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舞蹈教案模板十分钟试讲

2020-04-18 来源:教学试卷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现在进行时十分钟试讲教案

Teaching objectives: Knowledge objective: Ss can know the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Ability objective: Ss can use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fluently and freely.Emotional objective:Ss can enhance their interest of learning English.Teaching key point:Get the students know the basic usage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Teaching difficult point: How to make students use the new grammar to communicate with others in the real situations.Teaching Aids:multimedia

Teaching Methods: task-based teaching method,heuristic teaching method Teaching Procedures: Step1 Lead-in 1.gueing game Show some pictures and let Ss gue the verbs: swim, eat dinner, do homework, watch TV, play basketball Step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1.Ask Ss to have a listening and fill in the blanks.2.Guide Ss to know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be+doing

3.Read the letter and have a role play.(Linda and Mike) Step3 Consolidation 1.Game:Say and Act Work in pair, one student act, the other make a gue.S1-What am I doing? S2-You are ……

T-What is he/she doing? S3-He/she is…… Step4 Summary

Homework: Choose your favourite photo.And try to write three sentences by using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Share with us next cla.

Teaching reflection:

Blackboard design:

The present continuous tense

be+ V.ing I’m playing basketball.

We’re eating dinner.

She’s doing homework.

swimming

watching TV

S1---What am I doing now?

S2---I’m ……

推荐第2篇:苏州园林 教案 十分钟试讲

《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备注:

【上课操作部分】 (备注状态)

一、教材分析:《苏州园林》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一篇说明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苏州园林的非对称性美,重点围绕“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总体特征,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处到小处,作了富于艺术性的说明,从而使读者不仅了解了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又得到美的享受。

二、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才接触说明文不久,《苏州园林》是一篇相对简单易懂的说明文,适合学生学习模仿甚至练笔,同时,学生学习本课可以感受和领略不一样的中国美。

三、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使同学们了解说明文的要素,理解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结构、顺序、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自主、合作、探究本文特点,探究美,初步学写说明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领略中国古代园林的建筑美,激发对祖国和艺术的热爱之情。

四、教学重难点:

1、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和本文的结构、顺序

2、学习多种说明方法,品味准确、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中国石拱桥》已有介绍,可以省略些】

五、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领略园林的非对称美,结合文章概括苏州园林的整体特征及描述园林时列举的相关方面。

2、结合音频认识园林

教学重难点:园林特征,美在何处 教学过程: 导入: 师:我们之前学过了两篇关于桥的课文,同学们还记不记得在学那两篇课文时我们介绍的说明方法呢? 都有哪些说明方法呢? 生:打比方„„

师: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PPT列举说明文说明方法,并详细介绍每种说明方法的作用】 (消耗3分钟左右)

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堂新课。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个简短的视频,这段视频与我们今天的课息息相关,请大家认真欣赏。【放映导入部分视频】

师:视频欣赏完了,大家对视频里的地方有什么评价呢?请用一两个字概括一下 生:美丽。幽静。 师: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样一处古典园林的存在。那苏州园林到底美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跟随叶圣陶先生的脚步领略古典之美„„请大家翻开课本,让我们先疏通一下字词,然后齐读第一自然段,告诉我作者是在开始是如何评价苏州园林的? 生:(读课文)

师:好的,课文读了之后有人可以告诉我叶圣陶先生是怎么评价苏州园林的呢? 生: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师:那为什么说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呢?让我们来看几幅图【放映PPT图片】 师;这些都是苏州园林里面的景色。苏州园林不是某个园林的名称,而是指苏州这个地方的园林群体。同学们看到这些园林有没有想到我们岳麓山上的爱晚亭呢?是不是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生:是

师:那么,苏州园林的特点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大声齐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课文)

师:在叶圣陶先生笔下,苏州园林有什么样的特点呢?具体体现在课文中的哪那句话呢? 生: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师:没错,这句话是叶圣陶先生对苏州园林特点的总体概括,那么他为什么这么说呢?叶先生有什么理由这样描述呢?请大家继续读第二自然段,告诉我

1.叶先生说“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的根据在哪里呢。

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又想游览者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生:

1.讲究 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2.“如在画图中”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苏州园林的总特征也了解了如何去欣赏苏州园林那种不论站在哪个点上都自成一幅画卷的特点,那么现在请大家通读全文,小组讨论本文的结构和顺序是什么样的呢? 明确: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写出序号,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推荐第3篇:某年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XX年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下面是小编收集的XX年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欢迎大家参考。

【1】XX年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问题一:教案写好要上交吗?要写多少字才好?

这个问题问的最多;

资格证统考面试要求中教案是算分值的,讲完要交给评委,按照教案的标准流程备课即可,没有字数限制,根据自己抽到的内容,设计完整的授课思路即可,但是具体地方在实施中没有收考生教案的例子也发生过。

问题二:朱老师我们面试是10分钟,为什么都找不到10分钟的试讲教案?

首先考生在题库中抽到内容针对10分钟设置的一个片段或一个知识点,但是我们备课中写的教案都是需要完整环节,从头到尾进行设计教学内容,所以看试讲教案一定要看完整的,看详细的,不是按照时间算。

问题三:朱老师,你给的试讲教案有1000多份,我每一篇都要看吗?

朱老师的试讲教案每年都在更新,

不同的课题提供了多个不同学校老师撰写的详细试讲教案思路,我针对的是全国教师面试的考生,更新的数量多,大家才能灵活有选择性的去看,试讲教案多的好处就是不用担心自己备课思路与其他考生雷同;

在复习的过程中,根据大家对知识点的掌握,选择自己需要的内容复习,这个度是根据考生基础复习程度,内容知识点掌握了,能清楚思路就可以,并不是我提供多少大家就看多少;

问题四:朱老师,我写的教案要不要把老师和学生的每一句话都写下来?

这也是很多考生在撰写教案的时候问的比较多的;

首先,大家抽到的内容是片段,现场随机的,其次给您的是20分钟备课时间,这种情况是没有条件写这样细致的教案思路。

如果大家在我给的教案中看到这样的教案,那么是可以参考的不同环节是怎么衔接,怎么过度,其实和看授课技能视频一个道理,也是一种积累,但是写不要这样写,容易把自己思维框在进去;

教案是思路,真正走进试讲室,按照思路即兴现场发挥,而不是照着教案逐字去念,切记!

小贴士:

20分钟的备课时间内,建议15分钟写出完整授课思路,剩余5分钟留给自己,看下重点环节,或者自己要突出的一些方法,在备课室内模拟练习。

朱老师,基本的教案框架都包含哪些,我10分钟要写些什么呢?

教学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2)新课讲授;(3)巩固提高;(4)小结作业,具体参考给到大家的面试培训班视频中教案讲解。

拿到题目后,在20分钟备课时,要明确自己重点讲什么,难点在哪里,明确在教学过程中内容设计哪些环节,每个环节安排什么内容,用什么方法,花多少时间,提什么问题,板书什么内容,通过怎样的授课方法怎样处理重点和难点问题,各个环节应该如何过渡衔接等问题,不要只顾着埋头去写,到时间还没写完,越是担心自己上台没内容讲,越容易出错。

朱老师只有一个人,这种面试辅导靠的是长时间积累下来的培训经验;

从大家一开始的面试咨询,到后面复习期间的跟踪指导都是我一个人在做,工作量有点大,如果微信或者QQ没有回复,多数是在和会员电话交复习答疑,我不希望很泛泛的回答大家的问题,最好先微信上详细留言你的面试问题,空下来就会详细和大家沟通制定属于你自己的面试复习计划。不走弯路,就是捷径.

【2】XX年语文十分钟试讲教案

20xx年下半的面试又要开始报名,最近微信里陆续接到一些考生的面试问题,尤其是第一次准备面试的考生,问题比较多,大家关注最多的就是试讲教案的问题,10分钟写什么,写多少,怎么设计,那么今天朱老师和大家聊一聊试讲教案那些事!

问题一:有考生问我,朱老师我们是10分钟的试讲,那10分钟的试讲教案你有吗?

这个问题,不是一个考生这样想,而是很多考生都是这样去理解10分钟试讲,第一次准备面试的考生可能都是根据面试的字面意义去理解10分钟试讲。

这里面存在着一些理解误区,我们先来明确下试讲教案的复习目的;

首先面试的要求是随机抽题,不限版本,不限内容,随机知识点给到大家,你抽到一个题目,要20分钟备课,去设计教学思路,对于零基础的小白,没有接触过课堂教学,没有备课经验,那么拿到的题目就不知道如何设计重难点,教学过程,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参考试讲教案,并且是详细的试讲教案,不是10分钟,记住不是按照时间去找试讲教案。

因为是随机,因为是不知道会抽到什么,那么你需要根据你的科目内容,不同的知识点自己要通过详细试讲教案来做复习,比如语文,可能会给你一篇文章,比如英语,可能给你2个单词,那么也要讲10分钟,对知识点不熟悉,那么10分钟内就没东西讲,知识点也拓展不出,这样解释现在是不是理解为什么要看详细教案,而不是找10分钟的试讲教案。

所以,试讲教案不是按照时间去设计,正确理解10分钟试讲,是根据咱抽到的内容,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手段在10分钟内展示你的授课技能的。

推荐第4篇:舞蹈试讲

舞 蹈 试 讲

绿色代表所学的动作数量,红色代表可替换的台词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我是N号考生,今天我试讲的课题是(东北秧歌基础动作教学)

上课 同学们好!

现在我们先复习一下上节课所学的内容。(基本功练习) 同学们做的非常好。

我一进教室呀就被同学们的热情深深的吸引了,同学们的活泼和阳光深深的感染了,我多想舞一段啊, (老师示范)同学们,谁知道我刚才做的动作是哪个民族舞蹈呢,恩,对了。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对,是手绢舞,也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东北秧歌,那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舞蹈视频,那在看之前呢,我有一个问题,看完了要告诉我这段舞蹈它有什么特点。请看大屏幕···· 同学们,谁能回答我的问题呢?

来,这位同学,,,,嗯,对,这段舞蹈是很活泼幽默的

还有谁要补充的呢。来,这位同学。。。。是的,她的手绢花很漂亮!

老师:这两位同学回答的都对。东北秧歌呢是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稳重浪、浪中梗、梗中俏,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是不是也非常美呀! 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东北秧歌:

老师先为大家示范一下上场动作,同学们要仔细看哦! (示范)同学们,你们都看清楚了么?

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动作,身体面对7点,左手叉腰,右手自然前后摆动,左脚跳踢步,眼睛跟随手的动作。注意不要顺拐,眼睛看手,这位同学调整一下,对了,来,集体来一遍,5.6.7.8,,,,好的,非常棒! 接下来我们学习第二个动作,右手起右肩往后移。左手起左肩往后移,头随着上身自然的摆动,可以了吗?好,双手叉腰,我们学习腿的动作,后踢步重拍在上,抬腿快,落脚稳,

咦,同学们,腿的动作不是很到位哦?请看老师,这个动作的特点是脆而快,稳而梗(示范)来一遍,不错,比刚才有进步。

现在我们加上手联系一次,5.6.7.8.,····很好,注意直摆身,好的,,····这位同学脚的节奏不对哦,看,是这样,,嗯···这样就对了,非常棒!现在让我们完整连贯的做4个8拍。5.6.7.8.。。。 好的,摆好结束动作,右手挽花至身体一侧,左手挽花收回右腿眼睛看左手,双手同时挽花,双腿后跳一步,第二遍挽花抬左腿,跳踢步,再来一遍。1.2.3.4.

这位同学脚跳起来。对了,这样才正确。 那现在我们把这两个动作连起来做一次,5.6.7.8.不错哦/有的同学掌握的非常快,在往下学习之前,我们有请这位同学为大家做一遍这组动作好吗? 同学们,她做的好不好呀?···,那让我们给他掌声鼓励(有节奏的鼓掌)

下面同学们自己跟着视频模仿下一个动作。 来,跳一边,不错,基本上是正确的,但是注意跳起来脚底的碎步与头的小幅摆动。跟着节拍我们再来练习一遍。5.6.7.8.非常棒,我们接着往下学习前踢步交替花,注意重拍在下出脚快,落脚稳,手腕花漂亮一点,退左脚转身盖花、头看出去,退右脚,左手盖花眼睛看出去,收腿,双手叉腰前后扭身,俏一点前踢步前后扭身,打开双手顶花。注意顶花的时候用食指顶着手绢由里往外转。来,我们完整的做一遍,5.6.7.8.注意转身看出去。

同学们,这组动作我们就熟悉到这里,现在,让我们试着把这几个动作连起来做一遍吧!跟上我的节奏。5.6.7.8.,·····很好,但是要注意一下上身的横拧身及动作的梗劲及稳劲,来再来一次,嗯,好多了,同学们,表情呢。。。

连起来做是不是容易出错啊?下面我们分组练习一下·····

(双击掌)示意学生停下。 集体我们合一遍音乐(教师唱)

我们已经从头到尾练习了一遍了,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老师播放一遍视频,同学们看一看,对比一下我们做的和他们做得有什么不同呢?

同学们,发现两者的不同之处了吗?给大家1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 好时间到了,谁来回答?

这位同学观察的非常仔细,那我们来带着美美的表情再来练习一遍吧!5.6.7.8.音乐起 这节课呢我们学习了东北秧歌的后踢步,蹦跳步,走场绕花及前踢步。

同学们都学的非常认真,做的也很棒!

下课后要勤加练习这节课的动作。

快下课了。用一首舒缓的歌曲来放松一下我们的身体! 好的。下课,同学们再见!

