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课程论文范文

2022-09-1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毛概课程论文

海南大学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理论概论”实践课论文

院:专

业:年

级:姓

名:学

号:论文题目:

绩: (2011——2012)

机电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0 级

曲振宝

20100502310024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论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发展趋势

提 要: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导,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和生动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结合国情不断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创新与发展。这是中国命运的必然选择。科学发展观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发展 前途

自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到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将其提升为“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科学发展观作为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指导思想的地位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面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相继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理论两次重大的创新,也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和深刻阐释。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

一 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

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的新形势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课题。“五个统筹”的思想体现了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和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它要求实现人、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统筹城乡发展,是从全局出发看“三农”,抓住了要害和关键,必将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

统筹区域发展,逐步扭转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是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关注和解决诸如失业、贫困等社会问题,才能保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二 科学发展观以前的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一定要从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出发解决好对发展问题的科学认识。什么叫发展?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是事物的一种运动状态,但又不是事物的一般的运动状态,而是特指事物向前,向上,由低级向高级进步的前进运动;是由小到大,由旧到新,由落后到先进,不断地推陈出新的创新运动。发展就是事物辩证的运动过程。在原有基础上的重复,甚至倒退的运动都不是发展。当然,发展作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也有快,有慢;有单一的,有全方位的;有不平衡的,有均衡的;有不协调的,有协调的;有一时的,也有持续的。科学的发展观追求的是正常的、健康的、协调的、全面的、合理的发展。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看,发展应该是辩证的发展,辩证的发展是不断解决矛盾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协调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和要求界定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客观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所要回答的一个基本问题,科学发展观也正是要回答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如何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问题。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来看,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制约的。人只有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创造历史。当然,人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任何事物,无论是自然、社会,还是人类思维,都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人们只有尊重规律、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按照规律去办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展人自身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反之,就会受到客观规律的惩罚。正确处理好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三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统一

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当代中国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它和马克思主义是一脉相承的,唯物史观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基本结构理论、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社会有机系统理论是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根据。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三个层次的因素组成社会的基本结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构成了贯穿人类社会发展始终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其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树立科学发展观的要旨在于用新的发展思路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科学发展观以唯物史观为理论基础,借鉴、吸收国外发展理论的积极成果,深刻阐释了当代社会的全面发展规律、协调发展规律和可持续发展规律。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决定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政治发展和文化发展会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在特定条件下还可以起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是其它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其它社会发展又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和保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人民日报》2004年4月5日。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9卷,人民出版社1965年.

3冯开甫:从社会主义本质理论谈邓小平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5年3月。

推荐第2篇:毛概课程论文

毛概课程论文

食工1班赵鑫

20141869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是我们国家对于人民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目的是: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人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所谓的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是:要动员人们积极的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要使人们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如崇高的理想、优良的品德、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坚强的毅力、严格的纪律等;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共产主义的理想目标,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而落脚点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因此关注人的发展是思想教育的根本,也是终极目的。

我对于我们国家的思想教育工作感到尤为的“骄傲”,不知道从什么时候我们的民众对于我们的政府是那么的顺从,或是已经习惯了一直去相信党,相信党会给我们幸福。我想说就是很多人都经历过思想道德教育,都学过毛概,但是几乎每个人都没有学到思想。所以我们应该想想到底如何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才能使我们的人民更幸福,才能更多的服务于人民。我相信总有一天会实现共产主义的! 今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一方面是为了了解中国的革命史,因为如果不了解过去,就会妨碍我们对当前问题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是为了学习前辈们在探索中国革命道路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学习毛泽东同志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正确的科学的理论原则。

在现代社会,在如今正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认真学习并运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极其必要的。因为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中国现在还并不发达,我们新一代青年肩上仍然承受着开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局面的重任。特别是我们科大即将吸收国外先进科学经验的学子们,要时刻记住理论永远得由实践证明的真理,特忌眼高手低不切实际地乱搞一通。不能瞎犯错误,中国的国情不容许我们吃一堑长一智。国外的许多成功方法并不一定在中国同样行得通,这是我们时刻要记住的。正如创造了十月革命辉煌的苏联革命经验并不适用于中国。这时候我们就得学习毛泽东同志,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指导下,创造性的运用所得来的经验,而不能拘泥于理论。另一方面,在我们今后为促进祖国繁荣昌盛发展而有效的工作中,我们也切不能盲目自大,一概排除外来经验,因为实际上我们工作中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农民和城市部分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缓慢,失业人数增多,有些群众的生活还很困难;收入分配关系尚未理顺;市场经济秩序有待继续整顿和规范;有些地方社会治安状况不好;一些党员干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作风和弄虚作假、铺张浪费行为相当严重,有些腐败现象仍然突出;当前有些党的干部的领导方法与新形式新任务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有的党组织软弱涣散。在这种情况下,工作若不做到底层,党的政策很可能不能执行或根本未被执行。这里我突然想到了苏联赫鲁晓夫曾愚蠢地下令在某不适于种玉米的地方种玉米,就因为另一地种玉米致富。后来由于玉米苗不服水土,全部死亡,致使苏联经济损失惨重。这仅仅因为赫鲁晓夫不重实际,只看表面。因此实际情况永远是我们需要考察实践的。

对实际与实践,我们也需要有最深层的认识,也不能浮于表面。而所谓去实践,就是要“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一词,出自东汉班固所写的《汉书》,原文是“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本意在颂扬河间王求实的治学态度和方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毛泽东用中国语言概括为“实事求是”四个大字,这本身就是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体现。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实事求是,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思想路线问题,讲的就是革命和建设的根本出发点问题,即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这种国情的革命与建设的具体道路。而对于我们,实事求是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自以为是和好为人师那样狂妄的态度是我们在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后应以改正的,或应引以为戒的。我们在很多问题上要讲求真实性和完备性。在现今的大学学习生活中,我们应了解我们个人的长处和短处,然后制定自己的独特学习方法,不可生搬硬套别人的成功方法,这是这本书给我们最初的也是最具现实意义的启示。

另外我还要谈一下我对这门课一些真实的感受。在最初我认为这门课一定会很无聊也最无益。结果在学期之中,我深深地被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艰难历程所吸引所感动。这门课也成了我最爱听的课程之一。这首先得感谢讲师充满激情的讲说,其次还因我从中学到不少处事之道和一段既漫长又短暂的光辉历史。虽然我每次并非坐在前排,但我还是能从讲师语调里深切体会到他对毛泽东同志的敬佩和对毛泽东晚年错误的惋惜。无疑毛泽东同志是一位传奇式人物,一位能创造奇迹的伟人。毛泽东同志将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带给了我们,同时晚年的他也可悲地给我们为实事求是作了一个最深刻的反例。可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任何事业成功的前提。空想、不切实际地瞎说瞎干是我们无论在现在的学习生活中,还是在今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都要深以为戒的。

就所学的知识,我谈点具体的感受吧!课本就对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中作了详细阐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中,中国人民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无数仁人志士苦苦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事实表明:“中国期待着新的社会力量寻找先进理论,以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中国共产党和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是中国近代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历史产物,是中国人民在实践中经过探索和比较后所选择的革命.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毛泽东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生前其思想即受到人们热情的颂扬和真诚地学习与运用,去世后更得到深切地尊重和广泛地传播。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各个角度的透视表明: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她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在这一个学期的学习中,我深深认识到革命先辈为党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的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理论和实践,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其影响广泛而深刻地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渗透在人们的灵魂深处,在人类历史上很少有人像他那样,生前其思想即受到人们热情的颂扬和真诚地学习与运用,去世后更得到深切地尊重和广泛地传播。从各个方面的反映,各个角度的透视表明:他们的思想影响表现在现实生活中,他们是改革开放的理论源泉;也表现在空间的拓延上,将成为中国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理论原点,成为人类社会精神寻求归宿的一座丰碑。

推荐第3篇:毛概课程论文作业

(一) 学习内容:毛泽东思想

(二) 学习目标:

1、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不能只从个别词句

来理解 ,而必须从整体上去获得完整的理解 。

2、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与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区别开来。

3.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思想 。应当坚持全面的观点并准确把握、评价大学生价值观的原则,不能让其变化脱离于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念与发展方向。基于这样的观点,透过复杂的大学生价值观现状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本质和主流,我们可以得出基本结论: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在对待国家利益、个人利益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原则要求上,既有符合的一面,又有不符合的一面。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功利主义倾向,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客观反映。非功利价值观与功利价值观都是人类本质需求的两个方面,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借助功利价值的调节与杠杆作用,承认功利价值观有其合理的、符合社会发展的、进步的一面;又要克服张扬功利价值观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和不符合社会主义精神价值的一面,克服与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主导价值观相矛盾的一面。正因如此,决定了我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去把握和调控大学生价值观的变化,使其变化与社会主义的原则和社会主导价值观相一致。这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要求之一。

(三)学习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这一过程大体上可分为开始萌芽、初步形成、走向成熟、继续发展和曲折发展等多个时期。

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国民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土地革命战争前中期,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

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发展而达到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和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也在曲折中得到发展。 2.毛泽东思想发展的特点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人在如何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实践中的问题上,曾出现过两种错误倾向: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在同错误思潮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

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使马克思主义具有中国的民族特点和民族形式 ,成为指导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3.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主要包括: (1)将中国资产阶级区分为买办资产阶级〈即大资产阶级和官僚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指出前者是革命的对象 ,后者是革命的动力 。前者以不同的帝国主义集团为背景 ,后者具有两面性。

(2) 科学分析了中国农民阶级及其各个阶层,指出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和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确立了工农联盟的思想 。

(3)指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内容 ,农村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战略基地 ,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是夺取中国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 。

(4)指出“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是战胜敌人的两个基本武器,加上中国共产党的自身的建设 ,就成为中国革命的“三个主要的法宝”。

4.关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造成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 ,从中国实际出发 ,形成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

(1)创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学说 。

(2)制定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方针 ,制定了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 。

(3)提出了走中国自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 。

(4)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 ,并对经济体制改革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思想观点 。

(5)提出了区分和处理社会主义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

6、确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和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提出了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思想,以及一整套“同时并举”和“两条腿走路”的经济建设方针。

此外,毛泽东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和比较发达的两个阶段的设想 ,提出了“爱国一家”、“爱国不分先后”的思想与和平解放台湾的倡仪 。

关于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在革命军队建设上,毛泽东规定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 ,规定了党指挥枪的原则 ,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强调实行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 ,实行官兵一致、军民一致、瓦解敌军的原则;在军事战略上 ,毛泽东提出了以人民军队为主干 ,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建立农村根据地 ,进行人民战争的思想 。他还提出了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 ,并总结出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 ;新中国成立后 ,他又提出必须加强国防 ,建设现代化革命武装力量和发展现代化国防技术的重要指导思想 。

5.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必须根据政治形势、阶级关系和实际情况及其变化来制定党的政策 ,把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起来 。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实现自已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 一是率领被领导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斗争并取得胜利 ,二是对被领导者给予物质利益 ,至少不损害其利益 ,同时给予教育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 : 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 ,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 ,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 。基于这一基本观点 ,毛泽东提出过许多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如 : 关于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它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要实行政治和经济的统

一、政治和技术的统

一、又红又专的方针;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实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 关于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具有重大作用 ,知识分子要同工农相结合的方针 。

6.关于党的建设的学说 : 着重强调了从思想上建设党 ,经常注意以无产阶级思想改造和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 ; 概括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 ,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并把这三大作风作为我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 ; 提出了“团结—批评—团结”、“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等正确处理党内矛盾的方针 ; 创造了“整风”这种进行思想教育的形式。新中国成立后 ,毛泽东又多次提出要继续保持谦虚谨、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作风 ,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 ,反对官僚主义

(四)学习重点: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发展和内容

(五)学习疑难以及处理方法: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比较难以理解.处理方法,在课下问问老师,同学们之间的交流讨论,到图书馆借阅书籍,同时上网上查找资料。

(六)学习方式及其交流方式:课堂老师讲解,课下完成课余作业,同学之间讨论完成。

(七)学习方法:

一、要准确把握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

二、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思想《概论》课程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思想性的特征。我们在学习《概论》的过程中,一定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坚持把坚定正确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放在首位。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也是学习《概论》课的基本方法。

三、要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概论》课还具有鲜明的理论性和知识性的特征。理论联系实际不仅是学风问题,而且是学习本课程必须遵循的基本方法和根本要求。

四、要将书本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概论》课还具有较强的现实性或实践性的特征。学习《概论》课,不但要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而且还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五、要坚持社会教育与自我修养相结合的原则。《概论》课是一门思想政治教育课,其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理解和掌握中国革命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总的方针政策,确立科学社会主义信仰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立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因此,一方面我们需要接受社会教育,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日常报刊杂志影视作品方面的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育等。另一方面,更要注重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社会教育、理论知识学习和他人的帮助,只有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相互促进,融为一体,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真正成为自己思想的组成部分和行动指南。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自我教育,理想信念才能不断得到巩固和加强。

六、要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多做练习。在学习《概论》课的过程中,要勤于思考,经常讨论,就是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不懂的问题,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多动脑筋思考,多想想为什么;通过相互间经常讨论,可以取长补短,弄清是非,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八)学习资源书目推荐: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毛泽东思想文集

(九)学习评估:在其中学到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有三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实事求是的第一项内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 第二项内容就是理论联系实际 ; 第三项内容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实践观,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 :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这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 。包括 :

1、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自觉地为人民谋利益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出发。

2、一切向人民负责,把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当作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3、相信群众能够自已解放自已,根据群众的需要和觉悟 ,团结、教育、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自已的利益而奋斗 ,而不是少数人发号施令或包办代替 。

4、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又一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在贯彻群众路线的过程中 ,必须实行领导与群众相合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

实践课程作业之

学习

学院:体育学院学号:姓名:刘亚专业:体育教育

0906114158

推荐第4篇:毛概课程论文题目

中国近代史对中国政治体系形成的重要性 中国共产党领导核心地位确定的历史必然性 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社会的重要影响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论毛泽东思想与创新精神

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历史条件 论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意义 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论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论析 论实事求是在中国中发展的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 农村环境污染亦需重视

科技发展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论从严治党重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大学生中的认知度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理论体系与我们日常生活的联系

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更好的发展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理论指导作用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论邓小平的外交战略思想

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现状的浅析 南海问题的历史由来和发展

南海造岛对加强我国在南海控制力的影响 浅谈中国外交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 中国新形势下的供给侧改革

浅谈毛泽东思想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邓小平的一生给我们的启示

从“毛泽东思想”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 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论毛泽东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的意义

论毛泽东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相似于不同

推荐第5篇:《毛概》课程论文要求[材料]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013—2014学年第1学期课程论文要求

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深化改革、奋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关键时刻,党中央于2013年8月19日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这是一次全局性重要会议,对于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请结合讲话精神,再结合高校和大学生自身实际,谈高校应该如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要求:

题目:围绕上述材料,根据要求,自拟题目。

字数:3000字以上

内容:手写。必须有内容摘要、关键词3-5个、正文、参考文献。

纸张须使用标有“河南工业大学作业用纸”的绿色方格纸,论文上注明专业、班级、姓名、学号,15周交。

推荐第6篇:“毛概”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实践教学论文

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班级:11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学号:111303014 姓名:魏雅雯

