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列传读后感

2021-07-10 来源:读后感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读后感

昨晚闲来无事,便想起没读完的《史记》,翻开书本,不想又从第一页开始,于是翻到目录页浏览目录。在目录里,我发现有《廉颇、蔺相如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这两篇文章。当你看到蔺相如和司马相如两个同名的历史人物出现在同一本书里时你会好奇吗?当然,我十分好奇,心里纳闷怎么都喜欢叫相如啊?记得,小学语文课本有学过蔺相如的文章。所以,对蔺相如的印象是:足智多谋,聪明机智,宽宏大量,能言善辩。总之,他是一个有才华,有度量,有能力的忠诚的臣子。对于司马相如,则知之甚少,只听说过“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的佳话。”司马相如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带着疑问我开始了阅读之旅。 读完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

一、司马相如的名字为什么和蔺相如名字相同?

司马相如,成都人,字长卿,亲人又叫其犬子。上学后,仰慕蔺相如的为人和学识,改名叫相如。至此,我算是明白了他为何叫相如。原来,古人也是有偶像的。偶像就是榜样,是学习模仿的对象,不仅想成为他,而且也要名字相同。相比现在,古人的崇拜方式真心是纯朴,但诚心十足。因为这不仅代表学习的毅力,更是誓成为偶像的勇气和决心。

二、关于卓文君夜奔司马相如

司马相如,少时好学,长大后才华横溢,曾因《子虚赋》而闻名。此外,勤学剑,通乐理,弹一手好琴。当司马长卿在卓家弹奏琴时,美妙动听的琴声吸引了房外的卓文君,也把她的心带走了。卓文君虽然前不久才成为寡妇,但知音难觅,对相如是一听倾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卓文君难抑心中对司马相如的爱意,不顾封建道德礼教,冲破一切束缚和藩篱,置生死于度外,“夜亡奔司马相如。”夜亡奔,这是司马迁的原话。虽然,司马迁很爱惜笔墨,甚至说吝啬,但就这三个字足矣。一个夜字,说明文君等不及了,她片刻都不能离开相如,在他离开回成都的当夜要一起同行;亡字则更生动传神,文君的爱是多么得炽热,不顾生死,离开父母、抛弃优渥的生活就更不在话下,只要有相如在,冲动也好,不理智也罢,一切的一切就统统抛诸脑后吧;奔字则反映文君的胆识与魄力,只要决定了的事,那就义无反顾,虽然父母不同意,但那又怎样,我就是要与心爱的人私奔,一起流浪都无所谓。对于文君来说,因为爱情,“夜亡奔司马相如”就是最值得做的事情。请相信我,这不是偶像剧,只是一个女子追求幸福的最本真的行为!好样的,文君!我实在想不出其他更好的词语来赞美您!

然而,故事的结局更令人高兴。起初,尽管文君和相如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仍然恩爱如旧,相濡以沫,相亲相爱,不离不弃。文君的父亲由刚开始的极力反对,断绝父女情,到后来经过亲戚朋友的相劝和目睹女儿幸福生活后转变了心意,心软了。血浓于水的父女情,岂是说断就断的。他二话不说就给文君准备了丰厚的嫁妆,还有数额不小的钱财和照顾文君生活起居的仆人。从此,文君和相如成为了富人。你看,文君的行为打动了所有人,连老天都帮忙,把顽固不化的父亲都说服了。

推荐第2篇:史记伍子胥列传读后感

史记伍子胥列传读后感

李海芳

我姨父去世后,他的女儿海宝很伤心,为了寻找父亲的杀父仇人,她爱上了阅读吏书和学习佛教,慢慢她心里少了很多恨,多了更多的是爱,是的,人活着多好,如果我们的人生中只有仇恨就少了好多快乐和幸福的日子了!亲爱的,我们都为已经离开我们的亲人好好活着吧!此文是她读《史记 .伍子胥列传》有感。

《史记·列传》中伍子胥给俺的印象很深刻,他身负家仇,历经磨难,最终于16年后率吴军攻入楚国,踏平郢城,赶走楚王,终报家仇。

和司马迁一样,俺也很欣赏伍子胥独到的见解,兴国的能力,敬佩其正直的品行,刚毅的人格,更感叹他能忍辱负重,持之以恒的毅力!

伍子胥父亲为费无忌所陷害,楚平王为斩草除根,想以其父名义诱捕伍子胥兄弟俩,其兄性格仁厚,明知此去赴死,但为成孝道,安然入狱,伍子胥则认为象兄长一样徒死无益,于是只身出逃。俺能想象出年轻的伍子胥手拉弓箭,愤怒地朝向使者,就在使者惊慌后退的瞬间,这位身手敏捷的帅哥跳出了窗外,从众人的眼前消失了。

伍子胥投奔了避难于郑的太子健,在郑三年,太子健和伍子胥做错了一生中极其重要的一件事:欲行谋反!郑出于同情收留了被父亲楚平王行将杀害的太子健,并善待太子,而太子健却听从宋国的唆使,准备里应外合,夺权郑定公,取而代之!在这件事上,俺认为伍子胥应该是知情并持赞成态度的,否则东墙事发后太子健被杀,而他和太子健的儿子胜,又怎能有时机出逃呢?由此可见伍子胥已做好两手准备!年轻的太子和伍子胥只因报仇心切,抛弃了做人的基本准则,恩将仇报,结果是太子健失去了自己的性命,终结了原本可以续写精彩人生的机会,伍子胥和胜不得不再次颠沛流离,四处逃难!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所为已经直接影响到下一代——胜,这种刻骨的仇恨开始深植于胜的骨髓,以至若干年后,胜选择了悲剧式的结局来结束自己的一生!

为躲避楚平王的追杀,伍子胥带着太子健的儿子胜一路步行,逃至昭关,因关口已张贴俩人的画像,盘查很严不得出关。形势严峻,前有关卡后有追兵,这位锦衣玉食,出车入马惯了的太傅府公子,一夜之间竟愁白了头!每次读到这段,俺都会不自觉地停下来,深深叹息。要有多少的忧愁才能使头全白啊!伍子胥所忧虑的并非一己性命的丢失,而是家仇不能报,太子不得归,大业未能立!这其中一条就足以令人白发啊!

多亏在东皋公的帮助下,伍子胥才得以混出了关,但还未到吴都便病倒了,可见其心事之重,忧虑之深!俩人此时已是身无分文,只好一路乞讨,受尽苦难,最终到达吴国都城。当事时,平常士人如遇此境地,早以自刎,而太傅府的堂堂少公子居然忍辱行乞,可见仇恨在他的心中埋藏有多深!

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为伍子胥若干年后威震群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公子光的引荐下,伍子胥游说了吴王僚,这是一次不成功的游说——因为有公子光的反对。当伍子胥发现公子光有越位的心思后,他推荐了刺客专诸。经历了上次的惨痛教训后,伍子胥看来开始变得成熟了,他退出前线,带着胜隐居乡下耕田去了。

伍子胥也学会了等待。五年后,公子光成功刺杀僚,自立为王,即吴王盍闾。此后,伍子胥终于被封为大夫,与伯噽进行一系列改革,加上孙武的治兵,国力日益强盛,吞钟离国,灭徐划越,威震诸侯。周敬王十四年,伍子胥大军划楚,一直打到郢都,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以泄父仇。

读到这里,俺不禁为之一震!仇恨这个东西真的是可以让人疯狂啊!俺曾经也有这种类似的想法,但始终无法逾越道德的准绳。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佛学的领悟,仇恨也慢慢平息。伍子胥的行为俺能理解,自家中惨遭屠戮,经历迫害与追杀后,一种紧迫感缠绕着他大半生,他致辞故友申包胥:吾日暮而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俺认为申包胥不能算伍子胥的好友,因为在伍子胥被追杀的过程中,申包胥没有做出好友应做的任何措施。如,他明明清楚伍家是被费无忌所陷害,却不向楚平王进言,澄清真相,——因为他清楚事情已到此地步,再上书只能连累自己——怕死的象征;他也没有为伍子胥做出对目前和将来的应对措施,可见他压根就没把友情放在重要的位置,——淡漠的象征;更没有收留藏匿,甚至与伍子胥一起出逃,——因为他不想断送自己安逸的生活,——贪恋富贵的象征! 上有昏君,下有谗臣,危难时刻连好友都如此冷漠,伍子胥处于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所做的选择只能是狠下心来颠覆自己的国家!

伍子胥为了这个目的付出了许多的努力,眼看他很快就要达到目的,但由于申包胥这个\"好友\" \"必助楚国\"的誓言,秦王被他七天七夜的痛哭所打动,终发兵救楚,申包胥成功了!这位能连续哭七天七夜不停歇的酷哥,如活在当下二十一世纪,那创新吉尼斯纪录的应该非其莫属了!凭他优异的才能,开拓、发展,并扩大几个哭丧公司应该是信手拈来啊!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申包胥确实和伍子胥有得一拼!

可惜的是,吴王夫差即位后,伍子胥遭太宰噽谗言陷害,夫差令其自刭而亡。临行前,伍子胥仰天长叹:必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以为器;抉吾眼悬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灭吴也!这位视死如归的男儿,这位何其刚烈的勇士!被大怒的吴王将尸体装入皮袋,漂浮在江中。吴国人怜悯伍子胥,替他在江边设立了祠堂,名胥山。

伍子胥的一生很难讲清楚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生,坎坷或是辉煌,成功或是悲惨?不过,最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也成就了威霸吴国的功业!如果让他从新选择,他或许还会选择同样的人生吧!

伟大源于悲悯

——从《伍子胥列传》看《史记》

邹金灿

小说笔法

按照《史记·伍子胥列传》(以下简称《伍子胥列传》)的叙述,楚国骤变来临之时,太子建先避难到宋国,而伍子胥在父兄被楚平王擒获之后,逃亡的路线是先往宋国,适逢宋国内乱,就与太子建一起\"俱奔于郑\",之后奔晋。然后太子建在晋顷公的怂恿下又回到郑国,准备作为晋顷公的内应灭掉郑国。阴谋败露之后,太子建被杀,伍子胥携太子建之子仓皇逃往吴国,途中还经过楚国的昭关,险遭楚人捕获,最后在江上渔父的帮助下才得以脱险。

随后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伍子胥率领吴国的军队攻入楚国首都郢,将楚平王开棺鞭尸,以报父兄被杀这一不共戴天之仇。

可是《左传》关于伍子胥逃亡过程的记录却与《史记》不一样:伍子胥在父兄受擒之后,径直便往吴国去了,并没有和太子建一起,也没有经历了这么多曲折才到达吴。关于伍子胥的逃亡经历,与《史记》叙述相仿的是《吕氏春秋》、《战国策》以及《吴越春秋》等书,可是就史实的可信度而言,这些典籍要比《左传》低。

况且,根据《伍子胥列传》所写,伍子胥在逃亡的最后一程里,竟然冒着巨大的生命危险通过昭关、穿楚抵吴,而不是选择从其他国家抵达吴国,也有点不合常理,毕竟昭关地处\"吴头楚尾\",是楚人重兵把守之地。而据《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显示,伍子胥出奔吴国,事发在昭公二十年,而太子建的被杀,则发生在昭公二十三年。可是在列传里,事情的发生顺序是先有太子建被杀,然后才有伍子胥到吴。这意味着在同一本书里,传和表自相矛盾了,也颇令人迷惑。综上两点,《伍子胥列传》关于伍子胥曲折的逃亡经历这一叙述,在可信度上要打个折扣。

不可思议的是,费无忌和楚平王的对话,以及伯嚭和吴王夫差的对话,()在这个传里都写得很详细,尤其是伯嚭在吴王面前中伤伍子胥的那段话(\"子胥为人刚暴,少恩……愿王早图之\"),更是不加停歇地挥笔就一大段。这在逻辑上是行不通的,因为如此机密的事情,司马迁最多也只能知道个大概,不可能像笔下所写的那样掌握得如此精确。这是史书里面典型的小说笔法,钱钟书先生就以\"非记言也,乃代言也\"评价《左传》\"公言私语,盖无不有\"这一做法,对于《史记》此举,钱氏此语同样适用。

在《史记》中,类似这样的纰漏为数不少,前人已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著作,如梁玉绳的《史记志疑》、郭嵩焘的《史记札记》等,都是出类拔萃之作。但即便如此,也丝毫不能降低《史记》的价值,这是因为,《史记》灌注了司马迁刚强不屈的精神以及高瞻远瞩的历史眼光。

无感情,不学问

细考历史,不难发现,用小说笔法写史的做法是有其缘由的。中国人注重文献的积累及传承,但在汉代,统治者似乎还没有意识到编修国史的重要性,因此并未设立专职的史官,也没有\"修史\"这一概念。在当时,太史令这个官职的功能,与后代的史官不完全一样,\"固主上所戏弄,倡优蓄之\"(《报任少卿书》),地位不高。而《汉书·百官公卿表》载:\"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属官有太乐、太祝、太宰、太史、太卜、太医六令丞。\"又《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天时、星历。凡岁将终,奏新年历。凡国祭祀、丧、娶之事,掌奏良日及时节禁忌。凡国有瑞应、灾异,掌记之。\"据此可知,在汉代,太史令只不过是个六百石的小官,主要职责是主管天文历法和祭祀,掌管资料,记载朝廷大事,官方并未赋予其修撰史书的责任。

在东汉,班固因在家私修《汉书》而下狱,随后才是\"奉诏修史\".汉明帝时有大臣进谏,要求设立专职的史官修史,但被明帝拒绝,可知修史之事在东汉时仍未引起朝廷重视。一直到了魏晋时期,朝廷设置著作郎一职,才算是有了正式修史的专职官员。

关于《史记》一书,司马迁在《报任少卿书》说得很清楚:\"藏之名山,传之其人。\"又《太史公自序》谓:\"整齐百家杂语,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圣君子。\"从这两处自述可知,《史记》在当时并非官书,否则就用不着\"藏之名山\"了。

正因为这样,司马迁的创作态度才更自由,感情才更为奔放。他是带着充沛的感情去写史的——《史记》的伟大,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其实,这也给了后人一个启示:\"无感情、不学问。\"做学问跟写诗一样,都需要充沛的感情,才能做好。

以事类入传,是《史记》的一个做法。《伍子胥列传》是复仇事迹的汇集,里面的每一个人物都灌注了司马迁的感情。他将各种各样的\"仇\"组合到这个传里去——伍子胥报家仇,夫差报父仇,伯嚭报祖仇,申包胥报君仇,勾践报己仇,白公报父仇。其中\"白公报父仇\"事发在伍子胥死后,与伍子胥没有多大关系,但仍被司马迁列入此传。

如此多报仇之事合在一起,\"复仇\"之意贯穿全篇,意在昭示\"报仇\"是基于人性的合理行为。古人极重人伦,认为那些破坏人伦的人,一定要受到惩罚。我们可以看到,《春秋》赞同复仇,《礼记》明言\"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大戴礼记》认为\"朋友之仇,不与聚乡;族人之仇,不与聚邻\".今人读史,不能轻率地用今天的法治思想去苛责古人。

司马迁对伍子胥的褒扬,在写伍子胥的两处说话上,很容易就使人察觉到。一处是他与哥哥伍尚说的那一番话:\"楚之召我兄弟,非欲以生我父也,恐有脱者后生患,故以父为质,诈召二子。二子到,则父子俱死……不如奔他国,借力以雪父之耻。俱灭,无为也。\"另一处是伍子胥将楚平王鞭尸三百之后,回应申包胥的诘难:\"吾日暮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两段叙述,都有\"代言\"之疑,但让人对伍子胥自然而生\"了解之同情\":前者刻画伍子胥的明智及坚忍,后者赞许伍子胥的坦荡。

忍辱负重、坚贞不屈,何尝不是司马迁的品格?

