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地里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2021-07-15 来源:教学设计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与反思

单晓霞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是啊,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有时天空还会飘起雪花,不一会,树上白了,地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你们喜欢下雪吗?(喜欢)下雪的时候,你们都玩些什么?

???

2、你们在雪地里玩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有一些小画家,也非常喜欢雪,那他们在雪地里都玩了些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17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你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能称为画家? ???

4、再读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

二、读通课文,识记生字

???

1、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打开书,自己把课文读两遍,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认读识记生字词

??? (1)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自由读、指名读、领读。

??? (2)出示带拼音的生字:a、带拼音的生字室这节课要求我们记住的,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想个好办法把他们记住。b、课堂上交流识记方法。c、齐读一遍。 ??? (3)去掉拼音的生词:a、同位互相读。b、开火车读。 ???

3、再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流利。

???

4、指名检查读课文,纠正字音。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雪地里的小画家都有谁。 ???

三、创设情境,读中感悟

??? 小画家们都画了些什么呢,下面咱们就来细细地读课文。

???

1、? 大屏幕出示下雪图:你们看,空中飘起了雪花,好久没下这么大的雪了,你们站在这雪地里,雪花在身边飞舞,落在你的身上,手上,谁来说说你此时的感受?

???

2、? 小画家们和你们的心情是一样的,谁来读一读这两句话。 ?? ?

3、? 你们看,这两句话中有一个新朋友,哪个细心的同学发现了。(感叹号)这里用上感叹号是为了表示小画家们看到下雪特别高兴、特别快乐的心情,谁能把这种快乐读出来。

?? ?

4、? 大屏幕出示图片: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这是小马画的画,像什么? 这是小鸭画的,像什么„„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一读。(学生说画的画,教师板书。) 这群小画家在雪地里边奔跑,边画画,画了这么多有趣的图画,他们的心情怎么样?(高兴)指名读课文。

??

5、? 雪地里除了这些小画家外,还有一些动物朋友也来了,看他们是谁,都画了些什么?

你能用“

。”这个句式来说一说吗。

??? ? ?

6、? 小画家们画了这么多有趣的图画,他们是用什么画的?(脚)不用笔吗?不用颜料吗?不用颜料不用笔,就能画出这么美的图画,你们觉得这些小画家怎么样?(了不起、厉害)谁来自豪的读一读这两句话。

??? ? ?

7、? 动物们都在雪地了玩耍,画画,多么有趣呀,咦,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谁再来问一问,指名问答。嘘,青蛙睡着了,不要吵醒他。男同学问,女同学答。 ??

8、? 雪地里这么好玩,青蛙怎么躲在地里睡大觉呢?(冬眠)像青蛙这样,整个冬天都躲在洞里不吃也不喝,呼呼地睡大觉,就叫冬眠。你还知道哪些动物到了到了冬天也冬眠?

??

9、? 雪地中画画有趣吗?端起书来,再来读一读,背一背,进一步感受动物画画的快乐。 ???

四、作业

回家把这个有趣的小诗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教学反思】

本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东面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识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课堂上,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首先出示了本课的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和小组识记的方法,使学生反复认读和小组合作中认识了本课的生字。

课文学习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设下雪的情境,让学生犹如在雪地中,感受那种快乐的心情,学生只有真正的感受到下雪的乐趣,才能把自己的那种高兴,那种快乐读出来。而在理解课文的时候,我借助图片帮助学生理解了小动物画的画和具体事物的相似处,使学生通过图文结合理解了课文内容,再通过反复的读,达到背诵课文的目的。

本节课我还进行了拓展,像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动物也来画画,画的什么画,这样既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又训练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课的最后,我又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引导学生了解冬眠以及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说出还有那些动物冬眠等等,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推荐第2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案

第一课时

学情分析:我们班是民族学生,这里干旱少雨,学生对雨的影响很模糊,对雨的亲身感触不多,再加上一年级的孩子年龄比较小,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力还比较差,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识字是本课的重点,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现有的识字方法识字,提高独立识字的能力。

学习目标:1.认识“群”“竹”等生字,能够准确规范的书写“竹”、“牙”等生字。

2.准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认识生字、词语;朗读课文。

突破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识字,教师指导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了解四种动物脚的不同形状与竹叶、梅花等实物之间的联系

突破方法:教师示范学生多练习学习方法:示范法、引导法。

课前准备: 教师教学用书、教案、录音机 学习流程:

一、引题示标,明确任务(约3分钟)

1、现在是什么季节?(冬天)是啊,冬天到了,天气越来越冷了,有时天空还会飘起雪花,不一会,树上白了,地上白了,房子上也白了,你们喜欢下雪吗?(喜欢)下雪的时候,你们都玩些什么?

2、你们在雪地里玩了这么多有趣的游戏,有一些小画家,也非常喜欢雪,那他们在雪地里都玩了些什么呢?今天咱们就来学习17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体验感悟,交流提升

(一)(约30分钟)

1、同学们想知道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中,打开书,认真听录音。

2、认读识记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带拼音的生字室这节课要求我们记住的,下面请同学们在书上圈出来。

(2)去掉拼音的生词:开火车读。

3、再记忆,纠正字音。

4、小画家们都画了些什么呢,下面咱们就来细细地读课文。

小画家们都画了什么,想不想看看?这是小马画的画,像什么? 这是小鸭画的,像什么„„

书上是怎么写的呢,谁来读一读。(学生说画的画,教师画图。)

三、测评反馈,展示结果(约5分钟)

1、对本节课的生字词语进行当堂测试。

四、作业布置

回家把这个有趣的小诗歌背诵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小鸡

小狗

小鸭

小马

竹叶

梅花

枫叶

月牙

六、教学反思:

状和青蛙东面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识字和朗读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课堂上,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首先出示了本课的生字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认读,使学生反复认读和小组合作中认识了本课的生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对四种动物的脚步在黑板上画出来,加深对课文的记忆。最后进行了巩固练习。

推荐第3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漳平市实验小学 李巧菲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创设情境,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

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随后播放动画,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形式朗读。一年级小朋友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老师的板书,也要力求简单、形象、直观。这课的板书,突出了重点——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与脚印相像的事物,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说这些动物是小画家。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文,逐步巩固学生的识字训练。

文中出现了“一群”生词,如果生硬的讲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形象生动的帮助学生理解,我采用了以下的形式:师:多美的雪呀!

小动物们纷纷来到了雪地里。(课件先出示“一群”,师:这个词怎么读呢?指名读。雪地里来了什么呀?指名说: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课件出示“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课件演示)小鸡来了,叫不叫“一群”?哦,小狗也来了,他们俩能不能说是“一群”?小鸭、小马也来了,三个、四个、五个,这就叫——一群。

同时,在识记生字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巧识巧记方法,如:采用动作直观演示的形象记忆识记字形;引导学生用熟字作比较识字字形 “用、几”;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等等。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不仅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识记字形,初步感知汉字字形的规律,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

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推荐第4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潍坊锦绣学校 宋宝丽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鉴于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课汇报课进行反思。

一、首先是我的授课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对四个小动物在雪地上如何画画,怎么画一目了然。

2.在理解第四句时结合图片理解了小画家的画与自然界里的一些景物是多么相象,然后结合四个小动物,反复诵读,这句话。

3.准备了贴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脚印对应到相应的动物上。再次检验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4。采取看图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记忆。

(三)、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这堂课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明确: 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感情朗读,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会认其中的11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对于5,6句还要知道什么是冬眠。

(二)、整堂课\"趣\"字当头:

无论言谈举止或各环节教学设计,我都围绕一个\"趣\"字。应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一年级来说是很漫长的,但这节课却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心,学生们至始至终处于一种高亢的学习状态中,课堂效率极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节课开课环节创设了如下情境,用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句话。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我尽量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看了课文视频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读,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生字教学扎实,有序

采用集体识记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11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1.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

2.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例如:梅的学习:多次反复出现\"梅花,赏梅,画梅\"等环节。

3.“用”、“几”放在写字教学中,分散学习,分步到位。

(四)、阅读和朗读教学突出,巧妙

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 1.第一句突出指导了\"下雪啦,下雪啦!”。

2.\"瞧,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多么了不起的小画家呀!你为他们感到自豪吗? 那就夸夸他们吧!\"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学生自豪地读的情感。

3.“小青蛙在洞里睡着了,我们要不要大声的把他吵醒?”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声音放轻。

三、通过本节课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1.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时机地向学生抛出便于讨论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议一议中统一思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2.另外应引导学生试着在朗读后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的评价水平会逐渐增强。3.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识字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的多,读的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4.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重复学生的回答。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有更多的我还没有认识到。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推荐第5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鉴于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课汇报课进行反思。

一、首先是我的授课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对四个小动物在雪地上如何画画,怎么画一目了然。

2.在理解第四句时结合图片理解了小画家的画与自然界里的一些景物是多么相象,然后结合四个小动物,反复诵读,这句话。

3.准备了贴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脚印对应到相应的动物上。再次检验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4。采取看图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记忆。

(三)、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这堂课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明确:

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感情朗读,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会认其中的11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对于5,6句还要知道什么是冬眠。

