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2020-07-24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声现象》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级:初中八年级上学期 教材版本:北师大版 章

节:第四章 课

时:六课时 内容概述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乐音与噪声和超声波,其中声音的发生和传播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的一个内容,也是贯穿本章的一个核心内容。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本章主要讲述的是一些与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有关的声学初步知识。

教材力求通过观察、实验和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认识这些现象和它们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能力,激发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学习、研究兴趣。

知识结构图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3.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4.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距原理。

5.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知识与技能:

通过让学生观察、实验,让学生理解声音的产生、传播。

通过对乐音与噪声的学习明白声音的一些特性,并且懂得防治噪声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这一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对生现象有进一步的认识。

2、体会物理思想: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重点

1、从声音是我们了解周围事物的重要渠道出发,认识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3、从真空铃的实验出发,认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简介回声测距。

5、认识乐音的三要素,弄懂音调、响度和音色的区别。

6、噪声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认识噪声的真特点和噪声的防治。

7、初步了解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拓宽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难点

1、回声测距的原理,并应用速度公式计算。

2、真空铃的实验操作。

3、音调和频率的关系,响度和振幅的关系。教学关键

1、让学生知道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2、了解声音靠介质传播,认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3、明白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音色。教学策略

1.引导学生自己观察、分析、实验,得出声音产生的条件。

2.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首先要引导学生弄清实际问题的意义,然后逐步把实际问题表示为物理问题 3.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是否积极投入到探索活动中,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

4.关注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关注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恰当考查知识与技能。 设计思路

3.各教学内容的教学形式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形式及课时安排 任务设计 教学环境

1.声音的产生 探究+合作+演示 一课时

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从实验认识声音由振动产生,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实验室

2.声音的传播 探究+合作+实验 二课时

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

知道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知道回声现象和回声测 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实验室

3.乐音与 噪声

探究+合作 二课时

1.知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

2.知道音调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发声体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3.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相同.

4.知道噪声的概念,知道噪声给生活带来的危害及如何去控制噪声.普通教室

电子白板

4、回顾与思考

本章知识点,进行小结

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图。 教室

电子白板

推荐第2篇:教学设计框架

教学设计框架

一、教材分析

二、教学对象分析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行为与创新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处理方法: 教学难点: 处理方法: 教法设计: 学法指导

六、教学准备

七、教学课时

八、具体教学过程

九、课后作业

十、教学反思:

推荐第3篇: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第十五章 整式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1.教学内容分析

本章教材可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是幂的运算性质,第二单元是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三单元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四单元是多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除法。第一单元包括4个小节,分别是“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第二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的乘法和单项式的除法”。第三单元包括2个小节,分别是“单项式与多项式的乘法和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第四单元包括5个小节,分别是“多项式的乘法、乘法公式、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其中后三小节“多项式除以多项式、余数定理和二项展开式的系数”是带双星号的选学内容。

其中,第一单元“幂的运算性质”是学习本章知识的基础,第二单元“单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除法”是学习第

三、四单元的关键,是通向本章的主要内容之一──多项式乘法的“桥梁”。它们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 2.单元整体目标分析

1、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

2、在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认知过程中,不断渗透类比、化归、换元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以及人们认识与研究事物的一般方法;

3、正确运用幂的运算性质和整式乘除的运算公式、法则进行计算,注重“通法”,逐步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3.本章教材的难点:

正确选择乘法公式灵活地进行计算,提高运算的正确率及合理性; 4.本章教材的课时大致安排: 15.1 整式的加减 2课时

15.2 整式的乘法 3课时

15.3 乘法公式 2课时

15.4 整式的除法 2课时

15.5 因式分解 2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2课时 5.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2)教科书内容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的有关概念,合并同类项、添括号法则、整式的四则运算、乘法公式以及因式分解。这些知识是以后学习分式、根式运算以及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同时也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及其他科学技术不可或缺的数学工具。

全章共包括五节:

15.1 整式的加减

本节分为2个小节,教科书先讲单项式,后讲多项式,再归纳出整式概念。关于单项式,依次讲了单项式的意义,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关于多项式,依次讲了多项式的意义,多项式的项、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此后,由学生熟悉的实例出发引出同类项,并在对同一个多项式的各项进行比较的基础上给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在引进合并同类项的基础上,介绍了整式的加减法。

15.2 整式的乘法

本节分为4个小节,主要内容是整式的乘法,这些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有理数、整式加减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其中,幂的运算性质,即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是学习整式乘法的前提条件,教科书把它们作为本节的预备知识依次安排在前3个小节中。教学时,应适当复习幂、指数、底数等概念,特别要弄清正整数指数幂的意义。

在学生掌握了幂的运算性质后,作为它们的一个直接应用,教科书在第4小节的开始安排了单项式乘法。我们知道,运用多项式乘法法则进行多项式乘法的关键,是熟练地进行单项式乘法,对此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在学生掌握了单项式乘法的基础上,利用分配律等就能进一步引进单项式与多项式乘法及多项式与多项式乘法,这样就使得整式乘法的运算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15.3 乘法公式

本节分为2个小节。乘法公式是在学习整式乘法的基础上得到的,在第1小节的开始,教材以“探究”的形式安排了3个题目,这些题目,按照多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并不困难。通过总结三个题目结果的共同点,我们选取上述形式的多项式乘法并直接写出结果,把它们作为公式,即平方差公式,今后遇到该形式的多项式乘法时,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用类似的方式,第2小节引进了乘法的完全平方公式。在引进完全平方公式后,适时引进添括号法则,以满足整式运算的需要。

15.4 整式的除法

本节也分为2个小节。同底数幂的除法是学习整式除法的基础,因此教科书在第1小节中首先介绍同底数幂的除法性质。熟练地进行单项式除法是学好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的关键,在第2小节,教科书根据乘、除互为逆运算的关系,并以分配律、同底数幂的除法为依据,由计算具体的实例得到单项式除法的法则。

对于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教科书是从计算

来导出运算法则的,根据是乘、除法互为逆运算及分配律。可以看出,法则的基本点是把多项式除以单项式“转化”为单项式除以单项式,而单项式除法是已经学习并掌握了的。

15.5 因式分解

本节的内容是多项式因式分解中一部分最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方法,它包括因式分解的有关概念,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的区别与联系,因式分解的两种基本方法,即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两种方法分别安排在第1和第2小节。

推荐第4篇: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对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思考

新课程下,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直接影响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效果。在广泛的听课访谈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已经基本理解新理念,并能够体现在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上,但也有一大部分教师还没有真正把握新理念。因此,要想将新课程理念落实于课堂教学,真正解决实践层面的问题,就必须致力于开展创新教学设计,提高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研究。北京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提出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将培训潜移默化地融在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中,在整体视角下,强调框架与细节的融合,强调共性与个性相得益彰、和而不同,从而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发展。

实践过程

学校确立了基本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思路,以一至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采取行动研究为主的方法。具体过程为: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检索分析――本地区教师教学设计现状调研分析(课堂观察与访谈,问题的提出部分已经简要阐述)――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过程性实践研究。

国内外教学设计现状分析,在此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与思考 纵观国外主要教学设计理论,虽然他们陈述的定义侧重点不同,但是教学设计的最终任务是为了改进教学实践服务的。由此,学校将其与传统的备课进行了比较,归纳了注重系统化(即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学习者的需求和科学性等几个主要特点,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的(学生是接受者,更是建构者),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社会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

进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实质性实践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经历了三个阶段,即第一阶段骨干引领的以教材知识教学为主的集体教学设计、分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第二阶段骨干引领的以单元知识核心内容为主,兼顾学生情况的教学设计;第三阶段以学科系统知识为载体,以学生阶段发展现状为基础,集体与个体相结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在不断摸索与实践中,中央教科所李嘉骏研究员、北京教科所张熙博士所带领的整个团队、区科研等部门专家都给予了学校充分的肯定与深入的指导。如,学校重组了领导与技术指导小组,进行了全体动员及培训会;课题负责人对课题领导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以及参与教师分期进行了课题相关培训;对参与教师进行了基本功的前期测试;对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二次文献检索,并求助于专家进行了二次指导;进行了小学阶段学科知识的整体梳理与分析,基本完成知识技能结构图,并进行了此内容的培训;还进行了学科教学常规的梳理与学习、考核;对每个年级都进行了面对面的操作性全程指导;制定了更加严密的计划与制度,出台了课题管理办法;随时记录填充与调整内容、反思等,随时整理,以单元为单位装订或装袋;撰写成长叙事或案例等。

经过几年的实践,仅数学,学校就已经培养了2位市级骨干、3位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其他学科市区骨干一举从2002年初的4名上升为14名。并且在实践研究过程中,教师们把握教材的能力在增强,从以往的“就一说一”、走过场走向了有意识地寻找知识间的联系,注意了架构知识的联系;他们真正注意了理念与实践的融合;研究意识与思考能力也日渐成为自觉行为。

对教学设计实践效果的反思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实践之所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教师群体的学科素养的提高,其原因主要是:

第一,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形式适合新课改和教师需求,即课时设计与课程设计相得益彰,个体设计与集体设计相互补充,共性与个性的完美结合。第二,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内涵依据新课程理念有了增加,即以“教”与“学”理论为基础,从知识的系统性视角出发,以学生实际需求和特点为核心,结合施教者自身风格,最终达成课程要求的每个阶段的策划与实施、反思与完善的过程。第三,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的原则定位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第四,注重挖掘与强化整体框架设计的多重作用,以求更加适应课程理念和弥补课程教材的不足(适应教师的基础需求)。

进一步完善研究的注意事项

单元整体教学框架设计是新课程背景下教学设计的创新,是对教师过程性随时性培训的一种有效策略。在实践研究过程中已经显现其优势,但也有很多值得注意的问题。

进行此单元教学框架设计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学科新手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规范、提高课堂教学技能;对于学科成熟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针对预设的教学设计与教学行为,如何根据课堂的发展情况作即时地调整,使老师的教更适应学生的发展,让老师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提高;对于学科专家型教师的反思研究重点是:实现外在压力与自我内在要求的有机结合,完善自我,把丰富的教学经验上升为教学理念。

未来,学校希望得到更多专家的帮助与关注,便于此项工作的不断深入开展,为新基础教育改革继续注入新的气息,以使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北京市大兴区瀛海镇第一中心小学 )

推荐第5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

《做框架》教学设计

南 岗 小 学

刘 静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教材《形状与结构》单元的第5课,本课是在前一阶段认识形状与承受力关系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不同形状的框架,它的变形程度会不同;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研究形状结构与稳定性之间的关系的兴趣。

教材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设计理念: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思维的习惯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把以制作、体验为主的活动改为以探究为主的活动,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发现问题,让思维得到发展,逐渐养成边探究边思维的良好习惯。

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用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方法,尝试设计和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

根据所学知识,会设计加固一个立方体框架。

三、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三角形增大框架牢固程度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的材料:

1号信封:7根短棒,10根橡皮筋。

2号信封:5根短棒、4根长棒、20根橡皮筋。

教师准备的材料:课件、三角形、长方形框架各1个、正方体框架1个。50本语文书承重试验用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认识框架结构。

1、师:(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现在考考大家,上面的建筑你认识吗?