悲悯情怀

\"代言\"这一做法,也有其历史原因。唐代设立国史馆,皇家修史制度在法理上确立,修史的人必须遵从朝廷的意志,并且按照严格的程式进行。具体的做法表现为对文本的依赖增加,而对口述材料的引用减少,大段描写人物对话的情景也开始变得稀少。然而,人物对话的情况,在\"前四史\"当中是很常见的。这是因为司马迁等人在修史的过程中,占有资料的难度要大于后世,尤其是在西汉,其时普遍的文字载体还是竹简,真正廉价实用的纸张尚未问世,雕版印刷术更未产生。因此,即使有文献存在,也难以搜集、保存。

在资料匮乏的前提下,史书中出现涉及秘密的人物对话,也可说是迫不得已的事情。假如没有了这些对话,那么《史记》就会是第二部《春秋》:晦涩简约。学问的发展,其形式一定会有所变化。《春秋》固然卓越,但司马迁不可能再用《春秋》笔法去修史,因为天下遭逢连年兵燹之后,古道变得幽微起来。而以周公、孔子自任的司马迁需要阐发古人的思想、畅论自己的见解。在这个时候,《春秋》那种不温不火、内敛无华的笔法,就显得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因此,《史记》掺入小说笔法、行文夹杂时语,就成了一种权变。

只有懂得经权互济之人,才能超越他的时代。孔子如是,司马迁也如是。

《史记》有小说笔法,但绝对不能把《史记》视为小说来看待。司马迁的创作态度是非常严肃的,他之所以会掺入小说家的笔法,跟他本人的志向有关:\"鄙没后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不仅是要\"成一家之言\",也要\"文史合一\",很多学者喜欢把此句中的\"文采\"理解为\"文章\",然而正所谓\"言之不文,行之不远\",如果行文不具文学性,文章又如何传诸后世?

雄奇的文字横绝百代,这就是司马迁的业绩。客观来讲,\"二十四史\"愈往后便愈追求严谨,但后期的史书,在价值上无法与《史记》、《汉书》相提并论,这与其文采的匮乏息息相关。

对于《伍子胥列传》,若用一言以蔽之,可说成是:\"弃小义,雪大耻。\"此语见于太史公在篇末对伍子胥的评语。可以这样说,整篇《伍子胥列传》都是在为这句话作注脚。而通过这个注脚,很容易发现作者在描写屈原、项羽、韩信、贾谊等优秀人物时,都体现了一种悲悯的情怀。不止如此,即使是小人物或者被定论了的负面角色,只要其人有一丝高贵之处,司马迁也会寄予同情,甚至不惜笔墨为之揄扬。

书以人传,《史记》正因为司马迁的这种悲悯情怀而伟大,它闪耀着作者对高尚人格的追求之光,成为中国人的一个精神符号。

推荐第3篇:《史记·吕不韦列传》读后感

神秘的吕不韦

史太公在《吕不韦列传》中塑造了一个善于经营之道、善于投机政治的大商人吕不韦以及一些和吕不韦息息相关的人物,如资质平平、毫无主见的子楚,淫荡不堪的赵姬,通过情人立足政治高位的嫪毐,寡薄亲情的秦始皇。很多人认为在这篇传记中没有一人是史太公同情的,我认为值得争议。

初识子楚时,子楚在赵国做质子,“车乘进用不饶,居处困,不得意”,这样一个落魄王子,吕不韦却慧眼识珠,称“奇货可居”。说明他具有超乎常人的投资眼光,而且他这种投资还是跨领域的,从经济到政治,可不是简单的贩贱卖贵原理,就能坐等收益。可见一个传奇人物必要的特征在于气魄和果敢。但是也有人认为这种气魄果敢是源于吕不韦唯利是图的商人本性,他弃商从官是为了谋取更大的利益——整个秦国。众所周知,春秋战国时期,上层阶级统治是不阻碍商业的发展的,后来统治者“重农抑商”也是因为商业势力过于强大威胁政治,所以经商的前途不一定比从官更窄小,经商获取的利益也未必就比从官少。探索吕不韦投资政治前途的原因,不如归结于他的鸿鹄之志,只不过他这种雄心大志是对于政治权利的强烈渴望。

再看吕不韦游说子楚和信阳夫人的姐姐。子楚本对吕不韦一番“吾能大子之门”的妄言深感不屑,但吕不韦却没有立刻倾吐他的计谋策略,而是胸有成足地回应“大君之门,乃大吾门”,即使是平庸的子楚也知道了吕不韦要同他共谋什么样的大事。在与信阳夫人姐姐的沟通中,又提纲挈领的指出立子楚为适嗣对楚系家族的益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成功地获得了华阳夫人的大力支持。这样一个凭商起家的富贾,能对政治形势有如此透彻的解读也是很难得的。

而此传中最引人瞩目的一部分就是吕不韦知赵姬有身,而割爱献姬给子楚。至于秦始皇的亲生父亲是不是吕不韦我们先暂且不议,单单着眼于这个事件本身,夺妻夺子在古代是一种莫大的耻辱,更别提是吕不韦“绝爱”的赵姬。但是古今成大事者,往往为成一事,果断舍弃自身喜欢的东西(古代女性本来就是男性的商品)。至于后来,吕不韦做国相因为生怕他和赵姬私通的丑闻暴露而影响他的政治地位,而向赵姬进献大阴人嫪毐来代替自己,恐怕也是由于他那颗无情而贪慕私利的心作祟吧。更别提吕不韦集三千门客编《吕氏春秋》一书,悬千金于市门之上,曰一字千金,做学问如此张扬不羁,不过只是急于媲美战国四君子的德誉名声,满足他作为千古伟人的虚荣心罢了。

推荐第4篇:史记货殖列传

《史记货殖列传》读后感

我在课余时间看了货殖列传,在该列传中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不以人们意志转移的客观过程,因此,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以及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的经营在内。史记中影响最深刻的是,两大著名商业家计然和白圭。

“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就是白圭提出的,白圭认为商业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要善于观察变化和利用变化,他主张利用规律性变化获利,所谓规律性变化就是不要关注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要把握必定如此的变化,白圭提出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予”的商业策略,就是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这里面的规律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

另一位商业家计然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这些商业家们并不关注。而我们的投资人则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

说来说去凌通最想要说是,重要的是把握必定如此的规律性变化,跌多了就是涨,涨多了就是跌这是基本规律。人们都不敢买的时候,都弃之的时候就是最好的买入机会这也是规律。不要寻求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一旦有具体的上涨理由和买入理由,实际股票就没有买入价值了,一旦有上涨的理由的时候,人们就不要抛售了,也就没有机会了。所以真正的把握机会一定要在完全看不清具体利多的困难阶段下手。同时要理解相信价格的变化总是向反方向变的,上涨总会转化为下跌,反之下跌一定会转化为上涨!

在这点上,古代商业家计然和白圭分别提供了更伟大的思想,计然指出:天旱资舟,天涝资车(旱时,就要备船以待涝;涝时,就要备车以待旱),这才是商业和经营的规律。在古代商业家的眼里,所有的商业行动都是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准备,等待时间的推移,实现收益。白圭则提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两位商业家都不为明天操心,他们的商业行为都不是为明天挣钱做准备,而是为更长久的未来做的准备。

计然和白圭认为经商一定要利用,“时用”关系,“时用”关系指的是,人们需要某个商品的时间和这个商品处于充足的时间不是同一时间,东西多时大家往往不需要,价格就低了,大家需要时东西往往不足,商人们就是利用这个时间差,在供给充足价格下跌是买入,然后随着时间的变化自然会出现东西少,大家又要用,价格高的情况,这时商人就卖出。凌通认为“时用”变化其本质就是充分利用在不同时间或空间商品的供需关系不一样,从而导致价格不一样,来获取利益。在两位大商业家眼里,价差是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差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价差之母。

在一个极端的困境中,极端的抛售中,采取人弃我取的策略,然后等待时间的推移,创造出新的供需关系和价格,自然会挣钱。不要试图在某个低价买入后,次日就获利,这是不可能的。不要等待什么具体的利多才买入,那是已经晚了。在极端的困难和极端的悲观,极端的抛售和极端的利空情况发生时,就是最佳的买入时机,而时间逐步推移之后利多自然会出现。根本就不需要投资人去寻找、去发现、去预测什么利多,只需要投资人等待!这是商业和投资的基本规律也是凌通阅读了《史记货殖列传》之后的心得。

推荐第5篇:《史记》之《廉颇蔺相如列传》读后感

初读这篇文章,我们好象都只关注到蔺相如。原本平凡的他,何以一跃晋身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一切都得追溯到和氏璧。关于完璧归赵的故事,我们一定都耳熟能详。一句“王必无人,臣请奉璧往使”揭开了他成功人生的篇章。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敢揽瓷器活儿,他有着非凡的自信和才能。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的故事将蔺相如的智慧与勇气表达得淋漓尽致。关于负荆请罪,乍看之下,我们似乎也只能看到蔺相如的顾全大局与宽容大度。而廉颇呢?最多也只能落得个知错就改的美名。一切看似都是在褒蔺贬廉。其实,非也非也!关于廉大将军,他不仅有勇,他也有智。“王行,度道里会遇之礼毕,还,不过三十日。三十日不还,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是出自谁的话?看上去有点大逆不道,但它包含着廉颇赤裸裸的爱国之心啊!我们都只认为蔺相如会审时度势,但这话岂不表明了廉颇的审时度势吗?也许他的智慧不及蔺相如,但我们不能一味认为他只是一个莽夫,实乃赵之良将,以勇气闻于诸侯。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此两人在也。但在蔺相如未出现在秦王之前呢?由此观之,秦臣欲引相如去汤镬时,可能秦王因赵还有廉颇在而未杀之,反而厚遇之。可以说因廉颇的声望,相如则得以保命,并使秦王“毕礼而归之”。通过对他们两人的综合了解,我反而觉得相如有一点儿矫情,而廉颇则坦荡荡。廉颇者,爱国之忠士。虽然他在渑池相会之后嫉妒蔺相如,表现出小人之心,但最后的负荆请罪,众目睽睽之下肉袒负荆,这何尝不需要气度?

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可谓是个成功的人物,完璧归赵后官拜为上大夫,渑池会后又提升为上卿,且口碑很好。顺大势者成,逆大势者败。这里,势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完璧归赵”发生在公元前283年,当时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称霸于世,人才济济,谁也不甘示弱。秦国虽日益强大,有吞并六国之心,但苦于对手林立,一时不能得逞。蔺相如为了国家出使秦国,顺势而为,一举获得成功。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目标切近者成,目标虚幻者败。凡做成一件事必须要有明确的可能实现的目标。蔺相如的目标很明确:或者城入而璧留秦,或者完璧归赵。而且这两个目标也是切实可行的。

2高素质者成,低素质者败。蔺相如是赵国宦官令缪贤的门客,缪贤向赵王说了推荐他的理由:缪贤曾欲背叛赵国去燕国,并说燕王曾与自己私下握手“愿结友”。蔺相如听了此事对缪贤说:“当时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心腹。今你背赵去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将捆缚你送回赵国。”蔺相如要缪贤“肉袒伏斧质”向赵王请罪。由此可见相如有一种积极主动的爱国精神。接受出使秦国的艰巨任务,也是相如主动承担的。他向赵王保证:“城入赵而璧留秦,城 不入赵,臣请完璧归赵。”相如出使秦国前赵王并未封他什么官职。后来在“将相和”中相如有意避开廉颇,更显出他的高品质。

3爱国,镇定自若,临危不惧,思维活跃,随之应变,始终掌握主动。这一切蔺相如都具备了。相如三次夺回了主动权:第一次秦王将璧“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相如机警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用了一个借口“璧有瑕,请指示王。”使璧回到自己手中,面对偌大的场面,凶暴的秦王,没有过人的胆量是想不出这个主意的。第二次秦王“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住十五都予赵”,相如不被秦王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也骗秦王“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大王亦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如果蔺相如不能做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璧再次到秦王手中,恐怕永远也不得回头了。第三次相如“使其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归璧于赵。”相如充分认识到只有璧离开秦国,璧才安全;也意识到,秦王设那样的场面,而自己拿不出璧来,会面临杀身之祸。但这有什么呢,他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秦王终没有杀相如,因他到底是一位政治家,与“欲引相如去”的“左右”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

推荐第6篇:读《史记 游侠列传》

读《史记 游侠列传》

再读《史记》,《游侠列传》让人感慨颇多。这篇文章太史公最是斟酌用意,以儒侠对举,以儒为侠作反衬,以朱家、剧孟、郭解等出身草根的游侠为例,称颂了他们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高贵品格。《游侠列传》篇全文共2400余字,着墨不多却字字珠玑,写得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朱家、剧孟、郭解等人,既非改朝换代的帝王,也非封疆裂土的诸侯,更非名垂青史的诸子百家,一介草莽,何得以让太史公如此垂青,独成一篇,以极其真挚的笔墨写进这本“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些人身上,有哪些优秀的闪光点让太史公如此青眼有加呢?通篇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家学习:

诚信之美。“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他们都很守信用,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努力做到,为了千金之诺,可以轻生死,抛血躯,付出一切努力也要达成。

薄望之美。朱家曾暗中相助季布摆脱被杀的厄运,等到后来季布官拜河东太守成为抵御匈奴的名将时,却终身不再与季布相见。郭解救了别人的性命,从不沾沾自喜,觉得奇货可居在人家面前夸耀。他们帮助别人,完全从心中之义出发,从来不指望被帮助之人能报答什么,也没有想过要以此扬名,厚施而薄望,是一种纯粹的不带功利之心的乐于助人。