我的试讲就到这了,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推荐第5篇:儿童舞蹈教案 三字经

儿童舞蹈教案

三字经(勾绷脚练习)

一、授课班级:小学一年级学生

二、授课学时:2个学时

三、授课老师:刘燕霞

四、教学时间:

五、授课地点:

六、授课目的:

1.训练对勾绷脚和脚腕开与关的控制能力以及后背的挺拔与直立

(技能目标)

2.通过组合训练,让学生掌握双勾脚、双绷脚等的做法(知识目标)

3培养学生脚步灵活性及协调能力,舞蹈时初步具有乐感(情感目标)

七、教学重难点:

1、舞蹈基础训练的规范性。

2、勾绷脚和身体的配合。

3、动作一拍到位,与欢快的音乐相配合。

4、通过舞姿动作体现出小小读书郎的读书状态。

5、通过歌曲三字经唤起孩子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八、教学方法: 说教法、模仿法。

九、教学过程:

(一)、整队集合,教师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二)、准备部分

1、复习导入

把幼儿舞蹈向学生初步介绍,让学生了解学习幼儿舞蹈的作用。幼儿基本功介绍,以及勾绷脚的重要性。

2、基本功、软开度练习

(1)、全身放松组合练习(要求:动作最大限度的伸展)

(2)、压肩练习(要求:膝盖直立,后背平直拉伸,双手与肩同宽,肩部放松) (3)、腰的练习(要求:动作连贯,呼吸匀称,顶腰时要一节一节往上走,顶到最大限度,以达到腰的训练)

(4)、压腿练习(要求:双腿伸直,挺腰,收跨,压腿时做到从大腿根断开,用腹部贴大腿) (5)、压垮练习(要求:后背平直,脊柱最大限度拉伸) (6)、立半脚尖(要求:五指留在地板上,双腿直立)

3、教授新课

教师向学生讲解绷脚组合,以及它和基本功舞蹈的关系。 (1)动作介绍:

幼儿基本功训练中勾绷脚是基础的开始,首先坐下,要求 双腿伸直,后背向上立,双臂放于身旁,中指之间轻轻点地 ,手和上身呈90度(基本坐姿)。双脚勾回,绷直。 (2)动作要领:

a、基本坐姿一定要坐好,让学生养成直立的习惯,这样为以后的基本功训练和舞蹈学习就建立好了基础。

b、做作时双腿保持伸展,脚跟并拢,勾脚时全脚勾回,大腿一样要保持伸直状态,绷脚时要注意延伸,从脚背的位置就开始绷直,切记不要直勾绷脚趾。

C、在动作过程中,单脚交替勾绷脚时一定要提醒学生换脚,不要同时开始,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

4、《三字经(勾绷脚练习)》组合:

准备位置:身向1点,对脚盘坐,睡觉舞姿准备。 准备音乐

⑴— 1—8 随意读书动作 ⑵— 1—4 随意读书动作

5—8 绷脚双腿伸直,上身直立,双手旁点地 第一段:

⑴—1—2 双脚勾脚 3—4 双脚绷脚 5 右勾脚同时右倾头 6 还原

7—8 重复⑴5—6反面动作

⑵—1—2平脚吸右腿同时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腿伸直绷脚,右手旁点地 5—8 重复⑵1—4反面动作 ⑶—1--—2 双勾脚 3—4 双开脚 5—6 双关脚 7—8 双绷脚

⑷—1—2 右腿绷脚打开至2点方向,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手落至体前 5—8 重复⑷1—4反面动作 第二段:

⑸—1—4 双脚勾绷一次 5 右勾脚同时右倾头 6 右绷脚同时头还原 7—8 重复⑸5—6反面动作

⑹—1—2平脚吸右腿,右手2点读书舞姿 3—4 右腿伸直绷脚至2点,右手落于体前 5—8 重复⑹1-—4反面动作

⑺—1—2 双脚勾脚,身体前俯,双手扶地,指尖相对,右转头 3—4 双脚绷脚,上身回正 5—8 重复⑺1—4反面动作

⑻—1—2 收右小腿至盘腿,右手读书舞姿 3—4 右手扶右脚

5—8 重复⑻1—4反面动作 结束音乐:

⑼—1-—8 双手读书舞姿,右起转头一圈 ⑽—1—6 翻书舞姿

7 睡觉舞姿

歌词: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青赤黄 乃黑白 此五色 目所识

酸苦甘 乃辛咸 此五味 口所含

膻焦香 乃腥朽 此五臭 鼻所嗅

5、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勾绷脚及组合,大家对动作要领的掌握还不错,分解动作和单一动作的完成的也还不错,在组合当中稍有欠缺,还需要大家在课下多练习,在练习的过程当中有牢记动作要领。

6、布置作业

练习勾绷脚组合,完成课堂笔记。

7、教学反思

过本次课程对学生的基本了解,应该进一步改善自身教学内容及方式,即可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自身能力及教学能力。

推荐第6篇:儿童基础舞蹈教案

舞蹈教案

第一课

教学目的:认识舞蹈 了解舞蹈

教学重 难点:站姿训练,抬头 挺胸 收腹。

基本功 勾绷脚的学习。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对于舞蹈有初步的了解 ,勾绷脚,压腿,下腰等等。

二 站姿的训练 抬头 挺胸 收腹。 三 学习基本功 勾绷脚。

1、主要动作及要求

a、双勾脚:双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双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b、双绷脚:双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注意:双勾脚和双绷脚均要做到最大限度。

第二课

教学目的:掌握勾绷脚基本动作 学习压腿基本动作

教学重 难点:勾绷脚动作的完整,到位。

学会压腿基本动作。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二 学习基本功 压腿

1、主要动作及要求

a、扩指:五指最大限度张开。

b、勾绷脚:勾脚脚尖最大限度的勾起,脚跟往远蹬,脚与腿部形成勾曲式造型, 绷脚脚腕伸展,脚背向上拱,脚尖向下压,与腿部形成一个流线形造型。

c、坐压前腿: 双腿前伸坐于地面,身体由直立向前折叠俯于腿上,后背尽量保持平直。

注意:a、肩前扩指时手肘靠近身体,扩指时要有力度。

b、舞蹈时要让孩子边唱边舞,提高孩子学习舞蹈的热情。

第三课

教学目的:学习舞蹈《我的身体》前半部分。通过组合的学习,使学生对自身的头、肩、胸、腰、腿、膝等身体部位具有感性的认知。同时经过不同的运动方式,比如低头、耸肩、展胸等,训练孩子身体的灵活性。

教学重 难点:把握舞蹈每个动作要领,把每个动作做到位。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

一、主要动作与要求:

1、前平位扩指立掌:双手叉腰,右手经过肩前团手,扩指推于前平位,掌心向

外立掌,指尖与肩齐平,注意扩指时手指最大限度的扩开,

左手同前。

2、低头:下颚收回,视线下垂,颈椎最大限度拉伸。

3、耸肩:双肩同时最大限度向上耸起,肩膀找耳朵,还原时沉肩,颈部伸长。

4、展胸:肩胛骨向后背,前胸展开同时上身前倾,肩胸最大限度向外延展。

5、转腰:胯部保持正对一点,腰部带动身体向左或向右水平转动,在转动时脊

椎最大限度地伸长。

6、抬腿:右腿膝盖主动抬起,小腿与脚自然放松,左腿主力腿直膝站稳。

7、屈膝:双膝松弛,同时向下半蹲,之后自然还原。

第四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 教学重 难点:掌握好勾绷脚,压腿。 合音乐跳《我的身体》。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巩固舞蹈《我的身体》前半部分。 1 掌握动作要领 每个动作到位。 2 掌握学习的前半部分动作。

3 合音乐跳《我的身体》前半部分动作。

第五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

新学舞蹈《我的身体》后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学会《我的身体》后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学会舞蹈《我的身体》后半部分。 1 掌握动作要领 每个动作到位。 2 掌握学习的后半部分动作。

第六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 学习基本功腰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教学重 难点:学会下腰。

舞蹈《我的身体》合音乐。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主要动作与要求

松腰:身体迅速放松,脊椎呈下弧线,头随身体垂下,模仿打瞌睡。

提腰:脊椎尽量拉直,手握拳状,手心向上,双臂上推,抬头看手,模仿伸懒腰。

转腰:腰主动转至

3、7点方向,身体保持直立。

双手斜下位:双手放于体旁,大臂架起,肘部弯曲,手心相对,指尖冲下,做肥胖状。

打哈欠:右手在嘴前扩指,左手扶膝,做松腰、提腰呈打哈欠状。

伸懒腰:双手握拳,胸前交叉向上划圆做伸懒腰状。

四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第七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学习舞蹈《三只小熊》前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学会舞蹈《三只小熊》前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五 学习舞蹈《三只小熊》前半部分。 1 教跳舞蹈前半部分动作。

2 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第八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学习舞蹈《三只小熊》后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学会舞蹈《三只小熊》后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五 学习舞蹈《三只小熊》后半部分。 1 巩固舞蹈前半部分动作

2 教跳舞蹈后半部分动作。

3 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整个舞蹈动作合起来。

第九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教学重 难点: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五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第十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学习基本功 胯功。 教学重 难点:基本功 胯功。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主要动作及要求:

a、对脚盘坐压胯:盘腿坐于地面,脚心相对,双手放于脚弓处。在此基础之上,上体向腿部贴靠,双肩向后掰,胸前探,头微仰,上体的肩、胸完全展开,骨盆固定,肩与地面保持平行线。

b、旁开腿压胯:在正步位绷脚伸坐的基础上,双腿同时向旁打开到最大限度即旁开腿。压胯与“对脚盘坐压垮”的要领相同 注意:对脚盘坐压胯时双肘打开,自然弯曲。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第十一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学习舞蹈 《唱和笑》前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 学习舞蹈 《唱和笑》前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学习舞蹈《唱和笑》前半部分。 1 教跳舞蹈《唱和笑》前半部分。 2 掌握前半部分动作要领,到位。 3 学会前半部分动作。

第十二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学习舞蹈 《唱和笑》后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 学习舞蹈 《唱和笑》后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学习舞蹈《唱和笑》后半部分。 1 教跳舞蹈《唱和笑》后半部分。 2 掌握后半部分动作要领,到位。 3 学会后半部分动作。

第十三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合音乐舞蹈 《唱和笑》。 教学重 难点: 合音乐舞蹈 《唱和笑》。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舞蹈《唱和笑》。

1 巩固舞蹈《唱和笑》。

2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到位。 3 合音乐舞蹈《唱和笑》。

第十四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合音乐舞蹈 《唱和笑》。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前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前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舞蹈《唱和笑》。

1 巩固舞蹈《唱和笑》。

2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到位。 3 合音乐舞蹈《唱和笑》。

八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前半部分。 1 教跳舞蹈《欢乐大天使》前半部分。 2 掌握前半部分动作要领,到位。 3 学会前半部分动作。

第十五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合音乐舞蹈 《唱和笑》。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后半部分。 教学重 难点: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后半部分。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舞蹈《唱和笑》。

1 巩固舞蹈《唱和笑》。

2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到位。 3 合音乐舞蹈《唱和笑》。

八 学习舞蹈《欢乐大天使》后半部分。 1 教跳舞蹈《欢乐大天使》后半部分。 2 掌握后半部分动作要领,到位。 3 学会后半部分动作。

第十六课

教学目的:巩固已学知识勾绷脚,压腿,腰功,胯功。

合音乐跳舞蹈《我的身体》。 合音乐舞蹈《三只小熊》。

合音乐舞蹈 《唱和笑》。 合音乐舞蹈《欢乐大天使》。 教学重 难点: 合音乐舞蹈《欢乐大天使》。 课时:2课时。

教学内容:一 巩固勾绷脚基本动作

1 双勾脚 2 双绷脚 3 勾绷交替脚

二 巩固压腿基本动作

1 掌握呼吸 2 绷脚夹紧 3 后背保持平整

三 基本功 腰功

1 松腰。 2 提腰。

3 转腰。 4 下腰。

四 基本功 胯功

1 开胯 2 压胯 五 舞蹈《我的身体》

1 舞蹈动作的掌握。

2 熟悉记住全部舞蹈动作。

3 能合好音乐节拍跳《我的身体》。

六 舞蹈《三只小熊》。 1 巩固舞蹈动作。

2 掌握熟悉舞蹈动作,每个动作到位。

4 和音乐跳《三只小熊》。

七 舞蹈《唱和笑》。

1 巩固舞蹈《唱和笑》。

2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到位。 3 合音乐舞蹈《唱和笑》。

八 舞蹈《欢乐大天使》。

1 巩固舞蹈《欢乐大天使》。 2 掌握舞蹈动作要领,到位。 3 合音乐舞蹈《欢乐大天使》。

推荐第7篇:面试高中英语教师要试讲十分钟

面试高中英语教师要试讲十分钟,要如何准备阅读课和语法课?

2012-06-06 20:548961277| 分类:求职就业| 浏览3896次

我打算面试一个高中的英语教师,试讲十分钟,不过没有学生,现在也不知道试讲哪课、哪个部分,讲课要中英结合,因为评委不是全部都是英语专业的,有校长、教育局那些人,请问讲什么内容比较好?没有教材,评委也不一定听得懂英语,我觉得讲阅读不太好,但是讲语法的话又会很枯燥。 我打算准备两种课型,阅读课和语法课,请问我该如何准备?

提问者采纳 2012-06-06 21:48 应该是面试的时候会给你一篇文章,一般来说是高中课本随机的课文,给你一段时间准备,然后让你根据课文实时上课,你以前有哪个英语老师上课方式你比较欣赏的,你可以模仿他的来做准备,高中上课基本都是阅读与语法同时讲,很少只讲阅读(评委会觉得你只是在做精读),或者只讲语法(如你所说,十分枯燥,而且很难讲),切记不要慌,讲课时要面向评委,板书时注意不要让身体挡住黑板,如果你的基本功扎实,十分钟都不够你讲,如果你基本功有所欠缺,放慢语速是不错的选择,将重点放在你擅长的知识面,多举几个例句,说的详细一点,应该没什么问题,祝你好运!

追问

我主要是想到,不一定有时间准备,然后没有教材,没有学生,不可能说:下面快速阅读……,这样就会让试讲很无聊。讲阅读课的话,就是前面热身部分,设计一些问题,还有假设一些学生讨论,然后自己再总结一下,尽量在这部分设计的有趣一点。然后接下来,我就不知道该如何继续了你能给点意见吗?我看你说的意思,是我自己抽出一段,讲一下语言点和语法?

回答

试讲分为两种,一种是将面试的人当做学生,就像你真的是在上课一样,只是面试官当然不会与你互动,所以这一点一定要自己把握好,可以在自己家里做一下练习,虽然把面试官当学生,但你不要指望他们会回答你的问题,所以停顿时间的把握与自问自答的衔接很重要,否则的话一定尴尬的想死掉;第二种面试是将自己的讲课思路做一下阐述,不涉及到知识点,也就是说你只要告诉评委你打算怎么来上这节课,这个看上去简单一点,但往往四五分钟就说完了,然后就是你和评委大眼瞪小眼,所以可以在准备的时候尽量分的细一点,宁愿十分钟不够(会让评委觉得你有料,只是没有经验没安排好),也不要多出时间不知道怎么办。

到时候面试的人会告诉你是哪一种,万一他们没说,自己先问一下,省得你想按第一种说他们打断你说是第二种,这样会让你变得有一点紧张 追问

我觉得是评委不会回答问题的那种,所以只能自问自答。到时候如果我问了,他们回答了,那么我就要灵机应变。我现在想了一下,阅读课应该不好讲,我打算讲词汇或者短语,要不就讲语法,这样的话互动比较少,但是也减少了尴尬,你觉得呢?你觉得准备什么课型比较好?

