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说课模板

2020-07-17 来源:教案模板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小学音乐说课

一、说课的概念:

教师用教育理论指导课堂教学的一种叙述。即运用有关教育教学理论针对具体课题,用讲述的方法分析教材与学情,提出课堂教学的设计与意图。

二、说课的特点:

就是“说理”。即不仅要说教什么?怎么教?更要说出:为什么要这样教。

三、说课的过程与方法:

(一)

说教材(即教学内容)

1.

课时内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合(或重组)的理由与原因。 2.

有重点的分析教学内容

3.

结合学情说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二)

说教育理念和教学思路

1.

根据教学内容说清如何体现新的教育理念。

2.

据教学内容和教材分析呈现的特点,说说你教学设计的总思路。

(三)

说目标

1.

结合学情与教学内容,说清教学目标是什么。 2.

说目标制定的适应性及目标达成的条件

(四)

说教法与学法(即过程)

1。简要介绍你教学设计的几大主要环节及设计安排的原因。

2.有重点的说说每个环节的过程及教学方案设计(包括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主要方法)的实践与理论依据。(注意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标理念)

3.结合教法说说教学中如何构建自主-探究-合作-创新学习的氛围,而设计提问,组织讨论,开展活动,归纳总结等。为什么?

(五)

说板书(包括电教媒体)

结合教法说说板书内容及布局,或范唱(奏)、录音(像)、投影、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创意设计的意图与作用。

(六)

教学特色:

说教学高潮的设计与本课时教学特色在哪里。

四、音乐说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应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去分析说明教学设计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

应根据不同课题灵活安排教学的前后顺序,叙述时应突出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3.

应注意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参与性和创新性。 4.

应注意音乐学科的特点,体现教学中的音乐性与审美性。

1、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目标在课标中的表述,即根据课标精神和要求确定该课的教学目标。显示出教者对教材和课标关系的熟练把握。

2、说出该课(该章、该节)在单元中的地位,即在整体中给该课的教学准确定位,既照应单元整体性又突出单课独立性。显示出教者对教材科学而清醒的驾驭。

3、说出该课(该章、该节)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并根据对学情的分析,确定教学中的详略,安排教学的进度。显示出教者的务实精神和处理教材的能力。

4、说出该课(该章、该节)课堂实施的预设方案,包括所选用的课型,新课导入、各个教与学环节的先后安排。对重要的提问,讨论课题,板书、实物及多媒体画面的精彩细节,可做画龙点睛的说明和展示。让听者感受到教学的全过程。显示出教者的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

5、说课切忌平铺直叙,要突出亮点,重要细节不可忽略,以给听者深切的感受。说课语言力求清晰流畅,说课稿文字力求简洁生动,书写格式、图片表格力求明快醒目,富有感染力。显示出教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字功底。

推荐第2篇:小学美术说课

各位评委:

大家好。我是小学美术组的18号参赛选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册第 ---- 课

《----------》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个方面

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我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 --------------》一课属于“造

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

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愿望。

2 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一节集欣赏性、合作性、互

动性等特点于一体的美术课,在本节课前面安排了----------等课,已经让学生接触到了用颜

料彩笔等工具进行绘画,用彩泥、彩纸等手工材料来表现画面,而《---------------》这节课是

在此基础用“剪纸、撕纸、彩笔绘画、彩泥制作、综合材料”等 方法来表现画面,复习运用

了前几节课的学习内容。而在本节课后面安排了---------------等课,这几节课主要是通过彩纸

彩泥以及综合材料来表现画面, 为此打下基础。 所以本节课在整体知识结构中起到了承上

启下的桥梁作用。让学生在观察欣赏中感受美、体验美;在实践操作中表现美、创造美。

思想目标:体会------的意义,形成 ------------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 ,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

式设计和制作。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明确了教学

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

-----------------

-----------------教学难点是:-------------------合理性和协调性。

二、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年级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工具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

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表现他们所知道的东西。 现在的孩子以独生子女居多,

他们接受信息的途径很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联想奇特,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喜欢按

照自己的想法自由的表现画面;好奇心重,爱表现自己,但动手能力较差,只能用简单的

工具和绘画材料来稚拙地表现自己的想法。而《-------------------》这节课就是让他们在轻松

愉悦的氛围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想法,符合学生发展的特点。 本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

象是小学--------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力与创造力非常丰富和活跃的时期,结

合小学儿童的学龄特点,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三 教学目标:

体会-------------------的意义,形成 ---------------------的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 通过教学

活动,让学生了解-----------------,尝试运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设计和制作。

培养学生对生活情感的表达能力,发展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二.教法学法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 侧重学生

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 X 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

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

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

高学生的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

为了使学生都能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创设情境 欣赏----------------我首先设计了“创设情景——欣赏 ----------------这一环节,因为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所以我在教学一开始,播放了 --------------------动画片段,把学生带入-------------的世界中,让 学生欣赏造型各异、风格独特的 --------------,为后面设计 -----------------做好铺垫,引导学生通过体会 ------------的 意义,懂得珍惜 ----------------,引出本课课题—---------

-----------

(二)引导启发 了解 ------------其次由于每个学生的成长经历、知识层面、生活环境的不同,观 察力与认识层面自然不同,因此,我设计了“引导启发 了解-----------”一环节。先出示一组图 片,通过“----------------------------”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探索,了解。接着出示一组有错误的 ----------------,让学生观察分析:设疑引路,归纳总结,突破难点,避免发生同样的错误。这一环节的设计为学生的制作设计了一个坡度,减低了难度。通过语言表述与语文课相结合,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教学活动中,以此调动学生勇于表现、释放个性的积极性,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三)自主探究 折制 -------------接着我设计了“自主探究——折制-------------”一环节,因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标准特别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 他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合作意识,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 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 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给学生 5 分钟的时间,引导学生到书中寻找答案,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了解不同的方法步骤,并大胆地展示出一个设计与众不同的表面。通过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

(四)大胆创作 制作------------------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设计了“大胆创作— —制作 -------------这一环节,鼓励学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再创作,在再创作过程中,我强调学生 注意色彩的搭配协调, 钟面指示明确。 制作同时, 并播放儿童歌曲 X, 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诸如:材料的选用、颜色的搭配等问题。我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学会解决问题。 ----------

(五)展示欣赏 评价----------我接着设计了“展示欣赏——评价----------”的环节,这样就做到了问题由学生提,方法由学生想,思路由学生讲,从而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从而

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六)课堂小结 扩展延伸 科学精练的结束语能起到“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因此我最后设计了“课堂小结——拓展延伸”环节,在课程即将结束时,问学生:“这节课哪一点 给你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会从老师和同 学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 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把自己的创作感想和乐趣跟大家共同分享。

1.自评:让学生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说自己的作品名称,觉得自己的作品什么

地方制作的棒?

2.互评: 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 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我相机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

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的作业:和家长共同创作一个更漂亮的 -------------- 拿到学校来,

四.板书设计:(课件)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三部分:课题---------------------基本特征示意图和展示区。

总之本节课通过精心设问、合作探讨、动手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我强调把学生当成发现者、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自行探究,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互助、参与合作意识,实现了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真正实现了知识与能力的同步提高,教学效果很好,一句话:只要教师转变观念,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满足他们好奇、好动、好说的特点,教学效果一定会事半功倍。

推荐第3篇:小学美术说课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

好,我是

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展开对本节课的阐述。

一.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材分析:这一课是人教版

年级

册第

。及主要知识是对前面所学内容的综合运用,又是对后面教材的整体铺垫,具有承上启下不可缺失的作用。其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了解

的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 小学生天真烂漫、思维独特,能用自己的小手创造出我们成人想象力所不及的童虎般的美丽。因此我确定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目标:

三.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学目标我把教学重点定位

.我将通过直观教学法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部分.由于学生对

的知识难以理解,所以我采用实践展评的方式突破难点.

四.教法学法

为了更好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法上我采用直观教学法、活动探究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等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中进行自主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学法上我采用观察法、实践活动法、小组讨论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变传统教学,体现“玩中学,学中乐”的理念。

五.教学准备

教师范画、备用学生用具、多媒体课件、图画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六.教学过程

正所谓一堂精彩的美术课,教学过程尤为重要。我将从以下环节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2分钟)

首先在导入阶段我选用情境导入法(用时2分钟)。我将自己设计的一件

的造型展示在他们面前,用比较直观的方式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同学们请看一下展示台上有一个

的造型啊?通过疑问来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他们肯定会好奇。那么在这个阶段之后呢,我就会告诉同学们“其实有更多精彩的设计,请看大屏幕。”这个时候即出现大屏幕上的一些图片,让同学们看一下别人的设计。引入——课题

让他们先有一个情景,就能更容易的融入学习氛围中来了。然后进入我的第二阶段,探索新知(用时18分钟)

(二)探索新知(18分钟)

此阶段我会通过三个小环节来讲解本节课的重点。

首先:讲解(多媒体课件)

其次:设计游戏

最后:

进一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通过讲授、体验、创意等方式使学生加深对

的理解。使同学更进一步理解掌握

的知识。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我设计了第三个阶段——实践展评

(三)实践展评

结合课本范图启发诱导,拓展创作的题材和空间。我会问

引导

诱导学生

以此来突破本节课的难

点。

创作完成后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放到展示台上来开始进入评价阶段。学生的制作过程(绘画过程)就是一个动态评价的过程,我会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式进行评价。

首先是自评:请同学站到自己的作品旁边,说一说自己作品的名称,觉得自己作品什么地方制作(画)的棒。

互评:学生之间相互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

教师评价:在学生的互评过程中,我相继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弱性格内向的同学更多的展示机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然后进入我的第四个阶段——总结延伸(用时5分钟)

(四)总结延伸

科学精炼的结束语能引起“课虽尽,但趣无穷”的效果。(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因次我设计了“总结延伸”环节。在课程结束后,我会播放一些欢快的音乐,在轻松的氛围里我会问学生:“这节课你们快乐吗?这节课哪一点给你们带来了快乐?”学生学会从创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合作的快乐甚至从老师和学生的评价中体会到快乐。这一环节对快乐的回顾,既加深了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印象和体验,同时又是对这节课的总结和梳理。最后,我给学生留了一个拓展延伸作业:

七.板书说明

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逻辑清晰,要点全面,重难点突出。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第4篇:小学美术说课

小学美术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大家上午好。

我是×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XXX》,这是一篇XX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部分内容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等几个方面进行陈述。

1、教材分析

今天我所选用的教材是XX出版社小学美术第X册第X课的《XXXXX》,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分析和X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我确定了以下两个目标: 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保持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②过程与方法:运用小组探究、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美术创作。

3、教学重难点

基于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蝙蝠的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掌握蝙蝠的特征

4教学准备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备好画具是上好本课的前提条件。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画具,表现蝙蝠的艺术作品

学生准备:网上资料收集、画具

二、说教法

我主要采取设置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基于本课的特点,我还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来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三、说学法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体现课程设计注重人文关怀,侧重学生的体验过程,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

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1组织教学:注重学生的画具准备与分组情况。

2 导入新课:通过老师与学生的互动谈话方式导入新课。(2——3分钟)

3讲授新课。(15分钟)

1)、通过游戏互动表演,引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来回答。

2)、老师补充问题答案,传授新知识。

3)、运用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和回答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增强记忆。

4、材料制作(22分钟)

1)自主探究。

因为它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所以在这环节我先用激励的语言表扬学生的学习精神,正当学生情绪高涨,产生积极的探究动机的时刻,我鼓励他们根据书中提示,相互交流,积极互动,根据自己带的材料讲解自己的制作想法。这种安排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在小组中合作、在小组中探讨,使重、难点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中得到了解决,教师只是组织者、引导者,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大胆创作。

为了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我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法制作。制作同时,播放欢快的歌曲,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展开思路、大胆创造,体验造型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在学生创作作品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引导小组成员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一块解决问题,这样还能培养小组的团结合作精神。完成以后,在教师的带领下交流制作方法和感受。

3)展示欣赏 评价学生作品(5分钟)

在学生创作基本完成时,我让学生采用自评为主,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

1.自评:让学生将自己的作品放在展示台上展示,说出自己作品的名称,并说出设计思路。

2.教师简评:根据激励性的原则,在学生互评的过程中,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学生的各种表现,保护他们的积极态度和创新意识。点评时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找出并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自己。使全体学生参与到教学中,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第5篇:小学体育说课万能

董振义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

大家好!我是小学综合组( )号。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 ) 。下面我将从指导思想、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运用、教学过程、场地器材、预计效果等方面来说这次课。

指导思想:本课根据体育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健康第一”的教学设计思想,以( )练习为主线,以学生参与为策略,以合作创新为核心,通过学生自学、自练、自评、自创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在活动中发展协调、灵敏、柔韧等素质,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精神,整体教学构想立足于新课标的五大领域,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二: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新授教材( )。 (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爆发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逐步培养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等集体意识和良好作风;形成勇敢、顽强、克服困难的优良品质;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三:学情分析

1、有利因素:小学四年级学生个性天真活泼、好动,而且兴趣广泛,其模仿能力及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较强。所以在本课时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我采用以游戏练习为主线,注重诱导、启发,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大胆创新。

2、不利因素:由于部分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基础,但是学生的心理素质不稳定,容易产生满足而导致厌学的倾向,对学习新的技术动作带来了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一步学习新内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 )的基本技术原理和( )的技术特点,明确学习的目的性

2.技能目标:初步学会( )合理的技术动作,使80%学生能独立完成动作。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协调等素质。培养自主锻炼习惯与他人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觉锻炼,克服困难,团结奋斗的精神及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难点

六、教学模式:本课采用分组不轮换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再新奇中学,在快乐中练。

七、教学方法的运用 1.教法:

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中我以游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活跃单调无味的课堂气氛,同时结合讲解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游戏竞赛法、情境教学法、微格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以培养学生勇于创新、敢于进取的学习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和锻炼身体的目的。

2.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引导、启发、学生进行自主练习,使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相互交流,讨论探究,再结合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评价,激发学生在学习中建立自主创新的意识。

八、教学过程

本课我分为:开始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三个部分进行教学。

开始准备部分,体育委员集合整队,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目标及内容并强调安全意识。(我改变以为的师生问好方式,教师问:同学们好!学生回答:好!很好!非常好!)这样的安排是为了让师生尽快进入课堂状态,杜绝运动损伤的发生,使学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

2、准备活动

我用欢快的“兔子舞”取代传统徒手操练习。有手脚并用配合、团队组合练习,体现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下进行热身,达到运动准备的目的,为后面的课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

基本部分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我用“有谁知道生活中有哪些( )运动,提高同学们参与和学习的兴趣,以引出今天要学习的内容,然后通过再问同学们要不要也试一试( )的乐趣,来激起学生们的参与热情。

首次让同学们偿试性的去做自己所知道的( )动作,按老师要求的方式去完成,老师在旁边观察同学们的完成情况,当差不多每个学生都尝试性的做过几次动作后再组织交流讨论。

教师找几个表现好的学生(可提前备学生)出来分享他们的经验,然后再由老师通过总结,引出动作要领,并做出标准优美的示范动作。

在学生们明白技术动作要领后再以小组的方式按要求去做。

同学们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再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最后在大部同学都掌握了技术动作后,老师再组织以小组的单位进行比赛。

比赛结束后评选优胜小组。并给以精神上的鼓励,同学们鼓掌。 结束部分4——5分钟

在欢快的《幸福拍手操》的伴奏下,师生共同做放松操,进行有效地调整身心,恢复疲劳,音乐停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测试能力。最后安排收回器材,师生再见,从而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

场地器材:

预计效果:

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积极认真的参与各个练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感情融洽。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35%左右,最高心率为150--160次/分,平均心率达到120--130次/分。让学生既出汗又脸带微笑,身心健康前面发展。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评委老师!

推荐第6篇:小学英语说课ppt

小学英语说课ppt模板

篇1: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新标准)

一、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外研社小学英语新标准三年级起始第一册module 6 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唱溶于一体,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愿望,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体验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际的能力。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于本期刚接触英语,对学习英语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渴望获得更多的英语信息和知识。经过本模块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询问并识别物体的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和心理状态为本节课的自主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教学目标

1、语言知识目标

(1) 让学生能听、说、认、读pen,pencil,book,bag等单词。 (2) 通过学习让学生熟练掌握句型

what’s this? 和what’s that?

