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论二辩稿子范文

2022-09-15 来源:其他范文收藏下载本文

推荐第1篇:一辩稿子

一辩稿

各位评委老师,主持人,以及对方辩友,你们好。我方观点是善行是真善。

从辩题说起,什么是善呢,善是纯真美好高尚。那么何为真,真就是具体显明的。真善就是把仁爱的内心具体化,从而反映善的本质,从最大程度上达到社会发展这样一个目的。善行是目的中带有追求美好的愿望,并且付出了恰当的行为,而产生教化的结果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

我方并不否认对方强调的善心的重要性,可是对于一个过于模糊的概念来说,我们今天这个极具现实意义的辩题,相比起善心,实在是不相对。

我方从以下三个方面具体阐述善行是真善的原因: 第一,从善的本质上来说。善的最终目的就是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善心固然很重要,但我们真正想一想,到底是善心还是善行可以给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呢?我们在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时是要看切实帮助了身边的人,为社会的进步作出了贡献,而不是看谁脑子里想帮助别人的想法更多啊!因此,我方认为善心是主张美好的空头支票,而善行才是提取现金的银行卡。

第二,从真的角度来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一个事物真不真的时候,会想它实不实在,可不可靠,而善心实在是个太过主观的东西。从小我们就知道“人之初,性本善”,一个江洋大盗尚且可能良心未泯,何况在座的各位同学也都有一颗善心呢,难道这样每个人都有勇气说自己是真善吗?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我今天告诉对方辩友,我是真心想要你们赢,可是如何看到我的真心呢?我想,只有我们真正站起来提出放弃比赛的时候,才能相信才能看到我们的真心啊。因为善心是无法被直接地判断和认知,而善行是客观存在的,是经得起大家检验的,只有这样才有资格拿出来说是真善。

第三,从真善的现实意义来说。老祖宗很早告诉我们“勿以善小而不为”,而不是“勿以善小而不想”,弟子规也劝诫过我们要“日行一善”,才能“功满三千”。现实社会所倡导的正是多行善事的风气,我们需要的善行,以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善心放在自己的心里,即使是善也是为自己个人创造价值的小善,对他人呢,对社会呢?更多的时候真善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的小善,而更重要的是在人类社会中传递价值的大善。善心的存在固然很重要,可是如果只是一颗心而已的话,如何展现真善呢?当我们享受着善行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时,我们首先要做的不应该是对行善者的意图加以揣测,而是要明白这样的善行才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善行才是真善。

推荐第2篇:三辩稿子

三辩稿子

一、正方提问或对话:

(撰稿人:顾家清)

1、你方说选择越多越痛苦,但是如果你没有选择了你真的能幸福吗?比如假如你高考选专业,你只喜欢信息工程专业,但是你只能选择汉教或者其他的中文系专业,这选择少吧,你觉得你不会痛苦吗?你还会很幸福吗?

是的,你还是会很痛苦,因为你没有选择没有机会去学习甚至尝试你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2、大学是一个武装自己的大平台,如果没有了越来越多的选择,就有课能没有了各色各样的社团,你能想像一所大学里只有学生会吗?三万多的学生只有一百左右的学生能进入学生会,那么剩下的两万九千九百多人呢?他们就没有什么机会去挑战,尝试,充实自己了,这对整个大学来说真得达到了办设大学的培养各色人才的目的了吗?很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没有越来越多的可能,贫困地区的人民怎么凭借着个体劳动力养活一家子,没有私有经济的出现,小城镇的人民怎么才能依靠着那不多的钱做小生意,开办小工厂带领着故乡的父老乡亲们富起来,又怎么去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没有选择,没有多姿多彩的职业,我们就只能是像古人一样一辈子农耕过活,五千多年的历史早就证明了,没有选择就只能停步不前,就只能故步自封,就只能落后挨打,就真的只能沦落为他国的附属,他人的奴隶!这样你真的觉得会幸福吗?

3、或许你会说选择太多了你很苦恼,但是相对于一些贫困乡村的孩子,他们吃不饱,穿不暖,父母外出打工,成为留守儿童来说,你们大叹的痛苦不是显得太矫情,太欠揍了吗?当你感慨衣服太多不知道选哪件的时候而很痛苦的时候你有想过将你的不合身的衣服捐给有需要的人吗?当你觉得不喜欢的菜色太多而很不情愿,挑食的时候有想过哪些孩子连一顿像样的米饭都没有吃过吗?幸福从来都不仅仅是个人内心的一时满足和快意,唯有你身边的人也一同的快乐,惬意才有可能会想幸福更进一步。家国,家国,没有国,又要去哪里找家呢?只有整个国家都走往幸福的阳光大道,一个家,一个人才能持续的,没有后顾之忧的幸福下去,最终才能脱离痛苦?所以选择越多,可能越多,国人才会有更多的机会成功,家庭也就会更有可能美满,国才能强大和平,我们才有权力去伤风悲秋的考虑选择太多太郁闷了!

4、假如我们生活在重农抑制的清代,你家是世代的经商的,面对朝廷的苛税,面对官员的残酷的压迫和严重的抽成情况(即俗话说的说保护费),你没有选择,你也没有权利去改变,你真的会幸福吗?不会,你会愤恨,你会诅咒,甚至你会悲愤反抗,然后起义,然后社会*,然后国破家亡,然后生灵涂炭,然后你就会生活在地狱里。最后你会因为没有选择的压抑而永远生活在痛苦里。所以我们的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选择,我们的世界只有存在越来越的选择才会继续和谐下去。

5、习近平主席提倡的中国梦就是有很多人的梦想组合起来的总的说

2 是梦想之路,民族复兴之路。这不是一两个梦想就能实现的,她需要越多的梦想,他需要科技梦,才会有中国的航母;作家梦,才会有诺贝尔文学奖;旅游梦,才会有更细致的地图;等等,而且是不可停滞地不断增加。只有越来越多的梦想,才会越来越接近幸福!

6、现在人是越来也许多了,但国内的就业问题非常严峻。人才市场几近饱满甚至是剩余,大批的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然而正是因为各种新兴产业的出现例:如色彩顾问(他们帮助顾客发现魅力);老人看护服务;特色小超市;家庭托管小课堂;野外生存俱乐部;送肥到田;甚至现在的新闻线人也成为了一些人的业余兼职了,正是因为未来职业的无限可能,这才能有效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

7、因为创新使选择成为可能,我们才能不被现实压垮,我们才能够正常的生活,才有可能幸福,然后才会有心情去挑挑选选的说不喜欢,说选择痛苦。所以我认为选择越多越痛苦这个命题成立的前提是选择越来越多,所以,毫无疑问,选择越来越多越幸福的命题是成立的。谢谢!

8、选择越多就越有可能该变一个人的生活。比如三傻大闹宝莱坞里的法兰,没有代替少爷去读的选择,他就有可能一辈子碌碌无为,而不是成为一个拥有三千多项发明的发明家;没有摄影的存在,拉杜就会一辈子在工程里郁郁不欢而无所作为;而兰乔就不会因为可以选择更乐观的生活而丢掉身上的包袱去发现自己做的更好而感觉生活无望了。因为可以选择,我们才不用强迫自己去做不喜欢的事,才可以在发现自己的时候有机会成就自己,改变自己,其实,这就是很幸福

3 的事了。

二、反方提问或对话

1、衣服很多选择很苦恼?

答:我会感觉很幸福,因为我有的选择,相对于山村孩子来说我可以经常选择换衣服而不是一年四季都是同一件衣服甚至连过年都不能买新衣。

2、选择太多了,过犹不及?

答:反方这是在混淆视听,我方的立论点是越来越多,而不是过多的选择,即使选择会不断的曾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观念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一些原有的选择就会被我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淘汰放弃掉,所以通常情况下是不会有过犹不及的情况出现的,除非是个别贪得无厌或者自我意识不强的人,但总的来说,选择越多,机会越多,就越有可能幸福。

3、职业中的抉择会让你很痛苦?

答:是的,这个选择的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无可避免的,但是这种痛苦是短暂的,一旦我们下定决心并勇往直前总会远离痛苦并最终寻找到幸福的

4、你理财的时候因为选择太多而苦恼?

答:之所以会痛苦那是因为我们不懂得怎么很好的运用多元化的投资方式进行合理的理财。但是,假如理财方式只剩下高风险高收益的的商业投资了会怎样?你赚了当然好,但是要是你输了怎么办?每年有多少人因为炒股失败输掉身家而跳楼自杀的?反之。现在有储蓄,基

4 金,国债,投机,保险等各种各样的理财方法,你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自己最适合的那一种。你想高收益高风险同在的就选择炒股,你想稳当点的可以是国债,或许你比较保守的还能是储蓄买保险。

三、名言警句

1、幸福不是取决于我们生活发生了什么事--它取决于如何看待所发生的事。化消极为积极,视挫折为挑战,这就是秒决,幸福不是祈求所缺,而是享受拥有。

--利恩·比得斯 理解:当我们转换态度,用积极的心态是看待各个选择的时候,我们就会感觉到无比的幸福了。

2、幸福在于自知拥有幸福 。 --乔治·桑 理解:不要把选择当成一种累赘,我们要懂得感恩和知足常乐。

3、幸福是勇气的一种形式。--杰克逊 理解:当你面临痛苦的选择时,请勇敢地去选择,不要让短暂的痛苦挡住你幸福的出口。勇敢是我们通往幸福的彩虹之桥!

反方可能提的问题:

1、选择越多越幸福,那么选择越多就一定幸福吗? 我方可答:选择多越幸福并不是指选择多就绝对的幸福,统计学原理告诉我们,一件事选择越多它发生的概率就越高,也就是成功的概率越大,那么我们幸福的概率据越高.再者,统计学原理告诉我们要论证问题的时候,论据必须是大概率事件,小概率事件并没有多大的说服力,因此,选择越多就意味着幸福的可能性越大.

2、选择很多但我只能选择一种,那么我不是要舍弃很多,那么我舍弃这么多不痛苦?

5 答:选择多并不意味着你要舍弃的就越多,它是指你做一件事可任你选择的做法很多,但这并不代表这些可选择的做法是你的,也就谈不上舍弃,又如何来的痛苦呢?你不过只需从众多的选择中选一个.

3、请问您我们面对今天的信息冗余的时代,数不胜数的纷杂信息,您选择起来难道不觉得很烦很苦么?

答:苦于乐是不是相对的呢?没有发生这一切意味着你就幸福了?没有更优秀的选择你会罢休吗?你觉得没有,和很多的选择有多大的区别?选择多了你可不可以用宝贵的大脑去选择你认为会幸福的东西呢?

(跳出来打他个措手不及)请问对方辩友一个常识性的问题,我们都知道,实现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的共同追求,那么共产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对方辩友竟然连我们不断追求的伟大目标的特征是什么都不知道,告诉对方吧,共产主义社会其中的两大特征:一是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二是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这就是说在共产主义社会我们可以拥有很多的选择对象供我们去自由地选择, 对方却要告诉我们这种生活很痛苦,那我就奇怪了,幸福的共产主义社会怎么就变得痛苦了呢?恐怕这个帽子对方辩友的观点可是戴不起的啊!

选择:反应者对被反应者的特征,状况,属性的取舍。任一组织水平或结构水平上的物质系统所普遍具有的特性,生物有机体在反应上的选择是“自然选择”,人的反应的选择与动物的本能选择有质的区别,具有自觉性,目的性,自主性,能动性和社会性。在自然的基础上产生的多种可能性,是人的选择的前提和基础。人的选择的类型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幸福:人们在为理想奋斗过程中以及实现了预定目标和理想时,感到满足时的状况和体验。对幸福涵义的理解因理想追求的内容不同而不同。

选择越多痛苦越多吗?幸福越多吗? 从辩题开始: 选择,痛苦,幸福 首先是选择,辩题不够清楚,辩题中的选择有三个方面的意思可以理解而且意思

6 差距很大。1.可以把选择越多理解成可供选择的(也就是平时意义上的选项)越多,2.可以理解成我能做出的选择越多3.可以是选择的次数越多(记得考试时的选择题吗?一种是在增加选项,一种是我可以多选,最后一种是加题)。相对于这个可能的歧义,好像选择本身的含义没什么好说的。 痛苦和幸福在辩题的同一位置并列。我们没有必要也没有意义弄清楚痛苦和幸福的定义。在这个辩题上我们只要知道痛苦是不好的,幸福是好的,关键是什么会导致人痛苦或者说是幸福,我们可以在这一点上做文章。 主要论点:

1.最明确的一点,选择的越多意味着放弃的越多,痛苦源于放弃 2.心理学上讲人类的痛苦是比较和落差决定的,选择多这种比较和落差就越多越大

3.有选择就会带来后悔,这种后悔是痛苦的(选择越多。。当你发现这条路走得艰难的时候。。。你会很自然的想当初要是那啥啥就好了。。。而不是优化当前的选择。。)

4.痛苦的选择,越多越痛苦

5.选择的多意味着肩负的多(如果结局是不好的,你人为参与的越多,你的潜意识里就越是告诉自己,你要负很大的责任)

6.选择的增加会加剧人的贪念,选择本身就是一种诱惑(难怪女人逛街总会买回计划外的)

7.能比较选项的好坏,多好,不能比较,少好(精兵简政,这里提到的不是定义上的,是我们平时说的) 8.选择越多越可能埋没正确

9.能不能从被选择方思考,你想想,我没时间了 主攻点:

1. 请问对方辩友,您的观点是选择越多越幸福是吗?请允许我从那个古老的问题谈起,您的母亲和妻子同时掉进河里,您会选择救哪一个?结合您的观点选择越多越幸福您是觉得您的孩子或者其他亲人也掉下去的好,而且是掉下去越多越好了?

2. 请问对方辩友,咱都是过了高考的人,高考的时候,要是选择题不再是4选1变成了10选1了您会感到好幸福还是感到好痛苦呢?(他要是真敢说幸福)您一个人的幸福痛苦了我们多少学子啊。

3. 无限加问。例如,我再请问对方辩友,你依旧坚持选择越多越幸福吗?嗯,今天正好是个周末,您可以选择自习一会,或者和朋友们玩一会。(我随便了,假设玩)嗯,决定出去玩了,慢着,幸福的选择来了要见朋友们了,是不是该换件衣服呢?嗯,衣服选好了要出去玩了,慢着,幸福的选择又来了什么时间出去好呢?嗯,和朋友们商量好了,下午三点不冷不热,慢着,幸福的选择又来了,,,慢着,幸福的选择又来了,,,(可以一直问到对方无奈或者想到对策,或者自己结束)还没做完幸福的选择天就黑了,算了,回家吧,慢着幸福的选择又来了,回家前要不要,,,,,,

4. 专卖店和百货店。请问对方辩友,您要买一件上衣是会去上衣的专卖店呢还是会去什么衣服都卖的店呢?(对方十有八九是会答后者,理由是什么搭配什么的,这种时候继续追问)那么您为什么不去既卖衣服又卖其他东西的百货店呢,选择更多啊?(这个,购物方面我实在是一知半解,我的意思是问一个东西他会不会去专卖店。他肯定回答那个选择多的,这种时候就问为什么不去那个更多选

7 择的,一直将问题上升到可笑的地步,例如买个什么小东西最后需要在全世界范围选之类的);还可以问个简单的,对方辩友觉得如果消费者选择越多越幸福的话为什么会存在精品店专卖店这样减少我们选择的店家呢?

5. 您觉得选择恐惧症的人幸福吗?选择恐惧症的一个原因就是可供选择的东西太丰富,选择太多只会带给我们痛苦而不是幸福 6. 假设有10个美女争相恐后的要嫁给对方辩友,您选择一个就要对一个负责是吧?您要是选择了10个,,,您受得了吗?即便您受得了,,,那个时候您也应该对法律负责了,,,,,,

7. 您的父亲去世,您救不了他,您的父亲要去世,您可以救他但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救,,哪种您更痛苦呢?

8. 如果您面对铺天盖地,无穷无尽的选择,您能保证自己做的一定是正确的,最优的选择吗?就算对方辩友能在诸多的选择中做出当前最好的,随着选择的继续增加,您能肯定没有更好的答案出现吗?要知道人对美好的追求可是无限的(或者说人的贪欲是很难得到最大满足的)。如果您不能做出正确最优的选择,那这越多的选择带给您的除了迷惘的痛苦还有什么呢?

9. 还有一个想法,举例有10个好吃的馒头,你只吃得下3个,剩下7个你只能看着吃不下难道不感到痛苦吗?(对方一定会说不痛苦呀,理由若干)这个时候追加问题,如果剩下的你喜欢但是没有吃下的最后只能给了你不喜欢的人(你的敌人)你难道不感到痛苦吗?(对方要是还说不痛苦的话继续加深程度)

推荐第3篇:辩论 模拟法庭稿子

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的青少年犯罪问题已经到了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地步了。少年朋友们他们往往相信“一人胆小、两人胆大、三人什么都不怕”的信条,重“感情”、讲“义气”,崇尚“为哥们儿两肋插刀”,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与诱惑,遇事不能冷静思考,行动不计后果,胆大妄为,往往犯罪时,先“动手”后“动脑”,自我控制能力差。只要一人提议,不分善恶,共同响应。到头来不光害了自己还害了他人,害了整个家庭。下面请看一则事例:

1、事件回放及旁白:(学生表演事件经过)前旁白:2004年9月11日晚9时许,被告人王春良回家途中„„王春良在对陈中拳打脚踢中,使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并将陈中价值2000元的手机抢走,随后王春良打的逃离现场。

后旁白:王春良因涉嫌抢劫于2004年9月18日被刑事拘留,现羁押在福州市看守所。今天本庭将公开审理此案。

2、模拟法庭开始

3、教师提问

(1)模拟法庭审理案件的简易程序有几个阶段? (2)王春良的行为是触犯了《刑法》或是《民法》? (3)本案所涉及到的法律有那些?

(4)王春良犯了什么罪?法院是如何判决的? (5)起诉书是哪个机关写的?

4、教师总结

1 同学们:王春良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是肯定存在的,我奉劝那些还在“玩火”的青年朋友们,该醒醒了,一失足,成千古恨。你们还年轻,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头脑“死机”,就干出让自己后悔一辈的事。亡羊补牢,未时晚已。(结合身边的事情举例)

四、附:(模拟法庭审理案件剧本)

(一)、庭审准备阶段 书记员:

▼、查点当事人及其诉讼参加人到庭情况并请入席 ▼、现在宣布法庭纪律:

①到庭所有人员应听从审判员统一指挥,一律关闭通讯工具,遵守法庭秩序,不准吸烟。

②、旁听人员必须保持肃静,不得喧哗、鼓掌、插话,不得进入审判区,有意见可以在闭庭后提出。

③、当事人及其诉讼参与人不得中途退庭,如擅自退庭,是原告的作撤诉处理;是被告的则依法缺席判决。

④、审判人员或法警有权制止违反法庭纪律,妨碍诉讼活动的行为,对不听制止的,可依法予以训诫、责令退出法庭或者予以罚款、拘留;对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全体起立, 请审判长、审判员入庭。 ▼报告审判长,当事人均已到庭,请开庭;

审判长:(敲响法槌)现在开庭,传被告人王春良到庭。

2 (首先核对当事人身份)原告,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有无代理人?

原告:我叫陈中,1988年5月出生,今年16岁,XX镇中学初三1班学生,家住XX镇。我有代理人。

审判长:被告,你的姓名、年龄、职业、住址?可有代理人? 被告:我叫王春良,男,1986年1月出生,18岁,汉族,初中文化,家住玉门市XX镇,无业。我没有委托代理人。

审判长:被告王春良,人民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何时收到? 被告:2004年10月10日收到。

主审法官:被告人收到起诉书距今天开庭已超过十天,符合法律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75条的规定,今天,福州市法院少年刑事审判庭在此依法适用简易程序公开开庭审理由福州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王春良抢劫伤害一案,审理本案的合议庭由审判员张昊、刘英英、吴章英三人组成,由审判员张昊担任审判长,书记员苏金凤担任法庭记录;受市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孙秋霞出庭支持公诉;福州市春风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玲出庭为被告人王春良辩护。依据法律法定,被害人陈中到庭参加诉讼。有关当事人诉讼权利和义务本院已书面告知,不再重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刑事诉讼法》第32条、第33条、第77条、第155条、第156条、第159条、第160条、第180条的规定,当事人在庭审中享有下列权利:

1、可以申请合议庭组成人员、书记员、公诉人回避。也就是说如果上述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判的,可以请求换人;

2、可以提出证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检查;

3、被告人除了可以委托聘请的律师辩护外,还可以自行辩护;

4、被告人可以在法庭辩论终结后作最后陈述。上述权利是否听清? 原告:听清。 被告:听清。

下面本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8条、第29条、第154条的规定,交待回避权。审判人员有以下三种情况,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当事人有权口头或书面申请他们回避:

1、是本案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近亲属;

2、与本案有利害关系;

3、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的公正审理的。现在询问当事人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不申请。 被告:不申请。

(二)、法庭调查阶段

4 审判长:现在进行当庭陈述。首先由公诉人宣读起诉书,然后由被告人进行陈述;公诉人、审判人员履行控审职能,询问被告人。下面请公诉人宣读起诉书。

公诉人:福州市人民检察院起诉书 (榕15号)

被告人王春良,男,18岁,汉族,初中文化,福州市XX镇人,无业,住福州市XX镇。因涉嫌抢劫并致人伤害于2004年9月18日被刑事拘留,经本院批准,福州市公安局于9月27日执行逮捕,现羁押在福州市看守所。

被告人王春良抢劫伤害一案,由福州市公安局侦察终结,移送本院审查起诉,经依法审查表明:

2004年9月11日晚9时许,被告人王春良回家途中,在建新镇环城路遇到曾经与自己发生过口角的同镇中学初三1班学生陈中正在用手机打电话,产生了抢夺陈中手机的想法,王春良走到陈中身边,先问陈要20元钱,陈说自己只有5元钱,被告人张春良说:“你还不识相啊!”王春良踢了陈中一脚又说:“你把手机给我算了”。陈中说手机是他爸爸的,不能给。王春良说:“你小子真不识相,不要命了是不是?”随后对陈中拳打脚踢,使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并将陈中价值2000元的手机抢走,威胁陈中说:“你回家就说手机丢了,多一句话我要你小子的命。”随后王春良逃离现场。上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足以认定。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春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胁迫的方法强行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

5 六十三条之规定,构成抢劫罪。被告人王春良在作案过程中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一款,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为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人身财产权利不受侵犯,打击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特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福州市人民检察院 检察员:孙秋霞

二0 0四年十月二十二日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人陈述。

被告人:2004年9月11日晚9点左右,我骑摩托车从XX镇环城路回家时,听到路边有人打电话的声音,仔细一看是上次与我吵过架的陈中,想出口气,就停下车向他提出了要20元钱的要求,陈中说他只有5元钱,我就向他要手机,他不给,我就打了他,拿走了他的手机,就回家了。

审判长:请公诉人讯问被告人。

公诉人:被告人王春良,2004年9月11日晚,你去了哪儿?和谁在一起?

被告人:那天晚上我在XX镇上玩了一会就回家了。 公诉人:9点左右你做了些什么? 被告人:9点左右我正在回家的路上。 公诉人:你对陈中做了什么?抢走了什么?

6 被告人:我从他要20元钱,他只有5元钱,我要他的手机他不给,我就打了他,抢走了他的一部手机。

公诉人:后来,你们又去了哪儿? 被告人:我抢了手机就回家了。 公诉人:你抢的手机现在在哪里? 被告人:我抢的手机被公安局收走了。 公诉人:我的话问完了。 审判长:请辩护人发问被告。

被告辩护人:案发当日你有没有喝酒? 被告人:我没有喝酒。

被告辩护人:案发后,你是否向公安机关如实交待了抢夺陈中的手机并殴打他的事实?