食品安全问题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111303014 魏雅雯

摘 要:近年来,中国食品安全问题在我国接二连三的发生,保障食品安全本身就是食品生产企业最低的、也是最起码的要求,然而那些企业却没有做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民生的大事,且一直都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的“健美猪”、“染色馒头”、“塑化剂饮料”、“地沟油”、“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蒙牛涉癌门”……过去一年,这些话题无不一次次触动着人们的神经。然而2012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近期的老酸奶果冻、问题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等食品安全问题无一不引起我们的关注。

关 键 词: 食品安全

经济发展

管理制度

1.社会背景

众所周知,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的进步,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在高速的发展着。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发展大国,自然也不会落后。就说从改革开放至今,中国人民的生活已经从最初的小农经济跨越到了如今发达的信息化生活,从最初的只求温饱上升到了如今的追求生活品质。老百姓的生活态度也都变得积极向上,追求提升。

纵观如今人民的生活,社会的发展,一切似乎都十分美好,并且都向着更美好的方向发展,许多人都认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改善,品质的提升。然而,社会中的现实却展示给了我们另一面,这值得让我们深思。

1.事件分析

1.1事件一:

月初时,央视“焦点访谈”、“东方时空”以《白净的“黑”鸭子》为题,对湖南长沙杨家山禽畜批发市场用工业松香煺鸭毛现象进行曝光,令人触目惊心,再次引发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担忧和恐慌。 据了解工业松香内含有铅等有毒物质,对皮肤具有刺激性,可引起皮肤血疹及疱疹等症状。而工业松香在被用来加工鸭子时,通过热胀的鸭子毛孔渗入鸭子体内,并会附着在鸭嘴角、鸭翅膀等隐蔽处,人食用后会导致铅中毒,不仅损害肝肾,甚至会致癌。

1.2事件二:

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1.3问题:

上述的都是最近发生的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并且,这只是众多问题中的一小部分,就新闻中报出来的和大家知晓的还有“问题胶囊”、“立顿茶包”、“问题蜜饯”、“蒙牛涉癌门”、“金黄色葡萄球菌水饺”、“地沟油”„等等,然而这只能算是冰山一角,或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更多的问题被隐藏着。这些都是现在社会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以及处理他呢?

3.现状分析

按照社会主义的进程来说,我们的生活水平应该越来越好才对,一切的物质享受也应该越来越优质才对,但现实却大大相反了。

在生活条件大步向前跨步的同时,我们的法制体系,规章制度,人心道德却没有同步向前,反而是退步了。现在什么条件都变好了,生活中需要担心的事情也变少了,或许正是因为如此,使得一些不良分子有了各种坏心思。一个社会的进步应该是全方位的进步,尤其在法制道德方面,只有体制完善了,一个体系才能更好的发展。现如今,我们的社会一切物质方面都在快速发展,但精神文明的建设却不见得如此成功,因此这是促进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人都全面向前发展了,社会自然会和谐进步。

4.对策与建议

4.1落实企业和政府责任。

根据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负有保证食品安全的社会责任,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统一领导、组织、协调的责任,各有关部门要坚持统一协调与分工负责相结合,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监督指导。 4.2要进一步完善和强化责任制度与问责制度,推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顺利进行。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必须敬业尽责,以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对食品市场加大检查频率,拓宽覆盖范围,最好做到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保证食品

安全市场的“零死角”。 要采取有效措施,坚决打击食品安全领域各种违法生产经营的行为,严肃查处并追究监管不力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

4.3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应急体系。

整合食品卫生监督、质检、工商为主的政府职能部门资源,使各有关部门的监管工作有机衔接起来,让市场监管到位。同时以食品行业协会为主导,带领企业坚定不移的执行与参与政府发布的各种类型保障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活动。

4.4还需努力提升社会的道德良心水准。

不为自身获利而去害人,这是最底线的道德标准,然而在利益至上的喧嚣时代,道德底线总是被轻易地放弃。在市场经济的建设中,我们显然更多强调市场的逐利性,而忽略了其道德性,很多时候,道德性的呼吁甚至被认为与市场的经济性格格不入,这不能不说是个认识上的偏差。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食品质量的根本好转,有赖于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虽然,很多部门在食品监督方面做了大量的艰苦的工作,但与广大群众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目前,从田头到餐桌,食品安全监管的法律分别见于《食品卫生法》、《产品质量法》等很多部法律法规,监管职能分属于农业、环保、林牧渔业、卫生、技监、经贸、工商、海关、检验检疫等很多部门,造成既有监督越位和监督重复,又有监管缺位和监管空白,形成“九龙管水,不如大禹一人治水”的尴尬局面。在政府加大协调监管力度,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严格监管的同时,亟待出台更加权威,更加统一,更加严格的类似《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调整、整合现有的部门职责,组建职责明确、责权统

一、监管严明高效的食品安全监管队伍,提高整治效果。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5.总结与体会

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流通领域食品安全,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及行政执法部门负有监管责任,广大消费者负有社会监督责任。只有广大消费者及社会各有关方面共同努力,才能确保健康消费、科学消费、安全消费、和谐消费。确保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让我们共同履行起共同的责任而共同努力通过这些东西让我有了很大的体会,我个人觉得,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必须“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为每个人的维权行动提供便利条件。另外这还要牵涉到法治环境、司法体制等多个方面,成为一个系统性工程。尽管难度很大,但不应走错方向,宁可步子慢一点,也不要被那些所谓立竿见影的短期效应所迷惑,不应该向着错误的方向继续滑下去。

QS是食品“质量安全”的英文缩写,是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标志,是质量标志,食品外包装上加印(贴)QS标志表明符合质量安全基本要求。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管理的食品,其产品出厂必须加印(贴)食品市场准入标志,没有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的,不得出厂销售。食品市场准入标志由“QS”和“质量安全”中文字样组成,标志主色调为蓝色。字母“Q”与“质量安全”四个中文字样为蓝色,字母“S”为白色。

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类食品。绿色食品是安全、无污染、无公害营养类食品的统称。我国是1999年5月正式发布发展绿色食品并颁布了相关规定,实行的绿色食品品制度是图形商标、文字商标、绿色食品标识、许可编号和绿色食品防伪标识的四位一体管理制度。其标志经国家局注册,作为质量标志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农业部批准,擅自印制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或经销假冒“绿色食品”标志,都属侵犯商标专用权或假冒商品行为。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商品条码是将表示商品信息的数字代码转换成由一组规则排列的平行线条构成的特殊符号。1970年,美国的食品杂货业率先在食品包装载体上使用这种条码,随之扩展到世界范围内使用。商品条码是商品的“身份证”,是商品流通于国际市场的“共同语言”。商品条码是实现商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商品进入超级市场、POS扫描商店的入场券。条码已成为商品进入超市的必备条件,商品条码化是企业提高市场竟争力,扩大外贸出口的必由之路,是实现生产流通环节自动化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制造商适时调整产品结构的技术保障。

总之,食品安全问题要得到有效遏制,相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真正调动起广大老百姓监督食品市场安全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

推荐第7篇:毛概课程实践小论文

实践报告

进入大学,我们不仅要在学习上进步,同时也要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和提高我们素质修养,如何提高我们的素质修养和业余生活呢?通过社会实践,我们可以更好深入社会,丰富我们的生活,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思想道德的修养。

此次社会实践我们选择的是志愿者,志愿者大家都不陌生,志愿工作就是个人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为任何物质报酬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服务,促进社会进步而提供的服务。志愿工作具有志愿性、无偿性、公益性、组织性四大特征。

志愿者行动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载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在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议需要导向和旗帜,也需要一定的载体来落实。

2011年5月29日,生命科技学院“情意浓浓送温暖、薪火相传献爱心”大型捐衣捐物活动在昌黎校区举办。生命科技学院党委书记贠小波、昌黎县民政局刘艳双出席义捐衣物交接仪式。昌黎日报社、昌黎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对整个义捐活动进行了现场采访。

活动中,生命科技学院学生会投入到紧张的宣传布置、接收衣物、填写名单等活动环节中,截止29日下午16时,我校昌黎校区参加捐赠五百余人次,义捐衣物逾五千余件。

据贠小波书记介绍,全院师生从2007年就开始了为贫困地区和灾区人民捐衣捐物捐款的活动。义捐衣物交接仪式上,他代表全校师生郑重地将5000余件衣物交给昌黎县民政局代表刘艳双同志,表达了师生“送温暖、献爱心”、“情系贫困地区和灾区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无私精神。仪式结束后,捐献衣物将通过昌黎县民政局转交给贫困地区的人民。生命科技学院的同学将以此活动为契机,将这种特色实践活动和“送温暖,献爱心”精神继续传承下去,为学校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生物技术专业有一个意义非凡的活动。这个活动的目的是“用自己善意的心去温暖受伤的人,给身处逆境的人带去希望和温暖。它通过接收一些大家穿过的旧衣物、书包等来为身处贫困地区的人们尽一点绵薄之力。大家给他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情衣浓浓”。目前它已经成长为该系的一个特色活动,也日益成为“献爱心,送温暖”最生动有力的真实写照。

第二届“情衣浓浓”已经落下了帷幕。这一届的“情衣浓浓”让我们每一位昌黎校区的学生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爱之大,心之善”。这比仅仅是一个为贫困地区人们贡献力量的最好方式,也深深鼓舞和坚定了我们奋发向上、力争上游的勇气和决心,更重要的是它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一次深刻的洗礼。

这一届“情衣浓浓”为期一周。从开始的第一天到结束的那一天,大家献爱心、送温暖的热情一浪高过一浪。大家捧着衣服、书包、床单络绎不绝的来到捐赠现场。在场的每一个人都很感动。当我们接过那一份份爱心,我觉得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很近很近。我有幸参与了此活动,我获益良多。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此活动非一般活动所能比。当那煽情的音乐想起,当广播里传来号召的声响,每一颗曾被社会沾染的心灵都会发出“人之初,性本善”的低吟。当你亲临那个现场,当你奉献真情的时候,你会发现那是一种不可言喻的美。

“居庙堂之高,不知四海之动荡;处市井之远,不闻百姓之疾苦”。我们生活在一个春风化雨的时代,过着一种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很难想像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可现实是今时今日的中国确确实实还有许多许多为一日三餐而眉头紧锁的人。我们往往能在网上或是报道上看到中国贫困地区的景象,那是真的,真的是真的。中国还有许多地方经济、政治、教育都相当的闭塞和落后。那么我们同为炎黄子孙,同存于开明盛世,不觉得我们该有所为和有所不为吗?对,行动起来,加入我们。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为有所为,以“铺张浪费,背弃传统”为有所不为。要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爱,当一颗乞求帮助的心遭到回绝,那时一种濒于绝望的痛。

现在我谨以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的名义向秦皇岛十大高校发出倡议----行动起来,加入“情衣浓浓”献爱心、送温暖大联盟。希望各大高校能够充分认识该活动的意义,积极宣传、组织、参与。力争把“情衣浓浓”推向全秦皇岛乃至全国各大高校。将爱心接力下去,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

成美好的人间”。

我们不要求你有杜甫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菩萨心肠,也不奢望你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圣人境界。我们需要的只是你那些留着无用,丢了可惜的旧衣物、书包。要知道,贫困地区的人们每天都为

没有这些东西而愁眉不展。变废为宝,美誉盛赞,如此一举两得之举,何乐而不为呢?

志愿者有着自己独特的观念、规范和行为模式,奉行的是从点滴小事做起和爱国、爱民、爱集体的道德原则,为社会奉献爱心、为人民办好事。它以雷锋精神为自己的旗帜,反映出的是中华民族最质朴、最诚实、最平凡、最伟大的传统美德。

实践证明,高校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不仅对于弘扬社会正气、树立新的风气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对社会、个人都有意义。

对社会而言:

一、是传递爱心,传播文明。志愿者在把关怀带给社会的同时,也传递了爱心,传播了文明,这种“爱心”和“文明”从一个人身上传到另一个人身上,最终会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社会暖流;

二、是有助于建立和谐社会。志愿工作,提供了社交和互相帮助的机会,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及关怀,减低彼此间的疏远感,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的进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努力。志愿工作正是鼓励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服务社会的行列中来,对促进社会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对个人而言:

一、是奉献社会。志愿者通过参与志愿工作,有机会为社会出力,尽一份公民责任和义务

二、是丰富生活体验。志愿者利用闲余时间,参与一些有意义的工作和活动,既可扩大自己的生活圈子,

更可亲身体验社会的人和事,加深对社会的认识,这对志愿者自身的成长和提高是十分有益的

三、是提供学习的机会。志愿者在参与志愿工作过程中,除了可以帮助人以外,更可培养自己的组织及领

导能力。学习新知识、增强自信心及学会与人相处等。

社会实践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垫脚石,通过这次的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这在无形中使我们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自身努力学习知识并将之与社会相结合的信心和毅力。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仅是一次简单实践,也是一次具有社会意义的实践,它将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一段绚丽的回忆!

推荐第8篇:毛概课程实践论文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

------衣食住行之变化

改革开放前,衣服数量有限,色彩单调。

改革开放后,衣服的花色款式变的多样化,面料、质地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到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向小康过渡的过程中,思想观念更加的开放,人们的服饰在急剧变化的同时,穿衣打扮也越来越讲究个性和多变,很难用一种款式或色彩概括时尚潮流,强调个性,不追逐流行本身也成为一种时尚。服装则成为展示个性和风度的方式。

改革开放前,食物匮乏、单调,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票证盛行,人们营养严重不良,不仅农村,甚至有的城市也没有解决基本温饱问题。

改革开放后,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而且顿顿都能吃到肉,这在以前是根本不敢想象的。

改革开放前,居住条件极差,人们有个住的地方就不错了,根本不敢设想解决屋内温暖问题。

改革开放后,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暖气空调也成了家常便饭,不仅解决了住房温暖问题,改革开放的三十年,让中国人的住房条件实现了数次飞跃,从居者“忧”其屋发展成为今天的居者”优”其屋,大多数人住上了上百平方米的宽敞楼房,这主要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此外,先富裕起来的一些家庭现在都已拥有了数百万,上千万的别墅,居住方式也从原来的住公房交租金变成了如今有着明晰房屋产权的私人财产,这在以前都也是无法想象的。

改革开放前,出行主要靠步行,骑自行车,到远地方要做公交车的话,一般要走很长的时间到大马路上才有站点,公交车次数也很少,等十几分钟才有一辆车那是家常便饭,不仅如此,下了车也要走很长时间,极不方便。家中唯一的私家车就是“永久牌”自行车。

改革开放后,骑摩托车,乘出租车变的很平常,甚至小汽车也开进了寻常百姓家,此外很多家庭都不止拥有一辆汽车。乘客步行距离,候车时间和换乘次数逐步减少,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迎来便利交通的新时代,人们的出行变的更加方便,快捷。

通过以上四点,我们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为人们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些方面不仅仅包括衣食住行,而且还包括其他的一些变化,诸如文化教育等等,可以说这些例子是不胜枚举,总之,我相信我们祖国的未来会在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变的越来越美好!

