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课件

2021-04-26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考试题

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考试题(B卷) 科室: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2、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4、根据分级护理制度可将护理级别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

5、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6、健康教育方式包括(个体指导)、集体讲解、(文字宣传)。

7、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

8、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及操作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

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10、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急诊科护士、手术室护士、重症医学科护士、助产士、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血液净化室护士、介入中心护士)岗位职责?(请选择自己对应的岗位进行答题)

2、护理交接班制度内容?

推荐第2篇: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考试试题

2017年护理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考试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60分)

1、护理质量实行()、()、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2、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维修。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操作轻、()。

4、根据分级护理制度可将护理级别分为()、一级护理、()、三级护理。

5、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6、健康教育方式包括()、集体讲解、()。

7、重点部门包括手术室、()、()、()、导管介入治疗室、()、()、(透析室)。

8、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检查)、治疗、(护理)及操作之前,必须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9、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护理不良事件的(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10、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

二、问答题(共2题,每题20分)

1、病房护士(门诊护士、急诊科护士、手术室护士、重症医学科护士、助产士、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血液净化室护士、介入中心护士)岗位职责?(请选择自己对应的岗位进行答题)

2、护理交接班制度内容?

推荐第3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医学专用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③输血查对制度

(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医学专用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无医学专用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医学专用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医学专用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医学专用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医学专用医师报告。此次核查由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

(3)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手术医师或医学专用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人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

5) 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 (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症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参会人员认真聆听,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 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瞩。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各科室应根据本章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①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⑵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②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③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④三级护理

(1)护理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执行医嘱制度

1)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按规定正确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正确的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应及时向医师提出,不得盲目执行或修改。需取消医嘱时,由医师用红笔写“取消”二字并签名。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和给药原则,防止缺陷事故发生。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文字记录。

4)长期医嘱执行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Qd 8:00

Bid 8:00 16:00

Tid 8:00 12:00 16:00

Qid 8:00 12:00 16:00 20:00

Q4h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Q6h 2:00 8:00 14:00 20:00

Q8h 8:00 16:00 24:00

5)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观察效果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记录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分娩应停止术前、产前医嘱,手术、分娩后执行术后、产后医嘱。

7)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和手术中需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督促医师据实、及时(6小时内)补开书面医嘱。

8)因故未能按时执行的医嘱,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9)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擅自用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五)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①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

②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③上报程序

1) 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④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⑤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 护理安全制度

①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

4)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5)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②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物品同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③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④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⑤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⑥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部门)。

2)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 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推荐第4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分级护理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护理级别的护理。分特级、一级、二级、三级护理共4个级别。在住院患者一览表上采用不同颜色进行标识,特级和一级用红色标志,二级用黄色标志,三级护理可不做标识,患者床头卡标注相应的护理级别。

(一)分级护理依据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1.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的患者。

(4)严重创伤和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同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4.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二)分级护理工作规范和标准

护士应当遵守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和疾病护理常规,并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按照护理程序开展护理工作。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1.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1)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2)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反应;

(3)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3.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教育。

4.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5.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住院患者基础护理服务项目

一、特级护理

项目 项目内涵

(一)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

(二)晚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

3.口腔护理

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四)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五)排泄护理 1.失禁护理

2.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

(六)床上温水擦浴

(七)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2.床上洗头

3.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二、一级护理

A.患者生活不能自理 备注 1次/日 1次/日1次/2小时 必要时必要时 必要时 2次/日 1次/2-3日 需要时 1次/周 需要时

项目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和梳头 3.口腔护理 1.整理床单位 2.面部清洁 3.口腔护理 4.会阴护理 5.足部清洁备注 1次/日 1次/日

(四)卧位护理

(五)排泄护理

(六)床上温水擦浴

(七)其他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项目

(一)晨间护理

(二)晚间护理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四)卧位护理

(五)排泄护理

(六)协助温水擦浴

(七)其他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三、二级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2.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1.协助更衣 2.床上洗头 3.指/趾甲护理B.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项目内涵 1.整理床单位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1.协助面部清洁 2.协助会阴护理 3.协助足部清洁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2.协助床上移动 3.压疮预防及护理 1.失禁护理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3.留置尿管护理1.协助更衣 2.协助洗头 3.协助指/趾护理1次/2小时必要时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需要时 1次/周 需要时备注 1次/日 1次/日1次/2小时必要时需要时 需要时 2次/日 1次/2-3日需要时

A.患者生活部分自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一)晨间护理 1.整理床单位 1次/日

2.协助面部清洁和梳头

(二)晚间护理 1.协助面部清洁 1次/日

2.协助会阴护理

3.协助足部清洁

(三)对非禁食患者协助进食/水

(四)卧位护理 1.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嗽 1次/2小时

2.协助床上移动 必要时

3.压疮预防及护理

(五)排泄护理 1.失禁护理 需要时

2.协助床上使用便器 需要时

3.留置尿管护理 2次/日

(六)协助沐浴或擦浴1次/2-3日

(七)其他护理 1.协助更衣 需要时

2.协助洗头

3.协助指/趾甲护理

(八)患者安全管理

B.患者生活完全自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一)整理床单位1次/日

(二)患者安全管理

四、三级护理

项目 项目内涵 备注

(一)整理床单位1次/日

(二)患者安全管理

二、医嘱执行制度

1.护士应遵医嘱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和护理。

2.医师下达医嘱后,需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对可疑的医嘱,必须问清后方可执行。

3.执行者应根据医嘱内容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并签全名。

4.除抢救或手术过程中以外,不得执行口头医嘱。如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药物经二人核对准确后立即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生补记医嘱后,方可弃去。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做好交接班。

三、急救药品、器材管理制度

1.抢救药品、器材做到五固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二及时(及时检查维修、及时领取补充)。物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

2.抢救必备器械齐全,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3.抢救药物齐全,药品标签清晰,无变色、变质、过期失效、破损现象,按药物失效期的先后放置和使用。

4.各科室抢救车的急救药品、物品按要求统一配备,专科急救药品及物品须经科室主任审核定出种类、数量、规格、剂量配备。抢救车须定点放置、定人管理,保证安全和使用方便。

5.抢救药品、器材使用后,24小时内补充齐全,如因特殊原因无法补齐时,应在交接登记表上注明,并报告护士长协调解决,以保证抢救患者时能及时使用。

6.设有药品、器械配备基数卡。做到帐物相符,班班交接。

7.封存抢救车管理:封存前护士长(或分管护士)和另一护士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核对无误后用封条封存,双人签名并填写封存时间。护士每班检查一次封条的完好情况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每月由护士长和分管护士启封检查急救车内药品、器械一次,并有记录。

8.非封存抢救车管理:每班按基数卡清点药品、器械一次并做好交班,分管护士每周检查一次,护士长每二周检查一次,并有记录,帐物相符。

四、护理文件书写制度

1.护理人员书写护理病历严格执行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医疗机构病历书写规范最新要求执行。

2.各种记录规格项目符合护理文书书写检查内容及评价标准。

3.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规范。

4.记录项目齐全、字迹工整、清晰、无错别字。格式正确、无漏项。使用中文、医学术语和通用的外文缩写,简单扼要,版面清洁。

5.护理记录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划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辩,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办法掩盖或祛除原来的字迹。

6.体温单、医嘱单、患者护理记录单、手术清点记录单应按时归档。

五、病房管理制度

1.病房的护理工作在科主任和科护士长领导下,由护士长负责管理。

2.保持病房清洁、舒适、安静、安全、美观、避免噪音,注意通风。

3.按照医院的要求统一着装,并保持仪表整洁、仪容端庄、举止大方、谈吐文雅。

4.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制度、岗位职责、疾病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并认真遵照执行,以确保护理质量。

5.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固定位置,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专人保管。

6.定期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房工作。

7.各项护理工作以患者为中心,调整、简化工作流程,方便患者。

8.为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便民措施。

9.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定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应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做好交接班手续。

六、交接班制度

1.值班者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巡视病房,了解病情,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0分钟到病房,清点器械物品、毒麻药品,并做好登记。阅读有关护理记录单,清点住院人数,在交接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应立即查问,接班时间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才发现问题,则由接班者负责。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班。

4.白班应为夜班做好物品准备,以便夜班工作。

5.交接班者要共同巡视病房,做好床边交班,检查昏迷、瘫痪等危重患者基础护理情况,有无压疮发生,各种导管有无脱落,引流是否通畅等。

6.危重患者、急诊、手术、ICU的患者、产科新生儿的转科交接要规范,填写交接护理记录,并双方签名。

七、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护士过医嘱时应做到及时、准确,需二人核对,同时做到每天查对医嘱二次,并记录。

2.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问清楚,方可执行。

3.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需重复一遍,经二人核对准确无误后方执行,并保留使用过的空安瓿,医师补开医嘱后,方可弃去。

4.护士长每周组织总查对医嘱一次,并记录。

(二)服药、注射、输液、处置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护理操作查对原则,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时要查药品的质量、标签、批号、有效期、药瓶有无裂缝、瓶口有无松动以及瓶中有无杂质。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摆药后需经另一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4.易致敏的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需做皮试的药物,皮试阴性者方可使用。

5.毒、麻、限剧药品使用前应反复核对,使用后保留空安瓿,以便核对,并做好记录。

6.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给药或治疗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三)输血查对制度

1.取血时的查对:取血与发血的双方必须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血液有效期及配血试验结果,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准确无误时,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发出。

2.输血时前的查对: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方可输血。

3.输血时的查对: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门急诊/病室、床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完毕,医护人员对有输血反应的应逐项填写患者输血反应回报单,并返还输血科(血库)保存。

5.输血完毕后,医护人员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四)饮食查对制度

1.护士每天查对医嘱患者饮食种类,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家属。

2.送餐员分发饮食时,护士应查对特殊患者饮食种类、数量是否与医嘱相符。

3.特殊患者的家属送来的饮食须经医师同意后方可给患者食用,护士应给予监督。

4.禁食的患者护士要做好交班,并告诉患者及家属禁食的目的和时间,配挂禁食标记。

5.护士应根据医嘱及病情对患者的饮食给予指导。

推荐第5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1. 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2.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麻醉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3.输血查对制度

(1) 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

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4.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

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

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

确保产品外何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5.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

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

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

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由麻醉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无麻醉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

麻醉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麻醉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麻醉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麻醉医师主持,麻醉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麻醉医师报告。此次核查由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

(3)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手术医师或麻醉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立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人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

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

(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症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参会人员认真聆听,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嘱: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各医院、各科室应根据本章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1.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1)护理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四)执行医嘱制度

1.

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按规定正确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 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正确的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应及时向医师提出,不得盲目执行或修改。需取消医嘱时,由医师用红笔写“取消”二字并签名。

3.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和给药原则,防止缺陷事故发生。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文字记录。 4. 长期医嘱执行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Qd

8: 00 Bid

8:

00

16:

00 Tid

8:

00

12: 00

16: 00 Qid

8:

00

12:

00

16:

00 20:

00 Q4h

4: 00 8: 00 12: 00

16: 00 20: 00 24: 00 Q6h

2: 00 8: 00 14: 00 20: 00 Q8h

8: 00

16: 00

24: 00 5. 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观察效果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记录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6. 手术、分娩应停止术前、产前医嘱,手术、分娩后执行术后、产后医嘱。 7. 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和手术中需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督促医师据实、及时(6小时内)补开书面医嘱。

8. 因故未能按时执行的医嘱,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9. 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擅自用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五)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

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没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1.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1: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成、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

2.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3. 上报程序

(1) 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 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土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 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 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表9-2) 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4.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5.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 患者安全管理

(1) 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 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 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4) 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2.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物品固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3.防火安全管理

(1) (2) (3) (4) 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4.停电安全管理

(1) 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 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5.用氧安全管理

(1) 防火、防油

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 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 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 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6.防盗安全管理

(1) 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部门)。 (2) 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 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感染性疾病科独处一区,与其他科室保持一定距离;感染性疾病科、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推荐第6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1.查对制度

1.1医嘱查对制度

1.1.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天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并签名。

1.1.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1.1.3抢救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1.1.4抢救患者医生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1.1.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1.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2.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1.2.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

1.2.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1.2.4麻醉药品使用后要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1.2.5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1.2.6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2.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1.2.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1.3手术查对制度

1.3.1手术室接患者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

1.3.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患者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1.3.3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式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确认手术前后所有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异滞留于体腔内。

1.3.4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1.4输血查对制度

1.4.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好有病区(科室)、床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

④、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1.4.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血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的相符,必须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1.4.3输血查对制度

①、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

2.值班交接班制度

2.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2值班人员应严格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2.3勤加巡视,严密观察与了解病室动态及患者的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2.4建立科室交班本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交班内容为科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

2.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并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入、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簿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理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报告未完成不交接)。

2.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上班进行交接,重点是危重患者、手术患者及新患者,必须进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和书面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3.分级护理制度

3.1特级护理

病情依据:病情危急,需随时观察抢救的患者。

护理要求

3.1.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3.1.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3.1.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并记录出入量。

3.1.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入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落实安全措施,严防并发症。做到“六结”、“四无”,即: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无压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3.2一级护理

病情依据: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或者和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3.2.1至少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2.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3.2.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落实安全措施,严防并发症。做到“六洁”“四无”,即:口腔、头发、手足、皮肤、会阴、床单位清洁,无压疮、坠床、烫伤、交叉感染的发生。

3.2.4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3.3二级护理

病情根据: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3.3.1至少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3.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3.3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3.3.4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3.4三级护理

病情依据: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护理要求

3.4.1至少每3个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4.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4.3督促、指导患者保持个人清洁,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4.护理缺陷管理制度

4.1发生护理缺陷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患者身心损害。

4.2严重缺陷要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和相关领导(如护理部、医务管理部门级主管院长)。

4.3发生严重缺陷的各种有关的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缺陷的药品、器具等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采用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等方式改变其原貌,患者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有意违反规定者按有关规定处置。

4.4各科室应设立缺陷登记本,由当事人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护士长要于重大缺陷发生后1天内,一般缺陷发生后3天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缺陷讨论分析、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级领导。

4.5凡指使或纵容实习护士、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操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指使人承担责任。

4.6发生差错的部门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或就轻避重,事后经发现与查证,按情节严重加重处理。

4.7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意见,讨论时吸收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

意见,作出处理决定后,总护士长或护士长要作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目的。

4.8护理部每月对全院的护理缺陷进行讨论分析,对工作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5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5.1根据乡镇卫生院实际情况,设立抢救室。

5.2抢救室内挂抢救程序图,抢救器材、仪器、药品等配备齐全,并保持完好状态。各项物品做到“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护)和“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灭菌、及时补充)。

5.3急救车上物品放置有序,每周检查一次,药品编号清楚,数物相符,护士能熟练掌握药品排列顺序。

5.4抢救人员熟练掌握抢救仪器、器材的使用方法和药品的作用与副作用。

5.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师未到前,护士人员应根据病情采取必要的紧急救护措施,如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开发静脉通道并保持输液通畅,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观察病情,及时提供诊断依据

5.6口头医嘱须经复述无误后方可执行,所用药品的安瓿须经第2人核对后方可丢弃。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书面医嘱。

5.7危急情况下,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抢救期间,应专人守护,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用药情况均要详细交接班。

5.8抢救完毕,做好终末料理与消毒,用后物品及药品补充,记录抢救过程与患者转归情况备。

6.执行医嘱制度

6.1医嘱分长期医嘱、临时医嘱,护士执行医嘱必须注明执行时间和签名。

6.2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正确的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诊疗技术规范规定的,应当及时向开出医嘱的医师提出,必要时,向科室负责人报告。

6.3所有医嘱必须经核对后方可执行,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确认后方可执行。长期医嘱的执行时间一般为:每日一次(Qd)8:00;每晚一次(QN)20:00;每日两次(Bid)8-16;每日三次(Tid)8-12-16;每日四次(Qid)8-12-16-20;每八小时一次(Q8h)8-16-24;每六小时一次(Q6h)8-14-20-2;每四小时一次(Q4h)8-12-16-20-24-4。

6.4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抢救危重患者及手术不得不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复述一遍,经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空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抢救结束后,督促医生及时补开书面医嘱。

6.5严格执行相对制度,需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文字记录。

6.6执行医嘱时如果患者暂时外出,待其回病房后及时补上,医嘱因故不能执行者,要及时报告医生,并有文字记录。

6.7医嘱执行后,要观察药物效果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进行记录并通知医生。

推荐第7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 八对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医学专用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

③输血查对制度

(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 3)抽血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

(2)取血查对制度取血时,认真核对血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 3)输血时查对 4)输血后查对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

1)医学专用实施前 2)手术开始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

(3)术中用药的核查由手术医师或医学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三)分级护理制度

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 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 ①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⑵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JE范文为您整理、编辑《2016年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7000字)》一文,为了您更好完成一篇精彩的范文,JE范文还为你准备与《2016年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7000字)》的范文《2016年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7000字)》、《2016年医院护理工作应急预案 (7000字)》、《2016年卫生院护理制度(7000字)》、《2016年护理核心制度(2000字)》、《2016年卫生院护理工作制度(7000字)范文二》、《2016年卫生院护理工作制度(4500字)》等几篇其它用户喜欢的最新范文【本文后面】。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①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总查对登记本。单线班处理的医嘱,由下一班负责查对。

(2)各项医嘱处理后,应核对并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实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完毕,医师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须经核实后,方可执行。

②发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发药、注射、输液等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三查:备药时与备药后查,发药、注射、处置前查,发药、注射、处置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药品有效期。

一注意:注意用药后的反应。

(2)备药时要检查药品是否在有效期内、标签是否清晰;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瓶(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等。任意一项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医学专用药使用后须保留空安瓿备查,同时在毒、麻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名。

(5)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6)发药、注射、输液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核查,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床号、姓名、主要药名、剂量,并留下空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③输血查对制度

(1)抽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化验单上的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

2)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由值班医师协助)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3)抽血(交叉)前须在盛装血标本的试管上贴好写有病区(科室)、床号、住院号、患者姓名等的条形码,条形码字迹必须清晰无误。

4)抽血时对化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师重新核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如发现错误,应重新填写化验单和条形码,切勿在错误化验单和错误条形码上直接修改。

(2)取血查对制度 取血时,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编号、输血数量、血型等是否与交叉配血报告单相符,确保准确无误。检查血液有效期及外观,符合规范要求。

(3)输血过程查对制度

1)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核对供血者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查实相符后进行下一步程序。

2)输血前血液及用物查对:检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血液,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未过期、无溶血、无凝血、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3)输血时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确认受血者后方可输血。

4)输血后查对: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编号、供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交叉配血报告单粘贴在病历中,将血袋冷藏保存24小时备查。

④无菌物品查对制度

(1)使用灭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前,应检查包装和容器是否严密、干燥、清洁,检查灭菌日期、有效期、灭菌效果指示标识是否符合要求。若发现物品过期、包装破损、不洁、潮湿、未达灭菌效果等,一律禁止使用。

(2)使用已启用的灭菌物品,应核查开启时间、物品质量、包装是否严密、有无污染。

(3)消毒供应中心发放一次性无菌物品的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记录内容包括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科室指定专人负责无菌物品的领取、保管。定期清点,分类保管,及时检查。确保产品外包装严密、清洁,无菌物品无潮湿、霉变、过期。

⑤手术安全核查制度

(1)患者接入手术室前手术室接患者人员与病区当班护士核查患者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性别、诊断、手术名称与手术部位、配血报告、术前用药、药物过敏试验结果、影像学资料等,手术患者均应佩戴身份识别标识(腕带),不能将贵重物品(如手机、戒指、项链、耳环)、假牙等带人手术室。

(2)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必须由具有执业资质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和手术室护士三方(以下简称三方),分别在医学专用实施前、手术开始前和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共同对患者身份和手术部位等内容进行核查并签名。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并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无医学专用医师参加的手术由手术医师主持并填写表格。实施手术安全核查前,参加手术的手术医师、医学专用医师、巡回和/或洗手护士应全部到位,每一步核查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不得提前填写核查表。实施手术安全核查的内容及流程如下:

1)医学专用实施前:按“手术安全核查表”的内容,三方共同依次核对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方式、知情同意情况、手术部位与标识、医学专用安全检查、皮肤是否完整、术野皮肤准备、静脉通道建立情况、患者过敏史、抗菌药物皮试结果、术前备血情况、假体、体内植入物、影像学资料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医学专用医师主持,医学专用医师填写“手术安全核查表”,三方签名。

2)手术开始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方式、手术部位与标识,确认风险预警等内容。手术物品准备情况的核查由手术室护士执行并向手术医师和医学专用医师报告。此次核查由主刀医师主持,三方签名。

3)患者离开手术室前:三方共同核查患者身份(姓名、性别、年龄)、实际手术方式,术中用药、输血的核查,清点手术用物,确认手术标本,检查皮肤完整性、动静脉通路、引流管,确认患者去向等内容。此次核查由巡回护士主持,三方签名。

(3)术中用药的核查 由手术医师或医学专用医师根据情况需要下达医嘱并做好相应记录,由手术室护士负责核查。

(4)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手术前、关闭体腔前后查对纱垫、纱布、缝针、器械等数目是否与术前相符。

(5)手术取下的标本,由洗手护士与手术医师核对后,由手术医师填写病理检验单送检,并进行登记与交接。

(二)值班、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医嘱和患者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 (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人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与状态等。

5) 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 (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交接,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楚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用物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交接。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需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文字交代清楚。接班时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7)晨间集体交接班时,由夜班护士重点报告危重症患者、新入院患者和手术患者病情、诊断及治疗护理情况,参会人员认真聆听,晨会时间不超过15分钟。

(三) 分级护理制度

护理级别由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下达医瞩。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和专业技术服务。各科室应根据本章内容要求,结合实际,细化分级护理项目内容,在病区醒目位置公示并落实到位。不依赖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护理患者。

①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重症监护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患者。

4)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患者。

⑵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②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至少每1小时巡视1次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呼吸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照顾,促进康复。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③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3)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相关健康指导。

④三级护理

(1)护理依据

1)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四)执行医嘱制度

1)医师下达医嘱,护士按规定正确校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按照医嘱的内容与时间,正确执行正确的医嘱。发现可疑医嘱,应及时向医师提出,不得盲目执行或修改。需取消医嘱时,由医师用红笔写“取消”二字并签名。

3)严格执行查对制度、遵守操作规程和给药原则,防止缺陷事故发生。需要下一班执行的医嘱,要交代清楚,并有文字记录。

4)长期医嘱执行时间一般安排如下:

Qd 8:00

Bid 8:00 16:00

Tid 8:00 12:00 16:00

Qid 8:00 12:00 16:00 20:00

Q4h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Q6h 2:00 8:00 14:00 20:00

Q8h 8:00 16:00 24:00

5)医嘱执行后,由执行者签执行时间和姓名。观察效果与不良反应,必要时记录并及时与医师联系。

6)手术、分娩应停止术前、产前医嘱,手术、分娩后执行术后、产后医嘱。

7)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达口头医嘱。抢救和手术中需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需大声复述一遍,经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事后督促医师据实、及时(6小时内)补开书面医嘱。