被告人:我全部如实地向公安局做了交待。 被告辩护人:我的话问完了。

审判长:被告人,公诉人的陈述如有遗漏,可以补充陈述。 被告人:没有了。

审判长:当庭陈述结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57条和其它有关法律规定,公诉人应当就自己指控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当庭举证,辩护人应当就辩护被告人无罪的事实当庭举证。下面由控、辩双方举证。

7 公诉人:这里有陈中被抢收的手机,现场综合勘查综合图;陈中被打伤后的照片和医院的诊断证明;抢劫时王春良所骑的摩托车的照片;对王春良的询问记录。(递交法警转给审判长)

辩护人:被告放弃举证。

审判长:经法庭对上呈的证据材料逐一进行了质证,认证和合议庭对证明效力的确认,公诉人、辩护人和被告人是否有申请调取新的证据,要求新的证人到庭重新调查、鉴定、勘验的请求。

公诉人:没有。 原告辩护人:没有。 被告人:没有。

(三)、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法庭调查阶段结束,进行法庭辩论阶段。

审判长: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158条、第159条、第160条、第161条、第165条及其他有关法律规定,进行当庭辩论。

审判长:首先由公诉人作辩论发言。

公诉人:从刚才被告人的陈述及记录中,可以肯定的说,被告人以暴力手段实施了对陈中的抢劫,并造成受害人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被告人王春良的行为以暴力占有他人的财物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263条规定,构成抢劫罪。同时, 被告人王春良在实施抢劫过程中对受害人进行殴打,造成受

8 害人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被告人王春良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轻伤,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34条第一款,其行为构成故意伤害罪。

审判长:下面由原告或原告辩护人作辩论发言。

原告辩护人:被告王春良以暴力手段对受害人陈中实施抢劫,并造成受害人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被告人王春良的行为以暴力占有他人的财物已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构成了抢劫罪和伤害罪。被告王春良以暴力占有他人的财物,情节特别严重,请求法院依法严惩。

审判长:下面由被告或被告辩护人作辩论发言。

被告或委托代理人:王春良虽然以暴力手段实施了对陈中的抢劫,并造成受害人陈中右手小指骨折,身体多处软组织受伤。构成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但王春良在案发后认罪态度良好,主动退还了所抢的手机,按照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量刑原则,应当依法从轻处罚。同时,王春良在实施抢劫时年龄刚刚够18岁,年级尚轻,也应该从轻处罚。

原告辩护人:我为同意被告辩护人的意见,被告王春良以暴力殴打的方式占有他人的财物,对被害人造成身体的伤害,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依法严惩。

审判长:法庭认真听取了控辩双方及当事人就案件事实、罪过责任,适用法律建议等问题发表了辩论意见,双方是否有新的辩论意见。

公诉人:没有。

9 辩护人:没有。

审判长:法庭辩论结束,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0条规定由被告人作最后陈述。

被告人:如果我当时不要因个人的一些小恩小怨而一时冲动去抢他人的钱物,对他人造成财产损失和身体伤害,我也不会站在被告席上。在这次事件中我有一定的责任。悔不该以前没有学好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淡薄,为了自己的私欲去侵害别人的利益,我愿意接受法律的制裁。同时我也希望与我同龄的人吸取我的教训,学好法律知道,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公民。

审判长:在法庭指导下,经过控辩双方及当事人“当庭陈述”,“当庭举证”,“当庭质证”,“当庭认证”,“当庭辩论”,本庭认为本案事实清楚,指控证据确凿,罪责过错,已经明确。福州市人民检察院对王春良抢劫伤害案的指控成立。

(四)、法庭判决阶段

审判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2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试行)》第177条的规定,庭审活动进入下一个程序,即合议庭对本案进行评议,合议庭评议时将充分考虑控辩双方的意见。

审判长:将被告人王春良押回候审室候审。 现在宣布休庭。 (五分钟后) 书记员:请坐好

10 审判长:传被告人王春良到庭。 审判长:现在宣布继续开庭。

由福州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的被告人王春良一案,经控辩双方“当庭陈述”,“当庭质证”,“当庭认证”,“当庭辩论”等法庭调查、法庭辩论阶段和法官“听述”、“听证”、“听辩”后,合议庭对本案进行了认真评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163条的规定,现在当庭宣判:

(书记员:

全体起立)

通过开庭审理,本院认为,被告人王春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的方法强行劫取他人财物,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在犯罪的过程中,被告人王春良致受害人陈中轻伤,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成立。被告人在审判的过程中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犯罪事实,有一定的悔罪表现,依法可减轻处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十七条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王春良犯抢劫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元。 两案合并,判处被告人王春良有期徒刑三年零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500元。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接到本判决书的第二日起十日内通过本院或者直接向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书面上诉的,应交上诉状正本一份,副本两份。

审判长: 张昊

审判员: 吴章英

11 审判员: 吴巧斌

书记员:

苏金凤 二00四年十月二十二 日

审判长:退„„

被 告:审判长,我有一个请求,我想见我母亲最后一面? 审判长:可以 《少年犯》音乐起

(被告母子见面并抱头痛哭) 审判长:退庭

12

推荐第4篇:辩论一辩

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所谓代沟原指不同代人在思想意识,生活方式,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差异。代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产物。今天我们探讨“代沟”的责任在谁,理应专指已经阻碍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的代沟。责任,一方面指份内应做之事,另一方面指没有做好分内应做的事而应当承担的过失。而问题双方父母及子女,指由亲缘维系的持续的长辈与晚辈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父母主导,双方共同成长。今天我们判断代沟主要责任在谁的标准是:谁在代沟的产生,扩大和解决的过程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基于以上概念,我方的观点是,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第一, 从父母特殊的社会角色来看,社会赋予了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与义务。不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不教,父之过”,还是我国法律中“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与义务”的规定,都展现了社会对于父母在抚养,教育,监护子女过程中的要求。所以在对家庭和社会关系的维系和巩固上,父母有着子女所不能承担的使命。因此,父母在子女内化社会文化,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第二, 从代沟的产生原因和扩大过程来看,父母负有主要责任:家庭环境在子女初始社会化的过程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并会对其一生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父母的行为模式,文化素养,教育方式等各种家庭因素,对子女价值标准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子女基于对现实,潮流的新认知与父母的固有经验产生的分歧与冲突,造成了各种消极影响。由于父母沟通方式欠佳,坚持固有思想,以及于时代发展的落后而产生了“代沟”,对于此,父母负有不可推卸的重要责任。

第三, 从代沟的处理与解决层面来看,父母承担主要责任:代沟问题的处理及解决取决于其本身的性质,以及处理矛盾的水平。我们在开始已经明确,这里的代沟,专指已经阻碍了父母和子女之间正常的交流与沟通,并且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的代沟。在我们这样的年龄,较之处于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并对问题缺乏理性认知的我们(子女)来讲,父母的社会阅历更加丰富,心智更为成熟。显然,父母更能清楚认识冲突性质,并且采取适当的管理方式来解决冲突。从这个方面来看,在家庭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父母更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担负起解决问题的主要责任。从而使代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进而实现家庭和睦与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我方坚持认为,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

推荐第5篇:辩论:逆境更有利于人的成长(四辩稿子)

人的成长,是分为阶段的,就如同阶梯一般。顺境中,我们的确在不停的行进,没错,我们在不断的积累,不断的走着平坦之路,但这并不是成长,因为我们没有向上的机会,没有从这一阶段走向下一阶段,然而在逆境中,我们在攀登。是在顺境中不断的蓄积力量之后终于向上大垮了一步,从而真正的内外都在变得更强。

诚然,也许有很多的父母都对自己的孩子说过自己曾经吃过的亏,都告诉他们,这样你不要做,那样也不要做,但是我相信有更多的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说:“你去吧,放手一搏。败了没关系,咱们还可以再来,我们始终支持你。”我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自豪的时刻,当别人投来羡慕和佩服的眼光时,我们知道背后的辛酸和汗水,我们知道在每一次的跌倒之后,我们是怎样撑着地,慢慢地爬起来,我们知道在每一次的承受之后,我们是怎样忍住泪水,渐渐平复心情。

是的,逆境带来了阻碍,带来了苦难,带来了辛酸,带来了让人不能言的委屈,带来了让人不能落的泪水。但同时,我们都在这些坎坷与磨练中,学到了经验,长了见识,处事稳重起来,遇事冷静起来,而且很多东西不是在别人意味深长的话语中和有着黄金屋和有着颜如玉的书本中可以学到的。也正是这样无声的教导,更让我们真正地成长,真正的成为一个大写得人。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

逆境让我们懂得,我们不是人民币,不可能人人都喜欢我,这样的成长,让我更简单的去享受生活;逆境让我们看到,我们不是奥特曼,每次都能解决掉怪兽,让我们更坦然的去面对生活。

逆境,给了我们慧眼,透过顺境的玻璃,去看到我们成长的足迹,或深或浅,让人欣慰和感动。最后,我想要感谢对方辩友今天如此精彩的陈词,让我感受到了,你们在面对没有经验很有压力的这第一场的辩论的考验时,完美地发挥出了逆境所带给你们的潜力,也感谢在场所有的朋友们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回想你们曾经闯过逆境的经历,然后绽开会心的微笑。也许我们不是富二代,但是在逆境中,我们正在成为富一代。

推荐第6篇:四辩辩论稿

各位老师,同学,对方辩友你们好。首先,很多的东西不是自律可以控制的。自律有其局限性会因为个人的价值观判断的不同而产生新的问题。

他律在个人文明习惯养成起到极重要的作用。要说“他律”我们可以讲每个人总有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必须依靠他人的帮助。就像自己的后背如果不借助他人或者工具是看不到的。如果只靠自律,那我们制定法律的目的何在,如果让学生养成文明习惯靠自律,那我们要学校制定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干什么,一个完全自律的学校是一个没有秩序的学校,一个完全自律的社会是没有秩序的原始社会,因此他律也是优于自律的。

注意他律是来帮助我们的而不是来限制我们的一个懂得良好地运用他律的帮助的人才更容易成功——比如唐太宗李世民不能说他不想当贤明君主但是如果他不能容忍魏征对他到处掣肘的严格他律如果不是受到魏征的帮助他必定不能达到这样的高度社会这部巨大而精密的机器并不能仅仅依靠每个人的自律就保证顺畅地运转还要依靠他律。如果站在社会架构和运转的角度上看他律甚至比自律更为重要因为作为他律具体化的道德规范、法律、现代制度、社会监督等等共同构成了社会的外部条件离开了这些整个社会将不能正常运转。《流星花园》里有句台词假如道歉有用的话要警察干什么假如联手倡议不哄抬房价就能维护市场规则还要价格法和国家商品房销售的有关规定干什么,“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自律源于他律.没有有效的他律就不可能有慎独的自律!人做一件好事很简单人做一生好事却很难。而他律的约束一般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在我们的校园里,可以经常看到类似于“勿践踏草坪”、等等的标牌,这不是暗示我们你们的自律还不够,时刻需要他律来规范吗?

自律是脆弱的只有靠他律才能使文明习惯坚强。就如一片林子中都长满虫害。你若任其发展下去来年你还能看到一片葱郁的树林吗这时我们就要发挥他律的作用。运用各种方法来治理病害只有外在的他律界入这片树林才能得以健康的发展。思宾诺沙说\"本能是最好的动力但却是最危险的向导。我们都希望能通过人人都达到自律来实现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生活但在我们现行的社会里这只能是一个在内心架构的自由王国。

现实中,是什么给明了诚信的标准?是他律;是什么保证了诚信的教化?是他律;是什么打击了不诚信的泛滥?是他律;是什么维护了社会的诚信氛围?还是他律。既然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于他律,您怎么还能告诉我,诚信社会,反而应该以自律为主呢?

因此,我方认为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靠自律还是他律。

反方四辩

关于自律与他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对方辩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错误

1、对方辩友把他律与自律分割开来我们所辩论的观点是自律与他律哪个更重要而非要自律还是要他律。

2 过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有的同学根本就不知道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事错的很多同学做错了事竟然会很坦然的承认。

3 人是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法则只会成为阳春白雪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因而必须用他律加以规范。

4 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只能是无律。5 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我们的校规也是如此不光处理那些犯错的同学更重要的是能够对所有同学都起到约束的作用使每一位同学都能够清楚做错了事情就要受到惩罚。

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任你或苦口婆心、或声色俱厉有的学生就是听不进去任你怎样反复告诫、严厉惩处有的学生就是改不了自身的毛病有的学生当面答应的是一回事背着老师实际上做的又是一回事在校内是一种表现在校外是另一种表现同样参加一项活动有的学生受益颇多有的学生则一无所获。那么这里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呢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只有学生把教育看成是自己的需要而乐于接受时才能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所以只有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他律”为“自律”的时候学生的内部活力才能被启动其思想道德素质才能真正提高。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内驱力由此来推动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习惯。人的习惯与自觉性密切相关。自觉有三种情况一种是能在他人的启发诱导之下自愿去做某种事情另一种是面对某种事情无需他人的启发诱导只要自己经过认真思考或进行思想斗争之后便能自愿去做第三种是既无需他人启发诱导也无需自己进行思考或思想斗争就能自然而然地去做某种事情。这第三种情况就是人们所说的“习惯”。具有良好道德习惯的人必定是具有高度自觉性的人也唯有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具有良好道德素质的人。 “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决定命运”这是一名很有哲理的印度名言它说明良好的行为训练对形成习惯培养性格把握命运非常重要。在本次活动中学生从生活和学习中的每一环节里都有逐渐渗透着文明礼仪的内容自觉的完善自我。

尊敬的主席,各位评委、正方辩友,大家好: 刚才对方辩友向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愿景,但是这样一个美好的愿景能解决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吗?这个值得我们去思考。我先来解释一下自律和他律的含义,自律是依据自身对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的认可来约束指导自身的行为,而外在的党纪法规和社会道德正是他律的表现!自律的基础来自他律的规范,自律实质上就是对他律的一种趋同。所以,我方认为廉洁主要靠他律更为有效。 首先,我们毫不否认自律和他律是并行不悖和同等用力的。但是弗洛依德告诉我们:人的本能的“本我”必须要受到社会道德、伦理制约的“他律”下才能完成与“超我”的结合,形成“原我”。如果没有他律,人会随顺本能的驱动行事,丧失了人性回归到动物性。对于廉洁,在自律不足以依靠的现在,我们要依靠的是一个强有力的外在保障,即他律的引导和约束来保障廉洁,不仅靠他律的处罚,更靠他律的威慑,靠他律所产生的对人的压力。没有他律的严格保证和主导作用,自律的过程将寸步难行!第二,在当今这个物质社会中,有很多人发现腐败是个有利可图的买卖,久而久之,人性的良知一点一点的被侵吞,人的本性本身就存在恶的一面,当权力在手,又没有外界力量的监督和制约时,自律很难长期抵挡物质的诱惑和贪欲的膨胀,必然滋生腐败。儒家的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需要通过礼乐教化来引导。荀子主张人性有恶,故通过君权、礼义、法度、刑罚进行约束,使人们去恶、向善。没有了他律作保障,自律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三,完善立法、加强反腐败机构建设,对加强廉政建设更具有现实意义。1926年8月,发布了最早的有关反腐败的文件《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1952年,相继制定了《关于追缴贪污分子赃物的规定》和《惩治贪污条例》;2004年,相继推出了《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等;还有我们国网公司下发的《国家电网公司加强廉政建设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暂行规定》和集团公司下发的《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廉洁文化纲要》和《山东电力集团公司领导干部三项谈话制度实施办法》等等,这一系列的文件规定,不正说明了他律的重要性吗?新加坡通过完善法制,加大惩治腐败的力度,使政府机关人员不想贪、不能贪和不敢贪,因而是亚洲最廉洁的国家。而如果按照对方辩友“廉洁主要靠自律”的观点,所有关于加强监督、制约的举措岂不是多此一举?综上所述,我方的观点是廉洁主要靠他律。

反方四辩:关于自律与他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对方辩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认识错误 :2 过分高估了自律,人的认知是有限度的,意识形态也是分散和不统一的,在不同意识形态 的控制下,自律如何在社会中达到统一,进而附和社会的利益,推动社会发展。

3 人是利益主体,利益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关系,在利益的驱使下,自律所依照的道德 法则只能成为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负。因而必须用他律加以规范。

4 自律由他律引起的,是自律的内化,没有他律,自律就没有形成的基础,离开他律的自律 只能是无律。

5 他律的对象并非局限的,他律不仅针对有错误行为的主体,而且对于没有发生这种行为的主体也有约束作用,如法律的禁止即是约束法行为的主体。6 社会发展至今各项工作都必须纳于他律的范畴中才能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社会发展,总体看来,他律重于自律。

2.为什么要强调他律?

人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因此不可能完全摆脱动物的私欲和贪婪。关于人性本质的探讨已经有2000多年了。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不对了。人之初,懵懂未开,哪知什么善恶! 不知为恶,并非性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也不对,人之初,懵懂未开,哪懂什么善恶! 不知为善,非即性恶。善恶都是后天习得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才是对的。现在有人说:“人之初,性本私”。我看基本上是对的。“私”是生物自我防护的一种本能。在自然界激烈的生存竞争环境中,如果不会自我防护,那早就被淘汰了,甚至种群灭绝了。当然,在人类社会中谈“私”,是以不损害他人为前提的,如损害他人,就进入“恶”的范畴了。过去曾长期把“私”与“恶”等同,认为从“私”考虑,就是“个人主义”;“个人主义”就是万恶之源,必须坚决消灭之。这种“左”的认识和实践搞了几十年,正当的个人利益被抹杀,不正当的个人欲望却假借“革命”的名义大售其奸。结果使人际关系日益紧张,你争我夺,勾心斗角。最后导致人心向恶、社会混乱。承认“私心”的客观存在,并不是承认它天然合理合法,更不是承认可以让“私心”任意膨胀,以至损害他人。固然不能认为从“私心”出发必然导致“恶”,但也不能认为从“私心”出发必然导致“善”。为使人们的行为尽可能对社会有利,社会就需要有各种措施,如教育、舆论、纪律、法律等来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人的行为向恶。这就是他律和他律的需要。人不可能永远自觉从善。人性中有“私”的原始本性,在“趋利”方面往往是本能地欲求“多多益善”的。因此不能没有监督。再伟大的人物也是需要监督的,没有监督的权威人物,不可避免地也会犯错误。所以,一个正常的、理性的社会必须有健全的监督机制,以充分发挥他律的作用。人是能够接受他律的。“趋利避害”是生物本能。即使单细胞生物即已体现出这种本能,何况贵为万物之灵的人。因此,社会要建立这样的机制。使全体公民知道“从善有利,为恶有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也就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效地一致起来。在历史现实的实践上,我没见过一个伟人*圣贤是靠“自律”立起身来的。并且同时,我也没见一个杰士廉吏是“自律”培养出来的,并且,也没见过一个贪墨之徒“自律”了。真的改正了的,记得是哪一本小说说了一句“大凡做好事的心,一天天会小下去;做坏事的胆,一天天会大起来”,倒是这句话,贴近真理些个。宋太祖以陈桥兵变夺位,怕人说闲话,巴结臣子,说立誓不杀大臣。这一条他律而在,宋室搞成中国历史上最窝囊,最无能软弱的王朝,蒙古人进中原建立王朝,把人分蒙

古、鲜卑、色目、汉人、南人几种等色,他欺负下等人,自己失去了“他律”,而是百年剃头的拍巴掌,完了。张 子善,刘青山等经过革命炮火洗礼的党员干部,在后期也因为自律的不稳定性成为万人唾骂的对 象。而他律的约束一般是稳定,长期地对人发挥作用。去过新加坡的人,都会对这个城市的美丽和整洁而感到惊讶。这是新加坡法治多用重典的结果。政府规定,凡是随地吐痰、乱扔杂物、大小便不冲等行为都要受到严厉处罚。一般情况下,第一次罚款1000新元(约合人民币 6500元);第二次加倍;第三次除处以罚款外,还要穿上号衣上街扫马路。不论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所有人都是如此。所以,在 76%的国民是华裔的新加坡,街道清洁干净,没有随地吐痰、乱扔烟头杂物等现象。在国内,少数人的随地吐痰,竟变成了一个积弊甚深的大问题,关键是没有触及其个人利益。只有重罚才能刺痛那些人的神经,从而改正这个陋习。特别是对缺少自律或自律不严的人来说,他律尤其重要。自律有点用处,但基本无用。他律败坏,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再大到地球(地球环境的恶化,不是人类造成的么?地球“自律”有什么用处?)就要出问题,他律愈严,问题愈少,没有“他律”世界崩溃。论据的落脚点:

1、他律是维系社会正常生产、生活和发展所必需的 社会需要制度 制度是他律的一种表现形式 没有制

度社会难以维持 因此没有他律 社会难以维持(告诉对方;他律的必要性)

2、无规矩难以成方圆 任何一个人都时时受到他律 列举生实例 ...他律无处不在(告诉对方;他律的必然性)

3、他律的是真真“律” 自律往往是假“律” 他律是外界客观存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约束 ,公开公正透明。 自律是个模糊的、不明确的、看不见的、公正度难以判别的约束。举例说真律 与假律一个人左手去约束右手 这是自律 难以实现别人的手去约束你的手 这是他律 能够实现偷窃者 他有自律 但是没有自律成功法律、社会舆论的他律 让偷窃者畏惧 说明他律是真真的“律”

推荐第7篇:辩论大赛辩题

辩论大赛辩题

1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2 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3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4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5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6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7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8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9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10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11 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12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13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14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15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16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17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18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19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20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21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

乱世应用重典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

功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

强将手下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

不破不立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仁者未必无敌乱世不应用重典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口才比文才更重要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善行是真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理在情先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钱不是万恶之源美丽是祸不是福功不可以补过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收费比管理重要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不立不破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

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

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法律无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电视征婚弊大于利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有情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知足常乐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挫折不利于成才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

法律无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

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

人为自己活着快乐

人性本善

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

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

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

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

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

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法律有情法治不能消除腐败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革新思想更重要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理想人才以“智”为主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逆境不利人才成长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人为别人活着快乐人性本恶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

市场经济有利于道德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

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经济发展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外行能够管好内行外行不可能管好内行

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时势造英雄

愚公应该移山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

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利大于弊

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英雄造时势愚公应该搬家治贫比治愚更重要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中庸之道不应提倡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自动售套机进入校园弊大于利

推荐第8篇:四辩辩论稿

首先,我们做不到完全禁止卖淫。1981年,广东省就颁 布了第一个法规,坚决取缔卖淫,可是30年后,卖淫行 为的猖獗与混乱并没有因严厉的打击而消失。在存在交易 费用的情况下,打击不打击,都不能使之消灭或消失。“ 打与不打所不同的,只是我们支付了执法费用不说,还 必然形成腐败。由于要寻求执法部门的保护,卖淫者的收 入不得不与执法人员分享;又由于其非法的地位,生活在 黑暗中见不得阳光,于是更容易受到非人道的待遇。是的, 打击卖淫嫖娼唯一能够带来的,是小姐们的日子要黑暗得 多,争得的收入要少得多,而官员和警察的腰包则要鼓得 多!”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谁对打击卖淫嫖娼最感兴趣、积极性最高呢?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斗胆猜猜吧 ,那肯定就是那些可以从打击卖淫中获取高额灰色收 入的某些群体。所以,卖淫必须合法化。

另外,卖淫合法化能保护卖淫者的尊严。许多人认为卖淫 合法化会导致社会道德的沦丧。真是这样吗?在全世界的 许多国家,卖淫都是合法的。难道他们的道德就因此沦丧 了?可实际上,那些卖淫嫖娼合法化的西方国家社会道德 似乎并不比我们差。很多女人走上这条道路,主要还是 在于生存过于残酷,不得不走入卖淫这个行列,我们不能 见到卖淫女人,就把他们看成坏女人。其实只要你走进她 们的生活,你也会发觉她们和我们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自己美好理想和向往……但是,因为在中国社会 主流意识里,基本上不允许她们的存在,卖淫和妓女甚至 妓男对普通百姓而言,就如同洪水猛兽,人们惟恐避之不 及。如果卖淫合法化,我们给了卖淫者一个正当的职业, 让她们不再被人歧视。不是很好么?所以,卖淫应该合 法化。

再者,温家宝同志说过:“阳光下的东西永远是最健康的。 如果我们让卖淫嫖娼合法化、阳光化,那么不仅消灭了 腐败产生的温床,政府可以收到正常的税收,用于帮助那 些需要帮助的人,也改善了卖淫者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 而且也有利于政府管理,例如要求卖淫者们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从而可以有效防止疾病传播。人的兴趣有多种, 性只是其中的一种,几乎没有人会把性当作自己的主要生 活兴趣。所以,让卖淫合法化、阳光化,天塌不下来, 太阳照样还会从东边升起的。再说了,资源是稀缺的,天 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不把稀缺的资源用在宝贵的食 品安全和产品打假上呢?”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地认为,在当代中国,卖淫应该合法化。

推荐第9篇:四辩辩论技巧

四辩在一场比赛中的主要任务是在自由辩中协助进攻及防守,在整场比赛最后的四分钟作总结陈词。

进行在自由辩论中,四辩是唯一一个还没有发言过的辩手。此时四辩应该是对场上情况有一个理智的认识,对双方优劣势所在有明确清晰的把握。所以,自由辩论往往是由四辩发起攻击。而且,当自由辩论双方一旦出现偏题的时候,往往又是由四辩把对友引回正确的攻击方向。在自由辩论中,四辩要控制发言的次数,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并为后面的总结陈词做好准备。

至于总结陈词,则是一场比赛的压轴戏,一场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一篇完整的总结陈词,应该包括:在把握整场比赛的基础上对对方的逻辑缺陷、论证漏洞等的揭露;对己方观点的维护和本方立场的升华。补充一句胡渐彪对结辩的理解:结辩其实就像是清扫战场,要做的无非三件事:

1、清点一下对方被我们打死了多少人,丢下了那些战利品——别忘了挑最重要的拣。

2、看看对方还有哪个人正晃晃悠悠想站起来,那就立马上去补上一刀。

3、看看我们中有哪个兄弟还有气,那就赶紧背回来养伤。

四辩和一辩一样,都要有相当强的逻辑概括能力,能对己方观点和对方逻辑漏洞明晰得概括出来。四辩在全队辩手中,要具备最强的大局观,在抓对方漏洞时不能拘泥于个别词句,而应该站在全场辩论赛的高度上,宏观地把握对方立论中的致命漏洞。作为一名四辩,要有较强的驾御语言的能力,也要有强有力的理论作为整篇辩稿的灵魂,可以从辩题或辩论赛的价值讨论。辩稿要做到升华煽情,调动整场比赛的气氛,语言又不能太华丽太空洞。语言要逻辑概括,使人感到代表理性和智慧。

下面是两篇经典的四辩稿。

(一)99年国际大专辩论赛总决赛“美是主观感受还是客观存在”反方结辩陈词:

路一鸣:好一场唇枪舌剑的自由之辩!不过我们仔细分析,在对方的口若悬河之下,对方非但不能自圆其美,而且还有几点非常明显的美中不足。

第一,对方的立论基础无非是说:美可以脱离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所以对方自由人才告诉我们,这本儿唐诗拿到了国外,就算这个人没有看过,也会觉得它是美的,如果这本儿唐诗从来就没有人看过,有没有人觉得它是美的?如果对方二辩,没有人去欣赏她的话,有没有人觉得她是美的呢?其实,对方论证的是美可以脱离一部分人的主观意识而存在,那是因为另一部分人主观上认为它美,我们知道了。我们从来没有见过西施、貂蝉是什么样子的,为什么我们现在一提到西施、貂蝉就想到了美呢?那是因为美就是人们主观上流传下来的口碑,这个时候,美是主观的普遍性。

第二,对方又把美和善混为一谈,想要论证他们的辩题。对方又说美和丑其实是是可以统一的,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美可以有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作用而存在,因而它对人应该有影响,不过如果我没有感到,它的美的话,它对我的影响是什么呢,它的美的作用又在哪里呢?下面我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客观存在的事物只有融人了人的主观想象与情感才会显得美,从山川河流到花鸟鱼虫,从春夏秋冬到风云雨雪,我们看到,客观的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正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而有了人的主观想象,才有了“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欲与天公试比高。”

第二,我们认为,审美的标准和结果,会因为人们的客观生活经历和他的文化背景而不同,我们看到很多人喜欢维纳斯的雕像,维纳斯的雕像风靡西方世界,但我们中国的老婆婆却一定要给她缝上坎肩儿才能心安理得。楚王好细腰,唐皇爱丰满,那么在情人眼中,无论如何对方都如西施一般沉鱼落雁。这个时候我们看到,美其实是源于人们的主观想象和内心情感,是人们借助于客观事物来表达人情冷暖。

第三,我们强调美是主观感受,因为这反映了人追求自由的价值信念,人的肉体受制于客观,从而人的精神就追求无限的驰骋空间。我们爱生活,因为生活的故事上(时间警示)下五千年,叫人浮想联翩;我们爱自然,因为“万类霜天竞自由”,那是生命的礼赞!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美丑无对错,审美无争辩,因而我们才强调美是自由的象征,我们来自五大洲的辩友,才能胸怀宽广地唱一首:一心情似海,感动天地间!

