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2020-03-02 22:36:5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1.瞽宗是当时贵族子弟学习礼乐的学校。P15

2.西周的学校系统?

设在王都的小学、大学总称为国学;

设在王都的郊外六乡行政区的地方学校:家塾、党乡、州序、乡校,总称为乡学。乡学实行定期的考察和推荐P20

3.重视教育的作用(孔子的教育思想)

A. 孔子认为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立国治国的三大要素之一,要建立在经

济发展的基础上:先富后教(庶、富、教)

B. 主张实行利民的德政(教育作为施政的基本手段)

C. 教育与法律的关系:教育感化人,同于法,优于法——道德信念P30

D. 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信相近也,习相远也;因材施教;有教无类

4.以“六艺”为教学内容:《诗》、《书》、《礼》、《乐》、《易》、《春秋》P34

5.总结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A. 学、思、行相结合

B. 启发诱导

C. 因材施教

D. 好学与实事求是的态度P36

6.教育目的(墨翟)培养“兼士”、“贤士[“博乎道术”、“辩护言谈”“厚乎德行”]P61

7.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孟子):人伦就是人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孝、悌、仁、义、理、智、信]P68

8.孟子、荀子在教育作用上的异同?

A. 都重视教育的社会作用,和对人性的作用,都把树立社会道德观念当作教育的根本任务,且都不同程度地陷入先验论的窠臼,但他们的研究又无疑比“信相近”的笼统认识要细密充分得多。

B. 孟子:性本善;荀子:性本恶

在人性向善的方法上,孟子主张通过教化,扶植和培养善的萌芽,使善得以发扬光大;荀子主张通过教化,限制恶的趋势,使人性之恶向善转化。孟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发展本性;荀子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改造本性。此分歧严格说来并无实质差异,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C. 孟子着重论述了社会道德观念的合理性和实施教育的可能性;荀子力图说明树立道

德观念和实施教育的必要性。实际上都是从不同角度突出了教育的作用,也是习相远认识的丰富和发展,从而启迪了后世教育家对有关问题的探讨。P69

9.《大学》教育目标:“三纲领”

A.明明德:指把人天生的善性——“明德”发扬光大,这是每个人学做人的第一步。

B.亲民(新民):推己及人,是人们去其“旧染之污”,也臻于善的境界。

C.止于至善(终极目标):每个人都应在其不同身份时做到尽善尽美。P91

10.《学记》教育教学

(1)原则:a.预防性原则,及时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学习观摩原则

B.长善救失原则

C.启发诱导原则

D.藏息相辅原则(既有有计划的正课学习,又有课外活动和自习,有张有弛,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

(2)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P97

11.秦统一文字:书同文[小篆]

12.汉朝的文教政策P105:

A.汉初推崇“黄老之学”

a.秦二世而亡(治国指导思想未因时而变[重法])

b.为恢复发展社会经济和人民渴望从战争中摆脱出来过安定的生活[修生养息]B.放弃黄老而尊儒

a.周边国家侵扰,诸侯国家壮大,为巩固大一统

b.儒学主张用‘礼’来调节人民关系,缓和了阶级矛盾,巩固统治 13.太学:

1元朔五年(前124)○,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博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

式成立。

2太学的基本特点:A.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官吏○

B.御定统一教材

C.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D.建立了正确的考试制度

F.“学而优则仕”制度化P109 14.鸿都门学和官邸学:

1鸿都门学:鸿都门学创办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因校址位于洛阳的鸿都

门而得名。鸿都门学在性质上属于一种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

2官邸学:a.以宫人为教育对象宫廷学校○

b.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学校P110

15.王充的 唯物主义思想:天道自然;万物自生,万物一元;人死神灭,今胜于古P122 16.两晋时期的官学

1太学P131 ○

2国子学咸宁二年晋武帝下令立国子学;咸宁四年确定了国官制度。 ○

17.发展科举(隋朝时期)

A.隋文帝废九品中正制,恢复察举制并进行制度改革,逐步形成以文化才能为选拔标准的科举考试制度。

B.把官学培养人才的制度与科举考试制度衔接起来,开皇七年“制诸州岁贡三人”,这标志着察举制向科举制度转变的开始。

C.隋炀帝大业二年秋七月“始建进士科”,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形成。P158 18.中央官学(隋唐):

