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心得体会

2021-08-22 来源:教学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对外汉语语音研究的心得体会

对外汉语语音研究的心得体会

文学院 对外汉语 0705 魏舒然 07501208这学期我们在对外汉语语音研究这门课上系统的学习了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系列语音问题,时老师带着我们初窥了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殿堂,为我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门课上,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产生了一些感想。

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并不重视语音的学习。然而,汉语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忽视语音教学会严重影响交流,因此我认为,在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流利的发音,才能良好的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并且,我们一定要在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时就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如果听任学生错误发音,将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到时则极难纠正,会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汉语语音知识,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对外汉语教学界开始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研究和语音教学研究进行多方面的探索。随着近30年的探索,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汉语语音研究逐渐从经验型描述向实用性、科学性的研究转变。这一时期对外汉语语音研究的特点是:实用至上,紧密结合教学。有些基础研究 ,也是在教学实践的推动上进行的。在这场转变中,语音学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语言学和音系学取得的丰硕成果的推动下,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不断发展,使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一时期,实证研究和实验研究成为主流的研究方法,语言的语音知觉、知觉与发音的关系成为语音偏误分析之后新的热点,并且音系学的最新理论在第二语言语音习得研究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人们针对语音教学中的难点有意识地加强了对语音学习规律和语音教学规律的探讨具体包括对汉语音素、声调、语调的特点及其教学法的研究,以及对《汉语拼音方案》的实用性分析等。

1998年,赵金铭提出了一个对外国人进行音系教学的简化方案,具体包括两个辅音音位方阵。一个是塞音、鼻音方阵,包括b ,d,g,p,t ,k ,m ,n ,ng。另一个是塞擦音、擦音方阵,包括z, c ,s,zh ,ch ,sh ,j ,q,x。《汉语拼音方案》中的韵母包括 6 个单韵母、4 个开口呼的复韵母和 4 个开口呼的鼻韵母而其他声韵母都可以靠拼读解决。汉语语音的本质特点是表意,音节在汉语中的重要性要求我们帮助留学生建立起音节和整字之间从听觉符号到视觉符号的联系。在如今的课堂上,教师为了趣味性和实用性,往往忽略了声、韵、调的单项训练,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正确的顺序应该是音素为先语流为后。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韩国人在学汉语时经常会对各个成分之间的韵律特征缺乏正确的把握,尤其是阳平和上声,特别容易被混淆,因此在对韩国学生的语音教学中可以排除母语干扰这一因素的影响。通过阅读资料我了解到,关于汉语的功能语调,相对于疑问语调和祈使语调来讲,韩国人更容易掌握陈述语调。学者将将祈使句与陈述句、疑问句的语调分别进行了对比,发现在汉语中句末音节的时长与句型密切相关,祈使句句末语气助词的音长在三种句型中是最短的。更有学者通过实验语音学的手段,研究了重音的声学特征、组合特征以及重音对语调的影响,归纳出反映自然重音、强重音和弱重音组合特征的数据,有关重音组合模式的数据可以改善合成语音的自然度。对非声调语言区的汉语学习者来讲,很难掌握声调和语调的共存模式,了解重音的组合特征有助于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通过汉英对比,对现代汉语的节奏情况进行了研究,指出:“汉起作用语的重音只在表达层面,也就是信息层面起

作用,只与信息焦点有关,而与词汇语义没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重音在汉语音系中没有地位,不是汉语的节奏支点。”

虽然我国的汉语语音研究与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我国的汉外语音对比范围较为狭窄,双语语音对比研究仅限于汉韩、汉日等邻近国家的语言之间,与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尤其是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对比研究非常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通常欧美等国的留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洋腔洋调”现象,然而,发音非常标准不带任何口音的通常也都是欧美等国的学生,日韩的学生在汉语发音时则普遍带有明显特征。母语语音对汉语语音习得的干扰,究竟受哪方面因素影响比较大仍然需要近一步调查、研究和分析。

同时,虽然我国对外汉语教学越来越偏重实用性,但语音研究与实际结合仍然不够。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十分迅速,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留学,对外汉语教材的分类越来越具体,针对性越来越强,因此对汉语语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我国对外汉语语音研究进步神速,但是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研究手段和方法相比,对外汉语语音研究与之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以前的语音学研究属于耳听为主的经验型研究,受如今研究条件和整体研究水平的限制,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未能受到对外汉语教学界足够的重视。此外,对国际主流的语音研究,特别是语音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必要的了解。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音系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能够有效推动对外汉语语音研究的发展。

推荐第2篇:对外汉语语音研究的心得体会

实验语言学课程学习论文

学院:西北民族大学

班级:2013级电子信息工程3班 学号:P131813865 姓名:李腾 任课教师:郭蕾

2015年12月30日

实验语音学学习体会

李腾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实验语音学的现状,以及它在汉语语音研究中的应用。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与语言学有关:它对外是“语言学的语音学”,对内是“实验音韵学”。近年来这门学科发展迅速,对汉语的语音研究,包括一般语音学、方言研究、音位学和音系学、历史音韵学都有不可舍弃的重要意义,甚至对语法语义研究都能做出贡献。 关键词:实验语音学

语音学的语音学 汉语语音学

一、引言:实验语音学的现状

记得第一次上课的时候,我们的任课老师郭蕾老师问我们:“语音学是什么?”然而我脑海里什么都想不起来,可见语音学已经不是有点儿危机,而是到了濒临消失的边缘了。所以本文就来说说我学习了实验语音学之后的感想。

如果没有因为选课的时候没有其他的课程了的话,我也不会选实验语音学,一开始我很奇怪:“为什么大家都不选择这门课程”这样的问题是该问其他同学的。但是在学习完之后我仿佛有了新的感触。

这就是实验语音学的现状了。

1.1 初入课堂的懵懂学知

这学期我们在(汉语)实验语音学这门课上系统的学习了在(汉语)实验语音学过程中会遇到的一系列语音问题,老师带着我们初窥了(汉语)实验语音学教学的殿堂,为我们将来从事教学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这门课上,我们获得了很大的收获,产生了一些感想。

很多国家和地区在学习一门语言时并不重视语音的学习。然而,汉语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和社会交际能力的首要前提。忽视语音教学会严重影响交流,因此我认为,在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重中之重。只有掌握了汉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和正确、流利的发音,才能良好的通过语言进行交际。并且,我们一定要在开始学习一门语言时就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因为学生每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的发音习惯。如果听任学生错误发音,将会使学生形成错误的发音习惯,到时则极难纠正,会花费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因此,在汉语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系统的学习汉语语音知识,形成正确的发音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二、今天的语音学

2.2 今天的语音学到底是干什么的呢

(1)语音学,就是研究语音发音的科学。

(2)现在的语音学,就是实验语音学。 (3)语音学里的语音学,就是实验音韵学。

虽然我国的汉语语音研究与教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仍然面临着很多问题。我国的汉外语音对比范围较为狭窄,双语语音对比研究仅限于汉韩、汉日等邻近国家的语言之间,与其他语言的对比研究,尤其是与印欧语系语言的对比研究非常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通常欧美等国的留学生比较容易出现“洋腔洋调”现象,然而,发音非常标准不带任何口音的通常也都是欧美等国的学生,日韩的学生在汉语发音时则普遍带有明显特征。母语语音对汉语语音习得的干扰,究竟受哪方面因素影响比较大仍然需要近一步调查、研究和分析。

同时,虽然我国汉语教学越来越偏重实用性,但语音研究与实际结合仍然不够。目前世界上学习汉语的人数增长十分迅速,越来越多国家的学生来到中国留学,对汉语教材的分类越来越具体,针对性越来越强,因此对汉语语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虽然我国汉语语音研究进步神速,但是与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语音研究手段和方法相比,对汉语语音研究与之仍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我国以前的语音学研究属于耳听为主的经验型研究,受如今研究条件和整体研究水平的限制,很难有所突破,因此未能受到汉语教学界足够的重视。此外,对国际主流的语音研究,特别是语音习得方面的研究成果缺乏必要的了解。我相信,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音系学和实验语音学的进一步发展,一定能够有效推动汉语语音研究的发展。

三、实验语音学的应用领域

用生理实验演示发音部位,用声学实验演示发音方法和超音段特征,并在教学中使学者能亲自验证。又如根据实验成果可对双语者的语音训练起提高质量和加速进度的指导性作用等。

在言语处理方面,如分析出语音的主要信息参量,判断什么是必要的“载信单元”,什么是“羡余度”,找出语音在连续语言中的变量和恒量的规律,为通信传输、电声系统、合成识别、语音控制、特殊环境通话等一切言语工程提供可靠数据,并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等。

在言语矫治方面,如研究言语缺陷患者的发音机制及话音,指导矫治方案。为研制聋哑人的助听、助话等器具提供科学数据,分析脑部、喉肌等微电流帮助失语患者康复治疗等。

在语言学研究方面,如言语活动和语言控制的测验,音位系统的订定,语法结构与语音关系的分析,人类语言起源的探索,历史音变及横向干扰的研究等。

四、结语

本文介绍了实验语音学的现状及其在汉语语音学中的应用。实验语音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大学科。其中只有很小一部分与语音学有关:它对外是“语音学的语音学”,对内是实验音韵学。语音学有用——我说服了自己,也希望别人被我说服。

参考文献

[1] 赵元任 1980 《语言问题》,北京:商务印书馆。

[2] 朱晓农 2002b 《语音学的三大潮流》,中国语音学岳麓论坛论文,2002年12月,长沙。 [3] 潘悟云 2000 《汉语历史音韵学》,上海教育出版社。

推荐第3篇: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中三幅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图下的音节

zh* ;ch2; sh& zhu#

3、学生自己试读。

4、同桌互相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拼读中的错误,指导好三拼音节。

6、开火车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读四个声母“zh ch sh r”,提醒学生读时要注意轻短些。

2、出示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

4、教师强调: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读得长些、响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6、出示“zi ci si ”与 “zhi chi shi ri”的发音进行比较,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7、开火车读。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自己试着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

(4)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可以提出读不准的音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同桌互相帮助读儿歌。

(6)结合图,请学生读儿歌。

(7)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zh ch sh r”,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真棒!

附:板书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学习“y、w”和单韵母拼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学过的声母读一读,背一背。

2、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1、出示声母“y、w”的图。

2、请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字母的音形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分小组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4、请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怎样记住字母的音形。

5、教师强调“y、w”是声母要读得轻短些,“yi、wu”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稍长响些,应整体记忆。

6、指名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及时纠正。

7、开火车读一读,横排读,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先出示电脑课件:没有音节、没有动物的图。(26页中间图)

2、师问:图上都画了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幅图吗?(学生可以从碧绿的湖水、茂盛的大树、嫩绿的小草这几方面说一说)

3、点击鼠标出示小动物。再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在干什么?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4、最后电脑出示音节。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得不准时请别的同学帮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自由读。

6、同桌读。

7、指名读。

四、写声母“y、w”

1、引导学生看书上的范字,看看是几笔写成的?占什么格?

2、请同学说一说应该怎样写

3、教师范写

(1)“y”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右斜,第二笔是左斜,占中下格。

(2)“W”是两个斜上斜下写成的,不要写得太宽。教师要重点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改。

五、小结

从开学到目前为止,声母教学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学得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区别“y i yi、w u wu ”和“{ yu”。

1、出示卡片:“y、I、yi”;“w、u、wu”;“{”

2、自己出声读一读。

3、问:你们还记得“j q x ”与“{”相拼的规则吗?说说小儿歌:“小{ 小 {有礼貌,见了j q x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还念 { 。”

4、出示“y” 和“{”组成的音节“yu”。问:你发现了什么?

5、说儿歌:“小{小{有礼貌,见了j q x y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 ,还念 { { {。”

6、看图读音节“y*”和“w(”,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

7、最后可以做一个课件,把凌乱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只限本课的)进行分类,让学生亲自进行电脑操作,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

三、认读23个声母。

1、出示23个声母,可以让学生自己照着读一读。

2、同桌互读互背。

3、让学生把自己的声母卡片拿出来按顺序摆一摆。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读不准的音节做上记号。

(3)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提出读不准的音节。

(4)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5)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这些字母的音形,而且学会了学习字母音形的方法。别看年龄小,还真不简单呢!我们将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复韵母,我想你们一定学得更棒。

附:板书

海外教学的经验之谈

越来越多的金发碧眼的外国学生加入到学中文的行列里来。我们这些海外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课题:对于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能不能用同样的教学思路、教学方案和传统的教学方法去组织中文教学呢?我很想和海外的同行们谈谈自己的教学体会,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互相交流的作用。

寻找切入点 从不同着手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每个词都是由独立的汉字组成的,而汉字是字形、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但是在西方语言中,若干个毫无意义的音节构成一个词,如果你把一个词拆分成音节,它的意义就不存在。这种不同语言的本质性差别,恰恰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切入点。

中文最大限度地达到既表音又象形,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汉字是象形字的这个特点,开辟中文教学的捷径,突破外国学生因语言习惯不同而形成的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汉字的衍变绘制成图表;给学生讲解汉字中所含有的哲理和特有的睿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解释汉字、猜字谜;有时让学生把汉字恢复成原始图案也会对加深记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克服因使用母语而形成的习惯障碍,用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有些教师把教授汉语拼音作为中文教学的切入点,我认为很是不妥。从汉语拼音切入不但收不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相反还会因耗费过长时间纠正汉语拼音和外国字母间易混淆的发音,使学生失去耐心,丧失学习中文的兴趣。

我的经验是:最初的中文学习要从讲解字形、字义入手,教会学生用正确笔顺写出构架匀称的汉字。至于发音,要反复、清晰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字形、字义和发音间反复地做切换练习,达到一定的条件反射,切不可过分借助汉语拼音,否则学生会对汉语拼音产生依赖感,离开汉语拼音就不知所措了。

当然,汉语拼音毕竟是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自学中文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在学生们对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有了一定掌握后,还是要教他们掌握汉语拼音。我认为最好的时间是在学习中文3至6个月后,这时学生已经在不自觉中对汉语拼音和本国文字发音规则之间的差异有了一定认识,学起汉语拼音来水到渠成,用很短的课时就可大功告成了。

有限的字 最大限度地利用

国外中、小学中文课的课时相对较少,一般是每星期1-3小时。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通过训练,让学生们学会把有限的字,做最大的利用,切不可将学过的字和句一字一用,一句一用。从一开始就要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解中文组词、造句的方式和语法概念,让学生们边学习边体会汉语独特的思维方式。譬如:名词、动词词组的组词方式,主谓宾的句式结构,中、外文语法习惯的不同点等,要力求通过最简单的例句让学生们理解中文的语法规则,然后通过练习,在实际运用中去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语法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在学生掌握了一个句子后,我会把这个句子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别把某一部分拿出来做替换练习。比如:人称代词、动词、宾语的各种变换,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的相互转换等等……这样一来,一个句子往往能衍生出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句子。让学生们把诸多转换模式熟记于心,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把以往学过的字词

尽量多地运用到新学的句式中。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做这样的竞赛:看谁能把一个句子变成更多的句子。结果是人人跃跃欲式,个个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不停地滚雪球式的练习,既是一种复习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手段,也能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对外汉语教学技巧,推荐一本书籍

