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2021-04-17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课堂教学常规管理

卧龙小学教学常规管理

一、工作标准: (一)备课标准:

1、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研究教材,制定好学期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分解到课时。

2、按时交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表。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表一式两份,交一,留一,贴于备课

5、教学目的突出素质教育要求,既注重智力因素培养,又注重非智力因素培养

6、教学过程突出教学方法、教具学具操作、电教媒体等设计和使用过程。把握重点,突破难点,详略得当。落实“激发兴趣、教会方法、培养能力、养好习惯、发展个性”的目标要求。

7、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进度,统一目标,统一深广度,统一重点,统一大部分作业。 (二)上课标准:

1、禁止无教案上课;禁止私自调课;禁止旷课、让课、要课。

2、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拖堂;不提前下课;不随意提前结束新课。

4、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不得随意停止学生上课。

5、注重言传身教,为人师表,衣着得体;讲究教学艺术,机智处理教学突发事件。

6、教学中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完成教学任务。

8、丰富教育手段。教学准备要充分,积极使用电化教学手段;100%完成教师演示和学生实验教学任务。

(三)辅导标准:

1、端正教育思想,对优生要正确引导,对差生要耐心辅导。

2、制定培优补差计划,交一,留一贴备课本前面。

3、制定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时,要突出“备学生”。

4、课堂教学中加大对差生的训练(如答问,演板等)密度。

5、对转入、因并因事等缺课的,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式补课。

6、充分利用补差时间,重点指导差生,增强差生信心,指导学习方法。

7、创造条件开展学科课外活动,开拓视野,发展个性。

8、在教学后记中对差生转化有明确的记载。

四)作业标准:

1、严格控制作业本。只准使用由学校审发的各科练习册,寒暑假作业等;禁止教师集体收钱购买其他练习册;提倡一科同时只

使用一个课堂作业本和家庭作业本,以便及时批改。

2、严格控制作业量。提倡“课堂作业”课堂完成;课外作业一般要求低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中年级不超过30分钟,高年级不超

过45分钟。

3、强调作业设计。禁止大量机械性惩罚抄写(20次及以内)。

4、控制作业和批改密度。语文、数学每周5次(作文每学期8次,教师本人亲自批改)批改,英语、写字、思品、科学、美术等

每周1—2次作业批改。

5、教师必须批阅学生的课堂作业本,亲自批,每次批,每本批,批改率达100%。

6、教师必须认真及时批阅学生作业本,书写工整,有评价,有日期。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7、针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普遍问题,及时讲评。

8、对作业中的错误要求学生及时订正,订正率达100%。

五)考试标准:

1、按教材要求组织好单元测试,做好成绩记载,及时交教导处。

2、改进考试方法,加强平时考核,把动脑、动手、动口等有机结合起来。

3、学校每学期一般只举行期末考试。

4、严格执行《监考规则》,忠于职守,严肃考风考纪,严禁做假,保证考试真实。

5、严格执行《批卷统计规则》,按要求认真阅卷统计,严禁做假。按要求填写学生成绩登记表,规范、全面,及时上交。

6、按要求对学生成绩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订改进措施,及时讲评,及时上交。

7、按要求撰写教学总结,及时上交。

二、管理要求:

一)备课管理:

1、教研组:

(1)每学期初制定教研组计划,集体备课“三定”、“五统一,有具体详细的安排(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统一进

度,统一目标,统一深广度,统一重点,统一大部分作业)。

(2)按学校要求检查教师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转差计划及其他有关报表,收齐后交教务处。

(3)每周检查一次本组教师的教案,并签名(日期)。教案有问题的,督促教师改进;普遍性的问题,向教务处反映,有记录

(4)每学期期初、期中转载自经济生活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期末,按学校要求将教师所有学科所有教案收齐交教务处,由教务处组织集中检查。在教务处组织的

期初、期中、期末全校教师教案检查中,按要求,认真履职,做到规范、公正。

2、教务处:

(1)制定学校教学计划。

(2)期初收齐全校教师所有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转差计划等,严格检查,指导改进。

(3)每学期期初、期中、期末集中对全校所有教师所有学科的教案进行检查,总结经验,改进问题,评价等级。有书面总结3次

(4)每周抽查1个教研组的备课教案,深入一个教研组开展集体备课,有记录。

(5)对教研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3、学校:

(1)审核学校教学计划。

(2)期初对全校教师所有学科的教学计划(教学进度)、转差计划进行抽查;每周抽查教务处人员教案;协助教务处每月抽查

一个教研组教案。参加期初、期中、期末全校教案大检查,期末评选30%优秀教案。

(3)每月深入一个教研组集体备课。

(4)对教务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二)上课管理:

1、教研组:

(1)抓好本组教师的出勤考核,在权限内请假的,及时反映到教务处调课。

(2)按教学进度,每周了解教师教学情况。

(3)发现有学生被随意停课,要做教师工作,督促改正。

(4)组织全体教师每学期完成1节组内教研课,相互听课,评课,作好记录。教师学期听课10节,教研组长听课15节。

2、教务处:

(1)协助校办做好教师考勤,及时调课,保证正常教学秩序。

(2)按教学进度表,每周抽查一个教研组教学情况,每月协助校长检查一次自然实验教学工作。

(3)随时进课堂听课,完成听课20节。对教师学期听课情况进行统计,在期末《教学常规管理总结》中反溃

(4)每学期期中、期末分别召开1次教师、学生座谈会,评教评学,有书面反馈意见。

3、学校:

(1)随时进课堂听课,完成听课30节。

(2)参加评教评学会,每月抽查一个教研组教学进度。

(3)每月对自然实验室教学检查一次。 (4)对教务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三)辅导管理:

1、教研组:

(1)期初督促教师制定培优补差计划,收齐交教务处。

(2)每周抽查本组教案时,在教学后记中对教师补差情况进行检查。

(3)积极组织本教研组教师、所属学生参加学校有关竞赛。

(4)协助学校完成评选培优补差先进教师的工作。

2、教务处:

(1)期初收齐教师培优补差计划,指导改进。

(2)每周抽查一个教研组教案时,在教学后记中对补差情况进行检查,指导改进。

(3)建立校级差生转化档案,跟踪调查。

(4)对教研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3、学校:

(1)期初检查教师培优补差计划。

(2)组织学生有关竞赛活动,检验培优补差效果。

(3)期末表彰培优补差先进教师。

(4)对教务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四)作业管理:

1、教研组:

(1)按学校要求,检查本组教师所属学生的作业本(练习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每周抽查一次本组教师作业批改,督促批改率100%,订正率100%。

(3)期中、期末按学校要求,将教师所有学科作业收齐交教务处,由教务处集中检查。 (4)在分工检查作业批改中,按要求认真履职,作到规范公正。

2、教务处:

(1)期中、期末两次问卷调查,检查学生的练习册、作业本、作业量。书面总结,及时反溃

(2)每周抽查一次学生作业量,教师作业批改情况。

(3)期中、期末集中对教师的作业批改进行集中检查,书面总结,及时反溃

(4)对教研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3、学校:

(1)期中、期末两次抽查学生作业本、练习册、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2)参加期中、期末两次作业批改集中检查。

(3)期末评选30%优秀作业批改的教师。

(4)对教务处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五)考试管理:

1、教研组:

(1)督促教师搞好单元测试。

(2)督促教师按学校要求完成监考、阅卷、登记、分析等工作。

(3)期末督促教师撰写教学总结,收齐交教务处。

(4)期末撰写教研组工作总结,按时交教务处。

2、教务处:

(1)组织全校期末考试,阅卷、登记、分析等。

(2)做好教师教学常规工作的总体评价,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3)期末撰写教学常规管理总结,按时交学校。

(4)对教研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3、学校:

(1)检查学校期末考试、阅卷、登记、分析等工作。

(2)协助教务处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总体评价,收集资料,及时归档。

(3)撰写学校教学工作总结。

(4)对教务处的此项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本文由经济生活网提供,原文地址:http://www.daodoc.com/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推荐第2篇: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结合我校实际,就如何“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定“提高教学质量能提升学校形象”的意识,狠抓教学常规管理,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动力,坚持教风建设、学风建设、考风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主渠道,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上下功夫,不断创新,形成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重点

以提高各年级语、数、英学科成绩为切入点,提高六年级学生成绩为突破点,以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检查为活动载体,强化教学常规的过程性管理,促进教师素质的专业化成长,高效率地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各项教学任务。本方案的工作重点是:

1、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教学氛围;

2、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3、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4、强化常规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5、优化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6、完善奖惩机制,激励教师拼搏。

三、具体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教学氛围

1、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主任、各教研组长、教师为成员的教学常规管理领导组。根据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性质和要求,领导组下设教学常规检查小组,分管业务的副校长任组长,教导处主任担任副组长,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为成员,全面负责教学常规的过程性检查工作。

2、通过教师会、学生集会、宣传窗、广播等形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让全校师生知晓并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学校里、社会上形成正确的舆论,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并以此促进活动规范、有序、深入地开展。

3、强化值日行政巡视制度,健全学校行政挂钩年级及备课组制度,要求全体行政人员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了解教学工作情况,每周深入教研组指导教研工作,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利用每周的行政例会安排时间专题研究教学常规管理的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商定有力整改措施,并以“校长室——教导处——各教研组——各教师”为主线,层层要做好督促指导工作。

(二)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教师发展

1、开展校本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①坚持每周一次不少于2课时的备课组活动制度。每次活动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教研主题、定专题发言人。

②建立健全教师外出学习制度。学校每年按计划分步骤组织学校领导、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外出学习。外出学习的老师,要以汇报课或专题讲座的形式,汇报学习情况,并进行反思讨论,推广学习成果。

③利用学校网络资源组织教师收看名师教学实录、听专家讲座等,让更多的教师接受新理念,从而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 ④建立教师读书制度。强化自身的理论学习,教师个人每学年必须阅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专著或订阅一份教育教学报刊杂志,并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摘录,每学期完成8000字的读书笔记,并将此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必备条件。

2、建立教师“结对帮扶”制度

教导处在学年初就做好规划,把学校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及本校年轻教师的结对帮扶任务。学校与结对教师双方明确帮扶的相应职责,年终进行相应的考核。

3、建立健全教师成长记录袋

为了对全体教师实行多元管理,关注教师发展,关注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校为每位教师建立成长记录袋。档案袋中包括以下内容:

①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个人三年专业发展计划书(明确每年在专业上的努力方向);②论文、案例、交流材料等;③公开课相关材料,包括教学预案、说课稿、教学反思等;④专业学习材料,包括听课本、学习笔记、培训笔记等;⑤承担课题研究的有关方案、阶段性成果、总结材料;⑥教师个人业务比赛有关获奖证书及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活动获奖情况;⑦教师常规检查情况表。

(三)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严格落实新的课程方案,开齐课程,上足课时,并在教学管理中加强对教师教学的过程性管理,实现教学常规工作“五认真”。即:(1)认真备课①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同学科任课教师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主备教师)开展一次集体备课(含说课),做到教学进度、目的和练习辅导的大体同步。主备教师提前3天写好“教学预案”初稿,复印分发给备课组教师人手一份。其他教师必须在备课组讨论之前认真审阅“教学预案”初稿,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写在初稿上。

②备课要做到五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教学手段、备练习、作业的设计与辅导等。积极倡导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35周岁以下教师每人每学期要应用多媒体开设一节公开课;36~45周岁教师每学年开设一节公开课;鼓励46周岁以上教师每学年开设1节公开课。

③严格落实教师教案的抽查和检查制度。检查组对教师教案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抽查,每学期进行两次教案质量的全面检查,实行每学期一次的教师教案量化考核、等级评定活动。青年教师要求写详细的教案,课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1/2;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写简明扼要的教案,写出特色,课后反思不少于教案总数的1/4。

(2)认真上课

①树立向课堂要质量的意识,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和蔼可亲的形象,尊重学生,把握好课堂节奏,努力提高课堂40分钟的质量和效益。

②优化教学方法,努力探索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实现多媒体化、个性化教学,课堂教学做到密度高、优质、高效,教学体现基础扎实,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灵活,学生思维活跃,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③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监控,校长、教导处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学校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每次听课均有较详的听课记录和教学评价,并与执教教师进行交流。

④每位教师每学期上一节公开课,在达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由达标课向研究课、示范课、优质课过渡和提升。校级以上的骨干教师每学年必须上一节示范课或优质课,鼓励教师在上研究课、示范课或优质课。

(3)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①要有选择地布置作业,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不使用现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进行不加选择的布置作业。作业数量要有弹性,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②对学生练习、作业的批改,做到及时、细致,记录好学生的共性和个性问题,重视讲评,提高练习课质量。语文(基础知识)、数学、英语的作业原则上都要批改,特殊情况下每次不得少于二分之一;其他科目一般不布置作业,如有布置,都必须批改。批改的符号要规范、清楚明白,批改文字要工整、端正。发现学生作业中的独特见解,要表扬鼓励并有激励性评语。

(四)强化常规检查,增强工作实效

以教学常规管理检查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采取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检查,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计划落实情况、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单元达标质量分析、课后辅导、教改教研等工作进行检查,对没有落实工作或工作不到位的教师进行督查,通过检查促落实,增强教学常规管理的实效性,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教学常规检查小组的主要工作有:

1、每两月召开一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会议,总结各组的教学常规落实情况;

2、每月不定期到课堂听课,同时检查教师的教案,向学生了解作业批改情况,并与授课教师交流意见,写出评价意见;

3、每两月定期检查教师的备课情况、教案编写、作业批改和单元测试情况,并认真做好记录;

4、每两周检查各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情况,查看教师听课笔记,检查教师出席情况,并认真做好检查记录,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各教研组、备课组的教研记录情况;

5、期中、期末各检查一次课题实施的进展情况,加强对教师教学科研的业务指导,要求每个课题组认真做好课题研究过程的材料整理和归档工作;

6、不定期抽查教师业务档案、教研专题发言稿、教学反思、公开课开课情况等工作的完成情况;

7、每学年进行一次教案或论文、课件评优活动,对优秀教案、特色教案或优秀论文、课件进行表彰。

(五)优化校本教研,推进课程改革

1、加强学校的校本教研管理。(1)健全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确保学校教研工作的正常开展。(2)教导处定期对教研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指导、督促和落实。具体要求如下:①教研组、备课组期初要及时制订每学期校本教研工作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人员。②备课组每周开展一次主题教研活动,活动要与研究的课题相结合。③备课组长应做好活动过程记录,整理好有关材料,期末进行总结。④教导处加强对各备课组的研究课题、活动内容、研究成果、存在问题进行指导。

2、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提倡进行小课题的实验与研究,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参与学校的课题的研究,把参与课题研究作为教师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并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教师要按照校本教研工作制度中的教学反思制度和教学问题解决积累制度,结合自己教学实践积极地进行教学活动的反思,并将课题研究与教研活动有机结合,按“教学问题——教学设计——教学行动——教学总结和反思”的基本流程开展校本教研活动。参加课题实验的老师,每学期应撰写一份有关课题研究的反思和一篇课题研究论文。

3、积极开展教学反思。学校、教研组每学期必须对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进行反思,思考学校的每一项管理是否科学合理、思考每次开展的教研活动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在反思的过程中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和效益。同时,要求每个教师要养成反思的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①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做到课前反思、课中反思、课后反思,并在自己教学设计中写出教学反思;②在教研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③每次质量监控的测试后要教学反思,并写出质量分析。

(六)完善奖惩机制,激励教师拼搏

结合学校实际,重新修定教师教学常规工作量化考评办法,以积分形式进行量化评比,对表现优秀的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年教师年度考核中给予加分,对成效差、工作落实不到位的教师进行批评教育,限期整改,并进行后续跟踪。检查组将各阶段检查的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常规检查的具体情况,将作为教师在校工作表现、评优评先、职称评聘、教师聘任的重要依据,记入教师个人成长记录袋,纳入教师年终目标管理及年度考核范围。

推荐第3篇:课堂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合肥市太湖路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细则

课堂是学校教育的源头,是学校工作的中心。为确保课堂教学规范有序,促使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也真正让课堂“有规可依”,学校特制定本细则,望全体教师认真遵照执行:

1.任课教师是课堂的第一责任人。

2.每位教师坚持每天上qq群,浏览学校相关信息。

3.同一教师不得同时兼任教两个班。

4.坚持先备课,后上堂的原则。

5.上课铃响后,教师要迅速进入课堂,目视学生,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规范。

6.教师要按课程表和作息时间表上课,按时上课、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中途随意离开。

7.不带手机进堂,课堂上不随意接打手机。

8.不随意乱借乱占课,不得私自调课。若有需要,需报教导处批准。

9.各科教师要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自觉维护课堂秩序,课堂教学中不得随意要学生走动,无组织的活动,大声喧哗。

10.课堂教学要使用普通话,声音响亮适度,语言力求生动。

11.课堂上教师着装自然,不穿背心、凉拖进堂。

12.课堂上不得谩骂、讽刺、挖苦学生,不得将学生赶出教室。不得以任何形式体罚和变相体罚。

13.在各功能室上课的教师,要在原班级门口排队、清点人数后方可离开,前往功能室,途中教育学生保持安静。功能室教师安排学生按指定位置坐好,教育学生维护功能室的一切用具(含循环用书)。

14.体育课上课前课后需两次集合整队,清理人数,全课要有组织的教学,不得散放学生自由活动。

15.“班班通”用于教师上课,教师在课堂上不用其做与教学无关之事。

合肥市太湖路小学

2014年4月修订

推荐第4篇:安康市中小学管理常规

安康市中小学管理常规(试行)

为加强学校内部常规化管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着力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其它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常规:

一、学校行政管理常规

1、学校要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教育行政部门的指示、规定。按时完成上级部门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自觉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定期如实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坚持重大事件请示、报告制度。

2、学校有充分体现正确的办学方向、教育思想和学校特色的校训及校风、学风、教风的要求,发挥其对师生群体的教育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具有科学决策、实施、监控机制,运作顺畅。

3、按有关规定,合理设置学校中层机构,遴选德才兼备的中层干部,制定各类人员的工作职责,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深化内部改革,对教职工逐步实行聘任制和合同管理。完善和优化分配制度。

