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读后感

2020-04-18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几篇读后感(胡适)

《胡适传》读后感

今日完读《胡适传》,一代哲人,为民主、自由而奋争,为国难、民穷而奔波,尽一个知识分子的应尽责任,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端人、领军人物,一度曾任驻美大使、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终生索求,不能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堪有孔子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风骨,其主张的民主、自由、人权的思想及怀疑的精神,他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至今令学人深思。

时代进入二十一世纪,正如毛泽东所言,该是为其正名的时候了。“说实话,新文化运动他是有功劳的,不能一笔抹煞,应当实事求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那时侯,替他恢复名誉吧。”蒋介石送挽联称其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 ”当是对其比较确切的评价。

读《胡适传》有感

读罗志田新版胡适传,上载胡适初到美国留学时,享受的是美国归还的庚款补贴,数额不菲,除接济家中外,甚至还雇了一个佣人。胡适常对人言,吾等留学生,在外代表炎黄子孙,不可只图省钱,而须处处注意吾等形象,免为西人歧视也!自己留学在外,对胡适当年此言有直接的体会。身边的一些中国学生,千方百计地省钱,自己衣食节省无可厚非,但寻机贪图小便宜,遭外人背后议论,实在令人为之汗颜!我是农村里走出来的孩子,当然不会挥金如土,但因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一定要求,而且相信千金散尽还复来,决志不做金钱的奴隶,所以衣食住行各方面都只求称心,不图省钱,由此虽落下个“懂得享受”的恶名,也不以为意。但即便是如我这般消费,每个月的奖学金还是能颇有结余,而一些中国学生想着靠省下的奖学金将来买房买车,实在令人不解。且不说现在房价已涨,省下的钱实在杯水车薪,买不了几平米,就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也应该是在学业上用功,将来谋个好差使,拿高工资,那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道。——胡适当年回国到北大任教的时候,也没听说兜里带了多少钱回来啊。活着应该享受每一天,年轻的时光更是弥足珍贵,为了三十岁之后的事情,亏待自己大好的年华不说,还养成个小器爱占便宜的毛病,甚至于有失国人脸面。两相衡量,实在觉得不值。

胡适被后人誉为一代大儒,社会导师,大学问家,学贯中西,但其实他的国学功底一部分是在出国前奠定的,另一部分则是回北大后“补课”的。在美国的几年,据罗织田推测,可能并没有认真读多少书。先是在康奈尔,书没读好,倒是成了校内小有名气的演说家。后来转学到哥大,应酬不减反增,平均每天要写好几封信。记得以前读胡适的留学日记,他常自责不安心读书,朋友来信中也常劝他好好读书。说胡适在美国没有读书自然不可能,但从日记中按图索骥,其这一时期所读之书,要是比起陈寅恪吴宓等来,就显得黯然了。胡适日记中记载其与友人打牌、喝酒,动辄半天,多不甚举。如此留学之胡适,后来竟能得享大名,成为引领时代潮流之人物,虽有时势造英雄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胡适本身聪慧过人,又早怀做“社会之导师”之宏志,为此亦做了相当的准备。胡适读书博杂而不精,自己亦承认此为生平大过,但要成为一代之精神导师,必须是个通达之才,而不能只是一个专功之家,而胡适于专业学习之外尤关注现实政治,实为其归国后呼风唤雨奠定了基础,这些又是陈寅恪吴宓等所不及的。读至此,不禁想,“浪子回头金不换”,胡适虽在美国虚度了些时日,但后程发力,终成名山大业。但当年,中国虽处内忧外患之中,没拿学位的胡适尚可回北大任教,既而掀起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运动,且在其后的岁月中纵横议论,针砭时弊,还差点参选了总统,其一生可谓传奇而多彩。试想今日回国之留学生,虽有绝世之才干云之志如胡适当年者,安得成就如彼之洪业乎?思之不禁 “西北望长安”,一声叹息尔。

重读《胡适传》有感

最近在单位整理东西,无意间看到了多年前《光明日报》连载的白吉庵先生著的《胡适传》,便再次拜读了一遍。

记得当时每天拿到报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连载的《胡适传》剪下来。今天许多人对胡适可能比较陌生了,因为他生活的年代已经离我们比较久远了。但是,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胡适绝对可以称得上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和陈独秀一道,是中国五四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也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学第一人。

我十分敬佩胡适的人品!敬佩他的清正廉洁!敬佩他的骨气!敬佩他的才学!

胡适和母亲包办的年龄比他大、且识不得几个字的原配夫人江冬秀(小脚,即缠足)白头偕老,以他的身份地位和才华能力,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完全可以再娶第

二、第三房姨太太,或抛弃原配,找个年轻貌美的。所以,从这一点看,他比鲁迅强。 胡适的清正廉洁、他的骨气更令人钦佩。在抗日战争期间,他任四年驻美大使,离职时银行存款只有1800美元。长期在美国生活,但不愿加入美国国籍,拒绝接受美国人在住宅等方面的馈赠。在他花甲之年,国民党台湾当局送给他六万美元,被他全数退回。

我印象最深、也是我最欣赏的,是胡适曾经对年轻人常讲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你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胡适晚年在台湾某大学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们进行的一次题目为《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的演讲也非常经典。他送给即将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三味药”:第一味药是“问题丹”,年轻人应总要寻找、思考几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并想方设法地研究解决;第二味药是“兴趣散”,每个人除了本职工作外,都应有几个业余爱好。他认为:这种非职业的玩艺儿,可以使你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兴趣、爱好也许比他的职业还重要,还富有成果;第三味药是“信心汤”,年轻人必须自信,要坚信自己能够干成一些事。他说: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读《胡适传》有感

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轰轰烈烈,有的人一生庸庸碌碌。。。。看着胡适走过的人生之路,想想现在的我,总是觉得生活很无聊,从来都不发言,从来都不写文章,从来都不广交友人,也从来都不上心于学术,我只是静静地对着电脑,偶尔玩玩游戏,偶尔发发呆,偶尔拨弄自己的头发,偶尔担心自己的作业没有写完。时间就这样在我这无数的偶尔中流失,流失了又开始后悔自己什么也没有做,我的生活似乎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胡适大学和读研期间可不是这样,他研究学术,发表演讲,研究政论,发表己见,想着怎样去救过,怎样去顾家。当然我不能和他比,只是有句话叫做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走得更高更远,我想我必须要求自己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了。不管晚不晚,我希望我也能有一番作为,能严于律己。

浅读《胡适传》

在我的记忆中,胡适这个名字只是在历史书上看到过。过分的轻描淡写,是我对这位名人的关注并不多,仅仅是知道他曾经是北大的校长而已。不像鲁迅,几乎每一册语文教材都有一篇鲁迅的名作,这就自然而然地对鲁迅了解更深了。

想去了解胡适,是从教育学课堂上认识到教授对胡适的崇拜开始的。因为对一个人尚未有基本的了解,所以并不敢轻易去读胡适的文章,只是借了本《胡适传》来看看。

《胡适传》总共十二章,比较详尽地介绍了胡适先生的一生。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在写这篇读后感之前我仅仅看了前两章,也就是仅仅是了解到胡适先生在留学美国前的那段日子里的事。其中感触最深的是胡适先生对家庭教育的见解。

胡适先生在十几岁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对此他曾经发表过相关的一些文章,例如《敬告中国女子》和《论家庭教育》。他认为:女子接受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其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有一位受过教育的母亲,才能使其孩子有更好的家庭教育。胡适先生还引用“三岁定八十”、“山树条,从小湾”说明了: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雄大豪杰,或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字上分别出来。

胡适之所以如此重视家庭教育,我想这必定是从自己的成就和别人的成就的对比中,以及自己母亲和别人母亲的教育的对比中总结出来的。

胡适四岁就丧父,母亲二十三岁就守寡,但是胡适并没有因此而失去良好的家庭教育。相反,母亲对其在做人上的严格要求以及在求学上的大力支持,使得胡适渐渐地卓越于其他的孩子。

胡适先生曾经说过:“在做人这一点上,我的恩师就是我的母亲。”在《胡适传》中清楚地写到:“每天天刚亮,就把他(胡适)叫醒,披上衣服坐着,然后训诫他说:昨天做错了什么事,说错了什么话,要他认真改正;并且要他认真学习。又是向他讲述父亲的种种好处……”、“平时胡适在家做错了事,母亲从不在人前责备他,而只用严厉的眼光一瞅,胡适就吓住了。到了晚上人静的时候,他母亲才关起房门教训他……”相比之下,胡适的嫂嫂们对孩子的教育就显得那么的愚蠢,她们总是在不顺心的时候拿自己的孩子出气,骂给别人听。

胡适先生的父亲死后,家业逐渐衰落,但尽管如此,母亲还是为胡适多交学费,使得私塾的老师能在严加管教年幼的胡适,并倾尽全力教育好胡适。当其他的孩子还在绞尽脑汁想办法逃学的时候,胡适就已经学会自己读一些深奥的书了。这应该能给现今的父母们一个启示:要求孩子学特长固然重要,但是如何令孩子对所学东西产生兴趣,而不是因此产生厌学情绪就更显得重要了!

联想到我的家庭教育,我的父母还是做的很不错的。他们向来不会在客人面前埋怨自己孩子的不是,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树立起了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另外,我真的有做不好的地方,他们就会在日常聊天中指出。我的父母始终认为不应该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而另孩子失去该有的自信,否则得不偿失。至于我的学习方面,他们从来不可以要求我去学这学那,而是培养起我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并在我求知的过程中给予我极大的帮助。

希望更多的人把家庭教育重视起来,而不至于白白断送了众多孩子的未来!

推荐第2篇:胡适文章读后感

读胡适先生文字有感

胡适掀起新文化运动,却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研究大家,虽然一生恪守中国传统文人道德,却受西方文明洗礼,蒋介石的挽联对此进行了高度概括: “ 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介绍我自己的思想》看完了,里面主要是胡适先生给自己或他人书籍所作的序,还有一些札记赠言等。文“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本是先生给书籍《胡适文选》作的自序,主要说明了先生所选文章的原因:为“少年朋友”选辑二十二篇文章大致介绍先生自己的思想。先生言其思想受两个的人的影响最大:赫胥黎和杜威。前者教先生怎样怀疑,不信任一切没有充分证据的东西;后者教先生怎样思想,教先生处处顾到当前的问题,把一切学说理想都看作待证的假设,处处顾到思想的结果。这是我们这些当代青年应该学习的,凡事求证据,记得要问为什么?不被网络上纷繁复杂的信息所淹没,失去了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先生对五四精神的赞扬和怀念,对青年学生的的教导和期望,读来让人感到惭愧,想五四时青年大学生所思所想所为,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再反思自己的大学生活,无明确长远目标不说,连当前学习之事也没有做好,多为应付考试而读书,浪费了大好时间,实属不该。先生“Expreion is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of appropriating impreions”,即“要使你所得印象变成你自己的,最有效的法子是记录或表现成文章。” 所以先生推荐记札记,这也是我写这篇日记的原因,以后坚持生活写日记,读书记笔记,尽量把印象变成自己的。先生在1960年

的毕业典礼上给毕业生送了一个防身药方的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和信心汤。第一味药是说,离开学校,总得带一两个麻烦而有趣的问题在身边,时时向你挑战,笑你奈何不了它,这样就不会懒惰。第二味药,是要我们进入社会后要多发展一点职业以外的兴趣,“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 想自己从小到大,却没有一样这样的兴趣,或者说没有一样能坚持下来的兴趣,吉他,羽毛球,游泳,多是三分钟热情,未能坚持。勉强算上的,可能就读书了,少时书读的少,见识也浅,大学里有了图书馆,便想着多多利用,也算是读了一些书,只是少有记下读后感想,还是要像先生所言,以后无论读书还是观影,尽量把所思所想记下。其实游泳也一直在学,只是不能有规律的练习,想起才去,以致进展不大,算来学自由泳也近一年了,还是不能流畅的换气,20多米就不行了,还是多请教请教

舍友。先生把第三味药叫信心汤,是要毕业生总得有点信心,“我们生存在这个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 先生当年所描述的对现在的我们也同样适用吧,每天看着微博里的社会人间百态,多半让人悲观和失望,正因如此既最好又最坏的时代,既智慧又愚昧的年头,既希望又失望的季节,才更需要培养信心,“这个时代,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代,没有信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 先生举了福特和莱特兄弟两个例子来叫我们深信“努力不会白费”的人生观。自问,有这种信心没?

