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说课稿范文

2022-11-27 来源:教学课件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引导学

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 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 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 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 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 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 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 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小组讨论) • 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 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

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

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2篇:心理健康说课稿)

篇1:心理健康课说课范例

《给情绪找个家》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给情绪找个家》,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

二、说教学内容

本来在现行教材中,这节课的课题是《最近比较烦》,结合教学具体的实践、学生状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定本课课题为《给情绪找个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心身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给情绪找个家,做情绪的主人。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

(一)情绪故事吧;

(二)情绪图片吧;

(三)情绪聊吧;

(四)锦囊妙计;

(五)教师小结

2、过程:

(一)情绪故事吧。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图片吧。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味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思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以上没列出来,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聊吧。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激怒情绪时,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④如何控制、调节激怒的情绪等。

我这节的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渲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体味或书写渲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物来渲泄。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在这里只列出一些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老师必须重在诱导和启发学生。或许,这个不足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想像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其他的方法。

(五)教师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有个快乐老家,让自己的心理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六、教学心得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由于受课时限制,还留下一些遗憾。如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讲清楚不良情绪给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上带来了哪些危害,这样就可能会让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调适不良情绪。

篇2:心理健康说课稿模板 心理健康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 》是心理健康三年级上/下册中的一课。三年级心理健康内容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小学三年级从整个小学段来讲,是学生重要的转折期,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很容易出现心理波动。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发生着变化。由此概括学生的心理特点为:

1、个性差别大:

2、情绪不稳定:

3、自控力不强, 所以老师在做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应该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绚丽多彩。

二、说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综合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用书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和已有的基础,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并把目标中的( )确定为教学重点、( )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评价

目标1将通过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来检测;目标 2将通过 教学环节的扎实实施,学生在经历扎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目标3将通过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座位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出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项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心理健康课程呈现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是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分享,重视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自主探究、团体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启发式、互助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分享与感悟,在这种体

验式的心理场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建立人际间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实现学生的自助与互助。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二)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三)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热身活动:

(一) 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任何学习都从情景开始,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性,从而自信的开放自己,表现自己。

(二) 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心理健康课是以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三) 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心理健康课是一种生成性课程,问题的解决、观念、方法的获得是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和分享过程中的自我生成,这种生成具有很大

的变化性,有时并不全面,有时比较幼稚,但这些是最宝贵的,我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力求体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篇3: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新的环境新的我 心理健康教育《新的环境新的我》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新的环境新的我》,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的环境新的我》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高一上册。它从学生的知、情、意、行来提高其心理素质,培养其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而不是纯粹要求学生掌握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学好本节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与环境有关的适应问题,探索如何适应新环境;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通过学习以合理的方式、方法融入新的环境,以增进身心健康。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再加上学生从初中到高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和初中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进入高一以后,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不适应现象,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自己所在的学校,了解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之处,包括同学、老师、环境、课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认识高中的学习环境,尽快适应高中新的学习生活。

2、能力目标:通过“新学期、新面貌”的活动,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尽快适应高中新的学习生活,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与同学分享。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充分认识展现在自己面前的高中生活的各种新变化,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新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学习生活。

四、教学重点:是增强学生在学校的安全感和归属感,为战胜新生活中的困难树立勇气,切实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走进”新生活的过程中保持良好心态。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

五、教法、学法分析:教法主要采取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体验式教学、活动式教学、研究探讨式教学、分组教学等。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通过引导,尽量让学生自己领悟其中的道理。

六、说教学程序:为了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心理适应能力,根据螺旋递进式原则,这堂课我共设计了三个模块,它们之间在逻辑上既相对独立,又保持连续和递进。同时三个 模块在教师引导、学生内化、知识发展上也保持连续性和完整性。 1.模块一:身临其境(感受新生活)

(1)通过多媒体(图片、视频等)展示“新生活”中的变化,让学生产生共鸣,同时对将要遇到的困难有一定的心理准备。(2)让学生讨论后补充还有哪些“新”的变化。

在这个模块中,重点是多媒体素材的选取,一是在反应“新生活”的内容上要有代表性、典型性,二要使学生感觉到“新生活”与原来的生活反差很大,也就是对比要明显。 2.模块二:刨根问底(探讨“不适应”的原因)

“刨根”游戏步骤:(1)教师向学生展示事先做好的“纸板”,介绍其内容和操作方法。(2)挑选一至两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做主持人,组织学生游戏。(3)要求学生讨论并补充其它原因。 (4)教师根据“游戏”和“补充”总结“不适应”的原因。

在这个模块中,织组好学生成败的基础,师生互动是成败的关键。 3.模块三:各显神通(找出“不适应”的对策)(21分钟左右)

活动一:“我也有对策”:(1)教师把学生分成五个小组(环境的变化,学习的变化,气质、性格差异,心理准备的情况,家庭社会的压力)(2)请学生把“对策”写在“我也有对策”纸上。(3)教师收上后,边展示边讲解。

活动二:高中阶段自我设计:要求学生根据今天的学习和以往的经验,给自己的高中阶段做个设计,教师组织学生主动发言和写在“自我设计”纸上相结合。

在这个模块中,教师要准备了一些影视资料,当活动中出现“沉默”时,用来引导和启发学生。

4.小结与课后拓展 (1)小结,这堂课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很重要的一堂课,目的是让大家树立战胜一切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我们以后还会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课后拓展,浏览学校网站,到学校论坛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分坛提问并参与讨论。 这节课的内容设计贴近现在高中生的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命脉。并通过创设情境解决了师生间隙,使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课堂贯穿了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课堂的教育效果来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就达到完美的人格,但只要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警钟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篇4:创新思维心理健康说课稿 创新思维

设计思路

21世纪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创新态度、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因此,培养中学生创新思维是很有必要的。而消极的思维定势是禁锢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中重要原因,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打破固有的、消极的思维定势,尝试黄一个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心理辅导让学生感知自己存在着思维定势,理解这种定势不利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其次采用小组活动及讨论分享的形式,让学生体验到突破思维定势所带来的感受。

活动目的

1、认知目标:了解什么是思维定势,让学生认识其思维定势的存在

2、态度和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突破思维定势,鼓励学生从多角度看问题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思维策略,通过活动掌握和学会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方法。

辅导难点

使学生能运用所学习的思维策略,通过活动掌握和学会突破消极的思维定势的方法。 活动时间 1课时

活动对象 高一学生

活动形式

讲授法、情境质疑法、活动教学法相结合

通过设计一个活动情境让学生参与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引发情感体验,分享对活动的反诬,体验,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达到教学目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两个苹果、一把水果刀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奇怪的问题

1、设问

师:上课之前,我这儿有个问题想考一考大家。问题是这样的:有人不小心把自己的手表掉进装满咖啡的杯子里。他伸手从干杯中取出手表。此时,不但他的手指没有湿,而且连手表也没有湿。问:这可能吗?

2、4人小组现实讨论。

3、请2-3个小组代表表述他们的观点。

4、简要分析

师:在大家的观念里咖啡是液体的,而杯子一般是用来装液体的,所以大家头脑里就会形象出现装有液体咖啡的杯子,大家没有想到咖啡可能是粉末状或者颗粒状。不少同学被咖啡是液体这一思维定势禁锢了,所以没答好。什么叫思维定势?简单地说就是过去的思维影响当前的思维。

二、画图

师:这时一幢有四个证发行够成的图,现在请大家根据要求进行画线。

(1)请把a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二等分

(2)请把b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三等分

(3)请把c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四等分 (4) 请把d正方形中的白色区域五等分

有简单到复杂,大家开动脑筋,运用已掌握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

三、创造性思维训练

(一)点子多多——思维流畅性训练

师:大家使用过曲别针吗,大家能够说出曲别针的不同用途吗?

师:大家看看“中国思维魔王”许国泰的答案

师:运用曲别针的其实,面对困扰你的工作难题,你能想出什么新的方法吗?

(二)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思维的变通性训练

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换种角度思考你会发现新的想法。现在我们来做站报纸的活动

(1)活动要求:想出一个办法,把一张报纸铺子啊地上。不允许把报纸剪开或撕开,也不允许把两人捆绑起来或者不许他们动。两人面对面地站在上面,却碰不到对方。

(2)活动思路:把报纸放在门口,赶上门,两份人分别站在门得两侧。

(三)跳出常规,挑战规则——思维的新颖性训练

导语:在生活中,人民常羡慕那些非常有创造力的人,认为他们一定是具备什么特别的天赋。人民不知道,生活中大多数发明创造其实来源于普通人。那究竟是什么阻碍了我们?相信这个训练会给你很多启示

师:大家吃过苹果吗?吃过的举手

老师统计人数(同学很定会觉得莫名其妙)

师:好!大家都吃过苹果,那么我有一个问题,你们看到过苹果里面的五角星吗?

请看过五角星的举手(这时可以发现没有一个同学举手)。这就奇怪了大家都吃过苹果,为什么没有人看过苹果里的五角星呢?

教师让一个同学上来看平时是怎么切苹果的,(一般是竖着苹果从上往下切)。等切完了没有看到五角星。 教师:你们是这样切的吗?难怪看不到。五角星是这样切才可以看到的(教师这时将另外一个苹果拦腰切开,将五角星展示给大家)

教师借此开始引申游戏的深层意义:阐述习惯的制约作用、常识的制约作用、思维模式的制约作用。

五、学生课堂总结:学以致用——谈谈本科给你的启示

这节课大家认识到了创新思维,了解平时看问题不能被思维定势所禁锢,而应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就会发现有新的方法解决问题如:吊悬于天花板的两线。他们是如此的员,双手不能同时够到两者。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同一时间抓住两根线(利用地面上的工具,使身子甩动起来)

请谈谈本次活动带来的启示。

内容小结:训练、学习的最终目的还是回到生活中进行运用,学习贵在能迁移。学生在亲身体验后能让他们进一步总结,升华感性的认识,更能巩固活动的效果。

六、教师课堂总结

没有普通的知识当然难以解决问题,但是这些经验也同时对我们解决问题产生阻碍。要成功地解决问题,我们必须打破一些试探策略的局限,打破思维定势和功能固着。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就是要有创新力地解决问题。

答案是多姿多彩的。很多时候它们是很简单的,知识我们有发现的心,在利用我们已知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我们脑袋的力量,打破老想法的限制,让脑筋大转弯,我们就会豁然开朗。

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克服这些障碍就能有创造力地解决问题,住院大家变得更有创造力。

篇5: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 ( 2)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设定这个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状态,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

4、教学难点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 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

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

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

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 ?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小组讨论) 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

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 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篇6: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说课辅导:意志与成才

《意志与成才》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上册意志篇中的“意志与成才”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会坚强意志对成才的作用,认清自身存在哪些意志薄弱的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在实践中,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的目标真正连在一起,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些任务。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为: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为:磨砺意志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在主体活动部分,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看名人取得成就的时间表,初步感受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2.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进一步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3.通过自测,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4.师生互动,自我剖析,寻找意志薄弱的地方; 5.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在结束活动部分,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反思一:心理氛围创设很重要。

此外,要让学生说心里话,特别是说自己的缺点,学生一般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这儿,我运用了自我开放技术,首先说自己意志薄弱的地方,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创设了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

反思二:生成,很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相信,这位教育家告诉我们两点:

1.课前预设很重要,精心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课堂生成要关注,精彩的生成犹如课堂里闪光的金子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制捕捉学生些好的想法,特

别是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感悟,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影响,将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些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磨砺意志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那么,你知道老师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出示照片,附简介) 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来看一下其听几个片断。

二、看名人取得就的时间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时间表:

看过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是啊,他们的成功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坚强的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三、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

那么,现在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由于坚强的意志而成才的故事吗? 好,看来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成才太重要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水平呢?

四、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指导语: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力,共有20道题。每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较不符合;e、很不符合。

1.很喜欢长跑、长途旅行、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锻炼我的意志力。

2.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3.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要每天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定的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消它. 5.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这种娱乐活动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6.我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求助于师长或同学. 7.在练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8.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眠。

9.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想到做与做的不同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 10.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 11.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着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前者占上风. 12.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14.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5.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 16.我遇到困难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 17.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8.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19.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意志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0.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规则:

凡是单号题(

1、

3、

5、7??),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1分;双号题则相反,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0-20分

意志力很薄弱; 21-40分

意志力比较薄弱; 41-60分

意志力一般; 61-80分

意志力比较坚强 81-100分

意志力很坚强。

好,现在每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老师做这个测试得了多少分? 我才打了59分,意志力属于一般。

反思一下我自己,有时候意志力真的不够坚强。(教师谈自己意志薄弱的例子) 那你有没有像我这样意志薄弱的时候呢? 好,实际上,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意志薄弱的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提高离我们还远吗?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呢?

五、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实验,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巧克力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再吃,则可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了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玩游戏,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力极差; 而那些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都获得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从这个实验中,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 此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

谁有好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好,大家都很聪明,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磨砺意志的方法: 1.明确目的,树立远大志向;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持之以稀,善始善终 5.自我激励法 6.名言暗示法等?? ?? 不论什么方法,大家要切记的一点,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磨砺意志的方法,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意志训练方案。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通过和“意志”零距离接触,老师相信,我们高一()班,今天是永荣中学的莘莘学子,明天一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老师也相信,只要你拥有坚强的意志,你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篇7:心理健康说课稿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说课稿(课前说课)

饶阳县饶阳镇东草芦中心小学 宋璞玉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阳光总在风雨后》。下面我将从主题选定、目标解读、设计教法、学法及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课堂教学构思及其理论依据。

一、主题选定

(一)主题选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活动时,由于受到阻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出现的一种消极的情绪反应,如果处理不当,它会给人造成心理压力,从而影响学习和生活,损害身心健康。从教中,我发现现代物质生活的舒适安逸、家长的过度保护以及学校疏于这方面的教育,造成了小学生耐受力较差,经不起挫折,吃不了苦头,受不了委屈。美国儿童心理专家认为,有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这是因为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因此,为使他们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经受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学情分析

小学

五、六年级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优越,父母过分溺爱,缺乏挫折经历,再加上生活阅历浅,看待挫折难免带有片面性。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探讨加深学生对“挫折”的认识。

2、辨证地看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2、能运用一些恰当的方式方法疏通“挫折”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变压力为动力。

二、目标解读:

1、引导学生正视挫折,它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关键在于怎样正确认识挫折。

2、通过经典故事使学生懂得挫折也是人生可贵的财富.

3、通过身边同学的事例,使学生知道战胜挫折需要有迎难而上、坚韧不拔的意志。

我确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是:①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心理健康课程标准》(试用稿);②情感教育理论;③六年级学生的具体学情。

三、说教法

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本课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教学:

1、问题教学法

根据“思维总是始于疑问的思维规律”的要求,我将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

2、直观教学法

利用多媒体,把教材文字变成可视的图文信息,增强学生接受知识过程中的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这是由教学改革的趋势决定,也是教学应唤起学生主体意识的具体要求。

3、情景教学法

借助故事材料、“连线竞赛”活动形式和观看视频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创设情景,以情感人,以情入理,加强对挫折观点的理解。其理论依据是:情感 教育理论:激发情感是明理所借助的一种手段。

四、说学法

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本课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正视挫折,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本课的学法指导是:

1、指导学生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启发学生广开思路,捕捉身边的事例,结合自身体验去认识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以上学法指导的理论依据是素质教育要求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特别是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感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各项活动的安排注重师生的互助交流,注重学生感悟,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新的教学理念提倡“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活动”的要求。”本课的教学过程具体如下:

(一)活动导入,拉近你我

首先我将选择四位名人,将其遇到的挫折和所获得的成就打乱,让学生进行连线竞赛,并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农民、教师、父母、学生”等角色遭遇挫折的情景模拟表演,在趣味活动中,让学生加深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情感认知,让学生得出结论:“不论是名人、伟人还是普通人都会遇到挫折的”。

通过这个环节主要达到舒缓一下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从感知上帮助学生形成对挫折初步了解的目的。

(二)情感分享,吐露心声

因为挫折对一般人来说都是一次痛苦的经历,所以也是一个避讳的话题,为了让学生能勇敢地面对它,我打算先讲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挫折,但正确面对后,经过不断地自我暗示,克服了焦虑心理和不安的情绪。接着让同学们静下心来回忆一下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的挫折失败.在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一次挫折或失败是什么?当时你的心情怎样?把这些填写在“心灵絮语”这张问卷上,在问卷最后一项:当时你的心情怎样?这个问题设计中,我打算让学生用颜色来表示,也可以画一幅简单的画。因为有些时候的心境是无法用言语来表达清楚的,而颜色和绘画可以使一些心理活动用最直接形象地投射出来。

多种教学手法,突破教学难点

这两个环节我主要采用问题、直观和情景教学法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地突破教学难点。首先提出问题“你认为,挫折对于我们的成长有帮助吗?”,而分析“最终你是怎样克服挫折的?”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理解克服挫折的那些积极因素。通过这个环节,我想了解不同学生对挫折的感受能力、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也能静下心来反思一下挫折在自己人生道路上产生的影响,找到存在的共同问题,寻求辅导的突破口。

(三)测试调查,故事启迪

当学生对挫折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后,我打算进行一个简单的挫折体验测试,目的是想让学生辨证地看待挫折。

(1)你是否认为挫折就意味失败?

(2)当困难落到自己头上时,你往往会认为这是个锻炼的机会吗?

(3)如果有令你担心的事发生时,你还能安心学习吗?

对于挫折大多数同学们希望越少越好,希望自己的人生如那些祝福语那样,一帆风顺,万事如意。如果一个人的成长路上真的没有挫折,没有失败,又会怎样呢?展示蝴蝶的故事,之后交流故事给我们什么样的启迪。

附四:蝴蝶的故事

蝴蝶原来可以凭借自己的翅膀,凭借自己的力量在空中自由的飞行,后来人类看它们太辛苦,就决定帮助它们。蝴蝶考虑了很久最后答应了人类的要求。于是人类把微型飞行器放在它们身上,这样它们就可以毫不费力地飞行,它们也得意于这种方式。有一天,天气骤变,马上要下大雨了,它们必须赶快离开,否则就会被大雨浇死。可这时偏偏飞行器坏了,它们拼命扇动翅膀想飞起来,可是,由于久不练习飞行,它们已经失去飞行的能力。最后它们悲惨地被大雨拍死了。

该环节设计让学生认识到在成长道路上都留下过挫折和失败的印记,通过测试让孩子们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出现失败或挫折时,应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而蝴蝶蛹因为人为帮助反而失去飞翔能力的故事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学生会有所动的。

(四)案例分析,交流方法

学生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积累和交流经验方法就成了以后面对挫折困境时的一剂良药。

1、请大家观看一段根据同学真实经历拍的录象。

讨论交流:主人公失败的原因、产生了什么样的不良情绪,进而反思遭受到失败或挫折后,我们应该如何做?

对于真实的案例,同学们作为第三者去看,或多或少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引起共鸣。从案例中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进而在交流中找到恰当的方式去疏通挫折带来的危害。

2、教师给学生看一份林肯失败档案记录(22岁生意失败;23岁竞选州议员失败;24岁再次生意失败;27岁精神崩溃;29岁竞选州议长失败;34岁竞选国会议员失败;35岁当选州议员;39岁竞选国会议员再次失败;46岁竞选参议员失败;47岁竞选副总统失败;49岁竞选参议员再次失败;51岁当上美国总统),再去感悟名人经受更大的挫折后,是怎样靠自己的意志取得成功。

3、“【挫而不折,积极进取】的故事”

附三【挫而不折,积极进取】

材料一:下面是初中生小尚的挫折日记:

人生难免有挫折,这话一点都不假。周一数学课上,错题改了几遍仍做不对──郁闷、无助;周二校篮球队选拔落选,还因个子矮被同学嘲笑──失望、伤心;周三英语测试又得59分──无奈、灰心;我的生活怎么会这样?唉„„ 材料二:2008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李峰,出生在沂蒙山区的一个贫苦家庭,2岁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后被诊断为二级残疾;家庭的贫困和童年的不幸,给了他坚毅的品格和顽强的意志,以优异成绩考取安徽大学后,他当选为公益性社团春晖学社会长,先后组织策划爱心课堂、春芽残障站义工服务等一系列公益活动;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他从国内外招募约600名志愿者帮助绵阳市17所学校开展夏令营,在20多天的时间里,他克服水土不服、余震不断、突发事件频发等重重困难,始终坚守在一线,使3000名灾区学生受益;获得“安 徽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等20余项重要荣誉。

对比感悟,实现目标

通过对比分析得出面对挫折,不同的态度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的结论。在小尚和李峰两种面对挫折心理反应的对比中,递进延伸出我们青少年应该树立积极对待挫折的人生态度,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让学生知道失败并不意味着结束,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五、课堂小结

请学生用简练的语言对本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教师进行补充,这主要起画龙点睛的作用,并以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结束课堂,让学生在意味深长中品味收获。

六、练习巩固

收集名人、伟人与挫折的故事,并设计3条与挫折有关的激励语言,加深学生对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认知,激励学生在挫折中奋进。

七、板书设计

人生难免有挫折 克服挫折的因素

不同的态度,

不同的结果

青少年应该选择做意志坚强的挑战者

我的板书以简明扼要的网络结构,从整体上再现本课的知识要点。

《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活动课反思

此次《阳光总在风雨后》心理健康课,我预设的目标是知道引导学生认识到在学习和生活中常常会遇到挫折,人人都不可避免,初步感悟对待挫折的态度和方法,知道要用积极的心态对待挫折。此次心理健康稿为课前说课,我觉得有所进步的地方是:

1.本次心理健康活动课的主题相对还是比较明确的,层次也比较鲜明,层层推进,让学生对挫折“先体验,后感悟”。

2.课堂能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注重学生的体验。

3.课堂教学中能采用多种的活动形式:连线竞赛,案例分析,讨论等。自我课堂审视,本节课存在着以下不足:

由于自身理论与经验的不足,心理健康活动课该如何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为主题,我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心灵絮语问卷

附二:

附:连线竞猜题

姓名 挫折 成就

林肯 幼时患病,两耳失聪,双目失明 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左腿的关节变形,瘸了 51岁当选为美国总统

.巴雷尼 失业 竞选失败 企业倒闭 2 5岁时,蜚声国际的青年学者

篇8:心理健康课说课稿——独一无二的我 《认识自我》初中一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稿件

一、说教材分析

《认识自我》是初中一年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单元第一节《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第一课时,主要向学生展示了认识自我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的态度和方

法。这堂课是继初一新生适应课程结束后,学生学习认识自我、悦纳自我,为后面情绪管理、

生命教育等课题奠定基础。

教材地位: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使得自我意识的教

育成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之一,通过学习同学们能够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

己。

教材作用: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全面、客观的眼光看待现在的自己,初步树立完善自己的信

心。引导学生学会客观的看待自己,懂得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学会从内在与外在、优点

与缺点两个角度认识自己,为下面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奠定基础。最后介绍一些认识

自我的途径,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来认识自我。

二、说学情分析

十三四岁的初中学生正是青春期少年,“自我”概念形成时期,了解自己,悦纳自己对这一

年龄段的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内容。生理心理的双向成熟,让他们的他们的自我意识具有

以下特点:

①、意识到自己的形象②、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③、自我意识的分化④、

好表现自己,自尊心较强

在自我认识中容易出现两方面偏差: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依附性高,以他人的评价来

衡量自己;另一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差,有时因为一件成功的事而无限扩大自己的

能力,有时又因为一时的失败而自卑。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心理并由此切入教学是心理健

康课的一大特色。

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储备:上一单元新生入学适应的讲解使同学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生活,对

于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对于自我概念的理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另外

学生之间也相互熟悉起来,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加入更多的内容,采用更丰富的形式。

三、说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教学,学生能够理解自我的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教学,提高学生感受自身感觉的能力,能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

形象,并敢于在课堂上发言,表达自己的体会,并分享给大家。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得同学们了解自我评价的重要,引导学生全面、

客观、发展地认识自己,课后能够做到自觉反思自我评价。

教学重点:“自我新认识”中关于“优缺点”的反思。将这一知识点设计为重点的原因在于

要让学生自觉形成发展、全面看待自己的观点。初中学生容易受“思维定势”(会把事物看

成绝对的“好”和绝对的“坏”)的过分影响,通过对这一知识点的重点教学使得学生能够

用新的、客观的眼光重新审视自身。要认识到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

和缺点,我们要正确看待,并试着接受自己的全部包括缺点,真正的悦纳自我。

教学难点:理解自我的概念和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可能我们成人看来自我意识的组成部分

是非常好理解的,但对于刚刚升入初中的他们在理解心理学抽象概念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当然,这困难是能够克服的,那么我运用了形象生动的归类探究法可以解决。

四、说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互动体验法、暗示教学法

互动体验法: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知识性课程的学习,它对学生个体心理的体验要求更

多。教师通过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互动参与,改变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模式,将心

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和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是同学们在领悟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自

我意识的组成部分,并运用所学的认知自我的方法更好的认识自我。

学法: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法、合作交流法、归纳探究法等方法。

五、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6个部分,

(一)课前准备

对学生提前分组,讨论小组每组在6人。

教具:ppt、彩色卡片,彩色信封,

(二)展开话题“猜猜谜语”(3分钟)

首先,为了展开教学,我为学生准备了一个经典的谜语:什么动物早晨四条腿走路,中午两

条腿走路,晚上三条腿走路,腿最多时最无能?答案是人,向学生发问:为什么人会有这么

多的变化呢?同学们可以把自己的每一个方面都描述出来吗?我们这堂课的主题就是认识

自己,

这个环节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初一学生的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这个具有娱乐性质的谜语,给

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营造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自主探究“问我是谁?”(12分钟)

接下来,我请同学们准备纸和笔,填充句子“我是谁”。通过选择形容词的过程中逐步完成

对自我的认识。

1、教师向学生说明了解自己的一种方法,既填充句子“我是谁”的方法,并通过例子示范

来说明。在写的过程中,不用思考,直接下笔,表达你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形容词的选择

上,尽量选择表现自己个性的词语。 例:我是谁?我是一个爱笑的人。

尽量避免这样的回答:我是一个身高160的人。

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完成我是谁的描述各10个句子。编号为1-10.写完之后想一想:自己

的评价是不是特别符合自己的特点,有没有过高或者过低的评价自己?