(二)、整堂课\"趣\"字当头:

无论言谈举止或各环节教学设计,我都围绕一个\"趣\"字。应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一年级来说是很漫长的,但这节课却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心,学生们至始至终处于一种高亢的学习状态中,课堂效率极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节课开课环节创设了如下情境,用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句话。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我尽量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看了课文视频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读,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生字教学扎实,有序

采用集体识记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11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1.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

2.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例如:梅的学习:多次反复出现\"梅花,赏梅,画梅\"等环节。

3.“用”、“几”放在写字教学中,分散学习,分步到位。

(四)、阅读和朗读教学突出,巧妙

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

1.第一句突出指导了\"下雪啦,下雪啦!”。

2.\"瞧,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多么了不起的小画家呀!你为他们感到自豪吗? 那就夸夸他们吧!\"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学生自豪地读的情感。

3.“小青蛙在洞里睡着了,我们要不要大声的把他吵醒?”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声音放轻。

三、通过本节课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1.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时机地向学生抛出便于讨论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议一议中统一思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2.另外应引导学生试着在朗读后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的评价水平会逐渐增强。

3.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识字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的多,读的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4.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重复学生的回答。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有更多的我还没有认识到。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篇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让学生都能主动愉悦地去获取新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一些感想。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到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童话世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及时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谈最想在雪地里干什么?因此引出了第一句话,我再次引导,有一群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他们还是小画家呢?都有谁呢?学生都能从课文插图、课件感受到,很自然地说出答案。

二、读懂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先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下雪这样的环境,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在这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四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进行连线,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就能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认识了四位小画家之后,同时进一步引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画画。并向学生介绍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学生的知识面一下子扩展了许多,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效果。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

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轻松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接着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 “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找找冬眠的动物,并用他们来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他们的脚印又像什么呢?”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需要什么,喜欢怎样学的角度,采用恰当的教法,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篇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富有童趣。作者设置下雪的环境,采用拟人的手法,运用形象的比喻,根据几种小动物踩在雪地上的脚印来介绍它们脚印的形状特征:又用设问的形式,指出青蛙没有参加“绘画”的原因,介绍 青蛙需要冬眠的知识。

《雪地里的小画家》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子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如何让孩子们投入地学习、尽情地朗读,我觉得首先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节课的导入部分,我播放了美丽的雪景图,把学生带入到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启发学生回忆下大雪的时候,看到一片雪白,你的心情怎么样,想做什么?由次激发学生朗读时的喜悦。然后让学生展示读,注意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因为课文里有冬天,又有小动物,所以学生学起来非常有兴趣。 新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不仅突出课文\"工具性\"的特点,还应突出\"人文性\"的特点。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了以下一些方法来让学生积极参与,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如演示法,在解决\"了解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这一教学难点时,则用实物进行演示,这样就使难点迎刃而解。再如读中悟情,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而朗读又贵在一个\"悟\"字,在读中\"悟情\",在读中\"悟理\"。在本文的教学中,我将非常注重学生

对课文的朗读。但在读中,并不是一味地告诉他们该怎样朗读,而是通过自己的范读,请不同学生的个别朗读,给学生创设情景,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心去感受和体会朗读课文时轻快活泼的基调。

通过实践证明,这样做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一、学生们互相评价时往往是站在同一个高度来看问题,这样更直接,也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

二、学生们在评价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加深认识,甚至是对问题的理解上升一个层次,从而提高学生的比较和分析能力。

三、这样做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在学生进行评价的同时,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当然,在教学中学生之间的评价只能是评价的一种,而且有时学生的评价会比较费时,或者有的时候学生往往说不到“点”上,这时候教师就要把握一个“度”,合理地运用这种评价方式,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但是,仍然有遗憾的地方,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具体表现以下两方面: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开始想为孩子们准备头饰,调动他们的模仿欲,给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最后因为准备不充分作罢了。所以,再次感觉到,备课需要花的时间精力之多,决不是临时抱佛脚就可以解决的。

2、在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体验和阅读感受,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绚丽多彩的画面,美妙动听的音乐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欲望,从学生的发言中不难看出,学生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在此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总之,这课时设计的内容较多,虽然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的不太实。板书忘记书写了,还是经历太少,继续努力,继续加油。

篇4:《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因为这篇课文和小动物们息息相关,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特别高。

课的开始,我先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动态雪景图,引入了课文的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使孩子们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愿望。接下来我紧紧抓住课题中的\"画家\"一词,让学生谈谈画家,谈谈画画,再让学生说说画画都需要哪些工具,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在讲授课文第二段时,我结合直观形象的pp课件,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

由于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自我感觉特别不足的是,课(实际完成容量)的结构不够圆满。本来是想把它设计成“总—分—总”的样式,(从文本出发——发散——再回到文本)可结果在朗读、背诵环节,因时间不足而有点仓促,总感觉这被放出去的羊群还没收回。另外应再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谈。

篇5:《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在本学期的教学开放日中,我执教了《雪地里的小画家》。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的心中蕴藏了无数的小问题,头脑中积蓄了无数的小问号。因此,在学习中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小问号,无疑是落实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产生“我要学”这一心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初,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下雪的场面:雪花纷纷扬扬,大地一片银白,使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又精心设计了动画片。“同学们,今天是小白兔乐乐的生日,小伙伴们答应他一大早要到他家做客,可是天下起了大雪,小伙伴们还能来吗?小乐乐可着急了,风停了,雪住了,他推开门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小动物已经来了,他们还为乐乐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呢!”(课件演示由各种动物的脚印组成的画。)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议论纷纷。“这画真漂亮!”“看,还有梅花呢!”??听着学生的议论,看着学生饱满的热情,我立刻抓住时机问学生:“看到这么美丽的画,你都想知道什么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立刻就提出了“这漂亮的画是谁画的?”“它们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它们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好?”“它们是怎么画的?”等等问题。因为活生生的画就摆在眼前,他们有疑可问。接着,板书课题,让学生再依课题来质疑,由眼前的形象思维转移到抽象思维。“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画的?”三个问题的提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的强制措施,也没有任何的点拨引导,他们怎样提就怎样板书,一切都是学生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功感,从而使他们处于一种高度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释疑,讨论交流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针对这种观点,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就大胆放手,一句不讲,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思考、讨论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想回答哪个就回答哪个?想怎样解决就怎样解决?可以自己读书思考,可以离开座位找小朋友商量,也可以四人一组、三人一伙共同讨论??总之,只要能把问题回答出来,怎么学都行,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讨论声、争辩声、读书声以及回答出问题愉快的笑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所以,我赶紧抓住时机,让他们登台汇报学习情况,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方式之多,让我瞠目结舌,

有的是自己说,有的是朋友一块演,有的是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说一个??特别是朱奕洁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别出心裁地编成了儿歌唱了出来。

“小马、小狗、小鸡和小鸭,

它们都是小画家。

它们画了竹叶、枫叶、月牙和梅花。

它们的脚呀,真神奇!

走走蹦蹦就能把画画。”

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准确到位,潜力之大,能力之强,令人难以想象。

三、大胆想象,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没有它,创新的鸟儿就不会飞翔。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诗歌中的空白,让他们尽情畅游在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本课时,一改往日语言训练的基本模式,而且利用动画演示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在雪地上绘画的过程,一个个美丽活泼的小动物在洁白的雪地里尽情地蹦啊、跳啊的场面一出现,学生立刻就沸腾起来了。于是,我马上请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给这些小动物配音,才能使它们更加可爱?配音时要注意想象:小动物们心情如何、他们会说些什么等等,学生个个兴趣高昂,一片哗然。“红领巾广播站”开始播音了,“小鸡”程紫颜出现了“叽叽叽,叽叽叽”,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黄鸡,我今天高兴极了,因为今天特别漂亮,到处都是白雪,我一定要在这上面画画,你们瞧,我画了什么?告诉你们吧!是竹叶,这是因为呀,我的爪子像竹叶。”“小鸭子”付梓乐双手放在

背后,屁股高高翘起,一摇一摆地过来了,他一边笑,一边说:“小朋友们,见到你们真高兴。”然后在地上一边蹦一边唱:“我是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我今天要来把画画,猜猜我会画什么?大枫叶,嘎嘎嘎。”

班内又是唱,又是跳,气氛热闹极了。在本首儿歌中的结尾,说到“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冬眠,那么多的动物都在雪地里尽情作画,那小青蛙躺在洞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头脑中的想象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别急,明年春天我再去和你们玩!”有的说:“小青蛙会想,我要好好休息,明年吃更多的害虫!”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它们画的多好啊!真想去看看!”还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外面的景色真美!但我不能出去,要不会被冻死的”??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给予知识本身更重要。然而,我却觉得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仅授之“渔”,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会求知,会做事,会相处,会做人”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场”,即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具体实践的环境,让他们自己能够充分地、主动地、自由地、愉快地在其中思考、琢磨、讨论交流到底如何“捕鱼”?这样,才能使他们有“鱼”可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

推荐第6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大寨小学 李建花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又因为这篇课文和小动物们息息相关,所以孩子们学习起来兴趣特别高。

