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2020-05-1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网络技术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方法步骤: 1.教学目标分析 2.情景创设 3.信息资源设计 4.自主学习策略设计 5.协作式教学策略设计

6.学习过程与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7.教学结构设计

自主学习策略与协作学习策略设计 1.支架式教学策略 由一下几个步骤组成:

(1) 搭脚手架 ———围绕当前学习主题,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建立概念框架。 (2) 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

(3) 独立思索———让学生独立思索。探索内容包括:确定与当前所学概念有关的各种属性。

2.抛锚式教学策略

(1) 创设情境———是学习能在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

(2) 确定问题———在上述情况下,选择出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问题作为学习的中心内容。

(3) 自主学习

3.随机进入式教学策略

(1) 呈现基本情境———向学生呈现与当前学习主题的基本内容相关的情境 (2) 随机进入学习———思维发展训练

推荐第2篇:《体育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体育颂》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理解课文语句的能力,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引导学生体会体育的真正内涵。

2、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的热情,在合作中探究。

3、有感情地朗读文章。

4、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爱,领悟体育的深刻内涵,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体育的主旨,领会奥林匹克的精神。 教学难点:

领悟体育的深刻内涵。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现代奥运会的资料,导入课文

1、你们熟悉奥运会吗?喜欢看奥运大赛吗?

2、知道现代奥运会是在何时,由何人倡导发起的吗?(学生交流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

3、小结:一位法国的热血青年,他痴迷于体育希望以体育救国,在他的倡导下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办了现代第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为此他曾奔走呼告30个春秋,他让奥林匹克风吹遍了全世界。被誉为“现代奥运之父”。就连他死后也愿与体育同在,与奥运同在,后人按他的遗嘱把他的心安葬在了奥林匹克的发祥地——奥林匹斯山下。现在你们能叫出他的名字了吗?(顾拜旦!)

4、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顾拜旦用他的心与热情所铸就的体育的赞歌《体育颂》。(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理清课文脉络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每个自然段围绕哪句话来写?

2、交流、汇总,师小结:这都是每一小节的首句,请同学们用直线在书上画下来。

1/4

3、顾拜旦从哪几个方面赞颂了体育?全班交流。

教师随机点拨:从体育的力与美、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三方面赞颂了体育。

4、我们可根据以上三方面把课文分为三部分,那么这三部分之间的顺序可调换吗?为什么?

5、第二部分中的三部分能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教师指导品读感悟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学,思考:你体会到了什么?在书上做批注。

2、全班交流:你体会到了什么?

3、教师点拨:

(1)同学们能抓住重点词来体会,体会到了体育给人们带来了欢乐与动力,那么能否举个生活中的例子说明?

(2)出示残奥会运动员奋力拼搏图,以及残奥会队员的领奖图。师:你看,那轮椅上奋力拼搏的天使,正微笑着迎接阳光生活,他们活得那样精彩,那样充实。就如同沐浴在晨曦中一般。

4、指导朗读。(指名读、指名评、齐读。)

5、教师小结阅读方法:

你们发现了没有,我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课文语句的?(抓住重点词、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及资料。)

二、学法迁移,小组竞赛,合作学习第2-9自然段

1、教师让每个小组明确了本小组学习的内容,并出示“自学导航”:各小组的组员采用刚才的阅读方法自学,并写下体会,画出不懂的语句。

2、学生自读并作旁注。

3、小组合作学习,准备开展小组竞赛。(1)教师公布小组竞赛规则。 (2)小组合作学习。

三、小组代表反馈,全班交流,学习2-9自然段

(一)各小组代表反馈:你体会到了什么?

2/4

(二)其他小组评价或提问。

(三)教师在各小组组员发言后随机进行点拨:

1、第2自然段:

(1)学习“无与伦比”:理解“无与伦比”的词意;体育的作用无与伦比体现在哪?

(2)出示刘璇优美体操图,花样滑冰图。师:瞧,冰上芭蕾一曲响,璇美人那优美的身姿正翩翩起舞。

2、第3自然段。

教师补充有关兴奋剂的事例:1988年汉城奥运会。加拿大短跑名将本·约翰逊在100米赛跑中以9秒79的成绩震惊田坛,但随即就被查出是服用了兴奋剂,终被取消纪录,追回金牌,成为那一届奥运会最为轰动的丑闻。

3、第4自然段。

(1)学习“深思熟虑”:理解“深思熟虑”的词意;我们经过慎重的深思熟虑体现在哪?

(2)出示蹦极、攀岩、高山滑雪、赛车图。

4、第5自然段(出示五星红旗在赛场上升起的图片、刘翔亲吻金牌的图片。)师: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当赛场变成“火”的海洋,亚洲人站在110米栏的领奖台上,要知道从没有亚洲人在世界性比赛中,在短距离竞赛上获得金牌!

5、第6自然段(出示父子高兴的滑雪图,幼儿园小朋友欢快的体育课图。

6、第7自然段(出示图:冬天,同学们在操场做操。

7、第8自然段(出示图:全民健身的图片。)师:如果我们社会的每一个人都按照体育的规则约束自己,有纪律、有组织、有竞争,那么我们的社会便会不断的前进!

8、第9自然段(出示安南的“奥运圣火让战火熄灭!”图,以及历届奥运让战火熄灭让人们团结参赛的故事和场面。

(四)教师分别指导学生朗读各自然段。

师:此时此刻,我们看到了体育所带给我们人类的一切,我们不禁赞叹,因此,我们要读出赞美之情。(分别采用师生轮读、男女生轮读、分小组轮读、指名读、全班读、配乐美读的方式。)

3/4

四、拓展延伸

1、师:我想,大家还有很多情感没有表达。那么我们就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说说你亲身体验到了哪些体育的精神?

2、学生交流。

五、教师总结

让我们胸怀着这一份正义、勇气、荣誉,感受着这一份美丽、乐趣,在这培育人类的沃地中,共同进步,永葆和平!

4/4

推荐第3篇:《识字6》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识字6》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11个生字。

2、正确,较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学习重点:识字学习学习难点:较流利地朗读学习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⑵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⑶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⑷朗读单元引言。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1 / 2

学习目标:

1、巩固生字,会写10个字。

2、流利地朗读课文。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学习重点:朗读学习学习难点:朗读感悟学习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

四、扩展活动。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2 / 2

推荐第4篇:自主学习探究活动教学设计

一、背景

新课程强调教学面对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生生合作、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必须有一种能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二、理论基础

自主学习是学生指导自己的学习,其理论基础为兴趣-动机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近发展区理论,地理课外实践活动是不仅可以体现地理课堂的多样化,更是学生自主学习探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因此,主要开展了两次实践活动,分别有三个班的地理兴趣小组完成。

三、实践探索

1、地理制作

地理制作有很多形式,如地理拼图,太阳系星球模型,还有一些自然现象演示模型等。根据初中地理知识及孩子的特点,开展了地球仪模型制作活动。其方如下:

(1)学生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仪构造

(2)了解地球仪知识:地球仪倾斜角度,经线,纬线等。

(3)材料准备:铁丝、乒乓球、铅笔、记号笔、彩笔、量角器、钳子等。

(4)分成小组,自己分工,开始制作。

学生通过地球仪制作,提高了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了空间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动手能力,对本来觉得枯燥无味的地球仪只是有了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兴趣。

2、地理测量

地理测量根据教学目的,组织,指导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和测量,以获得感性知识,巩固、验证已学习的知识。其方案如下

(1)知识准备:了解一天中平均气温的计算方法,必须在一天中测量四次:2时、8时、12时、20时。其中由于凌晨两点在午夜,所以有老师完成,其他的有地理兴趣小组成员完成。

(2)材料准备:温度计、笔记本、笔等。其中强调,由于没有百叶箱,温度计需在离地面1.5米的阴凉处。

(3)学生观测和记录。

记录

学生通过自己的观测和记录,了解了气温日较差,一天的平均气温、一周的平均气温,进而还可以深刻理解一月平均气温,一年平均气温的知识,达到了教学生生活中有用的地理,使学生学以致用。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表示收货巨大。有学生参加实践后感叹:“自主实践活动学习不仅让我们学习了许多知识,也让我们体会了团队合作中的合作精神,懂得了自主学习,使我们更贴近生活,了解生活中的许多事情和问题!”

推荐第5篇:程雪锋 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教学设计——阳光第一课时

1、想象:教师播放音乐(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教师抒情描述:清晨,一轮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慢慢地升起来,阳光立刻洒遍了田野、高山和小河,啊!阳光,你早!听,鸟儿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禾苗、小树、小河在向阳光招手!我拉开窗帘,哎呀,阳光一下子跳进了我的家!我想和阳光握手,阳光用它那温热的大手抚摸我的小手心!同学们,请睁开你明亮的小眼睛,说说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板书课题)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2、感受:同学们,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外面去寻找阳光、感觉阳光的温暖好吗?(带领学生到室外,指导学生寻找,哪里有阳光?阳光下都有什么?你在阳光下有什么感觉?回到课内交流,揭示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对话平台

欣赏

播放课件,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让学生感受课文的文本美,与大自然的美互相呼应。)

识字

1、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认识它。

(培养学生边看书边动手、动口的习惯,自己解决读书中遇到的困难。)

2、我们要认识哪些生字,你能告诉大家吗?(指名读生字,认识几个就读几人个。)

(识字要有一个过程,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循序渐进。)

3、哪些字在字音和字形上容易出错或与别的字混淆你能当小老师提醒大家一下吗?(注意提示认识新偏旁“阝”。)

4、拿出自制的生字卡片小组内互考,如果谁遇到不认识的字其它同学要想办法帮忙教会他。练习“开火车”认读生字。

5、游戏:猜猜猜。(看老师的口形,猜猜发的是什么音,看谁的生字卡片举得快,猜得对。)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朗读

1、自由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汇报读:指名读、组内读。

3、接力读:每人读一自然段,比比谁读得好。

4、选择读:你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以读为本,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朗读的评价。)

写字

1、出示生字“也、长。”指导认读,用“也”练习说话。

2、小组讨论:观察田字格中的字,说说这两个字的笔顺和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汇报:提示:“长”字的第一笔是“撇”,第二笔“竖提”是新笔画,注意区别它和“竖勾”有什么不同。

4、教师范写。

5、学生在描红的基础上临写,想写几个就写几个,每个字都要尽量让自己满意。(教师个别指导。)

6、选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组内评议。

(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既要有数量上的要求,更要有质量上的要求。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写好。

推荐第6篇:金色的草地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提交者:王志刚 答案内容:

《金色的草地》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认识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教学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句段。

2、学会善于观察事物,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学准备:

蒲公英的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朗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整体感知

1、读过课文之后,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

2、把你见过的蒲公英的样子讲给同学听听。

课件出示蒲公英的图片(蒲公英开放,学生描述。)

二、理解课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让我们带跟着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去看看这片金色的草地。(出示课件)

2、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看看文中的小朋友有什么感受?

3、大家是怎么赞美这片草地的?

4、看来文中的小朋友和我们的感受是一样的,让我们一起来赞美这片草地,请大家齐读。

学习第三自然:

1、指名读。老师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思考:我有什么新发现?颜色:板书:(绿、金、绿)

⑴ 这个发现你是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 你注意了颜色的变化跟什么有关?

⑶ 按时间的顺序说说草地颜色的变化?

2、我还有什么新发现?

形状:板书(合拢 张开)

⑴ 从哪些语句知道的?你来读一读。

⑵ 花瓣到底是怎么动的,你想亲眼去看一看吗?

出示课件,音乐渐起,教师范读:“原来,蒲公英的花瓣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它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⑶ 花瓣是怎么动的,我们再来默读这几句话,把表示花瓣动的词语画下来。

⑷ (出示课件)指名说一说画的词语。

⑸ 谁能看着这几句话加上动作来读一读,请同学们注意他的动作。

⑹ 我们伸出手来,加上动作再来一起读读这几句话。

一棵小小的蒲公英在草地上有许许多多,不引人注目,可是今天我们却有了这样一个奇妙的发现,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怎样?