先生在文 “大宇宙中谈博爱” 中提到:孔子说:“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修己就是把自己弄好。我们应当先把自己弄好,然后帮助别人,独善其身然后能兼善天下。同学们,现在我们读书的时候,不要空谈高唱博 爱,但应先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到我们有充分能力的时候才谈博爱,仍不算迟。 先生在文 “青年人的苦闷” 中提到:悲观是不能救国的,呐喊是不能救国的,口号标语是不能救国的,责人而自己不努力是不能救国的。我在二十多年前最爱引易卜生对他的青年朋友说的一句话:“你要想有益于社会,最好的法子莫如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器”。我现在还要把这句话赠送给一切悲观苦闷的青年朋友。社会国家需要你们作最大的努力,所以你们必须先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方才有资格为社会国家努力。

自问,有没有充实自己?把自己弄好?把自己这块材料铸造成有用的东西?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科学方法只是“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最后摘抄孙中山先生评论 “五四运动” 的话: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革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故,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

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曰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

推荐第3篇:胡适文章读后感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读后感(一):胡适--新的偶像

算是大不敬吧。在酒醉的状态下写这篇文章。是关于胡适先生的传记。之前看过不少名人的传记,每一个都可以算是呼风唤雨的伟人,如果不叫伟人,就叫有权势的人。或者是篮球明星的传记。这次的名人有点专业,文化人,胡适。可能自己的偶像已经转移向文化巨人了吧。

台湾的一名大学教授,叫江勇振写的。这位先生也许是为了多几个码字钱,也许是真心热爱胡适,反正,他的胡适传记出奇的长,有三四册,我看到第一册就有600余页。看就看个过瘾,自己也就选了一本这样厚的传记。无语,只有服气。胡适的年代,之前看过蒋梦麟、牟宗

三、梁漱溟、徐复观、季羡林等人的介绍文章,很为当时的人的汉语修养所折服,高手中的高手啊。胡适也是一个这样的高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然后十来岁时去上海接受了英文教育,考上了庚子赔款的美国留学生,自此接受西方教育,在美国没几年就能写作英文诗,在英文演讲中获奖,在英文征文中获奖,受邀去美国的多所大学演讲。而此时的胡适不过二十四五岁而已。如果说,这是一个文化碰撞激烈的年代,出这么些少年英雄不足为奇。可是,直到如今,文化的碰撞何曾停歇过。胡适在美国留学七年,整个文化气质被改变了。季羡林留学德国11年。都是贯通中外、古今的大家呀。无比羡慕崇拜。

看到这么些前辈高人的成长,知道了人生的高度,给我指引了方向。他们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无他,再高的山峰,也需要一步步攀爬。看这些传记,也就是时不时给自己灌输动力,要尽性,要过好自己的人生。苏格拉底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意思是说,我们需要经常审视、反省自己的生活,使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紫醉金迷,不是理想的人生。胡适认为健全的人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追求自己的完美,第一,须有健全之身体;第二,须有不屈不挠之精神;第三,须有博大高深之学问。以此自勉吧。

写了这么些不相干的事情,说说这本书吧。物以类聚,胡适交往的都是文化塔尖的一拨人,看他们的交流与对话,真是有华山论剑的感觉,只有仰视的份。这本书给我的最真实的感觉就是这样,高度,视角,我不得不仰视。

今晚,利用酒醉的时间写了这么篇作业,也算是不虚此晚了。明星的孩子满月了,和以前的老同事们喝了酒,尽兴,欢喜。真是时光如梭,自己的孩子也6岁了。珍惜时光吧。

《舍我其谁:胡适(第一部)》读后感(二):有些过于细致了~~

试想将来五本出全,会是很大场面。

如果出个精简版,一样好卖~

然后系统说评论太短了,要再加点,那就加点:

作者似乎本着一种和已有胡适传记斗气的观点在整理各类材料,

总是试图证明胡适本人所记述的经历是经过修饰、刻意穿凿的,

那么引述胡适自传立论的各类传记作者自然下笔也就不甚高明,

并且作者很以此津津自得,每有收获辄欣欣然。

书中几处流露出这种情绪,看着有些刺眼。

另外,胡适到美国最初的日记是缺失的,这是所有研究胡适的人都绕不过的坎。也许通过各类材料可以七零八落的拼凑出一些他到初到美国经历的片段,但和其他部分相比依然显得单薄,同样本书也没能提供更新的东西。

推荐第4篇:《胡适散文》读后感

《胡适散文》读后感

《胡适散文》。说到中国现代文学,就不能绕过一个人。这个人掀起了一场白话*命,有趣的是,这场革命的起因竟然是在国外留学的时候产生的。胡适将中国的文字分为死的文字(书面的文言)与活的文字(口头的白话),而书面的活文字必须替代死文字,这样才可以使得文化普及,古代的白话小说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于是我们所阅读与学习的大量书籍就变成了浅显易懂的白话,也有了标点的断句,至于那些彰显文化的古文,自然可以留给爱好者们沾沾自喜去了。 有意识的是,这么一个在中国文化史上不可绕过的人,竟然在我们的所有文化学习中消失了,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主义”,而胡适的著名文章之一就是“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于是,靠主义发家之人必视之为大敌,封锁也是不可避免的了。

那么这篇《胡适散文》又是如何出土的呢?编者狡猾的在前言中提到:他的哲学上的实用主义,政治上的主张改良和反对革命,以及民族虚无主义倾向会在所选文章中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为了保留历史原貌,我们收入了作者的主要散文创作,并将收入的作品全文出版,相信读者对文中的错误观点能够加以鉴别和批判。(2001年出版) 于是我们就有机会,以批判的精神,拜读了“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主张成了主义,便由具体的计划,变成一个抽象的名词。主义的危险和弱点,就在这里。因为世间没有一个抽象名词能把某人某派的具体主张都包含在里面),“名教”(口号标语正是名教的正传嫡派。名教扫地,中国有望!),“写在孔子诞辰纪念之后”(孔圣人是无法帮忙的。开倒车也绝不能引你们回到那个本来就不存在的“美德造成的黄金世界”的),“差不多先生传”(于是人人都成了一个差不多先生。然而中国就从此成为一个懒人国了),“漫游的感想”(世间的大问题绝不是一两个抽象名词(如资本主义共产主义等等)所能完全包括的),“我的信仰”。 捂住双眼,不仅看不见世界,甚至看不见自己了。

推荐第5篇:胡适文章读后感

胡适文章读后感

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是名与字,是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言论的文学家,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等各种言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标新立异人物的许多特别之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事件人物选材上都与众不同,他用那朴实无华、简单真实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胡适能成为著名文人,和他的父母从小启蒙有很大关系。实岁三岁零几个月就开始入私塾,而进学之前认字达千字了。有了基础,可以阅读,从而比同龄人早慧,增加兴趣和信心,自然形成良性循环,直至后来遇良师益友,从而成为学术大师。在胡自传讲到他幼时,两个细节值得深思,同样是一起上学堂的,有的小孩千方百计逃学,而胡适非常认真本分地学。这是什么原因呢?胡适的原因上面解释了,而其他人不爱学习,其实是种恶性循环的典型。由于各种原因,他们不懂,老师没耐心,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这样就无趣,就逃学,老师就责骂,打的越厉害,越加逃学了!另外还有个细节:胡适其实是“高价生”!其他小孩蒙馆学金每年就两块银元,而胡妈妈第一年就是六元,最后一年加到十二银元!自然母亲会要求,老师也认真地教他,美其名曰“讲书”!在那个时代,不得不佩服胡母的远见!也不得不感慨我们现在,大家都深怕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拼命给孩子送到各种班,莫非中国现在的家长们早就看过胡适自传?

记得看过一台湾学者的讲座视频,他推广幼儿诵读国学经典著作的,发出慨叹:中国自胡适以后再也没有大师了,为什么?因为自从胡适还有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白话文运动直至新文化运动,后来再没人自小熟读国学经典,对文言文了如指掌了,从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当然胡适又留洋,成为了所谓学贯中西者。这也许是胡适闹文学革命的副作用——今天我们穷经皓首也没办法学贯古今了!现在,如何继承乃至发扬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典籍,国内宣传上是加强了,包括北大人大也搞国学研究院,但奈何没有群众基础,很难达到甚至超过胡适那个时代了。从这个角度说,确实是件令人悲哀的事。

胡适自传里介绍他在上海求学到留学之间的经历时,也是同学少年,意气风发,激扬文字,属于愤青型,他自己说当时受梁启超的文章和思想影响很大。还有他改名胡适的“适”字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适”,因为当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影响很大。当然,那时的胡,也不过是一穷学生,或是一介书生,少年诗人;他也有酒后失足,落魄时候;只是后来留洋,到发起白话文运动,才爆的大名。这说明任何人,任何时候不要妄自菲薄,穷困潦倒都不可怕,关键是不坠鸿鹄之志。这期间,胡适认为,在《竞业旬报》做编辑期间,给他是一个发表思想和整理思想的机会,同时给了他一年多作白话文的训练!

《四十自述》的最后,详细介绍了文学革命如何发端的,如何“从美国几个留学生的课余讨论,变成国内文人学者的讨论”的。

“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母亲。”——现代著名学者胡适的那几句感人肺腑的话语,那种对母亲刻骨铭心的真情流露,一直回旋在我的脑海里。一气读罢胡适的《我的母亲》,我也不禁潸然泪下,深感它对每一个已为人父母的,还是那些即将为人父母的,或是那些将来为人父母的,都将是一笔弥足珍贵的财富。胡适的母亲和胡适用他们的真爱和真情诠释了这样一个家庭教育的哲理——用真爱换取真情的一生。

胡适自幼失去了父亲,母亲用那瘦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家。在家里,母亲一人担当起了慈母和严父两个角色——既要把母爱倾注给孩子,让他们感受家的温馨,又要严格管束孩子,让他们学会怎样去做人。事实证明,胡母的慈爱和严厉,实践了她作为家长的责职,也赢得了孩子对她的尊敬,这不得不让我们对她肃然起敬,同时我们从中也悟到了成功的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人们常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的,家庭教育既是启蒙教育,又是终身教育。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明确指出“教育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家庭环境内”、“改革教育应从家庭着手”、“家长作为第一任老师”的系统工程早已开始全面实施。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在现代社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我国的家庭教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孟母、岳母教育子女的故事家喻户晓,但是现代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教育实实在在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爱而无度,严而无格。对孩子的“溺爱”“宠爱”,使孩子从小失去了在艰苦环境和挫折中磨练的机会,形成任性、自私、自理能力差等;另外“棍棒教育”、“恨铁不成钢”,过高期望成泡影,使不少家长失去了教育方向,一种“看不见的灾难”,严重的扭曲了孩子幼小稚嫩的心灵。种种迹象表明,家庭教育的现状令人堪忧,因此我们期待着更多的“孟母”“岳母”“胡母”的出现,让更多的孩子在健康的家庭教育中得到真爱。

胡适在《我的母亲》中是这样说到他的既是慈母又是严父的母亲的:她每天催我早起、早学,要我学父亲做一个完全的人;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在我犯错时,无论怎样重罚,母亲总不许我哭出声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母亲很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胡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的理念和做人原则堪称先进,母亲的言传身教影响了胡适的一生,母亲的人格魅力使胡适成为了一个大度、大气、大智的一代名人,胡母用真爱换得了胡适的真情。在这里,我期待着更多的“胡适现象”的出现,我更期待着成功的家庭教育不断出现新热点、新气象、新模版,我真切希望“岳母”“胡母”的故事催生一个又一个,一批又一批新时代的好家长的成长、成熟、成功。

转眼间,我们离开《我的母亲》所记载的那个年代已经很久了,但是\"爱\"这种教育的方式却永远不应该远离我们,特别是教育战线上的工作者,又其是教师,既是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人类灵魂的塑造者,我们要全身心的去爱我们的每一个学生,关心他们的成长,为他们的每一点进步而欣慰,用爱的泉水去滋润孩子们幼小的心灵,让孩子们沐浴在爱的阳光中,自由,健康的成长!

《我的母亲》中,把爱比成很多,确是这样又不仅仅是这些。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我已经完成了对于爱的思考——爱是博大的,无穷的,伟大的力量,是教育中所不能缺少的。真情需要付出,真爱必有回报,有情的日子才是好日子,有爱的生活才是好生活。胡适用心、用情表露了自己对母亲的真情、真爱,同时他的作品也告诉了我们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唯有真爱才能换来真情。愿全天下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能从胡适母亲教育子女的启示中悟到家庭教育的真谛——真爱等于爱而有度,严而有格。

他的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不多”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在学堂时认为山西就是陕西;在钱铺认为千字差不多就是十字;就是在临死前依旧认为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不必太认真……这个故事着实令人吃惊,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作者胡适只是用特别的语言真实有力的抨击讽刺了这些,他的言论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回击,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只是微不足道,但其实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确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对胡适和他的文章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对写作文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写文章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真实,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能够有意义,接着还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让读者有阅读兴趣,能够去看自己的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去模仿别人,当文章真正做到这几点是,我们也一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敬佩的作家。

推荐第6篇:胡适散文读后感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1

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言论的文学家,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等各种言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标新立异人物的许多特别之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事件人物选材上都与众不同,他用那朴实无华、简单真实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不多”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在学堂时认为山西同陕西;在钱铺认为千字差不多就是十字;就是在临死前依旧认为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不必太认真……这个故事着实令人吃惊,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作者胡适只是用特别的语言真实有力的抨击讽刺了这些,他的言论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回击,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只是微不足道,但其实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着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对胡适和他的文章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对写作文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写文章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真实,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接着还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让读者有阅读兴趣,能够去看自己的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去模仿别人,当文章真正做到这几点是,我们也一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敬佩的作家。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2

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看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推荐第7篇: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胡适《为什么读书》读后感

今天看了胡适写的《为什么读书》 ,获益匪浅。

在论述为什么要读书时,他列举了三个原因。一是读书可以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财产,我们可以以此为基础将知识发扬光大,换句话说,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远”。二是为了读书而读书,当你看不懂一本书时,应该暂时把这本书放下,看一看更为基础的书,待功夫成熟再看会那本书。三是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因为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

我对第二和第三点的印象尤为深刻。 在我看来, 它们都指向了一个很有价值的观点:“专业人士更需要跨专业的技能”。很多情况下,看似毫不相干的学问能在你在思考其他问题时带来很大的启发。 达尔文创作物竞天择的自然选择学说,其实部分是因为受到当时的一篇关于人口增长的经济学文章的影响。 着名的投资人查理芒格曾说过: “商业事件往往有错综复杂的原因, 我们应该试着用不同学科的知识来加以分析。 ”如果要达到前面两位”大神“的程度, 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广泛的阅读。股神巴菲特就提倡广泛的阅读,无论是在办公室、餐桌上,还是在飞机上, 他都不放过阅读的机会。他阅读的书范围很广,有企业年报、各种报表、传记、历史书、科普书籍等等,按他的说法, ”这么多年来,是广泛的阅读让我致富“。

另外,胡适先生也提到读什么书的问题。他认为, 中国旧籍是经不起读的(指的是集、史、子、经) 。胡先生对中国旧籍的评价在今天看来可能非常夸张。但是, 结合中国现在教育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网络上有一个有些内涵的段子:”中国人爱考究着曹操是不是曹参的后代这种事, 美国人则喜欢想怎样抵抗外星人入侵。 前者喜欢往后看,后者喜欢往前看。 “暂且不讨论这句是多么的不严谨,但这句话却刺中了中国的一个痛点: 对科技领域的关注不够。谈到解决的方法,胡适说: ”中国的书不够读,我们要另开生路,这条生路,就是每个少年人必须至少要精通一种外国文字“。可能有人会说,现在大家都在学英语, 而且不少人学其他英语, 早就已经达到胡适先生所说的程度啦。其实不然。应试教育下的外语,已经让大多数人迷失了学外语的目的, 本科生用到英语的地方,基本就是考场和美剧。 尝试广泛阅读外国文献的本科生太少了,要知道, 与科技相关的专业,最前沿的发现就在国外,不了解学科前沿,想在知识上有有用的创新是很难的。

爱因斯坦读物理学的时候, 课内课程学得很一般, 但是他很喜欢拜读国际上一些大师的最新发现,正是因为受到当时普朗克一篇有关量子观点的文章的启发,他才想到光电效应的解释, 那一年,他才 25 岁,仅仅是一所普通学校的本科生!