课的开始,我先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动态雪景图,引入了课文的第一句“下雪啦,下雪啦!”使孩子们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的愿望。接下来我紧紧抓住课题中的\"画家\"一词,让学生谈谈画家,谈谈画画,再让学生说说画画都需要哪些工具,为后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在讲授课文第二段时,我结合直观形象的pp课件,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

由于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自我感觉特别不足的是,课(实际完成容量)的结构不够圆满。本来是想把它设计成“总—分—总”的样式,(从文本出发——发散——再回到文本)可结果在朗读、背诵环节,因时间不足而有点仓促,总感觉这被放出去的羊群还没收回。另外应再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谈。

推荐第7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创设情境,伴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学生由于前几天亲身的经过,能将下雪后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教学反思《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这篇课文很适合朗读,我留出了充分读的时间,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这么美的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样不但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等动物。

存在问题,有待改进。

1、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扩展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的多,读的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2、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好重复学生的回答。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有更多的我还没有认识到。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推荐第8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富有儿童情趣的韵文,读来琅琅上口。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参考!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1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篇韵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里“画画”的事,课文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课文语言简练,内容浅显易懂,充满童趣。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创设情境,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哇!—哇!—”地惊叫起来。

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随后播放动画,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形式朗读。一年级小朋友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老师的板书,也要力求简单、形象、直观。这课的板书,突出了重点——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与脚印相像的事物,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说这些动物是小画家。

二、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

在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重点,课堂中我很重视这一点,采用个别认读、开小火车等多种形式来认读生字,生字教学很扎实。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在识记生字时,为学生提供多种巧识巧记方法,如:采用动作直观演示的形象记忆识记字形;引导学生用熟字作比较识字字形“用、几”;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帮助学生识记生字等等。采用多种方法识字,不仅鼓励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识记字形,初步感知汉字字形的规律,培养自学生字的能力,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生字的兴趣。从字到词,词到句,句到文,逐步巩固学生的识字训练。

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今后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一定切实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运用机智的语言,调控好课堂,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2

课前两问:这篇课文文体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非常喜欢。但是一年级前段汉语拼音的学习占用了大量教学时间,中间有两个单元的识字教学,课文教学仅仅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并且之前几个单元课文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以儿歌的形式出现的。这个阶段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指导读书,让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是有所困难的。如何让学生在尽情地朗读中体会“雪地里的小画家”的喜悦之情,是重点也是难点,因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我想通过多种方法使抽象的文字变得鲜活可爱的画面,让学生在情境中感悟,真正地去体验出美丽的意境。

1.新课导入时,用课件出示雪花飘舞的画面,让可爱的雪花走入孩子的心中,把冬天下雪的情景展现在学生面前,把生活带进课堂,把学生引入冬天世界里。接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但学生有困难,于是,我这样引导:我会这样读,在不留痕迹的范读中,激发了学生朗读时的激动、喜悦的心情,又为学生的朗读做了导向。然后让学生在轻快活泼的语调中开展多种形式的朗读,从而读出“小画家”们兴奋的心情。

2.“小鸡画竹叶,小狗花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这句话描写了小画家的快乐、喜悦,但一年级学生没有形成一种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朗读课文时只能读出字音,不能感知领悟语言文字中所传递的情意。如何让学生读出,读活词语,让这一个个抽象的词语变成他们的脑海中一张张美丽的图画,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在教学中,我注重引导和创设情景,通过先出示图片,当看到一张张美丽的图片,马上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产生喜欢之情,然后播放动画,进行想象说话,使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雪地,从而体会到小画家的喜悦之情,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出美丽的意境。这时再引导学生读,就水到渠成,读得勃勃生机。

课中两问:其次,我考虑的是如何从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出发,落实重点,突破难点。

1.识字是本课时的一个重点,但枯燥的读生字,记生字难以激发学生的识字欲望。我考虑到一年级的学生,对于感兴趣的东西往往比较乐意学,也易接受的特点。所以,我把生字做在雪花上,通过各种形式地读:如开火车、自由读、指名读、同桌读,由易到难,由带拼音的词语到带拼音的生字,再到去拼音的生字,最后到随着雪花飘下来,送回课文读,在反复见面中,不知不觉中检测和巩固了生字,同时,通过互相提醒值得注意的字音如前后鼻音,轻声等,进行了扎实的字音落实,既激发了识字兴趣,有提高了识字效率。

2.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这些自然物学生虽然知道一些,但与动物脚印之间的联系似乎还有一段思维的距离。这是本节课教学的难点,为了缩短这段距离,将学生带入思维最近发展区,适时播放课件:白雪纷纷扬扬落下,伴随着美妙的轻音乐,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在雪地留下清晰的“脚印”,想象说话。学生看后再读文。这时学生对第三、四句话的理解将豁然感悟。

预设总是美好的,由于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不够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有些环节调控得不够好,如:让学生想象说话时,由于自己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要求指向也不明,以至于学生没有反应过来,发现这一情况有缺乏应变能力,因此,没有调控好。还有朗读指导,学生读不到位时,有些地方处理得也不是很好。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认识,但更多的可能还是我没有认识到的,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推荐第9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上册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歌,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思、有究,才能有所得。一年级的学生年龄虽然小,但他们的心中蕴藏了无数的小问题,头脑中积蓄了无数的小问号。因此,在学习中想方设法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激活他们的小问号,无疑是落实主体地位,使他们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产生“我要学”这一心理的有效途径。所以,在教学初,我就借助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下雪的场面:雪花纷纷扬扬,大地一片银白,使学生进入情境,接着又精心设计了动画片。“同学们,今天是小白兔乐乐的生日,小伙伴们答应他一大早要到他家做客,可是天下起了大雪,小伙伴们还能来吗?小乐乐可着急了,风停了,雪住了,他推开门一看,高兴极了,原来小动物已经来了,他们还为乐乐画了一幅美丽的画呢!”(课件演示由各种动物的脚印组成的画。)顿时,学生情绪高涨,议论纷纷。“这画真漂亮!”“看,还有梅花呢!”„„听着学生的议论,看着学生饱满的热情,我立刻抓住时机问学生:“看到这么美丽的画,你都想知道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拓展,有了充分想象的空间,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学生立刻就提出了“这漂亮的画是谁画的?”“它们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它们为什么能画得那么好?”“它们是怎么画

1 的?”等等问题。因为活生生的画就摆在眼前,他们有疑可问。接着,板书课题,让学生再依课题来质疑,由眼前的形象思维转移到抽象思维。“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它们都画了什么?”“它们是怎样画的?”三个问题的提出,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没有任何的强制措施,也没有任何的点拨引导,他们怎样提就怎样板书,一切都是学生的主观愿望,主观要求。这就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成功感,从而使他们处于一种高度的自我满足,积极愉快的情绪状态之中,为下面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自主释疑,讨论交流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是继续学习的一种动力。针对这种观点,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我就大胆放手,一句不讲,最大限度地为他们提供思考、讨论的时间,活动的空间。在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去解决这些问题,想回答哪个就回答哪个?想怎样解决就怎样解决?可以自己读书思考,可以离开座位找小朋友商量,也可以四人一组、三人一伙共同讨论„„总之,只要能把问题回答出来,怎么学都行,顿时,教室里人声鼎沸,讨论声、争辩声、读书声以及回答出问题愉快的笑声组成了一首美妙的乐曲。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儿童对力所能及又开动脑筋的问题,一旦独立思考,有了正确的结论时,就会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愉悦。所以,我赶紧抓住时机,让他们登台汇报学习情况,使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快乐。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方式之多,让我瞠目结舌,有的是自己说,有的是朋友一块演,有的是小组分工合作,一人说一个„„特别是朱歆婷把三个问题的答案别出心裁地编成了儿歌唱了出来。

“小马、小狗、小鸡和小鸭,

它们都是小画家。

它们画了竹叶、枫叶、月牙和梅花。

它们的脚呀,真神奇!

走走蹦蹦就能把画画。”

他们对问题的理解准确到位,潜力之大,能力之强,令人难以想象。

三、大胆想象,开拓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没有它,创新的鸟儿就不会飞翔。所以,在教学中,我抓住诗歌中的空白,让他们尽情畅游在想象的空间。

在教学本课时,一改往日语言训练的基本模式,而且利用动画演示小鸡、小狗、小马、小鸭在雪地上绘画的过程,一个个美丽活泼的小动物在洁白的雪地里尽情地蹦啊、跳啊的场面一出现,学生立刻就沸腾起来了。于是,我马上请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如何给这些小动物配音,才能使它们更加可爱?配音时要注意想象:小动物们心情如何、他们会说些什么等等,学生个个兴趣高昂,一片哗然。“红领巾广播站”开始播音了,“小鸡”程紫颜出现了“叽叽叽,叽叽叽”,我是一只美丽的小黄鸡,我今天高兴极了,因为今天特别漂亮,到处都是白雪,我一定要在这上面画画,你们瞧,我画了什么?告诉你们吧!是竹叶,这是因为呀,我的爪子像竹叶。”“小鸭子”付梓乐双手放在背后,屁股高高翘起,一摇一摆地过来了,他一边笑,一边说:“小朋友们,见到你们真高兴。”然后在地上一边蹦一边唱:“我是小鸭子,嘎嘎嘎,嘎嘎嘎,我今天要来把画画,猜猜我会画什么?大枫叶,嘎嘎嘎。”

班内又是唱,又是跳,气氛热闹极了。在本首儿歌中的结尾,说到“青蛙为什么没参加?他在洞里睡着啦!”这里面涉及到的是一种有趣的自然现象──冬眠,那么多的动物都在雪地里尽情作画,那小青蛙躺在洞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们头脑中的想象一下子被激活了,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别急,明年春天我再去和你们玩!”有的说:“小青蛙会想,我要好好休息,明年吃更多的害虫!”

