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2021-02-08 来源:企业文化建设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谈谈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安全文化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英文为“Safetyculture”。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在安全管理领域的表现形式,是指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综合,体现为每一个人、每一个单位、每一个群体对安全的态度、思维程度及采取的行动方式。

从铁路的行业特点来看,安全是铁路运输永恒的主题,安全文化是铁路行业文化的核心,没有安全其他一切将无从谈起。安全文化建设,是通过创造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人际关系,对人的理念、意识、态度和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目的。

在这里,我结合自己的耳闻目睹,谈谈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第一,以全体职工为根本,形成和谐统一的安全环境。

安全文化的实质是通过文化的教养和熏陶,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的安全修养,预防事故发生、保障生产的安全有序。安全文化以人为本,就是要爱护和保护人的生命财产,因而安全文化的建设首先要提倡人性化管理,以全体职工为根本。作为管理者,要时刻牢固树立服务观念,设身处地为现场着想,为生产一线职工着想,尽力解决实际问题。

在具体实践中,我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操作。

首先,完善用人机制,营造学习型的安全文化氛围。

(1)加强职工培训,实行“一岗多能,轮岗交流”的制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必须制定完整的培训计划、要求和目标,编制培训教材,通过师带徒,传、帮、带和自学等培训方法,使培训人员尽快掌握应知应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日常生产中保证按章作业,保证安全。

(2)注意后备人员的培养,宁缺毋滥,不赶鸭子上架,必须待实习期满达标后方可上岗。

(3)营造开放、宽松、自由、鼓励创造力、尊重人才的良好环境,完善用人机制,完善竞争上岗机制,激励职工好学上进,为年轻干部的成长开辟绿色快车道。

其次,一切为了职工,千方百计提高职工收入的同时注意人员报酬的公平合理。

有这么一句话:“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这表明职工在企业竞争中的决定性作用。香港的公务员之所以能公正、廉洁,得益于政府实行的“高薪养廉”制度。由于公务员的待遇极高,谁还敢腐败,谁还想腐败呢?因为腐败就等于“杀鸡取卵”,就等于砸掉自己的金饭碗。目前铁路企业职工的收入与其它企业相比,普遍偏低,要稳定人心,使他们能安心工作,只有处处为一线职工着想,千方百计提高他们的收入,以改善正常的生产生活。

同时,对于报酬的分配也应尽可能合理公平。孔子曾经说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如果偏袒某一工种,其它工种就会产生情绪,工作就会缺乏责任心。其常见的表现就是简化作业程序,甚至违章作业。对于慰问、福利性质的奖金,应尽可能平均,使大家都觉得自己是企业平等的一员。

第二,以行车安全为中心,树立安全第一的安全意识。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口号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是要在日常工作中真正做到“安全第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像通过铁路要“一站、二看、三通过”,在平时作业中,我想很多人未必能严格做到。

首先,严把思想教育关,形成安全价值观。在安全文化建设中,思想教育是基础。要引导职工树立全新的安全价值观。正确的安全价值观是职工安全生产行为的先导。要结合实际,以利益为先导,强调“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一切”的理念,把个人道德修养要求与本单位安全文化设目标统一起来,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统一起来。

其次,实行“刚柔相济”法,融洽干群关系网。职工安全素质的高低与安全管理者的工作方法有直接联系。举个例子,有一次与我搭档的一个现车员在当班过程中没有检查出一个棚车的施封不一致的问题,被发了一个黄牌。在发了黄牌之后,应该找该职工谈心,了解问题

发生的原因。经过与他交谈后知道,该职工并不是故意违章,而是不了解规章。该职工与过去相比,确实上进很多,责任心也增强了,如果给他泼冷水,其效果将适得其反。建设安全文化宜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将心比心,职工才会乐于接受。只有形成融洽的干群关系网,才能保证安全工作的正常开展,保证职工带着愉快心情作业。

再次,实行民主管理制,激发职工创造热忱。管理者要按照“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做到尊重人,培养人,依靠人。要尊重和激发职工保安全的首创精神和积极性。现场职工有直接的生产经历和体验,他们对保安全有着切身的体会和认识,往往更实际更有效。作为管理层,要善于虚心听取和接受职工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加强硬件的建设,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所谓硬件是指企业为预防事故而使用的各种安全设施以及工作环境。通过美化站容站貌,改善居住环境,美化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努力改善职工的用餐条件等措施,为职工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陶冶了高尚情操,增强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归属感和自豪感。

第三,以规章制度为准绳,健全依法管理的安全机制。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安全价值观需要个体的自觉养成,也需要制度的约束规范。西方发达国家大多实行法治,我国也把依法治国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之一。安全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规章制度的规范与制约。

1、根据有关规章,结合本单位实际,进一步细化每一工种的作业办法。细化到什么程度呢?细化到调车在哪里上车,跟车跟哪一辆?

2、结合日常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制定防止问题再度发生的措施。杜绝违章违纪行为,发现隐患严格执行“三不放过”原则,及时整改,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并制定相关控卡措施。

3、制定完善的安全考核办法,重奖重罚、奖罚分明的相关制度。但是话虽这么说,往往“有过必罚”,但并不“有功就奖”,这会挫伤职工的积极性。

第四,以文化活动为载体,促进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安全文化活动是培育浓厚的安全氛围,灌输安全价值理念,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的重要载体。

一是在职工中广泛开展技术练兵、技术比武活动,进一步提高业务水平;从我刚才所举的例子可知,许多职工往往不是故意违章,而是业务不熟;

二是创建书法、写作、摄影、电脑等各类学习兴趣小组,为职工构建学习的平台;三是坚持每月的“安全形势分析会”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加强管理者与职工的沟通;四是每年要定期组织安全知识竞赛、安全知识讲座、安全辩论赛、安全知识问卷调查、安全知识抢答赛、各种论坛等一系列教育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总之,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是权宜之计,而是关系到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大计,关系到运输生产长治久安。可以预计,安全文化必将为铁路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保驾护航,也必将为铁路企业的明天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形象

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价值观、行为方式的最集中体现,它是企业精神浓缩后的精华,是企业前进和发展的动力。但企业文化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管理者在务实和调研的基础上付出无数个朝夕的努力,这其中包括分析企业的运作特点、行事方式、企业形象体现的具体形式等等。文化一词概念很大,但到了企业可能每一个细节都能体现企业文化的精髓,它是企业全体员工共同认可,共同遵循的准则,也是让外界一眼就能认出是你企业的最独特标志。所以,前期你必须很清楚地认识你企业的框架,搜集信息,找出工作中共同、共通的地方,然后再加以整理和归纳总结。总之一句话,先实践调研再说话吧!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界定与认识过程“企业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呢?我们先从文化和企业的定义谈起。文化--广义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如,南齐王融称:“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社会政治与经济。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性活动的独立核算的经济单位。企业文化--或称公司文化,我国有时称企业精神,一般指企业中长期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其内容大体分为:①劳动文化;②生产文化;③经营文化。它是企业领导倡导、培植并身体力行的结果,通过各种方式灌输到全体员工的日常行为中去,日积月累地逐步形成。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反过来对企业经营管理发挥巨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既使领导人更换,也会代代相传。如大庆油田的“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如何正确认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溶于企业管理之中,具有目标的一致性。人们对于企业管理和企业文化认识的深化,既是一个历史发展过程,又是以经济力量的竞争、抗衡、较量的变化为背景。然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从唯理性定义向非理性定义发展的产物。所以说,对“企业文化”定义的表述就具有丰富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国外一些学者的研究结果也各式各样。有人认为,企业文化由其传统和风气所构成,包括一整套象征、仪式和神话,它们把公司的价值观和信念传输给雇员。有人认为,所谓企业文化包含为数不多的几个基本原则,它代表着公司存在的意识。而普遍的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个信念、价值观、理想、最高目标、行为准则、传统、风气等内容的复合体,是一种精神力量,用于调动、激发目标对象作出贡献。在我国,许多学者的认识也有很大差异。一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个复合概念,由“外显文化”与“内隐文化”两个部分组成。“外显”指的是文化设施、文化教育、技术培训和文娱活动等;“内隐”是总目标的倡导,要求遵循的价值标准、道德规范、工作态度、行为取向和生活观念,或指这些内容融汇而成的风貌或企业精神。第二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精神风格;第三种看法认为,企业文化属于“经济文化”,反映的是企业这个经济组织的价值观、目的、行为准则和习惯。企业文化不是一个纯粹的企业性概念,更多的是体现它的“社会性”,不仅包括传统观念和积淀,也包括现代概

念的冲击影响。当然,也有人从“广义”与“狭义”两种形式来分别定义,认为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心理文化和行为文化三部分组成,这和把企业文化分为“硬件”和“软件”或“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区分法没有太大的差别。可见,“企业文化”概念具有很大的弹性,其内涵与外延有时可以非常广泛,大到无所不包,有时又可以十分具体,细致到某个事物。上述“企业文化”的概念几乎都是从表象特征性出发来定义,回答的是“这是什么?”而运用主义者却认为,这还不够,必须回答“它做什么用?”和“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两个课题,笔者完全支持这一立场。因为任何理论只有回到社会实践中去,才有实际指导意义,才得以检验是否具有科学性。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把对“企业文化”的认识描述如下: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产物,包含价值观、最高目标、行为准则、管理制度、道德风尚等内容。它以全体员工为工作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培训和文化娱乐、交心联谊等方式,以最大限度地统一员工意志,规范员工行为,凝聚员工力量,为企业总目标服务。

二、企业文化的功能文化作为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在理性上的认知是件普通的平常事。但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要有刻骨铭心的认识,倒是非经历实践和品味它的历史总结不可。“文化”在战争中具有摧枯拉朽之功能。记载:“项王军壁垓下,兵少粮食局尽,汉军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楚歌,项王乃大惊日:„汉军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他中了刘邦的谋士之计。,多声鹤泪兵败如山倒,抗战时期,日寇以强

对于我,一个刚刚进入公司3个月的职员来说,企业文化相对来说还是很陌生,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以新闻采编招聘录取的我,对于企业文化内涵的理解只是冰山一角,在经过自学,翻阅资料及公司党委专职副书记王易、经理工作部主任伍诗杰和党群部主任刘娅等领导的指导、帮助下,我对企业文化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就我自身的体会来简单谈谈对其的理解:

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准则、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的总和。

具体分解而言,企业文化可细分为四点:

一、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也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所在,“经济建设好比企业的血肉,企业文化就好比企业的灵魂”。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必须获取利润,但我们绝对不能把盈利作为企业的最高目标或宗旨。企业经营实践证明,单纯把盈利作为最高追求,往往适得其反。据悉,世界上比较优秀的企业,大都以为社会、顾客、职工服务等作为最高目标或宗旨。

二、共同的价值观。所谓企业价值观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价值取向,是指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指企业中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共同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它为企业全体员工体工了共同的思想意识,信仰和日常行为准则,这是企业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因此,不管社会如何变化,产品会过时,市场会变化,新技术会不断涌现,管理时尚也在瞬息万变,但是在优秀的公司中,企业价值观不会变,它代表着企业存在的理由。

三、作风和传统习惯。什么样的作风造就什么样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从本质上是讲员工在共同的联合劳动中产生的一种共识和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与企业长期形成的传统和作风关系极大。

四、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如果企业文化中的最高目标和宗旨、共同的价值观、作风和传统习惯是软件的话,那么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就是企业文化中的硬件部分,在企业文化中硬件要配合软件,是企业文化

在企业内部得以贯彻。

结合恭城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实际,企业文化包含党团建设、员工思想素质建设、文体活动及文化宣传等等。其实企业文化无处不在,并天天陪伴在我们身边:见面时的一句问好,文件的上传下达,各领导、各部门、站、所的日常办公、文体活动等等都与企业文化相关。作为公司的一员,应该始终牢记我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其中的一分子,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才能推动企业的脚步向前迈进。牢记自己是一名服务者,服务是我们的工作宗旨,是企业发展的立足之本、立业之本。牢记自己是一名思想者,创新是企业精神的核心,在工作中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创新、服务创新。牢记自己是一个学习者,追求卓越,学无止境,要有一种永不满足、积极进取的精神。

总之,企业的文化涉及方方面面,我个人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罢了,只有在以后的工作中,加强学习,积累经验,才能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才能实现自我提高,自我超越,更好的为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服务。

推荐第2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文章基于富士康公司“连跳事件”引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人力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结合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实际,从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在人力资源的管理中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关键词:人力资源;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员工的智力资源,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它的建设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倡导的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哲学。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无形资源,越来越受到企业界管理层的重视,企业文化的建立是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培养起来的,企业管理者把自己的经营理念、价值指向、行为方式等整合到员工中去。这不仅适用于私营企业,同时也适用于大型国有企业。

一、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从2010年1月到6月初,富士康公司发生员工“连跳事件”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人们在痛惜之余,纷纷指责富士康公司是“血汗公司”,没有具备亲和力的企业文化。

到底什么是企业文化?没有代表员工群体利益的企业文化建设,对员工能起到稳定、安抚作用?员工能从中看到自身发展的希望?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多少企业家一直把企业文化挂在嘴边,无非是强调如何加强企业生产管理之类,很少有对职工人文关怀的内容。富士康公司连续发生的青年员工跳楼事件,重要原因之一是否在此?

二、人才资源开发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文化又为人力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开发环境。人是管理的资源,这种资源是通过文化的积淀、显现、发挥、开发的,因此,在突出企业文化背景下谈人力资源,更具有人文资源的特征,它更加突显人的资源的文化意义与文化价值,因而往往体现为人的潜能,具有很强的再生性,是最丰富、最重要的资源。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管理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往往忽略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知道企业提拔管理者的原则是那些有能力的人被提拔到管理岗位上,是为了在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更好地辐射企业文化精神、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智力资源和主观能动性。

然而现在的误区是这些人中有相当一部分成为上层管理者的附庸,大的事情不敢承担责任,日常只做一些本不应该管的小事,结果导致了员工没有了工作方向和工作热情,完全抹煞了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何谈发挥员工的知识特长?鼓舞员工的信心?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还有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个“木桶定律”——木桶的容量多少,不是取决于高的木片,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片,解决的办法是努力弥补影响了木桶容量的短木片,但是现在的部分管理者却相反地运用了这一理论,并且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为了在上层管理者面前表现出其管理能力,采用了“一抹平”的方法,简单地把高的木片削平,以此来达到欺瞒上层管理者的目的,但对上层管理者来说,却很难察觉其真相。

三、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教育培训之中

企业的教育培训既要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也要重视非职业教育培训。一个企业要不断发展,就必须注重和加强员工教育培训,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水平和综合竞争力。有的企业虽重视职业教育培训,职业教育培训体系也比较健全,但往往只是注重主业和技能的教育培训,而忽视非职业教育培训。

企业的职业教育培训不能仅仅局限于职业教育培训,而且还要进一步深入到员工个人生活领域即非职业教育培训。除了提高工资、福利、劳保等劳动条件外,还要通过开展非正式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例如,组织登山协会、羽毛球协会、棋牌协会等非正式团体,通过活动大大深化了员工之间的感情、增进了员工之间的了解,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出相互信赖的人际关系;开展劳动竞赛,争当“创效标兵”、“节油标兵”;并且收集员工的合理化建议、创立以员工命名的“先进操作法”等,积极地调动了员工干劲,使员工有荣誉感。将企业价值观念在这些活动中不经意地传达给员工,从而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二)企业文化引导员工正确对待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把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价值观灌输到员工的思想中,体现在员工的行为上。

绩效管理是一项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的管理活动,它与员工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绩效考核指标的设置必须科学,例如,河南省安阳钢铁集团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修理厂是一个汽车修理企业,对于思想活跃的青工采取工作年限与技术水平相结合的办法,对每一种工作内容都进行具体工时数的量化。

制定“经济责任制”遵循SMART原则:明确具体,不能模棱两可;指标应该可以测量,同时尽可能量化;设置的指标员工应该可以达到,指标的设置应该与职责的变化不断进行调整。

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制定,首先,应当遵守20/80原则,即抓住能够体现企业80%的目标的20%的指标,否则,有可能会因小失大;其次,考核指标的压力要适中,标准不能定得过高或过低,应是大多数人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再次,考核指标应有一定的稳定性,一般一经制订,其基本框架一年之内不再有变化,以保证考核标准的权威性。

基本工资根据工时数分为五档,每月完成的工时数达到哪一档,拿哪一档的工资。对于高出下一档但不够上一档的,多余出的工时按每个工时1元给予效益奖励。同时,工作年限每多一年就多一年的补贴等等;充分满足员工特别是青年员工的合理愿望,让青年员工感到在企业里发展,无论是收入还是提升“都大有奔头儿”,要“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沟通是有效的绩效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环节。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从绩效指标和标准的制定,考核结果的反馈到绩效改进,都需要通过良好的沟通来实现。如果不给员工反映自己想法或意见的机会,很可能导致员工在考核结果不理想时产生不满,所以必须建立双向的沟通机制。这样,富士康公司的悲剧才可以避免再次上演。

(三)选择与本单位和员工现状相适应的激励方法

如果单位是扁平的组织结构,晋升的激励方法就不再适合;强调以团队为主要作业形式的单位,单独使用个人激励的方法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增强激励的效果还应该把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外部激励与内部激励相结合、个人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激励的协同优势,增强激励的效果。首先,在设置激励时,管理者既要有战略眼光,又要从小处着手,即管理者既要考虑激励方法对社会的影响,又要考虑它是否适应了员工的发展需要;其次,设置激励措施要有柔性,要充分考虑到各个岗位,各个层次员工的不同需要,从而制定出详细的激励计划和方法,并顾及到应付各种不确定情况,使单位可以根据出现的临时情况灵活机动地设置激励措施;再次,建立与激励相应的约束机制,不仅给予奖赏是一种激励,约束及惩罚也是一种激励,只有建立激励与约束的机制,才能从规章制度上保证二者的统一;最后,注重激励的投资回报分析,激励方法有多种,不同的方法所对应的成本也不相同,管理者应该选择经济有效的激励手段,把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在考虑人员激励时,要分析好成本和收益的关系,争取用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

总之,人力资源开发只有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相结合才能在员工心目中真正形成认同感,使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更富有生命力,这就要求人力资源管理不但要处理技术性工作,也不仅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独有的工作,而是要求所有的管理人员参与其中,如此才能形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体能力,从而形成企业核心能力,建立起在市场竞争中特有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武欣.绩效管理实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2、林筠,胡利利,王锐.绩效管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推荐第3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 1234 - 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使企业文化的渗透过程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好的企业文化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优秀的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推荐第4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长期发展的关系

企业文化的建立是企业精神的体现,是凝聚企业员工的动力.没有企业文化,企业就不能称为企业,充其量只是一个工厂.

企业买的是产品,产品最好的包装是文化包装,独立的产品别人都可以模仿,超越,但是加上了企业文化的产品是无法学习的.企业文化建设在公司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让员工产生以企业为家的感觉,自觉为企业奉献.

