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76教学评语

2020-11-14 来源:教学评语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十几减9

第一课时 十几减9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1~2页。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探索算法的过程,理解十几减9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在观察、操作、比较、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体验算法多样化,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在参与探索与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与同伴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

理解退位减法的计算过程与方法,理解同桌的方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提问:怎样求还剩几个桃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自主探究,确认算法

1.自主探究。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9的方法。请小朋友比较这些不同的算法,看看你比较喜欢哪 一种?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

反馈:你喜欢哪种算法?能说说为什么喜欢这种算法吗?

4.教学“试一试”。

出示:

129 = □

谈话:这里还有两道十几减9的算式,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一算吗?先自己算一算,再和小组内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学生活动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三、巩固练习,优化算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1) 谈话:请小朋友看屏幕(课件演示:原来有12根小棒,拿走了9根),看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一个问题吗?

学生说拿小棒的过程,并提出“还剩多少根”的问题。

(2) 提问:你能列式并算出还剩多少根小棒吗?

学生列式,算出得数,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 谈话:你能自己摆小棒算一算169?

(2) 课件出示右边的丝瓜图。

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 课件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2)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

交流算法时,适时引导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

4.“想想做做”第4题。

(1) 课件出示题目。

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

(2) 课件演示,学生抢答。

(3) 谈话: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

5.“想想做做”第5题。

(1) 课件出示:119 =、……、179 = (排成一竖排)。

(2) 提问:你能算出这些算式的得数吗?

根据学生回答,填写每道题的得数。

(3) 谈话:请小朋友仔细观察这些算式,看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和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说一说。

学生可能发现“这些算式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从上往下看,减号前面的数总比前面一题多1,得数也比前面一题多1”,等等。

教学反思: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 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推荐第2篇: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

——教学案例及反思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科书第10~12页 教材分析:

“十几减 9 ”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 9 ”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过程,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2.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3.使学生初步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解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独立性,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数学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成功体验。

教学案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老师跟大家讲个故事,想听吗?一个星期天的上午,(课件出示小兔和妈妈对话的场景)小兔对妈妈说:“妈妈,今天是星期天,我想到集市上去买点东西。好吗?”妈妈说:“好的,买了东西早点回来。”(课件出示例题情境中小猴卖桃图)集市上可热闹了。瞧,一只小猴在卖桃呢,多么鲜美的桃子啊!(把例题情境图出完整)小兔看到这么多又大又红的桃子,心想买点桃子回去吧。

提问: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图意,并提出“还剩多少个”的问题。

提问:怎样求还剩几个桃呢?你会列式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39”)十几减9的算式应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十几减9)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自主探究。

谈话:你有办法算出139 = □

169等于多少吗?

反馈:你是怎样摆的,怎样算的?(让学生边说边在实物展台上摆) (4) 还想算十几减9吗?自己想一个十几减9的算式,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学生活动后,组织交流。 2.“想想做做”第2题。 (1)出示左边的方块图。

提问:这幅图是什么意思?可以怎样列式? 再问:怎样计算15 - 9? (2)出示右边的丝瓜图。

谈话:这道题你会列式计算吗?先跟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图的意思,再算一算。

学生计算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3.“想想做做”第3题。

(1)出示题目,并让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2) 反馈:你是怎样算的?

交流算法时,让学生对不同的算法进行比较。 4.“想想做做”第4题。

(1)谈话:下面我们来做个“小蚂蚁出题,小朋友算得数”的游戏,好吗?小蚂蚁把方块推到哪个数的下面,就表示用这个方块上面的数减9。谁最先算出得数,就大声地说出来。

(2)要求:你想出题让别的小朋友算吗?请同桌的两个小朋友互相合作,一个说十几减9的算式,另一个说得数。

四、课堂总结:

师:小朋友,这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十几减9)。以后在计算十几减9的时候,你该怎样计算?

生:十几减9,我只要在十几的个位上加1。 生:十几减9,我只要想9加几等于十几。

„„„„

教学反思:

本节课属于计算教学。传统的计算教学往往只注重算理、单一的算法及技能训练,比较枯燥。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充分运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引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激活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自己学会运用自己的计算方法得出正确答案,不会拘束于传统的单一逻辑思想。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要说明的一点是: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因此教师只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当然,在课堂过程中,还有小部分学生不能充分地展开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学习效果,这就要靠老师慢慢地去开发和引导,使所有的学生基本都学会如何去展现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

推荐第3篇: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说课稿

一、说教材:

《十几减九》是一年级下册“20以内退位减法”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十几减九》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重点,也是本单元教学的一个难点;十几减九是在学生学习了几加九加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知识,旨在通过系统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法, 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因此本节内容的教学十分重要。

二、说教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通过比较、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五、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六、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复习铺垫,准备迁移

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1+9= 9+9= 7+9= 9+3= 4+9= 9+6=

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 )=11 9+( )=14 9+( )=17 第二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春天来了,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去公园游玩,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公园里都有什么?

我们去卖气球的地方看看他们在说什么? 谁能帮助这几个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

这一环节的设计,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常见的“卖气球”一事,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凭着日常生活中买东西的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产生学习数学的愿望和兴趣。

第三环节:活动探究,获取新知。

首先用一句话引导: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5个气球里拿出9个,可以怎么拿?学生用小棒独立动手操作摆一摆。

这一环节使每个学生有较明确的操作目的,让每位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发现15-9的计算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独立思考的能力。然后进行组内交流,学生边操作边说出从15中减去9的操作过程。

1、一个一个地减。拿走9根,剩下5个根。

2、把15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5根。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5根合起来就是6根,所以15-9=6。

提问:这种方法是从几根里面拿走9根的? 是从10根里面拿走9根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演示课件 (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 把这种方法快速的给你的同桌说一说。

3、把15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6根。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6根,所以15-9=6。

提问:这种方法是把15分成了几和几?(9和6)也就是想9+(6)=15,算出15-9=6。

指名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想:3+9=12)

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5-9等于几。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在学生表述时,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想法,不要让学生感觉到四种算法有何优劣之分,而是引导学生对算法进行比较,找适合自己的并努力学好。以上环节的教学,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把各自的生活经验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第四环节:巩固提高,发展思维。 我们再到套圈游戏场看看。

我们来帮助他们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好吗?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再完成其他练习题。

这一环节紧扣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多种形式的数学练习,为学生提供创造、发展思维的空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第五环节:总结规律 , 体验成功。

把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都整理排列出来,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

学生除了发现减数都是9,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多1,差一个比一个多1,还发现了“差比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多1”这一规律。

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进行了计算练习。

再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结,说说你在今天的这节课中有哪些收获?其中你最喜欢的方法是什么?使学生在交流中互相补充,共同完善,有助于知识的积累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七、说教学反思

“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对于后边“十几减几”退位减法的教学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十几减几”退位减法教学奠定扎实的基础。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课堂上学生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比较各自方法的优劣上,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简便方法,实现计算方法的最优化。在学生掌握了计算方法后,我让学生把所有“十几减9”的算式都整理排列出来,然后让他们发现探讨这些算式有什么规律,最后我让学生根据这一规律进行了计算练习,学生的计算速度得到了提高。当然部分学生容易把“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和“几加9”的进位加法规律混淆,因此应多加练习,加深巩固,让学生加深理解,以达到熟练、正确地进行计算。

推荐第4篇: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

教学内容:苏教版第一册《十几减九》 教学目的:

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教学具:

课件,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经过了一个寒假,新学期又开始啦!我们又要学习新知识啦,那上学期学的数学知识大家是不是还记得?这儿老师要出几道题考考你们。

9+2= 9+6= 9+8= 9+4= 9+7= 10-2= 9-3= 8+2= 7-3= 5+4=

二、新授

1、创设情境,引导探究 (1)情境导入:

“小兔豆豆”今天过生日,小猴想买生日礼物„„于是,来到了市场——共有13个桃子,想买9个„„

谈话:要求“还剩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计算呢?对呀,题目的意思就是从13里面去掉9,小朋友都想到了可以用13-9来算。

(2)主动探究:

谈话:联系以前学过的10以内加、减法的知识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知识,你能想办法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吗?可以拿出1捆和3根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算出得数后,说一说你是用怎样的方法算出得数的,看谁的想法多。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们可能会出现以下答案: 方法A: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B: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方法C:先减3,再减6,得出4。

方法D:想加算减。(因为9+4=13,所以13-9=4) „„

(4)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 (5)小结:

其实,这里的方法都是对的。在计算时,小朋友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不过,第一种方法因为是数着减的,可能很多小朋友都没有这种这种方法,那后面三种方法你选择哪一种呢?下面小朋友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继续来看看、想想、算算。

2、尝试练习

(1)出示 12—9 16—9 (2)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做。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对比揭题。

(1)读算式 13-9=4 12-9=3 16-9=7 (2)仔细观察这三题,你发现了什么?揭题:十几减9。

三、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师:先看左边的图。从12根小棒里拿走9根,小朋友想怎么拿呢? 有小朋友想到了这样拿:(动态演示),就是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剩下1根,再和旁边的2根合起来,是3根。那么12-9=3(点击出示得数。)再看右边的图,从16根里拿走9根,也可以象刚才这样拿(动态演示),先从10根里拿走9根,剩下1根,和旁边的6根合起来是7根,所以16-9=7(点击出示得数)。当然,有的小朋友还想到了其他的拿法,拿法不同,算法也就不一样。再来看下面这幅图。

2、“想想做做”第2题

(点击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方块图。)

师:图上告诉我们些什么呢?对呀,从图上可以看出左边和右边一共有15块小方块,那左边有几块呢?对了,左边有9块。看一看要我们求什么?(点击出来问号)要求右边有多少块?可以用15-9来算,15-9等于几?对了,等于6(点击出来得数。)那你是怎么算出得数来的呢?有的小朋友想到了想加法来算,9+6=15,所以15-9=6,还有的小朋友想到了从10里面减去9,得1,再加上5等于6,还有其他的方法,都可以。

再看这幅图。(点击出来黄瓜图)

师:细心的小朋友一定看出来了,篮子外面和篮子里面一共有17条黄瓜,篮子外面有9条。看看要求什么?

(点击出来问号)是呀,求篮子里面有几条黄瓜。就用17-9来算。你会算吗?对了,17-9=8,算的方法也不止一种哦。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一起计算了5道题,13-9,12-9,16-9,15-9和17-9,它们都是十几减9的算式。算十几减9时,我们可以想加法算,就想9加几等于十几,那么十几减9就等于几。当然,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算。下面就请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3、“想想做做”第3题

(点击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师:请小朋友把得数填在书上,然后跟同桌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师:我们一起来核对。(逐题点击出来得数)

师:算11-9时,有的小朋友想到了想加法的方法,可以怎么想呢?请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说:9+2=11,所以11-9=2;其他小朋友想到了不同的算法也是可以的。算14-9和18-9时,也可以象刚才这样算。下面我们一起来玩个有趣的游戏,好吗?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点击出示“想想做做”第4题) 师:瞧,小蚂蚁推的箱子上写着“-9”,小蚂蚁先将箱子推到了12的下面,这样就组成一道减法算式:12-9,算一算,12-9等于几?对了,

12-9等于3;再推到10的下面,就算10-9,等于几呢?等于1。继续往前推,我们一起来算。„„

师:小朋友都算得又对又快!来看下一题。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点击出示“想想做做”第5题)

师:先观察一下,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然后在书上算出得数。最后再看看从这些算式中你有什么发现?

暂停。

师:我们一起来核对。(逐一核对)

师:大家已经发现了,我们算的这些题都是十几减9的,这些算式中减去的数都是9,都是十几减9,竖着看,被减数一个比一个大1,得数也是一个比一个大1。其实,在算十几减9时,聪明的小朋友也想到了这样的方法,比如算15减9时,根据它上面的一道题来算,

14-9=5,那么15-9的得数比14-9大1,所以等于6;也可以想它下面的一道题来算。16-9等于7,那么15-9的得数比16-9小1,所以等于6。用这个规律可以帮助我们灵活的计算十几减9,也可以帮助我们检验这一组题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四、总结提炼

师:小朋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的计算,那你是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十几减9”的呢?算“十几减9”有好几种方法,你喜欢哪一种就用哪一种方法算。今天的课上,小朋友都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方法算,并且算得又对又快。好,这节课就学到这儿! 反思: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在计算教学中积极提倡算法多样化。本课教学的重点是“十几减9”的算法教学。教者尊重教材的编排要求,在例题教学时,让学生动手操作,在实践、思考、讨论的基础的上,同时提出了多角度思考的要求,学生在交流汇报中,逐步明确,计算“十几减9”可以有不同的算法,只要学会用以前学过的方法去分析和思考。结果课堂上出现了争抢介绍自己方法的局面。虽然他们还是刚进校门不久,孩子们思维活跃,互相启发、互相鼓励、共同完善,不管是以前知道答案的(幼儿园背过),还是暂时没想出答案的,均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学习数学、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在此得以强化。

学生的学习必须经历“内化”的过程。在交流各种算法时,因其年龄特点和其他因素的作用,到后来,有的孩子可能连自己当初的想法都记不清了。这时,让孩子们“静下来”,回忆整理自己的思路是多么及时和必要。而本堂课是减法第一教时,学生初次接触,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计算、去尝试,这样既尊重学生认识掌握新知的规律,又照顾教材编排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减法、用“想加算减”等方法提高运算速度做好铺垫。

推荐第5篇: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

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 黄珏

一 教材分析。

(1)\"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人教版编排特点是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材先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十几减9”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加和减

(二)单元中的知识点,也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安排在“9加几”之后进行学习,十几减9的例题教学是13-9。教材从与加法相应的实际问题引入13-9,再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算法,并引导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意在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学生在掌握了加和减

(一)的相关知识后再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虽然说对“加”、“减”的计算方法、解释算理并不陌生,但新的知识点涉及“进位”、“退位”的问题对一些学前基础较浅的学生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思考过程中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拿一拿、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和应用,从而体会出简便、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 精彩案例集锦。

(一)情境创设 片断一:

1、看一看:

小朋友,今天数学王国的两个小精灵带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好吗?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活动呢?(学生自由说)

2、问一问:

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个数学问题吗?并请一位小朋友来解答。

(学生从游园活动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活动提问题。有说买气球的,有说买风车的,有说套圈的,有说猜谜的……)

3、比一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6-9=7,15-9=6,14-9=5,......

4、观察发现: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都是十几减9)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的算式。 片断二: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玩凑10的拍手游戏。2.拍手游戏:10的组成。

(1)你拍1,我拍9,我们俩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五五凑十记清楚。

(2)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会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最快。17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4.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板书:15-9=6 14-9=5 16-9=7)

5、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九。(板书课题)

(通过创设一副学生很喜爱的游乐园的场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提数学问题,这样即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念。通过学生观察,引出新知。)

片断三:

1、(模拟超市:讲台上摆着一个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师:小朋友们,这里有13瓶牛奶,如果买走了9瓶,还剩几瓶?这9瓶牛奶,你会怎样拿走呢?请你想个好办法拿一拿吧。

设想:学生可能想抱走9瓶牛奶,但是却拿不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2、师:小朋友们请看,他要买9瓶牛奶,却拿不走,怎么办?大家帮他想想办法。(让学生尝试)

(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巧妙的问题设计,使认知任务目标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算法。)

片断四:

(出示精美课件把学生带入到实际情境中)师:小猴子有13个桃子要卖,他的叫卖声吸引来小兔子,兔子准备买走9个桃子。我们想要知道还剩多少个,可以列个什么算式呢?(13-9)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几减九的算式。那13-9等于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10个红色圆片、3个黄色圆片,)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看看谁的办法妙?

