江边的歌女,一个被贬江州的官吏。 (2)两人是通过什么联系起来的? 琵琶声 (音乐)(遭贬的诗人听到琵琶女的弹奏后,产生了心理共鸣)

(3).这句心理共鸣的句子是?

明确: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4)诗人为什么说自己和琵琶女“同是天涯沦落人”?试做具体比较。

明确:因为白居易和琵琶女有类似的遭遇,因此他才能从琵琶曲中听出琵琶女的哀怨,以至泪湿青衫,发出感慨。具体说来:

出自京都:自言本是京城女——我从去年辞帝京 才华出众:名满京都女艺人——才华横溢大诗人 落魄失意:年老色衰嫁商人——直言相谏贬江州

教师补充: ①读序与第三节相关部分,了解琵琶女的身世、遭遇与心境。 当年:艳盖群芳,艺压京城,人妒人捧,年年欢笑;(色艺双绝、技高貌美、青春年少、欢笑红颜)

而今:年老色衰,门前冷落,委身商人,独守空船。(飘零憔悴、饱受冷落) 京倡 商妇 怨

②借助注释、序、第一节与第四节相关部分,了解诗人的遭遇与心境。

当年:诗酒流连,丝竹不绝,高朋满座,其乐融融; (京城作官、高官厚禄、身居高位、位至谏言,名动京师)

而今:谪居卧病,有酒无乐,送客惨别,其情凄凄。(谪居九江,凄凉落魄) (5)小结:所以诗人最后才会发出感叹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这是千古传诵的名句。诗人和琵琶女虽然经历、地位不同,但都有着共同的不幸遭遇和艰难处境,生活都同样地飘零、凄凉、失意。诗人把对琵琶女的深挚同情、对自己被贬的满腔幽怨以及对冷酷现实的强烈不满完全融合在一起了。

四、板书设计

琵琶行

琵琶女

白居易 京倡

琵琶声

京官

商妇

谪官

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课时二

一、课前准备

1.有感情的诵读诗歌并背诵全诗

2.诗歌中第二段的音乐描写有什么特点?(小组分析讨论,逐句总结),使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

二、基本训练

诗词默写

三、教学过程

1.

师:那么我们再想一想,他们原本认识吗?是什么打动了白居易,把两个萍水相逢的陌路人联系在一起的?谁能说一说?

生:是因为琵琶女弹的那个琵琶曲。

师:“谁识琵琶声”(板书),同学们,诗中有一段对音乐的描写,应该说是千古传诵,脍炙人口。下面请同学们齐读第二段,请同学们一边读,一边想一想,这一段中最精彩的句子在哪里?为什么精彩?

比喻分为两类:一是以声喻声。用现实生活中人们具体可感的声音,比拟各种不同的难以捉摸的音响,把抽象无形的声音,刻画成有形可感的实体,使读者仿佛听到了那或轻或重,或快或慢,或激越昂扬,或低回呜咽的应接不暇的乐音。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珠落玉盘,清脆悦耳)“银瓶乍破水浆迸”(银瓶爆破,激越雄壮)。

如“如急雨”(既能看见,又能听见,既有形,也有声)、“大珠小珠落玉盘”(既有声,又能见其形)。

预设课堂:生:我最喜欢的是“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它把琵琶声在沉静以后爆发的声音比作乍破的银瓶和骑士突然拔出刀枪那一瞬间的声音,更加突出了琵琶声在沉默后的慷慨激昂的特点。

师:你很喜欢非常激越的音乐。好,还有没有?

生:我喜欢“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因为我觉得这句话采用的是比喻的手法,先经过音乐的跌宕起伏,然后婉转动听,很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来,听上去挺有感觉。

师:比喻有什么好处?

生:就是十分生动形象。

师:化——

生:化抽象为具体。

师:对,大家都知道,写愁的情感是不是很抽象?李煜怎么写?“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把抽象的无形的愁化作具体可感的滚滚江水。李清照怎么写?“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把抽象的无形之愁化作沉甸甸的重负。比喻的手法是不是很好?还有没有同学想谈?

生:我喜欢“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它把弦声首先比喻为急雨,声音非常急促,然后又如私语般,有幽细圆润的感觉,很形象,很生动。

第二诗段: 写琵琶女弹奏琵琶的情景,着重表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和琵琶声所流露的幽愁暗恨。

寻声暗问弹者谁? 琵琶声停语欲迟(迟疑)。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第一层: 写邀请琵琶女的经过。“寻”“问”“移”“添”“回”“开宴”“呼”“唤”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地表现了诗人忽闻琵琶声和急欲见到弹奏者的迫切心情。诗人运用想象“欲语迟”、夸张\"、“千呼万唤始出来”和行动描写“犹抱琵琶半遮面”,精炼而又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矛盾复杂的心情。这中间有自惭身世,本不愿再向人献艺却又拗不过作者盛情相邀的不得已之情,也有在封建伦理道德观念束缚下的犹疑和顾虑。准确描绘了琵琶女真切的个性,复杂的心理和特有的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如见其态。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

抑(低沉抑郁)声声思(悲),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随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

(写琵琶女的调弦、音调、感受、神态,包含丰富的切身生活体验,为下文弹奏有情作铺垫,是情的根源。这里略写,预示以后琵琶女自叙身世的一段叙述。)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么》。(写指法,即演奏者对各种技法综合的、熟练地运用,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接着写以高超的技巧所奏的名曲,然后对音乐展开大段描写。)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用“急雨”、“私语”的比喻对比在不同弹法下产生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用大珠小珠落在玉盘的比喻来概括音乐的美。

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 “滑”和“难”比喻声音的特色,“滑”指流利畅通,像善于歌唱的黄莺在花间鸣叫一样流畅、悦耳;“难”指滞涩阻塞,就像人低声哭泣,气咽声堵,又像冰下泉水,阻塞难通。)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形容声音越来越低沉,以至停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停止后,让听众想象和感受琵琶女的幽愁暗恨,因此暂时的寂静无声,比连续不断的铿锵之声更能撩拨人们的心弦,增加一层对比: 有声无声。)银瓶乍(突然)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奔突而出)刀枪鸣。(比喻琴声在沉咽、暂停后忽然又爆发出激越、雄壮的乐音,是全曲的最强音。)

曲终收拨当心(对着琵琶中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写乐曲收束时的动作和声音。 )

第二层:弹奏琵琶的过程,乐曲旋律的变化:舒缓流畅---逐渐沉咽----间歇停顿-----激越雄壮。(全诗描写重点,最精彩的地方)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精炼的笔墨,突出琵琶感人的艺术效果。\"悄无言\" ,说明乐曲引人入胜,感人肺腑,它虽然结束了,但听众还是曲意未尽,仍然沉浸在动人的音乐中,神情恍惚,如醉如痴。这是一种间接描写,更突出了音乐的魅力, 是画龙点睛之笔。“秋月白”,把动态的音乐凝固在静态的画面里,曲终已经收拨,乐声已经消逝,但人们的欣赏活动仍在继续。眼前是江水茫茫,无边无际,四周寥落,万籁俱寂,中天一轮明月,江心倒映一派光辉。人们凭着诗意的想象,似乎感到这秋凉的夜色中弥漫着音乐的气氛,这粼粼的波光中荡漾着动人的旋律。这是“以景衬情”的典范。

(2)八个比喻分别描摹了音乐的哪一特征?音乐的旋律有什么变化?