以“读书是为解决问题”为目的,以“为读书而读书”为手段,这将是我今后读书的宗旨。

推荐第8篇:《胡适口述自传》读后感

读《胡适口述自传》有感

——胡老爷子在政治主张上究竟是对还是错

新闻2班 李越

之前读过不少名人的自传,了解了名人的一生。这本书却有所不同,是通过第三人的角度去诠释另一个人,读来别有一番滋味。书中最令我感兴趣的就是胡适先生的政治路途。

胡适先生的政治生涯开始于一次次的演讲,在演讲的期间,胡适先生几乎跑遍了美国,将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传播。经过各种学生组织的锻炼,熟练地掌握了西方资本主义的一套会议流程,在今后组织国际性组织和国内组织加以应用,自成一套民主系统。

胡适先生一生主张“新和平主义”,所谓的“新和平主义”在我看来就是不抵抗主义或者是反战主义。最明显地体现在对中日战争的态度上。日本在逼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时候,胡适极力反对中国对日宣战。当然中国对日宣战的确是拿鸡蛋碰石头,当时的中国还处于清政府的无能领导之中,结果甲午战争,清政府一败涂地,胡适先生算对了一次。在二战时期,胡适依然反对中国抗日,原因是中国的经历实力落后、武器硬件实力不够。但是,八年抗战,中国战胜了日本,这次胡适先生算错了一次。

其实无论是算对算错,都没有必然联系,根源在于胡适先生顽固的思想,一生执着地追求着安吉尔和杜威二人的“新和平主义”,这种主义就是反战,不抵抗。所以胡适对于战争都是持反对的态度,这不禁让我想到了印度的甘地“非暴力 不抵抗”主义。其实这种思想存在局限性,尤其在世界大战期间,除了日不落的英国在维护自己的地位,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列强都在想办法扩大自己的版图,与这些国家谈判等于慢性认输,他们会贪婪地无限之地像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伸出罪恶的爪牙。在二战时,中国对日宣战是必然,此时的中国是资本主义政党主导,与社会主义政党合作,领导思路先进,兵器设备虽无法与日军匹敌,但完全是现代化军备。关键这一次是全民抗战,万众一心。所以,笔者对于胡适先生一贯追求“新和平主义”不敢苟同,胡适先生缺乏与时俱进的思辨性。

为何安吉尔和杜威两人会提出这种主张,原因在于第一,他二人都是白种人。

他们的文化传统白得像一条被单。他们的思想、观念,是完全从欧洲白种人的文化传统出发的。第二,他二人都是西方扩张主义极盛时代、最富强的帝国主义国家中的上等公民。第三,他们是上述这个社会内的“开明分子”、“社会贤达”、高级知识分子,自命为有教无类的大学者、教育家。他们的人品都是极其善良的:奉行基督,反对战争,同情弱小,同情得像贾宝玉同情刘姥姥的孙子板儿一样。 第四,他二人就同胡适之先生、张君劢先生一样,无拳无勇无钱,而又自命不凡,不甘寂寞,专门欢喜“谈政治”的“白面书生”。现在美国的费正清先生等等的社会贤达,还是属于这一类。而胡适先生的家庭背景也与其相似,家庭出生好,是个完全的白面书生,很容易受到文人政客思想的影响。

我读完后在想,如果当时中国群众跟随了胡适先生的“新和平主义”思想,不对日宣战,那后果又是什么,我现在打的是中文还是日文呢?

胡适先生生前一直主张要学会质疑,在疑处生疑。那为何他确不以此来要求自己呢?一生的思想都被安吉尔和杜威的“新和平主义”牵着鼻子走。所以,真理需要通过实践的检验,主义同样需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来看。中国之所以最后能够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除了硬件支持外,思想上的先进性决定了战争的胜利。胡适先生固然伟大,但不能称作是伟人。胡适先生虽参加过新文化运动,但并未给中国民主带来实质性的进程,我指的是民主解放的国民性。总的来说,胡适先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先进性,但在中国不合适,思想一定要与实践结合,在实践中去检验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才行。

推荐第9篇:胡适大传读后感

胡适大传读后感

(2015-04-28 12:50:05)

转载▼ 标签:

杂谈

今天,看完了《胡适大传》,全书共1350页,花了我不少时间,掩卷(其实是合上ipad)琢磨了一下,发现近几年看了不少关于胡适的书,有的是胡适写的,有的是写胡适的,印象当中有《中国哲学史大纲》,《胡适文存》,《胡适说禅》,《白话文学史》,《人权论集》,写胡适的有余英时的《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李敖的《胡适研究》,朱洪的《胡适大传》,还有一些零零星星与胡适有关的文章,看了这么多,觉得应该把一些感受写一下。其实评价胡适的文字已够多了,毁之誉之都有,我不打算再多废话。而我的读书感受可能离这些书的主题较远,不过也是因为看了这一系列的书,了解到了民国时代的许多人物,才会有我下面的这个感受。那就是,留洋深造对个人的成长、成功真的很重要。

就拿胡适来说,1910年他考取第二期庚款留美官费生,和他同期的有语言学大家赵元任,还有任叔永,陈衡哲,竺可桢,吴宪等人,哪个回国后不是响当当的人物。然后再看其他几期庚款留学生,如前几期的梅贻琦,金岳霖,叶企孙,汤用彤,吴宓,再到后几期的钱学森,杨振宁等等,看看这些名字,都是一代宗师啊!看了这些庚款留学生名单后,我干脆对近代以来一些名人、大师、泰斗、领袖做一下梳理,发现在近代史上那些牛逼哄哄的人,基本都有出国留学的经历。先是清代的启蒙思想家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虽然没有出国留学,但已认识到向西方学习的必要性,而同是启蒙思想家的严复更不用说了,他是毕业于英国皇家海军学院,翻译了很多西方重要理论著作。然后有了洋务运动时的公派留学,如唐绍仪,詹天佑,以及甲午海战中的中坚力量刘步蟾,林泰曾,邓世昌(虽未正式留洋深造,但去英国接船时收获良多)等。到了戊戌变法一派的康有为,虽没有留学国外,但他1879年去了一次香港,眼界大开,于是注重西学,渐渐形成了维新变法的思想体系。他的学生梁启超则是在维新变法失败后流亡日本,后又游学欧洲,到处求学、讲学,有了这些留洋经历,才使梁任公在退出政治舞台后在学术上成绩卓著。再说闹革命的孙中山,他13岁就到檀香山,在国外接受了较系统的西方近代教育,有了自由、博爱的普世价值,想在中国实现,于是闹起了革命,成了国父,再看他的信徒们,吴稚晖,汪精卫,蒋介石等也都是留过洋的。接下来看我党这边,缔造者如陈独秀,曾在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学习,李大钊在东京早稻田大学读书,董必武东京私立日本大学,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都是留过洋,喝过洋墨水的(毛没留过洋,看他闯了多大的穷祸)。以上从洋务运动到维新变法,再从国民党到我党,主导这些运动领袖人物的基本都是留过洋的。

接下来,就我能想到的一些牛人,经过百度搜索后证实,他们都是留过洋的(假如有兴趣的可以自己查查他们的毕业院校,百度百科上都有)。他们的名单如下:蔡元培,钱玄同,傅斯年,蒋梦麟,鲁迅,陈寅恪,徐志摩,王国维,钱钟书,林语堂,辜鸿铭(出生南洋,通晓七国语言),顾维钧(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和胡适还是校友),梁实秋,刘文典,冯友兰,郭沫若,钱伟长,钱三强,李四光,邓稼先,茅以升等等等等,实在太多没法一一列举了。这些名字可算是如雷贯耳了吧,这么多牛人都出国留过学,难道还不能说明一些问题吗?

其实我觉得道理真的很简单,之所以要出国留学就是因为外国比中国强,我们要去学习,所以去学习过的人回国后就比没去过的强。清朝、民国的时候是这样,其实现在还是这样,我们现在只认gdp,以为自己是老二了,牛得不得了,其实不论是人文学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学术的中心还是在西方,在美国,其实西风东渐四个字仍能很确切的反映当今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只有老毛这样的狂人才会说东风压倒西风这样的大话。所谓西风东渐,就是指,我们中国还是在走山寨主义,或者拿来主义,最简单的来说,我们伟大的共产主义就是舶来品,那是德国人马克思的理论,我们现在可以说是罢黜百家,独尊马术了,只是山寨了一下,加个中国特色。再比如说我们现在不可一世的互联网三巨头,百度李彦宏是纽约州立大学的硕士,后在互联网搜索引擎公司(Infoseek)做过资深工程师,有了这些先进的行业经验,所以他才能先国人一步了解到做中文搜索引擎的巨大市场前景,到中国来搞他的度娘。再来看腾讯公司,虽然马化腾没有出国留学,但他的腾讯公司最早做的即时通讯软件也是模仿国外的icq,一开始叫oicq,就是后来点qq,是山寨主义的成功案例。今年上市的阿里巴巴,我们知道马云在搞阿里巴巴前经营过一个翻译社,1995年一次替客户到美国去讨债的经历使其无意中接触到了互联网,感觉到了互联网的无限神奇,回国后就辞职,开始互联网创业,而他玩的电子商务也是美国人先玩的,像cisco,dell等美国公司90年代已经在互联网上销售产品了。

当然我自己没有出国留学过,其实没有资格说国外教育有多么好,但就自己以及身边同代人的亲身感受来说,在中国的当代教育体制下,真的学不到什么东西,九年义务教育是打基础,其实相当于扫盲,高中以后的任务主要是为了高考,耗费三年大好光阴满脑子记那些用于考试的内容,结果进了大学没两年忘得一干二净,进了大学以后基本上认为这辈子读书的使命已完成,混个三四年毕业走人,纯粹是为了有张文凭好找工作,你说这样的环境和风气能出什么人才?