1、指导朗读:同学们请你们就带着这种感情来练习朗读,先自己练着读一读。

2、指名读。

学习

二、四自然段:

有了这个新发现,“我们”有了什么变化?先在小组里说一说。

1、指名说我们有了什么变化?

2、联系课文说一说我们一开始是怎么玩的?

3、现在呢?最喜爱

4、发散:你会怎么爱?(会说点什么?会做点什么?)

5、指名读、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

1、看板书,全班交流

2、发散:

其实自然界还有许多花草也有这个特点,有没有发现的,谁来说说你知道的?

3、总结:

同学们,大自然就是那么神奇美妙,大自然的花花草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时时处处和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成长。课下请观察你喜欢的花草,下节课说说你的新发现,好吗?

板书设计:

金色的草

绿

绿

合拢

张开

合拢

新发现:蒲公英一天的变化

新发现前:我和弟弟揪它们做游戏

新发现后: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花。

教学活动总结及反思:

教学前,我准备有关蒲公英的挂图或照片,还让学生查找有关蒲公英的资料。这篇课文文字和内容都比较浅显,学生通过自读,大体上能理解课文的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时,出示课件,画面上蓝色的天空下,大片金黄色的蒲公英,色彩鲜艳,给学生以美的震撼,激发起学生对课文内容了解的欲望。第三自然段是本篇的重点段,在学习时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聆听着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触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入情入境。引导学生通过看课件、动作表演将语言文字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扎扎实实的引导学生实现“语言理解和运用、深处的思维和情感、表层的肢体活动”都得以多元协调的发展。学生在感受到了发现后的惊喜后,和文中的“我”产生了共鸣,很自然的联系上下文又理解了“我”感情的变化,从“摘着玩”到“最喜爱”。学生的情感在不知不觉中目观其形、耳闻其音、心通其义。

不足之处:学生交流时气氛不够活跃,需要改进。

推荐第7篇:《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怀念童年、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课文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3、自主识记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学习文中的多种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思乡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是一种难解的情怀。从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到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无不抒发着浓浓的思乡之情。对于离开故乡多年的游子来说,故乡更是永远难忘的。

2、出示课题,齐读。

3、故乡为什么难忘?文中又将向我们展现哪些难忘的人和事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和作者一起走进童年的故乡。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2、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3、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文中哪些段落是叙事的。

4、文中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在书上做出标记。

5、师生结合文本对话,把这几件事进行概括,教师相机板书: 江边洗澡 雪地里喂鸡 井沿打呲溜滑 争野鸭蛋

三、自主选学,品读感悟。

作者故乡的童年生活像珍珠一样饱满而闪光。你喜欢这一件件回荡着笑声的往事中的哪一件呢?每人从四件事中选择一件事,细细品读一番,然后说说这件事为什么让人难忘。把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或词语在文中画出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在这几件事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读后你有怎样的感受?(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1 / 2

如学习“井沿打呲溜滑”这一件事:

(1)抓住“声色俱厉”等词语品读人物形象,体会这位叔叔的善良,淳朴的乡情。

(2)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位叔叔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3)结合反馈引导学生讨论:“我”的做法对不对,叔叔的一连串的做法有没有必要。

(4)看来这件事的难忘不只来自于冰天雪地里游戏的快乐,更主要的原因是父老乡亲之间真挚、淳朴的感情。

(5)朗读指导:注意读出这份浓厚的乡情,读出心中的那份感动。

四、小结。

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人是故乡亲——让我们在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学会珍惜自己的童年时光,将来这些美好回忆也将成为记忆中最闪光的珍珠。

2 / 2

推荐第8篇:《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

1、感悟作者在文中抒发的怀念童年、热爱故乡的情感,揣摩课文表情达意的写作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句子或段落。

3、自主识记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重点难点:体会作者对故乡的眷恋、热爱之情,学习文中的多种描写方法。 教学过程:

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3分

1、播放歌曲《捉泥鳅》,课件出示学生童年照片。

2、师:听着这样的歌声,老师仿佛回到了童年。是啊,对于离开故乡多年的人来说,对故乡的怀念往往与童年的美好记忆紧紧联系在一起。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刘亚舟一起,在文字的牵引下,去他的故乡走一走,看一看。

3、出示课题,齐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6分

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回答)

2、默读课文,想想主要叙述了哪几件事,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3、和时间联系起来,并找出相对应的的段落。

三、自主选学,品读感悟。24分

在这几件事中,哪一件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按照学生汇报的顺序进行学习。)汇报学习情况。

1、学习“好心叔叔抱我回家”这一件事:

(1)、指名读课文,把这段中描写“我”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叔叔的句子,用﹋﹋画出来。 (2)、从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这位叔叔又是个怎样的人? (3)抓住“声色俱厉”等词语品读人物形象,体会这位叔叔的善良,淳朴的乡情。

(4)朗读指导:注意读出这份浓厚的乡情,读出心中的那份感动。

2、自学“我和铁柱争鸡蛋”这件事。

师:作者用灵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童趣盎然的故事,每个故事中

1 / 6

都散发着氤氲的思乡之情。听,那江边的草丛里明明传来了孩子的争吵生。(自由读9-----14段) (1)、出示图片配音读 (2)、师:在作者和铁柱的身上你找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了吗? 生:谈类似的经历。 (3)、师:难忘悠悠往事,难舍缕缕乡情,在这件事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对伙伴的怀念 有又对和铁柱争鸭蛋的后悔 有对童年往事的幸福追忆)

师:这恍如发生在昨日的幸福记忆,在作者的脑海中像什么?(珍珠) 师:作者是怎么写的,谁个大家念一念。 师:在你的印象中,珍珠是什么样的?

师:作者,为什么用珍珠来比喻童年生活的记忆?(美好而珍贵) 师: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来比喻美好的记忆,你会选择什么?

师:是呀,作者用这样的比喻让人联想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一颗珍珠都是如此的鲜活,每一幕童年的记忆都是如此地动人。

师:结尾部分作者是怎样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

师:是呀,通过一系列的回忆,作者的思想之情达到了高潮。看结尾的省略好,有什么作用?

师:给读者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好似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永无尽头。 师:男女声带着强烈的思想之情,再读这一段。

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做到有头有尾,这样内容才完整。

四、学习写作方法 ,试列写作提纲6分

师:作者在故乡的怀抱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当我们把这几个故事连起来比较一下,你们看作者对这四个故事都是平分笔墨吗? 师: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写得详细些?(能突出文章主题的)

师:这乡情,才使自己与故乡的那份的情愫难以割舍。所以作者才把后两个故事写得更详细。

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文章中要记叙几件事情,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师:童年体验往往成为一个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也是唤起作家创作欲望的主要动力,这节课我们在文章里走了一个来回,随着作者在故乡快乐地嬉戏,那么如果让你完成《难忘的故乡》或者《难忘的童年》,你会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试着列一个写作提纲。

五、小结。1分

月是故乡明,景是故乡美,人是故乡亲-----让我们在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情感的同时,和学会珍惜自己的头脑时光,将来这些美好回忆也将成为记忆中最闪光的珍珠。

2 / 6

《难忘的故乡》实录

一、创设情景 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要送给你们一首歌。(课件播放)《捉泥鳅》

2、师:听着这样的歌,看着同学们的照片,老师仿佛回到了童年。是啊,对于离开故乡多年的人来说,对故乡的怀念往往与童年的美好记忆紧紧联系在一起。这节课,就让我们和作者刘亚舟一起,在文字的牵引下,去他的故乡走一走,看一看。

3、师板书难忘的故乡,齐读。

二、初读感知,理清层次

1、师: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作者的家乡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我们一起去走一走,瞧一瞧,把书翻到87页。

2、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写了什么。

学生回答。(1人)

3、师:这童年的趣事,仿佛一幅流动的画轴,在我们的眼前一一闪过,你能给每一件事情加一个简短的标题吗?

4、师:老师在备课的时候,发现了几个写时间的词,你们能把时间和事件对应起来吗?

5、师: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叔叔抱我回家呢?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我和铁柱争鸭蛋? 生答。

三、自主选学,品读感悟。

(一)品读叔叔抱我回家。

师:浓郁的思乡之情,在作者的笔下化成了一个个率真淋漓,童趣十足的故事,让我们陶醉其中,不忍掩卷。那么你最喜欢这回荡着童真的笑声的哪一件事情呢? 生答。

师:谁来读读这段话? 生读。

师:老师也喜欢这段话,请同学默读课文,把这段中描写“我”的句子用-------画出来,描写叔叔的句子,用﹋﹋画出来。 生汇报第一句。

师:从这句话中看出“我”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儿发现的? 谁愿意来读这句话,读出自己的感受。

师:可真是个淘气包,滴水成冰的冬日还穿着夹鞋。 师:谁还找到了? 生读第二句。

第三句。 第四句。 第五句。 第六句。

(顽皮撒野)

师:描写叔叔的句子都有哪些?谁来说说? 生读。

3 / 6

师:声色俱厉是什么意思? 生答。

师:叔叔为什么这样? 关心我。

师:通过朗读把叔叔的关心表现出来。 师:还有描写叔叔的句子吗?

生说二句。从这句话看出叔叔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不善言语

师:通过哪看出来的? 生动词。

师:把这位身手麻利的叔叔表现出来吧! 还有吗?

( 憨厚 淳朴 沉默)

师:从这段文字的描写中我们会发现,抓住人物的特点来写,如神态、动作等,更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活。 师生配合读。

师: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记着那位好心的叔叔,因为 读句子,我要对他说

(二)品读(和铁柱争鸭蛋)

师:作者用灵动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个童趣盎然的故事,每个故事中都散发着氤氲的思乡之情。听,那江边的草丛里明明传来了孩子的争吵生。(自由读9-----14段)

1、出示图片配音读

2、师:在作者和铁柱的身上你找到自己和朋友的影子了吗? 生:谈类似的经历。

3、师:难忘悠悠往事,难舍缕缕乡情,在这件事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有对伙伴的怀念 有又对和铁柱争鸭蛋的后悔 ,有对童年往事的幸福追忆)找出相关的句子,和你的同桌读读。 生读,师评价。

(4)学习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

师:这恍如发生在昨日的幸福记忆,在作者的脑海中像什么?(珍珠) 师:作者是怎么写的,齐读第一自然段。 师:在你的印象中,珍珠是什么样的?

师:作者,为什么用珍珠来比喻童年生活的记忆?(美好而珍贵) 师:如果让你用一种事物来比喻美好的记忆,你会选择什么?

师:是呀,作者用这样的比喻让人联想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每一颗珍珠都是如此的鲜活,每一幕童年的记忆都是如此地动人。

师:结尾部分作者是怎样抒发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读最后。

师:是呀,通过一系列的回忆,作者的思想之情达到了高潮。看结尾的省略好,有什么作用?

师:给读者留下了意犹未尽的感觉,好似作者绵绵的思乡之情,永无尽头。 师:男女声带着强烈的思想之情,再读这一段。

师: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做到有头有尾,这样内容才完整。

(五)学习写作方法 再现精彩故事 师:作者在故乡的怀抱享受着幸福快乐的童年时光,当我们把这几个故事连起来

4 / 6

比较一下,你们看作者对这四个故事都是平分笔墨吗?