(给学生最大程度上的思考自由,通过学生动手摆、想、说,把“想”的过程渗透在自主实践当中)

(二)教学探究。片断一:

1、独立探究

12-9=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请你想一想,或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2、分组交流

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计算12-9=6的方法。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估计学生方案:

(生1:看风车图,直接数出剩下的风车的个数

生2:摆小棒,把一捆小棒拆开,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下的与2根合起来就是3了。

生3:我想9+3=12吗,那12-9就是3了。

生4:12中的2不能减9,那就先减2吧,是10,再减7就是3了。

生5:先算9-2=7,再算10-7=3。)

3、感悟体验,形成共识

师: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师:十几减9的算式,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小组里的同学一起来计算几道题,每人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出现快慢程度不等)。 师: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算得这么快的秘诀告诉大家吗? (十几减9的知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早就有了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且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析讨论,优化算法,请算得快的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结合。)

片断二:

1、(超市情境)从13瓶牛奶中(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拿走9瓶,还剩下几瓶呢?你会怎样拿呢?

估计:

学生A:先拿走3瓶,再打开盒子拿走6瓶,盒子里还剩4瓶。

(但是,却出现无法抱走的问题。)

2、师:谁能一次把9瓶牛奶拿走?

(引导学生想到把盒子打开,拿出1盒,放到旁边,将盒子连同9盒牛奶一并拿走,还剩4瓶。)

3、师:“你能从他一次拿走9瓶牛奶的情境中看出来:13-9是怎么算吗?”(引出破十法)。

(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迫切地产生一种进行算法多样化的优化的需要,从而达到优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

(三)练习与活动。

片断一:

1.活动1——给小鸟找新家

规则:新年到了,游乐园的阿姨们在大树上建了三个小窝,分别是6号、7号、8号,给那些没家的小鸟找个新家,过新年。请小朋友帮忙找找。(其中有一只小鸟对不上号,怎么办呢,再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

2.活动2——踩气球

规则:用彩色纸制作气球若干个,在气球一面写上这些算式:

16-9=5,18-8=9,13-9=4,7+9=15,3+9=12,( ?)-9=( ?),(给学生更大思考空间)

如果气球上的算式是正确的方可踩爆,那不正确的就请你找错纠正。

3.活动3——爬杆比赛

规则:每人给一根竹竿,竹竿上的每一节都有一道算式,请你从下往上爬,准确算出答案,看看那位小朋友爬得最快最准 。(让每个学生都有动笔做的机会)

4.活动4——听我来说一说

规则:从生活中收集信息,提出有关用今天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再请大家一起动脑筋解决,让学生学有所用。

(本环节练习的设计突出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体会有关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断二:

1、猜数游戏。

2、小狗翻卡片游戏。(1)出示:9+2=□ 11-9=□

(2)指名1人计算这两题。 (3)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4)练习:

9+5=□ 9+9=□ 14-9=□ 18-9=□ (5)校对

3、排队游戏

(1)多媒体出示“娃娃”,表明算式: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2)帮这些娃娃排队。 (3)计算结果。

(4)通过刚才的排队、计算你又发现了什么?

4、打汽球游戏。

(1)出示“打汽球”图。(每个“汽球”对应一个算式,口答与游戏结合) (2)指名学生打汽球计算结果。

5、小莉要过生日了,大家都来吃生日蛋糕。出示图(过生日场景,蛋糕上11支蜡烛,其中两支点燃)。

(1)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意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结合游戏竞赛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精彩个案。

十几减九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十几减九) 教学目的:

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应用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9+2= 9+6= 9+8= 9+4= 9+7= 10-2= 9-3= 8+2= 7-3= 5+4=

二、新授

1、创设新情境,主动探究

(1)情境导入,得出算式:13-9 (2)主动探究,用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方法A: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B: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方法C:先减3,再减6,得出4。 方法D:想加算减。 ……

(4)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教师适当引导并帮助总结) (5)小结:(略)

2、尝试练习

(1)出示 12—9 16—9 (2)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做。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对比揭题。

(1)读算式 13-9=4 12-9=3 16-9=7 (2)仔细观察这三题,你发现了什么?揭题:十几减9。

三、趣味游戏

1、猜数游戏。

2、小狗翻卡片游戏。(1)出示:9+2=□ 11-9=□

(2)指名1人计算这两题。 (3)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4)学生练习:

9+5=□ 9+9=□ 14-9=□ 18-9=□ (5)校对

3、排队游戏

(1)多媒体出示“娃娃”,表明算式: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2)帮这些娃娃排队。 (3)计算结果。

(4)通过刚才的排队、计算你又发现了什么?

4、打汽球游戏。

(1)出示“打汽球”图。(每个“汽球”对应一个算式,口答与游戏结合) (2)指名学生打汽球计算结果。

5、小莉要过生日了,大家都来吃生日蛋糕。出示图(过生日场景,蛋糕上11支蜡烛,其中两支点燃)。

(1)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意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评析: )

四、我的教学故事。

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这节课是刚入学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在学完9加几的进位加法后,紧接着学习的一节“十几减九”的数学课。我所执教的两个班的孩子聪明、活泼,回答问题很积极,思维很活跃,但刚学完进位加法的计算,还有些孩子未能达到熟练化程度。

我设计了一个漂亮的超市情境:从13瓶牛奶中(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买走9瓶,还剩下几瓶牛奶?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看怎样从13瓶牛奶中拿走9瓶,孩子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孩子的认知个性特点,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便说道:“你可以选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有位孩子举手了,他说:“老师,我喜欢一根一根地数,这样容易些。”这是最基本的一级技能的方法。但是,孩子平时不爱说话,能有说出他的见解,就已经算不错了。于是,我鼓励他道:“你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另外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呀,算13-9时,只要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就行了,心里想9加4等于1,于是13减9就等于4呢。这位孩子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看来他进位加法的计算很熟练。忽然,又有一个学生迫不急待地说:“老师,我的方法是将13分成10和3,从10瓶里拿走9瓶,还剩1瓶,剩下的1瓶加上另外3瓶就是4瓶了。”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是不是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呢?需要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吗?我陷入了思考之中。从刚才的操作、分析中可以发现破十法这种方法是最简便的。孩子们在上一节课才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如果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那么还有部分孩子的加法的熟练程度不够,全体孩子达到熟练自动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9+4的得数算错了,则139也会随着错。这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假如让孩子一根一根的减小棒的话,虽然好理解,但费时,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对,我何不创设一种直观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呢?达到在学生实际情况下的算法的优化。于是,我马上请学生A来,“你来购买东西,老师当售货员,我们来表演买牛奶的过程。”这个学生A奔那个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走去,不等老师开口就想把盒子打开,我赶紧拉住他的小手说:你为什么要打开盒子?他说:“因为要买走9瓶牛奶,这5瓶不够拿。小A打开盒子拿牛奶,两只小手拿不了,盒装牛奶掉了一地。怎么办呢?“同学们请看,他要买9瓶牛奶,却拿不走,怎么办?大家帮他想想办法。”学生B上台来,把牛奶装进衣袋里。可是还是放不了。学生C忍不住了,跑了上来,说:”老师,您的盒子能借用一下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好,谁能一次(强调语气)把9瓶牛奶拿走,老师就把这只漂亮的盒子送给他。”我大声地说道。学生D上台来,说:“好办法!”跑到牛奶盒边,从盒子里拿出一瓶牛奶,放到盒子外。一次性把盒子和9瓶牛奶抱走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很神气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把盒子轻轻地放在课桌上。孩子的创造性真是不可限量啊!我紧接着追问着就问班上的孩子:“你能从他一次拿走9瓶牛奶的情境中看出来:13-9是怎么算吗?”大家踊跃举手回答。学生E站起来答道:“他是从10里面去掉9,剩下1,再和3加起来,就得4。”我惊讶地赞叹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简直成了数学家,发明了一种这么简单的计算方法。” …

课后反思:

1、尝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巧妙进行优化。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在尝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巧妙进行优化。问题是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该怎样进行优化呢?应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自己迫切地产生感受,认为需要寻找一种最好的方法。这节课孩子们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发现将13-9转化成3+1这种方法,然后再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探索。在体验多种方法的基础上优选出最佳方法,在实际比较中悟出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这种优化不是我们老师“灌”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得到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的。

2、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通过对学生的认知任务水平分析后,决定不要因为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和思维层次、而放弃或降低

方法优化的任务目标,然后通过生动的情境,巧妙地进行了问题的设计,提出“谁能一次性把9瓶牛奶拿走”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就处在活跃期,学生在那一刻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认知任务目标变得直观、具体,使儿童感到“数学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并能较好的掌握,从而较好地达成了原有认知目标。

´

推荐第6篇:十几减876

《十几减

8、

7、6》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9,咱们先来做个抢答游戏: (出示口算)

8+

57+8

6+8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13+7 12-8 你们真是太棒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十几减8的口算方法。十几减9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相信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大家也能顺利完成,加油吧!

