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年谱

2020-03-02 17:41:22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胡适年谱

一八九一年 一岁

十二月十七日 生於上海大东门外。

一八九二年 二岁

二月底 随母冯顺弟移居浦东。

一八九三年 三岁

二月 随母去台湾其父胡传任所,先住台南,后迁台东。

一八九四年 四岁

在台东由胡传教认方块汉字。

一八九五年 五岁

二月 因中日战争爆发,随母离台湾回上海。

三月 去祖籍安徽绩溪上庄,进家熟读书。

八月 胡传病死於厦门。

一八九六年 六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七年 七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八年 八岁 在家塾读书。

一八九九年 九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接触中国古典小说。

一九00年 十岁 在家塾读书。

一九0一年 十一岁

在家塾读书。《资治通鉴》中引述范缜《神灭论》片断,对其影响极深。

一九0二年 十二岁 在家塾读书。

一九0三年 十三岁

在家塾读书。开始学「反切」。

一九0四年 十四岁

一月 与江冬秀订婚。

二月 从三兄洪駓到上海,进梅溪学堂。

一九0五年 十五岁

春 改进澄衷学堂,在那裏读了严复译的《天演论》和《群己权界论》等书。

一九0六年 十六岁

暑间 考取中国公学。

是年 加入「竞业学会」,并在《竞业旬报》上发表小说、诗歌与文章。

一九0七年 十七岁 仍在中国公学读书。

五月至七月 因脚病回绩溪疗养。

一九0八年 十八岁

七月 主编《竞业旬报》。

九月 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

一九0九年 十九岁

十月 新公学解散,因失学失业,在上海过放荡生活。

一九一0年 二十岁

在华童公学教国文。

五月 同二哥绍之去北京温习功课。

七月 考取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官费生,因用「胡适」的名字报考,此后就正式叫胡适。

八月 十六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

九月 入康乃尔大学,选读农科。

一九一一年 二十一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农学院学习。

七月 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

一九一二年 二十二岁

九月

转入文学院,修哲学、经济、文学。

十一月 发起组织「政治研究会」。

十二月 代表康乃尔大学大同会,到费城参加世界大同总会,被推为宪法部干事。

一九一三年 二十三岁

仍在康乃尔大学文学院学习。

五月 被举为世界学生会会长。

一九一四年 二十四岁

四月 被委为康乃尔大学学生学生会哲学群学部部长。

六月 十七日,行毕业式,得学士学位。

九月 被举为《学生英文月报》主笔之一,负责国内新闻。

一九一五年 二十五岁

一月 九日,康乃尔世界学生会举行十周年纪念祝九月 进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系主任为杜威。

一九一六年 二十六岁

仍在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学习。

自二月起,与陈独秀、朱经农、梅光迪、任鸿*、杨杏佛等讨论*命问题,并作白话诗。

一九一七年 二十七岁

一月

二十七日,在费城演讲「美国如何能协助中国之展」

五月

二十二日,通过哲学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

六月

起程返国,七月十日到达上海。

八月

任北京大学教授。

十二月 回安微绩溪与江冬秀结婚。 是年 读梁启超的《新民说》和邹容的《革命军》。

典,以干事长身分作「世界会之目的」的演说。

- 1回北京

是年 任《国学季刊》编辑委员主任。

一九二四年 三十四岁

仍在北大任教。

六月

筹备《现代评论》。

八月

与丁文江同在北戴河避暑。

十月

推荐王国维为清华学校研究院院长。

十一月 五日,致书王正廷,对冯军包围清宫、逐去清帝,提出抗议。

十二月 十三日,《现代评论》第一期出版。

〔著〕《胡适文存》 二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四年)

一九二五年 三十五岁 仍在北大任教

二月

参加段祺瑞政府召开的善后会议。

三月

应聘为「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中国会员。

五月

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

十月

到上海治病。在此期问,至政治大学及中国公学讲中国哲学, 并与郑振 铎、高梦旦同游南京。

十一月 被推举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书记。

一九二六年 三十六岁

二月至七月中旬 参加「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的「中国访问团」,从上海到汉口、南京、杭州、北平、天津、哈尔滨等地访问。