4、坚持民主管理,切实健全教代会制度,落实教代会的各项职权,关系到学校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经过教代会审议。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学校工作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以及工会、共青团、少先队等群团组织在学校管理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注重发挥党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教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健全的民主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狠抓目标管理、人本管理、校本管理,逐渐把项目管理引入学校常规管理领域,通过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织的努力,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专项工作及其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最优化,坚持校务公开,不断探讨校务公开的途径和方法。

5、制定并实施学校近、中、远期办学规划。每学期(年)学校各项工作有计划、有总结,平时工作有布置、有督查、有评比、有纪录。建立和坚持使用《校务日志》、《教师工作检查考核记录》《教研活动记录》以及各种会议记录等簿记表册,做到各种活动、各项工作有记载,并详实准确。

6、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校级领导班子均具备国家规定相应学历,具有相应的职称、年龄、专业、能力,结构合理,作风正派,廉洁自律,求真务实,深入实际,解决问题,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坚持参加岗位培训和提高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坚持每周一次政治业务学习的例会制度和寒暑假集中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制度,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与能力。

7、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教育,积极创造条件,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教研活动,加强以在职为主、自学为主、所教学科为主的教师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按有关规定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和考核制度,组织教职工参加文体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和身心健康。

8、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常规工作校长全面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建立领导干部值班制度,学校领导要坚守工作岗位,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廉洁高效。按规定承担教学教研任务,主持或参与教改实验,定点联系年级组、教研组等。

9、建立教师学期和年度考核制度,建立健全教学效果评价和教学过程监控机制,定期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进行量化考核,以此作为评定职称、受聘上岗、晋职晋薪和实施奖惩的依据。建立和完善各种表彰和奖惩制度。

10、加强法制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治校、依法兴校,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学校、师生的合法权益。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环保教育。

11、抓好档案资料管理,建立档案管理制度。学校有档案柜和档案室,学校的文书、学籍、人事、统计、报表、图书、教学资料等档案齐全规范,分类存放,充分发挥档案资料的使用效益,逐步实行计算机管理。

二、德育工作常规

12、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各学校要建立德育工作领导机构,要建立有党组织、共青团、少先队、班主任、思想政治课教师等组成的德育工作队伍,按德育职责明确要求,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13、坚持升降国旗制度,国旗要合乎规格,每周一学校要进行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日开展教育活动,每学年要用一周时间开展德育实践。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守则以及日常行为规范,以形成良好的校风。

14、充分发挥班、团、队、学生会等组织的作用。按照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每学期至少组织学生参加一次班、团、队主题教育,开展健康丰富的课余生活,抵制不健康读物、影视、歌曲和活动的影响,防止黄赌毒、封建迷信、营业性歌舞厅、台球室、电子游戏室、网吧等对学生的危害。

15、加强德育管理,改进德育工作方式方法。学校德育工作要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坚持正面引导、传统激励、自我启迪、实践锻炼、榜样示范、美育熏陶、学科渗透的方法,遵循教育为主、潜移默化的原则,实行全员、全程育人,全体教职工都要树立全员育人的意识,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以良好的师德作风引导学生健康发展。学校要按教学计划,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要联系社会和学生思想行为实际,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特点,调整和充实德育内容,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并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每学期至少安排学生参加一次集体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16、坚持思想品德评定制度。学校每学年评选一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共青团员(少先队员)”以及先进班集体,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

1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把学校建成为弘扬正气、团结友善、生动活泼、秩序井然的精神文明基地。要建立时事政策和实施中小学生行为规范的宣传栏,乡镇以上学校办好校园广播(电视)站(台)。

18、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德育工作机制。加强校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创造条件建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劳动实践基地,聘请校外辅导员对学生开展教育活动,定期进行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社区家长委员会会议,举办家长或家庭教育讲座。

三、教学工作常规

19、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编制课程表、课外活动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学校不准随意增加课程门类难度和课时,学校应充分挖掘校本课程资源,结合学校及学生实际创造性开展教学活动,使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管理协调发展。

20、合理安排学生作息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时间和活动量(包括教学、自习、课外活动时间),严禁利用课余、晚上和节假日安排学生集体补课或上新课,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每日课外作业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

一、二年级不超过1.5小时。不得擅自提前复习迎考时间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初中生不超过7小时,高中生不超过8小时,不得举办各类补习班、培优班、重点班和实验班。未经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义务教育学段一律不得组织和举办各类学科竞赛。

21、加强学籍管理,健全学籍档案。严格执行省教育厅《中小学学籍管理暂行规定》,对转学、休学、借读、留级、复学等严格手续程序,按时报批。严肃招生、毕业证书颁发、学生档案管理等各项纪律制度。学籍档案齐全、真实。

22、学校要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教学评价的研究和探讨,组织好学生每学期的综合评价,逐步建立起社会、家长、学校、学生完整的评价体系。

23、严防学生辍学。学校要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以人为本,关心每一位学生成长,防止学生流失。发现学生辍学,应积极动员其复学,动员无效时应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依法控制学生流失。

24、严格教学常规。各学校每学期都要有教学计划,每周有具体安排。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要有明确的要求,有保证执行教学常规的措施。要建立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5、认真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和《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必须保证音乐、体育、美术课时。每天坚持做好“两操”(早操、课间操或眼保健操),保证学生每天有1小时的体育活动(含体育课)。按规定实施国防教育,高中应按照《高级中学学生军事训练教学大纲》通知要求,组织好新生军训工作。

26、学校各项竞赛活动贯彻小型多样、单项分散、基层为主、勤俭节约的原则。每学年举办一至两次以上田径项目为主的全校性体育运动会,一次文艺汇演,一次学生征文比赛和一次手工制作比赛。定期举行演讲、书法、绘画、摄影、计算机、普通话和各种小制作等比赛,活跃校园学习氛围,培养学生兴趣和特长。

四、教研教改工作常规

27、乡镇中心小学以上学校建立教研室、学科教研组、年级教研组等教研教改机构,并明确其工作目标任务。要加大管理力度,引进竞争机制,激活教研群体的主体意识,形成良好的教研教改氛围。

28、学校要制定学期教研教改工作计划,经常组织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常规教研教改活动。每学期举行三次以上全校性的教研活动,各教研组(室)要有实施计划和措施,每两周举行一项教研活动,并做好教研教改活动记录。大力提倡集体备课、电脑备课。

29、开展教育科研工作。学校要加大校本研究力度、完善校本教研机制,要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使教师个人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三个校本教研的核心落到实处。学校要紧紧围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学校实际开展教学研究活动,要有校级以上科研项目或课题,并有课题研究方案、管理制度,要积极承担上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定期举行课题知识讲座,进行阶段性总结。建立教学成果激励机制,学校每年要开展一次教研教改成果评奖活动。

30、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努力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31、重视常规实验教学。因地制宜地加强学校实验室、微机室、语音室、图书馆(室)及体育、艺术劳动技术等教育设施的建设,并充分向学生开放。加强对教学仪器设备、器材、图书资料的管理,提高使用效率。按课程标准(或现行教学大纲)规定认真做好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努力提高实验开出率。

五、教师工作常规

32、严守工作纪律,遵守规章制度。教职工要按时上、下班,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会议和活动。要服从组织安排,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33、恪守社会公德,规范职业行为。教师必须衣着整洁,仪表端庄,团结同志,行为举止文明礼貌,语言规范健康,遵守职业道德,为人师表,廉洁从教。上课时不吸烟和使用通讯工具,不得随意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非特殊情况不得坐着上课。不强制学生购买教学辅助材料,不向学生推销商品,不向学生和家长索要财物。不得参与黄赌毒、封建迷信和邪教活动。

34、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教师不得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得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便停学生的课,坚持做好家访工作,开好家长会,不得指责和训斥学生家长。

35、认真完成教学任务。教师要认真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自觉做到教学“七认真”,即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组织课外活动、认真考核和认真研修。每学期要认真制订工作计划,做好工作总结。

36、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教师要立足本职,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教改实(试)验和教育科研活动,撰写论文,著书立说。教师每学年必须上公开课或说课2节以上,每学期听课10节以上(教龄10年以下的青年教师听课20节以上),评课2节以上,撰写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教研心得或教学论文一篇以上,中高级职称教师在任职期内必须有一篇教研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并积极参加课题研究。

37、认真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把普及普通话、用字规范化纳入教育教学要求,50岁以下教师,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38、树立改革创新意识。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和学校各项改革,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和现代教育意识,认真学习政治、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以及现代教学技术。所有中青年教师都要有计划地学习电脑知识和操作技术,都会使用学校已有的现代教学设施。

六、财务后勤工作常规

39、财务管理应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和《中小学财务制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和工作规范,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禁“坐收坐支”,私设“小金库”、“帐外帐”。牢固树立为师生服务,为教育教学服务的思想,开源节流,勤俭理财,严格执行财务审计制度,接受民主监督和上级财务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实行财务公开。

40、学校各基建、维修和大宗设备添置,必须严格执行有关规定按程序报批,然后实行公开招标或政府采购。

41、规范收费行为,学校严格按上级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范围和标准进行收费,不得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并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习应酌情减免费用。贯彻落实“两免一补”政策。

42、认真做好学校后勤和服务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的校舍、食堂、水电等生活设施及办公、教学用品采购供应等物业管理制度。对基建、维修项目要按有关规定实行公开招标或代标,选择设计、施工单位,建立预算、决策、审查、审计制度和项目廉政责任制。

七、校园环境常规

43、校园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学校要有明确的校训、标语。按规定悬挂中外名人画像和名言警句,张贴中、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办好黑板报、墙报、宣传栏并定期更换,设置阅报栏、橱窗,开辟图书室、阅览室、团队活动室和校史展览室等,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搞好校园整体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对校园进行绿化和美化。

44、教室布置规范有序。教室内班级公约、课程表、作息时间表、班干分工表、值日轮流表、名人警句等张贴上墙,建有班级《好人好事登记簿》、《学生缺席簿》、《班团队活动记录簿》,每月至少更新一次学习园地。

45、建立公共卫生分区负责制度。学校有专人负责卫生工作,设立工作监督岗,配备必要的清洁卫生工具,将校园按班级划分卫生责任区,进行每天一次小扫除和每周一至二次大扫除,做到校园无杂草,墙壁无污染、蜘蛛网、灰尘;地面平整,无果此纸屑、烟蒂、痰迹、垃圾入箱入池,定期清除;厕所每天打扫、定时冲洗,定期消毒灭蝇。校舍门窗完好,桌凳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图书室、实验室安静整洁,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摆放规范,方便使用,宿舍空气流通,清洁卫生,物品安放有序。

46、建立校园环境检查评比制度。学校要成立校园环境检查评比领导小组,定期对宣传栏、教室、卫生区、寝室、食堂、自行车存放等进行检查评比与通报,并作为评选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先进个人等依据。

47、整洁校园周边环境。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学校周围200米半径内设置台球室、网吧、电子游戏机营业点。严禁任何单位或个人在校园内放牧、种植、打场、堆物、取土、采石以及建造或恢复祠堂、庙宇、坟茔等。规范校园内车辆摆放,禁止在校园内喂养牲畜、散放家禽、乱搭乱建,严禁在教学区内摆摊设点。

八、安全卫生工作常规

48、认真贯彻落实《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建立安全工作制度,制定安全工作考核办法,逐级落实安全责任,建立大型活动和外出活动的报批制度,未经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学生停课参加商业性的庆典、演出等活动。

49、加强学校安全卫生教育。学校要认真上好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组织收看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题片,增强学校、师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

50、坚持开展安全检查和事故防范工作。每学期开学、期中、期末分别对学校校舍、教学设施等进行一次彻底排查,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要停止使用。严格教学设施、化学药品、饮水饮食、取暖、用电、体育、劳动和其他集体活动等方面的管理,保证师生安全。

51、建立安全保卫制度。财务、档案、食堂、宿舍、各类药品器材室、传达室等部门和场所要指定人员负责,建立岗位责任制,严格管理,节假日要安排人员值班、护校。非学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进入学校,非学校及学校人员的车辆未允许不得进入或穿行学校。

52、认真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教学建筑、环境噪声等环境质量以及黑板、课桌椅的设置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规定配备卫生教师(医生),积极做好近视眼等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做好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管理工作。创造条件每年对学生进行一次身体检查,建立学生体质健康卡片,纳入学生档案。重视师生饮食卫生管理,与有关部门加强摊点监管,保证食品安全与卫生。

53、学校应建立公共卫生制度。校园内的道路、公共场所坚持每天清扫,建立卫生监督制度,教育师生不要乱吐、乱丢,人人养成良好的文明卫生习惯。学生宿舍空气要流通,被褥要干净,物品摆放整齐,墙壁地面要干净、卫生,学校食堂工作人员要讲文明、讲卫生,每年要体检,患传染病的不得在食堂工作,食堂要有防鼠防蚊虫措施,杜绝变质食品进入食堂,禁止变质食品售给师生,保证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供师生饮用。

推荐第5篇: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

中小学常规管理讲稿

一、学校具体情况分析

我校在职教师7人,从年龄结构上来看,我校教师已属老龄化,50岁以上的有1人,四十岁以上的有5人,四十岁以下的1人。教师的老龄化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注重学校领导班子的组建

学校工作千头万绪,要做好学校工作,单靠个人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组建一个良好的领导小组对学校来说至关重要,他影响和决定着学校工作开展的好坏。近年来,我校一直遵行“唯才重用、任人唯贤”的原则,在学校领导班子的选拔问题上,从学校需要和实际出发选责任心强、听从管理、具有一定业务能力的教师组成领导小组。让他们发挥所长,为学校出谋献策,从而推进学校常规工作顺利开展。

二、明确职责,作好分工:

首先学校领导工作思路要明确,每学期初,要对学校各块工作进行衡量,作好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并明确专人负责,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工作职责。

三、严格考核制度

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其意思就是说,没有规则(即制度)的约束,人类的行为就会陷入混乱。学校亦是如此,没有制度的约束,人的思想就会松懈,工作就会变得懒散。我校每学期都制定中层人员考核细则,坚持“多劳多得、不劳不得、优绩优酬”的原则,

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从而达到激发了中层人员的工作激情的目的。

四、身先示范,带头先行

人们常说:“百说不如一做,要管好他人必须先管好自己”,只有自己身先示范,带头先行,老师们才会听从指挥,服从管理;若放松自己,严格他人,老师的心理就会感到不平衡,从而心生厌气,惰气、矛盾重重。导致工作无法安排,停滞不前。自从我承担此项工作以来,一直都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

五、搞好团结,凝聚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学校只有全体老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工作才会取得成效;要团结教师,首先学校领导胸怀要宽广,不计小节,不小肚鸡肠;要全面看人,用他人长处,不要藐视同事;不随便说他人不是;

其次要理解、关心、帮助教师,理解是团结的基础,人与人之间只有相互理解,才能和睦相处;关心能博取他人亲近,只有关心老师,老师才会想你亲近;帮助能得到他人支持,教师有难处,只要你肯伸出帮助之手,就会得到他们的支持。一直以来,对待同事我都以一颗关爱,理解的心去对待,把他们当成自己的兄弟姊妹。

六、做事民主,有决策、不武断:

学校是一个集体,不能一人说了算,要充分发会校委会的民主决策原则,重要事务要与校委会成员商议,让校委会成员认识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小事要有决策,不武断,形成好的形象。我校一直

以来重要事务都由校委会商议决定,并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公布通过,让老师们对学校事务心中明白。

七、作好监督,不与资金沾边

学校资金是老师们最亮的眼线,领导若与资金沾边就会让老师猜疑,影响团结。我校财务大小事务都由财务人员去办,学校领导小组负责监督,并进行资金公示,让全体教师都知道学校资金的使用情况。

以上是我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几点做法,若有不当,敬请指正。

推荐第6篇: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落实课堂教学常规心得体会

崔晓佩

本学期,我们在校领导的带领下,认真学习了教学常规,病把这些贯彻到了教育教学中。通过对中小学教学常规的学习,我觉得自己对新时期的教学常规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我认为新时期教学常规工作的首要任务是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研究新课标,积极贯彻新课程理念。我们只有思想上提高了认识,行动上才能跟上步伐。

教学新常规从五大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一是备课:备课中分为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集体备课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个人备课对个人教学前趋、学生学情、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有明确的要求。二是上课:上课有两大方面的要求。首先是对教师课堂的整个过程的要求,要做好课前准备、强化课堂秩序管理;其次是授课的要求和听课的要求。三是作业布置与批改。四是课外辅导方面的要求。五是考试与评价方面的要求。总之,这五个方面的要求就是集中为: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教师教学常规提出了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要求、对学生学习常规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每一方面的内容都十分详尽。

新的常规的学习,使我在新课标下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方向,不仅告诉我作为教师如何做好自己的“教”,更使我懂得怎样才能引导学生更好的学,扮好课堂组织者的角色。通过学习我对常规内容有了一个较为全面而深入地理解,从备课、上课、作业的确定、学生的辅导、评价、反思等需要教师科学的设计,才能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所以我觉得学习真是及时啊,深刻体会到常规不仅是一种制度,更是转变教师教学理念的有效途径。学常规不是多余的,而是十分必要的,势在必行的。只有学好常规,才能自觉地遵循常规,指导自己的教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充分学习教学常规,对照自己的工作找出不足,严格按照备课要求进行备课,抓好备课、上课环节。不断学习新课标,理解新理念,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每一个环节,形成课后反思习惯,做好教学札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总之,学习教学新常规之后,给我更多的是思考,只有不断思考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我不仅感受到了整个教育教学的新的发展,更使我有了紧迫感:只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紧跟教育改革的步伐,做一个称职的人民教师。在教学中多用时间来思考。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善于学习,学习再学习,为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第7篇: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北京市中小学体育学科课堂教学常规

一、备课

体育教学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备课是教学的前提和基础,认真备课是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其基本要求是:

(一)新学年开始前,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的相关规定,以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发展为原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季节的气候特点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制定全学年教学工作计划。将教材合理地分配到两个学期,并按市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办法,进行考核。

(二)新学期开始前,根据学年教学计划,教材的系统性及各项教材之间的相互联系,做好不同性质教材的搭配,确定各项教材的教学顺序和所需要的教学时数,制定学期教学工作计划(教学进度)。

