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语文说课稿范文

2022-09-27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鲸 说课稿

9、《鲸》第二课时说课稿 北关小学 巨红侠

一、说教材:

《鲸》是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教材内容全是说明文,《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班里学生的实际和文本的特点,我确立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举,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2、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三、说教法:

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依据依据自学提示自读自悟,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读中感悟”的特点,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学习者,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板书课文题目。

1、有一种海洋里的动物,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这种庞大的动物就是鲸。谁能简单说说对鲸的了解?

2、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有关鲸的课文。(板书:鲸)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检查生词,出示投影,检查生词的读音。

3、指导书写。看哪些生字容易写错,互相提示。

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5、学生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主要讲了鲸的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体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三)自主探究,交流展示

1.学生反馈,汇报。

2.师生共同评议。

(四)互动交流(围绕重点,全班研讨)

1、细读第4--7自然段,这一部分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吃食、呼吸、睡觉、生长)作者用哪些方法说明鲸的生活习性?(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分类别)

2、鲸分为两类,它们在生活习性上有什么不同吗?自由读第

四、五自然段用“~~”画出须鲸的生活习性;用“──”画出齿鲸的生活习性。在小组内交流:

吃食(吃什么,怎么吃,特点)

呼吸(用什么怎么呼吸)

共同点:都吃鱼虾用肺呼吸浮上海面从鼻孔喷气

须鲸:小鱼、小虾 吞进 吃的多;喷出的水柱垂直细高

齿鲸:大鱼、海兽 咬住 凶猛;

喷出的水柱倾斜粗短

3、鲸在睡觉时是什么样呢?自习第六自然段,想象一下鲸睡觉的样子,并把它画下来。

4、轻声读一读第七自然段,说一说你还知道了什么?

(五)检测评估,适时补标

我们对鲸的生活习性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哪个方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就把这部分读给小组的人听,看看那个同学能把自己喜欢的内容背下来。

(六)课堂内外,拓展延伸 1.摘抄文中的好词佳句。

2.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至少用3种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

鲸形体特点大重进化过程陆地海洋种类须鲸齿鲸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推荐第2篇:鲸说课稿

;落花生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晚上好。我是应聘小学语文教师的10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鲸,接下来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说教学过程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鲸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一篇精读课文,这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通过本文的学习要求学生积累优美的词语和精彩的句段,为今后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说学情

夜阑教授说过,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我们面对的对象是农村五年级的孩子,他们活泼好动、求知欲强、乐于表现。具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基本的学习方法。他们大多数处于形象思维,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说热爱学习、生活自理能力强,但是知识面相对来说很狭窄、视野也不够开阔。由于他们长期缺乏父母的管教和关爱,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还有所欠缺。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有用爱心和耐心来教导他们,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体现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三、教学目标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我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特点,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会认鳍等字,正确书写鲸、猪等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本文的教学,认识到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了解鲸的特点。为了更好的确定教学目标,我将本文的教学重点确定为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鲸鱼的特点。 考虑到五年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特点,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列数字、发比方、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四、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学生质疑问难、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我将采用创设情境法,鼓励欣赏法和直观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诚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学的目的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让学生会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渗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重点,新课标要求,在教学中要努力体现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五个环节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我的导入是这样设计的:上课伊始,我会向学生提问:在美丽的海洋世界中,蕴含着丰富的宝藏有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块来猜谜语。似鱼不似鱼,终生海里居,近看像喷泉,远看像岛屿。大家猜出来这是什么生物吗?引导学生交流,随后,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鲸》

我这样设计的意图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 环节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环节我将采用三读来展开我的教学:一读正字音,二读识字,三读理清脉络。 一读中,我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读中,我引导学生边读边用圈点勾画出难读、难记、难理解的词语,并适时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哺乳“”鲸鱼“等词的字音。

三读中,我会采用分组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主要围绕着鲸讲了哪些事情?学生通读全文后不难概括出,文章通过 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开表现鲸鱼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的内容

我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为后面的精读课文做好铺垫。 环节三:精读课文,感知特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能读书。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引导学生学习含义深刻的句子。我会让学生朗读课文,并向学生提问。鲸鱼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印象?要求学生边读边画出相关的句子,并在旁边做好批注,引导学生概括出:大重长的特点。 之后我指名朗读自己找到的句子,我预设学生会找到这样的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引导学生抓住十六万公斤、两千公斤等词体会鲸鱼的大和重。还有的学生可能会找到“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这里作者用作比较的方法用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来与鲸对比,突出了大象“大得多”的特点。我会让学生交流讨论并总结,作者运用了打比方和做比较的方法来突出鲸鱼的特点。作者用精确的语言和叙述,让我们感受到了鲸鱼的庞大。

对于以上的句子,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分角色朗读、小组赛读的方式,要求读出鲸鱼的大,读出气势。

在学生对鲸鱼的特点有了初步理解之后,我会让学生进一步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围绕着鲸鱼写了哪方面内容?以上问题是围绕教学重点来说的,为了更好的解决教学重点,我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让学生交流讨论,而我呢,会及时总结,作者主要描写了鲸鱼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生活习性等几个方面。这样就不难解决教学重点了。 环节四;拓展延伸,结束新课。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树立大语文观,我将出示课文中鲸鱼的资料袋,引导学生对比阅读,加深体会。 环节五,作业布置

新课程强调,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打算这样不值作业,同学们,相信大家对鲸鱼有了自己独特的感受,请你以鲸鱼的自述写一篇文章。

六、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直观、简洁、清晰,既能概括文章内容,又能便宜学生理解记忆,进而辅助教学,进而辅助教学、提高学习效率。 感谢各位评委的耐心倾听,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

推荐第3篇: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课文《鲸》。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课文运用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鲸》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此次向各位汇报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 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说明性的文章,并且能够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例句: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 (举

例子、列数字)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运用了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默读、朗读、表演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时以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默读,运用学习方法找出鲸的特点,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并初步运用说明方法。上节课课我已经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还让学生通过想象,描述它的样子,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我还不以学生学懂这篇课文为满足,更以这篇文章作为知识的窗口,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鲸,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资料,通过大量的查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

1、复习引入 让学生回顾课文大概内容,明了此次课堂教学任务。

2、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师生共同学习第一自然段,明了鲸的形体特点——大,初步了解说明方法,领会、总结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3、总结学法,运用学法 学生在明了学习方法之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学习第2--7自然段,再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课前搜集,丰富知识 课前我们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通过课内外的学习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5、迁移运用,巩固学法 最后,进行总结,运用学法,用自己的所学写一篇小短文。

拓展延伸:通过观察图片认识到保护鲸的重要性。

推荐第4篇:《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海洋世界多彩而又神秘,接下来就邀请您和我一起遨游海底,走进鲸的世界。今天我说课的文章是《鲸》,下面我就从教材解读、设计理念、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设计构想等方面来阐述我的观点。

(一) 我对教材的解读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文本从鲸的外形特点、种类、生活习性和生长等方面介绍了这种生活在海洋深处,我们熟悉而又陌生的哺乳动物。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学习本篇课文,一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二是让学生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做到学以致用。

(二) 我的设计理念

1、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填鸭式”,“满堂灌”,激发学生“想学”的兴趣,“要学”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成为学习的主人。

2、以阅读训练为主线。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学中应留有充裕的时间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读,读出感情,读出快乐,读出一颗热爱语文的心。

(一) 我的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解读和我力求所要也体现的设计理念,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上腭、哺乳、退化、胎生”等词语。

2、了解鲸的相关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 教学的设计构想

基于以上分析,我预设了这样四个教学板块:

板块一:图片情境,揭示课题 板块二:问题引导,理清脉络 板块三:品味语言,感受庞大

板块四:练笔提升,拓展迁移 “图片情境,揭示课题”板块

上课开始后,出示一组有关鲸的图片,并让学生学生回答“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学生回答后,以这样的导入语导入新课:同学们,海洋世界充满着奇幻与神秘,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当一回小小探险家,和老师一起遨游海底,去发现鲸的秘密呢?)揭示课题——

9、鲸

【设计意图】图片比文字更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在上课开始后就以图片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能比较好的营造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氛围。

“问题引导,理清脉络”板块

本板块的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自由朗读、小组合作中了解课文大意,了解文章每一自然段是从哪个方面介绍鲸的。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较好的归纳概括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引导。最有疑问的

2、7自然段教师加以引导,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品味语言,感受庞大”板块

本板块的训练重点是赏析第一自然段,感受鲸的“庞大”特点,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以及感受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

环节一:作比较——感受庞大

出示句子: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引导学生思考:

1、读完上述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2、为什么不用我们熟悉的猫、狗作比?

指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讨,用做批注的方法进行思考。我加以引导:象已经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了,鲸比象还要大得多,是不是更能说明鲸的“庞大”?

再引导:请大家把“大得多“划出来,想一想这是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引导学生明白,这就是说明文当中的“作比较”)

再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从第一自然段的哪些地方看出鲸的“庞大”? 学生不难发现: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环节二:列数字——感受“庞大”

引导学生知道“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并赏析“约”字。

比较句子: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 目前已知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我让学生思考: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 我点拨:“约”字表示的是不确切的意思,两句话差一个字,意思就相差很多。“约”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我又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从第一自然段中找出有数字的句子吗? 学生不难发现第一自然段中的最后两句话都有数字在其中。 环节三:举例子——印证“庞大”

针对学生以上的发现,我出示句子: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我问:同学们,鲸的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你信吗?