回答

你不可以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准备,就像我说的,虽然是试讲,但是也分很多种,而且每个地方每个学校的要求都不一定相同,所以要按照试讲评委的要求来,而不是你自顾自准备好了,结果到时候他们的要求与你准备的并不一样。

最常见的是给你课本指定第几课要你试讲,没有别的要求,给一点时间做准备就开始。你可以结合阅读与词汇,语法讲课,也就是英语精读与语法的结合,将重点放在你擅长的地方,尽量使讲课流畅,有内容。如果你不喜欢这样的方式,退一步的选择是只讲词汇和语法,这个要你把握好时间,另外对你的基本功要求非常高;但是千万不要只讲阅读,分数一定会很低。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千万不要以为评委不懂英语就不知道你讲课的好坏。 最好的建议是:找上一届应聘同一所学校的老师问一下,当初他们是怎么试讲的,有的放矢才能增加胜算,祝你成功。

追问

同学和老师我都问了,不过我觉得没什么建设性的东西。按你说的讲精读,那我必须有教材,这样我就先提前准备一下讲精读的内容讲阅读的时候把翻译、language points和语法都讲,十分钟的话应该就是一两段。不过如果到时他安排的是另外一本书,那我就完蛋了,没准备

回答

恩,你不要纠结于是否一定要讲完整这个问题,说到底,大家都知道刚开始讲课的老师没有经验,因此时间的安排只要不是特别的离谱,这方面一般来说扣分都不会很多,你要弄清楚评委最在意的是哪些方面,当然是你的基本功是否扎实,其实不管最后要讲的内容是什么,只要自己有料都不怕,如果现在给你随便一篇课文,你准备半小时后能够知道如何讲授,就没有问题了。

如果到时候他给你的文章是你没有准备的,也不要慌张,最坏的是把文章从头到尾分析一遍,将其中的词汇,词组提炼出来,将语法点找出来,逐句分析,高中英语一篇课文讲十分钟完全没有问题,万一到时候时间多了,建议你附加课后练习拖时间,至于你说的假装提问我倒不建议,与其说:Do you know……?不如说:We know…….

追问

很感激你,请问可以跟你要个QQ吗?我觉得你可以教我很多东西,有什么问题都想咨询一下你 回答

可以的,280113677,我很少上线,有问题你可以给我留言,写上我的百度名,不然可能会被我忽略掉了

评论(10)|22

欢乐拔丝薯|四级采纳率37% 擅长:英语考试地下城与勇士欧美流行乐宠物电影 按默认排序|按时间排序

其他4条回答

2012-06-06 21:54tjt555|四级

这就是说课,当然是阅读好上了,只有十分钟,只讲一下教学步骤,教学设计就行,网上很多的,高中英语新课程一般是warming-up reading一个课时上,语言点一个课时, 后边听力,learning about language, using-language是另外的课时,但惟独第一个课时的最好上,你可网上随便下个课件,语法一般不愿上公开课,但也有涉及特别新颖的,就会的高分

追问

是试讲,不是说课,说课和试讲我还是分得清楚的

回答

就是说课的最后一个步骤,是说一下教学步骤吧,当然不用说理论。也就是你课堂实录中去掉学生的活动剩下你所有的语言要在十分钟表现出来,一堂课从导入到课堂总结,把你要说的全写下来,差不多要这么长。所以就想准备45分钟的课一样,去掉学生的部分就行了。其实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评委不是看你的课堂设计,而是看你的基本功,外行就看你的教师仪态,风度,要大方点,声音红亮点,自己在家做讲几遍,就没问题。我当年也试讲了十分钟的。给了一两个多小时临时安排的课,关在一个房间里,试讲完再放你出去,不知现在怎么做的。现在都流行说课了的。你这个的确迎合我们当年一样。十几年了哟

追问

我知道有些地方是说课,但是我面试这个明说了是试讲

回答 我同意::最好的建议是:找上一届应聘同一所学校的老师问一下,当初他们是怎么试讲的,有的放矢才能增加胜算,祝你成功。

一般都会只定内容。讲语法词汇是下下策。记住一个优秀的课堂不是老师的满堂灌!不是你的流利的表演。只有在阅读课堂中你预设问题,假定和学生的的互动才是新课改的一学生为主题的理念。虽然要看你的表演,但千万别只顾自己表演。

我也同意:: 就算无生授课也要环节完整,而且各个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和连贯性。各环节内部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听课评委的兴趣。十分钟试讲应该也是完整的一堂课!只是去掉学生的活动部分后你的整个课堂语言压缩在一起的。

追问

你所指的环节完整,例如在十分钟内,讲完阅读精读的两段,算不算完整?

回答

高中英语阅读课不是挨着讲句子翻译哟,我们指的是通过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一般,先有预测,在略读找出大意,在查读找信息(像考试样的,考试技能)略读和查读包括预测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英语所必须的。还有细读弄清楚更细节的信息,再还有总结summary或讨论一个深层次问题,一般是情感目标的实现环节。不要像大学精读老师样逐句地翻译分析句子哟!所以十分钟足够完整的讲完你的课堂指令。

追问

你所说的阅读式教学我知道,先是skimming让学生浏览一遍文章总结文章大意,,然后scanning根据问题找答案,十分钟内讲阅读课,首先要展示warming up 和pre-reading设一些问答、讨论环节,然后再假装提问,进行skimiming ,scanning,就算给学生自己看书的时间是可以跳过,但是教师引导学生给出general idea和问题答案总结这块还是要进行,按你说的十分钟要弄一个完整的课,可能么?

回答

warming up 和pre-reading设一些问答、讨论环节即使有学生参与,也不能用时过多,我们会控制在2-5分钟,因为阅读课就要突显阅读,让学生读!你用两个问题,图片什么的快速导入,学生所有的活动时间略过,老师在课堂上本来就只有一个引导作用,学生完成任务的活动省去了,应该十分钟没问题呀,我们说课还要说大量理论依据,前边大量的什么重难点就只要十分钟呢

评论(1)|4

2012-06-07 09:05 图书试用网|网友

试讲的时间很短暂,正常的一节课肯定是需要准备很多内容的。这里你不妨只针对课文前几段自己把握时间,至于读不读课文,我认为这就不需要了。你更应该讲解的是你如何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每一段落提出问题,让学生来自己阅读课文回答。这个如果没有学生的话,你就假装学生们已经阅读过5分钟了,实际你就是停顿了一下下。这个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你自己备课时又要多手准备。保证试讲的完整性和你的专业性

追问

嗯嗯,这个我明白,你说的是上阅读课,那么你觉得像这样的面试试讲,讲短语或者词汇,或者语法,会不会比阅读容易呢?起码停顿的地方,互动的地方比较少

评论|0

2012-06-06 22:26Davi122|二级

其实无论哪种课主要是搞好课堂气氛,就算无生授课也要环节完整,而且各个环节之间要注意衔接和连贯性。各环节内部可以通过设置问题来激发课堂气氛也能调动听课评委的兴趣。当然如果有非英语专业在场的话可以将问题适当翻译一下的

推荐第8篇:十分钟教案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 Section A1 (2a – 2d) 教学目标:

1.语言目标:掌握本节课词汇,听懂、掌握谈论读书的语言材料。

2.技能目标:能听懂语言材料,掌握听的技巧;能就阅读方法提建议,掌握阅读策略;能读懂介绍名著的文章。

3.情感目标:通过开展角色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通过本单元的阅读,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陶冶思想情操。

教学重点

(1) 短语:go out, full of, finish doing something, be about, grow up, put down, hurry up. (2) 句子:-Have you ever read Little Women yet?

-What’s it like?

Oliver Twist is about a boy who goes out to sea and finds an island full of treasures.Steve, have you decided yet which book to write about for English cla

Step1.Presentation 1) lead in.Rieview the new words.Step 2 Listening 2a.Listen.Who has read these books? Circle the names.1.Treasure Island

Mark / Tina 2.Olive Twist

Mark / Tina 3.Robinson Crusoe

Mark / Tina 4.Tom Sawyer

Mark / Tina Keys: 1.Tina 2.Mark Tina 3.Mark Tina 4.Tina

2b.Listen again.Write T for true and F for false.1.Oliver Twist is about a boy who goes out to sea and finds an island full of treasures. (

) 2.Robinson Crusoe is a claic.

(

) 3.Tina thinks that Treasure Island is a fantastic book. (

) 4.Tom Sawyer is about a boy who lives in the United Kingdom. (

) Keys: FTTF

Step 2. Speaking

2c. Use the information in 2a and 2b to talk about the books.A: Has Tina read Treasure Island? B: Yes, she has.She thinks it’s fantastic.A: What’s it about? B: It’s about….

2d. Role –play the conversation

Step 3. Language points and summary Oliver Twist is about a boy who goes out to sea and finds an island full of treasures. 《雾都孤儿》是一个男孩去海边发现一个充满珍宝的岛的故事。 full of 满是……的;(有)大量的

e.g.The area is full of beautiful lakes and rivers. 这个区域有大量美丽的湖泊和河流。

Step 4. Summary Phrases:

go out ,full of, finish doing sth., be about, grow up, put down, hurry up Sentences: Have you ever read Little Women yet? What’s it like?

Oliver Twist is about a boy who goes out to sea and finds an island full of treasures.Steve, have you decided yet which book to write about for English cla?

Step 5. Exercises 1.I hear some of us like reading _______(名著).2.How many _____ (页) have you read? 3.It’s already 7 o’clock.Let’s _______ (赶快).4.The book report is _____ (到期) in five days.5.There are some big _________ (岛) in our country.6.My father has a box full of __________ (珠宝).

Step 6. Homework Learn the new words and expreions by heart.Preview 3a-3b.Introduce students to read these novels by borrow them from school library.

推荐第9篇:儿童舞蹈教学计划

儿童舞蹈教学计划

(一)

一、舞蹈教学目标

1、增强对舞蹈的兴趣,提高幼儿对音乐的节奏感。

2、掌握简单的舞蹈基本手位、脚位、舞步,动作基本准确。

3、发展幼儿的柔韧性和协调性,树立幼儿大胆自信的个性。

4、增进幼儿的灵活的形体,培养幼儿群体的合作精神。

5、培养幼儿初步的舞台表现能力,增进他们的表现欲。

基本功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脚 ,腰的训练、吸腿、大踢腱的节奏变化训练,训练幼儿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

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舞蹈技巧训练: 身、跳、翻、转等训练。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

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2、进行不同节奏的脚位站立、脚腕训练、胯关节训练,腰的训练、胯的训练,压腿和跑腿训练,走跑跳训练,幼儿基本舞步训练,身段组合训练。

三、民族民间舞、幼儿舞训练

1、学习藏族舞、汉族舞、新疆舞等。

2、理解幼儿舞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学习幼儿舞蹈3-4个。

儿童舞蹈教学计划

(二)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节奏感。

2、发展幼儿的感受力,记忆力,想象力和表现力。

3、能随音乐协调地做形体动作,知道其名称。

4、培养幼儿同伴友好相处,竞争,合作的个性。

九月份--第一周:

课堂基本要求目标:规范形体课堂的理解及上课时各种站、坐姿。

第二周:

练习队形,站立姿势。

目标:学习形体的常规要求。(时间与物品)第三周:

1、基础训练内容:列队、坐姿、站姿、

2、舞蹈组合内容:《波浪》

目标:训练手臂各个关节的灵活性。

要领及注意点:

1.做\"小波浪\"时,要求手经抓握状,指尖摸手心再手掌展开,手指上翘,双手与腿部的距离拉开。

2.做\"大波浪\"时,眼要随手。

第四周:

1.基础训练内容:正压腿、侧压腿2.舞蹈组合内容:《吸跳步和敬礼》

目标:学会吸跳步,训练上下身协调要领及注意点:

1.\"吸跳步\"要求做到\"吸腿\"准确,挺胸,拔背,上下肢协调配合。

2.两次行礼动作要注意姿态准确。

3.培养幼儿对老师和小朋友们讲礼貌的习惯。

十月份--第五周:

1.基础训练内容: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开胯练习2.舞蹈组合内容:《勾绷脚》

目标:训练手脚的协调,踝关节的灵活。

第六周:

1、基础训练内容: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开胯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吸伸腿》

目标:训练前腿部的灵活要领及注意点:

1.前吸腿时脚尖点地。

2.抬腿和伸腿要腿直。绷脚。

第七周: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后吸腿》

目标:训练后吸腿膝关节的灵活第八周:

1、基础训练内容:压腿、勾绷脚练习、拉肩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手位》

目标:训练几个手位要领及注意点:

1.做手位时,一定要经过提压腕。

2.注意手动眼随。

十一月份--第九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松肩》

目标:训练肩关节的灵活要领及注意点:

1.松肩的动作重拍向下。

2.踮脚时脚腕内侧要靠拢。

第十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下腰

2、舞蹈组合内容:《半蹲》

目标:膝控制蹲的方法第十一周:

1、基础训练内容:踮脚走

2、舞蹈组合内容:踮脚走《小孔雀》

第十二周:

1、基础训练内容:大八字位,小八字位

2、舞蹈组合内容:鸭走步十二月份--第十三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蹦跳步第十四周:

1、基础训练内容:跪地踢后腿

2、舞蹈组合内容: 踏点步第十五周--第十六周:

1、基础训练内容:勾绷脚的基本练习、正压腿、侧压腿、开胯练习

2、舞蹈组合内容: 复习已学舞蹈组合一月份--第十七周-----第二十周:复习、汇报演出。

推荐第10篇:儿童舞蹈入门

儿童舞蹈入门

同学们,在欢乐的节日里,在学校的联欢会上,在夏令营的营火晚会上,你不想自编自演几个舞蹈为联欢场面增添色彩吗?我想你只要做个有心人,善于观察,善于积累,一定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小编导。要想成功也并不难,就是把同学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思想、自己 认为有趣的小故事,编成舞蹈。千万不能用大人的舞蹈来套咱们的舞蹈,你们有自己的天地、有梦一般的想象,心灵中有神奇般的世界,因此你们的歌舞有着与大人歌舞不相同的特点,归纳为三点,即模仿性、游戏性、趣味性。