(三)根据教材的年级教学目标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制定重点教材的单元教学计划。内容包括:课次、任务、目标、要求、重点、难点、教法手段等。

(四)上课前一周写出课时教学计划(以下称教案)。其内容包括:教材、教学目标、课的结构、练习的次数和时间、组织教法、教育的内容与方法、运动负荷及心率曲线预计、练习密度预计、场地器材布置等,应随时保持有两周室内体育与健康课基础理论课备用教案。

(五)备课过程中要认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落实《加强中小学体育课程教学的意见》;备课要坚持现场备课,做到“四备”:备学生、备教材、备场地、备器械。

(六)要结合学生的体育基础、体质状况、年龄和性别特征,认真钻研教材。掌握各项教材知识、技术、能力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规律,做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组织教法有效;要认真挖掘教材的教育因素,重视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心理状态的健康发展。

(七)技术难度大或教师不熟练的示范动作、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备课时应进行反复演练,确保万无一失。

二、上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也是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一)教师上体育课必须穿着运动服装、运动鞋。

(二)认真检查学生着装和出勤情况,并对出勤情况进行登记,安排好见习生。

(三)讲解简明、扼要,重点突出,正确运用体育专业术语,口令清楚、宏亮;示范动作准确、优美,示范位置合理,示范面便于学生观察。

(四)认真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作用。教学活动要面向大多数学生,要针对学生的体育基础和身体素质的差异性,实施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掌握好讲解、示范的时机、把教、学、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五)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及时处理偶发事件。

(六)保护与帮助的方法正确、安全,有效;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

(七)教师教态亲切自然,注意教师形象,杜绝罚学生的现象。

(八)下课前安排适度的整理活动,集合整队,进行课堂小结,并简要的记入教案的“课后小结”栏内;下课后指导学生回收器材。

三、辅导

(一)关心学生身体的健康成长,对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确有困难的学生及体弱多病的学生,要给予主动、热情的帮助;对学生有关体育锻炼方法的咨询,应及时给予指导,鼓励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二)任课班级进行课外体育活动时,应进行现场辅导。

四、考核

考核(包括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是检查学生体育成绩与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体育课成绩的考核形式分为项目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其基本要求是:

(一)根据学年教学计划确定的考核项目和现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在单元教学结束时进行项目考核。其成绩是学年考核的组成部分之一。

(二)学期末根据已考核项目的成绩,评定学生学期成绩的等级(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

(三)学年考核要认真执行市教育政部门颁布的考核办法和记分方法。按“出勤与表现”、“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运动技能及技巧”四部分综合评分。

五、课后总结

总结是教学评价的一种形式,对教师改进教学,自我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及时总结课堂教学的主要成绩、经验与体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措施等。

推荐第8篇: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教学常规管理学习心得体会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对教学工作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加强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

备课是提高教学的关键。每一名教师在上课前都要备课,课上仅有40分钟,而要上好这40分钟的课,在课下老师要花费数个甚至数十个40分钟来备好一堂课。那么,备课既是要备大纲、备教材、备教法。这样在上课的时候,老师才能淋漓尽致的给学生上课,讲好难点、突出重点,上出一堂生动的,有感染力的好课。其次,教师在上课前备课教案的书写一定要有题目、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过程、课堂小结、课后小结。这样,教师在上课时才能一目了然,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在平时备课中,我认真钻研教材,掌握重难点,为课堂难点的突破想好办法,极力做到思路清晰,贴近学生,但学习了若干规定后,我发现自己还有不足之处,语文的学习,不仅仅只是书本中那几篇文章,应更多的将眼光拓展到整个“生活”这一大课堂中,一些课文学习结束后,引导他们进行实践体验,让学生在自己亲身实践中感受课堂所要渗透的教育思想,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最终自己感悟。

课堂教学是每一位教师的生命,每一位教师都试图让自己的课堂充分生趣,吸引学生,让学生一上课就兴奋。教师让学生知道这堂课要求掌握什么知识和技能,学会什么方法,培养何种情感,具备怎样的态度。但在不同领域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时间的安排,在“造型 表现”学习领域及“设计应用”领域中不能放弃对学习技能的探究性学习及技能训练,不要对所有的任务和所有的内容平均分配时间。要选择方法,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老师的讲解深度要适合学生可接受的程度。语言要流畅,生动,明白易懂。板书要规整、准确、清楚。如果教师的态度富有感情、动人效果就会更好,要作到知识性、方向性、实践性、思想性、和发展性有效统一。这当然是我所追求的,但平时教学中也有许多松懈之处,因为没人听课,对自己上课的每一句也不多加雕琢,有人说,没有人听课时也要把它当有人听课,这样才能迅速提高自己的课堂水平,才算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

作业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中介,也是联系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的中介,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教学中就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内容,有的放矢。

教学反思是对自己整堂课的回忆,是对自己课堂中得失的重新思考,成功了,自己是如何成功,下次遇到类似问题就知道如何应付,失败了,可以努力找到方法,通过这样的思考,对自己的教学帮助是很大也有很多所得。

常规课的教学是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应用最多的教学活动,要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就应将日常的教学常规落实到底、落实到位。

常规管理是一所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基本保证,是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的基础,是学校规范化管理的集中体现。学校常规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形象和各项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能否提高,影响学校是否能够持续发展。因此学校常规管理必须下大力气去抓,这样才能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推荐第9篇:课堂教学常规

XX职业教育中心课堂教学常规

一、预备阶段:

准备:教师提前1分钟进入教室,环教室一周,要求学生准备好教材、笔记本、作业本等,作好上课准备。

起立:每一节课开始,教师走上讲台,同学们全体起立向老师问好。这个教学环节必不可少,它可以振奋精神、提醒学生:新的一节课开始了。

课前强调:清点学生出勤,讲解本节课对学生纪律要求,听课要求等。

二、授课阶段:

温故:课前复习提问,可以起到巩固、检查、督促作用,这个教学环节应与每一节课的结尾相对应:上一节课留的问题,下一节课课前检查,既有目的性,也起到督促作用。

预习:提出预习要求,让学生读书或讨论几分钟。这样做有两点好处,一是学生只要认真看了书,就基本上能听懂老师讲课,二是也可以提高教师讲课的针对性,避免无效讲课。

授新:讲授与学生活动有机结合。一定要注意师生互动,避免“满堂灌”。讲授的目的是突破教学难点,解决学生共性的难题,而学生活动,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体现学生是教学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亲身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减轻老师的负担,不会因为满堂讲授而累得嗓子痛,体现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地

位。

学生活动的方式:合理提问。课堂最精彩的表现是师生互动交流。没有师生对话只有老师灌学生听的课堂是最失败的课堂。

注意:①问题的提出不能难度过大,要根据我校学生的基础,立足于多数学生能够回答得上来。②提问时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因为思维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需要从脑中提取相关信息才能有思考的结果,这需要用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最后让学生展开讨论。③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要有评价,学生回答正确,要有肯定和鼓励性的评价,若学生回答得不完全正确或不正确,也要鼓励,切忌挖苦、讽刺。

三、复习巩固阶段:

课后小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知识,让学生明确这一节课都学了什么,应该重点掌握什么。

巩固练习:可以让学生关上书,出几道简单的问答题让学生回答,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课后作业:是整个教学环节必不可少的一环,是课堂学习的延伸,是下一课学习的序曲。课后作业应该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明白应该巩固哪些内容、二是让学生明白应该预习哪些内容。

其他方面的要求:

禁止坐着讲课

禁止上课吸烟

禁止上课接打手机

禁止私自调课

XX职业教育中心体育课教学常规

一、课前准备

1、教师应根据教学计划,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

2、上课前必须检查和安排好场地、器材,以免影响教学。

3、教师应穿好运动服,检查整理好自己的仪表,提前到达运动场地等候学生集合上课。

4、学生因伤病或某些特殊情况(如女生例假)不能正常上课时,教师应作好记录,通知班主任和相关部门。

二、课堂教学

1、教师上课严禁迟到、早退、脱岗。因故不能上课者,必须按规定向学校请假。

2、课堂教学要做好以下几个环节:①集合点名,检查学生的运动服装。②引导学生做好预备热身工作。③明确教学内容,提出具体要求。④教师进行动作示范,说明要领。学生练习,教师辅导。⑤集合整队,教学小结。

3、教学中要注意一下问题:①动作要领。②重难点要突出。③纠正学生易犯错误。④培养学生运动乐趣。⑤强化安全保护观念。提出安全要求,提供条件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⑥禁止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三、课后事项

1、下课后,组织学生清点收好器材,保证下一节体育课的正常进行。

2、及时写好“课后总结”,做好课后反思。

推荐第10篇:课堂教学常规

汤沟小学课堂教学常规

为提高我校课堂教学效果,提升教师形象,全面高效设施课堂全优工程,我校结合打造全优课堂各项要求,特制定如下课堂教学常规:

1、上课预备铃响后2分钟,教师站到教室门前候课,督促、检查学生做好课前各项准备工作;上课铃响后,教师立即进入教室上课,按时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无故缺课。

2、严格执行课程计划,按课表上课,不允许私自调课、停课、调课要做好调课记录,及时归还所调课务。

3、教师因病或因事不能按时到校上课者,应提前办理请假手续,做好调课记录。

4、上课带教案进教室,按照全优课堂的教学要求认真施教。

5、教师服装整洁,仪态端庄,教态自然大方。上课不会客,不穿背心、拖鞋上课,不坐着上课,上课不抽烟,不吃零食,上课不接电话或打出电话。

6、教学态度端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与学生平等相处,关爱学困生,不歧视、挖苦辱骂学生,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教学目的明确、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按照“全优课堂的模式”进行上课,体现素质教育。

8、讲解清楚、概念明确,语言表达要精练、准确、通俗易懂,使用普通话,杜绝课堂上出现知识性错误。

9、能恰当使用教具,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10、注意纠正学生坐姿、写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11、上课前,师生相互问好,鞠躬致敬。(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您好!”)

12、眼保健操,谁上课,谁负责,督促学生做好眼保健操,保证教师纪律。

在查课中,如发现违反上述常规现象的,按照绩效考核制度执行。

第11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为使我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逐步走上制度化、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鼓励全体教师努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创建统

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下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寿县教育局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工作计划》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第二章 教学思想

第二条 学校教学工作要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第三条 学校教学工作要认真全面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要求,依法、科学、扎实实施新课程。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三章 课程管理与开发

第四条 学校应严格三级课程管理,务必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国家课程。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执行地方课程,合理开发和选用校本课程。在开好学科课程的同时,要认真开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开好必修课程的基础上,要认真开好选修课程。

第五条 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学校教具、学具开展教学活动,实现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果;积极开发富有地方特色的校外课程资源。

第四章 教学管理

第六条 建立教学管理责任制。实行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科任教师三级教学管理责任制。校长要围绕教学这一中心开展工作,全面规划,有效组织,科学决策与评价,深入教学第一线,及时发观、研究并处理学校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给教学工作以正确导向。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教学工作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要充分依靠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扎实有效地安排日常教学工作及教研活动,实施对教学过程的管理。科任教师对所教学科教学质量直接负责;坚持教学工作例会制度。学校至少每两周召开一次教学工作例会,并形成记录,校长参加,分管校长具体负责;将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学生评价与同行评价结合起来,全面考核教学工作目标达成情况。

第七条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学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务处工作职责》、《教科室工作职责》、《教研组工作规程》、《教师课堂规则》、《学生课堂规则》、《作业设置与批阅要求》等教学管理制度,使教学工作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建立教学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对于严重违反教学基本规律、原则和要求的教学事故予以追究。

第八条 课程计划管理。开学前要严格按课程计划科学、合理地编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行事历。要按计划开展教学活动,以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第九条 教师配备管理。各年级任课教师的组合要优化并尽可能相对稳定。同时,要使各年级任课教师明确年级的各项责任目标和质量目标,加强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

第十条 教学计划管理。学校每学期初要制定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每学期开学初,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及全体教师,按学校教学工作计划制定学期工作计划,并指导学生制定学期学习计划。学校在开学一周内要检查审核教务处、教科室等工作计划和教师教学计划。

第十一条 教学过程管理。教导处、教科室要对教师的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和记录,及时反馈意见。教学全面检查每月不少于1次。要求教师严格按规定的时间上课、复习、考试、放假,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保证教师的有效教学时间。

第十二条 教学结果管理。每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每学期结束时,教务处、教科室(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等机构和全体教师要写好教学工作总结。在搞好总结的基础上形成教学经验、教学案例等典型材料。

第十三条 教学档案管理。学校教学机构的管理人员要认真填写并妥善保管好各类教学档案,包括工作手册、各类表格、教学计划、工作总结、分析报告、检查记录、成绩统计、业务记载、学籍资料、学生成长档案等,都要有案备查。学校要建立教师业务档案,如实填写基本情况、教学工作情况、教科研工作情况、进修培训情况、专职管理工作情况、业务考核情况、奖惩情况等材料,让教师的教学档案成为规范教师工作、促进专业发展的有力佐证,作为考核、评估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依据。

第十四条 学生学籍管理。学校要加强对学籍管理工作的领导,建立相对稳定的学籍管理队伍,做好基础资料,完善学生学籍电子档案。

第十五条 学校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学校网站,实现教学信息的网络化管理,并通过网络实现优质资源共享,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第五章 计划与总结

第十六条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计划、教师教学计划等。教学计划要目标明确,措施可行,针对性、实效性要强。

第十七条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做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参照依据。教学工作计划必须有具体的管理目标和实际可行的质量监控措施,应在主管校长的直接领导和参与下由教务部门组织制定,学校教科室参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经学校行政会审定后,于开学前印发至各教研组。

第十八条 教研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组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做出具体安排和要求。计划由教研组制定,经全组教师讨论认可后,于开学后一周内交教务部门审定存档。教研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第十九条 备课组计划由备课组全体成员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与教学实际,经集体讨论后由备课组长执笔完成,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分析、目标要求、教学进度、集体备课活动、学科竞赛活动、研究性学习(或活动课)及其它教研活动等工作安排及主要措施。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没有设备课组的学校,由教研组完成相关任务。

第二十条 教师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一般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计划内容包括: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措施和方法、教学进度等。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依照备课组教学要求,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本学年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质量目标,明确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第二十一条 计划制定后,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相关人员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工作进度,对工作质量和效果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交教务部门存档。教学工作总结包括:工作进展概况,主要成绩,经验及体会,存在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等。

第六章 备 课

第二十二条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打造高效课堂、优化教学过程的关键。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体现生活化的理念,体现资源整合的理念,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落实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一新课改的要求。

第二十三条 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熟悉《课程标准》的基本内容,明确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掌握教材的编排意图、知识结构和逻辑体系以及教材在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和进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要求。结合本班实际充分了解不同年段、不同班级学生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等,预见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会发生的疑惑和困难,因材施教。要针对学生已有经验,遵循认知规律,开发、整合、利用有效的课程资源进行备课。做到目标明确、科学,易于检验和评价,内容具体、过程清楚,互为因果,方法策略恰当,具有实效性。

第二十四条 积极推行集体备课。

1、集体备课内容:备课标、备教材、备学法、备教法、备训练、备检测。明确教学目标、教材体系、教学重难点、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指导、不同层次的训练题、多种课程资源的收集与整合、课件的制作与使用方法。

2、集体备课要求: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四有”、“五统一”。“四定”:定时间,坚持每单元或每章集体备课一次。定地点,落实好集体备课地点,以便于活动组织;定内容,严格按照计划安排进行,专题备课要提前一周拟定好课题,严禁流于形式;定主备人,要逐周安排好每次活动的主备人,提前做好准备。“四有”:每次集体备课活动都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总结、有考评。达到“五统一”: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训练,统一检测评价。

3、集体备课程序:(1)分年级分学科成立备课组,选出备课组长,由备课组长制订学期工作计划,分解备课任务;(2)每个教师根据各自备课任务,认真研读课标、教材、参阅相关资料(包括网上信息),精心选用例题、习题、测试题,提前拿出各自的“备课初案”,并交付同组其他教师;(3)同一备课组教师对每一份“备课初案”进行集体评议,达成共识后,主备教师对“备课初案”进行修订,形成“备课组教案”,供组内所有教师二次备课(独立备课)时使用;(4)教师不能直接使用“备课组教案”上课,必须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即独立备课),形成“自用教案”。教师在课堂上只能使用“自用教案”。如果教师只有“备课组教案”,没有“自用教案”,即被视为没有完成备课工作;(5)教师课后必须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不断完善“备课组教案”和“自用教案”。

第二十五条 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教案编写要注重实效,要根据学科特点,按课时备课并写出每一课时的教案。初级教师要编写详细的教案,中级教师要在规范的基础上注重教案的实用性,县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高级教师教案要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提倡撰写包含学案在内的教学设计,一是学生用的学案,它侧重于学生直接参与、主动求知的学习活动的设计;二是教师用的导案,它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教案要手写,集体备课可以采用电子教案。

第二十六条 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课型与教学方法、教学时数、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资源的利用、板书设计、课堂小结、练习与作业、教学后记等。

第二十七条 各种课型教案基本要求:

1、新授课必须每课都要有常规教案,按第22条要求书写;

2、复习课(包括习题课)要有课题、教学目标、复习范围、重点和过程、总结、后记;

3、讲评课(包括试卷、作业)要有课题、教学目标、讲评重点和过程。讲评过程包括:①评价题目的难度和质量,公布答卷(题)得失情况。②重点讲评题目分析。根据学生对知识、方法、思路等了解掌握的实际情况,设计拓展性训练。③对每一类问题及时讲评总结,做好作业布置和后记;

4、作文讲评课包括讲评目的、作文情况综述、针对性范文讲评,引导学生修改完善。鼓励教师写下水作文,启发学生写作思维。

5、实验课包括目的要求、实验器材准备、实验过程、结果分析、作业布置(写出实验报告)、后记。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得无教案上课,不用旧教案上课,不下载照搬不符合本班学生实际的教案上课,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点为由而不写教案。课件应根据实际需要运用,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不能不切实际滥用,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

第二十八条 建立教案检查制度。要注重教案质量评估,学校要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法对教师的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教案进行检查,要建立教师教案教研组(备课组)周查制度、学校月查制度,查后要有签字、有修改建议、有评价记载。学校教务处(教科室)和教研组每学期要对教案进行等级量化评定。