学生可能会回答“信”,也有可能回答“不信”。我让回答“信”的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证据”。我适当加以引导:“我国”两个字其实就说明了事情的真实性,这是一处举例子的运用。

环节四:作假设——体现“庞大”

我出示句子: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颚,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引导学生思考:这是真实的事情吗?

学生应该能够发现这不是真实的,因为课文中有“要是”二字。我加以引导:请大家把“要是”二字圈起来,加上批注,这是一种假设、预设,这就是说明文中的“做假设”。

小结:通过以上几个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鲸“庞大”的特点。在上述的教学中,我注意培养学生“划——圈——批注”的学习方法,让他们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练笔提升,拓展迁移”板块

本板块的重点是让学生收集资料,尝试学习第一自然段的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利用课后练习中的“资料袋”,写一段关于“鲸的自述”。

“学以致用”方可体现教学的成效性,因此让学生适当练笔,一则可以检测他们的课堂学习效果,二则可以激发他们热爱海洋生物的热情。

板书设计:

9、鲸 哺乳动物

( 用词准确、严谨)

庞大

3

推荐第5篇:《鲸》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小学语文第五组____号,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鲸》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的阐述。

一、说教材

《鲸》是人教版学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该单元以说明性文章为主。《鲸》是一篇精读课文,主要描述的是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进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失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根据新课标的阶段目标要求和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我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能够认读、会写本课的生字词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鲸的相关知识,产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热爱动物,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为了落实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我把第课时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1、重点:了解鲸的相关知识

2、难点: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并能正确运用。

根据课文内容的需要,我计划安排两个课时进行本课的教学。本节说课主要针对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为让学生充分理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五年级学生阅读实际情况,教学中我主要通过学生参与式的教学模式,采取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配合现代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乐于学,勤于思考。

那么在学法上,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于是我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过自主朗读,合作交流,讨论探究等方式展开,并要求学生在交流学习中勾画出优美词句,真正让语文教学的课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

三、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根据“教师指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设计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第一环节:趣味猜谜,导入新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环境气氛和他人情感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点,开课之初,我将这样导入:

同学们,在开始学习之前,老师这里有一则谜语想让大家猜一猜:似鱼不是鱼,终生海里居,远看像喷泉,近看像岛屿。打一动物学生很快猜出谜底:鲸。从而引出本课课题。

这样设计可以使学生在开课前发现语文课堂的趣味性,能更好的集中注意力进入下一环节。

第二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因此,在导入新课后我先让学生大声自由朗读,把自己最喜爱的语句多读几遍,并要求一边读一边思考自己读到了哪些信息?我适时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的生字词进行个别指导,扫清学生阅读文本的障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在初读课文时对于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理清课文写作思路,为接下来的环节做好铺垫。 第三环节:研读赏析,体验情感。 在本环节中,我首先抽选几个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此时其他学生边听边勾画关键词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朗读完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课文讲了关于鲸的哪些方面?力图使学生在反复朗读和讨论交流中对课内容有所把握。

接着我将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明确文章从鲸的体型大、鲸的进化过程、鲸的种类何静的生活习性这几方面加以说明。

进而我会让学生默读4到7自然段,提问这部分从哪些方面说明了鲸的生活习性? 学生很快找出从鲸的进食、呼吸、睡觉、生长这几方面说明的。

之后,我会提问:课文在介绍鲸时,使用了一些说明方法。如列数字“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重。”请同学们默读全文,找一找课文还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勾画出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小组讨论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最后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总结:出现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的语言严谨生动,增强了文章的可信性,使鲸的形象真实可感。这也是说明文的最大特点。

总之,这一系列的“读、悟、议、赏、再读”,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最终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的。

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新课标指出:学生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是学生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必需。因此在对课文做出总结和评价后,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思考本文通过说明鲸的进化过程证明鲸是哺乳动物,根据你的了解,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鲸是哺乳动物?这个问题,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惟,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通过知识的延伸讨论,为复习强化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本节课我计划安排一道课后作业:

搜集你感兴趣的其他海洋生物的资料,照着课文的样子写一篇文章,介绍给大家,要求用到课文中讲到的说明方法。字数不限。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的要求是合理、简介、明了,能突出课堂所讲重点。所以我将这样安排板书内容:

总之,本节课通过朗读、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设想能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绝大部分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认知生字,读懂新词,交流讨论,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同时力求让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第6篇:《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考官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鲸》,根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了解教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在正式内容开始之前,我先谈谈个人对教材的理解:

鲸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学习说明文”,而鲸做为本单元第一篇学习的文章,需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明白什么是说明文,为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文的主要内容是向学生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做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多种说明方法这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上述考虑,针对本文特点,结合新课程目标建构的三个维度,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

①学习本文的生字词,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②学会有感情地朗读本篇课文,通过学习本课能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③认识到作者抓事物特点进行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做比较的说明方法;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为达到以上的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分别设定为:

让学生通过学习本课,了解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而需要重点花时间攻克的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认识作者抓事物特点的说明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根据上述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等,再结合语文课程标准对该学段学生的要求,要打算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具体为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法。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打算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大致内容。 2.情境教学法。由于本篇课文学习的鲸,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所以我打算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关于鲸的视频,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

3.写作练习法。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加充分的理解作者的说明方法,所以打算采用写作练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针对这一说明方法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对这说明方法的认识。

总而言之,教学方法要做到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同时我认为学法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同时四年级的学生对文本有了整体阅读的能力,但是缺乏对文章具体细节的把握,所以结合以上这两点,我打算采用的学法是: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该学段的学生应该具有自主阅读思考的能力,所以采用该方法,给予学生阅读思考问题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找出鲸鱼的特点。

五、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要着重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为了能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一共涉及了四个环节: 1.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可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

这一环节,采用情境教学法导入新课,首先播放关于鲸鱼的视频,接着向学生说一个小故事,讲一讲海底举行鱼类运动会,为什么鲸鱼不能参加,让学生带着问题顺势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鲸》,看看作者笔下的鲸是怎样的一个动物。 2.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鉴赏文章的前提,本环节主要是通过初读解决生字词,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基于以上的观点,此环节我会先安排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同时让学生先用工具书自学字词,然后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向提出问题:每个自然段都介绍了鲸鱼的什么特点?

在学生讨论结束之后,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读一读,及时纠正读错的音,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该注意?如:鲸是后鼻音要读到位等,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赛读、齐读巩固字音。

在学生达到都准音的目的之后,再指导学生书写难写、易错的字。因为,中年级课标指出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肺”这个字,指出这个字的笔画,以及容易写错的地方,右边部分不是“市”,教师边说边范写,需要注意的笔画用红粉笔写出,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学生练习书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把字写工整、清楚,教师巡视指导。

在扫清了生字词的障碍以后,再来让学生回答之前的问题,这时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先列出鲸鱼的各个特点,再由教师对每特点进行详解,其中当学习到鲸的进食情况时,我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他们看,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当学习鲸睡觉时的样子时,我让学生感情朗读,其余同学闭目想象,然后将鲸睡觉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这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是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鼓励学生去大胆创作。通过这些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对鲸的各个特点有所了解,从而让学生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 3.精读课文 仔细品味

在学生初步感受文章大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重点段落,深入研读文本。本篇课文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我觉得在了解完本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先向学生介绍文章中存在的几种说明方法,并且利用多媒体把说明方法的特点介绍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中存在的四种说明方法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4.总结本课 布置作业

在学生了解完本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对文章中的说明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以后,第一课时的教学任务就告于段落了,但是为了让学生对本课知识更好的理解,向学生提问一开始的问题:为什么鲸鱼不能参加鱼类运动会的原因是什么?引出答案鲸鱼是哺乳动物,借此再问问同学鲸鱼还有什么特点?借此起到回顾文章的作用。

同时为了让学生对下节课关于说明手法的学习有更好的掌握,我会布置学生回家之后再次朗读全文,找出课文中的这些说明方法在哪?将它画下来。从而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的方法的印象加深了,为下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六、说板书设计

板书是教学内容的浓缩。因此我采用列提纲的方式,突出重点,根据文章中鲸鱼的特点进行书写,同时列举出文章主要的说明手法帮助学生理解。

板书:

体型 进化 ║ 举例子 做比较 种类进食║ 列数字 打比方 呼吸睡觉 生长 ║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各位老师辛苦了,谢谢。

推荐第7篇:《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鲸》,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说课: 一.紧扣特点,说教材

《鲸》是语文出版社S版第八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说明文,课文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向学生介绍了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内容,让学生初步认识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文章简明易懂,符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一篇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归纳整合,朗读能力的好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一)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以及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制如下: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认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3.了解鲸的形体,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内容,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

1.会认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鲸的种类与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认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四)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分配:两课时。第一课时内容:初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认识生字。第二课时内容: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鲸的知识,学习作者描写事物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兴趣。

二.联系实际,说策略(第二课时)

根据课标精神,结合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本课时的教学采取如下教法与学法:

(一) 说教法:1.导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我通过提问题,出

题目做练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引发学生的思考,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获取知识。2.直观法。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形象,激发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3.以读促理解法。以学生的读为主线,边读边理解,理清思路。

