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4000字)

2020-03-03 19:22:2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2010年度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2010年是公司实现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也是公司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始终以公司工作会和经济活动分析会确定的年度工作目标为中心,以公司的生产经营工作为重点,将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管理目标分解落实到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中,并在工作中按计划加以贯彻和落实。一年来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在公司领导的正确指导下,在全系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为公司战略目标的实施和年度工作的完成做出了努力,完成了公司下达的主要指标和管理目标。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指标完成情况

(一)经济指标

中冶建工期末职工 人,其中在岗职工 人,期末上岗率 %,按总产值计算在岗职工劳动生产 万/人.年,按自完产值计算在岗职工劳动生产 万/人.年;全年职工工资总额 万元,在集团公司下达控制的工资总额 万元以内,在岗职工平均收入 元。

十八冶期末职工 人,在岗职工 人;职工工资总额318.90万元,在岗职工平均收入 元。

(二)减员指标

2010年度存续公司减员目标284人,实际清理减员人数为334人。

二、主要工作

(一)制订年度人力资源工作计划和相关管理办法,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运行

拟定《2010年度人力资源工作计划》、《中冶建工有限公司岗薪工资分配管理办法》、《中冶建工有限公司项目工资分配办法》、《中冶建工有限公司计件谈判工资分配办法》等管理办法 个。为公司年度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计划指导。

(二)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调整员工队伍结构,为公司的快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撑 1.加强班子建设和员工履职能力考核,促进员工队伍作风的改变

一是牵头组织了对公司领导2009年度的考核和公司后备干部的民主推荐。按组织程序向集团公司进行了情况汇报;

二是加强员工履职能力和公司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考核,促进广大员工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和能力。2010年新提任副处级干部11 人;考核聘任科级干部 人;选拔后备干部32人;

三是做好管理人员审批工作。坚持管理人员来源主渠道是招聘的大学生,作业层优秀工人转为管理人员作为有效补充的原则,严格把好入口关,择优转岗,完成二级单位及机关部门的新用管理人员的审查、考核、报批工作,新聘管理人员42名。 2.做好劳动力的组织、调配和招聘工作,

一是做好2011年度学生计划招聘工作。根据二级单位的用人计划和公司总体发展对人员的需求,拟订2011年学生招收计划454人,年内已组织实施招聘2011年的大中专毕业生354人;

二是接待安置2010年度大中专毕业生326人;

三是做好社会招聘工作。将社会招聘工作常态化,积极联系重庆各大人才市场、各区县民政局等,参加现场招聘会,通过人才网站、公司网站和重庆商报(2次)发布招聘信息,达到扩大企业影响,加强宣传企业来招募适合公司发展的人才的目的。截止到10月底通过社会招聘的形式共甄选人才92人。缓解了因公司生产规模的扩大而成熟型人才短缺、紧缺工种严重不足的压力。

四是做好重点项目的劳动力组织,加强内部人力资源的协调和调配,以满足公司生产经营的需要为原则,积极协调各方关系,重点完成西永围网、轻轨6号线2期bt、康庄美地公租房项目等项目的人员配备、协调与调配,2010年共组织实施人员调配 998人次。 五是进一步发挥好弹性用工机制的作用,解决施工现场劳动力不足的矛盾。2010年使用短期用工1384人,对使用满1年以上的607人进行考核,其中考核优秀的104人吸收为公司员工,纳入员工管理,极大地调动了短期用工人员的积极性。

六是加强劳动关系管理,彻底清理各类不在岗人员。年初存续公司的不在岗人员总数为427人,针对存续公司留存人员是不愿意离开的骨干,清理处置难度十分巨大。对此人力资源系统高度重视,首先对427人的情况进行彻底了解,对每个人的情况进行分析,要求限时分类进行处理:有上岗意愿的安排上岗,技能低下的通过转岗培训后安排上岗,对不愿上岗者,按政策规定解除劳动关系,截止2010年10月底存续公司解除劳动关系 人、办理特退 人、重新上岗 人。存续公司留存的93人是工伤六级以上、身体较差不能上岗的大龄内退和工伤人员。

3.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队伍的技能、技术水平和综合管理能力

一是制订年度培训工作计划,做好人力资本培训的预算和培训费用的计提,确保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做好培训项目的组织与实施。1-11月共完成培训项目58项,共3674人次参加培训。新任正副处级干部岗位培训、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续企业不在岗人员转岗培训、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三类人员安全生产考核知识培训、各类专业管理人员的取证培训和继续教育培训、安全管理质量管理(tqm)等重点培训项目的组织实施。