2、学习技能目标:

(1) 能听懂let’s do中的指令并做出相应动作,如point to the …

(2) 根据图片或在场景下进行简单的英语交流和表达,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

(1) 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有兴趣听、说英语,培养学生注意观察、乐于模仿的良好习惯和主动竞争的竟识。 (2) 让学生在鼓励性评价中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3) 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从而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意义。

(4)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学习资源,实现自由参与与创新,能主动与他人交流,并克服交流中的困难,使交际顺利进行。

四、教学重难点

1、学习新单词 pen,pencil,book,bag ,能正确认读。

2、巩固已学句型:what’s this?和what’s that? 并能用 it’s a…作出相应的回答。

五、课前准备

教具准备:课文录音;带单词的物品图片;实物pen,pencil,book,bag;魔法包;奖品(贴画)。 学具准备:单色物品的图片(学生课前画好)

六、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这堂课的重、难点,根据小学生好奇、好胜、好动、模仿力强、表现欲旺盛等生理和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了以下教法和学法。

(一)

小组活动学习法

把全班分成四个大组(两行为一组),分别用数量单词命名,并书写在黑板的左边或右边。课堂各项教学活动均以小组活动为主线,结对或全班活动为辅,学生互相交流、探究,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中感受学习英语的乐趣及交流的意义,也通过小组成员之间“荣辱与共”的关系而形成同步学习的环境。

(二)

情境教学法

给学生不断创设各种真实的场景,促使学生说英语。

(三)

课堂评价主要以鼓励性评价为主。

课上恰当使用激励性评语和奖励个人贴画、小组奖红旗(画在黑板上)的方法,让学生渴望成功的心理得到满足,这也是激励学生积极投身英语学习的一个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老师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

七、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营造学习英语的气氛。

1、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育家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必须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是新课导入的关键。精彩的课堂开头,不仅能使学生迅速地兴奋起来,而且还会使学生把学习当成一种自我需要,自然地进入学习新知的情景。因此,在热身的时候,首先让学生演唱歌曲“plese stand up ”,并做上相应的动作,这样的导入能很快吸引住学生,还渲染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同时,歌曲中的物品也可勾起学生们对已学物品单词的回忆,对复习句型what’s this? 和what’s that?作好铺垫。

2、复习旧知,培养自信

教师出示tom的图片,谈话向孩子们引出本节课的新朋友:“it’s tom.” ,并让学生热情地和他打招呼。告诉学生们他是amy的弟弟,今年才三岁。小tom有些物品不认识,由于刚和大家见面,有些害羞,要老师代问,让孩子们帮帮他。孩子们对帮助他人都比较热心,反应都很积极。于是老师拿着tom的图片,在教室里四处走动,随意拿起一件物品或指向一件物品,向学生提问:what’s this? 或what’s that?让学生作出相应的回答。适时还可用what colour is it?进行询问,借以复习表示颜色的单词。大力夸奖乐于助人的娃娃。这样不仅复习了旧知识,渲染了学习英语的良好气氛,而且渗透了思想品德教育。

(二)会话导入新知,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学生在一个平等尊重的氛围中,他们的思维是放松的,敢于说、敢于参与教学。教师要真心诚意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努力提高“导”的艺术,从而在教学中恰到好处地去启发、点拔、尽可能地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才能使课堂氛围充满活力。因此,这个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

1、教师拿着tom的图片继续指向教室里的物品,向学生提问。课前教师在离讲台较近的墙壁两侧和较远的后墙两边分别贴上pen,pencil和book,bag的图片,分别使用what’s this? 和

what’s that?向学生提问,学生可用中文来回答。教师引导用“it’s a…”来回答,自然引出新单词,进行单词教学。

2、游戏——变一变。

老师先出示魔法包,把实物pen,pencil,book,bag一件件地特意让学生看到后,再把它们放进“魔法包”中,然后让一名学生上台,从“魔法包”中握住一件物品,让其余学生猜是什么。若猜对了就把物品拿出来,并让另一名学生上台找出相应的单词卡片,全班进行单词练读。学生们对“魔法包”充满了好奇,而所学的单词又是孩子们非常熟悉的文具物品,从而学习起来非常带劲,能起到很好的巩固作用。通过齐读、指名读、开火车读、看口形猜单词等多种形式的操练,孩子们能十分轻松地掌握单词的认读。对读得对、读得好的个人和小组要给以及时的鼓励,调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呈现新知,合作互动。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的紧张感,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外部动机,引发他们一系列的自主活动,促进外部动机向内部动机的转化。

1、游戏——say and point 请四位学生上来,分别站在四个不同的方位,手里分别拿着实物pen,pencil,book,bag再请一名学生发出指令:point to the…其余学生做出相应的动作,以达到对新单词的熟练掌握。这个活动完全由学生来操作,既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演一演。这个部分由学生导学。指派一生扮演tom,在教室随意走动,指向任一物品,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进行询问,其余学生扮演amy作答,以答到操练句型的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多抽几名学生扮演tom练习。这个环节主要是操练学生能正确使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来提问。对能正确使用this和 that来询问的学生要加以大力表扬和奖励。

3、小组活动:ask and answer 以学习小组(四人)为单位,摆出pen,pencil,book,bag等文具,可故意将其中的一件放远一些。然后指派一人分别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进行询问,其他学生作答。依次轮流进行,借以达到熟练掌握句型的目的。若组内成员不懂,其他成员帮助,团结一心,完成任务。教师巡视指导。

4、学习课文 what’s this? (1)学生打开书,结合课文插图,听课文录音,理解文意。

(2)再听录音,生逐句模仿读。教师适时正音。 (3)趣味操练——多种形式赛读:男女生分角色读;指名分角色读;小组赛读。优胜者分别奖个人贴画、奖小组小红旗。各种方式的赛读,从多方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自信心,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四)巩固新知,拓展练习。

1、完成运用任务(1):赛一赛——将sb24页的activity 3设计为一个抢答赛。

教师出示单色物品,用what’s this?询问,学生抢答。在这个环节,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加上颜色作答。不仅巩固了新知,也复习了旧知。这个练习有一定的难度,教师要多加诱导,多给孩子思考的余地。通过努力,相信孩子们一定能完成得很好的。对答得对的要大加赞扬和奖励,比如说:呀,你真了不起!能说那么长的英语句子了!太棒了!

2、完成运用任务2:将sb 25页的activity 5设计为小组活动——show and ask 学生展示出课前画好的单色物品图片,在小组内互相用what’s this? 和what’s that?来进行问答。提醒学生在问时把图片拿出来,做出合适的动作;在答时尽量加上表示颜色的词,教师巡视指导。 此任务的设计,重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们在师生,生生,小组等不同的合作方式中,学会倾听,学会评价,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五) 课堂小结和课堂延伸

1、总结小组的战利品,(包括个人的贴画和黑板上小组的小红旗)学生掌声祝贺并鼓励未获胜的小组继续努力,为激发下节课的学习气氛打下基础。

2、布置课外作业——我来当当小老师。

将所学的单词或英语句子教教你的家人或朋友。并将你当小老师的情况在下节英语课上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此环节将课堂延伸至课外,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让孩子的家人和朋友也来分享学习英语的快乐,从而更加激发孩子学习英语的欲望,真切体验学习英语的成功带来的喜悦,达到学以至用的目的。

八、设计说明

本节课不论是新知的呈现,还是游戏的设计,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中心,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全员积极参与到课堂,在玩中学,学中用,提高了课堂实效,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我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充分让学生主体参与、体验感悟、游戏巩固,是一定能圆满实现课堂教学任务的。 附:板书设计

Module 6School Unit 2 What’s this? What’s this? It’s aredpen.yellow pencil.What’s that? It’s ablue bag.green book.篇2:小学英语说课万能模板 小学英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英语组()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如:Unit 1 I like football.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黑板)。(可适当加手势、眼神、动作)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了语言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从下面先说一下第一方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 》是科普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本课重点围绕学生对几种体育运动是否喜爱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后两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单词 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学习运用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勤于体育锻炼。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说单词 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运用句型 Ilike ?\\I don\'t like ?。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句型 Ilike ?\\I don\'t like ?。 确立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说教法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全身发应法、情景假设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游戏法相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英语更注重趣味教学,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全身发应法、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了体育课堂,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奇,同时又很好动,所以我把重点单词和句型编成韵律诗,它节奏感强 ,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 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程序(很重要)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识状况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热身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形式之一。首先,我以一首“Stand up热身,轻松的歌曲可以缓减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再次Do the action:happy.happy.happy; cry.cry.cry; angry.angry.angry.有节奏地吟诵,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了浓烈氛围。 第二环节:师生问候

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采用唱歌的形式:T:Hello, hello, how are you? S: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 第三环节:启发诱导,教学新知 1.新课导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特地穿上运动装,引出运动主题;接着课件展示李铁、姚明、王楠、熊猫盼盼,引出本课重点词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2.教授新知 首先词汇教学

我运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模仿等直观法教学单词。教读时,配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采用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动起来,融入动脑、动口、动手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找卡片、变脸两个游戏,用于巩固单词。游戏教学即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又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其次句型教学

我根据本课单词的特点和所准备的实物和图片,采用了情景假设法: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有四种运动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让你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同时,也告诉大家相比之下你不喜欢的那种。用Ilike ?\\I don\'t like ?句型说出,可以出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配上动作,再加上丰富的表情。之后,我设计了滚雪球游戏来操练句型,比如:football, like football,I like football. 3.巩固新知

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及活泼好动的天性,我自编了一首韵律诗用于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 football,football,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 basketbal, I like basketbal; table tennis, table tennis, I don\'t like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morning exercise,go,go,go! 吟诵时,采用全身反应法,即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小结

提出问题: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我采用的这个质疑法,不仅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小结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四环节:板书设计(写到黑板上)

我采用归纳法,将重点词汇和句型都展示出来,加上简洁明了的简笔画,使学生一目了然。 football I like I don\'t like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 篇3:小学英语说课模板大全 小学英语说课的注意事项: 1.避免过于紧张。

2.避免语速过快,造成评委没办法完全听懂说课者的说课内容。 3.避免语速过慢,造成说课时间不够。 4.避免音量过小,造成评委没办法听清楚说课者的说课内容。

5.避免动作过于随意,或做一些小动作,如:摸头发,拉衣角。

6.避免过多出现口语化语言,如“ok”、“嗯”、“好”。 7.避免语言的反复重复,如“比如说”、“然后”。 8.避免向评委提问:“你们认为呢?”他们不可能在此时给予回答。

9.避免板书。既是说课,重在说,不在写。只要说出板书设计则可。 10.避免说课稿写得过于繁杂,造成说课时间不够,突出说课重点足以。

11.避免讲述说课教材中没有出现的新知识,造成偏离说课主题。

12.避免过多借助于教具,可适当用些简单的道具,或不用。

13.避免过多看说课稿,或拿着英语书说课。 14.应放松心情,应有自信,应有激情,应有微笑。 15.应做到普通话标准,语音清晰,自然。 16.应在撰稿前认真研究、分析说课教材。

17.应充分利用所有的教材,教具,促进说课稿撰写的完整。 18.应注意所撰写的说课稿要有新意,有与众不同的地方。

19.应注意在说课过程中与评委眼神的交流。 20.应引用一些现实可用的教学理念在说课稿中。 21.应能全英文表达更佳,但要避免看稿念。 22.应对说课稿内容心中有数。可做一份说课稿大纲,看大,小点标题说。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1 学生分析 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好奇、好动、善模仿、好表演,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浓,

但不能持久,因此,需要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习。 在学习本课时前,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听、说、读、写一些课本要求掌握的四会单词及句子;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作大;能够根据情景组织简单的对话焦急和表演;能够提出简单的问题及回答,但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科学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Book 6 ,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的第一课时,在Unit Four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动词的ing形式及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在本课中,我安排学习

5个现在分词以及句型,并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拓展话题,让学生们在当导游,带领在场的各位教师游览动物园,评选出最佳导游这一任务中,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的交际运用。 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能运用来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 (2)

语言知识:能够听、说、认读动词flying, jumping, walking , running, swimming五个现在分词及主要句型

(3)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4)

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 四. 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的原则,主

要运用任务驱使、合作互动、情境体验、交流评价等教学策略,把单词、句型和会话的教学,

学生的操练、交流和合作,以及师生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融为一体,达到了话题、语言、功能、结构、任务和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本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歌曲和日常谈话的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通过复习上个单元打电话的对话引入新课,为新课的主题—游动物园作铺垫。Step 2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presentation 1) 通过CAI呈现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活动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

使原本枯燥的内容不再枯燥,词句穿插教学,让学生融会贯通。Step 3 Practic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本环节设计的Save the animals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句型,在猎人的枪下救下动物,既进一步巩固和操

练了句型,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Step 4 Let’s talk (Presentation 2) 本环节通过和在动物园的见闻,引入对话。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Step 5 Make a dialogue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操练,让学生们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拓展话题,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的交际运用。 Step 6 Do some exercises 这一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的教学成果。本环节采用学生自评的形式,把学

生的个体表现和合作小组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2 我说课的内容是牛津小学英语教材3B Unit 8的第二课时。这是一节情景对话课,围绕“征询意见”这一日常用语展开。在第一课时 中,学生已经能用“What would you

like?”进行询问。能听懂会说a hot dog,a pie,a bar of choolate,a sandwich。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为用“What

about…?”进行征询意见。根据这一安排和学生的整体认识水平,从知识教学、能力培

养等方面考虑,我确立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能听懂会说I’m thirsty.What about…?No, I’d like….

2、听懂会说soft drinks、a carton of milk、some bread、some rice。

3、能运用所学句型进行对话表演和口语交际,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能听懂会说I’m thirsty.What about…?No, I’d like….听懂会说soft drinks、a carton of milk、some bread、some rice。

教学难点是能用“What about…?”征询别人意见以及soft drinks的正确发音。为实现以上目标,我是这样设计教学过程的:

一、Warming up

1、Sing some songs.

2、Play a game.快速呈现食物图片,做问答。

(通过唱唱、问答的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而且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构建了知识表象。)

二、Revision (紧接着教师摸着肚子,作饥饿状)引导学生一起说出I’m hungry,围绕呈现的图片快速对话。

(以对话的形式,唤起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熟练运用旧知,同时对I’m hungry进行了渗 透。)

三、Presentation

1、依次呈现some bread、some rice的图片。 T: What would you like? Some bread? S: Sounds good. T: Here you are. Drill

2、T: I’m thirsty.(教师作干渴状,引导学生边做边说I’m thirsty.)

T: What would you like? Some juice? S: Sounds good.T: Here you are. 通过已掌握的句型新授a soft drink、a carton of milk。 Drill (利用旧知,在已熟练了的交际语境中学习新单词,同时配以相应的图片,加深了对单词的理解,也降低了难度。并即使由师生操练转向生生操练,由模仿提高到运用,这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呈现以上四幅新授图片)Make out some dialogues. (将单词融进有实际意义的对话中,充分体现在交际中教,在运用中学的理念,通过这种方式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运用。)

4、(请一名较突出的学生引导作干渴状):I’m thirsty. T: What about some juice? S: Great! Drill (教师作干渴状):I’m thirsty.S: What about some juice? T: (作摇手状)No,I’d like a soft drink.(呈现图片) Teach“a carton of milk”in the same way. Drill (在说的过程中予以图片加以配合,帮助理解;由模仿到练习,反复刺激学生的感官,增强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运用。)

四、Practise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read after the tape.

2、Act out the dialogue. (在听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演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情景中练习达到掌握的目的。)

五、consolidation

1、Make a survey.

2、Who’s the best? (师生示范表演为学生提供一个可操作的模式,以任务型的活动方式,通过合作学习,

并予以评价知道,给学生提供平等的说英语的机会,鼓励学生在竞赛中学,这样既创造了轻松愉快、自然和谐的课堂气氛,又促进了交际活动的展开。通过“Apple

Tree”的评价总结,让学生认识到集体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努力,激发其进一步追求成功的欲望。)

六、Homework

1、Read after the tape recording.

2、Make up a dialogue in pairs. (将可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3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你们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的PEP Primary English Book IV 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的第一课,上个

单元我们学习了What are they doing?本单元我们主要学习koala、kangaroo、bear、monkey、bird、lion 六个新单词,并且要在What are they doing?句型中练习,通过练习掌握这六个新单词,并进一步熟练运用 What are they doing?的句型。目的是为下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养成良好 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能力,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

学生能够听说认读koala、kangaroo、bear、monkey、bird、lion。

能够熟练应用句型What are they doing? They are……..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模仿、良好习惯及主动竞争等多方面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

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3、情感目标:

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学生了解、热爱大自然。 教学重点:koala、kangaroo、bear、monkey、bird、lion六个新单词的学习。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激发兴趣,树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为了突破 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

了导入法、点拨法、师生互动法几个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参与和合 作,从而促进语言实际 运用能力的提高。 为了完成以上教学目的,我的教学设计如下:

(一)Warm-up 歌曲导入,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热身时,学唱英语歌曲“Old Mac Doald had a farm”.能使学生

迅速兴奋起来,自然的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二)Preview 自由会话目的是为了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的去 启发点拨学生,尽可能

多的给学生多一点思考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得机会,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使课堂气氛充满活力。根据学 生现欲望强的特点,在这个环节与学生进行朋友式的会话:It’s time for cla.Are you ready? Hello!Boys and girls. How are you?Nice to meet you? 提出关于歌曲的问题: How many animals are there in the song? What are they? Can you imitate their sounds?

