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策划书

2020-04-04 来源:策划书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民俗文化节策划书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

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一、活动背景:

汉中地处秦巴三区地理位置偏远,大多数学生回家比较困难,并且来自于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特此举办民俗文化节。

二、活动目的:

让学生们找到家的感觉,体会到同学之间的温暖,

三、活动主题:

“家的温暖”这里就是你的家。

四、活动时间:

待定

五、活动地点:

待定

六、活动对象:

化工学院全体学生

七、前期准备:

八、活动内容:

展示少数民族的节目,或者有地域特色的工艺品。

主办方: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承办方:化环学院团委学生分会文艺部

2011 年11月

推荐第2篇:民俗活动策划书

河南科技大学校学生会 民俗文化节——雕塑作品进校园

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南科技大学委员会

承办单位:河南科技大学学生委员会社会实践部 协办单位: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

民俗文化节开幕式暨雕塑大师作品展开幕

活动背景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五彩缤纷的民俗文化,它凝聚了民族精神,规范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塑造着人们的心灵,愉悦着先人的情感。同时,民俗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历史信息。

目前,随着社会的变迁和种种历史原因,中华民族的民族风俗面临着被遗忘,被误解,被肢解的危险!有人热衷于西方的“情人节”,不知中国的“七巧节”(七夕节);有人大啃麦当劳,忘记了中国美食;有人拆掉百年老宅,建起了小洋楼„„

活动目的

大学生做为新时代的接班人,同时也兼具着文化传承的任务,有着为中国古老民俗文化的发扬和传播的义务和权利 。为了给大学生提供一个很好的接近民俗,了解民俗的机会和平台,同时也给民俗文化爱好者提供零距离接触民俗大师的机会,为培养民俗文化传承人做准备,由校团委特批开展河南科技大学“民俗文化节”活动。此次特别邀请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成员携珍藏作品到校园与我校学生交流,展示大师技艺,展示我国文化精粹,加深大学生对我国雕塑历史和雕塑文化的深刻认识。

活动主题

雕塑艺术大师献艺校园,展示雕塑作品魅力,传播民俗文化艺术,培养民俗艺术人才。

活动时间2010年4月28日、29日

活动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体育场广场

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建行广场

活动对象河南科技大学全体师生

活动内容有20位左右著名艺人为大家表演雕塑,糖画,面塑等制

作和讲解,还有100件左右作品为大家同时展出。活动期

间有互动各环节,让同学们充分接触民俗。

活动经费 艺人出场费,以及展品的运输费共计1500元,矿泉水30

瓶*1元共计30元,条幅:3*40元共计120元,喷绘:300元,气球:20元,话筒电池:20元,海报、白纸、笔:35元,红色宣纸若干共计15元,纪念品若干共计200元,物品运输费100元。共计2340元

活动物资 小型舞台,桌子,椅子,音响,话筒,帐篷若干,气球,

展板,海报,抽奖箱,奖品,照相机

活动形式

雕塑大师作品展览;艺术家与活动参与者进行学习交流,一同制作民俗作品;专设咨询台,设置艺人与有兴趣学生的交流平台。

活动宣传方式

一、从活动开始前五天开始在河南科技大学各个校区展开条幅、

板报、海报宣传:介绍此次活动的意义与目的;阐述民俗活动的重大时代意义,以及继承和发扬中国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性;介绍当前中国人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现状和政府的举措;介绍鼎力支持这次活动的艺术大师的资历。

二、与学校各个学院展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以各种方式传达校

学生会的活动;各学院出自己的海报,展板;并以此板报为基础,对参与活动学院的板报来一次评比,评出板报优秀的前三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三、活动当天有广播站面向全校学生,对这次活动做简明扼要的

介绍,包括这次活动的主要参与集体---洛阳市雕塑艺术研究会大师,并简单介绍代表性展览作品。

四、由校学生会通讯部写通讯稿,并对活动进行摄影,并展览,

做为活动的后期宣传。

活动流程

一、启动仪式

地点河南科技大学西苑校区南苑体育馆广场(广场占地约5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主席台50平方米,可容纳20人)。

内容校团委书记发言回顾民俗进校园活动的意义和所取得的成果,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发言介绍洛阳民俗的过去现在以及发展展望,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发言介绍研究会情况雕刻艺术发展情况,并接受媒体采访。

拟出席领导

河南科技大学校团委书记,洛阳雕塑艺术研究会会长,洛阳民俗博物馆馆长,校学生会主席,副主席若干,院学生代表,拟请洛阳晚报,洛阳日报等媒体参加并对活动给予及时报导。

启动仪式程序

拟上午10:00时 所有嘉宾正式就位,启动仪式宣布开始

开场 拟古乐器演奏 领导讲话

10:00活动开始,预计11:40结束

主持人:秘书处指派人员担任

第一项: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嘉宾

第二项:校团委书记讲话

第三项:请洛阳雕刻艺术研究会会长讲话

第四项:请参与活动的市场及商户代表讲话

第五项:宣布启动仪式结束

二、在音乐的伴奏下,全体到场的同学参观作品,每件作品有提前

安排好的至少两名学生会成员负责看管,并介绍作品的出处,并对每件作品前展示的作品简介进行解读;

一、互动阶段:大师挑选参与性高的其中几类作品,给活动人员进

行现场的作品制作表演,并指导学生参与其中;

二、咨询台后,有大师与作品爱好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并进行互

动游戏:有学生在签名薄上留言,阐述自己对民俗的态度,期望,或者看法,然后进行抽奖;

三、宣布活动结束,全体工作人员与全体大师合影留言,并欢送大

师;

四、整理会场,活动全部结束。

2010.4.11

推荐第3篇:民俗校园行策划书

民俗进校园

活动策划

活动背景: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新兴文化和外来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蚀越来越强烈,尤其是我们这些“80”“90”后,对传统文化表现出的冷漠令人震惊,而对外来文化却不分良莠一概接受。因此,我们举行此项活动来激发大学生内心深处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下去,让中国文化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同时也丰富大学生的生活,明确大学生的使命和艰巨任务,激发大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在此基础上,我协会决定于今年月期间举办一届多姿多彩的民俗进校园活动,把真正优秀的民俗文化呈现给广大学子。 活动目的:

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传统文化经典魅力

2) 活跃校园文化气氛,促进校园文化建设

3) 丰富学生课余生活,展现良好学生风貌

方案说明:

我们的优势:

1) 有丰富的活动经验:我们协会属机电学院学生会,多次参加校园活动,积累了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保证活动的执行效果。

2) 有强大的合作网络:协会属学生会下属机构,与其他部门联系密切,并多次合作组织有关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并建立了良

好的合作关系,为开展校园活动奠定了基础。

3) 学校浓厚的文化底蕴:此次活动将在科大老校区——四方校区举行,学校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学生文化基础也好。因此,这次活动在这种氛围下有同学的踊跃参与定会取得圆满成功。

策划书

活动主题: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展现民间艺术魅力

活动时间:

活动组织:

主办方:青岛科技大学分团委

承办方:青岛科技大学机电学院传统文化协会

参与者:

活动宣传:

此次活动系首届“民俗校园行”活动,且在四方校区是第一次举办此类活动,前期宣传尤为重要,我们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媒介来进行宣传,以告知最大范围的师生及其他人员,来扩大影响力。 宣传方案:

1.冠名:在一系列活动中,一切宣传方式(海报.横幅.宣传手册.喷绘.活动标志.广播等)都标明“XXX杯——民俗进校园”在校园每个地方打造规模品牌效应。

2.条幅.拱门:活动明细及贵公司品牌理念,悬挂于校内人流量最多的地方.主席台及学校广告栏.食堂.主要街道等。

3.展板:在活动现场及前期宣传时摆放有贵公司logo.标语及相关

信息的展板。

4.海报:在活动前期宣传时,可张贴有贵公司信息的海报于海报栏处。

5.单页:彩色16K纸,正面印活动信息及流程.特色,可待由贵公司的logo,反面印贵公司理念及产品信息.销售信息等,形成规模宣传效果。

6.广播:利用校内广播播发活动信息,如:“XXX杯——民俗校园行”“由XXX冠名的民俗及校园活动将„

7.视觉识别系统:活动现场设置印有贵公司logo的遮阳伞等,同时发放带有贵公司标志的纸杯等物品,实现规模化宣传。

8.动态宣传:活动当日,现场工作人员统一着印有贵公司字样的服装及工作证等。

活动策划

民俗进校园

活动地点:青科大四方校区小五四广场

活动时间:2009年 月

活动形式:安排一个类似庙会的小型游园活动,请几位民间艺人现场展示各种传统民俗工艺和民俗活动,如:剪纸,风筝制作等,可现场教学,各个协会或各班可组织统一学习然后比赛或表演(扭秧歌.抖空竹.武术.手工制作小工艺品等。奖品可由贵公司提供或是贵公司产品。

活动亮点:

1) 邀请青岛市知名民俗艺人进行艺术展示,预计将会吸引到最大人流量。

2) 活动场所地理位置优越:小五四广场历来是学校各项活动举办之地,人流量大,能吸引最多人的眼球。

3) 足够大的宣传空间:活动地点空间足够大,能形成良好的视觉效果。

推荐第4篇:民俗协会辩论赛策划书

陇南民俗研究爱好者

协会辩论赛

2011-11-19陇南民俗研究爱好者协会

陇南民俗研究爱好者协会辩论赛策划书 世界最具威力的三大武器:口才、金钱、核弹。其中以口才居首位。辩论能激发个人的潜能,能提高对问题的审思,更能实现跨越灵感界线的沟通。校园辩论赛能发掘和激励有才华的青年学生,为他们新时期成才提供更为广阔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次辩论赛主要是为丰富同学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促进本协会会员之间的友好关系,开拓同学思路,体现我们学生风华正茂的精神状态,提高同学辩论水平,发掘培养辩论人才。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活动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关注社会风气问题,展现学子风范,提高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一、活动主题:

弘扬传统文化

辩题:传统节假日是否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精髓 正方观点:传统节假日有利于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精髓 反方观点:传统节假日不利于大学生了解中华文化精髓

二、活动目的:

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活跃校园气氛,同时促进我会会员之间的互动,使同学们更好的融入大学生活,提高我协会在本校的知名度。

三、活动时间:

2011年11月20日

四、活动地点:

一号教学楼

五、参赛对象:

陇南民俗研究爱好者协会全体会员

六、活动规则:

1、以小组为单位;

2、不允许大声喧哗;煽动场内同学起哄、闹事;对辩手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利用观众提问有意刁难、诽谤、辱骂;不得在场内吸烟、酗酒;威胁利用计时人员舞弊等等。

3、得分高的一方获胜;

七、奖项设置:

本次活动获胜方每位选手奖励荣誉证书一个、笔记本一

本;

陇南民俗研究爱好者协会

2011-11-19

推荐第5篇:外联民俗文化节策划书

民族文化节策划

一、活动背景及目的

我校有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其中有一大批学生来自少数民族,他们带着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与文化,能歌善舞,这项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展示自己民俗特色的舞台,以加强民族的交流。

二:活动主题:秀出真自我,演绎民族风。

三:活动方式:

1) 外联部与校外民俗文化主题店铺联系邀请进入学校进行民俗商品

展示

2) 提供影音设备在活动期间不间断播放民俗歌舞

3) 主题晚会

四:活动流程:

(一)产品展示会(11月11日——11月13日)

1) 提前2天在学校各处宣传本系民俗文化节海报

2) 在二教门口进行民俗文化商品展示

3) 活动期间穿插播放民俗文化歌舞

(二)主题晚会(12月10日)

1)提前一周做好节目的审核 2)准备晚会所需 3)晚会当天各部统筹协作 4)晚会结束收尾工作

5)感谢商家

活动安排

1) 外联部:文化节开始前3天,必须确保商家展品、费用到位以及

学校方面的沟通

2) 文艺部:晚会开始前一周确定晚会节目,前五天复查节目,前三

天模拟彩排,前一天正式彩排,晚会当天走场及晚会开始后的节目人员准备

3) 学权部:提前一周向邀请各位嘉宾,准备主持人台词

4) 自律部:安排、检查产品展示会后的清理工作,晚会当天负责会

场秩序

5) 网络部:文化节宣传海报3份,晚会当天设备的调试

6) 秘书部:监察各部职责完成情况,及时想主席团汇报!

7) 宣传部:二教海报1份,晚会布置设计

8) 体育部:

注意事项

1) 活动开始前,外联部应做好于商家的沟通,确定商品展示的时间

地点及产品种类。

2) 与校后勤沟通协调场地的安排

3) 各部门按批次负责产品展示后的场地清理工作

4) 学生会各部在晚会准备及举行时,必须各负其责!

道具准备:

打分牌,荧光棒,小喇叭

预计活动经费:条幅初步预计要3副,共计150元。

及主持人纪念品6份,共计60元。

租用嘉宾灯光、音响、话筒200元

泡泡机200元

奖品(赞助商提供)

矿泉水20元

应急费用100元

经费总计830元。

五:活动时间:2011年11月中下旬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学院

信息工程系学生会外联部

推荐第6篇:民俗知识竞赛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背景:民俗知识竞赛是民间手工艺传承协会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传承民俗知识,促使参与者主动积极的去了解民俗知识,也是大学生增长课外知识的有益活动。

二、活动目的:增长课外知识,加强我校大学生对民俗知识的了解。

三、活动简介:民协计划于xx年x月x日左右在食堂门口举行宣传活动,张贴海报并设立报名点。以助活动顺利开展

四、活动时间及地点:

宣传活动地点:xx年x月x日食堂门口

竞赛活动地点:xx年x月x日于本校教学楼一栋x室

五、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策划书申请 ;

2.设计宣传板 ;

3.设计及复印海报和宣传单 ;

4.大力开展本院的内部宣传 通知全院各专业民协负责人务必在班级内作好宣传工作,让他们将此次活动的精神和意义详实地传达给班级每一位同学,争取在本院同学能积极参与;

5.设立奖项及奖品。

(二)活动实施:

1.x月x日前完成前期宣传工作 将海报贴在食堂宣传栏 ;

2.x月x日组织宣传活动 在食堂门口设点并摆宣传板,协会成员向大家介绍本次活动具体流程及开展意义;

3.x月x日于本校教学楼一栋x室举行比赛。

六、经费预算:

···························

七、活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1.海报尽可能持久的保留,避免被覆盖;

2.协会成员应尽力宣传本次活动开展的目的及意义。

八、活动负责人及参与者:

主办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团委

承办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民间手工艺传承协会

协办方: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各协会

参与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全体学生

推荐第7篇:策划书·民俗Microsoft Word 文档

回眸历史的烟海,我们觉得一切文化的呼吸就如天地升腾的缈雾轻纱。历史的车辙狠狠的碾过,我们追溯历史,追溯传统文化,过往的历史文化的脉搏在我们大学生的心中汹涌澎湃,生机盎然。我们相信,先辈的优秀传统文化会在我们的传承下输入新的血液,生长成新的肌肤。

一.主题:

王仁裕和他的文学成就。

二.主讲人:

中文系教授、科研外事处处长、民俗协会首届指导老师蒲向明 三.内容:

学习认识五代时期的王仁裕对文化的研究,他的《开元天宝遗事》让我们穿越盛唐王仁裕的文学作品、创作和文学成就,更加了解唐朝,了解一代民俗传统文化的精髓。

四.讲座的目的及意义:

开此次讲座为了让当代大学生提高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传承能力,开拓大家的文化视野,增进文化的交流传播能力。

此次讲座让我们能够认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有利于拓宽我们的文化视野。

五.讲座时间:

2011年11月28日。(第十四周,星期二晚自习)

六.讲座地点:图书馆五楼。

七.讲座开设对象:

中文系11级全体学生。

畅游浩瀚的历史烟海,我们知道了一个方向,了解王仁裕和他的文学成就,了解中国文化小小的一个缩影。中国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的这条河永远流在炎黄的心中,在青年的心中。

民俗协会2011年11月24日

陇南民俗爱好者协会活动

民俗协会2011年11月24日

推荐第8篇:民俗

中国民俗节日

春节 蒙古族那达慕和祭敖包

清明 苗族的斗牛盛会

中秋 苗族斗马节

七夕 羌族的年节

端午 彝族插花节

重阳 傣族的"泼水节" 元宵 藏族沐浴节

元旦 开斋节_

土家族八月中秋"偷瓜送子节" 鬼节

彝族的八月十五 火把节

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中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家家户户阖家欢聚,一起吃年夜饭,称"团年".一起守岁,叙旧话新,互相祝贺鼓励.当新年来临时,爆竹烟花将节日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中国北方地区在此时有吃饺子的习俗,取"更岁交子"之意.而南方有吃年糕的习惯,象征生活步步高.守岁达旦,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送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春节期间,人们互相登门拜年,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年"兽的传说

春节又叫阴历(农历)年,俗称"过年".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有关它的各种传说也很多."年"兽的传说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清 明 节

____________又 称 三 月 节 , 踏 青 节 ,是 中 国 汉 族 民 间 传 统 农 事 纪 庆 节 日 .清 明 是 农 历 二 十 四 节 气 中 唯 一 俗 演 为 节 日 的 节 气 .《 岁 时 百 问 》 解 释 清 明 的 取 名 缘 由 :"万 物 生 长 此 时 ,皆 清 洁 而 明 净 ,故 谓 之 曰 清 明 "节 日 最 早 始 于 周 代 ,秦 汉 礼 制 规 定 每 逢 初 一 , 十 五 以 及 二 十 四 个 节 气 等 日 要 到 祖 陵 祭 祀 供 奉 .至 唐 明 皇 开 元 年 间 ,下 诏 改 制 废 止 了 除 寒 食 节 ( 清 明 前 一 日 )以 外 其 他 的 拜 扫 活 动 .在 宋 朝 以 前 , 清 明 仅 是 个 附 属 在 寒 食 节习俗 中 的 一 个 次 要 日 .它 的 重 要 性 , 甚 至 比 不 上 另 一 个 阴 历 三 月 上 旬 的 上 巳 节 .而 清 明 节 扫 墓 ,更 是 宋 代 以 后 出 现 , 尽 管 如 此 , 由 於 上 巳 , 寒 食 , 清 明 三 个 节 日 的 日 期 相 当 接近, 彼 此 的习俗 便 互 相 渗 透 , 重 叠 , 渐 渐 地 不 再 有 明 显 的 划 分 , 这 才 形 成 了 现 在 的 清 明 节 .所 以 , 在 讨 论 清 明 节 的 起 源 时 , 同 时 也 要 对 上 巳 及 寒 食 有 所 了 解 . 清明食品习俗

醴 酪 与 环 饼 ____________《 荆 楚 岁 时 记 》 记 载 : 「去 冬 节 一 百 五 日 , 即 有 疾 风 甚 雨 , 谓 之 寒 食 .禁 火 三 日 , 造 饧 大 麦 粥 」 .《 邺 中 记 》 也 说 : 「 寒 食 三 日 作 醴 酪 」 醴 酪 是 一 种 以 麦 芽 糖 调 制 的 杏 仁 麦 粥 .一 直 到 隋 唐 时 , 都 还 是 寒 食 节 的 主 要 食 品 .另 外 , 贾 思 勰 的 《 齐 民 要 术 》 中 还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的 食 品 — 环 饼 .「 环 饼, 一 名 寒 具, 以 蜜 调 水 溲 面 」 .油 炸 至 金 黄 色 后 即 可 食 用 ,味 道 极 为 脆 美 , 相 当近似 现 在 的 点 心 . 枣 锢 飞 燕

____________宋 朝 的 清 明 节 , 除 了 街 市 上 所 卖 的 稠 饧 ,麦 糕 , 乳 酪 ,乳 饼 等 现 成 的 食 品 之 外 , 人 家 也 自 制 一种 燕 子 形 的 面 食 ,称 为 「 枣 锢 飞 燕 」 , 据 说 是 从 前 用 来 祭 拜 介 子 推 的 祭 品 .明 朝 人 还 会 留 下 一 部 分 的 枣 锢 飞 燕 , 到 了 立 夏 ,用 油 煎 给 家 中 的 孩 童 吃 , 据 说 吃 了 以 后, 可 以 不 蛀 夏. 青 精 饭

____________陈 元 靓 ( 约 一 二 二 五— — 一 二六 四 ) 的 《 岁 时 广 记 》 卷 十 五 引

《 零 陵 总 记》 记 载 了 另 一 种 寒 食 节 食 品 「 青 精 饭 」 :「 杨 桐 叶 , 细 冬 青 , 临 水 生 者 尤 茂 .居 人 遇 寒 食 采 其 叶 染 饭 , 色 青 而 有 光 , 食 之 资 阳 气.谓 之 杨 桐 饭 , 道 家 谓之 青 精 饭, 石 饥 饭 .」 寒 食 清 明 染 青 饭 的习俗 似 乎 在 南 方 较 为 流 行.郎 瑛 ( 一 四 八 七 — ~ 一 五 六 六 以 后, 杭 州 人 ) 的 《 七 修 类 稿 》 卷 四 三 就 提 到 寒 食 节 时 吃 的 「青 白 团 子 」 .这 种 青 团 子是 在 糯 米 中 加 入 雀 麦 草 汁 舂 合 而 成 , 馅 料 则 多 为 枣 泥 或 豆 沙 .放 入 蒸 茏 之 前, 先 以 新 芦 叶 垫 底, 蒸 热 后 色 泽 翠 绿 可 爱 , 又 带 有 芦 叶 的 清 香 , 是 很 受 欢 迎 的 清 明 节 食 品 .

____________这 些 清 明 节 的 节 食 都 有— 共 同 特 色 , 就 是 皆 可冷 食.顾 禄 的 《 清 嘉 录》 卷 三 按 语 中 说 : 「 今 俗 用 青 团, 红 藕 , 皆 可 冷 食 ,犹 循 禁 火 遗 」 .潘 荣 陛 的《 帝 京 岁 时 纪 胜 》 中 所 记 的 「 寒 食 佳 品 」 有 香 桩 芽 拌 面 筋 , 嫩 柳 叶 拌 豆 腐 , 也 都 是 凉 拌 菜 .就 连 后 来 在 闽 粤 流 行 的 清 明 节 薄 饼 ,也 都 是 以 冷 食 为 原 则 .由 此 可 以 看 出 ,即 使 寒 食 的习俗 已 经 式 微 , 它 的 精 神 仍 保 留 在 清 明 的 食 俗 上 , 历 久 不 衰 . 中秋

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根据史籍的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到魏晋时,直到唐朝初年,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至明清时,已与元旦齐名,成为我国的主要节日之一.这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为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这一天天上的圆月分外明亮特别的大特别的圆,所以这一天也被视为撮合姻缘的大好日子.也被人们喻为最有人情味,最诗情画意的一个节日.有人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秋节这一份思念当然会更深切,尤其是一轮明月高高挂的时刻,不要忘了,让真情贺卡给远方的亲人朋友一个问候! 中秋习俗

吃月饼

闲秦再思《洛中记闻》说,唐僖宗在中秋节日吃月饼,味道极美,他听到新科进士的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们.这是我们能够看到的最早的关于月饼的记载.到了宋代,月饼有"荷叶","金花","芙蓉"等等雅称,其制作方法更加清致.诗人苏东坡有诗称赞说,"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酥是油酥,饴就是糖,其味道甜脆香美可想而知.宋以后,制作月饼不仅讲究味道,而且在饼面上设计了各种各样与月宫传说有关的图案.饼面上的图案,起初大概是先画在纸上然后粘贴在饼面上,后业干脆用面模压制在月饼之上.满月形的月饼也跟十五的圆月一样象征着大团圆,人们把它当作节日食品,用它祭月,用它赠送亲友.这无疑是汉民族的一种民族心理的反映.传说,元朝初年,元蒙统治者惧怕民众起来反抗,采取每十家派一名兵监视,十家只许用一把菜刀的高压政策,人民忍无可忍,便乘八月十五中秋节互赠月饼之机,在月饼里放一个蜡丸,蜡丸中裹着纸,纸上写着誓言,饼底还贴一张纸做暗示,以此互相号召反蒙复国.浙江温州一带称这种月饼为"三锦",按当地方言的谐音就是"杀紧".这大概就是今天月饼外常贴上一张纸的由来. 观潮,燃灯

观潮

"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这是宋代大诗人苏轼写的《八月十五日看潮》诗.在古代,浙江一带,除中秋赏月外,观潮可谓是又一中秋盛事.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以久,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大赋中就有了相当说尽的记述.汉以后,中秋观潮之风更盛.明朱廷焕《增补武林旧事》和宋吴自牧《梦粱录》也有观潮条记载.这两书所记述的观潮盛况,说明在宋代的时候中秋观潮之事达到了空前绝后的巅峰. 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之美景,然而对此人们并未满足,于是便有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在湖广一带有用瓦片叠塔于塔上燃灯的节俗.在江南一带则有制灯船的节俗.在近代中秋燃灯之俗更盛.今人周云锦,何湘妃《闲情试说时节事》一文说:"广东张灯最盛,各家于节前十几天,就用竹条扎灯笼.作果品,鸟兽,鱼虫形及'庆贺中秋'等字样,上糊色纸绘各种颜色.中秋夜灯内燃烛用绳系于竹竿上,高树于瓦檐或露台上,或用小灯砌成字形或种种形状,挂于家屋高处,俗称'树中秋'或'竖中秋'.富贵之家所悬之灯,高可数丈,家人聚于灯下欢饮为乐,平常百姓则竖一旗竿,灯笼两颗,也自取其乐.满城灯火不啻琉璃世界."看来从古至今中秋燃灯之俗其规模似乎仅次于元宵灯节. 七夕节

在我国,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天气温暖,草木飘香,这就是人们俗称的七夕节,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天上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争河的东西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隔河相望,遥遥相对,那就是牵牛星和织女星.

七夕坐看牵牛织女星,是民间的习俗,相传,在每年的这个夜晚,是天上织女与牛郎在鹊桥相会之时.织女是一个美丽聪明,心灵手巧的仙女,凡间的妇女便在这一天晚上向她乞求智慧和巧艺,也少不了向她求赐美满姻缘,所以七月初七也被称为乞巧节.

人们传说在七夕的夜晚,抬头可以看到牛郎织女的银河相会,或在瓜果架下可偷听到两人在天上相会时的脉脉情话.

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祷自己的姻缘美满. 端午

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年历的一个节日-端午节.

这个节日,是我们裹粽子的日子.每一年的这一天,许多人家都会包裹粽子,许许多多不同味道不同种类的粽子,都会在这个粽香的季节纷纷涌现.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其实向来都说法不一.有些人都将它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有人说,这一个节日在古代,是一个消毒避疫的日子.

根据文献上的记载,以及历代相传流行下来的许多端午习俗,五月被视为"毒月","恶月",五月初五是九毒之首,所以这一天便流传了许多驱邪,消毒和避疫的特殊习俗如插蒲子艾叶,喝雄黄酒,祭五瘟使者等.

后来的后来,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变化.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及崇高的人格,将这个一直流传的端午原意给忘了,把一些原先未必是纪念屈原的划龙船及包粽子等习俗,联系到他的身上.