七月下旬至十二月中旬 经西伯利亚到英国,参加「中英庚款」全体委员会议,中间去了一下法国。

十二月 三十一日,坐轮船去美国。

一九二七年 三十七岁

一月至四月中旬 在美国纽约、费城地游历并演讲。

四月

十二日,由西雅图上船回国。

二十四日,到日本横滨,暂住二十三天,游历了京都、奈良、大阪等处。

五月底 回上海,与徐志摩等创办新月书店。

六月

被选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董事。

七月至十二月 在上海写作与讲学。

是年

复被选为中华图书馆协会董事。任新月书店董事会董事长及编辑委员会委员。

〔著〕《戴东原的哲学》 (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二七年)

〔编〕《词选》 (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二七年)

一九二八年 三十八岁

二月 受上海东吴大学及光华大学之聘,作哲学讲座。

三月 受聘为上海中国公学校长。

四月 与高梦旦等同游卢山。

三十日,就任上海中国公学校长,自兼文理学院院长。

五月 赴南京出席全国教育会议。

〔著〕《白话文学史》上卷(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

〔著〕《卢山游记》(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八年)

〔英著〕”Reform in Chinese Mourning Rites,”In:Antumn Leaves, by E.T.C.

Werner (Shanghai, Kelly & Walsh, 1928), pp.69-95.”Civiliaztion of the

East and West,”In:Whether Mankind, Apanorama of Modern Civilization, ed. by Charles A.Beard (New York, Longmans, 1928), pp.25-41.A revised text

appears in The World\'s Best, ed.by Whit Burnett.(New York, Dial Pre), pp.1066-1077.

一九二九年 三十九岁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学院院长

一月 赴杭州出席中华教育基金董事会第三次常委会,辞去董事。

六月 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在天津举行第五次年会,复选其为董事。

九月 赴州参观「西湖博览会」。

〔著〕《人权论集》(与梁实秋等合著)(上海,新月书店,一九二九年)

一九三Ο年 四十岁

上半年 仍任中国公学校长兼文理理学院院长。

四月

十日在《我们走那条路》中提出:「要铲除打倒的是贫穷、疾病、愚昧、贪污、扰乱五大仇敌」。

七月

到南京出席中华文化教育基金委员会第六次年会,会上被聘为编译委员会委员长。

八月

赴青岛小住。

九月

去北平,曾在北平大学演讲。

十一月 月初回上上海。

二十八日,全家搬至北平。

〔著〕《胡适文存》 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Ο年)

- 3十一月 去南京出席考铨会议。

〔英著〕

The Chinese Renaiance (The Haskell lectures delvered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in 1933) (Chicago, The Unviersity of Chicago Pre, 1934), xi , 110 pp.

一九三五年 四十五岁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一月 五日,在香港接受香港大学法学名誉博士学位。

九日,到广州。

十一日起,在梧州。南宁、柳州、桂林、阳朔等地演讲、游览。

二十五日,到香港,旋回北平。

四月 十九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十一次董事年会。

七月 月初 到平绥路去旅行。

九月 七日,被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院第一届评议会评议员。

十月 二十六日,在上海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第九次常会。

〔著〕《胡适论学近著》

第一集(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三五年;后删省为《胡适文存》

第四集,台北,远东,一九五三年)

〔著〕《南游杂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编〕《中国新文学大系》

一九三六年 四十六岁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七月 七日,到上海。

十四日,启程赴美,出席太平洋国际学会大会。

八月室十月 在美国和加拿大大各地演讲。

十一月初 在旧金山启程回国。

一九三七年 四十七岁

上半年 仍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兼中国文学系主任。

七月 八日,离北平。

十一日,到卢山,得到蒋介石先生的接见,随后参加卢山谈话会。

二十八日,返南京。

三十一日,蒋介石先生邀其同张伯苓、梅贻琦等吃午饭。

八月 十三日,被聘为国民政府「国防参政会」参议员。

九月至十二月 去美国作非式的外交工作,见过罗斯福,并在旧金山 哥伦比亚电台发表「中国在目的危机中对美国的期望」。

〔英著〕

\"The Indianization of China:A Case Study in Cultual Borrowing,\" In:

Independence, Convergence and Borrowing in Institutions, Thought and Ar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 1937) (Harvard Tercentenary Publications), pp.219-247.

一九三八年 四十八岁

一月至五月 在美国及加拿大游历及演讲。

六月 被选为国民政府「国民参政会」参政员。

六月至七月 继续在美国及君拿大游历及演讲。

八月 转游法国、瑞士和普鲁士。

九月 十七日,国民政府任命其为驻美全权大使。

十月 三日,由欧返抵纽约。

五日,赴华盛顿就任。

三十一日,作「题在自己的照片上,送给陈光甫」的诗:「做了过河卒子,只能拼命向前」

一九三九年 四十九岁 仍任驻美大使。

〔著〕《藏晖室札记》(上海,亚东图书馆,一九三九年)

(一九四七年由商务重排出版,改称《胡适留学日记》)

\"Living Philosophies Revised,\" In:I Believe, ed.by Clifton Fadiman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1939), pp.357-378.