慷慨之美。朱家、剧孟、郭解等人,总是把别人的事放在第一位,为了帮助别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他们尽管贫穷,然一旦人有事相求,合于义,必全力以赴。朱家救济别人的困难,总是从最贫贱的开始,而自己却过着穷苦的生活,衣服破的连完整的色彩都没有,每顿饭只吃一样菜,乘坐的不过是个小牛拉的车子。这些游侠具有强烈的正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扶危济困、帮助弱小的社会道德推向了极至。

成人之美。郭解曾经深夜前去洛阳调解一场许多人都没能调解的纠纷,当事人佩服他的为人,听从了他的意见,答应何解。郭解又连夜赶回,并告诉当事人让他们先不要听他的话,等他走后,让洛阳诸公们再来调停,那时他们再和好。本来是自己做的好事,却要说成是别人的功劳。郭解这样做不但解决了一场纠纷,也维护了洛阳诸公的面子。

明理之美。郭解名声显赫,大将军卫青都非常佩服郭解的为人,乡里人更是对他非常的尊重和仰慕。郭解姐姐的儿子依仗郭解的声望,强行灌别人喝酒,对方酒量不济,实在躲不过盛怒之下拔刀杀死了他,之后逃走了。郭解的姐姐悲愤异常,发狠说道“以我弟弟的名望,我的儿子被杀凶手却逃之夭夭”,将儿子的尸体丢弃在道路上任凭雨打风吹,以此来羞辱郭解。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人会觉得凶手未免欺人太甚,怒发冲冠立即杀掉那人为外甥报仇。郭解却没有贸然报仇行凶,而是沉着冷静的暗中调查,在找到那个人后还能心平气和的听他讲完事情的经过,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得知实情后能够公正的对待,合理的处理,把罪责归于自己姐姐的孩子,收尸埋葬了他。以郭解当时的声望,只要他通报地方官府就能将凶手定罪,仰慕他的少年甚至敢杀掉得罪他的人来向他表示尊敬和崇拜,在如此威势之下,郭解仍然保持理智,明辨是非,在面临血缘亲情与社会公理时大义灭亲维持正道,不仗势欺人,真是难能可贵。

气量之美。《劝学》中曾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郭解声望很高,当有人“箕居视之”表现出无礼之态时,他不先究人过,而先查己过“是吾德不修也”。找到自己的不足,对不尊敬自己的人不加怨恨,反而施之援手,解他人之困以德服人,终于“箕踞者乃肉袒谢罪”,让事情有了完美的结局。

敬畏之美。郭解“不敢乘车入其县廷。之旁郡国,为人请求事,事可出,出之;不可者,各厌其意,然后乃敢尝酒食”。穷困时待人恭恭敬敬,一旦得势就翻脸不认人之徒比比皆是,而能始终如一者则寥寥无几。当时郭解可以说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是人们心中的大英雄。然郭解却能做到不乘车走进衙门,到旁的郡国替人办事时,能办到的一定办到,不能办到的也尽量使各方面都满意,然后才肯接受别人的款待着实不易。

据司马迁所说:列传者,谓列叙人臣事迹,令可传于后世。游侠既非位极之人臣,何得太史公如此吟唱?在太史公的眼里,朱家、剧孟、郭解虽是社会的底层人物,但是他们的仁义、谦逊、明理、讲信用和助人为乐的美好品质,为老百姓所称颂,而这些优点,是大多数沉迷于功名利禄的上流社会人士根本不具备的。与其说这些美好品质为人民所称颂,不如说是司马迁从心底里赞赏他们,才将他们记载在正史里。

汉武帝时的官场是一个卑鄙自私的肮脏世界,这里没有正义与人情。窦婴为田蚡所害,李敢光天化日下被霍去病射死,宾客们甚为无耻,如《平津侯主父列传》所言:“主父方贵幸时,宾客以千数,及其族死,无一人收者”。庙堂之上衮衮诸公与草根游侠对比如此强烈,太史公有感于此,其对充满人格魅力的游侠的歌颂,正是对汉代官场、上流社会的这种卑鄙无耻的道德面貌表里不一的赤裸裸的鞭挞。

《史记》对游侠的盛赞,和司马迁的经历也有关系。想来司马迁的为人,也一定是谦虚谨慎,乐于助人的吧。他在书中说,“且缓急,人之所时有也。虞舜窘于井廪,伊尹负于鼎俎,傅说匿于傅险,吕尚困于棘津……”可他们都有人帮助,那些平民百姓有了困难,也有游侠的帮助。而司马迁呢,因为出言不慎,被判了死罪,家中无钱,无法交钱免死,只得选择腐刑,以完成未竟的事业。

公孙弘是汉武帝尊奉起的儒生中的极高代表,其“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此种人竟能谋得丞相之位。更有甚者,其竟强词夺理,在汉武帝面前进“莫须有”之言,使郭解这位名满天下的大侠全族被杀,其残忍之面目,昭然若揭。在这样的官场中,司马迁怎么可能得到同僚的帮助呢?游侠不被统治者所谓的“法律”、“制度”所羁绊,站在道义的基准面上行事,而他自己,则被封建桎梏所迫害。因此,出于对游侠的侠义行为的赞美和敬畏,以及感伤自己的身世,司马迁将游侠写入了列传当中,文字优美,感情激荡,结局却是悲怆的。

汉代虽被称为盛世,但太史公却指出了诸多社会问题。汉武帝虽“雄才大略”,但其专制统治亦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为了对匈作战,实行盐铁官营、均输平准等经济政策来搜刮民脂;在治安不稳之时,实行对官民残暴镇压的酷吏统治,这些都引起了严重的社会问题。《汉书·刑法志》言及:“孝武即位,外事四夷之功,内盛耳目之好,征发烦数,百姓贫耗,穷民犯法,酷吏击断,奸宄不胜。……奸猾巧法,转相比况,禁网寖密。”在此情况下,连三公都可能朝不保夕,“况以中材而涉乱世之末流乎”。另外,汉武帝对臣民的杀戮多出自个人意志,酷吏更是迎合其心理行事,如《酷吏列传》所载:“所治即上意所欲罪,予监史深祸者;即上意所欲释,与监史清平者”。在此统治下,人民“其遇害何可胜道哉”。

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特别是汉朝经历了“吴楚七国叛乱”以后,统治阶层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对地方割据势力及豪强采取严厉打压的政策,本不属于地方豪强的游侠,因崇高的社会威望和巨大的影响力,也成为汉朝政府防范打击的对象。文景之后,朝廷不断屠杀游侠,没有汉初“汉祖杖剑,武夫勃兴……绪余四豪之烈,人怀陵上之心,轻死重气……任侠之方,成其俗矣”(《后汉书·党锢列传》序)的情景。如郭解之父“以任侠,孝文时诛死”,景帝时亦尽诛“济南瞯氏、陈周庸”,武帝时郭解更是被灭了族,从此汉朝再无真正的游侠。游侠“扞当世之文罔”的行为正是对世间不平的反抗,对独立不羁精神的追求。他们为黑暗的人世带来些许光亮,但终被统治者肆虐的狂风所熄灭。太史公在热情歌颂游侠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极大愤恨。

合上这部史家绝唱,那凄美悲壮的游侠形象在我心中久久不散。游侠并非不爱生命,而是希望活的更有价值,他们在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活的任性、洒脱、无拘无束。反观当今社会,当人与人之间变得以利益为准绳,以金钱为信仰的时候,当人情味越来越淡薄的时候,当世人变得比自我为中心、趋利避害的时候,在这样的土壤里,侠义的衰亡不过是个必然的结局。

朔风起,北方寒,黄鬃马,青铜剑,斗笠,披风,愿游侠向我们走来。

杜明岗

推荐第7篇:赏析史记伍子胥列传

赏析史记伍子胥列传

前言:

其父忠于楚太子建,而因谗获罪,楚以其父为质召其兄弟,尽杀之。伍胥几经劳苦,终以破楚报仇,后多次事故终不得善终。因刚戾隐忍成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悲夫!

如果我问:“伍子胥是谁?”我可以肯定的说,大家都对他不熟悉。他到底是怎样一位人物?我将选择《史记》作品中对他的记述,来展示给我们大家他 不平凡的一生。在这同时也深入了解史书对人物塑造的方法和语言等各方面的内容也希望让大家思考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传统经典著作,并偷偷的满足我个人希望伍子胥这位伟大的英雄被景仰的私欲。

在真正介绍伍子胥之前,我试请大家,特别是男人回想想一下自己儿时或青年时代(也有可能是现在的)的梦想,有多少渴望成为统帅千军的大将军,有多少渴望一身侠气独闯江湖,有多少人渴望挫群雄成帝业。我想我们都这样幻想过,可我们都没有实现,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伍子胥的经历或许能给我们解答案。

掩簾待登场

伍子胥,楚国人,名员,祖父是伍举,因为敢于直谏楚庄王而出名,父亲伍奢是楚平王太子建的太傅,他有一位兄长叫伍尚,伍子胥家当时也可以算是显赫的家族。俗话说:虎父无犬子,这样的家庭培养出的人定是与众不同。刚开始史记先从伍子胥父亲开始介绍起,这种写作方式在各种史书都频繁出现。过去深受家族制的影响,功成名就,光耀门第,也泽被后代。儿子的成功不是单靠自己,也依靠家族帮助。伍奢与费无忌同列,都奉太子建,可是无忌不忠于太子建吗,而是反忠于平王。这时候就出现一个疑问:这为什么是不忠的行为?忠于平王不就是忠于太子建吗?其实不然,古代的臣子是十分可怜的,所谓一臣不事二君,忠于平王就是忠于先君,这样就有可能两头得罪,后君就会认为你不是完全忠于自己,到时就会秋后算账。前君一定先于后君死(除非有不死药),这就意味着跟后君更有利。所以臣子必须有慧眼识人,看出谁有天子相。无忌选择了一条风险极大的道路。他背叛太子建,进言劝平王取太子选的女子-秦女,而为太子另选夫人,这是无忌的一招险招,万一秦女不受宠爱,那么自己只有死路一条。即使受宠也必须配合进谗言,却有可能不另立太子。我认为总归是一条不归路。可是一切局面都对无忌有利,秦女受宠并生子轸。平王因此稍微疏离建,派建守卫城父,备用兵。此时太子虽然受冷落,可没失去信任,无忌当然不会放过机会,他日夜言太子短于王(日夜为之,确实狡猾。)并且说:“太子因为秦女的缘故,已经佷怨恨您,现在他又在守城,肯定会外交诸侯而叛乱。”平王这时还是很冷静的招来伍奢,伍奢可能料到无忌的行为,就直谏平王:“您怎么能听信小人而疏远亲骨肉呢?”但平王还是经不住无忌日夜吹冷风,最终一怒之下囚禁伍奢,并命令奋扬前去杀太子建,奋扬是个大好人,他提前通知太子建,使得太子建脱逃到宋国。无忌又进言,说伍奢的两儿子都很有才能,应该诛杀他们防止叛乱,劝平王以伍奢为人质,招回他的两个儿子伍子胥和伍尚。无忌这招完全是为了防备伍奢的儿子叛乱杀掉自己。伍奢很了解自己的儿子,对他们两个评价到:“伍尚为人仁,呼必来。员为人刚戾忍訽,能成大

事,彼见来之并禽,其势必不来。”从伍奢的话从另一个侧面,借伍奢口,概括出伍子胥的人格——刚戾忍訽,在对两个儿子的比较中,看出伍奢善于识人,后面的所有事情都证明他的话。《史记》对这一件事的记述,主要着重于无忌的狡诈,伍奢的正直,奋扬的忠诚,平王的偏听,所有的人物都是为了伍子胥的出场铺路:无忌的狡诈反衬出伍奢正直,伍奢又引出伍子胥,一环套着一环。这部分记述短短两百字,将各个人物形象描绘清晰,这样的笔力够深深的品味。伍尚欲回楚时与伍子胥的对话,同样值得回味,伍尚听完伍子胥劝他:“回去不过是一起死。”他说:“然恨父召我以求生而不往,后不能雪耻,终为天下笑耳。”通过这句我们不得不佩服伍尚。伍尚并没要求伍子胥一起回去。他认定不去就是不义,宁可牺牲自己,使得义,同时伍尚也一定认为伍子胥未来一定会为他们报仇。这样的慷慨就义本就十分伟大,他对伍子胥未来的绝对肯定更是伟大。我相信这样的小人物是不会历史遗忘的。《史记》给我奉献这样的小人物,让我们更清晰的伍子胥形象。这里我还想进一步想,你父亲都被抓为人质了,伍子胥还能泰然自若,他真是近乎冷血。回到故事,伍子胥开始逃亡。楚使人捕伍胥,伍胥贯弓执矢向使者,使者不敢进,这套虽有落于俗套之流,因为许多猛士都有过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故事,如:项羽,张飞,李广等。无论如何它反映伍子胥胆识过人。就这样伍子胥逃到宋,跟随太子建。同时伍奢与伍尚果真被杀。伍奢听到伍子胥逃走时,又说了一句经典的话:“楚国君臣且苦兵矣。”这一句又是一句预言,我还品出一丝欣慰,他自知已临死亡,不必看到未来那腥风血雨的楚国,这句简直是中国人乐观精神体现。

历尽磨难

伍胥逃至宋后便开始长达多年的苦日子。先是宋发生华氏之乱。宋国的华定,华亥等杀害宋群公子,劫持宋元公。伍子胥只好打包行李与太子建逃至郑,郑国人对他们很友善,但太子建听从晋顷公建议,约定里应外合灭郑国,灭了郑后让太子建当王。后来行迹败露,太子建被郑国杀害,伍子胥和太子建儿子胜一行只好逃到晋。《史记》上称太子建是先到晋国,然后与晋顷公约定灭郑后回到郑国实行计划。而《春秋》确记为我上文写的顺序,我认为春秋较为可信,因为从晋国回到郑国确实有点不让人可信。《春秋》还详细的说明灭郑国这件事情被发现的原因:太子建在郑国给的土地上暴虐,被告发而杀。太子建这样不义之徒,还妄想成为楚国的王实在可笑。伍子胥不可能不知道太子建的恶行,我想他只是借助帮助太子建夺回楚国这一名号报私仇,可见伍子胥之心肠毒辣。伍子胥在晋国依旧无法久留(可能是名声太臭),伍子胥只好前往吴国。前往吴国必须通过于吴楚交界的昭关,才可到达吴国,此时楚平王还在四处追捕伍子胥,关内盘查很紧。传说伍子胥因此愁得一夜间头发全白。后人便用“伍子胥” 过昭关,一夜愁白了头”来形容十分忧愁的样子。在伍子胥的朋友东皋公的安排下,找到一位和伍子胥外貌相似的人先入关引起混乱,趁机通过昭关。谁知追兵又至,至江,江上刚好有渔父乘船,船夫认出伍子胥,便渡伍子胥过河,伍子胥解下剑要赠给他。船夫不肯接受,船夫认为这剑虽值百金,可楚王奖五万石粟,爵执珪都没有动容,何况是这百金的剑。

度过昭关后,伍子胥的苦难还没有到头,在去吴国的路上又因为疾病,只得道上乞讨。试想一下,如果我是伍子胥,我早就放弃自己的生命,放弃拼搏。成功是如此不易,得要付出多少努力,付出多少世人难以想象的痛苦才能达成。伍子胥没有放弃,所以上天给了他一次次的好运,他也配得上这好运,因为好运从来不会给受不了苦的人。到底伍子胥能不能报仇呢?