在这个环节,我充分利用了学生要求深入的了解自己,关心自己的成长的心理发展特点,运

用例子示范,让同学们清晰的了解题目,并能够迅速完成老师的任务。

2、他(她)是谁。教师将纸张收齐叠好,放在纸箱内。请学生从中抽取一张纸,并念出纸

中句子,让大家猜这张纸是谁写的。然后,教师请猜中的同学说出猜他的理由,也请没猜中

的同学说出理由。如此循环。这个环节充分利用初一学生好奇心的特点,结合活动的趣味性、

娱乐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体验中完成对自我形象的清晰认识。

师生合作交流有关自我了解和他人的了解之间的关系是否一致的问题,并对不一致情况进行

分析,以增进自我认识的客观性。

(四)讲授知识“我就是我”(10分钟)

1.“归归类”将“我是谁”陈述的10项内容作下列归类:

a.身体状况(你的体貌特征,如年龄、身高、体形、是否健康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 b.情绪状况(你常持有的情绪情感,如:乐观开朗、振奋人心、烦恼沮丧等)。 编号:________ c.才智 状况(你的智力、能力情况:聪明、灵活、迟钝、能干等)。 编号:________ d.个性方面:包括(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编号 ________e.社会关系状况(与他人的关系、如何和别人应对进退、对他人常持有的态度、原则,如:

乐于助人的、爱交朋友的、坦诚的、孤独的等等)。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识我”

从小到大用来表达自我概念的最多的字就是“我”,那自我的心理学定义是什么呢?

自我意识就是个体对自身的认识和对自身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就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认识自己的一切,包括你认为的好的和不好的方面。

生理自我:对自己的身体、性别、年龄、容貌、仪表、健康状况以及所有物等方面的认识。 社会自我:对自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的角色、地位、名望等方面的认识 心理自我:对自己的能力、性格、气质、兴趣、信念、世界观等个性特征的认识。 不管是你自己觉得好的还是不好的自己,那都是你最独特的风采, 通过自主探究分类的方法,学生对自我意识的概念会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界定明确的自我意识的概念和内容,使同学们对自我意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也是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

(五)升华主题“倾听我心”(7分钟)

下面请同学拿出纸笔,用一个好朋友的身份自己给自己写一段话,信中可以写你对最近表现的肯定,你认为你还有那些方面需要更加努力,你觉得自己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你对自己的期望等等都可以,一定要把内心里最真实的想法说出来,然后,把你的这段话装进课前发的信封里,

(六)课堂小结“最好的我”(3分钟)

课下同学们的任务是:

1、请同学们完成自主完成课上“我是谁”游戏的分类,看看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恰当,在

生理自我、心理自我、社会自我这三个方面,你对自己的评价是否全面,如果很全面,那么恭喜你,你已经可以全面的认识自己了,如果不完善,那么,希望你再接再厉,完善对自己的评价。

2、补充完全下面的小诗。不论工整与否,不论文采好坏,把你最真实的想法写下来。并记

录在你的“心灵周记”上。

曾经的我是___________,

现在的我是___________,

虽然在别人眼中的我___________________ ,

但我会__________________ 了解我自己,

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 。

生活好比一次远航,

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就不知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不可能知道每个人对我的要求,

但我明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当我微笑着告诉你,

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人。

我也在告诉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可以,做最好的自己。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是通过课下的归类和反思、补充诗歌的形式,使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并能够更好的接纳自我,在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的时候,不至于全盘否定自己,也不会对自己的错误无动于衷,这些活动可以促使同学们开始去完善自己。为下节课管理自我打下基础。

推荐第3篇:心理健康说课稿(共)

篇1:心理健康说课稿模板 心理健康说课稿

一、说教材内容与学情分析

《 》是心理健康三年级上/下册中的一课。三年级心理健康内容按“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发展”这个小学素质培养目标,从生活心理辅导、学习心理辅导、人格心理辅导三个方面安排内容。小学三年级从整个小学段来讲,是学生重要的转折期,从三年级开始,学生进入少年期,此时会出现一种强烈要求独立和摆脱成人控制的欲望,因此他们的性格特征中也会表现出明显的独立性。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外部控制的依赖性逐渐减少,但是内部的自控能力又尚未发展起来,还不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日常行为,很容易出现心理波动。与同伴的友谊进入了一个双向帮助阶段、但是还不能共患难。他们对友谊的认识有了提高,但还具有明显的功利性特点。他们的择友标准也发生着变化。由此概括学生的心理特点为:

1、个性差别大:

2、情绪不稳定:

3、自控力不强, 所以老师在做三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辅导应该加以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的人生之路更加绚丽多彩。

二、说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师生教学活动的中心。小学心理健康课程标准指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综合课程目标、教师教学用书的要求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和已有的基础,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并把目标中的( )确定为教学重点、( )作为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评价

目标1将通过学生 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第二个教学环节 来检测;目标 2将通过 教学环节的扎实实施,学生在经历扎实的实践活动中去实现;目标3将通过

四、说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座位准备

五、说教法、学法

新课程强调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学,要从学生出发。现代心理学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学生思维变化的不确定性,课程的生成性和开放性,学生对课程的多元化反映和个别差异等价值取项使课堂教学中不可控因素增多。心理健康课程呈现开放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是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强调学生的心理体验和分享,重视开放的,互动的,共同的对话。在这种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我将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份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采取自主探究、团体讨论、小组讨论等形式的启发式、互助式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充分参与、体验、分享与感悟,在这种体

验式的心理场中实现心灵与心灵的沟通,建立人际间互相信任,相互帮助的友爱关系,实现学生的自助与互助。

六、说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二)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三)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具体操作是这样的:

热身活动:

(一) 活动导入,引发兴趣

任何学习都从情景开始,只有活动才能有效的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降低心理防御性,从而自信的开放自己,表现自己。

(二) 层层深入,情景体验

心理健康课是以学生主体参与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活动,是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分享,在分享中获得心灵的成长。

(三) 共同分享,感悟升华

心理健康课是一种生成性课程,问题的解决、观念、方法的获得是学生在参与、体验感悟和分享过程中的自我生成,这种生成具有很大

的变化性,有时并不全面,有时比较幼稚,但这些是最宝贵的,我将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给予鼓励。

作业设计:

七、说板书设计

本课的板书设计力求突出重点,反映课文的思路,做到简明、概括,力求体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

篇2:小学心理健康说课模板 小学心理健康说课模板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本课题选自主编的《 》 年级 上/下 册第 单元《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本课的内容就是在学生掌握了 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 。由此可看出,本课程的设计意图明确指向小学生日趋激烈的 需要,对于学生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学生心理特点、知识经验和情感需求,依据新课标中“知、

知识:通过 ,学生知道 / 理解,

智力技能:通过 ,学生学会用 的科学方法来 。 动作技能:通过 ,学生初步掌握 的基本要领。

自我认知技能:通过 ,学生学会制定 的计划。

过程:·通过学习,掌握 的探究过程。

·通过学习,理解 形成的概括过程。

方法: 通过学习,学生能采用并学会方法;

(或问题探究的方法,或问题的观察方法,或思维发散的方法,或合作交流的方

法,或解决xx问题的方法等)

热情:·通过学习,激发起

的情感;

·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兴趣:·通过学习,激发起探究 的兴趣。

动机:·通过学习,激发起学习的动机,为完成学习任务而产生动力。

求知欲:·通过学习,能满足学习的需要,从而产生求知的欲望。 道德体验:·通过学习,能对 感到敬佩;

态度:·通过学习,端正学习态度,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通过学习,在交往中能表现出谦让、友善的态度。

价值观:·通过学习,能认识到学习质量不仅看考试的分数还要看德育、体育方面的发展。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 。

确立这一重点的依据:小学生 。 对于他们的至关重要。因此,如何恰当处理这一冲突是学生的迫切需要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为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保证这一重要教学目标的完成。

本课的难点是: 。

确立这一难点的依据:小学生的 辩证思维还没有充分发展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较容易受?? 的影响。为突破这一 思维 瓶颈,我采用 的方式引导 ,由此引

。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活动,需要积极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资源。(为激发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多投入到主动学习过程中来)本课以 教学法为主, 通过

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 ,具备一定的 自学、能力,能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前面几个课时的学习,已经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

方法和感受。因此,本课程将引导学生采用 自主探究、合 1.四个部分。

接下来我将就这些具体的教学步骤和设计依据进行详尽介绍。

但我不会在这里花太多时间,因为这个活动的主要作用在于引出本课的主题,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带着好奇和探究的心态进入后面的 教学讨论 环节。 3.第二环节 ,引导学生明确 。

将“??”“??”“??”三种观念融入三个事先编好的情景剧中。让同学们寻找剧中主角的错误观念 。最终得到以下几种基本观念:(1).??。(2).??。(3).??。在此基础上得到最后总结:“??!” 4.

出 ,我特意设置了一个游戏

是:。

引导问题: ? 由此得出: 。

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情学法指导、教学重点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教学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的用心倾听!

篇3:心理健康课说课范例 《给情绪找个家》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给情绪找个家》,我将从教材、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心得等六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2、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

二、说教学内容

本来在现行教材中,这节课的课题是《最近比较烦》,结合教学具体的实践、学生状况和我教完本课内容的教学反思,在原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确定本课课题为《给情绪找个家》,主要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心身健康。

在此基础上,我将本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或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给情绪找个家,做情绪的主人。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以上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

(一)情绪故事吧;

(二)情绪图片吧;

(三)情绪聊吧;

(四)锦囊妙计;

(五)教师小结

2、过程:

(一)情绪故事吧。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图片吧。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味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思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以上没列出来,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聊吧。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老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激怒情绪时,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④如何控制、调节激怒的情绪等。

我这节的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环节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渲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体味或书写渲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物来渲泄。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由于受时间的限制,在这里只列出一些不良情绪的调适方法。老师必须重在诱导和启发学生。或许,这个不足能够留给学生更多的想像空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去探索其他的方法。

(五)教师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了解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培养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有个快乐老家,让自己的心理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六、教学心得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由于受课时限制,还留下一些遗憾。如我国自古就有“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的说法,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并没有讲清楚不良情绪给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上带来了哪些危害,这样就可能会让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为什么要调适不良情绪。

篇4:高中心理健康说课万能模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今天我抽取的编号是 ,所讲的课题为 。由于没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统一教材,所以暂时用我代课时所用的教材。

我认为关于 课题的教学目标应从三个方面来达到:第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这方面,需要使学生了解到 的概念以及 的特点和现象,探索带来的正负面影响;第二方面是过程与方法目标,提高学生认知水平,让他们学会克服负面影响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第三个方面是价值与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向学生传达的观念,增强学生对人生的理智感,通过学习把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优化个性品质。

在以上三个目标的指导下,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确定教育内容和程序。在我平时的心理咨询工作中,经常接到高中生因学业压力、早恋现象、自我意识过强而导致的抑郁、厌学、情绪不稳定等个案。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逐渐明显,他们是“自己眼里的大人,大人眼里的孩子”,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接受,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因此在设计教学环节时,以互动学习、发现学习为主,才能使他们更好的吸收知识。

首先,根据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提出的先行组织者原理,讲述一个例子或故事,引出课题,并请同学们谈谈对 的看法,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便于进行有意义学习。预计所用时间5分钟。

第二,根据书本知识,讲解 的概念,分析比较容易混淆的两个概念: 。跟学生探讨与 有关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自由发挥演出短小的情景剧,并从中总结与课本对应的特点和现象。这一阶段比较重要,预计用时12分钟。

第三,进行一个心理小测验,借助学生对心理测验的热情,让他们更了解自己的心理特质。预计所用时间5分钟。

第四,当学生了解了自己的 类型后,势必会产生各种兴趣,希望保持或改变此类型,借此引入5分钟。

第五,面对可能产生的各种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提问有什么方法可以克服负面影响,现场访谈分析,并让学生体验比较新颖的心理学游戏和素质拓展活动:如放松训练、心有千千结、信任背摔等。这一阶段难度较大,预计用时12分钟,但以往经验中学生的热情来说,还需要约2分钟的时间让大家自由发言和恢复冷静。

最后总结这节课内容,渗透德育,布置放松训练法为作业,让大家在学业紧张时运用。预计用时4分钟。

以上教学内容中,其重点是根据高中生的特点,认识的特点和重要性,认识 在生活中的正负面影响;难点是学会调节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生活实践。对于本课重点,除了采用先行组织者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外,还联系之前所学的 和 ,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自由发挥演出情景剧,加强学生对的学习和认识;对于本课难点,采用师生互动的形式,以一个学生为例,现场访谈,与大家讨论如果遇到此类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并带着学生一起体验素质拓展,让学生将课堂上学习的素质拓展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以舒缓高中生紧张的心理,避免心理问题的产生。

这节课的内容设计贴近现在高中生的生活,符合高中生的心理命脉。并通过创设情境解决了师生间隙,使学生打开心灵之窗。课堂贯穿了素质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课堂的教育效果来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们也知道,学生不可能因为一节课就达到完美的人格,但只要学生在未来学习与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可以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够意识到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警钟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篇5: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争做情绪的主人》。我准备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三个方面来说。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并介绍了调节消极情绪的必要性和方法,以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认清消极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引导学生调节消极情绪,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过程和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反思、现场访谈、情景剧表演等形式,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增强自信心。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驾驭情绪的重要性,学习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情绪并应用于自己生活中。

二、说教法学法

1、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生的情绪尚不善于自我控制,具有明显的冲动性和极端性的,容易在受到外界刺激时,出现各种剧烈的情绪反应。因而一方面需要根据其情绪易变的特点加以教育,促使消极情绪向积极情绪的转变;另一方面,指导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避免极端化、过激化,从而减少一些情绪不良引起的冲动性行为。

2、教学方法

谈话法、演示法、欣赏法

遵循媒体组合教学设计整体优化的原则,努力使视、听、讲、思、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绪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3、学法指导

“未来的文盲将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因此,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尤为重要。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学习、反思、现场访谈、情景剧表演等方法让学生脑力激荡从而获得深刻体会,学会换位思考。

讨论法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结合课件来具体介绍一下:

㈠:情境导入 心有所动

利用课件展示《生活剧场》。现场访谈:在生活中,你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吗?请同学起来交流自己的情绪经历。

这样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件,创设情境,引入新课,既让学生感同身受,激发学生兴趣,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同时为后面应用调节情绪的方法提供素材。

㈢:讨论分析 经验分享

学生朗读小故事《拿错诊断书》,并小组讨论分析,导出不同情绪的不同作用,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观察小老鼠在不同情绪的气体下的生存实验;使学生获得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深刻认识到消极情绪的危害。

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是情绪的奴隶,任由他支配我们的行为。我们应该成为情绪的主人,排除减弱消极情绪,保持积极情绪,使情绪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㈣:谈古论今 巩固方法

欣赏《二泉映月》及《拍手歌》

通过对比音乐的欣赏,体会情绪的变化,使学生意识到情绪是可以调节的,为后面学习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作了铺垫,承上启下,又有说服力。

同桌交流自己遇到消极情绪时的做法后,再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组织,导入六种方法) 结合图片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①坦诚面对

学会满足自己和他人情绪上的需要,坦诚面对自己的情绪,不压抑,不逃避。

②转移注意力

刚才同学提到的一些作别的事,看书、散步、听听音乐,这种方法是注意力转移法。当

③释放内心压力

对,当我们心情不好时,找一个合适的场合,以合适的方式将消极情绪发泄出来但必须是合情合理的,像谩骂别人,恶语伤人,攻击别人,破坏性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例如:大哭一场、运动、书写、倾诉等。

④运用语言调节

阅读小故事,小故事中的赵晓明就运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一方面清楚了地表达了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含蓄地批评了中年妇女。

⑤运用意识调节

遇到情绪困扰,理智地加以分析,这样可以克服导致消极情绪的认知障碍,减轻甚至消除情绪困扰。例如:卧薪尝胆。

⑥化消极为积极

微笑面对人生

学习关于申奥大使桑兰和聋哑舞蹈演员邰丽华的事迹。

桑兰:她原来是一个体育运动员,但因意外事故使她下肢残废,终止职业生涯,但是,她不灰心,从事了电视主持的工作,并一直关心中国的体育事业. 邰丽华:2007年春晚排在第一个的人,先天性的失聪使她失去了听力和语言能力,但是她不气馁,毅然从事自己喜欢的舞蹈事业,最终打下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实践

生活中,我们都可能会遇到不同的情绪,如果你是《生活剧场》中的小美或小刚,通过本节的学习,你觉得怎么处理比较好呢?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㈤真情寄语 净化心灵

生活中有阳光也有阴雨,让我们拿起调节情绪的法宝,做我们情绪的主人;让我们微笑着面对这个世界,你将收获一个健康的人生。 下课

板书设计

争做情绪的主人

危害

方法:

1、面对

2、转移

3、释放

4、语言

5、意识

6、转化

本节课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遵循心理辅导原理,关注学生的情绪,从学生身边的问题出发引入学习的内容,主要通过学生的探索、体验等自主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我们应该让情绪表达出来,但要注意合理宣泄与调节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㈡:自我倾诉 快乐支招

活动一心灵呵护

人际交往中,有时对方的某些行为会让你感觉不舒服,那么,怎样才能巧妙的让对方留意到你的感受?介绍心理学家总结的用于这种沟通的技巧:“行为/感觉陈述”,模式:“当你(行为)时,/我觉得(情绪)。”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绪经历进行练习。

活动二我的心情我做主

小组讨论: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如何沟通更合理。

运用心理学知识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运用于实际生活,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学以致用。

篇6: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以《正确认识自己》为题,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说课展示。

一、说教材

1、首先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小学高年级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会用合理的方法来调控。因此,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处理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2、接着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过、情三个维度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3、最后说本课的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我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玩乐中认识自己,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三、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教学伊始,我通过玩游戏“踩坏小制作”导入新课,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绪。

(二)、感知情绪

1.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你的心情有何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各种体悟。老师及时总结出这节课的主题。

2.提问质疑:谁能把这些情绪分成两类?切入问题,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通过孩子的说、老师的总结得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初步区分这两种情绪,为下面的调节打好基础。

(三)、合作探究的方式调控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 1.用多媒体展示马加爵事件。通过这一环节使孩子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2.我通过小组成员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些事给我带来了不良情绪?此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小组讨论,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让孩子初步认识到:有了不良情绪,只要积极调控,就可以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讲授调控情绪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小心的打开班里的心理信箱,请班长宣读心理信箱内孩子的来信。并且让孩子随机对答,群策群力,为孩子解决心理难题,将我的活动推向高潮。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想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7: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说课辅导:意志与成才

《意志与成才》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上册意志篇中的“意志与成才”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会坚强意志对成才的作用,认清自身存在哪些意志薄弱的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在实践中,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的目标真正连在一起,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些任务。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为: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为:磨砺意志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在主体活动部分,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看名人取得成就的时间表,初步感受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2.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进一步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3.通过自测,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4.师生互动,自我剖析,寻找意志薄弱的地方; 5.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在结束活动部分,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反思一:心理氛围创设很重要。

此外,要让学生说心里话,特别是说自己的缺点,学生一般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这儿,我运用了自我开放技术,首先说自己意志薄弱的地方,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创设了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

反思二:生成,很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相信,这位教育家告诉我们两点:

1.课前预设很重要,精心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课堂生成要关注,精彩的生成犹如课堂里闪光的金子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制捕捉学生些好的想法,特

别是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感悟,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影响,将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些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磨砺意志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那么,你知道老师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出示照片,附简介) 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来看一下其听几个片断。

二、看名人取得就的时间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时间表:

看过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是啊,他们的成功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坚强的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三、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

那么,现在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由于坚强的意志而成才的故事吗? 好,看来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成才太重要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水平呢?

四、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指导语: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力,共有20道题。每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较不符合;e、很不符合。

1.很喜欢长跑、长途旅行、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锻炼我的意志力。

2.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3.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要每天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定的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消它. 5.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这种娱乐活动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6.我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求助于师长或同学. 7.在练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8.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眠。

9.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想到做与做的不同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 10.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 11.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着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前者占上风. 12.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14.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5.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 16.我遇到困难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 17.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8.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19.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意志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0.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规则:

凡是单号题(

1、

3、

5、7??),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1分;双号题则相反,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0-20分

意志力很薄弱; 21-40分

意志力比较薄弱; 41-60分

意志力一般; 61-80分

意志力比较坚强 81-100分

意志力很坚强。

好,现在每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老师做这个测试得了多少分? 我才打了59分,意志力属于一般。

反思一下我自己,有时候意志力真的不够坚强。(教师谈自己意志薄弱的例子) 那你有没有像我这样意志薄弱的时候呢? 好,实际上,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意志薄弱的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提高离我们还远吗?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呢?

五、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实验,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巧克力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再吃,则可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了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玩游戏,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力极差; 而那些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都获得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从这个实验中,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 此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

谁有好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好,大家都很聪明,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磨砺意志的方法: 1.明确目的,树立远大志向;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持之以稀,善始善终 5.自我激励法 6.名言暗示法等?? ?? 不论什么方法,大家要切记的一点,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磨砺意志的方法,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意志训练方案。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通过和“意志”零距离接触,老师相信,我们高一()班,今天是永荣中学的莘莘学子,明天一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老师也相信,只要你拥有坚强的意志,你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篇8:心理健康说课稿 健康心理的表现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二、说教材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

( 2)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设定这个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状态,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

4、教学难点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三、说教法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 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四、说学法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五、说教学过程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28.7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28.7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

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

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

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 ?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小组讨论) 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

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 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4篇:小学心理健康说课稿

作文一名心理教育的老师,我们应该怎么样写好自己的教学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准备的小学心理健康说课稿,大家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哦!

一、内容及学情分析:

大多数小学生从小娇生惯养,刁蛮任性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动、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因此,教学内容应致力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调节他们不良的心态,让他们保持健康稳定的心理状态。另外,任何人的生活中都会遇到挫折,在挫折面前保持自己阳光的心态也是一种能力,而且这种能力将使学生受用一生。本节课让学生在感受﹑体验中去尝试转换角度,用积极的心态来改变情绪。关键在于学生在体验中有收获,并鼓励学生将其作为一种人生态度,

二﹑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够在欣赏﹑感受﹑体验﹑尝试﹑享受几个环节中,积极参与活动,尝试在事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认知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从而提高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鼓励学生在以后学习﹑生活中坚持操作,以便形成自己积极的人生态度。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保持良好心态的重要意义,尝试在事件不变的情况下,转变认知角度,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在感受﹑体验中去尝试转换角度,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四、教学方法

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情境游戏、、情境模拟、讨论沟通、行为训练等。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面对烦恼,找到调整情绪的妙方,学会笑对人生。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让学生学会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烦恼时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甚至自我渲泄,以达到提高心理素质的目的。

五﹑教学过程:

依据新课程标准所追求的,真正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与道德认识。因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流程:

我把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五个板块:

(一)游戏导入

1.抢凳子游戏:

2.游戏结束,采访一些同学,听听他们在游戏中的感受。

3.小结。

(以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导入新课既能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人人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同时通过游戏使学生体验自己的情绪变化,以便为下一步情绪辅导奠定基础。)

(二)感受转角

⒈讲述漫画

有个老太太,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雨伞,二儿子开洗染店。老太太每天都愁眉苦脸,晴天的时候,她想到那个买雨伞的儿子,下雨的时候,她想到她那个开洗染店的儿子,所以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她都不快乐。

有位智者看到老太太整天愁眉不展的样子,就来出主意说:“只要换个想法便可:晴天,想开洗染店的儿子生意很好,很高兴;雨天,就想卖伞的儿子生意不错,也很高兴。于是老太太每天都很开心。

⒉问题设计:

①天气变了吗?②两个儿子的工作改变了吗?③老太太的心情改变是因为什么呢?

⒊引导学生回答:看事情的角度发生了变化

⒋引导学生明确:用转换角度的方法,积极乐观的态度去看待事物,就能改变我们的情绪,让我们转忧为喜。

(以一个通俗易懂且意义深远的漫画,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出本文主题。)

(三)、欣赏转角:

请同学们看下面一个小故事(教师打开幻灯片1)

案例1:据说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第一个推销员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地说:“这些人都习惯打赤脚,怎么能买我们皮鞋呢!于是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鞋穿,看来皮鞋市场大的很呀”。于是想方设法,向非洲人推销自己的皮鞋,最后发了大财,这就是心态导致的天壤之别(配以动画和录音)。

师:请问同学们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思考片刻)。环境没有改变,人也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人的心态。当人遇到困难时,坏心态让你退缩,并陷入悲观的深渊,好的心态让你乐观,并能获得成功的喜悦,可见成功与否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的好坏。良好积极的心态是乐观、热情、大度、奉献、进取、自信、必胜、有强烈的成就感,这就要求我们以满腔的热忱对待学习和生活。

欣赏:《老妇变少女》《青蛙变白马》

(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生活中的真实体验相对来说较少,特别是一些难以身临其境的体验、经验、常识等。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图文并茂,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学习环境,既能为教师教学实施提供了形象的表达工具,又能使课堂生动活泼,使学生自主参与,乐于学习。本设计从视觉感观入手,让学生在形式上欣赏到如果转换了角度,会有不同的发现。)

(四)尝试转角

⒈讨论:一个市场营销员接到去和尚庙里卖梳子的任务时,他非常无奈,绝望。你能转个角度为他设计一下,将梳子推销给庙里的和尚吗?

⒉学生交流后老师小结。

(当对于转变认知角度有了积极性后,设计一个具有挑战性同时又可以引导学生全员参与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从各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方法。使用讨论法,需要每个同学的头脑风暴。此处设计运用了体验式学习。)

3、师:我的一位邻居,几年前跟人合伙做生意。运货船突遇风浪,他们所有的财产包括梦想都沉入了无边的海底。他经不起这个打击,从此一蹶不振,成天神思恍惚,如丢魂魄。当他看到另一个跟他一起遭受变故的伙计活得有滋有味,就去问他。那人对他说:“你咒骂你伤心,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你快活你高兴,日子也一天天地过去。你选择哪一种呢?”

师:你有什么想法?你赞同谁的做法?

