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建设 调研报告

2020-04-18 来源:调研报告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免费文秘网

免费公文网

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2010-06-29 18:19:53免费文秘网免费公文网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2)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过去的岁月,各级党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功能萎缩,有的甚至名存实亡,境况堪忧。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积极思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乡镇党校的建设,还乡镇党校应有的颜色。

一、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乡镇党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目前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 一是名存实亡。部分乡镇党校处境相当尴尬,在硬件方面,仅仅只有一块牌子,根本没有校舍、办公室、桌椅等实实在在能够表明存在的实物,更高层次的诸如教育培训基地、图书资料室、电子教学设备等就无从谈起了。在软件上,领导机构框架很多仅只存在于红头文件上,任命了校长、副校长等职务,但任命只是挂个名而已,做个摆设,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不仅如此,在有的乡镇甚至因为干部的调整更换,最终导致形式上的存在也消失了;至于师资队伍、学校发展规划等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另外,由于党校的现

实生存状况,致使乡村干部对乡镇党校缺乏认同感,在思想观念当中轻视党校,甚至不知道应该有党校的存在。 二是发展举步维艰。有的乡镇党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诸如有领导机构、办公室、教师和课桌椅等,但是一切都属于从属的地位,可有可无。有了只是作个样子应付上级的检查,根本就没有打算在党校的发展上下功夫,没有也不会影响乡镇工作的大局,无关痛痒、不伤大雅。在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会兼任党校的校长,一名党委副书记会兼任党校副校长主抓工作,但是他们会借口乡镇工作繁杂,抓经济工作已经筋疲力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考虑党校的事情;党校的授课教师,需要时就临时在乡镇范围内抽调,在平时根本就不做教师选聘的工作;党校的教学活动场所,需要时就借用乡镇上的会议室,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党校的教室;党校的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需要时是党

校的办公室,平时就是其他的办公室;在年终上级要报党校工作总结了,安排人员杜撰一些情况,虚虚实实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党校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等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是发挥作用难。由于许多乡镇党校形同虚设,处境艰难,导致乡镇党校不能真正发挥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对于乡镇党校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够透彻,认为乡村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和抓收入的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的教育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进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让党校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乡镇党校发挥职能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党校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教育的一种,注定党校工作必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得不实不牢,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健全,作用发挥困难的现象发生。一些乡镇把党校教育看得

过于简单,搞短期行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需要时临时抽人拨资金搞一下突击,这样一来教育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三是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低下,作用有限。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影响,乡镇党校配备专职教师的时机尚未成熟,仅仅依靠兼职或聘请的教师来教学,要办好办出特色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乡镇党校普遍存在水平业余、教学力量薄弱、培训环境差、学习收获少的情况。

二、认清形势,提高建设乡镇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建党之初,党校就已经存在,并一直发展延续至今,其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校都为我们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人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

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趁势发展,缩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人才的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先机,在世纪之初党中央作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2006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启动了更大一轮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继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对于人

推荐第2篇:村级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村级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掌握当前农村党校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我们就此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村级党校建设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10个村挂上校牌,办起了党校,分别是陈家村、叶家村、厉家村、巴里村、周家段村、东埠头村、五姓点村、任佳溪村、洪魏村、柴家村。这些村在开展村政建设、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建成、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

大量心血,投入了不少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不少实质性举措。仅去年一年10个村对党校的总投入达20万元,如任佳溪村、洪魏村村经济并不是很好但是也作了较大的投入。 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三级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10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书记担任校长、副书记或政工负责人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极大多数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全年研究党校工作2次以上。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电脑、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去年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109次,培训总人数达8654人次。像陈家村、五姓点村、厉家村、叶家村等平均年培训在12次以上。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

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陈家村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了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再如厉家村,去年通过法制培训,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联防队,有效地遏止了盗窃等案件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

实际工作开展不平衡。原因;受村经济条件制约,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工作是虚活。

2、

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总结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

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市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

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www.络查看)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

——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外,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电教片、专题调研、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创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今年3月陈家村组织部分党员参观了大桥经济给慈溪带来的发展变化,许多党员在参观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为掌起经济发展出力。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个代表”、十六大主题教育中,开展了“我为掌起发展献一计”的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推动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推荐第3篇:乡镇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中国共产党的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过去的岁月,各级党校充分发挥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作用,为党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当前,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特别是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功能萎缩,有的

甚至名存实亡,境况堪忧。为了摆脱困境,我们应该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积极思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加强乡镇党校的建设,还乡镇党校应有的颜色。

一、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

为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更好地发挥乡镇党校的职能作用,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目前乡镇党校的生存和发展现状,透过现象找出问题的根源。

一是名存实亡。部分乡镇党校处境相当尴尬,在硬件方面,仅仅只有一块牌子,根本没有校舍、办公室、桌椅等实实在在能够表明存在的实物,更高层次的诸如教育培训基地、图书资料室、电子教学设备等就无从谈起了。在软件上,领导机构框架很多仅只存在于红头文件上,任命了校长、副校长等职务,但任命只是挂个名而已,做个摆设,并没有切实履行职责,不仅如此,在有的乡镇甚至因为干部的调整更换,最终导致形式上的存在也消失了;至于师资队伍、学校发展规划等更深层次的东西也就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另外,由于党校的现实生存状况,致使乡村干部对乡镇党校缺乏认同感,在思想观念当中轻视党校,甚至不知道应该有党校的存在。

二是发展举步维艰。有的乡镇党校具备了一些基本的东西,诸如有领导机构、办公室、教师和课桌椅等,但是一切都属于从属的地位,可有可无。有了只是作个样子应付上级的检查,根本就没有打算在党校的发展上下功夫,没有也不会影响乡镇工作的大局,无关痛痒、不伤大雅。在这些乡镇,党委书记一般会兼任党校的校长,一名党委副书记会兼任党校副校长主抓工作,但是他们会借口乡镇工作繁杂,抓经济工作已经筋疲力尽,没有时间没有精力来考虑党校的事情;党校的授课教师,需要时就临时在乡镇范围内抽调,在平时根本就不做教师选聘的工作;党校的教学活动场所,需要时就借用乡镇上的会议室,根本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属于党校的教室;党校的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人马”,需要时是党校的办公室,平时就是其他的办公室;在年终上级要报党校工作总结了,安排人员杜撰一些情况,虚虚实实应付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要谈党校的教学计划、发展规划、师资队伍建设和经费投入等等是根本不可能的。

三是发挥作用难。由于许多乡镇党校形同虚设,处境艰难,导致乡镇党校不能真正发挥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些地方党委尤其是乡镇党委,对于乡镇党校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的主渠道作用认识不够透彻,认为乡村党员干部最重要的是抓生产和抓收入的素质和能力,思想政治的教育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进行就足够了,没有必要再让党校进行系统的教育。二是乡镇党校发挥职能作用心有余而力不足。党校教育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属于教育的一种,注定党校工作必定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抓得不实不牢,很容易导致发育不健全,作用发挥困难的现象发生。一些乡镇把党校教育看得过于简单,搞短期行为,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在需要时临时抽人拨资金搞一下突击,这样一来教育培训的效果可想而知。三是乡镇党校的教学质量低下,作用有限。受到现实客观条件的影响,乡镇党校配备专职教师的时机尚未成熟,仅仅依靠兼职或聘请的教师来教学,要办好办出特色的难度相当大,因此乡镇党校普遍存在水平业余、教学力量薄弱、培训环境差、学习收获少的情况。

二、认清形势,提高建设乡镇党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建党之初,党校就已经存在,并一直发展延续至今,其地位和作用勿庸置疑,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的。无论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党校都为我们的事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政治立场坚定的领导骨干和优秀人才,为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在人的问题上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能否抓住21世纪头二十年的战略机遇期,趁势发展,缩小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在人才的问题上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在人才培养上取得先机,在世纪之初党中央作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的战略部署。在此基础上,2006年党中央审时度势,又启动了更大一轮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相继出台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2006——201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并明确指出党校、行政学院和干部学院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突出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充分发挥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作用。在我国对于人

才的标准与别国有所区别,除了能力和才干之外,其前提条件必须是“姓”社会主义,坚持共产主义理想,拥护社会主义制度。而党校的基本任务就是使广大的党员和干部在马列主义理论、专业知识、科学文化水平和领导能力等方面都得到提高,成为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具备专业知识的党和国家合格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党校工作只能更加重视,不能

有任何忽视;只能大大加强,不能有丝毫削弱;只能改进提高,不能止步不前。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深刻理解党中央的战略意图,进一步提高建设党校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好地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乡镇党校作为最基层的一级党校,同样肩负着教育培训乡镇和农村党员干部的重要职责,不仅不能废弃,相反的要加倍的加强建设,突出其地位,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三、抓住机遇,全面加强乡镇党校建设

在21世纪的今天,人才的重要性勿庸赘言,党中央已启动了新的更大的一轮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乡镇党校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顺势而谋,切实转变思想认识,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双管齐下,力争在5年的机遇期内使乡镇党校的面貌有一个全新的转变。

(一)转变思想,强化领导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尽快从忽视党校建设的观念中走出来,必须充分认识党校教育所具有的干部培养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牢固树立不重视党校教育和党校建设,是党不管党的突出表现的观念,从党执政兴国和长期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党校教育和党校建设的重要性,还乡镇党校本应有的地位。

可以从三方面强化对乡镇党校建设的领导。一是要把乡镇党校建设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本地区本乡镇的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作出硬性的安排部署,总体上明确乡镇党委书记是乡镇党校建设的第一责任人,由其兼任党校校长,要求当作一项政治任务,给其压力,促其出力。二是严格考核。把乡镇党校建设分解为领导机构、教学场所、师资队伍、教学设备等各个块,制定出各个块的详细考核制度,每半年考核一次,严格执行考核结果与乡镇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挂钩的制度,形成合理有效的奖惩激励机制。三是建立帮扶制度。乡镇党校是我国最低一级的党校,客观上处于相对较弱的位置,因此光靠乡镇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扶持。上级党委、政府应该将乡镇党校的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抓同落实。强化县级党校的业务指导职责,同时确定一个或几个县级单位结对帮扶一个乡镇,努力形成全县齐抓共建乡镇党校的局面。

(二)多措并举,全面加强硬软件建设

党校建设最大的一个软肋就是经费问题,解决了经费问题其他的建设就可以迎刃而解。在经费上可以采取“自主解决为主、外援为辅”的办法了筹集,总结起来就是“四个一点”,即上级补一点、乡镇财政挤一点、党员干部捐一点、挂钩帮扶单位给一点。当然结合目前大规模培训干部的形势,可以借机在上级补一点上多下功夫,争取更多的支持。在硬件建设上,上级党委要参照国民教育学校具备的硬件设施制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标准,列出计划时间表督促乡镇党委抓落实。在软件建设上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好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要清醒地认识到党校教育是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轮训培训的主渠道,肩负着为党培养合格的领导干部和理论骨干的重任;党校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三个阵地”、“一个熔炉”,党校教育是更高层次的铸造灵魂的教育。二是抓好师资队伍建设。党校的教师一定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既要有政治理论方面的人才,又要有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可以从乡镇班子、中小学教师、站所专业技术人员、乡土专家、专业部门、上级党校中挑选聘请,配全配强师资队伍。三是抓好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用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来统领乡镇党校的建设,可以起到系统、全面、规范、有序作用,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制定教学计划和发展规划时,应结合发展的需要,尊重实际又高于实际,近期与远期相结合,短期和中长期相结合。使乡镇党校建设在规划的宏观指导下,按计划稳步推进。

(三)大胆创新,以用促建,建用并举

建设乡镇党校的目的就是为了教育培训乡村党员干部,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因此要大胆创新,在培训的质量和效益上多下功夫,促进党校建设的长足发展。主要抓好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创新整合培训资源。按照“党校抓总、协调各方”的原则来整合乡镇的培训资源,以党校为龙头,将成人教育学校、电化教育学校、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等重新整合,由党校统一调配资源,让党校教育既能集中办班培训,又可以到电化教育学校、科技示范基地进行现场观摩、示范指导。二是创新教学内容。教学的内容不能拘泥于死板的框框条条,应围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结合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确定出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专题,达到提高新鲜感、增强学习效果的目的。三是创新教学方式。在方式方法上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要跳出教师、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多用一些现代化的电子教学手段,多采取讨论、研讨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吸引力。要分级分类培训,不能搞“一刀切”和“一锅煮”,增强培训的针对性。要根据农村忙闲的情况,调训党员干部,既能保证党校常年教学不停,又能妥善安排时间,做到学习、工作“两不误”、“双促进”。

推荐第4篇:村级党校建设调研报告

为了掌握当前农村党校建设的情况,进一步加强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净化农村社会风气、巩固党在农村中的执政地位,我们就此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进行了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汇总如下:

一、村级党校建设基本情况

到目前为止有10个村挂上校牌,办起了党校,分别是陈家村、叶家村、厉家村、巴里村、周家段村、东埠头村、五姓点村、任佳溪村、洪魏村、柴家村。这些村在开展村政建设、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为了建成、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了不少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不少实质性举措。仅去年一年10个村对党校的总投入达20万元,如任佳溪村、洪魏村村经济并不是很好但是也作了较大的投入。

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三级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这10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书记担任校长、副书记或政工负责人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极大多数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全年研究党校2次以上。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电脑、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去年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109次,培训总人数达8654人次。像陈家村、五姓点村、厉家村、叶家村等平均年培训在12次以上。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陈家村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为了创建宁波市文明村,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再如厉家村,去年通过法制培训,组建了以入党积极分子为主要成员的联防队,有效地遏止了盗窃等案件发生。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实际开展不平衡。原因;受村经济条件制约,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是虚活。