第一章按教学内容区分的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第一节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 壹语音教学方法探索 贰语音教学方法经验之谈 第二节对外汉语语法教学技巧 壹语法教学方法概说 贰语法教学方法探索 第三节对外汉语词汇教学 壹词汇教学方法研究 贰词汇教学心得点滴 第四节对外汉字教学技巧 壹汉字教学方法的理论探讨 贰汉字教学方法与策略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教学经验 壹文化教学策略概说 贰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第二章按课型区分的课堂教学技巧研究 第一节综合课教学技巧 壹初级汉语精读课的改革设想 贰语篇分析技巧在汉语精读课中的运用 叁中级汉语课的口头成段表达训练 肆中高级阶段汉语精读课的教学方法 第二节口语课教学技巧 壹会话技能训练的原理与途径 贰利用社会环境进行口语教学 叁初级阶段口语课课堂教学活动的策略 第三节听力课教学技巧 壹汉语听力教学法概说 贰利用语境进行听力教学

叁听力理解认知策略分析及教学对策 肆听力教学中的口语训练 第四节写作课教学技巧 壹汉语写作教学概说 贰语段写作训练 第五节报刊课教学技巧 壹新闻听读教学的原则和方法 贰报刊课教学的问题与对策

第三章非言语行为类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 第一节教学中的板书设计 第二节教师体态语言

壹体态语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意义及运用

贰手势在语音教学中的作用 第三节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作用 壹汉语口语教学中情感因素与互动式教学 贰对外汉语情感教学的课堂实施 第四节组织课堂教学的其他方法 壹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应用 贰如何不用媒介语组织课堂教学

。《现代汉语常用词用法词典》的正式出版是其标志。这是一部为外国人编的汉语学习的原文词典,它收词3700多个,有准确的释文,丰富的例证,简明的用法,更宝贵的是备有错用的提示。这是语汇及其教学研究的新作,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汉语学习和教学的需要。

推荐第4篇:浅析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教学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思考

刘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语言文化学院对外汉语专业)

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贯穿汉语教学的初级阶段,对今后的学习至关重要。但由于受母语负牵移的影响,常常存在发音偏误。本文论述了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语音教学的特点、教学技巧和教学难点的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学方法、教学难点

语音是汉语学习者学习汉语的基础,也是许多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最大难点。语音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对语音教学的研究就备受重视。

对外汉语的语音教学不仅涉及音节的发音, 还涉及声调以及和声调相关的轻声和儿化等语音的变化,同时,还要培养学生对汉字音形结合的识别能力。因而,汉语的语音教学承担了比其他语言更为复杂和繁重的任务。

学生在学习和练习汉语发音的过程中,也会遇到问题,特别是声调的辨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应该了解留学生汉语语音方面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进行语音训练。在汉语语音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方法和技巧,尽量化整为零,把语音教学、实际会话和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不要让学生对单调的语音练习感到厌倦。教师还应该把一些关于汉语发音理论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让学生除了模仿发音之外, 还可以依据理论的指导,规范发音。

一、汉语语音显示的特点(与印欧语比较以英语为代表)

1、没有复辅音

即音节里不会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相连的结合体。而英语可以有复辅音。汉语拼音辅音字母有22 个,这些辅音要么出现在音节的开头,要么出现在音节的末尾,绝没有两个辅音相连的情况出现;而在英语中就可以,如单词stric[t strikt]、sky[skai]中,就有两个辅音相连。

2、元音占优势

一个音节必须至少有一个元音,还可以有二合元音、三合元音。不止一个元音的音节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相反,不是每个音节都得有辅音,如“啊”( )。

3、更明显的区别在于声调上

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与非声调语言相比,汉语的声调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而非声调语言包括英语只有少数音高、音强能够区别意义。汉语的音节有声调而英语却没有。以上的特点决定了汉语语音乐音多,音节有升降起伏,听起来抑扬顿挫,悦耳动听。可这些特点对于说惯了英语这种语言的外国学生来说却很不习惯,从而增加了他们学习汉语的难度。

二、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技巧

1、通过汉语拼音的学习过程,着重发音训练

对于初学汉语的留学生来说, 花一些时间来掌握汉语拼音是很有必要的,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大有帮助。教师也可以利用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这段时间来规范发音, 着重进行汉语语音训练。结合拼音的学习,教师可以让学生注意发音的细节,还可以简单给学生讲解发音的部位和技巧,让学生模仿并练习。

在学习汉语拼音的阶段,学生暂时还没有接触到汉字,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语音练习中,可以注意一些发音的细节问题,是纠正语音的有利时机。教师不妨利用这样的机会,让学生把发音发得更精确,重点掌握一些韵母的组合发音以及声母中的舌尖音、舌面音和舌根音等留学生不容易发准确的辅音。在这一部分的练习中,单独元音和辅音练习要和整体的音节练习相结合, 同时要配合进行声调的发音训练。

2、声调的学习,要以模仿为主,体会四声的高低变化

声调的学习和掌握是语音教学的难点。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汉语四个声调的高低区别, 可以适当介绍五度标记法,但主要的练习还要结合实践来进行。留学生多半对声调缺乏基本的感知,在他们看来,四声的变化很难把握,而且听起来没什么区别。初学的时候,教师可以多让学生跟读和模仿,体会四声的高低变化,可以先从同一音节的四声开始练习,比如“bā,bá,bǎ,bà”,之后再进行多音节的组合练习。

对声调的练习和掌握不必急于求成, 留学生要想较好地把握声调一般都需要一定的过程。在学习的初期,教师也不必过于苛求,可以将声调的练习贯穿于以后的教学中,等学生进入到词汇和语句的学习时, 通过整个词语或整个句子的连读,声调会显得更自然一些,也更容易把握。无论对于哪个阶段的学习者来说,纠正声调都是必要的,教师应该将声调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

3、语音的练习要和汉字、词汇以及句子和会话结合起来

虽然学习拼音的阶段是练习语音的有利时机, 但并不表示语音的学习在这一阶段就能够完成了, 在日常的学习中,语音的练习仍然是重点内容。学生每学会一个汉字和生词,都涉及语音以及声调的掌握,还会有轻声、儿化、变调等

语音的变化;朗读句子以及进行会话的时候,还涉及词语的发音、断句与停顿以及语气等更为复杂的问题。

语音的教学一定要和实际的语言学习和训练相结合,让学生多朗读、多表达,及时纠正发音偏误,还要逐渐渗透更多的语音知识, 并让学生应用到词汇的发音以及语句的朗读中, 逐渐规范发音, 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学习者母语的迁移

不同语言的学习者在学习汉语时,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发音上的偏误和负迁移。例如,英美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在发h 这个音时总是很费劲又不准确,尤其是h 类词连读时就更为难学。这主要是由于英语中h 发的是喉音,喉音的发声特点是气流从肺部直接流出,而不是从口腔或声门流出,发声部位是喉部而不是口腔。如果要一个英美国家的汉语学习者练习说“黄河很好”,其难度可想而知。而像日本、韩国之类的一些亚洲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在发r 这个音时就总是发不准确,原因是他们的母语中本就没有类似r 这样的音,以至于他们发r 音时听起来总是像l 音,从他们的口中说出的“人民”就变成了“len min”。

2、学习者在声调学习中产生的困惑 声调在整个汉语语音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许多留学生都对汉语的声调大感头痛,学习初期的“洋腔洋调”再所难免。其类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对于母语没有声调的学习者,声调对他们来说就像在唱跑调的歌,总是找不到对的感觉,例如,来自韩国的学习者学习难度最大的是阳平和去声;而对于那些母语有声调的学习者来说声调又像是雾里看花,既明白又糊涂,例如,来自越南、泰国的学习者学习声调时偏误最严重的是阴平和去声。

在学习者刚刚开始接触声调的时候会发现,上声比其它三个声调难学,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专项练习后,发音基本都可以达到准确的调值。然而,两个上声的字连读时,初学者又很难掌握,这主要是由于上声连读时需要变调。汉语中的单字调和在语流中的字调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习者如果仅学会了单字调,在语流中由于音变,就会混淆发音。例如,一些学习者会把“我想请你看电影”中该变调的“想”的半上声读成全上声;把“好好写作业”中几个连续的上声一律读成全上声,这都是第二语言学习者在语音学习阶段经常会出现的一些偏误。

四、对于难点的思考

哲学理论唯物辩证法让我们认识到事物的发展都是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各种教学方法都是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不同的只是侧重点不同。就像语音教学中传统的专项训练与语音全程教学,后者是前者的升华,可将二者紧密结合。在语音教学阶段,集中精力打好基础,在语法、词汇教学阶段继续加强语音训练, 会使外国学生的汉语语音学习事半功倍。

首先,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尽量掌握第二语言习得者的文化背景,对其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予以正确的指导。在教学中将留学生的偏误一一纠正,这不仅使学习者找到了问题的切入点,为汉语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提高了教

师的教学质量。其次,由于学习者的母语不同,母语中各音节的节奏也不同。汉语讲究“字正腔圆”,发音过程抑扬顿挫,在教学时应该让学习者掌握汉语的发音节奏,着重避免母语的负迁移带来的吞音或发音过长,以使其说出正常语速、“铿锵有致”的句子。

参考文献:

[1] 孙德全.对外汉语语音及语音教学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6.[2] 周芳.对外汉语语音研究与语音教学研究综述[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 2006(02).[3] 孙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难点[J].今日湖北:理论版,2007(03).[4] 程棠.对外汉语语音教学中的几个问题[J].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3).

推荐第5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难点

第 1 卷 第 3 期 今 日 湖 北 理 论 版 Vol.1 No.3 2007 年 3 月 Today HU bei Theory Edition March 2007 收稿日期:2007-2-28 作者简介:孙 月 湖北大学文学院 (430062)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难点 孙 月

摘 要:语音的学习是语言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汉语的语音学习给很多外国学生带来了困难。本文试从对外汉语

语音教学的难点入手,指出汉语语音的规律,减轻汉语语音学习的困难。 关键词:汉语语音 字音 语音 声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5807(2007)03-0146-01 学语言必须打好基础,语音就是语言的物质基础因为语 言主要是用来交际的,在说话交流的过程中,语音起到了重 要作用。同时,学好语音也为语言学习中其他部分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教学是教学的起点, 也是教学的基础,如果起点过于草率,基础没有打好,必然 会影响整个学习过程,这本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具体来来看,汉语学习的难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汉语字音本身具有其复杂性,如存在着同音字、多 音多义字等。

同音字是从书面语的书写形式字符出发的,指若干音同 形不同的字符的集合,他强调的是字。而多音字是从口语的 语音形式出发的,强调的是音。汉语的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等现象给外国学生的学习造成的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多音多 义字,一个字存在多种读音,而且不同的读音分别表示不同 的意思,比如,“和”字,它可以读作 hé,连词,像“我和 你”;可以读作“hè”音,像“附和”;可以读作“huó”音, 像“拌和”;可以读作“huò”音,“掺合,混杂”之意。汉语 中多音多义字为数不少,甚至有些字中国人都存在误读误用 现象。这无疑对外国学生来说更具有挑战性。

二、区分语音与字音。

字音是整体认读的带声调的单音节。字典上每个汉字所 标注的是字音,也可称为指称音,它是独立于语流之外的, 学生学会了指称音并不代表着朗读的准确无误。语音是言语 的声音,换句话说,语音是人们说话的声音,是由发音器官 发出的,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意义,并能用来跟别人交流的声 音。学会了字音并不意味学会了语音,语音更重实际中的应 用。

三、声调的学习。

声调是具有区别意义的声高,汉语是一种声调语言,不 同于大多数西方的语调语言。声调是一种音位,赵元任说, 声调“当语言里噪音高低的音位讲,就是用声带颤动的频率 来分辨字的异同的音位。” 他认为,字调是表意的,而语调 是表情的。汉语声调在表意上发挥着重大作用,四个声调代 表着不同的字族,有区别意义的作用。每一个声调代表着一 组同音字,四个声调代表的字有很大的差异,即便是同一字 族,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如果声调读不准,有时会产生 歧义,影响正常交流。比如,“床上放着杯子”与“床上放 着被子”,如果区分不清二声与四声,就会给他人造成理解 上的困难。

那么,既然对外汉语教学存在着这么多难点,应如何解 决这些问题,化难为简呢?

一、语音教学开始应简单化,并贯穿于汉语学习的整个 过程。

众所周知,对于一门外语的学习首先应从语音着手,汉 语学习同样如此。赵元任认为“这种工作啊,只要在开始的 两三个礼拜就应该把所有的困难都给战胜。”汉语语音涉及的 知识点多而杂,如果仅仅是把知识点都倾倒给学生,那无疑 是没有效果的,学生是很难记忆的,而且也会逐步丧失对汉 语的学习兴趣。这对以后的学习也是不利的。最好的办法是 开始的语音教学力求简单化,让学生感觉汉语学习并没有想 象中的那么可怕,如能找到汉语与学生母语的契合点最为理 想。语音教学并不是仅仅体现在初学期的,还应该是贯穿于 整个学习过程的始终的,在实际的应用中,语音方面的问题 也就相应地暴露出来,这时候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地修 正学生的发音,在循序渐进中使学生的发音有进一步的提高。

二、语流练语音。

语言重实际应用,学好一门语言最重要的是在具体语境 中的运用,实际运用更能提高语言能力。最简单的例子就是 小孩的母语习得,处于幼儿阶段,并没有丝毫的语音知识, 但却不影响幼儿的语言学习,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有具体的 语言环境。这也给我们的对外汉语教学一定的启示——语言 环境在语言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语音的领 会。教师应淡化汉语语音学习的知识理论性,加强实际应用 的训练,组织学生多读、多练、多对话,还可以在训练中加 进趣味性因素,这样比干巴巴的理论学习更易于接受、掌握,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赵元任.《语言问题》.第 157 页.商务印书馆.1980 年版.[2] 林焘《汉语语音教程·序》.曹文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 社.2002 年.7 月.第 1 版..

