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特教案6

2020-03-03 07:12:30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六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并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教学重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的依据、科学含义;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辩证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 【教学难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教学手段】课堂讲授 组织学生讨论 使用多媒体课件 观看影像资料 【教学内容】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起来。这时我国社会主义处于一个什么发展阶段?如何认识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党应该制定什么样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发展战略?所有这些,都有赖于对我国国情的科学认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科学认识。中国之所以会发生“文化大革命”等“左”的错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缺乏科学的、清醒的认识,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对我国的基本国情有了统一认识和准确的把握,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从整体上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起点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同志的重大理论创新和贡献,构成了邓小平国情论的基础。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始终坚持一切从本国实际出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正是全面地、深刻地把握和认识了我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才正确地解决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任务、性质、动力和前途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引导中国革命取得了胜利。民主革命如此,社会主义建设也必须如此。搞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深刻地认识和掌握中国的国情,也就是非但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而且还必须搞清楚现阶段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哪个阶段,搞清楚什么是现阶段的社会主义,才能明确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

1978年以前,由于我们没有认清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认清我国社会主义处在什么阶段,所以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吃了不少苦头。1956年我国宣布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是不清楚进入的是什么阶段的社会主义,结果在实践中犯了很多错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历史阶段认识不清,一方面把社会主义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混淆起来了,结果,把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即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误认为是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了,从而犯了在社会主义阶段还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另一方面又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高级阶段混淆了。因此,认清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认清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问题,从而也是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基本根据。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历史探索过程

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本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实践提出的新课题。各国社会主义者对本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都经历了一个曲折的长期的认识过程。

1、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亲身经历社会主义实践,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研究,提出一些关于未来的社会发展阶段的看法。在1875年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马克思将未来的共产主义按照成熟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二阶段或高级阶段。但对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都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

2、列宁在1916年7月写的《关于自决问题的争论》一书中,肯定并进一步阐发了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设想。列宁把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正式称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列宁也是最早提到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在许多著作和讲话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新概念,如“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全的社会主义”等。但是,列宁来不及也不可能对社会主义社会本身需要经过哪些阶段作系统的理论概括。正如列宁自己所说,人类社会要经过哪些阶段实现共产主义,要靠未来的实践来回答。

3、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但他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却作出超出现实的判断。斯大林在1936年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后,就宣布苏联已经建成社会主义,并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1939年他在联共(布)十八大上说:“我们正向共产主义前进。”只是因为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才打乱了他提出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间表;1946年9月,斯大林回答美国《星期日时报》记者提问时说:“一个国家内的共产主义”,特别是在苏联这样的国家内,是完全可能的。1952年,他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中,再一次提出向共产主义过渡的任务。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宣布苏联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从勃列日涅夫开始不再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是现实的任务。勃列日涅夫提出苏联已是“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其继任者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等则提出苏联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社会入口处”,始终没有对苏联基本国情作出有科学根据的正确分析。80年代末期,戈尔巴乔夫则指出苏联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对苏联国情做出了较为实际的判断,但在改革中则完全放弃了社会主义,并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4、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如何判断我们的基本国情,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要不要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我们的社会主义是处在哪个阶段,对这些根本问题,我们有一些有益的探索,也存在严重的问题。50年代中期,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毛泽东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很不完善”,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基础,生产力得到充分发展后,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较为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这一估计在当时应该说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但由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特别是由于在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巨大胜利的面前滋长了骄傲自满情绪,从57年开始,党内一些同志,包括毛泽东在内沉不住气了,1958年轻率地发动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在经济建设方面,超越国情,急于求成;在生产关系上,超越阶段,急于过渡。“跑步进入共产主义”,随之产生了“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的盲目乐观情绪。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完全脱离中国实际,对社会主义所处历史方位、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发生了认识上的偏差,给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灾难性的后果。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步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后,毛泽东意识到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他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提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经过后一个阶段,到了物质产品、精神产品极为丰富和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极大提高的时候,就可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了”。同时,他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也有所认识,62年他明确指出:“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要使生产力很大地发展起来,要赶上或超过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没有一百年的时间,我看是不行的”。

遗憾的是,毛泽东的这些正确认识没有坚持下去,把社会主义社会同“过渡时期”混淆了。马克思和列宁曾提出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这是指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革命转变的时期,即过渡时期。而毛泽东认为,“在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以前,都属于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过渡时期。”在这一错误观念支配下,一方面提出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始终是社会的主要矛盾,要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所以阶级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另一方面,又认为,把一切阶级敌人消灭了,社会主义就要建成了,共产主义就要到来了。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陷入全面的混乱。这就从理论和实践上堵塞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道路。

邓小平指出:“‘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国吃了苦头。中国吃苦头,不只这十年,这以前,从一九五七年下半年开始,我们就犯了‘左’的错误。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邓小平在科学判断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认真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

1、为什么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一方面是总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另一方面是为实施改革开放的路线和政策提供理论基础,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正如党的十五大指出的,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

(1)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阶段进行了再认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拨乱反正的首要一条,就是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路线,决定全党工作的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就从总的指导方针上,划清了社会主义时期与过渡时期的界限。此后不久,针对粉碎“四人帮”以后,在建设问题上再次冒头的急于求成倾向,邓小平提出,现在搞建设,要适合中国情况,走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他指出:“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这就成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特点。”这个现实情况应该是我们制订建设蓝图的出发点。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叶剑英庆祝建国30周年讲话,使用了“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的判断。1980年,邓小平谈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时指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来搞现代化建设的这些论述和经验总结,标志着我们在基本国情的认识上,转入基本自觉和比较清醒的状态。

(2)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

第一,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提出了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这是在党的决议中第一次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处于初级阶段的论断。

第二,党的十二大着重从物质文明还不发达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两方面来加强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再次提出中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把物质文明不发达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物质文明还不发达。”这对我国社会所处发展阶段作了更为准确的概括,而且说明了它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物质文明不发达。这表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了。但是,在这两个文件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述都没有展开。

第三,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分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结构和精神文明的特点。

1986年9月,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进一步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问题,决议在讲到道德建设必须适应经济基础的历史发展时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但必须实行按劳分配,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和竞争,而且在相当长历史时期内,还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在共同富裕的目标下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这段话及其相关论述,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特征,指出了我们应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反映了对我国基本国情在理论认识上的深化。

第四,对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系统阐述,是党的十三大。1987年8月,党的十三大召开前夕,邓小平明确指出:“党的十三大要阐述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定规划。”这一论述第一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根据这一思想,我们党在十三大报告中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主要包括: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时限)。并以此为立论基础,明确概括和阐发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大政方针,提出了经济建设的发展战略、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等任务。这就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深刻说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立足点。

第五,党的十三大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始终坚持和强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认识和教育,强调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并在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深入发展中不断深化这一认识。

1992年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再次重申:“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同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大,在系统论述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同时,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之一,并将其放在了这个理论的基础的重要位置。

第六,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世纪之交、继往开来的重要时刻,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围绕“搞清楚什么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在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再一次强调指出,“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报告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一个重要问题,又一次进行了论述。在论述了它的历史必然性、含义和意义、基本特征和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等的同时,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这些论述反映了在许多方面对基本国情认识的深化,也反映了在此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深入把握。

2001年,在建党80周年之际,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首次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放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这个历史过程中来定位。