比喻

特征

变化

如急雨————————粗重急骤

如私语————————轻微委婉

急促——愉悦

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圆润

鸟语花底———————宛转流畅

泉流冰 下———————阻塞压抑

轻快——停顿

冰泉冷涩———————清冷凝滞 银瓶乍破———————激越奔涌 爆发——高昂

铁骑突出———————高亢雄壮

如裂帛————————短 促急迫

戛然而止

(3)八个比喻有什么特点?

以声喻声,使用大家熟 悉的、类似的声音 作比喻,写出了音乐的五彩缤飞和疾徐抑扬的变化,使人有亲耳聆听之感。比喻是描摹音乐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善用比喻,能使我们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

2.听《琵琶行》

师:好,我们下面一起读一下最后一段。(学生有感情地齐读第五段)

四、课外拓展

布置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听蜀僧濬(jùn)弹琴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1) 诗的颔联中“一挥手”和“万壑松”分别表现了什么?

“一挥手”写蜀僧弹琴的姿态(动作、技艺),“万壑丘”是用大自然的宏伟的音响来比喻琴声的音乐效果。

(2)结合全诗谈谈你对尾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答:第一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第二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 声的魅力

五、再读文本,升华感情

师: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诗歌的漫游,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一次放声地旁若无人地自由地读一遍这首诗。让我们把情感浸在诗歌的意境里,去体会音乐的美妙,去感受诗人的情怀。

(播放《琵琶行》琵琶曲音乐,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放声自由读全诗)

结束语:历史不会抹杀这一切,时间不会淡忘这一页:那低眉信手的婉约,那哀怨凄切的曲调,那东船西舫的岑寂,那似曾相识的遭遇。千古的诗篇还在耳畔回响,江边那一曲低吟的琵琶,定格成了永恒的千古绝唱。

最后让我们在悠扬的琶琵曲中,以经典为伴,与诗歌同行!

推荐第10篇:有趣的动物一课时教案

每人发一张作文纸

橘子香蕉争夺战 5个铜币一个橘子,五个铜币一个香蕉

中途休息可以吃

一、新课导入

上课之前呢,我们先来听一首小歌曲。这是哪部动画片里的啊?他讲的是谁与谁的故事?恩,其实啊,在青青草原里,可不只有狼和羊呢,还有很多其他的小动物,你知道有哪些吗?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什么动物?把你最喜欢的小动物写在卡片上,写上后就不能更改了。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小动物,不只是现在的我们,古人也喜欢动物,唐朝有一个人啊,他喜欢的动物就很有意思,是大鹅!你们知道他是谁吗?(骆宾王)恩,为此啊,他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叫做《咏鹅》,会背的同学举一下手!好,现在啊,会背的同学就跟着老师的音乐一起背。(播放音乐咏鹅)

你们背的真不错,那今天的作文课啊,我们就来看一看有趣的动物!(出示ppt1)首先呢,我们先来猜个谜语!看看你能多快的猜出它!(ppt2)(一名同学读,其他同学猜。读的同学和第一个猜对的同学都有奖励。)师问猜对的同学:你是怎么知道是xx的呢?恩,那这是它独有的特点。

(PPT3)好,那现在啊,老师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自由讨论一下,当你描述一种动物的时候,可以抓住它那些方面的特点呢? 生:外貌、生活习性。

恩,好。那外貌特点包括哪些?出示ppt,讲解后背诵。 生活习性包括哪些呢?ppt讲解后背诵。好,那现在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将它记下来。(前两名背下来的奖励)生边说,师边板书。 PPT4好,那现在我们知道了描述一种动物可以从外貌和生活习性来描述,那现在啊,我们就以小鸭子为例,在学的过程中呢,你们也想一想自己喜欢的那种小动物可以怎样描述。首先先看它什么方面的特征啊? 生:外貌

PPT5恩,好,那就听你们的,先来观察一下它的外形。随便观察吗?那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顺序啊?板书顺序:(从头到脚,从上到下)非常好,那我们从头到脚来看,分别是小鸭子的?(眼睛、鼻子、嘴巴、身体、脚掌)

好,那我们看看它的眼睛是什么样的?通过我们的观察(板书视觉:大小、形状、颜色+比喻句。黑板上写出一个例句。)师引导着生试着说,再出示ppt上的句子。恩,你看你说的多棒!比老师说的还好呢!(每一个回答者都有奖励) 嘴、鼻子、脚掌都是一样的方法。

身体:它的身体是什么样的呢?(毛茸茸)恩,那是看起来的。一般啊,我们看到这样毛茸茸的小动物都想去摸摸它对不对,那摸起来的感觉怎么样呢?(板书触觉+视觉:感受、大小、形状、颜色+比喻) PPT6其实啊,外貌描写很简单,只要记住这样的秘诀就可以了!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句子,每人读一句。结束后,师问:那读完后我们会发现它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呀?(从局部到整体)对,也可以从整体到局部。这就是描写外貌的最后一点,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板书按照一定的顺序: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从局部到整体)反之亦然。 PPT7我们再来巩固一下刚才学到的知识,看一下这个小片段,写的是什么动物啊?(兔子)xx读蓝色字,这是它的?(整体)xx读红体字,这是它的?(局部)所以它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从整体到局部)好,那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他是怎么来描写耳朵的?xx读耳朵描写片段。总结:他的耳朵描写是板书形状、大小+比喻+用途、特点+举例说明。耳朵灵敏。再读眼睛,眼睛灵活。再读嘴,在作者笔下,动物也有着丰富的内心世界+用途和联想。表达喜爱之情。 火眼金睛小组讨论,他描写的是什么动物,分别描写了哪些部位,按照什么顺序进行描写的,运用了什么样的小宝典。

小活动:随机抽取动物(纸团)拿出一种动物的卡片,指定一个部位(大象的鼻子、兔子的耳朵、蛇的尾巴、小猫的胡须、小狗的眼睛),让学生按照方法说具体。(每人答一个,随机抽取动物,说得好的奖励三枚铜币

PPT8外形描写小练笔。

分别到前面读自己的小练笔,予以鼓励!说一说别人好的地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进行第二轮修改。

提前写完的同学抄板书,剩余时间抄好词好句。

第11篇:二年级第九课时练习一教案

教学内容:

教科书练习一6~14题

教学目标:

能熟练地掌握10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的方法.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2+ 80= 6+80= 54—50=

39—3= 90—30= 89—9 =

77—70= 60 + 6= 70—50=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上一节练习课,复习一下数的比较大小和口算加.减法.

二.练习.

1.练习一6.

出示图:

提问:

1)一共有多少人去旅游

2)每辆汽车分别有多少座?

3)他们坐哪辆汽车比较适合?为什么选(40座)

2.练习一7

1) 出示第7题.