(二)“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正方四辩陈词:

黄执中:大家好!一个道理很简单:一件事情啊,你把它看得越严重,你就越害怕它的失败。你把一件事情看得越严重,你就越恐惧它的失败。它的失败对于你承担的压力就越大,你的计算就越多,于是就胆胆战战,这是很正常的。今天的这场比赛为什么对方会认为创业是这么不适合大学生做的一件事呢?为什么大学生创业是如此的弊大于利的一件事情呢?因为对方辩友把“创业“看得非常非常的严重,认为创业是人生极大的一个抉择,人生极大的一个投入。这种东西,是跟那个求学的另外一个目标是全然抵触的,或者是它若有可能抵触,绝对是两者不能得兼的,或者一定是得不偿失的。他把它看得太重了。哎,各位啊。我们今天去考大学没考上,对于那个学生而言他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在人生的历程而言你觉得这算什么?你二十岁的时候失恋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毁灭了,你五十岁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什么?历练嘛,人生历练嘛。如果我在二十岁谈恋爱先想会不会成功,她会不会妨碍我的学习;它是不是值得我的专注;这个人以后是不是值得讨来做老婆;万一她红杏出墙了我怎么办„„„„„„现在先不要请她吃饭,万一她移情别恋那我岂不是帮别人养老婆„„我算这么多,人生过得有意思吗?

我们今天只是讨论一个简单的行为:一个大学生,他想要去创业,他不想放弃学业的同时他又想去创业。他“认为“已经准备充足了,他认为他有自信——当然这个“自信”可能只是一个年轻的“自信”;他认为的“充足”只是一个二十岁的“充足”。可是为什么要浇他冷水呢?五十岁的人干嘛熄灭二十岁的人的火焰呢?等到他五十岁的时候再去回忆他二十岁的莽撞,这不是一种人生吗?而且谁又知道这真的是“莽撞”还是一种深思熟虑呢?谁又知道这是“得”还是“失”呢?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衡量他二十岁的青春或者二十岁的梦想呢?难道成败可以决定一切吗?我们认为,讨论这个题目我们在讨论的,是一大学生他认为他想去创业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评价他的行为。我们不知道他是成,也不知道他是败;我们不知道他准备得多,也不知道他准备得少。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看到他想去创业这个行为。现在好了,摊在各位的面前了——我们要去肯定他,还是否定他;我们要去鼓励他,还是打击他。我们要给他什么样的评价?!

对方辩友说:可是这个人的时间有限,人的时间不会是充足的。谁的时间不是这样呢?在座的各位,每一个人检视你自己的身份,谁不具有两个以上的身份呢?我们是别人的儿女;我们可能是别人的父母;我们既是学生,也有可能是别人的老师„„我们哪一个人不具备多重的身份,哪一个人不具备多重的要求呢?而我们难到没有人能够把他做得好吗?难道我顾了这个就做不好那个吗?一个人做了孝顺的儿子就不能做一个尽责的丈夫吗?显然不是吧?人生选择很多的,人生的配置很多的。有了选项,人生才更丰富这不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吗?

我们今天在这个比赛当中我们要辩论什么?逐条逐项地辩论大学生企业的成与败吗?没有意思嘛。因为失败的人永远比成功的人多太多了。可是失败的人不会什么都没有的:老年的回忆、年轻的梦想都是他手上握着,他是失不掉的。学习的经历、挫折的感概也是丢不掉的。为什么一定要用那么功利的角度来衡量一切呢?我们今天大家来辩论这场辩论比赛谁也没包含必胜的把握,而且我也相信其实这十二队当中大多数的队伍都不是以赢得这场比赛或者赢得某一场比赛来对于来这边的好或坏来做判断的。

过程就是收获。谢谢大家。

推荐第10篇:辩论2辩稿

异地恋现在很多见,自然是有失败也有成功的,但从心理学家长期的数据统计来看,异地恋的成功率是非常低的。而且随着恋爱时间的增长,异地恋的成功率低到一个几乎可以说必然会失败的程度。距离可以说是异地恋最大的阻碍,我方认为异地恋的成功率低是输在距离。

先给愿意异地恋的同学鼓鼓掌

因为异地中的同学要学会过一种形同单身却要拒绝一切异性殷勤的独身模式。看到网上的小甜文中毒想着:呀!要是能谈这样的恋爱就好了! 不对…好像有对象来着。看到别的情侣在地铁上歪着头靠着。想着,呀!我要是能这样靠着就好了! 我对象现在在哪儿呢?每天早上醒了,他醒没醒呢?怎么不发消息 中午吃饭了吗?怎么才说两句又要午休了? 上课的时候有没有被老师批评?没回消息是不是逛街去了?原来在跟同学聊天啊,方不方便打电话?不方便啊…那算了,说好这个月来看我的,我盼了好久呢!啊…临时有补课啊…提前来不可以吗?啊…想起来这周末我要看电影,你在干嘛呢?打游戏啊…我想跟你聊聊天呢, 哎…今天心情不好,本来想找你说说,我还是出去跑个步吧 想去旅个游,计划一下自己去吧。想吃个网红饭,自己学着做一下 ,想去看个电影,正好下课有空去看一下。咦?自己一个人也挺好的,也不想问你在干什么了,也不在乎你在想什么了,有你没你都一样,自己瞎过吧!

爱情最重要的核心,应该是两个人相处。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相处是打破两个人内心壁垒和外在隐私区域的最好方式。原本不是很熟悉的两个人相处久了,往往会变得亲密,随后他们之间原本看不顺眼的缺陷也变成了妙处,不舒服的地方也会一点点地契合。

过来再说异地恋,本来就是一个拼运气的事情。异地恋最大的难题,是见不着面就胡思乱想。因为看不见,各种的不安全感,各种的胡乱揣测。我们来假设一种情况。一对情侣在异地。女的希望男的把自己每天的动态都告诉她,然后她自己也告诉男的自己每天做了写什么。在女的心目中,她觉得异地嘛,互相之间都坦陈,就能换来想要的信任。刚开始,确实两个人互通信息。慢慢的,男的松懈了。有几次,没有主动告诉女人动态,甚至又一次出去和同学聚会,喝多了 ,手机没电了都不知道。女人打了一个晚上的电话,最后都是无法接通。第二天,男的起床,看见了这么多未接来电。立马打电话给女的,但是女的一开始就发了脾气 ,说你变了,联系越来越少,关心越来越少。男的一开始还解释,后来也生气了。难道一点点信任都没有吗?

最后,不欢而散,两个人冷战了。其实站在我这个上帝视角,我完全理解女人生气的原因。女人把所有的安全感都寄托在信息互通上,当她一个晚上联系不到男人,可能一个晚上都没睡 着。第二天的发脾气其实只是一个信号,是想告诉男的,我生气了,你快点哄哄我。

女人要的是一个态度。而男人也没有错啊,在男人看来,你确实是不信任我啊,我也有自己的空间,我会对我们的爱情忠贞,但是我希望女人看见的是我的忠贞,而不是我的一举一动啊。男人说的是事实。一个说的是态度,一个说的是事实。最后呢?一地鸡毛。我们现在再来看这个故事。如果女的在多日冷战后发来一个消息,说我们分手吧。你觉得女的真的想分手嘛?不想!但是为什么要提呢?因为分手是一个发泄情绪的武器。经典的摔门理论要出场了。当对方把门摔的震天响,那对方其实是想让你知道他/她的愤怒。为什么要你知道,因为你重要。 而真的分手,是悄无声息的。轻轻的关上门,再也不回头。所以,提出分手的哪一方其实并不想分手。真分手根本不用提,反正是异地,十天半个月不联系,拉黑了自然就分手了。为什么呢?确实,距离产生了美,日思夜想就是见不到,但是有了美,却没有了安全感,以为你不在他的身边,你不知道他今天发生了什么,你也不知道他现在过的如何。一切都是未知,好像我在和一个人工智能谈恋爱一样。这样没有落到实处的爱情除了靠信仰坚持,任何外来的因素都能让两人产生裂痕,最后越来越大。

可以这么说,爱情就是因为相处而来的。所谓一见钟情,其实不过是对外貌和感觉的吸引而已,吸引到身边,要通过继续相处来产生真爱。

对女生而言,可能最重要的还是一个温暖的拥抱、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切切实实的有温度的身体。但是在异地恋里,这些都是没有的。

人是群居性动物,如果两个人不能经常在一起尤其是需要在一起的时候却因为地域的限制而不能在一起就会减淡对对方的需求,时间长了就会忘记,那么感情就消失。人的感情需要经常在一起吃饭、睡觉、做事情才能培养得更深。而异地恋恰恰就是对人的原始性能的挑战,很容易失败。

一对恋人彼此相爱,彼此相互欣赏,彼此相互信任,是有很多的方法来面对着异地恋,可是两个人能异地恋一辈子吗?“异地恋”是不正常的。“异地恋”是形势所迫而不得不挺过的一段时光,绝不是一种可以接受的长期恋爱形式。所以两个人一定要知道“异地恋”的尽头在哪里,“承诺”或“打算”极重要。

“承诺”和“打算”是有“目的地”的“说好的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三年之后又三年,都十年了大哥!”没有希望还愿意陪你在困难里走的,不是恋人是信徒,没有人能真正承受得起遥遥无期的异地状态,如果对这段感情负责,两个人要建立何时结束异地并在同一个城市共同生活的时间节点。这样,双方才能够正向心态得为\"结束异地\"这个目标共同努力。

1 如果说您跟女(男)朋友分隔两地上大学是异地恋,并且大学毕业后会留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发展好几年的时间,您觉得你们之间会不会有一个规划说以后要努力去生活在一起,如果距离对于异地恋来说没有问题,那为什么会要有这么一个规划?

2 异地恋的成功率是输在人品 这个始终是因人而异 在异地恋这个大的层面上来讲 距离是异地恋的最大障碍 距离会增加两个人的焦虑,两个人的猜疑,让很多一个拥抱就能解决的误会变得复杂难以调和。

距离使一段恋情更容易出现危机:距离越远,分开的时间越长,使这段关系失败的危机就越有可能出现,距离将不可避免地使你们感到孤独,并无法从对方身上取得物理和精神上的支持。这是,人就更容易出现诱惑。

时间和金钱上的压力:你们可能会为了见到对方,而反反复复地去旅行,你需要在忙碌的工作或学业中腾出一段休息的时间;还需要生活必须中额外的一笔钱来应付交通和住宿的开支,并让身体来承受长途旅行。

缺乏了解:有人说,除非你们曾经一起住过一段时间,或者进行过长时间的旅行,否则不可能知道对方是不是对的那个人——这是有道理的。如果你们只是每个月跑来跑去,见面时你可能会发现,尽管身边的这个人看起来没有什么变化,但你其实很难进入他的生活,或者你发现他和你想象中偏差了一点或不完全一样。因为两个人各自都有各自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在发生变化。

异地恋情侣之所以更亲密,是因为他们做出了更多的促进亲密感的努力。这句话您认同吗?如果您认同 也说明了异地恋的成功率低是输在距离

距离使异地恋出现问题:1吵架不断升级,每次都指向分手。

2需要人陪的那些时分,他/她不在

3把有意思的聊完了,只能靠尬聊度日。

第11篇:一辩辩论手稿

中国本土的文化和西方的不同,学习海外的文化会导致中国人对东方文化了解减少。

他们不过中国的节日,我们也不该他们的节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

西方节日大部分是基督教的宗教节日,中国人基本不信教,所以中国人更不应该过西方节日。

。例如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是为了庆祝耶稣诞生。

中国人不应该盲目地去过圣诞节。

众所周知,西方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庆祝西方节日会同化我们的意识形态,会淡化我们对待社会主义的热情。

最坏的方面是,西方节日里的糟粕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会导致他们早恋,甚至性泛滥。

另一方面,中国有自己千年的历史。有自己的民族节日,这些节日具有美好的典故,是中国文化的经典。

而外国人的节日没有中国节日的典故那样具有吸引力

中国的春节,七夕节等都有着美好的故事,比西方节日的典故更加美好,我们更应该过中国节日,而不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过西方节日。我们应该发扬自己的文化,延续中国的传统。 Respected teacher and clamates.Thank you to hear my speech.For today our debate is if we should celebrate the western festival.As an angry young man I object to celebrate it.

Local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is different, celebrating the western festival can lead to reduce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astern culture.

They don’t celebrate the Chinese festivals, we also shouldn\'t celebrate their festival and increase their self-confidence.

Most western festival is a Christian religious holiday, Chinese always not religious, so the Chinese shouldn’t celebrate the western festival.

Such as Christmas is a religious festival, it is to celebrate the birth of Jesus.

Chinese people should not been to Christmas blindly.As we known, the western countries are the capitalist countries.Western festival will influence our thought and weaken our enthusiasm to socialist.

The worst news is that western festivals will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the next generation, will lead to early love, even sexual immorality.

On the other hand, the Chinese have our own history of one thousand years.We have our own national holiday.There are many good literary references in our festival which are the claical Chinese culture.

The Chinese New Year, Qixi festival and so on, all have the beautiful stories, is more better than western holiday , we should celebrate more Chinese festivals, not to waste time and energy on western festival.We should carry forward our own cultures and the tradition of the Chinese.

第12篇:一辩辩论稿

一辩辩论稿

从古至今,人类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随之而来的即是个性化的日益突现。可是众所周知,人类这个集体越来越交织相携,关系密切。如果说个性不利于于集体利益,为何越来越个性化的我们却又自发的联合在一起?如果说个性与集体有冲突,为何这个世界充满性格秉异的我们却又如此蓬勃发展?所以,我方认为,个性,与集体利益不冲突的。

首先,论个性,辞海如是说:个性是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是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也就是说,个性是普遍存在的。罗斯福说过,个性的造就由婴孩时代开始,一直继续到老死。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唯物辩证法认为,“共性”即普遍性,“个性”即特殊性,两者密切联系,不可分割,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另一方面,个性也是离不开共性的。如果对方辩友非要说集体利益与个性相冲突,那岂不是表明集体的存在是毫无意义的,因为每个人都与这个集体相冲突。然而事实呢,不仅集体会存在完善的制度去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一个好的集体更是能够发挥不同人的不同个性,为集体更好的服务。在西游记中,唐僧一行人均是个性鲜明的,但正因师徒四人个性互补,才最终顺利的取得了真经。

第二,我们不否认集体利益并不能完全符合所有人的需求,但相矛盾并不等于相冲突。前者是一种状态,而后者是一种行为结果。鲁迅说过:“在进行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颓唐,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鲁迅这就是在说集体里个性虽然不时会导致矛盾的存在,但只要不至于阻碍发展的脚步,集体利益则与个性就不冲突。可以死说矛盾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冲突却是不然的。

第三,对方辩友提到,有些人的个性会让他特立独行,标新立异,难以与人合作,最终伤害到集体的利益。就像作弊破坏了公平,*破坏了和平。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假设前提是什么?当集体符合个人利益的时候他会特立独行吗?如果是因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相矛盾,那他的特立独行,是否只是他在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并非因为他本身的个性呢?因此,请不要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片面过渡到我们普遍存在的个性与集体利益冲突!

综上所述,我方认为个性与集体利益不冲突!

第13篇:辩论小结、攻辩小结

辩论小结(系统对抗理念;攻辩小结)

对于那些对辩论认识还不深的同学,这篇东西所介绍的系统对抗原则是极为重要的,事实上,区分初级辩手和中级辩手的分水岭并不在于技巧而更多在于这种系统对抗的理念。

所谓系统对抗理念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说一场辩论赛的对抗并不是每个环节单独进行比较的,而是要将各个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比较,这样说来大家可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都知道,但落实到具体操作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个队伍是否成熟,很重要一条就是看这支队伍的立论是一辩一个人写的,还是全队一起做的,很多刚入门的辩手往往会有意识无意识的把立论陈词作为一个过场,也有越来越多的所谓强队对立论也越来越不重视,做一个草立论然后靠个人实力硬吃对手的情况也越来越多地发生在各个级别的比赛中,我个人观点认为,对立论的普遍不重视是现在辩论赛质量大幅下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理论上大家都知道,立论是整场比赛贯穿始终的根基,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设计问题要基于立论,回答对方提问也要基于立论。这项原则会反复出现在之后的攻辩技巧和对辩技巧的介绍中。这条原则看看是很简单,但真的要在比赛中一直去贯彻落实却相当不容易,一般会遇到以下几个难点。

第一、对本方立论来龙去脉不清楚,这是现在的辩手最普遍存在的问题,立论只有一辩知道,其他辩手都对立论不很清楚甚至不清楚,上了场就像疯狗一样狂咬对方,这样场面会很热闹,但属于散弹枪对开,打中没打中谁都不知道。

第二、不听对方说话,这也是现在很普遍一个问题,很多辩手太依赖于赛前准备的问题,恨不得一口气把准备的炮弹全打光,不管对方说什么,自己管自己自说自话(我有一段时间也经常这样)这样的比赛或许可以打得很华丽,但在内行看来就显得太过肤浅了,事实上,真正精彩的辩驳关键就是与对方观点的争锋相对。

第三、比赛驾驭能力不足,有些辩手不是不知道道理,但到了场上,几个回合一打,马上就杀红了眼,又与对方扭打起来,这纯属辩手能力或经验问题,随着实力和经验的积累是可以克服的。

除了以上三点,还有各种奇奇怪怪的原因导致辩手在比赛过程中不能很好贯彻根本原则,毕竟也没有一口吃成胖子的,希望大家先具备这样的理念,然后在实战中努力去尝试,相信对大家提高对辩论的认识以及增强实战能力是很有好处的,从下一集开始就要具体介绍实战方法了,下一集将介绍我最喜欢也最常用的立论术——以退为进。

攻辩小结,顾名思义就是对攻辩环节的总结,这部分可以使用的时间,没有开篇陈词和总结陈词那么充裕,但是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攻辩小结置于攻辩之后,除了对攻辩环节部分内容的解释、补充、回答之外,还要适当地抛出问题,指出对方在攻辩中,提问和回答的漏

洞所在,为后面的自由辩论环节提供理论依据,所以其地位不容小视。

这个环节很短,估计是为了在自由辩论之前让大伙先喘口气。由于时间原因,在这个环节要出彩是很有难度的。至今为止,只有两个人能在这个环节大放异彩,一个是一板一眼的郭于宽,另一个是不拘一格的黄执中。这和二人的个性有关,一个是钢铁理论之下的章法,另一个是形散神不散的潇洒。至于该怎么演化,基于以上的重要性以及其特点,大家不妨借鉴一下这样一个步骤:指出漏洞、回答问题、抛出问题。

指出漏洞,在攻辩过程中,即使对方抛出的问题再无懈可击,总是有存在瑕疵的地方,这是一个细微的漏洞点,是需要辩手注意记录的,最好是回答攻辩问题的辩手记录。同时自身作为攻辩方时,对方不可能事先就知道你的问题,如果对方在回答时陷入你的圈套中,且其回答承认了我方观点,那么我们最好将其指出,但为不给评委留下太过纠缠的印象,尽量不过多地去重复它,继续提出其他问题。如果对方并未陷入设定的陷阱,那么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就是捕捉他回答时出现的口误或者明显的漏洞,并且可以适时地增加一些由于含糊回答造成的错误理解,使对方自乱阵脚。

回答问题(或称“圆满观点”),这一环节主要是回答攻辩中存在一定规避性质的问题,同时将己方的回答加以圆满。需要注意的是,回答问题一定要把握好度,因为很多问题攻辩中由于思维停顿,或者难于回答而导致的规避问题,需要量力而行。在小结中回答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一辩经过了足够的思考,可以提出比二三辩更加完善与完美的驳论,彻底掀翻对手的观点,挽回攻辩环节由于规避造成的影响。在这一部分中,需要短小精悍的语言,以免因为大段的发言,导致后面的部分内容无法讲述出来。只有充分利用好这一环节,才能更好地稳固己方立场的基础,同时提供素材来补充攻辩中的回答。

抛出问题,漏洞得到了指出,一些问题得到了及时的回答,剩下的就是含蓄的进攻了,小结中这一部分就是就是很好的机会,为自由辩论的第一轮进攻做个铺垫。根据先前的漏洞,把握好问题的数量和深度,多采取反问的方式抛问题。因为合理适时的抛一些反问句,有助于增加自身的气势,同时也会对对方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时候反问内容,主要是肯定己方观点,而不是单纯否定对方观点,这是我要强调的,因为这里面的问题通常是难以得到回答的,都是过眼云烟一样,所以单方面否定对方观点,如果否定不当,很可能在自由辩论中处于被动,失去先机,提问应当适时适量适当。

把握好这三个部分,对自由辩论就可以很好地进行发挥了,因为三个部分互相结合,突出气势的同时,有效的将各方面的有利因素整合到了一起,这样有理有据的指出了对方的漏洞,同时为自己后面的环节作好了铺垫。

另外,有时候一辩稿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漏洞,而修补这些漏洞又需要较长的篇幅,加上这些内容会使得一辩稿过长。这时就可以仅仅对于攻辩部分作一个简单的评述,把修补漏洞的部

分放在一辩小结中进行论述,这样前后呼应,会给评委一种随机应变的印象,也是一个较好的做法。每个辩手都有自己的风格,也许大家在参加辩论之前,就已经对辩论有了较深的理解。如果大家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发言风格,我们建议大家继续保持,因为每一种发言风格都是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只有大家觉得毫无头绪时,我们才建议大家采用以上介绍的方式来完成小结稿。

第14篇:辩论四辩总结

谢谢主席,各位评委、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对方辩友罗列了大量例子,不惜夸大其词地说大学生上网如何好、如何好!可是对于网络带来的一系列弊端却轻描淡写,甚至避而不谈,这种不尊重事实,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或者一叶障目的态度着实令我无法恭维!所以对方辩友刚才所说无非是一张渔网,漏洞百出 !正如对方辩友所说的,你们的论点只有在。。。。。。。。。。。。。。的情况下才能成立,而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的情况下的论点,对方辩友是不是有点含糊其辞?强词夺理呢?!再华丽的语言也掩饰不了错误的言论 ,在动情的解释也遮蔽不了真理的光辉 !

现在,我们本着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同对方一起讨论这个主观臆想的话题,无论利大于弊也好,还是弊大于利也好,我们的最终目的不都是趋利避害吗?

下面我再一次总结我方观点:

第一, 只有认识到目前网络的三大问题,我们才能去追求让网络成为一方净土。渴死法律

的无奈,道德规范的苍白,技术限制的落后无不令许多人内心感到忧虑和不安。看看那些网吧,看看那些学生浏览的画面,真可谓是“色情与垃圾起飞,虚假共暴力一色!”。庄庄事实告诉我们,大学生上网不加控制的话 ,怎么让社会相信我们是祖国的栋梁呢!!!

第二, 只有认识到大学生是一个特出的群体,才能正视现实和今天的问题。我们从不奢望

每一个上网的大学生会成为贤者或圣人,或许只有万能的上帝才可能派出无数的天使下凡人间对每一个上网的大学生说“此物非礼勿视。“可残酷的现实有警告我们大学生正在因为网络的侵蚀引发诸多不良习性和不可小觑的社会问题!此时此刻对方辩友请猜一下万能的上帝会怎么想?他只会说:”sorry,不是我心太软,只是我很无奈 !“

第三, 只有深刻认识到大学生上网弊大于利,才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手段来扬长避

短,趋利避害!我们是祖国的脊梁,但坚实的脊梁也有被腐蚀的时候,只有摆脱网络的束缚才能用青春拥抱时代,我们是祖国的希望,但希望也有被乌云遮蔽的时候,只有该下网时就下网,才能用激情点燃未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面对这样的真知灼见,对方辩友至今未能幡然醒悟,正好比雨过天晴却仍然静坐茅庐听风雨,不愿接受真理的灌溉么?!

最后,我记得思修老师靠诉我理论教会我一首歌,可是只有实践告诉我,为什么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同样对方辩友以及同学们,很多人都以实践真诚地告诉你们:醒醒吧!网络就是弊大于利的!!

谢谢大家!

第15篇:二辩

今天对方辩友从一开始就告诉了我方一个很有趣的论证逻辑,因为通过营救式刑求产生了很好的结果,所以它就是可取的。可是真的是这样吗,今天我通过考试作弊获取了一个好成绩,对方辩友告诉我因为考试作弊最后取得了好成绩,然后保研成功,出任CEO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所以考试作弊这一手段就可取了,这样论证合理吗?那样是不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考试作弊这一可取的手段来获取好成绩呢?显然不是嘛。

接着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今天的营救式刑求有两个方面的条件,即当情况紧急且是唯一手段的时候,便是营救式刑求,可是事实上呢,对方无法给出我们一个详细的标准来细化到底什么情况是紧急的什么时候是唯一的,要知道当年牛顿无法用科学解释宇宙起源,是因为他相信上帝而并不是其他的。是不是说只是有些手段审问者自身想不到而并不是没有手段呢?