演讲完毕谢谢!

演 讲 人:李玉

演讲日期:2012/4/26

推荐第9篇:毛概课程论文批判中国教育

由大学生活联想中国教育

(文正学院 10级广告学

1017402025 俞斌)

内容摘要:由大学学习生活的内容想到了中国教育的一些方面,对此做了一些反思和期望。 关键词:中国教育、大学 正文:

在高中时,老师们劝导不认真的同学学习的说法就是到了大学就好了;在初中时,老师们的说法就是初中算什么,到了高中才吃苦头呢。我有时候会想,素质教育是不是仅存在于议案、提案中呢?如果素质教育真的幸运的存在着的话,那我又不禁要悲哀的想到:我没有享受过一天的所谓素质教育,即使在幼儿园也一样,就我所接触到的和我所了解到的,素质教育的阳光照耀不到的阴暗角落太多了!学校最直接关心的始终是升学率,而不是你将来在社会的发展或者是学校这阶段的教育对你的性格有什么塑造作用,创新的缺少社会都了解了,这难道没有原因吗?一个人坐在潮湿封闭的井底,咬着铅笔头,能想出什么好的创意呢?

当我们身在其中的时候少有人会想我们所处的环境会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这大概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类似,然而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一件事让我们深受其害,而作为当事人的我们,却乐在其中并且为在这种制度下所取得的某些成绩沾沾自喜。

在我小学,中学的时候,学习的最直接目的不是作为一个文明人对知识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考试。所有的课程都要考试,所有有关素质的课程都可以让位于升学课程。我们创造了考试这个东西,又用这个东西作为衡量很多事情的标准,从智商、态度到工资、奖金等,显得考试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考试的重要性完全是杜撰出来的。就好像一个商场的楼梯上,本来半空中是什么也没有,完全没有碰头的危险,偏偏有人要在半空中挂个牌子,牌子上写着“小心碰头”,这个友情提醒显得很重要,但是没有这个牌子,顾客又哪里来的碰头的危险呢?

山西临县因即将高考强制关闭网吧,全县网吧都在劫难逃;杭州有妈妈为让孩子好好学习开出千元工资,同时有小学生为学生周刊写出《搞好学习是我的生财之道》的“评论”。“考上大学是脱贫致富的唯一出路”的大幅标语贴在小城的中学教学楼上,这条“出路”,仿佛全社会为你而设的一个赌局,你用快乐、自由、幻想与纯真投注,哪怕收获的是北大学生贬值到卖猪肉的残酷结局。这是中国大学的黑色幽默——这个人生必经的圈套越是明显,拥戴者越多;这个圈套越是被你认清危害,你越是不得不进入。皆因这个圈套的布局者、参加者与受害者,老实说是人人有份。

我有时候想,什么是素质教育?据网上查到的定义,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长远需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这个定义已经比较啰嗦了,实施起来就更麻烦。在中国所倡导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让个人全面发展的教育.可是在实际生活中,全面发展的大学生未必会比具有单项技能的大学生发展的更好。大学只有短短几年,通过这几年的培养也不一定能把人的综合素质提高一大截,许多素质还是要在工作中锻炼出来的。其实有部分学生适合在学校里发展单项技能,搞精搞专,而社会上则是培养其他素质。也只有在社会中,有些素质才能够淋漓尽致的得到培养。中国一向有“中庸”、“大同”等思想,总是不断地给大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认为像榜样一样就好,大学生很少想到求新求异,所以导致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趋同性太强,结果就业中的同质竞争就太激烈了,因为大家都是一样的出品。素质教育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概念,也根本不可能有一种量化的指标来衡量。其实教育的实施是有背景的,当高考能决定命运的时候,其他素质的培养玩玩会不被重视,就出现了所谓的应试教育;而在就业成了大学生难题的时候,就业导向的出现就顺理成章了。所以,现实生活中素质教育总是让位于其他形式的教育。

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小贝诺•施密德特,日前在耶鲁大学学报上公开撰文批判中国大学,引起了美国教育界人士对中国大学的激烈争论。对中国大学近年来久盛不衰的“做大做强”之风,施密德特说:“他们以为社会对出类拔萃的要求只是多:课程多,老师多,学生多,校舍多”。“他们的学者退休的意义就是告别糊口的讲台,极少数人对自己的专业还有兴趣,除非有利可图。他们没有属于自己真正意义上的事业。”“而校长的退休,与官员的退休完全一样,他们必须在退休前利用自己权势为子女谋好出路。”对于通过中国政府或下属机构“排名”、让中国知名大学跻身“世界百强”的做法,施密德特引用基尔克加德的话说,它们在做“自己屋子里的君主”。“他们把经济上的成功当成教育的成功,他们竟然引以为骄傲,这是人类文明史最大的笑话。”中国大学近来连续发生师生“血拼”事件,施密德特认为这是大学教育的失败,因为“大学教育解放了人的个性,培养了人的独立精神,它也同时增强了人的集体主义精神,使人更乐意与他人合作,更易于与他人心息相通”,“这种精神应该贯穿于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他们计划学术,更是把教研者当鞋匠。难怪他们喜欢自诩为园丁。我们尊重名副其实的园丁,却鄙视一个没有自由思想独立精神的教师。”他嘲笑说“很多人还以为自己真的在搞教育,他们参加一些我们会议,我们基本是出于礼貌,他们不获礼遇。” 他说大学应该“坚持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根本无需回答它是否对公共事业有用,是否切合实际,是否具备社会价值等”,反之大学教育就会偏离“对知识的忠诚”。1

对中国大学的考试作弊、论文抄袭、科研造假等学术腐败,施密德特提出了另一种观察问题的眼光,他说“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政权是腐败的,那么政府部门、社会机构同样会骇人听闻的腐败”。

施密德特认为中国大学不存在真正的学术自由,他说中国大学“对政治的适应,对某些人利益的迎合,损害了大学对智力和真理的追求”。

他提出“大学似乎是孕育自由思想并能最终自由表达思想的最糟糕同时又是最理想的场所”,因此,大学“必须充满历史感”,“必须尊重进化的思想”,“同时,它倾向于把智慧,甚至特别的真理当作一种过程及一种倾向,而不当作供奉于密室、与现实正在发生的难题完全隔绝的一种实体”。他甚至说“红色中国没有一所真正的大学”。他说“一些民办教育,基本是靠人头计算利润的企业。”

难道应试教育和现在的就业型教育就没有所谓的素质成分在里面吗?其实不管是应试教育也好就业型教育也好,并没有跟素质教育完全对立起来,为了考试得高分,为了能找到好工作而进行极端化教育是极少的现象。只是中国的中小学教育太不宽容了,要求学生们只能得出一种答案,而其实,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有好多答案的。从这一点来讲,不知道扼杀了多少有创意的思想。其实,任何形式的教育都可以归结为是一种灌输教育。只是有些形式的教育给人灌输的知识让人变得思想僵化,没有了主见;而有些形式的教育给人灌输的知识让人的思想更解放、更自由,让人能灵活应对各种情况。大学发展到如今,随着就业难题的出现,以前大学生的应试学习现在已经向就业学习转变,所以各高校也应当转向就业型教 育。不管怎么说,推广就业型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可以对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题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遗憾的是许多学校的就业教育还不是很到位。我们的大学教育重思维训练,轻市场意识的培养;强调竞争意识,却忽略合作精神的培养。大学是放飞梦想的地方,大学是自由与创造的天堂。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教育了,为什么还用精英教育的尺子来衡量大众化教育呢?自从有了本科教学质量评估,高校这头奔放的猛牛只能老实地待在一块四角方方的田地里辛勤耕作。用一个指标体系来评价层次不同的大学,本身已经有问题了。为什么每个学生毕业时一定要交一篇毕业论文,也不管它是不是从网上下载的。为什么 1 引自 集美教育BBS 不可以交一份创业计划书,或是商业计划书呢?这还有利于鼓励学生创业,减轻当前的就业压力。为什么非得每人交一篇论文,而不是几个人合作写一篇呢?这样可以培养合作精神。为什么一定要修满150分的学分,而不是修满几门自己最感兴趣的课程?种种问题,让人费解。

未来的路是要踏着现在走过去的,我们的路虽任重道远,但始终是有希望的。我们要坚信,并为此信念努力!

参考书目:《大学的逻辑》、《教育心理学》、《教育絮语》

推荐第10篇:毛概课程论文——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建设

从党的十二大到党的十五大,我们党一直强调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同等的战略高度,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胡锦涛总书记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倡导生态文明是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发展代价过大是不争事实。人们常说中国发展速度和效率是基于三大红利:人口红利、全球化红利和资源环境要素红利,但是随着计划生育的实施、适宜劳动力人口比率的持续下降和人工成本的快速上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引致的全球化放缓,更重要的是巨大的消费市场造成资源要素、环境原材料价格大规模持续攀升,原先的红利都在快速消失,而消失的过程必然是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过程。虽然本世纪初党中央对这个问题已有充分认识,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十六大报告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生态文明新要求,把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在具体政策落实上,“十一五”期间通过节能减排,资源综合产出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都得到提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幅下降,供需矛盾得以缓解,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质量有所提升,但粗放型发展模式并未根本改观。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和城镇化加速发展的阶段,发达国家一两百年间逐步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集中显现,呈现明显的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点,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改变,压力甚至还在持续加大。

其次,倡导生态文明是顺应广大人民群众新期待的重大部署。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干净的水、新鲜的空气、安全的食品、优美宜居的环境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任何项目一遇到环保质量问题,群众不支持甚至强烈反对的现象越来越多,什邡问题、启东问题、宁波PX问题等环境群体性事件不仅损害了当地政府的形象,而且对社会稳定提出了挑战。实际上,基本的环境质量已成为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李克强同志在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基本的环境质量、不损害群众健康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一条底线,是政府应当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十八大报告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主要指的就是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基本的东西。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

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三,国际社会对中国承担环保责任的压力史无前例提升。这不仅仅体现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而且体现在诸多环保议题上。早在1992年6月,里约地球峰会形成《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21世纪议程》和《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文件,中国很快制定了自己的21世纪议程。2002年南非约翰内斯堡峰会将全球环境问题聚焦在水资源、能源、健康、农业和生物多样性五个方面,而在这五个方面,中国至今都面临巨大且似乎难以克服的挑战。今年6月联合国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可持续发展大会,会议特别关注七个领域:就业、能源、城市、粮食、农业、水资源、海洋、灾害。虽然人类不遗余力推进了环境治理,但宏观趋势的复杂性以及各国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使全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的执行情况远未达到预期,全球环境危机不仅没有根本扭转,一些新环境问题反而层出不穷,无论面对旧环境问题凸显还是新环境问题增生,中国都扮演了重要角色,承担了不可推卸的责任。

那么,生态文明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从发展阶段来说,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世界伦理社会化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所以,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生态文明的核心要素是公正、高效、和谐和人文发展。公正,就是要尊重自然权益实现生态公正,保障人的权益实现社会公正;高效,就是要寻求自然生态系统具有平衡和生产力的生态效率、经济生产系统具有低投入、无污染、高产出的经济效率和人类社会体系制度规范完善运行平稳的社会效率;和谐,就是要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公平和谐,以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社会、城乡和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文发展,就是要追求具有品质、品味、健康、尊严的崇高人格。公正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效率是生态文明的手段,和谐是生态文明的保障,人文发展是生态文明的终极目的。

那么,我们又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呢?十八大报告从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方面做出整体部署和安排。下面仅就“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做出一些解读。

首先是绿色发展。2010年,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两院院士会议上指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斯德哥尔摩可持续发展伙伴论坛上进一步指出:“当前,绿色发展正在全球兴起,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创新绿色科技、生产绿色产品、开发绿色能源、倡导绿色消费,不仅有助于减缓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而且可以创造新的市场需求,提供新的就业岗位。”绿色发展可分为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环境风险防控以及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四方面。

其次是循环发展。循环经济是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我国“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十七大报告将“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作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措施。“十二五”规划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绿色发展重要内容。既然循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是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增长方式,那么怎样才能实现从线性到内部循环的转变,保证经济良性、持续发展呢?最重要的便是价格政策。价格政策最关键的在于定价,而定价又涉及税费政策。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指的也是这些。税费政策改革必然涉及利益调整,而利益调整必然也是政治博弈的过程,因此,政治决心非常重要。

最后是低碳发展。国际气候博弈对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将持续深入地加大已是不争的事实,中美俄与欧盟关于航海航空的博弈,说明国际社会在温室气体减排上面合纵联盟的政治博弈已经非常复杂化,与此相伴随的是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要求也在与日俱增。中国何去何从?十八大再一次给出明确答复:“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公平原则、各自能力原则,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在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建设。我国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能否成功,生态文明建设能否成功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也是取决于可再生能源。目前我国的可再生能源遇到瓶颈,除了外部市场的反倾销和内部市场整合的不利,更重要的在于核心技术的缺乏。核心技术以及随之而来的制度变革才会最终决定低碳发展的深度和广度。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构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主线。十八大报告将“美丽中国、永续发展”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表明发展既要有速度,还要有质量;既要照顾当代的发展,还要照顾子孙后代的发展。要实现这些伟大目标,不可能靠人为的短期政策努力,而必须靠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譬如:建立和完善职能有机统

一、运转协调高效的生态环保综合管理体制;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综合运用财税、价格等经济杠杆;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资源环境经济配套政策;抓紧制定实施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并将之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绩效考核等等。

第11篇:毛概课程论文作业格式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 程 作 业

学 院: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承 诺 书

我是徐州工程学院

学院

班学生

。我承诺:本人提交的作业,内容真实,绝无抄袭现象。

承诺人:

日 期:

题目(黑体、小

二、加黑、居中) ——副标题(黑体、四号、加黑、居中)

学号

姓名

班级

学院(宋体、四号)

正文(宋体、小

四、1.5行距)

内容要求:以“变”为主题,体会自己身边的变化,从一个或几个角度撰写一份不少于1500字的小论文。

第12篇:毛概论文

新时代背景下的感悟

——重读《丑陋的中国人》

刚拿起书的时候,和许多人一样,我也是带着疑惑或者说有一点反感的,慢慢的,这种感觉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对作者柏杨老先生一种由衷的尊敬和钦佩。这些一针见血,赤裸裸的质疑和披露,如若没有对祖国对人民有最深沉的担忧和关怀,又怎能如此咄咄逼人,铿锵有力?在他去世的时候,有人说,在他的墓碑上应该写上这么一段话:这里埋葬着我们的一面镜子,一个美丽的中国人。他在世的时候,让所有人觉得刺痛。而没有了他,又让所有人怅然若失。

《丑陋的中国人》这本“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的书,到现在,据首次出版已过去了近三十载,新事物与新气象更迭不停,许多当年柏杨老先生训斥的现象其实已不复存在。但是作为不断自我提醒的新时期青年,我们从这本书中又能有些新的领悟和反省。

首先,我想讲讲关于认错的事。谈到闭门思过,我想起小时候在调解弟弟和妹妹之间矛盾的时候,我心血来潮,“勒令”他们面对墙进行自我反省,没过一会,他俩齐刷刷“哇”地嚎啕大哭,年幼的我自以为闯了大祸,畏惧于那堵墙竟有如此神力。现在才明白,幼小的他们已经觉得,“自我反省”是严酷的惩罚。而面壁思过让他们有种被隔离抛下的孤独感,所以才有那么撕心裂肺的哭声。是的,自我反省是有力量感的。正如柏杨老先生讲到,“我们应该学会自我反省”,可近千百年来,我们好像将“思过”更多的当做了一种惩罚,电视剧里犯了错坏了规矩的常被处以“闭门思过三日”,借此给这种原本是自我解放和提升的行为蒙上了灰色的可怖感。这种现象在如今还是有的,犹记得初中时候经常有犯错误的淘气男生要被勒令站到讲台上大声朗诵自己的检讨书,而台下是一阵哄笑,可这种惩罚式的自我反省真的起到作用了吗?我反而觉得这种方式让我们离真正意义的“自我反省”愈来愈远,我们像逃离瘟疫一样逃避着它,却不曾想起,“自我反省”是我们规避重复错误的一剂良药啊!