当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后,2002年党的十六大再次强调,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要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总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而来的,是从拨乱反正、总结历史经验而来的,是从研究国情、探索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而来的,是从全面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新体制而来的。正是由于我们对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中国情况来看,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中国是跨越了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因此它在各个方面,不可避免地严重遗留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痕迹。其中最突出的是:社会生产力远远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民主法制不健全;文化教育科技也很落后(文盲占人口的80%)。经济政治文化落后落后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还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现代化。这个初级阶段,就是我国从本世纪中叶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到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时间。

卡夫丁峡谷

“卡夫丁峡谷”典故出自古罗马史。公元前 321年,萨姆尼特人在古罗马卡夫丁城附近的卡夫丁峡谷击败了罗马军队,并迫使罗马战俘从峡谷中用长矛架起的形似城门的“牛轭”下通过,借以羞辱战败军队。后来,人们就以“卡夫丁峡谷”来比喻灾难性的历史经历,并且卡夫丁峡谷成为了“耻辱之谷”的代名词,并可以引申为人们在谋求发展时所遇到的极大的困难和挑战。

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所酝酿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的含义,必须从查苏利奇给马克思的信说起。

1867年《资本论》第1卷出版后,正值俄国废除奴隶制,开始向资本主义发展之际,俄国学者和政论家对(资本论)中所提出的由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变的历史必然性和俄国农村公社的命运以及俄国社会的发展道路等问题展开了激烈的争论。1881年2月16日,俄国的革命民主主义者查苏利奇致信马克思,希望马克思能说明“对我国农村公社可能有的命运以及世界各国由于历史必然性都应经过资本主义生产各阶段的理论的看法”。

1881年2月至3月,马克思为给查苏利奇复信,先后写了一稿、二稿、三稿和四稿。最后将第四稿作为给查苏利奇的正式复信。在复信的草稿中,马克思指出:《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生产的起源分析,明确地限于欧洲各国。俄国由于历史条件不同,“历史必然性”不适用于俄国。在西欧,“是把一种私有制形式变为另一种私有制形式”。在俄国,以土地公有制为特征的农村公社依然存在。一方面,“土地公有制使它有可能直接地、逐步地把小土地个体耕作变为集体耕作,并且俄国农民已经在没有进行分配的草地上实行着集体耕作,俄国土地的天然地势适合于大规模地使用机器。农民习惯于劳动组合关系,有助于他们从小土地经济向合作经济过渡”。另一方面,“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应用到公社中来”。

显而易见,如果将“卡夫丁峡谷”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来理解,是明显的同语反复的语法错误。同时也和马克思前面所谈论的俄国农村公社的生产不是一致的。所以,将“卡夫丁峡谷”作为资本主义制度来理解是不确切的。那么“卡夫丁峡谷”是否指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整个过程呢?马克思在一稿中指出,在俄国,由于各种情况的特殊凑合,至今还在全国范围内存在着的农村公社能够逐渐摆脱其原始特征,并直接作为集体生产的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发展起来。“正因为它和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时代的东西。所以,它能够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在此我们可以看出,“卡夫丁峡谷”是和资本主义的生产相联的,但不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全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波折”以及产生这些“波折”的生产阶段。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可怕的波折”,无疑是指马克思曾多次鞭挞的、由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所导致的经济危机及其灾难性后果。所以,马克思所说的“卡夫丁峡谷”应包括二层含义:一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所引起的经济危机及其灾难。二是指导致经济危机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某些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这样的阶段具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是紧密相联、缺一不可的。

第一,我国社会形态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指明了我国的社会性质,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还没有解决的过渡时期,而是社会主义社会。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一个社会的性质是由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我国在1956年以后,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我国无疑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是社会主义不发达阶段,但这个阶段不是“过渡时期”,而是与“过渡时期”存在本质的区别。其一,过渡时期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谁胜谁负的问题没有解决,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资产阶级作为一个剥削阶级已经不存在;其二,过渡时期存在多种经济成分,但公有制经济不占主体,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已经确立起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其三,过渡时期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所以,我们确认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决不是要重回“过渡时期”。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建设和改革,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社会的方向,大方向不能错。

一些人提出,我国的经济文化落后,就是由于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所以要“补资本主义的课”,则完全是一种不顾历史事实的错误认识。我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的,这种逾越并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反而是它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生动表现。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社会主义应当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产物,但我们不能说,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越容易爆发革命。这是因为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和它的具体进程并不完全相同,是既有联系又相区别的两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给我们指出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具体的历史进程则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实际情况而定,要看它的主客观条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一般原理的同时,也认为在一定的条件下,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有可能促进革命的发展。在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有着一般的共同规律,但是丝毫也不排除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这在历史上也是常有的现象。例如,日耳曼人由于入侵罗马帝国,就跨越了奴隶社会而进入封建社会,俄国也没有经历奴隶社会就进入封建社会,印度没有经历封建社会,欧洲一些国家的封建社会并没有达到比中国封建社会更发达时,就进入了资本主义社会,美国由于欧洲人入侵和移民后,则跳过了封建社会而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常常是跳跃式地与曲折地前进的。在近代中国,现代社会生产力应当说有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生产关系的腐朽和没落而使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尖锐起来。要发展生产力,一条是走资本主义道路,一条是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在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下,决定中国不可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而只能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践已经证明这条道路完全正确。鼓吹要“补资本主义课”是没有根据的。这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那样:“中国搞资本主义不行,必须搞社会主义。”倒退没有出路,历史也不容倒退。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我们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而绝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表明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程度,社会主义生产力还不发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还不完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还不成熟。

邓小平把这种不发达的社会主义,说成是“事实上不够格”的社会主义,事实上的不够格,主要就是指在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和现代化,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自身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毫无疑问,决定社会性质的是生产关系。但是,在同一社会内部划分不同的发展阶段,则主要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例如,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大机器生产这几个不同阶段的划分,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由于生产力落后而必然要经历的一个特定发展阶段。比较落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确定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客观依据。

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的社会,没有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突出地表现在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后列,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初级阶段,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不可逾越性,只有经过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经济的充分发展,我们才能逐步摆脱贫穷、不发达状态。尽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果,经济发展速度稳定增长,并居世界前列,人民生活得到很大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很大进步。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到21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基础和新的起点。但是,必须清醒的看到,从总体上说,我国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八个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性质与社会发展程度的统一。

它一方面说明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另一方面又说明它不是已经得到充分发展了的社会主义,而只是它的不发达、不成熟的初级阶段。这两者缺一不可,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

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把社会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 不了解我国社会性质或者对社会性质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当然不可能正确把握国情。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对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但是,即使正确地确定了社会性质,如果不能正确地分析它的发展程度,同样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制定正确的路线和政策。因为在这种情况下,仍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

只有把社会性质同发展程度统一起来,从它们的统一中来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概念,才能既同那些囿于传统观念,超越阶段,追求不切实际的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因此对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现象、新事物百般挑剔、横加指责的“左”的错误观点,又能同那种在西方经济政治理论的支配下,怀疑和否定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方向和道路,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右的错误主张,从理论和实践上彻底划清界限。也只有持这样的观点,才能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历史任务,才能深刻理解和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才能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明辨是非,始终不渝地坚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上百年的发展进程,对它的基本特征,不能作静态的描述,必须把握其过程性。

1、党的十三大概括了五个方面。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是由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国,逐步变为非农产业人口占多数的现代化的工业国的阶段;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变为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阶段;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发展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体制的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