2) 提问:

a.一年级有多少人?

b.二年级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差不多”是什么意思?

3) 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学生独立选择答案,交流结果.为什么选“82”人?

3.练习一9

1) 读出题中所给的5个数.

2) 从小到大的顺序是什么意思?

3) 学生独立排列,老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4..练习一10

1) 独立口算,同桌互相检查.

2) 观察每组的四道题,上下两题.左右两题有什么不同.

5.练习一11

独立口算,集体订正.

6.练习一12

出示一小题,老师讲解,其它独立完成.

7.练习一13.14.

1) 了解图意.

2) 提问:图中告诉我们什么?求什么?

3)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交流结果.

三.布置作业.

四.教学后记:课堂气氛好.

第12篇:教案 课时 五月的风 一

教案 课时

一__

教 学 内 容

第三课

课文一《醉人的五月风》词语

授 课 类 型

新授课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习本课学习提示中要求掌握的生字“晕、啤、质、物、卑、残、评、论、缘、添、邀、征、零、社、资、逻、辑、独、虑、荐、渡”等生字,会读会写、理解意思,了解它们的写法和意义,会组成词语、造句。 过程与方法 能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重 点

1、学习本课的词语,要求会读、理解意思。

2、重点掌握常用词语,要求会读、完全理解并运用。

难 点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会用生字词组词造句。 本课教 学实施 分析

词语部共分集中安排了五部分内容:

(一) 看拼音,查字典,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和词义;

(二) 分析下列词语的结构,从汉字的意义和组合方式掌握词语;

(三) 联系已学过的词语或词语解释,掌握下列词语;

(四) 词语例释;

(五) 句型学习。

这样的形式,可以激励学生充分的、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他们学习词语的自信心,让学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德育 目标 通过词语学习,理解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与深层含义。

远程教育多 媒体资源 无

媒体类型 无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授法,讨论法,鼓励法,提问法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作 业

1、进一步熟读所以的词语,要能流利地读、写、运用。

2、生字词每个抄写十遍, 用学习提示

三、四重点词语造句。

3、预习课文一

板书设计

第三课 醉人的五月风

词语

句型

晕 啤酒 气质 物质 自卑

1、„不住„,„不了„

助残日 评论 缘故 添 公共

2、本来„,只好„

场合 忙里忙外 邀请 象征 尽

小结:“晕、啤、质、物、卑、残、评、论、缘、添、邀、征、零、社、资、逻、辑、独、虑、荐、渡”等重点字词,要加强联系,每个至少在作业本上抄写十遍并造句。 讲课效果:

课 后 反 思

反思检查签字:

教案 课时

二__

教 学 内 容

课文一《醉人的五月风》

课文讲解

授 课 类 型

新授课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都完全理解课文内容。

2、丰富学生的词汇知识,能用所学过的词汇量发展社交能力。过程与方法 把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重 点 理解和把握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基本写作方法,能够回答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的问题。

难 点

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本课教 学实施 分析

审读标题,思考五月的风为什么让人心醉?

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注意文中是通过那些细小的事来体现上诉主题的。

德育 目标 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远程教育多 媒体资源 无

媒体类型 无

教学方法与教具

讲述法、激励法、演示法、交流法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1、五月的春风,好不醉人。五月的人间,好温情。今天让我们走进醉人的五月,感受《醉人的五月风》(板书“醉人的五月风”)

2、熟读上节课学习过的词语。

3、快速的阅读课文,要求:(1)读通句子,读准字音,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2)这篇课文主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尊重残疾人的事情?

明确: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二、分段并概括段意。

读一读,想一想课文按分总的结构可以分为几部分,怎么分?

引导:这是一篇课文是讲了一个故事。首先让学生读课文,了解每个自然段的内容,然后再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明确:第一段(第1至8自然段):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

第二段(第9至10自然段):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三、熟读课文,释疑惑。根据课文内容思考回答问题:

(一)

1、导学第一部分。速读课文1—8自然段。 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

1、文中通过哪些细小的事情来体现人们对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 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①服务员对我们的态度格外热情和照顾。②正在吃饭的人纷纷站起来给我们让路。③饭店的门毫无障碍。④服务员特地退了雅座的钱。⑤国家规定每年五月的第三个星期天为助残日。

四、再读课文、质疑问难。

重点突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1—8自然段。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我为什么要求服务员赶紧上饭?

2、我对服务员感觉怎样?

3、我为什么不喜欢去公共场所?

4、我答应朋友的邀请是因为什么?

5、当我们离开饭店时,人们是怎样关照我们的?

四人一小组,先自读课文,在思考,四人小组讨论,选出代表发言。

五、学生汇报。

思考题1:喝了一会儿,我的头有点儿晕,不想再喝了。

思考题2:①服务小姐忙里忙外,一分钟也闲不住。②服务员对我们的态度格外热情和照顾。③服务员特地退了雅座的钱。

思考题3: 我的确是残疾人,一般境况下,我尽量不到公共场合去,并不是自卑,而是好静怕乱。而且,坐着轮椅出出进进的也很不方便,尽给人添麻烦。

思考题4:这一次,完全是因为朋友热情邀请,又正好这家饭店的门是无障碍的,一高兴就来了。

作 业

1、熟读课文,背会生字词语。

2、做课后练习一至四题。

3、预习课文二。

板书设计

第三课 醉人的五月风

服务员

态度格外热情和照顾。

我“残疾人”

正在吃饭的人

纷纷站起来给我们让路

小结:作者选取在饭馆吃饭这样一个生活中的片段,通过周围的人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 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讲课效果:

课 后 反 思

反思检查签字:

教案 课时

三__

教 学 内 容

讲解课后练习

授 课 类 型

讲评课

三 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做练习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和课文。

过程与方法 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法,有层次的完成课后习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把完成练习的过程当中的任劳任怨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点 做练习,能正确地读、说、写。

难 点

辨别形近字和意思相近的词语。 本课教

学实施 分析

本节课主要以课后练习讲解为主,在巩固学生对课文一学习的前提下,检测学生对课文的学习情况。这节课主要内容是“用指定词语完成下列句子”和“用句中带点的词语模仿句型造句”,同时通过“根据课文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和“根据课文内容讨论下列问题”巩固和复习课文内容。

德育 目标 引导学生把完成练习的过程当中的任劳任怨的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去。

远程教育多 媒体资源 无 媒体类型 无

教学方法与教具

练习法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第三课都学完了,现在我们来做一做相关的练习。 明确:在课堂总结全课练习的完成情况,有困难老师帮助解决。

二、课后练习。

1、选择下列句子中带点词语恰当的解释 (1)我和朋友坐在靠墙角的圆桌前喝着啤酒。 B.接近

(2)等到朋友喝完酒要上饭时,他说:“你帮我要吧”。 D.端上桌子

(3)一般情况下,我尽量不到公共场合去。 A.尽可能

(4)这并不是自备,而是好静怕乱。。 B.自己看不起自己

(5)坐着轮椅进进出出的也很不方便,尽给人添麻烦。 A.总是

2.用指定的词语回答问题。

(1)他为什么生气?

(打扰) (2)同学们在小组中是怎样学习的?

