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获取与利用心得体会

2021-01-23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信息化教学资源来自哪里,一是靠教师自己亲自动手制作,二是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收集或加工别人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教学所用。国际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使之成为教师收集教学资源的一个重要来源。

教学资源主要从素材类、集成型和网络课程的获取与处理。

一、素材类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处理 1.文本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通常情况下,教师应该根据教学要求编写文字材料。所以键盘输入是一种最主要的文本获取手段。当然新的输入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应用会拓宽文字输入的渠道,例如手写输入、语音输入等。

如果要在教学中引用别人的文字,小段内容可以通过上述手段输入;如果文字数量多,则需要采用一些更便捷的方法。 要引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上的文字,可以用扫描仪扫描或者用数码相机拍照,然后用光学识别软件将扫描进来的图形转化为文字。

要引用光盘、网页上的文字,可以利用复制、粘贴的办法获取这些文字,放入自己的文字编辑器(一般是Word)。 查看帮助

2.图形图像素材的获取与处理

根据教学需要,教师可以使用图像编辑软件创作自己想要的图形图像,保存为文件,加入自己的教案或课件。

如果要使用书籍、期刊等印刷品中的图片,可以利用扫描仪扫描为图像文件,也可以用数码相机拍照获得图像文件。

如果要使用教学光盘中的图形/图像文件,可以直接将该文件拷贝到自己的资源文件夹中,供以后使用。

如果要使用教学课件中的图片,而该图片不是以单独文件形式保存的,或者说很难找到该图片对应的文件,则可以使用屏幕拷贝的办法,将该屏幕图形复制到剪贴板中,然后用画图或者其它图形编辑软件进行加工处理,保存为文件,或者直接在 Word、PowerPoint 等文字编辑软件中将该图片粘贴进来。

如果要使用网页上的图片,则可以使用复制、粘贴的办法,也可以使用另存图片或者网页的办法。

3.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教师如果要将自己或者学生等的演讲、朗诵、讨论等保存为计算机的声音文件,可以使用Windows的“录音机”。

当然现在很多教学课件中提供了各种类型的声音文件,教师可以直接复制过来使用。

如果要将现有的录音带、录像带或者电视节目等的声音转换为计算机的音频文件,则有两种办法。一是像录制教师朗诵那样录制录音机等声源播出的声音;二是用音频线连接录音机、录像机或者电视机等的线路输出和声卡的线路输入口,然后设置为线路输入录音,最后打开附件中的录音机进行录音。

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到的音频文件下载保存,供以后使用。

4.视频素材的获取和处理

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录像机、数码相机等将教学过程录像,然后直接将这些录像获得的视频文件保存在计算机上,供教学使用。 对于那些过去的模拟录像带上保存的录像,则需要经过较为专业的处理,才能转换为计算机中的视频文件。

当然,教学课件中的视频,也可以直接用相应的播放器播放。如果想将其转化为特定的格式,则需要专业软件的处理。

也可以将网络上搜索到的视频文件下载保存,供以后使用。

二、集成型教学资源

集成型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有些复杂的课件则需要程序设计的知识。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培训课件。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所见即所得的软件,制作简单的集成型教学资源,例如第五模块我们要讲解使用PowerPoint 制作演示型课件。复杂的资源则建议购买或者请专业公司合作制作。

三、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的制作更需要教学设计、美工、网络编程等多方面人员的通力合作。比如我们现在使用的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站。教师可以购买,也可以使用开放的免费网络课程。

推荐第2篇: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获取教学资源的途径

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去收集和积累教学资源的:

1、从报纸、杂志等刊物和书籍中获取。作为政治老师,其实我更喜欢报纸、《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时事》、《半月谈》等杂志。

2、通过购买一些书籍,光盘等商品获取资源。

3、通过与同事讨论、交流、学习获取信息资源。

4、从“远程教育资源”中获取。

5、从互联网上获取教育资源,网络是快速获取资源的途径。

6、利用农村的有利条件,让学生教师动手收集教学资源。

7、有意识的剪辑、摘抄刊物资源。

8、充分利用和挖掘好教材资源。

9、其实有一项资源是我们容易接触但也容易忽视的:电视。

推荐第3篇:课程模块三 数字资源的获取与利用教案

课程模块三 教学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学习目标:了解教学资源的含义;了解教学媒体的类型及来源;了解常用教学媒体的特点;了解各种教学媒体的使用范围和优势;根据特定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媒体;掌握获取数字教学资源的基本方法。

模块导学:本模块分为教学资源概述和教学资源获取两个教学单元。教学资源概述明确了教学资源、教学媒体和数字教学资源三个概念及相关的知识,教学资源获取讲述了各种教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重点难点指导:掌握教学资源的分类及教学资源的获取方法。 参考资料目录:

[1] 张晓霞.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水平考试--考纲解读及应试指导.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 汪基德.现代教育技术.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教学单元1 教学资源概述

一、教学资源

1.教学资源的定义

(1)资源

资源是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物资、能量和信息的总称。 (2)教学资源

狭义的教学资源:是指以电子化、数字化、网络化为技术特征的教学信息资源。 广义的教学资源:指教学过程中师生所接触、获得的一切教学信息来源。

它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及人力资源等,具体表现为教科书、练习册、活动手册和作业本,也包括实验和课堂演示时所使用的实物,还包括录像、软件、光盘、网站、电子邮件、在线学习管理系统、计算机模拟软件、网上讨论BBS、网络教室、电教室、教室、辅导员等大量可利用的资源。

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在教学资源构成的大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教师 1 的指导下,可以主动的利用资源来满足。我们应该认识到,不仅教学媒体 (中考资源网,小学资源网,高考资源网,中职教学资源网 等) 是教学资源,教师和学生也是教学资源,要充分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创造一个更完善的环境。

2.教学资源的分类

(1)按资源提供的功能及服务对象分类:学习资源、备课资源、科研资源。

(2)按资源的组织形式分类:媒体素材、题库、案例、教学软件、网络支撑环境、教学资源管理系统。

(3)按资源的传播媒介分类:

盘载教学资源:是指以光盘、磁盘、硬盘等为承载媒介的资源。 网络教学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

3.典型的教学资源介绍

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电子百科、电子论坛、电子词典、电视教材、多媒体课件、主题学习网站、网络课件、网络课程、教学网站。

4.教学资源的特点

(1)信息形式的多样性 (2)信息获取的便捷性 (3)信息资源的共享性 (4)信息传播的时效性 (5)信息传递的互动性 (6)信息内容的丰富性

二、教学媒体

1.教学媒体的概念

(1)媒体

媒体是指从信息源到受信者之间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载体或工具。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表现信息的载体,如文字、符号、语音、声音、图形图像等;二是指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实体,如书本、画册、报纸、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软件及相关的播放设备。

(2)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是指以传递教学信息为最终目的的媒体。教学媒体用于教学信息从信息源到学习者之间的传递。

2 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如实物、口头语言、图表、图像以及动画等。教学媒体往往要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而实现,如书本、板书、投影仪、录像以及计算机等。

教学媒体区别于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指一切可以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教学媒体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2.常用的教学媒体

(1)挂图、标本、模型、实验仪器

 挂图:兼顾科学性、艺术性、教育性,画面清新、色彩明快,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 标本:再现死亡动物的形象,重现它们活着时的形态,让它们栩栩如生,便于保存。  模型:仿照实体型制成的具体而微小的物体。 (2)文献资料

文献资料是记录知识和信息的一切载体,由4个要素组成: ①所记录的知识和信息,即文献的内容。

②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符号,如文字、图表、声音、图像等。

③用于记录知识和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竹简、纸张、胶卷、胶片等,是文献的外在形式。 ④记录的方式和手段,如铸刻、书写、复制、录音、录像等,是知识、信息与载体的联系方式。

(3)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

唱片、录音带、录像带、影片、幻灯片是存放各种资源的介质。 (4)光盘(CD、VCD、DVD)、硬盘

 光盘:利用化学原理进行信息读写的存储器,分为只读型、一次写型和可重写型光盘;其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可靠性高,只要存储介质不发生问题,光盘上的信息就永远存在。

 硬盘:是一种主要的电脑存储媒介,由一个或多个碟片组成,外覆盖铁磁性,材料,被永久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使用时注意防震、防尘、防潮、防高温、防磁场、防静电、防病毒等。

(5)网络

互联网也称Internet,是一个由各种不同类型和规模的独立运行和管理的计算机网络组成的全球范围的计算机网络。Internet是全世界最大的图书馆,它为人们提供了巨大的且不断增长的信息资源和服务工具宝库,用户可以利用Internet提供的各种工具去获取Internet提供的巨大的信息资源,如自然、政治、经济、历史、科技、卫生、娱乐、金融、商业和天气预报等。

3 3.教学媒体的类型

(1)按媒体作用于学习者的感官不同分类

 视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无声电影、投影仪、录像机、投影仪、视频展示台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听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主要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录音机、收音机、扩音机、电唱机、CD机、MP3播放器、随身听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视听觉媒体:是指传递的信息同时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和视觉器官的媒体,主要有电影、电视机、录像机、VCD、DVD、闭路电视系统、卫星电视系统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 交互多媒体:是指处理能处理和提供声、图、文等多种信息之外,还能与用户形成互动的媒体,主要有程序教学机器、多媒体计算机、交互式白板等设备及相应的教学软件。

(2)依据信息传播的方向分类

  单向传播媒体:教科书、电影、广播、电视、录音、录像等。 双向传播媒体:计算机、语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教室、微格教室等。

(3)按照教学组织形式分类

    课堂展示媒体:投影、录像、黑板等。 个别化学习媒体:印刷品、录音带、计算机等。 小组教学媒体:图品、投影、白板等。 远程教育媒体: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等。

(4)按教学媒体的物理性质分类

 光学投影教学媒体:包括幻灯机和幻灯片、投影器和投影片、电影机和电影片等。它通过光学投影,把小的透明或不透明的图片、标本、实物投影到银幕上,呈现所需的教学信息,包括静止图像和活动图像。

 电声教学媒体:包括电唱机、扩音机、收音机、语言实验室以及唱片、磁带等。它将教学信息以声音的形式储存和播放传送。

 电视教学媒体:主要有电视机、录放像机、影碟机、录像带、闭路电视系统和微格教学训练系统等。它的特点是储存和传送的内容是活动的图像和声音信息。

 计算机教学媒体:包括计算机和计算机课件等。它能在各种教学活动中实现文字、图表、图像等教学信息的传送、储存与加工处理,与学习者相互作用,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

4  网络:实现基于远距离教学,并且可以开展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

(5) 按媒体的历史发展分类

 传统教学媒体:通常指教学中常用的教科书、黑板、粉笔、挂图、标本、模型、实验演示装置等。扩大一点范围,教师本人,包括教师的语言、表情、手势、体态、板书、等也属于传统教学媒体。

 现代教学媒体: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现代教学媒体是指近一个世纪以来利用科技成果发展起来并引入教育领域的电子媒体,主要包括幻灯、投影、录音、电影、电视、录像、计算机和网络等教学媒体,以及由它们合成的教学媒体系统,如语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教室、视听阅览室、微格教学训练系统、闭路电视系统、校园计算机网络系统等。

现代教学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随着科技发展,一些新技术会逐步用于教学活动,这些由新技术产生的新的媒体,也包括在现代教学媒体之中。

