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第一级教案模板

2020-07-07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一级教材

1、玩娃娃(压腿练习)

2、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

3、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4、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5、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6、蜗牛(胯的练习)

7、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 (平踏步练习)

8、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

9、超级变变变 (空间方位游戏)

10、玩具熊 (再见曲)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一部分:玩娃娃(压腿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指尖体侧点地。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 1 双手肩前扩指 2 肩前团手

3—4 双手肩前扩指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⑵ —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二段:

⑶— 1-4 吸腿抱团身 5-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三段:

⑷—⑸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b、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5、歌词

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踏踏踏。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二部分: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

习)

1、训练目的

通过点头、拍手、点肩的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与节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点头:头部重拍向下,强调力度 拍手:双手五指并拢,胸前拍手 点肩:大臂架平,双手手指点肩

旁按手:大拇指分开,四肢并拢,掌心向下,按于斜下手位 握手:两人手心手背相握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4 点头三次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拍手三次 5—8 重复⑵1—4动作 ⑶— 1—2 点头两次 3—4 拍手两次

5—8 重复⑶1—4动作 间奏动作:

⑷— 1—4 掌心朝下,两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4 点肩一次 5—8 重复⑸1—4动作

⑹— 1—4 两人拍手,3点的人掌心朝上,7点的人掌心朝下。 5—8 重复⑹1—4动作 ⑺— 1—2 点肩 3—4 握手

5—8 重复⑺1—4动作 ⑻— 1—3 握手3次

4 打开旁按手半蹲身体向前,亲嘴吧

4、提示

a、两人面对面的距离是小臂伸出拍手的距离 b、点头与拍手的动作节奏清晰,要有停顿。

5、歌词

点点头、点点头、拍拍手、拍拍手、点头拍手、点头拍手、拍呀拍拍手。 好朋友、好朋友、握握手、握握手、朋友握手、朋友握手、握呀握握手。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三部分: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认知头部的运动方式,训练头部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低头:下巴颏贴近脖子锁骨位置,脖子后部脊椎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下。

b、仰头:下巴颏向上方抬起,脖子前部喉咙位置的肌肉随下巴颏向上方拉

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上。

c、点头:从仰头到低头的连贯动作,重拍向下,视线平视。 d、摇头:头部左右摇晃,动作中,下巴颏始终微微抬起。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低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⑵— 1—4 双人同时上右脚,左肩贴靠,四次点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间奏音乐:

⑶— 1—4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同时摇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⑷— 1—2 仰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⑸—⑹ 重复⑵—⑶动作

4、提示

a、点头时要做出说悄悄话的状态

b、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时要做亲吻状

5、歌词

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说啥悄悄话,说啥悄悄话。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四部分: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

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及脚的灵活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勾脚:双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吸腿抱团身:双腿屈膝上吸,全脚落地,低头以额碰膝,双臂抱于小腿干前。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吸腿抱团身 准备音乐:

⑴ —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 1—8 双腿伸直至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侧,指尖点地 第一段:

⑴—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7—8 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勾脚 7—8 双绷脚

⑷— 1—4 双手抖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5—8 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⑸— 1—2 右脚收至脚踝处,平脚踏地 3—4 左脚收至同右脚并拢 5—8 吸腿抱团身

⑹— 1—4 双腿伸直,上身随腿至前压腿 5—8 双手打开至正步位绷脚伸坐 ⑺— ⑻ 重复⑸—⑹动作 结束段:

⑼ 收至吸腿抱团身

4、提示

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鸟儿乐得笑哈哈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五部分: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掌握手臂的几个方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手臂的方位:正上位,正下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旁斜下位,胸前位 c、切手: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跪地抱团身

准备音乐:(3/4节奏每小节为3拍,数字标明为第几小节) ⑴—⑷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⑸—⑻ 双手掌心向外位于眼前,摇头起身 第一段:

⑴—⑵ 正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⑶—⑷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⑸—⑹ 切手6次 ⑺—⑻ 双手放至腿上 第二段:

⑼—⑽ 正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⑾—⑿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⒀—⒁ 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⒂—⒃ 双手放至腿上 第三段:

⒄—⒅ 旁斜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⒆—⒇ 旁斜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21)—(22) 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23)—(24) 双手放至腿上 结束音乐

⑴—⑻ 自由睡觉状 提示:

a、要求手的方位准确,扩指有力 b、正上位扩指时需经过肩前位

c、准备位置摇头起身时要表现出刚刚睡醒的状态

d、结束音乐为自由发挥,由学生自由摆出睡觉状,来表示小星星洗澡是一个梦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5、歌词:

小星星在夜空,每晚跳进小河中。痛痛快快洗个澡,我夸星星讲卫生。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六部分:蜗牛(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胯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压胯: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放于脚弓处。在此基础之上,上体向腿部贴靠,双肩向后掰,胸前探,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b、旁开腿压胯: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即旁开腿。压胯与“对脚盘坐压垮”的要领相同

c、触角状:做触角状时,双手贴住头,食指屈伸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对脚盘坐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⑵1—4动作

⑶—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⑷— 1—4 旁开腿勾脚,双手身前扶地 第二段:

⑸— 1—2 旁开腿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5)1—4动作

⑹—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2)1—4动作

⑺—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⑻— 1—4 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第三段:

⑼— ⑾ 重复⑴—⑶动作

⑿—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重复⑿1—2反面动作,右手保持舞姿 5—7 双手落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8 左倾头

4、提示

a、对脚盘坐压胯时双肘打开,自然弯曲。

b、要求孩子们寻找蜗牛的形象感,动作生动鲜活。

5、歌词

喂!喂!蜗牛; 喂!喂!蜗牛。 你有没有眼睛,你有没有头?

我有眼睛,我有眼睛,还有头和脚。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七部分: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平踏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在动作中节奏的准确性

2、主要动作:

平踏步: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两膝微弯曲,膝关节松弛。

3、节奏:

准备位置:各自造型,学生成不规则队形或站、或坐、或跪、或趴于舞台上,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手持道具敲打节奏 第一段:

⑴ — ⑷ 由教师或家长扮演大野狼,自由发挥。要求学生于教师或家长有接触或交流。

间奏音乐:

⑸ — ⑹ “ 大野狼”跑下舞台,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形成一竖排正步位站立。

第二段:

⑺ — ⑻ 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保持一竖排。 ⑼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⑽ 双手将道具扛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⑾ -— ⑿ 小朋友 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形成一横排。

⒀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⒁ 双手将道具抗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⒂— 1—4 形成各种不同“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第三段:

⒃ — ⒆ “大野狼”带动小朋友跑动,路线自由,游戏起来,最后一拍,“大野狼”停在中心,小朋友做“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4、提示

强调组合的游戏性

5、歌词

我们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八部分: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面部表情的丰富性及孩子的表现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眉、眼、鼻、口、耳、舌的各种表情

b、圈圈手: 双手握空拳,食指伸出,在太阳穴两旁划圆圈,手臂随动。

3、节奏:

准备位置: 圆圈队形,面向圆心,双脚交叉盘坐,左手胸前位握拳做看表状,右手叉腰

准备音乐:

歌词“现在几点了?”:保持准备位姿态 歌词“sorry”:双手合掌于右脸颊处,成睡觉状 第一段:

⑴ 保持睡觉状

⑵ 双手扩指,虎口相对于嘴前 ⑶—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眉毛秀

⑷—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眼睛秀

⑸— 1—4 圈圈手四次 5—8 鼻子秀

⑹— 1—4 圈圈手四次 5—8 嘴巴秀

⑺— 1—4 圈圈手四次 5—8 耳朵秀

⑻— 1—4 圈圈手四次 5—8 舌头秀

⑼— 1—8 分晃手,伸懒腰 ⑽— 1—4 收腿 间奏音乐:

⑾— ⑿ 向圆心爬动 ⒀— ⒁ 自由爬动

⒂— 1—4 分晃手,伸懒腰 第二段:

⒃—(21) 重复⑶—⑻动作 (22)—(23) 自由结组

(24)—(29) 重复⑶—⑻动作 结束音乐:

在音乐中形成各种表情秀

4、提示: 表情多样化

向圆心爬动时,要有交流

5、歌词

咦?现在几点了?sorry,我忘了带表。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请你跑到梦里面,快去冒险!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星星照在青青草原,一想到你就变美!啊!Happy happy day! Wherever you go,我要在你身边,陪你高兴、难过、变丑、变美,梦想实现!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开心地笑,开心地飞,最想飞到你身边,Happy day! Happy happy day! happy day! 啦啦啦!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day! Make happy day!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九部分:超级变变变(空间方位游戏)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知与反应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变变手

b、上、下、左、右、大、小的位置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自然脚位,手臂自然垂下 准备音乐:

⑴— 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变变手 第一段:

⑴—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⑵— 1—4 老师做正上位

5—8 学生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⑶— 1—4 还原

⑷—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⑸— 1—4 老师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5—8 学生做正上位 ⑹— 1—4 还原

⑺—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⑻— 1—4 老师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⑼— 1—4 还原

⑽—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⑾— 1—4 老师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⑿— 1—4 还原

⒀—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⒁— 1—4 老师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5—8 学生双手抱肩,低头 ⒂— 1—4 还原

⒃—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⒄— 1—4 老师双手抱肩,低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4、提示

a、每一个方位第三次到位

b、空间方位可以由老师在教学中自由变化

5、歌词

A ring, a ring o' roses, A pocket full of posies; Tishoo, tishoo, We all fall down.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第十部分:玩具熊(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

a、飞吻::双手轻抚嘴巴

b、心形手:指尖带动,经过从头两侧至头顶尖 c、拥抱:双人相互搂抱,表示亲密,友好

d、行礼:双手位于旁按手位,后背直立,屈膝低头

3、节奏:

准备位置: 正步位,体对3,7点方向双人拉手相对 准备音乐: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人对掌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拥抱

5—8 回至准备位(还原是指回到上一个动作) ⑶— 1—8 重复⑴1—8动作 ⑷— 1—4 拥抱

5—8平脚碎步转至一点方向,双手落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手提至心形手 5—8 重复1—4动作

⑹— 1—4 双分手至旁按手位 5—6 屈膝行礼 7—8 还原

⑺—(8) 重复⑸—⑹动作

4、提示

a、亲吻双手直接提起至心形手 b、心形手要求手腕提起,指尖点头

5、歌词

Teddy Bear Teddy Bear turn a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touch the g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show your shoes Teddy Bear Teddy Bear that will do Teddy Bear Teddy Bear go upstai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your praye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witch off the light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good night

推荐第2篇: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详解第一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考级详解第一级

中国舞蹈考级第三版第一级教材

一、玩娃娃(压腿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指尖体侧点地。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 1 双手肩前扩指 2 肩前团手 3—4 双手肩前扩指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⑵ —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二段:

⑶— 1-4 吸腿抱团身 5-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三段:

⑷—⑸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b、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5、歌词

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踏踏踏。

二、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通过点头、拍手、点肩的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与节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点头:头部重拍向下,强调力度 拍手:双手五指并拢,胸前拍手 点肩:大臂架平,双手手指点肩

旁按手:大拇指分开,四肢并拢,掌心向下,按于斜下手位 握手:两人手心手背相握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4 点头三次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拍手三次 5—8 重复⑵1—4动作 ⑶— 1—2 点头两次 3—4 拍手两次 5—8 重复⑶1—4动作 间奏动作:

⑷— 1—4 掌心朝下,两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4 点肩一次 5—8 重复⑸1—4动作

⑹— 1—4 两人拍手,3点的人掌心朝上,7点的人掌心朝下。 5—8 重复⑹1—4动作 ⑺— 1—2 点肩 3—4 握手

5—8 重复⑺1—4动作 ⑻— 1—3 握手3次

4 打开旁按手半蹲身体向前,亲嘴吧

4、提示 a、两人面对面的距离是小臂伸出拍手的距离 b、点头与拍手的动作节奏清晰,要有停顿。

5、歌词

点点头、点点头、拍拍手、拍拍手、点头拍手、点头拍手、拍呀拍拍手。 好朋友、好朋友、握握手、握握手、朋友握手、朋友握手、握呀握握手。

三、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认知头部的运动方式,训练头部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低头:下巴颏贴近脖子锁骨位置,脖子后部脊椎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下。 b、仰头:下巴颏向上方抬起,脖子前部喉咙位置的肌肉随下巴颏向上方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上。 c、点头:从仰头到低头的连贯动作,重拍向下,视线平视。 d、摇头:头部左右摇晃,动作中,下巴颏始终微微抬起。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低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⑵— 1—4 双人同时上右脚,左肩贴靠,四次点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间奏音乐:

⑶— 1—4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同时摇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⑷— 1—2 仰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⑸—⑹ 重复⑵—⑶动作

4、提示

a、点头时要做出说悄悄话的状态 b、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时要做亲吻状

5、歌词

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说啥悄悄话,说啥悄悄话。

四、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

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及脚的灵活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勾脚:双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吸腿抱团身:双腿屈膝上吸,全脚落地,低头以额碰膝,双臂抱于小腿干前。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吸腿抱团身 准备音乐:

⑴ —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 1—8 双腿伸直至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侧,指尖点地 第一段:

⑴—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7—8 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勾脚 7—8 双绷脚

⑷— 1—4 双手抖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5—8 抖手落下至准 第二段:

⑸— 1—2 右脚收至脚踝处,平脚踏地 3—4 左脚收至同右脚并拢 5—8 吸腿抱团身

⑹— 1—4 双腿伸直,上身随腿至前压腿 5—8 双手打开至正步位绷脚伸坐 ⑺— ⑻ 重复⑸—⑹动作 结束段:

⑼ 收至吸腿抱团身

4、提示

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鸟儿乐得笑哈哈

五、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掌握手臂的几个方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手臂的方位:正上位,正下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旁斜下位,胸前位 c、切手: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跪地抱团身

准备音乐:(3/4节奏每小节为3拍,数字标明为第几小节) ⑴—⑷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⑸—⑻ 双手掌心向外位于眼前,摇头起身 第一段:

⑴—⑵ 正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⑶—⑷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⑸—⑹ 切手6次 ⑺—⑻ 双手放至腿上 第二段:

⑼—⑽ 正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⑾—⑿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⒀—⒁ 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⒂—⒃ 双手放至腿上 第三段:

⒄—⒅ 旁斜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⒆—⒇ 旁斜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21)—(22)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23)—(24)双手放至腿上 结束音乐

⑴—⑻ 自由睡觉状 提示:

a、要求手的方位准确,扩指有力 b、正上位扩指时需经过肩前位

c、准备位置摇头起身时要表现出刚刚睡醒的状态

d、结束音乐为自由发挥,由学生自由摆出睡觉状,来表示小星星洗澡是一个梦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5、歌词:

小星星在夜空,每晚跳进小河中。痛痛快快洗个澡,我夸星星讲卫生。

六、蜗牛(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胯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压胯: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放于脚弓处。在此基础之上,上体向腿部贴靠,双肩向后掰,胸前探,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b、旁开腿压胯: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即旁开腿。压胯与“对脚盘坐压垮”的要领相同

c、触角状:做触角状时,双手贴住头,食指屈伸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对脚盘坐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⑵1—4动作

⑶—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⑷— 1—4 旁开腿勾脚,双手身前扶地 第二段:

⑸— 1—2 旁开腿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5)1—4动作

⑹—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2)1—4动作

⑺—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⑻— 1—4 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第三段:

⑼— ⑾ 重复⑴—⑶动作

⑿—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重复⑿1—2反面动作,右手保持舞姿 5—7 双手落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8 左倾头

4、提示

a、对脚盘坐压胯时双肘打开,自然弯曲。 b、要求孩子们寻找蜗牛的形象感,动作生动鲜活。

5、歌词

喂!喂!蜗牛; 喂!喂!蜗牛。 你有没有眼睛,你有没有头? 我有眼睛,我有眼睛,还有头和脚。

七、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平踏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在动作中节奏的准确性

2、主要动作:

平踏步: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两膝微弯曲,膝关节松弛。

3、节奏:

准备位置:各自造型,学生成不规则队形或站、或坐、或跪、或趴于舞台上,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手持道具敲打节奏 第一段:

⑴ — ⑷ 由教师或家长扮演大野狼,自由发挥。要求学生于教师或家长有接触或交流。 间奏音乐:

⑸ — ⑹ “大野狼”跑下舞台,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形成一竖排正步位站立。 第二段:

⑺ — ⑻ 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保持一竖排。

⑼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⑽ 双手将道具扛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⑾ ¬— ⑿ 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形成一横排。 ⒀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⒁ 双手将道具抗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⒂— 1—4 形成各种不同“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第三段: ⒃ — ⒆ “大野狼”带动小朋友跑动,路线自由,游戏起来,最后一拍,“大野狼”停在中心,小朋友做“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4、提示

强调组合的游戏性

5、歌词

我们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

八、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面部表情的丰富性及孩子的表现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眉、眼、鼻、口、耳、舌的各种表情

b、圈圈手: 双手握空拳,食指伸出,在太阳穴两旁划圆圈,手臂随动。

3、节奏:

准备位置: 圆圈队形,面向圆心,双脚交叉盘坐,左手胸前位握拳做看表状,右手叉腰 准备音乐:

歌词“现在几点了?”:保持准备位姿态 歌词“sorry”:双手合掌于右脸颊处,成睡觉状 第一段: ⑴ 保持睡觉状

⑵ 双手扩指,虎口相对于嘴前 ⑶—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眉毛秀

⑷—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眼睛秀

⑸— 1—4 圈圈手四次 5—8 鼻子秀

⑹— 1—4 圈圈手四次 5—8 嘴巴秀

⑺— 1—4 圈圈手四次 5—8 耳朵秀

⑻— 1—4 圈圈手四次 5—8 舌头秀

⑼— 1—8 分晃手,伸懒腰 ⑽— 1—4 收腿 间奏音乐:

⑾— ⑿ 向圆心爬动 ⒀— ⒁ 自由爬动 ⒂— 1—4 分晃手,伸懒腰 第二段:

⒃—(21) 重复⑶—⑻动作 (22)—(23) 自由结组 (24)—(29) 重复⑶—⑻动作 结束音乐:

在音乐中形成各种表情秀

4、提示: 表情多样化 向圆心爬动时,要有交流

5、歌词

咦?现在几点了?sorry,我忘了带表。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请你跑到梦里面,快去冒险!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星星照在青青草原,一想到你就变美!啊!Happy happy day! Wherever you go,我要在你身边,陪你高兴、难过、变丑、变美,梦想实现!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开心地笑,开心地飞,最想飞到你身边,Happy day! Happy happy day! happy day! 啦啦啦!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day! Make happy day!

九、超级变变变(空间方位游戏)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知与反应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变变手

b、上、下、左、右、大、小的位置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自然脚位,手臂自然垂下 准备音乐: ⑴— 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变变手 第一段:

⑴—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⑵— 1—4 老师做正上位 5—8 学生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⑶— 1—4 还原

⑷—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⑸— 1—4 老师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5—8 学生做正上位 ⑹— 1—4 还原

⑺—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⑻— 1—4 老师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⑼— 1—4 还原

⑽—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⑾— 1—4 老师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⑿— 1—4 还原

⒀—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⒁— 1—4 老师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5—8 学生双手抱肩,低头 ⒂— 1—4 还原

⒃—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⒄— 1—4 老师双手抱肩,低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4、提示

a、每一个方位第三次到位

b、空间方位可以由老师在教学中自由变化

5、歌词

A ring, a ring o' roses, A pocket full of posies; Tishoo, tishoo,We all fall down.

十、玩具熊(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

a、飞吻::双手轻抚嘴巴

b、心形手:指尖带动,经过从头两侧至头顶尖 c、拥抱:双人相互搂抱,表示亲密,友好 d、行礼:双手位于旁按手位,后背直立,屈膝低头

3、节奏:

准备位置: 正步位,体对3,7点方向双人拉手相对 准备音乐: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人对掌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拥抱

5—8 回至准备位(还原是指回到上一个动作) ⑶— 1—8 重复⑴1—8动作 ⑷— 1—4 拥抱

5—8平脚碎步转至一点方向,双手落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手提至心形手 5—8 重复1—4动作 ⑹— 1—4 双分手至旁按手位 5—6 屈膝行礼 7—8 还原

⑺—(8) 重复⑸—⑹动作

4、提示

a、亲吻双手直接提起至心形手 b、心形手要求手腕提起,指尖点头

5、歌词

Teddy Bear Teddy Bear turn a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touch the g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show your shoes Teddy Bear Teddy Bear that will do Teddy Bear Teddy Bear go upstai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your praye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witch off the light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good night

推荐第3篇:级舞蹈课程教案

14级

2、3班 2016秋季

幼儿舞蹈课程教案

压腿(前、旁)

一、教学目标;新学期,从恢复他们最基本的柔韧度开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保持压腿的姿态,养成吃苦耐劳的品性,

难也难在坚持不懈。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课程,以防受伤)

3、传导新课;告诉学生为什么要压腿的原因,压腿主要是训练腿的软度、柔韧性、和胯的开度,只有腿的软度好动作才会轻盈,舞姿技巧才会丰富。而压腿也是一个持之以恒的练习,我们只有不断地去磨它,不断的去拉它,我们才能达到一个训练的目的。

4、教授新课;

前腿;准备姿态,右脚放在把杆上左手扶着把杆,右手背在屁股上,双腿伸直,眼睛前四拍不动,后四拍右手经过下弧线从身旁伸直到头顶的位置 ,称为芭蕾三位手,保持姿态不动,后背切勿松散,然后往下压正腿,尽量用自己的肚子去贴大腿,手指尖往脚尖远处够,后背伸直,四拍往下压,四拍起来,起来手就不发放下去了,在芭蕾三位手上保持不动,然后又往下压,重复刚才的动作,

最后双手抱住右脚的脚后跟,保持20秒不动。换反面,压左正腿,一样的要求。

旁腿;压旁腿是在压前腿的基础上,身体经把离向后转换手扶把脚在身体后面,向旁压腿时应注意用身体的后背缘去贴大腿手去找脚背。 老师边示范边讲解 ,节奏与前腿的一样。

七、结束;

整队集合,做课堂总结,并要求学生在每日清晨自己主动坚持压腿,韧带才会越压越松。

站姿、坐姿训练

教学目标; 这两个班的学生大多普遍弓腰驼背,无论他们以后要从

事什么职业都应该改善学生的形象气质,精神面貌。所

以这堂课,重点训练他们的形体。

一、教学重难点: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控制身体的一些部分,难点

也在于此,并且让学生长期保持也是难点之一。要加强平

时的静态训练。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两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课上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课程,以防受伤)

3、传导新课。我首先会用一些方法来引出我接下来要教授的新课,比如说我这节课是要教授站姿坐姿,我就先会模仿一下两种站姿/坐姿一种是非常挺拔的一种是非常猥琐的,让学生们首先自己判断那种姿态好看,有个最直观的面见,也给他们心里做好了铺垫。

4、教授新课。首先教授站姿,让学生们双手轻轻抚着把杆,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上身的感觉是抬头、挺胸、沉肩、拔背、眼睛平视前方、下巴微抬,下身要求两腿并直,膝盖往上收,屁股夹住。静站五分钟。坐姿;坐下双腿伸直后背立起来双手往两边最远的地方伸出去,坐姿上身的要求和站姿一模一样,脚下双腿要求伸直,脚背尽量往地面抓。

七、结束;整队集合,做课堂总结,并要求学生在日常的站与坐中严

格按照上课说的要求来要求自己。

芭蕾手位

一、教学目标;通过芭蕾手位的学习,从而提高身体的协调性、柔韧

性及模仿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学生对舞蹈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芭蕾的最基本7个手位,每个手位动作顺序及要求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导入新课;向学生们介绍芭蕾舞,“芭蕾”起源于意大利,兴盛于法国,芭蕾一词本是法语“ballet”的音译,意为“跳”或者“跳舞”芭蕾注重“开绷直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芭蕾的七个手位。

5、教授新课:

一位手—在基本站立要求的基础上,双手在身前下垂,手臂略呈弧形两臂合成一个圆形,肘关节略用力前顶,手心朝上两手手指相距一拳手掌与身体也相距一拳。

二位手—保持一位手的形态,两条手臂平平地向上端起手心对着胸口约第三个纽扣处使肩到手指有一个下坡度双肩仍保持一位时的弧度有一种合抱大树的感觉。

三位手—保持二位手的形态,双臂同时向头顶鼻子的上方抬起,手心朝头顶肘关节略向后用力掰开双臂仍保持弧形。 

四位手—手臂三位手位置上另一臂保持原有形态下降到二位手的位置。 

五位手—停留在三位手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至二位手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稍靠前肘关节向上抬起,手心向另一侧的斜前从肩到手指也略有一点坡度。

六位手—已打开到旁的手臂保持不动,另一手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下降到二位的位置上。

七位手—原已打开的手臂仍保持不动,下降到二位的手臂向外向旁扩张出去到正旁,此时双臂都到了身旁严防肘关节下坠感觉上好象几个人在围抱一棵更大圆周的大树一样。

七、结束;集合整队,做课堂总结,要求学生自己私底下要去联系上课的内容,,给一周时间练习,下周的这堂课进行每个人检查。

小舞蹈教学(加菲猫爱睡觉)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舞蹈,增强学生的模仿力和对音乐节奏

的感受力

2.训练腰部的控制力,松弛度及灵活度让学生更好的

认识幼儿舞蹈,以后自己工作的教学和编创做准备。

三、教学重难点;1.在舞蹈过程中训练学生腰部的松弛及灵活性

2.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学习加菲猫组合,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

3.能模仿其他小动物,并能生动活泼的表演出来。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三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静态站姿训练。一首音乐的时间。

5、教授新课;

(一)先讲单一的动作;松腰、提腰、转腰、双手斜下位、打哈欠、伸懒腰等单一动作。

(二)主要动作要领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捶下,模仿打瞌睡。 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

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阔指,左手抚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三)教授时按8拍数,组合分三段进行讲解,并逐步和音乐,加上加菲猫胖嘟嘟的表情,完成动作。

(四)自由练习时间。

七.结束 集合 下课。 小 跳

一、教学目标;训练脚踝、脚背的灵敏程度和小腿肌肉的反应以及

弹跳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需要克服小腿肌肉的酸痛感,

保持上身的直立体态以及腿部的反应能力。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一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鼓具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压弯腿后把下面的主力腿往地面上跪。前旁正反都试着跪一跪。

4、静态站姿训练 五分钟。

5、教授新课;准备动作,脚下小八字部位站好,双手叉腰,抬头挺胸,准备拍的时候膝盖往下半蹲,然后快速起跳,注意起跳时膝盖绷直脚背往下抓,整条腿伸直,上身保持不动,蹲的时候不要蹲太下去了,起跳反应要灵敏,迅速。此动作并不在于跳的高度,而是在于脚下的反应。

七、集合 整队 做课堂总结及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晨练,压腿,复习当天课上所学的内容。

复习

课堂目的;此节课不推新内容,让学生消化一下整堂课。 课时;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集合 整队 清点人数,做课堂安排。

二、活动热身;全班围圈跑步,手脚甩开,大步跑起来,让整个身体都热起来。跑完步后全班在中间,由老师在前面带着做各个身体部位的活动,以防后面的训练受伤 ,特别是在冬天,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

三、把上柔韧度训练,前旁压腿,拉韧带。把上压肩。

四、静态把上站姿训练。中间坐姿训练。

五、小跳练习。

六、小舞蹈训练(爱睡觉的加菲猫)

七、集合 下课。

幼儿成品舞蹈(不上你的当)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小舞蹈,增强学生的模仿力和对音乐节奏

的感受力

2,让学生学会听音乐,找形象角色。

2.训练腰部的控制力,松弛度及灵活度让学生更好的

认识幼儿舞蹈,以后自己工作的教学和编创做准备。

二、教学重难点;1.在舞蹈过程中训练学生腰部的松弛及灵活性

2.把握音乐舞蹈的节奏,,培养学生的编创能力。

3.能模仿其他小动物,并能生动活泼的表演出来。

三、教学方法:说教法、示范法

四、课时:

四课时

五、教具;

舞蹈教室 音响

六、教学过程:

1、整对集合;师生问好,清点人数并做上课安排。

2、热身;全班人围圈跑步,热身,然后在中间站好,老师在前面带引学生做各个部位的活动(特别是在冬季,一定要让学生充分的活动开,才能进行接下来的训练。

3、柔韧度训练;在抚把上进行前腿旁腿的柔韧度训练。

4、静态站姿训练。一首音乐的时间。

5、复习之前学过的小舞蹈。

6、传导新课;先给学生听一遍音乐,告诉学生这个舞蹈主要是要表现什么,自己表演的角色定位是什么。

7、教授新课;从几个标志性的动作开始教授,其实对于幼教班的学生来说,幼儿舞蹈比较简单,主要就是要让他们把动作做得更好,更完善。学会动作是一方面,找准角色,更打动人的跳出来更重要。

七、集合 整队 做课堂总结及课下作业,要求学生每天必须晨练,压腿,复习当天课上所学的内容。下周进行检查。

推荐第4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文字教材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

第一级教材

1.走步

《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 一

音乐反应 二

3.扩指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前压腿

7、双吸腿

8、脚位

9、头的动作

10.摆臂

1 1.蹦跳步

12.平踏步

13.游戏

《大苹果》

《看星星》

《保护小羊》

《你说可笑不可笑》

《小钟》

《小脚》

《弹弹唱唱》

《擦玻璃》

《小鸟的歌》

《伸出手》

《小兔子》

《开火车》

《万花筒》

1、走步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

“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 [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 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 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音乐反应

(一)

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

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 换不同的动作

3、扩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

[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 [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 [6] 同[5]动作,左手做。

. [7] 双“背手”。 [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 [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 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4、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

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 [6] 做[5]的对称动作。

[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 [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 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5、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

[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 [5] 向右“转腰” [6] 同[4]动作。 [7] 向左“转腰”。 [8] 同[4]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

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6、前 压 腿 前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 [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 [3]-[4] 还原“准备动作”。

[5]-[6] 同[1]-[2]动作,左腿做。 [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 [12] 还原“准备动作”。 [13]-[16] 同[9]-[12]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 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7、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 [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 [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

[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

[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

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 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8、脚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

“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 [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 [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 [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 [12] “旁按手”。

[13]-[14]同[5 ]-[6]动作。 [15] “正步位”。 [16] 静止。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

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9、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

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 [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 [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 [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 [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 [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 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 [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

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10、摆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

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 [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

[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

[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 [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 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

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 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11、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 [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 [7]-[8] 同[5]-[6]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 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12、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 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 [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

再反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 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13、游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 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 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 [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推荐第5篇: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1到3级

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1、玩娃娃 (压腿练习)

2、点点头拍拍手 (节奏练习)

3、说句悄悄话 (头的练习)

4、小雨点 (勾绷脚练习)

5、小星星洗澡 (手位练习)

6、蜗牛 (胯的练习)

7、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 (平踏步练习)

8、表情秀 (表情与节奏练习)

9、超级变变变 (空间方位游戏)

10、玩具熊 (再见曲)

一、玩娃娃(压腿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指尖体侧点地。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 1 双手肩前扩指 2 肩前团手 3—4 双手肩前扩指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⑵ —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前压腿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二段:

⑶— 1-4 吸腿抱团身

5-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三段:

⑷—⑸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c、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5、歌词

这是娃娃小手拍拍拍,这是娃娃小脚踏踏踏。

二、点点头拍拍手(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通过点头、拍手、点肩的动作,训练孩子的节奏与节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点头:头部重拍向下,强调力度 拍手:双手五指并拢,胸前拍手 点肩:大臂架平,双手手指点肩

旁按手:大拇指分开,四肢并拢,掌心向下,按于斜下手位 握手:两人手心手背相握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4 点头三次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拍手三次

5—8 重复⑵1—4动作 ⑶— 1—2 点头两次 3—4 拍手两次

5—8 重复⑶1—4动作 间奏动作:

⑷— 1—4 掌心朝下,两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4 点肩一次

5—8 重复⑸1—4动作

⑹— 1—4 两人拍手,3点的人掌心朝上,7点的人掌心朝下。 5—8 重复⑹1—4动作 ⑺— 1—2 点肩 3—4 握手

5—8 重复⑺1—4动作 ⑻— 1—3 握手3次

4 打开旁按手半蹲身体向前,亲嘴吧

4、提示

a、两人面对面的距离是小臂伸出拍手的距离 b、点头与拍手的动作节奏清晰,要有停顿。

5、歌词

点点头、点点头、拍拍手、拍拍手、点头拍手、点头拍手、拍呀拍拍手。

好朋友、好朋友、握握手、握握手、朋友握手、朋友握手、握呀握握手。

三、说句悄悄话(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认知头部的运动方式,训练头部的灵活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低头:下巴颏贴近脖子锁骨位置,脖子后部脊椎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下。 b、仰头:下巴颏向上方抬起,脖子前部喉咙位置的肌肉随下巴颏向上方拉长,视线随头部同时向上。

c、点头:从仰头到低头的连贯动作,重拍向下,视线平视。 d、摇头:头部左右摇晃,动作中,下巴颏始终微微抬起。

3、节奏

准备位置: 3,7点双人相对,正步位,双手旁按手位 准备音乐:

⑴ —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⑴— 1—2 低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⑵— 1—4 双人同时上右脚,左肩贴靠,四次点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间奏音乐:

⑶— 1—4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同时摇头 5—8 还原至准备位 第二段⑷— 1—2 仰头 3—4 回正

5—6 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亲嘴巴 7—8 还原至准备位 ⑸—⑹ 重复⑵—⑶动作

4、提示

a、点头时要做出说悄悄话的状态

b、旁按手半蹲,身体前倾时要做亲吻状

5、歌词

两只小小鸭,亲亲小嘴巴,说啥悄悄话,说啥悄悄话。

四、小雨点(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

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及脚的灵活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勾脚:双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吸腿抱团身:双腿屈膝上吸,全脚落地,低头以额碰膝,双臂抱于小腿干前。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吸腿抱团身 准备音乐:

⑴ —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 1—8 双腿伸直至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侧,指尖点地 第一段:

⑴—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手扩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7—8 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1—2 双勾脚 3—4 双绷脚 5—6 双勾脚 7—8 双绷脚

⑷— 1—4 双手抖指抖手经体侧至上位交叉 5—8 抖手落下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⑸— 1—2 右脚收至脚踝处,平脚踏地 3—4 左脚收至同右脚并拢

5—8 吸腿抱团身

⑹— 1—4 双腿伸直,上身随腿至前压腿 5—8 双手打开至正步位绷脚伸坐 ⑺— ⑻ 重复⑸—⑹动作 结束段:

⑼ 收至吸腿抱团身

4、提示

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花园里,花儿乐得张嘴巴 小小雨点,小小雨点,沙沙沙沙沙 落在田野里,鸟儿乐得笑哈哈

五、小星星洗澡(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初步掌握手臂的几个方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手臂的方位:正上位,正下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旁斜下位,胸前位 c、切手: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跪地抱团身

准备音乐:(3/4节奏每小节为3拍,数字标明为第几小节) ⑴—⑷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⑸—⑻ 双手掌心向外位于眼前,摇头起身 第一段:

⑴—⑵ 正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⑶—⑷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⑸—⑹ 切手6次 ⑺—⑻ 双手放至腿上 第二段:

⑼—⑽ 正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⑾—⑿ 旁平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⒀—⒁ 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⒂—⒃ 双手放至腿上 第三段:

⒄—⒅ 旁斜下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⒆—⒇ 旁斜上位扩指两次,掌心向外

(21)—(22) 胸前位扩指,小臂上下摆动,掌心向内 (23)—(24) 双手放至腿上 结束音乐

⑴—⑻ 自由睡觉状 提示:

a、要求手的方位准确,扩指有力 b、正上位扩指时需经过肩前位

c、准备位置摇头起身时要表现出刚刚睡醒的状态

d、结束音乐为自由发挥,由学生自由摆出睡觉状,来表示小星星洗澡是一个梦境。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5、歌词:

小星星在夜空,每晚跳进小河中。痛痛快快洗个澡,我夸星星讲卫生。

六、蜗牛(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胯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压胯: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放于脚弓处。在此基础之上,上体向腿部贴靠,双肩向后掰,胸前探,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b、旁开腿压胯: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即旁开腿。压胯与“对脚盘坐压垮”的要领相同

c、触角状:做触角状时,双手贴住头,食指屈伸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对脚盘坐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⑵1—4动作

⑶—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⑷— 1—4 旁开腿勾脚,双手身前扶地 第二段: ⑸— 1—2 旁开腿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5)1—4动作

⑹—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落手还原

5—8 反面重复(2)1—4动作

⑺— 1—4 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 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⑻— 1—4 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第三段:

⑼— ⑾ 重复⑴—⑶动作

⑿— 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 重复⑿1—2反面动作,右手保持舞姿 5—7 双手落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8 左倾头

4、提示

a、对脚盘坐压胯时双肘打开,自然弯曲。

b、要求孩子们寻找蜗牛的形象感,动作生动鲜活。

5、歌词

喂!喂!蜗牛; 喂!喂!蜗牛。 你有没有眼睛,你有没有头?

我有眼睛,我有眼睛,还有头和脚。

七、我们不怕大野狼游戏(平踏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在动作中节奏的准确性

2、主要动作:

平踏步: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两膝微弯曲,膝关节松弛。

3、节奏:

准备位置:各自造型,学生成不规则队形或站、或坐、或跪、或趴于舞台上, 准备音乐:

⑴ —8 保持准备位姿态,手持道具敲打节奏 第一段:

⑴ — ⑷ 由教师或家长扮演大野狼,自由发挥。要求学生于教师或家长有接触或交流。 间奏音乐:

⑸ — ⑹ “ 大野狼”跑下舞台,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形成一竖排正步位站立。 第二段:

⑺ — ⑻ 小朋友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保持一竖排。

⑼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⑽ 双手将道具扛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竖排队形。

⑾ — ⑿ 小朋友 前平位手持道具,平踏步向前走,右脚起动,形成一横排。 ⒀ 双手将道具落至右斜下位,平踏步3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⒁ 双手将道具抗至右肩上,平踏步7点方向行进,头向行进方向倾倒,视1点,保持横排队形。

⒂— 1—4 形成各种不同“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第三段:

⒃ — ⒆ “大野狼”带动小朋友跑动,路线自由,游戏起来,最后一拍,“大野狼”停在中心,小朋友做“不怕大野狼”的造型

4、提示

强调组合的游戏性

5、歌词

我们不怕大野狼!大野狼!大野狼!我们不怕大野狼!啦啦啦啦啦

八、表情秀(表情与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面部表情的丰富性及孩子的表现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眉、眼、鼻、口、耳、舌的各种表情

b、圈圈手: 双手握空拳,食指伸出,在太阳穴两旁划圆圈,手臂随动。

3、节奏:

准备位置: 圆圈队形,面向圆心,双脚交叉盘坐,左手胸前位握拳做看表状,右手叉腰 准备音乐:

歌词“现在几点了?”:保持准备位姿态 歌词“sorry”:双手合掌于右脸颊处,成睡觉状 第一段:

保持睡觉状

双手扩指,虎口相对于嘴前 ⑶—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眉毛秀 ⑷— 1—4 圈圈手四次 5—8 眼睛秀 ⑸— 1—4 圈圈手四次 5—8 鼻子秀 ⑹— 1—4 圈圈手四次 5—8 嘴巴秀 ⑺— 1—4 圈圈手四次 5—8 耳朵秀 ⑻— 1—4 圈圈手四次 5—8 舌头秀

⑼— 1—8 分晃手,伸懒腰 ⑽— 1—4 收腿 间奏音乐:

⑾— ⑿ 向圆心爬动 ⒀— ⒁ 自由爬动

⒂— 1—4 分晃手,伸懒腰 第二段:

⒃—(21) 重复⑶—⑻动作 (22)—(23) 自由结组

(24)—(29) 重复⑶—⑻动作 结束音乐:

在音乐中形成各种表情秀

4、提示: 表情多样化

向圆心爬动时,要有交流

5、歌词

咦?现在几点了?sorry,我忘了带表。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请你跑到梦里面,快去冒险!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星星照在青青草原,一想到你就变美!啊!Happy happy day! Wherever you go,我要在你身边,陪你高兴、难过、变丑、变美,梦想实现! Sunday、Monday、Tuesday、Wednesday、Thursday、Friday、Saturday。

开心地笑,开心地飞,最想飞到你身边,Happy day! Happy happy day! happy day! 啦啦啦! Happy happy, Happy happy day! Make happy day!