第一,模仿性。

“模仿”就是照着样子去学去做、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从小就开始模仿的,在模仿中我们学会了说话,学会了走路,学会了使用筷子和勺吃饭,学会了数数认字,模仿使我们增长了不少本领,模仿使我们扩大了知识面。儿童舞蹈的模仿性,就是用模仿的手段再现生活中的一个场面,或者是再现周围环境的一个方面或模仿适合儿童的某种传统的文化艺术。比如模仿儿童生活的舞蹈,就是用舞蹈动作和造型再现儿童生活。像模仿在蘑菇池中玩水,编成《娃娃戏水》模仿同学们在海边游泳,编成《戏浪花》,像模仿雪地中的雪花被风吹起旋转飘动的《小雪花》,像同学们在生活中学着空军叔叔走路、飞行甚至于打击敌人的《小空军》, 这种以儿童生活为背景的歌舞都叫作儿童生活舞蹈。是以同学们生活为基础的。再如模仿小动物的形态和动作的舞蹈,就是人们常见的小动物舞蹈。包括对花草树木的模仿。像《金色的小荷塘》小动物舞蹈中轻柔的小金鱼、活泼的小青蛙、摇摇摆摆的小鸭子,他们聚集在一起,互相帮助、友好相处。儿童舞蹈还可模仿我国优秀的传统艺术中适合儿童的那一部分。我们的国家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有50 多个民族、各民族都有自己的丰富多彩的舞蹈艺术,同学们生活在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中、必然要受到熏陶,像汉族的秧歌,藏族的弦子和锅庄,彝族的阿西跳月等,我们从这些舞蹈中吸取精华,编成同学们乐于表演的小舞蹈,如《霸王鞭》、《小金钹》、《打花巴掌》、《跑驴》等都是模仿加工而成的。

第二,游戏性。

游戏是我们大家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平常玩中就有舞蹈,所不同的舞蹈是经过加工的游戏,是节奏化了的游戏,很多舞蹈就是表现我们的,像《大马、大马》就是骑竹杆当骑大马的游戏,《闹午睡》就是小朋友不愿午睡,趁着老师不在就玩起枕头。《吹泡泡》就是用肥皂水吹出好多泡泡,飘在空中五光十色、好玩极了。这些都是同学们、小朋友们生活中常见的游戏。游戏是同学们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我们编舞的重要素材。

第三,趣味性。

同学们看舞蹈和大人不同,没有那么多观赏标准,而主要是看有没有兴趣。也就是说这个舞蹈,必须是同学们乐于演,乐于看,舞蹈里一定要有兴趣成分。比如,说起猪八戒,谁的脑子里都会出现那个呆头呆脑、贪吃贪睡的形象,抓住同学们都感兴趣这一点,编成《贪吃的猪八戒》的小舞剧。每次一报节目,就赢得小观众的热烈掌声。再如:哪个男同学不喜欢捉只蛐蛐玩呢,一到夜里小伙伴们凑在一起、蹑手蹑脚、趴在草丛里仔细地寻,好不容易才抓到,那个开心劲就别提了,舞蹈《捉蚰蚰》就是表现这个有趣的过程。台上的演员乐,台下的人看着也乐。因此有句名言说得好:“开头是抓住兴趣,发展是增添兴趣,高潮是满足兴趣,结尾是兴趣的回味,兴趣是贯穿线。”这清楚地说明兴趣在我们舞蹈里是多么重要呵!我们已知道了儿童舞蹈的特点,现在就来讲讲怎么编舞吧!

一、选材

(一)选材的重要性。

鲁迅先生在讲写作时告诉我们:选材要严,挖掘要深、可见选材的重要性、我们编个舞蹈首先要选好材:

1.选什么题材是作品好坏的关键,选对了就有成功一半的把握,如《在队旗下前进》、《啊!明天》、《欢乐的小鹿》、《海鸥,我的朋友》以及《捉蛐蛐》《洗洗澡》等都是选了同学们和小朋友们心目中最喜欢的题材、所以你们才爱看。它不仅有儿童舞蹈的特点,而且角度很 新鲜。像《在队旗下前进》是在走路和敬队礼的过程中表现咱们少年儿童的那种帅劲。演员在台上走得很带劲,咱们在台底下看得也很兴奋,不约而同地随着音乐的节拍鼓起掌来。还有像《啊!明天》是从同学们的科学幻想角度来反映的。一群机器人搭成天梯,让一个小同学登上了月球,使同学们看了很振奋,立志要攀登科学高峰。这就叫“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选材时选最新颖的题材,给同学们一看很新鲜、出乎意料,但又不是离奇古怪,难以理解,而是符合同学们的思想感情,在情理之中。

2.选用什么素材也很重要,就像选衣料一样,质地、颜色,都要琢磨一番,再好的的确良也作不了西服、绸子缎子也作不成牛仔裤,非要磨蓝布才行。比如说编小兔的舞蹈,选什么素材好呢?汉族的舞蹈多用道具,动作又过于细腻;少数民族的局限性也大,像藏族长袍大袖,傣族太软。那么选择迪斯科的动律是否可以呐?尤其是吸取迪斯科身体摆动、双臂 伸展,颈部灵活等部分,不是可以把小兔舞蹈编得更活吗!后边选登的《彩兔迎春》就是沿着这条思路选材的,结果效果很好,1987 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会演出后,受到全国观众的好评。再如《贪吃的猪八戒》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故事,就用戏曲的动作素材来表现;小天鹅就可用芭蕾舞的足尖碎步;小孔雀就用傣族的小卜劭的动作来表现;小鹿可以用蒙族的硬手舞。总之选用素材要得体贴切,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选材的广泛性。

照理说同学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局限性,除了上学就是在家,接触的事也不多,有些事家里大人也不愿叫你们知道。但同学们的精神生活是很丰富的,你们的语文课本讲了很多故事,你们的自然教科书告诉你们很多有趣的常识,甚至数学里的数字也不是死的。安徽省有一个学校编了一个舞蹈《骄傲的零》非常有趣。这个活灵活现的“零”,头上顶一个大0,骄傲得谁也看不起,认为没有0,其它只能是几个小数,什么也凑不成。可是其它的九个数说,你这个0 没有我们,你一个人什么也做不成。这个舞蹈告诉我们只有团结才有力量,寓意很深。舞蹈说明同学们的精神世界是相当丰富的。另外同学们观察世界和大人绝然不同,比如你们听鸟叫,认为是鸟在唱歌;看游鱼可能认为它是在水中舞蹈;又认为大地上的禾苗是一群穿着绿衣裤的小姑娘;原野里的鲜花是无数位花仙子。总之飞禽走兽,风雷雨电,花草树木,山川河流,蜂蝶昆虫都有极强的生命力。在你们的想象中都可能成为美丽的诗篇和惊心动魄的故事,也都可以成为舞蹈的源泉。另外,“古、今、中、外”可借鉴的题材是很多的。像历史故事《孔融让梨》、《司马光打缸》、《曹冲称象》,还有民间流传的《百子闹春》、《五子夺莲》、《连年有余》,以及《彩球》、《龙鱼戏水》等古代儿童题材的舞蹈。当今的生活,好多是非常新鲜的,而且也富有时代气息,像《小矿工》、《小钻工》、《小建筑工》、《我家买来一台大彩电》、《我帮妈妈开动洗衣机》、《抬着奶奶去看戏》、《洗手帕》、《拾稻穗的小姑娘》等,都充分地表现了少年儿童的生活。舞蹈素材还可以从中华民族民间的舞蹈中选取。这是我们中国少年儿童舞蹈的优势。中国是个大国,几十个省,都有鲜明的地方特色。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着丰富的舞蹈素材。只要我们留心学习,大胆的应用,就会创作出许多优秀的舞蹈。外国的舞蹈也可以借鉴。特别是学习欧美舞蹈中那些抒情美、造型美、节奏欢快、热情奔放等优点,通过学习,还可了解各国的风土人情、文化艺术,开阔同学们胸襟、扩大同学们的眼界。

(三)选材的针对性。

要选择容易表达的题材。

1.选择动感或者说动作性强的事物,如森林运动会、小鹊雀盖新房、拔萝卜、摘葡萄、小猫钓鱼、种葵花、游泳、划船、飞行等都是比较好

表现的舞蹈题材。

2.选择抒发感情的事物,如《欢乐》《送伞》《乐呵呵》《丰收乐》 《春天来了》《瓜田乐》《放鞭炮》等舞蹈内容,都很抒情。 3.从故事中、歌曲中寻找动的因素加以发挥,如《贪吃的猪八戒, 就抓住下山走路的“走”字发挥开去:看见西瓜,西瓜里钻出四个小西

瓜姑娘和猪八戒一起玩,编成一段舞蹈。

再比如苏虹演唱的台湾校园歌曲《清晨》,内容是清晨早起锻炼身 体,开头歌词中有一句“公鸡喔喔啼”就可以抓住小公鸡的形象发挥一

段公鸡舞。

二、结构

(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儿童歌舞虽然短小,但也是要让人欣赏的,也是表演艺术,表演

术大体也都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引子即引入部分,大的戏剧作品有序幕,交响乐有序曲、开端、发

展、高潮、突跌、尾声。

你们在学校写作文时有时还讲起、承、转、合。乐曲的曲式也讲ABA、最后还要让主题音乐再现。大体上都得有个格式。儿童舞蹈也不例外。 总是要有个开头、发展、高潮、结束这几部分。比如长沙市幼儿园演出 的《洗洗澡》,幕一拉开场上有一只大象,好似儿童乐园的滑梯,小动 物高高兴兴跑出场,这是引子部分。大家开始玩就是开端。大家玩的很 高兴,就是不和小猪玩,这就是发展部分。最后所有的人都走了,远远 地离开小猪,小猪急得都哭了,这是矛盾的顶点,也就是故事的高潮。 结果小猪同意洗澡,大象鼻子往下一垂喷出水来,小猪愉快地洗澡,就 是突跌部分。小猪讲卫生了,大家又一起和它玩。这给人留下了一个小

哲理,讲卫生的孩子大家爱和他玩,这就是余味、尾声了。 当然也不能要求每个小舞蹈都有引子、开端、发展、高潮、突跌、尾声。有的群舞很像音乐里的ABA,如《小金钱》、《霸王鞭》这些情 绪舞蹈,也只有开头火热,中间有一段抒缓的节奏,最后再欢快起来, 也就是快慢快。当然细分解起来,最后一段快,和开头的快又不完全一 样,是发展了第一段的动作,使它更火热、更欢快、使群舞达到了高潮。

(二)“头”要开得好。

有句俗话,头难头难,开头就是难、编舞蹈要新鲜;要吸引人,抓 住观众,或者说一下子就把观众给镇住,这就要有个好的开头。 比如《戏浪花》的开头、幕一拉开、海水辽阔、几蓬遮阳的大花伞 插在海滩上,几十个穿着游泳衣裤的孩子,高喊着奔向大海,有的趴在 水中,有的在沙滩上滚动,有的乱蹦乱跳踩着水⋯⋯海边一片沸腾,给 人一种极其兴奋的感觉,也就是说抓住了观众。下边的舞蹈就好演了。 再比如《云雀》,开头一段云雀在空中鸣叫的音乐过后,12 名小同 学,穿着罗马尼亚的民族服装,拉着手抱着腰、踏着轻快跳跃的音乐, 飞步出场、整齐的步法、整齐的甩头、显得非常帅气、观众立刻为之振

奋起来。 还有一种是以动作乖巧博得观众喜爱的开头。还有的、是用咱们民 族传统的手法“先声夺人”来开头,像《龙鱼戏水》唢呐一响,舞球的

小男孩以快速的侧手翻出场,顿时博得了观众的喝彩声。

(三)要运用好细节。

儿童舞蹈大多数都要有一点细节,或者几处细节,构成一个完整的 节目。那么细节的选择、处理是否生动、有趣、鲜明,就十分重要了,

有的细节可以说是一个小孩舞的点睛之笔,点题之处。 如《丰收舞》,葡萄丰收了,小朋友同去摘葡萄。其中一个非常矮 的小姑娘看到一嘟噜熟透了的葡萄,满口流着口水、想摘又够不着,摔 了个大屁蹲,气得哭了,大家上来哄,怎么也哄不好。有一个女同学摘 了一粒大葡萄塞到小姑娘的嘴里,哭声马上就止住了,那粒大葡萄的甜 水流在嘴里、甜在心里,破啼为笑,逗得大家也笑了,一起跳起丰收舞。 这个细节的选择增添了《丰收舞》的趣味性,同时也升华了它的主题、说明祖国富饶美丽,瓜果香甜。再如《采花花》有这样一个细节

甲:你采这么多花给谁呀?是给爸爸妈妈吗?

乙:不是的。 甲:是给老师吗? 乙:不是的。 甲:那么是给谁呀?