现在大部分得人都只记得端午节和屈原有关,而其实一些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于屈原的故事也没有多大的印象了.他们知道的是,这是吃粽子的节日,如此而已.

关于端午节赛龙舟,其实现在不是端午节的到来赛龙舟的比赛项目也是处处有.从驱邪避疫,到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意义起了很大的变化.

这个节日的原意,在年复一年的社会变迁中渐渐的受到" 蚕食".

____________________

"元"有始之意,"旦"指天明的时间,也通指白天.元旦,便是一年开始的第一天."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条目:"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书·舜典》中叫"元日",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一篇《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诗中谓之"元朔".自来元旦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在汉语各地方言中有不同叫法,有叫"大年初一"的,有叫"大天初一"的,有叫"年初一"的,一般又叫"正月初一".

我国历代元旦的月日并不一致.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日为元旦,自此历代相沿未改(《史记》).汉武帝太初元年时,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规定一样,所以又称"夏历",一直沿用到辛亥革命.中华民国建立,孙中山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定正月初一(元旦)为春节,而以西历(公历)1月1日为新年.

在当代,元旦指公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自西历传入我国以后,元旦一词便专用于新年,传统的旧历年则称春节.

而在此之前,元旦一直是指农历岁首第一天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指"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界全体会议决议:"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年采用公元纪年法",即是我们所说的阳历,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春节",阳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至此,元旦才成为全国人民的欢乐节日.

元宵灯节源于何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传统的庆典元宵节,俗称又叫"灯节".旧习元宵之夜,城里乡间,到处张灯结彩,观花灯,猜灯谜,盛况空前.届时,不论皇室贵戚,平民百姓,深闺淑女,均可破常规,顺习俗.制灯玩赏,出游嬉闹.唐诗人崔液作诗道:"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平时足不涉户的闺阁女子,往往乘此机会与意中人谈情相会.宋辛弃疾《元夕》词云:"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元宵灯会狂欢之夜,情人急于纲会,望眼欲穿,"踏破铁鞋无觅处",见时就在眼前的有趣场景. 唐宋明清,元宵灯了成了年节中重要的民众娱乐活动.墨客骚人,常常吟诗作画,作为增添雅兴.今天,元宵放灯,观灯,仍是中国广大地区人民喜闻乐见的民俗娱乐活动.特别是近几年,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人们喜欢元宵灯节,可它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呢

一种意见认为元宵灯节形成了唐代.《七修类稿》云:"元宵放灯,起唐开元之间,……从十四至十六夜,后增至五夜."林达祖的看法与《七修类稿》稍有不同.他在《唐宋时代元宵看灯的盛况》一文中根据《旧唐书》有关睿宗的记载:"景龙四年,上元夜帝与皇后微行看灯,因幸中书令萧至忠之第.至丁卯夜又微行看灯."认为"元宵灯节在明皇的父亲睿宗朝代已盛行了". 登高

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推荐第9篇:民俗

从《高老庄》看陕西民俗

摘要: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由于一些作家受到民俗的影响,在一些文学作品中自然而然地就展现出许多的民俗文化。贾平凹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他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通过描写高老庄这样一个地方的人们生活,展现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 关键词:高老庄 民俗

正文: 贾平凹,当代作家,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75年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后从事文学专业创作。出版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记》、《野火集》等,长篇小说《废都》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民俗文化是社会群体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具有某种媒介作用,既沟通着民众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也沟通着传统与现实的联系它是生生不息的“一泓清泉”山地之子贾平凹深深地浸润其中,汲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并将文学与民俗“联姻”,呈现出风俗民情地域化,生命活动立体化,话语运作神秘化的特质,从而扩大了小说文本的叙述空间,建构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在长篇小说《高老庄》中,贾平凹描写了大学教授高子路带着妻子西夏,为了给已故的父亲办三周年祭祀回到故乡高老庄所见所闻和所感。在描写中,贾平凹娴熟地将自己的家乡的民俗融入到小说中,向我们展示了陕西特有的民俗文化。

一、丧葬民俗

在小说中,贾平凹花了较多的笔墨来描写高子路为他父亲举办三周年祭祀。在祭祀前,高子路找来了村支书顺善,商量办事的细节,动员全村的人分工合作,一起帮忙。在祭祀前,高子路的娘阻止了要给孩子理发的西夏,因为在祭祀举办完了,灵堂上的东西都拿去烧了,才能洗头剪发的,不然就是犯了禁忌。在祭祀举办前,高老庄的人帮着高子路一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盘龙灶、炸果子、请响器班子等。在祭祀举办时,首先孝子去坟上请灵,子路怀抱灵牌领着大家到坟上磕头、祭酒、烧纸、焚香、放鞭炮。接着回到家孝女们哭灵。接灵结束后,大家开始喝油茶。接着来人提献祭笼子,带着烧纸到灵桌上取香点燃先拜一拜,接着将香插上香炉再拜一拜,最后要在烧尽的纸灰上洒酒再拜一拜,来人的祭祀礼仪就算是完成了。

在小说中还有许多别的祭祀民俗,都从不同程度反映了陕西的祭祀民俗。而在生活中,陕西人的祭祀活动也反映了他们的丧葬习俗。

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过了百日,这些禁忌便可取消,孝服也可逐渐减除,孝子除在重要祭奠日穿白戴孝外,平时只穿白鞋,男的在帽子上逢一圈白布;女的扎白头绳,有的地方男的用自帽顶、女的用白衣扣表示戴孝。陕南的孝子在剃头时,后脑勺上要留一撮头发,以示守孝,因古人认为“发肤受之父母”,表示不忘父母养育的恩德。

父母死后,要过三个周年,三年内不得婚娶,不穿艳丽的衣服,春节丧主家门上只贴绿纸或黄纸对联,字用白色颜料书写,忌用红纸。每遇岁节,要到灵前或坟上祭奠,每季新粮成熟,也要先收回一些做成熟食,供献在灵前,让父母的亡魂“尝新”。死后满一周年,称为“头周年”,这天也称“忌日”,祭奠仪式较“烧七”和“百期”宏大,孝子要穿白戴孝,先在家祭奠,再到坟上烧纸,俗称“烧周年”,古代称“小祥”。两周年是死者的第二个忌日,孝子只烧纸。不哭祭,俗称“哑周年”,古称“大祥”。三周年为“谭祭”,行释服礼,俗称“除服”。祭礼极为隆重,亲友皆至,所送祭品大致与下葬时相同,富裕人家要请吹鼓手,并请道士做斋醮、立墓碑,有的还举行“三献礼”。孝子家门上早晨贴白纸对联,午饭前改贴红纸对联。孝子全身穿白戴孝,到坟前烧纸祭奠,祭毕,当场脱掉孝服,换上常服,并将换下的孝服在火上一燎,回到门口,从墙上扔至院内,以兆“服去福来”。

白天设宴待客,晚上张灯结彩,请自乐班唱地方戏,或放映电影。从此守孝期满,孝子恢复正常生活,死者也不再享受特殊祭祀,除年节祭拜和清明扫墓外,不再举行其他悼念活动。

二、饮食民俗

在小说中,作者也在不经意间写到了许多高老庄的人的饮食习俗。在西夏才到高老庄时,高子路的娘让西夏喝煎水,煎水是用红糖水里面加了荷包蛋。小说中,一些食物都是一带而过,没有细致地去描写。例如砸糍粑、鸡蛋挂面、搅团、麻辣心肺汤、菜麦饭、清汤面、花馍等。但这些东西,在我们南方人看来都是很新鲜的,具有很浓厚的陕西特色。

在陕西,由于地理和气候环境的影响,陕西饮食相对较简单,多面食,少蔬菜。故而形成了颇具特色、影响甚大的面食特产。

陕西人以面食为主食,而面食中又以面条最为有名,面条种类近千种。俗话说“陕西人生的怪,光吃辣子不吃菜”就从侧面反映了陕西饮食文化的一个特色——喜吃面条。陕西人吃面几乎就不用菜,在面里泼上点油泼辣子就狼吞虎咽。除此之外,陕西面食还有关中八大怪中的锅盔、蒸饼、烙饼、花馍等面食也较为常见。

在菜肴方面,陕西菜作为一个统称,包括了关中菜、陕南菜、陕北菜三部分,有着民间菜、市肆菜、官府菜和宫廷菜等不同风格。它以汉族菜为主,清真菜在其中占有重要位置。陕西菜的特色可以概括为3个字“酸、辣、香”。陕西的名菜虽然所用的调味品很多,但每个菜的主味却基本突出酸辣,这明显不同于川菜的麻辣。在陕菜中各种香醋被厨师频繁使用,故而菜的辣味带酸。另外,为突出菜香,除多用香菜作配料外,还常选干辣椒、陈醋和花椒等。经油烹后拣出的干辣椒,是一种香辣,辣而不烈。醋经油烹后酸味减弱,香味增加。花椒经油烹后麻味减少,椒香味增加。

三、民间手工艺术民俗

在《高老庄》中,有这样一个人物骥林娘,她有一手的好手艺。在小说中出现了她的手工作品布堆画,就是将布剪成画,再层层叠叠堆贴到一张整布上去。还出现了骥林娘做的高腰软底儿皂鞋,窗花等手工艺术品。

小说中的布堆画和窗花是陕西有特色的民间艺术品,在陕西这种贴近生活的民间艺术品代表了广大劳动人民勤劳、质朴的优良传统。

陕西布堆画,又叫布堆花,也叫摞花或拨花,它源于劳动人民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最早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的相对不发达的物质生活方式的较为匮乏。一般都以农家自织粗布为原料,用染料高温柒制成各种颜色,再巧剪绸贴而成。题材广泛。布堆画来源于广泛流行于民间的拨花,原为枕头顶、裹肚、鞋面、垫肩、钱包、烟袋包上的装饰物。其创作材料为棉纺织土布,染以青、赤、黄、白、黑诸色,以民间传说、戏剧人物、民俗生活、花鸟禽兽为题材,运用纯民间的复合造型法,进行贴块、拼接、镶花、堆叠、缝合,制作出极具民族特色的图案。画面大多夸张变形、意象生动、想像奇特、堪称陕西一绝。

陕西剪纸是陕西民俗中的另一大特色,主要形式有窗瑶顶花、门画、挂帘、鞋花、结婚双喜花等。陕西窗花在表现内容上,一种是继承传统内容,一种是贴近生活,近距离反映现实。有人物活动、花鸟鱼虫、飞禽走兽、民间故事传说等。山西的剪纸大多出自农家妇女之之手,以淳朴、粗犷、简练、明朗为特点。他们创作的剪纸包含着浓郁的你提起西和强烈的感情色彩,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之,具有古朴的民风。陕西的剪纸凝聚着普通劳动人民的智慧,表达了对生活的感受和美好的向往。

在陕西,还有许多其他的一些民间艺术,例如皮影戏、农民画等。这些艺术品都以实用为主,注重功能,并把功能和审美要求完美地结合起来。大多就地取材,采用当地丰富的资源,使用简单的工具,并以手工劳动为主。泥土、麦秸、竹、棉线、木、玉米皮等天然材料都可作为原料,产品具有粗犷、厚实、拙朴的艺术特色。手工操作的简单工具更使这一特色趋于完整。民间手工艺表达了劳动人民祈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和思想感情,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

四、婚嫁民俗

贾平凹在小说中还想读者展示了高老庄的婚嫁习俗。首先是“毛看”,“毛看”就是媒人领着姑娘家去见对象。“毛看”上了,然后女方才正式去男方家,这叫“光看”,“光看”要看男方的父母、房子、家当。“光看”时男方要给女方钱,女方不接受亲事就算是泡汤了。女方接受了,亲事就算是初步完成了,男方得通知亲邻,定日子,吃定亲饭,当众送女方衣服、棉花、或者耳环戒指。

贾平凹的这段描写,简要的将山西的婚嫁民俗给读者展现了出来。在陕西,婚嫁民俗比较繁杂,包含了很多的讲究和细节。

订婚,一般经介绍人传说,双方互相盘问,了解男、女各人的年龄、生辰、人品、相貌、文化、职业和家庭门风等。若双方愿意,男方择吉日,携彩礼,与媒人到女方家举行订婚仪式;商话,由男方家长、媒人带只羊、烟酒、衣服、彩礼到女家,女方请外家及家门主要人员参加,礼到、财足即议定迎娶时间;登记,各持介绍信在女方所在的乡政府办结婚手续,领结婚证;迎娶,过去一般备一头叫驴或儿马,头挽红布条和红花,俗称“硬马”。近年一些交通便利的川道和城镇,也有用拖拉机或汽车娶人。娶人的由娶人婆媳(新郎的嫂子或婶娘)、拉马的(新郎的弟弟或侄子)、代事的、驮箱的、吹手等5——7人组成。

临行时,新郎要将马骑一下称“压马”,到女方家要请数目成倍的送人亲戚,收箱即陪嫁的物品,撒箱即女一男二,钱数事位议定,最后举行上马仪式,在一片唢呐、爆竹声中去。在暮色苍茫中涌进村头院落。在火把的照耀、鞭炮的爆响中举行新人“下马”,拜天地、抱“宝斗”入洞房后绕炕一周,择方位而放,称“踩四角”,新娘“坐帐”,给送人亲戚喝“拦门酒”。洞房花烛里,要给新人并头、翻床,最后才是最精彩的闹洞房,戏笑玩耍,花样百出,直至新人精疲力尽,闹房人方才趁兴而去。

结束语:贾平凹对陕西风情民俗的喜爱是深入骨髓的,他的大部分作品中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气息。陕西的民俗源远流长,范围广泛,深入人们的生活之中。贾平凹的作品以一种文字的形式将这些民俗保留下来,有利于陕西民俗的保护、继承和发展。

推荐第10篇:民俗

皖西民俗——摸秋

中秋节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在人们的生活中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十二度圆皆好看,其中圆极是中秋。”中秋节拥有众多奇异瑰丽的神话故事和内涵丰富多彩的节日习俗,且各地不尽相同,各具特色。而六安也有一个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中秋习俗,即摸秋。据清代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中记载:“女伴秋夜出游,各于瓜田摘瓜归,为宜男兆,名曰摸秋。” 可见,六安的摸秋习俗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关于摸秋,民间有句俗语,“八月半摸秋不算偷。”“摸秋”,其实就是“偷秋”的意思。据传说,那些结婚后未生育的女子,中秋之夜会乘着月光,在小姑子或其他女伴的陪同下,到别人家的田中,闭着眼睛去偷摘瓜豆。因为汉民间相传,摸到南瓜的,即可生男孩,因为“南”与“男”谐音,便预兆生男孩。摸到扁豆则生女孩,因为扁豆也称“娥眉豆”,而峨眉古来是美女的代称,便预兆生女孩。除此之外,还有“摸到冬瓜生男孩,摸到丝瓜生女孩,摸到大椒不害眼”的说法,以及摸到高粱是“钱串子”,摸到丝瓜要“倒霉”等。“摸秋 ”之余,妇女们还摘南瓜与峨眉豆,分赠想生儿女的女伴;长辈们还指使孩童,捏起泥人,放在南瓜上,几人抬着,一路灯笼火把,敲锣打鼓,送到新媳妇家里,以示预祝,谓之“送子”。

而这一夜,那些丢了“秋”的瓜豆之主,不管丢了多少都不会责怪“偷摘”者,他们认为丢失什么,来年就会丰收什么,因而以此为乐。这也正应了那句“不算偷”的俗语。

在六安,摸秋除了要在菜园子、庄稼地里,摸摘瓜果、大椒、黄豆、玉米、棉花、萝卜等,尔后还要拔了黄豆棵子在路边烧毛豆吃。因而,中秋节后,乡间的路旁、田边常可见到一摊摊灰尘烬。

摸秋作为中秋节的民间习俗,借月光偷摘庄稼,摸着不同的庄稼就有不同的兆头,是一种充满神秘、冒险和人生向往的乐事、趣事。年轻人们,乐此不疲,直到夜深尽兴方归。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摸秋的习俗保留至今。它不仅仅代表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也成为皖西地区中秋节不可缺少的活动之一。现在人们会在秋收时,故意留下已经熟透溢香的五谷杂粮、山珍野味、瓜果蔬菜,为大家摸秋助兴,也为自己来年能丰收,博一个好的寓意。

六安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皖西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在这里长久流传的摸秋民俗,既是人们节日狂欢的集体活动,也是人们表达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馈赠的感恩的重要媒介。摸秋这个民俗活动,历经时间的打磨,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多彩的活动事项,是中秋节日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加节庆活动多样性,丰富现代生活有重要的文化价值。摸秋,既增强了节日的氛围,又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庆祝丰收的方式。

摸秋,表现了皖西人民以一片虔诚之心,庆秋的绚烂、丰盈、殷实,品味大自然赐予的丰厚回报。一个“摸”字,把秋天渲染的甜美又温馨。

第11篇:首届徽风民俗知识讲座策划书

活动意义:徽风民俗协会是蚌埠学院的合法社团,也是蚌埠学院乃至蚌埠大学城唯一从事旅游和民俗文化的社团。本协会得到了院团委和理学系团委的大力支持,聘请了专职的指导老师。本协会通过展览、研究、实地考察将安徽特有的生产风俗、节令习俗及景点文化从多角度展示、传播。同时我们协会定期举行活动来充分展示古老的安徽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风貌,丰富在校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提高同学们的文化修养,培养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操,传播、继承发扬安徽文化传统和风情民俗。特此我们协会举办徽州民俗知识讲座!

活动目的:徽州民俗知识讲座

活动主题:了解安徽,热爱安徽

活动时间:2009年12月18日

活动地点:阶梯教室

(一)

活动方案

(一)活动前期:

(1)展板宣传:张贴海报,张贴横幅

注:a、在海报和横幅方面可以有所创新,尽可能做些新颖又精美的设计,能够吸引人仔细认真阅读。海报上可以标注明徽风民俗和赞助商的标志。

b、赞助商活动宣传的地点在电子阅览室门前。

(3)校园广播站宣传

(4)通过记者团进行宣传

(二)活动中期:(1)开幕式:我们以凤阳花鼓灯舞蹈(6);

(2)高潮:我们会就徽州民俗知识、假期出外旅游安全知识方面的有奖知识问答游戏(小礼品更能贴近我们安徽民俗的);

(3)闭幕式:以黄梅戏结尾

整个过程是徽州民俗知识

(三)活动后期:我们会就此会以海报形式来宣传旅游安全知识,活动总结。

活动赞助商:凤阳县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合肥三猫日用品有限公司

活动经费: 申请阶梯教室:50元;

活动小礼品: 20元;

海报及其他费:30元;

总计:100元

第12篇:民俗文化知识竞答赛策划书

民俗文化知识竞答赛

策 划 书

万象民俗社团2013年11月1日

民俗文化知识竞答赛策划

一、活动内容:

活动目的:进一步加深同学对民俗文化知识的了解,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素质。本社团决定举办民俗文化知识竞答赛。

活动部门:软外学院万象民俗社团

活动对象:万象民俗社员

活动时间:2013年11月14日

活动地点: 修能楼503

活动内容:民俗文化知识

二、活动过程:

1.前期准备:

(1)

(2)

(3) 提前一周通知社员准备好问题,了解民俗文化知识 将人员分配好,主持与提问,参加竞赛等 社联纪检部跟会同学统计分数

2.具体安排:

(1)

(2)

(3)

(4) 活动期间选出一位主持人 选出提问者和参加竞赛的同学 开始提问过程中,纪检部同学统计好分数 每一轮最高分的同学参加最后的竞赛

第13篇:华夏民俗协会晚会暨颁奖典礼策划书

河北金融学院

华夏民俗协会成立一周年晚会

暨年度表彰颁奖晚会

主办单位:河北金融学院华夏民俗协会

第一部分活动介绍

一、活动背景:在河北金融学院华夏民俗协会即将成立一周

年之际,华夏民俗协会特举行此次晚会暨颁奖典礼。一方面为协会的成员献上一场精妙绝伦的晚会,另一方面对所有华夏民俗协会干事的努力及付出给予相应的表彰。

二、活动目的:为大力繁荣中华传统文化,展现现代大学生

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不断丰富和满足现代大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我校校园文化生活,彰显我校文化底蕴,提升我校文化素养,让大学生更加深刻领悟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魅力。华夏民俗协会特举行此次晚会暨颁奖典礼,希望华夏民俗协会能够越办越好。

三、活动主题:馨忆成长,我的一岁

四、活动时间:2013年3月29日

五、活动地点:河北金融学院教学楼

六、活动对象:华夏民俗协会全体成员

七、主办单位:共青团河北金融学院委员会

社科部

八、承办单位:河北金融学院华夏民俗协会

第二部分活动宣传

一、华夏民俗协会内部宣传:由宣传部向华夏民俗协会各部

门发通知,通知具体时间、地点、准备节目及注意事项。

二、各系各兄弟社团宣传:由网络部制作请柬,邀请各个兄

弟社团理事长来参加我们的晚会。

第三部分活动流程

一、开场舞:由华夏民俗协会所有干部尽情出演,以彰显我

协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良好氛围。

二、主持人(A、B)致开幕词,宣布华夏民俗协会晚会暨

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三、主持人(A、B)宣布进入晚会第一部分“舞动青春”,表

演者为华夏民俗协会各部门干事(歌曲、小品类)

四、主持人(A、B)宣布进入游戏环节

(一)——抢凳子,

本次游戏分为两组,男生、女生各一组(每组8人),取每组前两名进入决赛,最终获胜者将获得华夏民俗协会准备的精美礼品一份,所有参与者也将获得华夏民俗协会准备的精美纪念品一份。

五、主持人(C、D)宣读华夏民俗协会干部级人员获奖名

单,并由华夏民俗协会理事长及兄弟社团会长共同为获奖人颁奖

六、主持人(A、B)宣布进入晚会第二部分“激情飞扬”表演

者为华夏民俗协会各部门干事(乐器、双簧、合唱类)

七、主持人(A、B)宣布进入游戏环节

(二)——谜语竞

猜,此次游戏由主持人选出现场6名幸运观众进行提问,答对者将获得华夏民俗协会送出的精美礼品一份。

八、主持人(C、D)宣读华夏民俗协会干事人员获奖名单,

并由华夏民俗协会副理事长及各部部长为获奖人颁奖。

九、华夏民俗协会理事长发言,并由主持人(A、B)致闭

幕词。

第四部分活动准备及分工

一、音响(2台)、插排(2个)、麦克(2-4个)——文化

部负责

二、气球(50个左右)、拉花(10个左右)、礼品(纪念礼

品18份,每份4元左右;精美礼品8份,每份5元左右)、现场礼仪——组织部负责

三、瓜子,花生,橘子若干,装满水的热水壶(4个)——

办公室负责

四、申请教室(有多媒体、无灯光损坏的)、布置教室(背

景布置、晚会板报、音响和话筒的摆放、座位牌摆放)——宣传部与外联部共同负责

五、表演道具抬放——新闻采风室负责

六、电脑准备及PPT的放映——网络部负责

七、拉赞助——外联部

第五部分活动预算

宣传条幅12mX7.5 90元

宣传海报 3X2X848元

麦克(2-4个)——约80--120元

气球(100个左右)——约10元

拉花(15个左右)——约20元

礼品(纪念礼品18份;精美礼品8份)——约112元 瓜子,花生若干——约50元

请柬制作约10元

共计510元

第六部分活动注意事项及突发事件处理

一、提前一周申请教室,并在晚会前一天检查教室的灯光、

多媒体是否可以正常使用。

二、若晚会过程中音响及麦克突然出现问题时,视情况放弃

对音响麦克的使用

三、台上一个节目演出时,其后的两个节目在后台准备,前

一节目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按时出演时,下一个节目即时跟进

四、任一节目在演出过程中发生失误或无法顺利进行的情

况时,由节目的领演人迅速组织演员重演此节目;若重演仍出现问题,则该节目立即退场,视具体情况决定其再次重演或取消。

第14篇:民俗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民俗活动

一、正月拜年

正月,又称元旦,或称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一年、四季、十二个月起始的一天。《春秋传》上将正月叫做端月。鸡鸣而起,先于庭 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因此,正月是从自有历法以后,上古就有 的节日。正月有很多习俗,如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这项风俗至今还保持,饮椒酒,就是用花椒花做成的酒,或者柏酒。但一些具体活动现已废弃,包括汉晋时期,如周处在《风土记》里所说:“正旦, 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东京梦华录》载北宋政府在正月 要举行大朝会,皇帝和百官要举行大型团拜活动,并宴请各国使节, 特别重视对辽、高丽使团的赐宴待遇。此项活动保留至今。 辛亥革命以后,民国政府法定保留的传统节日仅有正月,但改名为“春节”,并将元旦放在西历一月一日,唯政府和民间都更重视春 节,人民共和国政府法定春节放假四日,但目前许多私人企业都不 同程度将春节做了适当延长,有的甚至包括周末算在内,延长至元 月十五。

二、立春祭农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 东汉应劭《风俗通义》,祭农本在四月间开展,汉文帝改到二月,而 在晋时,再改到立春。立春这天,官员要亲自穿戴庆祝,坐小春牛 表示支持和重视开春后的农事,民间也相应有庆祝活动,这个节日 其实才是真正的迎春。西晋傅咸《燕赋》说:“四时代至,敬逆其 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 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 嘉祉。”今天很少有人知道立春是个传统节日。

三、元宵灯火

元宵在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一度最热闹的一天,因为过了这一天, 绝大部分人们都要上班了。元宵活动盛大在有灯会和烟火活动。舞 龙舞狮,社戏杂耍,从白天起就开始进行,直至深夜。为了保持与 民同乐的姿态,这天金吾不禁,金吾就是执金吾,就是守卫皇宫的近卫兵,金吾不禁指在皇宫门前金水桥一带不禁止普通老百姓参观 游玩。焰火就设在金水桥附近施放,以便于皇帝和嫔妃在皇城门楼 上欣赏。旧时烟火都是由扎在烟火架上的各种爆竹礼花逐次燃烧造 成的效果,我小时候看过,比西式烟火更精彩绚丽,但危险性大。 唐苏味道诗“火树银花合,金桥铁索开,暗尘随马去,流萤逐人来。” 生动地总结了元夕的景象。

元夕到来,许多禁锢在深闺里的青年妇女,官宦家眷都被破例允许出来观灯,这就为青年男女的接触创造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演出了 许多爱怨的爱情故事,在明代白话小说里多所描述。北宋欧阳修词 《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画,月上柳梢头,人约 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写出了元夕邂逅,相思一年而伊人不见,此情何以堪。辛弃疾词“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心上人竟然从天而降,其 激动的心情可知矣。元夕的庆祝活动至今在北方农村保持着,南方也有所恢复,多数仅限于电视上观看歌舞节目。

四、三月曲水

三月三日这天,按照《荆楚岁时记》,“士民并出江渚池沼间,为流杯曲水之饮。”,“曲水”就是河流弯曲之处,水流速度减缓,旧时,游人乘坐画舫顺水飘流,每至港湾或河流弯曲处,则停下来饮 酒赋诗。这个节日起源很早,晋武帝都不知道它的意思,挚虞回答 他的疑问说是周公时候就有了,原来是把酒杯装酒,浮于河流里。 王羲之《兰亭集序》里的“曲水流觞”就是这个意思,初读古文而 不看注解的人很容易被曲水的意义搞糊涂。