由于情况是否紧急和手段是否唯一仅有执行刑求的人来判断,这个时候政府和警察告诉你是唯一手段,而这些东西你如何来证明确实是紧急情况呢?所以这种主观性主导的营救式刑求便会逐渐被滥用。执法者也是人,人便带有功利性,他们在用过一次觉得这样效果快,而且省时间。今后会造成什么影响?就像今天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出门不想走路而是第一时间想到坐车,同样,一旦营救式刑求像对方辩友那样说的变成了一种可取的手段,那么这个世界还会有信任和耐心吗?当警察在办案的时候遇到一点麻烦的时候,第一时间不是想到去主动努力寻找线索或者解救人质,而是去打人,他们受不了诱惑。当刑警抓到许多暴徒而且问不出东西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不是去感化他们,而是想着是不是算营救式刑求,这样到底还会有多少能被感化的恐怖分子被伤害人权,下一次的恐怖分子是不是会宁可同归于尽也不愿意被捕,因为他们知道警察或许没有耐心去审讯他们,不会用保护人权的手段去审讯他们。请问这样社会的基本道德底线在哪?人权的体现在哪?人与人基本的尊重和信任又在哪?

(1) 好了,请问对方辩友了,请问营救式刑求为什么被可取呢? (2) 也就是说,营救式刑求可以得到其他手段得不到的效果喽。(这明显是结果论嘛。)好,今天我们假使按照对方辩友的意思来看,在对方的极端完美的例子下,为什么一个结果那么好,又方便又快捷的手段会被放到最后万不得已才会使用呢?对方辩友在怕什么呢?

(3) 不是这样的,我们都知道,一个手段很方便很好用,但是首先,这仅仅是在一个极端完美的例子下面开始的,不具有公信力,其次,一个手段成效快很方便却不能率先使用,为什么,因为怕滥用,而对方辩友还在告诉我它是可取的,然后告诉我可以主观性的来判断,那么请问对方辩友了,这种人的主观性的判断难道真的没有一点惰性,一点功利性吗?难道就不会滥用吗? (4) 对方辩友,你方也看到了嘛。这种手段方便快捷。而主观性的判断,则会导致紧急情况和唯一手段的判断方法不明确。

第16篇:【辩论】二辩稿 高中生参加志愿活动弊大于利

尊敬的评委,亲爱的对方辩友,大家好:

首先我要向对方辩友再次强调,请注意我们的辩题“高中生参加志愿活动”,我们的群体是高中生,高中生是一个宽泛的群体,请对方辩友注意不要以个别的、少数能力较强的高中生的例子来代表整个高中生群体,未免有些以偏概全。

另外,我们参加的志愿活动,不一定贴近社会生活,反而可能远离生活。我们去参与植树,树没种活,那么有什么好处?恐怕只是让我们做了一次锻炼,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将来的生活,总不会是天天植树吧?

再说志愿活动的服务对象——社会。以交通协管这类活动为例,我们很少在生活中接触这类事情,在处理这种事情上极可能效果欠佳,说严重点,如果由于你的工作不慎,引起了交通堵塞,甚至交通事故,怎么办?我方一辩刚刚提到了这么一个例子,类似的不胜枚举:佛山市社会福利院曾发生这种闹剧,今年五一期间,某一天来了5拨高中生志愿者,97岁高龄的黄会珍老人先后3次被志愿者领着在院子里“晒太阳”,通过电梯上上下下3次,老人感到疲惫不堪,等回到房间时,老人已是气喘吁吁,她对志愿者们说:“我们的地今天已经扫过两次了,不用再扫了。被子也不用叠了,下午4时左右我还想休息一会。”我们不是为老人服务的吗?怎么反而让老人痛苦不堪?我们高中生积极地为社会服务,态度值得提倡,但是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实在难以保障。我们为什么不在高中时段打好我们的基础,在生活中积累我们的能力,在将来再参加更深层次的志愿活动,或者以更好的方式来为社会服务,释放我们的热忱呢? 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需要连续的锻炼的,许许多多次志愿活动尚未毕能起到培养能力的效果,何况是高中区区三年,寥寥几次又短暂的志愿活动呢? 高中阶段,虽然是从少年迈向成年的过渡阶段,但我们仍然是稚气未脱的孩子,能力不足,对于自己的所作所为并无法完全负责,法律将我们定义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也正因为如此,何况我们时间有限、精力有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时间,即便你有能力就能把事情圆满完成吗?

另外,高中生参加志愿活动与其说是理性结果,不如说是他们感性的结果。他们满腔热情的去参加活动,当在活动中受挫之后,就一下子冷淡下来,失去了积极的态度。而从始至终都能保持热情的,只是少数对活动本身真正热爱的人。 因此,我方坚持认为,高中生参加志愿活动弊大于利,谢谢。

第17篇:一辩稿子合规重要性

2分半

银行是经营风险的单位,所有银行都面临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通过合规可以有效的降低操作风险,大大降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发生的概率,减少案件和不良资产的形成。

1、储蓄业务:保证资金安全

2、金融服务衍生品:

3、品牌价值:金融行业

4、银行的产生、本质、存在的目的、立身之本、可持续发展

5、对于创新来说,创新的本质是由各个部分共同合作,以新一代产品为例,各个部门共同协作产生。

6、有规则,都去执行才产生信任

7、社会契约论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近年来我国各大商业银行违规案件频繁发生,一方面给银行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另一方面也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声誉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合规风险管理失效。

如果将商业银行比做一条河,那么合规管理就是河的源头,是整个商业银行生存发展的基础;创造价值就是这条河的水流,

起源-商业银行创造哪些价值-这些价值创造的途径、本质、立身之本-合规-什么是合规-合规不是墨守成规,而是根据根据**指定规范制度 风控-巴黎银行-小银行的合规之路

基于客户对银行的信任、使得银行有足够的资金创造价值、也因为银行的合规经营、有序发展使得我们能稳健、高效的创造收益。 价值=有形的资金、无形的品牌价值 例子:小银行的合规之路 巴黎银行 不否认创新创造价值,但创新创造的价值是由各个部门通力合作,所以价值不是创新单一创造的。各个部门都是合规经营。分行业,也许在互联网等创新***但对于商业银行……

第18篇:辩论题 辩论题库 辩论词

辩论题大全 辩论题库 辩论词

正方

反方

个人的命运是由个人掌握个人的命运是由社会掌握

便利器具便利便利器具不便利

发掘人才需要考试发掘人才不需要考试

民族技艺应该保密民族技艺不应该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弊大于利

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金钱的追求与道德可以并行

杜绝盗版,消费者扮演比政府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政府扮演比消费者更重要的角色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利大于弊宽松式管理对大学生弊大于利

留学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通俗文学比文学名著影响大文学名著比通俗文学影响大

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强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强

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弊大于利网络的发展对文学利大于弊

相处容易相爱难相爱容易相处难

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利大于弊外来文明对中国文明弊大于利

青年成才的关键是自身能力青年成才的关键是外部机遇

环境保护应该以人为本环境保护应该以自然为本

企业发展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企业发展不需要无私奉献精神

成大事者不拘小节成大事者也拘小节

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利大于弊审判时参考判例在我国弊大于利

杜绝盗版,政府比消费者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杜绝盗版,消费者比政府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送子女进名校,利大于弊送子女进名校,弊大于利

避免人才外流,是政府的责任避免人才外流,不是政府的责任

爱的教育比体罚更有效体罚比爱的教育更有效

合作比竞争,更能使文明进步竞争比合作,更能使文明进步

天灾比人祸更可怕人祸比天灾更可怕

相爱容易相处难相处容易相爱难

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远亲

新闻自由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新闻自由不是社会改革的最大动力

全球化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全球化不能为我国带来经济发展

性教育应列为中学课程性教育不应列为中学课程

性教育是科学教育性教育是道德教育

道义比利益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利益比道义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更大

博彩事业的兴旺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博彩事业的兴旺不是社会进步繁荣的象征

教育应注重人格培训多于知识培训教育应注重知识培训多于人格培训

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利大于弊银行合并对国家未来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

劳心者比劳力者对社会更有贡献劳力者比劳心者对社会更有贡献

新闻价值比新闻道德重要新闻道德比新闻价值重要

强权胜于公理公理胜于强权

大学私营化的利大于弊大学私营化的弊大于利 文化建设应先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应先于文化建设

以暴制暴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以暴制暴不是打击恐怖主义最有效的途径

重奖大学新生利大于弊重奖大学新生弊大于利

社会安定主要靠法律维持社会安定主要靠道德维持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大学生谈恋爱利大于弊大学生谈恋爱弊大于利

电子商务将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电子商务不会改变现有营销模式

仁者无敌仁者未必无敌

乱世应用重典乱世不应用重典

人的功利色彩增强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人的功利色彩增强不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文才比口才更重要口才比文才更重要

同性恋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同性恋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需要向企业输血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不需要向企业输血

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酒乡传播中国酒文化应靠“吆喝” 保护弱者是社会的倒退保护弱者不是社会的倒退

个性需要刻意追求个性不需要刻意追求

善心是真善善行是真善

真正的爱情一定是天长地久的真正的爱情不一定是天长地久的

用和平手段可以遏止恐怖主义用和平手段不能遏止恐怖主义

情在理先理在情先

网络的实用性比娱乐性大网络的娱乐性比实用性大

钱是万恶之源钱不是万恶之源

美丽是福不是祸美丽是祸不是福

功可以补过功不可以补过

人类应加强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人类应限制对海洋资源的开发

管理比收费重要收费比管理重要

当今世界合作高于竞争当今世界竞争高于合作

强将手下无弱兵强将手下未必无弱兵

在人生路上乘胜追击好在人生路上见好就收好

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男性的努力实现男女平等主要应该依靠女性的努力

在校大学生积累知识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塑造人格更重要

“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利大于弊“盗版”折价换购“正版”活动弊大于利

艾滋病是医学问题,不是社会问题艾滋病是社会问题,不是医学问题

辩论赛新形式利大于弊辩论赛新形式弊大于利

不破不立不立不破

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不应当允许名人免试就读名牌大学

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不应对女性就业实行保护

知足常乐不知足常乐

实体法比程序法更重要程序法比实体法更重要

挫折有利于成才挫折不利于成才 大学教育应以市场为导向大学教育不应以市场为导向

大学生打工利大于弊大学生打工弊大于利

大学生广泛社交利大于弊大学生广泛社交弊大于利

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选择”利大于弊大学生就业实行“双项造择”弊大于利

大学生勤工俭学弊大于利大学生勤工俭利大于弊

代沟的主要责任在父母代沟的主要责任在子女

当代社会,“求博“更有利于个人发展当代社会,“求专”更有利于个人发展

当今时代,应当提倡“干一行,爱一行”当今时代,应当提倡“爱一行,干一行” 地方保护主义可以克服地方保护主义不可以克服

电视征婚利大于弊电视征婚弊大于利

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知识读大学,长进最大的应该是人格

对于西部开发应当知识优先对于西部开发应当资金优先

发展旅游业利多于弊发展旅游业弊多于利

法律无情法律有情

法治能消除腐败法治不能消除腐败

高分是高能的体现高分不是高能的体现

革新技术更重要革新思想更重要

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利大于弊广告竞争对经济发展弊大于利

机遇是成功的关键机遇不是成功的关键

纪律会促进个性的发展纪律会限制个性的发展

经济发展应该以教育发展为前提教育发展应该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可以统一金钱追求与道德追求不可以统一

经济发展可以避免自然环境恶化经济发展不能避免自然环境恶化

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不能代表文明程度的高低

克隆人有利于人类发展克隆人不利于人类发展

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应当保密类似川剧变脸这样的民族技艺不应当保密

理想人才以“仁”为主理想人才以“智”为主

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利于城市的发展流动人口的增加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留学生归国是个人问题,不是社会问题留学生归国是社会问题,不是个人问题

名人拍商业广告可以虚构名人拍商业广告不可以虚构

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利大于弊目前的彩票发行方式弊大于利

男女平等是可能实现的男女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

女性比男性更需要关怀男性比女性更需要关怀

逆境有利人才成长逆境不利人才成长

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效果,不是动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是动机,不是效果

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可能实现的理想人类和平共处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理想

人类社会应重义轻利人类社会应重利轻义

人类是环境的保护者人类是环境的破坏者

人为自己活着快乐人为别人活着快乐

人性本善 人性本恶

儒家思想可以抵御西方歪风儒家思想不能抵御西方歪风

社会发展应重利轻义 社会发展应重义轻利

社会发展主要靠法制社会发展主要靠德制

个人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社会需要对于大学生择业更重要 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避免拜金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能避免拜金主义

生态危机可能毁灭人类生态危机不可能毁灭人类

实行学分制利大于弊实行学分制弊大于利

市场经济有利于道德发展市场经济不利于道德发展

提倡购买国货有利于经济发展提倡购买国货不利于经济发展

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利大于弊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发展弊大于利

外行能够管好内行外行不可能管好内行

网恋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网恋不能成为婚姻的有效途径

网络爱情是真正的爱情网络爱情不是真正的爱情

网络影响人际关系网络不影响人际关系

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利大于弊网络对大学生的的影响弊大于利

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文凭能够代表知识水平文凭不能够代表知识水平

现代社会女人更需要关怀现代社会男人更需要关怀

效率必然牺牲平等效率不一定牺牲平等

哭比笑难笑比哭难

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有利信息高速公路对发展中国家不利

选美活动利大于弊选美活动弊大于利

烟草业对社会利大于弊烟草业对社会弊大于利

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领导一所学校的社会地位如何关键在学生

医学的发展应有伦理界限医学的发展不应有伦理界限

应当鼓励“新新人类”作家应当批判“新新人类”作家

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愚公应该移山愚公应该搬家

去向哪里比与谁同行更重要与谁同行比去向哪里更重要

在人生的道路上,机遇更重要在人生的道路上,奋斗更重要

在校大学生创业利大于弊在校大学生创业弊大于利

知难行易知易行难

治愚比治贫更重要治贫比治愚更重要

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中国发展网络经济应走洋为中用另辟蹊径

中国社会更需要德治 中国社会更需要法治

中小学封闭式管理有利于学生成才中小学封闭式管理不利于学生成才

中庸之道应该提倡 中庸之道不应提倡

全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专才更适应社会竞争

正其义当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全国大专辩论赛)

中山大学VS电子科技大学

自我介绍:

正方一辩:千年历史,先贤圣哲,就义得问题展现出聪明睿智。谢谢。

正方二辩:百年变迁,沧海桑田,展现了多少义利问题的艰难坎坷。谢谢

正方三辩:时代风云,新旧杂陈,催人反思,义利关系,谢谢。

正方四辩:俯仰古今,相传今日,我们就义得问题进行深刻思考,理性思辩。谢谢。

反方一辩:在花中采蜜是蜜蜂的快乐,但将蜜汁献给蜜蜂,也是花的快乐,能与大家共同分享一场精彩的辩论赛,是我今晚最大的快乐,谢谢。

反方二辩:希望大家高高兴兴辩论来,平平安安回家去。谢谢。

反方三辩:锦江春水来天地,欲累浮云辩古今。谢谢。

反方四辩:希望我们今天的比赛能为这次大赛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谢谢。

开场陈词: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古人云:义与利,人之所良友也。人字的结构就好像义与利相互支撑一样。正义,在个人层面其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在社会层面,其建立公正公平道义的制度。谋利,即谋取利益。做为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是人性光辉所在,后者是生命延续所据。我方认为,正其利当谋其义,就是以义率利,义利兼得。这一立场,可以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和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两方面得到证明。首先,从义利关系的理性认识来看,第一,义利关系是辩证的,利是义的存在基础,义是利的价值导向。正义而谋利就是强调,即没空洞的义,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第二,义利关系是动态发展的。谋利,促使人们既谋生存之利,更谋发展之利,既谋个人之利,更谋天下公利。正义,推动人们谋利有道,取舍有至,利已利人,共谋发展。无义之利,就会危害个人发展,社会进步。无利之义,必然是空洞的悬谈,从正其义不谋其利到正其义当谋利的认识飞跃,证明了这一点。其次,从义利取舍的社会实践来看。第一,正义而谋利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一方面,人类一直以谋利为生存奠基,以治恶成为历史动力。另一方面,人类一直以正义战胜邪恶,使得谋利的效率的追求被正义的道德规则所规定,所推动。从传统到现代,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从封闭社会到开放世界,谋利的个人财富积累与社会总财富增加总是处于正义追求的总目标之下的。现代化史就是正义而谋利史。第二,正义而谋利,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大方向,中国问题的实质,是生产力水平低下,不适应物质文化的需求,中国发展的关键,是为全国民众提供一个公正公平道义基础上,共谋发展的局面。前者,要求谋利,后者,推动正义,前者,是实际目标,后者,是远大目的,不正义的谋利,短视短浅,不容于法律与道义,正义而谋利,长远长期,是中国希望之所在,对此,我方认为,正其义当谋其利。谢谢。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很遗憾指出方同学对义和利的概念没有弄清楚。对方同学认为义是什么?就是人民群众的利益。那么,我想请问了,信义,仁义,情义,忠义,算不算义呢?对方其实义是一种适当的,适宜的,符合道德理想的状态。对方同学将义的概念缩小,得出的只能是虚假命题。什么是利,对方同学将利的概念又无限扩大,他们认为一切精神的,物质的,推动人类进步的东西都是利。的确,在不同的范围,利的含义有所不同。相对亏损而言,利就是指利润,但是,当利和义做为一对对立的概念出现时,利就只能是一已之利,即人欲之私。从西汉董仲舒的正其利不谋其利,到清代严元的正其利当谋其义,所指的利都是私利。什么是谋,谋就是图谋,蓄意追求,是当义和利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时的取舍追求。所以谋是低价值判断,是根本目标,和最终追求。我方从来不反对人们谋利,在当谋利就就谋利,但是,在正义的时候,就不能谋利。因为如果以个人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必然无法有效的为天下人谋利,实现高尚的道德理想。利强调个人所得,而义却要求放弃个人所得,满足社会需求,讲求奉献。若立足于一已之利,必然会被义而贪利。第二,动机与行为辩证统一,这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逐利只能得利,而逐义才能正义。若正义而谋利,只会南辕北辙,动机与行为背道而驰。第三,谋利就是以个人的利益做为根本出发点,无法有效的实现正义,当今社会中国需要利,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伦理道德范畴而非经济范畴,得利并不等于谋利。第四,当今社会正其义不谋其利,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与经济巨大变革的今天,人们逐渐因为重利而变得人心浮躁,倘若这个时候,再来倡导人们谈利私利,只会让人们偏离正义的方向越行越远。法国人卢梭说的好,爱人类,首先就要爱正义。谢谢。

一对一攻辩:

正方二辩: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这里的贫和寡,还有不安,指的是什么?

反方二辩:贫就是指贫穷。

正方二辩:好,贫是物质溃乏,不均是分配不公,这两个问题如何解决?

反方二辩:没错,人是有满足自己欲望的需求,人是想富裕,但人不能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满足自己的欲望,我在满足自己欲望的同时,要看是否违背社会对我的道德要求,如果我的个人私欲与社会对我的道德要求相矛盾的话,我想告诉对方辩友,我所崇尚的,一是我头顶的星空,二是我心中崇高的道德准则。

正方二辩:二十秒有没有回答我这两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呢?物质贫乏如何解决,分配不公又如何解决?

反方二辩:我已经告诉对方辩友了,我要解决,但前提呢,是要在正义的条件下解决,所以说正其义不能把谋利放在第一位。

正方二辩:谋利以解决物质贫乏,正义以解决分配不公,中国要建立国泰民安的社会局面,需不需要正义谋利?

反方二辩:中国要建立一个社会局面,首先它要是一个社会,如果我们把利放在第一位,一味的是追求利,什么事情都是利字当头的话,那我们这个无情无义社会还叫社会吗?

正方二辩:一辩说的好,今天的义是一个适宜,我想请教,中国今天要建立一个国泰民安,是不是不适宜?

(时间到)

反方二辩:首先界定一个公利与义的关系,为什么说刘胡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利是英勇就义而非英勇就利呢?

正方三辩:刘胡兰对于广大人民是英勇就义,但是我们只看到了,正其义与谋公利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正其义是端正行为使其符合我们的道德动机并合理的制度,而谋其利刘胡兰谋的是什么利,谋的是广大人民之公利,为何公利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所以我们说公利是义嘛。再请问对方辩友,西安一位农民不远千里将一笔巨款送到了成都失主的手中,如果是为了谋利,还会有这样的义举吗?

正方三辩:他果然不是为了谋自己之利,因为他谋的是那位失主之利,他为失主谋得了切实的福利,而这切实的福利难道就不是利了吗?为什么他人之利和公利在对方辩友的这种谋求之下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先问一个问题,这笔钱换成您,您谋还是不谋?

正方三辩:这笔钱我当然是送还失主了,因为我要为他谋福利呀。

反方二辩:请对方辩友给我论证当谋等于当为其谋。

正方三辩:当谋是什么意思,就是说的的确确挣得了福利,挣得了福利可没说为谁挣得了福利,为什么您的利是利,别人的利就不是利了呢?

反方二辩:对方同学今天最大的误解就是把当谋

(时间到)

正方三辩:请问对方辩友,义和利是不是辩证统一的?

反方三辩:义和利是辩证统一的,但当义和利是统一的时候,我们探讨正其利谋不谋其利还有什么样的意义呢?而当义和利出现在同一个辩题的时候,他俩必定是对立的一个关系,而这里面呢,义就是一个公利,而利就是个人私利,所以我们说,正其义不应谋其利。

正方三辩:那么很显然对方辩友只看到了义利矛盾对立的一面,却没有看到他们统一的一面,请问在他们统一的时候,为什么正其义不该谋其利呢

反方三辩:因为在他俩统一的时候正其义当谋其利那个利就已经不再是利了,如果他俩始终统一的话,为什么义利之争还延续了几千年呢?

正方三辩:如果他们始终是对立的,我们恐怕也不用研究了几千年了。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在公利、他人之利在对方辩友的谋求之下就不是利了,对方辩友能不能解释一下这个转化过程呢?

反方三辩:很简章呀,我们说义是什么,义是公利和私利之间,舍弃自己的私利而谋求这个公利,这就叫做义。而这个过程当中呢,我们说国家的,集体的,他人的,这些和我个人的相比,都是一个义字,而当义和利两者在对立起来谈的时候呢,我们说,应该正其义不谋其利。

正方三辩:那对方辩友是不是说在正义的前提这下,我们当谋公利,他人之利,而不当谋个人之利,这算不算正其义当谋其利呢?

(时间到)

反方三辩:今天对方辩友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义利概念界定不清。那么请问了,太原两个中学生溺水身亡,农民组成的打捞队漫天要价,扬言要是拿不够钱,就把他们的尸体扔回河里去,请问,这是不是谋利?

正方三辩:莫非对方辩友认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正义的行为吗?很显然这是一种谋利而不正义的行为,是我们双方都应该唾弃的行为呀。

反方三辩:好,对方辩友,为什么他不是正义的行为,就是因为他自己谋了自己的私利,那么请问,谋了自己的私利就不正义,是不是符合了我方的辩题,正其义不能谋其利呢?

正方三辩:对方辩友一直向我们论证的是,正其义的时候有些利当谋,有些利不当谋,但是你不能只看到不能谋之利而看不到当谋之利,更何况,对方辩友反复举出的例子都是在这正义的情况下谋利,谋利不正义,人人当唾弃,这是我们双方都应该达成的共识呀。

反方三辩:对方辩友说了这么半天还是没有回答我的问题。今天对方辩友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把义的概念无限缩小,我想请问,陈毅元帅回家为他母亲洗脚尽孝道是不是义呢?

正方三辩:这是忠孝呀。

反方三辩:忠孝是义还是不是义?

正方三辩:当然是义了。但是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他这样对他母亲好是一件不利的事情吗?

反方三辩:陈毅元帅为他母亲洗脚的时候他为自己究竟谋了什么利呢?

正方三辩:对自己的母亲好难道他母亲感到自己非常的不利吗?这一点真是让我莫名惊诧。

反方三辩:那我再请问对方辩友了,对方辩友今天犯的第二个漏洞就是把得利和

(时间到)

攻辩小结:

正方一辩:谢谢主席。首先,对方的二辩并没有回答我方二辩提出的问题。如何解决中国的现状,物质不丰富怎么办,对方辩友只告诉我们不道德的利我们不谋,这能解决问题吗?对方辩友说,捡到的财物是否应该还给失主,还给失主就不叫谋利了吗?我为他人谋福利就不是谋福利吗?我方三辩提出义利有没有统一的时候,对方辩友说,有统一的时候,但也有对立的时候,对立的时候我们不谋,那统一的时候,我们还谋不谋呢?对方辩友说,义是什么,义就是在公利和私立发生矛盾的时候,舍私利而谋公利,这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又是什么呢?对方辩友举出一个打捞尸体,不给钱就把尸体扔回去的行为,这种行为我们也要唾弃,为什么,因为他绝不是正义的,这样的谋利,谁都不应该提倡。我们今天提倡的是在正义的前提下谋利,而对方辩友谋的是什么呢?对方辩友举出的忠孝之义,这其中有不利吗?难道我们为母亲洗脚一片赤子之心就是不利的行为吗?难道这项行为对社会的表彰的宣扬的忠孝之义不是一种对社会的谋利吗?谢谢。 反方一辩:谢谢主席。

首先感谢对方三辩和一辩在攻辩小结时承认了陈毅元帅为母亲洗脚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其次要指出对方同学为什么我把当谋其利与为其当谋利等同起来呢?我方二辩就利义关系向对方询问,目的在于揭示利和义是矛盾对立,而对方同学却始终将两者混为一谈,认为义就是公利,而利既包括公利又包括私利,针对对方问题,我方二三辩分别针对利义关系向对方进行询问,目的在于揭示谋利的手段不同,目的不同,两者不可能达到殊途同归。而对方同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漏洞,就在于对概念的理解不清,将义包含在了利之内。请问如果是包含的关系,那今天的辩题还有讨论的意义吗?从对方的观点我们可以推出这样一个逻辑,就是当公利与私利统一时,他们正其义当谋其利,可是当两者矛盾时怎么办呢?对方同学没有告诉我们,因为他们实际上是取公利而舍私利,也就是正其义而不谋其利了。而针对对方问题,我方进一步指出了,利和义是两个绝对不同的概念,而对方同学没有看到,谋利的目的绝对不是正义,谋利也不可能实现正义呀。因此我们不能以谋利为追求,否则无法正其义。谢谢。

自由辨论

正:对方说私利是利,公利就不是利,请问是不是私人汽车才是车,公共汽车今天就不是汽车?