这种对话及提问方式不仅复习了旧知识还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Presentation 呈现新知识,互动合作。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使学生保持一种积极紧张而又快乐的学习状态,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老师要不断的去诱

导学生。Today,we are going to learn “Unit5 Look at the Monkeys.”提出与学习新内容有关的问题:“

Do you like animals?”然后通过听音、看动作引出新词的学习。I’ll devide you four groups.Which one is best ? They will get a flag.Ok?根据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让一个小组成员模仿动物动作,另一个小组

的成员猜动物名称,然后互换,在规定的时间内,看哪组猜的动物名称最多就是胜利小 组,获得小红旗,这样

能够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操练时,首先进行一些机械的学习,如“Listen、point and repeat ”“

Look and gue”。通过这种学习使学生对单词加深记忆。 游戏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佳方式,抓住小学生好动的特点,做一些游戏,如模仿动 物的叫声或做与之有关

的动作。“滚雪球的游戏”老师请六位同学分为两组。第一个同学说:“The koala is sleeping.”,第二个同

学在此基础上再加一句:“The koala is sleeping,the monkey is climbing.”依此类推,看哪组说得快而多

,得到小红旗。最后学唱Let’s chant,让学生轻松一下。这一过程注重对学生思维观察

推荐第7篇:小学美术课说课教案

一. 学情的把握

高年级学生因为年龄的增长知识量也有了很大的增长,但是同时也开始变的有点害羞,大多孩子不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如果不能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课堂会显得很单调。因此我们想方设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一旦他们有了很多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课堂里。课堂的气氛会特别的好。

那么我个人是比较喜欢上高年级的课的。我这节课就是选了一节5年级的课,也在课堂中设计了很多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活动来达到我的教学目标。

二. 今天我要说的第二点是给大家说一下我选课的一些想法

5年级的学生在第一学期开始接触到很多色彩方面的知识,有色彩的色相,明度亮度的变化。并且也完成了一些色彩渐变的绘画作品,基本认识了色彩,也学会了调色。第二学期又学习了色彩的对比,进行了色彩的练习。这个时候学生最需要的我感觉应该是让他们根据自己学到的一些色彩知识自主的设计一些作品。那么到底去设计什么样的作品呢?我就想出了这么一节课。以京剧脸谱作为这节课的切入点,让学生了解一些色彩在我们的这种国粹艺术当中都代表了一些什么样的人物性格,由于学生对京剧了解的并不多,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根本就一点都不了解,也正因如此,他们对这节课很容易产生极大的兴趣。而使我们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更容易体现出来。使课堂的效果可以事半功倍。

三.就是怎么样去设计一节课

因为咱们老师们都有课本和教参,那么课本上要求我们去做的一些是谁都可以想到的,教参上的设计也是别人设计出来的,我们不是不可以用,是不能全部照般的拿过来用。特别是我们出去参加比赛,你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才可以。同一节课也许10个老师上出来的有10种不一样的感觉。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特点,我是属于比较会表现自己的人,所以我去设计一些歌曲,表演等形式在课堂中用来体现我这节的的特点。

下面我来说一下我这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第一. 让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他们对我国京剧艺术的一个兴趣

第二. 使学生感知各种不同颜色所代表的各种不同的人物性格

第三. 学生能用不同的颜色自主的设计一个脸谱

第四. 学生能用不同的动作,声音来表现自己设计的脸谱的性格特点

其中最重点的地方就是让学生感知色彩所代表的性格并自己设计一个脸谱

难点的地方就在于用不同的动作和声音来表现脸谱的性格特点。

下面我来把我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设计想法跟大家汇报一下

用京剧脸谱对学生进行视觉和听觉上的刺激,提起他们对脸谱的兴趣。我会。。。。。。这时候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了,同时我又在此埋下了伏笔,让学生初步体会了怎么样用不同的声音和动作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课题出示了以后。我要让学生了解这几种颜色的脸谱到底是哪些人。在设计这一点的时候我当时想了很多的方法。最终决定以一首学生听过并在音乐课上欣赏过的歌曲来表现这一点。这首歌就是《说唱脸谱》,这首歌的第一段就是说了五种不同颜色的所代表的五个任务。蓝脸的窦尔墩,红脸的关公,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这个环节是我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啊,让学生知道这些脸谱代表的是谁,他们的性格的不同,因此得出一些颜色代表不同人物性格的结论。所以这个环节必须有精心的设计,必须把学生的兴趣充分的调动起来。因为我本身是属于那种在课堂上比较善于去表现的人,所以我干脆把这一段歌曲给大家唱了唱。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我这节课的一个重点内容也完成了。。在唱完了以后我刻意的又加入了张飞在京剧当中的叫声。让学生猜这是谁发出的声音。学生很容易的就猜出来了。。这是我为这节课难点上埋下的又一个伏笔。学生又一次对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人物性格有了一个认识。

下来就是这节课最重点的地方了。通过刚才学生对于几种不同的历史人物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几种颜色所代表的人物性格。那么直接让他们去设计一个脸谱显然还是需要再加以铺垫。我就让大家在班里推荐并选举了一个同学出来,让大家先共同的为他设计一个脸谱。 。。。。。。

学生在做自己设计脸谱的时候,我就巡回的给学生进行辅导。并找出了几个颜色,图案上有特别之处的,作业完了以后给大家介绍一下。这就是自评。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谁设计的脸谱,为什么喜欢?这就是互评,最后老师用简短的语句来总结评价一下。然后把课后拓展展示出来,也就是这些脸谱在日常生活当中的一些运用。整个这一段时间一定要把握的比较紧凑,因为学生刚设计完了自己的脸谱。都急于去表现呢。由于我前面埋下的两次伏笔。学生最后用声音和动作来表现自己的脸谱这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完成。

整节课的课堂气氛我自我感觉还是相当不错的。一会这节课放完以后也希望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推荐第8篇:小学英语说课一等奖

小学英语说课一等奖 《Unit4 Halloween》说课稿

说教材

我要说的是江苏省牛津英语出版社5AUnit4 Halloween A 部分的内容。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万圣节晚会的准备工作,本部分内容提供了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是在客厅,Ben一家人在讨论万圣节晚会需要物品;第二个场景是在商店,妈妈带着Ben和Ron在购买所需物品。本课所涉及到的节日Halloween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老师可以准备一些这方面资料,用多媒体投影展示,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有这些知识引导到本课的学习场景中来。本课可采取让学生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小组对话操练,小组讨论,小组表演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运用本课的功能句型和会说、表演本课的场景对话。

教学目标 语言知识目标

1.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和会拼写单词need, a vase, mask, horse。 2.能听得懂、会说、会读单词Halloween, else, tomorrow, pumpkin, lantern, change。

3.能听得懂、会读、会说句型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yuan.Here\"s your change.语言能力目标

1.能根据情景和图片说出单词。

2.会读句型,并能用句型设置情景,自编对话。情感态度目标

1.在多元化的学习过程中,自主学习。2.在任务型学习活动中能灵活应变,学会创造。

3.在小组活动中,展示各成员的掌握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万圣节的由来,西方国家过万圣节的常备物品,小孩子们怎样过万圣节的。

重点和难点

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I like…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说教法与学法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依据现代知识理论及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呈现Halloween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景教学法,小组学习法,以学生主动参与为主的驱动型学习,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课前准备

1.老师在课前可以在网上寻找一些有关万圣节的资料,图片。把这些资料,图片做到幻灯片里,以备课上用。布置一个supermarket的场景,请六年级的学生协助表演本课31页上的对话,并把它拍摄出来,制作在幻灯片里。

2.学生在课前对本课进行系统的预习。高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会自主的学习,应该有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习习惯,这样老师在课上的活动比较容易展开,也节省了很多时间。对于一些新单词,后面有单词表,可以先了解它的意思。这样可以整体的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大体意思,对课堂教学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

1.Say a rhyme: Do you like my house? 这是5A第二单元中的一首童谣,学生记忆犹新,通过这首童谣引出本课的重点句型Do you like …? Yes, I do.No, I don\"t.I like…

2.师生用这一重点句型问答。由于这个句型在4A中已经学过,老师可以用以旧带新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巩固该句型。当学生回答No, I don\"t.时,老师可以自然的问:What do you like? 学生回答:I like…

3.同桌之间用这一句型进行对话练习。在表演对话的时候,老师可以适时提醒like后面应该跟名词的复数。

二、呈现和操练(用一本日历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

1.拿出日历,翻到一月一日,引导学生说New Year\"s Day。 翻到六月一日,引导学生说Children\"s Day。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所以学生对此比较感兴趣,可以在这上面做文章。老师设置场景,我们要为六一儿童节开一个聚会,出示单词卡片party,贴在黑板上。我们将到超市里去为这个聚会买点东西。幻灯片出示超市的场景:呈现物品及其价格。

2.面对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老师可以引出句型What do you need? 引导学生回答We need…

然后再引出句型What else do you need? 引导学生回答We need…

其中新单词need和else可在场景和句型中让学生主动思考,自主研究其意思,这符合高年级英语学习的特点。 3.问完学生所需的物品,很自然的问价钱How much are they? 学生回答They\"re …yuan.该句型以前也已经学过,这里可以带一下,学生根据场景,很自然的就能运用了。

4.然后让学生同桌间用刚才这个场景自编对话。一个做售货员,一个做顾客。这样就呈现了重要句型,并且作了操练。

5.接下来继续翻日历,翻到九月十日Teachers\" Day, 十月一日National Day,然后是十月三十日,在这一页上事先写好today, 对学生说今天是十月三十日,用夸张的动作翻到十月三十一日,明天是十月三十一日,从而引出单词tomorrow。引出句子:It\"s Halloween tomorrow.6.同学们,你们了解Halloween吗?出示事先做好的有关万圣节资料的幻灯片,先展示文字,让学生对万圣节有个大概地了解,然后出示相关图片,图片比文字更加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可以在图片出示的过程中教授图片中出现的有关万圣节的物品的单词,a vase, mask, pumpkin, lantern。

7.我们将要开一个万圣节聚会,我想要为万圣节聚会买一些东西,引出句型I would like to buy things for a Halloween party.让学生小组讨论所需物品,然后完成一张调查表格。

8.讨论完毕,可以师问生答,也可以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问答。这样整个课堂都能互动起来,能够充分调动课堂气氛。9.然后放课前拍好的小电影,电影能够直观的表现课文对话,学生可以通过电影中表演者的动作、神情,意会对话所要表达的意思。放映一遍结束后,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1.What do they need? 2.What masks do they need? 3.Here are your masks.(中文) 4.How much are they? 5.Here\"s your change.(中文)

10.接着再放一遍电影,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看电影,这就是任务驱动型学习,任务驱动型学习中,学生会学会灵活应变,学会创造,学会独立学习

11.接下来学生跟录音机读课文,注意发音。12.然后小组内分角色朗读。

三、巩固

继续翻日历,翻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是孩子们喜欢的一个节日,所以选择着一个节日,为圣诞节晚会购置物品,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学句型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yuan.

Here\"s your change.自编一个相似的对话。给学生情景,让学生根据所给任务合作学习,巩固所学知识。小组活动能展示各成员掌握并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同时还可以观察学生分步解决问题的能力。设置这一环节,有明确的目的,有情景,语境,能贴近学生生活和经验,把学生在书本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加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这既可以为学生事件语言提供机会,又可以使学生体验合作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Unit 4 Halloween Do you like…? Yes, I do.No, I don\"t.I like… tomorrow a Halloween party pumpkin lantern flowers vase mask chocolate sweets …

What do you need? We need… What else do you need? We need… How much are they? They\"re …yuan.Here\"s your change.

推荐第9篇:小学体育说课教案

小学体育《跳跃》说课教案

柏城小学 营清华

一、说教材

本课遵循新课程理念,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探究的意识和能力。创设开放性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得到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能力的培养。使整个教学过程始终处于积极、活跃、主动的状态。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水平二跳跃练习,这是根据水平二学生的特点设计的一节体育课。各种的跳跃练习,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弹跳能力而且能发展学生全身的协调性,通过练习能让学生体验儿时的乐趣,展示他们活泼可爱的天性。跳跃是人类在常生活中最常见和经常用到的一种人体活动,也是学生喜闻乐见、节奏强、兴趣高的一种体育形式,所以对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弹跳力,发展下肢力量,灵敏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有很好的作用。本堂课以“跳跃练习”为主线,带领学生进行各种跳跃的练习。跳跃是小学生非常喜爱有意义的一项体育锻炼活动。

二、说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目标:让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敢于表现自己。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项活动,从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基本掌握双脚跳的方法,为下了阶段立定跳远的学习奠定基础。让80%左右的学生基本掌握各种跳跃的方法。

3、身体健康目标:通过游戏,发展学生腿部力量以及弹跳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体验体育活动所带来的乐趣。在学习中充分展现自我,在思考、合作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5、社会适应目标:在游戏中,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团队的力量,在活动中能与同伴互相帮助,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三、说教法

在教法上,采用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的方法,注意捕捉和发挥课堂上各种

教育因素,以情导教。辅以欢快的音乐,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在课堂中,用小游戏调节学生身心负荷,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

根据低年级学生兴趣广泛,模仿力强、活泼好动、喜欢游戏等特点,在教学实施中,采用游戏的方法,内容及组织形式,使教材的内容具有趣味性和娱乐性。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激情引趣——学习新知发展个性——寓教于乐——恢复调整,四个阶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引起思维与探索的兴趣,达到教与学的统一,充分挖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积极性,不仅使学生学会双脚起跳的动作,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本课通过多种形式,使学生个性得以展示,情绪得到宣泄,心理得到满足,合作得到加强,身心得到发展,在培养团结协作精神的同时,也就提高了相互关注与合作的能力与意识。

四、说学法

在学法上,本课采用语言激励法、游戏法、观察法等进行学与练。同时,注重设计教学氛围和情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当总在教室里的学生一来到操场,就会兴奋不已,在课堂上得到解放,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就得到巨大的发挥。本节课根据低年级学生具有好玩、好动、好思考的特点。全课贯穿寓教于乐、乐中施教的精神,让学生高高兴兴的得到锻炼。在三年级体育课上,主要内容是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这一组是以游戏形式为主,发展学生腿部力量和身体灵敏、协调性及弹跳力的简单跳跃动作练习。教师让学生分散练习、体验想象与创造各种动作形象,多给学生自由、结伴充分表现机会。

五、、教学过程: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各种方式的单双脚跳。首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能模仿哪些动物跳跃的方法。

„„(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动作)

师:同学们的想法都很好,能这么快就想到适合自己的动作方法,你们真棒!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动作展示一下,让老师和同学们看看好吗?看谁做的最好、最棒。

教师引导学生让学生自由练习,尽情表现。学生五花八门、各显神通,积极

参与不甘落后、勇于实践、各有所得。有的小组唱着歌曲进行模仿练习。

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 爱吃萝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大袋鼠,长的怪,肚上长个大口袋, 双脚起跳双脚落,连蹦带跳真是快。

„„练习7分钟后,教师叫停,进行小结,表彰鼓励。教师在这段时间内,参与到学生当中去和学生一起练习并兼顾学生容易出现的安全问题,学生练习时,相互之间距离太近,教师选择在一个学生前面把距离有意识地拉大,让学生注意到你的动机,练习三次后,教师及时叫停。

各个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动作,然后进行讨论、交流、尝试在自己动作基础上学习别的动作。只有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给学生以心灵的解放、放飞,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自主学习、自主发展。

最后对本次课进行总结,表扬动作好的,鼓励练习认真刻苦的,指出不足的让课下练习。本节课通过语言激励与同学互评的方式,引导学生以积极、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

推荐第10篇:小学语文面试说课

《 》说课稿

各位尊敬的考官大家好,我是今天的 号考生

我说课的题目是《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首先,我谈谈对本节教材的理解。

二、说学情

上好一堂课,仅仅对教材的了解是不够的。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教师授课的依据与出发点。只有对学情有深刻的把握,才能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富于想象、求知欲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但在语言的理解能力上稍显不足,并且生活经验并不丰富/生活阅历有限...........

这就需要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领学生入情入境。

三、说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根据新课程标准、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和教学目标的设定,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学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老师教的是思考的方法而不是思考的结果。新课标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基于此,我将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感知法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具体谈谈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和难点,注重师生间的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首先是导入新课导入环节

好的导入是成功的一半,我将通过

+板书

通过以上..........课堂导入,可以渲染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兴趣,从而使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究的愿望。 导入过后就是新课讲授环节

字词是本学段学生应该掌握的重点内容,因此我采用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并结合注释和工具书,同桌的帮助,解决重要字词。同时,我将对容易出错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例如本课的....字,我将在黑板上进行范写,并告诉同学注意字的笔顺。

解决字词障碍后,我将通过阅读感知法,让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本课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讲述述了什么内容 .............通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可以得出本篇课文..............这样的教学设计,既让同学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概括文本的能力。

通过阅读学生对文章脉络有了深刻的把握,我将采用启发谈话法引导同学们再次阅读本课课文并思考?

(1) (2) (3) 找出文中印象最深的词语和句子,并画下来

以上几个问题是层层递进,由浅入深,通过对学生们答案的总结,可以得出本节课的

+板书

这一问题的设置,既有利于把具体分析鉴赏的教学重点落到实处,又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动手、动脑、动嘴三项的完美结合,符合新课改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分析文本的能力。

对于本篇课文理解( )是本课的难点,因此我将采用小组讨论,以及情境创设的方法进行讲授。通过播XXX等场景,讨论XXX,在小组讨论和演艺的过程中我将走到同学们中去,对他们不懂或有疑惑的部分进行讲解,并告诉他们多读多感悟,通过对学生们答案的总结,可以得出

+板书

通过这样的小组讨论的过程,不仅可以解决理解文章中的难点内容,还能充分发挥学生是主体老师是主导的作用,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

在拓展延伸环节...............................