说了这么多,好像和《胡适大传》没什么关系,不过这还真是我的读后感之一。我只是觉得我们这代既然已感到深受其害了,所以希望自己的下一代不要再重蹈覆辙,能早做打算,给女儿创造一个出国留学的机会,不求光宗耀祖,也不是望女成凤,只是让她有个好的学习环境,能真的学到些东西。正如洋务派张之洞说的:“出洋一年胜于读西书五年,此赵营平百闻不如一见之说也,入外国学堂一年胜于中国三年,此孟子置之庄岳之说也。”(这里面有两个典故,一个是赵充国(也就是赵营平)的百闻不如一见,这个容易理解。孟子的置之庄岳,其实大意是指一个楚国人学习齐国话,在楚国怎么学都没效果,到了齐国,一学就会,置之庄岳就是把他扔在齐国热闹的街市,这是我自己的译文,可能不很准确,不过大意不会错。)

推荐第10篇:《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胡适四十自述》读后感

夜晨198

1《四十自述》是一本近200页的小书,有点现今领导干部自传的味道。自序里胡适先生介绍了写作的由起,他感到中国最缺乏传记文学,为此到处劝身边的老辈朋友写自传,大家也都应允,可终不肯下笔。其中,林长民先生答应五十岁生日写一部,不想生日过半年就死在战乱里;梁启超也允许过,可一向健朗的他不料只活了五十五岁。岁月无情,命运多舛,人来之匆匆,去之忽忽。胡适先生怀着抛中年之砖、引老年之玉的心,着手写《四十自述》,以开启自传风气,其最根本的考虑是“给史家做材料,给文学开生路”。

《四十自述》原本想写留学前、留学时、归国后三个阶段,时间是1891年到1931年,共40年,很遗憾只写到前两个阶段。书中介绍了其父胡铁花,官至台东直隶州知州,晚清绩溪三奇士之一,两任妻子亡故后续贤冯顺弟;其母冯顺弟,17岁嫁与胡铁花,23岁守寡,46岁病故。对于胡适这个阶段的经历,概括一下就是:

幼年丧父,家道崩殂;与母相伴,度日辛苦;

自幼孱弱,勤学好悟;三岁识文,得入私塾;

勤诵五经,通晓四书;痴迷小说,埋头苦读。

十四离家,求学于沪;辗转三校,经历**;

十七任教,十八编报;理想受挫,也曾堕落;

思母懊悔,重新振作;改名胡适,应考留美。

游学海外,思虑国学;字应怎写,文该怎做;

书信争论,激烈辩驳;贯通古今,揭密文学;

一脉相承,首倡白话;身体力行,改革先锋。

胡适故居安徽绩溪

《四十自述》全书浸透着一种真实感,有时娓娓道来,有时平铺直叙,有时夹叙夹议,匆匆读完后,细细得品咂,有几个启示:

1.卓荦也得父母争

胡适回忆,自己三岁已经认识一千多字,三岁几个月就进入学堂。可以说自小就卓荦不群,这里面有很大一部分是父母的努力所致。书中有3个情节:一个讲父亲教母亲和他习字,母亲学会了再教给他,3岁就认识千字,而且胡适念的前2部书,是父亲编的《学为人诗》《原学》,说明父母十分重视读书教育、功夫也下得深;再一个讲母亲给老师送重金,别的同学都是2元,他上学第一年就给6元,最后一年加到12元,这样老师在讲书的时候,对2元学生只教念死书、死背书,小孩子们开始厌学弃学,对他则读一句、解一句,学得就用心加开心。哎,看来贿赂老师早已有之,好处也是多多的,怪不得现在幼儿园就开始送礼,可怜天下父母心。第三个是父亲去世后,母亲每天天刚亮叫醒他,说昨天犯的过错,要他认错,用功读书,对他说“你总要踏上你老子的脚步。我一生只晓得这一个完全的人,你要学他,不要跌他的股(丢他的人)。”每日的勉励,长期灌输,也笃定了其学习的志向。

2.读书可以医愚昧

胡适的几本书中,多次提到他因读书从拜神到无神的经历。他小时候读朱子《小学》中“形既朽灭,神亦飘散,虽有剉烧舂磨,亦无所施”,高兴的直跳,从此再也不怕地狱里的阎王、牛头马面、刀山油锅了;读到《资治通鉴》中范缜反对佛教的故事“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形和神的关系就像刀子和刀口的锋利一样;没有刀子,便没有刀子的“快”了;那么,没有形体,还能有神魂吗?)深得其理,从此以后,成了一个无鬼无神的人。放在今天看,好像这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当时那个封建迷信的村落里,一个十

一、二岁的孩子居然有如此想法,还敢于邀伙伴去庙里拆神像,可谓是惊世骇俗,这也影响了他一生的思想。在当今社会,迷信已经远离,可愚昧深藏于心,我们不拜神了,却拜养生专家、气功大师,信网上谣言、大V煽动,听风是雨,盲目从众,唯独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吃多少堑也不长一智,这样的愚也得好好医医。

3.人生谁不曾堕落

1908年中国公学闹出一次大风潮,一群学生为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毅然退学成立新学校,胡适在期间任教。一年后学校解散,少年人理想主义受到了打击。胡适家事也败坏,两个哥哥主张分家产,他自己不要家中产业(其实家中也没什么产业可分),加之母亲心爱的一个妹子和弟弟先后死了,自己也病倒。“在那个忧愁烦闷的时候,又遇着一班浪漫的朋友,我就跟着他们堕落了”。2个月内学会了打麻将、喝酒、逛窑子,整天打牌、连日大醉,醉酒还打了警察,被拘留看管,交了罚款……回忆起母亲的挂念、年少的梦想,在堕落中惊醒,悬崖边知返。正应了那句话,浪子回头金不换!少年谁人不轻狂,人生谁不曾堕落,不必为过去懊悔,也不必为失足自责,人生不过是跌倒了爬起来,再跌倒再爬起来继续前行。

4.思维决定你高度

人和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思想。你脑袋里想着什么决定了你的格局气象。胡适16岁的时候与同学们经历公学风潮,想着向学校公权争取修改校章的权力;17岁新学校成立担任教员,还任《竞业旬报》的编辑,发表了几十篇文章启发民智;20多岁赴美留学研究中国文学革命,探讨文学改革,提倡做白话文,提出新文学之8个要点:须言之有物、不摹仿古人、须讲求文法、不作无病之呻吟、务去烂调套语、不用典、不讲对仗、不避俗字俗语。陈独秀说:文学革命之气运,酝酿已非一日。其首举义旗之急先锋则为吾友胡适。余甘冒全国学究之敌,高张“文学革命军”之大旗,以为吾友之声援。反观自己,也近四十岁,现在脑子里头又装着什么呢?那些青春岁月又在想什么、做什么呢?不禁为之汗颜。所以,人生修炼,得从改装大脑开始,每天想着普渡众生,你就能立地成佛,每天想着柴米油盐,你就只能平庸度日,都是活着,但活法不相同,境界有高下。

第11篇:胡适

 胡适:中国公学18年级毕业赠言(1929年) ●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罢。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研究了。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竭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即为吃饭计,学问也决不会辜负人的。吃饭而不求学问,3年5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进少年淘汰的。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急需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方才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方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时间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书,30年读11万页书。

诸位,11万页书足以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可是,每天看三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四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自己。

再会了!你们的母校眼睁睁地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 胡适的婚姻与中国文化

● 朗学初

“胡适大名垂宇宙,小脚太太亦随之”,这是对胡适婚姻的精辟评价。自20世纪80年代始,内地通过对胡适等所谓右翼文人的反思,又给他们重新定位,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即胡适把中国思想文化从旧的变成了新的,古典的变成了现代的,所以其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地位又得恢复。当前研究界对其学术思想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可谓成果硕硕,然而却对其成为民国奇事之一的婚姻却未给予应有的重视。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几千年来回响于中国人耳畔的声音,在这貌似威严的声音伴奏下不知多少人蒙冤受辱,呼天抢地,痛不欲生而身首异处,然而“天”却将掩盖一切罪恶。“天命”既是统治者实施统治的手段,亦是传统婚姻制度的立足点,胡适的婚姻就是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胡适与江冬秀的结合就是始于双方母亲的包办而决定于上天。胡适13岁随其母到姑婆家与江母不期而遇。江母见胡适眉清目秀,聪明伶俐就提议结为秦晋之好。但胡母未许。其一,江冬秀长胡适一岁(1890年生)又属虎,不相匹配。其二,胡姓家道中落,与江家不门当户对。原来胡适家乡流行女大一不如男大十之说,并且以为女子属虎,性格就会凶猛强悍,难得贤慧。也许现在仍称不贤淑的女人为“母老虎”即缘于此。胡母一方面担忧江冬秀会给胡家带来祸患,同时又受封建门第思想的制约,而不愿高攀江家。所以这桩婚事暂时搁浅。江母“外交失败”,又推出媒妁,即胡适的本家叔叔进行游说(他是江冬秀的老师),他屡次向胡母宣传江冬秀的八字好,胡母便让他开来八字。命也算过,二人很合。但吉凶与否还要等待“天”的评判。在当时人们看来,如果二人相合,一段时期内胡家便会太平无事,否则就会祸从天降。而检验的方式为“胡母将红纸八字叠好,放在竹升里,摆在灶神老爷面前,同时还放了别人送来提亲的几个八字、然后就虔诚地等待上天的旨意。在以后的一段日子里,胡家事事顺遂,没丢一只筷子,没打碎一个汤匙,人丁兴旺,家畜肥壮。胡母便取下竹升,用筷子夹出一个八字,打开一看,是江冬秀的。这可谓“天作之合”。于是在1904年胡适、江冬秀由双方母亲做主缔结了婚约。

从始至终起着决定作用的还是神秘莫测、令人生畏的“天命”,胡适的终生大事就这样依据天意以近乎荒唐的方式确定下来。胡适所生活的时代已进入20世纪,然而其婚姻形成的基础却依然是“天命”,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命”意识在百姓的思想中是何等根深蒂固,甚至达到了左右人们命运的程度。胡适的婚姻是历代中国青年男女婚姻的缩影,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社会中,儒释道思想占据着主导地位,此外,墨家、法家思想亦有一定影响。这些思想纠结在一起,融化为中国人的血液,规范其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情感形态、心理状态等等。体现在胡适身上,既有儒家的仁义,道家的不争,又有墨家的兼爱。由于中国社会的主体文化始终是儒家文化,那么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皆为儒家的伦理思想为出发点和归结点,这在胡适的婚姻上体现得尤为突出。集中表现为“孝”与“信”。

胡适坚守婚姻最主要的是原因是为了母亲,出于至纯的孝道。胡母23岁守寡,主持家政,有着仁慈、温厚、勤俭、识大义能容忍的种种美德,并且给予了胡适至性至情的伟大母爱,这些都深深铭刻于胡适的心灵。因此,他对母亲十分尊敬,而又深感母恩无以回报。那么认可母亲包办的婚事,在他看来就是对母亲的恩情最好的报答。

胡适在给其美国女友韦莲司的书信与日记中,就曾讨论过“容忍迁就”与“各行其是”的问题。胡适认为“父母所信仰,子女虽不以为然,而有时或不忍拂爱之者之意,则容忍迁就,甘心为爱我者屈可也,其容忍也,出于体恤爱我者之心理,故曰:„为人的容忍‟。”所以胡适的婚姻,基本是“甘心为爱我者屈”的具体体现。他之所以这么做就是为了对他关爱备至的母亲。“在家庭关系上,我站在东方人的一边,这主要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非常好的母亲,她对我的深恩是无从报答的。我长时间离开她,已经使我深感愧疚,我再不能硬着心肠来违背她”这封信表明胡适对母亲的孝心“近乎基督教的原罪,这个罪是无论如何都赎不清的,和江冬秀结婚,只是赎罪于万一罢了。”(周质平《胡适与韦莲司:深情五十年》3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胡适之所以为长时期离开母亲而愧疚,是因为这有违于“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并且其母早抱孙子的愿望也因胡适求学一再推迟婚期,未能实现。所以他深恩难报的罪恶感,变化为母命难违的使命感。胡适在1918年5月2日写给他的至友胡近人的信中说:“吾之就此婚事,全为吾母起见,故从不曾挑剔为难。”胡适不但感到母命难违,同时也不愿伤害与之相关的其他人。儒家的仁爱思想表现在行为上是自律性的克制,在思想上则显示出儒家的富于理性的牺牲精神。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胡适如果追求婚姻自由定会以牺牲他人的幸福为代价,会祸及数家,而这都是胡适所不愿、不忍看到的。“今之少年往往提倡自由结婚之说,有时竟破坏已订之婚约至家庭之中龃龉不睦。有时其影响所及害及数家,此儿所不取”。从中可见胡适是十分重视家庭的和睦,并推己及人,不愿因违婚而影响相关家庭,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儒家思想具体的阐释。还应提及的是,胡适思想亦受墨家学说的浸染,他曾直言喜欢墨家的兼爱说。众所周知,“兼爱”就是不分亲疏,爱所有的人。墨家认为祸乱的缘由即是人们爱自己而不爱他人,彼此不相爱。胡适既爱母亲,爱与自己关系密切的人;也爱江家,爱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因此,不违婚约是儒家的仁爱和墨家的兼爱共同作用的结果。

胡适婚后,许多旧人都恭维他不背旧婚约,是最可佩之事,因为他们以此为大牺牲,胡适说“当初我并不准备什么牺牲,我不过心里不忍伤几个人罢了。假如我那时毁约,使这几个人终身痛苦,我的良心上的责备必然比什么痛苦都难受”。(胡适日记,1921年8月30日)我们没有理由说胡适写在日记里的话是违心的。在他看来,毁掉婚约,同当时许多新人一样娶了一位思想激进,才气横溢的新女性,她的光辉也无法驱逐心灵的阴影。履行婚约也许是痛苦的,那么毁婚带来的一定是更大的痛苦。

胡适的婚姻思想基础除“孝”以外,还有“信”。“信”即讲求信用,诚实无欺,也是儒家重要的伦理思想之一。就婚姻而言,虽系母亲所订,但信守婚约与否取决于胡适。胡适之所以能在1904至1917年漫长的13年的人生旅程中苦苦等待,憧憬琴瑟相得的美好未来,主要缘于“孝”与“信”。当胡适的家乡谣传胡适已在美另娶时,胡母在给胡适的信中要求澄清,胡适于1915年10月3日写了一封8页的长信,力辩谣言之无稽,其中说到“儿久已认江氏之婚约为不可毁,为不必毁,为不当毁。儿久已自认为已聘未婚之人。儿久已认冬秀为儿未婚之妻……”。胡适在“不可毁”、“不必毁”、“不当毁”的旁边密圈加点,以示其诚,由此可见他信守之意是何等坚定。

一般人都认为“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旧婚姻是不人道、扼杀人的天性的,这几乎成为历代文学作品的重要主题。胡适在上海读书时也曾对旧婚约制度给予否定,1906年他在《竞业旬报》上发表文章对传统婚制进行批评,这成为其当时文章主要内容之一。其小说《真如岛》中也有类似观点“早婚则男女皆不能自主,多有配合不宜,夫妻因而反目,坏处一”。