8)因故未能按时执行的医嘱,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9)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擅自用药。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的生命,护士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医师报告。

(五)抢救制度

1)各临床科室必须设抢救室,有抢救组织、专科抢救常规和抢救流程图。

2)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抢救车不上锁,但需贴封条,并注明时间和贴封条者姓名。抢救车未用,每周也需进行清理(如更换过期包等),必须保证抢救物品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抢救车内用物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

4)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医师未赶到现场前,护士应根据病情实施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等。

5)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抢救规程。

6)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患者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抢救期间,应有专人守护。

7)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述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师据实、及时补开医嘱。

8)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准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并加以注明,仔细交接班。

9)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0)抢救结束后,做好器械的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确保抢救仪器物品处于备用状态。

(六)护理不良事件处理与报告制度

① 护理不良事件定义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一切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事件,如护理缺陷、药物不良反应、仪器设施所致不良事件、意外事件(如患者走失、安全防护情况下的跌倒)等

②处置

1)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首先要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对患者的损害

2)发生重度或极重度缺陷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验报告及造成患者损害的药品、器具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藏匿、转移、调换,相关标本须保留,以备鉴定。违反规定者要追究相关责任

3)凡实习、进修人员发生的护理缺陷或安排护理员、卫生员、陪人进行其职责范围以外的工作而发生的缺陷,均由带教者及安排者承担责任

4)科室设有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不良事件发生后当事人除口头向护士长汇报外,应登记事实经过、原因及后果。科室根据不良事件性质及时或每月组织分析讨论会,向护理部递交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

③上报程序

1) 一般不良事件 当事人及时报告护士长,采取有效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程度。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 当事人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程度,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向护理部、医务部、主管院领导汇报,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15分钟。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护士长应于一般不良事件发生7日内、严重不良事件发生1~3日内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处理意见及防范措施,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一式两份,一份报护理部,一份留科室保存。

④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护理部每月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取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举一反三,消除护理安全隐患及缺陷,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⑤处罚及奖励

护理部营造开放、公平、非惩罚的护理安全文化氛围,鼓励责任人及科室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对主动报告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及个人视情况不予处罚或从轻处罚;对主动发现和及时报告重要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科室和个人给予奖励和保护;对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的科室与个人,事后经主管部门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及医院有关规定从重处罚。

(七) 护理安全制度

①患者安全管理

1)评估患者安全危险因素,向患者、家属及陪伴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2)儿童、老年患者、意识障碍和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设提示牌、加护栏等,落实床边安全护理措施,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防坠床、烫伤、跌倒、误吸、导管脱出等意外事件发生。

3)患儿玩具应选用较大、不易误吞的物品,禁止玩弄刀、

4)剪及易破损的物品。任何针头、刀剪、玻璃等锐器在操作完毕后必须清点检查,不能遗留在病房内。工作人员工作服上不使用大头针、别针等,以免刺伤患儿。

5)新生儿科(室)及无陪护病区(部门)要严格执行出入人员的核查与管理。

②环境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物品同定放置,不影响行走。病区(部门)走道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拖地时置防滑标志,防滑倒、跌伤。

2)使用的物品合理放置,便于患者拿取。

3)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

4)洗手间、浴室有防烫、防滑标志,热水使用有提示标识和使用指引。

③防火安全管理

1)病区(部门)内一律不准吸烟,禁止使用电炉、酒精灯及点燃明火,以防失火。

2)保持消防通道通畅,有明显的标志,不堆堵杂物。

3)保持消防设施完好(如灭火器等)。

4)医护人员能熟练应用消防设施和熟悉安全通道。

④停电安全管理

1)有停电的应急措施,病区(部门)备应急灯或其他照明设施。

2)有停电的应急预案。

⑤用氧安全管理

1)防火、防油、防热、防震,标志明显。

2)氧气房要上锁,做好交接工作。

3)有氧、无氧标志清楚。

4)对用氧患者进行注意事项宣教。

⑥防盗安全管理

1)做好患者宣传工作,妥善保管个人物品,贵重物品不放在病区(部门)。

2)晚9时清点、劝导探视人员离开,锁好大门。

3)加强巡视,发现可疑人员,及时报告保卫科。

(八) 消毒隔离制度

1)加强组织领导,各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设兼职监控员,做好各项监测。

2)各病区(部门)人、物流向符合环境卫生学要求,儿科有单独的出入通道。

3)严格遵守清洁卫生制度,保持室内外清洁卫生。

4诊疗用物按规定消毒灭菌

5)护理做到一床一毛巾、一桌一抹布。用过的毛巾和抹布及时清洗消毒,床刷每日消毒1次,患者出院或死亡后按要求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6)准确配制各种消毒液,监测消毒液的浓度及消毒效果。

7)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的要求,对免疫力低下患者采取保护性隔离措施。对特殊感染和传染病患者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8)洗手设施符合要求,工作人员讲究个人卫生,遵守手卫生管理要求、做好个人防护,不准穿污染的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等。

9)保证患者饮食卫生。做好卫生员、配餐员、陪人、探视人员的卫生管理及宣教工作。

10)无菌操作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推荐第8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护理部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目 录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2

(一)医嘱执行制度…………………………………………………………2

(二)护嘱执行制度…………………………………………………………2

二、交接班制度…………………………………………………………………3 附:交接班细则…………………………………………………………………4

三、查对制度……………………………………………………………………5

(一)医嘱查对制度…………………………………………………………5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5

(三)手术患者查对制度……………………………………………………6

(四)配血与输血查对制度…………………………………………………7

(五)饮食查对制度…………………………………………………………8

四、护理查房制度………………………………………………………………8

五、护理会诊制度………………………………………………………………12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13

七、分级护理制度………………………………………………………………13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15

九、患者告知制度………………………………………………………………17

十、护理文书书写制度…………………………………………………………17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一)医嘱执行制度

1、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两证(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和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医生将医嘱直接书写在医嘱本或电脑上。为避免错误,护士不得代录入医嘱。

2、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医师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

3、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管床的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4、在执行医嘱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执行医嘱时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

5、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要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及时在医师补录的医嘱后签上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

6、临床科室每天所有患者的医嘱必须在当值组长的参与下统一总核对一次。方法是: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由助理护士担任)打印出全临床科室所有患者当日的医嘱执行单后,交给当班组长和另一位责任护士一起,将打印出的医嘱执行单和医嘱进行一次总核对。对于无法统一核对的长期医嘱或临时医嘱,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7、临床科室医嘱执行单实施一人一日一单制。医嘱执行单在科室专项保存。

(二)护嘱执行制度

1、护嘱是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或专科护士为帮助责任护士达到预期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要而下达的护理措施。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护士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所需要采取的护理行为。

2、护瞩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下达或制订。高级责任护士将护嘱直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3、护嘱由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或助理护士执行。下级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护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护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上一级护士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护嘱执行后由执行护嘱的责任护士在“护嘱执行单”上签全名。

4、上一级护士,包括专科护士、日(晚、夜)班组长或专科组长,通过查房、会诊、交接班等方式,每天上午评估护嘱、护嘱执行情况和护理效果,及时更改或调整护嘱。

- 2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等,并签全名。

⑤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责任护士或组长填写“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的书写应当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附:交接班细则

1、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包括护士站、办公室、治疗室、处臵室的清洁卫生等,接班者要提前十五分钟进入病区进行交接。

2、严格执行交接班检查制度:做到“四看、五查、一巡视、十不交接”。①四看:看医嘱本:医嘱是否抄录,是否执行无误,有无留待执行的医嘱。

看病室报告:包括全日患者流动情况,新入、危重、手术及有特殊变化患者的重点病情,所给予的医疗处理及护理措施等是否记录正确,有无遗漏。

看体温本:是否按要求测试体温,有无高热或突然发热的患者。 看各项护理记录是否完整正确,有无遗漏或错误。

②五查:查新入院患者的初步处理是否妥善,病情有特殊变化者是否及时处理。

查手术前患者准备是否完善,各种须带去手术室的用物是否备齐。 查危重瘫痪患者是否按时翻身,床铺是否整洁,有无破皮、压疮。 查大小便失禁患者处理是否妥善,皮肤、衣被是否整洁干燥。

查大手术后患者伤口有无渗血,敷料是否妥贴,是否排尿排气,引流是否通畅。

③一巡视:对危重、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应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班。

④十不交接:仪表不符合职业规范,不交接。

毒、麻、精神药品及物品器械数目不符,不交接。 医嘱未查对,不交接。

重点患者的病情动态记录不清,不交接。 危重患者护理不周,不交接。

输血、输液及各种引流不通畅,不交接。

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本班工作未完成,不交接。

应为下一班做好的准备工作未做好,不交接。 水电管理不好,不交接。 病区不整洁、不安静,不交接。

3、坚持物品交接、登记制度。对规定交接的毒麻限剧药品及贵重药品与耗材、医疗器械等物品应当面交清并签名,发现数目不符必须及时查清。

4、值班者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交班中发现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器械物品等不符时,应立即查问详细接清。

5、建立护理《工作备忘录》,护士长对可能出现的差错事故苗头、安全防范措施、改进工作意见及行政管理上需注意的事项逐一记录,班班主动阅读。

三、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通过电脑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需要转抄医嘱时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臵前查;服药、注射、处臵后查。 八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有效期。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混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同时,护理部要协同医院药学部门,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

- 5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只有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取2人以上血液标本。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科室、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若对检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的检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护士与发血者双方交接“三查八对”内容。 (1)“三查”内容

①一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包括: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有无凝集反应。

②二查血袋标签。包括血型、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血液有效期。 ③三查质量。包括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变色及凝块。 (2)“八对”内容

“八对”包括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液制品种类和剂量、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护士与发血者双方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名。

3、输血查对制度

①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入冰箱速冻,在室温放臵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病案号、门急诊或病室、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血型,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的袋血。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双人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

- 7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由护理部主任组织行政查房:护士长、组长参加,每周一次,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护理工作的落实情况。护理部主任定期到各临床科室或门、急诊、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科室进行检查。行政查房后,要有查房记录,并指定专人跟进工作落实情况。

(二)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参照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建立三级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查房对象

所有患者。重点是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未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患者等。

2、护理查房目的

①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②建立临床护士教育训练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专业能力。③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机制,形成传帮带的管理过程。 ④及时发现高危高风险因素,实施前瞻性质量控制。 ⑤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步骤

①查房前准备:各专科必须根据本科专业特点,统一装备查房用具和器械。查房前,管床责任护士应认真准备好护理记录、病历、各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具等。请陪护离开病室,关闭电视机,保持临床科室整洁、安静。

②查房程序:查房时,由管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情况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汇报。上级护士做必要的检查、分析,根据患者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建议或指示。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专科护士×××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管床责任护士要认真回答上级护士的提问。责任护士要做查房笔记。对于查房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再组织专题的学习讨论。

③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专科护理工作需要,由高级责任护士向其他专科或医院专科护理小组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

④查房后上级护士的要求可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班班落实。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并由责任护士写出会议纪要记录在科室查房记录本上。组长督促、检查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落实情况。

⑤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4、护理查房内容

检查评估患者病情、护理需求、护理计划、措施及成效,作出处理决定。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①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查房)

对危重患者随时观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护士和医师;对危急重症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向其他专科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各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报告单等,对重危、疑难待诊、新入院、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患者进行重点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查看医嘱执行情况,了解患者心理、饮食、用药、个人卫生等,征求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的意见。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XX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 ②二级查房(组长查房)

系统了解本组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检查医嘱护嘱执行情况及治疗护理效果;对新患者、重危、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与医生一起确定新方案,听取医师护士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指导下级护士工作,检查本组责任护士所管患者的护理记录,对不符合护理记录书写要求的,应予以纠正,对护理记录和查房记录必须在当日内审阅、修改、签名等。 ③三级查房(护士长/专科护士查房)

解决疑难病例及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审查新入院、重危患者护理问题、护理计划(重点)、护理措施等;抽查病例的护嘱、护理措施是否满足护理质量指标及高危因素控制的需要;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及进展,对查房记录在当天及时审阅修改、签字;对所查患者,应亲自询问诊疗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帮助组长解决目前未解决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等。

5、护理查房要求

①科(区)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对上述患者进行查房。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业务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②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管床责任护士每班都需要对所管患者进行查房。查房不同于巡视病房。查房时间一般在交接班后立即进行。对危重、疑难等特殊病例,管床责任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临时查房申请。

- 1011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患者。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病房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臵,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需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

5、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可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患者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七、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医院临床科室应当结合实际制定并落实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为依据,并根据患者的情况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 13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三)二级护理

1、二级护理的确定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①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②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①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⑤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三级护理

1、三级护理的确定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①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②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①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②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③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④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处理制度

(一)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及分类

不良事件(medical adverse event)是指与患者疾病的自然病程或潜在问题无关的、导致未预期的患者死亡或主要器官功能永久丧失的事件。广义的定义是在疾病医疗过程中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造成的医疗异常事件(即非正常的过程和结局)。 不良事件按事件严重程度分四个等级(中国医院协会分类)。

① 警告事件:非预期的死亡,或是非疾病自然进展过程中造成永久性功能丧失。 ② 不良事件:在疾病医疗过程中是因诊疗活动而非疾病本身的病人机体与功能损害。 ③ 未造成后果事件:虽然发生错误事实,但未给患者机体与功能造成任何损害。 ④ 隐患事件:由于及时发现错误,但未形成事实。

- 15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九、患者告知制度

1、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医院及护理部要制定患者告知制度。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

2、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讲解和解释,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结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4、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并在相关的“护理知情同意单”上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5、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医疗护理措施。要使用患者明白的语言。对语言理解有困难的患者,宜使用文字或图示。

6、告知或说明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7、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8、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9、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使用安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防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

10、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或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因病情危重,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2、护士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熟练各项操作技能,尽可能减轻由操作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3、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该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4、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和知情同意书。

十、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临床护理文书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

- 17深圳龙城医院

护理部资料

杀等,提供给患者时要在护理记录中注明起始时间。

13、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后6h内及时据实补记。

14、医院应尽量创造条件,在流动护士工作站(车)上配备电子工作站。医生和护士可以在病房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等。

推荐第9篇:第二节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第二节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医嘱、护嘱执行制度

1. 医嘱执行制度

1) 医嘱必须由在本医疗机构拥有两证(医师资格证和执业证)和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方可执行。医生将医嘱直接写在医嘱本和电脑上。为避免错误,护士不得代录入医嘱。

2) 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医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之处,应及时向医师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

3) 病区护士站的文员负责打印医嘱执行但,并交由管床的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4) 在医嘱执行的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以防差错和事故发生,执行医嘱严格执行双人床边查对制度。

5) 一般情况下,护士不得执行医师的口头医嘱。因抢救急危患者需执行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抢救结束后,护士应及时在医师补录的医嘱后签上执行时间和执行人姓名。

6) 临床科室每天对所有患者的医嘱必须在当值组长的参与下统一总核对一次。对于无法核对的长期医嘱和临时医嘱,必须经由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

7) 病区医嘱执行单实施一人一日一单制。医嘱执行单在科室专项保存。 2.护嘱执行制度

1)护嘱是高级责任护士、组长或专科护士为帮助责任护士达到预期护理目标,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需要而下达的护理措施。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护嘱是促进、维持和恢复患者身心健康所需要采取的护理行为。

2)护嘱必须由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下达或制定。高级责任护士将护嘱直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护嘱要根据医嘱、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随时下达和调整。护嘱下达前,要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要。

3)护嘱由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或助理护士执行。下级护士应及时、准确、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如发现护嘱中有疑问或不明确处,应及 时向上一级护士提出,明确后方可执行。护嘱执行后由执行护嘱的责任护士在“护嘱执行单”上签全名。

4)上一级护士,包括专科护士、日(晚、夜)班组长或专科组长,通过查房、会诊、交接班等方式,每天上午评估护嘱、护嘱执行情况和护理效果,及时更改或调整护嘱。

5) 护嘱要与医疗工作保持连续性。遇专科护理方面的护嘱与医嘱有不一致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士应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医嘱或护嘱。

6) 护嘱应以指导低年资护士完成护理工作为原则,以确保护理工作的统一性、同质性、连续性。

二、交接班制度

1)交接班制度是护理工作连续性的重要保证。

2)各班护士应严格遵照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3) 交班前,组长和当班责任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重病人和新入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4)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到科室,交接患者、护理记录、医嘱执行和物品(急救车、麻醉药品等)。对患者情况和病情观察、护理要交接清楚。

5) 上一班责任护士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本班的各项工作,处理好用过的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6) 早交班的方式可以是在护士之间进行,也可以是全临床科室医护联合交班。为减少夜班护士持续工作时间,医护早交班内容,可以由日班组长接班后传达。医护联合交班时,日班组长或夜班护士报告病情,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之后由护士长或组长带领A班和N班护士共同完成床边交接班。床边交接班要避免走过场。

7) 其余班次除详细交接班外,均应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

8)交接班内容包括:

a.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病人的病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b.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对尚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待清楚。

c.查看重点患者,如新入、当日手术或术后3天患者、危重患者、特殊检查治疗用药患者、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以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d.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并签全名。

e.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责任护士或组长填写“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病房护理交接班日志”的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三、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 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 临床科室护士站的文员负责通过电脑打印医嘱执行单,并交由责任护士核对执行;责任护士执行医嘱后,在医嘱执行单上签署执行时间和姓名。

需要转抄医嘱时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 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二) 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 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 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 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同时,护理部要协同医院药学部,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合禁忌表。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

5) 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 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并在药袋或药瓶上签名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三) 手术患者查对制度

1) 手术室与临床科室间交接患者时,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主动邀请患者参与确认。手术室护士要与病房责任护士或组长一起,根据“术前准备单”查对患者术前准备落实情况,包括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手术部位术前标识,术前用药、输血前8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片)。评估患者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 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患者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 手术人员(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和手术护士)手术前要根据“手术安全核对单”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要麻醉、手术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执行最后核对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麻醉、手术。

4)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5) 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四) 配血与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通过“输血安全护理单”组织实施。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1) 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患者血型验单,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或ID号、手腕带等。

2) 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一次采集一人血样,禁止同时取2人以上血液标本。

3) 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患者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4) 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5) 抽血时对验单与患者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年资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

护士与发血者双方交接“三查八对”内容。

(1)“三查内容”

1) 一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包括:受血者科室、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液种类、有无凝集反应。

2) 二查血袋标签。包括血型、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血液有效期。 3) 三查质量。包括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变色及凝块。 (2) “八对”内容

“八对”包括核对患者姓名、床号、住院号、血袋号、血液制品种类和剂量、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结果。核对无误后,护士与发血者双方在取血登记本上签名。

3.输血查对制度

1) 输血前患者查对:须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患者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2) 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3)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号,询问患者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4) 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患者有无输血反应。

5) 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患者床号、姓名、血型、配血报告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输血安全护理单(交叉配血报告单)附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五) 饮食查对制度

1) 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患者床前饮食标志,查对床号、姓名、饮食种类,并向患者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2) 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 开餐前在患者床头再查对一次。

4) 对禁食患者,应在饮食单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患者或家属禁食的原因和时限。

5) 因病情限制食物的患者,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用。

四、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行政查房制度

护理行政查房制度见本书第三章第一节。

(二) 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建立三级护理业务查房制度。 1.护理查房对象

所有患者。重点是新入院患者、危重患者、手术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危/病重患者、特殊检查治疗患者、压疮高危或压疮患者、诊断不明确或护理效果不佳或有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的高危患者等。

2.护理查房目的

1)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问题,作出处理决定。不断提升专科护理内涵和质量。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

2)建立临床护士教育锻炼的长效机制。结合实际,培养护士临床思维和专业能力。

3)建立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机制,形成传帮带的管理过程。 4)及时发现 高危高风险因素,实施前瞻性质量控制。 5)保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步骤。 3.护理查房的方法和步骤

1) 查房前准备:各专科必须根据本科专业特点,统一装备查房用具和器械。查房前,管床责任护士应认真准备好护理记录、病历、各辅助检查报告及查房用 具等。请陪护离开病室,关闭电视机,保持临床科室整洁、安静。

2)查房程序:查房时,由管床责任护士将分管患者的情况及护理措施和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上级护士做必要的检查、分析,根据患者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的建议或指示。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专科护士XXX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

管床责任护士要认真回答上级护士的提问。责任护士要做查房笔记。 对于查房工作中出现的疑难护理问题或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可以再组织专题的学习讨论。

3)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和专科护理工作需要,由高级责任护士向其他专科或医院专科护理小组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

4) 查房后上级护士的要求可以书写在“护嘱执行单”上,班班落实。 对护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做出处理,并由责任护士写出会议纪要记录在科室查房记录本上。组长督促、检查落实情况。

5) 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 4.护理查房内容

检查评估患者病情、护理需求、护理计划、措施及成效,作出处理决定。检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

(1) 一级查房(责任护士查房)

对危重患者随时观察处理,及时报告上级护士和医师;对危急重症患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及时处理,必要时向其他专科提出护理会诊的申请。系统巡视、检查所管患者的全面情况,包括各种实验室及辅助检查报告单等,对重危、疑难待诊、新入院、手术前后及特殊检查治疗病员进行重点巡视,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护理效果,查看医嘱执行情况,了解患者心理、饮食、用药、个人卫生等,征求对医疗、护理、生活等方面等意见。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XX查房”等,并根据上级护士查房时的要求实施护理。

(2) 二级查房(组长查房)

系统了解本组住院患者的病情变化,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检查医嘱护嘱执行 情况及治疗护理效果;对新患者、重危、治疗效果不好的病员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与医生一起确定新方案,听取医师护士反映、倾听患者的陈述,了解病员病情变化并征求对饮食、生活的意见;指导下级护士工作,检查本组责任护士所管患者理记录,对不符合护理记录书写要求的,应予以纠正,对护理记录和查房记录必须在当日内审阅、修改、签名等。

(3) 三级查房(护士长/专科护士查房)

解决疑难病例及现存的、潜在的护理问题;审查新入院、危重患者护理问题、护理计划(重点)、护理措施等;抽查病例的护嘱、护理措施是否满足护理质量指标及高危因素控制的需要;听取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的意见,进行必要的教学工作;介绍有关理论知识及进展,对查房记录在当天及时审阅修改、签字;对所查患者,应亲自询问诊疗护理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状况,并全面查体、帮助组长解决目前未解决的护理问题、护理措施实施情况等。

5.护理查房要求

1)科(区)护士长/专科护士、护理组长每天在一个相对固定的时间组织对上述患者进行查房。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业务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2) 责任护士对所管患者实行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制。管床责任护士每班都需要对所管患者进行查房。查房不同于巡视病房。查房时间一般在交接班后立即进行。对危重、疑难等特殊病例,管床责任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临时查房申请。

3)查房人员必须注重维护个人形象,着装整洁,仪表庄重。查房时,要本着“三严”(严格、严谨、严密)原则,严肃认真、细致负责,同时要发扬民主。上级护士要以身作则,培养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态度。