师:什么样的内容应该写得详细些?(能突出文章主题的)

师:这乡情,才使自己与故乡的那份的情愫难以割舍。所以作者才把后两个故事写得更详细。

师: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如果文章中要记叙几件事情,一定要做到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六、品读悟法 即兴写作 师:童年体验往往成为一个作家创作的主要题材,也是唤起作家创作欲望的主要动力,这节课我们在文章里走了一个来回,随着作者在故乡快乐地嬉戏,那么如果让你完成《难忘的故乡》或者《难忘的童年》,你会从哪几个方面着手?试着列一个写作提纲。

七、总结 拓展 师:(对照板书总结)作者那忘那给他欢乐的条条小河,难忘那带来欢乐的温馨冬日,难忘那令人感动的好心叔叔,难忘那一同嬉笑的儿时伙伴,而这悠悠的童年往事又都浓缩为两个字----故乡,下面让我们在和作者带着对故乡的无限眷恋之情,再读课题---难忘的故乡。

2、师:思乡是一个恒久的话题,在李白的笔下,思乡,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感慨;在纳兰性德的口中思乡又是“山一程,水一程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的伤感,而在作者的笔下,我们游故园,品乡情,看到的却是一种带着笑容的思乡之情。让我们在学习课文的同时,也学会珍惜吧,珍惜这童年的幸福时光,珍惜这关于故乡的美好记忆。

师:作者难忘故乡那给他欢乐的潺潺小河,难忘故乡那洒满笑声的皑皑雪地,而最让作者难忘的却是故乡淳朴的(乡情)。

作业:课文中有些场面、情景描写得生动有趣,画出你喜欢的句子或者或段落,多读几遍,背诵下来。

5 / 6

《难忘的故乡》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西林区新强小学

王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并进行细节描写训练。

3、在描写中回忆童年,回味童年生活的精彩瞬间,重温童年的美好。重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的魅力。 难点:运用细节描写,重现童年生活的精彩瞬间。 教学过程:

一、教师谈话,导入新课

1.故乡,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让我们再次走进刘亚舟的故乡,重拾他儿时的记忆。

2.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走入文本,学习写法

1、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觉得“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叔叔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2.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6自然段,有“——”画出描写我的句子,用“~~~~” 画出描写叔叔的句子。

3.学生汇报描写我的句子。提问:你们玩过打跐溜滑吗?你们的心情怎样?

4.

6 / 6

推荐第9篇: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下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以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为例

一、设计理念

所谓自主学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激发学习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体,是新课改倡导的一项重要目标。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的分析

本节课内容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要求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储蓄存款的含义、机构、目的;利息的含义和计算;利率的含义;储蓄存款的分类;储蓄作为投资方式的特点;商业银行的基本含义和主要业务。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生产及企业公司的内容,懂得企业生产的发展需要资金,需要有储蓄机构提供支持,因此,教材把储蓄存款作为本课的首要内容,起到了承接前面知识的作用,同时,储蓄存款也是居民最主要的投资方式,这为过渡到下一框题——股票、债券等其他投资方式的学习做好铺垫。因此,本框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经济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2、学情的分析

高一学生具备了对储蓄存款和商业银行的一定生活经验,但是也存在一些模糊认识、错误的观点,需要结合实际引导学生对知识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认识。

三、课堂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目标:

(1)识记储蓄存款的含义、机构、收益、种类; (2)识记商业银行的含义、地位、业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为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服务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重点:存款利息的计算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难点:活期和定期储蓄的优缺点比较 (三)教学媒体设计

为了教学内容、问题的展示更为直观、生动,本节课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以电影《天下无贼》中的傻根之问为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消费水平影响人们的生活水平,要提高人们的消费水平,就要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商品。商品的主要生产者是谁呢?是企业。企业从事生产的经营活动需要钱。这些钱又都是从何而来呢?除了自有资金、大多数时候企业都需要进行融资。融资是对需要钱的企业而言,而对于资金的提供者来说,就是投资理财。这一课我们将开始学习了解我国主要的几种投资方式,以便于我们将来能科学、理性地投资理财,为企业的融资找到渠道。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选取电影《天下无贼》片首,傻根要带现金返乡的一段视频,时间1分4秒)

2、组织学生讨论傻根之问一:俺怎样才能把钱安全合算地带回家呢?

3、小结:对,把钱存入银行,带存折或银行卡回家,既安全又合算。居民个人把钱存入银行的行为,在经济学上叫储蓄存款。那么什么是储蓄存款?你知道怎样存款最合理吗?是不是所有银行都可以储蓄存款?是不是只有银行才可以储蓄存款?商业银行是做什么的银行?我们这一节就来讨论这些问题。

设计说明:(1)这一节课是第六课第一框,因此课程导入的设计既要有关于第六课教学内容的导入,又要有关于第一框题的导入。

(2)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自主学习指导策略的一个基本的策略和要求,设置情景和提出问题都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积极性的调动。

【展示自学提纲,指导学生自学】

1、自学提纲:(1)什么是储蓄存款?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是什么? (2)存款利息取决于哪几个因素,如何计算? (3)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各有何优缺点? (4)什么是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又是什么?

2、指导学生自学:自读教材,找出自学提纲中问题的答案,不会的与周边同学讨论一下。【储蓄存款的含义】

1、导入探究:自学提纲答案找到没有?好!下面我们来看傻根之问二。傻根之问二(1)俺把钱拿到哪里?(2)钱交给银行俺拿到什么?(3)俺要用钱时又拿什么去取回?(4)是不是原来那个数目呢?

2、组织学生回答傻根之问,并根据学生回答补充以下问题:第一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银行”,就补充提问“拿到信用社存行不行?”;第四个问题,如果学生回答“不是原来的数目”,就补充提问“是多了还是少了?”“多了什么?”

3、导入储蓄存款的含义:傻根的这些问题说明傻根对储蓄存款没有任何概念。请问储蓄存款的含义是什么?

4、点拨:在理解储蓄存款的含义时,要注意以下的问题:谁在存,存什么,存在哪里,有何好处?

5、小试牛刀——即时练习1: 对于储蓄存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①居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的拥有的,非法拥有的存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②在我国,储蓄存款的主体既包括居民个人,包括政府和企事业单位 ③存款就是储蓄存款

④在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实行虚名制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点拨:通过这一个练习我们要知道,第一居民的存款必须是合法的拥有的,非法拥有的存款是不受法律保护的,第二储蓄存款的主体是居民,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存款不叫储蓄存款,那么叫什么呢?叫对公存款,第三存款既包括储蓄存款,还包括对公存款,所以储蓄存款是存款,但存款并不等于是储蓄存款,第四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实行实名制。

【储蓄存款利息】

1、导入探究:傻根还有一些问题,我们继续往下看。

傻根之问三:存款还有利息,那能拿到多少利息,请你告诉俺怎么算?

傻根如果2009年10月存入50000元,定期三年,按照年息3.50%的利率计算,今年到期后实际得到的利息收入是多少?

2、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我们先独立算一算,不知道怎么算就和周围同学讨论一下,算了后再和同学对照、讨论一下,看看计算方法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是否一致。

3、补充提问:如果傻根存的活期,假设活期储蓄存款的年利率是0.36%,存了3年,那他能获得多少利息?定期多还是活期多?

【储蓄存款的类型和特点】

1、导入探究:傻根来到银行存款,营业员问他是存定期的还是存活期的。什么是定期储蓄?什么是活期储蓄?那么怎么存才合理呢?傻根又糊涂了,请你帮傻根设计一个储蓄方案。

2、展示多媒体图片:傻根之问四。

傻根之问四:俺怎么存更合理?傻根明年娶媳妇要花四万元,剩下钱今年开一家小卖店。请傻根设计一个储蓄方案,说出理由?项目年利率0.36活期储蓄定期储蓄三个月整存整取半年一年二年三年五年1.711.982.252.793.333.60

3、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每组前后两排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本小组代表发言时,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小组代表的发言作补充。

4、点拨:设计储蓄方案一是要考虑两种储蓄方式的特点,二是要考虑自己的需要。

5、补充提问:(1)两种储蓄方式有没有相同点呢?

(2)为什么说储蓄存款是一种安全的投资方式呢? (3)储蓄存款就没有一点风险吗?有何风险?

6、展示多媒体图片,进行小结:

流动性 收益水平

相同点 储蓄存款

的风险 活期储蓄

较强 较低

定期储蓄

较差 高于活期

便捷、安全的投资方式

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储蓄提前

支取而损失利息

【储蓄机构】

1、导入探究:确定了储蓄方案后,傻根来到中国人民银行,要求把6万元现金存入银行,但中国人民银行的工作人员告诉他,他们这里不能够存款,存款要到办理存款储蓄的机构去。

傻根之问五:俺到哪里存钱呢?

2、补充问题:(1)中国人民银行为什么不吸收存款?

(2)根据学生回答补充提问:储蓄存款除了存入商业银行,还可不可存到别的机构?什么机构?

3、小结:我国的储蓄机构主要有商业银行和信用社。【商业银行的含义】

1、提问:(1)什么是商业银行?

(2)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商业银行是企业还是公益组织?

2、点拨:金融机构(性质)+业务+利润(目标)——企业

3、小试牛刀——即时练习2,下列银行属于商业银行的是:

A 中国国家进出口银行

B 中国银行

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D 中国工商银行

E 信用合作社

F 中国人民银行

4、点拨:AC属于国家政策性银行,执行国家政策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1、展示多媒体图片,导入探究:傻根之问六——银行怎样赚钱?

傻根来到整洁的银行大厅,他问银行工作人员,俺存钱你不收俺的钱,还反过来给俺的钱,你们怎么赚钱?银行工作人员说我们是借鸡下蛋!!银行是怎么借鸡生蛋的呢?我们先来讨论银行怎样“借鸡”?

2、探究:银行“借鸡”的诀窍——银行向谁借鸡?怎样才能借到鸡?

3、点拨:银行是通过存款业务从储户那里借到“鸡”的,银行如果借不到“鸡”,就不能“生蛋”赚钱,所以银行“借鸡”的存款业务,就是银行的基础业务。

4、提问:“鸡”借到了,怎样让“鸡”“生蛋”呢?

5、点拨:商业银行的存款利率高还是贷款利率高呢?贷款利率高。商业银行正是靠赚取存贷款利息差而赚钱。这是商业银行最主要的赚钱途径,所以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体业务,是商业银行营利的主要来源。

6、小试牛刀——即时练习3:某银行某年吸收5000万元存款,平均年利率是2%,并以平均年利率5%的贷款利率,把这5000万贷给企业。请问该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借来的这5000万元给该银行带来了多少利润?(

A 100万元

B 250万元

C 150万元

D 200万元

7、探究:银行怎样减少风险,防止“死鸡”呢?

8、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每组前后两排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本小组代表发言时,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小组代表的发言作补充。

9、点拨:贷款时,银行要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发放贷款。一般来说,资信状况不好的客户,银行不会贷款给他。这就提醒我们在金融活动中要讲诚信。如果不讲诚信,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生活、生产活动,还会影响到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破坏国家正常的金融秩序。

10、提问:银行还有哪些赚钱渠道?