2、此后,经过十年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和经验总结,党的十五大又从九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市场机制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逐步实现的历史阶段;

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是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的素质全面提高的历史阶段;我国15岁以上人口中,有1.8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世界上不到10个文盲中就有1个是中国人,这是以“四大文明古国”而骄傲的中国人必然接受的事实。中国教育经费投入占GNP值的投入长期居世界倒数几位。1992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全世界平均为5.1%,发达国家平均为5.3%,发展中国家平均为4.2%,最不发达国家平均为2.8%,中国公共教育经费占GNP的比例为2.0%,只比全世界8个极贫穷国家的比例略高一点。9

3、94年更低于2.0%以下,在世界151个国家中,名列第149位。2000年,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比上年增长15.9%,但仍低于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2.18个百分点。2001年,公共教育经费占GNP比例高达3.19%,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是人民生活从贫困经过温饱、小康逐步走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目前我国的农村贫困人口约有3000万,城市收入贫困线以下的人口约有3000万,约占总人口的5%。 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也就是说,是发展较快地区带动、帮助发展较慢地区,实现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协调发展的历史阶段;

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每句话都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展开了对中国国情的认识,正视现实,承认落后。一方面,又全面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任务和目标。就是说,我们承认落后,但不能甘于落后,要在初级阶段改变这种落后状态,使社会主义的本质逐步体现出来。所以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逐步推进,上述基本特征会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先进的、积极的因素会不断扩大,落后的、消极的因素会不断缩小。

3、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分析概括了新世纪新阶段呈现的新的阶段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强调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没有变。

4、总的来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从生产力的状况来看,一方面,我国已经初步奠定了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已经有了不少现代经济成分,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的物质技术基础还很落后,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程度都还很低,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在全国范围内很不平衡,生产力整体水平还远远落后于世界上的现代化国家。具体表现在:少量现代化企业与大量落后于现代化的老企业同时并存;在同一生产部门内部,现代化技术与非现代化技术同时并存;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与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文明状况同科技水平普遍不高的不文明状况同时并存。这种生产力结构的多层次性和社会文明发展水平的极不平衡,是决定我国社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原因。

第二,从生产关系的状况来看,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改造,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个人消费品按劳分配原则成为我国社会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另一方面,由于我国的生产关系是建立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之上的,这就决定了它必然具有内在的不完善性。这种状况决定了我们既要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又要允许并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第三,从上层建筑的状况来看,一方面,我国劳动人民的主人翁地位已经得到法律上的确认,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已经建立并且不断巩固,社会主义民主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已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在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中的指导地位得到确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正在全面向前发展。另一方面,由于现实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社会主义民主还不够完善;官僚主义现象还严重存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影响还存在,小生产的习惯势力的影响还存在,等等。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1、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限

十三大报告提出: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这个阶段。邓小平指出:现在虽说我们也在搞社会主义,但事实上不够格。也就是不够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低级阶段”,即社会主义阶段的“资格”。那么十三大报告说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是根据什么做出这种判断的呢?

2、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原因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社会主义作为取代资本主义的更高的社会制度,应当建立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物质技术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19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是建立在机器生产基础上的大工业。

列宁在20世纪领导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和向社会主义前进的时候,根据世界生产力的发展,认为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应当是全国电气化,因此提出了著名的口号:共产主义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他们这样提出问题,其基本依据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根据这个基本原理,一个高于它所取代的社会制度的崭新的社会制度,不可能牢固地建立在比它所取代的旧社会已经达到的生产力水平还低下的生产力的基础上。而机器大生产和电气化则是马克思和列宁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社会生产力水平。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实现现代化所需要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的。

(1)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决定的。

我国是在经济文化极端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越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历史阶段,经由新民主主义而进入社会主义的。这种逾越,并不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反而是它的生动体现。但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虽然具备了我国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定数量的现代经济和革命阶级,但并没有为社会主义准备好自身应有的物质基础。新中国成立时,我们所继承的历史遗产是生产力很不发达,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在50年代,毛泽东同志曾经说过,我们的老祖宗,从清朝末期算起,包括张之洞和蒋委员长交给我们的遗产,钢只有90万吨,机床只有8万台。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现代工业只占国民经济的10%左右,而农业和手工业占90%。绝大部分是落后的农业和手工业,现代商品生产和交通运输微乎其微,生产社会化程度很低,科学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文化教育事业十分落后,人口中文盲占绝大多数。因此,我国在1956年进入社会主义时,就生产力水平来说还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还没有获得自身应有的物质技术基础。工业化和生产的社会化、商品化这一社会主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只能在人民革命胜利后和社会主义制度下来建设。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相当长的一个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基础。

这里有一个什么可以逾越,什么不可以逾越的问题。我们说,资本主义充分发展的阶段在我国可以逾越。但是,社会主义要建立在工业化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基础之上,建立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的基础之上,只有建立在这样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对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而达到这样的基础的发展生产力的过程,则是不可逾越的。这决定了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去实现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生产力的发展是不能跨越的。这是因为:第一人们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生产力,每一个历史时代的生产力,都是前一时代的继承并成为后一时代继续发展的基础;第二,生产力是人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能力的结果,而这种能力诸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第三,生产力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总是表现为一定的分工形式和人的生产活动方式,它们的发展变化也不可能是跳跃的。所以,这又决定了我国必须经历一段很长历史时期去完成这个任务,这个很长的历史时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如邓小平所说:“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2)是由我国的现实国情决定的。

应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国家的综合国力,人民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社会生活面貌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10.4%,大大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长4.9%的水平。2006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的180个国家和地区中,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居第11位。同时,我国的经济总量(GDP)迅速增加。按汇率法计算,2006年已达26452亿美元,居世界的位次由2002年的第6位上升到第4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德国,占世界GDP总量的比重由2002年的4.4%提高到5.5%。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了一番,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高。继2002年突破1000美元后,200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突破2000美元,达2010美元,比2002年翻一番,居世界的位次由132位上升到129位。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目前,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稳居世界前列。2003-2006年,主要工业产品中,煤、水泥和化肥产量连续四年居世界第1位;钢、发电量和布的产量基本保持在世界前2位;原油产量居世界第5位。主要农产品中,谷物、肉类、棉花、花生、油菜籽、水果产量连续居世界第1位;茶叶产量升为世界第1位;甘蔗产量连续位居世界第3位,大豆产量稳居世界第4位。我国进出口贸易快速发展,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居世界前列。2003-2006年,我国贸易总量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逐年提高,在世界各国的位次不断提升。2006年我国货物进出口贸易总额达17604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近2倍,在世界的位次从第6位提升到第3位。在此期间,我国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FDI)达1865亿美元,一直是发展中国家中吸引FDI最多的国家。 外汇储备跃居世界第一。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0663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但从根本上说,我国还没有摆脱生产力的不发达状态,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制度还不成熟不完善。

第一,从生产力的角度看,我国的生产力虽然获得了很大发展,初步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但生产力发展水平仍比较落后,主要表现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居于世界后列。