二、民主导学: 任务一:

1、任务呈现: 出示例2主题图

(1)请认真观察,收集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2)试着列出算式并计算。

2、自主学习:

(1)学生获取信息并提出问题。

(2)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并计算,然后和小组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

3、展示交流: 指名回答:

(1)信息:一共有12个风车,我们要买8个 问题:还剩几个风车? (2)列式:12—8=4 师: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想法交流一下吧。(预设) 生1:因为8+4=12 ,所以12—8=4。 生2:10—8=2 2+2=4 生3:12—2=10 10—6=4 师:你喜欢哪种方法?(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小结:十几减8可以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也可以肯定运用“破十减”等方法。(注意算完要验算。)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

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我们发现用“破十法”和“想加算减”的方法比较简便。

板书设计:

十几减8.7.6

推荐第7篇:十几减9

《十几减9》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第一课时十几减9。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十几减9的算理,构建20以内退位减法的基本思路。

2.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掌握“想加算减”和“破十法”的计算方法。

3.用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4.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算一算,圈一圈等体验活动,使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5.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知道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6.培养学生用独立思考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意识。7.感受20以内退位减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上学期已经能熟练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掌握了计算方法,并且会自主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基础,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研究简单的数学问题。低年级小学生共有的心理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 而且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

四、内容分析: 1.地位作用: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学习减法、20以内进位加法,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了计算方法,以及运用减法、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学习加法再到学习减法的过渡阶段,并且提供思维基础。通过十几减9的学习为今后学生学习二十以内退位减法和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打下良好的基础,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

2.教材分析:

20以内退位减法作为第一课时尤为重要,对进一步学习多位数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非常重要,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在已学过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的基础上展开,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进一步渗透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让学生结合情景图解理解题意,进行计算等等,解决现实问题。引导学生不同角度观察,通过操作后的讨论,用不同思路思考,引出“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比较方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想加算减”的计算方法同时,还要理解“破十法”,并引导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体现算法多样化。3.教学重、难点: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确定如下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1.通过理解图意列式,借用小棒探索20以内的退位减法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用“想加算减”和“破十法”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方法。2.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根据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以及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点,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20以内的退位减法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一段抽象的知识认知过程,所以确定以下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在运用学具直观操作中理解20以内退位减法的算理,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计算方法。

五、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体会我们身边存在的数学问题,从而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想更加根深蒂固。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转变教师角色,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开展探究性学习。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经历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的不同,所使用的计算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他们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提倡算法多样化,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因为多种方法中肯定有比较简便的方法,但是并不是每个同学都能很快接受快捷方便的方法,所以教师需要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同时给他们留出消化吸收的空间,千万不要强加给学生,应让他们在逐步的体验中自然而然的接受,从而选取更优的方法。

(二)学习方法:

1.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完善自己的想法,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练习,巩固计算方法,提高计算技能。4.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数学的应用,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 1.课件出示题目,生抢答

1+9= 9+9= 7+9= 9+3= 4+9= 9+6= 2.请小朋友举手回答,看谁的脑筋转的最快(出示题目,指名回答) 9+( )=11 9+( )=14 9+( )=17

二、创设生活情境,提出问题

(一)师生交谈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小兔和小猴,看他们在说什么?

“我想买苹果送给小丸子”,小兔说“我一共有12个苹果,卖给你9个。还剩多少个?” 现在小兔有困难了,我们应该怎么办?谁能帮他解决学生列式:12-9

(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请学生给同位说一说12-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借助小棒解决。(生讨论)

(三)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 预案: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1、

2、3„9,拿走9个,

1、

2、3,剩下3个苹果。2.摆一摆小棒。学生列式:12-9

(二)交流解决问题的方式

请学生给同位说一说12-9等于几你是怎么想的?可以借助小棒解决。(生讨论)

(三)学生汇报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汇报是怎么想的? 预案: 1.数一数。

一个一个地数。

1、

2、3„9,拿走9个,

1、

2、3,剩下3个苹果。2.摆一摆小棒。 (1)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从10根小棒里面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2根合起来就是3根,所以12-9=3。 请学生再来说一说。

提问:这种方法是从几根里面拿走9根的? 是从10根里面拿走9根的。

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板书出计算过程,演示课件 (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9=1,再算1+2=3。) 板书:先算:10-9=1 再算:1+2=3 把这种方法快速的给你的同位说一说。

(2)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10根,一份摆2根。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剩下的就是3根。所以12-9=3。

提问:这种方法是怎么拿走9根的? 先把2根拿走,再从10根里面拿走7根。 教师边说边板书出计算过程:(把9分成2和7,先算12-2=10,再算9-2=7,最后算10-7=3。) 板书:先算:12-2=10 再算:9-2=7 最后算:10-7=3 3)把12根小棒分成两份,一份摆9根,一份摆3根。把9根拿走,剩下就是3根,所以12-9=3。

提问:这种方法是把12分成了几和几?(9和3)也就是想9+(3)=12,算出12-9=3.指名再来说一说。

(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想:3+9=12)

(四)师小结:你们今天太了不起了,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计算12-9等于几。上面的这么多方法,挑出你最喜欢的一种,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三、学生在情境问题的解决中巩固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课件出示情境)学生说说他们在做些什么?(买气球、买风车、猜谜语、套圈圈) 学生根据图提问

1.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小红买了9个。阿姨手中还剩下几个气球。 学生列式解决这个问题 教师板书:15-9=6。 2.揭示课题。

看看黑板上的算式都有什么特点?(引导课题:十几减9,板书课题)

四、运用新知,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书上“做一做”的3道题。 第1题的学生到展示平台上来边摆小棒边讲方法,做第2题的学生把图片在全班展示,做第3题的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五、总结,师生交流

推荐第8篇:十几减8

《十几减8》教学反思

杜晓露

一、在生动的情境中激趣。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上课伊始,就创设了“森林运动会”的情境,活动的画面,可爱的动物,“运动员、拉拉队”既生动又充满生活情趣,动态呈现出数学信息,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引起学习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从这一生活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列式计算,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探究新知。

一个好的情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并通过主动探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在情境的创设中,至关重要的是要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本。在本节课的情境创设中,我关注了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营造了一个宽松、愉悦、兴味盎然的教学情境,从而见到了一个人人参与学习的喜人局面,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探索、自主创新的能力。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当需要解决“小兔有几个不是运动员”题,引入算式15—8=以后,留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因此,部分学生很快想到了8+7=15,15-8=7的计算方法。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是有差异的,并不是每个学生都能用这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15-8的结果。为了让其他学生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我加强了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又找到不同的计算方法。如“破十法”“连减法”,课堂上探究的气氛深厚。学生在主动探究、汇报交流的过程中,感受到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然而然地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三、鼓励算法多样化,体现最优化。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本节课,我并未追求过多的计算方法,而是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把重点放在了“想加算减”“破十法”两种方法上。在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是否掌握了某种算法,更关注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探索算法的过程,关注学生是否与同伴交流自己的算法。

四、在有趣的练习中巩固算法。

一年级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差,为了克服学生的厌倦和疲劳心理。在练习中,安排了师生“对口令、抽奖、抢座位”等一系列活动,通过让学生自己选择算式,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困惑与不足:

要让学生理解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必须要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亲自去体验、去发现。但是,本节课,学生的操作并不理想,部分学生只是执行,而缺乏思维的参与。那课堂中如何给学生的操作思维以导向,怎样来组织学生的操作更有效?都是今后值得思索的。

推荐第9篇:十几减8

《十几减8》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3页例2:十几减8。 教学目标:

1.通过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使学生主动获取十几减8的计算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意识,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探究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十几减8的题目。 教学难点: 亲历探究过程,理解“十几减8”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

1、(多媒体出示口算:) 15-9= 17-9= 13-9=

师:说说你是怎么算的?(点击算式,媒体出示答案。)

小结:计算十几减9时,我们一般可以采用想加算减,或是用破十减的方法。

2、师: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减法。请看这幅图:老师呢,给你们讲个故事: 星期天小明、小芳和小红去游乐园玩,正好碰到熊猫盼盼在卖风车,一阵微风吹来,风车翩翩起舞,可好看了!