(二) 说学法:1.朗读感悟理解法。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阅读,自悟课文,让学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2.自主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完成我出示的表格与填空题;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说,让学生能更好更快地掌握重点与突破难点。

三.师生互动,说流程。这一个方面主要分为三大步:

(一)复习导入,温故引新:上课开始,我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理清的课文脉络,加深学生对课文的记忆,为师生共同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二)依照脉络,逐层学习:这一大步具体分为4环节。

1.由于第二学段的课标要求学生学会默读,因此我让学生边默读第一自然段边思考,画出描写鲸的形体大的句子,并让学生思考为了说明鲸的大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2.体会文章第一段的内容:首先,让学生读一读他们所画出的句子,我会引导学生理解句子所运用的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动口能力,又可以让学生掌握描写事物的说明方法。然后,我利用现有的资源,指导帮助学生亲身体会鲸形体的“大”,如:将学生的体重与鲸的体重进行对比,得出的

数字差距足以让学生明白鲸形体到底有多庞大。 最后,我运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感受鲸形体的“大”。

3.理解鲸的进化过程:这是本课的难点部分。首先,我让学生自由的朗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然后完成我出示的指导练习(出示小黑板)以便理清鲸的进化过程;第二,我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课件向学生展示鲸的进化过程以便帮助学生直观的了解鲸是如何进化的;最后,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对鲸的进化过程进行复述。做指导练习与播放多媒体课件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的思考方向,便于他们更好更快更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做复述练习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对鲸的进化过程的印象与记忆,进而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4.探究鲸的生活习性:这一步我主要采取自主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作为文章大篇幅介绍的内容和本课的重点,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清思路,了解不同种类的鲸的生活习性,我特意设计了关于鲸的生活习性的表格,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利用填写表格让学生更直观的,更容易的搞清不同种类的鲸的生活习性。这一步教学设计我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表格的内容,再让学生自行修改和完善,做到了以学生为主,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能更好的掌握重点。

(三)自然延伸,及时回忆:这一步也分为4个小环节。1.文中介绍了鲸的吃食,呼吸,睡觉,生长四种生活习性,为了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我让学生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一种生活习性,简单准备一下,做一次口语练习,向同学们介绍鲸的生活习性,便于加深印象。 2.我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学习,同学们知道了什么?这一提问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回忆课文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3.也是一个提问:同学们,学完课文你们知道鲸是鱼类呢还是哺乳动物呢?为什么?通过提问让学生掌握哺乳动物的特点。

4.课外延伸:我让学生课后运用本课所学的说明方法,通过看书,查资料,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描写,这有利于培养与激发学生对事物的探究兴趣。四.最后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出示板书):

体:大

化:陆地——浅海——海洋 种

类:须鲸;齿鲸

生活习性:食物;呼吸;睡觉;生长

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

我这样设计板书的目的是:1.让学生清楚看到课文的主要内容。2.通过“大”让学生了解鲸的形体特征;“陆地——浅海——海洋”便于学生记忆鲸的进化过程;“须鲸;齿鲸”、“ 食物;呼吸;睡觉;生长”等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种类的鲸的生活习性。3.能清楚地看到鲸作为哺乳动物的特点。4.让学生明白本课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如有需改进之处,请各位老师指出,谢谢大家!

推荐第8篇:《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梅江镇中心校:杨露

一、说课内容: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三组的一篇说明文《鲸》。

二、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数字、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

●能力目标:

1、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

3、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

了解鲸的进化过程,让学生懂得生物常常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它的形体和生活习性的。

五、说教法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鲸》是一篇科普性较强的说明性文章,如何让学生既学到有趣的动物知识,又不失语文学科的特性。根据教材内容和所教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遵循《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合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我灵活合理地进行教法的优化组合:

1、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

2、运用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自学能力。

3、采用以读代讲法,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六、说学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课时教学,我让学生充分地读、读后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的生活习性。在学习“鲸的进化、呼吸”这些部分时,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

七、说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体验成功情感:

上课伊始,我便让学生回顾,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你们了解了有关鲸的那些知识?这样,一方面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是唤起学生的记忆,知道鲸是哺乳动物,是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引起学生成就感的情感体验。

二、故事导入,明确学习目标:

利用多媒体的声像结合功能,能加强学生学科学、爱科学、讲科学的正确世界观。充分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热情及学习知识的兴趣。因此,我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一故事,(①播放故事)在故事中设疑,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标。

三、品评词句,感悟“鲸”大,探究说明方法:

新课标还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我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具体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

第一自然段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

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教学中,紧扣“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理解,体会鲸的特点及说明方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作如下体会:

(②课件出示):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学习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③课件出示):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进一步认识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同时体会作者用词的确切,真实,描述的形象具体。

(④课件出示):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再次让学生感悟鲸大的特点,体会假设事例的说明方法及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在学习本段时,继续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读中思考,作批注的好习惯。

四、研读课文,图文对照,体会鲸的进化:

“鲸的进化过程”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面。其中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教学本段时,我先让学生默读找出描写鲸生活地点发生变化的词

语“陆地──浅海──海洋”,再找出“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的年代”、“渐渐”这三个表现鲸进化过程时间长的词语,接着让学生把自己当作鲸,以第一人称说说鲸进化的过程。

此外,我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⑤播放课件鲸的进化)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再次理解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五、自由阅读,合作学习,进一步了解鲸:

课文的3-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阅读兴趣。

让学生以游客对话的形式介绍鲸的呼吸,适时演示课件(⑥播放课件鲸的呼吸)请学生判断哪是须鲸,哪是齿鲸;让学生以海洋学家的身份向大家讲解鲸睡觉的特点, (⑦播放课件鲸的睡觉);让学生以鲸的口吻介绍自己的生长特点。当学生汇报鲸吃食这一特点时,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⑧课件出示)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构建了“生生合作”、“生师合作”等多种形式交互进行的主体型交流网络,体现新课标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六、拓展延伸

《课标》提出要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注重学习内容的

开放,又注意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 创设情景,渗透教育是学习文章的最终目的,即利用文章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这一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观看鲸“自杀之谜”“人为杀害”的图片资料,来激发了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欲望,使学生认识到保护动物、保护环境是我们人类义不容辞的责任,否则就是自取毁灭。(⑨播放课件)

七、注重实践:

记得叶圣陶有一句话:“课文无非只是一个例子,学生要凭借这个例子能够举一反三。”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用了多种说明的方法,如何让学生去感受说明的方法呢?在学完全文后,谈谈课文在介绍鲸时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学习,学生对这些说明方法的印象更深刻。在此基础上,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⑩播放课件)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种海洋动物,收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以__自述的形式,也可以以办小报的形式向大家展示。

七、说教具的使用

为了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更为了适合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直观效果,我使用了多媒体课件。(播放所有课件)

八、说板书设计

我设计的板书是这样的:(播放课件)。此板书既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又把握住了文章的重点与难点。同时大胆用粉笔作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我是如何进行板书的呢?课前板书课题“鲸”。

在第一环节复习提问时,适时画出鲸的样子。在学习过程中,分别板书出鲸的特点“大、哺乳动物、肺呼吸、吃母奶”。

推荐第9篇:《鲸》优秀说课稿

《鲸》说课设计

一、钻研教材,明确重点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试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 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

二、学情分析,创设情境

21世纪的小学生已通过电视、网络、图书等多种媒体对鲸有些了解,不会像十几年前的学生那样,对课文缺乏新奇感。再加上《鲸》这篇课文主要介绍的是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科学知识。语言相对平淡,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新课标》指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难道说明文的教学只能是学生枯燥的接受知识吗?怎样才能紧紧地吸引住学生呢?我认为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以水族馆能否养鲸为话题,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读书。因为这一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含盖了鲸的生活习性的所有内容。所以学生能解决这一实际问题,也就学会了鲸的习性特点。陶行知老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引导

学生读课文,探究水族馆能否养鲸就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三、理念引领,突破重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我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时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深入探究,在师与生的对话中形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将说明方法自然而然地渗透其中。

推荐第10篇:鲸说课稿文库

《鲸》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课件图片的欣赏,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运用。

难点: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教具准备 PPT课件

二、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

采用“激趣,研读”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学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不同任务,不同目的朗读,让学生探究自悟。

2、合作交流: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质疑,互助解答, 交流心得。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对教材的全面解析,我按照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实施既定的教学策略: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启发学生谈话。“同学们,浩瀚的大海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海洋里一个庞大的动物,它是谁?”由学生引入课题《鲸》,教师板书课题,同时播放鲸的图片,让学生回想作者从几个部分来介绍鲸的?分别写了什么?请学生上台板书。

(二)自主读书,质疑。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或跳读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在你不懂的或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用笔划一个小小的问号。(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课件出示问题:“读了课文,你对鲸有了什么了解?”(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①找出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都是关于鲸的生活习性的问题,每一种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这四自然段课文,找一找画出来。

②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同时,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③小组合作学习。

2、学习鲸的庞大

过渡:从作者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出鲸的食量可真大呀!也说明了鲸非常大。鲸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相继引导学习第一段。

①课件出示短文: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我国曾捕获过一头鲸,长长的身子,大大的嘴,舌头也特别重。(短文是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

②与原文比较。 ③演示。 ④朗读。

3、教师小结:

(四)了解进化过程,进一步感知说明方法

引导学习第二部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你知道鲸属于什么动物?