完成心愿

伍子胥终于历尽千辛万苦到达吴国,就这样,展开他在历史舞台上光彩的独角戏。当时吴国吴王僚刚当政,公子光为将。伍子胥通过公子光,得以见到吴王,由于公子光受宠,伍子胥也受重用。楚国和吴国因为争桑之事相互攻打,吴王大怒欲相伐。吴王派公子光伐楚,攻占了钟离,居巢两地。伍子胥劝吴王僚进一步攻占楚国。公子光深知伍子胥欲报仇的急切心态,就对吴王说:“伍胥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公子光说这话一方面是他了解伍子胥报仇心切的心态,另一方面,公子光也希望吴王僚不要取得楚国,万一吴王僚取得楚国就会在国内取得高的威望,难以被自己推翻。再者,公子光希望先谋求内事,即自立为王。伍子胥并没有去争辩,他懂得:公子光一直想拉他入伙。吴国其实有很大的胜算,可是拿下楚后,自己就不可能受公子光控制,他不想卷入这样的争斗,所以伍子胥推荐专诸给公子光,代替自己。后来的事情证明伍子胥做出更好的选择。伍子胥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退而于胜耕于野。

五年后楚平王卒,秦女之子轸成为楚王。吴王趁机袭击楚国,吴王僚亲自攻打楚国,结果失败被俘,吴国没了国君,公子光借机让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专诸上台后,为了感谢伍子胥,招他入朝共谋国事。楚国伯嚭逃到吴国,伍子胥推荐他成为大夫。这位伯嚭遭遇和伍子胥相似,俩人又是同乡,伍子胥十分信任他。可这位同志日后又对伍子胥如何呢?这个问题我不急于解答,读到后面大家就会知晓。《史记》在这里插入对伯嚭的介绍绝非没有缘由。三年后,由伍胥,伯嚭伐楚,攻占舒,但因孙武进言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接下来两年,吴又接连取得六等地。第三年楚昭王不甘心失败,派公子囊瓦伐吴,又再次被伍子胥击败。吴夺取楚国的唯一阻碍就只是楚将囊瓦,吴王问计于伍胥,孙武,他们皆说用反间计。囊瓦性贪,囊瓦手下唐蔡对囊瓦早有怨言,伍子胥反间唐蔡,最终成功杀害囊瓦并攻下郢,逼得楚昭王出奔。 在攻下郢后,《史记》这段出现一段插叙,内容如下:伍子胥旧时于申包胥有交情,伍子胥逃离楚国前对申包胥说:“我一定会打败楚国。”而这时申包胥却于他大唱对台戏,说:“那么我一定要保存楚国。”当伍子胥攻下郢时,他抓不到楚昭王,忿恨难平便掘楚平王墓,鞭尸三百。申包胥此时正逃至山中,他虽然没有完成自己的承诺,但也不忘刺激伍子胥,他说了一段带有预言性质的话:你这样报仇实在过分!我听说人在多数情况下确实能够胜过天,但天一定会给予人惩罚的。你过去是楚国旧臣,今天却对旧主做这样的事情,上天一定会给你教训的。伍子胥当时刚刚报仇,高傲至极,便说出“吾故倒行而逆施之”的狂妄言论。当时伍子胥自然已经完成他的人生目标,狂妄也属于常理。申包胥说完这句后仍不忘努力实现诺言,前往秦找搬救兵,以一种行为艺术的形式—哭于秦廷七日七夜打动秦哀公(可能是被烦死的),秦救了楚,吴国退兵。 虽然没有真正打败楚国,但吴国在孙武和伍子胥等一批人帮助成就霸业。只要吞并越国便能真正成为强国,吴国已经打得越国无还手之力,越王夫差原币遗太宰嚭求和。伍子胥直谏吴王不可轻易求和,因为越国人勤劳勇敢,今天不灭越国,越国一定会对吴国不利,可惜吴王阖闾没有听从伍子胥。伍子胥眼光长远,越国特殊地理位置阻碍吴国进一步发展。虽然如此,吴王还是没有采纳伍子胥意见,可见伍子胥似乎有些不再被重用的趋势。或许我们可以臆测为:吴王看到伍子胥鞭挞楚王尸体,心中或许十分害怕,怕伍子胥那可怕的军事才能和野心,所以开始防备伍子胥。

吴王转而攻打齐国,伍子胥坚持自己的观点,多次劝说吴王。其中尤以“今

吴之有越,犹人之有腹心疾也。”最有说服力。嚭被越国收买,吴王听信他的自然不会灭越。果不其然,吴王还是派伍子胥攻打齐。伍子胥已经深知吴国危在旦夕,为了保全自己的儿子,便把儿子交托给齐鲍牧,假病不参与政事。此时的伍子胥这个明星似乎已经渐渐暗淡。

谗言致死

不知是否是命运的轮回,伍子胥的父亲当时也是受谗言而死,命运开了个玩笑。主角只是换了名姓,无忌换为嚭。伍奢换为伍胥。《史记》中记载“太宰嚭既与子胥有隙”究竟这矛盾从何而起,我们不得而知。大概是由于受了越国重礼,主张不与越国开战,然而伍子胥是主战派主力。加上伍子胥实在是太有才能,受到嫉妒也不无可能。嚭进谗言曰:“伍子胥性格暴戾残忍,伍子胥在攻打齐国的事上自恃功高,他把儿子交托给别人带到齐国,明显是勾结别国要对大王不利。”大多数情况下,谗言反映了一部分事实,只是被小人利用曲解。伍子胥这种刚暴少恩的特点,君王最讨厌不受控制的人和才能高,心肠毒辣的人。这三点伍子胥都符合,小人们只需说几句坏话,自然君主就会受骗。最后,伍子胥授吴王剑死。临死前,他还做几件事:一,大骂吴王夫差忘恩背义,忘记自己为吴国三代君王服务,使吴成为霸业的恩惠,听信谗言杀害自己;接着又告诉他的亲信:“我墓地上的辛木以后可以给吴王做棺材,然后把我的眼睛放到吴国东门,我要亲眼看到吴国被越灭。”伍子胥骂了吴王还不知足,更大胆预言吴国被越国消灭。听到这样的话后夫差大怒,一怒之下就拿伍子胥尸体盛放鸱夷并投尸于江。吴国人可怜伍子胥,就捞起尸体在江边安庙。传说端午节就来源于此。

九年后,楚国灭吴国,杀死夫差和太宰嚭。这证明伍子胥猜测是正确的,吴国还被灭了,不过是楚国不是越国。就太宰嚭被诛一事,《史记》大有司马迁借此抒发自己不满的嫌疑。《左传》记载嚭是投降楚后被诛,《史记》记载为在吴被灭时嚭被诛,我试想无论这件事是不是符合史实,司马迁都需借此表达对嚭这类卖友求荣,进谗言者的鄙视和痛恨,他们根本不值得被具体记载。他这样的行为不影响整体事件可信度,并没有太大关系。

我的感想

在最后,我想结合史记和我自己的观点,评价伍子胥一生。我总结:伍子胥这一生的伟大经历都是由于伍子胥刚戾隐忍,弃小义,他最终报了父兄的仇,他还以为自己杰出军事才能帮助吴国成就霸业。他这样的一生虽然被人称为违背仁义,可我们难以苛求他做到,毕竟性格如此。也正是他不合道义,他没和他兄弟一样早早将一生归于平凡。可是成就大业的方式不就是特立独行,伍子胥做到了,并且做到很成功,我很赞同司马迁的评论:“怨毒于人甚矣哉”和“故隐忍就功名,非烈丈夫孰能致此哉”。问古今这样的怨毒又有几人能有,又是怎样的烈丈夫才有这番隐忍。 我通过这篇爱上《史记》。它给我们讲述历史,却又不完全合乎史实。在每一个纪,传,世家中我们观看到别人的人生,也让自己的人生丰富。司马迁加入讨论,让历史不单单是历史。我们选择了作品,作品也同时塑造我们。塑造了我,刚烈必会受尽世间苦,苦难既然无法逃避,又有什么好抱怨的?唯有接受,使得自己乐观坚强。

推荐第8篇: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读后感版本1

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感

《孙子吴起列传》是文学巨著《史记》中记载的一篇脍炙人口的人物生平故事,它主要讲的是军事家孙膑被庞涓陷害却没有灰心,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努力最终当上了齐国的军师复仇成功的故事。当我在读这则故事的时候,我不仅被孙膑的聪明才智所折服,更被他身上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孙膑原名孙武,是战国时期的著名人物。他是名门之后,曾和庞涓曾一同学习兵法。哪知庞涓受到魏惠王的重用并当上了魏国将军后,每次想起老同学孙膑,心里总是笼罩着一层阴影——因为他心里明白,孙膑的能力比他强多了。于是,嫉妒心作祟的庞涓胡乱编造了一个理由,将孙膑打入大牢,并残忍地对其实施了膑刑,挖去了孙膑的两个膝盖骨。而这次不公平的遭遇,便是后来孙膑的名字由来。一向努力研习兵法的孙膑,原本以为能在魏国大展身手,哪晓得却被陷害入狱还被弄残了双腿,一个连站也站不好的人,怎么能够成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军事家呢?普通常人遇到这样的人生惨境,应该会心灰意冷,从此失去了去争取成功的希望和动力吧。然而,孙膑在这是展现了其异于常人的坚忍不拔的品质,他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孙膑,为的是记住自己曾经受过的屈辱和不公,寻找再一次获得成功和复仇的机会。这种坚忍不拔的抗争精神,足以让每一个读者读到这里时为之动容。

老天终究给了孙膑一次机会。恰巧这时齐国派出使者的来到了魏国,孙膑以一个罪犯的身份争取到了与齐国使者私下见面的机会。齐国使者与其交谈后,认为孙膑是个奇才,便偷偷地将他带回了齐国。看到这里,我想,《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也有着与孙膑相似的经历,司马迁对孙膑的这个特定的故事情节浓重着墨,难道不是寄托了一种他自己对其坎坷的人生遭遇的一种奋力抗争的想法和心愿?从表面上看,孙膑遇到了齐国使者是一种老天给予的运气,然而仔细分析下来,以一个罪犯身份去争取私下见面的机会,算准了由于齐国大王的求贤若渴的心情而必定会获得齐国使者的帮助,这同时体现了孙膑身上兼具的才智和勇气。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机会是为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孙膑的以其大智大勇,争取到了这样一个人生重大转折的机会,我们每一个读者,是不是应该从孙膑的身上悟到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生道理?

后面的故事情节,为许多人所津津乐道,成语“田忌赛马”和“围魏救赵”都是出自于这些情节。确实,这些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孙膑的聪明才智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但我体会最深的,却是后来的 “万箭复仇”这个情节。当时孙膑与庞涓两军对垒,孙膑估算了庞涓的行程并算准了其军队到达地形狭隘的马陵的时间,事先设下了埋伏。孙膑叫人把一棵大树的树皮刮掉,在白白的树干上写下“庞涓死于这个树下”,并对埋伏的弓箭手下令说,天黑后如果发现有人点火,便立即放箭。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庞涓天黑后来到这棵树前,模模糊糊看树上有字,便叫人点上火把来看。顿时,漫天遍野万箭齐发,庞涓果然最后被箭射死于树下。这个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一部历史文学作品来说,似乎有些过于戏剧化,好像是作者司马迁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所写下的。然而我却认为,司马迁恰恰想表达了一种“作恶之人必遭天谴”的一种道理,起到了发人深省的效果。 纵观《史记》全书,《孙子吴起列传》不失为一篇文学价值和史学价值兼具的优秀作品,它展现了孙膑这样的中国古代文人身上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表达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劝人向善的道德涵义。谁能不被孙膑的曲折经历所打动?谁能不被作者司马迁在作品中影射的人生感悟所感动?