4)任何人不能干扰查房时间(紧急抢救、会诊、手术除外)。

5)查房时,查房负责人(三级查房)站在病床右侧,管床责任护士携护理记录等站在查房负责人后面,其他护士按职务、职称、资历顺序排列站在病床左侧,进出病房时,各级人员必须按顺序进出。

6)查房时必须环境安静,不得交头接耳或随意进出,不得靠坐病员床铺,不得接电话、会客,不得处理与查房无关的事务。

7)尊重患者隐私权及知情同意权,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8)查房时,对病员要热情亲切,态度和蔼,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和意见,避免有碍病员的语言和举止。为患者查体时要严谨详细,操作轻巧。

9)护理查房一般在床旁,若分析讨论影响患者时可在病室外进行。

(三)护理教学查房制度 1.临床护理技能查房

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像、现象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典型护理案例查房

由临床科室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的理论,能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的注意的问题和方法,达到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掌握新进展的目的。

3.临床护理教学查房

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护生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生地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病例讨论等。

五、护理会诊制度

在护理工作中遇到疑难、危重病例或护理操作及护理新技术推广等问题时,邀请相关科室会诊,保障临床疑难重症及实施新手术、新疗法患者的护理质量。

1.护理会诊的申请

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临床科室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员性的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

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组长或专科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12小时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在2小时内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科内会诊

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 4.院内会诊

由护士长提出申请,经护理部同意,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

5.会诊人员

主持会诊人员原则上应具备专科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资格,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参加。

6.会诊要求

1) 参加会诊的人员应根据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认真准备。由申请科室管床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组长、护士长或专科护士补充。参加人员对病情、护理问题、措施及成效等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2) 原则上高级责任护士或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具备申请会诊和参与会诊资质。申请会诊需要填写“护理会诊单”。

3)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做发言准备。

4) 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临床科室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5) 会诊结束后由主持会诊的高级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在“护理会诊单”上填写会诊意见,并签名。

六、危重患者抢救制度

1) 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患者。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 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3) 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务相符。

4) 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患者状况。

5) 当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 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患者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 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 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 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11) 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七、分级护理制度

根据卫生部《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医院临床科室应当结合实际之低昂并落实分级护理的规章制度、护理规范和工作标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医院临床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订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确定患者的护理级别,应当以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并根据患者的情况 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分级护理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1.特级护理的确定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特级护理:

1)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 2) 重症监护患者。

3) 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 4) 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5) 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6) 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7) 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对特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1) 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 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 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一级护理的确定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一级护理: 1)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 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 3) 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 4) 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对一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1) 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二级护理的确定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二级护理 1)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 2) 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对二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1) 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 三级护理的确定

具备以下情况之一的患者,可以确定为三级护理 1)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 2) 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 对三级护理患者的护理要点:

1) 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 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 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士在工作中应当关心和爱护患者,发现患者病情变化,应当及时与医师沟通。

八、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的概念及分类见第四章第四节。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规范。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案。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

4)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要及时评估事件发生后的影响,如实上报,并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不良后果。

5)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的报告时间: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单”,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应负责组织对缺陷、事件发生的过程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对发生缺陷进行调查,分析整个管理制度、工作流程及层级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确定事件的真实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或方案。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或方案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或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并在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不论是院外带入压疮或院内发生压疮,一旦发现,均需填写《压疮报告单》。

8)对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九、患者告知制度

1) 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医院及护理部要制定患者告知制度。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等。

2) 护士在实施各项护理操作及某种特殊治疗前,应先向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说明,以使其明白治疗的过程、潜在的危险、副作用和预期结果,并进行相应的配合。

3) 患者有权接受按其所能明白的方式提供的治疗护理信息,也有权接受和拒绝治疗。

4) 护士在进行危险性较大或侵入性护理操作技术时,应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并在相关的“护理知情同意单”上经患者或家属签名同意后,才能进行。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5)护士在讲解时应使用规范的方式及患者能够明白的语言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和医疗护理措施。要使用患者明白的语言。对语言理解有困难的患者,宜使用文字或图示。

6)告知或说明要在患者完全理解的情况下进行,对患者反馈的意见应予以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之中。

7)当患者需实施自我护理时,护士应为患者和(或)陪护人员提供健康教育,应包括潜在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和应急措施。

8)患者在病情不稳定的情况下,坚持外出时,应告知患者外出后可能造成的后果及注意事项,使患者理解,并办理好相关手续。

9) 患者入院后应对患者进行安全告知,如热水袋使用安全、电插座的使用规定、放火安全、防盗安全、热水器的使用、安全警示、防跌倒警示。

10) 应用保护性约束时,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约束的目的,经家属或患者同意并签名后方可进行约束,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1) 因病情危重,患者不易翻身或家属坚决拒绝翻动患者时,应告知患者及家属后果,并请家属签名,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

12) 护士操作过程中要耐心、细心、诚心地对待患者,熟练各项操作技术,尽可能减轻由操作带来的不适及痛苦。无论何种原因导致操作失败,应礼貌道歉,取得患者谅解。

13)患者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时(除普通注射器和输液器外),均应遵循此告知程序。护士要向患者或家属解释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的目的、必要性,以征得同意。

14) 各专科要根据本专科护理工作特点,制定具专科特色的告知制度和知情同意书。

十、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1)临床护理文书是指护士在临床护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全部文字、符号、图表等资料的总和,是护士观察、评估,判断患者问题,以及为患者护理问题而执行医嘱、护嘱或实施护理行为的记录,有利于保护医患双方合法权益,减少医疗纠纷。临床护理文书包括医嘱单、护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手术安全核对单等。

2)护士书写护理记录要符合卫生部和广东省卫生厅的要求。

3)护理记录是护士对住院患者在整个住院期间的病情观察、采取的治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的记录。临床护士使用表格式护理记录单为临床科室内所有患者提供护理记录。

重症监护病房的护士使用危重症监护单进行记录。内容包括生命体征、出入量、根据患者病情和护理需要而提出的观察、护理重点项目及特殊情况记录等。

必要时可以选择使用“专科护理单”或者在“护理记录单”上体现为防范护理风险而为患者采取的护理评估及护理措施的内容。

4)护理记录单的书写应该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动态、完整,规范,反映护理工作的连续性。不重复记录,护理文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文字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畅、标点正确、简明扼要。

5) 病历书写过程中出现错字时,应当用双线画在错字上,保留原记录清楚、可辨,并注明修改时间,修改人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等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6)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通用的外文缩写或无正式中文译名的症状、体征、疾病名称等可以使用外文,

7)护理文书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笔书写,体温单中体温、脉搏曲线的绘画用蓝色及红色。

8)护理文书应当明确权限和职责,由执行者签全名并负责。实习期或试用期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由持有护士执业资格证并注册的护士审阅签名后方可生效。进修护士由护理部根据其胜任本专业工作的实际情况做出认定后方可书写护理记录;认定前,进修护士书写的护理记录必须由本院执业护士修改并签名。

9)护理文书书写要体现护理行为的科学性、规范性,要体现护理专业自身的特点、专业内涵和发展水平;重点记录患者病情发展变化和医疗护理全过程及治疗护理效果。

10)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时间。护理记录不是交接班记录,不应在交接班时间书写。护理文书书写应当体现“适时性”,即在完成护理观察、评估或措施后即刻书写,随时做随时记录,有问题、有处理措施、有病情变化、有治疗护理成效要随时记录。同一患者在同一责任护士班次内可以出现多个时间点的记录,反映病情及治疗护理工作的动态性。

11)调整护理文书书写的场所和方式。各类护理文书书写场所应当随着“流动护理工作站(车)”前移到病房或任何护理工作场所。护士在哪里工作就在哪里记录,随时做(观察、评估)随时记。

12) 为保证患者安全而设计的各种安全警示,如药物过敏、防跌倒、防坠床、防烫伤、防自杀等,提供给患者时要在护理记录中注明起始时间。

13)因抢救急危重患者而未及时书写的记录,有关人员应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及时据实补记。

14)医院应尽量创造条件,在流动护士工作站(车)上配备电子工作站。医生和护士可以在病房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等。

推荐第10篇:卫生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卫生部护理工作核心制度14种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

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有计划地或根据科室护理质量的薄弱环节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控制组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专职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承担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单、手术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不定期到临床科室抽查护理文书书写质量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主管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十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

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别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一特别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以便进行抢救的患者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患者。

2、护理要求(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2)制订护理计划(ICU、NICU患者均有护理计划5月1日实施)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绝对卧床休息的患者如重大手术后、休克、瘫痪、昏迷、高热、出血、肝肾功能衰竭和早产儿等。

2、护理要求(1)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生命体征。(2)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3)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

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较重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者以及年老体弱、幼儿、慢性病不宜多活动者等。

2、护理要求(1)每1—2小时巡视患者一次注意观察病情。(2)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了解患者病情动态及心理状态满足其身心两方面的需要。(3)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4)按时记录护理记录单病情变化时及时记录。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较轻生活基本能自理的患者如一般慢性病、疾病恢复期及手术前准备阶段。

2、护理要求(1)每日巡视患者两次观察病情。(2)按护理常规护理。(3)督促患者遵守院规了解患者的病情及心理动态需求。(4)做好健康教育。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手术后患者、待产妇、分娩后、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

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六、查对制度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须认真核对患者的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置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时间、用法、浓度。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四输血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三查血的有效期、血的质量及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姓名、床号、住院号、瓶(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及剂量。在确定无误后

方可取回输血前由两人按上述项目复查一遍。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12—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七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八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酶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9、及时对护理缺陷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改进。

七、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五步曲一看、二倒、三摇、四再看、五拧瓶盖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后由中心供应室回收处理。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一用一消毒未用一周一消毒干燥保存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

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重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有详细查房结果。

3、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4、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二科护士长查房。

1、每日上午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三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纪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四参加医生查房。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建立与科主任查房登记本5月1日起实施 五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主任(副主任)护师、主管护师、护师三级业务查房。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5月1日起登记。

十、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二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由护士长或者副护士长填表并参与会诊。 三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见。 四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副主任护师以上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五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主管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见。十

一、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

规定进行处理。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中心供应室、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NICU等)、导管介入治疗室、内镜室、口腔科、透析室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十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七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十

三、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十

四、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一为了更好地使患者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地完成手术手术前1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三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实施对择期手术患者心理评估及时干预不良情绪有登记。 四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第11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完整版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 [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4)、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4、输血查对制度

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_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5、饮食查对制度

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标志,查对床号名、饮食种类,并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2)、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开餐前在病人床头再查对一次。

4)、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时限。

5)、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

(二)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班前,主班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人和新人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 0min到科室,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做到七不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本班的各项工作,处理好用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5、早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报告病情,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之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床边交接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

6、交班内容包括:

①病人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人院、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病人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②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③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以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和通畅情况。

④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全名。

7、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实情况。

8、其余班次除详细交接班外,均应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交班报告(护理记录)应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三)分级护理制度

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

一、

二、三级护理,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1、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2)、护理内容:

①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2、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护理内容: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 5~30 min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③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3、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2)护理内容:

①1—2 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4、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

①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4、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缺陷后的报告时间:凡发生缺陷,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缺陷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缺陷的认识。护士长应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五)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行政查房

1)、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2)、护理部主任定期到病区或门、急诊检查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3)、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主持,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有重点的交叉检查本科各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2、护理业务查房

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进行的护理查房。

1)、护理查房主要对象:新收危重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院外带入Ⅱ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病人。

2)、具体方法:

①科(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早上组织对新人、重病人或大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查房。

②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情况、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③上级护士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 X X 查房”等。

④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下级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护理会诊的要求。

⑤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护理教学查房

1)、护理技能查房: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象、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的理论,能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掌握新进展的目的。

3)、临床带教查房: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护士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士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案例讨论等。

(六)护理会诊制度

1、专科护理会诊

1)、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2)、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诊。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3)、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5) 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2、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病人,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5、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二、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 (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药品由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二) 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①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 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

④ 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三。护理投诉处理制度

1、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而发生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的病人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2、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病人有机会陈诉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3、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4、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5、护理部接到护理投诉后,及时反馈,并调查核实,告之有关部门的护士长。科内应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6、投诉经核实后,护理部可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7、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订相应措施。

四。纠纷、事故处理程序

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第351号)规定。

1、当发生纠纷或事故后,护理人员应(在)积极参与抢救与护理。同时,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争取在科内协调解决,无效情况下应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

2、医疗纠纷或事故处理途径:① 院内调解。

②无效时,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上级机构进行医疗鉴定。

③ 司法诉讼。

3、紧急封存病历程序:①病人家属提出申请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同时向医务处、院级相关部门汇报。若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直接通知医院医疗、护理值班。

②在各种证件齐全的情况下,由医院专职管理人员(病案室人员)、医疗值班员、病人家属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可封存复印件)。

③特殊情况时需要由医务人员将原始病历送至病案室,护理人员不可直接将病历交与病人或家属。

4、封存病历前护士应完善的工作:①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病人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以及病人治疗护理中的一切原始资料。

②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

③病历封存后,由医务处指定专职人员保管。

5、可复印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医疗废物管理。

2、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

3、护士长要加强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废物泄漏、丢失、买卖事件。

4、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5、临床科室要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6、医疗废物包装袋(箱)颜色为黄色,生活垃圾包装袋为黑色。

7、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箱)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箱)外表面有警示标识。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由临床科卫生员采用有效的封口方式进行封口,确保封口的紧实、严密,然后在每个包装袋(箱)上粘贴有警示标识、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中文标签,填写中文标签的内容:科室、交接班日期、医疗废物类别、经手人签名。

9、包装袋(箱)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袋。

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1、科室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每天医疗废物交接完毕后,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13、科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时间与卫生班接收人员履行医疗废物交接、称重手续,并登记、签名。

第12篇: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自查报告

合江精神康复医院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自查情况汇报

为进一步保证护理质量和护理安全,根据护理部要求,于本月对本院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优点:大部分护士能自觉按各项制度执行,工作责任心较强。

二、存在问题:

(一)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方面:

(1)转抄医嘱及临时执行的医嘱,核对者有时漏签名。 (2)夜班执行的医嘱,未经第二个人核对,且上夜开的医嘱,下夜未进行核对。

(3)临时医嘱执行后有时未及时签名,如大、小便标本采集医嘱等。

(4)执行单如长期注射、口服单个别护士执行后未及时签名或有漏签名现象。长期治疗单如测血压、心率测量后未及时将结果填在相应表格内。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肌肉注射、皮下注射,未做到摆药后查。个别输液瓶加药后有时未留安瓶经另一人核对,有时虽然第二人核对,但核对者有时漏签名。

(2)输液操作欠规范,排气在地面,止血贴放置不规范,贴在自己手上或贴在床头柜上。物品清污不分,用过物品放在治疗车上层。部分护士未带手表调速,个别护士虽戴手表,单未按要求调速,输液速度过快,输液时巡视不够。

(3)个别护士进针前,进针后漏核对。

(4)门诊每天只有1名护士上班,药物未能按要求经第二人核对。

(5)个别护士发放口服药时未能看病人服下肚。

(二)交接班制度:

1、接班护士未能提前15分钟到科室,未能按要求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记录,有时接班后液体不清楚,未问清楚上班就接班,未按要求做到七不接。

2、值班者交班前未处理治疗室用过的物品,治疗台面不干净,未做好下一班的准备工作,交班时办公室台面较乱。

3、个别护士交班前没有完成本班的护理记录,如新入院病人个别护士有时未按要求于8小时内完成。

4、带班护士未能按要求及时检查跟班护士的工作,如护理记录等漏带班护士签名。

5、早交班,有些护士未认真听交班,有时个别交班与接班护士未做到共同巡视病房,没有进行床边交接班,特别是中午及下午交接班。

(三)分级护理制度:

1、一级护理病人未按要求15-30分钟巡视一次,未能认真观察用药效果。有个别护士未认真观察病情,未按医嘱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如医嘱测血压4次,个别护士只测2次,另2次没有测量就凭自己估计填写到特护单上。

2、基础护理及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四)护理查房制度:护理查房有时流于形式。

(五)危重病人抢救制度:吸痰器不洁,有灰尘,吸痰器负压有时未按要求调节,个别护士对抢救技术欠熟悉。

三、改进措施:

1、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全体护士进行原因分析,讨论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并加强措施的落实。

2、每周组织学习一项护理工作核心制度,抽考并加强检查督促,做到人人熟悉制度,并将制度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

3、每天抽时间跟班检查护士工作,特别是查对制度、输液安全性、医嘱执行情况及各项治疗护理操作的规范性,如输液时是否戴手表调输液滴速,进针前后是否核对,是否有摆药后查,是否进行床边交接班等,发现问题及时指出,指导改正。对屡教不改的在全院内提出批评,并给予一定的经济处罚,对执行较好的护士及时给予表扬。

4、加强病区护士管理及质控力度,督促病区护士每天对各班护士工作进行检查跟进,如执行治疗后是否及时签名,危重病人护理是否落实、记录是否及时准确等。对科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薄弱环节及时与病区护士长进行反馈、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督促措施落实。

5、加强对护士的安全意识教育,发动护士之间互相监督,同时定期向患者发征询意见表,以此反馈护理工作情况,接受患者监督,以确保护理安全,改善服务质量。

6、加强“三基”培训。平时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加强抽考各项抢救知识,以督促护士加强业务学习。

7、改进护理查房模式,借鉴做得较好的查房形式,亲自主持、示范,以提高护理查房质量,达到真正查房的目的。

第13篇:护理核心制度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十、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十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二、护理缺陷报告、讨论分析和管理制度

三、护理文件管理制度

十四、护理病历讨论制度

一: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一、护理质量管理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1级):由1-2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护士长手册报上一级质控组。

二、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督察小组,由各科护士长承担负责本科护理文书质量检查。护士长每月对出院患者的体温单、医嘱单、入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等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上报护理部。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二、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护士长、责任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须知,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不玩手机、不上网。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原则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长明灯。

一、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来不及记录的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中医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根据患者住院期间疾病不同、病情轻重不一采取不同的护理级别。护理级别可分为特级护理和

一、

二、三级护理。各级护理均应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使患者得到全身心的护理。

特级护理 护理指征:

1、严重的脏腑功能衰竭及需要抢救的患者。

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后需监测救治的患者

3、各种复合伤及大面积烧伤者。

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有条件者将患者安置到抢救室或监护室。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生命体征,做好交接班及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3、准备抢救仪器、器械和抢救药物。

4、及时执行医嘱,落实各项治疗措施。

5、了解患者心理,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

6、做好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

一级护理 护理指征:

1、病情危重须严格卧床休息,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者。

2、各种大手术后,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患者。

3、生活可以部分自理,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护理要求:

1、随时观察病情变化,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填写护理记录。

2、做好基础护理,临证(症)施护。

3、做好情志护理,给予心理疏导。

4、认真做好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二级护理

护理指征: 1,病情趋于稳定,需要卧床休息的患者。

2、病情较稳定仍需要限制活动的患者。

3、慢性病、年老体弱需搀扶下地活动者,需协助完成各项生活护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定时观察病情变化,特殊治疗或特殊用药后的反应,做好临证(措施护及护理记录。

2、协助患者做好晨晚间护理。

3、根据不同疾病,做好饮食调理及情志护理。

4、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三级护理

护理指征:

1、各种病情稳定、恢复期的患者。

2、一般慢性病、手术前准备、术后恢复期、正常产妇等。

3、生活能自理的患者。

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做好临证(症)施护。按常规测量体温、脉搏、呼吸,指导患者的饮食及休息。

2、向患者介绍有关规章制度,注意遵守作息时间,配合治疗和护理。

3、指导患者锻炼,做好情志护理。

4、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及做好患者的出院指导。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三班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护理患者。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对危重患者、新入院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

四、对规定交接班的公物及医疗器械、被服等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五、除每天集体交接班外,各班均需按时交接。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以及新入院患者进行床头交接。本班工作未完成时不得交班,特殊情况需当面交清。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在接班者没有到岗情况下,交班者不得先行离开,否则出现问题共同承担。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七、交班内容,患者的心理情况、病情变化、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天患者的总数、新入院、出院、病危、死亡、转科(院)等及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八、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病室护士交班报告,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新入院患者、老年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口头交接。六:查对制度

一、临床科

(一) 下达医嘱、书写处方或进行诊疗处置时,应查对伤病员腕带信息及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

(二) 执行医嘱应当“三查九对”:

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服药、注射、处置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腕带信息)、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规格、计价项目

(三)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前,应当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四) 给药前,应当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时,应当反复核对;静脉给药前,检查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用多种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七: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九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规格、计价项目。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进行初步清理,垃圾分类,口服药杯定期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每日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仪容仪表,技术操作,病房管理情况,以消毒隔离、服务态度、护理文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选择好疑难病例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并及时修订护理计划。

3、每月按护理工作质量要求,进行分项查房、评价,促使护理质量达标。

二、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技术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随时查房,并做好查房纪录。

3、组织教学查房,有目的、有计划,根据教学要求,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学员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

三、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 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九: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一、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二、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3、文字宣传:以宣传栏、展架、编写短文、健康教育等。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十: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二、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三、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四、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五、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六、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七、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 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八、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十一: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四、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五、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日清点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六、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七、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八、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九、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十二: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一、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三、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第14篇:护理核心制度

病区护理单元工作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1、特级护理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2、一级护理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

3、二级护理

(1)每两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4、三级护理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护理交接班制度

1.病房护理人员实行三班轮流值班。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嘱和护士长安排,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

2.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5分钟进入科室,阅读交班报告及医嘱本。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3.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待,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必须写好交班报告及各项文字记录单,处理好用过的物品。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4.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5.交班报告应由办公室或值班护士书写,护理记录由责任护士、夜班护士书写。

6.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如交待不清不得下班。 护理查对制度

查对制度是保证病人安全,防止差错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地态度,思想集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保证病人的安全和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 1 .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应做到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处理医嘱者及查对者均须在医嘱核对本上签全名。

(2)临时医嘱记录执行时间,签全名,对有疑问的医嘱,查清后方可执行。

(3)抢救病人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时执行者必须复述一遍,待医生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保留用过的安瓿, 抢救结束经两人核对后再丢弃。抢救完毕,医生补开医嘱后执行者签上执行时间和姓名。

(4)整理医嘱后需经第二人查对。

(5)护士长每日总查对全日医嘱一次,护士长和主班护士每周总查对一次。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水剂、片剂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要询问有无过敏史,执行皮试医嘱需在皮试执行单上注明时间、结果、执行人,并保留三个月。使用毒、麻、限剧药时要反复核对,用后保留安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发药、注射、输液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方可执行。

(6)执行临时治疗时核对医嘱单,并在执行单上签全名。 3.输血查对制度

①查采血日期,血瓶或血袋有无裂缝,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 ②查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供血者姓名、血型、血袋号、血量是否相符,输血器及针头包装的有效期,交配报告上有无凝集。

③查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袋号及血量。 ④输血前交配报告经二人核对无误签字后方可执行(到病人床边时需两人,带好输血单,再次核对、并在执行单上签二人全名)。