推荐第6篇:教案:对外汉语语音教学1

对外汉语语音教案

教学对象: 初级外国汉语学习者 根本任务:

教外国汉语学习者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两个声母以及正确朗读声调的能力。 教学内容:

1、语音学习过程中以听说为主。让学习者多听老师的发音,并在教学过程中介绍声母、韵母的发音方法。

2、在学习声母、韵母的发音后,逐渐展开声调教学 教学重点:

1.学会b,p,m,f,四个声母和a,o ,两个韵母。 2.声调 教学方法:

1.用房屋、雨伞、半圆的形状来引导学生学习课堂内容。

2.运用模仿法,演示法(板书演示)和简明的舌位图等教识声母、韵母和声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老师:

右下半圆bbb 右上半圆ppp 两扇大门mmm 伞柄朝上fff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入新课: 声母、韵母学习(一) 声母 b p m f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然后突然放开,软弱的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P:双唇、送气、清、塞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蓄积气流,然后突然放开,让强气流冲破双唇的阻碍,迸裂而出,爆发成声。声带不颤动。

m:双唇、浊、鼻音。发音时双唇紧闭,软腭下垂,鼻腔畅通。气流振动声带,从鼻腔通过形成鼻音;阻碍解除时,余气冲破双唇的阻碍,发出轻微的塞音。

f:唇齿、清、擦音。发音时上门齿轻轻接触下唇,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气流从齿缝间挤出,摩擦成声。

(二)韵母 a o a:舌面、央、低、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口形自然张大,可见上下齿,舌面中部(偏后隆起),舌位在单韵母中最低。

o:舌面、后、半高、圆唇元音。发音时声带颤动,开口度比a小,上齿或可见齿尖,下齿看不见。两唇收敛,略呈圆形,舌向后缩,舌面后部隆起,舌位比a高。

a

o b

→ ba bo p → pa po m → ma mo f → fa fo 板书演示b﹢a →ba p ﹢a → pa 老师先领读,引导学生自己组合,并指定2—3名学生上前演示书写和读音.二.声调 a a a a o o o o 领读2遍,学生练习后,指定学生读 三.轻声

ma ma ba ba 例:ma ﹢ ma → ma ma

三、练习巩固:

1,两位同学一组一起练习:

(1)请你们小组共同复习今天所学拼音,并练习轻声 ma ma

ba ba

(2)声调练习

ma

ma ma ma fa

fa

fa fa pa

pa

pa pa ba

ba

ba ba

四、布置作业:练习所学的几个发音,抄写字母各十遍。教学难点:

一、声母和韵母

1、让学生能分清送气与不送气声母的区别,将一张纸放在嘴前,通过观察纸的状态来判断送气与不送气。

2、纠正唇齿音中可能出现的发音时上齿不接触下唇或者发唇齿音f时,由于动作太小太快而产生的发音不清晰的问题。

3、发m音时,可能因为学习者的鼻音较重而导致发错和发音不清晰,可以先让学习者先发o音再过渡到m音,或者通过观察学习者的唇形圆展来纠正。

二、声调

1、上声是四声中最难的一个声调。

举例:某天一个外国汉语学习者去饭馆吃东西,他很认真地望着招呼他的女服务员,并认真 地问到:“小姐,水饺多少一碗?”女服务员一听,骂了一声:“流氓”。在学习上声时可以通过先发去声再发阳平在练习和学会发上声,举例:先发ma,再发ma来慢慢过渡到上声。

2、外国学习者在学习声调的发音时往往带点洋腔洋调,而且在学习升调(二声)和降调(四声)时,也会因为升得不急和降得不够而发音不准,通过老师一对一纠正和学习者课后多联系来改正。教学总结:

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修改教案,以便在今后教学过程中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推荐第7篇: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教案.doc

对外汉语复韵母教学

一、教学对象:零起点学生(已学过声母和单韵母)

二、教学内容:十三个复韵母

三、教学目标:通过大量模仿练习掌握复韵母的读音特点,简单的声韵配合

四、教学时间分配:分三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前响复韵母,第二课时后响复韵母,第三课时中响复韵母

五、教学环节(第一课时) 1)组织教学:点名,问候。 2)复习检查:

复习六个基本单韵母的发音 (PPT展示,由学生快速认读) 3)学习新课

1、PPT展示出所有的十三个复韵母,先请学生看屏幕观察,由他们指出复韵母是由2个或3个的单元音组成,先让学生对复韵母有个基本的认识。

2、今天先学习四个前响复韵母,PPT展示及其国际音标。

教师板书(ai ei ao ou )并领读,学生跟读。

3、分别讲解每个读音,并请学生注意老师的口型。

ai先发a的音,然后自然的滑向i,气流不中断,并请学生注意,a口型大,发得长而大声,而i发音短促。

ei发音方法与ai相同,只是嘴型不同,老师展示口型,嘴角向两边咧开可加手势,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ao先发a的音,从国际音标可以看出ao中的a口型比ai中a的口型大,紧接着o的读音此时要变成【u】,请学生做好重点记忆,老师展示口型,口型拢成圆形,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ou同样的发音方法,注意口型由大到小, 学生跟读,学生齐读。 4.复习读音 板书

a→i

e→i

a→o o→u 请学生起来,先分别念出复韵母中每个单元音的读音,接着再念复韵母(重点提醒ao的发音,注意学生的口型,口型变化,并适时纠正)。

5、声韵配合,并学习几个简单汉字。板书:

ai ei ao ou kai fei gao tou 开

高 偷

讲解意思时,先不直接出示意思,而是通过展示图片或动作演示来引出意思,加深记忆。 如:开

老师:look at the picture,the door is …… 学生:open 老师:right,so 开 in English means open

4)卡片练习

老师出示卡片,卡片的一面是复韵母,另一面是其对应的汉字及拼音,老师快速变换并翻动卡片,让学生快速认读,考验学生的熟练程度。 5) 布置作业

复习读音,下节课听写,并试着预习其它复韵母的读音

推荐第8篇:对外汉语语音教案(推荐)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zh ch sh r”四个声母,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能准确拼读“zh ch sh r”和带调韵母拼成的音节。

3、学会“zhi chi shi ri”四个整体认读音节。

教学难点:

区别声母“zh ch sh r”和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理解它们各自的不同用处,为今后能正确拼读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顺序背诵学过的17个声母。

2、读6个单韵母。

3、带调的单韵母。

二、借助插图学习声母“zh ch sh r”的音形。

1、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声母的音形。

2、问:谁能结合图的意思试着读一读字母的音?

3、学生根据图中所画的“织毛衣”的“织”、“吃东西”的“吃”、“大狮子”的“狮”来试读字母“zh ch sh r”的发音,如果学生读对了一定给予表扬,如果读错了也不要批评,可以请别的同学试读。

4、三个字母的音试读后,教师要进行范读后告诉学生:“zh ch sh r”这四个声母都是翘舌音。发音时,舌头都要翘起,但要注意舌头不要卷得过于往后,不能顶在上腭正中,应当把舌头顶在上牙床靠上一点的部位。读的时候要注意轻短。

5、教示范读,学生练习读,教师及时纠正。

6、出示“z zh;c ch;s sh ”对比练读,让学生区别比较,对发音有困难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个别辅导。

7、问: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的形呀?学生说说即可。

三、正确书写“zh ch sh r”四个声母

1、让学生自己观察“zh ch sh r”的占格位置。

2、引导学生观察“zh ch sh”是由哪两个字母组成的?写的时候应注意什么?(要靠拢,不能分开

3、教师范写“zh ch sh”,学生观察。

4、学生练习书写“zh ch sh”,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同时纠正学生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于姿势合格的同学教师要给予表扬。

5、教师指导书写“r”前,先请学生观察占格位置,看书上的笔顺,先写哪笔?再写哪笔?

6、教师范写“r”。要提醒学生注意先写竖,占中格,然后在竖的上边向右写一弯笔,就像刚出土的幼苗一样。

7、学生练习书写,让学生边写边发音记忆字形。教师个别辅导。

8、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书写好的、进步的,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学生书写的积极性。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大家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而且书写得也非常好!特别值得表扬的是你们能运用以前学习字母的方法自己学习字母的音形,非常好!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看图拼读音节

1、出示书中三幅图,问:图上画了什么?

2、出示图下的音节

zh* ;ch2; sh& zhu#

3、学生自己试读。

4、同桌互相读,相互纠正。

5、指名读。教师及时纠正学生拼读中的错误,指导好三拼音节。

6、开火车读。

三、学习整体认读音节

1、读四个声母“zh ch sh r”,提醒学生读时要注意轻短些。

2、出示四个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样读?自己试着读一读。

3、指名读。

4、教师强调:借助“zh ch sh r”的音,再读得长些、响些就是“zhi chi shi ri”的音了。

5、教师范读,学生随读,指名读。

6、出示“zi ci si ”与 “zhi chi shi ri”的发音进行比较,区别平舌音和翘舌音。

7、开火车读。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

(3)自己试着读儿歌,把读不准的音节画下来。

(4)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可以提出读不准的音节,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5)同桌互相帮助读儿歌。

(6)结合图,请学生读儿歌。

(7)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今天我们又认识了4个声母朋友“zh ch sh r”,我们不仅掌握了它们的音形、能够正确书写,而且还学习了整体认读音节“zhi chi shi ri”,真棒!

附:板书

教案示例

教学重点:

1、学会声母“y、w”,读准音,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学会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学习“y、w”和单韵母拼成的音节。

教学难点:

能正确区分声母、韵母和整体认读音节。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学过的声母读一读,背一背。

2、读带调的单韵母。

二、学习声母“y、w”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1、出示声母“y、w”的图。

2、请学生自己借助图学习字母的音形和整体认读音节“yi、wu、yu”。

3、分小组学习,同学之间互相帮助。

4、请同学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一讲怎样记住字母的音形。

5、教师强调“y、w”是声母要读得轻短些,“yi、wu”是整体认读音节,要读得稍长响些,应整体记忆。

6、指名读声母和整体认读音节,教师及时纠正。

7、开火车读一读,横排读,采取多种形式读。

三、看图拼读音节

1、先出示电脑课件:没有音节、没有动物的图。(26页中间图)

2、师问:图上都画了什么?你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这幅图吗?(学生可以从碧绿的湖水、茂盛的大树、嫩绿的小草这几方面说一说)

3、点击鼠标出示小动物。再让学生说一说小动物在干什么?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4、最后电脑出示音节。让学生试着读一读,读得不准时请别的同学帮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自由读。

6、同桌读。

7、指名读。

四、写声母“y、w”

1、引导学生看书上的范字,看看是几笔写成的?占什么格?

2、请同学说一说应该怎样写

3、教师范写

(1)“y”是两笔写成的,第一笔是右斜,第二笔是左斜,占中下格。

(2)“W”是两个斜上斜下写成的,不要写得太宽。教师要重点指导。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行间巡视,个别辅导,纠正学生的写姿和执笔方法。

5、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学生作业,进行评改。

五、小结

从开学到目前为止,声母教学我们已经学完了,大家学得非常好!要继续努力呀!

附:板书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区别“y i yi、w u wu ”和“{ yu”。

1、出示卡片:“y、I、yi”;“w、u、wu”;“{”

2、自己出声读一读。

3、问:你们还记得“j q x ”与“{”相拼的规则吗?说说小儿歌:“小{ 小 {有礼貌,见了j q x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还念 { 。”

4、出示“y” 和“{”组成的音节“yu”。问:你发现了什么?

5、说儿歌:“小{小{有礼貌,见了j q x y 就摘帽,摘了帽子不念u ,还念 { { {。”

6、看图读音节“y*”和“w(”,自由读、同桌读、指名读。

7、最后可以做一个课件,把凌乱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只限本课的)进行分类,让学生亲自进行电脑操作,使学生能在快乐中学习。

三、认读23个声母。

1、出示23个声母,可以让学生自己照着读一读。

2、同桌互读互背。

3、让学生把自己的声母卡片拿出来按顺序摆一摆。

四、学说儿歌

(1)出示儿歌内容,读一读红色的声母。

(2)把你会读的音节画下来读一读,读不准的音节做上记号。

(3)指名拼读学过的音节,提出读不准的音节。

(4)结合图,请认字多的学生读儿歌。

(5)教师领读,学生随读,自由读。

五、小结:

从开学到现在我们已经学习了6个单韵母,23个声母,同学们不仅掌握了这些字母的音形,而且学会了学习字母音形的方法。别看年龄小,还真不简单呢!我们将运用这些方法学习复韵母,我想你们一定学得更棒。

附:板书

寻找切入点 从不同着手

众所周知,汉语中的每个词都是由独立的汉字组成的,而汉字是字形、声音和意义的统一体。但是在西方语言中,若干个毫无意义的音节构成一个词,如果你把一个词拆分成音节,它的意义就不存在。这种不同语言的本质性差别,恰恰可以成为我们学习另一种语言的切入点。

中文最大限度地达到既表音又象形,我们应该充分运用汉字是象形字的这个特点,开辟中文教学的捷径,突破外国学生因语言习惯不同而形成的障碍。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汉字的衍变绘制成图表;给学生讲解汉字中所含有的哲理和特有的睿智;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去解释汉字、猜字谜;有时让学生把汉字恢复成原始图案也会对加深记忆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克服因使用母语而形成的习惯障碍,用全新的思维和视角去掌握一种新的语言体系。

有些教师把教授汉语拼音作为中文教学的切入点,我认为很是不妥。从汉语拼音切入不但收不到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相反还会因耗费过长时间纠正汉语拼音和外国字母间易混淆的发音,使学生失去耐心,丧失学习中文的兴趣。

我的经验是:最初的中文学习要从讲解字形、字义入手,教会学生用正确笔顺写出构架匀称的汉字。至于发音,要反复、清晰地读给学生听,让学生在字形、字义和发音间反复地

做切换练习,达到一定的条件反射,切不可过分借助汉语拼音,否则学生会对汉语拼音产生依赖感,离开汉语拼音就不知所措了。

当然,汉语拼音毕竟是帮助学生正确发音和自学中文的一个重要辅助工具,在学生们对汉字的结构和发音有了一定掌握后,还是要教他们掌握汉语拼音。我认为最好的时间是在学习中文3至6个月后,这时学生已经在不自觉中对汉语拼音和本国文字发音规则之间的差异有了一定认识,学起汉语拼音来水到渠成,用很短的课时就可大功告成了。

有限的字 最大限度地利用

国外中、小学中文课的课时相对较少,一般是每星期1-3小时。要想提高学习效率,就要通过训练,让学生们学会把有限的字,做最大的利用,切不可将学过的字和句一字一用,一句一用。从一开始就要深入浅出地给学生们讲解中文组词、造句的方式和语法概念,让学生们边学习边体会汉语独特的思维方式。譬如:名词、动词词组的组词方式,主谓宾的句式结构,中、外文语法习惯的不同点等,要力求通过最简单的例句让学生们理解中文的语法规则,然后通过练习,在实际运用中去融会贯通、理解和掌握这些抽象的语法概念。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这样操作的:在学生掌握了一个句子后,我会把这个句子分成若干部分,让学生分别把某一部分拿出来做替换练习。比如:人称代词、动词、宾语的各种变换,肯定句、否定句、疑问句的相互转换等等……这样一来,一个句子往往能衍生出十几个甚至更多的句子。让学生们把诸多转换模式熟记于心,并鼓励他们开动脑筋,把以往学过的字词尽量多地运用到新学的句式中。在课堂上,我经常让学生做这样的竞赛:看谁能把一个句子变成更多的句子。结果是人人跃跃欲式,个个争先恐后,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这样不停地滚雪球式的练习,既是一种复习所学知识、加深记忆的手段,也能让学生们学会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最大限度地使用有限的字,表达更多的内容。这样一来,学生们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在学习中体会创造的乐趣,同时也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

推荐第9篇: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上海对外汉语培训儒森汉语老师教学感言

在上IPA和岗间培训课的时候,就已经明白上课时把学生的思维慢慢引出来,循序渐进地引进新的知识点的重要性,然而实际运用的时候,还是很难把握好分寸的。难就难在死记硬背解决不了问题,而知识和经验要靠积累,只有一步一步地去理解,去实践,养成积极好问的求学习惯,吸取周围先进可取的东西,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现方法。

有一次上拼音课的时候,帮助学生找口型,一开始学生只是稍微模仿了一下,就不再对口型了,结果发出来的音很含糊。后来我解释了一下,说明最初找对口型是很重要的,口型对了,发音其实很简单,学生跟着配合了一下,音很快就找到了,一点儿也不费力。学生自己也笑了,而我那时感觉互动得非常好。但整节课中,不都这样顺利。有一次,学生说老师你念我听一下吧!我居然听反了意思,等着他念一遍,学生忙着解释了一番,当时的情况真有点儿尴尬。

一堂准备充分的课,能令人获益匪浅。因为拼音需要做拼读练习,我带了一本普通话水平考的书,上面有拼音以及相对应汉字的拼读练习,并且是按照各个声母韵母等分类的,学生很感兴趣,还拿去复印了一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和学生互动是上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适当关心一下学生其实很重要,从学生的角度来考虑,外国学生更喜欢擅沟通、有生活热情的老师。我在校内上课时,比较容易和学生说说话,更自信一些,有大家庭的感觉。而到公司去上课的时候,颇有些紧张。所以我意识到,今后需要学会和学生聊聊天,说些点轻松风趣的话题,这样即能够缓解枯燥的气氛,也有助