我国是一个拥有 13亿人口的大国,但又是一个穷国。众多的人口,为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也同时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增加了很大压力。劳动力的数量丰富,但质量普遍不高。由于人口的基数大,我国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和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虽然总量比较大,但人均占有量很小。旧中国留给我们的社会财富很少,经过几十年建设积累,已具备一定的经济规模,但家底不厚,资金短缺,物力财力不足的矛盾仍很突出。特别是从衡量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的综合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看,我国不仅无法与发达和比较发达的国家相比,就是在发展中国家中,也排在比较后的位置。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主要还是用手工工具搞饭吃。这种状况说明:第一,我国还没有实现工业化;现在世界上通常都把从事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人口增大到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作为实现工业化的一般标准。而农业人口比重的大大缩小,从事其他产业的人口的大大增加,能够真实地反映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工业和其他产业大大发展,也就是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发达的内容。按照这个比较科学的标准,“十亿多人口、八亿在农村”的中国(1997 年底,我国大陆有 123626 万人,其中,乡村人口占 70.1 %),显然远没有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所以,我国当前还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农业大国,第二,我国这个农业大国,农业生产仍很落后。工业化是现代社会生产力的主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的主要基础。我国的现代工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工业本身的发展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改造装备都水平不高。不仅农业总产值占国民经济的比重很大,工业对农业的技术改造,农业的机械化还没有完全实现。按照生产力经济学的一种说法,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大体可以分为四代,即原始生产力、手工生产力、机器生产力、现代生产力(以自动控制为标志),与它们相对应的分别是渔猎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以现代生产力为基础)。我国目前的生产力是“四世同堂”,总体上处于从手工生产力向机器生产力、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阶段,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则处在从机器生产力向现代生产力、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时期,两相比较,相差整整一个世代。

一部分现代工业,同大量落后于现代水平的工业同时存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兴建了一大批现代工业项目,使我国的工业生产的技术水平有根大提高,工业体系门类日渐齐全,布局日趋合理,一些工业品的产量也居于世界前列。但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比较落后。从整个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看,相当一部分是 50 年代至 60 年代形成的,近50 %是 70 年代以来形成的,还有少量解放前的。工业的机械化、专业化、自动化水平比较落后,资金技术的有机构成水平低。除少数新兴工业部门接近或达到高技术水平外,多数部门或行业仍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劳动生产率比较低,工业品的人均占有量少,质量普遍不高。

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条件的差异和长期的历史原因,形成了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中部较发达地区和西部不发达地区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地区之间,包括发达地区的不同地方,经济发展的差距很大。在东南沿海地区,人口密集,工业企业集中,交通方便,科技水平和管理水平比较高,经济文化发达。西北西南诸省区则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资源得不到很好开发利用,工业基础薄弱,发展缓慢,农业生产十分落后,教育文化事业也很落后。特别是在一些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缓慢,大约还有几千万人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地区间十分悬殊的差距,不能不影响到整个经济的繁荣发展,而且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

第二,从生产关系方面来讲,生产力的落后和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我国目前不仅存在多种形式的公有制,而且存在多种非公有制经济, 商品经济和国内市场还不发达,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还占相当大的比重。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还不够健全,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在社会上还有广泛影响。 (3)是由我们所面临的国际环境决定的

与发达国家比,我国科技的总体水平还落后于世界二三十年。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不仅严重滞后,同经济建设的结合也不够紧密。经济增长中,科学技术因素所占的比重不大。科技人员短缺,结构不尽合理。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很小,我国的大学入学率只是美国和加拿大的 1/30、日本和德国的 1/ 15 ;平均每一万人口中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的数量,日本是中国的530倍,加拿大是中国的429倍,德国是中国236倍;特别是文盲和半文盲还占很大比重,全世界大约有8 亿文盲,我国就大约占了1﹒45 亿,差不多5个文盲中就有一个中国人。科学文化的落后状况,远不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4)是由现代化所要求的物质技术基础决定的。 现代化是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经济和社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我们要实现的现代化已经不是18世纪英国产业革命,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现代化,也远远高于20世纪30年代原苏联提出的工业化的标准。同时,中等发达国家的标准也会不断提高,它们也在日新月异地发生变化。我们所要实现的现代化,肩负着更为艰巨、复杂的任务,一方面要继续完成工业化的历史任务;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新的科技革命的挑战,面临着综合国力竞争中所处不利地位的压力。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在21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或者具体的说,是人均收入4000 美元左右,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低的目标。现在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是这样的水平,发达国家远远高于这个水平。在21世纪中叶,这些国家肯定在现有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大步。从动态角度,要完成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差距的任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所有这些,都决定了我国必须经过很长的初级阶段才能进入生产力比较发达、社会主义制度比较成熟的阶段。

从这些分析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一百年,是比较中肯的。应该看到,“至少”两字表示一百年只是一个下限,初级阶段可能更长,我们对此应有充分的认识和思想准备。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性的观点,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克服急躁情绪,克服各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坚持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方面的方针政策,埋头苦干、脚踏实地完成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过渡时期的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继新民主主义时期接踵而来的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它同新民主主义时期确实存在某些相似之处,但这种相似之处并不能掩盖和取消它们在社会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社会主义的发展程度还比较低,但它属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起来了的新社会的范畴。属于马克思所讲的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特殊的发展阶段,已经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过渡时期,属于社会主义社会制度还没有建立,正在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而过渡的历史阶段。属于马克思所讲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它还没有进入社会主义的门槛,而是在中国为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渡阶段。

二者的区别,首先和最根本的在于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 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到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它们在社会性质上的明显不同。

三、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意义 第一,它是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立论基础。 邓小平指出:“我们多次重申,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什么是中国的实际?中国最大的实际就是它的基本的国情。邓小平在这里所说的“切合中国实际”,首要的是正确判断我国当前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即认清基本国情。这就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相结合,提供了坚实的客观基础。邓小平理论正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没有对中国国情的准确把握,就没有邓小平理论。因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的确立,作为邓小平理论在中国国情判断方面的科学认识,构成了这一理论大厦的基石。

第二,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但他们并没有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后的初始阶段,更没有上升为基本国情。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明确提出象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后,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初级阶段的论断,而且赋予这一观点明确的含义和内容,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思想。

第三,它是党制定和执行党在现阶段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 在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既不能照搬书本,也不能照搬外国模式,必须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正确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是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本质概括,是对我国当代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正确把握。这一论断的确立,为我们党研究和解决中国社会主义问题,找到了根本的立足点。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更加坚定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第四,是我们党反对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左”的和“右”的错误倾向的强大思想武器。 左是要超越,右是要离开.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有效地避免犯“左”的或右的错误,特别是克服急于求成、盲目求纯的急躁情绪,脚踏实地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第五,是我们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正确理解,自觉执行党的路线和方针的科学指南。 只有深刻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才能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紧迫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更加清醒的认识和思想准备,才能从思想上和行动上澄清种种分歧和困惑,提高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自觉性。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对主要矛盾的正确判断和由此而来的对中心任务的正确规定,从而为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供客观依据。

(一)我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认识的曲折历程

1、1956年9月党的八大充分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革,对社会主要矛盾作了新的概括。 (1)八大对主要矛盾的概括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并且指出,“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关于主要矛盾表达的基本精神是正确的,但在文字表达上有不够准确的地方。如“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的说法容易使人误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整个地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或者我国在社会制度方面已不存在继续改进的问题,影响了人们对主要矛盾的认识。