2、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市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村的各项中心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

——教育形式上注重“三个结合”

。(1)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外,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参与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电教片、专题调研、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创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今年3月陈家村组织部分党员参观了大桥经济给慈溪带来的发展变化,许多党员在参观后,深有感触,纷纷表示要积极发挥领导带头作用,为掌起经济发展出力。(2)典型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三个代表”、十六大主题教育中,开展了“我为掌起发展献一计”的大讨论,比照先进典型,找出了自己不足,推动了党员的带头作用。

推荐第5篇:关于乡镇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乡镇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党校是在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一个重要部门。为了充分发挥党校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按照县委领导的安排,我校于2011年5月10日至12日对我县八个乡镇党校及培训情况进行了调研。现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乡镇基本情况

全县总面积14.025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6.23万平方公里,占44.42%;绿洲面积2.415万平方公里,占17.22%;沙漠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38.36%。

全县辖1个镇、11个乡(3个牧业乡)、1个良种场、2个国营牧场、2个农业综合开发区。总人口10万余人,主要由维、汉两个主体民族构成,其中维吾尔族占73%,汉族占27%。全县有54个行政村,2384党员、其中农民党员858名。

二、乡党校现状及开展工作情况

(一)党校机构及人员情况

各乡(镇)均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党委副书记、纪检书记组成的校务委员会。目前各乡党校校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党校副校长由一名汉族副书记和一名民族副书记来担任,乡党委委员,组织干事或宣传干事负责具体落实党校工作。

各乡为了使党校教育培训工作规范有序,先后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党校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二)党校建设情况

各乡镇党校目前均与各乡远程站点合署办公,在县委、县人民政府、县委组织部的重视下,配备了桌椅、书刊、彩电、VCD、电脑等教育硬件。各乡各村的教育阵地和硬件设施也明显改善。个别村里有固定的党员教育活动室、电化教室,配备彩电、VCD等必要的教学设备。

(三)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开展情况

各乡(镇)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提高觉悟、形成共识”为目的,依托远程教育,主要开展了以下方面的培训:

1.一年一次进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及时把符合条件的先进分子优秀村干部,妇女,村民代表和生产营能人吸收到党内,改善党员队伍结构,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影响力。

2.安排形式多样的专题讲座和讨论活动。结合《中国共产党章程》、《四知四清四掌握》业务知识等基本材料的学习,组织党员开展各种讨论活动、普及党的基本知识、跟进社会动态,让党员居民及时了解,正确理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不定期开展党的纪律、党风廉政方面的培训。

3.利用农闲时间开展科技技能培训班,邀请林业,农技,农机,畜牧等部门人员授课,在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设施农业等方面进行实用技能培训。

4.每月5日、15日、25日远程教育资源定点播放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

三、乡镇党校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乡党校多年来积极开展工作,虽然培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开展工作方面存在着些问题:

(1)部分党员对在乡党校培训、学习的意义、作用认识不到位、参训积极性不高。

(2)大部分乡党校主要结合远程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培训,没有专题培训资源,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差,远程教育资源未很好的利用和开发。

(3)农业生产工作和教育培训工作的关系没有妥当处理,农业生产工作影响党教育培训计划的正常运行,生产工作和培训工作往往发生冲突。

(4)乡党校工作具体由党政办承担,没有专职人员,教育培训计划性不强。

(5)教育培训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部分远程教育器材老化,需要更换。

四、几点思考和建议

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围绕资源、市场、技术、人才的竞争更加激烈,人才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提高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中央《干部教育培训条例》提出了“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从基层干部培训情况来看,目前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已不适应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亟待加强

和完善。

1.转变思想,强化领导

县乡两级党委、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必须充分认识党校教育所具有的干部培养方面的重要战略意义,从党执政兴国和长期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的战略高度来充分认识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加强党委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领导,党委要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重视干训工作,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的观念,放开视野看教育,集中力量抓培训,坚持党政领导干部队伍,专业技术干部队伍和其他战线干部队伍一起抓,坚持“重要干部重点培训,优秀干部加强培训,年轻干部经常培训,紧缺人才抓紧培训”的原则,把干训列入党委议事日程,纳入目标管理。

2、适应形势需要,创新教育培训形式。

一是紧扣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需求,增强培训针对性。安排人员定期接收远程教育内容,定期组织干部农民群众学习,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二是针对乡镇干部群众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内容和培训计划。三是县委党校利用“流动讲堂”,定期不定期组织教师深入基层以座谈、走访等形式开展调研活动,充分了解基层干部群众的需要,做到既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又解决干部群众思想上存在的问题。

3、强化培训措施,完善制度体系。

一是着眼于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的落实,推行目标考核责任制。培训任务层层分解,对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实行量化考核,

将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党建先进单位的重要依据,以确保培训计划的落实。二是着眼于保证培训质量,推行教学督学制。三是着眼于乡土人家的培养。要把思想政治素质放在第一位,以兼职为主、专职为辅,从乡镇班子、站所配备政治理论方面、农村实用技术方面的专家,配全配强师资队伍,充分发挥教育培训的作用。

且末县委党校 二〇一一年五月十九日

推荐第6篇:党校学习调研报告

关于采访我院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主题:大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

调研目的:通过对我院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的想法,以及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对我国一些国情和党员思想、素质的看法。 调研对象:我院学生党员----同学 调研时间:2009年11月21日

为深入开展我校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按照学校党委宣传部总体安排,在小组讨论过后,11月21日下午,我们到我院就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都很关心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情况,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采访了学生党员---同学。

--同学是我院—系---级学生,自入校以来就一直担任团支书一职,努力搞好团内的建设工作。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他所在的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团干’的称号。在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仅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也积极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迅速。通过不断的努力,--同学已经被发展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努力在同学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在交流中,本组的同学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问了--同学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距离外界的生活并不是很近,根据你对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我们国家农村发展现状的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同学思考一番,并作出如下回答:通过我在网上关注的信息,了解到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里,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从各方面去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生活的情况,只是现在我们在学校里,没办法去做这些,不过我们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农村做一下实践调研,对农村的各项事务做个统筹的了解。当前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报道也可了解到,现在农村的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国家财政对农村给予了大力支持,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也把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党一直在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如此的回答让我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居然对农村的现状这么地了解,分析得这么透彻,我们组的成员都感到惭愧,自己对国家的现状的了解还不够不够,这也使我们深切地意识到作为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多向--同学学习,力争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

听了他这样精彩的回答之后,我们的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同学作为党员在大学中都做了哪些事迹以及他在大学这一年中都获得过哪些成绩。

--笑笑说:“其实我做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或者说都可以做的到事。08年刚入学时,我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向全院同学和老师抒发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那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策划的很丰富。入学前我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也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于是我进入了--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也进入了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部和声乐部。去年年底,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获得了--大学第十一期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和--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部‘优秀学生干部’。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也主持过一些大型或小型的晚会及活动,比如说--学院新生文艺汇演、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和决赛、光计学院的‘一二·九’歌会、我校粤语歌手大赛决赛等。”他还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当代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要全面地发展,不能仅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我不仅主持这些节目,还积极地参与到表演的行列。比如我院新生文艺汇演时,我参与策划和表演音乐剧《凝聚每份爱》,后来还参加了校园小品大赛初赛和决赛,在我院大型文艺晚会中,我也参与表演了话剧《那些时光》、歌舞剧《印魂舞艺》。 在这些锻炼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奖励。”

在他所喜爱的文艺工作上,--同学无疑是做得很出色的,与此同时,在学习上他也丝毫没有怠慢,曾获“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和专项奖学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奖” 。 此后我们还了解到,--参与的活动远不止这些,在拍摄----大学党委宣传部视频新闻栏目宣传片以及录制----大学视频新闻第一期的过程他都参与其中--同学讲述了他在大学一年生活中的部分事迹,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觉得他真的很优秀,我们真的应该向他看齐。无论在兴趣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可以让自己忙而不乱,协调好每一份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他表示,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就只是捧着书本嚼知识,我们要综合发展自己的能力,要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我们要做好党的接班人,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思想。他说:“我做这些只是想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肯定。”而且他认为这对于一个党员来讲是很重演的,我们就是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在与--同学很激情的谈话中,我们还问他:你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党员应该怎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他讲:“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团结、奋进的大会。通过平时看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以前党校的培训,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报告,学习了新党章,我还是觉得发展与创新是很重要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同学认真地指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将来才有能力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应该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 “三下乡”活动以及 “四进社区”活动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 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完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首先就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国家实行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得很多农村的学子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学里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资助解决了基本上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得一个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接受教育。” 从--同学的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的素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表现。

为了不占用--同学过多的时间,我们的谈话便于此结束了。通过对--同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多东西,知道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在哪些地方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怎样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做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我们都热切期望通过党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时代的先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将付出全部的努力,把我们的责任做得更好。

学院:-----学院

专业:---- 小组成员:--- --- --- 2009年11月25日

推荐第7篇:党校反腐倡廉调研报告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 Style Definitions */table.MsoNormalTable{mso-style-name:普通表格;mso-tstyle-rowband-size:0;mso-tstyle-colband-size:0;mso-style-noshow:yes;mso-style-parent:\"\";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mso-para-margin:0cm;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mso-pagination:widow-orphan;font-size:10.0p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fareast-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mso-ansi-language:#0400;mso-fareast-language:#0400;mso-bidi-language:#0400;}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为您提供帮助!

反腐倡廉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育、制度、监督多管齐下才能奏效。教育、制度、监督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但三者又各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教育在其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深刻认识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地位,充分发挥其作用,关系到党风廉政建设的总体成效,对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有着重大意义。

一、教育对确立反腐倡廉的思想观念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腐败行为发生与否,主要取决于行为主体的思想动因,而净化人的思想,必须依靠长期的思想教育。教育与法制等其他手段不同,不具有强制性,其功能的实现并不一定立竿见影,但它“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人们的思想,长期持久地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教育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价值取向,既作用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又影响着整个人生,对人一生的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谓“百年树人”就是这个道理。共产主义的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人们的思想中一经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力量。坚持不懈地对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就能使他们端正自己的从政行为,自觉抵御和防止腐败。

教育对廉政行为的养成发挥着导向作用。思想教育的导向是多方面的,例如理想信念导向、道德规范导向和法律法规导向,等等。理想信念导向是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理想信念,并通过理想信念来激发动力、指导行为。理想信念的确立,不是在短时间内经过一两次教育就可以实现的,需要长期的反复教育。道德规范导向是通过道德原则、道德规范、道德习惯,以社会舆论、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方式进行行为导向,在全社会形成反腐倡廉的浓厚氛围,促使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改造主观世界,陶冶道德情操,提高精神境界,做到清正廉洁。法律法规导向则通过思想教育,帮助人们培养和形成法律意识,明确可为和不可为的行为界限,规范党员干部的思想和行为,使他们远离腐败。

教育是构筑拒腐防变思想道德防线的根本途径。加强教育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屏障。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对极少数腐败分子要严厉惩处,使他们在党内无藏身之地;对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来讲,则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这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根本着眼点。从主观上说,放松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是一些人堕落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构筑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同构筑党纪国法防线一样重要。全面的经常性的教育,是促使党员干部打牢思想政治基础,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的重要保证。反对腐败,教育是基础,制度是保证,监督是关键,这是我们党总结反腐败工作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注重发挥教育在反腐倡廉中的特殊功能,将惩治、预防与教育有效结合起来,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政府的廉洁高效,也是一些国家和地区反腐败实践的成功经验。

因此,要紧密结合本地本部门和党员干部的思想实际,丰富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方式,拓宽教育领域,把教育融入领导干部的选拔、管理、使用、培训等各个环节,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筑牢“不想腐败”的思想防线。

——丰富教育内容。加强党的理想信念教育,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好地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加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加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强党纪政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提高遵守党纪国法的自觉性。加强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教育,培育党员干部的廉洁从政理念,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和地位观,提高党员干部的从政道德水平。

——改进教育方式。坚持主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认真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继续深化“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进行自我教育,积极开展廉政承诺活动,健全领导干部的自我约束机制。坚持示范教育与警示教育相结合,大力宣传清正廉明、勤政为民的优秀领导干部形象,运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人。坚持传统教育手段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执行民主生活会制度、建立健全廉政谈话制度和新任领导干部党性党风教育培训制度;注重运用电视、网络、公益广告、电教片等现代教育手段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进一步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督促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自觉经受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条件下长期执政的考验。

——拓宽教育领域。积极探索和实践反腐倡廉教育面向全党全社会的途径和办法,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大力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在主流媒体设立反腐倡廉专栏,创建廉政文化网站,续建一批廉政文化基地,巩固扩大廉政文化“阵地”建设;鼓励文艺文化创作,加强廉政文化理论研究,开展廉政文化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进机关、学校、企业、农村、社区、家庭工作,增强全社会的反腐倡廉意识,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要加强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全过程,体现到各个环节,落实到各个方面。要不断拓宽领域,大力推进行政审批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和干部人事制度四项改革,完善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产权交易和政府采购四项制度,不断深化政务、厂务和村务公开,充分发挥制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作用。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与反腐倡廉有关的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条规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制度化法制化水平。

要强化监督,建立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要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有效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使党员干部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必须把教育、制度、监督三者有机地结合进来,统一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反腐倡廉的各个环节,发挥惩防结合、综合治理的整体效能。

要深入研究反腐倡廉战略性、全局性和前瞻性的问题,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反腐倡廉规律的认识,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反腐倡廉理论。要提倡和鼓励大胆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把党中央反腐倡廉的决策和部署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认真总结这些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反腐倡廉的成功经验,借鉴古今中外反腐败的有益做法,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使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在继承中发展,在巩固中深入,在创新中提高。