A.隋代中央官学始称国子寺,独立后改称为国子学,大业三年又改为国子监。

B.国子监既成为中央政府教育行政机构,又是国家最高学府[培养国家所用的统治人才]P161

19.论师道(韩愈的教育思想)《师说》是韩愈论师道的重要教育论著A.“学者必有师”

B.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基本任务C.以“道”为求师的标准D.提倡“相师”,确定民主性的师生关系P193 20.地方官学(宋朝)

1宋朝地方学校仅有两级:州学/府学;县学 ○

2宋立国之初,便陆续建立地方官学,统治者对已设学校态度积极,表现为:○

α赐书β赐学田,对地方官学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3宋朝地方官学的大发展开始于“庆历兴学”○,“熙宁兴学”也促进了其发展p20

421.宋朝的书院: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p214 22.“熙宁兴学”(王安石)

1改革太学,创立“三舍法”a扩增太学校设p229 ○

b充实和整顿太学师资

c创立“太学三舍选察升补之法”

2恢复和发展州县地方学校○

3恢复和创设武学、律学和医学○

4编撰“三经新义”作为统一教材○

23.系统的人才理论(王安石)教、养、取、任p232 24.朱熹教育论著 《资治通鉴纲目》、《伊洛渊源录》、《四书集注》、《朱文公文集》p233 25.朱熹论“小学”和“大学”教育 教育方法上朱熹强调:

1先入为主,及早施教p235 ○

2要求形象、生动,能激发兴趣。○

3首创以《须知》 ○、《学则》的形式来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26.朱熹论读书感 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p239 27.中央官学(明朝)

1国子监教学制度:a创立历事制度 ○

b实行积分法

2其他中央官学 α宗学β武学p245○

28.论儿童教育(王守仁)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p259

29.诂经精舍和学海堂(清朝的书院)均由阮元所创建。

1“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特点:○

2各有所长,因材施教 ○

3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刊刻师生研究成果p273 ○

30.“习行”教学法(颜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实际,要坚持练习与躬行实践p292 31.京师同文馆:1862年6月,清政府在北京开设京师同文馆。它是我国最早的官办新式学

校,创立之初是专修外国语的学校,只有英文馆,学生仅10人,后增加法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日文馆。 1902年1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名京师译学馆。P314

32.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

1 壬寅学制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中央政府名义制定的全国性学制系统。 ○

2癸卯学制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实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p346○

33.废科举,兴学堂 清末科举从改良到废除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增新阶段:○主要是在不触动原来的考试制度及科目的情况下增添一些“实学”考试科

目。

2革旧阶段:主要是针对传统科举考试的主项──八股文而言。 ○

3废除阶段:新学制的制定和旧科举的废除是同时提上议事日程的。1905年清廷废止○

科举制度p350

34.改革教育行政体制,厘订教育宗旨

1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2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

3教育宗旨的制订 ○

1906年拟定“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的教育宗旨 。p352 35.“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蔡元培)

a 1912年,蔡元培发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根据专制时代和共和时代对教

育的不同要求,从“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人格”观点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

b Ⅰ 军国民教育即体育 ,其社会意义是“强兵”。

Ⅱ 实利主义教育即智育,其社会意义是“富国”。

Ⅲ 公民道德教育即德育,实际上就是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道德观念。Ⅳ 世界观教育,其主要任务是培养人超轶现世之观念,而达于实体世界之最高精神境界。

Ⅴ 美感教育,亦称美育。蔡元培指出,美的特点,一是具有普遍性;二是具有超越

性p369

36.1922年 “新学制”特点:

1 “新学制”根据学龄儿童身心发展规律来划分教育阶段 ○

2初等教育阶段趋于合理,更加务实○

3中等教育是改制的核心,是新学制中的精粹○

4建立了较完善的职业教育系统[兼顾升学与就业]○

5改革了师范教育制度○

6在高等教育阶段,缩短了高等教育年限,取消了大学预科,使大学不再担任普通教育○

的任务,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p401

37实现普及教育的方法——“小先生制”

1小先生制是陶行知在生活教育实践中倡导○

并推广实施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

2“小先生制”指人人都要将自己认识的字○

和学到的文化随时随地教给别人,而儿童是这一传授过程的主要承担者。尤其重要的是3○“小先生”的责任不只在教人识字学文化,而在“教自己的学生做小先生”,由此将文化知识不断延绵推广。

4“小先生制”对解放区的普及教育活动也○

起到了积极的作用。P475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学习体会Ⅱ

中国教育史读后感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中国教育史论文

中国外语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doc》
中国教育史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