反:其实今天对方辩友为我们展现的是这样一个逻辑,我做一件事,或者为自己谋利,或者为他人谋利,或者为个人谋利,或者为集体谋利,那么这个世界上还有没有不谋利的事呢?如果没有不谋利的事,那我们今天来讨论正其利当不当谋其利还有什么必要呢?

正:今天我们讨论正其义当不当谋其利之必要性就在于我们是否应该用正义来规范谋利,或者像对方辩友所说那样,既不要正义,也不要谋利,因噎废食呀。

反:利和义在同一个辩题里面出现时就应该对立起来谈。那么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任何一个辩题,都应该有其现实意义,请问,一个个人,他最容易看到个人利益呢,还是集体利益呢?是自己的利益呢,还是他人的利益呢?

正:在一个辩题里出现就非要对立起来吗?我们上一场还打过积累和创新,积累和创新是不是就是对立的?

反:当一个人为其它人做出利益的时候,他是在正义,可是不是在谋利呀,对方辩友你们为什么对我方三辩的问题视而不答呢?

正:为什么只有个人利益才看得见,社会利益我们就看不见呢?管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请问在社会层面上,正其义同时要不要谋其利呢?

反:其实在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之间呢,人最容易看到的是个人利益,如果对方辩友你在探讨正其利当谋其义,社会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正:对方辩友一辩也说了,义,是适宜的,适当的,我个人正当合理的欲求,又遵纪守法的去谋,为什么不行呢?

反:当然可以了,可是这个时候你把个人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呢,人都是有欲望的,欲望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个人的欲望无限膨大,个人的利益无限膨大,去损害他人的利益,请问对方辩友,这个时候,还叫义不叫义呢?

正:请问我合理合法的谋利一定要损害他人的利益吗?

反:那不合理的利益你谋还是不谋呢?

正:不合理的利益是不义的。今天我们鼓励一部分人诚实经营,合法劳动,先富起来,请问对方,我们是不是在鼓励不正义,不谋利呢?

反:对方辩友最起码承认了我方一个观点,就是正其义不能谋不合理的利呀

正:因为那是不正义的,对方辩友到是说,当正义和利益统一的时候我们可以谋,这是不是承认了我方观点,正其利当谋其义呢?

反:为什么不正义呢,还不就是因为谋了所以就不正义了,这不正是正其义当不谋其利嘛。

正:对方一辩也说了,今天的辩题从汉代说到清代,我不知道你看的是汉书不是春秋,但是我知道,到了宋代,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反:对方辩友说到了宋代,可对方辩友却忽略了文言文中利和义一直是对立的,利义为什么存在,就是因为有了利义冲突,利和义都统一了,义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正:对方是说义和利一直是对立的,刚才攻辩中为什么说义和利还有统一的时候?

反:我们说今天讨论这道辩题的时候是当两者发生对立的时候来讨论,为什么正其利不谋其义,因为谋利,只会把人们引入金钱崇拜的深渊,陷入个人主义的泥潭,无法自拔。

正:义与利必然冲突吧。那么为什么还要说义利双行,王霸并用,请解释。

反:很简章呀,我们都说了有两样东西,除了利就是义,除了义就是利,当你正义的时候就不能谋利,因为我谋利的时候就只能得利,怎么能得义呢?

正:那么请对方告诉我们,什么叫作双行,什么叫作并用,双行和并用是对方所说的对立关系吗?

反:那请对方同学解释了,不能双行,不能并用的时候,你取哪个舍哪个呢?再请问对方辩友了,医生救死扶伤当不当谋利呢,是不是也应该白大挂,手术刀,拉开肚子要红包呢?

正:可是我们都知道医生是在为病人谋福利呀,对方辩友洛克到爱克顿,他们哪一个在彰显社会理论控索的时候不正是在追求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反:好,那对方辩友你给我解释一下,为什么医生为病人谋福利就叫谋利,为自己谋利就不叫谋得了呢?

正:都叫谋利呀。所以我们说要在正义的指导之下为病人谋利,而不当谋那些不正义之利呀。

反:好,对方第一句话就说那当然都叫谋利了,那请问,医生拿红包到底该不该呀?你已经承认了那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为什么非要看到人家医生拿红包而不看到人家医生领工资呢,我到很奇怪了。我想请教了,今天日本的现代企业之父出了一本书,叫作《论语加算盘》,不知道对方辩友你看过没有。

反:对方辩友又混淆了概念,他把得利和谋利混到了一起了,医生领工资,这叫什么,这叫得利。我想请问对方辩友了,我为了领取资金而去救人,和我救人之后得到奖励,这能够相提并论吗?

正:当然不能了,因为你为了领取资金而去救人根本就不是一件正义之举,而如果你行了正义之行我们作为一个正义的社会难道不应该给您适当的鼓励吗?难道这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吗?

反:对方辩友又一次承认了我方的观点,如果要是谋利就不能正其义,那正其义还当不当谋其利呢?

正:今天对方老跟我们谈医学的问题。广州市最近建立起一个救急金的制度,为危急的病人免费提供经济的援助,请问这是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反:那我请问了,他免费提供,他谋什么利了呀?

正:他为病人谋福利了,对方辩友难道不知道吗?

反:这种为病人谋福利的行为是什么行为,就是一种义举呀。请对方辩友正面回答我方问题,个人私利该谋还是不该谋?

正:个人私利如果在正义的约束之下,为什么不能谋?

反:如果不在正义的约束之下,该谋不该谋?

正:那就不在今天辩题讨论范围之内。

反:对方辩友今天可真搞笑啊,他告诉我什么样的利才是今天讨论的话题呢?义的范围之内才是讨论的范围,也就是说,什么是利呢,好的东西都是利,不好的东西都是不利,那是不是说我方今天的辩题不用辩了,四个人下去走了算了,因为我们辩题已经输了呢?

正:对方辩友说你正义的过程也是建立在为别人谋福利的基础上,如果你不许我们谋利,我们又如何去正义呢?

反:对方同学一谈到正义就念念不忘要谋利,可是你要谋利的时候,谁去最苦最远的边关哨卡保家卫国,谁去最穷最远的贫困山区治国富民呢?

正:对方谈到了贫困山区,我们就想请教,今天要搞西部大开发如果不加大投资力度,不切实为西部人民谋福利,行不行?

反:对方辩友你讨论的是怎样去正利,而我们今天的前提是怎样正义,前提不一样结果就不一样哦,比如说我们四个人,前提是辨论的话就都重要,前提是选美的话就是我方一辩重要,前提是做减肥药广告那肯定就是我重要了。

正:那么今天对方辩友是不是想告诉我们,今天国家倡导西部大开发,居然不是一个正其义的过程,而是像对方所说的,正其义而谋其利,正其义不谋其利,要区分的过程呢?

反:这个时候怎么了,西部大开发的时候义利统一了呀,但如果你在西部大开发的时候,把西部大开发的资金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这个时候我告诉你,正其义不能谋其利呀。

正:不能谋的是不当谋的不正义之利,请问义利统一的时候是不是像对方辩友所说的那样正其义不谋其利呢?

反:对方辩友今天给我们的前提是当谋的利才是利,那我们今天的辩题还有什么意义呢?

正:中国今天入世加入了WTO,在国际市场中,中国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是不是应该正义,谋利,发展中国经济呢?

反:华罗庚先生说过,别人帮我,永世不忘,我帮别人,莫记心上。请对方辩友用你方观点给我方解释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谢谢。

(反方时间到)

正:请问对方辩友为什么不回答我方的问题,发展是不是正其义而谋其利呢?

正:正义的事业永远要进行下去,如果将其落到实处,正其义到谋其利。 正:今天我们在社会的层面上建立民主的合理的法治制度,建立好这个制度,是正义的,建立这个制度这后,我们在这个平台上合法合理的谋利,是不是谋利呢?

观众提问:

(反方)

问:今天的这两位公证人员,他们在为今天的比赛做一件公平正义的事情,应该说是在正其义,那您说当这个大赛结束之后,他们应不应该向大赛组委会要公证呢?

答:其实这个观众也是混淆了两个概念,就是谋利和得利。谋利就是把利做为第一目标来追求,而得利则不是自己主观追求的,相信这两位公证员今天来到这里也是为了这场比赛,为了来组委会正这个义,不是以谋利为第一目的的,谢谢。

我们今天并不提倡谋利,但并不反对得利,因为有四句话,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不管谋与不谋,要报早晚会报。

(正方)

问:在一个类似的问题之中,叫作在其位谋其政,这两个其指代的是同一个东西,而为什么在你们的辨论当中,你们说谋其义这个义是个人的义,我的义,我要实现我的正义,而当谋其利,这个利就是别人的利,集体的利,而指代的不是同一个东西呢?

答:非常感谢这位观众。今天我们说在这个辩题当中,这个其字,他是一个副词,所以在讨论的的过程中,我们应该着重考虑的,是正义与谋利之间的关系,今天我们说正其义,诚如我方一辩立论所言,不仅仅要端正个人的道德行为动机,同时要在社会上建立一个公平公正的制度,这是个人与社会两个层面,正其义。而谋其利,不仅仅是像对方所说的谋取个人利益,同时更要谋取天下之大利,公利,这是谋利的两个层面,从正义到谋利的两个层面不仅包括行为动机,同时是一个展开的过程,这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基于这一点,我们能够相信,在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正其义,不义之行为,我方与对方同样唾弃,但是我们更应该谋其利,因为只有正其义而谋其利,才能实现社会的发展。谢谢。

(反方)

问:我们知道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见义勇为奖颁发给见义勇为的人,这个时候呢,您一定会跟我说,说这是他们得的,而不是他们去谋的,那我想有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既然社会颁给我这个奖,是不是认为我就当谋呢?

答:其实呢,这里面还是有一个字,就是谋和得的字。因为为什么呢,这里面有一个区别,设立见义勇为的资金是为什么呢?说如果我去见义勇为的时候,我先想到的不是去救落水儿童或见义勇为这样一个行动,而先想到见义勇为那五万块钱资金的话,那我这个行为肯定不是一种义举。那么如果呢,我是正了义,救了女孩以后,通过我自己的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这就是一种义举,这就是谋与得的区别,谢谢。

(正方)

问:正其义,谋其利,这是两个动宾短语,那么我想问,发出这个动作的,也就是说,主语是什么?谢谢,

答:说今天这个辩题,在讨论两个层面的时候,对于个人层面来说,应该是端正行为,符合道义,就是这里的正其义。就是我在自由辨论中所说的,个人在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基础之上去谋利,谋正当之利,可不可以?第二,在社会层面,也就是说这时社会是主体的时候,建立一个公正,公平的制度,今天中国建立一个法治制度,规范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正其义的过程,在这个平台已经搭建好之后,我们人,也就是社会层面的个人,在这里进行正义的行为,谋利,又可以不可以呢?可能用西方的一个很简章的类比能让对方辩友明白这个道理,在罗尔斯的正义论之中,打了一个比方,就是蛋糕,我们今天强调,要把蛋糕切好分好的同时,强调的是正义,但是,蛋糕要做大,这是谋利,所以,做大蛋糕,切好蛋糕,正其义,谋其利,谢谢。

总结陈词:

反方四辩:谢谢主席,大家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继续了延续几千年的义利之辩。对方辩友的一些观点很值得商榷。首先对方辩友告诉我们义与利是统一的,可是如果两者真的统一,义就是利,利中有义,那么我们今天的讨论还有什么意义呢?人类几千年的辨论是不是有些太无聊了呢?利确实有很多含义,但在今天的辩题中与义做为矛盾双方的存在的时候,只能指人欲之私。第二,对方辩友在立论的时候告诉我们,利是物质基础,没有人能饿着肚子伸张正义,可是这就该把个人的私利凌驾于义之上去争取吗?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他们不都是舍弃了物质利益,而颂扬了一身的正气吗?第三,对于小我与大我,自己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如何取舍,对方辩友也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可如果是当谋其利的话,我要请问对方的三位男同学,当您身处即将沉没的泰坦尼克号的时候,您是正义将逃生的机会让给妇女和孩子呢,还是谋利不管死活先挤上救生艇再说呢?说到今天的市场经济,对方辩友就认为一定要把利放在首位去谋取,可是连市场经济学家的鼻祖亚当斯密都认为,对于物质的追求,不能成为指导人类道德社会的基础。对于利的过分追求使得当今为数不少的一些人价值观发生了扭曲和异化,当谋利的念头在脑中扎根的时候,人们眼中就充满了利益的诱惑,而我们今天提倡以德治国,以义正身,就是希望人们不再浮躁,社会不再急功近利。义,做为几千年来人类社会行为的准绳,关键不在于能获得什么,更重要的在于能舍弃什么,在这种义的取舍之间,私利只能成为被放弃的对象,在成为了历代无数舍已为人,舍身为公的仁人义士。从“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青”的文天祥,到“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哪一个不是舍一已之私而求千秋之益呢?在边防战士中留传着这样两句话:为国当以身做盾,头颅甘愿悬国门。为了国家的安定繁荣和人民的安居乐业,这些卫士们把个人的私利置之度外,舍生取义成为他们眼中最大的光荣,我们的社会正需要千千万万这样胸怀大义的人。面对着当今的种种现实,对方辩友还在提倡当谋其利,就给大家留下了两点疑惑,第一:当义与利矛盾的时候,有人就义,有人谋利,究竟哪一个才有利于义的实现呢?第二,目的与手段本应是统一的,为什么谋利这种索取行为为什么能达到正义要求奉献这个结果,希望等会儿对方四辩能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谢谢。 正方四辩:谢谢主席。

千年的义利之辩今天对方有了全新的诠释,对方向我展示的两个问题其实暗含了对方今天的四个立论,但是我们今天需要的,是更深层次的理解。或许,以得利不等于谋利,所以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如果没有主观的努力,得利如何实现?谋利应不应当?义中之利,君子所贵也。为什么我们今天强调把蛋糕分好的同时要强调把蛋糕做大呢?这是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呢?为什么我们加快西部大开发的过程当中要切实的加大投资以改善西部人民的生活切实为西部人民谋福利,这是不是正其义当谋其利呢?或许,以义为公利,以利为私利,正义就不当谋利,但是,人生而要衣食住行,人生来有人情私欲,公利当存,私利当在,中国古代社会,就是像对方辩友所说,倡导正其义不谋其利,结果导致人们不能光明正大的谋利,这既使得暗谋私利,贪官横行,又使得一身正气一心为民的海瑞两袖清风,所得无几,此情此景,对方辩友于心何以忍,于情何以堪,于理何以辩。或许以义为人性光辉,以利为欲望标志,以义为社会纽带,以利为社会祸害所以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不将义利做为社会发展的双重动力,持续的进步又从何谈起?只有站在天下公利的制高点上谋利,才能疏导个人利益,才能有广阔的胸襟,博爱的情怀。先有国,后有家,善利已者,必先利其群,让我们懂得,先有群,后有已,苟利国家生死矣,岂因祸福避趋之,让我们知道不能独善其身,更要心怀天下。或许,以谋利伤害正义,正义不当谋利,所以主张正其义不谋其利,但是,现代生活告诉我们,正义规范谋利,谋利彰显正义,二者相互促进。正是正义而谋利的小岗农民引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正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正义而谋利的推动,掀开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篇章。而一切社会不公,贪污腐败,都背离了正义而谋利的宗旨,我们能够理解对方辩友的道德苦心,伦理用意,然而人之为人,不就因为他正义而谋利吗?当道义与利益汇聚于现实,正义与谋利揉和成努力,我们坚信,一个正义的世界,一个富裕的社会,必将豁然展现于你我的面前。谢谢。 辩题:

(正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法律(南京大学)

(反方)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靠道德(香港中文大学)

1.

正方二:请问对方辩友,有一句话叫“禽兽不如”怎么解释啊?就是说在社会上很多人连狼都不如,所以没有办法教化啊。请对方辩友告诉大家,社会,有哪一个国家的社会秩序主要是靠道德来维系的呢?

反方三:请问对方同学,“禽兽不如的人”是“道德的人”,还是“不道德的人”呢?

正方三:对方辩友说来说去,道德教化的还是那些有良心的人,可是对那些没良心的恶棍怎么办呢?我们想请对方辩友再一次回答我方二辩问题。

反方二:我倒要请问对方辩友了,良好的社会秩序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正方四:对方同学一再回避我方问题。比如说他们找来找去也找不到哪个社会,社会秩序是由道德来维系的。我再请问对方同学,法制是当今社会大势所趋,请问何为法制?

反方四: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如果没有现代社会,你知道什么叫法制吗?

正方一:对方同学说法制是现代社会的道德要求,那就是说法律就等于道德,那我们今天还有什么可辨的呢?在此请问对方同学,法制的含义是什么呢?

反方三:法律当然不等于道德。请问对方同学,一个社会风气差的社会是一个秩序社会吗?

正方二:所以呀,对方辩友说来说去还是道德是一个风尚层面的问题嘛。我们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法制这个概念,就是说要以法制为主辅之以道德、宗教、习俗等各种手段综合治理,这才是主之以法、辅之以德的概念啊!

反方四:对方同学,“法律”不等于“法制”,“法律制度”也不等于“法律治理”。

2.

反方四:每个国家的法律都有几十万条,难道对方辩友来到辩场上之前,首先已经翻阅了那几十万条法律,然后决定:“噢,我可以来了!”

正方三:是啊!我们听说香港有488条现行有效的法律,可是没有听说有488部道德经呀!

反方二:可是我们的学校从小学开始都是教我们要做一个守道德的人,可是没有让我们读那488条法律呀!

正方四:可现在我们的普法教育从娃娃抓起的呀!那请问对方同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是如果每一个有道德的人都挤到人民大会堂投票,天下秩序能不乱吗?

反方一:难道我们真的这么需要法律吗?当我说出“亲爱的对方辩友”的时候,我是心怀诚挚尊敬的心情,我可不是依照一条“亲爱的对方辩友法”哟!

正方四:可是你并没有破坏社会秩序呀!

反方四:但是希特勒的种族灭绝法以及纳粹德国之所以能够登上德国的政坛,也是按照法律程序呀!

正方一:希特勒那叫法吗?希特勒严重践踏人类理性,我们说他是暴君独裁呀!

反方二:那么对方辩友说恶法就不是法喽?

正方一:恶法当然不是法,对方同学要说伪善也是善,毒药也是药吗?

反方一:那么判断恶法、善法凭的是什么?是道德标准那!

正方二:我们早就说过了,恶法不是法,因为它不符合人类的理性啊!我要请问对方辩友的是,我们的公司有“法律顾问”,请问你们听说过有“道德顾问”吗?有“法律代表人”,请问你听说过“道德代表人”吗?

反方四:可是我们听说过世界上有广泛传播道德的人,那么就是“传道士”,我们也没有听说过“传法士”呀!我们说见到有一个人他会“见义勇为”的与坏事作斗争,我们也没听说过“见律勇为”的人啊!

正方二:是啊,是有传道士,可问题是到了那个时候怎么样呢?“前不见牧师,后不见教堂”,旁边是个法院,还是进法院去了断吧!

反方三:要是没有法院,当官不为民请愿,包青天不是变成王宝森了吗?

正方三:可是对于爱情骗子陈世美,道德谴责有什么作用?还不是靠包青天的虎头铡给一个了断吗?

辩题:世纪回眸喜大于忧(正方)

世纪回眸忧大于喜(反方)

正方:上海交通大学队

反方:吉林大学队

正方一辩:

今天是公元1999年11月27日,距2000年34天。即将迈出跨世纪的脚的我们,在向20世纪挥手说再见时,心中感慨无限。100年的风雷激荡,100年的高歌猛进,100年的沧桑风云,100年的璀璨辉煌,说不清,道不明,留在我们心底的到底是欢喜还是忧伤。

鲁迅先生说过:到了世纪结束,总要来一下清算。有些东西该扔的要扔了,有些东西还值得真正的欢喜。若是欢喜的东西多了,我们便可过个好年,若是相反,则需戚戚焉,好好打算一下下面的日子。

我们正被推上了这样一个世纪末的辩坛。所谓知其责而发其言。这一清算,前要对得起百年风云,后要看得到未来之光,由此方可确定我们是应该充满信心,喜气洋洋地迎接新世纪的到来,还是提心吊胆,忧心忡忡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因得而满意,继以信心谓之喜;因失而不满,继以担心,谓之忧,左右权衡,首先让我们导之以意识:

“忧”,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文正公,亦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杞人。前者谓之忧患意识,后者我们只好叫做庸人自扰。判断忧是否忧到了点子上,就是看忧是历史潮流的取向,前景光明的与否,还是昂首前进中的小磕小碰。我们看到,20世纪世界和平,虽历经磨难,仍坚韧不拔,世界经济虽几经波折,却势不可挡。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二十世纪的风风雨雨都不足以动摇人类前进的步伐。既无忧于主干,纵使细枝末枝有忧有虑,又何以称为忧大于喜呢?

其次,征之以事实。其一,物质文明空前发达,生活水平的提高已成事实,科技硕果累累,有目共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更是为我们人类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二,制度文明整体推进。文化在碰撞中融合,经济在竞争中合作,政治在存异的基础上求同。百年以降,民主政治体系,市场经济体系,多元化体系和自由平等的社会生活体系,已经越来越焕发出勃勃生机。其三,精神文明全面进步。在挫折中成长起来的人类,已懂得总结正反两方的历史经验,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综合而言,纵有枝节上的忧虑,但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已经将我们20世纪的胜利锁定。

最后,综之以结论。从本质上、主流上把握二十世纪的步伐,我们进步巨大;理性地、现实地清点二十世纪的家当,我们基础稳固;动态地、发展地展望二十一世纪的旅途,我们前景看好,我们谨慎乐观,应该可以好好过年。

所以通世纪之变,晓天下之事,我方得以凿凿言之,世纪回眸,喜大于忧!谢谢!(掌声)

反方一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听了对方辩友的陈词,我们与对方辩友一样,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我仍然要指出,对方辩友在论证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首先,对方辩友将人类社会的进步视为大喜并与忧伤对立起来,这在逻辑上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人类社会确实是在不断进步与发展,这应该是我们双方的共识,但是进步是不是就意味着只有喜而没有忧了呢?我们说,人类进步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忧喜交加的过程,喜应该是进步中的喜,忧当然也是进步中的忧。人类社会的进步是喜忧共存的一个载体,在这个前提下,我们讨论喜大还是忧大,才符合今天辩题的要求。对方辩友的不足就在于将讨论的前提当作了结论。

其次,对方辩友以人类社会发展的种种成就来论证喜大于忧,这在理论上也是不能够成立的。喜大忧大与喜多忧多虽然有联系,但他绝对不是一回事,我们不光要看数量还要看影响,不光要看显现的成就,还要看隐伏的忧患。我们说千里之堤尚可溃于蚁穴,一个重大的隐患也可能导致灭顶之灾。20世纪的人类确实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就,它养育了最多的人口,但也葬送掉了最多人的生命,它创造了高科技,但也制造出核武器,请问对方辩友什么样的喜才能比得上人类生存危机之忧呢?

下面我将从正面来论证我方观点:

站在新旧世纪的临界点上,我们讨论世纪回眸是喜大于忧还是忧大于喜,是从百年历史的纬度俯视全球性的问题。这是事关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话题,喜大于忧既是一种客观的判断,又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判定喜大忧大的标准,是从全人类的角度和全球的范围审视过去发生或正在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人类的发展所具有的正负效应孰大孰小。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世纪回眸忧大于喜。

20世纪是正义与邪恶较量的世纪,百年沧桑,新生危机层出不穷,令人忧患之事不胜枚举。举其大端就有战争灾难、生态恶化、技术失控、人口膨胀、吸毒犯罪、恐怖主义等诸多危机,两次世界大战,半个地球遭遇战火,近1亿生灵活死于非命。目前全世界拥有的核武器足以使全球每一个人被杀死30次!如今,美国霸权主义的阴影还在笼罩全球,生态环境更加令人堪忧——目前地球上的物种正以每天上百种的速度消失,废水污染了海洋,废气污染了天空,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的增高,两极冰山的融化,无不构成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危机。美国作家阿西莫夫说得好:瞧瞧我们都干了些什么?我们把陆地搞得千疮百孔,把天空搞得乌烟瘴气,把海洋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垃圾坑。够了,不因为时间不够,是我不忍心再一一列举。人类从来没有像20世纪获得如此迅猛的发展,但也从来没有像20遭遇如此多的忧患!

