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2021-06-04 来源:其他心得体会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民族理论学习班心得体会

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认真参加幼儿园安排,“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武装自己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此学习使我对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有了跟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对今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形势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必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构筑反分裂斗争的坚强防线,树立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民族和宗教问题历来是我区稳定的晴雨表,民族和宗教工作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幼儿园开展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学习过程中,本人充分认识到“三股势力”本质。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精神,国家的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民族主义理论,新疆历史等内容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且,不断紧抓儿童教育管理,同时严格要求儿童们父母,利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开展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活动是加强和发展我园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

1 今年以来,我园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活动,做好特殊时期教生民族团结思想工作。,发挥各党员教师作用。广泛开展了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主题活动,巩固和保持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结合实际,确保效果

要注重把学习教育月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把那些关于反对宗教极端的最基本、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和其危害性,能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依法从事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大力宣传,营造新氛围

要在认真开展面对面主体学习形式的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制作远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容的永久性墙体标语或宣传栏牌。要切实抓好学教活动进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教师的学习,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总结推广学习经验,把学教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

2 传“学习教育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学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事们,开展今年“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标准的要求,我们紧抓今后教育儿童工作,扎扎实实地干,要进一步推动校教育管理工作,为我校作出贡献。

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心得体学会

本人通过认真参加幼儿园安排,“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武装自己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此学习使我对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有了跟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对今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形势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必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构筑反分裂斗争的坚强防线,树立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

3 我们都知道民族和宗教问题历来是我区稳定的晴雨表,民族和宗教工作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幼儿园开展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学习过程中,本人充分认识到“三股势力”本质。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精神,国家的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民族主义理论,新疆历史等内容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且,不断紧抓儿童教育管理,同时严格要求儿童们父母,利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开展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活动是加强和发展我园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

今年以来,我园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活动,做好特殊时期教生民族团结思想工作。,发挥各党员教师作用。广泛开展了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主题活动,巩固和保持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结合实际,确保效果

要注重把学习教育月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把那些关于反对宗教极端的最基本、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依法管理宗

4 教事务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和其危害性,能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依法从事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大力宣传,营造新氛围

要在认真开展面对面主体学习形式的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制作远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容的永久性墙体标语或宣传栏牌。要切实抓好学教活动进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教师的学习,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总结推广学习经验,把学教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传“学习教育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学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事们,开展今年“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标准的要求,我们紧抓今后教育儿童工作,扎扎实实地干,要进一步推动校教育管理工作,为我校作出贡献。

推荐第2篇:民族理论学习班心得体会

学习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本人通过认真参加学校安排,“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学习,武装自己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此学习使我对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有了跟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使我对今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形势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因此,我认为必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构筑反分裂斗争的坚强防线,树立反对民族分裂主义,非法宗教活动的观念。

充分认识到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重要性

我们都知道民族和宗教问题历来是我区稳定的晴雨表,民族和宗教工作是维护我县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在幼儿园开展的民族宗教政策学习学习过程中,本人充分认识到“三股势力”本质。在学习中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的精神,国家的法律法规,邓小平理论,马克思民族主义理论,新疆历史等内容提高了自己的理论水平。并且,不断紧抓儿童教育管理,同时严格要求儿童们父母,利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提高了他们的思想意识。

二、开展学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活动是加强和发展我园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基础

1 今年以来,我校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扎实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教育活动,做好特殊时期教生民族团结思想工作。,发挥各党员教师作用。广泛开展了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的思想主题活动,巩固和保持了各民族大团结的良好局面。

三、结合实际,确保效果

要注重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学习科学发展观相结合,与当前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活动相结合,采取各种有效方式,把那些关于反对宗教极端的最基本、使广大教师进一步加深对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的认识,更好地了解掌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分清什么是合法宗教活动,什么是非法宗教活动,什么是宗教极端思想的反动本质和其危害性,能够认清“三股势力”的本质,,依法从事宗教活动,自觉维护祖国统

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四、大力宣传,营造新氛围

要在认真开展面对面主体学习形式的同时,采取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营造氛围。制作远离非法宗教活动,维护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祖国统一内容的永久性墙体标语或宣传栏牌。要切实抓好学教活动进课堂,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好广大教师的学习,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总结推广学习经验,把学教活动不断引向深入。宣传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宣传手段,大力宣

2 传“学习教育月”活动,及时宣传报道“学习教育月”活动的好做法、好经验,为学习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同事们,开展今年“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活动的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一定要认真落实县教育局的安排部署,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求真务实的作风,要标准的要求,我们紧抓今后教育儿童工作,扎扎实实地干,要进一步推动校教育管理工作,为我校作出贡献。

巴音库鲁提乡小学教师:托热巴衣.米吉提

推荐第3篇:民族理论学习班心得体会

建立健全社会调控机制发展和谐民族关系

----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培训班学习心得体会

通过为期三天的“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培训班”的学习,使我对我们党的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有了跟会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专家、教授的深入浅出、形象生动的讲解,使我对今后新疆反分裂斗争的形势有了更深刻、更清醒的认识。我们必须认识到,新疆的社会经济目前处于转型时期,各民族之间,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之间因利益分配格局的调整,以及社会经济体制的不够完善,不可避免地引发一些矛盾,影响到社会稳定,甚至被三股恶势力利用进而影响到国家安全。因此,我认为必须从多角度和多层面构筑反分裂斗争的坚强防线,建立健全各项社会调控机制。下面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一、建立打击“三股势力”的法律机制

“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主要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暴力恐怖犯罪,给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都带来巨大的威胁和破坏。为了实现对“三股势力”的有效打击,我认为应坚持和继续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司法机关应认真研究和学习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恐怖组织犯罪的定罪原则、罪名认定和处罚规定等,包括对作案成员身份性质的认定标准,情节恶劣、危害程度的认定标准,财产刑的适用标准,加重、减轻或免除刑罚事由的细化规定等, 1

以便在司法实践中熟练操作。第二,要继续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的方针。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股势力”的分裂破坏活动仍将以暴力恐怖犯罪和制造局部骚乱为主要形式,所以“严打“的方针不能变,重点打击对象是民族分裂主义骨干分子、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和极端宗教势力的为首分子。此外,要注意运用“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惩治危害国家安全犯罪和暴力恐怖犯罪,在量刑阶段,司法机关对顽固的犯罪人应侧重严厉的一面,对轻微的犯罪人则应侧重宽缓的一面。在行刑阶段,监狱部门应注重矫治危安犯及暴力恐怖犯罪人的特殊性,教育矫正必须适应现代社会行刑个别化的要求。第三,要从严强化情报信息网络建设。今后应续加强隐蔽战线斗争,实行全面动员,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采取公秘结合、干群结合、人技结合等有效手段,拓宽情报信息工作范围和领域,建立渠道畅通、灵敏高效、覆盖广泛的社会情报信息网络,严密防范和主动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渗透和捣乱破坏活动。

二、建立规制非法宗教活动的综合应对机制

非法宗教活动是新疆宗教事务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难点问题,它虽属人民内部矛盾,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与“三股势力”打着宗教旗号的违法犯罪活动相交织。我们应当认识,阻遏和预防新疆的非法宗教活动是一项政府多方面工作相配套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但依法管理宗教事务是最有

效也是最直接的手段。在运用法律手段治理非法宗教活动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依据国务院的《宗教事务条例》和新疆地方性宗教事务管理法规对宗教事务加强管理,做到有法必依,只有法律依据充足,才能使宗教事务管理体现法律正义,才能对广大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进行有的放矢的法制宣传教育,避免产生某些矛盾和对立。第二,要明确划分非法宗教活动中的一般违法行为与利用宗教进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或其它犯罪的区别,澄清人们思想中的模糊认识,改变实践中存在的两种错误倾向:有的对非法宗教活动不敢管、不愿管或不知如何管理,有的却对正常的宗教活动随意管或采取极端方式管理。第三,要正确理解宗教事务管理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不仅包括宗教法律法规,而且包括其他现行的一切国家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规章。因此,各级民宗部门应牵头和会同公安、司法、土地、房产、教育和文化等部门成立一个类似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的宗教事务管理委员会,起始可以是一个协调机构,而后逐步过渡成为一个具有一定权威性的工作机构,其职责是对各种非法宗教活动作出正确的定性和分类,运用民事、行政、刑事等多种法律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使从事非法宗教活动的行为人依其违法行为的性质分别承担民事、行政或刑事责任,由此体现罚当其责的原则。譬如,对于非法修建或扩建清真寺的行为,若侵犯了其他单位的土地使用权或宅基地使用权,我们应支持被侵害单位或个人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恢复原状以及损害赔偿。而土地房产部门亦可根据相应事实对有关非

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惟此,各种性质的非法宗教活动才能得以全面治理,新疆宗教事务管理才能切实迈入法制化轨道。

三、健全发展和谐民族关系的综合调控机制

从一定意义上讲,民族关系的好坏是涉及我们在反分裂斗争中的一个基础性的问题。因此,针对民族关系现状,我们有必要构建一种科学的综合调控机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进行有效调控,使民族关系向和谐方向发展。

(1)加强调控主体。目前亟待解决的是扩充县级以下民宗部门的编制,加强力量,提高待遇,增强民宗干部的工作积极性。此外,民宗部门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包括民族工作和宗教工作两个方面,两者不能混同或者只重视宗教工作而放松民族工作。

(2)坚持各部门协调共管。党委和政府各有关职能部门要通过行政管理、依法行政对民族关系起到直接调控作用,其中民宗部门担负综合协调的职责,起主导作用;政府其他职能部门各尽其责,齐抓共管,形成民族工作的合力。伊斯兰教协会等民间组织对民族关系要起到自我调控作用,及时收集、反馈信息,反映群众的呼声,化解一些群众间的矛盾纠纷,协调民族关系,增进民族团结。

(3)完善调控手段。政府各部门要运用多种手段来正确规范和引导民族关系。一是行政手段,是指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和灵活运用党和国家的民族干部政策、民族经济政策、民族文化教育

政策、民族风俗习惯政策、民族宗教信仰政策和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二是法律手段,是指要严格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处理民族关系当中产生的纠纷和问题,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把搞民族分裂与一般的民族情绪严格区别开来,用教育、疏导、团结的方法处理人民内部的民族纠纷,最大限度地孤立和依法坚决打击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三是舆论手段,是指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的广泛宣传,形成维护、珍惜和谐民族关系的社会舆论环境,为人们正确认识民族关系中的是非曲直提供标准,颂扬民族团结中的好人好事,批判、谴责破坏民族关系的行为,对民族关系中出现的不良现象和苗头进行批评教育。加强对各族干部和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民族团结进步、自觉守法以及“四个认同”的思想教育,在鼓励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同时,更要强调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通。

市旅游外事局

张 蔚

2009年11月26日

推荐第4篇:民族理论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姓 名 学

号 院系(部所) 专 业 任 课 教 师

夏雨 09064005 计算机科学学院

自动化 王奎正

完成日期 2010年 11 月15 日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古朴纯美的彝寨,别具特色的白族民居,乡土韵味的傣家吊脚楼······一个个特色民居展示了云南少数民族浓郁的民族风情。

但在现在农村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破坏少数民族传统建筑风格和生态环境现象时有发生,少数民族村寨的特色正在急剧消失。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和发展

民族村寨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延续的灵魂和血脉。民族村寨不仅蕴藏丰富多样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也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和民族乡村旅游等特色经济,实现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民族村寨体现着各民族强大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保护和发展民族特色村寨,对传承民族优秀村寨文化遗产,维护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建设民族文化强省,联结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成份、民族自治地方、世居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1/3左右。世代居住在这片红土高原上的少数民族,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民族村寨文化遗产。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建设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六大以来,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的加剧,云南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村寨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各民族村寨文化及其生存环境受到了巨大冲击,许多珍贵的民族传统民居建筑风格、传统风俗、传统手工技艺等特色文化正加速消亡或失传,各民族特色村寨遗产已处于最危险、最紧迫、最关键的境地,严重影响和制约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科学发展,保护建设民族特色村寨,继承发展民族村寨文化遗产已刻不容缓。

此次调查的对象是西双版纳,通过上网搜寻以及查阅相关资料,对西双版纳民族特色以及民族特色村寨的发展现状做了调查以及整理

1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西双版纳少数民族简介

西双版纳民族人口众多,特色浓郁,魅力无尽,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朵朵奇葩。

为掌握州民族情况,进一步规范使用少数民族称谓和有关数据,州民宗局组成调研组,于2004年5月至6月,对全州辖区内的少数民族种类、世居少数民族、跨境少数民族及未识别民族情况进行了调研,并重点调查了苗族、壮族、佤族、景颇族,归属布朗族的曼咪人、昆格人,归属哈尼族的阿克人、补过人、排角人,以及未识别民族的克木人、老品人、八甲人等。

一、西双版纳州辖区内所居住的少数民族种类

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除汉族外,我州辖区内居住着44种少数民族,共有人口70.4万人,占总人口的70.90%。这44种少数民族是:傣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白族、回族、佤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蒙古族、僳僳族、侗族、纳西族、满族、景颇族、藏族、土族、水族、普米族、朝鲜族、仡佬族、黎族、维吾尔族、畲族、仫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高山族、京族、怒族、柯尔克孜族、鄂温克族、独龙族、东乡族、塔塔尔族、赫哲族、毛南族、塔吉克族。 (按人口多少排列)

二、西双版纳州世居少数民族情况

我州世居民族界定为在州辖区内居住时间为100年左右、有比较集中的聚居地的民族。经调查,我州世居民族有傣族、汉族、哈尼族、彝族、拉祜族、布朗族、基诺族、瑶族、苗族、回族、佤族、壮族、景颇族13种,除汉族外,我州有世居少数民族12种。 (一)傣族

西双版纳傣族总人口296930人,其中景洪市128415人,勐海县114593人,勐腊县53922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的景讷乡、勐旺乡、勐养镇、普文镇、嘎洒镇、勐龙镇、勐罕镇;勐海县的勐往乡、勐宋乡、勐遮镇、勐海镇、勐混镇、

2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打洛镇;勐腊县的勐腊镇、尚勇镇、勐仑镇、勐满镇、勐伴镇、勐捧镇等乡镇。另有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景哈乡、勐海县的勐满镇等乡(镇)。

西双版纳境内的傣族以傣泐(汉族称水傣)支系为主,兼有傣讷(旱傣)、傣雅(汉族称花腰傣)两个支系。

(二)哈尼族

西双版纳哈尼族人口186067人,其中景洪市71492人,勐海县61232人,勐腊县53343人。主要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比较集中地聚居在勐海县格朗和乡、西定乡;景洪市景哈乡、勐龙镇;勐腊县勐润乡、关累镇。散居于部分乡(镇)、农场。

哈尼族自称“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白宏”、“碧约”、“布都”等。西双版纳哈尼族内部分为吉围、吉坐、木达、阿克、补过(角)等支系,以吉围、吉坐人口较多。

(三)彝族

西双版纳彝族总人口55772人。其中景洪市24673人,勐海县7175人,勐腊县23924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象明乡、易武乡、勐伴镇以及景洪市普文镇等地。

西双版纳彝族自称“腊鲁泼”(泼为彝语,即族或人的意思),他称“香堂”、“本人”、“罗罗”。

彝族源于中国古代西北部氐羌游牧部落,是北来羌戎系和南方土著居民长期文化融合和体质混血的融合体。清代,彝族祖先中的“腊鲁”支系迁居新平、景谷一带,后因战乱,由景谷经思茅迁入西双版纳境内定居。

(四)拉祜族

西双版纳拉祜族总人口55548人。其中景洪市11780人,勐海县41924人,勐腊县1844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勐阿乡、勐往乡、勐满镇,部分散居于勐海县的西定乡、勐宋乡、格朗和乡、布朗山乡、勐混镇,景洪市的勐龙镇及勐腊县的尚勇镇。

拉祜族自称“拉祜”,他称有“倮黑”、“锅挫”、“缅”、“目舍”等称谓。解放后,

3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统一定名为“拉祜族”。

拉祜族源于古代羌人。公元10世纪南迁至西双版纳、思茅一带,西双版纳地区拉祜族多从澜沧县迁入。

(五)布朗族

西双版纳布朗族总人口36453人,其中景洪市5635人,勐海县30605人,勐腊县213人。主要分布在勐海县的布朗山乡、西定乡、勐满镇、打洛镇,少部分散居在景洪市的大渡岗乡、勐养镇、勐龙镇,勐腊县的关累镇、勐捧镇等。

西双版纳布朗族自称“布朗”,汉称“浦蛮”,傣称“满”,解放后统一称为布朗族。

布朗族源于古代濮人,是云南的土著民族。经过长期的民族迁徙和部落、部族分化融合,原居住在今西双版纳、思茅、临沧境内的一部分濮人,发展成为今天的布朗族。

(六)基诺族

西双版纳基诺族总人口20199人,其中景洪市19250人,勐海县52人,勐腊县89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市基诺山乡和勐旺乡的补远村委会,部分散居于景洪市勐养镇和勐腊县的勐仑镇等地。

(七)瑶族

西双版纳瑶族总人口18679人,其中景洪市2683人,勐腊县15944人,勐海县52人。主要分布在勐腊县的瑶区乡、勐伴镇、易武乡、关累镇、勐满镇、象明乡、尚勇镇、勐腊镇以及景洪市的勐旺乡瑶家村委会。勐海县无瑶族自然村落。

(八)苗族

西双版纳苗族总人口11037人,其中景洪市2161人,勐海县351人,勐腊县8525人。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苗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苗族寨子主要分布在勐腊县,其中有两个苗族寨子为世居苗族寨,即尚勇镇磨憨村委会的纳龙村、磨龙村委会的老陶寨,共110户703人。

(九)回族

西双版纳回族总人口3911人,其中景洪市1617人,勐海县1817人,勐腊县

4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477人。主要分布在景洪城区及勐海县的勐海镇、勐遮镇,部分散居于各乡镇机关、厂矿、农场,其中只有勐海县勐海镇有村落。

回族是回回民族的简称。西双版纳回族有回回和回傣之分。回回,傣语称“帕西”;回傣,傣语称“帕西傣”,即回族中的傣族或傣族中的回族。

(十)佤族

西双版纳佤族人口3112人,其中景洪市996人、勐海县1647人、勐腊县469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佤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勐海县有8个佤族寨子,即勐遮镇曼扫村委会(30里)佤寨,曼弄村委会佤族老寨1队、2队、新寨,勐混镇曼扫村委会曼回寨,西定乡暖和村委会浓岛老、中、新寨,共219户938人。

(十一)壮族

西双版纳壮族人口2130人,其中景洪市752人,勐海县437人,勐腊县941人。景洪市和勐海县没有壮族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勐腊县有3个壮族寨子,即勐伴镇曼燕村委会的曼蚌村、勐伴村委会的曼里村、瑶区乡沙仁村委会的沙仁村,3个寨子共162户802人。

勐腊县三个寨子的壮族自称“养”或“傣养”,他称“沙仁”。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前一直认为自己是傣族,第三次人口普查进行民族识别后归属壮族。

(十二)景颇族

西双版纳州有景颇族140人,其中景洪市44人,勐海县90人,勐腊县6人。景洪市和勐腊县没有景颇寨子,主要是单位工作人员和流动人员,只有勐海县勐海镇有一个景颇寨,即勐翁村委会景颇寨。景颇寨是一个多民族杂居的寨子,全寨58户,268人,其中夫妻双方是景颇族的9户,单方是景颇族的16户,另有汉族26户、拉祜族5户、哈尼族2户,景颇族有90人左右。

景颇族自称“载佤”。据景颇寨66岁的和三妹说,景颇族是上世纪初从德宏陇川经澜沧迁入勐海的。当时因为听说这里土地肥沃,就过来了,到现在可能有近百年时间。景颇族有自己的语言,妇女保留有自己的服饰,住房为汉式平房或楼房。

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景颇族信仰原始宗教,过去寨子里或家里有什么事,要杀鸡祭献,请摩巴念经,现已不进行这些仪式。景颇族现在过的节日有春节、火把节、清明节等。

近年来,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多措并举,加大民族传统建筑保护力度,推动民族传统建筑传承发展。

一、投入专项经费,抢救、保护和修复少数民族传统建筑。市委、市政府将民族文化保护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切实保护民族文化,推动民族文化发展。每年投入资金对景洪主城区进行民族特色化改造建设,要求所有临街商铺的门头广告按特色化要求进行改造,现已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完成民族特色化改造面积5990平方米,拆除改造门头广告210余家。同时,景洪市严把规划审批关,对城市所有新改扩建工程实行民族特色化评审, 2008年以来,共对79个项目进行了民族特色化评审并签发了民族特色评审意见书,对全市下辖的10个乡镇的新建工程也要求进行民族特色化评审。

二、突出特色,科学编制村镇规划。全市村镇建设规划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打造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的城镇形象,使城镇文化、城镇精神、城镇风貌和民族文化底蕴得到充分的反映,形成\"自然-空间-人类\"和谐融合的体系。一是对村镇进行了细致的前期调查和建设定位,着重突出一个\"特\"字,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地理区位、景观风貌、民族风俗等特点进行规划,使各个村镇展示出各自特色,避免\"千村一面\"。二是对实行异地搬迁和受灾重建的村寨,实行统一规划和统一设计,如嘎洒镇曼喃新村、基诺乡大巴伞村的整体搬迁等,严格按照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并进行了民族特色化评审,利用规划指导村镇建设。

三、着力保护好旅游沿线、旅游景点的传统民居。市委、市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充分认识到,发展民族文化是政绩,保护民族传统文化也是政绩。

6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杆栏式建筑民居是傣族民族文化的特征之一,是傣族的一份珍贵物质文化遗产。国家AAAA级景区傣族园景区内的曼将、曼春满、曼听、曼乍、曼嘎的杆栏式竹楼群古朴、雅致、壮观,是傣族园旅游发展的\"根\",只有保护好它,傣族园的傣族民族文化旅游才有依托,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抢救和保护傣族杆栏式建筑,傣族园公司于2003年建立了杆栏式建筑保护基金,制定和实施《傣族园风景区关于保护杆栏式建筑的管理办法》,对景区内村寨新建盖傣楼杆栏式建筑的81户示范户进行公开奖励,每户给予4000元保护基金,到目前共发放了32万元的杆栏式建筑保护基金。傣族园通过这样的奖励制度较好地保护了园区内的民居风貌,同时园区内的农民群众也得到了实惠。

四、加大傣族新民居设计方案的宣传推广工作。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展傣族民居建筑研究与设计项目。通过深入到勐罕镇及景洪城附近的多个村寨进行调研,在进一步了解傣族民居的地域习俗和建筑文化特点、傣家民居建筑存在的不足、傣族人民对现代生活的需求的基础上,重点进行特色化研究,聘请了当地对民居建筑有一定经验及研究的专家进行讨论、分析和比较后,提出并完成了四个傣族民居建筑方案设计。目的是在不违背傣族传统习俗的原则下,运用现代建设材料和施工技术,继承和发扬傣族杆栏式民居的建筑文化,使傣族民居既保留传统特色,又具有现代建筑风格。同时,景洪市建立了城镇规划项目、建筑设计方案特色化专家评审和景洪市城乡规划委员会审查制度,民族传统建筑文化保护工作已列入地方立法规划。开展傣族新民居建筑设计方案评选活动,建立少数民族建筑文化研究创新奖励制度,编辑出版了《西双版纳傣族新民居建筑方案集》。制定傣族新民居施工导则和工程量清单计价表,加强民间工匠工艺技术培训。

支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是推动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这项工作,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聚居村寨脱贫致富步伐,实现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传承、生态保护相协调;有利于总结和推广不同民族、

7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课程实践教学调查报告

不同经济文化类型地区特色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的成功模式和经验,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试点项目应选择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主体民族为世居少数民族,村寨民族特点比较突出,当地政府和群众有较高积极性的村寨,应以支持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以因地制宜,搞好规划;尊重群众意愿;保护和发展相结合和综合考虑,突出重点为主要原则。

民族特色村寨是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缩影,是少数民族人文精神、劳动智慧、审美心理的集中体现。在实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要大力推进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工作,让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成为镶嵌在少数民族熠熠

生辉的宝石。

鸣谢:

推荐第5篇:民族理论

阿荣旗新发朝鲜自治乡进你那经济的发展

摘要:通过在第洗发朝鲜自治乡的调查,了解到该乡经济通过以下几点在近些年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一、依托民族文化优势大力发展旅游服务经济。

二、依托民族品牌优势,大力发展传统水稻产业

三、依托地缘发展优势,大力发展园区拉动经济。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该乡在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还有老年人的安顿问题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姓名: 刘忠文,学号10032132,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10级社会学四班,指导老师李安辉

此次调查我走问了两个地点

首先到了阿荣旗民族宗教事务局并且也是很荣幸的见到了李主任。他对我讲:名族宗教事务局积极贯彻并执行党和国家有关民族宗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我旗实际,研究制定贯彻实施意见;负责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制的宣传教育工作;监督检查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情况。虽然我不太懂他讲的是什么但是我可以想象他们真的为了我们县民族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做了很多的实事好事。他说,政府在近些年来很支持少数民族乡镇的发展,例如积极修路,扶持少数名族的特色产业,而且就在前年政府还拿出很大一笔资金帮助名族乡镇建造了统一的房屋。他还给我看了一份我旗的有关少数名族的材料上面记录了我旗有朝鲜族、鄂伦春、达斡尔等20多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4.4万人,占全旗人口总数的13.75%。辖四个民族乡(查巴奇鄂温克族乡、得力其尔鄂温克族乡、新发朝鲜族乡、音河达斡尔鄂温克民族乡)。