4.教学媒体的特性

除具有媒体的特性外,还具有个别特性: (1)表现性

指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空间特征是指事物的形状、大小、距离、方位等;时间特性是指事物出现的先后顺序、持续时间、出现频率、节奏快慢等;运动特性是指事物运动的形式、空间位移、形状变换等。如语言文字善于表现详细的信息;电影、电视善于表现事物的空间状况及运动特性;磁带、唱片擅长表现声音信息;幻灯、图片以静止形式表现事物的空间特性,便于长时间观察。

(2)重现性

指教学媒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把存储的信息内容重新再现的能力,分为即时重现和事后重现。如文字材料是最便于重现的媒体,录音、电视、电影等媒体的重现需要一定的条件。

(3)接触性

指教学媒体在同一时间内传递信息的范围,分为有限接触和无限接触。比如电视和广播可以覆盖很大的区域,传播范围非常广,属于无限接触;而黑板、幻灯和投影的接触面只能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如教室),属于有限接触。

(4)参与性

指教学媒体在发挥作用时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分为感情参与和行为参与。模型、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媒体给学生提供自己动手操作的可能,使学生能随时中断使用而进行提问、5 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行为参与的机会较多。电影、电视、广播、多媒体计算机等媒体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刺激学生的情绪反应较为强烈,容易诱发学生在情感上的参与。

(5)受控性

指教学媒体接受使用者操纵的难易程度,分为难控媒体和易控媒体。教科书、语言极易操纵;幻灯机、投影仪、录像机等较易操纵;多媒体计算机则需经过学习和培训才能掌握。

5.教学媒体的选择依据

(1)依据教学目标

每个知识点都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为达到不同的教学目标,常需要使用不同的媒体去传递教学信息。

(2)依据教学内容

各门学科的性质不同,适用的教学媒体也会有所区别;同一学科各章节内容不同,对教学媒体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

(3)依据教学对象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不一样,选用教学媒体时必须顾及他们的年龄特征。

(4)依据教学条件

教学中能否选用某种媒体,还要看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其中包括资源状况、经济能力、师生技能、使用环境、管理水平等因素。

6.教学媒体的选择原则

(1)最优决策原则 (2)有效信息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所提供的学习经验层次是不同的;有的属于具体的经验,有的属于替代的经验、间接的经验;有的属于抽象的经验。所以,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不同的教学媒体来体现。

(3)优化组合原则

各种教学媒体都有各自的优点,也有各自的局限性,没有一种可以适合所有教学情况的“超级媒体”。各种教学媒体的有机组合将会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取得整体优化的教学效果。

三、数字教学资源

1.数字教学资源定义

数字教学资源是文献信息的表现形式之一,是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以数字形式发布、存取、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总和。

6 2.数字教学资源的分类

(1)素材(文本类、图形/图像类、音频类、视频类、动画类)

 文本素材:在计算机屏幕上呈现的文字内容,它是准确、有效传播教学信息的重要媒体元素。在多媒体课件中,概念、原理、定义、原理的阐述、问题的表达、标题、菜单、导航等都离不开文本信息。

 图形素材:由外部轮廓线条构成的矢量图,一般是由计算机绘制的直线、圆、矩形、曲线、图表等。图形用于描述轮廓不复杂、色彩不是很丰富的对象,且描述对象可以任意缩放不失真、数据量小。

 图像素材:是由扫描仪、摄像机等输入设备捕捉实际的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色彩丰富、层次感强,承载的信息量也大。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应用较多,从界面、背景到各种插图,基本上都选择图像。

 音频素材:主要用于解说、背景音乐和音响效果,对记录与播放的环境要求不高,但不容易获取。

 视频素材:是对现实世界的真实记录,若干有联系的图像连续播放便形成了视频。借助计算机对多媒体的控制能力,可以实现视频的播放、暂停、快速播放、反复播放等。

 动画素材:是对事物运动变化过程的模拟,可以用来模拟事物的变化过程,说明科学原理。通过创造设计的动画更加生动、有趣,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课件

课件是一种软件,是在一定的学习理论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设计的、反应某种教学策略和教学内容的计算机软件。

(3)电子图书

电子图书实际上就像真正的一本书一样,只不过是在计算机上阅读。电子图书有助于环保,节约能源。

(4)网络课程

网络课程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基于Web的课程,其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

(5)教育网站

与教育相关的网站,包括政府的教育部门网站、各级各类学校网站、社会各界关于教育的网站等。如中小学教学资源网、教育资讯网站、中国信息技术教育网、中国中小学教师网等。

3.常用数字教学资源的格式

可执行文件格式( *.exe) 纯文本格式(*.txt)

7 文档格式(*.doc *.ppt *.xls *.wps) 文本类(*.txt *.rtf *.wri *.doc *.wps) 音频格式(*.wav *.mp3 *.mid *.wma *.ra) 视频格式(*.mpg *.avi *.wmv *.rm *.dat)

图像格式(*.jpg *.gif *.bmp *.png *.tif *.jpeg ) 网页格式(*.htm *.html) 动画格式(*.swf *.gif *.mov)

8

推荐第4篇:学习《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学习《多媒体资源的获取与处理》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我对多媒体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很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受益匪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本人认为:

一、了解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中的必要性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 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 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引起学 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些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 的参与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 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约时间。如果没有计算 机多媒体技术,单纯靠粉笔、黑板等教学工具来进行教学的传统 教学模式显 然是跟不上现代化教学的要求的。

二、弄清多媒体课件应具备的特点

要让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它必须具备 以下几个特点:

1、教学性 这是多媒体课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 课件必须为教学服务,必须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反映学科的教学过程和教学策略。在课件制作中,媒体素材的选择与组织、问题的设置等方面都必须 体现这一特性。同时应深入浅出、注意启发。

2、科学 1

性 “科学性”是多媒体课件最基本的特点。课件最基本的特 点。课件所涉及的内容必须科学、准确、健康、符合逻辑、层次 清楚、合情合理,同时还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与知识水平。

3、交互性 一个好的多媒体课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友好的 人机交互界面除了有美观大方的页面,还包含各种类型的图标、按钮、窗口、热键、热区等,让教师在课堂上更有灵活性,根据 实际选择不同的学习路径。

三、掌握课件制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课件制作要简洁实用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一种辅助手段,它是用来辅助 我们的教学的。一个好的课件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应该说只要 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 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的课件就是好课件。

2、注意色彩的合理应用 色彩的应用可以给课件增加感染力,但运用要适度,以不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为原则。如:色彩搭配要合理,动、静物颜色 要分开,每个画面的颜色不宜过多。

3、注意字、图、声的混合 对于一些动画,由于其自身不带声音,设计时,应为动画 配上适当的音乐或音响效果,这样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视听功 能,有利于学生记忆,提高教学质量。对于一些重点的字、词、句,除了采用不同的字号、字体和字形加以强调外,也可以运用 动画、闪烁引起学生注意。 另外,我认为不要试图每堂课都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 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制作一个好的课件往往需要 较长的时间。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 而是 2

对传统教学的有利补充, 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 堂。

四、利用现代化教育设备,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这次学习训,不但使我从教学理论上有所提升,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上得到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邹征兵所长讲授的PPT课件制作,他以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了PPT中的高级应用,我还真没想到PPT软件中还具有这么强大的功能,以后还需深入钻研才行。听了首都师范大学王陆教授的“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整合”讲座后,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课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运用,而应该从教学设计,技术运用,内容呈现,创新与实用等去设计和制作。我要利用好学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要求老师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为自己的教学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的推广应用和普及,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学习,我对多媒体技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知道了好多以前根本没有接触过的东西,获益匪浅。

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我们用语言难以表达清楚的问题直观、形象地展现给学生,有助于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在教学过程中把丰富多彩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资料展示给学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某问题的设置,可以培养学生对教学过程的参与 3

意识,加深他们对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选择合适的媒体进行教学,可以增大我们的课容量,节省时间。但不要试图每节课都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处理,这样既没有必要,也不现实。课件制作要简洁实用,有实用性,只要是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有助于引起学生的深刻思考,有助于加深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就是好课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否定,而是补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关键还是在课堂。

这个阶段的学习,不但使我在教学理论上有所提高,而且在多媒体课件上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特别是观看了老师讲授PPT课件制作的视频讲座,对PPT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真没有想到PPT软件中还具有那么强大的功能,以后还要继续学习钻研才行。听了讲座让我认识到,一个优秀的课件不单纯是一种技术的运用,而应该从教学设计,技术运用,内容呈现,创新与实用等去设计和制作。我要利用本次“国培”的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更多信息技术技能,以便今后在课堂教学中更好的运用,使课堂教学效率有进一步的提高。

此次的学习,知道了一个成功的课件,除了要有优秀的课件脚本和结构设计之外,还必须有充足合适的素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优秀的课件脚本比较容易写出来,但充足合适的素材却难以寻觅,因此,素材的获取与处理素材,是课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课件 4

的素材,大致可以有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声音)、视频、动画等几种形式。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方法与途径,可以是从网上下载、从课件中截取、从资源光盘或资源库中获取、从VCD片中获取、从电视节目中录制等几种方法,有能力的人员,还可以自己进行原创。

推荐第5篇: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9月11日下午我们“杨xx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的全体成员在区进校三楼会议室举行了XX年下半年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在会上杨老师先细致的将上半年工作站的整体情况做以总结,对上半年我们成员的活动情况及上传资料情况进行了统计,给予大家充分的肯定及鼓励,并对下半年将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全体成员能够明确任务及目标,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家乡资源,努力实践和探索,提升自我,不断磨练。

在本次培训中杨老师就“家乡”这一活动主题在品德课中的设置及如何正确开发、利用家乡资源的策略做了详细的说明,以发展性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令我更明确了自己在下半年课题研究中的方向与重点。

一、利用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从教师走向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以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去感受、理解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因素。

二、利用多媒体资源,充实学生的生活体验。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我们的品德课堂也应该回归生活,返璞归真,通过多媒体还原、复制、再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三、利用网络、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进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与时俱进。

四、以家乡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发品德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守很多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地域性原则,就是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为基本的准则和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要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题为依据,以当地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实际为前提,以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特殊性。

任重而道远,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杨艳老师的带领下一如既往的努力探索与开发家乡资源,充分利用家乡——陕西的地域特色资源,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多元发展,让学生走近陕西,走进陕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推荐第6篇: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家乡资源开发与利用培训心得体会

9月11日下午我们“杨xx优秀教学能手工作站”的全体成员在区进校三楼会议室举行了xx年下半年的第一次集中培训。在会上杨老师先细致的将上半年工作站的整体情况做以总结,对上半年我们成员的活动情况及上传资料情况进行了统计,给予大家充分的肯定及鼓励,并对下半年将要开展的活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使全体成员能够明确任务及目标,科学合理地利用和开发家乡资源,努力实践和探索,提升自我,不断磨练。

在本次培训中杨老师就“家乡”这一活动主题在品德课中的设置及如何正确开发、利用家乡资源的策略做了详细的说明,以发展性教学理论、最优化教学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为教学策略提供了依据,令我更明确了自己在下半年课题研究中的.方向与重点。

一、利用课本中的文字、图片,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新课程理念下,课堂从教师走向学生,让学生在体验中以自己的经历和心理去感受、理解事物,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我们要充分考虑课程内容中涉及学生的生活体验因素。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资源,充实学生的生活体验。现实生活多姿多彩、有滋有味。我们的品德课堂也应该回归生活,返璞归真,通过多媒体还原、复制、再现现实生活,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领略生活的精彩和美妙,提高对社会生活的认识水平。

三、利用网络、社会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体验。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引进时事新闻,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与时俱进。