一九四Ο年 五十岁 仍任驻美大使。

三月 五日,当选为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候选人。

〔英著〕

\"Political Philosophy of Instrumentalism,\" In:The Philosopher of the

Common Man; Eaays in Honor of John Dewey to Celebrate his 80th Brithday

(New York, G.P.Putnam\'s Sons, 1940), pp.205-219.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a and Japan,\" In:第一集:建设理论集(良友图书公司,一九三五年)

〔英著〕

- 5\"Chang Po-ling:Educator,\" In:There is Another China (New York, King\'s

Crown Pre, 1948), pp.4-14.

一九四九年 五十九岁

一月

十四日,赴上海。听到共产党提出的「八项二十四款」和平条件、指出「和比战难」。

十五日,蒋总统介石先生聘他为总统府资政。

三月 下旬 在台湾住了七天,又回上海。

四月 六日,在上海坐船前往美国。

十一月 二十日,《自由中国》创刊号在台北出版,推其作「发行人」。

〔著〕《水经注版本四十种展览目录》

(北大五大周年纪念)(北平,北大出版部,一九四九年)

〔著〕《我们必须选择我们的方向》

(台北,自由中国社,一九四九年)(即《胡适时论》一集的增改本)

〔著〕《齐白石年谱》

(与黎锦熙、邓广铭合著)(上海,商务印书馆,一九四九年)

一九五Ο年 六十岁

三月初 到华盛顿出席中华教育文化基金会会议,被推为该会干事长。

五月 十四日,普林斯敦大学聘他担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为期两年。

九月 就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一九五一年 六十一岁

仍任葛思德东方图书馆馆长。

四月 二十日,出席美国哲学会议,讲演「十年来中美关系急趋 恶化的原因」。

是年 在美国全国社会科学协会讲演「共产主义在中国」。

〔编〕《台湾纪录两种》

(与罗尔纲合校编)(台湾省文献委员会,一九五一年)(即胡铁花先生的遗著《台湾日记》及《台湾禀启存稿》,由台湾银行经济研究室印作

台湾文献丛刊第七十一种。)

一九五二年 六十二岁

二月

联合国文教组织聘其为「世界人类科学文化编辑委员会」委员。

普林斯敦大学聘约期满,仍任荣誉主持人。

十一月 下旬至年底 在台湾作演说和讲学。

一九五三年 六十三岁

一月 十六日,与蒋总统介石先生作长谈。

十七日,离台经日本返美。

〔英著〕

\"The Natureal Law in the Chinese Tradition,\" In: Natural Law Instititute

Proceedings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Vol.5 (Notre Dame,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 1953).

〔英著〕

\"Ch\'an (Zen) Buddhism in China:Its History and Method,\" In: Vision and

Action; Eays in Honor of Horace Mallen on His 70th Birthday, ed.by

Sidner Ratner.(New Brunswick, Rutgers University Pre, 1953), pp.223- 250.

一九五四年 六十四岁

二月至三月 到台湾参加第一届国民大会第二次会议,担任临时主席,向蒋介石、陈诚递送总统、副总统当选证书。

四月 五日,离台赴美。

七月 十六日,蒋总统介石聘他任「光复大陆设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英著〕 \"Authority and Freedom in the Ancient Asiatic World,\" In:Man\'s

Right to Knowledge: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Presented in Honor of the

Two Hundredth Anniversary of Columbia Uinversity, First Series:Tradition

and Change (New York, H.Muschel, 1954), pp.40-45.

\"An Oriental Looks at the Modern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Modern

Education and Human Values, Vol.5.(Pittsuburgh,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Pre, 1954) (Pitcairn-Crabbe Foundation Lectures), pp.47-60.

一九五五年 六十五岁

在美国各地讲学。

三月中旬 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出版《胡适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为他祝寿。

一九五七年 六十七岁

九月 二十六日,以中国代表团代表身分出席联合国大会,发表批评中共的演说。

- 7

李白年谱

作品年谱

当代文学年谱

陶渊明年谱

齐白石小传、年谱

史思明年谱

年谱的造句

诸葛亮年谱(材料)

李鳝年谱

胡适

《胡适年谱.doc》
胡适年谱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