生:埃菲尔铁塔

师:(出示相关资料)这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由设计师埃菲尔设计建造的。它于1887年动工,1889年建成开放,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高达320.75米,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把这个世界纪录保持了40多年。该塔除了四个脚是用钢筋水泥之外,其余部分是用7000多吨钢铁搭架而成的。据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比如颇有名望的莫泊桑和小仲马等人)。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还跑到法院起诉建造

者埃菲尔。

你们猜猜这是为什么吗?

生:可能是因为该塔太高了,不够牢固,担心铁塔会倒下来。 生:怕这个塔倒下来压死他们。

师:你想的和100多年前的当地名流和居民的想法是一致的。他们认为该塔用一根根钢铁搭建而成,像个骨架一样,太高太大,不够牢固。

2、师:(出示图片:鸟巢、过山车、房架等)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师: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6、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

(二)、初步研究——感受三角形的稳定性。

1、师:埃菲尔铁塔经过100多年的历史告诉我们,这种骨架式的框架结构是十分牢固的。那让我们仔细看看,它由哪些形状的框架构成的?

生: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这些结构中,采用最多的是什么形状? 生:三角形

2、师: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四边形或其它形状呢?

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科学道理。

生: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哦,现在我们来做一个三角形框架和一个正方形框架来比较一下,好不好?(板书:做框架)

生:好。

3、师:请拿出1号袋子中的材料,看看怎么用橡皮筋来捆扎(请学生上台来演示)

师:看明白了吗?橡皮筋扎得尽可能紧一些,至少扎6圈。 生:看明白了。

师:大家分工合作,看哪组捆得又好又快,开始。(教师观察指导) 师:在扎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感受?

生:三角形稳定不容易变形,扎起来比较容易;正方形不稳定很容易变形,不好扎。

4、师:把这两个框架放在桌面上拉扯感受一下,有什么体会? (板书:三角形

稳定 不易变形;

四边形 不稳定) 师:三角形框架受到力的作用时是怎样的?

生回答后小结:当力作用在三角形框架上,三角形框架的两边向外扩张,下面的水平杠起到拉力的作用,达到平衡。三角形框架的三根小棒相互牵制着,让它们誰也不能动,不像四边形框架,往下一压,其它点就移动了。

5、师:你们有什么方法让正方形框架变得稳定一些? 生:加一根斜杆。

师:加在哪里?(指名演示)各小组加斜杆。

师:放在桌子上拉扯一下,现在稳固吗?增加的斜杆起什么作用?

生:支撑的作用。

师:怎样的支撑作用呢?(出示图片)请看上面两幅悬挂重物的三角形图中的斜杆如果拿去会出现什么结果?那么这两根斜杆在这里是起推还是拉的作用呢?

师:现在请同学们观察加斜杠后四边形在结构上有什么变化? 生:把四边形分成了两个三角形,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不易变形。

6、师:我们在回头来观察一下这些大型框架中的“小格子”,一般是什么形状?能解释这是为什么吗?

生: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越多,框架结构越稳定。 师:是呀,像这些大型框架结构建筑物都是建筑师运用了增加斜杠形成三角形来加固框架结构的。

(三)、动手合作:做一个正方形框架

1、师:大家看,教师手上拿着什么?(正方体框架) 师:有没有兴趣我们也来做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一个正方体有几个面?为了快速完成任务,你打算怎样做?看看我们刚才做的框架能不能派上用场。

生:先做上下两个面,再用4根小棒把两个正方形连起来。学 生说,老师画出示意图。

2、师:很好。各小组分工一下,然后就请大家用2号信封中的

材料,开始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框架吧。

师巡视指导:(1.分工指导。2。木棒位置指导。3.皮筋捆扎方法的指导。) 师:都做好了吗?埃菲尔铁塔经历100多年屹立不倒,不知同学们做的正方体框架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3、师:放书试试怎么样?放书时注意什么? 生:放中间,轻放。

师:哦,有几个组的一本书都没放上就倒了。你们有办法能让它承放更多的书吗?

生:加斜杆

师:怎么加?要求是所加斜杠要少,但要牢固。请每组根据要求讨论设计方案,并能说出这样加斜杠的理由。

学生讨论并设计方案。

4、师:如果框架只承受向下的力,哪几个方面可以不加斜杠? 生:上下两个面不加斜杠。

5、师:现在大家框架已经都加了斜杠,我们选两个小组的框架检测,你们猜能承受多少本语文书呢?大家一起数,开始。

生:13本。

师:好,谁能说说 这个简单的正方体框架这什么加斜杠后能承受如此多的语文书?

生:加斜杠后,正方形被分成了三角形。因为三角形稳定,不易变形。

师:数一数这个正方体框架中有几个三角形。 生:一共有八个。

(四):课堂小结。

师:看来,这种空心的骨架式的框架结构的稳定性很好,如果把做框架的材料改成钢铁,那该是多么牢固呀! 五:课外拓展。

1、课后想想:框架结构还有另外的优点吗?

2、继续调查生活中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板书设计:

做框架

比较稳定

容易变形

推荐第6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框架结构的优点是节省材料,构造坚固。

2、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1、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

2、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承受重物的立体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优点是什么? 教学难点:认识框架结构的作用是如何产生的?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棍、橡皮筋、尺子。

教师准备:框架结构建筑视频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集中话题

1、引入:同学们,最令我们中国人自豪的就是我国08年成功的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做为奥运会主场馆的国家体育场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给各国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且它有奇特的名字,同学们知道这处建筑的名字吗?(鸟巢)

2、谈话:想了解它吗?

3、播放鸟巢视频。

4、指导观察建筑特点。

5、交流观察结果。

6、提问:目前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去年四川地震之后,各地新建的楼房都采用这种结构,同学们知道这种构造叫什么吗?

7、小结:像这种骨架式的建筑形式叫做框架结构。(板书)

二、指导探究

(一)发觉源认知、提升探究欲望

1、提问: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2、学生互相交流:起重机的塔架、过山车、输电线路铁塔--------。

3、谈话:这么多地方都采用这种框架结构,一定有它的科学道理。同学们猜想一下,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4、让我们通过做框架来研究一下这里边的科学道理。(板书:做框架)

三、指导做中学、亲历科学探究 (一)动手做框架

1、教师出示一个立方体

2、学生利用竹棍和橡皮筋设计制作立方体框架。

3、指导学生观察立方体框架的各个面都是什么形状。

4、学生动手尝试把重物放到立方体框架上观察承担情况。

5、小结:看来现在各个面是四边形的框架承重并不是很好,大家有什么办法加固让它承载更大的力度呢? (二)加固框架

1、讨论:怎样加固立体框架

2、在记录单上画草图

3、强调:每加固一次都将重物放到框架上观察承重变化

4、分组实践加固框架,教师适时指导

5、学生展示加固的成果,描述加固活动中的新发现

6、小结:刚才我们通过动手做,发现立方体各个面是四边形时容易变形,但在四边形中增加斜杆就能让整个立方体框架坚固起来。四边形加上斜杆发生了什么变化?

7、指导学生观察发现:四边形对角增加斜杆形成多个三角形。 (三)探究斜杆的作用

1、谈话: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斜杆,使里面形成三角形。那么加上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2、教师利用学生的框架演示:推压框架,分析斜杆产生力量。

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让框架更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4、播放动画。

5、小结: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我们的框架,并且框架中三角形越多,结构越坚固。

四、回顾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

1、我们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不但收获了知识,还体验到了参与的快乐,同时大家还应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回顾,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或感想要说的吗?

2、三角形有稳定性在数学上课上我们曾了解过,今天我们在科学课又进一步得到了证实,同学们能不能将我们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呢.

3、学生描述自己的想法。

4、总结:只要同学们能够把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我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越来越好。我相信通过大家的努力,在将来一定能为我们国家设计出更加优秀的建筑来。

推荐第7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情景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总结: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设计意图: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

总结(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动画演示(放动画: 边看边解释)

(设计意图: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小组合作,动手实验,上台交流。

总结: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

问: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产生推力和拉力。

(设计意图: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加固正方体框架

出示正方体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幻灯片出示比赛规则)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评选出优胜组,师生共同分析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原因。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四、拓展延伸——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本环节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 通过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体会到科学在生活中的巧妙运用,使课内外知识得到有效的结合,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科学来源于生活、也能够应用于生活。

推荐第8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 马静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利用三角形框架可以加固框架结构。 过程与方法:

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框架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承重物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准备

为小组准备:竹制筷子、橡皮筋、立方体框架结构(无斜杆) 教师自己准备: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制成的幻灯片、十本教材(检测承重) 教法学法

教法:对比试验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自主探究法、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获取证据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显示各种框架结构的图片

(1)要求:在观察的过程中,注意分析这些建筑物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2)欣赏,回答问题(不密封、空心的、中间可透风、骨架一样的等)

(3)这些建筑物像骨架一样的构造,我们就叫它框架结构。

2、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做框架,研究框架结构。(板书:做框架)

二、研究简单框架

(1)再次欣赏图片,要求仔细观察,这些建筑物中最小的格子是什么形状的?

