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白板教学设计

2021-06-23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白板课教学设计

《Tree Planting Day》白板课教学设计

英语组 聂一兵

● 教学特点

本节课的植树话题以日记的形式呈现,运用一般过去时来描写所参与的植树过程。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教学资源丰富、切题,能注意到利用小组的合作关系来完成每一个学习任务,因而能充分体现学生的合作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讨论来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教学思想

本节课采用的是EEC英语教材Tree Planting Day。植树的四个主要过程,以及在句子中正确使用时态,尤其是动词过去式在表示过去所发生事情的句子中的运用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本课例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将各样素材巧妙地运用起来,使师生、生生之间产生互动,通过有效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创新能力。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能在做中学,在做中体会各个知识点。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例提供了以下三个教学资源。

1.有关环保植树的动画。

此动画从一颗小小的电池所引发的环保问题谈起,生动有趣,让学生从中领悟到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能让学生大胆地运用英语谈自己的观后感。

2.关于植树的Flash。

此Flash放在新授课后呈现,能把植树的全过程以现在进行时的时态再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目的是能让学生再次重温植树的过程,并进行时态的对比。同时通过所学知识进行时态的转换,可以做到一个资源多种用途。

3.关于明理性的故事环节设计The boy & The apple tree。

此PPT可以很好地通过故事让学生感悟到深刻的道理,引发学生的思考。这个故事同样以过去时进行呈现,能很好地配合本节课所运用的过去时。生动有趣的画面能够吸引学生用心去读懂一个故事,并很好地将它展现在大家面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而大大提高。

● 教学过程简述

1.和学生谈论关于植树节的话题。首先,利用电子白板聚光灯功能出示一幅图,让学生猜季节及这幅副图相关的节日及时间,引出本课主题,学习四会词语diary,Tree Planting Day。

2.出示关于树的格言,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猜中文大意。

a.The people of the past plant the tree posterity enjoy cool air.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b.Tall trees catch much wind.树大招风。

c.Great trees are good for nothing but shade.大树底下好乘凉。

3.展示一个和树有关的环保宣传广告让学生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询问学生观看后的感想。

4.出示植树的四个主要步骤,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排序,如图

1。学习词组dig (dug) holes,put (put) the young tree into the holes,fill (filled) the holes with earth,water (watered) the trees。

5.让学生根据图片提示复述植树过程,并根据自己的经历添加新的植树步骤,然后用思维导图呈现,如图2。

6.用思维导图呈现单词表,让学生根据音标重新排列并认读新词,如图3。

7.通过给下列句子排序,让学生对课文有初步了解,如图4。

8.用课件呈现并学习课文,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根据所各自的理解对课文互相提问。

9.用Flash呈现另外一篇用现在进行时描述的关于植树的文章,让学生再次体会植树的过程。并通过引导让学生把文章的现在进行时态改为过去时,分析英语日记的格式。

10.阅读用过去式表达的一篇关于树的故事The boy & The apple tree,让学生在复习动词过去式的同时,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11.小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植树的过程、日记的格式、动词过去式

推荐第2篇:交互式白板教学设计 牧场之国 语文

交互式白板教学设计:

《牧场之国》教学设计

开发区学校

丁国钦

一、课前引入揭题

1、(出示荷兰的风光图片)看了这几张图片给你什么感受?出示课题。

2、谁能向大家简单地介绍你所知道的荷兰?

3、(出示资料)老师也准备了一些资料,看看对你了解荷兰有没有帮助。------不愧是牧场之国。揭题

二、初读课文,检查生词:

1、认真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哪几个自然段写了白天的荷兰?

2、白天的荷兰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请抓住文中的主要词语来回答。

3、根据学生的回答划出词语,学生读生词。

三、根据学习提示学习课文,抓住重点教学,理解作者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1、自由读学习提示,说说阅读的要求是什么?

2、学生自学。读悟理解“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3、完成学习单并在小组交流。

4、抓住重点句子理解荷兰牧场的安静、美丽、自由、快乐。并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感受。

5、自由读,感受美丽、安静的牧场,指名读。

6、配乐配画朗读感受。

四、回归主题,总结提升。

1、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在作者心中这是怎样的荷兰呀?根据学生发言总结板书。

2、为什么“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没有用上感叹号? (有些东西教参上有的我就不写了) 本节课白板在教学中的应用点如下:

1、课前引入:图片的展示,资料的拖放----为理解荷兰是“牧场之国”作铺垫。

2、初读课文,词语圈画-----初步感受白天的荷兰。

3、读悟课文,抓重点理解感受:

(1)学习提示上的圈画注解; (2)学习课文时的圈画加注;

(3)读课文时配乐配画配图,营造氛围;

----理解为什么四次出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感受作者的内心赞叹。

4、总结提升---板书。

在教学预设中,还准备用上屏幕摄录、录音功能和更多的生板互动,由于本人水平和种种原因,未能如愿。

推荐第3篇:语文教学如何使用白板

语文教学如何使用白板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白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对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进行了改革。白板的使用的确可以创造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电子白板使用中我也尝试着,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水平,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一、从“预制”转向“弹性”调用

以往,教师在课前都要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资源整理为一个系统的“PPT”或者课件,以便在上课时使用。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或放在计算机上随机调用。调用时,教师只需“点击”或“拖动”就可以用。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来灵活调用自己存在电子白板上的资源,不需要受PPT或课件程序地牵制。 教学中可以随机拿了为我用。课堂上表现出快捷、简便。

在教小学语文十二册《詹天佑》一课时,我把“詹天佑人物介绍”、“时代背景资料”、“铁路建设视频”等资源保存到电子白板资源库中,根据上课的需要调用这些资料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人”字形铁路设计的科学性,很直观形象的看出中间开凿法和两边开凿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感受到詹天佑是我国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

二、促思解疑,激活课堂

小学生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借助具体形象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多媒体是人手、眼、耳、思维的延伸,利用交互电子白板与多媒体课件整合使用,真是如虎添翼。

在教《新型玻璃》一课时,我把本课的阅读要求出示在白板上,让学生根据思考题来阅读课文,勾画圈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几种玻璃,这五种玻璃有什么特点和用处?然后,从夹丝网防盗玻璃讲起,让学生明白这种玻璃的特点和作用。运用填表的形式,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接着学生在小组合作下自主探究,其他各种玻璃的作用。然后精心设计了一个表格,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填表,强化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在此基础上,我大胆设计了一个想象环节;假如你是一位设计师,你想来填补我国玻璃制造业的空白,想设计什么样的玻璃?这个环节课堂上学生表现的很精彩,他们设计了卫生间的吸味玻璃,吸尘玻璃,吸水玻璃、音乐玻璃……为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我利用白板为孩子们展示了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玻璃:大型玻璃壁、U形玻璃、金属玻璃、有机玻璃、铜夹花玻璃、微晶玻璃可钉钉的玻璃、打不碎的玻璃……学生们看得眼花缭乱,打开眼界,世界真奇妙,科技真发达。同时也是对孩子们进行爱科学教育。这样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源于白板的使用,源于先进的教学手段的运用。

