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2020-03-03 04:09:17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关于修改现行《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科室:

为加强医技人员队伍建设,结合我院具体情况,经院研究决定对承院发2005(20)《承德市妇幼保健院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进行修改。新的《管理办法》从2008年10月1日起执行。要求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保健科等相关科室认真负责,共同做好住院医师的培养工作,并做好各阶段的考核,作为他们晋升上一级医师的依据。

附件1:新的“承德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管理办法”

附件2: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二00八年八月二十三日 主题词 住院医师

规范化管理

办法

通知

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2008年8月23日 印制

(共印30份) 附件1

承德市妇幼保健院

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

根据卫生部有关规定,参照《河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要求,结合我院近年来工作实践和具体情况,特制定我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办法。该办法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医学院校学生毕业后前3年的住院医师培训工作。第二阶段(第4-5年)培训按上级有关要求进行。

一、组织领导

我院医教科在主管副院长领导下,负责全院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设在医教科的继续医学教育办公室负责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协调、检查、评估、建档工作。参加培训的住院医师所到科室主任负责安排指导教师,并具体负责管辖范围内的培训工作。 根据培训专业需要,医院聘请相关专家组成妇产科、儿科两个专业学组,负责院内考试考核工作,对参加培训人员做出最后的评估。各学组成员为我院临床保健科室中现任副高职以上人员,根据需要由继教办随机抽取。

二、培训对象

1、医学院校毕业进入我院的住院医师,从开始临床工作的第一年即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阶段培训。

2、外单位调入人员

外单位调入我院的住院医师如有三年以下临床工作经历,根据实际水平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直接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考核不合格者,进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三、培训目标

达到卫生部《卫生技术人员职务试行条例》规定的初年主治医师水平。具体要求如下:

(一)热爱祖国,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执行党的医疗卫生工作方针。以救死扶伤,实行人道主义为准则,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

(二)熟悉本学科及有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了解本学科国内外的新进展,并能用以指导实际工作。

(三)具有本学科一定的临床经验和较强的临床思维能力,较熟练地掌握临床基本技能,能独立处理本学科常见病及某些疑难病症。

(四)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能担任医学生见习、实习和基层进修医师的教学工作。初步掌握临床科研方法,能紧密结合临床实践写出有一定水平的病例综述或学术论文。

四、培训内容

包括政治思想、临床能力、专业理论、专业外语、科研和教学能力等。业务培训以临床实践为主,专业理论和外语以自学为主。

(一)政治思想:培养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和优良的医德医风,对技术精益求精,树立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

(二)专业外语:以自学为主,阅读有关文献、专业杂志。并具有一定的听、说、写能力。

(三)科研能力:在上级医师指导下,结合临床工作实践,完成具有一定水平的学术论文1篇。

(四)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临床工作能力(各学科具体要求见附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总体内容及要求:

(1)各种医疗文件的书写能力,包括:病历、医嘱、处方、病程记录,术前讨论记录、术后总结、转科、转院死亡总结等。

(2)各项基本操作的能力,包括:无菌操作,掌握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手术前后处理及手术基本操作的熟练程度等。 (3)体格检查技术的能力,包括:体检手法的正确性及阳性体征的发现水平等。 (4)诊断与鉴别诊断时,临床思维能力,包括:掌握要点、全面分析,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等。

(5)正确阅读辅助检查报告能力,包括:心电图,X线照片及其它辅助检查结果,并了解各种检查的临床意义等。

(6)门、急诊中,独立处理常见病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

(7)查房能力:包括询问病史,检查病人,向上级医师汇报病情变化及疑难问题,记录、归纳上级医师诊治意见和建议,开医嘱等。

(五)必修课:学习方法以自学为主。

1.专业必修课培训内容按《河北省住院医师培训大纲》要求和指定的阅读书刊。

2、公共必修课按照省卫生厅确定的住院医师公共必修课目录学习(医学文献检索、临床流行病学、公共外语、医学伦理学等)。选修课可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内容学习。

五、培训师资:

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科室,要指定一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资格的人员作为培训教师,进行一对一指导,科室培训结束要按照培训细则进行客观、真实的评价,评语记入培训手册。

六、培训时间:

除节、假日和公休时间外,培训期间每年的病、事假者(包括婚假、产假),需延长该阶段培训期,轮训时间必须满三年。当总住院医师时间根据各科的不同,为6-12个月,没有经过总住院培训的医生,医院不考虑其他职称的聘用。