(2)为什么大都做成三角形而不做成长方形或其它形状呢?这其中一定蕴含了什么

科学道理,下面请每个小组把昨天准备的三角形与四边形框架拿出来,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吧。

(3)每个同学尝试按一下三角形框架与四边形框架,有什么发现? 板书:三角形 稳定

四边形 不稳定

(4)有什么办法使四边形框架稳定呢?小组思考讨论。(加斜杆)

(5)尝试,现在稳定了吗?为什么加一根斜杆它就稳定了,难道它是魔棒,我们来研究一下它到底有什么作用。

(6)出示图片,中间的小朋友相当于斜杆,在第一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第二幅图中起到什么作用?(推、拉)

(7)再次欣赏图片,理解框架结构中最小的格子大都是三角形,加深三角形稳定性的认识

三、研究立方体框架

谈话:刚才,我们只研究了一些简单的平面框架,那么,我们再来研究一下立方体框架,才能真正明白,像铁塔这样的框架结构为何这么坚固?

1、师出示一个正方体框架

(师放几本书请同学们观察,意识到正方体框架的不稳定性)引出——老师做的这个立体框架很不牢固,有什么办法让这个框架结构变得牢固呢?

2、学生动手做

谈话:昨天,老师布置任务要每一个小组制作一个立方体框架,下面请每个小组把制作好的都拿出来,并且用加斜杆的方法加固这个立体框架。

要求:①框架结构承受的是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用加斜杆? ②先设计好草图再动手做

③以使用材料少,承重能力强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学生动手做,师巡视指导。

3、体验我们的正方体框架巨大的承受能力

在我们的正方体框架上一本一本地放书,它能承载多少本?

四、寻找身边的框架结构

让学生寻找身边的哪些物品、建筑采用了框架结构。教师用课件出示相关的图片。

五、总结拓展

1、谁能解释这些大型建筑或设施上为什么都采用三角形框架?除了结构稳定外,框架结构还有什么好处?(节省材料、减轻自身重量)

2、小结:框架结构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特点,所以建筑上运用很广。课外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框架结构。

六、板书

5、做框架

三角形 稳 定

四边形 不稳定 加斜杠 (推、拉) 稳定

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上,突出在科学探究中学生自主的构建科学概念的教学理念,以“讨论思考—动手制作—反复实验”为主线,通过做简单框架、固定正方体框架,引领学生经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

1、课前准备,精选材料

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做框架并固定框架,体验三角形稳定性。实验材料对学生探究很关键,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有结构的材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本课的材料准备很重要,用来加固的斜杆要长一些,因此,我为学生准备了长短两种小木筷,以及固定木筷的小皮筋若干个。这些材料简便易行,尤其是木筷是从餐桌上回收利用的。

2、合理分组,强调方法

《科学(3-6)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而我们的科学课堂上小组合作时,往往有些学生只是看,不知道动手帮忙,还有的小组材料一发下去就抢。本节课,为了保证每位学生都能参与到做框架的活动中,我将学生分成3人一小组,这样就避免了以上情况的发生,保证每个孩子都能动脑动手。

这节课学生的思维一直都处在活跃阶

段,不仅动手还要动脑。在实验制作过程中热情高涨,同时体验到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合作意识。但是,要让学生动手制作两个平面框架到制作并固定一个立方体框架,操作性强,对学生而言有一定技术含量,由于学生个体差异,少数学生方法不当,个别小组合作欠和谐,导致制作速度慢,框架固定不牢,影响实验效率。由此可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个别辅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新课程环境下课堂教学必须关注的焦点。

推荐第9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做框架》是六年级《科学》教材第二单元的《形状与结构》的第5课,本课主要通过动手制作、实验活动,使学生认识和发现:三角形框架是最稳定的结构,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正方体框架。

课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一、认识什么是框架结构;

二、制作研究简单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过程:

一、认识框架结构

1、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埃菲尔铁塔吗?那你们了解它吗?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埃菲尔铁塔。(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被命名为埃菲尔铁塔。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建于1887年,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你们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想的话就从这节课最简单的做框架开始。(板书〈做框架〉)(设计意图:欣赏的同时了解埃菲尔铁塔,想不想当第二个埃菲尔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师:可是呢我听说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怕它不结实。怕它倒下去。)(设计意图:这个设计可以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么美丽的埃菲尔铁塔怎么会引起这么多人的反对呢?)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请说一说。

(有许多的三角形。铁塔上小下大。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拿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板书 :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当三角架顶端受力作用时,两边斜杆受力向两侧扩张,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拉力的作用。当三角形两边斜杆受压力向内挤,下面的水平杆就起到推力的作用。三角形正是通过三边互相之间的推和拉的作用来保持它的稳固性。)(边演示边解释)(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

2、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师: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设计意图:这个设计主要让学生明白三角形具有稳定性,而四边形容易变形,同时了解三角形稳定的奥秘和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

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

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比赛的时间是10分钟,比赛开始

老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展示。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浪费大王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设计意图:学会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正方体框架,动手实际操作,并发体会在实际动手时的要注意用料节省和手工的精细度)

四、小结

师:好,同学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

推荐第10篇: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五年级上册(湘教版)第4课

《搭建框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用牙签、橡皮泥(彩泥)之类的材料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2、激发学生对空间概念学习的兴趣。

3、通过分组学习、共享材料,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教学重点:

掌握用牙签、彩泥(橡皮泥)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

搭建框架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视频、彩泥(橡皮泥)、牙签。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

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进行一场有趣的比赛——搓泥球。

1、宣布比赛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将彩泥(橡皮泥)搓成直径为1厘米左右的圆球。

(2)数量多的组别为优胜组并介绍经验。

1 (3)时间为一分钟。

2、请每个组派代表告诉大家“你们组搓了多少个泥球?”。

3、评出优胜组,奖励红旗。

师:短短的一分钟搓了这么多,老师很惊讶,你们是怎么做到的?来介绍一下经验好吗?

对,这就是合作的力量。人常说,团结起来力量大,相信在后面的学习中,大家一定会合作的更好。

一、欣赏激趣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搭建框架》。(板书课题)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什么是框架?对,框架就是由若干梁和柱连接而成的,能承受垂直和水平荷载的平面结构或立体结构。在上节课我们还利用一次性筷子、塑料管等线材自己设计并动手搭建了漂亮的果篮,其实呀,可以用来搭建框架的材料有好多,比如硬纸条、废笔芯、竹签等等,还有更奇特的呢!

去过比利时吗?下面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比利时,去看看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的作品——比利时原子球博物馆。数数看,上面有几个球?(9个)这是个由大小相等9个直径18米的银色金属球构成的建筑物,整个原子球球重量达2200吨,原子球图像是铁元素分子结晶图放大2000亿倍所得,每个球体分两层 ,平面面积240平方米。各球之间由长26米、直径3米的空心骨架

2 相连,乘快速电梯只需20秒,即可从底部球体伸到离地102米的最高球体,可鸟瞰布鲁塞尔全景。球内均为展览厅,主要介绍太阳能、和平利用原子能,宇宙航行和比利时气象发展史。夜间球内昏黄的灯光犹如闪烁的群星。这座奇特的博物馆是比利时的重要标志。

这座博物馆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是典型的利用点、线连接搭建而成的框架建筑物。这9个金属球就是框架的固定点,26根空心骨架就是框架的支架线。 (板书:点、线、固定点、支架线)

这节课我们就用刚才比赛所搓的泥球做固定点,用牙签做支架线来搭建属于你自己的框架作品。有信心挑战自己吗?有信心挑战比利时著名工程师瓦特凯恩吗?

二、自主尝试

1、小组合作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师:现在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泥球(固定点)和牙签(支架线)来尝试在硬纸板或垫板上搭建一个简单的三角锥体或立方体。

(注意:第一,只能搭建一个三角锥体或立方体;第二,时间上有要求哦,还是一分钟。)

2、完成的小组展示作品。

3、没有完成的小组,遇到了什么困难?谁能帮帮他们?

3 师:泥球的大小一定要合适,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牙签插入泥球的长度要适中,不要出头,然后用手指将泥球压紧,这样你的作品不容易散架。

三、示范点拨

1、视频示范。

师:是啊,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更牢固,更美观,更有创意,首先要有正确的方法,看看老师是怎样搭建的?

播放微视频:

A、准备统一的“固定点”和充足的“支架线”。 B、在垫板上组合自己喜欢的平面形。

C、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进行添加发展,使其变成简单的立体形,然后继续添加,就会成为复杂的立体形。

(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2、欣赏分析。

师:大家看明白了吗?难吗?除了老师刚才给大家搭建的这些以外,复杂的立体形还有好多好多,可以是这样的……(课件)

A、橡皮泥团沿着一定方向按层次有序的排列而成的。

B、牙签从橡皮泥团呈发射状排列,按一定的规律有序排列。 C、利用泥团的大小和牙签的长短可以搭建富有变化的框架。

师:总之,所有的框架,不管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都是由不同的几何体外形搭建而成的,其中三角形结构是最稳定的。

四、合作体验

4 小组合作搭建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师:想动手试一试吗?现在就请同学们利用橡皮泥与牙签之类的材料,搭建一件框架结构的作品,我们来看看哪个小组合作的最愉快,搭建的最成功、最富有创造性。

五、评价总结

1、展示作品,学生自评。

师:看到大家兴致这么高,老师打心眼里高兴。哪个小组愿意把自己的合作成果展示给大家?能给大家讲讲你们的合作过程吗?

