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减九

2020-03-03 15:08:1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十几减九

长沙市雨花区长塘里小学 黄珏

一 教材分析。

(1)\"十几减9\"是20以内退位减法教学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既是为学生学习退位减铺路,又为四则计算奠定基础。人教版编排特点是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教材先从小朋友参加游园活动碰到的各种计算问题引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进位加法的知识探索,理解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2)“十几减9”是苏教版一年级上册教材中加和减

(二)单元中的知识点,也就是20以内的进位加和退位减的一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安排在“9加几”之后进行学习,十几减9的例题教学是13-9。教材从与加法相应的实际问题引入13-9,再让学生自己思考,探究算法,并引导交流,体会不同的算法,意在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喜欢的算法。学生在掌握了加和减

(一)的相关知识后再来学习进位加和退位减,虽然说对“加”、“减”的计算方法、解释算理并不陌生,但新的知识点涉及“进位”、“退位”的问题对一些学前基础较浅的学生来说就存在一定的困难了。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从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出发,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思考过程中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拿一拿、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敢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在老师正确的指导下进行讨论、交流、比较和应用,从而体会出简便、最适合自己的计算方法。

二 精彩案例集锦。

(一)情境创设 片断一:

1、看一看:

小朋友,今天数学王国的两个小精灵带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好吗?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活动呢?(学生自由说)

2、问一问:

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个数学问题吗?并请一位小朋友来解答。

(学生从游园活动中选出自己喜欢的活动提问题。有说买气球的,有说买风车的,有说套圈的,有说猜谜的……)

3、比一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16-9=7,15-9=6,14-9=5,......

4、观察发现:

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都是十几减9)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9的算式。 片断二:

1、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玩凑10的拍手游戏。 2.拍手游戏:10的组成。

(1)你拍1,我拍9,我们俩是好朋友,

你拍2,我拍8,团结起来力量大,

你拍3,我拍7,我们从小爱学习,

你拍4,我拍6,说话老实不吹牛,

你拍5,我拍5,五五凑十记清楚。

(2)师:两个数凑十的时候,我们看到9,会想到几?看到8,想到几?看到7,想到几?看到6,想到几?看到5,想到几? 3.复习十几的组成。

师:我们再来比一比看谁抢答得最快。17可以分成10和几?12可以分成10和几?19可以分成10和几? 4.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去参加新年游园会。大家快来看看,游园会上有什么好玩的?你能选一个你喜欢的活动提出数学问题吗?你会解答吗?(板书:15-9=6 14-9=5 16-9=7)

5、师:观察这几道算式,你能发现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十几减九。(板书课题)

(通过创设一副学生很喜爱的游乐园的场景,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活动中提数学问题,这样即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又渗透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的观念。通过学生观察,引出新知。)

片断三:

1、(模拟超市:讲台上摆着一个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师:小朋友们,这里有13瓶牛奶,如果买走了9瓶,还剩几瓶?这9瓶牛奶,你会怎样拿走呢?请你想个好办法拿一拿吧。

设想:学生可能想抱走9瓶牛奶,但是却拿不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2、师:小朋友们请看,他要买9瓶牛奶,却拿不走,怎么办?大家帮他想想办法。(让学生尝试)

( 通过生动的情境和巧妙的问题设计,使认知任务目标变得直观、具体,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操作中去探索算法。)

片断四:

(出示精美课件把学生带入到实际情境中)师:小猴子有13个桃子要卖,他的叫卖声吸引来小兔子,兔子准备买走9个桃子。我们想要知道还剩多少个,可以列个什么算式呢?(13-9)今天我们就研究十几减九的算式。那13-9等于呢,下面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材料(10个红色圆片、3个黄色圆片,)自己动手摆一摆,想一想,算一算,把你的想法说给大家听,看看谁的办法妙?

(给学生最大程度上的思考自由,通过学生动手摆、想、说,把“想”的过程渗透在自主实践当中)

(二)教学探究。 片断一:

1、独立探究

12-9=3,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呢?请你想一想,或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的不同算法。

2、分组交流

以4人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各自计算12-9=6的方法。 (要求每个学生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想一想自己的算法和别人相同吗?如果不同,哪种方法更好些呢?)

估计学生方案:

(生1:看风车图,直接数出剩下的风车的个数

生2:摆小棒,把一捆小棒拆开,从10根里拿掉9根,剩下的与2根合起来就是3了。

生3:我想9+3=12吗,那12-9就是3了。

生4:12中的2不能减9,那就先减2吧,是10,再减7就是3了。

生5:先算9-2=7,再算10-7=3。)

3、感悟体验,形成共识

师:上面这些算法中你明白了哪一种(或哪几种)?你喜欢用哪种方法算? 师:十几减9的算式,你知道还有哪些吗? 小组里的同学一起来计算几道题,每人用自己喜爱的方法计算(出现快慢程度不等)。 师:有些小朋友算得很快,你们能把算得这么快的秘诀告诉大家吗? (十几减9的知识,对于相当一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新知识,而是一种旧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生活当中早就有了这方面的体验,因此,我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计算方法,并且小组内的同学进行分析讨论,优化算法,请算得快的同学在小组内介绍方法,从而达到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的结合。)

片断二:

1、(超市情境)从13瓶牛奶中(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拿走9瓶,还剩下几瓶呢?你会怎样拿呢?