又问了一大推问题,主任总是回答的云里雾里的所以我只能放弃从这里了解情况的想法。 后来我自己只能又坐车到了离县里最近的阿荣旗新发朝鲜自治乡以便能进一步了解一些真实的情况。过了大约有40分钟后,我就到达了目的地,下车后我见到了一幅祥和的景象,很多的人正坐在他们的自家门前的台阶上晒着太阳,他们都穿着他们的民族服装看起来和日本的和服差不多一样的衣服,表现的很悠闲的样子。而且这里的房屋真的就如李主任讲的那样全部都是新建的统一的瓦房,而且都是是很有特色瓦房也许这就是他们的特色吧。我很后悔没有带来相机,否则一定要把这幅景象照下来,也许还能得个摄影奖什么的。他们见我来到,问明来意后,展示了他们名族所特有的热情,并没有因为我是个学生而无视我的存在,并且还很鼓励我作为一个仅是大一的孩子还能出来做这种调查说了很多表扬的话。让我的心里很是高兴。经过他们的指引,我来到了新发乡的政府,希望能从这里获得一些情况,可是到得时候却听说乡长领着干部们下乡去了。政府里面空空的,不过最幸运的是我碰见了他们乡长的孩子,叫金铭。一个刚刚参加高考后的准大学生,他很高兴的带着我到处参观。“阿 1 荣旗新发朝鲜族乡是全区唯一的一个朝鲜族乡,我旗立足这一优势,全力打造东光水乡、绿色生态民俗旅游村,将新发乡打造成内蒙古朝鲜族第一乡。新发乡成立了以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立旅游开发办公室,配强东光村“两委”班子;与旅游部门配合,积极完成东光村的旅游详规制定工作,为生产生活体验区、加工购物区、游乐比赛区、高端休闲服务区和其他旅游纪念品加工等项目早日落地创造条件”这是我从他们的名族展览室中抄录到的一段话。金铭还对我讲:通过招商引资,他们在东光村建立了亿鑫生态花园别墅区,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了近4000万元。别墅区建成后,将有效提高东光村旅游休闲度假的品位,成为朝鲜民俗游的一大亮点。这也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收益。而且,他们还在东光村建设面积300亩的瓜果蔬菜采摘园,既能丰富游客观光的内容,采摘的瓜果也能卖给游客,也是一笔很大的收入。而且他又很得意的告诉我由于地理和气候特点,他们的技术人员成功的培育出无公害、无污染的绿色水稻,而且这种水稻在去年使全乡15000亩水稻全部丰收,仅此一项就是到农收入360万元,种植水稻成为乡民增收的另一途径。现在他们整乡的人们再在前年都已进入小康水平,人均收入已达近万元。他又带着我绕着乡里新修的路展示他们的建设成果。从他的得意的笑容中,我也看出来,新发乡在他的父亲的带领下却是获得了很大的成就。在无意中我也看到了一个叫阿荣旗新发米业有限公司。原来为了充分发挥新发大米的品牌优势,该乡于2003年成立了阿荣旗朝鲜族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会,同时组建了大型产业化龙头——阿荣旗新发米业有限公司。阿荣旗朝鲜族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研究会依法注册了“阿伦”商标,为了确保该商标使用中不出现问题,协会还指定厂家统一印制了包装和标志,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销售,使“阿伦新米”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同时也解决了他们乡的稻米销售问题。聊着聊着,我与金铭在无形中也成了好朋友,他也问了一些关于大学中的一些问题我也像个学长一样给他说了好多。我又从他的口中得出由于现在经济的发展,像他这样考上大学的有很多。这也为他们乡里注入了新鲜的学液。我也可以想象在未来的几十年,这些有理想有知识有抱负的朝鲜族人会带着新发乡的经济发展在迈上一个新台阶。然后,他又领着我去吃了一些他们特有的小吃,说实话真的很美味,尤其那个他们做的朝鲜冷面真的要比我们自己做的要好吃的多。我也问了一下,他们现在为什么这么闲,怎么都在外面晒太阳。他高兴地笑了一下说,这是他们这个乡不成名的传统,又因为现在又不是农忙,所以都会选择在外面晒一会太阳。我半解的嗯了一声。最后的时候我又去他们那得养老院看了一下,一些穿着特殊服饰的老人正在做着运动。金铭说,他们的大多老人都会被政府鼓励来这里,虽然离开了自己的儿女,却能找到更多的兄弟姐妹。因为他们每个人都能在这里找到了朝鲜族的过去。找到他们的回忆。不过也有例外,就是因为这个乡的政府依托民族语言优势,大力发展了外向劳务经济。政府抓住朝鲜族民族语言这一优势,定期培训就业技能,积极与韩国企业寻求合作,定向组织劳动力向韩国及国内韩资企业输送。外向劳务输出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又为农民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该乡每年输出劳动力在300人左右,并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年创收2000多万元左右,是该乡脱贫致富的一大亮点。所以也导致了很多的老人住在这里,不过政府会在过节的时候提外出工作的 2 人问候这些老人,让他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他们的儿女在回家的时候也经常会来探望他们,他们在这里感受到的也只有幸福。

时间也过得很快,当我们吃完饭后天也就快黑了,为了赶最后一班车,我也只能无奈的和他告别了。他把我送上了车,我带着一大堆抄录的资料满意的走了。

推荐第6篇:民族理论

鄂尔多斯是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西部地区发展的一颗新星。改革开放以前,鄂尔多斯“沙多草木稀,地多产量低,人穷文化低”,是内蒙古最贫困落后的地区之一。今天的鄂尔多斯,已是沙漠深处营造的一块绿洲,循环经济中净化的一片塞北蓝天,跨越式发展的高速列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科学发展的排头兵,城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长期探索中,鄂尔多斯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科学发展之路。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全市总面积8.7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1.4万。改革开放之初,鄂尔多斯处于自治区落后水平,全市8个旗区中5个“国贫旗”、3个“区贫旗”,被称为内蒙古的“西部”。经过近30年来的发展,鄂尔多斯的主要经济指标已位居自治区前列,综合实力跃居全国地级城市前列,成功实现由贫困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历史性转变,走出了一条跨越式、高起点、节约型、友好型、创新型、和谐共享的科学发展之路。

(一) 坚持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鄂尔多斯速度”。鄂尔多斯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

要务,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人均水平、地方财政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二) 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发展,经济整体素质和协调性显著提高。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

是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在城市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基础设施条件显著改善的基础上实现的,是有后劲、可持续的发展。

(三) 坚持节约型发展,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明显提升。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节

约资源、高效利用资源的基础上实现的。由于历史原因,长期以来鄂尔多斯形成了一大批耗能高的“五小”企业。进入新世纪以后,鄂尔多斯市委和市政府对落后产能进行了大力度的淘汰。

(四) 坚持友好型发展,生态环境显著改善。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在保护和优化生态环

境的基础上实现的。2007年,全市植被覆盖率由2000年的30%提高到75%,森林覆盖率由12.6%提高到18.07%,入黄泥沙量减少了12.5%,沙尘暴由过去每年20—30次下降到8次以下。占全市总面积48%的沙漠、48%的丘陵沟壑和干旱硬梁区全部披上了绿装,局部地区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胜景。区域环境质量大为改善,个别地区“浓烟滚滚遮天蔽日”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昔日的“黑三角”变成“金三角”.

(五)坚持和谐共享发展,人民生活实现小康。鄂尔多斯的跨越式发展,是建立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基础上的,是惠及全体鄂尔多斯人民的发展。近6年来,累计用于社会事业的投入达45亿元。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和质量位居全区领先水平,市旗乡村四级卫生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增加,人民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推荐第7篇:民族理论

填空题:

1、2010年人口普查: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汉族占总人口的91.51%

2、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超过1000万的民族:壮族和满族。

3、55个少数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有80中,大体分为5个语系、10个语族、15个语支。

4、邓小平否定:“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关系。

5、民族识别第一阶段(1950-1954)共识别38个;第二阶段(1954-1965)共识别16个;第三阶段(1978-1986),识别1个(基诺族)。

6、从自然属性,民族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从社会属性民族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

7、三个过渡:物质劳动和诚实劳动的最大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

8、民族发展的总趋势:不断的发展,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发展,最后归于大同。

9、两个历史趋势理论: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切经济活动、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形成。

10、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才能实现民族消亡。

11、民族关系包括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文化关系,核心问题是民族权益。

12、民族关系表现形式:民族群体相互交往中表现的关系;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交往中表现的关系,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以国家与民族地区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关系。

13、民族问题的特性;(5性)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重要性。

14、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4交织):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1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16、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17、三个离不开: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18、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19、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善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20、党和国家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大力培养“四化”所需要的、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少数民族政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才,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部落发展为民族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22、民族形成的基本途径: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的途径

23、次生形态民族:通过民族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的新的民族。同源异流(分化),异源同流(同化、组合)。

24、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5、民族发展模式:常态发展、异态发展和跳跃式发展。异态发展包括、极度缓慢发展、停滞发展、暂时倒退发展。

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3、民族同化:是指民族在自身发展和社会交往过程中,失去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

4、强迫同化,就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民族同类化的社会现象;

5、自然同化,是指不同的民族在社会长期交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资源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

6、民族融合: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民族的民族特征,在经过长期的共同性增长的基础上融为一体,民族差别最终消失。

7、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8、民族关系:是以民族因素为特征的社会关系,是各民族之间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上的将往联系状态。

9、民族团结:是指不同民族为了共同的利益和目标在资源和平等的基础上的联合,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社会民族关系的另一特征。

10、民族互助: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奋斗目标,互相支持、互相帮助、互相促进。

11、民族和谐:是指在各民族间存在着特点差异和文化的多样性基础上,各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实现,各民族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得到协调,各民族特点和文化受到尊重,各民族现出和睦关系融洽。

12、民族区域自治:在国家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13、民族自治地方:是少数聚居的地区建立起来一级国家行政单位,其行政地位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

14、自治机关的自治区: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根据本民族、本地区的情况和特点,依照有关法律自主地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利。

15、民族的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它通过民族的衣食住行、婚礼丧葬、节庆娱乐、文学艺术、生产活动以及待人接物等内容表现出来。

16、民族利益:是民族关系中的基本问题,是指民族正当的、合法的、应该得到的利益。

17、民族权利:指的是法律赋予的、各民族应有的各方面的平等权利、民主权利。

18、民族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由于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地理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形成的特点在民族精神面貌上的反映,有着很强的稳定性,是维护该民族的重要因素。

19、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民族平等的基本内容 : ①张一切民族平等,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②张各民族在一切权利上平等,并对少数民族的权利给予更多保护; ③张通过消灭剥削、消灭阶级,铲除导致民族不平等的社会根源来实现各民族的真正平等;

④张民族平等不仅表现在政治法律上,还体现在社会关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真实的社会关系;

⑤张实现民族平等与民族团结、民族联合、民族发展的有机统一。

2、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①家能提供有利于民族发展的良好的国际环境; ②国家为民族发展提供良好的国内环境; ③家为民族发展提供良好的内部机制。

总之国家为民族发展所提供的的各种条件、政策、措施等,对民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3、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在实践中,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在一起;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在一起;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在一起;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在一起。

4、民族问题产生的自然原因:

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交往中因民族差异引发民族问题;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因素之一 。

5、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①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是民族不平等、民族冲突的社会经济基础,也是产生民族问题的根本社会原因; ②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

③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实行无民族压迫、剥削的社会制度。

总之,国家政治权利和社会制度的阶级性质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是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之一。

6、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民族问题:既包括民族自身的发展,又包括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国家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产生民族问题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种;自然原因: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交往中因民族差异引发民族问题;各民族社会发展水平的差距是产生民族问题的因素之一。社会原因: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的本质,它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还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

7、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当代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仅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也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表明它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结构中具有基础性、十分重要的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有着制度规范和法律规范。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保障少数名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力;有利于建立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各项事业发展;有利于巩固祖国统一

论述题:

1、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 ①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②各民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③各民族间的互相信任增多

④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⑤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2、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原因

①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

②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强的政治因素

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间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核动力。

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

3、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意义:

①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②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

③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①这是由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决定的,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自身发展规律,民族的发展也有从低级到高级的自身发展的规律,民族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民族的发展是受发展规律制约的,社会的发展决定和制约民族发展。

②这是由民族发展规律决定的。民族有产生、发展、消亡的自身规律。民族只有充分发展繁荣后才会走向消亡。社会主义初期,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小时,各民族人民住在自己的命运,主导自身的发展。

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决定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废除了历史上的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真正实现了平等,奠定了各民族繁荣共发展的基础。

5、各民族繁荣发展的意义:

①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②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③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米之怒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现实途径 ⑤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

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①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有机结合。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包含“民族”和“区域”两个基本因素,既不是单纯地民族自治,也不是单纯地方自治,而是二者的统一体。把民族自治和区域自治正确结合起来,既有利于保证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又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②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的有机结合。经济因素,主要是指民族地区的经济基础,自然资源状况等;政治因素,主要是指国家统

一、民族平等团结和少数民族自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平等。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进呢过保障撒后蜀民族的平等权利,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又有利于发展团结合作的民族关系,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的发展进步。

③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有机结合。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和发展,既考虑民族自治与地方的历史状况,有考虑其现实的状况及其发展的需要。对历史和现实充分的把握之中,考虑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规划民族之子地方的未来,从而有利于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各民族的平等呢过团结和发展繁荣

以上三个“有机结合”,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民族国庆的创造性结合,构成中华民族区域自治的特色。

7、民族区域自治内容和实质:

①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孩子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同一区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

③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少数民族通过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内部事务。

民族区域自治实质是在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内,聚居区的少数民族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本事务的权利。旨在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更好地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8、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

(1)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人物而奋斗的骨干力量。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3)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 少数民族干部的任用状况,是少数民族人民享受平等权利和形式自治权力的标志。 (4)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的,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总之努力培养和任用适应形势、新任务的高素质的少数民族干部,是一件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大事。

9、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中的作用

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党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桥梁,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历史人物而奋斗的骨干力量。

民族干部长期生活在在本民族人民群众之中,熟悉本民族的历史和状况,通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懂得本民族地区的自然优势和经济特点,喜爱本民族的文化,熟知本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了解本民族人民的疾苦和要求,通本民族人民有着天然的联系和感情。

各少数民族群众不仅愿意向少数民族干部倾诉心声、梵音有意见,而且愿意听取他们的意见,接受他们的领导、建议和劝告。有利于通过少数民族干部在少数民族地区跟好的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措施,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与稳定。

少数民族干部还是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和实现者,对本民族的加快发展、素质提高有冲高的追求,并且了解党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优势与不足,使得他们更好地工作。

10、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

①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社会生产、分工及内部和外部的交往程度 ②物质资料的生活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③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因素

④在民族发展过程中,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因定

推荐第8篇:《民族理论》教学大纲

《民族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民族理论

2、授课对象:航空服务专业和空中乘务专业

3、使用教材:吴仕民.中华民族理论新编。

二、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航空服务与空中乘务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讲授的内容是: 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实践,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建立的意义。树立正确的民族观。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发展,逐步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间事实上的不平等,实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认识和掌握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领域: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实施,掌握关于民族权利的保障、民族干部的培养、民族地区经济建设、民族地区公共管理、民族地区风俗信仰和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等方面的民族政策及其实践。

主要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讨论、案例分析、课外阅读

四、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核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课堂讨论、小测验等构成)

五、正文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认识学习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目的和意义;掌握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教学难点: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一、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内容和范围

二、中华民族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三、中华民族理论的基本特点

本章基本概念: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唯物辩证法、系统论

第一章 民族的一般特征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基本历程,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进程中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实践和发展。

教学重点: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周恩来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内涵。

教学难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创立和发展的基本历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内涵。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的特征 第二节 民族与宗教 第三节 中国的民族识别

第二章

民族发展的规律

教学目的: 通过对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定义的表述和基本内涵。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成观。

教学重点: 民族概念的历史考察;民族概念;民族的来源及形成;民族的发展及类型;民族的融合与消亡。

教学难点:民族的来源及形成;民族的融合与消亡。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的发展

第三节 民族的消亡

第三章

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

教学目的:掌握民族问题的概念以及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认识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的联系与区别。把握不同社会形态中民族问题的实质的差异。

教学重点: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民族问题发展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和任务;社会主义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原则和方法。

教学难点:民族问题和阶级问题的区别与联系;民族问题的实质;社会主义社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础、原则和方法。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 第二节 民族特点、发展差距长期存在 第三节 个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第四章 民族问题

教学目的:掌握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纲领和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民族观;正确对待民族间的差距。

教学重点: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民族间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教学难点: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各民族共同繁荣与民族间历史遗留下来的事实上的不平等。。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问题的内涵 第二节 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 第三节 民族问题的特性

第五章 解决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道路

教学目的:了解中华民族的多民族的基本情况,包括族别、民族地理等;掌握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把握中华民族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认识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民族源流、民族地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民族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各民族对祖国历史发展作出的贡献。

教学难点:中华民族各民族的民族源流、民族地理;中华民族民族关系的基本内涵。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 第三节 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问题的解决

第六章 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

教学目的:了解旧中国少数民族社会的基本特点;掌握我国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认识在民族地区推行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和遵循的基本方针政策;把握中华民族地区社会变革的基本历程。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改革的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认识在民族地区推行社会改革的可能性和遵循的基本方针政策。

教学难点:把握中国社会变革实践过程对现阶段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产生的制度性积淀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同一国家 第二节 维护国家的统

一、安全和利益 第三节 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

第七章 各民族一律平等

教学目的:认识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把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基本内容;了解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认识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性质及其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影响;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立法及其修订状况。

教学难点: 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概念、性质;《民族区域自治法》的立法、修订和执行。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平等的含义

第二节 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利益 第三节 维护法律尊严

第八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教学目标:把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认识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则、内容和特点。

本章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对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概念、制度历程、制度内容、制度特点和制度价值的把握。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及其特点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第三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和完善

第九章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教学目的:了解散居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念、概况和特点,认识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把握城市散居少数民族和农村散居少数民族权利保障问题解决的不同途径和制度安排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和发展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

第十章 少数民族的经济发展

教学目的:了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发布、人力资源开发等资源状况,认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建设对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把握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安排。把握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民族工作的主题

第二节 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性和有利条件

第三节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第十一章 发展社会事业,提高民族素质

教学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的语言和文字,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 文化的创新,保护少数民族地区语言和文字,保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

主要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第二节 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和发展 第三节 少数民族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 第四节 少数民族卫生体育事业的发展 第五节 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持和改革

第十二章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资源开发

教学目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干部培养的重要性和稳定性,少数民族地区干部的培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

教学重点: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如何开发少数民族的人力资源

教学方法:教材讲授;课外阅读;课堂讨论;课程论文;案例教学。

第一节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第二节 第三节 造就一支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少数民族人才资源开发

推荐第9篇:民族理论演讲稿

历史之和川流不息,五千年漫漫征程,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成就了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发展了祖国悠久灿烂的经济与文化。90后的我们作为祖国的后代,所要做的就是把个人命运同祖国命运联系起来,立志报效国家,维护祖国统一,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义务。

历史的长河记载了中华民族的曲曲折折,我们曾有过国力强盛的汉唐辉煌,也有过闭关锁国,落后挨打的近代耻辱。大跃进,中苏关系恶化,文化大革命,以及近年来的各种自然灾害,尽管前进的道路充满艰辛,我们依旧迈着坚定的步伐努力向前。这些困难和挫折也丝毫没有使我们停止对强国之路的苦苦追寻,相反,各民族在困境中团结一致,奋力拼搏,终于在荆棘丛中踏出一条光辉灿烂的希望之路,探索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各民族之间形成了密不可分的经济联系,在现代化进程中,各民族只有把自己的优势长处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各民族只有手拉手,心连心,互相帮之,和谐进步,才能共同繁荣。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团结,才能立足于世界,才能谋求进步与发展,特别是我们这一代人,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炎黄子孙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国家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奋斗创造了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和璀璨文明。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中央和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民族问题,贯彻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以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在搞好民族工作的同时使让加强民族团结的思想也深入人心。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名的生命线,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历史无数次的证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共同利益所在。只有搞好民族团结,社会才会发展,人民生活才会改善。相反,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就会导致社会动荡,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加强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希望也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必然要求。

近几年来,境内外民族分裂势力为了实现其把新疆从祖国怀抱中分裂出来的目的,打着“宗教”“民主”“人权”的旗号大肆进行一系列的破坏活动,对民族团结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严重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我们应该清楚的意识到,我们面临的反分裂斗争形势依然严峻,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还非常艰巨,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与民族分裂主义和非法宗教活动作斗争,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坚决维护民族大团结,,同民族分裂分子作坚决的斗争。

今天,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里如此和睦平安,这是全体中国人民的最高利益,是中华文明长盛不衰的奥秘所在,是中华民族高于一切的社会意识、道德观念和民族精神。中国人民从来都把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作为义不容辞的职责和至高无上的使命。无论是面对“藏独”还是“疆独”,中国政府和各族人民以及海外华侨表现出的空前团结和坚定立场,

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是56个民族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热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的家园。中华民族,一位伟大而慈祥的母亲。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她孕育出了五十六个英雄民族,共同捍卫着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书写着灿烂的中华文明。我们只有互相依存, 互相促进,团结一心,共同发展,才能构建永久的和谐。

单丝不成线,独木难成林。这就是团结,团结可以铸就和谐,和谐才能促进发展。56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建设我们的祖国。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中,结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凝结的是各民族心手相连的真情实感。“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几十年来,全国各族人民朝夕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千百年来,在这块神奇的热土上,各个民族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所追求的目标。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动摇的意志和庄严神圣的使命。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局势发生的重大的变化,然而,国家统一是中国各族人民安身立命的思想基础,是维护各族人民尊严和利益的前提,也是维系中华文明绵延不绝的强大动力。

维护祖国统一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维护民族团结也应从我做起,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进程中,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让我们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共创祖国辉煌的明天。

推荐第10篇:民族理论教案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学校:沾益二中 年级:高一年级 (1-4班)授课教师:谢家龙 (5-8班)授课教师:张利鹃

0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一讲 民族概论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2、明确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的特点和“两个共同”

一、民族概念:

民族是“民族理论和政策”课程的研究基本对象。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21世纪之初的世界局势变幻莫测,发展极为迅速。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多元化,意识形态的形形色色,使今天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民族作为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与现实世界存在和发生着各种联系。

(一)定义〈由于分析角度的差异存在着学术上的歧义〉(范文谰与苏联学者的不同观点) 民族概念的四个来源:

1、西方学术界对于民族的认识。

民族一词最早出现于公元四百多年前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所著《历史》一书。此后,尤其是十九世纪以来一些新兴的资产阶级政治家、民族学家先后给民族一词以各种理解,诸如有民族是“由血统、语言、历史等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广泛的人们共同体”,意大利马奇。瑞士德国的布伦奇里。还有的认为它是“生活在同一规律下并为同一立法机关所代表的人们共同体”,有人指出:“民族首先是一个文化的共同体,而不是政治的实体”,如此等等,众说不一。

英语中与民族相近的词汇主要有这样几个:

nation ; nationality;ethnicity ;ethnic group;Race

2、中国历史上的民族概念。介绍中国历史上的“族”类表述。

有学者考证,我国“民族”一词为外来词〔有蔡元培介绍西方民族学时引进和由梁启超从日语中引进之说〕,它是我国近代进行民主革命要求的产物,也是外国民族主义思想传人的产物。

3、第二国际机会主义者的民族概念。

4、马克思主义的民族概念。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该定义有三层含义:

1、民族是一个人们共同体;

2、具有四个特征(共同的语言、地域、经济生活、表现在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

3、稳定性。是当今世界最普遍的一种人们共同体类型。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阐述了民族的六要素: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6+1模式)。

详细解释这六要素。并且进行个案分析。 民族概念的几种用法:

1、中华民族:

2、具体的56个民族

3、民族=国家:

4、56个民族之内的亚民族集团„„ 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国家、阶级等其它人们共同体的联系和区别。

关于“少数民族”一词的使用:少数民族一词在我国是专指除了汉族以外的55种民族,它是一个约定成俗的相对概念,是相对于汉族人口的数量众多而言的概念,没有任何民族歧视的含义。少数民族称谓在我国已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最早是1924年孙中山先生主持制定的国民党一大“宣言”中使用。我党最初是在1926年《中共中央关于西北军工作给刘伯承的信》中提出的。建国后领导层也使用“兄弟民族”的称谓。这些称谓约定俗成为人们的习惯用语。

国外对“少数民族”一词的理解与使用情况:

国际社会中对于少数民族这个词的使用是不同的。国际人权文书中,一直未能就“少数民族”的法律含义取得共识。前苏联一直沿用少数民族称谓。罗马尼亚对却境内非罗马尼亚族称为“共居民族”,有时也称少数民族。美国、西欧等国使用的“少数民族”一词。

(二)我国的民族识别 1.民族识别的原因 2.民族识别的依据 3.民族识别的实践

恢复与更改民族成分的政策要求。 个案分析:贵州穿青人

二、民族产生、发展和消亡的规律

(一)民族的形成:

时间是在由原始社会末期过渡到阶级社会初期的过渡阶段。

形成条件:生产力水平逐渐提高、家庭、私有制的出现、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地缘关系代替血缘关系。

(二)民族的发展:

由于各民族形成的条件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各民族的发展在道路、方式和速度上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在中国,各民族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各民族应该从本地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寻找适合自己的方式,加速实现现代化。

(三)民族的消亡:

讲解民族消亡的时间、条件和原因。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表现形式在此需要区别民族融合与民族同化的概念。

民族的消亡是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我国对这方面的认识曾经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付出了代价。(个案分析我国

五、六十年代曾经出现过的人为刮起的“民族融合风”)。

三、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充分繁荣发展时期 原因、基本理论、进行个案分析。

四、中国各民族的基本情况

1、中国的民族。(正视民族共同体存在的客观性以及民族问题存在的客观性)

2、民族人口(各民族人口悬殊大。相对数与绝对数。重视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问题的现实依据)

3、民族的分布: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插花交错。其中,民族自治地方占全国总面积的64%〈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和120多个自治县〉;我国陆地边境线2 .1万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地区占1.8万公里,沿边境线分布着我国9个省、自治区的135个县、旗、市、市辖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07个;有30多个民族跨边境居住。(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民族关系的重要性、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

4、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进行个案分析。 思考题:

1、怎样认识民族六要素?

2、民族与宗教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3、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是什么?