2、教师总评。

六、拓展升华

师:看了你们的作品,老师真是自叹弗如,小小年纪奇思妙想,创意无限,也许将来的你就是中国“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就是阳泉世博会中国馆的设计者。老师相信只要认真观察、仔细研究、勤于动手动脑,更为优秀的框架作品、框架建筑一定会在你的手中诞生。

板书设计:

第4课 搭建框架

点 线 固定点 支架线平面形 立体形

5

6

第11篇:做框架教学设计

做框架教学设计

学生和内容分析:

《做框架》是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形状与结构》单元第5课的内容。这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从简单的框架开始研究,发现三角形结构是比较稳定的,从而引导学生来研究怎样把不稳定的四边形框架进行加固,发现斜杆所起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来加固一个立体框架。六年级学生经过了三年多的科学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但缺乏完整性,在科学探究技能上水平不高,需要教师指导或与同伴合作来完成。为此,我们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框架结构,了解框架结构的特点,初步掌握利用三角形结构加固四边形立体框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指导学生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框架结构,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获得成功的喜悦。体会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

重点:认识三角形的稳定性在框架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

难点: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设计制作一个可以支撑重物的立体框架。 教学

过程:

一、

认识框架结构

1、

情景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幅美丽的图片,你们想看吗? 生:想。 师:请看。(出示图片——埃菲尔铁塔) 师:认识它吗?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它是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生:巴黎埃菲尔铁塔是法国最著名的建筑,它有三百多米高,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建筑,并且保持了世界记录40多年。

生:它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埃菲尔主持建造的,所以这座塔叫埃菲尔铁塔。

生:老师,我听说铁塔开始动工时,曾遭到一些文化艺术界名流的反对。铁塔工地附近的居民也被吓坏了,有人居然还跑到法院起诉埃菲尔呢。

师:是吗?同学们了解的可真多,正如同学们所说,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是世界著名的建筑,它建于1887年,由埃菲尔设计,并以此命名。那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为什么这么出名吗? 生:„„

师:就是因为它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最高的并且采用的是框架结构的建筑。(板书〈框架结构〉)

(点评:注意力是学习的窗口,没有它,知识的阳光就照射不进来。因此,上课伊始,以美丽的图片切入,领着孩子们走进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在师生的共同交流中进一步了解这一世界景观的神奇、壮丽,继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在这里,教师又重点强调埃菲尔铁塔是当时世界上最早、最高的并且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建筑,为后继的学习做了铺垫。)

2、认识框架结构

师:那什么是框架结构呢?我们再来看几幅图片。(出示图片:过山车,高架铁塔,鸟巢、电视塔等)它们都是框架结构的建筑,那你们能根据自己的观察说一说你心目中的框架结构是什么样的吗?

生:框架式结构一般中间是空心的,旁边都是钢铁铸成的。

生:框架式结构不像其他建筑物是实心的,它是用一根一根棍子或铁棍之类的把它组成的,好象一个骨架一样。 师:同学们形容得非常好,象埃菲尔铁塔,高架电塔等等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就叫做框架结构。 (点评:将“框架结构”这一抽象的科学概念先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熟悉的采用框架结构建筑的图片进行形象直观的认识,再提出:“在你的心目中框架结构是什么样子的”的问题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描述,而不是把这一概念强加给学生。事实证明,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相互交流,较好地理解了“框架结构”这一科学概念。) 师:可是采用框架结构的埃菲尔铁塔开始动工时遭到了当地社会名流和居民的强烈反对,知道为什么吗? 生:怕它不结实。 生:怕它倒下去。

师:对,就是因为人们觉得这样一个300多米高的建筑,只是用一根根钢铁和螺丝搭建而成,看起来太单薄,非常不结实。可一百多年过去了,埃菲尔铁塔依然屹立如初,并且成为法国标志性的建筑,闻名于世,其中的奥秘在哪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一下。首先让我们近距离观察一下它在结构上到底有什么特点。

二、

研究简单的框架 1、

动手做:简单的框架 (出示埃菲尔铁塔近距离图片)

师:通过进一步观察,你们发现什么啦,请说一说。 生:我发现有许多的三角形。 生:我发现铁塔上小下大。

生:我发现里面也有一些正方形和长方形。 师: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四边形。刚才我们通过近距离的观察发现了在这样的建筑里有许多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那么是不是这些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结构让它变得非常结实呢?我们来试一试。现在请同学们从学具袋里找出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你们可以用各种办法,比如说,拉一拉,按一按,推一推,看看你有什么发现?请大家快速做一下。 生:(动手做)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三角形框架比较结实,不容易变形,四边形框架容易变形。 师:大家都同意吗? 生:同意。 师:(板书)三角形框架:结实,稳定 四边形框架:易变形

2、动脑思: 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三角形框架结实的奥秘在哪儿吗? 生:„„

师:看来同学们无法解释,那就让我们来看看动画是怎样解释的。(放动画:边看边解释) 师:大家明白了吗? 生:明白啦。

(点评:以上环节采用了一个阶梯式的学习方式:第一阶梯,让学生动手做出三角形和四边形框架,在做的过程中感受它们的不同。第二阶梯:让学生思考三角形框架稳定的奥秘,这是学生容易体会但对其原理从未深入想过的问题。教师采用“你认为三角形稳定性奥秘在哪里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深入思考。第三阶梯,通过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的难点——三角形稳定性原理。这样,通过动手做、动脑想、留心看三个环节引导学生的探究学习和思辨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并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稳定性的奥秘。)

3、加固四边形框架

师:刚才我们通过做,想,看进一步了解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奥秘,同时我们也知道了四边形容易变形,那么,你们有办法加固四边形框架吗? 生:有。

师:好,把你的想法动手做出来,看看是否加固了,并想想你为什么这样做? 生:(动手做)

师:请同学们说说你们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加固了没有?

生:我在这两个对角上加了一根小棒,因为加上这根小棒后,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产生了两个三角形,所以它变得稳固啦。 生:老师我是这样加的:我是在这个四边形框架里加了两根小棒,让里面产生了四个三角形。它就变得稳固啦。(边说边演示)

生:老师,我觉得他数错了,应该是八个三角形。 师:好,请你来数一数。(学生上前数) 师:你们认为呢? 生:八个。 生:四个。

师:我们来仔细看看。它这两根小棒中间没有绑住,我们知道三角形应该是由三条封闭的线段组成的,而他做的框架中间没有封闭,所以说应该是形成了四个三角形,如果想形成八个三角形应该怎样做呢? 生:把中间的点绑住。

师:好,不管大家的做法如何,都是在四边形里加入小棒,使里面产生了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来加固四边形。我们把加入的小棒叫做斜杆。(随手拿起加入一根斜杆的四边形框架)

师:老师想请教一下,加上这根斜杆产生的是什么力量呢? 生:就象刚才动画里解释的那样,产生推力和拉力。

师:演示1 当我在左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推力。 师:演示2 当我在右边的点上推时,斜杆产生的是„ 生:拉力。

师:看来,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确实可以加固四边形框架 (点评:美国华盛顿图书馆墙上贴有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这些话很有哲理。当学生理解了三角形框架结构稳定性的奥秘后,又通过设计加固四边形框架结构的活动,让学生来利用模拟实验分析加入的斜杆所产生的两种力。以上活动的设计,学生不仅利用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加固了四边形框架结构,还分析了受力情况,达到了做与思的完美结合。)

三、做一个坚固的正方体框架 师:我们刚才研究的是三角形和四边形的框架结构,在实际生活中许多框架结构都是立体的,老师这里有个立体的框架,它是稳固还是容易变形呢?我们来试一试。(师演示:在框架上放一本书,框架倒塌) 生:哎呀。

师:如果埃菲尔铁塔也是这样的框架结构,恐怕早就倒啦,那我们现在怎么办呢?你们有办法加固这个正方体框架吗? 生:有。

师:那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怎么样?这里有比赛的要求和规则,咱们来一起看看。(出示幻灯片)

要求:

1、框架是承受教科书向下的压力,思考哪些地方可以不加斜杆。

2、小组合作讨论并完成设计草图。

3、按照设计方案动手加固框架。

4、听到警示音后立刻停止,否则红牌罚下。评比规则:1以承重的多少定胜负。 2如果同样多,以使用材料较少者为胜。

师:同学们,你们清楚了吗?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那好,你们每组的书桌里都有老师为你们准备好的各种小棒和一个纪录单,请大家准备好,比赛的时间是8分钟,现在开始。 (学生小组合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提示)比赛倒计时开始,10,9,8,„,3,2,1,停。 现在请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拿着作品到前面来参加比赛。 (前面有一排桌子,上面放着十二摞书)

师:我们的比赛是这样的。每组参赛队员的前面都有一摞科学书,我们一会就要用这些书来检验你们加固的这个框架的稳固程度。老师说开始时,你们就小心地一本一本地往框架上放书,大家一起来数数,如果在放书的过程中有塌了的框架,那么你们小组就失败了,请后退一步,其它小组继续比赛。我们选出承重最多的小组为冠军组。现在大家注意,比赛开始。(途中,陆续有小组承重失败,最后一组的框架承受了18本书的重量,比赛结束。) 师: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各组的比赛结果。

师:我们先来请获胜组的同学说说是怎样做的,为什么这样做?

生:我们组是在立体框架的里面只插入了两根斜杆,在交*处又绑住了,形成了许多三角形,大大地增加了它的稳定性。

师:用料少,成果明显。第二名呢?你们是怎么做的?