建设企业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入手:1.明白自己企业的定位和中长期规划,是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企业,想向自己的目标群客户和社会传达怎样一个优秀企业形象.而做为企业主管,明白自己要达到这些工作需要做什么,如何细化目标.(你们公司是IT服务行业的,那么口号可以拟为\"您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目标\",可以考虑在职员之中征集合适的口号.)开展丰富多彩的企业文化活动,让员工加入进来.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问题,是一个长期任务,许多大企业还在不断投入大量资金,人力和资源在解决企业文化建设问题.而且,企业文化是建立在优质产品基础上的,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推荐第5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浅谈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上与实践上取得了很大成绩,对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在知识经济到来的今天,企业要想发展并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

首先,从战略高度看,企业文化可以明显地将该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可以传达该企业的经营理念并以形象的视觉形式宣传企业,可以提高企业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企业士气。其次,从经济的角度看,只有实现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的发达,然后才能有文化的昌盛,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正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群众的文化消费也将进入更加旺盛时期。企业生产出的产品中的精神文化含量愈高,其经济附加值也就愈高。再次,从文化的角度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文化在保持其意识形态属性的同时,其产业属性也越加明显。一方面,在文化产品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价值规律、市场机制等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产业和社会化大生产已成为现实,文化产业已普遍具有生产、流通、交换、消费等市场条件下经济运行的基本特点;另一方面,随着高新技术尤其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文化产品的生产效率将越来越高,文化传播的力度将越来越大,文化的覆盖面将越来越广,文化的表现力和感召力将会得到空前的发挥。

最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也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社会的规范化发展,人类文化素养的进一步提高,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确实越来越突出,甚至会具有全局性的决定意义。因此,面对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当切实把握好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的辩证关系,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

二、企业文化对企业竞争力会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中生产要素的质量。尤其影响作为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创业者和普通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具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有着什么样的价值观念,会极大地影响他们对待生产劳动的态度从而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所以精神气质是人力资本的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是否具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是否能够承受创业活动的辛劳,这和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衡量一种文化能否对创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核心的标志在于这种文化能否培育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企业家。

其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活动的软环境。从具体内容来看,企业文化表现为与民众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有关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和精神状态,即民众个体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这是企业文化的微观内容;企业文化也包括鼓励并支持民众参与经济活动的环境和制度,这是它的宏观内容。在硬件条件一定的前提下,企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就是一个企业的软环境。软环境本质上是人的素质问题,软环境的好坏影响到市场秩序、投资水平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再次,企业文化影响企业经济的产业结构。具体来说又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特定的文化类型决定了特定的企业组织形态。第二,文化的类型决定了产品的品质。劳动者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平、个人爱好以及鉴赏能力,都有可能摧毁或者挽救一个产业。第三,消费者的水平将是产品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消费者已经不再是被动的产品的接受者和使用者,消费意识和消费品味对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产生强大的影响。好的消费者是一种竞争力的源泉,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三、企业文化能够提升企业战略管理能力。

首先,企业文化有助于明确企业总体战略、经营战略和职能战略,根据国内外市场环境、国家政策、国际规则等外部因素的变化,结合本企业实际,明确企业发展目标,提出实现目标的重大方针与计划,确定企业经营业务类型,确定产业发展方向以及它的竞争地位,避免盲目跟随别人,造成决策失误。

其次,企业文化有助于提高企业学习与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企业,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能力,为实现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创造条件。学习能力是企业生命力之根、竞争力之本、创造力之源。要建设学习型企业,树立忧患意识,着力增强获取知识、传递知识和发明、反思、推广、执行的能力。要拓展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探索企业内部知识分享的办法。要在重视经营者个人学习能力的同时,提升经营团队的学习能力,并转化成企业组织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保证。企业可在全球范围内同行业中寻找战略伙伴,通过持有外国公司股权,跨越式提升研发水平。加强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实现双赢。积极参与国际国内专业标准制定工作。可以大力推进企业制度创新,使具备实力和条件的企业,积极争取上市。企业上市不仅仅是解决一个企业融资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企业引进一套外部规范机制,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改善企业形象。

再次,企业文化有助于积极推进国际化战略。目前,国家实行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的政策,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机遇,有利于化解人民币持续升值和国际贸易摩擦

带来的市场风险。大量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增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能力,积极引进与消化吸收国际先进管理与技术,善于利用国际资本、人才等资源和市场,采取合作、合资等方式,提高国际化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但在合作、合资过程中,要谨防“国际化陷阱”,注意规避风险。

四、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提炼企业精神、树立企业管理风格。

首先,企业文化核心是企业精神,随着企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职工的思想素质和精神面貌在企业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和升华。第五,企业文化突出以人为本,把情感融入管理,把管理和情感融为一体,有着凝聚职工,促进企业发展的无形力量。 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时代要求。企业精神必须反映企业的基本宗旨,把“以人为本,服务至上”作为员工的行动指南。在目前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下,面对市场经济和企业体制改革的形势与要求,企业精神应该强化爱岗敬业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知识创新精神,努力培养企业员工的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发展观念等现代意识。 企业精神是企业的灵魂和支柱,集中反映了企业职工的思想活动,一般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是企业职工对企业发展命运和未来所抱有的理想和希望。因此,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中,要精心分析,全面归纳,反复推敲,从企业的宗旨、目标方向等方面进行概括提炼出来。

其次,企业要以企业精神具体化为企业的管理和服务风格。包括管理观念、管理手段、管理技术等。如依法治企、从严治企、规范化管理、微机管理、服务承诺制等。企业管理风格不是一天两天,一月半月就能形成的,而是要经过长期的时间培养。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发动职工充分讨论定出基本内容,然后通过广泛宣传,并由领导示范影响职工,一步一步地树立起来。

总之,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

推荐第6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示例

免费

分享

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示例

近年来,山东XX通过大力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使富尔员工的整体素质得到很大提高,增强了公司的凝聚力、发展力及整体合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获得较大提升

一、内外因相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生根萌芽

首先,这是竞争的需要。山东富尔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越来越感到竞争的压力,从起初的一家独秀到如今的全市30多家监理企业同台竞争,监理行业的龙头领先地位越来越受到诸多方面的挑战。我们认识到:公司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从企业发展战略来看,现代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已不再单纯是人、财、物的竞争,而是文化的竞争,最先进的管理是用文化进行管理。俗话说“一年企业靠产品,十年企业靠人才,百年企业靠文化”。一个企业独特而先进的文化,是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必须重视文化的因素。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目光瞄准了企业文化建设。

其次,这是提高团队素质的需要。自公司改制后,招录了一批大中专毕业生,他们要完成从学生到员工的转换,必须使自己的工作能力、道德品质与岗位密切结合,同时还要学会团结协作。否则,很难形成团队精神、团队合力。作为服务型企业,山东富尔及时认识到了团队合力在竞争中的重要性,认为员工是企业最大的资本、资源和财富,决定着企业的命运。由此,富尔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价值观,以企业文化建设作抓手,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和道德品质,凝聚了人心,稳定一团队,提升了整体合力。

二、企业发展与文化相伴,浇灌企业文化落地开花

XX在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帮助指导下,着手制定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发展纲要,以三年为一阶段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每一年的具体方案和实施步骤。当年8月,公司印发《山东富尔企业文化建设的决定》,举行了企业文化建设启动仪式,成为XX市建设系统第一家进行系统化、体系化、工程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正式启动标志着富尔发展进入了管理以文化为导向的全新阶段,踏上了以文兴企、内涵发展的经营管理之路,开启了富尔第二次创业。

第一年是文化启动年。重点是强化全员学习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通过印发《“建学习型组织,做知识型员工”学习制度》,制定“1063”全员读书计划,要

免费

分享

创新

求高层每人每年读10本书,中层读6本书,基层读3本书。在倡导员工业余自学的基础上,组织集中学习,定期召开全员学习交流大会,评选优秀读书心得,严格实施奖惩,以此达到凝心聚力、强化战斗力和创造力的目的。同时安排精干力量,通过调研、整合、梳理、提炼,编制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的《企业文化手册》,下发员工人手一册,使人人可学、随时随地可学,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员工的整体文化素养。

第二年是文化宣传贯彻年。重点是巩固基础,深化理解,提高认识。通过季度学习交流大会、年会、专家授课辅导、执行力培训、拓展训练等方式,积极为员工搭建学习的平台,由高层领导亲自宣讲和解读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内涵,以宣传促认同,使员工透彻领悟企业文化的内涵,将文化理念内化于心,真正用理念指导行动,用思想约束行为,实现“知行合一”。同时结合富尔文化理念与规章制度等,归纳出版了《员工手册》一书,将最基本的职业操守、行为要求以及员工的权利义务、薪酬福利等纳入其中,成为全员共享、共守的标杆准则。

第三年是文化巩固提高年。主要是对前两年的文化建设成果进行回顾、总结和提高。在实现理念创新的基础上,集结出版了《企业文化与故事文集》一书,通过征集、筛选、修改、点评等多个环节,最终分党建、管理、责任、服务、成长等10个篇章,共收录了61篇文化故事,树立了富尔人自己的典型和榜样,使员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同时,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着力创建富尔品牌,在上级党委和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帮助指导下,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企业文化先进单位,力争在文化建设上达到一个新的层次和高度。

三、以感恩为核心,助推企业文化成长壮大

在企业文化三年规划的具体指导下,富尔立足自身发展,大力倡导感恩思想,在公司内外形成了“为党旗添光彩、为政府分责任、为社会做贡献、为企业增效益”的良好氛围。

一是真诚感恩客户。对社会客户和业主客户坚持“真诚优质、满意超值”的经营宗旨和“诚信、守法、公正、科学”的行业准则。同时,公司特别制作了“感恩墙”,把为富尔发展做出过贡献的客户代表名片制作成看板镶嵌于墙上,直接映照出富尔人“饮水思源、心怀感恩”的价值理念和信仰追求。

免费

分享

创新

二是真诚感恩员工。定期给员工涨工资、提待遇、增福利,切切实实让员工得保障、享实惠。确定了“企业用工自主,员工进出自由,择优考核录用,双向动态签约”的新型用人机制,充分尊重员工的权利。对管理人员坚持通过竞聘上岗,实行“业绩考核、能上能下”的管理任用制度,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

则。同时,富尔注重对员工队伍的培训教育,加强后备人才库建设,逐步建立起了一支文化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技术能力精的员工队伍。

三是真诚感恩回报社会。公司先后在“慈心一日捐”、农村助教、汶川地震捐款、青海玉树捐款等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和抗震救灾活动中捐款共计XX万余元。

四、开花结果,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丰收

几年来,山东富尔以企业文化建设为着力点,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切入点,以企业可持续发展为出发点,逐步提炼出富尔的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价值理念、管理理念、学习理念、创新理念、和谐理念等文化理念,逐步形成了富尔的党建文化、企业文化和学习型组织文化有机融合的文化特色和模式,综合效益得到了实质性提升。

1、出精品。精细化的管理,满意超值的服务,使富尔的精品工程日益增多,已有30多项获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威海公园绿化美化工程、威海国际商品交易中心工程分别荣获国家工程质量最高奖“鲁班奖”,威海市海滨南路改造工程、昆明路延伸工程分别荣获国家市政工程“金杯示范奖”,威海市立医院特检病房大楼荣获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2、出合力。经过第一个三年规划,富尔的企业文化建设已经初具规模,价值理念体系、行为规范体系、企业VI和多种载体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以党建引领方向,用文化凝聚力量,让学习成就未来”三者融合的特色文化模式初步形成,在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团队凝聚力等方面,产生了重要作用和良好影响。

3、出效益。经济效益方面,合同签约率逐年提高,年营业收入连续多年以平均18%的速度递增,文登、乳山等地的分公司筹建工作正在紧张进行中。社会效益方面,公司先后被评为全市“建设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捐资助学先进单位”、“建协系统先进党支部”、“文明单位”、“抗震救灾先进集体”、“建设工程造价咨询先进集体”及全省“建设监理创新发展二十周年先进企业”、“优秀工程建设项目招标代理机构”等荣誉称号。

免费

分享

创新

五、企业文化建设的未来展望

富尔企业文化建设已经走过了三年的传承与实践,正在进行的第二个三年规划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阶段,也是实现富尔五年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我们将坚持系统规划,每年有主题、有目标、有创新、有成效,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事业持续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强大支撑和源动力,使每位员工都成为富尔文化的优秀执行者和推动者,用文化引领富尔从优秀走向卓越。

资料来源:http://www.daodoc.com/data/xdth/

推荐第7篇:农村信用社论文_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河北省阜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大白信用社

[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 以人为本 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一般而言分为调研诊断,体系形成,深植实施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调研阶段,采用的方式一般有三种,分别是资料研读,访谈调研和问卷调研。具体而言,资料研读是系统查阅组织的历史文献,领导讲话,出版物,媒体报道等资料。访谈调研包括一对一的访谈方式和一对多的群访形式,涉及组织中各个层级人员及外部利益相关方。问卷的调研包括对文化问题、管理问题,员工满意度等内容。通过这几种形式的调研最终梳理出组织的历史优秀文化基因,现状管理问题,未来期望认知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提升建议。当然调研的结果要以调研报告的形式呈现给组织的领导人和管理者。

第二个阶段是体系形成阶段,主要工作是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形成文化体系。文化体系的内容涵盖组织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管理理念,企业精神、行为准则等内容。文化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企业历史,现状及未来的认知而提炼出来的,而不是策划出来的。体系的提炼要立足于组织的现实情况,要代表企业的个性,要反映组织发展需要和员工心声,切忌千篇1律的照搬照抄。当然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要设计印刷成册,供组织内人员学习。

第三个阶段是深植实施阶段。文化体系形成后必须要在组织中深植实施下去才会发挥文化的指导和统领作用,否则就会变成文化作秀。文化深植要通过各种深植活动来实现,一般而言包括文化培训,文化研讨,主题活动,文体活动等形式。通过这些活动将组织文化的核心理念渗透到组织的管理实践中,改善组织各项制度,指导和规范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统一组织内部认识,最终实现文化团结人,激励人的目的,提高组织绩效。当然对于深植实施的效果也要通过定期测评的方式进行检验,并及时修正和完善。

组织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组织领导人和相关文化负责部门长期坚持的践行和宣传,尤其是组织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有力推行,才能使文化建设真正落实到位。

希望能帮到你。

近几年来,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不但支持和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而且全面提高了整体业务水平,行业自律也得到了强化。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状况逐步改善,社会地位不断提升,形成了自身特色的文化内涵。但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就是规模、效益增长,稳健、审慎不足。要想实现科学的发展,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方面抓发展不放松,别一方面更要把稳健放在首位,把合规文化建设引入和贯穿到业务经营的每个环节,才能促

进各项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现状

1.概念认识雾里看花

提起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大多员工不知所以然,他们往往把农村信用社内部开展的文体活动、惠民活动当成企业文化,热衷于活动的轰轰烈烈,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硬性指标来完成;还有的农村信用社把以前开展的一些文娱活动都归纳为企业文化,在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中并没有搞明白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2.思想认识墙上芦苇

员工素质的低下是思想认识底子薄的根本原因所在,它严重障碍了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的建设与发展。由于农村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存在近亲繁殖等现象,新鲜血液没能得到及时充实到信用社,而低文化员工对新鲜事务接受能力低下,对企业发展方向不能领会或领会不深,对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不能理解或认识不到位,因此在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上表现为整体思想认识打不开局面。

3.对潜在的优良传统没能系统总结上升到文化层次

农村信用社已经能够生存繁衍50多年且成发达之势,可见其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精神所在。如何发掘和开发并系统地总结,使其上升到“文化”层次,形成农村信用社发展的精神支柱之一,此项工作整体上来说处于停滞不前或才起步。

4.党组织在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发挥不充分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系统建立了自己的党建体系,大多县级联社

以上都建立了党委,各农村信用社成立了党支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业务发展中得以充分显现,但对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却认识不足,更有甚者仅停留在形式、花架子的错误认识观点上。

二、加快农村信用社企业文化建立完善的措施和途径

1.树立自身品牌、创新服务

农村信用社要在激烈的市场中生存并发展,就必须转变经营理念,找准市场定位,以服务三农为主体,服务地方、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不断加大支农贷款的投入,创新金融工具和服务手段,以信贷结构调整倾力支持农民致富、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切实解决农民贷款难问题,打造农民普遍认可的品牌文化,使广大农民充分感受到农村信用社是农民的银行、自已的银行、可信赖的银行。服务是农村信用社的宗旨,也是各项工作的出发点,更是现代金融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农村信用社要根据市场变化,不断创新服务品种,随时满足市场需要。在抓好柜台服务的同时,还要延伸服务区域,不但要形成优良的服务作风,还要探索灵活的服务方式、构建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服务占领更大市场与空间,拥有更多长期优良客户,创造业绩,树立更好的信合形象。

2.从服务下手,贯彻“顾客至上”的经营理念

良好的服务是在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关键,信用社应当积极提升自身服务质量,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首先是规范服务环境,农村信用社各营业单位的建设必须使用省联社统一规范标准,统一机构名称,在规定位置悬挂统一的机构牌、利率牌、营业时间牌。

营业室要统一悬挂服务公约、服务承诺、服务电话号码,做到悬挂齐全、端正、服务环境整洁、美化。二是完善便民服务设施。营业柜台外应配备沙发、坐椅、老花镜、验钞器具、书写用笔墨等。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一套整体形象设计方案,从员工的仪表、站立、坐姿到办公桌椅、社区卫生、花草等外部环境都要给客户一个全新的感受,使客户有宾至如归的感觉,不断创造农村信用社的优质服务品牌。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实施奖励机制,加大员工培训教育力度在世界上经营良好的大企业中,优秀企业都建立有完善的竞争激励机制与教育培训系统,有的企业甚至还办有自己的学校,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更是逐渐多元化。农村信用社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前,一方面提前准备,尽快建立、健全完善的竞争激励和人才任用机制,通过竞争选拔优秀人才,唯以重任,创造言论自由、工作自主的内部环境,更好的实现员工的自身价值,促进信用社实现双赢;另一方面,农村信用社还应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加强教育培训工作,既要制定完善实用的培训工作制度,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要通过培训达到教育员工、充实员工、提高员工、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信用社人才储备库的目的,增强信用社竞争力、创新力、生命力,使信用社的可持续发展具备可靠的动力。

4.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在现代企业中的重要作用无可非议,也是许多成功企业的基本原则,它是企业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农村信用社

作为金融企业自然毫无疑问的应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重中之重,了解员工、理解员工、引导员工、爱护员工、关心员工、信任员工、增强队伍凝聚力,知人善用,让员工人尽其才,各显所能,各施其长,促进员工实现人生价值,推动企业实现更佳业绩。

现阶段农村信用社正面临向商业银行改制的关键时期,面对众多金融机构的竞争,建立完善良好的企业文化迫在眉睫,它将是信用社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好的立足农业,服务三农的保证。

推荐第8篇:企业文化建设学年论文

浅析我国企业文化建设

——以中小企业为例

朱丽峰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呈现出繁荣景象,各类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些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快速增长,特别是在东部沿海地区,但是众多中小企业都难以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本文从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通过借鉴大型企业优秀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有针对性地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与思考。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困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长期生存与发展的灵魂。在企业文化建设突显其重要意义和大型企业成功实践的同时,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出现了严重缺失的现象,呈现出只抓业务、不抓文化建设的窘境。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困境成了其长期生存和长足发展的制约与束缚。

