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2020-03-01 16:04:06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留些出路

近期拜读了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此书是我阅读的进度为最慢的,因为每读一段都要思考良久,与种种现状对比揣摩,似乎看到后人评价我们的制度一样。钱穆先生享誉海内外,拥有很好的历史视野,李敖先生也受其影响,至于后来李敖评价钱穆没有成为真正“一代儒宗”,另当他论(“我为钱穆惜,他有做成真正„一代儒宗‟的机会,可是他却成了个假。历史上,真正„一代儒宗‟是不会倒在统治者的怀里的!”——摘自《李敖的冷眼狷行》 )。

此书本是五篇演讲稿,钱穆先生只讲了历史上五个主要朝代——汉、唐、宋、明、清,从四个方面分析——政府机构、赋税、考试和选举、兵役,这样大抵能看出一个朝代的概貌。其他方面涉略不深,只是对考选有所感触,故而闲言片语,以飨看客。

在汉代,设有太学,有三种方式来选拔人才。一种是策问,就是如果皇帝死了,或遇到天灾,政府就下诏选举人才,问他们解决问题的对策,贤良们提出建议为对策;第二种是遇到国家有大事时,需要特殊的人才时,如出使外国,可以推举有外交才能的人或认为自己有这种能力自荐;再一种是选举孝廉,诏令地方长官考察本地的有名的孝子和廉吏。不过到了后来形成了由教育、行政实习、选举和考试组成的选拔体系,“一个青年跑进太学求学,毕业后,派到地方服务。待服务地方行政有了成绩,再经长官察选到中央,又须经过中央一番规定考试,然后才始正式入仕”,最终进入政府的都是读书人,汉代政府就是一个“士人政府”。但在汉代后期,经过长期的演变,举孝廉成为了主要的仕途道路,并且要是读书人,当时印刷术还没发明,书籍很少,一般家庭的孩子很难有书读,渐渐地形成了门第社会,只有那些出自大门第的人能进入官府,掌握政权。这证明了制度是不肯能一直是好的,需要不断地完善。

在魏晋南北朝,使用的是陈群设置的九品中正制,后来此种制度不再适应形势,唐朝就开始了科举制度,这在当时是非常进步的,科举实际开放了政权,刚开始时是有利于平民子弟进入政府的,后来应考的人越来越多,政府只好不断地增加职位,以至于冗员太多,这又是制度建立之初所没有想到的。

宋代的考试制度较之唐朝更加严格,内容上不考诗赋而考经义,本意是变学究为秀才,却难料反而使学生从秀才变学究。宋代由于军事羸弱,文化却较繁荣,盖因开国之初,宋太祖就立下家训:不准杀一个读书人。尚文轻武的思想形成了这等局面,当时就流传“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的俗语。唐朝穷兵黩武,如果没有宋代的文化坚持,中国的历史文化就要断裂,经历了五代十国的黑暗,在宋代能达到复兴,我们应感到庆幸。

到了明朝,就有了饱受诟病了八股文,我们一直批判科举其实是批判八股,科举并没什么坏的,大家只是埋怨八股把学生禁锢在定式里,不过那也就是当时的一个标准,本意还是要选拔人才,只是后来演变超出预料。明朝有一个很好的制度就是翰林制度,这项制度还荫庇了清朝,考取进士后,进入翰林院,就有保证以后做大官。在中央留几年,这几年一面读书修学,一面获得政治知识,这就是在培养人才了。他们或在会馆,或在寺院,寻师觅友,买书籍,逛琉璃厂,买古董;或去大臣家里教私馆;或游历各地风土人情,考察社会。然而他们负有清望,国家能担保做大官。虽然《范进中举》让我们觉得这种一劳永逸的制度有其弊病,但明清两代许多大学问家,大政治家多半是从进士翰林出身,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些士子十年寒窗只懂八股,书呆子一样。