九、超级变变变(空间方位游戏)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对空间方位的认知与反应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变变手

b、上、下、左、右、大、小的位置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自然脚位,手臂自然垂下 准备音乐:

⑴— 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变变手 第一段:

⑴—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⑵— 1—4 老师做正上位

5—8 学生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⑶— 1—4 还原 ⑷—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⑸— 1—4 老师俯身向下,做正下位 5—8 学生做正上位 ⑹— 1—4 还原

⑺—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⑻— 1—4 老师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⑼— 1—4 还原

⑽—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⑾— 1—4 老师双手伸向右边,屈膝,右倾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左边,屈膝,左倾头 ⑿— 1—4 还原

⒀—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⒁— 1—4 老师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5—8 学生双手抱肩,低头 ⒂— 1—4 还原

⒃— 1—8 变变手右左摇摆,身体随动 ⒄— 1—4 老师双手抱肩,低头 5—8 学生双手伸向旁斜上位

4、提示

a、每一个方位第三次到位

b、空间方位可以由老师在教学中自由变化

5、歌词

A ring, a ring o' roses, A pocket full of posies; Tishoo, tishoo, We all fall down.

十、玩具熊(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

a、飞吻::双手轻抚嘴巴

b、心形手:指尖带动,经过从头两侧至头顶尖 c、拥抱:双人相互搂抱,表示亲密,友好

d、行礼:双手位于旁按手位,后背直立,屈膝低头

3、节奏:

准备位置: 正步位,体对3,7点方向双人拉手相对 准备音乐: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人对掌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拥抱

5—8 回至准备位(还原是指回到上一个动作) ⑶— 1—8 重复⑴1—8动作 ⑷— 1—4 拥抱

5—8平脚碎步转至一点方向,双手落至旁按手位 第二段:

⑸— 1—2 低头亲吻双手 3—4 双手提至心形手 5—8 重复1—4动作 ⑹— 1—4 双分手至旁按手位

5—6 屈膝行礼 7—8 还原

⑺—(8) 重复⑸—⑹动作

4、提示

a、亲吻双手直接提起至心形手 b、心形手要求手腕提起,指尖点头

5、歌词

Teddy Bear Teddy Bear turn a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touch the ground Teddy Bear Teddy Bear show your shoes Teddy Bear Teddy Bear that will do Teddy Bear Teddy Bear go upstai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your prayers Teddy Bear Teddy Bear Switch off the light Teddy Bear Teddy Bear say good night

中国舞蹈考级第二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1、膝盖脚指头 (勾绷脚练习)

2、小铃铛 (脚位练习)

3、娃娃 (胯的练习)

4、咯咯咯 (头的练习)

5、爱睡觉的加菲猫 (腰的练习)

6、月儿 (手臂练习)

7、蚂蚁掉进河里边 (腿与腰的练习)

8、我是小小兵 (重心移动练习)

9、大家来照相 (节奏与造型练习)

10、小天鹅 (再见曲)

一、膝盖脚指头(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

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与脚的灵活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勾绷脚(单、双):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 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b、交替勾绷脚:双脚同时一勾一绷动作,交替进行。节奏清晰、准确,加强双脚协调支配的能力。

c、坐压前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d、倾头:在肩膀保持不动的基础上,头向左右倾倒。

e、松膝:双手扶膝,膝盖上下抖动,身体松弛,腿部肌肉和脚部放松。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旁轻点地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右倾头

3—4 还原

5—6 右勾脚

7—8 右绷脚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⑷ 重复⑴—⑵的反面动作

第二段:

⑸— 1—2 前压腿

3—4 还原

5—6 双勾脚

7—8 双绷脚

⑹— 1—8 重复⑸1—8动作

间奏音乐 :

⑺— ⑻-6 右起交替勾绷脚,同时右左倾头7次

⑻— 7—8 绷右脚,头回正

⑼— 1—4 松膝

5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三段:

⑽— ⑾ 重复⑸—⑹动作

⑿— 1—8 重复⑼1—8动作

提示:

a¡¢ 勾与绷时要做到最大限度。

b¡¢ 动作过程中要保持后背直立、挺拔。

5、歌词:

头儿、肩膀、膝、脚趾,

膝、脚趾, 膝、脚趾。

头儿、肩膀、膝、脚趾,

眼儿,鼻和口。

二、小铃铛(脚位练习)

1、训练目的:

对三种脚位的认知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b、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正对左、右侧前方。

c、大八字位: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脚跟之间打开一脚至一脚半的距离。

d、铃铛舞姿(手形):双手屈臂于上位,指尖相对。

3、节奏:

准备位置:

准备音乐:

⑴— 1—8

⑵— 1—4

6—8

第一段:

⑴— 1—2

3—4

5—6

7—8

⑵— 1—2

3—4

5—6

7—8

间奏音乐:

⑶— 1—4

5

6—8

第二段:

⑷— 1—2

3—4

5—6

7—8

⑸— 1—4

间奏音乐:

⑹— 1—4

5

6—8

第三段:

⑺— ⑻

结束音乐:

⑼— 1—4

5—9 身向1点,正步位站立,铃铛手形 保持准备位姿态

双手掌心向里,体前落下,经体侧至上位 双手指尖相对,至准备位 保持准备位姿态 小八字位 正步位 小八字位 晃头 大八字位 小八字位 正步位 晃头 双手手心向里,经体前落下 至旁按手位 保持姿态 小八字位 正步位 小八字位 大八字位

大八字位右起两边移动重心,做摇摆状 掌心向上至上位

指尖相对,至准备位姿态 保持准备位姿态 重复⑴—2动作 双手掌心向里,体前落下,经体侧至上位 第五拍指尖相对,同时右起倾头五次结束

4、提示:

a、注意脚位的准确性

b、突出小铃铛的形象

5、歌词:

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一只小铃铛,叮当叮当响,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叮当响。

三、娃娃(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胯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压胯

对脚盘坐压胯:双脚相对,双手抓脚弓处,双膝最大限度贴地,展胸身体前俯,抬头视1点。

旁开腿压胯:勾脚,双腿最大限度向旁打开,双手指尖相对扶地,展胸身体前俯,视1点。

b、团身合胯:平脚,双腿屈膝并拢,含胸低头,双手交叉抱小腿。

c、单腿颤压胯:双手右手在上重叠,放于膝上,同时转腰视

2、8点,重拍向下压膝。

d、娃娃前爬:在展胸压胯的基础上,双手向前爬,模仿娃娃状。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对脚盘坐压胯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4 娃娃前爬

5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⑶— ⑷ 重复⑴—⑵动作

第二段:

⑸— 1 团身合胯

2—4 保持姿态

5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⑹— 1—2 右单腿颤压胯2次

3—4 回至准备位

5—6 左单腿颤压胯2次

7—8 回至准备位

⑺— ⑻ 重复⑸—⑹动作

第三段:

⑼— 1 右勾脚打开至旁开腿位,同时右手指尖朝前扶地

2—4 保持姿态

5 左勾脚打开至旁开腿位,同时左手指尖朝前扶地

6—8 保持姿态

⑽— 1—2 旁开腿压胯

3—4 身体回至直立,指尖自然回前

5—8 重复⑽1—4

⑾— 1 右脚收至对脚盘坐,右手同时抓右脚弓处

2—4 保持姿态

5 左脚收至对脚盘坐,左手同时抓左脚弓处

6—8 保持姿态

⑿— 1—4 团身合胯

5 回至准备位

6—8 保持姿态

第四段

⒀— ⒃ 重复⑴—⑷动作

结束段

⒄— 1—8 重复⑼1—8动作

⒅— 1—4 娃娃前爬

5—8 双肘撑地,团手托腮

⒆— ⒇ 右左倾头8次

4、提示:

a、压胯做到最大限度。

b、要体现出活泼、可爱的娃娃形象。

5、歌词:

娃娃,娃娃,我是可爱的娃娃。

娃娃,娃娃,我是漂亮的娃娃。

哦,爸爸,THANK YOU,给我快乐的家。

哦,妈妈, THANK YOU,给我温暖的家。

哦,爸爸, THANK YOU,给我安定的家。

哦,妈妈, THANK YOU,给我幸福的家。

娃娃,娃娃,我是活泼的娃娃。

娃娃,娃娃,我是坚强的娃娃。

四、咯咯咯(头的练习)

1、训练目的:

掌握头部动作,训练颈椎的灵活和柔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

b、仰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

c、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d、摇头:“转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e、倾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旁按手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6平踏步,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上身前倾,摇头

7—8 回至准备位

第一段:

⑴— 1—2 半蹲,上身向前倾,抬头,双手扩指,掌心相对在后斜下位

3—4 回至准备位

5—8 右左倾头四次

⑵— 1—8 重复⑴1—8动作

⑶— 1—4平踏步,双手握拳与身旁向前跑,低头

5—6 双脚蹦跳步,双手扶膝,低头

7—8 抬头

⑷— 1—2 双手回至旁按手位,同时仰头

3—4 头回正

5—6 低头

7—8 还原

⑸— 1—4 转头视2点,点头4次

5—8 转头视8点,点头4次

⑹— 1—2 双手点在胸前

3—4 双手打开至旁按手位

5—6 右倾头

7—8 左倾头

第二段:

⑺— 1—4平踏步,双手握拳于身旁向前跑,低头

5—6 双脚蹦跳蹲下,双手指尖相对扶地,低头

7—8 双膝跪下,同时抬头

⑻— 1—8 重复⑷1—8动作

⑼— 1—8 重复⑸1—8动作

⑽— 1—8 重复⑹1—8动作

4、提示:

a、做头的动作时,注意后背直立,颈部最大限度拉伸

b、训练孩子颈椎的柔韧和灵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孩子的想象

5、歌词

老母鸡带小鸡,咯咯咯咯咯咯咯,

好久没有吃东西,咯咯咯咯咯咯咯。

路上找到一颗米,

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

咯咯咯咯咯咯咯!

咯咯咯咯咯咯咯!

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

路上找到一颗米,

衔起来又放下,咦呦喂!

咯咯咯咯咯咯咯!

咯咯咯咯咯咯咯!

我的孩子快来吃,快来吃!

五、爱睡觉的加菲猫(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脊椎的伸展和弯曲的能力。

2、主要动作与要求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垂下,模仿打瞌睡。

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

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

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扩指,左手扶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伸懒腰:双手握拳,胸前交叉向上划圆做伸懒腰状。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交叉盘坐,双手扶膝,后背直立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松腰

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2 提腰

3—4 还原

5—8 重复⑵1—4动作

间奏音乐:

⑶— 1—4 提腰打哈欠

5—8 松腰打哈欠

⑷— 1—6 伸懒腰

7—8 回至准备位

第二段:

⑸— 1—2 双手斜下位

3—4 向三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保持斜下手位

7—8 双手拍肚子

⑹— 1—2 重复⑸1—2动作

3—4 向七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

7—8 重复⑸7—8动作,保持斜下手位

⑺— ⑻

重复⑶-⑷动作

第三段:

⑼— ⑽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用打瞌睡、打哈欠、伸懒腰等形象的动作提示学生松腰、提腰的动作要领。

b、用加菲猫胖胖的形象增强组合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5、歌词:

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

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

它的身体胖嘟嘟,胖嘟嘟,胖嘟嘟,

它的身体胖嘟嘟,就像小胖猪。

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

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

六、月儿(手臂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手臂的表现力及手臂路线的认知

2、主要动作及要求:

斜上位按手:五指并拢,掌形按于旁斜上位,手臂松弛呈弧形。

双撩手:双臂由大臂带动肘、小臂和手指尖,依次提起和落下,手臂松弛。

胸前交叉手:五指并拢,小臂交叉于胸前,右手在内。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双手自然下垂

准备音乐:

⑴—(6)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2点斜上位按手

⑵ 8点斜上位按手

⑶ 经体侧双撩手至上位对腕,同时向前平踏步

⑷ 落手至准备位,双脚正步站立

⑸—⑻ 重复 ⑴—⑷动作

间奏音乐:

⑼ 胸前交叉手,同时屈膝,右倾头,还原

⑽ 胸前交叉手,同时屈膝,左倾头,还原

⑾ 经体前双撩手至上位

⑿ 经原路线落手至准备位

第二段:

⒀—⒇ 重复⑴—⑻动作

结束音乐:

(21)—(24) 重复⑼—⑿动作

4、提示

a、动作时眼随手动

b、组合中要做出3拍节奏的特点

5、歌词

月儿弯弯,月儿弯弯,像只小船在天边,

看见星星,一闪一闪,眨着眼睛向我看。

月儿圆圆,月儿圆圆,像面镜子挂天边,

镜子里面,有只白兔,一蹦一跳要下来。

七、蚂蚁掉进河里边(腿与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灵活性、腰的柔韧性及腹背肌的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小蚂蚁

伸腿:双膝并拢,绷脚小腿向上伸45度。

翻身:仰卧,双手正上位,右脚带动整体翻身至俯卧低头。

背肌:俯卧,双手正上位,手脚同时向上伸展,双腿打开。

后抬小腿:正步位,双腿并拢,绷脚小腿主动抬起。

小树叶

背肌:俯卧,双手旁平位,手脚同时向上伸展,双腿打开。

蚌壳腰:双手扩指撑地,与肩同宽,手臂撑直,双腿分开,后抬小腿,脚尖与头顶最大限度接近。

3、节奏

准备位置:头向1点,仰卧,双手旁平位,平脚双吸腿45度

准备音乐:

⑴—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右伸腿

3—4 还原

5—6 左伸腿

7—8

还原

⑵— 1—2

绷脚右腿贴地面伸直

3—4 重复⑵1—2反面动作

5—6 双臂前平位,手心向上,扩指抖手,同时松膝抖腿

⑸— 1—2

双手落至正上位

3—4

右脚绷脚放于左脚上

5—8

翻身

⑹— 1—2

小蚂蚁背肌

3—4

还原

5—8

双手双脚放松拍打地面

9—12 双臂贴于地面收至小臂体前撑地

间奏音乐:

⑺— 1-2 后双抬小腿,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8 ⑺1-4反面动作

⑻— 1-4 重复⑺1-4动作

5-8 双手打开至旁平位,身体落回俯卧低头

第二段:

⑼— 1-2 右手旁平位抬起,起背肌,左臂旁平位贴地

3-4 还原

5-8 ⑼1-4反面动作

⑽— 1-2 小树叶背肌

3-4 还原

5-8 重复⑽1-4动作

⑾— 1-2 右手扩指收回肩前

3-4 ⑾1-2反面动作

5-8 绷脚双腿打开至4、6点

⑿— 1-2 蚌壳腰

3-4 双腿落到4、6点,上身直立,视1点

5-6 保持与肩同宽后双抬小腿

7-8 重复⑿3-4动作

9-12 重复⑿5-8动作

⒀— 1-6 慢落回俯卧低头

7—8 蚌壳腰

4、提示:

a、用小腿和背肌动作栩栩如生的将小蚂蚁落水和小树叶来营救的画面展现出来,使枯燥、乏味的基本功训练变的生动活泼。

b、动作与歌词相符,建议先教歌曲,记歌词,便于动作简单易记。

c、腰的柔韧性练习尽量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有只小蚂蚁掉进河里边,

它在哭,它在喊,谁也听不见。

波里滚呀浪里翻,眼看把命丧呀,

嗨呀,嗨呀,多么渴望登上岸。

有片小树叶,绿色一条船,

在漂荡,在旋转,坐上真安全。

蜻蜓和它做游戏,鱼儿和它玩呀,

嗨呀,嗨呀,快快乐乐靠了岸。

八、我是小小兵(重心移动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单腿重心和重心的移动。

2、主要动作和要求

单脚前点地:动力腿向前脚掌点地,主力腿重心不变。

单脚后点地:动力腿体后脚掌点地,主力腿重心不变。

半蹲前移重心:经单腿前(后)点地位,重心移至两腿中间半蹲,再移重心至单腿前(后)点地位。

半蹲旁移重心:单脚打开至大八字半蹲,移重心至旁点地位。

交替提压脚跟:正步准备,一只脚下踩,同时另一只脚立半脚掌,双脚交替下踩与立半脚掌动作,上身保持直立,重心随之转移。

折臂点肩手:(以左为例)大臂端平,小臂折回,手背朝上,指尖点至右肩前。

敬礼:五指并拢,指尖点至眉尾处,大臂架平。

出拳:双手握拳,手心朝上,放于腰间,一手伸至前平位,手心朝下,另一只手位于腰间不 动。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手臂垂于身体两侧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⑶— 1—2 右脚前点地,同时左手折臂点肩

3—4 双脚重心半蹲

5—6 前移重心至左脚后点地,右腿直立

7—8 左脚踏回至正步位,同时左手落至体旁

⑷— 1—8 重复准备音乐⑶1—8反面动作

第一段:

⑴— 1—8 右脚下踩原地交替提压脚跟4次,同时左手折臂点肩

⑵— 1—2 右脚上步至左脚后点地位

3—4 左脚踏回至正步位,左臂保持不动

5—8 重复⑵1—4反面动作

⑶— 1—8 重复⑴动作

⑷— 1—2 右脚并步至正步位半蹲,同时双手腰间握拳,手心朝上

3—4 左脚向1点上步至右脚后点地位,右手出拳

5—6 重复⑷1—2动作

7—8 重复⑷3—4反面动作

⑸— 1—2 左脚落至大八字位半蹲,双手腰间握拳,手心朝上

3—4 左移重心直立至右脚点地,转体对7点方向右手出拳

5—8 重复⑸1—4反面动作

⑹— 1—4 屈膝,全脚碎踏步,向1点前进,同时右手出拳,上身前俯,视1点

5 收至准备位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结束音乐

⑺— ⑻1-7 重复准备音乐⑶-⑷1—7动作

⑻ 8 右手敬礼

4、提示:

a、要体现小小兵的姿态挺拔,动作干净利落,英姿飒爽。

b、移动重心时,上身要保持直立,重心移动位置准确。

5、歌词

小小兵,小小兵,我是小小兵。

年纪小,胆量好,常常练兵操。

有敌人,来帮我,向他开枪炮。

乒,乒,乒,乓,乓,乓,

乒,乒,乒,乓,乓,乓,

向前冲,向前冲,敌人不放松。

嗒,嗒,嗒,嘀,嘀,嗒,嗒,嗒,嘀,嗒,嗒。

九、大家来照相(节奏与造型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的表现力,提高情绪。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跪蹲:左腿全蹲,右膝跪地,坐于右脚上。右手在上,双手自然叠放在左膝盖上,视1点。

b、单腿跪立:右腿后撤跪立,左腿90°屈膝半蹲,右手在上,双手自然叠放在左膝盖上,视1点。

c、立1:正步位直立,旁按手或手拉手,视1点。

d、双吸坐:身向2点,双脚平放于地面吸腿。小臂交叉抱于小腿面前,右手在外,右倾头,视1点。

e、侧单腿跪立:在单腿跪立的基础上,身体转向2点,右倾头,视1点。

f、立2:身向3点,正步位站立,双手叉腰或搭于前面腰间。右倾头,视1点。

g、双跪坐:双膝跪地,坐于脚跟上,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视1点。

h、双跪立:双膝跪地,大腿与膝盖成90°,身体立起,略前探,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视1点。

i、立3:身向1点,站立,双手前平位向1点“丫”手势,身体略前探,视1点。

j、快速反应造型:为即兴发挥的姿态,不规定,要求造型六次变化,每次不同。

3、节奏:

准备位置:场外两边准备,身向3点和7点

准备音乐:卷片声和照相声

第一段:(3/4节奏每小节3拍)

(1)—(8) 自由结伴从3点和7点方向上场。形成三排,并摆好跪蹲、单腿跪立和立1的姿态。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9)—(12) 变成双吸坐、侧单腿跪立和立2,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13)—(16) 变成双跪坐、双跪立和立3,等待卷片声和照相声

(17)—(34) 快速反应造型

(35)—(36) 回至第一组跪蹲、单腿跪立和立1的姿态

第二段:(2/4拍)

(1)1—8 集体起立,稍集中,随音乐拍手

(2)1—8 (以第一个人和第二个人为例)由第一排中间的人,向1点方向模特步前进

(3)1—4 在重拍摆出喜欢的造型,并保持姿态

5—8 摆出喜欢的第二个造型,并保持姿态

(4)1—4 摆出喜欢的第三个造型,并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

(5)1—8 向3点或7点下场。同时,第二个人向1点方向模特步前进,准备摆好姿态

(6)—结束前 每人依次摆出3次喜欢的姿态,下场

结束音乐:直到所有人依次走出摆好3次姿态,集体从

3、7点上场,同时随音乐拍手,摆好第一段的第一组姿态

4、提示:

a、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音乐节奏不同,第一段为3/4拍节奏,第二段为2/4拍节奏。

b、运用卷片声和照相声的特殊音效,提示变换造型及造型停顿的时间和节奏掌握。

c、强调造型要丰富,不要模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d、与家长互动,在课堂中或舞台上,给每一个家长充分的时间,帮助孩子留下美好的瞬间。

十、小天鹅(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在舒缓的音乐中为一节课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同时增进孩子与孩子,孩子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平脚碎步:双脚平脚着地,交替向前行进,步伐要碎、小。

b、踏步行礼:(以右脚为例)右脚脚掌踏于左脚斜后方,双膝朝向脚尖的方向屈膝放松,同时低头含胸,双手于旁斜下位。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身向3点,场外准备

准备音乐:

⑴— ⒃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⑻ 右手前斜上位,左手旁斜下位,平脚碎步横排走出

⑼— ⑿ 原地转身向1点,双手落至旁斜下位

⒀— ⒃ 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第二段:

⒄— ⒇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21)—(24) 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25)—(28)平脚碎步向1点行进

(29)—(32) 踏步行礼两次,右左各一次

结束音乐

(33)—(46) 教师走近每个学生分别再见

(47)—(48) 学生屈膝点头,行礼,同时说“老师再见”

4、提示

教师与学生再见时充分表现亲和力,从而拉近学生与教师的距离

5、歌词

小天鹅,在湖中,

天天梳洗,忙不停。

对着碧波,对着碧波,

照呀照,

洁洁白白,真干净。

中国舞蹈考级第三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1、三字经 (勾绷脚练习)

2、字母歌 (节奏练习)

3、锄禾 (柔韧练习)

4、小木偶 (手位练习)

5、滴滴答 (胯的练习)

6、旗语兵 (半脚尖练习)

7、真快乐 (胯与跳的练习)

8、玩翘板 (维族)

9、彝家娃娃真幸福 (跳踢步练习)

10、白雪公主 (再见曲)

一、三字经(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对勾绷脚和脚腕开与关的控制能力,以及后背的挺拔与直立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单、双脚勾绷: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双开脚:勾脚,脚尖带动外旋,大腿内侧肌肉夹紧

双关脚:由双开脚位脚尖并拢转回至正步位

平脚吸腿:平脚吸于小腿,后背保持直立。

读书舞姿:五指并拢放于脸前,大臂架平小臂呈90度折角,指尖向上

睡觉舞姿:双对脚盘坐,左手放于左膝上,右肘防于右膝,右手握拳防于太阳穴,低头做睡觉状。

翻书舞姿:右手手心向上于体旁,由下至上划立圆,眼随手动左手保持读书舞姿。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对脚盘坐,睡觉舞姿准备

准备音乐

⑴— 1—8 随意读书动作

⑵— 1—4 随意读书动作

5—8 绷脚双腿伸直,上身直立,双手旁点地

第一段:

⑴—1—2 双脚勾脚

3—4 双脚绷脚

5 右勾脚同时右倾头

6 还原

7—8 重复⑴5—6反面动作

⑵—1—2平脚吸右腿同时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腿伸直绷脚,右手旁点地

5—8 重复⑵1—4反面动作

⑶—1—2 双勾脚

3—4 双开脚

5—6 双关脚

7—8 双绷脚

⑷—1—2 右腿绷脚打开至2点方向,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手落至体前

5—8 重复⑷1—4反面动作

第二段:

⑸—1—4 双脚勾绷一次

5 右勾脚同时右倾头

6 右绷脚同时头还原

7—8 重复⑸5—6反面动作

⑹—1—2平脚吸右腿,右手2点读书舞姿

3—4 右腿伸直绷脚至2点,右手落于体前

5—8 重复⑹1—4反面动作

⑺—1—2 双脚勾脚,身体前俯,双手扶地,指尖相对,右转头

3—4 双脚绷脚,上身回正

5—8 重复⑺1—4反面动作

⑻—1—2 收右小腿至盘腿,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手扶右脚

5—8 重复⑻1—4反面动作

结束音乐:

⑼—1—8 双手读书舞姿,右起转头一圈

⑽—1—6 翻书舞姿

7 睡觉舞姿

4、提示:

a、动作一拍到位,与欢快的音乐相配合。

b、通过舞姿动作体现出小小读书郎的读书状态。

c、通过歌曲三字经唤起孩子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5、歌词: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酸苦甘 乃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膻焦香 乃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二、字母歌(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手臂动作与跳的2/4节奏训练,以及顺序节奏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双手斜上位:双手位于旁平位于正上位之间45度角的位置

双手点头位:双手指尖点于头顶

双手点肩位:双手指尖点于肩上,大臂架平于体旁

双手叉腰位:双手位于腰间的位置

胸前拍掌:双手于胸前位置击掌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双手叉腰(四人为一组)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1—2 右边第一人,半蹲,双手斜上位, 保持舞姿至四人做完

3—8 其他三人每人2拍,依次重复⑴1—2动作

⑵—1—2 右边第一人,直立双手点头位, 保持舞姿至四人做完

3—8 其他三人每人2拍,依次重复⑵1—2动作

⑶—1—2 右边第一人,半蹲双手点肩, 保持舞姿至四人做完

3—8 其他三人每人2拍,依次重复⑶1—2动作

⑷—1-2 直立双手叉腰位,保持舞姿至四人做完

3—8 其他三人每人2拍,依次重复⑶1—2动作

⑸—1—4 四人同时动作,双手斜上位

5—7 胸前拍掌3次

8 保持姿态

⑹—1—2 双手斜上位,

3—4 双手点头位,

5—6 双手点肩位,

7—8 双手叉腰位

间奏音乐:

⑺— 1—8 任意字母造型

⑻— 1—8 变换任意字母造型

第二段:

⑼—⑿ 1—2 重复⑴—⑹动作与顺序节奏,同时双脚正步位跳

⒀—1—4 四人同时动作,正步位跳,双手斜上位,

5—7 正步位跳3次,同时胸前拍掌3次

8 停住

⒁—1—2 正步位跳,双手斜上位,

3—4 正步位跳,双手点头位,

5—6 正步位跳,双手点肩位,

7—8 正步位跳,双手叉腰位, 第三段:

⒂— 1—8 重复⑴动作与顺序节奏,同时双脚跳至大八字位

⒃—⒅ 重复⑽—⑿

⒆—1—4 跳至大八字位,同时双手斜上位

5—7 跳回正步位,胸前拍掌3次

8 停住

⒇—1—2 跳至大八字位,双手斜上位

3—4 跳回正步位,双手点头位

5—6 正步位跳,双手点肩位

7—8 正步位跳,双手叉腰位

(21)—1—8 重复⒇1—8动作

结束音乐:

(22)— 1—2 胸前拍掌一次

3—4 任意字母造型

4、提示

a、顺序节奏要求每一个人的节奏准确。

b、做完动作后要保持舞姿等待自己的节奏。

c、跳落地的节奏在重拍,要求重拍准确,不得在空中。

5、歌词;

ABCDEFG,

HIJKLMN,

OPQ,RST,

UVW,XYZ.

XYZ, Now you see,

I can say my ABC!

三、锄禾(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

前腿与旁腿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

a. 扛锄头:(以左为例)左手肩前,右手胸前,模仿扛锄头的动作,同时左倾头

b. 锄地压前腿:小臂带动,向远压前腿,模仿锄地的动作

c. 锄地压旁腿:同上,向远压旁腿,体对一点保持不动,模仿锄地的动作

d. 擦汗手:(以左为例)空拳,手背经额头拉至左太阳穴旁,同时左倾头,模仿擦汗的动作

e.平脚单腿吸腿:(以左为例)膝盖带动,单腿正吸至小腿处,全脚平放于地面

f.平脚双吸腿:双腿正吸,膝盖并拢,全脚平放于地面

g. 吸坐:平脚双吸腿,后背立直,双手体旁轻点地,坐于地面

准备位置:身向3点伸坐,双手扛锄头,转腰至1点,视1点,左倾头

准备音乐:

⑴— ⑵

第一段

⑴—1—2

3—4

5—8

⑵—1—4

5—6

7—8

⑶—1—2

3—4

5—8

⑷— 1—8

间奏音乐:

⑸—1—4

5—8

⑹—1—4

5—8

第二段

⑺—1—2

3—4

5—8

⑻—1—4

5—6

7—8

⑼—1—2

3—4

5—8

⑽— 1—8

间奏音乐

⑾—1—4

5—8

⑿—1—4

5—6

7—8

第三段 保持准备位姿态 锄地压前腿 回至准备位

重复⑴1—4动作 锄地压前腿,保持姿态

身体转至1点,左手擦汗,右手侧轻点地,左倾头 回到伸坐,双手斜下位轻点地,视3点 右吸腿同时右倾头 还原

重复⑶1—4反面动作 重复⑴1—8动作 双腿吸坐

双脚碎踏,转至1点 双腿开跨至对脚盘坐

双腿打开至横叉,双手体前斜下位点地 右锄地压右旁腿

回至右扛锄手位左倾头 重复⑺1—4动作

右锄地压右旁腿,保持姿态

左手擦汗,右手斜下位点地,左倾头 头回正,双手回至双手斜下位点地 吸右腿,右倾头 还原

重复⑼1—8动作 重复⑺1—8动作 双腿收至对脚盘坐,双手落至旁斜下位点地 双膝并拢至吸坐 双脚碎踏转至7点 放腿伸坐

右扛锄手,身体拧腰至1点,右倾头视1点

⒀—⒃ 重复⑴—⑷反面动作,

间奏

⒄—⒅ 重复⑸—⑹动作

第三段

⒆—(22) 重复⑺—⑽反面动作

结束段

(23)—1—2 收至对脚位盘坐,双手斜下点地

3—4 双腿并拢至吸坐

5—6 放腿伸坐锄地压前腿

7—8 起身,左扛锄手,左倾头

4、提示

a、压前腿时,后背保持平直,手向远伸展。

b、用锄地的形象,体现压前腿的动作,增强训练的趣味性,并通过古诗词的提示,培养孩子从小爱惜粮食的好习惯。

5、歌词: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从小养成好习惯,好习惯。

爱惜粮食要记住,要记住。

四、小木偶(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手臂的灵活性和方位的准确性,使学生对手的方位有进一步的认识。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的伸展和张开。

b、前后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前、后方,高与肩平。

c、旁平位:双手臂抬于身体两侧,高与肩平。

d、旁斜上位:双手臂伸向“旁平位”与“上位”之间的位置。

e、旁斜下位:双手臂伸向“旁平位”与“下位”之间的位置。

f、前斜下位:手臂伸向“前平位”与“下位”之间的位置

g、后斜下位:手臂伸向“后平位”与“下位”之间的位置

h、胸前位:小臂折回于胸前的位置。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双跪坐,双背手,含胸低头

准备音乐:

⑴—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1—2 提肘,指尖向下扩指

3—4 抬头,视一点

5—6 小臂抬起,指尖向上

7—8 晃头

第一段:

⑴— 1 右手旁平位,眼视右手

2 右手小臂折回,头回正

3—4 重复⑴1—2反面动作

5 双手小臂向下折回,指尖向下,低头

6 双手小臂向上收回原位,指尖向上,抬头

7—8 晃头

⑵— 1 右手小臂伸向旁斜下位,手背向前,视右手

2 右手小臂收回原位,头回正

3—4 重复⑵1—2反面动作

5 双手小臂向下折回,指尖向下,低头

6 双手小臂向上收回原位,指尖向上,抬头

7—8 晃头

第二段:

⑶— 1—2 右脚上步单腿跪立

3—4 左脚上步成正部位站立

5—6 右手落至胸前位

7—8 左手落至胸前位

⑷— 1 右脚脚尖打开至二点方向,带动身体同时转动

2 回正

3—4 重复⑷1—2反面动作

5—7 直膝平踏步向右原地转动至七点方向

8 落手

⑸— 1 前后斜下位臂摆,眼视一点

2 还原

3 前后斜下位臂摆,眼视五点

4 还原

5 前后斜下位臂摆,眼视一点

6 前后平位

7 落至前后斜下位

8 还原

⑹— 1—8 重复⑸1—8反面动作

⑺— 1—2 右手扩指按至胸前位

3—4 左手扩指按至胸前位

5—8 直膝平踏步向右原地转动至一点方向

⑻— 1 右脚脚尖打开至二点方向,带动身体同时转动

2 还原

3—4 重复⑻1—2反面动作

5—6 右手小臂抬起,指尖向上

7—8 左手小臂抬起,指尖向上

第三段:

⑼— 1—8 重复第一段⑴1—8

⑽— 1 右手小臂伸向旁斜上位,眼视右手

2 右手小臂收回原位,头回正

3—4 重复⑽1—2反面动作

5 双手小臂向下折回,指尖向下,低头

6 双手小臂向上收回原位,指尖向上,抬头

7 低头

8 提肘小臂下垂,手松弛

4、提示

a、手臂位置要准确。

b、动作中要呈现木偶般的顿挫感。

五、滴滴答(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胯的灵活性训练与勒马手的舞姿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单顶胯:(以右为例)髋部向右顶出同时,左膝松弛弯曲

双顶胯:连续重复同一侧单顶胯动作两次

勒马手:手握空拳于前平位,手臂弯曲呈下弧状

扬鞭手:食指上翘,其它手指空拳相捏,经体前上扬至正上位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直立,双手叉腰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8 右脚起跳向前碎跑,双勒马手

⑶— 1—4 右手收至叉腰

5—8 左手收至叉腰

第一段:

⑴— 1—2 右单胯,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6 右单胯,右倾头,同时右勒马手

7—8 收至准备位

⑵— 1—8 重复⑴1—8反面动作

⑶— 1—2 右双胯,同时右倾头2次

3—4 还原

5—6 右双胯,右倾头2次,同时右勒马手

7—8 收至准备位

⑷— 1—8 重复⑶1—8反面动作

⑸— 1—6 连续右顶胯6次,同时右倾头,右手勒马

7—8 收至准备位

⑹— 1—2 右双胯,同时右手扬鞭向右斜上位摆

3—4 左双胯,同时右手扬鞭小臂向左斜上位摆

5—6 重复⑹1—2动作

7—8 收至准备位

⑺— ⑻ 重复⑸—⑹反面动作

结束音乐:

⑼—1—4 右脚起跳向前碎跑,双勒马手

5—6 正步位直立,右手收至叉腰

7—8 右脚向1点上步至左膝跪地,右手经体前至扬鞭手位

4、提示

a、胯部运动时腰要保持松弛,膝盖保持松弛随动

b、头随胯灵活摆动,手臂保持舞姿,不要随之摆动

c、要体现小骑手活泼、机灵的可爱形象

5、歌词

我爸爸让我拉住缰绳,拉住缰绳,

我赶着马儿奔向前方,奔向前方,

过路的行人各个夸我本领高强,

我满心欢喜放开歌喉快乐歌唱。

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嗒。

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嗒。

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嗒。

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嘀嘀嗒嘀嗒。

我快乐歌唱。

六、旗语兵(半脚尖练习)

1、训练目的:

提高脚踝的能力,上下身的协调配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大八字位半脚尖:在大八字脚位的基础上脚掌踩地,脚跟最大限度上提。

b、小八字位半脚尖:在小八字脚的基础上要求同上。

c、旗语(海军):分别为海军旗语中的W、A、L、D四个字母,要求一拍到位,动作有力度。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双手扶地蹲下(手中拿旗),低头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 双脚跳起脚下打开大八字位,同时双手打开至旁斜上位

2— 4 保持姿态

5—8 双手打开至旁斜下位

⑶— 1—2 脚下收回小八字位,同时左手旁斜上位,右手于胸前

3—4 双手至右斜下位

5—6 左手旁平位,右手正上位

7—8 左手屈臂于胸前位,右手不动

第一段:

⑴— 1—2 大八字位,同时双手旁斜上位

3—4 半脚尖两次,重拍在下

5—6 双手旁斜下位

7—8 半脚尖两次,重拍在下

⑵— 1—4 小八字位,4个旗语,一拍一次

5—6 半脚尖两次,重拍在下

7—8 保持舞姿

⑶— ⑷ 重复⑴—⑵动作

间奏音乐:

⑸— 1—2 双手旁斜上位,右脚上步,成自然位

3—4 双手旁斜下位,左脚上步,成自然位

5—8 4个旗语,一拍一次

⑹— 1—8 重复⑸1—8动作

第二段:

⑺— ⑻ 重复⑴—⑵动作

结束句:

⑼— ⑽ 重复准备音乐⑵—⑶动作,最后一个动作上右脚单跪立

4、提示

a、半脚尖重拍在下

b、斜上位与斜下位手需经过体前交叉

c、手臂动作位置准确,有力度

七、真快乐(胯与跳的练习)

1、训练目的

通过小八字位小跳训练学生膝盖的松弛及脚踝的力量。

2、主要动作及要求

鸭走步:小八字脚全脚踏地向前行走,膝盖松弛,身体随动。

单顶胯:由髋部一侧为重拍,向外顶胯,头随动。

小八字位小跳:小八字位站立,经过半蹲,双脚绷脚推地跳起,半蹲时尾椎骨垂直于地面,上身不可松懈。

小鸭喝水:小八字脚屈膝半蹲,双手扩指于后斜下位,掌心相对,上身前倾,同时碎摇头、碎踏步、抖手。

小鸭嬉水:小八字脚站立,双手扩指于后斜下位,掌心相对,仰头,同时碎摇头、碎踏步、抖手。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7点,小八字位,旁按手

准备音乐:

⑴—⑶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6 左脚起鸭走步三次

7—8 重心移至右脚,左旁点步,右手叉腰,左手提腕至旁斜上位,右倾头 ⑵— 1—5 右单顶胯五次,头随动

6—8 保持舞姿

⑶— ⑷ 重复⑴-⑵动作

⑸— ⑹ 重复⑴-⑵动作

⑺— ⑻ 重复⑴-⑵动作

间奏音乐:

⑼— 1—4 小八字位,旁按手,双脚向三点方向蹦跳四次

5—8 小八字位小跳一次,同时双手扇动

⑽— 1—8 重复⑴反面动作

⑾— 1—2 膝盖内扣

3—4 还原至小八字位

第二段:

⑿— 1—6 向一点鸭走步三次,左脚起

7—8 右脚收至小八字位站立

⒀— 1—8 小八字位小跳两次,四拍一次,双手扇动

⒁— ⒂ 向七点方向重复⑿—⒀动作

⒃— ⒄ 向五点方向重复⑿—⒀动作

⒅— ⒆ 向三点方向重复⑿—⒀动作

第三段:

⒇— (21) 向一点方向重复⑿—⒀动作

(22)—(23) 重复 (9)-(10)动作

结束音乐:

(24)— 1—4 “小鸭子喝水”状

5—8 “小鸭嬉水”状

(25)— 1—6 “小鸭喝水”状向左转一圈

7—8 重心移至右脚,左旁点步,右手叉腰,左手提腕至旁斜上位,右倾头

4、提示

a、跳跃时强调膝盖的松弛,落地要有蹲。

b、鸭走步手臂保持旁按手位,随身体摆动。

c、“小鸭喝水”时后背保持平直。

d、“小鸭嬉水”时注意折腕夹肘。

5、歌词

嘎嘎嘎嘎嘎嘎嘎!

嘎嘎嘎嘎嘎嘎嘎!

