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

2020-03-03 05:09: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谈《容忍与自由》的读后感

前日有幸,听到语文老师谈,胡适《容忍与自由》,期间不乏老师自己对这些耿耿君子的无限钦佩之情,但更多的讲的是胡适之容忍与自由给今天的我们什么启示,深有体会。我课下果断找到原文细心拜读。

我认为,他提到的四恶必杀,和他自己理解的一样,多少有些绝对。因为不能将名族的文化觉悟,归结于几步旷世著作。无神论,也或有神、有鬼终究是个人心理能力的表现,在特殊的文化背景下,人们保持自己的文化经典的虔诚、绝对信服,这一点从根本上讲是没有错的。从这一点上讲,这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体现,而某些人刻意的要将自己的什么什么论强加于民众,迫使他们觉醒,这多少有点强人所难。除非是将《天演论》、《马克思》思想,自然地传向民众。而不是在所谓文化先驱报纸、期刊上发表一篇自己的所谓理论,然后以文化人的姿态将同意的民众化为进步着,将另一类归为迂腐。

人要有自己的思想,人,合法、合理的拥有自己的思想,这本身就是自由实现与否的一种标准。胡适先生在任北大校长期间,正是以这种自由、博采、大胆革新的姿态,北大招进许多有着新思想,新潮学的年青一代,正是这些人,将更广泛意义上的自由推向了更远,这是我讲的一点对于自由的观点。

当下,由于各种不当的行为,对于传统的道德观产生巨大的冲击,为什么总是有路人,看到年轻的小女孩躺在血泊中视而不见,为什么总是有滑到的老人面临生命的危险,却总是无人问津。这些路人、旁观者,难道不受良心的谴责吗?在这种情况下救人与不救人确实是一个人的自由。老吾所老,幼吾所幼,这种传统道德的呼声,在这种所谓的自由的环境下竟然是那么的无力。

同样的事情,韩国发生金融危机之时,民众竟然自愿拿出家传金器,结婚戒指,甚至养老金等。出来与国家共患难,好多人讲难道中国人没有韩国人觉悟高吗?难道我们真的已经道德沦丧到受人发指了吗?

两种自由的抉择,两种不同的结果。所以我觉得胡适先生讲自由,应该讲清楚,那些情况下应该自由、那些情况下不应该自由。比如说老人跌倒的时候,救人是必须的(当然我们都知道这些是不可能的,万一遇到碰瓷怎么办),说不定正是他对于自由的定义太自由化了,误导了我们呢,呵呵。当然如果一个名族要真的将这些道德也法律化,不自由化。那么这必定是一个即将沦丧的名族,必定是一个,即将迫切需要给每一位民众大脑都植入一种道德芯片的民族。

韩寒讲,\"自由就是自己还有一张嘴,能在理智的情况下说出心声、自由就是自己还有一双脚,在即使不能动的情况下,也能随心所欲、自由就是你还相信我、我还相信你。\"对啊,我觉得自由的前提就得是信任--------对自己价值观的信任、和对社会、对他人的

信任。

讲完自由再讲容忍,就一切简单多了,胡适先生总是鼓励年轻人,大胆的假设,小心去求证、包容不同观点。这是两种姿态。学术研究对于浮躁、势力是丝毫不能容忍的。但是新思想对于假设的程度是没有容忍上限的。学术上是这样,胡适先生在为人方面更是堪称模范,且不谈,面对众多优秀女子的痴心追求坐怀不乱。她在家庭方面颇多忍让,虽有“妻管严”之名,但家庭十分和睦。但是对于妻子反对他资助学生一事,他也是毫不留情的不予忍让。他即使是在很艰难的情况下,就任驻美大使期间,也是拒收俸禄。不是他真的不需要,而是仅仅是想为国家节省开支。对于艰难的生活有着巨大的容忍力,但对于帝国主义对于国家主权的侵犯却坚定地说“不”。从他这种行径上我想我读到的是:“容忍可以,但得看是什么事,具体事,具体说。我可不是对于所有的事都能理智的去容忍的。”

我喜欢韩寒,不是因为有权威人士说,韩寒身上兼有鲁迅和胡适的品质,而是我自己读到的:他总是能将容忍与自由把握的很好,即使有些事情他真的做的不好,但就跟我们讲容忍一样-------人无完人我还是喜欢他。胡适什么都做得很好,但总觉得神交过似的,还是很有距离。立做榜样倒是可以,立做偶像却是很难谈及。

通读《容忍与自由》全文,胡适先生看似从学术的角度讲了自由、容忍。实则结合他的一生,这本身就是他自己,为人、价值观、处事态度的一种综合体现。中国人总是喜欢立起一个又一个模

范,用他们的行为做标准。如果你也赞同这样,那么请在在自由思想的前提下,将胡适先生立为自己的模范,终生效仿之。

以上是我自己读完本文联想到的一些人、一些事、和感悟到的一点观点,多有青涩狂妄之意,还望不要见笑。

11级物信系电信一班

乐鹏

2012年5月26日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

容忍与自由

容忍与自由读后感(肖鹏)

容忍与自由教案

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容忍与自由 文言文 翻译

爱的容忍与自由

好书推荐读后感:《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几篇读后感(胡适)

《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doc》
胡适《自由与容忍》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