(纷纷) (3)你为什么不直接跟他讲呢?

(麻烦) (4)你怎么也来参加会议了?

(邀请) (5)夏天,人们为什么都到山上来了?

(享受) (6)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挪) 3.用“动+不 动形”形式,改换下列句子。 例:他躺在床上不能动。 答案:他躺在床上动不了了。 (1)这件事,我没法给你说清楚。 答案:这件事,我给你说也说不清楚。 (2)下雨了,我们没法上山了。 答案:下雨了,我们上也上不了山了。 (3)汽车没法停住,撞倒了树。 答案:汽车停也停不住了,撞倒了树。 (4)行李太重,两个人也没法抬起来。 答案:行李太重,两个人抬也抬不起来。 4.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答案。 (1)“我”要求服务员上饭是因为: B.“我”不想和啤酒了

(2)关于服务员,文中没有提到哪一项? D.她们穿着漂亮的工作服

(3)本文为什么以“醉人的五月风”命题? C.因为可以从花香联想到社会文明 学生和老师一起在课本上订正课后练习

作 业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课后练习。

2、通过联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预习课文二。

板书设计

第三课 醉人的五月风

1、(1)B (2)C

(3)C

(4)A (5)B

2、(1)我脑子笨

(笨) (2)别跟自己的肚子作对

(作对) (3)他今天诸有顺心

(顺心)

3、(1)凡是„„,总„„„:凡是对班上有利的事情,他总是全力的去做好。(2)„„„„怎么„„„„才好呢?:出了这件事,让我怎么看你才好呢? (3)把„„„„往„„„„:我们要把这些货物往仓库里搬。

4、(1)A(2)D(3)C(4)B(5)C(6)B

小结:引导下自主地活动,协调的合作,积极主动的探究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不仅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 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有利于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发展。在课堂上,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动起来,动手、动口、动脑,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讨论,积极交流,勇于展示的品格。

讲课效果:

课教案 课时

四__

教 学 内 容

课文二《残疾人的选择》

授 课 类 型

新授课

三 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残疾人的生存存在很多问题,但最主要的就是就业困难,全社会各界应该多给残疾人一些关爱,支持、扶持他们,自己也应该自强不息,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重

1、认识课文生字。积累若干个词语。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 点

残疾人的生存存在很多问题,但最主要的就是就业困难,全社会各界应该多给残疾人一些关爱,支持、扶持他们,自己也应该自强不息,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本课教

学实施 分析

审读标题,思考残疾人的选择是什么?

为什么徐明要这样做?

课文通过残疾人徐明自强不息,表达了对残疾人的尊重、关心和爱护,歌颂了我们社会的新风尚和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

注意文中是通过那些细小的事来体现上诉主题的。

德育 目标 残疾人的生存存在很多问题,但最主要的就是就业困难,全社会各界应该多给残疾人一些关爱,支持、扶持他们,自己也应该自强不息,实现自己的自我价值,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远程教育多 媒体资源 无

媒体类型 无

教学方法与教具

自主学习交流法、激励法

课本、黑板、粉笔、教案、歌曲《感恩的心》录音带

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个个是健康、活泼的孩子,得到老师精心的培养,父母的疼爱,多么幸福呀!可在我们的社会中,还生活着许多残疾人。同学,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叫残疾人?

(眼睛看不见的人,没有手的人,嘴巴不会说话的人等)

2、同学说得对,由于先天或后天的意外,而使身体器官或功能有了缺陷的人,我们称为残疾人。残疾人又是怎样生活的呢?下面就让我们来体验体验吧!

二、换位体验活动

体验游戏一:同学们,我们来扮演盲人。请每位同学拿出小布,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双眼,顺着桌子右边慢慢走。边走边体会。游戏结束,学生谈体会。 体验游戏二:请同学把书包里的书本全部拿出放在桌子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书包。游戏结束后,谈体会。

三、身残志坚故事会

1、在这短短的几分钟里,同学就感到了许多不便,而残疾人却天天如此,年年如此,多么不容易。可他们战胜了生活的困难,克服自身的残疾,用自立自强谱写了一篇篇感人的故事。学生把看到的残疾人的表演讲给同学听。

2、老师也收集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后学生谈感受

3、他们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取得了辉煌的成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同时我们更应该多方面地了解他们,关心帮助他们。说说如何帮助残疾人。

四、习作指导。

教师:通过学习,我们知道各种动物的特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类动物,也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同样是猫,有的调皮活泼,有的懒惰,有的温顺,有的凶猛,各有各的特点,因此,观察时一定要认真仔细,找出它们各自的特点,弄清它们的生活习性,了解它们对人类的用处。

四、真实交际。围绕下列话题展开小组讨论。 情景一:我们应该如何对待残疾人?

情景二:当今社会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对残疾人的关注?

情景三:残疾人这么可怜,他们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做点什么呢?

五、范例引路,指导写作。提出作文要求,出示习作要求:

1、写一篇助残小故事或者自己听到的残疾人的故事。要求:400字左右。

2、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3、写完后要多读几遍,认真修改。学生完成初稿,教师个别辅导。

六、概述习作的情况。

作 业

1、写作训练《关爱残疾人》。

2、订正练习册。

3、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关爱残疾人

尊重

爱护

帮助

小结:同学们想了这么多的办法帮助他们,现在全社会的都在关心帮助残疾人,活动结束: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 拥有美好的生活。拥有爱你们的老师父母爷爷奶奶,您们真幸福,你们应该感谢身边的人,应该有一颗感恩心。

讲课效果:

课 后 反 思

第13篇:酒店管理一课时优秀教案

第一节、酒店服务基本内涵

【教学目的】

掌握酒店服务质量及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真正懂得服务的真谛; 【教学内容】

1、酒店服务基本内涵;

2、酒店服务模式;

3、酒店服务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讲授法、视频赏析、漫画展示、案例研讨 【教学手段】多媒体 【重点难点】

酒店服务的基本内涵 【讲授新课】

一、酒店服务的涵义

定义:酒店员工以设施设备为基础,以一定的操作活动为内容,以客人的需求为目标,同时倾注员工的感情而形成的行为效用的总和。

酒店服务的国际涵义: 在英文中,“服务”一词(SERVICE)通常被解释为如下七个方面: 微笑(smile):微笑待客。

优秀(excellent):为顾客提供无可挑剔的服务。

准备好(ready):随时准备为客人提供服务,包括精神上和物质上。

看待(viewing):将每一位客人都视为特殊的和重要的、需要给予特殊照顾的贵宾。 邀请(inviting):酒店员工真诚地邀请每一位顾客再次光临酒店。

创造(creating):酒店员工要为客人创造一个温馨的、使客人享受热情服务的气氛。 眼光(eyes):时刻关注客人。

二、酒店服务模式与发展趋势

(一)酒店服务模式

1、无差异性服务和差异性服务

无差异性服务是对所有客人提供的统一的服务模式。 例:主动、热情、耐心的服务。

差异性服务是对个别客人提供的非标准化服务模式。 例:西方客人不喜欢有带数字3和13房号的客房。

2、全方位服务与超值服务

全方位服务是酒店在自身服务项目的基础上,再根据客人的口头或书面要求提供额外服务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不具有服务的主动性。

