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2021-06-0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考虑周全,通盘谋划。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的寓意,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进行复述。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这则很有趣味的寓言故事。(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找出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用△做上标记(

9、11自然段);再找出相关句子,用“

三、指名汇报(师相机出示):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

瞄准它呢。

四、精读理解:

1(课件出示)指名读三句话,注意变成红色的词语,说说从这些词语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⑴ “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

⑵ “拱着、举起”

⑶“伸长”

2、把这三句话合成一段话,齐读。

3、(出示插图),结合课文,把螳螂、蝉、黄雀这三者的关系用“→”表示出来。)(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师巡视,选择有代表性的板演)

啄捕

A黄雀——→ 螳螂——→蝉

捕啄

B蝉←——螳螂←——黄雀

4、同桌交流,集体订正。

5、引导:⑴大家的示意图,侍奉吴王的少年只用一句话就概括出来了,是哪句话?

(出示、齐读):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⑵思考:少年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吴王)为什么要对吴王说这番话?(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还有谁也劝说吴王?结果呢?(大臣们也劝说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可是吴王固执地

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⑶“固执”怎样理解?,“处死”的“死”呢?(失去生命)

5、总结:是啊,谁也不愿失去生命,所以大臣门再也不敢直接劝阻吴王了。(板书:直劝)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理解“死”:不可更改的),怎样才能使无王吴王改变注意呢?侍奉吴王无恙的少年想出了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巧妙地劝说吴王诬枉。(板书:巧劝)

那么,吴王听出少年的弦外之音呢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6、齐读最后一段。(课件出示)指生补白: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忽然想起了大臣们的建议:,于是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7、齐读这段话,分析大臣门的意见,把楚国、吴国、其他的诸侯国这三者的关系用“→”表示出来(指生板演):

攻打攻打

其他的诸侯国 ——→ 吴国 ——→楚国

8、(出示少年的话以及大臣的意见),两相对比,你发现了什么?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

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9、结合板书,师点拨:如果吴国攻打楚国,吴国就相当于故事中的,楚国就相当于,其请他诸侯国就相当于。可见,大臣们的意见时正确的,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领悟寓意: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那么这个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同学们,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

(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不顾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很危险的。)

六、分角色读课文。

七、口语交际:你觉得这是个怎样的少年?吴王又是个怎样的人呢?

少年:聪慧胆识过人

吴王:固执知错能改

八、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九、推荐读书:

1.《伊索寓言》

2.《克雷洛夫寓言》

3.《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十、作业:抓住这则故事的寓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

写一篇读后感。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啄捕

黄雀——→螳螂 ——→蝉

攻打攻打

其他的诸侯国 ——→ 吴国 ——→ 楚国

一心只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顾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是很危险的。

推荐第2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并能用这两个词语造句。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理解课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语言文字,熟悉课文内容,理解文中的寓意。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新课

2、板书课题:螳螂捕蝉。“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深刻的道理。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同学们想了解什么?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

(2)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主人公是谁?

(3)故事的起因、经过、结局各是什么?

(4)这则寓言故事讲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二、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争取弄清上面的问题。

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螳螂捕蝉 诸侯国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毫不介意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2、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

3、了解学生初读感知情况

(1)故事发生在“第二天清晨”。地点在“王宫花园里”。

(2)故事中出现了人物有大臣、吴王、少年。主人公是“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

(3)故事的起因: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一些大臣竭立反对,但吴王固执己见;经过:少年创造机会,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这件“挺有意思的事”;结局: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这则寓言故事讲明了一个什么道理是:“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不行的。

4、学生同桌间说一说故事的梗概。

5、指名说说故事的梗概。

四、解读故事的因果

(一)解读故事的前因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第一句话分别写了什么?从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学生说一说。

(1)这一自然段共有3句话。先写吴王准备攻打楚国,遭到一些大臣的反对;再写一些大臣反对的理由;最后写了吴王的固执己见,并且还以处死相威胁。

(2)一些大臣看问题比较全面,做到了一分为二。或者说是,既考虑了“利”,又顾及了“弊”。权衡“利”与“弊”,“弊”明显大于“利”。所以一些大臣持反对态度。

(3)“取胜的希望很大”,表明取胜的可能性大一些,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够获取胜利,仍然存在不能获取胜利的可能性。

(4)“虽然„„但„„”、“乘虚而入”、“不堪设想”,表明了一些大臣坚决反对出兵攻打楚国的充分理由。

(5)如果吴王是一个理智的、开明的君王,他可能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 (6)可事实上,他怎么说的?你从中看出了什么?

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谁敢”和“处死”,写出了吴王的固执己见、独断专横,凶狠残暴。

(二)解读故事的后果

1、自由读课文第十二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故事的结局。从这个结局中,你们读懂了什么?

3、学生思考后同桌间进行交流。

4、交流:

(1)“恍然大悟”写出了吴王从少年所讲的一番话中得到了启迪。

(2)“你讲得太有道理了!”这是吴王对少年的赞叹。

(3)吴王为什么会“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5、指导朗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五、小结设疑

请学生将故事的“前因”与“后果”进生比较,激发阅读探究的欲望:那么多的大臣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吴王“听了少年这番话”,竟然“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呢?少年运用了什么方法?巧妙在哪里?我们下节课再来分析。

六、作业

1、抄写生字。

2、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起因:准备攻楚 经过:螳螂捕蝉 结局:恍然大悟

推荐第3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授

1、同学们,以前我们学过不少生动形象、蕴涵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大家还记得吗?谁来说说学了哪些?

2、今天这节课老师将和大家再来品读一则很有趣味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板书课题)请同学们书空跟老师一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自学了生字新词,老师想考考你们是否会写了。

4、先请同学们听写四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每组三个词,同学们要认真听、用心记,想想每组三个词之间有什么联系。

(老师依次念四组词,每组只念一遍:(1)蝉 悠闲 自由自在(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同学们听写得很认真,老师奖励大家一组词: 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6、现在请同学们对照屏幕上出示的词语,自己批阅,全对的打个“☆”。(学生对照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全对的学生举手。有味地齐读五组词语。

二、师讲故事、学生复述

1、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 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待会儿请你来讲这个故事。 (老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刚才学生听写的五组词语。)

2、(配乐)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3、师:同学们听得很专心,相信大家把故事内容都记住了。不过,为了让大家讲得更好,老师还是请同学们根据这幅图,自己来练讲一遍,尽可能地用上刚才 听写的几组词语。(学生大声地练讲故事。)

4、现在谁愿意来讲这个故事?

5、指名讲述、师边听边评。

6、故事听完了。谁来评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

7、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三、设疑披文、揭示寓意

1、少年侍卫为何要给吴王讲这个故事?(为什么要劝阻吴王攻打楚国?)

2、他不会直接告诉吴王攻打楚国的危险吗?

3、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4、谁来做一做楚王读好这一句话。(指名读,评价。)

5、那少年究竟怎样劝说吴王的呢?请同学们边听课文3——11节录音边思考这个问题。

6、我们知道寓言都要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的,你们现在知道这则寓言的道理了吗?文中有没有这样的语句,在哪儿?你们真了不起,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明白了少年侍卫所讲故事的道理,那么,吴王明白吗?从什么地方看出的?

7、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由此,你认为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师: 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

四、人物对比、欣赏少年

1、吴王攻打楚国可能会带来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不堪设想的后果,大臣们和少年都看出来了,也都进行了劝阻,但前者没有成功,而后者却如愿以偿。这是为什么呢?

2、少年侍卫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3、这位少年侍卫就像《哲学家的最后一课》中的那位高明的哲学家一样用心良苦、不露痕迹。面对这样的少年你们想说些什么?

五、合作表演、深化体验

1、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2、那好,先请同学们两人一组,可以同座合作,也可以下位找自己最要好的同学合作,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台词。(读课文中人物的对话)在练台词的时候,可以设计一下人物的表情、语言和动作。(学生自由演练。)

3、指名两位同学上台准备表演,请下面的学生做导演进一步帮助他们演好人物的动作、神情、语气等。

4、现在让这两位同学到一边去练一练。我们还得准备准备。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5、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来作旁白,给表演的学生穿戴好王冠、侍卫服等,开始表演。

6、激励评价。

六、链接课外、推荐名著

1、《伊索寓言》(古希腊)

2、《克雷洛夫寓言》(俄罗斯)

推荐第4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说苑》

教学目的:

1、能在明确字词的基础上理解课文意思。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理解“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二者之间的必然联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我们在这学期已经学习了四篇古文,那么有谁能总结一下学习古文的方法、步骤?

(明确:①多读。②看注释,查字典,理解重点词的意思。③在理解每句话的基础上,明白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④查阅有关资料)

二、按预习要求逐项检查预习情况。

1、由学生把预习时通过查字典找到的不认识的或读不准的字、词写在黑板上

谏(jiàn)孺子(rú)曲附(qū)颈(jǐng)

2、通过课外查阅资料,关于这篇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你有哪些了解?