清朝大抵和明朝一样,唯有变化就是文字狱很重,人才尽可能从满人中选,只有到了后期,迫不得已才任用一批汉臣,这与清朝的统治政策是分不开的。

按照钱先生的观点,中国的政治制度是汉朝的地方行政最好,“两汉吏治,永为后世称美”;唐朝的中央政府三省制度比汉有进步;宋代又贫又弱,政治也没有建树,唯独文化传承可圈可点;明朝之初就废除宰相,流弊甚远,故而明朝的政治是为倒退了,更甚者,官场里形成以流品分界,官与吏不相干,行政效率大为降低;清代统治者本把中国当做殖民地,并不平等对待,官员的设置也以满族为主,没有什么可评价。

及至先今,大学扩招,可招录公务员计划又越来越限制应届毕业生的报考,这种官员的培养并不由政府管理,而是由学生自己在社会上积累经验,各处求职,两年之后再来报考。我不知这种的培养模式较之明清是进步还是倒退,只知道把压力转化到毕业生身上,而国家只是坐享其成,大学生的就业去向促生了很多问题。当然不能为了解决就业就使政府机构臃肿,但应该保证一定的职位。坐火车时遇到刚高考完的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某高校的面试,憧憬着孩子以后多么多么出息,这是千万个家庭的写照。如果四年之后,毕业了达不到预期,中国社会将出现多么大的不稳定。现今已经出现读书无用论,某地已有相当数量的高中生放弃高考,这种关乎国家前途的事应当引起相关决策者的注意。

附一些钱穆先生在书中的话,与大家分享

皇权和相权之划分,这常是中国政治史上的大题目。

不该把我们的时代意见来抹杀当时的历史意见,这才是正办呀! 王莽失败了,从此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制度也不再有彻底的改革了。

我们看历史上一切制度,都应该注意到每一制度之背后的当时人的观念和理论。

中国决不是一个无制度的国家,而每一制度之后面,也必有其所以然的理论和思想,哪可轻轻用专制黑暗等字面来一笔抹杀?

皇帝好,事情也做得好。皇帝坏了,而政治上并不曾有管束皇帝的制度,这是东汉政治制度上的一个大问题。也是将来中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个大问题。

一项好制度,若能永远好下去,便将使政治窒息,再不需后代人来努力政治了。惟其一切制度都不会永久好下去,才使我们在政治上要继续努力,永久改进。

至少他们(汉代统治者)懂得皇权之外有相权,至少已懂得皇室之外有政府了,至少他们已懂得政府用人该有一客观标准,不能全凭在上者之私心好恶。

但唐代已不是汉代的老样子,老制度,它又换了崭新的一套。直到待唐代的新制度又出了毛病,宋代又换了一套。此下明代,清代也如此。只因我们此刻不看重历史,不研究历史,所以说中国自秦以下两千年政治都是一样,都只是专制两字已可包括尽了,其实不然。

中国人认为只要其人是贤者,就能够代表多数。不贤而仅凭数量,是无足轻重的。(中国没有产生民主制的原因之一)

某药治某病,病愈即不宜再服。否则药以治病,亦以起病。 中央集权不是件好事,而中央集才也不是件好事。 要在变动中寻出它不变的本源,这便是所谓历史传统。 科举制度显然是在开放政权。

每一项制度之推行与继续,也必待有一种与之相当的道德意志与服务忠诚之贯注。 罗马帝国亡了,以后就再没有罗马。唐室覆亡以后,依然有中国,有宋有明有现代,还是如唐代般,一样是中国。这是中国历史最有价值最堪研寻的一个大题目。

每一制度也必待其他情况之配合。若其他情况变了,此项制度之功效及性能亦将随之而变。

中国在唐代穷兵黩武之后仍没有垮台,中国的历史文化依然持续,这还是宋代人的功劳。 不该管的事而管,不该揽的权而揽,此是权臣,而非大臣。 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地方政治干不好,天下就大乱。 西方社会有阶级,无流品。中国社会则有流品,无阶级。

若说政权,则中国应该是一种士人政权,政府大权都掌握在士——读书人手里,从汉到明都是如此。

中国历史上只有造反,而无革命。(到了清朝,却就是革命了)

政治权之稳固,一定要依赖于一种为社会大众所共同遵守、共同信仰的精神上的权。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读书笔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札记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doc》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读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