4、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时期?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二讲 《民族问题及特点》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  要求学生对于民族问题的概念、产生的原因、特点有比较系统的了解,帮助学生对于民族问题能够进行理性思考。

帮助学生理解搞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各种民族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50年代,毛泽东主席提 出了“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之论断。40多年以后,江总书记在总结中国数千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又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 ”,还提出了“民族宗教无小事”的名言。

一、什么是民族问题:

1、民族问题的概念:民族问题是一个有特定内涵的科学概念。一般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992年中央对于民族问题的阐述。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于民族问题概念的重申。包括了民族自身的发展,民族与国家、与阶级、与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具体解释这“一个发展三个关系”的内涵。

2、民族问题的表现形式:

民族成员个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和问题。

以国家与国家关系的形式反映出民族关系。

间接关系:民族自治地方与非自治地方或其他国家机关的矛盾和问题。

民族问题的内容可以包括:政治对立、经济利益冲突、文化碰撞、军事对抗„„

3、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

主要有两类:民族自身的原因和社会原因。前者主要表现在民族差异方面。个案分析。后者重要表现在社会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意识、民族之间政治、经济利益的矛盾和冲突、国内外分裂势力的影响等方面。比如:在分析制度原因方面: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曾经精辟地指出私有制是阶级社会中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

二、民族问题的特性:

1、长期性:民族共同体将长期存在,其消亡是在共产主义实现以在改革开放、实行市场经济的今天,民族交往日益频繁、利益的多元性等因素带来了民族问题方面的许多新情况;同时一些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关系进行破坏„„后,各种民族问题的解决也需要长期的过程,比如民族意识。

2、复杂性:其复杂性源于民族种类的众多,彼此的差异和与其他社会问题的交织。

3、敏感性:因为它与人们的民族感情和民族意识紧密相连。与群体利益紧密相连,与政治问题紧密相连。

4、国际性:由于民族分布的原因,当一国有某个民族而国外也有这个民族的时候,一国的民族问题往往容易引发国家关注,甚至引起国际干预。比如科索沃问题。 5、重要性。

(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发言,之后进行课堂讨论)

目前许多民族问题出现了三个基本动向:一是“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二是“国际化倾向。”:三是民族问题有明显的暴力倾向:表现在它与恐怖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恐怖主义正在日益成为民族分裂主义势力用来实现其政治目的的手段。在当前特定的时代背景条件下,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在民族问题上制造事端 推行其“西化 ”和“分化”战略,增加了我国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

三、我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特点:

当前,我国的民族问题的内容主要是:一民族地区的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但总体水平还低,与发达地区 还存在很大差距。二是因民族差距的存在,在经济权益、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等方面,还时常发生影响民族关系的矛盾和纠纷。“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比较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问题上。”换言之,主要是缩小各民族发展上的差 距,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问题。其特点主要是四个交织:

(一)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

(二)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

(三)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

(四)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的交织

四、社会主义道路与中华民族问题的解决

社会主义的性质、制度为各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保证。

各民族共同繁荣:这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发展观。在1957年青岛民族工作会议上由周恩来总理提出并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政策上的根本立场。其含义:一是指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项事业都得到不断发展,特别是经济建设得到发展;二是各民族自身都得到发展进步,民族素质得到提高;三是各民族自身固有的优点和特点得到充分展 现。该原则的目的是要全方位的促进各民族的全面进步。各民族不但要有平等的生存权,还要有平等的发展权。我国在1982年宪法中指出:国家尽一切努力,促进全国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当然,强调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并不等于同步繁荣,这也是我们理解该原则的重点。因为在事实上,各民族的发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过去是这样,现在也是这样。在我们要承认差距,也要正视差距,更要缩小差距。因此,在步骤上必然要经历不同的过程。具体表现为:

(一)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二)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与民族问题

(三)社会主义本质与民族问题

(四)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与民族问题

(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民族问题

(六)社会主义的领导核心、指导思想与民族问题 思考题:

1、在当今世界,民族问题是否具有现实性?为什么?

2、与其他社会问题相比,民族问题有什么特点?

3、处理好民族关系在我国有什么重要性?

6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三讲 中国的民族状况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增强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意识

一、各民族共同创建了统一国家

中国的历史是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各个少数民族对中国的历史都作过贡献”。在以往几千年的民族历史进程中,我国境内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并以中华文化为纽带,紧紧凝聚在一起,共同奠定了伟大祖国的千秋基业。

中国长期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境内56种民族被统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家园坐落在亚洲东部,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太平洋西岸诸岛 ,北有广漠,东南是海,西南是山的这片广阔的大陆上。其四周有天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形成一个地理单元。也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的空间范围。在长期的交往过程中,中华各民族之间在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相交流,政治上互相依赖,甚至血缘上相通。形成了各种不能割舍的天然联系。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56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它的主流是由若干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具特点的多元统一体。

用史料进行比较分析,以形成一个宏观印象。

小结:长期以来,这世界上多少古老的文明衰落了、中断了;多少庞大的帝国分裂了、消失了。而世界民族之林里,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虽然历经劫难,屡遭挫折,却千百年来延绵不断,仍然以其丰姿巍然屹立。这是为什么?这种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其中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这就是我国各民族——构成中华民族的各个分子,对于中国的统一和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

(一)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疆域构成中华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条件。从很早的古代起,各民族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祖国这片辽阔、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域。

(二)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他不但有悠久的历史,还有发达的经济和灿烂的文化,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创造方面对于人类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保持世界上最发达的大国的地位达九百年之久。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同样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各民族共同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中国的历史过程说明:祖国的统一是我国各民族共同完成的。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不但创造和发展了自己各具特色的民族特性,而且通过交流、同化、融合、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共同缔造了中华民族。尽管各民族有消长,有兴旺,有的民族消失了,有的被同化了,有的则形成了,壮大了。但是,各民族共同凝聚而成的中华民族这个整体却延绵持续,保持了我国可是发展的连续性和推陈出新的创造性,这在世界上实为仅有。由56种民族组成的这个整体,曾经受过无数次的严峻考验,包括外来的打击、内部的分裂,但是由于各民族之间的血肉相联、休戚与共的关系,使统一始终成为中国各民族关系的总趋势,每次分裂之后都能够形成新的统一和更加长久的密切联系,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突出的事实。在世界史上,具有如此内聚力的民族唯我中华民族。

(四)各民族共同创建了新中国

个案分析。

(五)各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共同奋斗

今天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行各业中都有各民族的成员。为中国的腾飞添砖加瓦。

二、维护国家的统

一、安全和利益(布置学生主题发言)

(一)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二)各族人民都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

(三)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三、我国的民族问题是国内事务

(一)民族问题与国家主权

(二)民族问题的国际关注与国际干预

(三)反对一切外部势力利用民族问题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和颠覆活动

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关系的两个方面:既有矛盾、冲突的方面,又有交流、合作、相互依存的方面。后者是民族关系的主流。中国长期统一就是直接表现。

(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我国各民族具有根本利益的一致性。我国国家法律的保护、党和政府政策的引导,社会制度的保证、民众的普遍认同都成为了实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条件。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我国非常现实的需要。

当前我国民族关系上的“三个离不开理论”。这是由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国情所决定的。反映了目前我国民族关系发展的基本特点。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为什么说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 3.如何理解我国的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内部事务? 4.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什么?

5.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四讲 民族平等

教学目的:

1、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平等理论的主要内容

2、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平等的政策

一、民族政策概述

(一)什么是民族政策?

政策研究被作为思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最为引人注目的领域之一,

民族政策属于社会的公共政策范畴。民族政策,顾名思义,是党和政府为解决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实施对少数民族 的 管理而制定的行动准则。在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内部,民族政策历来是党和政府总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特定的统治集团的民族观和他们的利益要求。

(二)世界范围内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民族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体系。该体系的建立是与党和政府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协调民族关系上的政策目标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说来,可以将其分为政策原则和政策措施两大类别。政策原则体现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大政方针和基本思路。政策措施则 是党和国家关于处理民族问题的一些具体的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着性。该体系还可以从宏观、微观等不同的角度进行划分。

二、民族平等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一)民族平等的理论渊源

民族平等来源于提一般的平等原则。平等作为一种法律的、政治的和社会关系的概念,作为一种政治口号,是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来的。但是作为一种思想观念的出现最早却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奴隶制的等级划分;平等最初是针对公民的特权而言的,“人是理性的动物”,作为人都应该拥有相同的权利是平等思想的基本出发点。)从人类平等思想的连续性看,它经历了一个将奴隶排除于人之外到承认同一社会等级内部的平等再到由理性所决定的人都应该是平等的这样一个认识上的深化过程;从平等思想的传播看,它由最初个别思想家的一种思想观念逐渐成为公众舆论,再成为一项司法原则。在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成为了资产阶级实现自己的社会变革目的的政治口号,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民族平等的主张。

10    资产阶级提出民族平等的理由:

动员和组织民族运动是其必然的手段、民族平等成为实施动员的政治口号

马克思主义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思想,主张在消灭私有制条件下实现民族的真正平等,并且使民族平等成为一种真实的民族关系。

(二)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是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先进或者后进都一律平等。因为各民族都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都以自己的方式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各民族在人类发展史上都有自己应有的位置。

二是民族之间没有优劣、贵贱之分,只有发展上的先进和后进之别,而这些发展上的差距不是天生的。对于发展落后的民族,只要给他们创造发展的条件和提供发展的机遇,他们就一定会获得进步。主张各民族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地位,坚决反对任何民族拥有任何特权。

三是主张民族平等应该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不是仅仅在法律上、政治上。

四是主张消灭阶级、消灭私有制。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平等观与资产阶级民族平等观的根本区别。五是主张胜利了的无产阶级甚至不惜以对待自己的不平等来抵偿现实生活中实际形成的不平等。从而实现真正的平等。

无产阶级要实现解放全人类,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使命,就必须团结各民族人民。而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列宁说过:“没有什么比对待民族不公平、不平等更能够阻挠无产阶级团结的发展和巩固了”。斯大林认为“事实上的不平等仍然是一切不满和摩擦的根源”。因此,实现民族平等成为无产阶级极其马克思主义政党民族观中的主要原则。

(三)民族平等的基本含义

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异同,都在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

三、国家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坚持民族平等是我党的一贯政策。个案分析

四、维护法律的尊严

(一)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及其基本含义

民族平等是以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为前提的。公民在法律面前的一律平等基本涵义是:第一,在我国,法律对于全体公民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的权利并且承担同等的义务。第二,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够歧视任何公民;第三,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参加人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第四,对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必须同样地追究法律责任,依法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不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成员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都必须同样地尊重法律的规定,都必须懂法、守法。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公民,也没有拥有特殊权利的民族,

(二)权利和义务的对立统一关系

权利和义务关系上相辅相成的关系,奠定了民族平等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基础。没有只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的民族共同体,也没有只有义务而没有权利的民族共同体。在社会生活中,民族的平等往往要通过民族成员个体的权利和义务表现出来,并且成为调整特定社会关系的法宝。比如: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维护国家统一是指:维护国家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方式分裂国家、接受外国势力支配、割让领土、服从外国势力或者要求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必须坚决反对外来侵略或者危害国家政权统一的行为。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是指: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维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同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言行作斗争。任何人都不能够以任何形式制造民族矛盾和民族冲突。该法律规定是我国实现既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因此,对各民族公民而言,自觉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坚决反对任何分裂国家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就是责无旁贷的义务。在这个问题上权利与义务实现了完美的统一。

(三)各民族都有维护法律尊严的义务

个案分析。

1、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维护法律尊严的具体表现,也是任何一个民族公民的义务

2、培育公民良好的法律意识

3、善于用法律手段解决民族关系上出现的问题 思考题:

1、民族平等与一般的平等原则有什么样的联系和区别?

2、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如何保障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合法权益?

3、贯彻和执行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五讲 民族区域自治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民族区域自治是实现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民族关系的制度保证,是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政权学说的一部分,涉及国家的结构形式、政权性质等问题。民族区域自治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符合我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个不断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律保障,必须全面贯彻执行。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

1.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2.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

解释并且分析以上两个对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法律定位的原因和内容。

必须明确几个相关的概念:

政治制度、国家形式、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制度、单一制国家

二、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

(一)定义: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解析该定义的内容。

(二)原则:

(三)特点:

(四)类型:

三、为什么我国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一)理论依据:

(二)现实依据:

(三)该政策的优越性;

(四)该政策的形成与发展过程

(五)目前自治地方的数量、分布、人口

四、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坚持与完善 必要性、执行内容、法制保障、监督机制

思考题:

1.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地位? 2.如何理解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依据和特点? 3.如何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4

《民族理论常识》授课教案 第六讲 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我国为什么要制定相关政策;

2、掌握这些方面的政策的具体规定和要求。

一、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政策

“发展才是硬道理”是时代主旋律。“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落后就要挨打”。中国的发展始终包含着所有民族共同的繁荣发展。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

以胡锦涛为首的中央提出了两个“共同”的理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是目前我国民族工作的主题。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只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才能具有强大动力。只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各民族团结奋斗才能具有坚实基础。”“共同团结奋斗,就是要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上来,凝聚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上来,凝聚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

 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1、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个案分析)

2、坚持改革开放,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

3、大力扶持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

4、发达地区”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5、坚持自力更生,努力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二、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发展政策

(一)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与发展政策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概况

2、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功能

3、民族语言文字平等政策

法理依据: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

(二)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1、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都是长期历史发展的产物。

2、风俗习惯的社会功能。

3、我国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政策规定:

法理依据:通过法理分析知道: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实质上是坚持民族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对于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侵犯也就意味着对于民族的平等权利、对于少数民族成员个体的民主权利的践踏。因此法律把侵犯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视为犯罪。《刑法》将其纳入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范围而给予惩罚。

政策内容:“各民族都有保持和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风俗习惯的三种分类。凡是有利于民族团结和人民团结的、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有利于民众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就属于好的或者是比较好的。应该提倡、发扬。反之就是不好的。应该改革。至于在一定时期内无法区分好与不好的,则顺其自然。

4、改革风俗习惯的原则规定。

(三)少数民族卫生事业的发展

(四)少数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

(五)其他文化发展政策

三、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开发人才资源

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是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是管长远、管根本的大事。要努力造就一支宏大的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是一项战略任务,要大力培养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一)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意义

1.少数民族干部在民族地区革命和建设中有着特殊作用 2.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

3.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坚持民族平等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

16 4.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是实现和巩固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二)造就德才兼备的民族干部队伍

1、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

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基本要求

(三)人才资源开发

1、人才资源开发的意义:当今世界,人才和人的能力建设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越来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人类有着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这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不竭的动力源。开发人才资源,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已成为关系到当今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

2、培养造就“三支队伍”

少数民族地区的党政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少数民族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建设。

企业干部队伍建设。 思考题:

1.如何理解“两个共同”的内涵和意义? 2.如何理解加快发展与解决民族问题的关系? 3.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有何重大意义?

4.我国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方针政策是什么?

第11篇:民族理论单选

1 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ABDE

) 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 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D) 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

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做好民族工作的需要 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需要

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3 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有( BC ) 苗族 壮族 满族 维吾尔族 蒙古族

4 在我国各民族人口中,人数不足一万的民族有(ABDE

) 赫哲 门巴 基诺族 鄂伦春 独龙族

5 下列少数民族中人口超百万的民族有( ABCDE

) 蒙古族 回族 藏族 哈萨克族 朝鲜族

6 我国的广大东北地区,是由现在的( BCD

)民族的祖先开发的。 壮族 满族 达斡尔族 鄂温克族 朝鲜族

7 我国西北地区是由(

ACDE )等民族先民开发的。 维吾尔族 蒙古族 哈萨克族 塔吉克族 羌族

8 我国长江、珠江流域及东南沿海地区,最早是由( ACD )等民族的先民开发的。 壮族 傣族 布依族 苗族 彝族

9 古代从西域各族传入内地的农作物品种有(

A B D E) 高粱

黄瓜

水稻 茄子 菠菜

10 蒙古族的历史著作包括(

ACE ) 《蒙古秘史》 《一层楼》 《蒙古黄金史》

《泣红亭》 《蒙古源流》

11 以下被誉为我国少数民族英雄史诗的是(BCD

《阿诗玛》 《格萨尔》 《江格尔》 《玛纳斯》 《青史》

12 我国西南云贵高原地区地区,是由( BCDE )等民族的先民共同开发的。 壮族 彝族 傣族 哈尼族 纳西族

13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显著特点包括(

ABC ) 地域辽阔

人口稀少

物产丰富

适宜农耕 雨量充沛

14 “三个离不开”是指(

ABCDE

) 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 各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 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 汉族之间相互离不开 15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有(

ABCD )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民族互助 民族和谐 民族发展

16 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ABC ) 民族利益 民族权利 民族发展问题 民族矛盾问题 民族融合

17 民族与国家的关联性主要表现在(BCE

) 民族与国家相伴而生 民族与国家长期相依而存 国家对民族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民族将与国家一同消亡 民族是国家结构形式确立的重要因素之一

18 以下选项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有(ABC

) 共同语言 共同文化 共同心理认同 共同抵御地域 共同血统

19 意大利学者马奇指出民族是具有(

BCDE )的统一。 血统 土地 起源习惯 语言

20 从斯大林民族定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容来看,它的显著特点是(ABC

) 继承性和发展性 科学性和完整性 针对性和批判性 唯物性和唯心性 逻辑性和全面性 21 以血缘为纽带的是(ABC

) 氏族 胞族 部落 种族 民族 22 民族形成的条件是( ADE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阶级的形成 军事冲突 地缘关系的确立 政权的建立

23 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可分为( ABCD ) 常态发展 异态发展 跳跃式发展 滞后式发展 畸形发展

24 制约民族发展的因素有(

BCDE ) 民族关系 民族素质 自然环境 人口状况 宗教信仰

25 下列属于民族同化的特点是( AB )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民族同化是民族消亡的主要途径

26 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和的区别是(

ABCE ) 发生的时间不同 发生的范围不同 发生的结果不同 发生的地点不同 实现的途径不同

27 下列属于民族融合特点的是(

ABE )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民族融合将是一个自然渐进的过程 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辨证统一的结果 民族融合在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才会实现 28 下列属于民族异态发展的表现是(

DE ) 民族快速发展 民族协调发展 民族发展极度缓慢 民族发展停滞 民族出现暂时倒退

29 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CDE) 血统 生活 语言 宗教

风俗习惯

30 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消亡的主要标志是(AB

) 心理素质差别的消失 语言差别的消失 地域差别的消失 经济差别的消失 文化差别的消失 31 以下选项属于民族基本特征的有( ABC

) 共同语言

共同文化

共同心理认同 共同血统

32 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ABC )

常态发展

异态发展

跳跃式发展 滞后式发展

33 以血缘为纽带的是(

ABC ) 氏族 部落 胞族 民族

34 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是(

ABCD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私有制的出现 产品交换的发展 军事冲突

35 关于民族发展,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CD

) 民族内部结构的优化过程 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过程 不断实现民族的自身性发展、社会性发展、人的发展的过程 本质上是民族生存和演进的质和量的提高

36 原始社会末期三个重要的过渡是(

AC ) 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 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 民族向国家的过渡

37 下列关于民族与氏族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B

) 民族以地缘关系为纽带

氏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民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 氏族以地缘和血缘为纽带

38 民族素质包括(

ABCD ) 科学文化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 心理意识素质 身体素质

39 下列属于影响民族发展的外部因素是( BCD

) 民族属性 民族结构 民族关系 自然环境

40 社会主义社会民族发展的趋势是(

CD ) 问题越来越多 矛盾越来越尖锐 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

41 通过下列哪种途径可以实现民族的消亡(C

) 民族同化 民族分化 民族融合 民族组合

42 下列属于民族同化的特点是(

ABCD ) 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 民族同化中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并存。 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 民族同化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现象

43 民族问题的内涵包括:(

ABCD ) 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

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

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

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

44 民族问题产生的两个根源是(CD

) 文化因素

经济因素 自然因素

社会因素

45 要消灭民族压迫,就必须要首先消灭(CD

) 民族组合

民族同化 剥削制度 阶级压迫

46 在现实社会中,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往往表现为( ABC

) 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 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 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47 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ABC

) 必须优先解决经济利益问题 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政治问题解决的基础 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辅相成。

48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ABC

) 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民主集中制 49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哪三个方面( ACD

) 必须优先解决经济利益问题 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政治问题解决的基础 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辅相成

50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三大基本政治制度(

ABC ) 民族区域自治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 无产阶级专政制度 民主集中制

51依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需要具备的要素有(

ABCD) 相当的少数民族人口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组成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利 掌握民族语言

5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可以分为(

ABCD ) 自治区 自治州 自治县 自治乡 自治村

5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 ABCDE

) 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正确结合 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 历史因素与现实因素的正确结合 自治机关的双重性、民族化 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54我国杂剧散居少数民族的分布具有以下特点( ABCDE

) 世居的少,迁居的多 人数少,居住分散,联系面广 仍然保持着本民族的特征和宗教信仰 经济文化相对落后 民族意识较强

55如何做好杂居散居民族的工作(

ABCD

) 切实保障他们的平等权利 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积极帮助杂居散居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和文化 制定有利于杂居散居民族的法律

56我国选择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依据(

ABCDE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深厚的历史基础 我国革命的具体道路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我国长期形成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况,适宜行使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资源分布不均衡,经济、文化发展差距巨大,需要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我国少数民族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际斗争的形势,决定了我国各民族宜合不宜分,合则俱利,分则俱损

57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意义在于(

ABCD ) 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保证 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充分行使少数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征 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关键 是维护祖国统

一、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保障 是保证民族地区正常发展的必要选择

58.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蒙古族干部有( ABC

) 乌兰夫 吉雅泰

奎璧 邓恩铭 杨东生

我党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的工作,最初遵循的原则是(

AC

) 德才兼备 能力突出

任人唯贤 道德高尚 政治突出

5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党对干部的德才标准提出的“四化标准”是(

ACDE ) 革命化 科学化 年轻化 知识化 专业化

60党的民族干部政策,总的来说包括以下(

ABC )方面 加强对少数民族干部理论素养的培养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专业素养培养 注重少数民族干部的实践锻炼 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年轻化 加大少数民族干部的人数

61当前我国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ABC )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数量不足 少数民族干部素质有待提高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理论水平不足 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科学化程度不高

62江泽民指出: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主要有两大历史任务,分别是(AB

) 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民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加快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增加少数民族地区的干部数量 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 保护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

63下面都有哪些项目是新中国成立后在民族地区建成的( ABCDE

) 引黄灌溉工程 包头钢铁基地 克拉玛依油田 青海钾肥工程 青藏铁路

64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表现有(

ABCD

) 贫困人口比例高、脱贫难度大 社会发展程度低,生产方式落后,自我发展能力弱 地处边陲,自然环境恶劣,农业基础薄弱,自我积累能力差 基础设施薄弱,教育、医疗、文化、卫生条件落后 迷信人口多

65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意义( BCDE ) 是使中国各民族实现共产主义的途径 是加快国家现代化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是缩小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必由之路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的根本途径 是维护祖国统

一、巩固国防的必由之路

66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帮助,主要有( ABCE

) 财政照顾,税收减免 扶持民贸,安排项目 扶贫攻坚,对口支援 奖励先进,扶持贫困 促进开放,加强开放

67“十二五”期间兴边富民行动的主要任务有( BCDE

) 支援困难地区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 提升演变开发开放水平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68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世界文化遗产有两个,分别是(

AD

) 拉萨布达拉宫 内蒙古大召 宁夏清真寺 丽江古城 云南大理三塔

69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世界自然遗产有三个,分别是(

ABC

) 九寨沟 黄龙风景名胜区 三江并流自然景观 黄果树瀑布 钱塘江大潮

70民族语言文字在民族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

ABCD ) 是民族的基本特征之一 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 是民族差别长期存在的表现和反应 对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有利于民族融合

70风俗习惯对民族发展起的重要影响和作用有( BCDE

) 对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有阻碍作用 对传承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有推动作用 对民族关系有重要影响 对民族的发展、民族关系发展的阻碍作用 对各民族的发展进步有重要影响 71.从外国传入并逐渐中国化的宗教有(

ABC )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萨满教 苯教 72.原始宗教的是以(

ABCD

)等形式为内容的宗教。 自然崇拜 图腾崇拜 祖先崇拜 巫术 英雄崇拜

73.在我国信仰萨满教的民族有(

ABC

) 鄂温克族 赫哲族 锡伯族 回族 维吾尔族

74.中国共产党人对我国宗教信仰基本特点的归纳有( ABCDE ) 群众性 民族性 国际性 长期性 复杂性

75.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AD

) 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自治地方的统战部

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自治机关的组织部

76.建国后,我国本着(

A

)与(

C

)的原则为一些少数民族创制了文字。 自愿自择

国家安排 有利于本民族发展 有利于国家整体社会发展 有利于各民族团结

77.下列几项中哪些属于我们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政策的内容( ABC

)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民族都有保持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民族都有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各民族都要抛弃自己原有的风俗习惯 各民族都要固守所有的风俗习惯

7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是( ABC

) 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坚持民族团结的原则 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维护国家统一的原则 尊重民族自治权利的原则

79.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有( B D

) 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 有利于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和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有利于调动少数民族的积极性 有利于巩固祖国的统一 有利于世界和平

80.处理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ABC ) 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坚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充分维护各民族自治权 积极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81 处理民族自治地方内的民族关系,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有(

ABC ) A切实保障各民族的平等权利 B坚决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C坚持民族自治地方的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充分维护各民族自治权 D积极促进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

82 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ABCD )族 A维吾尔族 B回族 C东乡族 D保安族 E彝族

83 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ABDE

)族 A傣族 B蒙古族 C畲族 D藏族 E维吾尔族

84 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标准是(

ABC ) 有无系统理论 有无宗教组织 有无规范化的礼仪 是否具有传承性 是否具有感染力

85 在旧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有(

AB ) 藏族 傣族 彝族 佤族 达斡尔族

86 民族区域自治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ABC )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设立自治机关 行使自治权 独立自主 一国两制

87 以下省区中,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15%以上的有(

ABC ) 内蒙古 贵州 云南 湖南 湖北

88 下列哪些著作是由蒙古族史学家脱脱主持编撰的( BCD

) 《青史》 《辽史》 《宋史》 《金史》 《泐史》

89 我国新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是( acde

) 各民族共性的东西增多 矛盾越来越尖锐 民族关系更加密切 民族特点将长期存在 民族发展差距将长期存在 90影响民族关系的主要因素包括(

abcd

)等。 经济 文化 宗教

民族政策 国际民族关系

91历史上各民族间和平交往的方式有(abcd

) 和亲 供赐 互市 会盟 民族起义

92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bce

) 国家为民族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 国家能够调整促进民族发展的内部机制 民族与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作用 民族利益高于国家利益 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93 汉语称为“撮罗子”的建筑,原来是以下哪些民族的住所(

abc

) 鄂伦春 鄂温克 达斡尔族 土家族 满族

94 蒙古语属于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为(

cde

)三种方言。 布哈特 察哈尔 内蒙古 巴尔虎——布里亚特

卫拉特

第12篇:民族理论复习题

一、结合文化宝贝,少数民族文化应该怎么挖掘?