五、寒食禁火

寒食在清明节前二日,冬至以后一百零五日,这一天要禁火,从上到下只吃瓜果点心一类冷食。寒食起源于晋文公火烧介子推的故事, 故事说:晋公子重耳和介子推一起逃亡国外,晋公子经过卫国时饥饿乏食,他的随从介子推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文公吃。文公回国当了国君以后,论功行赏时,只有介子推一个人没有得到禄位。子推于是作《龙蛇之歌》并隐居起来。晋文公访求子推,子推不愿出来, 于是文公在子推隐居的山上前后左右放火烧树,希望逼使子推出来, 子推抱住枯柳,让火烧死。文公哀悼他,命令老百姓五月五日不得 生火,后来五月五日在两汉时候被改到上面写的时间。这个故事并不见于《左传》和《史记》的记载,南宋洪迈的《容斋随笔》专门考证过它。元张养浩曲《中吕。兼尧民歌。寒食道中》“清明禁烟,雨过郊原”似说寒食来源于唐尧传说。

六、清明上坟

清明节祭祀祖先和亡故的亲人,大约在南北朝以后才兴起的,因为南朝宗懔的《荆楚岁时记》未曾记载。北宋时要家家插柳枝在门庭,官府要举行所谓“钻燧改火”的仪式,就是用榆木钻木取火,还要 举行龙舟比赛,热闹非凡,不是简单地扫墓活动,所谓:“清明时 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那么悲沧。清明活动至今还在上下保持着。

七、四月佛诞

四月八日是佛祖生日,如西方的圣诞节,是佛教东传以后的全民宗教节日。这个节日大约在唐时才出现。这一天,大小禅院都有浴佛 斋会,和尚以香药糖水赠送香客,民间则煮酒,吃春季瓜果纪念。 现在,庆祝洋节日圣诞节的绝大多数国内青年人大概不知道以前中 国还纪念一个西方神的生日。

八、端午龙舟

五月五日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盛会,非常热闹,民间要自发组织龙舟比赛,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草于门庭。这个节日相传是纪念楚 大夫屈原忧国忧民,奋身投汨罗江的故事,老百姓以糯米以棕叶包 成饭团投入江中作饵,让鱼鳖不食他们尊敬的屈大夫。但据邯郸淳 《曹娥碑》说:“五月五日,时迎伍君逆涛而上,为水所淹。”这 是相传于吴国之俗,事在伍子胥,与屈原无关。《越地传》则说这 个风俗起源于越王勾践,看来,端午节起源于吴越风俗。喝雄黄酒,挂艾草,采杂药的风俗可能出自上古,采杂药,《礼记。夏小正》:“此月蓄药,以蠲除毒气。”早说了。端午节庆祝活动国内现在仍然很热烈,唯不像六十年代以前那样万人空巷,去看龙舟表演,中小学生上课都坐不住了。海外华人只是看见商店里卖粽子时才想起了它。

九、七夕乞巧

在七月七日晚,天上的牛郎织女要从隔开的银河上踏过喜鹊组成的桥相会。这当然不是事实,横跨银河系两侧的距离长度是以千万光年为单位来计算的,即便乘坐与光线一样快的飞行器,跨过银河系也绝对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实现。

十、中元鬼节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这天据说要烧纸钱饷亡魂, 寺院要设法会,作道场以超度亡魂。这个节日起源于佛经里的“目 连救母”,所以宋时很热烈,要在街市上搭戏台唱杂戏“目连救母”, 按佛经,这个故事说:目连在阴间看到他的亡母亲在饿鬼群中,立即盛了一钵饭给他妈吃,饭没有吃进口,就化为火炭,这样目连之母未能得食,目连大声喊叫,跑回来禀告佛。佛说:“你母罪孽深重,不是你一个人对付得了的,需要十方众僧神威之力。到七月十五那天,你应当为正在地狱受苦的七代父母备办各种美味和五果,放在盆盂中,供奉十方高僧大德。我会告诫众僧都祝愿施主的七代父母进入‘禅定’,然后去接受食物。”目连照佛爷讲的作了,其母遂解脱了俄鬼的一切痛苦。目连于是告禀佛说:“以后佛家弟子孝顺父母的,也应当设置盂兰盆会供养十方高僧大德。”佛说:“说得好!”所以这个故事实际上是把儒家的孝道和佛教经义结合起来,便于佛教的普及宣传,故中元节又被称为“盂兰盆会”,在《聊斋志异》里,多处提到盂兰盆会。我小时候,多次听见老人说“七月半,鬼乱窜”,而不知其究里。现在绝大部分留美学生只知道一个“万圣节”(Halloween,在阳历十月三十一日),而不知道中国的盂兰盆会,盂兰盆会比万圣节的嬉皮笑脸庄严认真多了。盂兰盆会可能在东晋时出现,现在大概只有寺院里才恢复有,太封建迷信了。 十

一、中秋赏月

八月十五的中秋夜晚,月亮显得分外明亮和大,中秋节的纪念活动就开始了。中秋围坐吃月饼,然后走出户外赏月,还有一家人团聚 之意,这可能来自苏轼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是苏东坡思念他在外地的弟弟苏子由写下的词。但中秋望月起源并不在这个意义,就是明摆着赏月,却来自唐明皇在著名道士叶法善的帮助下遨游月宫的优美故事,还携带有仙曲《霓裳羽衣曲》的神话传说,鄙人有帖说明,不赘。至于中秋夜吃月饼的习俗,则不见于南宋笔记的记载,传说是元末农民红巾军起事时,以圆饼为号。中秋节在两宋时很热闹,据《武林旧事》载,南宋时的中秋夜,都人要燃放十万羊皮纸做的灯,让它们顺钱塘江水飘流,是夜星星点点的钱塘江面上,宛如星汉,良多乐趣。 十

二、重阳登高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这一日正逢秋高气爽,是郊游登高望远的好时候。王维《九月九日登高忆山东兄弟》里写道:“独在异 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表现他对亲人真切的思念感情。九月九日佩茱萸草,在风和日丽的 日子里,登高坡之顶,饮菊花酒,使人想到生命的和自然浑然一体, 所以想到长寿。重阳节解放后已经不再有庆祝活动。 十

三、腊八煮粥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周礼》说“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所以对灶神的祭祀起源可能在西周以前。东汉刘珍等编写的《东观汉纪》说在祭祀灶神时要以黄羊为牲。到了两宋时期,祭祀灶神的活动中出现了吃所谓“腊八饭”,就是以各种果子杂料煮粥而食,此风俗可能来自佛教对中国民间巫神活动的渗透改造,这一天,和尚们看见大家都在祭祀传统巫教神祗,恐于其教义宣传不利,乃趁热闹来个粥会施舍斋饭给贫苦无依的人民吃,以抵消“邪教”的影响,但老百姓管不了那么多,照例拿来,反正是变着花样吃就是了,于是就发明了“腊八粥”。佛教抵制“邪教”的动作很成功,把以前跳神之类活动完全消灭了,东汉张衡的《东京赋》还说:“每到年末要举行盛大傩仪,驱赶各种恶鬼。方相神拿着兵器,巫觋拿着苕帚,上万个小孩头戴红巾身穿黑衣,手执桃弓和棘箭,向各处无目的地发射。”在《荆楚岁时记》里还看见有记载,可是到了《东京梦华录》里,已经看不出有这样欢乐的庆祝场面了。倒是“腊八粥”流传下来了,至今许多家庭还有此种风俗,有些现代巧媳妇还做得很有心得。 十

四、除夕守岁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一家大小在一起度过一个温馨的一年中最后一个夜晚,至今在神州 大地还浓浓的保持着,只不过春节联欢的精彩节目破坏了温馨的气 氛。在《荆楚岁时记》里,记载有: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留下些守岁饭,到新年的十月十二日,就把它撒到大路边或街道旁;认为有吐故纳新的意思。看来那时的人团年和现在的人差不多,也要守岁。

第15篇:民俗方言

民俗·方言

北海居民种族溯源

北海半岛在史前已是中华民族食毛践土的地方。夏、商、周三代以前,这里先后曾是西瓯和骆越民族的分布区之一。秦汉以后,是上述越(粤)人支系的‚乌浒蛮‛族人所居,为‚俚(僚)‛族的祖先。‚俚(僚)‛族人有部分后来逐渐与汉民族融合,成为合浦(含北海)的土著居民。其中因谋生手段的不同和与汉族融合的先后,又分别有不同的称谓。这就是‚蛋民‛、‚俚人‛、‚东人‛和‚客民‛。

‚蛋民‛是‚舟居穴处,亦能汉音,以采海为生‛的水上居民,其远祖当系秦朝统一中国时,‚莫肯为秦民‛而以海上作为庇护所的越人。俚人,‚深居远村,不解汉语、惟耕垦为活‛,是合浦腹地农村山区的主要居民之一;‚东人‛散居于山区或沿海,‚解汉语,业耕种‛,是北海半岛稍晚于‚蛋民‛,却早于其他的居民。现今冠头岭下村和沙湾、红坎、独树根等农村一带的村民,是说闽南话的,他们是‚东民‛的后裔。‚客民‛则是后来增加的‚居城郭,解汉音,业商贾‛的外来户。这些在唐、宋以后史籍上合称为合浦(含北海)的‚四民‛,不管他们来自福建、粤东沿海或两广内地,追根溯源,大抵属古越(粤)民的后裔。在‚俚人‛之中,又有一部分因迁徒、改业而成为现今合浦沿海唯一保存‚俚‛族系遗音的所谓‚伢人‛。其后裔是现今居住在北海龙潭以东的西村至白龙、营盘一带,从事半农半海的村民。他们说的是一种音调低沉,多带鼻音的‚伢话‛,市区居民中亦右不少说‚伢话‛的。这种伢话是比廉州话还早的合浦方言。

十八世纪后期,由于北海口岸开放和内地军阀混战,前来北海经商或逃避兵灾的人很多,城乡居民的里贯和语言日渐繁杂,其中以来自广东沿海和广西内地的为多,北海现今流行的‚客话‛,正是广州语系与本地的廉州土语相结合的产物。

(《北海日报》1984年10月1日创刊号)

“蛋家”今昔谈

‚蛋家‛又称‚蛋户‛,这是封建时代对沿海船民的侮称。关于‚蛋家‛是不是个种族?历来曾有争议,说是种族,但‚其种不可考‛;说不是吧,但其服饰风俗却自有一套。我们认为,后一种看法是片面的。因为他们的服饰风俗的自成特点,是长年累月以船为家,从事渔业的特殊职业决定的,故算是个职业群体,这就是为什么历史上称之为‚家‛而不称为‚族‛的原因。

据《广东通志》,我国沿海‚蛋户‛‚以舟为家,捕鱼为业.晋(朝)时不宾服者五万余户‛,以此推知,这个浮家泛宅,靠海为生的群体,至少在我国造船技术已达到相当高水平的秦汉时代就逐渐形成了的。因为在晋朝时他们中不承认司马氏中央政权的,已经有五万余户之多,可见当时他们的人口是相当蕃衍的了。故此便被‚目为蛋家‛,这就是对他们侮辱性贬称的由来。到了唐代,才设户口登记和‚计丁授粮‛,是正式纳入行政管理和由政府供应粮食的开始。明朝洪武初年又设臵‚里长‛基层行政来加强管理并征收渔税。

广东的‚蛋家‛,历史上多集中在潮汕、新会、增城各县海边,雷、琼较少,廉州(合浦)尤少。北海的‚蛋家‛历史较晚,约在清康、乾年间才从广东的新会、雷州的江洪一带迁移来外沙定居的(也有从合浦沿海渔村移来的,祖籍均同,这从他们的语言多带江门或者江洪土音可证)。

‚蛋家‛在封建社会里深受歧视压迫,历代封建统治者都把他们看作是‚愚蠢不谙文字,不记岁年‛的蛮民。他们没有在陆上定居和与陆上居民通婚的自由,只能过着‚终岁局促舟中,所得仅充一饱‛的非人生活。清朝雍正年间,沿海‚蛋家‛虽与陕西乐籍、江浙惰民一起获得皇帝‚恩舎‛,废除了传统上某些对之过分压制的政策,但终因封建制度下顽固的意识观念所决定,他们卑下受压的社会地位和处境,直到解放前夕仍没有多大改变。

说到合浦的船民,历史上的命运则更悲惨,是因为合浦是著名的珍珠产地,历代封建帝皇都不惜用船民的血肉来换取他们心爱的珠宝;特别是明朝正德、万历两朝,派来合浦白龙坐镇采珍珠的‚珠池太监‛,暴虐贪婪,被迫冒险出海的船民‚死者万计,得珠仅百八十两‛造成‚以人易珠‛的惨剧。船民联合陆上居民一起造反的事件层出不穷,使合浦一带经常出现‚四山戎马夜纷纷‛的混乱局面。迫使明朝不得不数度撤回采珠成命。所以合浦沿海的船民是富有斗争传统的。

北海外沙的船民,与土著的地角、咸田渔民的风俗习惯语言均有区别,他们列棚而居,多事渔业,也有搞运输和驳艇的,他们从前的衣着一般偏短,是亚热带气候和便于海上操作之故吧。婚嫁习俗有别于市民的是,新娘出嫁前十天的‚哭嫁‛(俗称‚哭家姊‛),简直就是歌谣演唱,有母女对‚哭‛,有伴嫁妹对‚哭‛,实际是以歌代哭的对唱,十分哀婉动听,出阁前夕的‚拜凡‛(膜拜下凡仙姬之意),女客麇集,个个炫服金饰,人手折扇,轮番双拜仙姬毕,就是讲古说文,唱歌对答,闹至深夜始散。出阁之日,夫家准于预订的吉时派代表(新郎不亲自来)以小艇来接新娘,在伴嫁娘张伞簇拥之下,和装奁一起分乘小艇送嫁,此时沿路笑语和以桨声,海港气氛为变。夫家当晚的‚伴郎‛仪式,又是一番说唱的逞艺场所,此种风俗,似属《通志》所载的‚男女衣不盖肤‛和‚婚时以蛮歌相迎‛的遗风吧。

解放后,北海市外沙船民与全国各地船民一样,才算彻底翻身,他们已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他们有出席全国的和区、市的人民代表,有出席全国、全区和市内的先进生产者。传统的风俗习惯已日渐改变,与陆民已毫无二致了。

(《八桂香屑录》1992年3月)

“蛋家”的衣食住习俗

北海‚蛋家‛的衣食住风俗特点,亦与陆民有明显区别。

衣着方面,上衣多短身窄袖,男裤偏短,女裤多宽。是为适应亚热带气温和船上操作之故。史书说‚蛋民衣不盖肤‛是有所指的。‚蛋家‛妇女头包更为特别,多用红黄两色间格布夹层浆硬,正方斜角突出额上,状似猪嘴巴,故蛋家人称头包为‚猪嘴‛,发髻多簪珥饰物,光耀夺目。此种装扮,至今仅见于广东珠海渔民和北海侨港镇船民了。

‚蛋家‛住处‚两栖‛。有全家大小和禽畜一起随船出海以‚舟楫为家‛的传统,但也有固定于海边‚植木构成‛的棚户,这是远海归来休整的基地了。住棚虽狭,但每天洗刷,洁净无尘,习惯了‚终年局促舟中‛的生活,倒觉安适。

论食,‚蛋家‛食谱比陆民丰富得多。海鲜海珍,‚皇帝也让我们先吃‛,这是蛋家人的豪语。特别的食法是,鲜鱼鲜虾入酒曲糯米同腌,称为‚糟鱼‛‚糟虾‛,香甘鲜美异常,这是陆民无法享受到的。

食饭禁忌甚多:筷子不能搁在碗上,因为这是‚搁浅‛的兆头。食具不能覆臵,因为这意味‚翻覆‛。生活用语也忌说‚翻‛‚逆‛‚慢‛‚沉‛与及‚含家产‛等字词。爱用稳、顺、快、利和全家福等字词代替。这点,地角渔民也是常用的。

(《八桂香屑录》1999年3月)

理发业旧行规

俗话说:‚险过剃头‛。理发择善而从,绝非把返还老童寄望于‚顶上顶夫‛,而是免使自己头颅横遭刨削;那怕仅仅二十分钟折腾也罢。所以我是理发老师傅工作椅上的常客。

旧社会被摈斥于‚九流‛外的剃头匠是怎么‚捞世界‛?我向老师傅请教。

‚旧时干这行,先要搬钱拜师入行,然后靠手艺过硬。学剃头要三年出师,头一二年干杂役,最后一年才让抓刀剪。师傅兼老板只管饭不付酬,年终赏一套‘大成兰’衫裤了事。学艺期满只得师傅一句话:‘你出师了’。凭这四字才可自立炉灶,算是‘入行’了。‛

我问如果自学不从师呢?老师傅感慨地追述他的经历:‚我是不从师而被同行赶出家乡来北海的。‛他回顾能在北海落脚,是因为他设法弄到一本‚天书‛作护身宝才免遭厄运。

开档第一天,前来‚踩馆‛的人气势汹汹发问‚你从哪里来?‛接着象连珠炮般的轰击:‚刀有几只眼?椅有几条腿?拜什么为师?‛老师傅逐一回答:‚从日出的方向来。刀有四只眼。椅有六条腿。拜水石为师。‛来人即与他称兄道弟起来,便算入了北海的‚行籍‛。如果应对不上,就肯定被踩馆,得漏夜检衫包行身。

老师傅能在北海扎稳脚,不能说不得益于这本“天书”,所谓‚天书‛,实即剃头技艺秘传和行规暗语的集成,书中不但详载有所谓‚八仙过海‛‚五马巡城‛、‚双凤朝阳‛、‚八仙骑鹤‛等‚三十六刀半‛的刀法套路,用刀先后顺逆轻重宜忌都有讲究。还有醉后和夜晚以及喉咙险处不剃等为顾客安全设想的戒条,都很可贵。老师傅都一一在头面上作了表演,使我增识不浅。凭他多年操业领会的祖师真传,不外是‚谨小慎微纤毫不苟‛八个字。

(《北海日报》1988年9月6日)

北海牛墟交易习俗

北海市有‚市‛无‚墟‛。但高德牛墟却是例外。牛墟起自何年?不必也无从深究,但可以说,它与北海农村同起始是可信的。

牛墟交易有一套特殊例规。专门以介绍买卖耕牛为业的掮客,俗称牛客,穿梭于牛墟人牛之问,手持一根竹杖,招徕游说,买客与他接头时,便在竹杖上端指指点点,双方不发一言,卖牛的并不插手和插嘴,如臵身事外。成交后,卖主才与买主直接发生牛款交接关系。掮客则收一定介绍费。

原来牛客的这根竹杖是赶牛兼议价的工具。竹杖的上端,刻着九个数码,每三个数码一行共三行,第一行是438;第二行是951;第三行是276。各行数码,横直相加都等于十五。议价时,双方各在竹杖数码上指点以代言。例如卖方讨价890元,则指

8、9;还价700元,则指7。之所以这样做,可能是为了信息保密,不让第三者插手干扰之故吧?这根竹杖的专用数码表,还有一首歌诀,是旧农村学塾为培养学童的实用知识的必修课,歌诀是:

四海三山八洞天,九龙五虎一齐眠。 二郎七夕六儿女,周围十五月团圆。

歌诀的第

一、

二、三句分别指第

一、第

二、第三行的数码。第四句说的是三行数纵横相加都等于十五。现在高德牛墟已不存在,合浦乌家牛墟还继续传统的交易活动,但不知竹杖议阶的老例规还保留否?

(《北海日报》1994年11月12日)

北海为何有“市”无“墟”

查阅方志典籍,北海市政区275平方公里半岛范围内,‚市‛的名称最早见于乾隆版的《廉州府志》中的‚高德市‛和‚乾体市‛。而‚北海市‛一名,在同治年间成书的《广东图志》中才出现。考高德、乾体和北海三‚市‛的历史,都没有三日一墟的传统习俗(只有高德的牛墟例外),天天都成集市。

墟、市的活动,可以说是与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时同步出现的。《易经〃卜系辞》中已有‚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的记载,是聚集商货交易的场所,所以北方有‚市集‛之称。墟是间歇性的集市,市是经常性的集市,墟、市以此为别。墟的集期称‚墟期‛,非墟期时市集空虚。这是墟字所由来。

合浦地方墟期为三日一墟集,各墟之间错开而不雷同,各有逢一四七日、二五八日和三六九日(以农历为准)成墟的,相沿成习,从不改变和间断。赶墟期买卖谓之‚趁墟‛。柳宗元诗:‚青箬裹盐归垌客;绿荷包饭趁墟人。‛说的是壮族地区。清代诗人有句:‚墟余常乐人争趁,‛‚三日一墟人不断。‛说的是合浦地区,可见趁墟(北方称赶集)是源远流长的人民经济生活中重要的活动。墟有专业性与综合性之分,专业性的有种苗墟、粮食墟(俗叫谷米墟)、猪墟、牛墟等等。如高德的牛墟、福成的猪墟都很出名。以综合性的墟为普遍。

说到正题,北海地区为何有“市”无“墟”?得从北海半岛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的历史去找答案:

其一,北海半岛纵横距离不超过30公里,属交通相对便利的平原。古时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口并不密集,自然经济以渔业为主(含采珠业),农业为次。交换物资多属日常生活必须品中不能久贮的食品如蔬菜、鱼蛤之类。故无必要三日一墟。

其二,渔业历来是北海地区的经济基础。收获期受潮水和季节决定,不象农业收获有固定性。海产品的商品价值取决于新鲜,随获随供,买卖无时问规律,不能受墟期限制。

其三,海运业是北海仅次于渔业的经济行业。在明朝中后期,北海港与越南之间已有定期货船交通。内地外运商品的集散,亦须迁就潮水的涨落。非间歇性的墟期所能适应。

答案仅属一家之言,未敢诩为定论。顺便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说的‚市‛并不与现代城市都市概念等同,是与墟相对而言的。

(《北海日报》1994年12月2日)

爱惜字纸

笔者在启蒙入塾的少年时代,紧记母亲的一条教训——爱惜字纸:不得用写有或印有文字的纸张揩屁股;路上地下见到字纸要检拾烧掉,不得任人践踏……不然,据说‚孔夫子责怪,将永世认不得字,成为‘盲佬’!‛私塾先生也有‚不得随地扔字纸‛的训导,但没有象母亲那样说明违犯教条的‚后果‛。因此,我和很多同学都养成了爱惜字纸的习惯。

当时有位老者,身穿背上印有‚爱惜字纸,功德无量‛字样的上衣,肩挑一对大竹筐,手持一把长柄铁夹,沿街检拾有字的纸屑,筐满则送到普渡震宫右侧一座烧纸塔内焚化,这位专门拾纸人属于‚五保户‛一类的人物,每月领有由慈善团体‚普善堂‛发放的救济金。抗战后,普善堂经费断绝,由警察局专管环境卫生的‚垃圾头‛适当给予买米钱,使此‚专业‛赖以维持一段时期。

带有迷信色彩的家教不宜提倡,但爱惜字纸的指导思想是尊重文化和知识,且有利于环境卫生,不能不说是一种不受对代局限的美德吧。

(《北海晚报》1996年8月6日) 廉州话词、字构成的特点与根源

廉州话是合浦诸种方言中的代表语种,流行区有合浦、浦北、北海以及钦州、防城、灵山、博白等市县中的一些乡镇。流行人口约120万人。因其特殊方音和词汇,限制了它的流行范围。在廉州话的丰富词汇中,却保留着大量中土文明的痕迹,有古秦汉的字音和江浙、两湖、闽粤等地的方言词。故可以说廉州话绝大部分语字,是古汉字音义的沿袭,非完全出于杜撰。廉州话有些单音词是二字词语连续的切音;有的词是古今语音的演绎;有的字是方言音义的假借。因此,用文字来表达廉州话,会有不少是古汉字的僻体字或异体字,当然亦有不少土俗字是根据‚六书‛中的会意、形声而杜撰的,另外,还有许多字词只存其音,未有其字的。这些特点,构成了廉州话长期被误解为‚不论其字,惟取其音‛的片面概念。

因为铅字和电脑字盘缺略,排版困难,不打算在此举例说明。为什么廉州话跟两广各地一样,土俗字特别的多?因为岭南古属‚百越‛地区,民族派系丛杂,方音杂沓,无本族文字。秦始皇‚略定扬越‛,移民南下,中土文化南输;两汉时期,合浦珍珠贸易与番禺海外‚贸迁‛发达,北方文明亦不断随南来商贾传入。原来十分丛杂众多的方言虽然未形成一种统一的岭南语,但却增加了不少中夏文明的词汇和语音了。随着物质文明和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汉字汉音已显得不敷使用了。因而各地方言中的特定文字,便根据各地不同方言音义的需要,扩大汉字使用范围并赋予新的字义,不足部分,则由历代众手杜撰;‚绵历岁月,约定俗成‛的土俗字来补充。这就是廉州话与岭南地区各处‚语少正音,书多俗字‛,‚随俗杜撰,不可胜计,士子行文,亦多怪体‛的历史根源。

(《北海日报》1989年8月18日)

“一铺路”有多远

‚一铺路‛或‚一塘路‛,是本地人对一个里程单位即十华里(相当于五公里)的俗称(两广大部分地方只叫塘而不叫铺)。为什么这样叫呢? 《金史》载:‚泰和六年(1206年)初臵急递铺,腰铃传递(公文)‛。铺就是金朝创设的邮递站,跟以前的驿站一样。《西游记》里也有‚铺兵‛(邮递专差)鸣锣传送文书的叙述。

究竟相距多远才设一铺?顾炎武《日知录》有答案:‚今时(明末)十里一铺设卒以递公文。‛这便是‚一铺路‛为十华里的根据。

‚塘‛,本是清朝军事驻地的专名。千总、把总的驻地叫‚讯‛,每讯之下又设若干个塘。塘根据军事和地形需要而设臵,故塘与塘之间距离有超过、也有不足十里的。所以还是以铺为十华里的叫法为正确。

(《北海日报》1987年6月23日)

“至大芭蕉叶”的出处

‚至大芭蕉叶‛是北海流行的一句赌气话,即‚拚丢饭碗不干‛的意思。此话渊源于二百多年前的广东东莞:清朝乾隆年间,东莞人把仆人叫做‚蕉叶‛。是因为当时当地有个官绅人家,雇请一名俊雅而直率的仆人。主人待客,他常侍身边,应对文雅,礼仪得体,甚得主人钟爱。但有个老毛病,就是在主客谈话时,只要他高兴,往往不顾尊卑名分而僭越插嘴。屡经主人训诫,仍是不改。一天,主客争论的话题是植物叶子大小之最。有说最小是桔叶;有说最大是荷叶……此仆实在按捺不住了,竟当主人和众客面前高声说:‚别说居停把我撵走,这是宰了我,我也要说几句啊!‛于是旁若无人地滔滔不绝:‚诸公想都读过《南方草木状》吧?其中不是说‘蕉叶长一二尺或七八尺’吗?然则蕉叶至大,其无伦矣。‛众客无不叹服。而今把‚至大芭蕉叶‛作为‚不怕丢饭碗‛的代词,实源于此。见《两般秋雨庵随笔》。