三、拓宽视野,丰富积累

刘国正先生说过:“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教师不应只停留在教材中的一个例子和有限的知识内容,而应让学生走出课本,走出校园去学习更多的知识。教师可以以教材的例子为引子,指导学生课前观察、收集资料,课后进行拓展学习和信息整理、汇总。

在教《长征》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了有关“长征”的一些文字和资料,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资源库中,上课时,由学生打开电子白板中的资源库,调用他们的资源进行汇报。学生们明白了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经过,长征途中历经的千山万水,艰难险阻,《长征》这首诗的写作背景,以及毛泽东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课后我继续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长征”内容进行小组探究,并把探究的成果保存到电子白板的资源库中,作为下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源。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开阔了眼界,拓展了知识面。

四、提高语文练习的效率

任何一个学科都离不开练习与检测,语文学科也经常需要练习。教师一般通过投影仪进行练习评讲,但此方式将教师“禁锢”在投影仪旁。有了交互电子白板,教师就可以把练习制作成PPT,教师可以轻松自如地在白板前走动,并利用“画笔”进行圈划,还可以请学生到白板前做练习。如果是利用课件做的练习,教师也可以利用“探照灯”、“幕布”、“画笔”等功能进行练习指导,这比起以往投影仪的使用更轻松、灵活。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一节课的容量明显增加。在教学生作文《我与书的故事》,我便把作文的要求出示在屏幕上,让学生根据要求认真审题,人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写什么,怎样写。一致认为:可以是买书的故事,也可以写读书的故事,更可以是读一本书的体会……学生对本次作文有了大体了解后,我便从网上找到类似的作文,让学生仿写和借鉴,对自己的作文有提高。这是白板多媒体给教学的帮助。

五、提高语文课堂查错补缺的效率

在语文识字课上,教师经常要对学生的书写笔顺进行检查和纠正,由于学生在黑板上写字,身体往往挡住了书写的字,其他学生无法判断其书写笔顺正确与否,经常是由教师纠正他错在了哪里。有了交互电子白板,可以使用“回放”功能,让师生清楚地知道其书写笔顺的正确与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时,只要我们运用交互电子白板的“录制”功能,就可以把学生的朗读录下来,然后由学生自己从中发现问题、矫正读音,并进行情感地处理。 电子白板的引进课堂,为语文教学插上了翅膀,为教师注入了先进的教学手段。但是,它也有弊端,它是一种先进的工具,是工具就要巧妙运用,适当运用,不能是全部“拿来”,它毕竟不是教学的全部。在以后的语文教学中该用就用,该讲就讲,始终把它作为语文教学的辅助工具,切实发挥电子白板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推荐第4篇:白板教学设计 王璐

认 识 线 段

加格达奇区第二小学

王璐

教学内容:二年级教科书第48-49页 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厘米和米》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分四个部分:认识线段,认识厘米,认识米,以及实践活动“量一量”。“认识线段”是教学量长度的基础,因为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实际上就是量线段的长短。此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物体长短,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到此类的内容,有较丰富的生活经验,这些都为这节课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但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能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他们的理解往往是表面的,零碎的,要使他们对线段的概念提升到一个概括的、抽象的认识,有一定难度。同时他们喜欢动手,有极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些都是课堂上需要利用和捕捉的闪光点和有利因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线段,会用直尺画不定长线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

2、过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操作活动和观察线段的过程,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情境中,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

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的特征,会画线段。 教学难点:线段表象的建立。 教法和学法:

认识线段属概念教学,学生对概念认识得到一般规律的过程是:感知——表象——抽象概括——形成概念,因此教学中应充分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强调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达到训练思维的,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为此课堂教学中我主要采取直观演示法和操作实践法,配合谈话启发、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学生:每人一根毛线;一张长方形纸;一张作业纸。

师:一根毛线,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通过操作,初步认识线段

1、感受线段的“直”(1)出示跳绳和拔河的情景图。师: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那请问跳绳的绳子和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有什么不一样?(沿绳子画出曲(直)线)

跳绳甩出的绳子是弯的,拔河的绳子看上去是直的。 (2)毛线由曲变直。

A请观察你桌上的毛线,你发现什么?

B你有办法把它变直吗?请你试试看。学生自己动手拉直曲线。

C(屏幕出示)讲述: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板书:线段)学生齐说。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线段。

D追问:这样拉出来的线与原来的那根线有什么不同?(板书:直的)线段都是直的。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指名拉出一条线段)问: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放开一只手)现在毛线怎么了?(弯了)要让毛线再变直必须怎么样?(捏住线的两头把它拉紧)现在绳子又怎么样了?(直了)

(边说边标示出)

(屏幕出示两手拉出的线段)对,一定要两头都捏住拉紧,两只手捏住毛线的两头在数学上叫做线段的端点。(板书:端点)学生读一遍。

追问:请问线段有几个端点?(板书:两个)

请大家拉出一条线段,同桌互相指一指对方手中线段的端点在哪儿。

3、感受不同方向的线段

(指名拉出一条线段,竖起来)问:看,线直吗?可以看成线段吗?它的两个端点在哪儿?

斜着放,问:这可以看成线段吗?为什么?只是什么发生了变化? 你会把手中的线段变变方向吗?自己试一试。

4、感受线段有长有短。

师:老师手里的线段和他手里的线段比,有什么不同吗?对,线段有长有短。你也拉出一条线段跟你旁边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谁的长、谁的短?

那你有办法让老师手里的这一段变得再长一些吗?你来做做看。问:你是怎么做的?

那你们能再把你们手中的线段变短一些吗?试试看。

师:我们两只手捏的地方也就是线段的两个端点分得越开,这条线段就越怎样?反过来呢?对了,线段有长有短,(板书:有长短)以后我们还要学习量线段的长度。

5、抽象出线段的图形。

A、小结: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长短)。那么线段画出来是怎样的呢?瞧,(屏幕移出线段)教师边指边说:直的,线段的两个端点是怎样表示出来呀?对,在它的两头点上一个点或画一条短短的线,表示出线段的两个端点。

瞧,这就是表示线段的图形。闭上眼睛把它输进脑子里。

(演示变化线段的长短)问:瞧,这条线段比刚才的那条(长、短)。 B、(演示变换线段的位置)问:这是线段吗?为什么? C、

6、小结线段的特征。

那学到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线段是什么样儿的呢?

老师这儿有首儿歌送给大家,出示儿歌:小小线段直又直,一头一尾两端点,有长有短可以量。齐读。

二、巩固线段的特征

(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

1、辨线段。老师这儿有一些图形,哪些是线段,用手势表示。不是的说说为什么?

2、找线段。

A谈话:看来,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线段这个好朋友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能找到线段。请看。(电脑出示:学校建筑物上找线段)师边解说边标注:XX的边可以看做是线段。

B那么在我们的教室里,在你的身边有线段吗?谁先找到了?请你指指看。 C对呀,小朋友只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就会发现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能找到线段。

三、画线段。1尝试画

那你会把线段画出来吗?你准备用什么工具画?拿出纸,试一试画一条线段。 学生试画,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画法。

说说你是怎么画的?根据学生回答师在黑板上画出线段。还可以怎么画? 在画线段时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呢?