3、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

4、谁能把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出来。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师:要知道风车还剩几个?怎样列式呢?说说为什么?

1、你能将自己的想法用学具摆出来吗? 先让学生动手摆,再让学生说摆法,教师课件演示。

2、你是怎么计算出12-8的?先自己想一想,想好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一听。

3、交流汇报算法。学生汇报的算法可能有:

a.把12分成10和3,10-8=2,2+2=4。 b.8+4=12,12-8=4。

c.把8分成6和2,12-2=10,10-6=4。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小朋友们,愿意与小明、小红一起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再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吗? (课本13页做一做)

1、圈一圈、算一算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圈一圈图中的白菜和玉米,再次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十几减8的 问题。 2.动脑筋计算。

8+5=

8+3=

8+6= 13-8=

11-8=

14-8=

学生做完后,师问:“你发现什么了吗?” 3.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0-8= 13-8= 16-8= 11-8= 14-8= 17-8= 12-8= 15-8= 18-8=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十几减8》,知道计算十几减8仍可以采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和“破十减的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计算。

板书设计: 十几减8 12-8=4 (条) 想:(1) 10-8=2 (2) 8+(4)=12 2+2=4 12-8=4

推荐第10篇:《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十几减几》,要求学生在经历他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的基础上,能熟练的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为了体现课标所倡导的“把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的理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充分发挥教材提供的《小猫观鱼》图的作用,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还要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首先,我让学生整体观察主题图,并与同桌交流,题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在反馈时,大部分学生说“有5条黑金鱼,8条花金鱼”,这当然是正确的,因为这两条信息最直观,但与本节课的要求不符合,这点我早就预料到了。所以在学生交流时,我早已把图中的条件以两个层次出现在黑板上了。(1)鱼缸中有花金鱼和黑金鱼共13条,其中花的有8条。( )(2)花金鱼和黑金鱼共13条,( ),( )。我首先引导学生解决(1),提问:根据这两个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都举起了小手,异口同声的说:黑金鱼有多少条?当学生列式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由于算法多样化在我班学生中难以得到体现,本节课我打算加大引导力度,其目的不是为了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算,是想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我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算的:大部分学生很自信的举起了手,我点了几个平时不太善于回答问题的学生回答,他们都能很熟练的说出“因为8加5等于13,所以13减8等于5”,我接着问:你还有别的算法吗?学生读皱着眉头,似乎很为难。好!有一个学生举手了:我是这样算的,先算10-8=2,再算2+3=5.。我给予肯定:说得好。但从学生的表情看,似乎不太明白,我就用学具演示这种方法的计算过程,学生明白了,都开心笑了,还给这种方法起了好几个个名字,都还像那么回事,我告诉他们,这种方法叫“破十法”,学生觉得很有意思。我趁此机会继续启发:还有别的算法吗?又有一个学生说,我还可以先算13-3=10,再算10-5=5.,我竖起了大拇指:说的好,这种方法叫“连减法”。看来学还是有潜力的,只是我启发不到位而已。

解决完问题(1)后,我指着(2)中的一个仅有的条件,说,这个题缺少什么?你能补充完整吗?没想到,学生不仅补充了条件,还根据条件提出了问题,并顺利的解决的问题,并在计算13-5时,对刚才学习几几种算法进行了巩固。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在小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时,又有一大收获:我让学生比较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除了说这两道题都可以想“8加5等于13”,还总结出:这两道题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还知道其中一个加数,要我们求另一个加数,都是用减法计算。一年级的学生啊,不简单吧 !

第11篇:《十几减九》教学后记

《十几减九》教学反思

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对于班上大多数学生来说计算已不成问题,但是在学习这个内容时不光是为了让学生学会计算,还应该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也就是注重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本上提供的“卖气球”、“卖风车”、“猜字谜”等带有生活情节的画面,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由扶到放一个循序渐进的训练过程,先让学生观察“卖气球”这个情景图中阿姨和小朋友的对话,你发现了一个什么数学问题?学生能够轻松地提出“阿姨今天带来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这个数学问题。然后再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交流算法,学生基本上利用想加算减或是破十法来计算的。看“套圈游戏”这个生活情景图,学生根据图中人物的对话也轻易地提出“我投了14个圈,套中9个,还有几个没套中呢?”这个问题。而根据看“猜字谜”和“卖风车”这两个情景图时,图中没再给提示,更开放地让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自己想出问题,学到这里,半天没有学生举手,感到有些为难,我提醒他们,你们可以像前面两个问题一样,设想猜中了几个字谜或是卖出了几个风车来提问题呀。听到这时,有些学生茅塞顿开,提出“那个大姐姐一共有16个风车,卖出了8个风车,还剩几个风车?”和“树上一共挂出15个字谜,小朋友猜中了9中,还有几个没猜中?”这样的数学问题。

第13页练习二的第4题是“十几减9”的综合练习题,在训练时,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然后让学生观察、思考,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了解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不变的情况下,被减数变大,差就跟着变大,被减数变小,差就跟着变小这一变化规律,渗透了函数思想。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每道减法算式里,差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十几减九,差就等于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我追问到:“说说为什么是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呢?”生说因为用破十法计算时,是先用10-减数,再用所得的结果加上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其实这一追问就是想让学生明白这样去计算就是利用破十法的算理,但是比破十法的计算过程更直接了,一看就知道结果是几了。接着我顺势利导地问:“如果是十几减8,我们要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上几?”反应快的学生马上答出加上2;那么是减

7、

6、5呢?学生根椐破十法,总结出:十几减9是用被减数个位上的数加1;8就是加2;减7就是加3;减6就是加4;减5就是加5,减4是加6;减3就是加7;减2就是加8。不知这种法可不可取,我感觉这种方法对于二十以内进位加法掌握较的孩子还有一定的帮助,能够帮忙他们提高计算速度。

第12篇:《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几》教学反思

十几减9的教学中,我让学生讨论了三种方法:先减再加、减了又减、相加做减。而后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最适应的方法计算。在教学中,我尝试着让学生记录下计算过程,这对我班的孩子很有挑战性,因此第一节课主要在引导和模仿上。在教学十几减

8、7时,学生已经能用减9的方法进行迁移,但还是用了两节课,一节专门教减8,一节教减7和练习,总没能按教材的安排一课时完成。在教学减8时,学生逐渐能学会记录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阐述,此时,我依旧把三种方法都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可班级的一部分后进生掌握方法起来很苦难,方法一多,就更加乱了,于是,我便逐渐强化了较好理解的先减后加的方法,把大数拆成10和几,先用10来减,再加个位上的数,在后面的联系中,虽然也是三种方法都教学,但是先减再加的方法作为了每个人必须掌握的方法,如果有能力,再在此基础上用其他方法。

教材中逐渐把“相加算减”的方法成为优化,但是,学生对于加法都不能很熟练的应用,要能根据一道减法想加法,难度就更大了,因此我们对学生不做这种优化的要求,水平达不到。在后面的十几减

6、

5、

4、

3、2时,三种方法学生基本上都至少掌握了一种,能很顺利的进行迁移,于是再在计算中探求找“好朋友”的方法。再从教学十几减9开始,我都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所有的算式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然后寻找计算的规律,让学生能根据规律来提高计算速度。找规律时,学生往往会只看表面的现象,要引导学生观察内在规律,横着看,结果和什么有关系,为什么结果比十几的个位多1等,不光要找到规律,还要理解为什么有这规律。

整个单元的教学,大部分学生对计算已经没困难了,就是速度要加快。渗透在里面的解决问题,也是一个重点内容,让学生在一题一题中理解:用总数去掉其中的一部分就是另一部分。根据题目要求,看清条件和问题,要求哪部分,就用总数去减另一部分,但学生似乎还是有些困难,还要多加练习和个别指导。