推荐第8篇:关于基层党校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党校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田南镇宣传办

2011年是建党90周年的日子,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我们要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把党的先进性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把执政能力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着力转变思想观念、转变领导方式、转变工作作风,提升素质、增强能力、推动领导方式转变,抓好基层打好基础,锤炼作风树立形象,不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

为了深入贯彻胡总书记讲话精神,进一步提高党建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宣传办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村级党校建设主要成效

一是在阵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现在基本上每个村在发展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基层党校依托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配备专门的教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统一配备了电脑、多媒体、彩电、音响等必要的教学设备。

二是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的基层党校组织领导机构,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村党校校务委员会

能按照要求全年召开研究党校工作会议2次以上。组建了村两委成员组成的村级宣讲队,充实到村级党校作为兼职教师,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较好地完成了培训教学任务。

三是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我镇在建立村级党校的时候,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制度建设,镇宣传办和镇党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例会制度、教职员工守则、学员守则、考勤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制度规范上墙。基层党校能按照全镇党员教育内容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本村教育培训计划,按部实施。

四是在教育成效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镇基层党校每年平均要举办培训班10期左右,培训学员达1000人次。开设的课程在确保党的主要理论、政策、方针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除基层党员、干部外,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妇女代表、农业专业户等多个层次。培训形式也有邀请专家教授面对面上课、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

存在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极少数基层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基层党校建设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到位,表现在年度工作安排中,没有把基层党校教学计划的制定、经费的落实等方面纳入村委工作的重要日程。也有些基层党校工作者由于是兼职对党校工作缺乏主动性, 2

表现在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基层党校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极度缺乏。由于基层党校的教师都是兼职,文化层次、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与学员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出现教学理论和基层实际相脱节,与党员群众的胃口不匹配,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内容创新不够。基层党校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放在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学习上,放在上级文件的学习上,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法律法规、致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教学远远不够,教学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

四、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村与村之间经济社会情况不尽相同,极个别村认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工作任务重,主要精力应该分在经济工作,不重视党校的建设。同时,村级财政状况紧张,很难对村级党校进行必要的财力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办班情况等差距比较大。

下阶段主要设想

村级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基层党校意义非常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阵地建设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上拓宽和改进,使田南镇基层党校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真正成为“理论武装的课堂,素质提高的教室、党员干部群众致富创业的好帮手”。我镇将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强化阵地意识上下功夫。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抓好基层党校的意识,认识到党员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在村级党校全覆盖的基础上,明年向非公经济、新经济组织拓展延伸,今后只有适合的党总支,都要想方设法建立党校,党组织建到哪里,党员教育就跟到哪里,同时希望市里能加大基层党校建设扶持力度,在加强考核的同时,能补贴一点,提高基层的积极性。

二、在宣传力度上下功夫。加大对基层党校地位与作用和基层党校建设意义的宣传力度,澄清人们在思想上的模糊不清的认识,让基层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办好基层党校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快推进实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研究,摆上位置;让广大党员干部也充分认识到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场所,是新形势下抓好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基层党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在组织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按照“政治上要强、业务上要精、作风上要正、纪律上要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基础组织队伍建设。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加强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校委会例会制度,能围绕党校的发展和党员干群的培训的需要,真正形成团结实干、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现 4

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建议全市党校要形成合力,特别是师资队伍,市、镇、村三级党校成立教师人才库,实现师资共享。

三、在规范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为提高基层党校工作的整体水平,我镇将强化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整合基层各类成人、部门学校和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内部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台帐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建立村级党校考核制度,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之中。

四、在培训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按照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狠抓党员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培训规模和培训人次,重点。不断解放思想,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内容要做到三个结合:一与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当前主要抓好胡总书记“七一”讲话精神的培训;二与党委、政府和村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党员的言行举止要与党委(党总支)保持一致;三与党员群众的创业致富相结合,农村实用致富的新技术、新知识干群能及时掌握。

推荐第9篇:关于基层党校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基层党校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

羊尖镇党委宣传办 (2008年6月23日)

根据全区宣传工作会议要求,配合开好全区基层党校建设研讨会,同时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党校建设,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素质,为加快实施党建先导战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我们镇宣传办就此对全镇范围内的村级党校情况进行了调研和梳理,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村级党校建设主要成效

一是在阵地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去年11月份,我镇宛山村、严家桥村成立了村级党校,实现了全镇村级党校全覆盖。现在基本上每个村在发展村级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同时,高度重视基层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基层党校依托村社区(党员)服务中心,配备专门的教室、图书室、党员活动室,统一配备了电脑、多媒体、彩电、音响等必要的教学设备。

二是在队伍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副书记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的基层党校组织领导机构,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村党校校务委员会能按照要求全年召开研究党校工作会议2次以上。组建了村两委成员组成的村级宣讲队,充实到村级党校作为兼职教师,培养了一批教学骨干,较好地完成了培训教学任务。

1 三是在制度建设上取得新突破。我镇在建立村级党校的时候,抓好队伍建设的同时,重点抓好制度建设,镇宣传办和镇党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例会制度、教职员工守则、学员守则、考勤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制度规范上墙。基层党校能按照全镇党员教育内容和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制订本村教育培训计划,按部实施。

四是在教育成效上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镇基层党校每年平均要举办培训班50期左右,培训学员达4000人次。开设的课程在确保党的主要理论、政策、方针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开展市场经济知识、管理知识、法律知识、科技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培训对象除基层党员、干部外,还包括入党积极分子、优秀青年、妇女代表、农业专业户等多个层次。培训形式也有邀请专家教授面对面上课、远程教育、外出学习等多种形式。

存在主要问题

一、思想上不够重视。极少数基层村委主要负责同志对基层党校建设重要性与必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到位,表现在年度工作安排中,没有把基层党校教学计划的制定、经费的落实等方面纳入村委工作的重要日程。也有些基层党校工作者由于是兼职对党校工作缺乏主动性,表现在积极性不高,敷衍了事,缺少责任心和进取心。

二、师资队伍力量不足。基层党校发展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

2 是师资力量的薄弱,教师极度缺乏。由于基层党校的教师都是兼职,文化层次、教学水平、教学能力等方面与学员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出现教学理论和基层实际相脱节,与党员群众的胃口不匹配,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三、教学内容创新不够。基层党校教学内容绝大部分放在党的理论、政策、方针的学习上,放在上级文件的学习上,对新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知识、法律法规、致富创业等方面的培训教学远远不够,教学的手段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要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

四、村与村之间发展不平衡。由于各种原因,村与村之间经济社会情况不尽相同,极个别村认为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工作任务重,主要精力应该分在经济工作,不重视党校的建设。同时,村级财政状况紧张,很难对村级党校进行必要的财力投入,教学场地、教学设备、办班情况等差距比较大。

下阶段主要设想

村级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培训的重要阵地,建设好基层党校意义非常重大。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在阵地建设上不断拓展和延伸,办学思路上拓宽和改进,使羊尖镇基层党校能不断跃上新的台阶,真正成为“理论武装的课堂,素质提高的教室、党员干部群众致富创业的好帮手”。我镇将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强化阵地意识上下功夫。搞好党员教育,必须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要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基层领导干部抓好基

3 层党校的意识,认识到党员教育意义十分重大。在村级党校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6月底前筹备建立工业园区党校,明年向非公经济、新经济组织拓展延伸,今后只有适合的党总支,都要想方设法建立党校,党组织建到哪里,党员教育就跟到哪里,同时希望区里能加大基层党校建设扶持力度,在加强考核的同时,能补贴一点,提高基层的积极性。

二、在宣传力度上下功夫。加大对基层党校地位与作用和基层党校建设意义的宣传力度,澄清人们在思想上的模糊不清的认识,让基层领导干部真正认识到办好基层党校是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加快推进实施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认真研究,摆上位置;让广大党员干部也充分认识到基层党校是基层党员干部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场所,是新形势下抓好党员教育的重要阵地。同时,还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基层党校工作者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与使命感,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三、在组织队伍建设上下功夫。要按照“政治上要强、业务上要精、作风上要正、纪律上要严”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狠抓基础组织队伍建设。一是强化班子建设。加强班子思想作风建设,坚持校委会例会制度,能围绕党校的发展和党员干群的培训的需要,真正形成团结实干、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组织教师开展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建议全区党校要形成

4 合力,特别是师资队伍,区、镇、村三级党校成立教师人才库,实现师资共享。

三、在规范制度建设上下功夫。为提高基层党校工作的整体水平,我镇将强化基层党校的规范化建设,整合基层各类成人、部门学校和各部门的力量形成合力共同配合、齐抓共管。同时进一步加强基层党校内部制度建设,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台帐管理、档案管理等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建立村级党校考核制度,纳入党建工作考核之中。

四、在培训教学内容上下功夫。按照镇党建工作的总体部署,狠抓党员培训计划的落实,保证培训规模和培训人次,重点。不断解放思想,在培训理念、培训内容、培训方法、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点内容要做到三个结合:一与党的最新理论相结合,当前主要抓好十七大精神的培训;二与党委、政府和村委的中心工作相结合,党员的言行举止要与党委(党总支)保持一致;三与党员群众的创业致富相结合,农村实用致富的新技术、新知识干群能及时掌握。

推荐第10篇: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十七年前关于党校建设的调研报告

集中人力物力财力

尽快实现规模办学

——对湖南省部分地县级党校的调查与思考

加强干部教育是搞好党的建设,尤其是搞好领导班子建设的重要一环。党校是干部教育的主阵地。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省地县级党校的现状如何?发展党校教育的出路何在?带着这两个问题,七月二十七日至八月十日,笔者跟从部、处领导调查了益阳、常德、怀化、湘西四所地级党校,以及上述地区的十三所县级党校(益阳四所,其余均为三所)。

一、县级党校困难重重,举步维艰。

我们看了十三所县级党校的校园和学习、生活设施,听取了党校领导和组织部领导的情况介绍,总的印象是县级党校“先天严重不足,后天营养不良”。

1、基础设施简陋陈旧,生活条件相当艰苦。

十三所党校的校舍许多是“五七”干校遗留下来的旧房屋。“五七”干校学员“自力更生”出来的房子十分简陋,室内装修根本谈不上,甚至连防风、遮雨和采光的条件也很差。这些房屋建筑时十分粗糙,再加之年久失修,现在基本上都成了危房,急需翻修和改建,但当前财政困难,财政拔款连工资都保不住,更不要奢谈建设,只好听之任之。

十三所党校的生活条件也比较差。一是位置偏僻,交通通讯不便;二是宿舍拥挤,被套蚊帐破旧(许多是文*革期间或稍后添制的);三是设施落后,卫生状况堪忧;四是文娱体育工具和场地少,精神生活贫乏。

2、教师队伍力量薄弱,教学设备极其缺乏。

十三所党校,教师人数多在十人以下,最多的也只有十二人(而总人数却有三十个上下),大致相当于一所初级小学,从人数上来说力量就很单薄。现有的教师,年龄一般偏大,原因是党校缺乏活力,年轻人进的少、出的多。年龄偏大往往知识陈旧。老教师年复一年地讲授“老五门”的内容,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学习新知识,沉下去了解变化了的客观世界,讲的政治理论课越来越脱离实际,越来越乏味,与学员的要求相去甚远。教师的知识结构也很不合理,很不适应于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干部教育的要求。现有教师真正掌握了比较系统的经济知识的几乎没有,即使送出去培训一年半载,也很难有什么好的效果。教师队伍力量如此薄弱,实在难以担当教育全县(市、区)干部的重任。

十三所党校的教学设备十分缺乏,不要说电化教学设备,就连图书资料也极少,藏书量多的只有一万册上下,少的只有

四、五千册,而且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仅仅是拿来凑数的过时政治书籍。

客观地讲,由于长期以来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基本建设投入不足(因为党校人员经费太多,再加之财政确实困难),这些县级党校是不具备起码的办学条件的。

3、党校教学效果不佳,调训干部十分困难。

当前各地普遍存在调训难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党校教学效果不佳,学员们学无所获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教师缺乏知识更新和实践经验,年年“老五门”,年年“炒现饭”,学员自然厌烦。党校也看到了这个问题,实行了教学改革,开了许多关于市场经济、领导艺术、特区改革等方面的讲座。但是,由没有学过经济的人来教市场经济,没有当过领导的人来讲领导艺术,没有去过特区的人来谈特区改革,实在是以其昭昭,使人昏昏。学员们起初还有新鲜感,但很快就提不起兴致,学习积极性一次更比一次低。干部们对于调训,能推就推,不能推就拖,最后没有办法进来了,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而且还要找些借口逃学逃课。干训工作报表上有数字,实际上没效果,形成隐性浪费。

4、办班很少到训率低,县级党校作用有限。

前些年,各地都有大批“两下”干部(全省“两下”干部人数占干部总数的17%)需要培训,县级党校在提高干部队伍文化水平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但在这一任务完成以后,各校普遍感到生源枯竭,再加之县级党校存在上述种种困难,目前办班很少,而且到训率偏低。今年上半年,十三所学校所办主体班次一般为一至二期,个别学校一期未办;学制一般为两至三个月,相当一部分只有半个月左右(据省委党校不完全统计,桃江等五所党校只办了一期学制半个月以内的短训班,花垣等七所党校一期班未办)。学员到训率多在百分之七十上下,少数学校达到了百分之九十。平心而论,县级党校限于其客观和主观的条件,调不进,留不住,教不好,在当前和今后的干部教育工作中能够发挥的力量是很有限的,与党和政府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相比是很不相称的。