③那么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你们知道鲸的进化过程吗? ④你们知道什么发生变化吗?画出有关的词语。 ⑤齐读本段。

(五)升华情感,总结课文写作方法。

1、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了同学们对鲸都特别感兴趣。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鲸的资料,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配乐,师读)

2、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指名说)

3、教师总结: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形象的刻画了鲸的特点。特别是先后三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鲸形体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也来练一练笔吧!

(六)小练笔

挑选你最喜欢的鲸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它。

四、说作业设计

搜集你喜欢的海洋生物,结合今天学的说明方法,以“自述”的方式写一篇短文。

五、说板书设计

形体特征 大 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进化过程 陆地 浅海 海洋

种类 须鲸 齿鲸

生活习性 进食 呼吸 方法:打比方、举例子

睡觉 生长

今天,我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这五方面来说这节课,今天的说课就到这,谢谢!

第11篇:《鲸》的说课稿

《鲸》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鲸》。根据新课标的理念,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七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鲸》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说明文。本文通过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知识,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二、说学情

陶行知说过:“你不知道学生的能力,不知道学生的需要,那么你就不可能教好学生。”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有了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优化教学。

本文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能够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并且形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但是,由于学生阅读的说明文较少,在理解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时会有点难度,因此,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和合作探究法等方法进行本课教学。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理念,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教材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鳍”等三个生字,会写“哺,鲸”等13个生字,正确 “哺乳,上颚”等词语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地读,了解课文介绍了鲸的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特点,学习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文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结构和知识水平,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了解课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种类,生活习性等各方面的特点。

难点为:学习使用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文的特点。

五、说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语文教学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因此,我采用的教法是:

1、情景教学法(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朗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体会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

3、问答法(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启发学生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教学,更强调学法,正如培根所说“方法是知识,是世界上最宝贵的知识”我国也有这么一句古话“授之以鱼,只供一餐;授之以渔,可享一生”,因此,我采用的学法是:

1、课前预习法

2、圈点勾画法(学生标记出课文中重点或难点的词句,以便课堂上一一进行教学)

3、自主、合作、探究法(以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将本课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首先,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上课开始,我提问学生:同学们,您们认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呢?谁来告诉老师。在学生进行热烈讨论之后,我请几名学生来说一说,并适时地以 “说的真好”“讲得真多”来表扬学生,然后我在出示大象、河马、鲸等图案。从而引入今天所学的课文《鲸》。

(这样的导入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阅读和整体把握能力,在学生读的过程中触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整体感受,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我将这一环节分为以下两个步骤:一,扫清字词障碍。我在PPT上出示本课的生字新词,请学生进行认读,并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来比一比哪组读得又快又好,然后分别给予肯定和鼓励。从而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二、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PPT上出示问题:课文介绍了鲸的哪几个方面的知识?引导学生用“〇”圈出重点词来,之后,我请几名学生来说一说,并根据学生的回答予以评价如“找的真仔细”“速度真快”等表扬形式,然后我在一一板书“外形、进化历程、种类、生活习性”接着,我出示鲸的外形的句子“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

那就是鲸,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请学生边读边想,这里运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引导学生同桌交流,帮助学生理解作者是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介绍鲸的外形特点的。然后,我再请学生以我是小画家的形式来画一画鲸,从而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鲸的外形特点。最后,我又提问学生:课文中还有哪些句子也使用了说明方法,请用“——”划出来,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通过男生读、女生读的形式引导学生感受说明方法的好处。

(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整体概括能力,口语表达能力,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通过表扬来激励学生,解决为题,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第三、细读课文,深入领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这一环节我出示句子“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重点标记出“主要、必须、总是”一词并提问学生:如果把这些词语去掉好不好,为什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我在将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并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自主探究,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这一环节,我本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小主人,并引导学生以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等方法解决问题,突破了本课的重难点,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语文能力。) 第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学习完课文内容之后,我播放许多动物被残害的图片,并激发学生说说观后的感受,培养学生爱护动物、保护动物的良好品质。

然后,我与学生一同进行课文内容的小结,以便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促进教师的教学。

最后,布置作业,请学生写一写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并提醒学生运用到今天所学的说明方法,把动物的特点写清楚。

(这样不仅结合了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让学生产生了想写、乐写的冲动,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能提高学生习作的水平。)

七、板书设计(以上就是我的教学过程,接来请评委老师允许我用一到两分钟的时间呈现我的板书)

画鲸

外形,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

举例子

作比较

列数字(我的板书内容是

,这样的板书简洁明了,是课文内容的浓缩和概括,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谢谢各位评委老师聆听!

第12篇:五年级语文鲸说课稿反思分解

《鲸》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

《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选编本文的意图是使学生了解鲸的一些知识,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鲸》是第三组的第一篇精读课文,与其它三篇课文是全册中唯一的一组说明文。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重点训练了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朗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为本课学习打下基础,根据教材编排特点及《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本课在读写方面将承担双重任务,即:重点训练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想,体会课文不同的表达方法,并注意把这些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练习中去。同时继续训练学生“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和“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二、学情分析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另外,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鲸的图片、文字资料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针对学生实际,制订以下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正确读写有关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而爱科学的情感。

4、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2、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设计理念: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2、“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语言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五、说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

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图片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教学伊始,我用谈话法导入:“同学们,在美丽的蓝色海洋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号称“海中之王”的动物,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的多呢。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然后顺势揭题:“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写鲸的文章(板书课题)“,接着贴出鲸的图片。导出本课的教学内容。“这节课我们一起走进鲸的世界,去认识鲸,了解鲸,看看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鲸的哪些知识,是怎样给我们介绍鲸的。” 这样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便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

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促使他们在读中积极开展思维和情感活动,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首先让学生自读课文,读通课文。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再指名读文,一是检查学生课文的朗读情况,二是了解课文大意。生读完后,其他学生要对读的情况作出评价,提出建议。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初读后,基本能抓住叙述要求,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在这里我又设计了让学生回答问题,“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回答问题时的准确性,简洁性,完整性。虽然学生能从鲸的大小,进化,种类和生活习性进行回答。但这种了解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并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这里我安排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依据个人的优势特点(读,画,演,说,制表格,提问题,填空等方式)进行学习(积极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进一步了解鲸的特点。课文的2-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再让学生根据选学内容,可采用说一说,演一演,画一画,问一问,填一填等的形式自己感悟,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表演家,问题专家,填空能手等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 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等。当学生汇报时,教师针对汇报情况,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点词句适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进一步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点拨:

1、鲸的进化过程———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师可结合学生汇报。利用课件,对照理解。还可利用学生在自然课上学习到的有关知识及课外阅读所获得的知识,让学生谈谈对哺乳动物的认识,抓住其他哺乳动物的主要特点并与鲸的特点对照,说明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当学生汇报鲸的吃食特点这一段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演示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3、体会分类、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图文结合等多种说明方法——当学生汇报“鲸的呼吸”“鲸的睡眠”特点这一段时,教师出示须鲸、齿鲸喷水和“鲸的睡眠图”及“鲸的戏水图”的图片,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多种说明方法。

这一环节的设计,不仅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在充分民主、轻松愉悦、乐于探究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而且在课堂中激发了学生探索海洋生物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

(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

语文教学要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必须使学生成为“语言的富翁”。因此,语文课必须重视范化语言的感悟和内化,重视读写的结合,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又在写中练习运用,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方法的领悟。例如学生在汇报鲸“体形大” 教师可将句子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在学生汇报“鲸的进化”“鲸的呼吸”“鲸的睡眠”特点时,抓住“在很远的古代”“很长很长”“渐渐” 等词语说明鲸的进化过程非常漫长:抓住“总是”“静静地”等词语说明鲸的睡眠特点;抓住“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的词句说明鲸的呼吸特点。进而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最后,让学生运用学到的表达方法,要么以“鲸的自述”为内容写一篇短文;要么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动物介绍给大家。

(五)、板书设计

最后说一下本节课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是一节课的微型教案,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为了突出本节知识框架的整体美感,我是这样设计的:

9、鲸

一(1) 大

二(2) 哺乳动物

鲸图

三(3) 种类

吃食

四(4-7)生活习性

呼吸

睡觉

生长

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概括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体现了鲸的特点,又形象直观,条理清晰,便于学生理解,进而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在整节教学设计中,我旨在体现以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做课堂主人,注重提高学生兴趣,是学生爱学,乐学,积极参与每一个环节的学习,最终学以致用。

麻李小学

穆银侠 2014年10月15日

课《鲸》的教学反思

要想上好一堂课让教学环患相扣,有声有色,既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学习心理来设计教学过程,让每一堂课的目标指向要明确,要完整,又要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灵活的处理,换药注意重用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细究、深化,是错误资源成为达成另一种目标的可利用资源。

今天早上的第一节课,我在五一班进行了新教师亮相课。我教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鲸》。这是一个说明文题材的教学单元,这个单元的目的有两个方面,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二是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进行运用。《鲸》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准确读写有关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鲸的特点。进化的过程,种类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这堂课下来,我所预设的教学任务没有全部完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设计出现了瑕疵。经过反思,其中的原因是:

1、我想把两节课的教学目标放在一节课内完成,时间上不允许的。使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指向不明确。如果是第一课时,缺少字、词教学环节,说是第二课时教学,没有说明方法的感悟学习,而把重点放在了解鲸的特点及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上。今后教学时要做到教学课时的界限明确化。

2、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处理过急,只是让学生知道了是什么,而没有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来的。

例如:在学生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教学内容时,周文涛把第二自然段讲鲸的“进化”说成是“体型”,把第七自然段讲鲸的“生长”说成了“寿命”。我又叫了两名学生,一个学生说是讲鲸是“哺乳动物”,另一个学生徐晨熙说是讲鲸的“进化”。我肯定了徐晨熙的概括,并给她送去了大家的鼓励。但对于他们回答的“体型”“寿命”为什么不对,“哺乳动物”为什么不恰当却没有帮助周文涛从实质上走出误区,虽然我在学生产生错误时回归的文本,但对于文本的内容却没有深挖,细究。错过了一次很好的研讨时机。

经过几位资深教师的帮助,我认识到还可以做这样的处理:紧扣文本,抓住语言文字,让学生从字里行间明白,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体型,但讲的是体型的逐渐演化,而样子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是鲸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改变,鲸为了生存下去,就要适应环境,有些器官就要变小,甚至消失,而鲸却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而这个过程就是进化。

对于第七自然段说成“寿命”为什么不对,因为这个自然段不仅讲了鲸的寿命,还讲了鲸是胎生,吃母鲸的奶长大以及刚生下来的小鲸长快。这些内容应该概括为鲸的“生长”。

3、在学习有关鲸的内容,理清文章顺序那儿浪费了时间,使得学习课文如何表达说明方法的时间没有了。听了几位老师的点评,我觉得这堂课还可以做这样的尝试,使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说明方法的学习运用过程完整呈现出来。

一、谈话导课

二、自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三、指明朗读课文,概括出自然段的主要意思。

四、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默读,划出叙述鲸的特点的句子。思考: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介绍清楚的(也就是说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五、同桌或前后同学之间进行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评议。在学生交流时,教师要抓住一些句子对学生进行表达方法及文字运用的训练,对学生今后的有所指导帮助,让这些经典的课文成为学生习作的范例。

六、总结拓展。

我虽然在小学语文教学岗位上工作了28个春秋,但是来到麻李小学这个团队里,要短时间内融入这个集体、努力为麻李小学的发展壮大奉献力量,还是深感压力颇大。一是总结的年龄偏大,没有优势,长感到精力不济、体力不支,。二是自己几年来在小学任教,教育教学的氛围不浓厚,自己的教学理念也许过时滞后了,教学方法上也可能很难适应大班教学。三是面对63个学生的大班,自己如何开展课堂教学,面对麻李小学这个高手如云的团队。欣喜的是自己可以从各位老师那里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得到更多的提高,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底气不足。始终觉得要从头开始,重新打造,重塑自我形象,所以各方面唯恐有闪失,做什么都要小心翼翼,勤勤恳恳。但我知道,麻李小学积极、上进、团结的团队。这个团队对我的包容、理解和帮助更激发我在教育教学战线不断更新、完善。成为领导信任、家长放心、学生喜欢的一名教师。

第13篇:《鲸 》 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第九课

《鲸》第一课时说课稿

安顺市凤仪小学 丁花菊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鲸》第一课时,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课堂练习、课后作业五个方面说课。

一、说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并试着运用。

3、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学习精神。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五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就告诉我们高段要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体型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文章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是基于对单元训练重点的理解:

1

《鲸》是本册教材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学习说明性文章”为主题编排。教学本组课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因此,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五、基于对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讲学生听,或老师提问学生回答,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慢慢消失,被动灌输,被动学习已经成为现在学校教育的死结。我们总是抱怨学生学习不主动,其实是我们当老师的间接造成的。我也一直在反省我的教学方法,我们有时候为了能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采用灌输式。就拿上公开课来说,如果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我们的教学程序也许就被打乱,设计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办法完成,教学时间就没有办法控制,听课的老师也会觉得课上得不圆满。所以,很多老师都不敢放手,包括我。但这次我还是豁出去了,试着改变一下。

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难点: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中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把学生分成两大组,用计分的方法进行提问和回答,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的比赛中我因势利导,完成教学目标。

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节课具体采用“读文、画关键词句、质疑、讨论、动笔” 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2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出示大象图片。

2、欣赏鲸的图片。

3、介绍鲸的基本知识。

(设计意图: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小声读文, 整体感知

1、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分别体现在那些自然段?

2、学生读文,交流,师相机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读课文,整体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并提出相应的问题。

2、通过抓住关键语句,提问的方式,体会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具体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紧扣“大”,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用质疑、换词对比读、边读边感悟等方法,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四、课堂训练。

1、填空,并判断说明方法及其好处。

2、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或物品,用上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加深学生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认识,了解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说明方法的好处;)

五、作业布置

3

默读课文,把文中其它段落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节课到底学到了什么,就需要课堂检测。本环节的设计既检测了学生学习情况,又做到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9、鲸

形体特点(1)-----大、重、长(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

说明语言:严谨 进化过程(2) 种类(3) 生活习性(4--7)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

第14篇:鲸说课稿文库1

9《鲸》说课稿

评委老师: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说明性文章单元中的《鲸》第二课时。这节课我按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

三、说教学过程;

四、说作业设计;

五、说板书设计。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鲸》选自人教新课标版第九册第三组。这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外形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本单元意在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体会并学习作者的说明方法,做到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本文计划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以学生自学为主,第二课时是本文的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以致用;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3、学习本课生字词。

4、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默读,了解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

2、通过讨论学习,了解课文是运用哪几种表达方法来介绍鲸。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会运用作者在文中所运用的表达方法来写简单的说明文。

2.了解鲸的进化过程。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设计理念

在本文的教学过程中,应促进学生主动、和谐的发展,体现“五主一辅”原则,即: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情感的升华为主旨,以农远资源的声像技术为辅助的原则,确定学生的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在五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已经初步学习了相关的科学知识,但对海洋动物知之甚少。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有光鲸的科学知识,掌握说明文写作的说明方法,并由此唤醒学生探索海洋动物奥秘的兴趣。

1

(三)教法

在教学中我利用农远资源的声像资源,采用“激趣,研读”式教学来激发学生“学”的欲望。

(四)学法

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者,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苦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此为善教者。”想要成为“善教者”,必须向学生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

1、自主探究:通过不同任务,不同目的朗读,让学生探究自悟。

2、合作交流:以小组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质疑,互助解答,

三、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的三维目标和对教材的全面解析,我按照以下六个教学环节实施既定的教学策略:

(一) 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教师启发学生谈话。“同学们,浩瀚的大海孕育着无数的生命,上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海洋里一个庞大的动物,它是谁?”由学生引入课题《鲸》,教师板书课题,同时播放鲸的图片,让学生回想作者从几个部分来介绍鲸的?分别写了什么?请学生上台板书。

(设计意图:这幅图片的形象性和直观性给学生以视觉的冲击,让学生的思维变抽象为形象,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的非智力性因素。既巩固了旧知,又导入新课。)

(二)自主读书,质疑。

1、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或跳读课文。看看自己读懂了什么?在你不懂的或没有完全理解的地方用笔划一个小小的问号。(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2、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知识。

课件出示问题:“读了课文,你对鲸有了什么了解?”(指名说。师相机板书。)

注:这里我安排了一个教学预设,学生如果不能较全面的介绍鲸的知识,我将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巡视,组织组内成员互助解决。

(三)抓住重点,品读课文。

1、自主学习课文第四部分

①找出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

吃食、呼吸、睡觉、生长都是关于鲸的生活习性的问题,每一种鲸的生活习性各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读读这四自然段课文,找一找画出来。

②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读书情况。

同时,教师适时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课件以表格的形式将须鲸和齿鲸在生活习性上的区别,让学生一目了然,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③小组合作学习。

(过渡,激趣)

找到答案了吗?老师知道你们找到了答案,但老师现在不要求你们回答。今天老师想在这里展开一个关于鲸的小型科学发布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有你们的

2

热情参与,今天的发布会会很成功!每一位同学都来当小小科学家,把你们了解到的课文知识加以拓展,以发布会的形式介绍给大家。 注:这里同样运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教学预设。

2、学习鲸的庞大

过渡:从作者列举的数字可以看出鲸的食量可真大呀!也说明了鲸非常大。鲸到底有多大呢?(指名说)相继引导学习第一段。

①课件出示短文: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我国曾捕获过一头鲸,长长的身子,大大的嘴,舌头也特别重。(短文是教师课前准备的材料) ②与原文比较。 ③演示。 ④朗读。

3、教师小结:从大家的发言中,老师听出同学们已经读懂了课文,还发现大家很会从课文外获取知识,你们真了不得!

(设计意图:课件将两个片段并列于一个平面,让学生通过朗读和理解,体会作比较、列数字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的趣味性和形象性。课件的出示让学生体会到运用以上说明方法的好处,同时也解决了本课的重点。)

(四)了解进化过程,进一步感知说明方法

1、谈话激趣,创设情景。

同学们,现在有一头小鲸鱼遇到了困难,你们愿意帮助它吗?(课件出示,师讲述)一天,海洋里召开鱼类运动会,小鲸鱼兴冲冲地跑去参加,谁知,被看门的大鲨鱼拒之门外,小鲸鱼难过极了,为什么大鲨鱼不让自己参加鱼类运动会呢?现在,就请在座的鲸研究专家“告诉小鲸鱼”,究竟是怎么回事?