20世纪不仅拥有众多的可忧之事,而且与以往的历史相比,上述问题具有影响深远、关联性强、危险性大的特点。这些问题关系到下个世纪民族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稳定,它比任何时候都强烈地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面对着全球性的危机与挑战,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目的是唤起人们的忧患意识,唤起人们为新世纪的人类和平、安全发展而共同努力。因为我们深知:深刻的忧患意识比哪种盲目的乐观主义更能激发人的历史责任感。谢谢大家! 正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二十世纪人类历史的主流是社会的现代化。我们判断喜忧就要看人类历史是否符合这个客观要求。如果从本质上它符合这个价值坐标,我们就说它是喜大于忧的。对方辩友刚才跟我们说忧患意识,而我却感觉就是恐惧意识。忧患意识与恐惧意识是不相同的,具有忧患意识的人在看见危机与困难时,才能从中找到机会,找到出路,找到希望,并且不断地去解决问题,推动历史的进步,这才能叫忧患意识。而恐惧意识呢,总是杯弓蛇影,看见一只喜鹊从天上飞过,就感觉一只导弹向我们打来,看见田野里升起炊烟就以为是恐怖的蘑菇云,这种心态的确我们不可取。

我们说人类的进步必然要付出一些代价,在这其中包括两个部分:第一是不可避免的代价,这种代价的付出本身就说明了人类社会在进步,这是可喜的。另外一部分是由于人类的失误从而造成了一些可避免而没有避免的损失,我们说这才是忧。而人类在历史经验教训中总结从而得到了不断避免这种错误的可能,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理性的思维,判断喜忧必须要用发展的眼光。从主流,从整体,从本质上来看,对方辩友刚才说了这么多忧,可是却没有告诉我们这些忧到底是本质的还是非本质的,是主流的还是非主流的,是总体的还是局部的。你们在提出这些问题的时候是否意识到人类也意识到这些问题,今天已经着手解决这样的问题了。

回眸二十世纪,我们以人为本。第一,人活得更宽裕,更舒适。现代的科技让我们住在能抗八级地震的房屋中,上网就能知全球大事。以前我们只是小小鸟,想要飞却怎样也飞不高,而世纪初我们征服了天空,世纪末我们更进军宇宙。当然科技的进步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问题,但科技的进步也为人类解决了许多遗留下来的问题,更是科技的进步为人类解决今后的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技术保障。对方辩友为什么没有看到人类的生存质量在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在延长,疾病的死亡率在下降。第二,我们说人活得更加自由,更加有趣,制度与观念的进步已经深入人心。回眸世纪,我们有了自由平等的生活,有了男女平等,有了教育普及,更有了法制之下的安居乐业,这种制度与观念的进步是社会本质的进步。虽然人类的天空中有少许乌云,比如说有些地方还有种族歧视的阴影,但这只是支流,因为民族平等的思想才是世界的主流,世界上局部战争不断,和平与发展也是世界不可逆转的主流。第三,人类活得更加有理性,人不再仅为自己而活着,人类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我们提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我们更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看到里约环境宣言核不扩散条约纷纷出台,难道我们还要怀疑人类理性的能力以及在这种理性指导下解决问题的能力吗?

1972人类环境宣言告诉我们,借助于较充分的知识和较完善的手段,我们就可以为自己以及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环境,创造一个更为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前景更为广阔。现在所需要的是一种持重而平静的心情。现实告诉我们,二十世纪是一个得大于失的世纪,二十世纪是喜大于忧的世纪,我们不必要担心,因为一切都将被历史证明,历史将证明一切。谢谢大家!(掌声)

反方二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首先我将指出对方辩友在立论中的几点偏颇之处。

其一,对方辩友认为我方忧的是前进过程中的小磕小碰,说我方的忧患意识等同于恐具意识,这我就不禁想问对方辩友了,战争威胁、环境恶化、核弹危机、人口爆炸,哪一个爆发不给人们带来灭顶之灾,对方辩友,这恐怕不是小磕小碰,而是人类发展路程中的拦路虎了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恰恰是对方辩友啊!

第二,对方一辩刚才说在政治的基础上求同存异,和平民主的进程在全世界正在推行。这我就不禁想问对方辩友了,北约的导弹在不久前不是还炸了我国的大使馆吗?美国现在不还高举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大棒在全世界到处挥舞,霸权主义不仍在横行吗?

第三,我想告诉对方辩友,对方辩友刚才问我们发展与忧患哪个是主流,其实世界上根就没有绝对的主流,也没有绝对的支流。潜伏的危机,就如同我方一辩所说的那些危机,一旦爆发,人类所有的文明成果都将毁于一旦。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我们真要面对着满目疮痍的地球,只能问心有愧地说,当年,正是喜大于忧的思想才让我们丧失了忧患意识,才造成了今天的灾难啊!

下面,我将正面阐述我方观点。

我们先谈谈对方辩友刚才所说的和平与发展两个概念吧!在国际和平年一年的时间内,全世界军费高达9000亿美元。也就是说,在今天我们辩论的34分钟内,就有6000多万美元用在武器生产上。这些钱如果用于国际援助,早就解决了8亿人民饥饿的问题。对此,我们能不忧心忡忡吗?

再说说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的发展。的确,人类社会在20世纪获得了巨大的发展,但发展需要反思,需要矫正。我们需要的是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20世纪在发展过程中引发了大量社会危机和严重的精神迷惘,同时为发展所付出的环境代价、生态代价更是租用了子孙的地球,装点着今日的繁荣。发展也不仅仅是某些国家的发展,而应是人类共同的发展。20世纪一方面是财富在堆积,另一方面是贫穷在积累。让我们来看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吧:20世纪饥饿的人仍在增加,同时,文盲的人数,无安全饮用水、无像样的房屋的人数就高达600万其中大多数是儿童。面对这些,我们能不忧心忡忡吗?没有对发展问题的忧患,何来对发展的反思与矫正。

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还因为这个世纪的危机展示了人类必须正确认清自我局限性的真理。人类是地球上智慧的花朵,但有人却用最大的智慧创造了原子弹。人类是地球上美丽的象征,但在美丽的背后却有人干尽了罪恶。不要说人类利用技术手段在20世纪所创造的邪恶与灾难,仅仅是善良的愿望也不能总带来福音。从汤因比到布伦特兰,从池田大作到基辛格,他们都在忧患着:20世纪是人类物质力量空前强大、但人类的精神自觉却没有更好地控制物质力量的世纪。佩切伊奇说得好,“人类正在走向危机,完全有必要找到一种方法,一起改变这一走向危机的进程。”

站在新世纪的临界点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精神应是我们的共识,那就是:让我们共同忧患,共同关切,共同努力,在反思自我与改进实践中创造共同的未来!

主席:

两支辩队刚才同样对20世纪的风风雨雨作了回顾,但回望来路,感触却迥然不同,那么我们究竟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视角来面对这横看成岭侧成峰的20世纪呢?现在比赛进入盘问阶段,除反方三辩用时限制之外,其他队同用时皆为三十秒。盘问开始,首先有请反方三辩开始提问,时间十妙 反方三辩:

请问对方辩友,在20世纪生态恶化,每天有一百余个物种在灭绝,这是忧大还是喜大?

正方三辩:

关于物种灭绝这个问题,我可以这样回答您,如果这个地球上只有人类,没有动物,人类确实不会快乐;但是如果这个地球只有动物,没有人,那地球会快乐吗?请问对方二辩,人类发展下去生存的机会大,还是毁灭的机会大?

反方二辩:

我们说人类的确在发展。但是人类在发展了科技、发展了改造自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毁灭自己的力量,如果我们不把这种力量加以控制,那么人类终将会走向毁灭呀!下面我想请问对方辩友,当今在20世纪,人类贫富差距仍然在扩大,并且迄今尚有八亿人民在挨饿,请问对方辩友,这不是忧大于喜吗?

正方二辩:

在贫富这个问题上现在确实很忧,不过我们看见这个贫富差距是建立在一个公平的基础之上,对于这个公平的基础,我喜大于忧。对方辩友刚才对我方三辩的问题避而不答,我们的生存希望比以前更大了,难道我们还要忧大于喜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的是,和平与发展到底是世界的主流还是支流?

反方一辩:

我们从来没有否认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在和平发展的背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呢?不是对战争危机的种种忧患吗?现在美国是世界上拥有核武器最多的国家,而他至今还在防止核不扩散条约上签字,我想请问对方辩友,这种现象您是否认为是忧大于喜?

正方一辩:

有核武器的存在,这确实是一个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的是我们现在的核武器数量正在减少啊。对于刚才我方二辩的问题,对方辩友说和平与发展是世界的主流,但是如果它既然已经成了我们的主流那么我们难道不应该喜大于忧吗?请问对方辩友的是,作为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种意识,是否已经成为我们全人类的一种共识呢?

反方三辩:

对方辩友,我们为什么达成了这样的共识,为什么意识到了要可持续发展,不就是因为我们看到现代人类的浪费资源,我们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恶化吗?所以忧患在先啊!

主席:

作为主持人,在我两边雷声贯耳的同时,眼前也交织着两组截然不同的世纪画面。忽而是伤感的咏叹调,忽而是激荡的主题曲;感觉到一个世纪以来人类的自豪,又倾听到无数牺牲品的叹息。人在时间的隧道里丰富了自己,有时却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对20世纪的回忆会是凯歌高奏还是摇头叹息?让我们再听听双方的总结陈词吧。

现在请双方发表总结陈词。首先请反方三辩卫峥同学做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请。

总结陈词

反方三辩:

谢谢主席,大家好!

对方辩友刚才连珠炮似的发问我方确实有些措手不及,但是我要在这里指出对方辩友的是,从我方一辩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今天我们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讲座的前提条件,您不能以此来作为它的论据。而应该在发展的基础上看,我们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有什么喜事,有什么忧事啊!

对方辩友,世纪回眸,有喜有忧。我方辩友与对方辩友在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必然性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但是到您最后也没有告诉我,一旦人类自身走向了终结,那么所有的发展与成就都将灰飞烟灭,我们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恰恰取决于我们的忧患意识啊!

很高兴对方二辩在陈词中,就已经替我们明确地区分了什么是恐惧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而且承认了忧患意识确确实实应该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生根。那么,我在这里应该告诉大家,我们就是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忧患意识使人类迈向更美好的明天。在这里,我想提出,老子曾说过:祸兮,福之所依;福兮,祸之所伏。喜忧之事常常是同一立场的两个方面。乐极生悲,满常招损,不可不察。

另外,明确发展是主流,并不能直接得出喜大于忧的结论,应该分析主流是如何出现的,如何确立的以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主流。人类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灾难性的问题,难道还不能让我们警醒吗?难道还不值得我们忧患吗?

下面,我将从正面总结我方观点:

首先,回顾历史,忧大于喜。20世纪可谓成就巨大,但也损失惨重:历史上战乱不休,但哪个世纪的战敌杀人比得上20世纪?人类历史上暴君迭出,但哪一种武器比得上20世纪的原子弹能在瞬间夺走十几万人的生命?所以我们在看到了人类取得成就的同时,万不可沾沾自喜。

其次,立足现实,忧大于喜。富国愈富,穷国愈穷,贫富差距越拉越在。每年有8亿人在挨饿,还有几百万人被饿死,我们能不忧患吗?当霸权主义四处横行,甚至把导弹扔到我们头上的时候,我们能不忧患吗?当人口在膨胀、环境在恶化,宝贵的地球在呻吟的时候,朋友们我们能不忧患吗?

第三,审视发展,忧大于喜。人类可谓越跑越快,可谓越飞越高。正如对方辩友所说,人类一直在进步。但是我们在攀登高峰的同时,也恰恰把自己置于危崖之上。我们创造力越强,破坏力越大,巨大的财富与高精尖的技术在带来进步与繁荣的同时,也潜伏着灭顶之灾。世界的一体化造成了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险局面,不能不使我们居安思危。

第四,我们在相信人类的理性和正义的同时,我们不能不指出,20世纪众多忧患的根源。纳粹集中营、原子弹、战争、贫富悬殊、环境污染、人口膨胀,归根结底都是人类自身造成的。而这一切,不能不让我们警醒。我们不得不把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控制自己当成是最大的历史使命。

最后,我们说世纪回眸忧大于喜,更因为这是一种可取的价值态度,它比报喜不报忧更客观,比重喜而轻忧更冷静,比满足于过去而不正视挑战和困难更为理智。

当人类第一次从太空看到地球,我们发现它不过是一个脆弱的星球,而它的美丽已经被人们或多或少地有所破坏。所以我们的结论是,锐意进取,不满是向上的车轮;居安思危,忧患是发愤的起点。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

谢谢卫铮同学。

下面请正方三辩陈欢同学做总结陈词,时间四分钟,请。

正方三辩:

谢谢!

我也想感谢对方三辩,他在陈词中说让我们为了更美好的明天而奋斗,我想如果明天是更加美好,那我们又何必忧大于喜呢?黑格尔曾说:“历史的前进需要激情,但激情后隐藏的是理性。”听了对方辩友充满激情的发言,我很感动。但我也想起两位老先生,一位是杜甫,他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是说心态的不同会影响人对事物的评价。今天我们想象一下,如果让一个刚刚失恋的小伙子或姑娘来回眸世纪,岂只是忧大于喜,简直是没有忧没有喜。所以说世纪回眸,我们需要理性而不是感情用事。我们应该提出一个科学的标准去评判忧喜,而不是一头扎进苦海里说有忧就是忧大。第二位老先生是刘禹锡,他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是什么意思呢?看问题要用发展的眼光,不是用静止的眼光。可对方辩友只说到人口问题,没有看到人口增长速度正在放慢;只说到核武器问题,没看到我们正在进行全球性的核裁军。让我们大家想一想,既然我们大家注定要远航,何必空守那艘已经沉下去的破船,低唱凄凉的晚歌?我们要看到损失,但更要看到损失正在被弥补;我们要看到问题,但更要看到发展带来的问题必将在发展中解决。

我想第二次感谢对方辩友,因为他们给我们提出了这么多问题,给我们找到了发展的前进的动力。正像马克思所说:“问题正是时代的口号。”世纪问题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史。的确,一个世纪的风雨历程留下的成就有目共睹,留下的问题呢确实客观存在,这就像一个人的成长一样,伴随着成长会有种种的困惑,但我们说没有人会拒绝长大,没有人说长大成人不好,忧大于喜,我不要长大,因为成长的过程就是一个排除困惑的过程。发展中留下了不和谐音符,那不过是人类成长的烦恼。1900年1月1日零点,有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他睁开双眼开始瞻望全新的世纪。在他28岁那年,看到青霉素问世了,从此传染病病菌不再笑傲江湖;36岁那年他看到第一座电视台在英国成立,从此传播革命大幕拉开;69岁那年他看到阿波罗号腾空而起,从此人类可上九天揽月;85岁那年他看到内罗毕宣言发布,从此女人真正撑起了半边天;92岁那年他看到里约热内卢环发大会召开,从此可持续发展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好,时钟在此刻停步,这个孩子转眼已经99岁了,不过我们不必担心他即将老去,即将走向衰亡,因为他的名字是生生不息的人类。我们祝愿,我们也有理由坚信他必将仙福永享,寿与天齐。(掌声)

回眸世纪,现代社会取代传统社会的趋势不可逆转,民主法制取代专制人治的趋势不可逆转,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不可逆转,这一切的一切使我们有足够的理由以一种所谓穷极了悲观原因的乐观主义来瞻望新世纪的美好前景。当第三个千年钟声响起之时,我们会看见这蓝色的星球在新的起点开始新的航程。我们希望,我们也相信,在那一刻对方辩友会和我们一样怀着激动的心情迎接新世纪的曙光。这是一个时间、空间、尘世间斗转星移的世纪,这是一个家事、国家、天下事,沧海桑田的时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谢谢大家!(掌声)

嘉宾点评

金庸:

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主席,这次教育电视台邀请我来做点评,感到很荣幸。今天因为双方辩论得都很精彩,没什么地方可批评的。我比较欣赏双方的辩论技术与语句。先前我与辩论队谈话时,我就提到大家辩论时要文质彬彬,对对方不可无礼。今天,我看见双方都很有礼貌,表现出了我们中国知识分子礼让的风度,我感到很满意。上海交通大学和吉林大学都是名校,我本身就很仰慕,今天看见双方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口才表现上都不失为名校的风度。我们评判时觉得势均力敌,不分高下,如果让我评判的话,我觉得两队都是冠军。双方的理论都很好,态度也很好,在技术上正方占了优势,反方在自由辩论的重要关头上,把时间都用完了,到后来反方反击就没有余地。同时也指出正方有时间可以反驳,但没有很有力地反击对方,非常可惜。所以双方在技术上都有失误。(笑声)

在理论上,反方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足。 我们评委提出一个问题,我也很同意:正方提出一个很重要的立据之一“和平发展是主流,世界在进步”,但现在的讲座的问题不是进步不进步,问题是回眸20世纪是喜多还是忧多,我个人想法是进步总是有的,但进步中有一些危险的因素,如果这些危险的问题可以克服,那就是喜多;如果很难克服的话,那就是忧多。就好像反方提出的核战争会毁灭人类,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温室效应很强。我们辩论的问题是核战争能否避免,可以避免,就是喜多;不可避免就是忧多。而且双方都提到一些零星的,与主题无关的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可以克服,就是喜多;不可以克服,就是忧多。我觉得他们讨论的没有集中在问题本身,而在其他零碎的一些问题上。而且双方都有一个缺点:各队讲各队的理由,没有针锋相对驳斥对方的观点。我个人观点比较欣赏陈欢,比较乐观。以上是我今天提出的个人意见。谢谢大家!(掌声)

人性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制度化管理更能促进企业发展

友情比爱情更重要 爱情比友情更重要

轮岗有利于人才成长 轮岗不利于人才成长

安全生产靠自律 安全生产靠他律

市场经济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市场经济不有利于发扬中华民族精神

白日做梦有意义 白日做梦没有意义

我不平凡,我很重要 我很平凡,我不重要

军队是为和平存在 军队是为战争存在

大学生在外租房应该禁止 大学生在外租房不应该禁止

大学没有恋爱依然精彩? 大学没有恋爱不再精彩?

悬赏举报利比弊大 悬赏举报弊比利大

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利大于比弊 大批球员出国踢球弊大于利

脸皮厚的人比较快乐 脸皮厚的人比较不快乐

我不平凡,我很重要 我很平凡,我不重要 辩题:《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正方:英国剑桥大学队

反方:中国复旦大学队

主席:黎学平时间:1993年8月25日晚上

主席:各位来宾、观众朋友,晚上好!欢迎光临“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赛”初赛第四场,也就是最后一场初赛。

今晚的优胜队伍将会进入半决赛,他们将同昨晚的优胜队伍悉尼大学争夺一席决赛权。今晚将在我们的辩论群英会中较量的两支队伍是:剑桥大学和复旦大学。现在介绍双方辩论代表。

在我右手边的是正方剑桥大学的代表。第一位是汤之敏,经济系第三年博士生;第二位是孙学军,英语系第二年博士生;第三位是吴俊仲,工程系第三年博士生;第四位是季麟扬,社区医学第一年硕士生。(掌声)

在我左手边的是反方复旦大学队的代表。第一位是姜丰,中文系中国语言文学研究生二年级;第二位是季翔,法律系二年级;第三位是严嘉,法律系四年级;第四位是蒋昌建,国际政治系硕士班三年级。(掌声)

今晚我们的评判团也有五位。他们是钟志邦博士,钟博士是三一神学院研究院主任;(掌声)第二位是许廷芳律师,许先生是新加坡广播局董事;(掌声)第三位是郭宝琨先生,郭先生是实践表演艺术中心艺术总监;(掌声)第四位是魏维贤博士,魏博士是南洋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掌声)第五位是张夏炜先生,他是国家艺术理事会资源及公关处处长。(掌声)

今晚我们的这个辩论和大家都是有关系的,那就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的立场是“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双方的立场是抽签决定的。现在我宣布“199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第四场正式开始。首先请正方第一位代表汤之敏同学表明观点和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汤之敏:各位好!今晚的论题是“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温饱是人最基本的衣食需要,而谈道德是指推行道德。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就是说,我们不能脱离温饱而空谈道德。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判断是非好坏的价值标准。我问对方同学,要判断是非好坏的基础到底是什么?归根到底是看这个事物符合不符合人的需要。而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起码最基本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那么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谈一种道德,其结果使大家温饱都不能保证,我们还要不要这种道德?当然不要。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什么是道德?有人说,道德是人的行为准则。我问对方同学,人们定出行为准则是干什么的?定出行为准则,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我再问对方同学,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让我再来问对方同学,假如我们定出一种行为准则,结果是大家的温饱都不能保证,找还要不要这种行为准则?当然不要。所以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饥寒时,能不能脱离温饱而空谈道德?当然不能。我问大家,对饥寒的人,我们最应该做的是什么?我们最应该做的是让他们解除饥寒。所以此时,我们最应该讲的,是能够帮助他们求得温饱的道德。饥寒的人最爱听的是什么?是能够帮助他们解除饥寒的道理,而不是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空洞说教。如果你谈道德连温饱都不能保证,谈道德就不可能推行成功。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历史上,伯夷、叔齐耻食周粟,宁肯饿死。在那时,温饱是否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当然不是。伯夷、叔齐可算是仁人志士了,仁人志士的道德能不能示范推广,姑且不论,我问大家,仁人志士一生奋斗,为的是什么?为的是救天下。让我再问大家,天下人要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让我再来问大家,要是仁人志士一生奋斗,结果是天下人的温饱都没有保证,他们还会不会这样做?不会。他们这样做还有没有意思?没有意思。所以我们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汤之敏同学。接下来我们请反方第一位代表姜丰同学表明观点,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

姜丰:谢谢主席,谢谢各位。刚才,对方辩友把温饱放到了压倒一切的位置,还问了我们很多问题。我要告诉对方辩友的是,比温饱更重要的是道德。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

我方认为,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有理性的人类存在,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只要有理性的人类存在,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谈道德。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尤其应该谈道德。

第一,温饱绝不是谈道德的先决条件。古往今来,没有解决衣食之困的社会比比皆是,都不谈道德了吗?今天,在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埃塞俄比亚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在国困民乏、战火连绵的索马里就不要谈道德了吗?古语说,“人无好恶是非之心,非人也。”人有理性,能够谈道德,这正是人和动物的区别所在。无论是饥寒交迫还是丰衣足食,无论是金玉满堂还是家徒四壁,人都能够而且应该谈道德。

第二,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的规范,由社会舆论和良心加以支持。众所周知,谈道德实际包括个人修养、社会弘扬和政府倡导三层含义。我们从个人看,有衣食之困但仍然坚持其品德修养的例子,实在是不胜枚举。孔老夫子的好学生颜回,他只有一箪食,一瓢饮,不仍然“言忠信、行笃敬”吗?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时候,他还是想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吗?说到政府,新加坡也曾经筚路蓝缕。李光耀先生就告诫国人:我们一无所有,除了我们自己。他强调道德是使竞争力胜人一筹的重要因素。试想,如果没政府倡导美德,新加坡哪里有今天的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呢?

第三,所谓必要条件,从逻辑上看,也就是“有之不必然,天之必不然”的意思。因此,对于今天的辩题,我方只需论证没有温饱也能谈道德。而对方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而这一点对方一辩恰恰没有自圆其说。

雨果说过,“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道德是石,敲出希望之火;道德是火,点燃生命之灯;道德是灯,照亮人类之路;道德是路,引我们走向灿烂的明天。

以上我主要从逻辑上阐发了我方的观点。接下来我方辩友还将从理论、事实、价值三方面进一步阐述我方观点。谢谢各位。(长时间掌声)

主席:谢谢姜丰同学。接下来我们再听听正方第二位代表孙学军同学的发言,时间也是三分钟。(掌声)

孙学军:对方同学刚才说,温饱比道德更重要。她还说,人活着不仅仅是为了吃饭。但我们大家都知道,不吃饭,我们怎么活着?不活着,我们怎么谈道德?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

温饱和道德这个问题是不能简单化的问题。这不仅包括达到温饱后谈道德的问题,它还包括在达到温饱之前、处在温饱的不同层次上谈道德。在达到温饱后谈道德是天经地义、不言自明的事实。但在温饱前,如何处理好温饱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道德建设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我们今天要谈的问题,也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而对方恰恰忽略了这个问题。

大家都知道,温饱是人类生存最基本最必需的条件。人类社会要繁衍、要发展,它必须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维持人民的生存。所以我们讲道德的时候,不能脱离人民的温饱。对方似乎在讲,一个社会只要有了道德,经济社会自然而然就会上去,只要有道德,大家的肚子就填饱了。这很可笑。这是一个天真的幻想。我方承认道德对于一个社会的重要性。但我们更深切地体会到温饱对于每一个人与每一个社会要生存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性。所以我们提出,谈道德不能与温饱相脱离。

建设一个国家就像培养一个孩子。我们都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要教育孩子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要教育孩子好好做人。但是,如果我们不给孩子吃饭,是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在教育孩子吃饭,是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我们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如果不对他进行教育,那么我们作为父母的过失就不是更大了吗?从现实看,一个国家只要坚持道德与温饱不可分割,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对方从中国大陆来,对中国十几年来的经济变化所取得的成绩,一定是感触颇深。世界上对这个问题很是有目共睹。这些成绩都是在中国政府坚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两手抓的情况下所取得的。如果中国政府还像过去一样,像*时期一样,只顾道德建设,而不讲经济的话,那么我们就很难想象中国会取得现在这样的成绩。谢谢大家。(掌声) 主席:谢谢孙学军同学。接下来我们请反方第二位代表季翔同学发言。时间三分钟。(掌声)

季翔:谢谢主席,各位好!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是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吗?我再次提醒对方辩友,你们今天所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不管这种道德是保证温饱的道德还是保证不了温饱的道德。既然对方还没有从逻辑上理解我方观点,我就进一步从理论上进行阐述。

第一,道德是随着人类的诞生而出现的。有了理性的人,有了人际关系,就有了道德规范。所以,不管人类处在哪一个阶段上,谈道德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应该的。《礼记·礼运篇》中记载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不正是中国远古时代道德状况的生动写照。而《圣经·旧约》里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和原罪的传说,不也表明了道德的最早起源吗?有关贫困中人们谈道德的文化学和人类学的证据在大英博物馆里是汗牛充栋的。想必对方对此也了如指掌吧。

第二,从本质上看,道德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尽管在温饱的情况下可能给谈道德提供一些方便,但这绝不是必要条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在谈道德。达尔文在其环球旅行中发现,南非的布希曼人,即使快饿死了,也不会独吞发现的一条小鱼,而是要与族人分享。他们有温饱吗?没有。他们谈道德吗?当然谈。正如我们不能超出自己的皮肤一样,人类也不能超出乃至摆脱道德。人类谈道德,在贫困时有贫困的谈法,在温饱时有温饱的路数。谈道德,既可以坐而论道,也可以言传身教,甚至特立独行。千万不可一叶障百,不见泰山。

第三,从功能和目的上看,道德用以协调人际关系,达到至善的人生境界。道德,自古洎今,目的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像对方所坚持的那样,在温饱之前都不能谈道德,都不去谈道德,而是用牙齿和爪子横决天下的话,那么人类恐怕早就销声匿迹于洪荒蛮陌之中了,又何来我们今天在这里辩论什么道德问题呢?