最后是小结作业环节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所学知识的巩固,因此我采用一种师生共同总结的方式来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作业:课后作业是教与学的交汇点,是与课堂学习内容的对话。我希望通过作业的布置,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并能实现知识的迁移。基于此,我设计了开放性的作业:

七、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它是教学内容的浓缩。通过板书,学生能直观抓住要点,摒弃繁琐,我的板书力求体现这一点,以上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第11篇: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分析教祠·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讲解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占既可以是课前对教学方案的阐述和讲解,也可以是课后对教学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原则上每次说课范围为一课时教材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三部分。在整个说课过程中,把握教学大纲是准绳,吃透教材是基础,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过程是关键。那么小学数学又如何说课?现根据本人多次参加说课比赛得体会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说教材——教者阐述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把握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教者只有深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才能制定出比较好的教案,为改进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说教材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向听众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2、提出具体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

3、分析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征及重点、难点。

4、分析学生的状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约织。

二、说教学程序说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安排。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说课中的程序,并不是像教案中那样只详细说明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是说出对教案中几个主要过程安排的理论依据和组织者对它的理解,从而使备课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说程序是教师对通常备课过程的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升华,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

说教学程序的基本要求是:

1、运用“高浓缩”的语言,不必“照案宣科”,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2、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方法、新授讲授、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

3、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及课堂练习和练习意图0

4、预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三、说教法、学法——教者叙述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方法 这是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方面。由于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等不同特征,所以学会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教学设施和条件以及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说教法和学法应说明如下几点:

1、说出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设计的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

2、说出本课所采用的电教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3、说出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如预习、听讲、复习等方法)记忆方法及解题技巧等。

4、说出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学具(如工具书、教材、实验用具等的方法)。

5、说出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书、观察、提问、自学等习惯)。

总之,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去准备,但也不要面面俱到,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说得要详略分明,说课的重点应多加篇幅,多说几句。

第12篇:小学英语阅读说课

小学英语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大家好:

首先,我要向各位评委老师道一声:\"辛苦了!\"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小学英语阅读指导----课内得法 课外活用》。图书室是辅助教育教学最好的资源,正确、合理的使用图书资源,不仅可以拓展我们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它能辅助我们解决许多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Woodpecker》是一篇课外阅读短文,它符合小学生阅读能力,具有趣味性和易懂性。本文主要写了一颗苹果树生病,首先请了鸽子为树治病但没有治好,然后请了啄木鸟为树治病结果治好了。本文特点简短精悍,适宜学生阅读,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文中有少量学生比较陌生的单词。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学生能正确合理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2.指导学生归纳阅读方法,并运用到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3.在阅读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利用工具书解决陌生单词,归纳小学英语阅读的作用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阅读中。培养学生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二、说教法和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讲授法,点拨法,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来突破本文的教学重点,同时做到学以致用。讲授法教师可以系统的传授知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让学生养成阅读中做笔记的良好阅读习惯。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我设计让学生读自己搜集的小短文,并译成汉语,介绍给同学们。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 结合自己的阅读过程,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总结阅读的方法。并在课堂上阐述。

环节3 根据学生阐述的阅读方法进行英语阅读指导(出示多媒体阅读方法),理清思路,详细分析默读、写读、朗读和精读各自的特点。以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寻求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环节4 理论联系实践,下发短文(出示多媒体阅读方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检测学生利用图书馆资源解决实际阅读中遇到的疑难,并能用汉语复述短文

内容,最后做到熟读课文。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在听读中理清思路,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阅读范围,满足学生的阅读期待,解决教学重点。

环节5 回顾本课内容,总结本课重点。

三、说板书

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简明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理清文章脉络。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3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说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说课模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 好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为把这篇课文的教学说明白,我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 》是人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本课

(对教材进行解读简析)。根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年级的认知规律,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太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 个生字,理解 等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 部分或复述课文);

3、抓住文中重点词句段,品读探究,理解思想内容,感悟学习的写作方法,并在语文基本功训练过程中,渗透 教育( 情感熏陶;明白 道理)。

4、积累文中规范优美的语言,练习表达方法。

按照新课标对高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我把目标

2、3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按照“教为主导,学为主体,读练为主线”的策略,采取“四步导读式”教学法,运用媒体辅助、引读激趣、适时点拨、讲练结合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品读探究、圈点划注、读写结合等多种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并进行扎实的语文基本功训练,从而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

《 》是一篇精读课文,属精读教学课型。《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对本课教学我坚持“以读为本”的基本理念,运用“导趣初读,扫清障碍---导法细读,整体感知---导探精读,理解内容---导情赏读,升华延展”的教学模式,抓住“感悟、理解、积累、运用”四个阅读重点层次进行教学,并在此过程中,让学生经历一个“语言文字—思想内容—语言文字”的两个回合,多渠道进行“读、说、听、写、习;字、词、句、段、篇”的语文基本功训练,打造高效课堂,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导趣初读,扫清障碍

1、质疑课题,激发兴趣

2、自读课文,圈点勾划生字新词。运用已知的识字方法自学生字,运用工具书或借助语言环境理解有关词语;

3、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再读课文正音。

(二)导法细读,整体感知

1、提出细读要求: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标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记下不懂的问题,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3、回报交流:

⑴引导讨论课文的写作顺序(即作者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理清课文脉络;

⑵ 引导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概括课文大意。

4、组织质疑问难。

(三)导探精读,品悟语言,理解内容

(此环节是教学本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导探精读是在教师的引导点拨下,让学生潜心读书,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精读重点句段,品悟文本语言所表达的内涵意蕴,以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选准切入点、选准训练点,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意创设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有趣、有味、有奇、有惑,真正突破重难点,学有所获。为此我采取以下几个步骤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1、针对前面学生质疑问难所提出的问题,选准切点,提出读书要求。

2、潜心默读课文,自主探究,圈点划注,标出 等重点词句段,找出训练重点,并在文字旁写下自己的感悟体会。

3、交流反馈,合作讨论,进一步理解重点词句段。(此步骤,教师要根据学生所反馈的对每一个训练点学习情况,让学生组组合作、生生互动,进一步的研讨所学内容,达到深入理解。)

4、指导练习感情朗读,让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体验,升华情感。

(通过以上几步,让学生经历了一个“潜心读书,感悟语言---自主探究,品悟语言---反馈交流,理解语言---感情朗读,赏析语言”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至此完成教学目标3。)

(四)、导情赏读,升华延展,积累运用

(此环节是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思想内容再到语言文字的第二个回合。它是在学生理解思想内容之后,通过进一步的导情赏读,让学生透过文本,凭借书面语言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做到如见其物,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经其事,通其心,感其性,明其理,深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领会作者是怎样用书面语言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真正把课文“读透”。)其教学步骤如下:

1、有感情的通读全文,进一步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文本语言之精妙。

2、背诵有关句段,积累课文语言。(或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内化吸收)。

3、回读全文,赏析文本的写作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4、选准读写结合点,进行迁移练笔。

5、设计延展性作业,将学生的学习由课内引向课外。以上的“四步导读”教学,是遵循小学阅读教学规律,按照斯基巴班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而设计的。它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全方位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其教学过程,只是我的教学预设,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会十分注意学生生成性的状况,做到以学定教,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设计是作者文本的思路、教师引导的思路和学生学习的思路的浓缩,我的板书设计力求体现这一理念,做到简洁美观,既能概括课文的结构与脉络,又能揭示课文的中心,同时还体现了我教学过程的重点思路。

第14篇:小学美术说课教案

小学美术学科说课教案(模版)

课题《》课时各位领导、老师们好!

我是天津市区学校的,今天我要说课的课题为《》,以下我向各位老师汇报我的说课内容。

针对本课教材我做了以下分析:

一、教材分析(针对本课教材,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课,是 人(教、美)版小学美术教材年级第册第课,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哪些低段与本课相关的课程),这为过渡到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学习起到(怎样……)的铺垫作用,同时为后面的(哪些高段的相关课程)教学内容打下(造型、设计或理论……)基础。通过对教材的分析(说明教材的编写目的是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本节内容是如何承接教材的承上启下的作用的。)以更好地把握本课的重难点内容。

二、学情分析(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能接受和掌握的基本技能和认知水平等不同方面进行分析)

三、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结合着本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其心理特征,制定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2.能力目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四、说教学的重、难点(本着美术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确定了怎样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五、说教法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和接受能力,针对和利用小学生形象思维发散的特点,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进行本课教学,并运用多媒体课件、挂图展示、技能示范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讲解加上生动直观的演示,提高学生的本课学习兴趣。

基于本节课内容(…...)的特点,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现举例说明)

(一)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的投影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二)活动探究法

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集体讨论法

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以上的例子仅供参考,老师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教法进行评说。利用(…...)的有效教法,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课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深刻)

六、说学法

这节课让学生(…...)主动探究,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自己解决(…...)问题,教师作为引导者,疑点难点师生共同研究解决。从而让学生逐步走进(…...作品)或者(…...),感悟(…...)或者(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情情和表现技巧。

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说明学法。这节课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培养学习能力等方面主要采取什么方法?(要写清:如思考评价法、分析归纳法、自主探究法、总结反思法……) 教法和学法可以单独说也可以融在教学流程里面说。

七、教学流程

为讲清教材的重、难点,能够达到本节课预设的教学目标,我会对本课的教学流程做了如下设计:(以下环节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将教学教法与实践操作,以及最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写清并讲明)

(一)激情导入

低年级的美术教学要从孩子们的兴趣入手,因此我在课的伊始就以视频导入、(或者复习旧知、讲故事、播放歌曲、范画欣赏等)方法本课,调动了学生的情绪,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气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作了相应的铺垫。

用了什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或其他更有效的导入等,包括借助哪些辅助教学的课件也要说清楚。

(二)实践发展

在这一部分中我采用了分析教材作品、教学示范、利用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等环节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

1.让学生们通过分析教材观察、分析、体会等引导,加强学生(如:对整体画面的把握、制作的理解、作品的感悟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播放视频或者课件之前,(利用多媒体清晰的画面让学生欣赏大师和学生的作品,)我先提出问题质疑,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观察、分析、讨论中了解(教师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意图、宗旨,如:画家作品内容与本课的联系)

这一环节就是讲授新课环节,将自己有效的教学方法说出来。如:使用了什么课件,什么方法以及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解决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从而使学生掌握了什么技能,培养了学生什么能力,达到了什么预期目标。这一环节可以分几部分来讲述。

(三) 拓展探索

1.在陶冶学生情操的同时,使用不同的教法、学法培养学生的感悟力,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可以采用小组形式的商讨,交流,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激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2.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下,丰富同学们的想象力,启发灵感,张扬个性,体验艺术想象带来的乐趣。

3.在这一环节,详细说出教师如何在学生了解和掌握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发散和拓展学生思维的,如:( 让学生了解了不同绘画形式的涂色方法,鼓励学生有个性的涂色。从而使画面的效果更突出、更活泼。在绘画过程中学生一般会出现的问题,我会及时请学生与学生之间研究、解决,解决不了的教师再给予引导和指导。锻炼学生自我解决问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说出课堂上的好方法、好学法。这一环节也可以分几部分来讲述

(四)欣赏评述

在这一环节中,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在展示作品中我鼓励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之后,再让学生互评自评(如:谁的画面最与众不同?谁的画面内容更突出?)尔后,教师在针对有创意、有个性的作品给予细致点评这样让学生知道在以后的绘画中取长补短,如何使自己今后的作品更完美。同时,训练了学生的欣赏评述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写出运用了什么评述方法达到评述本课教学内容接收良好的目的,巩固知识,加深本课

重难点的认识同时,提高学生审美水平、提高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八、板书设计:一个好的板书有“微缩教案”之称,(针对板书进行叙述),设计简单明了,涵盖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板书设计要富有条理性、思路清晰,步骤明确,图文并茂,说板书时候,尽量画出板书的草图,意图说明板书设计的具体情况。

九、结束语:

针对本次说课做一个小的总结。(包括本课课标中,所含的目标教育,如:通过学生们对本课的学习,训练了学生(对……)的观察能力及培养了孩子们的(……)造型能力,为下一单元有关造型·表现领域中的《》一课,做好知识的铺垫)以上是我的预设教案,在实际教学中还会出现(„„)的问题,我将针对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说课教师:学校:姓名:

说明:

1.此表格已设置好格式,使用时只需在表格内输入文字,不要对表格格式进行调整。 标题序号统一设置为:

一级标题:

一、

二级标题:

(一)

三级标题:1.

四级标题:(1)

2.在撰写教学设计时尽量做到图文并茂,插入图片时,用回车键留出空行,插入图片后将图片的环绕方式设置为“浮于文字上方”。

3.请说课教师在说课前,将教学设计及听课建议表打印出来,于说课当天发给听课老师。

以上是天津市小学美术学科教学设计统一模版,以便备课、作课、存档及市区级教研活动交流时使用。

第15篇:小学英语说课教案

小学英语说课稿模板1

学生分析

根据小学高年级阶段学生的特点:好奇、好动、善模仿、好表演,对英语的学习兴趣浓,但不能持久,因此,需要具体、形象的教学材料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习。

在学习本课时前,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下列语言知识和技能:能够听、说、读、写一些课本要求掌握的四会单词及句子;能够听懂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作大;能够根据情景组织简单的对话焦急和表演;能够提出简单的问题及回答,但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科学的学习英语的方法和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为Book 6 , Unit 5 Look at the monkeys的第一课时,在Unit

Four中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动词的ing形式及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在本课中,我安排学习5个现在分词以及句型,并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拓展话题,让学生们在当导游,带领在场的各位教师游览动物园,评选出最佳导游这一任务中,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的交际运用。

教学目标

(1)

语言技能:能运用来询问动物正在做什么?

(2)

语言知识:能够听、说、认读动词flying, jumping, walking , running,

swimming五个现在分词及主要句型

(3)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4)

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主动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表达。

四.

教学策略

依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以兴趣为支点,以交际为目的的原则,主要运用任务驱使、合作互动、情境体验、交流评价等教学策略,把单词、句型和会话的教学,学生的操练、交流和合作,以及师生评价、小组互评和自我评价,融为一体,达到了话题、语言、功能、结构、任务和评价的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Step 1 Warming-up

本环节的设计是利用歌曲和日常谈话的形式为学生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并通过复习上个单元打电话的对话引入新课,为新课的主题—游动物园作铺垫。

Step 2 New words and sentences (presentation 1)

通过CAI呈现动物园里各种动物的活动情景,吸引学生的兴趣,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原本枯燥的内容不再枯燥,词句穿插教学,让学生融会贯通。

Step 3 Practice the words and sentences

本环节设计的Save the

animals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过的句型,在猎人的枪下救下动物,既进一步巩固和操练了句型,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的良好品质。

Step 4 Let’s talk (Presentation 2)

本环节通过和在动物园的见闻,引入对话。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并为下一个环节作铺垫。

Step 5 Make a dialogue

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景,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操练,让学生们创造性地自编对话,拓展话题,自然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语言的交际运用。

Step 6 Do some exercises

这一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巩固本课的教学成果。本环节采用学生自评的形式,把学生的个体表现和合作小组的表现联系在一起,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原文出自【教师招聘考试资料交流平台——教师招考论坛(http://www.daodoc.com/)】;详细出处请参考:http://www.daodoc.com/viewthread.php?tid=17464&page=1

第16篇: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小学数学如何说课

[ 2007-3-16 12:59:00 | By: 陋室人 ]

所谓说课,就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和教材为依据,向同行、专家或领导有准备地就某一节课来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和学生现有的认知基础,阐述教学目标,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方法,讲解教学方案的设计思路的一种教学研究和交流的形式。它既可以是课前对教学方案的阐述和讲解,也可以是课后对教学设计的介绍与分析。原则上每次说课范围为一课时教材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三部分。

要想说好一节课,我觉得教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能用精炼的语言进行表达。

2、掌握新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准确把握新课程标准。

3、了解小学数学教材的体系和编排特点,知道每一部分内容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所处的地位及其作用。(即吃透教材)

4、有较高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并用以指导教学过程。

在整个说课过程中,具有精炼的语言表达水平是前提,把握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是准绳,吃透教材是基础,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过程是关键。那么小学数学到底应如何说课?现根据本人所学习了解到 的相关知识和学习的体会以及平时撰写说课稿的一些感悟谈谈粗浅的认识。

一、说教材——教者阐述对教材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对象和内容,把握教材是教师传授知识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依据,教者只有深刻理解教材,领会教材的意图,才能制定出比较好的教案,为改进教学提供前提条件。

说教材要求做到如下几点:

1、向听众介绍课时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 是说课的开篇语,首先教者要向听众详细介绍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清课时教学内容在这一单元、这一册书乃至整个小学阶段学习中所处的地位,作用、意义等(即说清这一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是在学会或掌握什么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这一节内容对以后学习什么内容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有什么意义)

以《角的认识》这一节课为例,首先教者就要介绍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角的认识,接着就要介绍教材所处的地位、作用等。(结合说课材料)

2、提出具体明确的课时教学目标。

在小学数学说课中,各位教师常用到诸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到抽象、概念、逻辑思维、思维品质、判断与推理、演绎与归纳”等心理学、教育学和逻辑学知识,但在运用中,部分教师张冠李戴,没有正确理解,错误运用。为了避免这种错误,教师首先要理解、掌握一些常用的教学术语的含义,以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在制定课时教学目标时,一般会运用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术语:

(1)认知目标方面:分了解、理解和掌握三级。

了解(认识、知道):指对所学的术语、概念、性质、法则、公式等数学知识知道其含义,并能复述和辨认。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

理解:指对上述知识知道其由来,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解释,并懂得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表达其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途。

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计算,解决一些简单

的问题。能说明一些道理。

(2)技能目标方面:分学会、比较熟练和熟练三级。

学会:指能按所学的方式、方法正确地完成测量、绘图、制作和计算等数学活动。 比较熟练:指通过练习减少中间环节,能较快地完成上述教学活动。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的程度。 熟练:指能灵活迅速地独立完成上述有关活动。

(3)思想情感目标方面:分感受、体验和初步具有三级。

感受:指对数学教学中所涉及的兴趣、态度和思想品德等方面的教育有一定的体会,并取认同的心理倾向。 体验:指对上述教育,在新情境下能主动作出相应的心理活动,并初步影响自己的行为实践。

初步具有:指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逐步形成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思想观念,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

(4)培养数学能力方面。以往的培养观点认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有三方面:a计算能力b逻辑思维能力c空间观念。新课标提出了一些新的能力,即 自主学习进行探究的能力,协作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 a、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和计算技能是有区别的,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的结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要求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计算。二是熟练阶段,要求掌握运算性质,使计算合理灵活。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透彻理解算理,熟练掌握法则,形成计算技能。

①从具体到抽象,讲清算理,归纳方法、法则。②自觉运用法则,保证计算正确。③简化计算步骤,压缩思维过程。④完全不意识法则,达到计算“自动化”。⑤组织法则系统,形成认知结构。

二、加强口算与运算定律、性质的教学,提高计算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②对运算定律、性质,一要理解,二要会用。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

①认真审题。作到一审运算顺序二审习题特征三审数据特点。②重视估算。③坚持验算。 b、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这句话是数学教师在说课中一定会用到的语句。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中都指出了这一点,要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提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逻辑思维能力虽有许多成份组成,但数学高度的抽象性导致了它们极大的概括性,因此可以说抽象、概括能力是其他数学能力的基础,是逻辑思维能力的核心,也就是说,它是数学能力的核心的核心。所以,在小学数学中,把抽象、概括能力作为最基础最重要的成份加以培

养。

加强“双基”,重视“过程”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首要途径。A概括能力B抽象能力(具体––表象––––抽象––––具体)C推理能力(1根据新的结论让学生说出结论成立的根据;2从已有的结论出发,引导学生推出新结论)D联想能力(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类比联想、逆向联想)E转化能力(可逆转化、假设转化、新旧转化)。

培养学生初步逻辑思维能力基本途径:

一、示范––––结合知识的教学,直观、浅显地给学生以“怎样正确思维”的信息。

二、点拨––––对于新旧知识联系较紧密的,可以扣住解决新课题的基本思路,启发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推导出来。

三、训练––––结合有关内容的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训练学生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 c、空间观念的培养。