3 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它们画的多好啊!真想去看看!”还有的说:“小青蛙会想,外面的景色真美!但我不能出去,要不会被冻死的”„„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又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一举两得。

常言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充分说明了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比给予知识本身更重要。然而,我却觉得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仅授之“渔”,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因为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会求知,会做事,会相处,会做人”的高素质的人才。所以,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授之以“渔场”,即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具体实践的环境,让他们自己能够充分地、主动地、自由地、愉快地在其中思考、琢磨、讨论交流到底如何“捕鱼”?这样,才能使他们有“鱼”可得,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落实他们的主体地位。

4

推荐第10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调研课的任务已经结束了,课后细细反思留给我的财富却意犹未尽。还记得窦桂梅曾经说过:“我坚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绝对不会有收获。”回想自己的备课全程又何尝不是这样的。

一节好课真正是磨出来的,从初期酝酿就通读了教参前面的总体说明,单元的说明,细读课时说明,边读边画出重点,边设计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环节边对照教参,这样才算为课做好前期准备。

试讲的过程就更为艰辛了,每一次试讲都会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改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我采取了这些措施:教案的设计以教学实录的形式展开,字斟句酌、推敲自己说的每一句话,并背下自己要说的每一句话,最基本的环节骨架和细节都熟背于心。这样做我在课堂上做到了游刃有余,自然做到了语言精准,也为抓住生成打好了基础;向主任请教、恳请教研组长以身示范,逐句记录、背记,并马上当场进行;阅读片断的指导,请教研组长给予指导。这样做,我知道了朗读指导是要通过情景式的评价进行;针对一课的教学设计,深钻教材反复读教参,大量占有教学资料,钻研优秀课例的教学实录。不断地进行修改,对教材、教参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做好前测,通过前测题的设计和对6个好中差学生的提问(把预设的问题都先问问这6个学生)了解学生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什么是理解的难点,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这样我就心中有数,有把握好课堂生成的底气了。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修改,一次有一次地推翻,一次又一次地再来„„在家里试讲,镜子是我最好的听众;空课时间对着空桌椅练习,把那一排排空空的座位当成了我最可爱的学生。和同事说课,不断汲取同伴的智慧。正是这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我想这就是成长。 教学后我的反思如下: 优点:

1、这节课注重了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练习用多种句式说话,进行背诵。在语文课上做语文课上该做的事,体现了语文学习的工具性。

2、课堂上的气氛特别和谐融洽,教师语言亲切。学生精神面貌特别好,能够看

出教师平时注重对学生的培养。

3、本课的教学环节设计能够围绕着教学的重难点展开进行。缺点:

1、对教材的拓展不够精准,要实实在在读课文。

2、写字反馈的时候,让学生评价之前教师应该示范评价。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在有缺陷的地方继续努力。我也坚信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是不努力绝对不会有收获。

第11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官渡中心学校小教部 徐冰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年级上学期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歌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小鸡、小狗、小鸭和小马)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诗歌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你们最喜欢哪个季节?有的同学就说喜欢冬季。他们说因为冬天下雪了可以玩雪,打雪仗、掷雪球等等。接着我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课堂上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了,都争着将下雪后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劲儿读出来。“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出示小动物的图片)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在初读教学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笔等。我还设计了“开火车”、男女比赛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这篇课文很适合朗读,我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动物贴画和它们的脚印)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同学们你们平时画画都用什么呢?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彩笔等。我就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小动物了不起,真不愧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啊。再就是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让他们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课文。

在课外延伸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等动物。于是我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教师在课前的备学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他们平时的生活出发,多准备些授课过程中需要的图片啊,生字卡片等等,这样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

总之,通过课后的评课活动和自我反思,觉得整个教学过程不是很完美。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一定认真落实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重要学习方式,让学生乐学、趣学、充满活力,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认真上好每一节语文课。

第12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遵循“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美的熏陶”的原则,把重点放在了指导学生朗读上。本课的第一句“下雪了,下雪了!”是朗读的重点。一年级的学生很难领会其中惊喜、愉快的心情。教学时,我首先用一段优美的语言将学生引入情境,然后,又继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迁移生活经验到学习中来。这时,在出示文中的句子让学生朗读,不做任何提示,但学生已把生活中的经验迁移至此,读得很出色,达到感情朗读的境界,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再如,指导朗读最后一句“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一句时,我说:“青蛙是益虫,来年开春还会帮庄稼捉害虫。那它现在冬眠,我们能不能去叫醒它?所以,我们应该怎样读好这句话?”学生很自然地进入到情境中,收到较好的效果。在教学中精选扩展性练习:

叽叽叽,我是( ),我的脚印像( ); 汪汪汪,我是( ),我的脚印像( ); 嘎嘎嘎,我是( ),我的脚印像( ); 驾驾驾,我是( ),我的脚印像( )。

老师给他们创设了充分想象的空间,使他们自由地展开想象的翅膀,思维活跃,各个层次的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

黄柳青 2011.12

第13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小学一年级上册中的第12篇课文,是一首童真生动的儿童诗。这篇课文朗朗上口,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动物脚印的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生动且天真可爱。

本节课中,主讲第二课时,作为一堂送教课,主要分为课文内容详解、重点字句分析与课堂活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通过课文详解、游戏活动环节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

一、本课围绕教学目标,取得如下效果:

1、以生为本:课堂设计抓住了一年级学生特点,以抓云朵的游戏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再辅以课文动画,创设情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2、开放:个人的朗读比赛、学生上台绘画,以绘画参与板书、小组间的竞赛项目,充分地使学生在课堂中开口读、动脑想、动手画。

3、生长:课堂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老师作引导,可以更好的提高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对于学生激励性评价与引导,评价语言富有鼓励性与启发性,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更快乐的生长。

4、课堂里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朗读:点读、对比读、教师示范读,并及时给予同学们鼓励型的评价。

5、在课堂里注重低年段学生的写字姿势“身子坐正,背挺直”从小应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6、课堂内容充实,气氛活跃,学生全神贯注于课堂之中,是本次教学最为突出的亮点。

二、本次课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板书设计将课题与文章脉络分开板书,破坏了感知的完整性。在课题下进行了生字教学,本想由字到词再到句,却不想有了割裂感。

2、学生稍有唱读,未能及时示范、纠正过来。

3、对于标点符号“!”和笔画“乙”欠缺明确的指向,让学生自己猜测出了更多其他的不同概念。

三、改进措施:

1、板书设计应当顾全整体。生字与课文分析可以适当分开,但课文脉络板书应当配合文章大的标题。

2、朗读为低段学生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更加的仔细、更为强调。

3、在传授新的小知识时,应当直截了当,为学生的初次学习确定正确无误的知识系统,以后再去引导延伸,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成长。

第14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是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在教学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是让学生在不是很熟悉课文的情况下,看课件上的下雪图,找找小画家把画画在哪了。这一步设计的意图主要是让学生先有一个直观的感受。感受一下雪地这样一个环境。

2、是让学生通过自读,四人小小组合作读等形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

3、在此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几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连线。这样层层递进,学生就能在不知不觉中突破了这一难点。

总而言之,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让学生在喜悦中探索,使教学发挥出最高效益。

为了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我让小朋友伸手指表数、上黑板贴画、跟“小画家们”一起游戏,小朋友们学得都很开心。 但也有些遗憾,如:课堂效率不是很高,也就是听课习惯不是很好。教师的朗读指导欠佳。还有,应再多给学生创造想象的空间。虽然有些遗憾,但当我看到课堂上学生举起的那一只只小手,一双双满怀期待的眼睛,我被他们深深的感动着。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是因为有了兴趣这个动力,学生才会有如此期待的表现。

第15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却正在冬眠呢!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南方的孩子一般都很少见过雪,他们对雪的了解一般都是从电视上、书本上等渠道得来的。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谜语引出雪花,再在实物投影下出示美丽雪景图,伴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经过,无法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终于体会到了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 “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识字。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留出了充分读的时间,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这么美的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样不但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树立开放意识”是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于是我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五、板书简洁形象。

一年级小朋友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老师的板书,也要力求简单、形象、直观。这课的板书,突出了重点——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与脚印相像的事物,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说这些动物是小画家。利用板书,让学生很快就背诵出了“谁画什么”这个句子。

这课时设计的内容较多,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

第16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潍坊锦绣学校 宋宝丽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上册最后一个语文园地的第二篇课文。