于教学。

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做到勤思考、善总结,不断进步。

推荐第10篇:对外汉语第一课语音介绍教案设计

初级综合课( 语音阶段)课堂教案 课文:《我们在食堂门口见面》

一教学对象:接受正规学校教育的工商管理专业德国留学生,汉语水平为零起点 二课型:语音听说

三所用教材:《成功之路起步篇·第二册》(主编邱军)

本课教案是为语音阶段教学设计的

四教学目的:完成本课所有教学内容,使学习者掌握有关借此和连词的语法使用

能够准确听辨、认读所学生词生字

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语音,运用句子进行对话,和自己造句形成段落

五教学重点 :

• 语音:ie / ei, ang / eng/ in/ou、轻声、全三声、儿化音 • 生词词汇(对生词词汇有一定的了解):喂 一些 些 那些 帮 一下儿 在 饭 早饭 中饭 晚饭 一起 食堂 门口 图书馆 看 电视 或者 跟 同屋 聊天儿 见面 常 常常

想 给 打 写 信

• 语法:疑问句叙述句的使用,在、给、跟的语法规则使用 • 功能:问候,询问,回答和自我讲述,

六、教学难点:

语音语调所ie / ei, ang / eng/ in/ou 所有生词的准确发音和意义解释 疑问语句和自我叙述的语调变化

七、辅助教学手段教具:图片,生词卡片,教鞭,板书

八、教学时数:2个课时(95分钟,每个课时45分钟中间休息5分钟)

九、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组织教学(2分钟):与学生进行基本的相互介绍,打招呼,你好。

(二)复习旧课(15分钟)

(三)学习新课(28分钟)

1学习生词(15分钟):板书生词(喂 一些 些 那些 帮 一下儿 在 饭 早饭 中饭 晚饭 一起 食堂 门口),对生词进行读认,利用图片和中文及一定的英文讲解,使学生对生词意义有一定的理解.,由生词进行词语的造词组合。如,帮,可以组词为帮忙。 2讲练课文(8分钟):先有老师带着学生进行带有感情的课文的跟读,跟读三遍后,由学生自主朗读,老师在旁边纠正学生发音错误并给予学生适当的鼓励,同时在学生朗读语调上出现的错误给予适当的提醒与纠正。 3重点词语训练(5分钟):利用分发的小卡片,对学生进行新课词语的练习。让学生记住字音字形。

(四)课间休息(5分钟)

(五)组织教学,进入下个课时的教学(2分钟)

(六)复习上一个课时的内容(5分钟):简单抽查生词和句子的朗读。

(七)学习新课

学习生词(20分钟):板书生词(图书馆 看 电视 或者 跟 同屋 聊天儿 见面 常 常常 想 给 打 写 信),对生词进行读认,利用图片和中文及一定的英文讲解,使学生对生词意义有一定的理解.,由生词进行词语的造词组合,对在、给、跟进行语法和意义解释,并鼓励学生造句。

8讲练课文(10分钟):先有老师带着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二篇短课文,朗读两遍。利用书上和黑板上的图片,进行讲解,使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含义,之后让学生自我进行朗读,纠正其个别读音同时在学生朗读语调上出现的错误给予适当的提醒与纠正。

9词语和短句游戏与训练(5分钟):根据老师的动作或者图片指点,由学生说出词语(可以相互进行训练和游戏)。

(八)总结新课(1分钟)

(九)布置作业(2分钟)

复习生词与课文,可组织对话,下节课检查 预习下一课

十板书设计

根据课堂的教学步骤进行相应的板书书写,字体要求正确清晰端正

十一课后评估(课后对课程教学的评估,注意问题和学生掌握的难点改善下次课程设计)

第11篇:语音教学之心得体会

语音教学之心得体会

10月14日我参加了学区组织的小学英语精准教研高效课堂交流展示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对我们英语教师,尤其是四年级的英语教师来说,犹如久旱逢甘霖。因为我们的教材是全新的,虽然从教也有五年了,但对于全新的教材,还是有点手足无措。新的教材,新的内容,我们可以说是从零开始。基于前一套教材的教学实施情况和效果,新的教材,更加注重英语语音教学,侧重提高学生的口语素养。这也很好地切合了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英语的交际性原则,更加注

重培养学生的能力。

这次活动中,我们聆听了两堂精彩的展示课,还有王主任的精彩讲解与点评。四年级教材中新增加的“let’s spell”这部分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当下流行的“phonics”教学法。phonics,即字母拼读法(又译自然拼音)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发音规则,它主要教授英文字母(letter)与语音(sound)间的对应关系,是美国、加拿大本土孩子的必修课程。在初级英语中70%的单词在拼读时都是有规律可循的。一旦掌握了这种发音规则就不必去翻查字典而能够顺利地将单词读出。一旦孩子们学习了这种不用音标的发音规律可以很快学会拼读不认识的单词,提前进入阅读领域,使英语学习变得简单、快乐、有趣。

这次活动不仅给我们提供了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也留给了我满满的收获和深深的思考,回想起来,我有以下三点体会:

1.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前提。所谓“课上一分钟,课下十年功”就是这个道理。韩伟老师课堂上的收放自如与她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密不可分。只有掌握本学科更宽厚的知识,才能更透彻的理解教材,灵活处理教材,准确的把握教材,以最自然的方法把知识传授给学生。

2.要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必须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对英语学习有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高昂的学习热情并取得成绩。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自始至终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

3.教师应该“活用教材”、“用活教材”,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选择教材内容,科学加工,用恰当的方法,合理地组织教学。此次培训,更新了我的新课程教学理念,让我明白了英语课到底要给学生带来什么,绝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要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英语本身的魅力,以及学以致用时带来的幸福与喜悦。在以后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把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边实践边总结边反思,不断巩固所学知识,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乘风破浪,继续远航。

第12篇:如何培养自己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能力

文秘133 何智怡

010813318 如何培养自己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能力

摘要:近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不甚理想,呈现滑坡的态势。究其原因既有教学法和教学安排方面的,也有认识上的以及其他一些原因。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语音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有首要地位的教学观念,真正把语音教学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头等大事来抓。对于我们自身,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能力培养,才能更好地进行语音教学,更好地运用语音教学中现代化教学手段。

关键词:语音教学 提高认识 语感 现代化手段

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人们用以实现“发送—传递—接受”信息这一交际过程的物质材料。没有语音,也就没有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音室关系全局的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学习者对语音的掌控,而且会影响语法和词汇等学习。从这一角度来看,语音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是言语交际的前提,也是学习一门外语的首要环节。因此,对语音教学的重要意义无论怎么强调也不过分。尤其是强化其中的声调训练,汉语声调是学习者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以往在教理论及人们总结的经验中多强调声调中三声是重点、难点,但在对留学生的教学中发现二声同样也很困难。美国、法国、西班牙、韩国、蒙古等都习惯把二声发成一声,而且非常顽固。纠正其发音错误,需大量反复练习,可以用组词、组句的多读来加强练习,这对学生声调的纠正训练也很有效。要改变洋腔洋调,语音教学一定要贯穿对外汉语教学始终。

培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能力的第一步,就是要提高认识,明白语音教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语音教学的目的是培养语言能力,而语言能力的核心则是语感能力。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知,是对语言的直觉,是一种心理图式结构。语感是具体的、生动的、丰富的、深刻的、综合的、完整的。语感一旦建立,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让我们具有汉语语感的人故意说不合语法的错话,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其原因就在于语感在无意识地控制着我们的表达程序。

第二语言教学是一种面向意义的活动,语感的作用主要在于言语的理解和言语的表达。实现言语理解和言语表达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信息,沟通彼此所要表达的意思。在言语理解方面就是要辨识对方所说每一句话的实际含义,在表达方面就是要通过选择适当的语言形式来传递自己真实的意思。所以语感的核心就是语义感。能否透过令人迷惑的语言形式直接准确地把握语义是检验语感的一个重要尺度。

语感的获得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言语实践\",通过大量地接触言语,使语言本身的规则在主体大脑中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从而形成一种语言结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母语语感的获得主要是通过这种方式,第二语言语感的获得也离不开这种方式。而另一种是\"自觉言语实践\",即在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有意识地学习具有典型意义的言语材料和语言知识,以及作为语言背景的社会文化知识,总结语言规律,并用以指导言语实践,直至成为一种言语习惯。第二语言语感的形成要经历从逐字直译、按规则组句、汉语思维和直觉感知等四个阶段。学习第二语言,目的在于培养学习者使用这种语言的能力,养成正确运用这种语言的习惯。语言课是技能课,不是理论课或知识课。知识是可以传递的,文秘133 何智怡

010813318 但能力是一种非传递性的个体心理特征和素质结构,能力的生成必须通过主体内部的活动,从而在主体内部形成一种牢固的神经联系。言语能力的这种非传递性和内在性决定了语言教学方法必须以言语实践为最基本的方法。可以说,语言认识过程主要靠知识,语言运用过程主要靠语感。

因此培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能力的第二步,是培养号自己的语感,这样才能更适应教学,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在今天多媒体计算机广泛应用于各科教学、极端及软件技术日臻成熟、实验语音学研究取得很多相关成果的形式下,利用计算机进行语音辅助教学已不再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主观愿望,而是愿不愿做的问题了。

利用计算机可以进行声母、韵母和声调的语音动态分析和显示,这种分析和显示可以是数字式的,也可以是线条式的或图像式对的,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的。目前教学中使用的、画在纸上的以及静态的元音、辅音、声母、韵母的发音舌位图、唇形图和颚位图都可以用动态的形式来显现。发音时舌位、颚位、唇形的变化过程都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来演示。例如可以把每个因素作为一个文件存入计算机,文件中有该因素的发音、音标、拼读、例词以及发音拼读的特殊情况,还有动态的发音舌位图,使教学对象在练发这个音时看清舌位、口型,并可以录音。声调教学可以用双线显示的方法进行,把教师发的一个音输入计算机,其音高现实为一条横线,作为标准模式。学生发的音用另一条线来显示,其间的诧异便是学生在声调上存在的问题。当两线重合的时候,就说明学生的声调已经是很标准的了。

这样进行语音学习非常形象直观,便于学习者理解掌握,而且趣味性较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传统语音教学方法相比,可以收到更加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培养对外汉语语音教学能力第三步,就是学习并掌握现代化科技手段,更好地辅助语音教学。

除了以上三步,我们还有不能忽视的一点,便是要不断积累中外文化差异的知识。不仅要掌握汉语的基础知识,还要尽量可能地了解中外文化差异,这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由于中外文化差异是多方面的,在我们的教学内容中就多有体现,比如问候语的不同,称呼的不同,表达顺序的不同,对颜色喜好的不同,生活习惯的不同,思维方式的不同等方方面面的不同在我们的课堂上随时出现,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避免因文化差异出现尴尬现象。

回到问题,如何培养自己的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能力?我总结为四点:一,提高认识;二,培养语感;三,利用现代化科技;四,重视文化差异。为更好地投身于对外汉语教学事业,首先从培养自己的教学能力做起。

参考文献:

1、张宝林,语音教学的现状与对策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

3、韩祝祥,试谈试验语音学与语言教学研究的关系

第13篇:语音教学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几点认识

随着小学英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音教学作为一种独立的课型和教学板块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小学英语语音教学的任务是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语音的基本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以及对听、说的感性认识。

语音习得是学好英语的基础和关键,小学阶段又是语音习得的关键期,而且语音教学是小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但是反观我们目前语音教学的现状,还是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1.目前教师对语音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基本上听读,教师总结和罗列语音现象,让学生花很长时间对词或相关句型进行机械朗读操练,而真正意义上的语音输入和输出欠缺。

2.学生对语音的整体记忆效率低且不扎实。相对于交际口语的循环复现,语音缺少知识的复现和总结,而且缺少语音运用的机会,学生当时记得单词的读音,过后不久就遗忘,没有巩固和运用语音的机会,不能真正掌握。

3.目前语音教学目标在新课标中只给出来了一些很笼统的要求。教师层面对语音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没用具体的要求,更没有具体系统的语音课型可以借鉴。大部分的语音教学只是渗透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如何读,怎么用等都缺少具体的说明和理论指导。

通过观摩这几年一些大型英语活动中的语音课和自己在课堂中的不断实践,对于小学英语语音教学也有了自己的一些认识和感悟。

1.关注语音教学的趣味性。教师只有多研究教学方法,小学生才会对语音学习感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使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化为形象、有趣的动态内容。教师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游戏,采用竞赛、合作等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抽象的语音符号成为学生的朋友,让语音活起来、动起来,欢笑着走进小学生的心里。

2.关注语音学习的递进性。语音学习的过程应该由浅入深、层层递进。首先,要让学生获得正确的语音输入。这里需要关注一个关键词——imitate。小学英语教学中模仿语音、语调很重要,高质量的模仿才会有高质量的输出。新课标(2012版)指出:在英语教学起始阶段,语音教学主要应通过模仿来进行,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反复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在强调模仿的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听录音时不必急于让学生跟读,可以让学生先用心体会,然后再从小声读到大声读。根据目前的情况,应暂时减少或取消齐读,可以用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分别展示。

3.要让学生自主感悟和总结语音规则。这里需要关注的关键词是feel rules。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总结语音规则,不能剥夺学生思考的机会,不要代替学生思考,不要强行灌输,要体现学生的自主性,要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观察和思考,自己总结出字母或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

4.要让学生尝试运用规则。这里的关键词是use,学以致用。学生总结出规则之后,要给他们提供运用和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这些语音规则去认读新的单词,培养学生自主认读和拼读英语生词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起新旧英语单词之间在发音上的联系,以提高学生识记英语单词的效率。

5.关注语音教学的语境创设。新课标(2010版)中对语音教学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语音教学应注重语义与语境、语调与语流相结合,不要单纯追求语音的准确性

6.实践运用,学习完语音之后要尽量让学生会用,例如,读一些有关语音的小绘本或小故事等,只有学以致用,学生才能够真正掌握语音的发音及拼读规则等。总之,小学阶段的语音教学要依托教材引入语音,引导归纳找准规律,观察模仿规范发音,给出新词巩固检测,同时在教学活动设计中注重活动的趣味性和递进性并创设有效的语境。

第14篇:语音教学

浅析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景德镇乐平镇桥中学:鲍丽丽

摘要:目前中学语音教学形成上述被动现状跟教师的教学素质有关系,但是教材的作用不可低估,尤其当教师的综合教学素质还不够齐、还不够高,还不能达到创造性地驾驭教材时,教材的编排将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和质量。现行中学英语教材语音教学内容的安排虽然符合学习英语循序渐进的原则,但是它低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忽视了学生们要独立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独立拼读,尤如孩子将永远无法挣脱母亲的手自由行走一样,学生学习英语就没有乐趣,更没有成就感。所以,语音教学内容,特别是单音教学内容,分散且学程长,不能满足学生实际学习的需要,不利于拼读能力的培养,最终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部分开花,而不能遍地开花。

关键词:初中 英语 语音 问题 策略

《英语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语音,语言就不能存在。英语语音教学是整个中学英语教学发展的起点,语音教学的好坏影响着学生的语音质量,而语音质量又直接影响着整个英语学习过程,所以语音关是英语教学的第一关。语音阶段没有打好基础,单词读音就有困难,要么不会读,要么读不准,这就成了教学最大的拦路虎,直接影响到单词的记忆与积累。而词汇量少,阅读势必困难重重。此外,单词发音不准,只能把形和义联系起来,而不能把音和义联系起来,给听,说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试问一个学生上课时想听听不懂,想说说不出,想写又写不来,其结果除了放弃外还能做什么呢?由此可见,语音教学是听说读写各方面发展的基础,它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一、当前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陈旧.枯燥,太注重语音知识的讲授。许多老师教学语音时,只是一味地讲解语音知识,示范口形,讲解发音部位,还一个劲地纠正学生的发音部位和口形。将语音课上成语音学课,造成学生刚开始学英语就怕开口,背上了沉重的心理负担。接着老师就开始领读,一遍又一遍,学生象念经一样跟读。一堂课下来,老师教得累,学生也学得累,效果却甚微。学生在英语学习入门阶段就费时费力,兴趣索然。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话说得好。在英语语音教学中,适当的语音知识讲解和示范领读是必须的,但是应该充分利用中学生的非智 力因素,调动一切可调动的力量与一切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又能积极地学习模仿,并对自己的发音进行及时地调节与纠正,即变消极为积极,盲目为有意识地学习。这才是语音教学的成功。