(1)学生介绍有关资料。

(2)老师在学生介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

刘向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的后代,属于汉室宗亲,所以他特别关心汉王朝的兴衰,他著名的两本书《新序》和《说苑》都是专供帝王阅读的书籍。主要目的用于劝谏。如果同学们想了解的更多,可以到图书馆去借阅《新序?说苑选译》。《说苑》一书共20卷,《螳螂捕蝉》是其中第九卷“正谏”中的一个小故事。作者刘向写这个小故事能给人以怎样的启迪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

3、指读课文,要求其他学生注意听,然后评读。

4、教师范读课文,再要求全体同学齐读课文。

5、检查字词的理解。

(1)分别指定学生逐句朗读,指出句中自己预习的重点词的意思,再逐句翻译。

(2)以下是注释中没有的、必须通过查字典才能理解的重点字词的意思。

子(你)是(这,此)务(追求)悲(动听)

(注:“悲”在汉语词典和新华字典中均没有“悲鸣”的解释,学生大多选“悲哀”,这里老师须引导学生理解“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此时它不但不悲,反而是在唱着动听的歌,这“动听”的意思是从古代汉语词典中查到的。有许多字古今的意思差异很大,所以同学们要想深入学习古文还要预备一本工具书—《古代汉语词典》。)

三、提出不懂的问题:

1、老师把学生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

(1)少孺子为什么讲“螳螂捕蝉”这个故事?

(2)吴王为什么不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

2、学生小组合作,展开讨论,解决这两个问题。(可结合课外资料谈)

引导学生找出“螳螂捕蝉”和吴王伐荆这二者最根本的相同点是什么。(找出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

老师可给予进一步补充:如果吴王为了夺取地盘而攻打楚国,就可能使吴国遭到巨大损失,甚至丢掉整个江山。可见少孺子对当时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

3、少孺子讲这个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劝阻吴王不要攻打楚国,要考虑周到,通盘谋划。)

4、既然目的是这个,直接向吴王讲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用讲故事的方式呢?他当时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想象少孺子听了吴王“敢有谏者死!”这个命令后的心理活动,认识到直谏不行,不见又不忍心眼看着自己的国家白白地葬送。所以他才故意地“怀丸操弹,游于后园,”故意地“露沾其衣,如是者三旦。”就是要引起吴王的注意,趁机讲这个故事。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精心安排设计的,足见他用心良苦。)

5、吴王为什么没有杀少孺子,反而说“善哉”呢?

(1)少孺子的目的达到了吗?读读书上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意思。(吴王曰“善哉!”乃罢其兵。)

(2)吴王说:“好啊!”他在夸赞什么?

(3)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吴王在夸赞少孺子的同时还在为自己没有攻打楚国而庆幸,为国家有少孺子这样的栋梁之材而自豪。所以他由衷地说了一句“善哉!”。应当重重奖赏的忠臣,能杀吗?——不能(生齐答)。

(教材的译文翻译成“你讲得很好!”似乎不完全,吴王当时不仅在感叹少孺子讲得好,同时也感叹少孺子的办法想的好,也为自己没攻打楚国而庆幸,一个“善哉”包涵了多重含义。当然,面对初一的小孩子,也完全把当时的情况简单地解释一下,说成“你讲得很好!”)

四、总结全文

教后记:

推荐第5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理解预言借助故事说明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借助预言文字,体会少年劝谏之巧妙与智慧。

教学重点: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过程: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螳螂捕蝉》这则很有趣味的寓言故事。首先,我们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词语。 (学生齐读)(1)蝉悠闲自由自在(2)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3)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4)侍奉吴王的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老师再奖励大家一组词(学生都开心地笑了):不堪设想隐伏着祸患恍然大悟

师:春秋时期,吴王不听众大臣的劝阻,执意攻打楚国。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灵机一动,对吴王讲了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一听便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是怎样一件事呢?谁愿意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来讲这个故事?(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

生1: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趴在高高的枝干上,悠闲地唱着歌,自由自在地吮吸着甘露…… 师:(惊喜地)你们听出些什么来了吗? 生1:她加上了一些词,听起来更生动了。

师:对!用上了“唱歌、吮吸甘露”,故事就更动听了。看来,你很有文学细胞。(众笑) 生1:然而蝉万万没想到死亡正向它靠近。一只螳螂正拱着身子,悄悄地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真是太紧张啦!好听!(众笑) 生1:那螳螂也没想到有只黄雀正站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满心欢喜地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正站在它身后…… 师:你们听出什么来了吗?

生2:少年应该站在树下,而不是黄雀的背后。 师:你听得真仔细!能站在黄雀背后的是超人。(众大笑) 生1:却不知道有个侍奉吴王的少年早已在树下看得一清二楚,拿着弹弓,正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根本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上前握住那位同学的手)非常感谢你!你让我们享受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生鼓掌) 师:这个故事就叫—— 生:(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师:那位少年是怎么利用这个故事劝说吴王的呢?吴王明白了故事中的道理了吗?从哪里可见呢? 生:(齐)明白。故事的结尾说吴王恍然大悟。 师:那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

生:就是一下子全明白过来的意思。 师:吴王一下子想到了什么他就全明白了?他又明白了什么?请你联系上文想一想。(生不约而同地读第一节。)

生3:吴王从这个故事一下子想到了自己要攻打楚国的事。他明白了蝉就代表着楚国、螳螂代表着吴国、黄雀代表证其他诸侯国一样,只顾眼前的利益,而没想到攻打楚国所隐伏的祸患。 师:(鼓励地)这里用逗号,请讲下去。

生3:如果其他诸位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师(接话)国破家亡啊!

生3:吴王明白了大臣们的劝说是有道理的,心里一定很后悔,就自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我觉得吴王还是一个明君。

师:明白事理、改正错误的大王还是个好大王嘛!(众笑)

师:老师现在有一个问题: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生4: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生5: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生6: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捕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趣事,实际上是—— 生: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生:暗示攻打楚国隐伏的祸患。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生:(纷纷抢答)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有兴趣吗?(生议论纷纷,跃跃欲试。)

师:好的表演必须有一个好的导演。今天请大家当导演(生兴奋地笑),来指导下演员表演的动作、说话的语气,好吗?

生7:少年在禀报大王时,要做这样的动作。(生演低头、下跪、抱拳的禀报姿势。) 师:你还挺专业的嘛!(众笑)

生8:吴王夸奖时可以翘起大拇指,恍然大悟时可以捋一捋胡子,装作思考的样子。(生边说边演,生鼓掌。)

师:又导又演,名副其实的导演!

师:演戏要有个旁白,也就是画外音,把那些在舞台上没法布置出来、演出来的景呀、物呀作一个旁白,来一点说明。吴王花园早晨的情景怎么样呢?文中没写,现在就请各位导演即兴写一段话,谁写得快、写得好,就用谁的。(生纷纷动笔写。)

老师选择其中一位同学生: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付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学生开始上场表演。略) 师:看了你们的剧本再加上精彩的表演,我想中国电影拿奥斯卡金像奖的日子真的不远了!(众大笑)那么就请同学们以两人为一小组,一人演少年,一人演吴王,练习下台词。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楚国)(吴国)(其他诸侯国)

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

推荐第6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一、课题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二、教材简介

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三、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课文内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课文说明的道理。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五、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以人为本,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注重课内外延伸,训练学生对信息的搜集与整理。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在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让学生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

六、设计思路

本教学设计意在抓住少年劝说吴王方式之妙以及寓言故事表达方式之妙为主线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读书、讨论、思考,获得对课文内容的深刻理解,进而认识到寓言故事的特点以及独特的表达作用,进而激起学生阅读更多寓言故事的兴趣,并且能掌握“读寓言明事理”的阅读方法。

七、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八、对第一课时的简要说明

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初步学习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初步引导学生明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道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指名学生回答)

“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又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大家认认真真地读读课文就会明白的。

二、细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教师引导:把每个字的字音读准,读不顺的句子重复几遍就顺了。读书要学会做记号,留下你思考的痕迹。写得特别好的地方,感受特别深的地方,还有不懂的地方都可做记号。

2、交流自学情况,相机出示下面一段话: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读出蝉的自由自在、悠闲的神情,体会蝉的那种安逸的生活。读出螳螂的紧张和专注。

(2)说说各自都从中读懂了什么。(引导学生畅所欲言)

3、这个故事是谁说给谁听的?他为什么要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有一年,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读了这段话后,吴王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从哪里看得出来?

(2)如何理解“固执”,读一读吴王的这句话:“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3)交流:反复朗读,吴王的眼前利益是什么?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引出“乘虚而入”、“不堪设想”两个词语,引导体会所隐伏的祸患)

(4)想象说话。你觉得“不堪设想”的后果可能是什么。

过渡:是啊,凡事不能只想眼前的利益,而忽视利益背后所隐伏的祸患。应三思而后行,切忌一意孤行。

4、请同学们打开课本,思考:既然不能正面劝阻,那我们该怎么做呢?谈谈各自的看法。自由朗读课文。

说说这件事的最终结果怎样。 (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你讲得太有道理了!”少年是怎样“讲”的,是一种简单的讲吗? (少年的“巧劝”究竟“巧”在哪儿,使那位固执的吴王最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再读课文2—11自然段,圈画出相关的内容。 B交流:

(1)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并想想少年说的“一件挺有意思的事”是指什么。你们觉得侍卫官的哪句话最关键?那么“蝉、螳螂、黄雀”之间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谁来读读书上的话?

(2)赏读:(出示课文中相关片段) “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谁能用简短的话来概括一下蝉、螳螂、黄雀之间的关系?上台用符号表示。讲讲你的设计。 交流,思考回答: 蝉的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螳螂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黄雀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3)什么是恍然大悟?“悟”又是什么意思?