四、以家乡地域特色为基础,开发品德课程资源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资源的开发要遵守很多的原则,其中有一条就是地域性原则,就是指在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要以当地的乡土特点和条件为基本的准则和要求。具体地说就是在实施中要以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主题为依据,以当地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实际为前提,以个体的需要、兴趣和爱好为出发点,要从当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突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特殊性。

任重而道远,下半年我们将继续在杨艳老师的带领下一如既往的努力探索与开发家乡资源,充分利用家乡——陕西的地域特色资源,弘扬人文精神,提倡多元发展,让学生走近陕西,走进陕西,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实践过程中得到提高和发展。

推荐第7篇: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第六讲

第四章 中学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学方法:自学

一、物理教学资源的概念

按教学资源的功能特点——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

按教学资源的呈现方式——文本类资源、实物类资源与多媒体类资源 按物理学科的内容特点——学史类资源、实验类资源、理论类资源和环境类资源

按教学资源的存在形式——显性资源和隐形资源

二、物理文本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教科书、教学参考书、物理教学刊物、复习资料等

三、多媒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挂图、幻灯片、录像带、视听光盘、多媒体软件

第七讲

第五章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中学物理教学设计;

2、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内容。

中学物理教学设计:就是以物理教学理论为指导,应用系统科学的方法,综合考虑教学过程中的多种因素,在分析教学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特征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问题和需求,选择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形成有序的流程,为教学过程提供行为规范和具体的操作方案,以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 5.1教学设计的原则和内容

二、教学设计的内容 1.制定教学目标 2.分析教学内容 3.分析学生和教学环境 4.选择教学模式、方法和策略 5.5.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 6.制定测评工具 7.教学反思和修改 5.2模块和单元教学设计 5.3 课堂教学设计及案例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学习课程标准的内容,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制定计划,编写教案——“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二、编写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教案

1、教学课题

2、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实验教具及媒体

4、教学过程

5、课后分析教案执行、教学目标达到情况、教法选择及效果、疑难问题、存在问题、今后教学建议

三、教学设计案例

“自由落体运动”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想

1、重视科学方法的教育

(1)物体下落快慢不是由它们的轻重决定的

演示:从同一高度下落石头、羽毛,金属片、纸片;现象:石头比羽毛、金属片比纸片下落快,

结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提出问题:重物一定比轻物下落快? 实验研究:方案,纸片和金属片 得出结论:重的物体不一定下落的快 逻辑推理

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不是由它们轻重决定的 (2)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初步观察小球做自由落体运动

提出猜想: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吗?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V=at,S=1/2 at2实验验证:自由落体仪,验证S与T平方成正比。得出结论:大量实验证明

2、渗透人文精神

阅读伽利略对落体运动的研究和传记-科学方法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3、引入新的教育理念,三维度的教学目标

4、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第八讲

第六章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教学要求:

1、中学物理教学为什么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2、物理教学中实验分为几类?

3、演示实验的作用?

4、分组实验分为哪五类? 各有什么作用?

5、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6、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实验的教学要求

7、验证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准备阶段和操作阶段的教学要求

6.1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一、物理实验的作用

1.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 2.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愿望, 3.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 4.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和科学作风

二、中学物理实验的分类

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边教边实验

课外实验 1.演示实验的作用

(1)引人课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2)提供必要的感性素材,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和认识规律 (3)进行观察和思维的训练,巩固和应用物理知识 (4)提供示范,为学生训练实验技能创造条件,

教师的示范:一是介绍学生要使用的仪器和实验的方法步骤、技能二是教师的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作风 2.学生分组实验

(1)基本仪器使用训练和装配技术训练性实验 (2)测定性实验

(3)验证性实验 (4)探究性实验 6.2 演示实验教学

一、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

平抛运动:引入课题—趣味性

2、要明显和直观:演示的现象要明显

仪器简单,过程明了;视听感官并用

3、要安全可靠

(1)作好充分的准备工作,(2)课堂演示时必须确保安全

(3)正确对待课堂演示时的失误,切忌弄虚作假。一要镇静二要实事求是

4、要有启发性——以趣激疑

二、演示实验中的观察指导一是演示本身应能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二是教师在演示过程中及时指导,教给方法

1、明确观察的目的,作好观察的思想准备仪器的介绍,交代问题进行观察

2、突出观察重点,排除无关因素的干扰

3、从整体到局部,再从局部到整体,培养观察思路

圆锥实验

4、纵横对比,把握事物特征

浮力实验

第九讲

6.3 学生分组实验教学

一、基本仪器使用训练性实验的教学要求

1.逐步养成正确认识基本量具、仪表的习惯

2.遵循操作规范,进行正确的实验操作

(1)装配仪器

(2) 仪器的预备性调整

(3)启动工作和观察记录(4)实验结束后的收尾 3.逐步掌握实验操作的规范动作 4.学会正确测量读数与处理数据 5.学会写实验报告

二、验证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

1、准备阶段及其要求:

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方法,认识实验仪器,作好操作与记录的准备工作

2、操作阶段及其要求

安装和调整仪器,控制实验条件观察测量,取得数据,排除故障

3、总结阶段及其要求

一般任务:处理数据,分析数据,完成实验报告

三、探究性实验的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

1、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问题

2、提出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4、交流与合作

第十讲

第七章

中学物理概念教学

教学方法:对照案例进行分析讲解 教学要求:

1.试述物理概念的特点

2.举例说明在中学阶段,建立物理概念的几种方法.

3.什么是物理概念的内涵?试分析“加速度”这一物理量的内涵、外延,它的量度公式和决定条件以及造成概念不清的原因.

4.试以“电场强度”为例,分析它的建立过程、教学要求.5.什么是物理前概念?举例说明针对前概念的教学策略的运用.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7.1 物理概念的特点

一、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排除片面、偶然的、非本质的联系,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

例如:观察下列现象:天体运动,车辆在前进,机器在

运转,人在行走。具体形象不同,分析、比较发现共同特征,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随着时间在改变。从而概括出机械运动。 密度:实验铜、铁、木块,分别测量质量和体积,分析两块不同体积的铜块或铁块,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比较铜和铁单位体积的质量;得出结论。 电场强度:理想实验点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多个电荷,同一点单位电荷受力不变。比值定义法—

二、大量的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 例如:速度、电场强度——物理量 定性的概念也有量的含义 机械运动:位置与时间的关系 一维:x=f(t),

二维:x=f(t)y=f(t) “平衡”,质点:F=0,定轴转动物体:M=0 “熔化”,熔点、熔化热、体积

(1)状态量和过程量速度从运动学角度是状态量;动量、能量

动力学状态量;压强、体积描写气体的参量 (2)性质量和作用量

性质量:比热、电阻、密度、倔强系数 作用量:力矩、功、冲量

(3)微观量和宏观量 (4)矢量标量 (5)相对量和绝对量 (6)基本物理量和导出物理量

三、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第十一讲

7.3 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

基本概念是物理学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概念。

一、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事实依据——感性认识生活中观察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

感性到理性—科学抽象的方法,比较、分析综合想象、归纳概括

1、常用的抽象方法

(1)概括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

如:力、机械运动、动能

(2)把物质、运动的某种属性隔离出来,得到表征物质或运动的某种性质的物理量

如密度、电阻、比热、电场强度、磁场强度

(3)用理想化方法进行科学抽象质点、刚体、理想气体、匀速直线运动、简谐振动、光的直线传播—过程理想化

2、由新旧概念的联系建立物理概念的方法

(1)推导法:例如由速度、速度增量、加速度推导向心加速度 (2)类比法:例如类比水压引人电压,类比光波引人物 质波,类比重力势能研究电势能。

二、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质和量两个方面:

加速度:表示物体运动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量度公式a=定式a=F/m决定大小和方向。

三、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

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对象。—适用范围

加速度的外延,向心加速度、角加速度、切向加速度、重力加速度。能:动能、势能、电能

四、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电势、电势能、电功、电动势

五、学会运用概念

v2v1 ,决t6.4 物理概念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

创造一个适应教学要求、借以启发学生发掘问题、思考问题、探索事物的本质属性的物理环境。

1、运用实验:“自感”教学演示通电和断电现象,使学生联想在通电的瞬间,为什么并列的两个灯泡一个先亮,另一个后亮?两个支路有什么不同? 大气压强,“瓶吞蛋”实验、马德堡半球

2、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压强、摩擦、惯性、力

3、抓新旧知识的逻辑展开

如:速度—速度增量—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率)—加速度

二、进行

二、思维加工,准确地形成物理概念

1、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与特征

电场强度,理想实验在电场中某点放一点电荷q1受力f1,改为q2受力f2,变为qn受力fn…..通过数据分析 f1/q1=f2/q2=…..fn/qn表示比值只由该点决定

2、给概念下定义E=f/q物理意义表示电场中该点性质的物理量

3、讨论概念的物理意义

三、运用

1、通过练习,巩固深化概念

2、对易混概念进行辨析.

推荐第8篇:模块三 教学媒体与资源利用

一、选择题

1.(多选)对于教学媒体,一般需要具备哪些基本要素:( )。

A.用于储存与传递以教学为目的的信息 B.用于教与学的活动 C.用于先进性 D.大多数人都会使用

2.(单选)教学媒体表现事物的空间、时间和运动特征的能力,体现了它的什么特性?

A.呈现力 B.重现力 C.传播性 D.可控性 E.参与性

3.(单选)媒体把信息同时传送到接受者的空间范围,体现了媒体的什么特性?

A.呈现力 B.重现力 C.传播性 D.可控性 E.参与性

4.(单选)按照对受信者感官的刺激的差异来分,电影、电视、录像、激光影碟等通常又称为( )。

A.视觉媒体 B.听觉媒体 C.视听觉媒体 D.交互媒体

5.(单选)按照加工程度来分,文摘、索引、目录数据卡片等属于( )

A.一次信息资源 B.二次信息资源 C.三次信息资源

6.(单选)评价教育资源的四个维度中,教学模式、教学工具、认知风格等属于( )。

A.基本信息 B.教学策略 C.知识组织 D.沟通方式

7.(多选)对于教学网站的评价量规,涉及哪两个方面?

A.总体性评价 B.项目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单选)关于矢量图与位图( )。

A.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不会引起失真 B.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不会产生失真,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会引起失真 C.放大位图格式图像和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都不会引起失真 D.放大位图格式图像时和缩放矢量图格式图像时都会引起失真

二、问答题

1.教育信息资源的获取方法有哪些?