说到这点,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亲,尽管他是我们的长辈,但是他从不回避自己的错误,鼓励我们给他写信去质疑他,并提出意见。到今天的他仍然保持着本质淳朴的“三省吾身”的习惯,让我们深深体会到,大方道歉和及时认错的豁达与真诚。有时候我们需要多一点勇气来真诚。

自我反省,让人更加包容。柏杨老先生说:“中国的面积这么大,文化这么深远,泱泱大国,中国人应该有一个怎样的心胸?应该是泱泱大国的心胸。”可遗憾的是,现在的我们似乎也未曾做到柏杨先生所期待的那样,拥有泱泱大国的胸襟。前不久电影明星文章的事件出来后,文章在事件后及时在微博上发表了道歉声明,字里行间是真挚诚恳的,可我们的网民在干嘛呢?翻找出来各种往日电视剧,挑唆各种扯淡言论,对文章指手画脚,嘲讽讥笑。有些人甚至写出冷言冷语来对整个事件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这些过激和荒唐的反应中,几乎看不到包容的影子,也似乎无从体现泱泱大国之情怀所在。值得庆幸的是,也有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在反思,反思新媒介时代下浮躁的社会风气,并且在反思中不断探讨解决问题的良方。

其实,不管是自我反省还是包容,都要求我们首先会独立思考,拥有鉴赏的能力。柏杨老先生说:“中国人的苦难是多方面,必须每个人都要觉醒。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要成为一个好的鉴赏家,我们就能鉴赏自己,鉴赏朋友,鉴赏国家领导人物”。“独立思考”似乎是让我们远离愚昧和吵闹的万能钥匙。它让我们接近

真理,看到事物的本质,自然也就褪去了喧嚣和浮躁的侩气,理性的思考,没有盲目跟风,没有人云亦云,自然也就没有炒作和谣言孕育的土壤,智者结束了荒唐的争吵,开辟的是一片百家争鸣的新天地。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么多年来我们进步的方面。“丑陋”只是一种自我思考的态度,我们无需一叶遮目,看不到自己的光辉点。值得高兴的是,像书中所讲的许多陋习历经历史黄河的大浪淘沙,已不见了踪影,是的,中国人在蜕变,在崛起,让我们共同期待。

毛概课就要结束了,这也是我们大学生涯最后一门政治课,回想这两年上过的马原,近代史,思修,毛概,当初却一直困惑:我们能从政治课上学到什么?如今,我豁然开朗。这些先哲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这些历史车轮在时间长轴上轧过的每个痕迹,无论是苦难还是胜利,都需要我们每个年轻人熟记在心,然后给他赋予新的时代气息。这与我们的专业无关,这是我们的灵魂和骨子里应该有的东西。这些课就像一位慈祥的母亲,无论我们开始有多么浮躁,不理解,都不放弃谆谆教导,她不是在灌输生硬的理念,而是带我们走进那些个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年代,带我们认识那些对历史有着丰功伟绩的人们,教我们鉴赏,教我们辩证,教我们用一颗赤子之心去思考历史,思考当下,思考未来。

第13篇:毛概论文

生活中的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该树立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 我们对于生活体会的表达需要实事求是,对于是非的判断需要实事求是,对于短期或长期的人生规划需要实事求是,对于个人定位需要实事求是,对于朋友的评判需要实事求是. 生活不是文学创作,没有过多虚构出来的跌宕起伏的情景,更多的时候需要一颗平静的心去追究生活的本质,而非凌驾于现实,超现实般去创造异样的生活.这就需要我们实事求是. 马克思主义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正是实事求是,在中国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之下,实事求是这一精髓显然成为一切实践的指导思想并且受用于社会的每一个领域,贯穿于人人生活之中. 大多数成功人士的背后潜在的能量来源于对自身的恰当认知,显然,实事求是的精神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对于人生的帮助是潜移默化和长久的. 如今的高校大都开始设置了大学生职业规划这一门学科.作为大一的新生对于自身的认识大都无法达到深层次.在老师的引导下我们开始勇于打破不切实际的幻想,努力去规划一些真正适合自身的理想的职业.通过一系列权威的测试,我们对自身的气质有了大体上的把握.同时,实事求是的观念一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通过与他人的比较,通过他人对自己的态度,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己,

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通过实践和自我反省„通过客观的途径来判断加上主观的知觉我们来认识自我,这就是一个实事求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收获良多.一博文如是说:吾日三省吾身,白吗?富吗?美吗? 显然主人有着求实的心理. 作为在校学生,学习绝大多数时候也是实事就是的过程. 监考老师叮嘱考生要遵守考场规则要实事就是;勤奋的孩子懂得每天的累积,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定位自己的人生.这份专注何尝不是秉承实事就是这一个准则? 我们在前进的过程中不要因为别人的步伐而乱了自己的脚步.实事就是是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不浮夸不焦躁不奢侈不萎靡不逃避不害怕.我相信一颗平静的心对于自己的人生会有意想不到的帮助. 现在的我们还是静坐于象牙塔中的一批人,一面抱怨着没有自由一面被保护着,对于未来的期待远不是现实能给的样子,而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将自己必须经过的路走得漂亮,最终才能走自己想走的路.从怀疑到相信到坚定,只要我们专注于自己的生活到最后才不会沦为伤逝. 前辈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普遍经历的过程是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到知道自己不知道,接着知道自己知道,最终不知道自己知道.显然,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但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对生活的体会也不同,这都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探索程度不同.生活中的实事就是绝大多数会因为人的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限而只停留在事物的表层。如果人们不加以思考判断和筛选,那么过多的求实就会变成迂腐,呆板,墨守

成规.生活同样需要创新,在实际给予的基础上将真理应用于创作. 现在很多人倾向于将青年分门别类.以致出现了各种青年.网民如是举例: 有爱玩低调不出众的普通青年,有清新有点小才华的文艺青年,有爱于各种设备打交道的数码青年,甚至为了嘲讽那些混吃混喝无所事事的人而有了二逼青年,还有地域性显著的北京青年„„

虽然,这样笼统的分类对一部分有志青年是不公平的,但很显然人们开始关注部分人的普遍的特质.在我们纷繁多彩的生活中可以有很多的发现,只要我们善于归纳,善于专注于个体,善于事实就是,只有如此才可以发挥自己潜在的洞察力,而我们正需要这样的能力助于我们的人生. 我们需要反问自己,是否灵活?是否淡定?是否努力?是否尽职?是否冲动?是否矫情?是否嫉妒?是否不合群体?是否自私?是否自己满意自己?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自己亲自去寻找答案,需要去实践,去求是! 求解释!求真相!我们常常会如此固执却又如此真挚.所以,感谢这样的行动. 我相信经历过高考的文科生绝大多数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当一提起政治思想理论,首先脑海里会浮现出类似于这样的句子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实事就是”“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这些规律不难理解但往往却很难把握的恰到好处。我们需要这样的精神来帮助我们锻造一个坚实的基础,懂得事实就是何尝不是心智成熟的标志呢?我想,我们应该为之努力。

第14篇:毛概论文

论文题目:学生姓名:学

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

社会调查论文

( 2010 届)

关于食品安全的调查

章利娟、卢美

20100209020

1、201002090116

室内与家具设计10

2、101

万泽民

2012 年 3 月 24 日

食品安全调查

目

1 食品安全调查原因、方法及目的„„„„„„„„„„„„1 1.1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1 1.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1 1.3 对食品的调查初衷与目的„„„„„„„„„„„„„„„„„„„„„2

2 食品安全调查的内容、过程及结果„„„„„„„„„„„2

2.1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问卷内容„„„„„„„„„„„„„„„„„„„„2 2.2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时间地点及各种情况的简述„„„„„„„„„„„„2 2.3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数据报告„„„„„„„„„„„„„„„„„„„„3 2.3.1 各项数据„„„„„„„„„„„„„„„„„„„„„„„„„„3 2.3.2 数据分析„„„„„„„„„„„„„„„„„„„„„„„„„„4

3 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4 3.1 从源头杜绝食品污染„„„„„„„„„„„„„„„„„„„„„„„„4 3.2 提高食品工业水平„„„„„„„„„„„„„„„„„„„„„„„„„4 3.3 加强监管力度„„„„„„„„„„„„„„„„„„„„„„„„„„„4 3.4 重视食品安全宣传„„„„„„„„„„„„„„„„„„„„„„„„„4 3.5 提高自身安全意识„„„„„„„„„„„„„„„„„„„„„„„„„4 3.6 加强道德建设„„„„„„„„„„„„„„„„„„„„„„„„„„„4

食品安全调查 关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探析

摘要:文章运用调查法对临安食品安全现状进行调查、整理与分析,通过不同阶层的人对临安食品安全的反映,深刻分析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并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监管体系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相关解决方案。 关键词:食品安全 现状 严峻 监管 对策

1 食品安全调查原因、方法及目的

1.1 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可供我们选择的食品日趋丰富,各式各样的食物虽然丰富了我们的餐桌。人们时刻离不开食品,离不开安全、卫生、营养的食品。自古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不容忽视, 食品安全无小事,它涉及政府、企业和消费者。

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逐渐形成了博大精深的饮食传统和文化。中国菜不但讲究“色、香、味”俱全,而且“滋、养、补”的特点也为世人推崇。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饮食的需求更高了,各国各地菜式趋向多样化发展,吃法也是越来越多样。

食物不只是为了填饱肚子或是解馋,主要是为了保证身体的正常发育和健康。实验证明:每日三餐,食物中的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为85%;如改为每日两餐,每餐各吃全天食物量的一半,则蛋白质消化吸收率仅为75%。因此,按照我国人民的生活习惯,一般来说,每日三餐还是比较合理的。同时还要注意,两餐间隔的时间要适宜,间隔太长会引起高度饥饿感,影响人的劳动和工作效率;间隔时间如果太短,上顿食物在胃里还没有排空,就接着吃下顿食物,会使消化器官得不到适当的休息,消化功能就会逐步降低,影响食欲和消化。

那要怎样健康饮食呢?健康的饮食,需要注重许许多多的小细节,并不是一定要营养多,才是健康。如果营养过多,就会导致营养不均衡,也是不好的,所以要均衡营养。不仅要营养均衡,还要荤素搭配,只有荤素搭配,我们的身体才能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从而才能进行各项生命活动。

1.2 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随着食品行业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事件也频频发生。食品安全事件容易造成群体性发病,引起较大的社会和心理影响。食源性疾病是使人遭受痛苦的一个主要原因,它能带来不必要的死亡和经济负担。而引发食品安全事故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如微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种植业、养殖业的源头污染对食品安全威胁很大,经营者违法使用高毒农药,违法使用抗生素、激素等兽药,违法使用瘦肉精等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仍然偏低;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使用不合格原料生产加工食品。食品工业应用新原料、新工艺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如用中草药、转基因食品等新资源,食品新型包装材料,食品辐照等新食品加工工艺;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二恶英、有机氯的污染问题犯罪分子极易利用食品进行犯罪或恐怖活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及黑心商家在利益的

食品安全调查 驱使下罔顾消费者的人生安全等。

面临当今被污染的生态环境,巨大的生活压力,多数人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人人都渴望有健康的体魄,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也就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把钱花在养生上,但是我们也看到,各式保健品摆满货架,老百姓胡乱依赖药片,这不仅没为我们的健康做出贡献,反而大大加重了我们是身体负担。

1.3 对食品的调查初衷与目的

而纵观当今社会,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层出不穷。关于食品安全,我们虽然看到了国家对法律法规、检验检测体系的不断完善,然而市场上依旧充斥着地沟油、注水肉、问题奶粉等大大小小的问题。如何擦亮眼睛,区分优劣就变动更加重要了,这不仅是要维护我们消费者的权利,更是要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健康负责。

广大群众是食品的最终消费者,是优质食品的受益者,也是劣质食品的受害者。人人都是消费者,个个不是局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维护身体健康也要靠我们自己。所以说食品安全与健康是每个人必备的知识。

食品安全问题调查的目的 ...........1:通过调查,了解市民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识、态度以及看法。 2:通过调查宣传食品安全的知识和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3:同时提升自己与不同人群的交际能力。

4:最重要的是,集合不同群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反馈意见,进行统计分析,找出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得出最佳的解决办法。

2 食品安全调查的内容、过程及结果

2.1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问卷内容 问卷总量100份,共设有16个问题,分别是:

年龄、学历、在购买食品时是否看生产日期、“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的观点、在购买食物时,更关注什么、是否遇到过食品安全问题、如果您买到不安全食品后,怎样处理、知道哪些食品安全事故、是否有必有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购买食品通场所、从哪些途径得到食品安全消费的知识、如何看待食品添加剂、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能最好解决、对这食品安全不放心的原因是、如何看待“查处比曝光慢半拍”的问题

2.2 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时间地点及各种情况的简述

问卷调查时间:2012.03.18 地点:衣锦街附近街道、吴越人家、农林大学本部、车站等 人群:店家、居民、学生、教师、未知路人

2.3关于食品安全调查的数据报告

2.3.1 各项数据

男女比例:59:41

食品安全调查

2.3.