(二)老师对语音教学的内容和任务把握不够缺乏对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语音习惯的认识。另外有些老师对语音教学抱轻视态度。只注重字母,音标,单音与拼读,却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其语音知识(如重音,连读,节奏,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全面训练。有些老师为了让学生听懂,就一个音一个音地教,一个词一个词地读,违反了语言的真实性和规律性,养成了不良的语音习惯,结果坑苦了学生。连读,节奏一一不通,更不用说同地道的英美人士进行交流了,学生说的英语是中国式英语,外国人听不懂,而外国人说的英语学生也听不懂。所学的语言成了死语言。良好的语音习惯是学好英语的保证。老师从入门阶段起就该狠抓学生的语音习惯,使学生通过今后的不断学习后,能操一口流利,地道,纯正的英语并用于交际。这才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重单音教学轻语流教学。

现行中学英语教材从初一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安排了重音、语调、意群、连读等语流教学的内容。但是,笔者发现:多数教师相对地对单音较为重视而对语流语调的教学重视不够。其表现为:(1) 对于教材中所出现的相关的语流语调教学内容,教师往往是一带而过。让学生听一听录音,然后模仿一下。这样的教学方法仅就语流的单项练习来说也未常不可。问题的关键是部分教师不能结合课文的教学进行语流语调的训练,即脱离开单项语流练习,在进行课文教学时,什么重音、语调、连读等语流音变现象很少受到师生的重视,几乎全丢在脑后,致使学生习惯于朗读与背诵,没有韵律节奏,学生朗读背诵时差不多都一个味,甚至是夹带着地方音的英语,难以表情达意。因而许多学生怕丢丑,不愿意当众朗读。话说回来,如果英语的语流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不会真正感受到所学英语的语音美,很难获得英语的真正语感,就会使英语的学习永远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浅层上,无法触及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这也就很难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2) 由于缺乏对语流语调教学的重视,为学生日后获取听说读写的能力种下暗疾。我们说,英语语流语调与汉语语流语调差别很大,曾有人将汉语的语流语调比喻为一串珠子,拔一拔,个个清晰有声,而英语的语流语调听起来恰似小溪的流水,哗啦啦,连续不断。可想而知,一个习惯于以汉语的语流语调朗读英语的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与速度将直接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的结果要么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英语,要么自己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并且阅读时还读不快。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平时英语考试能得高分的同学,见了外国人,一不能自如流利地与他们用英语交流的原因。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意识不到这一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课还讲不完呢,哪有时间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流语调,让学生课下自己练习去吧。”可见,教师的教学指导思想正确与否,事关整个英语教学的成败。

二、初中英语语音教学策略

考虑到孩子们刚从小学升入初中,还没有具备像高中生那样较为成熟的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力。我们做初中英语教师的更应该耐心和仔细,授课更应该注意趣味化和人性化。一定要让学生们很好地度过从小学到中学的那个不适期,尽量不要让学生们被正式的英语学习吓住。

(一)“模仿为主”时,辅以必要的语音理论。因为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学习是通过视觉(看口型)、言语听觉和言语活动觉协同活动来进行。对于初中学生,言语听觉是学习的主要通道。通过听觉的定向活动,把听到的声音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正确的听觉表象,这样就可以按照它去发音。模仿就是建立正确的听觉表象过程。

模仿一般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听觉分析阶段。在这一阶段所谓模仿就是通过分析形成听觉表象,口腔动觉是带有试探性的。第二阶段,通过动觉运动把听觉表象固定下来,这就是发出音。从这里不难看出,正确的发音是建立在正确的听觉表象基础上。没有充分的听觉分析要具体地把握好音是困难的。

语音教学要正确处理模仿和发音理论讲解的关系。在中学进行语音教学,应从模仿入手,辅以适当理论讲解。理论讲解必要,但要在模仿基础上进行。而且要尽量深入浅出。比如讲【e】和【

】两个元音,告诉学生们口腔开度,在发【e】时,上下齿间容一食指,而【

】容两指。如果硬要讲舌高点舌低点,容易让学生脑子混乱。

从模仿入手,教师示范很重要。要学生发音准,教师首先要有个准发音。不仅在教一具体音时起到良好示范作用,而且整个教学过程都是学生良好的语音榜样,时时处处在给学生们良好的语音影响。可以断言,英语语音面貌好的老师是教不出英语差和不喜欢英语的学生的。而且良好的语音面貌也使得教师多了一份做人的自信和职业自豪。

(二)要特别重视比较和对比。语音作为一个体系,就在于它由许多差别部分组成。例如:元音和辅音差别,清辅音和浊辅音差别,重读和非重读差别,升调与降调差别,甚至英语语音和汉语语音的差别(这方面大有文章可做)。正确地掌握语音就是要掌握差别,就要对比。对比,一是要进行英汉语音对比;二是要进行英语语言内部对比。

英汉语音对比就是让学生把英语和本族汉语发音做比较,找出发音困难所在,从而排除本族语的负迁移,同时利用它来进行正迁移。有人研究发现,学过汉语拼音的中学生,学英语拼音就快。这是因为英语的辅音和汉语拼音的声母发音虽有清浊和运气方式的不同,但发音相似的地方很多,如汉语的bpmf等,去掉它们所含韵母就与英语的辅音bpmf相似。

一般说来,掌握与本族语发音基本相同的音最容易;发音方法与本族语不同,但未超过本族语发音习惯的音掌握起来也不难。最难的是发音与本族语类似而容易混淆的音及发音方法完全不同的音。中学生学音素,感到较容易的是上面提到的辅音和元音中的【i:】,【u:】,【a:】,这些音尽管与汉语有别,但只要教师示范几次,稍加讲解即可。难发的是【ai】,【ei】,【u】,它们和汉语ai, ei, ao和ou既相似又有区别,很容易混。对这三个音教师一定要进行英汉相似音的比较,并指出有的音除了长短不同,还有发声方式不同,这样学生心里就有数了。

另外通过汉英对比,教师还能遇见学生语音学习上的难点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的放矢地帮学生解决发音困难,从而事半功倍。

除了汉英对比,英语语音内部的对比也很重要,比如长短音,开口大小的音就可以适当找出一些句子来练习:

Please sit in this seat.This bed is bad.(三)要通过语流教语音

常有误区。这误区不光是在中学,而是在中国的英语教学:只重视音素教学,忽略整体的语音教学,甚至把音素教学当成语音教学全部,认为48个音素教完就完了,语音也就学完可以结束了,以后就剩学单词、语法和精读了。这种做法是相当搞笑的。这就导致学生临到大学毕业英语发音也是音病百出,不忍萃听。学生们全凭自个儿瞎摸索,因为根本没接触过超音段音位,就是连读、节奏、语调等语音现象。这就使得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还讲不了几句地道流利的英国话。

语流(Speech flow) 是由音(pronunciation)、律(rhythem)、调(intonation)结合而成。音是指音素、单词发音和语句发音;律是节奏,即发音的轻重长短快慢;调是语调,是指语句的升降和平调。音、律、调三者为统一体,共同构成英语的腔。

传统教学把三者割裂,按音素--音节--词语的顺序机械训练。这样来教,学生可能发音较准确,但节奏和语调都较差。单独发its, an, apple可以,但连起来读就不一定自然,这是因为:(1)单词重音与语句重音不同。有些词单独发音有单词重音,但在连贯语句中一般没有语句重音;(2)单词与语句的律不同。每个单词单独发音时都有单词重音,每个重音便是一个节奏。但在连贯语句中,有些词读得轻,有的重。这些轻重变化组成节奏组。每个节奏组所用时间大致相同,这和汉语大不相同,如前所述不再赘言。(3)单词和语句的调子不同。单词单独发音可用升降调,不改变词义。但句子要是用不同调子即产生不同意思。这就要求在语流中教语音。这里要把握好两点:一是在语句较短时直接在语流中训练单音、节奏和语调。在训练时,教师尽量让学生读整句,使得学生能模仿到句子的节奏和语调。如果在语流学习中学生遇到单音障碍,教师可领读几遍正正音,扫清发音障碍后仍回到整句语流中。这叫:以语流训练为主,单音训练为辅。二是当语句较长又是难句时,可先做单音训练后做语流训练,像:Are there any tractors in the street?其中tractors \\street学生感到难发,语调也不易模仿,可采取如下措施:

A./tr/,/tr/,/tr/,--/tra/tra/----/trac/trac/----/tractor//tractor/ B./s//str/str/--/stri:/stri:----/stri;;t/stri:t/ C./tractors in the street? D.Are there any tractors in the street? 由音素到节奏,由音节到单词,由升调到降调,难点各个击破,最后回到整个句子。这样来做句子说起来就比较容易,也更有利于对学生的语流训练。这就叫:以语流训练为主,单音训练与语流训练起头并举。通过语流教语音,学生才能学会地道的英语,不但自己说的话有了英美人的“味儿”,英美人说话也就大致能听懂了。

综上所述,初中英语教师要养成语音教学的好习惯,一定要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打好英语语音基础。初中英语语音教学和英语教学整体密不可分。它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多年来英语教学耗费时间长,花费精力多,效率低下的问题。教师对学生加强语音训练,帮助学生夯实语音基础,掌握好语音,是提高语音教学质量的保障和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英语童谣和儿童英语语音训练》 肖燕丽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5/992002.6.27 [3] Agor.B.英语课程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M] .陈琳编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4]《英语课堂教学游戏》 李震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第15篇:语音教学

初一英语音标教学

语音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从英语教学现状来说,音标教学具有其天然的艰巨性。虽然在小学英语教学已经大体学习过音标,但是当学生升入初中开始了单词的拼读和记忆,一系列的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学生们不知道英语单词的拼写跟发音之间的密切联系,往往不是科学地从音到形去记单词,而是从字母到拼写形式去死记硬背,这样忘了又记,记了又忘。此外,学生用汉字给英语注音的现象屡见不鲜,如book(补课)等。学生学不好音标就念不准单词,缺乏自学能力,导致英语学习上的重大障碍。

下面就初一英语教学谈谈自己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在教学之前我们来看看学生经常犯的错误,错误主要是:1.发音不到位,比如,双元音[ai];2.受母语影响,比如[W]发成[s];3.没有掌握读音规则,比如把fit读成[fait]。此类问题有很多,针对问题和英语教学的特点我们有必要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来保证教学质量。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先教单元音,边听录音边模仿,在已熟识单元音之后,通过找“合作伙伴”的方法,认读双元音,比如,[i]可以找到四个“合作伙伴”:[e]、[B:]、[C]、[[]组成[ei]、[ai]、[CI]、[i[]。这样学生便很快认读了双元音,接着,笔者采用对字母的读音进行“掐头”,“去尾”等方法分解拼读,使学生熟识辅音,比如:字母H读[eitF]去掉[ei]则剩[tF]。又如字母B、C、D去掉[i:],则剩[b]、[s]、[d]。在认识了所有音标之后让学生把26个字母的发音在音标中找出并搭配。比如,一个头戴字母x的学生从手持音标的学生中找出它的发音[e]、[k]、[s]然后按顺序把他们排列好。通过这种游戏,学生的音标的掌握得到了巩固。

2.由于受到母语的影响,学生在发某些音的时候不到位。比如[ai]发[A],[W]发成[s],[[]发成[l],为了纠正学生的发音错误,我让学生读绕口令。比如,为了让学生发准[A],反复朗读“The fat man in a black hat is carrying a bag”然后通过竞赛的方法,看谁读的快,发的准,并对进步的学生进行了表扬和鼓励。学生对绕口令的游戏很感兴趣。我及时对学生加以指导,让他们自编绕口令。有一部分对英语不太感兴趣的学生也通过查阅书和学习资料,编出了一些简易的绕口令。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不仅纠正了以前的发音错误,而且也巩固了词汇,真可谓“一举两得”。

3.为了训练学生的听辩能力,笔者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在“抓间谍”、“找朋友”的辩音游戏中学生很快提高了辩音能力。笔者先从班中挑选

四、五个学生站到前面,给他们规定一个字母(比如:a),然后请这些同学分别说出一个含字母a的单词(必须是不同的),比如:face,fat,map,at,然后让其余学生找其中有无“间谍”(即不同于别的音的单词),如果有,则是“哪一位”。或者,让一名学生站在一旁并给定他一个单词,让他在这四个同学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即含有相同发音的单词)。这种练习不仅加快了学生对音标的掌握,也训练了学生的听力。

二、加强学生的模仿练习,把语音训练与整体的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英语的语音教学其实与汉语也有共同之处,语文中有“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说法,英语亦如此。笔者在前面已谈到,许多初一的学生往往把句子和文章分解成单个的单词读。他们完全是只为读而读,这样不仅让人听不懂,自己读完文章之后也不知所云,长此以往,不仅他们的口语得不到提高,他们的听力也将很差,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必须要过好朗读这一关。而模仿纯正的美语是最有效的方法。因此,教师必须选择适当的材料供学生模仿,现行的牛津英语教材不仅趣味性强,而且语音纯正,教师必须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套教材。对话,故事等内容通过学生学生的表演活动,可锻炼学生的语音、语调,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时,也要教会学生掌握一些读音规则,比如a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不同发音。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1、创造性地驾驭教材,对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要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

为了缩短语音学习的学程,改变学生从一开始学英语就处于被动的学习地位的现状,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经过对一些教学成绩优秀的个案的调查研究,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对教材中语音教学的单音部分实行先集中后分散的教学原则是切实可行的。这里所说的集中,即首先运用3个左右的学时集中识记26个字母(26个字母中的大部分在小学的课程中和日常生活中都接触过),这期间穿插一些日常英语用语和简短易学的英语歌曲,内容基本上跟教材相符,教师也可以有适当的机动;其次,用2-3周的时间进行字母、音素和音标的教学,教学的重点要放在了解字母、音素、音标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明确各自在拼读单词中的作用,完成48个音素、音标及其相应字母、字母组合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过发音、拼读开口关。同时,结合教材生词表上的单词练习拼读,掌握用音、形、义相结合的正确方法识记单词(可以是生词表上部分单词,特别是一些有读音规律的单词),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拼读的能力,使学生的英语学习从一开始就进入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然后是分散教学,即按照教材所编的教学任务施教。以达到在教学中进一步分散巩固前面所学的字母、音素和音标,确实形成熟练的拼读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和掌握单音部分的其它学习内容。

2、抓住音素这一关键要素,突破拼读关

音素是字母和音标的桥梁。在单音的教学中,要始终把握住这一脉搏,进行字母、音素、音标同步教学。如:学了字母f,l,m,n,s,x,就让学生识别出六个字母的名称音都含有一个共同音素[e],就此使学生识记元音字母e通常在单词中发[e],且该音素的音标与字母形同;同时指出去掉这六个字母的第一个音素[e],余下的音便是五个字母在单词中的读音,且字母与其音标形同。接下来,让学生练习拼读下列单词:men,fell,me,self ,sell ;从而建立拼读意识,发展拼读能力。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得到下面的字母b,c,d,p,t,v,z在单词中的读音,以及字母e的名称音[i:];还有像字母a,k,j,h也可如法进行;五个元音字母和字母组合以及辅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语音教学也有其各自的规律可循。重要的是抓住音素是字母与音标之间的桥梁,避免形成字母与音标两张皮。