民族与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是不可分离的。文化都具有民族性,民族是文化的载体;民族是以文化来区别的,不同民族有不同文化。世界上有几千的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构成了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彩,因而说文化是一种宝贝。而民族文化,就是指一个民族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切文化成果,体现民族的特点、风格、信念以及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生活方式、信仰意识、性格品质、礼仪习俗、风土人情、节日庆典等,这构成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格局和文化特征。

那我们应该如何去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呢?挖掘少数民族文化,首先我们可以从:德、智、体,美去挖掘。我国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的灿烂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德育资源,加强民族类院校的建设,对少数民族文化加大投入,增强民族院校"两课"实效性,充分挖掘出民族文化。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加大力度,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定义、内涵等落实,去除存在着不恰当的扩大化,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挖掘、整理、抢救和保护工作做到可控范围。其次,法律:民族的法律制度作为传统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受整体传统文化的制约,民族传统文化规定着法律制度的形式和内容。因而我们也可以从一定的法律制度来挖掘。再次,为了更加能够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和风景区的建设,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是必不可少的。 最后,我们在挖掘的同时我们需要学会去传承多种多样的少数民族文化,把少数民族文化发扬。

二、14年中央民族会议民族团结的方面。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提出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准确把握新形势下民族问题、民族工作的特点和规律,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坚定信心决心,提高做好民族工作能力和水平。

会议指出,多民族是我国的一大特色,也是我国发展的一大有利因素。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个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的关系,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全党要牢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坚持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最高利益,把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最大限度凝聚起来,同心同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65年来,党的民族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正确的,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是正确的,我国民族关系总体是和谐的,我国民族工作做的是成功的。同时,我们的民族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阶段性特征。做好民族工作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开拓创新,从实际出发,顶层设计要缜密、政策统筹要到位、工作部署要稳妥,让各族人民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要坚持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把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的规定落实好,关键是帮助自治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

会议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正确认识我国民族关系的主流,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善于团结群众、争取人心,全社会一起做交流、培养、融洽感情的工作;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尊重差异、包容多样,让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创新载体和方式,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增强各族群众法律意识;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

会议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一些民族地区群众困难多,困难群众多,同全国一道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难度较大,必须加快发展,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发挥好中央、发达地区、民族地区三个积极性,对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生态保护区实行差别化的区域政策,优化转移支付和对口支援体制机制,把政策动力和内生潜力有机结合起来。要紧扣民生抓发展,重点抓好就业和教育;发挥资源优势,重点抓好惠及当地和保护生态;搞好扶贫开发,重点抓好特困地区和特困群体脱贫;加强边疆建设,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和对外开放。

会议指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央的一项基本方针。要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顺应各族群众新期盼,深化改革开放,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激发市场活力和全社会创新创造热情;发挥民族地区特殊优势,加大各方面支持力度,提高自我发展能力,释放发展潜力;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大力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为民族地区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持续发展能力。

会议强调,要加强基础设施、扶贫开发、城镇化和生态建设,不断释放民族地区发展潜力。基础设施建设要重点解决路和水的问题。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既要打通对内对外联系的“大通道”,也要畅通与“大通道”联系的“静脉”、“毛细血管”。建设一批重大饮水调水工程、大型水库和骨干渠网,同时支持地方搞好水利设施建设,全部解决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打好扶贫攻坚战,民族地区是主战场。要创新思路和机制,把整体推进与精准到户结合起来,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提高扶贫效能。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要与我国经济支撑带、重要交通干线规划建设紧密结合,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紧密结合。还要重视利用独特地理风貌和文化特点,规划建设一批具有民族风情的特色村镇。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继续在民族地区实施重大生态保护工程,中央和地方都要加大投入,落实好生态补偿机制。

会议指出,要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增强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把优势资源开发好、利用好,推动产业结构上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逐步把旅游业做成民族地区的支柱产业。充分考虑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在土地使用、金融服务、资本市场建设等方面给予差别化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最终还是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民族地区与全国一样,都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搞好和周边地区的互联互通,通过市场机制与沿海地区连接起来,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会议指出,要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着力改善民生。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各族群众过上好日子。既要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为民生改善提供坚实基础,也要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社会公平。教育投入要向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倾斜,加快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和寄宿制学校建设,实行免费中等职业教育,办好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搞好双语教育。加快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口支援和帮扶,把改善民生放在首位,帮扶资金主要用于民生、用于基层。

会议强调,解决好民族问题,物质方面的问题要解决好,精神方面的问题也要解决好。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思想观念,增强各族干部群众识别大是大非、抵御国内外敌对势力思想渗透的能力。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把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战略任务来抓,抓好爱国主义教育这一课,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在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祖国下一代的心田生根发芽。弘扬和保护各民族传统文化,要去粗取精、推陈出新,努力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要积极做好双语教育、信教群众工作和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和知识分子工作。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入了各民族跨区域大流动的活跃期,做好城市民族工作越来越重要。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不能采取“关门主义”的态度,也不能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关键是要抓住流入地和流出地的两头对接。要把着力点放在社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注重保障各民族合法权益,坚决纠正和杜绝歧视或变相歧视少数民族群众、伤害民族感情的言行,引导流入城市的少数民族群众自觉遵守国家法律和城市管理规定,让城市更好接纳少数民族群众,让少数民族群众更好融入城市。

会议强调,做好民族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只要我们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政治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是有充分保障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民族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从政治上把握民族关系、看待民族问题。民族地区的好干部要做到明辨大是大非的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的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的感情特别真诚。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优秀的要放到重要领导岗位上来。无论是少数民族干部还是汉族干部,都要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念,齐心协力做好工作。民族地区要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干部作风建设。要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有关部门协同配合、全社会通力合作的民族工作格局,坚持好、健全好民委委员制度。

会议认为,习近平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民族工作的方向和道路、理论和政策、制度和法律、工作和实践等重大问题,思想上的深刻性、政策上的鲜明性非常突出,是做好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纲领性文献。李克强的重要讲话,围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明确提出了加快民族地区发展的一系列重大举措、重要部署、重点任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要把握会议精神实质,切实用中央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方针统一思想、认识和行动;突出重点领域,千方百计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积极稳妥推进,力争使加强民族团结的各项举措取得实实在在的进展;顺应历史趋势,把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做深做实;汇聚各方力量,形成贯彻会议精神的良好体制机制。

会议要求,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万众一心,不懈奋斗,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全面推向前进。

会议对1496个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进行了表彰,习近平等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颁奖,并在会前与大家合影留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宣读了《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会上,广东省、云南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作大会交流发言。

在京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部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部分全国政协副主席出席会议。

内蒙古、广西、西藏、宁夏、新疆5个自治区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各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副省级城市分管民族工作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有关人民团体主要负责人,军队及武警部队负责人,受表彰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代表、港澳台特邀代表、民族工作荣誉代表等约1100人参加会议。开幕会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省级城市设分会场。

1,、团结、民族团结(“团结”一词的古今含义、英文翻译。) 今: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中。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只是志同道合而已,团结是成功的基石,没有团结就不会有理所当然的成功,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英语:unity

2、加强民族团结的必要性和民族团结的现状。

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征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其中,民族团结是指:“各民族在社会生活和交往中的和睦相处,同舟共济,患难与共,携手并进的关系。”只有民族团结,才能真正实现民族平等,从而促进民族互助,最终达到多民族共同繁荣的目的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少数民族多样化以及民族问题的复杂性,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有五个自治区,它们是: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在这些自治区中,都存在着多民族杂居的现象。所以,为了促进这些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繁荣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处理好自治区内的民族团结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建国以后,中国千百年来的压迫制度,是内蒙古的蒙古族以及其他民族实现了真正的民族解放,开始了蒙、汉等民族平等、团结、友好合作的新时代

民族团结是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有序的政治局面的保障.稳定是大局,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历史和现实的斗争经验告诉我们,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民族分裂。民族分裂主义是危害国家统

一、影响民族团结的主要危险,没有对民族分裂主义的坚决斗争,就没有民族团结的大好局面,就没有稳定与发展。这些年来,我国严厉打击“三股势力”,强化各项治本措施,确保了政治大局持续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是,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面对境内外敌对势力加紧活动的新情况、新动向,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反分裂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尖锐性,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自觉肩负起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统

一、

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的神圣使命,不断开创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的新局面。稳定是和谐的前提和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就必须保持社会的平安、稳定、有序。没有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惟有稳定才能发展经济,才能达到社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而保持安定有序、维护社会稳定,是最重要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把解放思想引向深入,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必然要求。我们要着眼于国际大环境和世界发展的总趋势,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不断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推向新的阶段。民族团结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我们经受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不断胜利前进的重要保证。团结就是生命,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希望,团结就是胜利。各民族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我们要高度重视民族团结,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维护民族团结。首先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组织保证;其次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为民族团结进步提供物质基础;再次要落实民族优惠政策,为促进共同繁荣发展提供政策支持;最后我们要加强宣传教育,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乡村创建活动。历史一再证明,团结就兴旺,就繁荣;分裂就*,就衰败。这是各民族发展进步的一条客观规律,也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强烈愿望。国际上因民族问题处理不当而引发国家分裂、民族纷争、社会动荡的事,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警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严重性,高度重视民族问题,妥善处置民族问题。和谐与稳定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和谐与维护稳定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之中,都希望国家尽快地富强起来,人民富裕起来,都希望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那么,人人应该为和谐稳定尽责,为和谐稳定出力。只要我们上下同心,各方协力,和衷共济,团结稳定,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相信,一个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的中国必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奋斗下,我们的民族伟大复兴的胜利曙光就在不远处!

3、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

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一个民族整体发展状况、水平的主要标志。“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和协调程度。少数民族地区与主体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愈明显,在民族交往中,因经济问题引发纠纷矛盾就愈多。在我国,由于市场机制的原因,资金、技术总是倾向性的向汉族为主体的发达的东、中部地区涌入,使主体民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差距容易愈来愈大,也容易产生愈来愈多的矛盾。

2、宗教、文化、心理因素宗教、文化、心理因素包括民族、意识、风俗习惯等,这些涉及到社会意识和文化心理等的软因素也是影响民族间交往的方式、态度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民族意识、风俗习惯及民族情感是具有集体记忆功能和历史继承性的,而民族意识、风俗习惯和民族情感是决定民族行为的内在驱

动因素之一,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多民族国家在形成的过程中,相互之间既有相互依赖也有相互的斗争,在矛盾对立中走向统一和融合。而其中的斗争过程,也会化作历史记忆容留在各个民族的传统记忆中。于此,便形成了民族关系可能恶化的历史性文化心理因素。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样的土壤下极易滋生起来。

3、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因素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政治、法律制度等上层建筑随着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些具体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民族政策等需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进行调整和改进。在建国初期,我国境内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阶级问题,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经济因素,在市场机制的影响下,东部地区迅速发展起来,导致和西部地区差距愈来愈大,加之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我国的民族关系出现了有分裂活动等不利于祖国完整统一问题。而同期,我国相关的法律、政治措施还没有及时跟进,造成在司法和政治上行动的掣肘,不利于我国的进一步处理好民族关系。

4、媒体因素当今,书籍、报刊、杂志、网络、影视等媒体对人们的影响及其巨大,尤其是网络和影视。由于互联网将世界连成一体,资讯传播极其迅速,在迅速交流科技进步及健康文化的同时,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这种新兴的媒体手段疯狂宣

扬反动言论,极力煽动民族矛盾,意图离间我国友好的民族关系。以往借助书籍报刊杂志等宣传媒体对于侮辱我国少数民族生活习惯或者是少数民族成员信仰等所带来的某些问题,在当前的网络化的条件下,其破坏性就更强了。

4、加强民族团结的建议(你认为加强民族团结该怎样做?举案例、数据、图表。(关于加强民族团结的思考)

一、政治先行,政治领先

理由:

1、新中国成立后呈现出的民族大团结历史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民族繁荣稳定、团结进步的历史时期;

2、思想上政治上的稳定与一致是前提,我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是支柱;

3、从基层干部到各族民众万众一心秉持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是根本。上述三点至少也说明了三点,一是历史证明我党有能力并且取得过辉煌的民族团结工作的历史成就;二是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与法律在历史的正确性;三是全国各民族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做好民族工作是不可或缺的要素。民族团结,既要依靠汉族也要依靠少数民族,多民族的参与,政策和法律的引导约束,党组织和各级政府的坚韧付出是树形象立旗帜,才会形成民族团结正气弘扬的合力,形成对破坏民族团结的分裂分子“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局面。可以讲,前面三点就是我们搞好民族大团结和长治久安的重器或法宝。如果民族团结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一定是某些环节的工作中出现了偏差。因此,今后在民族工作上依然要坚持政治先行、政治领先,依法依规搞好民族团结的原则。

二、不对称的方式,精确的阻击,人民共同参与的原则

近些年我们看到的都是某些人对美国的膜顶崇拜,言必称美国如何如何。那么好吧,就拿美国人举例吧,山姆大叔在解决恐怖分子或采取大的军亊行动中喜欢采用不对称战斗,即用高科技的先进武器短时间内(注意这个时间结点,不打旷日持久两败俱伤的无益战)彻底摧毁对手的武器装备,接下来就是打一场不对称的的战斗或战争,也就是他们自己常说的大白话:你要和我对抗,我先让你回到石器时代,用石头和我的飞机装甲车作战,谁输谁赢大家可以持有自己的高见,但绝不会有人认为我会输掉这场战斗或战争。还需要说什么?

如果再知道风靡世界军事舞台的美国特种兵是上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总统派了一个叫埃文斯·福代斯·卡尔逊的将军到延安跟着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军队学习游击战,并且成功地将我们游击战的高超内核移植到美国军队,创建了正规军用游击战元素打灵活机动的战斗(是战斗不是战争)的形式--特种兵,你会明白我们自己有多少优良的传统与优势。这些传统与优势过去成功地战胜了比目前复杂的多得多的困难与局面,只要在秉承的基础上创新并发扬光大这些优势,任何人、任何狂妄挣扎、任何困难都无法阻止党和人民战胜邪恶的正义力量。

三、逐步解决近些年出现的单一村单一乡问题

四、通过经济发展共享的原则给所有在民族地区生活的人创造更好的机会。

五、自治不是独立,法律高于一切的原则。现有的自治制度与区域是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批的,已经实行了几十年,实践证明,它是一个非常好的自治制度,给各族人民带来了福祉与安居乐业。如今个别分裂分子别有企图,他们在已经自治的前提下又打着自治的旗号蛊惑人心,是在新时期玩弄的试图分裂祖国的拙劣伎俩,是错误的违法的,因此是绝不允许的。

六、宗教管理不能脱离法律与违法必纠,法律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七、语言差异。习总书记在新疆视察时多次谈到双语教育的问题,把它提到政治高度去认识才能做好。双语教育意义重大,说汉语的懂少数民族语言,说民族语言的懂汉语,语言交流是人类的基本生存方式,知己知彼方能没有障碍。

第13篇:民族理论填空题

一、填充题

1.( 民族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2.(民族问题) 发展规律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根据少数民族地区建党建政、进行社会改革、推动民族区域自治等中心工作急

切需要干部的情况,确实了以“培养(普通政治干部)为主,迫切需要的专业技术干部为辅”尽量吸收培养(知识分子),以及“既要培养少数民族出身的干部,以要培养适当数量的汉族干部”的原则。

4.2005年5月27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B

保障散居少数民族权利包括保障平等权利、( 保障族籍权利 )、( 参政权 )、发展经济文化权利、( 宗教信仰自由权利 )、( 保持或改革风俗习惯自由权利 )、使用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权利等。C

从民族平等的主客体条件来说:主体条件包括( 提高民族素质 ),增强民族平等的主体意识、能力;客体条件包括强化和建设民主的政治环境和制度以及( 民主的组织形式 )。

D

当今世界,( 和平与发展 )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F

佛教、( 伊斯兰教 )和( 基督教 )是世界性的三大宗教,对许多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有重大影响。

M

马克思主义最初提出民族平等原则的基本出发点是反对民族( 压迫 ),反对民族( 歧视 )。民族平等的核心是同等的( 地位 )和( 权利 )。

5.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的一般

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6.民族(融合)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7.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8.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 )、经济、( 社会 )、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

展。但是,归根结底,( 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地域 )渊源和( 族体 )渊源等。

11.民族地区应转变过去那种主要靠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经济增长方式,应采用( 集约型 )的、( 素

质和效益较高 )的经济增长方式。

12.民族风俗习惯的( 人为改革 )与自然变异是相辅相成的,不能把自然变异形式绝对化,而必须从这

一特征的积极意义出发,科学地加以应用,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不失时机地进行改革。

13.民族风俗习惯的形成与民族居住地区的自然环境、自然条件和( 气候 )条件有密切的联系。

14.民族风俗习惯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它又反过来给经济基础以影响;它带有较大的

稳定性,它的改变常常落后于( 生活条件 )的改变;它集中反映了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 价值观念 )和行为方式。

15.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 物质生活 )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传的风尚、习俗,是各民族经济、

政治和文化生活的一种反映。

16.民族风俗习惯与各民族的社会生活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并以巨大的、有形( 无形 )的力量对各

民族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17.民族风俗习惯中的陈规陋习,是民族风俗习惯中的糟粕,它对社会生活所产生的消极和( 阻碍 )作

用,正是移风易俗的必要所在。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 )现象,也是一种( 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民族间( 经济文化 )发展上的不平衡和明显差距,是当前民族矛盾和摩擦的主要原因。大多数民族

矛盾主要集中在经济关系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文化发展关系上,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合理调节民族间经济的发展、( 利益的分配 )、文化发展的需求。

20.民族教育是一个民族的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 标志 )和反映,同时又是民族经济文化将来发展的

可能性的预示,也是实际发展的(前提 )。

21.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为民族教育发展提供人力、(物力)、(财力)保障的法律规定,使民族教育

发展得到相应的物质保证。

22.民族教育政策、法制是指我国( 民族教育专门法 )和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以及其他法律、法

规、决定、命令等,就我国少数民族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方针、学制、(办学形式)、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学校管理等诸方面的规定及其制度。

23.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 研究 )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

象是(民族和民族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24.民族平等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一个口号,是十七十八世纪由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政治家提出来

的,后来成为资产阶级( 民主 )运动的一个原则。

25.民族文化既是民族发展的内容之一,又是民族发展的( 条件 )之一,而且文化发展常常是政治发展

和经济发展的(先导)。

26.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 社会 )问题之一。民族问题对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对( 国家与

国家 )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27.民族问题是随着( 社会的发展 )而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

28.民族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既表现在( 民族发展 )方面,又表现在( 民族关系 )方面。

29.民族问题是一种内容宽泛的社会问题。在( 民族问题理论 )中,有广义的民族问题概念和狭义的民

族问题概念。

30.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

族,即(次生形态)民族。

31.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

生态民族。

32.民族语言文字的发展受到了民族本身(发展水平)和(分布状况)以及民族关系状况的影响。

33.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作为民族的主要特点所体现( 语言意识 )和(语言感情),

即通过语言来表现民族特征、民族心理和民族感情。

34.民族语言文字的稳定性是指民族语言文字保持其(基本成分)和(表现形式)的长期稳定。

35.民族语言文字发展的最终结果是(语言的融合)和(文字的统一)。

36.民族语言文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有其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这种规律可分为民族语言文字(形成)

规律、(发展变化)规律和(社会主义时期发展繁荣的)规律。

37.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过程中的产物。

38.民族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下,

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

39.民族自身的发展状况决定着民族之间交往的程度,因而也决定着民族之间( 矛盾 )的状况,即民族问

题。

40.民族自身的特点所引起的民族之间的矛盾又通过民族的诸特征及其具体形式,即民族的政治、(

济 )、文化等方面反映出来。

S

少数民族干部具有汉族干部所无法取代的优势和作用,培养和任用少数干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41.少数民族干部所具有的特点,使他们能够在实际民族工作中,依靠(自身优势)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42.少数民族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方面,包括语言、(文学)、科学、(艺术)、哲学、(宗教)、风

俗、节日等。

43.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

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44.所谓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不是指宗教的( 唯心主义 )思想体系与( 唯物主义 )思想体系

相适应,而是指宗教要适应( 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要求 )。

W

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是各民族( 大杂居 ),( 小聚居 ),( 交错居住 )。

45.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 ),设立( 自

治机关 ),行使( 自治权 )。

46.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有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自治机关的( 设立和建设 );二是自治机关的( 自治

权的行使问题 )。

47.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

族特征 )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 )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48.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 自治区 )、( 自治州 )和自治县(旗)三个行政级别。

49.我国陆地边境线的90%强在少数民族地区,有( 1.9万 )公里。

50.我国少数民族大都信仰宗教,特别是( 藏传佛教 )、( 南传佛教 )和(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许多

少数民族中有广泛和更为深入的信仰。

51.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大分散、小聚居 )。

52.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族性 )的内容。

X

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继续明显存在 )并存。

53.新中国成立前,少数民族中存在不同的政治制度,如封建宗法制度、( 政教合一 )制度、( 土司 )

制度、封建王公制度、血缘家长制度以及( 原始民主 )制度等。

54.迅速大量地培养(科技)专业人才,是民族地区经济腾飞的希望所在。

Y

要突出抓好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坚持( 开发式 )式扶贫。

55.原始宗教史以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巫术)等形式为内容的宗教,在我国许多少

数民族中有广泛的信仰。

Z

在国家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建设和开发利用少数民族地区自然资源的时候,必须坚持( 国家利益 )和( 当地民族的实际利益 )相结合的原则。

56.在阶级社会里,民族斗争,说到底,是一个( 阶级斗争)问题。

57.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58.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国家帮助和( 少数民族自力更生 )相结合的方针。

59.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中,要坚持统筹( 城乡发展 ),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

筹(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统筹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坚持因地制宜。

60.只有进行(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才能不断解决民族问题,实现民族的繁荣发展。

61.只有通过社会主义革命,才能铲除民族压迫的( 社会 )根源,实现民族平等。

62.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把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和( 民族区域

自治 )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一同表述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三大形式。

63.自治权不仅包括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也包括管理(本地区内部事务 )的权利。

64.宗教的复杂性突出表现在( 信仰 )问题与( 政治 )问题常常联系在一起,而且两种不同性质的矛

盾常常错综复杂地同时并存。

65.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66.宗教作为一种远离其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有着较强的( 适应性 ),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内在因

素;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有着赖以存在的( 社会根源 )和( 认识根源 ),这是决定宗教长期性的外在条件。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承认和坚持 )各民族都有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这是我们党和国家对待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一贯政策。

第14篇:民族理论常识

高中民族理论常识知识点

1.什么是民族?民族有哪些基本特征?

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民族的基本特征:共同历史渊源;共同生产方式;共同语言;共同文化;共同风俗习惯;共同心理认同。

2.什么是民族识别?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

我国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民族特征、民族意愿、民族源流、相近和就近认同。

3.民族形成的条件和一般规律是什么?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产品交换的发展,是民族形成的内在条件;战争、军事冲突等是民族形成的外在条件;社会生产的发展及其带来的结果,促进了民族的形成,这是民族形成的经济条件。 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4.民族的发展包括哪些方面?在我国,你认为目前各民族最重要的是发展哪一方面?为什么?

民族的发展包括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的发展 最重要的是经济的发展

(1)民族的发展取决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民族其他方面发展的前提、基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民族发展程度的根本性标志。

(2)同时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当前的主要矛盾,因此,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更需大力发展生产力。

5.民族消亡的一般规律是什么?

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在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民族分化、组合、同化的过程,民族融合因素也不断出现和积累,并且经过量变到质变,最终民族将融合,民族将自行消亡。民族消亡只有在阶级灭亡、国家消亡之后才能实现,也就是说,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以后才能实现。 6.什么是民族问题?民族问题涉及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是在多民族国家中,或在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中经常遇到的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是在民族的活动、交往联系中发生的问题。

民族问题涉及四个方面: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民族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 7.结合实际阐述民族问题产生根源

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主要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两个方面。

(1)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生活环境、语言、不同的经济生活、心理状态等。各民族在接触和交往中,这些各不相同的特点和差异,便是造成民族问题的自然原因。

(2)国家政权和社会制度的性质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民族政策,以及人的行为都会导致民族问题,而这些属于民族问题产生的社会根源。

8.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民族问题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是和其他社会问题交织在一起的。因此,解决我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大局,抓住历史机遇,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9.民族问题有哪些特点?

民族问题有5个方面的基本特点:普遍性、长期性、复杂性、国际性和重要性。

10.民族问题的重要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民族问题关系到国家的治与乱,社会的进与退,个人的福与祸。 1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和表现有哪些?

原因: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各民族间的交往联系越来越多,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多。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为各民族的交往、了解、亲近和合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社会条件,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共同生活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这些都使民族间的共同因素逐渐增多。

表现在:第一,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 第二,各族人民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 第三,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第四,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同性增多 第五,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12.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特点、民族差异仍将长期存在。请你说说为什么?