游来游去真快乐,

就是母鸭带小鸭。

八、玩翘板(维族)

1、训练目的

让孩子学会绕手腕,同时初步了解维族舞的风格。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 摊手:指尖带动,掌心向上摊开。

b绕腕:从摊手由指尖带动向小臂内侧绕立圆,经提腕至压腕的连贯动作。

c 花手:在兰花手手型的基础上,拇指靠近中指,五指自然弯曲,呈花状。

d 移颈:颈部放松,在保持头部不倾斜的基础上向左右移动。

e、行礼:右手指尖点于左肩,手心朝上,左手背于身后,含胸低头。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右膝单跪立,行礼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⑵— 1—4 双手经体侧提至旁平位,同时直立,脚收至自然位

5—6 行礼

7—8 收至自然位直立,双手自然下垂

第一段:

⑴— 1—2 右手掌心向上折腕两次,同时屈膝两次,眼视手的方向

3—4 绕腕形成花形手,第4拍头回正

5—8 重复⑴1—4反面动作

⑵— 1 右脚上步半蹲,同时向前斜下位双摊手

2 绕腕形成花形手至左手胸前,右手旁平位,同时移至前脚重心

3—4 保持舞姿

5—8 重复⑵1—4反面动作

⑶— 1 右脚上步半蹲,同时向前斜下位双摊手

2 绕腕形成花形手至左顺风旗手位,同时移至前脚重心

3—4 保持舞姿,同时颈横移,重拍在右

5—8 重复⑶1—4反面动作

⑷— 1 右脚上步半蹲,同时向前斜下位双摊手

2 绕腕形成花形手至胸前交叉位(右手在前),同时移至前脚重心

3—4 保持舞姿,同时颈横移,重拍在右

5—8 重复⑷1—4反面动作

⑸— 1—4 双手经体侧提至旁平位,同时收自然脚位

5—8 左脚上步跪立,低头行礼

4、提示

a、强调维族舞立腰拔背的基本体态。

b、移颈时要求肩部保持不动。

5、歌词

鲜花开的红艳艳,园里叔叔勤浇灌。

相约来到果园里,高高兴兴玩翘板。

大家都来玩翘板,一上一下来回变,

双手对对结成伴,欢欢喜喜玩翘板。

九、彝家娃娃真幸福(跳踢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跳踢步的练习训练小腿的灵活性与协调性,同时增强跳跃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跳踢步:在跑动的同时,双腿小腿交替向后踢至臀部,双脚踢起时绷脚。

扩指抖手:在扩指的基础上,手碎抖

扩指交替手:在双手右手在外,扩指的基础上于脸前上下交替。

屈膝跺步:主力腿屈膝的同时,动力脚全脚踏地。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7点, 脚下正步位,叉腰手

准备音乐:

第一段:

⑴— 1—4 右起跳踢步4次向7点方向前进,视7点

5—8 屈膝跺步2次,右手折臂手位,扩指抖手2次,身体上扬,视1点

⑵— ⑷ 重复⑴1—8动作

间奏段:

⑸— 1—6 转身至1点,跳踢步前进6步,叉腰手

7—8 并右脚至正步位

⑹— 1—8 半蹲,上身前倾,扩指上下交替手4次

⑺—⑻ 重复⑸—⑹动作

第二段:

⑼— 1—4 右起跳踢步4次转向7点, 头随身体转动

5—8 屈膝跺步2次,右手折臂手位,扩指抖手2次,身体上扬,视1点

⑽— 1—4 重复⑼1—4动作,转向5点

5—8 屈膝跺步2次,,身体上扬, 抬头仰视,双手脸前抖手

⑾— 1—4 重复⑼1—4动作, 转向3点

5—8 重复⑼5—8动作

⑿— 1—4 右起跳踢步4次,双手叉腰

5—6 并步至正步位直立,双手叉腰

7—8 半蹲,上身前倾,双手扩指上下于脸前位

4、提示

a、跳跃时要有弹性

b、指交替手动作节奏准确,突出神秘感

c、抖手是彝族特有的动作之一,利用这一简单的动作元素,体现民间舞的民族特色。

5、歌词

银项链喽阿哩哩,白衣白帽阿哩哩,

彝家娃娃阿哩哩,真快活喽阿哩哩!

又跳舞喽阿哩哩,又唱歌喽阿哩哩,

彝家娃娃阿哩哩,真幸福喽阿哩哩!

十、白雪公主(再见曲)

1、训练目的

训练学生身体挺拔向上的舞蹈感觉

2、主要动作及要求

踮脚走:脚掌踩地,脚跟最大限度上提,在此基础上向前行进。

旁斜下位:双手臂伸向“旁平位”与“下位”之间的位置,手松弛地垂下来。

阿拉贝斯手:一手于前平位,另一手于旁平位,抬头挺胸,肩放松,手指尖向远延伸。

行礼:(以右脚为例)右脚脚掌踏于左脚斜后方,双膝朝向脚尖的方向屈膝,同时低头含胸。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 身向准备前进方向,自然位直立,场外准备

准备音乐:

⑴ —(20)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8) 身向8点,眼视1点,从四点方向斜排走出,右脚启动踮脚走,旁 斜下位手松弛(第一组)

⑼—⒃ 8点方向转向3点方向横排行进,身向3点,眼视1点

⒄—(32) 第二组反方向重复动作

第二段:

(33) —(40) 身向8点,眼视1点,从4点方向斜排走出,右起踮脚走,阿拉贝斯手(第一组),左手在前

(41)—(48) 从8点方向转向3点方向横排行进,身向3点,眼视1点,换右手在前

(49) —(64) 第二组反方向重复动作

第三段:

(65)—(72) 两组同时从

3、7点踮脚走上场,旁斜下位手松弛,形成一横排。全体身向8点小八字脚站立,左手扶左边人的腰部,右手旁斜下位,视1点

(73) 右脚向2点方向绷脚迈步,移动重心至右脚

(74) 左脚收回右脚后,踏步点地

(75)—(76) 屈膝点头行礼

(77) 左脚向6点方向绷脚迈步,移动重心至左脚

(78) 右脚收至左脚后,踏步点地

(79)—(80) 屈膝点头行礼

结束音乐:渐慢的

(81) 右脚向2点方向绷脚迈步,移动重心至右脚

(82) 左脚收回右脚后,踏步点地

(83)—(84) 右手点肩,手心向上,屈膝点头行礼,起时身体后仰

4、提示

保持挺拔体态,行进步伐平稳流畅。

推荐第6篇:级舞蹈教案内容2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第5、6节(第1周)

教学内容:

一、扩指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双跪坐”、“双背手”;身向1点

1、1×8拍:1-4 右手屈臂握拳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 5-6 同1-4的动作,左手做

2、1×8拍: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

3、1×8拍:1-4 右手屈臂握拳“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 5-6 同1-4的动作,左手做

4、1×8拍:1-4 双“背手”; 5-6 摇头

5、1×8拍:1-4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 5-6 同1-4的动作,左手做

6、1×8拍:1-4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5-6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

二、手臂动作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1×8拍: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乡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

同时向右、左“倾头”各一次

2、1×8拍: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

3、1×8拍:1-4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 5-6 做1-4的对称动作

4、1×8拍:1-4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 5-6 做1-4的对称动作

5、1×8拍: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

1

2011年10月18日

星期二

第1、2节 (第2周)

教学内容:

一、摆臂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1×8拍:1-4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

指”,手心向前

5-6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

2、1×8拍:1-2右手伸向上位扩指;

3-4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

5-6 右手落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看右手; 7-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 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

二、膝盖脚指头(勾绷脚练习)

1、训练目的:勾脚与绷脚的动作形态与脚的灵活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勾绷脚(单、双):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 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b、交替勾绷脚:双脚同时一勾一绷动作,交替进行。节奏清晰、准确,加强双脚协调支配的能力。

c、坐压前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d、倾头:在肩膀保持不动的基础上,头向左右倾倒。

e、松膝:双手扶膝,膝盖上下抖动,身体松弛,腿部肌肉和脚部放松。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体旁轻点地 准备音乐:1×8拍: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8拍:1-2 右倾头;3-4 还原;5-6 右勾脚;7-8 右绷脚 ⑵ 重复⑴的动作

⑶-⑷ 重复⑴—⑵的反面动作 第二段:

⑸ 1×8拍:1-2 前压腿;3-4 还原;5-6 双勾脚;7-8 双绷脚

2

⑹ 重复⑸ 1-8动作 间奏音乐 :

⑺-⑻ 1-6 右起交替勾绷脚,同时右左倾头7次 ⑻ 7-8 绷右脚,头回正

⑼ 1×8拍:1-4 松膝;5 回至准备位;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三段:

⑽-⑾ 重复⑸-⑹动作 ⑿ 1×8拍:重复⑼1-8动作

提示: a、勾与绷时要做到最大限度。

b、动作过程中要保持后背直立、挺拔。

5、歌词:头儿、肩膀、膝、脚趾, 膝、脚趾, 膝、脚趾。

头儿、肩膀、膝、脚趾, 眼儿,鼻和口。

三、爱睡觉的加菲猫(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脊椎的伸展和弯曲的能力。

2、主要动作与要求: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垂下,模仿打瞌睡。

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

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

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扩指,左手扶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伸懒腰:双手握拳,胸前交叉向上划圆做伸懒腰状。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交叉盘坐,双手扶膝,后背直立 准备音乐:1×8拍: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8拍:1-2松腰;3-4还原; 5-8重复1-4动作 ⑵ 1×8拍:1-2 提腰;3-4 还原; 5-8 重复1-4动作 间奏音乐:

⑶ 1×8拍:1-4提腰打哈欠;5-8 松腰打哈欠 ⑷ 1×8拍:1-6 伸懒腰;7-8 回至准备位

3

第二段:

⑸ 1×8拍:1-2双手斜下位;

3-4 向三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保持斜下手位; 7-8 双手拍肚子 ⑹ 1×8拍:1-2 重复⑸1-2动作

3-4 向七点方向转腰,保持斜下手位 5-6 转回一点方向;

7-8 重复⑸7-8动作,保持斜下手位 ⑺-⑻ 重复⑶-⑷动作 第三段:

⑼-⑽ 重复⑴-⑵动作

4、提示:

a、用打瞌睡、打哈欠、伸懒腰等形象的动作提示学生松腰、提腰的动作要领。 b、用加菲猫胖胖的形象增强组合的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表现力。

5、歌词: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

它的身体胖嘟嘟,胖嘟嘟,胖嘟嘟,它的身体胖嘟嘟,就像小胖猪。

加菲猫最爱睡觉,爱睡觉,爱睡觉,加菲猫最爱睡觉,实在真好笑。

4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第1、2节(第3周)

教学内容:

一、脚位

准备动作:1×8拍:“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最后一小节右脚旁“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1×8拍:1-6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 7-8 “旁按手”

2、1×8拍:1-4 身体前倾哈气一次

5-6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7-8:静止

3、1×8拍:1-6 左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 7-8 “旁按手”

4、1×8拍:1-4 身体前倾哈气一次 5-6 “正步位” 7-8 静止

二、蜗牛(胯的练习)

1、训练目的:训练胯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压胯: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放于脚弓处。在此基础之上,上体向腿部贴靠,双肩向后掰,胸前探,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b、旁开腿压胯: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即旁开腿。压胯与“对脚盘坐压垮”的要领相同 c、触角状:做触角状时,双手贴住头,食指屈伸

3、节奏:

准备位置: 身向1点,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准备音乐:1-8拍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8拍:1-2 对脚盘坐压胯;3-4 还原 5-8 重复⑴1-4动作

⑵ 1×8拍:1-2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落手还原

5-8反面重复⑵1-4动作

⑶ 1×8拍:1-4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⑷ 4拍:旁开腿勾脚,双手身前扶地

5

第二段:

⑸ 1×8拍:1-2旁开腿压胯;3-4还原 5-8重复⑸1-4动作

⑹ 1×8拍: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落手还原

5-8反面重复⑵1-4动作

⑺ 1×8拍:1-4双手拿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5-8掌心向前落手还原 ⑻ 1×8拍:1-4对脚盘坐,双手抓脚弓处 第三段:

⑼-⑾ 重复⑴-⑶动作

⑿ 1×8拍:1-2 右手空握拳提腕至正上位,同时左倾头 3-4重复⑿1-2反面动作,右手保持舞姿 5-7双手落至头上,食指伸出做触角状 8左倾头

4、提示:a、对脚盘坐压胯时双肘打开,自然弯曲。

b、要求孩子们寻找蜗牛的形象感,动作生动鲜活。

5、歌词:喂!喂!蜗牛;喂!喂!蜗牛。你有没有眼睛,你有没有头?

我有眼睛,我有眼睛,还有头和脚。

6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1、2节(第4周)

教学内容:

一、推指、绕腕 2∕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2拍) 准备动作:两人一组身相对,“正步位”站立,双臂自然下垂 ⑴ 双手五指交叉,屈臂于胸前,手心对胸

⑵ “前平位推指”同时“半蹲”,两人同向1点方向“倾头” ⑶-⑷ 同⑴-⑵的动作,向反方向倾头 ⑸-⑻ 同⑴-⑷的动作

⑼-⑽ “分晃手半蹲”,然后双手心向上抬至“前平位”,同时腿直起 ⑾ 双手\"里绕腕\"一次 ⑿ 两人双手对拍一下 ⒀-⒁ 重复⑾-⑿的动作 ⒂-⒃ 两人连续对拍三下

⒄-⒅ 两人双手相握,逆时针方向“碎步”互换位置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

二、波浪 3∕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3拍) 准备动作:“双跪坐背手”

⑴-⑵ 右手“旁大波浪”,带“双跪立”一次 ⑶-⑷ 同⑴-⑵的动作,左手做

⑸-⑹ 右手向“前大波浪”带“双跪立”一次。右手落下时手心向前“抖手” ⑺-⑻ 同⑸-⑹的动作,左手做 ⑼ 双手“胸前小波浪”一次 ⑽ “对腕”胸前,向右“倾头” ⑾-⑿ 同⑼-⑽的动作,向左“倾头” ⒀-⒃ 同⑼-⑿的动作 第二遍音乐:

⑴-⑿ 同第一遍⑴-⑿动作

⒀-⒁ 双手“胸前小波浪”一次成“对腕” ⒂-⒃ 双手举至“旁斜上位”,手心向上

三、半蹲 4∕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4拍) 准备动作:二人身相对,双手相握,“正步位”站立

⑴ 右侧人左脚开始,左“横追步”四次、向5点“横移”,左侧人同时左对称动作 ⑵ “蹦跳步”一次。落地后腿直起 ⑶ 右侧人“半蹲”一次

7

⑷ 左侧人“半蹲”一次 ⑸-⑹ 同⑶-⑷的动作

⑺ 右侧人右脚开始,左“横追步”四次,左侧人同时左对称动作、向1点“横移” ⑻ 第

一、第二拍“蹦跳步”一次。

三、第四拍直膝,相握里手,外手扬鞭状,同时喊“驾”

8

2011年11月8日

星期二

1、2节(第5周)

教学内容:

一、头的动作 3∕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3拍)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 [1]-[2] “低头”,然后头还原 [3]-[4] “仰头”,然后头还原 [5]-[6] 右“转头”,然后头还原 [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1点“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1点“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2] 头还原

[13]-[14] 右、左“转腰”各一次 [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 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 [13]-[15] “旁按手”。

9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1、2节(第6周)

教学内容:

一、手位 2∕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2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叉腰”,身向1点 [1] 右手“提压腕”至“前平位上翘指”,掌心向前 [2] 左手做[1]对称动作

[3] 右手“提压腕”至“旁平位上翘指”,掌心向前 [4] 左手做[3]对称动作,双手成“旁平位上翘指” [5]-[8] “双盖手”至“旁平位上翘指”

[9] 右手“提压腕”,掌心向前,指尖向上至“上位” [10] 左手做[9]对称动作

[11] 右手内“转腕”指尖向里由“上位”至“下位”,同时“半蹲”一次 [12] 左手做[11]对称动作

[13]-[16] “双盖手”至“旁按手”,同时右“旁踵步”,左腿“半蹲”,头“右倾”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做“手位”时,一定要经过“提压腕” 第二,几个“手位”要做准确 第三,注意手动眼随

二、松肩 2∕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2拍)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分两组成八字队形。第一组站在场左侧先做;第二组站在场右侧,身向1点,原位不动视第一组,第一组做。

[1]-[2] 不动

[3] 右手扶胸,左手“旁按手” [4] 右手向右“旁斜上位”指

[5]-[6] 双手“叉腰”向2点、8点“转腰”各一次,同时“踮脚”2次 [7]-[8] 双手做“指挥状”

[9]-[10] 第一至第三拍“转腰”向2点指挥三次。第四拍双手“叉腰”,身体转回对1点

[11]-[12] “松肩”三次

[13]-[14] 同[9]-[10]动作,向8点指挥 [15]-[16] 同[11]-[12]动作

[17]-[18] “转腰”向2点并“踮脚”一次

“转腰”回1点并“踮脚”一次

10

[19]-[20] “松肩”三次

[21] “转腰”向8点并“踮脚”一次 [22]-[24] 同[18]-[20]动作

[25]-[26] 右手扶胸向第二组做“邀请状”,同时说:“我请冬冬当指挥”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由第二组做。[1]-[2]小节原地右脚始踏4步,前后摆臂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松肩”动作的重拍向下

第二,“踮脚”时脚腕内侧要靠拢,双腿尽量伸直夹紧,落地时后背须挺拔

11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1、2节(第7周)

教学内容:

一、踮脚走 3∕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3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右手“前斜上位嘴式手型”成孔雀头上,左手“后斜下位”,手型同右手

[1]-[3] 右脚始“踮脚”走八步,第九步并成“正步位踮脚” [4] 脚跟落下

[5] 旁“大波浪”至头上“对腕”,同时“半蹲”向左“转腰” [6] 直腿同时双手下落至“旁按手”腰转回原位,手型不变 [7]-[8] 同[5]-[6]动作,最后一拍成准备动作 可反复若干遍,队形可任意变化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踮脚走”脚跟尽量上提,腿直但不能僵,行走要平稳,“舞姿”挺拔,如神采奕奕的小孔雀

第二,双手头上“对腕半蹲”时,沉肩立腰 第三,“后斜下位”要准确,手背向外

二、蹦跳步 2∕4拍 (注:⑴代表一小节,每小节2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臂“前平位”微曲,“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身向1点

[1]-[4] 保持“准备动作”姿态,双手向后向下始在身体前划小“立圆”八次,同时右、左交替倾头各四次,并屈伸膝八次

[5] 右“旁踵步”左腿“半蹲”,同时“双背手” [6] 脚还原“正步位” [7]-[8] 做[5]-[6]对称动作

[9]-[12] “蹦跳步”八次向1点行进,手臂动作同[1]-[4] [13] 下蹲上体前俯双手撑地 [14] “双跪坐”抬头,视前方 [15]-[16] 右、左、右摆胯三次

[17] “双跪坐”,屈臂“提腕”眼视1点,似小狗立坐状,同时模仿小狗叫“汪汪”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做“蹦跳步”时保持“正步位”

第二,双手在身体前划“立圆”时保持“扩指”手型

推荐第7篇:级舞蹈学民族民间教案

第 一 章 教学安排的说明

节章题目:第四章 云南花灯: 第一节,基本知识与动律;

第二节,云南花灯单一动作介绍;基本扇花 第三节,小崴步伐; 第四节,小崴动律 第五节,正崴步伐; 学时分配:每周2课时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云南花灯舞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特点、形态特征和肢体协调能力,并能熟练规范地完成云南花灯的组合表演。促进艺术审美能力提高的目的。要求:行课清晰,目的明确,基础训练坚实,基本元素全面。 其他:

学生动作时的风格概念和正确方法:

1、着重解决学生的协调性和松驰性。

2、培养学生掌握本民族的风格、特点、动律。

3、要求学生听音乐、听节奏。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一)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 云南花灯 第一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解示范、实践练习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跨崴、小崴的动作和特点;掌握并熟练手臂训练中的动作。学会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保证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动律中基本动作规范节奏准确;难点为训练中上、下身动作的协调。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基本知识与动律

一、云南花灯概要: 云南花灯戏,渊源于明代或更早一些时候的民间“社火”活动中的花灯,流行于全省各地和四川、贵州个别地区。

二、基本训练: 基本动律: “崴”,“崴”即弯曲不平的意见,“崴”动时胸、腰部位松驰,以躯干为主,连续不断的横向移动或上下流畅的悠动中崴动。

1、云南花灯动律中的屈伸腿练习

2、跨崴练习

三、扇子手臂训练动作:

拿扇方法:合扇,握笔状;开扇,拇指在前,四指在后;捏扇;扣扇 ⑴合扇顺水流小崴:膝盖左旁的下弧线,摆动退、跨和肋骨 ⑵插腰跨崴

⑷开扇交替盖手团胯崴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作业:思考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的特点并复习本课内容,下节回课。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二)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 云南花灯 第二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多媒体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单一动作的特点;熟练手臂的各种扇花动作,并完成云南花灯的动律组合。要求课上练习的数量和质量要高;组合练习要突见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云南花灯中的单一动作的特点与基本的扇花动作的熟练掌握;难点是学习中动律的准确及单一动作的组合的协调。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一节 云南花灯舞的单一动作训练 一,合扇顺水流小崴、叉腰胯崴、

二、开扇交替盖手团胯崴(头顶绕扇) 注意:脚下的崴,先左脚后右,延绵不断地交替 第二节 云南花灯舞的基本扇花

三、搬点扇:拇指搬、四指点扇

四、放扇:拇指分别在里在外放扇

五、胸前团捻扇:拇指在外从里向外绕。十字团捻扇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熟练云南花灯舞动律的起伏动作

2、复习云南花灯舞单一动作组合和扇花组合,下节回课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三)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 云南花灯 第三至四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小崴动律的特点;掌握并熟练小崴步伐的动作。完成云南花灯小崴步伐与动律的组合。要求课堂气氛要恰到好处。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小崴步伐与动律的熟练掌握。难点是下身小崴的步伐与上身扇花手巾动作的协调,动作看起来不枯燥、无趣。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三节 小崴步伐

一、特点:女性多为小崴为主,男性以反崴为主。

二、步伐:

1、小崴十字步练习

2、基本步伐:小崴步(合扇、开扇、捻扇、放扇) 第四节 小崴动律 小崴:崴中最基本的动律,它是双膝自然略屈,划出一个小的上弧线,膝部重心移动而形成的。

1、基本体态:略含胸。

2、常用手位:体旁扇、头旁扇、头上扇、胸前扇。

3、常用脚位:正步位,踏步位。

4、风格特点:舞蹈扑实明快、优雅别致,曲调柔美,风格鲜明,胯、腰、肋三部分在松驰状态下运动。道具舞蹈。

5、基本动律:崴―膝部上下兼左右运动,带动了胯部及上身的左右悠摆。

6、骨干动作:肋、腰、胯(膝为主)三部分协调配合形成独特的动感形象。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作业:复习小崴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四)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 云南花灯 第五至六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正崴动律的特点;掌握并熟练正崴的步伐动作。完成云南花灯正崴步伐与动律的组合。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正崴步伐与动律的熟练掌握。难点是正崴动作与节奏的协调。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五节 正崴步伐

一、步伐:

1、正崴十字步等

2、正崴前后步

3、正崴横向斜向步

二、总结:崴,它主要是通过胯摆动的弧线,来表达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正崴动律与小崴相反,它是经过一个下弧线,有明显的向上的特点,优美明快的特点。下肢走着柔踩步,身体的动律是顺的。 第六节,正崴动律

一、准备:动力腿吸起25度,主力腿弯曲:

二、动作分析:动力推向下踩时,主力腿慢慢的伸直。

三、基本动作:

1、向前时两个慢的四个快的;向后时先四个快的再两个慢的。绕扇、推扇(扇子到耳旁) 。身体成月牙形

2、扣扇的手从胸前拿起来铲出去,回来,背到身后崴动

3、送扇扛扇结束

特点:明显的自下而上的动力,胯、腰、肋三部分成弓背形向上崴动。 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作业:复习本节课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下节回课。

课 堂 教 学 方 案

(五)

课题名称、授课时数:第三章 云南花灯 第七至八节,2课时 授课类型:技法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讲授、示范、指导 教学目的要求:

使学生掌握云南花灯中跳颠步伐的特点与扣扇训练的内容;熟步伐与动作。完成跳颠步伐与扣扇的组合。课上练习要严肃认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跳颠步伐的熟练掌握,基本动作的准确把握。难点:扣扇的技术。 教学内容及组织安排: 第七节,跳颠步与掌颠步

一、跳颠步——正步位站立,一腿经前中吸腿,同时另一脚跳颠一下,左右交替进行,双手在山按手经下弧线左右摆动,身体做正崴动律。

二、跳撩步——正步位站立,一腿经前中吸腿,向前侧撩弹,同时另一脚跳颠一下,左右交替进行,左手屈臂胸前扶背带状,右手在按手位及旁平位之间经下弧线摆动。

三、三步跳颠——正步位站立,脚掌着地行进三步,接一次跳颠步,双手背带状,肋部上下动律崴动。

要领——膝松弛有弹性,上下身协调配合

四、组合

1.主干动作:跳颠步、跳撩步、三步跳颠、崴 2.教学步骤

(1)单一训练跳颠步、跳撩步、三步跳颠 (2)上身“崴” 的动律练习(3)上下身配合训练,从原地到流动 (4)辅助动作练习

(5)把组合分成两段单一练习,按组合顺序把两段接连起来,合音乐、排队形完成。组合略 第八节,反崴步伐与动律

1、云南花灯的“反崴”动作,在女性以中速稍慢的节奏来处理,体现了恬静、悠扬的女性美。

2、男性舞蹈表现时,步伐连贯、流畅,走起来潇洒大方、神采飞扬的阳刚之美。

3、反崴步伐:走场步、柔踩步、探步练习课堂练习或讨论、布置作业:

1、总结课堂学习情况。

2、布置作业。复习本节课组和练习熟悉动作的基本要领

推荐第8篇:中国舞蹈考级第九级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教材

第九级练习部分

一、动点练习

所谓的“动点”是指身体各个部位具有可运动性的部位点,通常人们可关注到的运动部位有肩、肘、胯等关节部位,但是忽略了小关节部位的运动路线。此练习是通过即兴的身体单一部位运动,寻找身体各个关节部位的多种运动方式和运动可能性,同时也能够充分地开发身体的能动性。

二、分割练习

这一练习的目的在于运用以下几种分割方法使学生能够切身的体会到何为“主题动作的变化发展”。在此,先介绍一下“主题动作的变化发展”的概念。

动作是人体在空间的运动,舞蹈作品中的主题动作一般是单一的个体动作,是塑造舞蹈形象具有鲜明个性的动作(即舞蹈最小的单位)。这个动作在内容上紧扣作品主题思想,在表现上是贯穿和隐现于整个作品的典型动作、典型形象。“主题动作”最多不超过8拍,最少不少于4拍。

所谓“发展变化”是指在编舞的技法中寻求一种方法,将已经确定的主题动作(或者说叫种子动作、核心动作、动机)进行变化,开拓新的动法,使“这一个”舞蹈中的动作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组织“这一个”剧目所需的动作语言并形成个性。

舞蹈是既占有空间又占有时间的艺术,有“可视的音乐”、“活动的雕塑”之称。而作为舞蹈的基本单位——动作,也是既占有空间,具有可视性;又占有时间,具有节律性的。我们用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来分解某一个动作,那么至少要分出:

空间——包括一度空间、二度空间、三度空间。在舞蹈中是指舞蹈动作占有空间的基本样式。

时间——指动作进行时占有的时间,即长、短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规律。

力度——就是动作的“劲儿”、“法儿”。既然在动,那么从这个舞姿到那个舞姿就一定有力量在推动着,舞蹈动作中的“力度”是指这一动作

1 中力量的主要特征。

如果以一个动作为核心,我们至少要从时间、空间、力度三个方面来进行分解。要在分解的基础上保留一部分和改变一部分,这就是动作变化的基本方法。开始可以保留大部分只改变一小部分,然后在加大变化成分,使观众在视觉上有延续的感觉。

虽然有三方面的变化,只是每种变化的程度不同。一般最容易变的,也就是最活跃的部分是舞姿,就是我们所指的空间。时间的变化关系着动作自身节律的变化,同时也影响着演员情绪、情感和心态。但最需要保持的是力度,因为力度保证着“味儿”、“法儿”,变不好就容易跑“味儿”。当然,任何东西都是相对的,有些时候力度也可以变,要看根据实际的动作发展而定,因为不同的核心动作在某一方面可变的程度不同。总之,方法可以千变万化,应当不断尝试、不断创新。

●练习方法:将选择好的主题动作进行分割练习,在主题动作这个“一”上,运用分割练习的方法变化生成“二”,从“二” 生成“三”,如此往复,从主题动作中就会变化发展出源源不断动作。因为是从主题动作中发生变化而来,因此动作不会变味儿,仍会保留原主题动作的风格特点。

分割方法有①上身变化、下身不变;②下身变化、上身不变;③动作不变、变换方位;④动作不变、变换空间;⑤动作不变、变换力度;⑥动律不变、变上下身动作。

三、元素与调度练习

时间、空间、力度是舞蹈的三元素,在这个练习中,运用元素的变化与调度的变化来寻找动作发展的各种可能性。学生先设计四个动作造型,随意摆放在教室的四个空间点上,再用连接动作去连接这四个动作。待熟悉之后,再将这四个动作在时、空、力上进行变化,调度不变;然后再用动作不变,变化调度的方法来练习。

四、情绪练习

2 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身体语言,都表达着一种情绪。学生找出一个八拍的连续动作,分别做出几种不同情绪的感觉来;或者运用元素与调度结合的方式在不同的调度上做出不同的情绪,一定要细细体味元素动作的语义、调度的感受是否与你表达的情绪相符,以此来分别认识动作与情绪、调度与情绪之间的微妙关系。

(1) 情绪练习——抒情的 (2) 情绪练习——欢快的

推荐第9篇:中国舞蹈家协会第四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目录

1、小浪花 (腿的练习)

2、吹泡泡 (手位练习)

3、游泳

(腰背练习)

4、小帆船 (三拍节奏练习)

5、颜色歌 (跳踢步练习)

6、蝴蝶

(波浪手和半脚尖碎步练习)

7、识字歌 (跳跃和胯的练习)

8、积木乐园 (蒙族)

9、维族小姑娘 (维族)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一部分:小浪花(腿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控制能力及灵活性。

2、主要动作

a、45°抬腿,绷脚伸坐,脚背带动,45°抬起。 b、吸伸腿:平脚吸至小腿,大腿保持不动,小腿45°伸出

3、节奏

准备位:体对二点,屈膝坐地,双手旁点地。

准备音乐: (1)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2 右倾头

3-4 左倾头

5-8 重复(1)1-4动作

(3)1-2 直腿伸坐

3-4 双手后撑地

第一段:

(1)1-2 右腿45°抬腿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8 重复第一段(1)1-4动作,反面动作

(2)1-8 重复第一段(1)1-8动作 (3)1-2 右腿吸至小腿处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8 重复(3)1-4反面动作 (4)1-2 右腿吸至小腿处

3-4 右腿吸至小腿处 (5)1-2 右腿伸腿,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6 左腿伸腿,同时左倾头

7-8 还原

(6)1-2 右腿伸腿,同时右倾头

3-4 还原

5-8 双脚平脚碎踏

(7)1-4 双腿滑至前压腿,同时手背向下,从后至前随体动

5-8 双吸腿同时手心向下,从前至后随体动,眼视一点

(8)1 吸左腿至燕式坐,同时左手扶地,右手掌心向上至前斜下位

2 保持燕式坐姿态,右手翻腕至正上位

3-4 右手顺时针划立圆至前斜下位结束

5、歌词:

小浪花,小浪花,真是可爱的小浪花, 悄悄爬上来,挠痒我的小脚丫,挠痒我的小脚丫。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二部分:吹泡泡(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手位的准确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按手位:双手兰花指,距胸前约一拃,手腕交叉,上翘指,手肘微架起 b、双托手位:双手兰花指,指间相对于头上,之间距离约一拳,撑腕挑指 c、双山手位:双手兰花指,沉肩,沉肘,撑腕挑指,手臂呈圆弧状 抱水桶:左手五指并拢掌心向里,胃前抱圆,右手五指并拢,掌心向下,按于左手同

高位置,做抱桶状

e、吹泡泡1:左手保持抱桶状,右手经翻手,指尖向前,做气状 f、吹泡泡2:双手虎口张开,掌形,放于嘴前,做吹泡泡状。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2点,双跪坐,双背手,眼视1点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4 双手握空拳,从双按手的位置,右起,右左交替四次,向上垒泡泡至前斜上

位,眼随手动

5-6 双手兰花指在前斜上位交叉,右手在上,眼随手动

7-8 落至双按手位,稍向左倾头,视1点,

(2)1-2 双手掌心向上,经体前交叉,由体侧双撩手向上,同时视2点

3-4 双托手位,视2点

5-6 双手由体侧下抹,经体前提腕 7-8 双按手位,稍向左倾头,头微左倾,视1点

(3)1-4 重复(1)1-4动作

5-6 双手掌心向上,经体前交叉,由体侧双撩手向上

7-8 双托手位,眼视2点

(4)1-2 双手掌心向上,经体前交叉,由体侧双撩手向上

3-4 双托手位,眼视2点

间奏段

(5)1-2 身向2点,双腿跪立抱水桶, 眼视手

3-4 做吹泡泡1动作,身体前倾

5-6 双腿跪立抱水桶,眼视手,碎跪快速移动至1点

7-8 做吹泡泡1动作,身体前倾

(6)1-2 双腿跪立抱水桶,低头视下方,碎跪快速移动至8点

3-4 吹泡泡1,身体前倾

5-6 吹泡泡2,双手经前同时打开至旁

7-8 落回跪坐,双背手

第二段

(7)-(10)体对8点方向重复第一段动作

间奏段

(11)1-2 左脚起向8点上步至半跪,,做抱桶状

3-4 右脚并步正步位,做吹泡泡1动作,身体前倾,双膝半蹲

5-6 抱水桶,眼视手,身体直立,半脚碎步快速转至1点

7-8 做吹泡泡1动作,身体前倾,双膝半蹲

(12)1-2 抱水桶,低头视下方,身体直立,半脚碎步快速转至2点

3-4 做吹泡泡1动作,身体前倾,双膝半蹲

5-8 做吹泡泡2动作,双手经前同时打开至旁,落下至体侧

第三段

3)1-2 左脚向3点方向上步,同时曲膝半蹲一次,双手体前交叉,经体侧撩手向上

3-4 右脚,向2点方向前踵步,同时曲膝半蹲一次,双手至双山膀手位,左倾头,

视1点

5-6 右脚向7点撤步,同时曲膝半蹲一次,双手下抹

7-8 左脚跟上,同时曲膝半蹲一次,双手至双按手位,亮相,右倾头,视1点

(14)1-4 做吹泡泡2动作,身体前倾,双膝半蹲脚下碎步,向前行进

5-8 手臂前推,向旁打开,身体向左,碎步转一周

(15)1-8 重复(13)1-8反面动作

(16)1-4 手臂前推,向旁打开,身体向右,碎步转一周

5 身向2点,正步位,双手于头顶上,曲臂,虎口相对,视1点斜上方。

4、提示:

a、吹泡泡时,要用嘴巴吹出去,表现出小朋友玩吹泡泡游戏时的快乐心情。

b、几个手位要求沉肩、立颈,手臂圆长。

5、歌词:

圆圆的肥皂泡,穿着花衣裳, 随着风儿飞,闪着七色光。 圆圆的七色光,会飞的小太阳,

我的小太阳。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三部分:游泳(腰背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的灵活性、腰的柔韧性及腹背肌的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背肌:俯卧,双手旁平位,手脚同时向上伸展,双腿自然打开。

、后抬小腿:正步位,双腿并拢,绷脚小腿主动抬起,同时相反的手臂也同时抬起。

c、伸腿:仰卧,双膝并拢,绷脚小腿向上抬90度。 d、交替抬腿:仰卧双膝并拢,绷脚小腿向上抬45度,双脚交替。

仰泳:手从体前抬至正上位,同时绷脚沿地面吸至最高。手背擦地面从体旁落下至正下位,同时绷脚沿地面还原。

3、节奏:

准备位置:俯卧,双手旁平位

准备音乐

⑴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 1-2 双手位与旁平位起背肌

3-4 还原

5-8 重复1--4动作 (2) 1-2 双手为于正上位踢右腿小腿

3-4 右腿放下同时踢左腿

5-6 重复⑵1—2动作

7-8 还原

(3) 1---2 俯卧,右起后抬小腿至最高

3-4 重复(3)1-2反面动作

5-8 重复(3)1-4动作

(4)1-2 双脚收至青蛙胯,双手收回与肩前

3-4 还原

5-8 重复⑷1-4反面动作

(5) 1-2 俯卧,双手正上位,整体翻身至仰卧

3-4 双手从正上位经体前至正下位

第二段:

(6)1-4 右起单手仰泳

5-8 (6)1--4反面动作

(7)1-4 双手仰泳

5-8 重复(7)1-4 动作 (8)1-8 重复(7)1-8 动作

(9)1-2 双手提至旁平位,双脚绷脚吸腿至90度

3-4 双手提至旁平位,双脚绷脚伸腿

5-6 双手提至旁平位,双脚绷脚吸腿至90度

7-8 双手提至旁平位,双脚绷脚擦地面伸出 (10) 1--6 仰卧双膝并拢,绷脚小腿向上抬45度,双脚交替

4、提示:

a、仰泳时动作一拍到位,同时腿吸到最高。 b、通过舞姿动作体现出游泳的状态。

c、最后结束,交替抬腿的动作,等音乐完全停止后再还原。

5、歌词:

吸气吐气! 吸气吐气!打水踢水!打水踢水! 我多想学习学习游泳,学习游泳像金鱼。

爸爸却说我像只青蛙,打太极。 游来游去,游来游去,不能吐气不能呼吸。 游来游去,游来游去,游泳带来好身体。 不能呼吸不能呼吸。游泳变的好容易,

爸爸称赞我努力带来好结果。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四部分:小帆船(三拍节奏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孩子对三拍节奏的认识及三拍节奏的步伐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前进步:一脚前脚掌上步,后另一脚快回至并步。 b、小帆手:两人并排站立,里手相牵于正上位,外手旁按手位。

小船摆:两人面对,头正视,双臂折回小于90度,手微高于肩,掌心相对形成小船造型。左右摆动时直膝放松,动力腿脚尖点地。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身向八点前进方向,正步位直立,小帆手场上4点方位准备

准备音乐:

(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4) 身向八点,眼正视,从四点方向斜排走出, 右起前进步交替四次 )—(7) 两人里手经体前落成小船摆,里脚同时向后撤步成大八字位,原地左右左

摆 动四次。

(8) 两人里手经体前从下拉起形成小帆手 (9)—(16) 重复(1)—(8)动作

间奏段

(17)—(24)小帆手平脚踏步右脚起八点走下场(一组) (17)—(20)场内准备,小帆手右起平脚踏步,从四点方向斜排走入场内(二组) (21)—(24)原地直立,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二段:

(25)—(40)重复(1)—(16)动作

结束段:

(41)—(45)小帆手平脚踏步右脚起八点出场外

4、提示

a、通过舞姿动作体现出小帆船的形象。

b、三拍节奏的准确性。

5、歌词

我坐上小帆船,在蓝色海洋上。 我坐上小帆船,你也去和我远航。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五部分:颜色歌(跳踢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跳踢步的练习训练小腿灵活性与协调性,同时增强跳跃能力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蓝天舞姿:五指并拢,掌形,双手斜上位

b、火焰舞姿:双手距身体约一尺,右手脸前,左手胸前,指尖向上,波浪手2次 雪花舞姿:右手里,左手外,手心向1点,手腕交叉于胸前。向下落手,至前斜下位

d、小手舞姿:前平位扩指,指尖向上

e、土地舞姿:双手前斜下位

f、大象舞姿:左手叉腰,右手正前斜上位,掌形,提腕,指尖向前

g、柠檬舞姿:双手捧脸颊,手腕相对。右,左倾头 h、小八哥舞姿:握拳于胸前,食指伸出,靠拢,提腕

i、跳踢步:在原地跳跃或跑动时,双腿大腿靠拢,小腿交替向后绷脚踢至臀部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脚正步位,双手叉腰