三、及时巩固,反复练习。

1、保证时间:在教室里张贴音标挂图,要求学生每天早读必须大声朗读音标,时间为15分钟;在教室里张贴音标挂图

2、要求学生备有一台录音机、一盒音标磁带、一盒课本录音磁带、一本英汉小词典。多跟读单词的读音。

3、对音标的掌握要求学生必须人人达标,教师要利用时间逐个检查。

4、及时帮助、辅导差生,消除他们对音标学习的畏难情绪,使之尽快跟上同学。

5、每节新课之前都让学生查词典或词汇总表,让他们给生词注出音标,并预习试读。

6、举行小组或全班学生强记单词比赛。如:把生词、音标、汉语意思(一般10个)写在黑板上,让学生拼读强记10分钟,擦掉之后看谁记得最多。这样做使学生改变死记硬背单词或在单词下注汉语同音字的不良习惯。

经过以上强化音标教学方法,学生的拼读能力将明显得到加强;教师不再占用课时进行单词教学,而只对预习效果作一些必要的检查;学生基本不再靠机械重复记忆单词。这样,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了,有了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最终实现新课程目标要求,这正是抓好音标教学重要性之所在。

语音教学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英语教学的成败。在当前普遍重视听说读写言语实践能力培养的形势下,重视与加强并大胆改革入门阶段的语音教学势在必行。教师要不断地提高自身教学素养,积极地进行教学研究,要创造性地驾驭教材,真正改变语音教学费时低效的现状。否则,目前所存在的语音教学问题将成为实现中学英语教学目的的最大拦路虎。

第16篇:语音教学

重语音教学 讲流畅英语

【摘 要】本文阐述了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提出了若干语音教学的措施。 【关键词】语音教学 关键

英语是一门语言,其最本质的东西便是语音,它是整个语言学习的基础。只有打好了语音基础,才能奠定未来英语学习的基础。目前许多英语老师不重视语音教学,甚至放弃语音教学,与课标的要求是背道而驰的,对于教材中的pronunciation板块大多数老师处理也很不到位,只是跟着录音机听一遍,读一遍,轻描淡写一带而过。我们先来看看课标对语音是如何要求的:

课标一级语音要求:

1.能在口头表达中做到发音清楚、语调达意; 2.能认读所学词语;

3.能根据拼读的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 课标二级语音要求:

1.知道错误的发音会影响交际; 2.知道字母名称的读音; 3.了解简单的拼读规律; 4.了解单词有重音; 5.语音清楚,语调自然。

英语语音教学是入门阶段英语教学的关键,也应该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之中。只要老师们重视语音教学,并采取有力的措施,小学生是完全能够把语音学好的,

一、教师示范要到位。

1、教师的示范要做到口型正确,发音清楚准确,语调合乎标准。

2、示范时,教师应站在学生都看得见的位臵,在范读或领读时都要在教室里来回走动,以防止失音、变音,让学生产生错觉。

3、示范时,教师要强调学生认真听,仔细观察,做到听得清,看得见,仿得像,只有在学生听清、听准、听懂、听够的情况下,再模仿。

4、教师在语音教学过程中不讲语音理论,少讲语音规则,多示范多模仿,以免学生感到枯燥。

5、教师要重视解决学生语音准确性的问题,要注意模糊音、音的辨析、单词重音与句子重音等问题。

6、词汇是语音的基本建筑材料,有的老师在平时教学中只注重了单词的形、义,而忽视了语音,导致学生发音不标准,不能把读音与单词迅速的联系起来。教学中要注意音形义的统一与结合,是学生见形而知音,又能因音而记形。

7、教学中辅之于录音、MP3和多媒体等视听工具进行示范,效果会更好。

二、学生模仿要有效。

在有效的示范和指导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是习得语言最有力的手段,对语音的教与学尤其重要。模仿在心理上是一个随着感知进行再现或尝试的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过多次的重复才能巩固。

1、模仿操练的形式应先集体后个别,即全班----男女生/分组----个别。集体操练有利于消除紧张,人人参与;小组操练便于相互交流,取长补短;个别操练易于示范反馈,检查纠错。

2、模仿操练的内容要难易相间。即操练要有一定的难度,过于简单,学生会失去兴趣;但片面求难,学生容易紧张,甚至望而却步。因此,操练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体现由易到难,以易为主,先易后难,难易相间的原则。

3、操练活动可高声和低声、升调和降调交替进行来活跃气氛,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4、语音教学不能孤立进行,应在听说读写中体现,借用所学词汇、句子和语篇在理解的基础上多次练习。

5、学生在语音、语调、强调、弱读、连读、省音、失去爆破等方面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指导纠正,以防以讹传讹,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

三、教学方法要灵活。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pronunciation板块进行重点教学,还要进行适当的补充、拓展和延伸。

2、分散教学,要在每一节课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语音教学。

3、分类归纳与对比启发

专家说:“不论是本族语还是外语都是学习者自己学会的。因此英语教学中必须把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目的的一个重要方面。”语音教学作为语言学习的第一关,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独立拼读能力,从而解决学生的识词问题。但不少教师总是急于求成、越俎代庖,习惯于课堂上领读新单词而不是让学生练习独立拼读,剥夺学生自学的空间,要充分相信学生,任何一种能力的获得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

英语作为拼音文字,字母与读音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即读音规则,可以引导学生将汉语拼音正迁移到英语语音的学习上,掌握发音规律,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和自学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勤于动手,将读音相同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甚至单词归类进行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归纳之后再操练,让学生一目了然,学会在已有的经验上自己认读单词。如: a----date late gate hate Kate mate skate plate make cake bake lake shake snake take al----all ball call mall small tall hall hallway fall wall

ee----bee see sheep sleep tree three feet feed beef meet jeep green teeth thirteen fourteen oa----boat coat goat soap road throat roast ar----dollar sugar popular er----mother sister river dinner letter summer super clever supper number singer farmer eraser ir----sir bird girl shirt skirt dirty birthday first third circle thirteen thirty thirsty or----word world work color doctor actor visitor mirror monitor ur----nurse purple hamburger fur Thursday Saturday hurt turn

同音词two--too--to, by--bye--buy, I--eye, right--write, for--four, be--bee, here--hear, our--hour, meet--meat, know--no, there--their, where--wear, son--sun, aunt--aren’t, who’s--whose, pear--pair, hi--high, week--weak, its--it’s, sea--see, flour--flower,

教师在课堂上尽力启发学生去找出英语中音与音、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以及汉、英两种语言之间的联系,找出容易混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清异同,然后加强练习,加深理解,巩固记忆。如:

Ii---- bike like hike Mike kite white write time hide ride mine fine nine line shine wine vine it is its sit six him his big dig pig picture in bin tin pin join thin twins win winter windy window ow---- window row throw know bowl show snow slow grow low yellow bow rainbow below how now cow flower shower town brown down towel power powder crowd tower ch----  chair children teacher China chip cheap check much che watch catch match kitchen school headache stomachache earache chemistry

gh---- eight weight night high light right bright tight fight flight sight might tonight thigh laugh cough enough

ph---- phone photo elephant physics nephew dolphin geography autograph phrase

sh-she shoe sheep ship shirt fish wash dish short English sharp shop shoulder shelf wish th----  three thirty thirsty mouth tooth thin think thank thing tenth math birthday  father this that these those they them their there than then clothes with

wh---- what which when where why white whale while who whose whom whole

还有等等

4、听说为主

英国著名语言教学专家路易〃亚历山大说过,掌握一种语言,听懂的比重占90%。母语习得的过程证明,言语吸收总是先于言语表达。因此,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活动一定坚持先听后说、以听带说、以听促说的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在课堂上应多说英语,语音语调要好,要美,要有声有色,要不厌其烦。培养儿童“听”的好习惯,让他们边听边辨别,吸引他们注意听音、看口型,同时进行模仿,重点培养学生的语感。

如何让学生连贯的说、流畅地说、说得精彩了?首先要精选话题,给学生明确的、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实际的话题;其次要给学生一个母版、一个模型、做好示范。让学生先模仿说、再机械地说,最后自由地说,说得流畅,说得精彩。

5、语感训练

语音教学不能忽视语调语流语感的训练,语感教学应是英语教学中一直要贯穿的内容。因教材中没有单项语感教学内容,什么重音、语调等语流现象很少受到师生的重视,致使学生习惯于朗读与背诵只能达意不能表情,没有韵律节奏,学生朗读背诵时差不多都一个味。如果英语的语流语调掌握不好,学生就不会真正感受到所学英语的语音美,很难获得英语的真正语感,就会使英语的学习永远停留在语言学习的浅层上,无法触及语言所负载的文化底蕴,这也就很难使学生保持学习英语的兴趣,也为学生日后获取听说读写的能力种下暗疾。一个习惯于以汉语的语流语调朗读英语的学生,听力理解、口语表达、阅读理解与速度将直接受到严重影响。造成的结果要么听不懂别人讲的地道英语,要么自己讲的英语别人听不懂,并且阅读时还读不快。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意识不到这一点,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课还讲不完呢,哪有时间在课堂上训练学生的语流语调,让学生课下自己练习去吧。”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规范、自然、流畅的英语,顺利地进行口语语言交流,教师可采取多种方法搞好语音教学。如:单音、单词、句子相结合;单词、句子、语篇相结合;特别是要将语音教学与课文教学相结合进行,让学生多听课文标准录音,对课文的语流语调要形成整体地深刻印象,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境地,如此坚持练习,学生才能突破朗读关,朗读时才能表情达意,这对语感的形成至关重要。

6、活动激趣

在枯燥的语音教学中,教师要设计行之有效的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绕口令

语音练习往往很枯燥,不易引起学生的兴趣,绕口令这一练习活动旨在练习特定的语音,用语言创造性地开展游戏。适当编排的绕口令是一种目的明确、富有趣味而且很有效的练习材料。绕口令是语音辨别区分的好办法,宜用于学生在基本掌握语音的准确读音之后进行相似音的辨别区分。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已有的绕口令,也可从网上收集一些英语国家传统的绕口令,还可花一定时间和精力自己编制一些绕口令。这些绕口令应当尽量用一些简单的、比较常用的词汇和句子,并且能够真实地运用在语境中,同时,在编写绕口令时,教师一定要先把握绕口令的训练目的,利用学生学过的词汇编一些例子,并要求学生反复、连续朗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再加快速度。如:

How many cookies could a good cook cook if a good cook could cook cookies? A good cook could cook as much cookies as a good cook who could cook cookies. I know.You know.I know that you know.I know that you know that I know.做游戏 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和所教授的内容,设法编排、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进行轻松愉快、积极主动地语音练习。如一些听辨音游戏,Listen and touch, Listen and circle, Listen and tick, Listen and match, Listen and number鼓励学生做一个有心的聆听者、用心的模仿者和大胆的实践者。

说唱童谣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活学活用教材中大量的歌曲和童谣,还可以根据需要把一些教学内容有机地改编成歌曲和口诀。童谣、儿歌易读,读起来朗朗上口,文字简练,通俗易懂,节奏感强,有韵味,也可以练习发音、节奏、连读、语调等, 这样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获取了英语语感,还能加深记忆,学生可以通过优美的节奏和旋律把学到的知识和歌词一块儿记住。

同时,现代化的视听手段和各种媒体——实物、图片、光盘、动画等直观教具,都对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语言的敏感性起积极的作用。小学生好动,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小学生好胜,就让他们在竞赛中练;小学生好奇,就让他们在悬念中猜。这些丰富的教学活动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状态中记忆,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总之,语音学不好,就会严重影响以后的教学进度,影响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发展。作为英语教师,始终要积极地进行语音教学研究,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音语调习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17篇:语音教学

一、语音教学的重要性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 “语音在外语学习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语音 的练习应贯穿于整个基础阶段。” ——《初级汉语课本》编者

• “学习外国语的内容分成发音、语法跟词 汇三个重要的部分,学习的次序当然也应 该照这三样按步进行。发音的部分最难, 也最要紧„„” ——赵元任

• “在学生练习口头表达之前,重要的是使他 们形成语言的发音。这点最好在一开始就 做到,因为每个学生学一个词都会加深他 的发音习惯。如果他们一旦形成了错误的 发音,将极难纠正。即使能纠正,也是很 浪费时间的。如果最初他就能正确发音, 那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他说的每句话都将 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发音习惯。” —— W.F.麦基《语言教学分析》

二、汉语语音教学的原则、

• 1.科学性 科学性——教师要准确发音,遵循语音 规律,使用正确适当的方法教学。

• 2.实践性 实践性——精讲多练。教师要使用特定 的手势,眼神指挥教学,运用轮读,齐读, 单个读,问答等方法反复练习。 • 3.对比性 对比性——对比相似音,正误音,母语或 对比性 者媒介语与汉语的发音 。

• 4.直观性 直观性——初级学生宜直接用拼音。 • 5.趣味性 趣味性——运用儿歌、诗歌、谜语等素 材练习增加趣味性,在关注语音基础知识 练习的同时进行语调练习,因为儿歌,诗 歌等作品比较讲究韵律。也可以学念歌词, 再教唱,趣味性更强。 • 6.贯穿始终——语音教学应贯穿汉语教学 的初级阶段,语法阶段到短文阶段始终。

三、汉语语音教学法(总说) 汉语语音教学法(总说) • 1.传统理论先行法 侧重声韵调的训练+理论指导。 声韵调的训练+ 声韵调的训练 理论指导。 严格按照从音节-语流-句子 音节- 音节 语流-句子的教学顺 序。 优点是重视语音,发音标准,学生有一 定听辨纠音能力,对后续学习比较有利。 但趣味性较低,枯燥,忽视语调,听说习惯不好,口语不流利。

• 2.句子先行法 注重句子整体训练+模仿实践。 句子整体训练+ 句子整体训练 模仿实践。 适合儿童教学。 优点是学生学习有成就感,入门较快。 但听辨纠音能力较弱,单字调发音不清。 • 3.1+2的结合法 单字调教学与语流变化结合教学,加以 必要理论讲解,但是何时讲需要挑选合适 的时机。

四、汉语语音具体教学方法

• 1.图示法 图示法具有直观、生动、具体、快捷、简便特点,教学效果最为明显。 发音器官图 元音音素

舌 前 高 i ü 半高 半低 位 央 图 后 u e o er ê 低 a 赵元任“五度标记法” 赵元任“五度标记法” 高 半高 中 半低 低 5 4 3 2 1 (五度标记法图示)

• 2.演示法 图示法具有静 的特点,演示法具有 动的特征。它们都有 直观这一共同点,但 直观 又各有长处,在对外 汉语教学中相辅相成, 互相配合。 • 3.练习法 练习法在语言的各个方面都是必不可 少的,而语音学习尤其需要练习。没有练习的语音教学就等于纸上谈兵。 作为教师,在练习过程中的角色既是 指导者又是设计者 设计者。 指导者 设计者 • 4.比较法 比较会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清楚、准确、深刻、全面。 要运用好比较法,首先 首先要选取适当的 首先 参照物。从留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恰当 的参照物应该是它们的母语及熟悉的外语 作为参照物。