(《北海日报》1985年12月10日)

“戴绿帽”释义

通常说妻子有外遇的丈夫或妓院的男执事为‚戴绿帽‛,清朝以前则称‚戴绿头巾‛,其源甚古。考《诗经》‚绿衣黄裳‛一句注为:‚黄为正色,绿为间色。以间色为衣,以正色为裳,是尊卑反臵。故绿色为卑贱之色‛。唐朝制度以绿色为罪人之衣,则绿色又成了耻辱的象征。元朝典章最为苛严,凡当妓女的家庭中的男子,限定要‚裹青头巾‛,违反的治罪。明朝制度,罪人和官妓皆隶乐藉,累代不得改业,乐人一律要戴‚绿头巾‛。清朝改制,头巾已被帽子代替,但绿色仍属贱辱卑下的象征。故‚戴绿帽‛一语便随时俗而兴。

(《北海日报》1986年1月7日)

桂林官话在北海

清朝至民国初年,北海、合浦人大都能讲能听桂林官话,是因为官府规定,官话作为读书、教书和官场交际的标准用语,不懂官话就等于聋哑人,士子不能应考科举,不能当官办事,商贾无法做买卖,以至九流三教、贩夫走卒,无不把学会官话作为糊口的起码技能,作为家庭内助的妇女,也有相当部分‚解官话‛的呢。可见此种官话在当时社会的普及。

清朝官府作此规定并非无故。因为两广属‚百越‛民族地区,上古时代,散居此方的土著民族、部落相当的多,方言土语十分复杂,竟至一个村寨同时流行几种土语,这种地域条件造成的‚语少正音,书多俗字‛的特殊现象至今仍然沿袭保存下来。如果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中原‚正音‛的标准用语,外省人在此地生活多有不便。更主要的是因为明、清官制,地方官必须由外籍人当,‚一朝君子一朝臣‛,一位府、县官来上任,必然‚引进‛一班‚自己人‛,上至同知、县丞,下至书吏、司库都非本地人;还有这班人的眷属呢。因此之故,官定官话为标准用语是势所必然了。不管如何,这种规定客观上有利于南北思想文化交流,是一个进步的措施。

官定用语的成文案卷已无法看到了,笔者是从亲历和一些零星资料作出上述定论的。在30年代以前,合浦的秀才、举人老爷们交际应酬都讲桂林官话俗叫‚鸭矢正‛(其义待考),北海的私塾老师开讲《四书》、《古文评注》、《唐诗三百首》都用官话。学生们朗诵唐诗、宋词也用官话。清光绪九年(1883),吏部主事唐景崧奉旨往越南招抚刘永福助越抗法,途径北海,在他笔记中说:‚廉州北海妇女解官话。‛可为根据。

(《北海日报》1993年6月28日)

方言顺口溜

廉州话‚晒‛与‚柴‛同音;公馆捱话‚太‛与‚大‛同音;高州话‚买‛与‚卖‛同音;普通话‚歪‛与‚坏‛近音。北海人据此编顺口溜:‚廉州无晒柴,公馆无太大,高州无买卖,老兄(北海人过去把说普通话的人叫‘老兄’)无歪坏‛。同是一个韵脚,曲尽其趣。笔者当年公差所至,也遇到过因不同方言产生的误会。乘阳江人的机帆船去涠洲,夜航风大浪高,船主老劝旅客:‚快衰(睡)!‛印证了‚阳江佬买席——无衰(睡)罗来衰(睡)‛的歇后语。

在天等县买香蕉,壮族老农要价是‚一角钱一‘堆’‛。当付钱准备拿走其中一堆时却被制止,原来‚一堆‛实是‚一对(二条》‛之误。

在海口一间低档旅店下榻,房间设备简陋得连张桌子都没有。向服务员要,她用手连连拍打床榻后走开。海南黎话,床榻与桌子均叫‚台‛。难怪这黎妹讨厌我啰嗦了。男女二人各乘单车对面相撞,女的被撞歪前胎,骂道:‚你撞坏了我的‘胎’了!‛男的揶揄说:‚那我要赔二条命了?!‛女的红着脸悻悻走了。原来北海人把车胎说成‚车呔‛,女的说‚胎‛虽正确,但不谐俗,故受揶揄。

于是我把上面顺口溜续了几句:“„„阳江无睡衰,天等无对堆,海南无床台,北海无呔胎‛。

(《北海晚报》1996年5月22日) 北海合浦方言中的黑话与暗语

晚清时期,会党如林,个中成员复杂,良莠兼收,孙中山闹革命,曾利用会党成员组织民军推翻了腐朽的清皇朝,是当时的历史背景所使然。北海合浦在当时是出名的‚贼薮‛(俗称薮为‚斗‛),山有山寇,海有海贼,都是“三点会”的成员,亦有殷实良民被迫入伙的。其中绿林团伙专以打家劫舍,绑架勒索为事。为便于联络通气,故编造了一套黑话。这种‚贼佬话‛也渗融于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用语中,余韵绵历近一世纪而未泯。北海和合浦人至今仍不时使用而不自知。因偶然机会的触发,特介绍

一、二以飨读者:

时间:1993年×月×日。 地点;廉州镇某饮食大排档。

食客甲、乙,均年过花甲的殷实农民,操廉州话。

甲:‚今日,‘趁闹卖扁嘴’不得价。买了一件‘纸扎’,已无求头搬沙头’了,请借点‘水’给我,回到‘青林’即还。‛

乙:“我带‘水’亦不多,还要买‘十戥和香,四戥粉球,一只棉花包’做清明呢,对不起。‛ 甲、乙离座,皆有醉意。临行,甲关照乙:“记得拿‘二天’啊。‛ 你听懂了吗?翻译如下:

甲:今日趁圩卖鸭子不得价。买了一件衣服,已不够钱买米了,请借点钱给我,回到乡下即还你。 乙:我带钱亦不多,还要买十斤烧酒,四斤猪肉,一只鹅做清明呢,实在对不起。 临行甲关照乙说:记得拿你的竹笠啊。

北海商场也惯常用这种黑话,如说黄金为“老黄”,白银为‚老斌‛,一万叫‚一方‛一千叫‚一撇‛,一百叫‚一日‛,付款叫‚过水‛或‚磅水‛,用假钱币骗兑真钱币叫‚丢包‛,赌番摊叫‚梗心口‛,吸鸦片叫‚咬云‛,嫖娼叫‚玩耍‛……限于篇幅不能备述。

另外,商场对数码的称谓也另有代词,但不属黑社会的‚贼佬话‛,完全出于商业机密的需要。如对‚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称为‘上字斗山轩光允整竹耳‛。亦有称作‚左捻川罗抓坡星眉湾月‛的。不过北海只用第一种称法。

由此可见,不管是淳风或者陋俗,如果形成风气,普及社会,欲移风易俗,谈何容易。

(《北海建设报》1996年1月17日)

东坡改诗和“狗喽喽花”

传说苏轼见王安石的诗有‚明月枝头叫,黄犬卧花心‛这两句,以为不通:明月怎会叫?花心怎容得黄犬卧?便把它改为‚明月枝头挂,黄犬卧花阴‛。因为这样才说得过去。王安石满肚是气,所以特地把他贬到海南岛和廉州来(按苏轼贬海南,后来量移廉州,根本与王安石无关)。东坡南下后,看见海南有一种见月则鸣,故名‚明月‛的野鸟;廉州有种蕊中有虫似黄犬的野花。于是,他后悔当日改错了诗。

廉州确有这种‚黄犬‛花,俗名‚狗喽喽花‛,草本植物,春夏间开花如指头大,色紫或黄,瓣细如绒,花蕊黄色。小孩戏摘之,对口对花心大呼‚喽喽‛,则有小虫自花蕊出,如小狗状,故花名‚狗喽喽‛。用叫狗的声音来作花名,这是廉州方言的特殊现象,怪不得连苏东坡这样的大学士,也大惑不解了。

(《北海日报》1985年5月25日)

“风报”一词的由来

1987年农历五月初六中午,我市突然来了一阵急风猛雨,顿时飞沙走石,如万马奔腾而过。有人惊呼:‚风报来了!‛

“风报”,是北海合浦地方方言,指的是没有一定规律、突如其来、片刻即过的迅猛风雨。这是本地人称这种气候现象的‚专词‛。不了解出处原委的人,通常写作‚风暴‛。实非。

风报,本属飓风。清代吴震方著《岭南杂记》引季麒光的《台风说》中提到,南海中自正月初四日起至年终,共有18场‚飓(风)”,每飓各有专名。如正月初四起的风叫“接神飓,俗名‘报’,五月初五日(是)屈原飓”。风报的特征是‚无常期且急于台(风)”,与事前有迹象可测,来势由缓慢而渐增大,且为时‚少则昼夜,多则三日‛的台风有别。无怪本地渔人流传‚台风如大贼(事先有警),风报如小偷(来时无踪)”谚语了。今则把飓风与台风并称,而风报却成为上述现象的专称了。

照《岭南杂记》的说法,农历五月初六在我市出现的大风报,称之为‚屈原报‛或‚龙舟报‛亦无不可。因为节期气象〃前后浮动一二天也算应验的。

(《北海日报》1987年6月9日)

北海端午旧童谣

小时候,最高兴的,除过年外,便是五月初五看龙船了。记得曾跟群儿传唱一首以‚看龙船‛作‚兴‛头的童谣,至今回味,觉得很有文学价值,特默写出来以飨读者:

车车转,浑浑转,阿妈背(音咩)我睇龙船。我无睇,睇鸡仔。鸡仔大,阿爸担去卖。卖得几文钱,买种撒落田。田头来帮勇,无准担屎桶;屎桶熏倒人,要罚三两银。阿爸银无有,牵去一条狗。狗仔吠‚汪汪‛,惊怕被人劏,劏了狗仔捉鸡仔。鸡仔被捉完,明年净心睇龙船。

考此童谣起源于辛亥革命前。那时,游勇横行,结伙冒充官兵,敲诈勒索,无恶不作,农民是直接受害者。于是便有‚好事者‛借儿童之口发出怨愤之声。

(《北海日报》1996年6月26日)

北海筵席十人一桌的起源

北海的喜庆酒宴,在抗战前原是8人方桌一席的,俗称‚八仙台‛。1946年以后才改为圆桌10人一席。这种惯例,原是由号称北海商场‚四大天王‛之一的荣昌泰老板吴颂南开的‚风气之先‛。

吴颂南所以同另外三位被公认为商界四杰,确有他们的独到之处,除了‚矢窟夹算盘‛这种生意人共有的本能外(就是今天说的讲究经济效益),他们还有想他人所不能想的本事。因此各人都有一二件佳话流传。

且说吴颂南长子已届婚娶之期。早为酒席如何开得合算大动脑筋。一天接到请柬,赴天海楼的包厅宴饮,主客恰是10人,酒楼老板李大有特设圆席安排,这在当时是个例外。吴受到启发:娶媳喜宴能否改为10人一席呢?难题是市面出租的桌面都是方桌,向酒楼租用圆席又不够用且不合算。最后想通了:马上投资臵办了20席圆桌台凳和配套所用餐具炊具备用。吴老娶媳喜酒10人一桌开得别开生面,客人虽有微词,反而为他作了宣传。礼金赚了20%不在算,主要的是别人都竞相仿效。他这套台凳餐具出租却大行其道,一举两得。北海酒席10人一桌的惯例就此形成。笔者与吴生前有私交,故得其祥。

(《北海日报》1988年2月2日)

席上不闻觥筹声 菜肴分尽人自散

地角妇女吃喜酒有一种惯例:就坐人齐,便不由分说把菜肴统统夹到各自碗中,然后打包拿走即散席。以往如此,现今也不变,不同的是,过去包装材料限于芭蕉叶、芋叶、手帕、报纸等,剩下不能包走的菜汁、汤水,大家便送饭分享;有说有笑,尚有点宴乐气氛;而今有塑料食品袋,连菜汁汤水都能包装,故‚包干‛务净,散席迅速。陌生的外客对这现象,很少有不瞠目结舌,无以举筷的。

这种惯例,说是美俗未尝不可。据说最初是由包点菜肴回家给老人和孩子分尝而起,这种尊老爱幼的美德无可厚非。说是陋俗亦不无道理,因为10双筷子一齐交错飞舞,‚10大碗‛顷刻而尽,风卷残云,实有失斯文。但习惯成自然,要扭转也难。所以主家只能顺应并予方便,故女客宴席,一律分发食品袋,方便‚包干‛,这也算是物质文明条件下的新俗吧。

但值得补充说明的是,地角男子汉则属例外,他们浅斟慢酌,细嚼慢咽,尽享筵庆之乐,对女人的做法,一致否定。男女异俗,也算本地特色。

(《北海晚报))1996年12月24日)

死人身上为何放把刀

北海丧俗:死人装敛上箦未进棺材前,尸身上放把大刀镇住。许多人都说不出所以然。 据我母亲说,是为了防止打雷或猫跳过尸身,发生死尸‚坐起‛的现象,这种尸变,一则把家人吓坏,二则不利于死者‚往生‛云云。又据她说青年时,大西街有某丧家停尸未敛,有家猫跃过尸身,尸体震动,箦床作响,吓得守灵子女四散一空。后来请巫师画符喃咒以厌胜,花了好些钱财。

关于尸变,《聊斋志异》和许多旧小说都有描述,使人毛骨耸然。这是小说家裨官之言,不必当真。说到北海丧俗用刀镇尸的做法,或许有某些科学道理?科技杂志介绍,尸体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会有生物电的感应而偶然出现震动(如说死尸坐起绝不可能,尸身关节僵硬,岂有坐起之理)。用铁器压尸身是否起到中和生物电的作用呢?当然在普及了火葬的今天,大可不必有此一举了。

(《北海晚报》1996年7月23日)

地角人的“花名”传统

到地角寻亲访友,如说不出被访人的“花名”(即绰号),得到的答复多半只是摇头。 ‚地角人只有花名‛的习俗莫明起始,但这种‚花名‛传统的妙谛很值得回味。‚花名‛能针对不同性格、气质、偏好、外表、生理、经历、技能等特征而定,用词鄙俚,但准确、凝炼、含蓄而蕴籍,可说是廉州山歌的派生,妙趣横生,令人一笑之余仍堪咀嚼。

两个酒量极大的人,分别叫‚无底瓮‛、‚痞沙头‛(痞——松而不实);有个做了好事反被贬低的人叫‚垫脚石‛;有个水性极好的叫‚水犸留‛;有个排行第三而懒惰成性的叫‚水蛇三‛;一个沉迷赌博的叫‚摩烂牌‛;有个名声不好又无所作为的叫‚烂尿煲‛;有个能言善辩的叫‚审死官‛;跛子阿晚叫‚跛跳(读挑)晚‛;麻子阿养叫‚花面养‛;有个专占便宜人叫‚鹰不企‛;其它如‚开口螺‛、‚蚝蛎壳‛、‚断头虾‛、‚无螃(读孔)蟹‛……不一而足。至于妇女的花名,类多不雅,从略。有个地角人大言不惭说:‚全村人人有花名;独我‘沤烂板’没有。‛因之笑柄广传。地角花名传统至今不衰,且代有出新。

(《北海晚报》1996年9月3日)

新年漫话舞貔貅

过去,北海民间在新年的喜庆日子里,喜欢搞‚舞貔貅‛的活动来庆闹。在锣鼓和爆竹声中,只见两大汉舞着一只怪物冲出来,一人双手举着怪物的头,一人执着那怪物的尾,随着人的舞动,那怪物眨眼、顿首、张口、摇耳,跳跃、滚地……十分威武。这怪物便是貔貅,它的‚长相‛奇得很:眼如铜铃,血盘大口,狮子鼻,葵扇耳,还在头顶上长出一条翘角,令人望而生畏。

人们为什么要舞这奇异的独角兽?说来是很有意思的。原来,上古时,各部族都有自己图腾,图腾一般选择一些人们认为最有威慑力的猛兽来充当,如狮、虎、豹等。打仗时把图腾抬出去,目的想吓倒对方,在心理上占优势。开始,这些猛兽图腾是很有威吓作用的,但随著人类的进步,常见的猛兽便不可怕了,于是有的部族就根据想象另外创造出一些怪异的动物来作图腾,貔貅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它在狮、虎、犀牛等外形的基础上加以夸张,‚青出于蓝胜于蓝‛,确实比一般的猛兽显得勇猛得多,可怕得多。春秋时的古籍《礼记〃典礼上》就说得很清楚,行军时,‚前有挚兽,则载貔貅。‛可见它是当时军中必备的崇拜物。怪不得后来把勇敢的军士也比作貔貅了。

社会进步了,自然界什么也吓不倒人类了,于是,图腾的意义便转化,由实用性变为娱乐性,比如古代只能绣在战旗上的龙,现在居然也能绣在被面上了。舞貔貅的风俗也是由军旅图腾演变来的,人类有枪炮了,举起一只怪兽吓不退敌人了,但在这个民族的心里,永远不忘曾经帮助过他们取胜的图腾。人们用各种方式纪念这段历史。试想一下,在惊心动魄的锣鼓声中,在欢腾跳跃的貔貅身上,你难道不体验到古人那种胜利的喜悦吗!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9日)

元宵“偷青”与“上灯”

元宵节是继春节之后的传统大节日之一。合浦地方叫‚小年‛。过去过‚小年‛,最富地方特色的风俗要算是‚偷青‛和‚上灯‛了。

‚偷青‛是在元宵节黄昏前开始的。为了在元宵节中得‚采头‛,当天下午,城镇的居民们,个个艳装打扮,或密约情侣,或携儿带女,成群结队地到郊外偷拔农家菜圃中的蔬菜。他们根据自己的愿望来采拔不同品种,如想生财则拔生菜,想勤恳就拔芹菜,拔生葱是想聪明.姑娘们多采菜头(萝卜),密意在于嫁个称心夫婿,故以‚采头‛为吉兆。对此种约定俗成的‚偷青‛,菜农们只得用提早收获蔬菜或者往菜上洒淋粪水来对待。不然,丰茂的园圃畦陇.转眼便成邱圩。

‚上灯‛本是元宵灯会的美俗,封建统治者以这天晚上作为与民同乐,粉饰太平的活动,金吾不禁,火树银花,花灯花市,人山人海,好不热闹。而痴男怨女的幽会密约,更视此夜为千金一刻的佳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是古代元宵的写照。但合浦过去元宵‚上灯‛却是另一回事。所谓‚上灯‛,就是谁家若在旧年生了男孩(生女则否),新年元宵便要挂上一对花灯,并开‚灯酒‛请客庆祝。灯是从市场买来的,用芦茎结扎。外糊彩带,形制一如宫灯,把它挂在祖宗神祗的厅堂之上,然后大排筵席,庆祝添丁,以求吉莉。

(《北海日报》1987年2月12日)

怎样贴准门联

春节,我国民间有贴门联的风俗。贴门联不单能表现人们美好的愿望,而且体现了人们的文化素养,决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常发现有人把门联贴反了,这是有碍观瞻的。怎样才能把门联贴得准呢? 首先要把上联(对头)和下联(对尾)分别贴在那边的问题搞清楚。按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上联便应贴左,下联贴右。左右的定位是这样:你站在门内,面向门外.左边贴上联,右边贴下联。

其次是分辩上下联。上联末字通常是仄声字(极少平声字的),下联末字是平声字,这样读起来才顺口。掌握分别平仄的知识,一看对联的尾字便能分出上联或下联来了。分辩平仄方法很简单,若以广州话音为标准,字音拉长而不变音的是平声,如‚东‛、‚江‛、‚支‛等字;字音不能拉长.纵能勉强拉长,尾音必然变调的,如‚董‛、‚讲‛、‚纸‛等字,属于仄声。余可类推。

斟酌联语也可分辩上下联。拟对跟写文章诗词一样,语意都有主与从和起与承的规律。例如‚国安家庆;人寿年丰‛一联,分析联语,只有在国家安定团结这种政治局面的前提下,才能谈得上人民健康和发展经济。这样就不难辨别上联和下联来。‚男女平等;婚姻自由‛语意主从起承关系何等明显,因为如果没有新中国的男女地位平等之因,是决不能产生自由婚姻之果的。如果把这些意思弄清了,就不会因果倒臵,主从颠混了。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7日)

“送灶神”与“守门神”

合浦地方旧俗:农历十二月二十三晚,家家户户均备酒茶果品和草料等物,焚香烛和‚奏疏‛一纸,向供奉在厨房里的‚灶神‛(又称灶君)祈求福佑。这种活动,谓之‚送灶君‛。据说十二月二十四日,是灶神一年一度上天奏报人间善恶的日子,故在前夕向灶神礼拜烧‚疏‛以求庇护,祭品中的草料,是为送灶神上天的‚神马‛准备的。‚灶神‛是什么样的.诸说不一。《淮南子》说,黄帝作灶,死为灶神,把灶神说成是民族祖先的化身;《酉阳杂俎》说‚灶神名隗,状如美女‛;道教则称它为‚东厨司命。‛真是莫衷一是。追究起来祀灶神的风俗由来已久,并且不只合浦一地。唐朝罗隐和宋朝范成大分别有《送灶神》诗:‚一盏清茶一缕烟,灶君皇帝上青天。‛‚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可证渊源的久远。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最重要,这大概是古人之所以在过年时最先奉敬灶君的原因。在日趋文明的今天,盘飧美食无需祈求神明赐予,故此种旧俗早成过去。

‚看门神‛则是过去合浦地方独有的风俗。原来在元宵晚上豪门富户所贴的门神,眼睛往往被人剜去,为防止这种视为不祥事件发生,大户人家都派人通宵看守门神。后来形成了风俗。考究起来最初搞恶作剧的应是一些对豪门怀有恶感的穷人,后来则形成习惯,指导思想是希望分享有钱人的富贵吉祥,并非都抱恶意。此种无稽举动,辛亥革命后已不再发生了。

(《北海日报》1987年1月27日)

北海端午旧俗

传统的端午节,因五月“单五”日的谐音而名。北海端午旧俗丰富多彩,是受珠江三角洲和中原地区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龙舟竞赛的传统节目,渔民是最早的主办者,他们笃信一年一度‚扒龙船‛,会使海步平安,渔业丰收。光绪初年,广府商人取代了渔民赛龙舟的主办席位。广东人写的《北海杂录》说‚埠上惟广商敛赀臵一龙舟,届节则铺张旗伞,绕游河内。此外渔人舟子,各以小艇竞渡为乐。‛所指龙舟,实为后来俗称‚花艇‛的前身,而‚渔人舟子‛的‚小艇‛才是竞渡的龙舟。到了宣统年间,北海商会成立.赛龙舟和游花艇活动,转由商会操办。1938年以后,民众剧社接替主办。这种活动,虽在直接受日寇战舰飞机威胁的抗战时期仍未曾中断,经‚三三事变‛浩劫的1941年,照旧有三艘龙舟下水。建国初期10年中,赛龙舟都由各个渔业社组织,市体委接手以后,这种活动便不经常。*以后,连续中断了10多年,“扒龙船”仅成为北海人的美好回忆了。

游花艇活动原由广商引进。清人写的《珠江竹枝词》:“蝉鸣柳绿荔支红,画舫游人不约同。‛画舫便是《北海杂录》说的‚铺张旗伞‛的花艇。北海花艇用8只驳艇骈连,上铺木板,树以木柱,张以幢幔,张灯结彩,艇上臵酒唱曲,从游泳场到外沙来回‚游河‛,通宵达旦,鼓乐喧阗,与龙舟竞渡同是水乡升平景象的盛举。游花艇组织难度较大,故不经常,抗战后的1947年仅有一次。

粽子是应节的食品,民间作为礼物。传统的粽子须用红绳裹扎。人们还用雄黄调酒而饮并涂小儿面额;用香茅煲水洗身,谓之‚沐兰汤‛,以辟邪气;门悬香茅艾叶,以禳不祥。

端午日北京旧称‚女儿节‛,无怪北海妇女们在当日的节目够多了:节前用五色丝线编织成各种形状的小袋,装入臭丸樟脑,妇女和儿童人佩一个,意在辟秽避恶,却成为互相攀比手艺高下的时令工艺品;又采凤仙花叶和矾捣汁来染指甲,鲜红历久不褪;摘石榴花插头……等等。意为辟邪避瘟,实为时尚装饰。清人《帝京岁时记》:‚榴花似火,家人摘以簪头;凤草飞红,绣女敲而染指。‛故知本地风俗与京穗渊源不浅。

(《北海日报》1988年6月14日)

北海“鬼节”古今谈

农历七月十四日,北海市城乡的寻常百姓家,都例行过‚鬼节‛。

‚鬼节‛取义于梵语‚盂兰‛一词:即解放众生倒悬厄苦之意。据说古有目连之母死入地狱不得食,成为饿鬼,佛在七月中元用‚盂兰盆‛救她苦难,并诵经施食,这是盂兰节民俗的起源。《荆楚岁时纪》称为‚盂兰盆会‛,故知此俗起源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公元58年至75年之间的华中地区。

北海人过‚鬼节‛,无非围绕施阴济阳做文章。

当日,家家杀鸭(这是必备的主品)杀鸡,保持完只,与猪肉整块同锅汤熟,平列摆放木托子之上,谓之‚三牲‛。有钱人家还加一鹅一鸡凑成‚五牲‛。配以一盘方块形的米糕,俗称‚桥板‛的;还有必备的茶、酒米饭,才成为完整的‚牲头‛。点燃香烛,供奉于厅事中的祖先牌位之前,先由齿尊的家长(一般多为老妪当此主祭角色)领头,跪拜中唠唠叨叨,不外祈求家神祖先领祭,庇佑合家平安发财之意,以次按尊卑辈份先后跪拜,毕,焚烧预制的纸衣、纸鞋(市上应节商品之一)冥镪。家祭仪式结束。随之,把牲品切碎碗盛作奇数,朝门外拜祭焚烧冥镪纸衣鞋如仪,还烧爆竹一封。长短丰俭随意,谓之‚葫门烧纸‛,这是专门为本家以外,但有姻亲关系的‚外鬼‛而设的。这种仪式,多在中午时分完毕。

晚餐,合家团聚,共享祭余,高高兴兴地过节。除了家庭成员,一般不请客。懂事的也不登门作客。这种活动,与内陆地区无甚差别。北海的‚蛋家‛(渔家)亦甚重视.出海作业的都尽可能返棹回家过节。但是,节日祭品中的‚桥板餣‛则是北海的地方的特色。是用米粉黄糖为料,用特制的木模子压成长3寸,宽1寸的小方块,有各种精美的图纹,炊熟即成,是为应节的商品。据说是为了方便被幽囚的‚地狱饿鬼‛搭桥渡奈河来阳间享祭领施之用。此俗解放后已省,故而今已无此应节商品供应了。

此外,晚上还有“施幽”活动。即向幽灵饿鬼施舍之意。

当朗月初上之时,家家户户必备一副小牲品——通常是一个煮熟的螃蟹、一个鸭蛋、一尾鱼,还有三碗米饭、酒三杯、茶五杯,摆放托盆之上,点燃香烛,在大门之外,向游魂饿鬼施祭,烧冥镪衣鞋如仪。然后将牲品米饭统统送来前来守候的乞丐、孤儿等人。最后将绿豆芽或葛茹切丝往门外遍撒,‚施幽‛结束,即紧闭大门就寝。而今沿守此俗的已不多了。

解放前富商豪门,‚施幽‛亦是显示气派的活动。牲品丰厚,而且还撒铜钱钞票,视乞丐孤儿们抢夺牲品钱钞为乐,名为‚拖幽‛,实为‚济阳‛。不管如何,在旧社会使无家可归的可怜人难得一饱机会,亦算一种美德吧。

亦有于当晚做水陆道场和焰口等大型活动的。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解放后已彻底革除了。

(《北海乡情报》1993年9月8日)

广州话琐谈

新抱、塞孙

广州话称媳妇为‚新抱‛,或说是‚薪臼‛的转音。旧社会,新妇入门后三朝便进厨房‚洗手作羹汤‛,所以操井臼薪火的家务劳动,是当媳妇的本分。故云薪臼不无道理。

塞孙,即曾孙。《广东新语》说广州称曾孙为‚塞‛。塞者息也,是小之谓;息亦通塞,一说滋息;一说充满。因为至曾孙一代,家庭生齿已相当繁衍,人口充塞门户了,粤西区亦同此称谓。

扌若、抎、忄亟

扌若yug1,动也,《篇海》作呢角切,通指人与物的主动或被动。例如广州话说不得动手动脚是‚晤准扌若手扌若脚。‛说风吹树木动摇是‚风吹的树林都扌若晒。‛粤西区同。

抎wen2。《唐韵》作云粉切。《说文》释为‚有所失也‛。广州话谓寻找,本此而意有所伸。粤西区同。

忄亟gig1。《广韵》作纪律切。《说文》释为‚疾也,从心亟声。‛一日慎重貌。粤语本第一义意伸为伤心、哀毁、愁怼。如说伤心之极为‚真忄亟死人!‛粤西区同。

粤语多唐宋古音

粤语保持许多唐宋古音的事实,在写作旧体诗词和编写粤曲唱词的实践中有直接体会,而且早为世所公认的汉语声韵学权威王力先生在理论上作了肯定。他在征引晚近诸家学说时说:‚相信上古的(声)调类有四个,因为现代中国各地方言都保存着四声的痕迹。‛他还举例:‚吴语平上去入各为二。‛即四声各分阴阳,共八声。而‚广州(语)平上去各分为二,唯入声分化为三‛。即平上去各分阴阳二声,入声则分阴、阳、中三声共为九声。可见广州话比苏杭的‚吴侬软语‛声调为广,王力先生还论证广州话系统的声调说,与‚古代的声调系统大致相当。‛(《汉语声韵学>>4

53、565页)。他所指的‚古代‛,自注‚包括上中古而言‛。所以王力先生说写作传统诗词,最易分辨平仄的,当属闽南(客家)话与广州话。因为它还保持入声,而北京话早已没有入声了。当然,写格律诗只要掌握平仄,填词掌握平仄及其阴阳就够了,但撰粤曲唱词非要掌握九声不可,否则曲艺演员就因行话所说的‚顶字‛唱不下去。我们还注意到,用北京话朗诵诗词,因为把入声读作平声,对于音乐性很强的古曲诗词,就比不上用粤音(广州话与闽南话)表达得准确。以李煜《浪淘沙》为例:

‚帘外雨潺潺(阳平韵),春意阑珊(阴平韵)。罗襟不耐五更寒(阳平韵)。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阴平韵)。独自莫凭阑(阳平韵)!无限江山(阴平韵),别时容易见时难(阳平韵)。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阴平韵)。”

这首词非常讲究用韵的阴阳交替相间,用粤语朗诵,则低昂抑扬顿挫声调美可以完美表达,如用北京音读,效果似逊一筹。

粤语还有许多有声无字的词语,可以说是古音的“痕迹”和遗韵吧!