(五)享受转角

⒈说说烦恼事

播放录音故事,让学生思考有了烦恼该怎么办?接着引导学生诉说感到不愉快的事。

(故事的安排,目的在于让学生敢说,甚至连深藏在内心深处的秘密也敢于透露。这一环节中,学生的互动面比较广,而教师始终做到引而不发,接纳学生任何的观点与述说,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

⒉小组讨论,解决烦恼

很多学生对自己所面临的挫折不能很好的正视,但是对于别人所遇到的问题,却往往能够“侃侃而谈”,甚至是“对症下药”。针对这一点,我设计一个“出谋划策”的活动情节,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换自己的烦恼卡片,请小组的同学们帮忙,“换个角度想一想”,让自己消除烦恼。这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个个兴奋的出谋划策,而当局者在大家的帮助下,也认清了挫折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给同学出谋划策”这一环节活动后,大多数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正视挫折,才能解决问题,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进行学习和生活。(这一环节中,教师以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沟通等活动为主要形式,开展各种活动。既不是单纯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也不是单项心理品质的训练,而是以学生个人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感悟体验为主要形式,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顺心的事,关键在于你如何去面对。师生关系像大朋友和小朋友、平等、真诚、亲密。)

我设计了“问题树”这样一个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面对生活中的小挫折,换个角度想一想”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可能会面对的问题。例如:“妈妈失业了,家庭经济特别紧张起来了。(原来的认识——糟了,我没零花钱用了)(换个角度想一想——我长大了,该体谅妈妈,学会勤俭节约,是对家庭最好的帮助)”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讨论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并消除情绪的困扰。当然,不同的学生可能对同一事件有不同想法和认识,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在“换个角度想一想”的过程中,也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比较消极的想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引导,使学生更好的正视挫折,找到最好的解决方法,调控好情绪。

在此基础上,我又设计了一个“OK,我真行!”活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正视挫折,解决问题的,活动目的在于,希望每一个学生通过这节课,尝试成功的体验。(头脑风暴后,学生思路已经打开,此时把学习、生活中最有代表性的心理困惑抛给他们,引导他们用转换角度的方法来解决,调动大部分同学来参与,使大部分同学能享受改变角度后的快乐。)

六﹑感谢转角

flash:幸福拍手歌

教师总结:今天大家都找到了快乐的小窍门,学会了自己安慰自己。我真心希望看到我们的集体中,人人都是“快乐天使”,同时还要学做一个为别人排解烦恼的“快乐天使”。要在平时留心身边的小伙伴和家人,发现谁有不快乐情绪的时候,设法找到原因,试着为他送去快乐。让我们一起敞开心扉,让快乐展翅飞翔!(全课结束)

总之,对本课的设计,我始终努力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整个教学思路以“认知发展为主线,情感发展为内容,交往互动为呈现形式,恰当运用多媒体与学科整合,着眼学生心理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活动中学习、体验、发展。”

推荐第5篇: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导语:“说课”是教学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进行教学研究、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的教学研究形式,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心理健康说课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们:

大家好!

我的说课是《走近父母》, 是针对初中二年级的心理辅导。下面我从活动设计意图、目的、准备、辅导过程、课后反思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说课。

一、活动设计意图

我女儿15岁,在我校读初三,成绩很好,我很欣慰。但近两年,我的乖乖女悄然发生着变化,不像以往“鱼事虾事”都粘着跟我说,甚至有了锁着的日记。许多家长也常向我哭诉,孩子现在是如何的不听话,如何不珍惜他的关爱等。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心理学知识使我知道,这是孩子步入青春期后逆反心理在作祟。再加上现在多是独生子女,受祖辈父辈几代人的娇惯,多以自我为中心。不会也不愿与父母沟通,影响学习和生活从而导致有的家庭不和谐,甚至可能影响他们的成长。因此,我设计了本课。

二、活动目的

1、知道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掌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

2、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质。

三、活动准备

1、排练情景剧。

2、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四、活动辅导过程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活动环节:

(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

首先,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和”字的影像,明确“和”字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而建设“和谐家庭”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一个家庭只有每个成员都相互理解、体谅、沟通,才能和谐幸福。引出探讨的话题《走近父母》。

设计理念:此环节从大处着眼,强调话题的重要性。

(二)敞开心扉,查找症结

这环节,我设计了5个层面,逐层深入探讨问题的根源。

第一层:播放歌曲。播放周杰伦的《听哈哈哈话》,会唱的一起唱,全场马上动了起来。这层我抓住青少年喜欢模仿偶像的心理特点,从接受人到接受歌的内容,肯定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从心底里都知道父母的好,也渴望沟通,但表达时,由于生理、心理原因往往走了样,引起学生的共鸣。

第二层:案例分析。案例中的丁强,集初中生与父母沟通的通病,引导学生讨论回答问题,学生明确了父母的严格要求也是爱,问题是缺少沟通。然后让学生思维发散,交流长此以往的危害。

第三层:正视自身问题。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谈自身沟通的问题。开始有些学生不愿意谈,我马上进行心理暗示,告诉学生心理辅导课就是为学生提供说心里话,宣泄情绪、情感的机会和场所。在一些外向型的学生的带动下,学生们畅所欲言。

第四层:换位思考。我先明确有些问题的原因来自父母,然后,学生很自然从自身找原因,学生自我解剖的很透彻。

第五层:剖析危害。播放短片《问题少年》,通常我们用正面事例教育引导学生,但是反面事例运用好了更能给学生以警戒和启迪。学生交流感悟明白了,与父母有些小矛盾都很正常,但长期沟通不好,就有可能成为问题少年。懂得了沟通不好的危害性。

设计理念:整个第二环节,引导学生逐步从表面感知,深入分析感悟,反思归纳。

(三)情感体验,沟通重要

表演情景剧《心里有困惑时》。维也纳精神科医生莫里诺认为,情景剧是一种以现实生活为模式的心理集体治疗法。学生谈观后感,从而明确主动与父母沟通,心理会更愉悦。

为了使学生懂得与父母沟通的重要性,我选取了《狮子王》的片段,鲜活的画面,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我提示学生注意“辛巴”与父亲脚印相合一幕。看后请学生闭上眼睛想,自己的手贴在父母手心上的感觉?啥时常这样做?现在还需要吗?一系列问题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明确了还需要父母的关爱,使自己少走弯路。

设计理念:这环节,我设计时充分体现,在心理辅导课上,无论多精彩、生动的讲授,都无法替代学生亲身体验到:与父母沟通的好处及重要性。

(四)畅所欲言,达成共识

我把学生在第二环节的沟通问题归纳起来,请学生交流宝贵经验,互相学习。因为是展示自己的优秀面,学生热情高涨,争先恐后的支招,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我则适宜的肯定和赞美。一位心理学家说“赞美,是人精神世界的阳光”。我会尽量提供足够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使他们都有机会感受赞美的快乐。

设计理念:让学生明白,榜样就在身边,也是自身,这种感召力,也将长时间影响着他们的心理,以后自然而然会尝试、模仿和实践。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应建立在亲身体验的经验基础上。

(五)总结提升,内化行动

引导学生把宝贵经验,总结成“沟通的技巧”,使学生从理论上得到指导,提高沟通水平。

前面交流中,与父母沟通多采用口头交流的方式,启发学生,还有哪些方式?学生稍稍思考,七嘴八舌的说了很多。

设计理念:在这一环节中,学生有种自豪感,因为他们的高招成了学习的经验。依据皮亚杰的认识发展教学原理,学生是主动的认同化成顺应的方式,由此,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与探索,对与父母沟通的技巧及方式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六)吐露真情,升华亲情

关于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我们牟平区教体局非常重视,开展了“与父母说心里话”的互通信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三名学生和我,声情并茂的诵读两组信件,当学生们听到自己掏心窝子的话,父母发自肺腑的回信,有的哭了。我则捕捉教育的契机,点拨到:普天下的父母都有一颗关爱我们的心,和我们的沟通,也多体现在对我们的关爱上。随机,我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的父母值得我们怎样做?学生们争着抢着说:爱、歌颂、感恩等。我知道,学生已有了强烈的沟通欲望。马上进行心理暗示:我们都是从心底里爱父母,何不借这节课,把藏在心灵深处的“爸爸妈妈,我爱您”大声喊出来呢?这时,学生都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大声地呼喊,使课堂气氛达到了又一个高潮。看着学生激动的样子,我提醒到,这句话要常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敞开心扉,与父母进行心与心的沟通,让父母感觉到你的爱。为了渲染主题,我又设计了歌曲欣赏《儿行千里》,让学生体味父母那深深的情,浓浓的爱。

设计理念:本环节我采用创设情境法,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使情绪得到了很好的宣泄。这样既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又帮助学生自觉的调整心态和行为,主动与父母沟通。

(七)放飞心情,美好祝愿

精彩的结束语不仅是这节课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学生寄予的无限希望。所以,我是这样设计的:其实,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永远都是最爱,不到闭眼那刻,都会永远关爱着我们。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与父母间有点小矛盾很正常,关键是要想办法学会与父母沟通,解除矛盾烦恼,多一份理解,多一份沟通,父母舒心,我们开心。我愿同学们能坚持和父母真心交流、真诚沟通,顺利度过青春叛逆期。也祝愿普天下的家庭和谐、幸福、美满。

设计理念:我采用的是期望式和祝福式相结合的结束语,使主题得以升华,使学生得到启迪和激励。

五、课后反思:

本节课,最成功的是我融入了母亲这个角色,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进行了心与心的交流沟通,调动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懂得了要积极主动与父母沟通,掌握了沟通的技巧。这也是本课的重点。不足的是,培养学生理解尊重父母的品质,不是一节课所能达到的,还需要长期的进行辅导。

我的说课结束,请大家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推荐第6篇:五年级心理健康说课稿

五年级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政治组的焦铭,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健康心理的表现》,选自04年劳动版《德育》第一册,下面我就从学生、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五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职业学校学生,年龄大多在十五六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从横向比较来看,进入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很多经历中考失利,大多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常被忽略的弱势群体,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要比同龄的其他孩子更多发、易发、也更复杂;从纵向比较来看,从普通中学进入技术学校,学生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式都已有很大变化,如何适应新的环境,树立自强自信心,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而学会主动调节自己心理,将是摆在学生与我们每位老师面前的一道问题。

1、教材地位及课文特点

这本教材在传统政治理论的基础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具有较强的时代感。本次说课内容出自教材的第二课第一节,在学习第一课《谱写新的人生》时指出了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课《培养健康的心理》就是完成这个目标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要培养健康的心理,就要明白健康心理的表现特征,掌握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从 而提高学生适应环境的能力,为青春期心理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了解健康心理的表现与衡量标准

出现心理问题,学会主动调适,自觉维护心理健康能力培养目标通过教学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语言

表达能力。通过师生互协活动,初步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培养目标 引导学生从现实的生活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教学重点

健康心理的标准,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实现本课教学目标的关关键性的内容。设定这个重点的依据:只有让学生懂得什么样的状态是心理健康的状态,才能使学生积极地去追求,并及时发现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实现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调适。

4、教学难点 由理论到实践,出现心理问题 时如何进行自我调适

心理问题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就算出现了心理问题也不知道如何来调适,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德育是一门培养人的实践能力的重要学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我们在以师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的原则下,展现获取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 要善于启发、相机诱导,教学效果才更突出。依据三个原则:启发性、主体性、思维性,我采用如下教学方式

1、开放式教学法:指导学生课前浏览相关事例,预习课本,对书中的小问题提前分析,总结观点。

2、直观演示法 :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从典型的案

例人物中探究其心理特征、问题。

3、讨论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相互交流,把贯穿全课的问题分给各个小组,在集体协作中总结归纳问题答案,然后各组选派代表进行陈述。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对本框题知识的认知更清晰、更深刻。 体现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思想。

教学是一种双向行为,科学的学习方法既能使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又能“乐在学中”,所以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本节课安排学生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学习:

1、观察法,通过对视频和图片的观察,从直观上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认识和理解

2、合作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作意识,在合作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启发,往往能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自学探究,然后再各小组之间交流展示小组内的讨论结果。在学生讨论时,我注意指导和参与,及时发现问题,引导交流,促进合作的有效性。

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主动性。

复习:我以提问的方式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通过回答问题来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1、实情导入

首先出示一组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心理问题相关数据:13亿、1600万、万,全世界有近13亿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在我国心理疾病患者高达1600万人,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多达万人。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很直观的说明了一个问题,随着社会快速发展,竞争加剧,当代人心理承载太多的负担,特别是请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尤为凸显,如青少年犯罪、社会情感淡漠、挫折容忍力差等问题都很普遍,心理健康知识的普及,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突出教材的重点,明了地分析教材的难点。还根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实际、教师的特长,以及教学设备的情况,我选择了多媒体的教学手段。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枯燥的知识生动化,乏味的知识兴趣化。还重视教材中的疑问,适当对题目进行引申,使它的作用更加突出,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灵活掌握度。

2、联系实例

观看视频,图片 心理健康的表现(衡量标准),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

通过视频和图片,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更观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出现的问题,总结人的“健康”所应包涵的内容,如躯体、心理、道德、社会适应能力等。

本环节的设计意图:加强学生分析资料的能力、从图片和视频中获取心理健康的常识。并通过这一过程增强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度。

参照以上实例,并联系课本理论,学生讨论总结归纳心理健康都有哪些表现特征。引出本课的重点:心理健康的表现特征 。

掌握了健康心理的的六条基本标准,并以此衡量自我后,每个学生对自身心理状态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目前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个课堂调查表,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简单的了解。

通过对学生填写的调查问卷,我简单总结了一下目前在他们的学生和生活中存在的相关的心理问题。

自卑依赖 主要是对自己缺乏信心,感觉处处不如别人,常常有很强的依赖心理。凡事总怕遇到困难。

胆层懦弱:胆小怕事,遇事好退缩。

狭隘嫉妒:心胸狭窄,斤斤计较,对他人的优势心怀不满。

紧张焦虑:遭受挫折后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敌对冲动:情绪波动较大,遇事容易冲动。

总结后同学们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后,引出了本节课的下一问题。

遇到以上心理问题时,你是如何来调试自己的心态? 根据各组选派代表的发言,分别记录,对踊跃发言的小组及成员进行表扬,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

团结、协作意识。根据学生的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得到调试心理问题的方法。

分析:正确评价自己,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和长处。努力建立积极的自我印象,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把握较大的事情,为自己增加信心。在人际交往中,不要只想着自己的私利,要豁达大度,宽以待人。在平时生活中,要有勇气的承认各有所长的现实。不能把别人的优势看成是对自己的威胁。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懂得区分行为的善恶,当遇到问题时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的思考之后再做决定。和同学们或者老师发生矛盾冲突时,要能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立场考虑问题,让问题在互相理解中消除。 小结:

学生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概括。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掌握程度,在学生概括的基础上,我再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并重申本次课的重点和难点。

并告诫同学们,我们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心理困扰,这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一个人的心理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期积累起来,就极有可能产生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勇敢正视现实,人生的不如意不会因我们的惧怕而不存在,健康的身体,健全的心理是我们学习、就业所必备的要素,调节好自己心态,做一个心理坚强、意志坚定、行动坚决的学生。

板书:由于本节课属于理论性较强,所以我采用的是罗列式的简单明了的板书设计方案。还及时地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

结束: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中职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推荐第7篇: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一)

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体育与情绪的调控》。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试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试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试,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而活动做好准备。

过程:

(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勾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又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

1、分析一下问什么发怒

2、分析一下发怒的结果

3、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

4、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时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二)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小学低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学会赞美别人》

一 说学生

通过我得调查研究,发现低年级的孩子在交往方面存在这问题,起根本原因是因为存在以下两种不健康的心理问题。

自负 一般表现在成绩较优秀的有一定特长的学生身上,而且他们家庭条件较优越,家长对孩子过分宠爱,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他们,尤其是受赏识教育的影响,\"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孩子的聪明可爱使亲戚朋友们赞不绝口,总是一味地夸奖表扬,这些过分的夸奖。客观上助长了自视过高,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因而得意忘形,目空一切,看不到其他学生的优点。因自负而不能和同伴友好地相处,傲慢无礼,常常有高高在上、盛气凌人之感。自负可以说是一种比较普遍存在的不健康心理,这说明,孩子还缺乏全面客观评价自己的能力。

自卑 对一些学困生来说,以学习成绩差,经常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同学的嘲笑,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总觉自己很笨,发现不了自己的身上的优点,不能正确地认识评价自己,而变得不爱与人说话,不爱余人交流。从而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使孩子形成胆怯、自卑、抑郁的不健康心理。这种不健康的心理使他们产生抵触情绪,作出一些报复性行为如:趁人不注意弄断铅笔,撕毁作业本,在他人书上乱画。

一些中等生和学困生已能和优等生交往为荣,他们为了达到目的,不惜以心爱的玩具相赠,甚至为他们买零食吃,以换取一些虚伪的友爱,短暂的友情。这些不正常的交往手段和不符合年龄的举止行为,缘自那些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因为小学生心理健康中的自我认识的客观程度以及社会适应性命去规定: 心理健康的小学生能将自己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主动地从周围环境中寻找评价自己的参照点,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开始表现出客观性。他们往往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能适应不同环境下的社会生活,乐于与同学、老师交往,不会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儿大发脾气,能让自己融入集体生活,自觉用社会规范来约束自己,使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狂妄自大,或把自己孤立起来,怯懦自卑,与周围的人群格格不入。

这些孩子都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直接导致他们在人际交往方面陷入困境,他们都需要帮助,都需要学会欣赏和赞美别人,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因为赞美别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策略,也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在人和人的交往中,适当地赞美对方,总是能够创造出一种热情友好,积极恳切的交往气氛。这是因为,赢得别人对自己的赞许,是人类一种本能的需要,人们正是在别人的赞美声中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的。其次,赞美能促使对方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有利于相互交往向积极肯定的方向发展。

我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年龄特点, 特意设计了《学会赞美别人》一课这节操作性很强,儿童易于接受。这样能使自负的孩子要学会看到别人身上的优点,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并不是事事都是最优秀的,自己总有不如人之处进而从狂妄自大中走出来。自备的孩子通过别人的赞美,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从而树立自信,从自备的阴影中走出来。通过这节课的交流,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了解他人,学会推己及人,为他人着想,接纳他人与自己的不同之处,建立正常的师与生、生与生等人际关系。养成社交活动的兴趣,学习掌握人际沟通的方法和技术,使其能度过健康的有意义的校园生活。

二 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认识到赞美别人在人际交往中的魅力,学会发现别人的优点,掌握一些赞美别人的方法和技巧,体会愉悦的情感。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评价别人的面比较窄,语言比较单一,仅停留在学习一个方面,不会从多角度多方面赞美别人,因此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制定为学会赞美别人的方法、技巧,从别人的赞美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因为实事求是的真诚地赞美才能一起对方心灵的共鸣,达到赞美的目的。而虚情假意的赞美容易使对方误认为讽刺挖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赞美他人。

三 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和快乐教学法,运用:图画、音乐、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通过情景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入情、入境,给学生创设赞美别人的情景,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触景生情,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

四 说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故事导入。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往往停留在节奏明快的音乐上,色彩鲜艳的图画上,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上,生动有趣的动画片上,因此这节课我用‘‘情景教学法’’一开始就用孩子喜欢的动画故事《称赞》导入新课,鲜活的画面,可爱的小动物,欢快的音乐一下子把孩子们带入到神奇的故事中,紧紧地吸引住了孩子,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欲望,极大的调动了孩子们学习兴趣,欣赏完故事后。我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他们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盛生情,畅所语欲言,一切都顺理成章。

初步感受到别人的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 寻找优点,激发情感,尝试赞美,情绪体验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则永远是孩子们玩耍的主题,好比玩的游戏对孩子具有无穷的魅力,我采用‘‘抽纸条,贴苹果’的游戏,请孩子们参与其中。(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这有一个盒子,里面放着一些纸条,上面写着每一位小朋友的名字,我请一位小朋友来抽一个,看能抽住谁的名字?指名抽,学生从中抽出一个同学的名字。下面请全班同学来帮他找一找优点。然后把写有他们的优点的苹果帖到这棵大大的优点树上,看看他能得的几个苹果?好吗?)无论是抽纸条的学生,还是被抽到的同学,都是兴致高涨,充满了期待,尤其是被抽到的同学更是坐姿端正,再要谈和他朝夕相处的小伙伴的优点,同学们更是信信手拈来,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全方位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学如劳动、纪律、卫生、学习、文明礼貌、自理能力、爱护环境等,从而掌握夸奖别人的方法。然后,以优点树上的一个学生为例,去夸奖去赞美她。我问:\"大家发现了他的优点,谁来夸夸她?\"相机指导学生掌握赞美的技巧。之后让学生同桌互相夸奖,这样,教学过程由\"扶到放\"体现教学训练的层次性,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人人都获得情感的体验。使孩子们都能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都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评价别人。同时,也进一步使学生们感受到赞美的魅力,不仅可以给人带来温馨和快乐,而且也能激发人的自信和希望,体会到赞美是桥梁和纽带,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地解决了重点。

(三) 示范演练、发现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用真诚坦率的态度去赞美然,为突破难点,我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角色扮演法,以小品的形式创设情境。小品的大意为:有两个竞选中队长的小朋友抽到的测试题是\"夸一下身边的小伙伴。\"两人的表现方式截然不同,其中一人的赞美是实事求是、适度的,让人听了舒服。而另一人则是夸大其辞,有意恭维,给人的感觉是难受、不舒服,觉得在嘲笑他。问:为什么有不同的反应呢?

使学生在欣赏中体会到对别人的赞美,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夸大其词,要真诚,是发自内心的,否则,不仅达不到赞美的目的,发呢与适得其反。这忘记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也降低了教学的难度,同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突破了难点。

在学生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后,进行\"赞美大轰炸\"重点关注班中弱势群体。使这些自备的学生也惊喜地发现自己身上也有这么多优点,使他们获得成就感,愉悦感,树立自信,扬起生活的风帆。

(四) 总结延伸,感情升华

此环节,我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配诗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没便不能生长。因此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让学生在如诗入画的氛围中充分的感悟赞美的魅力,从而激发赞美的欲望。于是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动手写,把真诚地赞美写下来,送出去。让他们的心灵在声与话的碰撞中接受洗礼。

五 说板书

一个好的板书,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能把教学的内容,教师的思路,学生的思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按照简单明了,整齐大方,重点突出的原则,设计了一个图文并茂的板书:

学会赞美别人

找出优点 态度诚恳

看着对方 面带微笑

实事求是 用词准确

六 说体会

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赞美\"贯穿始终,同桌互夸,小组互夸,师生互夸,全方位的夸奖并非泛滥成灾,而是以真诚为基调,以事实为基础,让学生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赞美的方法和技巧,纠正了自负与自卑的不健康的心理,培养了学生赞美别人的意识,提高了他们人际交往的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推荐第8篇: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说课辅导:意志与成才

《意志与成才》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我执教的是《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读本》上册意志篇中的“意志与成才”一课。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会坚强意志对成才的作用,认清自身存在哪些意志薄弱的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在实践中,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的目标真正连在一起,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些任务。

针对这样的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教学重点为: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为:磨砺意志的方法。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

在起始活动,通过采访张海迪的几个感人的片断,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在主体活动部分,我设计了五个环节:

1.看名人取得成就的时间表,初步感受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2.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进一步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3.通过自测,学生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4.师生互动,自我剖析,寻找意志薄弱的地方;

5.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在结束活动部分,教师以激励性的语言结束本节课。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课堂气氛轻松活跃。

反思一:心理氛围创设很重要。

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特别是意志这一类比较严肃的话题,创设情境尤为关键。本节课在起始环节,用张海迪的事迹,激发了学生磨砺意志的情感,特别是张海迪得褥疮的视频片断,触动了学生的心灵,这就为整节课创设了一个很好的心理氛围,为整节课做了一个铺垫。

此外,要让学生说心里话,特别是说自己的缺点,学生一般都有些不好意思,这就要求教师营造一种民主、平等的心理氛围。在这儿,我运用了自我开放技术,首先说自己意志薄弱的地方,这样就拉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创设了一种轻松的谈话氛围。

反思二:生成,很重要。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境,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我相信,这位教育家告诉我们两点:

1.课前预设很重要,精心的预设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2.课堂生成要关注,精彩的生成犹如课堂里闪光的金子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制捕捉学生些好的想法,特

别是心理辅导课注重学生的心理体验、感悟,学生之间心与心的交流、碰撞、影响,将引起学生心灵深处的震撼。

这些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学习和加强的地方。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发学生锻炼意志的情感,让学生体会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认清自己身上存在的惰性,主动磨砺自己的意志.

2.掌握磨砺意志的方法,自觉磨砺。

教学重点: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磨砺意志的方法。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的偶像,那么,你知道老师最崇拜的人是谁吗?(出示照片,附简介)

2005年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栏目对她进行了专访,我们来看一下其听几个片断。

同学们想一想,胸部以下全部瘫痪的张海迪这么痛苦,为什么会取得这么大的成就呢?

是啊,“有意者,事竟成”,从张海迪的事例中,我们知道了意志对于成功成才的重要性。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意志与成才

二、看名人取得就的时间表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个时间表:

看过时间表后,你有什么想法吗?

是啊,他们的成功浸满了时间的积累与旷日持久的意志,历史向我们证明了坚强的意志对成才的重要性。

三、讲述“由于坚强意志而成才的故事”。

那么,现在你能说一说你知道的由于坚强的意志而成才的故事吗?

好,看来坚强的意志对一个人成才太重要了。

同学们,想不想知道自己的意志水平呢?

四、通过自测,了解自己的意志水平。

好,我们来做一个小测试:

指导语:下面这个小测验可以帮助你了解自己的意志力,共有20道题。每题都有5个备选答案,请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最适合你的答案;

A、非常符合;B、比较符合;C、不确定;D、较不符合;E、很不符合。

1.很喜欢长跑、长途旅行、爬山等体育运动,但并不是因为我的身体条件符合这些项目,而是因为它们能锻炼我的意志力。

2.给自己订的计划,常常因为主观原因不能如期完成。

3.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我要每天按时起床,从不睡懒觉。

4.定的计划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如果完成计划有困难,随时可以改变或撤消它.

5.在学习和娱乐发生冲突的时候,哪怕这种娱乐活动很有吸引力,我也会马上决定去学习。

6.我学习和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立即求助于师长或同学.

7.在练长跑中遇到生理反应,觉得跑不动时,我常常咬紧牙关,坚持到底.

8.我常因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而不能按时睡眠。

9.我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之前,常想到做与做的不同结果,而有目的地去做.

10.如果对一件事不感兴趣,那么不管它是什么事,我的积极性都不高.

11.当我同时面临一件该做的事和一件不该做却吸引着我的事时,我常常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让前者占上风.

12.有时我躺在床上,下决心第二天要干一件重要事情,但到第二天,这种劲头又消失了。

13.我能长时间做一件重要但枯燥无味的事情。

14.生活中遇到复杂情况时,我常常优柔寡断,举棋不定。

15.做一件事之前,我首先想的是它的重要性,其次才想它是否使我感兴趣。

16.我遇到困难时,常常希望别人帮我拿主意.

17.我决定做一件事时,常常说干就干,决不拖延或让它落空。

18.在和别人争吵时,虽然明知自己不对,却忍不住要说一些过头话,甚至骂对方几句。

19.我希望做一个坚强的、有意志力的人,因为我深信“有志者,事竟成”。

20.我相信机遇,很多事实证明,机遇的作用有时大大超过个人的努力。

评分规则:

凡是单号题(

1、

3、

5、7„„),A记5分,B记4分,C记3分,D记2分,E1分;双号题则相反,A记1分,B记2分,C记3分,D记4分,E记5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0-20分

意志力很薄弱;

21-40分

意志力比较薄弱;

41-60分

意志力一般;

61-80分

意志力比较坚强

81-100分

意志力很坚强。

好,现在每个同学都知道了自己的意志力水平,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我老师做这个测试得了多少分?