生:我们是在五个面上各加了一根斜杆,也不错,就是差了一点点。 师:失败组有什么想说的吗?看看能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生:其实我们做的和他们差不多,只不过我们手工差了点,让我们加工一下肯定行。

师:看来,我们在动手做时不仅要利用到三角形的稳定性,更要兼顾到实际的操作,用料的节省,否则都成了浪费大王和豆腐渣工程师了。你们说对吗?

师:好,说说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或者想说点什么都行。 生:我知道了三角形稳定性的原理。

生:我知道了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加固立体框架。 生:我知道了动手做的时候要注意手工的精细度。 生:„„

四、小结

师:好,孩子们,你们说得可真棒。现在让我们再次回到埃菲尔铁塔那里,(出示图片并)现在它已经成了法国人民的骄傲,每年有数百万人到那里观光旅游,它也成了框架结构建筑的杰出代表。同学们,现在你们知道埃菲尔铁塔坚固的奥秘了吗?(知道了)好,通过今天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的收获。老师真切地希望你们长大以后也能成为像埃菲尔那样的建筑师,设计建造出更好的建筑,为人类做出贡献。(下课)

(点评:学以致用,体味成功。本环节在学生完全理解了三角形结构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明确了斜杆所起的作用后,设计了加固正方体框架的比赛,让学生从中体验框架结构所承受的“巨大压力”,同时体会小组合作的乐趣与优势,进一步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当学生们齐心合力完成这个设计,一边惊呼摞起书之多、一边不断小心翼翼地往框架上放书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对科学世界的向往和继续探索科学奥秘的愿望。) 案例评析:

《做框架》是一堂有思想的科学课,也是一堂有着浓浓课改气息的科学课。从自然课到科学课的改变,最重要的不是名称的改变,而是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的改变,从这个角度来说,这堂课无疑是成功的。这堂课最大的特点:学生成为科学探究的主体,经历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活动——做为本节课的指导教师,我想跟大家就本课的教学内容选取及教学评析方面做如下交流,与学科教师共同分享。

一、内容选取:

本节课的选取特点是年级高、内容深、专业性强。以往教研活动中的观摩课、研讨课或是大赛参评课多半是以中、低年级教材为主,因为自《科学》教材使用以来,大家都处在尝试、探索中,中、低年级教材循环使用次数多,典型研讨案例多,而高年级教材则需逐渐过渡,涉猎、研究的较少;另外,各地的活动、案例介绍或是专家们的讲座等多数也是以难易适中,比较适合探究活的典型课例为主,便于大家研究、操作。而本课选取内容是六年级科学课《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做框架》,不仅年级高,而且教学内容涉及了物理、工程力学、数学等知识结构,要求“探究与制作”相结合,这就对教学的设计和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为此,我们在教学设计上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反复的推敲,最后形成了如上的案例。

二、教学评析:

“设计和制作”是小学科学课的重要学习内容。设计和制作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包括强调学生在活动中思考,对设计结果的猜测,为后继探究制定计划,考虑变量的选择和控制,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等处理,在与同伴的对话和交流中互相质疑和评价,反思自己的预设,考虑可能的其他解释,最终得出结论和报告并向其他人展示或陈述等等,这一切,都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才能完成。综观本节课,以埃菲尔铁塔的故事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让课堂探究更具情境色彩,引发学生们的卷入;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讨论计划、设计草图、动手制作、汇报交流、不断改进等环节为主线,引领学生经历了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过程;教学中又以动画演示、示范讲解等手段直观形象地帮助学生理解了本节课的难点问题;最后通过设计制作比赛环节,将所学知识实际运用,把本课推向高潮。

纵观整节课,通过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开展了有趣的科学学习活动,学生在这个活动中不仅学到了科学知识、锻炼了动手能力,同时也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乐趣,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经历了思辨的过程,得到了思维的训练,让科学探究活动更具有效性。

第12篇:《做框架》的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二章第5节的内容。本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探索新知为主。本节内容不仅为学生学习本章第

7、8两节课打下知识基础,而且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由此可见,本节内容无论在学科的知识框架中还是在实际生活的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

2.学习者分析

本节授课的对象为六年级的学生。六年级学生课外知识丰富,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框架结构的特点,但知识是零散、表面的。他们有把知识通汇贯通并接受必要新知的需求。本班学生爱动手、探索,但是实际操作能力还是有待加强,因此需要加以正确引导。由于本节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不仅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引起本班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理解并会运用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

过程与方法: 1.会合理运用三角形框架来加固框架结构2.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动脑、动手合作做框架的必要,以及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乐趣 2.STSE3.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广泛应用,体会到科学促进社会的发展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三角形框架的稳定性及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教学难点: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四、教学准备每一小组:不同长度的小棒和橡皮筋;教学课件;立方体框架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PPT展示图片(各种框架结构的建筑物),让学生寻找这些建筑物的共同特点,并进而引出框架结构和特点,并引出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做框架。

(二)探索新知,新课教学

(1)简单三角形、正方形框架的制作

首先让学生小组制作简单的三角形、正方形框架。待学生制作完成后让学生分别对三角形、正方形的各个方向施加力,他们能发现什么?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容易变形还是正方形容易变形。进而引发学生思考:你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加固正方形框架呢?你们的理由是什么?学生小组合作想方案,并进行实施。完成后小组分享方案展示成果并解释理由,最后教师再进行总结。

(2)立方体框架的制作

过渡:制作完简单的框架后,下面我们来一起尝试制作比较复杂的立方体框架。在学生开始制作立方体框架时提出以下要求:

①合理选择小棒的长度 ②合理利用材料,即利用最少的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 ③注意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 提完要求后,并指出如果小组完成后可以把自己的作品放在讲台特定编号的

后面进行展示,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尝试立方体框架的制作,教师寻访不同小组给一定的指导。待各小组都把作品展示在讲台桌上时,过渡:我们来比一比哪一组的框架支撑能力强。然后教师拿出自己提前制作的立方体框架,让学生比一比老师制作的框架与他们制作的框架有什么不同,并进而分析得出不是支撑面加不加斜杆影响不大,从而得出运用最少小棒制作支撑能力强的立方体框架的方案。

(三)知识梳理,课堂小结

首先让学生根据板书回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四)检验教学,课堂巩固

课内:PPT展示一些梯度性的习题,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课外:从力的方面解释斜杆的作用;完成作业本。

第13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编辑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目录 1概述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教学任务 二教学目标 三教学策略制定 四教学过程 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3教学设计操作步骤 课前系统 二课堂系统 课后系统 4举例 5设计 1概述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从一章或者一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教学设计的目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时间少,费的气力小,取得的效果好。教学设计的依据和要求主要是: (1)学科性质; (2)教学任务的要求; (3)教材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2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五维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3教学设计操作步骤

课前系统

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5、教学方式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⑴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⑵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

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新课导入设计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

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

⑴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⑵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③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 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设计

⑴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⑵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课后系统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4举例

语文单元教学设计

打破常规教学,把课本中类似的课文集中起来(比如散文),然后选一课进行详细讲解,关于散文的线索,主题,手法,文风,读他的时代意义等,其余让一学生选课讲公开课,再选一课进行学生讨论课,老师觉得学生掌握得差不多的话,剩下的就是学生的自习课。让学生出题自考,让学生勾画作业,老师批阅如果学生掌握了,就开始进行下单元的教学设计。

有时用一种学点教本单元的课程。还举(散文)为例,学点是形散神不散。何为神?何为形?神就是文章(主题);形呢,是课文的形式。同时举本单元几课,找出这些课的神(主题);总结出它的形。看看课文的形式,记事的,不免日常小事叙情真,以古鉴今的上下五千年任意谈,借景托物的,则大大地于情寓景、情景交融等等。但即使方法各各有异、形式千变万化,始终不离主题,这就是形式散乱而神凝不散。 5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 中国文学批评史 课型 理论课 讲授时间 3课时 章节

绪论、第一章文学的起源和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

教学内容

1、对文学批评学科的认识

2、文学的起源和初期的文学观念

3、文学理论批评的萌芽和“诗言志”的提出 授课方式 教师讲授 教学目的

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 了解初期的文学观念 教学重点

本课程的性质、“诗言志”的提出 教学难点 “诗言志”的含义 辅助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第14篇: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乘 法

一、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学内容: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位数乘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目标的要求,对乘法的数数计算只要求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此教材编排中删除了以往的机械、复杂的操练题目,增添了能使学生体验一些数学的思维方法的韪,多让学生尝试一些探索,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运算的意义,并能用运算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二)教学内容结构安排如下:

卫星运行时间(三位数乘两位数)、有多少名观众(大数的估计)、神奇的计算器(认识计算器)、有趣的算式(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二、教学目标:

1、能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经历交流算法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方法的道理。

2、能用竖式正确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会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估计;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逐步养成认真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3、能运用乘法知识和估算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应用意识。

4、结合计算器探索有趣的乘法,在观察、分析与比较中发现规律,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激发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反思、质疑的学习习惯。

三、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

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版式意义及简便条件 关键:引导观察算式特征,理解算式含义

四、课时划分(9课时)

卫星运行时间 1 有多少名观众 1 神奇的计算器 1 有趣的算式 1 计算工具的演变 1 练习三 1

卫星运行时间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问题,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会算法的多样化,理解竖式计算的道理,能用竖式正确进行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3、在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逐步养成善于倾听、敢于质疑的好习惯。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关键:掌握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或幻灯设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用电脑课件呈现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转动的情景。 (或用幻灯呈现课文主题图)。

呈现字幕“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圈需要114分时间。

教师: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圈、圈、圈„„所需要的时间,你可以计算吗?

1、揭示课题。

2、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3、板书:卫星运行时间 (二)探索交流,获取新知

1、旧知铺垫

(1) 提出问题:请你算一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圈、圈、圈需要多少时间? (2) 学生用算式计算 (3) 反馈计算结果

(4) 114×2=228分 114×5=570(分) 114×10=1140(分)

说一说:“114×10“你是怎么算的?