一、企业文化概述

(一)概念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它是企业的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群体意识和经营理念的一种综合体,是一种以人为中心的企业管理理念,成为企业竞争中不可忽视的软实力。企业文化既包括外围层即外在的文化形象,如形象标识、员工的统一服装、口号、标语、企业的装饰和面貌、产品的外观等,也包括中间层即企业中所遵循的制度和行为准则,更为重要则是核心层即在长期的生活和工作中逐渐积淀而成的,渗透于企业全体人员心灵之中的,企业领导和员工共同信守的意识形态,包括理想信念、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经营思想及精神风貌等。

(二)企业文化的作用

通过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向外部市场阐释着经营生产的理念,传递着企业追求的价值,并且以最易接受和消化的形式向内部职工说明了企业的定位,凝聚着人心。

(三)海尔集团优秀文化建设案例

海尔公司在1984年成立时仅有员工800人、负债147万元,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就在上海证劵交易所成功上市。1996年,海尔在全国500强中名列第30位、销售收入162亿元、利润4.3亿元、品牌价值118亿元。是什么让这个濒临倒闭的企业起死回生,成为世界知名品牌?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用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玄机:用无形资产来盘活有形资产是通过人来实现的,只有先盘活人,才能盘活资产,而盘活人的关键是文化先行,文化力先行。海尔集团总裁杨绵绵说,海尔员工需要企业文化,它时时赋予员工新的观念,更激发起他们无穷的创造力。

张瑞敏先生就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他在创业之初就高举企业文化的大旗,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尔文化。在海尔集团的文化战略系统中有三个子系统:一是内部系统,即用海尔的核心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外部系统,即用海尔的营销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三是用海尔的战略观念,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

从“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OEC管理模式,到每个人都面向市场的“市场链”管理,再到“人单合一”的发展模式,从“敬业报国、追求卓越”的海尔精神到“迅速反应、马上行动”的开拓国际市场的理念;从“用户永远是对的”服务观到“只有淡季的思想,没有淡季的市场”的市场观念,海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许多全新的理念。

二、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忽视甚至无视文化建设

我国许多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只抓业务、不抓文化建设的现象,侧重于关注企业自身的赢利能力,精神领域建设受到忽视,导致企业发展畸形。企业创始人或领导者只将目光盯在订单、生产、销售、成本和获利上,无暇顾及或者认为不必顾及企业内在的文化、精神层面的建设。

(二)创始人文化即企业文化

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是创始人在创业**中历经艰辛创办而成,企业创始人掌握着对企业的绝对领导和控制。因此,中小企业创始人的素质、行为方式、价值观、思想意识等对其所拥有的企业有着全方位的影响。这类型的企业文化局限在创始人的限制下,没有员工的广泛参与,缺乏民主决策和科学论证,实际上造成企业文化的相对封闭性。

(三)多元化的人际关系

中小企业主和职工之间既是社会主义的劳动者,又是“老板与伙计”。这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使得私营中小企业文化中的群体关系呈现一种极为复杂的多元化的状态:利益与共形成平等合作的气氛;存在或强或弱的人身依附关系,而且有强烈的血缘观念、地区意识、裙带关系;具有浓厚的个人主义色彩;中小企业主很少考虑下级和工人的意见,辞退工人简便,进出自由度大。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反映了私营中小企业同时兼容了家族观念和地区意识,追求利润目标和社会主义的平等原则,中小企业文化呈现着混合色彩。

(四)企业文化口号化,缺乏内涵

一个企业的文化是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日积月累的沉淀,具有丰富内涵,是企业价值追求和全体领导与职工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高度默契的体现。用于传承和对外传递的方式仅仅是企业文化内涵的外在表现形式,借助此种表现形式是为了使精神内涵便于传播和发扬。然而许多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时忽视企业文化真正内涵的塑造,而是只注重外在形式,肤浅地将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口号。在企业上下齐心呐喊口号的同时很少或者几乎没人体会到口号背后应有的内涵和文化积淀,导致企业文化虚有其名。关于企业文化的理论不断推出,而我们却看到为数不少的企业提不出自已的企业精抻。一些口号式的企业精抻,不仅对内起不到激励职工的作用,还暴露了管理层的肤浅、懒惰、不求甚解或附庸风雅的消极面。

(五)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创新和个性化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企业口号中有“创新”与“开拓”的使用率超过了30%,“团结”高达40%,模仿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通病。文化口号照搬照套,没有考虑不同行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差异,没有考虑自身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等,把这些高度雷同的词汇作为企业口号不仅没有新意,不能被企业员工认同、被社会公众所接受,也不能达到凝聚人心、团结斗志的效果。

三、对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困境原因分析

(一)我国企业发展的历史原因

众所周知,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由于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企业的发展受到了政府部门的严格限制和监管,政府部门成了企业发展的真正领导和决策者,导致企业丧失了在经济活动中作为主体所拥有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产销由政府统一配置、企业发展由政府决策,在缺乏竞争机制的经济活动中没有企业会重视和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或者只注重由政府部门领导所带来的政治文化和官场文化,这不仅在时间上影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更重要的是在思想观念上留下了“顽疾”。

(二)中小企业生存环境恶劣,无暇顾及文化建设

在我国国企改革之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逐渐成为主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通过国企改革,大型企业抓住了机遇,呈现出新的发展活力,但是在国有大型企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中小企业由于在资金、技术、资源、人力等方面的不足难以形成规模,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处于不利的地位。因此,中小企业主为了企业生存将绝大部分精力和资源用于产品开发、生产经营和销售工作,没有意识或者无力顾及企业文化建设,由此导致无力顾及文化建设—文化建设缺乏—文化建设制约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中小企业盲目发展,昙花一现。

(三)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和制度规范

我国中小企业文化研究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还缺少系统完整的企业文化理论,以至在构建中小企业文化的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理论指导。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失之过宽,认为是可望不可及的东西,认为在现阶段还不宜推广;有的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文化的认识又失之过窄,认为增设文化设施,开展文体活动就是中小企业文化,于是热衷于办剧团、成立运动会等等;也有的中小企业把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看得过于简单,认为提出几句响亮的口号作为中小企业精神,写在纸上,贴在墙上就行了,满足于表面文章,不愿花大力气,下苦工夫。这也是目前重塑中小企业文化必然遇到的问题。传统文化过于重视人伦关系,也造就了我国中小企业文化严重轻视法制的缺陷,在我国的很多中小企业中,缺乏严格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个人说了算的非制度化现象相当普遍。

(四)企业领导者素质缺乏

我国中小企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向社会证实了他们的能力、魄力、胆识和才气。然而不同时期的中小企业家所处的体制背景、政策环境、机会与挑战各不相同,他们的性格特征和素质也差异万千,甚至出现“暴发户”、“土财主”的现象,在知识经济成为发展主流趋势的今天,难以适应对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要求,这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昙花一现,“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成为我国企业界的一大特征。很多优秀的中小企业家业绩曾经无比辉煌,后来却日渐陨落,中小企业家们自身的某些特点却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创业者成功或失败的关键原因。

四、改善我国中小企业文化建设困境的对策

(一)企业领导者要提高自身素质,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倡导者、建设者,具有总揽全局的作用,企业文化又体现着领导者的经营哲学、价值观和领导风格,因此,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认真学习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知识,全面深刻地理解企业文化内涵,积极主动地践行企业文化建设活动,身先示范地带动企业全员参与进来,做企业文化建设强有力的推动者。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专门的管理层培训工作对企业管理者进行系统全面的企业文化建设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定期的职员交流学习和文体活动发扬和深化企业文化内涵。海尔集团CEO张瑞敏先生就是海尔集团企业文化的总设计师,

他在创业之初就高举企业文化的大旗,通过日以继夜的辛勤耕耘,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海尔文化。

(二)紧密结合企业实际,科学制定文化建设规划

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必须明确,目标明确了之后,才能在一定时期内围绕目标开展活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企业内部和外部两个系统。企业内部主要是调整好管理者和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产品质量,保持企业生产经营的有序进行。企业外部主要是调整好与客户的关系,不断满足客户新的需求,搜集反馈市场信息,扩大市场占有率。此外,还需要考虑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以及企业未来的发展与定位等。在海尔集团的文化战略系统中有三个子系统。一是内部系统,即用海尔的核心价值理念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二是外部系统,即用海尔的营销模式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三是用海尔的战略观念,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及时抓住机遇发展企业。

(三)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员工的真正参与

企业领导者是企业发展前进的火车头,而全体员工才是火车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仅有领导者的重视和带动远远不够,还要落实到全体员工,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中。员工是企业发展的主体,离开了广大员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只能变成空洞的口号。建设企业文化,要充分调动广大员工参与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员工参与企业文化的建设,让其真正成为企业文化的设计师。

(四)突出创新,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企业文化建设要立足企业实际,服务企业实际,避免引进而不消化、模仿而不创新。每个企业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和特点,因此中小企业要在实际需要的情况下大胆创新,突出自己的内涵,做到与众不同,彰显自我。同时,企业文化需要贯彻到企业的各个环节,在企业文化的指引的促进下进行企业各项工作和活动,避免只喊口号没有内涵,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五)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孙子兵法》等。商场如战场,许多优秀的企业家在学习传统优秀文化,提取其精华内容来指导企业领导工作,将战场上的谋略和方法运用于商业竞争,意义深远,效果明显。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今天,更要积极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建设经验,将本国与世界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融合起来,创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竞争的软实力,只有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丰富企业内涵与底蕴,才能从精神层面指导和激励着企业全体人员的为共同的信念和目标而奋斗。加强中小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凝集力,提高管理和职工队伍整体素质,对于中小企业走出“昙花一现”怪象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刘光明.《企业文化》.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 郭鑫.海尔精髓企业文化与海尔业绩[M].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3.01

[3] 周施恩.企业文化理论与实务[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01

[4] 周霞.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的误区及对策[J].社科论坛,2010.09

[5] 殷一平,论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商业现代化[J],2007

[6] 魏杰.企业必须要解决的三大创新问题.财经界,2006.2

[7] 崔元丽,董瑞兴.论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J].改革与开放,2010.07

[8] 王吉鹏.企业文化建设[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05 [9] 丁军,发展企业文化加强企业管理,企业管理[J],2009

[10]王斌,略论企业文化管理的构建与意义,企业改革与发展[J],2008 [11]胡亚非.浅谈国内中小型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J].企业发展,2010.06

推荐第9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浅论企业文化建设中须解决的问题

先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执政党的形象,是旗帜、是号角,先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是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成长的灵魂,是一种经济文化、组织文化、管理文化,是推动企业不断前进持续高速运转的强大精神力量,没有企业文化,再高明的经营战略和管理手段也难于成功。企业,成也在文化,败也在文化。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一门当代企业管理的最新理论,是企业生存的基础、行为的准则、前进的动力、成功的法宝、时代的要求。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有人也称它为企业的“灵魂立法”。企业文化是随着企业诞生而产生的一种与其物质基础相适应的微观上层建筑,是一种能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气各种因素的总和。是一种规范、引导、凝聚和激励企业员工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的精神力量。面对以全球一体化为特征的新经济形势,企业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企业的关注。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已成为今后各企业工作的重点。 企业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属性,即民族性、时代性。企业文化建设一方面要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以实现其本土化。我国建设企业文化有着良好的基础,我们的先人曾创造了古代灿烂的历史文化,诸如经营管理上的坦荡经商,行仁布道,诚信为本,严于管理等经验,对今天的经营管理有着直接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面对一个竞争激烈、价值多元的全球一体化市场,企业要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以实现其国际化。作为管理学属性的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密不可分,它必须在企业管理中才能发挥作用。脱离了企业管理这一实践的土壤,企业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也就失去了对实践的指导意义。21世纪将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企业能否培育自己的文化并发挥其作用,将决定其在21世纪的生存能力,企业的文化将成为未来企业的第一竞争力。

但是,企业文化建设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搞好企业文化建设,需经过长期不断的探索和实践,才能形成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企业文化建设模式。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我认为企业须解决好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文化建设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员工的心声,表现他们最珍视什么,希望怎样工作,怎样生活。而有的企业只注重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甚至有的纯粹是应付上级的检查,光说不做,言行不一致,只图形式,表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企业家、管理者到全体员工都应积极参与,如果只是政工人员在那里单打独斗,而其他人员对此不予理会的话,企业文化就只能沦为“两张皮”,变成虚假的企业文化。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可以把员工个人的追求与企业的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将一盘散沙聚合成团队的整体力量,然后通过对企业价值观的引导,使全体员工形成共识,按照企业整体价值取向行事,使自己的行为基本符合企业目标的要求,自觉遵守群体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优秀的企业文化一旦形成,就会产生一种无形力量,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起到优化作用;同时也是一项巨大的无形资产,能为企业带来高美誉度和高生产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创新,创造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塑造有鲜明特色的本企业文化。 一要有观念特色。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全体员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也可以说是企业的基因。一些国际大牌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追求;IBM的三大价值观之一是“追求卓越”,微软公司的秘诀之一是“不断淘汰自己的产品”,中国的海尔集团,在整顿收编的企业时,最先派过去的不是财务专家或销售专家,而是“企业文化小组”。足见古今中外,只有理念、价值才能引领企业不断身更高的境界提升。

二要有行业特色。行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企业精神上。一个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只能从其创业、发展、开拓市场的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并成为企业的特色。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能够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企业经过实践和归纳提炼,初步形成自己的企业精神,它是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的基础,也是企业宝贵的精神财富。

三要有品牌特色。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好品牌代表一个企业的形象,有的甚至代表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形象。就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只有在高、精、尖、新的建筑领域多创部优、国家工程,才能打出自己过硬的品牌。有了品牌特色,才会产生品牌效应,树立起企业良好的形象。

三、企业文化建设要坚持以人为本。

人是企业的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重视开发人的精神因素,确定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才能,使全体员工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形成一致的奋斗目标,形成持久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一个企业光有先进的技术装备,而没有配套的先进管理和吸引人的企业文化,是无法长期有效地运作的。企业的活力归根结底来源于人,企业文化的中心也是人。因此,以人为本不是一句口号,关键在于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和落实。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高员工的觉悟,把个人利益统一到企业目标的大环境之下,让其认识到“大河无水小河干”,即企业利益最大化是员工利益最大化的保证。员工无形中形成一种自觉意识,结果自然就是“小河有水大河满”,即员工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努力工作。例如我省的美菱集团能取得今天骄人的成绩,与公司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密不可分的。

四、企业文化建设要以市场为导向,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当前我国不少企业现有的企业文化仍然是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企业文化的延续,从市场经济对企业的要求来看,这种文化已成为这些企业进一步提高生产力的桎梏。在这个意义上说,重新塑造企业文化正是我国很多企业深化改革、摆脱困境的关键所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只有满足顾客、员工、和社会等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和要求,同时在质量、成本、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取得竞争优势,才能获得持久发展。所以,如何根据市场经济提出的这些要求,确立适合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观和规范,是我国企业在改造企业文化方面所要思考和解决的着重点。几乎所有企业文化建设取得成功的案例都表明,改造企业文化只能自上而下的进行。这是因为,改造企业文化意味着要提出新的价值观观念,确定需要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意味着改变那些与新的价值观念不协调的政策和制度,而只有最高管理者才拥有改变价值观念和深层机制的权力。同时,新的价值观念要渗透到整个企业中去,也只有从高层到底层,才会取得实效。没有来自最高管理者的决心和榜样行动,新的价值观念就难以扎下根来,新的企业文化也不可能繁荣兴旺。因此,最高管理者公开表明赞同改造企业文化的坚定态度,并且花费时间和精力致力于推动企业文化改革,是至关重要的。

新的世纪,是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世纪,是文化的世纪。经济的全球化,带来了国际经济活动中文化上的碰撞和融合,文化的通畅与阻制成为现实中急需解决的迫切问题,我国加入WTO后,国际贸易更加频繁,国内企业的跨文化管理也提上了重要日程。为了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建设一个以企业精神为灵魂、以企业制度为依托、以企业形象为载体的先进企业文化,是我国企业面临的紧迫而繁重的任务。坚持“创新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诚信是企业文化的基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立足中国国情,总结新鲜经验,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借鉴国外有益成果,努力建设无愧于前人和当今时代的先进企业文化,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休宁县公路管理局:程双好

推荐第10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人事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企业人事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与人力资源管理

提要良好的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是一种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势。

关键词:企业文化;人力资源;员工认同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各类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企业应该认识到:先进的企业之所以先进,就是因为先进企业的文化更能适应激烈竞争的要求、更具有生命力的缘故。企业文化是指:团队所有成员共享并传承给新成员的一套价值观、共同愿景、使命及思维方式。它代表了组织中被广泛接受的思维方式、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果“企业的文化”不能承担企业战略、经营目标的要求,那就有必要建设强势的、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文化”。激烈竞争的经济环境要求人力资源成为企业变革的推动者,企业文化导向下的人力资源管理会使管理更加有效率,二者互相促进,形成一个和谐向上、充满活力与朝气的企业目标与员工价值自我实现相一致的利益、文化、精神共同体。笔者通过查阅各种资料,并结合几年来的工作,得出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体会。

一、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建设企业文化,发挥人力资源管理优势

企业人力资源工作者,必须深刻理解中国国情和企业自身的特点,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具体

而言,就是要坚持“以我为主,适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纵观近20年来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历程,中国企业值得我们借鉴的经验很少,企业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过于偏重对西方企业文化理论的引进借鉴,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本企业优秀文化挖掘、提炼得不够,而且这样简单的“拿来主义”,不是我们企业所需要的。当然,我们并不排斥外来先进文化,但简单的“生搬硬套”,很难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

近年来,河北一兽药业有限公司始终坚持“诚信、创新、责任、奉献”的企业品格,努力实现“让客户放心,让员工放心”的企业目标,以“办好兽药事,做好兽药人”为标志的企业信念,是对一兽药业全体员工做事原则、做人标准的规范。一兽药业文化建设依靠思想文化的灌输,价值观念的认同,感情的互动和良好风气的熏陶,不断丰富一兽人的精神世界,不断增强一兽人的精神力量,不断满足一兽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一兽药业有限公司把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激励人、开发人的潜力作为管理的核心内容,给人以思想、精神、知识和技能,发挥对人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作用,满足职工参与管理的热情和自豪感,引导职工认识自己的意义和价值,切实培养以人为本、以德为魂、以信为根、以诚待人的行业核心价值观。通过实施文化建设,使员工的意识形态发生了转变,对内凝聚了力量,对外树立了形象,把三个文明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形成了一种管理模式,构建了公平诚信、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和谐一兽。

二、打造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减少人才的流失

企业文化的塑造已经成为现代化企业精神激励的重要手段。实践表明,有着良好文化的企业,人才的流失是明显低于那些不重视企业文化塑造的企业的。当企业文化和员工的价值观一致时,当企业文化充分体现到对员工的尊重时,员工会与企业融为一体。员工会为自己的企业感到骄傲,愿意为企业奉献自己的智慧。任何企业都有文化,尤其对于我们经历原事业转制为国有企业,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风风雨雨后,员工对文化有了许多自己的看法。很多人把企业文化认为是领导文化、高层文化,这是片面的,企业文化并非只是领导的一己之见,而是整个企业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只有得到大家认同的企业文化,才是有价值的企业文化。