(4)想一想:吴王从中“悟”到了什么? 吴王眼前的利益是:(

),隐伏的祸患是(

)。 (5)你从中“悟”到了什么。用一两句话写下你“悟”到的东西。 (6)你有恍然大悟的体验吗?说说看。(指导造句) (7)你觉得侍卫官是个什么样的人?侍卫官的劝叫什么劝?(智劝、妙劝、巧劝、拐弯抹角地劝、旁敲侧击地劝等)大臣们的劝又是一种怎样的劝呢?(直劝、正劝、笨劝等)引导学生个性化地朗读(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胸有成竹地读,不慌不忙地读,沉住气地读、不紧不慢地读等)。

自由练读、指名读、引读、齐读等。

三、总结全文。

1、后人根据这个故事概括出“螳螂捕蝉”这个成语,用来比喻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还常与“黄雀在后”一起连用,即“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2、那个年轻的侍卫官是怎样劝说吴王不要派兵进攻楚国的?他这样劝说妙在哪里?你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3、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评价一下吴王和少年。

4、指名复述课文,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把关键的地方讲具体、讲生动。

四、作业。向父母和学生之间讲述课文中的故事。

五、板书设计:

少年智劝: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吴王明理:

吴王攻楚

诸侯国在后

推荐第7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胡月蓉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我们一起读一下课题。(生齐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响亮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

师:孩子们在课堂上摇头晃脑认真读书是课堂上最美的样子。不知道字音读准了没有,屏幕上有四个词语,自己练练。

(生自由读大屏幕上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

师:好极了!这些词语放在句子中能否也能读出好感觉呢?看着大屏幕自由练练。(大屏幕出示含有四个成语的句子。)

(学生练习朗读词语。)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课文到底讲了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结果分别是什么?用简要的话说说。

师:有谁能用上刚才的四个词语讲述这个故事? (吴王想出兵攻打楚国,但大臣们认为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会不堪设想。一个侍奉吴王的少年给吴王讲了一个螳螂捕蝉的故事,吴王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师:你看,用上了四个词语,故事就更有故事的味道了。 师:在文章里,我仔细搜索了一下,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个词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文中哪些文字直接写这个故事的?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这个故事(大屏幕出示完整故事。) 师:故事讲完了,我来考考大家。少年说“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想到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这“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是什么呢?(板书“利益”、“祸患”)

师:孩子你想得很远。我想问问在咱们刚读过的“螳螂捕蝉”的故事里,有几个角色?都是谁?这里的“它们”指的是谁?

师:那这三个角色的“利益”、“祸患”是什么? 生: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师:这是蝉的利益和祸患。

生:螳螂想吃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准备打它。

师:看来大家读懂了。我把这段话中句子的顺序重新调整一下,大家会看得更明白些。(出示大屏幕)

蝉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 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师:这里有三句红色的句子,一行蓝色的句子,我们分组合作读一下,全班分三组,每组读一句红色的,每读一句红色的,老师读一遍蓝色的句子。。

如此分组合作读完了这四句话。

师:这样合作一朗读,我们就清楚了它们的利益和祸患了。大家再观察这张幻灯片,看和上一张有什么不同?(出示幻灯片)

生:上一张蓝色的句子中是“它”,这句子中是“它们都”。 师:我们再来合作读一遍,每个小组还是读刚才的句子,那最后一句该如何读?

生:齐读。 师:为什么?

生:因为那句话是对它们三个红色句子的总结。 师:好聪明的孩子。那我们就这样合作读一下,最后的蓝色句子我们齐读。

师:是啊,它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没有看到身后隐伏的祸患。(板书:隐伏)。这就是少年讲给国王的故事。这个故事没有讲完,少年把话没有说透,我们来帮他把该说地话说出来(出示填空题)。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 ;正如 ;正如

。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生自由练说后指名填空。)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蝉想喝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后面;正如螳螂想吃蝉,却没有注意到后面有只黄雀想吃它;正如黄雀想吃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瞄准它呢。您只看见了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说得好,我要是吴王,我就不打楚国了。现在我把屏幕关掉,我当吴王,谁能当着我的面,说出这段话,我就听他的。大家练习一下。

师:吴王为什么接受了少年的建议,反而没有接受大臣们的建议呢?先别着急回答我们先来看看大臣们是怎样劝说的?

师:出示文字,什么是不堪设想?这时你想到了什么? 演一演大臣对大王劝说。师演大王

师:“我吴王是不可能错的。谁在劝阻我就处死他!” 师:大臣的劝说不行,少年却改变了这一切,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细细的品读说一说自己的感受。 (齐读描写少年的部份)如果第三个早晨吴王还没有发现他,他还会继续转下去吗?他为什么转来转去?(引起吴王的注意: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

出示:吴王下了死命令…….师;现在我们再来讨论讨论吴王为什么没有听大臣的劝阻,却听了少年的意见?

师:现在你想对吴王、大臣、少年说些什么? 下课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利益 祸患

设计理念:

在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以听故事为主自然引入课文,让学生在欣赏朗诵的同时了解课文内容,从面也能缓解公开课给学生带来的紧张气氛。为了呈现一节完整的课,我结合本课生字较少的特点将第一课时对生字的学习融入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去认识生字,体会生字生词的含义。

本文结构特别,故事中套着故事,抓住文中的四个成语切入,一是集中成语重点朗读、正音,自然积累;二是借助成语所在的句子朗读,促使学生反复朗读重点句子,逐步走进课文;三是借助成语,概括课文主要内容,降低了难度,使平时语文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了解课文内容。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正确地使用四个成语,是词语积累后外化的良好时机。

让学生反复的读重点句子,从而进一步达到熟记课文内容,为后面的复述做铺垫。如:将三个并列的句子分组排列,学生合作朗读,引发学生深入思考。故事中的角色“利益”和“祸患”不同,但是所出现的后果是一样的——它一心只想着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为理解吴王行为的后果做好了铺垫,也为理解寓言寓意铺好了道路。

借助三个空白,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变换一种表达方式,降低了学生口语表达的难度,使学生的叙述更有条理,使其他学生也能在倾听中明理。在这个环节我针对了本班几个平时性格内向不爱发言的学生,让他们在回答中增强自信心。

总之,课堂上以不同形式的读书贯穿教学始终,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故事中,体会故事中不同角色的关系,在读中了解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推荐第8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词语。

(2) 通读全文,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朗读,了解故事内容,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2) 通过品读、联系上下文等方法,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重、难点与关键:

1、理解“螳螂捕蝉”的深刻含义。

2、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

3、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明白寓言通过一个故事讲道理的特点。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综合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2、

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课题)《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1、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出示词语:乘虚而入 不堪设想 螳螂捕蝉 恍然大悟

(1)同学们,屏幕上有四个词语,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师评价。强调“乘”的读音。齐读

(3) 词语放在句子中,能不能读出这种味道,自己试一试。

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自由读、指名读。师及时评价。

出示句子: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胜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自由读、指名读。及时评价。

三、

1、精读课文

那么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大家快速的默读课文,想想故事的起因、发展、经过时什么?用简要的话概括一下。

2、

3、

4、指名回答,师及时评价。

谁能用刚才的四个词语说一说故事的内容?

老师在故事里仔细搜索一下,没有看到螳螂捕蝉这个词语,请同学找一找文章哪些段落写了这个故事。指名回答。

5、

6、师出示

9、11两个段内容,指名生读。

大家刚才读了这个故事,但不是讲故事,老师想和大家合作一下这个故事。请大家看大屏幕(出示

9、11两段),一个小标点我们换一个角色,老师一句,你们一句。(师生合作读故事)

7、

8、现在按照这个方式,同桌练读。指名读。

故事讲完了,故事明白了吗?我想考考大家,这个少年说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那么这眼前的利益,隐伏的祸患是什么呢?大家在文中找一找。(板书:利益 祸患)

9、

老师把顺序换一换同学们就清楚了。(出示两种颜色的文字)

10、(出示幻灯片)这张与上一张有什么不同呢?指名回答。(它——它们)再来合作读一遍。是啊,它们只看眼前的利益,没想到它们的后面正隐伏着祸患呢!(板书:祸患)

11、这就是少年讲给吴王的故事,但少年的话却没说清楚,少年没说,我们来替他说一说。出示题目,生口头填空。指名回答。

现在难题来了,老师把屏幕关了,你们能不能再把这番话说给吴王听听?现在老师是吴王,你来试试能不能打动我。

12、可是少年并没有对吴王说这样的话,而是对吴王讲了一个故事,如果这个故事用八个字来概括,叫(师引读)“螳螂捕蝉”(生接着回答)“黄雀在后”。指名生上台补充,全班齐读这个成语。

13、为什么少年不敢把刚才的那段话说给吴王听呢?直接说不就得了,为什么不说呢?指名回答。那他用了什么方法?(讲故事)用讲故事的方法让吴王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指名回答。

14、我是听明白这个故事了,那到底吴王听了这个故事明白这个道理了吗?他是怎么做的?

齐读12自然段,指名回答。

15、吴王为什么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生交流,回答。

四、总结 复述故事内容。

五、布置作业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个家人听。

推荐第9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10、螳螂捕蝉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教材分析:

苏教版第十一册第23课《螳螂捕蝉》是一个寓言故事,主要讲一位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图文结合,故事里套故事,趣味性强而又通俗易懂,本课内容较为浅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少年的勇敢精神和机智品质,并懂得“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的道理。

3、复述课文中的寓言故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我们上堂课初步学习了《螳螂捕蝉》这篇课文,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怎样的一件事?

课文主要讲了谁和谁?那能不能把刚才的内容再“减肥”? 想一想,吴王和少年,主要又写谁?为什么?