推荐第9篇:《史记》选读教案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2、培养同学情谊,使学生懂得同学、朋友之间相处贵在真诚,互相理解。

3、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难点:了解司马迁为管仲列传的目的及课文所蕴藏的人才观对于今天的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教学工具:电脑多媒体投影仪等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阅读导引: 1学生演示:“()之交”

2揭示课题《史记〃管仲列传》。管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他在齐国进行改革,使齐国日渐富强,国力大振,他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孔子称赞他说:“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读《管仲列传》,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务本求实、

风范。

二、阅读全文,学生整体感知全文。(朗读默读)

三、结合课前预习,学生提出疑难词句,并让学生尝试解决,教师点拨。(讲解法) 词类活用

•1.富国强兵使动:使……富使……强 •2.管仲既任政相齐:名作动做宰相 •3.管仲因而信之:使动使……守信用 •4.然孔子小之:意动以……为小,轻视 •5.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 羞意动以……为羞 耻意动以……为耻 •6.贵轻重:以……为贵 特殊句式 •判断句

•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倒装句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岂管仲之谓乎? •分财利多自与。

被动句

•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 •管仲囚焉。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 •省略句

•不以(之)为言。 •齐桓公以(之)霸。 难句翻译指点

1、管仲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以其为不肖,知其不遭时也。

翻译指点:见逐于君,“于”表被动;以其为不肖,以,动词,解释成“认为”。

参考译文:管仲曾三次作官,三次被国君辞退,鲍叔不认为他没才能,知道他背时(没有遇到好的时运)。

2、桓公欲背曹沫之约,管仲因而信之,诸侯由是归齐。翻译指点:关键是“信”,要理解为使动用法。 参考译文:桓公想背弃和鲁国曹沫订立的盟约,管仲趁此引导说服桓公坚守信约,诸侯因此归附齐国。

3、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故上下能相亲也。翻译指点:顺,要理解成顺导;匡,匡正;还要注意整个句子的通顺。

参考译文:顺导君上的美德,匡正君上的错误,所以君

四、品味佳段(朗读)

从内容(写了那些内容)、感情(表达什么感情)、语言(语言表达有何特点)、传记写作几个角度赏析课文第二段(“管仲曰……知我者鲍子也”)。

•从内容上看,是管仲对自己与鲍叔牙多年深交的回顾,从经商、谋事、出仕、作战、事君五个方面写鲍叔牙对自己的深知和理解,突出强调了鲍叔牙的大度和“知已”。

•从感情上看,“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也!”,管仲十分动情,饱含着对鲍叔牙的感激,洋溢着对真挚友情的礼赞。知己之人、知遇之情的难能可贵。

•从语言上看,连用五个句式相近的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列叙自己在不同领域与鲍叔牙交往的事实,真切而又有层次感地展现了二人的友谊和感情,热情地赞美了自己的知心朋友,五个“知”字的重复出现,更加凸显鲍叔真为管仲之知音。

•从传记写作上看,司马迁用较多文字引述管仲的表白,一是对上段“鲍叔知其贤”“鲍叔终善遇之”内容的具体印证,二是借以交代,管仲早期的坎坷生涯为其后来任政相齐时的“顺民心”、善于从实际情况出发处理问题打下了坚实的人生阅历基础。

五、思考、拓展(讨论法)

、从这篇传记看,管仲从政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主客观)

主观因素:

有“上下相亲”“顺民心”的施政指导思想; 有“善因祸而为福,转败而为功”的施政才能。 客观因素

1、朋友知己之情。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友朋相知。•管鲍之交——表示知心朋友,形容自己与好朋友之间亲密无间、彼此信任的关系。(成语)

2、君臣知遇之恩。

•《管仲列传》中所阐扬的“知己”主题,呈现在君臣之间的遇合。

•风云际会——比喻有才能之士遭逢时会;也比喻君臣际遇。(成语)

2、《管仲列传》中可以窥探到司马迁的怎样的感情? 司马迁详叙管仲与鲍叔的交游情谊、点染鲍叔与管仲能知能用,以此礼赞友朋相知的知己之情。

无人知己的寂寞,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个人感喟,使得司马迁为管仲立传时,对于齐桓公任人唯贤,不觉神往。

3、你心目中的管仲是一个怎样的人?如果他是现代社会中的一个人他能算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吗?请谈谈你的看

法。

推荐第10篇:《史记》选读——《滑稽列传》教案

学习目标展示

1、学习掌握“淫”“曹”“阑”“赇”“谢”“哀”等实词的意义。

2、学习掌握“之”“若”“且”“即”“以”等虚词的用法。

3、了解祭祀丧葬等方面的文化常识。

4、翻译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及句中词的特点。

5、感悟淳于髡等人超群的胆识、充满幽默风趣的诤谏艺术。自主阅读导引

《滑稽列传》是专记滑稽人物的类传。《太史公自序》中说:“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此篇的主旨是颂扬淳于髡、优孟、优旃等人的“不流世俗,不争势利”的可贵精神,及其“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的非凡的讽谏才能。他们出身虽然微贱,但却机智聪敏,能言多辩,善于缘理设喻,察情取譬,借事托讽,司马迁满怀感慨地歌颂了他们:“岂不亦伟哉!” 文言现象梳理

1、文言实词

六艺于治一也。一:相同。

天道恢恢,岂不大哉!恢恢:广大无边的样子。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淫:过度。 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旦暮:很短时间。 国中有大鸟,止于王庭。止:停息。 操一豚蹄,酒一盂。操:拿。 六博投壶,相引为曹。曹:同辈。 日暮酒阑,合尊促坐。阑:尽。

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赇:贿赂。 于是庄王谢优孟。谢:道歉,认错。 优旃见而哀之。哀:同情,怜悯。

我即呼汝,汝疾应曰诺。疾:急速,赶紧。 优旃临槛大呼曰。槛:栏杆。 始皇以故辍止。辍:停止。

2、文言虚词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以:用来。

齐王使淳于髡之赵请救兵,赍金百斤,车马十驷。 之:到。 若亲有严客。 若:如果。 马者王这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

前“以”,凭;后两“以”,用。

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一:乃,竟。 病且死,属其子曰。 且:将要。

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 若:你。 妇言慎无为。慎:千万。 我即呼汝。即:马上。 汝虽长,何益。虽:虽然。

主上虽无言,臣固将请之。虽:即使。

即欲就之,易为漆耳,顾难为荫室。即:如果。顾:只是。

3、词类活用

于是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朝:作动词,召见。 王曰:“先生少之乎?”少:意动用法,以为少。

齐赵陪位于前,韩魏翼卫其后。翼:名词作状语,像鸟的张开翅膀一样。 皆知大王贱人而贵马也。贱,贵:意动词,即以为贱,以马为贵。 秦始皇时置酒而天雨。雨:动词,下雨。

难句翻译现场

1、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

参考译文:楚庄王时候,有一匹喜爱的马,给它穿五彩的锦衣,养在富丽堂皇的房屋下面,用没有帐幔的床作席子,拿切好的枣干来喂它。马患肥胖病死了,庄王让群臣替它办丧事,想把它用棺椁装殓起来,用大夫的礼仪埋葬它。 翻译指点:此句中,“衣”“席”是名词用作动词,“病”也用作动词,“病肥”即“患肥胖病”,“丧”为动用法,“丧之”即“为之办丧事”。“衣以文绣”“席以露床”“啖以枣脯”三句是介宾短语后置句。“置之华屋之下”是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译时要补上。

2、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 参考译文:想要死后家庭富足,又恐怕接受人家的贿赂,败坏法纪,作奸犯科而触犯了大罪,自身被杀死而家庭也被灭绝。贪官怎么可以做呢? 翻译指点:“身死而家灭”是被动句,要把被动意义翻译出来。“贪吏安可为也”,是反问句。 疑难追踪探究

1、本文写了一个赘婿,两个倡优。司马迁将这类被统治者视为开心工具的小人物列入传记,寄托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探究:

这里了几个小人物,地位虽然低微,但他们都有好品质,他们能够为了国家与黎民的利益,勇敢地仗义执言,能够灵活巧妙地批评残暴荒淫的统治者,能把他们的那些荒谬绝伦的想法顶回去,从而给国家和黎民百姓带来说不尽的好处。司马迁对他们给予了热情的歌颂,“岂不亦伟哉!”同时也有对汉武帝时代满朝唯唯诺诺保官保命苟合取容的不满。

2、《滑稽列传》是《史记》中较为精彩的篇章之一。和其他人物传记相比,这篇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有什么特点? 探究:

有别于其他传记的最大特点,就是轻松幽默,寓庄于谐。作者似乎不是在写严肃的史实,而是在写小说,在写故事。但深刻的思想就寄寓其中。 视野纵深拓展

面对掌握着生杀予夺大权的君王,臣下犯颜直谏,常常会带来性命之忧,所以对臣子来说往往要讲究劝谏的艺术,淳于髡等人就是如此,君王也乐于接受他们的意见。《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也是一个善于劝谏的臣子,阅读体会。

邹忌修八尺有余(1),形貌昳丽(2)。朝服衣冠窥镜(3),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4),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5),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6):“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7),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8),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四部丛刊》本《战国策•齐策一》

【注释】

(1)邹忌:《史记》作驺忌,齐人。齐桓公时就任大臣,威王时为相,封于下邳(今江苏邳县西南),号成侯。后又事宣王。修:长。八尺:战国时各国尺度不一,从出土文物推算,每尺约相当于今18到23公分左右不一。(2)昳:通“佚”,美。(3)朝(zhāo)服衣冠:早上穿戴衣帽。(4)旦日:明日。(5)孰:通“熟”。孰视:注目细看。(6)威王:齐威王婴齐(?前320),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之子。在位三十七年,知人善任,改革政治,是个较有作为的国君。(7)市朝:指人众会集的地方。(8)期(jī基)年:一整年。 能力自测平台

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长不满七尺,滑稽多辩,数使诸侯,未尝屈辱。 时赐余沥,奉觞上寿,数起,饮不过二斗径醉矣。 优旃恨归汉,数年而卒。 淳于髡说之以隐曰 王曰:“笑岂有说乎?” 威王大说,置酒后宫。

先生饮一斗而醉,恶能饮一石哉!其说可得闻乎? 于是王乃使以马属太官。 病且死,属其子曰 此知可以言时矣

2、下列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于是乃朝诸县令长(《滑稽列传》)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邹忌讽齐王纳谏》) B.赍金百斤,车马十驷(《滑稽列传》)

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史记•李斯列传》) C.于是庄王谢优孟(《滑稽列传》)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鸿门宴》)

D.日暮酒阑,合尊促坐(《滑稽列传》)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岳飞《满江红》)

3、翻译下列句子

①臣见其所持者狭而所欲者奢,故笑之。 ②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为之奈何?

③以垅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之于人腹肠。 ④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

⑤居无何,二世杀死,优旃归汉,数年而卒。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问其故。优孟曰:“马者王之所爱也,以楚国堂堂之大,何求不得,而以大夫礼葬之,薄,请以人君礼葬之。”王曰:“寡人之过一至此乎!”于是使以马属太官,无令天下久闻也。楚相孙叔敖知其贤人也,善待之。病且死,属其子曰:“我死,汝必贫困。若往见优孟,言我孙叔敖之子也。”居数年,其子穷困负薪,逢优孟,与言曰:“我,孙叔敖子也。父且死时,属我贫困往见优孟。”优孟曰:“若无远有所之。”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岁余,像孙叔敖,楚王及左右不能别也。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庄王大惊,以为孙叔敖复生也,欲以为相。优孟曰:“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庄王许之。三日后,优孟复来。王曰:“妇言谓何?”孟曰:“妇言慎无为,楚相不足为也。如孙叔敖之为楚相,尽忠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无立锥之地,贫困负薪以自饮食。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因歌曰:“山居耕田苦,难以得食。起而为吏,身贪鄙者馀财,不顾耻辱。身死家室富,又恐为奸触大罪,身死而家灭。贪吏安可为也!念为廉吏,奉法守职,竟死不敢为非,廉吏安可为也!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于是庄王谢优孟,乃召孙叔敖子,封之寝丘四百户,以奉其祀。后十世不绝。(节选自《史记•滑稽列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辩,常以谈笑讽谏辩:辩驳。 B.席以露床,啖以枣脯啖:给„„吃。 C.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谏:规劝。 D.属我贫困往见优孟属:嘱咐。

5、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优孟“以谈笑讽谏”的一组是() ①请以人君礼葬之

②即为孙叔敖衣冠,抵掌谈语 ③庄王置酒,优孟前为寿 ④请归与妇计之,三日而为相 ⑤必如孙叔敖,不如自杀 ⑥廉吏安可为也

A.①③④B.①⑤⑥C.②③⑤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问题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优孟言辞诙谐幽默。楚庄王想厚葬所爱之马,群臣进谏反遭严辞拒绝;优孟以反语讽谏,说是以大夫礼不够隆重,使庄王认识错误,收回成命。

B.孙叔敖十分看重优孟,临终前预料儿子必将贫困,要他到时去找优孟寻求帮助。优孟慨然允诺孙叔敖子后,极力模仿孙叔敖,想使楚庄王醒悟。

C.楚庄王误以为优孟是孙叔敖复生,想任他为相。优孟与妻子商定三日之后为相,又责怪庄王利用孙叔敖成就霸业,而对他的后代却不闻不问。

D.优孟由孙叔敖一事而引发感慨,指出为官者不应贪鄙求财,否则将触犯法令而身死家灭;但廉吏死后,其家人却会面临穷困潦倒的悲惨境遇。 YCY

7、把上面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 译文: 可

(2)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 译文:

参考答案

1、①shuō

②shuō

③shù

④shuì

⑤shuō

⑥yuè

⑦shuō

⑧zhǔ

⑨zhǔ

⑩zhì

2、C

3、①我看见他拿的祭器太少,而所祈求的东西太多,所以笑他。②寡人的过错,竟到这种地步吗!怎么办呢?

③用土灶作为椁,用大铜锅作为棺,用姜枣来调理,把木兰配进去,用稻米作为祭器,用大火炖煮,埋葬在人的肚肠中。

④拿寝丘四百户的地方封给他,用来供孙叔敖祭祀之用。

⑤过了没多久,秦二世被杀身死,优旃归顺汉朝,几年之后就死掉了。

4、A

5、B

6、C

7、(1)马患肥胖症而,让群臣为它治丧,要用内棺外椁的大夫礼制

安葬它。左右群臣对此直言规劝,认为不可以。

(2)楚相孙叔敖坚守廉洁一直到死,如今老婆孩子身处困境,背柴为生,廉吏不值得做啊!

第11篇:读《史记·货殖列传序》

读《史记·货殖列传序》

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向贤柔

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家之一,司马迁对我国的影响绝不仅限于史学,而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从政治到经济,从文化到军事,他都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司马迁写《史记》,绝不是为写史而写史,而是为了传达一种思想、一种主张、一种号召,司马迁用毕生的精力,将自己的思想精华全部融入进去。窥一斑而知全豹,现仅于《史记·货殖列传序》为例,简谈司马迁的经济思想。

我国古代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决定了古代历代君王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重农抑商”的主张。“雕文刻镂,害农事者也;锦绣纂组,伤女工者也。农事害,则饥之本也;女工伤,则寒之源也。饥寒并至而能不为奸邪者,未之有也;男女饰美以相矜而能无淫泆者,未尝有也。故上不禁技巧,则国贫民侈,国贫穷者为奸邪,而富足者为淫泆,则驱民而为邪也;民以为邪,因之法随,诛之不赦其罪,则是为民设陷也。刑罚之起有原,人主不塞其本,而替其末,伤国之道乎?”(刘向·《说苑》),这是魏国改革家李悝的观点,他认为商业和手工业与农业是完全对立的,工商业的发展必然会破坏农业生产,减少农业劳动力,损害农民利益。因而,李悝实行了以“尽地力之教”为主要内容的改革。与此同时,实行“平粜之法”来鼓励农业生产,稳定农产品市场。李悝看来,“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善为国者,使民无伤,而农益劝”(《汉书·食货志上》),从表面看来,这样一种政策似乎兼顾了农业与商业,但从本质而言,依然是一种

抑商政策,只不过通过国家干预市场来调节利益分配,将商人的利益重新分配到国家和农民,这种政策必然损害工商业者,而有利于农业的稳定和农民积极性的提高。

重农抑商的政策在商鞅变法中则体现得更加明显,“重农抑商、奖励耕织”成了变法的主要内容。商鞅对秦孝公说:“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农者寡而游者众,故其国贫危。其境内之民,皆事商贾,为技艺,避农战,如此亡国则不远矣。”(《史记·商君列传》),商鞅认为秦国最大的问题是人人喜商,所以农事不举;农事衰败则国家危亡。商鞅把李悝“尽地力之教”的措施带到秦国,在社会生产中,特别重视农业生产领域。商鞅根据秦国地广人稀、荒地多的特点,把重点放在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来发展农业生产方面。他在变法中规定:“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史记·商君列传》)。“本业”就是男耕女织的农桑业。“末利”是指制造和经营奢侈品的奇技巧、刻镂纹绣的一类手工业和商业。因此,商鞅在变法中对商业采取打压政策,规定:

一、“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商君书·垦令》),禁止商人经营粮食,限制粮食在市场上流通。

二、“重关市之赋” (《商君书·垦令》),使“农逸而商劳” (《商君书·垦令》),加重商人赋税和徭役。

三、“壹山泽” (《商君书·垦令》),由国家对盐铁等实行专卖。

这些政策的实行就当时而言,起到了巨大作用,然而长时间延续下去的时候,其消极影响就会凸显出来。在汉代,“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孝惠、高后时,为天下初定,复弛商贾之律,然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史记·平准书》),对商人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地位上都进行

了限制。汉武帝时规定“ 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釱左趾,没入其器物”(《史记·平准书》),同时,设置大农等官职,“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既买之” (《史记·平准书》)。针对这种状况,司马迁认为,“如此,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则反本,而万物不得腾踊”(《史记·平准书》),这种与民争利的政策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针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种种现象,司马迁提出了自己的经济主张,反对重农抑商的传统观念,要求提高商人的社会地位,重视工商业的发展,重视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这种思想在《史记·货殖列传序》中得到了部分的体现,现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

首先,司马迁论证了发展工商业的必要性,强调人口和商品的流通。针对老子提出“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司马迁明确表明了自己的反对立场,认为“则几无行矣”(《史记·货殖列传序》),他明白那种人与人之间不需要交往、人人都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理想社会只是一种海市蜃楼,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存在的。司马迁对人性理解得很透彻,他明确知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正视人的欲望,“耳目欲极声色之好,口欲穷刍豢之味,身安逸乐,而心夸矜。势能之荣,使俗之渐民久矣。虽户说以眇论,终不能化” (《史记·货殖列传序》),而这些需要的满足仅靠个人是无法实现的,而要人口的流动和商品的交换。除了个体的差异,司马迁还分析了地域上的隔阂和差异,“夫山西饶材、竹、穀、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楠、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旃、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棋置” (《史记·货殖列

传序》),而这些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史记·货殖列传序》),是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而这些的实现都要各种职业的相互配合,“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 (《史记·货殖列传序》),这一方面论证了商品流通的合理性,也强调了商人地位的重要性,这与我们当今的社会可谓不谋而合。

在此基础上,司马迁创造性的解读了经济与政治的关系,进一步强调商业在国家生活中地位的重要性。他强调,只有经济上的富强才能达到政治上的亲和力。他举例说:“故太公望封於营丘,地泻卤,人民寡。於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繦至而辐凑”(《史记·货殖列传序》),除此以外,“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归,位在陪臣,富於列国之君。是以齐富强至於威宣也”(《史记·货殖列传序》),这更是盛赞齐国通过经济的发展来增强国力,从而取得政治上的认可,增强人民对政府的认同感。所以,司马迁并不强调孔孟所主张的礼制,而是强调一个国家经济对政治的重大作用。然而,如果司马迁对政治与经济关系的理解仅限于此的话就显得太不足了,因为古代也强调农业对国家和统治的安定的重要,司马迁的更伟大之处在于他强调工商业的重要作用,它应用《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并认为,“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史记·货殖列传序》),他把士、农、工、商放在了同等重要的地位,直接挑战传统农本商末的经济思想,并对我国历代统治者所采用的重农抑商政策提出了明确的质疑和反对,这是一种既需要思想又需要魄力的举动。在那样一种环境中,他不仅是挑战整个社会舆论,更是直接挑战当朝治者,只有有思想,他才能提出这些观点;

只有有魄力,他也才敢于提出。所以说,真正的历史学家绝不会仅仅拘泥于历史,更是要超越历史,这样的思想也才会历久弥新。

除了政治与经济,司马迁还阐述了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他引用《管子·牧民》中的话说:“仓廪实而佑礼节,衣食足而佑荣辱”,认为,“礼生於有而废於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富者得势益彰,失势则客无所之,以而不乐” (《史记·货殖列传序》),他称颂美德,但它所主张的并不是像如家的空中楼阁,而是有着深厚的经济基础,只有在基本的的物质需求满足之后才能奢谈精神生活,才能修身立命,培养高尚情操,这就当今社会而言,依然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同时,司马迁提出了自己对管理国家、管理经济的看法,主张实行宽松的的经济政策,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 (《史记·货殖列传序》),司马迁认为,管理社会,最善者是顺其自然,其次是要实行引导,再次是要对人进行教化,再其次是要用刑法约束人,最下者乃与民争利。这种思想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首先,他提出了一种朴素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思想。他认为管理经济的最好方法是顺其自然,“善者因之”,创造一种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尽量减少行政干预。因此,司马迁对武帝实行的盐铁专卖、平准均税等打击商人的政策提出批评,认为“最下者与之争”,坚决反对与民争利。

《史记》中很多思想都具有开创性和超越时代的意义,司马迁能够看清社会的角角落落,从宏观上把握社会的各个方面。一种思想之所以伟大,就在于它的独创性、预见性,以及对现实的指导意义司马迁的种种观点和理论就正是因为其对历史的永久的指导意义而永久流传。这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仔细

去品读。这篇文章《货殖列传序》简谈一下个人意见,有很多纰漏和不足有待指正。

参考资料:《史记》司马迁 著

《司马迁经济思想通论》

朱枝富 著

《管子》

管子 著

《老子》

老子 著

《商君书》 商鞅 著

《汉书》

班固

第12篇:再读《史记·循吏列传》有感

再读《史记·循吏列传》有感

文· 李 爽

书,能让无处安放的躁动得以平复;书,能让知音难求的孤独得以排解;书,能让空虚无知的灵魂得以充实;书,能让人类文明的精粹得以留传。英国人手中常有一本书,法国人手中常有一枝花,两者都是极美的东西。放眼看看中国人手中,常常有一部手机……所以我们呼唤阅读,重拾失去的阅读乐趣。

进入法院工作,换了角度重看《史记》,我发现一个事实:在古代能做到“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能征一国”的人,不仅仅是学识渊博,政治才华突出,更重要的是品行端正。

在古代,凭借举孝廉,就能做到地方县吏。隐居终南的能人,甚至可能直接起用为社稷重臣,可见品行在古代选官制度中就已经优先考虑。楚国的孙叔敖,从一个隐士做到国相仅用了3个月时间。于无形中教化百姓,因地制宜鼓励生产,法不苛责,却能人人遵守,官无奸邪,人民安居乐业。一枚铜钱的分量的改变,看似微乎其微,却能影响市场经济的波动;推广马车取代推车,看似无关紧要,却可能激起人民与国家间的矛盾。不适应需求的改革,孙叔敖力排众议,立即建议决策者禁止;迎合发展需要的改革,因势利导,以身作则,让官员先做表率,让百姓看到改革之便后自主改变。用现代观点来看,摆正自己的位置,看清自己的使命,孙叔敖做到了执政为民、便民,利民。

我们知道上行下效的道理,上级领导的喜好,直接影响了社会风气。蒲松龄的《促织》就写了君王喜欢斗蛐蛐,结果官员纷纷责令县乡上交品质优良的蛐蛐。有交上品相好的,就会平步青云,鸡犬升天。于是街头巷尾到处是斗蛐蛐比赛的富家子弟,荒郊野岭可见按照大仙指点寻找蛐蛐的百姓。鲁国的国相公仪休,嗜鱼如命,但是却坚决不肯收宾客送来的鱼,他说收了贿赂,就会结束政治生涯,以后想吃鱼没人会送,自己也买不起了。正是因为他廉洁自律、奉法循理,才换来了百官自正、不争民利。古往今来,贪腐向来就不是只发生在一个人身上的问题,而常常是窝案,官员拉帮结伙中饱私囊,盘剥百姓。贪腐越厉害,社会越黑暗,国家越危险。李世民以人为镜,开启了开元盛世;商纣王酒池肉林,颠覆了一个国家。“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想要大刀阔斧整顿寰宇,从政者还是得先做到打铁自身硬。

晋国的李离是当时的法官,发现自己听察案情有误,错判死刑,于是自己向晋文公检讨责任,将自己拘禁起来。晋文公宽恕他,认为是下属的失职,与他无关,下达特赦令,但他仍然对自己的失察失职自责不已,觉得愧对君王的信任,最后伏剑自刎,以死来帮助晋文公肃清国法,晋国终成为春秋时期的强国。责任意识,司法者必须铭记在心。法官对当事人负责,就是对国家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法官百分之一的错判,对于被误判者的家庭来说就是百分之百的悲剧,对于司法公正来说就是绝对的负面影响,对于司法公信力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我们尽力不要犯错,但是如果错误已经不可避免地发生了,那就必须对错误负责到底。追谁的责,追什么责,怎么追责,每一环都应该放在阳光之下,彰显法度的公正,给人民一个公道。“法者,天下之程式,万事之仪表。”“法小弛则是非驳”,因人废法,国家将乌烟瘴气;忍痛割爱,可换来长治久安。

我读《循吏列传》,收获可总结为六个词:修德,为公,克己,守正,尽职,担当。

第13篇:《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读书笔记

这一篇除了写廉颇、蔺相如外,还写了赵奢、赵括父子及李牧。

廉颇成名最早,在赵惠文王十六年时就因大破齐国而被授为上卿。蔺相如次之,因在完璧归赵一事中表现出来的勇气与智慧成名,被赵王拜为上大夫。完璧归赵的故事应该很多人都熟悉,记得中学课本中学过,这里不再赘述。基本上就是秦国给赵国制造麻烦,以找借口攻赵。蔺相如舍身帮处于弱势的赵国挽回了面子,也使秦国暂时不好意思打赵国。

不过,一个国家会不会挨打不是光靠某个人或某些人的勇气就能决定的,最终还得靠实力说话。这件事后不久,秦国举兵伐赵,攻下石城,第二年又攻赵,杀二万人。然后秦王派使者传话邀请赵王在渑池相会谈谈两国友好建交的事。赵王畏惧,不想去,廉颇、蔺相如都说“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赵王只好去了,蔺相如随行,廉颇送他们,并说:你们这一去,估计路上行程加上面见秦王商谈礼毕再回来,应该不超过三十日,如果三十天还没回来,“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这话说得很是老成持国,不过不知道会不会对赵王有所得罪。

这一行,蔺相如再次表现出外交智慧与勇气,在酒席上与秦王针锋相对,秦王借洒意要赵王弹瑟助兴,蔺相如则请求秦王击缻“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蔺相如近前跪请,秦王仍不同意,相如拨剑以自刎相逼,秦王左右欲杀相如,被相如怒目瞪回去了(这个,大概是因为相如离秦王较近,投鼠忌器吧),秦王不得已敲了一下缻。为什么双方要为这件事这么较真呢?因为双方都有史官在场,对赵王为秦王弹瑟助兴,秦王为酒宴击缻作乐都是要一一记录在案的,事关国家体面,不能马虎。后来秦之臣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蔺相如答曰“请以秦之咸阳为赵王寿”,这个有点过分了,想要秦都给赵王的生日礼物。 “秦王竟酒,终不能加胜于赵。”直到酒席结束,秦王都不能在气势上胜过赵国君臣。其实最后这句最关键:“赵亦盛设兵以待秦,秦不敢动。”

这一顿鸿门宴后赵王与蔺相如等一起回到赵国,“以蔺相如功大,拜为上卿”这没什么问题,问题出在后面一句“位在廉颇之右”,廉颇不服气了,认为自己为大将,有攻城野战之功,蔺相如不过靠口舌之争立功,再加上蔺相如出身卑贱,廉颇耻于居其之下。蔺相如知道此事后,对廉颇种种回避,以免与廉颇发生冲突。蔺相如的舍人不理解,认为蔺相如懦弱,纷纷请辞,蔺相如解释道:我在强大的秦王面前尚且不曾畏惧,难道会惧怕廉颇吗?躲他只是因为“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岂不会让亲者痛仇者快吗?廉颇听说了蔺相如的话,幡然悔悟,于是去蔺相如家负荆请罪,然后就出现了将相和的一幕。然后廉颇兵伐齐、攻魏,得胜还朝,蔺相如也带兵攻齐,“至平邑而罢”。

嗯,这段将相和有点戏剧化了,蔺相如那句“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害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是否有点过于目中无人了?感觉廉颇与蔺相如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就想把赵国的家当了一样,赵王知道此事会想到什么?赵平原君又怎么想?……好吧,也许是我想多了。

第14篇: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商业经济之于社会的重要性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经历了多年的学习生活,对于史记,我们应该已经是是相当熟悉的了。 《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司马迁撰。《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时间断限,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约为三千年。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史记》是中国两千年来最伟大的历史著作,其开创性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从学术上来看,他开创了史书绝撰的全新领域;其次,《史记》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通史,是研究古代典章制度、人文历史、自然科学、经济文化的重要史料;第三,《史记》的语言通俗流畅,文笔生动优美,言人状物,栩栩如生,不仅是优秀的历史作品,也是杰出的文学作品。清代学者赵翼说:“自此例一定,历代史学者遂不能出其范围。”其后代的二十三部正史,都以纪传体写成,便是例证。《史记》中表现出了司马迁朴素的唯物论思想和进步的历史观。如对当时流行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阴阳五行、神仙方土的种种邪说,都有揭露和讽刺。司马迁高度重视经济的发展对国家兴衰、历史发展的决定作用。他的《平准书》、《货殖列传》,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济史料,体现出深刻的经济思想。他以“太史公曰”的形式发表自己的观点,评论历代君主的是非功过,都显示出他史学思想的光彩。

作为七十篇列传中的一片,《货殖列传》无疑是表现司马迁经济思想,尤其是表现他对工商业问题看法的一篇及其卓越、及其精彩的文字。《货殖列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总结了历代工商业的发展状况,并未许多卓越的工商业者立了传。是研究汉代经济问题的重要历史文献。

通篇观之,不难发现《货值列传》的文章布局十分的清晰、紧凑。整篇列传共分为五部分:第一段从理论上分析阐述了商业发展、商人的出现,以及人们追求财务的现象,都是事势。事理之必然,以破儒、道、法诸家以及秦汉治者对此类问题的荒谬看法;第二段主要记载了先秦著名商人的活动与言论;第三段记载了全国各地的地形、物产、以及各地不同的风俗人情;第四段,分析论述了财货对人类活动,对社会等级形成的决定作用,肯定了追求财富乃人性之必然;第五段记载了著名商人的活动情况。