初步的空间观念是小学数学教学所要培养的第三种主要能力。小学数学中的空间观念,主要是有关几何形体的形状、特征和性质在学生头脑中所形成的表象。新课标要求,使学生逐步形成简单几何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的表象,能够识别所学的几何形体,并能根据几何形体的名称再现它们的表象,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其过程主要是通过观察、操作、抽象、概括等途径,结合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进而培养空间想象力。

1、通过观察,建立清晰表象,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2、通过操作,建立清晰表象,抽象概括出图形的本质属性,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

d、创新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思维的独创性。所谓思维的独创性就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性精神,是在新颖地解决中表现出来的智力品质。这里的“独创”,不只是看创造的结果,主要是看思维活动是否有创造性态度。学生能独立地、自觉地掌握数学概念,发现定理、规律的证明,发现教师课堂上讲过的例题的新颖解法等,这些都是思维的独创的具体表现。

3、分析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征及重点、难点。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如果不能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就不可能设计出一节优质课,更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说教学重、难点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究竟该如何准确把握一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呢?我觉得要做好以下两点:

首先要正确理解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含义。我觉得教学重点是指所教内容的重点,也就是教材的重点内容,是要让学生学会或掌握的内容,因此它取决于教材。教师要准确把握教学重点,自己必须要吃透教材,理解教材的编排特点和意图,知道教学这部分内容要让学生学会什么,知道一节课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培养哪些能力的,从中找出这些内容的重中之重。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小学数学教材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中 一般都围绕一个重点展开,但有少部分课时中会出现两个或更多的教学重点,这就要求老师能认真钻研教材,从而准确进行把握。而教学难点是指解决教学重点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学习盲点或存在理解困难的知识点,因此教学难点的把握不但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难点,还要结合所教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综合各方面因素,最终得出一节课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其次要弄清二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平时备课中经常发现有的老师把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当成一个概念,认为两者是一回事,这就是因为没有弄清这二者之间的联系。教学重点和难点有相近之处,但并不完全相同:教学重点确定的关键是教材,是指所教内容的重点,是针

对教学内容的客观存在,它不因其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而教学难点是根据多方面因素确定的,它虽然也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但它不是唯一的条件,而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同一个授课内容,在一个班教学时难点是这样的,但到另一个班教学可能就不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这就是因为学生之间的认知水平,知识结构等有着一定的差异。因此教学难点的确定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它不是一成不变的。

4、分析学生的状况并据此对教学内容进行整理与组织。

这里所说的,其实就是我们经常谈的备课不但要备教材,而且要备学生。所谓备学生也就是要求作为施教者的老师要能够了解所面对的学生的思想品德、文化水平、思维能力等各方面的情况,并据此结合课本的内容来整理和组织教学,确定教法和学法。

二、说教法、学法——教者叙述课堂教学中进行教学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教会学生学习数学所采用的方法

在说课中,说教法和学法是必不可少而且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没有一种单一的方法可以解决了一堂课,因此经常要用到多种方法。所谓教学方法,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为完成教学目的的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法。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由于教育的对象有异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不一,所以教师要以正确的教育思想为指导,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研究教学规律,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地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常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基本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法、谈话法(引导性谈话、启发性谈话)、练习法、复习法、部分探讨法、阅读法、实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直观演示法、实验操作法等。第二类是综合教学法,如发现法(引导发现法)、掌握学习法、程序教学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分组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三算结合教学法、自学辅导教学法、六因素单元教学法、“纲要信息”图表教学法等。

由于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等不同特征,所以作为知识传授者的教师必须要学会根据学科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基础、教学设施和条件以及自身的特点来选择多种适当的教学方法,最终实现“教是为不教,学是为了会学。”

“教学,教学,教学生学”,教师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有这么两句话,对我们很有启发:“数学老师不要太相信自己的嘴巴,学生的知识不是讲出来的,是他自己学会的”、“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这两句话深刻说明了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指导学生数学基本学法的策略:小学生数学学习方法最终无非是“读、听、思、说、记、写”。但在教学中,学生或多或少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如有的学生不会阅读课本,有的不能认真听课,有的思考能力极差,有的口头表达能力差,还有的机械记忆多,理解记忆少,书写格式混乱。所以要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学法予以指导:

1、指导“读”,①读标题,要求能提纲挈领地抓住教材主要内容。②读例题,在预习时要学生带着问题读例题。③读插图。④读算式,按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读,按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来读。⑤读结语。指导学生读书时,抓好三点,一是粗读,边读边圈、点、勾、画。二是精读。三是研读。即在每章节内容学完后,整理学过的知识,弄清体系,小结归纳要点,形成知识网络。

2、指导“听”。首先要培养兴趣,其次,是指导学生学会听。

3、引导“思”。一是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入手;二是善于变式思考;三是比较归纳,将数学知识系统化;四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暴露思维过程,留下一定的思维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学会“思在知识的转折点,思在问题的疑难处,思在矛盾的解决上,思在真理的探求中”。

4、启发“说”。首先启发学生说思路,说思维过程。课堂上要让每个学生有说自己想法的

机会,可以让学生根据某一问题,独自小声说,同桌之间练习说,四人小组互相说。其次,引导学生用简明、准确、规范的数学用语,完整地回答问题,在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判断后,启发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概括出定义、法则或公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5、指导“记”。可以教给学生三种记忆法;①理解记忆法;②分类记忆法;③比较记忆法。

6、指导“写”。数学学习中,对学生的学法指导,教师一是要指导学生学会做学习笔记;二是要指导学生将数学语言转化为数学符号;三是熟练掌握数学书写格式;四是会作图。

主体参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这是当前小学各科尤其是数学教学中最热门话题,也是当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方向。这要求教师真正把学生看成学生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索者。对此,教师一定要转变观念,要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要树立新的教学观,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创造发展的结果,提倡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引导者,做到给学生一杯水,并不是教师有一桶水的问题和常流水的问题,要教育学生怎样用杯子去取水,而不是硬灌给学生一杯水。

主体参与的策略:

1、多向沟通。生与生,师与生,做到资源共享。

2、重视分层指导。教学的目标、要求、时间、练习的设计都要进行分层。

3、加强操作(内部语言悄悄展开)。

4、加强巩固练习。做到层次性、针对性。

5、及时评价,激励评价。

6、教学方法的研究转化到学法的研究。做到三导(导情、导启、导论)。

7、重视“扶”。要在四个环节中给予“扶”:在学生思维受到阻碍时;转化为能力时;在新旧知识衔接的地方;知识容易混淆的地方。 说教法和学法应说明如下几点:

1、说出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教学条件等设计的符合新课改新理念要求的教学方法。

2、说出本课所采用的电教手段(如幻灯、录音、电子计算机等)。

3、说出怎样指导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如预习、听讲、复习等方法)记忆方法及解题技巧等。

4、说出怎样指导学生运用学具(如工具书、教材、实验用具等的方法)。

5、说出怎样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读书、观察、提问、自学等习惯)。

三、说教学程序——说出数学课堂教学中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干什么的安排。 教学程序是否合理,是否符合认知规律,是课堂教学是否优化的标准之一。说课中的程序,并不是像教案中那样只详细说明教学的具体过程,而是说出对教案中几个主要过程安排的理论依据和组织者对它的理解,从而使备课建立在严密的理论基础之上。因此说程序是教师对通常备课过程的科学化和理论化的升华,是优化教学过程的一种有效手段。 说教学程序的基本要求是:

1、运用“高浓缩”的语言,不必“照案宣科”,尽可能少用课堂内师生的原话,以便压缩实录篇幅。

2、说出本节课的课堂结构和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方法、新授讲授、反馈练习、归纳总结等)。

3、说出本节课的板书设计和设计意图及课堂练习和练习意图。

4、预计在教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及对策。

要想较好地说出教学过程,教者首先要对本节课的教学做到心中有数,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的设计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理可循。因此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注意遵循几个原则: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二)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三)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

(四)直观性原则;

(五)循序渐进原则;

(六)巩固性原则;

(七)因材施教原则;

结合数学教学实际,我觉得主要要遵循三条原则:

A重视直观,加强操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它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

(1)运用直观,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就可以形成数学概念。

(2)小学生形成的概念水平,与掌握感性材料的多寡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操作,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积累感知材料。

(3)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小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并且记忆比较牢固。所以从直观和操作开始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不要停留在直观的水平上。必须明白,直观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并使之达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在运用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教学都要从直观入手,在学生已有有关经验的情况下,可以不必通过直观,直接利用已有经验建立新的概念。只有对所学的概念、法则等缺乏感性知识的依据时,直观才是不可缺少的。直观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克服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倾向。

B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抽象性很强的学科,但学生认识事物是不能一次完成的,需要有逐步深化、提高的过程。因此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及小学数学教材的编排意图,在进行新课教学时教师要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在练习设计上也要注意有一定的坡度。 C逐步巩固,加深理解。

知识的巩固可以通过提问、谈话和练习等来实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反馈信息是通过学生做练习得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选择作业,并善于从学生错误的解答中作出准确的判断,找出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正确运用反馈原理,对教学有效地调整,正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另外再介绍几种新课导入、课堂提问和板书设计的方法,供大家选择和参考:

新课导入————有直接导入法、设疑导入法、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游戏导入法、情境导入法、应用导入法、演示导入法、学具导入法、温故导入法、计算导入法、类比导入法、归纳导入法、引探导入法、尝试导入法等。

课堂提问————启发性提问、归纳性提问、类比性提问、对比性提问、认识性提问、理解性提问、掌握性提问、应用性提问。

板书————表格式板书、提纲式板书、概括式板书、比较式板书、图解式板书、图示式板书、综合式板书。

注意:不论选择哪一种方法,在说课时都必须说明选用这一方法的理论依据及其作用。 总之,一般数学说课材料都可以从上述三方面去准备,但也不要面面俱到,因为时间有限,所以说得要详略分明,说课的重点应多加篇幅,多说几句,重点解决“为什么要教这些”和

“为什么这样教”这两个问题。

在小学数学说课中,各位教师常用到诸如“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具体到抽象、概念、逻辑思维、思维品质、判断与推理、演绎与归纳”等心理学、教育学和逻辑学知识,但在运用中,部分教师张冠李戴,没有正确理解,错误运用。为了避免这种错误,在此特作一个有关常用术语的简析讲座。

1.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小学生的年龄一般在六周岁至十二周岁,在心理学称为学龄初期。这时期的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1)对新奇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感知事物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对事物的主要与次要特点分辨不清;爱动、好问,注意力不够稳定,很难长时间把注意力集中到同一学习活动上;善于记忆具体事实,而不善于记忆抽象的内容等。(2)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从具体形象思维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但这种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靠感性经验的支持。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具有三个明显的特点:(1)抽象性。任何一个数学概念,法则都是从大量的具体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2)严密的逻辑性。数学的概念、法则等叙述要精确严密,结论要经过严密的论证;(3)应用的广泛性。数学在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

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形成了矛盾的对立。主要表现在A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B数学知识的严密性与小学生对事物理解的简单化C数学知识应用广泛性与小学生接触生活实际狭窄。解决这些矛盾一般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出发:(1)要按照儿童的认识规律组织教学。小学生的认识规律通常是:从直接感知––––表象–––––概念–––––概念系统。所以要理解数学的抽象性,必须有丰富的感性材料。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一种主要途径。(2)要适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受儿童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有些概念,可以用描述代定义,或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提示概念的本质特征,而不下严格的定义;但必须注意与严格定义不能矛盾。对于一些法则、运算性质等,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或利用已有知识加以说明,不进行论证,但要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又要通过掌握知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也就是要结合数学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方法。(3)要逐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能力。数学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但是,小学生学到的数学知识还很少,社会生活经验还不多,不可能应用数学知识解决许多问题。所以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入新的概念;另一方面则要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兴趣与小学数学教学。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或趋近的意识倾向。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原因。因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份,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科发生兴趣时,他总是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进行学习,而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学习。 兴趣可分直接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指对某一种事物或某一活动本身的兴趣;间接兴趣是对某一事物或某一活动本身没有兴趣,而对这种事物或活动的意义感到需要而产生的兴趣。小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数学科目较之其它科目,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材料较少,难以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因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间接兴趣很重要。怎样培养呢?(1)要注意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直接兴趣。利用多种手段,通过教具的演示,学具的操作,

变换练习方式等。注意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使学生不断地获取新知识,随着数学知识的不断扩展和加深,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直接的兴趣。当学生对独立思考的学习作业,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等智力活动产生兴趣以后,新知识、新方法的获得往往伴随着成功的愉悦,使数学学习增强吸引力。(2)要促使学生的学习从直接兴趣转化为间接兴趣,形成持久的学习动力。因为学好数学毕竟要付出艰苦的劳动,难免碰到困难,单靠对学习外部活动的兴趣是不能形成持久的动力的。当学生具体了解到数学和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建设以至日常生活都有密切关系时,数学课就成了一门有兴趣的学科。(3)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助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如:有趣的思考题;出版数学墙报;介绍数学家的故事;组织数学竞赛,举办数学晚会等。还要注意保持学习过程、教学过程的愉快的气氛,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对的学生听讲、发言、作业、考卷都要及时地、正确地评价,评价要把肯定成绩与指出不足相结合,以表扬鼓励为主。通过评价能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增强信心,激发求知欲。

3.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实物、模型、挂图以及参观、操作等手段进行教学,称为直观教学。直观教学有助于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就是通过实物或实践,外界事物作用于学生的感觉器官而在学生大脑中产生的感觉、知觉和表象。直观具有生动性、具体性和直接性的特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道桥。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1)运用直观,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与数学知识密切相关的感觉、知觉和表象,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抽象概括,就可以形成数学概念。(2)小学生形成的概念水平,与掌握感性材料的多寡有密切的联系。在教学中,让学生多看、多操作,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多积累感知材料。(3)心理学实验表明,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和操作,能调动小学生耳、眼、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感知比较敏捷,想象比较丰富,思维比较活跃,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概念,并且记忆比较牢固。所以从直观和操作开始的数学教学,是帮助儿童掌握数学知识,培养学习兴趣,发展智力和能力的必要途径。

直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有局限性,主要是只能把握个别而不能把握一般,只能把握现象而不能把握本质。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不要停留在直观的水平上。必须明白,直观的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并使之达到理性认识的水平。

在运用中,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教学都要从直观入手,在学生已有有关经验的情况下,可以不必通过直观,直接利用已有经验建立新的概念。只有对所学的概念、法则等缺乏感性知识的依据时,直观才是不可缺少的。直观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要克服为了直观而直观的倾向。

4.概念。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叫做概念。数学概念是反映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反映于概念中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总和叫做概念的内涵。适合于某一概念的一切对象,好概念所指一切事物,称为概念的外延。提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即指出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的逻辑方法称为定义。

概念是逻辑思维的“细胞”,人在头脑中必须运用概念,才能进行判断和推理。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就是掌握概念并运用概念进行判断、推理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对概念编排上有如下特点(由于儿童思维的特点和知识的局限):(1)概念的出现不可能完全按知识体系本身的要求。知识的体系的要求往往是从一般到特殊,而按儿童的认识规律则适于从特殊到一般。(2)对概念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3)有些概念给予科学的定义,有些概念则不给定义,而通过描述或举例说明的方法给出。

根据以上的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概念的教学一般按如下步骤:A直观形象地引进概念,为学生提供适合概念的感性经验,并引导学生发现其本质属性,然后由教师给出表示这个概念的名词。这就是由感知到表象的阶段。B抓住本质属性,给出定义或描述概念。这是由表象到形成概念的阶段。C 引导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概念,在运用过程中加深认识。D把新旧概念联系起来,把新概念纳入某一概念系统中去,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只有在概念系统中去掌握概念,才能对概念进行分析、比较,把握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否则就很难了解概念的确切含义。学生掌握概念系统的过程,就是领会精确而有系统的知识的过程。学生从感知到表象,从表象到掌握概念,从掌握概念到掌握概念系统,是儿童认识发展的一般过程,也是掌握概念的一般规律。

5.判断、推理。判断是关于对象和它属性有所肯定或者否定的思维形式。在研究数学中,经常要对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作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因而要大量使用判断,并把一些正确的判断作为进一步研究问题的依据。小学数学中的定义、定律公式等,都是判断。判断是由概念组成的,是概念相互联系是形式。任何任何判断都是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是对数学知识之间联系的反映。判断是形成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思维过程要借助于判断去进行,思维的结果也是判断的形式表示出来。

判断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思维中形成判断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直接法,表现实践中感知的结果;二是由推理以后产生的。

由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前提)推出未知判断(结论)的思维形式,叫做推理。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离不开推理。推理是间接地认识事物的一种思维形式,是由已知到未知的思维过程。要使推理的结论真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A前提真实,B推理形式正确。推理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三种基本形式。

6.分析、综合。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是统一的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从解决问题的角度上来说,分析是指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组成部分,或者在头脑中把整体中的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分解出来,进行研究的思维过程;综合是指把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联合起来,组成一个整体,或者把事物的个别特性或个别方面结合起来组成整体,来进行研究的思维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分析和综合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性质、法则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且是协同进行曲的。在应用题、四则混合运算、几何初步知识等教学过程中,经常要用到分析与综合的方法,这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需运用的逻辑思维方法。

培养与发展分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有一个过程,一般来说,低年级要借助实物直观或表象进行分析综合;高年级主要是通过语言进行分析综合;中年级处于二者的过渡阶段。 7.比较。确定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叫做比较。在运用比较法时必须注意:比较应当有意义,即彼此有某些联系的对象才能进行比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有严密的逻辑性,概念与概念之间,判断与判断之间,乃至推理的思想方法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与区别,都需要通过比较加深认识。因此,比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其作用在于:(1)在新知识教学中,常把新知识和与之有联系的旧知识加以比较,找出共同点,使学生能够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并通过知识的迁移,更快掌握新知识。(2)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区分容易混淆的概念和方法,提高识别能力。通过比较突出两个概念或公式的相异点,这是排除干扰(负迁移)的重要条件。(3)同异综合比较,是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与相异点的探索。客观存在同进个有前两种比较的特点,能提供较为全面的认识,有重要科学价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经常使用。