提示:

(1)利用图书信息检索工具获取图书资料 (2)期刊信息检索

(3)利用目录型检索工具搜索网络资源 (4)利用网页搜索引擎搜索网络资源

2.关于 Internet教育资源“合理使用(Fair use)原则”,你是如何理解的

提示:

“合理使用原则”通常是指为了学习、引用、评论、注释、新闻报道、教学、科学研究、执行公务、陈列、保存版本、免费表演等目的,可以不向版权人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这是为了在保护版权人利益,加强对版权限制的同时,又不至于减慢慢信息传播速度和增加社会成本。

美国在 1976年修订的版权法对“合理使用”有如下定义:使用任何方法复制各种材料,将这些材料用于批评、评论、消息报道、教学(包括用于在教室内使用的多本复印件)、学术及科学研究不违背版权法。它允许教师、学生、学者及艺术家们使用持有版权法的各种资料,不必取得作者和出版商的许可,也不必付任何使用费,这对促进知识的进步和提高教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在教育界,对“合理使用”信息资料比较一致的看法主要集中在 4个方面:

(1)教育界使用受版权保护的作品的合法权益应该得到保护,即教育工作人员有权利通过可靠途径获得各种用于教学、学习、学术研究、个人学习的信息资料。

(2)在创作和学习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以自由的使用信息资料。

(3)教育界在网络世界利用“合理使用原则”不应该受到诸如以“授权”或者“执行”为名义的各种理由的干扰。

(4)在使用网络信息资料时,教育界也有尊重版权和版权人的义务,即教育界应该教育它的下属机构和工作人员了解知识产权和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的法律依据。

推荐第9篇:继续教育公共课资源获取与课程设计与实施

T3:学科资源检测与获取

1.利用专业网站或专题网站进行检索,比如各种学科资源网站等。 通过搜索教育教学专业网站和资源网站,可以最高效地找到教学资源和素材。目前互联网上中小学各个学科都会有成百上千家教学资源网站,这类网站数量众多,既包括教育门户网站,又包括各种学科资源网、教学网、主题网站……不胜枚举! 2.利用网页搜索引擎检索。

就一般情况而言,通过搜索引擎查找资源是仅次于利用学科资源网站进行获取资源的一种有效的、方便快捷的常用方法。通过搜索引擎可以找到大量的教育资源,一个关键词往往能搜索出成千上万条记录,这里面既包括了有价值的资源,也有着很多不符合需要的资源,所以,使用者需要学会更有效地使用搜索引擎,或另辟蹊径寻找合适的资源。

小技巧:在必应等搜索引擎中,可以在检索词后面加上文件类型来检索,如想检索 PPT 文件,在检索词后输入 PPT 即可。另外,这两种搜索引擎目前都提供了专门的图片类素材、动画类素材、音频类素材甚至视频类素材的专门检索页面。

3.分类目录和网络资源指南检索。

4.利用专用搜索软件进行检索,比如图像搜索、流媒体搜索等。 有许多专门的软件用于搜索特定类型的素材资源,比如图片搜索、流媒体搜索等,都是找到教学资源的利器。

5.利用专业数据库进行检索。

包括:(1)美国教育资源信息中心(ERIC)数据库全文检索系统;(2)Elsevier的Science Direct;(3)中国期刊网…… MOOC课程设计与实施

MOOC的课程特征:

1、MOOC课程能自由取得资源:不需有学校的学籍也可以免费使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2、没有学生人数限制:许多传统课程师生比都很小,但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是设计给广大群众使用的,没有课程人数限制。

3、至于其他一些特征只出现在早期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 ,像是开放授权、开放架构和学习目标、社群导向等等。

MOOC的教学设计 :

因为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有为数众多的学习者,以及可能有相当高的学生─教师比例,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需要能促进大量回应和互动的教学设计。以下是两个基本的设计方式:

1、运用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网路来处理大众的互动和回应,像是同侪审查、小组合作等。

2、使用客观、自动化的线上评量系统,像是随堂测验、考试等等。

连结主义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1、集结:连结主义式的MOOC让大量的资料能在线上不同网站传播,然后再将各种资讯集结成通讯报导或网页,以方便让参与者读取。这和传统课程相反,因为传统课程的内容是事先准备好的。

2、混编:连结课程内的教材或其他内容。

3、重新制定目标:重新编排教学内容以配合不同学习者的目标。

4、回馈:与其他学习者或全世界分享依不同学习目标编排的教学内容和想法。

推荐第10篇: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有效”首先要明确对什么有效,所谓“有效”是指对完成教学目标而言。我们对教学目标一定要清晰,一切都要围绕教学目标去思考、去取舍。教学资源能帮助学生达成教学目标就是有效,比如在提高道德认识;发展道德思维能力;陶冶道德情感;注重榜样示范;强化道德实践,指导道德行为能起到一方面或更多方面作用都是有效。另外,就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认知程度,了解学生的有效需求。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第一,要找到资源与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运用资源的目的要清楚;第二,要依托教学资源,朝着教学目标精心设问;第三,基于对资源分析,提升基本观点和方法。

筛选资源是否可以把握三点:课标要求、教学内容、学生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所以在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时候,在含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能用近的就不用远的,能用新的就不用旧的,能用自己的就不用别人的。尽可能做到有疑、有趣。

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要贴近学生,服务于学生;从教与学方式上看,要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和深度思考;从教学效果上看,要对学生有行为引导。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资源,可以充分了解学生,多和学生交流,准确找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反思他们自己的行为等。

第11篇: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被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也越来越多,但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用来帮助我们做好教学工作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下面我结合自己这么多年的教学实践,来谈谈自己对利用教学资源的几点看法。

一、根据自己教学需要选择适合的教学资源。例如我们要上一堂语文课,就要根据上课的内容来选择正确的教学资源。在上每一堂课前,我们要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备课时我们就得想好,我上这节课要教会学生什么东西。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教授自己讲课的内容,我可以怎样合理的利用到些什么教学资源。

二、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作用。把教学资源利用到课堂教学当中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我觉得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设计教案;二是制作课件;三编写教辅资料。怎么合理地把教学资源利用到教案设计、课件制作和编写教辅资料当中才是最终目的。

三、对教学资源利用到教学当中的效果进行反思。当我们把教学资源利用到教学当中之后,学生是否更好的接受到老师教授的知识,有没有达到教学的预期目的非常关键。我

们要认真地总结教学经验,思考在利用教学资源当中那些方面做得好,那些方面还存在不足,在以后的教学当中我们可以吸取经验、教训,把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第12篇: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教学资源应该是教学中有利于教学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因素。同时也包括一些学生等的非智力因素、老师的道德修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教学模式的因素。对这些因素的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促进我们的有效教学,提高我们教学的效果。下面就多媒体的开发和利用谈一下自己的看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进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必然。多媒体教学以其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在声、光、电的氛围能够轻轻松松学习,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我个人对多媒体教学课堂教学影响的探索中,我觉得我们的多媒体教学不应该仅仅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而应该真正地成为课堂教学中的一种资源,一种用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情感,鼓励学生思索的资源。 新的课程标准在谈及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时说:“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蕴含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说得简单一些,是多媒体教学资源本身所具有的音乐、画面等资源。但说到底,课堂是学生的,教师所要充分利用的不是多媒体教学资源而是由多媒体教学资源所调动的学生资源,这才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资源。学生资源是语文教育的基础性资源,其他的资源必须与此相结合才能发挥最大的效益。因此只有调动学生的兴趣、情感、价值认同、思维等才能让多媒体本身所拥有的资源转化为学生课堂上有利的学习资源,达到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让物有所用,才有所值。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综合利用多种教学资源,是教材上平实的文字变成生动的教学素材,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优化组合,教学效果达到最理想的境界。在课堂教学中,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能积累丰富的经验,形成优秀的教学案例。同时,在开发利用教学资源过程中,不能单纯的追求多样性,为了使用而是用这一资源,更不是为了哗众取宠。唯一的目的是为了教学,为了学生的能力发展。

第13篇:美术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美术教学资源合理利用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高中美术教育作为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国家和学校的重视。西部地区的高中美术教育由于受生活条件、地域特点、学生基础、教师资源等因素的限制,相对于沿海城市来说是滞后的。但西部地区有着沿海城市学校所不能替代的有利条件——丰富多彩、取之不尽的自然资源。这些资源数量多、可操作性强、趣味性足。作为西部地区的美术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认真挖掘,巧妙利用我们周围丰富的课程资源,大胆开展西部特色美术教学,培养西部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美术新课标中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生活、事件、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也就是说,美术课程资源的范围是相当宽泛的,它具有潜在性、不确定性、多样性的特点。高中学生喜欢美术课,这给我们美术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照本宣科,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作风当然要不得。那么,如何教好每个学生,教好每一节美术课,就成了摆在我们美术教师面前必须思考的题目了。我们今天培养的学生,就是明天的建设者和创造者,他们将面临二十一世纪的高科技和快速的社会前进步伐。因此,他们既要有一技之长,又要多才多艺,美术,就是他们多才多艺之中不可缺少的一抹彩虹。

我校是一所地处滇东的高中,硬件设施薄弱,那么如何才能提高美术教学效率?如何让学生多接触、多感悟优秀作品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尝试:

1、加强自身的知识经验积累。新课堂上,尽管自己讲的少了,却更深切地感到自身知识的缺乏,“要给学生一桶水,自己就要准备好一缸水”,于是我经常翻阅有关新课程的书、杂志,查找有关教学内容的材料,利用课余时间给自己充电。

2、应陋就简,利用好教材。美术新教材上有大量的优秀作品,要善于利用已有的资源进行教学。同时,要引导学生对书中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引导他们体验不同作品的不同表现形式及其美感。

3、广泛发动,创造条件。为最大限度的发挥教育资源的最优化,我把以往积累的美术资料,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学生在课后可以随时向我借阅,同时发动学生去搜集图片资料、报纸等,同学们相互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美术文化氛围。

4、注重周围课程资源的开发。我们学校因为教室里就有多媒体系统,所以每节美术课都能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于是我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组织学生通过网络资源进行直观教学。

5、注重课堂教学尺度的把握。新理念下的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有大幅度增加,增加了课堂管理的难度,有时“好放难收”,已经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却由于学生的热情过于高涨,不忍心打断,造成拖堂。我在教学环节设计上尽量安排适度,注重教学活动的“质”;在学生情绪的调控上,根据学生的心理,运用奖励、比赛、趣味活动等方法尽量将学生的注意力、兴趣点引导到学习活动中来,慢慢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6、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懂得尊重孩子们的创作欲望。尤其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想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爱画什么就画什么。对于学生亲手“孵”出的丑小鸭,我们应该多给他们以鼓励和表扬,然后循循善诱,热情辅导。

总之,在美术教学资源的利用上,当我们手中拥有了大量的资源,就要合理灵活地利用这些资源。我们资源的使用是为了强调教学重点,降低美术教学中难点的难度,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学习的内容;所以我们在选择资源的同时,必须与学生的认知情况联系在一起,让他们容易接受、容易理解;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

第14篇: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远程教育培训心得体会 上犹县社溪中学 胡斌 在当今世纪,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它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潜移默化的产生着影响。但是,目前我国的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已经难以适应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为了让农村中小学的学生也能乘上信息高速路上的列车,教育部提出了以“互联网教育”为辅,“远程教育”为主的教育手段。因此信息技术的使用已成为实现现代化、信息化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最佳途径。远程教育丰富的教育资源对教学质量的稳定提高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我结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谈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集思广益,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

现代远程教育如一股清新而强劲的东风,吹进我校,以其全新的内容和快速的传播占领教育至高点。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教师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全校教师改变了“手棒书本、手拿粉笔,全凭一张嘴在讲台上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模式,根据教学需要,教师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综合发挥多媒体优势,使课堂呈现动静交错、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喧染了课堂气氛,在讲课中适时利用动画,通过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的演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既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远程教育的实施,实现了教师教学观念、教师角色的全新转变,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巨大潜力。

二、精益求精,有效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

在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之后,教师感到不满足了,便开始大胆的对原有资源重新编辑、改造、升华,从而更有效的组织利用资源,制作出更符合实际教学的多媒体课件,用进课堂,更加激发了学生们的探索精神及求知欲。

1、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学生生性好动,自控能力差,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运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2、利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出现在大屏幕上的图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能仔细观察,达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我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时间》:教师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在播放时同学们一下子明白了原来数学中的时分就在我们身边,引起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大家开始热烈讨论一节课有多长时间,并在课后随时观察自己生活周围有趣的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更加懂得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这样既培养了孩子们的珍惜时间的好习惯。

3、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可以省去很多板书时间。有的老师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这节课你在准备时,应该费了很长时间吧。如果我们每堂课都这样费时,那岂不是累坏了。其实和大家说句心里话,这堂课我在准备时,在制作课件方面并没有花费太多时间,因为大部分课件在远程教育资源已有现成的,只需略加改动或再补充一些就可以了。