2、一篇600字的课文,同学们一句话就把它的主要内容概括出来了。这就叫把书读薄。这一点,对于我们六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下面,我还要让大家把书读厚。

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位少年的劝说究竟 “妙”在何处?让我们通过读课文来感受少年劝说之妙。

二、读书圈画批注,感悟少年劝说之“妙”。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想想少年的劝说究竟妙在何处,可以在自己有所感悟的地方圈圈画画。

2、交流:

▲ 妙在少年讲了一个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 师:那故事的内容是„„(引读):

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①这些话对于蝉、螳螂、黄雀的动作、神态描写得非常形象,请同学们再读一读,并且找一找相关的词语体会一下,相信你会有很深的感受。

②交流:

“蝉”: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从这几个词语的理解入手体会蝉的心情如何?练读体现蝉的心情

“螳螂”: “拱”、“举”;螳螂心里怎样想,练读体会。

“黄雀”:“伸长”,黄雀心里怎样想,练读体会。

③现在,你觉得这件事有意思吗?有意思在哪里?经过交流揭示: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那么大家现在能说说蝉、螳螂、黄雀它们的利益分别是什么?隐伏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吗?

现在让我们连起来读读这段话,体会这些动物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的心理。指名读,集体读。

④同学们的朗读让老师更加感受到这件事真的是很有意思,但是我觉得凭我们的实力,我们能说得比书本上的描述更好,同桌之间说一说。

⑤请同学练说,表扬加入合理想象的同学。

⑥师小结:其实少年讲的这个故事就是著名的寓言故事: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板书:“黄雀在后”)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每个寓言故事都会告诉我们一个发人深省的道理。那么这个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同学们,它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看不到身后隐伏着的祸患,是非常危险的!)(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⑦我们听了这个故事都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么吴王听了这个故事后,有什么反应呢?

出示: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他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道理呢?引导学生交流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知道了自己就像是故事中的蝉、螳螂与黄雀一样,只考虑到眼前的利益,没有顾及到身后的隐患,如果自己执意攻打楚国的话将会被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那后果将是自己的国家被其他的诸侯国所灭。)

(小结板书:吴王攻楚 诸侯国在后。)

3、师:所以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学到这儿,同学们,你觉得这个少年是怎样的一个人?你对这少年产生了怎样的情感?(佩服)佩服少年的什么?用故事来让吴王自己明白道理,打消攻打楚国的念头。

那老师想建议大家再仔仔细细地读一读课文第二部分其余的内容,读完之后我们再来交流印象深刻,有所领悟的内容,到时候我相信大家肯定会更加佩服这位少年。

4、交流要求:先把自己所找的语句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①“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可以想象大臣们在议论些什么?

这位少年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因为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了,不允许别人来劝阻,他还要去劝说,说明他真有勇气。(勇气可嘉)

从这里还能看出少年非常关心国家大事,如果不为自己的国家着想,他就不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劝说吴王了。(为国分忧、十分爱国)

②“第二天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从这里能看出,少年劝阻吴王的决心已下,说明他很有勇气。因为他的衣裳和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一连转了三个早晨,还在等待吴王的到来,可见他的决心确实很大。(坚定决心)

露水打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说明他起得很早,不怕吃苦;一转就是三个早晨,说明他有足够的耐心;而且他还毫不介意,说明他一心只想劝阻吴王,其他的什么都没放在心上。(不怕吃苦、大局为重) ③这位少年拿着弹弓在花园里转,并不是来打鸟,真正的意图是要劝说吴王。这说明他已经想好了劝说吴王办法,他已经胸有成竹了。(胸有成竹)

④师:前面说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敢来劝阻他,他就处死谁。所以少年就没有直接去劝,因为这样就像飞蛾扑向火堆一样,不但劝不成,还要丢掉自己的脑袋。那你觉得这位少年怎么样?(足智多谋、有勇有谋、胆识过人、有胆有识、机智勇敢)

那么应该说少年是怎样劝吴王的?请你在劝的前面加上一个字,表达的更准确、传神。(板书:少年智劝

吴王明理)

⑤“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从这段对话可以看出少年确实是足智多谋。他表面上说是打鸟,好像很悠闲的样子,我觉得这是他故意不让吴王发现他的用意,因为前面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不允许别人来劝他。(不动声色、晓之以理)

⑥他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妙在他说“一件挺有意思的事。”这样,就把吴王给吸引过来了。因为既然是挺有意思的事,肯定人人都想听,吴王当然不会例外的。(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

⑦知道朗读:那么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那么大家就按自己的体会,分成四人小组好好读读这段话。 师: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

三、总结全文,领悟道理。

课文学到这儿,老师觉得特别高兴,因为同学们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把课文真正的读懂了,我想今天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小。那么谁愿意来交流交流今天的收获呢?

四、拓展延伸,指导课外阅读。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通过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用自己的方法领悟了其中的道理,相信大家一定更喜欢寓言故事了,那么课后我们可以相互借阅《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等寓言选集,或者上网搜索寓言故事,但是,请大家注意:读故事时不仅要明白故事经过,更重要的是想想其中的道理。 板书设计: 少年智劝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吴王明理

吴王攻楚 诸侯国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祸患,危险!

推荐第10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寓意,感悟少年的智慧,初步学习运用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来指导生活实践的方法。

重、难点:

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寓意,感悟少年的智慧,初步学习运用寓言故事所反映的道理来指导生活实践的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法、学法:

自读感悟、合作表演 教学过程: 出示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理解寓言,感悟少年的智慧,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一、自主质疑,构建话题。

1、同学们,通过上一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板书:吴王伐楚),遭到了大臣们的反对。那么,大臣们为什么反对?他们是怎么认为的呢?你们能找出文中的这句话吗?(指名回答)

课件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提问乘虚而入、不堪设想意思及不堪设想会是什么样) 吴王听后有何反应?

课件出示: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指名读,指导朗读)”

2、可就是这位固执的吴王,听了一个少年的一番话后,却——课件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齐读)

3、自主质疑

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三段话,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位少年用什么样的办法劝说吴王的?他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这位少年的劝说有什么巧妙的地方?)

教师小结:同样是劝,大臣的劝阻遭到了吴王坚决的反对,而少年的劝说却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位少年的劝说究竟 “妙”在何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揭开这个谜。

二、圈画批注,感悟巧妙。

1、请同学们仔细阅读课文第二部分(2至11自然段),想想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少年劝说的巧妙,可以在自己有所感悟的地方圈圈画画。

2、妙在少年讲了一个故事让吴王懂得了道理。(9至11自然段)

(1)指名读螳螂捕蝉这个故事(注意指导)

(2)角色体验: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一个角色,你就是蝉、螳螂或黄雀,找出描写这个角色的句子,读一读,想想你当时会想些什么,心情怎样,想好后说一说。 交流各自的体验 (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在美丽的王宫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儿,快来说说你当时的想法和心情(螳螂、黄雀)

(3)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道理

a同学们,听了它们的心里话后,你们有什么话要提醒它们的吗?

找一找课文是怎样来表达这个意思的。(指名回答后课件出示)

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

b那么蝉、螳螂和黄雀它们眼前的利益,身后隐伏的祸患又分别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表格。(课件出示) 眼前的利益 隐伏的祸患

蝉 螳 螂 黄 雀

c螳螂捕蝉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板书: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d这个故事现在已成为一个成语,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那么吴王伐楚,谁在后?想想看(板书:诸侯国在后)

(4)同学们,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虽然短小,但是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谁能来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尽量用上给出的词语,也可把这些动物当时的想法加进去。指名说)

(5)师评价后: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明白了这个故事所讲的道理了吗?那么吴王明白了没有?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指名答。课件出示: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6)谁知道“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吴王一下子明白了什么?现在如果你是吴王,听了这个故事,你会明白什么?能联系螳螂捕蝉的故事具体讲一讲吗?或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如果攻打楚国,我们吴国就好像是蝉、螳螂、黄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没注意身后的隐患。这样做真是太危险了!大臣们的意见是对的,多亏这位少年提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以后处理事情要多听取意见,不能只看眼前,要三思而后行。)

3、妙在少年不露声色,精心设计,让吴王明白道理。(1)过渡:同学们,这位少年与大臣们不同,他没有直接去劝,而是用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吴王明白了攻打楚国是非常危险的,打消了伐楚的念头,这就是他的巧妙之处——智劝、巧劝。请再仔细读读2-8自然段,还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他的劝说之妙呢? (2)交流要求:先把自己所找的语句读出来,然后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3自然段:“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毫不介意”、“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第5自然段:“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第7自然段:“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从少年选择的时间、地点及行动、语言等来领悟少年的有勇有谋,不露声色。)

三、角色朗读,加深体验

小结过度:这位少年劝说的巧妙之处不仅在于他用一个故事说服了吴王,还在于他选择了适当的环境和恰当的时机,他真是有勇有谋,充满智慧。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把这个智慧少年演出来,分角色来朗读课文,有兴趣吗?谁愿意读吴王的话?谁来读旁白部分?(教师适时指导)

四、拓展延伸,设计讲稿

1、老师还有个问题? 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请同学们小组、前后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儿每组推荐一位吴王上早朝,看哪位吴王得到的掌声最热烈。

2、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各位爱卿,几天前,本王决定攻打楚国。可后来,我到后花园散步,遇到一位少年,他给我讲了个“螳螂捕蝉”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说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准备捉它。那只螳螂拱着身子,举起爪子,要去捕蝉,却没想到有只黄雀在它的背后正要啄食它。听了这个故事,我恍然大悟,我若攻打楚国,其它诸侯国必然乘虚而入,那样后果就不堪设想了!所以,今天,我决定不再攻打楚国了!)