⑤输血过程中严密观察,发生输血反应除立即报告医生外,保留原袋血液及输血器送血库(或医院指定的相关部门)。

⑥输血完毕应保留血袋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 以上查对内容必须有两人查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4.饮食查对制度

(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卡,床号、姓名及饮食种类。

(2)发饮食前查对医嘱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责任护士负责督促和查看病人饮食,按医嘱执行。 (4)禁食病人,应在床头(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时限。 病区毒麻药品管理制度 1.病房毒、麻药品只能供应住院患者按医嘱使用,其他人员不得私自取用、借用。

2.设专柜存放,专人管理,双锁保存,按需保持一定的基数,每班交接班时,必须交接点清,双方用正楷签全名。

3.医师开医嘱及专用处方后,方可给患者使用,使用后保留安瓿。

4.建立毒、麻药使用登记本,注明患者姓名、床号、使用药名、剂量、使用日期、时间,护士二人核对后正楷签全名。

5.剩余剂量应二人核对后签名弃之。抢救工作制度

1.参加抢救的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

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医生未到以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提供诊断依据。

2.严密观察病情,记录要及时、详细,用药处臵要准确,对危

重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3.日夜应有专人留守,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对病

情变化、抢救过程、各种用药要详细交接及记录。所有药品的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待抢救结束后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核。

4.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医嘱制度

1、医嘱一般在上班后2小时内开出,要求层次分明,内容清楚。转抄和整理必须准确,一般不得涂改。如需更改和撤销时,应用红笔填“取消”字样并签名。临时医嘱应向护士交代清楚。医嘱要按时执行。开写、执行和取消医嘱必须签名并注明时间。

2、医师写出医嘱后,要复查一遍。护士对可疑医嘱,必须查清后方可执行。出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下达口头医嘱。下达口头医嘱,护士需复诵一遍,经医师查对药物后执行,医师要及时补记医嘱。每项医嘱一般指包含一个内容。严禁不看病人就开医嘱的草率作风。

3、护士每班要查对医嘱,夜班查对当日医嘱,每周由护士长组织总查对一次。转抄、整理医嘱后,需经另一人查对,方可执行。

4、手术后和分娩后要停止术前和产前医嘱,并分别转抄于医嘱记录单和各项执行单上。

5、凡需下一班执行的临时医嘱,要交代清楚。

6、医师无医嘱时,护士一般不得给病员做对症处理。

7、护士在执业活动中,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重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必要的紧急救护,做好记录,向经治医师报告。 输血安全制度

1.输血前,两名医护人员:①持交叉配血报告单与病历核对受血者姓名、病案号;②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受血者姓名、病案号、病室/门急诊、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③查血袋标签:献血者姓名、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④查交叉配血报告单和血袋标签上的血型(包括Rh因子)、储血号是否一致;⑤查血袋有无破损及渗漏、血袋内血液有无溶血及凝块。核对无误后,双方签字。

2.输血时,两名医护人员持受血者病历,交叉配血报告单、血袋共同核对病人姓名、病案号、血型(包括Rh因子)、血液成分、有无凝集反应及献血者姓名、血型、储血号及血液有效期;同时让病人自述姓名及血型(包括Rh因子)。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并在执行单上双签名。

3.输血应遵照医嘱,严格进行无菌操作技术,将血液或血液成分用标准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混匀,避免强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药物。

5.连续输注不同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少量无菌生理盐水将输血器管道冲洗干净,再接下一袋血继续输注。

6.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积极治疗抢救。

7.输血后,认真检查穿刺部位有无血肿或渗血。空血袋保留24小时,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保存。 8.血液送达病房后应在四小时之内输用。

9.如有输血不良反应,应记录反应情况,并将原袋送至输血科查明原因。

病人身份识别制度和程序

1.病人在院期间应被正确识别身份,包括门、急诊病人和住院病人。

2.有过敏史者、手术病人、意识模糊或不清、危重病人、母婴必须佩戴腕带作为病人身份识别标志。佩戴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若损坏更新,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3.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手术、外出检查)。

4.医技人员在给病人进行特殊检查、样本收集、特殊药物治疗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5.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病人识别的方法,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6.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病人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与手术护士核对病人腕带标识,病人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手术中、手术结束、手术病人回室时再次核对。

7.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病人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各项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并按要求做好登记记录。腕带识别制度

一、腕带使用目的:①病人流动过程中能被正确识别(如加床、转床、转科、手术、外出检查)。②有过敏史者有醒目标记,随时提醒,方便核对。③意识模糊或不清者能被正确识别。④确保母婴的唯一性,防止相互混淆。

二、腕带使用对象:①手术病人、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听

力减退、小儿不能正常应答的病人;②急诊抢救病人③重症监护室病人;④转科病人;⑤产妇和婴儿。

三、腕带使用过程中要严格遵守:

1.腕带标识上应标明:病人姓名、病区、床号、住院号、性别、年龄、血型、药物过敏,以保证对病人身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

1.1血型:已知,注明具体血型;

未知或不清,用“—”标识;

若病程中检查出血型,则重新更换腕带,不要在原腕带上涂改;

1.2过敏史:明确过敏药物,填写“XXX阳性”;

有药物过敏但具体不详,填写“有(具体不详)”; 无药物过敏,填写“无”;

若病程中发现药物过敏试验阳性,应更换腕带,不要在原腕带上涂改;

发现两种及以上药物阳性,应逐一明确填写“XXX阳性”,字迹清楚。

2.佩戴腕带时填入的识别信息字迹清晰、工整且必须经两人核对,若损坏、字迹不清时应及时更新,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

3.按操作规范给病人佩戴腕带,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病人出院时去除腕带。

4.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以及病人转运交接时均需核对腕带,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腕带标识。

5.手术病人在入院首日由病区护士负责佩戴腕带,手术室人员负责在接病人前、手术前核对确认;术毕返回病区由病区护士及手术室人员核对确认。 药品管理制度

(1) 各病房药柜的药品,根据病种保存一定数量基数,便于临床应急使用,工作人员不得擅自取用。

(2) 根据药品种类与性质,分为针剂、内服、外用药等,须分别放臵,或按字母顺序编号定位存放。标记明确,每日检查,保证随时应用。应指定专人管理,负责领取及保管。

(3)每月清点,检查药品质量,防止积压、变质。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药瓶标签与瓶内药品不符,标签模糊或有涂改,不得使用。

(4)凡抢救药品,必须固定在抢救车上或设有专用抽屉存放、加锁,并保持一定基数,每日检查,编号排列,定位存放,每班交接(或每月检查)并由检查者签名,护士长定期检查并签名,保证随时使用。

(5)病人个人的贵重药品,应注明床号、姓名,单独存放,不用时及时退回药房,以减轻病人经济负担,并减少药品浪费。 病区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具备严肃认真的态度,思想集中,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

2.在护理危重、昏迷、老年、儿童等病人时,要根据病情分别采取各种防护措施,确保病人安全。

3.熟练掌握消毒隔离方法,防止院内交叉感染,确保病人的健康。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要求做到:交班本上要写清、口头交代要讲清、床头交班要看清。

5.医嘱输入后应做到班班查对,护士长每周组织总查对一次。6.保持药物良好效用,定时检查基数药品,溶解药物放臵不得超过规定时间。

7.认真执行医嘱、服药、注射、输注、输血、手术、饮食、供应室等查对制度。

8.护士长要有计划地检查各级各班护理人员质量,及时发现差错事故苗头,给予纠正。

9.严格加强学生管理,不断提高其素质,做好放手不放眼。对难度较大、新开展的技术操作,必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不得轻易放手。如因工作失误,造成差错、事故,除追查学生责任外,带教老师负有主要责任,并酌情处理。 10.各护理单元每月进行护理缺陷分析一次,如发生差错应及时分析。 11.护理部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并定期组织检查安全管理工作。

病区冰箱管理制度

1.冰箱要设专人管理,每周由治疗班护士负责冰箱的清洁除霜。

2.冰箱内内服、外用药物、试剂等用物要分类、放臵有序,药品标签清楚,定期进行清点、检查,贵重药品要登记。

3.冰箱内物品要做到无过期、无受潮、无霉点及无丢失。

4.冰箱内禁存私人物品。

5.需低温保存配制好的液体,有效期不超过24小时,如肝素封管液、青霉素皮试液,应注明药物名称,配制时间、责任者。

6.抽吸好的针剂,需低温保存,应放在铺好的无菌盘中,注明床号、姓名、药品、有效时间,做好交接班。

7.若有血标本、病理标本应封闭保存,防止倾倒污染其它物品,做好交接班及时送检。

8.冰箱内严禁放臵痰标本、便标本和易燃、易爆等危险品。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消毒隔离是医院贯彻预防为主的主要措施。根据消毒隔离的原则,运用科学管理方法,达到消灭或控制传染病源,切断传染途径的目的。防止院内外交叉感染,保证病人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1.医务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下班就餐、开会时要脱去工作服。

2.诊疗换药处臵工作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用消毒液泡洗,无菌操作时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3.无菌器械、容器、器械盘、敷料罐、持物钳要定期灭菌,消毒液要定期更换。体温计用后要清洗并用消毒液泡洗。

4.病房应定时通风换气,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地面湿擦,床、床头桌及椅子每日湿擦,抹布应专用,用后消毒。

5.换下的脏被褥应放于指定处,不随地乱丢,不在病房清洗。

6.各种医疗用具,使用后均需消毒,药杯、餐具必须消毒后再使用,病人被褥要定期更换。

7.有严重感染及脏器移植的手术病人,应安臵在单独病室,脏器移植的病室应事先消毒。

8.出院病人床单元必须做好终末处理,床、桌、椅等及墙壁应用消毒液擦拭,床垫、被褥洗晒消毒。死亡病人的被服应更换,用具进行消毒。

9.传染病人按常规隔离,儿科门诊应设预检,疑为传染病,应在观察室隔离,病人的排泄物和用物要进行消毒处理,未经消毒的物品不得带出病房,也不得给他人使用,病人用过的被服应消毒后再交洗衣房清洗。

10.传染病人应在指定的范围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到他科诊疗时,应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11.传染病人按病种分区隔离,工作人员进出污染区要穿隔离衣,接触不同病种时更换隔离衣并洗手,离开污染区时,脱去隔离衣。

12.病区实行一床一巾湿扫床,一桌一抹布用后消毒。

13.氧气、吸引器、洗胃机、胃肠减压器,超声雾化器的橡皮、玻璃瓶等用物均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导管滑脱登记报告制度

1.患者各种导管发生脱落时,立即通知当班医生、护士长,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安慰家属,消除紧张,恐惧心理。2.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各项处臵工作。 3.认真做好病情观察。

4.做好脱落导管的处臵和护理观察记录。

5.病人发生导管脱落后应填写患者管路滑脱登记表,登记报告表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当班护士)负责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另一份留科室。

6.对导管脱落发生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改导管脱落隐患。跌倒评估管理制度

1.根据患者的年龄、自理能力、意识状况、病种和精神状态等,对新病人及时进行跌倒危险的评估,病情发生变化时应随时评估。并及时填写住院病人跌倒意外事件危险因素评估表。

2.有跌倒危险的告知患者及家属,提出防范措施。

3.一旦有病人发生跌倒,及时汇报值班医生,并协助医生做好进一步处理。

4.跌伤的病人要及时监控生命体征及意识变化,并做好相关记录。

5.病人发生跌倒后应填写患者跌倒登记表,登记报告表由护士长或责任护士(当班护士)负责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在24小时内上报护理部,另一份留科室。

6.对跌倒发生进行讨论,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整改跌倒隐患。护理缺陷、事故登记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事故、差错登记本,由本人及时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后果,护士长及时组织讨论与总结。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积极采取抢救措施,以减少和消除由于差错事故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3.发生事故或严重差错后责任者应立即向护士长报告,护士长24小时内报告护理部,重大事故应立即报告护理部及科主任,责任者应在三天提交书面检查材料。

4.发生事故或严重差错的有关各种记录、检验报告、造成事故的药品、器械等均要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或销毁、外借,以备鉴定。

5.差错事故发生后,按其性质与情节分别组织全院或全院有关人员进行讨论,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确定事故性质,提出处理意见。

6.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故意隐瞒,主要责任由隐瞒者承担,并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7、为弄清事实真相,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时请本人参加,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分时,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目的。

8.护理部应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皮肤压疮登记报告制度

1.各科室设压疮情况登记本,凡有压疮发生须及时登记,并及时查找原因,制订护理措施。

2.院内发生或带入压疮,须于24 小时口头报告护理部及皮肤护理小组,72 小时内填写报告表书面报告,科室不得隐瞒不报,一经发现按护理质量管理相关规定处理。

3.按报告表要求规范填写,有描述,有措施,护士长有检查意见。

4.护理部负责到科室核查并记录。

5.对压疮高危病人,科室填写皮肤情况跟踪表,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密切观察皮肤情况,及时准确记录。6.病人转科时,皮肤情况跟踪表由转入科室继续填写。出院或死亡时,此表归入病历及上交护理部。 7.难免压疮,实行三级报告制度:

①申报条件:强迫体位如骨盆骨折、高位截瘫、生命体征不稳定、心力衰竭等病情严重、医嘱严格限制翻身为基本条件,并存在大小便失禁、高度水肿、极度消瘦,3 项中的一项以上可申报难免压疮。

②申报程序:科室护士长根据申报条件向护理部书面报告难免

压疮病例,护理部和皮肤护理小组与病区核实并记录。

③跟踪处理:对批准的病例由指导小组组织院内护理会诊制订预防措施,护士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组织实施。

约束带使用规范

使用约束带是暂时地控制病人活动,保护病人安全,防止病人发生意外,保证治疗顺利进行而采取一项医疗保护措施。具体使用规范如下:

1.约束病人要非常慎重,原则上使用说服或药物控制。不管病人是否接受约束,都应向病人耐心作解释,说明约束的目的,以取得合作并签属知情同意书。

2.约束病人采取的体位应四肢舒适平展。约束带的松紧程度要适宜,约束带与皮肤之间应能容纳两横指的间隙。 3.护士应随时查看病人的精神状况和约束部位皮肤的血运情况,调整松紧度,必要时更换约束部位。

4.病人被约束后要保证病人的生理需要,如:进食、进水、大小便等生活护理要做到位。

5.做好护理记录,对病人约束过程、病情表现、生活情况都要详细记录并交班。

医用管道标识规范

1.凡来院就诊的病人(包括住院或门诊),一旦臵管均应贴上统一的医用管道标识,准确分类,正确粘帖位臵。2.根据管道的种类选择合适的标识: (1) 红色-深静脉臵管标识; (2) 深绿色-胃管标识;

(3) 橘黄色-引流管标识(尿管、造瘘管、腹腔引流等); (4) 红色-单向引出禁止注入的管道标识(胸腔闭式引流、脑室引流等)。

3.医用管道标识由臵管者或配合臵管的护士粘帖,粘帖位臵常规距管道外端口5CM。

4.粘帖边缘和使用过程中以不损伤病人为原则。

5.贴标识者需签全名或固定代号,字迹应防水、防乙醇擦拭。更换导管时应及时更换标识,如标识脱落应及时补上。

第15篇: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核心制度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或)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护理分级分为四个级别: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1 护理分级方法

1.1 患者入院后医师根据其病情严重程度确定病情等级。 1.2 护士根据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确定自理能力的等级。 1.3 依据病情等级和(或)自理能力等级,确定患者护理分级。 1.4 临床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自理能力的变化动态调整患者 护理分级。

2 护理分级依据和护理要点 2.1 特级护理

2.1.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特级护理: (1)维持生命,实施抢救性治疗的重症监护患者;

(2)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监护、抢救的患者; (3)各种复杂或大手术后,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 2.1.2 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2.2 一级护理

2.2.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一级护理: (1)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

(2)病情不稳定或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3)手术后或治疗期间需严格卧床的患者; (4)自理能力重度依赖的患者。 2.2.2 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3 二级护理

2.3.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二级护理:

(1)病情趋于稳定或未明确诊断前,仍需观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2)病情稳定,仍需卧床,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的患者; (3)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中度依赖的患者。 2.3.2 护理要点:

(1)每 2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和自理能力,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2.4 三级护理

2.4.1 分级依据:符合以下情况之一,可确定为三级护理:病情稳定或处于康复期,且自理能力轻度依赖或无需依赖的患者。 2.4.2 护理要点:

(1)每 3 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附表 1: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附表 2:自理能力等级

表 1 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

序号项目完全独立需部分帮助需极大帮助完全依赖 1 进食105 0 / 2 洗澡5 0 / / 3 修饰5 0 / / 4 穿衣105 0 / 5 控制大便 10 5 0 / 6 控制小便 10 5 0 / 7 如厕10 5 0 / 8 床椅转移15 10 5 0 9平地行走15 10 5 0 10 上下楼梯10 5 0 / Barthel指数总分:分

注: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每个项目的对应的得分上划“∨” 表 2 自理能力等级

自理能力等级等级划分标准需要照护程度 重度依赖总分≤ 40 分全部需要他人照护

中度依赖总分 41 ~ 60 分大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轻度依赖总分 61 ~ 99 分少部分需要他人照护 无需依赖总分 100 分无需他人照护

注:依据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对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进行评定,根据 Barthel指数总分,确定自理能力等级。

护理查对制度

1 医嘱查对制度

1.1 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日大对医嘱一次。 1.2 处理医嘱及查对者,均须签全名。

1.3 临时医嘱执行后,要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全名。 1.4 长期医嘱执行后,要在执行单上签名并保留执行单。 1.5 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向医师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1.6 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执行者需完整复述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全医嘱,执行者签全名,执行时间为抢救当时时间。 2 服药、注射、处置查对制度

2.1 服药、注射、处置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九对”制度,操作前核对时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或使用 PDA 电子扫描。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床号、姓名、住院号、出生年月等),以确认患者身份,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对新生儿及因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有陪同人员时由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三查:操作前查、操作中查、操作后查。

九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用药时间、用法、浓度、有效期、过敏史。2.2 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品外观、标签、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松动、裂缝。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

2.3 摆药后需经第二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2.4 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等特殊管理药品的使用需经过双人核对,用后保留空瓶。 2.5 发药、注射时,患者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时方可执行。

2.6 观察用药后反应,对因各种原因患者未能及时用药者应及时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做好处理,并做好记录。 3 饮食查对制度

3.1 每日核对医嘱后,按护理单查对患者床前饮食卡,对姓名、床号及饮食种类。

3.2 发放特殊饮食时,应准确核对患者身份,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为正确的患者发放特殊饮食。

3.3 患者进食时,查对饮食种类与患者的医嘱及病情是否相符。 4 输血查对制度

4.1 输血前须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患者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三查:查血液有效期、血液质量(血液有无凝血块和溶血、血袋有无破损)、输血装置是否完好。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的各项内容(包括献血者姓名、血型-含Rh因子、编号、采血日期、交叉配血试验结果)。

4.2 两人核对无误后于输血记录单上签字。 4.3 床边再次由两名护士进行“三查八对”,核对患者床头牌及腕带,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及血型,确认无误后方可输入。 5 手术查对制度

5.1 进行术前准备及手术室接患者手术时,应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诊断、拟施手术名称、手术部位(左、右)、所带的术前、术中用药以及病历与资料等。根据要求认真填写“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患者交接记录单”及“手术安全核查表”。

5.2 所有手术患者应使用“腕带”作为核对信息依据,让患者或其家属陈述患者姓名,以确认患者身份。当家属面取下假牙和贵重物品(戒指、项链、耳环等),并由家属保管。 5.3 查对手术名称及配血报告、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等。

5.4 查对无菌包外、包内无菌指示卡是否符合要求,手术器械是否齐全。 5.5 三方核查:手术麻醉实施前、切皮前及患者离开手术室前,实行“暂停核对”,由手术医师、麻醉师、护士三方核对患者姓名、诊断、手术部位、手术方式等。

5.6 器械物品核对:手术开始前、体腔和深部组织手术关闭前后、手术结束后,均须核对纱布垫、纱布、缝针、器械数目与术前数目相符。

5.7 对使用各种手术体内植入物之前,必须详细核对各种标示内容及有效期。

5.8 手术取下的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后交由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诊断、手术名称、切除组织,填写病理标本袋标签待检。 6 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6.1 准备器械包时,要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度。

6.2 器械、敷料消毒灭菌完毕,要查验化学指示卡是否达标,包外标签内容是否齐全完整,并分类放置。

6.3 发放各类无菌用品时,要查对名称、数量、消毒日期、包装完好性。 6.4 收回器械及代消包时,查对名称、数量、质量及清洁处理情况。 7 标本采集核对制度

7.1 护士应掌握各种标本的正确留取方法。 7.2 采集标本严格遵医嘱执行。

7.3 标本采集前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核对无误后打印条码,选择合适采血管,采集多种血标本时,采集顺序:无菌管血培养、凝血筛查、生化、免疫项目、血流变、肌钙蛋白、微量元素、血常规、血沉。

7.4 标本采集时要携带检验单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检验目的(必要时让家属参与确认,或采用 PDA 扫描)。

7.5 输血、配血抽取标本时,必须两人核对后抽取,注明抽取时间并双签名。

护理值班、交接班制度

1 各科室由护士长安排护理人员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有效履行职责。 2 根据科室情况合理排班,在此基础上实施弹性排班,根据各时段工作量变动情况合理配置本科室护理人员。

3 各科室需设立一线、二线听班,听班人员必须保证电话24小时畅通,一线听班在接到电话后30分钟内到位,二线听班1小时内到位。在突遇护理工作量骤增,本班护理人员难以应对时,当班护士应及时向护士长汇报,护士长立即启动

一、二线听班,协助完成相应工作, 保证护理质量。

4 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应提前15分钟进入病区,阅读交班记录及相关护理文书。在接班者未到之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

5 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交接后方可离去。各班必须写好交班记录,白班为夜班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夜班工作。

6 实行床边交接班,交接不清不得下班。交班中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的问题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7 交班内容:

7.1 患者总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入院、危重患者、抢救患者、大手术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病情变化及思想情绪波动的患者。

7.2 医嘱执行情况、各项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各种处置完成情况及后续工作。 7.3 查看昏迷和瘫痪等危重患者皮肤情况、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固定和通畅情况。 7.4 备用、贵重、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的数量,器械、仪器的数量、功能状态等。

7.5 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查看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7.6 晨会集体交班由护士长主持,当日当班护理人员均应准时到会,认真听取夜班交班报告,要求做到交班时护理文书要写清,口头要讲清,患者床头要看清,如交代不清不得下班。 7.7 夜班护士汇报患者情况,对危重患者要重点交接,汇报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7.8 护士长布置当日重点工作,传达各项会议精神。

7.9 在保证交班质量的基础上,晨会交班应于 15 分钟内结束,小讲课日时间可适当延长,但不应影响正常护理工作。

8 遇有下列情况时,不得进行交接班:

8.1 遇紧急情况或抢救时(可在紧急情况或抢救结束后进行交接班)。 8.2 交班或接班人员任何一方因特殊情况不能参加交接班时。

输血护理管理制度

1 标本采集与送检

1.1 患者输血种类及剂量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 1.2 根据医嘱打印血型鉴定及抗体筛查条形码,采血前须由两人向患者本人或患者家属核对患者信息(至少包括患者姓名、年龄及住院号)与试管条码信息是否一致,核对无误后按要求采集标本;标本采集完毕,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1.3 采集时每次只抽取一位患者的标本,严禁同时采集两名患者的血标本。需采集两人以上的血标本时,要严格查对,逐一分别采集血标本,标示清楚,明确区分。 1.4 标本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送交输血科,双方对试管信息及相关申请项目进行逐项核对,准确无误后双方在登记本上签字。 2 取血

2.1 患者需要用血时,由主管医师开具医嘱,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携带病历及取血专用箱到输血科取血。

2.2 取、发血双方必须认真核对:

2.2.1 核对输血记录单,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室、住院号、床号、血型、供血者血型、血袋条码、血量及血液成分类别。任何一项不符不交不接。

2.2.2 核对血袋及血液外观,凡血袋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一律不交不接。 (1)标签破损、字迹不清。 (2)血袋有破损、漏血。 (3)血液中有明显凝块。 (4)血浆呈乳糜状或暗灰色。

(5)血浆中有明显气泡、絮状物或粗大颗粒。

(6)未摇动时血浆层与红细胞的界面不清或交界面上出现溶血。 (7)红细胞层呈紫红色。

(8)过期或其他需要查证的情况。 2.2.3 血液发回后不得退回。 3 输血

3.1 取回的血制品必须在规定的时限内完成输注:血液在 4 小时内输完,冷沉淀和血小板在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快输完,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及时输注,病房不得自行贮存,应将血袋交回血库代为贮存。 3.2 严格执行输血查对制度,输血前需两人核对,确保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血型单、血袋标签上的信息完全一致。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三查:查血有效期、查血液质量、查输血装置是否完好。

八对:对床号、姓名、住院号、血袋号、血剂量、血液种类、血型及交叉配血结果的各项内容。

3.3 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 ( 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实验单 ) 共同到患者床旁核对床头牌、腕带,由患者陈述患者姓名、血型以确认受血者身份,再次进行“三查八对”后,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并于医嘱执行单上签名(有条件的可用 PDA 直接扫描输血条码)。如果患者处于昏迷、意识模糊或语言障碍时,不能确认患者,须通过询问患者家属及核对腕带进行确认。

3.4 输血必须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严格执行输血的无菌操作程序,冷藏血不可随意加温,若确需加温,只能使用专用加温装置。

3.5 输血前将血袋内的成分轻轻摇匀,避免剧烈震荡。血液内不得加入任何药品,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袋血液之间需输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防止发生血液凝集现象。调换每袋血液时,必须坚持二人查对制度。输血器连续使用 4 小时以上,必须更换新的输血器。 3.6 严格控制输血的速度,按照“先慢后快”的原则,开始 15 分钟输注速度宜慢,一般情况下每分钟 2ml(约 30 滴),如受血者无不良反应,可酌情调整速度。急性大量失血需快速输血时,根据病情和医嘱调整输注速度;年老体弱、婴幼儿及右心功能障碍者速度宜慢。 3.7 输血过程中应听取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对婴幼儿、意识不清、全麻、用大量镇静剂等不能表达自我感受的受血者,尤其应注意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发生,一旦发生立即停止输血,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并保留余血应备检查分析原因。(常见输血反应: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大量输血后反应;其它。)

3.8 若发现输血严重危害(指在输血中或输血后发生的与输血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输血不良反应及经血传播疾病)时,应按照医院控制输血严重危害(SHOT)预案执行,并及时规范记录。

3.9 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粘贴在病历中,血袋送至输血科,在2~6℃冰箱至少保存24小时,以备需要时检验。将“输血记录单”及“输血观察记录单”存入病历。

危重患者护理管理制度

1 危重患者应由工作能力强、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必要时设专人护理,根据医嘱及患者病情做好患者的各项护理工作。

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发现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并给予相应处理。

3 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落实各项治疗护理措施。

4 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及专科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5 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并作相应记录。 6 做好危重患者的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情况采取相应护理措施。 7 对需要他科提供护理帮助的危重患者,由所在科室向护理会诊专家库成员或护理部提出申请,组织会诊。

8 危重患者病情变化需要抢救时,参加抢救工作的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抢救工作制度”,正确及时执行医嘱,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将医嘱执行情况和病情变化报告主持抢救者。 9 及时、清晰、准确地做好每位危重患者的护理记录并签名。 10 当危重患者需院内检查或转运时,要做好以下工作:

10.1 充分评估患者,备齐相应药品及物品,做好人力准备,有效应对意外发生。 10.2 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搬运方式,保持患者体位舒适,做好保暖。 10.3 途中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10.4 保持输液及各种管道的通畅,妥善固定,防止脱出、扭曲、返流。 10.5 在转运过程中,应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

10.6 与接收科室医护人员认真交接患者病情、注意事项等,填写转科患者交接记录单。

抢救工作制度

1 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

2 参加抢救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技术操作规程。

3 抢救器材及药品齐全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并有明显标记。抢救物品受医院统一配置管理。

4 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听从指挥,遵照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工作。医师未到前,护理人员应根据病情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配血、止血等,并及时向医师提供诊断依据。 5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实施抢救措施,详细做好抢救记录。

6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抢救患者时医师下达的口头医嘱,护士需当场复诵一遍,经医师复核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两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医师应及时据实补全医嘱。 7 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接,各种抢救物品、器械用后应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各种抢救药品用后及时补充,以备再用。抢救完毕,房间进行终末消毒。

8 抢救过程中未能及时记录的,护理人员应于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完成记录。

第16篇:护理核心制度

第一章 护理核心制度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四、分级护理制度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六、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八、护理查房制度

九、患者健康指导制度

十、护理会诊制度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十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四、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五、腕带识别制度

六、安全输血制度

十七、患者跌倒/坠床评估、防范制度

十八、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臵,报告制度二

十、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一、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副主任)、科护士长及三级质控组长组成的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及标准的制定,并对护理质量与安全实施控制与管理,体现持续改进。

(二)护理质量与安全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组(I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与安全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每月检查有记录,填写检查登记表并及时反馈。月报表于下月5日前报二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组(Ⅱ级):由3~5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根据科室护理质量与安全的薄弱环节有计划地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研究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并落实,填写检查登记表。月报表于下月5日前报三级质控组。

3、护理部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组(Ⅲ级):由5~8个质控组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检查评价,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月报表。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对护理质量与安全缺陷进行跟踪监控,体现护理质量与安全的持续改进。

(四)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与安全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每年对护理质量与安全进行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五)护理工作质量与安全检查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考核内容,督导结果与绩效挂钩。

二、病房管理制度

(一)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科主任积极协助,全体医护人员参加。

(二)责任护士应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须知并签字,严格执行探视陪护制度,加强对探视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三)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臵。

(五)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仪容、仪表及行为符合相关规范。

(六)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七)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物资,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八)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九)病房内不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值班医生与护士及时清理非陪护人员,对可疑人员进行询问。严禁散发各种传单、广告及推销人员进入病房。

(十)各病区阳台门上锁,保卫部门及值班人员及时巡视,排除安全隐患;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

(十一)病房卫生由保洁公司负责,病区护士长负责监督和检查。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清洁,无味。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二)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三)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五定”(定数量品种、定点放臵、定专人管理、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四)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患者护理记录单,记录内容完整、准确。

(六)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并记录在《口头医嘱登记本》上。所有药品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丢弃。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护理记录单,并加以说明。

(七)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八)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间,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确定并实施不同级别的护理。

分级护理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护士根据患者的护理级别和医师制定的诊疗计划,为患者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护理专业技术服务。

(一)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

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要进行抢救的患者;重症监护患者;各种复杂或者大手术后的患者;严重创伤或大面积烧伤的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要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实施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并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其他有生命危险,需要严密监护生命体征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 (2)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3)根据医嘱,准确测量出入量;

(4)根据患者病情,制定护理计划,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功能体位; (6)实施床旁交接班。

(二)一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趋向稳定的重症患者;手术后或者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病情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如口腔护理、压疮护理、气道护理及管路护理等,实施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三)二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病情稳定,仍需卧床的患者;生活部分自理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2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根据患者病情,正确实施护理措施和安全措施; (5)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

1、适应对象:

生活完全自理且病情稳定的患者;生活完全自理且处于康复期的患者。

2、护理要点

(1)每3小时巡视患者,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2)根据患者病情,测量生命体征; (3)根据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给药措施;

(4)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

五、护理交接班制度

(一)病房护士实行24小时轮流值班制,值班人员履行各班职责。

(二)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新入院、危重、手术等及病情变化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臵当天的工作。

(三)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夜班护士与接班护士巡视病房,对新入院、危重、手术后、待产妇、分娩后、小儿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进行床头交接班。护士长根据患者情况调配责任护士,体现能级对应。

(四)落实护士长晨间提问工作。护士长向护理人员进行有关问题提问(主要包括:患者病情、新业务、新技术的掌握、相关的用药知识、护理常规等),以提高护士业务水平。

(五)对规定交接班的特殊药品(毒、麻、精、高危药品等)、医疗器械及物品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六)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阅读交接班报告和护理记录单。交班者向接班者交清患者病情,并对危重、手术、小儿患者以及新入院患者等进行床头交接。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凡因交接不清所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七)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处臵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八)交班内容

当天患者的总人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等,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情况、当天或次日手术患者及特殊检查患者的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急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的留取等。

(九)交班方法

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记录单,进行交班。

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状况的患者。

3、口头交接:一般患者采取

六、查对制度

(一)执行医嘱及打印护理执行单(服药单、注射单、输液治疗单、瓶贴、护理处臵单)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床号、年龄等,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字。医嘱要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参加并签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与查对者签名。

(二)执行医嘱及各项处臵时要做到“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三)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四)对有疑问的医嘱,不得擅自更改,应了解清楚方可执行。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药瓶标签上的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对后再执行。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的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七)输血查对详见《安全输血制度》。

(八)手术查对详见《手术查对制度》。

(九)消毒供应中心查对详见《消毒供应中心查对制度》。

七、给药制度

(一)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二)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四)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五)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六)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口有无松动、瓶身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七)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臵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八)治疗后所用的各种物品按要求分类处理,清洗消毒备用。

(九)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八、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部主任查房

1、护理部主任随时轮流巡回查房,查护士劳动纪律,无菌技术操作,岗位责任制的执行情况,以危重患者护理、消毒隔离、服务态度等为主要内容,并记录查房结果。

2、每月进行专科护理大查房一次,选择好疑难病例、危重患者或特殊病种进行查房。事先通知病房所查房内容,由病房护士长指定报告病例的护理人员进行准备,查房时要简单报告病史、诊断、护理问题、治疗护理措施等,查房完毕进行讨论,修订护理计划并详细记录查房结果。

3、每月按护理工作要求,进行分项查房,严格考核、评价,促使护理质量与安全达标。(二)科护士长查房

1、每日上午巡视病房,查病房秩序和护士岗位责任制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

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

(三)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执行情况、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等执行情况并记入“四查房”内容。

2、每两周一次护理业务查房,选择典型病例或危重患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根据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进行提问,由护士长做总结,并做好护理业务查房记录。

(四)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九、患者健康指导制度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健康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为了满足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日益增加的需求,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自我保健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医护人员对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导。

(二)健康指导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

(三)对患者的卫生宣教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教。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签名。

(1)入院健康指导内容:

①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留取标本及探视、陪护制度介绍。

②病区相关工作人员介绍: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师、责任护士姓名及工作职责介绍。 ③患者入院须知讲解并签名。

④教育的形式包括口头讲解、宣教画册、实地查看、宣传栏等。 (2)住院期间健康指导内容:

①病区各项治疗、护理时间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②各项检查的告知及注意事项。

③手术、介入等有创操作的告知及需要患者配合的注意事项。 ④疾病相关知识及心理疏导。

⑤健康指导的形式包括口头讲解、宣传画册、宣传栏、患者间交流、工休座谈会等。 (3)出院健康指导内容: ①心理疏导: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帮助患者树立正确的疾病观;能正确理解治疗意图和有关注意事项。

②休息:告诉患者及其家属保持生活规律,根据病情适当户外活动,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以增强体质。

③饮食: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体质拟定饮食计划,做到科学配餐、合理营养。 ④药物观察:对需要继续用药物治疗的患者,出院前应备好所需的药物,指导患者及家属掌握药物的剂量、服用方法和不良反应的症状及停药指征,若发现异常及时来院就诊。 ⑤功能锻炼:向患者及患者家属说明功能锻炼在疾病恢复过程中的中重要性,将锻炼的方法教会家属及患者,活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以不感觉疲劳为宜。

⑥定期复查:出院时将门诊病历交给患者或家属保管,出院后如有不适应及时就诊。 ⑦约定复查时间,嘱咐复查时携带住院期间的检查单如CT、MRI、X线片等。

十、护理会诊制度

(一)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二)科内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或主管护师主持,召集有关人员参加,并进行总结。责任护士负责汇总会诊意见。

(三)科间会诊,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或专科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当日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四)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申请,经护理部同意,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护理部主任或副主任主持,申请科室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见。

(五)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主管护师以上人员或专科护士,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担任。

附件一:护理会诊人员资质要求:

(一)获得卫生部颁发的《护士执业证》的本院护理人员。

(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并在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三)原则上经过专科培训并取得合格证书。

一、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把病历号、医保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卡编号、身份证号码等作为就诊患者唯一标识管理。

(二)患者身份识别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患者本人、腕带、身份证或家属。

(三)患者身份识别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

(四)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在标本采集、给药、临床用血或血制品、手术、患者转科交接、发放特殊饮食、实施各种诊疗活动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及流程,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五)在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病历号、床号等;不得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唯一依据,核对时应让患者或其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六)对门、急诊急危重患者、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无名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1、对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在腕带及床头卡上有识别标识。

2、护士在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人核对。

(七)建立健全转科、手术、特殊治疗等患者的登记。尤其是急诊、病房、手术部、重症医学科、产房、新生儿室之间交接。

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二)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三)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及腕带标识制度。

(四)毒、麻、精、高危等特殊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及时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五)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臵,瓶签清晰。

(六)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无菌物品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七)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八)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九)对于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十)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臵的各种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十一)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三、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

为了倡导护理缺陷分享文化,建立良好的护理安全氛围,提高护理安全意识,保证护理服务质量与患者安全,特修订本制度。

(一)成立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制定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职责。(见附件一)

(二)报告原则:早发现、早报告,以非责罚性、主动报告为原则,鼓励主动报告。

(三)报告途径:可以采用书面、口头、电话、网络等多种途径进行报告。

(四)报告时限及程序:

报告时限:一般不良事件报告时间为24~48小时以内;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者应在处理事件的同时先口头上报相关部门,事后在24~48小时内补填不良事件报告表。

报告程序:发生不良事件立即报告护士长→病区24~48小时以内报科护士长同时报护理部专用邮箱:hlbsbxt@126.com(严重不良事件或情况紧急者立即口头上报)。

(五)处理程序(见附件二):

1、发生不良事件后,应立即通知医生,密切观察病情,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因护理不良事件造成的不良后果。

2、发生不良事件的各种有关记录、检查报告、药品、器械等均应当面封存,妥善保管,以备核查。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3、护士长、科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病区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处理意见,记录不良事件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按规定时限和程序上报。

4、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召开不良事件分析会,分析发生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进行反馈,并依据分析结果完善相关制度和流程。

(六)激励措施: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责任人,根据给患者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不良事件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4、对于瞒报不良事件的护士及护士长通报批评,与绩效考核、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附件一:护理不良事件管理小组职责

1、负责全院护理单元护理不良事件(含投诉)的管理。

2、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意识、风险意识,保障护理安全。

3、对护理不良事件主动报告制度的落实进行督导。

4、每月对上报的不良事件进行讨论、分析,查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每季度组织召开护理不良事件(含投诉)分析讲评会。

5、依据讨论分析结果完善相关制度、流程、规范,报护理质量与安全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审核。

四、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一)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病历、腕带上做标记。

(二)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三)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四)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五)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六)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七)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八)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九)各种医疗废物按规定收集、包装、专人回收。

(十)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十一)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十二)重点部门:如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重症监护室(ICU、CCU、NICU等)、管路介入室、内镜室、口腔科、血液净化中心等执行相应部门的消毒隔离要求。

(十三)特殊疾病和感染者按相关要求执行。

五、腕带识别制度

(一)对门、急诊急危重症患者、急诊抢救室和留观的患者、无名患者、住院、有创诊疗、输液以及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

(二)门、急诊急危重患者统一使用橙色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并启动绿色通道,门、急诊其他患者采用绿色腕带,内科住院患者采用粉红色腕带,外科住院患者采用蓝色腕带。

(三)“腕带”应按规定标明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科室(住院患者还包括床号、住院号)、手术部位等。传染病、药物过敏等特殊患者有识别标志。转科或调整床位时应及时更换腕带信息。

(四)确保“腕带”佩戴准确无误。“腕带”内容填写完毕后,需由双人核对(护士—患者、护士—家属、护士—护士、护士—医生)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佩戴。

(五)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手术、诊疗(有创、无创)、关键流程交接等活动前要认真核对腕带信息。

(六)腕带松紧适宜,每班检查佩戴部位皮肤情况,保证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损伤,血运良好。

(七)将使用识别“腕带”的工作纳入医疗护理质控检查项目中。

六、安全输血制度

(一)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备血试管及输血申请单各项内容,采集血样。有两人以上抽血时,一次只能拿一名患者的试管和输血申请单。

(二)取血时应和输血科发血者共同查对

三查:血液的有效期、血液的质量、输血装臵是否完好。

八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含RH因子)、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和剂量。确认无误后方可取回。

(三)输血前后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输血记录单》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并将血袋条形码粘贴于《输血记录单》上。

(四)输血时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

(五)输血起始速度宜慢,以1~3ml/min为宜,应观察15min,无不适后再根据患者病情、年龄及输注血液制品的成分调节滴速。

(六)全血、成分血和其他血液制品应从输血科取出后30min内输注,1个单位的全血或成分血应在4h内输完。

(七)血液制品不应加热,不应随意加入其他药物。输血完毕应记录,空血袋应低温保存24h。

(八)输血过程中应对患者进行监测,严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记录输血过程,出现异常及时处理。

(九)输血开始前在临时医嘱单、输血记录单、输血登记本上登记签字。输血完毕,将输血记录单再次与医嘱核对后,在输血记录单上记录输血结束时间,入病历保存。

(十)如发生输血反应参照《输血反应处理登记报告程序》,及时处理。

七、患者跌倒/坠床评估、防范制度

(一)责任护士须对每位新入院患者进行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筛选出高危人群,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认真填写“住院患者跌倒/坠床危险因素评估单”;根据病情及用药变化进行再评估并记录。

(二)医院后勤管理人员、病区护士长、值班护士每天认真检查病区公共设施及护理单元,发现潜在的危险障碍物应及时清除,或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不安全因素及隐患。

(三)护理人员加强巡视,把防坠床、防跌倒纳入护理观察巡视重点范畴,必要时对特殊患者(儿童、老年人、孕妇、行动不便、残疾人士和意识不清、特殊治疗、长期卧床的患者)主动搀扶或请人帮助。对发生跌倒/坠床高风险患者要求家属留陪监管。

(四)责任护士做好高风险患者的防范措施,如正确使用防护床栏、约束带等。

(五)医护人员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防坠床、防跌倒知识的宣教,医患共同重视与防范。

(六)减少跌倒的环境因素:门诊、病房地面的清洁应在上班前与下班后完成,以保证患者高峰时期地面干燥。如果工作期间拖地、拖布应相对干燥,并须同步放臵醒目警示牌,地面材料不防滑的卫生间,放臵防滑垫。

、适用范围:①新入院或转科患者 ②使用易导致患者意识状态改变的药物时 ③患者发生跌倒不良件后 ④患者意识状态或病情变化时

2、评估时间:凡符合风险因素评估量表中任何一项的均应填写此单,每周三评估1次,当评为0时,记录最后一次,之后不再记录。

3、使用方法:在患者符合的项目后面打钩,风险因素中的每一项为1分,得分越高风险程度高。

八、患者跌倒/坠床等意外事件的处臵、报告制度

(一)患者不慎跌倒或坠床后,护士立即奔赴现场同时马上通知医生,及时做出相关处理,涉及生命安全的应立即就地抢救,以减少或消除由于跌倒/坠床后造成的不良后果,并认真记录患者跌倒/坠床的经过及抢救过程。

(二)医生根据患者跌倒/坠床受伤的情况进行初步伤情判定,按照跌倒伤害严重分级处理救治患者,做好相关辅助检查及治疗。

(三)当班护士立即向护士长汇报患者发生跌倒/坠床的经过、原因、后果。病区护士长应及时查找引起患者跌倒/坠床的原因,并进行分析评价、控制危险因素,24~48小时以内报科护士长同时报护理部专用邮箱:hlbsbxt@126.com。

(四)发生跌倒/坠床后各种有关记录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以备鉴定。

(五)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后当班护士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六)护理部定期组织有关人员分析患者发生跌倒(坠床)原因,并制定出防范措施。

(七)为了实现最大限度地收集、分析、交流、共享安全信息,需要建立“安全文化”的新理念,科室设臵报告原则,鼓励主动报告,坚持非惩罚性主动报告原则,促进不良事件的良性转归。

九、压疮风险评估、报告制度

(一)压疮风险评估

新入院、病情危重、卧床等有发生压疮危险的患者及时进行压疮危险性评估。对肢体活动障碍、意识不清、大小便失禁、水肿、营养不良、病情危重、强迫体位者、大手术后等当天内必须完成初次评估(用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根据评分情况酌情再评估,当病情发生变化时随时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护理措施,并按规定逐级上报。

(二)报告制度

1、压疮风险报告:轻度(19~22分)、中度(14~18分)、高度(≤13分)危险均向护士长报告;≤18分者,责任护士及时填写《不可避免压疮上报表》于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护理部。

2、压疮上报:发现皮肤压疮,无论是院内还是院外带来的,按照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评估患者,责任护士及时填写《压疮上报表》于24小时内上报压疮管理小组。压疮管理小组定期进行汇总、分析并上报护理部。

3、如隐瞒不报的护士及护士长通报批评,与绩效考核、年终评先评优、职称晋升挂钩。

(三)追踪监测

1、对有压疮风险的患者,责任护士根据Braden 评分定期评估,落实各项预防措施,严格床旁交接班。压疮联络员及护士长对护理措施及其效果进行评估,及时纠正、调整预防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压疮的发生。

2、压疮患者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详细记录,包括发生的部位、时间、程度和已采取的处理方法,并根据其程度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填写压疮监测记录。