三、活学活用,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加强了学生的德育教育。

远程教育为教师提供了多姿多彩的资源,为进行素质教育提供了条件。在利用学生自习时,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有计划的播放一些数学知识,在数学知识节目中同学们了解了数学的发展,体会到数学的力量,憧憬着数学的未来,激发了孩子们幻想和创新的智慧,使同学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明白了数学的价值和魅力所在。我认为,如果我们老师调用、修改网上资源在网上备教案,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既节省了时间,又能使老师有更多时间去探索教法、研究学生,因材施教,这何尝不是一种好教法呢? 还有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时大多是娇生惯养。关心别人、体谅父母方面都差一些。就此问题,每个老师都苦口婆心对其教育,可效果一般。我们学校刘老师从网上下载了《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这部电影,各班级在多媒体教室观看后,有的学生被感动的热泪盈眶,并且都表示要向电影里的主人公张鸣鸣学习。学生每天面对老师的谆谆教导,有时也会很厌倦,那么我们通过另一种方式,通过他们爱看的电影、电视对其教育,我想这种方式更乐于被学生接受吧!还有中小学的安全是整个国家教育方面的大事,对平时老师家长安全教育的提醒,学生可能不以为然,但通过每天早晨在教室播放的安全教育的纪录片,学生亲眼目睹了因为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遭车祸的行人,学生的心灵震撼了,安全意识自然提升了很多。

总之,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崭新的学习环境,使人们的学习可以在校内,也可以在校外,在社会的任何一个场所主动的进行学习。它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更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原先的传统学习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学习观念和新的学习方式。我感觉远程教育资源的运用,使学生的视野开阔了、信息灵通了,变得“耳聪目明”,更具发展潜力;我相信学生会拥有更加灿烂、辉煌的明天,因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远教资源为教学服务,让远程教育达到最佳效果。

第15篇:资源利用总结

资源综合利用情况总结

我公司自2012年3月通过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再认定以来,紧紧抓住城市综合建设、小城镇新规划快速发展对水泥需求较大有利机遇,把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作为生产经营的重点,把“质量第一,信誉至上”作为经营之道,积极依靠科技进步,强化企业管理,充分利用工业废资源,提高综合利用率,有力地促进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2012年3-12月,共生产P.C32.5水泥233545.56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236095.12吨,其中废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为105001.69吨,综合利用率为44.47%。

2013年1-4月,共生产P.C32.5水泥58344.44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60554.92吨,其中废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为24535.3吨,综合利用率为40.52%。

现将近一年多来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汇报如下:

一、企业概况

***有限公司前身是(**有限公司),是中国建材-南方水泥旗下成员企业之一,位于**市**,占地面积173亩,具备年产120万吨水泥粉磨和10万吨矿粉生产的规模。公司于1980年建厂。

公司现有二条水泥粉磨生产线和一条矿粉生产线,主要设备有Ф3.2×13m球磨机二台、Ф2.4×7m球磨机二台、HFCG120-45辊压机二台、Ф

2.2×14m烘干机二台等。

企业产品为P.C32.5、P.C42.

5、P.O42.5水泥,具有色泽好、早强高、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大型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建设。

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始终重视产品质量,视质量为生命,以“不懈地追求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完美”为质量方针,1994年通过国家产品质量认证,1998年通过ISO9002:1994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08年完成ISO9001:2008换版认证工作,2009年通过了ISO14001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和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在2011年度也已通过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公司产品多年来被评为****名牌产品,1999年被评为**省名牌产品,原公司注册“**”商标为嘉兴市著名商标,2003年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公司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及浙江省守合同重信用单位、诚信单位,公司产品被评为质量信得过产品、消费者协会推荐商品等称号。

二、加强领导,提高认识,保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正常有效地开展。众所周知,一项工作的开展,思想认识是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

我公司领导认真学习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通过召开会议等形式,统一大家的思想认识,大家一致认为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三利事业,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企业经营新的经济增长点。因此,公司领导对此十分重视,总经理亲自抓此项工作,副总经理负责具体实施,做到有决策、有措施、有落实、有考核。为了使这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展开,公司在原有的基础上,对公司的资源综合利用领导小组进行了调整,充实了领导和组织力量,从组织上保证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开展。

三、寻求最佳配方,提高资源用量

本着“利用资源,促进发展”的指导思想,公司在统一认识的基础

上,加大了工业废资源的采购供应量,确保工业废资源的有效综合开发和利用力度,使近一年来的资源综合利用工作持续稳定。

2012年3-12月,共生产水泥625176.11吨,其中42.5水泥391630.55吨,P.C32.5水泥233545.56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236095.12吨,其中废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为164373.33吨,其中42.5水泥固体废物利用量59371.64吨,P.C32.5水泥固体废物利用量105001.69吨,P.C32.5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4.47%。

2013年1-4月,共生产水泥186278.61吨,其中P.C32.5水泥58344.44吨, 42.5水泥127934.17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60554.92吨,其中废资源综合利用总量为50868.12吨,其中42.5水泥固体废物利用量26332.82吨,P.C32.5水泥固体废物利用量24535.30吨,P.C32.5资源综合利用率为40.52%。

①粉煤灰的主要来源地有嘉兴市丰阳贸易有限公司,年产量为15万吨供应我公司年3万吨。浙江天达环保股份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年产量为100万吨,供应我公司年2万吨。平湖市月松建材有限公司年产量为20万吨,供应我公司为3万吨。

②脱硫石膏的主要来源地有**市港区新峰贸易有限公司年产量为5万吨,供应我公司年1.8万吨。**中能环保物资有限公司,年产量为6万吨,供应我公司年3万吨。**博能固体废物回收有限公司年产量为6万吨,供应我公司年1.8万吨。

③采矿废石的主要来源地有长兴小浦博远建材经营部年产量为5万吨,供应我公司年4万吨。长兴和平博宏建材经营部年产量为5万吨,供应我公司年4万吨。

④粉煤灰渣的主要来源地有***祺泽商贸有限公司年产量为8万吨,供应我公司年5万吨,**中能环保物资有限公司年产量为7万吨,供应我公司为5万吨。

公司领导在原辅材料的采购工作方面十分重视,从供应商的选择到

原辅材料的质量从上到下环环把关。公司供应部每年会对重点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对我公司生产用主要固体废物供货能力的评价,今年我们就已经针对去年的供应情况对**市丰阳贸易有限公司、***市中能环保物资有限公司、长兴小浦博远建材经营部和**博宏建材经营部货源地进行了实地的考察,考察的结果从生产过程和出产质量指标控制、运输能力的确认,下半年我们还将针对性的对供应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以确保供应商的供应能力能够满足我们的生产需求。在平时我们积极跟供应商沟通和交流对相关指标情况进行分析,并为双方长期友好合作提供更好的基础条件,并确定对原辅材料长期的供货能力得到保证。

1、资源综合利用情况

我公司应用粉煤灰、脱硫石膏、粉煤灰(渣)、采矿废石等多种物料磨制水泥均获得成功。在应用各种固体废料的过程中,由于原有的配料库和微机配料计量装置不能满足各自单一使用的需要,我们采取一库多用的方式,即把同属一类或粒度、容重相类似的几种物料按配方设计的比例,通过计量搭配后进入配料库,并加强计量搭配工作质量的监督检查,以防止某些物料的数量或成份发生变化需要调整时出现严重滞后的弊端,近年来,出厂水泥一等品率达100%,在生产管理上,我们通过ISO9001-2008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从管理上保证了多种固体废料的顺利应用。2009年,公司又通过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2011年获得了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进一步促进了公司的可持续发展。

我公司为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

效益的目的,不断地采用新工艺,新配方,加大对综合资源的利用率,近一年多来我们采用的综合资源有:粉煤灰、脱硫石膏、粉煤灰(渣)、采矿废石等。其中脱硫石膏系化工厂排放的废料作为缓凝剂全部代替天然二水石膏。粉煤灰系热电厂排放的粉状废料,作为水泥的混合材粉煤灰,既能改善水泥的色泽,又能改善熟料的易磨性。粉煤灰(渣)是火力发电厂燃煤燃烧后排放的废渣和钢铁厂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废料,作为水泥的混合材,能提高水泥后期强度并且能改善水泥的凝结时间。采矿废石系德清荧海的矿石废料。以上资源均符合《资源综合利用目录》。

2、全厂(申报水泥)废资源利用计算方法:

(1) 2012年3-12月固体废物掺入情况:

共生产P.C32.5水泥233545.56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236095.12吨,其中各材料耗用为:

a :熟料108353.15吨;

b :矿渣1178.65吨;

c :石膏50吨;

d :粉煤灰21805.70吨;

e :脱硫石膏12248.16吨;

f :粉煤灰(渣)47355.48吨;

g :采矿废石23592.35吨;

h :炉渣2662.36吨;

I : 矿粉18849.27吨。

水泥中固体废物掺入量为:

粉煤灰+脱硫石膏+粉煤灰(渣)+采矿废石=105001.69

P.C32.5废资源利用率为:

水泥中废物量/(原材料消耗量)乘100%

105001.69÷236095.12×100%=44.47%

(2) 2013年1-4月固体废物掺入情况:

共生产P.C32.5水泥58344.44吨,生产共耗用原材料60554.92吨,其中各材料耗用为:

a :熟料29799.63吨;

b :水渣496.11吨;

c :粉煤灰3640.29吨;

d :粉煤灰(渣)15614.41吨;

:e :脱硫石膏2524.80吨;

f :采矿废石2755.80 吨;

g: 矿粉5723.88 吨。

水泥中固体废物掺入量为:

粉煤灰+脱硫石膏+采矿废石+粉煤灰(渣)=24535.30

P.C32.5废资源利用率为:

水泥中废物量/(原材料消耗量)乘100%

24535.30÷60554.92×100%=40.52%

四、搞好废资源的利用,产生社会经济效益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加深了我们对资源综合利用的认识,从而提高

了对资源综合利用的积极性。我公司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使产品成本得到下降,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践证明:资源综合利用对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大实际意义。

⑴、生产成本得到控制。我公司依靠资源综合利用工作,向工业废

资源要效益,有效地控制了水泥成本,企业也从中获得了较高的效益。废资源利用量的提高,不仅使工业废料价值得到了再次实现,同时也降低了其它矿物等的开采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取得了社会效益。

⑵、资源综合利用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和改善环境质量的重大政

策,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利用综合资源可以实现优质高产低消耗的目的。

⑶、为企业实现二次创业增添后劲。通过几年来的资源综合利用工

作,我们积累了工作经验,也壮大了企业实力,为我们企业的更大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

五、专款专用,完善生产设施,促进资源综合利用节能降耗工作

公司在通过资源综合利用复查后,按照政策享受国家减免税,2010

年利税总额 297.76万元,应纳增值税 653.54万元,减免增值税273.77万元;2011年利税总额 1845.94万元,应纳增值税益763.62 元,减免增值税 279.39 万元。2012年1-2月利税总额 -298.77 万元,应纳增值税 29.92 万元,减免增值税 0.21 万元。这些税收的减免,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在这笔资金的使用上,我们坚持“得益于资源,发展于资源”的使用方针,通过资金投入,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不断完善工艺条件,近几年来,主要用于为资源综合利用服务设备、配套辅助设施及生产性投入有:

①、2012年公司投入46.5万元在三号水泥生产线上安装脱硫石膏配料秤装置,并于2012年7月份正式投入使用,其三号水泥生产线使用脱硫石膏配套工程堆棚另建420㎡投入8.4万元,至此公司水泥生产使用脱硫石膏全部代替天然石膏,进一步增加废资源的利用量。