要得到员工的认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为每位员工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员工懂得自己所在企业存在的社会意义和自己作为企业一员的意义,从而产生使命感与责任感。首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在招聘阶段通过有目的的公关活动和广告宣传,让潜在的员工了解企业的文化,特别是企业的基本价值观念、基本的原则和宗旨;并用合理的测试手段分析判定应聘者的价值倾向与企业的价值观体系是否一致。对招聘来的新员工进行企业文化培训,即入厂教育(规章制度奖惩纪律方面的教育及企业发展史的教育),接受本企业好的传统。这种上岗前的培训、入厂教育对于新企业员工的价值观念导向是十分重要的。在人力资源使用过程中培养企业员工的企业精神,良好的企业环

境和优势的产品与服务对企业员工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塑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树立不断创新的理念

成功的企业必有非常优秀的企业文化,而这种企业文化不应该是一成不变或一劳永逸的,正如人们对社会在发展、市场在变化的共识一样,企业文化也必须是与时俱进的。一个发展的企业,一定会经历不同的阶段,而企业在不同阶段面临的市场及其需要的战略也是不同的,因此,企业文化应该也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只有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才有生命力。我们说企业文化应该与时俱进,并非是要改变企业根本性的价值观。塑造与时俱进的企业文化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这个创新的过程就是:由观念(思维模式)的创新到制度和技术创新,由制度和技术创新到企业员工的行为创新的过程。不少企业往往会在经营成功后,停步在成功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上,以为只要坚持这些经验和思维模式,就能获得新的成功。殊不知,在不断变化的市场面前,经验和思维模式只能证明过去,而不能保证未来的成功。如果经营者适时地根据经营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一些具体的指导员工的理念,那就能使优秀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经过几年、十几年、甚至更长一些时间,就能形成“非常强烈”的企业文化了。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唯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是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应该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密切结合,使企业文化的渗透过程贯穿人力资源管理的始终。好的企业文化

会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有了优秀的文化,企业将不战而胜。

第11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第)

论新形势下企业文化的建设

摘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是软实力,在现代企业中,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宝贵财富,企业文化的优劣,关系到企业的兴衰和经营的成败,尤其在煤炭行业中,要想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获得持久深层的发展动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和本企业特色的文化作为支撑,企业文化建设尤其重要。 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

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精神和管理哲学为核心,以企业规章制度和物质现象为载体,以凝聚企业员工归属感、自豪感、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目标的管理文化。国内和国外众多企业的发展实践证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与经营业绩的提升有着重大的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能极大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反之将削弱企业的组织功能,甚至使企业停滞不前。不断审视和改进企业的文化建设,使之得到不断优化和完善,是确保企业长盛不衰的必然选择和客观要求。理论界将企业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的内容。进行煤矿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也要从这三个方面出发。下面我就如何深化我矿的企业文化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加强我矿的物质文化建设

物质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创造的产品和各种物质设施等所构成的器物文化,也称为表层的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的产品,提供的服务,以及企业的生产环境、工作环境、建筑装饰、标识广告等都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1.树立“品质至上”、“质量是企业生命”的理念。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涉及方方面面的因素,但归根结底是企业信誉的竞争,而信誉来源于企业产品的质量。就煤矿企业而言,持续稳定的煤炭质量,是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基础和维系企业信誉、企业品牌的根本保证。为此,每一个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必须从攸关企业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来认识抓好产品质量的重要性,把质量工作作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抓好,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只有树立质量意识,坚持品质至上,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才能有坚实的基础和条件。

2.树立良好社会形象。企业的“物质文化”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属于企业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它必须体现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制度要求,必须借助各种有形的载体和活动,它的最终目标是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表征,是体现企业个性特点的标志,是一企业区别于另一企业重要的识别要素,它包括企业的名称、标识和企业的空间结构、布局等,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优化企业容貌形象,首先要突出对企业名称的宣传与维护。企业名称不仅是一个企业的称呼和符号,而是体现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和认知度。着力抓好公司所属建筑物的规划、布局、装饰及其周边环境的美化。企业的建筑形象和环境状况,是企业和员工队伍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体现着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实力,是塑造和展示企业良好形象的重要环节。

3.还可以通过办公楼、工业广场、职工宿舍区的环境美化,广播电视、网络等宣传专栏的开辟,努力打造企业文化建设阵地,紧贴企业发展实际和时代发展脉搏,为煤矿发展营造一个优美的环境,通过有效的工作,对内为广大员工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和劳动氛围,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外展示企业的综合素质、整体实力和管理水平,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拓展力。

二、加强企业的制度文化建设

企业制度文化是企业为实现自身目标对员工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共性和强有力的行为规范的要求。企业制度文化的“规范性”是一种来自员工自身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企业每一个人,企业工艺操作规程、厂规厂纪、经济责任制、考核奖惩制等都是企业制度文化的内容。

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为着力点,切实抓好企业制度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是实

现企业文化管理,而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效率。核心价值观固然具有如此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但如果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只有软性层面的价值观建设,而没有硬性和显性层面的制度建设,那么在某些情况下,员工就会觉得手足无措、无所适从,而一旦员工的日常行为失去明确和统一的准则,实现企业高效运转就会变成一句空话。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就要靠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制度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不是盲目的。在企业管理中,规章制度的制定、实施、改善或废除,一方面必须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相适应,具体体现核心价值观,且通过奖惩等措施保证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得到贯彻;另一方面,制度文化建设还必须从企业发展的现实需要出发,从是否有利于革除弊端、堵塞漏洞、强化管理、维护公平出发。总之,优秀的制度文化建设,应该是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现实发展需要的有机统一。我们的质量、安全工作中有时之所以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的一些决策之所以有时得不到全面的落实,归究起来多数都是因为一些人制度意识不强,没有严格地执行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和程序规范。强化制度至上理念,是我司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制度、实现企业规范运作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要适应我司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健全、完善和落实企业的各项制度。好的制度能调动人的积极性,而过时的不合时宜的制度会抑制企业员工的活力。企业制度应是高于一切的东西,它约束着企业中所有人,无论是一般员工,还是企业管理者和投资者,都必须用企业制度和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任何人都不能损害企业制度,否则,企业的制度就难以得到落实,甚至会成为一句空话。树立企业制度至上的价值观念,已经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的任何人都必须把遵守企业制度作为自己的内在约束,必须以企业制度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三、加强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是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的升华,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它相对于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来说,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支撑企业文化体系的灵魂。

1.确定以人为本企业价值观,强化人本管理理念。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物质要素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相对下降,而人的要素的重要性相对上升,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务必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理念,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加强建设企业文化既要注重抓物质文化建设,又要注重抓精神文化建设;既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激励人、凝聚人的作用,又要注重关心人和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真正把“人本管理”放在首位,只有充分激发出人的热情,企业才能充满勃勃生机。

2.强化诚信经营理念。所谓诚信的经营理念,是指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要自觉地遵守诚信的经营原则,讲求信用。企业只有遵守诚信理念,才能拥有广泛的客户,才能做到既保持老客户,又能够创造新客户,从而拥有原有的市场和创造新的市场,最终使企业高效益地实现持续发展。煤矿企业的客户更为集中,市场更为单一,遵守诚信理念尤为重要。全面保证客户关注的煤炭质量、安全问题,才能取得新老业主及合作伙伴的信赖,才能在拥有原有市场的同时,不断开拓新的市场领域,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1世纪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的世界,21世纪的煤矿企业也是一个更注重企业文化内涵的世纪,这对我公司是一个机遇与挑战,我们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影而出,关键在于公司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的全面提升,而企业文化又是企业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

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惟有精神的力量生生不息。只有通过构建具有煤炭特色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企业文化,用文化的力量、创新的思维、开阔的视野和开拓的精神探寻资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推动矿井的长足发展,并为其他煤炭企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12篇: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金融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对金融企业落实文化强国方略加强文化建设的思考

文化建设是中华民族面临的时代课题和历史课题,它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得失成败。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它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统

一、畅想与探索的勇气,更需要每个公民的积极参与。本人试就金融企业如何落实文化强国方略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金融企业推进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从外部形势看,金融企业加强文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也是历史心然,其重要性体现在:一是贯彻党的十八大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务实举措。文化强国是由若干个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以及文化强企组成的。金融企业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从小处着手,细处发力,顺应文化强国战略要求实施的有力举措。二是坚持依法治国与依德治国全面统一的具体体现。依法治国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实现这一目标,最终还必须靠法治文化的支撑,而法治文化的形成,也必须依靠全社会包括各行各业来营造,企业文化建设与法治国家建设的要求是一致的。三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实要求。企业的文化就好象企业的灵魂一样,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动力和生命力的源泉。当前在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动力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产业结构深度调整和更加注重提高运行质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金融企业更要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必须以集约化、内涵式的增长方式代替粗放式、外延式的发展模式,在此过程中,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推进可持续发展,应对复杂形势挑战的最有效措施。

从金融业自身情况看,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加重要,这是因为:一是金融业是特殊行业,经营的是特殊商品—货币,可以说险无处不在。金融业的信贷业务、资金业务、理财业务、代理业务、负债业务、中间业务、资本业务等每一项业务流程都是资金或现金运动的过程,在此情况下,仅靠制度规定显然是不够的,如何让每个员工对制度建设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文化的力量显得越发重要。二是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风险事件瞬间即可发生。当前金融企业信息化程度较高,各类支付结算系统均比较先进,资金实时到账,也可以说,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风险点,怎样让每个员工不愿违规、不敢违规、不想违规,也要靠文化的力量加以滋润。三是金融企业行业的特殊性、岗位的专业性和员工高学历性决定了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容易受到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与诱惑。由于人的内心世界无法直观地反映,如何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确立合规经营的意识导向也只有靠企业文化的建设才能实现。

二、金融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实践思考 任何一个企业,其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上升到文化建设的高度来实施。从目前金融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现状看,一般侧重于三个方面的企业文化建设,实践证明是方向是正确的,但内涵要进一步丰富与完善。

一是建立具有价值导向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凝聚企业力量,形成共识的重要源泉。主要是通过分析、归纳与提炼,展示企业的发展愿景、文化内核、价值取向与社会责任,凝聚全行员工的思想认识与精气神,形成强大的导向力量。如招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都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并且在推进发展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二是建立覆盖全面的制度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基础支撑。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一方面,通过建立起覆盖全部经营管理范围的制度、流程,使用之体系化、规范化,另一方面,通过制度文化的建设,让各项制度、规定、流程要求根植于全体员工的心中,使之成为自觉的行动和行为的规范,知道什么事可为、什么事不可为,简言之,就是要使全员心中有路、心中有戒、心中有惧。

三是建立各具特色的行为文化。这是企业文化的重要支撑,展现出多个维度、多个条线。比如,从金融企业的总体规划上看,要营造提质增效的发展文化、稳健经营的合规文化、以人为本的人本文化、市场导向的品牌文化、礼仪规范的服务文化、有序有力的竞争文化、回报社会的爱心文化。从金融企业的经营管理上看,要营造信贷资产业务、非信贷资产业务、中间业务、资金业务、票据业务、结算业务、核心负债业务独特的营运或管理文化。这些文化的形成,都必须有一系列的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成熟路径,渗透在日常经营管理的每一角落、每一个地方、每一个环节。

三、推进金融企业文化建设领导者必须强化文化思维

当今时代,金融业面临着经济新常态、金融监管政策趋紧、同业竞争激烈和金融脱媒加剧、互联网金融冲击较大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作为亲经济周期的行业,用传统的手段、传统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因此,必须以创新为动力,以科技为抓手、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加快推进商业模式的转型。在此过程中,一切皆在变化,如何使全行上下步调一致,协力同心,文化的力量就显得更加重要,因此,每一个金融企业的领导者都要强化文化思维。一要牢固确立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理念。真正思想上重视、顶层上设计、机制上配套、措施上务实。二要切实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落实到战略规划与管理之中。通过战略澄清找到薄弱环节,明晰思路与要求;通过战略规划制定提出具体目标与方向;通过战略管理推进各项措施的落地与生根。三要坚持循序渐进地推进。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统一,其形成有一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件,更不能搞大跃进,要坚持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施,防止搞成花架子工程。四要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要强化组织推动,形成良好氛围;要坚持领导带头,发挥示范效应;要加强过程控制,使用之入脑入心,只有这样,才能使金融企业上下形成一股劲、拧成一根绳,形成推进企业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

第13篇: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论文

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安全文化伴随着人类劳动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全新理念,在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明显的作用。那么,什么是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安全文化的作用是什么?作为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更好地建设安全文化?下面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第一,安全文化的概念和本质

本文开头已经点出,安全文化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全过程,换而言之,只要有人或者有人类活动就有安全文化。这样讲读者可能不理解:远古的蛮荒时代,人类有安全文化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无论是现代工业生产还是远古狩猎,其根本目的只有一个,简单讲就是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也就是更好地活着。为了更好地活着,就要劳动,就要工作,就要与非人类的一切物质或精神以及人类之间进行接触、融合。例如,机器、矿山、巷道、瓦斯、自救器或者森林、河流、野兽、天气、地震,或者战争、冲突、矛盾等等,这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个生命安全问题。工作、劳动效率提高越快,安全保障系数就越低,如何找准安全与效率的最佳结合点,在保证安全的状态下不断提高工作或劳动效率,并形成一种既约定俗成,又不断创新完善的价值观和方法论,就是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安全文化的本质所在。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在潜意识或有意识、有针对性地探索和掌握安全文化。概而言之,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现实工作生活中对自身或他身安全在由感性向理性认识、把握和实践过程中,追求最佳安全状态的要求、意愿和氛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人的生命健康角度、突出通过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主观能动性来保证安全的安全文化观,是包括所有企业在内,全社会共同努力追求的方向。

第二,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刚才已经指出,安全文化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就是它的目的,就是形成最大限度的保证工作(劳动)效率和安全系数在临界点以内稳定状态的共识,也就是在尽量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发生的过程中,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任何避免人身和非人身事故的政策、制度、机制、措施和方式方法,得到全体员工的认同,就是企业安全文化的目的和作用发挥的落脚点。基于此种认识,要发挥好安全文化的作用,就要首先了解事故发生的根源。一般而言,事故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为原因(非物原因),另一种是纯物的原因,人为原因大家比较好理解,对于纯物原因(即纯粹由于非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原因,例如: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可能比较陌生。为什么讲是纯物原因呢?因为在企业生产中,事故大多是人为原因造成的,一般概念的物的原因也大多与人的行为有直接或间接联系,而纯物的原因在企业事故中的比例相当少,除了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外几乎没有(实际上,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也逐渐被人所预见,只是由于科技水平或资金投入等问题而导致预见的准确度高低不同罢了)。例如:在煤矿生产中,有人说地质条件复杂、断层多、巷道变形等自然状态是非人为原因,但事实上这也属于人为原因,之所以存在这样的误区,刚才提到主要是由于科学技术水平没有达到能够准确预见这些非正常现象的能力,或者由于资金、人才等原因而无力去预见,而这些正是由于人的直接或间接原因而造成或影响的。因此,在企业生产过程中,抓住了“人”的问题,安全工作也就迎刃而解,而安全文化正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保证。明确了事故根源和解决这个根源的途径,也就明确了安全文化在企业生产中的作用。

第三,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企业以人为本。要充分发挥人在企业安全生产的主导地位和能动性,确保各项安全措施的落实,并自觉遵守执行,就必须建设好、使用好安全文化,笔者认为,要重点健全完善以下几个机制:

1、完善安全战略指导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方向性。对于所有行业、企业来讲,安全的本质、目的都是不变的,但具体到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企业,由于

所经营的产业不同,员工所从事的岗位不同,在大的安全战略指导方针基本不变(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指导方针为: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前提下,必须要有符合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例如:隆惠公司的安全方针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动手,综合治理,同时根据不同时期有相应安全指导机制。严格执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生产十大禁令》,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深入开展集团公司“我要安全”主题活动,时刻将安全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完善安全目标考核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持久性。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工作,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要建立可行的目标考核机制,让员工始终保持一种丝毫不放松、不麻痹的思想状态。例如:石化行业根据行业规律、特点,都要制定一个年度或更长时期的安全考核目标。同样,每个企业都根据自身情况都要制定一个安全目标和考核措施,目标及考核措施确立的科学合理与否,对于在目前国有体制下经营的企业来讲,对于干部员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的安全生产意识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这也是左右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能否持久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3、完善安全理念渗透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层次。企业安全文化能否最大限度得到员工认可认同,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各种安全理念渗透的效果。各种符合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安全理念在挖掘提炼推广渗透之前,只是被企业少数人全面掌握,而要变成全体员工的共识,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理念渗透机制和措施。在这方面,洼里煤矿建立了完善的渗透保证体系,在将各种安全理念、警句汇编成册的基础上,要求每天班前班后会进行学习讲解,自觉指导并运用到安全生产中,并定期开展理念渗透专题研讨、讲座、交流活动,提高员工对各种安全理念的认识程度,同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兑现。通过制度约束和柔性引导,使广大员工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企业安全文化层次得到极大提高。

4、完善安全制度落实机制,提高安全文化的执行力。安全文化的建设,从根本上讲,就是企业对各种安全制度措施落实能力的建设。严格讲,员工的行为是靠制度约束的,一个再好的安全制度,员工不执行,干部不监督不落实,就体

现不出制度的严肃性。长此以往,员工的不规范行为将养成习惯,这就给事故的发生造成最大的可能。因此,在加强安全制度完善的基础上,强化安全制度落实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工作。隆惠公司通过修定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深挖细查加大考核力度,紧密结合“我要安全”主题活动使全管理工作上台阶,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狠抓落实见成效,员工行为自觉养成达到一出手就干标准活,从而不断提高了安全文化的执行力。

5、完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营造安全文化氛围。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的提高光靠制度管理和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洼里煤矿针对本矿协议工多、员工整体偏低的实际情况,在员工业务培训上,建立完善了《员工培训管理制度》、《特殊岗位工种培训管理规定》、《新工人业务培训考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完善的业务培训机制,在组织学习上,除了让各级培训中心教师和本公司各专业副总担任授课人外,专门聘请有关院校和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进行讲课,并采取知识考试和现场操作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对不及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极大提高了员工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在安全宣传教育方面,该公司在充分利用各种会议及广播、电视、板报、宣传栏、安全文化长廊等宣传教育外,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例如,坚持人性化教育,创新并推广了每日一题、员工祝福、亲人嘱托、等方法,同时注重方式方法的多样性,开展了党员“零三违”考核竞赛、安全流动红旗、安全知识竞赛、有奖问答、技术比武、劳动竞赛、安全座谈以及征集安全漫画、安全警句格言、举办千人安全签名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促使员工积极学业务、练本领、掌握安全技能,使“我要安全”变成了员工的共识和自觉行为,有效提升了企业整体安全文化水平。

第14篇:论文企业文化建设(推荐)

论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 现代经济时代,企业竞争异常激烈,文化作为企业的软实力,在公司管理和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论述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热点问题,并针对如何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企业文化 文化建设热点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关于企业生命力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大多数学者从生命周期的角度,表达了企业具有生命周期的现实。

在美国,有62%的企业平均生命周期不到5年,存活能超过20年的企业只占企业总数的10%,只有2%的企业能活50年以上,即使能活到50年以上的大企业,在商业环境的巨变中,也可能轰然倒下。

我国企业似乎与生俱来就带有长不大的基因,大集团公司平均寿命7—8年,一般中小企业寿命在3~4年间。一篇关于中国中小企业发展状况的文章指出,96%的企业成长指数介于0.3~0.6之间,69%的企业在5年内倒闭,寿命超过10年的不到1/10。

企业的发展是否一定要沿着“出生-死亡”这种固定的轨迹?是什么东西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国内外关于企业生命力的研究结果表明,生命周期如同一双无形的巨手,始终左右着企业发展的轨迹。那么,企业生命力的基因体系是由哪些基因构成的昵?