11、点拨:(1)银行还可以通过办理结算业务、提供证券买卖及代理买卖外汇、代理保险业务等,赚取服务费。注意,这些业务中,结算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

(2)什么是结算业务?我们到沃尔玛刷卡购物时,是不是通过银行转账结算的?这就是银行的结算业务。

12、小结:银行的主要业务 存款业务——基础业务 贷款业务——主体业务 结算业务

银行利润=贷款利息+各种服务费-存款利息-银行费用

13、小试牛刀——即时练习4: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转型后的国家开发银行的主体业务是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股票买卖业务

变式训练:2008年12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挂牌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由政策性银行转型而来的商业银行。转型后的国家开发银行的基础业务是

A.存款业务

B.贷款业务

C.结算业务

D.股票买卖业务 【课堂反思与小结】

1、指导学生对课堂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总结。

2、小结

(五)归纳小结含义:谁在存存什么存哪里有何好处储蓄机构:商业银行(主要)信用合作社储蓄储存蓄款存款和商业商银业行银行★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期形式特点风险含义:活期储蓄定期储蓄优缺点基础业务存款业务:_____主体业务★主要业务贷款业务:_____结算业务 【扩展探究】1:

能力提升(万亿元)35.230.326.0819.3917.2520072008200920102011我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情况拓展探究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是不是居民储蓄是否越多越好?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1)每组前后两排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准备一个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本小组代表发言时,小组其他成员可以对小组代表的发言作补充。

(2)讨论时,先要充分发挥发散思维能力,调动所学知识,把每个小组成员能想到的观点都列举出来,然后在发挥聚合思维的作用,根据材料及问题对所有观点进行取舍,及分类整合。

点拨: (1)反映了我国居民储蓄存款逐年大幅增长。肯定合理的(2)①第

一、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是我国储蓄存款猛涨根本原因,储蓄存款的增加有利于为国家经济建设筹措资金。

二、存款余额增加,银行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大,有利于企业筹集资金,扩大生产规模,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指出错误、补充遗漏②第

一、储蓄增加会影响居民消费增长,削弱了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储蓄过多也反映我国居民投资渠道单一,启动民间投资任务艰巨。总结判断 因此,认为“居民储蓄存款越多越好”的观点只看到了储蓄存款的积极作用,忽视了储蓄存款过多带来的消极影响,是片面的。 【扩展探究】2:

时政链接2012年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着力增强政策的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2012年6月8日,我国央行调整了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这是继两次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之后的“稳增长”的“预调微调”货币政策的又一次行动,继续稳步推进金融企业改革,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浮动弹性。拓展探究2:存款利率变动对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分别产生什么影响?(课后完成) 指导学生合作探究:每组前后两排4个同学为一个小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形成结论,以组为单位交一份作业。

四、讨论

从个体学习实践上讲,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于学生愿不愿,会不会学,有没有条件学等几个问题,也即自主学习的动力、能力和条件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励、学习方法及思维方法的指导、自主学习条件的创设等问题。

1、学习动力的激励。在本课教学设计中,综合运用了重要性认知、兴趣激发、目标引导等策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本课的导入部分,通过揭示本节课对于学生将来投资和融资的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的实践意义,从而认识到本节课的重要性。同时用幽默感很强的视频片段进行导入,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傻根之问为线索,问题的设计也充分考虑到趣味性,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目标展示中,同时以问题进行引导,以引起学生的注意,也起到很好的激发学习动力的作用。同时,在教学中,不断进行提问,制造悬念,也是进行动力激励的一个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2、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本节课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体现在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对于知识结构的建立,及思维方法的训练等方面。自主学习并不意味着个体的独立学习,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够主动充分地利用同学资源,进行合作学习。因此,在本课的自学和探究中,强调学生独立完成自学提纲的同时,也强调不懂的时候与同学讨论;在探究中,较为简单的问题以学生独立探究为主,以与同学讨论为辅,而对难度较大的问题,则指导学生分组探究,以此培养学生简单问题独立解决,复杂问题与同学合作解决的学习方法,既有利于学生独立自主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又有利于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在思维方法上,要重视不同思维方式的训练,本节课在指导学生探究较比复杂的问题时,有意识指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进行观点的提出和整合。在反思小结,要求学生对整个学习内容进行宏观归纳和知识结构建立。

3、自主学习条件的创设。自主学习要想顺利进行,必须依赖一定的支持性条件,而这一支持性条件又需要教师为之创设。

第一,创设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自主学习权利主要有: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权利,自我发展的权利等。这些自主权利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可靠保证。本节课坚决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让学生自主完成自学提纲。整个教学中不断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第二,创设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课堂上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为了让学生有充足的自主学习时间,一是适当调整教学的内容,把一些可以留给学生课外思考学习的内容留给学生课外学习,二是教师要少占用学生时间,学生已经明白的问题不在重复,点拨的语言要尽量简练、准确。

推荐第10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设计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学习方式中首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增提出:“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和主体作用,有目的,有步骤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达到“自能读书”的境界。

一、抓课前预习,交给学生一把打开“自主学习”之门的钥匙。

我认为预习是培养学习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准备,预习得好,就学得主动,课堂教学效果就高。所以,课堂教学极力提倡给学生课前预习的时间,做到“学生不学,教师不教;学生先学,教师后教”。这样,把那些原本教师在课堂上讲的一部分较浅显的内容往前移,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解决。在学生预习习惯形成之前,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制定出科学实用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各种方法传达给每一位学生。不同的年级对学生提出不同程度的问题,应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刚开始时,预习要求必须落到实处,有所侧重,学生预习起来有了抓手,弄不懂的作上记号,这样指导学生课前看书,把容易解决的问题自己先独立解决,逐步培养学生的一种内在、主动、自觉预习习惯,让学生独立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预习,为自己寻找下一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从而知道“我要学什么,我什么地方不理解,我什么地方已经弄清楚了”,明确努力学习的方向。

二、抓课堂指导,给学生插上“自主学习的金色翅膀”。

传统教学片面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总怕学生这里不懂,那里不会,总想靠老师来把学生教会,会的学生听了厌烦,不会的学生听了范难,老师则干瞪眼。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又抑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在教学方式上,教师要努力改变以讲为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占有学习的大部分时间,以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学习,要把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过程作为一条主线,引导学生自读、自写、自算、自练、算思、自悟以及同学之间进行互学互助,使学生学会支配时间,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这样,课堂上就成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主阵地。

1、自定目标: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如果巧设导入,让学生自己说出学习目标,就会激发其学习的欲望,增强学习的主体意识。如教学“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教师板书课题时问:“看到这个课题,你设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应学会什么,让学生自主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整理知识要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便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探索中去。

2、自学内容

对于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教师要放手让学生进行学习,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教师只需要点学生的难处,拨学生的疑处。如“圆柱的侧面积”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手中的圆柱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后,观察手中剪开后的侧面,通过小组讨论,发现问题,自学后,各小组派代表汇报本小组学会了哪些知识。有的学生说:“我们发现剪开后的圆柱侧面是一个长方形。”也有的学生说:“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高。”还有的学生说:“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以宽,又因为长相当于圆柱底面周长,宽相当于高,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以高。”这样,学生通过自学、观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掌握了本节的知识。因此,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特别注重挖掘学生的潜力,用心去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热心地帮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逐步完善个性化的学习方法,提高个性化学习方法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学生在方法创新中感受成功的乐趣,并形成自我学习与发展的能力。

3、自解习题

在课堂练习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习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自己发现并解决问题。如学完“圆柱侧面积表面积”后,设计这样练习题: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无盖)。(1)这个水池占地面积是多少?(2)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学生很快就答第一问求面积,第二问求表面积,在此时教师不必讲解,可让学生再次分析,自由讨论,以好带差,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这样设计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也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依据学生基础,接受能力的差异,设计自主选择练习的弹性练习及梯形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需要,在有限的范围内有选择的自由。这样即解决了“优等生吃不饱”的问题,又解决“学困生吃不了”的问题,有利于促进学生差异的发展。

4、自行小结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收获。可以是本节课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到的学习方法,还可以是受到的思想教育。这样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的知识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便于查疑补漏。

三、抓课后复习,助学生登上“自主学习的殿堂”。

课后复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延续,每一节课或一个单元结束后,教师应帮助学生总结该课或该单元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间内在的联系,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如:教学“立体图形的体积”时,为学生归出类,如果是上下一致的立体图形体积都是底面积乘以高,只有圆锥体积特殊,是底面积乘以高的三分之一。这样可以把复杂的知识简单化,便于学生记忆。在教学中,凡是有规律的知识,都要引导学生去归纳、总结,形成习惯后自己便会了。

总之,只有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我们的课堂会多一些灵活,会变得欢快、充实,只有让学生亲身感受课堂的精彩与激情,课堂才能真正成为我们自己的课堂,自主学习才能成为一种内在优良的品质。

第11篇:英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

英语自主学习教学设计的原则

新课程改革理念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索,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的学习实践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帮助学生实现认知的飞跃。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始终贯穿以下原则。

一、趣味性原则

在新课程标准中分级制定了情感目标。教学中一定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自信心,自主学习、主动求知。

二、实践性原则

教师应通过设计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用眼、用口、用手、用脑,启发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去获得直接经验。通过完成具有挑战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实际体验中积极参与,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自主学习原则

力求每个学生在英语课堂上都有机会最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才能。尊重学生的人格,相信学生都具备巨大的学习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积极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发展,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和探究的主人。

四、生活性原则

在课堂上创设生活场景,把生活融入英语学科中,把教学过程生活化,把教学情境还原为生活情境。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加强感知,轻松地接受新知识。

五、开放性原则

当今的教学过程是一种动态开放的过程,这主要体现在教学环境和氛围的创设上,要求营造出民主的、利于创造性、主体性发挥的师生氛围,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探索心态,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将课堂引向社会和大自然,利用更为广泛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与发展。

六、合作性原则

高效课堂模式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交往互助,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一定要发挥主导作用,从合作时机的选择、目标设定、合作方式方法、合作过程、成果的展示交流、小组建设评价、节奏把握等出发,给予全程指导和调控。教师还是一个公共“合作者”,应深入小组合作第一线,认真倾听、适时点拨、及时质疑、综合总结。尤其是对于经过全班合作探究,最后形成的“疑难杂症”,教师要集中释疑。

“学会学习,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已成为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必须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终极目标,特别注重教学设计中结合自主学习元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

(作者单位 河北省兴隆县大杖子中学)

第12篇: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一)

课堂教学是一个双边过程,应营造一个宽松和谐、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与学活动中,从而调动学生的“情”与“知”,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情景,形成问题,使学生愿学。

情境的创设关键在于情,以情激境,以最好的境、最浓的情导入新课,形成问题。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击中思维的燃点,这样不但能把全体学生的认知系统迅速唤醒,从而提高单位时间里的学习效率。学生因情景的巧妙刺激,学习热情被激发起来,萌发学习兴趣,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例如,教学分数大小的比较时,我采用讲故事激发学生提问题:孙悟空分西瓜。悟空说:“我分给八戒1/3个西瓜,分给沙师弟2/6个西瓜„„“孙悟空的话还未说完,八戒就大叫起来:“猴哥这样分不公平!”听完这个故事后,请同学们来评评理:“孙悟空分得公平吗?”故事激起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八戒分得份数少,是否分得少呢?”“两个分数谁大谁少该怎么比较呢?”这样,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学生心里想提的问题就多了。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采用联系日常生活,引入新课。课前做一个套圈游戏,把全班同学排成一个长方形向中心套圈,能套住有奖励。其中几个同学叫起来:“这样不公平。”为什么这样做游戏不公平?(因为有的同学离中心近,有的同学离中心远)那应该怎么站才公平?(围成一个圆)为什么?那圆究竟有什么特征?这样,学生就能主动地探索新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了。

二、引而不发,诱思导学,培养学生乐学。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说:“应该引导儿童进行探索,自己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发现的应该尽量多。”课堂教学时要体现“两主”作用。教师可用适当的手段对学生思路进行引导,但为了让全体同学的主体性得到更充分发挥,心理潜能得到更好的挖掘,探索精神更快形成,教师没必要“发”(把知识点直接加以解说),而是诱导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自学。利用“诱思导学”为后面的教学过程做好铺垫,这样,学生的整个认识系统就会被激活,并高速运转起来,就会由最初的兴趣萌芽状态进入到主动探索理解新知识阶段。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是通过“化圆为方”实验让学生探索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可提出“怎样计算圆的面积”这一探索问题,学生思维就集中在面积上,再利用小组探讨、观察等教学手段,使学生注意力集中在“形变而面积不变”上,注意圆的周长与半径和拼成的近似于长方形的长和宽的关系上,从而自己发现圆的面积的计算公式,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处于引导,学生处于主动学习地位,体现了教育教学价值。

三、评价分析,内化新知,使学生变学会为会学。

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环节,教学评价注意不要由教师垄断,应让学生对学习上的优点和缺点作自我评价,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经过以上步骤后,教师可以可开始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性或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学生唱主角,使学生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学生不仅会释放出自己的心理能量,而且会使自己的思维进一步深化,好的学习品质就会进一步形成。教师要根据学生讨论交流情况不失时机、准确又简练的就学生的发言质量进行引导评价。评价时,应重于肯定、鼓励、引导。这样,学生对知识理解就会更深入,就能成功接纳新知识,并起到内化知识的作用。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5+5+5+5+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学生作出(1)5×4+1(2)5×5-1,出乎意料的是有一个同学却是做6×4。我高兴地表扬他的大胆创新,同学们却马上反对。这样,同学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参与辩论。此时全班同学学习热情高涨,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我适时引导学生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这样,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地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开拓,从而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创造性。