在采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时,通过比较区分各种解法的优缺点,从中寻求优良的解法,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好方法。比较是重要的思维过程,在学习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

较能力的发展也是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发展的重要成份。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注意培养学生掌握比较方法和进行比较的思维习惯,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8.抽象、概括。抽象和概括是形成概念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抽象是在思维中抽取所研究的事物的本质属性而舍弃非本质属性。概括是在思维中把从某些具有若干相同属性的事物中抽取出来的本质属性,推广到具有这些相同属性的一切事物,从而形成关于这类事物的普遍概念。

数学概念和一般原理都是通过抽象和概括形成的。首先,是在对事物的属性作分析、比较、综合的基础上进行抽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但应注意:A要注意认识的阶段性,不要操之过急。B在培养过程中,必须紧紧与具体事物相联系,也就是必须从多个有代表性的实例中抽象、概括出一般原理,还要再举出典型事物加以说明,帮助学生理解。C通过抽象和概括形成某一概念或原理以后,要注意把这一概念或原理纳入原不的知识体系,形成更高层次的抽象概括。 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对于学习数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越高,在学习中的迁移能力就越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越快。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9.归纳法。归纳法又称为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相对,是由特殊推到一般的推理。归纳法分为完全归纳法和不完全归纳法。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每一事物都有某一属性,推出该类全体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法是根据某类中的一些有某属性推出该类全体都有该属性的归纳推理。

归纳法是对研究对象一一作出了考察的基础上进行推理,它所作出的结论是正确的;不完全归纳法所得到的结论所涉及的对象超出了前提所涉及的对象,因此,并没有为结论提供充足的理由,不能保证结论是正确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限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很多结论不可用严格推理,而只能运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

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的正确性必须经过证明(通常用演绎法),但在小学数学中,一般是不讲证明方法的。因此,使用不完全归纳法,用来进行归纳用的例题要具有代表性,注意没有例外,以避免以偏概全,使得出的结论能够正确。用不完全归纳法得到的结论,尽管有待证明,仍然是一个重要方法。第一,它体现了“由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这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方法;第二,它作为一种研究方法,通过对几个特殊情况的讨论,预见某种规律性的存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

培养学生使用不完全归纳法的一般的作法:A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直接观察,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B通过对实际例子分析,归纳出结论、原理或计算公式。C用归纳法作为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10.演绎法。演绎法又称演绎推理,同“归纳推理”相对,是由一般到特殊的一种推理。其前提是一般原理,结论是特殊事实,前提和结论之间的联系是必然的,是一种确实性推理。即从真前提,必然地得出真结论的推理。数学中的推理主要是演绎推理,常用三段论法,它的格式是:

若A2则A3––––大前提(第一个命题) 且若A1是A2––––小前提(第二个命题)

所以,若A1则A3–––––结论(从第

一、二个命题推出第三个命题)

小学数学中的结论,一般不出现严格的证明。因此,课本中很少出现严格的演绎法格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演绎和归纳往往不是孤立地出现,而是紧密地交叉在一起。运用概念进行判断,运用法则解决实际问题,都是使用演绎法。数学是演绎科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小学数学的概念系统,知识结构,逻辑联系,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演绎推理方法。

演绎法是一种有步骤、有条理、有根据的推理格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会算题,而且要求学生弄清算理,逐步学会讲明道理。这是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演绎推理训练的好方法,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

11.类比法。类比法又称类比推理。根据两个不同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类比法是一种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类比法可沟通各部分知识的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用类比法把两种不同的新旧知识进行类比,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概念系统。

类比推理是一种或然性的推理。即从真前提, 或然地得出真结论的推理。也就是说,由类比推理得到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它是否正确还需经过证明。但在小学数学中,一般不出现证明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既要重视类比法的应用,又要防止学生乱用类比造成错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适当对学生进行类比法的训练,这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不过,对类比法得到的结论,要提醒学生养成想想是否正确的习惯,学会用实例进行检验,以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

12.迁移。迁移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先前内容的学习对于以后内容的学习所产生的某种影响叫做迁移。这些影响有互相矛盾着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已经学习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是积极的,能促进新知识的学习、能促进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形成,称为正迁移;另一方面是已经学习的知识、已经掌握技能对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掌握产生的影响是消极的,干扰新知识的学习、新技能的形成,称为负迁移。正迁移有时简称迁移,负迁移也叫做干扰。 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正迁移,努力排除干扰。这对于教学新知识、巩固旧知识都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 迁移所依赖的主要条件是不同知识存在着共同因素。在教学新课时,通过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充分利用这些共同因素,创设迁移情境,就可以沟通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逐步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对于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比较隐蔽的,则通过铺路搭桥,显示共同因素,促使知识逐步迁移。 提高已有知识的概括水平,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概括水平是有层次的,概括水平高,就能从更高层次提示新旧知识共同本质属性,促进学习的迁移。

干扰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旧知识存在着易于混淆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应通过对比区分出它们的不同点,排除混淆因素,防止原有知识对新知识学习的干扰。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运用迁移规律,要注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整理,弄清彼此间的和区别,提高学生的概括水平,促进正迁移的实现,排除负迁移的干扰。 13.反馈。反馈原是控制论中的一个概念,是指在控制系统中,把信息输出去,又把这些信息作用的结果返回来,对信息的再输出发生影响,从而可以不断纠正偏向和失误,起到调整控制的作用,达到预期的目的。这就是反馈原理。为了更有效地进行教学,这个原理已经比较普遍地运用到教学过程中来。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反馈的控制过程。教师的“教”是输出信息、传递信息的过程;学生的“学”是接收信息、加工信息、储存信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确定教学目的、教学进度、教学方法,并通过课堂教学提出对学生知识和能力上的要求,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这是输出信息的过程;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及时地接收从学生中返回来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据以调整教学进度、教学过程,采取更适当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更优的教学效果。这就是说,教学过程是双向动态的信息交流过程,经过不断进行的反馈和调整,使教学更好地达到预定的目的。

反馈信息的收集,要注意多向性。一是教师上课时,不仅要=把注意力放在教学内容上,而且要随时注意观察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听课情绪、回答问题、板演和课堂练习中,

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及来调整课堂教学。二是要从批改作业和检测中,把发现的问题整理归纳,考虑补救方法。三是广泛接触学生,在课前课后从与学生交谈、座谈中,了解学生的意见和要求,对教学作合理的调整。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练习、作业、试卷给以恰当的评价,这个评价也是信息的反馈。学生通过信息的反馈,及时了解自己学习的结果,正确的得到强化,错误的得到改正。能看到自己的进步,找到学习班差距,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习的信心。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量的反馈信息是通过学生做练习得到的。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练习、选择作业,并善于从学生错误的解答中作出准确的判断,找出原因。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正确运用反馈原理,对教学有效地调整,正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14.培养数学能力。一般认为,小学生的数学能力主要有三方面:1计算能力2逻辑思维能力3空间观念。 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能力和计算技能是有区别的,计算能力是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技能的结合。可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初级阶段,要求理解算理,掌握法则,正确计算。二是熟练阶段,要求掌握运算性质,使计算合理灵活。

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一、透彻理解算理,熟练掌握法则,形成计算技能。①从具体到抽象,讲清算理,归纳方法、法则。②自觉运用法则,保证计算正确。③简化计算步骤,压缩思维过程。④完全不意识法则,达到计算“自动化”。⑤组织法则系统,形成认知结构。

二、加强口算与运算定律、性质的教学,提高计算效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①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②对运算定律、性质,一要理解,二要会用。

三、培养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正确率。①认真审题。作到一审运算顺序二审习题特征三审数据特点。②重视估算。③坚持验算。

初步逻辑思维能力。这句话是在数学教师在说课中一定会用到的语句。在《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浙江省小学数学教学指导纲要》中都指出了这一点,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在以上的几个术语中,其实都是培养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反映现实的过程。它与形象思维不同,是用科学的抽象概念、范畴提示事物的本质,表达认识现实的结果。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而不是模棱两可的;前后一贯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在逻辑思维中,要用到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运用这些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逻辑思维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结合有关内容,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逐步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同时注意思维的敏捷和灵活。

第17篇:小学英语如何说课

小学英语如何说课

一、说课的意义

说课:就是授课教师在独立备课的基础上,向同行系统地介绍自己的教学设想及理论依据,而后听者评议、交流切磋的一种教研形式。说课,对于了解、研究和评价一节课,对于专题研究某一教学内容,对于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说课能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集备中说、说中评、评中研、研中学为一体,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

二、说课的特点

1、简易性与操作性。

说课不受时间、空间、人数的限制,又不牵涉到学生,简便易行。能很好地解决教学与教研,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矛盾。

2、理论性与科学性。

在备课中,虽然教师对教材做了一些分析和处理,但这些分析和处理是浅显的感性的。而通过说课,从理性上审视教材,就有可能发现备课中的种种疏漏,再经过修改教案,疏漏就会得到弥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它能帮助教师更好地吃透教材。另外,说课的准备过程是教师驾驭教材,优化教学设计的过程。尤其说课不仅要说明怎么教。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教。这就迫使教师去学习教学理论,认真思考问题。这是教师从理论上去认识教学规律的过程。说课还需要教师写讲稿和演讲,这又是提高教师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

3、交流性与示范性。

说课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活动,无论是同行,还是教研人员都会在评议说课,切磋教艺,交流教学经验中获益,尤其对说课者是最贴切的指导。

三、说课的内容

1 说课的内容包括: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说教材要说明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说出本课教学目标的确立及其依据;说出重点和难点的确立和依据.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要阐明本节课内容在整个知识系统或本册教材或本单元中的地位.即教材内容是什么,包含了哪些知识,该课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了哪部分知识基础上进行的,是前面所学的哪些知识的运用,又是后面所要学习的哪些知识的基础,它对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能力方面有什么重要作用,对将来的学习还会有什么影响等.例如,在分析闽教版第三单元第六课(第23页 )的教材地位和作用时,可做如下表述: 本课是闽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六课,本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Learn to say,Learn the letters, Listen and connect.本课以数字和字母为主线,展开对数字和字母的学习,并进一步复习第五课中所学的单词,巩固how many...的句型.本课的学习是对上节课的拓展和延伸.接下来的两课内容同样紧紧围绕数字这一主线,本课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注重听说训练,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语感,使学生能够进行交流,并能达到灵活运用,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This leon is Leon 6,Book 1, published by Fujian Educational publishing Pre.The leon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Learn to say, Learn the letters, Listen and connect.The main line of the leon is to learn numbers and letters and further review the words learned in the Fifth leon, and consolidate the pattern “how many ....”.The study of this leon is the development and extension of the last leon.The contents of the following two courses are around the main line.The content of this leon has played a role in connecting.This leon focus on training, cultivate the students’s right pronunciation, tone and language sense, enable students to be able to communicate, achieve flexibility in the use of language and cultivate interest in learning English.

2.教学目标的确定和依据

2 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设计中所确定的该课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确立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方面: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目标的确立既要符合课标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学目标的表述要准确,具体简洁,全面..知识目标: 即各种语言的认知要求,通过学习使学生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掌握到什么程度,掌握哪些,知道哪些,理解哪些等..能力目标: 即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运用所学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能力.要求学生在身心发展上,即能力,情感,意志,性格,体力 的发展上达到一个什么标准..情感目标: 既德育目标,结合所学内容,落实思想教育,学科教育等方面的目标,同时还包括对学生端正学习目的.态度和人生观,培养学习毅力和科学思维等方面的内容.(学习策略.情感态度.文化意识.世界观和人生观)

如,闽教版第三册第13课的教学目标可表述如下:根据小学英语新课标所提出的总目标,以及本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识目标:掌握并熟练运用本课中规定的四会词语及日常交际用语.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的词汇;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四季,描述四季的活动,表达自己的乐趣,爱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尽情享受四季的各种活动,增强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加生活的情趣,更加热爱生活.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of English primary schools,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terials and the actualities of the students, I identify the goals of teaching as followings:

[1].Knowledge goal: to master and skilled use of this leon will be provided

3 for four terms and the term day-to-day communication.

[2].Ability to aim: To study the leon so that students master the vocabulary related; use simple language to describe the four seasons, to describe the activities of the four seasons, to expre their pleasure-loving, students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make comprehensive use of language.

[3].Emotional goal: to make students enjoy a variety of seasonal activities to enhance students a love of nature, an increase of amenities of life, love life more.

3.说重点.难点的确立及其依据

教学重点是教材内容表现出来的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语用价值.确定重点要联系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是指学生难懂的,教学中需要着力讲解或讨论的知识点.确定难点要符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一种是教材内容较深或概念比较抽象;一种是学生缺乏这方面的感性认识或基础知识.有时重点和难点重合.但如果难点属于教材内容的次要部分,则要分别说出教学时对它们的突破方法,占用时间.

4.说对教材的处理

教材的处理是指教学设计时,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转化为课堂教学“导”的形式的创造性行为.即学生状况分析及对策,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顺序的调整,材料的补充等)

(二)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方法要说明选择使用何种教学方法,以哪几种教学方法为主,哪几种教学方法为辅,采用什么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目标,以及理论依据是什么.并说明这些教学方法在本课教学中的具体操作方法.教法的选择一定要立足面向全体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遵循“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说教法时,最好能说明在本课教学过程中贯彻什么教学原则,采用什么教学模式.

例: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主要运用了听说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帮助学生在视,听,说,读,唱, 4 演等有趣的活动中,自主愉快地学习英语,发展能力,让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三).说学法

学法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知识与技能的方法.通过教学,将指导学生学习使用或学会使用什么样的学习方法?培养哪些能力?说学法指导,要说出教给学生哪些学习方法以及为什么选用这些方法,还要说出在课堂上如何实施这些学法指导.英语科的学法指导可以从培养学生的“四个学会”和“三个意识”入手.

1.指导学生学会记忆,学会阅读,学会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进行交际,学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题.其理论依据是《课标》指出“英语课程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2.如何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开拓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教是为了学,教师只有运用灵活的教学手段,多变的活动组织方式和激励机制,使学生始终沉浸在热烈,紧张,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主要采取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英语新课标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感知语言材料,通过猜一猜,说一说,采访等活动,让学生在动静交错,个人与小组竞争相融合的活动中习得了英语,还形成了积极的学习态度.

说教学手段:是指教具的选择和使用方法.要考虑到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和新颖性.

(四).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设计,是贴近教学实践的一个环节,应在确定了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教学过程要做到内容安排合理,环节紧凑,方法得当,重点突出,难点准确,教学设计有新意,学科德育有渗透.

5 说教学思路及其依据: 教学思路主要包括各环节的时序安排及其内部结构,这是说课更为具体的内容.合理科学地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说教学程序,一般先说课型,确定课型后,再说明准备安排哪些教学环节,各教学环节的进行步骤,主要内容等.如\" 导入 \"设计: 这样导入有什么好处?效果如何? \"新授内容 \"设计:分几步呈现?每步呈现哪些内容?各步所呈现内容的练习,讲解,交际活动的安排设计,如何提问和组织练习,交际活动?如何促进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教学环节之间如何过渡?最后又如何结束等?教学思路设计的依据要联系教法,学法,教学手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等方面加以说明.还要说出教学各环节的时间分配.1.组织教学与复习。巧设导语,以旧引新,复习引入新课(师生问候;值日汇报;歌曲;复习旧课;检查作业等)能够提出恰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尽快进入状态,并能积极思维,配合教师在热烈的气氛中进行教学。

2.介绍(新课的内容或语言材料)。借助手势,面部表情,教具(挂图,简笔画,三用机,投影仪,实物)等,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听说训练.阐明教师怎样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所讲的内容按怎样的程序进行处理,采取什么方法、手段,重在培养学生哪些能力,怎样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使教师的任务重在“导”字上,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如何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切实让学生充分动手、动口、动脑,做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

3.操练和练习。利用所学的知识,开展语言交际活动.练习可贯穿于整个课堂之中,阐述练习题的来源,练习题的功能,练习题的操作,练习题的变化。练习要有目的,有成效,量要适中,难度要适当。所选练习题要体现出层次性、系统性、联系性、针对性。

4.运用巩固练习.理解和运用语言知识,完成必要的配套练习. 6 5.归纳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本节结束后,要总结哪些内容,其目的是什么,如何总结,如何将本节内容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板书设计。这里的板书是指就这节内容,如果是在上课时,你的板书是如何设计的。好的板书内容能系统反映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和教学思路,并借此启迪学生的思路.板书集中了全部信息的关键点,是全课的纲要.说板书设计,主要介绍该课的板书类型,什么时间板书什么内容,如何使用黑板,哪部分内容属于主板书,哪部分内容属于附板书.板书设计要注意科学性和系统性,文字表达要准确,精练,醒目.板书设计布局要合理,能反映一堂课的梗概和黑板上所出现的主要内容。

四、说课的方法和技巧

1、说“准”教材;2、说“明”教法; 3、说“会”学法; 4、说“清”教学意图和练习层次。

五、说课要注意的问题

鉴于说课与备课、上课的关系。教师在说课中就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

2、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领导和老师视为学生,如正常上课那样讲。

3、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既不能按教案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也不能按说课稿一字不差地读下来。一节成功的说课,一定是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有重点,有层次,有理有据。

4、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通常是10—15分钟。

5、注意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创新精神,防止生搬硬套杂志上的内容。

6、注意避免过与表现“理论依据”,脱离教材、学生、教师实际,空谈理论。

7、说课与作课结合。说课往往是教学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否科学,还要

7 通过作课这一实践来检验。

8、说课与评课结合。说课者固然要充分准备,听说者、看课者也要作一定的准备,评才有发言权,评才能评到点子上,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才能集思广益,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附:PEP小学英语 Unit5 B Let’s talk说课稿全英文版

The Lecture Notes of 《 PEP Primary English 》 Book4 Unit5 B Let’s talk

Ladies and Gentlemen, It’s my great pleasure to be here sharing my leon with you.The content of my leon is PEP Primary English Book4 Unit5 B Let’s talk, asking the price and inquiring the clothes size.First, let me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material. Part 1 Teaching Material: This leon is about a shopping .By studying this unit, the Ss know how to ask the price in English and how to describe the size and price with simple words and sentences.The sentence patterns of this leon are“ What size?” “How much are they?” and“We’ll take them .”are the key and difficult points .The study of this leon will help the Ss ask and describe the size and price in daily communication. Moreover, this leon will use the phrase “a pair of„ ”in the sentence pattern “A pair of„ for „” and helps the Ss further consolidate the knowledge of words of clothing, appearing in plural form. Therefore,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English Curricula Standard”、on studying the teaching material and analyzing the regulation of children’s growing of mind, I put forward the following teaching objectives

8 1.Perception objective:

a)The Ss can understand, read, and use the main sentence patterns “A pair of „ for „” ,“What size?” ,“How much abe they?” `fd “We\' ll take them.”in real situation.b)The Ss can understand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of the leon.2.Ability objective: a)The Ss can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of inquiring the price, and further develop tHeir language ability of “shopping”; b)The Ss can ese the patterns to expr% their thoughts i.the proper situation.3.Emotion objective: a)By completing the task, the Ss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and set up self-confidence in language study; b)Teach the Ss what is “love” and “ managing money matters”, c)During completing, the Ss can learn how to cooperate.