3、再次画

请你听了提醒后再画一条和刚才方向不同的线段,看谁画得又快又好。 请同桌互相欣赏一下对方的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很好,就竖起大拇指表扬他,如果有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4、你还能用其他工具帮助画线段吗?为什么这些工具都能画出线段呢?(这些工具都有直直的边)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都要用到画线段,比如,我们每次作业最后要画什么?

5、还有画线段还能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看,工匠们要在墙上做出这样的隔板,他是怎样解决的呢?请看。(放录像)他先定好高度,再从墨斗里拉出有墨的线,两头拉直了,一弹,在墙上弹出一条线段了。瞧,他们可真聪明。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用处真大。所以我们小朋友一定要认真学好数学。

四、由浅入深,巩固新知

1、数线段。

(出A谈话:其实有很多我们以前学过的图形就是由不同方向的线段围成的。示“想想做做”第2题)请看,这些是什么图形?它们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请你用手势表示出来。

请你来指一指?(教师指着其中一条线段)这条线段的端点在哪里?B汇报时:(教师指着与这条线段相交的一条线段)那么这一条呢?说明:当两条线段相接时,它们相接的那一点就是它们的端点。

C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四边形是由四条线段围成的,五边形是由五条线段围成的。你发现了什么?那么有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几边形?

2、折线段

(1)(取出长方形纸)长方形纸上有线段吗?有几条?在哪里?

(2)那现在请你拿出你的长方形纸随便折一下,打开看看,纸上有线段了吗?在哪里?

(实物投影出示) 对,这条折痕也可以看成是一条线段。请你指一指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哪里?

(3)你还能折出一条比刚才那条短的线段吗?试试看。(实物投影出示) (4)下面请同桌两人各自折一条线段,然后两人再比比折出两条线段的长短。

3、由点连线

(1)连结两点画线段。

(黑板上画上两个点)问:连接这两个点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小结:连结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有三点,连接每两点画一条线段?猜一下,能画出什么图形?请你在老师给的作业纸上画画看。

问,你们画成的是什么图形?投影学生作品。 师问:你是哪两个点连成了线段?

指出:上面这个点和下面的左边的点连成了一条线段,和下面右边的一个点也连成了一条线段。

(3)那想想这样四点,连结每两点最多可以画出几条线段呢?快动手试试看。

(先画出过第一个点的所有三条线段,接着画出过第二个点两条线段,再画出最后一条线段。向学生渗透有序思想,为高年级进一步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做好铺垫。)

(4)那想想这样的五个点,连结每两点可以画几条线段?又能画出什么图形呢?动手试试。 (依次用不同颜色画出4+3+2+1条线段)

五、小结学习收获

谈话: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位新朋友叫线段,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六、延伸

小朋友,我们都知道用彩笔可以画出美丽的图案,可你知道吗?用线段也能拼出美丽的图来,我们来欣赏一下。(屏幕出示图片)瞧,用线段可以创造出美丽的图形来,课后感兴趣的小朋友也可以动手用线段画出美丽的图形来。

推荐第5篇:教学设计及白板使用简介

教学设计及白板使用说明

本节课是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学期Unit 6 Topic 3 Which is the way to the post office? Section D的内容,主要复习了本话题的问路、指路给方向的对话练习,并对祈使句进行了巩固,课件从学生实际出发,对教材进行了必要的调整。为了更好地在一节课内实现教学目标,将课件与白板结合在一起,互相切换,用到了白板文件导入、屏幕工具、画笔、页面移动、橡皮等的功能,教学顺序及白板使用安排为: Step 1——Warming up课前热身,Sing Traffic Lights together, follow and act.师生共唱,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跃课堂气氛(点击白板文件导入,播放歌曲Traffic Lights幻灯片1-2导入)

Step 2——The signs of transportation(课件白板互换呈现交通标志图, 采用聚光

灯的方式单个识别,然后检测,熟记至完全掌握。)(幻灯片3)

Step 3——Review the imperative sentences.复习祈使句型。(幻灯片4-7) (呈现祈使句的图片及句子, 采用屏幕工具的推拉功能识记句子。)

(完成祈使句肯定、否定的替换,并在白板上运用画笔功能学生演示。) Step 4Asking the ways and give the direction.(共6个活动)

1.(1)(看简易地图,让学生说出问路用语,让学生在白板上运用画笔功能演示,

画图与表达结合,进行大量的练习。) (幻灯片8-10)

(2)(请几组学生展示,练习问路指路的句型。)

(屏幕移动在空白处写出难点until 和学生易错点,发挥白板功能)

(3) (Mr.lost in Beijing找DingHao Building,让学生画出路线,并在白板的横线上填出来。) (幻灯片11)

(4) (切换成课件,老外问长城怎么走,完成去长城换乘公交的指路方法,并在讲台上表演,角色练习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 (幻灯片12)

(5) 1.(降低听力难度,先看地图,找出如何去公园的路。先在白板上画出再复述,为第二步的听力及操练打下基础,以降低难度。) (幻灯片13-14)

2.(让学生再听1a的录音,完成段落的填空,然后师生一起核对答案。)

(6) (游戏:寻宝,继续练习问路指路的综合练习,画图与表达结合,用到橡皮功能)Games: look for the treasures.(幻灯片15-18)

Step 5Summary: Useful expreions: 指路和给方向(幻灯片19)

(1)Asking the way(2) Giving directions:

Step 6 Exercise: (让学生在白板上找出答案,并画出来,画图与表达结合,用到橡皮功能)(幻灯片20-21)

Step 7Homework:(写出从学校到邮局的路。)(幻灯片23)

Write down the way to post office from our school.

推荐第6篇:《雷雨来了》白板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雷雨来了》白板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雷雨来了》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炎热的夏天》中的一课。主要是让儿童认识夏季常见的雷雨,认识雷雨的形成和雷雨的利与弊,掌握日常躲避雷雨的方法,认识、探究自然界的奥秘。

雷雨的形成过程比较抽象,儿童不易理解。而电子白板对视频、图片较好的呈现功能以及交互功能能弥补这一不足,把夏季雷雨的形成过程、原理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观察、认识电闪雷鸣等自然现象,激励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科学,同时启迪学生珍爱生命,警钟长鸣;

2、行为与习惯目标:增进儿童对雷雨知识的了解,培养他们勤于思考的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掌握躲避雷雨的方法,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教学重点:

从学生生活入手,引导学生从观察雷雨、认识雨中行走的安全,指导学生能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了解雷雨的形成以及避雷的知识。 教学媒体与资源选择:

1、白板课件,搜集一些课上需要的雷雨图片、雷雨形成视频以及相关图片、录像资源。

2、生活中避雷常识以及儿歌。课堂教学用工具和软件

1、教学用工具:教师机一台、电子白板、投影机、日历

2、软件:电脑安装Activstudio Profeional Edition V3.6 教学过程: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活动

一、激趣引入,发现“夏天”

1、小朋友们,知道今天是几月几日吗?(生答:08年5月28日)是呀,时间过得可真快呀,不知不觉现在已经是五月底了。(出示日历)瞧,这是一本08年的日历,老师在5月5日下画了个红圈圈,因为它的下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立夏”两个字。

2、你知道“立夏”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学生说)