估计:

学生A:先拿走3瓶,再打开盒子拿走6瓶,盒子里还剩4瓶。

(但是,却出现无法抱走的问题。)

2、师:谁能一次把9瓶牛奶拿走?

(引导学生想到把盒子打开,拿出1盒,放到旁边,将盒子连同9盒牛奶一并拿走,还剩4瓶。)

3、师:“你能从他一次拿走9瓶牛奶的情境中看出来:13-9是怎么算吗?”(引出破十法)。

(在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的基础上,积极创设一种问题情境,让孩子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迫切地产生一种进行算法多样化的优化的需要,从而达到优化算法多样化的目的。)

(三)练习与活动。

片断一:

1.活动1——给小鸟找新家

规则:新年到了,游乐园的阿姨们在大树上建了三个小窝,分别是6号、7号、8号,给那些没家的小鸟找个新家,过新年。请小朋友帮忙找找。(其中有一只小鸟对不上号,怎么办呢,再请小朋友帮它想想办法。)

2.活动2——踩气球

规则:用彩色纸制作气球若干个,在气球一面写上这些算式:

16-9=5,18-8=9,13-9=4,7+9=15,3+9=12,( ?)-9=( ?),(给学生更大思考空间)

如果气球上的算式是正确的方可踩爆,那不正确的就请你找错纠正。

3.活动3——爬杆比赛

规则:每人给一根竹竿,竹竿上的每一节都有一道算式,请你从下往上爬,准确算出答案,看看那位小朋友爬得最快最准 。(让每个学生都有动笔做的机会)

4.活动4——听我来说一说

规则:从生活中收集信息,提出有关用今天的知识解决的问题,再请大家一起动脑筋解决,让学生学有所用。

(本环节练习的设计突出形式多样,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并进一步体会有关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片断二:

1、猜数游戏。

2、小狗翻卡片游戏。 (1)出示:9+2=□ 11-9=□

(2)指名1人计算这两题。 (3)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4)练习:

9+5=□ 9+9=□ 14-9=□ 18-9=□ (5)校对

3、排队游戏

(1)多媒体出示“娃娃”,表明算式: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2)帮这些娃娃排队。 (3)计算结果。

(4)通过刚才的排队、计算你又发现了什么?

4、打汽球游戏。

(1)出示“打汽球”图。(每个“汽球”对应一个算式,口答与游戏结合) (2)指名学生打汽球计算结果。

5、小莉要过生日了,大家都来吃生日蛋糕。出示图(过生日场景,蛋糕上11支蜡烛,其中两支点燃)。

(1)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意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结合游戏竞赛情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精彩个案。

十几减九 教学内容:

苏教版第一册(十几减九) 教学目的:

1、经历实际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理解计算十几减9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

2、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能力,重视算法多样化,发展创新意识和思维的灵活性。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交流,体验与同伴合作的快乐,树立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

让学生理解应用十几减9的不同算法,并能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进行计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9+2= 9+6= 9+8= 9+4= 9+7= 10-2= 9-3= 8+2= 7-3= 5+4=

二、新授

1、创设新情境,主动探究

(1)情境导入,得出算式:13-9 (2)主动探究,用小圆片代替桃子摆一摆,说一说,怎样计算13-9。 (3)全班交流汇报,学生可能出现以下情况: 方法A:一个一个地减。

方法B:先以10里面去掉9,再把剩下的1和3合起来是4。 方法C:先减3,再减6,得出4。 方法D:想加算减。 ……

(4)把你最喜欢的方法再次介绍给同桌小朋友们听。(教师适当引导并帮助总结) (5)小结:(略)

2、尝试练习

(1)出示 12—9 16—9 (2)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去做。 (3)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3、对比揭题。

(1)读算式 13-9=4 12-9=3 16-9=7 (2)仔细观察这三题,你发现了什么?揭题:十几减9。

三、趣味游戏

1、猜数游戏。

2、小狗翻卡片游戏。 (1)出示:9+2=□ 11-9=□

(2)指名1人计算这两题。 (3)比一比,发现了什么? (4)学生练习:

9+5=□ 9+9=□ 14-9=□ 18-9=□ (5)校对

3、排队游戏

(1)多媒体出示“娃娃”,表明算式: 17-9 16-9 13-9 12-9 15-9 11-9 14-9 18-9 (2)帮这些娃娃排队。 (3)计算结果。

(4)通过刚才的排队、计算你又发现了什么?

4、打汽球游戏。

(1)出示“打汽球”图。(每个“汽球”对应一个算式,口答与游戏结合) (2)指名学生打汽球计算结果。

5、小莉要过生日了,大家都来吃生日蛋糕。出示图(过生日场景,蛋糕上11支蜡烛,其中两支点燃)。

(1)看了图你知道了什么?

