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2020-03-03 21:42:38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每接新一届初一学生,调查后都发现,学生普遍怕作文,无话可说,不知怎么写,老师辅导半天,学生仍如入云雾。究其原因,学生缺乏生活储备,脑中没有多少货;有的小学老师一开始就给学生提出作文的高标准,使学生望而生畏,写作文一开始就没有信心。再者,小学升初中,为了应付考试,不少学生在老师的诱导下走“捷径”,背范文,忽略了基本功的训练,使刚刚能写点文字的学生又陷入泥沼。所以,升入中学后,学生仍然不知怎么写作文,怕写作文,对作文敬而远之。

为了搞好初中作文教学,我认为,初中作文教学一开始要起点低,步子小,要循序渐进,切不可急于求成。

大致可以这样做:

一、生活储备

一是通过书本进行储备。每周拿出一两节课放手让学生进行阅读;休息日或放寒暑假布置的语文作业也全部是阅读。读名著,读老师推荐的报刊等。通过阅读,让学生吸收知识,储备生活。

二是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通过观察,也可以进行生活储备。

二、欲擒故纵

学生怕作文,就要先打消其怕的心理,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学生能放开胆子,随心所欲的写自己愿意写、喜欢写的作文。

初一的第一学期,老师可以结合教材,专门布置学生有话可说而又喜欢写的作文题,如《你认识我吗》《瞧我这一家》《童年趣事》《我对你说》等等。每次作文辅导,都给学生说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甚至发牢骚、说怪话、诉苦也行,但要说真话说实话,我手写我心。每次作文讲评,都表扬那些敢于说真话说实话的学生,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不批评任何学生;作文的分数也可以打得高些,一般的打八十多分,好点的打九十多分,每一次尽可能找出一篇好的给打满分。

这样,从一开始就打消学生的种种顾虑,让其敢说心里话,敢讲真话,解决了写作文的源泉问题。每个学生心里都有丰富的世界,只因长期受到外界压抑,不被发掘,又如丰富的宝藏被埋没于地下一样。这就需要我们老师逐一排除外界压抑,把宝藏挖出来,重见天日。所以,一开始学生写作文,不能将写作技巧,好文章的种种标准,更不能一味用思想性强调写作文标准。因为,这个年龄的学生对是非辨别能力还不是多强的,有些本来是真善美的东西,你一强调思想性,他就不敢写;再说学生对于写作技巧只是个死的概念,根本不理解,你讲写作技巧,他就会削足适履,茫然失措。这样势必堵塞学生的写作文的源泉。所以,为了搞好作文教学,从一开始就要想方设法唤起学生的写作欲望,让他想写、喜欢

写,为下一步打下基础。

三、因势利导,循序渐进。

学生想写作文,能够放开胆子写,是写作文的良好前提。要想将作文水平提高一步,达到会写、写好,还要有一个过程,可以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的因势利导。

首先,来一点仿写、改写。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许多名家写文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明白这一点后,就干放开胆子模仿而不感到羞耻了。

将《木兰诗》、《孙权劝学》、《石壕吏》、《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典名篇改写成记叙文;根据《最后一课》写一篇《第一堂德语课》,写第二天小弗郎士第二天上第一堂德语课的情形;仿照《中国石拱桥》中有关赵州桥的说明,介绍我们这儿京杭大运河上的大吴桥;老师讲一个《乌鸦和狐狸》的故事梗概,学生试着写一篇丰富而有形象的故事;给《变色龙》、《皇帝的新装》写一个续,等等。这样做,简单而又易行,学生感到不难,又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所以很感兴趣。

其次,把作文标准分成若干项。如分成:①格式是否工整,②卷面是否整洁,③错别字有几个,④有几处病句,⑤标点是否清楚,有几处明显错误,⑥中心是否突出,⑦选材是否得当、是否新颖,⑧结构是否完整,首尾能否呼应,⑨语言是否通顺、流畅,⑩立意是否深刻。

前面五项,是作文的基本要求,称为基本功。第二学期重点抓这些,每两次作文,提一项要求,凡是做到的,一律的高分,并口头表扬;凡是没做到的,就当面指导他怎么做,责令其重写,重新打分,成绩算好的一次。

后五项,要求稍微高一些,不要求所有学生都掌握,以后的几学期,逐项突破。每段时间提出一项要求,讲评时,表扬做得较好的;如果有些项,学生一时做的不好,老师就要写下水作文,讲评时宣读下水作文,给学生一个范例。

这样,一开始并不希望学生掌握多少写作知识,写出多高水平的作文,而是把作文要求分解成许多条,每次只提一点要求,老师领着学生一步一步的走。慢慢的学生作文也就规范化了,学生的自信心也一点点足了,即使原先写作水平很差的学生,经过两三个学期的引导和训练,也能写出像样的作文了。

四、创造佳机,激发兴趣。在进行以上两步走的同时,老师尽可能创造合适的机会,引导学生自然进入写作的境界中去,用兴趣诱导学生写作文。作文选题尽可能选题尽可能切合学生的实际 如《我班的能人》、《我喜欢唱的歌》、《我喜欢吃的菜(饭)》、《我喜欢的歌星》、《我讨厌——》等,学生喜闻乐见,顺手拈来,写作起来顺手,自然兴趣很高。

2、结合民间风俗,结合学校班级的实际出文题。

如《包饺子》、《贴春联》是春节后常写的;《话说元宵》、《那盏花灯真漂亮》又是元宵节题材;端午节到了又写粽子,中秋节写月饼。

有一次六一儿童节,我班和一班举行拔河比赛,我班输了,但输得不服气,因为一班后面有别的班级学生帮忙。赛后我班学生一个个气哼哼,纷纷指责一班赢得不光彩。我这个当老师的充分抓住这个大好时机,让学生以《我们输得不服》、《一班赢得不光彩》等为题写作文。作文很快交上来,字字句句铿锵有力。有时,我还结合体育活动,写《实心球怎样扔得远》、《怎样训练立定跳远》、《跳绳的好处》等。虽然有的显得很幼稚,但也闪烁着学生的天真、学生的智

3、通过写日记,让学生学生在日记中什么都可以写,随心所欲。老师只自己看,不给任课老师看,不给家长看;讲评时只是泛泛表扬一些同学,不宣读日记内容,绝对为学生保密。

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多观察周边的世界,多思考身边的生活,多解剖自己,不要动不动就感情用事。用日记随时记下自己成长的每一个脚印,也记下自己辛勤的汗水和辛酸的泪水。老师经常提醒学生,改写什么日记了。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高。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慧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认为,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的工作不是向学生灌输写作知识,而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写作文去发现写作文的妙趣,从而感受到如何写作文,从而达到会写作文,喜欢写作文的目的。所以,在这其中,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态度更为重要,作为老师要起到引航的作用,而不是个裁判员。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我们教师的责任是引导学生去感悟生活,随时写,及时写,让学生情不自禁的、发自内心的、主动而积极地渴望去抒写。日积月累的写作,作文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之我见

初中文言文教学之我见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doc》
初中作文教学之我见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