我才打了59分,意志力属于一般。

反思一下我自己,有时候意志力真的不够坚强。(教师谈自己意志薄弱的例子)

那你有没有像我这样意志薄弱的时候呢?

好,实际上,能够正视自己的缺点,这本身就需要莫大的勇气。意志薄弱的一面,我们已经看到了,提高离我们还远吗?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自己的意志呢?

五、总结方法,指导行为。

首先,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实验。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实验,给一些4岁的孩子每人一颗非常好吃的巧克力糖,同时,告诉孩子们,可以吃糖,如果马上吃,只能吃一颗;如果等20分钟再吃,则可能吃两颗,有些孩子急不可待,马上把糖吃掉;另一些孩子却能等待,对他们来说是无尽期的20分钟,为了使自己耐住性子,他们闭上了眼睛,不看糖,或头枕双臂、自言自语,唱歌,玩游戏,有的甚至睡着了,他们终于吃到了两颗糖。

结果发现,那些急着吃糖的孩子长大以后经不起挫折,胆怯,退缩,脾气暴躁,自制力极差;

而那些通过唱歌、玩游戏转移注意力来抵制诱惑,坚持到最后的孩子长大后有较强的自信心,都获得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从这个实验中,你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磨砺一个人的意志?

此外,你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吗?

同桌间可以讨论一下。

谁有好的方法介绍给我们?

好,大家都很聪明,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我们可以归纳出磨砺意志的方法:

1.明确目的,树立远大志向;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培养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

4.持之以稀,善始善终

5.自我激励法

6.名言暗示法等„„

„„

不论什么方法,大家要切记的一点,多为成功找方法,少为失败找借口。

同学们想出了这么多磨砺意志的方法,但是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课后,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意志训练方案。

六、结束语

今天,我们通过和“意志”零距离接触,老师相信,我们高一()班,今天是永荣中学的莘莘学子,明天一定是祖国的栋梁之材;老师也相信,只要你拥有坚强的意志,你们的人生会更加精彩!

推荐第9篇:说课稿心理健康教育

《驾驭情绪 主宰自我》高中心理健康课说课详案

一、教学设计说明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拥有良好的情绪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节课着眼于高三学生面对紧张的复习出现种种情绪波动的不良现象,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懂得一些理论的指导,并学会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应用于实践。

二、教学分析

1.心理课内容分析:

情绪是由现实事物引起的,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在分析中,我看到现代中学生时常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际交往的烦恼,还有自我成长,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这些问题总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严重的还会阻碍健康人格的发展。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再加上我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近年来,由于省市重点校的扩招使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经常有遇事敏感、冲动、自卑、消极、喜怒无常的表现。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时常会看到学生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神不宁的样子。有时早晨学生刚来就带着一脸愁容,仔细询问答案几乎同出一辙就是“心情不好”,个别同学还借助周记直接象我倾诉“最近比较烦”一类的心声。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高三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及时查找原因,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有关情绪的知识,认识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认清情绪波动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通过自我教育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反思、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即兴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高认识,明确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和调节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波动,树立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同时借助校园情景剧表演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善于驾驭情绪,优化个性品质,从而更好地主宰自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情绪波动在学习生活中的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认识驾驭情绪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情绪并指导于生活实践。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课堂教学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内容的调查问卷,课件中融入能够展现学生情绪波动的图片和影像,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受,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实效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

(1)确定主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面对高三紧张的复习,学生凸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波动,如静不下心,听不进去课,焦躁不安,心烦意乱,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进度的正常推进,出现备考危机。那么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呢?基于上述内容我将本节课的主题定为《驾驭情绪主宰自我》,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2)搜集资料: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自学情绪的相关知识,设计情境题目,创作并编排短剧,调查分析,搜集、积累、筛选、整合资料与数据。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课内外生活。

(3)形成成果:通过本节课,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突破中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进而让学生形成共识: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 感悟生活 导入新课

在批阅学生周记的时候,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头发乱了,有梳子;心乱了,有什么?”是啊,心绪烦乱,情绪低落了该怎么办?思索之后我决定就以学生周记中的《高三,我无泪有伤》一文的阅读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聆听中思考: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们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驾驭情绪主宰自我》的主题。通过对现实生活经历的感悟来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又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提供了前提。

★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第一板块:走近情绪 1.了解情绪的相关知识

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自行搜集材料,独立完成对情绪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对情绪做到准确科学的界定和全面的把握。

2.心理求助《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的体验:它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表现。从而认识情绪波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讲述的感受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

★ 师生互动 突破难点

第二板块: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

1.现场访谈——举例说明易产生情绪波动的情况. 3.短剧《嗓子哑了》——同学间产生的情绪波动. 4.心理链接——分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

情绪波动表面看来像是无缘无故的,其实仔细分析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在这个板块,我通过“现场访谈”让学生各抒己见举例说明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种种情况。其中即兴辩论和短剧《嗓子哑了》分别着重分析师生间、同学间产生的情绪波动。辩论中采用师生间真诚的对话方式,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苦心和初衷,让老师理解学生的辛苦,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于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短剧旨在让学生看清平日被自身忽视的一些不良表现,如自私自利,不讲诚信等,在笑声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心理链接”这一环节的设计的目的在于分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分别从主客观出发,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 联系实际 应用发展

第三板块:情绪波动带来正负面的影响 1.情景剧《找茬》——消极情绪的危害性 2.场景萃取《进球》《拔河》——由观看两段录像来展示良好情绪带来的硕果

校园情景剧《找茬》,诠释了消极情绪带来的危害;而场景萃取《进球》《拔河》则展示了良好情绪收获的硕果。这里再现了学生平日现实生活的原貌,学生在观看中不仅引发了思考,更深的感受着集体强大的凝聚力,利于让“班荣我荣”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借助情绪波动在学习生活中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认识驾驭好情绪至关重要。

★ 成果展示 总结评价

第四板块:如何调节情绪波动 1.情境创设题——调查分析

2.讨论具体对策——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坏情绪

在这个板块,我设置三道情境创设题,分别是:“面对有伤自尊的话语、面对家长的过分呵护、面对迫在眉睫的高考”三种情况时,你各会有怎样的情绪表现?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调查分析,并做出调查报告进行汇报。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讨论具体对策,由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些调节情绪波动的方法并提供相关的书和可友情链接的网站,给大家以贴心的提醒。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调节情绪并能卓有实效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也就实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3.学生自我总结:

⑴许多人通常这样诠释高三的生活:投入全部精力终日苦读备战.其实在漫漫求学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引起情绪

波动的问题。这个时候,女同学遇到问题可以大哭来释放情感。可是作为男生我们碍于面子,不能与朋友、老师、家长沟通,只能将苦闷郁积在心里。整个人就会情绪低落,就会变得庸懒,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阻碍才能和智慧的正常发挥,所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今天这堂课,能够帮助我们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我想如果情绪好了,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尽管是高三学年,但开展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我们学生十分欢迎的。

⑵通过这次德育课,我觉得让我最受益的主要有两点:首先,从我们自身来看,通过课上精彩的辩论,深入的调查分析,富有创意的板面设计,以及恰到好处的校园生活场景的抓拍,这里我想补充一句,足球、拔河的片段虽然拍摄的水平不是很专业,但是这都是同学们的业余爱好,是真实的校园场景,这堂课让我们学会了正确驾驭情绪,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想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其次,课上精彩的辩论也为我们师生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间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隔阂。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有了这样科学的方法做指导,我们就能经历风雨,就能够拨云见日。 4.教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精彩的辩论,深入的调查分析,富有内涵的板面设计,恰到好处的校园生活场景的抓拍,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你们思想的成熟,思维的深刻。我为你们有了困惑,情绪烦躁而担忧,又为你们解决难题,舒展眉头而欣喜。人不仅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有理智。培养良好的情绪,有意识地用理智去驾驭情绪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

面对紧张而忙碌,充实而有序的高中生活,我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但关键是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拥有健康的体魄,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感悟生活,用心灵之美去发现生活之美。学会主宰自我,学会驾驭情绪,让我们达到喜怒有常,哀乐有度,带着一颗勇敢的心飞向属于你们的国度!

七、教学效果预测

1.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不但贴近现代中学生的生活,而且还能直击中学生的心理命脉。课上对情绪产生波动原因的分析和如何调节情绪波动等内容,利于帮助学生从情绪的低谷中尽早走出来。

2.课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彼此打开心灵之窗。如即兴辩论环节中,面对师生之间产生的误会,教师能从基于理解学生的前提出,发正确地评判自己,真诚的与学生对话,化解了师生间的不快与误解。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苦心,看到教师身上的责任;教师了解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所想,理解了学生心中的困惑与彷徨。这样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课堂贯穿了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三道情景创设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和展示了学生的特长,锻炼和体现了学生自我组织、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得到自我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4.在整个活动准备期间,我先召集班委会及班级部分同学,共同商讨确立了活动课的主题,进而设计整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布置学生搜集、筛选并整理资料,编写排练短剧。力求在最段的时间内求得最高的效率。不仅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而且要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也实现了我预期设定的目标。 5.本节课我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遭遇困难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谈自己,谈生活,以典型的做法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共鸣,从而达到以个体教育带动群体教育的目的。从课堂的教育效果上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逃懦弱”这样一种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生绝不会因为上了这么一节课,以后就不情绪化了,同学间就不会再有矛盾冲突了,就不会出现打仗等现象。这种期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能让学生将这些理论认识卓有成效的应用于实践之中,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想到用本节课讲到的方法,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分析解决,能快速意识到应该怎样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钟提醒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快乐伴随你我他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快乐伴随你我他》。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设计背景。

二、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及教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课例创新点。

活动设计背景

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相对来讲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使学生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其次,能正确区分积极情绪与不良情绪,知道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对待、转化不良情绪,表演转化不良情绪的过程,能更自如地掌握转化情绪的方法,让别人从自己的表演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及教前准备

本次活动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认识情绪,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节情绪。

活动前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吹好气球并扎起来 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的图片

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选四名学生课前排练三句半

设计好班级桌椅位置,为学生分好小组 心理信箱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教学伊始,我通过小游戏“踩气球”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绪。

二、感知情绪。

1、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心情有哪些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我踩破了同桌的气球,很高兴”、“我怕同桌踩破我的气球,很紧张”、“{同桌踩破了我的气球,我很生气”、“我没踩破同桌的气球,很失望”等。学生边说,教师一边把提到的情绪用表情卡片在黑板上出示,总结出本课要讲的内容:情绪。

2、教师提问:谁能把这些情绪分成两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会很自然地把卡片分为两类。一类是想拥有的,会带给我们快乐幸福的感觉,叫积极情绪。它会让我们专心地做好每件事。另一类是不想拥有的,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消极情绪,也叫不良情绪。

你还知道哪些积极情绪?学生会说出愉快、幸福、欢快等。

此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积极情绪。再讲消极情绪,学生就会通过对比得出: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你还知道哪些不良情绪?学生会说出:伤心、愤怒、苦恼等。

在这时,学生很有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只有让人不愉快的情绪才是不良情绪。教师就应该提示:不是所有的不良情绪都会让人不愉快。比如骄傲。骄傲会让人快乐,然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的直接后果是“使人落后”,这个结果是非常不好的,所以,骄傲也是一种不良情绪。我们回忆一下就会想到,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不良情绪,比如嫉妒。

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调节的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比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身边的人或事充满敌意等。

这一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说、教师的总结得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初步区分这两种情绪,为下面的调节打好基础。

三、合作探究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

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曾作过多次报道的马加爵事件。

1、多媒体演示马加爵事件。

大学生马加爵仅仅因为打牌时和同学争吵,就残忍地把朝夕相处的四个同学杀死,最后他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呢?让我们看看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的心理分析。

这一环节会使学生意识到: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就是马加爵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后果非常严重。

2、多媒体演示小明如何调节情绪。 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心事重重,生怕回家会吃“竹板炒肉”。但他转念一想,担心是没有用的,不如从

现在开始努力,下次取得好成绩,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可以说是身边的例子,恐怕每个学生都遇到过同样的事。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有了不良情绪,只要积极调节,就可以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进而会

想到:我遇到不良情绪时又该怎么办呢?都可以用什么办法调节呢?

3、小组成员回忆一下,你经历的哪些事情给你带来了不良情绪?这时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消除这种情绪呢?小组讨论,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汇报给大家。可以说一说你是怎样转化情绪的,唱一唱情绪不好时喜欢的歌,还可以演一演调节情绪的过程。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多种方式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全班同

5、观看同学的表演——三句半《调节情绪好办法》,它会告诉我们:快乐,其实很简单。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到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是一个从认知到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打开班里的心理信箱,中队长宣读心理信箱内的同学来信。学生不举手,随机应答,群策群力,为同学解决心理难题,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本环节中,小学生从认识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到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又帮助别人调节情绪,逐步深入地掌握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五、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我们忘掉所有的烦恼,走到前面来,跟着熟悉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相信从现在开始。快乐将会伴随你我他,度过每一天!

最后,点明主题,在唱唱跳跳中结束教学,让快乐贯穿课堂始终。

课例创新点

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调节情绪,让快乐伴我们成长。然而,情绪是什么?为什么要调节情绪?我用前几年发生

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件血案——马加爵事件,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活动目的,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二、在学生交流时,用多种形式表现转化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在寻求快乐方法的同时,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意

识,更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三得。

三、心理信箱也是课堂的一个亮点。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在班内设立心理信箱以随时解决学

生的心理难题。根据本课主题,对心理信箱内的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共同出谋划策,进行解决,将整堂课推向高潮。篇2: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说课:《让友谊之花常开》

【设计理念阐述】

1、学生特征的阐述:

经研究发现,儿童喜欢上学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感;二是可以在学校中认识许多新朋友。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变化。低年级儿童把朋友看作是可以与之共同活动的游戏伙伴,或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的小朋友。在学龄中期,儿童的朋友概念表现为: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品位, 也提高了互惠性的成分。但有部分学生因为胆小内向或有自闭倾向,不懂得如何交朋友,不知道如何来维护友谊。所以有必要通过相应的活动增加学生交友的体验, 增长交友的知识,改善其心理素质。

2、对本课辅导活动意义的阐述:

本课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技巧,了解交往的学问,认识并注意防范社会交往中的不良现象。

本活动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针对孩子爱动、活跃的性格特点,以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组织,让孩子轻松掌握交友的常识,体验到交友的乐趣。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如何认识和交往朋友。

【活动目标】

1、认知辅导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

2、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体会友谊带来的欢乐,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3、能力训练目标:懂得与同学相处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培养朋友间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通过表演认识人与人的交往和生活中的朋友。

2、自主探究法,对于如何维护友谊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概括,采取小组成员探究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开心

为了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这节课,我在开始安排了本班学生课间活动游戏图片,感受开心,然后导入到本节课主题-----“让友谊之花常开”。

放松学生的心情,消除紧张感,拉进师生的距离,轻松引入课题。

(二)交友标准

首先让学生动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然后说出为什么喜欢和她交朋友?在交往中你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分享交友的快乐。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通过介绍自己的朋友,使学生回忆朋友正面形象,产生快乐的积极情绪,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三)联系实际谈做法

通过《争吵》《抄作业》两个情景剧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朋友。使学生对朋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教会学生化解同伴间的矛盾。向小学生讲解友谊的特征、原则及重要性,使小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学以致用。

(四)玩游戏维护友谊

游戏一“找朋友”,体会找到朋友和找不到朋友的感受。游戏二“连词成句”,体会如何维护友谊。通过游戏亲身感受有朋友真好,认识到友谊需要有真诚、热情、谅解、原则等来维护。

(五)增友谊卡,共享温馨

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设计一张友谊卡。然后找到你的朋友伙伴,亲手交给她。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友谊,充分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篇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学会赞美》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学会赞美》,将从主题选定、活动目标、方案设计和活动过程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主题选定

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希望得到尊重和赞美,是人们内心深处最大的愿望。小学中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我意识,十分关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更希望得到同学的赞赏。依据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我确定设计了《学会赞美》一课。

二、活动目标

基于该阶段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特点和本节课的内容,我将本次活动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1、使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2、学会恰当地赞美他人,真诚地赞美他人。

3、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都是幸福、快乐的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我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活动过程: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在设计活动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1、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2、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3、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4、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下面,我具体说说是怎样准备这一课的。

首先是课前活动

上课前,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氛围,我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赞美,例如:“孩子们真精神!”“你今天穿的衣服真漂亮。”“你的声音真好听!”??提高学生的课堂情绪,自然的引出“学会赞美”这一话题。

一、激发兴趣,感受赞美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第一个教学环节是激发兴趣,感受赞美。我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看动画,听《称赞》这个故事。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在小獾有点泄气的时候,小刺猬称赞了他,使他有了自信;而小獾称赞小刺猬的苹果香极了,使小刺猬消除了一天的疲劳。听完故事后请孩子们说说:“你喜欢这两个小动物吗?为什么?”孩子们触景生情,畅所欲言。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初步感受到赞美不仅能给人带来快乐,而且也能使交往的双方彼此喜欢。

二、小品引路,学会赞美

赞美是一门学问,也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如何去赞美别人呢?第二个环节小品引路,学会赞美我是这样设计的:播放录像短片《谁最会夸》,看后让孩子讨论交流:你认为谁最会夸?为什么?以小品为载体,让学生认识到赞美别人最重要的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赞美。接下来播放两个生活情景,引导孩子发现其中人物的闪光点进行赞美,让孩子在“润物细无声”之中学会了赞美。

三、参与体验,分享赞美

有位儿童心理学家曾说过:“赞美是儿童精神世界的阳光!”。所以我设计的第三个环节是参与体验,分享赞美。通过一个活动“我来点亮那颗星”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体会到赞美他人与被人赞美的幸福和快乐 。活动是这样的:在一个盒子里放着一些纸条,每张纸条上写着一位同学的名字,我先从中抽出一张纸条,然后请全班同学帮忙找一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此时引导学生多角度的发现别人的优点,不光学习,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最后请被赞美的同学谈谈受到赞美后的心理感受。此时,老师点亮一颗星。接下来请一个孩子抽出一张纸条,大家一起来找找被抽到同学的优点,点亮第二颗星。最后是小组间同学互相赞美。教师相机点亮所有星星。

这样,参与的人员由点到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每个人都能感受到赞美的愉悦,清醒地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从而能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别人。

四、总结延伸,升华赞美

为了让学生的心灵再次受到强烈的震撼,充分感受赞美的魅力。在本节课最后一个环节总结延伸,升华赞美中,我配乐朗诵《赞美》:同学们,请不要吝惜你的赞美,因为赞美是春风,它能使人温馨和快乐,

请不要小看赞美,因为赞美是力量,它可以激发自信和希望。赞美也是心灵的阳光,没有阳光,我们便不能生长。愿赞美的力量激励每个人进步,愿赞美的阳光普照在每个人的身上。

最后总结延伸: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值得我们去赞美,(相机出示图片):辛勤的园丁、勤劳的清洁工、尽职的警察、还有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慷慨地送出我们的赞美吧,这样我们的生活将充满和煦的阳光,我们的社会将变得更加和谐。

通过准备这节课使我深深的感受到赞美的巨大力量。做为一名老师,我们更应该持之以恒的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赞美我们的学生。一句真诚的话语,一个甜蜜的微笑,一道赞许的目光,一个竖起的大拇指??都可以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推荐第10篇:高中心理健康说课稿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下面,我就从教材、学生、学习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来向各位老师说课。

一、说教材:本课内容选自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体会坚强意志对成才的作用,认清自身存在哪些意志薄弱的现象,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自身意志品质的认识,而且可以让学生对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满怀信心,并能从日常中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意志力,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二、说学生:由于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具体事情处理上,经常决心大于行动,计划难以持久。在实践中,很难将自己的行为同远大的目标真正连在一起,导致他们不能坚持不懈地完成一些任务。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意志品质的4个特征;使学生认识到意志品质到了高中有了质的发展;了解自己意志力的水平。

2、态度和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到意志是人性格的基石;使学生对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有所期盼,并满怀信心。。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使学生们为了提高自己的意志品质,而向同学学习,能从一些小事中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意志的四个品质特征,了解自身的意志力水平。

难点:让学生对培养自己的意志力满怀信心,并能从日常中开始注意提高自己的意志力。

五、教法、学法分析: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发现法等进行教学。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设计: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三个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1、本课设计为五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知识点教授;

(三)意志力自测;

(四)讨论交流;

(五)教师小结

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普通高中生自强自立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内容做好准备。

3、过程:

(一)陶星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一个普通高中生自强自立,不弃智障母亲的故事,让学生深刻的体会到现实生活中离学生很近的一些事迹感染学生,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内容。

(二)知识点教授。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向学生展示意志品质的四种特征的具体内涵,让学生对意志的构成要素有充分的认识。二是列出意志品质的常见问题,让学生比对自身,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帮助学生更好的提高自身意志品质。

(三)意志力自测。通过以上讲解,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做一个意志力自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力在哪个层面,加以重视和改进。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版块让学生在弄意志品质的四种特征,认识到自己的意志品质。

(四)讨论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自己的意志品质。

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给出3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自由讨论。请几位同学自告奋勇参加全班交流。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探索自己的意志品质,与别人比较下的差异以及与测试的差异;分析自身意志品质坚强和不坚强的原因。

(五)教师小结。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如果你意志力不够坚强,该如何加强?

2.教师结束语:都说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跟他一生的发展、生活、工作乃至身体都有直接的关系。其中,性格组成部分的意志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每个人的意志行动在不同的人的身上表现不同,有人能独立地采取决定,而有人则易受暗示;有人处事果断,有人则优柔寡断等。意志既能调控态度,又能调控情绪,并且促进和保证理智的充分发挥。因此,培养自己的意志品质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同学们下课后好好的思考和探索符合自己的意志之路。

各位评委,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评委批评指正,谢谢!

第11篇:心理健康课《勇敢》说课稿

勇敢指人们有勇于敢为人先的精神或气质。敢为人先不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气质,只有那些有勇气的人,有勇气敢为人先的人才能被称作是勇敢的人。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心理健康课《勇敢》说课稿 ,欢迎阅读。

一、说课内容:勇敢

现在我们面对的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的呵护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已经被很多家长老师引起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及家访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可真正能做到单独睡觉的孩子却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后,迷迷糊糊又钻进了父母的房间。有的孩子犯错误后,不敢向家长承认错误,为了隐瞒一个错误会接着犯下一个错误。还有的孩子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无论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动时兜里时常揣着铅笔、小刀等坚硬的物品。低年级同学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上的不足,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导并多加鼓励,帮助学生锻炼胆量,为今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在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节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进述和讨论——认识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

3、自我测试——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变得勇敢

1、讲述和讨论

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的胆小的时候,但正确面对后,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经过不断的锻炼现在已不再害怕了。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从而引出“勇敢”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勇敢?”“说一件你认为是勇敢的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勇敢”和“大胆”的区别,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这一环节从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种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勇敢的涵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表现。第一个小品:一个孩子和家长在商场里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长,有人要领他找家长,他也不跟那人走,请售货员阿姨帮忙,用广播找到了家长。第二个小品:一个男孩和同学打架,脑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别人夸他真勇敢。第三个小品:小丽在写作业,小刚叫她去玩。小丽有一道题算不出来,她不去,小刚同意让她抄自己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第四个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救火,于是就冲进了火场。

小品表演后,让同学讨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义,对今后生活有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四个小品,作为小学生来说,是未成年人,是受保护的对象,救火是有危险的,这种行为太鲁莽,不能称为勇敢。

这四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对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自我测试

当学生对勇敢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个认识。(1)你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之后的“小勇士解难”给那些胆小的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节课我想力图体现的几点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勇敢属于意志品质范畴,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意志品质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气,变成一个渺小的、胆怯的可怜虫。假如我的学生在童年时代不敢爬上树顶,不敢游过河流,不敢在夜晚走进森林,不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这种教育只能是温室里的教育。”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勇敢。

很多学生都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比如说上课大声地发言,不害怕雷电,不害怕昆虫等,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像爬到窗户外够口袋、拿着铅笔对着同学乱画,在操场上扔石头等。这些行为都源于学生对勇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自己讲述、小品表演、讨论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难”则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胆量。

2.意志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困难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外部困难是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受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障碍上,因为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克服外部障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谈不上意志。外部障碍只有变成内部障碍,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个小品,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小伙伴来找她玩,这时就需要用意志来战胜自己想玩的欲望,在战胜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变得勇敢还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3、同学参与表演。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第12篇:优秀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驾驭情绪 主宰自我》高中心理健康课说课详案

一、教学设计说明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育活动要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价值观念、道德人格的全面、和谐、均衡发展。同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要求使学生不断正确地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情绪是人的内心世界的反映,是人们在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态度。拥有良好的情绪则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本节课着眼于高三学生面对紧张的复习出现种种情绪波动的不良现象,从班级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通过本节课使学生懂得一些理论的指导,并学会将一些调节情绪的方法应用于实践。

二、教学分析

1.心理课内容分析:

情绪是由现实事物引起的,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态度的体验。在分析中,我看到现代中学生时常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青春期的困惑,人际交往的烦恼,还有自我成长,人格培养过程中的障碍等。无论是挫折还是失败,这些问题总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一个人的情绪,影响学生的学习,严重的还会阻碍健康人格的发展。可见,一个人情绪的好坏对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因此,科学的情绪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依据高中生的心理特点而设计。高中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不断增强,自我意识、独立意识也明显增强,对权威的认同不再是无条件的,这就使他们处于既依赖又独立、既认同又批判的心理冲突之中。再加上我所任职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校。近年来,由于省市重点校的扩招使学生的生源质量有所下降,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主动性较差。部分学生经常有遇事敏感、冲动、自卑、消极、喜怒无常的表现。作为一名班主任,在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里,我时常会看到学生心烦意乱,焦躁不安或情绪低落,心神不宁的样子。有时早晨学生刚来就带着一脸愁容,仔细询问答案几乎同出一辙就是“心情不好”,个别同学还借助周记直接象我倾诉“最近比较烦”一类的心声。面对学生们的这些“高三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及时查找原因,了解情况,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有关情绪的知识,认识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认清情绪波动带来的正负面影响。通过自我教育和教师的点拨,引导学生克服不良情绪的影响,树立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反思、问卷调查、现场访谈、即兴辩论、情景剧表演等形式提高认识,明确学会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和调节方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波动,树立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同时借助校园情景剧表演和课后作业让学生学会表达情绪,善于驾驭情绪,优化个性品质,从而更好地主宰自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情绪波动在学习生活中的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认识驾驭情绪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调节情绪并指导于生活实践。