第七章 课堂教学

第二十九条 课堂教学是实施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最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教学观念和教师角色的转变,要树立课堂是师生合作学习、沟通交流的天地,是师生历炼心志、感悟人生的场所,是学生追求学习的幸福感,是师生课堂活动的终极目标的新课堂观。每一节课要做到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学习资源充足科学,思路清晰,结构紧凑,方法恰当,运用自如,以生为本,突出主体,技能娴熟,功底扎实,短时高效,效果显著。

第三十条 围绕目标组织教学。教师要重视教法的选择和学法的指导;以基础知识为核心,以能力为重点,兼顾情意发展,把德育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抓住要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分析疑点,夯实基础,发展能力;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及教学过程中的动态情况,对预设教学目标进行新的生成和调整,真正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第三十一条 教学过程安排紧凑,结构合理,精讲精练,无知识性错误,做到讲有中心, 练有目的, 分析透彻, 注重实效,严禁“一言堂”;要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知识教学的过程中伴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创设开放性课堂,在倾听和欣赏中施教,构建民主化课堂,借助情感走进学生心灵,给学生足够的学习自信心。

第三十二条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体差异,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动手、动口、动脑,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大胆质疑;师生共同营造和谐、融洽、平等的课堂氛围,实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第三十三条 重视教学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合理使用教学辅助手段。充分利用挂图、标本、录音、投影、录像、课件等教学媒体辅助教学。做好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电脑室、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和资源库的管理。教师要善于搜集、整理、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更好地学习提供有效的资源帮助。

第三十四条 强化课堂教学的管理意识。上课前要检查学生出勤情况,上课时要维持好正常的教学秩序,教师不得随意离开教学现场,也不能让学生随意离开教学现场,杜绝上课时间教学现场无教师的现象发生,一旦课堂发生事故必须严格追究责任。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应以任课教师为主负责在课后处理,上课时教师不得随意把学生赶出教室,凡因特殊情况需停止学生上课,必须上报学校教务处同意。

第三十五条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要耐心说服教育,不得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挖苦、讽刺或侮辱学生,要积极创设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收获成长的快乐。

第三十六条 遵守课堂基本规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中,不做与课堂教学无关的事情。教师应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务部门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不占用自修课或其他课程上课;要按时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拖堂,不旷课;上课时穿着端庄整齐,不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坐着上课,不带孩子进教室上课,不在课堂上抽烟,不在课堂上使用通讯工具,严禁酒后上课;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教态要大方、自然、亲切;语言表达要清楚、流畅,用语要文明、得体,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规范字,不写错别字。

第三十七条 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学校每学期必须有详细的课堂教学检查计划,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各中小学要建立每日巡课制度,并有巡课记录;各班级要详细登记《班级日志》,记载教师每天上课的情况,教务处每周要查阅核实《班级日志》;学校领导要经常随堂听课检查;教务处要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教研组要有目的的集中听课。

第八章 教学反思

第三十八条 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不可缺少的必要环节。教师要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通过课后自我评价、自我诊断,总结成功与不足,以不断改进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反思形式应灵活多样,可采取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反思或在专家引领下反思等。

第三十九条 教学反思要重点反思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如教了什么?是怎么教的?学生学得怎样?是怎么学的?效果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等。还要注意反思作业批改、辅导、考核评价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力争做好常规教学的全程反思。

第四十条 教师要养成写教学反思的习惯。反思的呈现方式形式可以是“课后记”、“教后感”、“教学杂记”等,每位教师每学期写教学反思不少于12篇,每学期至少有一篇800字以上有一定深度和质量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并存入教师业务档案。倡导教师将教学反思发表或上网交流。

第九章 作业布置与批改

第四十一条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 有查必改, 有改必讲, 有错必纠”。

第四十二条 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 做到精心布置, 细心批改, 反馈及时, 方法有效。教师选择作业习题,应广泛参阅各种资料,精选那些有利于教学反馈,有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提升能力的习题。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第四十三条 作业布置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要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操作、实验、调查、考察、观察等实践性强的作业。各学科还要布置一定量的、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的、旨在培养个性特长的实践性、探究性的兴趣活动类作业。通过多样化作业,让学生理解和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学生参与学习、探究的兴趣。作业要注重“课内及时反馈,课内与课外结合,课内向课外延伸”。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和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第四十四条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设置作业的学科一定要设置作业。各科作业从形式上分口头作业、书面作业和实践作业三种。从时间上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外作业。要科学设置作业,把握好作业设置的质、量、度。课堂作业要确保课内完成,课外作业的形式可灵活多样。

1、课堂作业数量的规定

一至六年级:

(1)语文

【1-2年级】:

①写字作业本(使用铅笔写字教材,按课书写);

②拼音田字本(巩固生字拼音,组词扩词训练,按课书写);

③语文练习册(全批全改并订正)。

④写话本(每单元一次写话训练,内容设计可以课内外相结合;融入童谣创编、看图写话等特色内容、一年级可以尝试用拼音写话);

【3-6年级】:

①基础知识作业(三年级使用拼音田字本巩固生字拼音、组词训练;四五六年级可使用方格练习本进行生字词语的巩固与积累);

②语文练习册(全批全改并订正);

③写字作业(依据写字教材,设钢笔字、毛笔字两类,每周分别不少于1次。)

④课内习作(以教材中设置的单元习作训练为内容,一个单元不得少于一次;要求全批、全改;提倡面批、眉批等。)

⑤课外习作与小练笔(整合习作练笔、诗韵课堂、阅读笔记及周记等多种内容于一体,可自行选择其中一项或几项作为本班特色,每周至少一次)。

(2)数学:每节课一次课堂作业。一年级上学期使用田字格练习写数,一年级下学期和二年级使用横格小算术本,铅笔书写;

三、

四、

五、六年级的作业用钢笔或水笔书写。

(3)英语:设口语、听力和书面作业三种。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设书面作业,每周1-2次。提倡有条件的学校设置录音作业。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科学等学科除设必要的书面作业外,倡导设置探究性、实践性作业,每周不少于1—2次;美术各年级均设图画本,每周不少于1次作业。

七至九年级:

(1)语文:基础知识作业基本篇目每课1次,作业量应当不少于课后习题总量的2/3。大作文每学期8次。小作文以与教材配套的片断训练为主,提倡写周记、日记,每学期不少于10次。

(2)数学:每周4次。各年级每次作业的数量不少于2个题。

(3)英语:每周3次,听写1次,间周安排一次话题作文。

(4)物理: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2个题。

(5)化学:每周2次,每次不少于2个题。

其它学科的书面课堂作业数量,原则上每周1-2次,每次不少于2个题。

高中段:

(1)语文:大作文每学期8次。小作文以与教材配套的片断训练为主,提倡学生写随笔、周记等,每学期不少于12次。

(2)数学:每周5次。

(3)英语:基础知识作业每周4次;英语作文每周一篇。

(4)物理、化学、生物:未分文理科时每周3次,分文理科后每周4次。

(5)政治、历史、地理:未分文理科时每周2次;分文理科后每周3次。

(6)高中艺体类考生作业由专业学科教师酌情设定。

2、课后作业数量的规定

课后作业每天作业量和所用时间要严格按规定执行。小学低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小学中高年级语文、数学可布置适量的课后书面作业,其他学科一般不布置课后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天课后书面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初中不超过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音乐、美术、体育科应注重实践操作,作业原则上在课堂内完成;

第四十五条 作业批改和反馈要及时。批改作业应逐题批阅,有规范的批阅标记,并标明批阅日期,记录作业的典型案例以供讲评,多写鼓励性批语;作业种类及批改方式需年级备课组统一,硬性作业要全批全改,赞成和提倡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作必要改革和创新,作文(习作)批阅应有总批、眉批、正字、等第(分数)、日期等,对存在的问题要做适当修改。作文(习作)批语应有目的性、针对性、启发性、指导性、鼓励性、示范性,严禁嘲讽式、套话式批语。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面批面改;除作文外,一般应在学科下一次上课前完成作业批改,发还学生并做反馈讲评;活动类作业应得到辅导老师及时检查和点评。

第四十六条 学生作业要统一格式或要求,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书写要工整。教师对学生应提出明确的要求,独立完成作业,字迹要工整,书写格式要统一规范,做错要订正。要充分发挥作业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作业布置、完成、上交、批改、更正、讲评、交流等一系列环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

第四十七条 学校或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于众。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类优秀作业展评。

第十章 实验教学

第四十八条 制订实验计划,科学安排实验。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规定的实验内容, 在每学年或学期开学前编制实验计划, 安排实验课题, 准备所需要的仪器、材料、工具等, 保证实验教学安排合理, 科学有效。演示实验应达到100%,学生分组实验应达到90%以上。

第四十九条 课前实验准备。教师课前要关注实验和教学的关系, 精心研究实验, 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确定具体的方法、步骤和操作程序, 并在上课前对实验进行试做, 熟悉实验过程, 准备好所需要的仪器、材料,以保证实验教学过程的实际效果。

第五十条 课堂落实实验。实验前教师要讲清实验的目的、要求、仪器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在教师演示实验的基础上, 安排学生实验和分组实验。学生实验时, 教师应巡视指导, 并在实验室管理员的配合下, 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验中的问题,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要严格实验操作程序,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第五十一条 开发探究实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品质。要根据学校实际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课外实验的场所和时间, 给学生创造实验探究、合作学习的机会。提倡教师开展探究式实验活动, 提倡学生开展创新实验等科学活动。

第五十二条 完成实验评价。实验完成后, 教师应及时检查、了解学生实验的情况, 对实验中的问题和经验进行小结,进一步巩固实验效果。教师要布置实验必需的作业,指导中学生写好实验报告, 并认真批阅和评价。

第五十三条 积极开展自制教具活动。各校要组织、引导教师结合实际,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广泛制作教具。自制教具应工艺讲究,有新意,能直接应用于教学,能入柜、入册,并长期保存与使用。

第十一章 课内外辅导

第五十四条 辅导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一项具体措施。辅导可分为课内辅导和课外辅导。一般情况下,在课堂教学过程之中的辅导,称之为课内辅导,而自习课、活动课、晚自习等时间的辅导称为课外辅导。无论课内外辅导,都提倡分类辅导,辅导内容一般为补缺、补差或培优、提高等。

第五十五条 自觉加强课内辅导,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要加强课外辅导的计划性,明确辅导的对象和具体内容。要将课外阅读作为课外辅导的一个重要内容,并按课程标准要求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课外阅读量。

第五十六条 规范辅导行为。严禁教师占用自习课、综合实践活动的时间和节假日进行集体补课,不在辅导时间讲授新课,不滥编滥发教学辅导资料,不得以“培优辅差”的名义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严禁搞有偿辅导和有偿家教。

第五十七条 学校要建立心理咨询室,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积极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教会学生正确面对挫折,用良好的心态对待学习,培养学生健康的学习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第十二章 考试与评价

第五十八条 发挥考试评价功能。学校要善于利用考试评价信息资源,充分发挥考试评价所具有的诊断、反馈、导向、激励和促进发展的功能,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学生的全面、生动、活泼、主动发展服务。

第五十九条 教学质量检测。凡是按照课程方案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教学质量检测(考试或考查)。检测分单元测试、期中检测、期末检测和高、中考模拟测试。单元测试由科任教师或年级组负责组织实施,义务段期中、期末检测由县教研室统一组织实施,高中期中考试由学校教导处组织实施,高中期末考试由市教科所统一组织实施,高、中考模拟测试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要加强管理,严格控制检测及考试次数;考查科目的考查在每学期末进行;学校要加强对考试命题的研究,命题要体现学科教学的导向,试题的难易度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学习的实际;严格监考要求,客观评定成绩,强化质量分析,提出改进教学工作的具体意见和措施。

第六十条 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要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每学期通过问卷调查、听课、谈话、家访等方式了解教师教学情况,综合每位教师的教学情况、教学业绩、教研成果等,对其进行一次发展性评价,并将评价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六十一条 普通高中要利用学分评价手段来管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状况,通过课时记录、学习过程表现和模块考试结果三个方面,对学生各学科模块学习进行客观、准确、科学的评价,以促进学生学习。同时,还要利用学分管理手段来管理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

第六十二条 综合素质评价。要按照新课程关于学生成长记录和和安徽省关于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相关规定,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要从小学、初中、高中起始年级开始,做好原始素材的收集、整理、评价、填表及建纸质文档等工作。有条件的学校要努力创建学生成长电子档案,利用计算机管理,方便师生操作,丰富文档的形式与内容,切实提高综合素质评价的诚信度。

第六十三条 教学奖励制度。学校应建立“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奖励制度,对教学工作负责、教学成绩显著或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奖励,对学习成绩优秀、进步显著或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给予表彰。教育局将实施“从生源质量看高考终端”教学评价,对高考成绩相对提升明显或高考成绩实现新突破的学校予以表彰奖励。

第十三章 教研与培训

第六十四条 发挥教研部门作用。县教研室要发挥研究、指导和服务的职能,加强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指导,教研员要经常深入到学校听课、评课、调研常规教学,每学期听课40节以上,并完成一篇调研报告;学校教导处和教科室是学校教科研中心,负责全校教科研的组织和管理工作;教研组是教科研的基地,接受校教导处和教科室的指导,承担教育科研任务的具体实施。

第六十五条 常规教研活动。教研组每周要安排半个工作日作为教研组或年级备课组常规教学教研活动的时间,每次活动要做到“四定一有”,即: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有记录。教研组和备课组要认真组织好上研究课、听课、说课、评课等系列活动,每次活动组长要认真做好活动记录,教导处要不定期抽查。

第六十六条 开展校本研究。校本教研是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强校本教研工作,是教师专业发展最重要的途径,学校要健全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要以校本研究为载体,积极开展专家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等多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者”,通过校本研究,让教师学会在行动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要通过校本研究,使教师群体率先成为优秀的学习型组织。

第六十七条 积极开展主题研讨活动。学校学科教研组和年级备课组每月或每阶段要有一个教研主题,以课例为载体,组织新教师上合格课、中青年教师上研讨课、骨干教师和高级教师上示范课、同年级教师同课同讲、同课异上等,使教师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第六十八条 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各校要引导教师或教研组围绕教学常规开展项目研究,在一定阶段内关注一个问题,如学法指导、学习诊断、作业设计、命题研究等,有目的地组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教学过程,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等,预设策略,加强理论学习,开展同伴互助、课例研究,以教学研究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构建高效课堂。要加强课堂教学评价分析技术、诊断技术和辅助教学技术的学习与掌握,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做到“学在课堂、练在课堂、反馈在课堂,矫正在课堂、巩固在课堂、提高在课堂”。

第六十九条 加强校内外听课学习管理。各中小学要根据教学改革的新要求,修订完善公开课、听课和评课制度。每学期每人至少开设一次公开课,这项内容要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每周行事历。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兼课率必须达到90%以上,授课量不少于教师平均授课量的三分之一,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5节,其他副校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学校中层教学教研业务领导、教研组长和专任教师每学期听课要不少于15节。从教不满五年的新教师每学期听课次数要适当增加。教研组长要加强对本组成员听课、评课的组织。听本校教师的课,应在教研组教研活动中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加强校际教研。各校应积极主动与兄弟学校建立校际教研关系,经常开展跨区或联片协作、联谊式教研,共同合作,相互开放,交流信息,共同发展;学校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外地先进教改经验,发现和培养本校的教改典型,做好教改经验的总结和推广,促使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外出听课、参加培训学习,返校后要落实“四个一”:即作一个专题汇报,交一份学习心得,上一节汇报课,交一份教案,书面材料存档备查。

第七十条 充分发挥名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专业引领作用。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以上的面向全县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高级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市级骨干教师、县级骨干教师每学期要开设一次以上的面向全校或片区教师的教学观摩课、示范课或教学理论讲座;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领实效性强、效果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

第七十一条 积极开展读书活动,构建学习型校园。应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鼓励教师多读书,读好书,努力提高教师人文素养和业务水平。要引导和鼓励教师了解和掌握教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开拓获取现代教育资讯的渠道,学习新的理论,关注新的科研成果。每个教师每年至少要订阅一种以上本专业的报刊资料。

第七十二条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课题研究要向教学实践回归, 以教学问题为起点, 以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完善学校制度、提高教育质量为归宿。

1、教师要围绕校本管理、校本课程、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评价等方面积极探索,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从而把“本土化行动、低重心运转、小步子发展、实效性评价”的科研工作思路落到实处;

2、大力落实“问题就是课题,反思就是研究,成长就是成果”的科研理念,扎实开展课题研究,立足教学实践选择真实而具体的问题作为课题进行研究,认真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完善,有效解决教学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实施有效教学、构建高效课堂”研究活动的重要举措,从而逐步形成“课题从课堂教学中去选,研究到课堂教学中去做,答案到课堂教学中去找,成果到课堂教学中去用”的研究文化;

3、坚持以“短、小、实、快”为教育科研工作指导方针,促使广大教师破除教育科研“高不可攀”的神秘感,引导教师形成“为自己而研究”的课题意识,按照“小步子、低台阶、快节奏、求实效”的原则开展课题研究,让教师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教学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逐步掌握教学规律,形成教学思想,在实践、探索、反思中提升自己的教学核心能力,从而使课题研究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

4、学校教科室或教导处要做好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并对教师的研究工作给予有效的指导。严格立项申报程序,切实增强课题研究的针对性。提出问题,确立课题,认真选题,搞好论证,严格评审,及时公布;切实加大管理力度,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制订研究方案,组织行动研究,加强过程指导,深化课题研究;做好结题鉴定,推广优秀成果。

第七十三条 加强校本培训。学校要制定切合本校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教师培养计划,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每学期小学、初中教师集中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4个学时,校本培训时间不少于48个学时,每年要完成继续教育不少于72个学时。高中教师参加网上培训,培训时间要达到相应的学时。教师每学期要完成“六个一”的培训任务:读一本教育理论书籍并上交一篇读书笔记; 上好一节教学公开课;编制一套有较高水平的试卷;交一份用于评比或交流的教学设计或多媒体教案; 参与一个教学研究课题;有一篇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论文评选活动中获奖并鼓励在有关教育报刊杂志上发表1500字以上本学科教学论文。