(四)会诊

压疮管理小组根据各病区上报情况组织会诊,对压疮的发生进行讨论、分析并给予指导。

(二)压疮护理规范

1、评估患者: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如截瘫,偏瘫,昏迷,记忆力差的老年卧床患者、极度瘦弱、高度肥胖的患者等,应加强巡视,落实分级护理制度并悬挂防压疮标识。

2、告知家属和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之明白压疮发生的危险性和危害性,并了解预防压疮的方法和措施,共同配合预防压疮发生。

3、营养管理:平衡膳食,增加高蛋白、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的摄入。

4、使用减压装臵或保护设施,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定时翻身,建立翻身卡或记录。

5、保持正确体位,减小摩擦力和剪切力,半卧位≤30°,翻身时托起患者骶尾部、肩部,减少摩擦。

6、潮湿管理:保持皮肤清爽,防止尿液、汗液、粪便长期刺激污染皮肤。衣服透气、干燥,床单平整、无褶皱、无碎屑。

7、使用便器者,应选择无破损便器,不要强塞硬拉。

8、规范操作,正确使用石膏、绷带及夹板等。

9、手术患者预防措施:

(1)手术前访视患者,应用评估表对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制定预防措施。对于压疮风险人群,告知其危险程度、好发部位、预防的重要性及预防措施,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并积极配合做好压疮预防护理。

(2)手术中保护患者受压部位,如:平卧位在骶尾部、足跟处粘贴减压贴;侧卧位在受压侧髋部、耳廓、双膝间粘贴减压贴等。 (3)加强术后交接及随访。

十、口头医嘱执行制度

(一)在非抢救情况下护士不可执行口头医嘱。

(二)在紧急抢救的情况下可执行口头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要求准确清楚,护士应向医师复述,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执行后记录于《口头医嘱登记本》上,医生、护士签名。

(三)所用药品空安瓿须经两人核对,补开医嘱后方可丢弃。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护理记录单,并加以说明。

(四)在执行有双重检查要求(尤其是超常规用药)医嘱时,医护双方采取主、被动复述方式,双方核查无误后执行并记录。

(五)对擅自执行口头医嘱,一经发现酌情给予处理。

第17篇:护理核心制度

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

目 录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2、病房管理制度

3、抢救工作制度

4、分级护理制度

5、护理交接班制度

6、查对制度

7、给药制度

8、护理查房制度

9、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0、护理会诊制度

11、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2、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3、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4、术前患者访视制度

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1、医院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的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2、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病区二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一级护理质控):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每月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

(2)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一级护理质控):由8—10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有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对各病区护理工作进行抽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解决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每月在护士长会议上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3、各级质控组每月按时上报检查结果,护理部负责对全院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对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行跟踪监控,实现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4、护理部随时向主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每年1——2次,全院护理质量讲评分析会每季度一次。

5、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考核内容。病房管理制度

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病房管理由护士长负责,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2、严格执行陪护制度,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积极开展卫生宣教和健康教育。责任护士及时向新住院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医院规章制度,及时进行安全教育,签署住院患者告知书,教育患者共同参与病房管理。

3、保持病房整洁、舒适、安静、安全,避免噪音,做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病房内不准吸烟。

4、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5、工作人员应遵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必须按规定着装。工作时间不聊天、不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

6、患者被服、用具按基数配给患者使用,出院时清点收回并做终末处理。

7、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房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帐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物品管理人员调动时,要办好交接手续。

8、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患者对医疗、护理、医技、后勤等方面的意见,对患者反映的问题要有处理意见及反馈,不断改进工作。

9、注意节约水电、按时熄灯和关闭水龙头。

10、保持病房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每日至少清扫两次,每周大清扫一次。病房卫生间清洁、无味。

抢救工作制度

1、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提高其抢救意识和抢救水平,抢救患者时做到人员到位、行动敏捷、有条不紊、分秒必争。

2、抢救时做到明确分工,密切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3、每日核对抢救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各种急救药品、器材及物品应做到“四定”(定物品、定数量、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抢救物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必须处于应急状态。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保证在有效期内使用。

4、参加抢救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和抢救常规,确保抢救的顺利进行。

5、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准确、及时填写护理记录,未能及时记录的应于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说明。

6、严格交接班制度和查对制度,在抢救患者过程中,正确执行医嘱。口头医嘱要求准确清楚,护士执行前必须复述一遍,确认无误后再执行;保留安瓿以备事后查对。

7、抢救结束后及时清理各种物品并进行初步处理、登记。

8、认真做好抢救患者的各项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烦躁、昏迷及神志不清者,加床档并采取保护性约束,确保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根据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护理级别由医生以医嘱的形式下达。分为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

一、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变化快,随时可发生生命危险的病人。如严重创伤、各种复杂疑难的大手术后、器官移植、大面积烧伤和“五衰”等患者。病人床头卡、一览表上以红色标识。

2、护理要求:

(1)设立专人24小时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

(2)制订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落实护理措施,正确执行医嘱,及时准确填写特别护理记录单。

(3)备齐急救药品和器材,以便随时急用。熟练掌握各种抢救技术及各抢救仪器的使用,观察异常情况及处理病人的对应变化. (4)认真细致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患者安全。

(5)了解影响患者心理变化的各种因素,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和疏导,适时进行健康教育。

二、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适用于为重、昏迷、高热、大出血、大手术后特殊治疗及需要严格卧床、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以及子痫、惊厥、早产儿、婴幼儿等。病人床头卡、一览表上以红色标识。

2、护理要求:

(1)严格卧床休息,协助生活,尽量减少会客及谈话。

(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患者一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必要时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及时填写护理记录。

(3)严防并发症,按需准备抢救药品和器材。 (4)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和晨、晚间护理。

(5)根据病情2——4小时翻身一次,拍背、按摩皮肤及骨突部位,预防褥疮发生,绝对卧床病人温水擦浴每周1——2次,洗头每周一次。 (6)根据病情每日口腔护理1——2次。

(7)按医嘱协助和鼓励病人床上活动或做被动性活动。

三、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适用于急、慢性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病人,如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年老体弱不宜多活动者或幼儿需要照顾者,以及低智能儿童等。病人床头卡、一览表上以绿色为标识。

2、护理要求:

(1)注意观察病情,每2小时巡视病房一次。

(2)保证病人卧床休息、在室内或病区适当活动,但不得离开病区,必要时请假。 (3)协助做好基础护理,生活上给予必要的协助和照顾。 (4)进行疾病保健宣传。

四、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适用于生活能自理、各种疾病和手术后恢复期及慢性病病人。病人床头卡、一览表上以黄色标识。

2、护理要求:

(1)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活动,生活自理。

(2)注意观察病情,每日巡视患者两次,每日测体温、脉搏、呼吸各一次。

(3)督促个人卫生清洁,每周洗澡一次。 (4)做好健康教育。

护理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进行。

2、每天晨会集体交接班,全体医护人员参加,一般不超过15分钟。由夜班护士详细报告重危、手术及新入院患者的病情、诊断及护理等有关事项。护士长根据报告作必要的总结,扼要的布置当天的工作。

3、交班后,由护士长带领交、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查看病危、病重、抢救、昏迷、手术后患者、分娩、小儿患者以及有特殊情况的患者,检查生命体征、输液情况、皮肤完整性、各种引流管、特殊治疗情况及专科护理执行情况。

4、对规定交接班的毒、麻、剧、限药及医疗器械及物品当面交接清楚并签字。

5、各班接班者应提前10—15分钟到科室,清点应接物品,听取交班内容。未交接清楚前,交班者不得离开岗位。接班后出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6、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要的准备。

7、晨会交班顺序:出院、转出、死亡、心如愿、转入、手术、分娩、并未、病重、特殊检查、治疗及护理。

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下班查对上班医嘱,并有医嘱查对立记录,每次查对后,参与查对者签名。 (2)医嘱应每天总查对,每周大查对一次,护士长每周参加大查对并签名。 (3)查对临时医嘱时要查对执行时间及执行者签名。

(4)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抢救时医师可下达口头医嘱,护士执行时必须复诵一遍,确定无误后执行,并暂保留用过的空安瓿。抢救结束后及时补开医嘱(不超过6小时)。

二、服药、注射、静脉给药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对;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执行各项操作、处置时,如患者提出疑问,应及时查对,无误后方可执行。(3)使用药品前要查对药名、失效期、批号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第二人查对 后再执行。

(4)给药前,应询问患者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限剧药物时,要经反复核对。

三、输血查对制度:

1、确定输血后,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不允许同时采集两个病人的交叉配血标本。

2、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至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

3、取血时应和血库发血者共同查对患者姓名、性别、病案号、病室、床号、血袋号、血型、血液效期、配血试验结果及血量,以及保存血的外观等,在确定无误双方共同签字后方可取出

4、输血前由两人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及血袋标签各项内容,检查血袋有误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准确无误后方可输血。

5、输血时,由两人带病历共同到患者床边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床号、血型、血量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再次核对血液后,用符合标准的输血器进行输血。

6、输血完毕后应将血袋上的条形码粘贴于交叉配血报告单上,入病历保存。血袋送输血科保留至少24小时,以备必要时查对。

四、手术查对制度

1、六查十二对:

六查:(1)到病房接患者时查;(2)患者入手术间时查;(3)麻醉前查;(4)消毒皮肤前查;(5)开刀时查;(6)关闭体腔前后查。

十二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手术间号、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所带物品药品、药物过敏史及有无特殊感染、手术所用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及数量是否符合。

2、手术取下标本,巡回护士与手术者核对无误后方可与病理检验单一并送检。

3、手术标本送检过程中各环节严格交接查对,并双方签字。

五、供应室查对制度:

1、回收器械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初步处理情况,器物完好程度。

2、清洗消毒时:查对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及配制浓度;浸泡消毒时间、没洗前残余消毒液是否冲洗干净。

3、包装时:查对器械敷料的名称、数量、质量、湿度。

4、灭菌前:查对器械敷料包装规格是否符合要求,装放方法是否正确;灭菌器各种仪表、程序控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5、灭菌后:查试验包化学指示卡是否变色、有无湿包。植入器械是否每次灭菌时进行生物学监测。

6、发放各类灭菌物品时:查对名称、数量、外观质量、灭菌标识等。

7、随时查供应室备用的各种诊疗包是否在有效期内及保存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8、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要查对批批检验报告单,并进行抽样检查。

给药制度

1、护士必须严格根据医嘱给药,不得擅自更改,对有疑问的医嘱,应了解清楚后方可给药,避免盲目执行。

2、了解患者病情及治疗目的,熟悉各种常用药物的性能、用法、用量及副作用,向患者进行药物知识的介绍。

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

七对:床号、姓名、药名、浓度、剂量、用法、时间。

4、做治疗前,护士要洗手、戴帽子、口罩,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5、给药前要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需要时作过敏试验)并向患者解释以取得合作。用药后要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及治疗效果,如有不良反应要及时报告医师,并记录护理记录单,填写药物不良反应登记本。 6、用药时要检查药物有效期及有无变质。静脉输液时要检查瓶盖有无松动、瓶口有无裂缝、液体有无沉淀及絮状物等。多种药物联合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7、安全正确用药,合理掌握给药时间、方法,药物要做到现配现用,避免久置引起药物污染或药效降低。

8、如发现给药错误,应及时报告、处理,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

护理查房制度

(一)、教学查房:

1、科室教学查房:每年组织4次,针对典型疑难病例或护理问题,预先安排专人准备,提出重点需解决的问题,由护士长或责任组长主持,并作详细记录。

2、全院教学查房:每季度由护理部组织,事先选择典型病例,科室做好准备,全院护士参加,科室护士长主持,必要时可随时提问及进行解答。

(二)、常规查房:

1、一般护理查房:护理部组织,逐科检查执行护理规章制度、专科护理质量危重病人护理、病区管理、护理文书等情况。

2、护士长查房:

每日不少于2次,对病区护理质量、危重病情、护士职责履行、临床护理、并区管理等实施检查、督促、修正、落实。

3、等级护理查房:

3、依据职责,病房护士按分级护理要求按时巡视病人。

4、整体护理查房:

对新入院、病危、特殊检查、待手术及术后病人、老年特殊病人随时查房,满足其心理需求。及时处理护理问题,必要时做好记录及交班。

(三)疑难护理问题查房:

1、全院护理查房:护理部依据全院各科护理疑难问题,有目的地随机安排。

2、护士长夜查房:

每周2次,由护理部组织,全院护士长参加,不定时下科进行查房,重点巡视解决护理问题,知道危重抢救,必要时提出处理意见。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门诊及病房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

2、对门诊患者及家属进行一般卫生知识,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治知识宣传及简单的急救知识、妇幼为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内容的健康教育。

3、针对住院患者应做好入院宣教,如介绍医院规章制度、病房环境、安全制度、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等。

4、患者住院期间应进行相关疾病的检查、治疗、用药、饮食等知识宣教。

5、应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注意事项指导,

6、健康教育方式可利用黑板、宣传栏、图书等形式进行宣教,做到标题醒目、内容通俗。并结合患者病情做好具体讲解。

护理会诊制度

1、凡属复杂、疑难或跨科室和专业的护理问题和护理操作技术,均可申请护理会诊。

2、科间会诊时,由要求会诊科室的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后填写会诊申请单,送至被邀请科室。被邀请科室接到通知后两天内完成(急会诊者应及时完成),并书写会诊记录。

3、申请科室会诊前应做好各种资料准备,会诊时报告病情,做好会诊记录,会诊后认真组织实施会诊意见。

4、参加会诊人员原则上应由护师以上职称、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的护理人员,或由被邀请科室护士长指派人员承担。

5、集体会诊者,由护理部组织,申请科室责任护士负责介绍患者的病情,并认真记录会诊意。

病房一般消毒隔离管理制度

1、病房内收住患者应按感染与非感染性疾病分别收治,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患者一览表卡片上做标记。

2、医务人员进入感染患者房间,应严格执行相应疾病的消毒隔离及防护措施,必要时穿隔离衣、戴手套等。

3、一般情况下,病房应定时开窗通风,每日2次。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发现明确污染时,应立即消毒。患者出院、转院、转科、死亡后均要进行终末消毒。

4、患者的衣服、被单每周更换一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及时更换,在规定地点清点更换下的衣物及床单元用品。

5、医护人员在诊治护理不同患者前后,应洗手或用手快速消毒剂擦洗。

6、各种诊疗护理用品用后按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进行处理,特殊感染的患者采用一次性用品,用后装入黄色塑料袋内并粘贴标识,专人负责回收。

7、对特殊感染患者要严格限制探视及陪护人员,必要时穿隔离衣裤、戴口罩及帽子。

8、患者的餐具、便器固定使用,特殊感染患者的排泄物及剩余饭菜,按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9、病房及卫生间的拖把等卫生清洁用具,要分开使用,且标记清楚。用后消毒液浸泡,并清洗后晾挂备用。

10、患者的床头柜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桌一巾,每日1~2次。病床湿式清扫,做到一床一巾,每日1~2次。

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确保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护理部定期检查考核。

2、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坚持医嘱班班查对,每天总查对,护士长每周总查对一次并登记、签名。

3、毒、麻、限、剧药品做到安全使用,专人管理,专柜保管并加锁。保持固定基数,用后督促医师及时开处方补齐,每班交接并登记。

4、内服、外用药品分开放置,瓶签清晰。

5、各种抢救器材保持清洁、性能良好;急救药品符合规定,用后及时补充,专人管理,每周清点两次并登记;无菌物品标识清晰,保存符合要求,确保在有效期内。

6、供应室供应的各种无菌物品经检验合格后方可发放。

7、对于所发生的护理差错,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并上报护理部。

8、对于有异常心理状况的患者要加强监护及交接班,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9、工作场所及病房内严禁患者使用非医院配置的各种电炉、电磁炉、电饭锅等电器,确保安全用电。

10、制定并落实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和危重患者抢救护理预案。

护理差错、事故报告制度

1、各科室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登记差错、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后果等并及时上报。

2、发生差错、事故后,要采取积极补救措施,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护士长应及时进行调查,组织科室有关人员讨论,进行原因的分析和定性,总结经验教训,并进行详细的记录。

3、对发生差错、事故的单位和个人,有意隐瞒不报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4、护理部应定期组织护士长分析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范措施。

术前、术后患者访视制度

一、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必须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访视。阅读病历,了解患者一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体重、文化程度等),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术前诊断、手术名称、手术入路、各种检验结果;有无特殊感染、配血情况、过敏史及手术史等)。

二、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及护理。

三、做好术前宣教工作:

1、向患者讲解有关的注意事项,如术前禁食、水,勿化妆,去掉饰物、义齿、更换手术衣裤等。

2、介绍手术、麻醉体位的配合方法及重要性。

3、介绍手术室环境、手术时注意事项等。

四、访视过程中要体现人文关怀,护士态度要热情,主动自我介绍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告知,认真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五、术后三天内巡回护士应做好术后回访工作,包括心理护理、健康教育、了解伤口愈合情况及征求意见等,访视内容要认真记录于手术护理记录单

第18篇:护理核心制度

目录

护理查对制度‥‥‥‥‥‥‥‥‥‥‥‥‥‥‥‥‥‥‥‥‥‥‥1 护士交接班制度‥‥‥‥‥‥‥‥‥‥‥‥‥‥‥‥‥‥‥‥‥‥1 分级护理制度‥‥‥‥‥‥‥‥‥‥‥‥‥‥‥‥‥‥‥‥‥‥‥2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3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4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

4护理查对制度

各项医嘱的正确执行和实施关系着病人的治疗和护理的效果及安全。因此,各项操作前、中、后均应严格执行护理查对制度。

一.医嘱查对制度

1.医师开出医嘱后,护士应及时、准确的输入电脑医嘱系统或转抄在执行单上。

2.每天查对医嘱两次,由一人口诵医嘱内容,1~2人核对各类治疗、护理卡,并由记录。

3.执行医嘱应严格“三查七对”(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查;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时间),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发现问题及时补救。

4.下一班护士负责对上一班新入院、转入、转床、术后病人医嘱的处理情况。

5.转抄或重整医嘱时,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护士执行临时医嘱时应认真填写执行时间并签名。

7.护士一般不执行口头医嘱,如遇特殊抢救情况执行口头医嘱时,需口诵医嘱两次,并保留安剖至抢救结束,做好记录。抢救结束6小时内督促医生据实补齐医嘱并签名。

二.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严格执行操作规程。领取和使用药品前,药仔细检查药品质量、标签名称、有效期及批号,有无变质过期。

3.多种药液同时使用时,注意配伍禁忌。

4.易过敏的药品,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按医嘱做药物过敏试验。

5.麻醉、放射、特殊精神类药品使用时必须两人核对,用后保留安PO24小时,以备查对并做好记录。

6.口服摆药后必须两人核对后无误方可发放。

7.严格按医嘱时间给药。

8.执行服药、注射、输液时,如有疑问应立即查询,核对无误方可执行,做好记录并签名。

三.输血查对制度

1.采集血交叉标本时必须仔细查对医嘱、输血申请单、标本标签。

2.领血时,认真做好“三查十对”(查血袋标签是否完整清晰、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有无凝块等异常;核对病人的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液种类、血量及有效期)。

3.输注前,必须再次查对输血医嘱及执行单,严格经过两名医护人员共同到病人床边核对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血袋号、血型等,确认与配血报告相符,并核对血液后,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一次性输血器进行输血。

4.输血过程中,出现输血反应时,及时通知医生,配合处理,并保留血袋余血及输血器。

5.输血完毕后再次执行“十对”,并将配血报告单存入病历。

6.血袋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核查送检。

护士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医院规定的上班时数与护士长安排的班次值班,不得擅

自减少或变动值班时间。

2.值班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按照医嘱和患者的病情需要对患者进行治疗和护理。必须坚守岗位,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窗轻), “十不”(不擅自离岗外出、不违反护士仪表规范、不带私人用物入公共场所、不在工作区吃东西、不接待私人会客和打私人电话、不做私事、不打瞌睡或闲聊、不与患者及探陪人员争吵、不接受患者礼物、不利用工作之便谋私利)。

3.勤加巡视,了解病区动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与心理状态,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完成。

4.建立科室护理交班志和科室用物交接记录本。护理交班志内容包括:病室工作动态(包括患者总人数、入院数、出院数、手术人数、危重患者数、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人数等),患者病情变化及处理结果等。凡另有护理记录的病例,护理交班志上只填写索引。用物交接记录本需记录器械,仪器,特殊药品,常用物品的数量和状态等。

5.值班人员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做好各项记录,处理好使用过的物品,

为下一班做好用物准备。做到“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齐不交接,危重患者抢救时不

交接,患者入院、出院或死亡、转科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数目不清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做好物品准备不交接,交班志未完成不交接)。

6.交接班必须认真负责,接班者提前15分钟着装整齐上班进行接班。对所有患者进行床旁交接。需要下一班完成的治疗,护理必须口头、文字接待清楚。接班时发现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负责。

分级护理制度

分级护理是医生根据病情以医嘱形式下达的护理等级。级别为:特级护理、

一、

二、三级护理。要在床头卡设护理标记,一级为粉红色,二级为黄色,三级为白色标记。

特级护理

1、病情依据,合格率达到85%.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的病人。

(2)各种复杂和新开展的大手术的病人。

(3)各种严重外伤和大面积烧伤的病人。

2、护理要求:

(1)病人安置在抢救室或重病室,设专人护理或责任护士,做好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T、P、R、BP.