我国56个民族在漫长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经历的历史时空不尽相同,最终形成民族体的渊源和方式也不尽相同;在历史和现实中,生产方式也各有特点;在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表现出中华各民族异彩纷呈的多样性;在信仰方面和精神世界,各民族也是千差万别。

13.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既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汉族及其居住地区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族体的繁荣发展,也包含整个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既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也包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既包含民族自身素质的提高,也包含民族自身 特点和优点的充分展现。

14.我国如何实现共同繁荣?

首先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国家要在投资项目和税收政策等方面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同时需要民族地区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创造性,充分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还需要发达地区在人力、技术方面的支援,达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15.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

由于多民族和民族间发展不平衡等原因,民族问题在社会生活的广泛领域依然存在,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 对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来说,高度重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大问题。因为民族问题既关系到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又关系到社会发展和民族发展;既关系到国家统一和边防巩固,又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16.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当代我国民族问题有什么特点?

民族问题既表现在民族发展方面,又表现在民族关系方面。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地表现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 当代中华民族问题的特点: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的交织;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的交织;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的交织。

17.请同学们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想一想为什么解决好中国的民族问题,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 我们伟大的祖国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但是由于近代外国列强的侵略、国内封建势力的剥削和官僚军阀的混战,一度使整个民族和国家处于危机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开始着力进行民族地区的政权建设和社会改革,建立了新型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逐步取得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中国近代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各民族的平等、团结和共同发展进步。只有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才能逐步解决我国的民族问题。

18.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什么?它包含哪些内容?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它包括: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区域自治。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有一定数量的少数民族共同居住于同一区域,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必要条件。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是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的政治形式。在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少数民族通过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管理本地区、本民族的内部事务。

19.为什么说“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在发展中,我们应坚持哪些原则?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立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大大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的巩固,提供更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政治基础。

原则:第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发展。第二,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第四,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20.中华民族这一称呼的由来

中华民族作为中国56个民族的总称,反映了各民族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各民族的根本利益,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特点。“中华民族”是以中华历史为基础,中华文化为纽带所形成的“民族共同体”。

- 233.新疆巨大成就的原因:

(1)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生产力(3)坚持改革开放

(4)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作保障(5)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34.为什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成功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保证?

(1)有利于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2)充分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民族地区的优势和特点。 (3)更好的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民族发展繁荣(4)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各民族的团结。

35.国家为何加大对民族地区发展扶持力度,要坚持哪些原则?

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对于维护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对于建设良好的周边环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各民族共同富裕了,就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会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同时也为维护民族地区的稳定和祖国边防巩固,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

原则:(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2)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帮助边境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加快发展。(3)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4)重视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6.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

团结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和共同愿望,反对民族分裂是维护国家主权和人民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各族人民的神圣职责。“7.5事件”警示我们当前妨碍民族团结因素依然存在,没有各民族的大团结就没有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就不能集中精力搞社会主义建设,我们必须高举民族团结旗帜,坚决同少数民族分裂分子作斗争,用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

37.我们青少年该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青少年学生应当铭记维护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是我们每个公民的神圣责任和义务,要充分认识到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和三个离不开的思想,人人都讲民族团结的话做民族团结的事,做一个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好公民。

38.国家为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1)现阶段我国的民族问题集中的表现在少数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是要实现全国各地方各民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2)国家支持和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才能逐步缩小地区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才能为民族团结提供物质保障,促进社会和谐,才能真正体现民族平等的原则,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促进整个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

1所谓各民族的共同因素,就是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形成的共同性。

2我国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表现在多个方面:

各民族的中华民族认同意识增强。各民族的国家主人翁意识增强。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增多。 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的共性增多。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意识增强。

第15篇:民族理论58章

第五章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一节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发展

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确立及演化

民族关系一般指民族交往中具有民族性、社会性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关系。它本质上反映的是民族的地位、利 益、意识和感情等方面的社会关系,涉及社会生活各方面内容。我国众多民族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国度里,民族问关系密切、渊源久长,民族演化过程中 " 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现象突出。因此,今日各民族往往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且,经济、文化上长期交往、相互补充、相互渗透。近代后,各民族问更是患难与共,在党的领导下,联合奋斗、共同缔造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是有其深厚的历史基础和特定的条件的。 新中国成立,开创了中华民族关系的新纪元。党和国家为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做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

首先,国家明确宣布各民族一律平等。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具有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实行团结互助,反对帝国主义和各民族内部的人民公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为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勺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重申《共同纲领》的精神,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各民族团结的行为。"这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形成和确定提供了法律保证。

1 其次,派遣解放军和大量汉族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去工作。他们来到民族地区前,先学习党的民族政策,了解民族地区习俗、社会情况。进驻后,在各民族上层爱国人士的帮助下,为各民族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运送各族群众所需的生活、生产用品和医药用品,给群众送医送药、免费治疗、控制地方流行病,帮助群众恢复和发展生产、修桥铺路、筑库开渠,开展文体活动、开办教育,并把民族地区土特产品运往内地,公平交易。这使少数民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的温暖,为疏通民族关系奠定了基础。

再次,中央人民政府和地方政府派出民族慰问团、访问团,深人到西南、中南、西北、东北和内蒙地区慰问和访问少数民族群众。从1950年至1951年,代表团总共行程14万多公里,访问238余人,受到各族群众的热烈欢迎。同时,中央和各地区还组织少数民族参观团、观礼团到北京和全国各地参观考察。他们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各地政府的热情接待,增进了汉族同少数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第四,消除历史遗留的民族歧视的痕迹。中央人民政府颁发了一系列保障民族平等权利、禁止歧视和侮辱少数民族的法令和决定。1951年6月颁布《关于处理带有歧视或侮辱少数民族性的称谓、地名、碑喝、匾联的指示》,据此,一些带有歧视性质的汉译少数民族名称都作了改换,地名作了更改。政务院还颁发了《关于保障一切散杂少数民族成分享有民族平等权利的决定》,充分保证散杂民族人民的平等权利。

2 第五,开展了民族识别工作。中国从来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史籍中记载的民族称谓数以百计,有的是一个民族的他称或自称, 有的是同一民族的若干分支称谓,有的民族已消失但其族称却记 载下来,历代都未作过民族统计,国民党推行大汉族主义时期还对很多少数民族不予承认。新中国成立后,为搞清楚中华民族大家庭结构,以利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和其他民族政策。中央和地方的民族事务机构从1950年起,组织专家、学者和民族工作者,对各地提出的400多个民族待识别单位,进行了科学识别。

民族识别是指对民族成分和民族名称的辨别。它是主要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定义,对识别对象的历史和现状,经过调查研究,在尊重其意愿基础上对民族的确认。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主要是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思想,分析了当时欧洲和俄国的民族情况后作出的。中国曾经长期处在封建社会,近代后又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除汉族和少数几个民族外,当时尚未识别的民族单位基本上处于前资本主义甚至前封建社会阶段。一般说来,这些民族的基本特征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已具有了某些明显的特点或标志。但又发展不充分。因此,中国在进行民族识别工作时,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民族定义与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实事求是,既注意民族的四个特征,又特别重视各民族的历史发展状况;对民族的历史、现实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考察族源、文化、习俗源流,从语言结构、语法规律和基本词汇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考察和比较,从而确定民族 3 共同体及名称。同时,坚持民族平等和尊重各民族意愿的原则,顺利完成对我国进行民族识别的工作。

自1950年至1982年,党和国家多次进行了民族识别工作,共识别和确定了55个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是一项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础工作,对于解决好民族问题,增强民族团结,发挥各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和各大行政区、有关省积极开展工作,为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做准备。1950年11月成立的西康藏族自治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最早相当省辖市一级自治地方。以后随民族工作的逐步展开,开始在西北、西南、中南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推行民族区域自治。1952年8月政务院颁发《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这是新中国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一次重要立法。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进一步明确规定。从此,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以法律为根据进一步实施。到1958年底,全国已建立了87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

在这个过程中国家更是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国家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使民族地区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创立了一大批文化教育机构,建立了医疗卫生机构,民族地区社会面貌迅速改观。党和国家还通过各种渠道,培养了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为此,先后创办了8所民族学院,到1954年仅这8所 4 民族学院培养、毕业的少数民族学员就达1.1万人。到1954年全国少数民族干部达到14万多人。

党和国家在做好这一系列民族工作的同时,始终认为"新中国的民族工作主要有两大历史任务",其中之一就是"通过进行社会制度的变革,引导翻身解放的各族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吻。党和国家是通过在少数民族中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一历史任务的。通过社会制度改革,废除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各种剥削制和生产资料私有制,消灭了剥削阶级,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这就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确立奠定了基础,从此我国民族关系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立、形成。这在时间上从全国看,应该是在1958年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时候(西藏除外)。

民族关系作为具有特定内涵的社会关系,它是动态的,有自己的发展过程。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也一样,自形成后也开始自己的发展过程。从1956年到1978年这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走过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其中1956年到1965年,一方面随着大多数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建设获得一定的发展,少数民族干部得到培养,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得到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犯了脱离实际、超越社会阶段,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忽视抹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特点的错误。特别是1962年党提出"以阶级斗争为纲"后,开始将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问题简单化、绝对化地统统归结为阶级斗争问题。 5 把中共中央50年代在一份对青海省委的报告的批示中指出的"在阶级社会里,民族问题的实质是阶级问题"断章取义,去掉前提条件,作为普遍原理加以运用。批判民族工作是"右倾投降主义",对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团结、教育、改造,民族地区牧区社会改革中不斗不分、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等做法是阶级调和。这样一来,违背少数民族意愿、伤害民族感情,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受到影响,曲折前进。

而十年*中,新中国的民族政策和整个民族工作战线遭受一场惨重的浩劫。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民族教育、培养民族干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宗教、风俗习惯政策、民族上层的统一战线政策等,都遭到严重破坏。大批少数民族干部遭受迫害,民族文化、民族团结破坏严重。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一方面经受了严峻考验,另一方面也遭受破坏。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进入到新的时期。党通过重申民族政策、拨乱反正,坚持民族地区的改革开放,明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二、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质和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实质是体现着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是因为: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其经济基础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生产资料私有制消 6 灭,民族不平等的根源被消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建立于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之上了。今天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并未改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经济基础,而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存在则决定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建立在人民民主专政基础之上,并受宪法制约。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各民族的工人、农(牧)民、知识分子是国家的主人。党和国家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在各级国家政权、人大都有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和代表,国家还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参与国家管理。所以,各族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民族关系的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而且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关系是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这以根本大法形式予以保证。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其指导思想是元产阶级的民族观,即马克思主义民族观为指导。这是从根本上体现劳动人民的民族思想,它从思想上保证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发展。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共产党代表着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并肩携手,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现代化、各民族共同繁荣,团结奋进。所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体现了各族劳动人民的共同愿望。

7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是:平等、团结、互助。这在1982年宪法里得到明确表述,国家维护利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关系;民族区域自治法里也如此表述。

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之一。国家指出:在中国,民族平等是指: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具有同等的地位,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依法享有相同的权利,履行相同的义务,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就是说,在我国所有的民族首先在政治上一律平等,而且在社会生活的各方面也一律平等。邓小平更提出"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把民族平等与各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联,深化了实现民族平等的内涵。

民族平等主要体现在各民族以平等地位参与国家管理,和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国家通过让各民族代表参加各级人大,在各级政府都有各民族领导干部,实现参与国家管理;通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而这两方面深化的基础,则是各民族的发展。民族平等既是一个广泛的权利概念,又是一个相对概念。党和国家采取各种措施确保各民族的平等权利;也加快各民族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深化民族平等的内容,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关系的又一基本特征。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实质和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决定了,在我国各民族在社会生活中是友 8 好和睦、互助联合的关系。各民族反对民族压迫、歧视,维护民族团结,齐心协力、共求发展、共同繁荣,反对民族分裂,维护国家的统一。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一般无根本利害冲突。作为人民内部矛盾,存在一些具体利益矛盾。各族人民有共同追求目标、理想,即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各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因此,大家彼此相依共存,谁也离不开谁。所以,团结合作也就成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内容。

民族团结,以民族平等为前提和基础,也是民族平等的表现和结果。没有平等,就不会有团结,更不会有团结的牢固和持久。民族团结,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把民族团结写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国家的一项政治方面的重要任务来对待,更把民族团结定位于迫求民族的进步。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另一基本特征,就是民族互助。就芳立民族问要相互学习、相互帮助,以实现各民族的共同发展进步、共同繁荣。这是民族平等、团结的重要体现。

民族互助,自然不是单方面的帮助,而是各民族问相互帮助,它表现于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我国各民族虽然发展不平衡,但各自都有自己的长处、优势,都对祖国的发展做出了独特的贡献。只有各民族问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才会使各民族在开放中进步、发展。开放意味着进步,开放发展的民族是有希望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开放发展,也是时代的要求。 9 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使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再把自己封闭起来。立足时代要求,把握发展规律,平等团结、互助合作,各民族才能共同繁荣。

第二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

一、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固情出发认识民族关系

一、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党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正确分析我国国情而得出的科学论断。它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认识民族问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概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社会实现了伟大飞跃。但是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时候,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说,还相当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距离。所以,我们还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来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党的十五大报告从九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进行了论述。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括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 10 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比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探索,建立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我们以这九点论述来对照、研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社会发展状况,就不难看到,由于历史、现实的原因其发展相对滞后,目前差距拉大。因此,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点更突出、层次较低、发展任务更重。从这一实际情况出发看我国民族问题的具体情况基本上可以概括为:民族众多、我国有56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55个,其人口一亿多。有154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包括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19个自治县。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历史长,各民族演变发展历史长,长期以来,各民族共同开发、建设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共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经济文化。民族地区占国土面积大,154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64%左右。其中新疆占1/6,西藏、内蒙各占1/80少数民族大多分布于边疆、边境偏远地区。我国 11 陆路边境线2.1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自然的原因和条件的限制,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上比较落后,目前我国3000多万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的人口绝大多数在少数民族地区。这种状况,是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方面对民族地区的一个反映。总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同我国其他.地区相比,社会生产力更为落后,农业、牧业人口占的比重更大,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的束缚更深,文盲、半文盲的比例更高,科技教育水平更低,计划经济体制的色彩更浓。这一状况,必然影响到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程度,使当前民族关系发展具有自己的一些特点。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基本特点

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作为初级阶段的一种社会关系,必然受初级阶段社会性质、状况制约而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当前民族关系已是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但它还具有不完善性。就是说现阶段的民族关系,从性质上看它已是社会主义的,这无论从它的社会基础,还是从它反映的社会内容看,都是如此。但它毕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族关系,它还受制于我国社会发展程度,受制于各民族发展的状况。所以,各民族作为民族平等的主体享有者,但这一主体地位享有程度上又处于历史演进的初级阶段,有递进的演化过程性。同样的,民族团结也还因历史上遗留的民族壁垒还未完全消除,现实生活中的某些差异性、差距性还曲折地反映于民族团结,民族团结的程度上的局限性还有表现,使不团结的某些消极因素还存在。同时,民族间互助合作与市场经济条件下竞 12 争性共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间既互助又互利,既有相互支持又有相互间尤其主要是经济领域内的相互竞争。而且,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程度的制约,互助的双方支援者的能力和接受支援者的条件,都有一定限度。因此,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亟待不断地完善。 第二,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遵循社会主义性质,不断处理具体利益矛盾,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充满活力发展,其动态平衡性特点更突出。我国当代民族关系,受社会主义本质规定,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约,其社会主义的性质不可更改,只会强化。但是,它在各民族根本利益一致的前提下,受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各民族发展不平衡矛盾突出反映于具体利益矛盾。这既使各民族追求自身发展的过程中,使民族关系充满活力的发展,也使民族关系涵盖具体利益问题;既使民族关系在各民族追求发展的前提下完善自己、

上一个层次,也使民族关系在解决自身矛盾、问题中求发展。所以,这使我们看到民族关系的动态平衡性特点在其充满活力的发展过程中更加突出。

第三,目前我国民族关系问题具有过渡性。这是因为我国的改革正从它的启动期即前期阶段,向大规模社会结构分化与结构转型为特征的阶段过渡,走向现代化转型过程完成,并实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矛盾具有明显的过渡性特点。相应的社会结构转型也使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模式处于转型期,以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为基础,民族关系也在化解诸多的新矛盾、问题过程中,选择自己新的张力中的平衡与模式。因此,社会主义民族 13 关系在当前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具有过渡性,是发展中的问题.它们必将随着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的发展模式建立而解决。 第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共同繁荣的初步性。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时期,这是社会本质要求在民族关系上的体现。但是,我们的社会毕竟还处于社会主主义的初级阶段,各民族的发展还有一定的限度,少数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还存在明显的差距,走向社会主义更高社会发展阶段还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只能是初步的,达到更高层次的共同繁荣,还需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沿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不懈地努力奋斗。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民族关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少数民族的发展演化来说,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社会环境,这必然对民族和民族关系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具体分析主要表现是: 第一,市场经济使民族关系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而且紧紧围绕发展,尤其是经济发展问题向多层次、多方面演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是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使社会生活内容发生重大变化。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也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各民族社会结构,正从"封闭型"走向"开放型"。当前,少数民族地区与国内其他地区横向联系有了很大发展,发达省区对民族地区实施对口支援,建立各种层次和形式的经济联合体、经济协作区。民族地区的多层次、多方位的国内外开放逐年扩大;民族地区迸出口贸易不断增长,利用外资不断增加,三资企业不断涌现,初 14 步形成陆海开放、东进西出、东出西补的多方位气放格局。仅以新疆为例,1999年新疆迸出口总额达到17.6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74〃23倍,经济外向依存度有了很大提高。1999年新疆已运营国际航线6条,国内航线40条,区内航线12条,建成全长15〃05万公里的全国最长的空中走廊,为新疆对外开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各民族群众的传统自然、半自然经济的封闭意识受到很大冲

击,现代开放意识增强。据统计1985年7月至1990年7月全国少数民族人口跨县市级迁人数达到220万。目前甘肃、宁夏在全国各地兴办第三产业的回族群众就有4万多人,湖南江华2000多名瑶族同胞走出深山传艺。 各民族的社会生活由"单一"转向"多样"。以往的封闭、自然经

济条件,使广大民族地区社会生活同质性强,相当单一。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实行联产承包制为主的多种形式责任制,牧区也实现不同形式生产责任制,这使农牧区的多种经营、多种形式的生产、经济方式出现和发展以及农牧区文化生活多样性发展,使各民族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多样。

各民族的社会运行的"慢节奏"被"快节奏"取代。民族地区社区的封闭性正被打开,日趋融入现代化发展过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时间观念、效率观念、竞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族地区充满活力发展变迁,社会运行节奏加快。 这一切都使民族关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而展开,内容更加丰富,已不再仅仅以政治关系为惟一中心。

15 第二,各民族间人口双向流动,交往增强,民族关系更为融洽; 但是摩擦和矛盾也时有增多,一些问题、利益矛盾往往表现于社化 化层面和民间。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由于市场对资源的配臵,由于经济利益驱动,各民族问人口的双向流动越来越频繁、规模增大。这一方面使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互补、互助性增强,交往中共性增多,促进了民族关系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各民族发展的不平衡、差异性存在,交往中的摩擦、矛盾也增多,一些具体利益矛盾在广泛交往中常常表现在民间,而且在民族意识强化、现代传媒作用下容易出现社会化倾向。

第三,民族意识不断增强,其双重性影响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振兴中华"的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增强。同时,随各民族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民族意识也高涨。各少数民族"自我回归"突出反映了这一点,仅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以来,全国更改、恢复自己民族成分的人,约在1500万人口以上。民族自信、自尊、自强心理普遍增强,少数民族对自己的权利、地位、利益和发展更加关注。民族意识增强,对于民族自身的发展、凝聚、生存和稳定,以及民族关系的调控起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民族意识还有一定的狭隘性、保守性、排他性和利己性,及由此带来的对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阻碍甚至破坏。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意识的双重性作用都有所突出。一方面,各少数民族获得一定发展,进一步要求现代化、要求缩小差距、共同富裕、共同繁荣,民族意识的正面作用进一步发挥;另一方面,民族问发展不平衡性矛盾的消除需要一个过程,摩擦、具体利益矛盾相对突出,民族 16 意识的负面作用随着某些消极意识增强而增大。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市场经济条件下民族意识双重影响特点,做好引导工作,促进民族关系不断完善、发展。

第四,面对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不适应性的矛盾突出,其适应过程更艰难复杂。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从历史上看商品经济发展是有限的,不够发达。新中国成立后,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下,其商品经济也未获得充分发展。当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正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过程的艰巨性是可以想见的。无论是历史地分析,还是现实的看;无论是从心理文化观念,还是从自身所具备的条件、素质看,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适应竞争机制,都有一定的困难。这就往往使精神层面上的贫困与物质层面的贫困交织在一起,非经济因素影响经济过程。

第五,市场经济条件下与国际接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面对外部复杂环境挑战,经受着新的考验。经济全球化、市场化,必须与国际接轨,加入世贸组织,这使我国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更加开放。各种国际性组织对我们发展施加影响,对传统意义的主权、领土、民族凝聚力,甚至我们的体制、决策都提出挑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面对这一复杂外部环境,面对外来文化、政治理念、价值观的挑战。

总之,社会主二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民族发展社会环境发生深刻变化,民族关系也出现了新变化和新问题。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会极大地促进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完善发展。但市场经济的盲 17 目性、自发性也给民族关系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我们必须实事求是的予以分析和认识,正确处理矛盾,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第三节大力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意义

党一再强调,我国民族工作所以取得巨大成就,民族问题所以解决的比较成功,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党和国家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江泽民同志提出,从现在起到2010年,我国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这具有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有中国特色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新的世纪,将是完成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关键时刻。第三步战略的顺利实施和完成,一定意义上取决于西部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就是民族地区的开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西部地区从一定意义上看是一个民族地区。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的49个主要聚居在西部,人口达8000多万。西部土地辽阔,物产丰富、众多。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总面积610多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约64%,而民族自治地方大部分在西部。辽阔土地上,有着众多的物产,有大量的农牧产品,新疆的棉花产量占全国产量的近一半左右,其中长绒棉占全国总产量的95%。

广西藏糖居全国第一位,等等。全国森林资源的60%以上在民族地区,仅云南的高等植物1.6万种,占全国总数的50%以上。各种动物,占全 18 国的50%以上。民族地区水利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52.5%g矿藏资源也十分丰富,我国所有的有色金属矿种,在民族地区几乎都有分布,而且很多矿藏储量可观。云南的铝铐矿居全国第一位,内蒙古煤炭储量1万亿吨以上。新疆的石油、天然气储量使新疆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石油基地,新疆的镰矿陆全国第一。广西、贵州的铝矿储量大量集中,广西的锡矿居全国第一,青海柴达木盆地的氯化御占全国总储量的97%,内蒙的稀土矿占全国总储量的90%以上,占全世界的80%等等。因此,西部地区资源优势的发挥,尤其转换为经济优势有助于全国地区经济合理布局,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西部地区将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的支点和增长点。 所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必然为西部开发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促进大开发的顺利实施。

(二)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社会稳定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关系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国家的命运。江泽民同志指出:"历史发展证明:国家统

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中国是这样,外国也是这样。咱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巩固、发展,是安定团结、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民族关系几乎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民族间越是平等友好,团结合作,相互帮助,各类社会问题、矛盾的解决越有基础,否则,就只能激化矛盾,不利于社会稳定。前苏联、南斯拉夫的教训是极深刻的,正因为它们未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民族矛盾、隔阂加深,最终导致政治危机、动荡,陷人 19 内乱、分裂。

多民族国家,民族问矛盾甚至冲突在所难免,但是建立一种什么样的民族关系却至关重要。这种关系及其模式,是解决民族矛盾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也直接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安危。 (三〉有利于巩固边防

我国陆路边防线长达2〃1万公里,其中1〃9万公里在民族地区,与12个国家接壤。少数民族大都分布于边平地区、边境地区,并有30多个民族跨境而居。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搞好民族团结,边疆地区团结稳定,边防就能形成钢铁长城。

二、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一〉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

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协调发展,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物质基础和重要措施。不解决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问题,不改善和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生活水平,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优越性就无法体现,民族问题、矛盾也就缺少解决的基础。所以,加快经济发展,是解决民族关系问题的基本保证、治本之法。

(二〉正确处理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依法管理民族事务 改革的深化,利益及其格局的调整,尤其社会结构性调整,这些作用于民族关系就使当前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比较活跃、突出。民 20 族方面人民矛盾,突出敏感地表现于利益差别和矛盾上。

人民内部矛盾是人民根本利益一致基础的矛盾,但同时又多是具体利益不一致的矛盾。改革开放引起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观念、心理和行为规范深刻变化,这些常常表现为利益关系的碰撞和调整。利益目叫成为激励人们行为的重要方式,也成为评价社会成效的重要标准;但利益原则有效性越普遍,其局限性也越明显。长远看,改革必然使各族人民利益得到满足、利益格局更合理协调,最终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发展的不平衡性,其受益程度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的工作不够深入,出现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腐败现象滋生等原因,就可能激化矛盾,出现一些乱子。 因而,民族方面入民内部矛盾在当前容易表现出: --矛盾复杂性增强。由于各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益主体多元,常常是经济、文化、政治、社会生活的各种矛盾交织,尤其是在一些地方,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使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更复杂。 --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交织。人民内部矛盾中出现对抗或向对抗性转化。一定范围内的阶级斗争存在,国内外敌对势力勾结,利用人民内部矛盾,利用我们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方面的失误,挑拨离间、兴风作浪。这时,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往往是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交织。因而,这种状况就更容易使民族方面人民矛盾,形式上激化、性质上发生转化。激化或转化的基本条件是:敌对势力利用,促成我们自己工作失误。李鹏同志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基本上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如果重视、处理得当,就能妥善解决;如果掉以轻 21 心、处理不当,在国内外一定气候作用下,矛盾也可能激化,甚至发生某种对抗,导致社会动荡。" --社会热点问题增多。处理不到位容易诱发矛盾。社会转型、改革深化,使社会热点问题增多。例如,地区差距、下岗职工、环境污染、流动人口、吸毒、黑社会犯罪、拐骗妇女儿童等等热点问题增多。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到位或失当,被敌对势力利用,常引起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使问题更复杂。