第七十四条 强化教科研管理。要明确教科研与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关系,要完善教师教科研工作制度和教科研工作考核方案,要确保教科研经费的保障机制,学校对教师在本学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要加大奖励力度。

第十四章 督查与结果运用

第七十五条 各校要成立有校级领导、教务处、教科室相关人员和教师代表组成的教学常规督查小组,制定相应的督查评价方案,采取定期和不定期、普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对教师的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作业批改、学生辅导和教研活动等工作进行每月一次全程督查,实行一查一通报,一查一整改,规范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第七十六条 在常规检查以外,学校还应通过对教师课堂教学、纪律考勤、期中和期末质量检测,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政治学习和文体活动等多方面,对教师进行学期教学情况综合评价,并将各项检查结果存入教师业务档案。

第七十七条 教育局将完善教学常规管理督查、视导机制。通过调研视导,加强对学校贯彻落实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与检查,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结果、有通报、有处理。

第七十八条

1、各学校教务处负责组织对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每月检查一次,并填写检查记录表。期中期末质量检测后,教务处进行全校性的教学质量分析,对于质量检测成绩出色或者明显不足的学科要详细记载。学校要把自查结果通过教师会、个别谈话等形式及时反馈。并把自查结果与教师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评聘以及绩效工资的发放等挂钩。

2、县教研室将以常规调研为主渠道,每学期间周对全县中小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视导,视导结果向教师本人及学校相关领导反馈,激励先进、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学校要将教研室反馈的情况进行整理,好的方面要继续发扬,不足之处要努力改进。教研室对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视导结果纳入年终教育督导评估计分。同时把涉及到教师个人的视导结果要汇总到局人事股,与其职称评聘、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发放等挂钩。公开课、备课、作业、参加教研活动等检查结果中有一项为“不合格”的教师,不得列入当年评优评先行列,当年不得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全校教师不合格人数达五分之一,教导主任不得列入当年评优评先行列;全校教师不合格人数达四分之一,教导主任和分管副校长不得列入当年评优评先行列;全校教师不合格人数达三分之一,教导主任、分管副校长和校长不得列入当年评优评先行列,同时,中心校分管副校长和校长要向局党组说明原因并上报整改措施,该中心校当年不得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3、县教育局每学年组织一次教学质量监测,对教学质量出色的学校给予表彰,对有突出问题的学校进行告诫。教学质量监测结果纳入年终教育督导评估计分。教学质量监测结果列后三位的学校不得评为“教学质量管理先进单位”。

4、县级学检查中,对教学常规工作存在严重问题的教师将给予通报批评并限期改正,该教师本人不得列入当年评优评先行列,涉及到的单位当年不得评为“教学管理先进单位”。

第十五章 附 则

第七十九条 本实施意见的解释权归教育局。

第八十条 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和职业教育可根据其教学特点参照执行。

第八十一条 本实施意见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12篇:中小学常规管理档案资料目录

中小学常规管理档案资料目录

第一类:文件资料

10

1、上级文件(意见、通知、法规等)。第二类:安全资料

20

1、计划、总结、上报材料。

20

2、各项制度、责任书、安全承诺书、预案。20

3、会议记录、检查记录、处理记录、值班表。20

4、学生安全教育档案资料、各种安全演练资料。20

5、安全投入资金台帐、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台帐、危险化学品使用登记台帐。

第三类:常规管理 30

1、学校章程

30

2、学校简介及平面图;安全责任分工图;消防器材分布图;紧急疏散图。

30

3、学校领导机构及分工。

30

4、校历表、作息时间表、总课程表、教师任课表。

30

5、规章制度(请销假与考勤、教师量化管理制度、班级量化管理制度、奖惩、办公、教学、教研、财务管理、卫生、例会、教代会与民主管理、学习、岗位职责等)。

30

6、学校远、中、近期目标(建设规划、管理等方面的目标。近期1年,中期3年,远期5年)。 30

7、学校工作计划和总结。

30

8、校务会议记录。(领导班子会、班主任会、教师会等)

30

9、教(职)代会记录、决议案。

310、领导听课笔记。

311、教师业务档案。

312、业务学习记录。(学习记录表、学习内容、部分教师学习记录本)

313、校务公开记录。

314、教职工考勤记录。

315、学校招生工作记录(领导小组、计划、方案、记录、统计表等)

316、班级纪律卫生检查评比情况记录。

317、特色学校建设工作记录(领导机构、方案、校本教材、活动记录、总结等)

318、薄弱班级转化情况记录。

319、学校荣誉登记及证件复印件。320、校报、校刊。

321、学校大事记 第四类:教学工作 40

1、教学计划与总结。40

2、学科教学计划与总结。

40

3、学科成绩表、统计表、试卷分析。(此处学生的学科成绩只做分析用,不对学生公布和排名)

40

4、各班学生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册(升级、毕业考试、学科竞赛成绩表、统计表)。注:每学期小学只有期末成绩,初中有期中、期末两次成绩;除小六毕业考试、中考成绩外,其他成绩以等级制体现。

40

5、教学常规检查记录(课堂教学、备课、作业批改、辅导、课外活动检查情况记录)。40

6、班级分类推进记录 40

7、班级转化学困生记录。

40

8、减负工作档案(学校减负落实方案,作业布置、作业公示等相关制度、减负自查表,相关工作记录等)

第五类:教研工作(以教研室布置为准) 50

1、常规教研资料。50

2、教学改革实验资料。50

3、教学评估资料。

50

4、教育科研课题研究资料。50

5、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资料。第六类:教师管理

60

1、清苑区教职工情况统计表、教职工情况登记表。60

2、专任教师情况登记表及教师任课工作量登记表。60

3、专任教师学历提高情况统计表及学历证书复印件(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100% 、初中不低于98%;小学专科达85%,初中本科达70%)。

60

4、师德档案(分学校档案及教师个人档案)。60

5、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建设相关资料

60

6、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含个人成长规划、培训学习相关资料、教学反思、研究课题、学术论文、教师资格证、职称资格证、培训合格证复印件等)

60

7、政治理论学习记录(含教师历次心得体会)。60

8、校本研训计划、总结、研训记录。

60

9、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计划、总结,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情况登记表。

610、语言文字相关资料及教师普通话等级证书(复印件)。6

11、教师奖惩记录(荣誉证书复印件)。6

12、教师绩效考核相关资料 第七类:学生管理

70

1、0-12周岁人口登记表(小学)、13-15周岁人口登记表(初中)。

70

2、普及程度统计表(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完成率)。70

3、班级学生花名册及统计表(分学年)。70

4、学籍档案。70

5、毕业生花名册。

70

6、学生变动情况登记表、统计表及学籍变更材料。70

7、残疾儿童受教育情况登记(片内分年残疾花名册、分年级入学情况登记表、入学率)。注:残疾儿童类别为弱智、听力残疾(聋哑)、视力残疾。

70

8、学生考勤及奖惩记录。

70

9、小(中)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档案。(学校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方案、过程性资料、年度评价结果记录等;另要有部分已毕业学生成长记录袋,现阶段上学学生成长记录袋由班主任保存。成长记录袋中装有学生素质综合评价手册、体现成长过程的材料,如学生的各种作品、获奖证书、个人总结、活动照片、成绩等)

710、控辍保学工作记录(组织机构、方案、会议记录、责任书、相关活动资料等)

第八类:体育、卫生、音乐、美术、科学、劳动及第二课堂

80

1、体育、卫生、音乐、美术、科学、劳动及第二课堂领导小组及计划、总结。

80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表、统计表。

80

3、体育运动队训练情况。80

4、体检登记表、统计表。80

5、疾病预防宣传教育活动记录。

80

6、晨检、通风、消毒、因病缺课学生追踪记录。80

7、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活动领导小组、计划、记录、总结。80

8、劳技课和劳动基地活动记录。80

9、特长生培养及获奖工作。8

10、小发明、小创造获奖记录。

8

11、学校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及体育、艺术、科技活动记录。

8

12、学校体育艺术2+1项目落实情况 8

13、学生健康档案。

第九类、德育处、法制办档案资料目录 90

1、德育处(少先队)规章制度。90

2、学校德育工作计划、总结。90

3、德育工作组织机构及活动记录。90

4、团(队)计划、总结及活动记录。90

5、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90

6、班主任研讨、培训和素质大赛活动记录。90

7、国旗下讲话。

90

8、德育基地资料。(简介、活动记录)

90

9、主题班会评比记录(评比标准、评比结果、获奖主题班会教案)。

910、先进班集体创建工作及班级量化管理统计表。9

11、个别教育记录(个案教育)。9

12、好人好事记录。9

13、违纪处理决定。9

14、警校共建活动记录。

9

15、留守儿童教育档案(花名册、教育活动记录等) 9

16、法制教育活动记录。9

17、师生申诉处理记录。9

18、学生伤害事故处理记录。9

19、关工委工作计划记录总结。

920、家长学校资料(组织、制度、计划、教案、活动记录、结业成绩、总结等)。

9

21、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记录(计划、情况调查、分析、团体训练、个别咨询等)。9

22、德育课题研究资料(课题、研究过程、成果)。9

23、德育论文、获奖记录(证书或复印件)。9

24、普法工作(计划、总结、试卷、成绩单等) 9

25、社团工作(领导小组、计划、记录、总结) 9

26、学校养成教育工作记录

9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国防教育工作记录

第十类、图书馆(室)档案资料目录

100

1、学校有关图书馆的工作发展计划、专题会议记录。100

2、图书馆相关文件、工作计划、总结及业务活动记录。100

3、图书馆管理人员有关阅读指导和图书馆知识的教学、教研活动资料。

100

4、图书馆集体或工作人员个人获奖及论文发表情况,宣传媒体或大会介绍图书馆的文章、录音、录像和交流材料。

100

5、新书介绍题录索引及其他为教育、教学服务的二次文献资料。

100

6、师生的办证记录、阅读记录、分时间段和读者群流通统计、教师个人年度借阅明细表、读书活动推荐图书的统计表,实行计算机管理应打印的有关统计表。

100

7、常规管理的帐册(总括登记、个别登记)。实行计算机管理的应能随时打印出财产登记和馆藏业务记录有关的数据。

100

8、近两年图书馆经费使用情况的会计资料(能证明两年来图书馆购买图书和设备的入库单、发票、收据等各种票据的原件或复印件)

100

9、有关读书活动、报告会、讲座及学生获奖的材料。10

10、学校对图书馆工作及其人员检查考核记录。第十一类、实验室档案资料目录(1001-1019)(按物理、化学、生物、小学科学分类) 110

1、实验室工作大事记 110

2、实验室资料档案目录 110

3、教学仪器设备说明索引 110

4、实验室业务人员统计表 110

5、实验教学进度表

110

6、实验通知单、原始记录情况记录表 110

7、实验事故报告单

110

8、中学理科实验课开出率统计表(初中) 110

9、教学仪器、设备购置计划申请表 1

110、教学仪器验收单 11

11、教学仪器借用登记表

11

12、教学仪器设备损失报废、登记表 11

13、教学仪器设备维修保养记录

11

14、易燃、易爆、有毒药品使用登记表(初中) 11

15、实验操作考核

11

16、自制教具及第二课堂活动 11

17、荣誉登记 11

18、学生实验报告

11

19、教学仪器总帐分类帐、明细帐,自制教具专用帐 1120、化学试剂消耗登记表 11

21、实验教学 11

22、上级文件

第十二类、现代教育技术档案资料目录 120

1、现代教育技术机构、工作计划、总结。120

2、现代教育技术师资培训。

120

3、功能教室(计算机、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原始记录。120

4、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借用登记。

120

5、现代教育技术软件资料目录(电教教材收费许可证、年检)。

120

6、现代教育技术硬件明细帐(申请、购置、验收、维修、保养、报废)。

120

7、现代教育技术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120

8、现代教育技术科学15规划课题及研究成果。120

9、论文、论著、优质课整合教案及成果。1

210、信息技术考试管理 第十三类、财务管理

130

1、财务管理制度及财务人员职责。130

2、财务工作计划、财务总结。130

3、收费许可证。

130

4、财务收支公示表,收费、收款公示表。130

5、财务报表、账簿、凭证等资料。130

6、债务统计表(普九债务、非普九债务)。

130

7、预算管理资料(预算编制小组名单及编制研讨记录,预算建议计划、预算批复)。

130

8、固定资产管理资料(固定资产台账、登记表、学期终了的固定资产清查记录)。

130

9、集中采购审批卡及验收纪录。

1

310、理财小组名单、参与学校研讨的经济事项的相关记录及维修工程的验收记录。

1

311、学期终了,学校教代会上关于学校财务收支的汇报。1

312、贫困生救助的文件及相关资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花名册及相关资料、中等职业学校中职助学金及贫困生免学费花名册及相关资料、普通高中贫困生助学金花名册及相关资料、助困“一卡通”减免花名册及相关资料。

1

313、基本建设资料(校舍档案、学校规划平面图、地契证明、施工文件等)。第十四类、党风廉政、行风建设工作档案资料目录 140

1、行风建设工作组织机构(领导小组、监督员名单) 140

2、行风建设工作相关制度 140

3、行风建设工作计划、总结 140

4、行风建设工作相关责任书 140

5、行风建设工作专题会议记录 140

6、学校廉政承诺、践诺情况

140

7、廉政文化进校园活动情况(计划、总结以及在校长、教师、学生三个层面组织开展的各种活动记录或照片等)

140

8、监督员座谈会记录及整改措施

140

9、学校自查情况记录(自查《廉政准则》执行情况和收费、招生政策的落实情况等)

1

410、民主管理工作相关制度(校务公开制度、民主评议制度、教代会制度、民主生活会制度、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民意汇集制度、财务清查制度等)

1

411、民主管理工作校务公开记录(组织机构、监督机构、计划、总结、公开内容、会议记录、座谈会记录等)

1

412、民主管理工作教代会记录(教代会召开情况统计表、主席团和教职工代表名单、学校工作报告、财务工作报告、提案征集表及落实情况、审议通过的制度方案等、民主评议班子情况)

1

413、民主生活会记录(发言材料、存在问题、整改措施) 1

414、民主评议学校记录(测评表及存在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1

415、工会组织机构(领导小组、女教职工委员会和会员名单)

1

416、工会工作计划、总结

1

417、帮扶活动记录(特困教职工基本状况、救助工作台帐等)

1

418、工会文体活动记录 1

419、工会教学竞赛等其他活动记录 1420、上报的工会工作信息 第十五类、劳动实践场所建设 组织管理 150

1、组织机构 150

2、发展规划

150

3、管理制度及安全措施 教育教学管理

150

4、教学计划、教师备课、教案 150

5、劳动实践活动记录和总结 150

6、专兼职教师花名册 150

7、课程安排 教学效果 150

8、教学效果 综合效益 150

9、经济效益 1

510、办学效益 1

511、社会效益

第13篇: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云南省中小学常规管理暂行规定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运行,依据《教育法》、《教师法》和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政策制定本暂行规定.第二条 中小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下,主持学校的教育、教学和其它行政管理工作.学校应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于民主管理和监督.第三条 学校管理应遵循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围绕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来进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全面发展.第四条 学校管理应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做到职责清楚,措施具体,要求明确,奖惩分明.学校应在有关组织配合下,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职业道德,发扬奉献精神,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二、教学管理

第五条 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严格执行国家教委、省教委制定的教学计划,科学安排课表,合理制定作息时间,不得随意增减、变更课时、课程.停课半天,须经校长批准;停课一天至二天须经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停课三天以上,须经地、州、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并报省教委备案.严格控制学生每日在校活动量,小学不超过6小时,中学不超过7小时;适量布置课外作业(小学一年级不留书面作业,

二、三年级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

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初中生每天1.5小时,高中不超过2小时);保证学生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每天9小时,高中生每天8小时).第六条 加强教学研究,积极进行教改试验.根据实际需要组建学科教研室(组),开展小型多样、切实有效的教研活动和教学改革试验,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第七条 严格教学常规管理.对备课、上课、布置和批改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和评定等教学基本环节都应有明确具体的要求,有检查、督促指导执行教学常规的措施,要特别重视建立课堂教学规范,努力提高教学效率.第八条 切实执行学籍管理规定.不接收不符合条件的转学生,按规定控制班级学生人数(小学每班50人以下,复式教学班一般20人-40人,中学班50人).义务教育阶段一般不实行留级.中学不得举办全日制升学补习班.第九条 严格执行《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小学校实验室工作的规定》和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等规定,以加强实验教学和对学生进行阅读活动的指导.

三、教职工管理

第十条 教师应当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模范地执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应刻苦钻研业务,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执行学校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自觉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考核和组织课外活动.第十一条 严肃工作纪律.教职工应遵章守纪,按时上下班,认真参加会议和活动,衣着整洁,仪态端正,说普通话,谈吐文明,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第十二条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耐心细致地做好后进学生的转化工作,不得歧视、讽刺、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不得随意停学生的课,不得借故迫使后进生退学.第十三条 有计划地组织教职工进行政治、文化、业务学习和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定期对教职工的“德、能、勤、绩”进行考核,建立考绩档案,为评审、聘任和晋级、奖惩提供依据.第十四条 建立教代会制度,实行民主管理,组织教职工开展各项活动,主动关心教职工生活,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业务专长,形成团结、互助、奋发向上的良好集体作风.

四、学生管理 第十五条 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小学德育纲要》和《中小学德育大纲》,并按《中学生守则》、《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考核使学生逐步达到行为规范要求.第十六条 组织好班、团、队活动及各种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开展书评、影评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活动,抵制不健康书刊、录像和歌曲的影响,按规定安排学生参加劳动和社会实践教育活动,组织安排好学生的假日活动和农忙假劳动.第十七条 建立与社会和学生家长联系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校外辅导员,邀请当地有关人员研究、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定期家访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第十八条 抓好体育课、广播操、眼保健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平均每天有一小时体育活动,做操应做到队伍整齐,精神饱满,动作规范.第十九条 严格控制辍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给予适当资助.