然而胡适留学后却对旧婚制流露出温和态度,甚至认为其中不乏合理之处。在认识上发生逆转。

首先,他认为旧式婚姻仍可成长为真实之爱情。这是他认可其包办婚姻与江冬秀结婚的又一真实原因。胡适的婚姻就“包办”而言,与几千年来多数的中国男性并无差别。不同的是:也许其他男性对包办婚姻的认同缘于一种惯性或是惰性,因为千百年来中国人就是这样过来的。胡适却不然,他是清醒的、理智的,曾经过了审慎的思考研究。他以为“订婚之后,女子对未婚夫自有特殊柔情。故偶闻人提及其姓名,伊必面赤害羞;闻人道其行事,伊必倾耳窃听;闻其有不幸事,伊必为之悲伤;闻其得意,则必为之称喜。男子对其未婚妻,亦然。及结婚时,夫妻皆知其有相爱之义务,故往往能互相体恤,互相体贴,以求相爱,向之基于想象、根于名份者,今为实际之需要、亦往往能长成为真实之爱情”。(《中国婚制》,《胡适文集·书信日记》33-34页,北京燕山出版社1995年版)胡适以为名份在旧婚制中是爱情的种子,在婚前萌芽破土,在婚后的互敬互爱中亦能长成参天大树。他将爱情婚姻与责任义务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明了旧婚姻主要特点。勿庸置疑,胡适的分析有其合理性。因为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就描写了相思的永长,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亦是刻骨铭心的爱之绝唱。但是也必须承认,胡适对旧婚制认识失之片面,对其泯灭人天性的一面是回避的。

也许胡适对旧婚制好感缘于其亲身体验。在他求学的13年中,对未婚妻江冬秀是既重“名份”又寄真情的,并对再三延长婚期心存愧疚与歉意。在1914年7月8日与江冬秀的信中写道:“适去家十载,半生作客他乡,归期一再延误,遂至今日。吾二人之婚姻亦因此延误,殊负贤妹。”并且胡适曾在寄给江冬秀的照片背后题诗云:“万里远行役,轩车屡后期,传神入图画,凭汝寄相思”。他还以《古诗十九首》的句子寄托“思君令人老,轩车来何迟”的感慨与思念,体现出典型的东方情调。

其实这种情调源于他东方人的情感形态,胡适留美7年中,在许多方面如政治思想,教育思想治学方法等受到西方的影响,但在家庭婚姻方面仍是赞同东方人。他在日记《容忍与各行其是》中写道:“于家庭之事,则从东方人,于国家政治之见解,则从西方人”。而东方人的家庭生活方式、心理状态是父(母)慈子孝,夫唱妇随,四世同堂,尽享天伦。这是胡适心向往之的。因此他在“得家中照片题诗”的末段写道:“图左立冬秀,朴素真吾妇。轩车何来迟,遂令此意负。归来会有期,与君老畦亩。筑室杨林桥,背山开户牖。辟园可十丈,种菜亦种韭。我当授君读,君为我具酒。何须赵女瑟,勿用秦人缶。此中有真趣,可以寿吾母”。这是一幅典型的体现着东方人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的图画:夫妻恩爱,琴瑟相得,长幼有序,母慈子孝,背山而居,种菜种韭。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致,表现出东方所特有的温馨安逸,怡然自得生活状态,流露出胡适无法摆脱的也不愿摆脱的东方情结。

我们知道,胡适曾提出过“全盘西化”的观点,那么他的这一人生理想是否与之相矛盾?其实不然。胡适深知对于西洋文化,我们不但理智上不愿全盘采取,事实上也决不能全盘采取,他是希望通过旧文化的惰力来历史地自然地折衷。胡适作为跨越新旧两个时代的人物,其文化思想上必然带有两个时期碰撞冲突又调和折衷的特征。而在家庭问题上对东方生活方式的眷恋与憧憬就化成其坚守婚约的内驱力。

其次,通过对中西婚制的比较,得出我国女子所处的地位高于西方女子的结论。他在日记中写道:“数日前余演说吾国婚制之得失,余为吾国旧俗辩护,略云:„吾国旧婚制实能尊重女子之人格。女子不必自己向择偶市场求炫卖,亦不必求工媚人之术。‟”在胡适看来,东西方女子地位的差别在于是否需要讨好男人,这不能不说是失之肤浅的。固然不能否认西方女子在社交中的处境有其卑微无奈的一面,但毕竟其有学音乐、舞蹈和与男子交往的自主。其实中西方女子的地位并无本质之别,与其构成差别的却是高高在上的男性。

总之,胡适对于封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如缠足、节烈贞操、迷信、嫖娼等深恶痛绝,在许多文章中加以批判,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愤激之情溢于言表,甚至对于律诗也一概否定。然而对于旧的婚制却有所偏爱,虽其见解不乏合理因素,但却未能揭示其罪恶的本质,这不能说是其思想的局限。

自古道“道不同、不相谋”。的确,无论是君臣、朋友,还是夫妻间感情的维系主要依凭的是“道”。

胡适夫妇虽然兴趣、爱好、知识水准有天壤之别,但在人生理想和人生态度上却有其本质性的一致。这就是他们互敬互爱,白头偕老的根本原因。 首先,他们都是无神论者。自古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就存在“有神”与“无神”的差别,这种对立思想广泛地体现于中外思想文化中。

其实胡适也并非是天生的无神论者,他也经历了由拜神到无神的转变。胡适的父亲是无神论者,但在胡适三岁时就已去世,胡适的母亲及家中其他女眷都信神,胡适小时也曾加入到他们的行列。后来他读到了司马光《资治通鉴》中引的范缜的《神灭论》,“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也。神之于形;犹利之于刀。未闻刀没而利存,岂容形亡而神在哉?”从此胡适接受了无神论,并坚信这一学说。(留美后曾动摇,但最终放弃当耶教信徒要求)所以面对矛盾复杂的传统文化思想,胡适并不盲从,由此他也养成了刻苦学习爱动脑的习惯。

尤为可贵的江冬秀也是无神论者。胡适曾夸奖她:“不迷信、不看相、不算命、不祭祖先。她的不迷信在一般留学生之上”。(《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总之胡江二人一致信仰的构筑了其婚姻的基石。此外,他们还有共同的人生理想:不做官。

官本位思想在中国有十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方“以商立国”,中国恰好相反,“以农立国”。封建王朝长期实行“重本抑末”政策,致使商人地位低下。并且在中国四千多年的专制政治中形成了君贵臣贱,官贵民贱以及等级森严的官本位和特权制传统。中国专制政体主要靠庞大的官僚机构来支撑,并且对官吏的选拔尤为重视。所以官在中国有着极高的地位,中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多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作为衡量人生价值实现的尺度。而胡适夫妇对这一落后的传统思想是摈弃的,对升官发财,富贵荣华的中国人心仪神往的人生道路是否定的。

胡适在回国之初就在文章中反复表明远离政治,不做官的态度。他曾说:“二十年不谈政治,二十年不干政治”。他也向同事们建议致力于研究和解决最基本的有关中国知识、文化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有意识地为中国打下一个非政治的文化基础。可见胡适首先重视的是学术而非政治。

江冬秀对仕途的厌恶要比胡适强烈,不问政治的决心也更为坚定;胡适1938年任驻美国大使后,曾在信中表明态度。“现在我出来做事心理常常感到惭愧,对不住你。你总劝我不要走上政治路上去,这是你的帮助我。若是不明大体的女人一定巴望男人做大官。你跟我二十年,从来不作这样想。”(1938年11月24日信)还曾说:“我只能郑重向你再发一愿:至迟到战争完结时,我一定回到我的学术生活去”。(1938年7月30日信)江冬秀作为一个旧式女子能有此迥异于世俗的胸襟见识,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她在给胡适的信中说:“再不要走错了路,把你前半身的苦功放到冰泡里去了,把你的人格、思想,毁在这个年头上。”1947年蒋介石力劝胡适出来参加政府,江冬秀临送胡适上飞机时还郑重叮嘱:“千万不可做官”。以往中国男性多想进入仕途,求取功名,光宗耀祖;而女子也希望男人做官,实现夫贵妻荣的梦想。而胡适夫妇的价值观却与这一传统观念相背离,这是十分令人感佩的。

此外,胡适夫妇间互敬互爱,表现出对中外文化中进步思想的发扬与融合。首先,江冬秀是位理想的贤内助。“三从四德”的旧式教育没有扭曲她的人格,她继承了中国妇女勤劳、宽容、坚韧的美德。她善于烧菜,会做胡适最爱吃的徽州锅和徽州“塌裹”(馅饼)并且总是为丈夫预备好宵夜点心。她不但在生活上对胡适关心体贴,在精神上更给以理解,表现出从

容豁达的心胸,几乎对有关丈夫的男女间的传闻一笑了之。并且参与了胡适与韦莲司书信的整理工作。

胡适也非常尊重夫人的人格与精神,不但在其人生定位上听取太太的意见,而且在日常生活上对妻子也从不含糊。胡适说:“久而敬之这句话也可以作夫妇相处的格言。所谓敬,就是尊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尊重对方的人格。要能做到尊重对方的人格,才有永久的幸福”。(《胡适之先生晚年谈话录》)其实,他的这种思想一方面是儒家的仁、墨家的兼爱的积淀,同时也表现出较浓厚的基督教的精神情绪,其中最明显的就是平等意识。因此,胡适并不以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一生获得36个博士头衔而凌驾于夫人之上。他在学术研究中把孔子与诸子并列,在生活中也把自己与妻子置于同一水准,即都是有着独立人格与精神的人。

总之,我们有理由认为,胡适先生的成就与其幸福的无后顾之忧的家庭有密切关系。所以唐德刚说:“国人一提到胡适之的小脚太太似乎都认为胡博士委屈了,但是有几个人能体会到,他是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里,„三从四德‟的婚姻制度中,最后一位„福人‟”。

(《中华读书报》2002年10月24日)

日记分类:我的首页 写日记 管理日记 胡适研究 数字艺术 人文历史 旅游地理 影音天地 东邪西毒 杂文集锦

我目前共有 41 篇日记 >

胡适的36个博士头

胡适(1891年-1962年),字适之,安徽绩溪县上庄村人。在上世纪中国文化人的心目中,胡适真正算得上是一位声震全国、大名鼎鼎的人物了。

胡适之所以受到人们如此的追捧,除了他为人谦和,一生涉猎广泛,著述等身,令人叹为观止外,还因为在他一个人的头上,竟然戴了36顶博士帽,这不仅堪称“中国第一”,就是在世界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1910年(清宣统二年)7月,19岁的胡适前往北京,参加了第二批”留美赔款官费“考试,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

同年9月,胡适赴美进入康奈尔大学学习。

1916年11月,胡适顺利通过哥伦比亚大学的哲学和哲学史初级口试、笔试,取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而他的博士论文——《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史》,则早在这年的8月就已经开始准备了。这篇论文长达9万多字,胡适花了整整9个月的时间才写完。1917年5月22日,胡适参加了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

按照哥伦比亚大学的规定,每位“博士候选人”都必须向校方呈送论文副本100本。为拿到博士学位,胡适开始忙着安排起自己的论文出版事宜来。然而就在此时,他的老乡,安徽怀宁人陈独秀却发来了一封电报,催促他尽快回国。

原来,此时国内的新文化运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胡适留美期间,曾经给《新青年》杂志投过几篇稿,倡导文学改良,一时间成了新思潮中的一员大将。给他发电报的陈独秀,刚刚被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聘为文科学长,经他力荐,蔡元培决定聘请胡适担任北大的教授。胡适接到电报后,顾不得博士论文的出版,也顾不上博士学位还没有拿到手,便决定立即回国。

由于博士文凭迟迟未能拿到手,在国内学界和政治界长袖善舞的胡适,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1927年初,胡适在伦敦出席完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后前往美国,希望能解决掉困扰了他多年的“博士文凭问题”。到达纽约后,他没有亲自办理这件事,而是委托了一位叫作沈有乾的朋友,替自己将已经印好的100本论文交给了母校———哥伦比亚大学。经过如此周折,胡适才总算正儿巴经地戴上了自己的第一顶博士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

在耗时10年、终于成了名副其实的“胡博士”后,一顶顶博士帽便接二连三地朝着胡适“飞”了过来。

1934年12月,胡适由北平赴香港讲学,香港大学于次年1月授予他荣誉法学博士。1936年9月,胡适应邀出席哈佛大学300周年校庆大会,并以“中国的印度化:文化借贷的专题研究”为题发表了演讲,会上他接受了哈佛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同年,胡适还接受了美国南加州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这样,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胡适就一下子戴上了4顶荣誉博士的帽子。

1938年9月,正当国内对日抗战硝烟正浓之际,胡适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驻美全权大使。胡适在美国进行了大量抗日爱国的外交活动,使中国的抗战赢得了美国朝野的普遍同情。伴随着这位“书生大使”日益增长的名气,美国和加拿大的不少大学也纷纷邀请他作演讲、授学位。

1939年6月6日,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举办的毕业生宴会上发表了演讲,并接受了母校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7天之后,胡适又接受了芝加哥大学授予的名誉法学博士。这一年,胡适因为生病后不能远行,还辞去了3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