四、分层指导,灵活训练,使学生善学。

在学生获取一定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加工,才能将认识由具体、简单上升为抽象、复杂。应对处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指导;对中等生,指导他们巩固所学新知识以后,尝试思考与解决稍深的学习问题;对于学困生,则指导他们进一步理解与巩固所学新知识中最基本的部分;对于优等生,应指导他们在掌握新知的基础上,解决综合性更强、条件更复杂、难度更大的学习问题,提高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各自练习,全班学生各自获得不同层次上的平衡,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产生了强烈的愉悦感,这样就进入一个新的良性心理循环过程。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时,可出示以下两个条件:五年级有学生111人,相当于四年级学生人数的3/4,再给3个问题:(1)四年级有学生多少人?(2)

四、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3)三年级学生人数是四年级的3/2倍,三年级有学生多少人?这道题有3个问题,可采用分层练习:学困生做第1题;中等生做第2题;优等生做第3题。这样一道综合性题目,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适用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实际水平与学习要求标准,设计行之有效的练习,做到巧练,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进行不同层次的概括,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生素质。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要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分析、解决和运用数学的能力,养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推进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

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二)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性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每节课,每节课的每一个环节抓起。

问题启发,使学生思考具有方向性。在学生自学开始之前,根据教材所要解决的重点知识,设计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强调“用脑子读书”克服思维惰性。学生由于受传统教学的影响,习惯于老师讲,自己听,思维上养成惰性。所以在学生读书时,要学会找关键词、学会概括段意。学生读书不是照本宣科地浏览一遍,而是要在读中思考,使脑子始终处于积极思维的亢奋状态中。

精心小结,培养思维概括性和严谨性。教师在课堂小结中,不是一味地讲,而是采取多种不同的小结形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提纲式小结、测验式小结等小结方式可交替使用。

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三)

最近一段时间,我听了很多学校的公开课。突然感觉到自己很多的不足。下面我对课堂上的学习方式进行一次教学反思。

学习方式太单调,课堂上基本上是老师讲学生练,比较枯燥。而在听的公开课里,很多老师确定以小组作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反思我的课堂上学生受到很多限制,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抑制,答案得不到肯定,没有成功感,形势上学生可能有合作活动,但实际上学生还是在老师的“圈圈”里转来转去,没有真正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主体与主导作用没有协作起来,忽略了交流协作的重要性。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注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尝试、主动探索、主动了解和发现知识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可以更好地体现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和提高。

我设计这样一节裙子款式图的新授课:先让学生观察所展示的三条裙子,然后小组交流讨论,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想法,共同找出它们的共性,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让他们派出代表试着讲出裙子的分类,只要学生能说出正确的分类,教师应给予及时的鼓励,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的交流合作能更好拓展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让学生在交流活动中能积极、主动地探究学习。

第13篇:自主实践 合作学习《雨后》精彩教学设计

自主实践 合作学习《雨后》精彩教学设

自主实践

合作学习《雨后》精彩教学设计 作者:佚名

转贴自:本站原创

点击数:10

自主实践合作学习

——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教学设计

作者:徐宪红

教学目标:

1.创造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喜欢学习。

2.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阅读的乐趣:1感受课文的情境美,意境美,人文美;2感受朗读美,享受阅读自主、自由的快乐。

3.通过实践,学会10个生字,认识3个绿线内的生字;背诵课文,积累生字词。

教学过程:

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课教学设计试图通过学生自主实践和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造“实现自我”的良好环境,有效提高学生识字和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一、欣赏阅读,激发兴趣

1.出示课题,简介作者及课文特征。《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写的富有童趣的诗歌。诗歌给人以艺术美、生活美的享受。想欣赏这篇课文的朗读吗?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古诗题目)

2.欣赏朗读。教师朗读课文或播放“配乐朗读”。建议让学生欣赏两遍;第一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在视听状态下体会和理解课文内容。第二遍不看课文听朗读,让学生尽情想像课文的意境和画面,感受诗句的节奏和韵律。

3.确立目标。怎样练习才能朗读得好呢?引导学生讨论并确立自主性的学习目标;一要借助拼音把字音和诗句读正确;二要多读,把课文读流利;……

[阅读是一种自由的、精神的、智慧的生活,让学生欣赏较为成功的课文朗读,不仅能够受作品情趣、意境的、人文的、语言形式的美,而且还能够感受富有创意的朗读美。这无疑是美好生活的体验,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文化的建够必然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练习朗读,识字写字

1.练习朗读。

(1)提示:“同学们,在练习朗读之前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吗?”

(2)实践。朗读练习是重点,建议安排20分钟以上,并注意课堂调控。调控一:让学生作学习提示。调控二:强调主动学习、相互交往,倡导人文关系的课堂文化。如询问:“学习中有得到同学帮助的吗”、“怎样相互鼓励呢”等问题。调控三:同桌轮换朗读。既要求朗读正确、流利,又要引导学生从学习态度、过程、方法、习惯等多角度评价和肯定同学,确立多元的价值观。调控四:分享学习成果。让学生听听他人朗读后各自练习朗读。调控五:让学生在四人小组中汇报学习成果,相互鼓励。

2.识字写字。

(1)拼读和组词。先让学生自主练习生字的“拼读和组词”(如读“梢”字sh—ā—shāo

树梢的“梢”)。然后四人小组以“开火车”形式教读。

(2)突破难点。先选择难认生字集中教学,再发挥小组作用,人人过关。

(3)写字教学。

教师的引导程序:

①读帖,利用田字格自主分析字的间架结构

②描红,同桌俩一人描一人看,注意笔画笔顺,互相纠正;

③临帖,每字写1~2个,自我修改不满意的笔画;

(4)鉴赏,相互评价,打“o”、奖星星。

[这部分教学突出学生的自主实践和合作学习,教师侧重于学习活动的组织,侧重于多元价值观的导向,侧重于人文关怀教学文化的构建,体现教师的角色转换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增强学生主体意识。]

三、体验生活,感情朗读

1.学习第一小节。

(1)读读想想:雨后的场面是什么样的?教师可用请教的方式提问题:为什么树梢会闪着金光?你们想像中的广场有多大?水有多深?孩子们快乐得像神仙一样,他们会怎么玩水呢?以上问题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并在多元的“会话”中,由学生自主辨析和想像。教师不必作统一的归纳或评判。

(2)试一试,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2.学第

二、三小节。自主朗读,引导质疑。从质疑中有侧重的组织讨论,着重把握“小哥哥”外部表现特征和内心状态:1小哥哥为什么要使劲地踩水呢?——让学生演演,感受玩水的快乐。2为什么提醒妹妹要小心自己反倒滑了一跤?——让学生自己体验。3他为什么嘴说“糟糕”而脸上却表现出“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让男生先回答,表演“兴奋”和“骄傲”的面部表情,再让女生回答,也表演一下。4小哥哥有什么特点?——让学生自主感悟。5怎么读这两小节呢?——可建议按自己的理解用不同音量、速度和语气来尝试,寻找满意的朗读效果。

3.学习第四小节。自主学习、小组交流。先自主练习朗读,后小组交流收获或探讨问题。教师也可提几个问题请教学生:①“泥裤子”是谁?小妹妹为什么要紧跟“泥裤子”?②小妹妹怎样小心地跑?(演演读读)③小妹妹这么小心地跑为什么还希望自己摔跤?④小妹妹有什么特点?以感情朗读来表现。

4.难点指导,全文朗读。抓朗读难点要注意指导方式。期待式:先感受轻声效果,再让学生练一练。欣赏式:“同学们读感叹句的情感特别强烈,很有风格,谁愿意先试一试,大家再好好表现一下!”请教式:“课文有的诗句没标点符号,该怎么读才好呢?”

[这部分教学设计重在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联想和体验,把理解与感悟作为学生个性化感情朗读的基础,让学生在感情朗读的实践中,“亲历”生活,欣赏生活,发展个性品质,提高人文素养。]

四、背诵课文,积累巩固

1.背诵课文。

(1)在构思意境中学背诵。指导背诵第一小节:教师慢速读诗句让学生跟着想像意境——学生自主边读边构想——按序将意境连起来试着背诵。

(2)自主背诵。教师还可启发学生一行为表演的方式帮助构想意境。

(3)互帮互学。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落实背诵课文的要求。

2.积累词语。

(1)准备听写。读读、认认、写写生字组成的词,再练读自己喜欢的词。

(2)听写词语。

[这部分教学主要倡导意境构想的背诵方法,把意境的构想与相应的语言形式相连结,能有效促使语感的形成,实现语言材料的积累。同时鼓励积累词汇量。]

五、拓展学习,丰富生活

1.给学生提供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

2.鼓励学生把诗的意境画下来,或把自己有趣的生活写成诗。

自主实践合作学习——苏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雨后》教学设计,教案

第14篇:诗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实验报告)

诗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实验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我国素有“诗乡”、“诗国”之美称,相传黄帝时期就有了著名的《弹歌》。在祖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诗歌在祖国灿烂的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诗歌按体裁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通过诗歌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同时,通过学生在诗歌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习,既提高了学生对祖国精美语言文字的感悟,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获取知识的兴趣。

二、课题提出的理论依据

1、《小学语文新大纲》小学语文教材

2、《现代课堂教学研究资料》

三、课题实验的具体内容

六年制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诗词及课外积累的诗词。

四、课题实验的具体操作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具有“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促进发展”五个要素,实质上正是反映了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的认识发展过程。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采用引导、谈话、激趣等形式,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活跃、自主的课堂氛围。通过一些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辅助课件或实际资料,让学生在情感上进入诗歌所反映的情境中,继而首先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五动”教学法

“五动”即动脑、动手、动眼、动耳、动口。

(1)动脑:即启动思维思考诗歌的意境,想象诗歌所展现出的画面,由画面来理解诗意。

(2)动手:把自己根据诗意构思出的图画画在纸上或演示在黑板上,或是学生根据诗歌中的意境进行实际的表演,这样通过多样的形式使学生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3)动眼:即观察。观察图画,观察实际生活中的具体景物,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和习惯。

(4)动耳:即利用电教媒体,让学生用耳听读或听说,感受诗歌文字的美,继而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和欣赏美的能力水平。

(5)动口:即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感知,有感情朗读,朗诵;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歌的理解,用自己的话像讲故事一样复述出来。培养学生的朗读水平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动”教学法,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背—读—议—演—画—品”教学法

(1)“背” 以背引入,重视积累,创设情境。

新大纲重视了学生的积累语言和收集能力的培养,课前布置学生对所的古诗进行收集整理,对他们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教学古诗时让孩子们将自已能背下的古诗背出来,既检查了孩子课前的预习情况,又创设了一种诗的氛围,为新的诗歌内容的学习准备了情境。在教学古诗《寻陷隐者不遇》时,我先问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谁来背一背?”孩子们踊跃举手,将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自己能背的古诗背给大家听。等到孩子们背完了,我说:“大家没有古诗了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寻隐者不遇》!”孩子们兴趣盎然,立刻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2)“读” 初读感知,体现自我。

借着孩子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新课内容进行初读感知,在自由的初读中体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待大家读完后,可让学生个体竞读,看谁读得好,读得有感情。谁读得好,由学生自己去评价,去模仿。如果课文配有画面,还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读轮流读:一组读,一组看画面。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对诗句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作好了知识铺垫。(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的语调去读,而就让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自己认为该怎么读好就怎么读。其实在听了别人读之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榜样,模仿读好。)

(3)“议” 小组合作探究,体现自主。

孩子们对诗句内容有了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也就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也有了疑问:对诗句的意思不明白,或对诗中的某些字词不理解。这就是说,孩子们进入了“愤悱”状态,“不愤不悱,不启不发。”此时就要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见解,道出自己的困惑。这是安排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好时机,就要让他们带着问题,目标明确地进行讨论,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学习,并告诉他们:“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大家听,将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如果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小组学习完后再全班共同来解决。”孩子们按照教师的安排活动开来。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孩子们讨论学习后,提出了问题:“寻隐者不遇”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问,“‘隐者’是什么意思?”有孩子答道,“‘隐者’就是隐居的人。”“寻隐者”又是什么意思呢?“不遇”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在别人的发言和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总之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尽量不要包办。