准备音乐:(1)—(2)保持姿态

第一段:

(1)1-4 原地,右起跳踢步4次

5-8 蓝天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2)1-4 原地,右起跳踢步4次

5-8 火焰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3)1-4 原地,右起跳踢步4次

5-6 雪花舞姿,右手里,左手外,手心向1点,手腕交叉于胸前。同时曲膝1次(

2拍一次)

7—8 向下落手,至前斜下位,同时曲膝1次(2拍一次)

(4)1-4 原地,右起跳踢步4次

5-8 小手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5)1-4 向1点行进,右起跳踢步4次

5-8 土地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6)1-4 向1点进,右起跳踢步4次

5-8 大象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7)1-4 向1点进,右起跳踢步4次

5-8 柠檬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8)1-4 向1点进,右起跳踢步4次

5-8 小八哥舞姿,同时曲膝2次(2拍一次)

间奏段

(9)1—8 右起跳踢步,向右转身至5点,双手叉腰 (10)1—4 双手叉腰,跳踢步,向右转身至1点

5-8 原地跳踢步4次

第二段:

(11)—(14)重复第一段(5)—(8)动作

结束动作:

5)1 右脚向右侧迈出一步,曲膝半蹲;左脚绷脚,小腿勾回。眼视1点,左倾头,身向2点,上身小八哥舞姿,停住,结束。

4、提示: a、跳跃时要有弹性 b、曲膝与各种形象协调配和

c、结束动作如果站不稳,左脚可以落下点地 d、认识颜色,通过颜色的联想,想象各种可爱的造型

5、歌词: 蓝色是美丽天空的颜色 红色是熊熊燃烧的火焰 白色是冬天雪花飘飘 粉红是我的小小手 褐色是泥土的颜色 灰色是大象的厚厚皮肤 黄色是酸酸的大柠檬 黑色是一只小八哥

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六部分:蝴蝶(波浪手和半脚尖碎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手的柔韧性与灵活性,以及对半脚碎步的初步认识。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波浪手:先经提手腕压指,再经团手,然后落手腕,最后压手腕同时压指展手

b、胸前波浪手:大臂平伸,小臂折回于胸前,同时配合波浪手 c、斜下位波浪手:两臂于体侧斜下位,同时配合波浪手 d、旁平位波浪手:两臂于体侧旁平位,同时配合波浪手

e、蝴蝶抖翅:双臂由正下位提至旁平位,经提腕,团手,最后扩指同时抖动

f、半脚碎步:脚跟立起,脚掌踩地。右、左交替,行进或横移

飞东:脚下,向3点方向半脚碎步横移,然后右腿稍蹲,左腿伸直,左脚2点方向点

地,停住,配合蝴蝶抖翅

飞西:脚下,向7点方向半脚碎步横移,然后左腿稍蹲,右腿伸直,右脚8点方向点

地,停住,配合蝴蝶抖翅

双飞:双臂带动,从体侧正下位,由下飞到上;经头顶对腕波浪手,飞落至体侧正下

位。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脚下正步位,双手斜上位扩指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6 保持准备位姿态,同时抖手

7 落至旁按手位同时曲膝半蹲,

8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 1—2 立、蹲,配合胸前波浪手1次,同时右倾头

3—4 重复(1)1—2动作

5—6 立、蹲,配合斜下位波浪手1次,同时左倾头

7—8 重复(1)5—6动作 (2) 1—8 重复(1)1—8动作 (3) 1—2 飞东,向3点方向半脚碎步横移

3—4 右腿稍蹲,左腿伸直,左脚2点方向点地,停住,配合蝴蝶抖翅

5—6 飞西,向7点方向半脚碎步横移

7—8 左腿稍蹲,右腿伸直,右脚8点方向点地,停住,配合蝴蝶抖翅

(4)1—4 向1点方向行进,半脚碎步双飞1次

5—8 重复(4)1—4动作

间奏音乐:

(5)1—4 右转,向5点方向行进,半脚碎步双飞1次

5—6 右转,向1点方向。重复(5)1—4动作 7 落至旁按手位,脚下正步位,同时曲膝半蹲

8 保持姿态 第二段

(6)1—2 立、蹲,配合胸前波浪手1次,同时右倾头

3—4 重复(6)1—2动作

5—6 立、蹲,配合旁平位波浪手1次,同时左倾头

7—8 重复(6)5—6动作 (7)1—8 重复(6)1—8动作 (8)1—8 重复(3)1—8动作 (9)1—8 重复(4)1—8动作

结束动作:

(10)1—4 向1点方向原地,半脚碎步双飞1次

5—6 右脚向1点方向上步,左脚踏步,同时双臂由下提至斜上位,手心向下扩指

7—8 保持姿态手心向前抖手

4、提示:

胸前波浪手到斜下波浪手的运动路线经正前落下;打开时,由体侧提起。胸前波浪手到旁平位波浪手运动路线一样。

b、波浪手是手腕、手指根和手指的团、展动作。 c、在各个位置做波浪手时,大臂和小臂带动,每次都有波浪手

d、原地波浪手动作时配合曲膝

e、模仿美丽的花蝴蝶,让孩子在美感中快乐舞蹈。

5、歌词: 蝴蝶,蝴蝶,真美丽。 飞来,飞去,飞在花园里。

飞到东,飞到西。 你爱花儿,我爱你。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七部分:识字歌(跳与胯的练习)、训练目的:训练膝盖和脚踝的力量、弹性及松弛感。同时训练胯与手的协调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小麻雀舞姿:大臂收于肋两侧,小臂向上折回,手腕向下折,五指并拢,手腕放松,

自然抖动

b、写大字:模仿“大”字的笔画顺序横,撇,捺

c、摆大字舞姿:身体模仿“大”字,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双手旁平位 d、指脚丫:左脚向前踵步,左手旁按手位点指,右手前斜下位点指,视前斜下 迈大步:左脚起,向1点走3步,配合握拳摆臂,第4步收成正步位,同时收双手叉

腰位

f、小跳1:保持“大”字舞姿,蹲,跳起。

g、小跳2:保持正步位,叉腰手,蹲,跳。跳起时,双腿靠拢。

、单摆手顶胯:左手叉腰,右手于头顶,右左交替摆手,同时交替倾头,交替顶胯。

i、双摆手顶胯:双手于头顶,同时交替摆双手,交替倾头,交替顶胯。 j、碎步退:双手、双臂放松,自然垂落于体侧,半脚碎步后退。

k、自由造型:任意摆出接近文字或字母的简单造型

3、节奏:

备位置:学生面向1点成不规则队形或站、或坐、或跪、或趴于舞台上准备,营造课间

气氛。 准备音乐:

上课铃声响起,老师跑上舞台,体对5点即兴

歌词: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唱识字歌好不好啊”? 师生互动表演部分

“好„„”学生鼓掌或者拍地,随意表演。

老师:哆唻咪发嗦

(1)1—4 老师体对3点方向,向左边小麻雀舞姿,同时大八字步位,向左移动

同学:哆唻咪发嗦

5—8 学生体对3点方向,重复(1)1-4老师的镜面动作,老师保持姿态

老师:我们来唱歌

(2)1—4 老师体对7点方向,重复(1)1-4动作反面动作

同学:我们来唱歌

5—8 学生体对3点方向,重复(2)1-4老师的镜面动作,老师保持姿态 合:我们来唱识字歌,来唱识字歌。我们来唱识字歌,来唱识字歌 (3)—(4)老师左起,学生右起,同时模仿小麻雀折腕动作,两拍一次做8次

(5)1—4 自由起身

(6)1—7 正步位半脚掌碎步,小麻雀舞姿,飞至自己的位置

8 体对1点,正步位直立,双手垂于体侧

第一段:

(1)1—2 写大字,写一横 3—4 写大字,写一撇,写一捺

5—6 摆大字舞姿 7—8 保持姿态,双膝直立 (2)1—6 小跳1(两拍一次)×3次 7—8 跳回正步位,同时双手叉腰

(3)1—4 指脚丫 5—8 迈大步

(4)1—8 小跳2(两拍一次)×4次

第二段:

(5)1—2 右起,单摆手顶胯 3—4 保持脚位,重复(5)1—2反面动作

5—8 保持脚位,重复(5)1—4动作(一拍一次)×4次

(6)1—8 重复(5)1—8动作 (7)1—2 右起,双摆手顶胯 3—4 保持脚位,重复(7)1—2反面动作

5—8 保持脚位,重复(7)1—4动作(一拍一次)×4次

(8)1—8 重复(7)1—8动作

间奏音乐: 喊口令:

1、

2、

3、4 快速碎步后退

(9)重复第一段(1)—(4)动作

第三段:

) 1—4 小麻雀舞姿,大八字步位,右脚向三点方向迈出(经过蹲重心移至右),右倾

5—6 小麻雀舞姿,重心移至左 7—8 重复(10)5-6反面动作 (11) 1—8 左起重复(10)1-8 动作

(12) 1—8 小麻雀舞姿,双脚正步位半脚掌碎步前移

5—6 小麻雀舞姿提腕,同时双脚立半脚掌

7—8 重复(12)5-6动作

(13) 1—6 保持小麻雀舞姿,脚下小跳2,手腕放松随动(一拍一次)×6

7—8 自由造型

4、提示:

a、通过小跳训练,让孩子练习膝盖和脚踝的力量。

b、以模仿写字的形式,同时配合小跳,连反复练习,达到训练目的。

c、迈大步时,要洋洋得意,让孩子有自信。 d、摆手配合顶胯动作,提高孩子的协调性。

e、以模仿小麻雀的形象提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边模仿,边舞蹈。 前奏部分,听音乐提示做动作,在进入主题动作之前的前奏部分属于给老师们提供的

参考模板。可即兴创作。

5、歌词: 铃声

老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唱识字歌,好不好啊?

同学:好! 老师:哆唻咪发嗦 同学:哆唻咪发嗦 老师:我们来唱歌 同学:我们来唱歌

合:我们来唱识字歌,来唱识字歌。我们来唱识字歌,来唱识字歌

一横一瞥捺,这字要念大 大字下面加三划,大就变成瓜 瓜字长出小脚丫,大步朝前跨 你要把它念错啦,别人笑掉牙

那是个多音字,念字差差差(chai→、cha →、cha↘)

考试要是遇见他,千万别出差

身体坐直别趴下,笔要手中拿 先上后下在左右,横竖再撇捺

喊口令:

1、

2、

3、4 唱起了识字歌,生字不用怕 中国汉字挺复杂,记住有方法 巧学活用学汉字,成绩顶呱呱 胸前戴上大红花,咿呀咿呀呀 哆唻咪发嗦,我们来唱歌 瑞咪发嗦啦,我们来唱歌 咪发嗦啦嘻,我们来唱歌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八部分:积木乐园(蒙族)

1、训练目的:

蒙族小马舞步和蒙族耸肩,同时并初步了解蒙族风格。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马舞步:正步位准备,一脚踏地,另一脚绷脚推地至脚踝处,交替进行。 双耸肩:(以右为例)右脚向3点方向横迈,快速移动重心至右,同时双耸肩两次。 双

手虎口叉腰,重拍向上。

单勒马手舞姿:左手臂于前平位,空握拳,压腕,肘处稍弯曲,右手叉腰,脚下正步

位。

单勒马手叩腕:左手于前平位,空握拳,向下叩腕,手背向1点,同时,正步位曲膝半

蹲,低头

双叩腕:双手于前平位,空握拳,向下叩腕,手背向1点,同时,正步位曲膝半蹲,

低头

单跪立扬鞭手:右脚上步,左膝着地跪立,左手单勒马手于前平位,右手留食指空握拳,由体前直接扬起至正上位,扬鞭手。

3、节奏:

准备位置:正步位体对7点,单勒马手,头右倾,眼视1点,场下准备。

准备音乐:

(1)—(2)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4 体对7点方向,右脚起的小马步,(一拍两次)连续7次

5—6 保持方向,单勒马手叩腕,同时曲膝

7—8 还原至单勒马手舞姿

(2)1—8 继续向7点行进,重复(1)1—8动作 (3)1—8 继续向7点行进,重复(1)1—8动作 (4)1—8 向1点方向行进,重复(1)1—8动作 (5)1—8 向1点方向行进,重复(1)1—8动作

(6)1—4 体对1点,双耸肩 5—8 重复(4)1—4反面动作 (7)1—4 重复(4)1-4动作 5—6 原地正步位小跳至7方向,同时曲膝 7—8 还原至单勒马手舞姿,同时直立

第二段:

21

(8)1—8 向7点方向行进的小马舞步,重复(1)1-8动作 (9)1—8 向5点方向行进的小马舞步,重复(1)1-8动作 (10)1—8 向3点方向行进的小马舞步,重复(1)1-8动作 (11)1—8 向1点方向行进的小马舞步,重复(1)1-8动作

(12)1—8 重复(4)1—8动作 (13)1—4 重复(5)1—4动作

5—6 双叩腕 7—8 单跪立扬鞭手

4、提示

a、脚腕灵活节奏准确。

b、勒马手与小马舞步上下动律协调一致。

c、小马舞步行进时,眼睛看,行进的方向,准备姿态除外。

d、让孩子体验在草原上骑着小马驹,欢快的舞蹈。

5、歌词

造楼不怕高呀,小路弯弯绕

我们架起斜拉桥 大车小车满街跑 我的积木都市好呀么好热闹

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 我的积木都市好呀么好热闹

树上有鸟窝呀

22

路边种苹果 草地架起蒙古包 大象小鹿把舞跳 我的积木乐园真呀么真奇妙

啦啦啦啦 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 我的积木乐园真呀真奇妙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第九部分:维族小姑娘(维族)

1、训练目的:

维族基本动律认知与垫步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正步位垫步:正步位右脚重拍向下,一拍一垫,左脚半脚掌一拍一点落于右脚旁,双膝放松自然屈伸,身体保持平稳。

前后垫步:右脚重拍向下,一拍一垫,同时向前或向后垫步,左脚半脚掌一拍一点落于右脚旁,双膝放松自然屈伸。向前垫步时身体前俯,向后垫步时身体上扬。

c、捋辨手:(以右为例)五指并拢,双手经右耳旁从体侧向下滑

d、移劲手位:双臂架起,双手在下颌正下方压指提腕。 e、遮眉手:低头目视斜下,双臂架起,双手遮于眉前,手心向内。

双托帽手:目视正前身体上扬,双臂架起,双手花形手推腕放于耳上,双肘微向内关。 单托帽舞姿:左臂脱帽手,右手2点斜上花形手,目视右手方向身体上扬,左前踏步

位。

23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1点,正步位,双手叉腰

准备音乐: 第一段:

(1)1—2 右倾头,捋辨手,屈伸

3—4 双手旁按掌位花形手,身体直立回准备位

5—8 (1)1—4反面动作

(2)1—8 正步位垫步四次,同时双手体旁上提经脸颊两侧交叉提腕至移颈手位

(3)- (4) 重复(3)- (4)动作 (5)1-2 遮眉手,右前垫步 3-4 双脱帽手,右后垫步 5-8 重复(5)1-4动作

1-8 正步位垫步四次,双手体旁上提经脸颊两侧交叉提腕至移劲手位,同时向右移颈

四次 第二段:

(7) -(12) 重复第一段(1)- (6)动作 (13)1-3 保持舞姿,右垫步向1点方向前进

4 单托帽舞姿

2、提示:

a、强调维族舞立腰拔背的基本体态。

b、移颈时幅度不可太大。

c、垫步时要求保持基本体态,身体需保持平稳。

24

4、歌词:

维族小姑娘辫儿长,几岁和几根正相当。 要问新疆有多好,你把这葡萄尝一尝,

你把这葡萄尝一尝。

25

推荐第10篇:中国舞蹈考级第四级教材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

第11篇: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1、长相思(腿的柔韧练习)

2、给我点阳光(腰背练习)

3、村居(舞姿练习)

4、萤火虫小夜曲(三拍舞步练习)

5、春天的味道(手位练习)

6、家住彩云间(苗族)

7、侗乡小歌台(侗 族)

8、我不是公主(维族)

9、爱的人间(再见 曲)

一、长相思(腿的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点肩拧身盘坐:(以右为例)体对2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右腿盘坐,左腿吸腿,平脚放于地面 b、点肩拧身伸坐:(以右为例)体对3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双腿正步位绷脚伸坐

c、双点肩燕式坐:体对1点,右倾头双臂端平,双手点肩。左腿盘于体前,右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d、小五花燕式坐:体对5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右手内旋,左手外旋。右腿盘于体前,左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e、对腕平脚吸腿坐:体对3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双腿平脚吸腿坐

3、节奏: 准备位置:

(1)1—8 点肩拧身盘坐(右)

(2)1—2 右绷脚伸至3点方向,身体随转至3点,手臂不变 3—4 左绷脚伸至3点方向,手臂不变 5 拧身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6—8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1—2 目视1点,前压腿,右手点肩,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目视1点,平脚吸腿团身 7—8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1—8 重复(1)动作

(3)1—2 目视5点,前压腿,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右手随身体后推,呈手心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第12篇: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附歌词)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

第一级教材

1.走步

《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 一

音乐反应 二

3.扩指

4.手臂动作

5.弯腰、转腰

6、前压腿

7、双吸腿

8、脚位

9、头的动作

10.摆臂

1 1.蹦跳步

12.平踏步

13.游戏

《大苹果》

《看星星》

《小手》

《你说可笑不可笑》

《小钟》

《小脚》

《弹弹唱唱》

《擦玻璃》

《小鸟的歌》

《伸出手》

《小兔子》

《开火车》

《万花筒》

北京舞蹈学院中国舞蹈考级第一级教材

一、走步

伴奏曲 《吹吹拉拉》

二、音乐反应

伴奏曲之一 《大苹果》

我是一个大苹果,小朋友们都爱我,请你先去洗洗手,要是手脏别碰我。

伴奏曲之二

《看星星》

天上多少星星亮晶晶,一二三四五六数不清,一闪一闪好像小眼睛,我要问你明天天可晴?

三、扩指

伴奏曲《小手》

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真好看,爸爸瞧,妈妈看,宝宝的小手看不见。爸爸妈妈都来看,宝宝的小手又出现。

四、手臂动作

伴奏曲 《你说可笑不可笑》

小花猫,上学校,老师讲课它睡觉,左耳朵听,右耳朵冒,你说可笑不可笑!喵!

五、弯腰、转腰

伴奏曲 《小钟》

嘀嗒 嘀嗒 嘀嗒 嘀嗒 你听小钟说话嘀嗒嗒。

六、前压腿

伴奏曲《小脚》

小脚踏踏叫醒小花,哩哩哩哩哩哩哩,小脚跳跳多像小鸟,叽叽叽叽叽叽叽,小脚跳跳树儿点头,沙沙沙沙沙沙沙,小脚蹦蹦跳过板凳,啦啦啦啦啦啦啦。

七、双吸腿

伴奏曲 《弹弹唱唱》

八、脚位

伴奏曲《擦玻璃》

星期天呀擦玻璃,我和妈妈早早起,窗子擦得明又亮,照得屋里更美丽,更美丽。

九、头的动作

伴奏曲 《小鸟的歌》

十、摆臂

伴奏曲《伸出手》

我伸出右手去,我收回右手来,我伸出右手摆一摆,右手收回来。我伸出左手去,我收回左手来,我伸出左手摆一摆,左手收回来。我伸出双手去,我收回双手来,我伸出双手摆一摆,双手收回来。

十一、蹦跳步

伴奏曲《小兔子》

小兔子乖乖,把门儿开开,快点儿快点儿把门儿开,我要进来要进来。小兔子乖乖,谁叫也不开,不开不开不能开,妈妈回来我就开。

十二、平踏步

伴奏曲《开火车》无歌词 十

三、游戏

伴奏曲《万花筒》无歌词

中国舞等级考试课一级学生试题

A

1.走步

1.走步

2.音乐反应(曲二)

B 2.音乐反应(曲一)

地面

3.扩指

地面

3.手臂动作 4.弯腰、转腰 5.双吸腿 4.弯腰、转腰

5.前压腿

中间

6.脚位

中间

6.脚位 7.头的动作 8.摆臂 9.平踏步 7.头的动作

8.摆臂

9.蹦跳步

1、走步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

“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 [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 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 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音乐反应

(一)

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

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 换不同的动作

3、扩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

[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 [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 [6] 同[5]动作,左手做。

. [7] 双“背手”。 [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 [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 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4、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

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 [6] 做[5]的对称动作。

[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 [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 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5、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

[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 [5] 向右“转腰” [6] 同[4]动作。 [7] 向左“转腰”。 [8] 同[4]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

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6、前 压 腿 前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 [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 [3]-[4] 还原“准备动作”。

[5]-[6] 同[1]-[2]动作,左腿做。 [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 [12] 还原“准备动作”。 [13]-[16] 同[9]-[12]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 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7、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 [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 [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

[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

[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

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 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8、脚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

“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 [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 [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 [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 [12] “旁按手”。

[13]-[14]同[5 ]-[6]动作。 [15] “正步位”。 [16] 静止。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

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9、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

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 [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 [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 [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 [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 [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 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 [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

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10、摆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

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 [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

[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

[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 [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 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

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 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11、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 [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 [7]-[8] 同[5]-[6]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 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12、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 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 [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

再反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 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13、游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 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 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 [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第13篇:中国舞蹈教学教案

二〇一五学年校本拓展课程备课表 年月日 课程名称

舞蹈

备课教师

曹红燕

课题

了解课程,初步感知中国舞蹈

总(2)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

2、初步感知中国舞蹈的魅力,对中国舞蹈有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

任务定位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 激发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

教学准备

教学资料

板书

中国舞蹈: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

教学过程设计

备注

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2、点名

一、让学生熟悉课堂,了解课程内容以及课堂要求。课程简介

校本舞蹈班招收的都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种类的了解,以及对各种舞蹈学习简单的动作学习,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各种舞蹈的欣赏与学习,能对中国舞蹈的分类及其特点有基本的了解。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2、课堂要求

二、初步感知中国舞蹈的魅力,对中国舞蹈有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中国舞蹈的兴趣。

三、中国舞蹈的分类 舞蹈,是通过有节奏的、经过提炼和组织的人体动作和造型,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艺术。正如闻一多在《说舞》中所言:“舞是生命情调最直接、最实质、最强烈、最尖锐、最单纯而又最充足的表现。”舞蹈总是与人类最热烈的感情联系在一起的。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中国有多少年的文明,就有多少年的舞蹈史。从最蒙昧的上古时代开始,中国传统舞蹈经过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具中国独特形态和神韵的东方舞蹈艺术。

简单介绍各个舞蹈种类

中国舞蹈:民族舞、古典舞、民间舞、现代舞、爵士舞、踢踏舞

课堂小结:对本课学习的情况进行简单总结,提出下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后反思

第14篇:中国舞第一级教学计划

中国舞蹈(初级班)教学计划

教师:金买

幼儿舞蹈兴趣活动在训练教学上分为三大部分:

一、舞蹈基础训练。也可称为舞蹈的基本技能训练。主要是采用地面训练的方式,训练(4—7岁)这一年龄段的幼儿所能掌握的舞蹈基本能力和基本动作。

二、表演性组合。主要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力。力求充分挖掘幼儿的天性,使幼儿的舞蹈动作能够达到高一层次的协调流畅。从而启发幼儿用肢体去表达情绪,抒发感情。

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的教学和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 的教学。

基础训练与表演性训练相结合的方法,更加适用于幼儿舞蹈训练及各种演出需要,使训练更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本年级的教学任务也很明确:

1.认识身体的基本部位『头,颈,肩,背,腰,臂,手,膝,踝,趾』,并对这些部位进行松弛,伸展和灵活运用的初步联系。 2.认识身体部位的左右。

3.认识音乐节拍,培养幼儿按节拍做动作。

4.培养儿童带着愉悦的心态学习舞蹈,使他们在舞蹈中产生对舞蹈的热爱。

第一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

1、列队、坐姿,

2、站姿、勾绷脚练习

3、正压腿

4、侧压腿

第二节课:

基础训练内容:

1、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

2、开胯练习

3、基础训练内容:拉肩练习

4、舞蹈组合内容:《走步》

第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一《西瓜》

第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儿童舞蹈《小熊舞》

第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音乐反应《球球操》

第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 音乐反应《打花巴掌》(汉族风格)

第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拉伸练习《小蜗牛》

第八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前压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音乐反应《我的小小手》 第九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前、旁压腿组合跪下腰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飞吧,小蜜蜂》蒙古族

第十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数星星》

第十 一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吸伸腿组合

2、舞蹈组合内容:《我是小画家》

第十二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小八字步、大八字步

2、舞蹈组合内容: 脚位组合

第十三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头部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 头的动作组合

第十四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舞蹈组合一的分解动作

第十五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小鸡啄米》

第十六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枣园童趣》

第十七节课: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抬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枣园童趣》

第十八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第十九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 排练表演舞蹈

第二十节课:

1、基础训练的整体复习

2、舞蹈组合内容的复习

第二十一节课:

1、复习

2、复习

第二十二节课:

初级班结业表演 《枣园童趣》 《枣园童趣》篇2:中国舞三级班学期教学计划

中国舞三级班学期教学计划

一、幼儿情况分析 本班的学生年龄为5-6岁,孩子们的性格都比较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表现欲望,大部分都学习过一二级的内容,具有初步的舞蹈基础和较好的音乐感受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二、本学期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及载歌载舞的习惯。

2、了解身体的方位和舞蹈基本脚位和手位,训练幼儿协调、柔软性等基本能力。

三、教学效果

进一步完成第二级级组合的各项要求,准确认识教室的8个基本方位,初步达到颈立、背直、腿直、脚绷等要求,培养幼儿载歌载舞的习惯和舞蹈时愉快的心态。

四、教学手段

在舞蹈教学中,采用启发式教学,以鼓励、肯定为主。示范式教学,通过正确的动作示范和饱满的情感的舞蹈形象感染学生。并着重进行基本功训练,将幼儿舞蹈形象化,通过形成有趣的故事或者舞蹈造型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表现力。

五、教学计划 *常规训练:站姿,坐姿、肩腰腿部软开度训练(拉肩、掰肩、耗腰、下腰、) 篇3:2015年春季培训班中国舞考级一级班教学计划

2015年春季培训班中国舞考级一级班教学计划

授课教师:杨 蓉

一、教材分析

中国舞教材比较全面系统,然而孩子们学完之后,深感表演的不足,家长与孩子都迫切地希望多一些新知识,由于教材的内容均经过规范,对动作规格、节奏组合等都具有具体要求。必须有一定的学习时间的保证,方能达到质量标准,往往在学习过程中,小学员肢体不够舒展达不到质量要求,为此本期内加入基本功,从中改善不足,完成考级效果。

二、班级分析

本班学员在3-5岁,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生理特点。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接受性和趣味性,在本期授课中灵活改善练习与授课。

三、教材目的

1、便于衡量和检验学员学习成绩。便于认识和理解每级教材应达到的标准。 2.小学员通过本期学习,从中认识舞蹈基本元素。改善平时舞美的不足以及自信心提高。

四、教材重点

1、动作协调节奏准确完成一级内容与达到考级要求。

2、通过学习部分基本功,改善姿态不足,调整音舞结合的领悟与接受效果。

3、导入游戏方式调整班级气氛以及改善学员内外性格易融集体。

4、根据学员接受程度,进一步授教二级教材,以防止重复复习使学员无趣味性。

五、教学效果

1、解决基本功腿部、腰部、胯部的软开度达到考级要求。

2、动作协调节奏准确完成一级内容,使学员喜爱舞蹈,在一级的基础上初步授教二级部分内容,促进知识步步提高。

六、教学方法

1、教师示范为主,根据学员程度单一到局部分解动作授课,使学员学懂、会跳、会唱,独立完成组合。

2、多鼓励多练习改善小学员胆怯心态,从而提高自信。

七、教学计划 ●常规训练:

1、地面训练、压腿、胯步训练。

2、基本步伐、音乐反映曲等练习。

第15篇: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教案

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第一级

饶妃娥

2012年3月2日

第一级教材内容索引

1.走步 伴奏曲 吹吹拉拉

2.音乐反应 伴奏曲之一大苹果 伴奏曲之二看星星 3.扩指 伴奏曲保护小羊

4.手臂动作 伴奏曲 你说可笑不可笑

5.弯腰、转腰 伴奏曲小钟

6.前压腿

伴奏曲小脚

7.双吸腿 伴奏曲弹弹唱唱

8.脚位 伴奏曲擦玻璃

9.头的动作 伴奏曲小鸟的歌 10.摆臂

伴奏曲 伸出手 1 1.蹦跳步 伴奏曲小兔子 12.平踏步 伴奏曲开火车 13.游戏

伴奏曲万花筒

第一级教材及伴奏曲谱

1.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双手下垂,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见场记一)。 [5]-[8] 原地不动胸前自拍手八次。

[9]-[12] 同[1]一[4]动作。 [13]-[14] 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低头”敬礼一次。 第二遍音乐

[1]-[4] 右脚始“自然走”八步,同时“转体”二人相对(见场记二)。 [5]-[8] 原地不动自拍手八次。 [9]-[12] 同[1]-[4]动作。 [13]-[14]原地不动,“旁按手”。 [15]-[16]两人相互“低头”敬礼。 要领及注意点:

通过简单地“自然走”,培养幼儿初步学会听音乐做动作的习惯。此动作可原地或行进做。“自然走”时要挺胸、拔背。

2.音 乐 反 应

音 乐 反 应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音乐和舞蹈恰好符合幼儿这种天性。让幼儿自己动口、动手、动脚,全身心地去唱、去跳,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创造力。本节训练的目的是使其从小在音乐和舞蹈方面均获得基础教育。

对幼儿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本课要求同时重视对幼儿的音乐感训练。节拍是音乐的基本元素,是音乐训练的基础。音乐的节拍和音调,在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语言的抑、扬、顿、挫。从幼儿熟悉的词语开始,从节拍人手,用有节拍的朗诵;以游戏的方式向幼儿进行节拍训练,使语言、动作、节拍有机地统一,从而培养幼儿敏锐的节拍感。面对4岁的幼儿,首先从简单、易学的歌谣开始。音乐节拍简单,可以多次反复。教师引导幼儿用身体的任何部位的动作,反映出单一的节拍。 音乐反应

(一)

音乐伴奏曲之一 2/4拍

随着曲谱边说歌谣边拍手或脚踏,每一字拍击手或踏脚一次(见场记三)。

注:2-10场记均同场记三

音乐反应(二) 音乐反应(二)

音乐 伴奏曲之二 2/4拍

随曲谱边说歌谣边击打乐器(铃、鼓、钹、三角铁等),每字击一下或每字做一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录像中的音乐反应动作仅是示例,希望教师启发幼儿的想像力及创造力,每做一遍均变换不同的动作

3.扩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旁开腿勾脚”坐,或“双跪坐双背手”,身向l点。 [1] 右手屈臂握拳经肩前向“前平位”伸出,“上翘指扩指”,手心向前(见图1)。

[2] 同[1]动作,左手做。

[3]-[4] 双手向外,向内“转腕”,两次(见图2)。

[5]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斜上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3)。 [6] 同[5]动作,左手做。

. [7] 双“背手”。 [8] “摇头”。

[9] 右手屈臂握拳向“旁平位扩指”,手心向前(见图4)。 [10] 同[9]动作,左手做。

[11] 双手向内,向外“转腕”,一次。

[12] 双手经“下弧线”向“前平位摊手”并“扩指”(见图5)。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屈臂握拳动作均在肩前。

第二,臂在“前平位”、“旁平位”、“旁斜上位”时要伸直,位置准确。

第三,“转腕”时,手要保持“扩指”手型,臂固定不动。 第四,在地面上“坐”或“跪”均要求后背直立。

4. 手臂动作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双跪坐旁按手”,身向1点。

[1]-[2] 双手“扩指”,屈臂,手心向里于嘴前,似摸猫胡须动作四次。同时向右、左“倾头”各一次(见图6)。

[3]-[4] 经“分晃手”至左脸颊处,双手合掌,向左“倾头”成睡状(见图7)。

[5] 左手指左耳,右“旁按手”,向右“倾头”(见图8)。 [6] 做[5]的对称动作。

[7] 拍手,向右“转腰”双“摊手”一次(见图9)。 [8] 做[7]的对称动作。

[9]-[10] 双手心向外,在猫胡须的位置上模仿猫叫“喵”。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双手“扩指”屈臂于嘴前时要中指尖相对。 第二,启发孩子按歌词表演。

5.弯腰、转腰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交叉盘坐旁按手”,身向1点。

[1]-[3] 向右、左、右“旁弯腰’’三次,同时右、左、右手扶地三次(见图10)。

[4] 还原“准备动作”。 [5] 向右“转腰”(见图11)。 [6] 同[4]动作。 [7] 向左“转腰”。 [8] 同[4]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旁弯腰’’手扶地时,肘要放松,另一侧旁肋尽量拉长。 第二,“转腰,,时上体垂直,骨盆固定,以腰为轴,手臂是随上体移动。

6. 前

压 腿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伸坐”,双手扶地,身向1点。 [1]-[2] 右脚全脚贴地面移动成“前吸腿团身”(见图12)。 [3]-[4] 还原“准备动作”。 [5]-[6] 同[1]-[2]动作,左腿做。 [7]-[8] 还原“准备动作”。

[9]-[11] “前压腿”三次。同时双手拍脚背三次(见图13)。

[12] 还原“准备动作”。 [13]-[16] 同[9]-[12]动作。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前吸腿团身”的“吸腿”要全脚着地,“团身”时额头贴膝盖。 第二,“压腿”时,腿要伸直,脚要绷,后背拉直。

7.

双 吸 腿

音乐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绷脚伏卧”,手臂向前平伸、抬头,身向1点。 [1]-[6] 后“双吸腿”三次(见图14)。 [7]-[8] 向右“转体”1/2成“仰卧”。 [9]-[14] “绷脚”前“双吸腿”三次(见图15)。 [15]-[16] 向左“转体”1/2成“伏卧”,双手托下颏。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手臂向前平伸时,两手相距与肩同宽。

第二,“前吸腿’’和“后吸腿”时,注意双膝和双脚并拢和“绷脚”。 第三,“转体”时,手臂夹耳,保持“正步位绷脚”。

8. 脚

音乐伴奏曲詈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站立,“旁按手”(见图16)。最后一小节右脚向右旁“横移”一步成“大八字位”。

[1]一[3] 右手手心向前在身体前面划“立圆”三次(见图17)。 [4] “旁按手”。

[5]-[6] 身前倾哈气一次(见图18)。 [7] 右脚收回“小八字位”。 [8] 静止。

[9]-[1l] 同[1]-[3]动作,左手做。 [12] “旁按手”。 [13]-[14]同[5 ]-[6]动作。 [15] “正步位”。 [16] 静止。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脚位”要准确。

第二,教师要启发幼儿去捕捉擦玻璃时的形象,擦玻璃时手离身体远些。

9.头 的 动 作

音乐伴奏曲3/4拍

[前奏] 准备动作:“小八字位”,双手下垂,身向1点;[1]-[4]原地不动;[5]-[6]先右后左成“旁按手”;[7]右脚“横移”成“大八字位”。 [1]-[2] “低头”(见图19),然后头还原。 [3]-[4] “仰头”(见图20),然后头还原。 [5]-[6] 右“转头”(见图21),然后头还原。 [7]-[8] 左“转头”,然后头还原。

[9] 第一拍,第二拍向2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0] 头还原。’

[11] 第一拍,第二拍向8点、l点各“点头”一次,第三拍停。 [12] 头还原。

[13]-[14]右、左“转腰”各一次。 [15] “旁按手”还原成身向1点。 第二遍音乐

[1]-[12] 双手“叉腰”做,其他同第一遍音乐。

[13]-[15]“旁按手”。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低头”、“仰头”、“转头”时,保持上体直立,肩固定,颈部最大限度弯屈和转动,达到训练颈部的目的。

第二,使学生初步认识头的位置,注意位置要准确。

第三,头部动作时“旁按手”要固定不动。

10.摆

音乐伴奏曲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背手”,身向1点。

[1]-[2] 向前“蹦跳步”停落成“半蹲”,同时右手“前平位扩指上翘指”,手心向前(见图22)。

[3]-[4] 直膝同时,右手收至肩前保持“扩指”(见图23)。 [5] 右手伸向“上位扩指”(见图24)。

[6] 右手先“旁平位”再“上位”,“摆臂”各一次。 [7] 右手落至右“旁平位上翘指”,手心向旁,眼视右手。 [8] 收右手成“背手”。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左手做。 第三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双手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始终保持“扩指”手型。“摆臂”动作臂要伸长、舒展。 第二,单手“摆臂”要求在“上位”和“旁平位”之间摆动,手心向前。 第三,双手“摆臂”在“上位”时,双手要交叉。

11.蹦 跳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前奏】 准备动作:“正步位”站立,双手兔耳形,竖于头上两侧,身向1点(见图25)。

[1]-[4] “蹦跳步”四次并向右、左交替“倾头”四次,同时向下“折腕”四次(见场记四)。

[5]-[6] 再“蹦跳步”三次,第四拍静止。 [7]-[8] 同[5]-[6]动作。

第二遍音乐,动作同第一遍,可向任何方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蹦跳时,双膝要松弛,后背直立,保持“正步位”。 第二,兔耳形手的手腕与头保持一拳距离。

第三,“蹦跳步”行进方向由教师自行安排,也可以原地做。

12.平踏 步

音乐 伴奏曲 2/4拍

准备动作:[1]两人一组,“正步位”;A“抱肘”做火车头,B在A身后双手搭A双肩做车厢,每组行进方向可任选(见图26)。

[2]--[9] “平踏步’’三十二次成“正步位”,找到另一组小朋友,两组相对(见场记五)。

[10] A成“旁按手”,B保持原状。 [11]-[12] 相互低头,敬礼一次。

再反复做。 要领及注意点:

第一,“平踏步”要全脚踏地,每步均踏在节拍上。 第二,A和B可以交换做火车头。

13.游

音乐 伴奏曲 2/4拍

通过游戏增强小朋友们对身体各部位的认识能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

教师发出口令,小朋友们按照曲谱节拍做动作,如“头碰头”(见图27),“肩碰肩”(见图28),tt背对背’’(见图29),“肘碰肘”(见图30),“脚对脚”(见图31),“膝对膝”(见图32),“拍拍手’’(见图33),“拉个大圆圈”等等(口令的内容和顺序可任意变换)。

做法:

老师发口令,小朋友原地准备。

[1]-[4] 可用任何“舞步”向任何方位跑动找伙伴,自由结合成若干对或组。

[5]-[8] 均按教师的口令“头碰头”(或其他内容)做出反应动作。

如此按教师的口令反复进行。

舞蹈词汇表

LISI’OF’DANCE VOCABULARY

从古至今,在舞蹈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舞蹈词汇。这个词汇表,是我们多年在校外舞蹈 教育中积累的适合校外舞蹈教学特征的舞蹈用语。同时,我们也继承了中国舞的传统习惯 和体育人体解剖学的科学分析。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便于这部教材的使用。为了让所有使 用本教材的教师,在教学课堂上能使用统一的课堂动作术语;对于教材中所选用的动作有 一个统一的认识,我们编制了这个词汇表。希望使用本教材的学校和教师,能按照本词汇表 来统一课堂动作用语,并统一课堂选用的动作规格。

对本考级教材中的舞蹈词汇,均进行了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的整理,其舞蹈动态和训 练成效均具有更完善及长远的价值。因此,在一定的舞蹈教育范围内,具有相对的权威性。

本教材动作的“规范化”、“系统化”,不是程式化,程式化会使动作刻板,减少了动作活 力。而“规范化”、“系统化”是为了突出舞蹈动作的各种动力因素并提高其训练性,使教、学

者更易抓住动作要领,从而更突出了训练目的。

“规范化”使舞蹈过程中躯体、四肢的方向、位置更严格而准确;舞蹈的姿态与动势愈加鲜明,使教、学者有明确的系统的依据,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规范化”更主要的目的之一,是从准确的动作运行和动作的节奏(轻、重、缓、急、大、小等)的规范中去突出动作的韵律和特点,使民族风格、动作情感特色更为显明。

本书中的词汇表,是对本年级教材中选用的动作说明。

为了便于查找,本词汇表按以下顺序分类:

舞蹈专业术语;

上肢动作;

上体动作;

下肢动作。

今后,随着不同级别教材的出版,将同样附有该级别选用动作的词汇表。第十三级将有 。总词汇表。 舞蹈专业术语

【舞蹈】 关于什么是舞蹈,中国古代早有定论。《礼记•乐记》中说:“凡音之起,由人心 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这里的“乐”就是“乐舞”。《诗经•大序》中说:“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数千年前,中国就对舞蹈有此精辟论述,在世界上实属罕见。现代舞蹈艺术家吴晓邦也曾对舞蹈做过简要的说明:“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台湾学者、舞蹈教授李天民说:“舞蹈为综合的艺术,它含有历史、文学、哲学、音乐、美术、服饰、诗歌等,是民族精神,国家文化的具体表现,因其源自人类生活之伊始,所以称舞蹈为‘艺术之母’。”集古今之说,我们总括“舞蹈是艺术形式中的一种综合艺术。它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在音乐的伴奏下,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它能表达语言、诗歌所不能充分表达的人类感情。”舞蹈在人类史上几经浮沉;作为艺术之母,它曾存在于诸艺术之前。巫术起源说者考证:原始部落首领人即是巫师。每当祈祷战争胜利或五谷丰收时,巫师跳起祭祀之舞,可通天地鬼神。舞蹈也 16

曾经代替文学和语言,传授战争经验和生产技术。舞蹈也是两性之间表爱的最好形式。进入阶级社会之后,舞蹈曾是贵族阶层的文化标志。中外各国皆如是。我国周朝制六艺以为青年贵族必修课业,舞蹈为六艺中的一艺。李天民曾说:中国的舞蹈学校办得最早,三千年前的周代就有,而且规定了不同年龄段学习不同程度的舞蹈课程。大教育家孔子终生致力于六艺教育,并以此分文野。到唐代,我国进人了封建社会的高峰,文化艺术亦达到世界的空前高度。唐代舞蹈集前秦、汉晋之大成,并广泛吸取各族、各国的舞蹈精华,创制十部乐。舞蹈学者彭松说:“舞蹈的发展表明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亲创舞蹈研究院,亲自扮演太阳神,借以光大王权。王家贵族必须会跳宫廷舞蹈。舞蹈也随着政治、经济的衰落而没落。艺术家欧阳予倩指出:“„„中国的舞蹈艺术自古以来就极为丰富,极为优美,有悠久而优良的传统。但自宋朝之后,由于封建帝王和一些学究们不断摧残,艺人们受到迫害,加之在历朝的战争中又散失很多,直到现在有许多有名的舞蹈已经都不可考。”甚至把舞蹈排斥在下九流,许多舞蹈家流落在勾栏、瓦舍之中。无独有偶,在俄国沙皇的黑暗统治之下,曾多次下令禁止舞蹈活动,认为是有伤风化。但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舞蹈在中国、在全世界还是在不断地发生和发展。因为它是人类社会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是因时、因人而可消灭的。当今,无论在中国或是世界各国,舞蹈都在以新的面貌蓬勃地发展着。舞蹈随着人类发生而发生,舞蹈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舞蹈也将随着人类走向未来。

【舞台方位】舞蹈场记(舞蹈者的位置和走向、路线)专用以明确方向的名称,共八个 方位。即舞台正前方为第一方位,右侧前方为第二方位,右旁为第三方位,右侧后方为第四 方位,正后方为第五方位,左侧后方为第六方位,左旁为第七方位,左侧前方为第八方位。为叙述方便第一至第八方位,依次简称为第

1、

2、

3、

4、

5、

6、

7、8点。

【人体方位】舞蹈动作多采用此种方位。即以身体本身的前、后、左、右为定位:分为正前,正后,左旁、右旁,左侧前,右侧前,左侧后,右侧后。为叙述方便可简称为前、后、左、右、左侧前、左侧后、右侧前、右侧后。

【人体部位名称】

【对称动作】左、右相对的同一动作。如右“按手”的对称动作即左“按手”,右脚起做“平步”,对称动作即左脚起做“平步”。

【动作的左与右】单一舞蹈动作一般均有左、右面,常常是以动作腿(或动作臂)来区别左与右。例如,用左腿向前“踢腿”,即为左“前踢腿”;右腿后撤成“踏步”,即为右“踏步”;左手做“按手”的动作,即为左“按手”;右手做“盘手”的动作,即为右“盘手”等。 18

所以舞蹈训练中,经常简称做某动作为左“××”、右“××”。例如:左“虚步”、右“端腿”、左“山手”、右“摇臂”等,即表示用左或右肢(脚、腿、手、臂)为动作腿(或动作臂)做该动作。它是一种习惯用的、某动作略称的术语。

【动作的单与双】某些动作,有时以单腿(臂)或双腿(臂)来做。单腿(单臂)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左或右(见上条)。双腿(臂)同时做该动作时,多标以“双”字,例如:“双山手”、“双盘手”、“双踮脚”、“双脚转”、“双起双落”等。

【主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支撑腿”。顾名思义是指做舞蹈动作时支撑身体重心的那条腿。

【动力腿】舞蹈训练中的专用术语。又称“动作腿”。是在舞蹈时正在运动着的那条腿,一般不担任支撑身体重心的任务。

【身向】、【面向】 身体正面所朝的方向称“身向”。在中国舞的动作中,常常有身体朝一个方向,而面(脸)却转向另一个方向,即“面向”。例如:“身向”1点,“面向”8点。如果“面向”和“身向”是一致的,则只说“身向”。

【视点】

眼睛的视线,它是中国舞以“手、眼、身、法、步”突出舞蹈神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舞蹈传情达意的窗口。“视点”方向以舞台方位(点)标记,如:“视8点”,即向8点平视;“视8点上方或下方,”即向8点的高处或低处看,当视点和身向一致时,则不再说明视点。

【眼视】 眼睛所看的方向。在中国舞蹈的“身韵”中,往往眼视某个方向时,也略带动头(脸)转向或甩向眼所看的方向,以此加强动作的“精、气、神”。

【平圆】

与地面相平行的圆圈路线。如右手在头上方顺时针划一“平圆”,即右手在头上方经前往左,再向后至右划一个圆圈。

【立圆】 与地面相垂直的圆圈运动路线,也称“竖圆”。如右臂经右“旁平位”、“上位”、左“旁平位”、“下位”划一圆圈。

【上弧线】手臂的运动路线,不是动作名词。“上弧线”是指手臂划“立圆”的上半圆运动路线,如:右手臂由左“旁平位”经“上位”到右“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即称“上弧线”。【下弧线】 与“上弧线”相对称的下半圆路线。如:右手臂由右“旁平位”经“下位”到左“旁平位”,这个运动路线称“下弧线”。

【双起单落】 “跳跃”术语。双脚同时向上跳起,一只脚落地,另一腿停在任何姿态上。

上肢动作

【扩指】 五指最大限度地伸展和张开。

【男式叉腰】 虎口叉在腰旁,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手腕下压,肘部对正旁。肩部要下沉。此种“叉腰”大多为男性用,女性也可以用。

【背手】 双臂成圆弧形背于身后,手心向后双手叠放在骶骨位置上双肩展平,肘向身体正旁。单手也可以做“背手”,称左或右“背手”。

【上位】 手臂向上直伸,在双肩上方、耳侧,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前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前方,高与肩平,两臂间距与肩同宽。

【旁平位】手臂平抬于身体两侧,高与肩平。

【旁斜上位】 手臂伸向“上位”和“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旁下位】手臂下垂于腿两侧。

【旁斜下位】 (旁按手)手臂伸向“旁下位”与“旁平位”之间的位置。

【抱肘】双臂交叉于胸前,高与肩平,双手抱住肘部,一般用在舞蹈训练的连接或结束动作上。

【摊手】 手臂可向前或前侧方向成“平位”或“斜下位”,手心向上,指尖向下。两手同时做称“双摊手”,一手做时称“单摊手”。

【转腕】保持扩指手型,腕部主动向里,向外转动。 【上翘指】保持“扩指”或“掌”式手型,指尖向上方。

【摆臂】 手臂在身前或身旁做“立圆”(上半圆或下半圆)的“弧线”动作(不超过180度)。可由右向左、由左向右或由前向后、由后向前摆。可单臂做,也可双臂同时做,双臂做时,两臂距离要保持与肩同宽。

【分晃手】 手臂动作的一种。因具有“分手”和“晃手”的双重特点,故称“分晃手”。手臂动作与“晃手”相同。双手同时由里经上向外“分晃”。“分晃手”与“双分手”的不同处是“双分手”如花蕾绽开,“分晃手”如拨荫见月。 上体动作

【仰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上仰,眼视上方。也称做“头上屈”。 【低头】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下低,眼视下方。也称做“头下屈”。 【点头】“低头”连续做,动作幅度缩小。

【转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向左或向右最大限度转动,眼睛随头向左或向右看。

【摇头】“转头”连续做,转动幅度缩小。

【倾头】 身体保持不动,头部最大限度向左或向右旁倾倒,眼视身体前方。

【旁弯腰】一种腰部软度的训练动作。也称“旁屈”0骨盆固定不动,上体正对前方,眼视前方,头部向旁倾倒,然后肩、胸、肋部、腰部依次向身旁弯屈。旁屈的一侧肌肉收缩,另一侧肌肉伸屈,可以在地面的“交叉盘坐”、“双跪坐”位上做,也可以在站立的“正步位”、“小八字位”、“大八字位”和“踏步位”上做。

【转腰】腰部灵活与柔软的训练动作。也称“拧腰”。腿部与骨盆固定只是用腰部以上身体向左或向右转动。根据人体的骨骼结构情况,下肢不动,上体整个转动四分之一是不可能的,“转腰”只是一种拧转状态,肩部转动最大,腰部转动最小。这个动作实际是脊椎的转动,是以腰为轴,上体垂直向左或向右转到最大限度。头随身体转动,或留在原位。

下肢动作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的优美造型。

【勾脚】 脚尖勾起,脚腕收缩与小腿的弯曲度超过90度,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伸坐】 坐地,“上体直立”,双腿并拢向前伸直。脚成“正步位”或“

4、八字位”,“绷脚”或“勾脚”。

【双跪坐】 跪地,大腿与小腿屈叠在一起:小腿的膝盖、胫骨、脚背贴地;臀部坐于脚跟上;双膝并拢,“上体直立”。

【交叉盘坐】坐地、屈膝、小腿交叉盘于身前,双膝打开,或右腿在上,或左腿在上。

【仰卧】仰面躺卧。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可“绷脚”或“勾脚”。双臂在身体“旁斜下位”人字形平放于身旁地面,手心向下。

【伏卧】身体趴伏在地面。双腿并拢、伸直。可“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绷脚”。头转向一侧,用耳贴地。双臂平伸与肩同宽放于头上地面;双臂也可屈肘。手掌撑地于肩前。

【正步位】双脚内侧靠拢,脚尖对正前方。

【小八字位】两脚跟并拢,脚尖分开90度,分别对左、右侧前方。

【大八.字位】 脚的方位同“小八字位”,双脚跟距离约横脚一脚至一脚半。

【正步位半蹲】 在“正步位”上,全脚压在地上,下蹲到最大限度,臀部在脚跟上方,“上体”垂直。

【前吸腿】地面动作。“仰卧正步绷脚”,双腿曲膝上吸,小腿靠向大腿,脚尖顺地面滑动,可脚尖点地,亦可全脚落地做。可以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后吸腿】地面动作。“伏卧正步绷脚”,大腿不动,小腿最大限度地向身后弯曲。可以

21

双腿同时吸起,亦可单腿吸起,另一腿不动。

【前吸腿团身】地面动作。“坐位”双腿曲膝上吸,全脚落地(也可以绷脚尖点地),低头以额触膝,双臂抱脚腕。这个动作也可单腿做。

【前压腿】初学者的做法是在“伸坐正步位”上,上体向前俯压。“绷脚”做时双手触摸脚尖,“勾脚”做时双手触摸脚跟,眼视脚踝。

【旁开腿】 “仰卧正步绷脚”,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膝对上方。

【自然走】 同生活中行走状。

【平踏步】每步落地时全脚着地,踏地有声。可单腿连续(原地)踏地,也可两脚交替踏地。两膝微弯屈,膝关节放松。可以原地做,也可以向前、向后、向旁,以及带“转体”做。

【蹦跳步】一种带有低“跳跃”性的“舞步”。这种“舞步”的自然形态在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出现,很能表现儿童快乐、活泼的天性。做法是站“正步位”或“小八字位”,然后向上一蹦落地微屈膝,“蹦跳步”就完成了。“蹦跳步”可以向前、向后、向旁或原地做;可以连续做多次以及带“转体”做。

【横移步】 (以右为例)“正步位”,首先右脚向右旁迈一步,脚尖方向不变,然后左脚向右脚移靠,停在“正步位”上。

22

第16篇: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目录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目录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呼吸与柔韧练习)

2、筷子舞 (蒙族舞)

3、花球舞

4、哈密姑娘 (维族舞)

5、香格里拉 (藏族舞)

6、扎彩灯 (东北秧歌)

7、四小天鹅 (芭蕾舞)

8、天上人间 (再见曲)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一部分:赋得古原草送别(呼吸与柔韧练习)1 训练目的:古典舞气息的提与沉以及舞姿与柔韧训练2 主要动作及要求: a、提沉:提沉时腰肩尽量松弛,提时由腰腹部带动慢慢吸气,气息一直贯穿到头顶,到身体完全伸直,再由腰腹部带动慢慢吐气,到气息完全吐尽含回。提沉过程中气息要流畅通顺。b、燕式坐后弯腰:左腿前盘坐,右腿后伸,腰尽量向后卷,双手经正上向斜后点地。c、跪下腰:双膝与肩同宽,腰尽量向后卷,双手由体前经正上向旁打开至脚踝处。d、旁提舞姿:头侧倾,旁肋经过下弧线,边旁提边拧身敞胸,形成旁提舞姿,腰部要松弛,形成一种身体的“悬垂感”。 e、小草手势:双手掌形,对腕于正上位,手臂伸直。3 节奏:准备位置:体对5点,双吸坐,含胸抱膝准备音乐:(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2)1-2 右手直臂上伸,右手小草手势3-4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对腕伸至小草手势5-8 保持小草手势,沉气含胸,回至准备位(3)1-2 提气伸展,双手至正上位,同时双腿伸直至绷脚伸坐3-4 伸展至胸腰,同时双分手至提旁点地5-8 沉气同时收至准备位(4)1-2 含胸并向右侧滚动至8点跪坐3-4 体对8点,双跪坐,提气同时双手右前提至正上位5-8 沉气伸展胸腰,同时向斜后位双分手第一段:(1)1-2 双跪坐提气,视线随身体提至1点,同时右手背手,左手兰花手胸前提腕3-4 双跪坐沉气,视线随身体垂落,同时左手兰花手沉腕5-8 重复第一段(1)1-4动作(2)1 左手伸至正上位小草手势,身体上扬,眼随手动2 左手保持姿态,右手与左手对腕,呈双手小草手势3-4 沉气同时双手保持小草手势落至胸前,眼随手动5-6 双手保持小草舞姿伸至正上位,同时双跪立,眼随手动7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右手向内左手向外旋转8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向相反方向转腕(3)1-2 沉气,双手掌心向内自然垂落,眼随手动,同时落至双跪坐3-4 提气,双手前斜下位提腕,视线提至8点方向5-8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经下弧线拉至旁斜下位,同时拧身至旁提舞姿,眼视1点,头右倾(4)1 身体向左倾,左手背手,右手推腕至7点斜下位,眼视1点2 身体向右倾,左手背手,右手压腕拉至3点斜下位,眼视1点3-4 沉气,含胸低头,左手背手,右手经下向7点划动5-10 右手经7点方向经上向3点划立圆,身体随手划圆11-12 右手撑地,同时身体向左经坐地滚动至2点方向双跪坐第二段(5)-(8)重复第一段(1)-(4)反面动作,滚动回至体对7点方位双跪坐,身体含胸低头第三段(9) 1-2 双手经前提至正上位,身体同时伸展,同时右腿向后伸展至燕式坐3-6 双分手至后斜下位指尖点地,同时身体伸展至燕式坐卷腰7-8 右腿收回至双跪坐,同时身体沉气含胸(10)1-2 双手经前提至正上位,身体同时伸展,左腿旁开至与肩同宽,双腿跪立3-6双分手至脚踝处,同时身体伸展至跪下腰7-8 左腿收回至双跪坐,同时身体沉气含胸(11)1-2 提气,右手柔臂向正上位伸展至右手小草手势,左手垂至体侧,眼随手动,同时双跪立3-4 沉气,右手垂落至体侧,同时双跪坐5-6 提气,左手柔臂向正上位伸展至左手小草手势,右手垂指体侧,眼随手动,同时双跪立7-8 沉气,左手垂落至体侧,同时双跪坐(12)1 右手伸至正上位小草手势,眼视正上位,双跪坐2 保持右手姿态,左手伸至正上位对腕呈双手小草手势,双跪坐3-4沉气同时双手保持小草手势落至胸前,眼随手动5-6双手保持小草舞姿伸至正上位,同时双跪立,眼随手动7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右手向内左手向外旋转8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向相反方向转腕9-12保持小草手势,双腿慢慢跪坐,下胸腰,头慢转至1点4 提示a、所有舞姿和连接要求用呼吸带动,将提沉自然融入动作当中,从而增强身体的表现力。b、柔韧性练习要求尽量做到自己的最大限度,自然地融入柔韧性舞姿。c、表演时注意动作与诗词的有机配合,表现出小草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意境。5 歌词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深。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啦啦啦...第二部分:筷子舞(蒙族舞)1 训练目的藏族舞的基本动律、步伐及藏族舞风格的训练2 主要动作及要领a、扛筷子:双手握筷子,筷子上半部扛在肩上。b、敲筷子(十字,头上、肩上、胯旁、体前、地上)十字:双手握筷子,筷子上半部十字交叉相搭。头上:双手正上位,手臂伸直,筷子十字交叉敲打。肩上:在扛筷子的基础上,单手或双手同时用筷子上半部敲击肩膀。胯旁:双手手臂呈圆弧形,用筷子敲击左胯或右胯。体前:双臂弯曲呈椭圆于前平位,手握筷子十字相搭敲击。地上:双臂弯曲呈椭圆于体前体面上,手握筷子十字相搭交替敲击地面。3 节奏准备位置:体对3点方位,自然位直立,双手持筷子,7点方位场外准备准备音乐:(1)-(4)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1)1-4 体对3点,眼视3点,双手持筷子肩上敲2次,同时双脚半脚尖行进右起4次5-8 拧身至1点,右倾头,眼视1点,胯旁敲筷子2次,同时继续半脚尖行进4次(2)-(4)重复第一段(1)1-8动作3遍第二段(5)1-4 身体右倾,头右倾,右脚向右横移重心,左脚脚尖旁点地,双手右起肩上交替敲筷子4次 5-8 体对8点,双手8点斜上位十字敲筷子2次,眼随手动,左脚撤步至踏步(6)1-4 身体左倾,头左倾,左脚向左横移重心,右脚脚尖旁点地,双手右起肩上交替敲筷子4次5-8 体对2点,双手2点斜上位十字敲筷子2次,眼随手动,右脚撤步至踏步(7)1-4 体对2点,视1点,双手体前斜下位十字上下敲筷子4次,同时右脚上步至前弓步5-8 体对2点,身体前倾,视1点,双手收至肩上敲筷子2次,同时左脚收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8)1-4 体对2点,身体后仰,视1点,双手体前前斜下位十字上下敲筷子4次,同时左脚撤步半蹲,右脚半脚屈膝点地5-8 保持上身体态,双手收至肩上敲筷子2次,同时右脚收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间奏段(9)1-8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敲筷子4次,同时双脚半脚尖右起向1点方向行进8步第三段(10)-(13)重复第一段(5)-(8)动作间奏段(14)1-8 重复间奏段(9)1-8动作(15)1-4 上身保持直立,视1点,双手肩上扛筷子,同时右腿跪地至单腿跪立5-8 保持上身姿态,左腿跪地至双跪坐第四段(16)1-6 由左斜前方向起,右手起双手交替持筷子敲地面6次7-8 身体右倾,双手耳侧敲筷子1次(17)1-8 重复(16)1-8反面动作(18)1-4 双手正上位交叉敲筷子2次,眼随手动,同时双腿跪立5-6 双分手,眼视1点,同时双跪坐7-8 双手肩上扛筷子(19)1-8 眼视1点,双手肩上敲筷子4次间奏段(20)1-4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敲筷子2次,保持双跪坐5-8 体对1点,拧身至3点,视3点,双手右胯旁敲筷子2次,保持双跪坐(21)1-4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敲筷子2次,同时左脚上步至单腿跪立5-8 体对1点,拧身至3点,视3点,双手右胯旁敲筷子2次,同时右脚并步至起身直立第五段(22)-(25)经右转身至5点,向5点方向行进,重复第一段(1)-(4)动作(26)-(29)转身至3点,向3点方向行进,重复第一段(1)-(4)动作

4、提示a、提胯、立腰、拔背、敞胸、中心略偏后呈微靠势,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b、做肩部动作要自然、松弛、灵活;硬肩要有力,要有顿挫感;切不可肩、脚一顺边。c、耸肩重拍在上,切忌端肩憋气。d、敲筷子时,大臂要略微架起,节奏清晰。e、目光远视,气息下沉,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审美特征。 第三部分:花球舞

1、训练目的啦啦队舞的表演性舞段,跳跃与体能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领a、交叉手跳踢步: 1-双手正上位交叉,同时身体随步伐左倾斜,双脚交替绷脚后踢跳跃跑动。2-双手斜上位打开,同时身体随步伐右倾斜,双脚交替绷脚后踢跳跃跑动。b、开合步: 1-双脚由并步跳至与肩同宽的位置,双手抬至旁平位。2-双脚跳回至并步,同时双手由旁平位落至体侧c、绕拳:双手小臂向外绕圆,由旁斜上位经身体下俯,下弧线至反面。勾拳:一手曲臂握拳于胸前,另一手平位经旁小臂勾回至前平位。

3、节奏准备位置:手持花球,直立场外准备准备音乐:(1)1-4 保持准备位姿态5-8 左起跳踢步跑至各自位置第一段:(1)1-2 交叉手跳踢步,左脚跳颤2次3-4 重复(1)1-2反面动作,双手旁斜上位打开5-8 重复(1)1-4动作(2)1-8 左起交叉手跳踢步8次(3)1 转体对3点,视1点,双手绕臂至左手旁平位,右手扶头,同时左脚向1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2 转体回至1点方向,视1点,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左脚收至正步位直立3 体对1点,视3点,双手绕臂至右手旁平位,左手扶头,同时左脚向3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 4 体对1点,视1点,双手左绕臂落至体侧,同时右脚收至正步位直立5-8 重复(3)1-4动作(4)1 转体对3点,视1点,双手绕臂至左手旁平位,右手扶头,同时左脚向1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2 体对1点,视7点,右手保持扶头,左手收至扶胯,同时右脚收至并步, 脚掌点地3-4 保持姿态,左顶胯2次5-8 重复(4)1-4反面动作(5)1-3 眼视1点,双手由左斜上位起绕花球至右斜上,同时,双脚跳开至左脚重心并随绕花球移重心至右脚4 眼视1点,双手右斜上位拍手5-8 重复(5)1-4反面动作(6)1-8 体对1点,双手自然摆臂,右起跳踢步8次第二段:(7)1-4 体对1点,开合步2次5-6 体对1点,双手胸前屈臂,原地双脚蹦跳2次7 体对1点,身体微前俯,双手曲臂回勾1次,同时左脚原地蹦跳,右脚屈膝抬至90度8 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左脚原地蹦跳,右脚落(8)1-6 重复(7)1-6动作7 体对1点,身体微前俯,双手曲臂回勾1次,同时右脚原地蹦跳,左脚屈膝抬至90度8 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右脚原地蹦跳,左脚落(9)1-6 重复(7)1-6动作7 身体前俯,左手保持姿态,右手勾拳至前平位屈臂,同时左腿半蹲,右脚脚尖旁点地8 双手收至胸前屈臂,左腿保持半蹲,右脚收至并步 (10)1-6 重复(9)1-6动作7-8 重复(9)7-8反面动作 (11)1-2 右手前平位出拳,左手握拳腰间,左倾头,同时右脚后踢,左脚跳颤2次3-4左手前平位出拳,右手握拳腰间,右倾头,同时左脚后踢,右脚跳颤2次5-8 重复(11)1-4动作(12)1-8 重复(11)1-8动作(13)-(16)重复第二段(7)-(10)动作第三段(17)-(21)重复第一段(1)-(5)动作(22)1-8 经右转至5点,并向5点方向行进,双手自然摆臂,右起跳踢步8次9 经左转至1点,双手前平位交叉出拳,同时左脚向1点方向上步呈弓步

4、提示a、动作干净有力,队形保持整齐。b、跳跃要富有弹性,富有动感,体现少年儿童活泼、阳光、运动、健康的精神风貌。c、手臂位置准确,动作干脆有力。

第四部分:哈密姑娘(维族舞)1 训练目的:通过步法训练脚下灵活性,通过舞姿训练挺拔的体态,进一步掌握维族舞蹈风格。2 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单托帽:(以右为例)右臂托帽手,左手斜上花形手,目视左手方向身体上扬。b、击掌:(以右为例)双手耳旁位击掌,身体拧转,目视1点c、单移颈舞姿:(以右为例)左手斜上位花形手提腕,右手于移颈手位,左后踏步,目视1点。d、三步一抬:(以右为例)第一步右脚向8点上步,右手体前左手体旁托手,体对8点;第二步左脚旁垫;第三步右脚向2点上步,双手绕腕至右手托手左手旁平位(顺风旗位),身体同时转向2点。不强调抬腿动作。

3、节奏:准备位置:体对3点,视3点,正部位,7点方向出场准备音乐:(1)-(6) 保持准备位状态第一段:(1)1-8 右起半脚碎步8次,左单托帽(2)1-4 右脚正步位踏步,右击掌5-8 右后踏步位,左单托帽(3)-(4)重复(1)-(2)动作(5)1-8 重复(1)动作(6)1-8 身体转向1点,双手胸前交叉,右起半脚碎步8次(7)1-2 右脚前点,身体前俯,双手斜下位摊手3-4 右脚旁点,右单托帽5-8 重复(7)1-4动作(8)1-4 右单托帽,点颤2次 (9)-(11) 重复(6)-(8)动作(12)1-4 右脚正步位踏步,左击掌5-8 右单移颈舞姿(13)1-7 保持舞姿,右起移颈8次,同时慢蹲8 转身体对3点(14)-(15)重复(12)-(13)1-7反面动作第二段:(16)1-8 脚下碎步右转两圈,右顺风旗,目视右手,转停至8点方向(17)1-4 右起三步一抬 5-8 左起三步一抬(18)1-2 右脚8点方向前点,双手胸前掏手,身体微含3-4 右单托帽,右脚旁点5-8 保持舞姿,点颤两次(19)-(21)重复(16)-(18)反面动作第三段:(22)1-2 右起原地踏步两次,体对7点,目视1点,左顺风旗位摊手3-4右起原地踏步两次,体对7点,目视1点,双手绕腕左手不变,右手胸前位5-6 重复(22)1-2动作7-8右起原地踏步2次,双手绕腕左手不变,右手胸前位,同时左转一圈(23)1-8重复(22)1-8动作(24)1-7双手胸前交叉至平摊位,脚下碎步向1点跑8回身向7点,右手点左肩,左手后背手(25)1-2 右吸跳落至左膝跪地,,双手打开至平摊位3-4 左手右点肩,右后背手,低头含胸5-6 胸前掏手,身体不变7 右单托帽,同时右脚打开旁点,坐膝保持跪地

4、提示a、摊绕腕动作的手摊出要慢,绕要快,运动路线要圆。b、点颤时注意颤而不窜,胯部上提,膝部既要控制又要有弹性,切忌僵硬c、维族舞的风格始终保持挺而不僵,颤而不窜。

5、歌词我们的姑娘风吹草原千种花热情的数不清的哈密瓜好像天上的星星密麻麻„„哎嘿,哎嘿 为啥咱哈密瓜这样大哎嘿,哎嘿天山泉清浇灌它来来来来来来为啥戈壁的科学种田现代化哎„„又甜又香的哈密瓜又圆又大的哈密瓜亚克西,亚克西咱们的哈密瓜又甜又香的哈密瓜又圆又大的哈密瓜亚克西„„啊哈,嘿!哈密瓜! 第五部分:香格里拉(藏族舞)

1、训练目的:

初步认识藏族旋子以及屈伸动律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颤撩步: 强调重拍向下,主力腿颤的同时动力腿撩出。b、单袖手:左手扶胯位,右臂耳旁折臂,五指微并拢。 c、坐懈胯:胯部松弛,肋部顺势松懈,身体随之自然左右摆动。d、屈伸靠点步:主力腿屈时动力腿抬,主力腿伸时动力腿靠于丁字位,抬腿时由膝盖带动。e、屈伸交叉靠步:主力腿屈时动力腿抬,主力腿伸时动力腿靠于交叉位,抬腿时由膝盖带动。f、胸前屈臂悠摆手:右臂旁开至正上位,身体前俯,左臂胸前悠摆。g、行礼舞姿:左腿屈,右脚跟点于2点,身体前俯后背拉长,双托手,目视下方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七点,拉手,身体微上扬,七点方向出场。准备音乐:(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状态(1.1.8 后退出场,(1.1.9 右起颤退步8次,(1.1.10 身体微后仰(2.1.8 原地颤撩腿4次,(2.1.9 右起(3)-(6)重复(1)-(2)动作第一段:(1.1.8 右起颤踏步8次,(1.1.9 单袖手 (2.1.4 右起屈伸靠点步,(2.1.5 双臂向上甩袖落至左手胸前盖手,(2.1.6 右手旁平托手,(2.1.7 体对8点,(2.1.8 视8点斜上5.8 重复5.9 1-4反面动作(3)-(4)重复(1)-(2)动作(5)1-4 右起屈伸交叉靠步,身体前俯,右臂旁开至正上位,左臂胸前屈臂5-6 左腿旁点,左臂经下弧线悠摆至斜下位7-8 左脚踏回至正部位,左臂胸前屈臂(6)1-8 右转身掏手至单袖手,右起向5点颤踏步8次(7)-(8)重复(5)-(6)动作第二段:(9.1.8 右起颤踏步8次,(9.1.9 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10.1.8 右起原地颤撩步4次,(10.1.9 保持双扬手(11)-(12)重复(9)-(10)(13)1-4 右起屈伸交叉靠点步,双手向上甩袖落至扶胯位,目视2点5-8 重复(13)1-4反面动作(14)-(15)右转身掏手至单袖手,右起向5点颤踏步(16)重复(13)动作(17)1-8 右起颤踏步8次,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18)重复(2)(19)1-8 右起颤踏步8次,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20)1-4 右勾脚至小腿,双扬手5-8 行礼舞姿(21)1-4 保持行礼舞姿5-8 左盖手至胸前,右旁平托手,收右脚视1点,跑下场

4、提示a、做所有颤动律时都需加坐懈胯动作。b、做撩腿时,提腿由膝部带动,撩腿以小腿带动,落脚时脚背要有重量感。c、注意屈伸动律与颤踏动律的重拍区别。e、所有手臂动作都要有带着水袖的延伸感。

5、歌词圣洁的雪山下,是香格里拉明媚的阳光下,是香格里拉清醇的山泉水,飘香的酥油茶孩子们善良的笑脸就像格桑花哦„„香格里拉哦„„香格里拉哦„„香格里拉,香格里拉那是我的家香格里拉,香格里拉那是我的家那是我的家那是我的家„„

第六部分:扎彩灯(东北秧歌)

1、训练目的东北秧歌的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顿步:重拍向上,全脚着地,提胯有顿劲。b、肩上交替搭巾:一手甩巾至肩上搭巾,一手向旁斜后甩巾。c、半蹲俯身腋下掸巾: 1-左脚向1点上步,右手腋下掸巾,视1点身体前俯。2-右脚并步,左手腋下掸巾,视1点身体前俯。d、小燕展翅跳: 1-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双脚并步跳,体对1点视1点。2-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并步跳落至左掖腿,体对8点左倾视1点。e、提灯舞姿:右手斜上位提腕做提灯状,左手旁斜下位压腕,提右旁腰目视右手。f、放灯舞姿:右手斜下位压腕做放灯状,左手旁斜上位提腕,提左旁腰半蹲目视右手。g、搓手舞姿:脚下原地碎步,双手胸前搓手,上身微前俯,低头,目视双手,做哈气状。

3、节奏:准备位置:提灯舞姿,体对5点,3点方向准备准备音乐:(1)1-4 保持准备位状态5-8 右起圆场出场(2)1-4 保持脚下圆场和舞姿又转身至1点方向5-6 放灯舞姿第一段:(1)1-3 左起顿步三次,右起肩上交替搭巾4 右脚后撤至半蹲踏步,体对2点,上身后靠,左手前斜下位,右手前斜下位5-8 重复(1)1-4动作(2)1-2 半蹲俯身腋下掸巾 3-4 小燕展翅跳5-6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体对8点,双手斜上位交叉里绕花,目视双手5-8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体对1点,左手不动,右手划至斜下位,目视右手(3)1-2 左脚1点上步,右脚并步,双手前平位摊手3-4 双手里绕花至左手耳旁,右手胸前5-6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左手耳旁,右手8点斜上位点指,眼随手动7-8 重复5-6反面动作(4)1-4 搓手舞姿5-6 左手叉腰,右手提灯舞姿7-8 左转身保持舞姿脚下圆场(5)1-4 左转身至1点,保持舞姿脚下圆场5-8 重复(3)5-8动作间奏段:(6)1-4 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至5点 5 放灯舞姿6 提灯舞姿7 放灯舞姿8 保持放灯舞姿(7)1-4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转至1点(8)1-2 放灯舞姿第二段:(9)-(13)重复(1)-(6)动作(14)1-4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转至1点5-8 保持舞姿,脚下圆场(15)1-6 同上7-8 右脚2点方向上步,左脚并步,左手胸前右手额前做扶灯状,目视2点(16)1保持舞姿,右脚后踏步,头慢回至1点

4、提示: a、体现出东北小姑娘活泼、调皮的性格特点b、进一步掌握东北秧歌艮、浪、俏的风格特点。C、通过舞蹈表现出东北地区逢年过节时挂彩灯的地域文化。

5、歌词竹叶青青,剪纸红红扎一盏彩灯挂在门中夜幕中闪烁晚风里摇动啊„„就在那十里八里外你也看得见咱家门前烛火红前扎灯,心潮冲冲就像这彩灯悬在半空隔着那啊„„就在那千里万里外你也看得见妈妈的心儿闪动啊„„你也看得见妈妈的心儿闪动

第七部分:四小天鹅(芭蕾舞)

1、训练目的:跳跃练习与芭蕾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吸跳步:双脚交替绷脚推地跳跃,膝盖自然上提b、小跳:双脚小八字位,经半蹲绷脚推地跳跃。c、直抬后腿:一腿向前上步,另一腿向后绷脚直抬25度。d、四人交叉拉手:中间两人双手旁斜下位,右臂搭在右边人左臂前,旁边两人,一手旁斜下位,另一手小臂折回,与里边人拉手,形成四人交叉拉手的姿态。整个舞段保持姿态。

3、节奏准备位置:7点方位后区场外准备,四人交叉拉手,体对1点方位,正步位直立出场:1-6 左起半脚尖向2点方向进行6步7 第7步呈左脚在前,右脚踏步8 左转头,视7点准备音乐:(1)1-8保持准备位姿态第一段:(1)1-8 头从左经上弧线看至3点方向,同时右起双脚交替小吸跳步8次向3点方位行进(2)1-2 视3点,身体微前倾,右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3-4 保持姿态5-8 转头视7点,身体微前倾,右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3)-(8)重复(1)-(2)动作3遍(9)1-4 视1点,小跳1次5 转头视3点,身体微前倾,同时小八字位双膝半蹲6 转头回至视1点,身体直立,同时小八字位双膝直立7-8 保持上身直立,小八字位双膝半蹲(10)1-4 视1点,小跳1次5 转头视7点,身体微前倾,同时小八字位双膝半蹲6 转头回至视1点,身体直立,同时小八字位双膝直立7-8 保持上身直立,小八字位双膝半蹲(11)-(12)重复(9)-(10)动作(13)1-2 体对2点,视2点,同时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左腿直抬后腿3-4 保持上身姿态,左腿收至正步位。5-8 保持上身姿态,双膝正步位半蹲(14)1-2转体对2点,视8点,同时左脚向8点方向上步,右腿直抬后腿3-4保持上身姿态,右腿收至正步位5-8保持上身姿态,双膝正步位半蹲(15)-(16)重复(13)-(14)动作第二段:(17)1-8 头从右经上弧线看至7点方向,同时左起双脚交替小吸跳步8次向7点方位行进(18)1-2 视7点,身体微前倾,左起向7点方位交替小吸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3-4 保持姿态5-8 转头视3点,身体微前倾,左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19)-(24)重复第二段(17)-(18)3遍(25)-(28)重复第一段(13)-(16)动作(29)-(32)重复第一段(1)-(4)动作(33)-(35)重复第一段(9)-(11)动作(36)1-8 体对1点,视1点,四人分开交叉拉手,双手旁斜下位,双脚半脚尖碎步散开至各自位置9 视1点,双手打开至右手旁斜上位,左手旁斜下位,右脚向3点方位旁开,左脚尖绷脚旁点步10 身体左倾,头微仰视1点,左脚向2点方向上步至单腿跪立

4、提示: a、拉手时始终保持四个人的距离,排面整齐b、小跳,要求绷脚推地,并且有弹性的蹲。c、脚下节奏准确,动作干净。D、选材改编自《天鹅湖》中《四小天鹅》片段,要表现出小天鹅灵活、轻盈的的舞姿。

第八部分:天上人间(再见曲)

1、训练目的:再见曲为一个完整的小舞段,以增进感情,并为结束画一个圆满的句号。

2、主要动作及要求翻手扣碗:掌心朝上,直臂抬起至旁平位,向内翻手扣碗至手背朝上。倾头旁点步位:(以右为例)左倾头,身体向左留旁腰,左手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碗,同时右脚横移半蹲,左脚脚尖旁点靠步。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代表3拍)准备位置:场外各自位置,正步位直立准备准备音乐:(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2)1-7 自由走至场内各自位置,体对1点8 A组人体对1点,双手自然垂落在体侧,正步位直立B组人体对1点落至倾头旁点步位置 第一段:(1)1 A组人:左手保持自然垂落在体侧,右手穿手至旁斜上位,右倾头视1点,双膝由蹲至直立2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穿手至旁斜上位,左倾头视1点,双膝由蹲至直立3 左手保持旁斜上位,右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保持左倾头3.3 右手保持扶肩,左手折臂收至扶肩,同时右倾头4 双手提腕至遮阳手位,头微仰视1点,同时左脚经屈膝上步重心至右脚踏步5-7 重复第一段(1)1-3动作8 落至倾头旁点步位(2)1 视1点,身体直立,双手背手,右脚起向右横移跳落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2 视1点,身体右倾,头右倾左手保持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腕,同时右脚起向右横移跳落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3-4 重复第一段(2)1-2反面动作5 左倾头视1点,右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左脚经上步重心至右脚踏步6 右倾头视1点,右手保持姿态,左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右脚经上步重心至左脚踏步7-8 经左转身至5点方向,双脚向5点方向碎步跑A\\B两组人(3)-(4) 重复第一段(1)-(2)动作第二段:(5)1 体对1点,身体由俯身至仰胸,双手经旁旁斜下位向前抱至双手交叉于肩前,同时左起前进步3步2 身体上扬,双手交叉抱于肩前,同时左脚上步重心至直膝,右脚脚尖后点步3 体对1点,身体由仰胸至俯身,双手落下并打开至旁平位4 右倾头,小臂经上折回至左手搭于右手上于右肩前,同时右脚打开至旁点靠步,左腿半蹲5-6 保持上身姿态,双脚半脚尖碎步原地向左转至3点方向7 体对3点,头左倾视1点,8 身体沉气下附,左手垂落(6)1-8 重复第二段(5)1-8动作第三段:(7)1-2 双人