当然,十三所县级党校今年上半年的培训人数,校均达到了610人,似乎不能说办班很少,但其中大部分是培训时间很短(一般一个星期左右)的团干班、妇干班、村支书班、新上岗干部班、建党积极分子班等等。这些班次其实是因为党校无班可办才想出来要办或揽过来硬办的,大概也应该算是“乱办班”。

二、地级党校形势较好,后劲不足。

与县级党校比较,四所地级党校的形势是比较令人乐观的。学校各方面都有一些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具备了一定的实力,但在好的形势后面也还存在着不少隐忧。

1、基本建设初具规模,办学条件尚需改善。

四所地级党校,教学楼、办公楼、学员楼、教工楼、食堂、澡堂等设施一应俱全,房子质量比较高,初步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学员学得舒心,教师教得愉快。学校设施比较齐备,但总的容量并不大,与“大专体制”尚不相称。学校办学条件还不理想,电化教学设备较少,图书藏量不多,报刊资料不齐,文娱体育设施不足。

2、教师队伍较为强大,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四所学校,教师人数都在三十名上下,不算多,但已形成了一定的教学、科研整体实力。教师质量较高,老中青结合较好,但也存在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教师与学员之间已经产生了反差,而且有扩大的趋势。地级党校学员层次较高,大多既有较高的理论素养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教师在理论上的优势越来越小,在实践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提高地级党校师资水平是当务之急。

3、培训任务严重不足,计外办班五花八门。

据省委党校统计,今年上半年十四个地州市党校和省直党校共办主体班54期 ,2465人,校均164人;部门班38期 ,3129人,校均208人。这些班的学制一般为两个月(最短的只办了七天)。半年时间培训这么一点点人,学校显然没有吃饱。地级财政对党校的拨款一般仅能保住工资,党校办班少,经济上就更加捉襟见肘。怎么办?穷则思变,各校都兴起了计外办班热(据省委党校调查,今年上半年湘潭市委党校办计外班17期 ,1700多人;邵阳市委党校办计外班15期,2600多人,大大超过计内班人数)。上面所提的部门班是比较正规的计外班,是对各部门的干部进行业务培训。还有许多计外班就是五花八让了,什么“家电维修班”啦,“缝纫技术班”啦,等等。说穿了,社会效益只是伴生的客观结果,经济效益才是追求的真正目的。这些计外办班如不加以正确引导和必要限制,最终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党校姓“党”就会成为问题。

三、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实现地级党校规模办学。

目前县级党校所处的困境不是一年两年造成的,按照常规思路,也不是一年两年能够摆脱的。如何走出这个困境呢?我们不妨大胆地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县级党校是不是非设不可呢?取消县级党校是不是必然削弱干部教育工作呢?通过这次调查和全面审慎的研究,笔者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就全局而言,从长远来看,取消县级党校是有利于发展干部教育工作的(当然,笔者所谓“取消”,并不是说要“一刀切”,应该区别情况,有先有后。对于个别确实办得好的,完全可以让它继续办下去)。

1、县级党校的培训任务,地级党校完全有能力承担。

党校是党的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场所。党校的主要任务是办好领导干部进修班和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这两种主体班次。至于其它业务培训和专业技术培训不是党校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而那些只办几天的短期培训也用不着到党校来,比如村支书班,完全可以由乡镇以开会和报告的形式解决。如前所述,县级党校主体班次都不多,地级党校完全可以承担全地区干部政治理论培训的任务(而且实践证明,乡镇和科局级干部由地级党校调训,较之由县级党校调训,到训率要高得多)。以下辖县(市)最多的怀化地区为例,全地区从90年下半年至93年上半年,三年中共办主体班次106期 ,培训干部4500人,年均办班35期,培训干部1500人。以目前怀化地委党校的规模,基本上能够承受。而且从长远来看,根据机构改革的要求,干部人数(尤其是领导干部人数)会大大减少;按照规模办学的设想,党校容量会逐步扩大;所以地级党校不会长期满负荷运转,今后会有余力办许多其它形式的班次。再说,地级党校吃饱以后,还可将部分县处级干部送省委党校培训,缓解省委党校的生源困难。

2、取消县级党校,阻力不大切实可行。

县级党校经济困难,教职工待遇普遍较差。许多教职工认为县级党校“无权、无钱、无地位”,人心思动。校领导为改善条件,稳定人心,想了不少办法,做了一些动作。比如常德市鼎城区委党校26名教职工只留8人负责日常工作,其他则去办工厂和公司;石门县委党校通过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创收;保靖县委党校则办起了附属中学。由此可见,县级党校教职员工对身处的困境是清楚的,对改革的举措是欢迎的。与其让县级党校像现在这样徒有虚名,“自我取消”;不如乘机构改革的东风,取掉党校这块牌子,利用现有的房地产和人员,名正言顺地办普高、办职高、办工厂、办公司。

3、取消县级党校,有利于地级党校的发展。

取消县级党校后,确实优秀的教师可以充实地级党校的师资队伍。地级党校的教师队伍得到扩充以后,就可以逐步实现教学、科研、实践三套人马定期轮换,从而保证教师能够投身到实践中去,全面深入地了解纷繁复杂、变化不居的客观世界,再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跃进到理性认识,然后运用于教学实践。这样就会实现以实践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极大地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整个教师队伍的整体实力。

取消县级党校后,原有财政拨款应全部转为干部教育经费,由县(市、区)委组织部掌握。地级党校实行培训收费制,解决当前的经费困难,并积累一定的发展基金,以较快的速度扩大学校规模、改善办学条件。同时,省财政支持地县级党校建设的专款也可以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一把沙子不起浪,一石击起千层浪”,一年只扶持一两所地级党校,才能真正见到效果。县级党校的教学设备,比如图书资料,可以以某种形式转移到地级党校,这也是地级党校上规模的一条途径。

4、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有利于干部教育工作的发展。

当前党校调训难,原因很多,但有一条许多人并没有看到,或者是看到了却不敢说,那就是现在许多党校实在办得太窝囊,党校学习不能给人带来光荣感、自豪感。党校是培养党的中坚和骨干的地方,理应办得堂堂皇皇、八面威风。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以后,就会真正像一所培养党的领导干部的高等学府,让人羡慕,使人敬仰,调训难的问题就容易解决得多了。

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形成规模优势,师资力量大大增强,学习环境大大改善,生活条件大大优化,培训质量大大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都上一个新的台阶,党校的形像就会有巨大的改观,党校对干部的吸引力就会不断强化,干部对党校将无限向往,学习积极性将空前高涨,党校和干部教育工作的春天又将来临!

5、地级党校实现规模办学,有利于今后兼办行政学校。

机构改革三年完成,到一九九五年以后将全面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国家行政机关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按照职位的要求,有计划地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培训。”(《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国家对公务员培训是高度重视、严格要求的。地级党校只有尽快实现规模办学,具备了一支全面而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和良好的办学条件,才能担负起这一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第11篇:党校调研

县党校学员调研

乡镇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汇报提纲

(2009年10月)

今年以来,:::乡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现代海洋牧场的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一个定位,四大基地”建设任务,扎实开展了各项工作。截止三季度末,全乡社会总产值实现10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计划64.7%;国内生产总值实现4.2亿元,下降0.4%,完成计划64.7%;固定资产投资3.8亿元,增长158.1%,完成计划75.8%;实际利用域外资金1000万元,完成计划12.2%;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8万元,下降39.1%,完成计划27.7%。

一、振奋精神,克服困难,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应对挑战

2009年是我乡“一个定位,四大基地”建设任务实施的第二年,我们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机和养殖生产持续低迷的严峻挑战,为此我们提出并实施了“树立一个信心,抓住两个机遇,做好三篇文章,实现四个目标”的工作思路。“树立一个信心”即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树立克难攻坚、走出困境的信心。“抓住两个机遇”即抓住长海对外开放、长山群岛经济区随辽宁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的良好机遇。“做好三篇文章”即重点做好对外开放、科学发展养殖生产和社

1 会稳定这三篇文章。“实现四个目标”即继续加大海钓基地建设力度,打造黄海垂钓第一岛;加大海珍品原产基地建设力度,创建健康养殖示范乡镇;加大海岛养老基地建设力度,争创国家级环境优美乡镇;加大慈善之乡建设力度,构建和谐乡镇。

二、多措并举,组织自救,渔业经济在困境中寻求发展 2009年的海水增养殖业发展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忧的是浮筏养殖贝类持续大面积死亡,给广大养殖业户雪上加霜,造成许多生产生活困难;喜的是灾害无情人有情,县委县政府体察民情,重视民生,不仅减半征收浮筏养殖的海域使用金,还拨出专项资金对受灾严重的业户予以补贴,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在县委县政府工作基础上,乡党委政府也采取多种切实有效措施,组织开展抗灾自救。

一是乡班子成员分片包点,加强与企业和养殖业户的联系,进行了集中走访,了解养殖生产现状,传递发展信息,增强发展信心。二是引导企业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针对活鱼和虾夷扇贝两个大宗产品出口受挫的现状,我们采取多种办法积极开拓国内市场,使这两个产品的国内销售网络由十几个增加到二十多个。三是采取多种办法引导业户进行多品种养殖,目前已经进行了裙带菜、海螺等多品种养殖试验,并逐步推广。四是充分发挥商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邀请国家环境监测中心对虾夷扇贝死亡情况进行了监测。到山

2 东及大连周边地区进行了虾夷扇贝苗种市场考察,向养殖业户通报了考察情况。由于入手早、组织好,团购价比后期市场价每枚省1厘,团购100亿苗种节省:::业户购苗资金1000多万元。组织养殖和加工企业召开了虾夷扇贝加工及销售会议,通报了地区销售和加工情况,对销售价格走势进行了分析,并联合兄弟乡镇提出了指导价格,使今年虾夷扇贝的销售价格有所提高。五是组织六家企业进行了辽宁省健康养殖示范区的申报,并迎接了验收。六是继续加大了深水海域开发力度,已达成承包意向4万亩。截止三季度末,海水增养殖业实现产量6.8万吨,同比增长40.3%,产值6.4亿元,同比增长17%。

吸引外地加工企业上岛从事加工生产,新增加工点12家,有效带动了浮筏养殖产品的销售,加工总量和产品种类有较大增加。截止三季度末,水产品加工量2630吨,同比增长45.2%,产值1.3亿元,同比增长4.8%。

三、广泛接触,重点跟踪,积极寻求招商引资增长点 充分抓住对外开放的有利契机,加强了与外商的交流与合作。一是先后两次邀请香港客商上岛考察虾夷扇贝加工情况,初步与岛内加工企业签订虾夷扇贝加工生产销售合作协议。二是邀请广西金海银滩娱乐有限公司上岛洽谈陆岛交通和旅游项目。三是接待了日本神惠内村友好考察团,双方在虾夷扇贝养殖和加工方面进行了深入地交流。四是接待了新

3 西兰商贸考察团,考察了虾夷扇贝原产地的生产情况。

与中美合资企业——大西洋海角有限公司的合作进展顺利。去年我们与美国大西洋海角公司、中国海洋大学联合成立了贝类繁育中心,在苗种研制和实验上开展合作。一是四倍体育苗第一代幼苗已经繁育成功,共育幼苗19亿枚,目前已进入暂养阶段;二是双方合作开发的2万亩实验海域项目进展顺利,今年新增投资370万元,到目前共投资800万元。

与大连开源房屋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开发协议,投资2000万元建设四星级酒店项目。河北秦皇岛禄权水产有限公司拟投资5000万元在皮口加工园区建设水产品加工厂,广西金海银滩娱乐有限公司拟投资8000万元在长海县经营快艇客运,这两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对旅游项目库进行了更新,策划包装了西大滩星级酒店、姊妹岛私密会所、国际海钓俱乐部、蛎坨湾渔家民俗体验、海上船餐厅等十个旅游招商项目。

四、突出特点,量力而行,特色定位建设扎实推进 海钓岛建设有新的进展。一是根据海钓岛建设规划,包装设计了10个旅游招商项目。二是进行了蛎砣湾渔村和小水口二期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三是深入开展了海钓特色文化的打造和挖掘。进行了渔家古旧器具的收集,为筹备建设:::海钓文化陈列馆做好前期准备;编辑完成了《渔家菜谱》、《渔家年文化》、《渔家婚嫁、丧葬风俗》等渔俗文化系

4 列丛书初稿。四是与市旅游局、星海湾会展中心、大商集团、宁波海洋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部分旅行社进行了对接,就举办钓鱼节、渔家文化挖掘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旅游线路和特色旅游项目建设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五是举行了第十二届钓鱼节海钓大奖赛的启动仪式。三季度末,上岛游客12.5万人,旅游综合收入6880万元,同比增长38.2%。

以环境改造为重点的海岛养老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一是完成了中心区域500吨污水处理厂设计、立项和争取上级资金等前期工作,已经开工建设,年末可竣工使用。二是投资150万元完成了1.25公里农村公路网建设。三是完成了乌蟒岛渔港维修建设工程的申报工作。四是完成了:::岛四星级酒店的设计、立项等前期准备工作。五是加大了环境绿化美化工作力度,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四点一带”的绿化和330亩海防基干林建设任务,完成了全国优美乡镇的申报工作。六是加强了环卫和公路养护工作,充分发挥环境管理监察大队和华阳市政公司的作用,服务范围涵盖全乡各村屯,做到了环境卫生和公路养护的规范化管理。

和谐海岛建设扎实开展。一是启用了便民服务中心,为群众办事提供了方便、快捷、透明的服务。二是加强了医疗卫生工作。投资200万元对卫生院进行改扩建;强化了卫生院内部管理,协助县卫生局对卫生院班子进行了调整,打击了非法行医行为;建成了房身村便民诊所。三是整顿了外来