孩子们没有问题要问了,这个环节还不算完,还需要检查一下各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或者说叫交流小组学习信息。让每个组以代表发言的方式将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具体说来可进行以下操作:让孩子们说出(诗句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前面发言后,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可进行补;有了较为合理的答案或大家认同的结论后,再笔记下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加了课堂容量和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益。

(4)“演” 演出诗句内容,再现诗句,感悟诗句情感。

通过小组学习,孩子们对诗句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可根据诗的内容适当安排学生演一演诗的内容,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可安排学生根据诗句内容演一演,将童子与诗人的对话和作者的情感变化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出来。演分两个环节,先让学生在下面根据诗句内容,与同组同学相互演。再取到台上为全班同学演,台上同学演时,下面同学要认真看,看后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孩子们的演,将诗句内容用孩子们的体态语言再现了出来,也将诗中隐藏的对话凸现了出来,使孩子们感悟到古诗用语之精炼。又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可让学生演一演诗人的动作表情,从中感悟诗人对苍苔的怜爱和游园不值的失落及看到红杏出墙的欣慰之情。

(5)“画” 画出诗句内容,再创诗的意境,培养创新意识。

不少诗句都包含了富有诗意的画面,特别以王维的诗为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解了诗句内容,对于富含画意的诗,可让学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想象画或临摹画、简笔画,通过画可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画。孩子们马上画起来,不一会儿动作快的同学就画完了,画的内容很有意思。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也可让孩子们画一画诗反映的画面:稀疏的篱笆、弯弯的小径、新绿的树枝、急走追蝶的儿童、金黄的菜花、飞舞的黄蝶。教学《咏柳》一诗时,可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柳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6)“品” 品读诗句,品出韵味。

理解了诗句意思,感悟了诗句情感,这时再来读诗句,其感受就和初读肯定不同。这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感悟,进行富有情感的品读。品读不必追求同一的语调,要珍重学生的个性,多让学生展示自己,读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韵味,只要是学生的真情实感,就是非常宝贵的。此环节,还可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比如,学完一首诗后问孩子们:你们学了这首诗后,回家愿意背给爷爷或者奶奶听吗?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奶奶,大家就是乖孙孙,一起来把今天教的诗背给奶奶听一听„„

五、课题实验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即实验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以“生”为本,尽量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体现学生主体性教学可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定标、自学、讨论、巩固、小结”等环节来操作运用。

2、实践性原则:

即教学的实践活动是学生作为认识主体,能动地探索和改造客体的活动。在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可通过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角色表演,语言描绘等一些可具体操作的手段来进行教学。

3、整体性原则:

即全体学生都尽量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不管处于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能感受到学习的趣味,都能体会到诗歌中语言文字的美及祖国文化的灿烂。

六、课题实验的目标:

通过本实验,激发学生了解我国古代优秀文化遗产和近现代优秀的诗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和爱美的情趣,以及了解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瞩目成就,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探索小学诗歌阅读的新途径新方法,继而在实验结束时,形成经验论文。

七、实验对象:

天国小学四年级,甘河小学五年级。

八、实验周期:三年

2003年7月

诗歌教学中学生“读”的活动设计

三郎小学

宋光明

阅读教学重在读,课堂上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如默读、轻声读、朗读等来理解,积累、内化课文语言,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诗歌教学中读更是非常重要,古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口颔涎流,滋味无穷”、“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等等之说。诗歌教学中的“读”,在下认为应分以下三步进行:一曰初读,二曰细读,三曰品读。

一、初读

创设情境,引读全诗,初知诗意。

学生的任何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诗歌教学中,情境的创设同样十分重要。教师要根据不同的课例特点、结合自身的教学特色,巧妙地创设富于激发性的情境,让学生很快地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即让学生迅速兴奋起来)。如,一个富有情趣的谜语、一幅优美的图画、富有竞争的背诵展示、一段意味深长的故事等,都能让学生兴奋起来,产生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随即就要进行新课的学习——引读全诗。引读就是老师或优生进行示范朗读,低段诗歌教学中最好由老师或录音示范朗读,而中高段诗歌教学则可由学生竞读,让学生通过对同伴的朗读的自主性的评价来能动地选取朗读范例。无论是学生示范朗读还是老师的示范朗读(即引读)应注意以下几点:(1)、注意节奏,即诗句的停顿、重音等。(2)、读时要让学生(听的学生)看图、展开想象。(3)要读出感情,注意速度和语调,尽量将作者的情感在读中传出来,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让听者受到感染,产生朗读欲望。这个时候就可安排学生自由朗读或集体朗读,也可安排小组朗读,给学生一个表现自我,一试身手的机会。在此环节中,学生初知了诗的大意,为进一步理解诗句内容打好了知识和情感准备。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课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竞背自己知道的五言古诗,将学生带入一个浓郁的诗歌学习氛围;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新诗后竞读,通过几个优生的竞读示范后,学生心目中有了自己的范例;再让孩子们进行朗读全诗(小组,集体轮流进行),并轮流看画面想象诗句内容。

二、细读

理解关键词句,读出诗境。

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学习,理解了关键词句的意思后,就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读,读出对诗句的理解,读出诗的意境。此时的读就已融入了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对作者情感的体验,也就是学生对新知识重新建构并用语言表现出来的过程。细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细读环节的安排时机(也就是什么情况下安排细读)。具体地说,应当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自主学习活动,理解了诗句内容,对诗句内容有了新的感受,急于用朗读来抒发的情况下安排。(2)、细读形式。读的形式要多样,个人竞读,小组朗读,集体朗读,男女分组竞读,自由朗读等,依实际情况(学生的习惯、兴趣等)而定。还可创设一定的朗读氛围,让学生充满激情进行细读,读出真情实感,读出诗句的激昂、婉转、诗情、画意。(3)、细读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追求同一,因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生活经验、体验、知识层次等(即具有个性差异),所以不能让学生以同一语气、语调进行朗读。比如在教学《题西林壁》一诗时,当学生理解了诗句中的重点词后,我安排学生朗读,并让他们注意读出感情、体验,这一次孩子们比开初读得更好,更能体现诗意。接着我又安排孩子们争取站起来读给大家听,站起来的孩子读得真好,完全读出了诗的意境。

三、品读

凭借情感、经验体验语感,诵出诗韵。

学生理解了诗句内容,领悟了诗句的情感。就要让学生对诗句进行品读,凭借情感、经验体验语感,诵出诗句的韵味。品读也就是让学生带着体验、情感进行吟诵。因为吟诵时学生与作者的心灵相通了,产生的强烈的共鸣。吟诵时把课文的美与学生领悟到的美融合在一起,所以“诵之不辍,其境愈熟,其味愈长。”比如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课时,在临近结束时,就可让孩子们反复吟诵,诵出作者“松下问童子”时的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去”时的失望,“只在此山中”时的失望中又萌生一线希望,“云深不知处”时的惘然若失、无可奈何。反复的吟诵中,孩子们会体会到作者的情感,诗句的美妙,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也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受到美的熏陶。

品读,还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真情流露。情境的创设要依诗的内容而定,要避免“千课一面”:可设置角色——学生扮乖孙,老师扮奶奶,进行“背给奶奶听”, 表演, ;展示CAI画面(或动画),引学生入境,进行吟诵;设置合适的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读诵;汇报“演出”,即兴诗歌朗读比赛等。

二○○二年四月二十日

诗歌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活动设计

三郎小学

宋光明

我国素有“诗乡”、“诗国”的美称。远在黄帝时期就有著名的《弹歌》;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就出现了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战国后期又出现了第二部诗歌总集——《楚辞》,其代表作是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等。两汉时期出现了“乐府诗”;魏晋南北朝时期曹氏父子和“竹林七贤”的诗在艺术上都有较高的成就;唐代是我国诗歌最繁荣的黄金时代,诗作近五万首,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伟大的诗人;宋代诗歌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诗歌教学在小学阶段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积累语言,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陶冶爱美情趣。小学语文新大纲明确要求学生每学年背诵20至30篇优秀诗文。

小学诗歌教学中如何设计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呢?教学中笔者作了以下探索:

一、“背” 以背引入,重视积累,创设情境。

新大纲重视了学生的积累语言和收集能力的培养,课前布置学生对所的古诗进行收集整理,对他们收集整理能力的培养有很大帮助。教学古诗时让孩子们将自已能背下的古诗背出来,既检查了孩子课前的预习情况,又创设了一种诗的氛围,为新的诗歌内容的学习准备了情境。在教学古诗《寻隐者不遇》时,我先问孩子们:“我们已经学了不少古诗了,谁来背一背?”孩子们踊跃举手,将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自己能背的古诗背给大家听。等到孩子们背完了,我说:“大家没有古诗了吗?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寻隐者不遇》!”孩子们兴趣盎然,立刻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读” 初读感知,体现自我。

借着孩子们对诗歌的浓厚兴趣,让他们对新课内容进行初读感知,在自由的初读中体现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待大家读完后,可让学生个体竞读,看谁读得好,读得有感情。谁读得好,由学生自己去评价,去模仿。如果课文配有画面,还可让学生分成小组读轮流读:一组读,一组看画面。通过这样多种形式的读,学生对诗句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感知。为下一步的学习打基础,作好了知识铺垫。(在此环节中,教师没有必要让学生用统一的所谓标准的语调去读,而就让他们充分地体现自我,自己认为该怎么读好就怎么读。其实在听了别人读之后,他们会自然而然地选择榜样,模仿读好。)

三、“议” 小组合作探究,体现自主。

孩子们对诗句内容有了富有个性化的理解,也就说有了自己的见解。与此同时也有了疑问:对诗句的意思不明白,或对诗中的某些字词不理解。这就是说,孩子们进入了“愤悱”状态,“不愤不悱 ,不启不发。”此时就要让孩子们说出自己的见解,道出自己的困惑。这是安排孩子们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最好时机,就要让他们带着问题,目标明确地进行讨论,思考,自主合作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我让孩子们进行小组学习,并告诉他们:“把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说给大家听,将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讨论解决,如果小组讨论都不能解决的,小组学习完后再全班共同来解决。”孩子们按照教师的安排活动开来。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孩子们讨论学习后,提出了问题:“寻隐者不遇”是什么意思?这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应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我是这样处理的:我先问,“‘隐者’是什么意思?”有孩子答道,“‘隐者’就是隐居的人。”“寻隐者”又是什么意思呢?“不遇”是什么意思?孩子们在别人的发言和老师的启发下明白了。总之能让学生自己解决的问题,老师尽量不要包办。

孩子们没有问题要问了,这个环节还不算完,还需要检查一下各小组讨论学习的情况,或者说叫交流小组学习信息。让每个组以代表发言的方式将学习的结果进行交流。具体说来可进行以下操作:让孩子们说出(诗句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前面发言后,有不同见解的同学可进行补充;有了较为合理的答案或大家认同的结论后,再笔记下来;这样充分调动了孩子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增加了课堂容量和信息量,提高了课堂效益。

四、“演” 演出诗句内容,再现诗句,感悟诗句情感。

通过小组学习,孩子们对诗句内容有了较深的理解,可根据诗的内容适当安排学生演一演诗的内容,如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可安排学生根据诗句内容演一演,将童子与诗人的对话和作者的情感变化用表演的方式再现出来。演分两个环节,先让学生在下面根据诗句内容,与同组同学相互演。再到台上为全班同学演,台上同学演时,下面同学要认真看,看后提出不同的意见。通过孩子们的演,将诗句内容用孩子们的体态语言再现了出来,也将诗中隐藏的对话凸现了出来,使孩子们感悟到古诗用语之精炼。又如教学《游园不值》一诗时,可让学生演一演诗人的动作表情,从中感悟诗人对苍苔的怜爱和游园不值的失落及看到红杏出墙的欣慰之情。