2、全班交流。

3、引导学习第二部分(课件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①指名读。

②你知道鲸属于什么动物?

③那么随着环境的变化,时间的推移,你们知道鲸的进化过程吗? ④你们知道什么发生变化吗?画出有关的词语。 ⑤齐读本段。

(五)升华情感,总结课文写作方法。

1、听了大家的发言,我知道了同学们对鲸都特别感兴趣。老师也搜集了一些鲸的资料,你们想欣赏一下吗?(课件出示,配乐,师读)

(设计意图:此时课件播放的阵阵海浪声和四张优美的图片,是我从农远网站上下载并进行二次整合的效果。声像技术的结合,配上教师课外资料的朗读,使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激发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解决教学上的难点。)

2、听到这里,你想说什么呢?(指名说)

3、教师总结:作者运用列数字、打比方和举例子等说明方法形象的刻画了鲸的特点。特别是先后三次运用列数字的方法来说明鲸形体特点,下面请同学们也来练一练笔吧!

(六)小练笔 (任选一题)

1、挑选你最喜欢的鲸的特点,运用不同的说明方法介绍它。

2、把自己当作鲸,就某一方面向游客作自我介绍。

(设计意图: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小练笔让学生在学习本课说明方法之后,及时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课堂练笔便于老师当堂指导,帮助学生

3

提高写作能力。)

四、说作业设计

搜集你喜欢的海洋生物,结合今天学的说明方法,以“自述”的方式写一篇短文。

(设计意图:课后作业是课堂小练笔的延伸,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兴趣出发,拓展课外的知识。)

五、说板书设计

形体特征 大 方法:作比较、列数字 进化过程 陆地 浅海 海洋 种类 须鲸 齿鲸

生活习性 进食 呼吸 方法:打比方、举例子 睡觉 生长

(设计意图:黑板的左边呈现形体特征、进化过程、种类、生活习性,黑板右边呈现本文所采用的方法: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和举例子。板书体现了本课的教学重点,易于让学生接受。)

今天,我分别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和板书设计这五方面来说这节课,今天的说课就到这,谢谢!

第15篇:鲸白板教学说课稿

《鲸》说课稿

石门口小学

冯莉

2013.9.24 大家好,我是石门口小学语文教师冯莉,下面我把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鲸》一课的设计思路介绍如下: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个理念,我这节课的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因此,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2、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本课词语;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2)通过自读自悟、自主探究、与同学交流,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3)在学习中享受自主发现得以成功的乐趣,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并探究海洋动物的兴趣。

3、《鲸》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学习说明性文章”。之前的教学中,对说明文有所渗透,但没有单独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进行专门的教学,学生习惯于记叙性文章的品读,对于说明文的表达方法缺乏明确的体会,对说明的语言特点也比较生疏,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设计为:归纳课文内容,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设计为: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通俗、生动、准确。

二、教学内容

本课的教学过程设计为六大步骤: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二)、初读课文,理清内容。

(三)、细读课文,分析写法。

(四)、深入探究,体会方法。

(五)、总结感悟,激发情感。

(六)、布置作业,学以致用。

三、电子白板应用

互动电子白板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设备,可以使演示更完整,交流更顺畅,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即: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与课件之间的互动。

这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互动环节:

1、利用白板展示图片,从大海的广阔到海底世界的丰富多彩,再到海中之王鲸,步步引导,点燃学生学习激情。

2、通过白板出示阅读要求,方便直接,一目了然,让学生明确自学目的,有的放矢地进入自主阅读。

3、利用白板的书写功能,叫学生到台前书写生字——肺,使学生在互动中正确把握生字的笔画笔顺。

4、应用白板自如地出示第一段课文以及与之相应的图片,适时板书所应用的说明方法,为学生示范引路,引领方法,授之以渔,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率。

5、利用白板及时出示鲸呼吸以及进食的图片和文字资料,并出示一组图片判断题目,让学生到板前亲自判断,匹配,并表述理由,其他同学纠正,辅助,实现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是学生在互动中切实掌握所学内容。

6、利用白板的克隆,拖拉,旋转等功能,让学生上台演示,图文结合,形象地展示鲸的睡觉方式,调动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透彻。

7、利用白板的图片展示功能,随意书写功能,形象直观地再现鲸作为哺乳动物的特点。师生互动,活跃教学气氛。

8、适时地发挥白板的点画功能,用白板出示题目:读句子,体会句中加点字有与没有的表达效果有什么区别。集中学生注意力,再次实现师生互动,使学生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本课教学,预计达到的目标是使学生可以自主归纳课文内容,学习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基本的说明方法,感受作者说明语言的通俗、生动、准确。

希望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用电子白板,真正实现师生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效果,发挥电子白板的优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16篇:《鲸》第一课时说课稿

《鲸》第一课时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9课《 鲸》第一课时,我将从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流程和教学反思四方面说课。

一、说目标

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4个目标:

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颚、哺乳、退化、垂直、经验、判断、胎生、寿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第一自然段,学习列数字、作比较的表达方法,并试着运用。我确定此目标的依据有四点:

一是基于对课程标准学段目标的理解:

《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三学段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这就告诉我们高段要侧重培养学生对文章表达顺序和基本表达方法的了解领悟。

二是基于对教材的认识: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精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文章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三是基于对单元训练重点的理解:

《鲸》是本册教材第三组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以“学习说明性文章”为主题编排。教学本组课文时,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说明方法,体会作者怎样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四是基于对学情的认识:

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

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因此,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由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的方法。

难点:感受作者说明的通俗、生动、准确,体会文章中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

二、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再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体现阅读实践中“以读为本,在读中悟”的学习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主题。教学中,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教学生会学。本节课具体采用“读文、画关键词句、讨论、动笔” 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三、说教学流程

为了有效落实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本着教为学服务的原则,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交流资料。

2、欣赏图片。(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自由读文 整体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字音、字形)

2、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给我们介绍了鲸的那些知识?勾

画出相关语句。师相机板书。

3、总结概括说明性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设计意图:要读懂课文首先要掌握本课生字词,通过认读生字词语,既落实了字词教学,又检查了预习情况。随后了解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三、精读课文,体会写法

1、自由读第l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鲸很大,画出有关语句,然后读一读。

2、通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是怎样把鲸的特点写具体的,从而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

(设计意图: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紧扣“大”,引导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用质疑、换词对比读、边读边感悟等方法,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四、课堂训练。

1、判断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描述一种动物或植物,用上本节课学到的说明方法。全班交流。

五、作业布置

1、完成小练习册1——3题。

2、默读课文,把文中其它段落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和作比较说明方法的句子用“——”画出来。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一节课到底学到了为什么,就需要课堂检测。本环节的设计既检测了学生学习情况,又做到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

六、说板书设计

9、鲸

形体特点-----大、重、长

进化过程

种类 生活习性

(设计意图:这个板书设计,最大的特点是灵活、简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习的过程来完善。充分的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其学习的方法。)

第17篇:五年级语文鲸

《鲸》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惯,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抓住事物特点,将事物写具体”的方法,并领会“用具体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去说明事物特点的好处。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鲸的种类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写作方法。

难点:鲸的进化过程。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设置悬念,唤起求知欲。

软件显示“深海中的鲸”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按鼠标,课题出。生齐读:鲸。

设问激趣,引入新课。师: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叫“鲸”而不叫“鲸鱼”呢?看上去明明是鱼,怎么又不叫鱼呢?你们想知道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谜。

创设情境,讲授新课。

1、学习第一段

(1)让学生看软件,问:你觉得它的体形怎样?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用笔画下来。

(2)出示习题一

最大的鲸有重,最小的也有。我国捕获捕获过一头

的鲸,有长,一条舌头就有大肥猪那么重。

要求学生口答,随着学生的回答,用鼠标按出答案,并引导学生说说作者用“举数字”和“相比较”的方法来说明鲸的大的好处。

(3)学生朗读以上的句子。

(4)小结。

作者抓住鲸“非常大”这个特点,运用了举数字、做比较、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明这个特点,具体清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2、学习第二段

(1)设问:大家看,鲸的身体十分像鱼,又在海洋里生活,那它为什么不叫“鲸鱼”呢?

(2)学生默读第二段,思考上述问题。

(3)指名生回答。

(4)鲸是鱼类还是哺乳动物,它为什么会在海洋里生活?

告诉学生什么叫哺乳动物,并举例说明

请看鲸的进化过程——(软件显示)。

抓住“陆地”——“浅海”——“海洋”三个词,让学生懂得鲸为了生存下来,就得适应这个变化的环境,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自身体形及器官也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鲸渐渐地变成了鱼的样子。

(出示习题二)

在,鲸的祖先生活在。后来环境发生了变化,鲸的祖先生活在靠近陆地的里。又经过了,鲸适应了的生活。

学生填空。抓住“很远的古代”、“经过很长的年代”、“渐渐”等词语,让学生看出鲸进化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

(5)把习题齐读一次。

(6)学生看软件提示练习复述“鲸的进化过程”,再指名学生复述。

3、学习第三段

(1)指名读第三段。

(2)说说鲸可以分几类,是根据什么来分的?