2、探索新知

(1) 提出问题: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21畔需要多少时间? (2) 列出算式表示

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很容易列出算式: 114×21= (分)

(3) 估算结果

① 要求,你能估一估这个算式的得数吗? ② 学生可以把114看亻100来估算,也可以把21看作20来估算,学生可能回答: 学生1:比2000分多 学生2:比2500分少 (4)具体计算:

教师:你还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计算呢?

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然后在小组中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观察并指导学生认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然后有选择的展示学生的计算方法。

解决方法1:

114×20=2280(利用旧知,先算20圈的时间) 114×1=114 2280+114=2394 解决方法2:

114×21 = 114×7×3(用21看成“7×3”) = 798×3(利用旧知,多位数乘一位数) = 2394 解决方法3 1 1 4 (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行类推) × 2 1 1 1 4„„114×1 2 2 8 „„114×20 2 3 9 4 展示过程中,要让学生说明每一步计算的算理

3、试一试

课文第34页的“试一试“

(1)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辅导,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的学生,耐心辅导,使他们掌握笔算方法 (2) 反馈运算结果

① 54×312 列竖式时的注意点:写作: 312×54 ② 408×25 因数中间有0的计算方法。 ③ 47×210因数末尾有0的简便计算

3 1 2 4 0 8 4 7 × 5 4 × 2 5 × 2 1 0 1 2 4 8 2 0 4 0 4 7 1 5 6 0 8 1 6 9 4 1 6 8 4 8 1 0 2 0 0 9 8 7 0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2题

2、“森林医生“先认真观察算式的每一步计算,找出错误的地方,并说明错误的原因,然后,再写出正确的竖式计算过程和结果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2页“练一练“的第

1、

3、4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内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实物投影呈现图片。

略。(图片可以是课文主题图,也可以自选)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教师:你知道这个体育场能容纳多少名观众吗?

二、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1) 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 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 (3) 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肯定。

学生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观众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学生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

学生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2000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

2、出示具体看台数据,进行估算。(1) 幻灯呈现:

这个体育场共有28个看台,如果每个看台的座位数相同,你能估计出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2) 理解数量关系,列出解答版式。

引导提问:①这个体育场一共有多少个看台?

②每个看台有多少个座位(根据课文插图,说出准确数)? ③整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可以用什么算式表示?

从而板书:12×6×28或72×28 (3) 估算版式结果。

一般情况下,学生把72看成70、28看成30来估算。 即:70×30=2100 (4)小结:一般情况,估算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把数据估算成整

十、整百的数,方便计算。

三、课堂活动

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1题。

题中要求估计一张报纸一个版面的字数,学生有多种方法,可以将报纸折一折或圈出一块,在知道这一块的字数的基础上再得到整版的字数“也可以数一数某一行的字数与总行数,然后相乘得到整版的字数。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文第34页“练一练”的第2-4题。

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内容:

介绍电子计算器,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探索计算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阈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重点、难点、关键:

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 关键:利用实物加强练习、应用 教具准备: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电子计算器(最好每人一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师:还记得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时,我们了解了计数的发展过程,知道我们古人在2000多年前发明算筹、1000多年前又发明的算盘,利用这些计算工具,提高了计算速度。到了1882年,第一台能按一定程序自动控制的计算机诞生了。

电子计算机的工作基于电子脉冲电路原理,由电子线路构成其各个功能部件,其中电场的传播扮演主要角色。我们知道电磁场传播的速度是很快的,现在高性能计算机每秒能进行几百亿次以上的加法运算。如果一个人在一秒钟内能作一次运算,那么一般的电子计算机一小时的工作量,一个人得做100多年。很多场合下,运算速度起决定作用。例如,计算机控制导航,要求“运算速度比飞机飞的还快”;气象预报要分析大量资料,如用手工计算需要十天半月,失去了预报的意义。而用计算机,几分钟就能算出一个地区内数天的气象预报。

足够高的计算精度

电子计算机的计算精度在理论上不受限制,一般的计算机均能达到15位有效数字,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可以实现任何精度要求。历史上有个著名数学家挈依列,曾经为计算圆周率π,整整花了15年时间,才算到第707位。现在将这件事交给计算机做,几个小时内就可计算到10万位。 到了1946年,美国人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5000多次。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已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的主要应用领域如下: 1.科学计算(或数值计算) 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认识计算器。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引导探索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展示一些简单的加、减速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多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识。从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学生对操作计算器的认识程度,为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2、认识一些功能键。(1) 由学生来说明。

学生做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作适当补充。

(2) 集中说明一些功能键的作用。

① 开关及清除键。

按一下此键,打开计算器,再按一下就关闭计算器。 ② 运处符号键。

只要介绍“+、-、×、/“键的使用方法 。 ③ 数学键

数字键的使用。如按1 2 。显示屏就显示“1 2”。 ④ 等号键

按下数字键及运算符号键后,按下此键,显示屏就显示出输入算式的计算结果。

⑤ 小数点键

按下此键,就呈现一个小数点

因为学生所准备的计算器的型号不同,所以各计算器中配置的功能键也不一样,以上5种功能键是比较普遍的存在。如果学生有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器,介绍一些其他的功能键。

如:时间键、日期键、括号键、存储运算键等。

3、尝试练习。(1) 计算25×4 操作过程:

输入25→×→4→=,屏幕上呈现100,就是计算的结果。 (2) 计算一份菜单的价钱。 ① 实物投影呈现:

菜 单 酒 : 14元 凉拌豆腐: 3元

肉丝: 5元 清蒸鱼: 16元 三鲜汤:12元 甜点: 8元 青菜: 3元

② 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 ③ 反馈计算结果。

三、课堂活动

四、课文第39页的“试一试“。

计算器功能键的使用 具体操作步骤: 如: 300*3 + 400*2 先按 300*3 再按= 再按m+ ....计算机会记忆住 900 的值 再按 400*2 再按= 再按m+ ....计算机会记忆住 800 的值 最后按 mr 补充:

现将计算器上的其他几个键功能一并写在这儿与大家共享: MS:存储显示栏中的数字 (显示左端出现m )。 MC:清除存储的数字

(存数变0,m消失)。 MR:在显示栏中显示存储的数字。 M+:将显示栏中的数字加到存储的数字。 M-: m-存储的数字减去显示栏中的数字。

C 是归零,本次正在进行的运算录入全部作废清零,所有的工作重新开始;在你本项工作完成了,或是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出错了,也或是其它原因想重新开始时使用;

CE 是清除,只清除最后一次录入内容,前边的录入和运算依然存在,你可以从出错处接着向下运算。在你发现最后一次录入数字错误而且还未按下运算键之前使用,清除本次录入,重新录入本次要录入的内容,接着往下运算。

ON/AC:上电/全清键,按下该键表示上电,或清除所有寄存器中的数值。(all clear) AC:清除键,在数字输入期间,第一次按下此键将清除除存储器内容外的所有数值。(all clear) CE:清除输入键,在数字输入期间按下此键将清除输入寄存器中的值并显示"0"。(clear enter)平方根√ :显示一个输入正数的平方根。

M+:把目前显示的值放在存储器中,中断数字输入。(memory +) M-:从存储器内容中减去当前显示值,中断数字输入。(memory -) MRC:第一次按下此键将调用存储器内容,第二次按下时清除存储器内容。(memory recall clear) MR:调用存储器内容。(memory recall) MS:将显示的内容存储到存储器。(memory save) MC:清除存储器内容。(memory clear) GT:按下GT键,传送GT存储寄存器内容到显示寄存器,按AC或C键消除GT显示标志。 MU:(Mark-up and Mark-down键),按下该键完成利率和税率计算。

有趣的算式

【教学目标】:

1、通过有趣的探索活动,体会计算器不仅是计算工具,而且也是探索数学、学习数学的工具。

2、通过观察、比较、归纳,发现有趣的乘法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有条理地进行归纳概括,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有趣和神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出主题

1、谈话:在数学王国里有许多有趣的算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索算式中的奥秘。

2、揭题:有趣的算式——探索规律

二、探索发现,掌握方法

师:在探索的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可以请计算器帮忙。请按绿色键开机。

1、观察感知,发现规律

(1)学生借助计算器依次计算:1×1 11×11 111×111 1111×1111„„ 相机追问:你怎么知道的? 你既不是口算,也不是用计算器,怎么能这么快说出得数?

(2)学生观察算式,尝试概括规律。 师:到底这其中有什么规律,请大家观察、比较一下,看看乘数、积有什么特点;再看看积和乘数的位数有什么关系?

(3)组织全班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从“乘数、积的特点和变化规律”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有条理地说清即可。师适时介绍“回文数”:正着读、倒着读都一样,这样的数叫做回文数。)

(4)运用概括的规律,推算:11111×11111,并用计算器验证。 师结合课件梳理概括:

看来大家都已经发现了这组算式中的奥秘,

像这样由1组成的两个相同的多位数,它们的积是一个回文数, 从1开始,一个比一个多1,最中间的数就是乘数的位数。

(5)学生运用规律进一步推算7个1乘7个

1、9个1乘9个1的结果。(6)反思质疑,初步梳理方法。

师:奇怪了,前几个简单的算式,有的同学还要请计算器帮忙,怎么到后面越来越复杂,大家反而能很快说出结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学生发言)

师:原来是规律在帮助我们呢。那我们是怎样发现规律的?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一开始是先(计算)四个比较简单的算式,然后(观察)、从中(发现)规律,再通过(推理),从而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依次板贴:计算、观察、发现、推理)

2、运用方法,探索规律

师:如果是其它数字组成像这样的算式,得数也会有类似的规律吗,6个9乘6个9会等于多少呢?