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轮训时间延长的,对于住院医师原定科室,可根据本科室的工作需要,另行安排其他轮训合格人员顶替,此人另行安排,不服从安排者可申请调出。 住院医师原则上不安排外出进修学习,对于院内培训期间表现突出,经科主任推荐,医教科考核上报主管院长、院长同意后方可外出进修学习。

七、培训方式:

根据我院实际结合个人意愿,将住院医师分成妇产科、儿科两大学科组。妇产科学组人员轮转妇科、产科、优生遗传生殖医学中心、妇女保健科、急诊科、B超室等;儿科学组人员轮转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急诊科等。麻醉科住院医师的培训见培训细则。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由轮转科室主任负责,实行本科指导老师和上级医师集体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八、考核与考试:认真填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记录册,以其作为全面培训、年度考核与阶段考核的重要依据。

(一)阶段考核

1、轮转考核:住院医师每轮转完一个科室由该科主任主持,按照各学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要求,对住院医师在本科室轮转期间的学习和工作情况进行考核,并在培训记录册上登录。

2、年度考核:医教科按照各学科培训细则的内容组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年度考核,并将考核情况逐年计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档案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 全省统考:

1、参加市卫生局组织的全省统一命题,统一阅卷的专业理论主要课程统考,

2、按省人事厅有关规定,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必选课程专业外语的全国统考。

(三)结束考试

对完成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由院医教科根据本管理办法组织相关科主任及高级职称人员对其进行考试,合格者发给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以后职称晋升和临床聘用的依据之一。

考试前进行政治思想、临床实践时间、临床培训内容等项目的资格审查。

(1)专业理论知识考试

考查临床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考试题型以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为主,采取笔试形式。考试时间为2小时。

(2)临床技能考试

1)病案分析:在申请人所在学科随机选择门诊或病房病案一例,包括问诊、查体、初步处置、治疗方案及门诊病志书写等考核内容,病房病案要求申请人进行病例(或读片)分析,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理论根据,病情变化处理原则及预后判断。考核小组就该病例进行相应提问,重点考核住院医师的基本理论知识。

2)手术或诊疗技术操作:手术科室的申请人参加1例应掌握的手术;非手术科室的申请人做1项应掌握的诊疗技术实践操作(腰穿、胸穿、腹穿、骨穿、阅片、临床检验操作或专科检查操作的某一项操作)。着重考查手术操作或诊疗技术实践操作的规范性。

九、培训档案管理

1、院医教科为住院医师 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档案。

2、住院医师各年度考核情况登记存档。存档内容包括该年度思想品德评定,教学科研情况,轮转科室,相应轮转时间,出科考核成绩等。

十、经费: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人员工资由医院统一下发;培训期间所需消耗品费用由所在科室承担;经医院安排外出学习费用,按相关规定标准报销,费用由医院承担(除外个人应承担部分);加班费等记入科室支出。各科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指导教师带教补助,金额自定(原则上不高于扣除的住院医师奖金数目的50%),在科室奖金中列支。

附件2

住院医师培训细则

妇产科学细则:妇产科的研究范围包括妇产科基础知识、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生理与病理产、妇科各种疾病、妇产科常用特殊检查及手术、放射、内分泌、化疗等各种治疗方法。 培训方法和内容

一、培训目的: 妇产科基础培训,使住院医师掌握妇产科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对妇产科各专业领域所涉及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处理能力,打好妇产科临床工作基础。培训方法为在妇产科各专科内轮转。

二、时间安排

产科(10个月)门诊1个月、产房1个月、产科病房8个月

妇科(10个月)门诊4个月、病房10个月;

妇女保健6个月、生殖中心3个月、妇产科超声1个月、总住院6个月。

三、妇产科门诊基本要求

㈠理论知识

妇产科门诊、急诊常见病及多发病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㈡ 基本技能

1.病历书写力求做到准确、扼要、字迹清楚。初诊病历包括主诉、现病史、月经史、孕产史(必须写出末次月经、末次分娩或流产史)、避孕措施、既往有关病史、个人史及家族史等。

2.盆腔检查(包括双合诊、三合诊及肛诊),异常情况判别。

3.门诊常见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门诊处理,如早孕、流产、各种生殖道炎症损伤、滋养细胞疾病、外阴病、月经紊乱、妇科肿瘤、急腹症(如宫外孕、卵巢囊肿蒂扭转)等。

