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均衡学校工作总结

2020-10-29 来源:学校工作总结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学校均衡验收工作总结

万荣县实验中学 均衡验收学校工作总结

随着5月28号群众满意度调查工作的结束,省级均衡督导检查团队我校的各项工作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学校的硬件情况自不必多说,软件的归档筹备情况更是做到了细致入微。均衡验收工作是教育部对全国范围内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评价标准,其具体参考标准就是“8.23”指标体系,是新时期推进教育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

我校自四月份开始准备此项工作以来,校委会的主要意思是所有筹备工作由各领导担任,原则上不动用教师。在整个准备工作中,建校两年来的各项活动资料的收集、整理归档都是靠各领导分工协作完成的。所以首先,我要表扬和感谢就是这个领导团队,感谢他们的无私奉献,感谢他们的不嫌劳苦、加班加点。实验中学教师培训中心陈朝霞、校教研室王励、办公室柳效捷三位主任,虽年近半百,但却巾帼不让须眉,工作干劲不下当年,她们用敬业和认真告诉着我们教育人的执着是怎样的;后勤主任崔广军、会记李冬、出纳畅晓萍面对筹备工作中大量的复杂事物,用耐心和细致践行着他们的努力与付出; 副校长解文波和我两人更是将马力开到了最大,全面准备,事事操心,用无怨无悔的奉献书写着当初的入职宣言。就是这样的一批人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圆满完成了档案的整理及各功能室的筹建完善工作。我为能参加这样一个团队而自豪,更为能适逢其会均衡验收这样一个教育盛会而甘愿付出。

其次,我要表扬是各功能室的负责人,在准备工作期间,他们大部分都主动放弃了休息时间,因客观原因,我校化学老师暂时不能到位,分管生物实验室整理的李仲霞老师是忙完生物又忙化学,节假日 为了加班甚至将孩子都带到了工作室;生物组的陈琳老师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又主动承担了许多均衡准备工作,多次加班到晚上十

一、二点以后。让她去休息,总是说干完手头工作再回去;除此之外,还有物理组的薛建军、高碧娟、王丽洁、介阿香等,化学、生物组的毋阳阳、李恒乐等,综合室的高娟娟,图书阅览室的聂芳琴,音乐组的王俊娜、张冰之、侯茜霞、臧婷、孔云涛等,美术组的韩丽娜、宋立伟等,体育组的贾晨、张峰搏、王建有等,计算机组的董艳珍、贺娇、解晨静、李宝红等人。他们的感人事迹在此就不再一一赘述,一句话来说明,在此次活动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老师们的一种精神。

第三,我要表扬的是,在后期的资料整理归档过程中,学校各个部门会不时的抽调部分老师临时加班,但凡抽到的老师无一推诿,欣然工作,我们从中看到了老师们的付出与努力,读到了同仁们的敬业与认真。这些老师的事迹在此我不能一一讲给大家听,但他们的名字我们应该知道:黄雅琪、吕志艳、薛海霞、王丽、董梅萍、张建芳、张欣、崔耀东、杨亚妮、杨改慧、解国英、赵晓斌、段忍、李妮、淮琦琳、郭晓瑗、张淑贞等。

正是因为我校拥有这样一批师德高尚、敬业负责的好老师,因此本次省级均衡验收工作取得圆满成功。获得省级专家、上级领导的一致好评。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校委会一班人的努力,更离不开诸位老师的辛勤付出和鼎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实验中学校委会对所有参与本次均衡验收工作的老师们表示诚挚的谢意!谢谢大家!

教育均衡省级验收工作已圆满结束,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稳步推进各项常规工作。为国家教育部10月份的验收工作做好准备,希望各室负责人一如既往的做好手头工作,为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尽心尽力。今天的总结汇报工作到此结束!

推荐第2篇:学校均衡编班工作总结

学校均衡编班工作总结

随着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学校社会声誉日渐高涨,要求来我校就读的学生远远超过学校现有接受能力。家长普遍抱着读名校,择名师的心态,通过各种关系,要求将孩子编入某某班,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同时也影响了教育的公平公正。今年我校根据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均衡编班的文件精神,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了均衡编班的相关方案,将2011年下半年招收的初一新生1400余人编成18个班,不设重点班,全部做到了均衡编班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方面:

1、组织有序。学校领导多次召开校务会、行政会,传达上级有关文件,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将均衡编班提高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来执行,将均衡编班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办,将均衡编班作为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来抓。学校为此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均衡编班领导小组”,全面领导编班工作。

2、操作规范。初一新生不举行入学考试,不按成绩排队, 师资均衡配置,学生仅按性别比例,由电脑随机编班,班主任、科任教师分班前不知道自己会教哪个班,电脑随机编班后现场拈阄,避免了人为择师选班的不公平现象。

3、监督到位。为了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开,打消家长的疑虑,学校首先将教师配置预先公示,学校行政人员、初一全体任课教师到场,并邀请区纪委、人大、政协、教育局的领导和新闻媒体、家长代表现场监督,再进行电脑随机现场编班,编班结果现场公布。这样,杜绝了“写条子”“打招呼”现象,学校教师子弟,教育局干部子弟也一视同仁,不搞照顾,区教育局童局长的小孩子在我校就读,也是参与随机编班,不搞特殊。 我校均衡编班的做法,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家长的认可,维护了教育公平公正的形象,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各项工作,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良好教风、学风的形成。我们将总结经验,将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篇2:均衡分班工作总结2 均衡分班工作总结 为了让孩子们有一个公平的起点,按照教育局文件精神,我校今年新生入学严格按照均衡编班程序实行电脑均衡编班,均衡配备教师,保障了所有一年级学生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也将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公平发展推上一个新高度。 8月19日上午,我校特邀我校长、家长代表到现场监督了一年级新生分班的全过程,乐山小学一年级公开公正的电脑均衡编班受到领导、教师、学生家长的一致欢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仅几秒钟,电脑软件便自动生成三组分班结果。大屏幕上显示分班情况男女比例、人数均衡。接着,3个班的“新生编班花名册”现场打印出来,一式三份,加盖学校公章,家长签字,一份留存教育局备案,一份张贴在校园醒目处公示,随后,3位班主任依次上台抽组,抽班级。最后,在分班结果打印单上签字确认。 均衡编班现场会上,来自我校新生家长代表、班主任老师以及校领导领导近50人,共同参与、见证、监督“新事物”——电脑编班的全过程。真正做到了向全体公开、当场公开宣布学生编班花名单、当场公开宣布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花名单的“三公开”;学生人数、男女比例、科任教师均衡,实现编班花名册名单和任课教师花名单公布后不变动。标志着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迈出实质性的一步。 篇3: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威远县观英滩镇中心学校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为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县政府、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大力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持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规范办学行为;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实施素质教育,开足开齐课程等各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我校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观英滩镇中心学校地处威远县西北部,距县城34公里,是威远县境内的第一所农村小学寄宿制学校,是内江市教书育人先进集体、内江市园林学校、内江市环境优美示范学校、县级最佳文明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45人,其中专任教师44人,教学班13个,在校生730人,其中寄宿生89人。学校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德厚而成人,学优而成才”的校训和“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办学宗旨,以“创威远一流教育,树山区教育旗帜”为目标,坚持在内涵上下功夫、在特色上做文章、向管理上要效益,基础教育改革稳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入实施,教育教学成效显著,被誉为“山区教育的旗帜”。

二、办学基本条件达标情况

(一)校园校舍

1、学校占地面积6597平方米,其中运动场面积3500平方米,生均4.7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3831平方米,其中教学 发表评论进入详细评论页

推荐第3篇:均衡教育工作总结1110

均衡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行政人员针对教育教学的薄弱点,制定了涉村一小《三年发展规划》,力争打造路一流学校。我校以“和谐治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为教育理念;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以人为本、开发潜能、注重发展、适应未来”的办学理念;以“让每一位学生体验成功、享受童年快乐”为课堂教学特色;努力构建文明校园、文化校园、和谐校园,我校在学校管理、师资建设、办学条件、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健全和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是治薄保障。

首先,教学工作离不开管理。我校 修改和完善了现有会议制度,如班主任会议、年级组长会议等,都对学校各项工作有着重要影响。有效地沟通了信息,积极地推动了学校正常工作。

其次,学校各部门建立了相应的管理制度。如:教导处健全学生学籍以及教师业务等管理制度,总务处健全财经管理制度,学校党支部、少先队、实验室、阅览室等也建立了相应管理制度。对于教职工,健全考勤制度,建立政治学习、业务进修等制度,设立师德准则等。对于学生建立在校常规、优秀学生评比条件等。

我校在贯彻实施管理制度过程中,利用多种形式,向广大师生员工进行宣传,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做到纪律严明、公正无私、一视同仁。在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要求大家做到的,领导首先要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经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学校各方面工作的统筹协调,责任落实到人,不仅调动了教师积极性,而且学校形成了较好的校风。

二、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是治薄核心。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坚持以创“五好”班子为目标,以自觉学习、加强团结、勤政务实、廉洁自律为准则,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执行国家各项政策法规和上级文件精神。领导班子分工协作、职责明确,做到大事集体研究,小事相互通气,难事相互支持,每一个成员,都把各自分管的工作,当做促进学校发展的事业来做,从而能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设计和组织自己的分管工作。坚持教代会、校务会讨论,广泛听取意见,决策不主观、不武断,作风民主,受到了全体教职工的拥护和好评。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班子成员针对学校常规管理中的薄弱问题,做到“三深入”——深入实际、深入课堂、深入学生。指导教学、听课、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定期开展教学研讨活动,对教师进行形势政策、教育观念、教育理论的学习和教育,使教师队伍的敬业意识、纪律意识、师表意识、协作意识、奉献精神不断增强,积极引导教师从提高课堂四十分钟效益、搞好德育工作、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内在动力以及不断学习、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上来提升教育质量。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治薄关键。

优秀的教职工集体是学校的财富,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职工队伍是学校健康蓬勃发展的希望和基石。 “在课题实践中、展我风采”等系列专题活动。校工会认真履职,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引导教职工参与“社会公益性捐助、扶贫帮困活动”、“投身创卫、美我家园”、“学习型教工小组创优”、“青春在讲台上展风采”

等系列活动,为教育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越来越被人所关注,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个学生来源复杂。全寄宿的“年青”学校,我们改变了以往教师学习培训的方式,科学制订培训内容,突出了校本培训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学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领导小组的作用,校长作为第一责任人,把校本培训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校认真分析教师现状和学校发展的基础,确立了师资校本培训,特别是校本课程和教师自身发展目标。进一步加强学校集中学习、小组研讨、个体自学的培训网络。按上级主管部门统一规定,根据学校情况,对集中学习、小组学习、个体自选学习作出保底要求,积极鼓励教工学历进修,体现上不封顶的原则。实施对教师学习目标达成绩效的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晋升聘任的必备条件。通过一系列措施,我校师资力量得到进一步加强,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极大提升。

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是治薄基础。

我校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全按照市一级一类小学的标准配备,高规格、高起点,进行合理配置。为了实现“教书育人”这一目标,学校紧贴科学发展前沿,在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投入巨资进行教学软硬件建设,以信息技术优势推动教学手段现代化。

目前学校拥有教师电子备课室、学生微机室、会议室、科学实验室、仪器室、图书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体育器材室、校园网等部室。各部室室内布局合理、优美,各种制度健全,表册齐全,器材明细帐和实物流水账明晰,并有专人负责。

五、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治薄目的。

(一)规范管理,狠抓质量,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率。为提高我校教师的整体水平,确保我校教师做到“备课求创、上课求质、辅导求全、作业求优”的质量标准全面落实,我校由教导处对教师备课、上课、作业批改等常规教学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并坚持做到“一月一重点”检查制度,还将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分为四部分由分管行政领导负责每月对其教学、教案、作业的指导检查,每学期至少安排一次教研组内教案、作业互查,促进了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相互交流从而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领导坚持深入课堂听课评课,加强教学指导。合校以来我校以新城区教学评优为契机积极吸取各校在备课中的优点,从备课格式上作出了规定,要求40岁以下教师在备课中体现出“教学步骤”、“教学过程”、“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四个环节,使备课真正成为教师创造性的劳动。

(二)科研先导,质量生存,引导教师步入职业幸福之路。 紧跟教育体育局的四张品牌建设,我校积极推进取得了一定成绩,先后有多名教师的论文、课件在省、市、县教学成果评比中获

一、

二、三等奖。

(三)校本教育、打造特色,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立足于打好学生科学文化基础、品德基础、身心基础为目标,以六学(学做人、学生活、学建体、学科学、学劳动、学审美)为内容,全面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

对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运用。在开发过程中,学校形成了以校长、教导主任为首,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开发校本课程的组织网络,形成了“领导小组——开发小组——实践教师——学生信息反馈”的开发网络,完全依靠学校的自身力量来完成。

目前我校的校本课程开发工作已经完成了理论学习、研究阶段与资料收集、整理阶段,正在进行最艰巨的第三阶段,即课本撰写、编辑、审订阶段,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适合各年级的三本专集教材。各年级单独成册,内容均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儿歌、歌谣”的形式出现,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经过试讲深受学生的喜爱。

近年来,我校以“科学管理、和谐发展、提高质量、办出特色”为办学宗旨,通过校领导和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巩义市先进学校,涉村镇先进学校” 等一系列荣誉。

推荐第4篇:教育均衡

万紫千红春满园

——庐阳区构建均衡教育实践纪实

“安徽教育看合肥,合肥教育看庐阳”, 庐阳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区,庐阳教育一直是首善庐阳引以为豪的教育品牌。2002年,随着区划调整,庐阳教育不断壮大,庐阳教育人创新机制,全面实施教育均衡发展,闯出了一条特色之路。庐阳区2008年被授予安徽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先进区,2009年被授予安徽省教育强区。《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国家级媒体报道了庐阳推进均衡教育的种种先进做法,庐阳教育已成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经济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回眸近十年的均衡发展历程,庐阳教育人以“均衡、公平、发展”为主旋律,用“创新”炼出“金字品牌”,让每个孩子享受优质均衡教育。然而十年来,庐阳教育人又是怎样走上这条高位优质的均衡发展之路的呢?