1940年3月,胡适在一封家信中写道:去年得了两个荣誉学位,今年可得8个,连同以前的,总共有13个荣誉学位了。这年6月,胡适连续得到美国8所大学授予的8个荣誉法学博士,这8所大学分别是:韦斯尔阳大学、杜克大学、克拉大学、卜隆大学,耶鲁大学、联合学院、柏令马学院和宾州大学。至此,胡适的荣誉博士头衔已经有13个了。不过,“爱惜羽毛”的胡适也曾对此“自嘲”过.他说:“这些玩意儿毫无用处……一个是4年苦功得来的,13个是白送的。”

1941年1月20日,胡适前往华盛顿参加罗斯福第三次连任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他后来说:“为了这一次典礼,我却牺牲了一个荣誉博士的头衔。因为那天正好有一个学院邀请演讲,并且赠送我此项头衔,我因贪看罗斯福总统就职而放弃了这个机会。”不过这一年,胡适还是得到了7个荣誉博士,分别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森林湖学院、狄克森学院、密特勃雷大学和密达伯瑞学院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以及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和多伦多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

1942年,胡适又迎来了自己接受荣誉博土的“高峰期”。这一年,他共获得了美国10所大学授予的荣誉博士学位,其中有2个是荣誉文学博士学位,授予的学校分别是达脱茅期学院和纽约州立大学;其余8个均为荣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的学校分别是俄亥俄州州立大学、罗切斯特大学、奥白林学院、威斯康辛大学、妥尔陀大学、东北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和第纳逊大学。

自胡适1938年9月就任驻美大使开始,到1942年8月卸职为止,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胡适总共接受了27个荣誉博士,占到他一生中所领荣誉博士的70%以上。

胡适接受的最后几个荣誉博士分别是:1943年美国柏克纳尔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1945年英国牛津大学授予的荣誉法学博士,1949年美国柯鲁开特大学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1950年美国克莱蒙研究所授予的荣誉文学博士。

1959年7月,胡适飞赴美国檀香山出席夏威夷大学主办的东西方哲学研讨会,夏威夷大学授予他名誉人文学博士,这是胡适一生中所接受的最后一个荣誉博士头衔。

胡适一生获有35(36)个荣誉博士学位。时间跨度从民国24年 (1935年)至1959年。按学科分:法学24个,文学9个,人文学 1个,不明学科1个;按国家和地区分:美国31个,加拿大2个,英国1个,香港1个。

胡适所获荣誉博士名录:

1935年 香港大学 法学博士 1936年 美国哈佛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南加洲大学 文学博士

1939年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芝加哥大学 法学博士

1940年 美国韦斯尔阳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杜史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克拉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卜隆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耶鲁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联合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柏令马学院 X X博士

美国宾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1年 美国加州大学 法学博士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森林湖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狄克森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密达瑞学院 法学博士

加拿大多朗多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佛蒙特州大学 法学博士

1942年 美国达脱茅斯学院 文学博士

美国第纳逊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 文学博士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罗却斯德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奥白林学院 法学博士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妥尔陀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东北大学 法学博士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 法学博士

1943年 美国伯克纳尔大学 文学博士 1945年 英国牛津大学 法学博士 1949年 美国柯鲁开特大学 文学博士 1950年 美国克莱蒙研究院 文学博士 1959年 美国夏威夷大学 人文博士

发表于2006-06-28 13:27:41 94 人阅读 0 条评论

 1918年7月20日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胡适

1918年7月20日,胡适在《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上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文章说:现在舆论界的大危险,就是偏向纸上的学说,不去实地考察中国今日的社会需要究竟是什么东西。

第一,空谈好听的“主义”,是极容易的事,是阿猫阿狗都能做的事,是鹦鹉和留声机都能做的事。

第二,空谈外来进口的“主义”,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一切主义都是某时某地的有心人,对于那时那地的社会需要的救济方法。我们不去实地研究我们现在的社会需要,单会高谈某某主义,好比医生单记得许多汤头歌诀,不去研究病人的症候,如何能有用呢?

第三,偏向纸上的“主义”,是很危险的。这种口头禅很容易被无耻政客利用来做种种害人的事。现在中国的政客又要利用某种某种主义来欺人了。罗兰夫人说,“自由!自由!天下多少罪恶都是借你的名做出的!”一切好听的主义,都有这种危险。

为什么谈主义的人那么多?为什么研究问题的人那么少呢?这都由于一个懒字。懒的定义是避难就易。研究问题是极困难的事,高谈主义是极容易的事。

现在中国应该赶紧解决的问题真多得很。从人力车夫的生计问题到大总统的权限问题,从卖淫问题到卖官卖国问题,从解散安福部问题到加入国际联盟问题,从女子解放问题到男子解放问题……哪一个不是火烧眉毛的紧急问题?

我们不去研究人力车夫的生计,却去高谈社会主义!不去研究女子如何解放,家庭制度如何救正,却去高谈公妻主义和自由恋爱!不去研究安福部如何解散,不去研究南北问题如何解决,却去高谈无政府主义!我们还要得意扬扬夸口道,“我们所谈的是根本解决”。老实说罢,这是自欺欺人的梦话!这是中国思想界破产的铁证!这是中国社会改良的死刑宣告!

 东邪西毒,时间给爱情的挽歌 始终觉得,王家卫的电影中《东邪西毒》是最让人心动和心痛的一部,就像它的英文名字《时间的灰烬》一样,有百年孤独的味道。

虽然是取自金庸的《射雕英雄》第一章的名字,但是除了几个如雷贯耳的人物的名字之外,它恐怕与《射雕》再无半点瓜葛了。影片中既没有铁血丹心的豪迈,也不见忧国忧民的情怀。它彻头彻尾,不过是一首关于时间和爱情的挽歌罢了。

影片以西毒欧阳锋的独白贯穿始终,空洞寂寞的声音,回响在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没有明确的时间、地点和事件,没有强烈的爱恨情仇,在无穷无尽的回忆里,只有毫无起伏的声浪在陈述所有的故事。一切的一切,都仿佛是一张张褪了色的照片,随着暮色的夕阳和晚风,一页一页再次翻过。其实无论曾经多么惊心动魄或者荡气回肠的种种故事,到头来再看只不过是浮生若梦而已。

再炫目的美丽也会苍老,再浓烈的激情也会淡却,再璀璨的青春也会凋谢,一切的爱恨情仇,只有在人的记忆里才会鲜活。东邪永远记得家乡的那朵\"桃花\"和潺潺的溪水,即便是他喝了\"醉生梦死\"酒忘记世事之后,眼前仍然是那幅美丽的画卷,那就是他心中的桃花源,其实海上未必真有一座什么开满桃花的小岛的。孤女为了救弟弟,几乎在西毒的门前坐了一生一世,信念在她那里,已经固化为一种执着和一种生活。

时间既是爱情的杀手锏,也是爱情的试金石。有些时候,曾经拥有就已经是天长地久了。欧阳锋说:当你无法得到一个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一直记着她。为情所困的慕容对欧阳锋说:\"如果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你,你最喜欢的人是谁,请你一定要骗我,无论你心里有多么的不情愿,也请你一定要说,你最喜欢的人是我。\"其实许多时候,我们要的,只是这种自欺欺人的美丽的答案罢了。

相爱、背叛、猜忌、错过、别离、重逢,众生在茫茫人海中随波奔涌,滚滚红尘里苦苦挣扎。在时间的灰烬里,爱与不爱,恨与不恨,一切都淡如烟尘。

第12篇: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

谈《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

前日有幸,听到语文老师谈,胡适《容忍与自由》,期间不乏老师自己对这些耿耿君子的无限钦佩之情,但更多的讲的是胡适之容忍与自由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深有体会。我课下果断找到原文细心拜读。

我认为,他提到的四恶必杀,和他自己理解的一样,多少有些绝对。因为不能将名族的文化觉悟,归结于几步旷世著作。无神论,也或有神、有鬼终究是个人心理能力的表现,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保持自己的文化经典的虔诚、绝对信服,这一点从根本上讲是没有错的。从这一点上讲,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体现,而某些人刻意的要将自己的什么什么论强加于民众,迫使他们觉醒,这多少有点强人所难。除非是将《天演论》、《马克思》思想,自然地传向民众。而不是在所谓文化先驱报纸、期刊上发表一篇自己的所谓理论,然后以文化人的姿态将同意的民众化为进步着,将另一类归为迂腐。

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人,合法、合理的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本身就是自由实现与否的一种标准。胡适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正是以这种自由、博采、大胆革新的姿态,北大招进许多有着新思想,新潮学的年青一代,正是这些人,将更广泛意义上的自由推向了更远,这是我讲的一点对于自由的观点。

当下,由于各种不当的行为,对于传统的道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为什么总是有路人,看到年轻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视而不见,为什么总是有滑到的老人面临生命的危险,却总是无人问津。这些路人、旁观者,难道不受良心的谴责吗?在这种情况下救人与不救人确实是一个人的自由。老吾所老,幼吾所幼,这种传统道德的呼声,在这种所谓的自由的环境下竟然是那么的无力。

同样的事情,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之时,民众竟然自愿拿出家传金器,结婚戒指,甚至养老金等。出来与国家共患难,好多人讲难道中国人没有韩国人觉悟高吗?难道我们真的已经道德沦丧到受人发指了吗?

两种自由的抉择,两种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胡适先生讲自由,应该讲清楚,那些情况下应该自由、那些情况下不应该自由。比如说老人跌倒的时候,救人是必须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万一遇到碰瓷怎么办),说不定正是他对于自由的定义太自由化了,误导了我们呢,呵呵。当然如果一个名族要真的将这些道德也法律化,不自由化。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即将沦丧的名族,必定是一个,即将迫切需要给每一位民众大脑都植入一种道德芯片的民族。

韩寒讲,\"自由就是自己还有一张嘴,能在理智的情况下说出心声、自由就是自己还有一双脚,在即使不能动的情况下,也能随心所欲、自由就是你还相信我、我还相信你。\"对啊,我觉得自由的前提就得是信任--------对自己价值观的信任、和对社会、对他人的

信任。

讲完自由再讲容忍,就一切简单多了,胡适先生总是鼓励年轻人,大胆的假设,小心去求证、包容不同观点。这是两种姿态。学术研究对于浮躁、势力是丝毫不能容忍的。但是新思想对于假设的程度是没有容忍上限的。学术上是这样,胡适先生在为人方面更是堪称模范,且不谈,面对众多优秀女子的痴心追求坐怀不乱。她在家庭方面颇多忍让,虽有“妻管严”之名,但家庭十分和睦。但是对于妻子反对他资助学生一事,他也是毫不留情的不予忍让。他即使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就任驻美大使期间,也是拒收俸禄。不是他真的不需要,而是仅仅是想为国家节省开支。对于艰难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容忍力,但对于帝国主义对于国家主权的侵犯却坚定地说“不”。从他这种行径上我想我读到的是:“容忍可以,但得看是什么事,具体事,具体说。我可不是对于所有的事都能理智的去容忍的。”

我喜欢韩寒,不是因为有权威人士说,韩寒身上兼有鲁迅和胡适的品质,而是我自己读到的:他总是能将容忍与自由把握的很好,即使有些事情他真的做的不好,但就跟我们讲容忍一样-------人无完人我还是喜欢他。胡适什么都做得很好,但总觉得神交过似的,还是很有距离。立做榜样倒是可以,立做偶像却是很难谈及。

通读《容忍与自由》全文,胡适先生看似从学术的角度讲了自由、容忍。实则结合他的一生,这本身就是他自己,为人、价值观、处事态度的一种综合体现。中国人总是喜欢立起一个又一个模

范,用他们的行为做标准。如果你也赞同这样,那么请在在自由思想的前提下,将胡适先生立为自己的模范,终生效仿之。

以上是我自己读完本文联想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和感悟到的一点观点,多有青涩狂妄之意,还望不要见笑。

11级物信系电信一班

乐鹏

2012年5月26日

第13篇: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的母亲在他的生命中充当了两个角色----严父慈母,事实上我们的生活中,母亲也充当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慈母,一个是严师。

胡适对于母亲的理解是他的母亲嘴边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她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慢慢地耐心地教会胡适怎样学得好脾气,学得待人接物要和气,要能宽恕人,体谅人。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慈母也是这样的,耐心地教你怎样学习,直到懂得,只是你总是认为这不是爱,视而不见,你一直认为爱像空气一样,让我们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可看了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细细地去观察母爱在何处,在何方,也许就在你的身边,在细微处。

胡适没有父亲,母亲即是慈母,又是严父。胡适在《我的母亲》里写道早晨他总是第一个到校,预习好课文,再回家吃早饭,母亲把胡适的学习管得很好。当胡适做错了事,在人静时,母亲会先责备胡适,再用行罚,罚跪等方式,无论怎样痛,都不许胡适哭出来。

俗话说:“打是亲,骂是爱。”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历过打、骂,即使不是经常,但也刻骨铭心,记忆深刻。也许你认为打是痛苦的,但你不知道母亲的心里也饱受折磨和煎熬,母亲的心里也曾犹豫我该不该打,不打会让孩子将错就错,打了孩子才能使孩子不走上歪路,才能在真实的生活里健康成长。打完后,母亲也曾自责过,哭泣过,只是我们不理解父母。而胡适在14岁离开母亲,一直感受到母亲的这份爱,正是这位母亲的严格成就了一位名人。

在生活中,母爱伟大而又平凡,正因为爱的细微处,才显得温馨、珍贵、美丽。

第14篇: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有所说法耶,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须菩提白佛言:弗也,世尊,如来无所说法。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