这一课以韵文的形式,不但形象地讲述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读起来琅琅上口。

鉴于本课是本册教材最后一单元的一篇课文,因此在全册便起着巩固识字,用学到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朗读课文,能提出课文中不明白的问题并能讨论解决等作用。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自己课汇报课进行反思。

一、首先是我的授课思路: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迸发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本课时,我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其参与学习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凭借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观赏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学生不时 “哇!—哇!—”地惊叫起来。学生参与的激情被激发了。

(二)、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突破难点。

本课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要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对于这一点呢,我是通过以下几步来完成的。

1.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学生对四个小动物在雪地上如何画画,怎么画一目了然。 2.在理解第四句时结合图片理解了小画家的画与自然界里的一些景物是多么相象,然后结合四个小动物,反复诵读,这句话。

3.准备了贴图,让学生到黑板上把脚印对应到相应的动物上。再次检验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 4。采取看图背诵的方法,让学生快速记忆。

(三)、注重课内外相结合。

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让学生看着下雪的画面,想想雪地里还会来哪些新的小画家,他们会画什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这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二、这堂课我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有以下几点

(一)、目标明确: 正确朗读全文,理解课文,感情朗读,了解不同动物的脚印特点。会认其中的11个生字,学写2个生字。对于5,6句还要知道什么是冬眠。

(二)、整堂课趣字当头:

无论言谈举止或各环节教学设计,我都围绕一个趣字。应该说一节课四十分钟对一年级来说是很漫长的,但这节课却紧紧地抓住孩子们的心,学生们至始至终处于一种高亢的学习状态中,课堂效率极高。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本节课开课环节创设了如下情境,用课件展示了一幅美丽的雪景图,学习了课文的第一句话。自然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之中,产生了自主学习课文的欲望。 良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一半,课堂的开始就让学生进入愉快的学习情境,营造了自主学习的氛围。

在课堂上,我尽量用富有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帮助学生更好的融入课堂。看了课文视频后,让学生以各种形式读,培养了学生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又培养了同学间的团结合作精神。

(三)、生字教学扎实,有序

采用集体识记和随文识字相结合的方法,将11个要认的字有侧重地放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1.新课开始啦的教学,结合标点指导朗读到位

2.在阅读中解决字义的重点,并通过看图理解,组词,联系实际生活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字义,使学生学习的方法灵活多样,兴趣盎然。例如:梅的学习:多次反复出现梅花,赏梅,画梅等环节。 3.“用”、“几”放在写字教学中,分散学习,分步到位。

(四)、阅读和朗读教学突出,巧妙

针对几个关键句子训练学生朗读的意识, 1.第一句突出指导了下雪啦,下雪啦!”。

2.瞧,他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多么了不起的小画家呀!你为他们感到自豪吗? 那就夸夸他们吧!这个环节中激发了学生自豪地读的情感。

3.“小青蛙在洞里睡着了,我们要不要大声的把他吵醒?”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而然的就会把声音放轻。

三、通过本节课我发现了自己很多的不足,具体问题如下:

1.新课程倡导课堂教学应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适时机地向学生抛出便于讨论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在议一议中统一思路,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逐步得到培养。

2.另外应引导学生试着在朗读后进行自评、互评,这样学生的评价水平会逐渐增强。

3.没有进行很好的课堂调控,识字练习用时较长,致使课堂说的多,读的少,没有达到预期的朗读效果。 4.教师语言欠缺精练,有时重复学生的回答。

以上是我上了这节课后的一些反思,可能有更多的我还没有认识到。有待于我学习更多的新课标理念,有待于我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思索。 篇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创设情境,伴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学生由于前几天亲身的经过,能将下雪后的感受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这篇课文很适合朗读,我留出了充分读的时间,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这么美的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样不但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等动物。于是我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出发点,教师的语言要儿童化,把自己当作他们学习中的一员,去感受,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到教师在课前的备学生是很重要的,一定要从他们平时的生活出发,多准备些授课过程中需要的图片,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当下课后孩子们关上课本还能有声有

色地用童真的声音喊着“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的时候第一次感觉到小小的成就感!

韩霞 2013年12月 篇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柳林一小 周启兰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子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语言活泼,富有童趣。教学本课时,我首先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差异性,让学生都能主动愉悦地去获取新知识。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下面谈谈教这一课后的一些感想。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运用多媒体让学生观察到北方的雪景,一幅幅美丽的雪景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童话世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我及时启发学生,让学生谈谈最想在雪地里干什么?因此引出了第一句话,我再次引导,有一群小动物也来到雪地里,他们还是小画家呢?都有谁呢?学生都能从课文插图、课件感受到,很自然地说出答案。

二、读懂课文,突破难点

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就是让学生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先让学生通过情境感受下雪这样的环境,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然后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找到谁是“雪地里的小画家”?在这基础上我出示了这四种小动物及它们的脚印,让学生进行连线,这样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就能不知不觉中突破这一难点。认识了四位小画家之后,同时进一步引出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让学生明白青蛙是冬眠的动物,所以它没有参加雪地里画画。并向学生介绍还有哪些动物是冬眠的?学生的知识面一下子扩展了许多,使课堂教学得到延伸效果。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

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轻松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接着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 “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找找冬眠的动物,并用他们来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他们的脚印又像什么呢?”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学生需要什么,喜欢怎样学的角度,采用恰当的教法,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课堂教学。 篇4: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浅显易懂,以诗的形式描写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事。小画家们在雪地上留下了不同的作品,而青蛙却正在冬眠呢!课文形象地描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这篇课文极富儿童情趣,形象生动可爱,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南方的孩子一般都很少见过雪,他们对雪的了解一般都是从电视上、书本上等渠道得来的。为了调动起孩子们对雪的兴趣,我先用谜语引出雪花,再在实物投影下出示美丽雪景图,伴随着教师生动的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随即,我问学生,看到这么美的雪景,你的心情怎么样?你想怎么表达你的高兴心情呢?学生由于没有亲身的经过,无法把这种感受表达出来。于是,我就出示了课文的第一句话:“下雪啦,下雪啦!”让学生把自己的高兴读出来。学生在教师一次次的引导中,终于体会到了看到下大雪的高兴心情了, “这美丽的雪景吸引了一群小动物来作画,他们是谁呢?他们在雪地上画了些什么呢?”带着疑问,学生进入了一个如诗如画般的雪地世界里。

二、自主学习,合作识字。

在初读环节中,我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在读中初步识字。然后,把生字圈出来自己认读。再同桌互助,互相检查读音。最后是大家交流识字的方法。在识字环节中渗透了多种的识字方法,如:加一笔、换一笔、换部首、形声字规律识字等方法。我还设计“开小火车”、等多种游戏活动巩固识字,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以读为本,自读自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要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我留出了充分读的时间,以多种形式的读,如自由读、师生合作读、引读、男女问答读等,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例如,在学习课文第四句时,我利用贴画让学生了解了动物作画的成果。我问,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种小动物,你什么都不用就画出了这么美的画,你的心情怎样?带着你的心情来读一读。这样不但让学生读出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注重课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树立开放意识”是课改所倡导的理念之一,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开发课外学习资源。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还有哪些动物像青蛙一样要冬眠?”有的学生课外积累的知识很丰富,他们说出了“蛇、狗熊、乌龟”等动物。于是我让学生仿编诗句,把课文最后两句改成这些动物的名字。在一问一答中,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激起了学生的兴趣。

五、板书简洁形象。

一年级小朋友是具体形象思维,因此老师的板书,也要力求简单、形象、直观。这课的板书,突出了重点——四种动物及它们的脚印。教师以简笔画的形式画下与脚印相像的事物,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了为什么说这些动物是小画家。利用板书,让学生很快就背诵出了“谁画什么”这个句子。

这课时设计的内容较多,虽然是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效果还可以,但总觉得教学过程有些匆忙,抓得不够实。 篇5: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篇1: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和自主识字的能力。识字教学我采用了三步走的模式:互相交流、熟练掌握识字方法多角度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环境中识字——字词重组、灵活运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

我首先示范读一遍课文,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读书导向,并要求学生评评老师读的怎么样。师生平等对话、互相学习、互动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然后学生尝试用自己喜欢的办法学习生字,学会读文。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时,“遇到不认识的字,你有什么好方法识记它吗?”让学生意识到可以通过“读拼音、问>同桌、请教老师、查生字表、猜一猜”等多种方式来认识生字,使学生找到识字途径,为识字奠定基础。接下来 我强化了识字方法的指导,在学生已有的加一加、组词、生活中识字等识字方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学习规律性识字的方法(如:啦、啊、吧、呀、哩等语气助词在句子末尾时,一般情况都读半边,而且读轻声。呀、哩是没学过的字,可以作为巩固识字方法让学生猜猜念什么,当然呢除外);讲>故事猜字谜识字的方法(如:“用 ”王安石招用书童的故事 )和理解意思、想象识字的方法(如:“睡”字,左边目,右边垂,眼皮垂下来就要睡着了)。 然后从认读注音词语到去拼音认读词语,从读词语到以游戏的形式读单字再到读全文,引导学生经历由易到难,由局部到整体的学习过程;通过自己读、同桌互相读、小老师领读、会读的抢读、开火车读、全班齐读等多种方式反复再现生字、巩固记忆。从读文中的句子,再读生字重组的新句子,使学生经历认读使用汉字的过程,提升识字的层次,巩固识字的效果。 这个过程体现了 互相交流、熟练掌握识字方法多角度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言环境中识字——字词重组、灵活运用,语言环境中巩固识字的三步走识字教学模式。