困境与挑战

——为什么要实施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

(一)两大反差造成择校风愈演愈烈

城区学校和乡镇学校的反差

原中市区(庐阳区的前身)位于合肥市老城区中心地带,是政治、经济、商业、文化中心,由于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雄厚的经济基础,长期以来,造就了一批名校和一批优秀教师队伍,拥有在全省教育界享有盛誉的

一、

六、八高中,

42、

45、46等中学,南小、六小、师范附小等小学,合肥市仅有的四所百年老校均在该区,是优质教育聚集的地方。庐阳教育可以说是一枝独秀,是千万学子向往的地方。2002年合肥市实施区划调整,新成立的庐阳区在原中市区的基础上又划入了三十岗乡、大杨镇和杏花镇三个乡镇,总面积扩大到139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37.14万增加到60万。18所农村学校并入庐阳教育,另外,7所企业自办中小学划转庐阳区。这些新划入的乡镇、企业学校,教室破旧,设备简陋,教师教育理念落后。城乡教育形成巨大反差。

老城区学校与新建小区配套学校的反差 随着,合肥发展“三大战略”的推进,庐阳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近郊融入城市,远郊面向城市”,在原近郊的土地上,一个个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城市迅速扩张。而新建小区多在北一环、二环附近,绝大多数未配套学校,且小区周围学校多为原乡镇学校,因此入住率低,城市化进程没有实质性发展。而老城区学校密集,5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拥有高中6所,初中6所,小学19所小学,公办幼儿园6所。学校虽然教育教学质量高,但城市用地紧张,学校面积狭小,学生多,已成为遏制学校发展的第一大难题,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得不到扩张。

(二)区域内义务教育暴露出四大问题,并日益尖锐

1、区域内教育极度不均衡。城区学校已实现教育装备现代化,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教师们如饥似渴的更新教育观念;可新划入的乡镇学校,简陋的教室,一支粉笔,一本书,不知课改为何物,形成天壤之别。

2、择校之风愈演愈烈。教育由于极度的不均衡,庐阳老城区又聚集全市的优质教育资源,成为择校的首选地。

3、由于大量学生择校,导致上学时间段,进入庐阳老城区的各条道路拥挤堵塞,形成道路交通的瓶颈问题。

4、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但现实中,受客观条件限制,优质教育发展缓慢,无法满足群众需求。

谋划与布局

——优化资源配置,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怎么办?庐阳区被“逼”着走上了推行区域内教育均衡发展之路。2003年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出台了庐阳区《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合肥市庐阳区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庐阳教育人确定了异地扩张优质教育资源,城市反哺农村,统筹城乡教育,谋求优质均衡,实现内涵发展的指导思想。以“均衡、公平、发展”为主旋律,运用创新思维,探索均衡发展机制,吹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序曲。

(一)合理调整教育布局,精心打造北部地区教育新亮点

由于两大反差造成择校风愈演愈烈,也带来诸多社会问题。鉴于此,我区本着“合理布局、规模效益、撤弱入新”的原则,全力整合教育资源。先在北部地区新建了杏林小学和庐阳中学;继而高起点举办小区配套的柏景湾小学、南国花园小学、海棠花园小学和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去年,中铁42中校区和六安路小学校区相继建成投入使用,另外南小、红星、逍遥津等城区名校的分部也即将落成。经过几年的努力,老城区学校削减了一半,学校布局趋于合理,一举破解了老城区学校过于密集的问题。而在北部地区新建的学校,不仅继承了原有的办学特色,还加强了学校文化建设,已成为北部地区教育的新亮点,倍受人们的青睐,也从根本上缓解了北部地区学生入学难、上好学更难的需求。曾经的舒城路小学,巴掌大三四亩地,坐落在省政府宿舍区内,现在迁至南门小学上城国际分校,占地近三十亩,办学规模同时扩大为36个班,教学设施,配备到位。在继承原学校优良传统基础上,创新管理,优质教育资源迅速成长,三年来已形成有自己办学特色的“舍予”校园文化。

(二)加大教育投入,着力整合、改造全区薄弱学校 学校硬件条件均衡是教育均衡的基础。庐阳区政府2007年就将中小学基本建设和建立城乡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列为重要民生工程。运用撤弱入新壮大等方式,解决农村学校条件简陋的窘状。近三年来,连续投入资金5千多万元,对19中、钢小等7所乡镇中小学进行了改扩建和异地重建。同时充分利用区农村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专项资金,有计划地加强乡镇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和常规教学设备建设。自2005年开始,分别实施了“五个一”工程和“三个一”工程。 2008年,区乡镇学校全面实施农远工程,重点抓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项目”学校的教师培训、管理和应用工作。现在乡镇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已全部完善了农村学校多媒体教室、自然科学实验室、图书阅览室、计算机教室、音乐(舞蹈)室、美术室、以及篮球场、60米跑道、钢琴、电子琴等适合学龄段要求的体育器材和专用音乐器材。现在全区最漂亮的校舍在乡镇,最好的教学设备在乡镇!

(三)依托“共同体”,全面促进城乡学校共同发展

根据《庐阳区“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实施细则》的要求,全区建立城区学校与农村学校、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制度。并将城区中小学分别与乡镇学校建立起相互对应、相对固定、紧密联系的21个教育“共同体”,充分发挥城区学校教育资源、教学管理、教师素质等方面的优势,开展教育教学全方位的帮扶活动。实行三个“一对一”,即学校、学科、老师三者均为“一对一”结对帮扶,促使“共同体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层面不断交流融合。其中“城乡互动,乡镇联片”教研被立项为国家级课题,由于课题研究成效显著,庐阳区被确定为国家级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示范基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方法共享、成果共享”,以中心城区带动边远乡镇的教科研均衡发展态势已经形成。城区品牌学校合肥45中与地处偏远的合肥19中还建起了“共建班”,使19中在教育教学、教科研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为农村学校的发展树立了典范。

捆绑与深入

——城乡学校结对“捆绑”,探索均衡发展新途径 一个学校硬件再好,教学水平、教育理念和学校管理等软件跟不上,也不算真正实现教育均衡,更无法称为优质教育。2009年,我区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谋求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开创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新做法——施行城乡学校捆绑式发展。

(一)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的前期探索

为缩小城乡差距,2003年,庐阳区将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企业划转学校结成“手拉手”学校,建立城区学校与乡镇学校对口帮扶制度,以城区学校带动乡镇学校,播撒先进理念的种子。建立支教制度,开展“城乡互动、乡镇联片”教研等,同时,城区中小学也分别与乡镇学校建立起教育“共同体”。 随着结对工作的深入开展,大家也发现一些问题。主要是由于共同体两所学校之间虽然也经常交流,但制度上并没有要求共同发展,连带意识不强,有时就会出现松懈现象。于是庐阳人开始思考如何将结对工作继续深入下去,带动更深的均衡发展?很快大家的思想上形成了共识,那就是必须把两校的办学捆绑起来进行共同管理、共同考核。 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的“三步走”

第一步、撤弱入新,并小壮大,全面改造乡镇学校。庐阳区政府出台《庐阳区实施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建设方案》,坚持“撤弱入新,并小壮大”原则,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及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并分批进行整合、改造。三十岗乡原有3所村小,一所中心校,学校小、旧、弱,生源不足,课程开不齐。经过调研,政府投资扩建中心校,异地重建一所学校,扩大办学规模,配齐教育教学设备,两座现代化新校拔地而起。同时为综合学科引进专业教师,让学生接受全面教育。为方便原乡镇的学生上学,建立交通保障机制,采取校车免费接送学生方式,保证学生的安全。

第二步、撤销乡镇中心校,理顺乡镇学校管理机制。2009年春,庐阳区在全省率先撤销所属的乡镇中心学校,原大杨镇、三十岗乡中心校所辖的8所小学由区教育局直接管理,首开“一竿子插到底”的乡镇学校教育管理模式先河。古城小学、幸福小学、大杨中心小学、跃进小学、五里拐小学、十张小学、新农小学、岗西小学8所小学为独立的法人单位,由区教育局直管。为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理顺了机制。 第三步、依托“共同体”,全面深化城乡学校“捆绑”机制。2009年,庐阳区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新途径,2月份制定出台了《庐阳区教育局关于深化部分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机制的实施意见》。以城乡学校共同体“捆绑”机制为载体,通过办学理念的传播、办学经验的交流、学校文化的影响、优质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强化城市学校的“连带”责任,加大对乡镇学校的指导帮扶力度,增强乡镇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加快乡镇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区学校的接轨,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在原来较松散的“手拉手”学校和“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三十岗乡、大杨镇的8所小学与城区8所名校进一步结对捆绑”,“捆紧”的是共同发展的责任和义务。

(二)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的核心

1、两所学校,一个法人。三十岗乡、大杨镇的8所小学与城区8所名校结对“捆绑”,实行“两个法人单位,第一校长负责,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管理办法,城区小学校长同时兼任乡镇小学第一校长,乡镇小学校长为执行校长;城区学校的校长为共同体发展的第一责任人,乡镇学校的校长为第二责任人。

2、多级“捆绑”,实现“四共”。城乡学校共同体结对“捆绑”管理以城区学校为核心,双方签订共同体办学协议,结成相对固定的办学实体,从而实现共同体结对“捆绑”内各成员“四共”:理念共享、资源共享、管理共享、成果共享;建立学校间同教研组的“二级捆绑”和教师之间的“三级捆绑”乃至学生间的“四级捆绑”;建立学校共同管理、教师共同提高、学生结对交流、教学业务互通、弱势贫困帮扶和“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及考核评估等六种机制;制定了“捆绑”学校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和联系人每周汇报“捆绑”工作信息制度。

3、明确职责,同奖同惩。明确学校责任:城区学校是促进共同体建设的主要责任方,有提高乡镇学校管理水平、办学质量的责任和义务。乡镇学校有接受共同体领导、完善管理制度、促进学校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有获得城区学校各方面帮助的权利。 明确校长职责:第一校长职责:帮助乡镇学校构建自我可持续发展运行机制。拥有对中层干部任免的建议权和教师统一调配权;每年至少互派一名中层以上干部到对方学校任职,每年至少互派10%的教师(以乡镇学校教师为基数)到对方学校任教(视同支教);帮助乡镇学校建立绩效工资的分配方案;拥有乡镇学校财务管理权和委托审批权,接受上级的审计、监督等。

执行校长职责:负责乡镇学校常规工作,实施有效管理,是常规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协助、支持第一校长在乡镇学校开展工作;受第一校长委托管理学校财务工作,保全学校固定资产等;积极谋划和实施学校的发展规划,努力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和水平。 明确教师责任:城区学校的教师有到乡镇学校任教或参与管理,帮助扶持乡镇学校教师提高业务水平,提高乡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责任和义务。乡镇学校的教师有到城区学校学习,接受城区学校教师结对帮扶的权利。

明确区教育局责任:区教育局负责全区共同体学校 “捆绑”机制建设的协调、指导、考核、评估、总结等工作,建立联系人制度,联系人由相关科室负责人担任。及时配套出台深化共同体学校 “捆绑”机制建设相关文件,细化实施意见。

(三)派驻城区“执行校长”,“两校一体”破难题

当然,在实施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过程中,也不出意料的遇到了种种难题,如:第一责任人两地奔波,如何既管理好老校又因地制宜管好新校?一级捆绑活动频繁,互动频率过高,而

二、三级捆绑落实不够到位,教师参与面不大,乡镇教师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教师的交流推进难度大,乡镇学校个性发展不足等等问题。善于革新的庐阳教育人通过第一校长统一领导,派驻城区“执行校长”,强化一体化管理等措施,有效的破解了这些难题。

1、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发展模式。共同体学校要在第一校长的组织下,集班子全体成员智慧,紧密结合乡镇学校办学传统和现有发展水平,因校制宜,思考拟定乡镇学校发展目标和实施规划,以促进乡镇学校实现自主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

2、加大城乡学校级干部交流的力度。城区学校拥有一批年富力强,素质很高的副校长,让他们深入乡镇“捆绑”校,担任执行校长。执行校长接受第一校长领导,任期2年,全面履行执行校长职责,享受小学校级正职待遇,其绩效考核由区教育局统一组织实施。执行校长负责日常学校管理,贯彻共同发展和第一校长的治校方针,派驻城区执行校长也是庐阳捆绑教育工作的一个亮点。

3、加大城乡教师互派的力度。城乡捆绑学校间每年至少互派10%的教师(以乡镇学校教师为基数)到对方学校任教(视同支教),可以综合“岗位需求、支教愿望、专业引领”等因素考虑,各校要在绩效工资分配方案中拟出倾斜政策。城乡教师互派的核心是两校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师资配置。

4、加大对弱势群体关爱力度。在乡镇,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单亲家庭子女较多,家庭教育缺失;乡镇学校应主动作为,利用家长学校传播先进的家教理念,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师生结对帮扶、开设“放心班”等形式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

5、加大特色办学创设力度。在乡镇学校特色尚不明晰阶段,乡镇学校每校先尝试1-2项特色活动,如经典诵读、腰鼓队、三国文化校本课程等。通过特色活动的开展,展示学校积极进取的状态、师生的精神风貌,同时达到育人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凝练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办学内涵。

均衡与发展

——城乡携手同进,共创优质均衡

南小与古城捆绑的故事:古城小学原为三十岗乡中心校,2003年,区划调整后,划归庐阳区管理。作为一所农村小学,因为政策、地域等多方面原因,学生少,校舍简陋,教学设备落后,农村教师整体实力不强,长期形成的安于现状,对于教育改革创新不积极,学校整体向心力、凝聚力差。南门小学,是老城区一所百年名校,省特色学校,拥有积淀深厚的办学经验和学校文化。

2009年3月,根据《关于深化部分城乡共同体学校“捆绑”管理机制的实施意见》,南门小学和古城小学牵手为城乡共同体“捆绑”学校。南门小学校长任“捆绑”校第一校长,全面管理两校事务,财政、人事统一调配;2010年、2011年连续两年指派一名副校长任古城小学执行校长,在此期间,原古城小学校长任南门小学副校长,到南门小学挂职学习。两校积极抓住机遇,并及时制定了“捆绑”共同体发展战略:以“引领·自主·创新”为整体发展思路,按照“三年三步走”——“一年实现观念转变、管理规范;两年实现特色引领、课程渗透;三年实现自主创新、特色凸显”的目标,扎实工作,稳步推进。

捆绑发展三年来,古城小学找准定位,明确思路,从实际出发,以最适合自己的校园文化为精神支柱,为师生提供全方位的锻造平台,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创新,走出了农村学校自己的特色之路。学校校容校貌、教师观念与教学行为、领导作风与管理水平都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各项工作制度步入规范,学生精神面貌和素质也有了可喜的进步。农村学校特色发展的脚步坚实而有力。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来,尤其是在捆绑工作深入开展至今,庐阳的均衡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乡镇学校办学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乡镇农村学校的校容校貌发生了变化。在城区学校的指导帮助和影响下,许多学校变美了,变亮了,变得更有生机了,校园文化氛围也比以前更浓厚了。

乡镇农村学校管理层人员的办学理念、教育思想、发展思路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乡镇农村学校的校长及中层以上班子成员对办学的认识产生了质的飞跃,不再单纯强调外部条件和客观因素,而是能够从内部管理、办学理念、内涵发展上探求,从而一改过去十分被动的办学为较为主动的去发展。

乡镇学校教师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捆绑”机制给教师互动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并通过“教学互动”、“课题共研”、“送课下乡”、“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扩大了农村学校教师的视野,其业务素养、教研教学水平明显得到提升;教育教学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已发生微妙的变化。 乡镇学校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大提高,在城区学校的帮助下,乡镇农村学校学生的课外生活得到了一定的改善,课外活动的内容正在不断丰富充实。同时,城乡两校学生的互动交流机会也多了,通过各种活动的开展,使乡镇农村学校的学生开拓了视野,扩大了知识面,综合素质也得以整体提升。

在2011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庐阳区教育体育局作为均衡教育先进单位,在大会上进行经验介绍,所做的《践行科学发展,推动教育均衡》的报告得到了与会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高位、优质、均衡教育的推进,大大缩短了庐阳城乡教育的差距,加快了庐阳“农村教育城市化,城区教育优质化,义务教育均衡化、学校建设标准化、庐阳教育现代化”的进程,真正实现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奏响了庐阳均衡发展的最强音!