(2)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学说。

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基本一致的。

2、1957年以后,越来越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1962年9月毛泽东在八届十中全会上,把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扩大化和绝对化,发展了他在1957年反右派斗争以后提出的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仍然的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观点,进一步断言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资产阶级都将存在和企图复辟,并成为党内产生修正主义的根源。1965年初又错误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重点是整所谓“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同时在意识形态领域发生了愈来愈严重的左的偏差,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最终导致的“文化大革命”的发生。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

1、什么是主要矛盾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这一历史阶段社会众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和制约着其他矛盾,规定和支配着我国社会发展的基本状况和趋势。只有牢牢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才能清醒地观察和把握社会矛盾的全局,有效地促进各种社会矛盾解决。

我国现阶段社会存在着各种矛盾。从经济领域来说,有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旧的经济体制同生产力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及新旧体制之间的矛盾,中央和地方、整体和局部、速度和效益、积累和消费、供给与需求、城市与农村、发达地区与贫困地区收入不平衡以及各种不同经济成分之间的矛盾,等等。从思想、政治、文化、社会领域来说,有政治、教育、文化、科技体制某些环节同经济体制改革和生产力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旧的习惯势力、传统观念及其片面认识同社会进步之间的矛盾,“左”的思想、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路线、方针、政策的矛盾,官僚主义、腐败现象、拜金主义、腐朽生活方式以及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同广大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等等。但是,在所有这些矛盾中,起决定性、支配性作用的,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种起决定性、支配作用的矛盾就是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

2、主要矛盾理论的形成过程

(1)邓小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文中初步回答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 1979年1月18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理论务虚会,讨论工作重点转移后的理论工作问题。邓小平在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他说:“什么是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也就是目前时期全党和全国人民所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或中心任务,由于三中全会决定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方面来,实际上已经解决了。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

务虚会

务虚会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特有的一种会议,指各级政党、政府机关、军队、企事业单位等的决策层就组织机构整体战略或某项具体工作,从政治、思想、政策、理论等诸方面进行讨论,达成共识,创造理论、制定路线、提出纲领、确立原则的会议。1979年初,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是最有名的务虚会之一,四项基本原则就是邓小平在该次会议上提出的理论。

务虚是针对决策环节而言,是决策前对决策的可行性、具体操作、突发情况预案等的分析研究过程,是对事物发展规律与走势进行高屋建瓴的宏观把握;而务实则是将决策变成现实的过程。没有必要的务虚,就没有决策的科学性,所务之“实”就可能是一种盲动或蛮干。科学的务虚有助于认清形势,把握趋势,少走弯路,提高效率。创造理论、制定路线、提出纲领、确立原则的工作,不是以某一个具体事物为对象,它要从具体实际出发,又要离开感性的具体,舍弃具体事物的特殊性,抽象出事物的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因而被称为“务虚”。

(2)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正式提出我国主要矛盾。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这一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显然是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面,因而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要矛盾决定中心任务。由我国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中心任务同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完全一致,都是发展生产力。

(3)十二大之后,主要矛盾理论继续发展阶段。

党的十二大确认了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主要矛盾的提法,并把它载入了党章总纲。党的十三大进一步指出这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2006年10月,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任务艰巨而繁重。”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内容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方面来理解

第一,要正确理解“人民”的内涵。人民既是一个政治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既有量的规定性,也有质的规定性。从质的角度讲,人民是指一切顺应社会历史发展规律,对社会历史前进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的角度讲,人民是指社会成员中的绝大多数人们。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毛泽东曾说:“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都属于人民的范畴”。我国现阶段“人民”的外延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在内的最广大群众,具有整体性。其中,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我国社会“人民”的主体,始终是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

第二,要正确理解“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问题。人的需要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中,永远不会凝固不变。同时,人的需要也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分类,是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的问题。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将会不断提高和发展。过去我们主要是实现从“温饱”到“小康”,因此制定计划的重心主要是在“物”,即解决人民群众日常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现在的情况不同了,我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生活水平的提高,使整个社会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人民群众不仅仅对物质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更加关心文化需要。因此,必须切实做到全面关注社会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做到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协调发展。

(2)就“落后的社会生产” 这一方面来理解

第一,如何理解“社会生产”?唯物史观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并不忽视精神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早在马克思以前,经济学家李斯特就认为,生产不仅包括物质生产,还包括精神生产。他说:一国之中最重要的工作划分是精神工作与物质工作的划分。两者是相互依存的。精神的生产者的任务在于促进道德、宗教、文化和知识,在于扩大自由权,提高政治制度的完善程度。他们在这方面的成就越大,则物质财富的产量越大。反过来也是一样,物质生产者的物质越多,精神生产就越加能够获得推进。马克思基本同意这个观点,将精神生产看作是“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即“表现在某一民族的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的语言中的精神生产”。在历史上,精神生产创造了极其巨大的精神文化财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至于人自身的生产,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提出了“两种生产理论”,认为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既包括物质资料的生产,也包括人类自身的生产。

人们在理解社会生产概念时,往往把它同社会生产力混淆。因此,要厘清“社会生产”与“社会生产力”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和联系。社会需要是相对于社会生产而言的,社会生产力是相对于社会生产关系而言的。为了发展社会生产,不仅要大力发展和提高社会生产力,还包括要改革和完善生产关系,以至于改革和完善上层建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社会生产的水平,使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创造越来越多的社会财富,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第二,如何认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里所说的“落后”,不是指生产同需要之间关系上的一般的、常在的落后,而是指不发达,基本没有实现现代化。这个落后是作为历史遗产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来的,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正逐步摆脱但不可能迅速摆脱的。

“落后的社会生产”,是就总体水平而言的,包含落差很大的许多层次,在地区间发展也很不平衡,一部分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同时存在。经济发展的总体落后和不平衡,又带来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的总体落后和不平衡,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普遍的科技水平不高同时并存等等生产力的落后,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

(3)主要矛盾的内容

这个主要矛盾,综合起来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社会需要方面来看 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民群众在旧社会被压抑的社会需求被广泛释放出来,人民对于崭新的社会制度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文化需要,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但是多年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遇受过几次曲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未得到理想的改善,国家也无法较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民改善物质文化的要求,不仅在数量上不断增长,而且在质量上不断提高,对于生产更加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

第二,从社会生产方面看

经过几十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实力有了巨大的增长,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也有了相当发展,但是生产力落后、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社会生产,无论是相对于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来说,还是相对于发达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来说,都仍将是比较落后的。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中,生产力落后将长期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要彻底改变这种情况,就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解决这个主要矛盾的过程,也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社会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转变的历史进程。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和政策的依据。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提出的总路线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的)

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条总路线指引我们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历史性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此后,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发展动力、领导和依靠力量、主要实践手段等问题,制定正确的基本路线,成为摆在全党面前的一个历史性的新课题。在探索这一问题上,党经历了曲折的过程。

3、“八大路线”

“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八大虽然正确地分析了国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提出了党在今后的根本任务。但是,党的八大路线在实践中未能得到全面坚持与贯彻。

4、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通过了“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它虽然反映了党和人民希望尽快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良好愿望,但却夸大了主观意志的作用,违背了客观经济规律,助长了急于求成的“左”的倾向,导致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和刮“共产风”的严重的失误。

5、1962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基本路线

1962 年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1969 年的党的九大正式把这段话确定为“党在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条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导致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内乱,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了严重的损害。

制定党的基本路线,必须正确认识和分析这一历史时期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阶段和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1958年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错误,就在于脱离实际,超越历史阶段。60年代提出的基本路线的错误,就在于混淆了“过渡时期”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作出了阶级矛盾是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制定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错误路线,犯了严重的全局性错误。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过程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制定和贯彻基本路线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1、初步提出阶段