(2)对病人做到七知道(床号、姓名、诊断、治疗、病情、护理、饮食)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严防并发症,确保安全。

(3)设特殊护理记录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注意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情)。

(4)备齐抢救药品、器械,定量、定位放置,保持性能完好。抢救室整洁、安静、工作有序随时配合医生抢救。

(5)做好抢救室清洁消毒工作,防感染。

(6)准确执行医嘱,认真完成各项抢救措施,严防差错事故发生。

(7)制定护理计划,并根据病人病情变化,提出护理问题和措施,做出效果评价。

一级护理

1、病情依据,合格率达到85%

(1)病重、病危、心、肝、肾功能极度衰竭,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大手术、内出血、高烧、昏迷、休克或外伤。

(3)瘫痪、惊厥、子痫、晚期癌症的病人以及早产儿。

2、护理要求:

(1)严格卧床休息,做到七知道,解决生活上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周密细致的心理护理。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病人一次,定时测量T、P、R、BP,观察用药后反应及效果并记录。

(3)二十四小时内制定护理计划,做好各种记录。

(4)做好室内清洁消毒工作,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整洁卫生、防止交叉感染。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加强基础护理(口腔、褥疮等),无护理并发症等发生。

二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大手术后病情稳定、骨牵引、卧石膏床等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轻型先兆子痫。

2、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床上坐起活动。

(2)每1-2小时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特殊治疗和用药后反应及效果。

(3)做好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

(4)给予生活上的必要照顾,做到送水、送饭、送药、送便器到床边。

(5)注意营养调节,保证足够的热量,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三级护理

1、病情依据: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

(2)各种疾病恢复期,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2、护理要求:

(1)每日测量T、P、R、BP二次,掌握病情和思想状况。

(2)督促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病人饮食,每日巡视两次。

(3)进行卫生宣传教育,产妇可进行妇幼卫生咨询。

护理文书书写制度

一、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二、护理文书书写除特殊说明外,应当使用蓝黑墨水或碳素墨水书写。

三、护

理文书书写应使用中文和医学术语。

四、护理文书书写应做到书写工整、字迹清晰、表述准确、语句通顺、标点符号正确。书写过程中出现错时,应用原色在错字字体上划双线或作出修改并签名,不得采用刮、粘、涂方法掩盖或去除原来的字迹。

五、护理文书应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书写,避免重复,并由相应的护理人员签名。

六、实习期护士书写的护理文书,必须经过本科室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护理人员审阅,双签名。

七、具有执业资格并经注册的进修护士书写护理文书。

八、上级护理人员有审查、修改下级护理人员书写的护理文书的责任。修改和补充时需用红色水笔,修改人员须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修改须保持原记录清晰、可辨。

九、因抢救急、危重病人未能即时书写护理文书的,须在抢救结束后6h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

十、护理文书书写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及通用外文缩写。表格内已注明计量单位的,记录时只填数,不必重复写单位名称。十

一、护理文书纸张规格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临床抢救工作必须有周密、健全的组织分工。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全力以赴、紧密配合开展抢救。

二、抢救器材及用品要力求齐全完整,定人管理,定位放置,定量储存,用后及时补充。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设备性能及使用方法,做到常备不懈,做好交接班。

三、参加抢救的医护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应根据病情按级别抢救程序及时给予必要的抢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包括电除颤)、配血、止血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以便进一步采取有效的诊疗手段。

四、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详细做好抢救记录,并注明抢救时间,对病情复杂、抢救效果不佳的患者应向医务科(节假日向总值班)汇报,必要时组织科、院有关人员会诊救治。

五、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核查制度,24小时有专人负责,对病情、抢救经过及各种用药要详细交待并做好记录。一般情况下,医师不得下口头遗嘱,如确因情况紧急需下达口头医嘱时,护理人员执行时,应复诵一遍,并与医师校对药品后执行,事后医师据实补记医嘱,防止发生差错事故。

六、各种抢救器材、药品用后及时清理、消毒、补充,物归原处,以备再用。

七、及时向患者家属或代理人讲明病情,充分履行告知义

务,以取得家属或代理人的理解配合。

八、抢救结束,医护人员应做好抢救小结,并写出抢救记录,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为了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特制定护理安全(不良)事件与隐患缺陷报告制度。

一、不良事件定义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减少差错或事故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

二、上报范围

1、可疑即报: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濒临事件上报: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伤害,也需要上报。

三、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口头报告上级分管护士或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减至最低。当事者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签字后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质量管理科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四、结果分析

不良事件上报后,由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主要采用趋势分析和个案分析。趋势分析包括科室内部的纵向比较、与其他科室的横向比较、与科学标准及实践的比较。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五、免罚及奖励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3、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第19篇:护理核心制度

(一)查对制度

1、医嘱查对制度

1)、医嘱经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

2)、转抄医嘱必须写明日期、时间及签名,并由另外一人核对。转抄医嘱者与查对者均须签名。

3)、临时执行的医嘱,需经第二人查对无误,方可执行,并记录执行时间,执行者签名。

4)、抢救病人时,医师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大声复述一遍,然后执行,抢救完毕,医生要补开医嘱并签名。安瓿留于抢救后再次核对。

5)、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询问清楚后,方可执行和转抄。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前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摆药后查;服药、注射、处置前查;注射、处置后查。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水剂、片剂注意有无变质,安瓿、注射液瓶有无裂痕;密封铝盖有无松动;输液袋有无漏水;药液有无浑浊和絮状物。过期药品、有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摆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方可执行。

4)、易致过敏药物,给药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毒、麻、精神药物时,严格执行《医疗机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规定》(卫医药 [2005]438号文件)。护士要经过反复核对,用后安瓿及时交回药房;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同时,护理部要根据药物说明书,规范及健全皮试药物操作指引及药物配伍禁忌表。

5)、发药、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检查,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6)、输液瓶加药后要在标签上注明药名、剂量、并留下安瓿,经另一人核对后方可使用。

7)、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核对制度。

3、手术病人查对制度

1)、手术室接病人时,应查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名称及部位(左右)及其标志,术前用药、输血前八项结果、药物过敏试验结果与手术通知单是否相符,手术医嘱所带的药品、物品(如cT、x线片)。评估病人的整体状况及皮肤情况,询问过敏史。

2)、手术护士检查准备手术器械是否齐全,各种用品类别、规格、质量是否合乎要求。病人体位摆放是否正确,尽可能暴露术野和防止发生坠床和压疮。

3)、手术人员手术前再次核对科别、住院号、床号、姓名、手腕带、性别、年龄、诊断、手术部位、麻醉方法及用药、配血报告等。洗手护士打开无菌包时,查包内化学指标卡是否达标,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手术前和术毕缝合前洗手护士和巡回护士都必须严格核对,共同唱对手术包内器械、大纱垫、纱布、缝针等数目,并由巡回护士即时在手术护理记录单记录并签名。术前后包内器械及物品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留于体腔内。

4)、手术切除的活检标本,应由洗手护士与手术者核对,建立标本登记制度,专人负责病理标本的送检。

4、输血查对制度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的要求,制订抽血交叉配备查对制度、取血查对制度、输血查对制度。

1)、抽血交叉配血查对制度

①、认真核对交叉配血单,病人血型验单,病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号、住院号。

②、抽血时要有2名护士(一名护士值班时,应由值班医师协助),一人抽血,一人核对,核对无误后执行。

③、抽血(交叉)后须在试管上贴条形码,并写上病区(号)、床号、病人的姓名,字迹必须清晰无误,便于进行核对工作。

④、血液标本按要求抽足_血量,不能从正在补液肢体的静脉中抽取。

⑤、抽血时对验单与病人身份有疑问时,应与主管医生、当值高级责任护士重新核对,不能在错误验单和错误标签上直接修改,应重新填写正确化验单及标签。

2)、取血查对制度到血库取血时,应认真核对血袋上的姓名、性别、床号、血袋号、血型、输血数量、血液有效期,以及保存血的外观,必须准确无误;血袋须放入铺上无菌巾的治疗盘或清洁容器内取回。

3)、输血查对制度①、输血前病人查对:须由2名医护人员核对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血量,核对供血者的姓名、编号、血型与病人的交叉相容试验结果。核对血袋上标签的姓名、编号、血型与配血报告单上是否相符,相符的进行下一步检查。

②、输血前用物查对:检查袋血的采血日期,血袋有无外渗,血液外观质量,确认无溶血、凝血块,无变质后方可使用。检查所用的输血器及针头是否在有效期内。血液自血库取出后勿振荡,勿加温,勿放人冰箱速冻,在室温放置时间不宜过长。

③、输血时,由两名医护人员(携带病历及交叉配血单)共同到病人床旁核对床号,询问病人姓名,查看床头卡,询问血型,以确认受血者。

④、输血前、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管道,连续输用不同供血者的血液时,前一袋血输尽后,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冲洗输血器,再继续输注另外血袋。输血期间,密切巡视病人有无输血反应。

⑤、完成输血操作后,再次进行核对医嘱,病人床号、姓名、血型、配血单、血袋标签的血型、血编号、献血者姓名、采血日期,确认无误后签名。将记录单(交叉配血报告单)贴在病历中,并将血袋送回输血科(血库)至少保存一天。

5、饮食查对制度

1)、每日查对医嘱后,以饮食单为依据,核对病人床前饮食标志,查对床号名、饮食种类,并向病人宣传治疗膳食的临床意义。

2)、发放饮食前,查对饮食单与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开餐前在病人床头再查对一次。

4)、对禁食病人,应在饮食和床尾设有醒目标志,并告诉病人或家属禁食的原时限。

5)、因病情限制食物的病人,其家属送来的食物,需经医护人员检查后方可食

(二)交接班制度

1、值班人员应严格遵照护理管理制度,服从护士长安排,坚守工作岗位,履行职责,保证各项治疗护理工作准确及时地进行。

2、交班前,主班护士应检查医嘱执行情况和危重病人护理记录,重点巡视危人和新人病人,在交班时安排好护理工作。

3、每班必须按时交接班,接班者提前1 5 min到科室,阅读护理记录,交接物做到七不接(病人数不准、病情不清、床铺不洁、病人皮肤不洁、管道不通、各项治疗未完成以及物品数量不符不交接)。

4、值班者必须在交班前完成本班的各项记录及本班的各项工作,处理好用物品,为接班者做好用物准备,如消毒敷料、试管、标本瓶、注射器、常备器械、被服等,以便于接班者工作。遇有特殊情况,必须做详细交代,与接班者共同做好工作方可离去。

5、早交班时,由夜班护士报告病情,全体人员应严肃认真地听取夜班交班扣之后由护士长带领日夜班护士共同巡视病房,床边交接病情及病房管理情况。

6、交班内容包括:

①病人总数,出人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死亡人数,以及新人院、病人、抢救病人、大手术前后或有特殊检查处理、有行为异常、自杀倾向的病/人情变化及心理状态。

②医嘱执行情况,重症护理记录,各种检查标本采集及各种处置完成情况,未完成的工作,应向接班者交代清楚。

③查看昏迷、瘫痪等危重病人有无压疮,以及基础护理完成情况,各种导管和通畅情况。

④贵重、毒、麻、精神药品及抢救药品、器械、仪器的数量、技术状态等,全名。

7、交接班者共同巡视检查病房是否达到清洁、整齐、安静的要求及各项工作实情况。

8、其余班次除详细交接班外,均应共同巡视病房,进行床边交接班。

9、交班中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代不清,应立即查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如因交班不清,发生差错事故或物品遗失,应由接班者负责。

10、交班报告(护理记录)应书写要求字迹整齐、清晰,重点突出。护理记录内容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全面、简明扼要、有连贯性,运用医学术语。进修护士或实习护士书写护理记录时,由带教护士负责修改并签名。

(三)分级护理制度医生根据病人病情开具护理等级医嘱。级别分为特别护理及

一、

二、三级护理,并做出标记(一级护理为红色、二级护理为蓝色、三级护理可不设标记)。

1、特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危重,需随时观察的病人;需绝对卧床休息的病人。

2)、护理内容:

①安排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疴睛及生命体征变化。

②制定护理计划,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逐项填写危重患者护理记录。

③备好急救所需药品和用物。

④做好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2、一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情重或危重,需严格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护理内容:

①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一般每1 5~30 min巡视病人一次,根据病情需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

②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及护理措施,及时准确填写护理记录。

③加强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3、二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疴隋较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

2)护理内容:

①1—2 h巡视病人一次,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必要的生活照顾和心理支持,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4、三级护理

1)适用对象:病人病情较轻,生活能基本自理。

2)护理内容:

①每班巡视病人,观察病情。

②按相应护理常规护理。

③给予卫生保健指导,督促病人遵守院规,满足病人身心需要。

(四)护理缺陷、纠纷登记报告制度

1、在护理活动中必须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遵守护理服务职业道德。

2、各护理单元有防范处理护理缺陷、纠纷的预案,预防缺陷、事故的发生。

3、各护理单元应建立护理缺陷登记本,及时据实登记病区的护理缺陷。

4、发生护理缺陷、事故后,要及时上报,积极采取挽救或抢救措施,尽量减少或消除由于缺陷、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5、发生缺陷、事故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造成缺陷、事故的药品、器械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6、发生护理缺陷后的报告时间:凡发生缺陷,当事人应立即报告值班医师、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和科领导,由病区护士长当日报科护士长,科护士长报护理部,并提交书面报表。

7、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缺陷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缺陷的经过、原因、后果,及本人对缺陷的认识。护士长应对缺陷及时调查研究,组织科内讨论,护土长将讨论结果呈交科护士长,科护士长要将处理意见1周内连报表报送护理部。

8、对发生的护理缺陷,组织护理缺陷鉴定委员会对事件进行讨论,提交处理意见;缺陷造成不良影响时,应做好有关善后工作。

9、发生缺陷后,护士长对缺陷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及时制订改进措施,并且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10、发生护理缺陷、事故的科室或个人,如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须按情节严重给予处理。

11、护理事故的管理按《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参照执行。

(五)护理查房制度

1、护理行政查房

1)、由护理部主任主持,科护士长、护理部干事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2)、护理部主任定期到病区或门、急诊检查科护士长、区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3)、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主持,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有重点的交叉检查本科各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2、护理业务查房参照医师三级查房制度,上级护士对下级护士护理病人的情况进行的护理查房1)、护理查房主要对象:新收危重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或口头/书面通知病重/病危。压疮评分超过标准的病人,院外带入Ⅱ期以上压疮、院内发生压疮、诊断未明确护理效果不佳的病人,潜在安全意外事件(如跌倒、坠床、走失、自杀等)高危病人。

2)、具体方法:

①科(区)护士长、护理组长或专科护士每天早上组织对新人、重病人或大手术前后的病人进行查房。

②初级责任护士对分管病人的情况、护理措施及实施效果向护士长或上级护士汇报。

③上级护士根据病人的情况和护理问题提出护理措施,由下级护士将其中的客观情况记录在护理记录中,并注明“护士长查房”、“高级责任护士X X X 查房”等。

④查房过程中,根据病情需要下级护士可以向上级护士提出护理会诊的要求。

⑤护理部主任应定期参加护理查房,并对科室的护理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

3、护理教学查房1)、护理技能查房: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象、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的理论,能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掌握新进展的目的。

3)、临床带教查房: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护士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士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按照《护理教学查房规范》,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案例讨论等。

(六)护理会诊制度

1、专科护理会诊

1)、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2)、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应由病区或科部组织跨病区、多专科的护理会诊。必要时护理部负责协调。

3)、护理会诊由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

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作发言准备。

5)

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2、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护士长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病人,发现正确的护理问题和对病情转归的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七)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1、要求:保持严肃、认真、积极而有序的工作态度,分秒必争,抢救病人。做到思想、组织、药品、器械、技术五落实。

2、病情危重须抢救者,方可进入监护室或抢救室。

3、一切抢救物品、器材及药品必须完备,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所有抢救设施处于应急状态,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或外借。护士须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账物相符。

4、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和各种抢救操作技术,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记录用药剂量、方法及病人状况。

5、当病人出现生命危险时,医生未到前,护士应根据病情给予力所能及的抢救措施,如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建立静脉通道、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压。

6、参加抢救人员必须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种疾病的抢救规程。

7、抢救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危重的病人应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方可搬动。

8、及时、正确执行医嘱。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时,护士应当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所用药品的安瓿必须暂时保留,经两人核对记录后方弃去,并提醒医生立即据实补记医嘱。

9、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等,应详细、及时、正确记录,因抢救病人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6 h内补记,并加以注明。

10、及时与病人家属或单位联系。

11、抢救结束后,做好抢救记录小结和药品、器械清理消毒工作,及时补充抢救车药品、物品,并使抢救仪器处于备用状态。

二、输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

(一)输液反应的处理报告制度当输液病人可疑或发生输液反应时,及时报告当值医师,积极配合对症治疗,如寒战者给予保暖,高热者给予冰敷,必要时吸氧,并按医嘱予药物处理,同时做好下列检查工作:

1、立即停止输液,启用新的输液器,改用静脉滴注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并通知值班医生。

2、配合值班医师,对症治疗、抢救。

3、留取标本及抽血培养。

4、检查液体质量,输液瓶是否有裂缝,瓶盖是否有松脱;记下药液、输液器及使用的注射器的名称、剂量、厂家、批号,用消毒巾、胶袋把输液瓶 (袋)连输液器包好放冰箱保存,与药剂科检验科联系,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单。药品由药剂科转交相关部门抽样检查,输液器等用具应由检验科细菌室做相关的细菌学检验。

5、上述各项均应填写输液反应报告表,24 h内上报护理部,并做好护理记录及交班工作。

6、准确记录病情变化及处理措施。

(二) 输血反应的报告处理制度输血过程中应先慢后快,再根据病情和年龄调整输注速度,并严密观察受血者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1、减慢或停止输血,用新的输液管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道。

2、立即通知值班医师和输血科值班人员,报告医务处、护理部,及时检查、治疗和抢救,并查找原因,做好记录。

3、疑为溶血性或细菌污染性输血反应,应立即停止输血,启用新的滴管滴注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静脉通路,及时报告上级医师,在积极治疗抢救的同时,做以下核对检查:① 核对用血申请单、血袋标签、交叉配血试验记录。

② 尽早检测血常规、尿常规及尿血红蛋白,如怀疑细菌污染,除上述处理外,应做血液细菌培养。

③ 将血袋连输血管包好送血库做细菌学检验。

④ 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三。护理投诉处理制度

1、凡是医疗护理工作中,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而发生的护理工作缺陷,引起的病人或家属不满,并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反映到护理部或有关部门转回护理部的意见,均为护理投诉。

2、护理部设专人接待护理投诉,认真倾听投诉者意见,使病人有机会陈诉自己的观点,耐心安抚投诉者,并做好投诉记录。

3、接待投诉人员要做到耐心细致,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避免引发新的冲突。

4、护理部设有护理投诉专项记录本,记录投诉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和处理经过及整改措施。

5、护理部接到护理投诉后,及时反馈,并调查核实,告之有关部门的护士长。科内应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接受教训,提出整改措施。

6、投诉经核实后,护理部可根据事件情节严重程度,给予当事人相应的处理。

7、护理部每月在全院护士长会上总结、分析,并制订相应措施。

四。纠纷、事故处理程序

严格执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国务院第351号)规定。

1、当发生纠纷或事故后,护理人员应(在)积极参与抢救与护理。同时,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争取在科内协调解决,无效情况下应向医务处、护理部汇报。

2、医疗纠纷或事故处理途径:① 院内调解。

②无效时,医患双方均有权申请上级机构进行医疗鉴定。

③ 司法诉讼。

3、紧急封存病历程序:①病人家属提出申请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同时向医务处、院级相关部门汇报。若发生在节假日或夜间,直接通知医院医疗、护理值班。

②在各种证件齐全的情况下,由医院专职管理人员(病案室人员)、医疗值班员、病人家属双方在场的情况下封存病历(可封存复印件)。

③特殊情况时需要由医务人员将原始病历送至病案室,护理人员不可直接将病历交与病人或家属。

4、封存病历前护士应完善的工作:①完善护理记录,要求护理记录要完整、准确、及时;护理记录内容全面,与医疗记录一致,如病人死亡时间、病情变化时间、疾病诊断,以及病人治疗护理中的一切原始资料。

②检查体温单、医嘱单记录是否完整,包括医生的口头医嘱是否及时记录。

③病历封存后,由医务处指定专职人员保管。

5、可复印病历资料:门(急)诊病历和住院病历中的入院记录、体温单、医嘱单、化验单(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治疗)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历报告、护理记录、出院记录。

五。医疗废物分类管理制度

1、临床科室医务人员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及有关配套文件的规定执行医疗废物管理。

2、护士长负责本科室医务人员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知识的培训、指导、监督和管理。

3、护士长要加强对本科室医疗废物的管理,防止发生医疗废物泄漏、丢失、买卖事件。

4、在进行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中,医务人员要加强自我防护,防止职业暴露。

5、临床科室要对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的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防护措施。

6、医疗废物包装袋(箱)颜色为黄色,生活垃圾包装袋为黑色。

7、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袋(箱)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8、盛装医疗废物的每个包装袋(箱)外表面有警示标识。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物或者容器的3/4时,由临床科卫生员采用有效的封口方式进行封口,确保封口的紧实、严密,然后在每个包装袋(箱)上粘贴有警示标识、不同类别医疗废物的中文标签,填写中文标签的内容:科室、交接班日期、医疗废物类别、经手人签名。

9、包装袋(箱)的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处理或者增加一层包装袋。

10、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使用双层包装物,并及时密封。

11、科室的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点有分类收集方法的示意图或者文字说明。

12、每天医疗废物交接完毕后,科室工作人员对医疗废物暂存地进行清洁和消毒。

13、科室工作人员按照规定时间与卫生班接收人员履行医疗废物交接、称重手续,并登记、签名。

病情分析: 你好护士的核心制度如下。 指导意见: 1,护理质量管理制度一,医院由分管院长,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组成的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护理质量管理目标及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并对护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二,护理质量实行护理部,科室,病区三级控制和管理.

1,病区护理质量控制组(Ⅰ级)

由2—3人组成,病区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按照质量标准对护理质量实施全面控制,对出现的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检查有登记,记录并及时反馈,报表报上一级质控组.

2,科护理质量控制组(Ⅱ级)

由3—4人组成,科护士长参加并负责.每月进行护理质量检查,填写检查登记表及护理质量月报表报护理部,研究分析问题,制定措施并落实.

3,护理部护理质量控制组(Ⅲ级)

由5—6人组成,护理部主任参加并负责.每月按护理质量控制项目全面进行检查评价,填写检查登记表及综合报表.及时研究,分析问题.反馈检查结果,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

三,建立护理文书终末质量控制小组,护理部负责全院护理文书质量检查.

四,对护理质量缺陷进行跟踪监控,实观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五,各科及病区于每月30日以前报护理部,护理部进行综合评价,填写报表并反馈检查评价结果.

六,护理部随时向分管院长汇报全院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情况,每季度召开一次护理质量分析会,每年进行护理质量控制与管理总结并向全院护理人员通报.