3、7方向面对面低头含胸,双手自然下垂,脚下碎步跑动3 双人击掌前斜上位,视线相对,单脚上步直膝重心,左右脚各自斜后方点步4 保持姿态5-6 双人身体向外松弛垂落,双手对掌双分手落至体侧,视线相对,同时主力腿弯曲,动力腿随动7.1 双人身体直立,视线相对,里手击掌至前斜上位,外手自然垂落,双腿保持单脚重心姿态7.2 里手保持姿态,外手击掌至前斜上位,身体保持姿态7.3 保持姿态8 双人身体向外松弛垂落,双手对掌双分手落至体侧,视线相对,同时主力腿弯曲,动力腿随动(8)1-8 交换位置,重复第三段(7)1-8动作第四段:(9)1-4 体对1点,头微仰视1点,双手旁斜上位托手,双脚半脚尖碎步向1点方向行进5 视1点,身体右倾,头右倾左手保持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腕,同时右脚向右横移半蹲至倾头旁点步位6 重复(9)5反面动作7 转至体对3点,视1点,左手留至1点翻手扣碗,右手背手,同时右脚向5点方位上步至倾头旁点步位8 身体与手沉气垂落,同时右脚收至并步 (10)1-4 体对5点,头微仰视5点,双手旁斜上位托手,双脚半脚尖碎步向5点方向行进5-8 转体对1点重复(9)5-8动作9 身体右倾,头右倾视1点,双手经体前抬至左手搭于右手上于右肩前,同时右脚打开至旁点靠步,左腿半蹲

4、提示a、初步认识彝族舞,掌握彝族烟盒舞的动律特点,柔美柔韧,刚柔并济.b、通过舞蹈培养学生懂得去珍惜、爱护珍贵的友情。在舞蹈中建立起一种不舍的情绪,表达出自己与伙伴间依依不舍的真挚情感。c、作为最后一个组合,让学生们在舞蹈中体会结束感,为一堂课或一学期的舞蹈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初衷不止是在完成舞蹈,旨在建立一种情感的表达,初步体会用舞蹈表达情感。

5、歌词天的上面,还有天你就在天的那一边我不知道路有多远可是我一定要见你一面梦的外面,还有梦你就在梦的那一边我不知见你就出现可是我也要和你说声再见天上人间,真心等待绿色满园天上人间,阳光用在你我心间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天上人间,真心等待绿色满园天上人间,阳光永在你我心间

第17篇: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目录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目录

1、赋得古原草送别 (呼吸与柔韧练习)

2、筷子舞 (蒙族舞)

3、花球舞

4、哈密姑娘 (维族舞)

5、香格里拉 (藏族舞)

6、扎彩灯 (东北秧歌)

7、四小天鹅 (芭蕾舞)

8、天上人间 (再见曲)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一部分:赋得古原草送别(呼吸与柔韧练习)

1 训练目的:古典舞气息的提与沉以及舞姿与柔韧训练

2 主要动作及要求:

a、提沉:提沉时腰肩尽量松弛,提时由腰腹部带动慢慢吸气,气息一直贯穿到头顶,到身体完全伸直,再由腰腹部带动慢慢吐气,到气息完全吐尽含回。提沉过程中气息要

流畅通顺。

b、燕式坐后弯腰:左腿前盘坐,右腿后伸,腰尽量向后卷,

双手经正上向斜后点地。

c、跪下腰:双膝与肩同宽,腰尽量向后卷,双手由体前经

正上向旁打开至脚踝处。

d、旁提舞姿:头侧倾,旁肋经过下弧线,边旁提边拧身敞胸,形成旁提舞姿,腰部要松弛,形成一种身体的“悬垂

感”。

e、小草手势:双手掌形,对腕于正上位,手臂伸直。

3 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5点,双吸坐,含胸抱膝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

(2)1-2 右手直臂上伸,右手小草手势 3-4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对腕伸至小草手势 5-8 保持小草手势,沉气含胸,回至准备位

(3)1-2 提气伸展,双手至正上位,同时双腿伸直至绷脚

伸坐

3-4 伸展至胸腰,同时双分手至提旁点地

5-8 沉气同时收至准备位

(4)1-2 含胸并向右侧滚动至8点跪坐

3-4 体对8点,双跪坐,提气同时双手右前提至正上位

5-8 沉气伸展胸腰,同时向斜后位双分手

第一段:

(1)1-2 双跪坐提气,视线随身体提至1点,同时右手背

手,左手兰花手胸前提腕

3-4 双跪坐沉气,视线随身体垂落,同时左手兰花手沉腕

5-8 重复第一段(1)1-4动作

(2)1 左手伸至正上位小草手势,身体上扬,眼随手动 2 左手保持姿态,右手与左手对腕,呈双手小草手势 3-4 沉气同时双手保持小草手势落至胸前,眼随手动 5-6 双手保持小草舞姿伸至正上位,同时双跪立,眼随手

7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右手向内左手向外旋转

8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向相反方向转腕 (3)1-2 沉气,双手掌心向内自然垂落,眼随手动,同时

落至双跪坐

3-4 提气,双手前斜下位提腕,视线提至8点方向 5-8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经下弧线拉至旁斜下位,同时拧身至旁提舞姿,眼视1点,头右倾

(4)1 身体向左倾,左手背手,右手推腕至7点斜下位,

眼视1点

2 身体向右倾,左手背手,右手压腕拉至3点斜下位,眼

视1点

3-4 沉气,含胸低头,左手背手,右手经下向7点划动 5-10 右手经7点方向经上向3点划立圆,身体随手划圆 11-12 右手撑地,同时身体向左经坐地滚动至2点方向双

跪坐 第二段

(5)-(8)重复第一段(1)-(4)反面动作,滚动回至体对7点方位双跪坐,身体含胸低头

第三段

(9) 1-2 双手经前提至正上位,身体同时伸展,同时右

腿向后伸展至燕式坐

3-6 双分手至后斜下位指尖点地,同时身体伸展至燕式坐

卷腰

7-8 右腿收回至双跪坐,同时身体沉气含胸 (10)1-2 双手经前提至正上位,身体同时伸展,左腿旁

开至与肩同宽,双腿跪立

3-6双分手至脚踝处,同时身体伸展至跪下腰 7-8 左腿收回至双跪坐,同时身体沉气含胸

(11)1-2 提气,右手柔臂向正上位伸展至右手小草手势,左手垂至体侧,眼随手动,同时双跪立 3-4 沉气,右手垂落至体侧,同时双跪坐

5-6 提气,左手柔臂向正上位伸展至左手小草手势,右手垂指体侧,眼随手动,同时双跪立 7-8 沉气,左手垂落至体侧,同时双跪坐

(12)1 右手伸至正上位小草手势,眼视正上位,双跪坐 2 保持右手姿态,左手伸至正上位对腕呈双手小草手势,

双跪坐

3-4沉气同时双手保持小草手势落至胸前,眼随手动

5-6双手保持小草舞姿伸至正上位,同时双跪立,眼随手动 7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右手向内左手向外旋转

8 保持姿态,双手保持对腕,向相反方向转腕 9-12保持小草手势,双腿慢慢跪坐,下胸腰,头慢转至

1点 4 提示

a、所有舞姿和连接要求用呼吸带动,将提沉自然融入动作当中,从而增强身体的表现力。

b、柔韧性练习要求尽量做到自己的最大限度,自然地融入

柔韧性舞姿。

c、表演时注意动作与诗词的有机配合,表现出小草坚忍不

拔的品质和意境。

5 歌词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深。 远芳侵古道, 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 萋萋满别情。

啦啦啦...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二部分:筷子

舞(蒙族舞) 1 训练目的

藏族舞的基本动律、步伐及藏族舞风格的训练

2 主要动作及要领

a、扛筷子:双手握筷子,筷子上半部扛在肩上。 b、敲筷子(十字,头上、肩上、胯旁、体前、地上) 十字:双手握筷子,筷子上半部十字交叉相搭。 头上:双手正上位,手臂伸直,筷子十字交叉敲打。 肩上:在扛筷子的基础上,单手或双手同时用筷子上半部

敲击肩膀。

胯旁:双手手臂呈圆弧形,用筷子敲击左胯或右胯。 体前:双臂弯曲呈椭圆于前平位,手握筷子十字相搭敲击。 地上:双臂弯曲呈椭圆于体前体面上,手握筷子十字相搭

交替敲击地面。

3 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3点方位,自然位直立,双手持筷子,7

点方位场外准备 准备音乐:

(1)-(4)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4 体对3点,眼视3点,双手持筷子肩上敲2次,同时双脚半脚尖行进右起4次

5-8 拧身至1点,右倾头,眼视1点,胯旁敲筷子2次,

同时继续半脚尖行进4次

(2)-(4)重复第一段(1)1-8动作3遍

第二段

(5)1-4 身体右倾,头右倾,右脚向右横移重心,左脚脚尖旁点地,双手右起肩上交替敲筷子4次

5-8 体对8点,双手8点斜上位十字敲筷子2次,眼随手

动,左脚撤步至踏步

(6)1-4 身体左倾,头左倾,左脚向左横移重心,右脚脚尖旁点地,双手右起肩上交替敲筷子4次

5-8 体对2点,双手2点斜上位十字敲筷子2次,眼随手

动,右脚撤步至踏步

(7)1-4 体对2点,视1点,双手体前斜下位十字上下敲筷子4次,同时右脚上步至前弓步

5-8 体对2点,身体前倾,视1点,双手收至肩上敲筷子2次,同时左脚收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

(8)1-4 体对2点,身体后仰,视1点,双手体前前斜下位十字上下敲筷子4次,同时左脚撤步半蹲,右脚半脚屈

膝点地

5-8 保持上身体态,双手收至肩上敲筷子2次,同时右脚

收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

间奏段

(9)1-8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敲筷子4次,同时双脚半脚尖右起向1点方向行进8步

第三段

(10)-(13)重复第一段(5)-(8)动作

间奏段

(14)1-8 重复间奏段(9)1-8动作

(15)1-4 上身保持直立,视1点,双手肩上扛筷子,同

时右腿跪地至单腿跪立

5-8 保持上身姿态,左腿跪地至双跪坐

第四段

(16)1-6 由左斜前方向起,右手起双手交替持筷子敲地

面6次

7-8 身体右倾,双手耳侧敲筷子1次 (17)1-8 重复(16)1-8反面动作

(18)1-4 双手正上位交叉敲筷子2次,眼随手动,同时

双腿跪立

5-6 双分手,眼视1点,同时双跪坐

7-8 双手肩上扛筷子

(19)1-8 眼视1点,双手肩上敲筷子4次

间奏段

(20)1-4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

敲筷子2次,保持双跪坐

5-8 体对1点,拧身至3点,视3点,双手右胯旁敲筷子

2次,保持双跪坐

(21)1-4 体对1点,拧身至7点,视7点,双手左胯旁敲筷子2次,同时左脚上步至单腿跪立

5-8 体对1点,拧身至3点,视3点,双手右胯旁敲筷子2次,同时右脚并步至起身直立

第五段

(22)-(25)经右转身至5点,向5点方向行进,重复第

一段(1)-(4)动作

(26)-(29)转身至3点,向3点方向行进,重复第一段

(1)-(4)动作

4、提示

a、提胯、立腰、拔背、敞胸、中心略偏后呈微靠势,是蒙

古族女子舞蹈的基本体态。

b、做肩部动作要自然、松弛、灵活;硬肩要有力,要有顿挫感;切不可肩、脚一顺边。 c、耸肩重拍在上,切忌端肩憋气。 d、敲筷子时,大臂要略微架起,节奏清晰。 e、目光远视,气息下沉,稳重、端庄、含蓄、柔中见刚,

是蒙古族女子舞蹈的审美特征。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三部分:花球

1、训练目的

啦啦队舞的表演性舞段,跳跃与体能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领 a、交叉手跳踢步:

1-双手正上位交叉,同时身体随步伐左倾斜,双脚交替绷

脚后踢跳跃跑动。

2-双手斜上位打开,同时身体随步伐右倾斜,双脚交替绷

脚后踢跳跃跑动。 b、开合步:

1-双脚由并步跳至与肩同宽的位置,双手抬至旁平位。

2-双脚跳回至并步,同时双手由旁平位落至体侧 c、绕拳:双手小臂向外绕圆,由旁斜上位经身体下俯,下

弧线至反面。

勾拳:一手曲臂握拳于胸前,另一手平位经旁小臂勾回至

前平位。

3、节奏

准备位置:手持花球,直立场外准备

准备音乐:

(1)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左起跳踢步跑至各自位置

第一段:

(1)1-2 交叉手跳踢步,左脚跳颤2次 3-4 重复(1)1-2反面动作,双手旁斜上位打开

5-8 重复(1)1-4动作 (2)1-8 左起交叉手跳踢步8次

(3)1 转体对3点,视1点,双手绕臂至左手旁平位,右手扶头,同时左脚向1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 2 转体回至1点方向,视1点,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左脚

收至正步位直立

3 体对1点,视3点,双手绕臂至右手旁平位,左手扶头,同时左脚向3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

4 体对1点,视1点,双手左绕臂落至体侧,同时右脚收

至正步位直立 5-8 重复(3)1-4动作

(4)1 转体对3点,视1点,双手绕臂至左手旁平位,右手扶头,同时左脚向1点方向旁开步,双腿半蹲 2 体对1点,视7点,右手保持扶头,左手收至扶胯,同

时右脚收至并步, 脚掌点地 3-4 保持姿态,左顶胯2次 5-8 重复(4)1-4反面动作

(5)1-3 眼视1点,双手由左斜上位起绕花球至右斜上,同时,双脚跳开至左脚重心并随绕花球移重心至右脚

4 眼视1点,双手右斜上位拍手 5-8 重复(5)1-4反面动作

(6)1-8 体对1点,双手自然摆臂,右起跳踢步8次

第二段:

(7)1-4 体对1点,开合步2次

5-6 体对1点,双手胸前屈臂,原地双脚蹦跳2次 7 体对1点,身体微前俯,双手曲臂回勾1次,同时左脚原地蹦跳,右脚屈膝抬至90度

8 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左脚原地蹦跳,右脚落

(8)1-6 重复(7)1-6动作

7 体对1点,身体微前俯,双手曲臂回勾1次,同时右脚原地蹦跳,左脚屈膝抬至90度

8 双手落至体侧,同时右脚原地蹦跳,左脚落

(9)1-6 重复(7)1-6动作

7 身体前俯,左手保持姿态,右手勾拳至前平位屈臂,同时左腿半蹲,右脚脚尖旁点地

8 双手收至胸前屈臂,左腿保持半蹲,右脚收至并步

(10)1-6 重复(9)1-6动作 7-8 重复(9)7-8反面动作

(11)1-2 右手前平位出拳,左手握拳腰间,左倾头,同

时右脚后踢,左脚跳颤2次

3-4左手前平位出拳,右手握拳腰间,右倾头,同时左脚后

踢,右脚跳颤2次 5-8 重复(11)1-4动作 (12)1-8 重复(11)1-8动作 (13)-(16)重复第二段(7)-(10)动作

第三段

(17)-(21)重复第一段(1)-(5)动作

(22)1-8 经右转至5点,并向5点方向行进,双手自然

摆臂,右起跳踢步8次

9 经左转至1点,双手前平位交叉出拳,同时左脚向1点

方向上步呈弓步

4、提示

a、动作干净有力,队形保持整齐。

b、跳跃要富有弹性,富有动感,体现少年儿童活泼、阳光、

运动、健康的精神风貌。 c、手臂位置准确,动作干脆有力。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四部分:哈密

姑娘(维族舞) 1 训练目的:

通过步法训练脚下灵活性,通过舞姿训练挺拔的体态,进

一步掌握维族舞蹈风格。 2 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单托帽:(以右为例)右臂托帽手,左手斜上花形手,目

视左手方向身体上扬。

b、击掌:(以右为例)双手耳旁位击掌,身体拧转,目视

1点

c、单移颈舞姿:(以右为例)左手斜上位花形手提腕,右手于移颈手位,左后踏步,目视1点。

d、三步一抬:(以右为例)第一步右脚向8点上步,右手体前左手体旁托手,体对8点;第二步左脚旁垫;第三步右脚向2点上步,双手绕腕至右手托手左手旁平位(顺风旗位),身体同时转向2点。不强调抬腿动作。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3点,视3点,正部位,7点方向出场

准备音乐:(1)-(6) 保持准备位状态

第一段:

(1)1-8 右起半脚碎步8次,左单托帽 (2)1-4 右脚正步位踏步,右击掌

5-8 右后踏步位,左单托帽 (3)-(4)重复(1)-(2)动作

(5)1-8 重复(1)动作

(6)1-8 身体转向1点,双手胸前交叉,右起半脚碎步8

(7)1-2 右脚前点,身体前俯,双手斜下位摊手

3-4 右脚旁点,右单托帽 5-8 重复(7)1-4动作 (8)1-4 右单托帽,点颤2次 (9)-(11) 重复(6)-(8)动作 (12)1-4 右脚正步位踏步,左击掌

5-8 右单移颈舞姿

(13)1-7 保持舞姿,右起移颈8次,同时慢蹲

8 转身体对3点

(14)-(15)重复(12)-(13)1-7反面动作

第二段:

(16)1-8 脚下碎步右转两圈,右顺风旗,目视右手,转

停至8点方向 (17)1-4 右起三步一抬

5-8 左起三步一抬

(18)1-2 右脚8点方向前点,双手胸前掏手,身体微含

3-4 右单托帽,右脚旁点 5-8 保持舞姿,点颤两次

(19)-(21)重复(16)-(18)反面动作

第三段:

(22)1-2 右起原地踏步两次,体对7点,目视1点,左

顺风旗位摊手

3-4右起原地踏步两次,体对7点,目视1点,双手绕腕左

手不变,右手胸前位 5-6 重复(22)1-2动作

7-8右起原地踏步2次,双手绕腕左手不变,右手胸前位,

同时左转一圈

(23)1-8重复(22)1-8动作

(24)1-7双手胸前交叉至平摊位,脚下碎步向1点跑

8回身向7点,右手点左肩,左手后背手

(25)1-2 右吸跳落至左膝跪地,,双手打开至平摊位

3-4 左手右点肩,右后背手,低头含胸

5-6 胸前掏手,身体不变

7 右单托帽,同时右脚打开旁点,坐膝保持跪地

4、提示

a、摊绕腕动作的手摊出要慢,绕要快,运动路线要圆。 b、点颤时注意颤而不窜,胯部上提,膝部既要控制又要有

弹性,切忌僵硬。

c、维族舞的风格始终保持挺而不僵,颤而不窜。

5、歌词 我们的姑娘 风吹草原千种花 热情的数不清的哈密瓜

好像天上的星星密麻麻

„„ 哎嘿,哎嘿 为啥咱哈密瓜这样大

哎嘿,哎嘿 天山泉清浇灌它 来来来来来来 为啥戈壁的 科学种田现代化

哎„„ 又甜又香的哈密瓜 又圆又大的哈密瓜 亚克西,亚克西 咱们的哈密瓜 又甜又香的哈密瓜 又圆又大的哈密瓜 亚克西„„ 啊哈,嘿! 哈密瓜!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五部分:香格

里拉(藏族舞)

1、训练目的:

初步认识藏族旋子以及屈伸动律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颤撩步: 强调重拍向下,主力腿颤的同时动力腿撩出。 b、单袖手:左手扶胯位,右臂耳旁折臂,五指微并拢。 c、坐懈胯:胯部松弛,肋部顺势松懈,身体随之自然左右

摆动。

d、屈伸靠点步:主力腿屈时动力腿抬,主力腿伸时动力腿靠于丁字位,抬腿时由膝盖带动。

e、屈伸交叉靠步:主力腿屈时动力腿抬,主力腿伸时动力腿靠于交叉位,抬腿时由膝盖带动。

f、胸前屈臂悠摆手:右臂旁开至正上位,身体前俯,左臂

胸前悠摆。

g、行礼舞姿:左腿屈,右脚跟点于2点,身体前俯后背拉

长,双托手,目视下方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七点,拉手,身体微上扬,七点方向出场。

准备音乐:

(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状态

(1.1.8 后退出场,(1.1.9 右起颤退步8次,(1.1.10 身

体微后仰

(2.1.8 原地颤撩腿4次,(2.1.9 右起

(3)-(6)重复(1)-(2)动作

第一段:

(1.1.8 右起颤踏步8次,(1.1.9 单袖手

(2.1.4 右起屈伸靠点步,(2.1.5 双臂向上甩袖落至左手胸前盖手,(2.1.6 右手旁平托手,(2.1.7 体对8点,

(2.1.8 视8点斜上 5.8 重复5.9 1-4反面动作 (3)-(4)重复(1)-(2)动作

(5)1-4 右起屈伸交叉靠步,身体前俯,右臂旁开至正上

位,左臂胸前屈臂

5-6 左腿旁点,左臂经下弧线悠摆至斜下位 7-8 左脚踏回至正部位,左臂胸前屈臂

(6)1-8 右转身掏手至单袖手,右起向5点颤踏步8次

(7)-(8)重复(5)-(6)动作

第二段:

(9.1.8 右起颤踏步8次,(9.1.9 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 (10.1.8 右起原地颤撩步4次,(10.1.9 保持双扬手

(11)-(12)重复(9)-(10)

(13)1-4 右起屈伸交叉靠点步,双手向上甩袖落至扶胯

位,目视2点

5-8 重复(13)1-4反面动作

(14)-(15)右转身掏手至单袖手,右起向5点颤踏步

(16)重复(13)动作

(17)1-8 右起颤踏步8次,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

(18)重复(2)

(19)1-8 右起颤踏步8次,双手慢托起至双扬手

(20)1-4 右勾脚至小腿,双扬手

5-8 行礼舞姿 (21)1-4 保持行礼舞姿

5-8 左盖手至胸前,右旁平托手,收右脚视1点,跑下场

4、提示

a、做所有颤动律时都需加坐懈胯动作。

b、做撩腿时,提腿由膝部带动,撩腿以小腿带动,落脚时

脚背要有重量感。

c、注意屈伸动律与颤踏动律的重拍区别。 e、所有手臂动作都要有带着水袖的延伸感。

5、歌词

圣洁的雪山下,是香格里拉 明媚的阳光下,是香格里拉 清醇的山泉水,飘香的酥油茶

孩子们善良的笑脸 就像格桑花 哦„„香格里拉 哦„„香格里拉

哦„„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

那是我的家 香格里拉,香格里拉

那是我的家 那是我的家 那是我的家„„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六部分:扎彩

灯(东北秧歌)

1、训练目的 东北秧歌的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顿步:重拍向上,全脚着地,提胯有顿劲。 b、肩上交替搭巾:一手甩巾至肩上搭巾,一手向旁斜后甩

巾。

c、半蹲俯身腋下掸巾:

1-左脚向1点上步,右手腋下掸巾,视1点身体前俯。

2-右脚并步,左手腋下掸巾,视1点身体前俯。

d、小燕展翅跳:

1-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双脚并步跳,体对1点视1点。 2-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并步跳落至左掖腿,体对8点左

倾视1点。

e、提灯舞姿:右手斜上位提腕做提灯状,左手旁斜下位压

腕,提右旁腰目视右手。

f、放灯舞姿:右手斜下位压腕做放灯状,左手旁斜上位提腕,提左旁腰半蹲目视右手。

g、搓手舞姿:脚下原地碎步,双手胸前搓手,上身微前俯,低头,目视双手,做哈气状。

3、节奏:

准备位置:提灯舞姿,体对5点,3点方向准备

准备音乐:

(1)1-4 保持准备位状态

5-8 右起圆场出场

(2)1-4 保持脚下圆场和舞姿又转身至1点方向

5-6 放灯舞姿 第一段:

(1)1-3 左起顿步三次,右起肩上交替搭巾 4 右脚后撤至半蹲踏步,体对2点,上身后靠,左手前斜

下位,右手前斜下位 5-8 重复(1)1-4动作 (2)1-2 半蹲俯身腋下掸巾

3-4 小燕展翅跳

5-6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体对8点,双手斜上位交叉

里绕花,目视双手

5-8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体对1点,左手不动,右手

划至斜下位,目视右手

(3)1-2 左脚1点上步,右脚并步,双手前平位摊手

3-4 双手里绕花至左手耳旁,右手胸前

5-6 左起小跳,半脚小碎步,左手耳旁,右手8点斜上位

点指,眼随手动 7-8 重复5-6反面动作 (4)1-4 搓手舞姿 5-6 左手叉腰,右手提灯舞姿 7-8 左转身保持舞姿脚下圆场

(5)1-4 左转身至1点,保持舞姿脚下圆场

5-8 重复(3)5-8动作

间奏段:

(6)1-4 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至5点

5 放灯舞姿 6 提灯舞姿 7 放灯舞姿 8 保持放灯舞姿

(7)1-4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转至1点

(8)1-2 放灯舞姿

第二段:

(9)-(13)重复(1)-(6)动作

(14)1-4右转身,提灯舞姿原地半脚碎步转至1点

5-8 保持舞姿,脚下圆场

(15)1-6 同上

7-8 右脚2点方向上步,左脚并步,左手胸前右手额前做

扶灯状,目视2点

(16)1保持舞姿,右脚后踏步,头慢回至1点

4、提示:

a、体现出东北小姑娘活泼、调皮的性格特点。 b、进一步掌握东北秧歌艮、浪、俏的风格特点。 C、通过舞蹈表现出东北地区逢年过节时挂彩灯的地域文

化。

5、歌词 竹叶青青,剪纸红红 扎一盏彩灯挂在门中

夜幕中闪烁 晚风里摇动 啊„„ 就在那十里八里外 你也看得见 咱家门前烛火红 前扎灯,心潮冲冲

就像这彩灯悬在半空

隔着那 啊„„ 就在那千里万里外 你也看得见 妈妈的心儿闪动

啊„„ 你也看得见 妈妈的心儿闪动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七部分:四小

天鹅(芭蕾舞)

1、训练目的: 跳跃练习与芭蕾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小吸跳步:双脚交替绷脚推地跳跃,膝盖自然上提。

b、小跳:双脚小八字位,经半蹲绷脚推地跳跃。 c、直抬后腿:一腿向前上步,另一腿向后绷脚直抬25度。 d、四人交叉拉手:中间两人双手旁斜下位,右臂搭在右边人左臂前,旁边两人,一手旁斜下位,另一手小臂折回,与里边人拉手,形成四人交叉拉手的姿态。整个舞段保持

姿态。

3、节奏

准备位置:7点方位后区场外准备,四人交叉拉手,体对

1点方位,正步位直立

出场:1-6 左起半脚尖向2点方向进行6步

7 第7步呈左脚在前,右脚踏步

8 左转头,视7点 准备音乐:

(1)1-8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8 头从左经上弧线看至3点方向,同时右起双脚交替小吸跳步8次向3点方位行进

(2)1-2 视3点,身体微前倾,右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

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

3-4 保持姿态

5-8 转头视7点,身体微前倾,右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

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 (3)-(8)重复(1)-(2)动作3遍

(9)1-4 视1点,小跳1次

5 转头视3点,身体微前倾,同时小八字位双膝半蹲 6 转头回至视1点,身体直立,同时小八字位双膝直立

7-8 保持上身直立,小八字位双膝半蹲

(10)1-4 视1点,小跳1次

5 转头视7点,身体微前倾,同时小八字位双膝半蹲 6 转头回至视1点,身体直立,同时小八字位双膝直立

7-8 保持上身直立,小八字位双膝半蹲 (11)-(12)重复(9)-(10)动作

(13)1-2 体对2点,视2点,同时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

左腿直抬后腿

3-4 保持上身姿态,左腿收至正步位 5-8 保持上身姿态,双膝正步位半蹲

(14)1-2转体对2点,视8点,同时左脚向8点方向上步,

右腿直抬后腿

3-4保持上身姿态,右腿收至正步位 5-8保持上身姿态,双膝正步位半蹲 (15)-(16)重复(13)-(14)动作

第二段:

(17)1-8 头从右经上弧线看至7点方向,同时左起双脚交替小吸跳步8次向7点方位行进

(18)1-2 视7点,身体微前倾,左起向7点方位交替小吸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

3-4 保持姿态

5-8 转头视3点,身体微前倾,左起向3点方位交替小吸

跳步1次至双脚正步位半蹲

(19)-(24)重复第二段(17)-(18)3遍

(25)-(28)重复第一段(13)-(16)动作 (29)-(32)重复第一段(1)-(4)动作 (33)-(35)重复第一段(9)-(11)动作 (36)1-8 体对1点,视1点,四人分开交叉拉手,双手旁斜下位,双脚半脚尖碎步散开至各自位置 9 视1点,双手打开至右手旁斜上位,左手旁斜下位,右脚向3点方位旁开,左脚尖绷脚旁点步

10 身体左倾,头微仰视1点,左脚向2点方向上步至单腿

跪立

4、提示:

a、拉手时始终保持四个人的距离,排面整齐。 b、小跳,要求绷脚推地,并且有弹性的蹲。

c、脚下节奏准确,动作干净。

D、选材改编自《天鹅湖》中《四小天鹅》片段,要表现出小天鹅灵活、轻盈的的舞姿。

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蹈考级第八级教材第八部分:天上

人间(再见曲)

1、训练目的:

再见曲为一个完整的小舞段,以增进感情,并为结束画一

个圆满的句号。

2、主要动作及要求

翻手扣碗:掌心朝上,直臂抬起至旁平位,向内翻手扣碗

至手背朝上。

倾头旁点步位:(以右为例)左倾头,身体向左留旁腰,左手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碗,同时右脚横移半蹲,左

脚脚尖旁点靠步。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代表3拍) 准备位置:场外各自位置,正步位直立准备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7 自由走至场内各自位置,体对1点 8 A组人体对1点,双手自然垂落在体侧,正步位直立

B组人体对1点落至倾头旁点步位置

第一段:

(1)1 A组人:左手保持自然垂落在体侧,右手穿手至旁斜上位,右倾头视1点,双膝由蹲至直立

2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穿手至旁斜上位,左倾头视1点,

双膝由蹲至直立

3 左手保持旁斜上位,右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保持左

倾头

3.3 右手保持扶肩,左手折臂收至扶肩,同时右倾头 4 双手提腕至遮阳手位,头微仰视1点,同时左脚经屈膝

上步重心至右脚踏步

5-7 重复第一段(1)1-3动作

8 落至倾头旁点步位

(2)1 视1点,身体直立,双手背手,右脚起向右横移跳

落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蹲

2 视1点,身体右倾,头右倾左手保持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腕,同时右脚起向右横移跳落至双脚正步位并步半

3-4 重复第一段(2)1-2反面动作

5 左倾头视1点,右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左脚经上步

重心至右脚踏步

6 右倾头视1点,右手保持姿态,左手折臂收至扶左肩,同时右脚经上步重心至左脚踏步

7-8 经左转身至5点方向,双脚向5点方向碎步跑

A\\B两组人

(3)-(4) 重复第一段(1)-(2)动作

第二段:

(5)1 体对1点,身体由俯身至仰胸,双手经旁旁斜下位向前抱至双手交叉于肩前,同时左起前进步3步 2 身体上扬,双手交叉抱于肩前,同时左脚上步重心至直

膝,右脚脚尖后点步

3 体对1点,身体由仰胸至俯身,双手落下并打开至旁平

4 右倾头,小臂经上折回至左手搭于右手上于右肩前,同时右脚打开至旁点靠步,左腿半蹲

5-6 保持上身姿态,双脚半脚尖碎步原地向左转至3点方

7 体对3点,头左倾视1点, 8 身体沉气下附,左手垂落 (6)1-8 重复第二段(5)1-8动作

第三段:

(7)1-2 双人

3、7方向面对面低头含胸,双手自然下垂,

脚下碎步跑动

3 双人击掌前斜上位,视线相对,单脚上步直膝重心,左

右脚各自斜后方点步

4 保持姿态

5-6 双人身体向外松弛垂落,双手对掌双分手落至体侧,视线相对,同时主力腿弯曲,动力腿随动

7.1 双人身体直立,视线相对,里手击掌至前斜上位,外手自然垂落,双腿保持单脚重心姿态

7.2 里手保持姿态,外手击掌至前斜上位,身体保持姿态

7.3 保持姿态

8 双人身体向外松弛垂落,双手对掌双分手落至体侧,视线相对,同时主力腿弯曲,动力腿随动 (8)1-8 交换位置,重复第三段(7)1-8动作

第四段:

(9)1-4 体对1点,头微仰视1点,双手旁斜上位托手,双脚半脚尖碎步向1点方向行进

5 视1点,身体右倾,头右倾左手保持背手,右手旁平位翻手扣腕,同时右脚向右横移半蹲至倾头旁点步位

6 重复(9)5反面动作

7 转至体对3点,视1点,左手留至1点翻手扣碗,右手背手,同时右脚向5点方位上步至倾头旁点步位

8 身体与手沉气垂落,同时右脚收至并步

(10)1-4 体对5点,头微仰视5点,双手旁斜上位托手,双脚半脚尖碎步向5点方向行进 5-8 转体对1点重复(9)5-8动作

9 身体右倾,头右倾视1点,双手经体前抬至左手搭于右手上于右肩前,同时右脚打开至旁点靠步,左腿半蹲

4、提示

a、初步认识彝族舞,掌握彝族烟盒舞的动律特点,柔美柔

韧,刚柔并济.b、通过舞蹈培养学生懂得去珍惜、爱护珍贵的友情。在舞蹈中建立起一种不舍的情绪,表达出自己与伙伴间依依不

舍的真挚情感。

c、作为最后一个组合,让学生们在舞蹈中体会结束感,为一堂课或一学期的舞蹈课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初衷不止

是在完成舞蹈,旨在建立一种情感的表达,初步体会用舞

蹈表达情感。

5、歌词 天的上面,还有天 你就在天的那一边 我不知道路有多远 可是我一定要见你一面 梦的外面,还有梦 你就在梦的那一边 我不知见你就出现 可是我也要和你

说声再见 天上人间,真心等待

绿色满园 天上人间,阳光用在

你我心间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天上人间,真心等待

绿色满园 天上人间,阳光永在

你我心间

第18篇:中国舞蹈家协会中国舞考级第七级指导教材

中国舞蹈考级第七级教材

责任编辑:金山

1、小花旦 (手眼练习)

2、马兰谣 (藏族舞)

3、来比高 (跳跃练习)

4、赛龙舟 (踢腿练习)

5、拾豆豆 (东北秧歌)

6、打水的姑娘 (傣族舞)

7、摩登女孩 (三拍舞步练习)

8、喊月亮 (彝族舞)

9、练字谣

一、小花旦(手眼练习)

1、训练目的:

古典舞舞姿与手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卧云: 两膝上下对齐,重叠在一起。双腿重叠盘坐,双膝尽量靠拢。

b、照镜子:右手兰花手,中指点于右腮处,左手兰花手8点旁平位,掌心朝内立掌,小臂微曲,模仿拿镜子的动作。

c、推门:(以右为例)体对二点,左膝半蹲,右脚踏步半蹲,身体前倾,双手兰花手交叉于胸前,向2点方向推出,经远处推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

d、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e、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f、圆场:一脚用脚跟上至另一脚的脚弓处,勾脚沿脚底的外延依序由脚跟压至脚掌后,另一脚抬起脚跟连续上步前移。要强调压脚的过程清晰,行进时小腿以下保持松弛。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一点,左腿在上卧云,照镜子,眼视左手方向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舞姿

(2)1-2 保持准备位舞姿,右舔腮

3-4 保持准备位舞姿,左舔腮

5-6 左手收至叉腰手,右手单指于头上示意带花,同时右舔腮

7-8 左手保持不动,右手收至叉腰手

第一段:

(1)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

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2)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

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

(3)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2-4 保持姿态

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

6-8 保持姿态

(4)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中心推至左脚,右脚踏步起身

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踏步半蹲,向右转身一周回至1点方位

(5)1-2 双手于胸前,右手向前绕小立圆,模仿绕手帕状,同时左脚前踢步1次,身体与头随动

3-4 重复(5)1-2反面动作

5-8 双手胸前碎绕手帕,圆场向1点方位前进,同时含胸低头

(6)1-4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2点方位推门,同时左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2点方位

5-8 双手由胸前交叉向8点方位推门,同时右脚前迈步至踏步半蹲,身体前探,视8点方位

(7)1-2 双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撤至双脚并步花梆步向右横移,视线回至1点方位

3-4 双手经体旁至右托掌的顺风旗,身体顺势旁腰,同时右脚向右迈步半蹲,左脚屈膝旁点

5-8 重复(7)1-4反面动作

(8)1-2 左手收至背手,右手单指经体前向下点至2点旁平位,视线随手定睛亮相,同时经左脚踮步,右脚向7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3-4 保持舞姿收神并再亮相

5-8 左手背手,右手收至背手,同时身体经左向5点方向回身

(9)1-8 双背手,圆场向5点方向前进 间奏段

(10)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5 保持姿态回神并再定睛亮相

6-8 保持姿态

(11)1-6 在踏步半蹲位置重复准备段(2)1-6动作

7-8 右手收至叉腰手,同时右脚收至自然位并步直立 第二段

(12)1-2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体前由上至下小臂垂落,眼随手动,双脚于并步位

3-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右脚向2点方位迈步至踏步位

5-6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左旁斜上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位直立

7-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右旁斜下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踏步蹲

(13)1-4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提腕经体旁、正上划半圆,视线同时回至1点方位,直膝至踏步直立 5-8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经体前落至叉腰手,同时头碎晃,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

(14)1 左手叉腰,右手单指点于2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左脚向左横移至踏步直立

2-4 保持姿态

5 右手保持姿态,左手单指点于8点旁平位,同时随手方向定睛亮相,双脚保持踏步直立

6-8 保持姿态

(15)1-4 双手单指提腕双盖手经头上交叉,视线回至1点方位,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

5-8 双手单指经体前交叉落至体旁,同时左脚起跳原地花梆步

(16)-(20)重复第一段(5)-(9)动作

(21)1-4 双手至准备位姿态,左脚向8点方向迈步至踏步半蹲

5-7 重复准备段(2)1-6动作,节奏加快一倍 8 保持姿态

4、提示

a、体现小花旦活泼,俏丽的性格特点。

b、手位姿态准确,形象与舞姿相结合。

c、定睛亮相切忌用力甩头,双眼无神。

二、马兰谣(藏族舞)

1、训练目的

藏族舞的基本动律、脚下步伐及藏族舞风格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领

a、颤踏:双脚全脚交替踏地,膝盖松弛,重拍向下颤膝。 b、跺踏:(以右为例)右脚全脚踏地,同时左膝微颤。

c、跳踏:(以右为例)1-右腿屈膝上抬同时左脚微跳。

2-4右左交替颤踏3次

d、赶步:(以右为例)在左前丁字位1-右脚屈膝全脚踏地,同时左腿屈膝抬起 2-左脚直膝全脚踏地,同时重心随脚前移。

e、牧童舞姿:(以右为例)右手勒马手于体前,左手空拳叉腰,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倾头。

f、吹笛子舞姿:(以右为例)双手自然屈指,掌心向内,位于右脸颊旁,模仿手持笛子,双腿屈膝,双脚蹦跳至右侧大丁字步,同时右顶胯,右倾头。 g、遮阳手:双手五指并拢,平搭于额前,模仿遮太阳的动作。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2点方位,踏步半蹲,身体前俯,展胸抬头,左手背手,右手空拳置于下颚处。

准备音乐:

(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状态

领舞保持舞姿,身体上下起伏一次,身体向左横靠,视一点,再回至准备位姿态

(1) 1-8 保持准备位舞姿颤膝8次,重拍在下

(2) 1-8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碎步

第一段

(1) 1-4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双脚右起颤踏8次前进 5 双手扶胯,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6 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点

7-8 重复(1)5-6动作

(2) 1 右侧牧童舞姿

2 双脚蹦跳至左侧牧童舞姿

3-4 重复(1)1-2

5-7 体对2点,左手经1点与8点之间方位,右手经4点方位盖至遮阳手位,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进