三是做好各类资格证书的注册工作。1-11月共计注册各类资格证书37,其中:一级建造师初始和变更注册22人、二级建造师初始注册3人、监理工程师初始注册1人、注册安全工程师初始、变更注册4人、造价师变更、延期注册共5人、重庆市造价员初始注册2人人。 4.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一是专业技术职务评审推荐工作。根据工作职责在公司内部认真组织实施了专业技术的评审、申报工作。2010年组织了政工系列中级、工程系列高级及以下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审工作,组织经济、会计、政工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和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推荐工作。全年共推荐评审各系列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52人。其中:政工系列:高级4人,中级2人,初级2人;工程系列:教授级3人,高级4人,中级25人,初级10人;经济系列:高级2人。

二是学生和社会招聘人员考核定职工作。完成177名学生考核定职、社会招聘人员及以考代评合格人员的专业技术职务确认。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工程师10人、助理工程师103人、技术员5人;会计师2人、助理会计师7人、会计员1人;经济师11人、助理经济师29人;政工师1人、助理政工师4人。人数较去年有所增加,各系列均有涉及,体现出公司人才招聘工作的有效性。

三是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组织完成113人员工的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其中高级技师13人,技师23人,高级工41人,中级工5人。

四是大力开展技能竞赛工作,引导广大员工学技术、比技能,营造学习创争技术尖子、技术能手的良好氛围。根据年初的工作安排和要求。在相关二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有关部门的协助下,不仅完成了公司内部焊工、铆工、测量工等的技能竞赛工作,同时还组队参加了集团公司组织的铆工、焊工种和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工和测量工的技能竞赛,铆工竞赛获团体第五的好成绩,一名选手获集团公司技术能手称号。

五是中华技能大奖和享受政府津贴等5名先进人物的申报工作。

2010年3月牵头组织了中华技能大奖候选人易兴国的资料申报工作,准备了各种文字、照片和影音资料,并刻碟上报集团公司。2010年4月向集团申报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刘川、易兴国)相关资料;同月向重庆市申报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候选人袁渝。 2010年10月向集团公司组织申报了中冶集团技术能手候选人(王玉)资料。

(三)职工薪酬福利管理

一是加强各二级单位工资总额的管理与控制,严格按照工资总额管理办法审批二级单位的工资总额;

二是加大新的分配制度执行过程的检查、监督和指导作用,调研新的分配办法执行的情况,收集执行过程中的建议和意见;

三是做好劳动工资的统计、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数据分析,按照集团和重庆市相关部门的要求按时上报统计数据和报表资料;

四是按照集团公司关于福利精算的相关规定,做好“三类”人员的各项基础工作,为“三类”人员的福利精算提供依据。

五是做好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管理工作。按公司的规定做好缴费基数的申报工作, 2010年中冶建工应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应缴住房公积金928万元,督促各二级公司按时足额缴纳“四险一金”,确保“四险一金”缴纳率为100%。2010年中国十八冶应缴社会保险费万元,实缴1377万元。截止2010年10月仍欠缴社会保险 万元,其中:养老保险3444万元,失业保险686万元。

(四)加大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争取政策,解决历史遗留问题。

一是历史欠费的补缴。认真贯彻落实重庆市政府专题会纪要[2007]224号文件精神,向重庆市财政局申请将我公司所交的2009年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返还公司,返回268万元,已补缴中国十八冶养老保险欠费。

二是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的争取。人力资源处多渠道、多次相关部门、和领导反应企业退休人员缴纳医疗保险事宜,反映国有企业退休人员医保费用巨大的问题,并向重庆市建筑业协会报送了书面报告。九龙坡区医保中心反馈的信息是市政府对退休人员的医疗保险政策有逐步调整的政策思路。

三是特繁工种退休政策的争取。与重庆市劳动鉴定中心沟通协调,上报资料,争取将混凝土公司罐车驾驶员鉴定为特繁工种。市鉴定中心已来我公司鉴定,目前在进一步跟踪鉴定结果。

(五)因公、因私出国(境)管理工作

一是根据国外工程项目的需要,办理因公出国人员的护照和签证手续。共办理44人公务护照,已通过集团公司办签证出国31人次;