4.妇科辅助诊断的检查方法,如滴虫、霉菌、宫颈粘液的检查、淋菌的取材、阴道涂片、宫颈细胞学检查刮片等。

5.门诊小手术及其适应症、禁忌症:不孕症取内膜、诊断性刮宫、分段诊刮、取活体组织、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通气通液)、钳刮术、前庭大腺囊肿或脓肿切开引流、或造口、后穹窿穿刺、不全流产刮宫、外阴裂伤缝合、宫颈息肉摘除等。

6.产前保健,包括产前检查及产前宣教、胎位检查及骨盆测量。

7.正常及异常妊娠的识别及处理、高危妊娠及妊娠合并症的门诊、急诊处理。

产科病房:

(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

1.妊娠母体的生理变化,胎儿生理及发育和胎盘、羊水的功能等。

2.头位难产及臀位处理原则。

3.产科常见合并症及并发症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4.围产保健工作。

(二)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

1.腹部检查、四段触诊、骨盆外测量及肛查,绘制并应用妊娠图、产科的阴道检查及骨盆内测量。

2.处理正常分娩至少40例,观察产程,绘制并分析判断产程图

3.正常新生儿查体及处理、新生儿窒息抢救、 4.使用胎心监护仪,会判断异常。

5.能识别常见内外科合并症。

6.剖宫产、产钳及胎吸的适应症和手术前、后处理。

7.会阴侧切及缝合术至少20例。

8.引产的适应症、方法及产褥期的管理。

9.人工破膜、剥离胎盘、羊水穿刺等操作方法。

10.剖宫产术者不少于50例。

11.完成胎吸或产钳不少于10例。

妇科病房10个月

(一)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

1.女性内外生殖器的解剖、生殖生理。

2.病房常见妇科病人的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3.各种常用避孕方法的原理、中止早、中期妊娠的原理。

4.常见妇科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5.妇科急腹症的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6.妇科常见病合并症和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7.计划生育各种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处理原则。

(二)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

1.了解常用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后穹窿穿刺术、B超、细胞学检查等)的指征及临床意义。

2.各种常用避孕方法的使用、适应症和并发症处理,如各种口服避孕药及宫内节育器的使用。

3.无菌技术、妇科手术指征、术前的准备及手术后的处理;妇科基本手术操作技术;腹部及会阴部伤口切开、缝合、拆线及一般感染伤口的换药等处理。

4.掌握有合并症的早孕人流术;熟悉中期引产的适应症和各种方法,腹式绝育术;

5.附件切除术、子宫次全切术、子宫全切术。 6.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异常。

(三)要求完成的手术:

1.取内膜+诊刮,不少于20例(应在门诊完成)。 2.人工流产手术至少100例。 3.取出宫内节育器各不少于20例。 4.参与附件肿物切除术不少于20例。

5.子宫次、全切术的第一助手或术者不少于10例。

妇女保健细则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

1、妇女一生各时期的生理特点及各期保健重点

2、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的方法与措施

3、更年期及老年期保健的方法与措施

4、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机理、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原则。

5、乳腺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要求掌握的基本技能

1、常规妇科检查(包括双合诊、肛查)

2、常规乳腺检查,掌握乳腺治疗仪使用的适应症、禁忌症。

3、妇科辅助诊断,阴道涂片,宫颈细胞学检查刮片,淋病的取材等。

4、门诊病历、各种登记、表格及保健手册的使用,要求字迹清楚、内容齐全。

5、掌握基本妇幼保健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生殖医学中心

要求掌握的理论知识

1、女性生殖系统生理

2、生殖内分泌疾病诊断、鉴别诊断、处理原则

3、不孕症原因与诊断

4、了解辅助生殖技术的诊疗常规 要求掌握的临床技能

1、掌握不孕症检查步骤

2、掌握精液常规分析

3、卵巢功能检查(B超监测、基础体温测定、阴道细胞涂片、宫颈粘液检查、宫内膜活检、女性激素测定)

4、输卵管通畅试验:输卵管通夜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5、卵泡穿刺技术。

6、B超检测卵泡技术。

妇产科B超诊断: 需要掌握的基本内容:

1、腹腔脏器的解剖,位置、形态、大小

2、正常子宫附件的声像图表现、正常妊娠各期声像图表现、、数值、妇科常见病声像图表现(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癌、输卵管卵巢疾病)