七,护理工作质量检查考评结果作为各级护理人员的阶段考核内容

一、分级护理制度

(一)目的

分级护理指根据病人的病情,确定特级护理或—、

二、三级护理,进行病情观察和治疗护理,并根据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给予基础护理。

(二)适用范围

1.特级护理

(1)脏器功能衰竭(心、脑、肾、肝、呼衰)。

(2)各种复杂的或新开展的大手术。

(3)各种严重的创伤、烧伤,多脏器功能损伤。

2.一级护理

病情严重或病情不稳定需严密监测和观察者。

3.二级护理

病情基本稳定者。

4.三级护理

病情稳定者。

(三)主要护理要求

1.特别护理要求

(1)专人护理或转入ICU。

(2)根据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出入量。

(3)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记录病人的重要生理、心理反应。

(4)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5)做好基础和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2.一级护理要求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医嘱和病情监测记录生命体征、出人量。

(2)观察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了解心理需求,做好身心整体护理。

(3)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4)做好与疾病有关的专科护理,防止护理并发症。

(5)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

3.二级护理要求

(1)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生理、心理反应。

(2)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3)做好健康教育,协助或指导功能锻炼.防止护理并发症。

4.三级护理要求

(1)准确执行医嘱,及时完成治疗。

(2)了解病人病情,做好健康教育。

(四)、日常生活能力(ADL)的评定和护理要求

护士应对病人进行ADL评定,并提供相应的护理。

1.级别

(1)一级:完全独立,各项活动能在正常时间内安全完成。生活可以自理,不需要借助帮助。

相关制度

(2)二级:部分独立,在完成各项日常生活活动中,需要使用辅助器具并超过正常完成活动时间,动作不够安全。若提供必要的物品,生活可以自理。

(3)三级:部分依赖,已尽量大努力仍不能独立完成日常活动。需要指导、监督或说服,协助生活护理和功能锻炼。

(4)四级:完全依赖,完全需要帮助。需要协助被动活动,指导部分主动活动。

2.护理质量标准

(1)床铺平整、清洁、舒适,无碎屑、无尿渍、无血渍。

(2)卧位舒适,符合病情和治疗要求。

(3)口腔清洁,妥善处理口腔黏膜溃病、出血等。

(4)皮肤清洁、完整无破损。会阴、肛门清洁无异昧,指、趾甲、须发等洁净。 (5)满足进食的需求。

(6)满足饮水、排泄的需求。

(7)根据肢体功能,协助和指导适当的功能锻炼。

二、交接班制度

(一)目的

保证临床医疗护理工作的连续性,预防事故的发生

(二)适用范围

临床科室需要交接班的各护理单元。

(三)要求

1.交接班要求

(1)交班者在交班前应完成本班的各项工作,按护理文书书写规范要求做好护理记录。

(2)交班者整理及补充常规使用的物品,为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准备。

(3)交接班必须按时。接班者提前到科室,完成各种物品清点、交接并签名,阅读重点病人(如危重、手术、新病人)的病情记录。

(4)交接班必须做到书面写清、口头讲清、床前交清。接班者如发现病情、治疗、器械、物品交待不清,应立即询问。接班时如发现问题应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生问题应由接班者负责。

(5)交接双方共同巡视病房,注意查看病人的病情是否与交班相符,重病人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病室是否达到管理要求等。

(6)对特殊情况者,如情绪、行为异常和未请假外出的病人,应及时与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联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必要时向院部汇报。除向接班护士口头交班外,还应做好记录。2.交班方式

(1)书面交班。

(2)口头交班。

(3)床边交班。

3.交班内容

(1)病人动态:包括病人总人数,出入院、转科、转院、分娩、手术等人数,重危病人、抢救病人、一级护理病人、大手术前后或者有特殊变化的病人及死亡等情况。

(2)病人病情:包括病人的意识、生命体征、症状和体征、与疾病密切相关的检查结果,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如各种引流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色、性状、量;输液的内容及滴速;注射部位有无红肿、渗漏);病人的心理变化,病人对疾病的态度,家庭、单位的态度和支持情况。

(3)物品:包括常备毒、麻药品、抢救物品、器械、仪器等数量及完好状态。

相关制度

三、抢救工作制度

(一)目的

及时、迅速、有效地抢救病人的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适用范围

急、重危病人的抢救

(三)要求

(1)抢救工作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进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护理人员对重危病人进行抢救护理。参加人员必须全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坚守岗位。

(2)如遇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理部汇报。并接受护理部的组织、调配和指导。

(3)当抢救病人的医生尚未到达时,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怔,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加以复述,抢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5)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

(6)各护理单元应备有抢救车.抢救车内抢救物品、器械、药品应按医院统一规定放置,标记清楚。定位、定量放置,定人保管,检查无误后可用封条(或一次性锁)封存并签名,以保证应急使用。启用后必须及时补充、清点、检查、封存。每月至少清查一次。

(7)做好抢救登记及抢救后的处置工作。

四、饮食管理制度

(一)目的 提供合理饮食,以满足机体需要,增加机体抵抗力。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医院住院病人的饮食管理。

(三)要求

(1)病人的饮食种类由医生根据病情决定。开出医嘱或更改医嘱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营养室,并在床头卡上做好饮食标记。同时告知病人有关事项。

(2)开饭前停止一般治疗,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给予协助。

(3)应有专门的配餐员,配餐员严格按医嘱发送饮食。

(4)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观察病人的进食量、食欲、饮食是否符合治疗要求等情况。对有特殊需要者,在不违反治疗原则的前提下,尽量满足病人的需求,及时与营养室取得联系。

(5)护士应向病人说明治疗及检查饮食的目的,保证饮食的落实,对禁食或限制的食品给予解释。

(6)病人家属所送的饮食,须经医护人员认可后方可食用。

五、物品、药品.器械,设备管理制度

(一)目的

保证各类物品、药品供应及时、齐全,器械、设备性能良好,为治疗、抢救病人提供物质保证,减少资源浪费,延长仪器、设备的寿命。

(二)适用范围

各级医院护理单元

(三)要求

1.一般管理制度

相关制度

(1)护士长全面负责物品、药品、器材的领取、保管且报损等管理工作。建立账目,定人分类保管,定期检查,做到账物相符。

(2)各类物品指定专人管理。贵重物品每天清查核对,一般物品根据具体情况定期清点,如有不符应查明原因:

(3)凡因违反操作规程而损坏物品的,应根据医院赔偿制度处理。

(4)管理人员应掌握各类仪器的性能和使用要求,注意保养,提高使用率。 (5)借出物品必须办理登记手续,由经手人签名,重要物品经护士长同意后方可借出.抢救器材一般不外借。

(6)护土长调动时必须办好移交手续,交接双方共同清点并签名。

2.被服管理制度

(1)各病房根据床位数确定被服基数与机动数,定期清点。

(2)病人出入院时,护士负责交、收被服,当面点清。

(3)赃被服放于指定地点,由洗衣房收洗。

3.器材管理制度

(1)医疗器械由专人负责保管,督促和协助设备科定期检查、保养、维修,保持性能良好。

(2)建立仪器操作程序卡。使用时,必须了解器械的性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用毕妥善消毒,保管。

(3)精密仪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保管,用毕由保管者检查后签字。

4.药品保管制度

(1)各护理单元药品必须经医院药房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应根据病种和需要保持一定

数量。

(2)药品应根据种类与性质,如针剂、内服、外用、剧毒药等分类定位放置,并应保证标志明显,每日检查,由专人负责领取及保管。如发现沉淀、变色、过期、标签模糊或经涂改者,应及时清理,不得再使用。相同颜色的同类口服药和不同剂量的同类针剂药品不得混放。

(3)根据药剂科定期检查药品质量的结果,及时处理和改进存在的问题。

(4)病人的贵重药品,应写明床号、姓名,加锁存放.不用时及时退回药房。

(5)麻醉药品应设固定专柜,定量加锁存放,专人保管;每班应清点签名,用后经两人核对并保留空安瓿,由医生开专用处方后凭空安瓿向药房领回,并作登记。麻醉药品注射后之残余量,须监督销毁,并有记录(有条件的医院,病房可不备存麻醉药,随时向药房领取)。

六、护理查房制度

(一)目的

(1)通过行政查房,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护理质量和管理水平。 (2)通过业务查房,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了解国内外专科护理发展新动态。

(3)通过教学查房,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通过夜查房.解决和处理夜间护理工作中的重点问题,保证夜间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二)适用范围

各护理单元

(三)内容和要求

1.行政查房

内容

(1)查护理质量,尤其是重危病人的护理质量。

相关制度

(2)查服务态度、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

(3)查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4)查护理记录。

(5)查护理操作。

(6)查病房管理。

(7)查护理安全隐患。

要求

(l)护理部查房:由护理部主持,科护士长(或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以上,有重点检查内容。

(2)科护士长查房:由科护士长主持,各病区护士长参加,每月一次,有重点地检查本科各护理单元的工作。

(3)病区护土长查房:有计划地安排检查内容,每周一次。

(4)做好查房记录。

2业务查房

内容

(1)分析讨论重危病人、典型、疑难、死亡病例的护理。

(2)查基础护理、专科护理落实情况。

(3)结合病例学习国内外护理新动态、新业务、新技术。

要求 (1)护理部组织每季全院业务查房一次。

(2)科护士长或病区护士长组织业务查房,一年10次。

(3)科、病区护士长参加医生查房每月1—2次。

(4)查房前预先告知有关人员查房的内容、目的,做好查房记录,保存资料。

3、教学查房

内容

(1)分析典型病例,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

(2)检查教学计划,教学目标落实情况。

(3)指导或示范护理技术操作。

要求

(1)负责教学的护理部主任应参与护理教学查房。

(2)带教老师应负责组织教学查房,每一轮学生至少一次。

(3)护士长安排护生每月参加护理查房一次。

4.夜查房

内容

(1)掌握全院重危、抢救病人的概况,帮助解决夜间护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2)认真检查各岗位责任制落实情况及各科室的护理工作。

要求

(1)由全院护土长轮流参加夜间值班,500床位以上每天查,500张床位以下一周查2次,200张床位以下一周查一次。

(2)帮助解决疑难问题,遇到特殊情况作出应急处理。

(3)查房中发现问题逐条记录,次日查房者向护理部主任口头汇报并提交值班记录。

(一)目的

确保病人及时、安全地接受检查,并保证各项标本的采集质量符合要求。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级医院住院病人的检查及门、急诊、住院病人的标本送检。

(三)要求

(1)护士根据医嘱及检查单,通知病人及告知注意事项,重病人及行动不便者检查时应有人陪送,以确保病人安全。

(2)护士应将标签贴于标本盛器上,根据化验单上的化验项目正确留取各种标本。急需检验者,应及时采集和送检标本。

(3)各项检查及化验均应有送检登记,特殊检查(范围由省护理中心制定)有送、收登记。

八、查对制度

(一)目的

保证病人安全,防止事故发生。

(二)适用范围

处理医嘱,执行各项治疗、护理操作。

(三)要求

1.医嘱查对制度

(1)处理医嘱时,应查对医嘱是否符合书写规范,并在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2)医嘱应班班查对。输入电脑或处理医嘱者、查对者均需签全名,每日必须总查对医嘱一次,并有记录(尚未取消医嘱本的,每班查对新医嘱,每周总查对一次)。

(3)对有疑问的医嘱.应查清后执行。

2.服药、注射、输液查对制度

{1}服药、注射、输液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备药前查、备药中查、备药后查

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和用法。

{2}备药前要检查药品质量,注意有无变质,针剂有无裂痕、失效。如不符合要求或标签不清者,不得使用。

(3)备药后必须经第二人核对后方可执行。配药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4)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在试验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试验结果应由执行者和复查者双签名。阴性者方可使用。

(5)发药和注射时,病人如提出疑问,应及时查清,核对无误后执行。

3.输血查对制度

(1)查对血型检验报告单上的病人床号、姓名、住院号、血型。

(2)查对供血者与受血者的交叉配血结果。

(3)查血袋上的采血日期、有效期。血液有无凝血块或溶血,封口是否严密,有无破损。

(4)查对输血单与血袋标签上的受、供血者的姓名、血型、血袋号及血量是否相符。

(5)输血前必须经两人核对无误后方可输入,并由两人在交叉配血报告单上签全名。

(6)输血时.与病人核对姓名、床号、血型。有疑问时应再次查对。

4.饮食查对

(1)床头饮食卡应与医嘱相符。

(2)病人就餐时,查对床头饮食卡与病人饮食种类是否相符,自备饮食与医嘱饮食种类是否相符。

(3)对特殊治疗饮食、检查饮食,护士应查对落实,

相关制度

九、消毒隔离制度

(一)目的

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内感染

(二)适用范围

设有护理岗位的有关科室

(三)要求

(1)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科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2)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3)护理人员上班时要衣帽整洁,不戴戒指,不着工作服进食堂、幼儿园或离院外出。

(4)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5)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法。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

(6)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先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7)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化器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和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水。

(s)以下情况必须洗手: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应戴手套,并洗手。

(9)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开关采用脚踏式、肘式或感应式。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有条件的医院应用液体皂。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擦手毛巾等擦干双手。擦手毛巾应一次一用。不便洗手时应配备快速手消毒剂。

(10)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周灭菌1-2次;体温计用后要用高效消毒剂二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定期灭菌;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垫。

(11)门诊.病房各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床头桌、椅每日湿擦,保持清洁,每周大扫除一次。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以有效消毒剂擦净。抹布、拖把应分区专用,用后消毒.洗净、晾干。

(12)病人出院后,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做好终末消毒。传染病病人按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其护理常规执行,特殊感染病人除严格隔离外,其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等物品应烧毁。

(13)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

(14)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处理、毁形等各环节,应严格按照《浙江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在密闭保存的前提下.可不行毁形及浸泡消毒。

(15)各具体部门、重点科室的消毒隔离管理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规范》及本规范有关科室管理条款执行。

第20篇:护理核心制度

14个护理核心制度

阅读数:1450 没有规范制度的力量,就形不成高质量的制度体系;没有高质量的制度体系,医疗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就难有雄厚的制度基础。护理查房制度

一、护理行政查房

1、由护理部主任主持,分部主任、护理部干事参加,有专题内容,重点检查有关护理管理工作质量,岗位责任制、规章制度执行情况,服务态度及护理目标管理落实及护理教学等情况。

2、护理部分部主任定期到病区检查护士长岗位职责落实情况。

3、护理查房:由护理部分部主任主持,病区护士长参加,内外科每月各一次,有重点的检查各病区护理管理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及护理工作计划贯彻执行及护理教学情况。

二、护士长查房

1.护士长随时巡视病房,查各班护士职责、劳动纪律、无菌操作规程以及护理核心制度等执行情况。

2.每两周进行一次专科护理业务查房,方法同护理部主任查房的要求。3.定期抽查护理表格书写情况和各种表格登记情况。

4.组织教学查房,根据教学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查典型病例,事先通知护生熟悉病历及患者情况,组织大家共同讨论,也可以进行提问,护士长进行总结。

三、参加医生查房

病区护士长或责任护士每周参加主任或科室大查房,以便进一步了解病情和护理工作质量。

四、护理教学查房

1、护理技能查房:观摩有经验的护士技术操作示范、规范基础或专科的护理操作规程、临床应用操作技能的技巧等,通过演示、录象、现场操作等形式,不同层次的护士均可成为教师角色,参加的人员为护士和护生。优质护理病例展示和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等,达到教学示范和传、帮、带的作用。

2、临床案例教学:由病区的高级责任护士以上人员或带教老师组织的护理教学活动。选择典型病例,提出查房的目的和达到的教学目标。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通过收集资料、确定护理问题、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反馈护理效果等过程的学习与讨论,帮助护士掌握运用护理程序的思维方法,进一步了解新的专业知识,发现临床护理工作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和方法,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规范护理流程,了解新理论,掌握新进展。

3、临床带教查房:由带教老师负责组织,护士与实习护士参加。重点是护理的基础知识和理论,根据实习护士的需要确定查房的内容和形式。围绕实习护生在临床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每月进行1~2次的临床带教查房,如操作演示、案例点评、案例讨论等。 患者健康教育制度

1、护理人员对住院及门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一般卫生知识的宣教及健康教育。

2、健康教育方式

(1)个体指导:内容包括一般卫生知识,如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饮食卫生;常见病、多发病、季节性传染病的防病知识;急救常识、妇幼卫生、婴儿保健、计划生育等知识。在护理患者时,结合病情、家庭情况和生活条件做具体指导。 (2)集体讲解:门诊患者可利用候诊时间,住院患者根据作息时间。采取集中讲解、示范、模拟操作相结合及播放电视录像等形式进行。

(3)文字宣传:以黑板报、宣传栏、编写短文、健康教育处方、图画、诗歌等形式进行,宣传的内容和形式应定时更换。

3、对患者的健康教育要贯穿患者就医的全过程。

(1)门诊患者在挂号、分诊、诊治等各个环节均应有相应的卫生知识宣传。 (2)住院患者在入院介绍、诊治护理过程、出院指导内容中均应有卫生常识及防病知识的宣教。住院患者的宣教要记录在健康教育登记表中,并及时进行效果评价,责任护士及患者或家属签名。 护理会诊制度

1、专科护理会诊

(1)高级责任护士、专科护士或高年资主管护师以上人员具备会诊资质。 (2)遇有本专科不能解决的护理问题时,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提交护理部或专科小组。由护理部或专科小组通知相关人员会诊,并书写会诊记录。 (3)护理会诊由邀请科室的专科护士或护士长主持,相关专业护士及病区相关护理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进行调查研究。 (4)进行会诊必须事先做好准备,负责的科室应将有关材料加以整理,尽可能做出书面摘要,并事先发给参加会诊的人员,预做发言准备。 (5)讨论时由高级责任护士负责介绍及解答有关病情、诊断、治疗护理等方面的问题,参加人员对护理问题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提出会诊意见和建议。 (6)会诊结束时由专科护士或病区护士长总结,对会诊过程、结果进行记录并组织临床实施,观察护理效果。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立项专门研究。

2、疑难病例护理会诊

(1)病区收治疑难病例时,应及时提出申请,由科部主任组织护理会诊。内容主要是正确评估患者,发现存在的护理问题,对病情转归进行判断,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及注意的问题,根据临床需要随时进行护理会诊,并在护理会诊单中按要求记录。

(2)对特殊病例或典型病例,可由护理部负责组织全院性的护理会诊。会诊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会诊结束时应提供书面的会诊意见。 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上班时衣帽整洁,严禁着工作服外出上街、出入餐厅等。

2、各种诊疗护理处置前后要洗手,必要时使用消毒液浸泡。无菌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

3、病室每天通风换气二次,每次30分钟,地面湿式清扫,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治疗室、换药室每日空气消毒2次。手术室、消毒供应中心、产房、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病房、内镜中心、血透中心等每月空气细菌培养和监测1-2次。

4、医务人员及患者换下的脏被服应分别放入污物车并分开清洗消毒;更换的脏被服,放于指定地点,禁止随意堆放在地上及在病区内清点。

5、晨间护理湿式扫床一刷一套,床旁桌做到一桌一巾擦拭。

6、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无菌物品均要写明灭菌日期,有灭菌指示带,灭菌有效期。

7、输血、输液及各种注射必须使用一次性物品,一人一针一管一带,换药一人一份一用一灭菌,体温表使用后浸泡消毒处理。

8、治疗室、换药室区分清洁区和非清洁区,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使用后的一次性物品,统一处理。严格区分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

9、碘伏等消毒液瓶应加盖,并注明开启及到期时间。所有无菌溶液使用时注明开启时间及用法。

10、冰箱每周消毒、保养、除霜1次,物品放置有序,无过期物品。

11、侵入性医疗器械、不能采用高压灭菌的贵重、锐利器械等应采用环氧乙烷或等离子灭菌。

12、如遇厌氧菌、绿脓杆菌等特殊感染的患者要严密隔离,使用的器械、被服、房间进行严格终末处理,敷料进行焚烧。

13、凡出院、转院、死亡患者床单元应进行终末处理。病区管理制度

1、在护理部领导下,病区护士长负责病房管理,全体医护人员参与。

2、保持病区整洁、舒适、安全、布局有序、注意通风、避免噪音,工作人员做到走路轻、关门轻、说话轻、操作轻。

3、统一病区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要摆放整齐,位置固定,精密贵重仪器有使用要求,并由专人保管,不得随意变动。

4、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召开患者座谈会,征求意见,改进病区工作。

5、护理人员必须按要求着装,佩戴工作牌上岗。

6、护士长全面负责保管病区财产、设备,并分别指派专人管理,建立账目,定期清点,如有遗失及时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

7、病区内不得接待非住院患者,不会客。住院患者不得随意离开病区,如需离开,必须写请假条,经主管医生或值班医生同意后,方可离开病区。

8、患者被服、用具等按基数配给患者保管,收取一定的押金,出院结清手续后清点回收,如数退回押金。护理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范围:包括院内压疮、坠床、跌倒、给药错误、输血错误、输液反应、管道脱落/拔出、误吸/窒息、药物外渗、走失、自杀、猝死、吞咽异物、识别患者错误、暴力行为、外伤/割伤、严重院内感染,咬破体温表、烫伤/烧伤、失窃、蓄意破坏、医疗器械故障、针刺伤等不良事件。

1、各科建立护理不良事件登记本,发生不良事件后要及时上报并做好登记。

2、上报程序: (1)一般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口头报告护士长,并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当事人24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并上报护理部。 (2)严重不良事件:当事人应立即报告护士长、科主任或总值班人员,及时采取措施,将损害降至最低,必要时组织进行全院多科室的抢救、会诊等工作,同时汇报主管院领导、医务处、护理部等部门,重大事件的报告时限不超过6小时。当事科室应在6小时内填报《护理不良事件上报表》。护理部于抢救或紧急处理措施结束后立即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3)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后,有关的记录、标本、化验结果及相关药品器械等均应妥善保管,不得擅自涂改、销毁。

(4)各科室应认真填写“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由本人登记发生不良事件的经过、分析原因、后果及本人对不良事件的认识和建议。护士长对发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管理等各个环节应作认真的分析确定根本原因,及时制订改进措施,护士长将讨论结果和改进意见方案呈交护理部。

(5)发生不良事件后,护士长跟踪改进措施落实情况,定期对病区的护理安全情况分析研讨,对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制订相关的防范措施。

(6)不良事件上报后,由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每月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必要时护理部每月总结反馈,并每年将不良事件编辑成册作为培训教材,特别是典型案例的经验教训,以降低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7)免罚及奖励:

1.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患者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2.对主动发现并及时报告重要护理安全(不良)事件和隐患,避免严重不良后果发生的医护人员,科室给予一定的奖励。

3.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8)造成严重后果的不良事件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护理文件书写管理标准

护理文书是对伤病员住院期间病情观察和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手术清点记录、交接报告本等。体温单、医嘱单、护理记录、手术清点记录归入医疗病历管理。护理文书书写应当符合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的要求。

1、体温单

体温单用于记录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有关情况,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科别、床号、入院日期、病案号、日期、手术后天数、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大便次数、出入液量、体重等。

2、医嘱单

医嘱单分为长期医嘱单和临时医嘱单。长期医嘱单内容包括患者姓名、科别、病案号、页码、起始日期和时间、长期医嘱内容、停止日期和时间、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临时医嘱内容包括姓名、科别、病案号、页码、医嘱时间、临时医嘱内容、医师签名、执行时间、执行护士签名。

3、护理记录

护理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床号、病案号、记录日期和时间,根据专科特点需要观察、监测的项目,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出入液量等情况,以及采取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护士签名、页码等。手术患者还应记录回病房时间、麻醉恢复情况、伤口及引流情况等。

病重、病危、监护、抢救、大手术后以及病情变化、接收特殊检查治疗与护理时,应随时进行记录,记录时间具体到分钟。记录应当体现专科特点,简明概要,客观准确,避免主观性记录。

4、手术记录单

手术清点记录单内容包括患者科别、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手术日期、手术名称、输血情况、术中所用各种器械和敷料数量的清点核对、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签名等。手术清点记录应在手术结束后即时完成,由手术器械护士和巡回护士。

5、交接班报告本

病情交接班要规范,书写顺序按出院、转出、死亡、新入、转入、手术、病危、病重、预手术、特殊病情交班进行书写:报告内容根据不同患者有所侧重的书写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神志、意识、生命体征、重要病情变化、发生时间、所用治疗方法、护理措施及反应等。已书写护理记录的患者,可不重复书写患者病情。交接班报告本使用后由科室保存至少2年。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课件.doc》
护理工作核心制度及岗位职责课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