1978年12月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实现党的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这是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全会还提出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新方针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重新恢复和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按照这个思想路线,我们党逐步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还相当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解决,决定了我们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正是基于我们对我国当代社会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的认识,逐渐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

2、开始形成阶段

针对社会上的一些错误思潮,1981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重申了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还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样,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的思想已经开始形成。

3、认识深入阶段

1982年召开的党的十二大,明确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指出:“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

4、最终形成阶段

1987年召开的党的十三大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十三大对基本路线的表述,规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完成任务的根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这一概括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在总结历史和现实经验、研究当代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形成的,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路线、方针、政策的总结与升华。此时,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正式形成。

5、继续发展阶段

党的十七大通过的党章又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写入了党的基本路线。使得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路线发展成为“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表明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我们党对奋斗目标的认识逐渐深化,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与奋斗目标的有机统一。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这条基本路线内容的简明概括。

党的基本路线高度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完成任务的根本途径、根本保证、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方针,既紧紧抓住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又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代表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与愿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总纲。它是一个内容丰富、结构严谨的体系。

第一,“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是由先进分子组成的,是现代中国无产阶级的最高级组织,是全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是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首要前提条件。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充分相信和依靠人民,是实现党的坚强领导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在党的领导下,全国人民的大团结是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集中概括了党指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方针和总政策,是这条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首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经济建设,经济发展是解决其它一切问题的基础,扭住经济建设不放,加快发展生产力,促进我国社会的全面进步,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也是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人民共同富裕起来的现实要求。所以,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国家,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全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正如邓小平所说:如果“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离开这个中心,没有了这个中心,也就抽掉了基本路线的核心,从基础上动摇了基本路线。

其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是实现根本任务的政治保证与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它从领导力量、经济制度、国家政权和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科学而完整地回答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道路和方向问题,因而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就没有当代中国的一切,就没有人民的一切。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在社会主义社会,促进生产力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改革开放,通过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开放,引进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保证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两者统一起来,共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第三,“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集中概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是我们完成现代化任务的立足之点。革命和建设都要把我们的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点上,都要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进行艰苦卓绝的努力。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现在,我们要改变中国经济文化不发达的状况,实现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同样需要发扬这种精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排斥外援;艰苦创业,也不是主张过苦日子。而是要求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中国的事情,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感和主人翁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第四,“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包含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总要求。富强,就是生产力发达,经济繁荣,国力强盛,人民生活富裕;民主,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民主法制健全,依法治国,建立起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文明,就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同时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空前提高,造就出一代代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和谐是社会领域的目标和要求,就是“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这是一个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社会各方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要靠我们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奋斗。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

(四)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复兴就有了希望。

1、为什么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这条基本路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命线。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这既是邓小平的“政治交代”,又是邓小平的“历史嘱托”,邓小平反复强调:“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完全正确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有了根本保证,中华民族的振兴就有了希望。

2、怎样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第一,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要坚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经济是基础,能否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大问题。邓小平多次把党的政治路线归结为进行现代化建设,并反复强调“核心是经济建设”,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不能干扰这个中心,更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江泽民同志也指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第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把改革开放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统一起来。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是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政治基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邓小平多次强调,我们要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在思想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

“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和条件,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是强国之路。邓小平指出,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坚持改革开放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不改革中国就没有出路。江泽民同志也指出:“完全可以这样说,改革开放,是新时期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3、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两个关系。 (1)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的关系。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在党的基本路线中,各个要素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经济建设是中心,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不能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

首先,“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江泽民同志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决定的。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坚持发展经济,才能增强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生活;才能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保持稳定局面;才能顶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压力,维护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经济落后状况,跻身于世界现代化国家之林。因此,经济建设是党在新时期的中心任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除非发生大规模外敌入侵,无论遇到什么情况,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而不能离开这个中心,更不能干扰这个中心。坚持“两个基本点”,是为了保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任务的实现,保证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

其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政治保证、以改革开放为强大动力的”。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就会迷失方向和丧失动力。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主要起着三方面的政治保证作用:一是保证有一个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保证有一个团结稳定的环境;三是保证有统一的意志和统一的行动。离开四项基本原则,我们的事业就没有根基,没有方向。如果动摇了这四项基本原则中的任何一项,那就动摇了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整个现代化建设事业。改革开放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推进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不开放不改革,经济发展没有出路,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没有希望。

经济建设与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统一整体。我们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它们各自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是一个“中心”,不是两个“中心”,是两个“基本点”,不是一个“基本点”。确立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决不能忽视和动摇“两个基本点”;强调“两个基本点”的重要,也决不能去代替或冲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2)必须全面理解和正确处理“两个基本点”之间的关系。

第一,四项基本原则规定了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是改革开放健康发展的保证。 邓小平指出:“在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所谓“立国之本”,指的是:国家的各项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都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来确立、完善和发展;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都要以四项基本原则为依据来制定、贯彻和实施;我们的言论和行动,都不能违背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丝毫不能动摇的基本政治立场。因此,我们的改革开放,必须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这是一个政治方向问题。离开了四项基本原则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将失去强有力的政治保证,就会背离社会主义的方向,违背全国人民的意愿,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第二,改革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它又赋予四项基本原则以新的时代内容。 邓小平早在1979年就指出:“这四项基本原则并不是新的东西,是我们党长期以来所一贯坚持的”。“但是这些原则在目前的新形势下却都有新的意义,都需要根据新的丰富的事实作出新的有充分说服力的论证”。这就告诉我们,不能把四项基本原则看做一成不变、凝固僵化的东西,而应当根据新的形势,丰富和发展它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意味着我们现在所讲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与改革开放紧密相联的、保证改革开放顺利进行的四项基本原则。而正是改革开放给四项基本原则注入了新的时代精神,使四项基本原则的内容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为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并且发展四项基本原则开辟了崭新的途径。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主体。但随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及中国国情认识的深化,应赋予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形式新的时代内容,即以公有制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的分配制度。市场经济作为一种手段,也可纳入社会主义范畴。与此同时,还应大胆学习、吸收资本主义国家有益的东西,为我所有,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人民民主专政的职能和结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调整。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根本变化,和平组织社会主义建设,成为人民民主专政的主要职能。与此相适应,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重点也要及时调整,由过去主要是对敌专政、搞阶级斗争,转为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为重点。在专政的手段上,也要从过去急风暴雨式的阶级斗争形式和群众运动形式,转到健全法制,依靠法制的轨道上来,在实施对敌斗争和打击犯罪活动的时候,要以法律为武器,严格依法办事。

党的领导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坚持共产党的执政党地位和领导作用,这是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但是,党的执政方法和领导方式却是不断改革、调整、变化的。在新的历史时期,党主要是通过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来体现党的执政地位,通过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来体现党的领导作用。为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加强党风建设,针对改革开放中党内出现的腐败现象,必须改变党不管党的状况,加强廉政建设,纯洁党员思想和党员队伍。抓好党风建设,这是时代赋予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的一项新内容。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僵化,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大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体现。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绝不意味着以僵化的态度、以教条主义的方法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是坚持与发展的统一,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从来没有穷尽真理,经典作家没有看到、没有论及的问题,理当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去回答,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从不关闭大门,而是善于吸收经过实践检验的新思想、新观点,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本国特色的新理论。这些新理论,只要是站在马克思主义立场上的,只要是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就应该为我们所坚持,就应该成为四项基本原则的新内容。

总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两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种统一性,反映了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规律,反映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只有坚持“两个基本点”的辩证统一,才能使经济上的繁荣发展同政治上的安定团结互为条件,互相促进,排除各种干扰,经受种种考验,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伟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如果说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党在初级阶段总揽全局的总目标、总方针。那么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则是根据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的总目标、总方针而制定的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具体政策,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具体展开。

(一)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

1、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为什么除了最高纲领之外,中国共产党在每个不同的历史阶段都要制定现阶段的最低纲领呢?