1、政策基因。要符合政策导向,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2、环境基因。选择“先活着”远离竞争旋涡,做到顺势而为;

3、使命基因。不要只为自己而要为别人而活着,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4、成长基因。增强循环造血能力,实现永续经营;

5、文化基因。恒久而耕心,经营好人心;

6、管理基因。强化信息及系统支持,实行绩效管理。

香港中文大学郎咸平教授,在他的一篇著作中指出:依附在中国人身上的文化魔咒,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这种“一体两面”的文化魔咒,一方面表现为 “心怀大爱”,但我们的“大爱”文化具有潜藏性,不善表达,只有在中华民族遇到了像四川汶川大地震、青海玉树大地震这种大灾大难时,才会淋漓尽致地进发出来,让世人感到无比的震撼;另一方面是企业界少数经营管理者浮躁及投机取巧的心态,以及僵化的思维模式和就知道赚钱、不了解世界、不了解别人为什么那么看你、不了解自己的缺点等“四个茫然”,这是我们文化固有的劣根性。

从上可见,我国企业的健康成长,更要重视生命基因体系的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健康长寿之道,要对企业生命力基因进行哲学思考,转变思维观念,作出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的判断和选择,使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般号召而是极具针对性,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软实力。

二、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热点

通观目前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大致涌现出了以下热点:

(一)人本文化。企业文化的本质特征体现在五个方面:第一是以人为本;第二是以文化人;第三是群体和谐;第四是文化自觉;第五是文化主导。如果我们把国家和民族比喻成一个人,那么硬实力就是骨骼和肌肉,软实力就是文化、精神和思想。只有两个方面完美结合,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深圳华侨城集团是一个文化自觉的优势群体,是我国第一家提出要搞企业文化建设的企业。八十年代中期,该集团属下康佳公司的企业文化是:“你为我,我为他,大家为康佳,康佳为国家”。时至今日,华侨城集团的企业文化则是:“人本、创造、坚定、卓越”和“优质生活的创想家”。20多年来,由于华侨城集团在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坚持把企业文化当作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管理文化的大事来抓,以文化人,使企业有了健康、全面、持续的发展。

(二)和谐文化。世界是多样的,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文化,而各个国家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体现着各个国家的风格和特色。英国是绅士文化,法国是浪漫文化,美国是自由文化,德国是严谨文化,中国是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旋律,建设和谐企业、培植和谐文化是我国企业界的一项重要责任。天津港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重新梳理文化体系时,提出“发展港口,成就个人”的核心价值观,并以“建世界一流大港,筑员工快乐之家”作为愿景孜孜以求。五年来,天津港吞吐量不断跨越式增长,成为北方第一大港。与此同时,他们在思考如何“培育共享价值观,共建和谐企业”的同时,在个体和群体之间建立了“四个共同体”:即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价值共同体。他们认为,利益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核心,企业坚持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四个共同体”,可以实现这样一个过程:员工在自修、自省、自律中形成自觉,之后觉他,从而完成对和谐文化的认知、认同、共享、创造的全过程。这种在“共建中共享,在共享中共建”的和谐文化,必将引领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潮流。

(三)感恩文化。在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关注民生、讲求双赢的进程中,很多企业特别是一些服务性企业,对感恩文化建设极为重视。广东移动通讯公司是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历届领导都把企业文化当作人心建设来抓。他们的企业文化是“正德厚生,臻于至善”;开展了“感谢广东,感恩广东,感动广东”的活动;崇尚“沟通从心开始”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全方位、零距离、个性化的服务,对社会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作出了显著的贡献。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之后,他们立即组织员工奉献献爱心,首批捐款额达

1.5亿元,充分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抗震救灾精神。

(四)创新文化。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也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抢占科技至高点,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一席之地,才能牢牢掌握我国和企业发展的战略主动权。青岛海尔集团,20多年前是一个亏损

100多万元、只有100多名员工的小厂。张瑞敏调任该集团任最高行政执行官之后,坚持中国先进文化并吸收齐鲁文化的精华,坚持“内圣外王”创名牌,狠抓企业文化建设,集全球智慧谋海尔发展。海尔集团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和自主创新,现已发展成在全球拥有240多家下属单位、5万余名员工、3600多项自主创新专利的全球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是中国最著名的品牌(品牌价值达803亿元)和特大型企业。2008年,海尔集团全球营业额达到1220亿元,利润同比增长20.6%。海尔集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与他们一贯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关系极大。海尔集团现在的企业精神是“创造资源,美誉全球”,新的工作作风是“人单合一,速决速胜”。

(五)狼性文化。狼的本性和特征有四:第一是嗅觉敏锐,第二是不屈不挠,第三是群体奋斗,第四是挑战极限。所谓狼性文化,就是以人为本,以知为先,有着一种强烈的扩张欲望和积极进取的心态。深圳华为公司任正非是“中国最具狼性的总裁”,他根据狼性的特征和企业面临的危机,一直倡导狼性文化、狼性管理、狼性营销、狼性团队,以文化力提升企业的竞争力。经过20多年的奋战,狼性血脉已渗透到华为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流入华为管理的各个环节,华为成为创造神奇的企业——从1985年2万元创业,到现在已发展成拥有35000名员工、具有2012件自主核心技术体系、为全球100多个国家的10亿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中国IT界的标杆企业。2007年华为的营业额达690多亿。2008年1—4月,广东外贸出口有较大幅度的回落,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为公司的出口,却仍保持62.4%的高速增长,真正做到了“中华有为”。

(六)品牌文化。品牌的至高境界是文化,文化的至高境界是品牌。资本主义以前输出战争、输出资本,现在是输出文化、输出品牌。所以,品牌就是国家的话语权。美国在世界上搞单边主义,就是因它的CDP占世界的34%,通过美元结算的外汇在全球占62%。全球每年评选出的50个驰名商标中,美国占据30个以上,占60%。这就是品牌的力量。今天的竞争,不单是军事的竞争,而是科技的竞争、经济的竞争、品牌的竞争。因而,我们一定要重视品牌战略,增加品牌的文化含量。什么是品牌的文化含量?有四个要素:一是使用功能多样化;二是款式造型具有高审美附加值;三是色彩是民族化与现代化的相结合;四是人性化水平体现的高低程度。

张家港红豆集团,20年前还是一个卖地瓜的小厂,但他们的董事长周耀庭懂得“经济是大树,文化是土壤”的真谛,对品牌文化建设极为重视。该公司旁边有一棵传奇的红豆树。他想起王维那首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把公司制作的服装冠名为“红豆牌”。经过近20年的经营,至今红豆牌服装年出口达2亿多美元,红豆集团也成为中国民营经济之最。

(七)诚信文化。诚信,就是诚实、守信。历史说明:“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和,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宁”。保险市场的竞争,不仅是经济实力的竞争,管理水平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深圳太平洋公司作为“最能代表

25年深圳形象的深圳保险名片”的企业,打造诚信稳促、多元融合、服务创新的企业文化,已成为该公司兴旺的关健之举。该公司提出“外要和,内要顺,业要精,行要进”,已为该公司提供了和谐顺畅发展的平台和空间,取得了傲人的成绩。何谓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它是保持竞争优势的一个能力体系,包括四个要素:一是技术力;二是管理力;三是营销力;四是文化力。只有四个要素结合起来,才能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八)石油文化。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是1988年在原中国天然气总公司的基础上,重新组建的特大型石油化工集团,现有总资产8083亿元,在中东等33个国家和地区投资经营。该公司在原大庆“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精神的基础上,强调“文化强企,志在世界”,确立了“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跨国经营管理理念,坚持“同化于优”、“融化于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物化于利”的创新文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石油行业深化改革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大庆的周边、渤海湾等地发现了新的大油田。近年来,中石油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稳步提升,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九)安全文化。安全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安全生产,民生大事;人命关天,责任重大。民航、铁路、公路、航运、矿山等各行各业都极为关注安全文化。上海制定了以理(理论)、法(法律)、德(道德)、制(制度)、情(情感)、技(技术)为基本要素的安全文化,取得明显的效果。长江航运集团也在这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他们认为,安全文化是以自主安全、自治安全、自律安全为主的人本文化。唯其如此,企业才可能实现本质安全。具体做法是:“以理念自治,构筑安全文化之魂;以管理自治,夯实安全文化之基;以行为自治,让安全文化落地生根”。从而使安全生产体现了“预防为主,标本兼治,落实制度,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做到安全压倒一切,宁听“骂声”不听“哭声”,切实保障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的安全。

三企业文化建设

1、企业家重视是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提高文化软实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体现了我们党对文化力量和文化建设的新认识。在信息化、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因素的今天,能否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也关系到一个企业的持续发展和健康长寿。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家文化,这是因为:企业家的文化主张、文化含量、文化思想、文化素养是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企业家在企业文化建议中肩负着四个角色责任,即倡导责任、整合责任、示范责任、变革责任;企业家既是企业文化的设计者、组织者,也是企业文化的实施者、示范者。没有张瑞敏,就没有海尔文化;没有任正非,就没有华为文化;没有任克雷,也就没有华侨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家份内的职责,别人是无法替代的,必须坚持以文化为主导。20年的经验已经证明,要搞好企业文化建设,企业家必须高度重视,否则,这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就举步维艰。

2、要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功能和作用。企业文化在中国先进文化体系中,虽然位处亚文化地位,却十分重要,具有跨越时空的力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实践中,企业文化有六大功能,也就是六种力量:一是导向功能、导向力;二是塑造功能、塑造力;三是约束功能、约束力;四是凝聚功能、凝聚力;五是激励功能、激励力;六是幅射功能、幅射力。祖国南海之滨的三亚,是我国唯一的热带滨海城市,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一流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人文遗产。自1987年9月升格为地级市以来,三亚依托自身区位和资源优势,选择以城市品牌发展作为突破口,通过城市品牌发展来激活和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取得了初步成效:依靠文化铺垫,塑造鲜明的城市形象;依靠活力支撑,积极实践注意力经济;依靠品牌牵引,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依靠媒体放大,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依靠项目推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企业文化要有鲜明的个性印记。企业文化有共性、个性之分,两者要紧密结合。共性显示文化的原则,但不能显示文化的特征;个性才能说明事物的本质,企业文化的生命力或灵魂在于个性。所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共性要体现,个性要突出。现在,纵观企业文化理念的概括、提炼、冠名,有一个通病,就是雷同化,放到全省、全国各个地方都可通用。这种现象,叫做“既无错处,也无用处”。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一是语言要简洁,不要唆;二是要体现本质核心,同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管理结合起来,做到兼容并蓄;三是要注意个性、原始性、独特性,要有鲜明的个性印记;四是要好识、好记、好用、好传播;五是不能繁琐化、不能雷同化、不能模式化、不能故弄玄虚、不能“双脚离地,”而要“落地生根。”

4、企业文化建设本质上是人心建设。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人为本,以知为先,释放人的潜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和核心竞争的经营管理文化,对内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亲和力,对外提高企业的扩张力和竞争力。经济是形,文化是神,一个成熟的企业,应该是先做文化,再做管理;制度管行,文化管心。心可以左右人的意志,可以支配人的行为,而良好的心态,则是企业成功的基石。人心是领导的“领导”;而代表人心、引领未来,则是领导者的天职。蒙牛集团总裁牛根生倡导的“财聚人散,财散人聚”法则,则是一种人心文化。共同富裕是我们的最高理想,一个企业如果能通过非组织途径缩小劳资之间、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此“经营人心”,充分发挥员工的聪明才智,无疑有利于它的可持续发展。如果企业家通过“散财”把“异心圆”变成“同心圆”,短期利益可能是减少了,但长期利益不是成倍增长了吗?

参考文献

[1]姚桓:《“中国梦”及其文化支撑》,《西城社科通讯》2009年第2期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第七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3]孙超.关于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的思考—以富士康公司为例.《经济师》,2011年第1期

第15篇:浅论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浅论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

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的重要子系统。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是铁路企业在安全运输生产实践中,经过长期积淀,不断总结、提炼形成的为铁路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的安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同时它也是铁路企业安全活动创造的安全生产及劳动保护的观念、行为、环境、物态条件的总和。其实质是铁路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安全理念、安全行为准则、安全意识形态的理性概括。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铁路企业在实现跨越式发展过程中,对铁路运输安全科学领域提出的一项企业安全生产保障新对策 ,是铁路运输安全系统工程与现代安全管理模式相结合的一种新思路、新策略,产生有约束力的安全控制机制,它将铁路企业从领导和员工都纳入集体安全防范的环境氛围中,使企业成为有共同价值观的、有共同追求的、有凝聚力的集体。如果把铁路运输安全看做铁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那么安全文化就是生命线中给养的血液,是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的灵魂。也是铁路企业事故预防的重要基础工程。

一、对当前铁路运输安全状况的认识

在安全生产的实践中,对于预防事故的发生,仅仅依靠安全技术手段和安全管理手段是不够的。技术的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前的科技手段还达不到物的本质安全化,设施设备的危险不能根本避免,因此需要用安全管理的手段予以补充。但是安全管理的有效性依赖于对被管理者的监督和反馈。由管理者无论在何时、何事、何处都密切监督每一位职工或公民遵章守纪,就人力物力来说,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这就必然带来某些安全管理上的疏漏。从铁路企业近期公布的事故通报来看,铁路企业在抓好运输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采取了很多措施,铁路运输安全生产情况总体是好的。但是,事故隐患依然不能杜绝,甚至有的单位事故频发。铁路企业某些单位的被管理者为了部门或个人的某些利益或好处,例如省时、省力、多挣钱等,会在管理监督缺位的情况下,无视安全规章制度,“冒险”采取不安全行为。通过对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现状的调查,全路安全情况的思考分析,在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提出之前,铁路企业在对事故致因的认识中,对于“人因”的认识还存在着深层次认识上的欠缺,这就是在常规认识到的人的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以外,还应正视观念、态度、品行、道德、伦理、修养等更为基本和深层的人文因素和人文背景。在铁路企业的运输安全管理过程中,不安全行为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大量不安全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发生事故。但并不是每一次不安全行为都会导致事故的发生,每一次的违章都会得到及时的处理,特别是当某些不安全的行为,给当事人带来某种“利益”,会进一步强化这种不安全行为,并可能“传染”给其他人。导致部分单位干部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薄弱,逐级负责制不落实,现场作业失控;专业部门业务检查、指导、帮助的作用发挥不够,专业管理薄弱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不到位,在一些单位走了过场;部分单位安全管理职责及安全检查监督的界定还不是很清晰,安全管理制度、考核办法尚不十分健全;干部作风漂浮,现场检查监控流于形式的现场仍然比较普遍。因此,在铁路企业一些单位的领导和员工一谈起安全生产,依然觉得“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仍然处于“发生事故-整改-检查-再发生事故-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中。经过深刻的反省和系统科学的分析后,最终的出路还在于安全文化。安全文化手段的运用,正是为了弥补安全管理手段不能彻底改变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先天不足。企业的安全文化作为一项现代的安全系统工程,企业的事故预防不仅充分依靠安全技术、安全工程设施等安全的硬手段,更需要安全管理、安全法制、安全教育等安全科学的软技术。这些因素的全面归纳,就是人的文化,人类的安全文化,她全面、深刻地影响着人的观念、思维和行为,从而形成客观的物态和环境的安全质量。

二、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安全文化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大众文化。安全文化是人们安全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人们安全行为的准则和引导力量,在各种利益冲突和干扰下,仅仅通过人们自发形成的安全文化,往往不能向着社会所需要的方向发展。安全文化的发展需要借助管理的力量加以推动。企业安全文化更是如此,它形成于企业内部,为企业员工所共有,可以由企业的组织管理过程加以促进和实施;铁路安全文化则是铁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长期的铁路运输安全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或培育塑造的,具有鲜明铁路行业特色的,为广大干部职工普遍认同、遵循和接受的,以安全价值观为核心的安全思想意识、道德规范、管理理念等因素的总和。一般来说,铁路安全文化建设有三个层面的内容:表层主要是指包括站容段貌、职场环境等可见之于形、闻之于声的文化环境的建设;中层主要是指包括组织机构、规章制度、作业标准等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运作和落实机制的建设;深层主要是指包括安全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安全道德观和价值观等积淀于铁路企业及广大干部职工心灵中的安全意识形态的建设。深层安全文化建设是这三个层次中最重要的核心,起着支配、决定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的作用,而表层和中层安全文化建设也会促进和推动深层安全文化建设,三个层次是有机统

一、互相交织、不可分割的整体。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是:

(一)是要以坚持强化现场管理为基础。一个企业是否安全,首先表现在生产现场,现场管理是安全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员工在企业生产过程中不仅要同自然环境和机械设备等作斗争,而且还要同自己的不良行为作斗争。因此,必须加强现场管理,搞好环境建设,确保机械设备安全运行。同时要加强员工的行为控制,健全安全监督检查机制,使员工在安全、良好的作业环境和严密的监督监控管理中,没有违章的条件。为此,要搞好现场文明生产、文明施工、文明检修的标准化工作,保证作业环境整洁、安全。规范岗位作业标准化,预防“人”的不安全因素,使员工干标准活、放心活、完美活。

(二)是要坚持安全管理规范化。人的行为的养成,一靠教育,二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管理机制,是搞好企业安全生产的有效途径。首先要健全安全管理法规,让员工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违反规定应该受到什么样的惩罚,使安全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查。对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特别是关键岗位、特殊工种人员,要进行强制性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技能培训,使员工真正懂得违章的危害及严重的后果,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术素质。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关键在于落实各级干部、管理人员和每个员工的安全责任制。其次是要在管理上实施行之有效的措施。

(三)是要坚持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提高员工安全文化素质的最根本途径就是根据企业的特点,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安全文化教育,以创造和建立保护员工身心安全的安全文化氛围为首要条件。人是企业财富的创造者,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只有高素质的人才、高质量的管理、切合企业实际的经营战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保证人的行为、设施和设计等物态和生产环境的安全性,需要从人的基本素质出发,即建立安全文化建设的思路、策略,进行系统的安全文化建设,要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企业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大多数是员工处于侥幸、盲目、习惯性违章造成的。这就需要从思想上、心态上去宣传、教育、引导,使员工树立正确的安全价值观,这是一个微妙而缓慢的心理过程,需要我们做艰苦细致的教育工作。我们只有超越传统安全监督管理的局限,用安全文化去塑造每一位员工,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激发员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本能意识,利用领导、教育、宣传、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不断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人们从被动地服从安全管理制度,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即从“要我遵章守法”转变成“我要遵章守法”。同时,加强安全宣传,向员工灌输“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创造效益”、“行为源于认识,预防胜于处罚,责任重于泰山”、“安全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等安全观,树立“不作没有把握的事”的安全理念,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形成人人重视安全,人人为安全尽责的良好氛围。才能确立铁路企业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实现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长期稳定。