例:如酒店提供婚宴服务,则根据自身条件从各方面给予满足客人要求,而这种服务往往不具有主动性。

超值服务是酒店在给客人提供硬件设施、软件服务的基础上,用超出常规的方式满足客人偶然的、个别的、特殊的需求,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例:酒店金钥匙常能够给客人提供超乎其想象的服务。而皇金管家则会根据我国古代皇室标准来提供御式服务。

3、短期服务与长期服务

短期服务一般指酒店为入住时间较短的客人提供的服务。

长期服务指酒店为长包房客人或与酒店签有协议的公司客人提供的服务。

4、个性化服务与标准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指酒店根据客人的个性特征,提供与其他客人不同的能满足其个性需求的服务。

例1:酒店为超过2米的“巨人”客人提供特质床。 例2:五星级酒店提供宠物照看服务,甚至出现宠物酒店。 标准化服务是不同酒店都能够为客人提供的大众化的服务。

(二)酒店服务的发展趋势

1、简捷化服务模式

以经济型酒店为主体,在保证服务质量的同时力求节约成本的简单、快捷的服务模式。 倡导简捷、实用

2、定制化服务模式

是以高档酒店为主,在标准化基础以高度个性化为特点的服务模式。

1、大规模定制,即提供特殊功能、接待特殊顾客的主题酒店;

2、局部定制,即局部区域和范围的个性化,如无烟楼层、个性化的餐厅、女性楼层;

3、高度定制,如私人管家;专业男仆服务;精品酒店(boutique璞缇客精品酒店,准管家服务)。 小结:

1、酒店服务涵义;

2、酒店服务模式;

3、酒店服务的发展趋势;作业:

1、简述酒店服务的涵义。

2、酒店服务的国际涵义包括哪七个方面?

第14篇:师恩难忘(一.二课时教案)

1、师恩难忘(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难点:

1、从田老师讲的故事与所学的古诗的关系中体会田老师教学有方。

2、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教学过程:

一、文题入手,质疑激趣

1、同学们,从幼儿园到现在,老师一直伴随着你们一起成长。对于老师,从古至今有许多赞美的词语,小诗。谁来说一说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老师给予我们知识,告诉我们做人的道理,所以受到世人的尊敬,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怀念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齐读)。

2、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刘绍棠,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出示介绍)

3、设疑:看来刘绍棠是一位非常了不起的作家,让这样一位大作家都难以忘怀的老师肯定对他起到了非常大的指引作用,那究竟是什么样的老师呢?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感知文意

1、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读准生字、新词。出示词语,检查预习各读一段,纠正字音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反馈:

1)文章哪里告诉我们,作者没有忘记老师的恩情呢?

出示:

1.(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身难忘)(理解出处,终生体现难忘) 体会对老师的敬佩,感激。

2.第8自然段 我的行动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深深感谢

3.作者写下这个故事,来表达自己的难忘之情。

这些都能看出作者对师恩的难忘。那他的老师给予了他什么样的恩情让他一生都难以忘怀呢?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来看一看。 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作者的老师是谁?(田老师) 每个老师都有他独特的教学方法,那么田老师又是采用的什么方法呢?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怎样的故事叫引人入胜? (非常的吸引人 胜:带点字义练习1在斗争或竞赛中打败对方或事业达到预定目的2超过,占优势3优美的: 4.能承担,能承受) 2田老师的故事为什么会讲得这么好呢?

相机正音:正月 多音字 扩词zheng正月 纯正 正宗 指名读。 交流你所积累的形容人口才好的词语:口若悬河 高谈阔论„„

看来田老师口才好,文笔好,是一个才华横溢的老师。田老师的故事对我又有着怎样的影响呢?(播下了文学的种子,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为什么田老师的故事对我有这么深的影响?下节课我们走进田老师的故事去瞧一瞧.

1、师恩难忘(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赞美老师的文章《师恩难忘》,从文章中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刘绍棠的启蒙老师――田老师。通过昨天的学习,田老师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他教学有方。他年纪很轻,才华出众。他上课生动有趣。他每上一堂课,都要编一个故事„„)

二、学文:

1、出示插图:看,这就是田老师,他正在给学生们上课呢。用自己的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描述插图。

2、年轻的田老师正在娓娓动听地讲着故事,孩子们听着他的故事甜甜地笑了。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有什么收获呢?请大家默读课文想一想。 (学生默读课文)

3、交流:

1)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知道了小诗的意思。这首小诗就是„„出示。田老师的故事和小诗有什么关系呢?

小结:从田老师的故事中,我很好地记住了小诗,学到了知识。 板书:知识。 2)我还知道了什么? 明白了什么道理? 板书:道理 3)引导:小作者听了田老师的故事,有什么表现?

从这些表现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小结:小作者从故事中,还尝到了学习的快乐。 板书:快乐

4、同学们说得真好。田老师的故事生动有趣,让我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感受到了快乐,所以,在我的心中,田老师的故事好像是什么?

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出示:我在田老师那儿学习了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A、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获得了一份知识,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获得了--上千个知识。

出示:如果说一个故事让我 ,那么上千个故事我就

谁能也这样来说一说。

一个道理、一次快乐„„ B、:如果说一个故事就是一滴春雨,那么上千个故事就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 C、再读好文中的这句话。 (生读)

D、老师的故事是春雨。还记得那首描写春雨的小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师的教育就像这春雨,悄无声息,飘进我的心田。再来读读。

(生再读,找到春雨的感觉)

E、在密密春雨中,知识的种子在发芽,在长叶,感受到了吗?一起读。

5、小结:这就是田老师,一个把自己的一片心血化成个个故事,点点春雨的老师,一个让我终身难忘的老师。在田老师的故事中,我获得了知识,懂得了道理,感受到了快乐。

6、请同学们再读读8-9小节,看看田老师的故事,还给我带来了什么? 出示:谈起往事,我深深„„

这句话大家理解吗?我们先不急着来理解它,先来看看老师给大家准备的三段资料。读完资料,你就会对这句话有更深的理解了。

1)出示:刘绍棠简介。

刘绍棠,河北通县人,生于1936年2月。他幼年成材,13岁开始发表作品,20岁成为中国作家协会最年轻的会员,被誉为中国文坛的“神童作家”。长篇小说《京门脸子》获北京优秀长篇小说奖。《敬柳亭说书》获首届中国大众文学奖。《蒲柳人家》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多部中、短篇小说被译成英、法、德、俄、日、西班牙、泰国、孟加拉、阿尔巴尼亚文出版。1991年获国务院颁发的“为我国文化艺术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证书。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2)刘绍棠说过:“从事文学创作,需要发达的形象思维,丰富的想象力,田老师在这方面培育了我,让我开了窍。”

3)刘绍棠给自己的这篇文章原来取的题目叫《老师领进门》。

8、读到这里,你肯定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刘绍棠能取得这样的成就也许和田老师是分不开的,正是因为田老师讲了这么多的故事,才使他对文学这么感兴趣。 是田老师为我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是田老师带我进入了文学的殿堂。„„)