学习写规范字也是一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难点。在指导写字时,我先让学生对学过的容易混淆的字和要学的有共同点的字分别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比较,如“儿”和“几”的比较,“几”和“用”的比较,既区别了形近字,又根据汉字中有相同笔画的特点使写字教学互相联系。然后再观察田字格中的生字是怎么写的?为汉字的书写规范奠定基础;最后在学生观察辨别后,有针对性的示范、指导书写。

不足:

1.课堂上教师表现的仍然不够镇定自若,总会有走教案的痕迹吗,对于生成的东西不能很好的把握。

2.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激励性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3.教学的课堂串联语言不够优美。

篇2: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一体的儿童诗。读起来朗朗上口,作者以生动活泼的儿童语言,讲述了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画的故事。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虽然也利用课件、贴图等辅助工具,将生活带入了课堂,为他们创设了情境,但由于我本身经验不足,没有好好地把握教材,对教学目标的认知还不够清晰,备课的时候没有作好充分的预设,最后导致本节课出现了一下几点不足:

一、课堂上的朗读指导不够扎实。

在课堂将近尾声的时候,我安排了一个齐读课文的环节,可遗憾的是,我现学生的朗读水平没有丝毫地进步。回想整节课的朗读指导过程,感觉最缺乏的就是指导学生有层次地提高。究其原因,我发现课堂上自己给学生自由练读的时间不够多,每次读重点句时,我总是以指名读、齐读的方式进行,这种单一的方式不仅会使学生产生疲倦,而且也减少了学生与课文语言材料接触的机会,更限制了他们朗读个性的发挥。我想,如果我试着让他们自由的练一练、读一读,或者同桌之间比一比,同时提醒要注意表情、语气等,他们肯定会读得更投入,而且与课文的距离也会随之缩小,那么,他们的朗读水平也会随之上升。 另外,我觉得自己还没有很好地根据学生的实际朗读情况进行贴切的评价。其实,朗读的指导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评价进行,比如在学生读完之后,先肯定他的某一个优点,然后针对他的朗读情况,提出一些建议,如此一来,不仅他本人找到了读好的方法,而且课堂上的其他学生也能明确读好的标准,岂不是一举两得吗?

二、在教学环节的设计把握上,还显得不够合理。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40分钟,而我却安排了识字和阅读两部分内容。将如此繁多的教学任务放在40分钟之内完成,未免会显得有点紧张,同时,也带来了各个环节落实得不到位的问题,学生的学变成了“走马观花”的学,课堂变成了“走过场”的课堂,

于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便成了一个很值得推敲的问题。这个问题让我意识到了,第一课时的课应该是很扎实的,尤其是生字的教学,绝对不能像二年级那么简单,而是要一步步的落实“音、形、意”这三个要素,比如可以让学生进行多种方式的读来掌握字音,通过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来掌握字形,通过用上词语宝宝说上一句话来掌握字意等,还可以通过游戏等方式让生字在课堂上不断地再现,让学生通过反复见面来加深的生字的掌握程度。特别重要的是,应该安排写字指导的环节,而且起码要5分钟。

三、主体和实效的问题。

课堂上,总感觉自己对学生不够放心,总是扶着他们,而没有大胆地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探究。比如,在教学生字词的时候,在小老师领读之后,我又自己挑选出其中的后鼻音和翘舌音让学生跟着我读,其实这完全让学生自己去找,他们完全有这样的能力。再如,在“青蛙为什么没参加”这一问题上,可以让学生自己说出冬眠的知识,不必要自己解释。教师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输知识之外,最主要的还是引导他们思考,启发他们,在他们充分说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整理,只有这样,才能让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长远的发展。

在课堂的最后,我临时增加了一个拓展的环节,让学生说说雪地里还会来哪些小画家,它们又会画些什么。由于学生事先并没有去查这方面的资料,所以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但如果换一种方式,先由老师出示一些已有的图片资料,再让学生说,也可以把自己想的内容代到课文里去说一说,对课文进行改变,可能这样的处理会更好些,而且也有利于学生思维的拓展,同时也让课堂显得更加有实效性。

除了以上三大点不足之外,我还有许多零碎的感触。如,上课的时候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调动起自己每一个充满激情的细胞,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让学生真正地融入课堂。又如,在指导学生背诵的时候,也要有一定的层次,可以让他们从部分到整体地背,再到有声有色地背,层层递进。也可以借助根据课文改编而成的歌曲,让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学生背诵。如,备课的时候不能光想着自己的教案,而要对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进行尽可能多的预设,并想好相应的应对措施,否则,实际的课堂效果永远也比不上我们原先所设想的。因为,上课并不是演戏,它虽然有已经设定的环节,却没有一句句既定的台词,40分钟内,有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在考验着我们的教学机智,所以,如果能做好成分的预设,我们将会更加自信地面对那些考验。

篇3: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反思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以韵文的形式出现的,不但形象的讲述了四种小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而且语言活泼,富有>童趣。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语言和兴趣的培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主动愉快地接受新知识,获得发展。基于上述认识,我在语文教改实践中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参与。下面以我教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课前游戏铺垫巧设伏笔。上课前我让学生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的手印,并引导观察这手印像什么。这一设计,一方面为理解“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提供思维借鉴,使这一教学难点的突破水到渠成。而且游戏的形式,畅所

欲言的氛围又充分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奠定了整堂课的感情基调。一下子就把学生从课间玩耍的情境中吸引了过来。

二、电化激趣导入新课。大理学家朱熹认为:“教人未见兴趣,必不乐学”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我乐意,我喜欢”的心境下和老师一起活动,能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受到良好的效果。上课一开始,我就播放雪天的景象,随着录像播放,我说:“下雪了,下雪了!大树披着雪,房屋披着雪。雪天雪地,好一个白雪的世界!孩子们,厚厚的雪地在召唤着你,你最想做什么呢?”这样牢牢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带进了大雪纷飞的雪地里,引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借学生兴奋之时,我问孩子们:“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会在雪地里做什么吗?”进而导入新课。

三、讲授重点,巧用电教。孩子对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认识,他们的熟悉来源于生活、电视、动画片和书本等,但对这些动物们在雪地里留下的脚印却不怎么清楚。同时,了解这几个动物脚印的形状也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重点。在讲授这段时,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让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说说“你看到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让孩子准确地理解了所谓“画竹叶、枫叶、梅花、月牙”实际上不过是小动物们把自己的脚印踩在雪地上留下的痕迹而已。准确地理解了这一点,从而也准确地理解了下一句“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这些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也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还体会了小画家作画时的高兴自豪感,很轻松的读出了文章的基调。在孩子深深地被小画家们的作品感染的时候,我巧妙设问:“他们能轻轻松松的画出这样美丽的画,这是谁的功劳呀?”接着我回头来学第一句,不用多加指导孩子就读出了 “下雪啦,下雪啦!”的高兴、欣喜、若狂之情。

最后,通过青蛙“他在洞里睡着啦。”创设情境采访睡觉的小青蛙,来了解动物“冬眠”是怎么回事。让学生找找冬眠的动物,并用他们来替下青蛙问一问,答一答。生活处处皆语文,带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合理开发课外学习资源,这也是语文学习的有效途径。于是,在课外延伸环节中我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会在雪地里画画?他们的脚印又像什么呢?”“你能仿照课文也来编首《雪地里的小画家》儿歌吗?这些都是课内与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材只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一种素材,在课前需要备的内容很多,但是那毕竟是一个人的思维,往往有疏忽。在实际教学中会出现许多课前所设想未及的事情发生。学生的思路往往是不按着老师的思路去走就需要老师去引导。学生的思想是值得我们去仔细揣摩和反思的。从孩子们课堂表现来看,这堂课的目标基本达成。自我感觉特别不足的是,课(实际完成容量)的结构不够圆满。本来是想把它设计成”总—分—总“的样式,(从文本出发——发散——再回到文本)可结果第四环节”朗读、背诵全文“因时间不足而有点仓促,总感觉这被放出去的羊群还没收回。另外应再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表达的空间。让他们想其所想,谈其所感受。

第17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能力、表达能力。

4、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达到背诵。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谈论冬天

导语:小朋友们,还记得这首诗歌吗?

出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水中都不见 谜底是(雪花) 雪花是在什么季节才会看到呢? 生答:冬天

师:冬天到了,天气变得很冷,湖里的水都被冻住了。那些好看的叶子都冻在了水里,多美的一幅画呀!

