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设计论证

2020-03-02 05:01:13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课题设计论证

安徽省滁州市第三小学

一、研究的背景

1.国内外研究现状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成长”。国内对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是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在这一领域影响较大的有叶澜、裴娣娜、余文森教授,余文森教授指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加强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视点。有关此类课题的研究,到目前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特别是学生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方面的研究还有待完善。

2.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我校是安徽省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软硬件的配备达到了省级一类标准,在全市是一流的。我校数学教学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因此,我们确定以《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作为我校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题,探索信息技术

支持下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与学,旨在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质量强校,特色亮校”。

二、研究的目标

1.总体目标

通过研究,寻求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整合有效的教学策

略,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推进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学科课程教学过程中的普遍有效地应用,为学生的多样化学习创造环境。通过探索和实践,实现教师在高品位上提升,学生在高素质上成长。

2.具体目标

(1)学生方面:

通过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提高学生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探

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和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2)教师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增强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信

息化意识,探索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途径与方法。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认识和水平,帮助教师提高教育科研意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使广大教师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逐步向学者型、科研型教师转变。

(3)学校方面:通过研究,进一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实现学校优质、科学、和谐的发展,通过教育信息技术课题的研究,构建我校浓郁的学术氛围,打造一支精良的教师队伍,

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彰显办学特色。

三、研究的内容

1.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情境创设”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2.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资源利用”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3.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四、研究的思路

(一)研究对象:本校1—6年级实验班级。

(二)研究时间:2013年5月——2014年10月。

(三)研究关键概念界定:信息技术是指人类对数据、语言、声

音、图画和影像等各种信息进行采集、存储、传输和检索的经验、知识及其手段、工具的总和。

(四)研究途径

1.通过信息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公开课,深入课题研究。

学校要求每位课题组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平时利用多

种媒体上课要成为自觉的行动,并能熟练地运用录音、幻灯、录像和课件上课,上电教课的节数达到上课总时数的95%以上。

2.定期组织课题专题学习。

定期组织实验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召开课题研讨会,加强过程监

控,及时发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3.举办对外大型课题研讨观摩活动。

对全区举办课题研讨观摩活动,课题组成员上公开课题观摩研讨

课,课题负责人作课题研究中期汇报,组织开展全区有关“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的论文竞赛。

(五)研究人员分工

课题组顾问:李玉明校长、李清丽副校长负责本课题的研究指导

及成果推广工作。

课题组组长:汪伟负责课题研究的全面工作。包括立项申请,课

题设计论证,制定实施方案等。

课题组副组长:孙宏、张俊林、李莉、赵庆协助课题组长工作,

包括撰写开题报告、中期报告、收集整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等。

课题组成员:陆家佳、贾俊、陶彩柱、程飞、张高飞、黄华、程

清,负责课题的调查、研究、实验的具体实施和分析工作。

五、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整理有关课题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借助理论,指导课题研究。

2.行动研究法:在理论指导下,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

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3.问卷调查法:运用问卷、测试、抽样调查等及时发现并收集实

验过程中有关材料进行分析,为研究的顺利进行提供事实性依据。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探索有效措施,总

结出成功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经验。

六、研究步骤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3.5——2013.9)

1.确定研究课题,组建课题组,聘请专家,构想总体课题实验框

架,制定研究方案。

2.收集、整理与课题有关的教育教学及理论资料,进行调查、对

比分析,做好课题的研究理论准备。

3.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交流相关课题研究的

信息资料,明确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3.9——2014.9)

1.在各年级教学中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实践——反思——实践,

不断完善可操作的实施方案。

2.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实验课教学研讨交流活动,促进课题的深

入研究,积累课题研究过程性资料。

3.撰写阶段性研究报告,参加省电教馆组织的课题中期评估。

4.探索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

的教学模式。

(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9——2014.10)

1.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汇编优秀论文、课例集。

2.展示研究成果,撰写课题实验研究报告。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七、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2.优秀论文集。3.典型课例集。3013年5月18日

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实例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设计论证(拟稿)

生态课题设计论证

有效技能课题设计论证

怎样进行课题设计论证

课题论证发言稿

论文课题论证

残疾人课题论证

《课题设计论证.doc》
课题设计论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