推荐第5篇:均衡教育

推动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作者谭连桂

促进教育公平,在我们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是一项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任务,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坚定不移追求的目标。综观中国教育历史,不论是以培养统治者为目的的古代贵族教育,还是我国自隋朝建立的科举制度都不能也不敢把教育的目光投向于教育的公平。民国初期在陶行之等教育名家的倡导下,平民教育有所萌芽,可惜由于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公平教育也只是昙花一现。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同纲领》确定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的教育方针,体现了新中国重视社会公平、教育公平的基本价值。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这就表明,唯有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中国,才可能真正地重视公平教育、办好公平教育。

本人30多年工作在农村教育工作一线,对公平教育深有体会和感触,我对办均衡教育最深刻的体会有下面五点。

第一、做好网点布局调整是推动均衡教育的基础。

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中央政府适时提出了办素质教育目标,大力倡导均衡教育。可是,农村小学当时的实际情况是:村民居住相对分散,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生数逐年减少;小学教师数量相对不足,尤其是有特长的艺、体类老师更少,导致英语、电脑等一些课程无法开设;村完小分布过多(基本上是一村一所),教育资源分布又不均衡、教学质量更是参 1

差不齐。——以上原因导致学校网点布局调整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

2002年我在桑田乡(现改为桑田镇)主持教委会工作,我围绕“如何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整合”这个问题进行了反复调研与思考,经过慎重的集体研究后,率先向县教育局和县政府递交了学校网点布局调整的建议:“全乡只保留两所完全小学,其它小学降级为只保留1-3年级的村小”。县局和县政府对我们的建议非常重视,当时分管教育的副县长吴信根同志专程来我乡开展调研并鼓励我们积极稳妥地搞好该项工作,为全县树立样板。至2004年桑田镇全乡小学结束网点布局调整工作,由于科学合理地整合了教育资源该乡的教学质量快速得到了提高。

莱溪乡交通条件较好(水泥公路实现了村村通)、村民普遍比较富裕、村民对教育也很重视。基于以上优势,2005年我调任莱溪乡中心小学校长后,在原有网点布局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了调整力度,决定通过两年的努力,全乡撤并六所村小,只保留四所完小。2005年上井、西山、后举三所小学顺利撤并成功。黄满、石渠、上潺三所小学由于部分村民反对,列入第二批归并对象。2006年开学初我带领班子成员前往这三个村,深入了解情况。原来,村民反对撤并小学是有“三怕”:一怕孩子到新学校读书不适应;二怕自己村子里没了学校没面子;三怕路途远、孩子小会出安全事故。我们在乡村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召开村民大会、走村入户交流谈心、散发倡议书等方式方法,大力地反复宣传网点布局调整的积极意义。并代表学校明确对家长作出了三项承诺:

1、保证给每个孩子在新学校学习都有进步。

2、通过路队制的建立和执行保证每个孩子的路速安全。

3、保证给每个孩子更好更全面的教育。由于家长的思想工作做通了,2006上半年黄满、

上潺两所学校顺利归并东方小学,2006下半年石渠村的家长们看到我校的三项承诺确实得到兑现,主动承担起接送任务,要求将孩子并入东方小学就读。至此全乡网点布局调整工作圆满结束。办均衡教育的优势很快得到体现:2006年莱溪小学夺回了久别的全县毕业班成绩第一名,2007年和2008年保持了全县前

一、二名;全乡四所小学仪器图书得到很大充实,校舍环境得到良好整治,办学条件迅速提升了档次;师资在整合中得到加强,全乡小学艺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特色教育得以快速发展并初见成果。

网点布局调整工作给我的启示是:只有心系群众、深入群众,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才能取得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能真正把教育工作做好。

第二、平等配置教育资源是均衡教育的硬件保障。

近年来,我们多方筹措资金60余万元按部颁二类标准为莱溪乡四所完全小学配齐了教学仪器、教具。在电化教学和信息技术资源配置方面更是充分考虑到公平发展的因素:每所村完小都配备电脑六台;教学用彩电四台、VCD两台、英语复读机一台以上;中心小学、杨梅小学各配各远程教育接收系统一套。同时充分发挥中心小学的幅射和辅导功能,中心小学将重要的教育、教学资料刻录成光盘(近三年据统计刻录光盘300余片)无偿分发给各村完小。我们还通过为全乡老师配备V盘、建立全乡教师QQ群、建立全乡教师电子资料库等形式努力做好资源共享工作。

一步慢,步步慢。面对快速发展的教育形势,学校领导者在教育资源配置上一定要有超前意识和紧迫感,要时刻牢记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方针。试问:落伍、低级的教育硬件资源即使搞得再均衡又有什么

意义呢?!

第三、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办好均衡教育的关键

首先我着重师资管理,优化培训策略,创新培训模式,多层次开展业务培训。每年都要组织教师业务知识考试,达到以考代训,以考促学的目的。在经费紧张情况下,投入资金购置图书资料在全校开展教师“全员读书”活动,促进教师素质提高。每所小学我都想方设法配齐音、体、美、英等专职教师,我们还通过青年教师轮派制(中心完小教师派出有专长的青年教师,两年后成绩优秀的保证其回中心小学)、业务骨干帮扶制(中心小学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老师下派到村完小任教导主任帮助村完小组建教研组织)等制度的落实,有效地解决了师资力量的均衡配置问题。

师资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要建立激励机制,形成一种正确的舆论与价值导向。自2005年开始我们每年都进行全乡“十大名师”创评活动。每年根据对教师德、能、勤、绩综合评估,在全乡小学评出10个群众满意、责任心强、成绩优秀的“名师”并予以大力宣传和一定的物质奖励。我们还坚持执行教师业绩奖励制度,奖励面都在四成以上。虽然我们本着人文和尊重精神,从来不对老师采取惩罚措施,但是可喜的是:后进老师正在努力地追赶着先进老师。

近三年我校教师获得优质课、说课竞赛市级一等奖8人次,

二、三等奖12人次;在县、市、省乃至国家级发表教育教学论文40余篇次;论文、CAI课件获得省、市、县级奖励80余人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力军,因此,只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保证高质量的平等教育。

第四、关注弱势学生是做好均衡教育的重点

我们认为的弱势学生有两类: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学生和学习接受能力有困难的学生。对于家庭经济条件有困难的学生我们在争取上级单位部门帮助的同时积极开展扶贫助学活动,我们成立了扶贫助学领导小组,通过校领导、教师与特困生结成扶贫互助对子等形式,近三年先后资助特困学生160余人。实现了适龄儿童入学“一个不少”的庄重承诺。

对于学习接受能力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要求老师做到“三要两不准”:不准歧视、打击学差生;不准搞重点班、实验班;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课堂教学要关注全体学生;要根据学差生的不同特点进行因材施教、适度辅导。

教育本就是充满爱的事业,而同情和怜悯更是爱心的基础和源泉,让每个孩子都拥有碧蓝的天空、让每个孩子都沐浴和煦的阳光,既是社会公平的象征更是每个教育人行动的指南。

第五、抓好教育创新是提升均衡教育质量的重中之重。

我国教育专家指出,教育的均衡化当前提倡的是 :有质量的教育均衡,接受有质量的平等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均衡不仅仅要关注教学机会的均等,尤其需要关注的是教学过程和成功机会的均等。因此我校围绕“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让学校成为孩子健康成长的乐园”这个宗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积极进行信息化教育工程建设,长期坚持艺术教育和校本教研实践。

2005年开始,我们莱溪小学率先推行“五加二”课程设置,即:每天

用5课时完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另外安排活动2节对学生进行素质培养和特长训练。素质培养的内容一方面是加强安全、法律、卫生知识教育;另一方面是开展“课堂剧”、“演讲比赛”、“争做环保小卫士”等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特长训练的内容主要是进行“艺体训练”——组建鼓号队、体训队,开设舞蹈课、书画课、棋类课等地方课程。2006年市教研室领导来我校开展新课程执行情况调查,对我校的“五加二”课程设置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校的课程创新走在了全市课改前列。

我们非常注重教学研究工作,2007年申请了国家级教改课题“发展式教育手段与学生能力提高”立项,并围绕这一课题在全乡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构造实验工作。近三年来我乡小学教师还先后承担了6个省级教研课题、8个市级教研课题、30余个县级课题的实验工作,形成了“人人有课题、个个重研究”的浓厚校本教研氛围。不但锻炼了教师队伍,全乡小学生自学能力、动手能力、探索和创造能力也普遍得到很大提高。课堂上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泼、民主气氛,得到了较好的课堂教学质量。2005年以来,我校学生参加县教育局组织的英语书写能力比赛、现场讲故事、作文比赛等赛事每次都获得了团体

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参加市级以上征文、小制作比赛获一等奖6人次,

二、三等奖11人次。学生23篇习作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上发表。

通过抓好教育创新,让孩子在学校就练就适应、引领现代化、信息化的好素质、真本领,这既是我们当代教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更应该成为我们工作的重心。

我们的均衡教育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充分的肯定:2007年省教育厅、人事厅授予我校教育系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省教育工会授予我乡小学工会“四个一”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6年市教育局授予我乡小学“实施新课程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05和2006年县政府先后授予我乡小学“文明单位”“创和谐校园”等荣誉称号;县教育局近三年两次授予我校“教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虽然均衡教育还需要加大投入,也存在不少问题,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为推动均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出一点力我感到由衷的幸福,我更为有幸亲历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社会主义事业欣欣向荣的盛世而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愿平等教育的目标早日实现,祝福祖国实现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早日描画成功!

推荐第6篇:均衡学校创建阶段性工作总结

均衡学校创建阶段性工作总结

----盐镇乡李营小学

2017年8月19日,宜阳县教育均衡创建动员会在水利局召开,按照会议部署,我校积极行动,围绕创建主题,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机制建设情况

9月3日下午,我校召开均衡学校创建动员会,成立了以校长苗永强为组长,陈海科老师为副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学校均衡创建领导小组。在本次会议上,大家共同学习了宜阳县教育均衡创建动员会议上张汉智县长的讲话精神,认真领悟了均衡学校创建的意义,并就我校的创建工作展开积极讨论,大家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会后,根据河南省均衡学校检查标准,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我们制定了学校均衡创建工作计划-----《盐镇乡李营小学均衡创建行事历》。

二、学校操场建设情况

我校现有操场没有硬化,且面积狭小,缺乏必要的器材,不符合均衡学校操场建设标准。为此,我们积极向中心校领导汇报,在中心校席占京校长的协调下,盐镇乡土地所、李营村委、盐镇中心校在我校召开联席会议,就学校操场建设用地情况达成协议:由李营村委主导,采用置换模式,征地4.5亩,使我校操场用地面积达到7100平米,为下一步标准化操场建设奠定了开工条件。10月19日上午,教育局体委班主任王亚辉到我校进行实地查看,对李营村委和学校的相关工作表示肯定。

目前,我校操场建设条件已经成熟,亟待早日开工!

三、“七室”建设情况

受条件限制,我校教学用房略有欠缺,“七室”这一块是薄弱环节,为此我们做两手准备:

1、拟建标准化教学路一栋,9间教室、总面积900余平米。目前工程勘测已经结束,进入设计、招标阶段。

2、合并班级(暂并),复试教学,腾出3个教室,为“七室”建设奠定房屋基础。

二、学校美化、亮化实施情况

开学伊始,对校园破损围墙实施修补、粉刷、上漆,截止目前已投资2000余元,校园面貌大卫改换。

宿舍楼门窗年代久远,已无修复价值,受财力限制,我们积极联系帮扶单位------宜阳县工行局,张增辉局长9月16日冒雨到我校进行实地查看,关于门窗更换问题,张局长表示,一定协调好,尽最大化给予帮扶。目前,此项工作正在协调,不日将会实施。

10月15日,我校邀请宜阳县香鹿山镇育才教学用品服务部的郭总到校指导工作,郭总带领技术人员对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构想提出中肯意见,投资8000余元的餐厅文化设施设计完毕,目前已经进入制作、安装阶段。

三、做好交流 夯实创建工作

10月12日,在中心校白卫生老师的带领下,我校组织部分老师

到伊川县江左镇中心小学、江左镇一中进行参观学习,两个学校优美的育人环境、漂亮的校舍、科学的管理让人叹为观止。回校后,就我校的均衡创建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

总之,学校均衡创建工作任重道远,在上级领导的关系支持下,下一步,我们将不忘初心、一如既往,群策群力,为我县教育均衡创建工作做出我们应有的努力。

推荐第7篇: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阿城区玉泉河南小学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培养适应新时期的优秀人才我校坚持软、硬件并重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年级每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均衡发展。

一、科学合理配置教师。我校现有教学年级3个教学班6个根据各学科特点和每位教师的专业特长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各年级各班教师。我校将班级管理经验丰富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年轻教师引导到班主任岗位上发挥他们的创新、进取精神班级秩序井然活动丰富多彩。

二、要求面向全体学生施教。关爱每一名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是我校办学的基本理念。为此我校要求全体任课教师不抛弃、不放弃每个学生课堂教学中给优秀学生思考提升的空间给后进生真诚地鼓励树立他们学习的信心。

三、学生素质均衡发展

1、开齐、上足、教好各门课程无增加课时现象严格按规范教材、规定教辅用书征订和使用确保学生健康成长。

2、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加各项学习。主要学习《义务教育法》、教育理论、教学法规、教育技术能力、师德规范、课程标准、教学六认真细则等为主。

3、校内每个月进行一次教学常规检查。通过检查、调研和测评及时了解各科质量情况找出差距有针对性地进行反思改进教学提高教学的质量。

4、严格执行三项规定要求确保学生每天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大课间、课外活动、素质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每天安排一节体育课或综合实践活动提

高学生身体素质开展了三次小型体育比赛努力提高学生的体育达标率合格率与优秀率。结合校情学校制定了综合活动计划做到内容、人员、时间、场地的落实对活动情况纳入一日常规检查考核内容每天由值周老师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纳入文明班级评比中。

推荐第8篇:学校教学及均衡工作总结

2016年学校工作总结

2016年是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思考的一年。我校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我们紧紧围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目标,在县教育局和镇中心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本年度的教育教学任务,全面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现将本年度的学校各项工作总结如下:

一、推进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离不开规范的科学管理,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本年度我校一方面,借全县大力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东风,学校加强现有各功能室的使用率,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教师认真在功能室上好教学活动课,科学实验课、微机课全面落实,体音美兴趣小组活动积极开展,学校图书室面向全体师生开放,有力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也使各功能室教学仪器设备真正地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流程的管理,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促进教师精研教材、精选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教科研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实现教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有力的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推进均衡发展,拓展学校文化建设