课件出示:“立夏”表示农民伯伯在春天播种的农作物已经直立长大,是夏天来了、夏天开始了的意思。

3、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夏姑娘的影子呢?下面我们分组从四个方面来介绍:(气温天气、人们穿着、动植物、小朋友的变化) 学生讨论交流、指名学生回答

师总结:夏姑娘来了,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蜻蜓和蝴蝶,也带来了好看的荷花和呱呱叫的青蛙;夏天来了,小姑娘们穿上了漂亮的裙子,小伙子们也床上了短裤......(出示图片)

裙子

凉鞋

T-恤

青蛙 活动

二、认识雷雨

1、过渡:夏天不但天气炎热,而且还变幻无常呢!刚刚还是晴空万里、艳阳高照,可是突然说生气就生气,你们看(听)-----(出示闪电、雷雨图片和雷声,并引导学生说)

2、夏天下雨的时候通常会伴有电闪雷鸣,我们就称这种雨为“夏天的雷雨”。

板书:雷雨来了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3、这不,雷雨说来就来了,你们瞧!(课件出示雷雨短片)

你什么时候碰到过雷雨吗?你当时心里怎么想的?(指名学生回答)

师:想必同学们和老师一样都碰到过雷雨,下雷雨的时候心里也许会特别害怕。

4、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识雷雨,看看雷雨到底可不可怕。首先,你知道雷雨时怎么形成的吗?(指名一个同学回答)

雷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来看看一段雷雨形成的录像吧!(课件出示)

5、看完这段录像,相信同学们对雷雨的形成过程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就让老师来考考大家吧!

(出示选择题)

@云是由什么组成的?A、白色的棉絮 B、水滴

@闪电是怎样形成的?A、雷公公的手电筒亮了 B、云层间碰撞的结果

@是先看到闪电还是先听到雷声? A、先看到闪电 B、先听到雷声

活动

三、“你喜欢雷雨吗?”

1、夏天是雷雨的多发季节,我们经常会听到那轰隆隆的雷声,看到刺眼的闪电和哗哗的大雨。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雷雨吗?请说出理由!先跟你同桌的伙伴交流一下吧!(2人小组讨论)

指名学生发言。(学生大多说部喜欢,因为雷雨给人们带来了不方便;雷雨令人害怕;雷雨毁坏了建筑物.....)

2、师总结:确实,雷雨有些令人害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便,更糟糕的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就像小朋友们说地那样,雷雨有时候会给人类带来灾害呢。所以,老师提醒大家,夏天雷雨来临的时候应该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不过,夏天的雷雨可不是一点好处都没有哦。适量的雷雨能让庄稼喝个饱,能给花草洗个澡;雨后空气新鲜,人们会感到很舒服呢!

活动

四、躲避雷雨常识

1、下面,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段短片,故事中的小红和小明发生了什么事呢?同学们可要看仔细了哦。

(播放动画《夏天的雷雨》)

2、谁来说说,在什么时候,小红和小明在干什么,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指名学生回答。

哦,一个夏天的上午,小红和小明在郊游,突然来了一阵雷雨。这下该怎么办呢?(指名一个学生:雷雨突然来了,你说这下该怎么办)对,赶紧躲雨吧!于是,小明指着远处一棵大树对小红说:“瞧,那边有一棵大树,我们赶快去树下避雨吧”

3、你赞同小明的做法吗?为什么?(不赞同,雷雨天气大树下避雨很危险)是呀,小朋友们知道的可真多呀,雷雨天气绝对不能在大树底下避雨。雷雨天气还应注意些什么?小朋友们赶紧给老师提个醒吧!

(4人小组讨论)指名学生发言

师总结: @不要躲在大树等高大的物体下,因为闪电最喜欢来这里“串门”;

@不要再水中游泳;

@不要受晾在露天铁丝上的衣物

@不用手机通话

@不要肩扛锄头、铁锹等 活动

五、总结,儿歌结束

1、师:其实夏天的雷雨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怕,它反而也跟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好处。希望小朋友们牢牢掌握雷雨天气的安全常识,这样,你们就不用再害怕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

雷雨天气了。最后,老师把一首好听的儿歌送给每个小朋友。

2、课件出示儿歌《避雨歌》

雷公公,轰隆隆,家里电器暂不用;

避雨不去大树下,安全知识记心中;

雷雨来了不慌张,人人夸我好儿童。

推荐第7篇: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白板

《有趣的测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的计算之后,进一步的理解和加深,是它的综合应用,紧贴于生活,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和作用。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经历讨论、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体验“等积变形”的数学方和转化思想的应用,发展数学的应用意识。

2、过程与方法:感受数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情感与价值: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合作意识,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设计不规则石块体积的测量方案

2、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石块体积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出示《乌鸦喝水》的故事,引出课题

一只乌鸦口渴了,它飞呀飞,到处找水喝,终于找到了一个水瓶,可是水瓶里只有半瓶水,它想:怎样才能喝到水呢?当看到水瓶周围有许多小石子,它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它用嘴巴衔着石子一块一块地

放入水瓶中,这样水瓶里的水渐渐升高了,小乌鸦终于喝到水了。 师:同学们,听完故事,你们觉得这只小乌鸦是一只什么样的乌鸦呢?她聪明在哪?为什么石块放入瓶中,水的体积就上升了呢?这个小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这节数学课是不是有所帮助,有所启发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趣的测量》

(二)、探究新知

1、师:同学们,本学期我们已经学习了关于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并且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公式,谁能告诉老师他们的公式是什么呢?看来同学们掌握的知识非常扎实。

2、现在,老师手里有一块石头,它的体积怎样求?是否能用我们学过的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公式来求呢? 生:不能。

师:因为石头本身是个形状不规则的物体,那我们能不能用乌鸦喝水的故事给我们以启示,把它放入水中,以便测出它的体积呢?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像石头这样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

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手中的实验器皿来测出各自石块的体积。

3、学生汇报。

生1:水溢出的方法。(V物体=V水溢出) 生2:水上升的方法。(V物体=V水上升)

生3:水下降的方法。(V物体=V水下降)

4、引出用长方体水槽测石块的体积

师:同学们用手中的量杯很快的测出了石块的体积,那么你们能用老师手中的长方体水槽测出石块的体积吗?是否还能用刚才的方法吗?我们以水上升的方法来试一试。

师:这是一个长方体的容器。里面盛有水,现在的水面是在这个位置上,我们先从里面量一量底面长、宽和水面的高各是多少,把数据记录下来,然后我们把石块放进去,水面升高到多少? 师:我们知道上升的水的体积=石块的体积。我们知道这样一种关系,就很顺利的求出这个不规则的石块的体积。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计算石块的体积的方法。

5、请大家注意观察,这几种方案有什么相同之处?

生1:都用到了水来测量;

生2:都是将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转化成可测量的水的体积。

师:在数学中我们把这叫“等积变形”,这也是数学中转化思想的应用。我们学过的很多知识都运用到了这种转化的数学思想。比如:我们在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我们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后,在进行加减。还有我们这学期学习过的分数除法,我们把它转化为分数乘法来计算等等。 师:早在2000多年前,阿基米德就利用这种方法为自己解决了一个难题,让我们一起走进数学万花筒,领略阿基米德的风采。

在我国的古代也有很多这样的故事:如“曹冲称象”、“捞铁牛”的故事同学们早已熟知。

(三)、综合应用,拓展提高

1、师:刚才我们把不规则形状的石块的体积转化成可以直接测量计算物体的体积。这样的方法同学们都掌握了吗?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我们先来看练习题。

2、师:我们学会了测量像石块这样大的体积,那么如何测量一粒黄豆的体积呢?这样小的物体怎样则呢?