(四)是要坚持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企业要增强凝聚力,当然要靠经营上的高效益和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心灵的认可、感情的交融、共同的价值取向也必不可少。开展丰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动,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培养安全意识的一种好形式。因此,要广泛地开展认同性活动、娱乐活动、激励性活动、教育活动;张贴安全标语、提合理化建议;举办安全论文研讨、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事故安全展览;建立光荣台、违章人员曝光台;评选最佳班组、先进个人;开展安全竞赛活动,实行安全考核,一票否决制。通过各种活动方式向员工灌输和渗透企业安全观,取得广大员工的认同。对开展的“安全生产年”、“百日安全无事故”、“创建平安企业”等一系列活动,都要与实际相结合,其活动最根本的落脚点都要放在基层车间和班组,只有基层认真的按照活动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扎扎实实的开展,不走过场才会收到实效,才能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尽善尽美。

(五)是要坚持树立大安全观。企业发生事故,绝大部分是职工的安全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以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生产为目的,从安全文化的角度要求人们建立安全新观念。比如上级组织安全检查是帮助下级查处安全隐患,预防事故,这本是好事,可是下级往往是百般应付,恐怕查出什么问题,就是真的查出问题也总是想通过走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又如安监人员巡视现场本应该是安全生产的“保护神”,可是现场管理者和操作人员利用“你来我停,你走我干”的游击战术来对付安监人员。还有,本来“我要安全”是员工本能的内在需要,可现在却变成了管理者强迫被管理者必须完成的一项硬性指标……上述的错误观念一日不除,正确的安全理念就树立不起来,安全文化建设就永远是空中楼阁。我们应利用一切宣传媒介和手段,有效地传播、教育和影响公众,建立大安全观,通过宣传教育途径,使人人都具有科学的安全观、职业伦理道德、安全行为规范,使“自控”、“联控”和“互控”成为企业职工自觉的行动。

三、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措施

第一,加强领导,提高各级领导的安全文化素质。领导者好比种子,通过他们把安全价值观言传身教播种到每一名员工的心里,领导者也是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最有力的推进者,通过他们充满激情的工作和不懈的努力给员工以极大的信心。领导自己的行为就是员工最好的榜样,对铁路企业的安全文化不断进行培育,就能最有效地加快安全文化建设速度,以积极行为在领导的实践中,在铁路企业形成良好的安全文化氛围。

第二,紧紧围绕铁路企业实际,推进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在铁路企业安全文化推进过程中,不同的部门、不同的站段要注重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在“拿来”的同时,先消化吸收,然后结合部门和站段的生产特点推行。可以按照“先简单后复杂、先启动后完善、先见效后提高”的要求,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切实抓好铁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第三,不断创新铁路企业安全文化的培育手段和方式。在坚持已有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的同时,要根据铁路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情况,根据员工的思想状况,及时地创新工作方法和机制,吸收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吸收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思想,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员工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人的文化行为一定要靠文化来影响,安全文化也是这样。我们要利用一切的宣传和教育形式传播安全文化,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建设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达到启发人、教育人、约束人的目的。

第四,安全文化对全体员工文明素质的提高具有导向、约束和凝聚作用,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使每一名员工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行为指南,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符合企业的安全价值观。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要把对安全文化的宣传摆在与生产管理同等重要、甚至比其更重要的位臵来宣传。使企业尽快走出“事故导向”的操作和思维、管理模式,实施“超前创新”,有效防止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文化制度约束全体员工的安全行为,使每一名员工自觉地增强安全意识,明确安全生产责任以及应具有的安全道德,从而能自觉地遵章守纪,自觉地帮助他人规范安全行为,做到“三不伤害”,提高整体的安全水平。通过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良好的安全氛围熏陶人,对员工潜移默化,最终形成全体员工同心协力、奋勇拼搏、开拓前进的安全文化氛围,使员工对企业产生信赖感、可靠感、依靠感和归属感。抓好安全文化建设,有助于改变人的精神风貌,有助于改进和加强企业的安全管理。文化的积淀不是一朝一夕,但一旦形成,则具有变化人、陶冶人的功能。

第五,不断加大投入,发挥硬件的保证作用。铁路企业要预防事故,除了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外,还需要不断加大硬件的投入,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依靠不断采用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来不断提高安全化的程度,即保证工艺过程的本质安全(主要指对生产操作、质量等方面的控制过程),保证设备控制过程的本质安全(加强对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施的管理),保证整体环境的本质安全(主要是为作业环境创造安全、良好的条件)。生产场所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应将其控制在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使人、机、环境处于良好的状态。

第16篇:怎样加强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建构起合理的对企业文化的管理机构,这是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步骤只有将企业文化深入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才会让文化服务于企业管理发展,在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他们能够互敬互爱,并且有竞争上进的趋势,只有真正将每个人的优势发挥出来,让每个人成为企业的主人,这样才会让企业更有发展前途,才会有更强势的企业。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激活企业文化的生命力。

知识经济时代下,人的价值和力量得到彰显,当今世界的竞争不仅仅是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核心人才的竞争。当然,企业也并不能走出这一范畴,能够在企业中最大限度的发挥人才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关系到企业的成败。因此,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人、理解人,尊重劳动和人的价值,满足员工的正当的基本要求,把人的价值的实现放在首位,这样便于激发员工的活力和竞争力、创造力,也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从而突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现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要凸显人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群体智慧和个体能力的发挥,在现代科技武装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手段中真正贯穿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突出精神和文化的作用,让企业的文化更形象,更加突出。

第二,不断发展完善企业的制度,使得企业文化的管理有明确的制度保障。企业文化的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企业的制度文化,企业内部的法律法规和经营制度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发展状况,同时,也有可能派生出不同的企业文化,还引导着企业文化向不同方向发展。因此,制约企业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就是企业制度的差异。企业文化在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各级领导和各类员工不断地奉献,按照企业文化的指导方针,不断建立健全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让文化在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切合到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将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使得员工既有个人的价值,又可以有企业的集体价值。

第三,彰显个性,不断增强企业的文化管理。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能将企业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经营理念和经营环境、策略等各种因素集合而生成一种特殊的文化发展管理模式。各个企业它们有不同的价值观念、经营目标和员工成员组成,因此,他们的个性就互有异同。因此,企业文化管理在实施的过程中要强调个性,将企业的文化个性突出出来,并且让这种充分个性色彩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的发展管理过程中,让其成为企业的无形资产,从而成为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样一个企业才会在个性明显的文化管理的推动下,在中国乃至在世界上立足脚跟,赢得自己应有的实力。待写论文www.daixie.asia

第17篇: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

过去评价一个企业的好坏,人们往往只看业绩,但现在开始关注一个企业的文化。业界已经达成共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使企业产生持续性竞争力和凝聚力, 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它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有资料显示,在美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0年,日本企业为13年,而中国企业只有 5~8 年。1亿元门槛往往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不可逾越的一条死亡线。而回顾20世纪70 年代《财富》杂志所排出的世界500强企业,可以发现大约1/3的公司已经销声匿迹。究其原因,无不是不健康或不健全的企业文化造成这些企业无法不断更新自身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机遇和挑战。正如香港经盛国际执行董事叶生所说:“人类因梦想而伟大,企业因文化而繁荣。”

一、企业文化对我国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企业文化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确保企业生存的必要条件,它能够使企业具备自我改进的能力,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使企业员工产生归属感,对价值有共同的认识,从而吸引、留住人才,提高了企业对人才的竞争力。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提高企业运行的效率,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增加产品的价值,从而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企业,健康的企业文化也能够降低个人影响力在企业中的过分存在,从而为企业的平稳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第二,企业文化可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企业文化对外是企业的一面旗帜,对内是一种向心力。成功的企业文化融合了个人与工作的关系,提高了企业的凝聚力。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个公平、信任的良好的工作环境,企业的每个成员都会主动地为公司出谋划策、排忧解难,企业员工也能实现自身最大价值。优秀的企业文化还有助于提高员工地整体素质,有利于企业更快的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

第三,企业文化可以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包括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三个方面。事实证明,在现代的企业建设中,发展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培育优秀的企业精神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还有利于创造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关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方面,企业通过运用文化的手段,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对企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也就会为社会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另一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只有不断发展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才能为发展生产力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大主体,营造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既有利于自身的发展,也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也是对企业员工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它运用各种规章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员工的行为,通过倡导企业精神来引导员工树立理想和信念。所有这一切,对促进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都具有很现实的作用。

二、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建设要想在实践上成功,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和所属行业特性,创建个性鲜明,富有特色的企业文化。现阶段,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企业领导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维护者和管理者,他们的思想意识,个人品行与道德准则、思维方式与习惯,价值观与经营哲学,直接决定着企业文化走向和实质内容。可以说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任何优秀企业文化虽是企业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但更凝聚了企业领导的智慧与心血。

企业文化建设需要企业各部门之间多层次、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只有企业领导在人力、物力、财力给予大力支持,才能推动企业文化的发展。同时,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的龙头,领导的言行举止是一种无声的号召,对员工起着重要的示范作用。企业领导只有自觉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文化才会逐步完善、定型和深入。因

此,作为企业领导,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仅应当成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倡导者,更应成为企业文化的维护者和管理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员工做出表率,也成为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的代言人。必须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所以,企业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养核心竞争力。

2.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

企业是人的集合体,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人创造的。只有“依靠人,为了人,尊重人,塑造人”企业才能更好的向前发展。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竞争的基础是企业文化。因此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强化以人为本的意识,使企业成为全体员工都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共同体。要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发展的走势把企业文化建设溶于各项活动之中,使员工在工作、学习、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能汲取企业文化所带来的营养,为构筑一流的企业,雕塑凝聚力极强的战斗群。企业要做到惟才是举,积极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构建一个人才成长的平台。积极创新人才机制,努力做到用事业造就人才、用环境凝聚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法制保障人才。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价人才,公正、公道地对待人才,选好人才,用好人才,使人才更好地为企业发展服务。

3.调整不同阶段的企业文化

一个企业的成长要经历创立、成长、成熟三个阶段。对于不同阶段的企业,其文化建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对于处在创业期的企业,其核心目的是要吸引和留住人才,所以,必须建立一个科学完善的激励机制,企业文化应着重体现对员工的关怀,使员工对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充满信心。当企业进入成长阶段,企业的发展需要一个公平合理的内部环境,企业的组织结构需要合理调整。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在激励机制基础上,建立有效的绩效机制,对员工的奖罚要分明,分工要明确,用有效的管理制度来维持企业的良性发展。在企业步入成熟阶段后,企业往往集团化,企业的运行相对平稳。这个时候企业往往容易出现大企业病,员工的工作效率降低,责任感下降。如何保持企业的活力,激发创新意识,推动企业改革,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这时的企业文化建设应该在提高员工的创新意识,强调危机意

识和培养开发人才上下功夫。另外, 在企业处于并购阶段时, 要注重融合各个企业的子文化,形成包容并购企业的独特文化但又有共性的大企业文化。

4.在借鉴发掘整合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处在经济结构、社会制度、文化价值观的激烈冲撞与重组之中。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如何创建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我们企业首先要理智、辩证地对西方企业文化加以分析,发现其中的优劣,从而能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避免不假思索全盘西化的错误倾向。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发掘祖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具体体现。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和优秀的民族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无不得益于儒家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是“仁义礼智信”,从现代经营管理的角度去诠解,我们就会发现理想的企业文化应该是“仁义礼智信”的统一体。通过吸取儒家伦理思想之精华而建立的企业文化,能帮助企业提高其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在市场上赢得公众的信赖和赞誉。此外,我们要建立高度整合的现代企业文化,摒弃传统经济中的粗放型文化,结合自身特点,吸收西方企业文化和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整合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应对新形势下的挑战。

联想的领导人柳传志有个著名的比喻“房屋图”。他把企业比作一栋房屋,地基是企业文化与企业制度、屋体是资金流、信息流、物流等,屋顶是各种技术性的职能管理。他认为国内更多关注的是屋体和屋顶,对地基这个部分说不清,而中国企业的问题更多地是出在地基部分。21世纪是文化管理时代,是文化致富时代。企业文化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是企业管理的最重要内容。正如同GE公司前任总裁韦尔奇所阐述的,如果你想让列车时速再快10公里,只需要加一加马力;而若想使车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须要更换铁轨了。资产重组可以一时提高公司的生产力,但若没有文化上的改变,就无法维持高生产力的发展。因此,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提高经营业绩,创造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

第18篇:石油企业管理论文 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石油企业管理论文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石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文化建设

提要面对新的环境,石油企业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不断发展壮大的经济体,就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本文对新时期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了可行建议。

关键词:石油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的、带有本企业特征的企业经营哲学,即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为核心所生成外化的企业行为规范、道德准则、风俗习惯和传统的有机统一。我国石油工业有着辉煌的历史,凝结形成了富有石油特色的企业文化。例如:以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为精髓的石油文化始终是企业发展壮大的潜在力量,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得到了明显增强。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员工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缺乏积极性,参与度不高,石油企业的企业文化缺乏应有的特色等问题。

随着我国石油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和石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实施,我国石油企业所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建设面临着创新与发展的问题。坚持不懈地把石油文化、石油精神融入到石油企业的思想建设之中是当前石油企业的一个重要使命,具体而言,

我们可以通过做好以下事情来培育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

一、构建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靠全体员工,关心他们的切身利益。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逐渐成为影响生产率的最主要因素,石油企业广大员工不是企业的附属物,而是企业的主导者。建设企业文化就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根本,把着眼点放在人上。强调人在企业生产经营中发挥的作用,强调在企业内建立起一种员工共同认同的价值观。企业通过自觉的企业文化建设,遵循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丰富企业发展的人本观,使企业精神与个人意志和谐共进,进而实现企业内部人的和谐。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最终必然体现在对员工的关心和爱护上。要给员工很好的福利待遇,为员工提供社会宿舍、交通补贴等,给员工以安全感,并经常组织员工进行集体活动,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有效增强了企业凝聚力。使员工尽情地在愉快的氛围中相互交流、沟通,体现公司乃至员工命运共同体的观念。

当前,许多石油企业员工工作的条件还比较艰苦的,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更应该关心员工的生产和生活,只有这样才能让员工有一种自发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优良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领导要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把企业文化事业放在战略的高度,不断探索适合本企业特点的企业文化创建方式。企业文化

建设搞得好不好,关键在领导。没有领导的重视,企业文化建设难以落到实处;没有领导的参与,企业文化就缺少号召力和凝聚力。石油企业各级领导干部应从政治高度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要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不仅与企业经济效益紧密联系,对企业的社会形象、长远发展等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要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战略高度,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从目前来看,由于受到传统考核模式的影响,石油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没有一个好的绩效考核管理方法,构建企业文化将显得极为空洞。运用360度考核方法和量表法,科学地对员工进行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考核测评。将业绩考核和态度能力考核结果有机统一起来,将绩效考核与薪酬分配挂钩,形成一套较为完整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从目前情况来看,石油企业绩效考核涉及的管理层级多、岗位庞杂、员工数量大,难度相对其他企业来说更大一些,这就要求我们将绩效考核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把工作做细、做扎实,从而加强企业管理效能。

四、激发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热情。广大石油员工是企业的主人,他们中蕴藏着极大的创造力,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就失去了教育意义,企业文化建设就好比“空中楼阁”,失去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必须搭建好广大员工积极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平台,从规章制度的设立到文化体育活

动的开展,都应该广泛听取员工的呼声,同时为广大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提供良好的资金和物资保证。

五、立足于本企业,以市场为导向,建设富有特色和鲜明个性的石油企业文化。任何企业里都存在着文化现象,每个企业在发展中所面对的营销环境存在差别,同时由于企业的使命,发展历程也不尽相同,依此要求所有企业采取同一个标准来建立企业文化是极不合适的,每个企业的文化建设都应该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国家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工业还应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在为我国提供丰富石油资源的同时,还要为和谐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例如,对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新疆油田公司而言,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为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是其重要的使命。对地处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深圳石油企业,可能要更多考虑如何利用其独特地理位置,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合作,不断开拓新的市场。在现实中,石油企业文化缺乏个性、无法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不能支撑企业的战略发展等问题非常普遍,还大大削弱了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应有的作用。建设优秀的石油企业文化,必须充分考虑企业发展目标、经营策略、自身发展阶段、企业内部及外部环境等多种因素,抓住不同时代特点的同时,充分重视地域文化对文化特质的影响,深入研究地域文化,打造富有特色的、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企业文化。

同时,企业文化建设要鼓励创新,要在企业内部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协作、鼓励思变、创新为荣、不怕失败与挫折的活跃而和谐的气

氛。在这种气氛下,员工会具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愿意为企业的发展竭尽全力。石油企业都具有强烈的求新、求变精神和竞争意识,敢于创造和引进新方法。

六、建立健全企业安全文化。石油企业是高风险、高投入行业。近年来,由于我们不懈的努力,石油安全问题得到明显的改善,但我们一刻也不能放松安全这根弦,一方面在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安全保障体系的同时,建立一个公正的评价和奖惩系统,以促进安全行为,抑制或改正不安全行为。同时,利用一切手段和设施,加大对安全文化的传播。通过安全文化建设提高整体职工队伍素质,树立职工新风尚、企业的新形象,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石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企业特色文化的建设需要与时俱进,在我国石油企业大力“走出去”的今天,企业文化建设更需要我们增加新的内容。只要我们紧紧依靠全体员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继承发扬过去的优良传统,弘扬“石油精神”;在构建和谐社会新时期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根本宗旨,为我国的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陈玺,张国力.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思考[J].集团经济研究,2006.17.

[2]石继亭.石油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制度创新[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3]董红.浅析石油企业文化建设[J].经济师,2006.5.

第19篇:华为企业文化建设研究 论文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

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 华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120112300126 学科专业 商务管理 指导老师

论文提交日期 2013年 3月 16 日 论文答辩日期 2013年 4月 10 日

内容提要:

企业文化主要指一个企业长期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认同的价值信念、行为规范以及行为方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华为企业文化深深影响着这社会的发展,狼性文化是最突出的方面。但是华为企业文化也存在着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去探讨,和研究解决的方法。本文主通过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和书籍了解华为企业文化,针对华为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希望能提高华为企业的文化对全球的影响力。通过华为企业文化的引导,更能推进国内许多中小企业的发展之路和作为它们借鉴之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 华为企业 狼性文化

I

目 录

一、绪论..................................................1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1 1.选题的背景............................................................1 2.选题的目的和意义......................................................1

(二)相关理论..................................................2 1.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意义................................................2 2.企业文化的作用、影响..................................................2 3.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2

二、华为—一个关于狼性的企业文化„„„„„„„„„........2

(一)华为企业的概况..........................................3

1、华为企业的简介.............................................