这就要求我们首先理解最高纲领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关系。

2、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关系 最高纲领又称最高理想,是关于党的最终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无产阶级政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也称作基本纲领、最近目标,是指在某个具体阶段上提出的关于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简明规定。

无产阶级政党只有首先实现最低纲领,然后才能经过长期努力实现最高纲领。 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辩证统一于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全部历史过程。

最高纲领为最低纲领的制定指明前进方向;最低纲领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

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理想与现实的统

一、方向和道路的统

一、目的和过程的统

一、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

一、革命精神和革命态度的统一。

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党的最高奋斗目标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但现实的奋斗目标是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正像毛泽东所说的那样:“我们共产党人从来不隐瞒自己的政治主张。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同最低纲领联系起来,一切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中国共产主义的同情者,必须为着现阶段的目标而奋斗”,“对于任何一个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如果不为这个目标奋斗,如果看不起这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而对它稍许放松,稍许怠工,稍许表现不忠诚、不热情,不准备付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而空谈什么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那就是有意无意地、或多或少地背叛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就不是一个自觉的和忠诚的共产主义者”。这是我们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坚持党的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相统一的成功经验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新历史条件下,既要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又要坚定不移、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必须看到,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以往的经验教训已充分说明,这样做很容易陷入不切实际的空想。

在现阶段,我们在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和鞭策自己的同时,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地做好现阶段的每一项工作,以实际行动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做添砖加瓦的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所以说,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是辩证统一的。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提出过程

(1)1979年,叶剑英在庆祝建国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提出了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简要纲领。此后,邓小平又反复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要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社会的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为此,他提出了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思想和方针。党在多年的实践中进一步认识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建设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党在多次表述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和总目标时,一直把“富强、民主、文明”作为三位一体的内容。

(2)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在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经验,特别是1989年的政治**以及国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成败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代表党中央从总体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作了阐述。江泽民同志指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是有机的统

一、不可分割的整体。加强这三方面的建设,根本目的是为了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一基本的认识是我们党在处理这些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局问题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奠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雏形。

(3)党的十四大之后,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中国的改革进人攻坚阶段,新的深层次矛盾出现,干部群众中产生了种种困惑,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错误倾向的干扰。党在此期间召开的几次中央全会所作的决议,特别是江泽民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十二个重大关系的深刻论述,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经济体制、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基本政策,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如何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4)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根据邓小平理论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进一步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江泽民同志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展开和具体化,它围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阐述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以及怎样建设这样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概括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5)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方面。

第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第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第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文艺。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第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党上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与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是这些年来最主要经验的总结。这个纲领,既有长远目标又有近期要求;既有努力方向,又有具体任务;既有战略性构想,又有政策性法规。它浓缩了党的基本理论,延展了党的基本路线,目标宏伟而又任务明确,内涵丰富而又简明扼要,从不同层次、不同侧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蓝图。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事业。它肩负着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又要同时迎头赶上世界新的技术和产业革命的双重任务。这需要在解决大量复杂的具体问题的基础上,制定出有步骤的发展战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对现代化建设作了重新规划,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这一战略构想。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一)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战略思想

1、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工业化的道路

毛泽东多次强调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重工业同农业、轻工业的关系,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工业化道路。即适当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投资比例,在更好地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基础上发展重工业;发展工业与发展农业同时并举。这表明,毛泽东已开始认识到苏联模式的一些弊端,创造性地提出了走中国自己工业化道路的正确思想和一系列符合中国实际的方针政策,并为后来我们党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材料。

2、提出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和“两步走”的战略步骤

1954年9月,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开幕词中,毛泽东提出了“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明程度的伟大的国家。”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达不到目的。”毛泽东在1957年2、3月分别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在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都提到了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社会主义部分和斯大林著《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原来要求是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科学现代化,现在要加上国防现代化。”至此,“四个现代化”有了完整表述。

在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步骤上,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1963年9月中央工作会议上制定发展国民经济的长期规划时,提出了分两步走的设想。第一步是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我国工业大体上接近世界先进水平;第二步是使我国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科学技术现代化。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宣布:“从第三个五年计划开始,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可以按两步来考虑:第一步,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第二步,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并把它作为在20世纪内奋斗的目标。

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时间估计上,毛泽东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多次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问题,并提出了用50年到100年的时间,实现建设现代化强国的设想。

但由于我们党缺乏建设的经验,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造成了在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选择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道路上,有过失误。如50年代末,我们有过毛泽东提出的“15年超英赶美”的战略,搞“大跃进”,这种脱离国情、不切实际的设想,既破坏了国民经济的平衡发展,延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进程,也挫伤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邓小平作为我党第二代集体领导的核心,在领导和筹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科学地构思和设计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提出了“三步走”的经济发展战略,为中国消灭贫穷、落后,走向繁荣和富强指明了方向。

(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形成过程

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依据国情,参照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实现现代化的经验,经过科学分析和精心设计,于1979年首先提出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形成与发展大体上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1979—1982年),第

一、二步战略目标的提出 1979年3月,他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的新说法,意味着他已经开始思考20世纪末中国的现代化究竟可能达到什么水平的问题。同年10月,他在谈到实现现代化时第一次明确提出要修改原来关于现代化的具体目标。他说:“我们开了大口,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后来改了个口,叫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1979年12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他第一次使用了“小康”的概念。” 1980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正式明确提出经济发展中国家战略构想:“经过二十年的时间,使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然后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这个战略构想,后来在五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党的十二大的报告中得到肯定。党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分两步走,20世纪末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战略,并确定了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步骤和一系列正确方针。经济发展的三个战略重点:一是农业,二是能源和交通,三是教育和科学。

2、第二阶段(1982—1987年),第三步战略目标提出。 1984年邓小平又提出了更长远的战略构想:“我们确定了一个政治目标:到本世纪末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达到八百美元。如果能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我们就取得了一个新的起点,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再发展三十年到五十年,力争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我们不是说赶上,更不是说超过,而是接近。” 1987年2月,邓小平更切合实际地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改为,到21世纪中叶我们建成中等发达水平的社会主义国家。

3、第三阶段(1987--),发展战略思想进一步完善。

1987年4月,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全面阐述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1980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250美元,翻一番,达到500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低,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人均4000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根据邓小平的思想,同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把邓小平“三步走”的发展战略构想确定下来,指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础上继续前进。

“三步走”战略将基本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区分为三个彼此衔接的大的战略步骤。经过全党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第一步发展战略早已顺利实现,1995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57600亿元,提前五年完成了翻两番的任务,实现了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1997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达到了74772亿元,正朝着第三步发展目标奋勇前进,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4、“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继续发展 党的十五大把“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进一步具体化,提出了三个阶段性的目标,使“三步走”的战略和步骤更加具体明确。