②、2012年8月,由于加砌块水泥客户对水泥色泽的要求,及客户水泥用量的增加,公司为此投入了7万元左右,在三号线加砌块水泥发放装置进行改造,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③、2012年12月在一号、三号线增加脱硫石膏堆料棚1250㎡,总投入25万元,完善了全天候使用脱硫石膏提供了有得条件。

④、2012年12月,由于三号线生产配料粉尘严重,严重影响到工人的身体健康,为此公司投入了10万元左右在三号线安装配料袋式除尘装置,极大改善了三号线员工的生产工作环境。

六.今后公司工作方向与重点

根据公司的生产实际,资源的综合利用面还需扩大,资源综合利用

率还有潜力可挖。为此,我公司打算:

①、继续巩固和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的管理工作,不断提高管理人员

素质,以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②、进一步提高辊压磨工作效率,增加对辊压机及打散分级机等设备的管理,提高磨机产量,降低能耗。

③、进一步强化对水泥、熟料出、入库的管理,缩小出厂水泥标准偏差。计划在水泥出库搭配、熟料用库等方面进一步强化管理,缩小出厂水泥强度波动,减少熟料的浪费。

④、优化水泥配方,尽可能地使用性价比较高的辅助材料。分析去年生产状况,有计划地调整优化水泥配方,增加性价比较好的粉煤灰和粉煤灰(渣)比例。在32.5级水泥、加砌块水泥生产过程中增大采矿废石的配入量。

⑤、计划在稳定原有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新工艺,应用新技术,加强内部管理,扩大资源综合利用领域。

资源综合利用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是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事业,我们将进一步统一认识,强化管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使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家多作贡献。

*******有限公司

2013年12月21日

第16篇:利用课程资源

在新课标理念下,在国培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该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小学思品”课程资源呢?下面我就谈一谈自己粗浅的几点看法:

一、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来开发和整合课堂资源。

1、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交流查到的资料。

2、运用自主合作的方式探讨疑难问题。

二、通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来开发和整合课堂资源。

1、通过多媒体网络搜索来开发和辅助教学。

2、通过课件来整合教学资源。

在我们农村小学,很多教师都认为“小学思品”课是一门副课,什么多媒体课程资源如何来运用到课堂当中去,可能想都没有想过。其实,在“小学思品”课中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并能调动学生全员参与到学习中来。比如我在教《诚实孩子人人夸》一课时,我就利用视频、轻音乐以及图片、动画等多种多媒体教学资源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爱的氛围。在揭示课题环节时,我就先出示视频和动画故事《狼来了》引入,动画片展现在孩子们面前,这样一下子就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以及渴求知识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望调动起来了,就有了学习的动力,然后教师在引导孩子们看图片,跟学儿歌“好孩子要诚实”,让孩子们亲身体验、交流学习、讨论分析,从而再次懂得“诚实是一种美德”的道理。

三、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来开发和整合课堂资源。

1、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和比较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多读,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朗读来理解课文。

综上所述,我们了解到《小学思品》课程资源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灵活运用;潜心挖掘,勤于思考;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就一定能把《小学思品》课讲更好。

第17篇:利用本地资源

《农村小学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

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教育部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小学生要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此,写作教学应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农村学生的作文教学中,把本土资源变成学生的写作素材,能使作文更好地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本土资源,就是指学生出生、成长的地方的地域特色、自然景观、文物古迹、地名沿革、历史变迁、社会发展以及民间艺术、民俗风情、名人轶事、语言文化等。它包括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和社会发展资源等。这是狭义的理解。广义的本土资源还包括学生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师资状况、校风学风、学生特长以及学生的家庭环境、家庭生活等。通过调查学生的作文现状,发现学生怕作文,愁作文,作文缺乏真情实感,脱离现实生活的不真事实,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惑中。由于我校地处农村,学生见识少,知识面窄,写作起来更是闭门造车,内容空洞,情感缺乏,不会从身边选材,学生作文成了无源之水。并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对作文的写法认识很朦胧,习作存在很多问题:作文语句简单,大多只有寥寥几句话,没有细节,不知道如何写具体。抓不住写作重点,偏离写作的主题。语句不通顺,不连贯。语句形式单一重复,堆砌,太多重复,太多口水话。针对这样的情况我校通过“农村小学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并在新课标习作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年级特征和身心发展水平不断调整作文教学,解决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和出现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让积累素材为学生作文提供丰富、有趣的写作内容,让学生乐意交流,乐意写作 。因此研究利用本土资源积累素材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赋予农村作文教学生活的灵性,让学生作文从生活中来 ,再到生活中去,具有重要意义的。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课程资源”的概念,要求教师要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因为“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生活实践是学好语文,特别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因此,将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利用本地资源,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和视野,指导学生开展各种主题活动或相关的专题性综合性学习,联系生活进行作文教学,既“导流”,又“开源”,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发现周围事物奥秘的欲望,培养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综合运用思考问题,实践活动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使学生在活动中丰富生活的体验,以此优化作文教学。

本课题开展的“利用本土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以积累素材优化作文教学,引导教师突破“教材就等于资源”的传统认识,以本土资源为切入点,尝试把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

素材指导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口音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

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根据大语文观和新课程的理念,“语文教学生活化,社会生活语文化”是语文教学的必由之路。“利用本地资源,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资源”的理念,引导教师突破“写作方法的传统认识,善于开发利用各种资源,讲求各种教学资源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地域性。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水平。以本土资源指导为切入点,尝试把课外资源指导以及教学有机结合整合,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和人文素养。通过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促进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与发展,形成案例与教材,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益。。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指导学生善于利用身边已有资源,从乡村生活中观察自然的奇、趣、妙;从家乡发展变化中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

(2)利用家乡现有的信息技术收集素材;依靠横向联系法解决农村阅读积累不足的情况;(3)依拓人人都具有的课本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等。学会积累素材,通过让学生拥有丰富的写作素材,使学生习作时有材可用。解决学生作文“没话可说”的问题。

(4)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促进教师作文教学观念的更新,树立整合的大作文观,重新定位作文教学中的教师角色,正确把握小学生作文的年级特点,提高教师理解小学生作文心理的水平。引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使习作真正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其习作能力,促进其主动发展。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一系列体现时代精神的新的课程理念已经生成:课程资源的整合、生活作文、网络资源的运用等给教师指导学生作文带来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学习者是自己课程的主体;每一个人的学习方式都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让学习者自己收集素材,积累材料。在本课题的研究中,教师在指导中不是机械的以本为本,以纲为纲,而从培养学生自身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入手,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结合本土资源,指导学生因地制宜的利用已有资源,开展素材积累研究,努力开发学生写作素材资源。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及整体素质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五、课题研究的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的原则

1.全体发展的原则。强调”利用本土资源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综合教学过程中, 应该给每一个学生参与的机会,尤其是那些在班级或小组中较少发言的学生,应给予他们特别的关照和积极的鼓励,使他们有机会,有信心地参与到写作中来。在研究中,把学生看作学习和活动的主人,让他们经历知识的探求过程,创造自我发展、互相交流、评价的机会,着眼于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2.主体实践的原则。“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写作也不例外,素材的积累与写作综合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主体实践,使学生在活泼、有序的素材积累活动中自主创新、乐于创新;自主写作、乐于写作。

3.有序开放的原则。首先是写作教学内容的有序开放。根据“大语文”教学观,实施以读带写,由吸收而表达。同时,关注自我,自然与社会,关注多学科的融合探究。其次是师生关系的开放。教学双方应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师要善于进行角色的转变,要以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个性张扬的促进者出现在课堂上。

(二)、研究的方法

1、用文献法进行理论基础的搜集和学习研究;

2、用行动研究法对理论与方案进行探索、实践;

3、用经验总结法对研究的认识、体会及外地、外校的有关经验及时进行总结。

六、课题研究的措施及步骤

(一)、主要措施

1、抓理论学习,夯实理论素养。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有关理论著作,学习他人成功的教改经验;积极外出观摩、学习,或邀请教研室同志前来指导,不断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

2、抓课堂实践,深入研究探索。理论是为了指导实践。学习相关理论,观摩教学课堂,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课题的课堂教学上来。开展课堂教学实践始终是开展课外阅读与写作综合教学的主旋律。要求课题组教师要将每一节写作课作为自己的“实验田”,要把理论学习付之于实践,平时只要有什么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就要进行实施,进行研究探索。

3、抓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总结是课题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要求课题组成员经常性地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分析研究,使本课题研究向纵深方向发展。

(二)、研究步骤

1、第一阶段(2012.4—2012..6):研究准备阶段:主要工作是对农村小学学生写作素材积累现状的调查和研究,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课题成员理论学习。选取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 课题的申报。

2、第二阶段(2012年4月—6月)实施阶段:以“作文不是缺少素材,而是缺少积累”做出阶段性的总结。研究如何因地制宜指导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材料的积累。启发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生活,拓展积累写作素材的渠道,将积累的素材灵活地运用到写作训练中,创造多样化、有实效的训练方式。通过课内外开展具体实践研究,拟写教学反思,授课小结,开展教学研讨,形成书面材料,并收集典型案例

3、第三阶段(2012年7月—2013年7月):研究总结阶段。各专题负责教师整理调查研究资料并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及撰写结题报告

第18篇:利用学生资源

利用学生资源,发挥学生潜能

《走进聪明屋》教学课例评析

台州市椒江实验小学

林素仙

临海市教研室

张 瑛

[教学目标]

在对前人科学发明过程的了解中,逐步培养学生遇事勤动脑、善思考的行为与习惯。鼓励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善于想象,初步尝试和学习有创意的生活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动手做,做中学”感受动手的欢愉和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 根据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或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过程制作多媒体课件;师生共同搜集查找古今中外发明家的故事、少年发明家的故事等资料;准备纸桥游戏、图形组和游戏的卡纸,几个一元硬币。

[活动过程] 活动

(一)——奇思妙想引课题 1.出示图形思考。

师:小朋友,你们看看,你觉得这像什么?