(诸位卿家,寡人原想攻打楚国,扩大我国疆土,并对你们下了死命令。可是有一天早晨,寡人到后花园晨练的时候,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螳螂发现树上有一只高高在上、悠然自在的蝉,便想何不捉来做自己的一顿美餐呢?于是它拱着身子,举起前爪,一步步地向蝉靠近。但它却没想到,在它背后,有一只黄雀正和它一样,也在打着它的主意呢!可笑的还在后头,这只黄雀更不知道在它背后,还有位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寡人听了这个故事后恍然大悟,若我们攻打楚国,不就和这个“螳螂捕蝉”的故事一样吗?所以,寡人决定:我们不打楚国了!诸位爱卿,还有何事,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五、布置作业

1、围绕《螳螂捕蝉》写一篇读后感,写在日记本上。

2、阅读《螳螂捕蝉》古文版。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吴王伐楚 诸侯国在后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第11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能联系上下文说出 “恍然大悟”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4.能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教学重点:

理解语言文字,理解文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

让学生凭借课文内容明白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

新课。

螳螂和蝉和两种不同的昆虫,你觉得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请同学们想象一下。

二、学生自读课文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弄清课文说了一个怎样的故事。3.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三、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课文,注意纠正学生读错的字音。2.检查有关词语的理解。

投影出示:如果其它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1)指名读句子,联系句子联系词义。 (2)指名说,集体讨论。

3.针对前面的几个问题,说说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写个故事的起因是哪些自然段,写起因、经过、结果。

2.组成小组想到交流讨论。3.集体交流,讨论。

4.分段读课文,争取能讲清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五、指名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 2.指名读。 3.师生评价。 4.学生描红,临写。

六、作业 。 1.完成习字册描红。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2.螳螂和蝉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二、指导精读课文。1.精读课文第一段。

(1)精读第一段,注意读好吴王所说的话。 (2)你自己认为吴王应该出兵吗?为什么?

(3)从文中“固执”可以看出吴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他会听大臣们的建议吗?

(4)如果你是大臣,会想什么方法劝阻? 2.精读课文第

二、三段。

(1)轻声读课文,自己复述故事。 (2)同桌互说。

(3)指名说,同学评议。

(4)讨论:少年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他的故事为什么能打消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

出示: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得如果其它诸侯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直接劝说,让吴王感到没有威严,所以失败。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用一个故事来“智劝”,既维护了吴王的面子,又令吴王茅塞顿开。 你认为这两句话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 3.运用词语“自由自在”、“恍然大悟”说话。

相机出示: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

三、复述练习。指名复述,结合对学生的评议,指导学生掌握复述的基本要求,既要把起因、经过和结果简明扼要地交代清楚,又要能把关键的地方讲,生动。

四、学生质疑,结合质疑小结课文。

五、作业

1.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2.练习说话。

3.搜集生活的一些寓言故事或者是成语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附: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第12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螳螂捕蝉。(板书:螳螂捕蝉)请同学们读课题。

2.我们在使用“螳螂捕蝉”这个成语时,通常还会在后面加上四个字,那就是――(生:黄雀在后)

3.完整地读一下。(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4.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八字成语呢?

【设计意图】由成语入手,复习成语的来源,明确螳螂捕蝉是一个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同时确立通过解读寓言故事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这一学习目标。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螳螂、诸侯国、禀报、祸患、侍奉、啄食。) (1) 指名读,纠正读音。(2) 理解词:诸侯国,结合诸侯国介绍历史背景。(3) 指导写:祸、侯、啄。

【设计意图】文本不长,生字不多,预习环节放在课外,检查时重点关注易读错、易写错的字,结合讲解“诸侯国”的含义,简单介绍历史背景。扫除阅读障碍,为深入学习做准备。

2.快速读课文,想一想故事发生的起因是什么?故事的经过是什么?故事的结果是什么?(起因: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经过:少年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结果:吴王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一位少年给吴王讲了螳螂捕蝉的故事,最后吴王恍然大悟,放弃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设计意图】把长文读成一句话,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是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任务。设计三个小问题,然后根据问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教给学生概括文章的方法,即想想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然后把三者组合起来。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三、模拟场景,体会固执

1.读第1自然段,思考:吴王要出兵攻打楚国,大臣们反对的理由是什么?(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不堪设想”是什么意思?

2.师扮演吴王,生扮演大臣,模拟劝谏的场景,体会吴王的固执。预设如下:

师:各位爱卿,本王决定去攻打楚国,你们意下如何呀?

生:大王,不可不可,如果我们去攻打楚国,其他诸侯国会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师:攻打楚国的胜算很大,有八九分的把握,所以本王一定要攻打楚国。

生:大王,万万不可呀,我们派全国的精兵强将去攻打楚国,国内只剩老兵弱将。别的诸侯国就会乘机攻打吴国,到时吴国就危在旦夕了。

师:胡说,本王还未建功立业,这是个好机会!

生:大王,你千万不可拿整个国家开玩笑啊,你一步走错,国就亡了啊!

3.随即出示句子:“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可是死命令。比较:句子中“处死他”与“死命令”中的“死”的意思有什么不同?

4.总结:大臣们的劝说是直来直去,忠言逆耳的。吴王全都听不进去。你们觉得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呢?(一意孤行、专行独断、很固执)

【设计意图】故事的起因很简单,通过创设情境,师生对话,模拟大臣劝说吴王的情境,使文字活起来。并进行文字推敲,让学生深刻体会大臣的劝说是直言不讳的,忠言逆耳的,而吴王却一意孤行,偏偏不采纳。

四、文白对读,明晰事理

1.大家都十分着急,但到底该怎么办呢?就在这危急时刻,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也和大臣们一样心急如焚。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给吴王讲了一个故事。汉代刘向在《说苑?正谏》是这样记载的……

2.出示文言文: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旁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

3.师范读,生自由读。对比阅读课文第9和第11自然段,说说文言文的大概意思。

4.重点说说短文中六个加点的“其”字的意思。想想故事中揭示道理的句子是哪句?

5.出示理解重点句子: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想一想蝉、螳螂、黄雀它们三者眼前的利益分别是什么?身后隐伏着的祸患分别是什么?

6.?拇蠹业幕卮鹬形颐敲靼琢耍?蝉一心贪恋露水却不知道――(生接:身后的螳螂),螳螂一心想捕蝉却不知道――(生接:身后的黄雀),黄雀一心想啄食螳螂却不知道――(生接:少年正拿着弹弓瞄准它呢)。

7.少年对吴王所讲的这番话,吴王听懂了吗?从哪儿看出来?请齐读。

8.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呀?吴王恍然大悟,他到底悟出了什么呀?他做了一个什么决定?

【设计意图】给予高年级学生接触文言文的机会,通过自读文言文与课文对照,读懂代词“其”的不同意思,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形式,并且读懂寓言所蕴含的道理。这有利于小学与初中的衔接。

五、深入探究,领略智慧

1.文中大臣的劝和少年的劝共同之处是什么?不同之处是什么?

2.从中你觉得少年是个怎样的人呢?

3.读课文3-11自然段,想想除了第9和第11自然段外,少年的哪些言行举止体现了他的机智聪明呢?

4.大臣们苦苦相劝,毫无用处。可是,少年却用一番话就打消了吴王攻打楚国的念头,还得到了吴王的夸奖。这是为什么呢?(少年采取的是巧劝,是智劝,是委婉的劝,是旁敲侧击的劝)

5.是呀,他们之间的对话始终看不出有什么劝的味道。让我们来读读这段对话。老师读吴王的话,你们读少年的话。

6.总结:看来我们说话或做事也要像文中的少年那样讲究策略,讲究智慧。

【设计意图】本文选自汉代刘向编写的《说苑?正谏》 ,怎样有效地劝谏是一种智慧。

六、拓展延伸,启发想象

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可是该怎样智慧地跟大臣们讲呢?请你们展开想象写一写:(第二天早朝,吴王在大堂上突然宣布:“各位爱卿,本王决定取消攻打楚国的计划。”大臣们听了,个个满腹狐疑……)

【设计意图】少年的劝谏充满智慧,那么,吴王又该怎么智慧地跟大臣们解释取消攻打楚国的原因呢?充分利用这一想象的空间,着眼“智慧”,引导学生展开练笔,续写故事,做到读写结合。

(作者单位:宜兴市新建小学)

第13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落旗河小学

孙毅

[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劝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顾不到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全文分“准备攻打楚国→少年巧妙劝说→打消攻打念头”三部分,结构紧凑、前后照应、生动有趣、寓意深刻。 [目标预设]、

1、情感目标: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懂得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认知目标: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这句话的含义,明白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原因。

3、能力目标:有感情朗读课文,会创造性地复述课文,能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表现课文内容、表达对课文的理解。[重点、难点]、

1. 理解螳螂捕蝉这个故事内容,并领会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2.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了解吴王为什么会听了少年的话,同时体会少年的计谋巧妙在哪里。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遵循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自主探究,自主感悟,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学习;读中质疑,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让学生学会读书;读议结合,读写结合,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表达机会,让学生学会表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作繁琐的分析,力求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协调者、合作者和激励者,努力创设自主课堂,从而培养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概括能力。 [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以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基点,对教材大胆处理,不拘泥于面面俱到;重视学生参与,关注知识生成,体现了教学多元化。整节课围绕“导入新课--初读感知-再读理解-研读内化-拓展升华”的教学思路组织教学,抓住“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这一中心问题,通过自主朗读、合作讨论、读议结合、启发说话等方式解决问题,理解课文,领悟寓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板书课题

成语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螳螂捕蝉”既是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又是一个能启迪人智慧的成语故事。今天,老师将和同学们共同走近她。(板书课题:螳螂捕蝉) 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书空。(书空的设计,是因为课题字形复杂,给学生一个初步感知的机会。)

齐读课题。什么是螳螂?知道吗?(指图,介绍)那么,“螳螂捕蝉”又是怎么回事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初步带入课文情境。)

二. 由词入文,整体感知

1、出示词语

①蝉 悠闲 自由自在;

②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③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④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指名读。读了这些词后你有什么发现?交流。