生:数100粒黄豆,放入一个盛有一定水的量杯中,根据水面升高的情况,测量出体积,再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师生共同合作测量计算出一粒黄豆的体积。

3、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智慧林,看看我们同学对这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的如何?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师:不规则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学习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希望同学们学好今天所学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奠定基础。

推荐第8篇:白板教学设计孙天醒

《卡通贝贝手拉手》教学设计

伊春市翠峦区

孙天醒

一、教材分析

《卡通贝贝手拉手》是龙教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二册第九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本课主要介绍画图程序中关于图片的几种变化,包括图片的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以及反色。这三种变化既可以对已有的图片进行处理,也可以对现场绘制的图片进行加工;既可以对图片的全部进行处理,也可以对图片的局部进行加工。本课主要是对图块操作的总结和进一步延伸,因此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小学生具有极度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前面的学习,他们已经对画图程序有了一定的了解。学生单纯学习图片的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和反色,操作起来并没有什么难度,但每名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一定区别,如何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适当运用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会图块的拉伸扭曲、翻转旋转。理解水平翻转、垂直翻转与旋转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翻转、旋转、拉伸、扭曲、反色操作,画出各具特色的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自我探索、自主学习,团结协作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片的拉伸和扭曲、翻转和旋转等。

难点:图片的翻转和旋转的区别,拉伸和扭曲正确设置。

五、教法、学法

教法:《卡通贝贝手拉手》一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自主探究学习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承担任务——讨论学习——实践操作——综合运用。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

白板课件

七、教学程序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利用激趣的方式引出课题。教师出示小熊的图片并创设童话故事情境:小熊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在这个温馨的家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小熊爸爸身体强壮,是家里的主力,小熊妈妈美丽漂亮,就是有些胖,小熊贝贝聪明伶俐,个子刚刚好,小熊姐姐很苗条,是几个孩子中最高的,小熊弟弟,活泼爱动,不过有些矮。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喜欢经常到小河边去照镜子。

(二)探究学习,落实任务

任务1 :帮助小熊一家人制作一张全家福

“同学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老师也知道同学们都有自己喜欢全家福照片,下面,请你们利用所学的知识,帮助小熊一家制作一张全家福照片好吗?”引出任务:帮助小熊一家制作一张全家福

学生在绘制小熊全家福的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运用讨论,看书等形式,自学图形拉伸的方法。经过研究他们会发现小熊姐姐和小熊妈妈可以从把小熊爸爸拉长、拉扁变幻出来——引导出“拉伸”的概念。

任务2:制作卡通贝贝倒影

提示学生主动探究、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要先复制,粘贴一份原图片,然后对新复制的图片进行翻转、旋转等操作。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任务3 :制作全家福底片 “全家福拍完了,小熊贝贝有个好建议,希望留一张底片,然后把它放大,挂在家里的墙上,我们能帮助它实现愿望吗?”引出任务:制作全家福底片

教师要求学生自己阅读教材 40 页的“全家福底片”这部分知识,找出制作底片的方法。

通过情境、任务,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学生带着任务学,能在学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逐步培养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总结交流,及时反馈

“老师看到同学们都帮助小熊一家实现了愿望,小熊的一家一定非常感谢同学们,下面我们通过多媒体来展示一下同学们作品。在展示过程中,请同学们进行评比,交流学习心得。”教师帮助学生疏理知识,归纳总结。

八、课堂总结:

通过前面的知识学习,学生们都做出了美丽的作品,给大家一个展示的机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乐于学习。回顾本课的主要收获,加深巩固本课教学内容 板书设计:

小熊贝贝手拉手

翻转/旋转 拉伸/扭曲

水平、垂直

推荐第9篇:白板教学心得体会

电子白板开拓教学的新天地——视频学习心得体会金晖小学33班武明月

5月8日上午第三节课,我们全校语文老师在多媒体教室收看了“首届山西省中小学教师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技能大赛”的一节语文课。 讲课的老师叫王燕,她讲的《夕阳真美》是苏教版二年级上册的语文课。

“电子白板”,我们学校也有,老师们也都在用,但是“电子白板教学应用技能大赛”我还是第一次听说,也是第一次通过视频看到!我看到王燕老师在交互式白板上操作电脑,利用智能笔直接书写,使用板擦随时修改,并可以在注释功能下对原来的文档、网页等进行修饰、批注。学生上课时也被资源库中更多的画面图解吸引而专心听讲,加深了学习印象。

低年级的识字教学很枯燥,但有了交互式电子白板后,教学过程就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乐学乐记。如王燕老师教学《夕阳真美》,一开课,王老师就借助白板展示夕阳的美景图,并配乐朗读课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一下子就把学生和听课的老师引入美好的意境之中,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识字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比较难,他们难以将字形与表象统一。王老师在教学生字“沉”时,触控笔一点,屏幕便切换到了一幅水牛下沉的图片,运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生字,在白板上,那支神奇的触控笔可以像鼠标那样灵活的书写或操作,在视觉和听觉上都给了学生强烈的震撼。因此,运用交互式白板教学不仅突出了识字教学的重点,而且识字教学的难点也迎刃而解。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多学习电子白板的使用方法和技巧,真正地发挥它强大的功能,争取早点将电子白板应用到课堂教学中去。

推荐第10篇:白板教学反思

5.4利用轴对称设计

本节课是在前面所学轴对称及形成轴对称的基础上来进行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轴对称图形在生活中的体现,以及会利用抽对称设计简单地堆成图形。虽然轴对称这一部分的知识较为简单,但是有些同学想象力不够,所以掌握起来会存在一定的问题。我在设计本节课的时候重点就放在和学生互动及让学生动手操作上面,希望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和同学间交流互动来加深对这节课的理解。下面我将从优点和不足两方面来进行反思:

一、优点

1、利用白板进行数学教学,很多知识可以很直观的展示给学生, 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白板教学还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很好的和学生进行互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不足

1、由于这是我上的第一节电子白板课,对于白板技术掌握的 还不是很熟练,所以有很多功能都还没有用到,只是使用了最简单最基本的一些功能;

2、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较为简单,主要是想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但是在一些环节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我还存在一用多媒体上课就没有多少板书的情况,这些方面我也一定会多多听其他老师的课,以此来吸取经验,不断提高自己。

总的来说这节课基本达到了我的预期的效果,也感受到了电子白

板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会多向其他老师学习,多多研究白板等教学媒体,使自己不断进步。

2014年5月29日

第11篇:语文教学使用白板增强学习兴趣

语文教学使用白板增强学习兴趣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白板作为一种教学工具,对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对教师呈现教学内容的方式进行了改革。白板的使用的确可以创造一种高效的教学模式。在电子白板使用中我也尝试着,不断提高自己的应用水平,下面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以往,教师在课前都要把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资源整理为一个系统的“PPT”或者课件,以便在上课时使用。利用交互电子白板,可以灵活地把自己上课需要用到的各种教学资源(包括文字、图片、动画或课件等)保存到交互电子白板的资源库或放在计算机上随机调用。调用时,教师只需“点击”或“拖动”就可以用。此外,教师可以根据课堂来灵活调用自己存在电子白板上的资源,不需要受PPT或课件程序地牵制。 教学中可以随机拿了为我用。课堂上表现出快捷、简便。