Next,the key points of this leon:

First of all, to study and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s “What size?”,“How much are they ?”,“A pair of „ for „ .” and“We\' ll take them.”and to improve the Ss’ abilities in “shopping”;

Secondly, to teach the Ss how to study independently as well as by cooperation.

Difficult points:

The Ss can use the words and patterns to describe the clothes in the proper situation, and make simple dialogues about shopping.

Well, how to achiev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better, to stre the key points and break through the difficult points? The key is how to make use of the proper teaching methods, now I’ll talk about my teaching methods .Part 2 Teaching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modern perception theori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ildren, I adopt the TSA method and TBLT method in my teaching, namely Total Situational Action and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The former is a “scene — activity” teaching method .It establishes a real scene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the Ss .It emphasizes a dynamic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the teacher and Ss.

The latter offers the Ss an opportunity to complete the tasks in which Ss use language to achieve a specific outcome.The activity reflects real life and learners focus on meaning, they are free to use any language they want.

At the same time, make use of the modern electricity teaching equipments and all kinds of teaching means, it can stimulate the Ss’ enthusiasm and creativity in learning English.Part 3 Studying Methods:

Let Ss study in a relaxed and agreeable atmosphere.Ss understand the new knowledge in certain degree through the mental proce of seeing, hearing, saying, observing, imagining , thinking etc.And make preparation for completing the new study task. After feeling and comprehending the language points, let Ss obtain the knowledge actively by probe study and cooperative study.Thereby, develop the Ss’ abilities of studying and working with the learning language independently.

I’ll talk about the teaching and studing methords in detail in the teaching proce.Part 4 Teaching Proce: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teaching proce systematically, properly and efficiently, under the principle of “to face the whole student and develop the students\' personality”, I divide the teaching proce into five steps.

10 Step1 Warm-up. Sing a song: The coat in window. So as to th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inging a song can make Ss feel pleased and satisfied, and can arouse exciting motion.In this step , teacher and the Ss sing together and perform the song “The coat in window.”.Thus,review the sentence pattern “How much is „ ?” ,arouse the Ss\' performance desire, participation desire and lead the Ss into a thick English studying atmosphere.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Design: Look for Cinderella.

Broadcast a part of “Cinderella” with the flash, presenting a crystal shoe that Cinderella lost, and establishes a scene of looking for the proper size everywhere.Through the role playing, guide the Ss to use the sentence pattern “What size do you wear?” “Size „ .”in practising the question and answer.This design leads the Ss into the fairy tales.They learn the language unconsciously and do communication freely.

2.Lead to the shopping topic naturally from the unsuited shoes, and demonstrate the sentence pattern “How much are they?”

With a good student to be the aistant, I perform to go shopping, and guide the Ss to make the answer: “They are „ .”

In this course, Ss can understand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ialogue and get the key points by scene demonstration.

3.Game:Gue the price.

Creating a situation of buying a pair of shoes for myself , buying a pair for my mom and introduc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A pair of „ for „ .”

The CAI presents a big shop with various shoes, ask the Ss to gue their price, and then display them.

The game can avoid the lifelene and boredom from the pure machine drills .It creates the conditions of a relaxed and natural atmosphere for children’s drills.Then achieve the aim of consolidating and practicsing the sentence pattern. 4.Present the text. a)At this time, John and his mom come to the shoe store. It reappears the relevant conversation by broadcasting the VCD, let Ss know the text contents with a combination of audio and video, words and pictures, which cater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imary period to be curious and pursuing interest and freshne.

b)After the audio-visual commences, play the tape recorder completely again, let the Ss concentrate on listening, then answer my questions according to the dialogue.e.g.:What size does John wear? How much? Whether buy or not, etc.

c)After being familiar with the text, let the Ss try to act out the dialogue.

By this step, it achieved the teaching aim of understanding and talking the dialogue of this leon.Step3 Task time.Task:Mother’s Day.

To master the language capability needs certain amount of practice.So,I still adopt the “Task-based”teaching method, which is defined by strong practicality and exact task, so as to make break-through about the difficult points of this leon.

In advance, I shall arrange the claroom to some busine locations, such as clothes store, shoes store, fruit store etc.I shall divide the cla into groups and play roles, and then give the Ss a certain quantity of specie currency, so that they may choose and buy the gifts for Mother’s Day.

For this step, I shall instruct the Ss to use the words and patterns learnt in

12 the proce of completing certain tasks.Meanwhile, they may have mutual improvement in exchanging information during the communicating activities.

Most Ss can take their parts in the activities, especially for the Ss who have trouble in English study.In the group activities, they can speak a little English with ease.With no doubt, this will encourage them to speak English.In fact, it incarnates a kind of demand of human being.Suhuomulinsiji says:“In one’s mind, there is always a kind of deeply rooted demand, that is the hope to feel oneself a finder and explorer.In Ss’ spirits, such demand is specially strong.” This step also leads to the emotion objective of this leon, that is to have moral education in this step.Step4 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Summarize the whole leon,and arrange the homework.1.Do the correlative exercises in the activity book.Check the mastering of knowledge of this leon.2.Ask Ss to interview their friends asking the price and size of their clothing and make records of the information.This content is an extension of the previous leon, to meet the needs of increasing communicating demand of some Ss.Part 5 Blackboard Design.Show on the CAI.(It’s a „.)

Above is the lecture notes of my leon.Thank you!

第18篇:小学英语说课万能

小学英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英语组()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板书:课题)如:Unit 1 I like football.下面我将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说课: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难点、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程序(板书黑板)。(可适当加手势、眼神、动作)五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结合教材的重难点以及学科的特点,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进行教学,从视、听、说等方面使学生得到了语言的训练,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我从下面先说一下第一方面: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 》是科普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单元的第()篇课文,本课重点围绕学生对几种体育运动是否喜爱这个题材开展多种教学活动,通过学习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它是整个模块的重点,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为后两个单元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掌握单词 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学习运用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热爱体育运动,勤于体育锻炼。

确立教学目标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小学阶段的英语课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为英语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听说单词 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运用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句型 I

like „\\I don\'t like „。

确立教学重难点的依据:根据《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4.教材处理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同时针对中国学生学习外语存在一定困难的实际情况,首先给学生创设学习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其次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在一系列的活动中,掌握知识;最后通过做游戏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训练,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二、说教法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采用全身发应法、情景假设法、直观演示法、交际法、游戏法相结合的方法。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小学低年级英语更注重趣味教学,在课堂上适当运用全身发应法、游戏法,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进而促使学生由兴趣发展到产生要学好它的志趣。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把学生带到了体育课堂,鼓励学生多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儿童的心理特点是活泼、好奇,同时又很好动,所以我把重点单词和句型编成韵律诗,它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口味”。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我采用了游戏法,让全班参与其中,形成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三、说学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在课堂中运用多种方法促使学生多听、多读、多说,形成自主、探究性学习,学生在互动、交流的活动中建立起自信,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得到相关的知识,培养学生对英语运用的实践能力,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说程序(很重要)

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针对学生的认识状况及本课教材的特点,我安排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热身运动

热身是课堂教学重要的形式之一。首先,我以一首“Stand up\"热身,轻松的歌曲可以缓减学生课前的紧张情绪,再次Do the action:happy.happy.happy; cry.cry.cry; angry.angry.angry.有节奏地吟诵,加上相应的动作和表情,为接下来的课堂营造了浓烈氛围。

第二环节:师生问候

师生间亲切的问候,建立了和谐、民主的课堂气氛,因此我采用唱歌的形式:

T:Hello, hello, how are you?

S:I\'m fine ,I\'m fine ,and hello to you.

第三环节:启发诱导,教学新知

1.新课导入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特地穿上运动装,引出运动主题;接着课件展示李铁、姚明、王楠、熊猫盼盼,引出本课重点词汇。同时,渗透情感教育:热爱体育运动,加强体育锻炼。

2.教授新知

首先

词汇教学

我运用实物、图片、表情、动作模仿等直观法教学单词。教读时,配上相应的动作或表情,采用全身反应法,让学生动起来,融入动脑、动口、动手的英语学习中。之后,我还设计了找卡片、变脸两个游戏,用于巩固单词。游戏教学即能使学生乐于参与其中,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又能巩固知识,使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

其次

句型教学

我根据本课单词的特点和所准备的实物和图片,采用了情景假设法:我们正在上体育课,有四种运动football.basketball.table tennis.morning exercise,让你选出自己喜欢的一种,同时,也告诉大家相比之下你不喜欢的那种。用I

like „\\I don\'t like „句型说出,可以出示相应的实物或图片,也可以配上动作,再加上丰富的表情。之后,我设计了滚雪球游戏来操练句型,比如:football, like football,I like football.

3.巩固新知

根据小学生认知的规律及活泼好动的天性,我自编了一首韵律诗用于巩固重点词汇和句型:

football,football,I like football;

basketbal, basketbal, I like basketbal;

table tennis, table tennis, I don\'t like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morning exercise,go,go,go!

吟诵时,采用全身反应法,即调动了学生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提高了教学效率。

4.小结

提出问题:这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我采用的这个质疑法,不仅充分 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归纳小结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

第四环节:板书设计(写到黑板上)

我采用归纳法,将重点词汇和句型都展示出来,加上简洁明了的简笔画,使学生一目了然。

football

I like

I don\'t like

basketball table tennis

morning exercise

第19篇:小学体育说课流程

体育说课流程

一、开始部分:

1、示意:举手,手臂伸直;

2、说: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号选手;

3、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属于水平(),第()次课时。

二、基本部分:

下面我将从以下(6)个方面对课进行陈述。

1、指导思想;

2、学情分析;3教材分析(含重、难点;

4、学习目标;

5、教学方法;

6、教学过程。

1、指导思想:“以立德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为引领,依据体育学科的性质,体育教学的基本规律,正确贯彻《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精神,增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发展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和能力,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

2、学情分析:

低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注意力、自控力较差,运动能力较低,身体肌肉发展不平衡,上下肢协调性差;好动喜玩,模仿能力强,想象创造力丰富。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情境教学和游戏。 中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不强,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善于模仿,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根据他们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法和竞赛法。

高年级:该年段的学生是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速度、灵敏、腰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素质的敏感期,集中注意力有所发展,从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但仍然有很大的具体形象性,仍习惯于模仿实际动作,因此,在教学时采用启发性教学,融入新颖、有趣的练习方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是小学()教材的重要内容,是小学生形成()的基础。学生对()教材的()态度、情感,对教学效果的()的作用。 本教材对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等方面身体素质的发展有非常好的作用和效果。重点是(),难点是()。

4、学习目标:(1)掌握()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的(速度、灵敏、协调、力量、柔韧、耐力)身体素质;(3)培养合作、团结和意志品质。

5、教学方法:

(1)用示范法、言语法、诱导练习法,让学生迅速并建立动作概念;有小组合作练习法、游戏法、重复法让学生迅速掌握技术动作。 (2)用完美的动作示范、热情洋溢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导积极主动地学习。

(3)用(游戏法、分解法、小器材等)作为辅助手段,循序渐进的解决(重难点)问题;在分组练习中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

6、教学过程。

(1)开始部分:(2)分钟。

1、安排见习生;

2、检查学生人数和着装;

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

(2)准备部分:(8)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徒手操(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活动肩、髋、膝、踝、腕关节,为下面的活动作好充分准备);2游戏:(互动)

(3)基本部分:(26)分钟。主要内容和措施。

1、学生先自主探讨体验练习,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

2、进行教学内容(先分解一至二个,进行辅助性练习,再进行完整动作学习,用口诀)

3、分组练习;4游戏:(渗透课课练素质练习)

(4)结束部分:(4)分钟。

1、放松(随着轻松、缓慢的音乐做身心放松活动);

2、教师小结;

3、下课后收拾体育器材。

预计运动负荷:练习密度是( 45±5 )%,平均心率是:135±5次/分。

三、结束部分:

以上是我对()教学内容的设计陈述。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

如何进行评课?

一、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可行

教学目标既要符合体育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切合学生的实际体育水平,还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堂课的标准,只有明确目标,师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协调一致,取得最佳效果。

由于新课程强调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课程目标也是直指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因此对课堂教学的评价应看教学方案的制定是否合理,教学内容的选取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既是对学生练习强度、练习密度和掌握技能的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要使教学评价能有效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体育课堂教学每节课教学目标的制定一定要以各校学生、器材、场地等实际情况为依据。不同的教材有不同单元课次、不同素质的学生制定的目标都会不同,所以目标的制定要体现出科学性。学生在动作技术的掌握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方面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阶段。对动作技术而言,一节课要掌握到什么程度应明确,如“了解和明确”、“掌握和熟练掌握”、“复习和提高”是在不同的单元教学课次中明确说明的。就增强体质提高能力而言;重点发展哪项素质,提高哪种能力也应明确。教学目标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着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和效果。

二、体育老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否突出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主要包括:融会贯通课程标准的能力,如对《标准》的领会和掌握程度,表达能力要精讲清楚,有较高的语言修养;要不断革新教法,吸收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先进的学科教学方法;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有较大的自由度;课堂设计要力求新颖,探索新方法,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装备,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开发体育与健康课程资源的能力等。在课中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练习,课后能及时总结自我,去不断超越自我,学习他人的优点,勇于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一堂课一般要突出一两个学习内容,学习内容不能太多,这样便于突出重点。一堂课应具有恰当的密度、强度。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可围绕一个重点展开。课的密度保持在35%左右,强度一般不宜太大,保持适中即可。教师在教学时,教材内容的选择和安排要全面多样,使学生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机能,各种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都得到全面发展。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教学原则,正确运用组织教法,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课堂教学能力是每一位体育教师必须具有的一种能力。如果体育教师不具备这些方面的能力,那么很难想象他能够上好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体育与健康课。

三、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能否得到体现

对一堂公开课的评价,主要是为了检查教师的上课能力和水平。首先我们看的是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示范是否准确„„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做好这些方面无可非议。但教师如果重视的只是示范、讲解,强调的是学生“跟我做”就可以了,至于学生在体育课上究竟学到些什么?学生体验到什么?学生对这一学习内容有无兴趣?等等,有时候我们的一些体育教师从不会去过问。这种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得以体现呢?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动性是否被充分调动,自觉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诱发是评价课堂教学成功与否的重要方面。

另外,为了某种目的而进行评审的体育公开课上,教师为体现出自身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技巧,始终让学生全力配合着。一堂好课不应该只看到教师的表演多出色,更应关注学生的需求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始终将学生的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首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

四、学习兴趣在课中是否充分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主要体现在学生是否喜欢体育课,是否能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内驱力。为此,我们应该应努力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魅力,改革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如果许多学生被动地应付,也很少参与体育活动,那么,这样的课应该说是不成功的。

课堂教学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地参与体育活动,能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发展才能得到保证。所以说,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五、创新教育在课堂中的展现

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要让学生自己去重新掌握、重新建立和重新发现真理。”皮亚杰的话提醒我们,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而不是被动接受,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以前,我们的体育教师都比较偏重于传授各种成熟的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练习方法,试图达到增强学生体质的目的,也一直注重学生模仿各种动作技能,这导致了教师和学生均缺乏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学习需求和爱好,就要充分发挥他们的求索精神。而学生的创新能力应包括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之中。如让学生设计新的游戏方法,如何能更好更快地达成学习目标的最佳途迳等。但千万不能在课中放任不管,让学生完全自由活动却认为是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有无突破、创新,方法手段是否得当,教案是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计教学过程,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是否合适,教学是否有新意,学生是否感兴趣,这些都是一堂优秀的体育课中所表现出的。因此,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就是看教学是否有新意,是否令人耳目一新。

第20篇:小学语文优秀说课

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 号考生。(鞠躬 )

我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题目)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以围绕 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 表达了 。 其中,

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年级的学生初步具备自主学习能力,但对课文理解能力,品析能力还不足,仍需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了本课的三维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 个生字,重点指导 等字的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 的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的深刻含义。

3、有感情地朗读 段,学习手法,并进行小练笔。

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精读分析课文,体会 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学会 的写作手法。

三、说教法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任务驱动、朗读感悟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会设置这样一个情景: 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 )

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出问题。 这样设置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又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这一环节我以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1、边读课文,边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指名分段读课文,对不正确的读音我会及时进行矫正,特别注意 的读音,并针对 字进行范写。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 等词语。

3、重点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目的。

三、精读课文,重点突破

语文教学,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秉着这种理念:我将注重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抓住语言文字训练,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本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完成。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感触最深的句子,反复品读,并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学生畅所欲言,我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

2,、根据教学重点,我将提出这一 问题。引导学生找出相关段落,采用自由读、默读等方式圈画关键词语,体会情感。学生自主学习后,指生谈体会。相机抓住“ ”等关键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感受____ ___的精神(情感)。这一部分是语言文字训练点,需要引导重点学习。因此我会通过多媒体出示“___ ___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设计如果----换词或去掉关键词对比着读)并说出效果的不同,谈体会。