五、校园、后勤管理

第二十条 根据国家颁布的标准,按照安全、适用、勤俭办校的原则,做好校园建设整体规划,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教学、体育活动区、生活区和生产劳动区等布局应合理,避免相互干扰.第二十一条 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严格执行国家教委制定的升旗制定.教室内外,公共场所应按照规定悬挂名人像.第二十二条 建设清洁美观、绿化、美化的文明校园.建立卫生包干和检查评比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抓好环境卫生,做到校无荒地、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垃圾入箱柜、地面无果皮、纸屑、烟蒂、痰迹、厕所每天打扫,定期冲刷.种、管好果木花草,无随意攀摘、践踏现象.黑板板、宣传橱窗内容定期更换;布告、通知等正确使用简化字、字体工整,行文规范.第二十三条 加强师生宿舍管理,评选文明宿舍.房舍内外清洁卫生,床铺整齐,物品安放有序.第二十四条 加强食堂管理.制订并执行卫生制度和采购验收制度,按月结算成本,每月公布一次账目,严格应餐纪律、做到器皿整洁,餐具定期消毒,食堂内外地面、洗碗池等地无乱倒饭菜,污物,注意饮水卫生.第二十五条 加强校舍、校产管理.校产应分类造册,建立,落实使用部门、班级、个人的责任制,每学期作一次检查,清理,若损坏、遗失,应及时处置;各类用房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发现危房应立即采取措施,并向上级报告.第二十六条 校舍建筑门窗玻璃齐全,桌椅排列整齐,窗明几净,各类物品安置有序,图书资料、报刊杂志实验用品、音像器材摆放整齐,方便使用.第二十七条 严格遵守财经纪律,严格审批制度;按上级规定收费;严格财务审核.定期稽核公布账目.第二十八条 按照当地经济战略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学校优势、特点发展校办产业,开展勤工俭学,所得收入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和提高师生福利待遇.

六、安全管理

第二十九条 认真贯彻《中小学安全须知》,落实专人分管或兼管工作,建立安全责任制,抓好防火、防盗、防流氓滋扰、触电、溺水、交通安全紧急意外事故的安全教育,让师生学会紧急情况下自救、互救常识.第三十条 定期组织有关人员,查找不安全因素,发现隐患及时排除.不许鼓励、放任学生参加超过体力、能力的危险活动.组织游泳、军训、旅游、汇演等大型集体活动时,谁主办谁负责安全防范工作,一旦因玩忽职守发生事故,坚决追究责任.处于交通事故多发地段的小学校,应组织老师和家长接送一年级学生.第三十一条 意外事故发生时,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好善后处理.

七、教育行政管理

第三十二条 建立教师业务、教学、学校基本设施,文书、会计等各类档案,有专人负责,有管理制度或规定.第三十三条 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对认真履行职责,模范遵守纪律,工作、教学、学习突出的优秀个人和先进集体进行表彰、奖励.第三十四条 学校应根据实际建立一整套管理规章制度并建立正确的监督、管理机制.第三十五条 对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恐吓威胁领导、不听从安排,不能完成任务,违法乱纪等犯有严重错误的人员,可按照《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奖惩暂行规定》和人事部关于《全民所有制事业单位辞退专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暂行规定》予以处理.

八、附则

第三十六条 职业中学参照本规定执行.第三十七条 本规定由云南省教育委员会负责解释.第三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14篇: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德育常规管理基本要求(试行)

一、德育专题会议

每学年度由校长主持召开德育专题会议4次及以上,每次须有会议纪要。

二、校园文化建设

(一)办学思想。学校有符合自己实际的办学理念,有明确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并真正融入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

(二)校容校貌。校园布局合理、干净整洁;有一定绿化面积、有文化宣传;一校一景富有特色。

(三)文化育人。成立鼓号(或升旗)仪仗队;开设校园广播;创办校刊等。

三、班级文化建设

(一)班级德育文化。教室布置有激励性标语;有班级规章制度;有学生展示园地、评比栏;有小组建设(涉及德育内容)。

(二)德育主题班会。每周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每学期涉及德育主题不少于6次 ,班主任有主题班会备课记录。

(三)德育主题板报。班级每半月办一期主题板报,其中每学期涉及德育主题3次。

(四)文明班级评比:学校常态化评价班级,每月开展1次文明班评比,并作记录、公示和表彰。

四、社团文化建设

(一)成立阅读、绘画、书法、舞蹈、乐器、文学、科技、演讲、棋艺、球类、田径、剪纸、泥塑、园艺及各种沙龙等社团,各校须选择三个及其以上项目,每周至少有1节社团活动课,培养学生特长,促进全面发展。

(二)有社团活动成果展,并有激励性奖励。

五、德育常规建设

(一)每学期举行开学典礼,每学年至少一次优秀师生表彰,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开展国旗下讲话。

(二)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爱国、感恩、励志类演讲或报告。

(三)每学年至少组织两次学生体验式德育活动。如值班、花园锄草、清扫校园、帮助他人、敬老活动等。

(四)学生进出校门、集体活动、课间操、就餐均要求文明、列队、有序。

(五)学生语言文明,懂得尊重;与他人和谐相处,爱护卫生;师生间、学生间能相互问候;不随意追逐打闹。

(六)学生服饰简洁大方,头发规范整齐,不穿拖鞋上学。教室、宿舍干净整洁,内务整理规范。

(七)团支部、少先队、学生会通过设立卫生部、纪检部、宣传部等参与德育管理。

(八)班级学生轮周分点设岗值班。

(九)每学年组织开展一次学生运动会。

(十)每学年举办一次文艺汇演。

六、德育特色建设

2 鼓励有条件学校大胆创新、创建特色,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作尝试并逐步开展,不作统一要求。

(一)建设开通校园网站、微博、微信等,且内容充实,对学校、师生发展有促进作用。

(二)特色校园大课间,每天安排30分钟或以上的大课间活动,以养成、运动为主,基本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三)其他特色德育建设。

第15篇:烟台市中小学管理常规 文档

烟台市小学教学工作常规 烟台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和《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工作常规》,根据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成功的教学管理经验,制订本教学工作常规。

建立和遵循教学工作常规,可以使学校的教学工作有章可循,有效地克服教学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确保教学改革顺利进行,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章

课程计划

一、国家教育部或省教育厅颁发的课程计划,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法规性文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课时安排等作了具体的规定,各县市区和学校应严格遵照执行。

二、各学校在充分利用好基本课程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

三、学校、教研组和教师均应根据课程计划及各学科课程标准,分别制订教学工作计划,如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教学计划。(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内容一般应包括:教学目标;学生、教科书等情况的分析;教学进度;教学措施;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教师业务学习以及有关教学活动的安排;教改实验和课题研究等。)

四、学校和教研部门对教学工作计划的执行情况,应进行阶段性检查和总结,不断改进。

五、学校应根据国家课程计划制定课程表。开齐学科,开足课时。

第二章

六、备课是教师准备教学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是上好课的基础,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七、备课内容:

1.研究课程标准及教材,搜集相关教学材料,备好教学所需的教具和学具。

2.研究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的确定要充分考虑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整体推进。

3.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学习态度与方法及个别差异等,预测学生的学习困难和制定应对措施。

4.围绕从有利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出发确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5.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设计,并力求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活动,体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6.科学设计评价内容及方法。

八、备课应注意的问题:

1.加强集体备课,统一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教师间要加强交流与合作,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3.提倡和鼓励教师运用现代技术备课。

4.要及时地对教学过程进行回顾与反思,总结得失,积累经验,写出教学后记或进行复备课。

第三章

课堂教学

九、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渠道,是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

十、课堂教学要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以人为本,体现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观念,正确处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关系,积极推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转变。

十一、教师不得擅自缺课,自己调课。课程表调度权属于教导处。

十二、教师要提前2—3分钟到教室,做好教学准备工作,同时督促学生做好上课的准备。

十三、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规范。要站立讲课,做到仪表端庄、精神饱满、教态自然;不在上课中随便出入教室、会客、接听电话;与室外人交谈。严禁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做与上课无关的事情;不拖堂,不早退。要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十四、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进行教学,语言准确、简练;板书规范、条理清晰;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十

五、课堂教学要努力处理好预设性与生成性之间的关系,要从课堂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使用教案。

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与学生彼此沟通、互相促进、共同发展。教师创造有利于学生的主动发展、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和营造宽松、和谐、开放、互动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为每个学生提供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的机会;要改革教学方式,营造积极互动的教学氛围,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自主评价提供空间;要研究学生的学习方法,加强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关注个别差异,认真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况,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

第四章

作业的设置与批改

十七、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重要环节,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重要途径和依据。

十八、作业要精心选择和设计要重视布置课外阅读、调查、实验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

十九、严格控制学生的作业量,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要切实保证小学生每天能有10小时的睡眠时间。学校要对各科作业的量进行严格地检查和控制。

十、作业布置要着眼于学生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体现开放和选择性。作业数量和难度要适度,可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

二十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姿势和作业习惯,对学生的作业质量要有规范化的要求。作业批阅要及时、认真,尽可能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要重视作业批改后的评语,发挥作业批阅的激励功能。

二十二、提倡在教师的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己或学生之间批阅、评价、修改作业,培养自我检查,自我修正的能力。第五章

课外指导

二十三、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是课堂学习的继续,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延伸。学校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和假期生活,为学生的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十四、通过开展课外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学生巩固知识,开拓视野,充分发展个性,体验社会生活,促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的整体认识与体验。

二十五、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习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指导。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学习辅导,既要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又要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式,学会学习。

二十六、要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如开办专题讲座、组织英语、科学、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等兴趣小组,举办体育运动会和文化艺术节等。组织和指导课外活动要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实效,防止加重学生的负担。

二十七、学校要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保证课内和课外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第六章

教学研究与实验

二十八、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教研机构和学校都应重视教学研究工作。

二十九、教学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国家、省、市教育法规政策;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研究学科课程标准;开发当地教育资源,建设校本课程;研究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规律;研究教材,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学生学习方式。

十、建立市、县、乡、校四级教研网络。各级教研机构要充分履行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的职责,把课程改革实验的研究与指导作为中心工作;要密切与专家、学者及教育科研机构的联系,积极开展专题研究和教改实验;深入学校指导课程改革与教学;定期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活动,宣传推广先进的教学经验;积极发现和培养骨干教师,鼓励中老年教师积极参与教改。

三十

一、学校要建立以校为本、自下而上的教学研究制度,要制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划,鼓励教师参与教学改革,从改革实践中提出教研课题。校长是建立以校为本教研制度的第一责任人。要确立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要整合学校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和课题组等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学、服务于教师专业成长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研员等各方面的作用;要形成对话机制,营造求真、务实、民主的教研氛围,为教师交流信息、分享经验、展示成果、提高自我提供平台。

三十

二、开展经常性的集体备课、讲课、说课、评课等研究活动,形成集思广益、开诚布公、共同提高的教研风气。校长每人每学期听课15节以上,分管教学的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不少于30节,教师每人每周听课1-2节。提倡校长兼课。镇区、街道中心以上小学,每学年至少要举行一次面向基层学校、学生家长的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

三十

三、县实验小学、乡镇中心小学分别是县乡两级学校的龙头,有责任组织好基层学校的教科研工作,有计划地培训基层各科教师,带领全体教师进行课改。

三十

四、教师是校本教研的主体,是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和研究者。要加强案例研究,要以新的课程理念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重点研讨课程实验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教师应当在案例研究中研究学生、反思自己,既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又要借鉴、分享他人的经验,互相切磋,共同提高。

三十

五、加强市区间、学校间教学研究与实验的交流活动。

第七章

教学评价

三十

七、教学评价在教学中起着导向、激励、促进发展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学校应建立适应本校实际,以促进学生发展、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为目标的评价体系。

三十

八、评价学生要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为指导,以课程标准为基本依据,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解决问题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发展状况等方面进行检测和评价。要淡化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可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课堂即时评价、特长展示、作业批阅、实践操作、社会调查、成长记录等形式考查和评价学生,使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每个学生的成长记录档案,能够反映学生学业进步、品德发展、成长过程等。每学期、学年结束时学校要对每个学生进行阶段性的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各学科的学业状况和教师对学生的评语。评语应是教师在对搜集到的学生资料进行分析,并与同学、家长交流、沟通的基础上产生的。评语应恰当运用描述性、鼓励性语言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客观描述学生的进步、潜能及不足。对学生学习成绩评定应采用等级制,不得将学生成绩排队、公布。

三十

九、学校要建立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制度,既要重视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职业道德修养。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是否给学生增加过重的课业负担等内容引入评价。要建立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

十、各市区要建立科学的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的教育工作评估制度,要克服评估工作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克服形式主义,讲究实效。要通过对学校教学工作的评估促进课程发展和教学改革,使学校发展办出特色

第16篇:曲阜市中小学安全管理常规

曲阜市教育局文件

曲阜市中小学安全管理常规

(试行)

曲教字[2007]12号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完善机制,积极创建“平安和谐校园”,努力实现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从依赖上级文件、会议布置向主动工作自觉预防的转变;从着眼于个案突发事件向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转变;从应付考核检查向建立长效机制的转变。

一、落实安全责任

(一)校长对学校安全工作负全面责任。

(二)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工作领导机构。

(三)严密工作责任和工作网络,层层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明确每个人的工作职责和要求。

二、建立安全制度

(一)严格实行学校安全工作报告制度、大型集体活动安全报告制度、重要事项请示汇报制度、定期检查制度、24小时值班制度、安全责任追究制度等。

(二)学校组织文体、庆典等大型活动应申明纪律,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预案,指派专人维护秩序。严禁组织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演出活动。

(三)学校针对洪水、地震、消防、气象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要制定和完善安全事故应急预案。遇到暴雨、大雪等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校长可以先停课后汇报。

(四)各学校要将安全工作年度计划总结、日常管理检查、月报通报等工作台帐系统整理,及时归类建档,为领导决策、工作研究、检查指导、年度考评和保障校园合法权益提供第一手资料,使安全工作更具预见性、规范性和针对性。

三、坚持安全教育

(一)学校应当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地方课程设置要求,把学生的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进一步加强师生的法制观念、安全防范能力、健康保健意识、自我保护和心理调节能力。学校要配备安全教育法制校长或法制辅导员。

(二)积极开展三月份的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和六月份的学校安全教育月活动。学校应当在开学初、放假前,有针对性地对学生集中开展安全教育。暑假前可侧重开展防溺水、防暑、防雷电、防食品中毒等教育,寒假前可侧重开展防火、防煤气中毒、交通安全等教育。新生入校后,学校应当帮助学生及时了解相关学校安全制度和安全规定。

(三)学校应当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与要求对学生进行实验用品的防毒、防爆、防辐射、防污染等安全防护教育。学校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形式的事故预防演练,使师生掌握避险、逃生、自救的方法。

四、加强安全管理

(一)校舍及建筑安全

1、学校积极组织有关人员排查校舍隐患,对房屋基础浸泡、墙体倾斜酥松、房屋漏雨、门窗破损等不安全因素进行鉴定,及时维修、改造,D级危房全部拆除。

2、对厕所、仓库、传达室、围墙等存有安全隐患的辅助用房排查鉴定,楼梯护栏和其他设施符合工程建筑标准。校内高地、水池、工地等易发危险的地方设置警示标志或采取保护措施。

3、对校内和周边无法立即拆除的危房、危墙、危路等隐患,设立明显的安全标志。学校无力解决或无法排除的重大安全隐患,应及时书面报告主管部门和其他相关部门。

4、教师、学生宿舍要定时检查及时维修,出现危房要立即停止居住。

5、各楼层都要设有安全通道并有安全出口标志,各楼梯要设立醒目的上下道及紧急出口标志。

(二)交通及车辆安全

1、建立健全校车使用管理制度、校车档案、驾驶员工作职责,落实省厅《关于使用校车统一标识的通知》、济宁市《关于开展中小学校车集中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精神。

2、联合交警部门在学校周边路端加强车辆的分流和疏导,合理规划和设置校园周边交通信号灯、指示牌、斑马线、临时停车泊位,设置完善的警告、限速、慢行、让行等交通警示标志,学校门前的道路上划人行横道线,学校安排专人负责对上、放学期间的学生进行有序疏导。

3、禁止车辆在学校内随意行使;车辆入校后,要按规定停放。

4、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学生交通安全。特别是农村中学小学段的走读生,由于年龄小、路途远、交通安全意识薄弱,各学校要有针对性开展相关教育活动。

(三)消防和用电安全

1、教学楼、实验楼、宿舍楼、图书馆等校舍的安全出口、疏散通道、门窗、应急照明装置、用电符合国家安全标准。

2、消防器材齐全、设备完好,及时进行消防设备的检查、更换,避雷针安装合理。

3、学校无乱扯乱拉电线、电缆现象,严禁学生在教室、宿舍内点蜡烛、生火做饭,校内无易燃易爆危险品。

4、加强用电安全检查,电工必须经常对校内的用电线路、器材等进行检查;配电室安装防雀网、防鼠板等安全设备。

(四)卫生和饮食安全

1、学校食堂具备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食堂从业人员每年进行健康查体,工作着装符合有关卫生标准,有专职食品卫生管理员。

2、加强对承包食堂、小饭桌、学校自备水源和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加强对食堂采购、贮存、加工、销售中容易造成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重要环节的卫生管理。建立食堂物资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与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严禁不合格的食品流入校园。

3、食堂保持内外环境整洁,采取有效措施,消除老鼠、蟑螂、苍蝇和其它有害昆虫及其孽生条件。

4、食堂设施设备布局合理,有相对独立的食品原料存放间、食品加工操作间、食品出售场所及用餐场所。餐饮具使用前洗净、消毒,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5、学校小卖部有经营许可证,小卖部人员有健康证,内部环境整洁,禁止向学生出售“三无”食品。

6、建立学校传染病报告制度,有学生病情记录。学校按规定设立卫生室,配备校医、常用药品和急救器材。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查体,发现问题及时上报,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传染疾病爆发。

7、学校环境要安静、清洁、优美;要努力改善教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条件;针对传染病流行的季节特

点,搞好校园环境卫生。

(五)周边环境安全

1、积极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市公安、教育等六部门出台的《关于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的通告》精神。