“处处是教育之地”,是我们力求让校园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体现出学校办学特色的校园建设原则。为拓展校园文化内涵,我校在校园显眼位置制作安装了 “校徽”及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对各教学楼进行重新命名,对校园文化墙、标语进行了修正补充,使整个校园文化氛围浓厚、特色鲜明。

教室是学生主要的学习、生活场所。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对他们潜移默化最直接、最有效、最重要的育人环境,也为了给每一位学生提供展示才华,挖掘潜能,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在校园整体规划的同时,我校组织全体教师,集思广义,为所有教学班配置了特色鲜明的班级标牌,向全体师生展示每一个班的班级目标、教师寄语。结合我校传统文化与乡土文化相结合的办法特色,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设计、布置了班级文化墙,突现出班级特色和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教室的墙壁变成了学生学习创造的天地。

三、推进均衡发展,全面提升教师形象

教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任务。学生时代正是世界观、性格品质的形成阶段,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通过他们的眼睛在心灵的底片上留下影像,对他们的精神世界起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所以加强师德建设,全面提升教师形象,引导教师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探索和实践“以人为本”的新课程改革,鼓励提倡教师“依法治教,敬业爱岗,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师德规范,成为终身学习的先行者,是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在学校宣传栏中,学校展示了全体教师的风采,和校长寄语,用良好的教师形象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四、推进均衡发展,加强德育工作建设

学校充分挖掘校园人文资源,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我们力求让每位学生在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的浸润下,激发学生爱校,爱家、爱国情感,增强学生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我们按照实用、经济、美观的原则,重新规划了校园的美化工作;我们为了培养学生的卫生意识和卫生习惯,我们购买设立了多处新型垃圾桶,引导学生保护生态环境,创建卫生家园。学校还坚持每周一次的国旗下讲话制度,每一个讲话者根据期初确定的讲话主题开展德育教育,已经收到了较好的德育效果。此外,学校还开展了知恩、感恩、报恩演讲会、法制课、疏散演练、交通安全教育、告别不良行为习惯、六一文艺展演等一系列德育活动,德育教育效果好,成效显着。

五、推进均衡发展,加强安全教育

安全是学校的一条生命线,离开了安全,学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话。在全面推进均衡教育发展之际,我校在弘德楼与启智楼显眼位置制作安装了“上下楼梯靠右行”、“轻声慢步过走廊”、“疏散示意图”等安全版面,在此基础上学校还经常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学校充分利用周会、国旗下讲话、广播台、宣传窗、观看VCD等各种宣传阵地,聘请校外法制宣传员举行法制讲座,在全体师生中,进一步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学校发展与学校安全两头兼顾,通过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以做到领导落实、岗位落实、措施落实。认真抓好师生安全教育,积极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强化校舍、教育教学设施、食品卫生、师生外出活动、危险品等的安全工作,从而确保了学校平安,本年度学校安全做到了“零”事故。

六、推进均衡发展,全面改善办学条件

推进教育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决定性因素,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为了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我校坚持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办学思想,全面推进均衡教育发展为目标,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一年来,学校深挖内潜,开源节流,精打细算,做到花小钱办大事,不乱花一分钱。学校开展了厉行节约活动,教育广大师生要节约一度电、一滴水、一支粉笔、一张纸,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克难奋进,,改善办学条件,完善教学设施。

总之,在上级的领导下,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一年来,我校的各项工作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今后在均衡教育发展方面,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的均衡创建工作,做到学校工作思路清,发展方向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国家的大政方针,是教育进步的必然趋势,我校将着眼于自身实际,发掘自己的潜力,创造性地完成均衡教育发展创建工作。在教育教学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打造“名师”,用教研教改锻炼教师,用教师魅力熏陶学生,用学生质量发展学校,为争创一流规范化学校而努力奋斗。

渑池县城关镇北街小学

二O一七年元月

学 校 工 作 总 结

渑池县城关镇北街小学

二0一七年元月

推荐第9篇:学校均衡发展规划

学校均衡发展规划

学校均衡发展规划

一、均衡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构建自主合作的管理机制,建设科学发展的和谐校园。打造一支德高、技精、人和的教职工队伍;构建体验型德育体系;主体型教学体系;具有特色的校本培训体系;用丰富的文化内涵陶冶人的情操,创建一个集自然美、艺术美、人文美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环境,建设\"花园、学园、乐园\"式学校,树立学校形象,把太平川第四小学办成\"争创一流,敢为人先\"的人民满意的市级标准化学校。

(二)具体目标:

1、加强常规管理

以《教育局目标管理督导评估实施细则》为指针,学习贯彻上级有关精神,规范学校各项工作;不断完善《太平川四小常规管理考核方案》,结合《学校管理制度》,抓实校园管理、教师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档案管理这五项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制、教师岗位工作责任制和考核制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2、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加强新课程培训,实践新课程,把新课程理念内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抓实教学工作,规范教学管理;积极启动并实施学校省、市、县级重点课题,探索新课程的教学策略;深化信息技术教学,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开发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进一步加强对学科课堂教学的研究,提升语文、数学、英语三门核心课程优秀率、良好率、低分率,扎实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名师工程 培养一支\"自主、合作、务实、创新\"的中层领导队伍;塑造一支\"敬业、博学、严谨、创新\"的教师群体队伍;确立\"角色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和团队意识\"的教育理念;继续实施名师工程,教师本科学历达60%以上,培养县级学科带头人1~2名,市级、县级骨干教师8--10名。

4、强化学生素质

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理念,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形成\"坚定、勤奋、文明、守纪\"的校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求实、善诱、探究、进取\"的学风;针对学生的差异,努力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兴趣爱好、个性特长,力争在县级以上多出成果;改革学生评价体系,加强过程评价。

5、美化校园环境

进一步规划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美和谐环境,偿试立体化、精品化绿化,建造具有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园林特色的校园文化,争创县级学校美化绿化先进单位。完善教育教学设施,添置计算机、音、体、美教学设备,改善师生教学条件;逐年增加图书藏书量,实行多元化管理。

二、主要举措: (一)管理工作 管理目标:

全面深入实施现代管理,深化改革,真正使管理成为服务学校发展、服务教师发展的有力手段。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高尚的人格感召人,以崇高的事业凝聚人,以丰富的情感感化人,以优良的绩效激励人,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人本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系统化。

具体措施:

1、加强班子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事业心、责任心、进取心强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班子成员要树立全局、合作、服务、责任和榜样意识,以实际行动带动人,形成一个\"理论学习好、团结协作好、廉洁自律好、工作实绩好\"的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提高办事效率。

2、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现代学校管理体系,以\"规范管理、目标管理、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坚持以法治校,以情育人,构建人文校园,充分调动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师生校园生活质量。

3、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选拔机制,形成\"奖励向实干者倾斜,荣誉向奉献者靠拢\"的共识,营造\"收入看贡献、岗位靠竞争、提拔凭绩效\"的工作氛围。

4、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与创新,真正把校长负责制、全员聘任制、岗位责任制和奖惩制落到实处。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部署和要求,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实行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5、通过科学规划,建章立制,有效管理,力争使学校管理水平有大的飞跃,形成切合我校实际的管理特色。

(二)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培养目标:

铸高尚师德,强立教之本;练过硬师功,砺执教之技;储宽厚知识,夯从教之基;强科研之能,优施教之质,造就一支积极奉献、拥有爱心、敢于竞争、善于合作的复合型、学者型教师队伍。

具体措施:

1、开展丰富多彩的师德建设、敬业精神教育的主题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完善师德评价制度。每学期对教师的师德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评价,每年推出1-2名师德先进典型;把师德表现纳入教师综合评价的主要内容,并作为教师评先评优与职务晋升等方面的依据,同时,建立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四位一体的师德监督网络,对严重违反者,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2、在组织骨干教师制订近期和远期个人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骨干教师学习沙龙,优先提供外出学习机会,采取\"推一推\"、\"拉一拉\"的方法,鼓励青骨干教师通过学历进修、外出取经、参与教改、承担科研课题等,努力向学者型方向发展。

3、抓好教师的教育教学常规管理,以此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语言、行为和实践,在强化教研组建设和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方法,抓好教学基本功训练;使教师不仅\"专\"一项,而且\"懂\"几门、\"会\"几样;努力建设一支学历层次高,综合素质好的教师队伍,到2010年,教师本科学历达到80%。

4、以\"名师工程\"为载体,以业务培育为关键,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加强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培训,提供条件让教师学习各种现代教学技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设施资源,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的功能效益,优化教学方法。

5、通过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青年教师、骨干要熟练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

(三)德育工作 德育目标:

具有崇高国格、高尚品格、优秀性格、健康体格,珍爱生命、尊重他人,富

有责任心和爱心,善于合作交往、懂得自省反思,做一个合格的四小人。 具体措施:

1、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贯彻落实《长岭县小学德育流程》精神,充分利用重大节日、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纪念日,结合民族文化、历史名人、革命传统等教育,开展系列活动。

2、通过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组织进行\"家长开放课\"、\"家长座谈会\"等活动,落实学校在服务家庭、社会教育中的功能。

3、建立一支有强烈责任心,崇高使命感,乐于奉献为核心的班主任队伍。坚持以师生的精神塑造为主线,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自我、自主管理为抓手,通过课堂和活动两大德育阵地,采用正面灌输、结合活动、个体自我教育等三种形式,依托\"三结合\"教育网络机制,实现管理制度化、内容系列化、教育社会化、工作科研化、活动自主化,优化德育工作环境,发展和提升德育内涵。

5、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效应,帮助学生形成自信、自强、自律、勤奋的健康心理;开设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

6、注重人文教育,养成交流与合作的习惯,发展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与人和谐相处的意识与能力。

7、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以\"教师节\"、\"学校艺术节\"、\"九一八\"、\"六一节\"等为载体,深入开展各种活动,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8、完善家长委员会的建设,通过各种途径,使家长了解学校、熟悉学校、配合学校。

(四)教学工作 教学目标:

教学相长,师生合作、生生互动,具有问题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授之以渔\"、奠定终身学习的基础,实现师生同步发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具体措施:

1、加强教学质量的全方位监控,教学流程分阶段全程质量控制,教与学、师生的全员质量控制。建立教学质量调研和监控制度,实现对教学流程研究的全程化和精细化管理。

2、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的支撑作用,着力研究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有机整合,进一步推进教学模式、学习方式的转变,形成与\"新课改\"的教育理念相匹配的新型的教学模式。

3、积极开展小制作(学具、教具)制作活动、综合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加强教研组建设,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和开放性教研活动,搭建舞台,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6、进一步加强体卫科艺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五)科研工作 科研目标:

实施学校龙头课题,实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以教育科研牵 动学校的整体发展,以教育科研推动名校、名师的建设。 具体措施:

1、完善学校科研网络。落实学校科研各级组织,明确职责。依托课堂教学,把科研与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学校科研工作有序推进。

2、每学期定定期开展论文评比、课题汇报会、学术交流等系列活动,建立学校各级课题档案,定期对现学校各类科研奖。

3、以学校主课题统领学校整体工作,通过课题研究、过程监控、阶段评估、成果奖励等制度,不断推广学校的特色项目,形成新型课堂模式。

4、以学校龙头课题为载体,力争确立1-2个市级课题和2-3个县级题,推动学校的整体发展。

(六)校园文化建设 建设目标:

加快校园改建、维修、绿化建设步伐,提高绿化覆盖率,推进绿化环境建设工程。争创县教育系统\"绿化美化先进单位\"。 具体措施:

1、抓好改建、维修校舍营造高品位的校园文化,加强学校绿化的种植和管理,抓好校园卫生工作,切实做到\"三化\",学校力争达到绿化先进单位的标准。

2、健全教职工代表制度,增强民主管理意识,全心全意依靠全体教职工办好学校。

3、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结合庆祝\"教师节\"、\"三八节\"、\"五四节\"、\"国庆节\"等活动,组织教职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进一步加强教职工的思想教育和凝聚力建设。

4、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管理员的业务水平,开设师生阅览室,实现图书的电脑流程管理,切实提高图书出借、阅览的服务质量,进一步发展学生书面语言,丰富学生课外知识,开阔师生的视野。

5、加强学校档案的管理工作,切实做到管理规范化、储藏规范化。

6、加强总务后勤的服务职能,健全后勤管理制度,切实管理好校产、校具、教学仪器、电教器材,有效配置教育资源。

7、进一步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经费的投入,力争在五年内达到每班有一台电教技术装备。

8、进一步完善新老三室的装备和管理,力争在2013年底达到市级标准化学校。

总之,为提高我校学生的巩固率,降低辍学率,我校要强化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第一,认真落实素质教育中所规定的课程计划,做到开足开齐,把\"兴趣\"还给学生。第二,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以课堂教学为切入点,实行异步教学,进行分类指导,让学生尝到学习的兴趣。第三,严格按\"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要求。管理教学,真正使学生感到学习不是一种压力。第四,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调查了解学困生和贫困生的情况,对学困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打破辍学念头;对贫困生给予减免费用及物质帮助。让他们感到学校的温暖。第五,加强安全管理,优化育人环境。为让学生在校安全地度过每一天,我校将组织后勤人员定期排查安全隐患,及时排除不安全因素,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同时加大投入,绿化、美化校园,真正把学校变成学生的乐园。第六,及时对教师进行法制教育,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让学生在这里拥有幸福童年。

太平川镇第四小学2010.3 MSN空间完美搬家到新浪博客!