(2)根据图意你可以列出怎样的算式?

(评析: )

四、我的教学故事。

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这节课是刚入学两个月的一年级孩子在学完9加几的进位加法后,紧接着学习的一节“十几减九”的数学课。我所执教的两个班的孩子聪明、活泼,回答问题很积极,思维很活跃,但刚学完进位加法的计算,还有些孩子未能达到熟练化程度。

我设计了一个漂亮的超市情境:从13瓶牛奶中(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旁边放着3瓶)买走9瓶,还剩下几瓶牛奶?让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进行实际操作,看怎样从13瓶牛奶中拿走9瓶,孩子们想到了很多种方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孩子的认知个性特点,鼓励计算方法的多样化,我便说道:“你可以选用你最喜欢的方法”。有位孩子举手了,他说:“老师,我喜欢一根一根地数,这样容易些。”这是最基本的一级技能的方法。但是,孩子平时不爱说话,能有说出他的见解,就已经算不错了。于是,我鼓励他道:“你能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为你感到高兴。”另外一个孩子说:“老师,我认为呀,算13-9时,只要用想加算减的方法就行了,心里想9加4等于1,于是13减9就等于4呢。这位孩子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看来他进位加法的计算很熟练。忽然,又有一个学生迫不急待地说:“老师,我的方法是将13分成10和3,从10瓶里拿走9瓶,还剩1瓶,剩下的1瓶加上另外3瓶就是4瓶了。”到底哪种方法最好呢?是不是适合孩子自己的方法就是最好的方法呢?需要在算法多样化的基础上进行算法的优化吗?我陷入了思考之中。从刚才的操作、分析中可以发现破十法这种方法是最简便的。孩子们在上一节课才学习了9加几的进位加法,如果在这一知识的基础上,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来计算,那么还有部分孩子的加法的熟练程度不够,全体孩子达到熟练自动化还需要一个过程,如果9+4的得数算错了,则139也会随着错。这是这种方法的缺陷;假如让孩子一根一根的减小棒的话,虽然好理解,但费时,不利于以后的学习;

对,我何不创设一种直观的,贴近生活的情景,让更多的孩子更好地理解这种方法呢?达到在学生实际情况下的算法的优化。于是,我马上请学生A来,“你来购买东西,老师当售货员,我们来表演买牛奶的过程。”这个学生A奔那个装有10瓶牛奶的漂亮盒子走去,不等老师开口就想把盒子打开,我赶紧拉住他的小手说:你为什么要打开盒子?他说:“因为要买走9瓶牛奶,这5瓶不够拿。小A打开盒子拿牛奶,两只小手拿不了,盒装牛奶掉了一地。怎么办呢?“同学们请看,他要买9瓶牛奶,却拿不走,怎么办?大家帮他想想办法。”学生B上台来,把牛奶装进衣袋里。可是还是放不了。学生C忍不住了,跑了上来,说:”老师,您的盒子能借用一下吗?”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好,谁能一次(强调语气)把9瓶牛奶拿走,老师就把这只漂亮的盒子送给他。”我大声地说道。学生D上台来,说:“好办法!”跑到牛奶盒边,从盒子里拿出一瓶牛奶,放到盒子外。一次性把盒子和9瓶牛奶抱走了。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很神气的回到自己的座位,把盒子轻轻地放在课桌上。孩子的创造性真是不可限量啊!我紧接着追问着就问班上的孩子:“你能从他一次拿走9瓶牛奶的情境中看出来:13-9是怎么算吗?”大家踊跃举手回答。学生E站起来答道:“他是从10里面去掉9,剩下1,再和3加起来,就得4。”我惊讶地赞叹孩子们:“你们真了不起,简直成了数学家,发明了一种这么简单的计算方法。” …

课后反思:

1、尝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巧妙进行优化。

我认为,我们应该做到在尝试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巧妙进行优化。问题是要考虑孩子的认知特点,该怎样进行优化呢?应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孩子自己迫切地产生感受,认为需要寻找一种最好的方法。这节课孩子们通过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发现将13-9转化成3+1这种方法,然后再应用所学的知识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自主探索。在体验多种方法的基础上优选出最佳方法,在实际比较中悟出方法优化的必要性和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这种优化不是我们老师“灌”的,是通过学生自己尝试、探索得到的,这也是新课程标准中大力提倡的。

2、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我通过对学生的认知任务水平分析后,决定不要因为学生不同的认知基础和思维层次、而放弃或降低

方法优化的任务目标,然后通过生动的情境,巧妙地进行了问题的设计,提出“谁能一次性把9瓶牛奶拿走”时,我发现,孩子们的思维就处在活跃期,学生在那一刻形成积极探索和创造的心理态势,从而对数学的本质产生新的领悟,认知任务目标变得直观、具体,使儿童感到“数学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并能较好的掌握,从而较好地达成了原有认知目标。

´

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

十几减九教案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教案

十几减九练习

十几减九教案

十几减九说课稿

十几减九教案

《十几减九.doc》
十几减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