8 双手遮阳手位,右脚跺踏1次

(3) 1-4 重复(1)1-4动作

5 双手胸前折臂搭肘,体对8点方位,同时右脚跺踏1次,视8点

6 左手保持姿态,右臂保持折臂抬至额前,同时身体转至2点方位前俯,左膝半蹲,右脚跺踏,视2点

7-8 重复(3)5-6动作

(4)1 右侧吹笛子舞姿

2 双脚蹦跳至左侧吹笛子舞姿 3-4 重复(4)1-2动作

5-7 体对2点方位, 双手右耳侧拍手3次,同时赶步3次向点方位前进

8 保持姿态拍手1次,右脚跺步1次

(5)1-4 身体由前俯至上扬,同时双手经旁斜下位托至旁斜上位,双脚跳踏步右左各1次

5-6 胸前折臂搭肘,双脚蹦跳右左各1次,同时倾头,摆胯

7-8 重复(5)5-6动作

(6)1-8 经左转身至6点方位,左手4点与5点之间,右手8点方位经体前下位交叉打开至左手斜上,右手斜下位,同时双脚赶步8次

(7)-(8) 转身至1点方位重复(5)-(6)动作

(9)1-2 经左跳至2点方位,双手于嘴旁呈呼喊状,右脚重心,左脚绷脚旁点地

3-6 保持姿态,身体前附下弧线至8点方位,同时双脚经移重心至右脚绷脚旁点地

7-8 保持姿态,碎步向8点方位跑动 (10)1-2 继续(9)7-8动作

3-4 右脚向8点方位上步,身体前俯落至准备位反面动作

4、提示

a、颤踏步动作膝盖松弛,身体微微随动。

b、舞姿节奏清晰,位置准确。

c、表演时体现出牧童放牧时轻松活泼的心情。

5、歌词:

青山一排排啊,油菜花遍地开,

骑着牛儿慢慢走,夕阳头上带。

台上的云儿白啊,水里的鱼儿乖, 牧笛吹到山那边,谁在把手拍。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爷爷讲过的故事我会记下来。

这里是我的家,这里有我的爱,

外婆唱过的歌谣,我会把它唱到青山外。

三、来比高(跳跃练习)

1、训练目的

跳跃与半脚尖的力量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领

a、平踏步:双脚交替平脚踏步行进。

b、小吸跳步:双脚交替绷脚推地跳跃,膝盖自然上提。

c、后踢蹦跳:跳跃时双脚同时后踢至臀部。

3、节奏

准备位置:3点方位准备,体对7点,视1点,双臂前斜下位伸直,双手扶前人腰,身体略前俯,双脚正步半蹲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2 保持准备位姿态,小吸跳步2次,并向7点方向前进 3 保持扶腰,身体后仰,视1点,直膝立半脚尖

4 回至准备位姿态

5-8 保持准备位姿态,平脚碎步向7点方向前进

(2)1-8 重复(1)1-8动作

(3)1-2 重复(1)1-2动作向1点方向前进

3-4 重复(1)3-4动作

5-8 保持准备位上身姿态,平脚碎步经1点转至体对3点,扶后人腰

(4)1-2 保持准备位姿态,视1点,左起小吸跳步向1点方向前进 3-4 重复(1)3-4动作

5-8 保持准备位上身姿态,平脚碎步经1点转至体对7点,扶前人腰 间奏段:

(5)1-7 双人拉手向左转圈至两人面对面的位置(距离适当调整),右起跳踢步14次

8 形成双手叉腰,右脚踏地,双脚正步位直立 第二段:

(6)1-2 双手叉腰,原地蹦跳2次

3-4 双手正上位扩指,后踢蹦跳1次

5 A(右侧人):双手旁斜上位,双脚正步位半脚尖并立

B(左侧人):双手额前平搭,双脚正步位半蹲

6 两人交替动作

7 重复(6)5动作 8 保持姿态

(7)1-8 重复(6)1-8动作

(8)-(9)跳至体对1点,重复(6)1-8动作2遍 结束段:

(10)1-8 体对7点,视1点,双手前斜下位扶前人腰,双脚右起平踏步16次

9 体对7点,视1点,身体上扬,头右倾,左手保持姿态,右手旁斜上位

4、提示:

a、跳跃时,尽量轻盈向上,落地控制。

b、小吸跳步要求绷脚推地。

c、扶腰前进时保持手臂伸直的距离。

d、半脚尖直立与蹲的动作要求节奏清晰。

5、歌词

来跳跳我们都长高,

天天跳绳快快高,

跳两下也会长高,

这个真有效方法。

来跳跳你也来增高, 天天跳跳快快高,

蹦蹦跳呀会长高,

这个方法最有效。

四、赛龙舟(腿的柔韧性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训练和力量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坐压前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b、竖叉下腰:双腿前后分开呈竖叉,向后卷腰。

c、踢前腿:(以右为例)右腿向正前方用力踢起,踢起时保持胯部端正。

d、踢旁腿:(以右为例)右腿向旁用力踢起,踢起时保持胯部端正。

e、推桨手:双手空拳经肩前推至前平位。 f、拉浆手:双手空拳由前平位拉回至肩前。

g、推拉手:一手推桨手,一手拉浆手,相互交替。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7点,视1点,双手体后撑地,双吸坐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8 双手沿腿前伸,身体前俯压腿,同时绷脚伸直双腿 第一段:

(1)1-2 起身微微后仰,视1点,拉浆手

3-4 身体前俯压腿,头随动,推桨手

5-8 重复(1)1-4动作

(2)1-2 转体对1点方位,视1点,右手肩前推拉手,同时右吸腿 3-4 重复(2)1-2 反面动作

5-8 重复(2)1-4动作2遍,节奏加快1倍

(3)1-2 身体前俯压腿,头随动,推桨手

3-4 起身微微后仰,视1点,拉浆手

5-8 重复(3)1-4动作

(4)1-8 左起重复(2)1-8动作 间奏段:

(5)1-4 回至准备位姿态

5-8 双手沿腿前伸,身体前俯压腿,同时绷脚伸直双腿

(6)1-8 右脚向2点方向伸坐形成竖叉,视2点,双手指尖旁点地 第二段:

(7)1-2 右手正上位,竖叉下腰

3-4 还原

5-6 右手正上位,竖叉下腰

7-8 还原

(8)3-4 双手旁点地,竖叉下腰

5-8 体对2点,含胸低头,双腿收至双跪坐

(9)1-2 转体至8点,视1点,左手肩前推拉手

3-4 转体至4点,视4点,右手肩前推拉手

5-8 重复(9)1-4动作2遍,加快1倍

(10)1-8 左腿上步跪立,重复(9)1-8动作 间奏段:

(11)1-4 视1点,双手经体前交叉至旁斜上位

5-8 双手经体前交叉至旁斜上位,视1点,同时右脚并步起身直立

(12)1-4 双手经体前交叉盖手,打开至山膀位,同时双脚半脚尖碎步,移动位置

5 山膀手亮相,双脚正步位直立

6-7 保持姿态

8 保持上身姿态,左脚上步

(13)1 保持上身姿态,踢右前腿

2 保持上身姿态,右脚撤步

3 保持上身姿态,左脚撤步

4 保持上身姿态,右脚上步

5 保持上身姿态,踢左前腿

6 保持上身姿态,左脚撤步

7 双盖手,右脚撤步

8 转体对7点方向,含胸低头,双手盖手落至胸前交叉,同时左脚向1点上步

(14)1 体对7点,视1点斜上位,右手于1点斜上位,左手于5点斜下位,踢右旁腿

2 体对7点方向,盖手至胸前交叉,同时右脚撤至踏步位,左腿半蹲

3 含胸转身至3点方向,向5点方向撤左脚

4 右脚向1点方位上步半蹲,左脚后踏步

5 体对3点,视1点斜上位,左手于1点斜上位,右手于5点斜下位,踢左旁腿

6 体对3点,盖手至胸前交叉,同时左脚撤至踏步位,右腿半蹲

7 含胸转身至1点方向,向5点方向撤左脚

8 双手至山膀手位,左脚向1点方位上步,右脚后点地

(15)-(16)重复(13)-(14)动作

(17)1 双手经肩前向3点推至前平位,视1点,同时右脚向3点方位上步呈弓步

4、提示:

a、踢腿要求快速,有力。

b、用划船的形象将转腰和推手的动作相结合。

c、腿的柔韧性训练要求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像小船像小船,清早聚会三月三,

船身小,胆量好,不怕浪头高。

用力用力齐用力,追过青春争第一,

追追追,追追追,齐唱得胜歌。

五、拾豆豆(东北秧歌)

1、训练目的 东北秧歌的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跳踢步:双脚交替绷脚后踢跳跃跑动。

b、点肩拾豆豆:一手手心向下点于肩上,另一手旁按手。

c、里绕花:从摊手经过团手里绕腕,停至压腕,用手腕带动手巾花。

d、压脚跟:身体前倾,膝盖蓄力,脚跟微抬起 ,一拍压下,要求有“艮”劲儿。

e、蝴蝶花:

1-双手8点前斜下位交叉里绕花,同时体对1点,拧身至8点。

2-双手旁斜下位里绕花,同时体对1点 。

3-双手2点前斜下位里绕花,同时体对1点,拧身至2点。

3、节奏

准备位置: 3点方位场外准备,体对7点,双手肩前压腕持巾

准备音乐:

⑴ —(2)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2) 保持上身姿态,右起跳踢步16次

(3)1-2 视1点,左点肩拾豆豆,同时右脚向2点方位跳至踏步半蹲

3-4 保持姿态,头碎晃

5-6 视1点,右点肩拾豆豆,同时左脚向8点方位跳至踏步半蹲

7-8 保持姿态,头碎晃

(4)1-4 双手体前经交叉摊手至旁斜下位,身体前探,视1点,双脚正步位

(5)1-8 左起蝴蝶花,同时压脚跟

(6)1-6 双手正上位缠巾,同时右脚起跳半脚尖碎步向右转一周

7-8 转至1点方向,双手经旁落至体侧,双脚正步位直立 第二段:

(7)1-2 身体8点方位前探,左手前平位8点方位绕花,右手4点体侧绕花,眼随手动

3-4 双手收至体侧,视1点

5-6 身体8点方位前探,左手前平位2点方位绕花,右手6点体侧绕花,眼随手动

7-8 双手收至体侧,视1点

(8)1-2 体对1点,右手前平位摊手,左手旁斜上位摊手,左脚前踵步,右腿半蹲

3-4 双手绕花收至右手胸前,左手托手,保持左脚前踵步,右腿半蹲

5-8 头碎晃,保持脚下姿态

(9)- (11)重复第一段(3)-(5)动作

(12)1-4 双手正上位缠巾,同时右脚起跳半脚尖碎步向右转至5点方向 间奏段:

(13)1-4 准备位姿态,左起跳踢步向5点方向前进

5-8 双手正上位掸巾4次,同时左右转体至

4、6点方向,眼随手动,脚下保持跳踢步

(14)1-4 准备位姿态,跳踢步向右转身至1点

5 左手肩前压腕持巾,右手直臂前平位8点方位垂腕点巾,同时颤膝

6 向1点方位重复(14)5动作,眼随手动 7-8 向2点方位重复(14)5动作,眼随手动

(15)-(16)体对1点,重复(13)-(14)动作

(17)1-4 双手正上位缠巾,同时右脚起跳半脚尖碎步向右转一周 第三段:

(18)1-2 身体前探,右手胸前平位,左手旁斜上位摊手,同时左脚前踵步,右腿半蹲

3-4 身体直立,双手绕花收至肩前压腕,同时,左脚并步至正步位

5-8 重复(18)1-4动作

(19)1-8 重复第二段(8)1-8动作

(20)-(21)重复第一段(3)-(5)动作

(22)1-6 双手正上位缠巾,同时右脚起跳半脚尖碎步向右转一周

7-8 转至8点方向,左手搭前人右肩,右手落至体侧,头右倾,视1点,正步位直立 (23)1-8 左手保持姿态,右手由前至后绕臂,头左倾,第3拍绕花

(24)1 左手保持姿态,右手手背叉腰,头右倾,同时双脚蹦跳一次

2-4 保持姿态

5 双脚蹦跳转至反面,右手搭至后人左肩,左手背手叉腰,头左倾

6-8 保持姿态

(25)-(26)重复(23)-(24)反面动作

(27)1-8 双手正上位缠巾,同时右脚起跳半脚尖碎步跑至各自结束为止

(28)1-4 结束造型:

A:体对2点或8点方位,头分别左右倾,视1点,双手由头上绕花压至肩前,双腿跪坐

B:体对1点,视1点,分别左、右点肩拾豆豆,同时左右脚向落至至踏步半蹲

C:体对2点或8点方位,拧身至1点,视1点,双手由下托手绕花至双托手位,双脚正步位并步

4、提示

a、注意东北秧歌的艮,俏的风格特点,并体现出小姑娘活泼,可爱的性格。 b、强调脚下跳跃的灵活性。

c、手臂位置准确,节奏干脆。

5、歌词

拾豆豆

胖丫丫哎俊扭扭

手牵着手儿过沟沟

过沟沟拾豆豆

一拾拾了一兜兜

依呀得儿哟

一拾就拾了一兜兜

呀依哟

金豆豆哎银豆豆

圆不溜溜地红豆豆

一颗颗拾到手 丰收果实不能丢

依呀得儿哟

丰收的果实不能丢

呀依哟

胖丫丫哎俊扭扭

手牵着手儿过沟沟

过沟沟拾豆豆

一拾拾了一兜兜

依呀得儿哟

一拾就拾了一兜兜

呀依哟

金豆豆哎银豆豆

圆不溜溜地红豆豆

一颗颗拾到手

丰收果实不能丢

依呀得儿哟

丰收的果实不能丢

呀依哟

六、打水的姑娘(傣族舞)

1、训练目的:

傣族舞的风格特点及表演性舞段的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拳形:大拇指伸出,其他四指成拳。

b、掌形:大拇指自然收拢,其他四指并指上翘。

c、勾踢步:大腿靠拢,双脚交替勾脚后踢,同时胯部经下弧线随重心左右摆动。后踢时,节奏为快踢慢落。

d、胯旁提压腕:双手拳形于身体两侧由腰间压至胯旁。

e、提裙手:双手兰花手,指尖朝下提于腿前,小臂微曲架起。

f、靠步:一腿半蹲,另一腿膝盖靠拢,小腿向旁伸出,大脚趾内侧点地

g、追鱼手:(以右为例)右臂微曲,指尖朝下掌形,左手掌形,指尖朝上,虎口位于小臂处,左脚靠步。

h、撩水手:

1-2双手掌形,指尖朝下,前斜下位前腿,同时双脚蹦跳至正步位半蹲 3-4 双手掌形,经体前上撩至头顶翻腕呈双托手位,同时双膝正步位直立 i、勾抬步:(以右为例) 1-双手胯旁提压腕,同时双脚正步位半脚掌小跳,双膝半蹲

2-左手胯旁按掌,右手小臂弯曲掌形上翘,同时右脚勾脚向旁踢起,左主力脚半脚跳立。

3、节奏:

准备位置:3点方位,场外准备。体对5点,视4点斜下位,提裙手

准备音乐:

(散板音乐)保持准备位姿态

(背景音乐提示犬吠):保持准备位姿态,圆场向7点方向前进至场上体对5点,左脚靠步,提裙手胯右靠,身体微左倾 第一段:

(1)1 双手胯旁提压腕1次,左脚向3点方位半蹲迈步

2 左臂旁平位微曲,掌形指尖上翘,右臂曲臂别于头后,视4点,同时右脚并步至踏步位,体对6点,左腿直立

3-4 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颤膝4次

(2)1 双手胯旁提压腕1次,右脚向7点方位半蹲迈步

2 转体对3点,胯旁勾手,身体前俯,展胸抬头,视3点,屈膝点步

3-4 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颤膝4次

(3)-(4)转体对1点,重复(1)-(2)动作

(5)1-4 体对1点,左起勾踢步4次,双臂下位随身体前后摆动 5-8 左单抱翅,同时右脚靠步,颤膝4次

(6)1-4 重复(5)1-4反面动作

5-8 体对2点,眼随手动,身体前俯, 追鱼手经8点斜下位划至2点斜下位,同时颤膝4次

(7)-(8) 重复(5)-(6)动作 间奏段:

(9)1-4 体对1点,双撩手

5-8 经左转体至5点,双手掌形,指尖朝上打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同时脚下半脚碎步,跑至5点方位 第二段:

(10)1-8 转体至1点方位,右脚勾抬步4次

(11)1-4 体对2点方位斜下,身体前俯,左手经下弧线追鱼手至2点斜下位,同时右脚起跳向3点方位平脚碎跑

5 身体转至1点,视1点,左手掌形经3点方位撩手翻腕至单托手位,右手掌形落至按手位,头右倾,同时左脚向3点方位上至踏步半蹲

6-8 保持姿态,颤膝3次

(12)-(13)重复(10)-(11)反面动作

(14)1-8 重复(10)1-8动作

(15)1-4 重复(11)1-4动作

5 体对2点向8点方位留旁腰,头左倾,视8点,右单展翅,同时右脚向4点方位迈步至做靠步

6-8 保持姿态,颤膝3次

(16)-(17)重复(14)-(15)反面动作 (18)1-4 体对1点,撩水手

5-8 双手掌形,指尖朝上打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同时脚下半脚碎步,跑至1点方位

(19)1-4 右勾抬步2次 5-8 左勾抬步2次

(20)1-4 重复(18)1-4动作

5-8双手掌形,指尖朝上打开至旁平位,小臂微曲,同时脚下半脚碎步,经左转身跑至5点方位

(21)1-8 经左转体至1点重复(19)1-8动作

(22)1-4 重复(18)1-4动作

5-8双手掌形,指尖朝上打开至体侧,小臂微曲,同时脚下半脚碎步,跑至1点方位

(23)-(24)左手胯旁掌形按手,右手掌形旁平位托手,小臂微曲,右侧旁腰,仰头视正上位,左脚为主力推微曲,右脚旁点步旋转

(25)1 落至体对7点,双手掌形,右臂前平位小臂弯曲上翘,左臂拉至胯旁压腕,双膝半蹲,左脚半脚掌点地。

4、提示

a、作为表演性舞段要体现出傣族女孩既柔美又不是活泼的性格。

b、快板动作灵巧有停顿。

c、舞姿准确,动作形象生动。

5、歌词:

条条小溪,聚成小河,

打水的姑娘提的是什么,提的是什么?

吔咦吔咦吔咦吔咦,吔咦吔咦吔咦吔咦,

嘟噜嘟噜嘟噜嘟嘟噜,打水的姑娘。

清晨我提一桶,一桶金色的玫瑰;

傍晚我提一桶,一桶银色的月光;

春天我提一桶,一桶鸟儿的歌唱;

秋天我提一桶,金色的果香。

清晨我提一桶,一桶金色的玫瑰;

傍晚我提一桶,一桶银色的月光;

春天我提一桶,一桶鸟儿的歌唱;

秋天我提一桶,金色的果香。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打水的姑娘。

打水的姑娘。

七、摩登女孩(三拍舞步练习)

1、训练目的:

三拍节奏训练和半脚尖步伐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摩登步(3/4节奏):(以右为例) 1-立半脚掌,脚掌踏地,同时直臂,双手并指,左手于前斜下位,右手于后斜下位。

2-压脚跟1次,手臂姿态不变。

3-压脚跟第2次,手臂姿态不变。

b、balance(3/4节奏):(以右为例)

1-右脚半脚尖向3点方位上步重心,身体后仰,视1点,同时手臂松弛,指尖向远延伸,左手前平位伸向2点方位,右手旁平位(arabesque手位)

2-保持上身姿态,左脚半脚尖并步至后五位

3-保持上身姿态,右脚半脚尖五位踏地

c、半脚尖行进:双脚半脚尖交替行进,移动时膝盖伸直并保持松弛。

d、行礼1:体对2点,头微低。左手自然垂指旁于斜下位,右手芭蕾手型点于左肩前,右脚撤步至踏步位。

e、行礼2:体对1点,头微低,双手自然垂指于旁斜下位,右脚撤步至踏步位。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代表3拍)

准备位置:7点方位后区场外准备,体对3点方位,正步位直立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4 体对3点方位,拧身至1点,左倾头,视1点,身体微仰,右起??步4次 5-6 右手由三点斜下位抬手,左手斜后方斜下位,眼碎右手,同时右起半脚尖行进6次

7 右手点至头顶,同时右脚并步直立

8 体对2点方位,行礼1 (2)1-8 重复(1)1-8动作

9 双手旁斜下位,自然垂指,双脚半脚尖碎步向右旋转至1点方位 10 体对1点,双脚自然位并步直立

(3)1-4 体对1点,双手

2、8点方向摆动,脚下重复(1)1-4步伐

5-6 左手旁斜下位,右手经3点方位抬至头上,同时右起半脚尖行进6次

7 右手点至头顶,同时右脚并步直立

8 体对1点方位,行礼2 (4)1-4 重复(3)1-4动作

5-8 经右转至5点方位,左手旁斜下位,右手抬至头上,同时右起半脚尖向5点方位行进8次

9-10 双手斜下位,半脚尖6次原地经右转身至1点

11 体对1点,双脚自然位并步直立

12 体对1点方位,行礼2 第二段:

(5)1-4 右起balance4次

5-8 双手提腕至正上位对腕,做飞舞状,同时右起半脚尖向1点方位行进12次

(6)1-8 重复(5)1-8动作

(7)1-8 重复(5)1-8动作

9-10左手旁斜下位,右手经3点方位抬至头上,同时右起半脚尖行进6次

11 体对1点,双脚自然位并步直立

12 体对1点方位,行礼2 结束段: (8)1-8 重复第一段(1)1-8动作

(9)1-4 重复第一段(1)1-4动作

5-8 右手由3点斜下位抬手,左手斜后方斜下位,眼碎右手,同时右起半脚尖行进12次

4、提示:

a、要表现出摩登、时尚的女孩形象生动活泼。

b、脚下节奏准确。

c、注意balance脚下方位和手的方位不同,并要作出延伸与飘逸的感觉。

5、歌词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

摩登的白天使

降落在这尘世

第一次唱的歌

像朦胧诗那飞舞的双翅

是天空的影子

美妙的幻化在

白色镜子安徒生的故事

夜光的游泳池

有隆重的仪式

闪烁的玻璃鞋

寻找王子天使的水晶棒

带给他的暗示 剧情刚刚开始

灰姑娘什么样子

听啊 听啊 听啊

奇妙的旋律在穿越

看呀 看呀 看呀

白天使挥洒着光点

梦的神奇

心的流连

都是天使的语言

都是天使的语言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

八、喊月亮(彝族舞)

1、训练目的:

彝族舞蹈的风格训练以及协调性训练。

2、重要动作及要求

a、碎摆手:双手自然手型垂于体侧,直臂手腕松驰前后摆动,肩部微微随动。 b、吸点步:(以右为例)1-左腿腿原地跳颤,右腿吸腿,右手空拳小臂交替自然搭于肩前,左手空拳自然垂于体侧。

3、节奏

准备位置:4点方位场外准备,体对8点方向,正步位直立。

准备音乐:

(背景音乐:啊,月亮):一人含胸低头,体对8点,双手碎摆手,跑至场中

(背景音乐:出来了!):体对8点,身体由下至上,双手嘴旁做呼喊状,左脚重心,右脚脚尖后点地,由蹲到直

(背景音乐:月亮出来了):一组人跑至场中,重复动作

(背景音乐:月亮出来了):由8点经下弧线至2点,双手嘴旁做呼喊状,双脚重心由左经半蹲至右

1-4 保持姿态

1*3-4*3 体对1点,双手碎摆手,双脚半脚碎步

(1)1-4 双手体前,与肩同宽左右摆动4次,身体随摆,同时左起跳踢步4次 5-8双手体前,与肩同宽左右摆动4次,胯部左右摆动4次 9 身体微含,双手旁斜下位,左摆胯同时左脚重心,右脚后踢 (2)1-5 双手旁按手,右左摆胯5次,同时右起向斜前方跑动5步

6 双手右耳旁90度曲臂拍手,同时左腿吸腿,右腿原地蹦跳1次

(3)1-6 重复(2)1-6反面动作

(4)1-8 吸点步4次 间奏段:

(5)1-4 A(右侧人):身体含胸前俯,视7点方位,双手碎摆手,双脚原地半脚碎步

B(左侧人):身体上扬,视3点方位,双手碎摆手,双脚原地半脚碎步

5-8 两人交换动作,视线不变

(6)1-4 两人转体至面对面,双手碎摆手,双脚原地半脚碎步 第二段:

(7)1-9 两人相对,原地重复第一段(1)1-8动作

(8)1-6 两人经右侧交换位置重复第一段(2)1-6动作

(9)1-6 两人经右侧回至原至原位重复第一段(1)1-6动作

(10)1-8 两人相对,重复第一段(4)1-8动作 间奏段:

(11)1-8 转体至5点方位,双手碎摆手,双脚向5点方向半脚碎步前进

(12)1-4 经左转体至1点方位,双手碎摆手,双脚原地半脚碎步 第三段:

(13)1-9 体对1点,向各自位置跑动,重复第一段(1)1-9动作

(14)1-5双手旁按手,右左摆胯5次,同时右起向1点方跑动5步

6 双手右耳旁90度曲臂拍手1次,同时左腿吸腿,向右原地蹦跳转身至5点

(12)1-5双手旁按手,右左摆胯5次,同时右起向5点方跑动5步

6 双手右耳旁90度曲臂拍手1次,同时右腿吸腿,向左原地蹦跳转身至1点

(13)1-8 重复第一段(4)1-8动作 结束段:

(14)1-7身体含胸前俯,双手碎摆手,双脚半脚碎步向2点方位第一排第一人集中

8 身体上扬,视2点斜上位,双手嘴旁做呼喊状,左腿重心半蹲,右脚旁点步

4、提示

a、摆胯动作松弛,身体与头协调随动。 b、半脚碎跑与跑动灵活,松弛。

c、喊月亮的动作情绪饱满,感情充沛。

5、歌词

啊,月亮,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

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

月亮出来了,大家出来玩,

拉起手站成排,

月亮底下转圆圈。

手儿拉的紧,

脚儿轻又快,

脚儿轻又快,

圆圈转得圆。

转的圆,转得快,

多愉快,多愉快!

九、练字谣

1、训练目的

综合性表演性舞段

2、主要动作及要领

a、行礼位:右手握拳,左手掌心与右手拳面相抵与胸前位,双脚正步位直立。

b、弓步出拳:右弓步,左手正上位,右手前平位。

c、蹭步推掌:双腿前后蹭出,右前左后,双膝直立,双手掌形推至左手托手右手旁平顺风旗手位。

d、弓步推肘:(以右为例) 右腿弓步,行礼手位,左掌推右拳出肘。

f、吸腿推拳:左吸腿,右腿直立,左拳位于腰间,右拳推至山膀位。

g、扶袖手:右拳前平位,小臂微曲,左手虎口抵与右手腕处。

h、后踢步出拳:一手前平位出拳,另一手握拳在腰间,两手交替,同时跳踢步。

i、甩手踢步:

1-双手由体侧自然甩手至顺风旗位,同时一脚原地跳颤1次,另一脚勾脚交叉前踢。

2-双手自然垂落至体侧,同时一脚原地跳颤1次,另一脚勾脚小腿回弹。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各自造型

准备音乐:

(1-2)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3)1-8 双手正上位扩指碎摆,双脚半脚碎步

(4)1-4 双手落至行礼位 第一段:

(1)1 上身保持直立,视1点,双拳落至腰间,双膝半蹲

2-4 保持姿态

5 体对3点,弓步出拳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4 重复(1)1-4动作

5 体对8点,视2点,蹭步推掌

6-8 保持姿态

(3)1-4 体对8点,视2点,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呈弓步推肘

5-8 重复(3)1-4反面动作

(4)1-4 双手经正上位双分手,双脚半脚碎步

5 甩头视3点,同时双拳收至腰间,双脚正步位直立

6-8 保持姿态

(5)1 体对8点,视左斜下,左脚向6点方位撤步呈弓步剑指 2-4 保持姿态

5 保持姿态,右手剑指向2点斜上位伸出,眼随手动

6-8 保持姿态

(6)1 体对2点,视2点,双拳收至腰间,同时左脚并步至正步位半蹲 2-4 保持姿态

5 体对2点,拧身至1点,视1点,同时左腿吸腿推拳

6-8 保持姿态

(7)1-2 体对2点方位,视8点,扶袖手,同时双腿屈膝向8点方向蹲跳1次

3-8重复(7)1-2动作3次

(8)1-4双手经正上位双分手,双脚半脚碎步

5 甩头视3点,同时双拳收至腰间,双脚正步位直立

6-8 保持准备位姿态 间奏段:

(9)1-4 双手盖手至正上位,眼随手动,同时双脚半脚碎步

5-8 双手握拳收至腰间,含胸低头,同时双脚半脚碎步 第二段:

(10)1-2 体对1点,视1点,头左倾,右后踢步出右拳,跳颤2次 3-4 反面动作

5-8 右起交替后踢步出拳4次,并向1点方位前进

(11)1-8 重复(10)1-8动作

(12)1-8 体对8点,视1点,右甩手踢步4次

(13)1-8 转至体对8点,视1点,左甩手踢步4次

(14)-(15) 经左转身至5点,重复(10)-(11)动作,并向5点方位前进

(16)1-8 体对4点,视5点,重复(12)1-8动作

(17)1-8 经右转至体对8点,视1点同时重复(13)1-8动作 第三段:

(18)1-2上身保持直立,视1点,双拳落至腰间,双膝半蹲

3-4体对3点,弓步出拳

5-6上身保持直立,视1点,双拳落至腰间,双膝半蹲 7-8体对8点,视2点,蹭步推掌 (19)1-2体对8点,视2点,右脚向2点方向上步呈弓步推肘 3-4 重复(19)1-2反面动作

5-6双手经正上位双分手,双脚半脚碎步

7-8甩头视3点,同时双拳收至腰间,双脚正步位直立

(20)1-2体对8点,视左斜下,左脚向6点方位撤步呈弓步剑指

3-4保持姿态,右手剑指向2点斜上位伸出,眼随手动

5-6体对2点,视2点,双拳收至腰间,同时左脚并步至正步位半蹲 7-8体对2点,拧身至1点,视1点,同时左腿吸腿推拳

(21)1-8体对2点方位,视8点,扶袖手,同时双腿屈膝向8点方向蹲跳4次

(22)1-8双手经正上位双分手,双脚半脚碎步

(23)1-8 (由左至右顺序节奏)双手握拳至腰间,同时向3点方位甩头1次,双脚正步位直立

(24)1-2 转体至3点方位,左手腰间握拳,右手体侧掏手,眼随手动,同时右脚半蹲向3点方向上步

3-4 左手腰间握拳,右手向正上位穿手亮相,视1点,同时左脚3点方位前点步,右腿直立

5-6 保持姿态

7-8 回至准备位姿态

4、提示

a、动作要表现出中华武术的精气神。

b、动作位置准确有力,节奏清晰。

c、结束动作为一人一拍,要求节奏准确。

5、歌词

永字有八法,笔划见真功,

人小志向大,心想事竟成。

写好中国字,从小勤用功,

告诉老祖先,看我好儿童。

一点点出太阳红,

一横江河贯西东,

一竖大路通南北,

一钩好像脚踢风,

一挑跃马又扬鞭,

短撇小鸡啄米虫,

一捺快刀斩乱麻, 长撇燕子掠长空,

永字有八法,笔划见真功,

人小志向大,心想事竟成。

写好中国字,从小勤用功,

告诉老祖先,看我好儿童。

第19篇:舞蹈课教案(中国舞蹈考级5)

中国舞蹈考级第五级教材

1、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

2、寻胡隐君 (手位练习)

3、花摇篮 (胸腰练习)

4、波比换牙 (肩的练习)

5、火鸡 (踢腿练习)

6、小袋鼠 (跳跃练习)

7、西班牙蝴蝶 (重拍练习)

8、小阿哥 (苗族)

9、上学路上 (藏族)

一、我和小鸟来唱歌(腿和腰的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腿与腰的柔韧性.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前压腿: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b、燕式后弯腰:双腿燕式坐于地面,手指尖点地,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呈后弯腰 状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1点,双跪坐身体前倾,双手在后斜下位,掌心相对,扩指抖手。 准备音乐:

(1)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体对8点正步位伸坐 第一段:

(1)1—2 右手在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3—4 还原,视线收回

5—8 重复⑴—1—4反面动作 (2)1 右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2 左手至旁斜上位展翅,眼视手

3—4 双抖手,视线收回8点

5—8 前压腿

(3)—(4)重复(1)—(2)动作

(5)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

5—8 前压腿

(6) 重复(5)1-8动作 间奏:

(7)1—4 身体向后45度仰身,眼视1点,绷脚双吸腿碎步点地

5—8 转身向2点燕式后腿 第二段: (8) 重复(1)1-8动作 (9)1—4 重复(2)1—4动作

5-8 后弯腰

(10)—(11)重复(8)—(9)动作

(12)1—4 后背平直向前爬下,双手在后斜下位,扩指抖手,掌心相对

5—8 后弯腰 (13) 重复(12)1-8动作 结束:

(14)1—4 吸腿呈双跪坐,双手身前交叉向上

5—6 双跪立 双手旁斜上位展翅

7—8 保持舞姿,跪坐转身向1点

4、提示

a、前压腿后背平直

b、燕式后弯腰要经过头、颈、肩、胸、腰依次卷回,尽量做到最大限度

5、歌词

小鸟小鸟听我说,我们一起来唱歌,一起来唱歌。我唱多来咪,你唱来咪发, 多来咪发嗖啦嘻,嘻啦嗖发咪来多。几个音符像小鸟,歌儿越唱越快乐。

二、寻胡隐君(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古典舞的各个手位.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掌型:四指并拢,大拇指张开。

b、兰花指:大拇指与中指相捏,其他手指自然翘起。

c、花形手:双手兰花指,手腕内侧相对,放于下颚下,小臂自然垂直,身体前赴。

d、斜下手:兰花指,身体斜下位。眼随手动。 e、斜上手:兰花指,身体斜上位。眼随手动。

f、顺风旗位:右手托掌,左手山膀,身体转向八点方向。目视八点。 g、托掌:双手兰花指,指尖相对,托于头顶。

h、按掌:双手兰花指,右手在里,左手自外,交叉按于胸前。

i、转腰点肩:(以右为例)左手背手,右手兰花指,手心向上,指尖点于左肩前。向 六点方向转腰,目视六点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1点,双腿盘坐,双背手。 准备音乐:

⑴ —⑵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⑴ 1-2 右手斜下位,掌型手

3—4 右手斜下位, 兰花指

5-8 ⑴ 1-2 反面动作

⑵ 1-2 右手胸前按掌

3—4 左手胸前按掌

5-6 花形手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二段:

⑶ 1-2 右手斜上位,掌型手

3—4 右手斜上位, 兰花指

5-8 ⑴1-2 反面动作

⑷ 1-2 右手胸前按掌 3—4 左手胸前按掌 5-6 花形手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第三段:

⑸1—4 双手托掌 5—8 双手胸前按掌

⑹1—2 右起转腰点肩

3—4 身体转回一点,左手背手,右手按掌

5—6 右起转腰点肩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⑺—⑻

重复⑸—⑹动作 第四段:

⑼ 1—2 右起顺风旗手位

3 身体转向八点,顺风旗手位,目视八点 4 保持顺风旗手位

5—6 双手顺顺风旗手位落下,目视八点 7 身体转向二点,胸前按掌手位,目视二点 8 胸前按掌手位不动

⑽1—2 身体转回一点,左手花形手

3—4 右手花形手

5—6 双手花形手

7—8 还原至准备位置

⑾—⑿ 重复 ⑼—⑽反面动作

⒀—1 双手花形手,至托掌位,下胸腰,目视手

4、提示

a、古典舞手型俏丽,手位准确。 b、动作干脆,舞姿优美。

5、歌词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三、花摇篮(胸腰练习)

1、训练目的:

胸腰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前压腿:上体向前俯压,双手触摸脚尖.b、后胸腰: 头,颈,肩,胸向后弯曲,胸部上挑,手臂在身体的斜后方扶地.

3、节奏:(3/4节奏每小节3拍) 准备位置:

体对 7点,左单吸腿伸坐,双手搭肘,视1点 准备音乐:

(1)—(9)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 双手抱肘,前压腿,眼视1点

(2) 还原

(3)—(4) 重复⑴—⑵动作 (5) 双臂伸直前压腿 (6) 上身直立,手臂提至上位 (7)—(8) 双吸腿后胸腰

(9)—(12) 2点方向双跪立,双手兰花手摇摆,慢慢托至上位,眼视手。 (13)—(14)双跪立后胸腰 (15)—(16)还原至准备位

(17)—(30)重复(1)—(14)动作

(31)—(32)收至二点方向双跪坐,双背手,眼视1点。 (33)—(34)左手臂于上位前后摆动,身体与头随动

(35)—(36)双臂经过身前交叉至斜上位展翅,同时双跪坐后胸腰 (37)—(40)重复(33)—(36)动作,结束在双跪立后胸腰

4、提示

a、动作时身体与头随动,不可僵硬,有摇篮里的摇摆感觉

b、组合中要做出3拍节奏强弱弱的特点

5、歌词 金摇篮,银摇篮,祖国是个花摇篮。 摇着花儿笑呀笑,摇着花儿甜又甜。 金摇篮,银摇篮,祖国是个花摇篮。 红摇篮,绿摇篮,祖国是个花摇篮。

四、波比换牙(肩的练习)

1、训练目的: 对肩部柔韧性的练习。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捂嘴舞姿:脚下正步位,双腿伸直并拢,身体向前90度前倾,双臂架起,双手十指交叉放于嘴前,目视1点。

b、双耸肩:身体保持直立,双肩一拍到位耸到最高处。

c、双手交叉按掌:身体保持直立,双手十指相互交叉,手掌下按,双臂伸直。

3、节奏:

准备位置(两人一组):二人各自身向1点,正步位叉腰手。 准备音乐: (1)1—8 体对1点,正步位叉腰手 (2)1—4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1—2 身体保持直立,半蹲右转头,右手拍旁边人的肩膀 3—4 还原至准备位

5—6 双手叉腰做双耸肩

7—8 还原至准备位 (2)1—8 (1)1—8反面动作 (3)1—2 捂嘴舞姿

3—4 身体直立,双手交叉按掌

5—6 捂嘴舞姿

7—8 身体直立,双手保持交叉,手掌上推至双臂伸直 (4)1—2 保持姿态,向后甩肩两次

3—4 落手至双手交叉按掌舞姿

5—6 保持姿态,双耸肩

7—8 保持姿态,落肩

(5)1—4 两人脚下小碎步同时向右转向3点方向,形成一前一后。(站在右边人碎步时双手 交叉按掌舞姿,站在左边人碎步同时双臂伸直搭至前边人的肩上)

5—6 两人同时打开右脚至大八字位。(站在右边人打开右脚同时做捂嘴动作,身体保持 直立不动。站在左边人打开右脚同时,向下压肩一次) (6)1—8 两人脚下小碎步同时向左转向7点方向,(5)1—8反面动作(两人所做动作交 换)

(7)1—4 两人脚下小碎步同时转向1点方向,落手至双手交叉按掌舞姿

5—6 保持姿态,双耸肩

7—8 保持姿态,落肩

(8)1—4 (1)1—4动作,同时左手回到叉腰手

5—8 (8)1—4反面动作 结束段:

(9)1—4 捂嘴舞姿,膝盖放松碎步向前跑

5—6 回至双手交叉按掌

7 保持姿态,双耸肩

8 保持姿态,落肩 (10)1—7 重复(9)1—7动作

8 落肩同时膝盖半蹲,身体90度前倾

4、提示:

a、甩肩动作尽可能将肩部打开,身体保持直立状态,不可随肩部乱摆。 b、搭肩压肩时最大限度下压。

5、歌词:

波比年幼,那么掉了只门牙,这样讲话吃饭不方便,多么不方便。 波比只有在乎圣诞老人,告诉他的礼物最好是,送他一支大门牙。 其实是每个幼年人有一天会这样,蛀牙全要掉日后一定会长出新牙。哈! 波比好傻,就是想要往下拔,别看他到今天才六岁,却要换牙。

波比要乖乖,波比你乖乖,不要再想它。波比要乖乖,波比你乖乖,换牙莫害怕。

五、火鸡(踢腿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力量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火鸡舞姿(以右为例):身向3点,平脚双吸腿坐,后背直立抬头,右臂折臂右手阔指放于头顶,左手放于旁按掌位阔指。

b、不得了舞姿(以右为例):身向3点,正步位绷脚伸坐,后背直立从腰拧转至1点,双臂斜上位双手阔指,做惊讶状。 c、地面平躺踢前腿:

d、侧躺舞姿(以右为例):体对5点,右臂伸直枕于头下,左臂折臂撑于胸前左手阔指, 双腿伸直向外转开脚跟相对双脚绷脚。

3、节奏:

准备位置:身向3点,吸腿抱团身 准备音乐: (1)1—8 身向3点,保持吸腿抱团身 第一段:

(1)1—2 不得了舞姿 3—4 吸腿抱团身

5—6 上身做火鸡舞姿,同时正步位绷脚伸坐

7—8 吸腿抱团身

(2)1—4平脚双腿吸坐,右脚起平踏步8次,同时身体慢慢后靠躺地,双手放于旁平位,手心贴地

5—6 绷脚伸右腿

7—8 绷脚伸左腿 (3)1—2 地面平躺踢右腿

3—4 直膝绷脚落腿

5—6 地面平躺踢左腿

7—8 直膝绷脚落腿 (4) 重复(3)1—8动作 间奏音乐: (5)1—2 向左转身体对1点成侧躺舞姿

3—4 绷脚开胯吸右小腿,脚尖点于左膝旁 5 脚尖带向上伸直小腿 6 收回脚尖点于左膝旁

7—8 伸直小腿回到侧躺舞姿

(6)1—8 向右转身体对5点成侧躺舞姿,做(6)1—8反面动作

(7)1—4 慢转身同时打开手回到平躺位置,双手放于旁平位,手心贴地

5—8 右脚起平踏步8次,慢收至并腿屈膝

(8)1—4 双腿并拢收至大腿贴胸口,小腿贴大腿的位置,双脚勾脚

5—8 用腿带起身体坐直至平脚双腿吸坐,双手旁斜下位点地 (9)1—4 右脚起平踏步8次,转至1点

5—6 上身前探,双腿开胯至对脚盘坐,双臂架起双手阔指放于嘴旁,做大声呼喊状

7—8 双膝并拢至吸坐,双手落至旁斜下位点地 (10)1—4 右脚起平踏步8次,转至7点

5—6 左面火鸡舞姿

7—8 吸腿抱团身 第二段:

(11)-(14) 重复(1)—(4)动作

(15)1—2 双腿并拢收至大腿贴胸口,小腿贴大腿的位置,双脚勾脚

3 用腿带起身体坐直至平脚双腿吸坐,双手旁斜下位点地

4 左面火鸡舞姿。

4、提示:

a、以火鸡的形象提示学生,将动作夸张并放大。 b、将枯燥的训练动作加以形象,使其更具有趣味性。 c、踢腿时注意动作要有力量,由脚尖带动,切忌大腿发力。

5、歌词:

哎呀不得了,这次真糟糕 !我们的火鸡啊,跑到哪去了?