生:我看这个图形很像我们平时吃的圈起来的大大卷。 生:我觉得这个图形像我家用的蚊香。 师:不错,像一盘一盘的蚊香。 生:还像大树的年轮。 生:像一条蛇盘踞在路上。

(点评: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很积极,在宽松的环境中,学生说出了很多: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蛋糕、发夹、靶心图……可见,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2.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象力很丰富。其实,科学家们的创造发明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有所创造发明。你知道轮船为什么会航行?火车为什么会跑?飞机为什么会飞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聪明屋,痛痛快快地学一学、玩一玩、创一创,让自己的头脑变得更加聪明。(贴有课题的图画)

活动

(二)——名人画廊谈发明 1.参观名人画廊。课件中出现创创鼠。

创创鼠:嗨!小朋友,你们好!我是聪明屋的小主人创创鼠,欢迎你们来到聪明屋,获取聪

1 明之星。我们第一站要参观的是名人画廊。(课件出示名人画廊)

师:名人画廊有那么多的科学家,小朋友,你们认识吗?知道这些科学家有什么发明吗?哪位小朋友能用“谁发明了什么?”的话来介绍。

生:我知道鲁班发明锯。

生:我知道我们亮的电灯是爱迪生发明的。

生:我们教室里也有爱因斯坦的画像,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

生:我从电视上看到,牛顿小时候很爱动脑筋,牛顿从苹果落地发明万有引力定律。 (点评:课程是动态的,课堂只是教学的一部分,教师在上课前就布置学生寻找科学家发明创造的资料,课堂上学生纷纷举手,跃跃欲试,急切地想把自己了解到的知识与大家分享。可见学生课前充分地去查找资料,了解科学家的发明。)

师:现在小朋友请打开课文,请聪明屋小主人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课件。 师:听了创创鼠的介绍,你们知道瓦特是从什么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的? 生:瓦特看见水开了,水蒸气推动壶盖跳动,受到了启发。

师:对,这是瓦特经过好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发现的。看来要想发明、创造就得学会观察、学会思考。(板书:学会观察)

师:仔细观察图画,科学家发明的锯、船浆、飞机是受生活中哪些事物启发而发明的?(课件出示)

生:蜻蜓有一双透明的翅膀,会在空中飞,飞机也会在空中飞。科学家是根据蜻蜓会飞,发明了飞机的。

师:你真会观察。有了飞机——

生:有了飞机真方便。我们从路桥到北京,只要两个多小时就到了。

生:我知道船浆是根据鸭子的脚发明的。因为鸭子的脚有脚蹼,扁扁的,船浆的一头也是扁扁的。

„„

(点评:为了引起学生对熟视无睹的生活的有意注意,教师精心设计,逐步引导,选取了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事物如“蜻蜓——飞机”等让学生连一连,让学生懂得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要学会仔细观察。这一环节于无声处听惊雷,让学生知道发明创造离不开生活,只有做生活的有心人,才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发明。)

师:发明创造对人类有多么的重要,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果爱迪生不发明电灯,晚上怎么样?

生:如果没有电灯,晚上黑乎乎的,我们写作业也不方便。

师:对,舒适的生活离不开创造发明。如果瓦特不发明蒸汽机,就没有汽车火车在地上跑了。随着科学技术地不断发展,中小学生中有不少的小发明家。老师也收集到一些信息。全国十佳小学生周林9岁时就开始发明,到12岁有6项发明获得专利,其中他发明的多功能健身器获小学生创造发明特等奖。(出示课件)

2 (点评:儿童中的小科学家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成为自我对照的学习榜样。当学生听到自己)

活动

(三)——信息厅里受启发 1.走进发明厅。

师:小朋友,你们个个都是未来的发明家,发明创造就在你们身边。你们想不想搞创造发明呢?(学生回答)我们快去听听,发明厅乐乐猴正在发布创造发明的信息呢。

乐乐猴介绍橡皮铅笔的发明。(小朋友,你们知道橡皮铅笔是怎样发明的吗?美国有位叫海曼的画家,小时候画画的技术并不高,但很勤奋。他整天用铅笔在画板上画画,常常画了擦,擦了画,忙个不停。有时用橡皮擦好了,铅笔找不到了,找到了橡皮,铅笔又不知放到哪儿了,这使他非常生气。一天,他突发奇想——)

师:小朋友,你想,小画家海曼是怎样发明橡皮铅笔的?(出示铅笔、橡皮)

生:我想,小海曼是用一根铅丝,一头戳进铅笔,一头戳进橡皮,就把铅笔和橡皮连在一起。 生:不对,不对。铅笔很硬,铅丝戳不进去,还是用一根绳子把橡皮和铅笔绑在一起好。 生:我有更好的办法。用双面胶布把铅笔和橡皮捆在一起。

(点评:学生讨论非常激励,也非常感兴趣。橡皮铅笔是学生最熟悉不过,他们天天使用铅笔,对铅笔橡皮发明的话题感兴趣也是在情理之中,身边事物的发明,更能激起学生的兴趣。)

活动

(四)——活动厅中展风采 1.进入活动厅。

师:小朋友,听了乐乐猴的介绍,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去创一创,玩一玩,使自己变得更聪明呢?瞧,欢乐活动厅的4位小主人带来4个好玩的游戏正等着你们呢?(课件出示)你们喜欢哪位小动物?

生:我们喜欢小熊威尼。

师:让我们跟这些小动物打声招呼。看看小熊威尼为我们带来什么活动?(出示课件)哇!是搭纸桥活动。自己能读懂活动的要求吗?

生:能。

„„

师:四个活动项目全部呈现在你们面前,喜欢搭纸桥的请到第一二组,喜欢纸玩具的请到

三、四组,喜欢图形组合到

五、六组,喜欢纸鞭子的到

七、八组。请小朋友在一分钟内自由选择活动。

(学生自由挑选活动)

师:每项活动时间为5分钟。每两组同类的项目中选出一项最佳创作奖,同时还选出一个最佳合作奖,一个最佳组织奖。大奖等着你来拿,快快行动吧。

(点评:学生在一分钟内按活动要求自由挑选自己喜欢的活动。在学生开展活动时,教师也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去,鼓励、指导学生。这一教学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选择,把课堂的主权还给学生,教师把自己当成学生的一员参与到活动中去,拉近了师生的距离。)

活动内容如下:

3 图形组合:用“○○、∣∣、△△”自由组合成实物,图形的形状可以改变。如台灯,花„„越多越好。

搭纸桥:用一张白纸,任意折叠,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看看谁的纸桥最牢固,承受的重量最多。

纸鞭子: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

纸玩具:用两张白纸折你熟悉、喜欢的玩具,如船、小鸟„„越多越好。 活动

(五)——聪明屋里出成果

1.汇报。推选组里的一个小朋友向大家介绍一下作品。

生:我们组选择的是“图形组合”活动。我们用两个三角形、两个圆、两条直线拼出了小花、老翁钓鱼、小房子、运动亚铃、飞机。

师:真棒!能说说你们组是怎样拼出来的吗?

生:比如拼小花吧。我们先用两个圆作花朵。两条直线作花的茎,两个三角形作花的叶子,这样,一朵小花就拼成了。后来,张新又想出了火箭,大家你一个,我一个就拼出这么多的图形了。

生:我们组是“纸鞭子”活动。瞧,这是我们大家一起撕得纸鞭子。

师:哇,真长呀。足足有5米 多长吧。你们组是怎样不用胶水和剪刀,把毛线和纸连在一起的?

生:开始的时候,陈阳说把纸撕开,一条一条接起来,后来,胡思议想出了办法,沿着纸的边沿撕,并且尽量撕细一点,就撕得这样长了。

(生说完后,教室里响起一片掌声。大家都为第三组喝彩。)

„„

(点评:学生选择的是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教师在活动时间上作了限制,在紧张的气氛下,使参加者的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有利于激励出新的方法。陶行知的成功教育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解放孩子的眼睛、头脑、双手、嘴、时间和空间,把主动还给孩子,让孩子学会主动,主动做人,主动学习。从学生的展示中可以看出,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像搭纸桥的一个小组想出了瓦楞桥,竟放了50多个硬币。令在座的听课教师和学生惊讶不已。)

2.评出最佳创作奖、合作奖、组织奖。 3.布置聪明屋。

活动

(六)——活动延伸,总结。

1.学习儿歌,课后去观察、思考、探究生活中有那些不方便的?哪些可以加一加来发明,哪些可以变一变?

创造发明并不难, 加一加,减一减, 变一变,改一改, 拼拼学学代一代, 动动脑子奇迹现。

2.小结。

4 师:只要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想象,学会创造,都能成为一名聪明的孩子。当然了,走进聪明屋,只是第一步,要想真正取得成功,就得像爱因斯坦说的那样:1分天才+99分汗水=成功(课件出示)老师相信通过你们自己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学习,成功之路就在你的脚下!

[自我反思] 《走进聪明屋》是《品德与生活》江苏版教材第四单元主题活动金点子行动的第一课。动脑筋、有创意的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它旨在发展儿童的床罩性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在这节课上,我着力体现这样的教学意图:通过学生参观名人画廊,听创创鼠介绍瓦特发明蒸汽机的经典故事,启发学生观察是创造的基础。通过“搭纸桥、图形组合、推理游戏”等活动,旨在打开学生的思维,展开丰富的想象,增强学生发明创造的意识。

一、调动内在情感,挖掘利用情感资源。

学生内在的情感就是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按照功能特点,可划分为素材资源和条件性资源,情感因素属于素材性资源。当然,它只是备选材料,只有在教学中对其进行加工、转化、将其巧妙地引入课堂,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品德与生活》教材中有丰富的情感教育资源。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领悟感情,以情激情、以景激情、以理激情、以美冶情等,做到以情载理、情理交融。最终使道德情感成为道德认识的动力而转向指导道德行为。并注重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为学生描绘出书中人物或事件所处的情境,表达出教材内容所蕴含的感情色彩,使学生如临其境,耳濡目染,恰时设置富有启发性问题,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为认识创造良好的心理状态。

在教学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如创创鼠、乐乐猴、小熊威尼、蓝猫等组织课堂教学。以聪明屋的主人创创鼠带领学生参观名人画廊,“信息厅听取乐乐猴的介绍”、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创意活动等形式贯穿课堂。在活动中学生的兴趣盎然,始终处于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闸门被打开了,想的方法很多,有的方法特别新。“动手做做看,自由组合选择创意活动”中,教材只有搭纸桥一种活动,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添加了“纸鞭子”、“图形组合”、“纸玩具”几个活动供学生选择。仅图形组合,学生利用几个几何图形拼出20多种形状的图案。

二、开发想象潜能,挖掘利用创造性资源。

学生的想象力就是课程资源。其实儿童的想象力是与生俱来的。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好奇、好想、好问是他们的天性。由此可见,儿童的想象力资源是巨大而丰富。学生的创造性资源更多地是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和生成的。因此我们要给孩子们营造一种宽松、广阔的活动空间,还给他们学习的权利,让他们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让他们自主采集那些感兴

5 趣的,能受到启迪的,或能激发情感的生活素材,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想象、学会记载、学会创造;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愿望和能力,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探究、去学习,力求让每一个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提高和发展。

1.让学生敢于大胆想象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注意力、想象力等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容易产生思维火花。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在黑板上画出像漩涡一样的图案,让学生进行大胆想象。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联系生活,说出了年轮,指纹,高度近视镜片,旋涡、蚊香、蛋糕、发夹、靶心图等许多像形物。

2。让学生敢于假设

留白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舞台,是新的教学理念的体现。教学中教师补充了乐乐猴介绍铅笔橡皮的发明过程,在讲到精彩处,采用留白处理:让学生思考,小海曼是怎样发明铅笔橡皮的?“用双面胶布包扎、用铅皮包扎、用线把橡皮和铅笔绑住。”等学生说得差不多时,再告诉学生小海曼是怎样把橡皮和铅笔连起来的?当学生得知自己想的与海曼一样,或者比他的方法更好时,便会竖起信心。

三、激发活动的兴趣,挖掘利用活动化资源。

学生的兴趣是一种课程资源。研究表明,通过激发能给学生带来欢乐的种种活动的兴趣,能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尽快掌握学习要点。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认为:知识与活动不可分离,知行统一,欲知必行。任何教学活动都不可能单纯地进行“教学”。“寓教于乐”是最有效的,最吸引孩子的教学方法,它强调的是“教育”于“活动”之中。恰好《品德与生活》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课堂上有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有的是实地采访调查,有的是快乐的游戏,有的是合作学习的小组讨论,有的是生动形象的情景表演。种种的活动都能为老师提供许多教育的机会。对于这些丰富的素材,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经验,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性,激发孩子活动的兴趣,让孩子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各种活动中。教师要在各种活动中,帮助学生挖掘他们已有的但没有体验到的事物,强化他们的体验和感受,从而促进道德的内化。