在教《詹天佑》一课时,我把“詹天佑人物介绍”、“时代背景资料”、“铁路建设视频”等资源保存到电子白板资源库中,根据上课的需要调用这些资料让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感受到“人”字形铁路设计的科学性,很直观形象的看出中间开凿法和两边开凿法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感受到詹天佑是我国爱国的杰出的工程师。

第12篇:什么是周长(白板课)教学设计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本溪市溪湖区 河畔小学 杨洋 2011.11.17

《什么是周长》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44—45页的内容。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来认识平面图形的周长的。要求学生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并能根据图形的特征找出计算长方形周长的方法,学好这节内容将为今后学习其他图形的周长、面积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或图形,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周长。

2、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周长。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难点:感知什么是周长,并能正确的计算周长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形卡片,皮尺,软绳。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老师请同学们看几幅漂亮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季节?

2、秋天满山都是漂亮的叶子,一只小蚂蚁要开始运动了,观察小蚂蚁怎么跑的?

3、揭示课题:小蚂蚁跑的一周就是叶子的周长,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什么是周长。(板书课题)

二、初步认识周长

1、用手画一画,初步体验周长

小蚂蚁给我们带来了2片叶子,让我们描一描它的边线,边秒边想,你是怎样描的?

2、点题:树叶一周的边线就是树叶的周长。

三、探究周长

1、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画出了图形的周长,你们想不想摸一摸身边物体的周长。

2、摸一摸数学书的周长,说说你是怎样摸的,起点和终点是怎样的?

3、找教室里的周长。

4、体会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量腰围。

四、小结

1、我们通过描、摸数学书桌子表面的周长,你们发现这些图形的终点和起点都是怎么样的?

2、像这种首尾相连的图形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封闭图形。(板书)

3、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周长?(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

4、判断:是不是所有的图形都有周长?

五、测量周长

1、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其实图形的周长还可以量出具体的长度?

2、打开信封,小组合作最喜欢的图形量出周长。

3、汇报交流

4、总结:图形的周长就是图形所有边长的和。

六、拓展练习

1、谁的周长长?

我们把这条边移过来,再把这条边平移过来,原来周长是一样的。我们在计算周长的时候可以把不规则图形变成规则图形

2、谁跑的远? (1)灰太狼要和红太郎赛跑,谁跑的远为什么?

(2)虽然一面大,一边小,但是他们跑的路线长度是一样的,所以一样远。

七、全课总结

1、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这节课,大家不仅知道了什么是图形的周长,最重要的是在遇到困难时,大家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还从中探索出重要的数学知识,祝贺大家,希望你们能在数学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第13篇:间隔排列白板赛课教学设计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间隔排列》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第7

8、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初步体会其中蕴含的简单数学规律。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体会观察、比较、归纳是寻找和发现规律的基本方法,初步培养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的能力。

3.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眼光观察周围事物,从数学角度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和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教学重难点:探索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规律。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电子书包 课前活动:

今天老师要介绍这个电子书包给大家认识,下面我们做个课前调查来感受一下这个电子书包的强大威力,也让大家熟悉它的简单的操作使用方法。(内容略)

电子书包是我们的学习伙伴,不是玩具,所以使用好后,把它轻放在桌面上。真棒,接下来咱们准备上课了。 教学过程:

谈话:游戏能让人快乐,所以这节课老师就从游戏开始,希望大家能快乐地学习。

一、初玩游戏,感知规律

1、老师先玩,看谁眼睛最亮能发现我排列的规律。(白板上拖动两种图形,进行一一间隔排列,排三组后)谁看清了?如果能按:几种图形,怎么排,这样把话说完整就更好了。(引导学生表达:一个隔着一个摆)问:按刚才说的规律我下一个会摆什么呢?

2、初次游戏:你们也想像老师这样选择两种图形来玩一玩吗?(指名学生在手机端操作) 师揭题:像游戏中的两种图形这样的规律排列,数学上称为《间隔排列》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探索规律,二次游戏

(一)观图引思,发现排列规律

谈话:森林小学的兔子们听说你们这么厉害,想来考考你们的眼力,请看(出示主题图) 1.仔细观察,找到三组间隔排列的物体。

师引导:图中小兔和蘑菇的排列有什么特点呢?(要求学生表达完整,准确:兔子和蘑菇一个隔着一个排或相邻两个兔子中间有一个

蘑菇)。

夹子和手帕也是间隔排列吗?让我们把图变大一些,看仔细(截图拉大。)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夹子和手帕的排列特点。

师小结:在间隔排列中我们除了关注排列的规律,还可以研究数量之间的关系。

(二)展开研究,找寻数量规律

接下来老师把白板上是表格推送给大家,同学们填好后白板推送给老师就可以了。

1.学生独立完成表格填写 2.观察这张表格,想想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先自己思考,再和同桌讨论一下。

3.交流汇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具体说说自己的方法。4.归纳板书:通过研究发现像想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数量总是相差1。(板书:两种物体 数量相差1)

(三)深入研究,探索规律本质

1.深入质疑:像这样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的数量为什么相差1? 2.讨论交流:用分组的方法一一对应想,可以知道总是会多余1个。

(四)激发思维,提升规律认识

1.拓展思维:如果把2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在绳子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如果20只小兔站成一排,每相邻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如果小兔有很多很多只,蘑菇呢?

师总结:看来物体不管有多少个,按照这样的规律排列,两种物体的数量总是相差1。 2.二次游戏:

游戏要求:■和●一个隔着一个地排成一行,有5个■,●最少有几个?最多呢? 师:在开始摆之前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可以怎么摆?你们想的对吗,还有什么不同的摆法吗?动手验证一下吧。 学生同桌合作。

(现场拍摄展示)学生自己摆出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形,说说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哪种情况。 引导学生总结:当两种物体一一对应,没有多余时两种物体数量相等。 师完善规律:当两种物体间隔排列,数量会相差1或者相等。 3.练习巩固:

①白板课堂作业:分类:数量相等,数量相差1

②填空、选择的练习派发给学生,并反馈

三、拓展规律,再玩游戏

师:孩子们,通过刚才的学习活动,我们已经充分地认识了数学上的间隔排列,你们在生活中也有见过这样间隔排列的现象吗?你们真善于学习,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视频走进生活中。

(一)播放微课视频

(二)交流感受:师:观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三)装扮空间游戏:

游戏要求:运用今天所学知识,为小兔设计生日派对场景。

师:如果现在让你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做一个设计,你会有什么新的想法吗?(学生谈想法)

四、回归整理,总结规律

师:孩子们,我们这节课马上要结束了,现在谁愿意来谈谈自己的收获呢?