食品安全调查 2 数据分析

1.首先,通过对消费者食品安全的观念,了解到消费者自身缺乏购买安全食品的常识。中国众多的消费者由于收入水平低下,没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加上缺乏相应的常识,所以在购买食品时安全意识淡漠,往往只图便宜,不顾及食品的质量、卫生问题。还有一些消费者在购买便宜食品、特价食品、无质量保证食品时,总是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大家都在买,并且别人过去多年吃这些便宜食品也没吃出什么问题,现在再吃也不会有事,在消费者这种心理的支持下,就为问题食品的销售打开了门路。其次,很多消费者缺乏科学食用食物的常识,由此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的产生,甚至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2.通过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如何能最好解决”及“对这食品安全不放心的原因”,可以发现大部分消费者选择依赖自己,而不依靠束之高阁的法律和各类商家。从侧面反映了,由于相关部门对食品安全生产的操作监管不力,使得中国食品行业严重违规、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的现象屡禁不止。中国的食品监管不管、相互推诿扯皮的现象,这就给某些食品行业违法生产、销售不合格食品提供了可乘之机。 而消商家的信誉也越来越不可靠。

3 关于食品安全的建议

1.从源头上防止农产品污染。

提倡“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大力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指导农业生产者科学种植、科学养殖,继续推广国家“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建立统一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

2.大力提高食品工业水平。

优化产品结构,鼓励名优产品生产.。 3.加强食品流通领域的监管和惩治力度。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应由政府统一组织,全面落实市场巡查制度,严格实行不合格食品退市制度,强化食品安全标识和包装管理,严格控制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

4、食品安全监管机构权责不清。各部门之间工作无法实现无缝对接,不能形成合力,监管责任难以落到实处。

5、食品安全检测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检测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不能及时的发现问题。

6.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宣传和监督。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既要继续揭露、曝光食品安全方面的违法犯罪行为,又要大力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培养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7.消费者自身要通观全局,培养食品安全意识。广大消费者尤其是低收入群体贪图便宜,从不正规渠道购买食品,从而导致种种食品安全问题发生,而无处诉求。

食品安全调查 8.加强道德建设.食品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到的道德水平不高。在利益的驱使下,从业人员罔顾消费者身体健康,追求暴利

只有在全社会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力加强公民道德、职业道德、企业道德、社会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守法的良好环境,才能有效构筑牢固的社会文明防线,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子伟,淮安卫生监督网《食品安全你我共同的事业(演讲稿)》,雅安卫生监督网。

致谢:

在本次论文报告的制作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万泽民老师的悉心指点,让我在论文的理论构架与逻辑结构方面受益非浅。

食品安全调查

第15篇:毛概论文

亳州中药材经济发展

我的家乡亳州,种植药材历史悠久,相传始于东汉末年神医华佗亲手培育的第一块药圃,种药之风在民间绵延不止。清代著名诗人刘开曾著诗曰:“小黄城外芍药花,十里五里生朝霞,花前花后皆人家,家家种花如桑麻„„”诗中盛赞了亳州当时农人种药如种桑麻的热情。 现今提起中医中药,人们自然会想起源远流长的中医药发展史及古今著名药都安徽亳州。中医药发展前景良好,但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超标、化学污染等阻碍着中医药发展的问题,面临着传统的中药材种植、加工、炮制不规范的新考验。面对这些问题,亳州中药材市场发展现状如何呢?它又有何优势能保住“中华药都”的美誉呢?下面通过本文分析一下。

一、传统中药市场作用巨大

中医药是我国历代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经验总结和智慧结晶。亳州自华佗以来,以产药、销药闻名于市,并与“祁、禹、樟”州并称四大古药都,据载,自华佗首开药圃以来,勤劳的亳州人一直从事着中药材的种植、经营、加工,且经久不衰,日益昌盛,并掌握了一套精湛的加工、炮制技术,全国各地药商纷纷在亳州开店、设馆。特别是明清时期,这里更是商贾云集,会馆林立,当时的店、商、号、栈、邦等鳞次栉比,仅各地会馆就达30余家。经营药材集“川、广、云、贵、浙、西、北、怀、山、土”,贵到“犀角山参”,贱到“菟丝枯草”,药市上有名者有,无名者也有,并形成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有着“药不到亳州不香,药不到亳州不齐,药不到亳州不灵”之说。因此,传统中药材市场在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市场经济助推亳州药业发展

以变革谋发展,以发展求规范。亳州药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亳州药业的发展在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更是盛世空前。上世纪80年代初,中医药经济全面复苏,围绕亳州老城区组成了散乱的交易市场,主要人员来自国有药材公司及个体诊所从业人员和农村的闲、散劳动力。到上世纪80纪年代中期,老城区难以满足日趋活跃的市场,为了集中经营,便于管理,又迁址郊外,以工业品大世界为交易市场,并开辟了药材一条街,全部采取前店后仓的形式建造。药材街的投入使用,在全国引起较大的影响,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客商,带动了一大批中药材营销人员,成为亳州药市药业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由于药材市场的繁荣,药材价格的复苏,中药材种植也似星星之火,迅速发展起来;一大批家种品种如白芍、白芷、菊花等得以普及并形成产区。

市场经济的大潮再次掀开了药业经济的新篇章。首先,亳州传统药材种植在亳州市政府实施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合理化引进、产业化加工的同时,又与国内权威科研单位和专业院校联合进行种苗繁育、脱毒培育、生态种植、科学推广等一系列技术革新,最终形成了一百万亩中药材种植产业带,保障了药市的有效供给,缓解了供需矛盾,中药材市场得以长足发展。占地400亩的亳州中药材市场,拥有3.2万m2的交易大厅,中药材行、栈、店、铺达1000余家,公司达300余家,日成交药材达百吨之多。从肩背手提到整车进出;从几人合伙到独资经营,正是这种勤劳、吃苦的拼搏精神,弘扬发展了中医药产业,从而使亳州的药市闻名全国,亳州的药材走向全国。多年来,历届亳州市政府决策者无不把药业经济作为富民强市的基础,优惠的政策,宽松的环境,不仅解决了亳州药商的后顾之忧,更是吸引了一大批外地厂商来亳州投资兴业。特别是每年定期举办的全国性中医药交易会扩大了影响,促进了合作交流。亳州市先后与日本东洋药乡中村市、韩国药乡荣州市缔结为友好城市,又与东南亚等国建立了良好的中药经济互助关系,亳州药业经济如一艘药业巨舰,在市场经济大潮下凭借盛世东风勇往直前。亳州药市的种种变革充分表明,中药市场在不断地发展、完善,力求更适应市场的变化,经济的需求。

三、市场改革

为适应时代需求,亳州市场也翻开了变革的新篇章。为顺应市场的需求,亳州投巨资兴建了中国中药饮片物流中心,形成了国内独具特色的中药饮片市场,率先以独资、合伙、引进、联建的方式在一年时间内建成了50余家中药饮片厂。中药饮片厂的崛起为中药国际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有力基础。与此同时,亳州中药材专业市场也进行了多方改革,如组建大货销售区、精品销售区、保健品销售区、物流配货区等一系列独具特色的专业区域。亳州市场这只药业航母,在日益发展的信息时代中,锐意进取,刻意改革,而改革就意味着发展,意味着市场重新分配。中医药发展已历经几千年,从中药材集散地到中药材市场进而到大规模的中药材交易中心,这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着。如今,在国际化、现代化进程中也必将发生巨大变革,亳州中药市场的变革正是中药业的发展之路。

四、创新中求发展

1、与旅游业的结合

如今以“中华药都,养生亳州”为口号的亳州旅游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旅游业与中药材经济的结合也进一步推动了亳州中药经济的发展,游人在游玩之余还可享受到“药膳”、“药浴”。另外,亳州的中药经济发展力求做到:中药材的种植与加工相结合,中医药的科研与产业相结合,中药经济与养生文化相结合。

2、改变传统种植模式

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是传统药材种植大镇,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亳州市谯城区十八里镇是传统药材种植大镇,药材种植面积达5万多亩。今年,亳州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落户到该镇,示范区以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为主,第一批流转了土地8000亩,由企业统一进行科学种植、管理。目前入园企业已有8家,分别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更好地服务农民,镇政府还成立了药材种植协会,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示范区的带动下,农民种植药材有了“千里眼”,不再为销路发愁。

“还是规范化种植好,就是比咱们的老土法子管用。”十八里镇蒋窑村民张旭东指着地里的药材说。以前种药材,关心的是价格和销路,现在关心的是质量。张旭东的药材和安徽协和成药业有限公司签订了回收合同,企业按保护价收购,药民收入有了保证。这种“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改变了药农沿袭多年的药材传统种植模式。为保证药业质量,药业企业与安徽中药学院签订了研发合同,特聘请了专业技术员,指导药农种植,使药农的药材管理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老杨说,不但是他,村里的300多户药农家家都增收了,这都要归功于他们参加的专业合作社:“统一销售,联系到全国各地的客户,我们非常满意。”老杨所说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在亳州总共有50多家,他们为药农提供统一种苗、统一管理、统一采收,统一销售的现代经营模式。亳州市民兴药材种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去年净利润达到80多万,合作社理事长王金龙指着刚刚花40万买回的欧豹拖拉机告诉记者:“过去我们农民用的都是传统农机具,现在我们开始用机械化,为药材种植服务。”

华陀故里、有着上千年药材种植历史的亳州被誉为中华药都,但长期以来传统种植经销方式束缚了农民的致富步伐。通过合作社,让百万药农进入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亳州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致富新路。依托这条产业链,全市打造起800多个中药材种植专业村,并积极向产业链的上游进军,整合更多的资源,让农民在现代中药产业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

3、提高药农水平

11月9日,亳州市谯城区科技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划药农培训班在十九里镇开班。次药农培训活动是谯城区科技局联合安徽省中医学院,对谯城区药材种植面积较大的三个乡镇——十九里镇、华佗镇、谯东镇的中药材种植农民进行亳州道地药材及大宗药材的规范化种植、加工和炮制培训。

通过培训活动,落实了“亳州现代中药产业现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提高了全区药农对亳州道地药材的种植加工和炮制水平,对保障规范化种植面积持续增加,提高道地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五、药博会

始于1985年的全国(亳州)中药材交易会已经成功举办26届,并连续两年被商务部纳入内贸领域支持展会;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举办国际(亳州)中医药博览会,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得到了国内外中医药界的广泛好评,亳州药博会已成为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会展品牌之一。

药博会给药企、药商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药博会进行市场化运作,有利于整合资源,激发市场活力,形成凝聚力,共同宣传打造药都亳州,促进药业经济发展。按照市场化运作的2007年药博会获得了空前成功,展会客流量达到9万人次,韩国、英国等多家境外涉药企业和200多家国内涉药企业参展,总签约交易金额达21亿元。 从药交会升级到药博会,签约金额从一亿元增长到几十亿元,从单纯的药材交易发展到经贸、学术、文化的结合,从政府举办转变为市场化运作,药交会已从地方性的交易会发展成为国际性展会,彰显出会展经济的魅力。 展望

展望十二五,亳州的中药产业将为农民致富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全市药材种植业将发展到200万亩,中药材交易也将进一步摆脱药农现货摆摊成交的模式,一个能与国际交易产业链接轨的华佗国际中药城将拔地而起。虽然在药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但相信亳州中药业会凭借着自己的历史积淀及不断的创新闯出一条新路。加上政府政策的扶持以及药农的响应,亳州的中药经济发展的会更好。

第16篇:毛概论文

论“党风引领学风建设”

-立足于物理学院学生党建

作为物理学院学生党建联络员之一,本次的毛概论文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契机重新整合关于物理学院学生党建开展的“党风引领学风建设”活动的始终缘由。同时,借此机会重新再探讨关于“党风引领学风建设”的问题。下面我将立足于物理学院党建浅谈该项目。 大学生党员首先应该有良好的品性修养,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成熟阶段,更要加强优秀品格的锻炼,要时时刻刻以党员和“四有”新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时向优秀党员,优秀模范学习。与同学互教互学,在学习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积极向同学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联系同学,在政治上带动同学共同进步。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树立自己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的思想观念,成为大学生学习的榜样。 物理学院立足于此,并践行校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充分发挥全校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树立学生党员良好形象,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结合我院学生党建工作实际,将开展学生党建工作引领优良学风建设活动。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学校中心工作,以立德树人为宗旨,以提高党员素质为核心,把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结合起来,坚持学生党建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贯彻“增强党性、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核心目标,通过党风建设引领优良学风建设活动,从而增强我院学生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加强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使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带动全院学生在学风建设中形成共同“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进而促进良好学风和院风的形成为总体目标。

针对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全体学生(突出党员学生),将在2014年4月中旬至2014年12月下旬开展此项活动,活动通过以下措施具体实施:

(一)建立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工作小组,专门负责总体安排、组织协调和落实督查等工作。建立健全领导机制,完善“党风引领学风建设”活动的推进方案。具体领导机制如下。

1、学院党委副书记具体抓,党建辅导员积极协助。在学院党委副书记的督促和落实,党建辅导员的协助下,确保“党风引领学风建设”的各项活动按时、按质、多样化、有意义化进行。

2、以党建带团建。以党建为发起人与团委开展“学风建设”系列活动。通过党团合作,扩大“学风建设”影响范围。

3、以党支部带团支部。结合本学院以系和班设置党支部的特点,立足于党支部,深入团支部。结合“学风建设”开展多样党支部活动的前提,带动团支部参与到活动当中。

4、以党员带团员,影响群众。学生党员来源于学生群体,是学生的先锋模范。除了工作、生活,更应该在学习上起到一个表率的作用,带动所在团支部团员积极向学,养成良好学风。

(三)制定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在以学校党委组织部《关于开展我校大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活动的实施意见》为指导精神的前提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由学院党委吴万副书记“领头羊”,党建辅导员协助,党建联络员出谋划策,党支委具体实施,党员建议,共同制定学生党建工作引领学风建设实施方案。

(四)积极动员,扬起“党风引领学风建设” 旗帜

1、宣传栏公告。在物理楼中厅的宣传栏宣传“党风引领学风建设”系列活动,并把后期成果做出展示。

2、横幅宣传。在物理楼前面(或者古榕广场)拉 设“党风引领学风建设”系列标语的横幅。

3、开宣讲会。先在党建干部会议中宣传和安排工作。组织专场宣讲会,要求各党支部所有成员出席。邀请学院领导做“党风引领学风建设”的演讲,并邀请优秀党员代表、党员考研成功代表上台分享成功的经验。要求各党支部所有成员和团支部部分人员出席。

(五)建立有力宣传平台,建立榜样阵地

建立以专门QQ、微信、微博为主导的网络宣传平台,以学院宣传栏为基础的现实宣传阵地,宣传先锋党员的优良学风的养成过程,树立榜样作用;按照领导机制,逐级推进领导机制的宣传运行深度。由小范围扩展到大范围的影响,最终促进全学院优良学风的养成

立足于学院情况可以制定以下活动内容:

1、实行考勤制度。选派党建干部与团委等机构合作,实行日常考勤工作。对迟到、早退、带早餐进物理楼等违反院规的同学登记在案。对于党员违反纪律,登记在案,作为评选优秀的内容之一。对于预备党员等其他群体,同样登记在案。考勤制度将作为一个发展评分考核的内容之一。

2、实行党员“一帮一”工程。以一个党员帮助一个或者多个学习、生活困难的同学,以榜样的力量鼓励和促进后进的同学,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共同进步,养成良好的学风。

3、实行课堂榜样工程。要求学生遵守规则,佩戴党徽,时刻谨守言行。在课堂上,起榜样作用积极参与到课堂当中,主动回答。课后带领同学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并为有问题的同学解决困难。