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

适时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对课堂教学会起到锦上添花、画龙点睛的作用。结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相应内容的调查问卷,课件中融入能够展现学生情绪波动的图片和影像,增强教学的直观感受,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强化实效性。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

(1)确定主题: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面对高三紧张的复习,学生凸现出这样或那样的情绪波动,如静不下心,听不进去课,焦躁不安,心烦意乱,严重地影响了学习进度的正常推进,出现备考危机。那么怎样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学生自身的心理问题呢?基于上述内容我将本节课的主题定为《驾驭情绪主宰自我》,希望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中得到启示。

(2)搜集资料:学生通过各种不同的渠道自学情绪的相关知识,设计情境题目,创作并编排短剧,调查分析,搜集、积累、筛选、整合资料与数据。增长了知识,开拓了视野,陶冶了情操,丰富了课内外生活。

(3)形成成果:通过本节课,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突破中学生在遭遇困难时应如何调整好自己的情绪,进而让学生形成共识: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二)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 感悟生活 导入新课

在批阅学生周记的时候,我读到这样一句话“头发乱了,有梳子;心乱了,有什么?”是啊,心绪烦乱,情绪低落了该怎么办?思索之后我决定就以学生周记中的《高三,我无泪有伤》一文的阅读为切入点,引领学生在聆听中思考:面对学习与考试的压力,我们怎样调控自己的情绪,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驾驭情绪主宰自我》的主题。通过对现实生活经历的感悟来导入,既可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由课外转移到课堂,又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的兴奋状态,为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提供了前提。

★ 创设情境 合作探究 第一板块:走近情绪

1.了解情绪的相关知识

由学生采取多种方式自行搜集材料,独立完成对情绪相关知识的学习,进而对情绪做到准确科学的界定和全面的把握。

2.心理求助《我是一个情绪化的人》

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其实每个人都会有情绪波动的体验:它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表现。从而认识情绪波动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学生讲述的感受能让更多的人产生共鸣,课堂气氛活跃)

★ 师生互动 突破难点 第二板块: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

1.现场访谈——举例说明易产生情绪波动的情况.2.即兴辩论会——师生间产生的情绪波动.3.短剧《嗓子哑了》——同学间产生的情绪波动.4.心理链接——分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

情绪波动表面看来像是无缘无故的,其实仔细分析自有其存在的原因。在这个板块,我通过“现场访谈”让学生各抒己见举例说明容易产生情绪波动的种种情况。其中即兴辩论和短剧《嗓子哑了》分别着重分析师生间、同学间产生的情绪波动。辩论中采用师生间真诚的对话方式,让学生了解老师的苦心和初衷,让老师理解学生的辛苦,在师生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对于营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短剧旨在让学生看清平日被自身忽视的一些不良表现,如自私自利,不讲诚信等,在笑声中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心理链接”这一环节的设计的目的在于分析产生情绪波动的原因。分别从主客观出发,引导学生全面辨证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

★ 联系实际 应用发展

第三板块:情绪波动带来正负面的影响 1.情景剧《找茬》——消极情绪的危害性

2.场景萃取《进球》《拔河》——由观看两段录像来展示良好情绪带来的硕果

校园情景剧《找茬》,诠释了消极情绪带来的危害;而场景萃取《进球》《拔河》则展示了良好情绪收获的硕果。这里再现了学生平日现实生活的原貌,学生在观看中不仅引发了思考,更深的感受着集体强大的凝聚力,利于让“班荣我荣”的观念深入人心。让学生借助情绪波动在学习生活中带来的正负面影响,认识驾驭好情绪至关重要。

★ 成果展示 总结评价

第四板块:如何调节情绪波动 1.情境创设题——调查分析

2.讨论具体对策——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坏情绪

在这个板块,我设置三道情境创设题,分别是:“面对有伤自尊的话语、面对家长的过分呵护、面对迫在眉睫的高考”三种情况时,你各会有怎样的情绪表现?要求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调查分析,并做出调查报告进行汇报。同时针对学生自身存在的不良情绪,讨论具体对策,由学生归纳总结出一些调节情绪波动的方法并提供相关的书和可友情链接的网站,给大家以贴心的提醒。指导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会调节情绪并能卓有实效地应用于生活实践也就实现了本节课教学目标。

3.学生自我总结:

⑴许多人通常这样诠释高三的生活:投入全部精力终日苦读备战.其实在漫漫求学途中,我们会遇到许多引起情绪波动的问题。这个时候,女同学遇到问题可以大哭来释放情感。可是作为男生我们碍于面子,不能与朋友、老师、家长沟通,只能将苦闷郁积在心里。整个人就会情绪低落,就会变得庸懒,丧失学习的主动性。阻碍才能和智慧的正常发挥,所有的生活秩序被打乱。而今天这堂课,能够帮助我们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我想如果情绪好了,对于学习效率的提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因此.尽管是高三学年,但开展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必要的,又是我们学生十分欢迎的。 ⑵通过这次德育课,我觉得让我最受益的主要有两点:首先,从我们自身来看,通过课上精彩的辩论,深入的调查分析,富有创意的板面设计,以及恰到好处的校园生活场景的抓拍,这里我想补充一句,足球、拔河的片段虽然拍摄的水平不是很专业,但是这都是同学们的业余爱好,是真实的校园场景,这堂课让我们学会了正确驾驭情绪,培养了我们良好的心理素质,我想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会影响我们的一生。其次,课上精彩的辩论也为我们师生间的沟通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我们彼此间多了一份理解少了一份隔阂。这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想有了这样科学的方法做指导,我们就能经历风雨,就能够拨云见日。

4.教师总结:

这节课大家精彩的辩论,深入的调查分析,富有内涵的板面设计,恰到好处的校园生活场景的抓拍,让老师深深感受到你们思想的成熟,思维的深刻。我为你们有了困惑,情绪烦躁而担忧,又为你们解决难题,舒展眉头而欣喜。人不仅有感情,更重要的是有理智。培养良好的情绪,有意识地用理智去驾驭情绪是自我修养的重要内容。

面对紧张而忙碌,充实而有序的高中生活,我们容易产生情绪波动。但关键是要锻炼自己的意志品质,拥有健康的体魄,以乐观向上的心态去感悟生活,用心灵之美去发现生活之美。学会主宰自我,学会驾驭情绪,让我们达到喜怒有常,哀乐有度,带着一颗勇敢的心飞向属于你们的国度!

七、教学效果预测

1.这节课的内容设计不但贴近现代中学生的生活,而且还能直击中学生的心理命脉。课上对情绪产生波动原因的分析和如何调节情绪波动等内容,利于帮助学生从情绪的低谷中尽早走出来。

2.课上通过创设情境来解决师生之间的矛盾,彼此打开心灵之窗。如即兴辩论环节中,面对师生之间产生的误会,教师能从基于理解学生的前提出,发正确地评判自己,真诚的与学生对话,化解了师生间的不快与误解。学生体会到教师的苦心,看到教师身上的责任;教师了解了学生内心的真实所想,理解了学生心中的困惑与彷徨。这样为构建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课堂贯穿了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上三道情景创设题的设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充分发挥和展示了学生的特长,锻炼和体现了学生自我组织、实际操作的能力。让学生在自我表现中得到自我教育,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

4.在整个活动准备期间,我先召集班委会及班级部分同学,共同商讨确立了活动课的主题,进而设计整节课的内容和形式,同时布置学生搜集、筛选并整理资料,编写排练短剧。力求在最段的时间内求得最高的效率。不仅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而且要体现团结、合作的精神。最终也实现了我预期设定的目标。

5.本节课我立足用现实生活中同学们的亲身经历来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遭遇困难时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谈自己,谈生活,以典型的做法和有代表性的观点让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得到共鸣,从而达到以个体教育带动群体教育的目的。从课堂的教育效果上看,力求让学生达到“迎困难,避消极,逃懦弱”这样一种自我发展的乐观意识。事实上我也很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生绝不会因为上了这么一节课,以后就不情绪化了,同学间就不会再有矛盾冲突了,就不会出现打仗等现象。这种期望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如果能让学生将这些理论认识卓有成效的应用于实践之中,当学生再遇到类似问题时,能想到用本节课讲到的方法,用这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他们分析解决,能快速意识到应该怎样做,能起到及时给学生敲钟提醒的作用,我想我也就实现了这节课的设计意图。

快乐伴随你我他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快乐伴随你我他》。我将从以下五方面进行说课:

一、活动设计背景。

二、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三、教学方法及教前准备。

四、教学过程设计。

五、课例创新点。活动设计背景

情绪伴随着人的成长过程。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也能够比较明确地分辨自己的喜怒哀乐,但相对来讲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明确应该用怎样合理的方法来控制和调节,不了解情绪可以随着人的认知评价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本节课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个体的认知评价的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结果,使学生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活动目标及重难点

本次活动的目标,首先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状况,认识调节情绪的重要性。其次,能正确区分积极情绪与不良情绪,知道情绪是可以调节和控制的,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明确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正常表现,树立正确的情绪态度。

本次活动的重难点在于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方法正确对待、转化不良情绪,表演转化不良情绪的过程,能更自如地掌握转化情绪的方法,让别人从自己的表演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及教前准备

本次活动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学生在玩玩乐乐中认识情绪,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节情绪。

活动前要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吹好气球并扎起来 表现人的各种情绪的图片

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选四名学生课前排练三句半 设计好班级桌椅位置,为学生分好小组 心理信箱

教学过程设计

一、游戏导入。

教学伊始,我通过小游戏“踩气球”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又能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绪。

二、感知情绪。

1、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心情有哪些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我踩破了同桌的气球,很高兴”、“我怕同桌踩破我的气球,很紧张”、“{同桌踩破了我的气球,我很生气”、“我没踩破同桌的气球,很失望”等。学生边说,教师一边把提到的情绪用表情卡片在黑板上出示,总结出本课要讲的内容:情绪。

2、教师提问:谁能把这些情绪分成两类?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会很自然地把卡片分为两类。一类是想拥有的,会带给我们快乐幸福的感觉,叫积极情绪。它会让我们专心地做好每件事。另一类是不想拥有的,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消极情绪,也叫不良情绪。

你还知道哪些积极情绪?学生会说出愉快、幸福、欢快等。

此时学生已经了解了积极情绪。再讲消极情绪,学生就会通过对比得出:让我们不愉快的情绪叫消极情绪或不良情绪。你还知道哪些不良情绪?学生会说出:伤心、愤怒、苦恼等。

在这时,学生很有可能会错误地认为:只有让人不愉快的情绪才是不良情绪。教师就应该提示:不是所有的不良情绪都会让人不愉快。比如骄傲。骄傲会让人快乐,然而“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骄傲的直接后果是“使人落后”,这个结果是非常不好的,所以,骄傲也是一种不良情绪。我们回忆一下就会想到,生活中还有一些这样的不良情绪,比如嫉妒。

不良情绪如果不加以控制或调节的话,会给我们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后果。比如: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对身边的人或事充满敌意等。

这一活动中,通过学生的说、教师的总结得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学生初步区分这两种情绪,为下面的调节打好基础。

三、合作探究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

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曾作过多次报道的马加爵事件。

1、多媒体演示马加爵事件。

大学生马加爵仅仅因为打牌时和同学争吵,就残忍地把朝夕相处的四个同学杀死,最后他自己也被判处死刑。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可怕的事呢?让我们看看上海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守钧的心理分析。

这一环节会使学生意识到:酿成这一悲剧的原因就是马加爵的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后果非常严重。

2、多媒体演示小明如何调节情绪。

小明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心事重重,生怕回家会吃“竹板炒肉”。但他转念一想,担心是没有用的,不如从现在开始努力,下次取得好成绩,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这可以说是身边的例子,恐怕每个学生都遇到过同样的事。

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初步认识到:有了不良情绪,只要积极调节,就可以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进而会想到:我遇到不良情绪时又该怎么办呢?都可以用什么办法调节呢?

3、小组成员回忆一下,你经历的哪些事情给你带来了不良情绪?这时候,你是怎么想、怎么做,才能消除这种情绪呢?小组讨论,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汇报给大家。可以说一说你是怎样转化情绪的,唱一唱情绪不好时喜欢的歌,还可以演一演调节情绪的过程。

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运用多种方式在班内进行汇报、交流。并引导其他同学发言,谈自己的感受。全班同学的交流结束后,教师加以总结评点,进行心理疏导。现在,让我们来听听心理博士是怎么说的。

4、多媒体演示心理博士讲授调节情绪的方法。

当然,除了心理博士所说的,还有更多的调节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说简单也简单,不是非得做什么不可。就一句话: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在合作探究中寻找转化情绪的方法,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后再演示心理博士的话,学生会欣喜地看到:呀,心理博士的方法和我想的一样,特别有成就感。学生本身就产生了积极情绪,这不正是我们求之不得的吗?

5、观看同学的表演——三句半《调节情绪好办法》,它会告诉我们:快乐,其实很简单。

本环节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接触到调节情绪的方法,并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难题,是一个从认知到了解再到应用的过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打开班里的心理信箱,中队长宣读心理信箱内的同学来信。学生不举手,随机应答,群策群力,为同学解决心理难题,将活动推向高潮。

在本环节中,小学生从认识转化不良情绪的方法,到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又帮助别人调节情绪,逐步深入地掌握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五、课堂小结(我是这样设计的):

让我们忘掉所有的烦恼,走到前面来,跟着熟悉的旋律唱起来,跳起来。相信从现在开始。快乐将会伴随你我他,度过每一天!

最后,点明主题,在唱唱跳跳中结束教学,让快乐贯穿课堂始终。 课例创新点

一、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调节情绪,让快乐伴我们成长。然而,情绪是什么?为什么要调节情绪?我用前几年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一件血案——马加爵事件,引起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参加活动的兴趣,从而达到活动目的,这是本次活动的一个创新点。

二、在学生交流时,用多种形式表现转化情绪的方法,使学生在寻求快乐方法的同时,又增进了同学间的合作意识,更活跃了课堂气氛,一举三得。

三、心理信箱也是课堂的一个亮点。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要在班内设立心理信箱以随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难题。根据本课主题,对心理信箱内的问题进行筛选,让学生共同出谋划策,进行解决,将整堂课推向高潮。

初中心理健康《人格》说课

一、说教材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

二、说教学内容

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情绪以及空间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的自我调适,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在此基础上,我将教学目标确定为: 1 认知目标:教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明了情绪产生的原因。 2 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 能力或问题解决的目标:能观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三、说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情绪的重要性 难点:结合自身的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利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

1、本课设计为七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引入

(二)游戏激趣,探索感悟

(三)知识点

(四)帮帮看

(五)小小测试

(六)情绪聊吧

(七)锦囊妙计

2、过程:

(一)故事引入。

为了引入主题,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情绪的阴情由我们自己决定,心态的好坏靠自己把握。

(二)游戏激趣,探索感悟。

给学生词条:恐惧、欢喜、痛苦、愤怒、眉开眼笑、垂头丧气、狂喜、厌恶等。学生每一个组选两名代表上来,每人表演一个词条,其他同学猜测表演的含义。通过表演及自己的体验明白人的情绪具有丰富多样的特点。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游戏的体会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三)知识点。

通过解释情绪的定义、讲解情绪的分类,区分不良情绪的理论知识,让学生初步对情绪进行正确的认识。并且说明不是所有的消极情绪都是不良情绪,积极情绪也有对人产生危害的时候。为了证明举例说明。

(四)帮帮看。

举三条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让学生根据自己以往的经验谈谈怎样帮小亮走出困惑。教师引导并总结:不同情绪会对个人智力的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消极的情绪会对人的理智和正常水平的发挥产生不良的影响;不同情绪还会对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这个环节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情绪,认识情绪。

(五)小小测试。

通过学习,学生明白了情绪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以及不同情绪的不同作用,趁热打铁,学生在学习知识后肯定也想知道自己的情绪属于什么类型,目的是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对自己的情绪有个正确的认识。

(六)情绪聊吧。

在以往的生活中,同学们一定碰到过许多使你情绪不好的事情。以聊天的形式教师听过学生的讲述之后,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激怒的情绪时,1)为什么发怒2)发怒的后果3)如何控制自己激怒的情绪。这节的目的是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让学生当面对不良情绪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七)锦囊妙计。

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法。比如转移注意力、做放松训练、换角度考虑问题等方法。并讲述一则寓意深刻的故事。

教师结语:天气的变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情绪的好坏是由我们自己把握的,让我们大家用头脑即智慧来驱散生活中的乌云。

六、教学心得

本节课落实了重点、难点,也较好地完成了已定的教学目标。但在教学内容设计中,由于受课时限制,还有一些遗憾,比如没有讲清不良情绪有哪些危害,可能会让学生不能更深层次地理解为什么要调适不良情绪。

一、说课内容:勇敢

现在我们面对的多是独生子女,在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由于家长过度的呵护等因素,使孩子失去了很多应有的能力,胆小、无毅力是他们当中许多人的通病,培养勇敢精神已经被很多家长老师引起重视。在与家长的沟通及家访过程中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单独的房间,可真正能做到单独睡觉的孩子却很少,多半原因是孩子不敢睡,有的孩子睡到半夜后,迷迷糊糊又钻进了父母的房间。有的孩子犯错误后,不敢向家长承认错误,为了隐瞒一个错误会接着犯下一个错误。还有的孩子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无论多高都敢往下跳,活动时兜里时常揣着铅笔、小刀等坚硬的物品。低年级同学在勇敢方面主要存在着认识上的偏差及实践上的不足,作为老师和家长应及时指导并多加鼓励,帮助学生锻炼胆量,为今后的生活积累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坚强的意志。

2.用辨证法的观点理解“勇敢”,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

1.通过学习和讨论加深对“勇敢”的认识。

2.培养学生由浅认识的勇敢上升到在学习上,在困难面前,紧急关头坚强、勇往直前的品质,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四、教学环节

本节课我设计了三个活动:

1、进述和讨论——认识勇敢理解勇敢

2、情境小品——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

3、自我测试——如何克服怯弱,使自己变得勇敢

1、讲述和讨论

因为勇敢属于性格方面的问题,为了不伤同学们的自尊心,我先讲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让同学们知道老师也曾有过的胆小的时候,但正确面对后,克服了害怕的心理,经过不断的锻炼现在已不再害怕了。听了老师的讲述,你想对我说什么呢?从而引出“勇敢”的话题。“你认为什么是勇敢?”“说一件你认为是勇敢的事?”从学生的回答中比较“勇敢”和“大胆”的区别,让学生讨论,作为一名小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

这一环节从认知方面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否定了那种别人不敢做我敢做就是勇敢的观点,有利于学生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

2、情境小品

在上一个环节中学生对勇敢的涵义有了初步的认识,仅仅是在认知层面上,接下来通过小品的形式,让学生判断哪种行为是勇敢的表现。第一个小品:一个孩子和家长在商场里走散了,他就在原地等家长,有人要领他找家长,他也不跟那人走,请售货员阿姨帮忙,用广播找到了家长。第二个小品:一个男孩和同学打架,脑袋上出了血,他不喊疼,别人夸他真勇敢。第三个小品:小丽在写作业,小刚叫她去玩。小丽有一道题算不出来,她不去,小刚同意让她抄自己的作业,小红拒绝。小红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做出来啦!第四个小品:小明看到一所房子着火,他想和消防员叔叔一起救火,于是就冲进了火场。

小品表演后,让同学讨论:哪种行为是勇敢的?为什么?通过讨论,让学生更加清楚勇敢的真正意义,对今后生活有定的指导作用。特别是第四个小品,作为小学生来说,是未成年人,是受保护的对象,救火是有危险的,这种行为太鲁莽,不能称为勇敢。

这四个小品展现的是孩子们平时生活中的事情,虽然事儿小,但从中反映出的却是他们对勇敢的理解,以小品的形式呈现出来,一方面孩子很喜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学生亲自表演的也是一种教育的过程,使学生对勇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3、自我测试

当学生对勇敢的含义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后,通过问卷的形式进行自我测试,使学生对自己的勇敢程度有一个认识。(1)你是自己一个人睡觉吗? (2)晚上爸爸、妈妈外出办事,你一个人敢在家吗? (3)做不出题目,你想哭吗?会发脾气吗? (4)遇到危险或困难时,你是否会发抖或出汗? 能做到一至二件的同学,你比较勇敢;做到三件的同学,你挺勇敢。之后的“小勇士解难”给那些胆小的孩子出主意想办法,帮助他们克服害怕的心理,同时也是让他们自豪地展现了自己的勇敢。

五、本节课我想力图体现的几点

对小学生的心理教育要以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特点为基础。勇敢属于意志品质范畴,意志是指在认识和变革现实的过程中,人自觉地确定目的,有意识地根据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努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的心理过程。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表明:优良的意志品质并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在儿童的实践活动中,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起来的。小学时期是意志品质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重视对小学生良好意志品质的培养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意志品质影响学生认识活动的方向性、积极性与持久性。从小培养学生的勇敢精神,对学生意志锻炼具有重要意义。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困难面前表现大胆、无畏、果断、坚强——这是一种无可比拟的精神状态。在人的不幸中,最大的不幸是失去勇气,变成一个渺小的、胆怯的可怜虫。假如我的学生在童年时代不敢爬上树顶,不敢游过河流,不敢在夜晚走进森林,不敢在暴风雪中护送无能为力的小孩回家,这种教育只能是温室里的教育。”

1、帮助学生重新认识勇敢。

很多学生都认为勇敢就是胆大,比如说上课大声地发言,不害怕雷电,不害怕昆虫等,在这种片面的认识下,会发生很多危险的事,像爬到窗户外够口袋、拿着铅笔对着同学乱画,在操场上扔石头等。这些行为都源于学生对勇敢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因此在这节课上,通过自己讲述、小品表演、讨论等形式,告诉学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小勇士解难”则帮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提高自己的胆量。 2.意志必须通过克服困难来实现

现实生活中,不是所有有目的的行为都需要努力。只有克服困难的行动才是意志行动。困难有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两种,外部困难是指客观条件的障碍,。内部困难是指人在行动时,受相反的要求和愿望的干扰。外部困难必须通过内部困难而起作用。意志主要表现为克服内部障碍上,因为对有能力的人来说,克服外部障碍是能力大小的问题,谈不上意志。外部障碍只有变成内部障碍,才能引起意志努力。如,第三个小品,在没有完成作业时,小伙伴来找她玩,这时就需要用意志来战胜自己想玩的欲望,在战胜的过程中自己的意志品质得到了提高。要想真的使自己变得勇敢还需要克服胆怯的心理,在实际生活中去锻炼。

3、同学参与表演。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孩子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

《拒绝自杀,珍爱生命》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自编教材:《拒绝自杀,珍爱生命》,下面我从四个方面说说我对这堂课的设计。

首先我谈一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每年有大约78.6万人自杀,而我国每年约有28.7万人自杀死亡,除此之外还有约200万自杀未遂者,平均每两分钟就有1人死于自杀,8人自杀未遂。自杀率是国际平均数的2.3倍。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位居第5位,15岁至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更是死因首位。同时,由于生命教育的缺失,未成年人重伤,杀害他人的案例也与日俱增并日益严重,据统计,在青少年轻视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例中,暴力性犯罪(主要为故意伤害、杀人和强奸),已占犯罪总数30%。因此,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显得尤为迫切。

第二,我谈一下这堂课的设计思路。

生命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生存教育,使学生懂得珍惜生命、预防自杀;二是生命价值教育,使学生懂得尊重和敬畏生命,不伤害他人并实现自我的生命价值;三是死亡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死亡的自然性,从而更加感恩生命,珍惜生命。根据上述理论,结合目前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的这堂生命教育起始课,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一是教育学生预防自杀,珍爱生命;二是教育学生了解自杀前的征兆,积极进行自我疏导并对身边有自杀倾向的人进行积极救助。三是坚定信念,享受生命。为了有效地开展活动,我在教学中采取了多种活动形式如:角色体验、情境模拟、讨论交流、歌唱表演等。本课的设计旨在以“活动”、“体验”、“交流”为主要教学因素,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对待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整个过程让学生多想、多动、多参与、多感悟,力求学生自悟自得,体现心理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第三,我谈一下这堂课的教学流程。 根据以上所述的教学目标,我把本堂的课的教学过程分成预防自杀,珍爱生命;自我疏导,救助他人和坚定信念,享受生命三个版块。

(一)、拒绝自杀,珍爱生命

1、设想自杀后的情景。我出示幻灯片,朗读两起初中生自杀的事例,小组讨论:你能设想接下来的情景吗?请用百字叙述。各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一下,比一比哪一组的作品最真实、最丰富、最感人,最有启发意义。

2、懂得自杀对家人的打击。我再出示幻灯片,通过这些专业数据使学生知道,自杀已成为危害青少年生命的头号大敌。接着我引导学生思考:一个人的死对家人和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请同学们看几幅亲人去世后,家人悲痛欲绝的幻灯片。然后请学生发言交流。随后我进行总结:一个人的死,对家人来说,精神伤害——悲痛欲绝,物质损失——极其巨大。“那么,死亡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再请学生思考交流。我进行总结:死亡对每一个人来说,意味着唯一的、灿烂的生命的终结,意味着永远无法挽回的损失„„

3、生死面前的选择。在感悟死亡的后果的基础上,我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案例中的他或她,你也会这样轻易地放弃自己的生命吗?为什么?请学生发言交流。

(二)、自我疏导,救助他人。

1、敞开心扉,自我疏导。我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情使你觉得“没意思”,甚至想到了“死”?学生分组讨论,推荐一名学生发言。每位同学发言后,都请其他学生主动为这位同学出谋划策,共同商讨应该如何对待这些事情。交流后我出示幻灯片总结:面对困境和挫折,自杀不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我们要记住:要珍惜自己的生命,永远不要伤害自己。

2、了解征兆,积极救助。那么人在自杀前会有哪些征兆呢?心理学家从语言、行动和情绪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我同时出示幻灯片。

了解了这些,我们就可以对身边出现此类征兆的进行积极的救助。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身边有轻生念头的人呢?我们再一起看一下心理学家给我们的建议(我出示幻灯片)。

3、掌握方法,学以致用。现在,我们再把目光投向本堂课开头案例中的主人公小丽和小何。如果他或她是我们班的同学,我们该怎样帮助她呢?请各组同学讨论后编成话剧表演一下。(择优在班级表演)

(三)、坚定信念,享受生命。

轻声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我抒情总结:亲爱的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令人沮丧的事情。只有经过磨难和奋斗的人,才能成为坚强的人。生命的意义也正是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所以直面人生,方能获得满意的人生。作家席慕容曾经充满深情地写道: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只能享受一个季节的热烈的或者温柔的生命。我们又何尝不一样?我们只能来一次,只能有一个名字。而你,你要怎样地过你这一生呢?你要怎样地来写你这个名字呢?我想,做为我们这些年轻而鲜活的生命,更应该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这节心理健康课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能够和老师一道敞开心扉,共同探讨生命这个永恒的话题。最后,让我们齐唱《阳光总在风雨后》,祝愿大家勇敢地面对人生的风雨,用自己的努力和智慧书写出多彩的人生篇章!谢谢大家! 第四,我谈一下这节课的教学反思。本节心理教育课,我围绕“自杀”这个发生在中国人特别是青少年学生身上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学。通过形式活泼的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懂得了生命的可贵,知道自杀对家人的沉重打击,从而树立拒绝自杀,珍爱生命的信念。在此基础上我通过心理学知识的指导,使学生了解自杀的征兆和如何帮助有自杀倾向者,实现自助和救助的和谐发展。进而使学生坚定走出人生困境的勇气,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为学生的生命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个人知识水平的原因,对自杀这重大社会问题的认识难免有不够深刻和全面的地方,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正!