7、所以,想起田老师,想起田老师的故事,那是感激、是幸福,更是四十年来不能忘记的田老师的教诲之恩!四十年后,我回到了家乡,在村边遇到了老师,望着白发苍苍,恩重如山的老师,我只有用恭恭敬敬地行礼,向他表达我对他的感激之情。

10、饱含深情,再读

8、9小节。

小结:同学们,每个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辛勤劳动,“十年树木,百年树木”提醒我们永远都不要忘记老师的教诲之恩。

三、总结拓展:

1、课文学到这里,田老师生动的教学方法,刘绍棠的感恩之心,都深深留在了我们的印象中。请同学们回顾全文,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来表达这份难忘的师恩的,有哪些方法值得我们借鉴。

(1)抓住了田老师爱讲、会讲故事这个特点,还写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这个特点;

(2)田老师讲了上千个故事,而作者只具体写出了其中一个故事,没有面面俱到,通过这一个故事就能感受到田老师的精彩,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这叫“点面结合”。 (3)除了通过“娓娓动听”、“引人入胜”等词句直接写出田老师讲故事的精彩,还通过我沉醉其中的反应来衬托,更加表现出田老师故事讲得精彩。(这叫侧面描写)

2、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魏巍《我的老师》 鲁迅《藤野先生》

第15篇:《蜗牛(一)》教案——第2课时

《蜗牛

(一)》教案——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2.经历观察蜗牛运动的现实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重点

不断发现新的观察内容,蜗牛运动的观察以及生活习性

教学难点

蜗牛的运动以及生活习性

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

教学准备

放大镜、玻璃片、“学乐师生”APP、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上一堂课,大家已经研究了很多有关蜗牛的问题,对蜗牛也已进行了一番比较仔细的观察了,那么,蜗牛有脚吗?为了继续研究,所以,今天我们又请来了大家的好朋友——蜗牛。咱们继续对它展开研究。蜗牛到底有没有脚?如果有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没有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新授

1.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1)那么,小朋友我们就赶紧开始观察吧,请大家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学生交流,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

(2)小结:蜗牛没有像人,兔子,蚂蚁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2.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在玻璃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下面我们就让蜗牛在玻璃上爬行,让透明的玻璃解开蜗牛爬行之迷吧,看看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3.哪位小朋友已经发现了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快点把你的发现和大家分享吧!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展示学生课下搜集的成果。在“授课”活动中展示。) 4.好了,这位小朋友请你用各种方法描述一下蜗牛的爬行吧 (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适时给学生鼓励) 5.蜗牛除了能在玻璃上爬行,它还可以在哪些地方爬行? 6.学生交流并试验

(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让学生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7.在观察蜗牛爬行的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 8.学生交流,蜗牛爬行后留下的痕迹 9.那谁来推测一下这些粘液可能有什么作用? 9.观察蜗牛居住环境以及食物

(1)蜗牛小伙伴来到我们课堂上,我们该怎么招待它? (2)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3)讨论:你们准备设计什么样的实验来研究你们想了解的问题?需要哪些实验用品? (4)根据各小组所研究的问题,分别给学生提供切成小块的菜叶、面包、鸡蛋、苹果皮等实验用品。

(5)提出实验要求: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实验前能不能给你们的实验结果先做一个预测?

(6)学生进行分组实验研究。

(7)汇报交流研究成果:通过刚才的研究,你们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与你们预测的结果一致吗?

三、练习

1.在观察活动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保持小动物的生活环境,不打扰它们 B 观察过的小动物随便放在路边就行了 C 爱护小动物,不伤害它们 2.蜗牛爬过的地方,会留下( ) A 粘液 B 脚印

3.蜗牛通常在夜间活动,给蜗牛喂食时间一般是在( ) A 早上 B 中午 C 傍晚

四、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对蜗牛的研究,对蜗牛的各个方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大家根据对蜗牛的了解,给蜗牛小伙伴设计一个家,饲养它,把它养的壮壮的,给它一个温暖的家,好不好?

五、作业

回忆蜗牛的运动、饮食规律以及居住环境

六、板书

蜗牛

(一) 蜗牛的运动 腹足 粘液的用途 蜗牛吃食物

第16篇:第十二课 养花 教案(一课时)

第十二课

养花

一、教学设计说明:

1、教材分析:

《养花》是老舍先生1956年给报刊写的一篇散文,刊载在1956年12月12日的《文艺报》上。通过写养花的过程,表达了养花的乐趣: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既须劳动又长见识。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初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借助工具书基本上可以自行阅读,并初步感知课文大意,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比较容易,但是如何在了解作者内心世界的基础上,获得属于自己的良好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是一个难点。需要引导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5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预习课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

1、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积累词语。

2、在朗读感悟中培养学生探究语言文字的能力。

3、使学生能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究文本,同时对老舍养花提出一些疑问,或者提出自己对养花的看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从而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健康向上的情趣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4.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从养花中得到的乐趣,培养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搜集关于老舍养花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花草能装点自然,美化生活。人们都爱赏花,有的人更爱养花。哪些同学自己养过花,把你养花的感受说一说。(学生自由发言。) 养花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今天,我们学习《养花》,看看老舍先生对养花有哪些独到的感受。

(设计意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验收预习第三项,介绍写作背景。本文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1956年12月 12日发表在《文汇报》上的一篇散文。

老舍旅美时得了“腰脊骨软组织粘连”,动了手术。后来在回国途中,病情加重,到香港已不能走动,只好留在香港。到北京后,一直留下了“坐骨神经痛”症——即课文中说的“腿病”。

老舍养花,是从33岁结婚组织家庭后开始的。解放以后,自己有了固定的住所,兴趣就更大了。老舍先生特别爱养菊花,经常与爱养花的朋友互相交谈,致使花的品种达到100多种。大风、暴雨来临,全家就抢救花草。到了群花盛开的时候,老舍先生总是邀请好友前来饮酒、赏花,他觉得这是非常有乐趣的。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为进一步学习和理解课文作铺垫。通过对作者养花的介绍,更加激起学文的兴趣。

二、验收预习第一项,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出示预习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语句,勾画出生词及其他不理解的地方,运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把易读错的字音和难写的生字记在预习本上,并想办法记住它。

(2)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3)搜集有关老舍及老舍养花的资料。

1、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验收预习第一项。

过程:4人小组学习,由小组长负责组织轮读课文,互相倾听,汇集预习中读音、生字词问题,并互助解决,解决不了的由组长负责记录在预习本中。

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与遗留问题。

a、教师出示整理的本课生字词和易读错的词语

计较、门道、昙花、菊秧、大雨倾盆、狂风暴雨、奇花异草、三年五载、秉烛夜游、有益身心、胜于吃药、置之不理、自生自灭 (注意矫正计较的“较”、昙花的“昙”倾盆大雨的“倾”的读音。) b.说说自己弄懂了哪些词语。

(注意弄懂“计较、门道、秉烛夜游、置之不理、三年五载”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在学生经过课前预习、课堂上小组学习、教师的强化指导,以此来确保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三、验收预习第二项,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大意。1.指生按自然段读课文,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给每一自然段列一个小标题。)思考:作者围绕养花讲了哪些内容?