第13篇:《十几减八》教学反思

《十几减八》教学反思

《十几减八》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有效分层,因材施教

同一教学目标,同一施教过程让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而分层教学是有针对性的进行分层备课、分层授课、分层练习、分类指导等,做到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各有侧重,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

在教学时,课堂提问也是分层次的。对于A层次的学生,由于基础较好,接受能力强,课堂提问注重引导他们去猜想、类比、推理,在解惑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对B组学生的提问是形象的,注重让他们去模仿思考,形象思维;C组学生注重读5以内的数数;D组学生让他们跟读,发展语言能力。在实际教学的每一环节过程中,浅显的问题C、D组的学生回答,复杂一点的问题A、B组的学生回答,但也可以根据当堂课上学生的具体表现让学生去尝试高一层次的问题,这样促使学生跳一跳去摘到更多的果子。

学生练习时,教师要做好课堂巡视,及时反馈信息,加强对C、D组学生的辅导,难度稍低的练习可以发挥A组学生的作用,让他们去带动B、C组学生,在课堂中做到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为了更好的体现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我对学生作业的要求也不同,A组学生及时巩固当堂课所教的内容,力求独立完成,B组学生可以尝试或辅导他们去练习课堂所教的内容,C组学生读、写数和算式,进一步感知加减法含义,D组学生跟老师摆一摆,读一读数字。

课堂中我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评价标准与方法也不一样,对于B、C组学生的点滴进步用激励、表扬评价,鼓励、激发他们向高一层次发展;对于A组学生用竞争评价,促使他们努力奋进。

2.教学过程中的困惑

现在我的数学教学仍是采取施教同一教学内容,采用的方法主要是分层的教学,但由于学生的不断发展,各层次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差异日益增加,由此产生了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究竟以哪一层次的学生为依据来制定的矛盾。还有就是教学过程如何来组织与安排,教学时间如何来掌握?

第14篇: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游艺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十几减9算理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体验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交流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明确十几减9的算理,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复习:

1、跳木桩小游戏(竞赛制)

9+()= 10-()= 10-()-()= 9+()+()= 10-()+()= 以上类型各出几个。

一、创设情境,探究体验

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1)多媒体课件出示:公园游艺会的全景图

师:公园里正在举办游艺会,看看游艺会中有些什么?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这不,亮亮和他的好朋友们也来了! (2)多媒体课件出示:买气球的场景 师: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3)多媒体课件出示三人对话

师:他们说:“一共有15气球,卖了9个,还剩下几个?” 师:问还剩几个气球,你怎样列式?

(板书:15-9=?)

2、体验探究,理解算法:

师:有12个气球,剩下几个该怎么计算呢?今天我么就来研究这样的十几减9的题是怎样算! (板书课题:十几减9)

师: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图和小棒,你们可以在图上画一画,圈一圈,看看还剩几个气球?也可以用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看看还剩几个气球?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

(1)关于风车图预设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生1: ΦΦΦΦОО 一个一个数出9个,再去掉这9个 ------ΦΦΦΦΦО

生2: ОООООО 数出9个,一次性用虚线圈掉 ------ОООООО

师:刚才用风车图帮助计算的小朋友,通过画一画的方法,可以知道12个风车,卖掉9个,还剩3个。

(2)关于摆小棒预设可能出现的两种情况: 师:谁是用小棒来帮助计算的,又是怎么摆的? 生1:(图略)

师:他的想法谁听懂了?谁再来说一遍! (用小棒在黑板上演示)

师:他的想法就是把12分成10和2,先算10-9,再算1+2,谁能把他的想法像这样简单的说一说! (指名说,同位说) 师: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2 :(图略) 12-9=3 12-2=10 先拿单独的2根,发现还差7根;

10-7=3 再从这1捆的10根里拿走7根,还剩下3根!

师:想的真不错,先拿2根以后,怎么想到再拿走7根,而不是拿走5根,8根,或者是其他的数呢?

他的想法你听懂了吗?你会说吗?(小棒演示在黑板上)

师:他的想法师把9分成2和7,先算12-2=10,再算10-7=3,谁能把这种想法也简单的说一说?(男女生比赛说) (3)预设可能出现的另外三种情况:

生1:我想因为9+(3)=12 ,所以12-9=3。

师:他是用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通过想加算减帮助我们算出12-9=3。从我们刚才圈的风车图中也可以看出,9个风车和3个风车合起来是12个风车, 从12个风车里去掉9个风车,就剩下3个风车了。 生2:我把9看作10,先算12-10=2 ,再算2+1=3 师:你的想法真巧妙!

生3:我想如果用2减9,还差7个,就用10再去减7。也就是先算9-2=7,再算10-7=3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

3、回顾小结

师:刚才我么是怎么算12-9=3的?

我们可以先从10-9 ,也可以先减2,再减7,还可以想加算减„„ 同学们想的办法真多呀!

二、实践应用

1、小猪卖水果,解决问题。

2、解决主题图中套圈的问题:

师 :同学们十几减9的本领学的真好,学会计算十几减9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不少生活中的问题呢?

多媒体课件出示套图的场景:一人说,我投了14个圈,套中9个 师:听到亮亮说的话,你能摆提出一个什么数学问题? 要求投了14个圈,套中9个,还剩下几个?怎样列式?

现在既不用摆小棒的办法,又不用画圈的办法,你能知道14-9等于几,并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3﹑小鸟回家游戏:

师:同学们今天学得真好,你们愿意用今天学到的本领给小鸟帮一个忙吗? (出示房子,介绍游戏规则;将小鸟的教具发到学生手中)核对! ▲ 总结延伸

师:今天这节课上学了什么?

还有没有更快的办法能帮我们正确算出十几减9的题目呢

第15篇:《十几减9》教学案例

《十几减9》教学案例

研究教师:诸城市百尺和镇于庄小学闫秀爱

教授题目: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二册《十几减9》

教学内容: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法。(教科书第10-12页,主题图和例1,做一做和练习二第1-3题)

教学目标:

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是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 边。

2、是学生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基本思维方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 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去公园玩吗?星期天许多小朋友也来到公园,(课件出示情境图)你们看他们在干什么?

生:有的买气球,有的买风车。

1、观察情景1。

师:根据买气球的情景,你能提出事么问题?(学生回答)这个小朋友也是这样想的。 (课件显示:还剩几个?)根据买风车的情景你还能提出生么问题?(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风车?)

要求这两个问题,怎样列算式?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15-9 16-9 [能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情景图进行教学,自然而然的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2、观察情景2。

公园的这一角同学们提出了两个问题,并列出了算式,下面我们再到公园的另一角看看,这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学生通过观察,可能回答:有的在猜字谜,有的在玩套圈。

师:根据猜字谜的游戏,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套圈游戏中,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回答后,课件显示:还有几个没猜中?还有几个没套中? 要求这两个问题分别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后,师板书:13-9 14-9 [从两个不同的情景中不仅培养了学生从身边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数学问题的能了,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4、揭示课题。

师: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是从一个数里面去掉一个数,都用减法计算,而且都是要用减几的方法?(减9的)

这节课我们主要来研究一下十几减9的方法好不好?(板书课题:十几减9) [教师用商量的口气确定学习内容,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方。]

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探究学习15-9的计算方法 (1)学生自主探究。

怎样计算15-9?下面请你独立思考办法进行计算,也可以用学具摆摆,看谁的方法算得又对又快,教师巡视。

(2)小组讨论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巡视。 (3)全班汇报交流。

学生汇报时,教师有选择的版书方法如: A、因为9+6=15,所以15-9=6(想加法算减法)。 B、10-9=1,5+1=6(破十法)。

C、5-5=0,10-4=6,0+6=6(连减)等等。

[通过合作学习,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了发展。]

2、学生小组讨论喜欢的方法。

师:计算15-9时,同学们想出这么多方法,那你们最喜欢那一种方法?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认为那种方法最好。

(1)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学生汇报喜欢的方法时,教师问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3)师小结。(结合板书的方法)。

[针对出现的多种计算方法,教师有为学生提供了一次对比交流的机会,是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不断比较、分析,从而优化自己的计算方法。]

3、迁移练习。

(1)小组先交流解决16-

9、12-

9、14-9,有困难的可借助学具摆一摆。(2)让个别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得数,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3)你还知道哪些十几减9的算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并让学生 说说自己的想法。

11-9=

2、12-9=

3、17-9=

8、18-9=9。然后同桌互相说说这四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通过刚才的计算,现在你最喜欢那种方法?