(教师从文中提炼的几组词,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提供了思路,也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理解能力)

2、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用简要的话概括一下吗?注意说清故事的前因、经过和结果。(由词入文,衔接自然,逐层深入,化解难点,促进了学生概括文意能力的提高。)

三.读练结合,掌握文意 1.出示词语

乘虚而入 螳螂捕蝉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请同学们练习讲故事,能用上以上四个成语。(在前一个教学环节的基础上,添加了用上文中四个成语的要求,既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遣词造句能力,又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培养是个提升。) 2.师生配合,演讲故事。(通讲故事的方式,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学生对课文故事内容更有一个深入的理解,为学习下文做好了铺垫。) 四.研读理解,合作体悟

1.同学们,故事读明白了吗?出示句子。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眼前的利益”“ 隐伏着祸患”分别指什么?指名说。 名称________隐伏的祸患________眼前的利益________ 螳螂 黄雀

板书:露水 蝉 螳螂 黄雀 少年

2.能找出文中的有关句子具体说明吗?出示句子

“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有个少年拿着弹弓在它身后。”

生齐读句子。分别用自己的话连贯地说一说蝉、螳螂、黄雀“眼前的利益”和“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反复练说,更加深入掌握课文内容,层层深入,为下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师总结: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都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的祸患。 3.迁移练习。

吴国出兵攻打楚国,正如________,正如________,正如________ ,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道________。

(通过对文本更深一层的解读和迁移运用,让学生自然领悟出吴国攻打楚国与蝉、螳螂、黄雀的关系,有效地化解了课文难点,强化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训练。) 4.吴王明白少年要告诉他的道理吗?你来劝劝吴王,同学之间合作练说。(让学生用研读文本掌握的内容来劝说吴王,既巩固了对课文理解,又加强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五.练习巩固,拓展升华 1.体会少年之智 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劝告,却听了少年的话了呢?少年有什么过人之处,用了什么方法呢?

师总结:原来少年表面是在讲故事,实际上是暗劝吴王不要攻打楚国,大臣们的劝说是“直劝”,那少年的劝则是“巧劝”。( 在学生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渗透给学生劝说别人应讲究方式方法。)

2.吴王听了少年的话,取消了攻楚的念头。但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那么,第二天上朝时,他面对大臣怎样自圆其说呢?同学们讨论一下,为吴王设计一篇发言稿。 交流发言.

3、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不仅知道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还认识了一位有勇有谋,智劝吴王的少年,我想此时此刻同学们心里一定都有很多的话想说。(出示练习)

我从吴王身上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 我从少年身上体会到了________________ 螳螂捕蝉这个故事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少年智劝吴王这件事让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为了引导学生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来谈感悟,唤起学生原有的生活积累,我设计了这题练习,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从多角度去评价课文,感受课文,理解课文。因为,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学生的感悟体会比内容理解更重要。)

第14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舒城县干汊河镇顺河小学 王 敏

[教材简析] 《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典出《战国•庄子•外篇山木第二十》,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却不知被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从人物对话入手叙述故事,使人妙悟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文章前后照应,从开头的吴王有意攻打楚国,到结尾的“恍然大悟”,一脉相承,一线贯通,构成了有机整体。 [第一课时目标预设]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联系实践和语言环境理解运用“乘虚而入”“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自由自在”“毫不介意”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第一课时重点、难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请跟着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1)螳螂是什么?(昆虫、益虫)螳螂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形声字)像这样的字还有很多,举例:蜻蜓。你们也找找看?(蚂蚁、蝴蝶、蚂蚱、蚱蜢)有些动物的名称中有虫旁,但不是昆虫,举例:青蛙、蛇、蚯蚓。

(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是一个八字成语。说一说此成语的意思。

(3)今天学习的《螳螂捕蝉》这篇文章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有一个特点——借一则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那么,课文中的这则寓言想借螳螂捕蝉说明一个什么道理呢?相信学了课文,同学们一定会深刻领会到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指名认读后齐读。诸侯国

禀报

固执

毫不介意 不堪设想 恍然大悟 打消念头 隐伏祸患 劝阻

2、文章中还有一些字一字多音,你能读准吗? 处死 打着鸟 转来转去 弹弓 禀报大王 乘虚而入 举起前爪 露水

3、分节次开火车朗读课文,纠正误音,并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理解词语的意思。(有的需结合上下文,在具体的语文环境中理解。)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到底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认真地读,边读边想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谁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你能按照起因、经过、结果来说一说吗?

3、给课文分段,并拟定小标题。

四、细读课文,了解起因。

1、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吴王想攻打楚国。课文第一自然段就交代了这个故事的起因。

2、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一边读一边用心体会,从读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3、交流 A、吴王是位暴君

相机出示句子: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1)“固执”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法理解,可以理解为——顽固 (2)你能否讲讲吴王怎么样,才叫固执?

(3)学学这位 暴君的样子,表演朗读,然后全班一起来学一学。 B、大臣为国家着想

相机出示句子: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 C、事情发生在战国时期

当时楚国国力确实较吴国弱,吴王又有称霸的雄心。看来吴王的固执是有原因的。可当时的地理位置是吴国南面是越国,西边是楚国且较远,北方其他诸侯国还有很多。事实上,攻打楚国对吴国是极为不利的。

五、细读课文,了解结果。

同学们,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吴王的态度仍是如此坚决,似乎不可更改。可结果,他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出国的念头。

1、请同学们自由读最后一节,边读边把你认为重要的词语圈画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2、理解“恍然大悟”吴王明白了什么?联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3、文章开头说吴王固执己见,最后又交代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这样的写作上的安排我们称之为——首尾呼应。那么读了这两个自然段后,你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呢?

(1)少年说了什么?为什么能使固执的吴王改变主意呢?

(2)吴王说少年讲得太有道理了,到底有什么道理呢? 这正是我们下节课学习的重点。

板书设计:

螳螂捕蝉

起因 固执攻楚

经过 巧妙劝说 前后照应 结果 打消念头

第15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读顺课文。

2、整体感知,理清课文脉络,明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细读课文第一部分。

4、书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螳螂捕蝉这一故事。

2、明确故事寓意,理解寓言借助故事来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

3、感受少年的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的观点。

教学重点:深刻理解故事寓意,感受少年智慧,学习委婉地阐述自己观点。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第10课《螳螂捕蝉》,学会了生字新词,理清了课文脉络,请一位同学用简单的话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寓意

1、螳螂捕蝉这一个小小的故事就避免了一场关乎国家存亡的战争,避免了生灵涂炭,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一找文中哪几段直接写“螳螂捕蝉”。

2、出示第

9、11段文字,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故事中有那几个角色。(蝉、螳螂、黄雀、少年)

3、深刻理解寓意。

a.这些角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蝉,齐读描写蝉的句子:“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

b.读这一句,你仿佛看到什么样的蝉?如果你是这只蝉,心里会想什么?带着这种感受读。

c.让我们把目光投向蝉的身后,你看到了什么?如果你是蝉的同伴,你会怎样?可是蝉却浑然不觉,它——读句子。 d.蝉被什么蒙住了双眼?

同样被眼前的利益蒙住双眼的还有——螳螂、黄雀。 e.出示变换顺序的句子,指名读。

4、根据提示复述故事。蝉 悠闲 喝着露水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三、揣摩文章表达。

少年是怎么运用这个故事达到劝说目的的?

1、默读课文2-12节,用心揣摩少年和吴王的一言一行,把感受深刻的词句划下来,可以写写体会。

2、交流,相机指导朗读。

3、给文中对话加上提示语,分角色朗读。

四、小结回顾全文。故事说到这里,吴王什么反应?

理解“恍然大悟”, 积累词语:如梦初醒 茅塞顿开 豁然开朗 幡然醒悟 联系第一段,吴王明白了什么? 出示春秋形势图。

口头填空:吴王出兵攻打楚国, 正如 ; 正如 ; 正如 ; 他只看到眼前的利益, 却不知道

五、质疑深化人物。

1、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为什么少年劝说吴王却没被处死?他的劝和大臣的劝有什么不同?少年为什么选择在花园,只有他和吴王两个人?)

2、这是一个怎样的少年?

(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

六、课外拓展延伸。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则寓言,明白了不能只顾——,不顾————。

2、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为了争强称霸,战争不断,诸侯王的出兵与否往往在一念之间,许多像文中的少年一样有勇有谋的王公大臣甚至平民百姓运用寓言巧妙进谏,阻止了一场场战争,留下了千古佳话,也给我们后人留下了智慧的宝库。课后同学们可以读读相关的书籍如《东周列国志》。 作业:根据所提供背景,写一段话。 赵国想要出兵攻打燕国,燕国认为强大的秦国会从中得利,灭了燕、赵两国,于是派苏代去游说赵惠王,请你用“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则寓言来写写这个故事。

第16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同学们,观察板书的课题,你发现了什么?(课题中游三个字带虫旁),可见这故事和两种昆虫有关,这题目是一个成语,你们知道这成语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表达吗?补充(黄雀在后),看来这小故事中还涉及到——黄雀这一动物,八个字的成语能将成语的意思说得更明白更形象,课前你们都搜集了哪些八字成语呢?我们来交流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课件出示系列八字成语: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二、学习课文

1.请大家找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写了“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故事?找好读读,试着用出示的语句讲述这个故事,弄清这三个小动物之间是什么关系。 2.生讲述交流,师相机板书:蝉——螳螂——黄雀(小结:抓住关键语句就能复述好一个小故事。)

4.这个故事汉代刘向是这样表述的(出示文言文《螳螂捕蝉》)

5.生先自由读,师范读。你能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说说这文言文的意思吗? (小结,你看,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文言文就是一个好方法,同时,看着文言文也能复述这个小故事。)

6.完成《补充习题》第三题的相关练习。

7.再读揭示中心的一句话。这句话在课文中是怎么说的?