5 人员用工市场,打造良好的地区用工环境。召开了外来用工协调会,采取同中介人谈话、务工人员进岛登记等方式有效控制了黑中介的非法活动。目前,已签订合同2800份,签订率96.6%;参加工伤和商业保险2840人,参保率97.2%;调解劳资、民事纠纷133起,调解率93%。四是加大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召开了座谈会,制订了《:::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实施了每月综治工作例会制度,完成了外来人口信息录入及暂住证办理,开展了社会治安专项治理工作,社会治安形式明显好转。

回顾前9个月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由于缺少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力举措和实质性办法,三次产业结构先天不足的固疾一时难以攻克,靠天吃饭的局面仍没有改变。二是尽管海岛寻求新的经济增长极的政治条件、经济条件日渐完善成熟,但招商引资工作办法不多,仍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项目定位、包装等层次不够高,招商途径和渠道还需要进一步拓展。三是一些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社会不安定、不稳定隐患仍大量存在,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面临着较大压力,外来人口管理、安全生产、信访等工作仍需加大力度。

下步工作中,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初的既定思路、目标任务,针对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做好四项工作:

一、凭借定位升级之机,尽快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建设 规划

长山群岛旅游度假区随辽宁沿海经济带纳入国家战略, 是长海县千载难逢的机遇,也是:::岛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充分抓住这次战略定位升级的机会,坚持以科学的态度,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高起点规划,做到规划先行,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完善功能性基础设施规划,使:::岛的基础设施建设与全县的经济社会总体发展规划、功能布局相衔接,并据此确定重大项目,编制项目库,确保重大基础设施资源共享,避免重复建设。围绕大:::跨海大桥建设,加快解决影响和制约海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性、服务性设施瓶颈问题,基本形成以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四大基础网络为支撑的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适度超前的基础设施框架,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投资、发展和人居环境。

二、抓住有利契机,对支柱产业进行优化和调整 海水增养殖业作为海岛的支柱产业,其基础地位可能在 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是需要继续坚持的,但这并不排斥我们对它进行必要的优化和调整。尤其是应该看到,省委省政府对长山群岛国际旅游胜地、现代海洋牧场的功能定位这样一个有利契机,当打品种虾夷扇贝养殖又持续出现问题,单一养殖品种难以支撑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优化和调整海

7 水增养殖业势在必行。具体措施是从业内、业外两方面入手:

业内优化。适度压缩浮筏养殖规模,继续加快外海海域 开发步伐,增加底播增殖面积,提高底播珍品产量。加快养殖品种的改良和新品种的引进步伐,促进品种更新换代。控制网箱养鱼规模。继续抓好无公害产地建设。加大净海力度,对无证浮筏、私自乱打浮筏、侵占航道浮筏坚决予以清理,维护正常的用海秩序。

业外调整。制定扶助引导性政策,鼓励浮筏养殖业户向旅游业、服务业实行转产转业;鼓励水产品加工企业落户皮口加工园区,实施登陆作战;大力发展服务业,增加就业岗位;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旅游就业人口;继续加大海钓特色旅游项目的宣传和营销力度,举办好2009年大连长海国际钓鱼节海钓大奖赛;充分挖掘、整理和弘扬长山群岛渔俗文化,开发具有海岛特色的文化产品,通过网络营销、活动促销和媒体助推等方式,扩大地区影响力和知名度。

三、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实现经济发展新增长 把招商引资作为地区经济持续再发展的战略取向和根本出路,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以来,全乡招商引资没有取得大项目突破,分析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是投入人手不足,项目招商的方法单一,策划编制招商项目不专业,招商活动针对性不强,推进项目

8 力度不够等。为此,我们下一步工作中必须转变招商思路,改进招商方式,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人士来做,寻求专业团队进行合作。一是寻求专业策划团队,做好招商引资策划和统筹。与乡党委政府共同研究,制定招商策略,确定招商模式,选准目标定位,结合我乡实际,整合各项资源,挑选一批优势项目,搞好项目论证和包装,增强项目吸引力,提高引资成功率。二是委托专业招商团队进行招商。建立健全招商组织、决策、管理、激励等一系列运作机制,赋予团队相对独立的临机处置权,随时把握招商发展态势,优化选择,利用一切可能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取得招商的成功。三是加强对专业团队的领导和监管,协调规范优惠政策的执行与变通,综合评价专业团队的运作实绩,按绩兑现佣金和奖励,努力实现策划、招商团队一体化。

四、建立长效联动机制,确保地区长治久安

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为了达到长期稳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我们将继续坚持从健全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长效机制入手,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确保社会稳定。

落实好《:::乡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有针对性地开展集中整治活动,坚决防止各类命案和重特大案件的发生,坚决减少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事件发生,努力把:::乡建设成长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示范区。一是要强化外来人口服务与管理,成立外来务工人员服务与

9 管理中心,在各村建立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工作站,强化对流动人口的服务和管理。二是加大信访工作力度,建立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化解机制。整合矛盾调处部门,强化联动调处。积极开展信访法律援助,安排法律工作者参与信访工作,建立“信访接待、法律咨询、诉讼代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在全乡范围内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全面、准确、及时掌控社情民意,并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包案、责任分解、包案稳控、责任倒查,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隐患。三是全面强化治安重点防控体系建设,抓住重点隐患,压降命案,遏制刑案,增强对社会治安的控制能力。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和制止越界扑捞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包村包企责任制,实行安全生产月例会制度,健全乡、村、企三级安全生产工作网络,建立安全生产和制止越扑管理的长效机制。

扎实开展社会保障工作。积极做好低收入家庭专项救助工作,努力形成以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社会互帮为主要形式的新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

第12篇:村级党校建设报告

郝寨镇基层党校建设自查考评报告

郝寨镇在加强村级党建、发展村级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为了、发展村级党校倾注了大量心血,投入经费,为村级党校走上正常、健康发展轨道,作出了许多实质性举措。

一是抓班子、健全组织网络。各村都建立了以村党支书记为校长的党校机构。镇级党校充分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不定期到村进行指导,组建了以镇宣讲团成员和村干部为主体的、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24个村党校建立后,都成立了由村支书担任校长、副支书担任常务副校长、有关班子成员任委员的村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明确,分工合作。校务成员除了参加镇培训外,还积极在村党校上课。村班子成员调动的时候,及时调整村党校班子成员,做到组织上的保证。

二是抓规范、完善各项制度。我镇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地实际,制定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并做到规范上墙。同时要求各村按照教育内容和要求制订教育培训计划,建立起一套比较规范的考勤考核、资料归档管理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各村党校活动规范有序。各村的党校均按照市村级党校建设标准建立,课桌椅、电视机、图书、档案等设备齐全,教育培训做到事前有计划、事后有总结,去年24个基层党校共开展各类培训班累计达96次,培训总人数达5680人次。培训活动的正常开展,不但发挥了党校在教

1 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而且为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发挥了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与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三是抓技能培训示范、创新教学路子,提升整体水平。在村级党校的建设中,我镇十分注重示范党校培植,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如闫台村通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全村党员先动手开展环境整治等工作,同时动员群众参加到创建活动中来,成功的被评为南阳市文明村、省级生态村。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困难

1、个别村思想认识不到位认为抓经济收入是实质,搞党校工作是虚活。

2、有的村应付现象比较严重。事先缺少培训计划,实在没办法,只好办一期,平时放松型,年底突出性。

三、对策及建议

(一)强化阵地意识,夯实办学基础

党校是教育培训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任务,认识到党员干部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培训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而搞好教育培训,必须要有固定的教育阵地作保障。党校建设中坚持做到“四有”:即“思想上有位置,组织上有班子、工作上有路子,经济上给票子\"。

一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随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原来“一桌一椅办党校”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要使党校适应新形势,

2 提高教育培训档次,首先必须改善办学条件。

二是规范管理、完善党校制度。办好党校要有一套规范的教学管理体制。为了使县委党校教育规范有序,我们从制订计划、健全制度入手,党校校务委员会做到职责分明,教学计划、课程提纲、学习总结规范完整。我们还可以借鉴普通学校的办学模式,实行\"两则、两考、两评\"机制:\"两则\"即《学员守则》和《教师守则》;\"两考\"即学习考勤和结业考核;\"两评\"即学员评优和党校教师评选。

三是精配强将,保证教学质量。要真正提高党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离不开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我们在师资队伍建设上,首先,发挥名师优势,可以聘请担任镇党校老师进行客座讲课。其次,聘请县委、政府及人大党政干部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担任党校兼职教师。

(二)强化创新意识,拓宽办学思路

办学模式上实施“资源整合”:保证村党校有班子、有教师、有场所、有计划、有制度的前提下,将村民学校、民主法制学校干部培训机构整合到村党校,各培训机构教学设备和教师实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坚持从服务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需要出发,在服务于全村的各项中心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探索党校与各培训中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办学模式,以适应大规模培训干部和干部全员培训的需要。在教育形式上注重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除定期的理论培训、专题讲座、座谈讨论外,还可以组织举办一些参与

3 性较强的活动,如开展主题班会、观看电教片、专题调研、社会实践、外出参观等,创造生动活泼、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第13篇:党校学员调研报告分析

调研报告

————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和创新思考 2012年9月3日至28日,我有幸在中共大连市委党校参加了选调生培训班。在“一校两院”大讲堂的学习过程中,我对老师所讲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记忆深刻。下面结合我的工作实际,阐述一下我对社会管理的理解。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面对国内外新形势、新特点、新情况,解决当前社会管理中突出问题作出额的重要部署。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所指出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要确保这项战略任务落到实处、收到实效、必须坚持把它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突出在规律层面把握和解决社会管理问题。

一、社会管理面临的新挑战

1、社会管理理念滞后,与社会管理新要求不相适应。当前陈旧的社会管理理念严重制约着管理实践:重经济绩效、轻社会建设,与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强势群体、轻弱势民生,与公民追求公平正义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政府作用、轻多方参与,与新形势下社会治理的新要求不相适应;重社会事业、轻社会管理,与社会管理科学 化的新要求不相适应。 2.社会管理主体单一,与市场主体的多元性不相适应。传统的单一主体实施社会管理的模式与现代社会“多元共治”的社会治理模式格格不入。主要体现为:一是不适应社会成员的社会化现状。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成员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政府单一管理主体已经不能适应这种发展趋势。二是不适应社会阶层的分化趋势。社会阶层分化加剧,带来利益诉求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管理主体参与公共管理。三是不相适应社会组织的多元化特征。社会组织有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受制于政府单一管理主体治理模式的限制。 3.社会管理制度僵化,与利益诉求的多样性不相适应。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客观上要求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现行相对僵化的社会管理制度体系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一是城乡二元社会管理制度与公平社会保障和均等发展机会的要求不相适应。二是以业为主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相适应。三是以政府为主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与现代社会群体多样化需求不相适应。 4.社会管理手段落后,与社会矛盾的多发性不相适应。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叠加的特殊历史时期,矛盾呈现多发性,传统落后的社会管理手段已经无法适应新要求。一是与矛盾凸显期的形势不相适应。当前,社会各类矛盾凸显、冲突加剧,而且矛盾的不确定性因素致使靠单一的行政手段已经难以为继。二是与矛盾冲突的多样性不相适应。转型阶段社会矛盾类型多样,原因复杂,单一的行政手 段对矛盾冲突的多样性渐显无奈。三是与信息化时代的新挑战不相适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一个相对现实生活的网上虚拟社会已经形成,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5.社会管理网络不全,与社会领域的多面性不相适应。一是与形成高效联动管理机制的要求不相适应。目前政府部门之间的职责不清、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力、公众的积极性调动不够,不适应高效联动机制的要求。二是与加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现行流动人口管理实行的是公安系统单一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庞大流动人口群体的管理与服务要求。三是与完善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相适应。目前城市应急管理体系条块分离的现象依然存在,与形成灵敏有效的应急管理体系不适应。

二、推进社会管理的创新途径

1、健全社会管理机构,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

健全社会管理机构,既要加强党和政府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领导,也要完善社会管理的机构。这就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论证,成立领导社会建设和管理工作的社会管理机构,研究提出工作规划、政策和措施,承担社会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协调、督查和管理工作。加快社会管理法制建设,旨在在变目前有关社会管理的法制建设滞后的现状。

2、健全协调利益机制,畅通社情民意反馈渠道

健全协调利益机制,既要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诉求,以构建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为抓 手,加强社会矛盾源头治理,回应民诉,化解民怨,保障民安,惠及民利,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维护。政府应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调、疏导等方法,把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有机结合起来,根据矛盾冲突的不同阶段,形成排查调处、合理化解、督察督办、责任追究机制,化解矛盾纠纷。政府要拓宽、畅通社情民意的表达渠道,推行领导接待群众制度,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在社区服务中心设立信访、调解、综治等服务窗口和办公室,加强干部和群众的联系;重视社会舆情的汇集和分析,形成社情民意调研反馈机制,创设群众平等表达利益诉求的制度化平台。

3、穿心社会服务体制,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

创新社会服务体制,及政府承担其更多的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关注民生,发展社会事业,推进社会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建立人人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同时促进社会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分权化、专业化,满足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的多层次、多方面的普遍需求。更加注重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民生问题上,构建公共服务体系,基本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公共服务需求。大力推进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就业、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城乡、区域均衡、全民共享;辅助关爱弱势群体、困难人群,让底层群众享受更多的社会公共产品与公共自愿。建立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哦年各国政府生产功能的转

移、行政授权和契约外包、购买服务等多种新式,逐步从政府直接提供社会服务向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比重,调动企业、社会组织乃至公民提供公共服务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一些利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基本和社会力量投资公共服务业,鼓励各类单位之间开展公平竞争。