师总结:孩子们,凡是科学的、美的、都是数学的;只要是数学的,那就是美的,科学的。生活中有很多规律值得研究,大家只要带上善于观察的眼睛,运用比较,数一数、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去探索,你就能收获更多规律。 板书设计:

间隔排列

两种物体 两端相同 数量相差1 两端不同 数量相等

第14篇:教学白板培训体会

教学白板培训体会

通过近一周的教学白板培训,我意识到,现代教育技术作为现代教育模式的一种辅助手段,它的质量及其教学中的效果如何,自然成了这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应该是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有利于揭示教学内容的实质,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思维和技能的训练,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等。

现代教育技术,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与实践。 我的感受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培训内容和我们平时的教学工作紧密联系,实用性很强。比如创建教学设计方案,规划主题单元等一系列学习活动能梳理我们的教学思路,促使我们整合各方面的资源,更好的理解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意义,为我们今后能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2.课堂属于开放式,气氛轻松。各组员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教学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只有短短3天的培训,但受益匪浅。在这里我们见识了很多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鲜活的案例,在集体讨论和辅导老师的点拨下,我们进一步理解了信息技术对现代教学产生的重大意义,了解了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优化方法。不但丰富了我们的教学基本理论知识,而且对我们今后的教学活动有很大帮助,可以将这些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对所任教的学科进行教学规划设计,梳理教学思路,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3.是学习收获巨大。在学习内容方面,不仅理解了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深入理解了教设计的一般过程,掌握了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处理方法,还通过案例的研讨,掌握了探究型学习和授导型学习的设计方法及评价方法,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也有了一定的认识,提升了教学设计的整合水平等等,可以用“收获颇丰”来概括。在学习方式上,老师们感受最多的是小组学习和探究型学习的优势。专业上的互补,使老师们能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同时增强了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探究型的学习,能充分调动每位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各展所长,始终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和热烈的学习气氛。如果能有效地将它们应用到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必将有力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通过此次培训使我真正领会到了新的教育技术理念,也发现了自己身上许许多多欠缺的地方。学习虽然完成了,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我们一定会在日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到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真正让教育技术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

第15篇:多媒体白板教学总结

多媒体白板公开课教学心得体会

根据学校统一部署,按照学校教导处的安排,本人于第十一周星期二第一节课积极响应学校号召,参与了学校多媒体白板公开课教育教学活动。

对于本节公开课存在的突出的缺点,我本人自评如下: 第一,备课不够充分,突出体现在备学生。本节课因为是公开课,学生准备相对平时更加扎实,对课堂提出的合作讨论问题的解答是得心应手。于是提前十分钟达成了教学目标,导致课堂时间的安排出现了剩余。

第二,教学过程中自信不足,个人心理素质较差。面对诸多的行家里手、前辈同仁,原本就不够强大的自信心瞬间变得脆弱不堪,使原本有条不紊的课堂变得慌张局促。

第三,多媒体电子白板操作不够娴熟。

课后文科教研组又组织了“自评互评”的课堂评价活动,经过各位老师热心的帮助,我对于自己课堂教学的缺陷和长处又有了新的认识:

缺陷:

1、师生配合不够好,课堂气氛不活跃,导致课堂效果不太明显。

2、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还不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意识不强。

3、对于重点内容强调的少,语速较快。

4、学生读的少、说的少,对文章的感悟要多让学生来表达。

优点:

1、教学环节齐全、目标明确,课前准备扎实,对教学内容掌握熟练。

2、幻灯片的制作精美,有声有色,图文并茂。

3、教学流程通畅,符合学校提倡的“问题引领”、“合作学习”思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基于以上总结,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以下努力: 1.认真学习“新课标”,准确把握所带年级和学科的特点,具备应有的教学素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有的放矢。

2.力求更大程度熟悉教材内容,从整体上更全面地掌握教材,为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服务。

3.多听其他老师的课,积极学习其他老师课堂教学中的优点,以弥补自己教学中的缺陷;平时多向有经验的老师讨教。

4.尽快熟悉多媒体白板,并经常使用。

以上是我对本次多媒体公开课的总结。不足之处尚存,还望各位领导和同事提出中肯的批评,以便我在往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有长足的长进。谢谢!

授课人:***

2013年11月19日

第16篇:使用白板教学心得体会

使用白板教学心得体会

这学期,我开了一节区公开课《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这是一节白板教学课。为了更好的利用到白板教学的优势,我选择了几个适合白板教学的活动。这节课在讲到生物关系时,我希望学生能举出更多的例子。由于白板教学具有灵活性,我事先请学生查找了一些资料图片,把学生的这些图片分小组整合到我的白板资源库中,上课学生就能上讲台从自己小组的资源库中将自己的资料展示给大家看。在学生活动中,其中有2个活动我也充分利用的白板及时性的优势。平时上课使用ppT,是一种预设性的,对于上课一些现成的问题,很难反应出来。学生的参与度也不高。为了改变平时上课中的缺陷。我在设计第二个学生活动“根据真菌的数量变化画出幼虫数量变化的曲线图”时,我请学生在小组讨论之后每组派个代表将自己小组的结论画在白板上。这样其他小组的同学既能看见自己的结论,又能看见其他组的结论,方便学生交流,也方便教师进行比较分析。也达到了预设的教学目的。在学生活动三“连连看”。如果在平时的ppT中,教师一般会将连线事先隐藏,请学生讲,然后直接出示自己的答案。但是白板教学我就请学生上来连线,然后请全班同学一起分析订正。这样既增加的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所以我觉得白板教学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比较便捷的。对于教学手段来说也比较的灵活,教学目的也能比较好的达到。

吴越

08-06-11

第17篇:鲸白板教学说课稿

《鲸》说课稿

石门口小学

冯莉

2013.9.24 大家好,我是石门口小学语文教师冯莉,下面我把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鲸》一课的设计思路介绍如下: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个理念,我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2)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在学习中享受自主发现得以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并探究海洋动物的兴趣。

3、《鲸》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学习说明性文章”。之前的教学中,对说明文有所渗透,但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进行专门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记叙性文章的品读,对于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缺乏明确的体会,对说明的语言特点也比较生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归纳课文内容,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设计为: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通俗、生动、准确。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六大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三)、细读课文,分析写法。

(四)、深入探究,体会方法。

(五)、总结感悟,激发情感。

(六)、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三、电子白板应用

互动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备,可以使演示更完整,交流更顺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互动环节:

1、利用白板展示图片,从大海的广阔到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再到海中之王鲸,步步引导,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2、通过白板出示阅读要求,方便直接,一目了然,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入自主阅读。

3、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叫学生到台前书写生字——肺,使学生在互动中正确把握生字的笔画笔顺。

4、应用白板自如地出示第一段课文以及与之相应的图片,适时板书所应用的说明方法,为学生示范引路,引领方法,授之以渔,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5、利用白板及时出示鲸呼吸以及进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出示一组图片判断题目,让学生到板前亲自判断,匹配,并表述理由,其他同学纠正,辅助,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学生在互动中切实掌握所学内容。

6、利用白板的克隆,拖拉,旋转等功能,让学生上台演示,图文结合,形象地展示鲸的睡觉方式,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

7、利用白板的图片展示功能,随意书写功能,形象直观地再现鲸作为哺乳动物的特点。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8、适时地发挥白板的点画功能,用白板出示题目:读句子,体会句中加点字有与没有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集中学生注意力,再次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预计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可以自主归纳课文内容,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通俗、生动、准确。