--基层组织建设、政治思想工作削弱,往往积累矛盾。党在当前特别注意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三个代表"从严治党、从严要求干部。但一些地方尤其农牧区、边远地方基层组织建设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打着民族、宗教旗号极力破坏。一些基层干部政治思想工作不到位、做不深做不透,使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积累。

--敌对势力的煽动、破坏,激化矛盾。这集中表现在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对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的煽动、破坏和利用上。 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这类矛盾,要善于从战略全局高度把握矛盾的地位,要牢牢把握它与我国现阶段主要矛盾的关系。民族方面的矛盾、乱子,可能会成为一时一地的、影响稳定的主要因素,因此应迅速把它消灭于萌芽状态,不让它干扰全局工作。从全局上方寸不能乱,要高度警惕敌对势力的渗透、破坏,也要防止"左"的干扰。要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生的问题、矛盾一解决,就要把群众的注意力集中到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上来。 22 民族地区同样要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注意区分乱子和政治*的关系,要立足团结、争取大多数群众,孤立、打击一小撮敌人。正确处理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就要高举维护人民利益、法律尊严、民族团结、祖国统一的四面旗臶,依法管理民族事务。只有这样就会坚持原则,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团结各族群众,处理好复杂民族问题。

正确处理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还要克服官僚主义,提高各级领导于部的政策水平和能力。我们党是执政党,如果不克服官僚主义,就会积累民怨、激起民愤,使民族方面人民内部矛盾往往以干群矛盾形式表现,而加深民族隔阂。我们必须坚持"三个代表"思想,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切实关心群众疾苦,切从提高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出发。我们就能处理好民族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而不会积累、激化矛盾。

(三)全面正确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党和国家在长期处理民族问题的实践中,制定一整套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民族政策体系。我们只有全面正确地贯彻这些政策,才会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江泽民同志在考察新疆时,指出:"要坚信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党的民族政策,是党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我国实际相结合,解决民族问题的措施。坚信党的民族政策是正确的,把各族干部的认识和实践统一到党的政策轨道,就会排除"左"的和"右"的干扰,正确处理民族

23 问题。党的民族政策经历了长期实践的考验,是能够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干部正确把握政策,正确认识客观,全面贯彻执行政策。当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民族问题出现新情况、新问题。某些具体的民族政策不适应新的环境,有的个别民族政策难以贯彻的情况也存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制定一些新的适应市场经济环境的民族政策。这也是当前贯彻民族政策的任务中的一个内容,但是应注意民族策机制、原则的相对稳定和连续性。

(四〉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武装各族干部群众

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必须使各族干部群众树立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观察和处理民族、民族问题,特别是以此来分析、认识今天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变化,正确认识民族的差异与共性关系,正确对待民族利益及其格局的变迁,正确对待民族与国家的关系,坚持维护统

一、反对分裂。江泽民同志强调指出:"在各民族干部群众中,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

邓小平、江泽民同志对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基本内容,作了精辟的论述,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理论基础。我们必须全面正确地理解这些理论观点,武装自己的头脑。

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关键在于教育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干部是执行民族政策、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而中、高级干部更是中流砾柱。只有使他们树立了牢固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在政治 24 上保持清醒头脑,能够正确认识和把握民族问题的新情况、新发展,他们才能够带领群众去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因此,必须始终不渝地对各族干部尤其领导干部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教育,各级党委都要把这项工作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各级党校干校更要承担这一任务,纳人自己教学体系。 (五〉坚决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就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具体说就是要克服大民族主义,主要是大汉族主义,也要克服地方民族主义。这两种形式的民族主义,都不利于民族团结。它们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一般都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是思想认识方面的问题,应该按着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用民主的方法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自我教育的方式来解决。当然,把民族主义发展到极端形式,那就会走向民族分裂主义,矛盾性质就变为敌我性质的矛盾。因而要对民族主义作具体的历史分析,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我们必须反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毛泽东指出:"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一定要搞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克服大汉族主义。在存在地方民族主义的少数民族中间,则应当同时克服地方民族主义。咱邓小平也指出:"民族工作确有很多问题要提起注意。当前是如何加强民族团结,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义。有些少数民族中也有大民族主义。

这些论述为我们开展反对民族主义斗争,提供了理论指导。就是说,在社会主义时期,要反对两种民族主义,一般地重点是反对大汉族主 25 义,同时也要反对地方民族主义。当然,还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在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单位,有什么思想倾向,是什么思想倾向突出,要实事求是分析,以利正确开展思想斗争。

大汉族主义思想,是我国历史上汉族剥削阶级推行大民族主义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否认或者忽视少数民族对祖国的历史贡献,忽视今天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不尊重少数民族有管理国家事务和本民族事务的权利,不尊重少数民族的习俗特点、文化特点,在少数民族地区搞一刀切、对少数民族干部不尊重、

办事不同他们商量等。大汉族主义长期沉淀于汉族思想文化之中,影响深远至今残存,因此,我们必须抵制这一思想的侵蚀。

地方民族主义,是我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剥削阶级利己政策的产物。它主要表现为,把本民族狭隘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否认中华民族大家庭对本民族文明进步的影响,否定汉族在历史上对民族地区开发建设的作用,盲目排斥民族开放发展,拒绝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先进科技,排斥其他少数民族等等。这种思想在少数民族思想文化中的沉淀也是很深的,也必须反对。

这两种形式的民族主义都不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反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重要工作,消除其影响,就会极大地增进民族团结。

(六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也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是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26 国,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更不会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党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走出成功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各民族问才实现了平等、空前的团结,相互帮助,共求繁荣。社会主义道路、人民民主专政,充分保障了各民族当家做主的权利。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这从前苏联和东欧的解体、剧变、各族人民所承受的苦难中也得到了证明,要永远记住这一沉痛的教训。

三、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展的趋势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必将推动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今天的民族关系是对历史上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变革、发展,今后的民族关系必将是对今日民族关系的继承和发展。它的发展受我国宪法原则规范,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约。其基本趋势是: 第一,新时期民族关系将继续沿着平等、团结、互助和共同繁荣的大趋势发展,这将是民族关系的主流。

在这个基本趋势之下,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更加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充分体现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历史选择。所以,各族人民会更加自觉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维护各民族的大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提高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繁荣。各民族更加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旗臶,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社会主义道德文化素质,强化国民意识、民主意识,发扬爱国主 27 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同时,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事业也会进一步繁荣,各民族问相互吸收、相互交融,社会主义的一致性更加发展。这必将使各民族的大团结更加巩固、增强。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会极大地增强各民族大团结的基础;社会主义的一致性,也会极大地推动各民族的大团结。而各民族的大团结又会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使社会主义更加欣欣向荣。因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一定会实现。

第二,各民族共同发展进步趋势与民族间一定差距存在的状况,还会在一定阶段存在;各民族间互助合作加强与民族间主要是在经济领域内竞争加强并存;中华民族共同意识增强与各民族各自发展意识增强并存。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这一特点更加突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有自己一定的盲目性和自发性。这些都会对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使共同发展进步与差距性、互助合作与竞争性、凝聚性与各自发展意识并存。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将在这种过程中获得自己更高层次的发展,这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发展趋势的一个特点。

第六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第一节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一般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在无产阶级取得胜利后的多民族国家,采取什么样的国家结构形式来解决国内的民族问题,是采取联邦制还是民族区 28 域自治?这需要根据各个国家的历史条件和具体情况来定。 马克思主义在国家建设和政权建设上,主张建立民主集中制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国家原则。因为这种国家符合整个社会发展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为了既保证国家的集中统一,又保证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各民族共同发展,必须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地方自治问题曾作过许多深刻的论述。他们指出:"实行最严格的中央集权制是真正革命党的任务",地方和省区的自治并"不与政治的中央集权制相抵触",由人民选举地方自治机关"是革命的最强有力的杠杆"。列宁在新的条件下进一步指出:"民主集中制不仅不排斥地方自治和具有特殊的经济和生活条件、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自治。相反的,它必须既要求地方自治,也要求区域自治。"非常明显,"如果不保证每一个在经济上具有比较大的特点以及具有特殊的民族成分等等的区域享受这种自治,那就不可能设想有现代的真正民主国家"。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十分重视民族区域自治,十分重视使一切少数民族集中的、具有较大的经济和生活等特点的地区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并且把它当做"具有复杂民族成分和极不相同的地理等等条件的民主国家的一般普遍原则"。联邦制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是由若干个成员国(如共和国、州〉联合组成的统一国家。对于联邦制,马克思主义在原则上是持反对态度的。因为联邦制是以孤立性和分散性为前提的。各国的实践表明,联邦制对于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政令的统一,对于无产阶级团结各族人民进行 29 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立建设,对于消除各地区各民族间的孤立、保守和隔阂,都是不利的。列宁指出:"我们原则上反对联邦制,因为它削弱经济联系,它对一个国家来说是一种不合适的形式。"斯大林为此还专门写了一篇《反对联邦制》的文章,集中反映了十月革命前马克思主义者对联邦制的否定态度。

马克思主义虽然在原则上反对联邦制,但是在个别的、特殊情况下,如果联邦制可以消除民族压迫和民族问互不信任的心理状态,或者可以由专制主义过渡到民主,由分散分裂过渡到集中统一,无产阶级政党也认为可以采用联邦制。这点,恩格斯在1891年分析联邦制及其对一些国家的作用时,一方面认为它是对发展的障碍,另一方面又认为在特殊情况下,它可以成为民主集中制总原则的一个"例外",或者是一种"过渡",是"前进一步"。列宁在1918年根据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的实际例子指出:"在真正的民主制度下,特别是在苏维埃国家结构的组织下,联邦制往往是一种向真正的民主集中制过渡的步骤。"不仅如此,他当时还进一步预言联邦制是"把俄国各民族最牢固地联合成一个统一的、民主的和集中的苏维埃国家的最可靠的步骤"。各国历史的发展完全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对联邦制过渡作用的预言。

二、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客观性 新中国成立后,在联邦制与民族区域自治问题上,有的同志曾有过疑问:为什么俄国在列宁领导下实行了国家联邦制,而中国却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持这种疑问的人,大多数人是对这个问题了解不深或是认识不清。

30 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在分析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此外,如果谈到某一个国家(例如,谈到这个国家的民族纲领),那就要估计到同一历史时代这个国家不同于其他各国的具体特点。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列宁在俄国之所以采用联邦制,决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和现实原因的。十月革命前,沙皇俄国是一个封建的军事帝国主义国家,它的边疆地区在历史上都是独立的国家。16世纪以后,沙皇政府采用暴力,先后将这些国家征服,有的是100多年前才被征服的。因此,沙俄的民族关系,是帝国主义与殖民地的关系。1917年二月革命后,边疆各民族乘机纷纷独立,成立了许多资产阶级统治的"民族政府"。十月革命时,俄国各民族处于分崩离析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清楚地认识到,要解散或取消各民族共和国显然是行不通的,只有承认它们的独立,才能使各民族在自愿的基础上重新联合起来,这才把联邦制作为一种过渡形式肯定下来。十月革命后,为了粉碎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和平定国内的反革命叛乱,为医治战争创伤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在当时特定的条件下,列宁和俄国党从1919年起,采取了逐步渐进的办法,首先各共和国建立了军事联盟,进而走上经济联盟,最后使各个共和国走上政治联合。1922年底,社会主义的多民族的联邦国家--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宣告成立。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 31 的道路。毛泽东同志指出,形式主义地吸收外国的东西,在中国过去是吃过大亏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应用也是这样,必须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完全地、恰当地统一起来,就是说,和民族的特点相结合,经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有用处,决不能主观地公式地应用它。中国共产党在处理民族问题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正是从我国民族和民族问题特点出发的,是由我国革命的发展,历史的发展所决定的。

首先,我国自秦汉起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尽管历史上长期存在过民族压迫制度,各民族之间有过隔阂和纷争,甚至出现过暂时的分裂割据现象,但是集中统一和各民族人民的团结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我国各民族之间蕴藏着一种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是奠定我国建立统一的人民共和国,实衍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基础。

其次,由于我国集中统一历史发展的结果,我国各族人民频繁迁徙,相互穿插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和互相交错分布的态势。一方面是汉族居民分布在全国各地,在少数民族聚居区一般都有大量的汉族人口居住,甚至有的地方汉族还占多数;另一方面少数民族之间也多半是互相插花式聚居。例如新疆有13个主要民族交错聚居:西藏地区虽然以藏族为主,但也有门巴族、珞巴族、汉族、回族等民族杂居。 32 在我国几乎没有完全是某一个民族居住的地方。据统计,全国70%以上的县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杂居在一起,现在大约有2000多万少数民族散居在全国各省市的大小城镇和乡村。这种分布状况使我国各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不可分割的关系,构成了我国建立统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的客观条件。

第三,由于长期历史发展的原因,造成了我国汉族人口众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左右,经济文化比较发达;而广大少数民族人口较少,约占全国人口的8%左右,但居住面积却很广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0%以上,而且在他们居住的地区资源较丰富,然而经济、文化的发展普遍落后。这种人口发展、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只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才能实现各民族和各地区的优势互补,相互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和繁荣。

第四,鸦片战争以后,我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各族人民遭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和国内反动统治阶级的剥削奴役,有着共同的历史命运。尤其近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同生死,共命运,团结一致,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在斗争中各族人民进一步发展了固有的合作关系,形成了血肉不可分离的整体。这种固有久存,又不断发展的各民族问团结合作的关系,奠定了我国建立统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坚实政治基础。

三、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

33 中国共产党从我国国情、民族历史特点和实际出发,创造性地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体系,是正确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

第一,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民族区域自治的普遍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用以解决中国国内民族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曾提出了在多民族统一的大国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一般普遍原则",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他们并没有能够完全实践这一原则。中国共产党将这一理论原则成功地运用到中国,并把它作为解决中华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一项制度确立下来。这在中国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我国的民族分布、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特殊国情确定的。"我们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采取民族区域自治。这种民族区域自治……不仅使聚居的民族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而且使杂居的民族也能够享受到自治权利,从人口多的民族到人口少的民族,从大聚居的民族到小聚居的民族,几乎都成立了相当的自治单位,充分享受到了民族自治权利。这样的制度是史无前例的创举。" 第三,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组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它实现了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特点的结合和统一,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与民族形式的统一。这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专政理论的具体运用和重 34 大发展。

第四,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原则。坚持民主集中制,维护国家统一,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把它作为一项重要制度,使我们看到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本身就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一方面,自治地方的自治权构成了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制的标志;另一方面,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之内,在国家统一的前提下,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它成功地解决了在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民主与集中、地方与中央、自治与统一的关系。这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在解决国内民族问题上的运用和发展。

中国共产党采用民族区域自治解决民族问题,也历经了一个历史选择过程。从党的二大到30年代,党的民族纲领主要是强调民族自决权,主张实行联邦制。这主要是因为党在幼年期,对解决中国的民族问题还缺少具体的深入了解,难免照搬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个别词句和苏联模式。当时中国还处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国内军阀割据的统治下,占据中央政权的军阀高喊武力统一,分据各地军阀则搞"省自治"或"联省自治"。这使国家面临被瓜分、混战不已、生灵涂炭的局面。党为揭露国内外阶级敌人的阴谋,针锋相对地提出由"人民统一中国"和以"联邦制"建国方案。是为了动员和团结各族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各民族的共同解放。到30年代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步步加深,各民族人民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而且日本 35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手法之一,就是策动边疆民族地区反动上层闹分裂。因此,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抗日提到议事日程。经过遵义会议毛泽东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确立,党开始成熟起来。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号召全党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解决民族问题方面,开始找到自己正确的道路,明确提出各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少数民族自己管理自己内部事务的原则。民族区域自治思想初步形成。以后在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建立了回、蒙古族区、县级的自治地方,1947年又在内蒙古地区建立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内蒙古自治区。经过长期探索,终于形成有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政策,历史地选择了民族区域自治。

第二节中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实践

一、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原则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我国民族区域自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第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代表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全国人民都要遵守。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必须遵循宪法所规定的总原则,贯彻执行国家的政策法令,履行宪法规定的各项义务。

36 第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的共同政治基础,是全国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所以,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第三,我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性质,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体现。

第四,我国的国家机关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作为国家一级地方政权机关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必须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接受国家的统一领导。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国情相结合而制定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重要政治制度,它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第一,自治原则的科学性。民族区域自治,就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表明,一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部分;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以工农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民的自治,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所有民族自治地方都必须遵循宪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四个方面的完整性,既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又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还体现了党和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原则。

37 第二,自治形式的灵活多样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正确结合,反映了自治地方的建立及区划问题上的慎重性和自治内容上的全面性,充分体现了它的巨大活力。根据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时,一个民族不仅可以在一个地区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区域,而且可以分别在不同地方实行自治,成立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地方建立时,要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因此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既有利于民族团结,也有利于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

第三,自治机关的"两重性"。既是行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机关,又是行使民族自治权力的机关。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是一级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与一般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共同性方面,在组织原则上,都遵循宪法实行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都受上级人民政府和人民代表大会的领导。特殊性方面,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行政权力机关。既是保障自治民族享受和行使自治权利的机构,又是保障自治地方内其他民族享受民主平等权利,共同繁荣发展的机构。这种特殊性同它作为一级地方国家机关的共同性密切结合,互相依存。体现了国家集中统一和民族自治、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和少数民族人民特殊利益的正确结合。

第四,自治权利的广泛性、真实性。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 38 心。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非常广泛而且实在并可实施。实践证明,自治权利的广泛实施,极大地调动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了民族自治地方的改革开放和四化建设事业的发展。

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内容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 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有机内容。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有三种类型,即以一个民族为主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朝鲜延边自治州、西藏自治区等;以一个较大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又包括其他一个或几个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区而建立的自治地方,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两个或两个以上少数民族共同建立的自治地方,如孟连傣族枯族低族自治县等。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行政地位分三级,即相当于省级的自治区,相当于行署级的自治州(盟),相当于县级的自治县(旗)。为区别于我国一般的地方行政单位(省、地区、县),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除注明"自治"二字外,一般都冠以地方名称和实行区域自治民族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按照地方名称、自治民族名称、行政地位的顺序组成。

根据宪法和自治法的原则,在建立民族自治地方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当地民族关系,经济发展条件,并参的历史情况建立自治地方。 我国民族自治地方的建立,大体上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在解放区的 39 试建;新中国成立后的推行扩建;"*"十年期间停建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新建四个阶段。到90年代初期,经过40多年努力,我国建立自治地方的任务基本结束。当前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一共有154个,其中自治区5个,自治州(盟)30个,自治县(旗〉119个。 (二〉自治机关的组成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自治区、自治州(盟〉自治

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它既是一般地方国家机关,又是自治机关。

根据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和历史条件,同时也为了保障自治机关内各少数民族应有的代表性,并有利于自治机关加强同当地人民群众的联系,贯彻执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组成,根据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了如下内容: 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2.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3.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4.自治机关的其他组成人员,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要尽量配备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 (三)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国家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自治机关 40 的职权,是自治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务权利的集中体现,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民族区域自治法赋予自治地方自治机关的自治权非常广泛, 成为自治法的中心内容;其基本规定主要有:(1〉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报请全国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执行。(2〉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或停止执行其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情况的决议、决定和指示。(3〉可以根据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采取各种措施从当地民族中培养各级各类干部,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管理人才和技术工人。(4〉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时使用当地通用的一种或几种语言文字。(5〉可以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组织本地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6〉在国家计划指导下,根据本地特点和需要,制定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计划,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合理调整生产关系,改革经济管理体制,确定本地方内草场和森林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保护和开发本地方的自然资源;依照国家规定开展对外经济贸易。(7〉可以自主管理本地区的地方财政,其财政收入和支出的项目由国务院按照优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规定。8〉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法律规定,决定本地方的教育规划,各类学校的设臵、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9〉可以自主地发展具有民族形式和特点的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民族文化事业。决定本地方的科学技术、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自主地发展体育事业。10〉可以根 41 据法律规定,制定管理流动人口的办法以及计划生育的办法等,涉及到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发展的方方面面。

国家赋予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其根本目的在于使自治机关可以根据本地方情况贯彻执行国家的法律、政策,促进自治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促进各民族的繁荣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三、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50多年来实践证明,民族区域自治作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有利于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它既能保障少数民族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又能保障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有助于把国家集中统一和民族平等自治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了历史上少数民族无权地位,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做主的平等权力,妥善地解决了国家统一和民族自治的关系。 第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总方针、总政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具体特点结合起来,充分照顾各民族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千差万别的民族特点,发挥少数民族地区的优势,调动各族人民群众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推动本地区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三,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把国家富强和民族的发展繁荣结合起来,保障各民族的团结、互助和共同发展,是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的正确结合,国家大力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民族自治地方以本地区的优势、长处支援国家建设,为实现祖国的"四化"做贡献,正确解决了祖国强盛与民族繁荣的关系。

42 第四,民族区域自治,使各少数民族在其自治的地方既行使管理地方国家事务的权力,又享有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力,有助于把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的感情和热爱本民族的感情结合起来。民族区域自治使少数民族增强了主人翁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密切了边疆与内地,自治地方与中央的关系,使党和国家与少数民族息息相关,血肉相连,使祖国统一和边防巩固有了可靠的保障。

第三节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一、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伟大成就中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经过50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一〉各民族在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我国建立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任务已基本完成,已建立154个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目前,作为民族区域自治的一种重要补充形式,我国还建立了1500多个民族乡。总起来看,我国自治地方的数量和布局,与我国的民族分布和构成的状况基本上是相适应的,我国各少数民族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民族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一大批少数民族干部迅速成长起来,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了本民族的干部,全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都由少数民族干部担任,在全国最高权利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不仅56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代表,而且少数民族代表超过其人口应占的比例,如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少数民族代表439人,占全国代表总数的14.75%,我国各少数民族参加管理国家大事和地方事务的权利,在政治上和组织上都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二〉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43 50多年来,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了巨大的飞跃1997年,民族自治地方的工业总产值达4004.3亿元,比1949年增长了75倍。同时,民族自治地方的产业结构也发生很大变化,工业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14.8%上升到1993年的66.3%。这是经济开始向现代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目前5个自治区和云南、贵州、青海等多民族省份均已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能源、交通、通讯等基本设施显著改善。各族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民族自治地方农牧民人均收入由1978年的70多元增加到了1997年的1463元。民族自治地方的大多数人民群众,基本上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问题,有一部分人已开始进入小康水平。

(三〉民族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旧中华民族地区教育十分落后,绝大多数民族的文盲率在95%以上。新中国成立后,经过50多年的发展,民族自治地方初步形成了民族教育体系。现在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92所普通高等学校,中等学校13466所,民族地区普遍建有民族中小学,牧区和交通不便的山区建立了寄宿制的中小学,在自治州建有民族师范或民族师专,自治区建有综合性大学等大专院校,各地州和一些民族省区还建有一批民族干校。全国建立了12所民族学院,并在一些综合性名牌大学内开设民族班。民族教育体系的形成,为民族自治地方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知识分子和各类建设人才。民族自治地方的民族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兴旺,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等民族文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各民族人民的文化 44 生活日趋丰富多彩。

(四〉民族区域自治法规,体系初步形成 1949年的《共同纲领》中就有了民族区域自治的规定,1952年

国家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民族区域自治做了进一步规定。1984年国家又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到目前为止,我国的民族区域 自治法规正以自己独特的调整对象、原则和立法程序初步形成了 一个颇具特色的体系。这个体系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基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干,包括国务院关于进一步贯彻实施自治法的若干规定及国务院有关部门的规章,还包括民族自治地方公布实施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及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省颁布实施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个法规体系有力地保障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促进了民族自治地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全面发展。

尤其应看到,2001年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修改的民族区域自治法,这是我国各民族政治生活里的一件大事。它表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高度重视依法管理民族事务,依法保障各民族的现代发展。

修改后的民族区域自治法,增加到73条。这是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形势下,全国人大常委会总结民族区域自治法实施十多年来的经验,根据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要求和为解决 45 其实际问题,对自治法进行了修改。修改中对适应西部开发,做出了特殊必要的政策规定,提出加大对民族自治地方的投入,加快民族自治地方发展的若干规定。总之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着眼于自治地方在新的形势下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修改和新增的条文多达39处,修改中强调了: 第一,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二,对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建设,突出了依法办事,按法律程序办事。

第三,突出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协调性,在干部配备和使用、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方面都强调了民族关系的协调性。 第四,全面地突出了加快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加快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容,在所作的39处条文修改中有33处是有关经济文化发展内容的。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生态环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引资招商、资源开发、扶贫和缩小发展差距等;以及到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语言文字、考古、教学用语等等方面内容强调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行了修改。

第五,突出了国家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领导和帮助的职责,原自治法第六章标题为上级国家机关的领导和帮助",现修改为:"上级国家的职责"将义务变成了责任。 这一修改,为更好地保障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发展,更好地贯彻实施自治法奠定了更现实的基础。

46 新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同全国其他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一样取得了伟大成就。

新疆和平解放后于1949年底在党中央领导下成立了新疆省人民政府,从此揭开了人民民主政权建设的崭新一页。从1950年1月开始至1953年12月期间,省人民政府着手进行改造省以下的各级旧政权工作,建立人民城乡基层政权。开展了镇反、剿匪、肃反运动和"三反""五反"运动,全疆实行了普选,选出了乡、县、市、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农村牧区慎重稳妥地进行了民主改革等。

在此基础上,新疆开始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于1952年成立了"新疆省推行民族区域自治筹备委员会"。在新疆自下而上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筹建准备工作。到1954年,新疆先后建立了27个不同级别的自治地方,包括专署级自治地方、县级自治地方以及县级以下区乡级自治地方。后经中央批准调整成立了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16个民族乡。即巴音郭榜蒙古自治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和焉香回族自治县、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木垒哈萨克自治县、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及伊宁县榆群翁回族乡、霍城县伊车夏善锡伯族乡等16个民族乡。 新疆各级自治地方的建立,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成立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经过反复协商和认真准备,新疆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了建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报告。1955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批准了国务院总理周恩来提出的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 47 议案,决定撤销新疆省建制,并以原新疆省行政区域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行政区城,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正式成立,至此除乌兹别克、塔塔尔、俄罗斯、满、达斡尔族外,其他的各主要少数民族都建立了自治地方,新疆各少数民族跨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