推荐第10篇:均衡教育自查

实施均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洋泽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洋泽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学校发展规划,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全体教职工努力下,深入实施均衡教育,切实提高教育质量,努力实现学校办学水平的跨越式提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洋泽学校创办于1964年,已有51年的办学历史。前称是长岭中学,1968年迁于现校址,正式定为洋泽中学。学校1988年被国家教委定为农村职业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初中,1990年被市教委定为洋泽职业初中,同年被授予文明学校,1993年被区教委评为德育先进学校,1994年被市教委评为绿化合格学校,1998年被评为先进家长学校,同年更名为洋泽学校。2000年后学校步入高速发展期,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教师素质不断提高,办学条件日益改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育成果不断呈现。先后荣获:优秀党支部、基层优秀团组织、绿化合格学校、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普法先进单位、教育先进单位、安全文明单位、最佳文明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

我校10个教学班,学生289人,教职工26人,所有教师学历达标,其中本科以上9人。校园用地面积1943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153平方米,绿化用地面积9662平方米,跑到200米,田径场一个,并建有图书室、科学实验室、科学多媒体教室、音乐室、美术室、阅览室等各种教学辅助功能室。

多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农村孩子的乐园,教师成长的沃土”这一理念,本着“办人民满意的学校,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教人民满意的学生”的教育宗旨,立足农村现实,科学施教,教研兴校,全面执行教育方针,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以“自尊、求实、博学、奋进”为校训,以“为学生一生负责”为目标,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学校强调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把工作定位在:为师生成长助力,为学校的持续发展奠基。

二、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情况

1.办学规模和班额:办学规模289人,10个班级,平均班额为28.9人,达标;

1 2.校舍建筑面积及绿化用地:生均校园用地面积67.23㎡,达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7.45㎡,达标;校园绿化用地面积占比为49%,达标;

3.体育活动场所:建有200米环形跑道的塑胶运动场1个、篮球场1个,;4.条件装备和图书:建有科学实验室1间,体育、音乐、美术器材设备与教室4间,计算机教室1间,多媒体教室9间,生均图书33.5册,这5项指标达标;

5.教师配置:合格学历教师占比100%,师生比1:11.11,这2项指标达标。15项办学基本条件达标,达标率为100%。

三、主要做法

在推进均衡教育发展的过程中,我校采取了以下扎实有效的举措:

(一)群策群力,推动学校科学发展

在学校管理的实践中,我们始终依法办学,把实行民主管理作为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制定了各项管理制度,将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全面纳入了学校发展的规划,通过落实学校工作计划和各部门工作目标,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通过各种途径让教职工知校情、参校政、议校事、督校务,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工作的良性科学发展。

(二)多方式优化育人环境

我校高度重视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与全体教师签订师责任书,通过意见箱、家访等形式广泛征求家长和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接受全社会的监督,社会满意度较高。我校还制定了校本培训制度,培训率达到100%。依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足额使用教师培训经费,使每位教师每年都有外出参训、网络学习等机会,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在注重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我们也十分注重学生的德育工作。“争做有礼貌的学生”是我校的特色德育活动。通过养成教育,让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去实践礼貌待人,礼貌接物。

(三)走减负高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我校依托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把建设高校课堂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逐步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

在“课内比教学”活动中,我校要求教师以新的教学模式为核心,开展教学 2 比武活动,大力推行“导学案+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初步形成了“先学后教,课堂翻转”的教学理念。严格执行省教育厅规定的“一课一辅”,严禁年级或教师个人以任何形式引导学生购买教辅资料和私自印发补充作业,彻底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四)开齐开足课程,严守教育大纲

我校按照上级规定,开齐开全国家课程,因地制宜地开设种植等地方课程,以及礼仪等校本课程。

确保大课间、“阳光一小时”等体育活动,每学期结合学校情况开展有自己特色的运动会。

通过集会、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通过让墙壁说话、视频等看得见的载体让学生接受生命健康教育。

(五)平行分班,杜绝教育不公平

我校一直以来,根据性别、年龄等特征,对学生实行平行分班,均衡配备任课教师。这一做法已经深入人心,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各界及家长的普遍认可和高度赞许。

实施均衡教育对百年我校的发展是机遇更是挑战。教育均衡关乎社会公平,关乎民族未来,我们当以最大的努力推进均衡教育,让每一个学生接受优质教育,实现“同在蓝天下,共消耗资源”,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2015年9月7日

第11篇:均衡教育论文

综合实践活动以育人为根本

顺义区仁和小学

张凤华

一、面向全体,全面育人,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发展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始终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观察每个学生的特点,关注每个学生,使全体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和身体心理等方面全面发展,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乃至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是极为重要的。面对全体儿童,不应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应有丰富的内涵: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始终把每一位学生摆在同等的位置上,不管是智力、身体、生理等方面存在差异,或是家庭环境、经济条件等方面有差距,都要同等对待,促进共同发展、共同进步;面向全体,就是要在教育教学中处理好全体与个别差异的关系,要在落实教育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同时,注意教学方式方法的多样性,适应每一位同学的不同需要,并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有所提高。我在综合实践活动的课堂评价中从不以分数论英雄,认为分数少就是差生,而从另一方面去认识学生,去寻找他们的优点,存在的闪光点,并有意识去激发它、利用它,从而增强其学习的自信心。例如五(1)班的一名同学,她对背诵的兴趣不大,每次课堂考试死记硬背的考试题,她的成绩都不高,但是,这个学生爱搜集资料,喜欢动手操作,我教她一遍做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这个学生就做得很好,有创意,为了提高她的综合素质,也为了她能够按照自己的个性发展,她每次搜集资料或者做出演示文稿,或者写出实验的过程我都要给她加分,而且大力表扬她,她特别喜欢上我的综合实践课,每次上完课,她欣喜不已,我上完课后她围着我问这问那,我则引领她自己探究,自己寻找答案,在我的课堂中教学中自始至终她充满着浓厚的兴趣,也极大的提高了她的自信心。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深切的体会出这样的一个道理:为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国家需要各个岗位、不同层次的人才,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为了使全体学生共同成长,这就决定我们对所有学生必须按照其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最大限度的提高。

二、

我们小学所涉及的各门课程

,都是 学社

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学生均衡发展的源泉

“一个人要在学业上有所发展、有所创造,首先必须对学业满腔的热忱和极大的兴趣,肯用全副精神去做。”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能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出发,通过多种途径用科学的方法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并逐步使学生在原有相对浅显的、短暂的间接兴趣发展为比较稳定的科学志趣。综合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生在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这些问题困惑着他们多时,有的甚至多年,而且这些问题都是他们身边的问题,也是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学生探究这些问题兴趣浓,不但想做,而且爱做。例如,我们六年级学生学习的“百年牛栏山”这课,牛栏山酒是每个学生经常看到的,我们身边的人几乎都喝牛栏山酒,牛栏山酒怎么好喝?为什么那么多的人都青睐于它?为什么这么多年它畅销不衰?牛栏山酒是怎么酿造的?。。。。等等问题困惑着他们很长时间了。还有上学期我们随光明小学的学生上了一堂《探究汇源果汁的秘密》的课。因为果汁离我们的生活太近太近了,我们现在大多数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饮用各种饮料,而小学生更喜欢喝果汁,果汁中到底有多少营养,有什么营养,对我们的身体有没有危害,汇源集团是怎么发展起来的,果汁是怎么做出来的等等问题都是大家关注的,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探究,兴趣浓厚。这些问题都是大家所关注的,所以在访问中,学生带着问题去,所问的问题很有针对性,例如:在“探秘果汁营养”这个组,同学们参观后踊跃提出问题,有的学生问:保质期是如何确定的,有的同学问这里有没有色素,等等,同学们积极开动脑筋,时间已到,仍然有的学生还想问他们想问的问题,因为他们还有很多问题要问,这些问题可以说是他们经常碰到的,是早就想急于解决的问题,今天他们终于有了这样的机会,是多么难得呀!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主动探索自己早就想探究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索,敢于质疑,敢于突破陈旧,善于发表自己独特的看法。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就是放开手脚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社区),走向大自然,自己去调查、考察、访谈,收集整理资料,所以他们自始至终充满兴趣,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学习能力的增长。每个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探究,在学习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这些为他们今后爱学习,在学习中带着问题去探究埋下了一颗优良的种子。学生们会以综合实践为突破口,找到探索学习的捷径。

四、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均衡发展找到自信

了解学生,发挥学生特长就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自信心,它是实现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教育、都得到发展,就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必须要全面了解学生,熟悉每一个学生的特点,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才能真正做到对每个学生负责,做好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的教育;要通过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根据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以及性格特征等具体情况施行不同的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在每个班级中分别建立学生的档案袋,袋子中装着他们搜集的资料,成长记录等材料,这样我就能很快了解学生,发现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特长,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能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特长,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打好基础。综合实践课上学生自主探索这一环节大都是小组合作,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展示每个人的风采,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例如我校三年级的一名小学生,他每次上课都打闹,不会听讲,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这个小组的学生都知道他画的画很出色,于是在小组活动————画一幅画,画的内容是我可爱的家乡,大家一致推荐让他画,他画得认真,仔细,而且知道画家乡最美的花草树木,这个学生画得栩栩如生,设计得巧妙,画完后赢得了全班学生的好评,这为他学习自信心的增强打开了缺口。从此,他上课有了很大进步。每次小组活动,大多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示出自己的才能:有的展示自己唱歌的本领,有的展示自己手工本领,有的展示自己电脑制作的本领,有的展示自己组织学生的本领„„每个学生各有所长,在小组活动中,每个人都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长此以往,他的特长就能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自己的能力发挥出来的学生就能找到自信,自信是做事成功的基础。

综合实践活动课能够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自主性的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学生 们在课堂上兴趣浓厚,而且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学生爱学,乐学,课堂的效率必然会有一个大的提高了。

五、发挥评价作用是均衡发展的保障

让别人欣赏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每个学生身上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一面,这些独特也许就是他们成功的起点。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学生们自觉不自觉的就会展示出自己的特性。如果我们利用其独特的一面,夸大他们独特的地方,就可能使他们的独特变成一种迈向成功的有利因素。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的教师就能利用评价这一关键的环节,欣赏自己的学生,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予以表扬。这样就能让学生尝到被赏识的快乐。我区在一次组织听课时,上课的刘老师讲“为花草植物做身份证”这一节课时,在小组评价这一环节,其他小组都得到了奖励,只有一个小组什么奖励也没有,这时刘老师把一颗大大的星星送给这个组——“公平星”,刘老师激励这些孩子说:他们组虽然没有得到其他小组那样的荣誉,但是他们的心里想的是他人,他们把荣誉给了别人。刘老师发给他们小组星星后,这些孩子的心里一定会埋小一颗心里有他人,荣誉让给他人,这比老师无数次的教育力量更大。我觉得这一颗星比哪颗星都灿烂,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当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把荣誉让给他人,在荣誉面前心里想者他人,这是多么崇高的品质啊!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正是在这些润物细无声中培养着我们的孩子。当代教育心理学研究指出,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强化手段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消极强化手段——惩罚;另一类是积极强化手段——赏识,实践证明,学生对惩罚往往容易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而对赏识却欣然接受。因此,我们的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优点,将这些优点用教师聪慧的锐眼发扬放大,在班级中大张旗鼓的表扬,使学生在活动中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我们的学生就能在赏识中健康成长,就能提高自信能力。例如:我在设计综合实践活动作业上,每个学生各自发挥自己的特长做不同的作业,我发现他们的作业各有起其特点,根据各自的优点进行表扬:有的学生作业快,得到时间小主人奖,有的 学生画得好,得到小画家的称号,有的学生设计得好就奖励他小设计家的称号。学生作业的兴趣很浓。我所教的三年级有一名学生,他上其它课都没有兴趣,作业不爱写,可是他特别爱画画,针对他的特点,我采取因势利导的方法,经常鼓励他有特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慢慢的,他对这门课就有了兴趣。作业越写越好。后来,他在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六、搞好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均衡发展的不竭动力

毛主席曾经指出:“实践出真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的学生要自己去说,自己去做,问题要自己设计,自己解决,这一全程需要知识,需要勇气,需要智慧,需要各种能力。我在设计一堂“ 我为奥运做贡献”这一主题活动时,有一个小组的成员设计的是走进社区,在社区中大力提倡不吐痰。其中有一个环节是如果您能做到不吐痰,请您签上您的名字。这一行动虽小,做起来可不容易。一位同学在综合实践活动上谈到:原来我想让别人签几个字还不容易。可是当我拿着笔走到别人面前,这一句话是那么难开口,开始走到别人面前紧张得嘴都张不开,我拿出最大的勇气还是声音极小的说出:如果您能做到不吐痰,请您签上您的名字。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后来我的胆子越来越大。我校四年级的学生学习“走进红色旅游区”这一课,我们学校没有集体组织,大多数学生是小组合作自己去的焦庄户地道遗址。到了那里没有大人带着是不让进去参观的。面对这一困难,学生们开动脑筋。他们到当地找一名老爷爷带着进去参观了,而想出这一办法的学生正是班级中的淘气包,平时他爱交际。从这些具体的事例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会遇到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的知识得到运用,能力得到发挥。而这些能力在课本中是永远也学不到的,因此我感觉到:学生全面走向社会之时才是学生们均衡发展的起步之日。

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我们的基础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每个学生将来的发展方向不尽相同,,我们培养的人才是多方面的,多层次的,为此,作为教师我们不能一刀切,要了解学生的

差异,要采取多种教育方法,要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潜力,才能充分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每个人能力,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在综合实践活动中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健康发展,从而为社会培养多方面的人才,培养出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这样的一代新人辈出之日,也就是我们中华民族腾飞之时!

第12篇: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丰南区教育局

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调研报告

为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进工作,提高办学质量,我们利用一个月的时间,组织专人深入城区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通过走访座谈、调查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对全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进行了反复调研,做如下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区现有初中学校20所,学生总数15386人,校均学生769人;学生数200-300人学校1所,300-400人学校3所,400-500人学校3所,500—600人学校4所,600-700人学校2所,700-800人学校2所,800人以上学校5所。现有小学74所,学生总数34322人,校均学生467人;学生数100-200人学校12所,200-300人学校20所,300-400人学校16所,400-500人学校9所,500-600人学校2所,600-700人学校7所,700-800人学校2所,800-900人学校2所,900人以上学校4所。2003年以来,丰南区加大投入,积极协调,布局调整工作平稳、和谐、有序开展。全区小学从原有的156调整至74所,初中由原有的36所调整至20所。

二、主要工作

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我区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实施“造峰扬谷”工程。所谓“造峰”是指抓好示范校建设工作。打造了实验小学东、西校区、银丰学校、实验学校

等一批区级窗口学校,培树了典型学校。小集小学、第四中学、大齐学校等农村学校新建了高标准塑胶操场,办学实力明显增强。“扬谷”是指抓薄弱校改造。通过资金倾斜、师资流动、帮扶指导、统筹管理等措施,提高了薄弱校的水平。几年来,校舍建设和教育装备资金中80%用于农村学校建设。仅2009年,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投入就达到2000万元;同时先后共安排168名优秀干部教师到柳树瞿阝镇、大新庄镇等薄弱乡镇学校援教;通过实行机关干部包片包校负责制,采取送课下乡、学区联谊、对薄弱学校集体会诊、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结对等形式,加大对薄弱学校的帮扶和指导。通过精心帮扶、观摩展示,又推出了南孙庄学校、东田庄学校、辉坨小学等一大批新典型。

二是推进资源均衡。我区立足高站位规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建设的总体思路,遵循小学向中心村集中、初中向乡镇政府所在地集中、高中向城区集中的原则,先后建起大齐学校、大佟庄满族小学、经安中学等一大批农村亮点学校,不仅实现了农村最漂亮的建筑是学校,甚至达到了农村学校比城区学校还漂亮的程度。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撤并的高中改建九年一贯制学校,撤并的初中大部分改建为小学,撤并的小学大部分改建为幼儿园和成入学校,避免了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做到了教育资源全部用于教育。目前已建成实验学校、东田庄学校等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截至目前,已新建、

扩建学校57所,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全区农村学校楼房面积所占比例达到72%。与此同时,我区注重教育发展的高位均衡,突出将“两翼”(即高中和幼儿教育)延伸拉长。目前,已有2所高中达到省级示范性高中标准,并正在积极谋划新城区现代化高中建设;建成省级示范性幼儿园3所,农村示范园24所,幼儿教育水平位居省市前茅。