(为什么养花;养什么花;养花要摸门道;养花有益身心;养花使人喜悦;养花使人伤心;养花的乐趣。)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理清文章脉络的基础上,可以整体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养学生概括文章的能力。这在教学大纲中对高年级段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2.谈谈自己已经读懂了什么? 预设:

(1)老舍先生养的都是好种易活的花。 (2)养花很辛苦。 (3)养花能增长知识。 3.提出不懂的问题。

预设:

(1)“花草自己会奋斗”是什么意思?

(2)养花其实很辛苦,而老舍先生为什么把养花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养花到底有哪些乐趣?)

四、布置作业

1.摘抄体现作者爱花的句子。 2.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第17篇:小狗包弟教案一课时

《小狗包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 把握散文的情节结构,掌握通过文眼来了解文章主旨的方法。

⑵ 学习拈取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的构思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

⑴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合作探究的能力。

⑵ 品味文本,感悟作者敢于讲真话、敢于自责的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 能够正确评价作家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⑵ 感受巴金严于解剖自己的伟大人格,培养学生的反省忏悔意识。 【教学重点】

把握叙事散文的情节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小狗包弟态度和感情的前后变化。 【教学难点】

能正确评价巴金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 【教学方法】

讲述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2课时

一、导入

在学习历史课的时候我们都知道“*”这个词,那么,大家对“*”了解有多少呢?我想大家在课外阅读中或多或少地了解了一些,知道那是一个非人的年代,亲友疏远,人情殆尽,多少无辜的人惨遭杀害,多少千年古迹毁于一旦。作家秦牧曾这样记述“*”期间在广州街头的所见:“人们咬着匕首,抬着尸体游行。”“一天早上,当我走回报社的时候,一路看到在树上吊尸的景象。那些尸体,大多是被打破头颅、鲜血迸流的。在一德路到人民中路短短一段路程中,我竟见到八具这样的尸体。”可见,“*”一个多么*的年代,人的生命贱如草芥,人性被扭曲变形,就连无辜的对人忠诚亲近的小狗也难逃一劫。今天我们将一起进《小狗包弟》,了解巴金先生和小狗包弟的故事,共同感受那段历史,感受巴金先生对往事的反思与对小狗包弟的追忆。

二、阅读课文

这是一篇叙事性散文,有一个完整的故事链,有开端、发展、结局和尾声,现在,请大家阅读这篇散文,看看文章能分为几部分,哪些内容是开端,哪些内容又是发展、结局和尾声,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好,开始。

三、理清情节

引子的是写在篇首的段落,用来引领读者进入正文,是加强结构的补充说明。在本文当中,第一段讲的是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先说别人的事引出话题,由此引出自己与包弟的故事,起着铺垫、启发的作用。那么巴金先生和小狗的故事的开端是哪一个自然段呢?有请„同学。那这一段说了什么呢?说的是小狗包弟的来历是吧?好的,请坐。那么故事的发展又包括哪些段落呢?有请„同学。那这一部分说的是什么内容呢?在第三段的第一句:“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所以说这一部分说的是和包弟七年的相处,是吧?小狗包弟的一些表现,以及它与家人的亲密关系,突出了它的伶俐可爱。包弟的亲密、伶俐可爱,后面惨遭厄运才显得太不合情理。这一部分为后文蓄势,使后面形势逆转,落差极大 那么结局部分又是那些段落呢?说的是什么内容呢?说的是送走小狗包弟。那么剩下的段落自然是尾声部分了,这一部分又说了什么?对包弟的忏悔和歉意。

引子 (1自然段) ——一位艺术家和狗的故事

开端 (2自然段) ——小狗包弟的来历

发展 (3—6自然段) ——七年相处

结局 (7-9自然段) ——送走包弟

尾声(10-13自然段)——追忆包弟,忏悔和歉意

抒情是散文的本色,甚至可以说是散文的核心和灵魂。那么在本文中,随着巴金先生回忆的思路,故事的展开,作者对小狗包弟的情感是如何变化的呢?在说到艺术家和狗的故事这一段,作者的感情是如何的呢?包弟的出现以及在和包弟的相处中,巴金先生是什么样的情感呢?*到来后,因为不知道该如何安排包弟而产生什么心情?在送走了包弟之后呢?难道就真的轻松了吗?大家看第十段,“不能保护„”这一句,说明了巴金先生的心情实际上是沉重的,是不得安宁的。那么,文章的最后,巴金先生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说明巴金心中对包弟是充满了歉意的感情。

悲伤(艺术家与狗的故事)──欢快(与包弟亲密接触)──忧虑(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轻松(送走了包弟)──沉重(送走之后心不得安)──歉意(至今心不得安)

四、小结

这节课老师给大家梳理这篇文章的脉络以及作者巴金情感变化的线索。那么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这篇课文,看看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值得巴金先生如此怀念和歉疚。

第二课时

一、内容分析

1、首先我们来看看巴金笔下的包弟是一条怎样的小狗呢?我们一起来从文中的一些句子来总结一下这条小狗的特点。

第2自然段中“狗来了„„不停的作揖”,我们想象一下这个画面,一只小狗在你面前直立着给你作揖,你会觉得这条狗怎么样?这条狗可爱吗?它能作揖,是不是也说明它很聪明啊?第3自然段“它不咬人„„它就跑开了”,这说明包弟很听巴金一家人的话,我们也从这得出包弟的一个特点:听话。大家再看第5自然段“听妹妹们说„„等候我们出来”。经过和包弟长时间的相处,巴金一家人已经和包弟建立了深厚的情感,在巴金不在家的日子里每天在房门前等候,我们可以看出这条狗对巴金一家人也是想念和依赖的。所以,包弟这条狗是通人性的。

2、这样一条可爱、聪明、听话、通人性的小狗为什么会被送上解剖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社会:“*”破四旧,红卫兵横行。 包弟:日本种,瑞典旧主人。 巴金:怯懦和怕事自私。

3、对于自己送走包弟这一行为,巴金自己是怎么评价的?从文中的哪些句子可以体现?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我自己,我不能原谅我自己!(羞耻、瞧不起自己。) 作家要说的事虽然已经过去整整十三年了,作家所住的庭院也已面目全非,但那种愧疚和自责仍然没有减少一分,反而与日俱增,而且作者认为“这种煎熬不会终结”除非“给自己过去十年的生活作总结,还清心灵上的债”所以作家在76岁高龄,仍然带病书写着心中真诚的忏悔,最后辑成了《随想录》一书。

5、对于作家为了自保,而放弃小狗包弟的行为,我们该如何看待? 请同学们自由讨论,五分钟后请同学们说说你们的看法。

通过刚才同学们的发言,同学们中大致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是自私的,另一种认为作家的行为可以理解。这两种意见都有道理,持前一种意见的同学,他们的是非观念很强,能够在大是大非面前摆正自己的心态。而后一种同学,他们则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同情,我们没有亲历“*”,对“*”所知甚少,但是在文章的片断当中,我们仍能够看到社会的*,所以我们对于生存在那样的社会当中的身份特殊的作家,也应当给予一定的理解。