《呼唤亲情 学会感恩》说课稿

• 设计理念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情感的沟通,缺乏真情的传递。“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乌鸦反哺,羔羊跪乳”。知恩图报,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人类感恩的美感,一直延续,然而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特殊,父母的溺爱,使他们形成了“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状态,孩子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独立意识增强,但自我认知能力还不完善,有不少孩子,令人遗憾成了不知感恩,只知索取的“冷漠一代”给孩子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什么样的生活,因此,在心里健康学科中渗透情感教育尤为重要,所以,从这个角度看,我在心理健康教学中,时时不忘培养学生的情感,用人文的力量,滋养他们的人格,启发他们生命的自觉,也为了唤回学生回报爱心的良知,重新构筑健全的人格,让年少的心灵充满真情,懂得感恩,高昂其情感的风帆。

• 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感受爱:通过交流让学生知道感恩,唤醒孩子们的良知,培养感恩意识,让学生感受爱的情绪。

体验爱:引导学生在自我反思,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中,认识到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拓展爱:通过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能有良好的心态对待周围的人和事,

教学重点:学会感恩

教学难点 ; 培养感恩意识,在生活中学会感恩

• 方案设计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我注重,为孩子营造一种氛围,创设情境,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等方式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性,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

• 教学环节

1、兴趣导入 突出主题 2、情境体验 感受亲情 3、呼唤亲情 学会感恩 4、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五)教学过程

1、兴趣导入,突出主题

少年期是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他们的思维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他不仅关于到智育,而且关于到德育和身体的发育,当把学习兴趣引向道德现象的学习会使孩子逐渐变得懂道理,根据这一特点,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男孩的故事》通过故事让学生明白,孩子是用感恩的心对待这份工作的,他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 换来了订户们对他的关爱与回报,订户们对他的真情付出给予了加倍的回报,小主人公的行动,让我们也感受到了真情的美好。这正是这节课的重点,也是让学生们讨论的要点,引导学生懂得 ;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份辛苦,一份回报,给予与奉献,换来的是关爱与感恩,做人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感恩就是回报别人给予你的真情。

2、情境体验 感受亲情

5.12 地震,牵动着每一位国人的心,一幕幕感人的画面,也震撼着孩子们的心灵,为了让学生体验这种情景,感受这种亲情,我选了两个事件。 播放四川地震的画面,讲述地震中  一位年轻的母亲拼死护住几个月大的孩子,孩子安然无恙,襁褓里放着一部手机,屏幕上是一行留言: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一位年轻的母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再次冲进将要坍塌的楼内,结果她和孩子都被埋在了废墟下面。

这一幕幕感人的情形,使孩子深深的被荡涤着、感染着,听完这些,让孩子回忆,父母是怎样关心我们的,合作交流,让孩子写出来。引导他们对过去自己的行为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懂得用实际行动关爱父母。把写下来不良行为,仍进垃圾桶,算是对过去不良行为的告别,一切重新开始。

• 呼唤亲情 学会感恩

为了让学生再次反思自己的行为,我又讲了一个身边的故事。有一位女孩,她跟妈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香喷喷热腾腾,她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看到她站在那边,就问:“孩子,你是不是要吃面 ﹖ ”“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 “没关系,我请你吃。” 很快,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忽然就掉下来,纷纷落在碗里。 “你怎么了 ﹖ ”老婆婆关切地问。 “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着泪水, 对面摊主人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就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自己的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 „还叫我不要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 ﹖ 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自己的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不会感激她呢 ﹖ 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 ”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馄饨,开始往家里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下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这时,她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

播放《烛光里的妈妈》音乐做背景

教师倾情讲述:无论你走在何处,有一个人她用自己的一生去爱你,有一种爱,她让你肆意索取,享用,却不求你的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此时此刻大家想对你的爸爸,妈妈说什么呢 / 学生说出对父母的感激之情。

• 拓展延伸 情感升华

播放公益广告:孩子端水让妈妈洗脚的画面。讲述: 爱如一股涓涓细流,虽无声,却能滋润干涸的心灵。它虽平凡,却在平凡中孕育着一份惊人的伟大。有时,爱是一剂特效药,有时,爱是人生的指路灯。“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份沉甸甸的爱,有谁能掂量出它的分量?有谁能真正偿还呢 ?同学们,让我们都拥有一颗对父母,对周围所有关心我们的人感恩的心。

播放《感恩的心》

为了引导学生把感恩父母,拓展到更多人的身上,我又讲了地震中三岁的郎铮,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获救后在担架上向救他的人敬礼。可他这只敬礼的右手,有几只手指已经部分截肢。但是痛苦中的孩子却还不忘感激救他的人。 又讲了谭千秋老师是怎样保护学生的故事,。然后我说,生活中感恩的事太多了,假如你是那个被谭千秋老师保护起来的孩子,你想对老师说什么,怎样做是对老师,对社会的回报 / ?孩子开始倾情表述。孩子们每一句感谢的话都是一科纯真的心,我相信一科感恩的种子已经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结束语我是这样设计的:让我们张开双臂拥抱真情,让我们敞开爱的胸怀,用真情感恩这个世界。(背景音乐《感恩的心》加上精彩的结束语,让学生的情绪达到高潮,情感得到升华。)

心理健康课《挑战自我,实现梦想》说课稿

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挑战自我,实现梦想》

一、活动设计的背景:高三学生很快就要面临择业或继续求学的人生选择。面对新的挑战,何去何从?这对于涉世未深的高三学生来说,实在是个难题。进入高三,经过一段时间和学生的交流,我发现很多学生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心理上都存有很多的困惑.这次心理辅导课旨在帮助学生更好的调整自己,激励大家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由梦想直达成功的彼岸。

二、辅导的目的:帮助高三学生正确认识高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并介绍缓解心里压力几种方法。帮助学生更好的调整自己,建立自信,并树立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奋斗的决心。

三、辅导的重点:帮助高三学生正确认识高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并介绍缓解心里压力几种方法

四、辅导的难点: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

五、辅导方式:小品、讲述与讨论、交流、观看录像等

六、辅导准备:调查问卷、小品、视频录像、课件

七、教学设计:

本节课我设计了七个环节:(1)辅导课前的准备,调查问卷“面临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2)以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引入主题(3)学生探讨话题“高考,意味着什么?”(4)情境小品(5)学生讨论交流(6)观看录像(7)学生为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

(1)第一个环节是辅导课前准备,在学生当中进行调查问卷“面临高三,你最大的困惑是什么?”,这个环节的目的是深入学生,了解学生们最关心什么,最大的烦恼和困惑是什么,从而发现热点,就找到了教学内容的主题。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其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

(2)第二个环节是创设情景,以一张鲜红的大学录取通知书入手,你最希望上面写的是谁的名字?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非常强调“内在动机”对学习的作用,“大学录取通知书”是每个高三学生梦寐以求的,从教育心理学上来说,它就是诱因,可以激化和强化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氛围,直接进入主题

(3)第三个环节是“设疑”,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到话题“高考,意味着什么?”,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发言。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让学生谈谈对高考的感受和认识,拓展到对成功的看法,从而引出对成功正确的认识。贯穿一条线从高考录取通知书——高考意味什么——对成功的理解。心理学上要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唱“主角”,在活动设计中要给学生发挥想象留有余地,在辅导过程中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在活动中,尽可能让学生讨论、交流,通过讨论,对一些问题能达成共识,一些不正确的负面的心理得到正确的指引。

最后我做个归纳小结:高考只是成功的一个步骤,就算在这一次竞赛中失去了主动还有下一次,让学生知道其实人生还有很多的机会,重要的是我们是否明白人生应该不懈的奋斗,真正的高考胜利者,并非是指那些成绩拔尖的状元,而是在高中这三年里成长起来的乐观、自信、坚韧不拔的你们!高考的竞争是压力和挑战,也是机遇和希望,成功属于战胜自我的人。

(4)第四个环节是情境小品,小品反映的内容是:第一位同学没有进入高三的状态,懒散,上课睡觉,发短信,课后泡网吧,玩游戏,没有信心,基础差,放弃学习------第二位同学非常渴望上大学,学习勤奋,晚上学习很晚,压力很大,过度紧张导致失眠,非常焦虑不安-----

这个小品是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设计的,我所带的高三(5)班是普通学校里的普通班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班上学习成绩两极分化。成绩差的同学自卑,没有信心,放弃学习,成绩好的同学感觉压力大,焦虑不安。以往的课堂,常常是老师讲,学生听,考虑本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这节课我把学生也当作一种课堂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让他们来亲自表演小品,方式有变化,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特别是参加表演的同学,在排练的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是最深刻的。体现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己认识,自己体验,自己践行,将课堂教学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

(5)第五个环节是学生讨论交流,我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位同学的表现,鼓励学生发言,剖析原因,找出根源,思考:你遇到过这样的困惑吗?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

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一切良好的教育应从建立儿童集体开始,让儿童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集体心理辅导,就是让学生在集体中接受教育,通过集体活动调整心境,明白道理,从而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感悟道理。集体的教育育人无形,润物无声,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集体心理辅导的教育,形成了较好的集体氛围,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

最后我小结:高三的压力大,有些同学在压力面前显得意志薄弱,没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高考的挑战,逃避现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救世主,这些同学应该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我,改掉懒散的毛病,勇敢地接受挑战,不管高考考得怎样,为了不给自己留下遗憾,在最后9个月的时间里,一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一些同学由于几次考试成绩不好,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认为自己不行了,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因而也容易产生苦闷自卑的心理。欲胜人,先胜己。复习备考,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精神分析者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一书中说:\"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自卑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因为我们发现我们所处的现状都是可以进一步改善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自卑也可成为一个人进步的动力,人生正是在对自卑的不断超越中而渐入佳境的。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勇敢接受挑战,树立信心。介绍几种树立信心的方法,针对同学们提到的学习方法问题,可适当地介绍: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鼓励同学们科学地记忆和合理地安排时间,并读高考状元的10条经验介绍,供同学们参考。

高三的同学们困惑最多的还有一个压力的问题---无奈,脾气暴躁,感到迷茫,没有自信,害怕,紧张。这时我提出问题:你也有过这样的焦虑吗?高三的紧张情绪要如何来进行自我排解?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积极发言。我指出:其实学习需要一定程度的焦虑,心理学试验表明:焦虑水平与学习成绩呈倒“U”形关系。无焦虑或焦虑水平过低,学习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肯定学不好;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只有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同学激发内在的学习动机,变压力为动力,学习效果最好,能够形成一种最好的应考心态。介绍几种缓解压力的方法

(6)第六个环节是观看录像,我觉得这应该是我这节心理辅导课的精彩之处。从高一到高三,我和我的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真心地关爱他们。学生们课后都是亲切称我为“阿缨姐”,课堂上我是他们的老师,课后我希望是他们的朋友,活动初期在调查问卷中,反映出学生各种各样的困惑与烦恼,来自家庭的,身边朋友的,自身的等等,面临高考的压力,他们还要背负沉甸甸的心里负担,我真的很心痛,让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不必要的困惑。考虑到以往的班会活动都是教师说教式的,或者学生单纯的节目表演。这次活动我决定给学生一个意外的惊喜。我在活动前采访了我们学校的校长和书记,部分科任老师,取得了他们的支持与配合,我把他们对全班同学寄以的期望与鼓励都拍成了视频录像,我还召开了全班同学的家长会,我要求每一位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说一句鼓励的话,不少家长是流着眼泪对着镜头呼唤孩子的名字,鼓励孩子要加油。这一段录像是瞒着全班同学拍摄的,目的是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身边的老师亲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触动真情,从而树立信心,战胜困难。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情感对学生的学习、品德乃至身心健康都有着巨大的作用,按照心理学上的解释,情感是一切行为的生命线,我们只有把情感融入课堂,才能把信服、震撼驻存在学生的内心,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我们认为,教学艺术不仅在于传授的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在人的一切活动中,情感因素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情感激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促使学生主动探索学习,促进学生自我发展。

最后我告诉学生:在非洲的草原上,羚羊刚睁开眼睛,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不然,我就会被吃掉;而在同一时间,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闪过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羚羊跑得快,不然我就会饿死。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当每天太阳初升时,就得毫不犹豫地奔向前方!从高一到高三,我们一路风风雨雨走过来,还有9个月时间你们就要踏进高考的考场,其实我们都会紧张,但是当你们焦虑、苦恼、无助时,不妨抬起头看看四周,你们有老师、父母、同学,高考的路上我们一起走过!

(7)第七个环节是学生为自己写一句鼓励的话。播放音乐《我的未来不是梦》大屏幕投影上出现的是同学们的照片,校运动会拼搏的身影,校文化艺术节上的节目表演,取得团体总分第一名全班同学的合影等等。那一时刻,相信所有的同学都很激动,感觉到前进的道路是有老师、家长、同学的陪伴,浑身充满了力量。

最后我指出:高三有苦有累,有渴望有理想,高三,寄托了所有,付出了所有,为的只是成功时的喜悦,也为圆我们心中那个彩色的梦。就让我们大家都笑着面对高三,勇敢地接受挑战吧!相信我们高三(5)班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以最好的心态走过高三阶段.相信我们整个班级会携手共进.让我们一起拿起笔写下最想对自己说的一句话.事先准备好的图纸,背景是蓝天,将每个人的梦想写在事先准备好的白云状纸片上,贴上去,拼成一幅鸽子形象,相信我们的未来不是梦!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心理研究发现:没有什么力量比自我激励的力量更强大、更长效地作用于一个人。本环节的目的是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激励的教育作用,由外激励转化为内激励,不断追求进步和成功,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八、最后谈一下我在设计这节心理辅导课的几点体会:

(1)这节心理辅导课辅导的难点是:如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面对困难,勇于挑战。莎士比亚说过:“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失败的重要原因。有了自信心才能充满信心去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许多国家都把增强学生自信心作为培养目标。强烈的自信心能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强的兴趣。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对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我在这节辅导课上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我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心理学研究表明,高智商和低智商的人只占整个人群的4%左右,大多数人的智力在90-110之间。虽然平时有的同学表现得比较聪明些,有的反应较慢些,但这并不表明我们的智商不如别人,事实是:大家的智力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只要你用功,只要你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只要你自信,你就能成功!自信还来自家长和老师的激励,学生需要激励,因此辅导课的最后我特意安排了录像,激励可以把学生的潜能发挥出来,促使他们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从而使学生自信。

(2)以往的高三心理辅导都是临近高考后期才进行,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我把心理辅导的时间提前到开学初,距离高考还有9个月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充分的准备,及时调整自己。这正是遵循了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学校心理辅导兼有矫治、预防与发展三种功能,就整体而言,应该是预防、发展重于矫治。

(3)心理辅导要能打动学生,必须做到真正为学生着想,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尊重、理解和接纳,从而抛开心理上的防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作更自由的、深入的探索。从高一到高三,我和学生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课上是老师,课下是朋友。我努力使自己遵循尊重与发展学生的原则。

(4)开设心理辅导还要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要以学生的需要为出发点,围绕学生关心的实际问题来进行,活动设计给学生发挥想象留有余地,辅导过程鼓励学生发表看法,宣泄情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在辅导前进行了调查问卷,对“高考,意味着什么?”进行探讨,对小品中人物进行剖析,观看录像这些环节的设计遵循的正是这一原则。

(5)心理辅导的重要基本原则之一整体性发展原则,心理辅导追求学生人格的整体性发展,要树立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观念,不论从事哪一个领域的辅导,都要关注学生人格整体的完善,这一原则强调不宜把心理辅导课程变为单存的知识传授。心理辅导涉及到学生知识、社会技能、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学习,而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这节辅导课我太多的不是谈具体的学习方法指导,而是着重解决思想认识上的问题,从高考录取通知书,让学生谈对高考的认识,提升到对成功的理解;从对小品中人物的剖析,结合教育学心理学观点,让学生提高认识,从而让学生卸下心理的包袱;从录像中领导老师家长们寄语,接受情感教育,提升到自己鼓励自己,从而树立起信心,接受挑战,努力去实现梦想。

《爱心架起友谊桥》说课稿

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爱心架起友谊桥”,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八年级),属于人际交往心理范畴。

一、教学理念和目标

爱心,是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基础,友谊,是青少年走向社会的奠基石。对朋友付出真诚的爱心,建立患难与共的美好友情,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必修课。教材设置“爱心行动”这一单元,围绕“患难见真情”这一主旨,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渗透,让学生体会在关键时刻,关心朋友、付出爱心的重要性,培养青少年“爱”的能力。

根据以上的教学理念,我制定了三个活动目标:

1、了解“患难见真情”的深刻含义。

2、学会主动关心朋友,付出爱心。

3、感受快乐,获得人生价值。

二、教学方法

我以故事和情景为主线,采用情境体验法、讨论分析法、交流汇报法进行教学,为了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感受真情。 2,活动引领,学会关爱。 3,联系生活,付出爱心。 4,实际行动,体验快乐。 现在,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这一课的。

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 情景聚焦

为了让学生深刻感受到“患难真情”的意义,我准备了一些典型的事例,(课件出示)

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是人类友谊的典范,《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最初,恩格斯经营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业

资助马克思顺利写作。马克思逝世以后,恩格斯放下自己的工作,尽力从事《资本论》后两卷手稿的整理,完成朋友的遗愿,正是这种无私的友谊及真心的付出,才使得《资本论》这部革命史书得以顺利出版,为共产主义阶级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我国历史上也有“知音难觅”的故事,传说俞伯牙是一位琴师,却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只有钟子期能领悟其中的真谛,俞伯牙将他视为知音,钟子期死后,俞伯牙摔断心爱的瑶琴以祭知音,被传为佳话。

通过这两个经典故事,向学生展示患难友情的无限珍贵。

(二)各抒己见

在“情景聚焦”的基础上,讲述《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鲁滨逊流落到一个荒芜人烟的孤岛上,他最先感受到的是孤独,寂寞和无助,最终他明白,没有朋友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作为青少年,我们的朋友正在日益增多,我们不能一味地等待朋友来帮助我们,而是应该主动去帮助朋友,从此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可以怎样关心朋友,帮助朋友?为了突出重点,实现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几个场景。

场景一:体育课上,小明跳高时不小心崴了脚,痛得坐在地上起不来。

场景二:小建是个领养的孩子,最近他知道了真相,情绪异常低落,时常偷偷落泪。

场景三:小芳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可是由于家庭困难,父母多病,她面临着辍学的危险。 学生看完小品后,分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1、假如你是他们的朋友,遇到上面的情况,你会怎么办?

2、帮助别人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学生在热烈的讨论分析后得出结论,我们要主动关心朋友,在朋友需要时伸出热情的双手,雪中送炭,让朋友在危难时刻感受到友谊的珍贵。友谊会因为我们付出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牢固,世界会因为我们付出的爱心而变得更加美好。这是本课的中心主旨,也是课后同学们努力的方向,

(三)心灵感悟

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通过倾听经典的歌曲,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患难见真情(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的道理,从而主动付出爱心,关心朋友。交代学生自己做一件关心朋友的事情作为课外作业,结束本课。

四、教学反思

这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很多,我主要讲以下三点:

1,灵活处理教材,本课活动来源于教材,但不拘泥于教材格式,而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结合实际生活,安排了几个生活场景,目的是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关心朋友,珍惜友谊,懂得付出,用爱心架设友谊之桥,潜移默化的达到活动目标。

2,运用经典故事,深入浅出,有效地感染学生,让学生感受真挚友谊的伟大力量,使平凡的友谊得到升华。 3,本课为学生提供了培养爱心,发展友谊的平台,在这里,学生重新审视自我,发展自我,客服自私,学会博爱。最终全面培养和塑造青少年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我本次说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

一、说教材

本课内容选自高一《心理健康教育自助读本》第一分册第18课,本教材是由湖南省

教科院编著。学好本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和思维水平,而且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情绪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正确调适自己情绪的方法,以便以更佳的情绪状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充分发挥良好情绪对于学习的动力作用以及挖掘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并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说学情

学生状况:当代中学生在科学不断进步,文化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变革的今天,虽然能很快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但他们的心理还不够成熟,在情绪特征上表现为好冲动、不稳定、极端化等特点。对自己的不良情绪表现缺乏深刻地认识,也不善于调适自己的情绪。而且高一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重要关口,已经有较强的独立意识,但是自控能力和心理调节能力还比较薄弱,又处于发展的不完全成熟时期,形成了他们内心需要与意志调控能力之间的失调,从而导致他们在处理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时冲动、极端化,难以很好的调适自己的情绪。

三、说教学内容

本次课的主题是《怎样合理调适自己的情绪》,是来自教材中的《最近比较烦》一课,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各种情绪以及它们对人的影响和作用,并使学生在了解自己情绪特征的基础上,学会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以合理的方式、方法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以增进身心健康。

四、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我主要分为三个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的表现及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的影响,清楚的知道情绪产生的原因。

2、态度和情感目标:重视情绪的调控,培养良好的情绪。

3、能力和问题解决目标:能觉察和分析自己的情绪,认识情绪对自身的影响,并能应用有效的方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对情绪进行自我调适。

五、说重点 重点:理解合理调适情绪的重要性

六、说难点 难点:结合自身情绪体验,分析情绪产生的原因,寻求控制、调适情绪的方法。

七、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我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进行教学。

本课的教学过程主要刺激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强调师生互动。本课程设计的基本内容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心理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体验一种成就感。教师及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主动、积极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所学的知识并加以运用,能够学会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八、教学过程设计

为了达到前面所说的认知、态度和情感、能力和问题解决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具体的教学过程:

1、本课设计为六个板块,分别为:

(一)故事导入;

(二)情绪的故事;

(三)情绪的图片;

(四)情绪的假设;

(五)锦囊妙计;

(六)教师小结

2、故事导入:教师主要通过一个关于林肯和他的陆军部长斯坦顿的情绪的故事导入到本节课的学习并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为下面的活动做好准备。

3、过程:

(一)情绪的故事。为了贴近学生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教师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引导学生,向学生说明,愤怒、悲伤、痛苦等不良情绪对人的身心健康是不利的,而愉快、欢乐、满意、平静等良好的情绪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同时,结合两个故事,告诉学生任何情绪的表现都应去适应,否则,就会物极必反,乐极生悲。

(二)情绪的图片。分为两个小环节:一是教师出示各种情绪图片,引导学生辨认各种情绪的不同表现。通过图片展示,不同的情绪与表述一一对应,学生体会各种情绪的外部表征。二是列出喜、怒、惧、哀、恐等情绪,让学生用语言表述这些情绪在日常生活中的形容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在课堂中加以整理并理性分类,同时,又提高了学生正确表达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把自己最近一周或半个月以来的情绪体验进行勾划,句划出最适合自己情绪体验过的词,如果以上有没列出来的词语,学生自己也可补充写上。

(三)情绪的假设。通过以上分类,教师趁热打铁,提出以下十种情境,请学生说出他们会产生何种情绪及产生该情绪的原因。比如有人弄坏了你的文具,你会产生什么情绪?有过这种体验吗?当时又是怎样处理的?如果一旦再出现类似的这种情况,产生这种情绪时又如何调适呢?等等。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分析:如产生被激怒的情绪时,①分析一下为什么发怒;②分析一下发怒的后果;③怎样使自己不过分激动;④如何控制、调节被激怒的情绪等。

本环节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以上三个活动让学生在弄清情绪的各种分类后,当面对这些不良情绪时,怎样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如何来合理调适情绪。

(四)锦囊妙计。为学生提供一些不良情绪的自我调适方法。

1、怡悦调适法。利用古代的一个故事作为背景。让学生通过扮演故事中的人物并利用“怡悦调适法”来解决剧中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内心的冲突和痛苦,告诉学生如果自己怒骂无常,愤怒难耐,也可以通过这种怡悦法来进行调适。

2、宣泄法。分为三种:①在产生痛苦、悲伤、难过等情绪时,可通过哭来宣泄、释放积聚在内心的痛楚,达到心理平衡;②有郁闷、愤怒、困惑等消极情绪时,可通过音乐或书写宣泄法来调适;③如受了委屈或欺侮后,可借助一些外物来宣泄,比如说拳击、打沙包等方法。

3、还可以用自我暗示法、意志控制法、理智调适法、活动转移法、注意力转移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调适方法。

这一教学环节,诱导和启发学生在不良情绪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正确的调适方法,让学生达到不良情绪的有效化解,使自身的精神堤坝坚不可摧,让精神之库不断注入振奋、欢欣和愉悦,让心境之水永远清澈与蔚蓝。

(五)教师小结。

本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作业的布置和教师的小结:

1、结合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布置作业:①想一想良好调适自己的情绪是否还有其他方法?②情绪与人的关系,以及对人的影响有哪些?③我该怎样调控才能获得良好的情绪?