三是推进投入均衡。我区牢牢抓住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管理新体制的有利契机,坚持“两倾斜、两纳入、一深化、一创新”。“两倾斜”,即财政投入向教育倾斜、向农村倾斜,用于义务教育的投入连续5年递增11%以上,其中80%用于农村中小学的校舍建设和装备投入。“两纳入”,即将中小学烤火费纳入财政预算,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余万元,全区所有学校全部实现锅炉取暖或地源热泵取暖;将乡镇中小学、幼儿园临时工工资纳入区财政预算,每年安排经费800余万元。“一深化”,持续完善“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教育分中心”建设,确保教育资金规范管理、高效使用。“一创新”,即创新建立分层次、按比例、互动性的教育资金调配机制。出台了《关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及危房改造资金管理使用的暂行规定》,区财政在划拨学校布局调整配套资金时,对经济条件较好的乡镇不予发放,对经济条件一般的乡镇划拨50%,对经济条件较差的乡镇配套70%一90%。近三年来,仅乡镇用于校舍建设的投入就达2亿多元。

四是推进装备均衡。为使农村孩子与城市孩子一样享受优质的教育环境,我区突出高规格、高质量配备教学装备,并重点向农村和薄弱学校倾斜,近三年用于薄弱学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和图书的装备资金,每年都超过1000万元。目前,全区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和音体美劳器材均达到省一类标准;全区中小学的专用教室、图书馆建设全部达到省颁标准,今年又投入580万元重点用于探究实验室和数字实验室建设;与城区学校同步完成了小集小学、四中、大齐学校等部分农村学校塑胶操场建设,今后还将在农村学校继续组织实施。

五是推进评价均衡。创新推行了“三动、三名、三星”工程,建立了一整套多元化、动态性的评估体系,以科学完善的评价机制,牵引学校管理水平逐步均衡。“三动”,即围绕目标牵动、方案带动、评估推动,着力规范教育内部管理。“三名”,即每年评选一批名师、名校、名校长;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表彰,并实施动态跟踪管理。“三星”即,将星级学校评估延伸至星级班级、星级学生评比,使学校更加关注后1/3学生,更加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结合星级学校评价结果,将一中公助生指标100%分配到各初中学校。由于评价的引领,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学校各项工作之间的均衡发展。

六是生源均衡工程。我区出台并完善了《丰南区教育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意见》,严格执行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政策,所招学生的学籍、房本、户口本必须做到三统一,确保我区学生

无跨区域上学或择校上学的现象,使招生工作科学有序进行,促进了生源均衡。同时,我们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从根本上取消了各种节假日补课现象,减轻了学生负担,从根本上避免择校现象的发生,避免了招生的随意性。

七是打造“乡村少年宫”工程。我们在全区确定了14所农村学校为首批乡村少年宫建设试点单位,为全区普及探索经验,奠定基础。依据“环境育人、活动育人、人人参与、兴趣引领、丰富多样”的宗旨,依托社会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科学确定体艺、科技、社会实践等活动项目,使农村孩子有了全面发展的广阔舞台,课余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三、存在问题

一是城乡之间师资不均衡。边远农村学校规模小,师资少,且师资年龄老化严重,教师观念较落后,跟不上形势的要求,工作很难抓出起色。同时,由于边远地区学校规模小,所以音体美专职教师配备不齐,部分农村学校音体美教师为兼职教师,课时不足,教学不规范。二是区域之间教育发展水平不均衡。城区、乡镇中心区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好,文化氛围浓厚,管理内涵丰富,办学质量高。偏离乡镇中心区的初中、小学办学条件较差,管理内涵不够丰富,办学质量不高。

四、改进工作措施

(一)调整学校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区城乡学校布局调整的总体思路

是:高中向城区集中、初中向中心镇聚合、小学建在中心村以上、幼儿园建在基层村以上,最终形成基层村以上都有幼儿园、中心村以上都有小学、中心镇都有初中、基层村视规模大小适当设置小学的发展格局。

1、优化高中学校布局。按照高中向城区集中的总体思路,全区设置2所普通高中。撤并唐坊高中和二中,在新城区新建达省示范标准的新城区高中,届时全区普通高中学生都将在省级示范性高中就读。校均人数5500人。

2、优化初中布局。全区设置13所初中。城区在现有两所初中的基础上,“十二五”期间完成新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初中部建设。乡镇初中按照向中心镇聚集的思路,计划将东田庄中学合并到唐坊镇,将尖子沽乡的初中合并到柳树0镇,将西葛镇的初中合并到黄各庄镇,使全区共保留11所初中。具体为:利用撤并后的唐坊高中合并唐坊中学和东田庄中学;黄各庄中学、董各庄中学、宣庄中学、西葛中学、稻地中学迁至现二中;扩建柳树0中学合并尖字沽中学;扩建王兰庄中学合并毕武庄中学;易址新建钱营学校,合并钱营一中;南孙庄中学按新民居建设重新规划。校均人数达1150人。

3.优化小学布局。按照小学建在中心村、基层村视规模大小适当设置小学的思路,全区预计设置53所小学,分别是:城区内8所(含新建老城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稻地镇3所,小集镇5所,黄各庄镇5所,西葛镇4所,大新庄镇8

所,钱营镇5所,唐坊镇2所,王兰庄镇3所,柳树0 镇4所,黑沿子镇1所,大齐各庄镇1所,南孙庄乡1所,东田庄乡1所,尖字沽乡2所。校均人数达到650人。

(二)实施师资优质配置工程。一是确保编制配置均衡。坚持将农村中小学校编制标准与城镇统一,并实行每学年一核定的动态管理办法,重点向农村边远或薄弱学校给予倾斜。二是创设条件,留住边远地区教育人才。将布局调整空闲的校舍盘活,建设高标准的教师公寓,使边远地区教师能安心工作。三是积极鼓励和支持城镇学校干部和教师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支教。通过优先评聘职称、优先晋职、优先评先,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等优惠政策,吸引城区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促进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师资的均衡配置。四是实行农村教师分批到城区学校轮训为主要形式,组织试点联合办学体,促进城乡学校在办学理念、办学经验、师资队伍的交流和共享,达到优质资源共享,促进城乡师资均衡发展。五是在各中心校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建立“名师工作站”;从全区中小学选拔百名优秀教师组建“优秀教师讲师团”,利用校园网络按学段对农村教师进行通识培训和业务讲座,提高农村教师的业务素质。同时,为增强学校、教师发展的内动力,积极实施 “三名”创建工程。通过采取资金扶持、活动保障、“走出去,请进来”、与名校联谊、与专家对接等措施,培养名校、名校长、名师。

(三)推进学校发展内涵均衡。针对学校办学规模小这一现

实,以建设“简约,又富内涵”的新型农村学校为着力点,以提升学校办学内涵为突破口,组织专人赴外地实地考察参观,取长补短,因地制宜,引导全区中小学创立独具内涵、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引领,推进义务教育发展的内涵均衡,努力形成多样特色校园文化。

(四)推进办学质量均衡。围绕提升办学综合质量,无论在城区,还是农村学校,深入实施“降、活、提”工程。“降”,通过规范作息时间、课程开设、学生用书、作业时间、考试制度等“五个规范”,降低学生课业负担;“活”,通过“一校一品牌、一生双爱好”的培养,活跃学生校园生活;“提”,通过强化课堂教学模式改革、校本课程开发、以研究性学习为重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学生发展性评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改善教学节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五)创设机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强对义务教育改革目标、突破方向、实施路径、保障机制的科学设计,推进教育管理各项工作机制的务实创新,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抓实抓牢,形成良性循环的有效机制。

第13篇:均衡教育8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教育部与省政府签订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中规定的期限,2015年我县要分别接受国家和省、市对我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和认定。为确保评估认定工作顺利通过,现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做好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工作的通知》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区域推进、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原则,以基础设施标准化建设和师资力量均衡配置为重点,建立健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缩小城乡、区域和学校之间的教育差距,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

二、评估对象和范围

县人民政府及其教育、编制、发展改革、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

三、评估内容和标准

(一)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对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达标情况的评估,主要从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生均运动场面积、生均图书册数、生机比、接入互联网宽带、教学软件资源、实验室配备、合格学历教师、多媒体教室、课程方案实施等10个方面进行。

(二)县域内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对义务教育校际间均衡状况的评估,重点评估县级政府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情况。以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台数、生均图书册数、师生比、生均高于规定学历教师数、生均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数等8项指标,分别计算小学、初中差异系数,评估县域内小学、初中校际间均衡状况。

(三)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对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的评估,主要从组织领导、机会均等、经费保障、师资配置、管理与质量5个方面进行。

(四)公众对本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调查。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县域内学校校际间办学条件差距、县域内校际间教师队伍的差距、县域内义务教育择校情况以及政府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的努力程度等。

县级人民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小学和初中的差异系数分别小于0.65和0.55的县,方可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评估认定。

四、组织领导 成立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负责人为副组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发展和改革委、财政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国土资源局等单位相关负责人为成员(见附件1),全面负责和统筹全县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县教育局),由县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全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的安排部署、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所需资料收集、归档等事宜。各成员单位也要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建立相应档案,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认定工作。各乡镇、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在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确保我县顺利通过评估认定。

五、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2015年1月—2月)

1.制定工作方案,落实职责。制定下发《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2.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召开部门协调、专题分析、工作动员和业务培训等会议,研究部署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工作。

3.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通过县政府网、县教育网、县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有关政策内容。

(二)自查自评阶段(2015年3月) 1.资料整理。有关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按评估要求完成各项佐证资料的收集、整理、完善和建档工作。

2.全面自查。有关部门和义务教育学校要对照《河北省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验收办法和细则》,结合任务分解、责任要求,对履行教育职责情况进行自查自评,并向推进歙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自查报告和相关数据、印证资料等。

3.社会公告。通过县广电台、教育网等媒体,在全县上下广泛宣传、及时公开迎检工作动态和开展情况。

(三)县级督查阶段(2015年4月)

4月10日前,由县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对有关部门和单位履行教育工作职责、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等情况实施全面督导检查,同时组织责任督学对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达标情况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并提出整改意见。

(四)整改提高阶段(2015年5月)

对督查中提出的整改意见,各有关部门、义务教育学校及时制定整改方案,开展全面整改,提前做好接受评估认定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各项指标达到评估验收标准。

(五)申报迎检阶段(2015年6月)

由县政府向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督导评估认定报告,并做好相关迎接检查工作(具体迎检方案另定)。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凝聚共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兴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要求,是促进实施科教兴县战略、建设“三宜”名城和现代经济强县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评估认定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紧抓实抓好。

(二)优化机制,强化责任。按照口径一致、实事求是、规范翔实的原则,全面收集整理资料,规范档案建设。建立分工负责、部门联席会议、定期工作汇报、奖励和责任追究等制度。评估认定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工作需要,适时召开成员单位联席会议,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各义务教育学校要按规定程序及时报送工作进展情况。为强化责任,评估认定工作实行“一把手”负责制。

(三)分工协作,齐抓共管。评估认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各乡镇人民政府、各有单位、各义务教育学校,必须遵照县政府统一部署,按照各自职责分工,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全力迎接国家和省、市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我县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评估认定,确保顺利通过评估验收。

(四)加强督查,务求实效。县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要切实履行督政职能,对评估认定过程进行动态监测和专项督导,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认真开展自查,针对自查情况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问题,凸显工作实效。

第14篇:均衡教育要求

今天会议强调的几个重点,要交的作业及时间节点:

1、将会议精神向学校领导汇报,按照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方案和领导小组分工,抓紧完成档案收集整理,分局、区教育局还要汇总。

2、完成学校简介。要插入两张图片,一张学校全貌,一张特色图片。如果学校还没有建好,可以插入规划图片。东风分局、市直学校简介7月24号以前交,区属学校简介要修改,7月17号前交。要无错别字,语句通顺。所有材料直接发到群里,命名:**学校简介,我们要一一审核,不符合要求返工。2000字以内。

3、每周五上报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推进动态,主要是市、分局、区级领导关注学校均衡发展的情况,写成小新闻,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有图插图。我们编辑简报用。

4、注意自查报告、汇报材料、学校简介、28C级指标自评表、5个A级指标自评报告、7个刚性指标自查报告(后两三个以后另提要求)数据高度一致,写好后要给分管领导审核。要反复修改,写出推进措施,特色亮点。上交时间另行通知。

【传说】均衡办许平(410884894) 16:10:53

“六个一”内容:开展“六个一”活动,展现迎检实力。

1.一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果展板(2块以上)。

2.一本管理制度汇编。第一类制度,第二类职责,第三方案,请各学校认真修订完善后装订成本。

3.一本均衡教育工作汇报材料。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一是基本情况,二是均衡发展指标完成情况,三是主要做法及体会(这一部分是重点),四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打算或努力方向。

4.一本均衡教育经验及体会文章集:本单位及个人在各级报刊、杂志、网络上发表的和会议交流的均衡教育的经验文章、工作总结;教师、学生、家长对有关均衡教育的看法、感受、体会等文章。

5.一份精致漂亮的学校简介(内容图片要尽可能丰富,要能够准确反映学校特色及均衡教育工作亮点)。内容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⑴单位简介;⑵办学目标、办学理念、校风、校训等;⑶领导关怀:各级领导在学校检查指导工作的图片;⑷办学条件:校园、教学生活用房,功能馆室、运动场馆等图片;⑸队伍建设:教师培训、专业成长、文化活动等相关图片;⑹ 教育教学管理:学校管理、德育教育、常规教学、教学教研、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国防教育、阳光体育、大家唱大家跳与艺术教育、体质卫生监测、“比访”工作等图片;⑺ 教育关爱:农民工子女与留守儿童关爱、资助、帮扶教育活动和家长学校工作等相关图片;⑻协作区、对口帮扶活动图片;⑼成果:近几年来学校工作取得的成绩,学校和教师荣获的表彰奖励证书、奖牌、锦旗等图片;(10)学校发展规划效果图、校园文化规划图册。

6.组织一次展示会,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学生家长和社会人士参加,参观学校变化,展示均衡教育成果。

第15篇:教育均衡解说词

奏响均衡教育的恢弘篇章

——5月14日教育均衡检查解说词

一、【校门口总体说,也可以边走边向愚公苑说】

“红墙绿竹如在画中,试问此间是城是乡?”走在克井文化路上,人们不禁发出如此的感叹。“济北新城灵秀之地,文明克井亦城亦乡!”作为克井教育人深知其中涌流的幸福之感。

作为河南省最年轻的省辖市和城乡一体化试点市,近年来,济源市坚持用“城乡一体、均衡发展”的理念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事业发展,走出了一条富有济源特色的重教兴教之路。实现城乡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均衡配置,是济源教育发展理念的核心。围绕这一发展理念,克井一中真正把教育事业发展与加快农村人口转移集聚、实现人的城镇化紧密结合起来,让进乡镇中心城区的农民子女像城里孩子一样享受到高质量的教育。克井一中地处济北新城、全国文明镇——克井镇中心区,现有班级24个,学生1103名,教职工95人。新教学楼、塑胶操场、餐厅、宿舍楼等硬件设施齐全,教室全部实现电子化配置。