(1)出示:999999×999999 (学生用计算计算器后,投影展示) 师:看到这个结果,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

介绍:计算器上还显示字母E,看来它是想提醒我们位数太多了,超过了计算器可以显示的位数,就采用了其它的计数方法。

(2)质疑:

9太多了,怎么办?想想看。(学生思考)可以先和同桌讨论一下,再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写在学习单上。

(3)探索:学生尝试探索。

(4)交流: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师:同学们都很积极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先来看看这位同学的。 展示1:列竖式。谁也是像他这样?在做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过渡: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展示2:运用乘法分配律解决。

评价:你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真会想办法。

他运用学过的运算律来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好方法,因为数太大,也容易出错。 展示3:编题组,找规律。

师:请你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介绍,适时追问:你是从第几个算式开始发现有规律的?) 他从简单的算式算起,找到规律后,直接用推理解决问题。 谁也是像他这样做的?

你们能运用刚才的研究方法,学以致用,真了不起! 掌声谢谢他的介绍。 回应:用竖式计算

问:如果再解决这种问题,你打算怎么做?

评价:学习就是在不断的交流中得到进步,为他的进步鼓掌吧!

(5)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师:我们把刚才那位同学写的那一组算式投放到屏幕上,大家再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6)师结合学生探索出的规律进一步提问: 9个9乘9个9的结果是多少?

几个9乘几个9的结果是6个

9、1个

8、6个0、1个1?

3、回顾梳理,总结方法

师: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探索了这两组算式中隐含的规律。现在请大家根据这些算式回想一下,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是怎么做的?

(全班交流,适时引导:可是在探索9的算式中,一开始就遇到复杂的问题,又该怎么做?)

结合学生发言,完善板书:

研究时,可以先从简单的算式入手,通过计算、观察、发现、推理解决复杂的问题; 如果遇到像6个9乘6个9这种复杂问题,可以先从最简单的入手,通过化繁为简,以小推大,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方法在我们以后的学习中还经常会用到。

三、迁移方法,拓展提升

1、鼓励猜想,激发兴趣。

师:刚才这两组算式,都是由1或者9组成的多位数,其它数字也有规律吗?大家课后还可以借助计算器继续去探索。

2、拓展应用:神奇的142857 师:当然,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些数,表面看起来没什么特点,但其中又蕴含着有趣的现象,比如142857(课件出示)。有人把它称为是世界上最“神奇的数”。

到底有何神奇呢?带着你的猜想,我们先从这几个算式开始研究起吧。 (1)计算得数,观察特点。 (2)归纳发现,推测得数。

师:得数都是由142857这几个数字组成,都在这几个数里转,既然都在转,要不我们就让这几个数转成一圈来看看。

引1:观察一下,到底是怎么转呢? (学生思考,交流)

引2:确定积的最高位有点困难,那就换个角度看看,个位能直接通过口算确定吗?

哪一个数位上的数能直接确定吗? 引3:个位确定后,能找到最高位吗?是谁?

师适时小结:只要先确定积的个位,下一位就是最高位,得数刚好按顺时针绕一圈。 照这样的话,乘5,乘6的结果又是多少呢?(乘5请一生说,乘6集体说)乘7呢? 看来,有些规律是有范围的,超过一定的范围可能又是另外的情况,所以我们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对待,多深入研究。

刚才,我们发现142857乘1到乘6的结果都在这几个数里转,到乘7,它就休息了。所以有人传说一个星期有7天,就是因它而来的。

那乘

8、乘9,之后又是怎样呢?想知道吗?老师做了一个微课,请看。(3)拓展延伸:微课介绍“142857”中的“趣中趣”。

师:142857还有很多奥秘等待你们去发掘,也许它就是宇宙的密码。

四、梳理总结,畅谈感受

1、欣赏:课件展示算式题组,感受数学美。

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在计算器的帮助下探索了许多算式中隐含的规律,这种有趣的算式还有很多,大家课外还可以去阅读、去寻找。老师搜集了一些,和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继续延伸,阅读有关资料,拓展视野)

2、交流感想。

师:孩子们,数学怎么样? (学生交流)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

师:数学的奥秘无穷无尽,带着这些美好的感受,大家继续去大胆探索吧!

第15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模板

一、课前系统

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5、教学方式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⑴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⑵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二、课堂系统

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新课导入设计

1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

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

⑴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⑵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 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③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 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设计

⑴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⑵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三、课后系统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第16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本单元教学设计为五个课时,第一课时为听说课(section A 1a-2d);第二课时为语法课(Grammar Focus-3c);第三课时为听说课(section B 1a-1f);第四课时为阅读课(section B 2a-2c);第五课时为复习写作课(section B 3a-self-check)。

第一课时(section A 1a-2d)主要让学生通过与同学和老师之间的交流,引导学生去总结出my,his,her的区别以及初次见面的问候语,并鼓励学生应用what’s your/his/her name?以及回答My/his/her name is…去结识新朋友,从而开展相应的听说活动。

第二课时(Grammar Focus-3c)通过gueing game游戏,从而引导学生总结出询问和确认他人的句型。然后学生观察语法部分的句子,在老师的指导下总结出be动词的用法以及my/his/her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用法,并完成相应的语法练习。

第三课时(section B 1a-1f)通过老师设置体验话务员的工作而展开。从一开始,老师引导学生完成话务员第一个任务(How to read telephone numbers in English?),让学生一步一步从英语数字的学习过渡到电话号码的学习。接着再布置话务员的第二个任务(How to ask for and give telephone numbers?),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并总结。最后,学生通过老师给出的情景来开展综合的听说读写的练习。

第四课时(section B 2a-2c)通过中西方名字的感知与观察,让学生总结first name和last name的区别。然后在阅读中老师进一步感知中西方姓名的差异以及语篇的结构。在完成阅读任务后,老师让学生模仿书中内容来写一段话,这样从输入到输出即时检测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五课时(section B 3a-self-check),老师先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所学的重点内容。在此基础上,老师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的3a和3b的任务。最后,老师鼓励学生思考并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和朋友。

第17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的含义是什么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种多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_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_,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

第18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物理沪科版八年级 《第七章 密度与浮力》

作者:杜浩鹏 文章来源:合肥38中 点击数:2828 更新时间:2008-3-10 14:01:24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科学内容中,“物质”作为三大一级主题内容之一出现,在本章中体现为“质量”、“密度”和“测量物质的密度”等二级主题。通过学习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的概念引入和测量,使学生对物质及其属性有进一步定量的认识。而课程标准对浮力的知识与过去相比有所宽松,重点在探究性学习活动中,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归纳和总结出规律性的知识,初步学习归纳的方法;从获取成功中获得愉悦,为提高学习能力和自信心打下基础。

本章可分为三个单元:第一单元包括第一节和第二节。第二单元使第三节“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第三单元包括第四节和第五节。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提高学习兴趣,本章着重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安排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知识由浅入深,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其次,强调实验的作用,尽量安排学生自己动手的实验,为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打好基础。同时教材密切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物理知识是有用的,表现在它的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课本列举大量耳熟能详或随处可见的现象以及相关问题进行剖析,这样既可以加强学生的具体感性认识,又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多角度、多层次理解物理知识,更有助于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单元教学目标

对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  能写出简单的探究报告  有准确表达自己观点的意识  在合作中注意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 有团队精神

 认识科学探究中必须有合作精神 科学内容

 能描述物质的一些属性,尝试将这些属性与日常生活中物质的用途联系起来

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 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 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

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浮力。知道物体浮沉的条件,经历探究浮力大小的过程,知道阿基米德原理。

三、单元重、难点

重点:

 质量的概念,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 正确使用天平和量筒

 密度概念的建立及其物理意义  阿基米德原理

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

 通过探究活动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 天平和量筒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建立对密度的概念  探究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 理解物体浮沉的条件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四、单元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由于接触物理时间不长,分析、归纳、概括能力相对薄弱,对研究物理的方法感到比较陌生。形象思维是他们学习物理知识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爱好和兴趣是他们学习物理的主要动力,学生普遍喜欢自己动手参与的课堂活动。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这一心理认知特点。

由于在日常生活的积累中和在小学自然课的学习中,学生对质量、密度、浮力的存在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学生对它们的认识还是感性的,没有提升到理性高度。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要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感受密度、浮力的存在,并进一步提高对它们的理性理解。同时,对于实验过程中得出的结论,教师要及时做适当的总结,点明其中的内在规律。

认知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习物理概念规律时所形成的错误认识,常常是由于其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的影响。学生头脑中的前科学概念是在长期生活中通过他们的直觉逐渐形成的。因此生硬地灌输力的概念,势必让学生难以接受,本章的教学建议采用以实验为基础,结合现代教学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教师在教学中的指导身份,以提出问题——学生阅读讨论——实验——归纳——理解——应用。力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对知识的参与——内化——外延的过程,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培

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五、单元教学建议

本章涉及到的物理概念有:质量、密度、浮力;本章涉及到的物理原理、规律有: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的浮沉条件;本章涉及到的物理技能用:托盘天平、量筒和量杯的使用。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学习,初步认识应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概念,会正确使用天平与量筒或量杯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与体积,并从中学习一些基本的测量知识与方法。此外,还要让学生对物理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的观念,进而发展他们的估测能力。

让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鼓励学生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与密度有关的现象,解决与密度有关的简单问题,进而领悟物质的属性的研究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探究的方式认识浮力概念,认识阿基米德原理和物体浮沉条件。

本章涉及到的具体学习过程主要有质量、密度、浮力三个物理概念建立的过程和阿基米德原理、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探究过程。同时还涉及到三个概念,两个规律的应用。在以上学习过程中,均不可能离开科学的探究方法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主要有科学抽象方法、比值方法、猜想与假设方法、实验方法等。

本章教学要通过学生在认识概念与规律的过程之中,初步体验认识质量、密度、浮力三个概念和知道阿基米德原理与物体的浮沉条件的意义和价值。要使他们能应用这些知识去解释日常生活中一些物理现象、解决某些简单的问题时,能激发起兴趣并产生兴奋感,同时还要让他们去体验在获取和应用这些知识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六、单元课时分配