巴金先生作为*的受害者,在*结束后敢于反思,敢于说真话,敢于自我解剖,这种严苛的自责和忏悔精神,体现了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以及对良心的坚守。

二、小结

这节课我们总结了小狗包弟的特点、造成小狗悲惨命运的原因以及感受到了巴金先生真挚的忏悔和真诚的灵魂,希望同学们能在巴金先生身上学到这种宝贵的品质。下一节课我们将学习梁实秋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请同学们做好预习。下课。

第18篇:大提琴 一课时

大 提 琴

教学目标:

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把造型要素的运用始终作为教学关注的重点,引导学生综合所学,尝试用视觉形象的符号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着力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将艺术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艺术成品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欣赏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根据初中学生心理、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当前美术教学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目标:能够把握乐器造型的特点,领悟造型的独特魅力

(2)能力目标:能够运用一定的造型表现方法绘制新奇的视觉形象,对抽象绘画技巧产生初步的认识。

(3)发展目标:能够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 (4)情感目标:

A.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和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B.培养学生以审美之心来观察事物,感受生活,看待社会。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本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对点、线、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绘画表现中具体组织、运用。利用陶泥这种易于塑造的材料来表现清晨人物的行为活动,提高学生立体造型与表现的能力。

教学难点 :如何立意构思、以线条为主的方式组织表现抽象新奇的视觉形象。

教学过程:

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图:

生:初步感知(欣赏作品)——音乐感受——活动展示——尝试运用抽象的绘画造型语言表达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互动>师:引导观察——情景创设——启发点拨——汇总归纳

1、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教学从欣赏大提琴入手,播放一段大提琴演奏的音乐渲染气氛,并结合大提琴的相关文化与制作艺术的讲解入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比吉他、琵琶、小提琴等造型相似的乐器图片,教师引导学生评价大提琴造型的优美与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的能力。

2、对抽象绘画作品的欣赏展示现毕加索以打散重构形式创作的拼贴画,通过分析作品使学生认识这种打破物体造型原有完整性,进行局部重新拼接组合、变化的表现方法,教学中可以展示另一幅毕加索的抽象拼贴画,帮助学生在类比中加深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与表现技巧。从大提琴的完整外形图片欣赏到局部特写,再到毕加索抓住吉他局部独特造型特点进行创作的拼贴画,通过感受、欣赏、表达等活动方式,为学生初步形成抽象绘画的审美心理结构打下基础。

3、音乐感受与美术表现欣赏两幅表达不同音乐情境的大师绘画作品《伴奏的中心》和《尺幅内的波动威》。让学生在对比欣赏中了解不同的抽象表现语言,同时,配合一些动手小练习,加强学生对点、线、面、色等基本造型要素在抽象绘画表现中具体组织、运用的认识。

4、尝试动手表现要求学生练习时,可以用色彩各异的色纸或者挂历纸等,先画出大提琴外形,再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由分割成几个局部,注意不可把大提琴形分割得太碎,强调切割后的部分尽量保留有大提琴造型的一些特点。然后剪下重新组合搭配,构成拼接画面。

(在这个小练习中,教师可以先提供一些样式并示范拼摆,重点强调构图均衡、疏密有致。学生作业建议用几张不同大小的色纸剪切,这样原有造型剪切组合后,色彩、大小的差异会产生更多组合变化的可能。)

5、展示与评价

展示学生作品,学生自评、互评,教师总结,

【教学反思】: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强调师生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以教室为舞台,教师为导演,学生为演员,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观察探究创造,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让学生保持高度的探索欲、尝试欲,并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进一步激发他们强烈的创造欲望。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强化自己的角色意识,始终以学生的朋友身份出现,让学生时刻感受到与教师处于平等的地位。

第19篇:【教案】第2课时 列队表演(一)

列队表演

(一)

教学内容:列队表演

(一)(教材第

32、33页) 教学目标: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2.经历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3.正确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教学重点、难点:

1.掌握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2.理解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情景引入 1.口算整十数乘整十数。

20×30= 30×40= 140×20= 150×30= 10×30= 50×80= 40×120= 50×40= 2.导入:学校举行队列表演,一共有12行,每行有14人(如图所示)

1/ 3

二、教学新课

1.独立感知问题情境,搞清楚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要列什么样的算式解决它,再独立列出这个算式。

2.引导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1)学生独立思考,并把自己的想法写在本上。 (2)展示学生的想法: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口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再进行口算。

方法三:把

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口算。

3、出示P32表格,引导学生理解。

(1)这个表格你能看懂吗?说一说。

(2)小组讨论交流:表格中的数据是怎么得到的?

(3)能看出表格中的数与点子图及算式之间的联系吗?在学生充分交流自己的想法后,教师要做归纳与指导。

4、完成算一算。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一练第2题。

2.完成练一练第3题: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在小组内交流、反馈计算的结果。

2/ 3

3.完成练一练第

1、4题:鼓励学生独立地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

四、课堂小结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学习到了哪些数学知识?

3/ 3

第20篇:团体心理辅导教案(一课时)(材料)

四队心理活动课教案

主持人:

教:

2012-10-12

活动主题:

集体与合作

活动目的:

增强团体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识。

活动重点:

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

活动对象:

四年级某班学生

活动场地:

团体心理活动室

活动准备:

坐垫、呼啦圈

活动时间:

一课时

活动内容:

教师自我介绍,上课引导语:我们先来做一个好玩儿的游戏好不好?

1、,马兰开花(10分钟)

大家随意站着,主持者口令:“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民在说话„„”学生回答。老师说:“开7.8.9朵……”说明:大家根据口令要求的人数组成小组,剩余的且不足一组的人为“无家可归者”。

老师提问:当你发现有的小组人数不足的时候,你为什么没有加入他们?

“无家可归”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视情况提问该问题)

2、传呼啦圈 (10分钟)

每个组一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封闭的圆圈,在其中一人手臂上套上一个 呼啦圈,比赛开始时,各小组同时运动,在不许用手的情况下,把呼啦圈穿过每个人的身体,每次转两圈。用大小呼啦圈各传递一次,大小呼啦圈同时相向传递一次。

全部做完,教师带领大家讨论以下几个重点: ① 游戏好玩儿吗?你总结了什么游戏窍门? ② 你的游戏心得是什么?(如果学生回答不准切,老师会引导学生到团体协作的主题上来)

对回答问题的学生予以鼓励。“感谢这位同学的分享”“说的真好”

3、效果评估(5分钟)

请用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收获

4、课外作业——天使行动(根据上课时间的把我进行此环节,如果时间不过,则不进行该环节)

每位组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自己去当另一位组员的“天使”,而那位组员并不知道谁是自己的“天使”,之后要保证不把你的“天使”对象告知任何人。“天使”的角色是在以后的几天中去关心所抽到的那位同学,使你的对象能感受到你天使般的善良与友爱。

5.下课

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和配合。本节课到此结束哦。 下课。

《一课时教案模板.doc》
一课时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