乙:这束花是献给老山前线的解放军叔叔的。

这一细节使主题得到了升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教育孩子们 不要忘记解放军叔叔是保卫我们和平幸福生活的卫士。尤其在“八一” 节前为部队演出,部队的首长接过孩子们手中的鲜花,把孩子们紧紧地 抱在怀里,心里真是热呼呼的,不仅感到光荣,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指战

员的责任感。

还有延边自治州曾经演过一个《我家买来电视机》的舞蹈。最后大 家围着彩电照相,大家一起往里挤,就这么个“挤”的细节,把农民欢 乐的心情表达出来了,把党的阳光照耀着边疆主题思想形象地表现出来

了,这就是细节的作用。

(四)要有层次地交待情节。

儿童歌舞中有一部分是带情节的,可以叫儿童小舞剧,也可以叫舞 蹈小品。要想脉络清楚,编舞就要学会层层剥皮逐步推进的办法。如《捉

蛐蛐》就是分三个层次,逐步推进的。

第一次是大男孩捉到蛐蛐,大家争着要看,结果跑掉了。 第二次是小男孩捉到蛐蛐,他自己没抓住,蛐蛐蹦到他的额头上, 又钻到他的兜兜里。他喊大家来帮他捉,把兜兜扯开了,露出满身的胖 肉。男孩子们你胳肢一把,他胳肢一把,痒得小男孩乱蹦乱跳,蛐蛐跑

了,大家闹成一团。

突然蛐蛐在另外一个方向叫起来了,大家停止了玩笑,快步追过去, 开始了第三次捉蛐蛐。这次速度快,脚步轻,没有乱抢乱夺,每人都捉 到了一只,大家高兴极了。最后是逗蛐蛐、跳着蹦着为自己的蛐蛐加油,

鼓劲,达到了全舞的高潮,这就是有层次的推进方法。

三、编舞

所谓编舞就是用舞蹈语汇组合、编排一个完整的儿童舞蹈。

(一)舞蹈语言的选择和应用。

1.咱们要编个舞蹈选择什么动作?首先要从内容出发。比如编个《小 红帽》舞蹈,它的内容是小女孩给外婆送蛋糕,走在森林小路上,这就 要抓住走路这个基本内容去设计走路的动作。又比如编个《采春笋》是 上山穿竹林,就要抓住上山的基本内容设计上山的动作。还有像《小木 偶爱清洁》这样的舞蹈,就要考虑爱清洁的内容,抓住如刷牙,洗脸,

扫地等等动作编排。

2.从人物出发,从动物造型出发。如《贪吃的猪八戒》中师徒四人, 各人有各人性格,各人有各人的步法,各人有各人的造型。孙悟空是猴 子,就要选择京剧里的武丑动作。猪八戒呆而自私,就选择文丑动作。

沙僧选择花脸的架式。唐僧文弱书生样儿,选择戏曲中小生的身法。当然还要兼顾统一和谐。再比如编小兔舞,就要考虑小兔的造型,小兔的

耳朵最突出,一切动作都要以动起耳朵为原则。所以要以抬头、低头、前后摆头的动作为主。还有小鱼舞,主要选择下身摆动、脚下柔软细密

动作。

3.从情绪出发。比如开头是写景的;就要用抒情的步法,像天鹅浮 水的碎步造型就比较合适。喜庆节日表演的舞蹈,节奏不仅要欢快,步 法最好要颤抖,头要轻轻摇动。如表现小熊猫没有嫩竹子吃了,动作就

要缓慢沉闷等等。

4.从民族的气质和特点出发。中国的儿童终归是中国文化熏陶出来 的,跳起中国舞蹈来,就要强调中国人的气质,天真,活泼而又带幽默、诙谐。像《花鼓灯》、《踢场子》、《花狸虎》等民间舞蹈这些气质特

别突出。这和世界其它国家舞蹈的气质完全不同。

(二)舞蹈语言的积累十分重要,它和同学们写作文一样,语言丰 富运用自如,文章才会生动。编舞蹈也是一样,掌握大量的舞蹈语言是

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要手段。积累舞蹈语言大体有两个方面。 1.学习先人们长期积累下来的大量舞蹈语言。只要有兴趣钻进去分 门别类的学,学得越多越好。像作家积累语言一样,身上带个小本子, 记录人民各种语言。看电视,观摩晚会,参加一些节日灯会,花会,都 可以看到歌舞节目。好的动作印在脑子里、回来找一找规律,日积月累

也就多起来了。

2.从生活中提炼舞蹈语言。我们少年儿童的生活有劳动,游戏,上 课等都可以找出适合表演的舞蹈语言。还有模仿小动物习性的动作加工 成舞蹈动作。像《洗手绢》就是把小朋友洗手绢那种认真、全身都用劲 的劲头加以夸大,节奏化,使其成为舞蹈的动作,表演起来也非常生动。 还有游泳、抬轿、挑担、赶马车、以及公鸡斗架等动作都是从生活中提

炼出来的舞蹈动作。

要用动的眼光来看待生活。有些表面是静的事物,其实内里是动的, 如幼芽破土而出,小草伸腰成长,花儿开放,向日葵随着太阳转动,海 浪拍击着岩石,星星眨着眼睛,都可以提炼出舞蹈动作,发展成为活动

的舞蹈场面。

(三)动作组合。

我们学会不少动作,还要把这些动作组合起来,表达出一个具体意 思,然后把这些动作组合连接起来成为一个完整的舞蹈,说明我们生活 中的一个小故事。怎么组合呢?首先要通顺,四拍一句,八拍一句或十 六拍一句都可以。儿童舞蹈的动作组合尽量短一些,一般用四拍就可以 了。组合时,上下左右都要照顾到。而且要动静结合,激抒掺拌,比如 跳两拍就要停两拍,脚上跳两拍停下,手上再舞动两拍。有时前两拍手 脚动的都很大,后两拍停顿造型也可以。前两个八拍反复一套动作,后

两个八拍就要变成抒展、伸展的大动作,相互搭配。 组合动作还要结合舞台的方位。舞台方位有八点动作有反正,

要照顾到前后左右、让他们很自然的浑然一体。

(四)重复就是力量。

编舞蹈和写作文有一个不同的地方,“舞蹈语言”可以重复出现。 抓住有光彩的动作,或者很突出的动作型象,可以反复加深印象。 一套很有风格的动作组合,可以变化多种节奏,但基本风格没有变, 基本动作没有变。这样作不仅突出风格和形象,而且还丰富了动作的花

样。

同学们都看过黑人舞蹈,动作并不复杂,好多动作如:跳神、狩猎、击鼓、围着篝火跳等原始的舞蹈动作,大量都是重复又重复,但为了表 达某种感情,逐步加快、逐步加强,最后达到情绪的顶点,给人以很强 的感染力。我国的边塞腰鼓也是这样,动作也只有那么两三套,但逐步 加快、加强,在电影中,在剧场里,那种强烈的气氛是其它艺术不可比

拟的。

(五)队形画面的变化。

没有人物和情节的群舞,大体上可分为

三、四段。出场段一般平排 直线,或者两边同时出场也要平排直线。这是为了让观众看清楚演员的 形象和动作的姿态。展开段,一般是分成前后横排、前后穿插,调换位 置,然后变成纵排左右排对穿,变多圆形、四圆形,两圆形、一个大圆 形、内外圆形。高潮段用大摆尾队形、流动越快越火热,然后满台铺开,

满台自转,满台抖动,才能满台生辉。

队形变化一般要和动作以及音乐相配合,和整个舞蹈情绪的发展相 呼应。变化要自然,衔接要通顺,最好不露痕迹,给人一种巧妙、神奇 的感觉。有时还要因势利导、顺着队形变化发展的规律,能接什么队形 就变什么队形、不要强硬的变化,演员跑的位置太远、造成舞台上乱哄

哄的,反而不美。

(六)学会用默剧表演手法。

1.默剧手法是交待情节必不可少的手段,像《放鞭炮》舞蹈,男孩 要点火,女孩子捂着耳朵,小男孩把正在燃烧的鞭炮扔到小女孩的身边, 女孩吓哭了,男孩又要去哄女孩,这全是默剧表演。默剧表演在舞蹈中

占有很大成分。

2.默剧表演往往是集体舞蹈的点睛之处,像《小熊和洋娃娃跳舞》 小熊很有礼貌地请洋娃娃,洋娃娃双手提裙踏步半蹲轻轻点头还礼,这

种默剧表演反映了讲礼貌的主题。

3.默剧要规范、要有节奏。所谓规范是讲把它夸大成舞蹈动作,并

要分配好音乐节奏、使默剧的风格和舞蹈的格调相一致。

(七)音乐节奏的掌握。

同学们编舞蹈首先要考虑音乐节奏。 1.长短快慢,强弱对比,一般群舞没有什么内容,主要靠节奏的快 慢变化来衬托。有快慢快,也有慢快慢,有时用强弱发展变化,有时音 乐频率加快一倍,而节奏没变,整个节目的情绪突变,气势陡起,可以

给观众新鲜感。

2.音乐的节奏也要根据剧情的变化,比如群舞转入单人舞,或者男 舞转女舞,都可以由快转慢,由激情格调转为抒情格调。有时情绪变了 节奏不变,而配器(乐队的变换,如从管乐变弦乐)音乐色彩的变换也

能达到情绪的要求。

同学们编舞蹈可以找些现成的曲子,多听几遍,理解了音乐的内容,再一边听一边试着动起来,然后再推敲一下,动的是否和音乐格调一致,

这样逐步就形成了舞蹈组合。把这些组合连接起来就编成了一个完整的

舞蹈。

(八)儿童歌舞要注意色彩。

童年时代是人生中最幸福最美好的阶段,对生活中一切事物都感到 新鲜有趣。那么儿童歌舞就应该表现这种五彩缤纷,生动活泼的生活。 我国人民有一个生动的比喻,把儿童说成是祖国的花朵,花朵就要万紫 千红,艳丽夺目呵!因此服装、布景色彩的运用很重要,像《美丽的小 荷塘》中的翠绿的莲蓬和荷叶,托衬着粉荷花和白荷花;金红色的鲤鱼 游来游去,白色的天鹅浮在水面,淡黄的小鸭子拍打着翅膀、墨绿色的 青蛙蹦来蹦去。好一派夏日的美丽景色。使人一看就心旷神怡。 当然一个节目也不可能七色俱全,可以采取反衬的办法来突出主题, 突出主要人物。如《小雪花》中演小雪花的小姑娘们全身是白色纱裙, 突出衬托了玩雪人的三个孩子,这三个孩子红衣红裤,头上带上一顶小 红帽、只有帽子沿边有一圈白边和脖子上的白色围巾,这样的色彩搭配

显得非常醒目。

道具、布景简洁明快,可以有一定变化,以有助于舞蹈为原则。千

万不能喧宾夺主。

总之儿童跳舞是健美身心,增长才智的一项有益活动。只要用心学习多看多编,它将为同学们打开一扇彩色的大门。

儿童舞蹈的基本训练

一、开始活动部分

(一)头颈活动: 双手叉腰,脚站八字步。

1 拍低头,2 拍抬头,3 拍仰头,4 拍起直。5—8 拍反复1—4 拍动作。 1 拍头向左转,2 拍头转回正前。3 拍头向右转,4 拍头转回正前。5—

8 拍反复1—4 拍动作。

1 拍头向左倒,2 拍头直立,3 拍头向右倒,4 拍头直立。5—8 拍反

复1—4 拍动作。

1—4 拍头从前到左再到后再到右再到前涮头一圈,5—8 做相反方向

涮头一圈。

(二)双肩活动:

1.柔肩,双手下垂,脚站八字步。

1—4 拍双肩向后开,然后向上,向前,再复原。5—8 拍反复1—4

拍动作。

1—4 拍双肩向前,然后向上,向后,再复原。5—8 拍反复1—4 拍

动作。

2.开肩,双手下垂,脚站八字步。

1—4 拍单臂举起,5—8 拍用力向后甩两次。1—4 拍另一单臂举起, 5—8 拍用力向后甩两次。1—4 双臂同时举起,头仰起,双脚叉开,5—8 拍1—4 拍双臂同时向后甩四次,5 一8 拍双臂从前边落下,头起直。

(三)背肌活动:

1—4 拍右脚弓箭步,左臂用力向左前侧抬落,使背肌拉紧,5—8 拍 右脚弓箭步不动,右手用力向右侧抬落,使背肌拉紧。1—4 拍脚转成左 弓箭步,右手用力向右前抬落,拉紧背肌,5—8 拍左脚弓箭步不动,左

手用力向左侧抬落,拉紧背肌。

(四)腰部活动: 双脚分开成大八字步。

1.旁腰,1—4 拍双晃手向右划圈停在右上方,5—8 拍向右下腰。1— 4 拍双晃手向左划圈停在正上方,5—8 拍双臂落下复原。再作一次,方

向相反,动作同上。

2.转腰,双臂屈肘端在胸前。1—2 拍上身向右转,下身不动,3—4 拍复原面对正前方,反复4 次。1—2 拍上身向左转,下身不动,3—4 拍

复原面对正前方,反复4 次。

3.前腰双抱腿:双手下垂,脚站八字步。

1—4 拍双手正前抬起至头上方,头仰起,5—8 拍双手经正前方下来, 脚收成正步下蹲,1—4 拍双臂用力抱膝,弓背,低头,脚跟离地,5—8

拍立起,右脚外移成大八字步。

下前腰:双手向前平伸,1—4 拍双手正前抬起至头上方,头仰起,5— 8 拍上身前躬,双手摸地,膝绷直下身不动。1—4 拍双手随身体甩动三 次,每次双手尽量打地。5—8 拍双手收回,同时起身双手再从肋下掏出,

向双肩上举、仰头。

二、垫上训练

(一)坐:

绷脚面练习:两腿向前伸直,勾脚,双手角地,手指向前。1—4 拍 脚指向前,脚面用力绷起,见图1。5—8 拍脚指回勾。1—4 拍双脚尖从 勾脚向两侧划圈,向前相靠,绷脚面。5—8 拍双脚从绷脚向两侧划圈,

到勾脚相靠。

开腿开胯练习:1—4 拍双脚八字型,双腿向回拉成屈膝端坐姿态,5— 8 拍双手抱住双脚向内拉,见图2。1—16 拍双膝下压,上身挺直,二拍

一次。1—8 拍双手触地,双腿伸直,脚面前绷直。

收腿练习:双手扶地,手指向后,1—4 拍渐渐收腿,脚面用力绷直, 脚尖擦地,头向后仰,见图3。5—8 拍双腿渐渐伸直,用脚尖擦地。 起坐练习:1—4 拍双腿右侧翻身跪起,双手上抬三位,5—8 拍臀部 下坐。1—4 拍左手开成五位,5—8 拍臀部起来跪直。1—4 拍右手向正前 下,左手向后,臀部下坐,5—8 拍臀部起来跪直,左手向正前。1—4 拍

右手向后,坐下,5—8 拍起直,同时右手向正前。

半卧练习:1—4 拍左腿伸直,臀部向右坐下,右腿仍弯不动,右手 触地左手向前,见图4。5—8 拍上身侧面向右趴地,1—4 拍起来左手五 位,仰头下腰,5—8 拍左腿收回。1—16 拍右腿伸直,臀部向左坐下,

动作同前,方向相反。

(二)躺:

单腿抬起练习:1—4 拍单腿抬起至90°,5—8 拍控制不动,勾脚。 1—4 拍脚面用力绷直,5—8 拍落下放平,见图5。1—16 拍换另外一只 腿作,节奏相同。注意:双手平伸扶地,抬腿时身体平直,大腿及脚面

用力。

旁腿抬起练习:1—4 拍身体旁卧,下手向头上方伸直摆平,上手屈 肘放胸前。抬起旁腿绷脚面,5—8 拍腿控制在90°不动,勾脚。1—4 拍绷脚面,5—8 拍放下,见图6。1—16 拍翻身侧卧换作另外一只腿,节

奏相同。

单吸腿弹腿练习:1—4 拍吸起一只腿,屈膝,见图7。5—8 拍小腿

弹出。1—4 拍收回吸腿位置,5—8 拍伸直放平。

双吸腿分腿练习:1—4 拍双吸腿屈膝,5—8 拍伸直,1—4 拍向两侧

分开,开胯,5—8 拍向两侧放下,再合起来。

(三)趴:

单手单脚上抬练习:准备:平趴地,1—4 拍左手右脚向上抬起,5—

8 拍放下,1—4 拍右手左脚向上抬起,5—8 拍放下。

撑地后仰练习:准备:平趴地双手在腋前触地屈肘,1—4 拍双臂挺

直支起上身,头向后仰、弯腰。5—8 拍屈肘趴下,见图8。 撑地后抬双腿练习:1—4 拍双臂挺直支起上身,头向后仰,双腿屈 膝上抬,见图9。5—6 拍挺身仰头,7—12 拍再连续三次挺身仰头,13—