32、什么是华为企业文化...............................................4

(二)华为企业文化的创新.......................................4

1、华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力..............................................4

2、华为企业文化的特点................................................4

(三)华为企业理念.............................................5

1、华为的“狼性”企业文化............................................5

2、“狼性”文化为华为企业带来影响....................................5

3、华为“狼性”文化两面性............................................5

(四)华为企业的精神..................................5

1、华为企业文化的主要特色.............................................6

2、华为企业文化生生不息..............................................6

三、华为企业:无为而治与基本法............................7

(一)华为企业制度文化的探索...................................7

1、华为企业制度文化的探索...................................8

2、华为企业文化对管理机制的影响......................................8

(二)华为企业文化得到的启发...................................9

1、列举华为企业的案例并进行分析.....................................9

2、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之深思...................................9

四、针对华为企业文化提出的建议...........................10

(一)华为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10

(二) 评价华为企业文化之我见.................................11

II

结论...................................................11 参考文献................................................13

III

华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研究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文化的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现代企业的竞争已经转向更深层次文化理念的竞争。企业一年获利靠机遇,三年不败靠领导,五年成功靠制度,百年发展靠文化。可见,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 有根而坚固茂盛,水有源而长流不息,企有魂而基业常青。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灵魂,企业没有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也许能红火一时,却不可能持久兴旺。实践证明:“百年老店”之所以能够基业常青,正是因为它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有鲜活而颇具个性特征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可见,企业只有扎根于文化沃土,才能实现持续发展,保持长盛不衰。正如业界所言:“一流的企业做文化,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一流的企业文化管人,二流的企业制度管人,三流的企业人管人。”

企业文化还与企业创始人的个人风格密切相关。就如,华为公司的创始人任正非颇具狼性。他像个头狼,率领的团队就像一群狼。华为的企业文化也充满狼性,是一种颇具鲜明个性特征的“狼文化”。正是这种“狼文化”,缔造了今天强大的华为,并继续引导华为不断走向强大。

2、选题目的及意义

对于华为企业文化的研究的目的是让该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实践中长期积累,不断提炼,广泛倡导,精心培育中形成的,且不断赋予新的内涵,使其完善,丰富、优化、升华,它是最具生命力的,且能在企业代代传承,发扬光大。从更大的意义来说,华为企业文化为各企业的发展做出借鉴的意义,就正如人们所说,一个企业经营得好,可以赚到钱;一个企业管理得好,可以健康发展;一个企业文化建设得好,可以基业常青。

(二)相关理论

1、(1)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价值观,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企业文化的提出源于日本经济发展奇迹而引起的美日比较管理学研究热潮。

关于企业文化的概念,各派学士众说纷纭。美国学者约翰·科特和詹姆斯·赫斯克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中各个部门,至少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共同拥有的那些企业价值观念和经营实践。„„是指企业中一个分部的各个职能部门或地处不同地理环境的部门所拥有的那种共同的现象。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认为,企业文化是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仪式、文化网络、企业环境。 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

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其次,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所形成的具有自身个性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

(2)企业文化的意义

企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经成为企业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显著的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这个角度看,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而且也是文化竞争。

2、企业文化的作用

①导向作用播种一种观念,培育一种行为,从而收获一种结果;灵魂深处闹革命,解决人们的观念、感情、情绪、态度方面的问题,要靠企业文化。

②凝聚作用认同感—凝聚人心,增强员工的归属感。部门壁垒—协作成本。拆除部门壁垒,降低协作成本,把企业整合为一个统一的协调的整体,要靠企业文化。

③规范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心理的约束,可以规范行为,并能代替部分的正规约束。

④激励作用可以减少物质激励、制度规范监督所必须付出的高昂费用,降低管理成本。

⑤社会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有助于企业成为社会的优秀成员,对社会乃至环境都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3、企业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受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意识形态影响而长期形成的一种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哲学、企业道德、企业价值观念、企业风貌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

(1)“参与、奉献、协作”的企业精神,是现代意识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是企业经营宗旨、价值准则、企业信条的集中体现,它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石。通常通过厂歌、厂徽、厂训、厂规等形象的表现出来。

(2)“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经营哲学:是指企业经营过程中提升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企业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物关系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与文化现象。与民族文化、特定时期的社会生产、特定的经济形态、国家经济体制及企业文化背景有关。

(4)“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体现在处理股东、员工、顾客、公众等利益群体的关系中,包括利润价值观、经营管理价值观和社会互利价值观。

二、华为—一个关于“狼性”文化的企业

(一)华为企业的概况

1、华为企业的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

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7年由任正非创建于中国深圳,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解决方案。在2011年11月8日公布的2011年中国民营500强企业榜单中,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名列第一。同时华为也是世界500强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也是全球第六大手机厂商。2007年合同销售额160亿美元,其中海外销售额115亿美元,并且是当年中国国内电子行业营利和纳税第一。截至到2008年底,华为在国际市场上覆盖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排名前50名的电信运营商中,已有45家使用华为的产品和服务。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业务涵盖了移动、宽带、IP、光网络、电信增值业务和终端等领域,致力于提供全IP融合解决方案,使最终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通过任何终端享受一致的通信体验,丰富人们的沟通与生活。

1、华为企业的文化

(1)民族文化、政治文化企业化:华为把共产党的最低纲领分解为可操作的标准,来约束和发展企业高中层管理者,以高中层管理者的行为带动全体员工的进步。在号召员工向雷锋、焦裕禄学习的同时,又奉行决不让“雷锋”吃亏的原则,坚持以物质文明来形成千百个“雷锋”成长且源远流长的政策。

(2)双重利益驱动:坚持为祖国昌盛、为民族振兴、为家庭幸福而努力奋斗的双重利益驱动原则。

(3)同甘共苦,荣辱与共:团结协作、集体奋斗是华为企业文化之魂。成功是集体努力的结果,失败是集体的责任,不将成绩归于个人,也不把失败视为个人的责任;一律同甘苦,除了工作上的差异外,华为人在工作和生活中,上下平等,不平等的部分用工资形式

体现。自强不息,荣辱与共,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团结协作精神。 (4)《华为基本法》所总结的七条核心价值观。

(二)华为企业文化的创新

1、华为企业文化的创新力

创新精神、核心竞争力的追求、专利研发、需要突破的壁垒等方面分析华为的创新力。所以,一开始它就把重点锁定在通信核心网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上。

(1)技术工程的商人; (2)技术是一个累积的过程; (3)管理也需要创新; (4)紧抓关键领域; (5)面临的挑战.

2、华为企业文化的特点

(1)远大的追求,求实的作风

一个企业的成功,根源于企业家的胆识和追求,在于企业家的价值观和胸怀,企业家依据自己的追求和价值准则建立公正的价值体系和价值分配制度,并凭借这一体系和制度吸引和积聚优秀人才,建立严密的、有高度活力的组织,形成有高度凝聚力和高度文明的企业文化。企业的生命周期是由企业的内部特征决定的。以华为公司的远大追求为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 实现顾客的梦想,成为世界级领先企业。(2)在开放合作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和创造性地发展世界领先的核心技术和产品。(3) 以产业报国、振兴民族通讯工业为己任。

(2)尊重个性,集体奋斗

坚实企业不搞偶像崇拜,不推崇个人主义,强调集体奋斗,也给个人以充分发挥才能的平台。高技术企业的生命力在于创新,而突破性的创新和创造力实质上是一种个性行为。这就是要求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个性。但高技术企业又要求高度的团结合作,今天的时代已经不是爱迪生的时代,技术的复杂性、产品的复杂性,必须依靠团队协作才能攻克。

(3)结成利益共同体

企业是一种功利组织,但为谁谋利益的问题必须解决,否则企业不可能会有长远发展。企业应该奉行利益共同体原则,使顾客、员工与合作者都满意,这里合作者的含义是广泛的,是与公司利害相关的供应商、外协厂家、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人才培养机构、各类媒介和媒体、政府机构、社区机构,甚至目前的一些竞争对手都是公司的合作者。华为公司正是依靠利益共同体和利益驱动机制,不断地激活了整个组织。

(4)公平竞争,合理分配

华为公司从以下四个方面力图使价值分配制度尽量合理: 遵循价值规律,按外部人才市场的竞争规律决定公司的价值分配政策。引入内部公平竞争机制,确保机会均等,而在分配上充分拉开差距。 树立共同的价值观,使员工认同公司的价值评价标准。④ 以公司的成就和员工的贡献作为衡量价值分配合理性的最终标准。

(三)华为文化的理念

1、华为“狼性”企业文化

华为非常崇尚“狼”,认为狼是企业学习的榜样,要向狼学习“狼性”,狼性永远不会过时。任正非说:发展中的企业犹如一只饥饿的野狼。狼有最显著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永不疲倦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的意识。同样,一个企业要想扩张,也必须具备狼的这三个特性。

作为最重要的团队精神之一,华为的“狼性文化”可以用这样的几个词语来概括:学习,创新,获益,团结。用狼性文化来说,学习和创新代表敏锐的嗅觉,获益代表进攻精神,而团结就代表群体奋斗精神。

狼能够在比自己凶猛强壮的动物面前获得最终的胜利,原因只有一个:团结。即使再强大的动物恐怕也很难招架得了一群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的狼群的攻击。所以说,华为团队精神的核心就是互助。

2、“狼性”文化给华为企业带来影响

“狼性精神”可以防止员工精神懈怠,可以让整个团队对未来保持预警。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者,才能赢得未来。华为用狼性文化补其执行力,用其敏锐嗅觉补其“预警能力”,还有360之类的企业,把狼的机智、狡黠和无情学得淋漓尽致。这些都更加证明了一个真理:狼性文化是一种“适应式”的管理文化,快速竞争的IT行业天生需要狼性,但到底用狼的利齿还是敏锐的耳朵,需要根据不同时期、不同企业特点进行个性化改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3、华为狼性文化两面性

狼性文化也像“双刃剑”消磨着华为。狼性文化的华为企业的有利影响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但过度的硬性管理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也给华为的明天带来阴影。例如一种人性的缺失。多年来在华为一直奉行高强度劳动,曾经一直是6天工作制,最后改为5天半,后来是两周一大休一小休,最后是一个月有一周是6天。

在所谓“文化”的背后,狼性中深藏着固有的本质——残酷无情,你死我活,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蔑视规则,无视人性等等,极易造成企业及员工在文化上的迷失。在与市场竞争对手的拼杀中,置对方于死地将是惟一目的,即使一方获胜,也会因失血过多元气大伤,形成“双输”的结果;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中,由于人性的缺失,很容易形成强硬的刚性文化,员工与老板之间以及员工与员工之间将以“性恶论”为原则,互相提防、互相猜忌,毫无信任感,必然产生巨大的内耗。很显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而言,“狼性文化”是一剂致命的毒药,绝非商业大道。

四、华为企业的精神

(1)吃苦耐劳精神

(一)什么是华为精神

几乎每个华为人都备有一张床垫,卷放在各自的储存铁柜的底层或办公桌、计算机台的底下,外人从整齐的办公环境中很难发现这个细节。午休的时候,席地而卧,方便而适用。晚上加班,夜深人静,灯火阑珊,很多人却不回宿舍,就这一张床垫,累了睡,醒了再爬起来干,黑白相继,没日没夜。可以说,一张床垫半个家,华为人是携着这样一张张床垫走过8年创业的艰辛与卓越。颜色各异、新旧杂陈的一张张床垫,载着华为人共同的梦想。床垫文化的意味也从早期华为人身体上的艰苦奋斗发展到现在思想上的艰苦奋斗,构成华为文化一道独特的风景。

(2)敬业精神

什么人能做好工作?就是要有强烈的敬业精神,有献身精神的人,华为努力去发现这样的人。不具备华为文化,又不努力去学习华为文化,就不会成为这样的人。

(3)艰苦奋斗精神

为公司提倡思想上艰苦奋斗。思想如何去艰苦奋斗呢?提高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地学习,思想不断进步,这应该是艰苦奋斗吧,然而细想一下,这似乎还不够,还只是一般性的思想进步。怎样才算是艰苦奋斗呢?艰苦奋斗还应有一个目标,这应该是不断地超越自我。

(二)华为企业的主要特色 (1)狼性文化

在华为的发展历程中,任正非对危机特别警觉,在管理理念中也略带“血腥”,他认为做企业就是要发展一批狼。因为狼有让自己活下去的三大特性:一是敏锐的嗅觉;二是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三是群体奋斗。正是这些凶悍的企业文化,使华为成为连跨国巨头都寝食难安的一匹“土狼”。

(2)垫子文化

据说在华为创业初期,华为的每个员工的桌子底下都放有一张垫子,就像部队的行军床。除了供午休之外,更多是为员工晚上加班加点工作时睡觉用。这种做法后来被华为人称作“垫子文化”。

(3)不穿红舞鞋

在《华为公司基本法》开篇,核心价值观第二条就做了如此描述:“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通过无依赖的市场压力传递,使内部机制永远处于激活状态。”在任正非眼里,红舞鞋虽然很诱人,就像电讯产品之外的利润,但是企业穿上它就脱不了,只能在它的带动下不停地舞蹈,直至死亡。因此任正非以此告诫下属要经受其他领域丰厚利润的诱惑,不要穿红舞鞋,要专注于公司的现有领域。

(4)文化洗脑

华为每年都要招聘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当他们到达华为的时候,要过的第一关就是“文化洗脑”。

(三)华为的企业文化生生不息

华为总裁任正非创建了生生不息的华为文化,以企业文化为先导来经营企业,是任正非的基本理念,通过他的一些讲话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华为文化的内涵。任正非认为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他说:“人类所占有的物质资源是有限的,总有一天石油、煤炭、森林、铁矿会开采光,而唯有知识会越来越多。以色列这个国家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一个离散了两个世纪的犹太民族,在重返家园后,他们在资源严重贫乏,严重缺水的荒漠上,创造了令人难以相信的奇迹。他们的资源就是有聪明的脑袋,他们是靠精神和文化的力量,创造了世界奇迹。”

三、华为企业:无为而治与基本法

(一)什么是华为企业无为而治与基本法

无为而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无为”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要遵循大千世界的规律,尊重人的个性,有所为有所不为。“无为”本是道家核心思想,但同样也是佛家与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家的“缘起性空”思想与“无为”是相通的,“空”与“无”具有相同的内涵;儒家倡导积极入世,提倡以德治天下,以德服人,孔子认为古代圣王舜就是无为而治的典范:“无为而治,其舜也欤。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以德行天下反映了儒家“无为而治”的思想。

华为非常看重精神的作用,在华为公司各种资料的排列组合中,华为尤为看重塑魂工程。《华为基本法》可以理解为华为用以实现“无为而治”目的的一个重要工具。华为这部总计六章、103条的企业内部规章,是迄今为止中国现代企业中最完备、最规范的一部“企业基本法”。其内容涵盖了企业发展战略、产品与技术政策、组织建立的原则、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模式与管理制度,等等。

(二)华为企业制度文化的探索

1、华为企业制度文化的探索

制度与文化两者之间是一个相互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对于处于重要战略转型期的华为而言,文化的反作用力更为明显。制度是有形管理部分,文化是无形管理部分。制度可以造就一个结构框架合理、运转程序规范、执行严格的标准化企业;而文化可以赋予这个企业以生命活力,为之提供精神源泉和价值动力,引导其发展方向,并创造经营个性和管理特色。因此,文化理念的落实最终要靠制度去推进,形成固化模式,否则文化就没有土壤,制度也没有持久生命力。在企业转型中,制度的再造与文化的再造是相辅相成的。这也是我们讨论华为制度建设与文化构造的原因。

2、华为企业文化对管理机制的影关系

(1)华为文化是华为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华为二次创业的内在支撑

企业从一次创业进入到二次创业,需要寻找二次企业的内在支撑,华为二次创业的内在支撑在于华为的组织建设与文化建设。华为文化之所以能发挥使员工凝聚在一起的功能作用,关键在于华为文化的假设系统,也就是隐含在华为核心价值观背后的假设系统。如“知识是资本”的假设,\"智力资本是企业价值创造的主导要素\"的假设。

(2)管理思想的进步推动华为文化的“生生不息”

要推动华为的进步必须从华为文化的特点来看,其来源有三:一是国内外著名企业的先进管理经验;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三是现有华为企业家创造性思维所产生的管理思想。其中,华为企业家群体的管理思想是华为文化的主流,它不断创新,使得华为文化“生生不息”。

然而,并不是管理者所有的管理思想都能融入华为文化之中,我们在进行华为文化建设时,必须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次创业与二次创业的文化关系是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公司文化与部门文化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要处理好这两个关系,我们就要反对固步自封,要继续坚持开放式地吸纳国内外先进企业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但同时,我们要防止社会上不良文化和价值观对我们已有的优良文化的稀释与侵扰;我们要充分认识到二次创业公司大了,部门大了,部门工作性质差别太大,业务评价标准、内容、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都可在一次创业公司文化中找到经过实践验证为正确的价值评价\"公理\",因此我们要在坚持已有的核心价值观的同时,鼓励各部门逐步形成适合各自工作特点,有利于推进部门工作的特色文化。具体地说,公司要抓好组织行为和干部行为的价值评价工作;部门要抓好员工个人组织行为和个人行为价值评价工作。

总之,管理者要抓文化建设,尤其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要创建和管理文化,并提高自身驾驶企业文化的能力。

(3)运用文化来构建华为管理机制,以此推动华为管理的改良与提高。

华为文化就像企业的\"魂\",推动着华为管理改进与提高。管理制度和规范是在华为文化中酝酿而成的,任何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制定都不能脱离华为的文化背景。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规范不可能千篇1律,也不可能照搬其它企业制度。制定华为公司的管理制度和规范,必须从实际出发,反映自身文化特色和业务特点,才能为员工所接受和认同。 管理机制是靠文化来推动的,文化是华为公司管理机制产生效力的润滑剂。各项管理者都必须认同华为企业文化,并科学灵活地运用文化建设来推动、改善华为管理。管理机制是由组织、岗位职责及其管理制度和规范等构成,它具有刚性。它脱胎于企业文化,同时又是构建在企业文化的基础之上,靠企业文化来推动和润滑使其运转。当一个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只精通业务,而不懂得如何抓组织建设、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就无法实施管理,实际上不适合做管理者。

(4)将华为企业文化建设扎根于华为日常管理之中

强化8小时之内的企业文化与管理,将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华为的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将企业“魂”凝聚在企业产品质量、信誉、品牌和市场竞争力之中,体现于企业各级管理者的日常管理行为之中。8小时之内的企业文化就是实施企业管理。那么8小时之内企业文化活动是什么?是对管理制度和规范的酝酿与推行,是对个人组织行为的考核评价活动。 8小时之外,企业有组织的文化活动应该是对个人才能、才华自发培养和评价的活动,或者说,是对个人组织行为和情感的培养以及个人组织行为能力以外的其它智能和体能的评

价活动,公司提供一个释放和评价个人能量的场所。通过8小时之外的文化活动,使员工生活丰富多彩、身心得以休息、放松,恢复体力和脑力,修整队伍,调节生活。同时,在文化活动中有意识地培育员工的参与意识和乐观向上的企业家精神、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团结合作精神和奉献精神,陶冶公司提倡的高尚情操与情感,鼓舞员工去创造丰富多彩和积极的人性,8小时之外的企业文化生活是为提高8小时之内的工作能力和情感服务的。