1.让学的过程真正成为“自己想办法”的过程 。

所谓“自己想办法”,就是教师提出研究范围,由学生根据研究内容,选择材料,进而按自己的想法实施研究。《走进聪明屋》的主要活动环节: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想办法使一张白纸变成一座桥,放在两个文具盒中间,怎样使纸桥承受的重量最多?”;“怎样在短短的5分钟内,让○○、∣∣、△△组合的图形最多?”;“怎样用一张16开的白纸折出尽可能多的纸玩具?” 在纸鞭子活动中,一张白纸,一根毛线,不用剪刀,不用胶水,可以撕,可以折,怎样使纸和毛线组合得最长。如果把纸一条一条的撕开,纸条不好连接,这样连接起来的纸鞭子也不长。在小组同学的共同探究下,想出沿着纸的四周慢慢地撕,或者来回撕,但通过比较,还是沿着四周撕能使纸变得最长。通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想办法,把直接看不见的过程和条件揭示出

6 来,从而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创新意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

学生的探索过程不同于科学家“探索未知”的过程,对成年人来说是“已知”的东西,在学生看来往往是“创新”的成果,他们会觉得十分惊奇,很了不起,这种惊奇是促使他们加速进行研究的一种刺激。例如搭纸桥游戏活动,学生开始把纸对折放在两个铅笔盒的中间,结果,刚放上两个硬币,纸桥就塌下了。后来, 他们把纸桥叠成多层的拱形,也只能放十几个硬币。通过动脑筋,有个同学想出了瓦楞桥,把纸折成像扇子一样放在铅笔盒的中间,结果能承受五十多个硬币。经过一番探索,孩子们终于在玩耍中得出了新的结论:“因为瓦楞桥受力分散,承受的硬币最多。”可见,让学生“卷入”科学发现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第19篇: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如何开发与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 海南省万宁市后安中学---陈君

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还要根据各地和各学校的实际情况,广开思路,发掘校内外的更加具有针对性和适应性的课程资源,从而更好地发挥它们的作用。本人就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欠缺。不少教师只知道有教科书,不知道有课程,甚至把教科书当作唯一的课程资源,把课程改革仅仅视为教科书的改编。由于教师课程资源意识和开发能力的缺乏,一方面,课程资源特别是作为课程实施条件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大量作为课程要素来源的课程资源被埋没,不能及时地进入实际的教学中,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仍然倾向于结构单一化。表现在:

1、从课程素材与内容上看,偏重知识资源特别是学科知识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忽略学科知识的新进展和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

2、从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来看,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往往偏重于文本资料,甚至把教科书作为唯一的课程资源加以固化,而对于开发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资源、文化景观等多样化的课程资源载体形式重视不够。

3、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看,重

校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而对于校外课程资源的拓展和利用不够,包括乡土地理、民间习俗、传统文化、生产和生活经验等广泛的乡土资源。

(三)已开发的课程资源未能在教学中得到很好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只有进入课堂,与学习者发生互动,才能最终体现课程资源的价值。但实际上,许多教师对于已经开发的课程资源却未能很好地利用起来,这样便造成了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从而会加重教师负担。这是教师不愿应用课程资源于课堂教学的主要原因。

二、开发与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尝试与对策

(一)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促进教师角色转变,提高参与开发的积极性。过去,教师成了真理的拥护者和传播者,担当的是课程实施中的忠实执行者的角色。新课程的实施使教师角色发生很大的变化,由课程的实施者变成了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教师对自己角色的这种变化的理解影响到他们能否参与课程的开发。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加强课程改革的学习,帮助教师从促进自身专业发展的角度去认识参与课程开发的意义,去促进自身的角色转变,从而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课程开发中去,并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课程意识和课程开发的技能。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有效地融为一体,更好地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提高课程开发技能。教育教学活动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这为学校和教师因地制宜地

开发和利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不仅同一资源对于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价值,而且同一课程的实施也可以选取多样的课程资源。例如在实施“环境保护”教学内容中,既可以选取风景名胜的优美秀丽,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自然美景,激发其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内在动力;也可以选取由于环境污染、名胜古迹遭到破坏的实例帮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二)设计生活情境,合理建构和优化课程资源

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走出教材和校内资源的狭隘视野,尽可能地开发与利用有益于教育教学活动的一切可能的课程资源。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开发与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设计生活情境,使原本需要抽象思考或静心想象的事情然于学生面前,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亲身体验有机结合,将学生带入真实情境中,让其自主建构,教学过程富有活力。比如:在《我国面临严峻的环境形势》的教学设计中,为使学生体验环境问题带来的巨大危害,教师可以将优美的渔海风尖与恶劣的环境污染和破坏制成课件一同展示,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学习。置身于未被污染破坏的自然之境中,学生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回家感,渺小感,激发起融于大自然,热爱大自然,敬畏大自然的意识;置身于遭污染和破坏的自然之境中,学生也会产生一种负向的情感体验,而这种体验常常导致自觉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和行动。教学目标水到渠成。

所以教师要引导并帮助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学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和学习的主人,应当学会自觉、自发地利用可用资源,为自身学习、实践、探索性活动服务。

(三)、设计主题活动,走向生活

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设计使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价值现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为引导和帮助学生获得对生活意义的领悟,获得对生活、对世界、对人生的反思和感受,获得对现实生活中人性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认识,开拓学生丰富而独特的精神世界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供了社会实践更广阔的天地。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寻找与课本中的知识有联系的,学生熟悉的场景,瞄准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的最佳联结点。 比如在《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的教学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讨论怎样保护环境这一课题,教师可以设计主题活动“保护我们的母亲河---分洪河”的社会调查。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项的调查。有的调查分洪河从过去到现在的演变情况,有的调查分洪污染造成的危害,有的调查造成分洪河污染的原因。在调查报告会上,调查分洪河历史小组的学生搜集了很多资料、图片,大家看到了分洪河过去清清的流水,小孩儿在河中游泳的的情景,也看到了想在分洪河如墨般的浊流,感触很大。调查分洪河污染小组的学生列出了以下几条:河边居民往河中乱倒垃圾;河边一家橡胶加工厂直接往河中排放废 4

液、废渣;环保部门监管不力等。调查分洪河污染危害小组的学生也列出以下几条:危害群众健康,污染地下水,影响乡镇形象等。学生一个接一个发言,提了很多建议:“我们要在分洪河两岸插上警告牌‘请不要往母亲河倒垃圾’”。“我们给镇委镇政府写一封信,建议镇委镇政府对分洪河两岸环境进行整治”。“我们应该组建一个宣传队,对分洪河两岸居民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行动起来保护分洪河”。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于学生和教师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价值和重要的意义,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思想品德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为教育教学的发展服务。

第20篇:浅谈生物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浅谈生物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潍坊市初中生物八班 张瑞英

生物课程资源来源广泛,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如何开发和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如何通过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性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已成为每位生物学教师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但如何使课程资源更好指导学生真正成为生物学习的主人,创新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能帮助学生发挥其主动性。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充分开发好教师本身这个资源

教师不仅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利用者,而其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教师资源的开发,不仅在于提高教师对课程资源鉴别、开发、积累、利用的能力水平,更重要的充分调动教师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提升自身素质。灵活运用各种教学策略,以研究者的心态,开发有形或无形的资源,来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师要创新性利用资源

好奇、好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好玩就不是孩子,不好奇的孩子对什么都不会感兴趣,便什么都不想学。所以传统的教学资源已满足不了孩子们的需求,要通过创新性的引入资源。使教学资源从形式到内容到方式等,都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对他们充满吸引力,能激发求知欲。教材是一种文本性资源,也是重要的课程资源。课本上的资源一丝不变的引入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何谈增强其主动性了。创新引入实质上是指围绕教材探寻符合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更能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资源。

例如:在本次研修的教学视频中张华老师,讲到关于刘启章老师学习反射和信号反射关系时,他摒弃了教材上的膝跳反射的实验,而是从让同学们边复述脑的结构,边拍打木板开始,再创设情境把学生引入掌握知识中。从而让学生明白反射和信号反射关系。通过这个实例可以看出:教师要充分研读生物新课标,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内涵,从而提高自己对生物教材的把握,领悟教材中的各种理念和设计,做到对教材活学活用,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教材。

无论城市还是乡村,都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拘泥于教材上的有限的知识,而要把自然界中的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引为教学资源,从而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他们的探索自然生物的兴趣,培养他们在自然生活中的实践能力。这本身就是一种创新。

三、教师要有选择性的利用学校资源

学校给教师们提供了大量的的课程资源,可利用的生物课程资源有生物实验室及相应仪器设备、生物类图书及报刊、生物教学软件、生物教学挂图、投影仪、音像资料等。它们都是完成生物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

1、学校教学设备的选择。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是除教科书以外的重要的课程资源,我们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并且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对这些课程资源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利用。而不是把所有相关的资源不加选择、一股脑的都用在同一节课的授课中去。这样一来,先不管学生们是不是能够消化的了,光是时间就不够用。因为我们的教学时间是有计划的,不是无限制的。例如:实物草履虫、蝗虫等生物体的结构,眼的结构、耳的结构、脑的、心脏的结构等模型,这些实物或模型具有真实感和立体感,在上课时可以作为首选的课程资源,以便于学生们理解;而相应的挂图具有图像清晰,各种结构名称有明确标注等优点,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用来做进一步观察和识别,从而帮助学生深化对相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学校图书资源的选择

学校图书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增长知识的一个好地方。对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等都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让学生广泛收集相关的生物知识,需要让学生博览群书。学校图书室中相关书籍种类繁多,我们不能不加选择的让学生进行学习。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的水平,事先列出计划,并提出具体要求,如:学习了生物圈以后,让学生去查科学家离开生物圈2号原因等等。不但教师在这里获得了教学中所需的素材,而且学生在这里开阔了眼界,获得了许多课外的科普知识,对教科书中平时生活中几乎无法获得知识点加深了理解。

四、教师要深入挖掘利用隐性资源。

隐性资源主要指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我们这里,农村中学的学生,大多数人都有跟随父母参与大棚生产劳动的经验,都能获得的关于植物生长的知识;而家中有养殖场的,就能获得关于鸡、鸭等生长发育方面的知识;大多数家庭都饲养着狗、猫、兔等家畜,学生们都能获得这些动物的生长、发育、运动等方面的知识。学生们在饲养动植物的过程中,对它们都进行过一定的观察,已经掌握了不少生物科学信息。而这些恰恰都是生物课程的无形资源。教师可以通过课前课后的交谈、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等形式,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都挖掘出来加以整理,把这些知识都作为生物学习的课程资源,并从中寻找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在教学过程中,还应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和讨论,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我充分地利用了这方面的知识。如:利用农村大棚种植西红柿、萝卜等蔬菜在生长中后期“劈叶”实际,引导学生描述植物光合作用与叶片多少的关系,增强学生对减弱呼吸作用能提高有机物的积累知识的理解;在讲到“无土栽培”时,引导学生进行“水培”植物(吊兰)的实验。有亲身经历的同学绘声绘色的讲解水培溶液配制的过程,描各种无机盐的种类、数量等,通过他们的讲解,同学们立即就理解了“无土栽培”;在讲到“嫁接”这一部分时,在育苗场打工同学讲述南瓜上嫁接黄瓜的实际操作经验(原来用“靠接”进行嫁接,现在大多用“顶接”),帮助大家很快认识了砧木与接穗的关系。

以上与农业生产有关的生物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让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同时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探究能力,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动脑又动手,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总之,生活中的课程资源丰富多彩, 只要广大教师用心去收集,用心去思考,并引导孩子们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就一定会全面提高。

《教学资源获取与利用心得体会.doc》
教学资源获取与利用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