4、实行党员竞赛工程。要求各党支部成员每个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大型比赛,尤其是专业相关比赛。并将各支部成员参加竞赛的比赛名称和所获奖项由各支委登记在册。并对获奖同志的事迹公布于物理楼中厅,使同学们同样受到他们的鼓舞,发愤图强。同时,竞赛所获奖项也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参与大型竞赛获奖情况也将是发展党员的评分依据之一。以此来激发党员和同学们参与科研和竞赛的热情,养成竞争的学风。

5、党员进公寓工程。实行党员进公寓工程,制定“优秀党员示范宿舍”评比制度。成立挂牌示范点,把干净、整洁、温馨、上进的宿舍公示出来,起榜样作用。同时,也要求党员督促喜欢赖床、沉迷电视和网络游戏等的同学早起、自觉限制上网看电视的时间。从而养成良好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促进良好的学风的养成。

6、党员进社团工程。结合物理院“一专业一社团”的现实情况,要求党员主动加入到专业社团当中去,并成为其中的佼佼者,为社团的发展做出贡献,并在社团中引领同学不断拓展各方面知识。

7、特色“学风建设”党日活动。以专业设支部的一大优势,为开展立足于专业的特色党日活动提供了可行并专门化的保障。例如:物理系党支部可以开展中学物理实验展,既可以让各成员把所学知识运用起来,也帮助中学生得到新的知识拓展。让党日活动富含趣味性、拓展性的同时也富含学习性。

8、学习领跑制度。党建密切关注绩点变化,要求党员在其中起先锋模范作用,成绩领跑。而针对非党员同学,综测与绩点将作为发展的基准线。能被发展的同学,学习必须过硬。以此来激励同学向党员看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风。同时,针对挂科、重修、作弊等严重违纪现象作出延缓发展,甚至取消资格的决定。

9、建立党建意见信箱。红色的党建意见信箱的建立既可以给党员、党建干部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同时也为同学们的监督,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渠道。针对意见信箱所反映的问题,登记在册,并迅速处理。

10、实施评比机制,并进行评优。

以上便是立足于物理学院,开展的党风引领学风建设全部内容。

其实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群体中优秀的一支,他们同时具备党员与学生的特性,擅长于学习,习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有的规则只是起到一个提醒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政治立场坚定、学业成绩优异、思想先进、行为规范、服务学生和社会等方面。如果连这些基本的先进性都不能发挥,在早期的发展也是不能被发展的。作为一名学生党员首先是学习优秀的,是一名优秀的学生才有机会通过团委的推优的。所以引领学风建设在我看来,对于物理学院的学生党员来说,遵循以上的步骤,定会开启物理学院的好学之风。

第17篇:毛概论文

农村教育现状

内容摘要 农村的教育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实践报告在亲身实践和调查的基础上,详细地阐述了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并探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字 社会实践

教育现状

教育质量

师资力量

英语

农村学校

外国语学院 10级英语教育专业四班 魏棋 100201092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我们国家正在实行科教兴国战略。深化农村教育改革,是推动农村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它与农村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2003年温家宝总理提出了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的途径:一要推进教学改革。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城乡教育差距拉大。农村人口众多。将影响我国的教育情况和国家的进步。为了了解当前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寒假期间对建瓯市玉山镇进行调查 。

通过实地走访,发现农村教育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 农村家庭因素影响子女教育

发现农村家长学历基本为小学或者初中,甚至还有很多连小学都没有毕业。其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收入、就业机会、生活条件等各个方面都明显优于农村,学历高有能力的年轻人都不愿意留在农村,在走访中发现其中有两类家庭居多,第一类是父母在家务农,留在孩子身边;第二类家庭是父母外出打工,孩子留给爷爷奶奶带,即留守儿童。

第一类家庭,他们文化水平都很低,只有小学或者初中,全家人靠务农为生。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双方必须要有一个抽出时间来带孩子,这大大影响了干农活,影响了全家的生计。为了生计,父母没有时间陪在孩子身边读书给孩子听,不耐烦手把手教孩子怎么穿鞋子,怕孩子乱跑影响自己干农活就把孩子关在房间里……学前教育的缺失对孩子价值观形成、智利开发影响是巨大的。当孩子才四五岁,还没达到入学年龄时,父母就迫不及待的将孩子送入学校。父母只是想让学校去看孩子,好让自己有更多时间去干农活。由于孩子年龄小,头脑还没发育到适合学习的程度,再加上缺少学前的智利开发,让很多孩子输在了起跑线上,他们根本跟不上学校的进度。

绝大多数家长还是支持孩子学习的,他们深知务农的艰苦,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改变命运。然而愿望是美好的,生活的现实的。家长白天忙着干农活,只有晚上才能有一点的时间顾及孩子,由于家长的学历水平都很低,根本无法辅导孩子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在学习上帮助孩子(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孩子发现自己跟不上的时候,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也没太放在心上。等到考试成绩出来,家长发现孩子的成绩和改变命运的目标相差甚远,心急如焚。但是,自己不会教,也不会用正确方法引导孩子,很多家长就会去买一堆的习题书逼着孩子去做。孩子做完以后,家长不会帮着孩子订正,原来不会的还是不会,没有任何效果,只是徒增孩子的负担。家长看到孩子做了,就以为自己帮助到了孩子。等到下次考试成绩出来后,家长又将大失所望,渐渐的开始不耐烦,斥骂孩子,这大大激发了孩子逆反情绪,对孩子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在了解农村父母教育理念时发现一个很大的偏见。农村父母认为,关心孩子就是在物质上给孩子钱让他们念书,而忽略了精神方面的关心,他们不会抽时间陪孩子学习,也不会关心他们学习遇到了什么困难。他们会做的大多只是,想起来时候询问下孩子学习情况,跟孩子说几句早已听出老茧的励志名言。很少跟他们进行思想上的沟通,走访时遇到过这么一个学生,由于学习跟不上,父母平时也没关心他学习,他渐渐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开始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开始逃课,后来渐渐发展成根本不去上课。而粗心的家长只是偶尔问问孩子学习的情况,孩子轻松的蒙混过关。等到家长发现孩子开始混社会时,已经过去了两个月。家长又不知道该如何挽回,打骂体罚只会将孩子越推越深,直至无力挽回。还有一些孩子,他们在学校犯了错,老师想找家长谈谈,但是家长忙于生计,对老师的帮助并不配合。即使有些家长能和老师进行信息交流,但是家长在孩子心中地位却不高,孩子根本不怕家长,家长无法管教孩子,只能眼睁睁看着孩子越走越偏。

家长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其实十分微妙,一方面,每个家长都认为读书重要,只要孩子会读书,自己不论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读书。而另一方面,读书无用论还是存在于家长的观念中,在他们身边,一些普通院校毕业的学生也难找到工作,周围一些没文化的孩子出去打工却能赚很多钱。这种微妙的心态造成了,如果孩子会读书家长会十分支持,如果孩子读书成绩不理想,父母会想不会念还不如打工算了。父母的这种心态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学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成绩好的越来越好,成绩差的父母也会另谋出路,孩子成绩越来越差。在城市,如果父母发现孩子学习成绩不理想,会想尽方法帮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帮助孩子学习,很多孩子得以跟上进度,继续学习。然而,农村父母的心态使得很少有父母会逼着孩子上补习班,孩子自己因为贪玩又很少会主动提出来,因此学习一时跟不上的会越落越多,这对很多孩子成长是不利的。

再来看看另一类家庭,即父母外出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来带。我们实地走访出了解到,爷爷奶奶辈的学历大多是小学,很多连小学都没有读,文化水平比留在农村的父母还要低。甚至大多都不会说普通话,他们不管孩子学习,也管不了。现在的孩子越来越贪玩,也越来越难管,爷爷奶奶很多会溺爱孩子,随着孩子来。因此,孩子玩起来更加无所忌惮,很多都因为贪玩而荒废了学业,甚至有些还和社会青年混在一起。

实践之前总有听到报道,说很多农村孩子因为付不起学费而辍学,所以对经济状况对学业影响也做了深入调查。发现了读小学和初中的父母把很大一部分的钱用于孩子教育,但是基本还能负担。但是,到了高中大学以后,基本所有的父母都开始负债供孩子上学。大多数父母选择向亲戚朋友借钱,少数向国家贷款。可见,总体上农村家庭在孩子教育上经济压力还是比较大的。然而在教育局询问是否有专款给予贫困孩子帮助时,我们了解到,政府有对贫困的优等生提供奖学金,以及特困生提供助学金,一些社会团体也会给予一些帮助。但是,很多困难的家庭并没有在补助的范围内,加之农村家长意识淡薄,很多可以得到补助的家庭并没有提出申请,这使得真正得到补助的家庭少之又少。在走访家长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家长认为:只要孩子会读书,家长无论如何也会供孩子上学。因此,对贫困生补助的不足并没有导致很多的孩子辍学,但是很大程度上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

第二 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城市相比有着较大的差距。从村民和老师口中得知,农村经济有了一定的提高,教学楼都有在翻修。但与城市相比教学办公环境,教学仪器,图书等等的设备都有着天壤之别。

第三师资力量不够。经调查发现大多农村学校的教师受教育程度都不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普遍偏低,很多师范学校毕业的人不愿意到农村教书,农村教师素质明显低于城市,加之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限制着农村师资力量的调整。加之学校给教师提供外出学习培训、交流的机会少,多数教师不能进行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缺乏创新意识等问题。面对新形势下的素质教育,面对新课程改革,他们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另外,英语老师也很匮乏,很多的孩子对英语几乎是一无所知。

四)义务教育课程设置的滞后性

从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主要还是在追求“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阻碍着课程改革。同时,课程改革总是受到具有守旧思想的教师、学校和家长的强烈反对,因此改革总是迟缓的。长期以来,农村教育“克隆”城市普通教育的模式,即除了不断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外,再没有其他的功能。农村与城市采取相同的教材、教法、进度,这与农村的实际情况相距甚远,由于在学校硬件、师资水平和资讯等方面的天然劣势,根本不可能都去上大学。绝大多数的农村学生,只能成为极少数尖子生的陪衬,成为这种教育体制和目标的牺牲品。

对促进农村教育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的关键,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提供教育支持。

第二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师范院校毕业生任教。 第三加大贫困家庭的资助力度。

通过几天的走访,我对农村教育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通过这次实践,我收获了很多,也体会了很多,发现自己力量的不足,今后的日子里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省的农村教育局面将会变地更加乐观、更加美好,伴着朗朗地读书声茁壮成长。为新世纪祖国的腾飞、为社会主义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18篇:毛概论文

【内容提要】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体现于毛泽东关心、思考、研究的各个领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线。本文介绍了毛泽东在各个时期对理论创新必要性的论述;概述了毛泽东创新思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的主要成果;分析了毛泽东创新思想具有的特色;阐述了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哲学底蕴,指出了宣传和发扬毛泽东创新思想的深远意义。

【关 键 词】毛泽东/创新思想 【 正 文 】

毛泽东是现代中国的一面旗帜。他的一生,他所领导的人民革命以及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思想,引起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深刻地改变了现代中国的历史命运。毛泽东留下的精神遗产是宏富的,它将在我们民族的历史进程中长期发生作用和影响。在毛泽东思想的百花园中,创新思想是一朵光彩夺目的奇葩。它体现于毛泽东关心、思索、研究的各个领域,是贯穿毛泽东思想体系的主线。归纳、整理、分析和研究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毛泽东对理论创新必要性的论述

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初,便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党的指导思想。但是,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国情、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中国革命发展规律和道路却没有现成的具体答案。中国革命的实践表明,任何照搬照抄经典著作,照搬照抄外国经验的做法,都有可能导致革命的失败。作为中国共产党内最具独立思考品质的领导人,毛泽东向当时盛行的教条主义进行了勇敢的挑战,在中共党内率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并要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原则。在1930年发表的《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批评了一些人固守书本和某项决议,以为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的错误,指出:这“完全不是共产党人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完全是一种保守路线。这种保守路线如不根本丢掉,将会给革命造成很大损失,也会害了这些同志自己。”(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16页。)1938年,毛泽东论述了理论结合实际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他说:“我们要把马、恩、列、斯的方法用到中国来,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只有一般的理论,不用于中国的实际,打不得敌人。但如果把理论用到实际上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创造些新的东西,这样就用得了。”(注:《毛泽东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08页。)在延安整风中,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20多年实践经验,清算了党风中的主要危险教条主义,进一步坚持了这个原则。他在《整顿党的作风》一文中批评一些同志将马列主义书本上的某些词句当作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曾反复讲,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些人偏偏忘记这句最重要最重要的话”。“中国共产党人只有在他们善于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善于应用列宁斯大林关于中国革命的学说,进一步从中国的历史实际和革命实际的认真研究中,在各方面作出合乎中国需要的理论性创造,才叫做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20页。)1960年,毛泽东又进一步阐发了这个原则。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他写道:“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书,必须读,这是第一。但是任何国家的共产党人,任何国家的无产阶级思想界,都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产生自己的理论家,来为当前的政治服务。任何国家,任何时候,单靠老东西是不行的。„„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出现了新的一系列的问题,如果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毛泽东一而再、再而三地论述这个问题,是要阐述干革命进行理论创新的必要性和客观必然性。它的含义有三:

1.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理论与各国实践相结合,倘若固守僵死的教条,就只能给各国革命带来危害。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实践中进行合乎本国实际的理论创造。

3.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也要发展。革命党人必须顺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出指导革命的新理论来。

毛泽东关于理论创新的论述,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实践精神。他与其他的共产党人一道,坚持这个原则,开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局面,毛泽东思想就是理论创新的产物,他本人则通过勤奋的读书学习,理论联系实际,大胆提出新的科学论断和理论观点,成为一个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

二、毛泽东创新思想的主要体现

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内容极为丰富,无论在理论上或在实践上,都有重要突破,结出了丰硕成果,本文仅就几个方面试作概述。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方面。毛泽东始终认为,马列主义是规定了世界革命的基本原则,但中国革命的具体做法要我们在实践中创造。毛泽东和党的其他领袖一道,以切实的中国国情为依据,提出了一条崭新的民主革命总路线,开创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革命道路。他指出分清敌友是革命的首要问题,工人阶级是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和同盟军,这不同于俄国革命主要依靠工人阶级,将整个资产阶级作为革命的对象。他认为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应分两步走,首先完成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再进一步推进到社会主义,而不是像俄国革命那样直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在中国是多个帝国主义瓜分统治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条件下,革命应首先在敌人统治的薄弱环节展开,实行工农武装割据,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而不是十月革命工人阶级在中心城市举行武装起义取得革命胜利的道路。这些理论,都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是前人书本上没有的,也是外国经验搬不来的。它成功地推进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这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重大发展,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新的经验和成功范例。

毛泽东还率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革命。毛泽东认为掌握了国家政权的无产阶级,可以通过自上而下的和平道路,将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他否定了必须先机械化而后才能合作化的僵化做法,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将广大农民组织起来,实现了合作化。他还成功地实施了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政策,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国际共运史上最为成功的一例,丰富了马列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转变论。这一切,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必然结果。