五、“画” 画出诗句内容,再创诗的意境,培养创新意识。

不少诗句都包含了富有诗意的画面,特别以王维的诗为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理解了诗句内容,对于富含画意的诗,可让学生根据对诗句的理解进行想象画或临摹画、简笔画,通过画可以加深对诗句的理解,也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如在教学《寻隐者不遇》一诗时,我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画一幅画。孩子们马上画起来,不一会儿动作快的同学就画完了,画的内容很有意思。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一诗时,也可让孩子们画一画诗反映的画面:稀疏的篱笆、弯弯的小径、新绿的树枝、急走追蝶的儿童、金黄的菜花、飞舞的黄蝶。教学《咏柳》一诗时,可让学生画出诗中所描绘的柳树:枝叶繁茂、生机勃勃„„

六、“品” 品读诗句,品出韵味。

理解了诗句意思,感悟了诗句情感,这时再来读诗句,其感受就和初读肯定不同。这时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感悟,进行富有情感的品读。品读不必追求同一的语调,要珍重学生的个性,多让学生展示自己,读出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韵味,只要是学生的真情实感,就是非常宝贵的。此环节,还可设置一些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而然地真情流露。比如,学完一首诗后问孩子们:你们学了这首诗后,回家愿意背给爷爷或者奶奶听吗?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奶奶,大家就是乖孙孙,一起来把今天教的诗背给奶奶听一听„„

当然,教有法,教无定法,以上环节要视具体的诗而灵活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二○○二年三月二十日

第15篇:自主学习

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自主学习调查研究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幵学初和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有什么不同.在定量研究中,作者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问卷的数据进行了处理,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了幵学初和一个学期之后,学生的课外自主学习有什么不同。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了高低分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差异。定性研究以访谈,对学生英语课堂和课后作业的观察,以及学生英语学习日记的方式进行。通过对挑选出的12名跟踪对象一个学期的观察,收集的数据反应了高低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不同状态,以及遇到了不同的学习困难。

The concept of \"autonomous learning\" emerged from 1960s.Henri Holec was one of these western scholars who advocated autonomous learning.Holec (1981),in his book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regarded autonomous learning as \"an ability in charge of one\'s learning\", in which includes setting goals , self-monitoring、self-evaluation and so on.He believed people who were capable of carrying out autonomous learning, could set up his own learning goals、learning content、learning materials、learning methods and evaluate for his learning.Dickinson (1995) put forward that autonomous learning was not only an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but also an attitude.He explained the attitude is the responsibility for making decisions for one\'s own learning; the ability referred to decisions and reflections for learning proce.He listed basic features of autonomous learner; can understand teaching purposes and teaching methods; can set up one\'s own learning goals; can choose appropriate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monitor one\'s own learning strategies; can evaluate one\'s own learning.As time rolled by,some scholars put forward new concept in the field of autonomous learning, namely, \"learner\'s autonomous learning\".Littlewood (1999) could be taken for example, he advocated that autonomous learning is the abilities and desires belonged to learner for making choices independently.That is to say,the ability in autonomous learning meant particularly learner himself poe the knowledge of making choices for studying and skills for accomplishing the choosing; desires meant motivations and confidence needed necearily in making choices.He pointed out main factors of autonomous learning; desirability, self-management, learning proce, teacher help, peers\' help, learning materials.Benson (2005) enriched Holec\'s definition of autonomous learning, he summarized the abilities in autonomous learning into five aspects: Firstly, learner\'s studying depends on his own; Secondly, poeing a set of skills for guiding self-study; Thirdly, having a born ability which is restrained by monotone and repeated teaching methods; Fourthly, taking responsible for studying forwardly; Fifthly, having the right of making decisions for direction of studying. Each questionnaire is made up of two parts.The first part concerns personal information about students (namely, name, major, score of PRETO-A).The second part is a 37-item questionnaire.The components of the questionnaire are learning motivation (4 items),the opinions about how their autonomous learning can be enhanced (33 items)-Students were asked to respond to each item on a 5-point likert scale, ranging from“absolute disagreement (1)\" to \"absolute agreement (5).

大学生自主学习评价研究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的事先计划和安排;学习监察!评价和反馈以及学习调控!修正和控制的能力与过程的统一活动,即自我识别!自我选择!自我培养!自我评价!自我调控\" (1)自我识别\"指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自己已有知识!能力!智力!动机!兴趣!目标!性格和环境等的识别,以达到把学习系统素质与学习环境有机协调,形成统一!有序!动态的学习准备\"大学生经常在这些方面解剖自己,分析和鉴别自己,就能为建立符合自己实际的学习目标!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条件打下基础\" (2)自我选择\"指大学生根据社会需求!个人特长与爱好以及自己的优缺点,选择主攻专业!任务和目标\"在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后,有所选择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培养自己的能力,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这是培养一专多能的现代人才的必经之路\" (3)自我培养\"指大学生依据自我选择,积极主动地按照全面发展的要求和个人特长的需求进行自我教育,包括不断端正自己的学习动机!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健全自己的体质和心理状态,自觉地利用各种机会充实发展自我\" (4)自我评价\"指大学生在阶段学习中和学习结束时,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过程!学习方法与效果!学习态度等进行切合实际的检查,肯定优点和进步,弥补缺点和失误,把学习固定在先前设定的学习目标上,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经验和教训\" (5)自我调控\"指大学生在自我评价基础上,进一步对影响学习的内外条件进行把握和调控\"包括对学习场所!学习时间!学习材料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学习动机!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内在因素的调节和控制\"以达到把外在环境和内在动力整合为一,高效有度的开展学习\" 由此构想,将自主学习评价划分为三个分量表,即学习动机!学习设置和自我调节\" (1)学习动机分量表:主要考察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程度,其四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 (2)学习设置分量表:主要考察大学生学习过程中主动选择!安排!规划学习的合理性和主动性,其六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 (3)自我调控分量表:主要考察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以及学习结束后,在对学习进行调节!控制和检查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高低\"其五个次级维度考察的内容分别为:

大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调查及干预研究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内在动机激发下,在学习活动前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和时间计划,在学习活动中对学习过程!学习策略和时间进行监控和调节,并主动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物质和社会环境,学习活动后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总结和评价的过程\" 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及相关性研究

自主学习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欧洲的成人教育。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国外众多的外语教育教学研究者开始关注自主学习在外语教学中的研究。

Henri Holec 在其著作《自主性与外语学习》(1981)中首次将“自主学习”这一概念引入外语教学,并将其定义为“对自己的学习能够负起责任的能力”。 他认为发展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有三个关键因素:

1)学习目标设定,包括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设定、学习计划的制定; 2)独立的学习行为,包括学习内容的选择、学习时间和地点的选择以及学习材料和学习方法的选择;

3)学习评估,包括自我评估、同伴评估和教师评估。

自从 Heloc 提出自主学习的概念以后,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自主学习作出了不同的定义。

Huttenen(1986)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负责的意愿和能力。 Dickinson(1987)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承担有关学习的所有决策及负责实施这些决策的能力。

Little(1991)将其定义为一种独立的、进行批评性思考、作出决定并能实施独立行为的能力。

Benson&Voller(1997)则认为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学校教育之外,在没有教师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语言学习的行为,也指学习者自己创造学习机会的能力,包括学习时间、学习地点和学习内容的选择等。

我国学者余文森(2001)等认为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己主宰自己的学习,是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束定芳(2004)将自主学习的主要成分归结为三点:态度、能力和环境。 态度就是学习者自愿采取的对待自己学习的态度;能力就是学习者应该培养的用于完成自己学习任务的能力和学习策略;环境就是为了锻炼自己负责自己学习的能力而提供给学习者的大量机会。

不同的学者对自主学习者的基本特征有不同的阐述。Heloc(1981)认为自主学习者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能确定学习目标;

2)能确定学习内容和学习进程; 3)能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4)能监控学习过程; 5)能评估所学内容。

Dickinson(1993)将自主学习者的特点描述为:

1)能理解所教内容,即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内容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学习目标; 2)能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3)能有意识地选择合适的学习策略;

4)能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当发现学习策略不适合自己时能换用其它的策略; 5)能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并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评估。 Dam(1995)认为自主学习者能:

1)自我确定学习目标;2)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3)自主选择有关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活动。 Chan(2001)的描述则包含 6 个方面: 1)设定学习目标;

2)确定和掌握达到学习目标的学习策略; 3)制订学习计划; 4)反思学习行为;

5)确定和选择相关的学习资源; 6)评价学习过程。

Peng(2002)将自主学习者的特点归纳为 5 点: 1)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2)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3)会制定学习计划; 4)会评价学习过程; 5)能调整学习策略。

第16篇:自主学习

新视野学习系统对您使用的计算机系统软件配置有一定的要求。请参照下列软件和插件清

单给您使用的计算机安装必需的软件和其它插件。

外研社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外研社平台)的某些功能需要使用网页录音插件和语音识别插

件。请按照下面的说明下载和安装相应的插件。

请注意:

1.如果您使用的计算机装有Windows 2000或Windows XP系统,您必须以计算机系

统管理员的账号登录计算机进行下列软件的安装。

2.请按照下列顺序安装相应的软件。

1.硬件要求

计算机装有正常工作的声卡;

带话筒的耳机。

2.系统配置

您的机器上需要装有下列软件:

Internet Explorer 6;

Windows Media Player 9;

Macromedia Flash Player 7。

如果您计算机上的软件配置低于以上要求,请首先下载和安装下列安装程序:

1.Windows98/Me/2000用户 (WindowsXP已经自带IE6,无需安装。)

Internet Explorer 6:

IE6setup.zip (41M)

(下载后请先解压然后安装。安装时请在多媒体组件下选择Vector Graphics Rendering(VML),

在Web创作组件下选择Visual Basic脚本支持。)

2.Windows Media Player 9 for WindowsXP:

mp9setupXP.exe (8.81M)

mp9setup.exe (12.4M) 3.Windows Media Player 9 for Windows2000/98/Me: 4.Macromedia Flash Player 9

install_flash_player.exe (1.4M)

3.插件、字库安装

提示:如果你在2011年1月1日之前安装过LearnX插件,需要更新至20110223版。

3.1 LearnX语音识别和录音插件

Windows Vista/Windows 7用户:在安装LearnX插件前请首先更改用户帐号控制设置。操作如下:

打开‘控制面板(Control Panel)’;

打开‘用户帐号(User Accounts)’;

打开‘更改用户帐号控制设置(Change User Account Control settings)’;

在‘更改用户帐号控制设置’窗口里,将‘选择何时通知您有关计算机更改的消息’设定为‘从不通

知’。 第一步:点击下载文件 LearnX_Setup20110505.exe (16.5M) .你可以选择任意一个文件夹存储下载

的文件。

第二步:下载完成后双击文件名进行自动安装。安装后系统会出现安装成功的信息。

3.2 国际音标字库

本网站的Sounds of English部分使用了国际音标字库。请点击这里下载DejaVu字库。

文件下载后请用如winrar等解压软件解压。解压后会生成dejavufont文件夹。请将dejavufont文件夹内所有的文件复制到C:\\WINDOWS\\Fonts下面。复制后重新启动IE即可。

第17篇:学生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指导自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课堂结构中,学生自学,是一堂课中的大环节,而自学成功与否又是上好这堂课的基础。要加强学生自学的目的性和实效性,自学就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学生自学前,教师要抓住知识点*船下篙,提出问题,突出重点,确定学生自学思考的方向。例如:在教学鲁迅的《藤野先生》时,教师可提出这样几道思考题:1课文按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先后写了哪几个地点发生的事情?2这些事情又是按什么线索(明线、暗线)串连起来的?3作者笔下的藤野先生是怎样的一位学者?4作者为何要弃医从文?这几道题目既能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又能让学生初步把握住文章的中心。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看书,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自学过程中,大部分学生都很认真,边读边批划、注记、写提要等,但也不排除有少数学生可能不认真,我们当教师的不能放过一个学生,不然10分钟时间就要白白浪费掉。要保证每一个学生拼命学习,方式主要是巡视,即在学生自学时,教师要巡回辅导,启发思考,留心观察,广泛答疑,有重点地辅导差生。在学生自学时,教师尽量不大声插话,以免打断学生的思路。