(二)华为企业文化得到的启发

1、列举华为企业的案例并进行分析

华为的员工李一男率众出走,另立门户。港湾的创始人李一男曾是华为的“二把手”,被认为是任正非的接班人,华为人称任正非待李一男像父亲对待儿子。当年李一男按华为的规矩带着一批重要员工提出内部创业(内部创业本是华为安置老员工的一种手段),并用结算股权换来的一千多万元设备在北京创办了港湾。最初销售华为的产品,后来开始与华为展开了同业竞争。深谙狼道的李一男同样利用狼性迅速立足,在某些设备上的市场份额已逼近华为。

狼文化中的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有时对企业的形象也不是很好。华为的 “进攻、进攻、再进攻。”是华为在国际市场上的表现。华为的强势让海外很多国家和企业敬而远之。

2005年,华为欲以优越的条件收购英国电信巨头马可尼,但在英国政府干预下,以失败告终,同样,印度内阁安全委员会也以影响国家安全为由,拒绝批准华为在印度投资建厂的要求。一系列的正常商业活动都因遭遇不公平贸易待遇而夭折。所以我们应该明白:狼群并不总是胜利者。

2、企业文化的现代化建设之深思

进入21世纪的新时代,原有的企业文化已经不足以应对当今市场经济越来越激烈的挑战,需要为企业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赋予其新的内涵。如何避免企业重蹈先人失败的覆辙,如何更好地应用企业文化驾驭新兴的管理手段,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不断地发展,需要进行企业文化的如下三点现代化建设。

(1)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企业旺盛的生命力,企业文化的内容应不断地进行调整、改进,但核心理念不能抛弃。企业文化的功能是内聚人心、外树形象,但是过分注重形象工程的标语式企业文化建设却容易导致企业文化走向“假大空”的误区。因此我们要适时更新企业文化,来适应企业不同的战略发展时期,不同的社会环境的需求,确保企业文化的可坚持创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实现企业管理的最高利益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企业文化的创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创新就是要赋予原有的企业文化理念、核心价值观、管理模式和表现方式以新的含义,使之成为推动企业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

动力源泉,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因此,企业文化的创新对于企业在适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升整体素质,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也是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上与跨国公司同台竞争及中国企业走向全球市场的关键。

(3)企业文化的完整性保持

企业文化再好再先进,若不能在员工中有效地落实,不能保持其完整性,也只是纸上谈兵。为了保持华为企业文化完整性,就要尽量减少由于企业员工流动而带来的文化淡化和稀释。

四、针对华为企业文化提出的建议

(一)华为企业文化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纵观以上的华为文化:权力独裁、文化统一,军事化管理等等。这种文化措施在创业初期也许十分有效,但是到了企业稳定发展的时期,似乎并不合乎事宜,而且随着华为的壮大与国内通讯市场饱和,华为文化实施的环境已经改变,任正非和他的华为却依旧在维护着他的军事化作风和“狼性文化”。于是出现了华为的文化困惑!这些困惑也带来了很多深层次的问题。

1、接班人问题。早有观察家分析指出,华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其实反映最深刻的就是任正非雷厉风行的军人性格和军事化的作风。在华为,任正非以身作则,勤俭节约。行事低调,实行军事化管理。华为的文化形成很大程度上就是老板行为的示范效应。而专家学者在研究华为时发现,任正非始终是个绕不过去的门槛。他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经典结论:“一个好公司要想获得高速增长,没有一个好的企业家是不可能的,但一个好的公司不可能通过企业家能力获得持续发展,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源在于制度和文化。”而对于“没有了任正非就没有了华为”的结论而言,接班人的问题深深困扰着华为。

2、精神紧张的员工状态。其严苛的军事化管理,强调“竞争”、“忧患意识”使得华为的员工精神高度紧张,工作压力巨大。在百度以“华为”为关键词的搜索排名里,华为“跳楼”名列第一。

华为“不穿红舞鞋”的定位在现实中更是造成了外界的嘲讽和自身的损失。在近几年的业务发展上,华为的思路和做法似乎已经有点落伍了。在3G的研发上,华为把赌注押在了GMS的延续产品WCDMA上。而联通最终采用CDMA网络向3G过渡,致使华为在两轮联通CDMA招标中落马,而中兴两次中标,最少拿到十几亿元的订单。丧失了这些绝好的机遇,显然是和华为“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企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此外,华为维护自身文化重要方式——文化洗脑也逐渐被人质疑。这种“文化统一”的制度有可能会抹杀了员工的个性,对华为的发展并不是件好事情。

华为企业文化中出现的这些问题,需要找到积极的解决办法。也许我们可以从万科的温情文化中得到启示:同样是作为军人出身的王石,与任正非的管理模式截然不同。接班人问题现在深深的困扰着华为,如果没有了任正非,华为的明天将在哪里?而在万科,因为:

10

第一,王石的“频频出走”,万科的员工有了更大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公司依旧能实现良好的运转。

第二,华为应当注重以人为本。员工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企业应该注重对员工的培训和激励。激励可以从三方面入手:事业、感情和待遇。在华为的待遇是不需要担心的,但是伴随着高待遇而来的是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与工作时间。员工被弄得身心疲惫,很多个人问题都解决不了。华为的员工是不允许内部结婚的。

第三,建立一个开放、自由的企业环境。重视员工的个性和自主性,员工可以畅所欲言、积极的表达自己对公司的建议与看法,实现企业内部的无障碍沟通,方便企业快速的纠正自身存在的不足。针对员工们的紧张心态和压力心境,可以在企业内部设立一个心理咨询中心,为员工们的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第四,企业文化应当具有灵活性,应当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适当的进行调整。也就是说文化虽然是深层次的东西,但是也不应当就把文化看成是一成不变的、刚性的。文化既要具有自身的稳定性也要具有一定的弹性才能与环境相适应,实现“与时俱进”。华为的企业文化中明确规定“不穿红舞鞋”,但是现代社会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只有目光远大,思维广阔的人才能适时的抓住机遇,实现成功。只专注于自己小天地的想法明显具有局限性。

(二) 评价华为企业文化之我见

华为企业文化中最为体现的是——狼性文化,在21世纪的现今,狼性文化的发展虽有利于华为企业在全球的发展,但在企业内部有它的局限性,例如人性化的发展、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人才的培训、文化中的熏陶等方面,都存在着问题。华为企业在当今的影响力越来越巨大,它的文化核心价值在于成为了扎根于华为人内心深处的核心信念,是所有华为人长期坚持、一致认同的文化基因,是华为走到今天的内在动力,更是华为面向未来的共同承诺。未来的IT事业的发展之路充满了挑战,只要不断地完善华为企业文化,坚持优秀的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才能创造更高的辉煌。

结论

狼性文化在国际化的初期是比较有效的:员工们对“头狼“行为主张的普遍认同有助于华为打造出规范有序的团队并从小型民间企业中脱颖而出迅速壮大;高额的薪酬与丰厚的待遇提高了员工的积极性和竞争意识从而推动华为的不断发展;狼群敏锐的嗅觉和强烈的进攻能力使得华为人为侵占市场而奋不顾身从而积累了大量客户资本;”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团队精神是华为长期获得高效率并且最终打开国际市场的坚实保障。正是狼性强烈不屈不挠的进攻精神以及《华为基本法》提高了华为的企业凝聚力,才能使华为在动荡的金融危机中依然保持营业额的高速增长。

然而超强的劳动强度、严厉的管理制度、残酷的内部优胜劣汰导致大量员工不堪忍受,或离职或精神失常或累死,严重影响企业的员工稳定性;缺乏人文关怀军事化的“铁腕“规则与西方国家维护员工权力与自由的观念巨大冲突成为影响企业长期国

11

际化发展与实现跨文化整合交流的重要原因;狼性文化的”头狼“权威以及森严的等级制度容易抹杀员工的个性,更多地体现任正非个人意志的企业文化,又该如何引导缺乏继承者的华为的发展呢?

12

参考文献

1、丁远峙 《管理的终极智慧——企业文化》 海天出版社 2005年

2、定维武 《企业文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2.3.1

3、陈广《华为的企业文化》 海天出版社 2007.1.1

4、罗茜文.华为的创新之路给中国通信企业带来的启示[J].移动通信.2010(02):13-16

5、曾昭志.华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J].经济与管理.2009(07):23-25

6、宋柳平.华为的价值观与标准战略[J].标准生活.2009(07):10

7、良科.华为跻身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第5位[J].邮电设计技术.2010(03):69

8、陈素红,杨秋关.技术创新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深圳华为公司为例[J].现代企业文化.2008(03):15-17

9、华为力夺2010最具创新力公司[J].中国信息化.2010(05):113

10、傅云威.创新是企业的灵魂[J].企业家信息.2010(03):53-55

11、高旭东.自主技术创新需要国家的大力支持[J].高技术与产业化.2008(07)

12、(美)彼得·圣吉,郭进隆译.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M].上海三联书店,1994

13、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88

14、《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赵顺龙 主编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8-8-1

15、eva管理模式(《华为基本法》主笔人的再度力作) 黄卫伟,李春瑜 著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4-1

16、百度文库及百度知道 来源网络

13

第20篇:以文化自信助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

以文化自信助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

(铁道党校,北京 100088)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文化是国家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企业发展的“软实力”。铁路企业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坚定的文化自信推进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创新理念以适应市场竞争新挑战,内聚人心以提高铁路企业软实力,外塑形象以创建铁路企业新品牌,为推进中国铁路总公司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高经营效益和管理效率、实现安全、服务、效益、管理、建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提供内在动力。

一、坚定文化自信,大力传承弘扬铁路优秀传统文化 坚定“文化自信”,铁路企业首先要对铁路文化充满自信,弘扬和传承铁路优秀传统文化。

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先进性是铁路企业文化自信的前提。中国铁路自产生以来,始终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铁路文化始终站在先进文化的行列。从20世纪初叶第一条完全由中国人出资、设计、施工建造、管理运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到大革命时期铁路人用鲜血和生命诠释的“英勇、团结、牺牲、奉献”的“二七精神”,从抗日战争时期铁路人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和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到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号”机车组“解放军打到哪里,铁路修到哪里,‘毛泽东号’就开到哪里”的铮铮誓言,都体现了中国产业工人的先进代表——铁路工人的革命性和进步性;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路人用自己的双手甚至生命谱写了一部新中国铁路的创业史,也铸就了成昆精神、小东站精神、孙家养路工区精神、青藏铁路精神、巴山精神等一座座精神丰碑。纵观各个时期的铁路文化建设,始终沿着先进文化的方向前行,与时俱进,成为传播社会文明的主要阵地。进入高铁时代,铁路文化再次以领先的面貌站在时代前沿,并与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在理念、结构、体系、功能和运行等方面均有创新表现,特色鲜明、符合现代企业制度和可持续发展要求、代表铁路文化先进水平的高铁文化初具雏形。

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性是铁路企业文化自信的基础。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虽然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但是溯其源头可谓久远。在长期的铁路建设和发展实践中,铁路优秀传统文化基因在一代代铁路人的传递中一脉相承,其中所蕴含的国家利益为先的责任担当,“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意识,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拼搏精神,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等等,时至今日依旧影响着铁路干部职工,是维护铁路文化传统的精神纽带。随着铁路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和高铁时代的到来,铁路文化越来越成为增强铁路行业凝聚力、激发职工队伍创造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内在驱动力量。

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特殊性是铁路企业文化自信的彰显。铁路优秀传统文化是伴随着铁路建设和运营实践而逐渐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其行业特色尤为显著,可谓“铁味儿”十足。“铁文化”是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化表达,具体表现为铁的制度、铁的纪律、铁的意志等。“铁文化”已经成为铁路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也由此形成了铁路人特有的行业文化基因和行业文化性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展现着独具的风采和魅力。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铁路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并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这些优良的文化基因不断发扬光大,为铁路干部职工提供精神指引,为铁路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二、坚定文化自信,勇于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 在新时代新征程的大背景下,铁路企业必须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凝聚作用,确保铁路市场化、现代化、国际化战略目标的实现,为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强有力的运输保障,为建设交通强国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突出系统性,明确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整体思路。多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实践的不断探索,铁路企业文化建设逐步进入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轨道。进入新时期,在铁路企业全面走向市场的新形势下,总公司党组审时度势,站在铁路发展的战略高度,在全路牢牢把握创新发展这一主线,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弘扬“安全优质、兴路强国”的新时期铁路精神,深化铁路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建设。2017年7月13日,总公司下发了《铁路企业文化建设三年基础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把握“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工作主题,通过三年的时间,重点抓好阵地建设、典型引领、精神培育,深化安全、服务、经营文化建设,传承铁路传统文化,弘扬铁路时代文化,不断夯实企业文化建设基础,企业文化建设质量和效果明显提升,为铁路强国提供文化支撑。这些战略部署,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引。

强调科学性,融铁路企业发展战略与企业文化建设为一体。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企业文化,但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成功,失败的深层原因在于没有打造一种能引导“成功”的优秀文化。铁路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必须制订和实施有效的、正确的经营战略,而企业发展战略背后如果没有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的支持,战略措施的推进必定乏力。文化指导战略发展,文化变革引领战略转型。因此当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首先要站在总公司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铁路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建立起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体现铁路职工根本利益、反映铁路文化发展和自身特色的铁路企业文化体系,立足于文化自信,以产业报国为追求,以人本管理为核心,以学习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发展为目的,着眼于内聚力量、外塑形象,为全面推进铁路企业健康、向上、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文化引领和精神动力。

坚持人文性,增强铁路职工队伍的凝聚力。在企业管理的诸多要素中(如人、财、物、产、供、销,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等),企业文化更注重对人这个要素的管理,突出的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对于铁路企业而言,当前来自两个方面的挑战是值得关注的:一是铁路体制机制改革带来的挑战。总公司转企改制后,从传统计划经济为主导的经营模式向市场化改革条件下的经营模式转化是一个复杂、艰巨的过程,价值理念、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的转型面临种种挑战。二是职工队伍建设面临的挑战。“80后”“90后”的新生代终将成为铁路干部职工队伍的主体,其价值观念、思想习惯、行为方式会不断渗透到铁路企业安全、经营和管理的日常工作中。现代企业文化管理追求的是人性化管理和理性管理相结合。如何培养年轻干部职工队伍健康成长,如何做好“80后”“90后”年轻一代的思想工作,都需要我们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予以高度关注。铁路企业要通过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信念和道德标准,创新理念,创新方式,激发铁路干部职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有效推进铁路企业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同时营造一种良好的职业氛围,增强凝聚力,使职工和企业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同呼吸,共命运,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实现职工个人的全面发展。

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迈入新境界 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在以往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系统推进,使铁路企业文化建设在新时代实现大发展。

全面构建铁路企业价值理念体系,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价值观管理是企业文化建设新趋势。价值理念体系是企业文化体系最核心的部分,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新时代铁路发展需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引领和支撑。铁路企业要通过明确定位找准本企业的文化个性和特征;通过描绘愿景为铁路企业指明前进的方向;通过提炼理念确立企业价值观;通过丰富要素,建立以“安全优质、兴路强国”新时期铁路精神为核心、以安全第

一、服务至上、效益为先为主要内容的铁路企业价值理念体系。

健全完善铁路企业文化制度体系,保障企业价值理念有效落地。企业文化要融于企业管理,融于制度建设,才能发挥效用。铁路企业要充分认识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加强组织领导,完善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通过制度建设,确保管理制度与文化价值理念保持一致;通过健全机制,细化企业文化建设关键环节,逐步建立健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联动工作制度、物质保障机制等,使企业文化融入企业管理,为铁路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发挥铁路局和全体职工在铁路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不断完善铁路企业文化建设的评估考核机制,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铁路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作为考核各级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把握企业文化发展规律,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形成铁路文化建设的强大合力。

建设完善铁路企业可视化识别系统,提高铁路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和信任感。企业可视化识别系统是企业文化的具体化、视觉化、符号化的过程,包括企业视觉识别体系和企业行为识别。一方面,铁路企业要通过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将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经营方向、产品特点等各种信息要素,经过综合分析、概括和提炼后,转换成以标志、图形、色彩、字体、象征物体等直观形式表示的视觉符号,直接应用于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色彩、企业标准字体、企业造型与吉祥(象征)图形、企业宣传标语口号、企业专用乐曲等视觉识别基本要素体系上,同时体现在包括办公用品类、企业标识类、工装工服类、企业车辆类、展示与陈列类、广告与公关活动类等应用要素体系中。在构建铁路企业视觉识别系统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企业标识、广告语、产品品牌、包装等基本要素的配套管理,同时还要注重融入铁路企业最主要、最核心、最希望表达的内容,尽量展示极具感染力、吸引力和震撼力的全新的铁路企业形象。另一方面,铁路企业要通过企业行为识别系统建设,建立企业动态识别体系及活动识别体系。铁路企业行为识别系统既包括企业基本行为的建立系统,又包括以行为表现企业特征的表达系统。企业行为表现体系是铁路企业行为识别的主体内容,更是铁路企业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铁路企业基本行为系统更多的是属于企业管理的范畴,应根据企业内部车、机、工、电、辆等不同专业领域进行相对个性化的规范与设计,围绕企业经营理念的约定,将企业基本行为(内部生产与外部服务)规范化、协调化和一致化,规范企业员工的岗位工作标准、服务规范和职业道德准则,塑造新时代铁路职工的良好形象。

建立健全铁路企业宣传和传播机制,塑造企业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对铁路企业形象进行塑造与宣传,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铁路企业确立市场化发展战略、全面走向市场的需要。要通过建立企业形象策划和宣传机制(包括建立企业形象策划机制、建立企业形象宣传机制、建立统一协调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机制、搭建完备的站车公共服务文化平台等),加强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公关策划和媒体推广,对企业形象进行全新设计与内外展示;要深入挖掘、广泛宣传一大批彰显铁路优良传统和精神气质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迹,实施现代企业形象的深化塑造;要优化和拓展站车文化服务功能,净化和规范文化市场,打造铁路企业良好社会形象;要充分发挥社会媒体资源和企业宣传阵地的作用,大力宣传铁路企业在综合交通体系中的骨干作用,积极推介铁路客货运输产品;要加强国际化传播途径拓展和传播能力提升,大力宣传中国高铁建设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呐喊助威。通过搭建多元化传播与宣传体系,对内加强人性化管理,提高企业凝聚力和创造力;对外讲好铁路故事,提升铁路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国内外树立一个企业形象特色鲜明、企业文化底蕴深厚、企业产品美誉充盈、企业竞争实力丰厚的大型国铁企业形象,为铁路企业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总之,在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进程中,我们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追求,坚定铁路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铁路行业在长期建设和发展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并结合铁路自身的行业特征,与铁路企业发展战略相融合,创新理念,创新方式,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铁路企业文化,并使之成为铁路人情感认同、内心接受、行动践行的文化自觉行为,激励广大干部职工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传承铁路精神命脉,构筑铁路文化家园,彰显铁路文化价值,展示铁路工人力量,提升铁路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继续成就曾经属于一代又一代铁路人的光荣与梦想。

(执笔人:姜秀玉,铁道党校培训部副主任、副教授)

《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论文.doc》
铁路企业文化建设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公司工作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章程规章制度公司文案公司简介岗位职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