16 拍屈肘趴下,双腿放下伸直。

(四)两头翘练习:

1.双臂双腿全直,1 拍双臂双腿同时起,2 拍双臂双腿同时落下,3—8 拍反复作三次起落。 2.游泳式,1—2 拍双手前伸,3—4 拍双手分开向两侧上起,同时双脚抬起,见图10。

单腿跪弯腰练习:准备:双腿跪地双手触地,1—4 拍单腿后抬仰头

弯腰,脚面绷直,见图11。

5—8 拍腿收回原位。注意:趴地练习主要是练背肌和腰肌,因此上 身和头以及腿脚都要用力上抬,达到极限,才能达到训练目的。

三、手的置位

单山膀:左手插腰,右手从右侧抬起经头上向下经脸前(手心向内) 转腕(手心向外)平拉开到右旁,虎口张开,手臂肩微圆,见图1。 双山膀:眼随左手作单山膀动作,当左手至胸前时,眼再随右手开 始作单山膀动作,当右手至胸前转腕时,左手向左旁拉成单山膀,然后

眼随右手拉成山膀位置,见图2。

顺风旗:一手头上托掌(手心向上),一手单山膀谓之顺风旗。此 动作可先后起动,也可同时起动。双手平端至胸前交叉,然后左手至单 山膀位置,右手向右侧拉开始至头顶托掌,眼看左前方,见图3。 双托掌:双手托至头顶谓之双托掌。双手同时从两旁撩起至头顶,

手心向上,眼随右手至右上方时向左前转头亮相,见图4。 托按掌:一手托掌,一手按掌,谓之托按掌。右手经右旁撩起至胸 前转腕(手心向下)按掌,同时左手经左旁撩起至头上托掌,头向右前

转亮相,见图5。

山膀按掌:一手山膀一手按掌谓之山膀按掌。右手经右旁撩起至胸 前转腕拉至右旁成单山膀,同时左手经左旁撩起经面前转腕(手心向下)

按至胸前成按掌,见图6。

冲掌:一手端至肋下,一手端至胸前向侧方猛力推出谓之冲掌。双 手从下向左向上向右作双晃手到胸前,右手心向上,左手心向下,双手 同时起动,左手用力向左前推出,右手向右肋下提起,眼随左手向左前

看,见图6B 双提襟:双手在两侧下垂握拳,双肘提起,拳与胯平,扣腕手心向

后,上身略向左前,眼看左前方,见图7。

四、芭蕾舞手的基本位置

一位手:两臂弧型垂于胸前,手心向上,手指相对,见图 1。 二位手:两臂在原一位手的姿态上向胸前抬起,与胸口成一平线,

手指相对,见图2。

三位手:在原二位的姿态上,双臂继续上抬至头顶,手心向下,手

指相对,见图3。

四位手:一臂在原三位手的姿态上不动,另一臂落至胸前,手心向

内,成二位手,见图4。

五位手:一臂在原三位手的位置上仍不动,一臂从二位手的位置上

拉开至旁,手心向前,见图5。

六位手:一臂在旁的位置上不动,一臂从三位手的位置上落至胸前,

手心向内成二位手,见图6。

七位手:两臂均在两旁抬起,稍低于肩,双臂或弧型,手心向前,

见图7。

小七位手:双臂均在七位的位置上下降至胯前一线,双臂仍保持弧

型,手心向前,见图8。

五、把上训练

向前擦地:准备:脚站芭蕾舞一位,即脚跟相靠脚尖外一开,双脚 成一平线,一手扶把杆,一手叉腰,用4 拍准备音乐拉开单山膀。1—2 拍动力脚向前擦出,擦的过程是脚跟往前顶,脚尖擦地向正前方,用力 绷直脚面,见图1。3—4 拍脚尖擦地向回拉,脚跟逐渐接触地面收到原

位。

向旁擦地:1—2 拍动力脚向正旁擦出,开始全脚擦地,边擦边绷直 脚面,脚尖不离地,脚跟逐渐离地,擦至最大距离为止,见图2。3—4 拍沿着原路线,从脚尖、脚掌,渐渐到全脚擦地收回原位。 向后擦地:动作与向前擦地相同,只是方向相反,见图 3。注意:擦

出时按顺序是全脚、脚掌、脚尖逐渐用力擦出,脚尖始终不离地面,最后停在最大限量的位置上。绷脚面的力量从脚尖一直贯串到大腿,胯要

外开,动作过程中胯不能动,不能起伏。

向前擦地不能出胯,向旁,向后不能掀胯,重心(主力腿)不能跟

出去,臀部用力收紧,两腿用力,肌肉不能松。

一位蹲:准备:站好芭蕾舞一位脚的位置,1—4 拍准备音乐时,一

手扶把杆一手作单山膀。

1.半蹲:1—8 拍上身保持正直,两膝对准脚尖直往下蹲,脚跟不离 地,蹲至极大限度,手随下蹲节奏从单山膀到按掌位置。1—8 拍双膝沿

着原来线路逐渐直起,手拉成单山膀,见图4。

2.全蹲:1—8 拍经半蹲位置继续往下蹲,脚跟逐渐离地,蹲至最大 限量,手随之成按掌位置,见图5。1—8 拍渐渐起来,起时先压脚跟,

再逐渐伸直膝部,手逐渐从胸前拉成单山膀位置。 小踢腿:小踢腿训练腿的速度,肌肉能力和脚背力量。 前踢腿:1—2 拍左脚为主力脚,右脚擦地快速向前踢出,在25°停

位,见图6。3—4 拍沿原路线收回,手单山膀不动。

旁踢腿:向旁小踢腿节奏,高度要求同前踢腿,只是方向向旁,见

图7。

后踢腿:向后小踢腿节奏,高度要求同前踢腿,只是方向向后。 小踢腿点地:1—2 拍向前或向旁向后踢腿25°,3—6 拍用脚尖点地 起停25°两次,7—8 拍收回原位,一手扶把杆,一手单山膀不动。 耗腰:准备:一手扶杆,一手单山膀或双手扶杆均可。1—4 双脚正 步,起脚跟,全身往上提收腹,双膝挺直,向后下腰,胸往上顶头看单 山膀的手,见图8。5—6 拍耗腰不动,7—8 拍挺起上身,然后脚跟落地。 注意耗腰时两肩要正,下腰时两腿、臀、腹肌都要收紧,千万不能挺肚

子和弯膝。

下前腰;准备一手扶把一手托掌,1—4 向前下腰,小腹贴近大腿,

上身和手保持原有姿态。5—8 拍身体渐渐起直。

下后腰:1—4 拍手托掌,眼看手向后下腰,见图9,要求与耗腰相

同。5—8 拍身体渐渐起直。

单腿前后腰:1—4 拍右脚擦地前伸脚尖着地,同时主力腿半蹲,右 手在胸前挽一个花成托掌位置,上身向前下腰,见图10。5—8 拍渐渐起 直。1—4 拍上身和手姿态不变向后下腰,右脚仍在前绷直,左膝渐直撑

住劲,见图11。5—8 拍上身起直。

单腿跪下腰:准备脚站八字步右手托掌,1—4 拍动力腿向前一步, 主力腿跪下,然后动力腿绷直脚尖向前伸直,5—8 拍向后下腰,见图12。 1—4 拍上身直起,5—8 拍收回右脚,左腿直起、脚向前靠,复原。 小弹腿:准备:正步单山膀,吸起右腿成 90°,见图13 黑线。1 拍 大腿不动,小腿绷脚面用力向前快速弹出,见图13 虚线。2 拍小腿收回

吸腿姿态,3—16 拍共作8 次。

向旁弹腿要求与向前弹腿相同,右手变成按掌,高度可根据各自的

能力而定,见图14。

向后弹腿与向前弹腿相同,只是方向向后。后腿弹出时要经过吸腿

的位置。

注意:弹腿时腿的力量是向上的,不能向下踹,身体要控制住,不

能晃动,弹出的速度要快,脚面要绷直。

控前腿:准备:站八字步,或丁字步,拉开单山膀。1—4 拍动力腿 向前擦地抬起90°或者更高一些,5—8 拍控制不动,见图15。1—4 拍

慢慢放下用脚尖点地,5—8 拍收回丁字步或八字步。

控旁腿:要求与控前腿相同,只是方向向旁抬控。手变成按掌位置,

见图16。 控后腿:要求与控前腿相同,只是腿向后方抬起控制,见图 17。 注意:1.控前腿用脚背的力量将腿直抬起,收胯,力量从脚尖一直 贯串到大腿,整个身体要收紧挺直。2.向旁主力腿要开胯,提胯,不能 出胯或掀起臀部,不要屈膝,两肩要正。3.向后控腿,后腿一定要直,

两膝均不能弯屈,上身也不要前压,要收腹,两肩平正。

探海:1—4 拍右脚擦地向后抬起,至最高限度,迫使上身向前探出, 头向上保持正前,挺胸、挑腰,见图18。注意:上身不能主动向前,必

须是后腿抬高迫使上身向前。

大射燕,准备:右脚踏步,单山膀。1—4 拍左脚半脚尖直立,右脚 绷脚面后抬,同时拧身下旁腰,左腿渐渐半蹲,头向左上方仰起看天, 同时手从山膀撩起成按掌,见图19。5—8 落脚收回。注意:动力腿不能 掀胯,小腿尽量往后抬起,两大腿根部要夹紧,挑腰,托掌的膀子尽量

向后撑开,不能端肩。

压腿:压腿主要训练腿、胯的开度和收胯的能力。准备:身体对把 杆,1—4 拍拉开顺风旗,动力腿经吸腿向上伸出放在把杆上,勾脚,绷 脚均可。1—2 拍上身保持正直,从腿根处下弯,见图20。3—16 拍下压

7 次。然后双手抱脚不动谓之耗腿。可停12 拍,13—16 收回。 压旁腿:要求与压前腿相同,双手成托按掌。节奏、动作与正前压

腿相同。

踢正腿,准备:站正步,一手扶把一手拉开单山膀,动力腿向后撤 一步,脚尖点地。1 拍动力腿用力前踢,脚尖对准眉毛,见图21。2 拍动

力腿顺势下来落到准备姿态上。3—16 拍连续踢7 次。 旁踢腿:准备:站丁字步(或后踏步),一手扶把一手接掌。1 拍动 力腿向正旁用力踢去,勾脚,脚尖对准耳朵踢,见图22。2 拍动力腿顺 势下来落到主力腿后成踏步、脚尖点地。3—16 拍连续踢7 次。 踢后腿:双手扶把,动力腿向前一步,用脚尖点地。1 拍动力腿向后 用力踢,绷脚面,上身挑腰,小腿向后脑勺打去,见图23。2 拍落回原

位,3—16 拍连续踢7 次。

六、把下训练

跨腿转,准备:丁字步,拉开双山膀。1 拍右脚勾脚面向右侧方抬起 25°,左膝半蹲。2 拍右腿小腿急速向内端起,左腿立直,左手下来变提 襟位置,右手从旁向内收成按掌带动全身,以左脚掌为轴向左转一周或

数圈,见图24。可反复数次。

平转,准备:身体正前、头向左前看、左脚正前点地、右手山膀、左手按掌、见图25。1 拍左脚向左前迈步,脚掌落地,左手拉开成为双 山膀,身体随之向左转180°,2 拍右脚向左前靠,右臂向左带动全身向 左转180°注意:眼睛向左前看准一个目标,转圈时盯住( 1 拍时头不动,

2 拍时头急速转过仍盯住目标)。

踏步翻身,准备:左脚后踏,脚尖点地,身向前倾,右手单山膀, 左手按掌,见图26。1 拍左手打开成双山膀,顺势向左翻身,以右脚跟 和左脚掌为轴,挑腰翻成正后下腰,即转180°,2 拍右臂向左带动,上 身顺势向左翻180°,成面对正前,3 拍右脚向右前上一步,双手向右双 晃手,4 拍左脚后踏步,脚尖点地身向前倾,左手按掌,右手单山膀。 上步翻身,准备:左脚在前为主力腿,右脚在后点地,左臂在下垂 直,右臂在右上,身向左倾,眼看左下方,见图27。1 拍右脚上左前,脚尖点地起动、以左脚掌为轴,左臂向左方甩动,挑腰向左翻身180°, 2 拍右臂向左带动继续翻身180°至正前,上身仍向前倾。可反复多次。吸腿跳,准备:正步,双手下垂。1 拍双手划圈在胸前交叉,同时双

脚踏地,双膝微屈,2 拍双手顺势打开成顺风旗,向上带动全身,左腿吸 起,右腿起跳离地,头向左看、见图28。3—4 拍动作与1—2 拍相同,

只是方向相反。

第11篇:教师招聘面试十分钟片段教学试讲

一.情境导入(30S以内,快速导入)

创设生活情境。给出难题,任务驱动。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第一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自学再板书)(2M)

请打开文档,参照书本X页,做~~~~,时间2分钟。(学生自主学习) 时间到,谁来演示一下操作步骤。好,你来。(学生教学生) 这位同学很善于思考,完成的非常棒。(给予表扬)

接一下让我们看看完成效果,请仔细观察,你有什么新发现?(发现新问题,引入第二个知识点)

是的,(简单阐述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以四人为一组,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时间3分钟。开始!(小组合作学习)

2.第二个知识点(布置完学生合作再板书)(3M)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好!这一组派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修改的方法。其他组仔细观察?(生回答对,提出表扬,不对,也给予表扬老师再来指出不对之处)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方法。(学生合作学习结合老师讲解)

经过一番努力,~~~~~~~终于完成了,可是又有困难了。 三.学生活动:(知识强化,学生合作做任务)(4M)

创设生活情境。四人为一组,5分钟时间,赶紧动手吧,看哪一组完成的又好又快。

时间到!完成的小组举手。来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的作品。(查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大家觉得这一组做得怎么样呀?给一点改进的意见?(互评) (根据学生完成具体情况,进行评价)同学们很认真,作品做得很漂亮。(师评)

四.总结(15S以内,快速总结)

通过同学们的共同努力,我们帮明明解决了两个大难题,也学会了~~~~~~~~~。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多加思考,努力做出更漂亮的~~~~~。下课!同学们再见!(总结,迁移到生活)

第12篇:试讲教案

专题一:高考语文18个文言虚词小结

同学们,大家好!我们近几次课程的任务是对高考语文中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及其用法做一个总结性地学习。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今天重点学习其中的六个虚词。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1.【而】

