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案例评析

2020-03-02 13:47:29 来源:范文大全收藏下载本文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案例评析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学领域中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长期以来,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念,是以教师评价成为主要的课堂教学形式,学生学习情况、结果大都以教师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方式方法对发展学生的个性与创造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制约。随着音乐教学改革的逐步深入,音乐教师如何在教学改革中施行新的教学理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工作中如何进行课堂教学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课堂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尝试。以下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中的课堂教学个案,谈谈个人见解。

一、

师生评。

案例:在我所教学的《嘹亮歌声》的歌曲演唱中,教师正示范教授如何唱好一段歌曲,特别是“连音”的方法时。忽然有一位座在前面名叫李明的学生说了一句“老师,你说的方法我都知道,就是为什么我就是没有你唱的好听。”我马上意识到这个学生可能技巧知道,但具体如何演唱得所谓“好听”却不清楚。于是我问:“能否讲讲‘好听’的理由。”这个学生在我鼓励下,把自己对“好听”的意见陈述。果然,他原来自己对演唱有兴趣,当他陈述完后我边鼓掌边为他评价到:“你真是个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联系自己的实际情况,大胆陈述意见而且理由充分,让我们一起为他鼓掌!”然后,就这个“插曲”,对全班同学要求对演唱“好听”的方式方法各抒己见,并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得出要演唱得所谓“好听”,必须做到:气息要稳、要松紧适度、姿势正确,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情感的处理等特点及要求。演唱出的歌曲应该象老师演唱的一样好听,让学生了解如何演唱得“好听”的全过程,激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虽然这节课与原本我安排的课程并不一致,但却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效果。

分析:针对学生上课中敢说,却不敢表现、展示自己观点及才能的现象,教师要善于及时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对学生评价以正面鼓励为主,通过评价传递给学生一种信息,那就是让学生感到自己能行、是最佳的、只要自己敢尝试、敢说、敢做,就能得到老师的肯定与同学的认可,一句真诚的赞赏。可能对学生是一次终身难忘的鼓励。

二、

生生评。

在我们的三年级的八个班中开始教授《欢乐颂》的演唱中。这首歌曲虽然有一定的难度,但作为本课的教材内容,我们必须知难而进。因此,我就大胆地尝试着让学生们先自己找出难点,后共同解决的方法。果然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完这一首歌曲后请学生们进行了小组唱、个别唱,我要求学生也象教师一样来对同学的演唱加以评价。开始学生们往往采用模糊不清的语言如“不错”、“不太好”、“好就好,但是那个同学唱走音”或“这个组同学优”、“那个组同学差”等进行评价。经过一番指导,学生的语言不仅生动亲切,而且理由充分起来了。有的同学评价道“你演唱得很动听,就象歌词中唱的一样那样美好,其中,刘丽同学对演唱的同学评价道:“刚才演唱的那组同学能够准确表达歌曲的情感外,低声部演唱的同学也很协调,运用气息强弱处理很好地配合高声部旋律。„”渐渐地,学生的评价由敷衍或找缺点,逐步转向客观评价,甚至是向同学欣赏方面努力。

分析:生生互评在课堂教学常运用,学生喜欢模仿教师去评价他人。通过互评,使学生能正视自己、尊重他人,同时提高学生的鉴别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学生的语言需要适当、合理、明确,这就要求教师耐心引导,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评价水平,不能急于求成。经过课堂实践发现,加强学生之间的评价后,课堂气氛和谐了,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融合了,学生学会宽容、理解解,增强学习兴趣。

三、

自我评价。

案例:全级在每次测验评价中,分别让各班各小组各同学自己组合成多个小组(约2至6人或8人)进行演唱组合。特别是三年级(8)班。我发现有些小组完成得又快又好,有些到下课甚至更长的时间都未完成。于是我请这个组向大家介绍经验。这个组的同学想了想说:“首先,我们上课时就留心老师的示范,注意分析了解重点难点并分别分声部练习好,然后再合练„。”另一位组员补充到:“现在我们都很高兴和欣赏我们几个同学的合作成果,有的小组没有做好主要是经常各顾各,谁也不听谁甚至有的同学上课常常自己都没有演唱好就合练,这样根本就合作不好。”听了他们对自己的学习评价,我及时给予鼓励,并号召其它小组向他们学习。

分析: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学会自评有利于学生对自己的表现作出判断,逐步由概括性评价向具体性评价发展,提高学生自我监控的能力,找出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培养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

四、

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案例:有一次上音乐课,讲授中国汉民族音乐特点我分别用电子琴演奏了一首《苿莉花》后,征求全班同学对汉民族音乐特点及看法,并用征求的目光巡视了一下全班,恳请地说:“大家对我国汉民族音乐有什么看法吗?”其中有位同学稍加思索后大胆地说:“老师,你会不会唱民歌?我们希望想听听你弹琴唱歌,特别是唱民歌。”接着,我充满激情地演唱了一首《苿莉花》并解释民歌的特点,学生高兴极了,并激烈地鼓掌起来。后来为了教学对比,又加唱了一首我自己创作的歌曲《天蓝水清》,还鼓励学生们,今后自己也可以尝试着写一些歌曲,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态度写进自己的歌曲里,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结果,这节课不仅让学生更多音乐知识,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老师。

分析:教学中,要改变教师是评价的权威现象,把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平时我们经常强调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体,但当教师处于居高临下的地位时,师生关系显然是不平等的。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是教师的教学最直接的感受者,通过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方法、形式是否符合学生的要求,有利于对自己的教学工作进行反思,这样的教学才是“活”的循环,才是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师的发展。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音乐课堂教学应通过形式多样的评价方式来架构起师生、学生之间的友谊桥,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让学生在音乐课中真实体验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创作音乐的乐趣。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如何评价音乐课堂教学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材料)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音乐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案例

课堂教学即时评价案例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案例评析.doc》
音乐课堂教学评价案例评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下载全文