(《羊城今古》1994年第四期)

第16篇:洛阳民俗)

点喜草就是新娘子下轿(车)以后,在男方家门口点燃备好的谷草的一种形式。在其他地方是否存在,很少见文字记载。但是在洛阳地区却很普遍,特别是旧时的婚姻仪式中是不可或缺。在洛阳地区,喜草必须选用收割后的谷子草,而水稻草或者其它的草则不行,一般是前一天备好,在男方的家门口两侧一边一个,谷草必须扎起成捆立在门口,由主家在喜草里面放置一些鞭炮、钱币、糖果之类的东西。并且安排有专人负责点燃,点燃喜草的人一般是新郎的长辈,当然辈分远近则无所谓。点燃的时机却很有讲究,当看到迎亲的车队远远地驶来时,燃喜草者就要备好火种全神贯注了,新娘子一到,下车后要经过门口的时候,喜草一定要燃起。此时,门口两侧的喜草熊熊大火燃得正旺,喜草里的鞭炮噼噼啪啪作响,显得很是喜庆。如果等到新娘子走过门口进了家里再点燃就失去了意义,也就是说点喜草的人没有完成他的使命,让主家也很不高兴。

在洛阳点喜草其实是有寓意的,新娘子和新郎携手从喜草火边经过,意味着生活甜甜蜜蜜、红红火火。这和其它地区的“过火盆”有异曲同工的道理,在闽南地区新娘子和新郎是跨过一盛有炭火的火盆,以生“吉祥”、日子越过越红火之意。做过这许多功课之后,才是拜天地高堂、入洞房、宴宾客等等。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目前在乡下有的地方可以看到这样的习俗,这种仪式在洛阳市区已很难见到。点喜草的习俗虽然已经渐行渐远,但人们对于新人红红火火过日子的祝福却并没有随着点喜草的习俗的远去而减少。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二——藏红绫条

在洛阳的婚俗中,有一种藏红绫条的习俗非常有意思。

藏红绫条是指在婚礼仪式中,一对新人携手进入大门以后,新郎家大门上悬挂的红绫条被人们藏起,然后由主家再赎回的一种习俗。

红绫条在中国人的婚礼中地位十分重要。旧时的婚礼不仅新郎身披红绫条,手里还要用红绫条牵引着新娘进入洞房。新郎家的屋里房外也用红绫装饰,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红绫条不仅可以妆点气氛,在民间还有“祛邪”的说法。由于其作用很大,因此在洛阳围绕着红绫条也演绎出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

藏红绫条的人一般是新郎家的街坊邻居,多是一些结过婚的媳妇们,关系较远,她们或者一个人或是几个人商量好,在结婚的当天,新娘被迎进新郎的家里以后,就悄悄把新郎家门口上悬挂的红绫条摘下,藏入家中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继续观看新人的婚礼仪式。当主家发现大门的红绫条不见以后,就会打听是谁摘去的,然后送上糖果、香烟赎回红绫并重新悬挂。而这些街坊们就又如法炮制,再次藏起红绫条,等着主家奉上糖、烟才再拿出来。在这种习俗中,街坊的媳妇们配合地非常默契,一起来逗主家,以便使主家拿出更多的东西,有时候看到主家不爽快还要向主家“演戏”,装聋卖傻,互相掩护,表演地惟妙惟肖,现在想来很是生动有趣。有时候主家为了省事,事先专门派人看着红绫,看到新人进门就抢先摘了红绫。这个时候,门前的媳妇们也毫不示弱,上前就抢,一时间双方你扯我拽,嘻嘻哈哈,争得人仰马翻。那场面一时就夺了新人婚礼仪式的风头。也给婚礼现场平添了不少的欢乐气氛。

这种习俗在过去物资匮乏的年代非常常见,街坊的媳妇们无非是为了给上学的孩子或抽烟的丈夫讨要一点东西。也反映出当时的一种社会关系。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习俗在洛阳已经很少见到,有的人甚至是闻所未闻了。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三——抹花脸

洛阳的风土人情中,许多都和“闹”字相关,洛阳人叫“耍”。抹花脸就是其中之一。

抹花脸就是在主家操办喜事时人们用颜料、煤灰之类的东西把主人抹成花脸并当众参加仪式的一种风俗习惯。直到现在还很流行,洛阳人都不陌生。

抹花脸经常发生在结婚或吃满月酒的喜事中,被抹脸者多是新任的“公爹”,“公婆”和刚做“爷爷”,“奶奶”的长辈。在仪式举行前,主家的邻居或者朋友们商计好,手拿事先备好颜料,如写对联的墨水、作画用的颜料等,甚至直接用煤灰或锅底灰,趁其不备从后面偷偷地往脸上一抹,主人此时慌忙拿手就擦,越擦越花,引得大家哈哈大笑。有时耍家儿手拿颜料会直接迎上前去,不容分说一伙人将主人牢牢地拉住,主人此刻也是欲走还留,半推半就,在撕扯间人们便往脸上肆意地涂抹,越花脸越好。有的抹了大花脸以后,洗也洗不掉。婚礼仪式开始后就花着脸儿登台接受一对新人的拜高堂礼节。此时婚礼的现场众人哄堂大笑,就连新娘子也会忍俊不禁。现场立即充满了欢快和轻松的气氛。场面显得既滑稽又温馨。有时耍家儿会在筵席进行之中突然给主人抹个花脸,一时间,筵席的现场人仰马翻,闹的喜气洋洋。这种风俗习惯现在还经常看到。

洛阳人办喜事,主家其实从心里喜欢有人来闹一闹,有人开玩笑,这样会显得主家有人缘。它也显现出洛阳人一种开朗包容的心态。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四——叫亲人

“十里不同俗”,这话放在洛阳太恰当不过了,有一种“叫亲人”的风俗,在伊河的东岸从来没有,但是在西岸却是非常地盛行。

“叫亲人”就是在婚礼典礼上新娘子和颇佳的亲戚逐一相认并当众称呼长辈的一种风俗习惯。它是洛阳婚礼仪式众多程序中的一个环节,一般放在新婚典礼的最后阶段。在一对新人喝完交杯酒后,司仪就会请上新郎的长辈上前和新娘面对面的认识一下,亲戚们出场的顺序是有讲究的,应该从关系近的到关系远的,从辈分高的到辈分低的。一般是新郎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伯、叔、姑、姐姐再到舅舅、姨妈,然后是更远一点的亲戚,并且都是亲戚夫妻二人同时上台和新娘面对面,当然象新郎的干爹干妈以及其它关系的朋友也可以请上台去。此时,通过司仪的介绍,新娘和大家一一认识后,要开口甜甜地喊上长辈一声称呼,长辈便笑着应答一声,按照洛阳的规矩,不待别人提醒就会主动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红包交给新娘,此时伴娘就会代新娘先行收下并表示谢意。当然红包的大小根据关系的远近决定,最早,关系近的也就是10元8元的,现在即使关系远的恐怕也少不了50、100元了。非常有意思的是,在洛阳人们时行逗舅舅和姐姐姐夫,司仪有时也会乘此机会来逗一下,会让他们掏两次的红包,有的一时准备不足,便当场出丑,下面的宾客哈哈大笑,让这位亲戚更是显得十分尴尬。这些仪式之后,便开宴吃酒了。

“叫亲人”从一方面反映出在旧时的婚姻制度下,女方直到结婚当天才认识男方的亲戚甚至自己丈夫的客观情况,也反映出旧婚姻制度的盲目性。另一方面,在一对新人刚刚组成新家庭之际,大家纷纷添财祝福,初步为他们今后的生活奠定了物资基础。这种风俗习惯如今仍然在洛阳十分流行。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五——夹毡

洛阳婚礼中夹毡的角色非常重要。夹毡又叫夹红毡,是指主家人夹带红毡走在迎亲队伍前,在迎亲过程中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把新娘接回到家的一种风俗习惯。

这种风俗由来已久,究竟起于何时已无可考证,但是,直到现在它仍然流行不衰,在洛阳人的婚礼中不可或缺。夹毡人的地位非同一般,其中之一必须和新郎有血缘关系,他多是新郎的亲伯伯、叔叔或者亲哥哥,有的甚至是新郎的爷爷辈。夹毡必须为两个人,(洛阳人结婚讲究用双数)另外一个并不太讲究,但关系也绝非一般,除了自己家人外,也有让新郎父亲的好朋友担当的。

在迎亲队伍出发前主家会给夹毡人的胳膊上搭上一块大红毡,现在多是用一块大红色的被面料替代。按规矩他走在队伍的最前方,遇到十字路口、古庙、桥、井口或者一些晦气的地方,其中一人就会展开红毡朝这些方向遮挡一下,并让人燃放鞭炮,祛驱晦气,直到迎亲队伍走过后才再次赶到最前面。有的讲究的主家还特意交待寡妇家门口也如法炮制,达到了迷信的地步。夹毡人还要随身带有写着喜字的红符,最早要粘贴在上述的地方,现在只是沿途撒上。它的寓意是图个吉祥,起到辟邪的作用,祈愿迎亲过程顺顺利利,平平安安。 夹毡人除了做这些功课外,还有一项具体的任务,就是要保证迎亲队伍在中午12时以前赶回家中,因此,夹毡人必须还要能言善辩,最好对女方村里的情况也比较熟悉。到女方家中既要和女方有效沟通,把一些必要的礼节做好,又要督促女方早一点出发,一般女方家人都会配合。真正让夹毡者头痛的是对付路上拦婚车的人了,他们抓住男方急于赶路的心理而纠缠不休,有时拿一根木棍挡在路上,婚车就不能再走,这也是洛阳婚俗中“耍”的一种,这时夹毡人就责无旁贷,上前说和,遇到熟人,互相嘻嘻哈哈,甚至插诨打科,拿出一些香烟、糖果、酒类便打发了,皆大欢喜。有时双方一时谈不拢,夹毡者也是急得团团转圈,满头大汗,引得围观者甚至女方家人出面解围。它从一个侧面也考验着男方家的办事能力和水平。有时夹毡者见到时间来不及时,也会直接派出几个彪形大汉,把烟酒、喜糖、钱散给拦婚车的人,然后连推带搡,强行通过。直到中午12点前将迎亲队伍顺利带回家中,夹毡人才算完成了使命。

岁月沧桑,时代变迁。但夹毡这种风俗至今仍然活跃在洛阳人的婚庆现场上,续写着新的动人故事。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六——经纪儿

八十年代前,洛阳各城镇的集市、街头,有一种从事牲畜、皮毛、药材、百货、布匹等交易的中介人,他们活跃在洛阳的经济社会中,民间称为“经纪”。

洛阳的关林会、偃师的李村会以及老城的的一些集市上南来北往的商贾,熙熙攘攘,车水马龙,货物琳琅满目,叫卖声不绝入耳,非常的繁华。商品交易中,一些了解各地的商品信息,懂得各地的物价行情、熟悉各类商品的功能的人就应运而生。

这一行业在古代和近代市场中为多,他们为买卖双方介绍交易﹑进行商品质量和价格的评定。查阅资料得知它最早出现于汉代,至明清最为盛行,人们通常根据其介绍交易种类的不同,又把他们叫做牛经纪、羊经纪、马经纪等等。他们交易时通常是先找“上家”,再找“下家”,然后抽取报酬,俗称“佣金”。

在洛阳解放前后时期这类人还很多见,集市开集的日子,“经纪”就早早地赶到了,他们四处转悠,观察商品和买家,和双方接触揣摸买方与卖方的心理。遇到合适的买卖,经纪人就首先向买方介绍他要买的牲畜的产地、口齿、脚力、特征等。介绍后,买方一旦相中,经纪人就找卖方,常常是和对方单独交涉摸底,俗称“拉背场”为了防止对方听到谈话的内容,在商定价格时,往往会掀开衣襟,或用手巾、草帽将手遮掩在下面,用手指询问价钱,洛阳人称它为“捏码子”。五以下的数字直接按指头数示意,六为一个大拇指和一个小拇指同时伸出,然后是捏

七、叉

八、勾

九、十则是用一个大拇指表示。比如一匹马售价1500元,卖方就先捏经纪人的一个指头,然后再捏五个指头,以此表示售价。如卖方同意此价,不仅会点头同意,而且还会大声吆喝一声“成交了”经纪人也显得很是神气。这时欢声笑语,响成一片,大家也会纷纷聚拢上来看热闹,有的人忙声问道:多少钱?多少钱?成交后的喜悦,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如不同意,则互相往来,反复在袖里捏着,揣摩着,讨价还价,并以眼神示意,表示成与不成,这种无言的交易,往往让人急不可待。经常促成交易的慢慢就成了经纪人中的明星一样,有的买卖双方一到集市就直接找他,大家皆大欢喜。

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行业已经消失,新的经纪人和它已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渐行渐远的“经纪”也只存在我们曾经的记忆中了。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七——换手巾

“换手巾”就是男女双方通过交换信物最终定下终身大事。实际上就是定亲。在洛阳农村把这种习俗叫“换手巾”有的县区叫它“过好儿”,或“交手续”。

青年男女见过面儿以后,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彼此情投意合,双方的家长也相互满意。这个时候就会和媒人一起张罗着“换手巾”了。多由男方主动提出,得到女方的认同后,双方就定下日期,到男方家里“换手巾”。这个仪式是婚前最为隆重的。除了女方外,双方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都会去参加,有的还会邀请自己要好的朋友一起参加。第一是见证定亲的过程,其次就是大家一起吃吃饭,把酒言欢,活跃现场的气氛。

到了男方家里以后,首先就是双方交换事先备好的物品,一般由媒人出面,将男女双方谈恋爱的情况总结一下,然后切入正题,说:\"你们也互相了解了,大家都合得来,不如早些把亲事定下”等等等等。然后,单独和男方家人一起商量一番,便拿出男方家备好的礼物交给女方,再把女方的礼物转交给男方。早些时候在洛阳女方一般会给男方送自己做的鞋垫儿、鞋子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后来送钢笔、笔记本、或者买一条领带、衬衫之类的。现在则直接买西服、皮鞋等等。男方则是送给女方布料、围巾、如今便是三金、高档的衣物,当然少不了现金,最初为一二十元、三五十元,现在至少也要几千元,条件好的甚至上万元。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但双方的信物中必须有一条红色的手绢送给对方,且沿袭至今不变。这应该是“换手巾”的真正含义所在。

“换手巾”在民间相当于如今的领结婚证一样,换手巾后如果没有大的变故,不久就是举办婚礼了。

交换信物的仪式完毕后,男方会备好宴席招待女方宾客,以前多是在家里自己做些饭菜。现在这种仪式在洛阳越办越大。“换手巾”时要请双方的亲戚,在饭店设宴招待,有的会摆上十几桌来共同庆祝。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八——装被子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结婚是指青年男女结合在一起,组成新的家庭。它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人类繁衍生息的基础,因此,婚俗中的很多仪式都明白无误地表达了这样的愿望,“妝被子”就是其中的一种。

给出嫁的女儿陪嫁妆新被子是必不可少的,陪被子的数量则有讲究,必须是双数,最初一般陪2条或者4条,如今则是8条、10条不等。当然,男方家里也准备被子,但相对而言,女方家更为重视。

“装被子”是娘家请上心灵手巧的媳妇们来进行的,她们多是从本家儿女双全的长辈中挑选出来的,一般为新娘的嫂子、婶婶、娘妈。“装被子”的人还要在结婚的当天送新娘出嫁,在洛阳称她们为“送女客”还有一点很讲究,就是她们的属相跟新人不可想冲。

“装被子”日子也有讲究,一般选在农历的

三、

六、九天气晴朗的任意一天。距新人婚期10天左右,一般是提前约好。当天吃过早饭,装被子者就带着自家干活的家什(针、顶针)来了,女方家人这个时候就已经备好了席子、新棉花、被里、被面、以及妝被子用的棉线,很有意思的是,还特意准备了生棉籽花。席子多是铺在空间大的平房上,便于操作,棉线则是红色的,寓意吉祥喜庆,被面一般是有“麒麟送子”、“娃娃抱鱼”的图案,最讲究的就是妝被子的时候,要在被子的四角分别放上一朵生棉籽花,正中间放上一朵,一共五朵,装在被子里面,生棉籽和“生子”谐音,寓意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意思。

几个本家的媳妇凑在一起,一边熟练地干着针线活,一边家长里短地说笑,打听男方的家里情况、人品性格,嘻嘻哈哈,非常热闹。有的出去取东西的时候,还要向街坊邻居宣传一番,主家姑娘要出嫁的消息在这个时候便传开了去。

装完被子后就搭在院外晾一晾收起,静候婚期的到来。这样的习俗如今仍然在洛阳流行,它表达了人们期盼新人早日添丁的美好愿望。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九——送好儿

“送好儿”简单地说就是男方给女方家送婚期。即送好日子、送吉日的意思。

在洛阳,“送好儿”是很有意思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双方事先并不相互过多商量,男方家里认为结婚的时机成熟便到先生家去择定婚期,洛阳人称为“看好儿,然后送给女方请求同意,称为“送好儿”。直到此时,女方家才会知道男方要催着结婚了。这其中有很多讲究,一般是当年请人“看好儿”择定的婚期要在次年,洛阳人择定的婚期以农历的腊月下旬居多。 也有人上半年送好儿,下半年结婚。“送好儿”的时机也有讲究,多是男方在过节期间到女方家里串亲戚时“送好儿”。这时,男方的父母会陪同孩子一起到女方家里,显得很是隆重。写好婚期的红色帖子(好儿)随着礼品一起送到,帖子的内容很简明,直接说明送红过聘的日期和择定的婚期并落上款即可,帖子要用红色的布包起放在显眼处,以便让女方家看到。除了帖子外,还要特意准备一份礼金。到了女方家里以后,男方父母便会讲明希望孩子们早日成婚的愿望,同时奉上帖子以及礼品、礼金,有的还有“三金”。礼金过去多为几

十、几百元钱,现在则是成千上万元不等。在招待男方的间隙,女方的父母便会打开帖子,看明婚期、内容后决定是否答应,答应的话就会收下帖子和礼金,如果不答应女方家人会简单说明自家的难处,把“送好儿”的帖子和礼金原封不动地退回。在洛阳有女方第一次不接“好儿”的风俗习惯,从中反映出女方的矜持和含蓄。其后男方家就会再去请先生看个婚期,二次来到女方家里“送好儿”。如果没有意外情况,女方就会接住帖子和礼金并开始筹备婚事了。

有时男方一时失礼,女方家就会几次三番地退回帖子,急得男方要托媒人打探情况,了解清楚女方的用意后才再次去“送好儿”。在洛阳还有双方家里如果有老人过世,当年不准结婚的习俗。

女方收下男方送来的“好儿”后,有的地方还在回礼中放上一块发酵好的面团,企盼将要组成的小家庭发家生财,日子越过越好。这时,男方就开始高高兴兴地为婚事做准备了。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十——抓果子

在洛阳,过去在迎亲抬嫁妆的过程中,有一种“抓果子”的习俗非常有意思。

男女方在定下婚期以后,女方家就开始置办家具,缝制新被褥,给女儿做嫁妆。此时,女方家的亲戚朋友、街坊邻居也会来送礼祝贺,称为“添箱”或者“交投”(音)。关系远的多是送一些饼干、糖果,或其他甜食;同门近亲的礼物则会重一些,过去多是衣物、被单和礼金,如今则是高档的毛毯、鸭绒被,礼金则成百上千元不等。

娘家除了陪送家具和贵重物品外,亲戚们还会专门备一个礼品篮子,里面备有四样食品,称为“四色礼”,其中的两样为糖果、饼干,或者其他甜食,称为“果子”。有的地方是花生、烧饼。另外两样是包好的饺子和手擀的面条,数量则有讲究,一般饺子是15个,中间是一个大的圆形的饺子,另外14个小饺子把大饺子围起来。手擀的面条为120根,但不用切断,称为“连刀面”,在洛阳称为“送饭礼”,其意是祝福新人生活甜蜜的意思。另外一层意思据说是娘家人担心刚刚出嫁的女儿不会做饭而特意准备的。

抬嫁妆的时日有所不同,有的地方是在婚礼前一天抬嫁妆,有的地方则是在婚礼当天拉回嫁妆,称为“拉箱”或“拉嫁妆”。抬嫁妆时,男方家会挑选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前去,抬嫁妆的人在半路上会偷偷打开柜子,取出“果子”一分而光。“抓果子”则是在婚礼的当天更常见,实际上就是到婚车上去“抢果子”。婚礼当天,迎亲队伍一到,主事的各负其责忙得不可开交。这个时候,拉嫁妆者还有街坊看热闹的孩子们就会顺手把篮子里的“果子”拿走,有时你争我抢,互不相让,性急的便一头扎进了篮子里面,弄得两手甚至满脸都沾满了饺子馅儿和湿面条,给婚礼现场平添了不少欢乐气氛。

“果子”被抓光对主家来说很吉利,因此这个时候主家心里不仅不会生气,相反还会很高兴,也反映出洛阳人开朗包容的一面。此时,街坊的媳妇还会记下女方陪送的物品,甚至几床被子也查得清清楚楚。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十一——压床

“压床”的婚俗尽管不复杂,洛阳人却非常重视。它是新婚前夜,把新房的床铺铺好后,男方家请男孩儿和新郎同睡新床的习俗,现在依然很流行。

查阅资料可知,这种风俗全国各地都有。在洛阳地区,一般选年龄小于同辈男性,最好是新郎的亲弟弟或者是堂弟、表弟,也有让新郎的侄子压床,还有的新郎会让自己要好的朋友压床。压床人的年龄在四到十岁的居多,既懂点事又不懂事,他们觉得既好玩又荣耀,会向同伴炫耀:我哪天要给哥哥或者叔叔压床了。

压床一般是在结婚前夜,这种习俗有新婚吉祥、多生贵子的寓意。民间还认为在混沌状态的男孩儿有纯洁的阳刚之气,能够起到镇邪压惊的作用;有人则认为新婚床板上的灵气能祛百病,专治腰疼腿痛、驼背弓脊。

“小孩压床,难免尿床。”洛阳民俗认为“尿半床,是吉祥,尿一床,运兴旺。”新郎家人会让压床者睡在床中间的位置,才能使小孩“尿一床”,而不是“尿半床”。如果男孩儿在压床的时候,不小心尿在了床上,人们会很高兴。 只是新郎第二天要辛辛苦苦地晒洗被褥,尿床的小孩儿则成了大人们的笑谈。

随着社会的发展,如今人们大多是独生子女,要在亲戚中找一个合适的压床男孩儿并不容易。现在,城市里有人用布娃娃来代替压床的娃儿,从而出现了“压床娃娃”这一词。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十二——进门子儿

在洛阳,人们举办婚礼时,有一个角色叫“进门子儿”、“进门子孩儿”,有的地方称之“担鸡”。

“进门子儿”的角色多是由新郎的侄子或堂侄子担当。年龄一般是十几岁的男孩儿,他的主要任务是在婚礼迎亲队伍出发时,提前赶到女方家里通风报信,以便女方做好准备。在迎亲队伍接到新娘子后,又提前赶回男方家里通风报信,便于新郎家里提前准备。“进门子儿”的含义在此就不难理解了,就是进门通风报信的童子。