(一)用作连词。(用法十分多样化,容易混淆,同学们需要重点区分记忆)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cuī wéi,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hú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拔出佩剑击碎了它。这里“而”表示撞的结果,可以不译。】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 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1、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3、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1、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2、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1、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3、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1、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2、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3、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2.【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翻译的时候,“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1、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2、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3、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4、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1、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2、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3、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1、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1、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3.【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4.【乃】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缺例文)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1、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3、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1、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5.【其】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②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2、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6.【且】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

1、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2、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3、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 【且如】就像。

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

第13篇:试讲教案

试讲一:教育管理学内容的三个层次

教育在当代社会是关系到每个人,涉及到方方面面,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基础,而且,教育处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所以教育是复杂的,教育管理学也同样是复杂的。教育管理学就是研究如何从实际出发,处理好社会环境和教育管理,教育内部矛盾实务方方面面的关系。

教育管理学的内容,可以分成两个维度:管理职能维和教育、教学业务维。 那么,教育管理学有这么多的内容,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三个层次来认识它。 一是,教育事业的管理,二是,教育组织的管理,三是教育管理人员的自我管理。这三者之间是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的关系。

第一个层面,教育事业的管理就是我们的国家和政府从宏观上对教育的管理。它包括几个方面:

其一,大政方针政策,方向性的,也就是我国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国教育的方针,那么我国实施的是科教兴国的教育方针,什么样的教育是科教兴国。

其二,制定发展规划,

其三,解决问题。1,提高认识,找出矛盾。2,如何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3,制定教育管理的法规,依法进行教育管理,4,解决教育不平衡发展问题,我国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等社会因素,使教育存在地区之间,人与人之间存在教育不平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它涉及到教育公平的问题。5,办学主体,如何从政府全权负责到以政府为主,社会有效参与上来。

第二个层面,教育组织的管理,从三个方面来讲

其一,教育组织也要制定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就是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不同类型的大学,985学校制定的是科学研究型,而100名左右的一般制定的是教育科研学校。

其二,教育组织有了方向,目标,也要制定发展规划,规划和设计学校的未来。

其三,达到即定目标要具体的实施,1,学校的组织建设,学校组织不同于政府和企业,管理要考虑文化、科学、教育的特点。2,学校秩序的维护。3,学校的合理配置。4,形成学校物质的文化。

第三个层次,管理者的自我管理。 管理者素质高可提高管理的效率。

管理者提高管理的效率就是要有影响力场,执行力度强,所制定的方针制度都能够有效执行。要达到这样的效果,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智能结构,那么,就应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1,概念能力,也就是什么事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决策的能力。3,沟通和协调能力。4,组织实施能力。5,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

除了这些,学校管理者还应把自己培养成权变型的管理者,不同的组织类型需要不同的类型的管理者,学校和教育组织因其自身的特点,而需要的是权变型管理者。

试讲二:关于教育管理现代化

上一节我们讲的是管理的现代化,朱容基总理是这样定义,把它三个方面:它是管理思想的现代化,管理组织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管理思想的现代化是指要抛弃那种狭隘的思想,解放思想,逐渐树立起经济效益的观点、科学观点、民主观点、法制观点以及有效性观点。

那么组织的现代化指管理组织机构和体制要集中化、专业化、协作化、整体化,形成矩阵的结构、多维网络的结构。

管理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是指,要利用现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来提高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那么,教育管理现代化也要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

教育管理现代化我国从

3、40年代就开始有这样的思想了,比如说罗延光先生所提出的,教育行政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思想,教育管理现代化就有这样的一个思想。那么解放后到改革开放到现在,我们的现代化始终在发展着,比如说,解放后我们提出一“两条腿走路”“勤俭办学”等这样的方针政策,90年提出要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产生一个转变,那么,教育现代化是一个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前进,现代化的要求也产生了转变。

近代的教育管理现代化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也就是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从思想的方面,要求学校重视从功能管理到效能管理,从功能管理管理方面,以前,我们学校只注重实现教书育人这样的一个目的,而效能管理,是指,我们要用最少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发挥更好的教书育人的这样一个目的,是为了重点体现效能的效率。

第二个思想方面的转变是说对教师员工的激励机制,从以前的监督检查机制转变成奖励机制,激励机制,检查和监督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随着发展,人需要培养他的主人翁意识,形成激励机制,更好的发挥教职工的能动性。

第三个思想的转变,从以前教育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加入全面的思想,教育制度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虽然能起到很大的规范作用,但教育它处于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有些事情需要进行全面的处理和管理,那么在现代的教育管理下,应该加入全面的思想。

第二个方面,从管理组织的现代化,教育管理组织的现代化也是要求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各个部门之间应该具有合作,整体,协作这样的一些要求,那么在早期,学校各个部门之间也存在各自独立的现象,甚至出现内耗,教育管理现代化就要求学校应该把各个部门之间联系起来,做成一个整体,更好的发挥效力,当局部利益和整体发生冲突的时候,那么局部利益应该服从整体。

那么,第三个方面管理方法和手段方面,从以前的以行政为主转变到以行政方式和科学手段相结合。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自然科学中的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现代化的技术,为教育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提供了基础,所以说,我们教育管理现代化需要以这些技术手段方法为基础,转向评价机制的科学性发展,也就是我们要把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视为科学研究的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教育现象和管理行为进行预测、评价、测量、诊断,为教育管理的决策论证和可行性分析提供科学根据。

那么这三个层次就是我们教育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点。 试讲三: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明晰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的权力和所负职责。

建国以来我国进行了三次重大的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第一次1958年-1959年,主要是中央从全权负责放权给地方,中央负责方针、政策、规划,办好直接管理的学校。地方负责中学、职业教育等和部分高校,新建高校等。这次改革,中央放权给地方,由于缺乏教育发展的宏观控制,产生了地方盲目发展教育的问题,也就是这次放权放得太大了,所以有了第二次改革,从1961-1963年,中央收权,加强集中统一领导,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教育管理过分集中,不利于教育的发展,教育必须放权,1985年,《中共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是第三次教育改革,概括为三个方面,:中央放权给地方,教育领导部分放权给学校。政府放权给社会。

一、中央放权给地方,主要是将基础教育交给地方。

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体制,加大县级政府对教育经费、教师管理和校长任免的权力,这调动了地方办学的积极性,到2006年,已有96%的县实现“两基”。

高等教育,中央集中办好一批学校111所,985工程,211工程

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部门与学校的关系

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的直接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规划服务、政策指导等进行宏观管理,而学校在人、财、物上有更大的自主权,使学校能形成符合社会建设需要的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激励的运行机制。

三、政府主导与社会资源利用

我国人口众多,教育需求多层次,这样完全由国家包揽办学不能满足教育的需求,所以,政府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学。为此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民办教育促进法》等等、因此,民办学校的比例不断增加,并且成为了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一股力量。

三次改革取得了重大成果。

中央与地方,管理部门与教育组织之间的权力,责任更加明晰,中央和管理部门放权后,各级地方和学校的积极性大幅提高,管理部门的规划政策指导逐渐形成,法规确定下来。

但是,改革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1、放权后,缺乏必要的宏观管理,造成盲目发展。

2、再次对基础教育重视不足,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不公现象等。

那么,是否是放权不对呢,显然不是,放权是大势所趋,但放权后,要加强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内容:

1、是方向调控,也就是指挥棒。

2、是进程调控,从整体上确定人才需求的总量和构成比例,从而确定各类大学,各专业的编制。3,是活动调控,规定招生方式、分配原则等。

宏观调控有5种手段:

1、计划,制定各种计划,指导教育发展方向。

2、法律,给下放的权力保驾护航和划框框。

3、监督手段。

4、经济手段。把教育经费投入到更需要的方向上,更加合理的配置教育资源。5,在某些时候还是要有必要的行政管理。通过以上的几种加强宏观调控手段,使教育管理放权后能达到教育行政改革的预期目标和目的。

第14篇:试讲教案

讲课人:普江婷 学生:七年级 课时;20分钟

一、教学目标;

课题:真实动人的艺术形象

1、通过欣赏了解西方传统绘画的总体风格,掌握欣赏写实性绘画作品的基本方法。

2、通过欣赏,初步了解西方写实主义绘画作品的创作主题和表现手法,理解所表达的创作思想。

3、提高学生对外国绘画作品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 运用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自己感受的能力。

4、学习伟大艺术家们的勤奋、刻苦和钻研的精神,领悟这些艺术大师们的情感和心灵的表达。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欣赏西方各种题材的油画作品在不同方面体现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现代西方绘画的欣赏与评价

三、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西方传统绘画的图片 (教师)多媒体设备、西方传统绘画作品

四、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互相问好,查看学生准备情况 (2)课件演示两幅油画作品:

《蒙娜丽莎》达芬奇——写实(传统具象绘画) 《马蒂斯夫人像》马蒂斯——抽象(现代抽象绘画)

老师问:请哪位同学根据题材、绘画语言、绘画风格三方面分析两幅作品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教师回答:一幅写实,一幅抽象。

这正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研究的“传统具象绘画”。(引出课题)(板书)

(3)播放课件,进一步欣赏作品 ①、欣赏《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这是一幅描绘贵族阶层结婚场面的作品。具有风俗画和肖像画的双重特征,室内坏境和每一个细节的描绘都狠真实。

② 欣赏《蒙娜丽莎》 我想这幅画是大家在熟悉不过得了,偶尔每个人总会提起蒙娜丽莎的微笑,我想应该没有谁会不知道这幅画是谁画的吧?有谁不知道吗?大家一起说是谁吧?那下面就请同学简单的赏析一下这幅画吧。 学生自由发挥

老师小结

:根据三方面分析:a色彩:明暗渐进法;

b构图:三角形(金字塔),更稳定; c题材:肖像,是人非神。

老师总结: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新时期最负盛名的艺术大师,科学家。他生于佛罗伦萨郊区的芬奇镇,死于法国。其父为律师兼公证人,母为农妇,他15岁来到佛罗伦萨,学艺于韦罗基奥的作坊,1472年入画家行会。70年代中期个人风格已趋成熟。他的作品《蒙娜.丽莎》是为一个叫佐贡多的富有商人的年轻美貌的妻子蒙娜.丽莎或叫拉.佐贡多绘一幅肖像。达.芬奇在为蒙娜.丽莎绘画时,请了位乐师在她旁边弹奏,以便她能象个模特儿那样耐心平静地坐着。她眼中的神情告诉我们她正在倾听。而现在,如果我们看她那双美丽的手,并把它们与她的脸联在一起考虑,我们会觉得那神情更诚挚。她的右手轻轻地放在左手上,中指根本没有任何依托,我们感到它正和着音乐的节奏轻轻地打着拍子。

当我们看着这幅如此逼真的肖像画背后的景色,我们会为那不真实的背景吃惊。山峰、道路、小桥、流水都在一种梦幻般、飘拂不定的气氛里出现,仿佛以此证明蒙娜.丽莎的思绪沉浸在一个梦的世界里。

蒙娜.丽莎梦幻般的肖像与她周围梦的世界,是列奥纳多.达.芬奇的天才创造,这解答了为何《蒙娜.丽莎》这幅肖像会成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使人难以忘怀的一幅肖像的问题。

这幅画画家用色彩和敏感的对比表现出蒙娜丽莎脸上那若隐若现的朦胧光线以及脸部和手部的模糊轮廓,让人物形象变得那么自然而优美,那眼神中露出的忧伤和嘴角的一丝微笑,又使人产生无尽的遐想,她的笑被称为“永恒的微笑”,其中的意义在于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自身的肯定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③、欣赏作品《雅典学院》

作者运用了焦点透视的方法,表现出一个气势宏伟的场景,空间效果逼真,仿佛能使人能走进画中。画面正中描绘的是欧洲古代最伟大的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比哦啊哦请自信而冷静,其他人物都是古希腊以来各个方面著名的学者,有50多人,以此歌颂人类的智慧和对真理的追求.④、欣赏静物作品《水果蓝》

此画不仅精确的描绘出了水果和篮子的形态、色泽和质感,还将水果上的斑点与枯萎的叶子描绘得达到了可以乱真的地步。从中能够清除地看到西方绘画的高度写实技巧。 ⑤、欣赏作品《读信的妇女》

对室内的空间感和光线、氛围的真实描写,是这幅画突出之处,细节的真实更是增添了作品的魅力 ⑥、欣赏《干草车》和《拾穗者》

这幅作品从题材上看,都是对农民现实生活的真实场景的写照,没有进行夸张变形。 ⑦、欣赏作品《马拉之死》

马拉是1789年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因革命工作染上严重皮肤病,晚上必须泡在浴缸中才能工作,女保皇派分子利用这一时机,将他刺死在浴缸之中,画面每个细节的描写都是为了歌颂资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的品质服务的,整个构图十分简洁,重点突出人物。

⑷、欣赏完作品后,同学们能不能总结出西方传统绘画的主要特点呢?(学生讨论并回答) 教师总结答案:追求视觉的真实效果,注重作品的题材内容 ⑸、巩固学过的内容

《蒙娜丽莎》

肖像画 《阿尔诺菲尼夫妇像》

风俗画 《水果蓝》

静物画 《马拉之死》

历史绘画 《干草车》和《拾穗者》

现实主义绘画

(6)、介绍西方绘画:西方传统绘画中的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风景画、历史画等画种。

{西方绘画对色彩的运用很强调,典型的有拉斐尔的“雅典学院”。这也是西方绘中国绘画最本质的区别:风俗画是用当时社会风俗及日常生活做题材的绘画;

五、课堂总结

东方和西方绘画有不同的传统和不同的样式风格,这就要求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我们初步和欣赏了西方传统绘画,了解到画家通过明暗、色彩、透视、解剖等造型因素,把眼中见到的自然物象真实地描绘出来。不仅学习了用视觉艺术语言去分析作品,还要进一步学会鉴别和欣赏,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审美能力,真正地感受西方传统绘画的艺术魅力。

六、课外作业:

回顾我们今天欣赏作品的过程,大家可以思考一些问题,课后大家可以使用以下词句作为开头,写出两三点收获。 我学到了„„ 我惊讶的是„„ 我再次发现„„

第15篇:试讲教案

活动时间:2012年6月7日 活动名称:科学—探索 活动内容:认识我的小手

活动目标:

1、观察自己的小手,初步了解手的功用。

2、愿意说小手的儿歌,对手指游戏感兴趣。

3、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重点:使幼儿了解手的功用,鼓励其多用自己的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难点:培养幼儿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图片(手)、课本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谜语导入)

一样东西人人有,一只左来一只右,吃饭、穿衣全靠它,它是我

的好朋友。(手)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图片,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手)每个人都有

几只手呢?(两只手)

2、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观察你们的小手是由什么构

成的呢?(引导其探索和发现手的各部位名称:手指甲、手指头、手掌、手背);每只小手有几个手指头呢?(5个);那么两只手的构成部分一样吗?(一样,手都是由:手指甲、手指头、手掌、手背构成。)

3、说手指头儿歌。(1个指头按电钮,2个指头拣豆豆,3个指头解扣扣,4个指头提兜兜,5个指头握一起,攥起拳头有劲头。)

4、小朋友们初步认识了自己的小手,那么你们知道自己的小手会做什么呢?(弹钢琴、扶杯子/碗、拿勺子/毛巾、背书包、穿衣服、擦桌子、扫地、端椅子、玩玩具、按电钮等等,鼓励宝宝多动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5、小朋友们看看老师两个大拇指上的表情是什么呢?(笑脸、苦脸)为什么其中一个表情是哭脸呢?(引导其观察和发现: 笑脸的大拇指是干净的,而哭脸的大拇指是脏的。)

6、小朋友们,当我们小手有脏的污渍的时候,我们要怎样正确洗手才能把小手洗的白白的呢?(引导其:饭前便后要洗手;玩完玩具要洗手;要勤剪指甲等等。记住“洗手六步骤”,要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活动反思: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洗手六步骤”来洗一次手,要在生活中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小朋友们回到家里可以将正确的洗手步骤教给爸爸妈妈,让家人都养成一个好的洗手习惯。在家里要多多发挥你们小手的作用,做些了力所能及的事情,争做一名能干的好宝宝。

第16篇:试讲教案

试讲教案:小学生写作——心理描写

导语:今天我们来讲一讲作文的一个小部分,情绪心理描写。 【提问】:1.如果学校有联欢晚会,老师举荐你去表演诗朗诵,这个时候你会有什么反应呢?