最后让学生带着体验再读这部分内容,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并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2、适时总结学法,刚才运用读重点句,抓关键词的方法,了解了 接着用同样的方法,鼓励学生理解其他几处描写。小组内合作探究,互谈体会,并指导学生朗读。这也体现了学----练的教学思路。

3、提出疑问:课文主要写的是 ,为什么还要写 ?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发表看法。写 是为了更形象的 。这种写作手法就是 。继而我采用举一反三法,让学生列举事例,进一步强化 的方法。

最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走进体会人物情感。

面对( )的( )我想对他说( )。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这样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更锻炼学生学生自主学习和发表独特见解的机会。此刻,突破重难点便水到渠成了。 四、拓展延伸、回归整体

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有了哪些新收获,掌握了哪些学习方法,你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满意吗?以师生互动的形式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读写结合才能真正丰富学生体验,我的课下作业是:

1:

五、接下来说一下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这篇课文以《

》为题 主要讲了( )表达了( ) 这样的板书浓缩了课文内容,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更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再次感谢给位评委

注意,有复述的要求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复述的学习。

说课稿2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 号考生。(鞠躬 )

我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题目)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以围绕 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 表达了 。本文最大的语言特色是

二、说目标

年级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期,学生初步具备自学能力,但是仍然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基于教材理解,结合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 等 个生字,重点指导 字的书写。结合语境理解 等词语。背诵(复述)课文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运用(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的感情。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3、有感情的朗读 段,学习写作手法,并尝试运用。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需要重点突破。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中教师应做到“导而弗牵” 把学生引入乐学,会学的境界。本节课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读书指导法、读写结合法进行教学,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加序号 ),学生齐读课题。

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我会问学生: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首先:多媒体出示本课的重点词语,让学生自由读、开火车、指名读,齐读。我随时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例如多音字)。同时重点指导学生难写易错的 。我先让学生说,写这个字注意什么?我示范写,学生书空,描红、练写。将写字教学落到实处。

接着: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让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并指名回答,当学生概括不完整时,我就重点引导学生运用 法,来概括课文。让学生学会这种概括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最后: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说一说通过读课文, 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板书)。

三、研读赏析,重点突破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在学生整体了解课文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紧扣最想探究的问题: 展开自学。

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 段,圈画出表现 的语句,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然后在小组内相互交流、讨论、补充。交流时,我让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既可以有感情的读一读找到的句子,也可以根据找到的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

(二)汇报交流、点播指导

指名汇报。当学生交流到 时,我是这样点播指导的:

第一步:多媒体出示这段话,让学生自由读,并找出表现 的词语。学生会很容易找到 这些词语。并引导学生读好这些词语。

第二步:指生汇报,并谈出自己的体会。我就重点抓住 ,去引导。先让学生再读一读这段话

。 第三步:指导学生带再次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指名读、齐读。读出 。

最后多媒体出示这段话,让学生再读一读看一看,在对 是怎样描写的?让学生发表看法。我引导总结出: 就是 的写法。(相机板书)大家以后在描写 的时候也可以用 的方法来写。 师生共同总结本段的学法:进而鼓励学生用这种方法,自学 ,圈画词语,体会感情。学生自学后,指名汇报。相机抓住 这些词语,体会 。并读出 。(我进行总结板书)

(三)拓展延伸、迁移运用

。 。 五:说板书

这就是我的那么书设计,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的说课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倾听!

说课稿3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 号考生。(鞠躬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一说教材 。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二单元中的第3篇课文,该单元以“自然的奥秘”为主题展开。文章通过记叙了 展示了 。

二 说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本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如判、棕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学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了解变色龙的特点; 3.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和学情,以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确立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习描写动物外形的方法,了解变色龙的特点;难点是: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

三 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生活有所体验与感悟,这正是引导他们明事理、辩是非、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期,虽然他们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理解与语言表达能力,但个别学生学习不够灵活,还需要教师的进一步引导,循循善诱。

四 说教法学法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情境教学、朗读感悟、启发式教学等教法,并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引导学生运用质疑、勾画、想象等方法,以读促写,读、思、议结合,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感悟语言,体验情感。

五 说教学过程

明确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将从以下五个环节组织教学: 环节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之初,我会用多媒体播放 引导学生用一个词赞一赞它。相机导入本课:今天,咱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个小家伙,看看它有什么与众不同。接着,用多媒体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

(这样设计,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很好地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明确本课的学习目标,自然进入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首先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勾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接着,组织学生制作词语积累卡片,并选两名学生代表到展示台上展示,对于个别生字如“判”与“叛”容易混淆,我会适时加以强调,指名学生到黑板上注音、组词、造句并交流记忆它的捷径,对于掌握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

在扫清字词障碍的基础上,我会用多媒体呈现文章的表达顺序:发现变色龙、端详变色龙、放回变色龙,(板书)组织学生默读课文,并据此给课文分段,引导他们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这样设计,既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搜集信息的能力,又为接下来的合作交流做好铺垫,从而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

言意兼得是语文教学所散发出的特有之美。因此,在“精读课文,感悟突破”环节,我将通过析动物、学写法、品语言、悟主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

在发现变色龙部分,引导学生速度课文1—8自然段,并画出最能体现变色龙隐蔽性特点的语句,通过赛读、分角色读等方式,体会发现变色龙这个隐蔽过程的有趣性。端详变色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并思考“变色龙有哪些特点?”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特点,细细品读。在成果展示时,学生说哪,我会及时引导学生与该部分文本对话。当学生说到变色龙的外形(板书“外形”)时,我会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变色龙的?并画出关键词语,如“全身”、“头上”、“身躯”、“腹部”、“尾巴”等,通过朗读体会从整体到部分,从前往后的写作顺序(板书)以及对动物外形的细节描写。接着我会用多媒体呈现变色龙的图片,引导学生用文中的语言描述,如“圆形的头上长着三角形的嘴,两眼凸起,凶相毕露”,对于描述好的学生给予掌声鼓励。在说到变色龙捕食特点的部分时,我会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地”、“刹那间”等,组织学生边读边演,感受变色龙捕食的迅速准确;接着,引导学生同桌互读“变色”特点的部分,并想象“变色龙在其它物体上颜色的变化”,指导学生仿照文中“先„接着„再„”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来,从而领略变色龙能随环境变化而变色的特点,体会“名副其实”的含义。最后,我会抛出一个问题:拥有这么多本领的变色龙,作者把它带回家了吗?引导学生齐读最后一段,并说说放回变色龙的理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从而增强保护动物的意识,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总之,这个环节的设计,融读、议、赏、问于一体,很好地帮助学生将语言、知识和情感转化为语文能力,积淀为语文素养,内化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 在“创新练习,拓展延伸”环节,我会引导学生模仿文中描写变色龙外形的写法,描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这样,学生在写的过程中会继续与文本对话,既升华了情感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真正做到了在实践中运用语文。) 六 说收获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说一说本节课的收获,并让其他学生及时补充,从而紧扣学习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明白学有所获的道理。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我给学生留了1个任务:课外搜集相关资料,并利用本文,制作“变色龙”卡片。

七 说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的板书融内容、写法、主旨于一体,简洁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理解。

说课稿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第 号考生,(鞠躬)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开始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 》是苏教版 年级语文 册的一篇文章,本文描写了 ,表达了 (本文是本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学习到 ,感受到 ,为后文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学情分析

老师不仅要了解教材,更要了解学生,做到因材施教。xx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想象力丰富。但由于受认知发展水平的限制,阅读能力、语言的赏析能力、朗读感悟能力等,还存在不足,这些都会成为我教学过程中要考虑的因素。

根据本课教材内容和学情特点,依据新课标“三维目标”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并规范书写 等几个字,正确理解 等词语。同时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 。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会本文 的方法,提高 的能力。

3、理解 深刻含义,感受 情感,学习高尚的情怀、品质,提高 的意识。

三、教法学法

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基与此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法学法。我将采用“读书指导法”“讲授法”“点拨法”“情景导入法”等辅之以多媒体教学。同时学生又是学习的主体,结合本课,我将引导学生采用“圈点勾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快速地走进文本,理解文本。

四、教学过程

以下我将重点介绍我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他们思维的火花。所以上课之初,我将利用多媒体播放 ,由学生回答观看后的感受,随后我会引入一段话 。

引出课题,这样设计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又为本文学习奠定感情基础。

(二)熟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阶段我将安排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引导学生完成以下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指名分角色朗读、男女读等,对不正确的读音我会进行及时的矫正。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我会提醒学生注意 等读音。

2、圈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同学相互交流,此时我会巡视,适当进行指导。最后我会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等词语。

3、抓住 ,概括文章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这一环节我力图将学生置于主体地位,通过以上步骤,既锻炼学生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读中悟,感受文章蕴含的感情,又理清文章脉络。

(三)精读课文,重点感悟。

语文教学的使命就是通过对语言的揣摩和品味,达到审美的愉悦。因此,沉浸文本,品味语言,就成为教学过程最重要的的环节,在这一环节,我将按照三个层次进行。

1、师生探究,

首先让学生读,我会抓住 等关键字词句,引导学生 ,体会 。

2、自感自悟

学生自学第 段,思考 问题,体会 ,感受 ,引导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有感情朗读,在朗读中感受 情感。

3、小组合作

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 到 段,引导学生采用自由读、默读等小组互评互读等多种方式。精读第 段,思考 问题,然后有感情朗读第 段,感受 的情感,指名学生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在反复研读中,品味语言。

这一环节,我按照“师生探究,自感自悟,小组合作”三个层次,帮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内容,让学生在朗朗读书声中,感受 情感,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难点。

整个教学过程。我特别注重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阅读感悟能力。

(四)巩固提高,迁移运用。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过“语文教学要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因此我设计以下作业:

最后谈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设计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5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 号考生。(鞠躬 )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 __ __》。(转身板书课题)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本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述了 (主要内容),表现了 (中心思想)。

二、说目标

年级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在重点词句、写作手法的理解上还需要教师的点拨,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初读课文,自学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通过精读分析,抓住 ,体会 。

4、学习的写作方法。

其中,重点是 , 难点是 也是本课的核心目标。

三、说教法学法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鉴于此,我将采用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利用情景教学法、质疑法、点拨法,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真正做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真正的课堂不是聆听,而是沉浸;真正的好课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师生生命的共同成长。为较好地完成本课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安排以下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第斯多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上课伊始,我会出示和课文相关的图片(播放___视频片段),

哪位同学愿意分享一下吗?在学生说出自己感受同时,引出今天的课题 。

在这一环节中,我意在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轻松、浓厚的课堂氛围中自然走入文本。

环节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学生诵读习惯的培养,对领悟作者感情,品味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环节我将分两步走,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第一步“字词关”,通过指名读、同桌互读的形式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针对重点的字进行范写。

第二步,在扫清学生的阅读障碍后,通过“阅读关”引导学生理清文章脉络。 此时,我将抛出疑问:“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并引导学生 方法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环节

三、合作探究,研读文本

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本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层次展开教学。 在整体了解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对重点内容进行感悟。“同学们,请默读 x段, ,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词句,并在你旁边写下你的体会。”从而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此时,我会走下讲台,参与到学生的探究活动中,予以指导和帮助。在学生畅所欲言之后,我因势利导,系统概括。 (并相应板书)

在体会情感的基础上我进一步提出疑问“同样是写 ,他们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吗?”学生在阅读比较、合作探究后汇报,这些关键词句分别从 进行描写教师及时点拨: 。

在指导这一事例的学习后,我采用举一反三发,以扶到放,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另外几个场景,进一步强化 的方法

此环节的设计以学定教,让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集思广益,触类旁通,从而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

环节四、拓展训练,迁移运用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在学完本课后,我将布置这样一份作业,

五、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清晰的回扣了本科的重点和难点,便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

稿模板6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小学语文组___号考生。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_____。

一教材分析。

《_____》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本文是_____。

充分地了解学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___年级的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但仍需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主旨大意,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分析,我制定的三维教学目标是: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学重点: 难点:

三、说教法学法。

现代教育理念倡导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指导朗读法来进行本课的教学。学生的学法为品读感悟法、联想想象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同时,我会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学生理解文本,学生坚持良好习惯进行课前预习。

四、下面重点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利用多媒体播放 ,创设情境,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_________,从而顺势进入文本。

这一环节我意在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在轻松,浓厚的氛围中自然走入文本。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勾画出自己容易读错的字词,并借助查字典或同桌交流的方式进行理解,这时我会走下讲台,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及时地鼓励与指导。

2.采用有针对性地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式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适时对容易读错的字进行字音纠正,重点强调“_ ___”等字的读音,随后指导课后生字描红。全面扫清阅读障碍后,我会请学生们沉下心来充分地再读课文,力求读进去,读正确、读流利。

3.在读中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明确,本文主要讲了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归纳,我适时总结并板书。。。。

在这一环节,我意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读通读顺了课文,把握了课文的整体脉络,为更深入的走入文本做好铺垫。

(三)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这一环节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为主,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具体分为以下四步展开:

(1)请学生默读课,思考:______________? (2)根据问题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语句标记下来,并及时写下读书体会。

(3)引导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展开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自己的感想,尝试解决遇到的问题,学生在交流中未必观点一致,我会鼓励他们再次走入文本,寻找答案然后再交流。

(4) 小组交流结束后派代表反馈交流成果,当学生汇报“ __”时,根据汇报情况,我会用多媒体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抓住词语“_ __”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想象画面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感受___ ____。

当学生汇报“______”时,引导学生抓住“____”一词,联系上下文从而感受_______ _____。

然后相机指导学生以分组读的方式组织学生读出_________的感情。

在此基础上,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文第___ 自然段,相信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可以运用之前的联系上下文和想象的方法进行学习。引导学生抓住__________这句话,抓住____________等词语去体会_________________。

最后相机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这一部分内容,学生读得好,给予相应的表扬;如若读的不到位,也给予激励。最后我范读,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朗读过程中深入体会___________。

在精读这一环节,我意在突出学生主体,让学生自主经历阅读实践,从而突出重点。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此环节重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迁移说话练习,拓展思考:___?

这样的设计即能扎扎实实的做好语文训练,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熏陶,使感悟不断升华,从而突破难点。

(五)课后总结、布置作业。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感受或还有什么疑惑,我会根据板书对本节课进行系統的概括和总结,同时,对学生提出多元性评价,并对以后的学习提出期望。

我给学生布置的作业是:

最后说一下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突出本课的重点,学生一目了然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再次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说课稿7 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我是语文组 号考生。(鞠躬 )

我说课的题目是 (板书题目)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呈现我的说课

一、首先分析教材

本课选自苏教版/小学语文 年级 册第 单元以围绕 为主题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 表达了 。 其中,

是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

二、说教学目标

年级是培养阅读和写作能力的关键期,学生/初步具备自学能力,但仍需要在教师的带领下,对重点词句、写作手法加以点播。基于教材理解,结合___年级学生特点,我确定本课的三维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 个生字,重点指导 等字的书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运用( )方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 的深刻含义。

3、学习写作手法,并进行小练笔。

其中,教学重点是:通过精读分析课文,体会 的思想感情 难点是:学会 的写作手法。

三、针对/教学目标的落实

本课我将采用/朗读感悟、启发诱导为主的教学方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引导学生使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会设置这样一个情景: 在谈话中引出今天的课题。(板书课题 )

教学时启发学生质疑/应在点点滴滴。因此,我会提出:读了课题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自由提问。

这样设置悬念,既能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又能把学生引入学习情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用多媒体出示自学提示,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朗读课文,并完成第一个教学目标。

1、读课文圈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多媒体出示本课生字词及难掌握的字词进行指导,特别注意 等字的读音。用猜字谜的方法帮助学生记住生字。例如:

2、指名分段读课文,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写了 。从而达到整体感知的目的。

三、研读赏析,重点突破

课堂教学是否成功,要看重难点是否突破,学生能是否得到发展。这一环节我将分三步,利用启发诱导、学练结合的方式辐射全文。

第一步:自主探究 点播指导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勾画出文中感触最深的句子,反复品读,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同时让学生畅所欲言谈一谈为什么喜欢,我及时予以肯定。

围绕教学重点,我将让学生体会 问题 。引导学生找出相关语句,圈画关键词语,细细品读。因为这一部分是语言文字训练点,需要重点引导。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预设 (内容) 语句,让学生反复朗读,(这里我会这样设计,同学们如果----换词或去掉关键词对比着读,效果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反复对比读之后指生谈体会。相机抓住“ ”等关键词语,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在生活中是用来表现什么的?并让学生想象画面,自读自悟,深刻体会____ ___(情感)。

让学生带着体验配上音乐齐读这部分内容,指导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根据需要给予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第二步小组合作、迁移运用:

适时总结学法:刚才我们运用读重点句,抓关键词的方法,学习了 。鼓励学生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的其他几处描写。小组内合作学习,互谈体会。(我进行总结板书)并指导学生运用多种形式朗读。这也体现了学----练的教学思路。

最后让学生进行说话练习,进一步走进体会人物情感。

面对( )的( )我想对他说( )。 (分角色朗读课文)(导游复数,背诵课文) 第三步借鉴写法、练习写作:

课文在描写 时,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发表看法。我引导总结出写

是为了更形象的 。这种写作手法就是 。继而我采用举一反三法,先让学生列举 的例子,再进行练习仿写,对学困生我会重点指导。进而突破难点水到渠成。

整个教学过程,注重从学生“学”的实际出发,以学定教,既培养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学习习惯,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最后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最并说说(课后题) 并总结来完成本节课的学习。 我的课下作业是:

1:

五、接下来说一下板书设计

这就是我的板书,这篇课文以《

》为题 主要讲了( )表达了( ) 这样的板书浓缩了课文内容,重点突出,学生一目了然,更能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以上/是我说课的所有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 再次感谢给位评委

注意,有复述的要求时,要指导学生进行复述的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说课模板.doc》
小学数学教案说课模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