除了通风报信外,“进门子儿”还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挑上担子,一头是一公一母的鸡(如今都用木头刻好的鸡代替),寓意“鸳鸯和谐”;一头则是礼品包,里面放有四色礼,多是“并蒂葱两根”、“红筷子两双”、“一束柏枝”和“一块离娘肉”,用五色线扎好,每一样都有其寓意。“并蒂葱”代表着夫妻连理;“柏枝”寓意爱情常青;“离娘肉”是带肋排的礼肉,从中间切一刀但不能切离,代表女儿和母亲骨肉不分离的意思。

除此外,还有新娘用的两把梳子、两把篦子、两块香皂、两面小镜子、两个红手帕等。如果男方家一时疏忽大意,少带了一样,女方家人就会不高兴。这时,男方家就会派人返回家里补齐。

收到这些东西后,女方家会取出梳洗的用品,给新娘上头,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同样的梳洗用品以及两双红筷子、一把米、一把面、一块发酵好的面团,用红纸包上、红线扎好,让“进门子儿”带回男方家中。米、面、筷子以及发面团是期盼即将组成的小家庭生活美满、越过越红火的意思。现在的“四色礼”一般是两瓶酒、两条烟、两包粉丝和六个苹果。

看到女方准备完毕,“进门子儿”就第一个离开女方家赶回主家报信,男方家里便开始准备迎接新媳妇的到来。这时,“进门子儿”的任务便全部完成了。如今,这样的习俗仍然在洛阳流行。

记忆中的洛阳风土人情之十三——上头

“上头”也叫上梳,是将新娘的发式由长发盘成发髻的仪式。它是洛阳婚俗中必不可少的一道程序。

在洛阳,“上头”一般是在婚礼当日进行。迎亲队伍一到,女方在接待男方宾客的时候,新娘就在闺房内紧张地开始上头了。上头的用品,多由男方家里事先备好并安排专人带到,这个人一般是新郎的侄子,年龄大多为十几岁的少年,洛阳人习惯称“进门子儿”。他会在迎亲队伍出发时提前赶到女方家里通风报信,并把准备好的上头的用品交给女方家人。有的地方则是女方家人准备上头的用品。一般有两把梳子、两把篦子、两块香皂、两面小镜子、两个红手帕、一束五色线等。在洛阳,给新娘上头的人是专门选定的。她们多是从本家儿女双全、父母和丈夫健在的长辈中挑选出来的“全福人”,一般是新娘的嫂子、婶婶等人,称为“送女客”或“送家儿”。上头前她们要询问男方的执事人新娘上头时的方位(上头方位事先在喜帖中已经注明)。然后面向指定的方位端座,在洛阳,上头时新娘座的凳子或板凳下会放上一个柏木桶,里面盛上一些清水,寓意新娘清清白白,它反映出社会对女性的贞操观。旁边点上一盏油灯,油灯和“有丁”谐音,即期盼早日添丁的意思,显得非常庄重神秘。现在有的地方已经没有那么复杂,直接用一水桶代替,桶里面点上一支蜡烛或者一盏亮灯的手电筒即可。这时,上头者拿来梳子、篦子在新娘的头上前后左右分别梳三下,挽成发髻,口中念念有词,实际上就是一些祝福语,然后用五色细丝线绞去姑娘脸上的汗毛,并修细眉毛,剪齐鬓角,称为“开脸”。如今,新娘一般事先已经化好妆,上头人只是在新娘头上比划一下,并不用专门上头。上头完毕,有的讲究的人家还要嘱咐新娘一些尊敬公婆、侍候丈夫以及处理好妯娌、姑嫂关系的道理。

男方的执事人看到上头仪式基本完成后,就会嘱咐放炮手鸣炮,一般鸣炮三响,新娘就要和父母道别走出房门上轿出发了。

铜器表演——嵩县洒落花木兰鼓乐艺术团(开幕式)

杂技、舞蹈、变脸表演——洛阳市杂技团(开幕式)

街舞《闪烁的青春》——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幕式)

二鬼摔跤表演——偃师市民间艺术家李长发

河洛大鼓表演——洛阳市夕阳红河洛大鼓艺术团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武皇十万宫廷乐——洛阳市洛龙区田山武皇十万宫廷乐

腰鼓、花棍、秧歌表演——洛阳市苗北红牡丹文艺队

豫剧现代戏《忠义神韵》——洛阳市河洛文化艺术演唱团

剪纸表演——洛阳市涧西区中州西路小学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二、4月12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武皇十万宫廷乐——洛阳市洛龙区田山武皇十万宫廷乐

盘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铁路社区民间艺术团

二鬼摔跤表演——偃师市民间艺术家李长发

河洛大鼓表演——洛阳市夕阳红河洛大鼓艺术团

腰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铁路社区民间艺术团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三、4月13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腰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二鬼摔跤表演——偃师市民间艺术家李长发

河洛大鼓表演——洛阳市夕阳红河洛大鼓艺术团

秧歌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四、4月14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腰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二鬼摔跤表演——偃师市民间艺术家李长发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秧歌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河洛大鼓表演——洛阳市夕阳红河洛大鼓艺术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五、4月15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腰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二鬼摔跤表演——偃师市民间艺术家李长发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秧歌表演——洛阳市瀍河区老干部局腰鼓队

河洛大鼓表演——洛阳市夕阳红河洛大鼓艺术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六、4月16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腰鼓表演——洛阳市瀍河区铁路社区民间艺术团

武皇十万宫廷乐——洛阳市洛龙区田山武皇十万宫廷乐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腰鼓、花棍、秧歌表演——洛阳市苗北红牡丹文艺队

豫剧现代戏《忠义神韵》——洛阳市河洛文化艺术演唱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七、4月17日

节目地点:民俗博物馆

文艺节目或活动:

腰鼓——洛阳市瀍河区铁路社区民间艺术团

武皇十万宫廷乐——洛阳市洛龙区田山武皇十万宫廷乐

马戏表演——偃师市天天乐宠物表演艺术团

腰鼓、花棍、秧歌表演——洛阳市苗北红牡丹文艺队

豫剧现代戏《忠义神韵》——洛阳市河洛文化艺术演唱团

木偶戏——汝阳县陶营乡南庄木偶剧团

信俗厅展示的是洛阳一带民间信仰较为普遍的60位神,其中“三世佛”为复原型陈列,其余诸神以卷轴的形式展出,对于诸神的来历,则以史料为基础,结合民间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介绍。

婚俗厅为清末拜堂、洞房复原陈列,彩塑婚俗人物栩栩如生,洞房内古色古香,陈设高雅,生动地再现了当时洛阳书香门第的婚俗场面。

寿俗厅,以封建社会末期洛阳中等家庭寿堂为模式,复原陈列,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寿俗的情景。

民间艺术厅则主要分工艺、雕刻、剪纸、皮影四大部分。不同形状、不同花色的年画、唐三彩、面塑、木雕等艺术品,种类繁多,工艺精巧。

刺绣厅陈列有云肩、罗裙、挂件、绣条、服饰等400余件,风格多样,令人目不暇接。

第17篇:民风民俗

(一) 尚勤恶懒:城乡上下农民占百分之九十,家业种植业是生活的主要来源,因此,对勤劳耕种,不违农时十分重视。民谚云:“人勤地不懒,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村中农民常以庄稼长的茁壮自豪,也因此早起晚睡甚至披星戴月。尤其是麦、大二秋,家家无闲人,饭做熟之后,送到地里吃,抢收抢种,忙的不亦乐乎。对于好吃懒作的人,男的被称谓:“懒汉”或“二流子”;女的则被称谓:“懒老婆”,人皆嗤之以鼻。崇尚勤劳,憎恶懒惰,是继承先辈遗风,以育后人的美德。代代传承,蔚然成风。

(二)尚俭恶奢:“农村中家家户户节俭度日,且习以为常,虽然年景好粮棉夏收,也不改初衷。一般农户为了节俭,自己腌咸菜,自己织布、缝衣、做鞋。一日三餐,粗细搭配,不是逢年过节、盖房修屋、婚丧嫁娶,绝不置办酒席。从穿戴上,虽然注重仪表,但从不崇尚华丽、干净、整洁是美。早年民间盛行: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足见其尚俭至极度。近年,生活日益提高,服装鞋帽多由市场购置,大都看看经济实用,仍不崇尚华丽。如果村中某户讲吃讲穿不顾经济条件好坏,人皆耻笑,说这一家“不会过日子”,儿娶女嫁也因此受到影响,别的人家恐怕自己家境败落,不敢娶这样家庭出身的闺女做新娘;也不敢把自己的女儿送进这样的家庭,恐其日后生计无着。

仅举城东北五十里小刘家庄刘老太爷节俭度日一例足见一斑 ……

刘老太爷家境殷实,土改时有地一顷多,全家五口人,喂有两头牲畜,自己耕种,从不顾工。带星下地,带星回家。一年到头不添件新衣裳。家中粮食满仓,但绝不浪费一粒粮食。直到农业合作化时,有生一来他才第一次尝到豆腐;第一次买了“烧饼、油条”高兴地逢人便讲。更为稀奇的是,这一家吃香油,用铜钱往外蘸,把铜钱拴上线绳,先沾水后沾油,结果到了腊月三十,四两香油变成了六两。

这一家虽有太吝啬之嫌,但毕竟反映了民间节俭度日的风气。

(三) 尚忠孝, 恶叛逆:忠臣、孝子、烈士(女)、贞女在民间倍受赞誉。乡贤袁恕已、刘挚、霍元甲、偏坡营村张氏姐妹(双烈女)其人其事有口皆碑。对于卖国求荣的张邦昌,以及民间忤逆不孝的子弟,则为人不齿。

“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流传民间的一句口头禅。在这种家庭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引导下,人人争作忠孝两全的“完人”。

公元1949年以来,扬弃了忠孝中的封建内涵,树立起社会主义新风尚。忠于共产党、忠于毛主席成为新时代的新风尚;孝也一改以顺为孝的旧传统,实行人人平等的新思想。在“镇压反革命”、“资本主义改造三反五反”、“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四清”、“文化大革命”等不同历史时期,出现了许许多多子女帮助老人破除旧思想,全家共同进步的模范家庭。比如农业合作化时期,许多家庭中的老人不愿意将自己一生购置的田产,交给农业合作社,青年人思想先进,积极响应共产党的号召,努力去做父母的思想工作平等讨论农业合作化的利弊,展望社会主义的美好未来,共同走农业合作化道路。还有些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家庭出身的子女,在共产党制定的政策感召下,大义灭亲,与其父母划清界限,决心跟着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新的忠孝思想。

(四) 尚教育恶愚昧:古老的传统文化,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信念,在东光民间根深蒂固。村村户户家家人人重视教育,盼子女成才,盼子女知书达礼是每个家庭的向往。有的家庭虽然家境贫寒,宁可砸锅卖铁也让子女求学深造。 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缺少文化教育,饱受愚昧之苦。写家信,读来函,看文书,打官司告状…,样样求“先生”农民因为不识字,不了解社会发展状况,消息闭塞,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因此受到了限制。

解放后,先后开展了“扫盲”、“普及小学义务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农村文化教育状况大为改观,一字不识的农民几乎不存在了。虽然教育取得长足进展,但农民崇尚教育,憎恶愚昧的信念亦然如故。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民展,使农民对教育的追救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近年来,中等专业教育已不在是追求目标,大学专科、本科、研究生正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相当位置,志向远大的青年学子,追求出国学习深造。

(五) 尚礼交,恶野蛮:“礼义廉耻国之四维”,重四维,恶野蛮是县内民间较为广泛的道德标准。在日常生活中,礼义具体地体现在敬老爱幼、尊崇贤达、待人礼貌、交友真诚、不欺不诈、互相帮助、见义勇为等行为中。对于那些与此相反,横行乡里、贪污盗窃、以强凌弱、贯行不法之徒,人人深恶痛绝。

一九三七年日寇侵略我国,本县王喇乡李习庄李文成,倚仗自己是保定军校速成班毕业生,投靠日本,充当汉奸。为了效忠日寇,他屠杀平民,抬着人头,逼迫民众挖“惠民沟”(一种划地为牢的战壕),横行乡间,虽然步步高升,官至东(光)、南(皮)、吴(桥)、宁(津)、沧(县)剿匪总司令,但县内人人憎恨,镇压反革命、枪毙李文成的布告一贴出,四外八乡奔赴刑场,有的操刀,有的持斧,有的妇女怀里揣着剪刀愤怒哭诉当年冤屈,人人对这个野蛮的民族败类恨之入骨!

二、民

(一)婚

自古婚姻被视为人生大礼,故民间十分重视。早年婚姻多由媒人介绍、父母包办,婚姻自主是近年才实行开来的。旧婚俗的基础一般都是建立在“门当户对”、“信仰一致”这上的。官宦家庭与豪门大户做亲家,平民百姓与平民百姓相联姻,宗教信仰相同往往也是联姻的基础。如伊斯兰教、天主教、圣贤道、一贯道等。穷人娶不起媳妇的农户也有以自己的姐妹与家境贫寒的人家互换,叫换亲,还有的三家转叫转亲。即甲家之女嫁乙家,乙家之女嫁丙家,丙家之女嫁甲家。这样的婚姻多数年龄不配,痉良多,但由于互相制约,婚姻在无奈中维持。

旧式婚姻程序如下:

(1) 提亲:由媒人或亲朋好友,为成全男方或女方终身大事,根据政治地位、家庭经济状况,文化水平以及年龄、相貌等条件, 在相匹配的前提下,前往男家或女家介绍情况,经双方初步斟酌摇头则作罢,点头则开始议婚。

(2) 议婚:这一阶段包括通书过柬,合婚,小定三个程序。

通书过柬是 :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用庚贴的形式由媒人转递对方,达到相互了解出生年月日、属相、纳音五行、命相等情况,为合婚奠定基础。

合婚:主要是看男女生辰是否犯忌。命中相生还是相克,一般由算命先生进行。男女双方家长也很注重这一点,认为“相克”是绝不能成亲的,因为这样会凶多吉少甚至被“克”致死。流行的歌谣如;白马犯青牛,鸡狗不到头,羊鼠一旦休…。歌谣是以男女命相来论断婚姻的,其荒谬可想而知。

如果相合,则允亲。

小定:允亲之后,男女双方即视为亲家。双方互通大帖,按辈份称呼。男女两家各自为儿女做嫁娶准备。

(3) 定婚:经过以上蕴酿、准备,正式确定婚姻关系,男家赠女家彩礼,女嫁置办嫁妆。准备充分之后,双方议定迎娶日期。

(4) 迎娶:迎娶具体日期要由算命先生或村中有文化的人选择吉日进行。吉日早辰抬花轿往女家迎亲,经济富裕的人家还要组织乐队,吹吹打打,笙笛齐奏,锁呐清杨,十分热闹。

(5) 典礼:花轿进门,红毡铺地,新郎掀轿帘,以彩绸相牵至堂前,父母正面端坐,来宾侧立两厢,新郎新娘在伴娘伴郎的陪同 下,按照司仪的程序演礼。一般为鸣炮、奏乐、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之后由伴郎伴娘送入洞房。

典礼之后,喜宴开席…。

新式婚俗是建立在自主基础之上的,虽然父母也参加商定,但同意与否仍则由青年男女自己做主。经过恋爱,相互了解,感情融洽结为伴侣;典礼的形式在旧式婚礼的基础上有所改变,但万变不离其中,新式典礼程序有父母、来宾讲话,新人介绍恋爱经过,致辞答谢等。随着社会的进步,婚俗也在淘汰落后的程序,代之以既先进又文明的结婚方式。如旅行结婚、集体举行婚礼等等。

(二)、丧俗

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儿女为缅怀父母深情崇尚厚葬,近年来推行“火化”之后,丧俗从俭,但积习难改,殡葬风俗大致如下:

一般从死者咽气到殡葬三天时间。(因亲人不在侧面边,也有等四天、五天、七天的)第一天:发讣告、报丧。把死者生平死讯以文字形式告知众人,并派族中青壮年往亲友家中报丧。丧家则置办棺木、联系乐队、准备来宾吊唁的饮食、孝服等。儿女守棂在侧。

第二天入敛、火化。亲友及族人相继吊唁,并行跪拜礼(也有地鞠躬礼的)。实行土葬的至晚入敛。即反死者由棂床移入棺木,由室内移到室外,搭设棂棚,以供祭奠。不实行土葬的即行火化,之后把骨灰盒置棂棚内,以供祭奠,儿女长跪两厢,向吊唁宾客行跪拜礼以示答谢。至晚,有的做道场,超度亡灵,有的唱坐台戏,也有的不做这些程序。夜里灯火通明,子女守候。

第三天殡葬。为了使殡葬仪式办的风光,按风俗扎纸人、纸马、纸楼…糊制引魂幡、摇钱树,租借八抬大轿、聘请庞大的乐队、舞狮引棂,送葬队伍可谓浩浩荡荡。

起棂前要举行“送路”仪式,把纸车、马、侍者,烧掉,并褥告一些路途安顺之类的话,表示送别。

过午时,把棺木移入轿内,抬往墓地,诸位来宾、亲朋好友及一切送葬者,在成坟后离去。

葬毕,死者子女沿街向参加丧礼之人跪拜,名曰“谢孝”。

事后,三日烧幡,第七日祭典一次至五个七日结束。以此形式寄托哀思也不违情理,比起古人守墓三年大为逊色了。

(三) 节日庆典

(一) 元霄节 顾名思义:元,乃第一,元霄即第一个月圆之夜——旧历正月十五日亦称“上元节”,此节分十

四、十

五、十六日三天进行,即常说的三天十五半月年。三天夜间,大街小巷、家家户户制作各种灯饰,有宫灯、八仙过海、鲤鱼跳龙门、五福捧寿灯以及荷花灯、西瓜灯、走马灯等多种多样,颇为壮观,观灯即成为民间一大乐事。因此,元霄节也称“灯节”。同时,还燃放焰火,一声巨响,空中流光异彩如同仙女散花。

白天则民间花会沿街串行,跑旱船、骑竹马,舞龙灯、高跷、耍狮子、扭身歌等。尤其是正月十六日,民间传言:此日走百遍,一年身体健。男女老少都按着这个***惯出门游玩,街上人声鼎沸,鞭炮齐鸣,锣鼓声声,热闹非常。县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属铁佛寺、二岗前,数万人汇聚庙前,人山人海,进香、观赏花会的、卖饮食的、练武的、演唱的,应有尽有。各家携儿带女欢欢喜喜来逛庙会,渡过“元霄佳节”。四外八乡也驱车赶来尽兴游玩。

元霄凶家家吃“元霄”,即以糯米粉滚成的带芯馅的核桃大小的园球状食品。芯馅多种多样,多种风味,属于一种特色食品。民国初年,袁世凯品味元霄,因音生疑,改元霄为“汤元”,回避“袁消”之讳。袁世凯皇帝梦破灭、汤元又改成元霄至今。

(二) 正月二十五填仓日:家家以草木灰画元形,充做粮囤,因此填仓俗称“打囤”。意在兆盼丰年。二月二,龙抬头。此日,虽无庆典祭祀活动,民间传云:即日龙从冬眠中复苏醒来,由静入动。孩子们歌曰:二月二敲梁头,金银铜钱往家流;二月二敲炕沿、蝎子、蚰蜒不见面;二月二,敲门鼻儿,也有闺女也有儿…。迷信色彩,荒唐可笑。

(三) 三月三。传遍说是天上王母娘娘桃会的日子,民间多以此日郊游,踏青,欣赏明媚春光。

(四) 清明节。俗称“寒食”。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文公重耳,为了纪念走国时的功臣介子推,禁止民间生火作饭,以示怀念。流传下来称为“寒食”。后来,逐渐演变成上坟祭祖的日子。

(五) 端午节: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于五月初五日悲痛忧国,投汨罗江而死,人民十分惋惜,为了纪念这位爱国忠臣,家家包粽子投江祭奠,表示哀悼。至今这天家家户户食“粽子”。

(六) 五月二十五日铁佛寺庙会。自宋迄今,铁佛寺庙会十分兴盛繁华,相传各县客商,佛门信徒,俗家子第都来赶会。谣云:“沧州狮子景州塔,东光县的铁菩萨”其名声远播山南海北。铁佛寺原址县城西南营,一九六七年秋,破四旧时被搬运站工人和东光中学学生用骡马、拖拉机拉倒,佛像运往城东何庄炼铁,拆庙的旧砖拉到南关南头盖了农机站,庙址改建成小学校。新铁佛寺建于一九八七年,庙宇占地二十二亩半;铁佛由城关铸造厂铸成,全高8.15米,是全国最高的坐式佛像。

(七) 七月七乞巧节:传说此日是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民间虽无祭典活动却以为牛郎织女相会这天必然降雨,因为夫妻相见难免热泪交流…。

(八) 七月十五日鬼节:为求吉利,七月十四日超前渡过。故有七月过十四,八月过十五之说。超前渡过意在躲避鬼节这一天。现在乡间多在此日改善生活有的包水饺,有的捞面,也有的蒸包子…。节日前后,祭典亡灵是村村户户都要做的事情,只不过放河灯祭水中亡灵的习俗已不见了。

(九)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又称“团圆节”。传说元末农民起义之前,将传单藏于月饼之内,家家吃月饼时,见到传单响应举义, 故有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故事。其实,元代之前就有中秋节。秋乃百谷成熟之期,月乃阴精,系月老之宫,主宰人间姻缘,凡有缘者皆以红线系之。民间有“月老定姻缘之说”。古代,人们满秋季丰收喜悦,全家欢聚一堂,以西瓜、水果、毛豆等供品祭拜月神,庆贺全家团圆如月,久而成俗,故名团圆节。

近现代以来,八月中秋仍然有吃月饼,祭拜月神的习惯,但多数家庭为庆祝团圆,饮酒赏月,以尽天伦之乐。

此外,亲朋好友之间馈赠礼品,相互庆贺。

(十)九月九日重阳节:《洪兴祖补注》云:天有九重,故曰重阳。又名重九。曹丕《九日与钟繇书》写道: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唐王维诗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个。古有登高之俗,今为“老人节”。目前,城乡上下“老人节”期间,多携礼品,拜访长者以示敬意,也有的乡村、机关、单位,邀请老干部、老职工举行座谈会、茶话会畅叙国内外大事,共商致富大计。老龄社会的到来,使老人节“的意义更加重大。

(十一)十月一日“地府”开门

传说:从即日起地府开门半月,民间皆备香烛纸马上坟祭祖。沿系至今仍为民间扫墓之期。每逢十月一日,家家携儿带女上坟祭祖,烧化纸钱,行跪拜礼。有的人家燃放鞭炮,用纸扎彩楼,折衣被,名曰“送寒衣“。其实乃缅怀先辈寄托哀思的一种形式而已。

(十二)腊八日:即腊月初八日,相传乃佛祖释迦牟尼得道之日,为了表示庆贺,早晨家家户户,以五谷杂粮,小枣、花生仁熬“腊八粥”。

(十三)腊月廿三,送灶王爷上天。

这天晚上,农村中燃放鞭炮,蒸年糕祭灶王。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家庭和睦,家丑不可奏报天庭(俗有糖瓜辞灶,用以粘嘴的说法)。祭拜礼毕,烧化灶王画像,名曰送神。

(十四)春节

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腊月三十曰“除夕”正月初一曰元旦。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彻夜不眠,名曰守岁。为什么守岁呢,传说中还有这样一段佳话:相传远古时代,年乃一种吃人的怪物,生有三头六臂,长的十分凶险。但是它有怕火、怕光、怕响声的弱点,于是人们为了躲避它,不但彻夜不眠,还在院中撒芝麻杆,年来时,发出沙沙声响,它就却然止步了。这就是撒岁的来历。为了驱逐凶恶的年,古人还通霄灯火明亮,并燃放“爆竹”。因为,过去没有现在的鞭炮以烧竹使竹节爆裂,产生巨响,年看到火光听到巨响就会远避深山,不危害人间了。

其实,年乃岁末,也是地球环绕太阳一周的时刻。

民间过年,全家团圆,远在山南海北也往回赶,如果一家人有一人在外地,没能及时赶回来,全家心怀惦念,吃饺子时也要有他(她)的一碗。

民间过年,从腊月廿三日起,就进入准备阶段,磨粉,蒸年糕,作新衣。杀猪宰羊置办年货。儿歌云:“糖瓜辞灶,新年来到,姑娘买花,小子(男孩)要炮,老头买顶新毡帽,老婆婆买条臭裹脚”。从歌谣中看得出。过年蕴育着一片新气象。

民间过年,除夕贴“对联”也叫春联。三十晚上,还要接神,把新请的神像悬挂起来。现在不同了,家家守着电视,观看电视台的文艺晚会节目。三十晚上,待到零点时刻,家家燃放鞭炮,庆祝新年。接着准备年夜饭——水饺。吃罢年夜饭天蒙蒙亮,亲友之间挨门串户拜年。见面恭喜发财,或问过年好?村中素有不睦者,通过拜年,可以消除前嫌,重新和好。

正月初一拜年后,皆去祭祖。然后是接待亲友来访或去探望自家亲戚,直至初五日。

为了企盼好年景民间常以观察初一至初十的天气好坏,确定种植作物的品种。好天气证明宜种植,能获得丰收;坏天气则不宜种植,即使种了也难得丰收。

歌云:初一高梁;初二麻;

初三芝麻;初四花(棉花)

五薯六豆,七谷八麦,九瓜十菜。

至于此俗是类似农谚的经验总结呢?还是一种荒唐的说法呢?值得探讨。

第18篇:孝感民俗

孝感与别地的嫁女风俗不同,流行夜晚嫁女的风俗。

新娘出嫁上轿的时间一般在二更天,新郎、媒人以及抬嫁妆的都打着灯笼随行,以四更左右到达新郎家为宜。据说夜间行人稀少,可以避免闲人窥轿,保持新娘贞操。现在虽没有花轿,但仍然保持了夜嫁女的习俗。

嫁娶是人生大事,从前孝感人从订亲到完婚要经过五道程序:一允许酒;二过贴(庚贴);三谋媒;四报期;五完婚。完婚前还要行告祖礼、加冠礼。 告祖礼是新郎向祖宗举行祭拜,请来掌礼先生和乐班按程序进行。祭祀歌词为四言结构,主要内容是请神祖临堂,施恩赐福。加冠礼在行告祖礼后进行,是给新郎命名的仪式。掌礼先生呤加冠歌,给予新郎加冠带履。

婚嫁吉日,新郎要亲自去接新娘。新娘家亲朋好友要盘女婿,即逗弄新郎。从新郎进门到吃酒处处设障,如门顶泼水、席间对联、肉中穿线、缠紧筷子等难为新郎,考验新郎的性情和才智。新娘家盘女婿,新郎家就戏新娘。几个年轻后生抬着花轿前后左右颠簸戏弄新娘。新郎新娘进门拜堂,入洞房,喝团圆酒,这时戏新娘进入高潮,众人有说四言八句的,有对歌的,有开玩笑的,无论老少辈均可戏新娘。孝感有新婚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人们认为越闹越发,不闹就觉得冷清.