2、学校不得将房屋和场地出租给他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活动。

3、如有单位或者个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在学校围墙或者建筑物边建设工程,或在校园周边设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腐蚀性等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场所及设施,或在学校附近建设其它可能影响师生安全的项目,学校应在最短的时间里据理力阻并以书面形式向驻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4、加强学校周边出租房屋、流动人口和暂住人口的管理,签订必要的安全协议。

5、学校周边区域山体、水流对学校建筑物、活动场所、通道等存在安全隐患的,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设施和禁用、禁行、禁止靠近等警示标志。

6、建立低年级学生、幼儿上下学时接送的交接制度。

7、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者验证制度,禁止将非教学用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品、动物和管制器具等危险物品带入校园。

(六)仪器设备安全

1、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有专人看管锅炉等特种设备;对锅炉等特种设备及时进行检查维修和申请检验。严禁擅自改装锅炉等特种设备。

2、食堂必须使用合格的压力容器、锅炉,要定时检查,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液化气罐与灶头应有1.5米的安全距离,严防事故发生。

3、学校要经常检查校内围墙、栏杆、扶手、门窗、以及各种体育、课外活动、消防、基建等设施的安全情况,对有不安全因素的设施要立即予以维修和拆除,确保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场所和相应设施既安全又可靠。

4、学校在实验室显著位置张贴教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实验课教师在课前向学生说明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并指导学生安全操作。

5、建立危险化学品、放射物质的购买、保管、使用、登记、注销等制度,对教学所用的辐射材料、化学药品、生物制剂、器具和危害废物严格管理,设置明显标识,并将其存放安全地点,指定专人保管。

6、学校网络安全。将计算机网络安全工作列入学校安全工作内容之一,开展计算机的防黄、防黑、防不良信息、防病毒等安全工作,建立计算机安全管理责任制、计算机机房安全管理制、信息发布审核制、病毒检测和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制、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7、重点部位如财务室、器材室、计算机机房等要采用技防措施。

(七)校区及家属区安全。

1、加强校区安全保卫工作,实行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防范体系,及时排查不安定因素,调解纠纷,化解矛盾;发生治安事件、灾害事故和不安定事端,应及时向公安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并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等,及时救助,妥善处理。

2、建立由学校保卫、后勤积极参与的校区、家属区安全管理体制;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群防群治和专防专治相结合,充分发挥教职工在安全防范工作中的作用。坚决辞退年龄大、身体差、责任心不强的门卫或临时看护人。

五、由于学校规模、位置、环境等方面不相同,各学校应根据本常规,制定出各自的安全管理细则。

六、教育局和教育督导室每年进行学校安全专项督导评估。督导结果将作为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

二○○七年四月十三日

第17篇:咸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咸阳市中小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一、校园管理

1、各类学校有中长期建设发展规划,规划平面图上墙。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有规划立体模型。

2、校园布局合理,区划建筑有序,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勤工俭学基地相对分开,互不穿插。

3、因地制宜,创造条件,搞好校园绿化、美化和园林经济化,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种植常绿树和花草,设置花圃、景点,校道平整,主干、支干分明,路面硬化。

4、环境布置朴实美观,体现教育性。校门端庄,校牌得体, 校训上墙,校内设置宣传橱窗和黑板报,定期更换,内容健康向上。国旗、旗杆合乎规范,位置适宜。校围墙不得刷写与教育无关的标语。

5、学校各类用房门、窗玻璃齐全,定期油漆、粉刷。教室、实验室、办公室、会议室等桌椅排列整齐,各类物件放置有序,卫生清洁。按有关规定悬挂领袖及名人画像及必要的宣传标语。

6、建立卫生责任区和日查周评制度,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做到垃圾定点,环境优美。校内无杂草,墙壁无污迹,门窗无灰尘,地面无纸屑、果皮、烟蒂、痰迹。厕所天天打扫,无蛆无蝇。

7、加强师生宿舍管理,评选文明宿舍。宿舍、生活区不得乱搭乱盖、乱堆乱放,不得放养禽畜。房间及盥洗室清洁卫生,床铺整齐,物品安放有序。

8、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校园安全。定期进行安全检查,预防房屋倒塌、失火、学生触电、溺水、中毒等事故的发生。教育学生遵守交通规则,小学要坚持放学路队和护送偏远、疾病学生制度。一旦发生事故,应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并做好善后工作。

二、教职工管理

9、学校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切实履行《教师法》规定的义务,爱事业、爱学校、爱学生,坚持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10、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不得歧视、讽刺、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不得迫使学生停课、辍学。

11、严格履行教师聘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每个教师自觉做到“两严格、六认真”,即严格要求自己,严格要求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与批改

1 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和认真组织课外活动。每学期及时制定工作计划,每周有安排和记录。

12、严格考勤制度和工作纪律。教职工自觉遵守规章制度,按时上下班,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衣着整洁,仪态端庄,说普通话,谈吐文明,无私奉献,为人师表,做到工作量足,出勤日全,工作时效高。

13、积极组织教职工的政治、业务学习,认真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开展达标评优竞赛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教学水平。

14、实行教师定编聘任制和岗位责任制。定期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进行考核,考核结果记入教师业务档案,并与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挂钩。

三、学生管理

15、加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公民义务以及基本道德规范教育,切实有效地贯彻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和礼仪规范,严格要求,强化训练,不断完善操行考核办法,促进学生文明行为的养成。

16、加强学生的常能训练,指导学生学会一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能,培养学生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能力。对学生的常能建立考核制度。

17、有计划地开展班、团、队、学生会活动及传统节日纪念活动。充分利用报纸、杂志、图书、电影,积极开展书评、影评活动。每学期按规定安排学生参加生产劳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军事训练,组织安排好学生的寒暑假和农忙假劳动。要认真安排好晨(夕)会、周会。

18、对学生就学实行全程管理。建立义务教育“一册、两表、四书”制度和流失生报告制度,协助当地政府,组织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入学,动员辍学儿童返校。向受完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颁发完成初等或中等义务教育证书。

19、建立与社会和学生家长联系制度。聘请校外辅导员,邀请当地有关方面人员研究开展学生教育工作。定期家访或召开家长座谈会,举办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讲座。做好差生、差班转化工作。多方结合预防和制止学生吸烟、酗酒、旷课、逃学、考试作弊、打架斗殴、损坏公共财物等不良行为,减少和消除学生违法犯罪。

20、加强学校体、卫、艺工作。认真落实“两课”、“两操”、“两活动”,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开展体育、文艺、科技竞赛和美育、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建立体格检查和传染病预防制度。

四、教育教学管理

2

21、建立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坚决纠正单纯应付考试的倾向。严格按照国家和省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课程计划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落实进度,控制学生在校周活动总量、每日课外作业总量及考试次数,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授课时数,不得搞突击教学提前结束新课,不得随意停课。严格禁止周日、节假日组织学生集体补课和讲授新课,不得代替或强迫学生购买未经省教委教材办审定的各种习题集、练习册、假期作业、复习资料等。

22、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考评工作。教学工作的每个环节都有明确具体的规范化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检查、指导、评估措施,要以新生入学定员人数为基数考评班级、年级的合格率、优秀率。要严格课堂教学管理,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23、落实听课制度。一般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少于15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0节,校长、教导主任每学期听课不少于30节。听课有记录,有评议。

24、坚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活动。各教研组每学期有教研、教改课题,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次公开课或教改实验课,读一本教育理论书(有读书笔记),写一份教研、教改论文。学校建立教研、教改成果的检查、评估、交流制度。

25、严格执行学籍管理规定。控制班级人数(小学每班40-45人,初中、高中45-50人)和学生流失,提高师生比 率。义务教育阶段逐步取消留级制度,不接受复读生和不符合条件的转学生,严禁伪造或涂改学生的学籍档案。

五、后勤管理

26、后勤人员要树立为教学、为师生优质服务的思想,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事的原则,严格工作规范,廉洁奉公,忠于职守,严禁用公款请客送礼。

27、加强校产管理。校舍、校产要分类造册,落实管理责任。各类物品的采购、保管、使用、赔偿都有必要的制度,并定期检查、清点和维修,防止人为的流失和损坏。切实提高教学仪器、设备、文体器材、图书资料的使用率。

28、改善生活管理。配备必要的生活设施,办好食堂,要注意膳食卫生和营养,努力降低成本。学校要为师生及时供应开水。积极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办好校办企业和劳动实习基地,加强管理,提高效益。

六、档案资料管理

29、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及固定资产目录、文书档案、师生档案、规章制度、统计报表、教研教改材料及义务教育各种资料,要分类造册装订,及时存档,设专(兼)职人员保管,专室(橱)存放。管理制度健全,能及时检索,方便使用。

第18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汶上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试行稿)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一切工作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这一中心,体现这一中心工作的两个主要方面是认真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深入开展教学研究。

教学常规是教学规律的体现,是对教学过程的最基本要求,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常规管理细则:

一、制定计划

教学计划主要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工作计划、备课组工作计划、个人教学计划等。

1、学校教学(教研)计划由主管教学的校长主持、教导处(教研室)制定,经校委会和各教研组讨论通过后组织实施。教学(教研)计划一般应包括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活动安排、检查检测等,计划中要突出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

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要依据学校教学工作目标,统筹协调,对各年级、各学科教学提出明确的要求和相应的检查措施,对各项主要教学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作为各教研组和任课教师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的依据。

2、教研组工作计划在教研组长主持下,由教研组全体教师根据学校教学教研计划要求共同制定。目标、任务要具体明确,活动安排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 教研组(备课组)教学工作计划应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特点,对本学期各项教研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经全组教师讨论通过后,于开学前一周内交教导处审定存档。教研组长(备课组长)为计划执行的具体负责人。

3、个人(学科)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前三天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一般应包括所教班级的学情分析、学期学科教学目标、任务及主要措施,分单元或章节确定教材的重点、难点,并对教材内容提出处理意见,拟定教学课时预定进度表等。

4、以上各项计划分学年、学期制定,计划制定后,打印一式两份,一份交学校教导处存档,一份由计划执行人保存,用以控制教学进度。教师必须认真执行学期教学计划,实际教学进度与教学计划的误差一般不超过一周。。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认真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内容主要包括研究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学情,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及科学设计课堂训练和作业等。备

2 课要从新课程理念出发,采取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的方式,不备课绝不能上课。

认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集体备课应做到“四定一交流”,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交流教学体会。集体备课每周至少要进行一次,每次集体备课要有记录,要在自主备课基础上,把个人备课同集体备课有机结合起来。

(一)教案

1、教案的内容要求

(1)有授课时间、课题、缺课学生的姓名、编号;(2)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3)重点、难点;(4)教学方法设计,分层教学(时间分配等);(5)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6)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7) 板书设计;(8) 分层验收习题及作业;⑼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2、撰写教案。教案要分课时、按上述九方面的要求撰写。有条件的教师可用电脑打印教案,但必须纸质文本与电子文档并存。教案不能过于简单,教学程序在150字以内的不算教案,不许用旧教案,不能以在课本、资料上写评注圈

3 点为由而不写教案。复习课、练习课、习题讲评课等都要有教案。

3、课件。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不能滥用,应根据实际需要,特别是要在充分考虑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基础上使用。不能用课件代替教案,在教案中要有课件运用的说明。对网络课件或其他音像资料要结合教学实际,通过处理后才能使用。

4、教案检查。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师教案检查评价方案,教案检查采取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两种方式,学科组每周要检查1次,教导主任每月要检查1次。校长和分管校长每学期期中、期末要分别集中组织两次检查,查后有签字、有改进建议、有评价记载。查后在末一节处注明检查结果,并盖教导处专用章。教案的质量主要看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明确以及目标是否达成,教学设计是否恰当,重点、难点是否突出,是否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学校教导处和教研组每学期对教学设计进行等级量化评定,将评定结果通知本人并纳入年终考核。

(二)备课

备课应做到“五有”、“五备”、“五突出”。

“五有”:脑中有“标”(课程标准)、胸中有“本”(教材内容)、目中有“人”(学生)、心中有“数”(学生个体差异)、手中有“法”(方法)。

4 “五备”:(1)备课标、教材。钻研课程标准,明确该学科教学指导思想、学科性质和地位;明确该学科教学总目标、所教年级的具体要求和实施建议等。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整体结构及其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把握知识点,形成知识链,构成知识网,找准重、难点和训练点;挖掘能力点和教材的育人因素;(2)备学生。学情是实施教学的基础,教师要对任教班级的所有学生的学科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学习心理、学习习惯等进行全面分析,因材施教;(3)备教法。注重实际,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遵循教学规律和原则,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设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最佳教法,优化课堂教学;(4)备作业。课堂训练和作业设计应科学灵活,分层次、有特色,精选习题,安排好基础题和能力题。科学设计作业的题量和难度,并对作业提出规范要求;(5)备资料。根据教学需要,精心选备实物、模型、图示、光碟片、幻灯片、课件等,形象、直观、生动、适时、科学地展现教学内容,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五突出”:突出学习活动的设计、突出学习活动的有效、突出学习过程的预设、突出练习的设计、突出教学行为的反思。

备课的程序为:个人钻研—集体讨论—修改教案。

1、个人备课。(1)认真钻研教材,详细查阅有关教学

5 参考书和资料;(2)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状态;(3)确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4)确定相应的教学方法,选取适当的教学媒体;(5)编写教案。

2、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1)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2)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4)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5)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6)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7)没有备课组的年级,在集体备课时,应将重点问题提交教研组讨论。

3、修改教案及教学设计。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制订合理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和“学”的活动预案。教学设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建构师生互动、富有个性的教学活动过程。教学设计的形式应灵活多样,要因课程、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不同而异。提倡在集体备课、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突出个性化的设计。

单元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包括单元名称、单元教学目标、单元知识结构、重点、难点、课时划分等。

6 课时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教学重点和难点、使用的教具与辅助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和练习与作业设计等,教学过程要体现主要教学步骤的安排、渗透教法和学法指导,关注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思想道德、健康心理教育与培养,课时教案力求条理化,注重实效,提倡学案教学。课后要及时总结课堂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写出简洁有价值的教后反思。严禁抄袭他人教案(或网络下载)和照抄教师教学用书。

语文教师应有作文教学设计,提倡教师写范文。理科教师要有实验教学设计。

要做到青年教师写详案,中、老年教师可详案与略案结合,教案本备课、教科书备课(计算机备课)相结合。

三、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环节,是学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完成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

教师上课的基本要求:

1、严格按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教师应准时授课,严禁迟到,严禁课前饮酒、上课吸烟;进教室前关闭手机、不接待客人或从事其它与教学无关的工作。按时下课,确保学生的课间休息。自习课要有辅导教师,严禁将学生的自习课变成教师的讲授

7 课,维持好自习纪律。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6、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

8 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

7、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8、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9、活动课要纳入课堂教学,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当地实际,并相对稳定,形成特色;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符合以学生为主,教、学、做相结合的原则。

10、检查教师上课情况是学校教学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学校每学期都必须有详细听课计划与课堂教学检查评估方案,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相关检查形式有: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检查;教导处定期普查或不定期抽查;各班《班级日志》详细登记,教导处每周查阅核实《班级日志》;教研组有目的地集中听课,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和问卷调查等等。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臵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

9 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是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实现自我、超越自我的舞台。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凡应布臵作业的学科均应按要求布臵作业。

1、布臵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臵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臵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臵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根据上级有关规定,高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初中生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5小时。语文的大作文,每学期不少于八篇,小作文两周一次;数学原则上每课一次作业,每周不少于四次;外语每周不少于三次;物理、化学每周不少于两次,政治、历史、地理、生物等科目每周不少于一次;其它学科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布臵课外作业。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臵课外作业。

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

10 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鼓励在作业布臵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臵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臵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

6、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期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

五、指导实验

理科教学中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开拓视野,树立科学研究观的重要手段,是教学工作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基本要求是:

1、按照省厅要求开足开齐实验课。认真上好实验课、信息技术课和综合实践课,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开出率要达到100%,分组实验开出率要达到80%以上;组织开展自制实验教具工作,加强信息技术课教学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

11 用,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教学要保证学生上机时间达学期规定课时的80%以上。

2、认真做好演示实验,提倡并鼓励教师合理改进、增加演示实验,在可能的条件下,把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或把某些思考性强的习题改编为实验(演示或学生分组实验)。

3、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放实验室,逐步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的能力,指导学生课外进行实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4、学校要认真组织学生实验能力考核,考核结果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

5、学校要定期对实验教学进行检查,如发现未按要求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学校应追究有关教师的责任。

六、辅导

课内外辅导应坚持“面向全体”的原则,除着重解决共性问题外,重在抓好“两头”,鼓励优等生“冒尖”,促进学困生“过关”,要加强学习辅导,及时弥补其知识缺陷,重点是帮助他们转变学习方法,增强学习信心,真正落实“从最后一名抓起”的教学理念。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

12 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任课教师要有学困生辅导计划,内容包括学困生名单、学生情况分析、辅导措施及时间安排等。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臵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4、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5、凡有住校生的学校,都要组织住校学生上晚自习,并安排科任教师坐班辅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七、课外活动

1、课外活动包括:学科兴趣小组活动、科技活动、文体活动等。

2、教师要负责各活动小组的组织和指导工作,每个活动组由备课组或教研组确定辅导教师,至少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辅导教师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做到有方案,有记载,有总结。

3、学校图书、阅览室要有计划的向学生开放,给予学

13 生阅读的空间,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课外活动内容要健康有益,形式多样,尽量为学生提供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以扩大知识面,加强学生间交流,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学校教导处根据各科活动小组计划统一安排活动地点和时间,并定期检查。

八、校本教研

1、校本教研要以提高教学效率,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以研究教材教法为重点,以提高教师素质为根本。不允许教师拒绝参加教研活动或拒绝接受教研任务(如拒绝撰写、上交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拒绝接受上公开课,拒绝接受教研组安排的竞赛活动等)的行为,教导处要精心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级的各项教学、教研竞赛评比活动,力争取得好成绩。

2、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课,各级名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示范课或观摩课。

3、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

14 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5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20节以上;学校校长和负责教学的中层以上干部,每学期听课评课30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学校领导应掌握全校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情况,全面实施推门听课制度,做到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并及时反馈。每次听课都必须对上课情况作出评价,交教研组(备课组)管理,以作为全学期教师上课情况评价的依据。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位教师都要建立理论学习笔记,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至少一项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8、学校领导不定期参加各组的教研活动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县教研部门应定期检查各校开展教研活动和公开课情况。