4、学习第四段

(1)自由读第四段,看看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介绍鲸的生活习性的,并给段落分层。

(2)学生回答。(从吃食、呼吸、睡觉、成长四个方面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

(3)齐读第四自然段,思考: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体会两种鲸吃食的方法、过程。

(4)前面课文提到,鲸不是鱼类,是哺乳动物,哪些习性可以说明?请认真看书找一找。

①用肺呼吸。看软件认识须鲸和齿鲸呼气喷出的不同形状的水柱。

②胎生。这一节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作者运用了具体数字来说明鲸的胎生情况和寿命之长。)认真读读有关句子。

(5)鲸睡觉时有什么特点?轻声读读课文,找出鲸睡觉最明显的特点,并画下来。

挑选画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显示出来,再出示软件,使学生更清楚鲸睡觉的特点。

指导朗读。

想想鲸有哪些特点。读课文的时候,通过语气、速度的变化,突出和强调鲸的这些特点。

板书设计:

体形特点:像鱼、大、长

进化过程:陆地——浅海——海洋

须鲸

种类

鲸齿鲸

吃食

生活 呼吸 肺

习性 睡觉 哺乳动物

生长 胎生 哺乳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写简单的说明文。

教学准备:鲸进化的图片,和VCD;投影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2课,齐读课题。

二、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鲸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你能告诉大家鲸可以分哪两类吗?(须鲸、齿鲸)

齐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接下来,我们继续看课文还向我们介绍了哪些知识。

三、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作者一上来就向我们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体形大)

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课文中哪些句子可以说明鲸的体形大的?

根据学生回答,指导归纳说明方法并指导朗读。

过渡:除此之外,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现在就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选择一个你们最感兴趣的部分,根据刚才的学习方法展开学习。

(二)学习第四——七自然段

1、示学习要求:认真读课文,想想作者介绍了鲸的什么特点,他是怎样介绍的?

2、生自学。

3、汇报交流:哪组先来说,你们一组都读懂了哪部分的内容。

吃食

(1)须鲸和齿鲸在吃食上有什么不同?从中你体会到鲸吃食有什么特点?(食量大)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分男女生读课文。

呼吸

(1)鲸呼吸时有什么特点?(用肺,喷水柱)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2)不同种类的鲸喷出的形状也不一样

(3)画一画鲸呼吸时喷出的水柱。出示学生的画,判断说明原因,用上“因为„„所以„„”说一句话。

(4)师引读。

睡觉

(1)鲸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聚、头朝里、围成一个圈)

(2)出示鲸的图片,指明上台摆败看。

(3)对鲸睡觉的样子感兴趣的同学站起来读。

生长

(1)通过这一段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作者用到了哪些说明方法?

(3)齐读课文。

(三)学习进化过程

你们知道吗?很早以前鲸并不是这样的?出示鲸的进化图片,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大家读读课文,找找(陆地——浅海——海洋)

鲸的进化经过了很长的时间,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指导朗读。

默读全文:说说为什么鲸不是鱼类而是哺乳动物?

四、片段练习

通过课文,我们了解了鲸的体形、进化、生活习性方面的知识,课前大家也收集了

不少知识,如果你是鲸,最想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知识。

我们就来写一写

投影出示:

鲸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鲸,来自大海深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你所收集的资料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介绍,注意运用适当的说明方法,将特点介绍具体,详细。

学生练笔。

出示学生作品,集体评讲。

第18篇:鲸(教师面试高分说课稿)

《鲸》说课稿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____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鲸》。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解读文本,说教材

《鲸》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3组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作者运用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的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文章既展现了一幅幅关于鲸的生动画面,也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了解有关鲸的科学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培养学生探索海洋动物的兴趣。

依据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的阅读要求及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为: 1. 认识3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 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其中,读通课文,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征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时

教学的重难点。

二、促进学习,说教法学法

本课教学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引导法、体验感悟法、交流讨论法等。现在阅读教学理念明示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感受,因此,学生采用读悟结合法、换词比较法、图文结合法并辅之以合作学习法。以突破教学重难点。

三、优化教学,说过程

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结合五年级学生的阅读实际,我从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教师板画“鲸”,问:这是什么?学生齐声答后,导入新课,板书“鲸”,问:“鲸”是鱼吗?说说你的理由。学生发言后,接着问:既然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那古人为何把“鲸”字造成鱼字旁呢?让学生猜一猜。教师相机点明:由于鲸的样子很像鱼,又生活在海洋里,古人在科学还不发达的情况下,就认为“鲸”也是一种鱼,于是就造出了“鲸”这个字。

读书贵在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无疑则不进,开课伊始,我通过板画鲸,板书课题“鲸”字,引导学生质疑,既学会了鲸字,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我先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容易写错的生字。然后板书生字:腭、肚、肺、胎。指名认读四个生字,谈谈有什么发现。让学生猜猜,这里的“月”字表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点拨学生:“月”字在左边时,一般是“肉”的变体,表示身体的一部分,如“腰”“腿”等;而“月”

字在右边时,跟月亮有关,如“明”、“朗”等。着重指导、示范书写“肺”字,引起学生注意右边不要写成“市”。

2.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鲸的?学生交流汇报学习结果。教师相机板书:形体、进化、种类、生活习性。让学生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这一环节意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为下面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研读课文,体会鲸的特点

课文第1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以作为精读品味的的突破口。我先分句指名朗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用一个字概括鲸的特点。教师相机板书:大。

然后让学生思考:作者是怎样说明鲸大的?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引导学生进行品读理解。

如句1:“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教师质疑:课文介绍鲸,为什么还有写象呢?引导学生认识将不熟悉的事物与熟悉的事物相比较的说明法。

句2:“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教师将句中的具体数字改成“很重”“很长”等模糊概念,让学生与原文对比,体会表达效果的不同。发现用具体数字能更清晰,更准确地描述一个事物,从而认识到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提醒学生此处还有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最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本段,读出鲸之大。

这个环节的教学意在落实新课程标准对第三学段学生提出的阅读要求:“阅

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四)小结课文,期待阅读

教师总结:这一段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让我们感受了鲸之大,明白了鲸不是鱼而是哺乳动物。但鲸知识远不止这些,还有什么有趣的知识等我们去发现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以问题的形式结束新课,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要求学生课后查阅鲸的资料,下节课请学生说一说,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资源。

四、简明扼要,说板书

板书是流动的语言,也是文章的眼睛,我的板书这样设计:

这样的板书既体现了本堂课的重要内容,又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 本课的教学设计,符合于农村大部分学生的实际。整个教学过程,我始终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9篇:《鲸》说课稿和教学反思

《鲸》说课稿

一、教材简析:《鲸》是一篇常识性的说明文,这类课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本文在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等多种说明方法,对鲸的特点作通俗的说明。同时,作者准确用词,形象描述也是本文表达上的一大特点。

二、学情分析:本文文字浅显,条理清晰,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学生乐读易懂。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盾,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大部分学生对“鲸”这种动物很陌生,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注意课内外结合,拓展语文学习的渠道,在本课的教学中也显得尤为重要。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课文介绍的有关鲸的一些知识。

2、结合课文特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在读中体会作者介绍鲸的说明方法。

3、结合实践活动进行交际训练,发展语言表达及创新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拓展科学知识的意识及能力。

德育目标:通过学习本文培养学生热爱动物、探索动物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中了解鲸的一些知识,体会作者的说明方法,并学习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去。

教学难点:理解鲸的进化过程

四、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不同角色的体验与课文展开零距离对话,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对话氛围,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让学生真正的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并在交流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

五、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观察导入:

由于大部分没有见过鲸,有的甚至还是第一次听说,因此,在学习课文之前,有必要借助多媒体展示鲸的画面,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鲸的表象,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教学伊始,我用设疑激趣法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大海吗?(出示课件1:显示蓝色大海)美吗?(生答)的确,就在这美丽的蓝色的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宝藏,生活着千奇百怪的海底动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中之王’,它的形体庞大,比大象还要大得多。你们想去看看吗?”接着播放课件2,展示鲸在大海中活动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后回答:“这是什么动物?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不同或相同的地方?”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结合课前搜集的有关鲸的图片、文字资料相互交流对鲸的认识。教师相机鼓励谈话:“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仅会观察,而且能通过多种途径调查了解。关于鲸的知识非常丰富,你们想继续研究它吗?”这样进一步诱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顺势揭题质疑:“今天咱们就来共同学习一篇写鲸的文章(板书课题),你想从这篇文章中了解些什么呢?”学生质疑后,教师将问题分类处理,筛选归纳为两上主要问题:

1、鲸有什么特点?