首先,少数民族在政治上获得了当家做主的平等权利。目前,新疆少数民族干部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000多人发展到31.3万人,占全区干部总人数的48.9%。少数民族专业人才已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60人发展到1999年的22.2万人。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少数民族都保持了超过其人口所占比例的代表人数。从自治区主席到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民族乡乡长以及各级人大常委会主任职务全部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担任。这一大批少数民族的各级干部和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在新疆各条战践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其次,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过50年的建设和发展,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已经基本形成,1999年自治区国内生产总产值达1168.55亿元,农业总产值达到461.15亿元,比1978年增长4.5倍,工业总产值达802亿元,比1978年增长8.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达17.65亿美元,比1978年增长74.23倍。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各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997年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1504元,比1980年增长6.5倍,1997年全区职工人均货币工资收入5987元,比1980年增长9.8倍。全区

48 居民实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全区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一部分居民生活正在向小康水平过渡。

再次,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取得了历史性进步。1955年,自治区成立时全区仅有3所高等院校,各类中等专业学校79所,小学2014所,在校学生总计为42.52万人,至2000年全区普通高校已发展到20所,本科院校12所,专科学校8所,普通中小学校在校学生比1995年增加了65.9万人。自治区的科技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到1999年全区有各类科技人员44万人,比1978年增长4.2倍,累计取得重大价值科技成果5398项,其中一大批科研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有的还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1955年相比较,1994年全区卫生机构发展到了3907个,增长9.4倍;病床7.25万张,增长11.1倍;医生3.87万人,增长28.6倍。自治区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等事业也获得了很大发展。

以上成就充分显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巨大威力;同时也证明, 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完全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新疆实际。

二、新时期党和国家关于民族区域自治的总原则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历史时期。1982年国家颁布了新宪法,1984年又颁布了民族区域自治法,2001年又对民族区域自治法作了修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向法制化建设迈进。党确定了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加强法制建设""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总原则。

49 1980年,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事业的权力,享受充分的公民权利,要使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1987年10月13日,邓小平同志会见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总书记卡达尔时,讲到:"走自己的路既不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做法,也不能照搬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做法,更不能失掉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并申述:"又如解决民族问题,中国采取的不是民主共和国联邦的制度,而是民族区域自治的制度。我们认为这个制度比较好,适合中国的情况。""这是我们社会制度的优势,不能放弃。"邓小平同志从我国社会制度的优势,从真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从经济发展、法制建设等方面论述了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大决策意义。这是我们搞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思想。 1990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新疆考察工作期间明确强调:"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92年1月14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指明:90年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坚持与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法》","我们必须建立和健全同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配套的法规体系和监督机制,使自治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这些论述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总结了我国实施民族区域自治的经验,面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新问题,形成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总原则。到党的十四大对这 50

第16篇:民族理论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民族

2、种族

3、民族同化

4、民族问题

5、民族平等

6、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

7、民族主义

8、民族区域自治 9.民族风俗习惯

10、宗教

11、民族观

二、判断并改错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 )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 )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 )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 )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 )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 )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 )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

1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

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 )

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

29、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程度上。( )

30、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

31、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

32、解放前,彝族还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

三、选择题

1、目前,我国有 ( ) 个民族。 A、56 B、75 C、400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 ) 一书中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理论。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论波兰》

2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4、( ) 阐述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应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5、( )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时代民族发展的两个趋向。 A、列宁 B、周恩来 C、斯大林

6、( )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7、《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作者是 ( ) A、邓小平B、刘少奇 C、毛泽东

8、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

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C.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9、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

A.民族差异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阶级问题的影响 D、国家政策的影响

10、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民族平等包括( )。 A.一切民族平等 B、一切民族的一切权利平等

C、消灭阶级 D、社会主义国家应帮助弱小民族达到事实上平等

11、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团结 C、民族文化自治

3

1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主要表现为( )。

A、地方民族主义 B、大汉族主义 C、大民族主义 D、种族歧视

13、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 A、壮 B、古 C、回 D、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 )年颁布的。 A、1979 B、1952 C、1984 D、1956

15、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内治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 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

16、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的级别主要是( )。 A.盟旗 B.自治区C.自治州 D.自治县

1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 )的顺序组成。 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 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 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

18、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 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19、、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

A、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B、巩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教事业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4 20、我国少数民族中通用汉语的民族主要有( )族。 A.满 B.回 C.畲 D.土家

21、“泼水节”是( )族的传统节日。 A.京 B.壮 C.傣 D.苗

22、“天葬”是( )族通行的葬俗。 A.蒙古 B.鄂伦春 C.藏 D.羌

23、风俗习惯的特点有(

A.民族性 B.社会性 C.历史的连续性 D.相对的稳定性

24、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族。 A.维吾尔 B.回 C.东乡 D.保安

25、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佛教的有( )族。 A.傣 B.蒙古 C.畲 D.藏

26、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有(

A.自然崇拜 B.图腾崇拜 C.祖先崇拜 D.各种巫术

27、我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是(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全民性

28、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标准是( )。

A.有无系统理论 B.有无宗教组织 C.有无规范化的礼仪 D.是否具有传承性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消亡的前提有( )。 A.消灭剥削制度和私有制 B.发展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 C.克服认识上的盲目性 D.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

30、在旧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有()。A.藏 B.傣 C.彝 D.佤

31、政教合一的制度曾在( )族中实行。 A.蒙古 B.回 C.藏 D.哈尼

32、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方针是(

A.慎重稳进 B.积极慎重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3、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形成的。

5 A.奴隶社会末期 B.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末期

34、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的性质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经济矛盾

3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A、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B、经济问题C、发达与落后的关系

36、平等是团结的( )团结是平等的( ) A、前提 条件 B、基础 结果C、来源结果

3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B、分散 C、聚居

38、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 : A、四川 B、广西 C、云南

39、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自治区。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40、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压迫实质上是

A.经济剥削 B.阶级压迫 C.民族歧视 D.种族歧视

41、在解决了民族压迫剥削的对抗性民族矛盾以后,( )成了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的民族问题。

A.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 B.民族间不平等的问题 C.阶级斗争问题

6 D.社会稳定问题

42、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更多地侧重在(

A.宗教信仰权利方面 B.经济发展权利方面 C.文化发展权利方面 D.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方面

4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

B.发展繁荣民族的 经济、文化事业来逐步实现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

C.民族之间的隔阂、歧视、冲突和斗争等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 D.反对民族压迫剥削,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问题

44、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关于这两个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 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B.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 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C.一个趋向是在帝国主义压迫和殖民地剥削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力求在政治上摆脱帝国主义束缚而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7 D.另一个趋向是因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它力求使各民族在经济上彼此接近

45、在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上,应注意( )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指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平等权利以后,落后民族在实际上不能充分享受这种平等权利的现象(是受自身发展程度的限制)。

B.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是剥削制度社会长期历史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 C.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别所造成的。 D.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将会永远存在。

46、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的内容。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政治性 D.民族性

47、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 )问题。 A.民族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48、关于民族关系的内涵正确的是 ( ) A.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B.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 C.涉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 D.涉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

8

49、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民族干部的配备的具体要求是( )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B.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合理配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50、截止目前,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 A.64% 75% B.75% 64% C、60% 75% D、75% 60%

四、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关于( ) 和()发展规律的论述。

2、民族理论不回答( ) 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 )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3、民族同化有两种情形,一是( ) ,二是( ) 。

4、从( )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

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 )。

6、平等是团结的( ) ,团结是平等的( ) 。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表现是( ) 和( ) 。

8、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

9、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 ) 。

10、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自治区 ( )个,自治州( ) 个,自治县( ) 个。

11、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 年( ) 月( ) 日。

12、我国各民族都有( )和( ) 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13、我国各民族都有 ( )和( ) 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4、风俗习惯大致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15、傣族最重的节日是( ) 。

16、“那达慕大会”是 ( )族的节日。

17、我国信仰伊斯兰斯的民族有 ( )个。

18、藏族信仰( ) 。

19、、解放初,在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中,还保留着典型的 ( )经济。

20、( ) 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指导思想。

21、解放前,“政教合一”制度主要实行于( ) 族地区。

五、思考题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包括那些基本教学内容?

3、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目的和意义?

4、民族与氏族部落、种族和国家的区别?

5、民族同化、一体化与民族融合的联系与区别?

6、民族形成的途径有几种?

7、试述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

8、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9、为什么说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10、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仍长期存在?

11、为什么说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的时期?

12、比较两种根本对立的民族观?

13、马克思主义平等的含义是什么?

14、在处理国内、国际民族问题时,如何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

15、怎样正确评价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16、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几种类型?

1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

18、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有哪些?

19、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制度? 20、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基本方针是什么?

21、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11

22、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是什么? 23.语言与民族问题有什么关系?

24.我国的语言文字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5.为什么要坚持语言平等?

26.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正确贯彻执行党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政策?

27、风俗习惯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8、风俗习惯的特征是什么?

29、我国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0、宗教消亡必须具备哪些基本条件?

31、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2、如何正确处理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问题?

3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哪些方面深化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34、制约民族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5、试论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之间的关系。

36、解放前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哪些不同的经济文化类型?

37、解放前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存在哪些不同的社会形态?

38、解放后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哪些形式的社会改革?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同化:指某一民族逐渐丧失民族特性,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性,变成另一个民族的现象。历史上的民族同化有两种,一是强制同化,一是自然同化。

3、种族:是指具有共同起源和共同遗传体质特征的人类共同体。其识别的标准是肤色、体型、外貌、毛发等,属生物学的范畴。

4、民族问题: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而引起的以民族关系为主,与民族发展相关的社会问题。

5、民族平等:是马克思主义处理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与资产阶级的民族平等有本质的不同。其基本立场是主张一切民族在一切权利上的完全平等。它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基础。消灭阶级和事实上不平等是实现民族平等的前提条件。

6.民族主义:指在民族形成、发的长期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对本民族传统文化和利益的认同,是一种强烈的意识形态化的民族情感,是本民族求生存、求发展、求繁荣富强的集中表现。一般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7.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策,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范围内,在中央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遵循国家宪法的规定,以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建立自治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力,享有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自治制度。它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

8、民族风俗习惯:是指各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庆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喜好、风气、时尚、禁忌等。

9、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现实世界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颠倒的反映。

10、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看法以及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二、判断并改错

1、答: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

2、错。共同经济生活是核心要素。

3、错。同一民族也可属不同种族。

4、错。民族的四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地域。

5、错。“从部落到民族”只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民族的形成是多元的、多途径的。

6、错。只有民族同化是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

7、答: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可以这么看。

8、答:错误。只有在消除产生民族问题的一切社会原因的条件下,消除民族差异,才能最终消除民族问题。

9、答:正确。

10、错误。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未能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有阶级性。

11、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不反对具有历史进步作用的民族主义。

12、错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里,也可保证每个民族当家作主。

14

13、错误。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必须是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即只能是平等互利的爱国主义,不能是本国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

14、错误。有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 15.错误。只有区、州、县三级。

16.错误。还指居住在自治地方内,但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 17.错误。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来担任,但不能排斥使用其他民族的干部。

18.错误。只有少数民族聚居区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9.正确。

20.错误。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

21.错误。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80种左右的语言。

22.错误。我国各种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普通话是为了各民族之间能更好地交流。

23、正确。

24、错误。除地理环境外,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遭遇和社会斗争都有密切的关系。

25、错误。某些风俗习惯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宗教有关。

26、正确。

27、错误。坚持政教分离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错误。宗教信徒不能利用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犯罪活动。

29、正确。30、正确。

31、正确。

32、错误。只有大、小凉山地区彝族还处于奴隶制阶段,其他地区彝族不处于这一阶段。

三、不定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A 8.AC

9、ABCD

10、ABCD

11、AB

12、ABC 13.A 14.C 15.ABC 16.BCD 17.B

18、AD

19、A 20.ABC 21.C 22.C 23.ABCD 24.ABCD 25.ABD 26.ABCD 27.ABC 28.ABC 29.ABCD 30、AB

31、C

32、A

33、B

34、B

35、A

36、B

37、A

38、C 39.B 40.B 41.A 42.D 43.AB 44.AB 45.ABC 46.D 47.A 48.ABCD 49.ABCD 50、B

四、填空

1.民族 民族问题 2.具体 一般

3、自然同化、强制同化

4、部落

5、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6、基础 结果

7、大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

8.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10.云南

9.5 30 119 10.内容古自治区 11.使用发展12.保持 改革 13.健康有益的 无所谓好坏的 落后有害的14.泼水节15.蒙古族16.10个 17.喇嘛教(藏传佛教)

18、奴隶制

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藏族

五、思考题

1、对象:民族和民族问题形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2、eq \o\ac(○,1)1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eq \o\ac(○,2)2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eq \o\ac(○,3)3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和政策。 eq \o\ac(○,4)4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①有助于树立无产阶级的民族观。②有助于党的民族政策的贯彻执行。③有助于做好民族工作。④有助于开展民族研究。

4、①民族与氏族部落:A、定义不同。B、内在结合的因素不同。②民族与种族: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C、识别的依据不同。③民族与国家:A、定义不同。B、所属范畴不同。

5、①区别:变化的程度和范围不同。同化反映的是民族间单向和双向交往的结果,一体化则反映了多向的交往结果,融合则是世界范围内民族界限的消失。

②联系:A、都是民族相互作用的形式。B、在历史过程中都有民族特性消失的现象。

6、①从部落到民族。②多民族融合形成新民族。③异族通婚。④宗教作用。⑤由氏族飞跃为民族。⑥从部族发展为民族。

7、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从部落到民族”,其历史过程为: ①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②血缘关系的废驰。③部落联盟的建立。④国家的产生。

8、eq \o\ac(○,1)1自然因素:民族间差异的存在。 eq \o\ac(○,2)2社会因素:人为地违背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导致的问题。

9、①民族问题内容广泛,同社会革命与社会制度有密切关系。②社会问题包括民族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原则同样适用于民族问题。③民族问题的形成发展受社会矛盾变化的影响。

10、①民族差异仍存在,②旧社会剥削阶级的残余思想仍然存在,③整个国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④各民族经济、文化、科技等事业发展上的

17 不平衡。 eq \o\ac(○,5)5阶级斗争的因素一定程度上还会在民族关系中反映出来。 eq \o\ac(○,6)6社会发展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新的民族问题。

11、①民族融合的定义。②民族融合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过程。③社会主义时期不是民族融合阶段。因为A.各民族发展不平衡。B.民族差异仍存在。C.民族关系仍要进一步改善。D.各民族仍要共同发展、繁荣。

12.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是唯物的,资产阶级的民族观是唯心的。其区别有:①前者认为民族是历史上形成的,后者认为民族是从来就有的,永世长存的。②前者认为民族无优劣之分,后者认为民族有优劣之分。③前者坚持民族平等原则来处理民族问题,后者推行民族压迫政策。 13.①基本立场是各民族一律平等,②基本内容是在一切权利上的平等,③实现途径是消灭阶级或提供保障以实现事实上的平等。

14.①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A.民族平等原则。B.民族自主权原则。C.共同发展原则。②在国内民族问题上的运用:A.平等团结原则,B.民族区域自治原则。C.共同繁荣原则。③在国际民族问题上的运用:A.坚持国际主义与爱国主义相结合的原则。B.坚决批判资产阶级民族主义。

15.①民族主义的定义。②资产阶级民族主义的内容及其危害。③资产阶级主义的历史作用。④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表现及其危害。⑤坚决批判资产阶级的民族主义。

16有三类:①以一个人口占绝对多数的少数民族的聚居区为基础而建立。②以一个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并包括一些人口较少的其它少数民族聚居区而建立。③以两个或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区为基础联合建立。

18 17.我国民族区域自治的特点:①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②经济因素与政治因素的结合。③自治机关的二重性。④民族自治权利的广泛性。

18.优越性:①实现了各民族政治平等。②改变了民族关系旧面貌,实现了民族团结。③密切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了祖国的统一。④调动了少数民族建设民族地区的积极性。

19.①民族区域自域自治的定义。②实施的原因。③实施的原则。④特点。⑤优越性。

20.基本方针:①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②因地制宜、实事求是。③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相结合。④对内稿活和对外开放。

21.重要意义:①既是少数民族的利益,也是我国的根本利益。②是消除各民族发展上的差距,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途径。③是合理开发民族地区资源的需要。④是建设边疆巩固国防的基本保证。

22、①是国家政治法令得以贯彻执行的重要特征。②是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问题。③是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的重要手段。④是巩固与发展少数民族关系的必要条件。

23.①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各民族对自己的语言有深厚的感情。②语言差异民族差异的表现之一。③语言政策中的不平等现象是民族问题的表现。

24.①坚持语言平等原则。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③政府帮助一些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

25、①语言文字的定义。②语言文字的特点:长期性和稳定性。③语言与民族的关系:A:语言与民族文化的关系。B.语言与民族发展的关系(政治、经济、文化)。C.语言与民族形成的关系。④语言与民族问题关系:A.民族差异的表现之一。B.语言政策中的不平等现象。⑤语言平等是民族平等的内容、重要标志和具体表现。⑥语言平等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文化交流的手段。

19 26.①坚持语言平等原则及其理由。②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语言文字的自由。A.从法律上确认其平等权利和使用发展权利。B.帮助其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③新时期的方向和任务:A.提倡互相学习。B.进一步完善立法工作。C.重视“母语”教育。D.加强图书文字工作。

27、风俗习惯产生的原因:①与社会历史条件有关。②一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有关。③与民族的历史遭遇有关。④与宗教、迷信有一定的联系。

28、风俗习惯的特征。①广泛的民族性和全民性。②深刻的社会性。③历史的延续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29、我国风俗习惯政策的基本内容:

①充分认识其重要性。A.风俗习惯与民族发展的关系。B.风俗习惯影响民族关系。

②风俗习惯的分类。A.键康的。B.利弊参半的。 C.有害的。 ③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④各民族有保持与改革的自由。在改革中要注意是否是自愿,要区分其与迷信的关系。 30、基本条件有:

①要消灭剥削制度,消灭私有制,铲除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②发展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消除宗教产生的自然基础。③克服认识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性,消除产生宗教的认识根源。

31、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内容有:

①有信与不信的自由,有信这个教与那个教的自由,有以前不信现在信的自由,有以前信现在不信的自由,有信这派和那派的自由。 ②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

③坚持政教分开,民族、宗教区别对待,宗教与迷信区别对待。 ④鼓励独立自立、自办教会,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32、①充分认识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的复杂性。(简介我国少数民族宗教信仰状况)②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持正常的宗教活动。③坚持政教分开、民族宗教分离、宗教迷信分离的思想。④共产党员不能信教。

20

33、①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高度、重新提出民族问题的重要性。②分析40年来的民族关系,提出新型民族关系已经形成。③强调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④重申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性。⑤坚持“两个离不开”的思想,促进各民族团结。

34、eq \o\ac(○,1)1自然地理环境。 eq \o\ac(○,2)2人口。 eq \o\ac(○,3)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eq \o\ac(○,4)4民族关系。 eq \o\ac(○,5)5民族意识。

35、民族平等是实现民族团结的前提和基础,民族团结是民族平等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平等团结的目标是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而共同繁荣又促进各民族实现更高层次的平等和更紧密的团结。

36、eq \o\ac(○,1)1采集、渔猎。 eq \o\ac(○,2)2畜牧。 eq \o\ac(○,3)3农耕。

37、eq \o\ac(○,1)1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 eq \o\ac(○,2)2奴隶制。 eq \o\ac(○,3)3封建领主制。 eq \o\ac(○,4)4封建地主制。

38、农业区:直接过渡、和平协商、强力斗争。

牧业区:“三不两利”政策,即“不分不斗,不划阶级,牧工牧主两利”。

21

第17篇:民族理论试题

二、判断并改错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不仅回答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问题,也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与消亡的问题。(F )

2、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四大要素的核心要素。( F)

3、同一种族可以分属不同民族,但同一民族不能分属不同种族。( F)

4、民族是与地域无关的文化共同体。(F)

5、世界各民族都经历了“从部落到民族”的发展过程。(F)

6、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一般只在两个民族之间进行。(F)

7、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F)

8、消灭了阶级便消除了民族问题。(F )

9、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问题应和民主问题结合起来考虑。(T)

10、民族观是一个民族的观念,没有阶级性。(F )

11、坚持马克思主义主义民族观就必须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主义。(F )

12、要实现民族自主,就必须保证每个民族有自己单独的国家。( F)

13、我们要坚持爱国主义,就必须坚持本国利益至上。( F)

14、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毫无历史进步性可言。( F)

15.我国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一般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四级。()16.“散居少数民族”是指居住在自治地方以外的少数民族。(F) 17.自治机关只能配备少数民族的干部。(F ) 18.凡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均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F) 19.不尊重一个民族的语言,就是不尊重这个民族。( T) 20.文字是语言产生的基础。( F)

21.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56种语言(F )

22.提倡少数民族学习普通话就是语言不平等。( F)

23、风俗习惯具有世代传承之特点。(T)

24、风俗习惯之差异主要是由于地理环境造成的。(F)

25、风俗习惯主要来源于宗教。(F)

26、风俗习惯对一个民族的全体成员具有一定的约束力。(T)

27、消灭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F)

28、坚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就是教徒可按自己的信仰干任何事情。(F)

29、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在该民族分工的程度上。( T) 30、帝国主义时代,民族已区分为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T )

31、民族内部的阶级对立一消失,民族之间的敌对关系就会随之消失。(T)

32、解放前,彝族还处于奴隶制发展阶段。(F)

三、选择题

1、目前,我国有 ( ) 个民族。A、56 B、75 C、400

2、马克思和恩格斯在 ( ) 一书中提出了“三个过渡”的理论。 A、《神圣家族》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论波兰》

3、《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的作者是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4、( ) 阐述了在帝国主义时代应区分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5、( ) 指出了在资本主义时代民族发展的两个趋向。A、列宁 B、周恩来 C、斯大林 6、( ) 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给民族下了一个定义。 A、列宁 B、斯大林 C、毛泽东

7、《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的作者是 ( )A、邓小平B、刘少奇 C、毛泽东

8、民族理论所回答的问题是(

A、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某一具体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 C.民族问题发展的一般规律

9、民族问题产生的原因有( )。

A.民族差异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 C、阶级问题的影响 D、国家政策的影响

10、马克思主义主张的民族平等包括( )。 A.一切民族平等 B、一切民族的一切权利平等

C、消灭阶级 D、社会主义国家应帮助弱小民族达到事实上平等

11、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是( )。 A.民族平等 B、团结 C、民族文化自治

12、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主要表现为( )。

A、地方民族主义 B、大汉族主义 C、大民族主义 D、种族歧视

2

13、在我国少数民族中,( )族人口最多。A、壮 B、古 C、回 D、满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 )年颁布的。 A、1979 B、1952 C、1984 D、1956

15、建立和实施民族区域内治的基本原则是( )。

A.维护祖国统一 B.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C.充分保障少数民族自治权利 D.普遍建立自治地方

16、我国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单位的级别主要是( )。 A.盟旗 B.自治区C.自治州 D.自治县

17、民族自治地方的名称,除特殊情况外,一般按照( )的顺序组成。

A.族名、地名、行政级别名 B.地名、族名、行政级别名 C.族名、行政级别名、地名 D.地名、行政级别名、族名

18、少数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指( )。

A.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协 C.自治地方的统战部 D.自治地方的人民政府

19、、自治机关民族化的核心任务是(

A、培养、选拔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B、巩固少数民族与汉族的关系 C、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教事业 D、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20、我国少数民族中通用汉语的民族主要有( )族。 A.满 B.回 C.畲 D.土家

21、“泼水节”是( )族的传统节日。 A.京 B.壮 C.傣 D.苗

22、“天葬”是( )族通行的葬俗。 A.蒙古 B.鄂伦春 C.藏 D.羌

23、风俗习惯的特点有(

A.民族性 B.社会性 C.历史的连续性 D.相对的稳定性

24、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伊斯兰教的有( )族。 A.维吾尔 B.回 C.东乡 D.保安

25、我国以下少数民族中,信仰佛教的有( )族。 A.傣 B.蒙古 C.畲 D.藏

26、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有(

A.自然崇拜 B.图腾崇拜 C.祖先崇拜 D.各种巫术

27、我国宗教信仰的特点是( )。

A.群众性 B.民族性 C.国际性 D.全民性

28、区分宗教与迷信的标准是( )。

A.有无系统理论 B.有无宗教组织 C.有无规范化的礼仪 D.是否具有传承性

29、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消亡的前提有( )。

3 A.消灭剥削制度和私有制 B.发展生产力、普及科学技术 C.克服认识上的盲目性 D.克服认识上的主观性

30、在旧中国,封建领主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民族有()。A.藏 B.傣 C.彝 D.佤

31、政教合一的制度曾在( )族中实行。 A.蒙古 B.回 C.藏 D.哈尼

32、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主改革方针是(

A.慎重稳进 B.积极慎重 C.实事求是 D.一切从实际出发

33、民族最初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即()形成的。A.奴隶社会末期 B.原始社会末期阶级社会初期 C、封建社会末期

34、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的性质是() A、敌我矛盾B、人民内部矛盾C、经济矛盾

3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A、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B、经济问题C、发达与落后的关系

36、平等是团结的( )团结是平等的( ) A、前提 条件 B、基础 结果C、来源结果

37、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 )A、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B、分散 C、聚居

38、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 :A、四川 B、广西 C、云南

39、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自治区。A、广西壮族自治区 B、内蒙古自治区 C、西藏自治区 40、在阶级社会里,民族压迫实质上是