4、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 创新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就是要以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目标,坚持培育发展和监督管理并重,培育和促进包括各类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组织、中介机构、志愿者服务团体等在内的各种社会组织的发展壮大,发挥各类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中的积极作用,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的社会组织发展体系;依法监管社会组织活动,建立法制健全、管理规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社会组织管理体系。坚持社会管理的群众路线,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了解群众利益诉求,扩大群众的决策参与,并由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来检验社会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避免政策与制度在执行中发生偏差和变形。篇2:党校学习调研报告

关于采访我院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情况的调研报告

调研主题:大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

调研目的:通过对我院学生党员对党的十七大的学习情况的调研,了解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的想法,以及作为一个大学生党员对我国一些国情和党员思想、素质的看法。 调研对象:我院学生党员----同学

调研时间:2009年11月21日

为深入开展我校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增强学习效果,按照学校党委宣传部总体安排,在小组讨论过后,11月21日下午,我们到我院就学生党员学习十七大报告的情况进行了采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我们都很关心当代大学生党员的一些基本情况,考虑到这个原因,我们采访了学生党员---同学。 --同学是我院—系---级学生,自入校以来就一直担任团支书一职,努力搞好团内的建设工作。在他的组织领导下,他所在的团支部获得了“优秀团支部”的荣誉称号,他个人也获得了‘优秀团干’的称号。在大学的一年时间里,他不仅有良好的学习成绩,在其他方面也积极发展,综合素质提高迅速。通过不断的努力,--同学已经被发展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他的努力在同学中引起很大的反响,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在交流中,本组的同学首先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问了--同学这样一个问题:因为我是一个农村的孩子,所以我很想知道,作为学生党员,我们距离外界的生活并不是很近,根据你对党的十七大的思想的理解,请你谈谈你对我们国家农村发展现状的看法。

听到这个问题,--同学思考一番,并作出如下回答:通过我在网上关注的信息,了解到十六大以来的五年里,我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新的成就,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追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体现得尤为明显。我们作为学生党员,更应该从各方面去关注农村、农业、农民生活的情况,只是现在我们在学校里,没办法去做这些,不过我们

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农村做一下实践调研,对农村的各项事务做个统筹的了解。当前我们通过各种媒体报道也可了解到,现在农村的各项事业正在稳步推进,国家财政对农村给予了大力支持,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也把农村建设、农业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这些都说明我党一直在聚精会神地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党必将带领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局面。--如此的回答让我们都很惊讶,没想到他一个大学校园里的学生居然对农村的现状这么地了解,分析得这么透彻,我们组的成员都感到惭愧,自己对国家的现状的了解还不够不够,这也使我们深切地意识到作为积极分子,我们更应该多向--同学学习,力争做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

听了他这样精彩的回答之后,我们的另一个同学也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同学作为党员在大学中都做了哪些事迹以及他在大学这一年中都获得过哪些成绩。 --笑笑说:“其实我做的都是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或者说都可以做的到事。08年刚入学时,我作为新生代表讲话,向全院同学和老师抒发出了自己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憧憬,那时候我就把自己的大学生活策划的很丰富。入学前我就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除了学习之外,我们也应该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于是我进入了--学院学生会的外联部。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也进入了大学生艺术团主持人部和声乐部。去年年底,通过自己的努力,我获得了--大学第十一期学生干部培训‘优秀学员’的称号和--大学生艺术团声乐部‘优秀学生干部’。为了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在这一年中,我也主持过一些大型或小型的晚会及活动,比如说--学院新生文艺汇演、学校的校园歌手大赛初赛和决赛、光计学院的‘一二·九’歌会、我校粤语歌手大赛决赛等。”他还说:“要做一个优秀的当代大学生、一个优秀的学生党员,就要全面地发展,不能仅限于一个狭小的范围。我不仅主持这些节目,还积极地参与到表演的行列。比如我院新生文艺汇演时,我参与策划和表演音乐剧《凝聚每份爱》,后来还参加了校园小品大赛初赛和决赛,在我院大型文艺晚会中,我也参与表演了话剧《那些时光》、歌舞剧《印魂舞艺》。 在这些锻炼的过程中,我成长了许多,学到了很多东西,获得了不少的经验,同时也获得过一些小小的奖励。”

在他所喜爱的文艺工作上,--同学无疑是做得很出色的,与此同时,在学习上他也丝毫没有怠慢,曾获“学习优秀奖学金”二等奖和专项奖学金中的“校园文化建设奖” 。 此后我们还了解到,--参与的活动远不止这些,在拍摄----大学党委宣传部视频新闻栏目宣传片以及录制----大学视频新闻第一期的过程他都参与其中--同学讲述了他在大学一年生活中的部分事

迹,听得我们目瞪口呆,觉得他真的很优秀,我们真的应该向他看齐。无论在兴趣方面,还是在学习方面,他可以让自己忙而不乱,协调好每一份工作和学习上的冲突。他表示,我们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不仅仅就只是捧着书本嚼知识,我们要综合发展自己的能力,要给自己一个展示的舞台。我们要做好党的接班人,就要全面贯彻党的思想。他说:“我做这些只是想锻炼和展示自己的能力,给自己一个肯定。”而且他认为这对于一个党员来讲是很重演的,我们就是要从各方面来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合格的大学生党员。

在与--同学很激情的谈话中,我们还问他:你认为作为一个学生党员应该怎么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他讲:“胡锦涛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党的十七大,是一次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贯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团结、奋进的大会。通过平时看报纸、上网,特别是参加了以前党校的培训,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我认真学习了十七大的报告,学习了新党章,我还是觉得发展与创新是很重要的。发展与创新,一直是我党贯彻执行的路线。创新就是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也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同学认真地指出:“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将来才有能力为祖国作贡献。我们应该要珍惜在大学的时光,做一名优秀的大学生,为将来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一定不能在大学里虚度光阴,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我们还要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除了在学校学好课本上的知识外,还要积极地参加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加自己的才干和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和特长为社会为他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的 “三下乡”活动以及 “四进社区”活动都是很好的例子。这些实践活动引导大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农村,在实践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学习体会科学发展观。 在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完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中,首先就强调了要优先发展教育,国家实行的免费义务教育,使得很多农村的学子能够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大学里的助学贷款、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等资助解决了基本上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党和国家的政策,使得一个个农村的孩子能够有机会走进大学,接受教育。”

从--同学的谈话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这体现出了他作为一个党员的素质,也是党的先进性的一个表现。

为了不占用--同学过多的时间,我们的谈话便于此结束了。通过对--同学的采访,我们了解到很多东西,知道了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应该在哪些地方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知道作为大学生党员应该怎样扮演者自己的角色;做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将会更加努力地学习,争取早日成材,回报国家、回报社会!拥护我们的党,热爱我们的党,我们都热切期望通过党的考验,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走在时代前列,争做时代的先锋,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求真务实,这些都是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光荣,我们将付出全部的努力,把我们的责任做得更好。

学院:-----学院

专业:---- 小组成员:--- --- --- 2009年11月25日篇3: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

中共普宁市委党校

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

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

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 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

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

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

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

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

四、关于管理体制

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同时,还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2010年8月27日篇4: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

中共普宁市委党校

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

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

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

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

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

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

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

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

四、关于管理体制

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同时,还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第14篇:党校建设

中共中央党校是轮训培训党的高中级领导干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干部的最高学府,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阵地和党性锻炼的熔炉。党的十四大以来,一直到十六大召开以后,中央党校紧紧围绕落实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这一战略任务,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全面推进党校建设,教学、科研、行政、后勤等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编辑本段中央党校现状校长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同志兼任,常务副校长李景田,副校长陈宝生、孙庆聚、李书磊、张伯里。学校领导机构是校务委员会,下设马克思主义理论部、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政法、中共党史、党的建设、文史等八个教研部和国际战略研究所,并设有教务、科研、组织人事、行政后勤等职能部门。全校有工作人员1360多人,每学期在校学员1600人左右。中央党校还设有进修部、培训部、研究生院三个学员管理部门:进修部负责省部级、地厅级干部、县(市)委书记的轮训;培训部负责中青年后备干部以及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研究生院负责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党校系统师资。中央党校还设有中直机关分校、中央国家机关分校、部队分部、国资委分校,培训相应级别的干部。以2000年6月中共中央颁发《关于面向21世纪加强和改进党校工作的决定》和召开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为标志,编辑本段党校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央党校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中心,根据党中央提出的提高干部的理论素养、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等基本要求,建立了教学新布局。开设有“马列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科技”、“当代世界法制”、“当代世界军事和我国国防”、“当代世界和我国的民族与宗教”、“当代世界思潮”等课程,引导学员对国际国内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和讨论,并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增强党性的要求,开展党性党风教育。定期邀请中央领导和中央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以及各方面的专家来校作“形势、国情、政策”的报告。中央党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行“实事求是”的校训。教学中坚持自学为主、读原著为主和加强研讨的方法,坚持联系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深化理论学习的方法,坚持结合个人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促进主观世界改造的方法。中央党校的科研工作,以研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为重点,以调查研究为基础,努力结合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进行理论创新,为教学服务,为中央决策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根据中央决定,中央党校成立了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在围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批高质量的成果。从1995年起,中央党校先后有一大批优秀专著、论文、电视片等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和其它奖项。从“七五”至“十五”期间,承担100多项国家科研课题,充分发挥了党校作为思想理论阵地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肩负培养新世纪高中级领导干部的任务。地方党校结业证内芯

地方党校结业证内芯

中央党校十分重视信息化建设和校园基本建设

1999年9月1日中央党校校园网络和远程教学网络初步建成,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党校校长的胡锦涛同志出席开通仪式,并作了重要讲话。他指出,这是党校建设中的一件大事,将会有利地促进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希望继续努力把这件事情办好。中央党校将用三至五年时间进一步完善远程教学网络和计算机网络,努力加强党校信息化建设,逐步实现教学科研和办公管理手段现代化。自1994年以来,中央党校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其中包括新改建学员楼、综合楼、学员食堂等,大大改善了教学设施及生活条件。同时全校的绿化覆盖率已达80.7%,形成了“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优美的学习生活环境。近年来,年年被北京市和中直机关评为绿化先进单位。中央党校办有《学习时报》、《理论动态》、《理论前沿》、《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等编辑本段

报刊办有《思想理论内参》,设有图书出版社和音像出版社,图书馆藏书120余万册。还设有函授学院和成人教育学院。中央党校加强对全国地方党校的业务指导工作,推动了全国党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随着对外学术交流的扩大,许多国家的政党代表团、学术团体和著名学者到中央党校访问或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党校每年都安排学员、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考察进修,扩大了中央党校对外交往和国际影响。

近年来

中央党校选拔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充实到领导岗位,使领导班子的结构更趋合理。重点抓了中青年教师和学术骨干的培养工作,形成了以一批著名的老学者和部分中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科研队伍。全校现有教师近600人,其中教授168人,副教授159人,博士生导师70人,有4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中央党校是国家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博士授权点6个,硕士授权点14个。从1981年起,培养了博士生266人,硕士生1126人。

2009年停止招生

根据上级指示,北京市委党校成人教育学院开办的大专、本科学历教育,将于2009年停止招生,2009年为最后一个招生年度。关于党校大专、本科学历,中央、市委、市政府文件中均有明文规定,享受国民教育相应学历的待遇。北京地铁党校,2009年继续招收成人大学专科、本科班学员。学校利用周

六、周日业余时间办学,方便学员学习。

第15篇:党校发展建设情况报告

党校发展建设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党校(区行政学校)在XX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市委党校的关心指导下,一方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定发展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劲;一方面通过思想解放寻找加快发展的路径、创新加快发展的方法,以培养高素质党政领导干部为己任,以建设全省一流区县党校为目标,充分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力军作用,为提高XX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执政能力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基本情况

党校建于1954年,现占地面积42亩,现存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校园绿化面积超过50﹪。校内建筑主要有教学楼1100平方米,阶梯教室约550平方米、多媒体教室约350平方米、办公楼600平方米,另有食堂、餐厅500多平方米,平房宿舍、辅助用平房等1000多平方米。

二、工作情况

近年来,党校按照《党校工作条例》和省市党校工作会议精神要求,改革既有培训模式,拓宽办学途径,加快易地发展,确立了我校“三个中心”的目标定位,即:干部培训中心、理论宣传中心、工作研究中心。围绕这一目标定位,我们用“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来打造干部培训中心(党政干部公务员培训轮训、党员干部学历素质教育、各类人员专业岗位业务技能培训);用“三个平台”的理论宣讲来打造理论宣传中心(党校系统理论培训、基层理论宣讲辅导、网络媒体教育宣传);用“三个层面”的课题研究来打造工作研究中心(教学研究

课题、区情调研课题、理论科研课题)。

1、拓宽主渠道,推动干部教育培训的大规模。

近年来,我校一直坚持解放思想,树立大教育、大培训理念,强化主体办学,巩固学历教育,拓展联合办学,形成了“三位一体”的办学格局,实现了新一轮干部教育培训的分层次、分类别、分批次、全覆盖,每年的教育培训量达3万人次即:领导干部培训每年10期左右1000多人次;公务员培训3000多人次;党员干部学历素质教育三个层次(研究生、本科、大专)、三个专业(经管、法律、社区)、三个类型(党校函授、成人自考、网络教育),在籍学员1000余人,教育规模、教育层次、教育类型创历史之最;各类人员专业岗位业务技能培训每年1万多人次;理论教育宣传每年5000多人次;网络平台教育每年1万多人次,党校的主渠道地位充分体现。