我认为《货殖列传》是不同于《史记》中其他篇章的作品,《货殖列传》的本身并不在于为一个特定的任务开篇立传,而在于对古代经济的述写,在于挑战古代对于商业的“重本抑末”的不公平政策。 在文章的开端,作者司马迁就引用《老子》中的言论,并评价说“必用此为务,輓近世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可见作者的立论一开篇就是非常明朗的,直接性的表明了那种老死不相往来的大同社会的构想是不显示的,是虚幻的。紧接着在下文中,作者接着论述到“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在这里司马迁充分的肯定了商品交换存在的合理性和商业存在的合理性。对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司马迁觉得这是一种自然的规律,评价说“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作者引经据典的运用《周书》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指出经济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强弱盛衰的基础,“农不出则乏其事,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司马迁认为从事农、工、商、虞这四种行业的人,都是人们生活必需品的创造者,都是自然形成的,都有其不可辩驳的存在与发展的重要性。这些活动都是上可富国,下可富家的,并且“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又例举了姜太公被封在营丘,通过在营丘发展商品经济,最终使得齐国的经济极为发达,经济基础雄厚的齐国“是以齐富强至于威、宣也”,这与儒家的那种只强调“仁义”,说什么只要国君实行“仁政”,天下百姓就将“无敌于天下”的夸夸其谈,形成鲜明的对比。“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观点就这样被司马迁在下一句中顺利的抛出,直接表明物质财富的占有决定着人的精神面貌,使人不得不叹服司马迁作为一个史学家的思维严密性和逻辑的强条理性。在第一段的结尾,作者也关注到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的社会问题,掌握经济权的人可以操纵社会舆论,从而揭穿了统治阶级所标榜的封建道德的虚伪性,又说“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之”,深刻的解释了“道德”对经济的依赖性,可见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中所重视的商品经济问题是有相当的社会价值和社会背景的,是为当时的古代社会的发展所需要的。

在有关于先秦著名商人的例举中,有说到“昔者越王句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所以商品经济得以在他的国家良好且迅速的发展,十年之后国家就富起来了,越王用重赏奖励士兵,使士兵冲锋陷阵像渴极了找水喝一样的勇敢自觉,于是很快的灭掉了吴国,并出兵向中原国家示威,最终成了“五霸”中的一霸。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在古代,经济对于国家的发展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家军事的强盛,最终促成一个国家的强大。

在范蠡帮句践洗刷了会稽受困的耻辱后,又到了宋国的陶邑,称自己姓朱。他认为陶邑“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然后便再次经商积累家财,但是“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可见他不是只一味的经商,迷恋财富,而是用自己积累起的财富去创造美好的行为,所以文章中说“此所谓富好行其德也”。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富足并不是导致社会道德败坏的不良诱因,而且恰恰相反,通过商业的发展,经济的富足反而成了社会良好道德行为的有力支撑者。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贫穷,即使他的心理有要行善,帮助他人的想法,但由于经济的困窘,最终也只能成为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漂亮的幻影而已;但假使他再心怀行善的想法时,同时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那这个想法就能轻而易举的变成现实,而不只只是一个美丽的幻影。

圣贤孔子的弟子子贡,在跟着孔子学成以后,回到魏国囤积货物做起了买卖,成为了孔子七十多名著名学生中最富裕的一个。作者认为“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可见空有一腔热血的政治抱负,空怀一腹学术知识的孔圣人少了子贡的物质支持也会不得不陷入一种极为尴尬的困境,这甚至有点现代经济学中所讲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意味了。

从事商业需要的是头脑,是被称作智慧的东西,而不是所谓的狡黠。列传中的白圭说过:“吾治生产,尤伊尹、尚吕之某,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后文的猗顿、乌氏倮、寡妇清因为懂得商业,经济富足,甚至能让天子对他们以礼相待,名闻天下。由此可见,不论是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现社会还是一直在重本抑末的古代社会,不论社会有无正面的承认,经济财富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人的社会地位的影响非常重大。

汉朝建国以后,天下一统,国内取消了各地之间往来的限制,于是商人们积极的活动了起来。司马迁在《货殖列传》一篇中,不仅对商业经济的合理性、重要性做了详细的阐述,也不仅记录了一些来自于民间的成功的商人事例,更重要的是,在文章中他还对全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地理特产做了较为详尽的描写,这使得这篇列传变得愈发的珍贵,对现在的古代经济研究具有非凡的研究价值。

此篇列传对财货的剖析也一针见血,“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爱钱是人的本性,不用学就会。不管是隐士、是朝臣、是士兵、是赵郑美女、是富家子弟、是渔猎之人、是赌徒、是艺人还是是制造赝品的小人,其目的都是为了生产储存货物,让自己的财产越来越多。对于财货的追求、渴望只不过是正视现实与自己的天性而已,并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反之,倒是一种人之常情,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作者除了阐述自己的观点,记录先前的商人事例,还记录了当代自己国家发了财的能人,诸如蜀卓氏、宛孔氏、鲁国曹邴氏、齐国的刀间、洛阳的师史、宣曲任氏、桥姚、关中的田兰等人。这些人都不是靠着爵位俸禄,也不是靠着为非作歹而发财的,“尽推其理去就,与时俯仰,获其赢利,以末致财,用本守之“,他们这些人变化有方,是值得称道的。靠着省吃俭用不惜力气,这是发家的正道,但想要发家还得出奇制胜,只要专心致志的从事某一项工作,最终一定会达到富裕的目的。在文章的结尾处,作者总结道:”又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什么行业都有可能会发财,而货币也并不是总属于谁家,有本事的就能赚大钱,没出息的就会赔出去,这就是商业,这就是经济的规律,这就是商品经济。

通览《货殖列传》,不难发现作者一直在肯定追求物质财富的合理性和经济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不可替代的重要性。《货值列传》不同于史记其他列传的篇章,它不是单纯的为了某个人或者某一个特定的群体而书写,它所强调的是一直做为“社会”这个抽象概念中最重要,但却一直被压抑的一部分——商业经济。司马迁希望让私人工商业自由发展,自由竞争,批判汉武帝推行的管工官商制度。司马迁还在文章中总结了商业活动的若干规律,诸如薄利多销等等,至今还具有相当的现实意义。钱钟书老先生也曾高度的评价过这篇作品说:“敢质言而不为高论,尤非常殊众也。司马迁传货殖,论人事似格物理然,著其固然、必然而已。”又说“此篇全非‘大事纪’、‘人物志’,与新史学不帝口手辟鸿濛矣。”

当我们站在现在的社会发展角度来看,《货殖列传》的现实意义也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为我们现在研究古代经济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而且对现在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有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类价值非凡的古籍,对我而言,是十分有阅读研究和再阅读的价值的,这次读《货殖列传》,读得可能是很浅薄的,但还是算小有所获。司马迁能在一个整个社会舆论和价值导向都是“重本抑末”、“重农轻商”的情况下,勇敢坚定的提出商业经济的重要地位,这种正视社会现实的勇气,这种远见卓识无疑都会令人叹服。作为当代的大学青年,毫无疑问的,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涵养、素质,培养如同司马迁一般的胆识和见地。

班级:中文一班

姓名:杨妍君

学号:20111141134

第15篇:读《史记 货殖列传》有感

读《史记·货殖列传》有感

这学期的公共课学习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给我们上课的老师是一位政治经济学博士,课堂上她总会给我们讲一些关于经济学的东西,这让我对经济也产生了些许的兴趣,所以这次在选题的时候我选择了阅读《史记·货殖列传》。

“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货殖列传》就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而司马迁的这种经济思想不仅具有伟大的开创意义,而且其正确性和准确性已为他那个时代以及后世所证明。因而,他的这篇《货殖列传》也成为名垂千古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圭臬。司马迁在文中所阐述的经济活动原则和思想,我认为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暗合之处,因而能为我们当代经济建设提供启迪和借鉴。

《货殖列传》在开头引用《老子》的对最清平的政治环境的描述,反对其对追求物质享受的忽视和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的观点,因为这相当于堵塞了人民的耳目。由于地理的差异和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司马迁又提出了不同地域生产不同的商品,即“区域分工”,不同人从事不同的职业生产出人们生活的用品,即“社会分工”。从周朝到汉朝有很多大“货殖家”,他们在经济活动上的成功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这些启示也就是司马迁想要在文章中阐明的有关经济规律的东西。这些例子依次是:姜太公和管仲利用自己区域内特有的优势,合理使用现有的资源,扬长避短,使得国家变得富有;计然对于时机的把握恰到好处,又善于观察发现藏在价格表面内部的经济规律,还注意资金和货物的周转,从而获得最大利润;范蠡使用计然的五条策略,助勾践报仇雪恨,建立霸业,而后,范蠡又用剩下的策略去治家和经商,三次赚得千金之财;子贡是孔子最富的学生,他也利用自己地位帮助孔子扩大的名声,可见财富能够提高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白圭看清时机,买入卖出,捕捉赚钱的时机非常敏捷,然而自己却能不讲究物质享受,可谓是“聚财有道”;乌氏倮和巴郡清寡妇本来地位卑微,但是由于各自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竟能与皇帝分庭抗礼,足以见得财富的多少对人的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了。之后就是司马迁对中国大地上的重要城市和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及历史发展过程的描述,汉中地区,河东、河内和河南,蓟,楚越地区,各有各的特点,其中渗透着各自地方的风土人情和价值取向,细致的描述给我们描绘了一幅详细且生动的中国古代社会经济活动的巨大画卷。接着,司马迁又发表见解,人们一切社会活动的目标都是取得财富,求富,是人的本性,用不着学习,都会去追求。然后他详细地列举和描写了当时中国大地上人们追求财富的不同途径的现状,这些事实也有力地证明了财富的重要性,经济行为的重要性。最后司马迁记叙了若干当代较为成功的“货殖家”的实例, 向人们提出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货殖”致富的经验的建议。

其实,再简单的概括一下,我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就有这么两个观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作为商人,

一、要重视财货,给与其适当地位;

二、要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具备灵活的头脑。

首先,关于重视财货这个问题。过去的文化观念就是重利轻义,在这种传统文化观中,人们过多的强调了义,而对利是不屑于谈论的。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儒家思想主导的影响所致。但在司马迁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财货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大胆肯定财货,谈论财货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且给财货一个恰当的定位。他在文中不回避现实生活中那些不为一般士人所道的日常生活的物质方面的内容,大胆肯定其重要性,这与我们今天接受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是不谋而合。恩格斯说:“一个十分明显而以前完全被人忽略的事实,即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就是说首先必须劳动,而后才能争取统治,从事政治、宗教和哲学等等—这一很明显的事实在历史上应有的权威终于被承认了。” 可见,司马迁的这种观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仍是有其正确性的。财货是人们生活的必备物品,人们有权去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

另外,关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能够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外界的有利条件取得成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譬如计然和白圭。白圭说:“人弃我取,人取我予。”这里面蕴含的规律简单的说就是:由于有大量的人弃,价格必定就掉下来了,而价格掉下来,就是上涨的理由,上涨的理由具备,上涨就是迟早的事!只要发生大量的抛售,就买入,至于这种抛售是属于全球金融危机引起的呢?还是巨额投资亏损造成的呢?还是原料涨价引起的不关注?这些引起变化的具体原因都不需要去关注,只要人弃,我就取,利用这样的规律性变化来获利。而计然的看法也与白圭的这个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妙,他提出:“贵极则贱,贱极则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意思就是说商品的价格贵到极点,就会返归于贱;价格贱到极点,就要返归于贵。当货物贵到极点时,要及时卖出,视同粪土;当货物贱到极点时,要及时购进,视同珠宝。至于是什么引起的贵贱变化,我们并不需要去关注。而现在的许多投资人就是长期沉逆于引起价格变化的原因中不能看清全局,忽视了价格下跌本身就是上涨的理由的规律,因为错过了绝好的时机。另外,计然还指出:天旱资舟,天涝资车。这才是商业和经营的规律。在古代商业家的眼里,所有的商业行动都是为次年或者很多年后所做的准备,等待时间的推移,实现收益。白圭则提出,当货物过剩低价抛售时,就收购;当货物不足高价索求时,就出售。谷物成熟时,买进粮食,出售丝、漆;蚕茧结成时,买进绢帛绵絮,出售粮食。这两位商业家都不为明天操心,他们的商业行为都不是为明天挣钱做准备,而是为更长久的未来做的准备。这种价差是时间创造出来的、价差是时间的函数、时间是价差之母的观念值得我们今天去思考和借鉴。

这就是我读《货殖列传》我发掘出的一些现代生活中可以找到影踪的经济思想,我认为这些思想给两千多年后的我们有许多有益的启示,我们至今可以利用这些有益的思想成果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

第16篇:读《史记·李斯列传》有感

读《李斯列传》有感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一

(九)班 龚政铎

惜哉!李斯。有李斯之才而不以荣名终,皆因少时理想之狭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斯作为郡中一名小公务员,看到厕中、仓中鼠之生活天壤之别,于是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由此而得出“诟莫大于卑贱,而悲莫甚于穷困。”遂一生为“重爵禄”所困。

昔者,李斯为秦强而西入秦事秦王,亦可谓识时务者,顺历史潮流而动。斯出计离间六国君臣,谏止由韩人郑国间秦而起的逐客令,广纳人才,尽忠王上,“二十馀年,竟并天下”。

国既定而斯力主废分封、立郡县,尊皇帝,夷郡县城,销其兵刃,遂定政制。 国定而政制建,李斯又主张除百家学说,加强中央集权;统一文字,创小篆、隶书;平斗斛度量,收铸币权于中央,便利经贸交流;筑驰道,沟通四方,加强联系。每一项都是功在当代而对后两千年产生了深远影响。至此,李斯已可谓千古功臣了,然而他并未功成身退,观其行,皆在“重爵禄”三字。

始皇崩,赵高说服胡亥篡位,又欲与丞相斯同谋。“汤武杀主”、“卫君杀父”这样的例子与赵高的行为并无共通之处,而李斯亦未动心。当赵高言及“君听臣之计,即长有封侯,世世称孤,必有乔松之寿,孔、墨之智”,李斯就头脑发昏了,曲意顺从。忤逆之行就,已为不忠。胡亥登基,赵高掌权,李斯反欲谏。谏阻不成,反阿意上书,助胡亥为暴政,劝君王为“督责”,滥施严刑酷法,“税民深者为明吏”,“ 刑者相半于道”。知秦由暴政而亡,暴政由赵高挟持李斯,教胡亥不学无术、为所欲为而所共筑。掌废立,严督责,已为大不忠,却又上书昏主,欲谏而显忠,何可得哉?失大忠而得小忠,本末不分也。