至七月以后,酷热的夏夜把武汉市民从家中\"赶\"出来,不得不到街道两旁摆竹床露宿。密密麻麻的竹床一个挨一个,老者、儿童、青年、少妇乃至姑娘都躺在竹床上,渡过一个又一个的夜晚。北方人或外地人看见少妇、姑娘身着短裤、裙子睡在街头上,大为不解,也十分感到新鲜。然而当地人却习以为常。

武汉是中国有名的三大\"火炉城\"之一,夏季气温高达40摄氏度左右。酷热难耐的时间长达两个月左右,使之形成了武汉特有的民习\"竹床阵\"。

孝感岁时风俗

孝感位于江汉平原,但节令习俗与鄂东北大部分地区基本一致,却也独有趣味。

大年初一早起,人们先拜天地、家神、尊长,然后出门拜年。拜年是不问亲疏的,称为\"拜年无大小\"。家中来了拜年客,必定再三挽留,以糍粑相待。俗语有\"拜年拜节,糍粑发裂。\"拜年一般拜到初

三、初四为止。

这里的人们还有以初一这天听到的飞禽叫声来判断新年的生产情况的习俗。五更鸟先叫就宜于养鸭;鹊先鸣宜于养鸡;天亮时麻雀噪飞就是丰年;人们还认为初一听到狗群吠不是好兆头。

除夕之夜12点的时候,各家要把一个做好的金元宝模型送到门外,代表在新的一年里会招财进宝

大年初

一、初二这两天人们不扫地、不汲水甚至不动火,饭菜都预先弄熟,称为\"压岁\"。初三才开始挑水,并在井池边烧纸钱说是\"买水\"。门神也要在初二取下烧掉,俗谚说:\"初三烧了门神纸,各人寻生理。\"新年伊始,举笔写字时,在过去要先用红纸写一幅“新正举动蛇笔,万事大吉利”的话贴在墙上。

正月十五是春节的高潮,锣鼓敲得震天响,没有锣鼓或锣鼓少的时候,人们把铁罐子也当成锣鼓敲。所以孝感民间有\"正月半敲铁罐\"的俗语。

龙灯会是孝感民间正月十五节庆活动的中心。人们一般从初八开始扎龙,还扎狮子、彩船、竹马、高跷、平台等样式。正月十五这天男女老幼同游同乐,唱各种彩词。采莲船走村串户,见到什么人家就唱什么词,例如\"老者添寿、少者安宁、家事如意、四季大平、五谷丰登、鹿鹤同春、七星转斗、八仙临门、久久富贵、十福大全\"等祝福的吉利语。

元宵之夜,孝感当地还流传着请七姐、问年成和乞巧的习俗。七姐当地叫做张七姐,传说是玉皇大帝的第七个女儿,她最心灵手巧,且心地十分善良。一天,七姐得知丹阳境内(今孝感)有一年轻人姓董名永,因家贫无钱安葬死去的父亲,只得卖身为奴。七姐深受感动,私下天庭与董永结百年之好,在大槐树下成就姻缘。可惜作媒人的大槐树一时高兴,把\"百年好合\"说成\"百天好合\",害得董永七姐只有百日缘分。七姐用巧手金梭织出了10匹锦绢赎出了董永,准备整治家园恩爱白头。不料玉皇大帝得知十分震怒,急召七姐回宫,七姐不得不忍痛飞去。她的织布校化成了飞梭石,织机留在了人间,人们在夜深人静时仍能听到\"咔喳、咔喳\"的织机声。每年正月十五的晚上,身着盛装的姑娘聚集在飞梭石旁,手捧针线盒向七姐乞巧,唱乞巧歌。唱完乞巧歌后,还要询问年成好坏、吉凶如何、能否婚嫁等事宜。此外,有的人家用糯米粉作成鹅蛋形状,让孕妇烧\"鹅卵\"以占生男生女。卵裂就兆生女,卵起小疣子兆生男。

当地民间还传说正月十五晚上是老鼠嫁女的日子,人们不能在家里喧闹。妇女要在床下点一盏麻油灯,边拜边说:\"请红娘子看灯。\"据说这样,一年就没有臭虫骚扰了。人们还用竹篮从屋上抛过去占棉花丰歉。仰则主丰收,仆则歉收。

另外,孝感地区还有一个有趣的习俗,五更时,人们用火照栗、梨等果木,边照边用刀斧敲打树干。一人边敲边问:\"结不结?\"一人在旁边应道:\"结!\"据说这样做新的一年里就会果实满枝头。

三月清明,人们祭祖插柳。有“清明不戴柳,死了变猪狗”的俗语。四月农忙季节,这时常有鸟叫,人们据鸟音各解其意,农民说鸟叫的是“割麦插禾”;蚕妇说是“看蚕看火”;行人认为是“公无渡河”;学子认为是“切磋琢磨”;闺秀听见了说是“描花绣朵”;看山人说是“莫摘花果”。

五月初五端午节,人们造龙舟。称为“打龙船”。以前按城门方位造不同颜色的龙船,如南门红船,西门白船。五月初五这一天人们空城来观龙舟,说不打龙船人易得疫病。山村无水就用纸作龙舟形状出游,游完即烧掉,俗称打鼓送瘟船。龙船竟渡的时间从五月初一开始到初六结束,如果这几天老下雨,人称划船雨。

六月,割早稻前要祭祖,祭时用鱼不能用鸡,因为“鸡”音似“饥”。七月中元节、八月中秋节、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风俗相同。十月初,农家用糍糕喂牛,还把糍糕粘在牛角上,将牛赶到水边照牛影,这叫“接牛角”。

腊月二十四至腊月三十人们祭祖、过年。年饭一般在年三十的黎明吃,饭里要放些豇豆,用长命菜做羹。人们相互走动叫“辞年”。临告别时常说“漫漫过岁”,表示徐缓平安地度过岁末。除贴门神贴春联外,人们还要用红纸剪出“挂门笺”挂贴在门上,孝感的雕花剪纸颇有特色。年三十傍晚挑足用水,扫净地面后将扫帚藏起来,箱笼均上锁,表示三日之内不出不进。年三十晚上“团年”,人们通常围着火塘彻夜不眠,称为“守岁”。

孝感生辰风俗,即为庆贺生日的习惯,俗称“过生日”或“做生”。县内民间自古以来,便有为孩子“做周岁”、“做10岁”,给老人“做50岁”、“做60岁”或“做70岁”等整生的习俗,这一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更加盛行。

做周岁

孩子周岁时,亲朋好友必备衣料、点心等,前往祝贺。孩子姥姥家,除送衣服、点心、果品外,还要送五彩线。小孩家长则将点心、五彩线等,赠送给同村的各家各户,以示喜庆;并设盛宴招待来宾。宴罢,便置一簸箕于堂屋中,四周摆放点心、糖果、书画、纸笔、算盘、尺子、秤杆、牛鞭等物,然后将孩子放人簸箕中,让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予卜日后成就,即所谓“视其所好,以观其志”,称之为“试”或“抓周”。这时,主要亲戚还要向簸箕中投钱,数量不限,以示对孩子的喜爱。

做10岁

旧时,只有少数富家为孩子做10岁,现已成普遍风俗。10岁生日一般在孩子满9岁后就可以庆祝,这叫“过望生”。孩子生日时,亲戚朋友要备厚礼前往庆祝。其礼品有家俱、家用电器、自行车、高档衣服及现金等,一般都在百元以上。孩子家长则备丰盛筵席款待亲朋,有的还回赠小礼物、有的则放映专场电影酬宾。

祝寿

子女为父母做50、60或70岁“整生”,谓之“做生”或“祝寿”。县内忌讳为老人做80岁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杀’’之谜信观念,认为做80岁生日是不吉利的。所谓做“整生”,实际都是在逢九时(即

49、

59、69岁)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长寿,称之为“做望生”。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悬挂寿星图、寿幛、寿联、张灯结彩,老人则被称为“寿星佬”;清晨,“寿星佬”身着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孙们及来宾的拜贺。拜贺仪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条,称为“吃寿面”。然后,便为丰盛的寿宴。亲朋给老人祝寿的礼物,多为高档衣料、食品或现金。

孝感生辰风俗,即为庆贺生日的习惯,俗称“过生日”或“做生”。县内民间自古以来,便有为孩子“做周岁”、“做10岁”,给老人“做50岁”、“做60岁”或“做70岁”等整生的习俗,这一习俗,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更加盛行。

做周岁

孩子周岁时,亲朋好友必备衣料、点心等,前往祝贺。孩子姥姥家,除送衣服、点心、果品外,还要送五彩线。小孩家长则将点心、五彩线等,赠送给同村的各家各户,以示喜庆;并设盛宴招待来宾。宴罢,便置一簸箕于堂屋中,四周摆放点心、糖果、书画、纸笔、算盘、尺子、秤杆、牛鞭等物,然后将孩子放人簸箕中,让其自由抓取物品,以此予卜日后成就,即所谓“视其所好,以观其志”,称之为“试”或“抓周”。这时,主要亲戚还要向簸箕中投钱,数量不限,以示对孩子的喜爱。

做10岁

旧时,只有少数富家为孩子做10岁,现已成普遍风俗。10岁生日一般在孩子满9岁后就可以庆祝,这叫“过望生”。孩子生日时,亲戚朋友要备厚礼前往庆祝。其礼品有家俱、家用电器、自行车、高档衣服及现金等,一般都在百元以上。孩子家长则备丰盛筵席款待亲朋,有的还回赠小礼物、有的则放映专场电影酬宾。

祝寿

子女为父母做50、60或70岁“整生”,谓之“做生”或“祝寿”。县内忌讳为老人做80岁生日,有“做七不做八,做八拿刀杀’’之谜信观念,认为做80岁生日是不吉利的。所谓做“整生”,实际都是在逢九时(即

49、

59、69岁)做生日,有“做九不做十”之说,其含意是希望老人健康长寿,称之为“做望生”。老人生日那天,堂屋要悬挂寿星图、寿幛、寿联、张灯结彩,老人则被称为“寿星佬”;清晨,“寿星佬”身着新衣、新帽,端坐堂上,接受子孙们及来宾的拜贺。拜贺仪式后,每人要吃一碗面条,称为“吃寿面”。然后,便为丰盛的寿宴。亲朋给老人祝寿的礼物,多为高档衣料、食品或现金。

中秋佳节,天朗月华,盈如玉盘。湖北孝感除了有赏月吃月饼的习俗外,乡间还有以鲜蔬瓜果祭月之俗。家家户户把一些新收获的如芋头、菱角、毛豆、花生、藕、栗等盛产的鲜蔬瓜果陈列于院落焚香祭月,赏月之时便剥食盐水煮花生、毛豆、红菱等,这一天还要吃粉蒸肉,十分惬意。此俗直至民初仍盛。这种以盛产的鲜蔬瓜果祭月以及吃这些鲜蔬瓜果赏月之俗与吃新之俗有关。

吃新之俗源远流长,是我国最古老的民俗之一。农耕社会“民以食为天”,农民对年节十分盛重,除了举行盛大的娱神活动外,清寒要举行隆重虔诚的祭神活动,以祈祷年丰。乡下即使再穷苦人家也要东借西凑准备一些鱼肉荤腥吃团年饭,这便是乡下人的第一次鲜(腥)。过了年,农民便栉风沐雨在田间劳作,终于迎来了秋之收获。他们把秋之色、秋之香、秋之味变成了可睹、可握、可以品尝,通过品尝来感受收获的喜悦,于是遂形成吃新之俗。

吃新不是一个固定的日子。随着农业技术发展,庄稼再也不是春种秋收,而是一年两熟甚至三熟。有些地方的吃新是在麦子即将开镰收割的日子;有些地方是在早谷抢割晚稻抢栽的复秋季节;即使在同一乡里,吃新的日子也有所不同。这正如孝感民谚所说的:“十里不同俗,五里不同风。”孝感有些地方吃新是在“复秋”季节和“双抢”的日子。因为吃新重在新字,吃的是早谷新米,那些即使是稍能善炊的农妇,用新米所煮出的饭刚柔合道,燥湿得宜,香溢满堂。因为吃新不仅是为了庆祝收获,也是为了迎接复秋的到来。为了补充营养,充沛体力,所以还要吃肉——这便是农民所期盼的第二次开荤(鲜)。故而湖北孝感民谚有:“乡下佬,两次腥,过了年就望吃新。”

孝感端午节划龙船及玩水习俗

南宋庄季裕《鸡肋集》说:湖北以五月十五日为大端午节,五月五日小端午节。

在大端午节这天孝感的澴河镇(今天的老城区)要举行盛大的龙船竞渡的文娱体育活动,称之为“龙船会”。全镇男女老少扶老携幼前来观看。参赛者是来自东、西、南、北街巷以及周边湖垸水乡所组成的船队。以澴河西码头附近的龙王庙岸边为起点,经过澴河北岸的水府庙至南门码头为终点。每舟人数相等,穿着红衣绿裤,由一人鸣钲击鼓,其余人按击鼓声划桨,动作一致,舟行如飞。孝感城区民谚云:“听鼓下桡,船儿直飙。”岸上观众呐喊助威。到终点,鞭炮齐鸣,响彻澴天。

流行于孝感城区民谣《龙船会上看龙船》不仅记述了孝感城区龙船会赛船所经过的具体线路,而且更是体现了孝感民众对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充满了崇敬之情:

五月盼十五,敲锣又打鼓,

龙船会上划龙船,划过龙宫府。

屈大夫上岸来,龙船接喏(方言您)回故土。

流行于孝感城区《看龙船》民谣,便是龙船会热闹场面的生动写照:

五月端阳划龙船,

人山人海女追男,

哥哥船头划头桨,

妹妹心里像琴弹,

攒劲帮腔喊号子,

阳伞杵得稀巴烂!

端午节又有源于古代天中节之说。五月五日“日叶正阳,时当仲夏”,这天是麦收季节即将开始之时,安排文娱活动以休整民众的精力,故又称为天中节(见《隋书·地理志》)。古代五月五日天中节有“沐浴”习俗,后来又发展为在端午节这天去江河湖里游泳的体育活动。汉魏时已有端午节在钱塘江举行规模很大的游泳比赛。唐代人曹赞能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多端”(见《中国历史常识·古代体育》),可见端午节游泳之俗汉魏之时已有之。古代端午节龙舟竞渡及游泳等文娱体育活动均要在风和日丽的天气里举行,故而又称为端阳节。

孝感民俗将大端阳节作为全年玩水(指游泳)之始日。地处河湖之滨的孝感城区百姓,大人小孩大都有玩水之好。是日城区青少年乃至儿童便踊跃来到澴河边,纷纷跳人河中一显身手。西门码头更是他们竞技的水域。流行于孝感城区《老鼓泅》儿歌对儿童们游泳技艺及情趣作了逼真描述:

大端阳,打鼓泅(方言:即游泳),

一猛子扎到河里头,

浪里白条显身手。

由此可见,端午节龙船竞赛及游泳习俗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在客观上亦是一种全民健身的文娱体育活动。

孝感端午节的“摆端阳”

古代端午节又称之为“女儿节”。《帝京景物略》载:“五月一日至五日,家家妍饰小闺簪以榴花,曰‘女儿节’。姑娘们还要精心绣制玲珑剔透的香囊佩带在衣裙上”。

孝感城区又把这些习俗进一步发展为更具情趣的“摆端阳”诸多习俗。其中剪纸、刺绣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孝感剪纸艺术风格自成一格,图案丰满、生动、天真浑朴;刀法灵巧、圆润、剔透玲珑;纹样吉祥、造型别致、花中套花,精于绘神写意,是中国艺苑中一簇宝石花。

孝感刺绣艺术吸收了湘绣和苏绣的特点,具有浓郁的本地乡土气息。色调明快、锃亮;构图以花为面,基叶为线,花中有花,粗中有细,圆中有方,花样选材广泛。

孝感闺女自幼习女红、不少少女不仅缝制技艺心灵手巧,而且剪纸、刺绣技艺也十分精湛。大端阳节这天,少女们便穿上新衣裳新鞋新被,佩上香囊(香袋),秀发替上桅子花,打扮得整整齐齐。被底或香囊上是自己用五彩丝线绣成的花鸟及吉祥图案。香囊里装有雄黄、艾叶末、苍术、冰片、霍香。据说佩带后可驱邪避疫。她们三五成群结伴去澴河边观看龙船竞赛。不少少女在端阳节前便精心绣制香囊以准备在摆端阳时趁机馈赠心上人。

流行于孝感城区《绣香袋》小曲,不仅抒发了少女的纯真爱情,而且亦是对“摆端阳”的风情再现:

五月香袋一块青,

十二绒线绣一针,

绣个香袋铜钱大,

一心想送心上人。

五月香袋五香新,

红黄蓝白黑分明。

五色丝线绣花朵,

日夜芳香沁郎心。

此外,“摆端阳”的少女,还三两结伴泛着一叶叶小舟在澴河上欢乐嬉戏。少女们诸多“摆端阳”习俗无不令人销魂。

由此可见,端午节也是城区少女与情人约会以及显示其心灵手巧女红艺技高超的大好日子。

上古之时,我们的祖先以阴阳互变观念来统率说明万有变化。《易经》有“一阴一阳谓之道。”黄帝时代便有了用甲子来说明天体日月运行的规则,把天干、地支联合起来用于历法。民间有十二生肖代表十二地支。唐代便有了算命术,将阴阳五行之间的生克关系附会为人的命运相生相克,认为小孩命硬妨亲,父母命中克子、关煞太重。自此以后算命迷信十分盛行,小孩出生后要请算命先生推算八字命运,命中与父母相克,就以认干亲的方式让孩子得以摆脱由于命中相克而夭折的厄运。宋代认干亲遂成习俗,直至民末此俗亦盛。

孝感认干亲的习俗与其他地方大致相同但亦有殊异。

被选认干亲对象要人丁兴旺富裕,认为这样就表明其命中有贵可以获得庇阴。被认作干亲者也感到荣耀。在举行拜干亲仪式时,小孩便开始称呼干亲夫妻为干爹干妈,孩子便是干儿子或干姑娘。干亲家还要互馈礼物。其中长命锁、肚兜等是干爹干妈送给干儿干姑娘必备礼物。干儿干女每年过节逢时还要去家中拜望,干爹干妈生病时还要去照料,如子女孝敬父母。

孝感也有认乞丐为干爹干妈的,这是因为父母认为子女命中大贵,以认命贱者为干亲有利于抚养。

因为迷信者认为“神或灵物”“主宰人的命运”,故而也有认神佛或灵物(如樟树、灵石)为干亲的,以获得他们的佑护。那些与地方历史有关的人物被作为神供奉在祠庙里,这些祠庙的神也有被当地百姓认为干亲的。例如清代位于东门的董孝子祠,以及西门外张巡庙所供奉的神便有邑人认作干亲加以祭祀。

因为僧尼道人昄依佛道是神佛与凡人的沟通者,有佛、仙之气,故而在孝感常常以僧尼道人为干亲。如民末城西郊季家庙、凌烟堂的尼姑都分别被西外街商户朱姓、饶姓之子认作干亲。

孝感由于认干亲的习俗还形成了称谓上的殊异。例如俗称父母为伯伯、母亲为姆妈。有的还称父母为叔叔、婶妈,称母亲为爷爷。

《说文》解释说:“伯,长也”,“叔,从上、小言”。父辈中年长者称伯父,年小者称叔叔,叔叔、伯父之妻分别称呼为伯妈婶妈。这些称谓又分别用作与父辈中年齡相近者他人的敬称。

姆妈的称谓渊源最早,这个发言如牛犊恋母没有二致。姆字的本义是指已婚女子,后来用来指女佣。姆妈又被称之为母亲、娘,又普遍称之为妈妈。但孝感依然称呼母亲为姆妈。

爷字的本义是对年长者或尊者的敬称。因为姆妈又有爷爷的俗称,故而又有了爷爷被用来对未婚女性的俗称。《释名》解释说:“父之姊妹曰姑。姑,故也,久故之言也。”在孝感又俗称姑姑为“干爷”,昵称“干”。

对只认女性一方为干娘的,她就被称呼为伯伯或爷爷。之所以有这些殊异的称谓,这是由于担心子女与父母命中妨亲,对子女直接称呼父母十分忌讳,从而分别用旁个人对长者的敬称来称呼父母。

此外孝感习俗除了认非亲戚关系为干亲外,还普遍将姑姑以干亲称呼,用来进一步摆脱由于命中与父母相克的厄运。这些也是孝感有女性伯伯女性爷及干的称谓原因所在。

古代医疗条件差,幼儿死亡率高,为了使孩子健康成长,便以认干亲禳灾避害,这种方式固然充满了迷信色彩,但却蕴含浓浓的父母之爱。敬老慈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随着时代的发展,认干亲的迷信色彩内容渐渐淡化,使这些习俗更是展现出敬老慈幼推已及人内容,把认干亲作为一种积善成德之举措。民间生活无着的鳏寡老人及孤儿有的被人作干亲赡养抚育。传统京剧《狸猫换太子》记述宋代有位乞讨老妪,被郭姓青年认为干娘赡养十余年十分孝顺,后来他被皇上认为御弟、情同手足。

这种以敬老慈幼善举之风气孝感从古至今有之。如民末孝感城西有一餐馆店主,将一个流浪儿认作干儿子,抚育成人被其家在河南西平的亲生父母认回团聚,但干儿对其干父母十分孝顺。

现今不少机关学校过节逢时便到当地福利院慰问还形成了制度。有的还将老人孤儿接到家中过年节团聚,情同自己的父母或儿女,使老人孤儿充分感受到亲情的温馨,这便是认干亲敬老慈幼之俗发扬光大。

农历六月初六,是孝感农村的民俗节日。这天也是我国各民族“节”最多的日子,虽是同一天过节,但有些内容却各不相同,饶有情趣。

晒红绿。每逢六月六日这天,正值酷热的“伏天”,民间有“晒伏”的习俗。就是经过梅雨天气后,家家户户将箱底的红绿各色衣服,拿到太阳下曝晒,以防霉烂、虫蛀、藏垢,亦称晒衣节。

晒龙节。相传此节起源于汉代。汉代建章宫之北有太液池,池西有汉武帝的“暖衣阁”,六月初六这天,宫女便“登阁曝衣”,即所谓晒龙袍。后来民间也在这天晒龙灯衣,以求风调雨顺。

天贶节。习俗自唐朝始,源于唐僧取经返回途中,船翻经湿,天赐六月初六骄阳晒经,故称“天贶节”,也称“晒经节”。后来各佛寺也在这天晒所藏经书。此节自宋代真宗时确定,后相沿成习。

晒书节。康熙年间学者朱彝尊满腹经论,他在六月初六这天袒肚露胸晒太阳,谓之晒书。却被微服出巡的康熙看见,后经交谈和面试,封为翰林院检讨,负责撰修明史。此后,读书人都要在这一天晒诗书,晒字画,系成“晒书节”。

请姑姑。旧时农村,每逢六月初六这天,都要把姑姑请回娘家过节。此俗源于春秋时期说的是晋国宰相狐偃骄横,引起天下不满,众叛亲离。其女儿在六月初六回娘家这天苦劝父亲行善事,最后其父认错改好。自此,“六月六,请姑姑”的习俗就流传下了下来。

吃新节。在水乡谷物早熟地区,六月初六这天,家家都要把早熟的粮食、蔬菜煮熟尝新,欢庆丰收,同时也给家畜盛一碗尝新。

六月初六,也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如侗族的“洗牛节”,白族的“花儿会”(歌会),土家族的“太阳节”,苗族的“赶歌节”,布依族的“过小年”,水族的“洗澡节”等等。

“六月六”的一些民风习俗,有些现在虽然被人民淡忘了。但作为一种地方的传统习俗,仍然被地方风物志所记载,也留在一些乡村老人们的记忆中,并代代相传。

第19篇:民俗 传统民俗

清明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按公历来说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但其节期很长,有十日前八日后及十日前十日后两种说法,所以这近二十天内均为清明节。清明节的起源,根据传说始于古代帝王将相的“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开始相仿效,定在这天祭祖扫墓,沿袭至今成为我们的传统风俗。

清明期间,我们那都要做清明果,可以用来当作寒食节的食物,也可以用来当作清明扫墓的祭品。清明果也被称为清明团子,在南方地区非常盛行,尤其是江浙沪一带。本来,清明果其实是寒食节的吃食,而寒食节与清明节应是两个不同的节日。起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但因为在清明期间,所以现在大多是放在一起过的,并且,将寒食节吃的这种食物称为清明果。要做清明果首先得找“清明草”。原先一直不知道它的本名叫什么,只知道是在清明期间用到的才叫“清明草”,后来上网查了,原来它的学名叫鼠鞠草,也叫佛耳草。全株有白色绵毛,叶如菊叶而小,开絮状小黄花,一年生草木,清明时节,萌生绵绵白毛细叶。性平和,有化痰、止咳、降压、去风功效。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平天国大将陈太平被清兵追捕,在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帮忙将陈太平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然后躲过追兵。清兵不肯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平带吃的东西。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要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平吃时,一脚踩在一丛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看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这些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陈太平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平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我们的清明果有甜、咸两种。每次都看我妈适量的糯米粉、大米粉和好,再捏成小块的饼状下锅煮好,然后捞出来与清明草和在一起,作为基础原料。如果要做成甜的,就在面皮里包入白糖和芝麻,然后放入磨具里压出各种花样,有万年青、菊花还有凤凰等;如果是做成咸的,就把皮擀薄,包入炒好的冬笋丁、豆腐干、香菇丁等,做成饺子的样子。蒸好后的清明果看上去碧绿碧绿的,晶莹剔透,还会透着股清香,吃在嘴里更是清香滑糯。

现在貌似只有在农村才能真正吃到地道的清明果了,从采摘清明草到制作再到上蒸笼蒸熟,这一过程可以看做是对传统食物,传统习俗的继承延续,很有乐趣。

1、清明草

2、甜的清明果

3、咸的清明果

第20篇:民俗调查

组员:

蔡艳华

20091202680

汉语言2A班

58 孙誉滢

20091201091

汉语言2A班

19 杨

20091201923

汉语言2B班

21 冶文燕

20091201391

汉语言2A班

22

民俗调查之个别地区婚俗简介

我来自福建省,漳州市。福建按地域、地形分为闽北、闽南、当然还有闽西。从地图上,福建省看起来不算大。但是福建各地方的差异还是非常大的。婚俗也不例外。而我所了解也只有我家乡——漳州的婚俗。从小到大,从我所参加的婚礼,爷爷奶奶们口中所说的,还有参考了比较专业的乡土教材,总结出了漳州市特有的婚姻礼俗。

漳州市的婚俗在我所了解婚俗当中算是比较现代的,仪式程序也比较简单,封建色彩日益淡化,婚嫁形式相对文明。算得上是“文明结婚”。

婚前阶段,是指男女在举行婚礼之前,所要进行的“择婚”和“订婚”这两项内容。择婚就是选择自己所要相伴一生的对象。择婚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有一种是自由恋爱的形式。当然不管哪一种,都会有“媒人”出现。因为媒人在两人来日的婚礼中起到特殊的作用。若是男女双方家长以及本人都没有意见,家长们不好直接出面,就会让媒人出面说亲,确定缔亲意向。媒人会把双方的庚贴送到对方家里,各自压置于厅堂祭拜用的香炉之下,若三日之内,双方家里均平安无事,称为“三圆日”。如果有一方家里没有“三圆日”,议亲就会被取消。经过双方家长认可之后,共同选择一天,媒人带着男方尊亲前往女方家里,实察女方容貌仪表等。漳州人称之为“相亲”。对于第二种自由恋爱:是指男女双方从认识到在一起,自由选择配偶不受限制的过程。在早期,漳州有大片的芦柑田、茶园、荔枝园,青年男女们就在果园中对歌求偶。这算是漳州特有的风俗。