江泽民在十五大的报告中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不仅确认了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而且将“第三步”具体分为了“三小步”,并提出了每一小步的具体发展目标。“小三步”的提出为我们在本世纪的前半叶顺利实现“第三步”的目标任务做了具体规划、安排,鼓舞人心,意义重大。

(三)“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特点 “三步走”的现代化发展战略,是党的第二代和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参考了国外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总结我国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对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深刻把握,对现代化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

1、这一发展战略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出发,坚持了雄心壮志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历史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从100美元到4000美元,差不多用了200多年时间。按 1980年的汇率计算,我国20世纪50年代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70美元,到21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其间大约将用100年时间,这就是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只用10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通常要用几百年走完的历程,用邓小平的话说,这就“是我们的雄心壮志”。但这个“雄心壮志”又是实事求是的。邓小平根据对中国国情的分析,纠正了以往在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的错误,不断调整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首先,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时间由“本世纪末”调整到下个世纪中叶,推迟了五十年;其次,把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含义确定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与此相应,党的十三大把十二大提出的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两个“高度”去掉,改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后,分三步走的每一步,都坚持量力而行的原则,前两步的目标已经提前实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第三步目标经过努力是可以实现的。正如江泽民在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评价的:“这个战略目标,既不是急于求成,也不是无所作为,而是符合实际,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

2、这一发展战略,把经济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结合起来,坚持了经济发展和实现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的统一。

“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始终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每一步都有相应的人民生活水平的标准,第一步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让人民生活比较富裕。21世纪前20年的发展步骤也突出了这一点,到2010年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并明确提出了在政治文化生活方面的目标。这纠正了过去那种在经济发展战略规划中只谈各种产品产量达到什么指标,而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相应提高的做法。鲜明地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3、明确提出了把我国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了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战略目标,都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是政治、经济、文化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全面发展的战略。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4、战略实现过程具有不平衡性。

我国现代化战略的实现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不平衡的发展过程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不同时期发展的不平衡,一是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实现小康进程的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以及自然状况等不平衡的基本国情决定的。

(四)“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

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三步走”发展战略,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具体化为切实可行的步骤,展现了美好的前景,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意志,是激励全国人民为一个共同理想而努力奋斗的行动纲领。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1、明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标准,使综合国力的增强有了定性定量的指标。 邓小平把小康水平和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两个阶段性标志,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有了明确的内容。实现我国现代化的主张由来已久,但究竟什么是现代化,在以前缺乏一个明确的标准,更缺乏一个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联系的定性定量标准。邓小平同志提出了本世纪末实现小康和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并加以合理地量化,第二步战略目标的量化指标是,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00-11000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1000美元;第三步战略目标的相应指标分别为60000亿美元、4000美元。这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有了明确的具体的目标,从而化为亿万人民实现现代化的具体行动。当然,发展战略中的具体数量标准,是为了便于比较鲜明具体地表达变化的程度,而不是拘泥于具体数字,因为美元数字要受到汇率变化等因素的影响。通过比较来说明问题,这使现代化的目标标准更加明晰了。通过“三步走”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可以使我国人民摆脱贫穷,逐步走向富裕;使我们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大大增强。中华民族就可以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对于世界和平和国际局势的稳定就会起到更加显著的作用,就可以对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

2、丰富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表现内容,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得以充分体现。

社会主义把实现经济发展战略目标当作社会主义制度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标志,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了具体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之所以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最终要体现在生产力的发展上。如果我们能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需要几百年才走完的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不但能给第三世界走出一条新路,更重要的是向世人展示:社会主义制度可以更好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可以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

3、充实了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内容,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协调起来。 邓小平同志始终把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通盘考虑,据之规划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战略。“三步走”发展战略虽然以经济发展数字加以量化,但实际上不单是经济指标,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综合指标。“小康”、“现代化”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指标,它不仅包含物质发展指标,也包含精神丰富的内容。物质是基础,人民的物质生活好起来,文化水平提高了,精神面貌会有很大的变化。这样的战略是全面的、综合的战略,是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的行动纲领。当第三步战略目标实现后,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会有很大提高,教育发达,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精神面貌和道德修养都将有很大的发展。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就会在更高水平上得到巩固。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是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重要战略,为我们指明了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

(一)“小康”社会的含义 什么是小康社会呢?早在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方的会谈中首次提出了中国现代小康的概念,他说: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使到本世纪末,我们的四个现代化已经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平均收入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平均收入一千美金,我们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才行。就算是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我只能说,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小康”一词出自《诗经》中的《小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汔通乞,即求,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真苦真难老百姓,每天劳作不止,盼望安居活命。这里的“小康”应该是“安养”、“休息”的意思。原意是说老百姓太劳苦,也该稍稍得到安乐了。诗中反复咏唱的“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民亦劳止,汔可小康”,都是互文同义,表达了奴隶制时代先民们的一种理想。如何才能算是小康?孟子希望统治者施“仁政”,使庶民百姓50岁都能够“衣帛”(穿上丝棉袄),70岁可以吃上猪肉狗肉,人人安居乐业。按说这个理想并不太高,要求也不过分,可它却与当时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的现实相差千里。后来《礼记.礼运》第九描述了大同社会和小康社会,小康被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得到了进一步的阐述。大同社会就是“天下为公”、“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志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理想社会。在谈到大同后,孔子又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小康社会则是用以描述衣食丰足、安居乐业的社会状态。

在当代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邓小平古为今用,赋予“小康”新的时代内涵。他说:“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收入分配要使所有人都得益,没有太富的人,也没有太穷的人,所以日子普遍好过。更重要的是,那时我们可以进入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万亿美元以上的国家行列,这样的国家不多。”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和七届人大四次会议概括地从三个方面对小康目标做了论述。第

一、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

二、生活质量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三、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全国实现小康是逐渐推进的,不可能规定一个统一的时刻表。

(二)总体小康

1、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

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于1997年提前三年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到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超过了8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我国目前已经达到的小康,是总体的小康,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含义是什么呢?就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

2、总体小康的特点

第一,低水平的小康。小康社会是从温饱到现代化之间长达几十年的发展阶段,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我们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现在所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人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虞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1998年我国GDP总量居世界第七位,但人均只有750美元,居世界第149位。2000年,我国人均GDP只有800美元,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中下收入国家的水平,同时我国还有1/4的人口达不到小康水平。

第二,不全面的小康。不全面的小康,是讲我们以往总体达到的小康主要是从经济方面看,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主要表现在:偏重于满足物质消费、生存性消费,而精神消费、发展性消费还得不到满足。 第三,发展不平衡的小康。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不同省市之间、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自然、人文等各方面条件存在差别,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别。在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诸多方面,以及小康建设的各个领域,发展状况和达到的水平也是不平衡的。

基于总体小康的现状,所以,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能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

第一,经济建设与改革的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市场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第二,民主政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第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拉美国家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2、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发展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党的十七大在党的十六大确定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五个方面新要求:

一是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 十七大对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既与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一致,又适应国内外形势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它将引领我们在未来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并为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毛中特6

毛特教案5

毛特

毛中特第二章教案

毛中特1章教案

毛中特3章 教案

毛中特15章教案

毛中特5章 教案

毛中特第一章教案

毛中特12章 教案

《毛特教案6.doc》
毛特教案6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