3.这三个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是真的吗?在文中这小故事到底发挥了怎样的大作用?(生自由读少年给吴王讲故事,品位词句体会少年的机智)

少年仅仅是在讲故事吗?到底要告诉吴王什么?你能找出这文言文中所蕴含的大道理吗?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吗?

课件出示这句话。“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抓住感叹号指导朗读,理清思路。 5.合作填表,弄清“眼前利益”和“隐伏的祸患”各是什么。

1、

蝉蝉 眼前的利益 身后隐伏的祸患

2、

3、

螳螂 黄雀 吴王

4、

6、

8、

5、

7、

9、

6.“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此时的吴王明白了少年的意思了吗?从哪儿看出?(恍然大悟)读好吴王的话。(出示吴王的话)他心里会想些什么呢?他做出了什么决定?现在你能把上表中的空白行填好吗?

(设计意图: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入手,对课文进行重组,直接切入第一个教学重点。学生通过与文本的对话,理清了蝉、螳螂、黄雀和少年之间的关系,为下面的学习做了铺垫。利用表格辅助课堂教学,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理清关系,掌握重点。而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对它们进行忠告,则从另一个角度加深了学生对“不能为了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身后隐伏的祸患”这个道理的认识。)学深了学生对“不能课 7.大臣们难道不知道这道理吗?(生找出大臣们的话,课件出示,品读)

8.大臣们的观点和最终吴王从少年那里明白的道理是一样的,可是吴王为什么不听大臣们的意见,还对大臣们下了死命令呢?

9.这少年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在死命令之后让吴王回心转意呢? 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相机板书:大臣 力劝

少年 智劝

(设计意图:作为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抓住文本,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更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有意识地潜移默化地灌输在每一堂语文课上。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少年的计谋巧妙,则进一步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朗读、体会,逐步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同时使学生的理解不仅仅再停留在刚才对故事的理解上,而是能联系具体的事件来体会道理的深刻。〕

三、拓展升华

1.你学到现在一定有很多感受,你觉得吴王是个什么样的人?少年又是什么样的人?(对人物的认识要从多反面全面了解,下节课你会了解更全面) 2.吴王可是一国之君,一言九鼎之人,他已经在众臣面前下了死命令,第二天早朝,面对众臣,他该如何自圆其说?请为吴王设计一篇早朝稿。(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第17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课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螳螂捕蝉》 授课教师:李敏(北京市东辛房小学 小学高级) 教学目标:

1.借助字典和注释及课文内容,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含义。

2.运用课外资料,明白“吴王罢其兵”与“螳螂捕蝉”的内在关系。3.回读文本,在对比评价中既体会吴王的野心和兼听则明,又体会少孺子的忠诚,智慧。 教学重难点:

理解“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既是文章的重点,也是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学生课前预习产生的质疑问题入课,引导学生将预习后的未知与待知带入课堂,形成一种阅读期待,进而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二、出示 PPT ,小组合作探究:

(一) PPT 出示问题: 吴王为什么要一心攻打楚国?

吴王为什么听了少孺子的故事就放弃了攻打楚国的计划?

“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请孩子们自由读一读这三个问题,并在小组讨论中试着合作解决问题。孩子们积极讨论,汇报着自己的学习成果,听着同学们的汇报交流,我适时点拨,初步解决了学生个体的未知问题。

(二) PPT 出示问题:

“一个小故事就使坚决的吴王放弃了出兵计划?这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学生思维,顺利进入下一环节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 PPT 出示原文:

在全文之中,突出表现少孺子给吴王讲的小故事,请同学们看白板,试着复述一下。

(四) PPT 突出 文中中心句 :

引导学生探究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五) PPT 出示表格:

引领学生再回到《螳螂捕蝉》的故事中去,梳理三种小动物的行为,将表格填写完整。思考:这三个小动物为什么不顾身后的祸患?

(六) PPT 出示历史资料:

结合相关的历史资料,迁移三个小动物“不顾”后患的心理原因,找到吴王放弃攻打楚国的真正原因。

(七) PPT 出示图片 : 出示一张三种小动物都在贪婪专注地看着眼前的利益时的生动图片,请学生仔细看观察图片,看看图中的黄雀什么样子?此时它会想些什么呢?学生都争着举手汇报时,我出示了练笔提示。

三、小结:

运用多媒体音乐的配合,请学生和着悠扬的古筝乐曲,带着自己的想象和对文本的理解,再一次将情感与内化输出,对寓意的解读如层层剥笋,学生的认知也步步提升了。

教学反思

《螳螂捕蝉》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第 11 册第 22 课。这是一篇寓言故事,选自刘向《说苑•正谏》中《螳螂捕蝉》。课文以春秋时吴王欲伐荆为背景,以少孺子的劝谏过程为线索,具体描写了“劝谏前游于后园”、“劝谏时讲述螳螂捕蝉故事”、“劝谏后吴王罢兵”,表现了少孺子的忠诚与智慧。使学生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略身后的祸患,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三思而后行的道理。从“螳螂捕蝉”这个故事中感受少孺子和吴王的不同人物形象。

本课抓住核心词语“不顾”,对小动物行为的分析、品读,想象,表达出三个小动物只“顾”眼前利益,“不顾”其身后的祸患的心理状态 , 深入理解“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患也”的真正寓意,同时把课文内容与课外资料有机结合,通过迁移理解吴王“乃罢其兵”的真正原因。

本课以古文的中心句为突破点,以句中的重点词语“不顾”为关键点,让学生进行多方位地想象与探究,运用多形式诵读和课堂练笔,最后达成目标。做到攻其一点 ,波及其余。

抓住文本整体,引导学生抓住重点事件,联系人物的言行举止及当时的背景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评价人物,感受人物形象,体会少孺子巧劝谏的智慧和故事的巧合,更进一步的深化古文寓意。

最后回顾问题,总结全文。本课紧紧围绕课前学生的三个问题展开,整个教学环节具有连贯一致性;使学生的学习真正落到实处;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有序思维,发散思维的能力。

第18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淮安市楚州区上河中心小学:陈超

邮编:223239 【教材简解】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12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为“诗文精粹”,还安排了《三打白骨精》《词两首》等课文。《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决定攻打楚国并下令不准别人来劝阻,这时一位少年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劝说吴王,使他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另外,大臣们劝阻吴王出兵的理由“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与少年讲述的“螳螂捕蝉”的故事,在实质性内容是相同的,这种前呼后应的写作特点也要在教学中渗透。 【目标预设】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

2、学会3个 生字。

3、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感悟寓意,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所隐伏着祸患。【重点难点】

理解寓言的深刻含义,有感情地读好吴王和少年的对话,能复述课文 【设计理念】

《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实践为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为了落实好这一点,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们改变了课文的“序”。教材上的每一篇课文,都应该根据学生情况,或大胆取舍,或切换段落,或从课外补充„„在课文基础上设计简明流畅的教学流程,使学生能主动、充分、自由而有创意地学习。而不是一概从头到尾,每篇课文都细细给学生“梳理一回”。 【设计思路】

教学中以读为主线,合理地安排了听、说、读、写、思等语文实践活动,把朗读、感悟、想象、复述等进行有机整合,使学生在层次分明的实践中得到全面的训练和整体的发展。具体安排如下:

一是依据课本的语言发展学生的语言。“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当然也是学习语言的例子。完全跳开书本去学习语言,往往是低效的,“螳螂捕蝉”是一个经典故事,很有文化含量,让学生在自然而然间能复述这个故事,借此发展学生语言。此环节我借鉴了薛法根老师的一个做法:通过朗读四组词语,“暗暗”帮助学生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在学习故事的过程中重在读,因为读是基础,是关键,要在学生读熟,读懂的基础上练习复述。然后学生再根据四组词语和板书复述故事,最后才是指名复述故事。

二是走入人物的内心进行想象补白,体会寓言的道理。这篇课文文字浅显,让学生理解课文,探究出以文字为载体的寓意,是易如反掌的。但如果我们上课时只立足于情节的简单再现,想揭示的寓意学生也只是浅层次的理解而已,只是停留在口号式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什么原因造成虽然危险就在身后,而却视而不见?而且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吴王都视而不见?而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结果又是怎样的可怕?对于寓言来说,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是不全面的,甚至是不成功的!同时,其实这些问题的解决都在课文的文字之中,只要引导学生凭借文字,走进内心,这样体验出的“不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是不是深刻一些呢? 【教学过程】

一、积累导入

1、教师出示八字成语前四字,学生对后四字,引出: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2、板书课题:学习“螳螂”两个生字

二、检查预习,了解课文内容

1、检查生字词

蝉 优闲 自由自在 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2、轻声读课文,了解故事。

要求概括、精炼: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3、既然课文主要写少年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让吴王取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下面就先来了读读“螳螂捕蝉”故事。快速浏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这个故事。(

9、11自然段)

三、学习“螳螂捕蝉”的故事,明白寓意。

1、齐读课文,边读边想给你启发最大的是那一句?

2、蝉是怎么“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呢?默读,先看看从哪些词语上看出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1)把这句话连起来读读看,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什么么样的蝉?如果你就是这只蝉,你怎么高兴地想?(指导朗读:读出蝉的自在)

(2)让我们把目光向蝉的身后看!你看见了什么?如果来一个特写,你看了什么?或许,它也在想呢——(指导朗读:让我们读出这股杀气。)

(3)对这只可怜的蝉来说,此时此刻危及生命,如果你是蝉的好伙伴,此时你会对蝉说什么?如果你就是这只蝉你会怎样?