大抵人都有这么一个心理上的规律,就是虽然自己经历过的事情,但事后回想的时候,已经跟当时的感觉不一样了。这是身在局中和身在局外的区别,也是感同身受和切肤之痛的不一样。所以,以胡老先生当时的地位年龄,虽然想尽力去体会年轻人的处境,结合自己曾经的经历,做到感同身受,来给他们一些有用的建议,但是建议的是否有用却最终还是要看听他讲座的人的自身领会了。所以尽管胡老先生说了一些对的,有益的,应该的话,却未必是有用的话。时过境迁,现在的环境与当时显然已经有很大区别了,这些话读起来,却还是有些有益的可以供人领会理解的,尽管他说的方法未必有用。

人应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有趣的创造了,也许我们可以不信上帝创造了人,但显然的是人的产生是被动的,而不是人类自己设计和规划的。上百万年前的猿人们并不曾设计如何才能变成今天的人,但他们因为总总原因终究走到了今天,达尔文说是因为自然选择的结果,新的研究成果也许会有其它说法,但不可否认的是,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冥冥之中有着某些看不见的手在支配的。一个人的自身的发展也是如此,自身已经成形的性格、爱好、行为习惯等等内因,在环境的作用下形成了一种互动,这种互动伴随着内化和顺应,相互加强,最终变成了今天的样子,这个进程往往不会因为一段讲话而就发生重大改变的。而人的有趣则在于人们在某种程度上是自由的,是可以主宰自己的,即有自由意志,但很多时候又是由不得你选择的。

胡先生希望告诉毕业生们在踏入社会后如何学习的问题,如何坚持曾经的梦想。胡先生没有像过去和现在的许多教育者一样,简单的去说许多应该,正确的格言,因为他明白,有个东西,它的名字叫现实。基于对现实的理解和尊重,所以胡先生设身处地的对毕业生毕业后的处境假设了几种情况,然后提出了应对的方法,他希望他能够告诉这些毕业生在未来的日子里,要做些什么,怎么去做。但是我们也可以设身处地的想,当时的毕业生毕业后,因为生存的压力,或者因为其它的各种事情,人事匆忙,也许许多人都很少还记得他给的这些叮嘱了。在那个混乱的年代,即便有些人记得,而实际进入社会后,却发现有许多情况是他给的药方所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渐渐的,他们还是迷茫了、困惑了,最终该如何还是如何了。就像人们并不会因为读了四书五经就全变成了书中要求的君子了。这一点以胡先生当时的学识想来也是明白的,所以他设想了一些现实场景,但是参禅毕竟未到究竟处。所以今日读起来,却总觉得有些不够。而究竟该是什么样子,胡先生说的是彼时的事情,彼时的事情已成往事,不必复议,就谈谈此时的事情吧,谈谈当下。

如果说那时候还是一个知识相对匮乏的时代,现在恰恰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只要有一个计算机,一根网线,就可以阅读到海量的信息,可以调查到大量的资料和文件,而对于社科类的研究来说,网络和各种的图书馆,书店的存在,使所需要的资料包括调查也往往可以在这个市场经济里以相对容易的方式拿到,读后感《胡适对毕业生讲话读后感》。 所以,对于很多人的学习来说,其实学习条件只是一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时间的分配和自己的意愿。而意愿的问题却是胡老先生所忽视了的。如果一个人就是不愿学习,再好的方法又当如何,胡老先生没有说,而这也是此时与彼时不一样的地方了(其实当时的大学生就真的这么的热爱学问、真理么,存疑吧)。当毕业N年以后,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如何去获得一个好的学习环境的问题,而是N年后的此时,还是否能有彼时的心。

要学习,首先是要有学习的意愿。一个将要毕业的人,虽然还是青年,但也是一个成年人了。在未来的不久的时间里,他将成为社会中的某个角色,还会是一个家庭里的丈夫、父亲或者妻子、母亲,他将面临许多的责任,他还不得不去努力的生存。除此之外他还将发现许多或许曾经未曾遇到的欲望和困惑。他发现了名和利是多么的有吸引力,那么多眼花缭乱的花花世界,是自己以前没有见过的或者没有能力去玩过的,他还得整天为许多工作中生活中的琐事去烦恼,而这一切都是由不得人的。这些事情日复一日的迎面而来,最终在某个时刻才发现,时光已经打磨掉了这个人曾经的模样,或许会有梦想失去的惋惜,但谁又能说不会有今是而作非的感觉呢。而这就要看是否还能坚持当年的追求了。

坚持曾经的追求的前提是我们假设曾经的追求是对的,而现实最喜欢开的玩笑是,让你某天发现曾经的追求是不切实际的或者是错的,从而顿有一种今是昨非,要改邪归正的冲动。于是在这场梦想与现实的争斗中最终现实战胜了梦想,就像曾经的许多基因变异的出来的怪物被自然法则消灭掉一样。而之所以有些梦想和追求最终实现了,只是因为他们顺应了现实,没那么离谱。

所以基于以上的理解,我们要做的和能做的是什么呢,既不是刻意的去寻找问题,也不是刻意的去塑造自己的兴趣。更没有必要去刻意的坚持某种理想吧,因为就是最顶尖的数学家也无法去模拟出未来的世界,去辨别理想和狂想的区别。我们能做的是生活在当下,让自己更随性一些,让心更开放一些。一个人生下来就是有好奇心的,人们总喜欢去问一个为什么,总有一种追求因果关系的冲动。这是本能,是自然的赐予,所以即使不用去刻意问问题,问题本来就在那。我们要做的只是去寻找答案,用理性和逻辑去找出别人曾经给出的错误的答案,如此就可以了。业余的兴趣也是不需要塑造的,一个人,有钱,没有生存的顾虑,有闲,总会滋生出许多的业余爱好来,这种“无事生非”也是天性。而至于是什么爱好,总是要跟一个人的性格、观念、和生性的偏好有关系的。至于梦想和追求,需要的不是坚持,而是如何通过积累对现实的知识和经验,去修订曾经的梦想和追求。因为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实际上并不是一个很容易回答的问题,知道的人似乎本来就知道,而不知道的人也很难通过思议而得,这需要反省和领悟。

六祖云“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习和追求,目的是让人变的更完善,这也是教育的目的。而人之所可以被完善,教育之所以能教育,这是因为种子早已埋在了在此之初。

第15篇: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我的母亲》读后感

胡适对母亲的爱满溢于全文,这是读后的最大感受。虽然作者的笔调很平实,并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与歌功颂德,但是正是因为它的平实,所以才令此篇散文的光彩持久、柔和。

文章起初,作者将一些童年趣事记忆起来,并将自己作为“先生”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让读者颇觉有趣与熟悉。小孩子总是有那么一个心理,虽然大人们总觉得他们小爱开他们的玩笑,可是在小孩的心里自己却是很成熟的。而作者写他小时候的童年趣事则是为了给下文母亲的出场作铺垫。

母亲对“我”的管教,不仅是严格的,也是慈爱的。

“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叫我披衣坐起。我从不知道她醒来坐了多久了。。。。。。十天之中,总有八九天我是第一个去开学堂门”,从这便可知道母亲对“我”的严格与母亲生活的艰难,作者从来都不知道母亲什么时候醒来坐在床前多久,可见母亲虽然仁慈温和、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可是在后母兼后婆的身份下,她的生活比一般封建家庭主妇更加地艰难。因此,儿子就是她的精神与生活的寄托,更是未来的希望。而在她看来,儿子踏上丈夫的脚步就是最理想的。

母亲对作者的管束最严,“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打我一下,我做错了事,她只对我一望,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便吓住了。。。。。。无论怎样重罚,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回家再关上门好好地教育儿子,这给“我”留足了尊严与脸面,并不是像其他家长一般喜欢在外头教训孩子,给别人看给别人听,以示自己管教的严格。

母亲虽然严格,可是在她心里面却是包容着千千万万的疼爱。有一次“我”害了翳病,母亲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她便真的用舌头舔“我”病眼。在当时她根本就没有考虑后果,也没有担心病菌会不会传染给自己。

作为当家的后母在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的时候,总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就算受了多大的委屈多少的脸色,都不曾与他们脸红、吵嘴、闹气,只是再也无法忍受得了就悲泣,让矛盾暂时地和缓下来。

因为作者从心底里同情与心疼母亲,所以他说,“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是的,打和骂还只是躯体上的疼痛,可是纠结在心里的难受是会让人发疯的。

虽然,母亲待人是最仁慈最温和的,但是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是绝对不允许的。譬如那次五叔对母亲的污蔑,“母亲气得大哭,并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从这可见母亲的刚气与对名节的忠贞。

从这些作者对母亲的回忆可见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多么地深沉与难忘。作者还说,“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从这便可知母亲在作者心目中的形象与份量。

爱,这是世间最美好的东西,是我们感情中最最宝贵的发自内心的情感,是我们生命中完整的一部分。如果一个人缺失了爱,那么他的人生就会有无限的遗憾与不堪。很开心能在胡适平实的笔调中见识了世间伟大母亲的一种,这使我更加地珍惜、感恩现在的生活与所拥有的一切。

第16篇:胡适散文读后感篇一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1

今日重阳节!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2

大家对胡适此人一定比较熟悉,他1891年12月17日生于安徽绩溪,卒于1962年2月24日,是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笔名天风、藏晖等,其中,适与适之之名与字,乃取自当时盛行的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典故。他是一位敢于挑战权威言论的文学家,他对孔子和儒家思想等各种言论有着自己独到的看法和理解,在这本书中,我们看到了这位在中国近代史中标新立异人物的许多特别之处,不管是写作手法,还是事件人物选材上都与众不同,他用那朴实无华、简单真实的语言文字,真正诠释了平等、民主、自由的共和理念,他完成了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且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新主张,为新文学形式作出了初步设想,开出了一条新的道路。

书中我最喜欢的文章是《差不多先生传》,作者用极其新颖、幽默的语言,从侧面真实讽刺了当时中国的阴暗面,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叫差不多的人的故事,“差不多”认为“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他在学堂时认为山西同陕西;在钱铺认为千字差不多就是十字;就是在临死前依旧认为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不必太认真……这个故事着实令人吃惊,但这确实是当时的中国社会人们的思想,作者胡适只是用特别的语言真实有力的抨击讽刺了这些,他的言论当时遭到许多人的回击,但他却从未停止过对中国社会思想的改变,虽然这种改变只是微不足道,但其实大大推动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着实是一位令人敬佩的作家。

对胡适和他的文章有了一定了解后,我对写作文的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写文章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真实,一定要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的文章才有意义,接着还要做到新颖,这样才能让读者有阅读兴趣,能够去看自己的文章,还要有自己的思想,不能总是去模仿别人,当文章真正做到这几点是,我们也一样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令人敬佩的作家。

胡适散文读后感篇3

借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是因为他是新文化运动的领头人。所以我想看看先驱是如何写文章的。看胡适的文集的时候,我还真的不曾留意那些曾经扣在他头上的无数的光环。

“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治学严谨是我对他的一个最初的印象。

“卖药游方二十年,人间浪说小神仙。于今回向人间去,洗净蓬莱再上天。”这是他四十七岁生日的自嘲。胡适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的一生珍视思想甚于世俗声誉。他的眼中,人要自由,要解放自己。心中怎么想,手上的笔就怎么写,发自内心即可,并不需要把读者捧来捧去。所以在他的文章中,我睁着双眼看不到意境,就像在聊天室里你一句我一句的感觉。因为他并不刻意加工文字,虽无三分美,却有七分真。“月光下的老槐树,落英缤纷的秋山,柳岸花堤,青山处处,绿水长流……”以上是我加工的,在胡适的文章下,不会有如此美好的意境,但又确确实实是他所写。毕竟现实在眼里,浪漫在心中。呵呵,不知道胡适先生写那些文章的时候,心里又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要我说出对胡适先生的感觉,我想他应该是一名“文坛的守望者”吧。

第17篇:胡适散文《我的母亲》读后感

今日重阳节!

爸爸不到七点电话询问我“中午回家吃饭否”尽管我没有睡醒,白天还有好多闲事,但是我还是毅然答应父亲回家。爸爸高兴地嘱咐我勿忘带“菜刀”回去,他给我们磨磨。他老人家磨得哪是刀啊......这个世界最终真心关心你的人只有自己的爸妈!

九九重阳父母节,登高插庾年己衰。

浩浩江水千尺深,谁人报完哺育恩?

日月星辰似流滢,少小轻狂游子心。

古人教人尽孝道,敬上蟠桃以慰心!

借此佳节之际我感谢您:父亲、母亲,您的笑颜似灿烂的阳光照亮了我的世界,您给予我的安慰和鼓励支持我度过一切艰苦,儿子一定会孝敬你们二老,同时为天下所有的老人们送上一句祝福,写下您的动人诗篇:祝他们心旷神怡,安康幸福,健康永久,快乐同在!

胡适的父亲在他五岁过世,他母亲23岁时守寡,承担者操持家务和抚育子女的重任。作者着重描写的就是与母亲相依为命的童年经历。

胡适开篇并没有直接写母亲,而是写自己童年中的几件小事(前后跨越九年),看似无意,实则为下文写好母亲做铺垫。当顺势转为正题,选取几个与母亲有关的重点事例作陈述,以委婉平实的言语描述了母亲爱子情深、教子有方、气量大、性子好、代人仁慈、温柔又不失刚气的情怀与个性,将一中国传统农村典型寡妇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篇尾点明母亲是影响自己的性格及人生道路的第一人。

全文脉络层次,清洗分明,文字文笔流畅明白如话,娓娓道来,感人至深。

更能使我们理解到当时,母亲含辛茹苦教子成龙的追求,又写出大家庭环境作为后母维系家庭关系的不易,表达了爱子对母亲的深深敬意和绵绵无尽的怀念。

建议大家认真读读母亲对胡适“做人的训练”这对作者的少年乃至一生的重大影响,由此表达对母亲的理解和感激。

临收笔的时候脑袋里一直在默念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谨以此篇读后感敬献给我的父母大人!