2、筑牢主阵地,推动教学水平提升的大幅度

党校作为大规模教育培训干部的主阵地,我们针对干部教育培训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结合区级党校的培训特点、地域优势、区情需要,分别围绕党校教育规律、干部成长规律和区域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多个层面提高党校的教学水平。具体采用三种方式:一是专题培训,即先后对从事经济工作的领导干部、城建工作的领导干部、农村工作的领导干部、分管教育、社保、医疗等社会事务的领导干部举办了招商引资、城市建设与管理、现代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社会事业等多期专题培训班。二是党性锻炼,即在各个培训班中开展旁听法庭庭审、辩论比赛、军事训练、拓展训练、重走朱毛挑粮小道等各项教学活动,提升学员党性修养。三是现场教学,即利用党校建立的“党性锻炼现场教学基地”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我校多名教师先后获得省市党校 “优秀教学管理工作者”,“教学先进个人”“课题调

研先进个人”称号。

3、造就主力军,推动党校教育事业的大发展

党校干部教育培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的保持,必须大兴学习之风、大兴调研(科研)之风、大兴服务之风,造就一支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用最新理论成果指导工作实践的主力军,必须造就一支风气正、水平高、能力强的执政者之师队伍。围绕这一目标,我们具体利用好三个平台:一是党校系统理论培训平台,每年我校组织教师赴省、市党校进行专题师资班学习10多人次,鼓励教师参加在职研究生学习,组织教师聆听省市党校教授现场授课20多场。二是基层理论宣讲平台,先后对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创先争优等课题下发授课菜单,与社区联合举办先锋学堂,每年赴基层宣讲50多场听课人数5000多人次;在XX报开设理论视角,一年发表文章58篇;完成区级调研课题10多个,省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10多篇。三是网络媒体教育宣传平台,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党校网站和党员网大进行网络教育,每年的点击量超过10000人次。近三年来,党校教职工获得省、市、区以上表彰25人次,党校获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表彰;学校党建工作、作风建设工作等连续三年获得区委区政府和区级机关工委表彰。

三、意见与建议

1、党校工作的一体性要求中央、省市党校能对基层党校提供指导,各级党校都是各级党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这一工作的共性要求上级党校能加强对基层党校的业务指导和工作帮助。建议上级党校一方面能加大对基层党校师资力量培养,多开展师资培训、教学研讨活动;另一方面,加强与区县党校的交流,基

层有大量调研的实践素材和经验,需要上级党校的理论指导来提炼和推广。

2、党校地位的特殊性需要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视,党校既是各级党委的重要部门又是事业单位。然而基层党校开展工作的经费地方党委政府长期投入不足,在函授办学期间,党校还可以通过学历教育获得资金补助,在学历教育结束后,正常的办公经费、调研经费、教学设备更新维护等各项开支都需要地方党委拨付资金。

3、党校工作人员的复杂性需要各级政府和上级党校的关心。党校工作人员中既有参照公务员管理的行政人员,又有教师身份的教学人员,尤其是基层党校的工作人员往往身兼行政和教学工作,《党校工作条例》中规定的“党校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有关教师的各种待遇”在基层党委政府中也得不到落实,在公务员阳关工资,教师绩效工资后,基层党校教师身份的工作人员地位十分尴尬,同工不同酬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建议中央党校能统一出台针对党校工作人员的身份、待遇文件,各级党委政府按文件执行。

4、党校教学的工作的主体性需要上级党校指导与关心。科研、调研、培训都离不开党校的教学工作者,建议能设立科研、调研、师资培训等专项资金帮助帮扶基层党校教师开展工作。

第16篇: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提供一篇调研报告范文,作为参考!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整理文章:好范文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整理文章由编辑:xiexiebang.com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17篇: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专题的目的、熟悉内容、把握政策。明确目的:就是教师每个专题通过讲授,需要给学员传授那些知识,理论上要掌握那些知识,联系实际要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达到什目的。熟悉内容:要求教师全面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尤其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了解省情、区情以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了解最新的相关的学术新思潮和新观点。如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专题,教师必须了解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xx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相关会议精神,了解我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把握政策: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来自地第一线工作岗位,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最基层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准确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精神实质,并且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了解学员教育者要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必须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对象的需求来设计专题的内容以便因材施教,这是进行专题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以人为本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也是县级党校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按需施教就是要了解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实践经验、能力需求,把握各类学员认识发展的不同规律,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及学习需求,了解学员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三)搞好调研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专题课的特点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可操作性强,且教学内容要求有一定的科研含量。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专题内容进行理性思考,“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县级党校专题课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科研积累作基础和支撑,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把基本理论与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尤其研究学员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和来自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基本理论、相关政策、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典型事例、数据。收集的材料经过加工做到:新、全、精、准。

(四)归纳观点专题课要突出理论性和思想性,必须要有理论做支撑突出鲜明的理论观点,一节成功的专题课教师要有自己的观点,至少有一到两个有一定科研含量的闪光点,这也正是学员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养成探索、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深刻挖掘专题有关问题的思想内涵,提出新问题、总结新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这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需要从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中科学提炼主旨,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一系列有真知灼见的鲜明的观点和结论。概括出的观点和结论。首先,观点要正确,不能有杂音。其次,观点要新,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再次,提出的观点要有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所谓理论高度就是提出的观点要高屋建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所谓理论深度就是要揭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五)编写教案撰写教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应在调研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按一定逻辑顺序,将材料、观点组织起来,形成系统教案。教案要求: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围绕主题:专题课随意性大,所讲的问题不能离题,避免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突出重点:突出理论当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突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突出学员关注的、在本职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疑点问题。结构合理:一节专题课时间有限,所讲的问题不能多,能用一个标题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再列第二个标题,一般专题课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分析问题要具体要透彻;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把握好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详略得当。逻辑严谨:做到标题层次之间逻辑严密、每个问题和观点都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

三、课堂讲授

讲授是专题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讲好专题课的关键。专题课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门高度的艺术,有的教师理论功底很深,知识面也很广,但不重视教学中的某些具体环节,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降低了教学的艺术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联系实际,处理好学习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又一原则。要求县级党校整个教学面向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和学员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教学方法上讲就是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学和用的关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学员的认识过程经历两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是形成理性认识并能动的指导实践,其意义更为重大。专题教学要针对学员普遍关心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抓住带有倾向性的本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理论剖析,用高度的理论来分析活生生的现实。教师应促使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掌握知识,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员用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延伸到其它课程和社会实践中去,经过尝试,我校在乡科班和中青班开设调查报告的写作课程,并由组织部门牵头,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时间组织学员走出去,充分发挥学员的科研优势,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写出有一定分量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在班级交流,并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编辑成一期《学员论坛》。

(二)讲授系统,处理系统讲授与重点讲授的关系。县级党校学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求教师在专题教学过程中注重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必须处理好系统讲授与重点讲授的关系。就是在系统讲授中突出重点,用重点讲授支撑系统内容。所谓系统讲授通俗讲就是针对专题中某一问题,理清楚它的发展脉络,即“拉一条线”;所谓重点讲授,通俗讲就是对专题中重点问题,即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全面分析即“铺一个面”。例如讲授xxxx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必须理一条“线”,理清毛泽东思想、等小平理论、xxxx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把xxxx重要思想作为一个“面”进行重点讲授,使其从理论的内涵上有连贯性。

(三)讲求艺术,把握好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求语言精练、高度概括、生动形象。教师在语言表述中注意要讲“短句”,句子冗长学员听起来费劲且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讲授某一概念或原理,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应将这段话高度概括抽出其“筋骨”,分解成一个个“短句”,再按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完整的概念或原理。生动形象,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课堂讲授的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学环节组织的高度的计划性。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问题和一个个环节组成,每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每个环节如何过渡;什么时候启发学员思考,什么时候展示板书和图表,都应提前设计好,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这都是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四)板书新颖,讲究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随着党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了传统的粉笔板书,已普遍进入县级党校课堂,各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课件融知识、趣味于一体,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的鲜活生动的气氛。但在讲究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下工夫不够,但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上过分追求形式,造成华而不实。要讲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板书要做到:规范、文字简练、层次分明。充分运用文字、图表、历史图片、音响、动画综合再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且突出实用性。

四、组织讨论

县级党校教学改革的中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深化县级党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县级党校应立足现实,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既要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又要对国民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借鉴其有效成分,以形成行之有效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以致用是增强县级党校主体班专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专题课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学员讲坛”,教师讲授两小时,组织学员半小时讨论,讨论是解决学员在理论上的某些分歧和疑惑、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困惑问题,通过讨论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工作。首先要求教师拟订讨论提纲,把拟订讨论提纲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讨论的主题主要根据专题内容,将理论的重点与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相结合,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着重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其次,教师要有总结性的观点,对讨论中学员可能提到的问题作出充分的估计,有针对性地准备,总结的观点要使学员满意。实践证明,专题课有计划的组织学员讨论,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同时党校的讲台向学员开放,使教师和学员各自发挥理论和实践优势,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总之,上好专题课是县级党校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要求教师准确把握专题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研究和探索专题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专题课教学的质量。

第18篇: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调研报告

关于推进普宁市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调研

中共普宁市委党校

普宁市委党校地处大南山镇镇区、大南山北麓,西靠三坑水库,东临揭神公路,山明水秀,交通方便,环境幽静,空气清新,是党员干部集中培训的幽静场所,更是办学育人的理想之地。特别是1997年普宁市委、市政府斥资2000万元对党校进行全面改建之后,校园面貌更是焕然一新。目前,我校占地面积近60亩,拥有崭新的教学大楼、礼堂、行政办公楼各1座和学员宿舍5座,以及食堂、自来水塔和校内篮球场等配套设施,总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能容纳800人同时来校学、住、吃。每个学员宿舍全部配套有卫生间、电风扇,部分学员宿舍配有空调,宿舍区各楼层配有公用饮水设施,住宿条件较为优越。而且,图书馆、电视室、电化教学室、打印室以及函授分站资料档案室、保密室、教材库等设施基本配套齐全。校园苍松翠柏、如茵绿草更是与崭新的建筑物相映成趣,环境优美。

普宁市委党校办学几十年来,在普宁市(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市(县)政府重视支持下,在广东省委党校和揭阳市委党校的关怀指导下,办学条件大为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声誉日隆。根据省委组织部的通知要求,应揭阳市委组织部近期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专题调研的需要,现将我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开展干部培训的基本情况

按照中央和省委大规模培训干部的部署和要求,2008年以来,我校总共举办培训班36期,参加培训人员达4382人次,详细情况如下:2006年举办5期,516人次受训;2007年举办13期,1632人次受训;2008年举办10期,1349人次受训;2009年举办19期,2109人次受训,2010年举办8期,1015人受训。今年以来,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进展情况主要体现在:一是7月份举

办科级和农村(社区)党支部书记培训班4期,学员约700人,主要学习“中央一号”文件,探索新时期如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二是市委组织部、党校协商提出培训方案,将于9月6日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并拟于10月至11月,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题,分期分批集中培训全市副科级干部,准备外请我市各行业专家或部门领导前来党校授课,课程设臵、培训方式与围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大规模培训干部的要求相接轨。

二、关于办学体制改革

目前,普宁市委党校办学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存在多头管理,既不能垂直于上一级党校,又不完全归于地方党政,体制不顺,难以形成资源整合。按照省委2006年提出的县级党校要着力转变办学思路,改变办学模式,逐步向管理和服务型转变,并且于2007年挂牌为揭阳市委党校的分校,这是一个重大变革。但几年来,揭阳党校对普宁分校在人财物上的支持力度不够,存在“空挂”局面,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配套的专业布局和学科优势。主要原因是普宁县域经济还欠发达,经费严重不足。普宁市委党校目前的教师待遇很难引进和留住优秀师资,虽然普宁党校教师队伍以中青年为骨干,但师资新生力量不强,自从1998年以来就没有高等院校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来校任教。鉴于这种状况,县级党校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调整原有办学思路和办学模式,集中精力把县级党校能够办好的事情办好。县级党校的教学要由过去主要靠自己的教师承担,向主要靠外聘专家、学者和有实践经验的领导干部实施教学的方式转变。现有教师不胜任教学工作的,可以改做后勤管理等工作,坚决不能上讲台。要逐步由教学主导型向管理服务主导型党校的方向转变,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教学的组织管理和后勤保障上。

三、关于运行机制

我校了解干部的学习培训需求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一是摸情况、拟计划。市委组织部到各市直单位和乡镇场街道

了解干部学习培训需求情况,然后与党校交流,拟定干部培训计划。

二是广言路、备好课。按照各班特点要求开设课程,教师从网络、媒体收集相关知识和材料,新开设课程采取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试讲等形式,为上好每一堂专题课集思广益,认真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勤参观、取真经。定期组织教师到揭阳市各兄弟县党校参观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拓宽教师的视野。

四是搞调研、贴实际。组织教师到乡镇、农村和市直单位调研,了解干部的培训需求,把普宁的热点、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力求理论紧密联系实际。

五是借脑袋、提水平。聘请各行业专家或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部门领导前来授课,从而提高培训班的授课水平和影响力。

干部培训需求调研结果的运用,主要通过互动式教学让学员现身说法,教师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分组讨论,与学员个别座谈,每次培训结束要求学员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文章,并填写教师评课反馈意见表等等,增强教学效果。

四、关于管理体制

我市2008年以来的干部培训经费累计是75万元。由于普宁是一个经济弱县、财政穷县,在仅靠财政拨款而致使培训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我校只能千方百计谋求其他经费来源补充,主要有:一是向学员所在单位收取一点;二是盘活党校闲臵资源,利用培训间歇时间,为社会提供场地办班,收取一点租金;三是从函授办班经费补充一点。通过这些渠道,确保每期培训班能顺利举办和学校运转正常。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28人,专职教师11人,其中具备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9人。在职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10人,学历、职称层次与同级党校相比较高,人员力量能较好适应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也基本能适应一些较高层级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需要。