A.经济剥削 B.阶级压迫 C.民族歧视 D.种族歧视

41、在解决了民族压迫剥削的对抗性民族矛盾以后,( )成了社会主义时期主要的民族问题。

A.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经济、文化方面的事实上的不平等问题 B.民族间不平等的问题C.阶级斗争问题D.社会稳定问题

42、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初期阶段,一般来说,民族问题更多地侧重在( ) A.宗教信仰权利方面B.经济发展权利方面 C.文化发展权利方面D.民族平等的政治权利方面

43、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民族问题的主要内容是( )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的问题

4 B.发展繁荣民族的 经济、文化事业来逐步实现民族间事实上平等的问题 C.民族之间的隔阂、歧视、冲突和斗争等不平等不团结的问题 D.反对民族压迫剥削,实现民族平等团结的问题

44、在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在民族问题上有两个历史趋向,关于这两个趋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一个趋向是民族生活和民族运动的觉醒, 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斗争,民族国家的建立。 B.第二个趋向是民族之间各种联系的发展和日益 频繁,民族壁垒的破坏,资本、一般经济生活、政治、科学等等的国际统一的形成。

C.一个趋向是在帝国主义压迫和殖民地剥削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力求在政治上摆脱帝国主义束缚而成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D.另一个趋向是因世界市场和世界经济的形成而产生的,它力求使各民族在经济上彼此接近

45、在认识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问题上,应注意( )

A.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指在政治上、法律上获得平等权利以后,落后民族在实际上不能充分享受这种平等权利的现象(是受自身发展程度的限制)。 B.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资本主义和前资本主义时代遗留下来的,是剥削制度社会长期历史遗留下来的,而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 C.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民族差别所造成的。 D.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将会永远存在。

46、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的内容。 A.社会性 B.经济性 C.政治性 D.民族性

47、在不同民族个别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联系中,涉及到对对民族语言文字、风俗习惯的歧视、侮辱问题,那么,这种联系就构成( )问题。 A.民族关系 B.经济关系 C.政治关系 D.以上都不正确

48、关于民族关系的内涵正确的是 ( ) A.不仅具有社会性,而且具有民族性的社会关系 B.涉及民族这个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地位和待遇 C.涉及民族这个社会利益群体的权力和利益 D.涉及民族及其成员的民族意识和感情

5

49、对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民族干部的配备的具体要求是(

A.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中,除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代表外,其他居住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民族也应当有适当名额的代表

B.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及其所属工作部门的干部中,要合理配备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员

D.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副主任。

50、截止目前,实行自治的民族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 ),民族自治地方行政区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 )

A.64% 75%B.75% 64%C、60% 75%D、75% 60%

四、填空题

1、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关于( ) 和()发展规律的论述。

2、民族理论不回答( ) 民族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只回答( )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问题。

3、民族同化有两种情形,一是( ) ,二是( ) 。

4、从( )发展成了民族和国家。

5、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基本上是 ( )。

6、平等是团结的( ) ,团结是平等的( ) 。

7、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在我国的表现是( ) 和( ) 。

8、我国各少数民族的分布特点是( ) 。

9、我国世居民族成份最多的省份是( ) 。

10、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自治区 ( )个,自治州( ) 个,自治县( ) 个。

11、我国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 自治区,成立时间是( ) 年( ) 月( ) 日。

12、我国各民族都有( )和( ) 自己语言文字的自由。

13、我国各民族都有 ( )和( ) 民族风俗习惯的自由。

14、风俗习惯大致可分为( )( )( )三种类型:

15、傣族最重的节日是( ) 。

16、“那达慕大会”是 ( )族的节日。

6

17、我国信仰伊斯兰斯的民族有 ( )个。

18、藏族信仰( ) 。

19、、解放初,在川、滇交界的大、小凉山地区的彝族中,还保留着典型的 ( )经济。 20、( ) 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指导思想。

21、解放前,“政教合一”制度主要实行于( ) 族地区。

二、判断并改错

1、答:错误。马克思主义理论只回答一般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的问题。

2、错。共同经济生活是核心要素。

3、错。同一民族也可属不同种族。

4、错。民族的四大要素之一就是共同地域。

5、错。“从部落到民族”只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民族的形成是多元的、多途径的。

6、错。只有民族同化是发生在两个民族之间。

7、答: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可以这么看。

8、答:错误。只有在消除产生民族问题的一切社会原因的条件下,消除民族差异,才能最终消除民族问题。

9、答:正确。

10、错误。民族观是人们对民族、民族问题的看未能及处理民族问题的纲领、政策,有阶级性。

11、错误。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并不反对具有历史进步作用的民族主义。

12、错误。在统一多民族国家里,也可保证每个民族当家作主。

13、错误。我们坚持的爱国主义,必须是和国际主义相结合的爱国主义,即只能是平等互利的爱国主义,不能是本国利益至上的爱国主义。

14、错误。有些资产阶级民族主义具有历史进步性。15.错误。只有区、州、县三级。16.错误。还指居住在自治地方内,但未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17.错误。自治机关的主要领导应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干部来担任,但不能排斥使用其他民族的干部。18.错误。只有少数民族聚居区才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9.正确。20.错误。语言是文字产生的基础。21.错误。我国56个民族共使用80种左右的语言。22.错误。我国各种语言的地位是平等的。每个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自由。提倡普通话是为了各民族之间能更好地交流。

23、正确。

24、错误。除地理环境外,与该民族的社会历史条件,历史遭遇和社会斗争都有密切的关系。

25、错误。某些风俗习惯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与宗教有关。

26、正确。

27、错误。坚持政教分离是马克思主义在宗教问题上的重要原则。

28、错误。宗教信徒不能利用宗教信仰自由干违法犯罪活动。

29、正确。30、正确。

31、正确。

32、错误。只有大、小凉山地区彝族还处于奴隶制阶段,其他地区彝族不处于这一阶段。

三、不定项选择题1.A 2.B 3.B 4.C 5.A 6.B 7.A 8.AC

9、ABCD

10、ABCD

11、AB

12、ABC 13.A 14.C 15.ABC 16.BCD 17.B

18、AD

19、A 20.ABC 21.C 22.C 23.ABCD 24.ABCD 25.ABD 26.ABCD 27.ABC 28.ABC 29.ABCD 30、AB

31、C

32、A

33、B

34、B

35、A

36、B

37、A

38、C 39.B 40.B 41.A 42.D 43.AB 44.AB 45.ABC46.D 47.A 48.ABCD 49.ABCD 50、B

四、填空1.民族 民族问题 2.具体 一般

3、自然同化、强制同化

4、部落

5、各族劳动人民群众间的关系

6、基础 结果

7、大民族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8.以汉族为主体的大杂居、小聚居 10.云南 9.5 30 119 10.内容古自治区 11.使用发展12.保持 改革 13.健康有益的 无所谓好坏的 落后有害的14.泼水节15.蒙古族16.10个 17.喇嘛教(藏传佛教)

18、奴隶制

19、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0、藏族

第18篇:民族理论实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少数民族群众特困、特需问题现状和问

——长阳县落后经济发展困境

姓名 学号 院系(部所) 专业 任 课 教 师

电信学院 电气信息类

完成日期2010年 8月25日

长阳县落后经济发展困境

摘要:长阳县落后经济发展困境主要有:恶劣的农业环境和低下的农民经济,

低下的工业化水平,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交通不便,科教文卫事业建设水平落后,低下的政治组织化程度和人员素质。振兴长阳经济,必须针对制约因素,预测发展趋势,抓住机遇,立足开发,开拓前进。关键词:长阳,经济发展,落后,困境,前景

一、长阳土家族自治区基本概况

1.行政区划与基本县情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国湖北省宜昌市所辖的一个自治县。长阳地处武陵山脉的东延尾部,位于清江中下游与长江的汇合处,跨中亚热带北缘,是江汉平原向鄂西南山区过渡阶地。全县总面积3424平方公里,总人口42.77万人。是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1984年7月,经中国国务院批准设立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总面积为3386.4平方公里,2007年户籍人口为417,681人。境内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约占51%。长阳先后荣获“全国推进就业创业劳务输出大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全国发展民族教育先进县”、“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等荣誉称号。

2.自然资源

长阳资源丰富,潜力无限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达到400万千瓦,隔河岩、高坝洲两大水库有近40亿立方米的库容。随着清江梯级开发,长阳将成为湖北最大的能源基地;矿产有铁、锰、汞等三十多种,其中汞是湖北唯一矿藏,锰是全国九大锰田之一,煤是全国重点产煤县之一,铁矿贮量达9亿多吨;长阳物种繁多,县域内各类动物种类1000多种、植物种类3000多种长阳生态优良,植被保护完好,拥有一处国家森林公园和两处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73.6%;火烧坪所产高山蔬菜远销韩日2009年,长阳县被纳入全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全国“菜篮子”之一其种植规模和产量已占到全国10%、全省30%的份额。

3.民族文化

长阳文化灿烂,素有“歌舞之乡”之称,山歌、南曲、巴山舞被誉为“长阳文化三件宝”,奇石、盆景、根艺被誉为“长阳文化产业三件宝”。长阳巴山舞曾获全国广场舞比赛“群星奖”金奖,大型土家婚俗歌舞剧《土里巴人》曾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土家族“撒叶儿嗬”入选国家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2007年十四届全国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膺群星奖。长阳山歌、南曲、长阳薅草锣鼓和都镇湾故事入选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长阳县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1.2009总体经济情况

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到54.75亿元,比2006年增长1.9倍。其中,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14亿元,增长1.8倍;县属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长2.94倍;旅游综合收入5.8亿元,增长1.9倍;全县实现财政收入3.93亿元,增长82.8%,人均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位居湖北省同类山区县、贫困县前列。

2.2009经济发展态势

工业生产企稳回升,市场购销保持活跃,投资继续快速增长,外贸出口大幅增加,但实际利用外资及部分乡镇的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收入和部分县直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等指标完成情况并不理想,与进度目标仍存在着较大的差

距。

三、长阳县落后经济发展困境因素

1.恶劣的农业环境和低下的农民经济

长阳位于平原向山地的过渡地带,耕地少,土质差,山体陡峭,开发难度大。在人均1.28亩耕地的条件下隔河岩库区的建成使耕地更少,土质变差,土地的生产能力下降,进一步限制了农业的发展。山体陡峭,溪河交错,田高水低,灌溉困难,山体破碎,岩多土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这些因素使农业尤其是山区本可以大力发展的种植业无法伸展,农业经济十分落后,遇上天气异常,收成不好的年份,生产的粮食连长阳自身的基本需要都满足不了。农民收入低,特色产业的产业化大规模经营无法有效实现。2009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83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282元,城乡收入差距大。

2.低下的工业化水平

长阳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长阳工业正式起步于1980年,由于自身发展能力有限,期初工业基础主要由贷款垒起,在支付巨额利息的同时,企业规模小、设备差、工艺落后,并没有给长阳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工业积累。矿产资源丰富但实施开发难度大,在落后的生产条件下,造成资源丰富与经济落后并存的困境。

3.第三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到2009年为止,长阳引进建设了北纬30°岛、清江画廊度假村、清江古城等一批投资过亿的重点旅游项目,打造了“三峡大坝—清江画廊”世界级品牌旅游目的地,构建清江百里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带。生态旅游开发已经基本没有多大空间。近年来,长阳先后有“撒叶儿嗬”、“长阳南曲”、“长阳山歌”、“都镇湾故事”被列为全国、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时大力开展群众性文化节庆活动,培育了“中国高山蔬菜节”、“ 清江椪柑文化节”、“奇石文化节”等一批品牌文化节庆活动。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却没有给长阳经济带来巨大拉动,土家风情、民族风范没有在清江旅游开发的契机下得到弘扬和建设。文化事业与经济增长分离,是一大资源的流失。

4.财政资金与资本短缺

在资金投入体系方面,长阳招商引资项目有长阳大堰亿吨优质金属镁矿藏资源开采、长阳人遗址旅游景区开发、3600高档牛皮箱纸板工程项目、年产1000吨色母料生产线建设项目、榔坪白酒加工项目、宜昌清江酒精厂3000吨高纯度酒精项目等等亟需几经资金投入开发的项目。县政府与此同时建立建设优良发展环境五项制度、长阳建设优良发展环境纪实为、民营企业保驾护航、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园区的优惠政策、提供全程协理制服务、建设优良的发展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但长期以来,受长阳县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区自身特点的制约,在资金投入体系方面,长阳主要依靠国家和上级各部门制定优惠政策,从各渠道下拨扶持款和通过自身发展生产,培植财源。优惠政策和扶持款数量有限,依靠纵向经济投入过于被动和被限制,同时由于历史原因,长阳积累水平低,自身扩大再生产能力弱,而资源开发必须有可靠的资金投入作保证,资金短缺、投融资约束成为影响其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5.交通不便

交通是民生之要。长阳地处山区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基础设施建设所需投入远远大于平原发达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财政紧张、建设难度大使村级公路硬化建设举步维艰,2006年以来长阳全县集全县之力筹资3亿兴修村级公路1800公里,却仍远远低于群众需要,很多处于山间的村子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行路难问题十分突出。交通闭塞、信息不灵、山区交通不便不仅对工农产品的流通交换带来障碍而且也造成了信息枯竭。在长阳农村地区,有条件上网的人很少,就这很少的一部分人中大多数还是青少年,缺乏为经济发展开辟信息渠道的意识。外面的市场信息村子里的人不了解,村子里的特色农产品外面不知道,严重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6.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人才缺乏

长阳人口总体素质偏低,文化水平不高,有的村一个村子只有一两个大学生,有的村甚至一个也没有。而爱心人士资助兴建的七十六所希望小学中,如今仅有十八所还在运转,其余或被闲置,或成为农民的庄稼地甚至养猪养鸡场所,政府及人民在思想上没有重视教育,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农民从事生产的能力差、经营管理水平低,技术落后,商品意识缺乏。孩子因贫困失学致使农村贫困人口增加;科技专业人才少,发展力落后。

7..医疗条件差

虽然长阳县每年投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资金总额有3000万元,合作医疗参合人数有32万人,但由于医疗设备不够完善、医疗条件不好,以及农民经济收入低、小病无视大病不治的思想,很多农民耽搁多年的老病依然影响着他们的生产与生活。就医难仍是不容小觑的问题。

8.低下的政治组织化程度和人员素质

政府及其机构组成制度和组织落后,改变贫困面貌的意识和责任感不是很强,政绩工程中“面子工程”不占少数。在召开的全县农村工作会议上,谈到森林防火问题,某自治县县长慷慨激昂的说:“长阳的山这么大,烧个一座两座不算什么,但不能上报,瞒下来就行了。”;长阳接受爱心人士捐款建立希望小学76所,仅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学校在正常使用,县一级政府作为学校的受益人,对于这个学校的建设管理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县政府和开发商与弄明关于点滴征收协议未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强行叫来推土机对村民田地肆意动工,造成田地土壤及田地青苗的严重损坏;长阳作为国家级贫困县,领导班子收入问题值得查究。

四、长阳经济发展转变之路

1.三大产业发展

进一步开发特色农业和优势资源加快农工业发展,走产业化和规模

化道路,加大对旅游业的开发力度,建立清江旅游示范区和火烧坪高山蔬菜示范区,以先富带动后富。

2.推进民生问题的解决

“劳动力转移工程”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相结合,改善交通和医疗环境,缓解增收难、就业难、上学难、就医难、行路难等突出问题。

3.投资体系的完善

拓宽长阳县投融资渠道及创新投融资方式的对策包括: 搭建投融资平台; 创新政策性金融体系; 完善商业性金融服务体系; 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建立农业产业化投资基金等。

4.领导和组织

加强制度和组织的创新,提高政治组织化程度。

5.发展方针

振兴长阳经济,必须针对制约因素,预测发展趋势,抓住机遇,立足开发,开拓前进。

五、参考文献

1.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制约因素探源--长阳县落后乡镇经济发展制约因素调查肖文韬, 李俊杰2006(2)

2.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研究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刘永佶2006年1月

3..基于后发优势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证分析欧阳胜2010年6月

4.对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重要性的认识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2009 \"\"(9)

5.关于建设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交通经济带的思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

会科学版)李俊杰2006(6)

6.湖北长阳矿业发展战略 化工矿产地质 龚银杰, 吴义松2009 31(2)

7.民族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困境和对策--长阳农村义务教育发展调查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张先勇,聂春张永红方光斌2006 \"\"(2)

第19篇:民族理论小测验

小论文:综合下面提供的两则材料,撰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小论文:

1.“时常制造一些无风三尺浪的无事之事,让他们的人民公开讨论。这样就在他们的潜意识中种下了分裂的因子。特别要在他们的少数民族里找好机会,分裂他们的地区,分裂他们的民族,分裂他们的感情,在他们之间制造新仇旧恨,这是完全不能忽视的策略。”(美国中央情报局“行事手册”中对付中国的《十条诫令》第4条 )

2.有香港媒体爆料说,美国情报机构每年都要花上数千万美元,资助一批所谓的“网络特务”对中国网民进行思想渗透、策反,这些“网络特务”多是国内失意者,以及无固定工作人士,他们定期领取美国政府支付的薪金,出没于各大中文论坛、门户网站,散布一些危害社会主义制度、破坏民族团结的消息和言论。

作业:(两题)

1.当前,西方由来已久的文化霸权和生活方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我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民族文化,如好莱坞文化、可口可乐、麦当劳、日本漫画、哈日哈韩等,这些外来的西方文化观念和生活方式已经普遍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请就如何发展和传承我国民族传统文化谈谈自己的观点。

2.2005年,胡锦涛同志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民族区域自治作为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条基本经验不容置疑,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不容动摇,作为我国社会主义一大政治优势不容削弱。”请回答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什么是我们党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第20篇:民族理论与社会实践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实践教学

调查报告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红色文化

姓名:

学号:

院系:

专业:

任课老师:

完成时间: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文化保护

——江西井冈山旅游文化

摘要:井冈山,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史册,被誉为“中国革命的摇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同时还是集人文景观、自然风光和高山田园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旅游区。 关键字:红色革命,旅游,发展,文化保护

一.红色历史文化

千年的历史变迁,不变的青山秀水,积淀下来的是浓郁的地方文化。从1927年红色的铁流融汇在井冈山之后,井冈山的生命力得到了焕发,“星星之火”不仅燃遍了神州,同时,凝聚成了不朽的井冈山革命精神。传奇的石刻碑帖,淳朴的民间风俗,优美的民间传说,丰富的文学作品„„构成了井冈山的深厚人文背景。

井冈山的“红色文化”的形成得益于它的光荣历史。秋收起义失败之后,毛泽东分析了当时的情势,决定放弃攻打湖南中心城市长沙原定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放弃了“城市包围农村”的道路,改走“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于是经过三湾改编等一系列措施,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除了位于农村,农产品丰富,解决了部队的粮草问题,群众基础好,更重要是它位于湘赣边界,在当时是“两不管”(即湖南省、江西省都不管辖)地带,敌人统治力量薄弱,而且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便于保存和发展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的建立,把革命的退却和革命的进攻巧妙结合起来,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开创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胜利道路。各地共产党人也领导了武装起义,纷纷建立革命根据地,形成了燎原之势。形成了令人称赞的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敢闯新路。其精髓是:一是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二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三是党管武装的基本原则;四是血肉相连的干群关系;五是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虽然革命的时代已经远走,但是我们依旧要传承和发扬革命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里保留了大量的革命人文景观,是土地革命初期中国工农红军革命遗址最集中的地方。保存完好的革命旧居旧址有几十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同时井冈山的自然景观也让人心驰神往。

二.自然景观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井冈山属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景观景点,汇雄。奇、险、峻、秀、幽的自然风光特点,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型气候,雨量充沛,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度为14.2℃。是从事爱国主义教育、学习革命传统、旅游风光、避暑疗养回归大自然的理想之地。当年郭沫若游览井冈山时曾感慨万千,挥笔留下了“井冈山下后,万岭不思游”的赞美诗句。今天,井冈山正以崭新独特的面貌迎接国内外佳宾的光临。井冈山主要景观的类型有:峰峦、山石、瀑布、溶洞、气象、高山田园风光、次原始森林和珍稀动植物、温泉等八类。具有雄、险、秀、幽、奇的特色。可以春赏杜鹃、夏观云海,秋眺秀色,冬看雪景。尤以雄险的山势、奇特的飞瀑、磅礴的云海、瑰丽的日出、烂漫的杜鹃花而蜚声中外这里巍峨群峰矗立,万壑争流,苍茫林海,飞瀑流泉,有气势磅礴的云海,瑰丽灿烂的日出,十里绵延的杜鹃长廊和蜚声中外的井冈山主峰。

井冈山旅游最佳旅游时间为每年的4-10月份。而最精彩的莫过于每年的

4、5月份,十里杜鹃傲然开放时节,正是游览井冈山的绝佳时机。井冈山上的杜鹃种类繁多,有云锦杜鹃、鹿角杜鹃、猴头杜鹃等约30个名贵品种,而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这里独有的珍稀树种“井冈山杜鹃”。它不仅有清新扑鼻的花香,而且还拥有独具一格的“渐变”色:初开时为粉红色,然后逐渐变成紫红色,色泽绚丽、妩媚多姿,非常独特。被誉为“杜鹃山”的笔架山是井冈山杜鹃花的最佳观赏点。每年

四、五月间,各色杜鹃花沿着笔架山山脊两侧竞相开放,在高峻的山崖间形成了一道亮丽的“十里杜鹃长廊”,仿如仙境一般。杜鹃已被评为井冈山市的市花。除了杜鹃花还有以下值得参观的景点:

1.五指峰,位于茨坪西南面六公里处,因峰峦像人手的五指而得合,海拔1438米。五指峰峰峦由东南向西北伸延,绵亘数十公里,气势磅礴,巍峨峻险,至今杳无人迹,还是个“神秘世界”,人只能站在隔岸的“观景台”上远望其巍峨的雄姿,是保存完好的原始森林,现已列为自然保护区。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和风景如画的高山流水,为避暑和旅游观光提供了大然场所。值得一提的是,1988年和1992发行的面额一百元人民币的背景图就是井冈山主峰五指峰。神游于此处的游客,往往会拿出一张百元大钞,将画面与完景对照一番,这也别有一番情趣。五指峰下的龙庆河盛产“井冈三石”:石鸡、石鱼、石耳。整个保护区春季峰峦叠翠,鸟语花香;夏末蛙蝉齐鸣,悦耳动听;秋日红叶映日,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冰晶似玉。

2.杜鹃山(笔架山)主要由中峰 (扬眉峰)、西峰(望指峰)、东峰(观岛峰)三大峰组成。远望犹如古代的笔架,故名笔架山。整座山峰雄伟壮丽,葱茏峻拔,逶迤奇险,风光秀丽。在一片杜鹃密林处,有几块巨石,前后斜立,形态酷似黑框金蟾,日夜抬头望天,人们称其为“蛤蟆叫天”石,是笔架山美景之一。

3.茨坪,这是当年井冈山革命斗争的中心,坐落在崇山台间的小盆地。这是游览井冈山到的地方。这里已建有革命博物馆、烈士纪念塔等。在这里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层层叠叠;白云翻腾,犹如汪洋大海。

4.黄洋界是井冈山五大口之一(双马石、桐木岭、朱砂冲、八面山、黄洋界)中最著名的一个哨口,连接湘赣边界,黄洋界地势险要、巍峨峻拔,1928年8月30日,这里打响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以不到1个营的兵力打退了敌军4个团兵力的疯狂进攻,创造了我军以少胜多的首个战绩。

井冈山自然保护区1981年建立,2000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499公顷。保护区植被起源古老,植被类型多样,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素有“第三纪型森林”、“天然动植物园”和“亚热带绿色明珠”之称,区内还有目前全球同纬度保存最完整的中亚热带天然常绿阔叶林,是研究中国乃至全球中亚热带生物资源的重要基地。井冈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成员,成为江西省唯一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三.经济旅游发展

面对经济下行和旅游环境变化的双重压力,2013年,井冈山科学调整重心,以旅游品牌国际化、旅游产品多元化、旅游管理规范化、景区建设精品化、宣传营销立体化、旅游队伍专业化“六化”建设为主抓手,加大旅游形象宣传,完善旅游设施,强化景区管理,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井冈山旅游经济得到平稳有序发展。 3月份共接待来山游客59.6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03.40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31.85%、36.76%。

为积极策应吉安市打造红色旅游精品城市战略,井冈山积极开展了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旅游服务业标准化等创建工作,加快完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创新红色拓展训练载体,进一步完善了红色培训课题研究、场景设置、现场教学等教学项目。截止目前,井冈山国际山地自行车赛道、中信国际会议中心、红军故乡情景工程、泰井高速杜鹃花长廊、茨坪城区景观提升工程、白银湖游客服务中心及停车场建设等一大批涉旅项目得到全面推进,井冈山“申遗”和旅游上市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开展 “三八妇女节”主题活动、“高考学子成人礼之旅”、对6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参观活动、第一届山地自行车赛道越野邀请赛、第四届国际杜鹃花节、海峡两岸媒体峰会、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等系列活动,有效拉动了井冈山旅游市场,井冈山的旅游影响力和形象持续提升,2013年,井冈山荣获“中国十大旅游最有投资潜力旅游目的地”称号。

四.文化保护

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还应该注重文化的保护,坚持保护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坚持依法和科学保护,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保护的关系,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加强文化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当地政府需要落实责任,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还要加强文化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严厉打击破坏文化遗产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重点追究因决策失误、玩忽职守,造成文化遗产破坏、被盗或流失的责任人的法律责任。还需要加大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全社会的文化保护意识,教育部门要将优秀文化内容和文化保护知识纳入教学计划,编入教材,组织参观学习活动,激发青少年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各类新闻媒体要通过开设专题、专栏等方式,介绍文化和保护知识,大力宣传保护文化的先进典型,及时曝光破坏文化的违法行为及事件,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文化的良好氛围。

保护传统文化靠大家,我们需要实现经济与文化保护的统一,真正的促进社会发展。

《民族理论心得体会.doc》
民族理论心得体会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工作心得体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学习培训心得体会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党员心得体会其他心得体会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