2、教师结束语:情绪是人心理能量的调节器,它可以发动人的行为,确定人的行为方向,对人具有无法估量的感染力。我们要充分利用积极情绪的正确作用。让我们都做自己情绪的主人,让自己的情绪永远都拥有舒适、温暖的环境,让自己的内心世界更多地呈现出一片晴空。

第13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今天,我以《正确认识自己》为题,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这一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说课展示。

一、说教材

1、首先说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健康的身体需要健康的心理来驾驭才能发挥其良好的功能,小学高年级孩子已经具有比较丰富的情绪体验,然而,孩子们调控情绪的能力还很弱。在碰到不良情绪时,往往不会用合理的方法来调控。因此,这节课我想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孩子认识到:同样的事件,由于处理方式不同,会造成不同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效果,使孩子们初步掌握情绪调控的方法。

2、接着来看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从知、过、情三个维度来对本课进行分析。

3、最后说本课的重、难点

依据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难点………

二、说教法

本课我将运用游戏、表演、多媒体辅助教学等多种手段,让孩子在玩乐中认识自己,逐步学会采用更多的方法来调控情绪。

三、说学法

主要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受、发现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探讨解决问题,发挥孩子们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一)、游戏导入

教学伊始,我通过玩游戏“踩坏小制作”导入新课,以此活跃课堂气氛,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体验到各种情绪。

(二)、感知情绪

1.让学生说说在刚才的游戏中,你的心情有何变化。由于在刚才的游戏中有真切体验,学生会说出各种体悟。老师及时总结出这节课的主题。

2.提问质疑:谁能把这些情绪分成两类?切入问题,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通过孩子的说、老师的总结得出:积极情绪和不良情绪,从而使孩子初步区分这两种情绪,为下面的调节打好基础。

(三)、合作探究的方式调控不良情绪----------不良情绪的后果到底有多严重呢?

1.用多媒体展示马加爵事件。通过这一环节使孩子意识到:不良情绪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2.我通过小组成员回忆,自己经历的哪些事给我带来了不良情绪?此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小组讨论,选出最有效的方法,用孩子们最喜欢的方式向大家汇报。让孩子初步认识到:有了不良情绪,只要积极调控,就可以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积极情绪。 3.讲授调控情绪的方法。简单地说:就是要放开胸怀,做有益身心的事。

(四)、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小心的打开班里的心理信箱,请班长宣读心理信箱内孩子的来信。并且让孩子随机对答,群策群力,为孩子解决心理难题,将我的活动推向高潮。

五、说板书设计

根据课文内容和特点,我设计了这样的板书: 该板书力求让学生抓住课文的内容主线,简单明了。 总之,本节课通过讨论、交流合作以及多媒体展示等课堂活动,我想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收获。

以上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全部内容,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第14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说课稿

班会主题:健康与幸福

主题背景:近年来,心理问题、健康问题成为大家经常谈论的话题。从追求健康的身体,到追求健康的心理,以致追求健康的人格,这是一种社会文明的进步。从体育课程的改革,第二课堂的活跃,它在倡导一种大健康观念的同时,也标志着一种大教育观念正走进校园,走进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高一学生刚踏进高中校园不久,生理和心理正处于一个应适阶段,健康教育就要从这个时期打基础。

班会目的:

1、使学生树立全面的健康观,建立预防为主、自我保健的意识。

2、培养学生敢于发言,勇于发言,善于发言的好习惯。

3、让学生学会心理状况的自我分析 ,引导学生及时寻求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

4、提倡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精神。班会形式:主持设问、多媒体展示、小组讨论、汇总

班会流程:

(一)、导入课题

1、提出问题:在你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健康、金钱、事业、爱情、亲情、友情、美貌、道德品质等) 组织形式:小组讨论、汇总 (学生发言后教师总结如下):

老师:同学们,现在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重视,健康是全人类的头等大事。每个人都希望自已健康,只有拥有健康才能拥有一切。

2、提问:你们大家讲讲自己对健康这个概念的理解?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老师:人们总是习惯上把不生病的人说成是完全健康的人,这是不完全正确的,还有人认为身体强壮就是健康,这种理解也不够完整,究竟怎样才算是健康呢?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含义是:

健康的含义:在精神上、身体上和社会交往上保持健全的状态

1、身体健康

是指无身体疾病和缺陷,体格健壮,各器官系统机能良好,有较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等。

2、心理健康

是指人们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的变化能够适应,并保持谐调一致。

(二)、心理健康自我评价:(附表)

很多学生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理解为心理变态和精神病,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我们千万不能把心理不健康(心理异常)看成一种病态,只有异常到一定的严重程度才是心理变态或精神病,那么我们学生通常能遇见哪些不良的心理状态呢?

把自己的各种烦恼无记名写在字条上,然后由老师归纳挑出较有代表的由全体同学发言提议解决烦恼的方法。其余的没有解决的由班长把它定成一本烦恼本挂放班上。同学们以后可以把自己的烦恼写出来,其他同学留言相互关心鼓励。

(三)、学习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和要求 (附后)

最后老师总结: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是心理健康和社会交往健全状态的物质基础。这几个方面是紧密联系,相互影响的。一个人若是身体健康欠佳或是疾病缠身,自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其它两个方面。而心情不好或社会交往不正常或在群体生活中关系紧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身体健康。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下列各题作出“是”或“否”的选择:(测试) (1)每当考试或提问时,会紧张得出汗 (2)看见不熟悉的人会手足无措 (3)心理紧张时,头脑会不清醒 (4)常因处境困难而沮丧气馁 (5)身体经常会发抖

(6)会因突然的声响在而跳起来,全身发抖 (7)别人做错了事,自己也会感到不安 (8)经常做恶梦

(9)经常有恐怖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10)经常会突然间出冷汗 (11)经常会感觉胆怯和害怕 (12)常常稍不如意就会怒气冲冲 (13)当被别人批评时就会暴跳如雷 (14)别人请求帮助时,会感到不耐烦 (15)做任何事都松松垮垮,没有条理 (16)脾气暴躁焦急

(17)一点也不能宽容他人,甚至对自己的朋友也是这样 (18)被别人认为是个好挑剔的人 (19)总是会被别人误解 (20)常常犹豫不决,下不了决心 (21)经常把别人交办的事搞错

(22)会因不愉快的事缠身而忧郁,解脱不开

(23)有些奇怪的念头老是浮现脑海,自己虽知其无聊,却无法摆脱 (24)尽管四周的人在快乐的取闹,自己却觉得孤独 (25)常常自言自语或独自发笑 (26)总觉得父母或朋友对自己缺少爱 (27)情绪极不稳定,变化无常 (28)常有生不如死的想法和感觉 (29)半夜里经常听到声响难以入睡 (30)是一个感情很容易冲动的人

评分方法:每题回答“是”记1分,回答“否”的记0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得分。 0-5分:可算是心理健康的人

6-15分:说明你的精神有些疲倦了,最好能合理安排学习,劳逸结合

16-30分:你的心理不健康,有必要请心理治疗专家给以指导,相信你会很快从烦恼不安中走出来

第1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

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教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就好比教人游泳,如果一个人很好地掌握了游泳和水下自救的技能技巧,即使他被卷入激流险境,也能从容应付,脱离危险。当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人都有如被冲进了激流险境。而当代”的大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和就业形势,不能不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学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的一门课程,在近两年年的发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接下来,我将对本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做一个简要介绍。下面先介绍课程的第一大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设置。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的基本信息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高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开设以来,得到学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建设步伐快,已经成为了全院学生的必选课。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每周2课时,总共28个课时,个学分。

(二)课程定位

本课程定位于素质培养,服务于高职教育,塑造高职学生的健康心灵,营造和谐校园。

1、服务于高职教育

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在提升高职生心理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塑造健康心灵

伴随社会竞争加剧一路走来的高职大学生,在其成长的历程中,会遭遇学习、交友、爱情、择业、社会适应等一系列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广泛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

3、建设和谐校园

建设和谐校园,离不开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和谐发展,有利于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三)课程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是适应高职学生自我成长的迫切需要而开设的,本课程课程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知识目标

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如: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怎样正确认识自我,了解情绪的作用、挫折的意义,人际心理效应,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

培养高职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调节情绪的能力;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友谊和爱情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以及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大学生。 (3)素质目标

通过教学,帮助高职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面临心理困惑、心理危机时的自助和求助意识;能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善待他人;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品质。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优化心理品质,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二、课程设计

(一)理念与思路

《心理健康教育》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遵循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营造和谐的阳光校园。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思路是以高职学生的心理需要为基础,以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为立足点,以提升高职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避免单纯的知识讲授,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讨论、心理知识讲述、心理测验或心理游戏为课程支点,再辅以学生课外实践开展教学。

(二)教学内容的构建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以“三个学会”为中心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具体内容如下:

1、学会学习

21世纪是终身学习的世纪,增强学习能力是我们提升自身竞争力,更好适应外界变化的根本。而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差,且缺乏一定的学习方法。让高职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要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学生在学习上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学会调控

高职学生的年龄多在17—22岁之间,这是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面临人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学会调控的核心是培养高职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学会处理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如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积极待人待己。学会与异性交往,正确处理爱情中的问题等。

3、学会交往

进入大学后,高职学生大都有强烈的人际交往的欲望,但因缺乏人际交往技巧、自信心不足等原因,有一部分学生常常感到人际交往很困难,导致人际关系较差。学会交往就是通过学习和训练,提升高职学生在人际交往和人际沟通的信心和能力,营造良好的关系网。

(三)课程内容组织与选择

以“三个学会”为中心,我们主要选择七个专题作为授课内容,其专题和对应的课时为:

第一部分: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第1讲:健康从心开始(2课时)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第1讲: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培养(2课时) 第2讲:大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2课时)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试能力

第1讲:学会学习与培养创新思维(2课时) 第2讲:沟通与人际关系(2课时) 第3讲:恋爱心理与性心理(2课时) 第4讲:情绪调节与管理(2课时) 第5讲:压力与挫折应对(2课时) 第6讲:职业生涯规划(2课时) 第7讲:热爱生活与珍爱生命(2课时)

通过该阶段的学习,为顺利渡过大学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四)教学模式设计

目前,我们主要采用的是“问、想、做、评”的教学模式。 1.问:就是问题,提出问学生的问题,或通过案例分析引入问题。 2.想:就是思考,鼓励学生思考想象,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3.做:就是活动,开展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

4.评:就是评价,运用暂缓批评、欣赏创意的原则,重视形成性评价与自我评价的方法。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部分高职学生入学后存在抑郁、焦虑、迷茫、自卑的心理,而且综合素质和学习的自觉性较差,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学习兴趣。再加之很多学生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根据这一学情,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教学感染力和实效性,

1、讲授法。

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讲授一些贴近他们的实际生活的知识性内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2、案例分析法。

把在心理咨询中发现的普遍性问题,作为心理健康课的重要教学内容。选取典型个案(在遵守保密原则下,进行技术处理),拿到课堂上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3、讨论法。

对于同学们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讨论交流,使同学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学生普遍关注恋爱心理,他们有太多的渴望,同时也有太多疑问和困惑。比如如何对待爱情?是喜欢还是爱?应该将亲密关系进行到什么程度?学生讨论之后,老师进行总结,面对学生渴望爱与被爱的美好情感,从生理与心理发展入手,肯定学生正常的生理与心理需求,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

4、现身说法故事法

课堂中,我们会通过学生或老师或相关成功人士讲述自己所经历的某件事情及感受,如讲述自己的成长过程,讲述自己的家庭,讲述自己的朋友等来达到现身说法。让学生述说自己的故事,可以起到宣泄情绪、表达自我的作用;同时把情绪渲染给大家,产生情感共鸣,促进同学情谊;再次可引出对心理现象的思考与理解。而老师的现身说法拉近师生距离,密切师生关系,使学生更加信任老师。同时还可使学生更能明白一些心理现象,疏解压力,或少走弯路。而相关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更是可以激励学生自强不息,发奋图强。

5、互动式的教学手段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注重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

6、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进行多媒体教学。

目前,本课程已制作了进行专题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收集了大量的音像资料,有针对性的展示给学生看,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现实性。

四、教学条件

(一)教学团队 本课程拥有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的课程教学团队。均有独特的教学风格和各自擅长的知识领域,且都兼顾教学、咨询和指导学生实践,有利于在教学中全方位分析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二)实训条件

学校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专门的工作场所,配备了必要的办公设施,基本上满足了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需要。具体如下:

1、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

2、配备了电话、电脑、打印机、录音笔等必要的设施。

(三)教材建设

在教材的选用上,我们使用的是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许辉主编辑《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考的资料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与训练》和大学生心理案例集。另外,围绕教材内容,我们收集了大量的典型案例,《心理访谈》等视频、声频资料作为辅助教学的资源。

(四)网络资源

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平台,利用 QQ、邮箱以及在线心理辅导,建立和学生心灵的联系,可使学生在无压力的情况下畅所欲言,既高度尊重学生的个人权利,又为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同时还可以在网络平台进行在线心理测试,有利于学生了解自我。

五、教学效果

(一)课程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

1、平时考核(40%)

主要依据学生的课程出勤率、课堂表现、课程遵守纪律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综合考虑,给出一个合理的成绩。

2、期末考核(60%)

期末考核主要采用开卷形式。主要考核学生对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生评价:

这门课也深受学生的好评。根据学生结课后的跟踪调查和学生的论文表明,学生的反响较好。有95%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得到重视,7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带给他们较大收获或内心的深刻触动,收效显著。

①我学会了与人分享

通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确实收获不少。它不仅解答了一直困扰我的一些问题,还帮助我正确地摆正了心态,积极地去面对以后多彩的生活。以前我有什么烦恼都一味地藏在心底,从不说给人听,其实我很难受,于是会经常乱发泄一番,如喝酒,抽烟,有时还和别人吵架„„现在的我开朗了很多,有烦恼的时候会将心里话向他人倾诉,我觉得每当我说完之后,特别地舒坦。这门课让我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不知不觉中快乐,并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②我学会了控制情绪

上过心理健康课之后,我知道了是你的思想与态度产生了你的情绪,而非外在的事物与刺激。人不会受事物的干扰,干扰人的是他们对事物采取的观点。听老师讲的例子之后,我开始注意这个问题。从前的我在生活中很小的事都能让我气一天,现在我尝试着改变我的想法从而改善我的情绪,让我心情保持平稳或积极向上。

我很庆幸这学期学习了这门课,它带给我的快乐、知识与经验是无价的!当我迷茫、不知所措时,我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老师的话,它们可以帮我很大的忙。

六、特色与改革

三个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教师讲授知识与学生自我成长相结合。

1、紧密结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授课内容。在给各班上课时,尽量做到先听心理委员分析班上的问题和学生的需要,根据这些问题和需要精选教学内容,增强心理课的实效性。

2、教法改革

我们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采用互动式教学,将心理测验、心理训练活动、心理体验与心理知识的讲授融为一体,使学生在自己领悟的基础上,理解心理学的理论,并运用所学的心理调节方法,解决自己的心理困扰,提升自身心理素质。对于同学关心的心理热点问题,组织同学进行讨论、辩论和演讲,使同学增强认识,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3、本课程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 大力开展实践教学。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实践活动。

(1)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我们借助心理健康周和世界精神卫生日,通过广播、墙报、展板、学校网站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的正面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进了学生对心理健康和心理咨询的认识。

(2)大学生心理素质综合测评,为学生进行了心理素质测试,并分析产生原因,使更多的学生关注自身,关注健康。在数百个心理测试量表中,经过认真的分析,筛选出“SCL—90”(症状自评量表)作为学生的使用量表。

(3)团体心理辅导:开展了“自信是成功的阶梯”、“人际交往辅导、“走出抑郁”等多期团体心理辅导。

(4)心理素质拓展训练。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能将学过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真正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这门课程给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改变。

七、课程建设规划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走过的路,是注重发展的路,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课程建设上依旧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

1、师资力量方面尚显薄弱。

2、网络资源亟待丰富。目前,网络资源中的学习资料、录像资料、心理学教学影片数量较少,难以满足网络教学的需要;

3、教学时数少,难以深入地满足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渴望,难以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就我院目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情况来看,主要针对的学生群体集中在大一年级,不能有效的针对各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点课程,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扶助与支持,目前正以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努力把它建设成为富有特色的高品质课程。我们主要通过以下步骤逐步实现这一目标:

1、不断探索与实验研究,初步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设计和构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模式;

2、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提高教学质量。通过加大师资队伍心理教育培训的力度,如通过心理咨询培训、心理教育进修等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和职称层次,以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与理论水平。

3、丰富网络资源。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每一章节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主讲教师的授课录像、习题思考等教学资料逐步上网,保持更新,让学生自由查阅,并为师生提供一个网上交流互动平台。

4、加大教材建设力度,编写或修订一批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配套教材、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心理训练手册等,方便学生以各种形式学习。

以上是我对这门课程的汇报。谢谢各位!

第16篇:小学心理健康说课稿(获奖)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叫赵影慧,来自唐弢学校,今天我设计的课程叫做《我的时间我做主》。世界上哪样东西最长又是最短的,是最快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又是最广大的,最不受重视又是最值得惋惜的,它就是时间。在时间面前,人人平等,稍纵即逝。我们经常会感到有很多事情要做,但时间却不够用。小学生的自制力比较弱,注意力持续时间比较短,缺乏时间观念,容易出现无节制的娱乐,做事拖拉等不良习惯。本次心理活动课就是针对小学生在学习上不重视时间,随意浪费时间的问题而设计,以一分钟为切入口,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认识时间的宝贵。通过情景创设让学生了解是谁偷走了时间,我们该怎么办?希望这节课可以让学生学会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处理好学习、活动与休息的关系,用积极的态度去争得时间,做时间的主人。“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我相信,如果能够学会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对孩子来说一定会终身受益。因此我设计了《我的时间我做主》这一堂针对小学中高年级的心理辅导课。并拟定了以下三个目标: 1.让孩子能够初步了解时间的意义,学会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2.能够认识我们不能合理利用时间的原因,找出珍惜时间的好方法。 3.学会合理规划时间、科学管理时间。

我将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孩子在轻松的活动中了解时间的意义,初步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并能够认识我们不能合理利用时间的原因。而我的教学难点则放在让孩子自己探索珍惜时间的好方法,学会合理规划时间,科学管理时间。为了突破教学重难点,我采用了谈话交流、情景创设、表演代入、分组讨论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另外我还利用时钟、多媒体课件等帮助学生了解时间,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本节课我的教学过程预计从下面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热身活动:我们都是小闹钟

设计热身活动:我们都是小闹钟。老师报时间口令,学生用手臂做时钟的指针,通过这个游戏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时间,感知时间,并能说说自己在这些时间段都做了什么。

(二)我们的一分钟

对于学生而言,时间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如何将抽象的时间具体化呢?我以一分钟为切入口,将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任务,看看学生在一分钟之内都能做哪些事情。这个设计就是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并了解一分钟看似短暂,但其实我们可以做很多事情。通过这个设计,让学生初步具有一定的时间观念。

(三)谁偷走了时间

通过上一个环节,学生了解到原来自己的一分钟可以干这么多的事。但同时可能也会疑惑,既然一分钟可以干这么多事,为什么我们还是有很多事情做不完呢?为什么还是觉得时间不够用呢?老师在同一时间布置同样的任务为什么大家完成的有快有慢,甚至还有无法完成的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近情景故事《是谁偷走了乐乐的时间?》。这个故事是大多数孩子周末的一个缩影,到了周末孩子们总是想要先完成作业,但在实际行动中往往事与愿违。总会因为各种事情而分心,一会做点这个,一会玩点那个,一会吃东西,一会看动画片,时间就这样慢慢溜走了。直到最后一天的晚上才匆匆的写完作业,碰到较长的假期更是如此。

这里我会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让同学们来讨论一下,是谁偷走了乐乐的时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到原来自己有时也是“乐乐”,也容易出现乐乐的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习惯性拖延”是最大的时间偷窃者,乐乐的星期天就是典型的“时间拖延”个案。许多同学都因无法克服乐乐那样的拖延恶习,所以出现各种各样的拖拉。这也就是为什么老师明明留了不多的家庭作业,还有学生做到深夜的原因。特别在考试前,很多同学摆出苦读架式,甚至中午不休晚上熬夜,却收效甚微,这都是因为不能抓住每分每秒,科学合理的利用时间。这个环节就是希望学生们可以认识到自己浪费时间的问题,并试着改变。

(四)我的时间我做主

通过乐乐的故事学生们知道了浪费时间的原因,那接下来,学生一定会迫不及待的想要改变,这种改变不仅仅是知道几句名言就可以的,一定要切实可行,从行动上懂得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这里,我设计让学生按照刚才的小组继续讨论如何珍惜时间,你有什么好的办法,看看哪个小组的办法最多,最行之有效。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其实学生们都是有心人,他们都希望做自己时间的主人。在学生交流评选之后,我也会给学生们一些珍惜时间的小建议。

比如:一、做事之前先计划,分清主次抓重点。

二、善于抓住零星的时间,合理利用整块时间。

三、学习一定要专注,先紧后松不分心。

四、当日事当日毕,当时事当时毕,拒绝拖拉。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具备了一定时间观念,也初步掌握了一些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

(五)聆听心语,互送祝福

学生在掌握了一些合理利用时间的方法后,我会引入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 的故事来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对林清玄有一定的了解,希望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时间的可贵,珍惜时间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可以像作者一样,跑在时间的前面。

最后,我会让学生们搜集一些珍惜时间的格言,把它们做成书签送给自己的同学,既提醒自己要珍惜时间,也将这种情感传递给他人。我相信,如果学生从小就学会珍惜时间,一定会受益终身。

这就是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我的时间我做主》,谢谢各位老师!

第17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说课稿

心理健康课说课:《让友谊之花常开》

【设计理念阐述】

1、学生特征的阐述:

经研究发现,儿童喜欢上学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学校生活充满好奇感;二是可以在学校中认识许多新朋友。儿童对“朋友”的理解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 变化。低年级儿童把朋友看作是可以与之共同活动的游戏伙伴,或居住的地方离得很近的小朋友。在学龄中期,儿童的朋友概念表现为:强调共同的价值观和品位, 也提高了互惠性的成分。但有部分学生因为胆小内向或有自闭倾向,不懂得如何交朋友,不知道如何来维护友谊。所以有必要通过相应的活动增加学生交友的体验, 增长交友的知识,改善其心理素质。

2、对本课辅导活动意义的阐述:

本课辅导活动旨在帮助小学生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技巧,了解交往的学问,认识并注意防范社会交往中的不良现象。

本活动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及心理体验,唤醒学生隐性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活动中去体验,去感悟。针对孩子爱动、活跃的性格特点,以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活动形式组织,让孩子轻松掌握交友的常识,体验到交友的乐趣。整个教育过程中注重引导孩子如何认识和交往朋友。

【活动目标】

1、认知辅导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友谊的真谛。

2、情感教育目标:使学生体会友谊带来的欢乐,学会如何建立和维护友谊。

3、能力训练目标:懂得与同学相处要宽以待人,严于律己,培养朋友间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心理体验,让学生通过表演认识人与人的交往和生活中的朋友。

2、自主探究法,对于如何维护友谊这个问题,学生不容易概括,采取小组成员探究的方式。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感受开心

为了让学生能以最佳状态进入到这节课,我在开始安排了本班学生课间活动游戏图片,感受开心,然后导入到本节课主题-----“让友谊之花常开”。

放松学生的心情,消除紧张感,拉进师生的距离,轻松引入课题。

(二)交友标准

首先让学生动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朋友。然后说出为什么喜欢和她交朋友?在交往中你是怎么做的?大家一起分享交友的快乐。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通过介绍自己的朋友,使学生回忆朋友正面形象,产生快乐的积极情绪,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心理氛围。

(三)联系实际谈做法

通过《争吵》《抄作业》两个情景剧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朋友。使学生对朋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教师教会学生化解同伴间的矛盾。向小学生讲解友谊的特征、原则及重要性,使小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朋友。让学生把学到的方法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能够学以致用。

(四)玩游戏维护友谊

游戏一“找朋友”,体会找到朋友和找不到朋友的感受。游戏二“连词成句”,体会如何维护友谊。通过游戏亲身感受有朋友真好,认识到友谊需要有真诚、热情、谅解、原则等来维护。

(五)增友谊卡,共享温馨

把你最想说的话写下来,设计一张友谊卡。然后找到你的朋友伙伴,亲手交给她。让学生通过活动进一步加深友谊,充分体会友谊带来的快乐。

第18篇:心理健康与安全说课稿

相逢在花季

——初中生青春期心理健康与安全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心理健康与安全》。初中生正值青春期,在这阶段,学生的身体、外貌、行为方式、自我意识、交往与情绪特点、人生观等,都逐渐脱离了儿童的特征而变的成熟起来,更为接近成年人。这些变化会使很多同学产生困惑、自卑、不安、焦虑等心理问题及早恋问题。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教材分析

关于教材,《心理健康与安全》是选自江西教育出版社《我的安全我知道》(七年级适用)第四章。本章主要介绍了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该如何把握交往原则、培养健康的人际交往心理,处理好人际关系,以及正确青春期的烦恼和认识早恋的危害。这让刚步入青春期的学生及时掌握方法,消除心理障碍,顺利度过青春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本章内容在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课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本章内容知识点过多,理论性太强,为了避免空洞说教,我主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例子图文并茂地把一些知识点串联起来,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于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我把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掌握正确的人际交往原则,处理好人际关系,排除青春期烦恼。

2、能力目标:通过合作探究,活动体验等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心理烦恼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人生观。

设计意图:为了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把教学重难点定为: 重点:正确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和认识早恋的危害。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心理问题,快乐度过青春期。

二、教法学法

《纲要》指出:要探索寓教于乐、寓教于丰富多彩活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公共安全教育的效果。我主要通过启发式教学、情景教学、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法来引导学生引导学生在活动情境中自我体验、自我感悟、自主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分析青春期的心理烦恼、正确处理问题。

三、教学流程

我主要设计了五个环节四个活动

(一)歌曲导入

1、学生听歌曲《不想长大》

2、老师:为什么不想长大?(因为长大了有很多烦恼)

3、老师:你有哪些烦恼?

设计意图:歌曲导入,渲染轻松的气氛,让学生放松心情有利于课堂的开展,选用《不想长大》这首歌为了引出烦恼的话题

(二)活动探究:烦恼知多少

1、悄悄话信箱:把你的烦恼写在纸条上,并把它放在信箱里。(为了保护个人隐私不署名或署假名)

2、老师从中抽出烦恼较典型的一些纸条,让同学们讨论为什么有这些烦恼,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匿名写烦恼、讨论、可以让学生无所顾忌畅所欲言,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上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课件图片展示学生五种常见的烦恼,这样更加直观形象, 烦恼a:我脸上长了好多痘痘,很难看,好烦呀!