心跳?脸红?紧张的心砰砰的跳

2.如果你不小心打破了爷爷的花瓶,吃晚饭的时候爷爷问是谁打破了他的花瓶,这时候你心里有什么反应呢?

不安?害怕?惴惴不安

3.大家都喝过绿茶吧,如果今天你买的那瓶绿茶,揭开该中奖了,你获得了免费去香港迪士尼乐园玩的机会,你又会有什么反应呢?

高兴?开心?只是简单的高兴和开心吗?那种想跳起来的高兴

情绪心理描写,简单来说,就是把你的情绪,心理活动,比如说你心里想些什么,或者你遇到什么事情的时候,你的心里反应。甚至身体的反映都写出来。如刚才所说的,会不会心跳加速?会不会紧张的手心出汗?会不会开心的不知道说些什么?等等等等,我们今天来简单的学一学怎么表达出内心的想法。 内容:

其实很简单,刚才我们已经说过了,遇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都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不管是心里的活动,还是身体上的变化,从我们的笔下写出来,就是文章了。只不过说,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口语中,口头上的表达随便的写下来,要经过我们大脑的加工,变成符合逻辑的,比较正式的文字。今天我们就来联系这三种情绪的描写:紧张,惴惴不安和喜悦 紧张:大家说一说,大家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紧张?。。。。。。。、

紧张的反应大概有以下几种:心跳加速,说话说不出话,手心出汗,脸红,耳朵热,耳朵红

逐一来说,心跳加速的时候,我们可以用表示声音的“砰砰的跳个不停”【启发孩子自己说】

说不出话时,我们可以用“嗓子像被紧张的手捏住一样,说不出话来”

手心出汗时,我们可以用“手中仿佛窝着一颗烤熟了的地瓜,不停地出汗”

脸红,耳朵热,耳朵红,可以用“红的像傍晚的火烧云一样” 惴惴不安。喜悦

第17篇:试讲教案

课题:倒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7倒数的认识,练习六全部习题。

教材简析:这个内容是在分数乘法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作准备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注意突出倒数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它们具有互相依存的特点。

教学要求:使学生认识倒数的概念,掌握求倒数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过程:

一、用汉字作比喻引入

1、师指出:我国汉字结构优美,有上下、左右……结构,如果把“杏”字上下一颠倒成了什么字?“呆”把“吴”字一颠倒呢?(吞)……一个数也可以倒过来变为另一个数,比如“3/4”倒过来呢?(4/3)“1/7” 倒过来呢?(7/1也就是7)这叫做“倒数”,随即板书课题。

2、提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们想到了什么?

(学生各抒己见)

师生共同确定本节课的目标——研究倒数的意义、方法和用处。

二、新知探索:

1、研究倒数的意义

师:请大家看书p27第3行的结语:乘积等于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学生自学后,问:有没有疑问?

师引导学生说出:倒数是对两个数来说的,它们是互相依存的。必须说,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倒数,而不能孤立地说某一个数是倒数。

2、学生自主举例,推敲方法:

(1) 师:下面,请大家各自举例加以说明。

(2)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交流。

(a、以“真分数”为例;如:5/8的倒数是8/5……真分数的倒数是假分数。)

(b、以“假分数”为例;8/5的倒数是5/8……假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c、以“带分数”为例;带分数的倒数是真分数。)

(d、以“小数”为例;分两种情况:纯小数和带小数,纯小数相当于真分数,带小数相当于假分数)

(e、以“整数”为例;整数相当于分母是1的假分数)

学生举例的过程同时将如何寻找倒数的方法也融入其中。

3、讨论“0”、“1”的情况: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要求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因为1与1相乘得1,所以1的倒数是1。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不可能是1,所以0没有倒数。)

4、总结方法:(除了0以外)你认为怎样可以很快求出一个数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看看书上是这样写的吗?(让学生体会到一种成就感,自己说的居然和书上的意思一样)

三、反馈巩固:

1、完成“练一练”。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问:“8”的倒数是几?

2、练习六 5(判断)

3、补充判断:

a、a是自然数,a的倒数是1/a。

第18篇:试讲教案

宾语从句

Grammar: the Object Clause

一、教学目标

1.掌握引导宾语从句的引导词:that , who, what, how, where , when and whether 2.掌握宾语从句的语序:主句+引导词+主语+谓语。 3.掌握宾语从句主句与从句在时态上的呼应。 4.掌握宾语从句的标点。 5.能综合运用宾语从句。

二、教学重点:

1.在复合句中起宾语作用的从句叫做宾语从句.2.宾语从句的引导词,语序和时态问题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5min):

回顾上一课时所学内容,及宾语从句的定义,引导词。 (二)宾语从句的语序(20min): 无论主句是陈述句还是疑问句,宾语从句都必须使用陈述语序,即“主句+连词+宾语从句(主语+谓语+„„)”句式。根据连接词在从句中所担任的不同成分,可分为以下四种:

1) 连接词+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主语。常见的连接词有: who,,which等。

如:Could you tell me who knows the answer,please?你能告诉我谁知道答案吗?

The small children don't know what is in their stockings.这些小孩子不知道袜子里有什么东西?

2)连接词+名词+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主语的定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ose,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等。如:

He asked whose handwriting was the best in our cla.他问我们班上谁的书法最好。

The teacher asked us how many people there were in the room.老师问我们房间里有多少人。

3)连接词+主语+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宾语、状语或表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o(m),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 when,why,how,where,if /whether(在句中不充当任何成分)等。如: He hasn't decided if he'll go on a trip to Wuxi.他还没决定是否去无锡旅行。

Could you tell me what I should do with the money ?你能告诉我我如何处理这笔钱吗?

4)连接词+名词+主语+谓语。连接词在从句中作宾语或表语的定语。常见的连接词有:what,which,how many,how much,how等。如: Do you know which cla he is in ?你知道他在哪个班吗? She asked me if I knew whose pen it was.她问我是否知道这是谁的钢笔。 特殊情况: 1.what is the matter„ 2.what is wrong„ 3.there be (四)课堂练习(20 minutes): 练习

第19篇:《哦!十分钟》教案

《哦,十分钟》教案

【教学内容】

学唱歌曲《哦,十分钟》,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哦,十分钟》,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歌曲所要表达的“朝气蓬勃”、“欢乐愉悦”的纯真童年生活。

2、学习用体验、合作学习的方法,在听、唱、创编等多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能用明亮、富有弹性的声音初步唱会歌曲《哦,十分钟》,同时能够表现歌曲所表达的“朝气蓬勃”、“欢乐愉悦”的幸福童年生活的歌曲主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准确演唱歌曲的旋律。

2、唱准歌曲中的两个不同的结尾部分。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老师您好~

2、呼吸练习师:很高兴今天又来到 班上音乐课,刚刚娇娇老师看到孩子们下课玩的可高兴了,那现在上课了,我们来呼吸呼吸平复一下气息,准备„„

3、发声练习

师:音乐课即将开始,我们来开开嗓子,为接下来的歌唱做好准备,提示~模仿琴声,准确演唱。

二、导入

(一)谈话导入

师:上课时间非常宝贵,要集中注意力学习,下课10分钟也同样非常宝贵,请你们看,这些同学课间在做哪些活动呢? 生:

师:他们的活动很丰富,那我们火炬小学的孩子们也不错,但是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要求课间文明休息,不能疯跑打闹,那课间文明休息可以做哪些有意义的活动呢? 生:下棋、阅读、画画......

三、学习新课

(一)初听歌曲,了解歌曲内容

师:看来孩子们真会利用课间的十分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歌曲就叫《哦,十分钟》,接下来请你们来听听这首歌曲,听听歌曲里的孩子们下课十分钟都在干嘛呢? 生仔细聆听 师:谁听出来了? 生:

(二)复听歌曲范唱,歌曲分段。

师:你听的真仔细,请坐。接下来咱们再来听一遍,并根据歌曲的情绪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仔细听~老师会给你暗示哦~生仔细聆听并思考。 师:你有答案了吗? 生:分为两个部分。

师:怎么分的呢?说给大家听听。

生:第一部分比较欢快,第二部分比较抒情。

师:你真是善于观察的孩子,完全正确!歌曲分为A\B两个部分。这节课我们就先来学习A部分的旋律。

(如果生没有划分正确,师可多点几名学生回答或给予一定的提示)

(三)学习歌曲旋律

1、A部分

(1)学唱A部分前8小节。

师:首先A部分,一共有多少个小节呢?赶紧数一数。一起告诉我。 生:16个小节

师:那接下来请同学们睁大你的眼睛仔细观察前这两个小节5534|5 0|在前8个小节中重复出现了几次?很简单,娇娇老师看谁最先找出来。好,停,我看这位同学很快就举好手了,请你说。 生:3次

师:你正是火眼金睛,你能唱出这两个小节的旋律吗?生„„

没关系,请坐,我们来听听。(师弹奏5534|5 0|)哪位同学来试一试? 生:

师:音真准,声音在大声一点点,再来一遍。(提示第二小节有休止符)休止符的地方我们用点头的方式代替。

师:同学们看前八小节除了刚刚我们唱的小节,剩下的两小节仅四个音,那四个音?生:

4、

2、

6、5 师:跟着琴声我们一起来唱唱。(注意音准) (2)完整演唱前8小节

师:同学们连起来吧这前八小节连起来唱一遍,注意休止符。 (3)对比中学唱A部分后8小节

师:孩子们仔细对比这一小节 和前8小节的第一小节发生了什么的变化? 生:节奏

师:你真会观察!我们一起来打一下这个节奏吧。

师:接下来,请你们听加上音符的效果(师弹奏)谁来唱一唱?(可以个别生示范)那我们一起来来唱一遍吧。

师:我们再来看第四小节,和第一小节相比,什么相同,什么不同呢? 生:节奏相同,旋律不同。

师:越来越棒了!先听,然后跟着琴我们来唱一遍吧。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最后两小节,你发现了什么? 生:音越来越低。

师:对!我们学过旋律的进行方式有上行,举一反三,这是什么? 生:旋律进行的下行。 师:孩子们,把这八小节连起来我们来唱一遍吧! (4)完整演唱歌曲A部分 (5)学习B段前8小节。 教师用2/4拍指挥图式带着大家唱 (6)最后一句跟琴学唱。

(7)用轻松愉快的情绪完整演唱歌曲旋律

6、接前奏完整演唱歌词:提示学生用欢快愉悦的心情演唱

7、练习两小节的固定节奏型伴奏。

8、在伴奏的烘托下,欢快地演唱歌曲。

9、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设计歌曲演唱形式,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反馈评价。

七、在《哦,十分钟》的歌声中下课。

哦,马上要下课了,让我们一起唱着《哦,十分钟》去迎接属于你们的快乐的课间十分钟吧!

第20篇:《课间十分钟》教案

《课间十分钟》教案

教学目标

1、知道课间休息时要做好下一节课的课前准备,玩文明的游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学校里和同学和睦相处,遵守学校的各项秩序。

教学重难点

1、合理地安排课间十分钟。

2、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懂得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教学准备

1、歌曲《课间十分钟》、铃声录音。

2、学生制作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教学过程

活动

一、下课了

1、听歌曲《课间十分钟》导入:课间十分钟你们都在做什么?

2、创设情境,学生自主选择。

(1)教师放铃声录音,告诉学生下课铃响了,请学生选择这时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

(2)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或平时的做法选择相应的写有“上厕所”、“喝水”、“做游戏”、“先拿出下节课的书”等内容的卡片。

3、小小讨论会:为什么在课间先做这些事而不是那件事呢?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1)小组讨论。 (2)班级交流。

4、小结要点:课间休息时间不是很长,下课后,我们首先要解决上厕所、喝水等生理需求问题。

5、游戏:我是课间行为监督员。让学生找一找课间活动做得不好的现象。

6、分析讨论:哪些做法值得学习?哪些做法要注意避免?

7、教师小结:课间休息只有十分钟,我们得合理地安排,积极开展有益的活动,活动中要遵守秩序和规则。

活动

二、上课铃响了

1、放铃声录音,模拟表演。

(1)“叮铃铃”上课了,现在应该怎么做? (2)学生表演,再现自己平时的行为。

2、阅读教科书说说:这些同学是怎样做的?

3、击鼓传花抢答:上课铃响了,要做好哪些准备?

4、朗读儿歌。

上课铃声响,快快进课堂。书本文具桌上放,安静等着老师把课上。

5、教师小结:上课铃响了,我们要快速进教室,做好课前准备。

活动要求:学生表演的内容应是自己平时的真实行为,学生在表演时教师一定要留心观察学生课间时出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表现,做到心中有数。

《儿童舞蹈教案模板十分钟试讲.doc》
儿童舞蹈教案模板十分钟试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