9、各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结合自身特点,开发至少一本符合实际的校本教材。

九、学业考核

1、加强考试管理。各年级组应由教导处安排组织统一考试。各学科平时考核,可由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负责,随堂组织小考,杜绝随意性的考试。

2、学校的统一考试要认真命题、组考、制卷、阅卷,保证质量。教师要按水平考试的要求紧扣教材命题,着重考查学生“双基”达标情况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教学实际,防止出“偏、怪、难”题。义务教育阶段,按7:2:1的比例,即基础题占70%,小综合题占20%,难度较大的题占10%的原则组织命题。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并以年级为单位将考试成绩上报教导处。

3、考试方法以闭卷为主,采用考试、考查相结合,加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考查。外语考试采取听力、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4、对不及格的学生进行补偿教学后,要给予再次测评的机会,并在此基础上登记成绩。要让学生看到进一步努力学习的价值,鼓起继续学习的勇气。

5、学期期末成绩的评定,不能只注重对最终学习结果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含学习态度、学习习惯等)也应成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应严格按5:3:2进行评定,即期末考试成绩占50%,期中考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含小考、课堂提问、作业、实验及平时表现等)占20%。

6、教学质量分析是改进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

试题分析:包括试题的题型、主体知识覆盖面、试题分值合理程度、试题难度、试题的主要优缺点等。学校教导处应对各学科命题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时向县教研室反馈。 学生学业成绩分析:成绩分析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二率”(即优秀率、合格率)和班平均分,这是反映学生成绩的基本数据。教师在进行必要的数据统计后,应结合对所教班级的情况做出定性方面的描述,期末在教学质量分析的基础上写出全学期教学工作总结并按时上交。

十、教学质量评价

遵循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围绕学校过程性教学常规管理、教师常态课堂执教能力、阶段性教学质量三个方面重点实施监测,全面提高学校教学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评价内容及方式

①、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材料展评

展评的时间:一般为每学年第二学期的期末。展评材料的时限:一般为一学年(两个学期)。展评内容:教学计划、教师教案、学生作业、教学质量分析、校本教研活动记录、《教师专业成长手册》、教学管理制度、校本课程开发、校

17 长听课记录、学生成长手册、学生辅导记录、教师教学评价、学校课程实施方案共十三类。抽取的方式:教师材料由教研室按比例直接随机抽取。评阅办法:教科研中心组织有关专业人员,对各校的材料逐项进行评阅并打分,写出评阅报告,并进行汇总分析。(展评结果新学期开学后反馈学校。)

②、教师课堂教学抽赛

抽赛的时间:原则上每年1次,一般安排在新学年的第一学期。抽赛的学科: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所有学科。抽赛的比例:原则上按任课教师的10-20%的比例抽取。抽赛办法:采取随机抽课、随堂听课、当堂打分、即时写出评语的方式进行。

③、教学质量抽测

抽测目的:通过质量抽测,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质量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教学质量抽测制度、质量分析制度、质量反馈制度。整体把握全区各校教学质量现状,加强对教学质量的管理与研究,力促学校和教师重视学力相对薄弱学生的学习,关注学力相对薄弱学生的课堂表现,开展针对性的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抽测的时间:中学一般安排在每学期的期中和期末,小学安排在每学期的期末。抽测的办法:小学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测学生数为中高年级的一个班,测试学科为语文、数学。初中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

18 1-2个年级,抽测学科为所抽年级的所有学科,教科研中心在考试前4周通知抽测学校、年级和学科。普通高中教学质量抽测每次抽一个年级,抽测学科为所抽年级的所有学科。通过对抽测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重点考查起始成绩基础上的学生学业发展情况,共同查找存在问题,寻找解决对策,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和提高教学质量。

④、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比

评比的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学年第一学期的期末。评比的内容:办学理念、教学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设臵与批改、课外辅导、教学评价、校本教研、课程方案、教师业务比赛、论文论著、教育教学效果(主要包括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共十二个方面。评选的办法:本评比活动每年开展一次。在每年的上半年暑假前先由学校对照评比标准,进行自评,并将自评结果报教研中心;下半年,由教科研中心组成评估小组,依照评比标准对所属学校进行全面评估。评比标准满分为1500分,得分在1200分以上为教学优质学校;得分在900—1199分为教学合格学校;低于900分为教学不合格学校。

2、监测结果运用

将上述监测结果纳入教体局对学校全面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之中。

学校教学常规材料展评的结果按排序折合成分数,以

19 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教师抽赛的结果以学校为单位排序折合成分数,以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学校教学质量抽测的结果按排序折合成分数,以10%的比例计入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选的总分。

中小学教学优质学校评比结果行文公布,其成绩纳入教体局当年对学校的督导评估。对教学优质学校由教体局挂牌表彰,并给予奖励,对教学不合格学校限期整改。教学优质学校实行动态管理,每两年复评一次,复评不合格,即取消教学优质学校资格。

第19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

一、制定计划

个人教学计划由各任课教师制定,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各任课教师在制订计划时要充分理解学校教学工作计划的总体精神,熟悉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本学期总的教学任务,明确教材各章节在教材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各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估计到完成教学任务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拟定教学进度,提出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措施。学校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定期检查,确保计划落实到位。学期结束时各责任部门和学科教师应及时对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进行反思,并写出书面总结。

二、备课

备课是上好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必须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坚决禁止不备课进课堂的现象出现。

(一)教案

教案的内容要求:教学目标,必须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2)重点、难点;(3)课型、教学时数;(4)教学准备,如课前活动安排、媒体的选用(如实验仪器、音像材料、挂图、实物、模型、投影、多媒体课件等);(5)教学实施过程,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的主要内容,要有相应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程序,不能把教案写成单纯的知识提纲讲稿;(6) 板书设计;(7)作业布置;(8)教学反思或后记,总结本课或本单元教学的得失。

(二)备课

1、集体备课。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重要形式,其目的是发挥教师群体优势和骨干教师的作用,交流教学经验,统一认识,解决教学中的重要问题,平衡教师的教学进度,研究和改进教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集体备课的内容和要求有:(1)统一教学进度和教学基本要求;(2)探讨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3)探讨培养学生思维的方法;(4)交流演示实验的关键操作,做好学生分组实验前的准备。(5)结合听课活动,进行评课;(6)在规定的时间、地点进行,安排好中心发言人,做好记录;(7)没有备课组的年级,在集体备课时,应将重点问题提交教研组讨论。

2、修改教案。教师应把集体讨论的内容加以消化整理,在此基础上修改个人备课方案,提前写出完整的分课时教案,要求重点、难点把握准确,教学方法选择和过程设计恰当,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实际,力争做到思想教育、“双基”训练、能力培养三统一。

三、课堂教学

1、严格按课表上课,未经教导处同意,不得随意调课,更不准随便缺课。上课不得迟到早退,不得中途离开教室,不得拖堂。

2、教师在预备铃响时应站在教室门口,目视学生做好上课准备,同时清点学生人数,弄清学生缺席情况,对非正常缺席学生应及时报告学校教导处。上课开始和结束,师生应相互问候致礼。

3、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应紧扣教学目标,教学活动要面向全体学生,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上应尽可能体现不同的层次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他们的学习需求。

4、坚持探究式、合作式和讨论式教学,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特别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教学实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要及时反馈、及时补偿,尽力使绝大多数学生通过教学活动都能实现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并获得成功感,尽可能减少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缺漏。

5、课堂练习设计要典型精当,有利增强学生对主干知识的运用掌握,既要防止题海战术,盲目地多练,又要防止老师包办,缺少学生的自主练习与实际体验,真正做到精讲精练。

5、教师上课要讲普通话,语言要精炼、准确、生动、富有启发性和吸引力,声音要响亮;板书要清楚,布局结构合理,能体现出讲课重点,字迹工整,大小适当,用字规范,不写错别字;教师要举止文明,教态亲切、自然、大方,衣着得体,不准穿透明装、吊带裙、露脐装、短裤、背心、拖鞋进入教室,不化浓妆,不准在教室内抽烟。体育教师必须穿运动服、运动鞋上课。严禁酒后上课,上课时必须关闭手机。

6、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羞辱学生。上课时教师不得把学生赶出教室。同时应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堂规则,课堂内发生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的,应由任课教师负责在课后处理。

7、重视教学卫生,注意纠正学生坐、写姿势,随堂教师要负责督促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四、作业布置与批改

布置和检查作业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教师反馈教学信息、改进教学的重要手段。

1、布置作业必须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以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双基”,培养能力,发展智力。作业布置要适时适量,难易适中,要重视对学生预习、复习的指导和检查。一般课堂作业的难易程度应以多数学生学习水平为基础,让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能完成。

2、要适度控制课外作业的总量。

课外作业内容可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类,因人而异,分为选做题和必做题。作业形式要灵活多样,不仅布置读、写、算的作业,还要布置画、唱、操作、实验、实践、调查、考察、观察等方面的作业。坚决杜绝惩罚性作业、随意性作业、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

小学生课外作业量:三至六年级每天不超过1小时;

一、二年级原则上不布置课外作业。

3、教师必须及时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保持一定比例的面批,日期要明确。教师批改作业要注意示范性,教师书写要工整,标点要准确,符号要规范。作文的眉批、总批评语要得当,指示要具体,富于激励和指导作用。

4、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按时、规范、独立完成作业的良好习惯,教师应督促每位学生及时上交作业,如学生拖欠或不做作业,教师又没及时发现或没有采取补做措施,追究该教师的责任。

5、鼓励在作业布置和批改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可适当布置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的作业。但不得以教改为名不布置或不批改作业,实行改革实验的教师应将改革方案报学校批准备案,期末写出实验报告。

6、教研组每月检查一次作业批改情况,学校不定期抽查与检查相结合,并将结果公布。学校每学年要组织不少于一次的各年级各学科优秀作业展评。

五、辅导

1、辅导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既要课内辅导,又要课外辅导,既要集体辅导,又要个别辅导。

2、集体辅导要有计划。教师要认真分析所教班级学生的不同特点,与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共同研究,统一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总体认识和具体辅导办法,制订辅导计划。

3、辅导对象要有所侧重,特别要关注学有困难和学有余力的学生。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采取适当布置提高性作业,向其推介课外补充读物,让其参加兴趣小组等办法,激励兴趣,发扬特长;对个别学习困难学生以及因请假、旷课而影响了学业的学生,可采取个别辅导和小组辅导的方式有的放矢地查漏补缺。

4、辅导要讲究效益,要做到热心、耐心并且有信心,避免疲劳战。放学后不能留学生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时间不宜过长。

5、凡有住校生的学校,都要组织住校学生上晚自习,并安排科任教师坐班辅导,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4、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6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5、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的实践。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学校要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专业报刊上发表论文,展示学术成果。

6、教师要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参与课题研究,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7、所有教师都应根据自身特点制订专业发展规划,提高自身素质;学校要为教师推荐专业必读书目,开展教师读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教研组、备课组应定期交流学习心得。

第20篇: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实验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主讲人 万亮 2014.10.13 实验教学是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检测能力、数据处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规范管理我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特制定本要求,做为全县中小学实验教学管理、检查、评估的主要依据。

一、组织机构

1、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在校长领导下,由分管副校长、教导主任组织实施。

2、重点高中配备专职实验员5名以上;一般高中和24个教学班以上的初级中学配备专职实验员2名;9—24个教学班的初级中学配备专职实验员1—2名,9个教学班以下的初级中学配备兼职实验员1—2名;县办完全小学配备专职实验员1名,其他小学配备兼职实验员1名。

3、配备3名以上专职实验员的学校,应联合电教人员成立科教馆,在教导处直接领导下,与学科教研组协调配合开展工作;专职实验员不足3名的学校,实验教学归学科教研组具体负责。

4、实验教师必须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广泛的实验专业知识,科学的实验室管理知识。

5、专职实验教师的待遇应不低于相应学科科任教师的平均水平,兼职实验员的工作量计算办法由学校根据本校实际自定,不宜过低。

6、实验教学要纳入学校常规教学工作中去,做到有计划,有检查,有考核,有总结。

二、仪器管理

1、建立健全仪器管理明细帐、实物流水帐和统计报表,定期核对,做到帐、册、表、物相符。

2、教学仪器的管理必须落实到人。仪器管理人员接手时要对照有关帐册认真清点核实,无误后签字。一旦签字,即对所管仪器负全部责任。调离工作岗位时必须履行严格的移交手续。仪器管理人员调离学校,没有移交教学仪器的,学校不得出具工资介绍。

3、仪器的存放要编号、分类、定室、定柜、定位。化学药品与仪器分室或分柜存放。室内要有防盗、防火、防毒等安全措施,做好通风、防潮、防尘和整洁工作。仪器管理人员要根据各类仪器的特点,定期的、有计划的进行维护与保养,使所有仪器经常处于完好状态。

4、化学危险药品必须贮藏在专用室、柜内,并按各自的危险特性,分类存放,不得和普通试剂混存或随意乱放。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懂得各种化学药品的危险特性,具有一定的防护知识,并实行“五双管理”即双人管理、双本帐目、双把门锁、双人领发、双人使用。要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桶、黄沙等并定期检查。

5、仪器原则上不得外借,如确需外借的,要办理登记和审批手续。外借仪器要及时收回,并做好接交手续。

6、教学仪器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要按有关程序及时报损。A、达到或超过使用年限,无修复价值。

B、主要结构和部件陈旧或损坏,精度严重降低或丧失,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又无法修复的教学仪器设备。

C、严重影响安全,继续使用会引起危险事故的教学仪器。 D、大修一次费用超过原值的50%以上的教学仪器。 教学仪器报损的程序是:

A、低值易耗品,由仪器管理人员每学期汇总一次,列出品名、数量与金额,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B、单价在20元以下的低值耐久品,如部分玻璃仪器、石膏模型、标本等教具,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经教研组负责人签字后,报校长批准。

C、单价20元以上,使用年限一年以上的教学仪器设备属学校固定资产,损坏后由仪器管理人员填写《仪器报损登记表》,教导处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技术鉴定,报校长批准,并由管理和财务部门办理注销手续。

D、仪器报废后应将有使用价值的零部件拆下备用。 因违规操作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故意损坏的,要由相关责任人赔偿,并视情节轻重予以处罚。

7、每年9月中旬,学校都要组织财产管理人员和仪器管理人员对学校的教学仪器进行盘点。9月下旬,各学校要派专人到县业务主管单位报一次教学仪器《管理明细帐》和《仪器报损登记表》。

三、实验教学

1、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必须制订实验教学计划,交教导处和实验室各一份。计划应分年级列出实验课题、实验类型、实验时间等。

2、实验室根据各科教学大纲、教材和各科任课教师的实验教学计划,制订本学期实验室工作计划。

3、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熟悉各种教学仪器的规格、型号、技术标准、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维修办法。熟悉全部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的有关理论、实验方法、注意事项,能熟练指导学生实验,处理学生实验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按照实验教学计划认真备课,并备写专门的实验课教案。实验课前3天填写《实验通知单》交实验室,实验课前检查所用仪器和器材的准备情况,试作实验,做到“胸中有数”。同时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明确实验目的,掌握实验原理,并划分实验小组,强调实验纪律,重视安全操作教育。

4、实验员按照《实验通知单》准备实验,使需要的仪器处于完好状态,备足药品和材料,检查通风、电源、水源及其它设施。

5、上实验课时,任课教师和实验教师应巡回检查、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使用危险试剂进行实验前,必须向学生提出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教师领用危险品时,必须提前计算用量,填写《危险试剂领用单》由专管人员和教师送取,不得让学生代替。对实验中危险品的遗弃及废液、废渣要及时收集,妥善处理,不得在实验室存留,更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危险试剂的管理和使用方面如出现问题,除采取措施迅速排除外,必须及时向学校领导如实报告不得隐瞒。

6、实验结束后,任课教师应及时小结实验情况,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作出讲评,并指导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仪器管理人员要对教学仪器及时清洁、保养并归橱。

7、有关教研组要不断总结经验,积极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开展课外科技活动和进行开放性实验。

8、实验员和各有关学科科任教师要加强联系,积极开展实验教学研究、教学仪器研制和自制教具活动。

四、学生守则

1、中小学生要重视实验课,以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努力掌握基本实验技能,不断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课前要认真预习,完成实验预习作业,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原理,知道实验步骤和操作要领,经老师批准方可进入实验室。

3、进入实验室后,要保持安静,定组定位,不得随意换位。

4、开始实验前,要检查核对所用仪器、器材、试剂是否齐全,名称规格是否一致,如有不符及时报告老师。实验台要始终保持整洁,各物品应放在合适的位置上。

5、按规定进行实验,谨慎操作,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如实记录,不得随意更改实验,不得随意动用室内其它实验器材。

6、保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有疑难时,应请老师帮助,遇有偶发事故时,保持镇定,迅速报告老师处理。

7、用过的火材梗、废渣、废纸等不得随意丢弃,要放置在指定地方,如仪器损坏,应主动报告老师,以便妥善处理。

8、公用仪器用过后,要立即放回原处。规定在原地使用的仪器,不得任意移动。

9、实验结束后,应将仪器清洗干净。放回原处,整理好实验台面,仔细检查水龙头、电源是否关闭,不得将实验用品及设备带出实验室。

10、根据实验内容和要求及时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必须如实反映结果和实验过程,不得随意臆造或抄袭他人实验数据和记录。

五、评估考核

1、实验开出率考察,统一使用规范的表式,《年级学科实验登记表》由实验教师和任课教师共同填写;《学科实验开出情况统计》由实验教师根据登记表汇总;《学校实验开出情况统计表》由实验教师统一汇总。

2、对学生实验能力和技巧的考核,以现场操作为主,并辅之笔试与口试考核学生的理论分析和思维能力。

3、对学生的考核应坚持实践性、基础性、全面性及可行性、可信度原则。

4、对教师的考核除通过教案、实验教学计划和实验登记表外,还可用问卷调查、表格调查等多种形式。

5、所有考核的登记表、统计表、调查表等,都应作为实验教学资料汇入教学档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心得体会.doc》
中小学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