希望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用电子白板,真正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发挥电子白板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18篇:白板教学反思表

2013年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

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大赛

注:此模板可另附纸,字数800-1000字,为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的发表奠定基础。

第19篇:新教师白板教学培训

磁村中学白板教学培训心得

为了实施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推进远程教育教学应用,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质量和水平,以教育信息化带动基础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了尽快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需求,使校本培训工作不断向前发展,我校于3月至5月期间,组织新教师进行了电子白板培训工作。

通过这次培训,我更加认识了国家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和意义,认识了教育信息化对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初步掌握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实践能力,掌握了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基本知识、操作和应用的能力。并且在培训结束时讲了校级公开课,成果良好,更大的促进了我在教师职业生涯的进步。

第20篇:白板教学的经验总结

白板教学的经验总结

金 慧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技术正在逐步淡出教学舞台,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科技——交互式电子白板。电子交互式白板,它是一种新的高科技电子教学系统,是当前英国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装备的主流模式,在众多教学设施中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我们学校在今年也引进了这一新型的教学设施。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也有幸观摩了市、区多堂白板教学课。

交互式白板集黑板、计算机、投影仪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它的优势在于:全新的可视化功能,大大增加了教学的视觉效果,使教师对知识与概念的讲解和演示更加清晰;便利的互动功能,鼓励学生回答问题,拓展学生思维模式,极大地提高了教学的交互性。教师若能在学科教学中熟练应用白板技术,就能充分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网络素材等教学资源,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积极参加教学讨论、回答问题,打开思路,进而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通过学习和实践,我认识到交互式白板对教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语文学科入手,我有这几点看法:

一、交互式电子白板大大丰富了语文课堂的知识信息量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语文作为母语教学,承担着传承中华文明的历史使命。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我们的认知毕竟有限,讲课时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现在知识渴求量大的学生而言,仅仅靠我们的讲述已经不能满足他们了。电子白板的出现使这个问题迎刃而解,老师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更多的关于各个方面的知识,使课堂的内容更加丰富,其独特的附件功更能让教师在授课中不但可以像在传统黑板上那样在白板上书写勾画,还可以对书写内容执行拖拽、放大、旋转、擦除、遮罩等动作。当“黑板”写满后只需要新建另一个“黑板”即可,节省了大量擦黑板的时间,也免除了原来擦黑板时的粉尘。教师可以把与所要教学课文有关的图片、视频、FLASH动画、背景音乐以及课文范读等全部放在附件中,教师只需很轻松地在白板上双击图标,清晰的画面、飘逸的书法等就会依次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事物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得到正确的启发,领悟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博大。

二、交互式电子白板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也是学生交流的组织者,还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励者。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阅读学习的关键。电子白板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交互式界面,其信息量之大,超乎学生想象。因此,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兴趣真正成为学生本身的一种自我学习需要,让学生在情感上表现出高涨的求知欲望和愉悦的成功体验,不断引导学生向高智商、高情商的方向发展。

利用交互式白板导入新课,能通过情景画面,以情激趣,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小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学习的动机。情景导入的方法很多,如情景引入,用多悬念引入,设问引入,图画引入,音乐引入,表演引入等。在上不同类型的课文时,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情景导入方法,利用交互式白板资料库中的图片、音乐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他们产生想马上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学习动机,为学好课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交互式电子白板使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化

在传统的语文课上,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滔滔不绝,而学生在填鸭式的被动接受。即使使用了课件,由于课件的内容无法更改,课件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大部分只能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其实学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只是我们的讲授没有触及到使他回答问题的那一根“弦”。白板的教学手段新颖,内容丰富,即时显示功能更毋庸赘言。学生可以在白板上依自己的喜好,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用担心错误,这样学生的思维就会活起来。久而久之,学生在课堂中就会乐于表达,敢于表达。只有学生的思维不再沉寂,我们才能说学生的语文学习态度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在装备了电子白板的班级,电子白板课魅力毕现、活力四溢,令师生精神亢奋,喜形于色,感受到与传统课堂迥然不同的境界,原来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做小动作等现象大大减少。白板的视觉效果,比如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教学功能,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利用多元智能理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尤其是学习一些比较抽象的知识和概念时,白板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在进行阅读教学中,一些重点词句的理解就可以运用白板中的勾画、拖放、照相、拉幕、探照灯功能,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在老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自读自悟中,学生的阅读理解力得到提高。电子白板教学为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教育平台,使丰富的主题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效能,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精彩。同时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四、电子白板使教学过程及生成性内容可以储存下来,成为丰富的教学资源 以前,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们所讲授的内容、课堂上所有的闪光点都将随着黑板的擦去而消失,即使我们靠反思记录下了点滴,也远远不能完整的反映我们课堂中的思维过程。白板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强大的存储功能,可以将课堂上学生的思考以及教师的讲授过程记录下来,方便随时回放。比如学生可以对呈现在白板上的思考结果进行修改、补充;教师也可以通过点击页面随时回放前一环节的授课内容,突出教学的重点,巩固学生的认识。电子白板技术能够自动存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或者学生在电子交互式白板上对课件做的任何编辑,同时这些宝贵的资料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整理存储到自己的文件夹中,成为教师今后教学的电子档案和课程资源,方便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及总结,使教师在后来的备课和教学设计环节上少走弯路,避免精力的浪费。

五、电子交互白板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教学资源

信息时代,各种教学资源遍布网络及生活,如何有效整合这些资源成为我们教学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传统的黑板和投影仪可容纳的信息容量小,支持的资源形式单一,很难满足教学的信息量需求。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实现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的灵活的整合,填补了传统黑板直观性和信息量的空白。白板技术使教师应用资源库中的资源自我生成数字化教案的过程变得非常方便。如在教学古诗时,对于诗人、朝代、创作古诗的背景和古诗内容的理解上,仅仅通过教师的讲解是不能被小学生理解的,如果能利用白板资源,将反映古诗创作背景和古诗内容的图片在网上收集好后事先存放在了资料库中,当进行板书时,直接用图片代替了文字,这样不仅因为图片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变欣赏图片和进行板书这两个环节为一个环节,节约了课堂上的宝贵时间,极大的提高了课堂的效率。 著名的媒体技术专家克拉克曾说:“是教学设计而不是用来传递教学的媒体,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交互式白板的应用也不例外。教学过程是个多要素相互作用动态多变的过程,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过程更是呈现出了多样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真正巧用交互式白板就在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教学功底、激情和灵感,也包括资源使用与活动设计的巧妙融合。这需要我们所有的语文老师一起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教案设计,为常态下的课堂教学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基于交互白板的应用策略。

将交互式电子白板运用于教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成长。但技术永远是技术,也只能是技术,我们不能完全依赖于技术。以人为本的原则要求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技术只是教育的手段,我们的教育理念和专业素养才是教学的核心。只有清楚地认识这一点,我们才能运用好先进的教学技术,达到优秀的教学效果。

电子白板技术为语文教学改革开辟了一条高质高效的教学途径,语文教学必将借助新生技术走得更远、更好!

《语文白板教学设计.doc》
语文白板教学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