2、【往校医务室走】

在克井一中大家可以感受得到三个一样:

重建设:城乡学校一个样。近年来,政府先后投资千万余元建设克井一中,初步形成了三个功能区:北面是愚公馆、愚公苑和少年宫;中间是文化馆和文化苑;南面是复兴苑和复兴馆。红墙绿树,大气磅礴的乡村学校呈现在大家面前。

3、【可能到医务室】请领导检查我校医务室:

医务室每学期都要对学校师生进行体检,在特殊时期进行每天的惯例检

1 查,并且实行“零汇报”制度。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经在市、镇两级医院有过工作经验。

4【医务室回来到少年宫大厅路上】

重师资:城乡教师一个样。近年来,克井一中通过“国培”、“省培”、“市培”计划等专业素养培训,通过“有效教学”展示赛、名师“个性课堂”观摩、“名师送教下乡”等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素质。济源市举办了“教育道德讲堂”,先后邀请数十位教育名家到克井一中讲学,大大开阔了教师的视野,有效促进了教师素质的提高。

共发展:城乡教育一个样。克井一中与济源市北海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同步进行教研活动,同步进行教学检测,同步进行体育活动,同时进行教师交流。

5、【在少年宫大厅介绍】

(第一排柱子)愚公故里济水之源,这一活力之城,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城市精神“愚公移山,敢为人先”。

克井中心少年宫依托克井一中的场地和师资,总面积为1123㎡,内设有音乐教室、美术教室、手工室、实验室、计算机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体育器材室、乒乓球室、心理质询室、多功能室等18个活动场所,课外活动时间及节假日面向全镇中小学生开放,可满足2000余名未成年人的学习培训。

6、【少年宫一楼介绍】

【图书室】各位领导,这是我们少年宫的阅览室,茶余饭后,孩子们都端坐在这里,孩子们学会了读书,爱上了读书,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2 各位领导,图书室现有图书37865余册,其中科普教育读物占图书总数的80%,生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每年少年宫都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投入不低于5万元增订科普教育图书,并多次配合市教育局等部门开展学科学、用科学、讲科学等故事竞赛。生均图书32册,每年能新增1%以上,无复本率。

7、【化学实验室和生化仪器室】

这是2个生物实验室和一个生物实验室,实验室通水通电,仪器配置按照河南省初级中学仪器配置第二种配置标准统一配置。

8、【二楼西面上】

9、【物理实验室和物理地理仪器室】

二楼这两个房间是物理实验室,能够满足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的需要,仪器设置按照省统一要求的第二种配备标准进行配置。

10、【舞蹈室】:

少年宫配备了高标准的舞蹈练功房,专职的教师管理。舞蹈室组建了不同年龄段的专业舞蹈队,在刻苦训练的同时积极参加全市的各类舞蹈比赛,今年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少年宫的舞蹈节目就被选中,受到了领导和教育工作者的一致好评。

11、【棋艺室】:

这是棋艺室,这里有象棋、五子棋、军棋、围棋等各种棋类,平时开展各种棋类训练,这里一直是学生缓解学习疲劳,开发智力的好地方,在这里,孩子们在切磋棋艺中增进了友谊,家长和孩子们在亲子互动中,找到了亲情的“快乐”,这些活动的开展,既促进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又有利于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我校少年宫共有四个棋艺室,各室开展不同的棋艺训练,请各位领导、嘉宾依次参观,这里是象棋室„„

12、【音乐室】:

3 现在我们来到的是音乐室,,音乐室拥有钢琴、电子琴、吉他、架子鼓、横笛等多种器乐设备,学生通过对乐器的学习训练,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陶冶了他们的情趣。音乐辅导老师和他辅导的孩子们在各类器乐、声乐大赛中多次获得省市奖励。

13、【心理咨询室】

这是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的设立,为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提供保障。安静的心灵倾诉平台,灵巧的温馨小屋给人以温暖的感觉,这里是师生和家长心灵释放的天地,更是孩子们拨云见日、矫正心理航向的地方。少年宫很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希望孩子的每一天都是轻松、快乐的。平时心理咨询室接待个别心理问题咨询,每个学期都要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开展全校的心理健康讲座,极大的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

14、【乒乓球室】:

这里是乒乓球室,除了锻炼身体,培养兴趣外,它和心理咨询室紧密相连,学生可以在这里通过运动放松心情、释放压力。该动的时候动起来,该静的时候静下来,动静结合,动静相宜,这才是成长的高境界。

15、【美术室】

美术类活动是我们少年宫的传统优势项目,这里美术设施用具配备齐全,美术辅导教师经验丰富,辅导的学生绘画水平不断提高,绘画作品多次在省、市级比赛中获奖。绘画组的孩子们正在展示他们精湛的画技。孩子们用自己的笔触去感悟生活,构思梦想。墙上展示的一幅幅颇见功力的绘画作品都是小画家们辛勤耕耘、潜心画艺的见证。审美情趣的逐步提高,无疑对孩子们的成人成才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16、【手工制作室】:

手工制作室是学生大显身手的地方,心灵手巧的剪纸爱好者在这里交流技

4 能,提升素养。在手工制作室里,学生们通过动手动脑,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对于帮助学生自觉地学科学、用科学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在这里,学生们把一件件普通的砖石转眼间变成一件件创意宝贝。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精彩画面展示了他们丰富多彩、天真活泼的内心世界。这里展出的主要是学生的泥塑作品、剪纸画、木积等。只要我们睁大眼睛,我们就会发现,创造就在孩子们的手中。

17、【网络教室】

少年宫共有2个高标准网络教室,室内共配备电脑120余台,开通了光纤宽带网,并且安装有绿色上网软件,让学生正确对待网络。孩子们在这里阅读电子图书,查阅资料,学习科技知识,学会了如何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培养了他们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和沟通,网络教室开通以来,少年宫辐射范围的学生告别了社会网吧,少年宫成为他们快乐学习、联通世界的新天地。

18、【下一楼向西】

19、【体育器材室】途中介绍:体育方面坚持群体性体育和专技型体育齐头并进一是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开展:针对中招体育考试的标准进行全体性体育训练,如跳绳、跑步等;二是比赛型体育培养方面,克井一中连续数年在济源市晨光杯运动会中夺得团体第一的成绩。排球队是济源市最强的队伍,多次代表济源市赴省参赛;足球队在多次比赛中挤进全市前三的好成绩;2013年克井一中有5名体育生被济源一中提前录取,丰富“阳光体育”活动项目、彰显学校足球队特色,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好体魄。 20、【均衡教育档案展室】

21、请各位领导随我到学生宿舍楼。

5 在校园活动建设方面,以建设“美丽校园”为主线,通过“三美校园”的规划设计,促进项目落地,使美丽校园的轮廓越来越清晰,增强师生生活的幸福感,学校正以北区愚公苑和励志馆、中区文化苑和文化馆、南区复兴苑和复兴馆三个文化功能区为载体,打造师生工作、学习、成长的理想场所。学校先后被授予市级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先进学校、师德师风先进校、教育科研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先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学校、安全先进单位、排球基地等十几项荣誉称号,并获得各级领导的莅临指导关怀。

22、【请大家随我到学校餐厅】

我校餐厅是一个集餐饮、集会、演出等功能的多功能厅。

23、【请大家随我到操场】

我校操场占地50亩,拥有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等多个活动场地。 按照“集聚人口、产城融合、建设新城”的城镇发展思路,围绕建设济源北部靓丽新城的发展目标,克井“转”出一片新天地,奏响了城镇发展的宏伟篇章。克井一中是这新天地中的一张名片,是这篇章中的重要一页,克井镇多年的投入把这张名片擦得锃亮。“U”形的教学楼,哈佛红磅礴大气;塑胶操场,绿草坪彰显秀气;一排排的绿竹,隔墙透漏着灵气。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深入和济源市城乡一体化的不断推进,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校将均衡发展持续求进,为将我校办成区域有影响力的学校而不懈努力!

第16篇:均衡教育资源

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面对新实施的教育发展战略,以及落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发人力资源的任务,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的教育观,以体制机制改革为重点,消除城乡教育差距,均衡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

一是要把实现教育公平作为政府教育发展改革的第一要务。教育公平的主要责任在政府。各级政府要以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按照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保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力度。提高教育工作在各级党政工作中的权重,以政策为导向,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加强培训等体制机制,逐步完善优质教育资源流向农村、从根本上改善教育资源失衡的长效机制,把重点放在实现教育公平、可持续发展上。

二是以制度化为手段破解教育公平难题。要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政策制度保证教育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要把享受优秀教育资源招生的操作步骤合理化,固定下来,形成公平的程序。在招生、高校破格录取、以及奖学金授予等领域制定科学严密的资格认定标准,最大限度增加透明性。比如,在优质幼儿园入学上可以采用随机抽取家长,再蒙眼抽签录取的方式以保证每个儿童拥有的入学权利。还要引入外部监督机制,让群众成为无处不在的监督者,严防浑水摸鱼的情况出现,以制度化为手段破解招生入学、奖学金评定等方面的难题,让政策真正惠及目标人群。

三是发扬“敢闯、敢试”精神,大胆探索。消除城乡教育差距不可能一蹴而就,但在制定长效措施的同时,相关部门还应该从实际出发,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打破旧体制的框框,发扬勇于实践,敢于突破的改革精神,对热点领域重点改革。比如,在高考高校名额分配上,要对一些经济落后、基础教育条件较差的省份或地区适当进行倾斜和照顾。另外,探索建立农村生源大学生在贷款助学、就业指导等方面的帮扶政策,实现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让农村孩子不至于因为教育资源的贫乏而失去参与竞争和改变命运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最基础的公平,要着力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要坚持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落后地区倾斜。完成构建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格局,实现教育公平发展,方能畅通社会阶层流动渠道,这也是是维护社会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要求。

第17篇:某学校均衡教育自评报告

关于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的

自评报告

按照上级精神,我校对照《河南省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试行)》逐条评估,现就自评结果报告如下:

一、学校设置与班额

1、学校位于xx村中心地带,招生范围为xx村适龄儿童,服务半径适宜,学生上学极为方便。

2、按照学生数,为了更好地控制大班额现象,我校实行2轨制,计12个教学班,519名学生,平均班额43.3人,最大班额50人,最小班额34人。

3、校园布局合理,区域分明,绿化面积达到4500平方米;校园文化丰富,围墙坚固、完整。

4、学校占地面积14982平方米,生均占地面积28.43平方米。

二、校舍建设

1、学校建筑面积8840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6.77平方米。

2、我校有教室12间,生均教室面积1.58平方米,地面硬化,采光良好。

3、我校教辅用房配备齐全,音乐室、美术实、科学实验室、计算机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使用情况良好。

4、教学办公室、行政办公室、卫生保健室、总务后勤等办公用

房配套够用。

5、教工和学生分设,干净整洁;硬化防滑,有防雨设施。

三、设备设施和场地

1、我校图书室共计图书16500册,生均图书31.8册,远远高于标准,明年新增图书达到要求。

2、数学、科学仪器达到《河南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试行)》第二种配备方案,音美器材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体育器材达到《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

3、我校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场地,有60米直道,环形跑道暂达不到长度。

四、教师和经费

1、我校教师学历和资格达标,高学历教师达到83.3%。

2、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并按标准按时足额发放;生均公用经费按时足额到位;公用经费使用合理,不挪作他用。

五、质量与管理

1、严格按要求规范办学行为。

2、各年级学生成绩及格率基本达标;

3、毕业生全科合格率基本达标;

4、五年巩固率基本达标;

5、年辍学率严格控制在1%以下;

6、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86.8%,达到标准;

7、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

六、存在问题

我校虽设有环形跑道的田径场地及乒乓球、羽毛球、篮球等球类场地,有60米直道和环形跑道,但因场地限制,60米直道不够规范,环形跑道暂达不到要求长度。

经过逐条对照打分,我校最后得分为88.17分。

xx学校

关于义务教育办学基本标准的

自评报告

柏山学校

2014年3月

第18篇: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槐埝小学发展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欢迎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在百忙之中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这次检查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大检阅,也是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槐埝小学全体师生再次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多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以构建教育均衡为着力点,以“让每个孩子都自信,让每个孩子都成功”为目标,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主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取得显著成效。现具体汇报如下:

一、我校基本情况

我们槐埝小学是一所半寄宿制学校,建于1970年,坐落在槐埝乡槐埝村,为方圆3公里内的乡亲服务,服务区管辖7个村委会,共5000余口人。学校占地面积8093.1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5.06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在校生73人,寄宿生42名,其中留守儿童11名,教职工21人。其中专

- 1

此外,我校今年暑期还安装了路灯、监控,确保校园安全,并投资约20万元粉刷了室内室外,修不了破损路面,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为师生的工作学习提供了了优美的环境。

三、加强安全管理,为均衡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我校长期以来把安全稳定当作第一要务,办让家长放心的教育。为此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安全组织管理机构,成立槐埝小学安全工作领导组。由校长任组长,形成了校长亲自抓部署,分管领导具体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2、层层落实安全责任。每学年都要修订完善《学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的责任和工作的具体要求。学校坚持安全工作责任到人,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学校实行一岗双责,把教师惩罚同安全工作进行了有机结合,学校同教师签订《安全责任书》,班主任同学生家长签订《安全管理责任书》,学校安全工作真正做到了学校、班级、学生、家长职责明确,齐抓共管。

3、强化安全教育,始终把安全工作安放在学校工作首位,安全教育做到了时时讲、天天讲,常抓不懈。利用教师例会、升国旗、学校集会、班会等时间及时将安全工作会议精神、安全工作精神传达到师生心中,学校按规定开设了法制安全教育课,充分利用专题讲座、,校园广播、黑板报、宣传栏、图片等资源给师生重温了防震、防水、防潮、防病、防食物

- 3

2、全面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几年来,我校针对偏远山区农村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①重视外出学习。几年来多次派老师到太原、太谷、长子、翼城、曲沃等地的名校参加学习,开阔了眼界,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加快了我校的课改步伐。

②与县城学校结对子。我校与县城城关小学结对子,制定出详细的实施方案。每学期我校教师都到城关小学听课、做课、教研。城关小学的骨干教师到我校做课、研讨。通过结对子活动提高了我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拉近了与县城学校教师水平的差距。

③联片教研。每学期我南片区三个中心校都开展联片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巡回观摩课、研讨课、示范课。在这项活动中各校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借鉴,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业务水平。

④开展名师打造活动。根据县教育局《名师打造活动方案》,我校制定出明确的活动方案,严格落实活动的相关过程要求。通过我们的努力,我校已有两名县级名师,整体提升了我们农村学校教师的水平。

⑤积极争取特岗名额。两年来,我校补充了五名特岗教师。他们年纪轻,水平高,为我校开足开全课程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这些措施,我校教师整体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为均衡发展提供了保障。