二是积极配合经营三部办理劳务备案,协助办理了赴利比亚96名劳务人员因私护照申办。

三是按规定进行因私出入境备案,对89名应备案人员进行了备案及变更的申报。 四是建立健全了因私出国境管理台帐。按规定对备案人员申办因私护照和通行证进行报批。按规定程序保管和借用因私护照和通行证。

(六)以人为本,关心员工的身体、生活和工作

一是做好员工的健康体检工作。拟订下发了《中冶建工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组织了公司领导每年一度的体检;安排各二级单位组织员工进行体检;组织了公司骨干员工和机关、直属项目部的体检。2010年 名员工已参加公司组织的身体检查。组织了324名新进员工的入职体检

二是代表公司做好慰问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及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家庭遇特殊情况的看望慰问工作,带去了组织的温暖,共慰问9人次。

三是拟写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职称、高级技术骨干的生日卡250余份,发放或邮寄到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和高级职称、高级技术骨干人员手中,带去了组织的关心。

(七)加强证书管理,建立员工资质证书信息库,满足公司的资质升级和生产经营基本需要

一是完善建立人力系统执业资格证书信息库,目前已有执业资格证、身份证、学历证等各类资格证书扫描件600余人次,数据库建设已初具规模;

二是协调外地分公司备案人员和相应的资质,组织相关人员到分公司培训、验证,满足外地公司资质升级和经营工作的需要;

三是办理资质备案和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类证书借用 人次,各类社会保险证明67次,共计829人次。

(八)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工作

牵头组织公司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对农民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对二级公司和直属项目部进行了重庆市农民工户籍制度改革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及时将重庆市和国资委的政策精神和要求通过中冶建工报、会议、网络、发放宣传册等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了解农民工转户的动态,完成每周户改周报表的统计和上报工作。截止2010年11月20日,已转户农民工23人。

三、值得总结的方面2010年是公司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人力资源工作也面临较大的压力和挑战。一方面是存续公司的人员清理处置工作困难和矛盾,一方面是现场劳动力的组织的压力,人力资源系统的全体员工直面困难和矛盾,积极想办法,变压力为动力,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执行力和落实力在人力资源系统得到强有力的贯彻,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一是重视人员队伍结构调整,加大招聘和减员力度,满足项目扩张的劳动力所需。社会招聘工作的有效进行基本解决了公司规模快速扩张过程中的人员需求,部分岗位招聘人员反应效果较好;减员工作达到目标要求。

二是加强用工考核,落实公司的激励、约束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类人员的积极性。短期用工考核优秀者吸收为公司的员工,作业层员工考核优秀的纳入管理人员进行管理,新进员工试用期内考核优秀者可提前结束试用期,考核较差者和不符合录用条件者解除劳动关系。

三是退休人员医疗保险政策和特繁退休政策的争取有突破性的进展。

四、主要问题和难点

一是人员的成长速度和培养速度滞后公司规模扩张的速度,人力资源的瓶颈将是公司三五期间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难题。

二是注册资格证书不能满足公司资质升级的需要和公司发展的速度。

三是人力资源培训取证和现场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工学、工教矛盾进一步加大。培训、鉴定机构不完善,硬件设备陈旧,资质功能未得以充分发挥。

四是项目部人员的管理和考核。在建项目部人员组织良莠不均,给项目部的人员管理带来难度,项目经理部不愿意书面对调回人员的工作做详细的考核评价,不利于员工的管理和培养。

五是利用政策在2010年12 月前补缴社会保险费不能按承诺兑现。

五、建议和措施

一是进一步加强员工队伍建设,调整员工队伍结构,满足公司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对人力资源的基本需求。

二是在调研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资福利分配办法,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坚持两手抓,促进员工队伍作风的根本改变。

三是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引进“e-learning”系统平台。学员可以通过该平台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避免因脱产培训而耽误工作,大大节省培训时间和提高培训效率,进一步实现培训工作的网络化、信息化。适当增加对培训教学、考试相关硬件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增强教学能力、改善教学环境、提高培训效率。

四是精细管理流程,加快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设速度,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人力资源处 20

10、

11、25

人力资源工作总结 (4000字)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处年终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材料)

学年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定稿)

工作总结 (4000字)

300洗煤厂人力资源科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4000字)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4000字).doc》
人力资源处工作总结 (40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