学生通过这样的自学,对新知获得丰富的感知和初步的理解,发现问题,带疑听讲,在教学中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目标一致,同步和谐,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有效地克服了学生自学中的盲目性。

第18篇: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英语自主学习教学反思

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作为认识对象所进行的全面深入的审视、思考、分析和总结,从而不断地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重构自己对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基本看法。教学反思的过程就是教师成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责任感是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顽强意志是教师坚持进行教学反思的保证,良好的反思氛围是教师深入进行教学反思的必要条件。

一.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失误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孤立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造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关注学生情感,创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英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其它发展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的结合起来,创造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生有困难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经常和学生一起反思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辅。

三.加强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指导,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学习,做到:

1.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阶段性学习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

2.引导学生结合语境,采用推测、查阅和协调的方法进行学习。

3.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评价,并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

教师这个职业,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爱心 耐心,更主要的是管理学生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胜任教师这个神圣而又伟大的职业.人们都说教师是人类历史的工程师,我很庆幸自己成为教师行业的一员.但现在深有体会,当一位老师难,成为一位称职的老师更难,成为一为称职而又秀的老师更是难上加难.自己要积极进取,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

第19篇:自主选修音乐课教学设计

课题:第一课 问声好

教学目标

1.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教学磁带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聆听《森林水车》 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3.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声、太阳升起的感觉。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编创与活动

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读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制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的走近又走远。 ▲歌谣可以读成这样的节奏:修改意见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演唱《早上好》 教学基本要求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表演《小麻雀》 教学基本要求:

1、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以轻声哼唱。

3、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编创与活动 教学过程: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1.选择打击乐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可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 2.合着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做得协调、好听。 磨课小结:

1.注重学生感受音乐,有目的、有层次地安排每一教学步骤。2.二年级开始要注重学生互评与自评,教师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 教材分析

《森林水车》是一首通俗的管弦乐曲,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所作。有人曾将本曲与奥尔特的《在钟表店里》、米夏埃利斯的《森林中的铁匠》并列为三个著名的描绘性标题乐曲。

艾伦贝格是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德国喜歌剧作曲家。1848年1月13日出生在梅泽堡,1925年12月26日逝世于柏林。艾伦贝格的代表作有喜歌剧《库里科伯爵夫人》、《米达斯王》、《玛里埃特》,舞剧《西勒斯的玫瑰》,管弦乐《森林水车》等。艾伦贝格写过很多作品,只有这首《森林水车》流传最广。 水车是欧洲农村里最常见的大型灌溉工具,它整体为圆形,周围装有许多水斗,用水力或风力牵引。在我国南方农村里也有这种水车。曲作者一日到森林游玩,看到水车后萌发了创作欲望,即兴写成。这首乐曲的音乐形象生动鲜明,曾被改编为钢琴独奏曲。日本歌曲《森林水车》的引子即采用本曲的主题写成。

《森林水车》采用回旋曲式,G大调,2/4拍。前面有一个较长的6/8拍序奏段落。随着模仿小溪潺潺流水声和小鸟啁瞅鸣叫的伴奏声部,流畅优美的旋律缓缓如歌的描绘了一幅宁静的森林晨景。人们仿佛听到轻风吹拂着树叶,小鸟雀跃枝头,用歌声迎接黎明;山水流成的瀑布水花飞溅,推动着古老的水车唱着吱吱呀呀的歌。

主题出现,仍是G大调,2/4拍的小快板,带着波尔卡舞曲活泼、愉快的特点,表现了作曲家看到森林美丽景色的愉快心情。又使人联想到水车飞溅着水花快活旋转的情景。这个主题在这支曲子里先后出现三遍,在它们之间是两个插部,一个是D大调,情绪欢乐。 乐曲以序奏“A B A C A”加结尾的程式构成。结尾速度加快,在愉快而热烈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学情分析

我所执教的二年级,有5% 的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中,我会多次鼓励,让孩子们得到自信后,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另外,有30%的学生会弹钢琴,识别五线谱能力强。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给孩子们展示钢琴演奏的机会,并配合教师进行有效教学。有65%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实践活动中,那么在最后的创编伴奏中,我会给孩子们多次表现机会。 教学目标

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二、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三、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早上好》、《小麻雀》,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难点:歌曲唱名的学唱及内心对音高的感觉 教学流程示意

(一)师生交流

(二)出示电脑课件1:(歌谱)复习歌曲《早上好》,请同学们自己选择是加入表演来唱还是走步唱。

(三)出示电脑课件2:(歌谣)

(四)聆听:《森林水车》

(五)课堂小结

第20篇:自主修改作文教学设计

《第一次……》作文教学设计 东罗镇中心小学 韦鲜风

习作要求:

每个人都有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比如,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第一次当升旗手,第一次上电脑课,第一次没完成作业……想一想,哪一个第一次是你最难忘的?拿起笔来,把这个第一次写出来吧。

写的时候,要注意把事情写清楚,写出自己的感受来。题目可以用“第一次……”,也可以根据内容自己拟题。 题目分析:

本次习作是训练要求学生写自己最难忘的一件事情,尽量要求第一次经历(这个第一次是广义的,只要是学生记忆深刻、比较难忘的的事,就可以。毕竟世界上从来没有两件完全一样的东西。)。习作提示先要求回忆并叙述最难忘的第一次经历的一件事,然后提出习作要求:一是把事情写清楚,二是写出自己的感受来。 设计理念:

一、激发学习的习作欲望,让学生产生“我要写”的思想,这就是学生习作的快乐之本;

二、积累素材,指导选材,让学生写出富有个性的作品,避免千篇1律,感受与众不同的快乐;

三、鼓励修改,以读促改,鼓励欣赏自己的作品,加强习作乐趣,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四、多种评价机制,老师评价、同学评价、自己评价进行结合,让学生拥有成功体验。教学过程:

激发兴趣 交流体验

一、导语入题,引起交流:

1、今天我们是第几次在这里上公开课了?还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情景吗?当时心情怎样?今天的感受又是怎样的?我可是既高兴又紧张,谁知道为什么?

(学生畅谈,并利用已有体验来回答问题,以使学生在生活中回忆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2、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事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第一次的某个经历,注意指导说清事情的过程和自己的感受。

(由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让学生的习作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3、其实我们的作文课就是用你手里的笔写出你的生活经历。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俗话说“问渠哪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离开生活,我们的作文也就成了一滩绝望的死水。

二、例文引路,举三选一,体现选材独特:

1、同学们刚才讲了好多“第一次”,现在请将你能想起来的 “第一次”,选择最难忘的三个写在本上。(拓宽学生的习作范围,降低学生习作取材的难度。)

2、老师也有难忘的经历。(出示例文,范读。) 第一次“受骗”

千不该万不该,不该一时“心软”听了妈妈的话,和她一起来到了口腔医院。

看到消毒柜里的各种钳子,想到它们将会在我的嘴里“鼓捣”,我连舌头都僵硬了。

眼看着医生的手指向了我,我只能咬咬牙,以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的勇气躺到了台子上。医生看了看我的牙齿,对妈妈说:“这孩子的牙齿需要矫正,只是现在还没有换完,得过一段时间再来。”妈妈说:“可他的大牙疼得厉害。”妈妈真是的,这话怎么能告诉医生呢?他一听,还不拔掉我的牙啊?我赶紧补充:“不对,是大牙快掉了!”谁知我的补充起了反作用,医生笑呵呵地说:“那我就给你拔掉吧。”我吓得浑身发抖,战战兢兢地抗议:“不……”医生依旧笑眯眯地说:“不拔就不拔,让我看看牙齿是不是松动得厉害,行吗?”我见他这么和蔼,就乖乖地张大了嘴。医生用钳子夹住那颗松动的牙齿,左右摇晃了几下,忽然一用劲,把它拔了出来!我惊呆了,连鲜血从嘴里溢了出来也没发觉。等我明白自己被医生“骗”了之后,差点儿哭出来。我的牙啊!妈妈不但不同情我,还和医生一起哈哈大笑。就连旁边的一位阿姨也插了一句:“小朋友,你真是遇到拔牙„高手‟了。”

好不容易结束了,我站了起来,正想指责医生为什么骗我,医生说:“小心哦,说太多的话,血又会流个不停的。”吓得我赶紧捂住了嘴,直到晚上上床睡觉,也没敢开口说话。 后来我才知道,我又被医生“骗”了!

1、这个故事怎么样?你有过同样的经历吗?因为这篇作文写的是大家没经历过,而是作者的独特经历,所以大家才感到新鲜。

2、现在将你写在本子上的三个“第一次”进行筛选,找出一个比较独特、新鲜的、也许别人不知道的材料。这个过程叫选材,你的作文能否吸引人,关键看你所选的材料是否新颖。 (这个过程,对学生习作过程中的取材进行了指导,并有效的避免学生习作的千篇1律,为学生写出有个性的文章提供保障。)

三、自主拟题,个性作文:

1、选好材料的同学请你根据自己的材料,为自己的作文起一个有创意的题目,并考虑怎样根据自己所选的材料来完成自己的叙述。

2、现在已经拟好了题目,并有了自己的习作构思的同学就可以开始作文了。(强调习作要求,学生开始习作。)

注意习作过程出现的一些问题,并及时解决。 交流作文,阅读修改:

一、朗读、欣赏自己的作文。

1、这节课我们不做讲评,而是要读你自己的作文,像让语文课读课文一样来朗读自己的作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自己的作品,并学会欣赏自己的作品。

(作文教学应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自改的方法就是读自己的作品。)

二、练习概括,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1、请同学用最简练、最准确的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你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示范朗读、示范修改:

1、请两至三名学生读自己的作品,教师与同学边听边提修改建议。

2、请你用同样的方法再读自己的作品,可以找同学来进行互相修改。

3、在你的作品中,至少找出五处你认为写得最好的内容。

四、评价习作结果: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观察、思考、表现、评价的能力。” “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

“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要有用。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以课标的内容为指导,我设计了快乐作文“第一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将已有作文课的优秀部分、有关作文言论的精彩部分融合在一起,形成我的作文设计特色和理念,即:快乐习作、张扬个性、自主修改、体验成功,并遵循这个理念来进行我的作文教学过程。 在本节作文课上,我将课堂分成练说导写、习作和修改欣赏三个部分。

在动笔之前,我将拓宽学生习作范围,降低作文难度作为第一个重点来解决。让学生以讲述自己经历的故事的方式,搜集习作材料。同时我设计欣赏例文环节和指导学生选材环节,引导学生明确习作思路,也避免作文千篇1律。在教学过程中的,“三选一”选材方法是本课的一亮点。在指导学生构思方面,我先让学生根据材料来确定自己的个性化的题目,然后考虑如何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材料。习作指导到此结束,下面开始动笔成文。

在写的过程中,我强调书写工整、有不会的字先用拼音代替,写完之后再查字典,这样以免学生中断自己的写作思路。

本课的欣赏和修改过程完全是以课标的理念为指导的。先是对作文的评价,评价方面包括对习作过程的评价(同学们书写认真、速度较快、作文初稿完成得好)、对作文修改过程的评价(同学们认认真真地读了自己的文章,并且将不好的地方进行了修改,这种习惯非常好,因为“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对作文结果的评价(大家的作文写得非常精彩,十分真实,感情也很饱满。);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找到自己作文中五处以上的优点。)、师生共评(学生范读,大家听然后评、改。)。并采取评选“魅力少年”和“阳光女孩”的方式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在课上,我还注重让学生练习有条理地说话、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概括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习作的意识和能力等。让作文课不单是写,而且还有听、说、读等方面的训练。

本课里同样也有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如:在引导学生说的时,可以让这个过程更精练些;在习作过程中,应强调一下作文的主题是“第一次”,以免跑题;还有个别字音要注意发音准确。

《自主学习教学设计.doc》
自主学习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