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时期后,毛泽东对当时全国上下在“学习苏联老大哥”口号下简单照搬照抄苏联建设经验,“一开始就不满意,心情不舒畅”。他数十次在大会小会上讲话,发表文章,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并率先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提出了一条同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即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农、轻、重为序,协调各种经济关系,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发展经济的工业化道路。这是毛泽东实事求是突破前苏联工业化模式束缚的创新产物,为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实践打下了极其重要的思想理论基础。在1962年的7千人大会上,毛泽东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教训说:“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是照抄苏联,特别是重工业方面,几乎一切都抄苏联,自己的创造性很少。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1964年,他在一个关于总结经验的指示中提出:“我们不能走世界各国技术发展的老路,跟在别人后面一步一步地爬行,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在一个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强国。”结合中国实际,打破常规,大胆探索创新,毛泽东在几十年前已经提出了在经济建设中进行科技创新的设想。

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从一个师范生成长为一个伟大的军事理论家和战略家,毛泽东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他的过人之处,就是比一般人更善于总结经验,更机智灵活,更富有独创性。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反对战争问题上的机械论,主张从战争情况、时间条件、战争性质、地域条件、民族战争的指导规律的不同着眼,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应用,大胆创新。他说:“一切战争指导规律,依照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依照战争的发展而发展,一成不变的东西是没有的。”(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73页。)对于在战争中如何制定正确的战略战术,他说:“如果计划和情况不符合,或者不完全符合,就必须依照新的认识,构成新的判断,定下新的决心,把已定的计划加以改变,使之适合于新的情况。”(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80页。)他的这一思想,成为他确立灵活机动战略战术和人民战争战略思想的基础。毛泽东创造性地确立了游击战和带游击性的运动战是中国革命战争较长时期内的主要作战形式,提出了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实行战略的持久战和战役、战斗的速决战,把战略上的劣势转变为战役、战斗上的优势,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等一系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后来,在解放战争中,又进一步概括为“十大军事原则”。这些都是对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创造性的贡献。

向外国学习方面。毛泽东首先充分肯定了向外国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我们应该向他们的长处学习。他又说:“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当然不要学。”(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版,第285页。)这就是著名的“洋为中用”的原则。批判吸收外国文化的目的,是为了创造出具有中华民族风格,人民大众喜闻乐见而又生动活泼的新文化。毛泽东同志明确地说:“应该学习外国的长处,来整理中国的,创造中国自己的有独特的民族风格的东西。”“继承和借鉴决不可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60页。)1956年8月,毛泽东在同音乐工作者的一次讲话中,还明确而具体地谈到科技、医学、艺术的创新问题。他鼓励科技工作者用近代外国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整理中国的科学遗产,做出独创性的努力,直到形成中国自己的学派;他号召医务工作者中西医结合,创造祖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他要求艺术工作者学习外国艺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巧,创造出新的具有独特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的艺术来。学习应与独创相结合,创新是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就是结论。 在教育方面。毛泽东青少年时代身受旧教育制度的侵害,对旧教育制度弊端的认识和体会是极深切的。及至他后来与战友们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主持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指导江西和延安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实践,他都力主批判旧教育,开展了许多适合革命斗争需要,富有创造性的教育实践。建国后,毛泽东仍密切关注我国教育,他尤其对束缚人的创造力和各项能力发展的应试教育感到不满意,指出:“我主张题目公开,由学生研究、看书去做。例如,出二十个题,学生能答出十题,答得好,其中有的答得很好,有创见,可以打一百分;二十题都答了,也对,但是平平淡淡,没有创见的,给五十分、六十分。”(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28页。)毛泽东在这里提出了要以学生是否有创新见解作为教育评价体系主要标准的重要命题。他还鼓励学生不要受考试分数的束缚,要“大胆主动地学”,“要把精力集中在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不要只是跟在教员后面跑,自己没有主动性。”(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37页。)他的这些鼓励创新,有益创新的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所开展的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仍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信群众的创造力,依靠和鼓励群众创新。毛泽东充分相信群众的创造力,依靠群众创新,鼓励和尊重人民群众的创新精神和行动,构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群众路线的核心就是坚信“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31页。)“就是发挥被领导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毛泽东谆谆教导全党:“应该使每一个同志懂得,只要我们依靠人民,坚决地相信人民群众的创造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因而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不能压倒我们,而只会被我们所压倒。”(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96页。)他充分肯定人民群众的智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933页。)他相信人民群众不仅是革命也是经济建设的主力军,“我们是主张自力更生的。我们希望有外援,但是我们不能依赖它,我们依靠自己的努力,依靠全体军民的创造力。”(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1016页。)无论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或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毛泽东和全党都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去进行。毛泽东热情讴歌人民群众的创造力,赞扬湖南农民运动荡涤污泥浊水的创造精神,颂扬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创造了“鸡毛能够上天”的人间奇迹。他还要求全党要鼓励并创造条件释放群众的创造力。他说:“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力,从来就是很丰富的。过去在旧制度下没有解放出来,现在解放了,开始爆发了。我们的办法是揭盖子,破除迷信,让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都爆发出来。”(注:毛泽东:《1958年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 毛泽东特别重视和鼓励青年人创新。他号召和倡导青年人积极主动创造,不要受名人、权威、有地位的学问家的束缚。在1958年的成都会议上,他说:“自古以来,创新学派都是学问不足的青年人,他们一眼看出一种新东西,就抓住向老古董开战。„„从来创立新学派的青年,一抓到真理,就藐视古董,有所发明。”(注: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在其后的八大二次会议上,他又大讲青年人的创造问题,一口气列举了29位古今中外青年发明家、创造家的事例,说:“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学问少的人可以打倒学问多的人,不要被权威、名人吓倒,不要被大学问家吓倒,要敢想、敢说、敢做,不要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注:毛泽东:《1958年在八大二次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和鼓励群众创造精神的思想和实践,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许多革命领袖中,显现得十分突出。

三、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基本特点

毛泽东创新思想在以上几个部分所展示的内容,已经十分丰富。毛泽东通过创新而取得的成果,还有着举不胜举的实例。综观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特点:

其一,创新与怀疑批判精神相结合。诺贝尔奖获得者,俄国科学家巴甫洛夫说过:“怀疑,是发现的设想,是探索的动力,是创新的前提。”他道出了怀疑与创新的相互关系,道出了怀疑是创新意识的一种体现。毛泽东从青少年起即具有怀疑与叛逆的思想和品格。他曾在10岁时用离家出走来抗议粗暴严厉的旧教育,也曾“忤逆不孝”,反抗父亲冷酷、专制的管教方法。他喜爱看歌颂叛逆和造反的“禁书”,从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营养。就读湖南第一师范期间,他在《湘江评论》上大胆直抒对旧世界的怀疑和批判。成为中国革命主要领导人后,他依然保持着对许多事物大胆怀疑、寻根究底的劲头。他对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都发端于对以城市为中心的道路和传统社会主义工业化模式的怀疑。建国以后的毛泽东,在各个领域都保持着不竭的怀疑习惯和批判精神。1957年,毛泽东对中宣部印发的有关思想工作的调查材料作了批注。对其中有人提出对马列经典著作不许怀疑,他批示道:“不许怀疑吗?”对有人问党的政策是否允许争论,他批示道:“为什么不允许争论呢?”在如何克服马列主义教学中的教条这个问题旁边,他批示道:“就是允许批评争论。”对解放后实行脱离实际的教育教学制度,他说:“现在这种教育制度,我很怀疑。”(注:《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第140页。)继而提出一系列缩短学制、减少课程、教材删繁就简、提倡启发式教学、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的新颖的教育教学思想。大胆的怀疑批判精神使毛泽东能够发现一般人难以发现的问题,使他能够独辟蹊径,有所创新。

其二,创新与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相结合。从前述可见,毛泽东在每一个领域提出的创新观念,都几乎与批判教条主义相联系。教条主义对中国革命的危害最大,毛泽东视之为主要危险。教条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与客观相分离,其主要表现为思想上形成一种束缚,马列的本本没说过,革命前驱者没做过,就不敢说也不敢做。用教条主义的方法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势必是照搬照抄外国经验和书本上的条条,拒绝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顽固保守,不敢也不许创新和突破。

《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是毛泽东勇于创新,敢于反对教条主义的最早檄文。在遵义会议和延安整风运动中,教条主义路线受到了进一步的清算。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经验主义,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主;建国后,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同时反对奴隶主义,仍以反对教条主义为主。奴隶主义的特征是盲从,迷信洋人和外国文化,盲目自卑、妄自菲薄,也可以说是教条主义的孪生兄弟。鉴于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造成了对人们思想的严重束缚,毛泽东在1958年关于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批示中明确提出了“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的口号,为此毛泽东还对全党反复进行了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的教育。他认为无论中国人、外国人、死人、活人,都不要迷信,要相信科学,正确的就信,不正确的就不信。他谈到不要迷信神仙,不要迷信洋人时说,相对别的星球,我们就是神仙;相对外国人,我们就是洋人。他批评类似贾桂那种站惯了,不敢坐的奴隶主义精神状态,体现了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精神风貌。他指出:“对于经典著作要尊重,但不要迷信。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创造出来的,不能抄书照搬。”(注: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他号召:“打掉自卑感,砍去妄自菲薄,破除迷信,振奋敢想敢说敢做的大无畏创造精神。”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打破束缚人们思想的桎梏,扫清创新障碍,为创新创造条件。

其三,创新与独立思考相结合。独立思考也是创新的极其重要的必备条件,它为创新提供思路、观点、理论方法和达到目的的路径。一个人能够有所创新,他必然是善于独立思考的人。

毛泽东是一个最具独立思考品格的理论家和实践家。他不迷信书本,不盲从权威,不崇拜偶像,对一切事物和现成理论保持不随波逐流,坚持不人云亦云地进行个人独立思考和判断的态度。

由于几千年封建专制制度及100多年帝国主义殖民统治的影响,中国人民的意识中总的说盲从思想比较严重,比较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和意识。这种情况反映到党内,也成为教条主义泛滥的一种思想根源。毛泽东反复要求全党在读书、领导革命和建设的时候,切记要独立思考。

毛泽东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他自己在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同时,也要求身边同他一起读书的同志每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都应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他要求党的各级干部在学习理论书籍时,要加以分析,确立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正确的,哪些是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 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号召:“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都要问一个为什么,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是否真有道理。绝对不应盲从,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27页。)1957年,他与逻辑界、哲学界人士谈话时,倡导不论是领导革命还是搞科学研究,都必须实事求是,独立思考,不能让自己的脖子上长别人的脑袋,即使对老师,也不要迷信。在八大二次会议上,听到有同志说跟着他走就不会错时,毛泽东明确表示:“一个人有对有不对,对就跟,不对就不跟,不要糊里糊涂地跟。”“真理在谁手里就跟谁走”,“糊里糊涂跟某人走很危险,要独立思考。”(注:毛泽东:《1958年在成都会议上的讲话》。)毛泽东对独立思考的强调,为我们明确了通向真理和创新的正确途径。

其四,创新与实事求是相结合。创新既是一种实践活动,又是一种认识活动。它要求人们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规律相契合,不能脱离客观实际。毛泽东的创新理论和实践表明,创新的立足点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客观实际,创新的目的在于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正确与错误的检验标准是千百万中国人民的实践。也就是说,毛泽东的创新是与实事求是精神紧密结合的。

要做到实事求是,就要做到陈云同志说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毛泽东批驳过在共产党内讨论问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的“唯书”现象,也批驳过不根据实际情况,一味盲目执行上级指示的“唯上”现象。认为“有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要使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际运动结合起来,是为着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和策略问题而从它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的。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801页。)

创新的理论来源于客观实际,它正确与否的判定标准也是客观实际。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就指出:“真理只有一个,而究竟谁发现了真理,不依靠主观的夸张,而依靠客观实践。只有千百万人民的革命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尺度。”(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663页。)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他又多次指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办法,“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毛泽东思想是一种正确的创造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因为这种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推进了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了有益于中国社会进步的实际效果。

如上所述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四个主要特征,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又相辅相成的。怀疑引发探索和创新的兴趣,反对教条主义和奴隶主义为创新扫清思想障碍,独立思考为创新提供前提、方法和达到目的的路径,实事求是是创新的出发点和归宿。创新则是灵魂,它决定所要达到的目的和发展方向。

四、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哲学底蕴

毛泽东从年轻时代起就喜爱哲学,他读了许多古今中外哲学家的书,也潜心思考了许多有关人生、宇宙的“大本大源”问题。毛泽东探索大本大源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认为“动”是宇宙人生的普遍规律。他认为,宇宙间的万事万物都是运动着的斗争着的。“动”是天地身心的本性。通过对以往变法的分析,他得出了“欲动天下者,当动天下之心”,“动其心者,当具有大本大源”(注: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给黎锦熙的信》。)的结论;通过对体育之研究,从人人皆乐“动”,得出了“动必有道”,“天地盖惟有动而已”的观点。他本人则以不断的运动、奋斗和拼搏,来达到“身心并宽”,以“实现自我”为人生最大乐趣,这些都折射出了毛泽东人生哲学和世界观的主要特征。

毛泽东年轻时代确立的这一哲学观,无疑蕴涵了辩证唯物论的基本思想。辩证唯物论认为,宇宙的本源是物质,物质存在的唯一客观形态便是运动。宇宙万物生生不息地运动,导致了新旧事物的新陈代谢,导致了自然和人类社会的万象更新。因此,运动乃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唯一规律。年轻的毛泽东之可贵处,在于他了解这一规律后并不束之高阁,或作为茶余饭后之清谈,而是自觉应用这一规律观察、分析、解剖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成为他立志改造社会的理性基础。毛泽东的这一哲学观,随着他阅读了更多的马克思主义著作,接受了更多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而变得更加完备和丰富。它成为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毛泽东为此坚持了一生。

在1937年发表的《实践论》中,毛泽东精辟地指出:“社会实践中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是无穷的,人的认识的发生、发展和消灭的过程也是无穷的。根据于一定的思想、理论、计划、方案以从事于变革客观现实的实践,一次又一次地向前,人们对于客观现实的认识也就一次又一次地深化。客观现实世界的变化运动永远没有完结,人们在实践中对于真理的认识也就永远没有完结。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没有结束真理,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地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注:《毛泽东选集》第1~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版,第295页。)建国以后,毛泽东仍然坚持这样的哲学观。1964年11月他在一个“关于总结经验的指示”中指出:“人类的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这个历史永远不会完结。在有阶级存在的社会内,阶级斗争不会完结。在无阶级存在的社会内,新与旧,正确与错误之间的斗争永远不会完结。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因此,人类总得不断总结经验,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和骄傲自满的论点,都是错误的。”这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是怎样将源于“动”的这样一个哲学观,应用来分析、思辨人类对于宇宙事物的认识规律和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又怎样地从这个哲学观出发,得出了要在实践中进行理论创新和不断发展真理的结论,这个结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是辩证法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统一,它是符合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规律和发展规律的。毛泽东的这一哲学观,势必与教条主义者们机械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哲学观产生对立,发生冲突。历史事实充分表明,毛泽东这一哲学观是完全正确的。

及至晚年,毛泽东仍坚持他的哲学观。1974年5月30日,毛泽东在北京会见了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世界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宾主共同探讨了他们关心的问题。毛泽东说,“对称”原本是一个静止的观念,但按他的经验,“对称”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最主要的,社会的发展是“动”。李政道认为,运动就是对称的。“对称”在科学上不是静止的观念,所有宇宙运动都跟“对称”有关。所有的“对称”都在“动”中。对李政道的观点,毛泽东点头称是,完全接受。这里,毛泽东和李政道并非闲来无事,坐而论道,它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和一个杰出的科学家在哲学领域神来的思想交流,是他们历经多年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所得出的深刻的哲学体验。虽然他们两人所关心、研究、从事的工作领域是极不相同的,但却有着共同的哲学结论!

