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版第八章教案

2020-03-02 02:49:45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第八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

第一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和经济体制改革

(一)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设问:我国现行的经济体制是什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怎样一步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与市场经济相对应的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强调资源的统一管理和调配,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 中国最早实行的票证种类是粮票、食用油票、布票等。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美国在二战时期商品紧张时,也发放过各种商品票证,其种类也不少,这其中就含有粮票性质的票证。包括后来八十年代,家里如果要购置电视机、洗衣机还得找人托关系。时至今日,世界上的经济体系大多是市场经济体系和混合经济体系。但仍有部份国家如古巴、伊朗、朝鲜采用计划经济。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财、物都集中在中央,由国家进行统一调配,所有商品的价格也都是由国家规定的。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提出,商品的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决定,受供求关系(看不见的手)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所以计划经济的某些特点显然不适应当时经济的发展。 那么为什么我国当时还要发展计划经济?这是由多种主客观因素决定的。

1、建立计划经济体制的原因

中国从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大体上都是实行的计划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初期,由于种种原因,各国都建立过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比如苏联,计划经济使得苏联迅速地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并在20世纪30年代的资本主义大危机中免受影响,因此,后来的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认为计划经济优于市场经济,并纷纷仿照苏联模式建立起这种经济体制。

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国民经济实力十分薄弱,现代工业很少。实行计划经济有利于解决我国建国初期所面临的严峻的政治经济问题。

它在社会经济规模不大,经济关系和经济结构还比较简单,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处在外部被包围、封锁的情况下,对于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恢复经济,巩固政权,制止战乱,奠定工业化基础,均起过积极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承认我们的是苏联,当时的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无疑会对我国的经济体制选择产生巨大的影响。当时苏联的领导人包括列宁、斯大林等都主张实行计划经济,而苏联为什么会选择计划经济呢?

科学社会主义之前是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在它的肩膀上发展起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是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之一,著名代表人物为欧文、圣西门和傅立叶,主张建立一个没有资本主义弊端的理想社会。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虚构了一个航海家航行到一个奇乡异国“乌托邦”的旅行见闻。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书中展示的空想社会主义就是没有商品,没有交换,更不要说剥削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并没有看到他在书中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的诞生,所以他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描绘中也提到了没有商品、没有交换、没有货币等,所以,在马恩之后,列宁对未来经济的发展也是这样认为的,再之后,斯大林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来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苏联模式)。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阐释了同为社会主义的中国选择计划经济的原因。

2.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

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曾经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联系的日益复杂,这种体制的弊端就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

第一、政企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管得过死,权力过于集中;

第二、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三、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第四、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比较单一。这些严重的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3.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体制改革探索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开始对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进行反思,提出要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毛泽东在纠正“大跃进”中的错误时指出,即使实现了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如果产品还不是很丰富,某些范围内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仍然可能存在。

陈云在党的八大上提出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构想,即在所有制结构、经济运行和市场结构三个方面,允许保留一部分个体经营、一部分产品自由生产、一定范围的自由市场。

由于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分别看作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社会制度的基本特征,当时提出的改革措施至多只是加强一些市场调节的力度和作用,不可能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总的框架。此后由于“左”的思想的发展,这种探索没有也不可能继续得到前进和发展。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理论的创新,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选择的目标模式。

计划经济是一个范围很大的体系,涉及社会各个方面。我国的经济改革一直以来就是在抛弃计划的体制。经济改革最早是1978年从农村开始的,改农村公社的高度统一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在农村改革取得成功后,开始了城市工业的改革。国企改革后来成为经济改革的中心,一直延续到现在。

计划经济体制除了经济方面外,还有社保、医疗、教育等一些社会方面。我国的改革到现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三大产业发展迅速,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并良好发展。目前面临较大的问题正是社保、医疗这些公共部门方面。如看病难、社会保障落后等,这些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瓶颈,亟待解决。

4、市场经济理论形成

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正确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第一阶段,1978-1983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改革思想; 第二阶段,1984-1987突破了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观点,提出了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

第三阶段,1987-1991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第四阶段,1992年以后正式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指出要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理论要点:

一是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

二是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优势和长处,社会主义实行市场经济要把两者结合起来;

三是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可以和不同的社会制度结合,但它和不同社会中制度结合具有不同的性质。

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色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特征体现在所有制结构、分配制度、宏观调控三个方面。

6、经济体制改革

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的经济改革沿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加速推进。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0世纪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初步建立;

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明确目标和任务; 2007年,十七大提出了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要 取得重大进展的要求; 2012年,十八大提出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 7.市场经济存在的问题

一是市场秩序不规范,以不正当手段谋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广泛存在;