(个别回答),看来对于十几减9的题,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圈水果。(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下面我们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做一个水果有喜好不好?(屏幕显水果)。 学生按要求独立完成。

学生做完后,教师把学生做的题放在投影仪上反馈纠正。

2、跳木桩比赛。(做一做第3题)

4、小鸟找家。(练习二第3题)

[整个练习生动、有趣,层次分明。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取得了较好效果。]

四、小结。

通过这届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总评:本节课,教师无论教材的处理或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了学生的以有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特点,时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学生的合作学习方法不走过场,最大限度的引导学生参与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和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在学生汇报探索研究结果时,教师扮演的角色式参与者,引导者,把每一次反馈评价的权利都交给学生。

练习的设计生动有趣,这样设计即符合儿童的特点,又为学生的思维提供足够的素材,足够的空间,使每个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到了提高,充分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取得了一般教学所达不到的效果。]

诸城市百尺河镇于庄小学闫秀爱

第16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

《十几减9》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课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20以内退位减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10以内加、减法以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基础上。

二、理念设计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十几减9的例题是从实际问题中提取出来的,这一问题使学生产生迫切想计算的心理需求,并迅速进入独立思考的状态,探究算法。通过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算法的个性化的同时,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本课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

三、教材分析

教材将“加、减法”穿插安排,旨在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加减法算式之间的联系。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的起始课,是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的重要基础知识,并能为后继教材的学习作好迁移准备。另外,教学这部分内容,还可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从实际情境里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够正确计算十几减9。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在独立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五、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9。

六、教学难点

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计算方法。

七、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公园里正在举行数学游园会。小朋友们想参加吗?我们出发吧!

学生随着音乐边表演边唱:走走走走走,我们乘上小汽车。走走走走走,参加游园会。

(这一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边表演边唱,既组织了教学,又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为全课奠定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二)复习铺垫

各小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口算练习。(一生一练,其余学生用手势反馈) 9+7= 9+4= 9+8= 9+5= 9+( )=11 9+( )=12 9+( )=15 9+( )=18

(三)探究新知,加强操作,理解算理,形成算法。

1、创设情境,引出例题。(出示课件) (课件)小丑卖气球

师: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生答: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 师小结,并追问:有15个气球,卖了9个,还有几个?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然后相互交流。

师:我们也来当一回售货员。从15个气球,卖了9个,可以怎么拿?

2、加强操作、理解算理。

(1) 学生独立操作,边操作边说。

(2) 组内交流。

(3) 全班交流。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演示拿桃子的过程,并出示相应的计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书上的4种想法:第一种,从15个气球一个一个减,减9次;第二种,先从10个中减去9个,再和其他5个气球合起来,这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15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三种,先减去的5个,再减去4个,这样共减去了9个,教师引导学生说说这种算法是把9分成几和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第四种,15个气球分成9个和6个,所以15减去9等于6。

师:小朋友真爱动脑筋,想出了各种不同的方法算出15 – 9 =6。

(学生在充分动手操作和运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可能会发现多种计算方法,在开放式教学环境里培养开放性思维品质。)

(四)自选算法,交流体会

(课件出示聪明屋里的题目)“试一试”:12 – 9 =() 16 – 9 = ( )

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做。能算的小朋友尝试做,有困难的小朋友可以借助小棒摆摆,再算。做好后,任选一题跟好朋友交流算法。接着班内交流。(自己喜欢什么方法做就用什么方法做。)

师:做这类题目有很多种方法。做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小朋友,愿意用我们刚才学到的本领去接受智慧宫的挑战吗?

(教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思想。)

(五) 巩固与拓宽

1、“做一做”的第1题。

学生任选一题:(1)自己说说图意; (2)想想怎么做;

(3)学生独立摆一摆,算一算;

(4)展示做的过程,并解释相应的计算方法。

2、“做一做”第2题。(1)学生计算; (2)反馈;

3.“做一做”第3题。

(1)一组一组独立算出结果。 (2)交流算法

(3) 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这些题目都是十几减9。(揭示并板书课题:十几减9)

这些题目等于号后面的数正好是

2、

3、4……

9、10。

等于号后面的数都多1。……

师:你们的发现太棒了!希望你们以后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

(在练习中,设计了分组游戏,让学生“玩数学”,代替了课间操,又使单纯的数学计算课趣味盎然,学生参与率高。最后一个练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掀起高潮,同时顺势揭示了课题。)

(六)全课总结

第17篇:十几减九教学反思

《十几减九》教学反思

“十几减9”是人教实验版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课本上通过小精灵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元宵节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我在教学时,也是通过课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让学生通过摆小棒探索十几减9的算法多样性。课本上在教学十几减9这一内容时,教材上出现了两种算法:一是用破十的方法,先从10里减去9,再与剩下的合并;二是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等于13, 13减9就等于几。虽然在这一环节的教学时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我还给学生留出了动手摆小棒的时间,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去感知,去理解。最后就明确了两种计算方法:“破十”的方法和用“想加算减”的方法。这样让学生亲历新知的形成过程,对新知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这样组织教学,不仅能更好地落实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而且能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合作意识。

一节课下来,学生学得积极主动,真正体现了“我要学”这一教学新理念。同时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学习计算教学,学生能从中感悟到学习计算教学的必要性,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由于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以下还有几点做得不足:

1、当揭示了想加算减和破十减两种方法之后,应该回过头把复习的内容和新授的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印象更为深刻。

2、每上完一个环节应该给这个部分做个小结,最后还要给整节课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很清晰的思路。

3、个别学生不能用自己的语言清晰地表达出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破十法”的算理还不能清晰地表达。在今后的练习中应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关注学困生。在以后的教学中注意克服不足,发扬优点。争取让学生掌握所学的内容

第18篇:《十几减9》教学案例

《十几减9》教学案例

“十几减9”是小学一年级退位减法的起始课,教学的重、难点在于学习“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基于这一理念,我采取了让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方式,使学生知道“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是多样的,并在多种方法中选择自己喜欢的算法。而我作为教师则重在关注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于是有了下面的教学片断:

“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能干!”

出现例题:15-9,教师揭题并展开以下的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的桌上已经有你们解决问题需要的用具,现在你们就可以用你们的方法来算一算15-9的差是多少,然后把你的想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

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向大家介绍你的方法,你是怎么想的。

生1:可以用数一数的方法,一个一个地数,

1、

2、3„„9拿走9个,

1、

2、3,5,6剩下了6个,所以15-9=6。

生2:把15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10根,另一部分摆5根。先从10小棒里拿走9根,剩下的1根和5根合起来就是6根,所以15-9=6。

生3;把15根小棒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摆10根,一部分摆5根,

先拿走5根,再从10根里面拿走4根,剩下6根,所以15-9=6。

生4:想加法,算减法,因为3+9=12,所以12-9=3。

生5:先用15减10,得5,多减了一个,要把多减的一个加回来,所以再用1+5=6,所以15-9=6。

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我一边板书,一边把学生的话复述给全班小朋友听,并且反复用:“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真能干!”等语言组织交流,用“你怎么想的?”“为什么?”引导发言的学生表述自己的思维过程。

师: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计算15-9,黑板上的这几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在今后的计算中,你喜欢哪一种就可以用那种来进行计算。

课后,我对班上的学生进行了访谈和教学效果检测,结果出乎意料:多半学生只知道自己的方法,对其他同学的算法不怎么明白,有的学生由于受老师的夸奖,选择了自己的算法进行计算,而未把别人的好方法接受。另有一小半的学生掌握了两种或三种算法。看来这堂课的确是形式上的热闹,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也就是说交流在形式上是发生了,而学生的理解并未有实质性的思维碰撞。“让学生充分交流的目的是什么?”“交流中教师该做些什么?”看来,我应该好好静下心来,客观地反思一下自己对新课标的理解了。