总之,毛泽东创新思想的哲学基础就是“动”。根据辩证唯物论的发展观点,他将人的认识看作是一个永恒的发展过程,只要物质运动不停止,人的认识也就没有穷尽的一天,而认识的延伸必然是思想的创新。 毛泽东的创新思想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归纳、整理、分析、研究和宣传毛泽东的创新思想,对提高我国人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推动我国正在开展的创新活动是有益的。毛泽东作为创造新世界的一代伟人,为我们树立了勇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光辉榜样。他的有关创新的教导,将鼓舞和鞭策我们奋勇前进在创新的大道上。可以肯定,随着我国创新活动愈加深入地展开,人们将会愈加领略宣传和发扬毛泽东创新思想的深远意义。

第19篇:毛概论文

潍坊学院《概论》课程

社会实践报告

姓名:赵方宁

院系: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网络工程10级1班

学号:10021240146

任课教师:张宝香

2012年5月

正文:

一.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

1.选题:大学生就业现状调查 2.选题目的与意义: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进行改革,高等教育加快了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步伐,高校大学生数量迅速增加,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现。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各国经济造成重大影响,我国经济也遭受其影响,就业市场更是雪上加霜,给毕业生就业带来巨大压力,大学生就业形势更加不容乐观。通过本次实践调查,我们进一步了解分析了金融危机下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大学生为就业所需要提高的素质能力和就业工作指导,寻求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途径。

3.方案设计

通过对毕业大学生问卷调查 通过网上的问卷调查

通过调查分析当今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了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促进大学生的就业

4.时间安排

在课余时间进行有关的调查工作 和资料查找工作

5.有关参考资料及文献.:百度文库,问卷星,调查网

二.社会实践报告内容

(1)毕业生当年的就业率

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人,比往年增加50万人。然而,2011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10年毕业的611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着更加严峻挑战。在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高校毕业生依然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010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天津、成都、南京、济南、苏州;

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南京、苏州、杭州、成都、郑州、青岛。2010年从本科专业大类来看,就业率最高的依次是工学、管理学、经济学,但工学在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上低于经济学专业大类。

从专业中类来看,地矿类专业独居榜首,工科类专业就业率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小,就业率前十的专业中类中,有8个为理工类专业。专业小类的就业率排名更是明显化了这一倾向,高职高专专业也呈现出理工类专业就业率较高的趋势。

2011年最难就业的专业计算机科学据首

“2011年度大学就业能力排行榜”的调查显示,中国应届大学生最难就业的十个专业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转载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aodoc.com,请保留此标记。)商管理、法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汉语言文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令人尴尬的是,这十个专业也是我国考生报考最热门的专业。

这项研究对20万名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在635个本科专业中,最热门的10个专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达到6.67万人,占本科毕业生总失业人数的近三分之一。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3个专业毕业半年后的失业人数过万。在应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等人们心目中的热门专业占了9个。 (2)大学生就业趋势的研究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预测

再者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科研所联合浙江大学就业与服务指导中心,对2012年高校就业趋势也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是:2012年我国总劳动力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缺口大。

根据劳动社会保障部科研所的数据显示:我国在“十一五”期间计划年均新增劳动力需求总量为1800万,但“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劳动力供给为XX万,每年将出现200万富余劳动力。根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XX中国人才报告》预计,到2010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000万,而需求总量为6000万。以上两项数据表明:我国劳动力总体有富余,但专业技术人才仍将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专业人才需求具体表现在第

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上。

第一产业缺口218万人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纲要(XX-2010)》数据显示,我国共有涉农院校43所,在校学生大约为9万,教学和科研人员为3.5万人,130万大中专毕业生中已有80万离开了农业。预计到2010年,第一产业人才缺口将达到218万人。

第二产业缺口1220万人

我国大学生中38%为工科类学生,但是毕业生人数还是不够,振兴我国工业还需大量的工程师,主要集中在it、微电子、汽车、环保、系统集成、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技术开发、条码技术、铁路高速客运技术等领域。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数字巨大,将达1220万人。

第三产业人才缺口325万人该产业将是扩大就业岗位最多的部门。一些高端涉外人才需求很大,比如涉外会计、涉外律师、涉外金融服务、同声传译、电子商务、数字媒体、物流、精算和心理咨询等行业,都需要大量人才。预计到2010年,人才缺口预计在325万人。

由此可见,我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学生“就业难”仅仅为一种表象。原因有两点:第一,作为一名大学生是否学有所成,知识和能力结构能否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值得思考;其次,个人就业意愿和社会意愿存在很大差异。

(二)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当前的就业情况分析

据统计,我国登记在册的电子商务企业已达到1000多万家,其中大中型企业就有10万多家,初步估计,未来我国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每年约20万人,而我国目前包括高校和各类培训机构每年输出的人才数量不到10万人。近年来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鉴约率是47%,可见,电子商务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这种状况不容乐观。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高校在电子商务人才的教育和培养方面还存在欠缺,在这种情形下培养出的学生很难符合社会对高层次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标准。主要面临的问题有:

第一、课程开设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大多是由经济与计算机专业方向的人才组成的。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是经济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一个简单堆积。

第二、学生的实习大都在虚拟的环境中操作,根本不能切实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毕竟,现实与虚拟还是两个世界。

第三、岗位群不明确,学生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就业方向,更不知道毕业以后应该具备什么能力和证书,才能让自己更有就业竞争力。

(三)就业岗位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能力要求

第一层,电子商务建立在网络硬件层的基础上。在这一层次需要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它网络设备的功能,知道有关企业网络产品的性能.

第二层,电子商务实施的软件平台。在这一层次涉及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第三层,电子商务应用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商业逻辑,网站产品的设计、开发,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网页设计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能,或网络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四层,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在这一层次,涉及各类商务支持人员,如客户服务,市场、贸易、物流和销售等诸多方面。

特别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还是非常严峻。我们需加强自身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做好充分的准备,迎接挑战!

(3)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A.政治因素:法律、法规、法令、政策、政府教育规划以及政府重大战略决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重大影响,我们要关注“十二五”规划,因为它对国家未来五年做出了明确的规划。

B.经济因素:

1、经济发展对大学生就业队伍规模的影响;

2、经济发展影响社会对大学生毕业层次要求;

3、经济发展的地域不平衡状况影响大学生就业流向;

4、经济发展影响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C.社会因素

1.国家层面:国家政策决定社会的就业率的高低。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制约发展,实习机会少,造成部分专业与实际需求不相符,致使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扩招,早成过多大学生流向社会。2企业方面:企业制度不合理,就业歧视,包括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地域歧视、身体歧视等,使得大学生的就业门槛再一次拉高。

D..技术因素: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呈现出技能替代型技术进步和技能偏向型技术进步并存、并以前者为主的独特态势,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直接原因;

2、而劳动密集型技术和产业发展政策、分割的市场体系及教育培训与市场需求的脱节,则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

E.自身因素

1、没有仔细而有条理的规划过自己的就业目标。

2、缺乏应有的能力和意识,如团队协作意识、竞争意识。

3、固守传统的就业观念。针对“就业难”,这一现实他们仍希望工作能一步到位,不太愿意接受 “先就业,后择业” 这一新观念 。

4、所具备的知识不够。

大部分学生往往在真正就业时才意识到自己所掌握的知识不够,不能很好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大学几年的时间,没有充分利用时间学习,给自己充电,为就业做好准备。

5、缺乏工作经验: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 。这往往是企业不愿意聘用应届大学生的主要原因。

6、怕吃苦,爱面子:

许多企业反映,大学生做事眼高手低,知识脱离实际,不愿从基层做起,缺乏吃苦耐劳精神,比较爱面子,怕从事底层的工作被朋友亲戚看不起,人际沟通能力差,比较自私,因此不愿意接收应届大学生。

7、频繁跳槽:

大学生就业后稳定性差,是造成企业不愿意接收大学生的另一重要原因。 企业接收大学生后一两年内流失率在30%以上的达到被调查企业总数的50%。甚至像联想集团这样的大型企业,也认为他们为大学生高流失率“交的学费太高 。

(4)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措施

1.减少结构性失业:通过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岗位补贴、助学贷款代偿、考研究生、考公务员加分,以及扩大“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大学生到村任职”、“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等计划,多种手段鼓励毕业生去基层工作;通过放松户籍限制、政策扶持等手段鼓励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企业工作;鼓励骨干企业和科研项目积极吸纳和稳定大学毕业生。 2.减少或推迟供给:加大力度落实部队征兵更多面向大学生;研究生或第二学位扩招。通过见习实习制度,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

4.加强就业指导和就业服务。所有高校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同时将就业指导课列入必修课。对未就业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提供职业介绍,培训等系列服务。 5.为困难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援助。

(四)针对返乡农民工的政策措施

1.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土地承包权益;稳定粮食和食品价格,有利于农民工返乡务农提高收入。

2.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做好农民工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3.一些劳动力输出地方已经出台支持返乡农民工的政策:3个月以上未能重新就业的,当地政府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70%给予失业救助,救助期不超过半年。上述政策措施对稳定现有的就业岗位、解决受金融危机影响严重的农民工群体和青年群体的就业问题将发挥作用,但还远不足以消除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局势的影响,需要全社会各方的重视和支持,特别是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 进一步维护就业稳定的对策建议

2009年,我国的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就业压力可能是历史上最巨大的,必须要有最困难的准备。要切实把促进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协调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把扩大内需与扩大就业紧密结合,鼓励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各类服务业,扶持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支持和引导非公经济发展,把增加就业岗位真正落到实处。这样才能保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维护社会稳定

1.继续调整失业保险金标准和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医疗保险基金起付线或提高封顶线,提高保障水平。

2.着力解决各类关闭破产企业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医疗保险问题。

(二)促进就业

1.将下岗失业人员纳入登记失业人员范围,在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等就业服务,促进其尽快实现再就业。

2.大力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及时帮助就业困难群众和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就业。

3.落实好技能提升特别行动计划。充分运用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加强对企业职工岗位培训、城镇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培训和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以及对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根据需要延长培训期限,提高培训补贴标准,缓解就业压力,并以此提高技能水平,做好技能人才储备。

(三)扩大就业 核心就是“小三多,密非外”,即“小企业、第三产业、多种就业形式、劳动密集型、非公有制经济和外向型经济”。正在考虑的主要有以下几条:

1.完善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金融信贷、社会服务等扶持政策;2.全面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

3.扩大积极就业政策覆盖范围,提高补贴标准,完善操作办法,重点做好关闭停产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四)改革高等教育体制

实现四化,即教育模式灵活化,专业自由挑选;教育体制弹性化,更宽进、更严出;内容应用化,将大学分为职业性、专业性和理论性三类;教育层级职业化,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规范现在的高校职业教育。

(五)做好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

应进一步完善失业统计和失业监控。一方面要尽快完善现行的调查失业制度,并尽早向社会公布并使用调查失业率。另一方面也要进一步完善现行的登记失业制度。应该把那些肯定要回来就业的农民工纳入失业登记,同时还要给予他们切实的帮助。如果我们推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失业登记制度,无论是城镇失业人员还是农民工都可以登记,但如果登记之后,不能享受任何扶持政策,也不能得到有效的帮助,那谁会来登记呢?如果失业人员不来登记,我们又怎能知道有多少人、哪些人需要补助呢?因此,问题的关键,还是政府需要给予农民工就业更大的投入

第20篇:毛概论文

毛概论文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什么样的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我国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选择这样的经济体制,有当时的客观条件,从客观条件看,我国的 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在这样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建设,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有利于迅速、有效地集中全国的经济力量,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各种条件。但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运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他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死,权利过于集中,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针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这些问题,以毛浙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如何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体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毛浙东在《论十大关系》等著作中,开始对高度集中地经济体制开始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人为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不能只顾一头,必须兼顾三个方面。

这里讲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不是笼统的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社会主义进程中一个特定的阶段,有它特殊的历史背景。至于将来社会主义发展得比较成熟,成为够格的社会主义后是否还适用,可以留待将来去研究。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六大依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提出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并从三个方面深化了认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一,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国家引导、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力量,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保证,“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第二,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第三,公有制经济和非公制经济不是对立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必须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

坚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条件下全体劳动者或者部分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和发展,正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客观要求,并为社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邓小平指出:“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正是由它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决定的。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这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只有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才能保证

社会主义的性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是简单地从数量和比重上衡量,而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质”的优势上,即体现在产业属性、技术构成、科技含量、规模经济、资本的增殖能力和市场的竞争力等方面。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当然,公有制为主体,是就全国来说的,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

国有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即控制国民经济和经济制度的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的稀缺资源的能力。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关键在于提高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即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坚持贯彻国有经济“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有所为,就是国有经济要控制少数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关键领域,在国防和具有自然垄断性的基础行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公益性行业要占支配地位,在重要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可以控股,也可以参股,通过少量国有资本控制和影响更多的社会资本。有所不为,是指国有资产要从一般竞争性行业逐步退出,让更多的社会投资主体进入,依靠多种经济成分解决现阶段面临的社会经济发展问题。

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集体经济是指由部分劳动群众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合作经济组织。它一方面同占主导地位的国有经济相联系,按社会主义原则进行经营管理,另一方面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实现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直接结合,不存在剥削关系,劳动者建立了平等互助合作关系。集体所有制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一种重要形式,与全民所有制一起构成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

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就要努力寻找和大胆利用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能够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公有制经济的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如独资企业、合作或合伙企业、股份公司、公有公营、公有民营、租赁或承包经营等。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股份制企业的性质,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由国家和集体控股,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股份制企业的经营方向,而且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支配范围。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和不断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根本上说是由现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和所有制结构决定的。正如马克思指出的:“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根据实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指明了深化分配制度改革的原则和方向。第一,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第二,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第三,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这是我们党在分配理论和实际操作原则上的又一新进展。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保障机制。正如胡锦涛同志指出的:“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环节,也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不断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应坚持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和注重社会公平的原则,以及社会保障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原则,逐步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增加社会保障内容,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是对我们党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战略思想的继承的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根本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我国农村的发展展现了美好蓝图,开辟了广阔道路

我国面临着城乡双重压力,总量与结构互相困扰,新生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互相交织的严峻形势。扩大就业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高等院校教育必须注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就业能力、创业能力,以适应未来就业的形势和要求。

《毛概课程论文范文.doc》
毛概课程论文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