烦恼b:小丽是我最要好的同学,就因为上次语文考试我考得比她好,她就不理我了。 烦恼c:妈妈老是翻我的东西,看我的日记,好烦呀! 烦恼d:我讨厌英语老师,上他的课就是不想听,英语成绩越来越差。

烦恼e:我收到了一封情书,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个烦恼放在最后起过渡作用)

4、老师引导学生共同分析产生这些烦恼的原因,是青春期生理变化的原因及人际交往的原因,出现了该怎么办? 设计意图:在具体讲每个烦恼的原因和解决办法时,引出交往原则和培养健康人际交往心理的知识点,从而把几个知识点串联在一起。让知识点联系的更加紧密。

(三)情境探究:苦涩的“青苹果”

1、当你收到爱慕信息时该怎么做?学生情境表演:三个同学,一个演女生,一个演男生,一个演送信人。其他同学设想剧情发展,学生小组讨论

2、教师引导:一是拒绝可能出现的结果;一是接受可能出现的结果。 (拒绝要正确对待、妥善解决,具体内容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表演,教师讲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体验到遇到早恋问题时应该如何处理,如何跟异性相处。

老师过渡语:如果没有抵抗住诱惑,陷入了早恋的泥潭,可能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3、阅读早恋案例(课件展示由早恋造成危害的案例)

①失恋男生自杀,体内鲜血流出一半;②早恋女生怕奶奶告密杀死奶奶;③初中生杀死暗恋女生,自杀未遂;④初中生“情侣”相拥卧轨自杀身亡;⑤三角恋导致的伤害事故。

4、师生总结早恋的危害:a、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b、对学习干扰极大 c、容易产生越轨行为

d、可能导致犯罪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形象的真实事例,让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早恋的危害,以及明白陷入早恋泥潭,可能造成的后果,让学生对早恋望而怯步,以达到教育学生拒绝早恋的目的。:

5、配乐朗诵:《所有的日子依旧美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要珍惜青春年华,不盲目早恋,让身心健康,顺利的度过花季雨季

(四)教师总结(内容上深化主题,课堂结构上更加完整)

(五)作业:以“我的青春,我做主”为题写一篇心得体会

第19篇:小学心理健康课说课稿2

小学心理健康课说课稿《换位思考》

一、主体的选定:

自我校“心灵小屋”开办以来,有许多学生通过书信、询问、交流等方式抒发内心的感受,我发现小学生成长到中年级,其自我意识逐步觉醒,独立性增强。不仅体现在和父母的交往上,还体现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同甘”但不能共苦,当遇到困难、受到挫折或是和同学发生矛盾时,很少能过主动分担,友善相处。从发展的角度看,引导小学中年级学生接纳人际交往的基本法则,搞好同学关系能为今后与他人和睦相处、合作学习、共同进步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与同学友善相处、共同进退的前提就是能够体察、感受对方,进而“以心换心”,传递彼此的理解和关怀。所以,确定“换位细考”这一活动主题既是对学生成长过程中现实问题的引导,也是为他们社会性成长奠基。

二、目标的解读:

基于该阶段学生与同伴的交往进入一个双向帮助、但不能共患难、仍以自我为中心的交往心理特点,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以下三点:

1、创设情景,尝试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2、引导学生接纳“换位思考,以心换心”的人际交往法则;

3、学会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学会宽容,欣赏他人,做一个快乐的儿童。

三、方案设计: 在教学中,根据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标的要求以及本节课的具体特点,我注重营造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和情感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原则。

四、教学环节:

小学中年级心理健康活动对形式的趣味性相对低年级要求略低,但对于活动的参与性、情感性的要求更高,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班级特点、开展活动的环境条件等。本节课,我还考虑了学生之间的交往现状这一因素,课前深入学生生活,留心观察,分层了解学生的情况,积累了学生人际交往中的突出问题-----以自我为中心考虑问题,不懂得理解、关怀他人。为了帮助学生克服交际困难,学会交往,我设计了活动过程四部曲:

1、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2、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3、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4、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下面,我具体说说我是怎样教学这一课的:

一、情景导入,心有所动:

本节课上,我由一封信引发学生对类似感受的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产生共鸣。听完了这封信,教室里格外的安静,我说“:同学们,相信大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烦恼,有谁想和老师、同学们说一说你当时的心情?”我记得其中有名学生这样说:“老师一次课上我想上厕所,但又怕耽误学习,我的身子接不自觉的左右搬动,老师看见了却狠狠地批评了我,说我不遵守课堂纪律,当时我又委屈有难过。”这样通过几个同学的发言进一步呈现里在学校生活中与老师、与同学间的种种烦恼和内心的感受,此时倾诉自己的苦脑和传递彼此的理解关怀,就成为大家共同的愿望。

二、参与体验,互换角色;

“是啊,当我们感到苦恼、感到孤独的时候,多么希望得到朋友的支持和鼓励。老师知道还有很多同学在校园生活中遇到过这样不开心的事,现在你们可以在小组中尽情的倾诉,小组的同学会非常的欢迎你们!”听了我的活,孩子们消除了心中的顾虑,敞开心扉尽情的倾诉,在进一步激发小组合作后,我请同学们换个角度想一想:“假如你是他们,你希望身边的同学怎样做?是一句最真诚的话语、一个最有感染力的动作、还是一幅最漂亮的图画?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心和理解传递给彼此,同时感受集体的温暖。”伴着大家熟悉的歌曲《朋友》,孩子们第一次真正尝试了换个角度看待和思考问题。

三、情感分享,结交朋友: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我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我通过巡视监控、个别辅导、参与其中来发现典型案例,以便情感分享。在我参与的过程中,孩子们也向我说出了心中的故事,我们彼此换位,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学们,刚才我真希望有一个摄像机,把大家传的理解和关怀的动人场面拍摄下来,因为老师看到了每一位同学脸上真诚的微笑,你们到底做了什么?是什么感动着你们呢?”在学生的自由发言中,我感受到他们的思维是那样的灵活,那样的富有创造力。我记得我们班的孩子用了好多表达关怀和理解的方法:有真诚的话语、富有感情的动作、讲笑话、唱歌、亲手绘制图片、倾听心声等等。当时我真的被他们打动了,并及时的做了小节:“同学们,一句温馨的话语会像春天灿烂的阳光,驱散内心的阴霾;一个富有感染力的动作传递着无言的理解和鼓励;一幅亲手绘制的图画包含着多少关心和爱。”这样,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纳了人际交往的法则“换位思考”。

四、拓展互动,共建快乐:

“同学们,我们通过互换角色找到了彼此升上的闪光点,结识了更多的朋友,你们高兴吗?”孩子们异口同声-----高兴。“那么,说一说怎样才能做一个快乐的儿童?才能拥有一个快乐的家庭、班级、校园、社会?”带着问题,伴着歌声,孩子们在一次拥有了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老师的启发下,他们联系社会,拓展到更多的人身上,使教学得到升华,真正学会了积极乐观的看待和思考问题,总结出只有多点沟通、多点理解、学会宽容、欣赏他人,才能给他人和自己带来更多的快乐!

第20篇:心理健康课团结精神说课稿

团结精神·学会合作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目前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爱以自我为中心,又加之现在是集体活动不是很多,很多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是因为孩子们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认识。

还有一些孩子内心中渴望与人交朋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少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

因此,本节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交往能力。因此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就是大家在 互 相 信 任、互相 支 持、互相 配 合、互相 帮 助 中 一 起 把 事 情 做 好。知 道 团 结 合 作力量大,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并学会与人合作,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和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故事、视频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感受到团结合作带来的乐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从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体验和感悟,学会团结合作,并在活动中感受团结合作带来成功的喜悦。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以图片、视频和游戏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采用引导、鼓励、表扬、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明白道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义,并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活动中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看视频《贪吃蛇》,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揭示课题。

实践是最好的依椐。我请同学们分别说一说身边发生的团结合作的事情,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际,想一想团结合作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

(三)故事与游戏,紧扣课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故事、视频和游戏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教学内容适合于高年级的教学手段,如《天鹅、大虾和梭鱼》的故事、《千手观音》的视频、穿越A4纸的游戏。

如游戏“拔河比赛”和“分豆子比赛”;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扫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这一项目,让学生认识到个子高矮和体重多少及个人体质,还有人数的多少与比赛输赢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过把红绿豆分开并运送到超市,看谁做得快,请优胜组的学生们说出胜利的秘诀,从而体会到一起做事情不仅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合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做事情除了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我开设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扫地”,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上台各抒己见,既教育学生要 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学校大扫除时不拈轻怕重,应该大同学挑重活干,小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赖别人,在家里也一样。

这样由有了一定的认识到进一步认识,再到更加深刻的巩固,符合了智障学生循序渐进这个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在玩中学习,玩中认识,玩中体会。从游戏比赛中寻找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教训,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一主题展开,环环相扣,互相照应,充分体现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完成了教学目的。

(四)分享学生体验结果,总结教学内容。

此环节,我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反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也是一种美德,团结还能感受快乐!快乐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学们都能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心里话。使教学目的得到升华。并把快乐健康的心情带到课堂外,校园外„„ 五、说体会: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 “团结合作”为主线,通过热身运动,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肢体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团结与成功的乐趣。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有情绪高涨,爱自我表现,会不由自主地上台表演或发言,出现纪律涣散,难以控制等场面,但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课定能增强学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意识,或多或少纠正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

《团结合作》说课稿

[说教材]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小学中年级学生独立意识、自我角色意识逐渐增强,在集体做事或完成任务时往往为了表现自己而忽视他人的作用,合作意识不够。很多事例说明不团结合作会影响工作、生产和学习。因此培养他们与人合作的精神和与人共事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确定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懂得完成集体任务需要团结合作。

2、知道团结合作就是合干一件事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帮助,互相配合。行为目标:

1、与人合作时,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不固执己见。

2、与人合作干实事,要互相支持,互相谅解,不互相埋怨。情感目标:愿意与人团结合作。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思想。 [依据学生实际确定的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依据以上内容采用的教学模式是:“双主互动式”]

“双主互动式”的特点是:能较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揭题认标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步感知,为明理做好铺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因此我采用“游戏法”和学生们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

比赛结束后提问:老师玩的什么游戏?怎样能提高比赛的速度? (汇总为:我们合干一件事时,应该团结合作,这样才能取得胜利。) 板书课题:团结合作

[游戏导入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为学生创设轻松、活跃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使学生初步领悟道理。这样学生带着兴趣和“为什么要团结合作?怎样做到与人团结合作?”这样的疑问自然进入“明理”的思维流程。]

(二)自主学习

探究明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落实认知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通过游戏,让学生懂得什么是团结合作,为什么要团结合作。怎样做才是团结合作,从而落实认知目标,突破教学难点。]

(三)处理信息

深化明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在联系学生实际,深化明理,突出教学重点。

[为了达成教学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机会,为学生自主地学习和学会学习创造条件。因此我采用了“事例明理法”和学生进行这一环节的学习。] 说一说我们班上哪些事是通过团结合作最后取得了胜利的?

[通过课前调查,课上汇报,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了团结合作的思想,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特别是通过本班实际情况的说明,更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师:课件播放录像,学生边看边思考:团结合作中的精神? 揭示互相帮助。

[通过创设情景,一方面发散思维,一方面反馈学习效果,为指导学生今后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让学生谈收获,听歌曲,鼓励全班同学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本课板书设计为文字结构式板书:]

团结合作

分工合作 相互配合 目标一致 互相帮助

【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到轻松愉快的自由美;学习交流的合作美;获得知识、懂得道理的成功美。在美的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团结合作力量大》说课稿

(2010-01-22 21:40:21)尊敬的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请允许我简单地介绍自己,我是来自芦淞区立人小学的黄琳。一直以来我都是心理学的爱好者,并于2008年5月获得心理咨询师二级证书。从教6年来,我非常关注学生的心理状况,2006年曾以本校农民工子弟与城市学生相处为素材,撰写了《一张友谊卡》参加品德学科“我的教学故事”演讲比赛,分别获芦淞区、株洲市一等奖;也曾联合家长为本班一名极度内向、孤僻的女孩积极想办法,查阅儿童心理学等相关书籍。我把学到的关于心理学的知识运用到平常的教学之中,积极关注每一个学生。对待问题学生,多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尽可能弱化他们在其他学生心中的消极影响。

下面我将对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团结合作力量大》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团结合作力量大》,选自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属于交往心理的范畴。

二、说设计理念

心理学认为,合作是两个以上的个体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已成为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题,合作是未来工作、社会适应乃至国力竞争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合作和协调精神是学生进行良好的人际交往所必须的心理品质,也是教师塑造良好的学生班集体所必须加以培养和训练的;是小学生团体发展性心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目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在家庭、学校生活等多层面中表现出不合群,不善于与人合作的弱点。因此,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非常必要。

三、说活动目标

根据以上的活动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活动目标:

1、认识合作,懂得合作的力量大,培养合作精神。

2、学会合作,使学生明白怎样才能很好地合作,合作中应该怎么做。

3、体验合作,让学生充分体验合作过程中的快乐,从情感上认同合作。为了达到以上活动目标,我设计了活动过程三部曲:

1、媒体导入:认识合作,学会合作

2、游戏引领:体验合作,真诚合作

3、感受分享:认同合作,愿意合作

四、说教法、学法

我尝试把自己在学心理时参加过的团体咨询运用到小学课堂上,遵循“知、情、意、行”四位一体的原则,充分运用体验式教学,先让学生认识到合作的意义,再从精心设计的游戏中体验到合作的快乐,从情感上接受合作,以此来指导以后的行为。

五、说教学过程

(一)借助多媒体感受合作的意义、方法。首先出示一段《蚂蚁搬豆》的视频,初步感受合作的意义。接下来,让学生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需要合作。再从欣赏大雁南飞图片明白合作要互相帮助、合理分工;教师讲述蚁团合作过火球让学生明白团结合作就是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队凝成一根绳,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

(二)在游戏中体验合作的快乐、运用学到的方法。

我选择的“海洋中的孤岛”、“蒙眼三角形”、“心有千千结”都是比较适合培养合作精神的心理学游戏。前者是要尽可能多的学生站在一张报纸上,然后把报纸对折一次,再次考验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蒙眼三角形”是要小组全体成员蒙上眼睛,合作找到一根绳子然后拉成一个三角形。“心有千千结”是要全班同学围成一个圆圈,双后交叉分别握住相邻同学的手,在不松手的情况下通过合作想办法解开这个结。

(三)感受分享,认同合作,愿意合作

学生谈自己在游戏中的感受、收获、难忘的细节,教师总结,宣布活动结束。

六、说感受

能有机会参加这次活动,我个人感觉非常荣幸。在过去的一个多星期时间里,《团结合作力量大》这节课的设计经过了5次修改,期间得到了芦淞区教研室刘江波老师的多次指导、立人学校领导、老师的大力支持,也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合作的快乐!我们通过多次研讨、试教,发现体验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健康心理有很大影响。一次试教前我要一个班的学生自由分两边坐好,结果所有女生坐一边、男生坐另一边,一问老师才知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男女界限很清楚。我巧妙地通过游戏,把学生重新分成两组。当活动结束的时候,这个班的男女同学很自然地手牵手齐唱歌曲。这个小细节让我看到了心理健康团体辅导课的时效性。 我的说课完毕,真诚欢迎各位领导、专家、老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要团结合作》说课稿

(2009-05-27 14:47:52)

教材分析

《要团结合作》选自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课本《思想品德》第八册第十课。本课依据课程标准三至五年级“团结友爱”德目中认知目标第3条“懂得完成各项任务需要团结合作”而设置的。课文采用了夹叙夹议的方式说明社会生活需要团结合作的意义及具体做法。它着重引导学生懂得完成各项任务需要团结合作。做到:乐于与人合作,能听取别人的合理意见,不固执己见。 学生分析

小学生正处于各种品质形成的阶段,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人与人交往的减少,且现在大多数均为独生子女,在家中受到父母和长辈的溺爱,逐渐形成了独来独往、孤僻、内向、霸道的性格。因而塑造学生优良思想品质、优秀交流能力、与人合作能力是是他们很感兴趣又需要恰当引导的问题,也是教师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课题。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团结合作就是在大家合作一件事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

2.懂得在做很多事情时都需要团结合作,尤其是现代社会更需要团结合作的精神。 情感:

愿意与人团结合作。 行为:

1.与人合作时,能听取别人意见,不固执己见。

2.与别人合作时,互相信任,互相支持,互相配合,互相帮助,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不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树立团结合作的思想。 教学难点:

使学生亲身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课件展示《三个和尚》这个故事,引发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步感知

通过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意。使学生在教师的提问引导下,逐步明白和接受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发挥个人的作用,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完成共同的任务;不愿与人合作,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是什么事也做不成的。

三、深入明理

通过具体的事例(课件:小到打扫卫生、游戏、篮球比赛;大到神舟飞船的发射成功乃至国际之间的合作)和出示有关图片、交流名言警句,来进一步说明为了完成共同的认为,必须集中力量,密切合作,相互配合才能成功,从而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四、体验激情

通过游戏(夺红旗)、辩论,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达到又一个兴奋点。加深对课题的理解:首先集体中每个成员目标要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还要互相配合、相互协作。只有善于团结合作的人,才能在当今和未来的社会中有所作为。达到培养学生良好品德素质的目标。

五、课堂小结

现代社会是一个讲求合作的时代,单打独斗与这个时代是格格不入的,一个集体只有具备了团队精神,有了较强的凝聚力,才能把事情办好.老师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能更加团结,亲密合作,把我们班上各项活动都搞得更好。

最后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让同学们边唱边体会歌曲中所蕴涵的道理。在歌声中结束学习。充分体现寓教于乐、师生互动、学生主体的素质教育新思路。

德育实践活动课《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

德育实践活动课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教学设计

一、主题产生的背景:

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 是人类的未来。但随着我国社会逐渐以独生子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缺少团结协作的认识及能力,而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这样的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各尽所能,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时时处处都充满了竞争。如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在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团队精神,所以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越来越重要了。针对这些现象,师生共同研究决定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这个活动主题。

二、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初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了解构成“团队精神” 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表演,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各尽所能,而且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做到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三、活动实施的过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团队精神?

2、查找一些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团队成功的案例。

3、列举一些身边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的案例。

4、讨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团队精神。

(二)、制定活动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每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交流研讨写出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

经过两周的调查、采访、翻阅书刊、上网等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精心整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一下。

四、学生谈感受:

五、教师总结:

经过两周的实践调查,翻阅书刊,上网查资料,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并能以组为单位,精心吞吐量,开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在全班进行交流。同学们能围绕“和谐友爱,合作发展”这一话题各抒已见,形式新颖,同学们能做到团结协作,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的体验,而且,能在平等地、自主的交流中培养自信心、责任感,发扬团队精神。下一步就要落实到行动上,我希望你们能真正做到,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我相信,在团结协作精神的推动下,我们的班、我们的学校、我们组建的各种团队,都会是生活中美丽的彩虹。

德育实践活动课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反思材料

作为这次活动课的指导教师,既看到了学生发生的巨大变化,同时对实践活动也感慨颇多。

1、实践活动把孩子带向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他们的情感得到了深化,能力得到发展,视野得到拓展,道德得到增强,个性得到展示,潜能得到发挥,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亲历体验中自主地与人交流,自强自立,他们在合作中学习,并且能够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实际学习生活中努力去培养自己的团结协作的能力。活动中,我是指导者,同时我了是参与者,和学生一起成长,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2、德育实践活动对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领域,也是本一轮课改的一个亮点,同是也是一个难点,它对教师是有无穷的魅力的,尤其是对班主任教师更是富有挑战性的,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仅仅是政治老师的内容,更是班主任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这种实践活动课也使老师的知识结构面临严峻的考验,没有现成的材料,没有现成的教材,又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教师们比较难办的困惑,老师只有在生活中不断的充实自我,与学生共同学习,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德育实践活动课。

德育实践活动课

《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你们好!我是来自康金第三中学的七年级一班班主任王淑丽。我说课的题目是《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

今天的青少年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的主人, 是人类的未来。但随着我国社会逐渐以独生子家庭为主要结构的发展,学生在家庭、学校都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的许多行为,在很多情况下,遇到事情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缺少团结协作的认识及能力,而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经济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这样的社会为我们每个人的发展都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我们各尽所能,寻求自己的人生坐标,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的认识到这个社会时时处处都充满了竞争。如国与国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行业与行业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竞争等。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才能在竞争中获胜?在当今社会,我们最需要具备的素质是――团队精神,所以这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是多么的重要了。针对这些现象,依据我们这次德育实践的主旨“和谐友爱,合作发展”开展实践活动,并且确定了《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这个活动主题。

为此设计了这次活动的总体目标:

(一)、认知目标:正确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初步体会“团队精神”的重要性。了解构成“团队精神” 因素是多方面的。

(二)、能力目标:通过调查访问、表演,培养学生学会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培养学生从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帮助学生认识到不仅要在集体中各尽所能,而且相互之间要团结协作,做到自觉维护集体的利益。

为很好地完成本次实践课的活动目标,在本活动中,设计了三个活动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一)、确立研究的问题:

1、什么是团队精神?

2、查找一些有团结协作精神的集体、团队成功的案例。

3、列举一些身边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精神的案例。

4、讨论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5、我们中学生应该怎样发扬团队精神。

(二)、制定活动方案:

1、按照学生兴趣和活动要求组成活动小组,并制定小组活动计划,明确自己小组的活动目标。

2、每小组展开调查、访问、讨论,收集资料,做好记录。

3、以小组为单位整理材料,交流研讨写出汇报材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制定计划后,各组同学在小组长的带领下,利用课余时间按计划进行活动。 第三阶段:交流展示

经过两周的调查、采访、翻阅书刊、上网等活动,同学们收集了大量的素材,在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下,精心整理,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请同学们把他们的研究成果汇报一下。

那本节课就是完成活动的最后一个阶段。因为学生已经收集、准备了足够的资料,所以我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组织的作用,在活动中,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自已的成果,首先播放大家都熟悉的歌曲《三个和尚》导入,激起大家的热情,每一组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同学收集到了神舟六号的发射实况、影片,有的同学有自己的歌声来表达对团队精神的认识,有的以小品的形式,有的以游戏的方式来让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总之,通过学生的亲自实践,能真正的认识到团结协作是今后社会生存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永远的精神! 最后由我以一则《天鹅、马和鱼一起拉车》的寓言故事进行总结。天鹅努力向上飞,鱼尽力往下潜,而马拼命往前跑,结果车徘徊不前。后来,天鹅往前飞,鱼向前游,马向前跑,于是车被拉动了。真的希望同学们像美丽的天鹅、昂扬的骏马、欢乐的鱼儿一样,齐心协力,奋力拼搏。我相信,在团结协作精神的推动下,我们的班、我们的学校、我们组建的各种团队,都会是生活中美丽的彩虹。

本环节是对本活动课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对学生发言的回顾和总结,强化本次活动课的主题──“团结协作”,从而引导学生对集体产生归属感,帮助学生增强集体意识,进而萌生集体荣誉感。以上是我对《永远的精神――团结协作》进行的说课。

心理健康教育课《团结合作力量大》说课稿

晋江市特殊教育学校:曾益家

老师们大家好:

今天我说的是小学中低年级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目是《团结合作力量大》

一、说学生:

智障学生爱以自我为中心,又加之现在集体活动不多,大多数的孩子都不会合作,在集体生活中不考虑集体的利益,只顾个人喜好,不会与人友好相处,共同完成事情。即使在合作中,有时也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耍小性子。这是因为孩子们在生活中缺乏与人合作的经验,缺乏“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还有一些孩子内心渴望与人交朋

友,愿意和别人共同完成事情,但是不知道怎样与人合作,缺乏这方面的认识,也缺少这方面的指导。因此,本节课就以此为出发点,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活动的平台,在活动中认识、感受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与人交往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验到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识,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学会与人合作,掌握一些与人合作的经验和方法,能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搞好关系。同时,学会用真诚、积极的态度与他人交朋友,体会团结合作而获得成功的快乐。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出发,我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教师通过讲解、示范,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采用引导、鼓励、表扬、游戏等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共同参与,在活动中明白道理,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团结合作力量大的意义,并提供畅所欲言的空间,活动中有感而发,降低教学难度,从而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说教学过程:

(一)热身运动,激发兴趣。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本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动性。我在上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听歌曲《幸福拍手歌》,师生围成一个圈,边走边跟着节奏拍手。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揭示课题。

实践是最好的依椐。我请两个同学分别用五个或者十个手指系红领巾看谁快谁慢,让学生试一试、比一比、说一说,来揭示本节心理健康教育的课题,通过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感受团结合作力量大的奥秘,引人入胜。同时渗透多种学科教育在内,有数学的比多比少;有常识教育的人有两只手,十个手指头,在一起做事就会比较快,我们的手指兄弟,各有各的本领,只有团结起来力量才大。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实际,想一想手指的作用。拓展他们的思维,领悟手指团结的力量大,理论联系实际;还有师生互动场面:让学生倒计时数数,制造紧张而热闹的课堂氛围。

(三)游戏和角色表演,紧扣课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以游戏和角色表演为主,富有趣味性与适应性。教学内容适合于低年级的教学手段,如游戏“拔河比赛”和“分豆子比赛”;角色表演有“值日生扫地”。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油然而生,富有趣味性。比如:在拔河这一项目,让学生认识到个子高矮和体重多少及个人体质,还有人数的多少与比赛输赢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人多力量大;通过把红绿豆分开并运送到超市,看谁做得快,请优胜组的学生们说出胜利的秘诀,从而体会到一起做事情不仅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合作;为了进一步巩固“做事情除了要团结还要懂得分工”我开设了角色表演“值日生扫地”,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上台各抒己见,既教育学生要懂得分工干活才能把事情干得又快又好,又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如学校大扫除时不拈轻怕重,应该大同学挑重活干,小同学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依赖别人,在家里也一样。

这样由有了一定的认识到进一步认识,再到更加深刻的巩固,符合了智障学生循序渐进这个特点,以游戏活动为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差异,在玩中学习,玩中认识,玩中体会。从游戏比赛中寻找合作成功的快乐与失败的教训,每一个环节都围绕着“团结合作力量大”这一主题展开,环环相扣,互相照应,充分体现了主题明确,重点突出。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进行健康的人际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顺利完成了教学目的。

(四)分享学生体验结果,总结教学内容。

此环节,我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说自己从这节课中学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体会,从而反馈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们感受到了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胜利,团结也是一种美德,团结还能感受快乐!快乐使人身心健康,愿同学们都能快乐健康地度过每一天!让同学们畅所欲言,说出自己心中想说的心里话。使教学目的得到升华。并把快乐健康的心情带到课堂外,校园外……

五、说体会:

在这次活动课中,以 “团结合作”为主线,通过热身运动,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同桌互相讨论,自由发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肢体活动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团结与成功的乐趣。当然,在活动过程中,可能有的学生会有情绪高涨,爱自我表现,会不由自主地上台表演或发言,出现纪律涣散,难以控制等场面,但我想,通过本次活动课定能增强学生与人为善,和睦相处的意识,或多或少纠正了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不合群的缺点。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消除一些人际交往的障碍。

《心理健康说课稿范文.doc》
心理健康说课稿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