我又重新翻开了《数学课程标准》,一段话跃入我的眼帘:“教师不要急于评价各种算法,应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我的目光停留在“引导”二字上面,同时,

头脑中上课的一幕又重新出现在我眼前,我仔细搜索我在学生交流时的“引导”,哦!我恍然大悟,这堂课学生没有实现有效交流的原因就在于教师的“引导”无方。当学生把多种算法探究出来的时候,我只是不停地重复“还有不同的方法吗?”“真聪明!”等一些不能引导学生沟通的话;另外,在板书中也没有引导学生对各种算法进行整理的暗示;在总结中没有意识到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优化的判断。我翻阅了大量的数学教育理论方面的资料,里面都有强调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有价值的引导,剩下的往往是虚假的主体性。我明白了,我知道该怎样做了,利用与同伴比较异同的办法引导学生相互沟通、理解,并培养优化意识。

“十几减9”这课教学,让我感触颇深,首先最直接的是我知道了在学生的交流中教师应怎样适时介入引导,其次,我悟出这一做法不仅仅适用于计算部分的教学,它还适用于整个数学学科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当前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各个学科都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第19篇:《十几减9》教学设计A

《十几减9》教学设计A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新年游园会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

2让学生通过小组和全班同学的交流、合作,体验到十几减9方法的多样化,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3让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这一过程,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到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0~12页的内容。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情境 1.师:(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十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

a.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我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专家评析

数的组成和分解是学生口算的基础,而口算又是笔算的基础,为了把基础打牢,教师一开课就组织学生开展有趣的拍手游戏、抢答竞赛,让学生在充满乐趣的活动中更熟练地掌握十和十几的数的组成、分解。既复习旧知,又为学生探索新知,在知识和心理上做了积极准备,同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

b.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最快。17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4创设情境。 师: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个数学问题吗?

二、设难置疑,让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1.引出课题。

a.课件演示新年游园会的活动。

b.师:你能提一个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 (学生从游园活动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活动提问题。有说套圈的。本来有16个圈,小朋友套中9个,有几个没有套中?有说买气球的。阿姨原来有15个气球,被小朋友买走了9个,还剩多少个?还有说猜谜的。原来有14个谜语,猜中了9个,那有多少个没猜中?)

我想请××来解答。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6-9=7 15-9=6 14-9=5)

专家评析

在这里,教师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情景——游园会,让学生从生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愿望。

c.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 d.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板书课题。) 2.十几减9计算方法的探索。 a.分组探究。 师:这三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请你们四人小组任选一道来研究一下,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助研究。

四人小组学习研究。 b.汇报探索成果。

师:哪个组能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怎么算的? 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师:皮卡丘夸大家真是棒极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它想问问大家你喜欢哪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算。

专家评析

学生是有差异的,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种差异,实施有效的因材施教,是使生个学生都能在不同的基础上得到发展的重要保证。这里,教师尊重学生的差异,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游园活动提出数学问题,任选一道题进行研究、进行计算,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得到教师的充分肯定。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成功的体验,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3.强化算法。

a.师:十几减九的算式除了这几道,你知道还有哪些吗?(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b.师:你会算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c.师:你算哪道?怎么算的?

三、自主练习,巩固方法,体验成功 1计算精灵算式。

a.师:皮卡丘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小精灵算式,你想上来摘哪道就摘哪道。 b.拿到算式的学生进行计算。

c.师:皮卡丘发现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能把算得这么快的秘诀告诉大家吗?

2走迷宫。 a.师:比一比,看谁能最快帮助皮卡丘找到回家的路。 b.展示学生作品。

c.师:□+9=□还有不同的填法吗?把你想到的填法跟你的同桌说一说。 3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十几减九,你发现十几减九里藏有什么小秘密吗?

教学设计说明

十几减9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教学在学生学习了20以内的进位加,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的。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1.激发兴趣,复习铺垫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本课一开始就引入了学生非常感兴趣的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作为学习伙伴。通过皮卡丘请学生做凑十的拍手游戏,抢答十几的组成,为学生自主探索十几减9的多种算法做了知识、能力、心理上的准备。

2.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又通过皮卡丘创设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游园会,让学生从这些生活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再列式计算。创设这样的情境,一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二是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顺利的引入新课。

3.讨论交流探究算法

由于很多学生都已经会算十几减九,因此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四人小组任选一道题来研究一下你们是怎样算的。”让每个学生在小组内部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然后再让每组派一个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并通过“还有不同的算法吗?”激发学生的求异思维,提倡算法多样化。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为学生之间的数学交流提供较大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充分发表自己的不同想法,都有机会体验成功解决数学问题的喜悦。同时学生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得到提高。

4.巩固算法,强化训练

在上一阶段学习成功的基础,教师提出:“十几减9的算式除这几道还有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算你喜欢的算式,并跟你的同桌说一说。”再通过摘小精灵算式进行十几减9的强化训练。这是一个进一步巩固知识和熟练掌握技能的过程。让学生自己选择算式,将游戏形式引入课堂,一方面让较落后的学生也有机会说我能行,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全体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发散思维,培养创新

算法形成后,让学生走迷宫为皮卡丘找回家的路,我设计了一系列的算式,如□-9=□,填法多种,目的是给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营造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最后再通过让学生寻找十几减9的秘密,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第20篇:“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十几减九》教学设计

后陈小学

翁晓明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0~12页十几减九,及练习二的1——4题。

教学目的:1.组织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十几减9的减法,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学生经历十几减9的计算过程,允许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十几减九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九所表示的意义。 教具准备:课件、题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铺垫导入

1.课前导入,(出示宠物小精灵皮卡丘。)你们认识它吗?你们喜不喜欢皮卡丘?今天皮卡丘又来到我们的课堂上和我们一起学习。下面,皮卡丘请我们同桌的小朋友先来做个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屏幕出示)

(1)你拍1,我拍9,我们都是好朋友,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你柏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你拍5,我拍5,两数凑十不马虎。

(2)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师:皮卡丘夸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它决定带大家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

二、传授新课,自主探索 1.出示第9页的主题图

⑴师:请同学们观察画面,说说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学生交流时可能说出: ①游园会非常热闹。 ②有的小朋友在买气球。 ③有的小朋友在买风车。 ④有的在玩套圈。 „„

2.出示小朋友买风车的情境图

⑴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买风车的情境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⑵组织学生汇报交流。

各小组派代表交流时可能说出:①阿姨有12个风车,②小朋友买走9个风车。 ⑶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师: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 3.组织学生列式 师板书:12-9= 组织引导学生探究12-9的计算方法 (4)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九(板书课题)。 4.十几减九计算方法的探索 (1)分组探究 ①师:这三道算式你们是怎么算出来的?请你们四人小组任选一道来研究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也可以用学具来帮助研究。 ②四人小组学习研究。 (2)汇报成果

①师:哪个组能第一个派代表上来说说你们组算哪道题。怎么算的? ②师:有不同的方法吗?

③师:皮卡丘夸大家真是棒极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它想问问大家你喜欢哪种方法?你喜欢哪种方法就用哪种方法。 5.强化算法

(1)师:十几减九的算式除了这几道,你知道还有哪些吗?(学生边说老师过板书)

(2)师:你会算吗?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就算哪道,并和你的同桌说说你的算法。

(3)师:你算哪道?怎么算的?

三、自主练习,体验成功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全课总结,师生交流 师: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师:我们把今天学习的十几减九的算式再复习一遍。让学生开火车说出得数。

10-9=

11-9= 12-9=

13-9= 14-9=

15-9= 16-9=

17-9= 18-9=

19-9=

(学生说得数的速度越来越快。)

师:你们为什么算得越来越快?你从这些算式里面还能发现一些什么吗? (学生能发现规律就说,不能发现教师可以根据情况适当点拨规律:十几减九的得数比被减数的个位数多一或者说十几减九可以用十几减十再加一。)

《十几减76教学评语.doc》
十几减76教学评语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