3、根据本院具体情况,所有住院医师必须在妇科、产科、生殖医学科参加具体培训1年,培训方法与妇产科临床医师相同。 儿 科 学 细 则

儿科学是研究从胎儿、新生儿、学龄前儿童、学龄儿童到青春期儿童有关保健和疾病防治的综合性医学学科, 培训方法和内容

培训目的是使住院医师掌握儿科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病史采集与病历书写,对儿科领域所涉及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有较详细的了解和一定处理能力,打好儿科临床工作基础。培训方法为轮转儿科、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及门诊、急诊处理,参加重危病人抢救,在主治医师指导下工作,对儿科常见病具有临床独立工作能力。

时间安排:儿科1年、新生儿科1年、儿童保健科6个月、总住院6个月 , 儿科

1、基本理论:

2、掌握儿科常见病的诊断和处理。

3、掌握结合不同年龄特点进行症状鉴别诊断及儿科临床思维分析方法:包括发热待查、出疹性疾病、惊厥、黄疸、腹痛、血尿、便血、肝脾肿大、腹部肿物等; 基本技能:

1、正确询问病史,正规进行体检,系统书写病历及各项记录;

2、基本操作: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胸穿、腹穿、腰椎穿刺、硬膜下穿刺、鼻饲、导尿、气管插管、心外按摩等。 新生儿科基本要求:

1.新生儿体格检查及病历书写。

2.新生儿分类:足月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的特点及护理。 3.新生儿及早产儿喂养和体温调节。 4.新生儿常见疾病的发病机理、诊断及处理。

黄疸;颅内出血和缺血缺氧性脑病;肺炎;吸入综合征;硬肿症;败血症及化脓性脑膜炎;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红细胞增多症;溶血症;自然出血;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病的特点;新生儿用药特点及药物剂量;新生儿补液的特点。

5.新生儿危重症急救:窒息复苏;各种监护仪的使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器的使用;氧疗法、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常见心律失常的诊治;新生儿惊厥的诊治。 儿童保健

要求掌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1.儿童保健系统管理:①小儿不同年龄阶段生理特点;②儿童各年龄阶段保健的主要内容;③儿童保健系统管理措施;体弱儿管理

2.小儿生长发育与评价:①小儿体格发育规律及影响因素;②体格发育与测量;③体格发育的评价方法;④小儿神经精神发育及儿童心理测验。

3.集体儿童保健:①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制度;②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③托幼机构的传染病管理;④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与评价。

4.儿童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①小儿“四病”防治;②儿童传染病防治;③新生儿疾病筛查、诊治常规(先天性苯丙酮尿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新生儿听力筛查)

5.掌握基本妇幼保健统计的方法和步骤。 儿科急诊急救:

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及技能:

1、惊厥、心跳呼吸骤停、休克、呼吸衰竭、DIC、脑水肿、重度哮喘持续状态的诊断处理;

2、咯血、消化道出血及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

3、严重心律紊乱的诊断处理。

4、各种监护仪的使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麻醉科

培训的目的:使住院医师掌握麻醉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麻醉病历的书写,对麻醉所涉及的内容有基本的了解,对于常用麻醉,麻醉中出现的并发症、麻醉中意外情况的应急处理有较强的处理能力,打好麻醉临床工作基础。培训方法为; 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及技能:

1.熟悉本院临床常见麻醉的基本操作,基本掌握各种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常用麻醉药物的应用剂量、给药时间、用药速度、副作用; 3.心跳呼吸骤停、休克、呼吸衰竭、DIC、脑水肿的应急处理 4.各种监护仪的使用、气管插管及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基本操作:

静脉穿刺、骨髓穿刺、胸穿、腹穿、腰椎穿刺、硬膜下穿刺、鼻饲、导尿、气管插管、心外按摩等。

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必须在市中心医院急救中心、心内科、呼吸内科学习3-6个月,学习心肺复苏抢救、急诊急救的实际操作,学习时间:急救中心3个月、心内科2个月、呼吸内科1个月。

附件2:住院医师轮换制度

为保证定科后的住院医师.技术全面发展,实行科室轮换制度,此制度延续至临床执业的各阶段。科室人员轮换安排由所涉及的科主任协商完成。

妇产科专业:妇科与产科医师每24月自动轮换一次。特殊情况科室协商解决,

并上报医教科。

内儿科专业:儿科与新生儿科医师每24月自动轮换一次,特殊情况科室协商解决,并上报医教科。

其他科室暂不实行轮换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科室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管理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总结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制度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doc》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方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