2、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全都白了。早晨天晴了,一群孩子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他们玩得多高兴呀!看着小朋友们玩得这么开心,这时候,又来了几个新朋友,也想跟孩子们一起玩,他们在干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板书课题。出示小朋友堆雪人、打雪仗图片。

二、初步读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接下来请小朋友们用手指着字,跟着老师一起读课文,现在请大家自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6位小朋友站起来按顺序读。指名读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又来了哪些新朋友?他们都画了什么? 出示: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 ”等句式说话。 师:你们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三、层层递进,强化训练

1、指导读第一句话。

出示孩子们在雪地里玩耍图片,看着孩子们玩的开心,你们高兴吗?早晨醒来,推开窗户,看见外面白茫茫的一片,你开心吗?

小动物们见到下雪,也和大家一样非常高兴。课件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就让我们快乐、开心的读读这句话。(指名读,评议、齐读。)再来读一读

2、指导读第二句。

这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出示课件)

生:小画家。

师:是一个小画家吗?

生:是一群。 师:“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师:谁会用“一群”说一句话? 生:山上有一群羊……

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都有谁呢?(生答,师贴小鸡、小狗、小鸭、小马、

3、指导读第

三、四句。

师:这群小画家画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句话,边读边想想,你知道什么?

生自由读

师:读懂了吗?读懂了就告诉别人。怎样把自己读懂的告诉别人呢?可以讲给别人听,也可以演给被别人看。现在呀,我们先用演的方法。老师先演一演。(老师把小鸡头饰戴在头上,边说边做动作)我是小画家小鸡,我在白白的软软的雪地上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竹叶呀,我会画竹叶。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演一演,练一练。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我想演小狗。(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狗,我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是画梅花的高手。

生:我来演小鸭。(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鸭。我在雪地上走呀走呀,你看,你看,我画的枫叶多美呀! 生:(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马,我在雪地上奔跑,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弯弯的月牙呀!

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

4、指导读第

五、六句

师:在雪地上画画多有趣呀!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指导读出问和答的不同语气。

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 生:它在冬眠。

师:对。冬天来了,天气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青蛙就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龟、蛇、刺猬等)

四、拓展延伸,总结提升

雪地里的小画家玩得多快乐!他们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及课文插图,生齐读课文。)

听到你们读得这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咦,他们的脚印哪去了?谁能帮他们找一找?

请2个同学到前面来,帮小动物们找脚印。(贴脚印图)

今天,我们弄清楚了这几个动物脚的特点。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像什么? 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

小动物们是小画家,我们小朋友也是小画家,课下拿出自己的画笔,发挥你的想象力,把自己想到的用画笔展现给大家。

第18篇:《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鱼”字。认识2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4种动物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朗读、背诵课文。

2、理解动物爪子的特点,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质疑。

歌曲导入 。(欣赏《可爱的动物》,学生可随着音乐声,自由做动作)

师:冬天到了,下了一场雪,有些可爱的小动物不怕冷,纷纷来到了雪地上当起小画家。(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画的画是什么样的?读了课文,你们就明白了。

二、层层递进,引导初读

1、自读课文:请小朋友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课文一共有六句话,请小朋友们按顺序读每一句话,再想想它的意思。

3、检查初读效果: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雪地上的小动物都画了什么?(引导学生用“小鸡画了────────”等句式说话。

根据回答,贴出(小鸟、竹叶、小狗、梅花、小鸭、枫叶、小马、月牙)的图片。

(2)你能把刚才四位小朋友说的话在课文中找出来吗?

4、师:这些小动物画的画为什么会不同?我们一句一句来读,好吗?

三、创设情境,读好课文

1、指导读第一句话。

请同学们看这幅图,这是什么天气?雪下得怎么样?从图上哪儿可以看出来呢?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描述一番景象,在冬天的早上,当我们一打开窗户,就看到外面的地上、树上、房子上盖上了一层厚厚的白雪,你们会情不自禁地发出什么样的感叹?

生:哇!好大的雪呀!

生:噢!下雪了!

生:我会兴奋地叫喊:“下雪啦!下雪啦!”

小动物们见到下雪,也和同学们一样心里非常高兴。CAI课件出示句子:下雪啦!下雪啦!像这样的句子应该怎样读?谁来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议、齐读。)

2、指导读第二句。

这时候雪地里来了谁?(出示CAI课件)

生:小画家。

师:是一个小画家吗?

生:是一群。

板书:“一群”,“一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很多。

师:谁会用“一群”说一句话?

生:一群学生、一群女生……

雪地里的一群小画家是谁呢?(生齐答,师贴图) 3.指导读第

三、四句。

师:这群小画家画了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的第三句话,边读边想想,我知道什么? 生:自由读

师:读懂了吗?读懂了就告诉别人。怎样把自己读懂的告诉别人呢?可以讲给别人听,也可以演给被别人看。现在呀,我们先用演的方法。老师先演一演。(老师把小鸡头饰戴在头上,边说边做动作)我是小画家小鸡,我在白白的软软的学地上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竹叶呀,我会画竹叶。

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演以演,练一练。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

生:我想演小狗。(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一只可爱的小狗,我在雪地上快活地跑来跑去,你看,你看,我是画梅花的高手。

生:我来演小鸭。(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鸭。我在雪地上走呀走呀,你看,你看,我画的枫叶多美呀!

生:(生戴上头饰,边做动作边说)我是小画家小马,我在雪地上奔跑,你看,你看,我的脚印多像弯弯的月牙呀! 师:多高兴呀!他们的脚印在雪地上竟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勃勃生机。你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用读表现出来的。(示范读

3、4句,学生自由练读,分组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小朋友对表演特感兴趣,也非常有表演的天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说说演演,这样,在活动中,在表演中,学生装成了雪地里的小画家,他们创作着自己的画,也在解说自己的画---用体态动作表现了课文。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课文。】

4、指导读第

五、六句 师:在雪地上画画多有趣呀!可是,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生:他在洞里睡着啦。

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指导读出问和答的不同语气。

师:青蛙为什么在洞里睡着了?

生:它在冬眠。

师:对。青蛙在冬季寒冷,食物和水份缺乏的时候,睡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才会醒来,这就是冬眠。要冬眠的动物还有很多。(如龟、蛇、刺猬等)

师: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句子中的青蛙还能换成什么动物?象这样:乌龟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了。了。 【设计意图:在一问一答中明白青蛙冬眠的常识,将文本的学习与朗读问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并且在指导朗读中,不直接给学生以朗读技巧上的指导,而是一个动作启发学生思考,将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效果更加明显。】

四、指导朗读,回顾全文。

雪地里的小画家玩得多快乐!他们给这美丽的雪地增添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让我们赶紧去雪地里找他们吧!(师用多媒体出示课文及课文插图,生齐读课文。)

五、总结、扩展。

听到你们背得这么好,小动物们可高兴了,咦?他们的脚印哪去了?谁能帮他们找一找?

请2个同学到前面来,帮小动物们找脚印。(脚印图)

今天,我们弄清楚了这几个动物脚的特点。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小动物的脚印象什么?

生:我见过小猫的脚印,像梅花。……

要想弄清楚更多动物脚的特点,同学们要在日常生活中多留心观察。

第19篇:《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雪地里的小画家》教学设计

昌黎四小 熊丽伟

利用资源名称及出外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雪地里的小画家》中的教学课件、教学建议、补充习题拓展资料。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思路

这是一首融儿童情趣与科普知识为一体的儿童诗。本课教学要实现学问性知识向体验性知识的重心转移,实现内容性知识向方法性知识的重心转移,并让学生在诗中体会到生活的美好。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2.学会7个生字,认识1个偏旁。 3.会认9个生字。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情感目标

知道小马、小鸡、小鸭、小狗四种动物脚趾的不同,及青蛙冬眠的习性。 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媒体

生字卡片,竹叶、梅花、枫叶等实物或图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出示课题,读课题。 2.看题目讨论:“雪地”什么样?(下雪后,地面上盖上一层白雪,走上去会出现一串串脚印)什么样的人叫“小画家”?(年龄不大,有很高的画画本领的人)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雪地的小画家是谁?他们画的画什么样?他们怎么成为雪地的小画家?„„)

二、初读课文,粗知课文内容,识记生字的字音

1.看拼音读课文,用铅笔画出本课生字,标出诗中有几句话。 2.再看拼音读几遍课文,要求记住生字字音,把句子读连贯。 3.指名读课文,看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连贯。 4.读生字卡片,检查离开拼音是否记住生字字音。

5.再读课文,说说《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主要讲谁的事,讲他们的什么事。(讲小动物的事,讲它们在雪地上画画的事。)

三、讲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意思

(一)读第一句。说说天气怎么了(下雪了),小动物们要在雪地画画,看到下雪心情会怎样(非常高兴),请带着非常高兴的语气读第一句诗。

(二)读第二句。说说雪地里谁来了(一群小画家);看图说说“一群”是多少(好几个)。

(三)读第三句。

1.说说这群小画家都有谁?它们各画的是什么?(这群小画家有小鸡、小鸭、小狗、小马。小鸡画的是竹叶,小狗画的是梅花,小鸭画的是枫叶,小马画的是月牙。)

2.出示竹叶、枫叶、梅花、月牙的实物或图画,认识它们的形状,说说它们的名称。 3.看插图并与实物做比较,说说这些小画家在雪地上画的画与实物像不像。 4.再读第三句。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说说我们画画用什么(我们要用铅笔画,再用蜡笔或水色上色。