快点找一找,快点找一找,原来它偷偷跑到菜园里去了。 快来,快来,快来,快来,我们回去菜园快把它捉到, 看见我们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哎呀不得了,这次真糟糕 !我们的火鸡啊,它呀逃跑了? 快点找一找,快点找一找,原来它这会儿跑到园子里去了。 快来,快来,快来,快来,我们同心协力快把它捉到, 看见我们它又跑了跑到稻草里去了!

六、小袋鼠(跳跃练习) 1. 训练目的

训练脚踝的灵活性及弹跳能力。 2. 主要动作及要求

袋鼠手:双手胸前向下折腕,手腕放松并拢,大臂收回。 正步跳:要求脚掌推地,向上跳时空中绷脚,膝盖伸直。

袋鼠跳:要求双手推膝盖往远跳呈抛弧线,上身前倾,脚掌推地,膝盖伸直。 3.节奏

准备位置:两人一组,身向一点,双手叉腰。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4 先出右手,左手,呈“小袋鼠手”,2拍一次

5-6 屈膝出右胯,右倾头

7-8 回正 第一段

(1)1-4 三次正步跳,一次放松颤膝

5-8 重复1-4动作

(2)1-2 左跳点步左倾头,脚掌点地

3-4 右跳点步右倾头,脚掌点地

5-6 正步跳一次

7-8 正步跳二次

(3)-(4)重复(1)-(2)动作 间奏段

(5)1-4 右左交替踮跳从右转向五点,

5-8 抖动臀部

(6)1-4 右左交替踮跳从右转向一点

5-8 碎步转向两人面对,屈膝上身前倾,双手指尖相对扶膝,三点方向人在前,七点方向人在后 第二段:

(7)1-4 两人相对袋鼠跳一次 5-8 右转半圈至两人相对 (8)-(9)重复(7)1-8动作三次 (10)1-4 两人相对袋鼠跳一次 5-6 碎步两人相对靠拢

7-8 两人屈膝出外胯,都向各自的外方向倾头

4、提示

a、弹跳的过程中注意脚踝与膝盖的松弛。

b、袋鼠跳时要求绷脚推地,已达到增强脚踝的力量。

5、歌词

袋鼠袋鼠妞妞,两只眼睛溜溜。藏在妈妈袋里,有脚不想走。 袋鼠学着小猪,袋鼠学着小狗,不要把它抱抱,自己下地走走。

七、西班牙蝴蝶(重拍练习)

1、训练目的

通过重拍节奏的练习,初步认识西班牙舞蹈基本风格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西班牙手型:五指最大限度张开,由小指依次往里

b、正上位 :左手叉腰,右手以腕带动,由右跨前经胸前至头顶正上方,保持西班牙手型,肘部自然弯曲。

c、斜下位:左手叉腰,右手以腕带动,由正上位经左肩前落下至旁斜下位,手臂形成弧形。

d、肩前位:西班牙手型,手腕带动,由斜下位经胸前划至左肩前,手腕与肩相对,大臂架平。

e、原地重拍步:正步位,第一拍不动,第二拍双膝放松微屈,抬右脚,第三拍右脚剁地同时双膝伸直,重拍向上。

f、移动步:正步位,双膝放松,向前小步移动,重拍向上。

g、结束舞姿:体对1点,正步位蹲,右手正上位,左手叉腰,头微上扬目视8点。

3、节奏 准备位置:

正步位,体对8点与1点之间,头部微上扬视1点,双手叉腰。 准备音乐:

(1) 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2 保持准备位姿态

3 正上位 4-6 保持姿态

7-8 斜下位,一拍到位 (2)1-2 保持姿态

3 肩前位

4-6 保持姿态

7-8 斜下位,一拍到位 (3)-(4)重复(1)-(2)动作 第二段:

(5)1-2 保持姿态

3-6 右起移动步4步,同时右手西班牙手型经体前慢起

7-8 右脚踏步,重拍向上,右手正上位 (6)1-8 步伐重复(5)1-8,右手慢落至斜下位 (7)1-8 步伐重复(5)1-8,右手慢回至肩前位 (8)1-8 步伐重复(5)1-8,右手慢落至斜下位 第三段:

(9)-(12)-7 重复第二段(5)-(8)-7动作

8 保持姿态,左脚并步 (13)1 结束舞姿

4、提示:

a、注意在舞蹈中保持西班牙手型的扩张力。

b、保持上身微仰,气质高贵,热情奔放的西班牙风格。 c、手位准确,脚下强调重拍。

5、歌词:

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In the meadow is flying high. In the garden is flying low.Fly fly fly the butterfly.

八、小阿哥(苗族)

1、训练目的:

碎踏步训练脚下的灵活性,摆胯动作训练对胯的控制能力,初步认识苗族舞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抖手碎步跑:对7点出场,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左手叉腰手,右手正上位阔指碎抖手,膝盖放松,脚下正步位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跑,一拍两下。

b、双托手:双手旁斜上位,掌形(四指并拢,大拇指放松。)

c、单摆胯(以右为例):上身直立,右胯最大限度向右顶出同时右倾头,脚下打开与肩同宽,双脚脚尖向1点,重心放于右脚,膝盖放松微屈,左脚脚尖内侧点地,一拍到位。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准备 准备音乐: (1)1—8 体对7点,上身转向1点目视1点左倾头,脚下正步位,叉腰手 (2)1—4 保持姿态

5—8 保持姿态,右手从体旁慢起至正上位阔指 第一段:

(1)1—4 抖手碎步向7点方向跑出,左右交替8次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双托手,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 一拍到位

(2)—(4) 重复(1)—1—8动作,三遍

(5)1 目视1点,体对1点,收回左脚呈正步位,胸前击掌,同时膝盖放松颤膝

2 重复(5)—1动作

3—4 双手落至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5—6 左脚向左旁打开,左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7—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一拍到位 (6)1—2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3—4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5—8 重复(6)—1—4动作

(7)1—4 左脚起左右交替半脚掌碎步八步,同时左转身头随动,旁按掌,一拍两步

5—6 双脚跳落呈正步位,旁按掌,身体90度前倾半蹲,一拍到位 (8)1—6 重复(7)—1—6反面动作 (9)1—8 重复(5)—5—8动作,共四次 间奏音乐: (10) 1 目视1点,左脚脚掌向1点方向点出,出左胯身体随动,同时右脚以脚掌为重心点转至体对3点,双手旁按掌 2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3 重复(10)—1动作,转至目视3点,向3点方向点步,体对5点 4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5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5点,向5点方向点步,体对7点

6 身体方向及脚下不变,收胯

7—8 重复(10)—1—2动作,转至目视7点,向7点方向点步,体对1点 (11) 1—4 脚下位置不变目视1点,右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上抹至双托手,一拍到位

5—8 脚下位置不变,移重心至左单摆胯,双手经体旁直臂手心向下抹至旁按掌位,一拍到位

(12)—(13) 重复(10)—(11)反面动作 第二段:

(14)—(15) 向1点方向,重复(1)—(2)动作 (16) 1—4 抖手碎步跑,同时向左转身至5点 5—8 向5点方向抖手碎步跑 (17) 1—4 重复(16)5—8 5—8 左转身至1点,重复(16)1—4 (18)—(22) 重复(5)—(9)动作 (23)1—2 重复(5)1—2动作

3 右脚向右旁打开,至右单摆胯旁按掌,一拍到位

2、提示:

a、碎踏步时脚下要和节奏,一拍一步左右交替行进。 b、摆胯动作一拍到位,最大限度向旁顶出。 c、手位、舞姿明确。

5、歌词: 小阿哥,快乐多, 坐床上,唱儿歌。 妈妈见了笑呵呵, 爸爸出去买糖果, 回来给他吃几颗。

九、上学路上(藏族)

1、训练目的:

膝盖的松弛与藏族舞的风格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臂夹肘位:双大臂夹于体旁,小臂折臂平端起,双手握空拳。 b、胸前折臂位:双臂端起与胸前,小臂折回,右臂叠于左臂上。 c、平踏步:藏族舞典型动作,双脚平脚交替踏步,保持颤膝状态。

d、颤膝:藏族舞典型动作,双膝松弛,重拍向下,身体随膝盖保持松弛状态。 e、扶胯位:双手扶于双胯,手腕放松,双肘微前夹。

f、退踏步:左倾头,右脚半脚掌第1拍后踏,头回正,左脚第2拍全脚踏步,右倾头,右脚第

3、4拍全脚前踏。整个动作双膝保持微颤。

g、第一基本步:第1拍 右脚吸于左脚脚踝处,左脚微跳起,第

2、

3、4拍右左交替踏步3次,整个动作双膝保持微颤。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3点,目视1点,7点方向场外准备。头部微扬,双臂夹肘位。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位姿态

(3)1-8 身体保持准备位,右起向前平踏步8步,双臂保持夹肘位,随之前后摆动,向3点方向出场

(4)1-8 身体90度前倾,双臂胸前折臂位,脚下继续平踏步7步 (5) 重复(1)1-8动作

(6) 身体直立,双臂胸前折臂位,脚下继续平踏步8步,同时向左转身至1点 第一段

(1)1-4 身体直立,视1点,胸前折臂位,同时颤膝4次。

5 -6 双膝半蹲同时右倾头,上身保持姿态

7-8 直立,上身保持姿态 (2)1-8 重复(1)1-8反面动作 (3)-(4) 重复(1)-(2)动作 (5)-(6) 右起平踏步前进16步,双手经体侧慢托起至旁斜上位略前,视线由下至上

(7)-(8) 右起平踏步后退15步,双手经体前盖手至扶胯位,眼随右手动。 (9)1-8 退踏步2次向1点

(10)-(11)退踏步向

7、

5、

3、1点各1次

(12)1-4 向8点方向平踏步前进3步,双手旁斜下位略前摊手,身体前倾,视1点

5-8 向4点方向平踏步后退3步,双手收回胸前折臂身体微后仰,头侧倾视1点

(13)1-8 重复(12)动作

(14)-(15)重复(12)-(13)反面动作 (16)1-8平踏步后退8步,身体回正,视1点 第二段

(17)1-8 原地第一基本步2次,右左各一次,上身保持姿态

(18)1-8 原地第一基本步2次,右左各一次,双手重拍至旁斜上位略前 (19)1-8 重复(17)1-8动作

(20)-(21)向3点方向第一基本步前进4次,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头左倾视1点

(22)-(23)向7点方向第一基本步前进4次,双手旁斜下位掌心朝前,头右倾视1点

(24)1-8平踏步后退8步,双手回至胸前折臂,身体回正,视1点 (25)-(28)重复前奏段(3)-(6)动作向3点方向下场

4、提示

a、双膝始终保持松弛颤动。

b、身体在舞蹈过程中不可僵硬,与膝盖协调一致。 c、踏步节奏准确。

第20篇:舞蹈课教案(中国舞蹈考级6)

中国舞蹈考级第六级教材

1、长相思 (腿的柔韧练习)

2、村居 (舞姿练习)

3、小骑手 (步伐练习)

4、萤火虫小夜曲 (三拍舞步练习)

5、牵牛花象喇叭 (东北秧歌)

6、侗乡小歌台 (侗族)

7、小花帽 (维族)

8、八只小鹅 (芭蕾手位练习)

9、爱的人间 (再见曲)

一、长相思(腿的柔韧练习)

1、训练目的: 腿的柔韧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点肩拧身盘坐:(以右为例)体对2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右腿盘坐,左腿吸腿,平脚放于地面。 b、点肩拧身伸坐:(以右为例)体对3点,拧身至1点方向,左倾头,右臂端平,右手点肩,左手旁斜下位点地。双腿正步位绷脚伸坐。

c、双点肩燕式坐:体对1点,右倾头双臂端平,双手点肩。左腿盘于体前,右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d、小五花燕式坐:体对5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右手内旋,左手外旋。右腿盘于体前,左腿弯曲,膝盖内侧着地。

e、对腕平脚吸腿坐:体对3点,双手斜上位对腕。双腿平脚吸腿坐。

3、节奏: 准备位置:

(1)1-8 点肩拧身盘坐(右)

(2)1-2 右绷脚伸至3点方向,身体随转至3点,手臂不变。 3-4 左绷脚伸至3点方向,手臂不变。 5 拧身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6-8 保持姿态 第一段:

(1) 1-2 视1点,前压腿,右手点肩,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视1点,平脚吸腿团身 7-8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1-8 重复(1)动作

(3)1-2 视5点,前压腿,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右手随身体后推,呈手心推水状

3-4 回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5-6 前压腿,头随动,左手随身体前伸,呈手背推水状

7-8 右手划立圆至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4)1-2 保持舞姿,左腿收至平脚吸腿

3-4 保持舞姿,右腿收至平脚吸腿 5 转身至小五花燕式坐

6-8 保持姿态

(5)1 回至对腕平脚吸腿坐舞姿

2-4 保持姿态

5-8 双手由后划立圆盖手至前压腿 结束段

(6)1 回至双手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2-4 保持姿态

5-6 视1点,身体前倾,双手随身体前伸,呈手心推水状 7-8 回至双手点肩拧身伸坐舞姿 (7)1 转至双点肩燕式坐 2-4 保持姿态

5-6 视1点,身体前倾,双手随身体前伸,呈手心推水状

7-8 回至双点肩燕式坐

(8)1 收右腿至8点方向,左侧双点肩拧身盘坐

2-4 保持姿态

5-6 视1点,身体前倾,双手随身体前伸,呈手心推水状

7-8 回至反面准备位舞姿

4、提示

a、身体松弛,手臂推拉力度柔和,如划船一般。 b、压腿时尽量压到最大限度,并伸直膝盖。 c、注意将训练动作与情景和古诗词相结合。

5、歌词

改编自白居易《长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 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二、村居(舞姿练习)

1、训练目的

古典舞基本舞姿的准确性

2、主要动作及要领

a、双按掌:双手兰花指,右手在里,左手自外,交叉按于胸前。 b、托按掌:双手兰花指,一手呈圆弧状托于头顶,一手于按掌位。 c、顺风旗:一手托掌,一手单山膀,双手指尖相对。

d、斜前踵步:动力脚脚跟交叉点于主力脚斜前方,主力腿半蹲。身体微后仰。 e、花梆步:双脚靠拢,膝盖微屈,提起脚跟,踝关节放松,用脚掌向前进方向平稳细碎的移动,节奏要快而巧。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双背手,正步位,视1点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2 双腿半蹲,身体微前倾,左转头视7点 3-4 回至准备位

5-8 重复(1)1-4反面动作 第一段

(1)1-2 向7点方向横移花梆步,同时双手由体前交叉经体旁上提

3 右脚向8点方向上步至右前踏步,同时双手至左顺风旗,视2点方向

4 保持姿态

5-6 双手落至右托按掌,头左倾,身体随头微倾,同时左脚并步至双腿半蹲,

7-8 双手收至双背手,身体向8点方向直立,视1点

(2)1 右脚向8点方向斜前踵步,同时右倾头,视1点,身体随头微倾

2 左脚并步身体直立,视1点

3-4 重复(2)1-2动作

5 身向8点,左手斜上位摊手,视1点方向

6 身体、头与左手保持姿态,右手斜上位摊手

7 头与身体保持姿态,双手落至双按掌,同时双腿半蹲

8 保持姿态

(3)1 保持姿态左脚起跳

2-4 保持姿态,左转一周碎步跑至1点 第二段

(4)-(6) 重复(1)-(3)反面动作 间奏段

(7)1-4 双背手,向7点方向横移花梆步

5-6 双背手,身体微前倾,做转头视7点,同时双腿半蹲

7-8 双按掌,身体直立,视1点 (8)1-8 重复(7)1-8反面动作 第三段

(9)-(11)-4 重复第一段(1)-(3)动作

(11)-5 右脚向8点方向上步至右前踏步,同时右手顺风旗,视1点

4、提示

a、顺风旗注意将肋骨合上,不可塌腰。 b、舞蹈中儿童的形象可爱、活泼。

c、舞姿准确,将古典舞舞姿与古诗词相结合。

5、歌词: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草长莺飞二月天,儿童散学归来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忙趁东风放纸鸢。

三、小骑手(步伐练习)

1、训练目的

各种脚位的准确位置。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丁字步:一脚脚尖45度打开,另一角脚跟于前一只脚的脚心处。 b、前虚步:小八字脚位基础上动力退向前伸出,绷脚脚尖点地。 c、后虚步:小八字脚位基础上动力退向后伸出,绷脚脚尖点地 d、前追步:动力退向前伸出,主力退追着动力退向前做挫步

3、节奏

准备位置: 体对7点,眼视1点,右前丁字位站立,右倾头,双手搭肘 准备音乐:

(1)1—8 保持准备位姿态 (2)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8 右手叉腰,左手搭前人的外肩,同时右脚踏地一次 第一段:

(3)1—2 右前虚步,右倾头

3—4 还原

5-6 右后虚步,左倾头

7—8 还原

(4)1—8 右起交替踏步,右倾头四拍,左倾头四拍 (5)1—8 重复(3)1-8动作 (6)1—8 重复(4)1-8动作 (7)1—8 右起1点方向前追步

(8)1—8 右起原地踏步,同时左手叉腰,右手扩指上招手 (9)1—8 右起5点方向前追步

(10)1—8 重复(8)1-8动作,转身回至1点 间奏:

(11)1—8 手拉手嬉戏跑到八点方向 (12)1—8 反面准备位。 第二段:

(13)—(16)重复(3)—(6)反面动作,最后两拍收回至准备位

4、提示

a、丁字位踏步时头回正(两遍准备位和结束动作除外) b、踏地有声,节奏准确

5、歌词

泉水长,清松拔,小骑手心里乐开怀,马上升,马上长,知道就是个个好。 占敌营,戴红帽,人人肩上背口箱,小骑手爱国家,长大为国守边疆。(歌词不确定)

四、萤火虫小夜曲(三拍舞步练习)

1、训练目的:

训练三拍舞步及舞步与各种手位的配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斜上、斜下位抖手:(以右为例)右手斜上位,左手斜下位扩指重拍抖动,掌心向1点方向。

b、胸前交叉抖手:左手在外胸前交叉重拍抖动,掌心向身体方向。

c、下弧线碎抖手:体对1点,双手旁平位随身体经下弧线左右摇摆,同时双手碎抖,双脚半脚碎步横移。 d、交叉点步抖手:(以左为例)左腿半蹲,右脚直膝绷脚前点于8点方向,头右倾,身体随头微倾,目视8点方向,双手斜下位重拍抖手。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1点,俯身低头,双手胸前扩指交叉,双腿半蹲 准备音乐:3/4节奏

(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5)-(6) 双手交叉碎抖至正上位,身体随手慢上扬 (7)-(8) 双手交叉碎抖回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 左斜上右斜下位抖手,同时左脚向8点方向上步,右脚并步,目视左手方 向

2 双手落至胸前交叉抖手,同时双腿半蹲,视线保持不变

3-4 重复(1)-(2)反面动作

5 左斜上右斜下位抖手,同时左脚向7点方向横移三拍舞步,目视1点方向

6 重复(5)反面动作

7-8 双手慢落至胸前交叉随抖手,同时双脚半脚碎步原地由左转一周,身体微左倾

(2)1-8 重复(1)动作

(3)1-2 左交叉点步抖手两次

3 双手经体旁碎抖至正上位交叉,双脚半脚碎步

4 双手经体旁碎抖落至斜下位,双脚半脚碎步

5-8 重复(3)1-4反面动作 第二段:

(4)1 右脚起三拍舞步,双手斜下重拍抖手,同时右倾头 2 重复(4)-1 反面动作

3 右脚起三拍舞步,双手斜上重拍抖手,同时右倾头 4 双手碎抖至正上位交叉,双脚半脚碎步 5 双手经体旁碎抖落至斜下位,双脚半脚碎步 (5)1-8 重复(4)1-8动作

(6)1 身体落至准备位舞姿经左转至5点方向,同时双脚平脚碎步前进,双手碎抖正上位交叉,身体随手慢上扬

2 双脚平脚碎步前进,双手碎抖至胸前交叉,身体落回至准备位 3-4 重复(6)1-2动作,身体由左转至1点方向 5 保持姿态

间奏段 :

(7)1-5 右起下弧线碎抖手,右左交替横移 第3段

(8)1-8 重复(1)1-8动作

9 左脚上步至左前踏步,双手正上位交叉重拍抖手,身体随手上扬

4、提示:

a、三拍舞步要做到清晰明确,脚下要和三拍节奏。 b、脚下及手位准确、到位。

c、分清重拍抖手与碎抖手的不同。

5、歌词:

小小萤火虫真聪明,真呀真聪明 自己点燃了一盏灯呀,一盏灯 喜欢夜晚去旅行,去旅行 星星为它敲手鼓 月亮为它吹口琴 小朋友齐欢迎齐欢迎

欢迎欢迎欢迎,欢迎欢迎欢迎,齐欢迎 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啦 欢迎啊欢迎啊齐欢迎 欢迎啊欢迎啊齐欢迎

五、牵牛花象喇叭(东北秧歌)

1、训练目的

东北秧歌舞蹈风格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吹喇叭”状:双臂折回一前一后放于嘴前,大臂架起,踏步半蹲,上身前倾 b、勾抬腿掸巾:(以右为例)右腿勾脚抬至45度,双手右斜下位掸巾,右倾头,主力腿屈膝,要求在重拍上完成。

c、里绕花:从摊手经过团手里绕腕,停至压腕,用手腕带动手巾花。

d、压脚跟:身体前倾,膝盖蓄力,脚跟微抬起 ,一拍压下,要求有“艮”劲儿。 e、碎步缠巾:手持手巾顺时针缠花,半脚尖碎步行进,膝盖放松。

3、节奏

准备位置: “吹喇叭”状体对8点,视线1点 准备音乐:

(1)—(2)1—4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3)1—6 8点方向勾抬腿掸巾

7—8 上左脚呈踏步位,同时右臂折回放于嘴前

9—10 左臂折回放于嘴前,双臂呈“吹喇叭”状,同时踏步半蹲。 (4)1—8 重复(3)1—8反面动作

(5)1—4 右臂折回放于嘴前,双手呈“吹喇叭”状,同时踏步全蹲,碎摇头。

5—8 重复1—4动作,由踏步全蹲在动作中慢慢站立起来。 (6)1—4 双臂折回放于嘴旁,脚下原地碎步,身向1点。

5—8 双臂打开至旁平位,同时碎步向右转一圈至二点方向停住。 (7)1—2 右手里绕花,压脚跟,左倾头

3—4 左手里绕花叠搭在右臂上,压脚跟,右倾头

5—6 双臂经上位打开至斜下位摊手,左脚上步呈踏步半蹲,身向一点 7—8 双手里绕花收至旁斜下位,身体还原。 (8)1—8 重复(7)1-8动作

(9)1—8 两人左手拉手转圈,右手交替斜上斜下位缠巾,视线相对,碎步行进。

间奏段:

(10)1—8 双手上位抖手巾,脚下碎步向五点方向行进(可变换队形)。 (11)1—4 右转身八点方向呈“吹喇叭”状 第二段:

(12)—(18) 重复(3)—(9)动作 (19)1—3 体对八点呈“吹喇叭”状舞姿

4、提示

a、做出东北小姑娘的泼辣灵巧劲儿。 b、手巾花技巧要求练习,不可做摆设。

5、歌词

牵牛花、牵牛花、牵牛花像喇叭, 我把牵牛花当喇叭,嗒滴答滴答滴, 吹到外婆家。

外婆家有呀有喇叭,喇叭好像牵牛花。 我替舅舅吹喇叭,嗒滴答滴答滴, 吹的顶呱呱,吹的顶呱呱。

六、侗乡小歌台(侗族)

1、训练目的:

训练四肢与腰部及胯部的协调配合,同时初步了解侗族舞蹈。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原地拧腰颤膝:(以左为例)体对1点,视1点,上身90度前倾,指尖向上腰部左拧, 膝盖放松重拍向下颤膝。

b、横移甩臂转腰:体对1点,视1点,上身90度前倾,指尖上带甩臂同时带动腰部转动,膝盖放松重拍向下颤膝,同时向旁横移。

c、折臂按掌手位:双手五指并拢左手旁按掌,右手大臂架起旁开折臂,放于右耳旁。

d、摆胯小抬步:双手折臂按掌手位,一脚向正前全脚上步,同时旁顶胯,另一脚勾脚收于前脚脚踝处,一拍到位,左右交替前行。

e、小歌台舞姿:体对3点,双手五指并拢指尖向上,右手放于嘴前右肘对下,右手从嘴前位将左手拍至旁平位左肘微曲,同时身体拧转至1点出左胯,双膝向3点方向半蹲,出右腮视1点。

3、节奏:

准备位置:7点方位,场外准备。体对3点,视3点,折臂按掌手位。 准备音乐:(1)-(2)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5 保持姿态,左脚上步摆胯小抬步,五步 6 保持手位,右脚并步,身体回正 7-8 小歌台舞姿

(2)-(3)重复(1)动作 (4)1-6 重复(1)1-6动作

7-8 双脚跳打开至大八字位半蹲,体对1点,视1点,上身90度前倾,双手扶腰部

(5)1 左起横移甩臂转腰

2 右起横移甩臂转腰

3 原地拧腰颤膝

4 保持姿态再颤膝一次

5-8 重复(5)1-4反面动作 (6)1-4 重复(5)1-4动作 (7)1-8 重复(5)反面动作 (8)1-3 重复(5)5-8动作

4 体对1点,低头双手收回折臂放于胸前,左脚并步

(9)1-2 右脚向2点方向迈出,视2点头微上扬,双臂经体旁打开至双手扶腰位

3-5 保持姿态,左脚并步,双膝放松,向2点方向并步跳三次 (10)1-5 重复(9)1-5反面动作

(11)-(12)1-4 体对1点,视1点,左起摆胯小抬步12次 (13)1-8 重复(5)1-8动作

(14)1-8 重复(5)1-8反面动作

(15)—(17) 重复(1)-(3)动作,面向7点,向3点方向下场

2、提示:

a、转腰及拧腰动作做到最大限度。

b、摆胯小抬步要一拍到位,迅速收脚。

5、歌词:

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 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 唱也乖,跳也乖,侗家乖乖摆歌台。 莫看我们年纪小,山歌山果装满一口袋。 哎罗罗,哎罗罗。哎罗罗,哎罗罗。 丢个山歌谁来接?甜得你口水流出来! 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 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罗哎

七、小花帽(维族)

1、训练目的:

对各种舞姿在组合中的把握,及对维族舞蹈风格的初步掌握。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单托帽:左臂脱帽手,右手2点斜上花形手,目视右手方向身体上扬。 b、击掌:双手正上位击掌,身体拧转

c、单移颈舞姿:左手斜上位花形手提腕,右手于移颈手位,右前半蹲踏步,身体右靠,出右腮,视前方。

d、遮眉手:低头目视斜下,双臂架起,双手遮于眉前,手心向内。

e、双托帽手:目视正前身体上扬,双臂架起,双手花形手推腕放于耳上,双肘微向内关。

f、行进垫步:正步位一脚重拍向下,一拍一垫,另一脚半脚掌一拍一点落于右脚旁,双膝放松自然屈伸,身体保持平稳,向前行进。

3、节奏:

准备位置:3点方位,场外准备,体对5点,单托帽手,左前踏步 准备音乐:

(1)-(2) 保持准备位姿态 第一段:

(1)1-8 保持姿态,左脚重拍向7点方向行进垫步4次 (2)1-2 体对5点,击掌 3-4 保持姿态

5-6 撤左脚至右前踏步,拧身至1点单移颈舞姿 7-8 保持姿态

(3)-(6)重复(1)-(2)动作2遍 (7)1-8 重复(1)动作

(8)1-8 保持姿态,左转身原地垫步至1点 第二段:

(9)1-2 左脚上至左前踏步半蹲,同时双手遮眉手 3-4 右脚至绷脚旁点步,左膝伸直,同时双脱帽 5-8 重复(9)1-4反面动作

(10)1-2 右手至2点斜上位花形手,保持姿态,视右手方向 3-4 左手至右肘前,右手、姿态与视线不变

5-6 左脚上至左前踏步半蹲,同时,落至右手按掌,左手山膀位置,立腕花形手,视线不变 7-8 保持姿态

(11)-(12) 重复(9)-(10)反面动作 (13)-(16) 重复(9)-(12)动作 间奏段:

(17)1-4 左脚收至并步,身体直立,左手垂于体侧,右手单点肩,行礼 5-8 保持姿态不变,左手单点肩

(18)1-8 双手落至旁斜下位花形手,碎步前跑,视1点 第三段:

(19)-(26) 重复第一段(1)-(8)动作 (27)-(28) 重复第二段(9)-(10)动作 (29)-(30)-4 经右转身至5点方向,碎步跑,双手斜下位提裙 (30)5 经左转身至1点,左前踏步单托帽舞姿

4、提示:

a、强调维族舞的基本体态,及对风格的初步掌握。 b、各种手位及舞姿要准确到位,区分清楚。

c、行进垫步时要求保持基本体态,身体需保持平稳。

5、歌词:

沙漠的姑娘,骑在那马上,戴着那小花帽, 帽顶上花儿,红又红呀,神气又漂亮。 唱着歌儿,心荡漾啊,活泼又健康, 扬着鞭儿,赶着马儿,跑马在平原上。 沙漠的姑娘,骑在那马上,穿着新大氅, 胸口的金线,亮又亮啊,衣裳随风扬。 长长的辫子,弯弯的眉毛,眼睛黑又亮, 骑着马儿,跑得快啊,人比那马还壮, 骑着马儿,跑得快啊,人比那马还壮。

八、八只小鹅(芭蕾手位练习)

1、训练目的:

芭蕾基本手位的准确性训练

2、主要动作及要求:

a、一位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靠拢呈圆弧状,食指微微翘起,单手或双手放置胯前,手肘架起,手臂呈圆弧状,肩膀自然下沉

b、二位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靠拢呈圆弧状,食指微微翘起,单手或双手放置胃前手肘端平,手臂呈圆弧状,肩膀自然下沉

c、三位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靠拢呈圆弧状,食指微微翘起,单手或双手放置头顶,抬眼可视的位置,手肘拉开,手臂呈圆弧状,肩膀自然下沉

d、七位手:拇指与其他四指自然靠拢呈圆弧状,食指微微翘起,单手或双手放置旁平略低、略前的位置,手肘架起,手臂呈圆弧状,肩膀自然下沉

e、一位蹲:双脚脚跟靠拢,脚尖开呈“一”字,双膝外开朝脚尖方向半蹲,尾椎骨垂直于脚跟。

3、节奏:

准备位置:体对8点,右腿在前左膝单跪地,左倾头目视1点,左手扶左边人的腰,右手斜下位垂手 准备音乐::

(1)—(2) 体对8点,目视1点左倾头,右腿在前支撑左膝在后单跪地,左手扶左边人的腰,右手斜下位垂手。

(3)1—8 保持舞姿与手位,直立同时右手收回一位,呈右脚前踏步位,一拍到位

第一段:

(1)1—8 保持身体姿态,起右手至二位,一拍到位 (2)1—8 保持身体姿态,从二位起至三位,一拍到位

(3)1—4 保持三位手和身体姿态,左脚起正步位左右交替半脚掌踏步七次,一拍两下

5—6 保持舞姿,小跳至小八字位半蹲

7—8 保持舞姿,脚尖收回至正步位 (4)1—8 重复(3)1—8动作

(5)1—8 目视1点,脚下保持正步位,右手从三位落至七位,头同时变成右倾头身体随动,一拍到位

(6)1—8 保持身体姿态,右手从七位收回至二位,一拍到位

(7)1—4 保持二位手和身体姿态,左脚起正步位左右交替半脚掌踏步七次,一拍两下

5—6 保持舞姿,小跳至小八字位半蹲 7—8 保持舞姿,脚尖收回至正步位 (8)1—8 重复(7)1—8动作

(9)1—4 保持身体姿态目视2点转体,同时右脚打开小八字向2点方向上步, 左脚绷脚脚尖点地留在6点方向,一拍到位 5—8 保持舞姿,右手指尖向2点方向延伸

(9)1—2 保持舞姿,右膝向脚尖方向打开半蹲,左膝保持伸直 3—4 保持舞姿,直立

5—8 重复(9)1—4动作 间奏音乐:

(10)1—4 双手慢收回一位,同时身体回正至1点,目视1点

5—8 身体慢转至身向2点,上右脚呈右前踏步位,右倾头目视1点,右手扶右边人的 腰,左手一位 第二段:

(11)—(20)1—6 重复(1)—(9)1—6反面动作

7—8 直立同时左手从七位起至三位,右脚向8点方向收至四位,半脚掌点地,目视8点,头微微扬起

4、提示:

1、一位半蹲时,根据学生条件要求脚尖尽量外开,不可塌腰、撅臀。

2、手位变化准确,节奏清晰。

3、脚下半脚碎步要求节奏准确。

5、歌词: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它们架子很大。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呷, 它们架子很大。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八只小鹅,快快活活在玩耍。

九、爱的人间(再见曲)

1、训练目的:

手的灵活性训练及哑语的简单了解。

2、主要动作及要求: 手语:(根据实际手语放大动作,或只表示主题动作寓意) a、心:双手拇指与其他四指搭成“心”形,贴于胸部。

b、太阳:左手身出拇、食指,微微弯曲,置于头侧上方。右手五指虚撮,从左手虎口内斜着向下移,同时放开五指,象征太阳的光芒。

c、月亮:双手拇指与其他四指指尖相对于头上,然后作弧形分开向左右下移,同时拇、食指间距渐小,如半弦。 d、眼睛:右手单指指向右眼。 e、一:右手单指竖立,呈1状。

f、花:右手于胸前一尺距离,五指撮合,指尖向上,然后向上移动,并放开五指,呈开花状。

g、草:双手伸出食指,指尖向上,交替上下动几下,象征丛生的野草。 h、听:右手贴于耳后,表示听。

i、鸽子:用双手波浪手表示鸽子飞翔。

j、温暖:双手微曲,掌心向上,由腹部慢慢地移到胸前,仿佛温暖由下至上 k、爱:双手于胸前一尺左右,右手轻轻抚摩左手拇指指背,表示一种“怜爱”的感情。

l、牵引:右手于体前,手心朝上,握拳由下至上。

m、话语、呼唤:双手四指并拢,拇指张开,于嘴前向外慢慢推开,表示讲话和呼唤。

n、道路:双手掌心相对,相距约一尺,向前方伸出,表示笔直的大路 o、飘:双臂斜上位,掌心相对,小臂左右摆动,仿佛旗帜飘扬状。

3、节奏:

准备位置:自由场下准备 准备音乐:

(1)-(2)保持准备位姿态

(3)-(4)自由交流走至位置,自然位身体直立,体对1点 第一段:

(1)1-4 双手做“心”的动作,同时右脚向前上步,左脚并步呈自然位,头左右各倾 一次

5-8 双手做“太阳”动作,右手打开至旁斜下位,头随右手动。同时右脚旁点步,左膝微屈

(2)1-4 重复(1)1-4动作

5-8 双手做“月亮”动作,抬头视斜上位,同时双膝半蹲 (3)1-2 左手旁按手位,右手做“眼睛”动作,头左倾 3-4 左手不动,右手做“一”的动作,头右倾 5-6 左手不动,右手做“花”的动作,视1点 7-8 双手做“草”的动作

(4)1-4 左手旁按手位,右手做“听”的动作,双膝半蹲,身体略向2点方向前倾,做聆听状

5-8 双脚半脚尖碎步向左转一圈,同时双手由胸前做波浪手两次打开至旁平位,头随右手

(5)1-4 双手做“温暖”的动作,双脚自然位直立,头随手动 5-6 双手做“爱”的动作

7-8 双手做“牵引”的动作,双脚半脚尖碎步前进 (6)1-4 重复(4)1-4动作 5-6 双手做“讲话、呼唤”动作

7-8 左手旁按手位,右手做“听”的动作

(7)1-6 由左转身至5点方向,半脚尖碎步前进,左手于前斜上位,右手于正前位,做被引领状

7-8 由左转身至2点方向,双手做“道路”的动作,双脚左前踏步位

(8)1-4 向2点方向双手做“呼唤”的动作

5-8 双手做“飘荡”的动作,双脚移重心至左踏步半蹲一次

9-10 双手做“心”的动作,同时右脚并步至自然位 第二段

(9)-(12)重复第一段(1)-(4)动作

(13)1-4 做“聆听”的动作

5-8 向2点方向做“呼唤”的动作

(14)1-8 双手由胸前波浪手2次,打开至旁平位,同时半脚碎步向3点方向行进视2点

4、提示

a、每一个手语动作都有实际意义,经加工放大,因此动作要准确。 b、要求学生边唱边跳,心中充满真挚的情感。

5、歌词:

我心中有个太阳 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 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总有温暖的手牵着我 总有温柔的话送耳旁 总有一个声音为我带路 总有一个呼唤飘在我心上 我心中有个太阳 我心中有个月亮

我眼前有一片红花绿草 我听到小鸽子的歌唱

《中国舞蹈第一级教案模板.doc》
中国舞蹈第一级教案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