最后,奉劝对方辩友,不要对大量事实听而不闻,也不要对人类的历史视而不见。请对方举出实例,哪怕一个:人类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点道德都不谈呢?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季翔同学。让我们听听正方第三位代表吴俊仲同学怎么反驳。(掌声)

吴俊仲:各位好!关于今天的辩题,我方的定义跟对方的定义不一样。但是对方没有针对我方的定义作出答复,只一厢情愿地在对方的定义上加强发挥而已。我们比较一下双方的定义又有什么不同。

首先对温饱,我们提出的温饱是相对温饱的概念,所讲的饥寒只是指社会一般人、中产阶级的人的饥寒的定义,并不是对方讲的那个饥寒。所以我们并没有承认对方的定义。如果照这个定义来讲,饥寒是什么样的呢?根据生物学的研究,长期饥寒,热量不足以维持生命,就会发生突变,甚至死亡。对方举出新加坡的例子。新加坡在发展的时候,是饥寒的吗?大家都没有饭吃吗?

其次,谈到道德,道德是大家都能实践的规范。

大家都不能够实践的规范,不叫做道德。对方只举出圣人英雄的例子。正因为大家都做不到,所以大家都赞扬他,这是一种超道德的行为,这不是道德。(掌声)譬如说,一个医生冒着生命的危险,到瘟疫横行的地区去行医,大家赞美他。但是另外一个医生不去,大家会用道德谴责他吗?不会。所以,道德不是超道德,对方定义错误。(笑)如果那是道德的话,大家不要在这里辩论,不要在这里听辩论,大家去索马里亚。(笑)关于道德的起源,第一,先有社会,在资源制度悉有的情形下才会产生道德。如果十个人在沙漠中,只有一块面包,那可能产生道德吗?大家抢都来不及。

道德是这样产生的,必须资源、制度悉有。资源要有,而且你分配后要达到温饱,才能产生道德,分配后不能达到温饱,也不会产生道德,这是人类学的研究。从道德跟温饱的逻辑关系看,人的温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但是道德的产生是人类形成社会之后才产生的。道德的目的是维持社会的和谐,所以在人生存的前提下,才有社会,才能谈道德,才能谈道德和谐。所以谈道德必须以温饱为前提。在我方的定义来看,我们谈道德不能脱离温饱。如果在衣食充足的情景之下,在路上看中学生募款,我可以捐出身上的零钱给他,但是我不能把我身上所有的钱、我的全部收入给他。因为考虑我的收入,我做得到的就是这些。如果再考虑一个饥寒的情形,一个小孩子衣衫褴褛,吃不饱,偷了我一块面包,我会用道德谴责他吗?不会。所以我方说:人的生存和温饱是他的全部需要。你不能用社会的需要去剥夺他就那么一点点生存和温饱。人一生只有一次,你不能用社会逼人。假如我们现在十个人投票,赞成说将对方的第三辩的财富充公,来满足大家的需要。(笑)这是公认的,这样是对的吗?(铃响)谢谢。

主席:谢谢吴俊仲同学。接下来,我们再听听反方第三位代表严嘉同学怎么反驳,时间三分钟。(掌声)

季翔:法律中难道没有道德观念吗?从《汉谟拉比法典》到《大清律例》,从宋《刑统》到《权利法案》,请对方告诉我哪一部法律中不包含道德观念?(掌声)孙学军:我们这位同学已经告诉你了,法律所规范的道德是最低层的道德。暂且不提这个问题,请问,对方刚才说了英国民众在二次大战中发扬道德精神,但是要知道,英国当时所处的社会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处的经济地位是世界上领先的,而且据最近的资料表明,二战中英国人民的温饱程度是有史以来没有过的,营养价值在当时食物平均分配制度下是最好的。因此你不能通过这个问题来否认它是在温饱程度上讲道德的。

严嘉:《邱吉尔传》告诉我们,那时候好多穷人是怎么去填饱自己肚子的呢?是去排队买鸟食,还买不到啊掌声)

季麟扬:对方同学一直回避一个问题,你们总是举仁人志士的超道德行为,告诉我们社会上每一个人都做得到。请问对方,你们认为今天在座的各位,包括你我在内,有几个人做得到颜回一箪食、一瓢饮?有几个人是欧阳修?有几个人是笛卡尔?有几个人是范仲淹?

姜丰:既然对方辩友不喜欢谈仁人志士,那我们谈谈普通人。刚才对方三辩讲到一个小孩子的例子,那我问对方辩友:如果在你吃不饱的情况下,你就不谈道德了吗?(掌声)

吴俊仲:对方是基于道德已经在心里的概念,你设身处地想,你饿得什么都没有了,你要谈道德,这是人道的吗?这公平吗?谢谢。

蒋昌建:对方认为,教唆一个人追求温饱这就是最道德的。我们教唆一个贫寒的人去抢麦当劳,看样子是最道德的喽!

孙学军:但我们的这个同学可以在他饥寒的时候帮助他,但是如果他身上什么东西都没有,他怎么去帮助呢?我们讲问题要讲究功效,要做到任何事情都要从结果考虑。如果他根本就达不到什么功效,他何必做这件事情呢?

季翔:我方从来不反对温饱时也能够谈道德。但是今天对方讲道德,就因为你十年前吃过一碗“莫莫咂咂”(注:马来西亚流行的一种食品)吗?(笑声、掌声)

吴俊仲:对方一直回避这样的问题:超道德行为到底是不是道德行为?请对方回答。

严嘉:超道德当然不是道德。但如果按照对方的逻辑,那么裴多斐的《自由与爱情》诗大概就得改成:“爱情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温饱故,二者皆可抛”了。(长时间掌声)

孙学军:难道我们能不顾温饱而只谈道德吗?请回答这个问题。

蒋昌建:对方还没有论证如果温而不饱该怎么样?减肥小姐可谓是温而不饱,那这个减肥中心不是按照对方的逻辑要变成拳击场了吗?(掌声)吴俊仲:对方已承认超道德行为不是道德,对方所有的论证与道德论证都已证明是错误的。减肥中心那里是温饱的,对方理解错误。谢谢。(笑声)

姜丰:对方讲的无非是温饱也能谈道德。这一点我们什么时候反对过了?问题是对方所要论证的是没有温饱就绝对不能谈道德。请对方举例说明,哪怕是一个,人类社会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一点道德都不谈。

孙学军:请对方不要搞错。我方在一开始就说,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是指我们谈道德不能够脱离温饱,对方能够对这个问题作出批评吗?

蒋昌建:任何理论应用到任何一个历史时期,比解一个一次方程都简单。请对方不要回避我们的问题,举出你们的实例来。

吴俊仲:我方的论点对方没有任何批驳,所以我方的定义已经成立了。(哄笑声)其次,对方的解释依然是在饥寒的情形你可以对他进行道德要求,这可以吗?请回答。

季翔:你的论点不是自己说成立就成立了,不然还要评判干什么?(全场大笑,掌声)吴俊仲:对方没有任何攻击,难道就可以不成立吗?没有攻击,我就失败了吗?

姜丰:就是因为对方可攻击的地方太多了,我们攻击不过来了啊。(笑声)(正方铃响)

主席:(反方)请继续。

蒋昌建:对方把温饱等于生存的话,我们说人类社会一开始就处于饥寒状态,那么按照对方的逻辑的话,人类社会早就不存在了,你我之间恐怕不是在这里辩论了,而是在哪个阴曹地府里展开了。

严嘉:本该修身养性的和尚尼姑们如果信奉的都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的话,那恐怕是炼不成什么正果的。(笑,掌声)

季翔:世界上不是缺少道德,只是缺少发现道德的眼睛。莎士比亚早就告诫英国人:“如果丧失天良,即使用钢盔铁甲包装起来,也是赤身裸体的。”

姜丰:荀子早就说过:“争则乱,乱则穷,”所以我们走向温饱的过程当中,更要谈道德,否则不就是越走越穷,什么时候才能达到温饱呢?

蒋昌建:对方认为贫困向温饱的追求过程当中,可以不谈道德,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所谓基本的理论,就是:天下大乱,才能达到天下大饱。(笑声)

严嘉:如果这样的话,恐怕不是“争则乱,乱则穷。”而是“争则乱,乱则饱”了。(笑声)

季翔:我方从来就不否认谈道德和温饱有关系,但关键是这个关系是什么,是谈了道德才能温饱呀。

姜丰:对方辩友一直是“坐飞机扔炸弹——空对空”,讲来讲去,我问了那么多遍,他们也没有给我们举出一个实例来。

蒋昌建:对方辩友回答我方问题,向来不是“小巷里面抬竹杆——直来直去”,而是拐弯抹角。我想在座的有一位神学的教师,他一定知道弘一法师在修炼的时候,可谓是不温不饱,(铃响)但他还不是“佛心常清静,无处染尘埃”吗?

主席:对不起,时间到。非常精彩的自由辩论。经过了这个刀来剑往,字字珠玑的自由辩论之后,我们请反方第四位代表蒋昌建同学总结陈词,时间是4分钟。(掌声)

蒋昌建:谢谢主席,谢谢各位。经过刚才一番的唇枪舌剑,我的肚子的确有些饿了,但是我仍然要把道德问题谈清楚。(笑声、掌声)下面我总结对方的几个基本错误。犯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李代桃僵”,对方用温饱过来代替温饱,用温饱等同于生存来构建他们的立论基础。这显然是错误的。对方犯的第二个错误就是:“扬汤止沸”,认为一个贫寒的人只要教唆他追求温饱就可以了,从来不问用什么手段,我刚才已经说过,如果到麦当劳里面打砸抢的话,这难道就能合法地追求到温饱了吗?这显然又是荒谬的。对方犯的第三个错误就是:“避实就虚”,对方始终告诉我们温饱能够给谈道德提供更好的条件,但是没有说不温饱的情况下绝对不能谈道德。对方犯的第四个错误就是:“指鹿为马”,把谈道德与谈道德的效果混为一谈。对方今天的论点可谓是云山雾罩,让我们一头雾水,不知所云。相反,今天我们已经从逻辑、理论、事实上论证了,只要基于理性的人类存在就能够谈道德。下面我主要从价值层面论述我方的立场。

第一,谈道德是基于理性的人。只要人类存在着,就能够谈道德。“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人类之所以不同于动物的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人能够基于自身的理性而谈道德。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不以温饱为基本前提而谈道德,恰恰显示了人类理性的伟大和崇高。

第二,谈道德是基于社会整体发展的价值选择。

人类如果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就要谈道德。否则必然导致人类历史生活的毁灭。群体统一的行动是社会生存下去的基本方式。而统一的行动是要以谈道德为前提。只有在社会生活中谈道德,才能保证社会的相对的稳定和有序,才能赋予整体人类活动的价值内涵。这是谈道德被历史和经验证明了的社会意义。

第三,谈道德是基于人们摆脱贫困的热望。我们今天在这里不仅要谈道德的理念,更要谈在现实社会当中的人类该何去何从。环顾当今的世界,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人们成千上万,他们怎么办?不谈道德了吗?对方能够设想一下,在纷争四起的社会条件下,丧失人伦能够促成繁荣富强吗?相互残杀的鲜血能够浇灌出温饱的果实吗?显然不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越是贫困向人类发出强烈挑战的时候,就更要谈道德。(嘟)

第四,当人类迈向未来世纪的时候,更要基于人的理性来谈道德。当今的世界,环境、人口、饥饿、战争等等的问题都存在于贫困的国家和地区当中,他们不谈道德了吗?不谈的话会给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命运呢?从罗尔斯到唐君毅,又有哪个伦理学家不告诉我们要呼唤人的道德感与责任感呢?我们、你们和他们难道还要让自己的心智像风、像雨,以对道德的沉默来拯救这个越发脆弱的星球吗?谈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一百多年前生活在哥尼斯堡的一位叫康德的老人说过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感到深深的震撼,一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谢谢各位!(长时间掌声)

主席:谢谢蒋昌建同学的总结陈词。最后我们请正方第四位代表季麟扬同学总结陈词,时间也是4分钟。(掌声)

季麟扬:主席、各位评审教师、对方辩友以及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我想对方一再地提到在饥寒的时候也能谈道德。但是请注意在这个时候,您所谈的道德不能够帮人马上解除饥寒,您还能够谈这个道德吗?您现在肚子饿了,您还可以坐在这边继续谈,那是因为您已经吃过晚饭了。晚饭没吃也没关系,下餐还有得吃,这不叫饥寒哪!这您还是有温饱的。如果您已经三年五年长期处于饥寒之下,今天您哪有这个身份、地位和心情坐在这个台上跟我们大谈道德呢?无论道德是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或者是社会大多数人所接受的行为准则,今天我们要谈道德必须承认在人类生存的条件下谈才有意义,而人类求生存最基本最起码的需要是什么?就是温饱。温饱确实是人类为求个体的生存,为延续种族的生命而最基本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我们看温饱的时候,必须了解温饱是一种连续的变量。也就是说,从三餐不济到丰衣足食之间,有许多层次的温饱。对方同学借助于简单的二分法,将天下人分为有温饱、没温饱;有道德、没道德。

这么简单的分法怎么能把道德和温饱的关系讲清楚呢?所以我们建议,要检验道德和温饱的关系就必须了解道德与温饱是一个连续的变量。我们必须看他们相互之间变化的趋势以及相对的关系。我方刚才已经充分论证了。我们社会要谈道德就是要使一项道德能够在社会上推行成功,道德不能实现光谈有什么用呢?您饥饿的时候很想谈道德,但是您做不到啊。那么这个时候,我方的论点主要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说。

第一,我们从逻辑关系看,人的温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一个小娃娃刚生下来,他就想吃想要有温暖,但是人的道德是人类社会形成之后才产生的,而道德的目的呢,也是为了维持这个社会的和谐,所以如果人都不在了,那还怎么谈道德呢?所以谈道德就不能离开温饱这个前提。

第二,从政府施政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道德建设当然是重要的,也唯是因为我们要把道德建设建筑在坚固的磐石之上,所以我们主张道德的提倡必须与经济建设双管齐下才能相得益彰,否则只是一厢情愿地希望三餐不济,衣衫褴褛的人民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恐怕不切实际。

第三,对于饥寒的人,我们也认为他们应该也可以谈道德,但是我们扪心自问、将心比心,这个时候,我们能够谈的道德更应是能帮他们解除饥寒再进一步过上好日子的道德,从这个角度看,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嘟)

最后,让我们从整个人类需要繁荣发展的最高原则来看,少数人或许为了个人的理念可以鄙视甚至放弃温饱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但是整个社会是不可能也不应该接受这样一种理念。在历史上也从来没有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能够像现实颜回那样仁人志士舍己为人的高尚道德,那是一种超道德的行为,并不能够被视为已经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道德。所以综合以上的论述,对方一直在强调少数人可以做到的道德,但是那并不是我们社会的道德,所以从我们社会的观点来看,无论是从政府施政的角度、无论是从逻辑关系、无论是从饥寒人所需要的道德,或者是从整个人类繁荣发展的趋势……(铃响)谢谢!(掌声)

主席:谢谢季同学。“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究竟在面包和道德之间要怎么选择呢?让评判先生们去决定吧。 (休息,评判团评决)

主席:在成绩揭晓之前,先让我们邀请评判团代表钟志邦博士给我们分析今晚的赛情,钟博士请。(掌声)

钟志邦:主席、正反两方的队员、各位观众:我现在是代表今晚的评判团在这里做一个非常简单的评论。我们今天晚上的辩题是,正方:“温饱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反方:“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这个论题在表面看起来是非常平衡的,因此论题本身并没有对任何一方特别有利、或者有弊。

正方在开始的时候,第一位队员气势庞大,非常肯定,非常有把握的,好像连珠炮那样自问自答,一直以一些机要的问题要对方来回应(笑声),非常有效,非常有说服力,可惜这个气势,这种非常难得的辩论技巧并没有在整个辩论过程当中持续下去,而正方从开始到末了实际上并没有否定道德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他们只不过是在重复地强调说我们不能离开温饱而空谈道德,这一点对反方来说并不容易回应,意思就是说正方一直在强调温饱和道德的关系是先后次序的问题,温饱是先决条件,先温饱而后谈道德才有意义。

正方也非常有力地反驳了反方一个论点,反方引证了历史不少的事件和人物说明历代以来有不少伟大的人格是在不温饱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这是反方的很重要的论点,但正方在回答的时候说:的确有不少这样的人,但是这些人,道德崇高的人,在不温饱的情况之下建立起人格的人,毕竟还是属于少数的,因此不能够变成普遍性。从这个角度来看,正方也许有一个弱点,就是在辩论当中没有很有效地重复地把这个温饱和生存分清楚,这使得反方有机可乘。

反方一开始的时候就问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第一位队员说,历代以来不是有很多社会达不到温饱吗,这是否意味着这些不温饱社会的人就不谈道德了呢?当然历史的见证对他们有利,这一点使得正方不容易反驳。反方也在整个辩论过程当中没有否定温饱的重要性。他们只是强调——重复地强调:温饱不是谈道德的必要条件,那就是说人类在还没有达到温饱的情况之下还是可以谈道德的,并且必须继续谈下去。反方也举了不少例子,刚才已经说过了,历代以来的确有不少人是在很坏的情况之下——不温饱的情况之下——建立起非常崇高的道德人格的,并且反方第一位同学还引用雨果的话说:“善良的道德是社会的基础。”反方始终以道德为前提,认为只有道德才能够真正使社会安定,并且给予社会以内容,因为这样最终才能保证人的温饱。反方也非常有力地引用了古代的罗马帝国以及现代的日本的例子说明了人在温饱了以后是可以走向道德沦丧的道路的。在辩论技巧这方面,风度和幽默感这些方面,我们发现有好几位队员都有相当突出的表现,引经据典、上下古今、妙语如珠、出口成章,(笑声)使得我们真是招架都来不及。在整队的组织、合作和配合这方面,我们很明显地看出反方的确比较强。

最后有关今晚在这八位队员当中有比较突出表现的,我们一致认为反方的第四位蒋昌建同学以及反方的第三位严嘉同学有很好的表现。(长时间掌声)正方呢,我们认为,刚才也提到了,第一位汤之敏同学,他开场的表现非常突出,如果他以及其他三位队友都能够这样持续下去,今晚的情况可能不大相同。(笑声、掌声)总的来说,我们评判团认为今晚上辩论的水平很高,我感觉到非常欣慰。现在我就把评决的宣告交给主席。

主席:谢谢钟博士。(掌声)现在宣布今天晚上的成绩。评判团经过慎重考虑之后一致同意:反方复旦大学获胜!(长时间热烈掌声)

辩词经典语句

初赛第一场 辩题:“应不应当反对申请助学贷款学生高消费”

正方:如果说高消费是大学生成材的必要条件,那船院的学生是不是都要去买一条船,我们农院的学生是不是都要去买一块田呢?

反:我们没要求对方农院同学都去种田,但你们能让我们软件学院的同学去拿着算盘编程吗?

初赛第二场 辨题:“大学生跨专业择业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正方:列宁曾经说过,一切真理都是具体的。未来生命科学重点突破将越来越依赖生物学和物理学,化学,数学及工程学的交融,这已成为科学界的共识。

初赛第三场 辨题:“根除学术腐败关键在于教师——学生”

反方:教师在教书的时候,才是教师。不教书的时候,他是学者。请对方辩友不要混淆身份概念。

正方:难道教师在教书的时候就不是学者了吗?如果教师只有在教书的时候是教师,那么是不是表示一根蜡烛只有在点燃的时候是蜡烛,在不点燃的时候就不是了呢?

初赛第四场 辨题:“名人免试就读名校利大于弊——弊大于利”

反方:为什么名人就可免试进入大学?难道凭借的就是那所谓的一个名字吗?难道一个名字就可以在“孙山”之间的“独木桥”旁,堂而皇之的辟出一条“狭隘”意义上的“阳光大道”吗?相对于日夜埋头苦读,梦想着进入名校的普通学子,名人仅仅凭借其本身具有的所谓“名气”而轻松进入高等学府,这难道不是对高考公正力与社会公信力的亵渎吗?

初赛第五场 辨题:“在校大学生结婚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

反方:据有关统计,大学生恋爱的分合率居高不下。毕业前夕,分手潮俨然成为校园一景。请问对方辩友,如果这些恋人们在校结了婚,毕业时的分手潮,是否会变成离婚潮呢?

正方:请对方辩友不要给我们今天的辩题加上一个定语,今天的辩题是“在校大学生结婚有利于个人发展”,而不是“在校大学生不负责任地结婚有利于个人发展”。难道对方辩友认为“不负责任”和“结婚”可以等同吗?就比如“天使”,我们说它是一个美好的事物,那如果我们在前面加上“堕落”两字,变成“堕落天使”,你还觉得它是一个美好的事物吗?

初赛第六场 辨题:“是否应当鼓励在校大学生参加探险活动”

正方:难道北大山鹰社的五位雄鹰留给我们的仅仅是畏缩不前吗?

反方:正因为他们带给我们这种精神,我们就应实践这种精神,但我们就一定要去雪山陪他们吗?

正方:所以呀,低风险的探险活动性价比也很高啊!

初赛第七场 辨题:“教授应该花更多的精力在教学——科研上”

反方:对方辩友一直在强调在教学上花的精力越多越好,在科研上花的精力越少越好,那么怎么做出科研成果?又怎么推动知识进步?

现代社会是一个知识飞速发展更新的社会啊!我们怎么保证我们以牺牲科研为前提的教学所培养出来的一流人才十年后还是一流人才呢?也许多年之后我们所培养出来的本科生的水平只想当于国外一个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水平啊!难道那时我们才花更大精力在科研上吗?为时晚矣!

初赛第八场 辨题:“当代大学生是否存在信任危机”

反方:APEC会议的成功举办倾注了上海那么多大学生志愿者的心血和汗。请问对方辩友,上海政府为什么要把这项重任交给他们不信任的人呢?

正方:那么对方辩友, 在上海火车站,春运时大学生们也组织了志愿提行李的服务队,为什么大多数旅客都不愿意将行李交给他们呢?

反:那是他们认为我们太辛苦了。

第三,心理学上还有一种从众心理效应,俄国心理学家维果斯认为,一般说来, 自信心和个性强的人不太喜欢从众,缺乏个性,个性随和的人从众心理较为明显,没有个性的从众行为使人容易被群体所接受,而喜欢标新立异、坚持已见的所谓有个性的人,虽然常常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者和群体进步的带头人,但是他们的非从众行为要被群体中的大多数成员所接受,势必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不易。

所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更容易被群体所接受的论断是错误的,中国“枪打出头鸟”的传统文化? 同样告诉我们,有个性的人是不易被群体所接受的。

观点: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实力更重要,还是机遇更重要,对方辩友和我们一样有深刻的体会,因为参加本届辩论赛有9支队伍,都有夺冠的机遇,但经过一轮一轮的厮杀,今天只有我们两支队伍,走到了决赛场上,起决定作用的是什么呢?实力和机遇哪个更重要岂不一目了然?

也许对方辩友会说,两个人实力相同,决定因素是机遇,那么同样我也可以说两个人机遇相等,实力就决定了一切。,可这是我们今天的辩题吗?这只能说明实力与机遇重不重要,可不可缺少,而不能说明这两者谁更重要。我们认为,在成功因素中,实力与机遇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但哪一个起着主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呢,这才是我们要讨论的,本方认为:实力比机遇更重要,其理由如下:

第一,众所周知,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一个人的实力就是他的内因,一个人的机遇就是他的外因。比如鸡蛋孵成小鸡要有两个因素:

1、鸡蛋是受精的蛋;

2、要有适宜的温度。两者缺一不可,但作用不同,鸡蛋本身是根本性的、第一位的因素,它决定了鸡蛋只能孵成小鸡。在这里,适宜的温度虽然必不可少,但它无法主宰鸡蛋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以鸡蛋比温度更重要。同理,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第二、外因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也就是说机遇再多再好,还得通过你的实力来把握、来发挥作用。比如中国男足、虽然曾经有过进军世界杯的入场券这样的好机遇,但终因实力不济而未进一球未得一分,铩羽而归,令国人大失所望,这个结果难道不是由实力所主宰的吗?

第三,实力创造机遇,机遇缘于实力。我们认为当人们的累积到一定程度时机遇才会自动登门拜访,即你自身实力越强,主观上越努力,你就等于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来说,机遇是那些有准备的人创造出来的,也就是对其努力的一种回报,牛顿因苹果落顶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弗莱明因培养液发霉而发现了青霉素,无一不是如此。

综观实力与机遇的关系,我想对大家说,天下没有掉下来的馅饼,地上没有现成的点心,与其等待机遇,不如创造机遇,想要创造机遇,必先增强实力,因为实力创造机遇,更因为有实力机遇才有价值。所以,实力比机遇更重要!

观点: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所接受

首先我想指出对方辩友的几点错误,对方呈词中反复强调人必须有个性,丝毫不提自己的观点,我们今天的辩题是不易接受还是更易接受,而不是接受不接受,否则,……这个辩题还有意义吗?

下面我想用事实对我方观点加以论证。有个性如林黛玉者,其恃才傲物,敏感多疑的个性使她在大观园中郁郁寡欢,离群索居;另类天才画家梵高,他颠狂脆弱,人格扭曲的个性使他几十年间恍若隔世;有冠伦之才的魏晋名士嵇康,他率直不羁,白眼看人的个性更使他无法摆脱孤独的折磨和难以善终的厄运。

人的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交往双方更多以自己的要求,兴趣做为基础去接受对方。显然,双方个性差异越大磨合的过程就越长,接受的过程就越艰难,如果不是因为为口无遮拦,风流成性,我们对于不畏强权,笔锋犀利的李敖是不是“想说爱你更容易”呢?如果不是因为抑郁自闭,冷漠悲观,我们是不是无需等到海子卧轨之前就可以高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呢?如果不是因为标新立异,离经叛道,一次又一次的触碰中国人的道德底线,卫慧、棉棉又怎么会成为放荡的标签和文坛的箭靶呢?无数的事实摆在面前,你可以说个性之于梵高也许是他成才的催化剂,你也可以说个性于李敖也许是他绚烂人生的源动力,你还可以说个性之于嵇康甚至是他人生中无法绕行的滑铁卢,但是无论怎样,你能不承认个性就是一条鸿沟而把他们阻隔在时代与人群的彼岸吗?(高二4孙莉) 观点: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接受

在刚刚过去的22分钟里,对方犯下了不少错误,第一,对方辩友把个性的人理解成为群体中共性突出的人,忽略了“个性”与“共性”之间巨大差异,否定了“有个性的人”与群体之间存在的矛盾。试问对方辩友,如果一个有个性的人和群体已经是志同道合没有本质上差异的同志,这辩题还有意义吗?