这群小画家是怎么画出这么美的画的呢?(读第四句后回答:小画家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

“几步就成一幅画”是什么意思?(意思是说,这些小动物走过雪地,爪子踩在雪地上,就留下自己的爪印,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再读第四句。

(五)这些小画家都是用自己的脚在雪地上画画,为什么画出的画不一样呢?(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鸡、鸭、狗、马的爪子或蹄子,了解它们的脚趾的不同形状,小鸡的爪子形象竹叶,小狗的蹄子的形状像梅花,小鸭的脚趾之间有蹼连着,印出的脚印像枫叶,小马的蹄子是圆形的,在雪地走过印出的蹄像月牙。

(六)读最后两句话。前一句是个问句,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青蛙怎么没参加。) 青蛙为什么不到雪地上画画呢?(它躲在洞里睡着啦!) 青蛙为什么躲在洞里睡觉呢?(因为青蛙是一种冬眠的动物。)

老师简介青蛙冬眠知识:冬天寒冷,食物、水分缺乏,青蛙卧在洞里不吃不动,像睡觉一样,等到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它再恢复正常活动。要求学生用问答的语气读最后两句。

(七)读全文,想想学习这篇课文之后,你增加了哪些知识?(小鸡、小鸭、小狗、小马的脚趾不一样,青蛙是冬眠的动物。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生字词卡片:画家、竹叶、月牙、用、笔。

二、识记生字字形

1.师生共同分析“雪、笔”的字形。雪:上边是新部首“雨”(雨字头),下边是“日”没有一竖。笔:上边是新部首竹字头,下边是毛字。

2.学生独立分析其它生字字形,老师要表扬识记字形方法好的同学。 画:上面一横,中间一个“田”字,下面竖折、竖。 叶:左边口字旁,右边是十字。 牙:书写笔画:横、竖折、竖钩、撇。 用:书写笔画:竖、横折钩、横、横、竖。 3.在田字格中写生字,一字写两遍。

三、指导背诵课文

可用填空的办法指导学生背诵。

四、综合练习

1.写出带有下面部首的一两个字,填在括号里。 口——( ) ——( ) 2.完成课后作业第2题。

第20篇: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雪地里的小画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两个偏旁“虫、目”。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鸡、小鸭、小狗、小马这四种动物的爪(蹄)子的不同形状以及青蛙冬眠的特点。

教学重点:随文识字 教学难点:目标3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提问:孩子们,你们知道北方现在的天气怎么样吗?他们那边在干什么?

2、欣赏雪景。

3、齐读课题。

二、识字、学文

1、听录音示范读。

要求小朋友:小手指到,眼睛看到。

2、拼读生字(带调读生字词语,去音读,男女生赛读)

3、你怎么样记住它们。

1.梅花——图片

蛙——加一加,虫字旁,莫言的《蛙》

睡——眼睑垂下来,动作 2.说话练习:“为什么”“参加”

为什么:小松鼠为什么要找花生?人为什么要睡觉?

参加:运动会上,你参加了什么项目啊?(回答:我参加了……)

4、学生自读课文。

看孩子们认真的样子,老师知道大家喜欢这首儿歌,那我们就自己读一读吧,别忘了小手指路。

5、同桌互读课文。(表扬做得好的组,送小雪花)

自己读书是快乐的,跟别人分享会更快乐,那我们就跟同桌小伙伴一起读一读吧,老师的要求是:如果他读正确了,你就夸夸他,如果他有困难,你就帮帮他。

三、学儿歌

合作学习真愉快,谁能把这首儿歌送给老师? (一) 下雪啦!下雪啦! 1.学生读。 2.“!”感叹号,表示情感强烈,感叹号也表示一句话,那聪明的孩子能不能数出来有几句啊? 3.看到下雪了,心情怎么样?(我们南方的孩子很少看到下雪,突然看到下雪了,心情怎么样?)

高兴、兴奋、开心 串:谁来高兴的读一读。 4.有感情的朗读。(三个)

下雪啦,下雪啦!第二个下雪啦感情更深,更高兴,更开心。 啦是轻声。

老师想看到大家从声音里读出高兴,也想看到孩子们的脸上写着高兴。 若读不好,老师可以示范。 串:下雪啦,下雪啦,谁到雪地里了? (二) 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

1、学生读。(2个)

2、老师读:雪地里来了一个小画家。

孩子们听到什么啦?(一个小画家,应该是一群小画家)一群小画家是多少?(很多个) 它们都是谁啊?谁来读读第三句。

(三) 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生读) 1.学生读。(2个)

这一群小动物都有谁啊?(板书)

2.小动物:小鸡、小狗、小鸭、小马。(贴图片) 真是会读书的孩子,我们来和它们打打招呼吧。(齐读) 那小画家都画的是什么呢?

3.小画家的画:竹叶、梅花、枫叶、月牙。(板书:画 贴卡片)连线? 4.为什么它们画的画不一样?(脚印不同)

小鸡的脚印像竹叶,所以它会画竹叶。谁来像老师这样说?

串:小鸡在雪地上画了(尖尖的)竹叶,小狗画了(圆圆的)梅花,小鸭画了(像手掌一样的)枫叶,小马画了(弯弯的)月牙。多美的一幅画啊,谁来读一读。 5.学生读,齐读。

小画家们真厉害,它们还有一个厉害的地方,与我们画画不一样,有哪里不一样,谁先来读读。

(四) 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1.学生读。(2个)

2.问题:小画家不用颜料也不用笔,它们用什么画画啊?(动作:脚)它的画笔就是它自己的脚,它的画纸是雪地,几步就成了一幅画(动作),真是能干的小画家啊。这么画画真有意思,能干的小画家们,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夸夸它们吧。 3.齐读:夸夸小画家。(配动作) 4.练习说话:

串:今天老师邀请的小画家可不只是它们四个,还有其它的朋友呢,我们先来看看都有哪些朋友。

1) 出示:小鸟、小猫、小鹅、小牛。(贴黑板,说理由)

串:这些动物朋友它们也在雪地里画了画,你能像诗人一样跟同桌说说吗?

2) 与同桌交流说 3) 全班交流说。

串:谁来当小诗人,给大家介绍这幅画。(若不会,师示范。) 学生说,(按照黑板格式)真能干,你已经是一个小诗人了。谁再来当当?(总共3个) 串:孩子们说得真好,那我们都来当当小诗人吧。

4) 全班读。

串:这么多好朋友都来了,可是有一位没来,他是——?(青蛙)它在干什么? (五) 青蛙为什么没参加?

3.谁来提问?(3个)读出问句的语气。

老师可以示范,谁能像老师一样问。

孩子们把问句的语气读得很好,谁能用为什么说话吗?还是说出疑问的语气,自己试试。 串:青蛙没参加,它干嘛去了? (六) 它在洞里睡着啦。 1.学生读。(轻轻的读,别把小青蛙给吵醒了) 2.你知道青蛙冬天睡觉叫什么吗?(冬眠)

1) 哪个知识丰富的孩子知道冬眠是什么意思?(冬眠:在冬天寒冷、食物和水分缺乏的时候,卧在洞里不吃、不动,等到第二年春天再恢复正常的活动。)(冷血动物本身的温度能够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冬天很冷,温度低,它们的新陈代谢很缓慢,处于休眠状态,所以虽然不吃不喝,也能维持生命。) 2) 你还知道哪些冬眠的动物?(熊、刺猬、蛇、蝙蝠)

3) 聪明的孩子们真棒,你是怎么找到这些知识的啊?(多方面收集资料,) (七) 读文、背文

串:孩子们真棒,真是会动手动脑思考的孩子,看来大家很喜欢这首儿歌,那老师就跟着大家一起来陪着音乐读一读吧。 1.读文

串:真会读,如果能把它记在心里就更好了,我们来试着背一下吧。 2.背文(ppt出示填空)

串:真棒,老师为孩子们竖起大拇指!所以想送给大家一个礼物,但是需要闯关才可以得到。 (八) 闯关

1.第一关:准确流利的读出黑板上的生字娃娃,每个读两遍。

串:第一关轻松的就过了,但是孩子们可别高兴得太早,还有第二关呢。 2.第二关:写字。出示“几”

1) 这个字念——“几”;怎么拼——ji,三声(师范写); 2) 观察它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请看老师怎么写(师范写)。先写——竖撇,起笔在左上格,穿过横中线,轻轻的往下拉,再写——横折弯钩,起笔挨着竖撇的头,刚过竖中线就顿一下往下走,弯的地方圆一点,钩的时候钩上去,注意弯钩要和竖撇站在一条线上,脚踏实地,像我们做人一样脚踏实地,不要歪歪扭扭的倒着。请你跟我数笔画,一竖撇,二横折弯钩,自己数一遍。

3) 谁来给它找找朋友——几个,几天……

4) 写一写:请孩子们翻开书124页,把几字送回田字格里。 5) 如果有时间:就评一评

结语:雪是美丽的,大自然中还有更多奥秘,等着我们去探索。随着不断学习,我们将会懂得更多。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雪地里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doc》
雪地里小画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