将李斯比之陈平、商鞅,其功不在二人之下,然其既无明哲保身之术,又无忠贞不渝之行,阿意逢迎,为爵禄活而不得。悲夫!故知当于可为处为,不可为处退,有所守,方有所成。

又问三者皆有智谋,何为卒不同哉?窃以为少之志向定命运。鞅少好刑名之学,此后至死实践;平为社宰时曰:“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胸中亦有天下。而观斯少时之鼠说,真有英雄之才而不脱鼠辈之志矣。谨以此为戒。

第17篇:史记读后感

史记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家不妨来看看小编推送的《史记》名著读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史记读后感一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史记让我了解到了许多故事,如:为人们尝百草的神农氏(炎帝)、平定天下大乱的轩辕氏(黄帝);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治水英雄大禹。

还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管仲射伤齐桓公,但还被齐桓公重用,完成了齐桓公当时的春秋霸业,这体现出了齐桓公的大度,才让诸侯臣服他;廉颇与完璧归赵的蔺相如故事,蔺相如在渑池相会上维护了赵惠文王的尊严,赵王让他当了大官,他也知道廉颇嫉妒,但为了国家利益忍气吞声,最后竟让廉颇主动负荆请罪。辅佐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的大将军韩信在少年时因别人威胁,忍受了胯下之辱,也受过一位漂母的恩惠,当上大将军后不忘报恩,送了那位漂母许多酒菜,还赏给她一千两黄金

看完《史记》就仿佛看了一步宏伟的历史巨片,深深的被其中的人物所吸引了,也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不愧是被鲁迅先生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读后感二

在我小时候,妈妈就给我讲了《史记》的故事,从此,我一直期盼着有一天能和《史记》见面,最近,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史记》,我高兴极了,连忙拿起书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

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史记》是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的历史学术,它记述了从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的历史事件。在《史记》中,我印象最深的是中国最早的皇帝——秦始皇这个人物,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功劳很大。在政治方面,秦始皇废除了分封制,改郡县制,还颁布了新法;在经济方面,秦始皇统一了全国币制度、量衡制度。

还修筑了“东通海边”、“南入吴楚”两条大道,一但有叛乱,可以随时派兵镇压;在军事方面,秦始皇派兵出击匈奴,将秦、赵、燕三国北边的长城连起来,修筑了万里长城,另外,在文化思想上秦始皇也统一了文字。可秦始皇虽然对历史做出了贡献,但他对劳动人民却很残暴。他“焚书坑儒”,将儒生等四百余人坑杀于咸阳,又下令烧掉诸子百家著作,给中国历史造成了巨大损失。读完《史记》,我还了解到其它的历史人物,如屈原、陈胜与吴广起义、楚霸王项羽等等,历史画面如在眼前。这本书让我增长很多知识,现在我知道《史记》不仅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还是一本深奥的文学作品。

《史记》,让我感受到中国历史文化是多么宏伟,同时也使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的知识增加自豪感。

史记读后感三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史书,以史为鉴,可以鉴往知来。在浩如烟海的中华史籍中,《史记》无疑是最璀璨的明珠之一。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写就了史记。它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三间多年的历史。

在《史记》中,我最喜欢的片段就是《殷本纪》了,《殷本纪》中的纣,天资聪颖,有口才,行动迅速,接受能力很强,而且气力过人,能徒手与猛兽格斗。他的智慧足可以拒绝臣下的谏劝,他的话语足可以掩饰自己的过错。他凭着才能在大臣面前夸耀,凭着声威到处抬高自己,认为天下所有人都比不上他。他嗜好喝酒,放荡作乐,宠爱女人。他特别宠爱妲己,一切都听从妲己的。他让乐师涓为他制作新的俗乐,北里舞曲,柔弱的歌。他加重赋税,把鹿台前库的钱堆得满满的……就是这样一个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却如此荒淫无度!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读一读《史记》吧,你会发现更多奇趣奥妙!

史记读后感四

在许多本老师规定的海量阅读书籍当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这本《史记》,因为它的里面有一个个能改变人心灵的历史故事。

《史记》中有三大类:本纪、世家、列传。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平原君列传》中的《赵胜惜才》,体现了平原君赵胜的知错能改和珍惜人才的高尚品格。

《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是汉朝的太史令,我很佩服他,首先是因为他能博览群书,归纳出这么多的历史故事,是很了不起的。其次是因为他能在富有哲理的历史故事后,加上那几句振奋人心的话,真是让人无法挑剔,赞叹不已呀!

在《韩信被杀》的故事之后,太史公写道:假使韩信能够谦恭退让,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自恃自己的才能,那就差不多了。我以前一直以为韩信是一个英雄,原来他也有狂妄的一面,让我重新认识了他。从而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有才能的人,既然已经显现出了自己的光芒,就不要太骄傲,不然会起到相反的效果。

《史记》里有许多这样的故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道理。这本书振奋了我的精神,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启发了我的人生,还彻彻底底地改变了我的心灵!

史记读后感五

一直在想这是怎样的一位史官:文直,事核。洋溢着油墨的书香让我无法想象那些刻入竹简的坚韧,但那不虚美,不隐恶的文字仍向我展开历史的长卷.那些封沉的记忆在摇曳的光影下若隐若现,跨越无限的时间和空间我看见了英雄项羽的懦弱,瞧见了小人刘邦的伟业,了解了将军的小肚鸡肠,倾听了易水的萧萧哀鸣。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记忆中那些闪耀的光芒,在此处早已褪去了圣洁.这里没有十全十美,只有一位位站在历史浪尖上的伟人。“人”一个多么难得的称呼.向所有的人呈现“君权神授”的可笑。在他的《史记》里,没有皇帝,没有将军,有的只是刘邦,李广。或许刚才的话错了,这《史记》本身就是十全十美,完美的无懈可击。因为它有司马迁的秉笔直书,因为它有司马迁的坚持真理。他做到了“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我看到了那位长信灯旁紧紧抱着孤单用心写下文字的身影。

听说人死后会变成天上的星星。那最亮的一颗会是司马迁的眼睛吗?我抱着《史记》走进两千年后的历史。

史记读后感六

我想大家都听过这样一句话“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河。”李清照的这首诗赞扬了项羽宁死不苟活的精神。但读了《上下五千年》这本书后,我就对项羽有了另一种看法。

项羽是一个大英雄。他是一个武艺高超的人,敢于“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我佩服他的胆略和勇猛。观看秦始皇的出行时,他竟敢说自己可以“取而代之”。千古英雄,谁敢如他出此豪言?从这点看,项羽的确是英雄。

但项羽更是一位失败的英雄。首先我认为他不注意文化学习,只崇尚武力。他甚至认为读书无用,只要会写自己的名字就已经足够了。可他没想到,不学习有些方面就会无知。无论是带兵打仗,还是治理国家,无知不是会成为绊脚石吗?

其次,我觉得他不善于用人。张良、韩信都曾经投奔于他,可他竟不能知人善任,使这两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为刘邦所用,把自己打得一败涂地。项羽还是一位不善总结自己失败原因的英雄。项羽在临死前曾说“天要亡我”,而不从自身找原因。项羽英雄盖世,却是逞匹夫之勇,不能驾驭天下英雄,到死都认识不到自身弱点,只是自欺欺人地把失败的原因归之于天,真是可悲啊!

第18篇:《史记》读后感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史记》读后感三篇,欢迎各位参考。篇一:《史记》读后感

《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本记传体通史,而且是司马迁走遍大江南北,经受了各种打击,呕心沥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旷世巨作。这本书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时代中各领域英雄豪杰和记载国内外少数民族的“列传”,是它让我感受到了历代英雄人物的气概与豪迈。

比如说列传中的“刺客列传”里的聂政、荆轲等人。以前,我认为刺客不过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袭的人,但史记上的叙述,让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仅仗义疏财、劫富济贫,而且对君子赤胆忠心,像有些为了自己的国家去行刺君王,是冒着生命危险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处死,真可谓是有去无归。虽然如此,但他们依然一心为君,就像荆轲临走时在易水河边“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更有那后来身中八剑却仍一心想着太子丹,这就是他们的赤胆忠心的最好表现。

在《史记》里,我认识智勇双全的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陈轸,少年有为的孟尝君,错失良才的魏惠王,贪利失地的楚怀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从浊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国著名的大诗人,他知识非常渊博,口才也很好,无论是对外交际,还是管理内政,他都能处理得有条不紊,楚怀王很赏识他。可是,屈原的才华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机会他就在楚怀王面前造谣生事,楚怀王听得多了,也就信以为真,渐渐地疏远了屈原。德才兼备又清高孤傲的屈原,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长诗《离骚》,多年来屈原报国的愿望未能实现,最终跳进汨罗江自尽了。

读了《史记》后我才明白,原来在古代所谓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仅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们一心只为王,他们如果没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这让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个决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内,都是因为堕落的现象,导致有些人只想着个人利益,才会让那些真正为国家着想的忠臣落到悲惨的下场,也许在古代,皇权才是最重要的吧……

篇二:《史记》读后感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倾一生心血创作的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它既是一部史学着作又是一部伟大的文学着作。《史记故事》中所选的故事都是《史记》中的精华,它按照时间顺序,从传说中的皇帝一直写到西汉武帝时期。这些故事不仅精彩有趣,而且还我们打开了了解历史的一扇大门。

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书中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我读起来仿佛置身有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

在《史记》这部书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秦始皇嬴政一统天下的情节,在一次次成功和失败过后,终于横扫六国旧势力。于是在前230年灭韩国,在前225年灭魏国,在前223年灭楚国,在前222灭燕国、赵国,在前221年灭齐国,建立了中国历史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通过《史记》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华民族渊源历史,还学会了做人的道理,了解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懂得了一些历史典故,知道了一些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过程以及对当时社会带来的深刻历史影响。

篇三:《史记》读后感

假期里,我读完了《史记》。通过它,我看到了卧薪尝胆的勾践,善于用兵的孙武,围魏救赵的孙膑,知错就改的廉颇……仿佛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颗夜明珠,赵惠王的和氏璧;秦始皇焚书抗儒,商鞅立木取信也令我印象深刻。其中,项羽的故事最使我受教。

在“鸿门宴”之前,项羽的谋士范增早就看出刘邦是日后与项羽争夺天下之人,请求项羽在宴会上将其刺杀,以除后患。但项羽没能听从他的建议。范增又派项庄在宴会上舞剑刺杀,可时机太晚,被刘邦看出,刺杀失败了。这个故事让我明白了:要听得进劝告,不要自以为是,一意孤行。

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有一次,门口有个小贩在搞抽奖游戏。正好我兜里带了五元钱,看着那些“奖品”,不禁心动了。于是,我拿出一块钱。这时,一个同学走过来,说:“不要抽啊!那是骗人的!”我却听不进去,把所有的钱都买成奖券。结果,我一个也没中。直到现在,我还十分后悔,五元钱,就这么装进了小贩的腰包。这都是因为我没有听那个同学的劝告,一意孤行。

之后,项羽和秦军展开了一场战斗,项羽凭着勇气,破釜沉舟,把所有的船只凿沉,又把所有做饭的锅砸碎,每个人身上只带三天的干粮。军队由于没有了退路,个个视死如归,以一当十,赢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个故事让明白了:我们不能知难而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有一个周末,爸爸带我去“跳跳虎”游乐园玩。其中有一个项目是走钢丝。开始,我很害怕,有爸爸拉着我的手才敢走。可是刚走了一会,爸爸突然把手松开,自己先走了。我很害怕,心想:怎么办?钢丝这么危险,我一个人怎么走啊!这时,我看到一个比我小的男孩在我后面,一步一步地走着,旁边没有一个大人。我心想:他那么小都敢走,我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也开始走。走了几步,我找到了窍门,走得越来越快,终于到达了终点。

《史记》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我非常喜欢它。

第19篇:史记读后感

这个寒假我读了《史记》。

这是一本能丰富头脑,补充知识的神奇的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第20篇:《史记》读后感

《史记》读后感

在中学时老师就曾推荐过《史记》这本书,没想到我直到大学才把它读完。

在中国这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泱泱文明古国里,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先贤们留给我们浩如烟海的精神财富——古文典籍。其中,满天星辰中,《史记》是最为璀璨,最熠熠生辉的一颗。细细品读完《史记》,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称霸的峥嵘岁月。

《史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通史。书中记述了黄帝以来的传说,商周的史迹,春秋战国时期的动荡。时间跨越三千多年,比较详细地记述了我国这一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史,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8年时间,在他60岁时,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前无古人的著作,几乎耗尽了他毕生的心血,是他用生命写成的。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

《史记》思想深邃、气势开阔、笔力雄放,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通史方法为历代“正史”开创先河。读《史记》,使我认识了四面楚歌中,乌江自刎的项羽;生灵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陈胜吴广;紧急危难中,智勇双全的蔺相如;流亡在外,却终登皇位的重耳„„历史风云,世间百态,一次次震撼着我的心灵,其中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最为引人深思。

在司马迁笔下,有多少英雄以他们的汗与血,情与志来尽忠书写“精忠报国”这四个熠熠生辉的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返!”荆轲受命大厦将倾时,壮志未酬咸阳宫;“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纵马西风塞北,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史剧,已退色成书页发黄的史书,窸窣作响。而就是这书页轻微的翻动之间,那精神的钟鸣绵延至今。声声清晰,声声震撼,余音袅袅,激荡心间。钱学森粪土万户侯,弃洋归根,献身航天;邓稼先隐姓戈壁滩,呕心沥血,新捐国防;袁隆平水稻伴青春,而使天下苍生皆得饱。《史记》传递着那古老、悠扬的钟声——精忠报国,一首在中华历史长河中荡气回肠的英雄交响曲。它让我领悟什么叫做“精忠报国”豪情壮志。

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百姓与其团结一心,风餐露宿,终于制服水患,而使华夏民族能一代一代生息繁衍;句践卧薪尝胆,越国百姓与其同甘共苦,奋发图强,最终雪耻复国,而成诸侯强国。今天,这精神依然在发光,在弘扬。曾记得,在年初暴风雪肆虐的日子里,正是全国上下万众一心让我们挺过难关——武警战士扑在高速公路上顶着寒风奋力除雪,疏导交通;电力职工在高空连夜抢修受损电网,甚至付出年轻的生命;出租车司机在油价高涨的日子里,免费接送受困市民。古往今来,在困难挑战面前,尤其是在事关民族利益的紧要关头,众志成城往往能成为每个国人心中的一盏灯,指引我们跋山涉水,绕过道道弯,迈过道道坎,直至胜利的前方。众志成城,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道长城。

培根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在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我们的科技越来越先进,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但是我们依

旧需要中华民族聪慧的祖先给我们奠定精神基调。在我们构想宏伟蓝图时,给我们前车之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在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中找到我们的幸福未来。

《史记列传读后感.doc》
史记列传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