二是生产要素市场发展滞后,要素闲置和大量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并存; 三是市场规则不统一,部门保护主义和地方保护主义大量存在; 四是市场竞争不充分,阻碍优胜劣汰和结构调整。

要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市场的作用,也要发挥政府的作用。

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这个问题。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

当然,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 政府的职责和作用:保持宏观经济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

(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对基本国情的认识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对非公有制经济采取了简单排斥的做法,形成了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单一公有制结构。改革开放以后,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公有制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了,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党的十五大在深刻总结所有制结构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是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P147)

(二)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基本经济制度

第一、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第二、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够发达,发展也很不平衡,需要在公有制为主体的条件下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第三、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

实践证明,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初级阶段的现实需要有机的统一起来了,能够发挥多种所有制的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三)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1.必须旗帜鲜明的反对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观点。(p147) 2.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

3.毫不动摇的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必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

(1)公有制经济的含义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集体成分和国有成分。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二是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4.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

(1)非公有制经济的含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非公有制经济成分等。

(2)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支撑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目前,我国非公有制经济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超过60%,税收贡献超过50%,就业贡献超过80%。

(3)非公有制经济的问题

一方面是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狭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经营环境和条件问题;另一方面是经营模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企业治理方式弊端突出、履行社会责任不够等企业自身方面的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

(一)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1.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

首先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所决定的。劳动力是生产力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关键是劳动力的解放和发展。

其次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当生产力水平较低,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还没有成为人的第一需要时,不能按需分配。

再次是社会主义公有制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实现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地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二)按生产要素分配 1.生产要素的含义

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从生产要素使用者那里获取收入,参与生产成果的分配。

2.生产要素的分类 3.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一、按劳动要素分配;

二、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所有者参与分配;

三、管理和知识产权类的生产要素。

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和经济发展内在要求决定的。它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让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人民,造福社会;有利于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三)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要以有利于发展生产力为出发点,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加强收入分配宏观调节,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和发展条件,使全体人民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经济增长方式定义及内容:

所谓经济增长方式,指的是实现经济增长的方法和途径。

:指主要依靠增加资金、资源的投入来增加产品的数量,推动经济增长的方式。

集约型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来增加产品的数量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推动经济增长的的方式。

要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健康发展,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

(二)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四化”道路 1.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2.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3.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4.“四化”同步发展

(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一是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二是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创新

三是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

四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发合作

(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

第二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必须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实践之中,决不能把它们分割开来或对立起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为什么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第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首先,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其次,人民利益的协调和意志的凝聚需要党的领导。

最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坚持我国民主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依法治国才有可靠的保证。

第二,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首先,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

其次,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的事业取得胜利的力量源和重要保证。 第三,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民主政治建设只能在法制的轨道上推进,要使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意志和社会发展的规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是有普遍的效力和至上的权威。因此,民主政治建设,必须把实行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作为重要目标和根本方针。

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是国体和政体的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民主专政国体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统一。

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对人民实行民主和对敌人实行专政的国家政权,其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因为它与无产阶级专政的性质、作用、职能、历史使命相同。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就是要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护人民的利益,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统一与稳定。一方面,要坚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它是符合中国国情、体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党在国家政权中充分发扬民主、贯彻群众路线的最好实现形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制度载体。 3.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也是当代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党的领导是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多党合作是核心内容。党与各民主党派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也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

4.民族区域自治是党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也是国家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是在统一而不可分离的国家领导下,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实行区域自治。其核心是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方事务的权利。

5.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三、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①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②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③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是党执政方式的重大转变,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⑤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设“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强调“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⑦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必须做到: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

一、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①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②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

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

③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发展基层民主。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人类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形态所组成的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其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和保证,思想文化则是一定的经济和政治的反映,并给予经济和政治以巨大的影响。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探索文化发展规律,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文化发展道路,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也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社会主义文化道路的形成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文化——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化观点——双服、双百、双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对民族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文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新世纪以来突出文化建设的位置,我们党对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2.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内容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要求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第二,坚持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三,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第四,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第五,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

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有一个能够被全社会共同接受和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发展教育科学

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新时期以来,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全民族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但也要看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原有的一些道德规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的道德规范尚未形成,从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冲击着社会的道德底线,拷问人们的道德良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就越来越成为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

2.深化思想道德建设的措施

第一,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第二,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的“四信”建设;

第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里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第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3.发展教育和科学

(1)发展教育和科技的原因 (2)发展教育和科技的现状 (3)教育科学的作用

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什么是文化强国。 2.怎样建设文化强国

毛中特第二章教案

毛中特1章教案

毛中特3章 教案

毛中特15章教案

毛中特5章 教案

毛中特第一章教案

毛中特12章 教案

毛中特

毛中特

毛中特

《毛中特版第八章教案.doc》
毛中特版第八章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