如果择婚顺利,男女双方均没有意见,就可以进行订婚的准备工作。订婚包括“压定”——媒人和男方把戒指、订仪、喜糖送到女方家里,并由男方亲手把戒指戴在女方手上。“行大礼”——男家向女家送聘金和礼品。女方也要把嫁妆有媒人送往男方家里。在漳州有“嫁女赔钱之说”。有的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女儿后半辈子能好过些不惜血本,还有的是出于攀比心心理,嫁妆有汽车、套房、支票等。

在早期,物资还比较匮乏的年代,如果在订婚之后结婚之前,男女双方之间出现了问题,女方就会托媒人把“大礼还回去”。表示这个婚礼不用举行了,两个人也不会在一起了。所以,媒人在漳州的婚俗当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漳州迎娶新娘一般都在凌晨,也就是天亮之前,新娘在出门的时候要头蒙丝巾,在婚车上要有一对红纸灯。女方家人在新娘出门之前要“哭嫁”,意味着这女子在娘家时是非常受宠的,男方对她不能有半点怠慢。如果女方是外省女子,或者男女双方家离得比较远,在三个小时之内到不了男方家里,女方极其长辈、媒婆在头天晚上就要就近找个宾馆住下,只为了完成这个仪式。当婚车到达男方家门口时,一时鼓乐,鞭炮齐鸣,喜气洋洋。男家一位平辈或者下辈男孩走到车前请出新娘。新娘在媒人牵引中跨过火盆,踏碎瓦片,进入洞房。

据说踏平瓦片是为了辟邪。跨火盆在漳州人眼里是指:利用火神的灵威,将新娘在其家里和沿途所招惹的邪气一并烧尽。

新娘到夫家之后,有拜天地,挑丝巾,喝交杯酒,宴请宾客等。拜天地,挑丝巾,喝交杯酒并不特殊。但是在宴请宾客过程中,漳州人有一个习惯,那就是吃卤面。这个风俗自漳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就一直存在着。漳州人会把很多佐料放入锅内煮,加手工面条,用大锅煮出来,这是宴请宾客的第一道菜。表示着家人办喜事了,要所有人都来沾他家的喜气。由于漳州卤面历史悠久、意义非凡,以至于漳州卤面被誉为“全国十佳小吃”之一。其中闹洞房是婚礼的压台戏。漳州人俗称:“洞房不闹不喜,不闹不吉利”。内容大概就是要新婚夫妇当众做出亲昵的动作,或者是用各种方式向他们拿到物资方面的奖励。由于婚礼太过繁琐,历时较久,还要耗费大量的物力人力,现在很多人都选择旅游结婚。

婚娶之日过后,婚姻仪式还没有结束。新婚后第一天黎明,新浪陪同新娘,由“媒人”引导来到厅堂,先拜祖先,后拜公婆,夫家亲属。这样新娘就正式称为男方家的人了。一直到午后,有探房的习俗,就是新娘家里的幼弟、堂弟或者侄儿,若有妹妹也可以一同前去,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弟弟去是希望新娘能够沾沾阳气,将来能够生个男孩儿。女孩同男孩一同前去,男孩要走前面,女孩跟其后。这点沿袭了封建社会中“重男轻女”的思想。

婚后第二天,新郎要陪同新娘,由媒婆引导来到厨房,让新娘摸摸各种炊具,做一些象征性的家务,目的是为了让新娘适应新的环境,漳州人又称为“落灶脚”,这是新娘进入家庭妇女角色前的一次预演。

婚娶后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新娘就要会回娘家。请新女婿一般在这个时候举行。新女婿初到岳家,要与岳家的主要亲人相识,故仪式相当隆重。这个时候卤面也是必须的菜品之一。在宴席的最后一道甜品中,“柑桔蜜饯”是必需品。取自“柑桔”的谐音,“柑桔”在漳州话中带有“吉祥”的意思。寓意:希望新人们在往后的夫妻生活中能够“吉祥如意”。而“蜜饯”则是希望他们的夫妻生活能够甜甜蜜蜜。

散席之后新郎回家,新娘就在娘家一直住到第五天,新郎再度到岳家,携新娘带上“引路鸡”和“长尾蔗”,一同回到夫家。往后每当过节,新郎都要带上礼品协同新娘一起回去娘家。

我是来自陕西省陕北的榆林市。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而且中华民族婚姻制度起源甚早。古代历史就有记载,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后期就有“夫妻之道”。到周代(公元前1027—256年)春秋战国期间,婚姻制度已趋于完善。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域的差异,各个时代,各个地方,各个民族,婚俗礼仪各具特点。以我家乡陕北为例,传统婚姻别具特色。

陕北旧时,男女婚事,是“父母之命,媒妁之约”,而当事人毫无自主权而言,婚姻更像是一桩桩买卖。直到我爸妈一代婚姻自由才逐渐形成时代主流,而婚姻基本礼俗还是根生于传统,整个婚姻过程任然分为则亲、提亲、定亲、商话、嫁娶、婚礼等。

陕北人很重视门当户对,认为门当户对是婚姻美满的基础。有古话“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在传统婚姻中男女双方必须经过媒人说和才能结为连理。在陕北,媒人有意说和双方时首先会了解双方的家庭背景,符合了“门当户对”则会凭其一张巧嘴尽其所能成就一段姻缘。男女双方一般会提出见面,如果相互感觉不错,就会进一步的约会了解彼此,而且通常到谈婚论嫁前会请算命先生看男女双方八字是否相合,如果不和是绝对不能成亲的。假如相识到相知一路无阻,彼此情投意合,则会选吉日(一般为双月双日)举办定亲仪式,一般在男方家举办。收到的彩礼由媒人交予女方家人,而女方家人通过媒人送女婿鞋袜和裤带,这是因为陕北人习惯称鞋为“稳根鞋”,裤带为“长命带”,来寓意婚姻关系能稳固、长久。

订婚是结婚的前提,而美好的结婚日是每个人一生中最美丽的日子。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结婚的日子必须谨慎对待,以求趋吉避凶。这个良辰吉日一般会请算命先生推算黄道吉日,拟定婚期。婚期确定后,双方父母就会发出请柬,邀请亲朋好友参加婚礼。结婚,在陕北,对男方来说叫“引(迎)媳妇”,女方谓之曰“出嫁女儿”。旧时,办喜事一般是三天。第一天,请亲朋好友前来贺喜帮忙,称为“聚客”。到晚上,吹手(算一种民间乐队,一般以唢呐、二胡等乐器演奏)动乐(开始演奏),喜事开始。次日早饭后迎亲队伍出发。迎亲队伍一般有七个人,有一名迎亲妇女(一般为男方家的婶娘或嫂子),家乡话称迎亲婆姨(民间有“姑不迎,姨不送”之说)。而且迎亲队伍中还必须有位能说会道懂礼节的人儿即迎亲队伍的领头人,如若遇到女方家出难题,以便可以及时应对。迎亲队伍接新娘回男方家时要携带新娘的衣服被褥、首饰银器、大馍(馒头)10个、猪肉一块、离母糕2卷、清油半瓶、筷子、白面一小包,揣怀钱、坠箱钱以及未交完的彩礼钱。然后鸣炮三声出发,吹鼓手在迎亲队伍最前面奏乐,迎亲婆姨居中,其余随后。若逢庙宇、村庄须鸣号、吹乐而过;过河、过崾崄也要吹长号(俗称“张号”)。

在举办婚礼的同时,女方家也是有准备的,如办嫁妆、备酒席、约亲朋,以及送人队伍(一般8个人,俩名妇女是陪送,称“送人婆姨”)。当迎亲队伍一到,女方家院内设一桌案,摆上烟酒,由管事人向迎请队伍的领头人敬酒三杯,以表欢迎,迎亲领头人将所带之物一一摆于桌案,称“表礼”。饭后,女方家总管向迎亲领头人交代陪嫁之物,添坠箱钱、揣怀钱、油、面、筷子等各加一倍退回。就绪后起程。迎亲队伍中迎亲婆姨先,新娘居中,这位娇人儿穿大红色礼服,衣服上一般会绣有凤凰,头上会有美丽的花朵点缀,是全天下最美丽最幸福的人儿,引的无数路人望而止步。送人婆姨在后。此时,唢呐声声入耳,一队人马摇摇摆摆、浩浩荡荡出发。

在临进夫家门前时,新郎会背起新娘,随后一起跨过门口的火盆,预示着小俩口未来的日子红红火火。稍息片刻,新郎会带新娘到酒席桌前介绍自家的三公六婆,美丽的新娘会跟随丈夫一一认识前一刻还是陌路的亲人。娇美的“公公、婆婆、三婶、二妈.......”叫在了每一个亲人的心坎,乐开了花,争着塞给新娘大大的红包。

到下午宾客散后,亲朋好友要闹洞房(俗称“骚房”)就是让两位新人当众人面做各种亲热动作。在民间有“新婚三日无大小”之说,也就是婚后三天,亲朋好友不分辈份,均可汇聚在新房闹腾。而且“闹”也是有方式的,有“文闹”和“武闹”两种。“文闹”是出谜语、说粗话等方式让新娘难堪。所谓“武闹”就是口出秽语,动手动脚。有话说“不闹不发,越闹越发”,以此来增添喜庆气氛,为新郎新娘祛邪避凶,以求婚后吉祥如意、兴旺发达。但是万事都需要有个“度”,以免破坏气氛。骚房结束后,婆婆会从窗户向屋里放儿女馍,意在早日抱孙子。

第二天清晨,要举行“拜人”仪式和“亮箱”及见婆婆仪式。次日,男方家发客,而新娘回门,新郎带认亲礼物同去,这俗称“回门”。一般在回门这日,女方家会准备隆重的“回门酒”。席间,新娘则带新郎从长辈开始一一拜见,长辈们会给新郎红包作为奖赏。翌日,小俩口又由岳父岳母送回,称为“送回面”。而八日后,新娘要在娘家住七天再回去夫家,曰“对七对八”。

至此,陕北一场隆重的民间传统婚礼才称得上结束。但是,随着时代的前进,婚姻礼仪由繁趋简,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那些迷信的、丑陋的成规旧俗逐渐消失,当代人更加着迷于旅行结婚、集体结婚。可是,这样的新式婚礼也许有一天会取代传统婚礼,有时候新的未必比旧的好,新的未必有旧的拥有更多的祝愿。总觉得美好的祝愿在生活的点滴中渗透,传统礼仪的繁华是祖辈智慧的结晶,也许拥有一份传统的“迂腐”未必不是生活里点缀的精彩。传统礼仪流传至今,依旧在一些地方盛行,那么这份存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

我来自云南省曲靖市陆良县。

在我的家乡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自古到今,都没有变化。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和古代相比,婚嫁礼仪随世情而多变,并且一直处于变化之中。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活动的内容上和形式上,而婚礼所要创造的气氛——隆重、热闹、喜庆、吉祥,始终没有改变。通过我对我们当地的了解,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婚礼习俗。

说媒

在整个婚礼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媒人。媒人也称为媒婆,也就是牵红线的人。虽然现在是自由恋爱,男女双方都是自己认识的。但是,两个人要结婚,男方家必须要找一个煤人去女方家为他们搭桥。跟女方的家长说明想让他们结为夫妻。并且问女方家有没有什么要求,是同意他们结婚还是不同意,女方家都必须表态给媒人,然后再有媒人传达给男方家。如果说媒成功,男方家会给媒人一个红包,用红纸把钱包好。称为“谢媒礼”。

相亲

在我的家乡相亲也称为“点香灯”。因为社会的发展,实行自由恋爱,男女双方都是认识的,相亲根本不是第一次见面。但是相亲在我们当地也是有讲究的。相亲必须在晚上进行,并且一定是天黑了以后才可以。男方家在天黑以后要准备好两箩筐糖果,有男方找一个他的好朋友或者是亲人来挑箩筐,并且带上他的朋友一起去女方家。当男方到达女方家之后,女方也必须把她的朋友和左右邻居请到她的家里来,并且为他们准备好男方带过来糖果,一定要把糖果分一部分给那些人吃。这个过程大概维持一两个小时,大家把糖果吃完了就会离开。但是当天晚上男方不能留下来过夜,不管多晚,多远的路都必须回家。其实,“点香灯”就是把他们的关系公开化,并且得到大家的祝福。即使现在的社会开放,但是女生的名誉还是很重要,为了避免大家的指指点点和他们可以名真言顺的交往。

过礼

过礼是整个婚嫁中最重要的一环。首先他们要合八字,所谓合八字,就是把写有男女生辰八字的红折子拿去请算命先生合婚。男女双方家长都会去合八字。如果八字不合,他们是不能结婚的。虽然这些有点迷信,但是在我的家乡一直被延续下去。

但是,如果他们的八字符合,男方家当天必须准备厚重的礼去女方家。在下午五点左右,男方必须和他的父母及重要的亲属去女方家,媒婆也必须一起去。女方家必须为他们准备丰盛的晚餐,等男方家到齐才能吃饭。在吃饭的过程中,也等于是互相认识亲人的过程。媒婆会跟女方介绍他的亲人,女方必须随着媒婆的介绍为他们一一盛饭,并且要改口叫“爸爸”,“妈妈”,等。这时候男方的家长也必须给女方一个大红包。女方在吃饭的过程中要一直为他的家人盛饭,直到他们吃饱了不吃为止。晚饭过后,两家人必须坐在一起絮叨絮叨,直到九点左右还必须为他们准备宵夜,男方家必须吃完宵夜才可以离开。男方家送来的厚礼,女方家必须每个亲戚家都要送一些。要让所有的亲戚都沾他们的喜庆。

择期 结婚是一件大好事,大吉事。在中国传统观念中,结婚的日子很重要,必须谨慎对待,以求趋吉避凶。婚期的选择由男方的家长请算命先生推算黄道吉日,拟定婚期,婚期确定后,由男方家请媒人到女方家告知。双方都知道婚期后就开始发请柬,邀请亲朋好友都来参加婚礼。

迎娶

迎娶的当天是非常隆重,非常喜庆的。迎娶的当天男方家必须给媒人送一份礼,这份礼里面一定要有一瓶酒,一块肉,一些鸡蛋。并且媒人不能全部收下,要留下一点给男方家带回去。当天早上新娘子必须早早起床准备,要梳妆打扮,要穿婚纱。男方也必须早早起床准备,他们要准备婚车,要带上两个女生去迎亲,还要带上他的好朋友去帮他娶媳妇。并且要尽量早早赶到新娘家。新娘家当天早上必须办隆重的婚宴,所有的亲朋好友参加婚宴还必须送红包。新郎到达女方家之后开始吃饭。

吃饭的时候,迎亲的两个女生必须给第一个上菜的人一个红包,这个红包必须是男方家准备的。在这段期间,新娘是不能出门见人的,必须躲在自己的房间里。

新娘在出门前,她的弟弟或者小辈的男孩子必须帮她洗脚,洗脚水里必须放很多硬币,洗脚水也必须有洗脚那个人抬出去,还要给洗脚那个人一个红包。

新娘出门的时候,家长要给新娘和新郎一个大红包,还要给男方带去迎亲的女生和娶媳妇的男生红包。每个人还必须喝一晚红糖水。两个迎亲的女生在最前面带路,新娘和伴娘跟在后面,其它送亲的人跟在新娘后面。新娘脚不能落地,必须有新郎抱她出门,出门后新娘必须哭。以表示她对家和父母的舍不得。新郎把新娘抱上主婚车,伴娘和新郎在旁边陪伴。

新娘的家长可以什么嫁妆都不给她,但是一只箱子和一大口袋稻谷必须要给。 就这样,主婚车在前面,其它的跟在后面。从女方家到男方家的这一段路途中,车里面所有的人都可以对新郎提出要求,如果新郎不满足他们,他们就不走了。所以,这一路,新郎都必须花钱,去讨所有的人开心。

新郎必须在算命先生说的时间里把新娘娶进家门。

当快要到达男方家门口时,所有的人会要求新娘和新郎下车,由新郎把新娘抱回家。当进男方家门时,两个迎亲的女生必须走在最前面带他们进门,新娘家不能落地,新郎要把她抱到房间才能放下。在婚宴开始之前,新娘不准走出房间,新郎要出新房在外面接待客人。

进家门一切安顿好后,迎亲的两个女生必须给所有的人倒红糖水,每个人都必须喝完。这时候,新娘会给两个迎亲的一个红包。男方的家长也会给。这样就算把新娘成功娶回家了。

男方家也必须准备丰盛的婚宴,由新娘和新郎接待所有的亲朋好友,伴娘和伴郎必须在旁边陪伴。所有参加婚宴的人也必须送红包。餐桌上的饭菜在我们家乡没有过多的要求,家庭条件好的就把菜席办得很好,条件不好的,办得稍微差点也没有人会责怪。但是新娘、新郎、伴娘、伴郎必须要到最后才能吃饭,必须等所有的客人都吃饱走了之后才能吃饭。

闹房

吃完饭后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到新郎家。他们开始闹洞房。首先,年轻的小伙子会把新郎的爸爸抬到新娘的房间,然后重重的摔在床上。这种做法在我们家乡叫做“压喜床”。接着会抬很多的人去压新娘的床。不过,全部都是男士。然后,天黑的时候,所有的人就在新娘的房间里开始玩各种游戏,但是他们一定会先戏弄新郎的父母。之后,大家就开始没有约束的玩在一起。由于现在的社会发展,很多古老的游戏都被淡化了,大家都开始玩比较新鲜。所以,闹洞房这一环节的变化有点大,古老的民俗没有留下太多。

做道客

在新娘嫁过去的第二天早上,新娘家有一部分亲戚来到新郎家吃饭,这就叫做“做道客”。今天早上必须要等新娘家的人过来才能吃饭。并且新郎家要为新娘家的一部分亲戚准备礼品。一般都是一件衣服,或者是鞋子。新郎和新娘要一同去像亲人问好,并且把礼品给她们,礼品里也必须有一个红包。等所有的程序都完了,吃完饭新娘必须要出来洗碗,并且所有的人会开始用锅底给大家涂大花脸。哪个被涂得最都,说明哪个人最受欢迎。最后,“做道客”的所有人,等他们夫妻有了小宝宝的时候,必须要提着鸡蛋和礼品去看小宝宝。

回门

结婚后,新郎第一次去岳父家称为回门。结婚后第三天新郎必须陪着新娘去岳父家。不能空手去岳父家,要带着礼品去。女家也要准备隆重的“回门酒”。席间,新娘要引新郎拜见本家亲友,从最年长,最尊贵的认起。被拜见者也要回新郎一个红包。但是,新娘和新郎必须要在天黑之前回到自己家。

这样,我们家乡的婚礼习俗才算圆满结束。

我是来自新疆乌鲁木齐,籍贯是宁夏的回族。

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我们的婚礼大多有着浓郁的宗教色彩。回族分布在全国各地广泛,大多受当地文化的熏陶,呈现出各色的婚庆习俗,但都不曾违背其教规规定。从订婚到结婚,他们都有着一套既定的习俗顺序。

(一)说媒。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自由恋爱的当下,回族依然保存着他们请媒人说媒的礼俗。不论男女双方是自由恋爱还是相亲认识都无一例外的要请媒人去女方家里,媒人一般是两人,分别代表男方女方,大多数男女双方都熟悉的亲戚朋友。所谓提亲,是由媒人带着男方准备的四色礼(茶叶,糖果,核桃和枣)去女方家提亲,交代男方的基本情况,女方接受四色礼。女方若是觉得合适了,就请己方的媒人带着回礼去男方家回话。俗称换手礼,好比古时候的定情信物。女方若是不回礼,则表示在考虑当中,若是女方不同意则要还回男方媒人送来四色礼。当下媒人说媒都成了走过场,象征性的去为两心相悦的良人说媒,否则会受到讽刺。

(二)订婚。是男方要拿聘礼(聘礼的轻重视男方的家庭条件而定)和聘金(古兰经里把聘金称作“麦哈尔”)给女方家里。如果不送聘礼,则婚礼无效。送聘礼的当天,男女方家里都要设小宴招待叔伯姑舅姨等近亲的亲属。还要过“尔麦里”,“尔麦里”是宗教仪式,要请阿訇或较有威望的伊斯兰教信徒诵读《古兰经》有关章节,其余人则要认真聆听,意在举意平安顺利。“尔麦里”过后,男女双方家人一起赴宴,商定结婚的大致日期。

(三)送大礼。是具体的结婚日期确定下来以后,在婚期的前段时间。大礼当天男生要给女生送为她购置的化妆品,饰品(婚戒是在大礼的当天就为女生戴上),衣物等。男方还要给女方的近亲(叔伯姑舅姨)准备四色礼,给女方的长辈说\"色俩目\",意味感谢他们把女儿嫁给自己。

(四)娶亲。是在婚礼的当天早晨。新郎在清晨去女方家里,请阿訇给新郎新娘念“尼卡哈”,房屋正中放四方桌,上席坐阿訇,左边坐父母,右边坐女方父母,阿訇正对的座位上新郎新娘跪着听阿訇的教诲,阿訇诵读《古兰经》的有关片段,大意为两人因担负起作为夫妻的责任和义务等等。“尼卡哈”仪式结束后,男方回去准备迎亲,新娘则去化妆换衣等着迎亲。

男方来迎亲的时候要为女方父母再拿一份四色礼,还要为新娘的母亲准备“谢娘衣”(有时候也可以是上好的布料),顾名思义是感谢母亲把养育女儿嫁给自己;还要为新娘准备“催衣”,意为迫不及待的要将新娘娶回家新娘。早期的时候,新娘是要头戴银饰,穿着祖母或长辈做的有流苏的九片布料拼接成的绣花长裙,意为长长久久,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已大多摒弃了这一习俗,也穿上了婚纱。在新郎来迎亲之前,新娘大多都等在卧室或是和亲朋好友合影。一般回族的家宴都是流水席,女方家的客人要在迎亲车来之前招待完一大半,基本上是新娘离家后就散席了。

接亲的车不可去的太早,大概在新娘家宴进展到一多半的时候才可去,但需要在中午之前把新娘迎娶回家。迎亲的人要包括男方妈妈那边的亲戚,但男方父母不可出现。新郎迎亲需过三道门,第一道门是新娘的哥哥或姐夫把门,第二道门由新娘的弟弟妹妹把门,第三道门则是玩闹的亲戚朋友的孩子把门,每道门新郎都是分撒红包开门。过的第二道门一般都会挂个门帘,由新娘的亲兄弟姊妹把门帘撑起,新郎要听小姑或小舅子训话,然后拿红包给他以示谢意。接到新娘后,要携着新娘的手去向新娘的家人和帮忙婚宴的人说“赛俩目”道别。以往的新娘迎亲车来之前还要哭嫁,新娘的好朋友围绕着她一起哭嫁,意为舍不得离开家,不哭嫁是会被人说道的,说新娘迫不及待离家嫁人,但现在渐渐的也没有这种习俗了。

新郎迎亲车队返回时,不可以走来时的路,意为不后悔不走回头路。车队在离家还有两百米的距离时会停下来,男方的父母叔伯姑婶会被画成很搞笑的样子身上绑着绳子在等着迎亲车队,婚车停下来把长辈身上的绳子栓在车头,让长辈拉着车往前走(当然这时候婚车司机就必须放水了),意为男方长辈不会像这样为难新娘。在离家一百米的距离,新郎要抱着或背着新娘进家门,不让新娘脚碰到地面,意为丈夫会像这样疼爱妻子,进了房间才把新娘放下来。等新娘换下婚纱,换上新郎拿的“催衣”,再由新郎带着新娘去向新郎的亲友说“色俩木”打招呼,打完招呼新娘要坐在男方父母旁边,向他们敬茶,和他们一起吃饭。离席回房的时候,进门前要“撒喜”,将喜枣喜糖撒向围观的群众,以表示喜庆的施舍,分享幸福。当天晚上闹洞房耍新郎新娘,一般都是新郎的兄弟和朋友,准备各种节目整蛊新郎新娘。闹洞房结束后,新郎要给新娘一个红包,表示夫妻恩爱同甘共苦。

表贤惠。婚礼过后的第二天早晨,新郎的姐妹或者亲侄女外甥要来打扫新房,问候新娘,新娘要拿红包给前来问候的人。新郎家还要宴请常来往的亲戚邻居,一般以包子待客,俗称“睁眼包子”,意为眼光好娶了个好媳妇回来。

回门。 婚礼后三天,新郎要准备礼品陪同新娘回门,看望岳父母及亲戚,男方的父母也要一起回去,意为亲家相认。岳父母家也要事先准备好,款待亲家及女婿。婚礼后七天,新娘的父母要带着礼品去看女儿,回礼。

以上以具有代表性的将东南、西南、西北的风俗,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回族婚礼,简单介绍了各具特色的当地婚俗礼仪。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融合,传统的婚俗礼仪一点一点的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风俗礼仪是本民族文化的强大符号,是传达意义或信息最重要的形式。在其外在的种种表现下,隐含的是深厚的民族文化,而这些象征也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够理解传承。然能够代表当地人文特色,突出当地文化内涵的传统礼仪也越来越少的被年轻的一代所接受和传承。

传统意义上的婚礼不仅仅关系到结婚的当事人,而是两个家庭两个家族的事。以隆重的一系列婚俗礼仪来引起当事人和亲朋好友对婚姻本事的重视,背后融合着“家和万事兴”的美好寓意。不论是为了渲染气氛而锣鼓喧天,鞭炮齐鸣,还是跨火盆,焚烧钱粮都是再以自己特有的方式,祈祷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

婚俗礼仪越来越西方化的当下,只有家族的老人才记得那些渐渐被摒弃和遗忘的代表着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和礼仪。被遗忘的也许不是单纯的仅仅只是那些风俗礼仪,而是那些礼仪背后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也许我们该多多倡导传统的中式婚礼或是更好的将中西式婚礼很好的融合,既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能够将我们的祖先所传承的民族文化更好的发扬光大。

但不论时间空间如何转换,婚俗礼仪亘古不变的是它的意义。结婚是件人生大事,婚礼是这人生中最神圣最值得珍藏的美好记忆。

不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不论仪式简单还是繁琐,对新人的祝福的心从未改变。那些在婚礼的场合道喜的言辞,不论是对新人的父母说“恭贺秦晋、结亲兼福”,还是对新人说“永结同心、百年好合”,都不足以表达我们作为新人的亲朋好友递上的浓浓祝福,所有的祝福溢于言表。

《民俗策划书.doc》
民俗策划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祝福语实习报告辞职报告策划书口号检讨书介绍信导游词社会实践报告求职信协议书委托书证明承诺书自我介绍自我评价自我鉴定广告词申请书活动方案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