本章四个单元,共分五节,建议8课时

第一节 质量 1课时 第二节 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 1课时 第三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 1课时 章节小结 回顾知识 1课时 第四节 阿基米德原理 2课时 第五节 物体的浮与沉 1课时 复习和总结 1课时

第19篇: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单元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就是设计者从一章或是一个单元的角度出发,根据章节或单元中不同的知识点的需要,综合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策略,通过一个阶段(而不是一个课时)的学习让学习者完成对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单元的学习。

二、单元教学设计与课时教学设计的不同点

在教学内容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针对适合在一个课时内实施的学习内容进行教学设计,而单元教学设计主要是对教材中的一章或一个单元等知识结构相对完整和综合的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在课时安排量上,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是指利用一个课时就能完成的,而单元教学设计一般需要多课时完成;在教学形式上,一节课教学设计一般只有一种,而单元教学设计则根据单元或是章节中不同知识点的需要,一般会包括有多种教学形式。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单元教学设计的优势在于打破了个别知识点之间的壁垒,不但关注如何让学习者掌握个别的知识点,同时也重视让学习者理解一章或是一个单元中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部联系,这种系统教学设计的方法,既帮助了教师整体把握章和单元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也更方便学习者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体系更加完整、结构更加坚固的知识结构。

三、课时教学设计的依据

教学设计是课程与教学之间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教学设计的目的意义在于努力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达到用的方法巧,花的时间少,费的气力小,取得的效果好。教学设计的依据和要求主要是: (1)学科性质; (2)教学任务的要求; (3)教材内容的特点; (4)教学原则的要求;

(5)教师本人的教学特点和风格; (6)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四、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1.单元教学设计要有整体性。整体性主要体现在教学目标的设定和教学内容的整合。

2.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相关性。相关性主要体现在课型的选择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方法与教学目标和内容相关;教学活动与教学活动之间和教学目标相关。

3.单元教学设计要有阶梯性。阶梯性主要体现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内容相结合,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从基础到提高,活动的要求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4.单元教学设计要有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整个单元教学能否体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单一目标与五维教学目标综合,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综合,单一技能与多项技能综合。

五、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不论哪一种教学设计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

1、单元教学设计一:教学任务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那么现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2、单元教学设计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目标的主体显然应该是教师与学生。

教学目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都考虑到。

3、单元教学设计三:教学策略制定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据特定的教学条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学生提供教学信息、引导其活动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骤。

5、单元教学设计四: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现代教学系统由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四个要素组成,教学系统的运动变化表现为教学活动进程(简称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媒体的选择,课堂教学结构类型的选择与组合等,都将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那么怎么样在新课程理念下,把诸因素很好地组合,是教学设计的一大难题。

6、单元教学设计五教学设计自我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功能与传统教案-有所不同的在于它不仅仅只是上课的依据。教学设计,首先能够促使教师去理性地思考教学,同时在教学元认知能力上有所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体现教师与学生双发展的教育目的。

六、单元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操作步骤编辑

单元教学设计课前系统包括下列六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教材分析

⑴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

⑵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和本单元中的地位与作用。

2、学生分析(学习需要分析)

⑴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对学生有什么的分析)。

⑵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对学生缺什么的分析)。

⑶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困难与障碍的分析)。

3、教学目标分析

⑴知识与能力。

⑵过程与方法。

⑶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师还要注意教学目标的表述方法

第一种:从教师教育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教师作为主体)举例:“使学生掌握„知识”、“教会学生„技能”、“培养学生„能力(习惯)”等等。

第二种: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提出的目标。(把学生作为主体)举例:“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理解„„”、“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通过学习,将形成„„”,等等。

显然,第一种表述方法,是把学生置于一种非自主性的被动客体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热情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第二种表述方法,是以学生为主体,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多运用赋予情感、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教学重点与难点

⑴教学重点。

⑵教学难点。

5、教学方式

确定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技巧。制定和选择教学策略的依据:

第一,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教学内容。

第二,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第三,依据教师本身的素养。

第四,依据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

6、教学环境和教学用具

⑴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

⑵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七、单元教学设计——课堂系统

包括下列四个方面的内容和要求:

1、课前探究设计

设计出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和探究的问题与方案。

2、新课导入设计

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导语。教学导语的设计要围绕“凝神、起兴、点题”三个方面的作用而进行设计。

3、教学结构(板书结构)设计

⑴设计出每节新课的教学结构(板书结构)。

⑵写出每步设计的设计目的(设计意图,不要搞表格)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从学生的问题出发营造教学情境,设计教学问题并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

③设计出师生互动方式(只是设计,而不是学生的具体活动)。

④争取准备两、三种针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教学安排。

⑤对教材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发掘出教材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及育人作用。

⑥课堂教学要减少统一讲解,增加学生的自主探究,增加学生的分组活动。

4、课堂总结设计

⑴设计出针对知识目标的系统的回忆巩固问题及方案。

⑵设计出发散、扩展、升华学生思维的问题及复习巩固方案。

八、单元教学设计——课后系统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2、对教学设计的评价

①教学目标实现了没有?

②教育、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了吗?通过什么方式转化?

③有没有创造性地挖掘和利用教学资源?

④教学设计最突出的亮点是什么?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在哪里?

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策略。

第20篇:单元教学设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教学设计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作者姓名 学科领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历史

适用年级 所需时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1、单元地位

20世纪以来的中国发生了三次历史巨变:

(1)孙中山:辛亥革命,推翻千年帝制,宣扬民主共和。

(2)毛泽东: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3)邓小平: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2、内容概述 初中二年级

共用2课时,每周2课时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历史性伟大转折,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开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学习重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民主法治建设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外开放、国企改革。

4、学习难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之间的关系。

(2)理解“伟大的历史转折”的主要含义。

(3)农村改革的必要性,农村和城市改革的核心

5、学习方式

(1)营造“历史中普通人民的命运”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一位普通老教授命运的起伏变化和时代的 (2)以“改革开放之行”的记者报道形式,以农民梁满囤、海尔企业、深圳的故事为例,帮助学生走进、合作改革开放的波澜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关于整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历史意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形成。

过程与方法:联系历史时代事实,从普通中国人命运改变的视角,认识伟大的历史转折和改革开放对中国人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今天强大的繁荣的中国,主要的源动力是来自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对应课标

1、了解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改革和深圳特区的发展,

2、认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所起的重要作用。

3、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1、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是伟大的历史转折?

2、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如何逐步展开的? 专题一:破冰之旅—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课时)

专题划分 专题二: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之行 (1课时)

其中,专题二中的活动“改革开放中的家乡美”作为研究性学习。

专题一 破冰之旅: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一位老教授的日记,感受他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生活的变化,理解掌握: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何完成“拨乱反正”、民主法治建设一步步加强。

人物故事情境导学要点:

专题问题设计

1、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景、意义

2、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意义;民主法治建设的成就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学生学习小组:自主思考、合作及竞争。

2、多媒体运用:老教授日记演示、“真理标准讨论”视频、“拨乱反正”图示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通过老教授日记(1976年11月4日),说一下:老教授希望平反冤雪,这一要求在此时是否会实现?

以此探讨:

1、“*”结束了,中国为何还在“徘徊不前”?

2、“两个凡是”的实质是怎样的?

活动二:举例说一下你印象中的真理?你为什么觉得那就是真理呢? 以此探讨:

1、真理的“面貌”应该是怎样的?真理为什么会经得起考验?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有何重要意义? 活动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怎样完成“拨乱反正”的? 以此探讨:

1、何谓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

2、“伟大转折”的主要含义?

活动四:通过老教授日记(1980年6月3日),说一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温暖的春天”里有哪些喜人景象?

以此探讨:

1、“*”最主要的经验教训是什么?

2、民主和法制建设为什么都要同时加强?

活动五:小组间文字游戏竞赛--“心有灵犀”:相互配合来猜猜本课中的“热词”。

1、学生是否能根据历史时代背景,来认识人物生活变化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评价要点

2、学生是否能理解前后事件之间的关系,及类似事件之间的关系。

3、学生的小组探究及合作竞争精神的肯定。

专题二 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之行

所需课时 1课时

专题学习目标

通过报道普通农民梁满囤、著名企业海尔集团的故事,走进改革开放的波澜画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国企改革及对外开放的逐步进行。

人物、企业故事情境导学要点:

专题问题设

1、农村改革的原因、措施,及其影响

2、国企改革的措施

3、对外开放格局的逐渐形成

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

1、学生学习小组调动:自主思考、合作探讨。

2、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人物、企业的故事情节演示,辅以改革开放的画面和视频、音频。

学习活动设计

活动一:农民梁满囤的故事:在人民公社时把猪养成“袖珍猪”。 以此探讨:人民公社有何弊端?

活动二:农民梁满囤的故事:生活改善后有了“新烦恼”--果园丰收后,果子销路不理想。

以此探讨:

1、农村改革的核心是什么?(尊重农民的自主权和积极性)

2、发展乡镇企业利于农村致富和现代化发展。活动三:海尔集团的故事:改革前的惨淡景象

以此探讨:什么原因束缚企业发展?

活动四:学生扮演企业、政府、职工代表,各抒己见:怎么帮助企业和自己走出困境?

活动五:海尔集团的故事:改革后强大的海尔走向世界;深圳的故事:“一夜崛起之城”的传奇

以此认识:逐渐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 研究性学习:

1、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你的家乡还有哪些方面亟需改善和提高?

2、家乡有哪些方面还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你为家乡想到哪些独到的发展策略?

评价要点

1、能否正确认识时代与具体人物、企业发展的关联。

2、学生个体参与的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发挥,个体发言的独到性是否值得肯定。

3、能否理解农村和城市改革共同的核心。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doc》
单元教学设计框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