其次,还可以从汉语本身的要素中选取 其次 适当的参照物。 汉语的声母、韵母内部都有很强的规 律性,对应关系十分整齐,如: 不送气声母:b.d.g.zh.z.j 不送气声母 送气声母:p.t .k.ch.c.q 送气声母 前鼻韵母:an.en.in.ian.uan.uen.ün 前鼻韵母 后鼻韵母:ang.eng.ing.iang.uang.ueng.iong 后鼻韵母 •

• 5.实践法 实践法在课堂上运用,是指语音的教 学尽量与“用”的目的结合。 “ 实践法在课堂外的运用,是指引导学 生在生活中随时随地用汉语进行交际,如 购物、问路、与朋友交谈,看中国电视、电影、录像,甚至用汉语表演话剧、小品、相声等等。 • 6.趣味法 兴趣是学习的一大动力。人们对感兴趣 的人和事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因而在学习它的时候,学得快、学得好、学得牢。 使语音教学生动有趣的方法很多,如采 取绕口令、讲笑话、唱汉语歌等多种形式, 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辅助教学。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儿,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 儿。 天上七颗星,树上七只鹰,梁上七个钉, 天上七颗星,树上七只鹰,梁上七个钉,台 上七盏灯。拿扇扇了灯,用手拔了钉, 上七盏灯。拿扇扇了灯,用手拔了钉,举枪打了 乌云盖了星。 鹰,乌云盖了星。 半半摆碗,胖胖摆盘。半半摆完碗, 半半摆碗,胖胖摆盘。半半摆完碗,帮胖胖 摆盘。胖胖摆完盘,帮半半摆碗。 摆盘。胖胖摆完盘,帮半半摆碗。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 四十是四十,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说好四和十,得靠舌头和牙齿, 谁说四十 是细席, 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时适, 是细席, 他的舌头没用力;谁说十四是时适, 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 十

四、他的舌头没伸直。认真学,常练习, 十

四、四 四十四。

十、四十四。

五、语音要素教学中的难点

汉语中有哪些声母是语音要素教 学中的难音? 学中的难音?哪些韵母是语音要素教 学中的难点?声调、音变等方面呢? 学中的难点?声调、音变等方面呢? 声母

(1)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的对立。 )不送气音与送气音的对立。 (2)汉语普通话声母中清音多,浊音少。往 )汉语普通话声母中清音多,浊音少。 往会有以浊代清的现象。 往会有以浊代清的现象。 (3)汉语中的舌尖后音是学习的共同难点。 )汉语中的舌尖后音是学习的共同难点。 相混和n、相混 日本学生居多) 相混( (4)f、h相混和、l相混(日本学生居多) )、相混和

1)对母语为英、法、德语的学生,讲明zh、)对母语为英、德语的学生,讲明、ch、sh与[t∫][ts’][ ∫]的发音部位不同。 的发音部位不同。、与 的发音部位不同 2)针对把翘舌音发成平舌音的情况,讲明两 )针对把翘舌音发成平舌音的情况, 组发音的部位不同。 组发音的部位不同。 3)针对把舌尖后音发成舌面音的情况讲明两 ) 组发音的部位不同。 组发音的部位不同。 韵母

代表三个不同的元音。 (1)拼音方案中的 代表三个不同的元音。 )拼音方案中的i代表三个不同的元音 三个元音出现在不同条件下。 三个元音出现在不同条件下。 的发音: (2)汉语中 的发音:留学生易出现滑动现 )汉语中ü的发音 象。 的发音。 (3)卷舌元音 的发音。 )卷舌元音er的发音 (4)复合元音中每个音的响亮程度。 )复合元音中每个音的响亮程度。 (5)易把复合元音发成单元音,动程不足。 )易把复合元音发成单元音,动程不足。 韩国学生较明显) (韩国学生较明显) (6)三合元音的实际发音与在书写上的简式 ) 有差别。 有差别。 (7)前后鼻音的区别(日本学生尤其要注意) )前后鼻音的区别(日本学生尤其要注意) 声调

• 较难的是阳平和上声。 较难的是阳平和上声。 音变

• 1)变调:上声,去声,“一”,“不” )变调:上声,去声, • 2)轻声 ) • 3)儿化 ) 语调、重音、语调、重音、停顿和语速

六、洋腔洋调产生的原因、

• 1.母语的迁移。 • 2.年龄的因素。 • 3.教学本身的问题。

六、洋腔洋调的解决办法

• • • • • • 1.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2.从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入手。 3.在语流中进行教学。 4.加重听说的比例。 5.开辟语音第二课堂。 6.不间断的持续学习。

高中如何进行语音教学 高中如何进行语音教学 --- 李学梅

关键字:ü 的教学带音法 关键字 声调游戏教学

在美国开设汉语项目的高中,很多项目并不重视语音教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 于师资力量不够强,有些高中的老师自己的发音就不够标准,教出的学生自然也不标准。 有些美国老师发音不标准,多是因为汉语不是他们的母语,况且他们学中文的时间也不太 长;有些母语是汉语的老师发音不标准,是因为他们说普通话时还带有地方口音,比如有 的老师 z,c,s 和 zh, ch, sh 都发成平舌音。另一方面,像西班牙语和法语老师一样,有的汉 语老师也强调用交际法教学,重在交际,只要能交际就行了,不重视发音的准确与否,要 么不纠正发音,要么很少纠正发音。所以我们常常听到很多美国学生说的汉语洋腔洋调, 发音很不准确。我觉得,注重发音的准确性是不容忽视的。我们判断一个外国学生汉语说 得怎么样,首先关注的就是他们的发音。发音好似门面,是留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第一 印象的好坏至关重要。交际法教学固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不重视纠音,学生的发音不准确, 严重的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双方的理解,达不到较好地交际的目的。所以即主要以交际法教 学的高中老师也要十分重视语音教学。 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语音教学呢?其一,老师要进一步尽量提高自己发音的准确度。 这样学生的发音才能准确。其二,在课堂教学方面,最好把结构法和交际法结合在一起。 老师要既重视语音、语法的准确性,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和沟通的技能。其三,我特别赞 成刘珣老师提倡的两个教学原则。1.短期集中教学和长期严格要求相结合。短期集中教学 固然有效,但是学生语音方面的进步是一个长期严格要求的结果。根据我的经验,在短时 间内,学生发音发对了,可是很快他们又回到原来错误的发音。这时,老师就要不断地改 正学生的发音,持之以恒,学生才能做到发音准确。2.听说结合。先听后说很重要。在教 学生发出某个音节或声调以前,首先要让他们听清楚这个音或声调,要熟悉它,才能发准。 语音听觉的训练是学习语音的前提。我觉得这一点说得非常好。我把这一原则用在我的教 学中,效果很不错。其四,在具体的语音教学上采用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有效地提高学 生的发音。下面具体讨论一下学生问题最多、有一定学习难度的 ü 的教学和声调教学。 1.ü 的教学 英语中没有 ü 这个音,教起来比较困难。高中老师在教其他音素时常常用的模仿 法、演示法、对比法和分辨法对于教元音 ü 效果并不是很好,我发现刘珣和周小兵主张 的带音法教 ü 最有效。ü 是前圆唇元音,英语中没有,非常难发。但是英语中有前高不圆 唇元音 i,很容易发。我让学生先发 i,然后延长 i 的发音,让学生模仿自己。同时用手指

着自己的嘴唇,将嘴唇逐步变圆,就很容易发出 ü。在教语音之前,我总是让学生准 备一个小镜子。在学发音时,他们一边看着老师发音,一边照镜子模仿老师的唇形。我在 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这个办法能很好的帮助学生发好这个音。 2.声调教学 英语是没有声调的语言,而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所以美国高中生会觉得汉语的声 调很难学,不容易掌握。如果老师不重视声调教学,学生说的汉语就会出现洋腔洋调的现 象。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1).声调教学的顺序 我赞同周小兵主张的教声调应该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先教第一声,然后第四声、第二声,最后教第三声的顺序教声调。因为第一声、第四声和第二声可以通过手势,头部 的摆动,学生掌握得比较快。第四声和第二声在英语里可以找到类似的语调,但是第三声 却很难找到相似的,是最难的,最后教。 (2)演示法 我同意周小兵和刘珣所倡导的用手的划动来演示声调的升降变化。也可以用抬头、低头和头部摆动来辅助教学。比如,头部由右向左平行移动,发第一声;头部由右下向左 上摆动,发第二声;头部先由右向中、由上向下摆动,下巴贴近胸部,再由中向左、由下 向上摆动,发第三声;头部由右上向左下摆动,发第四声。 (3)对比法 英语里的 No!和 Let’s go! 中的 Go 很像汉语第四声的发音。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比 No! 和 Go 的发音。 (4)第三声 第三声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难掌握的。教第三声最好按 212 的调值来教。在第一声、第二声、第四声前边的第三声,一般要变位半上声,即 21.(5)徐子亮、周小兵和刘珣在如何教语音的章节中没有涉及到以游戏的形式教语音的方 法。我觉得在教高中生语音时,老师一定要适当地安排一些游戏,使课堂的气氛更活跃, 让学生不觉得学语音是一件很枯燥、乏味的事。比如,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做一个练习声 调的动作游戏。全班同学都站起来,老师规定每一个声调有一个相对应的手臂伸展的动作, 学生先跟着老师练一下。然后老师说一个字或者一个词的时候,学生要通过两个手臂的动 作来表示声调,看哪个学生做的动作对,谁就赢。通过类似的游戏练习声调,寓教于乐,

让课堂气氛更活跃,使枯燥的语音学习变得有趣。我的学生非常喜欢这样的游戏。这样的 游戏也会加深他们对声调的掌握和理解。

小结 总而言之,语音教学,任重而道远,高中老师无论是采用结构法,还是使用交际法 教学,都要十分重视语音教学。从学生学习中文的第一天就应该开始纠正发音,并能贯彻 到整个学生学汉语过程的始终。老师通过运用以上这些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 服语音学习上的难点,使他们的语音学习进步更快,发音更准确。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学 语音的过程更有意思。这对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高中生既 觉得学语音有趣,又能学好语音。

(1)汉语 拼音方案中用来表示不送气塞音和塞擦音的符号 b、d、g、j、zh 和 z 在一些有 清浊对立的印欧语系语言中用来表示浊音, 因此容易使外国学习者误解为普通话 中也有浊音。 (2)两个舌尖元音韵母和舌面前、高元音韵母用同一符号 i 代表, 致使学生在拼读中将舌尖元音误读成舌面元音。 (3)ü上两点在舌面声母后的省 略使学生误将元音[y]念成[u]。 (4)普通话中的合口呼韵母[ə]在汉语拼音方案标 中写作“ong” ,由于字母“o”在普通话中还代表另一个音素[o],并且在相当多 的语言中也代表[o]甚至[ɔ],这就造成相当多的学生“望文生音” ,将[u]发成[o], 将[iu]发成[io]。 (5)韵母 iou、uei 和 uen 在辅音声母后韵腹的省略使学生在拼读 时丢掉韵腹。 以上这些观点皆是

第18篇: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 【摘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越来越体现出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和优越性。学生的语音正确与否都影响着他们今后英语的学习,怎样使语音教学在英语教学中行之有效,让学生轻轻松松认读单词、记忆单词,从而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和培养学习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发音

语音教学

语音规律

英语作为一门具有很强的交际性工具,它的语音、语调的正确与否都影响听者的理解。而对于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说,能否学好语音语调是他们学习英语的关键不能再关键的一步,也是他们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垫脚石。有句话说的好“先入为主”呀!倘若学生发不好音,就会给他们附带出一连串学习英语的困难。发音不准确了,就不能听准,就不能读好英语,更不能用英语进行正常的交流,而且还会直接影响到英语单词、词汇的记忆和积累。随着学习上知识量和难度的增多,从而影响成绩逐步下降,甚至会造成学生对学习英语丧失信心。在任教小学英语教学的四年当中,我深深体会到语音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优越性。

语音教学对初学英语的小学生来是如此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有创意、有新颖地把语音教学渗透到小学英语教学中去,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又顺利地通过英语这一关,成为摆在广大小学英语教师面前的共同研究的课题。

一、以旧引新,增强记忆

对于一个我们完全陌生的东西,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我们是很难记忆的,更何况是小学中低段的学生呢!

小学生面对新的课程——英语,认读单词对于他们来说极其困难,读完就忘是常有的事。别说小学生,就拿我们大人来讲,记忆英语单词何曾不是如此呢。因此说以旧引新、对比分析是很适合中低段学生的记忆方法。例如,在pronunciation教学环节,我出示单词cat时,学生马上就认读出来了,这时,我快速出示新的单词hat,很多学生竟然同声读了出来。我紧接着就问“Why?”学生纷纷发表了看法“它们是同组的,都有共同的发音。”、“它们后面两个字母是一样的。”心想学生还真是厉害。经过学生的对比、分析,学生们通过学过的单词习得了一个新单词。因而,产生了以旧带新的良好效果。其实,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新单词的例子很多,如:ring→spring,in→inter→winter,all→tall→fall→wall→call→smalls,sum→summer,tie→pie,walk→talk,hot→got,sun→fun,bike→like,bad→dad,等等。

因此,教师因经常通过课堂上的训练、帮助学生总结发音规律,久而久之,学生对简单的单词也就能触类旁通,脱口而出,不再为认读单词,记忆单词犯愁了。

二、以点带面,积少成多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教师不能、也不可能给学生讲太多英语的发音规律,但作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我们有必要、也有任务把语音渗透到英语教学中。英语的发音规律是繁多又复杂的,如,不发音的“e”规律,重读音节与非重读音节的规律等等,在现行的小学英语教学课程安排中,我们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将所有的规律一一讲解,但我们有必要将一些简单的学生容易掌握的发音规律逐步渗透给学生,让学生掌握后能实际运用并做到真正巩固。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单词的拼写与整体认读。例如,以元音加辅音加不发音的“e”结尾的单词,其元音字母发本身音。我们可以列举出一系列的符合这一规律的单词,如:make—plane,Chinese—these,bike—like,close—note,use—cute...让学生自己先比较、探究,教师再经过一些简单的归纳,让学生从感性的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的认识,从而让他们理解这一规律、掌握和运用这一规律。

对于非重读音节的教学,教师也可以运用以点带面的形式进行教学,如:教学American这个单词时,同时出示about,banana等单词,带领学生在读中领悟非重读音节的规律。像这样的符合规律的单词群在小学英语教材中还有很多很多,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收集总结,只要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特殊单词的发音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久而久之,学生对英语单词的发音、认读、记忆也就不会常读常忘了。

三、寓教于乐,提高音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少儿如果只凭消极模仿,刺激反应,是不能真正学好外语的。以前进行单词、句型的教学,孩子们往往感到枯燥无味。我们就可以通过三位一体教学法,解决学生单词过关问题,是学生轻而易举的能认读单词、句子,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并初步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

“音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这是教发音的三部曲。小学阶段的词汇教学首先要建立词的音、义联系,其后才是词的拼写(形)。掌握词的拼法是记忆单词,读准单词的重要条件,也是词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为让学生建立词的音、形联系,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归纳法。教师可选一些发音有联系的单词让学生作拼读练习,然后进行归纳,得出读音规则。例如:fat fan map man cat 中的字母a都读[æ]。从而引出生词a badge 。师生进行如下拼读练习:b-a-dge badge。又如,教师把相同发音规律的单词编成绕口令(绕口令A:Jack and Max , A cat and a cap .Jack has a fat cat .And Max has a black cap. B:Jane has an orange jeep. C:Jim , jump on the jeep and put on the badge .),虽然是新句子,但学生并不觉得难,他们像学拼音一样大胆练习,这样既开发了学生的智力,同时学生的拼读能力也能普遍得到提高。