3、聚焦它身后的那只螳螂,它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

4、再来看螳螂后面的黄雀,它又在想什么呢?指导朗读

5、蝉、螳螂、黄雀它们各有特点,但是都有一个共同之处,你发现了吗?从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四、学习课文首尾段

1、少年讲的这个故事,吴王明白了吗?理解“恍然大悟”

2、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那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螳螂捕蝉”的关系?

3、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4、复述“螳螂捕蝉”的故事,并用上提供的词语。

五、总结延伸

1.师:寓言就是通过一个假托的故事来说明某一个道理,内容虽短小,却发人深省,启人智慧。今天这堂课大家有什么收获?这也是这节课最后展示自己的机会

2.学生自由发言 3.互相评价课堂表现

4.小明沉迷于电脑游戏,我们该怎么去帮助他?

第19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第十课:螳螂捕蝉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复述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始末。

2.知道少年如何巧妙地用螳螂捕蝉的故事说服吴王放弃攻打楚国,了解故事与现实的联系。

3.学习少年勇敢、机智的品质和吴王的知错能改。

重点:了解故事,弄清少年如何通过故事劝服吴王放弃攻楚。

难点:了解故事中的蝉、螳螂、黄雀代表现实中的何方,弄清利害关系。 课前准备: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大家对课文有了一定的掌握。下面我们来复习一下词语和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课文。

1.导入:“螳螂捕蝉”这一个故事居然比大臣们的劝阻还管用,真是奇怪。那么这到底是怎样奇妙的故事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讲述这个故事的段落,认真读一读。

2.指名读文后,请同桌合作讲讲这个奇妙的故事,如果记不好,可以参考词语。(出示词语2,学生讲故事。)

3.谁能为我们生动地讲一讲这个故事。

4.这个故事名叫“螳螂捕蝉”。(板书:螳螂捕蝉)也可以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

后”你见过八字词语吗?说说看。

5.“螳螂捕蝉”是一则成语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那么,这则寓言故事有什么寓意呢?在文中找出并体会。

(出示句子)全班读读这一句子,(学生齐读)咱们都知道“学贵有疑,疑能得教益”,读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质疑)

(1)同学们想知道的,老师也很想知道。谁可以填好这一表格,帮助我弄清句子的含义呢?(出示表格1)

(2)指名交流。看课件演示故事经过,体会寓意。(板书: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

6.我们明白了故事当中的道理,那吴王明白吗?哪里可见?(出示最后一段)。a恍然大悟是什么意思?(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不明白)谁能扮演吴王,读出恍然大悟的感觉。

b吴王明白了什么?如果把吴王攻楚的事填入表格,该怎样填呢?(填表二)学生汇报。

引导学生总结。(吴国就像那螳螂,楚国就是那蝉,我们很容易能打败楚国。但我们进攻时,其他诸侯国就会像黄雀一样攻击我们。) c哪里可见吴王原来不明白? 7.体会人物形象

(1)(出示第一小节:吴王执意要攻打楚国,不听劝告,还下了死命令。)你们说这时的吴王是个怎样的人。(固执)他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大臣们怎么认为的? (2)对比思考:为什么大臣们的劝阻失败了而少年成功了呢?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3)那么,少年的勇敢机智还表现在哪儿?朗读对话,品味人物的动作心理。

(4)小结:少年就是巧妙地用对话故意卖关子,激起吴王的好奇心,让吴王不知不觉地参与到故事中来,才使吴王受到强烈震撼,接受了劝阻。

三、升华主题。

1.学习课文后,你喜欢文中的哪个人物形象?为什么? 2.请联系生活实际,举一个和 “螳螂捕蝉”相似的事例。

四、布置作业(任选一题)。

1.请把螳螂捕蝉的故事讲给你的家人听,让他们也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的道理。

2.仿照《螳螂捕蝉》这篇课文的写法,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件事与一则寓言结合起来,编写一个故事。

板书设计:

10.螳螂捕蝉 只顾利益 不顾隐患 少年: 勇敢机智 吴王: 知错就改

第20篇: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课前:

5、

6、

7、8字成语。同学们,都听说六(1)班同学个个满腹经纶,今天我就想来难为难为你们。我们经过了几年的学习,一定积累了不少成语吧,谁来说说。(世上无难事 功到自然成;一不做,二不休;挂羊头,卖狗肉 五十步笑百步 敢怒而不敢言 不分青红皂白 有眼不识泰山;三句话不离本行 四海之内皆兄弟 万绿从中一点红;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山河易改,本性难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呦,看来没难倒,看来我们六(1)班还真是藏龙卧虎、不容小视啊。。

一、读古文、试讲意思

师:同学们,成语是没难倒大家,老师再来一段古文,来考考大家古文的理解能力,想不想试一试?(出示)后园有树,上有蝉正饮露,不知螳螂在后欲捕之也!而螳螂作势欲扑,竟不知黄雀蹑其旁也!黄雀伸颈仅顾啄螳螂,而不知树下之弹弓也!

师:谁来读读。

生:读。说说大概的意思。(师板书:螳螂捕蝉。)

二、看动画、讲明寓意

师:关于这篇文章,老师还有段动画。一起来看看。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说。

三、初读短文,归纳大意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个寓言故事就有一段话准确写出了这部分内容,读出来

初读: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现在就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读课文,读准确字音,并用简要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自读要求)

生:指名读生字、齐读。

师:字音读准确了,再来看看这两句话(死的不同意思) 师: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说

师:起因、经过、结果清晰明了。(简洁)

四、深入研读,认识少年机智

师:你觉得少年是个什么样的人?读文划出有关语句,做好批注。(出示)(重点读的、分析的、解词的、推理的)

生:汇报。(汇报交流时,学生应该先读句子,再说自己的认识体会,最后提炼出词语板书)说得好的相机让其上前板书词语(品质类的)这是个机智的。。。。勇敢的。。。。耐心。。。。(适当表扬生眼光敏锐、会读书等)

师:机智在哪?勇敢在哪?(方法巧妙。转了3天等)

师:哦,原来这个少年是故意卖个关子,把吴王的好奇心给吊起来。而且做得含而不露,确实高明!这段对话,你们觉得应该怎么读?

生:要不慌不忙地读。

师:就按自己的体会,好好读读这段话。 生:(自由练读。)

师:我们请三位同学合作,把这段话分角色朗读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分配角色,一人读吴王的话,一人读少年的话,一人旁白。) 师:那么,他们各自看到了什么利益呢?我们看到了哪些隐患呢?

生:接着说(“它们”是指谁?它们“眼前的利益”各是什么?“身后的祸患”各是什么?这里的“它们”除了指这些外,还可能指谁?为什么?)

师:少年有没有将吴王看到的利益和身后的隐患直接说出来? 生:没有。

师:说少年没有说出的话

生:吴王你只看到能够取胜,却不知道„„

师: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其实少年是想告诉吴王什么? 生:说吴王的利益和隐患。

师: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告诉吴王千万不可出兵啊。 师:学到这儿,你还有什么问题?

生:少年所讲的事在生活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吴王怎么就相信了呢?

生:吴王没有听大臣们的劝告,为什么会听那个少年的话? 生:交流。

师: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动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智劝、巧劝。

师:一个好主意要想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的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如果没有少年的巧妙的劝阻,那么后果将会是——不堪设想。(出示)

师:你怎么理解“不堪设想”的?

师:对!单看这个“堪”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生:能。

师:对!能,能够。还能怎么讲? 生:可,可以。

师:非常正确!可以,能够就是“堪”。那“后果不堪设想”的意思就是—— 生:后果不可以预料。

师:介绍当时背景图(出示);如果吴王真的攻打楚国,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是怎样的? 师:是啊!国家灭亡,遭殃的是谁呀? 生:遭殃的是那些的打仗的士兵、人民。

师:贪图眼前不该拥有的利益,这才是百姓之福,国家之福,也才是帝王之福啊! 师:听了少年的这番话,吴王明白了吗?(出示)(板书:不战。)

五、表演助兴、加深认识

师:你们说,吴王听了少年的话,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而之前他已下了死命令了,那么,第二天上早朝的时候,他会对大臣们怎样解释这一新决定呢?来,四人一小组,讨论讨论,为吴王设计一个讲话稿,待会看哪位吴王能机智巧妙的为自己解释好决策的变动,要让我们这些臣民们心服口服呦。

师:差不多了吧?哪位吴王愿意先声夺人,第一个早朝?

生:

师:大王英明!

师:这位吴王把改变决定的过程说得很具体。还用上了书上的许多词语,还是一位很有文采的大王啊!来!掌声欢迎第二位吴王闪亮登场!

师:指名两三个汇报后总结:三个臭皮匠必赛一个诸葛亮呀,你们虽是小学生,可你们的智慧一点都不输给这些王公大臣们呀,相信其他组的吴王一定把自己的语言加工的更加完整,做到以理服人,不怒自威了吧!

六、总结:

同学们,其实,我们今天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来自于这样一篇古文(出示) 生:自由读,齐读。

师:同学们,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历经千百年风雨沧桑的中华古诗文经典,却于百折不挠中保存完好。中华古典诗文是国粹,“一个人,如果他从来不知道孔子、老子、孟子、庄子是何许人,从来没有读过、听过诗经、唐诗、宋词,如果他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和‘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一无所知的话,他就没有资格说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因为他无法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希望大家能够在以后的学习中,在学校开展的“读经典,传文明”的活动中,广泛阅读,多多积累。

七:作业:阅读古文版的《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寓言故事。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doc》
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