2011年10月16日农历庚寅年九月初九

第18篇:《胡适的声音》读后感1500字作文

小编导语:《胡适的声音》读后感,胡适先生的中正平和,容忍与真实在这本讲演集里体现的很清楚。因为是学术性质的演讲,就像做学问一样,胡适先生把一个话题婉婉道来。很白话。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见到这样平静的演讲,胡适先生的人格魅力凸显出来。更多高中作文尽在巨人作文网。

胡适先生的中正平和,容忍与真实在这本讲演集里体现的很清楚。因为是学术性质的演讲,就像做学问一样,胡适先生把一个话题婉婉道来。很白话。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见到这样平静的演讲,胡适先生的人格魅力凸显出来。

书中分为“世脉篇”、“同仁篇”,“为学篇”,“教育篇”,“文学篇”。我想从这本书跟我有关的方面说说这本书的好处。

一、治学方法

“为学篇”里讲的是胡适先生自己的治学方法。胡适先生师从杜威先生,先学的农学,后转系,在美国应该受到一种科学的研究方面的训练。而那时的中国,缺的正是这方面的东西。于是,先生提出了“大胆假设,小心求证”,不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这个方法是通用的。

在《历史科学的方法》这篇演讲里,先生对比了历史的科学的方法和实验的科学方法的区别。自己因为考研的原因,对研究方法的东西特别感冒,而胡适先生对实验法的理解正是我看的实验心理学方法部分的精义。更有趣的是,在《研究社会问题的方法》这篇里,先生谈了一个“自省”制度的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这是区分相关与因果关系的很好的例子。

二、中学,大学生活

先生在“教育”篇里的三篇演讲,我觉得非常适合现在的大学生,不管是刚入学的还是要毕业的。先生劝诫学生以个人标准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和职业而不要管家长、社会的标准,养成良好习惯,甚而说“后来年纪老一点了,才晓得学问有成绩没有,并不在于读了逻辑学没有,而在于有没有养成‘勤、谨、和、缓’的良好习惯。”(这里的“逻辑学”窃以为应泛指科学的学术训练)先生还给将毕业的学生三味药:“问题丹”,“兴趣散”,“信心汤”。读这一部分,感觉就好像“我的朋友胡适”就在身边,亦师亦友的身份与你沟通。觉得这部分对我弟弟挺有用的,就跟他推荐了这本书。

三、五四运动与中国的文艺复兴

书里还有些演讲谈到了五四运动以及先生力挺的白话文运动。不过我感兴趣的是先生对五四的态度。先生以为“五四运动是青年爱国的运动”。而这里的文艺复兴,是指广义的“新

文化运动”,是有一种很伟大的理想在里边的,即试图以文化运动开启民智,启蒙民众,宣传自由平等民主。先生说,“这样说起来,算是\'五四‘也可以说帮助,同时也可以说摧残,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从前做的思想运动,文学革命的运动、思想革新的运动,完全不注重政治,到了’五四‘之后,大家看看,学生是一个力量,是个政治的力量,思想是政治的武器,从此以后,不但国民党的领袖孙中山先生,后来国民党改组,充分地吸收青年分子。”因此,先生本希望“二三十”能有成果的中国文艺复兴,就这样被其后的政治运动给打断了。附录里先生谈白话文学的一段话,我以为同样适用于“中国的文艺复兴”。“但是,除了问题之外,也曾经讨论过,除了白话是活的文字活的文学之外,我们希望有两个标准:第一个是人的文学,不是一种非人的文学,要够得上人味儿的文学。要有点儿人气,要有点儿人格,要有人味儿的,人的文学。第二,我们希望要有自由的文学。”

第19篇:去伪存真胡适

读胡适先生的文章有感 ——去伪存真

“一个肮脏的国家,如果人人讲规则而不是空谈道德,最终会变成一个有人味儿的正常国家,道德自然会逐渐回归;反之,一个干净的国家,如果人人都不讲规则却大谈道德、谈高尚,天天没事儿就谈道德规范,人人大公无私,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遍布的肮脏国家。”

常玩微博、微信的朋友,想必对这段话不会陌生。倘若记性好,还能叫出作者的名字:这不是胡适说的么!这不由令我想起两位美国人小保罗·F·博勒与约翰·乔治合著的《名言,他们从没说过》。我读美国人的书,有两本最有同感,甚至发出“彼可取而代也”之慨:一是詹姆斯·洛温《老师的谎言:美国历史教科书中的错误》,二即这本书。此书所罗列的伪造名人名言的案例,在我们所置身的微博时代与微信时代,几乎可一一找到对应,只需把亚当斯换作张爱玲、把爱迪生换作白岩松、把伏尔泰换作陈丹青、把伯克换作王朔;甚至为“造假”行为辩护的借口,中西都有异曲同工之妙:约翰·罗金斯哀叹那些伪造的名言是“人类杰出的谎言”,我的一位律师朋友针对质疑,振振有词:这句话到底是胡适还是储安平所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有没有道理,对社会、对历史、对人类有没有贡献——揣摩他的意思,一句话,是不是谎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表达的理念杰出与否。如果给被伪造名言所伤害的名人排排坐,胡适估计不在前列。他被强加、栽赃,仅见两例,一是把储安平谈1947年中国政局的名言,移花接木,挂在他的名下;二即这段谈规则与道德的名言,不仅冠名于他,还纳入胡适语录,甚至安排了出处,号称来源于《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在胡适文章当中,《介绍我自己的思想》并不冷僻,反而常见人谈论、援引。譬如那句脍炙人口的自由之声:“争你们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争你们自己的人格,便是为国家争人格!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便出自此文。检索这篇作于1930年的文章,可知并无一言谈及规则与道德的关系。作伪者的手段实在不够高明,选择出处,自然越冷僻越好,或者干脆胡编一个篇目,纵使有人质疑,则可宣称,这是胡适先生的佚文。胡适一生著述数千万字,有一二佚文,再也正常不过。非但《介绍我自己的思想》没有这段话,翻遍《胡适文集》(我用的是北大版),你也难觅踪迹。说白了,这压根不是胡适的言论。我生怕自己疏忽,特地请教大陆青年一代最优秀的胡适研究者、被誉为胡适传人的林建刚兄, 他的答案是:伪。

抛开出处,且谈文本。从修辞上讲,像“人味儿”“没事儿”这般带有儿化音的词语,无论作文还是演讲,胡适都极少使用。儿化音属于北方话,胡适的口语,则系吴语(其青少年时期,主要成长于绩溪和上海,这二地,都是吴语片区),两者几乎风马牛不相及。由此大抵可以证伪。 再说思想。这段话的立意非常明确,把规则与道德对立起来,扬规则而抑道德,正迎合了一批受众的简化思维:谈道德而色变,视规则如解药。然而这里有一根本问题:规则与道德并不完全对立,甚至无法构成二元关系,而是交错、互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譬如说规则的发明,源于道德;规则的推行,有赖于道德,遵守规则本身,常被视为一种德行;一个肮脏的国家,可能不讲规则,然而一个干净的国家,必然是规则与道德并重,缺一不可。就此而言,可见这段伪造的名言立论之狭隘。 胡适思想,以通达著称,偶尔浅薄,绝不狭隘。我们不妨回顾他的文章。就我的粗略印象,他直接谈规则,并不多见,反而常谈道德。不过他谈道德,不会泛泛而谈(他一直提醒不要“让名词代理了思想”,这里的名词,指一些宏大而抽象的词语),而有其确定所指。以《易卜生主义》一文为例。他首先辨析道德的定义。通常以为,“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道德;不合于社会习惯的,便是不道德”,可是,何谓社会习惯,难道不该好好考量一番么?他举例道:“我们中国的老辈人看见少年男女实行自由结婚,便说是‘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这事不合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社会习惯。但是这班老辈人自己讨许多小老婆,却以为是很平常的事,没有什么不道德。为什么呢?因为习惯如此。”由此可见,当社会习惯把持于有权阶级、既得利益者之手,作为一种偏见,一种压迫的工具,那么所谓道德,本质上可能不道德,所谓不道德,表面上则是道德。 胡适抨击的便是这种虚伪的道德:“这种不道德的道德,在社会上,造出一种诈伪不自然的伪君子。面子上都是仁义道德,骨子里都是男盗女娼。”他还高呼:“人生的大病根在于不肯睁开眼睛来看世间的真实现状。明明是男盗女娼的社会,我们偏说是圣贤礼义之邦;明明是赃官污吏的政治,我们偏要歌功颂德;明明是无可救药的大病,我们偏说—点病都没有!却不知道:若要病好,须先认有病;若要政治好,须先认现今的政治实在不好;若要改良社会,须先知道现今的社会实在是男盗女娼的社会!”

这似乎呼应了那段名言的结论:“„„最终这个国家会堕落成为一个伪君子 遍布的肮脏国家。”不过对比二者,出发点显然不同:一者在批判虚伪的道德,主张回归真实,一者在批判“大谈道德”,号召“讲规则”。我无意分辨此中高下与是非,只是试图提醒一点:胡适从不反对道德,更不反对谈道德,他的思想体系,多元是最大特色,道德建设与规则建设,或者说文化建设与制度建设,一贯并行不悖,相得益彰。明乎此,便可知胡适,无论青年胡适,还是老年胡适,都不会说出那样的名言。 《介绍我自己的思想》一文结尾,胡适坦言:“我自己决不想牵着谁的鼻子走。我只希望尽我的微薄的能力,教我的少年朋友们学一点防身的本领,努力做一个不受人惑的人。”我愿善意理解,有人伪造名人名言,目的也是使世人“不受人惑”,然而其方法已经丧失了正当性,譬如托胡适之名,以其为绳索,牵起了“少年朋友”的鼻子。

--以上文字摘自互联网,不代表本人观点

第20篇: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经典语录 胡适简介:

胡适,字适之,是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和新诗、五四运动的领袖之一,对中国近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博学多才,在文学、哲学、教育学、红学等多个领域都有建树,出版过《白话文学史》、《尝试集》、《庐山游记》、《人权论集》等多部作品。他曾任北大校长、驻美大使等职位,周游列国,生在旧文化和新文化矛盾碰撞的时代,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常人少有的魄力和勇气。

胡适经典语录: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 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问题是知识学问的老祖宗;古往今来一切知识的产生与积聚,都是因为要解答问题——要解答实用上的困难和理论上的疑难。——《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你只要有疑难问题来逼你时时用脑子,你自然会保持发展你对学问的兴趣,即使在最贫乏的知识中,你也会慢慢的聚起一个小图书馆来,或者设置起一所小试验室来。——《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失败,都由于过去的不努力。我们要深信:今日的努力,必定有将来的大收成。

——《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朋友们,在你最悲观失望的时候,那正是你必须鼓起坚强的信心的时候。你要深信:天下没有白费的努力。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

写汉字,一点、一横也不放过;写外国字,“i”的点、“t”的横,也一样不放过;做数学,一个圈、一个小数点都不苟且。不要以为这是小事情,做小事关系天下的大事,做学问关系成败,所以细心谨慎,是必须养成的习惯。——《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要问自已性情所近,能力所能做的去学。这个标准很重要,社会需要的标准是次要的。

——《中学生的修养与择业》

我们要看破人世间,时间之伟大,历史的无穷,人是最小的动物,处处都在演进,要去掉那小我的主张,但是那小小的人类,居然现在对于制度、政治各种都有进步。——《科学的人生观》

人生的意味,全靠你自己的工作;你要它圆就圆,方就方,是有意味;因为真理无穷,趣味无穷,进步快活也无穷尽。——《科学的人生观》

我们须要认定这个世界是有很多危险的,定不太平的,是需要冒险的;世界的缺点很多,是要我们来补救的;世界的痛苦很多,是要我们来减少的;世界的危险很多,是要我们来冒险进取的。——《少年中国之精神》

少年的中国,中国的少年,不可不时时刻刻保存这种批评的、冒险进取的、社会的人生观。

——《少年中国之精神》

凡是自己说不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是没有意思的生活。反过来说,凡是自己说得出“为什么这样做”的事,都可以说是有意思的生活。——《新生活》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情重。你不能做我的诗,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梦与诗》

也想不相思,可免相思苦。几度细思量,情愿相思苦。——《调寄生查子》 你若情愿把这六尺之躯葬送在白昼做梦之上,那就是你这一生的意义。你若发愤振作起来,决心去寻求生命的意义,去创造自己的生命的意义,那么你活一日便有一日的意义,做一事便添一事的意义,生命无穷,生命的意义也无穷了。——《人生有何意义》

我渐渐明白,世间最可厌恶的事莫如一张生气的脸;世间最下流的事莫如把生气的脸摆给旁人看,这比打骂还难受。——《我的母亲》

我也许不会再见那笑的人,但我很感谢他笑得真好。——《一笑》

时势生思潮,思潮又生时势,时势又生新思潮。——《中国哲学史大纲》

《胡适读后感.doc》
胡适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