四、多元教学,轻松记忆

小学英语语音教学需要进行很多的操练,因而往往很枯燥,稍不注意就可能有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对英语学习产生焦虑感。反之,如果在教法上来点\"味精\",即在教学中穿插些趣味活泼的游戏,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加快认读,促进记忆,熟练拼读。通过紧张而激烈的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例如,听辨音游戏,是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听辨音游戏可分两类:一类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读音),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connect等;另一类可以利用音标卡片来举一反三地做出许多种游戏,如“听音举卡片”、“听音举音标排队”等等。又例如,拼读游戏学习语音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拼读能力。拼读有一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只有反复多拼,才能达到熟练。教学中,我尽量设计游戏,让学生高兴地练。如:拼音标找到相应图片的\"找朋友\"游戏,紧张而又愉快的音乐传卡片拼读游戏,“拼音写数词”、“拼音画简笔图”、“拼音涂颜色”等游戏,都是深受学生欢迎的。小学生好动,就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小学生好胜,就让他们在竞赛中练;小学生好奇,就让他们在悬念中猜。加上简易的绕口令和歌曲 的配合,既满足了他们的娱乐愿望,又顺利地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在积极的情况中记忆,从而使语音教学真正从枯燥中摆脱出来。

实践证明,小学英语教学在经历了一定时间的累积之后,语音教学的优越性日益凸显出来。以往的教学大纲倾向于英语是一门工具,倾向于学生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的提高上。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语音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生活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英语的能力,这真正体现了英语课程的价值——学生个性与素质的长远发展。

第19篇:语音教学

语音教学 渗透为先

语音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自然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为有效的口语交际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语音教学中,我们必须注意以下两点:第

一、引导学生直接模仿正确的发音;第

二、培养学生自然拼读的能力,避免强调音标。

(一)三年级——起始阶段,自然渗透

不管是何种版本的教材,语音教学都应该从起始阶段就开始入手。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开始学习字母,这是进行音标渗透的好机会。因为26个字母是基础,其发音也同样重要。例如人教版教材每讲到一个字母都会出示几个带有该字母的单词,这是一个渗透发音的好契机。但往往我们在教学中把这一环节忽略掉了,他们大多只是会举着词卡或图卡一读而过,再读而过,却没有帮孩子们及时将注意力从开始的领读、巩固字母以及带有该字母的单词,转移到最后的音标渗透上,所以在不知不觉中失去了最好的音标教学机会。举例来说吧!讲到字母b时,课本上便出示了三个单词。此时,教师就应该在领读时注意集体展示这三个单词,并试着让学生对比总结三个单词中字母b的发音规律。还可以用儿歌的口气这样读给学生:b, b, b,beef, boy, ball;[b] [b] [b],beef, boy, ball。然后让学生猜测几次后或已经猜出了发音时,教师就可以适时为学生小结了。 另外,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将国际音标与汉语拼音进行对比教学。还以ruler为例,首先ruler这个单词从外观上看似乎就是汉语拼音,结尾多出的r就像是汉语的儿化音一样,读起来更接近于美音。但需要强调的是,在进行这类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英语发音的正确引导与强调,万不可由着学生完全按汉语拼音的方式来发音。毕竟这只是一种学习音标的辅助技巧,而不是可以单独依赖的科学方法。三年级可以运用这种教学技巧的单词很多,有pen、hand、arm、finger、pink、blue、panda、pig、chicken、milk、and、eight、ten等。 当然,三年级的语音渗透不是偶尔做一下就可以了,或是老师想起来就做,想不起来就不做,而是要持续性的、经常的、有计划的进行。即教师要提前备好课,做到“见词说音”,也就是说每一节课,每遇到一个可以渗透的单词,教师都要进行音标渗透。

最后,在三年级进行音标渗透切忌使用专业术语,相应代替的是灵活、生动、有趣的儿童语言。可以编成一个小故事,可以模拟某一个人物形态,可以让学生展开想象,用自己的思维去记忆。

(二)四年级——有基可奠,继续引导

有了三年级一年的自然渗透,大多数学生此时已经可以接受稍微专业一点的音标知识了。一方面,我们可以试着先告诉他们字母有元音字母和辅音字母之分,那么当然它们的发音也有元音和辅音之分;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延续三年级的做法,参考教材,对简单的、有规律的字母或字母组合的发音进行渗透、引导、教学。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中第一课时出现的单词ruler,我们在教学时可有意识地按音节拆分,即ru—ler来领读,在领读过程中有意识地在板书上加下划线或用手遮挡前后某一部分进行分节读,这样不仅强化了单词发音,加深学生对这一单词的记忆,更对音节的概念进行了渗透。长此以往,学生便会试着根据字母发音,自己拼读简单的生词了。此阶段,教师应提供大量听音、模仿和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发音习惯。从五个元音字母在重读开闭音节中的发音着手,有意识的进行了语音教学。教师除了围绕教材这部分进行语音教学,对学生进行巩固“基本读音”的渗透之外,随着学生接触的多音节单词开始增多,句子越来越长,句群开始出现,对话也逐渐开始复杂起来,还应适当对学生开始进行重音(单词重音、句子重音)、意群的读音(连读和失去爆破、弱化与同化)和语调与节奏的引导教学。在近几年的下乡听课活动中,太多次听到学生把claroom ['klɑ:srum]读成[klɑ:s'rum] ,把vegetable ['vedʒitəbl] 读成[vedʒitə'bl] ;把What’s your name?读成升调;读长句子时在不该喘气的地方喘气停顿或是唱读,如此等等。所以教师在进行每一课的教学时,一定要重点关注学生这方面的反应,因为这将影响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甚至影响一生。

(三)五年级——习惯初成,逐渐深入

如果说三四年级是一直在渗透中教学音标的话,那么从五年级开始我们就可以光明正大的教学音标了。因为人教版PEP五年级教材开始以“常见的元音字母组合在重读音节中的读音”(原上册:ea与ee,ow与ou,ow与oa,or与all,ir与ur,er以及弱读中的or;下册:ai与ay,air与ear,ear与eer,oo与ou,a与ar)和“常见的辅音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基本读音”(原上册:bl,br,cl,cr,fl,fr,pl,pr,th,wh;下册:gr,gl,sp,sk,ch,sh,tr,tw,sm,sl)开始逐一展示,老师在备课时必须全面把握教材重点词句,将这些语音知识融入其中,尽量不要将语音分开出来单独教学,以免形成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兴趣。

五年级AB部分则以对话为主,下学期以语篇为主,在四年级已经渗透过重音、意群、语调与节奏的基础上,这个阶段的学生应该已经对语音项目的知识掌握很多了,学习习惯已初步养成。此时应对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语音深化教学,除了在每节课、每个易错地方进行朗读指导、特别训练外,我们还应该在每个单元结束后尝试开展朗读、演讲、会话比赛等英语活动,全面炼化学生的语感,在活动中把学到的语音知识进一步巩固、升华。

(四)六年级——系统归纳,夯实成果

六年级C部分的Pronunciation仍然延续五年级的音标教学方法,并对五年级的音标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开始呈现了单词的整体音标,且配有音标、单词和图片的连线练习。可见,这是系统归纳音标的好时候。我们可以从第一堂新授课开始,从简单的单词开始,试着出示单词的整体音标,让学生感受整体音标的感觉和拼读的方法与技巧,之后可以慢慢放手让学生脱离单词,单独面对整体音标,拼读并写出单词„„ 到六年级上册最后的Recycle 2部分,教材把48个国际音标用表格的形式要求学生逐一指读,这正是告诉我们这样一条教学线索:从三年级开始的“整体拼读,音节渗透”到“元音发音,组合发音”再到六年级的“整体拼读,音素认读”,我们只不过是把对于学生来说凌乱的语音知识通过渗透法引导,重新归纳、系统整理。形象地说,就是把我们小时候学习音标的方法倒了过来,以前都是老师按顺序直接教学每个音素,然后整体认读音标,看音标读词,而现在我们却先读单词渗透音标,最后再呈现每个音素。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先尾后头”的方法确实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容易被接受,语音知识消化得更快,学得更扎实。

语音在小学英语阶段并不存在教还是不教,只是要遵循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任务,并配以语音训练活动,语音教学不仅能小学生的语音意识和单词的拼读能力,而且还可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下面根据自己总结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谈一谈语音教学的方法。

一、串编歌谣,归类教学

歌谣琅琅上口,富有韵律,是学生最喜爱的学习方式之一,同样它也是语音教学的好形式。如26个字母的教学:在Letters and sounds课型中,每学完一个字母我都会编一个歌谣,而且这首歌谣不仅能了解26个字母,并让学生了解这些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如A is for apple.B is for bag.学生通过歌谣的吟唱建立起字母形和字音的关系,再如元音家族:a e i o u 是一家,e是一家之靠山。a i o u 有e靠, a i o u不变音。如:a-e//,i-e//,o-e//,u-e/ju:/。a i o u 无e靠,a i o u变短音。a isfor apple,/æ/、/ æ /、/æ/。i is for big,/i//i//i/。o isfor dog//、//、//,u isfor duck//、//、//。此歌谣总结了4个元音字母在开音节和闭音节中的发音,而且有简单的代表性单词,有助于学生快速记住发音规律。

二、竞赛激趣,强化记忆

在巩固发音和单词阶段,可以采用强化记忆:在每一节语音课中安排三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记忆发音规律,在记忆的基础上再以竞赛的方式让学生见形说音、听音说形,进一步强化记忆,让他们感受学习的成就感。

三、采用游戏,动中学习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开展摘苹果比赛的游戏,教师在每个苹果上都写有一个单词,如cat、cap、face、lake等,水果篮子上贴上一个音标,学生将含有相同元音的苹果放入相应的篮子里,如将写有的cat、cap苹果放在贴有音标[æ]的篮子里,将写有face、lake的苹果放入贴有音标[ei]的篮子里,比比谁摘的苹果最多,多的同学会得到一张卡通小贴画。然后再让学生根据发音规律把篮子里的单词读出来。通过这种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内容。

四、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如在上教学元音字母a-e时,可以进行替换练习,举一反三。在教make时,先出示cake, 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学习新知,学完后,可让学生根据发音规律读一读name, date, hate, take, late, snake等单词。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可以根据音和形之间的对比关系拼读甚至拼写更多的单词。

五、对比教学,探索新知

以教学字母a的发音为例:先呈现已学的单词bag、apple和name、face,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学生可以很快发现前一组单词中a发[æ]音,后面一组都以不发音的e结尾,a发[ei]音。要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听力反应是相当重要的。在教完新课后我经常让学生做一些听一听,连一连,圈一圈的练习,不断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听音辨音游戏可以是书面练习,如 Listen and circle(圈出你所听到的音标),Listen and tick,Listen and number,Listen and connect等;也可以利用音标卡片来举一反三地做出许多种游戏,如“听音举卡片”、“听音举音标排队”、“BINGO”等等。 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区分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

语音教学不仅要了解26个字母的字母音和元音字母在开闭音节中的发音,还要了解单词的重音,句子有重读等等。所以语音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的习得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教师

我是这样做的,将音标的教学融入平时单词、短语和句子的讲解中单教音标知识、拼读方法是不够的,我们应该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去体会、去摸索、去总结,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得到长时期的巩固。小学生的记忆特点是:“学得快,忘得快。”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启发和引导学生在听和模仿的过程中注意发现和总结、归纳语音规律,帮助学生记忆,以提高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去帮助学生掌握字母组合与音素发音的规律,培养学生遇到生词就能够自己拼读出来。如:在教授新单词时,本人采用单词分解,对应发音的方法来促进语音教学。以 book 为例, /b/-/u/-/k/教师与学生能够很轻松说出辅音字母b,然后他们会自主地发现,这时,教师马上带领学生根据规律认读其他单词black,并进一步让学生巩固读音规则。然后师生一同唱出顺口溜,这样,学生对于字母组合规律也能够摸索出规律,并能够做到见形而知音,听音而知形,音形对应。 另外,在每一节课中,每学一个新单词或短语时,我都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先音后词、以音带词,即先让学生试着去拼读这个单词的音,然后试着去分析单词的音标,了解词义,这样,学生就会在学习中感受到音标是非常有用了。在句子教学中,本人还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词与词之间的语音发生了什么变化,然后向他们指出词与词之间可以发生连音、爆破、连读等语音现象,鼓励学生根据模仿发音、比较发音,并且有意识地更正自己的发音错误。同时,告诉学生一个词组连续在一起形成一个意群,意群之间可以稍微停顿一下,并且注意重音的单词往往是句子的重点词语。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英美人听不懂很多中国人说的英语,这是因为中国人讲的英语不连续、不注意爆破、连读、意群等。因此,语音语调的教学要从头抓起,注重完整的语音语调教学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示范到位,学生注意模仿语音教学时,教师要示范发音,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示范的口型,听教师的示范发音,配以讲解,来感知英语的语音、语调,为学生在语音的表达上提供模仿的榜样。学习英语发音,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模仿。特别是小学生,他们年龄小,模仿能力强,你怎么教,他就怎么学,不需要做任何讲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本人认为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模仿应先集体后个别,先低声后高声或高声、低声交替进行。在听得清、发得准的基础上,借用所学词汇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练习。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语音教学的整体性体现在以字母带音标,以音标学单词,以单词学句子或以句子学单词,音标、词汇、句子的教学互相渗透,反复循环,教师要教授学生在真实的语言交际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养成准确、标准的语音语调习惯。

第20篇: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汉语角对外汉语教学心得体会

在这两次的汉语角教学实践中,我觉得授课技巧以及课前准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教学对象已经在中国生活了两年,听力已经没有太大的问题了,能够比较流利的读课文,对于课文的理解能力也很强,除了特殊的词组,基本上不需要特别的讲解。但是通过第一次上课我注意到学生没有时间复习,所以即使已经学完了上下两册的初级口语教材,对于书本中涉及的日常用语,仍然不能熟练使用,比如我问“你姓什么”学生能回答,但我问“你贵姓”,学生则一脸的茫然,迟到也不会说“久等了”。而这些却是教材第一课的教学内容。甚至学生不能用完整的句子表达意思,仍然停留在用两、三个词一句话的状态。

第一次课我按照老师教授的方法,先讲生词,然后读课文,再就课文内容提问,最后设计场景练习对话。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一直担心课文的内容太深,还有一些特殊的内容,如“甭担心”“骗你干嘛呀?”等等,担心自己解释不清楚,所以准备了大量的图片,顺带也扩充了很多的生词,好在学生很配合,也完成的很好。但由于学生的思维很活跃,所以授课中常常被他打断,要花很多的时间来讲课文以外的知识,以至于时间不够,最后的场景对话练习只能草草收场。所以我觉得一个合格的对外汉语老师,不仅需要成为一个“杂家”,更要有良好的课堂掌控技巧,否则会被学生牵着走,而与自己的教学目标渐行渐远,以至一段时间后学生发现好像书上的东西都没有掌握,反而对老师的教学水平表示质疑。

在学习的过程中穿插汉语角的实践,我觉得是非常有益的,因为在课堂上听老师讲,只能自己理解自己背,到底自己能不能运用,怎样举例更清楚,学生能听懂吗?对方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都只能靠自己想象。而在汉语角给学生上课,可以根据学生的反应马上开动脑筋思考,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例子,帮助学生理解。而且在汉语角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也可以拿回课堂上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所以汉语角对于授课方法的学习理解是非常有益的,而且在与学生的互动中,也逐渐树立了自信,这对于一名教师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XX汉教中心:曹XX

XX年11月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心得体会.doc》
对外汉语语音教学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