五、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一些问题,对加强干部培训和使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改革创新等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一)树立“大培训、大教育”理念。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高等教育、成人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干部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大教育、大培训”格局逐步形成。目前,除党校外,部门和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中心遍地开花,许多高校利用某些专业优势,也加入到干部培训中来。激烈竞争使本已困难的县级党校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作为基层干部培训主渠道、主阵地的县级党校,必须重新思考和寻求新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路,方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为此,县级党校必须做到:一是规划培训班次设臵。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级别、不同工作性质的干部特点,结合需求确定不同的培训班次,进行各类专题培训,增强培训针对性、实用性。二是创新培训内容。要探索建立“培训课题库”,开发一批培训专题,走“菜单式选课”的路子,突出个性化要求,引导干部自主选学。三是改进培训方式。要充分运用多媒体等培训手段,加大现场式、案例式、体验式在教学工作中的份量,增强培训的效果和吸引力。

(二)强化干部培训的宏观管理。加强干部培训机构、管理部门和干部所在单位的协调,增强培训计划的科学性。一是整合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应撤消县级部门或系统创办的干部教育培训机构,将所有干部培训工作交由县级党校独家完成,形成统一的干部培训教育机构,解决多头培训、重复培训的问题。二是建立开放式的教师人才库。县级党校应着力建设好兼职教师队伍,特别要重视选聘实践经验丰富的党政领导干部、专业技术骨干等担任兼职教师,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三是健全教师知识更新机制。继续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特别是省、市党校应摒弃“门户之见”,一些重大或有创意的课题应及时组织县级党校教师前往观摩学习。同时,还

要通过各种途径盘活“存量”,如停办各种函授班次,为专职教师提供充裕的学习培训及到乡镇挂职锻炼机会,县级党校专职教师应纳入公务员管理系列,既可充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又能确保党校管理层后继有人。

(三)完善干部培训激励约束制度。应进一步健全干部培训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干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是完善干部教育培训考核制度。组织人事部门要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作为干部评选先进、年度考核和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凡培训不合格不过关的干部一律不评先、不推荐、不考察、不任用;对违反培训纪律的干部,严格追究其责任,并视其情节轻重,进行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真正对受培训干部形成有效的约束力。二是建立干部学习档案制度。党校要建立党员干部在校学习培训档案,将干部在校考勤情况、学习表现、考试成绩等如实记录在案、整理成档,在培训班结束后及时交一份给组织人事部门备案。

(四)创新干部培训经费投入机制。经费投入不足,是多年来严重影响县级党校教育培训发展的“瓶颈”。县级党校教育事业要取得更大的发展,必须破解这一难题,建立新的投入机制,确保经费落实到位。要把县级党校建设和培训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款专用,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步增加。采取政府投入为主、党费增加支出、多渠道投入的筹集资金方式,作为县级党校教学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长效经费投入机制,切实加大投入力度,特别要确保教师调研、进修和配套建设的经费足额到位,推动县级党校有序高效地开展各种教育培训活动。另外,还要设立党校科研项目专项经费,促进教师争推精品课、特色课。

2010年8月27日

第19篇: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专题的目的、熟悉内容、把握政策。明确目的:就是教师每个专题通过讲授,需要给学员传授那些知识,理论上要掌握那些知识,联系实际要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达到什目的。熟悉内容:要求教师全面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尤其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了解省情、区情以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了解最新的相关的学术新思潮和新观点。如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专题,教师必须了解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xx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相关会议精神,了解我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把握政策: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来自地第一线工作岗位,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最基层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准确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精神实质,并且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思路和对策。

第20篇: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党校专题课教学调研报告

专题课是县级党校主体班教学的主要形式,党校专题课是针对某一方面的理论及实践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分析综合、提炼加工后,通过理性思维形成理论联系实际、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内容体系。

专题课教学内容的时效性、教学对象的针对性都比较强,并且科研含量高,讲授难度大。上好专题课是提高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的关键,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科学选题

选题能力也是教师要强化的基本功之一,精心选择有意义的专题题目是能否上好专题课的先决条件。

(一)选题要注重实践性。实践性是专题课最显著的特点,脱离实际对社会实践不具有指导作用的专题课没有任何价值。所选的题目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把握县级党校教学对象是乡科级领导干部,遵循服务现实,增强指导意义这一原则。首先,选题要突出两大主题:一是突出重大理论问题,二是突出现实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其次,实现三个结合:教师选题必须把对重大理论问题与现实的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展壮大我市集体经济问题。

(二)选题要有新意。专题课时效性较强,所选题目内容要新,需要教师熟练掌握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把握国家的发展形势,了解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和各项改革措施和政策,从干部及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中选题目,如农村合作医疗问题等。既便是老问题如党性修养等也要求要独到,从不同的角度讲出新意。

(三)选题要找准切入点。教师要关注中央会议精神,了解国家各项改革方针政策的颁布及贯彻落实到基层后的效果和产生的相关问题,着重从县(市)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中选择题目。如税费改革后化解乡村两级问题债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健全和完善我市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问题等。

(四)选题要有比较优势。教师要选择有研究基础、专业教学特长、以前讲过的对自己来说较为得心应手的熟悉的内容,使其转化为教学专题,最好是把自己的科研课题转化为教学专题。

(五)选题不宜过大。县级党校专题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专题范围过大,内容空洞,缺乏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选题要专,题目不宜过大,切忌宽泛和空洞。范围过大,面面俱到,由此会造成一则时间不容许,二则重点不突出。

二、精心备课

备课是讲课的先决条件,课堂讲授的水平从根本上取决于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备课是否充分,对讲授效果影响极大,要讲好课必须充分准备,无论是新课、老课、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必须认真备课,备课中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吃透教材吃透教材就要求教师明确教学专题的目的、熟悉内容、把握政策。明确目的:就是教师每个专题通过讲授,需要给学员传授那些知识,理论上要掌握那些知识,联系实际要解决哪些问题,培养什么能力,达到什目的。熟悉内容:要求教师全面领会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政策,尤其最新的中央会议精神;必须了解省情、区情以及当地党委和政府的工作思路;了解最新的相关的学术新思潮和新观点。如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关专题,教师必须了解七个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熟悉十五届三中全会及其以来的有关三农问题的相关会议精神,了解我区农村改革发展的现状。把握政策:县级党校主体班学员来自地第一线工作岗位,是党的方针、政策在最基层的贯彻执行者,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准确把握党的有关方针政策及精神实质,并且要提出切实可行的贯彻执行的思路和对策。

(二)了解学员教育者要有效进行教育活动,必须熟悉自己的教育对象,根据对象的需求来设计专题的内容以便因材施教,这是进行专题教学的基础和关键。>明确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以人为本,按需施教。以人为本与按需施教相结合也是县级党校教学的一项基本原则,按需施教就是要了解不同班次学员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实践经验、能力需求,把握各类学员认识发展的不同规律,针对学员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及学习需求,了解学员想听什么,想知道什么,有针对性的选择教学内容,使自己的教学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三)搞好调研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是党校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教专题课的特点之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可操作性强,且教学内容要求有一定的科研含量。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对专题内容进行理性思考,“科研做,成果进课堂”,教学科研一体化是县级党校专题课教学的必由之路。教师必须有扎实的科研积累作基础和支撑,对教学内容进行研究,把基本理论与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问题紧密结合起来,尤其研究学员普遍存在的认识问题和来自实践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到农村、社区、企业等基层,搜集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基本理论、相关政策、各种不同理论观点、典型事例、数据。收集的材料经过加工做到:新、全、精、准。

(四)归纳观点专题课要突出理论性和思想性,必须要有理论做支撑突出鲜明的理论观点,一节成功的专题课教师要有自己的观点,至少有一到两个有一定科研含量的闪光点,这也正是学员所关注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养成探索、观察、分析和思考问题的习惯,深刻挖掘专题有关问题的思想内涵,提出新问题、总结新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这是一个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需要从详细的第一手资料中科学提炼主旨,总结规律性的东西,形成一系列有真知灼见的鲜明的观点和结论。概括出的观点和结论。首先,观点要正确,不能有杂音。其次,观点要新,具有时代特征,能够反映最新科研成果。再次,提出的观点要有理论高度和理论深度所谓理论高度就是提出的观点要高屋建瓴、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所谓理论深度就是要揭示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五)编写教案撰写教案是搞好课堂教学的前提,教师应在调研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按一定逻辑顺序,将材料、观点组织起来,形成系统教案。教案要求:围绕主题、突出重点、结构合理、逻辑严谨。围绕主题:专题课随意性大,所讲的问题不能离题,避免避重就轻,避难就易。突出重点:突出理论当中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突出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必须要研究和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突出学员关注的、在本职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难点、疑点问题。结构合理:一节专题课时间有限,所讲的问题不能多,能用一个标题说明问题的,就不要再列第二个标题,一般专题课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问题要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分析问题要具体要透彻;解决问题的办法要实际要具有可操作性,并且把握好各部分的比例关系,详略得当。逻辑严谨:做到标题层次之间逻辑严密、每个问题和观点都要经过严密的逻辑论证。

三、课堂讲授

讲授是专题课教学的主要方式,也是讲好专题课的关键。专题课教学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门高度的艺术,有的教师理论功底很深,知识面也很广,但不重视教学中的某些具体环节,忽略了一些细节问题,降低了教学的艺术性,影响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为此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联系实际,处理好学习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关系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应当遵循的又一原则。要求县级党校整个教学面向实际,做到有的放矢。教师和学员要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从教学方法上讲就是联系学员的思想实际和工作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学和用的关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学员的认识过程经历两次飞跃,而第二次飞跃是形成理性认识并能动的指导实践,其意义更为重大。专题教学要针对学员普遍关心的与讲授内容相关的社会热点和难点问,抓住带有倾向性的本质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符合实际的理论剖析,用高度的理论来分析活生生的现实。教师应促使学员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掌握知识,把学习理论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学员用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当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实问题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延伸到其它课程和社会实践中去,经过尝试,我校在乡科班和中青班开设调查报告的写作课程,并由组织部门牵头,在理论课程结束后安排一周时间组织学员走出去,充分发挥学员的科研优势,开展社会调研活动,加强对现实问题的研究,写出有一定分量和参考价值的调查报告,在班级交流,并选出优秀的调查报告编辑成一期《学员论坛》。

(二)讲授系统,处理系统讲授与重点讲授的关系。县级党校学员文化水平相对较低,要求教师在专题教学过程中注重所传授知识的系统性,同时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必须处理好系统讲授与重点讲授的关系。就是在系统讲授中突出重点,用重点讲授支撑系统内容。所谓系统讲授通俗讲就是针对专题中某一问题,理清楚它的发展脉络,即“拉一条线”;所谓重点讲授,通俗讲就是对专题中重点问题,即理论的核心和关键部分,全面分析即“铺一个面”。例如讲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必须理一条“线”,理清毛泽东思想、等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发展过程,同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一个“面”进行重点讲授,使其从理论的内涵上有连贯性。

(三)讲求艺术,把握好教学语言和教学环节课堂讲授的艺术性首先表现为教师的语言表达,要求语言精练、高度概括、生动形象。教师在语言表述中注意要讲“短句”,句子冗长学员听起来费劲且不容易理解和记忆。例如,讲授某一概念或原理,避免照本宣科,教师应将这段话高度概括抽出其“筋骨”,分解成一个个“短句”,再按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完整的概念或原理。生动形象,就是要求教师要善于运用语言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把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课堂讲授的艺术性还表现在教学环节组织的高度的计划性。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问题和一个个环节组成,每个问题先讲什么、后讲什;每个环节如何过渡;什么时候启发学员思考,什么时候展示板书和图表,都应提前设计好,使整个教学过程环环相扣有条不紊,这都是教学设计的艺术性。

(四)板书新颖,讲究审美性与实用性相结合随着党校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代替了传统的粉笔板书,已普遍进入县级党校课堂,各种图文并茂的教学融知识、趣味于一体,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的鲜活生动的气氛。但在讲究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内容的实用性,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对教学内容下工夫不够,但在多媒体制作上过分追求形式,造成华而不实。要讲求内容与形式相统一,板书要做到:规范、文字简练、层次分明。充分运用文字、图表、历史图片、音响、动画综合再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具有审美性与可读性,且突出实用性。

四、组织讨论

县级党校教学改革的中心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的方式方法是深化县级党校教学改革要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县级党校应立足现实,从本地实际出发创新教学方法,既要遵循成人教育的规律,又要对国民教育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应借鉴其有效成分,以形成行之有效的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相长、学学相长、学以致用是增强县级党校主体班专题教学的实效性的有效方法。在专题课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开展“学员讲坛”,教师讲授两小时,组织学员半小时讨论,讨论是解决学员在理论上的某些分歧和疑惑、实践工作中的一些困惑问题,通过讨论达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促进工作。首先要求教师拟订讨论提纲,把拟订讨论提纲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讨论的主题主要根据专题内容,将理论的重点与社会实践中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相结合,围绕县域经济的发展,着重用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其次,教师要有总结性的观点,对讨论中学员可能提到的问题作出充分的估计,有针对性地准备,总结的观点要使学员满意。实践证明,专题课有计划的组织学员讨论,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同时党校的讲台向学员开放,使教师和学员各自发挥理论和实践优势,调动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相长、学学相长。

总之,上好专题课是县级党校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要求教师准确把握专题课教学的特点、规律,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不断研究和探索专题课的教学方法,提高专题课教学的质量。

《党校建设 调研报告.doc》
党校建设 调研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