2、作者采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这两个问题综合、集中、覆盖面大,便于教师组织指导学生研读课文。这一环节,主要是通过课件演示和教师谈话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情境之中,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阅读愿望。

(二)、初读课文,感知语言:

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去读书,课堂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创造氛围促使学生主动地、专注地、饶有兴趣地去读,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对所学内容的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教学时首先播放多媒体课件,渲染烘托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知课文,初步获得对教材内容的感性认识。随后,让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在学生充分自读后,先在小组内检查读书情况,再组织全班交流对课文的了解。 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初读后,基本能抓住叙述要求,初步了解鲸的特点及生活习性。但这种了解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并没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印象。因此,这里应安排学生质疑的环节,让学生提出初读遇到的疑难问题,如:“哺乳动物”“胎生”等词语是什么意思?鲸的样子很像鱼,可它为什么不属于鱼类?„„教师可结合学生质疑情况,补充设疑:课文怎样把鲸的这些特点介绍清楚的?并以此为凭带,引发学生深入研究的兴趣。

(三)、精读课文,品味语言:

课文第一自然段在表达上很有特点,可作为精读品味的突破口。教学时,采用扶放结合的方法进行,先教给学生学习品味的方法,再放手让学生选学其它几个自然段。

(1)品评词句,感悟“大”:

第一自然段运用比较、列数字、举例等多种说明方法,集中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大”。教学中,紧扣“大”,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介绍鲸大的段落,画出体现鲸大的有关词句,品味说明鲸大的方法,想象鲸的画面,逐步形成个体感悟,而后开展“合作探究”活动。在相互交流,相互补充的基础上,形成共识。 在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品评理解,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说明方法,教学时可结合学生反馈情况作如下体会: 课件出示:不少人看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大嘴,人站在它嘴上,举起手来还摸档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2)自由选读,感悟特点:

课文的2-7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鲸的进化过程、分类、吃食、呼吸、睡觉及生长的特点,呈并列关系。教学中可以尝试让学生自由选读,自主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在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让学生根据选学内容组成学习小组,进行合作学习。为了调动学生参与合作的主动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率,可采用角色表演的形式交流合作,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朗诵家、小画家,表演家中的一个角色,分别以特有的形式汇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当朗诵家的读出鲸的特点,当小画家的画出鲸的特点,当表演家的演示出鲸的特点。然后各组推荐代表在全班汇报,教师和其他学生当评委,与汇报同学进行自由交流。 教师针对汇报情况,以学路带教路,扣住重点词句适时、适当的点拨,引导学生细读探究,进一步体会鲸的特点及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师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交流点拨:

1、鲸的进化过程———这是学生理解上的难点。利用课件,形象演示鲸的进化过程,再让学生图文结合,对照理解。说明鲸不属于鱼类,是哺乳动物。

2、体会作者准确用词——当学生汇报鲸的吃食特点这一段时,教师相机出示课件“填空题”先让学生根据课文填空,再自读想象鲸吃食的情景,然后模拟表演,学生对照课文叙述评议,体会作者准确用词。

3、体会分类、比喻、图文结合等多种说明方法——当学生汇报“鲸的呼吸”特点这一段时,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文中插图或学生绘图,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与图画相应的文字描述,抓住重点句子,体会多种说明方法。

(四)、综合训练,内化语言:

经过前三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对鲸的特点及文章表达方法已有了清晰的了解,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安排以复述为主的主语实践活动“听故事,想象演说”和“读启事,招聘导游”,符合学生身心特点和语文学习规律,为学生提供了直接接触语文材料的实践机会,通过角色扮演,能潜移默化地将书中的语言内化为个体语言,从而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具体是这样操作的:

(1)听故事,想象演说:

教师谈话:同学们,刚才咱们经历了一番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历程,现在咱们听听故事,放松一下。播放故事,故事的大致内容是:一天,太平洋地区举行了规模盛大的鱼类运动会,当鲸到达赛场大门时,却被虾将军挡在门外。鲸和虾将军发生争吵,虾将军说出不准鲸参赛的理由,鲸觉得很有道理,就游回去了。听完故事后,教师让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虾冠军究竟对鲸讲了些什么?”想象并表演鲸与虾将军争吵的场面。这一活动促使学生再次接近文本,将上一环节的无序交流进行有序整理,为下面的“招聘导游设计解说词”作好准备。

(2)读启事,招聘导游:

首先谈话激趣:同学们,老师昨天在网上看到一则“招聘启事”,觉得挺适合你们的,便把它下载了下来,你们想读读吗?教师相机出示“招聘启事”,学生竟相阅读,跃跃欲试。教师趁热打铁,播放音乐,渲染气氛,置学生于活动情境之中。让他们自由设计解说形式及解说词,而后组织学生汇报解说,其他学生和老师分别以评委或游客的身份与“小导游”现场交流、评议。“招聘小导游”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语文实践活动,对参与者不仅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的要求,也提出了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既训练了语言,又渗透了思想教育,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

(五)、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总结评价:教学中,除了伴随着学生读书、交流活动中的师评、生生互评外,在结束课文时,我又安排一个单独的评价环节“评评这节课上自己表现得怎样,听听他人的评价”,引导学生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个方面进行多维评价。

2、拓展延伸:我认为“招聘小导游”这一交际训练,不应受课堂限制,因教学活动结束而告终,完全可以单独用一节的时间来完成。因此,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课堂上,我们从课文中了解了鲸的一些知识,其实课本以外还有更丰富的知识等待着我们去撷取。同学们,这节课虽然结束了,但我们的小导游招聘活动并没有因此而终,咱们下节课将继续设擂选优。因此,我希望你们课下能像刚才一样主动热情地去探究,去发现,或进图书馆,或上网查查找资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解说词。同学们,能做到吗?”这样结束课文很自然地将学生的视野由课内推向课外,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体现了语文学科的生活性及开放性。

2013年1月12日

《鲸》教学反思

《鲸》是一篇浅显易懂的常识性说明文,较之其他类型的课文知识性较强。课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这篇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学生很容易理解,而且

学生对鲸这种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很感兴趣。教学介绍知识为主的课文,不仅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更要让学生学习课文是怎样介绍这些知识的,进而学习作者的语言和表达方法,但如何避免将常识性课文上成常识课,是设计教学中的难点。

课文中对于蓝鲸的大是从它的体长、体重、属类、呼吸、睡觉、食物等几个方面,并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进行说明的,而介绍这些知识的说明方法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

因为说明文比较枯燥无味,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我在课前收集了有关鲸的有关资料,并制作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课件,让学生了解“鲸是很大的动物”,并适时引导学生学习“作比较”、“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这样,既使学生更形象、直观地对鲸的理解了课文,又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其次,在教学鲸的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时,我尊重了学生的选择,让学生采取自学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自选内容、自选形式,合作汇报。不规定汇报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和方式来学习,就是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学习,既动员了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锻炼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我还设计了比较句子的环节,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感悟作者在用词方面的准确性,从而培养学生潜词造句的能力。

然后,在教学的过程中为巩固学生对“鲸不是鱼类”这方面的知识,我设计了一个鱼类运动会的小故事,让学生到文中去找蟹将军为什么不让鲸进场的原因,将“鲸是哺乳动物”方面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梳理,诱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

最后,为学生出示课外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出示的资料或自己搜集的资料,以“鲸的自述”为题,写一篇小短文。但由于时间原因,这部分处理得比较仓促,课上没有进行互相交流的环节。

此外,我还发现学生对“举例子”这种说明方法的掌握还有所欠缺,今后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对这方面的巩固和夯实。

2013年1月12日

第20篇:人教版5年级上册《鲸》说课稿

《鲸》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组中的第一篇课文《鲸》。我将从五个方面来说对这节课的思考。

一、说教材

《鲸》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课文运用列举数字、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

《鲸》是五年级上册第三组第一篇课文,本组教材编排了4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的说明文。除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之外,还要让学生了解说明的方法,体会作者准确的用词,形象的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依据《新课标》对本学段的阅读要求和本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三个维度”来考虑,我制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鲸的形体特点、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培养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2、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3、提高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我把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学习运用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表达方法。

在确定了学习目标和重难点之后,我将此文教学课时安排为两课时,此次向各位汇报的是第一课时的教学。

二、说学情

在之前的教学中,学生已经接触过说明性的文章,并且能够做到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在此基础上学习作者用多种方法说明事物特点的表达方法。(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等说明方法)

例句:

1、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作比较)

3、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发现过一头近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重。(举例子、列数字)

三、说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和本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运用了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对学生进行点拨;运用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还采用以默读、朗读、表演读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从读中去理解,从读中去领悟。充分发挥了老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了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说学法

本课时以自学为主,老师指导为辅的方式进行。教学时,我让学生充分地默读,运用学习方法找出鲸的特点,再让他们交流、讨论,然后再进行汇报,通过这些环节让学生了解鲸,并初步运用说明方法。上节课课我已经让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增强了他们的感性认识,还让学生通过想象,描述它的样子,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我还不以学生学懂这篇课文为满足,更以这篇文章作为知识的窗口,让学生从多方面去了解鲸,于是我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资料,通过大量的查找,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最后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

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设计依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而定。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始终处于思考的状态为指导思想,教学环节如下:

1、复习引入

让学生回顾课文大概内容,明了此次课堂教学任务。

2、讲授新课,探究新知

师生共同学习第一自然段,明了鲸的形体特点—大,初步了解说明方法,领会、总结学习说明文的方法。

3、总结学法,运用学法 学生在明了学习方法之后,根据老师的提示学习第2-7自然段,再与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解决学习中的疑难,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4、课前搜集,丰富知识

课前我们让学生进行网上阅读,通过课内外的学习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

《鲸语文说课稿范文.doc》
鲸语文说课稿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