第二,对方辩友有意曲解了辩题,把“不易接受”曲解为“不接受”把“更易接受”曲解为“接受”故意曲解辩题,把不易与更易是强调接受过程的快慢忽略了,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也直接导致了对方辩友的立论错误。

第三,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对方辩友把某些随和没有个性的人或群体中共性突出的人物当成了有个性的人,例如对方辩友所举的雷峰、周恩来等等人都是如此,这就好比一篮红苹果中那个最红的苹果只是突出了红色的共性,而那个黑色的苹果才是真正有个性的!对方辩友可要分清楚噢!

下面由我来总结我方观点

首先,根据心理学上的分析,一个有个性的人,自我的价值感特别强烈,这种人往往表现为自信心强,充满优越感,骄傲自大,自命清高,这会让你们更易接受吗?自以为是,斤斤计较,对人冷漠,这也会让你们更易接受吗?固执、苛刻、孤僻、不合群,这还会让人们更易接受吗?恰恰相反,这一切的一切都会成为群体接受他的障碍,而绝不是如对方辩友所说的“更易接受”。

其次,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相似吸引效应,从众效应,排他效应都告诉我们,一个有个性的人和与之有差异的群体之间之间的互相接受,必定要有一个艰难磨合的过程,这就叫“逐步适应”,这与中国古话所说的“日久见人心”,“道不同则不相与谋”是同理的,即使是个性对立不明显的人之间还存在“一回生,两回熟”的认识过程呢?可对方辩友为什么偏要把有着个性差异的人之间那种“看着不顺眼”的反应硬说成“一见钟情”“相见恨晚”呢?这不是“为赋新辞强说愁”为辩论题强编理吗?

真理越辩越清,是非越辩越明,我们说有个性的人不易被群体所接受,不是告诉大家去做一个没个性的人,恰恰相反,我们是想说做个有个性的人需要懂得和群体沟通才能被接受的道理,我们的生活需要个性的张扬,我们的世界需要个性的展示,我们的青春的个性更需要大家的理解,认同和接受,尽管这并不容易。

今天这场辩论几乎是一个里程碑,水平非常高,出现了很多新的气象,使我比较感动的就是速度慢下来了,速度慢下来了是伟大的胜利。过去的辩论太快,说话的速度呀、音节呀太快,完全是在吵架(笑声、掌声)。今天终于把速度稍微慢了下来一点,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今天也比较温柔,不是那么剑拔弩张,不是那么脸红脖子粗,温柔也是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其实最最好的一点是今天终于有了幽默(掌声)。过去的辩论最最缺乏的是儒雅的幽默,而这场我刚才统计了,大概笑了13次(笑声),不是鼓掌了13次,是笑了13次,伟大的胜利(笑声、掌声)。而且今天有很多现场的机智,我觉得真的很了不起,这辩论辩论嘛,就不能完全照着稿子来,就得很机智,抓现场,抓那种突发的火花,今天终于抓到了,所以我说今天这场很精彩,达到了新的高度,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而且今天这一场是很偶然的两种风格的辩论,香港中文大学的正方很像过去大陆常有的一种辩论风格,东吴大学的反方完全是另外一种风格,这两种风格打架,好看(笑声)。所以我觉得这很不简单,我们终于有一个机会让两种不同风格的人来打,这个好,很精彩,是出火花的。刚才坐在那儿我就想,如果反方都换成女的可能更好(笑声),正方都换成男的可能更好,或者他们调个儿可能更好。

我觉得今天正方的优点也不少,因为我刚才稍微进来的早一些我听见底下的评论,我觉得正方应该得到很多鼓励。比如说他们破题破得比较准确,比较到位,这是他们的优点。而且善于抓现场,尤其数据,他们引用的数据非常少,但引用的非常巧妙。比如说男人的平均寿命就要比女人低,很有说服力,小渊惠三也很有说服力。比如说正方的一辩一上来就说男人很累,你们已经很累了,你们还要为女人来累吗?这说得非常机智。

他们有一个很显而易见的缺点是不脱稿,另外就是重复得比较厉害,好多话说好多遍,另外缺少战术,战术不够灵活机动,明明瞧着那个老三比较难斗吧,还非打他(笑声、掌声)。

反方的优点,刚才我已经说了全盘的优点,其中有很多优点都是反方的(笑声)。反方的一辩一上来就拿出一张表,那个表很厉害(笑声),另外反方的几个辩手比较均匀,比较好。当然他们最大的优点是幽默,尤其是老三(笑声)。但他们也有一些缺点,有一些很容易想到的理由不太敢说,比如说女人更累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女人要生育,这个不敢说。比如说论据得比较狭隘,女人更累,是因为她要赶男人,所以这个就更累,被赶的那个不会感到很累,你本来就落后,你还要去赶人家,这就显得更累。

但是我听了今天双方辩论,还是有很多感受,我把自己的感受总结为三条,我和大家交流一下,或许对辩论的双方或者对我们在座的嘉宾都会有一些用。不论男的、女的在这个现代都特别累。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本书,它说:近代人5分钟的思想够原始人或者野蛮人想一年的。因为人类在生理上50万年没有什么变化,生物的进步很小。但是人类劳心的事、劳力的事一年比一年增加,尤其是现代,所以就变成了疾病的来源,就变成了人生的不幸,不管是男人或者是女人都特别累。所以我们听了今天这个辩论,我们的头一个印象就是说,要想办法由这个累里面走出来。既然我们知道,由于时代的变化、时代的进步,使得我们人类很累了,我们就要找出一种摆脱这个累的心态、思想,就是要使自己恨不得能终身愿意在森林里,脚踏着树枝,听着清风吹着树叶微微的响,闻着松叶、松枝的香味,所见所闻不出青松白雪之外,自己可以满足了。我们要找一些使自己能够平和的东西,这是第一个结论。第二个结论就是,在听过今天的辩论后,我们仍然要加强自己的信念,就是我们大家不管是男人、女人,用东吴大学的说法是男生女生(笑声),依然要为妇女的解放,要为男女的不平等的打破而努力奋斗,还是要为解放妇女而大声的疾呼,社会上还是存在很多压迫妇女、虐待妇女、瞧不起妇女的各种现象,包括非常丑恶的现象!我们还是要非常崇拜宋庆龄、崇拜居里夫人、崇拜冰心先生、崇拜丁玲先生,崇拜这些伟大的妇女的解放先驱,要沿着她们的脚步走下去,替广大的妇女大声疾呼:争取男女平等。这个任务远远没有结束,就刚才那个数字表就可以看出来,远远没有结束。所以显而易见的第三个结论就是男人也要下厨房(笑声、掌声),当然我们也要听从正方同学的劝告,男人为什么不能哭,男人也可以哭。今天我们的收益很大,由双方的机智当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题外的感想。正方:人格塑造重于智力培养

人格是人存在于社会的最重要因素。拥有健全人格可以使他迅速融入社会,并有机会施展他的才华。成功机会大增。

虽说智力培养也很重要,但以知识积累为主要标志的智力培养显然可以在时间上有所调整。启智早一点晚一点不影响成才,但人格塑造却不可以这样做!在孩子性格形成的过程中,如不进行合理的人格塑造,极有可能产生人间悲剧。有多少高智商的孩子因成绩优秀而一俊遮百丑,最后因种种人格缺陷造成工作能力低下或性格扭曲而被社会淘汰!有谁见过人格健全而智力开发失败而被废的人?

所以,人格塑造明显重于智力培养。

苏轼在《上刘侍读书》中写道:“今夫事之利害,计之得失,天下之能者,举知之而不能办。能办其小,而不能办其大,则气有所不足也。”苏轼所谓的“气”,就当是“气概”。非智不逮,非志不坚,非德不修,气概不足也。

当代青年学者王东华在研究中提出了“人的成长三棱锥说”。所谓“人的成长三棱锥说”,指人的成长是由以气概为高的由品德、意志和智力三点构成底面的三棱锥四要素所综合决定。从对人的成长的影响之大小来观照,智力、意志、品德和气概与人的成长的正相关越来越大,因此,在人的成长中,真正重要的不是其他,而是气概,气概是纲,纲举目张。

气概正是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品德、意志也属于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人的成长三棱锥说”,都得优先于智力发展。因此我支持正方,培养人格应当优先于智力开发。

反方!!!

谁说智力培养不重要?三岁以前的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美国著名学者布鲁姆,通过对近千名婴儿长达20年的跟踪研究表明:若以17岁时的智力为100,8岁时进行开发,只能开发20%,4岁时进行开发却能达到50%,而更大的潜能开发在3岁以前。所以,美、日等发达国家已开始把生命最初3年儿童的发展,作为本国21世纪争雄世界的第一战略。

所以人生最初数年,对于智力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一旦错过这个时期,再进行教育已经为时过晚。

大家所熟知的\"印度狼孩\",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据说印度狼孩子是生后不久,被狼携入狼窝的,吃狼奶,与狼群为伍而长大。因此,狼孩习惯于爬行,具有狼的一些特性。在狼孩回到人间以后,人们尽管花了数年的时间,教给她一切做人应该有的知识和能力,但是她的智力和生活习惯仍然变化不大。这说明,狼孩虽然回到人间,但是已经错过了宝贵的婴幼儿时间段,再进行智力开发,效果甚差。可见,对于婴幼儿的早期智力教育不可等闲视之,莫失良机。

所以我说,早期智力开发很重要。人的性格有些是无法改变的,有遗传因素,又有谁能改变这一与生俱来的因素呢?虽说环境可以改变,教育可以改变 ,但毕竟有他自己的性格底色! “哥们义气不是友谊”的辩论

实际上“哥们义气”与友谊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渴望友谊,需要友谊,但是千万不可误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二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挚的情感,是一种高尚情操,友谊使你赢得朋友,获得帮助。当遇到困难和危险时,朋友会无私地帮助你;如果有了烦恼和苦闷时,朋友会耐心地倾听,并且为你寻找一种合适的方法摆脱它;当犯错误时,朋友会义无反顾地指出来,帮助你走出迷途。 友谊是需要互相理解和帮助,也需要义气,但是这种义气是要讲原则的,是在维护正当利益基础上的,并不是我们所说的“哥们义气”。如果不辨是非地“为朋友两肋插刀”,甚至不顾后果,不负责任地迎合朋友的不正当需要,这不是真正的友谊,也够不上真正的义气。那只能是一种“哥们义气”。

“哥们义气”源于江湖义气,是以“私利”为目的,会为“哥们”私利而不分是非,不讲原则,更不顾及社会的准则。他们以“哥们”相称,以“义气”相标榜,为了自己和“哥们”的私利常常干出一些伤害他人,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情,有的甚至不惜坠入犯罪的深渊

应该认识到“哥们义气”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行帮气息。对自己的“哥们”不惜混淆黑白是非,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己、害社会。应怎样对待\"哥们义气\"

中国人向来都把义看得很重。儒家尊崇的\"仁、义、礼、智、信\"中的\"义\"就排在第十位。我们大学生中也有一些人喜欢互相之间称兄道第,醉心于哥们义气式的友谊,喜欢依照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侠客\"们\"拜把式\"的朋友关系,并认为这样的关系才是真正的朋友。,我们应怎样对待和处理呢,是值得认真思考和探索的。

什么是义气呢?从字面上讲,就是主持公道的意思。>解释为\"刚正之气\"。 >则指由于私人关系面甘于承担风险或牺牲自己利益的气概。

朋友之间要不要讲点\"义气\"呢?要!能不能讲\"哥们义气\"呢?不能。

人历史角度看,历史上对于讲义气、杀富济贫等英雄行为,也给予了热情的赞扬。朋友间的友谊也是同讲义气紧密联系的。大家都熟悉的古典小说>,写了梁山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可以说就是一部\"义气传\"。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也是历来广为流传、脍炙人口的故事。毋庸讳言,\"义气\"作为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道德观念,曾经成为劳动人民团结互助,反抗封建统治的重要精神纽带,在历史上是起过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作为哥们义气来讲,它却是一种基于无知和盲从,情感无基础的冲动,是一种非理智的行为,是与现代文明社会极不相容的行为。特别是它还往往带有旧社会的行帮气息。你看,轰轰烈烈的梁山好汉起义不也就是在统治阶级使用种种手段包括\"义气\"在内的伦理道德观念腐蚀下冰消瓦解的吗?

人现实角度来看,现在有些社会青年把哥们义气当作友谊,你今天给我一盒烟,明天我请你吃顿饭,你早晨帮我教训了一个\"冤家对头\"晚上我就替你给\"仇人\"放血。象这些不讲原则,藐视法规,互相包庇,甚至成群结伙,违反校规校纪,受到党校处分的现象也不是个别。也还有一些大学生徘徊于哥们义气与坚持原则的两难之中,明明知道讲哥们义气去做是错的,但为了保持\"友谊\"而不得不帮助朋友\"最终也导致自己陷入了错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另外,哥们义气往往也是以维护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为了报恩或复仇,不惜牺牲和损害社会或他人的利益,对不是自己的\"哥们\"则不讲感情,不讲友谊,最终结果必然导致害人、害已、害社会。

我们提倡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反对哥们义气,希望我们的大学生能时刻反思自己的思想、行为,哪些属于真正的友谊,哪些属于哥们义气,更希望大学、能珍惜大学时光,不仅有形影相随的朋友,更有相知、相依、相进取的知已。要说讲什么是义气,我想应该先问问哪些出来混的。

\\因为一般在他们身上才能更多的体现出来,人人都在说不讲义气就别他妈的出来混。

书读得少,至今未能稍深点理解“义气”2字。

我自己认为“讲义气”也可以说成“够意思”,当然在讲义气这方面排在最前面的要数“钱”这个字了,往往一些哥们搞翻几乎都是在“钱”这个字上。其次就是x人。我不知道一些哥们怎么看义气,难道我一个兄弟叫我帮他去砍人,如果我不去的话难道就叫不讲义气?(当然要看情况来说,我为什么不劝劝他想下后果呢,可能有些兄弟会说 “妈的 出来混的 如果跟他这样说哪不就证明我没种了吗?”我在这里奉劝各位,既然你把他真正的当兄弟,我想你就应该为他多想些。把面子放在其次,不是有首歌叫《冲动的惩罚》吗,放眼看去,几个冲动的没有枪毙。)难道我有几次去玩没叫上兄弟们,那我就叫不讲义气?(首先我不说我有没原因,我想既然是真正的兄弟,为什么就要把兄弟情看得这么谈,为什么要为这么点小事而如此小题大作,我想没这个必要)。。。。。。。。难道非要像电视里面的那样就叫讲义气,够意思?我认为没哪个必要,因为哪都是些吃了没事做的人瞎想的东西。我兄弟倒是不少,可我仔细想了想,又有几个讲义气的,几个够意思的。不如你们自己也想想吧,真正的兄弟就不要为点小事闹翻了,因为你一生不会遇到几个真正的兄弟。

我现在来讲讲义气的好与坏,任何事物都有正反2面,义气也不例外,真正兄弟的义气会有正反2面,表面上的兄弟义气就要撇开说了,我想只有坏的一面,像这种就好象是人们所说的酒肉朋友,难道不是吗 ?有钱他妈的就是兄弟,没钱就不是。真正的兄弟义气好处就在于不管你有什么困难他们会尽全力帮你,坏的一面就是讲义气讲过头了,也就是所谓的冲动的惩罚。

总的来说呢,既然兄弟伙地关系好,就应该不谈义气2字,不如大家做知心的朋友不是更好吗?而朋友,不是江湖上的哥们义气,不是冲动的小团体主义,更不是不分对错只顾哥们的狭隘主义。大学,除了这能让人一生怀念的友情外,最诱人的也许就是爱情了吧。出双入对,花前月下,确是大学校园里一道别样的风景,只是,这里面不乏为情所困之人,而为此耽误了前途,后悔不已的也不在少数。大学,还是对我们人格素质和诚信的考验。考试,是对我们所学知识的考查,我们应该以一种正确的态度去对待它,胜不骄,败不馁,认真学习,刻苦复习,诚信考试,杜绝作弊、替考等不诚实的行为,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的舞台。大学中的班委、各类学生组织、学生会、社团,都为我们的发展提供的广阔的空间。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文艺、体育等特长,满足自己的摄影、游泳、写作等兴趣爱好,又可以锻炼自己的组织、管理以及与人相处、与人沟通等各方面的能力。但是,这些东西,又都像是玫瑰花,美丽中带着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收不到预想的效果,反而会给大学生活带来一些不愉快。在选择参与组织时,一定要目的明确,自己确实感兴趣,并能处理好课外活动与课程之间的协调关系,毕竟,学生要以学为主,兼顾其它。这个时代,提倡张扬个性,鼓励百花争鸣,但是作为一个学生,在张扬自己的个性时,一定要有这样一种全局意识,那就是要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在大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去发展自我,只有这样,才是一名合格的、有素质的大学生,也才能无悔自己的大学生活。大学里最重要的,还是要学会一技之长,只有拥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才能在走向工作后增强自己的竞争力,才能更好的在自己的领域里创造更大的成绩,才能在万千的社会里说一声风景这边独好。作为学生,在学习时也要有所选择,全面发展固然是好,但是,一定要创造自己的招牌,一定要有特长,既能搜练古今,博采沉奥,又能精于一门,学有所长。Know something of everything before you know everything of something说的正是这个道理。一个人,要想博得别人的尊重,就要拥有高的综合素质,这包括坚定的信念,良好的人品,明确的是非观,还要有顾全大局的意识。总之,作为一名大学生,提高自己综合素质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一个人用自己全部的精力和心血去营造。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生活的润滑剂。作为一名学生,要学会沟通,最重要的,要做好自己与老师以及和家长之间的沟通。不用片面的思想去怀疑老师和家长的联系会影响自己在学校和在同学心中的形象,要客观的去想,只有让老师和家长多多联系,才能保定消息的畅通,才能让家长虽然人在外地,却能时刻知道自己孩子的动向和状况,才能少一分挂念和担心,多一分宽慰和安心。也才能让老师虽然人在学样,却能掌握学生的家庭背景,从而在做也一些决定的时候,能够充分考虑每一个人的特殊情况,从而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充分照顾到每一位同学,更利于班级的良好发展。大学是美好的,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讲又是短暂的,当我们逐一感受完大学里学业的沉重,朋友的感动,师生的深切,社团和组织的活跃,毕业一步步向我们走来,终于等到了钟响的那一刻,跨出校门时,我们被社会的强光照了一下眼。多少年辛苦学习,大概就是为了找到一个好的工作,只是现实不如意处不只一二,当前的就业形式确实严峻。大学生的就业难,已经是一个社会问题,国家新发布的法律中也有这么一条,到今年九月一号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可以申请低保,这条消息,一方面让我们欣慰大学生有了一种新的保障,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看到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希望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够以正确的平和的心态去看待就业问题,努力加强专业素质,给自己合理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和岗位,将自己的就业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和现在的大环境结合起来,实事求是,客观认识自我。我们也祝愿每一位同学都能找到如意的工作,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自我专长,作出更大的成绩。来到大学,就是来到一个新的舞台。满眼都是一个新字,但愿这新能给我们新的动力,新的开始,新的生活,新的景象,新的友情,新的心态;也愿这新能给我们新的面貌,新的品味,新的成绩,新的未来!

第19篇:愚公移山一辩辩论稿

辩论赛

愚公应该移山还是应该搬家

反方 愚公应该搬家 一辩辩论稿

主席,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方认为,愚公搬山不如搬家。

首先,从客观上来说,移山之举愚不可及。

太形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而愚公年且90。就这样一筐筐搬土移山,就算搭上子孙万代,又哪天才是尽头?而愚公又怎知自己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天天挖土移山,连份正经工作都没有,会有黄花大闺女愿意嫁到他们家么?连媳妇都招不到又何来子子孙孙无穷尽之说?就算招了媳妇生了儿子,还是天天挖土移山,何人耕种何人挑水何人织布何人砍柴?怎以养活一代又一代?再退一步,就算子孙无穷尽了,愚公又能确保山不加增呢?要是这两座山所在的断层还在不断抬升怎么办?你挖我长,看谁耗得过谁?

再者,移山之举其实是出于一己之私,却遗害无穷。

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因为山挡了他家的出行。那么,物质守恒,挖的土移了的山并非凭空消失,它们只不过从愚公家前挪到了另一个地方。那么有谁想过,被移走到他处的山又会堵了谁家的道路?反方辩友可能要说了,愚公将土石投诸渤海之尾,那么,正好引出下一个危害:环境破坏。

将方七百里高万仞的两座大山就那样投入海里会造成什么后果?海平面上升。那又怎样?海水入侵,淹没良田。绝对是害人了。那对己呢?运土的土渣污染了坏境,砍伐的树木破坏了生态,最终生物多样性减少,多么不利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利于可持续发展战略啊! 另一方面,愚公要自己的子子孙孙都要继承他挖土的事业,且不屑于妻子的献疑,赤裸裸的夫权父权的观念,不得不说是家长权威。而将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强加在子孙身上,不得不说是道德绑架。又以一句话堵住智叟的质疑,不得不说是文化暴力。

何况,愚公移山虽得成功,但毕竟源于神助。这样的成功太具有偶然性,寄希望于神,不能不说带有投机倒把的思想,于是,每天挖山不止的人们,期盼着上帝的来临。

最后,相对移山,搬家实则明智之举。

搬家,在效率上来说就更胜一筹。要知时光可贵,生命无价,与其碌碌一生搬土移山,还不如直接搬去平原沃土,展开新的美好生活。

而且,搬家代表着一种创新之举。当然,我方肯定愚公坚定不移的决心和锲而不舍的行动。但,万事皆有度,一旦越过了限度,这坚定不移就变成了倔强偏执,这锲而不舍就变成了死钻牛角尖儿。山不转,水要转,水不转,人要转。与其死磕着移山这一种方法,不如改变思路,换一个住处。这种变通不是逃避,而是智慧。

对方辩友可能要提到安土重迁。诚然,中华民族向来很难舍弃这种故土情结,但正因如此,搬家,才更有意义。愚公,不想要闭塞,他渴望通达。移山,只是消除了表面上的实体阻碍。但,心中守土重迁的那座山依然抵挡了他走出去的步伐,所以,搬家,反倒破除了愚公内心里大山的阻碍,真正使他走向通达、走向未来。

By 雨夏

http://blog.sina.com.cn/summerainy

第20篇:辩论反方四辩发言稿

教师的德才,才更重要反方四辩发言

主席、对方辩友、各位观众,大家好!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对教师职业的明确定位,所以我方再次申明:教师才能比师德更重要。

第一、从教师资格来讲,当一个人选择教师作为职业时,无论他对这一职业怀有多么高尚的追求和热爱,其前提都必须是他有能力胜任。前面我方辩友也提到过,要想成为一各教师,你必须具有教师资格,教师资格管理规定:成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具有专科以上的学历,而成为一名中学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这些都是对教师才的要求。

第二、从社会角色来讲,教师承担这传递文明,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高尔基说过:“爱孩子,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情。可是要善于教育孩子,需要才能和全部的生活知识。”请问对方辩友,如果你没有精湛的职业能力,仅凭满腔的热情和爱,能教育好孩子吗? “减负”喊了多少年,为什么没减下来?是那些教师师德不够优良吗?正相反,是他们所谓的“爱”,促使他们给孩子过多的负担。他们所缺失的,正是一定的方法与能力。而这些方法和能力,不正是教师才的表现吗?

第三、从教师个人成长来讲,我们应更重视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现在那么多的家长为孩子选学校选班级,他们究竟在选什么呢?仔细想想不难发现他们选的是专业技能高的老师嘛。古往今来的名师大师固然高尚,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超群的专业技能啊。就像现在的骨干教师、名优教师、特级教师他们不都是才能超级精湛的吗!

第四、纵观我们的教师结构,我们经常看到、听到的就是说某某学校师资力量较差,教师结构不合理,而这里所提到的教师结构、师资不正是才的表现形式吗?

对方辩友犯了一个最致命的错误就是一味地鼓吹德,而恰恰忽略了德的载体是才,没有才,德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道德经》的作者老子也是才高八斗的学者。如果没有才,不通过才的发挥,怎么知德呢?没有了才,我们可以做什么呢?弗洛伊德说过“不管文明对人类的限制有多大,人总有办法来对付它,机智是现代人发展起来的最佳的安全阀,文明越发展,压抑越多,人们就越需要机智,没有了才,即便我们的德有多高尚,你可以做什么呢?从人才的选拔来看,才也是放在了第一位。无论是对教师的招聘还是对教师的选调上,我们的硬条件就是要具备什么样的学历或者是什么样的专业,还要近几年来的教学成绩等进行综合考察,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教师才的表现,所以请问对方辩友,你还能在这里空谈德比才更重要吗?

尊敬的对方辩友,我们从来都没说过德不重要,我方也从不主张去任用一个道德败坏的人去教书育人,但在这里我要提醒对方辩友,我们现在对教师的许多考核都是以才为主的,因为不通过才的表现,德是无法进行考证的,就像你今天站在这儿与我辩论,是用你的才与我辩论,难道你想说你是用你的德与我辩论吗?当然你是不可能犯这种逻辑错误的。我们需要的是德才兼备的教师,无德无才,学生讨厌你,有才无德,学生疏远你,有德无才,学生瞧不起你,德才兼备,学生敬佩你。 我们都在力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教师,都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劳动者,但是我们光有德而无才,这是无论如何都办不到的,只有我们具备相当的才,并充分发挥我们的才,我们才能培养出人才,才能得到家长和学生的接受,才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

谢谢大家!

《辩论二辩稿子范文.doc》
辩论二辩稿子范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相关推荐

实施方案自查报告整改措施先进事迹材料应急预案工作计划调研报告调查报告工作汇报其他范文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