- 5

检查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检查活动,可以自查、也可以是同学、师生互查。学校还把《弟子规》变成相应的舞蹈,利用大课间时间练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且非常直观的促进了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我校还对活动进行全面动员和宣传,利用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晨会等载体,对师生进行动员,利用板报、校园广播、家长会、制作版面等形式广泛宣传,广集宣传标语,组织评选出优秀标语、口号,并于活动期间在校内张贴悬挂,营造浓厚的氛围。丰富的活动使《弟子规》丰富的文化内涵内化成学生的良好习惯,尤其在留守儿童中效果显著。

(4)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坚持每天一练。为了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我校大力推进“阳光体育活动”,以花样跳绳为主,制定详细方案,制定全套措施保证了活动的开展。在下午活动时间,同学们随着音乐节奏跳着轻盈的步子,在热情奔放的乐曲中健身,张扬自己的个性,体现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学生整齐划一,每个学生虽然留下了汗水,可是脸上始终挂着微笑,在温馨的音乐中,孩子们有序的退场,以良好的状态突入课堂学习。

(5)开设综合实践课程。为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我校开设综合实践课程—“种植实践”。同学们通过种蔬菜、浇水、除虫,看着植物开花、结果,获得了许多课本上学不到

- 7

我校为每位三残儿童建有档案、结对帮扶卡,采用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学生与学生结对子,家庭与家庭结对子的多种帮扶形式,组织开展各类课外活动,开展心理咨询帮助排解各种困惑,使他们在学习、生活、心理、情感等方面得到关爱与帮助。注重对留守儿童进行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七、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整改措施

我们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国家均衡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特色不很鲜明,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水平需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还需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会认真听取各位领导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继续查找工作中的差距,制定整改措施,不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 9 -

第19篇:推行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推行教育均衡发展

争创人民满意学校 ——太来小学小学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心情迎来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检查评估工作组的领导和专家。这次检查是对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检阅,也是我校办学水平的一次大提升。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对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一、太来小学基本情况:

太来小学创办于1933年3月(民国23年2月),位于太来乡上街组,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服务太来村、榨房村、新坝村、芭蕉村、箐口村、方田村、五锁村等7个行政村,服务半径6km,服务区人口12000多人;

原校名为“两铭小学”、“开明小学”。1934年初,值“店子场”建乡,故随“泰来乡”更名“泰来小学”,后因“泰”字过繁,便简化其为“太来小学”沿用至今。

自2005年起,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太来小学建设的投入,社会各界踊跃捐助资金(人民出版社捐助15万元,机械工业出版社捐助8万元,省政策研究室捐助1万元,省体育局捐助6万元,毕节地委行署捐助1万元,贵阳万卷书城捐助3万元,贵州省委宣传部捐赠十台电脑),使学校在短短时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太来小学校园占地面积12750平方米,建筑面积4665平方米,有教学楼两栋,综合楼一栋,教师公租房一栋,学生宿舍一栋(在建),并配备了实验室、图书室、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多功能教室,教学设备齐全。全校共有13个班,650名学生。有教师36人,大专学历

以上36人,占教职工人数的100%,其中,本科学历10人。学校占地面积12750㎡,生均占地面积19.62㎡;远动场地面积3250㎡,生均5.00㎡,校舍建筑面积4665㎡,生均校舍面积7.18㎡,其中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2153㎡、办公用房面积300㎡、生活用房面积1312㎡、教师宿舍32 套面积 1200㎡;现有设施设备:课桌椅650套、教学仪器设备21.3万元、其中实验设备9.9万元、计算机42台、图书13250册、厨房设备3万元。

我校在教育局和教管中心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坚持教育均衡发展、推动教育公平、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为办学理念的指导下,以打造“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教学质量优质校园”为工作方向,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上级部门的关怀下,学校管理日趋成熟科学,校园环境逐年改善,教学设施不断更新,学校面貌大改观,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现将我校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报告如下:

二、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做法

(一)、学校高度重视,工作扎实有效。

1、我校把提高“普九”成果做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我校实行落实责任制,重点抓好留守学生、贫困学生、问题学生、学习困生以及随迁子女在学校的学习,使学生“留得住,学得好,不外跑”。同时我校进一步规范了学籍档案管理,做到档案内容齐全,数据准确,装订规范,保管完备。此外,我校还建立了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层层签订了控辍保学目标责任书,建立了网络学籍档案体系,及时记载学生变动情况,加强对学生流动的监控。

2、学校根据上级文件要求,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校委会成员为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并抽出责任心强的教师利用双休日、暑期加班加点,完善“档案建设”工作。

3、抓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树立善处、广纳、勤政、高效的政风形象。学校领导班子在工作上统一认识,作风民主,处处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好的,领导率先垂范,勇挑重担。通过组织学习,加强理想、信念、师德等正面教育,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敬业爱生、教书育人”的奉献精神,关心教师思想的提高。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学校认真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加强德育教育,构建均衡发展的学生素质:

近年来,太来小学始终围绕“育人为根本、德育为首位、教学为中心、发展为主题”的办学原则,坚持“三特”(办学有特色、教学有特点、育人有特长)、“三园”(花园、家园、乐园)、“五化”(规划、净化、硬化、绿化、文化)的办学目标,立足实际,努力探索,为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2011年10月份,太来小学向县文明办申报了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财政部实施的彩票公益基金项目----“乡村学校少年宫”,并荣获批准,此项建设,上级有关部门先后投资20多万元,其中一万元由太来乡党委政府捐助。2012年4月19日,太来乡“乡村学校少年宫”在太来小学建成并投入使用,其

中设有舞蹈室、器乐室、书法室、美术室、科技活动室、微机室、图书阅览室、音乐室、棋类活动室、经典诵读室等十一间专用或兼用活动教室,由省委宣传部捐赠的十台电脑也快速投入使用。我校少年宫的建成,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2012年6月,在全县六心教育活动中我校选送的舞蹈《我爱国学》获得三等奖,2012年9月,我校学生黄瑶获书法比赛小学组一等奖。一年多来,我校少年宫多次被贵州电视台、黔西电视台报道。《我爱国学》在全县庆祝“六一”2012年儿童节文艺节目比赛中荣获三等奖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增强全体教师的团结协作意识,太来小学还成立了教工之家,购进了象棋、围棋、音响等娱乐器材和跑步机等健身设备,为教师提供健身、娱乐的休息场所,使教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机会,教工之家的成立,让全体教师体会到学校的温暖,调动了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他们爱校如家,把教育作为毕生事业。

为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太来小学行政班子锐意改革,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带领全校师生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到深处,无论是平时的教学常规工作,还是其他教研工作,无论是每年一次的“六一”、“一二九”活动,还是特殊活动,如“学雷锋,见行动”,太来小学师生都能够有效完成,创新完成,每一次的工作,都能激起老师们对教育更深层次的思考。2011年9月在全县“六一”汇演活动中选送的舞蹈《举手发言》荣获黔西县一等奖。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太来小学培养了大批基础扎实、全面发展的小学生,被太来乡的老百姓称为家长放心的好学校。在2012年9月10日,太来小学获得了2011——2012学年度黔西县先进单位殊荣。2011至今均获乡先进单位。

(三)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太来小学地处比较边远,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了特殊的生源, 40% 学生是留守儿童。其中贫困生占20 %的学生是贫困学生。针对这一特殊情况我校提出让太来小学成为留守儿童“温馨家园”的工作目标。设立了“留守儿童之家”。每学期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制定了“留守儿童”管理制度。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献爱心活动,每年都如实整理留守儿童相关资料,进行记录存档,利用班队活动、家访及家长会和爱心电话等方式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和教育。

我校成立了由刘平校长任组长,副校长付江、梅吉仁任副组长,校委会任成员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确保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落到实处。为了使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受到均衡教育,不留盲点,太来小学发动每一位班主任和教职工,结对帮扶一个或多个留守儿童,以保证辖区内所有学龄儿童不因家庭或贫困原因而辍学。

三、目前存在的困难

太来小学在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较好的成绩,各项主要指标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目前仍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1、学校办公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

2、专职老师紧缺。

四、今后打算

1、不断增设现代化教学设备,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

2、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做到教风严、学风浓、校风正。

3、进一步搞好义务教育的巩固提高和延伸工作。加大《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和贯彻力度,依法确保辖区内学龄儿童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严防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继续关注残疾儿童、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的上学问题。

4、立足学校实际,办出特色学校。

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展战略,依法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太来小学全体教职工不懈追求的工作目标。借这次督导评估,我们将及时找出差距与不足,进一步完善自我。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推动义务教育的均衡、和谐发展,争创人民满意的学校。

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2014年11月18日

第20篇:大桥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均衡发展打造美好校园

——大桥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总结

近年来,大桥学校的各项工作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积极推进均衡发展创建活动,以“以人为本,为学生的一生幸福奠基”为办学理念,贯彻和爱育人思想。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逐年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管理日趋科学,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推进下,我校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软件配备都焕然一新。

一、政府重视

叶集区针对教育公平,大力推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针对教育质量,提出要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义务教育课程改革。通过多项措施创办社会满意、学校满意、家长满意的学校,让学生爱学校、爱学习。

区政府持续推进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大对我校的投入,近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校容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二、回顾历史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位于洪集镇大桥村,创建于1971年,其前身是大桥中学。曾经的大桥学校整体环境脏乱差:大门破旧不堪,大铁门锈迹斑斑;厕所昏暗且漏雨,难以如厕;楼房外表斑驳脱离,教室门窗大多数损坏,灰尘堆积;学生课桌几无完好;学校无一个像样的功能室,仅有的一点理化生实验器材没几个能用;校园道路坑坑洼洼;校园绿化杂乱无章,菜园可谓是见缝插针;就连学生就餐的食堂也是逢雨必漏!整个校园可以说是百废待兴!

三、学校创建

在上级政府部门的重视下,近几年累计投入400多万元,校容校貌发生显著变化,办学条件显著提升。

1、工程建设。2017年上半年利用政府提供的资金拆除旧办公楼和男女生宿舍间教师居住区,并对拆除后的进行绿化,使得整个校园建筑物有序,地面平坦,绿意盎然。

2、运动场整治。利用政府的2万元资金对学校的运动场进行整治修葺。整治后的运动场焕然一新。现在的运动场面积为3568平米。

3、校园美化绿化。利用区政府资金对校园进行全方位、高质量绿化,面积达8000平方米。对校园内的道路全部重新建设,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并对部分角落进行了硬化。对教学楼、综合楼、办公楼进行重新粉刷一新。

5、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学校原有的基础薄弱,校园文化建设一片空白。学校在教科局的领导下,于2017年春季立即着手谋划,确立了以“书香校园”为理念的校园文化,共投入16万多元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6、功能室的配备。在区政府的支持下,学校自2017年开始陆续配备各个功能室。目前所有功能室全部配备到位并正常投入使用,各项活动正常开展。现有实验室3间,美术室、音乐室、体育器材室、留守儿童之家一个,多媒体教室1间,每个班级都配备了班班通,图书(阅览)室1间。图书达到12630册,生均图书45.1和49.6。计算机房1间,有计算机50台,生机比达到5.6:1和5:1。互联网接入带宽30M,所有教师开通网络学习空间。

7、师资力量齐全。现有教师33人。各学科教师基本满足教学需求,音体美教师齐全,各级教坛新星、教学能手5人。

四、硕果累累

在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亲切关怀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校园环境大大改变,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学校的各项工作蒸蒸日上,取得了显著成绩。我们以特色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促进了我校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1、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有序,彻底清除了大门口两边小商品房和杂物。

2、学校整体环境脱胎换骨,焕然一新。整个校园干净整洁,建筑物设计有序,到处是绿茵茵的草地和郁郁葱葱的花木。

3、各室靓丽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室内设计井然有序,彰显特色。学校按标准配备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科学实验室、微机室、图书室等功能室。为了充分发挥功能室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学校各室都安排专人负责管理,建立使用台账,教务处不定期检查督促。

4、校园文化品位高,整个校园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气息。在“书香校园”的理念指引下,将校园文化融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一个班级中,将校园文化融入到每一个师生的心中!

5、文明素养成果显著。学校所有的小学科正常开课,各项活动正常开展,整个校园都活起来了。

校园内我们除了听到琅琅书声,还听到了:优美的音乐声、操场上整齐的步伐声和哨声,孩子们文明的语言和亲切的问候声,听到更多的是孩子们那朗朗笑声!

我们看到的是:偌大的校园干净整洁,不见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墙壁一片洁净不见一个痕迹;各种标牌完好如初不见一个受损;花草树木翠绿葱郁,不见一个受伤;看到更多的是孩子们那一张张笑脸!

五、迎检路上

迎检路上,全校同一个目标,同一个追求,没有一人抱怨,没有一人退缩。在这个重要的阶段,真正体现了家校携手,学生们伸出稚嫩的小手拔掉杂草捡起废纸;家长们纷纷牺牲工余时间帮助学校建设;周边村民自觉自愿的清理好掉圾柴草;为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大桥学校教育人践行着“高分通过”的目标,努力耕耘。看着化茧成蝶美丽蜕变的校园,回首过去的7个月,感人的场面一幕幕浮现在眼前,老师们默默奉献的画面历历在目。

为了校园建设,大桥教育人真正做到了“5+2”“白+黑”,整个暑假老师们放弃了休息,顶着烈日,在大太阳底下铺地面、平操场、除草等,衣服上满是灰尘和白灰点子。余辉校长亲自带领老师们栽花草、除野草、清垃圾,什么脏活、累活,给老师们做好表率,脸晒得黑里透红,鬓间的白发也落下许多。看着这样一位校长,默默的不善言辞,脸上长期挂着微笑,身影闪现在校园的每个角落,老师们都被感动了。工会主席饶政清负责总后勤,既要负责全校的卫生又要为加班老师生活操心,但他没有抱怨整天笑脸迎人。迎检办的屋子是最忙碌,白天收集所有的资料然后归档,夜间灯火通明逐一审核,张维华主任、黄广涛老师毫不抱怨,精益求精,努力做到最好。吴生静、夏多玉等功能室管理虽然家住很远但为了迎检目标以校为家,为通过国检付出了很多。

暑假里虽然一直加班但是老师们心甘情愿,起早贪黑的守在学校、干在学校就是为了实现高分通过这个目标。看着原本陈旧的校园变得越来越好,目睹了教学楼的日益美观,老师们欢欣鼓舞,干劲十足。

迎检一路走来,我们虽然艰辛付出,但是却收获了让我们引以为傲的迎检精神,让社会看到了叶集速度、叶集力度、叶集温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会投入更加饱满的热情,开拓创新、奋发进取,努力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与学校特色建设同步推进、学校基础建设与内涵发展同步提高。积极创建书香校园、质量校园、和谐校园、平安校园,使学校成为成就教师、发展学生的摇篮。力争办让上级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优质学校。

《教育均衡学校工作总结.doc》
教育均衡学校工作总结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学校工作总结教学工作总结教师工作总结班主任工作总结教学心得体会师德师风建设教学试卷教案模板教学设计教学计划教学评语教学课件学校管理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